首页范文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的联系十篇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的联系十篇

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的联系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3:55:55

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的联系篇1

【关键词】国际金融危机;传染机制;防范对策

一、金融危机内涵的确定

国际金融危机传染一般指金融危机在国家间的传播。目前,对金融危机传染内涵的界定分歧较大。我们把学术文献中有代表性的定义归纳为6种:“概率说”、“溢出说”、“净传染说”、“过度联动说”、“极值说”和“折衷说”。下面按界定范围由大到小对这些定义进行归纳和评述。

“概率说”一般被认为是较早的现代传染定义之一。这种传染定义最为宽泛,遭受货币攻击可能性增加的国家并不必然发生危机,因而不能说明一国危机是否传染到其他国家。

“溢出说”弥补了“概率说”的上述弱点,强调传染源与传染对象之间的冲击溢出效应。溢出说将传染定义为由于危机传染国与被传染国之间的实体经济联系或者金融联系而发生的冲击。

“净传染说”从行为金融学角度对传染进行了界定,认为危机传染与传染源国、被传染国的宏观经济基本面无关,而仅仅是由于投资者或其他经济人的行为导致危机在国家之间的蔓延才能称为“传染”,并称之为净传染。

“过度联动说”是近年来被广为接受的一种实证定义,他们将传染定义为一国所引发的冲击造成他国与该国市场联动趋势的显著上升。按照这种定义,贸易联系和金融联系造成的市场联动性被解释为实体经济的相互依赖,除此之外的联动性增加才是由传染造成的,被认为是真正的危机溢出效应。

“极值说”将传染定义为可观测到的各国金融市场之间同时实现高额收益概率的增加而非金融市场之间联动性的增加,认为只有各国金融市场收益率极值同时出现时,才能说明危机从一国蔓延到了他国,因为收益率极值出现是金融泡沫或破灭或发生流动性逆转的标志。

“折衷说”从宏观和微观结合的视角,将传染定义为一地区、一国或者某金融机构发生的危机向其他地区、国家或者金融机构蔓延的过程。这种定义是在世界银行定义的基础上从宏观领域到微观领域的扩展,也为研究危机传染的微观机制提供了基础。

二、国际金融危机传染的根源

金融危机的起因可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是国内宏观经济基本面的不稳定、金融机构的脆弱性及其他因素造成的自我实现;二是全球金融市场的动荡和他国金融危机对本国的传染。对国际金融危机传染根源的研究至今仍存在较大的分歧,主要有危机传染的“全球化说”、“国际金融市场内在不稳定性说”、“微观基础说”三派观点。

(一)危机传染的“全球化说”

该理论的观点是,两国之间经济与金融一体化程度越高,资产价格和其他经济变量变动的同步性越强,基本面冲击和投资者行为冲击造成的传染程度也会越深。而多数人认为金融一体化仅仅是危机传染的条件,而不是危机传染的原因。他们认为,传染的原因有两大类:一类是宏观经济基本面冲击,分为国家之间的贸易联系、金融联系和共同冲击等。另一类是其他非基本面的偶然因素,包括流动性因素、投资者因素、政治因素、政策因素和文化因素等。

(二)危机传染的“国际金融市场内在不稳定性说”

沿着金融机构内在脆弱性理论和金融市场内在不稳定性理论思路,林毅夫认为一场危机之所以能够从一国爆发并迅速传染到其他经济体,其共同外因是由下述三方面因素导致的国际金融市场内在不稳定性:一是全球经济一体化和资金流动容易受到市场预期和信心变化的影响;二是科技进步使得大规模跨境交易迅速;三是出现大量国际风险投资基金、投资银行等杠杆交易者的投资或投机行为。

(三)危机传染的“微观基础说”

对危机传染的研究着眼于微观角度,一是为危机传染的根源寻找微观基础,二是研究微观主体金融机构之间的危机传染机制。流动性不足和资产价格的变换被认为是导致危机传染的原因。

三、金融危机的传染机制

危机的传染在概念上可分为两类:第一类强调不同市场间的相互依赖所导致的溢出效应。这种相互依赖是指由于实体经济或者金融方面的链接,使得局部的或全球性的冲击在国际间的传播。第二类则指危机的传染与可观测到的宏观经济或其他基本面无关,而仅仅是由于投资者或其他金融经纪人的行为结果。

学者们对传染的定义不同,而且对传染机制的分类研究也大相径庭,主要有以下研究成果:

(一)实体传染机制

实体经济传染是指通过实体经济关联而达成的危机在国家间的传导和扩散。其具体形式有:

1.贸易伙伴型传染。一个国家的危机恶化了另一个与其贸易关系密切的国家的经济基础,从而令其陷入金融危机,这被称之为贸易伙伴型传染。贸易伙伴型传染有两个传导路径:其一是直接的进出口传染;其二是间接价格冲击传染。前者是指爆发危机的国家货币大幅贬值,进口减少而出口增加,从而导致其贸易伙伴国的贸易赤字增加、外汇储备减少,成为投机者对其货币冲击的对象,最终沦为危机传染的受害者。后者是指一个国家金融危机导致的本币贬值使其贸易伙伴国的价格水平下降,同时促使其消费价格指数下降,居民对本币的需求量减少,而要求兑换外币的数量增加,导致央行外汇储备减少,诱发金融危机。

2.竞争对手型传染。如果危机发生国和非危机发生国的出口市场相同,互为竞争对手,则会发生竞争对手型传染。在通常情况下一国与危机发生国的贸易联系越紧密,危机传染的概率就越大。

(二)金融市场传染机制

金融传染是指由于金融市场自身特征及市场主体行为所导致的危机通过金融关联由某一金融市场向另一金融市场、某一国家向另一国家的传染。金融传染主要是以资本市场及货币市场等金融渠道为传染渠道。

当一国发生危机时,金融机构被迫向退出投资者提供货币,金融机构在一个市场上面临流动性问题,金融机构会通过减少在其他市场的拆借头寸来满足流动性需求,将导致其他市场出现货币危机。如果两国资产运动具有高度的相关性,则金融危机会通过跨市场的套期保值迅速地传染。投资者在某个市场受到冲击时,会重新调整他们的证券组合,从而把冲击传播到其他市场。

(三)净传染机制

净传染也可以算作是预期传染机制的一种,即两个经济关系薄弱的国家,一国发生的金融经济危机并没有恶化另一国的经济基础,但如果投资者的预期发生了变化,也会导致危机的发生。净传染是由经济中的多维平衡点及投机者的“自促成”因素导致的,由于一国发生危机后,投资者对其他类似国家的心理预期变化和信心危机造成了投资者情绪的改变,结果产生了对这些国家的自我实现的投机攻击,产生了净传染效应。它通常被认为是非理性的结果,如金融恐慌、羊群行为、信心丧失及风险厌恶的增加等。

1.“羊群效应”

投资者在市场上常常根据其他投资者的行为决定自己的选择,投资者具有一种从众心理。当投资者无法获取充分信息来区分不同市场的基本情况时,即使金融状况不同,一国的危机也可能导致对其他市场的货币投机。

2.“示范效应”

当一国发生金融危机后,如果投资者掌握危机发生国与所投资国家经济、金融方面的较为充分的信息,投资者会根据掌握的情况将所投资国家与危机发生的国家进行对比,重新评价所投资国家的风险,并据此改变之间的资产组合。

四、我国应对国际金融传染的政策建议

(一)积极扩大内需,抵消外部需求减弱的不利影响

为了防范外需过快下降带来过大的需求缺口,要努力扩大内需,引导消费方式和方向,调控好投资的规模和结构,不断提高国民经济的核心竞争力,努力化解世界经济增长放缓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通过多种措施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改善居民消费预期。

(二)继续完善人民币汇率机制,合理引导市场对人民币汇率的预期

在目前形势下,应该维持人民币稳定,在国际市场需求疲弱背景下,人民币继续升值将进一步恶化外贸企业的生存发展环境。在面临外部需求不足的情况下,不少国家采取本币贬值的方法来促进出口。但是大幅度的进行本币贬值容易引发市场恐慌,引起资本外逃。综合各方面的因素,保持币值的相对稳定有利于减轻金融风暴对经济金融形势的影响。

(三)加强金融危机预警机制建设,加强对国际游资的监测和防范力度

在危机爆发前,一国经济金融形势可能会发生某些变化,应加强各经济管理部门和金融管理部门的信息联动,建立危机预警监测机制,及早提示潜在的风险。在经济金融日益全球化的今天,要特别加强跨境资金流动监测,还要加强跨境资金监测的国际合作,共同抵御金融风险,加大对国际资本流动异常的打击力度。

(四)加强信息披露制度建设,提高经济金融数据的准确性

信息不完全是金融危机不理性传染的一个主要原因。危机发生时,由于投资者无法充分掌握全面的信息,导致投资者无法将基本面健康的国家和有问题的国家区别开来,出于避险考虑,往往采取相同的逃离策略,并使得非理性的恐慌情绪蔓延。所以建立规范统一的信息披露制度,提高经济金融数据的准确性,有利于投资者掌握全面的情况,并且做出合理的判断,防止恐慌性心理预期的形成,增强市场信心。

参考文献:

[1]林毅夫.金融一体化和亚洲金融危机[m].金融经济,2004年第10期.

[2]林璐,万玉琳.金融危机传染机制的综述[J].金融经济,2008年第10期.

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的联系篇2

金融危机是金融风险累积到一定程度的产物,是金融风险的极端表现,通过对金融风险传导机理的经济学文献的相关研究,得出金融危机传导的重要根源来自于金融市场的关联性和互动性,羊群效应(从众心理)则是金融危机和风险传导的助动力。学术界目前关于货币危机的研究已发展出三代较为完整的模型:第一代货币危机模型、第二代多重均衡自我实现模型、第三代道德风险模型,分别从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程度、投资者的预期以及金融市场上存在的道德风险这三个方面解释了货币危机的生成及其传染过程。

金融危机的传导可以分为内部传导机制与外部传染机制,即危机在一国内的传导与扩散为内部传导,在国与国之间的扩散为金融危机的外部传染。在外部传染过程中,国与国之间金融、实体、政治三方面的联系较为重要。

金融危机传导机制主要有季风效应传导机制、贸易溢出效应传导机制、金融溢出效应传导机制和净传染效应传导机制。季风效应在欧洲货币体系危机中表现较为明显,是指由于共同冲击而产生的传导效应,比如由工业化国家经济政策的变化及主要商品价格的变化等全球性的原因导致新兴市场经济的货币危机或资本进出;贸易溢出效应是指危机在贸易关系密切的国家之间的传导,其中一个国家发生危机导致货币贬值,引起贸易国之间货币汇率变动,进而影响贸易伙伴国的进出口贸易,还可能因有效汇率的上升引发投机冲击;金融溢出效应在亚洲金融危机中表现明显,是指有密切金融联系的市场间,由一国危机引起的非流动传染到另一国,使得金融中介在后一市场上出清资产;净传染效应包括经济净传染、政治净传染、文化净传染,净传染是一种非接触性的传导,两国经济联系薄弱使得这种传导无法从宏观基本面的基础变量进行解释,当危机在一国发生时,由于投资者重新评价其他类似国家的经济基础产生自我实现的多重均衡,当投资者的心理预期和信心发生改变时,传染就发生了。

二亚洲金融危机与美国金融危机的传导机制异同

此次国际金融危机与1997年发生在亚洲的金融危机相比,表面上有相似之处,但本质上是不同的,对我国的影响也不尽相同。

1亚洲金融危机传导机制分析

亚洲金融危机主要沿着汇率与贸易、国际直接投资、产业结构趋同、区域一体化的传导机制发生作用。东南亚各国出口产品机构、出口市场、贸易方式类似,也同样存在金融体系脆弱、产业结构失衡等问题,泰铢贬值后,各国货币相继贬值,通过与货币汇率紧密相关的国际贸易引起金融危机的蔓延。90年代大量国际资本流入东南亚国家,泰国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各国的投资者会对其他地区产生危机预期,在东南亚地区以外,危机也会通过国际投资体系自身传导。东南亚各国大力发展加工产业和发地产业,产业结构趋同化日益加剧,加之东盟经济一体化区域内高度相关的投资贸易关系,通过市场联动效应使得经济结构相同的国家很容易相互传染。

2美国金融危机传导机制分析

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之后首先在美国内部传播,从房地产市场到信贷市场再到资本市场,进而从金融市场蔓延到实体经济,随后便通过贸易渠道、金融传导渠道、心理传导渠道,由美国向全球传导。

第一,美国作为世界最大贸易国长期保持对外贸易逆差,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国民消费力急剧下降,导致与美国有直接贸易关系的国家出口额下降,经济受到冲击,中国、日本、欧盟及其他国家的贸易都受到影响。同时,美联储联系降息致使美元相对贬值,以美元标价的国际能源和资源价格上涨更加重了出口企业的生产成本,产品价格相对提高,竞争力下降,也使这些国家面临通货膨胀的压力,这就是贸易渠道传导的路径。

第二,各国金融机构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互相持有大量头寸,系统风险被扩大,美国拥有最为完善的金融体系,因此许多国家持有美国的金融资产,在资产证券化的过程中,全球的机构投资者同时参与到了风险扩散的链条中。随着次债市场的崩溃,美国国内金融机构纷纷倒闭,持有这些金融机构资产的跨国金融机构蒙受损失。亏损的金融机构出于调整资产负债表的需求或其他目的大幅收缩对另一国的贷款,将危机传导至下一个国家。同时美国为应对资本市场流动性不足而调整投资组合,撤回大部分海外投资资本,加剧了全球短期资本流动的波动性。而以美元为外汇储备的国家亦在美元贬值的情况下遭受资产贬值的损失。

第三,外汇市场的交易中投机性资本占了绝大多数,信心是资本市场最重要的支撑因素之一。金融危机引发的心理恐慌可以迅速从发源国传播出去,导致人们盲目行动,使金融市场动荡无常,众所周知,“羊群效应”会进一步恶化金融危机,甚至一些经济情况原本良好的国家也会因为投资者信心丢失而陷入危机。

对比这两次金融危机的传导机制可以看出,在亚洲金融危机的传导过程中,传统贸易、直接投资等渠道是危机传导的主要途径,而美国金融危机发生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资本市场迅速崛起,使得金融渠道和心理预期在传播过程中的更为突出。1997年我国资本市场不对外开放,受金融危机的直接冲击较小,但危机引发的一系列反应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我国的外贸市场;现在我国外汇储备高达2万亿美元,进出口贸易总额占GDp已超过三分之二,加入wto之后,金融对外开放程度加大,与全球经济的联系也更加紧密,因此在这场危机中,我国的经济不可避免的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对历次金融危机的发生和传导的分析,有助于我国制定合理的经济制度,健康发展本国经济的同时最大程度的避免外部冲击。

三国际金融危机的发展趋势

美国次贷危机自2006春季逐步显现到2007年8月席卷美国,随后横扫全球,国际金融体系受到重创,金融市场市场信心大跌,不少人认为布什和奥巴马先后两任政府金融援助计划都缺乏实效性,难以达到复苏经济的预期目标,加之负财富效应可能造成的消费需求萎缩将进一步危害实体经济,在金融危机的演变和传导过程中,危机本身还可能会出现新的形势,这将给整个金融体系带来更大波动,新一轮的国际金融危机极有可能再度爆发。但是我们也应该清楚的看到,经过美国政府的救助,各主要发达国家也相继出手,全球各经济体积极应对这场金融风暴,纷纷采取宽松的货币和财政政策,市场流动性增强,全球信心逐步恢复,国际性的金融机构组织也在酝酿国际金融体系的新制度,到2009年上半年,美国经济各项基本面开始扭转,虽然目前国际经济发展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预言美国经济已经触底还为时尚早,但国际金融市场发生新一轮的同等强度的金融危机已不大可能。

四金融危机带来的启示

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到牙买加协定的签署,随着各国货币制度的自主选择,国际金融体系实际上进入了无体系时代。在这场极具影响力和破坏性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中,我们不难发现当前国际金融体系中存在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国际金融监管与协调的缺失,巨额国际游资的无序流动以及美元本位国际货币制度的不可维持性等等。本文主旨不在于讨论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的成因进而追究各方责任,而在于通过分析危机的传导机制来反思这场危机带给我们怎样的启示,我们要建立一个怎样的体制来抵抗危机的发生和传染?

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的联系篇3

前言

随着我国综合国际的不断增强,众多国家都相继与我国建立良好关系,并加强了经济贸易往来。虽然我国目前在国际金融危机下所受到的影响并不大,但是也不萌忽视其破坏力,必须加强对国际金融危机传导机制的研究,时刻防范危机的爆发,以保证我国经济、社会稳定发展。

一、国际金融危机传导机制概述

在经济全球化的作用下,各国经济相互促进相互影响,一旦发生金融危机,便会立即迅速传导至另一个国家,并产生一些列的连锁反应,造成多国多行业的经济损失,这便是国际金融危机。这一金融危机主要由多种因素所导致,其爆发具有难以避免的特征。

国际金融危机传导机制主要分为四种形式。第一种是季风效应传导,就是指一些具有相似因素的国家,在金融危机发生时,相继受到投机性冲击,从而引发了金融危机传导。这一传导机制的典型代表为2007年的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1]。第二种是净传染效应传导,这一传导方式的引发主要是由于金融危机无法被宏观基本面数据解释[2]。其中主要涉及了自我实现和多重均衡理论,一旦一个国家发生金融危机,就会使另一个国家的经济出现货币贬值、资本外流等情况,形成“环的均衡”。第三种是羊群效应传导,主要是由于小投资者相关信息缺乏,更愿意跟随大投资者作出决策,从而产生的国际金融危机传导。第四种是溢出效应传导,由于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往往依靠金融和贸易,因而,金融及贸易溢出也成为了国际金融危机传导的途径。

二、国际金融危机的具体传导方式

国际金融危机的具体传导形式主要包括贸易交易、金融渠道等的传导。贸易交易中的金融传导,主要是在某一国家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出现了货币贬值、消费者消费欲望和消费能力降低,与其他国家之间的经济贸易减少,从而使其他国家也受其影响的传导形式。在这种形势下,金融危机十分容易扩散,一国货币不断贬值,其他国家的货币却在不断的升值,与其有贸易往来的国家出口贸易额会大大降低,而发生金融危机的国家,资金流动量也随之减少,双方都会出现经济受损的情况。例如美国在金融危机后,进口国外产品的数量不断减少,与其有经济联系的国家出口额降低,获取的经济利益不断减少,美国内部很多资产价值缩水,金融机构开始缩紧信贷,而对于具有超前消费意识的美国人民来说,这一措施对其正常生活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在经济受损的同时,也引发了民众的恐慌,并通过贸易交易的方式将金融危机传导向全世界。

金融渠道传导,主要是以汇率和利率作为传导方式,以外汇市场和资本市场作为传导途径[3]。这一传导方式与贸易交易传导相比,具有破坏力更大、传导速度更快的特征。尤其在当前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各国紧密相连,一旦一国发生金融危机,货币贬值,也就会引发持有其国债的其他国家债券缩水,出现经济亏损。该国从其他国家收回海外资金时,也会使相应的国家出现股市、房价波动等情况,导致他国企业经济受损。

三、国际金融危机传导机制抑制措施

为抑制国际金融危机传导机制,提升本国防御能力,应首先对出口市场进行调整,实现多元化发展。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越紧密,尤其是在贸易方面,则所产生的贸易溢出效应也就更加明显。因而,在贸易交易上,不应完全依赖某一国家,而要适当调整出口市场,以多元化发展方式分散风险,有效减轻金融危机所带来的消极影响。

其次,应建立相应的预警机制。虽然金融危机的爆发往往没有征兆,但是在爆发前也会使经济运行中的一些不足显现出来,通过预警机制的建立,能够及时将其中存在的问题找出来,并对金融危机的发生时间、概率等进行预测,并便采取相应应措施,减轻其所造成的危害。

最后,应加强跨国金融机构之间的合作。国际金融危机的传导会影响多个国家,尤其一些跨国金融机构,会出现较大的经济损失,因而,国家应注重对这些机构的监管,并要求各机构间能够形成良好合作关系,在一家机构出现金融危机时,减弱其向其他机构的传导效果,避免金融危机的大规模爆发。

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的联系篇4

[关键词]国际金融危机;传导机制;研究

1013939/jcnkizgsc201551115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在国际中的地位也在不断提升,尤其是近年来,很多国家都与我国建立起良性关系。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对于我国影响总的来说并不大,经济发展依然保持良好势头,正是如此使得我国备受世界各国瞩目。但我国不能将金融危机的破坏力忽视。我国作为国际重要组成部分,其金融体系难免会存在危机性。因此,需要研究国际金融危机的传导机制,以便防范金融危机爆发,促进国家经济发展。

1国际金融危机与金融危机传导的概述

所谓的金融危机实际上主要是指在社会金融系统中所出现的危机,这种金融危机主要表现在金融系统运行中,金融指标将在短时间内出现重大变故的现象,而其中所指的金融指标不仅有货币汇率和证券价格,还包括倒闭的金融机构数量以及房地产价格等。一旦爆发金融危机就会使整个金融系统进入重度混乱状态,甚至出现严重的资产配置问题,这样也会致使国际经济出现不良震动,形成经济危机[1]。

对于金融危机传导,由于研究学者的研究角度不同也就对其设定了不同的定义,一般情况下,都将金融危机传导认定为是在平稳期或危机期使传导方式受到冲击,进而发生了改变。随后有学者从狭义方面对传导进行概括,认为所谓金融危机传导就是在一定路径中传输危机,也有学者从广义方面对其进行概括,认为传导就是将各个国家及市场联系在一起的一种运动路径[2]。但本文认为金融危机传导应从广义与狭义两方面进行分析,从广义角度讲,金融危机传导就是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中的所发生的危机传输给另一国家或地区,从狭义角度讲,则是将金融危机从一国扩散到另一国,使被传导国家在毫无防备中受到金融危机影响。

2国际金融危机的传导机制理论

从金融危机的爆发到结束需要一定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的各个环节集合在一起通常被称为金融危机传导机制。在全球范围内,无论是外汇市场还是股票市场都一直处于交易之中,一个国家和地区之间全球化程度越高,受到金融危机影响就越大,一旦金融危机爆发就会在很短时间内传入到其他国家。通常情况下,金融危机传导机制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21季风效应传导

这种传导方式最早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末期,主要是由于受到共同冲击所引起的金融危机传导。简单来说,也就是可能由于这些国家存在相同因素,导致这些国家先后受到投机性冲击,这种现象通常被称为季风效应。如2007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国际金融危机就是季风效应的典型代表,全球范围内很多国家都存在次贷危机,进而出现了全球流动性危机。

22溢出效应传导

溢出效应主要分为两种,分别为金融溢出效应和贸易溢出效应。之所以会出现这两种效应是由于国家与国家之间要实现经济联系常用的方式就是贸易与金融,这样一来就使它们成为传导金融危机的两种方式。如果一个国家发生金融危机,那么其直接投资率和资本流入也会大幅度缩减。如20世纪90年代亚洲金融危机中,泰国就受到了金融与贸易的打击,导致泰铢严重贬值,使得与泰国有经济贸易来往的国家都陷入了这次经济危机中。同时,在这次金融危机中,美国也受到了很大影响,因其国内所使用的很多产品都需要从国外进口,当金融危机爆发以后,很多国家为了满足自己国家发展,相继减少了产品出口,这样就缩减了美国的进口量。一旦一个国家的经济受到金融溢出和贸易溢出的影响,其金融传导很快就会转变为实体经济,因此也就加大了危机感染的速度与概率[3]。

23净传染效应传导

净传染效应通常是在金融危机在宏观基本面数据的影响下,不会继续被诠释而出现的。在净传染效应中,不仅有自我实现还有多重均衡理论,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一个国家爆发金融危机,也就使另一国家受到影响,这种情况一般被称为“坏均衡”,通常会引起国家货币贬值、总资产价格下跌,严重的还会出现资本外流等情况,致使坏账风险激增[4]。在2007年的国际金融危机中,导致整个冰岛银行体系出现崩盘情况,因其主要存款地点为英德两国,金融危机爆发以后英德两国立即将冰岛在本国的账户冻结,以此来减少冰岛金融危机在净传染效应的作用下冲击英德两国金融业。

3国际金融危机在国际间的传导分析

31在贸易交易中的传导

贸易传导通常是一个国家在爆发金融危机以后,会出现货币贬值,国民购买能力下降的情况,这样一来也会使其与其他贸易之间的经济联系弱化,这样一来也很容易时其他国家受到金融危机影响,并将金融危机扩散,也就是说爆发“贸易溢出效应”[5]。在金融危机爆发以后,美元不断贬值,但是其他国家货币却出现升值情况,尤其是人民币的升值表现最明显。自从美国爆发金融危机,其对国外产品的需求也在不断缩减,年进口量下降极为显著,这样就使那些与美国在贸易上有来往的国家出口量严重下降。同时,对于美国内部来说,资金流动量也在减少,大部分资产价值出现缩水情况,导致不少金融机构不得不缩紧信贷,由于美国人具有超前消费意识,缩紧信贷以后很多美国人对于未来生活十分恐慌,随着美国进口量的减少,很多产品出口国的利润也受到了不小影响,经济受到重创。由于世界经济联系较为密切,已经成为一个整体,美国金融危机爆发以后通过贸易渠道将危机带给了全世界。

32在金融渠道中的传导

金融渠道的传导主要是将汇率和利率作为主要传导方式,而外汇市场与资本市场则是其主要传导途径。金融渠道传导与贸易渠道相比更为迅速、影响更大。特别是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全球金融市场紧密连在一起,跨国银行众多,并占据多数头寸,极大地提升了系统风险,并成为金融危机区域传导的重要方式。美国经济发状况良好,拥有全球最完善的金融系统,因此很多人认为在此投资更为安全、可靠,再加上美国金融交易较为频繁,数额较大,相应的交易机制也较为完善,无论是个体投资还是机构投资都愿意参与其中,甚至一些国外资金也来此投资,尤其是欧盟各国在美国投资众多,为美国金融市场发展带来了良好势头。但金融危机爆发以后,各个金融机构为了挽回受损局面,只能互相拆借,逐渐将金融危机扩散到全球[6]。

在这次金融危机中,中国也受到了一定影响,主要是贸易渠道传导影响较大,当然其中也不乏金融渠道的影响。通过研究主要是由于我国有不少外汇储备存在于美国国债市场中,金融危机导致美元贬值,我国所持有的美国国债也就不断萎缩,从而产生了严重亏损。同时,由于美国现有资本不足,只能将海外资金撤回,我国受影响较大,尤其是股市与房价出现剧烈波动,致使中国金融市场备受挑战,很多企业因此出现严重亏损。

4抑制金融危机传导机制发生的主要对策

金融危机传导机制之所以会从一个国家传到另一国家,主要是由于被传导国的国家体制、经济政策以及制度等多方面存在很多漏洞,如果不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弥补与改善,那该国被金融危机传导的概率就会上升,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也会不断加大[7]。为了防止金融危机在我国爆发,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提升防御能力。

41适当调整出口市场,注重多元化发展

通过多次金融危机得知,贸易溢出效应是导致国际金融危机传导的重要方式,两国在贸易交易上联系越密切,贸易溢出效应也就越显著,也就是说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发展主要依靠产品出口,并且严重依赖于个别国家,一旦所依赖的国家爆发金融危机,那么产品出口国也会受到直接影响。因此,为了避免这种情况,一定要减少对出口市场的依赖,调整出口市场,同时实现多元化发展,促进国家全面发展。

42构建完备的国际金融市场预警机制

尽管金融危机爆发以前毫无征兆,但在其出现前都会有一个酝酿过程,并在经济运行中逐渐显露出弊病[8]。因此,这就需要建立完备的国际金融市场风险预警机制,重点总结经济运行中的弊病,通过某种模型与体系预测金融危机发生时间与概率,同时采取相应措施加以应对,进而减轻金融危机对国家危害。

43重视对于跨国金融机构的监管与合作

金融危机一旦爆发就会涉及多个国家,不会只停留在一处,如果一个国家爆发金融危机,很快其他国家也会受到影响。尤其是那些跨国性金融机构受影响较大,很多金融危机都是通过跨国性金融机构才传递另一国家中,因此,国家政府部门应重视对跨国金融机构的监管,同时也要与其构建良好的合作关系,创建被国际认可的监管机制,以便减少金融危机对本国的影响。

44注重金融创新

金融创新是各个国家都需要进行的,但其存在一定缺陷,主要是其监管机制与创新不一致,致使金融风险提升。因此,一定要确保金融系统稳定,降低金融风险,规范金融监管市场,只有这样才能避免金融危机爆发。

5结论

通过以上研究得知,导致金融危机爆发的因素有很多,其中以贸易溢出效益和金融溢出效应最为典型,一旦受到两者共同打击,其经济发展将受到重创,因此,本文提出了一些应对措施,希望能够为相关人士带来有效参考,减少金融危机对本国影响。

参考文献:

[1]赵俊燕美国金融危机影响中国经济的传导路径和机制研究[D].济南:山东经济学院,2010

[2]王君美国金融危机传导机制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10

[3]谭蔚金融危机生成及传导机制研究[D].昆明:云南财经大学,2010

[4]齐冬冬金融危机的传导机制研究[D].昆明:云南财经大学,2010

[5]李国疆经济虚拟化背景下的金融危机机制研究[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12

[6]邸振龙美国次贷危机的形成及传导机制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3

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的联系篇5

关键词:紧缩效应;货币来源去向;评析;启示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428(2009)05-0061-04

一、美联储在金融危机中的政策回应――超宽松货币政策操作策略

(一)目标、工具和政策特征

1、目标。

美联储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是“最大化就业,保持经济可持续增长和价格稳定。”与最终目标相一致。美联储反金融危机主要是为了抵御紧缩效应。Bernanke(2009a)对美联储政策目标的总结是:一是缓和金融动荡对经济的直接影响;二是减少经济恶化和金融压力相互加强所带来的负反馈效应。

破坏力极强的系统性金融危机不但严重威胁着就业和经济增长;而且还使货币政策面临着异常严峻的操作环境,导致货币政策传导渠道严重阻塞。因为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是货币政策工具向终端目标传导的枢纽与载体,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发挥离不开健康稳定的金融系统。金融系统失灵损害了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这会导致货币政策即使再激进和宽松也不会产生应有效力。美联储反金融危机的基本思路是首先要稳定金融系统,降低和避免系统性风险的集中释放,以修复受损的货币政策作用机制;其次是保持货币政策对总需求的刺激作用。

2、工具。

伴随着经济金融形势的恶化和对经济前景的判断,美联储采取了包含传统货币工具和创新性货币工具在内的政策措施共同抗击金融危机。传统政策工具包括:公开市场操作方面,在不到1年半的时间里,美联储连续大幅度的降息,使联邦基金目标利率从5.25%降至0-0.25%的目标区间;再贷款方面,扩大了贴现贷款数量;准备金政策的变化是使国会提前批准了对存款准备金支付利息的要求。创新型货币政策工具可以简单概括为三类政策工具集合即向金融机构贷款、向私人信贷市场直接提供流动性和购买长期证券,表1简单介绍了这些政策工具。

需要认识到的是,除了上述“硬”工具以外,美联储还非常注重“软”政策工具的运用,比如加强与公众进行政策沟通,及时公布资产负债表数据等方面。“软”政策工具的应用提高了货币政策透明度,有利于引导公众预期,从而最终有利于克服时间不一致问题和政策出台的不确定性问题。

3、政策特征。

美联储在金融危机期间的货币政策操作特征与正常时期具有明显的不同,表现在以下方面:首先是大量使用创新型货币政策工具,它们具有临时性、短期灵活应急特征,与传统以购买国债为主的流动性注入方式相比较,工具创新体现在抵押品标准放宽,放贷对象扩大,期限延长等方面。此外,这些政策工具针对性强,并且相互补充,具有不同的政策指向,有的指向整个经济体,有的指向单一的金融细分子市场。

其次,由于吸取了大萧条中货币政策操作失误的教训,美联储反金融危机的一大特征是积极主动,反应迅速、动作力度大并且具有前瞻性。Bernanke(2009a)曾公开表示一些政策工具的出台具有“抢先性”,即先于恶化的经济、金融数据出台之前。

再次,从利率和基础货币供给两种指标来看,美联储采取了超宽松的政策措施。美国联邦基金利率已经处于历史实践和理论上的最低水平,美国基础货币供给从2007年8月初至2009年3月4日增加幅度接近200%,远远超过历史平均水平。为了避免超宽松货币政策带来的通货膨胀倾向,美联储运用“软”政策工具管理通货膨胀预期,体现了其政策操作的艺术性特征。

(二)美联储反金融危机的货币来源去向分析

1、货币来源分析。

金融危机期间,尤其是在2008年9月份金融风暴之后,美联储基础货币迅速飙升,由正常时期的8310.92亿美元上升至最近的15473.85亿美元(这一数据在最高峰时期曾达17330.72亿美元),相当于美联储新增发行了7162.93亿美元的货币,这也说明了美联储采取了新增货币发行的融资方式抗击金融危机,新增货币占基础货币的比例约为46.3%。美联储的新增货币发行主要是通过扩大贴现窗口贷款和执行多种创新性政策工具(taF、pDCF、amLF、CpFF和taLF等)来完成的。

除此之外,美联储反金融危机的资金还来自于对存量基础货币的结构性调整,这种结构性融资方式是通过美联储资产的结构调整来完成的,体现在美联储资产负债表资产方历史最大项目――国债资产的变化,国债所对应的货币发行无论是其绝对规模还是占基础货币的比例都在下降。国债货币发行占基础货币的比例由正常时期的95%以上下降至最近的不到40%:所对应的基础货币余额由7907.58亿美元下降至5817.21亿美元(这一数据在最高峰时期曾达4787.1亿美元),下降数量为2090.37亿美元。除了新增货币发行因素之外,国债项目“双下降”是因为美联储采取了净卖出国债和开展国债贷放项目(tSLF)的操作方式,通过这一渠道为反金融危机融资约2090.37亿美元。

总之,无论是新增货币发行,还是对存量基础货币进行结构性调整,两者都使美联储被迫扩大了货币发行方式,即由原来的依靠国家信用(国债)发行为主,向依靠国家信用和商业信用(购买商业债权、证券)共同发行转变,直接表现是国债项目货币发行的“双下降”和非国债项目货币发行的“双上升”。

2、货币去向分析。

根据各种创新性政策工具指向的受益对象,美联储新货币发行采取了不同的方式,这些新增货币首先流向了存款性金融机构、投资银行、保险公司、货币市场基金、两房以及某些消费者和中小企业等。但是,在新增货币中,美联储的新增货币发行没有最终流向终端借款人,而是成为银行体系的闲置现金。超额准备金数额和占基础货币比例分别由正常时期平均60亿美元左右、1%升至6478.05亿美元、41.86%(两种指标在最高峰时期曾达8781.78亿美元和50%);新增货币没有带来流通中货币增加,表现为流通中货币数额变化不大和占基础货币比例急剧下降。

其次,美国财政部通过发行补充性融资票据和增加在美联储的存款方式,吸收了经济体的部分闲置资金。其最终表现是在联邦储备银行政府存款的增加,政府存款由正常时期的47.69亿美元上升至2682.32亿美元(这一数据在最高峰时期曾达6146.12亿美元)。

二、美联储反金融危机的政策效应评析

(一)积极作用

1、表明了货币当局的坚定立场。

美联储激进、主动和灵活的政策行动表明了货币当局反金融危机的坚定立场。消除了政策工具是否出

台的不确定性。有利于驱散悲观情绪和恐惧感觉,减弱通货紧缩预期,增强公众对于抗击金融危机以及未来经济复苏的信心。

2、一定程度上稳定了金融系统。

货币当局充分发挥了其“最后贷款人”功能,缓解了金融系统流动性紧张局面。一定程度上稳定了金融系统,阻止了系统性风险的集中释放。货币当局虽然并不能阻止问题金融机构的产生、破产;但是它和财政部的努力有效阻止了金融系统混乱和失控局面的发生,从而使金融机构的破产和“去杠杆化”过程以一种相对有序和可控的方式展开,避免了更坏情形的发生。

3、有利于增加有效需求,缓解危机。

联邦基金利率从最高点5.25%降至0-0.25%的操作区间,以及在低位目标利率的较长持续时间能够有效打击金融投机和压低市场利率,联邦目标基金利率向住房抵押贷款利率、各种工商业贷款利率、商业票据利率、Libor利率等市场利率体系的传导大大降低了最终借款人的资金使用成本,有利于家庭和企业资产负债表现金流的节约,也有利于消除借款人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低利率还增加了经济项目的边际资本收益率,可以刺激消费和投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有效需求,缓解危机。

4、中央银行信用的介入可以放松信用条件。

满足稳健金融机构和健全企业、家庭的合理资金需求有利于恢复金融机构信用和商业信用,“解冻”商业票据、资产证券化等信贷子市场,维持企业正常的经营活动,平滑资金跨期配置。除此之外,新货币发行还为新一轮商业投资、住房投资和消费做好了资金上的准备。

(二)对或有负面作用的认识

1、新增基础货币发行可能会带来通货膨胀问题。

如果保持现行基础货币的规模和发行速度。美联储的超宽松货币政策在长期必然会引致通货膨胀。但是,短期来看,并没有发生通胀或者说发生概率很低,主要是因为经济衰退和各种资产价格泡沫破裂引起价格水平向下波动;其次是因为新增货币绝大部分以超额准备形式存在,并没有转化为超额购买力。

如果信贷市场恢复正常、经济复苏,通货膨胀的发生概率将会大大提高。此刻,在对经济形势进行适当评估的基础上,美联储将会执行退出战略(Bemanke,2009a)。执行退出战略的有利条件是各种创新性政策工具的短期性质使超额货币发行存在着自动退出机制。并不会引发通货膨胀。

2、增加了美联储的信贷风险和财务负担,并且带来潜在的道德风险问题。

美联储扩展信贷虽然承担一定的金融风险,但是这远远低于如果没有这样做金融体系和经济体所面临的风险(Bemanke,2009a)。

分别来看,首先,美联储的救市行动最小化了其资产端的风险,如要求提供超额担保,并且存在追索权(taF、pDCF、amLF、CpFF和taLF等)和由财政部最先承担损失(taLF)。其次,美联储反金融危机并没有增加其财务负担,根据美联储初步统计,其2008年净收入约为388亿美元,这一指标在前两年分别为351亿和390亿美元,差别不是很大。最后,美联储反金融危机并不是为市场行为“买单”,而是帮助市场行为度过难关。事实上,其采取了市场化救市的方式,如为救助贝尔斯登和aiG的贷款协议中均让收购方先承担一定的亏损额,并且协议利率是惩罚性利率。

三、启示

(一)价格稳定和金融稳定目标的可兼容性使得货币政策在危机时期可以有所作为。

金融危机不但意味着金融系统的混乱、失灵和使经济陷入衰退阶段。而且还提高了通货紧缩发生概率。因此,以金融稳定为直接目标的宽松货币政策,既有利于缓和经济下落,又有利于遏制通货紧缩。

正常条件下,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之间具有矛盾的一面:稳定金融系统的宽松货币政策从中长期来看可能会带来通货膨胀和产生经济泡沫。最终目标产生冲突的内在机理在于新增货币发行转化为购买力。推动生产和生活资料商品价格的上涨。在系统性危机时期,由于市场参与者存在流动性偏好,交易性货币需求减少,避险性货币需求增加,新增货币没有用于实际支出,而是以准备金方式回流到货币当局的账户上。这些货币虽然没有在实体经济发挥作用,但是确确实实稳定了金融系统。

(二)在强调积极、主动的同时,货币政策还应该灵活而又富于艺术性地被执行

反危机的宽松货币操作策略出台时机、方式及程度完全取决于金融危机的爆发时间、演变方式及严重性。货币当局只有洞悉金融危机的本质。准确评估、判断当前和未来的经济金融形势。才能够对症下药,使政策发挥最大效力。金融危机的复杂性及部分不可知性对政策制定者的货币操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美联储的反危机实践带给我们的启示是政策制定者应当通过创新、政策沟通、提高前瞻性。运用“软硬”工具结合方式灵活而又富于艺术性地执行宽松货币政策。

(三)宽松货币政策仅仅能够部分抵消金融危机剧烈的紧缩效应

超宽松货币策略部分抵消了金融危机紧缩效应的货币因素传播,并使非货币因素传播以一种相对温和、有序的方式进行;虽然如此,“货币政策工具并非万能药”(Bemanke,2009a)。货币政策反危机效力的有限性在于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存在着消费过度、资产价格过度膨胀等深层次原因。只有等待这些“市场因素”慢慢消失以后,从而经济和金融系统完成自发的调整,经济发展才能够进入新一轮经济扩张周期。

在此过程中,宽松货币政策只是为经济系统的自我调整提供了一种相对温和、有序的环境。因此以金融危机为“作战对象”的货币放松应该定位准确,政策操作应当通过消除不确定性、缓解流动性压力等方式尽量为市场的自我调整提供有利的货币环境。不应该盲目扩大货币政策的作用。

(四)货币当局应该关注资产价格泡沫。

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的联系篇6

关键词:金融危机货币政策经济下滑通货膨胀

中图分类号:F850.9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1770(2009)06-04-04

应对美国经济大萧条以来这场最严重的金融危机,美联储从2007年8月开始,在其权力范围内极尽所能地推行激进的货币政策,联邦基金利率由2007年9月的5.25%降至2008年12月份的0.25%。尽管联邦基金利率和美国国债利率大幅大降,个人贷款利率和企业贷款利率却呈现双双上升趋势。2007年9月以后,次级贷款利率大幅上升,Baa级公司债券上涨了200个基点(2%),垃圾债券利率上升超过1000个基点。与此同时,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中介大幅收缩了商业信贷规模。

即便实施了超宽松的货币政策,信贷市场紧缩状态未得到改善、贷款利率也未能如期下降,这些事实让人们对金融危机中货币政策是否有效产生了怀疑。最近一届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保罗-克鲁格曼在他的《纽约时报》专栏中发表了这样的观点:

“我们已经步入衰退,这是类似于1930年代的衰退,常规的货币政策工具――美联储降低利率刺激经济的手段――已无能为力”(克鲁格曼,2008)

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的部分成员也支持这一观点,正如2008年10月28-29日美联储公开市场委员会在会后纪录中这样表述:

“委员会的一些成员认为,金融体系的混乱使下调联邦基金利率的效果尽失,即使有后续的货币政策行动,对提升经济增长也不会起多大的作用。”(美国联邦储备系统管理委员会,2008)

会议纪录中的上述观点,又回到了凯恩斯主义主张的货币政策治理大萧条无效的原意,该种观点认为,金融危机使信贷市场出现极度恐慌,这时已无法通过货币政策来降低信贷成本,利率出现下调刚性,因而货币政策无效。

本文旨在证明上述观点存在错误,而且认为那种货币政策对于治理金融危机无效的观点是极为危险的,因为这将会引出两个结论,第一,如果货币政策治理金融危机无效,那就没有理由在金融危机中动用货币政策。第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不利于经济稳定,因为它会削弱货币当局的反通胀能力,从而使经济面临通胀风险。在这篇短文中,我要证明这两个结论都是不正确的,如果货币当局希望缓解金融危机对经济形成的紧缩效果,货币政策的执行应该更加有力。

一、金融动荡与经济增长风险

金融体系通过信息收集和分析为个人和企业值得投资的机会提供资金支持。尽管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中充溢着大量信息,信息不对称情况普遍存在,也就是说,融资合同的一方(通常是贷方)所掌握的关于投资项目效益的准确信息要少于另一方(通常为借方)。商业银行和其它金融中介一般是通过与其客户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尽其所能减少信息不对称。

不断更新信息对于资产价格发现(即市场参与者对各项金融资产的真实价值给予准确评估)至关重要。在金融市场紧张的时期,信息流会遭到破坏、价格发现功能也会受到损害,市场不确定性和风险大幅增加,最终导致投资者不愿意再购买金融资产。

理解金融动荡首先需要认识两类典型风险。第一类是市场风险,即面对复杂的证券结构及其高度不透明的内在价值,市场难以对金融产品的真实价值进行准确评估的风险。过去一年里,因为投资者难以理解次级贷款损失会有多少将通过层层渗透落至最终的金融产品上,结构性信用产品的定价出现严重混乱,正是这一风险的集中体现。

理解金融动荡需认识的第二类风险是宏观经济风险,即金融危机可能导致实体经济陷入严重衰退的风险。特别表现在,金融市场的冻结会对国民经济活动,产出和就业产生深远的负面影响。更严重的是,经济下行会使得资产估值更为困难,金融不稳定反过来会进一步抑制经济活动,从而酿造更大的金融动荡风险,造成宏观经济活动进一步恶化,即金融动荡与经济下行两者之间形成恶性循环,形成经济学上所谓的金融加速器机制(BenBernanke,markGertler,1989;BenBernanke,markGertler,SimonGilchrist,1996,1999)。

由于借款方的一些资产常常会充当其负债的抵押品,个人家庭与企业资产负债表的质量对金融加速效应具有重要影响。设置抵押可以减少信息不对称风险,借款人为了保护抵押物安全,对过度冒险行为将会有所顾忌,以免万一冒险失败,贷款方为部分或全额收回贷款损失而行使权力处置其抵押品。宏观经济的下行走势会使抵押物价值出现贬值,从而使信贷市场的摩擦进一步加大,从而深化金融与经济的负反馈循环。

二、正视本次金融危机

正在全球肆虐的这场金融危机与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金融危机有众多相似之处,与以前的危机一样,本次危机存在三方面重大失误:1、金融创新行为失控;2、资产价格泡沫破裂;3、金融机构资产负债表恶化。

金融创新行为能够使金融系统更富效率,但近期次级抵押贷款和结构信贷产品的创新行为却显示了其极具破坏性的一面。源于“贷款并证券化”(originate-to-distribute)商业模式的系统风险未能得到控制,对信用风险进行谨慎评估的激励机制尚未建立,在此情况下,金融创新大大增加了金融产品的复杂性,增加了价值评价的难度(GaryGorton,2008)。房地产价格泡沫膨胀使次级抵押贷款市场的借贷标准不断下降,高风险借贷行为极为盛行,市场乐观地认为只要房地产价格能够一直保持升势,次级抵押贷款的违约率就能得到控制。但是,房地产价格泡沫却于2007年出现破裂,并直接导致金融系统脆弱的根基浮出水面。房地产价格的暴跌使许多次贷借款者成为“负资产”者,即房地产的市场价格低于贷款额,造成坏账不断增加。次级抵押贷款违约率迅速上升,很快引发了结构信贷产品出现问题,当以抵押贷款为标的的证券以及结构性信用产品,如CDos和SiVs市场发生崩溃时,银行和其它金融机构面临巨额损失。由于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表出现严重恶化,受杠杆作用影响商业银行不得不收缩信贷,造成消费支出和企业投资活动随之下降,导致经济活动萎缩。疲弱的经济和下降的房地产需求拖累房地产和相关资产价格更快下降,使金融机构资产负债表更为难看,

造成信贷进一步收缩,从而构成了非线性的负反馈机制,宏观经济风险迅速积聚。

次级抵押贷款和结构信贷产品市场的问题不断暴露使市场风险迅速上升,再加上不断增强的宏观经济风险,两者结合使得全球信用风险迅速膨胀。在雷曼兄弟破产以及2008年9月aiG出问题之后,金融危机进入第二阶段,也即更有“毒”的阶段。更糟的情况在于,由于担心救助华尔街会引发选民的极度愤慨情绪,2008年9月29日,众议院否决了7000亿美元的救助计划。尽管紧急经济稳定方案于10月3日星期五获得最终通过,但股票市场已无可挽回地出现了加速下跌,10月6日起的那一周成为有史以来股票价格下跌最惨烈的一周。在接下来的三周时间内,信用风险进一步扩散,衡量银行间市场流动性的较好指标,欧洲美元债券利率迅速攀升,从危机前的40基点上升到450点的历史最高值,次贷危机超出控制。

信用问题恶化的结果是,尽管联邦基金利率大幅下调,但房屋和商业贷款利率持续上升,信贷规模受到大幅挤压,经济陷入混乱状态和衰退之中。

三、应对金融危机,货币政策真的无能为力?

个人和企业信贷利率视激进放松的货币政策于不顾持续上升,是否意味着货币政策对本次金融危机无效?答案是否定的。不妨这样设想,如果美联储在危机中没有通过大幅下调利率实施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后果如何?

市场风险仍然一样高,因为紧缩性货币政策既不会增加证券的透明度,也不会让信用风险的评估更容易,因而不会对证券定价有任何帮助。

另一方面,紧缩的货币政策却会带来更高的宏观经济风险。紧缩的货币政策抑制消费需求和企业投资,使经济下降更快,从而增加资产价格的不确定性。紧缩的货币政策使金融危机与经济危机之间形成负反馈机制的可能性加大,资产价格的更大不确定性将会使信用问题进一步扩散,对经济产生更大的不利影响,经济下行则会造成更大的不确定性,使金融危机恶化,经济活动萎缩更快,如此循环往复。

但是,如果美联储没有如此大幅下调利率,现在的结果将是国债等无风险债券的利率居高不下,信用问题及宏观经济风险问题并存,而且更为严重。房地产和企业贷款利率要比我们现在看到的高得多,消费支出更加萎缩,衰退会比现在更严重。

上述逻辑表明货币政策不仅对治理本次金融危机有效,而且效果超乎寻常,因为它不仅调低了无风险债券的利率,而且有助于降低信用风险的扩散。这并不代表货币政策可以完全解决重大金融危机,包括本次危机所造成的信贷紧缩问题。金融危机造成的信用风险和信贷紧缩,已不是仅靠宽松的货币政策就可以解决的。这也是为什么中央银行也在为金融系统的个别部门提供流动性,助其维持可怜的流动性。

美联储已经向信贷市场注入了大量流动性,以促使金融机构恢复贷款发放。2007年8月中旬开始,美联储将贴现利率调至仅比联邦基金利率高50个基点的水平,平时这一数值为100个基点(最近更是调至25年基点)。在危机过程中,美联储给金融系统提供的流动性已不仅限于传统的存款机构,正如美联储前主席沃尔克所说的,美联储正行走在“法律和权力赋予的边缘”,美联储最新借贷方案制造了大量新的缩写字母,包括taF、tSLF、pDCF、amLF、CpFF、和mmiFF和taLF,使美联储听起来象动议和武器都是用代码表示的五角大楼。而且与五角大楼相同的是,美联储正在与敌人进行殊死搏斗,尽管它的武器是金融,而不是枪支,坦克或军用飞机。

尽管我相信美联储庞大的注资计划――已为其资产负债表增加1万多亿美元,对抑制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至关重要,但这些仍然是不够的。要使金融系统得以重新运作,需要为金融机构提供更多的注资以令其恢复健康,从而有动力为个人和企业投资提供贷款。经济学家与政客现在都抱有这样的期望,即寄望于巨额的财政刺激计划使全球经济免于陷入衰退甚至是大萧条。然而,5000亿美元的激励计划还面临这样的问题,这些支出是否能够用得其所,在短期内能否取得最佳效果,以后会否引发过重的税务负担等。

四、危机时期货币政策操作的内在机理

以上论述表明,货币政策在金融危机中可能会更有效,这也意味着为了对抗金融危机我们仍需实施更为宽松的货币政策。

根据上文所述,由于存在负反馈效应,金融危机对经济的破坏是非线性的,我于2008年在密歇根时就提出,这一效果是非线性而不是线性的,虽然线性效果下货币政策的操作可以相对平稳。货币政策在风险管理中的另一项作用是在危机接近尾声时,政策予以适当转向。

金融不稳定通常伴随市场风险和宏观经济风险,货币政策无法减少市场风险,但可以减少宏观经济风险。宽松的货币政策有助于控制金融动荡对宏观经济的负面影响――包括降低利率,如果利率已降至0,还可以采取其它非常规的政策工具一一货币政策由此可以减少金融危机带来的负反馈效应。市场不确定因素的降低有助于信息收集和价格发现,从而加速市场功能恢复。

扩张性货币政策的风险是有可能使通胀预期失控,一旦当局失去对通胀预期的控制,未来就可能会真的出现严重的通胀问题。因此,如果通胀预期和实际通胀水平上升,先发制人的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可能会对产出不利:换句话说,先发制人的政策得以灵活实施的前提是,通胀预期的目标被很好地盯住,而且在货币政策暂时放松的环境下,通胀预期不会上升。

中央银行如何能够使公众的通胀预期保持不变,让其自身在治理金融危机中的作用更为主动?为此,中央银行必须于事先采取适当措施使通货膨胀在低位保持稳定,以此取信于金融市场和公众。在此基础上,央行还应与公众充分沟通,对其干预行动的机理给予清楚阐释,并让公众相信央行绝不会允许通胀问题出现失控。此外,央行也应表明一旦金融市场得以恢复,或注入的流动性使通货膨胀出现上升压力,会迅速提升利率进行反向操作。由此取得公众信任,让其相信央行可以随时收回宽松货币政策带来的过多流动性。

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的联系篇7

关键词:国际金融危机传导机制研究

由2007年美国“次债危机”所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自从爆发以来迅速蔓延到全世界,至今经济复苏缓慢。此次金融危机造成的影响巨大,理论界与实务界基本上都认同这次危机是1929年世界性经济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一次全球性金融危机。然而:为何在美国发生的“次债危机”会逐渐衍变成世界性的金融危机?为何在美国本土发生的危机会如此迅速的蔓延至全世界,各个国家都无法避免?为何危机从影响虚拟经济到后来发展到对实体经济也造成巨大伤害?这当然不能简单的以经济全球化来一言以蔽之。其中,复杂与连续的传导机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试图对此次国际金融危机的传导机制作简单分析,以能更加清晰地理解整个金融危机的发展过程。

金融危机传导机制理论

从金融系统出现紊乱到实体经济全面衰退有一系列的过程与环节,所有这些过程和环节的集合即为金融危机的传导机制。由于全球外汇市场和股票市场24小时不间断交易,金融市场全球化程度越高的国家和地区其接受和释放金融危机信号越快。因此金融危机一旦爆发,很快就从一国金融市场传导到另一国金融市场,进而再向实体经济蔓延。一般认为,金融危机是通过以下几种方式传导的。

(一)季风效应(monsoonaleffect)

季风效应最早是由masson(1998)提出的,是指由于共同的冲击引起的危机传导。比如主要工业国家实施的经济政策会对新兴市场国家的经济政策产生相似的作用和影响。此次金融危机是在次债危机的共同冲击下而引发的全面的流动性危机,这也印证了季风效应是危机传导的途径之一。

(二)溢出效应(Spillovers)

溢出效应通常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金融溢出效应,另一种是贸易溢出效应。由于一国与他国的经济联系主要是通过贸易和金融,因此金融溢出和贸易溢出成为金融危机传导的两个重要途径。当一国发生金融危机时,该国出口、外国直接投资和国际资本流入都会大幅减少。比如1997年发生在亚洲的金融危机,泰国就备受金融和贸易的双重打击。泰铢受到重挫后,与其有着贸易往来的各国也就相继卷入这场危机中。此次金融危机大大削减了美国的国内需求,而美国又是全球最大的进口国,与其贸易关系密切的相关国家的出口无疑会大幅较少。因此,在金融溢出和贸易溢出的双重作用下,危机从金融市场传导到实体经济的速度更快,增加了危机感染的速度与强度。

(三)净传染效应(pureContagion)

所谓净传染传导是指金融危机是由宏观基本面数据不能解释的原因所引起的。其主要涉及的是自我实现(serf-fulfilling)和多重均衡理论(multipleequilibriums)。在这一框架下,一国陷入危机后会引致另一国经济走向“坏的均衡”,然而这种新均衡的特征却是货币贬值、资产价格下降、资本外流和坏账增加。此次当金融危机使得冰岛银行体系陷入全面崩溃时,其主要存款人所在国英国和德国立即查封了该国在两国的资产,以此避免冰岛金融危机通过净传染效应使得该两国金融业受到冲击。

(四)羊群效应(HerdBehavior)

由于缺乏足够的信息,投资者一般认为一个国家发生金融危机其他国家也会发生类似的危机。Calvo和mendoza证明了信息不对称性以及收集和处理信息的高额费用是导致羊群效应产生的原因。agenor和aizenman(1998)证明了大部分中小投资者是没有能力负担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费用的。因此小投资者更愿意根据其他投资者的决策来作出自己相应的决策。小投资者往往跟随大的投资者作出决策。当金融危机发生时,大投资人减持或卖出资产或投资组合时,小投资人会跟进减持和卖出,这就导致羊群效应,也即是下文所指心理预期渠道传导。

金融危机在美国国内传导分析

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不是偶然的,有其内在原因与机理。长期以来美国以过度消费支撑和刺激经济,在创造繁荣的同时,积聚了财政赤字、贸易逆差、资产价格飙升、过度借贷、投机资金泛滥等大量金融风险和经济泡沫,最终促使风险爆发和泡沫破灭。美国这场危机的主要原因就是信贷泛滥,即金融衍生产品特别是资产支持证券的膨胀式发展。资产证券化的本意在于提高资产的流动性和规避风险,然而当它无节制地发展并成为牟利性工具时,就产生了潜在的危机。

2002年以后,美国政府的低息政策即美联储的连续降息导致市场流动性泛滥,房价快速上涨,银行大量放出次级贷款。银行放贷之后将其卖给专业机构,专业机构以这些贷款为标的,经结构性打包发行按揭支持证券(mBS)。另一些金融机构参与购买mBS,又在此基础上创造出新的担保债务凭证(CDos),并且此过程一直持续下去,在CDos的基础上不断衍生出新的CDos。由于市场的过度投机气氛,在房价节节攀升的情况下,几乎意味着购买了这些债务凭证就会获得收益。到2007年初,这些衍生证券的价值达到了其基础资产的五倍以上。当美联储逐渐升息,房价随之回落,不良贷款率迅速上升,这些资产支持证券质量恶化,相关金融机构出现巨额亏损甚至倒闭,危机便从房地产市场传导到了信贷市场以致整个金融市场。而美国是消费大国,因此危机迅速从虚拟经济层面传导到实体经济。

金融危机的国际传导分析

(一)贸易渠道的传导

贸易传导渠道是指一国发生的金融危机,导致本币贬值或该国国民购买力下降,恶化了其他与其贸易关系密切的经济基础,从而可能导致其他国家产生发生金融危机的压力,传播金融危机,即“贸易溢出效应”。金融危机发生后,美元持续走低,也即其他国家的货币相对于美元持续升值,其中人民币表现最为明显。美国的外部需求减少,进口急剧下降,这使得与美国贸易关系密切的全世界各国对美国的出口都大幅下滑。此外,美国国内的流动性降低,资产价值缩水,于是各大金融机构都紧缩信贷,一直以借贷消费的美国人产生对未来的不确定性预期,从而需求减少,通过收入效应作用于有直接贸易关系的国家,进口需求直接减少,由此造成出口国企业利润下降,经济受到冲击。世界是一个联系紧密的大经济体,各国之间相互影响。金融危机于是从美国通过贸易渠道传导到世界各国。

(二)金融渠道的传导

金融渠道传导以汇率和利率作为传导的媒介,外汇市场和资本市场作为传导的途径。相对于贸易渠道的传导,金融渠道传导的速度更快,且影响更为猛烈。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世界各国金融市场实际上处于一个系统中,各金融机构之间尤其是跨国银行之间相互持有大量的头寸,由此系统风险被扩大。这种系统风险是金融危机在区域间传导的重要内部市场机制之一。

美国拥有全世界较完善的金融系统,也被认为拥有最稳定的投资环境。美国国内的金融交易比较频繁,交易量较大,交易机制也相对完善。这也吸引了世界上很多的投资资金,不仅有私人投资者的资金,也有机构投资者的资金,更有一些国家的外汇储备资金也进入美国金融市场。美国的股市、债市也有着稳定的收益率,良好的示范效应进一步鼓励了投资者持股的积极性。

在2007年之前,参与美国资产证券化的过程不仅有美国国内的投资者,还有全球很多国家的机构投资者,这其中以西欧国家的机构投资者为甚,于是这些国家的金融机构便融入到美国的风险链条中。美国金融市场的出现的危机无疑也会使其他国家在美国市场上投资上遭受亏损,于是欧洲银行也出现大量不良资产,银行之间的互相拆借也几乎瘫痪。当各家银行收缩信贷时,危机又互相传开,逐步传导到全世界。

中国在此次危机的影响中,通过贸易渠道传导的份额可能相对较大,但通过金融渠道传导的部分也不可忽视,这其中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中国有大量的外汇储备投资在美国的国债市场中,美元的贬值使得中国持有的大量美国国债大幅缩水,亏损严重。第二,美国在金融危机蔓延的同时也进行着投资组合的调整,由于国内资本市场流动性严重不足,美国将大部分海外的资本撤回,加剧了全球短期资本流动的波动性。在中国表现为热钱撤回,中国的股价、房价波动剧烈,中国金融市场的稳定性受到严重的挑战,中国大量投身于股市、房地产市场的机构或私人投资者亏损严重。第三,美国及西欧各国股市的波动对亚太股市也有较大影响,中国的资本市场虽未完全开放,但通过香港股市间接地受到全球的股市走低的影响。

(三)心理渠道的传导

金融市场尤其是资本市场重要的支撑因素之一是信心。外汇市场每天有2万亿美元的交易,投机性资本约占97%,这就为金融市场的波动增加了更多不确定性因素。衍生工具等金融创新进一步增加了金融系统的风险,网络、通信技术使得资金投资在瞬间得以完成。这就使得金融市场变得波动异常,市场更为情绪化,投资者的心理预期不确定因素增加,一旦出现利空消息,市场就会产生恐慌心理,使得投资者对所有市场重新进行评估。金融危机引发的心理恐慌,在本国乃至世界进行传递和扩散,导致人们行为盲目和过度反应,进一步增强金融市场的波动程度。在金融危机爆发以前,投资者对美国经济抱有较高的期望,信心盲目高涨,不断投入资金,增持美国资产;危机爆发后,投资者又表现极度悲观,从资本市场上迅速撤出资金,对政府的政策举措也持怀疑态度,这种“羊群效应”进一步恶化了金融危机,甚至一些经济状况良好的边缘国家和地区由于资金流的翻转而陷入危机。

心理渠道传导的对象是与危机发生国经济类型相同、地理位置相近,金融体制、发展模式、经济结构社会文化传统类似,经济联系紧密的国家。例如这次金融危机中,在亚洲新兴国家里,韩国损失最为惨重,因为韩国在1997年金融危机以后按照美国模式推行了一系列改革。

结论

由上文分析可以看出,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和金融贸易自由化背景下,国与国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金融与经济部门的广泛联系使得一国金融经济部门所遭受的冲击足以在另一国体现,并且这种传导趋势日趋迅速。美国由于自身金融系统在监管制度层面较宽松,以及金融创新的牟利性动机和过度宽松的信贷制度,使得从内部产生的危机首先在房地产市场表现出来,然后传播到整个金融市场直至美国实体经济。通过贸易渠道、金融渠道以及心理渠道又把危机从美国到传导到全世界。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下,任何国家在危机中都不能独善其身,因此抵御金融危机,减少金融危机对各国的影响需要世界各国密切合作。中国成功抵御了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但这并非因为中国的金融系统完善。而且由于加入wto后,中国与世界的经济联系更加紧密,抵御世界性经济金融危机的难度进一步加大,这对中国应对危机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中国金融和经济运行中还存在着诸如金融监管乏力、金融体系不健全、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不平衡等缺陷。在这次金融危机中,中国的经济在各个层面上都受到了较严重的影响。本文通过对国际金融危机传导机制的研究,以期为国家采取有效措施,应对金融危机提供借鉴,进而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实现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Kodres,L.,m.pritsker.aRationalexpectationsmodelofFinancialContagion[J].mimeo,imFandFederalReserveBoard,1998

2.王鹏.国际金融危机传导机制研究[D].四川大学硕士论文,2007

3.安辉.现代金融危机生成的机理与国际传导机制研究[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4.张明.美国次级债危机的演进逻辑和风险涵义[J].银行家,2007(9)

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的联系篇8

就金融危机来说,全球经济结构将在整合中向信息化发展。处在信息化产业核心部分的计算机、无形资产、咨询业以及新科技、人才和社会资源开发在经济中的作用将越来越大。国民经济将由能源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和信息密集型转化,信息业蓬勃兴起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传统产业的技术含量、信息含量和知识含量逐步提高,物质资源的地位下降,信息、知识和人才资源将日益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由于发展中国家在信息、知识和人才资源方面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全球经济结构的调整意味着发达国家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会进一步提高,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难以实现跳跃式发展,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差距将会继续增大,它们将更加依赖西方国家的资本输入和信息化推动,西方国家的金融资本主义也将进一步发展。因此,金融危机由世界经济结构调整所引起的可能性增大。

金融危机继续集中在发展中国家

金融危机发生的一般原因是资本全球化运动和价值实现过程中矛盾的尖锐化。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发展中国家不仅同发达国家一样有生产过剩、金融过度膨胀的问题,还有本国货币与国际货币之间的矛盾。商品价值、金融资产价值和国际价值的实现这三重矛盾相互交织和日益发展是金融危机集中在发展中国家的一般前提。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不对称依赖或中心主导与从属的经济体系,则是金融危机在发展中国家产生、发展的现实基础。在资本主义生产由中心向扩散,中心对资本的垄断和对商品市场的控制加强时,发展中国家内部生产过剩、金融过剩和与外部联系中的国际价值实现问题正不断深化发展。由于历史造成的经济脆弱,在国内要求经济改革与经济增长的压力下,发展中国家极易陷入依赖外部推动、三重矛盾日益发展的状况。这就是一些发展中国家因西方资本流入和出口发展而快速增长,又因对外收支状况恶化和西方资本回流而爆发金融危机以至金融危机反复发作的原因。

21世纪初期世界金融危机的发展前景最终取决于世界经济中各地区、各国之间相对经济实力的变化。前述世界经济运动的模式已经表明,世界经济运动的状况和金融危机的发生与否根本上在于中心与依存关系的发展,从本质上看,这就是两部分经济实力对比的变化状况。市场经济的竞争法则也就是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经济主体以实力为基础的博弈。货币金融垄断是经济实力的集中体现,就是竞争优势;处于垄断地位的一方总是支配着另一方和整个经济运动的方向,这就是世界运动的法则,也就是决定世界金融危机走势的基本规则。

世界经济中经济实力反映为科学发展、生产力水平、经济规模、金融市场规模和其货币是否充当国际货币。科技发达、经济和金融规模大、货币为主要国际货币的国家或国家集团从经济金融到文化都对经济实力较弱的国家产生影响。这种客观规律决定着世界经济和金融运动的发展趋势,也决定着世界金融危机发展的前景。未来世界金融危机问题根本上取决于世界体系中各地区和各国经济实力的消长变化。

世界金融危机集中于发展中国家这一趋势将很难改变。首先,如前所述,世界经济格局不会有大的变化,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仍将处于严重不对称的地位。20世纪70年代后随着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差距进一步扩大。1975-1995年,除东亚少数所谓新兴工业化经济体和中国之外,其他所有发展中国家的人均gdp相对发达国家的人均gdp都处于连续下降状态。西方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得益者,发展中国整体经济地位下降。1997-1998年的金融危机又给予东亚经济严重打击,从而使中经济全面受挫。目前,发达国家占有世界财富的3/4,最不发达国家则增加到49个。从历史来看,金融危机发生后,在经济格局不变、依存状况总体上不变而作部分调整时,几乎所有受危机打击的发展中国家都不得不再度依赖外部资本流入和外部拉动。

其次,许多发展中国家存在大量的外部债务(见表1),国内经济结构和社会调整面临诸多困难,出口创汇又因技术革命发展滞后和西方国家的限制十分艰难,当西方资本流入时,可能导致新的生产和金融失控,而不会产生较多国际收益。这势必成为新危机的隐患。

表1发展中国家的债务和负担率

年份债务额(亿美元)债务出口率(%)

198019901998198019901998

所有发展中国家6095147282465185.3155.8146.2

东亚及太平洋9412861697893.1113.4107.4

欧洲及中亚7552210435444.896.9126.7

拉美及加勒比257347547358201.9256.1202.5

中东及北非8381830205841.4119.1137.4

南亚38012991645160.5317.5201.0

撒哈那南部非洲6091774225866.4209.8232.1

再次,经济全球化将继续发展。国际资本和国际货币的多元化,以及西方国家之间的经济与金融竞争总会对世界金融贸易和资本运动产生难以预料的扰动和冲击。在世界经济不对称结构和发展中国家债务沉重的条件下,发展中国家引进外资和出口方向的多元化不仅不会缓和或抵御这种冲击,反而可能严重化。如果实行金融和资本自由化,再度发生金融危机的可能性仍然存在,即使发展中国家认识到这种危险性。

金融危机与经济周期分离的趋势进一步加强

传统的金融危机主要是由经济危机发生而引起的,金融危机所反映的是实物经济严重过剩的状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推动西方经济长驱直入金融资本主义,也促使一些处于工业化阶段的发展中国家加速发展虚拟经济,虚拟经济在所有发达国家和一些所谓新兴工业化国家(地区)占据重要地位,成为金融危机的主导因素。金融危机所反映的是虚拟经济过度发展后的崩溃。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金融危机和90年代的金融危机都是如此。

虚拟经济是指以虚拟资本膨胀和交易为特征的经济,信用发展是虚拟资本膨胀、虚拟经济兴起的推动力量。虚拟经济形成和发展的客观基础是社会生产规模扩大、速度加快,要求融资形式的多样化、融资范围拓宽、融资成本降低和融资的便利。虚拟经济发展表明一国金融活动和经济货币化程度提高,社会生产和社会财富积累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从这个意义上看,虚拟经济或金融经济是经济发展水平提高的标志之一,是人类经济活动发展的一个必经的阶段。

但是,同实际经济的发展一样,虚拟经济在一定时期内的发展也不能超出它应有的范围。虽然人们目前还不能准确地指出这个范围,不过,从它服务于实际经济这一点来看,它确实存在发展约束。然而,由于虚拟资本市场脱离实际经济运动的特性,虚拟经济又往往出现加速膨胀的势头。虚拟经济逐渐超越实际经济发展成为国民经济中最活跃最主要的方面,这就造成了金融危机领先实际经济独立发生的新趋势。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促使西方国家,也促使一些发展中国加速发展虚拟经济,一方面是因为生产的规模和速度发生了重大变化,另一方面是因为支撑虚拟经济膨胀的资本来源全球化,使虚拟经济的膨胀完全可以超出一国国内财富和生产增长的限制。金融危机因虚拟经济过度发展而发生的条件得到强化。对发展中国家来说,虚拟经济过度发展的问题显然更为普遍和严重。一般来看,西方国家的虚拟经济是以高度发达的生产力、高收入和大规模对外投资为基础的,国家信用如国债和货币发行是虚拟经济的主要支撑力量,货币金融政策是虚拟经济的主要调节杠杆,这就是发达国家的金融资本主义。而在发展中国家,虚拟经济往往是以工业基础不完善、出口增长波动、收入分配严重失衡为前提的,资本流入和被动的货币扩张成为虚拟经济扩张的主要支持力量,货币金融政策调节虚拟经济的作用十分有限。因此,可以认为发展中国家的虚拟经济是由外来资本拉动促成的,更具有外生性、泡沫性和敏感性与易崩溃的特点。起源于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危机直接由虚拟经济极度膨胀而开始也就十分自然。当然,在发达国家,由于长期向外转移生产,一些产业已出现“空心化”,加上运用信息技术控制生产,实际经济过剩问题得到缓解,主要问题仍在虚拟经济方面。如果货币政策不当,国际金融资本在规模流入后急剧转为流出,仍然会导致虚拟经济崩溃和金融危机发生,只是在程度上与发展中国家不同而已。

21世纪金融危机发展的这一趋势不会改变。第一,随着经济全球化继续加速,全球资本运动将继续高涨。由金融危机导致的货币贬值将推动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增长,经济转为复兴,进而吸引西方资本涌入,虚拟经济将因资本流入而再度高涨。第二,还会有一些发展中国家进入工业化高速增长阶段,原有的新兴工业化经济则会跃入高收入国家行列,虚拟经济占优势会是一个经常性问题,而国际国内的不确定因素仍大量潜在,国际投机资本极可能卷土重来。第三,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客观经济基础是很难改变的,如出口导向的生产结构、合理的收入分配结构、对西方资本的过分依赖,等等。第四,西方发达国家的金融资本主义将进一步发展,但发展会不平衡。特别是欧元成为强势国际货币后,将对美国和日本的虚拟经济发展产生冲击,美国的货币政策可能不会像以往那样有效,日元资本外流将使日本的金融经济受到打击。西方的金融资本主义虽不会发生严重的挫折,但出现类似1987年的股市危机还是有可能的,这要看西方金融资本在内部滞留的时间长短。

金融危机的时间间隔规律大体上不会改变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金融危机发展的进程来看,金融危机没有按某种固定规则周期性出现。1960年在西欧出现战后第一次美元危机后,间隔7年又出现美元危机,然后紧接着出现法国法郎和德国马克危机,以及1971年开始的布雷顿体系危机。金融危机的频率明显加快。7年后,到1982年,金融危机转向发展中国家。此后又经过7年,由1992年的欧洲货币危机开始,随后实行固定汇率的拉美和东亚发展中国家受到危机打击,金融危机的频率又明显加快。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状况是因为在当今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经济运动的中心是资本运动,特别是金融货币资本的运动。由于发达国家的技术和生产力水平快速提高,它们加速进入金融资本主义阶段;而由于资本短缺,发展中国家只能接受资本和开放市场进行工业化,由此形成了资本由北方流向南方、商品也由北方流向南方的不对称状况。这种状况使发展中国家在资本和商品流入中经济社会失控(一般只需5~7年的时间),风险日益增大,因此,西方资本内在的追逐利润和实现价值的行为极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变化。

在发达国家之间,不同的货币资本具有一定的替代性,发达国家的经济不平衡和货币金融政策的变化刺激不同的货币资本不断转换,因而由大规模货币资本运动所产生的金融货币危机不可能有什么固定规则。假若说有规则,那就是危机随发达国家经济发展和利率之间的差异相对变化,并且随着占主导地位的国际货币国的金融资本膨胀而加速发生。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前的金融危机正是如此。但是,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货币资本之间存在着明显差异,西方金融资本主要是在西方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进入发展中国家的,高利率、固定汇率和较快的经济增长是主要吸引因素。尽管如此,一旦西方金融政策和经济形势变化,或是发展中国家内部社会经济问题暴露,货币资本间的差异和矛盾就会显著激化,中心与之间的资本运动状况就会改变,所以,在发展中国家发生的金融危机也不会呈现周期性。世界金融系统的变化和矛盾、世界经济系统的不对称发展是这种非周期发生的客观基础。资本循环、复杂系统混沌原理足以解释这些问题。简而言之,在一个无规则、内外经济金融紧密联系、多因素共同作用的世界体系中,任一对外收支不平衡和资本耗散能力较强的国家和地区都会随时随地发生金融危机,只要存在扰动和资本自由移动的条件。如果说有什么规律,那就是发展中国家经济金融开放的时间长短和资本流入规模,它们决定危机条件是否成熟,决定扰动是否导致资本大量外逃。

危机随世界经济和货币结构调整发生的可能性增大

21世纪,世界货币结构也将发生重大改变,当前存在的美元中心结构将为美元和欧元的两极结构所取代。2002年欧元实体货币已正式流通,估计3~5年后欧元将会有力地挑战美元的霸权地位,并对日元的国际化发展产生抑制作用。在未来10年左右,美元和欧元将平分秋色。还应看到,世界其他地区的经济一体化正在加速发展并逐步走向区域货币合作或货币一体化。这也将对世界货币结构产生有力冲击。在这种结构变化、调整和转变的过程中,发展中国家的资本来源、外汇结构都将经历大幅度的调整;不同的国际货币也将激烈竞争、相互取代,由此引起金融冲击和导致金融危机的可能性加大。

就发展中国家而言,世界经济结构调整和世界货币结构变化带来的挑战除了外资大规模进出产生的金融震荡之外,还可能集中在资本外逃方面。资本外逃指一国资本所有者向境外转移资本的行为。资本外逃有多种方式和渠道,主要包括:(1)贸易融资。通过低报出口合同金额和高报进口合同金额,将多出的外汇资本移往国外,投资国外资产,本国损失外汇资产。或者干脆虚报进口,骗汇抽逃。(2)推迟和提前贸易结算。对出口该收汇的结算推迟,对进口则在预期本币汇率下跌时提前结算汇出。(3)转移价格。有国外分支机构的国内公司或在国内经营的跨国公司,利用内部贸易中的定价机制转移资本。(4)对外投资。对境外投资时,采用虚报投资、截留投资收益等方式将资本大量移出和留存海外。(5)利用非法商品贸易活动转移资本。资本外逃导致一国外汇资产大量流失,使发展中家外汇资源枯竭、货币持续贬值、国际收支和对外债务日益严重。20世纪80年代债务危机之后拉美国家出现经济长期萧条、债务危机反复发作、国内金融近乎崩溃状况的重要原因就是资本外逃。20世纪90年代东亚、俄罗斯和墨西哥金融危机前,国内资本外逃也产生了很大的负面作用,例如俄罗斯从1992年以来,每年资本外逃达gdp的6%,占国内储蓄的8%~18%。

从经济全球化发展和20世纪90年代金融危机后世界各国的政策反应看,区域货币合作、资本市场开放、浮动汇率和经济结构调整代表着一种主流趋势。这种趋势的发展,完全可能为新的金融危机生成创造条件和时机。

金融危机的范围和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金融危机由国别性危机演变区域性和全球性危机的基本途径,是经济与金融联系加强的多样化机制。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则是基本机制。所谓危机的传染性和传导性,就是指金融危机由区域内一国向区域整体、进而向其他区域蔓延扩散的特性。

研究表明,金融危机传染的第一种机制是区域内和区域之间的贸易联系。就区域内而言,当一国爆发金融危机后,该国货币大幅度贬值,使其贸易伙伴国处于不利的地位。这种状况极易诱使投机者对其贸易伙伴国进行攻击并获得成功,因为贸易伙伴国出口减少、进口增长导致外汇储备减少和失业率增高,在客观上和主观上都难以在投机攻击中维持固定汇率;区域之间也是如此。金融危机传染的第二种机制是资本市场联系。当区域内一国发生金融危机时,该金融资产价格大跌,由于区内各国之间的资本联系,其他国家的金融机构和投资者也遭受损失,流动性受到破坏,相互支撑的力量减弱,因而导致其他国家资本市场和金融状况恶化,从而也易被投机者攻击导致金融危机。第三种机制是区外国际信贷者和投资者对区域内各国经济作相似的判断和预期。当区域内一国发生金融危机时,区域外的投资者困难以获得全面的信息,通常认为区域内各国经济金融状况基本相似,出于减少资产损失的考虑,不是从区域内其他国家抽回资本就是减少信贷提供,导致整个区域爆发危机。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基本内容是促进区域内各成员国之间的贸易、资本和金融联系,缩小相互之间的经济差异。区域一体化无疑加强着金融危机由一国向另一国的传递,区域内各国之间会出现反复震荡、交叉传染的状况,使各国危机不断深化。区域之间也是如此,某个区域发生金融危机传递到其他区域,其他被传染的区域又会将危机回溯到最初爆发危机的区域,形成遍及各个区域且不断深化的全球危机。20世纪90年代由泰国开始的金融危机正是如此发展的。区域一体化从最终实现货币一体化的角度看是有助于抗御外部资本冲击和抵御金融危机的,但是,在实现稳定的货币一体化之前,侧重经济贸易合作的区域一体化对金融危机的传递力度是不容置疑的。

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的联系篇9

1.美国金融危机的背景

①美国的宏观调控政策。2001年互联网泡沫破裂时,由于担心可能发生的通货紧缩,加上高起的储蓄率,联邦基准利率被维持在一个相当低的水平,作为衡量银行风险定价重要指标的存贷款利率差降至历史低点。美国的房地产业格外繁荣,同时带来美元的持续疲软,通胀压力增大以及流动性泛滥,宏观经济风险例如通货膨胀,房地产价格扭转在这段时间内被显著低估。为此从2006年,美联储不断加息,联邦基金利率从1%~5.25%,同时贷款利率升高,房地产贷款违约率升高。

②金融创新。资产证券化以及无数新的衍生金融工具在金融机构中广泛应用。而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的一些银行利用金融市场迅速扩张贷款的规模。这些银行把放出的贷款进行分类归集并打包出售给一些非银行类金融机构(例如SiV,SpV等),SiV再将这些贷款在资本市场上抵押发行债券。通过这样一系列行为,银行不但摆脱了对储蓄存款的绝对依赖,而且将贷款移除资产负债表表从而转移了风险。这种起初为了摆脱巴塞尔协议对银行资本限制的业务模式逐渐被银行界广泛采用,并逐渐扩散到欧洲的银行业。

③风险信用评级机制。信用评级是按照评级者的信用风险归类评价的,由于“次级住房抵押贷款对象”没有很好的资信记录和抵押资产,而且贷款规模小,因此采用信用评级软件进行设计,前期成本较小,但事后违约率较高。因此贷款机构选择资产组合的方式去分散风险,为此增加贷款的数目,这样很容易引起过渡贷款,造成房地产的泡沫升级。但是一旦宏观经济状况出现逆转,金融机构的资金链很容易断裂,个别风险和系统风险会同时增大。

2.亚洲金融危机的背景

亚洲金融危机是在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25年之后,在20世纪90年代经济全球化,区域集团化,金融贸易自由化进一步加深的情况下发生的。

①经济全球化、区域集团化对金融的连带作用。全球经济相互依存、合作、竞争和发展,使得各国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相互影响也在加深。如果一个国家的经济金融出问题,必然会直接或者间接影响其它国家,造成地区性或者全球性的动荡。

②金融自由化带来的负面影响。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加深,国际资本跨国性的转移愈加频繁,规模日益扩大,迫使西方国家不得不放松管制,金融自由化的趋势不可逆转。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金融扩张的速度大大超过经济贸易增长的速度。国际金融交易的基础原本是国际贸易,但是数以万亿计美元的巨额资金活跃在股票、债券、外汇和黄金市场的投机交易中,这些热钱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促进经济的发展,但是1997年发生的亚洲金融风暴,除去其自身的内因,则与国际资本的快速、频繁大进大出,兴风作浪不无关系。

③对外资的过分依赖,经济结构失调导致经济泡沫。亚太地区的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过分依赖外资,而这些资金主要投放在非生产性的房地产和证券市场上,利用率很低,加剧了经济结构的不合理和经济的泡沫成份。利用外资盲目追求经济高速增长,导致结构性生产过剩及经济泡沫是这场亚洲金融危机的根源。特别是以出口为主导的外向型经济模式,又进一步造成了出口贸易结构的失调。

3.从两次金融危机发生背景的比较分析来看,金融系统都扮演了很关键的角色

当它正常运转时,可以将拥有闲余资金的人的资金导向需要资金进行生产性投资的人。金融系统圆满完成这项工作的主要障碍是信息不对称,即金融合约的其中一方与另一方得到的信息存在差异,这会导致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如果从不对称信息的角度来理解金融危机,则可以将金融危机定义为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不对称信息问题严重恶化,使金融市场无法有效发挥有效性。促使不对称信息问题恶化并导致金融危机的关键影响因素是资产负债状况的恶化,特别是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状况。

在这次美国金融危机中,一方面,次贷市场的存在保证了次级按揭贷款市场的繁荣,为标的资产和衍生资产的定价打好基础,满足了不同投资者的投资偏好;另一方面,次级债市场的过度竞争,以及资产证券化过程中显示出来的信息不对称,难以保证市场的有效性完全发挥,更无法做到信息的准确和风险定价的无误,这必然会引起系统性风险传染加大,造成更大的损失。

这两次金融危机又都是在金融创新日益频繁以及流动性过剩现象日益严重的情况下产生的,宏观调控政策和现代微观金融市场资配置方式之间产生了“有效性冲突”。一方面,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创新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同时也放大了货币流动性,从而引起宏观经济层面上的波动。例如,通胀率的急剧上升以及资产价格泡沫的迅速膨胀等,都会迫使政府采取力度比较大的宏观调控政策,从而造成宏观调控的成本提高。另一方面,针对宏观经济指标的调控措施的实施(比如因通胀上所引起的持续加息等),很容易改变市场对金融风险的定价能力,甚至可能会造成市场参与者支付交易能力的急剧恶化,从而引起像“次级债风波”那样的“系统性风险”,使监管部门不得不放弃针对宏经济指标的调控措施而被动地执行反向操作————投放流动性。

二、两次金融危机的发展阶段及表现

1.美国金融危机的三个发展阶段及表现第一阶段:2007年4月,美国新世纪金融公司宣布破产,次级抵押信贷市场风险出现,2007年7月以来,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风暴,已经刮向欧洲、亚洲和澳洲。

第二阶段:2008年9月以来,美国金融市场风云再起,雷曼兄弟控股公司破产、美洲银行收购美林集团、aiG集团陷入危机,强烈震撼了美国金融市场,并在国际金融市场掀起滔天巨浪,旷日持久的美国次贷危机转化为严峻的世纪性金融危机。

第三阶段:金融危机已经对全球实体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冲击,2008年之后世界经济已明显放缓,下行风险逐步加大,前景更加不确定。欧美的企业倒闭、裁员、减薪已经屡见不鲜,消费和对经济的信心都大幅下降。目前的情况并不是简单地降息或者注入资金所能解决的,风险厌恶情绪的高涨也已经充分地表现在全球资本市场之上。

具体表现:①世界各地股市剧烈震荡,自2007年2月到2008年10月,美国的道琼斯工业指数跌幅33%,naSDaQ跌幅31%;欧洲的法兰克福指数跌幅35%,巴黎CaC40指数跌幅35%;韩国指数跌幅24%;日经225指数跌幅37%;我国香港的恒生指数跌幅36%,我国内地的上证指数跌幅29%,期间还曾创出6124.04的历史以来最高点位,如果从最高点计算的话,短短一年时间跌幅达60%。②对金融机构产生巨大影响,大量的金融机构破产。2007年3月,新世纪金融公司破产,2008年3月,贝尔斯登猝死,2008年9月,美国政府出手接管两房,雷曼兄弟破产,美国银行收购美林,aiG国有化,华盛顿互惠银行倒闭。③对经济发展产生很大影响,金融危机导致欧美国家的社会失业率持续增加、市场需求萎缩、企业融资困难、个人信用消费减少、许多人由于无力偿还信用债务而导致资产被收回。④各国积极采取措施来应对金融危机,欧美国家联合行动应对次级抵押贷款信贷危机,为缓解美国次级债信贷危机对全球金融市场流动性所造成的过大压力,欧元区央行和美联储于2007年8月9日、10日先后发表声明,宣布为市场提供充足的流动性,并迅速付诸行动。美联储联合其他五央行共同降息50基点,美联储9000亿输血银行体系。欧盟共同降息50基点,欧盟各国将提高最低存款担保额度,欧洲央行加大对金融系统注资力度。英国宣布新救市方案,动用五千亿英镑。日本首相下令研拟追加经济对策,规模庞大,日本央行一日内3次注资货币市场。俄罗斯向银行大规模注资9500亿卢布,俄罗斯对股市设立新的涨跌幅限制。澳央行降息100个基点,幅度为16年之最。中国也下调了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基准利率,10月9日起暂免征收个人储蓄存款利息税。

2.亚洲金融危机的三个发展阶段及表现

1997年6月,一场金融危机在亚洲爆发,这场危机的发展过程十分复杂。到1998年年底,大体上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97年7月2日,泰国宣布放弃固定汇率制,实行浮动汇率制,引发了一场遍及东南亚的金融风暴。菲律宾比索、印度尼西亚盾、马来西亚林吉特相继成为国际炒家的攻击对象。10月下旬,国际炒家移师国际金融中心香港,矛头直指香港联系汇率制,接着,11月中旬,东亚的韩国也爆发金融风暴。韩元危机也冲击了在韩国有大量投资的日本金融业。1997年下半年日本的一系列银行和证券公司相继破产。于是,东南亚金融风暴演变为亚洲金融危机。

第二阶段:1998年初,印尼金融风暴再起,受其影响,东南亚汇市再起波澜,新元、马币、泰铢、菲律宾比索等纷纷下跌。日元的大幅贬值,使得国际金融形势更加不明朗,亚洲金融危机继续深化。

第三阶段:1998年8月初,美国股市动荡、日元汇率持续下跌之际,国际炒家对香港发动新一轮进攻。恒生指数一直跌至6600多点。香港特区政府予以回击,国际炒家在香港失利,在俄罗斯更遭惨败,使得在俄罗斯股市投下巨额资金的国际炒家大伤元气,并带动了欧美国家股市和汇市的全面剧烈波动。

其主要表现为:①东亚国家和地区的外汇市场和股票市场剧烈动荡。②大批企业、金融机构破产和倒闭。③国际资本大量外逃,据估计印尼、马来西亚、韩国、泰国和菲律宾私人资本净流入由1996年的938亿美元转为1998年的净流出246亿美元,仅私人资本一项的资金逆转就超过1000亿美元。④受东南亚危机影响,1998年日元汇率剧烈动荡,6月和8月日元兑美元分别跌至146.75和147.25日元,为近年来的最低点,造成西方外汇市场的动荡。⑤危机扩散蔓延,1998年5月俄罗斯爆发了股市、债市剧跌的风潮,卢布大幅度贬值,资本大量外逃。造成美国、欧洲、日本乃至拉美的股市动荡。⑥1998年9月,美国长期资本管理公司在这场危机中兴风作良,出现巨额亏损,后由美联储出面组织大商业银行出资相救,才免于倒闭。⑦1999年1月巴西雷亚尔大幅度贬值,资本大量外逃,股市和债市都大幅度下跌,对拉美和美国经济造成很大冲击。⑧除了直接影响东亚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使得一些国家出现负增长之外,还造成全球经济增长放慢。⑨受危机影响的国家由于自身无法摆脱困境,不得不向国际金融机构求助。泰、韩、菲、印尼、俄罗斯、巴西等国家向国际货币基金、世界银行等国际金融机构的贷款协议总额接近2000亿美元。

无论规模和范围,还是深度及影响,这场由美国次贷危机所引起的全球性金融危机都远远超过了10年前的亚洲金融风暴。首先,当前的金融危机波及面广,已演变成了世界金融危机,不仅波及到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还波及到了部分新兴发展中国家。而亚洲金融风暴受害的只是发展中的新兴市场国家。其次,影响深度深,美国的这次金融危机先后影响了信贷市场,资本市场,商品市场,而且对很多国家的实体经济的影响也逐步显现出来,近几年的经济衰退已成定局。而亚洲金融危机并不是它的实体经济出现问题,而是制度模式的局限性造成的。

三、中国在这两次危机中的表现

1.中国在美国金融危机中的表现

①美元资产的价格暴跌,造成我国财富量的缩水,我们现在的外汇储备主要购买的是美国的国债以及美国的一些企业股权,由于美元的贬值和部分债券的违约,我国遭受了不少的损失。如果美国金融危机持续恶化,我国将遭受的损失将更加难以估算。②我国的出口拉动效应减弱,我国外贸对美国的出口占我国外贸的1/3,美国经济的衰退必然引起我国出口的减少从而导致国内企业减产、工人失业,企业大规模亏损。随着美元的不断贬值,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上升会导致我国对美国的出口持续收到冲击。

③外资的撤离。由于不少外国金融机构在这次金融危机中损失巨大,因此不得不抛售海外的资产回收投资来救急。外资的撤离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我国资本市场的稳定性,我国采取了一系列补救措施,来阻止股市和楼市价格的下滑。

2.中国在亚洲金融危机中的表现

①由于中国有四道防线:外贸顺差(1997年为400亿美元)、外债结构以中长期为主(87%)、外汇储备较多(1997年底1400亿美元)、资本项目尚未完全开放等,中国在这次亚洲金融风暴中未受到直接冲击,人民币没有贬值。

②中国是亚洲的一部分,与亚洲经济的关联度相当高,因此,中国实际上已经间接受到影响:GDp增长率降低,进口增速,出口减少,盈余收窄;内部消费疲软、失业率上升、通胀增幅不大,固定资产投资需求加速,利率处于历史低水平,但仍高于国际利率水平;外汇储备在1400亿美元的基数上增长幅度会大大放慢;在亚洲金融危机发生之后中国政府多次表明人民币在两年内不贬值。从这两次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来看,中国国际化程度已经非常高,贸易份额占全球的7%,外汇储备居世界之首,金融危机一旦发生,中国都难免会收到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

四、两次危机对中国的启示

1.加强对金融衍生产品的研究、监管和适当利用

美国等西方国家金融创新使衍生产品层出不穷,这有利于分散风险,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但也容易招致金融风险甚至危机,随着我国对外金融开放力度的加大,更多外国金融部门及衍生产品将进人我国,对此我国应加快建立风险防范机制,筑好金融衍生工具的防火墙。同时,有选择地运用金融衍生工具为我国分散和减轻相关金融风险。我国需要通过发展本国的证券化和金融市场结构,使金融市场从结构和品种都得到深化,从而利用各种金融手段,妥善安排好未来的风险。

2.有效利用外汇

在这场由美国次级债危机所引起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中,由于我国的外汇储备主要为美元资产,导致我国的财富量缩水严重,因此我们必须调整好我国外汇储备的结构和规模。要有效的使用外汇储备,一方面,可以提高企业的外汇留存比例,鼓励国内企业利用外汇资金进行海外直接投资;另一方面,当一国货币贬值时,如果该国的外债负担过于沉重,可能引发企业偿债危机甚至金融经济危机,因此适当地降低外债水平可以降低该国的外汇风险和金融风险。

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的联系篇10

这次国际金融危机,是自上世纪30年代大危机以来最严重的一次经济危机。但这次国际金融危机与上世纪30年代大危机相比较,有一重大不同之处:这次国际金融危机是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发生的,从而使它具有两个重要特点:

1.风险或危机具有比过去更迅速的传导性。经济全球化的本质,就是通过经济的、贸易的、金融的、信息的网络把世界各地紧紧地捆绑在一起,把全球作为一个统一自由市场,有效的分配与再分配,使各地的资源优势得到充分的利用与发挥。这是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最大好处。

但经济全球化也带来了与之俱来的弊端:经济全球化了,各种经济风险的传导机制也全球化。值得着重指出的是,金融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一支重要生力军。金融业的蓬勃发展,特别是衍生品形成的虚拟经济的发展,会通过利率、汇率、股价、各种衍生品组成的金融网络,把一个国家的金融风险很快传导给其它国家或地区,也可以让一国的虚拟经济的风险扩散到本国或别国的实体经济。

2.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金融业,特别是金融衍生产品的迅猛发展,造成了虚拟经济的迅猛成长,使资产价值加速虚拟化甚至“泡沫化”。据统计,2000年底全球虚拟经济的规模达到160万亿美元,而当年各国国民生产总值的总和只有30万亿美元,即虚拟经济的规模相当于实体经济的5倍。当时全球虚拟资本日平均流量高达1.5万亿美元以上,大约是全球日平均实际贸易额的50倍。这表明全球资金流动中只有2%用在国际贸易上,绝大部分资金流动均用在金融市场的资本竞逐上。在全球虚拟经济的发展中,美国自然居于首位。据统计,2007年美国GDp总量为13.84万亿美元,而美国股市总市值约为17.8万亿美元,该年美国金融机构杠杆负债率达到GDp的130%以上。

与上世纪30年代大危机相比,可以说当时虚拟经济尚未形成,更谈不上迅猛发展。如果说,上世纪50-60年代以前,西方国家的经济危机往往先发生于实体经济(生产过剩危机)而后引发金融危机(银行挤兑、银行倒闭):而在此后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则经济危机(或风险)往往先发生于金融业的虚拟经济,而后由金融危机引发了实体经济的危机,并扩散到别国或其它地区。上世纪90年代的亚洲金融危机就是如此,这次国际金融危机也如此。这次金融危机肇发于美国的次贷危机,很快扩散到欧洲,震撼了全球,酿成世界性金融危机,而且导致许多国家的实体经济也陷入严重衰退。

金融业及其衍生产品的发展必然营造出虚拟经济,它一方面“利”在拓宽了融资渠道,节约了融资成本,有助于实体经济进一步发展;然而,它的过度发展或任其自由发展,也会带来巨大金融风险,甚至酿成金融海啸或危机,其弊也确实令人“悚然”。所以,虚拟经济及其发展,是把“双刃剑”。我们既不能因其“利”而任其自流泛滥,也不能因其“弊”而扼堵窒息,特别是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完善过程中,对金融市场化改革开放不应持怀疑甚至否定态度,而应对这次世界金融危机的源起有一个正确认识,对改善金融市场监管以及改革世界货币体系进行积极的探讨。

二、应对全球金融危机需要宏观经济政策国际合作

在经济全球化、金融全球化的条件下,如何应对这种挑战?传统手段已经不够用了。上世纪30年代大危机暴露了自由资本主义经济所固有的、不可克服的弊端即所谓严重“生产过剩危机”(“市场失灵”),不得不求助于“国际干预”,凯恩斯主义便应运而生。战后以来,西方国家在凯恩斯主义影响下,借助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为主的宏观经济管理手段,虽未能消除周期性衰退,却使西方国家在长达半个世纪内避免了30年代大危机再度袭击。然而,凯恩斯主义的宏观经济管理,还只是在生产社会化条件下一国政府只关注本国的宏观经济调节,即在一国范围内实施“政府干预”。但在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下,单靠各国致力于本国的宏观经济管理已不足以确保本国经济的稳定,更难以维持世界经济的稳定。从70年代的石油危机到80年代的拉美债务危机;从90年代的亚洲金融危机到如今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世界金融危机,都表明一个重要事实,一国经济的失衡或震荡会通过传导机制的作用而传导到邻国或更远;同样,境外的经济(或金融)的震荡也会传导或扩散到本国。例如,亚洲金融危机中,香港金融体系本来很健全,也遭到外来投机资金的冲击。既然如此,那么各国政府与人民如何应对这种挑战呢?新形势、新挑战需要有新的手段。

有人曾提出,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为了防止经济(或金融)及其在国与国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传导,应实行超国家的宏观经济管理,为此有的人甚至谈论什么“世界政府”。我认为,所谓“世界政府”之说根本不现实,即使实行地区范围内的“超国家”的宏观经济管理,即实行地区内统一的货币政府和财政政策,也不现实。以欧盟为例,经历了几十年的努力,欧盟才在上世纪90年代初建立了地区的“统一市场”,90年代末才确立了地区的中央银行和统一货币(欧元)政策,但迄今英国尚游离在“欧元”区、欧洲中央银行之外;至于欧盟地区统一的财政政策更谈不上。因为世界各地不仅有国别之分、与利益的分野,经济情况和发展水平的巨大差异,而且富国与穷国之间、南北之间在某些方面还有利害冲突。

那么,为了应对经济全球化下的经济(金融)风险,各国人民所能有的惟一选择,则是实现宏观经济政策的国际合作。也就是说,国际经济合作,应该从传统的以企业为主体的贸易合作、投资合作或技术合作,提升到政府层面的宏观经济政策合作。这是经济全球化在新世纪里的迫切需求,即以宏观经济政策国际合作的方式,履行地区范围内或全球范围内的宏观调节职能来实施“宏观调节国际化”或“政府干预国际化”。诚然,进行这种国际合作,必须以尊重各国、平等协商、互助互利为基本原则;只有在这些基本原则的基础上,这种国际合作才有生命力,才能成功。

这种宏观经济政策的国际合作,在平时应以经济(或金融)监管为重点,增强有关制度、政策、法规的透明度,建立风险预警机制,以防经济(金融)危机或风暴发生;一旦发生经济(或金融)危机或风暴,则重点应是如何联手应对和克服风暴。当亚洲金融风暴肆行时,我于1998年12月发表“经济全球化与金融监管国际化”一文(刊《宏观经济研究》创刊号),呼吁金融监管政策方面的国际合作,后又发表“金融全球化需要宏观经济政策的国际合作”一文(刊《中国经济时报》2002年6月29日),提出这种宏观经济政

策的国际合作,可以从初级到高级稳步推进,可以从宏观经济政策对话和信息交流开始,增加彼此有关制度、政策、法规的透明度,进而举行政策磋商和政策协调,再而达成协议或采取共同行动。

值得强调的是,这种宏观经济政策的国际合作,随着经济(金融)全球化的发展,也有了多种形式。有双边的、如中国一美国官方高层经济对话机制;有地区的,如东亚地区10+3框架下财长会议;还有全球性的,如去年11月15日在华盛顿召开的20国集团首脑会议和今年4月20国首脑会议以及之前的财长、央行行长会议,讨论合作应对当前金融危机之事。还须指出:G20国家的全部国民生产总值占全世界的85%,人口占世界人口的2/3。它的活动具有全球意义。它最早成立于亚洲危机之后不久的1999年12月,一般属于对话性;但今年4月伦敦会议,其作用与性质有了显著提升,已就一系列重大决策达成了共识,其意义将是深远的,甚至是历史性的。

在宏观经济政策的国际合作中,无论是何种形式(双边、地区或全球的),抑或何种等级(对话、磋商、政策协调、一致行动),各国政府除了应维护本国的权益外,还应有一种“国际责任感”。所谓“国际责任感”,就是国际合作中,各国政府不仅要对本国人民的福祉负责,对本国经济的稳定与发展负责,也要尊重合作伙伴、邻国或本地区人民的福祉,尊重他们经济稳定与发展的需要。至于一些经济强国或大国,发达国家和较发达国家,更应具有高度“国际责任感”,要对合作伙伴多释善意,多做贡献,必要时为顾全大局而不惜自己受损,切忌损人利己甚至以邻为壑。总之,“国际责任感”,是当代国际合作所赖以持久发展的道义准则之一,是经济全球化所要求的时代文明。

在亚洲金融危机中,中国人民币面对巨大的贬值压力,中国政府表现出高度的国际责任感,宁可自己蒙受出口损失也坚持人民币不贬值,为稳定地区金融局势做出了贡献,赢得了国际信任与尊重。在20国伦敦金融峰会上,大家表示,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和“货币贬值竞赛”,就是要求顾全大局,反对以邻为壑。人们有理由要求美国表现出更多的“国际责任感”,才能确保这次抗御国际金融危机国际合作取得成效。

三、联合国框架之外的宏观经济政策国际合作

实现宏观经济政策的国际合作,实际上是实施地区的乃至全球的宏观经济调节,这是经济全球化所要求的。但这一要求,突破了传统的世界经济秩序和现有的国际货币体系的框架。以联合国及其所属的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等机构,是第二次大战后初期建立的国际合作组织。当初建立这些机构主要是帮助战后有困难的国家恢复和发展经济,后来在世界银行与国际货币基金之间有明确分工,世界银行主要是给不发达国家提供项目建设的长期贷款,而国际货币基金则为出现外贸逆差而有支付困难的发展中国家提供周转性的短期贷款。二者都没有协调各国宏观经济政策的职能,不适应上世纪60-70年代后出现并日益强劲的经济全球化历史趋势的要求。要在区域内或世界范围内实现各国宏观经济政策合作,只能突破传统的国际秩序而在联合国框架外之外进行。为共同对应世界金融危机而召开的G20首脑会议,第一次是应美国前总统布什之邀在华盛顿(而不是联合国或华尔街所在地的纽约召开),第二次是英国首相布朗做东道主在伦敦召开,均不是由联合国其所属机构主持召开的。会议主角是G20国首脑及部长们,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虽应邀出席,却作为被讨论的对象,由首脑们和部长们决定对imF增资和扩大职能以适应经济全球化条件应对金融危机的需要。这充分表明,传统的国际经济秩序和有关机构已不适应全球化发展的需要。宏观经济政策的国际合作,需要有G20之类的新机制来进行。

其实,传统秩序和机构之无能为力和对新秩序和新机制的呼唤,早已显示。远的不讲,记得上世纪80年代初,由于美国利率上调导致美元汇率在1979-1984年间上升了60%,1985年国际汇率剧烈波动,迫使美、英、法、德、日五国的财长和央行行长在纽约广场旅馆(plazaHotel)召开紧急会议,并达成五国联合干预外汇市场的协议,使美元对其它主要货币有序地下调。这次重要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合作会议,竟然没有邀请国际货币基金和世界银行参加。我在广场协议之后两个月去国际货币基金履任,依然深感这两国际机构充满怨艾、失落及无奈的情绪。但我冷静一想,这两国际机构确实没有调节汇率的职能。第二年,1986年,上述五国增加了意大利和加拿大,由七国财长和行长在东京开会,决定每年定期就汇率、经济增长率、通货膨胀率、货币增长率、利息率、失业率、财政赤字、外贸差额以及外汇储备状况等九大指标,进行监督、磋商和政府协调。这一来,七国集团的财长与央行行长会议便机制化、制度化了。后来,国际汇率市场多次出现巨大波动,七国财长和行长多次联手采取集体干预行动,取得成功。

七国集团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因增加了俄罗斯而成为八国集团,但就宏观政策合作讲,起作用的还是七国集团财长与央行行长会议。但七国集团的财长与央行行长机制,只是主要发达国家之间的宏观经济政策合作,或所谓“富国俱乐部”,未能反映近20多年来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全球范围内产业转移促成发展中地区的经济兴起。发展中国家在世界GDp、全球贸易、全球资本流动中的地位与作用愈来愈重要。亚洲金融危机后,由7国集团的发起于1999年成立20国集团,把一些重要发展中国家包括在内,当然20国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也只是一种对话机制。当今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情况,迫使美英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不得不吸纳主要发展中国家而召开20国集团会议以及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就财政政策、货币政策进行对话、磋商和协调,20国财长与央行行长会议所实现的宏观经济政策国际合作,要比七国集团更具有全球性的,而且会议的性质有了实质性的提升。

要着重指出的是,G20宏观经济政策合作跟G7一样实际上都是联合国框架之外的国际合作机制。它们不是由联合国召开或主持的,imF虽被应邀出席,却成了被讨论的对象,而主角是与会各国的首脑或部长。20国首脑和部长们就宏观经济政策达成了一系列重要协议。其中:一项1.1万亿美元的扶持计划,以恢复全球信贷和就业市场及经济增长;联手扩大财政支出,预计明年年底其总额将达5万亿美元;改造金融监管体系,对包括对冲基金在内的所有重要金融机构、金融工具和金融市场,建立全球一致性的监管框架,等等。这种全球性的宏观经济政策合作,在历史上还是第一次。这些重大决定是联合国所属的imF和世界银行无法做

到的,而且对imF的增资是由20国而不是由联合国提出和决定。如果说,七国集团的财长与央行行长会议机制,还只是意味着对旧世界秩序的一种“突破”,那么,20国集团伦敦所产生的机制,则意味着世界新秩序的孕育或胚胎。无怪乎英国《每日电讯报》4月3日头版报导采用如此醒目标题:“G20:布朗宣布世界新秩序”。四、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方向

宏观经济政策合作,从七国集团到20国集团的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如果20国财长及央行行长会议也能制度化成为国际合作机制),从欧盟到东盟和中日韩财长与央行行长制度化会议,都在全球或地区范围内为平抑危机、促进经济发展上发挥了积极作用。尽管如此,但只要还保持以无约束的美元为核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就无法防止美元滥发、再度酿成像今天如此严重的金融危机。一个以没有约束的美元为核心的国际货币体系,乃是这场国际危机的深层次的体制根源。无怪乎随着这场金融危机的发展,国际社会要求改革现存国际货币体系的呼声愈来愈高。

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呼声由来已久,大体有两类主张:一是主张将旧体系“推倒重来”的激进主张,即立即彻底推倒布雷顿森林体系,包括目前一主多元格局,重构国际货币体系;二是主张“渐进式”改革。大多数主张“渐进式”改革,因为“推倒重来”会造成国际经济或金融重大波动,损失大;而主张“渐进式”改革者可分两类:一是美国虽口头上要求改革,但目的还力图保持“美元”的主导地位;多数是真想进行“改革”,他们不仅是言者,而且是行者。“欧元”的出现,就是打破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独霸地位,争取至少平起平坐地位的重大行动:此外,不仅英镑、日元也想保持甚至扩大其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影响,而且俄罗斯的卢布、印度的卢比、中国的人民币也在加速国际化进程。自这次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各种关于“改革”的建议,纷至沓来。

改革国际货币体系势在必行。为此,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核心问题之一,在于选择好作为国际储备基础的本位币。虽然一个以不受约束的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成为这次金融危机的体制根源,但要想找到一个可以取代美元作为国际储备基础的本位币,的确很困难。一则因为美国绝不轻易放弃美元的主导地位;二则更重要的是,正如英国《金融时报》3月25日发表评论说,“美元朝代尚未落幕,没有国家能取代美国信誉和实力。尽管俄罗斯主张摒弃由美元主宰的世界,但不妨看看,世界上有哪个投资者在这场危机中惊慌失措地把美元换成卢布吗?”因为美元之所以成为国际储备货币,不是任凭意愿,而且靠国家的经济实力。据日本《选择》月于0今年3月号发表文章说,欧元诞生十多年,曾一度咄咄逼人,可是去年秋季以来,欧元对美元、日元都大幅贬值。从目前情况看,在今后一段时期内美元所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尚难以改变。

周小川行长在20国金融峰会前夕提出建立一种与国家脱钩并能保持币值长期稳定的国际储备货币。这一建议立即得到“金融四国”和许多发展中国家的支持。不过,这是作为改革的长期目标提出的,主席在G20金融高峰会议上讲,改革国际货币体系,要坚持“全面性、均衡性、渐进性、实效性的原则”。显然,只有建立一个与国家脱钩的“国际储备货币”,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才是全面的、彻底的。但这一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必是渐进的。在此之前,我们应推进国际货币多元化的发展。目前,除了美元、欧元、英镑、日元外,俄、印也在推卢布、卢比国际化。我国也在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国央行与韩国、马来西亚、白俄罗斯、印尼、阿根廷等国央行及中国香港金管局签订了总额为6500亿元的货币互换协议,今年4月8日国务院决定在上海、广州、深圳、珠海、东莞等4城市进行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看来中国拟将沿着周边化、地区化、国际化等步骤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还应提及,国际社会还有一些人鼓吹“亚元”,如美国著名亚洲经济专家、卢杰斯大学教授杜达(m.J.Dutta)教授多年主张建立“亚元”,今年3月刚出版“亚洲经济及亚元”(asianeconomyandas-ianmoney)一书。这一切表明国际货币多元化的趋势将越来越强劲。随着国际货币多元化日益发展,美元的主导地位将日益下降,一个与国脱钩的国际储备货币势将获得国际社会的认知。

2.加强金融监管,推进金融监管国际化。各国应扩大对本国金融监管范围,对所有金融机构(银行、证券、保险)、金融产品与衍生产品及金融市场实行全面监管,确保各金融市场之间监管信息通畅和信息共享,防范跨行业风险。

与此同时,推行金融监管国际化,即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应就金融监管合作的理念、原则和方式达成共识和做出承诺,形成有力的而又具有一致性的跨国(地区甚至全球的)监管合作机制,建立有效而又及时的信息共享机制、风险预警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