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初中语文教学经验交流十篇初中语文教学经验交流十篇

初中语文教学经验交流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3:51:56

初中语文教学经验交流篇1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研交流重要性方法有效性

初中语文教师之间进行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可以有效地增强自己的教学经验,提高对教学的认识,进而更好地完善自己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所以教师之间就要经常地进行交流和沟通,不仅是校内的教师要进行教研交流,对于外校的教师也要经常与他们进行教研交流。所以,学校应经常组织校外的语文教师的教研交流活动,加强相互间的交流和学习,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素质。故此,学校和教师都注重对教研交流的研究,以提高教研交流的有效性。

一、在初中教学中开展教研交流的重要性

1.学习别人的优点,丰富自身的教学经验

对于初中语文教师来讲,要想提高自己的教学素质的途径有两个,一是加强对自己的教学反思,二是加强与其他教师的相互交流。从自身的教学反思中,教师可以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并且进行改正和完善,但是这个改正和完善的程度不高。而加强与其他教师的教研交流,教师不仅可以从中意识到自己的不足,还能够有效地学习到别人的教学优点,进而将其运用到自己的教学中,完善自己的教学方式。如,a教师的古诗教学效率较低,那么a教师就可以向其他教师请教古诗的有效教学方式,从而更好吸取别人的教学优点,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提高教学效率。故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开展教研交流是非常有必要的,是可以有效地丰富自身的教学经验的。

2.意识到自己在教学中的不足,完善自己的教学方式

通过与其他教师的教学交流,教师可以互相发现彼此间存在的教学不足,然后相互进行指正,而且在指正其他教师的教学不足的同时,发现自己存在的不足,进而更好地综合别人的教学建议,进行改正和完善。例如,a教师在教学交流过程中,发现B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缺乏与学生的教学互动,然后就回想自己的教学互动,也发现自己在教学互动中,缺乏突出学生的主体性。那么当教师意识到自己的不足时,就可以向其他教师进行请教,如:如何在教学互动中有效地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如何提高师生之间互动的有效性呢?结合别人的教学经验,教师就可以根据自己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完善自己的教学方式,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3.通过交流,加强对学生的全面认识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给予了现代孩子太多的标签,如“90”后、“00”后,并且对这群孩子进行性格总结,如“90”后过于桀骜不驯,但是并非所有的“90”后都是教师眼中的“坏孩子”。故此,在进行教研交流的时候,教师就可以相互分享对现代学生的认识,加强对现代学生的心理分析,进而提高自己对所教学生的全面认识,掌握现代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而更好地制定恰当完善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二、提高初中语文教师教研交流有效性的方法分析

1.加强开展校内外的经验交流

虽然学校和教师都意识到教师之间的教研交流的重要性,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初中教师之间是缺乏相应的教研交流的,因此,针对这样的情况,学校应加强组织开展校内外的经验交流会,加强初中语文教师之间的经验交流。首先,学校可以组织校内的教师教研交流,如每个月都规定教师之间开展经验交流会,并且按照年级来分别开展,由语文科组长负责组织开展。如在开学前,语文科组长就可以组织开展交流会,让教师之间相互谈论交流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学生的注意力从假期中收回到学习中来。针对这个问题,每位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来提出一个教学方法,然后其余教师在倾听的过程中就可以进行记录,最后再根据记录,结合自己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对自己的教学手段进行改善,从而提高教学有效性。除了要加强组织开展校内的经验交流会外,学校还要加强组织开展校外的经验交流会。如,每个学期前、学期中和学期末,学校都应组织学校间教师的交流和讨论。例如在学期中阶段,教师之间就可以讨论如何做好期末复习,提高学生的复习效率,提高期末考试成绩。所以,要想提高初中语文教师的教研交流,就要加强校内外教师间的经验交流

2.请优秀教师开展示范课堂

为了更好地提高交流效果,提高教师的教学素质,学校还应该发挥榜样作用,请优秀的教师开展示范课堂。开展示范课堂的形式有两种,一种是以微课的形式开展,另外一种是现场的形式。为了更好地调整教师之间的交流时间,对于校内初中语文教师的教研交流,就可以选用现场的形式,请优秀教师开展示范课堂。首先,语文科组长在组织示范课堂的开展时,要调整好各位语文教师的教学时间,从而让更多的语文教师能够参与到示范课堂中,学习优秀教师的教学方法。在结束示范课堂后,参与的教师还要对优秀教师提出自己在课堂上存在的问题和疑惑,而优秀教师则应立刻进行解答,从而更好地提高初中语文教师对于教学的认识,提高其教学素质。而针对于校外教师的优秀课堂的展示,则可以通过微课的方式来进行开展,事先录制好优秀教师的示范课堂教学视频,然后分享给其他学校的教师进行交流学习。微课的展示方式可以突破地点和时间上的限制,教师可以随时随地浏览其他教师的优秀示范课堂。但是微课的展示形式也存在着缺点,就是教师之间不能及时地进行交流。故此,为了更好地提高初中语文教师之间的教研交流,就要加强开展示范课堂。

3.开展比赛活动

为了更好地提高教师之间的交流效果,提高教师的教学素质,在教学交流过程中,教师之间也可以开展比赛活动,具体的活动设计如下:

(1)选定某个班级作为比赛的评分者,然后开展“古诗教学比赛”;

(2)将全年级的语文教师进行分组,每个小组为两人,如全年级的语文教师为十人,那么所需要教学的古诗就要有五首;

(3)每个小组随机抽取所需要教学的古诗题目;

(4)给予每个小组的教师一个星期的备课时间,教师需要在一个课时内对学生讲解一首古诗;

(5)在比赛课堂上,还应该请三位其他年级的语文教师来进行评分;

(6)比赛分数由其他年级语文教师的评分和学生的评分组成,分别占总成绩的百分之五十;

(7)最终计算总得分,分数最高的小组为胜。

通过开展比赛的方式,不仅可以有效地调动教师参加教学交流的积极性,还能有效地发挥出每位教师的长处,从而让其他教师更好地进行学习。因此,要想提高初中语文教师教学交流的有效性,学校就可以组织比赛活动。

综上所述,开展教师之间的教学交流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学校应该加强组织教师间的教学交流,更好地提高教师的教学素质,提高教学有效性,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

[参考文献]

[1]卢尚建.农村教师教学水平提升的有效策略探究――基于城乡教师教学交流的视角[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5(11).

初中语文教学经验交流篇2

1.课题研究必须有符合本地区实际需要的个性化研究方案。虽然国家课题组有实验方案,但那是面向全国的方案,是起宏观指导作用的方案。具体到不同的地区,语文教学的差异性明显存在,所以,应该在认真分析本地区语文教学现状和总结现有改革经验的基础上,在国家课题方案基本理念指导下,制订出旨在解决本地区现实问题且具有可行性的实验方案。喀喇沁旗的课题方案就是针对长期以来学生读书不充分、思考不充分、表达不充分的现实,立足课改以来本地区在整合教学目标、消除阅读心理障碍、凸显阅读主体地位等方面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制订出来,在两次征求全体语文教师意见修订后才形成正式文件的。

2.坚持典型引路、稳步推进的策略。既是改革,就一定有风险。知道有风险,就应该先小范围实验,取得经验后再推广。试点过程中,要秉持“大胆设想,小心求证”的科研态度。我们的做法是先从首席实验教师做起。第一批首席实验教师选了8个人,每所初中1人,都是旗级以上教学能手和兼职教研员。课题组优先对他们进行培训。除了领会方案精神,课题主持人直接参与他们的备课、上课、反思、研讨;一个人一个人地抓,一堂课一堂课地磨。他们的课堂成型后再逐渐扩大实验范围。

3.课题研究要有常态化学术研讨活动。有很多所谓的“实验项目”不是中途夭折,就是有名无实,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开题之后没有常态化的学术研讨活动。“少教多学”实验既需要每个实验教师的单兵作战,更需要全体实验教师的定期交流。如果大家各人自扫门前雪,就失去了课题研究的意义。我们每学期初都要召开全旗性的课题研讨会。每次会上都有课堂教学展示,有针对具体问题的讨论交流,有课题主持人的专题讲座。每次研讨会都有比较单纯而明确的主题,不管是课堂教学观摩还是讨论交流、主题讲座,都紧紧围绕一个专题进行。比如2013年上半年的专题就是“在语言教学中整合教学目标”,下半年的专题就是“定向阅读”环节的“主问题设计”。每次学术研讨会都对一个学期的课题研究重点做了认真的部署,有理论指导,有课堂示范,有问题交流,营造了比较浓郁的研究氛围。

4.搞好经常性的信息交流。实验过程是动态的,每个人都会随时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也都随时可能得到这样那样的体会。课题组要建立起大家及时交流分享的平台。我们课题组创办的《语文人生》报和课题QQ群,就很好地搞活了课题的日常交流。《语文人生》网络下传,两周一期,及时反映课题研究的最新动态,特别是交流实验教师备课、上课的体会,发表实验教师的教学设计与教学实录,展示学生学习的成果。在课题QQ群上,实验教师之间,实验教师与课题主持人之间,经常进行交流,很多问题都能通过这个渠道随时得以解决。

5.定期组织成果展评。作为课题研究的主管单位,我们课题组以教研室的名义每学年组织一次课题成果展评。先在学校内部全体实验教师会上展示课,大家共同听课,共同评议,然后推选出代表学校参加全旗展示的教师。旗级成果展示由课题指导中心组织部分首席实验教师逐校听课交流。现在,全旗范围的课题成果展评已经搞过了两轮,一批优秀实验教师在展评中脱颖而出。活动的开展,也促进了学校对课题研究工作的管理。

初中语文教学经验交流篇3

一、创设情境,启发学生的阅读情感

阅读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看”“读”,而是需要用心去感悟,与阅读文本进行情感的交流,需要学生产生一定的阅读情感,形成一定的心灵体验和经历,不断提升和发展自我。初中语文阅读融合了多方面的内容,是针对初中生情感、道德各方面提升的,是学生健康发展的基础。作为教师,应引导学生自主地去阅读,并在阅读中形成一定的认知态度和情感体验等,促使学生通过阅读更好的认知自然、认识社会、认知自我等。《初中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要注重情感体验。”“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学生是阅读教学的主体,然而,从心理学角度来说,他们对于阅读有着一定的抵触心理,需要借助外界力量来引导和督促他们。对此,笔者在教学中,结合阅读文本内容创设一定的情境,在特定的情境中启发学生的阅读情感,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

二、对比阅读教学,强化学生的阅读体验

初中生阅读能力有限,需要教师不断引导。新背景下初中语文教材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他们选取的都是符合初中生需求的阅读文本,并将他们按照阅读文本内容,或者其体裁、形式进行了单元的分类。阅读是引导学生情感体验与阅读文本对话的教学,鉴于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笔者在教学中运用初中语文教材的特点,将相类似或者有关联的文章放在一起进行对比教学,即运用新旧知识的融合,来引导学生运用已知的东西去探究未知的东西,或者是运用已知的内容去对比、探究未知的内容,以比较、分析的形式来深化学生的阅读,强化学生的阅读体验。

三、巧用提问,深化阅读教学

初中语文教学经验交流篇4

[关键词]初中语文口语交际情境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180012

在新课改这个大背景下,人们愈发重视口语交际教学,且提出了更高的口语交际教学标准。现阶段,我国在口语交际教学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然而在教学活动设计、教材编撰等方面仍然存在不足。因此,笔者将结合自身经验,针对初中语文口语交际现状提出有效的情境教学策略。

一、初中语文口语交际存在的问题

在素质教育不断推进的今天,在初中语文教材中增设了口语交际训练内容,然而,初中语文口语交际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这主要是因为语文教师的思想认识仍旧停留在读写能力,忽略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思想认识不足

部分语文教师认为读写是语文教学的重点,而忽略了口语训练,即便是进行口语训练,所预留的训练时间也较少,且花费较多的时间讲解交际内容,忽略交际性,导致口语交际教学课堂沉闷、枯燥,这严重削弱了学生的口语交际积极性。

(二)评价标准缺少科学性

在我国,笔试是最主要的考核标准。现阶段,口语交际的考核尚未形成科学、统一的考核标准,且口语在语文总成绩中所占比重较小,导致学生忽略口语交际训练。语文教师较为关注表达完整性,缺少对应对能力的测评[1]。另外,评价内容主要围绕教材内容,具有一定的功利性。

(三)教师综合素质不高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指导者,如若教师的专业知识不过关,则课堂教学将变成空谈,然而,大部分语文教师口语发音不标准,这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脱离现实生活

虽然初中语文教材中增设了口语交际训练内容,然而因理论研究较少,导致口语训练内容不清晰,训练题材大多脱离现实生活,有些仅仅片面地模仿某个生活片段。例如,在学习“黄河颂”这节内容时,将口语交际板块硬性地设置成“黄河、母亲河”,因学生本身对黄河的认识可能仅停留在课本上,如若让学生围绕黄河进行口语训练,则会出现教学氛围压抑的情况,甚至可能鸦雀无声。

二、口语交际概述

(一)口语交际内涵

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口语交际代表言语教学,而不是语言教学。语言和言语是人类言语活动的两种主要存在形式,其中语言是一种不约而同的社会现象,且代代相传,也是一种一定要遵守的社会规范。语言具有一定的社会性以及稳定性,它不专属于某一个人,仅仅是人与人之间认识、了解的工具。而言语是指某个人的行为或者某种现象,它具有个体性。语言和言语相互依存且又有着明显的差别,通常语言属于一种静止状态,而言语则较为灵活,因使用者的不同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若想系统性地学习语言,则首先应学习言语,由此可知,语文教学其本质为言语教学,言语规律是其主要研究内容。

(二)口语交际的特点

1.交互性

口语交际是指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思想等的交流,它代表一种信息交流过程。然而,人与人之间的口语交际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这是因为交流双方既是说话者也是听话者,他们均具有双重身份,这是一种连续转换信息的过程,区别于机器之间的单调转换。在口语交际活动中,交际双方应认真倾听并结合语言环境,揣摩对方心理,明确说话动机,并及时做出反应。若想成功进行口语交际,则应慎重选择交际话题,保证所谈话题的交际性,另外,还应创设相应的交际情境。

2.全面性

口语交际的全面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首先,语文教师应尽量为学生设计形式多样的口语交际形式,让学生掌握不同场合下口语交际行为;其次,课堂是开展教学活动的主要场所,而口语交际具有一定的社会性,因此,教师应结合学校现有资源,从现实生活中提取交际素材,开展专项训练。另外,口语交际训练内容不应单纯地局限在教材上,而应将口语交际有效地融入社会环境中,进而开展全面学习,增强学生的交际技能。

3.直接性

直接性是指交际双方面对面交流,需依据对方言语做出及时的反应。在口语交际活动中,我们不仅能直观感受对方语言,还能切身体会对方肢体动作、表情等,这有助于交际双方的相互理解。因此,在具体的口语交际中,我们应准确表达,举止得体,营造良好形象。

4.情境性

交际场所、对象、话题、目的等直接影响着口语交际效果。在人类的工作生活中,口语交际随处可见,且言语表述形式各不相同,交际场所也充满不确定性。而情境可帮助听话者从说话者的行为、表情等方面给出即时的反应。另外,情境还可弥补说话者的不完整,便于双方理解、交际。因此,语文教师应充分利用口语交际的这一特点,积极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刺激口语交际兴趣。

5.实践性

口语交际区别于书面交际,这是因为书面交际是单向的,作者不能直观感受读者内心情感和反应,相反,读者也不能直接向作者表达自己的看法和建议,也无需一次性将文章阅读完,它具有间断性。而口语交际的双方应针对对方言语做出及时的反应,具有双向性、针对性和功利性。同时,有效、顺畅的口语交际活动离不开交流技巧,人们只有通过实践训练,才能掌握交流技巧,在具体的训练过程中,并没有过多的理论知识可以依照,且脱离了现实生活的口语交际将变成空谈,不利于学生灵活应变能力、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三、情境教学的重要性

情境教学具体是指在课堂活动教学中依据教学内容设计特定的情境,进而丰富学生直观体验的一种教学方法。若在语文口语交际中实施情境教学策略,语文教师首先应针对学生的自身特点,精心设计教学氛围,让学生切身体会,有效融入到口语交际的氛围,不断增强学生的口语交际表达能力。情境教学不仅能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还能保证口语交际的正常开展,而情境创设是实施情境教学策略的重点,只有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才能在丰富学生情感体验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认知感,最终构建系统性的知识结构。例如,在学习“二泉映月”这篇课文时,教师应提前备课,创设情境,待学生掌握文章大意后,利用多媒体播放二泉映月,学生一边欣赏一边讨论训练,这不仅能活跃课堂氛围,还能放松身心,刺激学生的表现欲,加深记忆,教学效果良好。

四、初中语文口语交际实施情境教学的策略

(一)注重教学情境的合理性

新课改中明确指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师还应从旁指导。在初中语文口语交际中,语文教师则应明确实施情境教学的重要性,合理创设教学情境。只有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才能开展情境教学,否则会将学生置于茫然失措的境地。例如,在学习有关中秋节的内容时,教师应让学生通过多媒体、电视、报纸等多种渠道搜集有关中秋节的信息,然后再在课堂上针对所搜集的资料展开讨论,这不仅能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使其受益终身。

(二)注重教学情境的和谐性

增强学生的口语交际表达能力是开展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根本目标,主要通过口语训练活动来实现这一目标,为了让学生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活动,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教师应创设轻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情境。在创设教学情境时,应以学生自身需求为切入点,着重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让学生长时间处在这种轻松、愉悦、和谐的教学情境中,不仅能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还能激发其口语交际兴趣,增加师生之间的交流,有效完成教学任务。例如,在讲解“三峡”这节课文时,教师先让学生提前搜集一些有关三峡景观的图片、文字介绍等资料,然后在课堂上相互传阅,教师自身也应利用多媒体软件向学生展示三峡四季景观图,然后以小组的形式,分角色朗读,最后共同讨论课文后面的问题,达到口语训练的目的。

(三)注重口语交际训练的生活化

口语交际具有社会性和实践性,它服务于社会生活,学生不仅要具备认真倾听以及灵活应对的能力,还应掌握语言表达能力。因此,语文教师应从现实生活中提取训练素材,并将学生置于社会环境中进行训练,注重口语交际训练的生活化。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生活体验,并已形成了自己的小小生活圈,对于很多情境也有过初步体验,如若让初中生在自己所熟悉的情境中进行训练,不仅会使其快速融入到交际情境中,还会有一种茅塞顿开的体会,进一步认识口语交际的社会性和实践性,进而积极参与到口语训练中。对于教师而言,从现实生活中提取教学素材,这本是教学活动的一部分,而对于学生来说,从生活中取材,可让学生更好地融入到社会生活中。

初中语文教师应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不断优化教学情境,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刺激学生的口语交际兴趣。通常,口头描述、案例分析是较为常用的教学手段,这不仅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还能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另外,在口语交际训练中,首先,教师应明确教学目标,然后,以公平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学生,并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训练中,最后,制定合理的奖惩机制,以此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人与人交流日益紧密的今天,口语交际在初中语文中的地位不断提升,它也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应认识到情境教学的意义,结合时展特点以及现实生活,创设生动、具体的口语交际情境,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促进初中语文口语交际教学课堂的构建。

初中语文教学经验交流篇5

语言是文化的一种符号。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华文明渊源流传。从先秦时期以来,汉语的发展就日趋完善,汉语已经进入了新时代,出现了“网络语”、“洋泾浜”等新名词。近年来,语言优化的有效研究已受到幼儿教师、小学教师的关注。在初中阶段,如何让学生使用规范优质的母语,也十分重要。我认为运用品味语言是一项心、智、情全方位投入的享受性的过程。我确定做这次课题研究,意在解决一些“语言劣化”的现象,让学生有良好的语言表达习惯,为祖国语言的健康发展献上一点绵薄之力。本次课题研究的意义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比较全面地认识初中学生使用母语的现状,并对其进行科学分析和合情合理的引导,让初中学生养成良好的使用母语的习惯,增强他们对母语的感情,提升他们的语文综合素养,让他们懂得语言美的重要性,耳濡目染领悟母语的魅力。传承文明,健康成长。

(2)注重语言与生活、语文与生活、写作与生活的联系,让初中学生有一个更健康更自由更文质兼美的表达空间,提高初中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书面表达能力和生活感悟能力。让初中学生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

(3)倡导自由快乐写作,强调写作是初中学生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种交流,淡化传统的作文教学方式――“命题――作文――批改――讲评”。针对新课标提出的写作的高度、角度、尺度,全面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质量。

二、理论依据

语文是一门内涵极其丰富的学科。《初中语文新课标》指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为培养和造就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语文教学应注意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的能力。语文课堂上也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学生的人格健全。长期以来,由于传统教育的影响,初中语文教学存在着种种弊端:一味追求分数;课堂上,学生只是听与记的机器;综合性活动形同虚设;学生怕写作等。我认为学习语言离不开“说”,也离不开“写”。写作应是初中学生必备的一种沟通方式,一种交流需要。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崇尚礼仪。一个人的语言表达风格在一定程度上会折射出他内在的思想风尚。因此,让初中学生的语言得以优化有一个前提,那就是文明有礼,合情合理。本次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就是认识初中学生在使用母语中存在哪些劣化现象,并分析其中原因,开展一些相关的活动案例和教学实践,从而找寻一些能让学生语言优化的有效性途径。

(1)在日常教学中与学生沟通,收集一些初中学生“语言劣化”的事例,并分析原因(包括来自外部传媒和教师内部的)。

(2)以开展综合性活动和语文作文教学案例为主要载体,创设平等快乐的语言表达空间,为初中学生营造出健康向上的语言环境。让他们接触更多的文质兼美的语言,接受熏陶,感受汉语的独特魅力,树立积极的人文观。

(3)在实际教学中,把听、说、读、写、改、议有机结合起来。以写作为切入点,加强阅读积累,养成批改与议论的习惯,把写作与生活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的语文素养。

(4)撰写教学心得及学术论文,总结出一系列的优化语言的有效途径,构建能运用于实际教学的技巧与策略。

四、课题研究的方法

根据我校实际情况,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是日常教学法和经验总结法,同时还适当运用一些文献研究法、调查比较法和个案分析法。

(1)日常教学法:将研究带进日常教学,在日常教学中留心研究,这是本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

(2)文献研究法:通过网络、报刊、著作等多种渠道,了解相关的研究现状,吸取和借鉴先进的理念,确定研究的正确方向,增强研究的理论性。

(3)调查比较法:采用谈话、问卷、测评等形式,定期进行调查,了解初中学生已有的语言表达情况。指定个别班级为实验班,将研究前后的相关情况进行比较分析,为研究提供真实的材料和动态成果。

(4)个案分析法:关注个别初中学生,理解其语言运用的习惯,并作为典型例子进行剖析,引导其养成良好的语言表达习惯,从而有效地调控课题研究的进程。

(5)经验总结法:留心收集材料,对其进行归纳、概括,不断总结、反思研究中的经验教训,不断完善研究方案,从而科学地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形成有一定价值的研究报告。

五、课题研究的步骤

为了更好地完成本次个人课题研究的相关工作,同时也给自己一个更为清楚的工作蓝图。我初步确定本次个人课题研究的实施步骤大致分成筹备阶段、研究阶段、总结阶段这三大阶段:

筹备阶段:(2013年6月――8月)

(1)选题。对课题进行界定,对课题研究的背景进行分析,对初中学生的日常用语和写作情况进行摸底调查。

(2)查阅、收集相关的文献研究资料。认识本次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和研究现状,并了解其发展趋势。弄清本次课题研究的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

(3)明确本次课题研究的方向、内容和意义。预设课题研究的实施步骤、研究方法和成果形式。

研究阶段:(2013年9月――2014年2月)

(1)确定本次课题研究的个别班级和典型学生。深入班级与学生交流,留心学生的日常口语使用和书面语运用的具体情况。收集研究材料,并及时整理、分析、小结。

(2)积极整理课题研究的材料,并认真撰写工作小结,形成一些总结性的经验,并在教学中加以运用,让实践去检验经验。

(3)邀请专家教师会诊,完善预设的课题研究的成果形式。

总结阶段:(2014年3月――6月)

(1)分类整理相关的课题研究材料,并对比分析课题研究的材料和初中学生研究前后的变化情况。

(2)在听取专家教师意见的基础之上,用心完善相关的教育教学案例,认真撰写相关的工作总结、教学论文和课题研究的总结性报告。

(3)让课题研究的经验成果在实际教育教学中得到有效的运用和一定的推广。

六、课题研究的成果

本次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是对日常教学工作的记录,其成果形式预设有两种类型,一是在教学生活中表现出的无形力量,如学生的情感、心理等方面的良好改变。二是在课题研究前后收集、撰写的有形材料。

(1)传承了中华民族的文明礼仪和汉语鲜活的生命力,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文质兼美的母语,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语言表达习惯,帮助他们树立健康的人生观。学生与教师更平等,更亲近了,语文教学的过程将是教师与学生获得成功体验的过程。

(2)设计调查问卷,并整理收集、分析研究,掌握初中学生的语言表达及阅读写作的动态。

初中语文教学经验交流篇6

关键词:口语测试试验初中英语教学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5-0108-02

据相关调查显示[1]:约70%的企业对大学毕业生的英语水平,尤其口语水平表示不满。对于这种现象,教育工作者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有学者认为[2],在语言“听、说、读、写”的四种能力中,怎么重视“说”的能力都不为过,因为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就是“说”,即“口头交流”。因此,在初中学习英语的起始阶段,着重培养学生“说”的能力是至关重要的。鉴于此,本研究就“口语测试试验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分析,以期为其教学工作提高参考依据。详情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研究所选取的研究对象,均为本校2015年09月~2017年01月期间在校读书的初一学生,其中1个班级的45名学生均给予传统英语教学(对照组),另外1个班级的48名学生则加用口语测试试验进行英语教学(试验组)。对照组:男生24名(53.33%),女生21名(46.67%);年龄11~14岁,平均年龄(12.33±0.65)岁。试验组:男生26名(54.17%),女生22名(45.83%);年龄11~14岁,平均年龄(12.33±0.65)岁。并且,两组研究对象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

本组45名学生均给予传统英语教学,即以“老师上课,学生学生”为主要教学模式,并辅以大量的考试模拟试卷,集中精力用在英语“听、写”基本能力的培养上。

1.2.2试验组

本组48名学生上上述传统教学的基础上,再加用口语测试试验进行英语教学,主要体现在2个方面:(1)加强口语能力:首先,强化学生英语的朗读能力及意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避免“哑巴英语”;其次,课堂上针对某个问题,可以让学生用英语进行小组讨论,从而提高英语学习的氛围;最后,每次英语课上,可以随机抽取1~2名学生,要求其用英语做个简单的自我介绍及日常会话。(2)口语测试试验:①朗读口语测试可以是对话、小诗、故事、笑话等内容,通过学生朗读老考察其口语能力中的语音、语调是否正确,语句的情感色彩是否得体等;②角色扮演口语测试是一种典型的以人为为中心的模拟交际活动,根据其所学内容让学生完成小品、小剧场等角色扮演,比如购物、请教、问路等;③日常交际是口语测试的最终目的,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作一些即兴交流,以考察学生的口语应急能力和真实交流能力,比如问问学生的兴趣爱好、让学生老师进行一些评价、师生相互调侃等。

1.3评价标准

1.3.1成绩考核

2017年1月,分别对两组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的四种能力进行成绩考核,考核内容均以初一英语为范围,考核老师由学校其他英语老师共同担任并评分,每项能力分别计0~100分,得分≥85分,即为“优秀”。

1.3.2问卷调查

对两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3],调查内容主要“本组英语教学方案”为主,比如“是否有学习动力”、“口语能力是否优秀”、“英语成绩是否理想”、“对英语教学是否满意”等。特别指出,“φ兆榛于传统英语教学上进行问卷调查”、“试验组则基于口语测试试验”,简言之就是本组学生只基于本组英语教学方案进行问卷调查。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进行统计学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s)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来表示,采用卡方x2检验。p=0.05为检验标准。p

2结果

两组学生成绩考核结果分析:试验组学生英语的“听、说、读、写”能力,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两组学生问卷调查结果分析:试验组学生的学习动力、口语能力优秀、英语成绩理想及对英语教学满意的人数比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初中语文教学经验交流篇7

关键词:初中语文口语表达能力培养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6097(2013)12-0017-02

作者简介:陈红明(1975―),江苏泰州人,本科学历,江苏泰州市塘湾实验学校语文教师。研究方向:初中语文教学。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语文是最为重要的交际工作,具有人文性、交际性与实践性的学科特征。由此可见,口语表达能力与交际能力培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分量。再者,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初中阶段的学生处于思维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得到了初步完善,能够较为清晰、明确、精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与情感。因此,笔者以为,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把握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培养的关键期,重视口语交际教学,教授学生语言表达的方法与技巧,引导学生根据语言情境的不同,准确把握表达的情感与内容,促进学生口语表达的准确性与流畅性,提高学生语言运用的灵活性与条理性。为此,笔者从语言基础的积累、语言技巧的感悟与掌握、语言运用的实践探索三个维度出发,就如何优化初中语文口语教学,有效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提出以下三点建议。

一、凝知聚智,重视语言基础积累

古语有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语文课程蕴含丰富的人文内涵,承接日新月异的时代信息,是一门具有人文性、知识性与时代性的基础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陶冶学生的人文情操有着深远的意义。在初中阶段,学生处于思维、智力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思维活跃、自主性强、个性鲜明,已经初步具备了抽象逻辑思维,并不断发展。因而,新《课程标准》对于初中阶段学生基础知识的积累与运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此,笔者以为,在初中阶段的语文口语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激发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与生活实践经验,挖掘学生的口语交际潜能,凝聚学生的智慧才华,强化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重视程度,以夯实学生的口语基础。

例如笔者在教学苏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春》这一课时,对学生做了如下引导:《春》是朱自清的经典散文之一,其文行云流水、文质俱佳。笔者要求学生通过背诵全文来积累语言知识。这里的背诵训练,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简单将文章再现的记忆训练,而是让学生通过识记,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加强对于语言基础知识的信息输入,提高语言运用能力。背诵前笔者先引导学生对课文的语段布局和行文方式进行理解:如文章开头先写“山润水涨”再写“草绿花开”,是根据事物发生的先后顺序安排的;描写“桃树、杏树、梨树”时写“像火、像霞、像雪”,根据的是事物的颜色特征;文章运用了多个排比句,有的表并列、有的表递进,均是根据文章需要等。笔者引导之后,让学生三五人一组互背课文、互析文段,通过学生之间的智慧碰撞,促进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消化;在理解的基础上积累,学生逐渐形成自身的语言表达思维,最终促进了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

二、积淀感悟,注意语言技巧学习

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布鲁纳曾提出,教一门学科,并非要建立一个小型的图书馆,而是要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积极参与到获得知识的过程中去。由此可见,教给学生捕捉知识的技巧,引导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在教学活动中是至关重要的。尤其是在口语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语言技巧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交际能否顺利进行,对于学生的语文素养与口语水平的提高更是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笔者以为在初中语文的口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并通过准确的教学示范、详尽的分析讲解以及有效的操作练习,帮助学生学习口语交际中的相关技巧,增加学生交际内容的内涵与情感,提高学生口语交际的水平与深度。

如在教学苏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背影》这

一课时,笔者选择了“我们过了江,进了车站”这一段进行分析,引导学生感悟文段,学习语言运用技巧。笔者先问:“同学们,这一段作者分别写了‘那时真是聪明过分’、‘那时真是太聪明了’两句话,请大家说说自己的理解。”学生思考后回答:“其实作者说的是反话,他是怪自己当时太自作聪明了。”“为什么觉得自己自作聪明?”笔者接着问。“因为当时太自以为是,忽略了父亲的爱。”学生答。学生已经对段落内容理解得差不多了,于是笔者开始深入分析:“同学们,从这个段落我们可以看出,语言表达是有针对性的,像文中写‘我聪明’的前部分,都发生了一件‘我不聪明’的事;语言表达又是具有情感性的,两个反语‘太聪明’,乍一看好玩,再一看心酸;语言表达还具有丰富性,像‘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同一个意思用了‘小心’和‘警醒’两个词,丰富了语言表达,更具可读性。”通过这样的教学,引导学生学习语言表达技巧,在积淀感悟的过程中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三、实践探知,加强语言运用训练

交际与运用是语言学习的出发点与落脚点,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最终目标。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教师应该充分把握语言学习的特性,为学生的口语实践创设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形式更加多元新颖、评价更加灵活开放的语言情境与实践活动;另一方面,教师应充分考虑到初中学生的心理年龄特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民主自由的语言实践氛围,让口语交际活动趣味性与知识性并重,探究性与实用性兼具,以此消除学生参与口语实践与交流的羞怯心理与畏难情绪,提高学生参与口语实践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强化学生口语训练、语言运用的意识和热情。

笔者常常通过这样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语言运用训练:在课堂上引出一个话题,让学生每两人一组,利用五分钟的时间准备,之后一个用语言表达,一个用文字表达,表达之后双方互评,最后进行总结。例如笔者有次给出网络上“行乞者看着烟花笑”的图片让学生进行语言运用训练。有一组学生的表达内容分别是(口语):他来到天桥下,忽然背后响起爆裂的声响,他回头看,哇!是烟火,他不禁笑出来。(文字):他本在街上漫无目的地走着,一对善良的情侣给了他一份汉堡,这让他心里暖暖的,凛冽的风好像也收了脾气,柔和了许多;背后响起礼花的声音,他回头看,嘴角扬起微笑。通过这样的训练,让学生在直观的对比中理解口语与书面表达的异同,进而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运用能力。

总之,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对于促进学生抽象思维的发展,强化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化素养具有深远的意义。因此,在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促进语文学科的开放与灵活性,为学生创设真实轻松的语言情境与丰富多彩的语言实践活动,教给学生口语表达的方法与技巧,促进学生口语表达的准确性、流畅性与艺术性,增添学生口语表达的幽默感与美感。

参考文献:

[1]李品.初中语文课口语训练的尝试[J].河南教育(基教版),2006,(6).

初中语文教学经验交流篇8

论文摘要:任务教学是初中英语教学方法的一种,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运用,特别是在阅读教学中受到了教师和学生的欢迎。文章将就任务教学在阅读教学中的原则及使用进行探讨。

英语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倡导教师运用任务型教学法,指导学生通过感知、体验、参与、合作等方式,实现课堂教学的任务目标,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其对这门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享受成功的喜悦。

一、任务型教学的原则

a.互动性原则,在日常交流中人们要通过语言进行交流,同理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只有通过互动才能实现运用这门外语进行思想交流、情感交流的目的,在交流的过程中不知不觉中熟练地掌握了这门外语。

B.引进真实文本的原则,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学会了这门语言的语法而且能够运用它进行交流,更为重要的是透过这门外语,认识了英语文化背景下的风土人情,价值观念以及思维方式,所以在任务型教学中特别强调文本材料的真实性,要让学生接触到地道的英语表达,从而培养学生的英语文化意识和语境意识。

C.过程性原则,学生在英语阅读学习过程中,通过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去体验英语知识的形成以及正确运用,这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学生仅是知识的接受者相比,能够将枯燥的语言规则变成了自主学会使用这些规则,并能在交际中熟练运用的良好学习态势,更能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探索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任务教学方法实践

在注意遵循一定的教学原则之后,初中英语教师就需要在教学中进行实践运用了。在实践方法的运用上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方法,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在下文开展探讨。

1.小组合作,完成阅读任务

小组合作学习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合作能力的重要教学方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在阅读教学中也一样具有实用性。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初中英语教师也可以充分的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下完成阅读任务,完成学习任务。这样的方式在某种程度上看,更有效率。毕竟,在相互帮助和鼓励中,小组的成员会更好的去阅读,去理解,去探讨,学生的学习能力自然也就得到了很好的提高。如在阅读到“earthquake”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引入一段文字:onmay1214:28pm,ourcountrywenchuanhad8.0magnitudetohittheearthquake.wefeelregardingthisverysad,ourschoolhasalsohelddonation.thistime,keepsoutthewindaccountawning,bedwarmquiltandmattress,bowlofchummynoodles,sincereregards.ishopedperhapsregardingthedisasterareapeoplethatperhapstomorrowwillbe.aspotverysmallbenevolenceismultipliedby1,300,000,000,willcollectChengaithesea,themajordifficultywillpide1,300,000,000,willbefourlargebrush-writtenChinesecharacters:Unityisstrength.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按照一定的问题进行阅读。如小组一以what'sthetopicofthisarticle?小组二以Fromthearticle,whatinspiredus?这样的问题进行分组的阅读,从而完成整个阅读理解的任务。

2.讨论阅读,深化任务

阅读是为了理解,而理解是为了增加学生的知识素养。英语是一门语言,学会用英语进行交际是最核心的教学任务。但是,这不代表英语教学只局限于语言本身,而对其他社会意义和教学功能置之不理。

分组阅读任务完成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谈论,学生针对老师的提问做出回答,如whichofthefollowingactionsisrightduringanearthquake?学生经讨论应该得出:tohideunderastrongtable./whatcanhelpmakethesandstormcomelessoften?tochangemoreforestsintofarmland.等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回答让学生在学习中不仅学会在自然灾害发生时应该如何保护自己,而且也学会了应该如何保护环境。针对学生表达出的观点,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进行评价由学生评选出谁的表现最优秀,教师再给予表扬。通过这样的阅读谈论,可以让阅读的任务更丰富,让阅读的任务更多元化,学生在这样的任务教学中,也会得到更多的收获,在知识和视野上也会得到更好的发展。

三、结束语

在任务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强调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的模式。任务型教学提倡要将课堂上所学知识与课外的语言交流紧密结合起来,通过举办课外英语竞赛以及鼓励学生与外国友人进行交流,不再把学习英语当作课堂学习的一部分,而是真切体会到这门语言在生活实际中应用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从学生的内在方面引导他们学习英语。

参考文献

1.朱丽骏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推理性问题探析[J];上海教育科研;2008年05期

2.张玲陆萍试论图式提取方式与词汇输出质量的关系[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初中语文教学经验交流篇9

关键词:初中语文创新思考素质教育教学模式

当前,新课程改革已经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初中语文教学工作在新课程背景下得到了长足发展,积极融入到这场教学改革的洪流之中,立足于自身的工作实际进行创新,成为广大语文教学工作者的目标。初中语文教师应当对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工作的发展趋势进行全面深入的了解,并按照课程改革要求不断优化和改进自身教学工作,全面有效促进教学成效提高,本文主要针对当前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工作的发展趋势及建议进行简要论述。

一、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的发展趋势

1.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进一步尊重。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要求,也是各种改革成果的核心理念,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语文教学中主动参与的重要角色,学生需要依靠自己的努力来实现学习目标,教师在教学中充当引路人。

2.教学现代化趋势得到进一步体现。随着教学投入的不断增加,现代化教学手段已经走进初中语文教学课堂,其中多媒体是主要代表。多媒体手段的加入让初中语文教学工作迈入信息化的轨道,海量的教学信息能够形象展示在课堂之中,为教学成效的提升发挥促进作用。

3.教学差异化原则得到进一步落实。新课程改革中,教学工作应当面向全体学生,兼顾每一位学生的差异性,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得到充分长足发展。许多教师进行的分类教学有效适应了学生的发展差异,并为他们的整体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4.教学立体性框架得到进一步构建。现代初中语文教学工作不仅局限于课堂45分钟,还向课前课后有效延伸:在课前进行有效的针对性预习,在课后通过生动丰富的课外活动来延长课堂教学环节,巩固和深化学生的语文学习成效,促进教学成效提升。

二、当前初中语文教师顺应教学改革的建议

新时期的初中语文教师必须有效适应教学改革要求并强化自主创新,将先进的教学改革成果经验和自身的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使它山之石为己所用,创造性地设计和组织语文教学活动。

1.强化自身学习,努力成为研究型的教师。初中语文教师面对日新月异的教学改革形势,不能坐井观天,而要开放眼界,及时补充知识,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进一步提高教学驾驭能力。

(1)认真学习教学刊物。初中语文教师要广泛涉猎各种教学刊物,从中学习与语文教学有关的经验,研究教学工作的规律与特点,吸取他人的成功经验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

(2)经常浏览教学网站。随着网络的普及,各种教学网站能够为教师的教学工作提供更多的参考与建议,教师在工作之余要浏览初中语文教学网站,进一步拓宽自己的教学思路,并从中搜集习题课件等方面的资源,有效应用于教学工作中。

(3)积极参加教学研讨。教师不仅要参加科研组、学校组织的教研活动,还要积极参加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教育活动,在教研活动中感悟他人的成功经验,并将其消化吸收并应用于自己的教学工作中,提高语文教学能力。

2.深化教学改革,充分优化语文教学过程。教学改革是教学成效提升的核心动力,初中语文教师要着眼于教学改革工作,对教学过程进行全面的优化,进一步优化语文教学过程。

(1)注重改进教学模式,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新课程改革提出的基本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再将学生当作被动接受知识的对象,而是要努力为他们创设载体,引导学生自主开展学习。许多教师采用了小组合作教学模式成效较为明显,按照班级生数将学生分为多个学习小组,将教学活动从学生个体转变为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在教学中给予必要的指点引导,侧重于在重难点方面对学生开展思维方式的点拨,基本型学习内容全部交给学生自己来完成,学生可以通过独立思考、相互交流的方式寻找问题的答案。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充分体现自己的启发引导作用,和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有机结合,既要让学生充分开展学习交流,对学生无法解决的难点方面也要给予必要的指点,通过师生互动的方式共同完成教学目标。

(2)注重兼顾学生差异,促进整体成效提升。对于学生存在的学习差异,教师一定要通过差异性的教学目标要求及相应的教学方式来满足学生的发展差异要求,从整体上提高教学成效。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上,教师要着眼于优秀生、中等生和学困生的实际情况,分别给予相应难度的教学目标,并在教学目标的引导下组织教学活动,不仅包括课堂教学提问,还包括语文练习、语文考试等。通过这样的方式,全体学生在整个语文教学活动中全部动起来,得到最大化发展。

(3)注重电教手段运用,丰富语文教学过程。将电教手段作用发挥出来,是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成效的重要措施,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运用电教手段补充信息,尤其是在一些学生缺乏感知的内容教学中,电教手段的运用能够较好地发挥补充的作用,通过生动的视频、精美的图片、翔实的数据,让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从单纯的文字转变到丰富的视频信息之中,以这样的信息补充构建起立体化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更加深刻直观地领悟,有助于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

3.强化资源整合,有效巩固课堂教学成效。课内外资源的有效整合是构建立体化教学模式的需要,也是提高教学成效的重要保障。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开发语文课堂教学相关的资源,使其成为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与成效提升的重要保障。

(1)开发读写活动资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学生的语文学习状况,开展以多读多写为主要目标的读写专题活动,通过设置读写课、制订读写计划、开展读写竞赛、举办读写展览等形式,为学生营造爱读爱写的浓厚氛围,积累丰富的文学底蕴,夯实语文学习基础。

(2)开发兴趣小组资源。教师可以在课后组织与语文教学相关的兴趣小组,如写作兴趣小组、朗读兴趣小组等,让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得到充分的提高。在兴趣小组活动中,教师要抽出时间给予技巧指点,帮助学生提高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初中语文教学经验交流篇10

1.体验式学习的概念。体验式学习(experientialLearning)由约翰・杜威在《体验与教育》(1938)中提出,它的概念是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事物,即通过使学习者完完全全参与学习过程,使学习者真正成为课堂的主角的学习方式。它既是一种活动,又是一种活动方式,更是一种活动结果。它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模式,所以我们可以说体验式学习是在“经历中学”、在“思考中学”。

2.体验式学习的特点。在体验式学习中,教师不再是原来单一的、应试性的、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而应是建立和形成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学习方式,更多地让学生自己体验,自己思考,自己创造。体验式学习的特点有三:其一,在体验式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以课堂为舞台,以任何可用感官接触的媒介为道具、以学生为主体,创造出值得学生回忆,让学生有所感受,留下难忘印象的语言活动;其二,学习是一种情景化学习,在这里学习过程被置于各种虚拟的或真实的语言情境中,教师在引导学生体验时要尽量使学生从外在的环境和内在的心境两方面都感到自己正处在生活的语言空间中;其三,体验式学习要求学习者发挥主动精神,对自己的学习负主要责任,积极主动地参与,真正成为教学过程中的主体。

二、农村初中学生英语阅读现状

阅读是英语学习中听、说、读、写四种技能之一,阅读理解能力的高低是衡量一个人英语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对初中生课外阅读量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三级课外阅读量累计达到4万词以上;四级应累计达到10万词以上;五级应累计达到15万词以上。据此,初中毕业生应达到五级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能根据上下文和构词法推断、理解生词的含义;能理解段落中各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能找出文章中的主题,理解故事的情节,预测故事情节的发展和可能的结局;能读懂常见体裁的阅读材料;能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运用简单的阅读策略获取信息;能利用字典等工具进行学习。[1]

然而,农村许多学校一方面由于财政困难等原因,英语教学设备建设非常落后,即使必备的多媒体室、语音室、图书馆等教学设备和资源,也很难具备,远远无法满足教师的教学要求和学生的学习需要;另一方面农村学校的教育很大程度上还是应试教育,对学生的阅读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以至于很多教师在阅读教学中缺乏对学生进行方法指导,过度讲解语言知识点,从而淡化了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体现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致使很多学生对阅读兴趣不高,阅读效果低下。即使部分学生有阅读的愿望,也无书可读、没人引导读。因此,很有必要在农村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开展体验式学习,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三、体验式学习在农村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为了激发农村初中学生的阅读兴趣,指导农村学生学会运用恰当的阅读策略和提高农村学生的阅读能力,笔者在广东省吴川市浅水初级中学九年级(3)班(60个学生)的阅读教学中应用了体验式教学,取得了一定实效。

1.阅读前,选择材料,提高阅读兴趣。阅读材料的选择是阅读教学中的一个关键,学生若对材料有需求或有兴趣,他们就会有强烈的阅读欲和满足感;相反,若阅读材料与学生的需求和兴趣格格不入,非但不能激发阅读兴趣,反而会使学生心生厌倦,对阅读产生反感。因此,阅读材料的选择在阅读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笔者考虑农村学生的需求和兴趣,选择符合他们的生活实际,引起他们的阅读兴趣,产生阅读的内驱力,符合他们的学习能力,能帮助他们有效地达到自己的目的的材料。在农村中学,由于学习资讯和资源的缺少,笔者选择材料的来源也不多,只能发挥农村中学自己的优势,自己挖掘阅读材料。譬如,学生自己推荐材料,学生自己写的优秀日记或者作文(笔者在写作教学中会进行优秀作文评比,并公选出每次作文的范文),通过这种学生身边真实的、体验过的材料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2.阅读中,自主阅读,建立获取能力。阅读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提高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然后提高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很多学生对阅读丧失兴趣和信心,一是由于缺少自主阅读的习惯,二是由于没有掌握阅读策略,没能建立获取信息的能力。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指导学生运用阅读策略,自主阅读。[2]

(1)略读预测,猜测文章大意。这个相当于平时课程的warming-upactivity,旨在提起学生通过文章的标题、篇首段、结尾段以及每一段的首句,提起阅读兴趣,猜测文章的主旨大意。

(2)细节找读,体验文章主旨。阅读的文章因为是来源于学生自己的生活,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所以学生容易进入特定角色,进行体验式阅读,查找出文章中的六要素:who(谁)、when(什么时候)、where(在哪里)、what(做什么)、why(为什么)和how(怎么样)。

(3)利用构词法,排除生词障碍。英语中有无数的词汇是通过词根加前缀或者后缀构成的派生词,或者是合成词现象。教师应该先让学生体验英语单词的构成,例如dis+名词/形容词/动词构成对应的反义词,表示否定的意义,动词+able构成形容词,表示“可以……的”,像这种让学生自己体验单词构成的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克服对生词的恐惧心理,自主阅读。

(4)联系上下文,综合理解全文。这可以帮助学生把握作者的写作思路,了解文章构成的连贯性。具体的体验步骤包括:第一,找出文章中的主旨句;第二,给段落重新排列;第三,文章中的连词,如first、second、third,ontheonehand…ontheotherhand等。

3.阅读后,交流感受,增强合作技巧。读后反思、交流和评价是阅读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体验式学习在这个步骤中的应用主要包括:首先,讨论疑难,在阅读后把自己在自主阅读中遇到的疑难问题,通过和其他同学交流进行解决;其次,交流感受,在阅读后把自己融入文章中的情景与同伴交流,多角度多层面理解文章;第三,复述原文,在阅读后与同伴复述原文,使自己体验文章的主旨;最后,共同探究,在阅读后与同伴共同探究思维发展,增强合作技巧。

四、体验式学习在农村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应用效果

1.教学效果。(1)学生接受程度的统计与分析。经过一学期在英语阅读教学中英语体验式学习,为了了解学生对体验式学习的接受程度,笔者设计了一个让学生(广东省吴川市浅水初级中学九年级三班共60人)进行应用前和应用后的调查的表格:

2.教学反思。体验式学习能够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是不容置疑的,但是仍然有部分学生的阅读能力未能在体验式学习的推动下得到提高,原因主要有四:其一,阅读材料的多样化和多元化,学生的学习期望、学习目的、知识面等都会导致阅读模式发生变化;其二,阅读材料的适宜性低;其三,体验式学习的参与度低;其四,阅读策略的有效使用率低。[3]

体验式学习作为一种教学策略用于阅读教学,虽然它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技巧,但是也有它的局限性,需要和其它教学策略相互补充,才能发挥它最大的效用。

注释: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