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金融危机的周期性十篇金融危机的周期性十篇

金融危机的周期性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3:50:48

金融危机的周期性篇1

【关键词】公允价值历史成本顺周期性波动性

一、引言

2008年,复杂结构化信贷产品的市场价值有较大波动,公允价值会计(FVa)及其在整个商业周期中的应用引起人们的关注。由于某些金融产品严重缺乏流动性,金融机构开始转向基于模型的定价并在定价过程中使用了一些难以观测的投入变量,这导致公允价值(FV)范围内的金融产品分类日趋不透明。

金融产品是按公允价值定价的,但是目前的市场价格没有准确地反映出产品的潜在现金流或最终可能被卖出的价格。在一个已经出现价格下跌的市场中按公允价值销售会导致市场价格进一步下跌,价格下跌触发了风险管理标准下的保证金要求,这进一步加剧了下跌的趋势。银行净资产与经济周期呈正相关关系,FVa对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已经产生了顺周期性影响。资产负债表所反映的银行权益状况的弱化和对资本补充的监管要求,增加了人们对金融系统的忧虑。

二、现行会计框架与公允价值

美国一般公认会计原则(Gaap)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都使用混合计量属性模型,根据会计要素的特点和管理部门的意图,不同类型的资产和负债使用不同的计量属性。这两个框架都要求按公允价值计量金融资产、交易性负债和可供出售的资产以及所有金融衍生品。对于持有至到期投资(Htm)、贷款、未进行公允价值估值的负债则使用摊余成本计量。采用混合计量属性模型的目的是为了尽可能保持中性――无须强调一种会计计量属性(公允价值)比另一种(历史成本)更好,但其在资产负债表中应用的不一致性导致了账户的波动,而金融机构的财务报告也不能完全反映经济事件带来的影响。

公允价值是指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并且自愿的交易双方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清偿时的金额。公允价值是一种脱手价格。公允价值可以分为3个等级:活跃市场中可观测的价格(1级);市场上类似的金融工具所使用价格,其价值评估模型使用可观测的投入要素(2级);按模型计值,其模型假设和投入要素难以直接观测(3级)。

三、公允价值会计的波动性和顺周期性

(一)公允价值会计的波动性和周期性的表现

经济生活中常见的周期性来源有:萧条―繁荣周期的股价;萧条―繁荣周期的房地产市场;银行资金存贷利差;萧条―繁荣周期债券的价格。当估值基于模型或市场流动性非常差的时候,公允价值计量对假设的变化尤为敏感。公允价值会计是通过上述渠道将波动性引入到资产负债表中的。

iFRS和美国Gaap采用的混合计量属性模型具有内在波动性和顺周期性。持有至到期投资(Htm)和贷款的波动性较小,如果在开始的时候定价恰当,则其公允价值等于其票面价值,在资产的持有期内报告的利润流是稳定的,其现存价值是基于其原始价值的。但是,如果市场状况表明资产有损失迹象,则随后报告的价值必须重新评估并且计提坏账准备或注销。从这个意义上讲,历史成本受制于向后看的评估值(例如,贷款恶化的迹象)以及计提周期性准备,这恰恰发生在经济周期中的衰退阶段。另外,在资产比负债更广泛应用公允价值的情况下,混合计量属性模型应用的非对称增加了资产负债表顺周期性。换言之,当负债中的小部分使用公允价值计量、大部分使用历史成本计量时,权益波动要大得多(与完全公允价值下的结果比较)。混合计量属性实际应用于资产和负债的不平衡性越大,会计核算的波动就越大。

(二)正确认识公允价值会计的波动性和顺周期性

公允价值会计即时地描述和反映了当前的市场状况,能促使银行更好地识别风险状况,采取纠正措施,并及时评估银行冒险行为给金融稳定造成的影响。此外,由于公允价值会计会较早确认银行损失,它产生的滞后影响比当经济已经衰退时再计提贷款减值准备要小。尽快补充资本金能够使银行在其资产负债表上保留减记资产或其他原本可以不出售的资产,从而避免资产价格螺旋式下降。公允价值会计可以作为监管层审查银行的总体风险、承受能力和风险管理实践的一个早期预警系统。

四、减轻公允价值会计顺周期性的方法

FV可以通过3种潜在渠道把波动性引入财务报表中,一是与基本经济参数(如利率)的波动;二是测量误差和对整个经济周期的预期;三是对某些金融工具和其他费用项目使用混合计量模型,减少了资产和负债的完全公允价值的影响。具体来说,公允价值对金融稳定性方面的影响包括:一是当公允价值被广泛地应用到资产而不是负债中时,资产负债表项目受经济周期影响较大,强大的资本缓冲是至关重要的;二是如果负债的公允价值扩大,则会抑制资产负债表的整体顺周期性;三是在金融市场缺乏流动性时,公允价值会计框架会放大资本的周期性波动。因此,减轻公允价值会计顺周期性的方法有:

(一)一致定价服务

一致定价服务是指通常由独立经纪人和咨询机构向复杂或缺乏流动性的金融工具提供的报价服务,其价格基于相关金融工具的销售价格。通过这一方法,缺乏流动性的产品能够获得二级市场价格从而对衰退时期估价的不确定性和过低的估值加以限制。然而,如果金融工具价值广泛分散或如果银行认为其价值没有在市场中得到完全反映,那么一致定价的结果可能不正确。

(二)估值调整

银行可以对特定金融工具进行重新估值,并对财务报表中所披露的账面价值做出相应调整。估值调整允许银行对不当的价格进行纠正以重新反映目前的市场状况,调整时要考虑投入的流动性、交易对手风险以及该银行获取头寸时可能发生的市场反应。估值调整技术可以改进公允价值计量,但要防止管理层借此操纵会计报表。

(三)重新分类

从“交易性金融资产”到“持有至到期投资(Htm)”的重分类可以避免因金融工具估值螺旋式下降所造成的波动。按照现行会计原则,重新分类是单向的,不允许银行在日后市场反弹时将Htm恢复到交易性金融资产。从谨慎性的角度出发,Htm一旦价值缩水就要补充资本金。允许重新分类可能会推迟资产负债表中问题的暴露。

(四)完全公允价值会计

解决公允价值会计的根本方法就是采用一个对所有金融资产和负债都适用的完全公允价值模型,而不论企业的持有意图如何。在完全公允价值下(FFV),由于经济活动衰退和违约概率上升,银行负债的公允价值下降,减缓了权益价值的下跌。这种效应产生的原因是银行的资产负债结构中包含大量的公允价值计价的金融债务。完全公允价值下的负债可以看作一个反周期的要素,它减少了对资产的公允价值对冲。银行的资产负债表随经济周期而演变――在经济下行中紧缩,在经济上行中扩张――这样使得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得到恢复。完全公允价值会计将减少金融工具会计处理的复杂性并增加资产负债表的透明度。但它将对企业执行能力、建模能力和审计评估构成挑战,完全公允价值模型目前并不可行。

(五)平滑技术和断路器

“断路器”是指设定一些规则阻止对资产价格下跌的确认。通过人为的手段强行把权益设定在高于公允价值的水平上会掩盖潜在的权益问题,通常情况下会阻碍价格发现。“断路器”通常在估值下降过程中使用,为对称起见,在“泡沫”期间也可以采用“断路器”来阻止权益的人为膨胀。允许金融机构能够从定值上升中受益而下跌时仍能保持上限,很容易导致逆向选择。

平滑技术是在周期中各个时期的一个最新的移动平均数。“断路器”能在一定时期内保持相同的值,而平滑技术得出的移动平均数会随周期内经济因素的变动而产生轻微波动。平滑技术和所谓的“断路器”使监管者和投资者更加难以准确评估银行的财务状况,因为它们隐藏了本应计入资产负债表中的实际经济波动。

五、结论和建议

2008年开始的金融危机暴露了某些会计准则和某些结构性产品定值和报告方面的弱点。在某些风险管理框架下,应用公允价值会计使资产负债表的波动性更加透明,这会加剧资产和负债价值的周期性变动,在市场状况较好的境况下夸大利润会带来错误的激励,在经济进入衰退阶段会导致过于紧缩的信贷条件,从而在最需要信贷扩张的时候对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尽管存在对波动性的担忧和计量方面的困难,笔者认为,公允价值会计仍应朝着适当的方向前进,并提供一个反映金融机构当前财务状况的最佳措施。当然,要提高风险管理技术和加强审慎规范,还需要对公允价值会计进行各种改进。

在现行的投资决策规则之下,公允价值会计可以将波动性引入到财务报表中。因此,公允价值估计需要辅以各种配合手段,如金融工具的历史价格、公允价值计算的差异、管理层对资产价格的前瞻性预测等。对公允价值价格可能下降的范围进行报告将有助于财务报表的用户更好地理解波动。基础估值假定和敏感性分析的详细说明可以对公允价值估计加以补充,使投资者能够进行情景分析并判断公允价值是否已充分反映了市场状况。提高透明度未必要通过更多的披露来实现,却可以通过更好的披露来实现。更加精练的披露能够满足在共同的披露框架内各相关利益者的需求,包括投资者、债权人和监管者。

主要参考文献:

[1]黄亭亭.公允价值争议:计量可靠性与顺周期性的分析[J].武汉金融,2009(04):31-35.

[2]威廉・怀特.金融体系中的顺周期性:我们是否需要一个新的宏观金融稳定框架[J].金融研究,2008(5):65-86.

[3]罗平.资本监管制度的顺周期性及其补救方法[J].国际金融研究,2009(6):12-15.

金融危机的周期性篇2

关键词:金融危机信息不对称市场摩擦流动性冲击放大机制

金融经济周期是指金融经济活动在内外部冲击下,通过金融体系传导而形成的持续性波动和周期性变化(mishkin,F.S,1999)。对于如何解释货币冲击或股市崩盘导致的短期经济剧烈波动,传统周期理论已然不具备说服力。而金融经济周期理论从委托-问题切入,为人们认识金融危机的形成、发展和蔓延提供了一个全景式的视角,同时对现行货币政策的操作具有一定的启示。

理论回顾

Bagehot最早正式将金融因素引入经济周期模型,并尝试建立内生经济周期理论。他指出,当银行家手中的可贷资金余额全被借光,将会刺激真实经济扩张,拉动真实利率和商品价格上升。在繁荣阶段过后,整个经济结构就变得十分脆弱,这将导致经济扩张的结束(宋玉华、李泽祥,2007)。

Fisher(1933)等人提出的信贷周期理论奠定了金融经济周期理论的基础。Fishe的债务-通货紧缩理论指出在信息不对称、存在金融市场缺陷的条件下,经济繁荣阶段的“过度负债”与经济萧条阶段的“债务清算”及“困境抛售”等外生冲击,是生成信贷周期的重要原因,银行信贷是经济周期的重要传导渠道。

由于“货币中性论”一直占据着主流地位,导致金融经济周期理论发展迟缓。到20世纪80年代,Bernanke等人对货币和证券“中性论”进行了批判,认为金融因素对经济周期运行影响显著,金融经济周期理论取得突破性进展。该理论从委托-问题切入,认为信息不对称产生的市场摩擦会放大金融冲击,解释了货币或资产价格冲击导致经济短期剧烈波动的现象。“借款人资产负债表渠道”和“银行信贷渠道”是金融经济周期里两个最重要的放大传导机制,通过市场摩擦发生作用(Campello,m,2003)。金融市场上起初较小的冲击,被这两个机制不断放大,致使流动性加速收缩,影响企业的融资条件和投资水平,从而导致经济出现剧烈的波动。

信息不对称在金融危机形成与发展中的作用

金融经济周期理论认为信息不对称,或由不完全市场和合同造成的不可证实的信息会产生市场摩擦。市场摩擦使得金融市场上普遍存在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金融市场上的市场摩擦一方面限制了最优风险分散,另一方面阻碍了资金的有效配置,即资金流向具有投资机会的投资者。这些投资机会可能是真实项目,也可能是由于金融资产定价错误造成的市场套利机会。

比如次贷危机发生前的美国金融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就比较严重。由于金融创新不断涌现,金融产品和市场变得日益复杂。一些金融产品,特别是结构性产品,其价值依赖于违约事件的相关性结构,这本身就难以估算。对资产抵押证券定价也很困难,其打包抵押的资产池里包括抵押贷款、学生贷款等资产,要准确定价就必须对资产池里每一项资产的质量核实、估价。这就产生了信息不对称问题。此外,专业化导致金融市场进一步细分,能对市场上的金融产品给以正确估价的投资者越来越少。信息不对称问题在专业投资者和非专业投资者之间变得格外严重。

市场上缺乏有效监管,导致信息不对称问题更加恶化。各种金融衍生品从“贷款发起到最终证券化销售”链条上涉及很多环节和机构,美国分散的监管体制使得没有一个机构能全程监管并负责整体风险状况。美国非银行金融部门(影子银行体系)在危机发生前几年发展迅速,但美联储对结构投资载体(SiVs)、投资银行等重要市场参与者缺乏有效监管,未能实现金融安全网的全面覆盖。而市场监管者又过于信赖新型金融机构自身的风险评估模型和管理能力,对金融机构放松借贷标准的行为没有及时制止。这样的监管真空把信息不对称的矛盾推向深化。

信息不对称问题导致的市场摩擦阻碍了市场自我调整,限制了市场套利活动。套利的速度因为受到套利者资金和知识的限制而降低,专业投资者需要时间去筹集资金,非专业投资者需要时间去理解如何投资复杂的资产,因而市场摩擦本身消失得很慢。当市场价格发生异常波动时,市场摩擦的长时间存在阻碍了价格修正,并且成为流动性冲击放大机制中不可或缺的因素。

流动性冲击与金融危机的互动关系

(一)危机前后的流动性变化

银行体系的流动性变化会贯穿于整个金融危机。通常在危机以前信贷条件宽松,流动性充裕,筹措资金容易。例如,美国的次贷危机根源其实早已存在。美联储认为科技泡沫的破裂和9/11事件对经济的冲击可能会导致金融危机,因此及时应对,在2001-2004年期间为经济提供大量流动性。当成功地化解了这些外部冲击后,美联储没有及时收回流动性,过多的流动性继续留在货币市场,导致市场实际利率长时间处于低位,以致房地产市场出现大量泡沫,从而产生危机。Berger和Bouwman(2008)研究发现银行危机的一个特点就是在危机之前都会有不正常的正的流动性创造。这一特征完全符合2007-2008年的金融危机,反映了危机之前资本积聚和借贷标准的放松。

在危机发生后,市场上流动性骤然逆转,从流动性过剩变为流动性紧缩。而流动性紧缩状况迅速蔓延,最初出现在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上的情况恶化扩散到杠杆融资和与抵押贷款有关的结构性信贷市场,并传递至全球货币市场,随后影响到从低信用等级到高信用等级的公司信贷市场,并影响到优质居民房屋和商业房地产抵押贷款市场,最后威胁到新兴市场资产。当流动性紧缩情况继续恶化,威胁到整个金融体系时,货币当局开始干预市场,行使最后贷款人职责,对受困的金融机构和相关市场参与者提供流动性,保证金融体系稳定和其职能的正常运行。

金融危机的周期性篇3

关键词:金融危机;马克思主义理论;资本主义

中图分类号:F019.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2)08-0001-02

发轫于美国次贷危机的国际金融危机经历了在全球的蔓延和深化的荡涤之势后,似乎在渐行渐远。在这个时间节点上,审视关于此次国际金融危机的种种观点,我们可以清晰的听到“马克思主义”所发出的声音。国际金融危机中出现的“马克思主义热”向我们展示了马克思主义对于经济危机解释力,同时也提供了认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极具时代性的维度。在这一新的维度中,以科学的态度,清醒的分析、理性的认识当下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境遇,并面对“马克思主义热”具有很强的必要性。

一、理性分析马克思主义的解释力和回应力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不仅以其关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理论,阐述了国际金融危机产生的基本经济制度层面的原因,而且还用经济周期的理论研究了国际金融危机爆发的周期性。恩格斯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中写道,金融危机“就像彗星一样有规律的反复出现,在我们这里现在是平均每五年到七年发生一次”。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也这样论述:“这种周期的延续时间是十年或者是一年,但绝不应该把这个数字看做是固定不变的。相反,根据我们以上阐述的资本主义生产的各个生产规律,必须得出这样的结论:这个数字是可变的,而且周期的时间将逐渐缩短”。马克思主义关于经济周期的理论告诉我们,此次国际金融危机不是偶然的,而是由其周期性爆发的内在因素引起的,尽管周期的长短和危机的程度因为各种原因和条件不断有所变化。那种认为周期性的国际金融危机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已经消失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马克思恩格斯研究的虽然是他们所处时代的经济危机发生的周期性,但是他们的理论对于此次金融危机仍然具有一般的适用性。掌握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创造的分析工具,结合其他有关研究成果和当代时间不断地创造性地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周期的理论,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观察和处理在国际金融危机中遇到的问题。通过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关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和危机周期理论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分析,可以很清晰的看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对于国际金融危机的解释力和回应力。面对马克思主义的这种解释力和回应力以及“马克思主义热”很容易产生以僵化的思维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有学者就高唱马克思主义的赞歌,甚至鼓吹马克思主义面对金融危机是万能的良药,这种态度是要不得的。就有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解释不了此次国际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认为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解释的是有效需求不足,生产过剩,但是此次金融危机是表现为虚假的有效需求旺盛,是信用扩张的结果。但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对治理危机是大有用武之地的。暂且不论观点正确与否,这种面对“马克思主义热”的“冷”思考是值得肯定的。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契合

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早期的信用发展,是对它的生产方式在一定范围内的扬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经济的繁荣。但是,在资本主义较为发达的阶段,金融领域的畸形发展,已经日益脱离了实际生产而自我运行,并越来越具有投机和的性质,“已经代替劳动,并且也代替了直接的暴力,而表现为夺取资本财产的原始方法”。这场源于美国次贷危机所导致的金融危机正是如此:美国的大批放贷机构在利润的驱使下,通过各种中介机构的协助,把大量的次贷转换成证券,发售给各类金融投资机构,而投资机构再将其变换成五花八门的金融产品,出售给对冲基金和保险公司等。脱离实体经济的资产证券化的过度泛滥,结果竟然使起初只有1.5万亿美元的次贷经过一浪高过一浪的“金融创新”之后,吹出了几十万亿美元的金融衍生品泡沫,并给人以“钱能生钱”的虚幻,似乎只要倒腾一下那些令人神魂颠倒的金融产品,就可以轻而易举地拥有一切。最终,无论如何金融投机都逃离不出实体经济的决定作用,美国金融危机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被引爆的。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对利润永无止境的追求,使之打破了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和各国以往自然形成的闭关自守状态,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这样一来,各国人民日益被卷入世界市场网,从而资本主义制度日益具有国际的性质。

马克思主义的金融危机理论还表明,资本主义国家以世界市场为依托,在世界范围内运用信用和虚拟资本作为其突破生产限制的手段,最终导致各国普遍地信用膨胀和生产过剩,从而使各国都具备了产生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的可能性。同时,这也为原本只是资本主义一个国家范围内的危机向全球迅速扩散与蔓延提供了便利条件,并可能会因此演变成整个世界的危机,通常情况是,这个国家的经济愈强大,则其对整个世界的影响也就愈严重。

当今时代,世界市场早已演进成人们通常所说的世界经济一体化或经济全球化,美国金融危机之所以会迅速演变成当前的国际金融危机,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导致的。首先,由于美国在国际金融体系中居主导地位,国际金融体系的所有制度和政策几乎全部采用美国规则,因此,“国际金融体系实际上成了美国金融体系。”其次,一直享有世界经济“领头羊”之称的美国占“世界金融资产的34%、世界‘国内生产总值’总量的25%、世界贸易额的11%”,因而当美国出现经济下滑和金融危机之时,必然会重挫世界主要经济体乃至全球的经济、金融领域。最后,美国一些金融机构利用其在国际金融体系的主导地位,把大量的房地产抵押债券打包后向全世界发售,从而将世界各国金融机构盘根错节地联系在一起。

三、后金融危机时代,马克思经济理论引起西方国家的重视

此次国际金融危机对当代资本主义和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虽然西方主流经济学界没有改变对马克思主义的敌视和回避态度,也很少运用马克思主义来分析相关问题。但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些著作却在西方国家出现了热销现象。西方国家的媒体也出现了一些正面评价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文章。西方的左翼经济学家特别是各国共产党,则在他们举办的各类研讨会和控制的报刊、网站上发出了很多马克思主义的声音,使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出现了日益走出低潮的趋向。梳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声音和观点主要有以下内容:此次国际金融危机被认为是自1929年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一次危机,它的主要特征是全球性和全面性。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资本主义自身无法解决的矛盾的必然结果。当前危机的直接原因是新自由主义经济奉行的金融自由化政策,金融危机直接宣告了新自由主义的破产。但是有观点认为,面对严重的金融危机,断定新自由主义已经破产还为时尚早,在资产阶级国家权力和金融资本双重力量的推动下,新自由主义已经深深地扎根于上层建筑、意识形态之中了,因此现在离新自由主义的终结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也有报告指出,战后维持世界资本主义稳定的三大平衡都已经被打破:在经济领域,近二十年来日益加大的金融投机泡沫终结;在政治领域,美国一国独大的调控全球的局面正在被打破,多极竞争格局正在形成;在社会领域,贫富差距扩大到十分严重的程度。这些预示着资本主义正在进入危机阶段,面对这场危机应该争取社会主义前景。另外在国际金融危机被背景下,拉美左翼力量势头不减,也削弱了资本主义的影响,扩大了社会主义的力量。面对着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社会主义主义出现的种种向好现象,需要辩证地认识这种变化,辩证地看待国际金融危机给世界社会主义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一方面,国际金融危机使人们认识到社会主义才是社会发展的方向;另一方面,在经济全球化大潮汹涌的今天,社会主义国家也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消极影响,面临着如何应对危机的问题,面对着如何继承与发展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并领导民众参与社会主义实践,使之进一步坚定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的问题。

此次国际金融危机虽然重创了资本主义,但是从总体上看,当今世界还没有形成社会主义变更的主体力量,资本主义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还会继续存在下去,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长期共存的“一球两制”现象短期内不会消失。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分析,具有严密的逻辑力量和科学的预见性,对人们认识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方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但是资本主义社会作为一种现实的社会形态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这种发展变化是十分巨大的,它也必然根据时代的要求不断的做出调整,以适应变化的时代语境。我们需要对资本主义的这些新变化做出新的分析,得出新的认识。资本主义的变化发展一方面强化了它的生命力,但是又给它带来了更多的否定的因素。资本主义社会的自我调整虽然并不改变资本主义的基本制度,但是随着这种调整的不断推进,资本主义社会中长出了越来越多的社会主义因素。社会主义因素在资本主义社会的不断发展,既是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扬弃,同时印证了人来社会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必然。这个过程是资本不断调整走向更高社会形态的过程,同时也是更加贴近马克思恩格斯论证的社会主义社会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乐观的预见社会主义运动的前景。在人类的发展历史过程中,理论的发展和实现总是既有高潮也有低谷,目前马克思主义理论实际上仍然处于比较低落的时期。但是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马克思在国际上的动态表明,马克思主义被没有被遗忘,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不断暴露,马克思主义必能依靠自己对于现实的解释力和理论的包容力以及对未来的预见力,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加重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m].郭大力、王亚南译.上海:三联书店,2009.

[2]顾海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3]白暴力,梁咏梅.当前世界金融——经济危机的原因与后果[J].经济学动态,2008(12).

[4]胡钧,韩东.国际金融危机与备受瞩目的“中国模式”[J].经济纵横,2010(3).

金融危机的周期性篇4

【关键词】金融危机;财务困境;财务战略

金融危机环境下,对很多企业来说,生存成为了首要目标。同时金融危机给一些企业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使企业拥有更大的市场机会和竞争空间,便于对企业外部和内部资源重新整合利用,调整管理理念和重心等。因此,要想实现健康成长和持续经营,在整体战略部署下制订和实施科学合理的财务战略显得至关重要。经济周期的波动与循环是经济总体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经济的周期性波动要求企业通过制订和选择富有弹性的、灵活的财务战略,来抵御经济震荡,减少不良因素对财务活动的影响。所以,此阶段的财务工作对安全渡过危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一个新兴的市场经济实体,国内企业大都缺乏应对危机的经验,本文就企业在危机背景下的财务战略规划作一探讨。

一、金融危机环境下企业面临的财务困境

2007年以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带来了强烈的冲击和影响,造成全球经济衰退,使很多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和巨大的压力。在这场危机中不少企业,包括一些世界级的大企业、老牌企业也因此陷入财务困境,甚至倒闭破产。“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尽管企业倒闭的原因有多种,但是金融危机无疑是造成企业大量倒闭的导火索或是助推器,并且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到企业的最终表现是财务危机――资金链断裂。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企业所面临的财务困境直接体现于现金流危机,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销售受阻,货款难以到位

美国次货危机后全球经济下滑,直接导致国际市场需求下降,消费萎缩,企业业务和利润下滑。我国外贸依存度高达60%,因此受金融危机影响,企业出口减少。2008年,我国货物出口增速比2007年放缓8.5个百分点,对美货物出口增速比去年回落6个百分点;同时受人民币升值及出口退税率或下调或取消的影响,相当多的企业销售也深受重挫。同时由于整个产业链的不景气使得企业的货款也难以及时到位。

(二)资金紧张,融资困难加剧

长期以来,资金紧张是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之一,而此次国际金融危机导致国内投资机构和基金更加谨慎地进行投资。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扩大,风险投资纷纷缩小资金规模、放缓投资步伐,因此企业融资更加困难。据银监会统计,2009年第一季度各大商业银行给中小企业贷款额比去年同期减少300亿元。另外,自2007年以来,央行存款准备金比率已调高15次,达17.5%,加息6次,贷款基准利率上升等,企业融资成本提高。

(三)财务、资本管理上的旧疾显现,财务危机加剧,资金链断裂

如前所述,企业倒闭不全是金融危机惹的祸,金融危机只是使这些企业出现财务危机的日期提前罢了。因为不少企业自身就已存在财务、资本管理不健全的问题。如企业长期以来缺乏成本管理意识和能力,内部存在大量成本管理不善;盲目投资、盲目扩张;过分依靠负债融资进行扩张等。在当前资本市场萧条的情况下,过度扩张导致的高负债率则让企业难以转身,陷入“船大调头难”的局面。因此,盲目扩张、高负债经营、成本失控等必然的结果是,当经济不景气的时候就会陷入财务困境――资金链断裂,甚至倒闭破产。

二、金融危机环境下企业财务战略

企业财务战略是指基于企业战略目标对财务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它以企业财务目标为目标,为实现企业战略而对企业资金流进行全局性、长期性和创造性的战略性规划,并制定相适应的财务监控制度,以确保其实施的过程。一般而言,在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繁荣、衰退、萧条与复苏)和企业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企业应采用不同的财务战略。在对周期进行前瞻性分析的基础上,配合企业的发展战略、企业增长方式,寻求企业资金的安全、流动和高效运转,以应对企业处于不同周期中对资金的需求。从经济周期因素角度看(企业生命周期的则相似),在经济复苏阶段应采取扩张型财务战略;在经济繁荣阶段应采取扩张型财务战略和稳健型财务战略结合;在繁荣初期继续采取扩张型财务战略;而在繁荣后期则应采取稳健型财务战略;在经济衰退萧条阶段应采取防御型财务战略。

无数成功企业的经验说明,在任何时候拥有健康的资金链都是十分重要的。经济繁荣与萧条是宏观经济运行的周期性结果。因此,金融危机乃至经济危机背景下现金的重要性更为企业所重视,而“现金短缺”也就成为决定企业生存的关键。依靠传统的企业财务管理方法很难改变企业现金短缺的现状,必须拓宽视野,在更为广阔的思维空间里寻找解决问题的良策。健康的资金链需要企业通过实施长远的财务战略规划得以保障,否则,当危机已来临时再“临阵磨枪”则为时已晚。企业能否从容应对金融危机、转危为机,需要企业审时度势制订灵活的财务战略。

(一)把握内外部环境,及时调整财务战略

一般来说,企业在进行财务战略的选择时,要与企业的生命周期相适应、与企业所拥有的财务资源相匹配、要与经济运行周期和市场环境相适应。而在危机时刻,企业在制订、选择及实施企业财务战略时应与当前的市场环境相适应,分散财务风险。

危机不会空穴来风,它的出现是有征兆的。这得靠企业综合外部环境进行分析研判,尤其是对企业财务管理活动有着直接影响的环境。如国际国内金融环境的变化对企业融资投资的影响,国内宏观经济形势、经济周期所处的阶段,本行业的生命周期,政府各种经济税收政策等等外部环境。通过对这些因素的研判来“嗅”出外部危机的产生、转机。又如2007年美国发生“次贷”危机时,企业尤其是一些出口型企业是否对此重大事件作出研判,国内政府的40000亿元拉动内需的政策对行业环境会有什么影响,在经济回暖之后,国家上半年的宏观政策是否会调整等等。达到这一点,要求企业财务及其他领导具有财务及其他相关知识和能力,高瞻远瞩,防微杜渐。同时也要对企业发展阶段、发展战略、治理结构、组织模式、企业文化等内部环境进行详细地分析,系统诊断企业的财务管理现状,及时修正甚至调整企业的财务战略。战略调整可以分两类:顺周期财务战略和逆周期财务战略。

(二)顺周期财务战略

顺周期财务战略是指企业顺应经济周期的过程和阶段。在销售萎缩、融资不易的情况下,集中企业财务资源稳固销售渠道,减少其他投资和扩张,快速收回资金,即由快速扩张型财务战略尽快转型为稳健发展型财务战略甚至防御收缩型财务战略,或是由原先的稳健发展型财务战略转为防御收缩型财务战略等等。

在投资方面,企业应当建立科学的投资决策和投资管理机制,减少项目投资的盲目性,实现项目投资的最佳效果。在金融危机下,要加强对已有投资项目的现金流控制和协调。对于新增投资项目,需要企业结合当前宏观经济环境重新审视,判断企业能否满足其资金需求。对资金紧张的企业而言,砍掉某些项目投资不失为一种合理的选择。在投资上不仅仅是控制投资总量,在投资的种类和结构上也需要根据宏观形势予以调整。金融危机使很多企业经济不景气,出现大量技术、人才在寻找市场的局面。因此,企业可根据自身情况转向技术投资、人力资本投资,为在下一经济周期中的长足发展积蓄力量。

在筹资方面,企业可利用自己的信誉积极争取国家政策的支持。通过贷款、融资租赁、引进外资、发行债券等方式增加企业可利用的资金,并按时还贷,形成良性循环,树立企业良好的信用形象;加强与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联系与协作,拓宽和稳定企业的信贷资金来源渠道。当然还要保持适度负债结构。因为高负债率在宏观经济繁荣阶段可能获得成功,然而在经济萧条时期对企业的负面影响是难以承受的。所以,确定合理的负债规模、保持合理的资本结构十分重要。还要充分利用金融衍生工具和技术创新,积极创新企业融资方式,加强财务管理人员的市场意识和风险管理意识,为企业的信用状况提供内部或外部的保证,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信用风险,进而增强了企业的融资能力,缓解了企业的融资困境。

在经营管理方面,“求生存、保实力”是很多企业在危机时期的选择。因此需要采取积极的应对策略和措施。一是加强内部风险控制和管理,加强资金预算管理,推动企业各部门结合行业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适时对生产经营采购计划进行安排和调整,有效地控制企业经营风险。同时,加强项目投资管理,确保投资的有效性,最大限度地降低投资风险,力保市场的稳定;加大考核和奖惩力度,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加速资金回收,确保资产安全。二是降低成本和费用,节约原材料、能源消耗,降低生产成本,盘活存货、降低库存,降低资金占用。增强成本意识,加强成本考核,削减开支,降低成本;充分利用现有劳动力,减少冗员,加强职工培训等,以此提高劳动生产率。三是建立财务预警机制,把握财务风险,及时向决策层提供预警信息和危机应对财务预案。

顺周期财务战略适用于大多数企业,特别是一些传统行业、处于成熟期甚至衰退期,抗风险能力小的企业。

(三)逆周期财务战略

逆周期财务战略是相对于经济社会正常发展状况之下,企业所采取的财务战略而言的,是运用逆向思维来考虑企业的投资与扩张。从传统财务角度看,经济形势较好时,企业采取扩张战略。企业在经济高峰时期大量购置的资产价格通常高于资产的长期平均价格。因此这种价格高估导致企业单位资产的盈利能力下降。而在经济低谷时期,由于产品销售下降、价格大幅下降,导致行业内企业普遍陷入财务困境,现金流短缺,资产被贱卖。同时,资本市场上投资人的抛弃加剧了资产的贬值,资产市值严重低估。从逆向思维的角度,企业此时可利用资产被低估的机会进行购置投资,从而降低资产成本,提高资产效率。一般此时购进的资产的盈利能力和升值空间将在下一个高峰时期彰显。全球最大的钢铁企业安赛乐米塔尔就是通过运用逆周期财务战略,成功地兼并濒危小厂,两次收购世界级大企业而建立起来的。

逆周期财务战略运用需要注意以下问题:一是企业要具备统领全局的战略眼光。要求企业的CFo对宏观经济研究及政策预期进行分析,及时准确地把握国内外形势。如通过ppi和Cpl指数变动趋势,判断银根松紧周期拐点;又如经过这轮危机过后,是否有可能陷入滞胀(低增长、高通胀)风险之中等等。二是结合企业自身的实力。企业逆周期规模扩张要基于核心竞争力的提高,企业目前的现金流和再融资能力能否支撑持续的扩张,新进入的产业和产品与现有产业和产品能否适应经济周期和现金循环周期,并具有互补性,财务管理团队是否具备财务整合和管控能力。

当然逆周期财务战略本身会存在一定的变数,因此逆周期财务战略运用的同时也必须强化现金为王的理念,做好现金的储备工作,加强内部控制管理,全面防范风险。要把运用逆周期财务战略的风险降到最低,就要每天模拟现实生活中出现的各种极端情况,测试企业的应变和生存压力,及时寻找危机的解决之道和应对之策。

三、结语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周期波动不可避免。企业财务人员尤其是CFo要密切关注经济形势的变化,对经济的发展作出恰当的判断,深刻领会宏观经济政策,特别是产业政策、投资政策等对企业财务活动可能造成的影响,及时调整企业的财务战略。当经济衰退时,灵活的财务战略对企业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下扎稳根基、以守为攻安全渡过危机尤其重要。

【参考文献】

[1]傅元略.企业财务战略[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9(2):4-7.

[2]胡棋智,邵兴全.后金融危机时代的企业治理与财务战略[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6):160-161.

金融危机的周期性篇5

【关键词】周内效应;波动性;虚拟变量;金融危机

一、周内效应的理论

一般的,我们可以将“周内效应”的定义叙述如下:如果证券市场在某星期i(i=1,2,3,4,5)的日平均收益率同其它任何一天的日平均收益率相比,在统计上存在显著差异,则称存在周i效应。在此基础上,如果同时该星期i的日平均收益率为负(或正),则称存在显著为负(或正)的周i效应。大量的实证研究表明“周内效应”是绝大多数发达国家股票市场和某些新兴国家股票市场普遍存在的一种异象。中国股市作为一个新型的证券市场,沪市和深市是否分别存在“周内效应”,它们的表现形式各有什么不同?

二、周内效应的模型

本文以我国的上证综指和深圳成指为研究对象。研究的数据是上证综合指数、深圳成分指数每日的收盘价。全部数据来自大智慧软件。分析工具是计量经济学分析软件eviews3.1。就收益率而言,存在两种计算方法,分别是简单收益率和连续收益率。即:简单收益率:rt=(pt+1-pt-1)/pt-1,连续收益率:Rt=lnpt-lnpt-1。

可以认为简单收益率rt与连续收益率Rt大致相等。但连续收益率相对于简单收益率的一个最大优点在于其满足可加性。因此,本文取收盘价的对数的一阶差分为收益率,使之转换为连续收益率。检验中用到的mt、tt、wt、Ht、Ft五个虚拟变量分别表示周一到周五。其中mt=1,t=星期一0,t≠星期一,同样,我们可以定义tt、wt、Ht、Ft四个虚拟变量。当检验是否存在“周一效应”时候,我们采用下面的回归方程:Rt=α+βmt+εt。

其中Rt代表t日的收益率,系数β代表周一与其他日的平均收益率的差值。如果β显著,则我们认为周一效应存在,β>0则周一效应为正,即周一的平均收益率显著高于其他日的平均收益率;反之同理。同样,我们可以得到检验周二效应到周五效应的回归方程。

依照前人实证研究的结果,一般认为GaRCH(1,1)模型就能够很理想地描述大量的金融时间序列数据的异方差行为。由于我国的股市处于快速发展之中,因此将所有的数据作为整体分析会忽视其中的结构变化特征,所以本文的样本区间为:2006.8.29~2011.3.13。

表1给出上证综合指数、深圳成分指数日收益率序列统计特征。就上海综合指数而言,日平均收益率下降了近两成。与收益率的变化趋势相反,标准差则呈现上升态势,说明在金融危机深化之后,股市波动更加剧烈。以标准差来度量的波动性呈现很强的规律性。在每一个阶段,波动最大的均是周一。从表1中可以得到,除了周四之外,其余四天的波动性均强于金融危机深化之前。而且在金融危机深化之后,周一的平均收益远远高于平均水平,周二的平均收益远远低于平均水平。

表1收益率序列统计特征

对于深证成分指数而言,日平均收益率由金融危机深化之前的0.1176%,略微下降为金融危机深化之后的0.0116%.与上证综指的收益率相比较,可以得出,深圳成分指数在这两个阶段的收益率都明显的低于上证综指。

就波动性而言,标准差由金融危机深化之前的0.0258上升为金融危机深化之后的0.0272。可以看出,深圳成分指数与上证综指一样在波动性方面有相同的趋势,即股市的波动性更强,稳定性进一步减弱。比较数据可以得到,深圳成分指数的波动性在金融危机深化之前和金融危机深化之后都明显高于上证综指。

金融危机深化之前,平均收益率最高的是周三,而金融危机深化之后,平均收益率最高的是周一。与上证综合指数收益率序列相似的是,金融危机深化之前和金融危机深化之后,波动性最大的都是周一。

三、实证检验结果及分析

表2周内效应对照表

从表2可以发现上海综指和深证成指,在两个阶段中,上海综指都有显著地正的周一效应,而深圳成指都有显著的负的周二效应。我国股票市场带有比较明显的政策性市场的特点,再加上经济中存在着可以随时调度的巨额游资。这样,政策性股市与巨额游资的迭加效应导致了股票市场指数既能在不到一年里上涨100%,也能一个月内跌掉将近1000点。

特别是金融危机深化之前,中国股市的泡沫破灭,股市在低谷徘徊了很久,股民渐渐对股市失去信心。进入9月份之后,全球金融危机深化,中国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渐渐开始显现,资金吃紧。在此基础上,中央政府决定出台一系列政策来扶持股市。由于中央政府习惯于在周末的休市期间颁布各种法规制度,加之各上市公司也趋向于在周末宣布各种利好或者利坏的消息,这样,投资者在周一的交易决策是依赖于其在周五、六、日三天的信息,而不是如其他四个交易日那样只是基于前一天的信息。相对大量的信息会激励投资者作出数额相对大的买进与卖出,这样整体的股票指数值便在每个周一出现较大的波动。这样就可以解释,在前面对收益率序列的描述中,为什么波动最大的均为周一。由于金融危机深化之后,中央对股票市场的扶持,所以股票市场出现了很明显的正的周一效应。

同时,我们可以发现,在正的周一效应之后,往往跟随着很明显的负的周二效应。我们也可以理解为,金融危机深化之后,股民的心理更加脆弱,中央的利好消息并没有起到重建股民信心的作用,使得很多资金在获利之后疯狂出逃,出现了中国股市大涨之后必有大跌的情况。这种现象造成了股市消极因素的扩张和积极因素的削弱,对培养人们在走向市场经济时的投资意识是极为不利的,表明我国股票市场具有较强的投机色彩。这是一个市场尚不成熟完善的表现,也反映了在我国,人们还未能建立起市场经济体制下所应具备的投资意识。

总体而言,本文有如下的结论:金融危机深化之后,沪深股市的收益率都处于下降趋势而标准差处于上升趋势,即收益水平下降而波动幅度更大。金融危机深化之后,中国股市呈现正的周一效应。紧跟着显著地正的周一效应的是显著地负的周二效应。我们也可以理解为,金融危机深化之后,股民的心理更加脆弱,中央的利好消息并没有起到重建股民信心的作用,使得很多资金在获利之后疯狂出逃,出现了中国股市大涨之后必有大跌的情况。对广大投资者而言,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减少对股票的盲目侥幸认识,培养起应有的投资意识。同时政府也要加强健康引导,重建股市信心。

参考文献

金融危机的周期性篇6

论文关键词:宏观;审慎监管;货币政策;调控

0导语

为了保证我国经济金融发展的安全、稳定与效率,客观上需要建设审慎的金融监管体系。审慎的金融监管体系不否认金融监管,而是要加强金融监管,这种监管是建立在对尊重市场自的基础之上,是一种审慎的监管。同时要求有更为深入广泛的金融监管体系,这个体系应更多的从宏观角度对金融进行管理,尊重市场的调节和金融体系的效率,对市场的不完备进行补充。

1金融危机与宏观审慎监管的提出

1.1金融危机的爆发及原因评析

2007年引爆于美国的次级住房抵押贷款债券市场危机持续升级,影响逐渐加剧,最终演变成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全球性的金融危机。表面上看,此次危机爆发于金融体系最完善、金融创新最前沿以及金融理论和人才最丰富发达国家——美国,而且起端次级住房抵押贷款债券市场这一金融创新领域。危机似乎不同于八、九十年代爆发于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主要集中在货币和银行的危机。然而,imF前首席经济学家罗格夫等人根据有关金融危机的标准研究,通过将此次危机的资产价格、增长和政府债务等指标同二战以来发生的重大金融危机进行一系列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此次危机和以往的危机并无本质差别。

但是在客观忽略资产价格泡沫极度膨胀的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宏观经济理论,以及以资本监管为核心的微观审慎监管理论的指导下,形成的忽略金融监管的宏观政策框架,必然催生资产价格泡沫,积聚系统性风险,在金融体系内埋下重大隐患。泡沫一旦破灭,积聚的风险迅速释放,最终演变成全球性的金融危机,给实体经济造成巨大的冲击。

1.2宏观审慎监管的提出

危机爆发后,国际理论界和实务界都对金融监管进行了深刻反思。为维护金融稳定,金融监管变革在所难免。综合G20、FSB、BiS和imF报告文件来看,金融监管改革目的是保证金融稳定,防止类似的危机的冲击,预防系统性风险。

改革主要集中在六大块:

(1)增加资本和提高资本质量,同时改善流动性和缓冲机制,缓解资本监管顺周期性。

(2)改革薪酬制度,维护金融稳定。

(3)增强会计准则实效性。

(4)改善场外衍生品交易市场。

(5)对具有系统性重要影响的金融机构妥善处置。

(6)加强全球金融监管合作,强化遵循统一监管标准。其他方面还包括对冲基金、信用评级公司和证券化等方面的监管和改革。部分改革已在逐渐付诸行动并进行了效果评估,有些改革尚处在讨论和研究阶段,监管改革的机遇与挑战并存。

当然,以往的微观审慎监管对于保证单一机构安全,从而保护金融消费者(存款者和投资者)的利益有着积极意义。但是由于微观监管的固有弱点表明了其不仅强化了顺周期性并且未能有效防范系统性风险,在保证单个金融机构安全的同时却有可能最终导致整个金融体系的崩溃。因而需要加强宏观审慎监管。

“宏观审慎监管”的概念提出已久,地位也随着此次危机的爆发显着上升。“宏观审慎监管”目前尚无明确定义。据已有的文献来看,宏观审慎监管主要是相对“微观审慎监管”而言,金融监管当局从金融体系而非单一机构的角度实施监管,降低金融危机发生的概念,维护金融稳定,密切关注金融体系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宏观审慎监管同微观审慎监管在监管目标、最终目标、风险性质的对待、机构间风险暴露相关性的重要性和审慎控制的实现方式上都有着本质区别。

当前,金融监管改革依然处在成型阶段。为维护金融稳定,总的改革趋势将向立足于微观审慎监管的宏观审慎监管模式的方向发展。其主要的新特征将体现在逆周期性监管政策工具的选用和宏观审慎监管框架的构建。

2我国当前金融监管体系存在的不足与改良

2.1我国当前金融监管体系的形成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金融业的快速发展,我国的金融监管模式也在不断变革。总得来说,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1984年至1992年的统一监管体制时期,人民银行履行统一监管职能。

第二阶段为统一监管向分业监管的过渡时期。1992年10月证监会的成立标志分业监管的开始,1998年保监会的成立标志人民银行、证监会、保监会明确分工,分别对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进行监管的分业监管模式初步形成。

第三阶段为1998年后的分业监管体制时期。

其中2003年银监会的成立标志着我国“一行三会”为基本格局的金融监管体系最终形成,即分业多头监管的格局形成。为加强协调沟通、信息共享,形成安全有效的监管网络,监管联席会议制度被引入。2004年三会签署了《三大金融监管机构金融监管分工合作备忘录》,在明确各自职责分工的基础上,建立定期信息交流制度,经常联席会机制。然而监管联席会已长时间没召开,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目前主要由一位国务院副总理定期召开金融旬会来加强监管政策协调。

2.2我国金融监管体系的不足

尽管我国目前分业监管有利于提升监管专业化水平,有效防止了金融风险传染效应,但如同大部分分业监管模式一样,我国当前的监管体系存在不足。钱小安认为我国监管体系不足体现在监管重复与监管空缺并存、监管资源配置低效、监管协调机制较弱等方面。根据引发此次金融危机金融监管方面的缺失,从宏观审慎监管角度来看,我国金融体系存在三大方面的不足。

首先,缺乏稳健的宏观审慎分析平台。系统性风险的有效防范,必然需要对金融体系的数据信息进行整合、分析、检测和评估,发现金融系统不稳定性的来源,发出风险警示。这就需要一个专门的分析平台,一方面整合各微观部门的信息数据,另一方面同时整合分析宏观部门和微观部门的信息数据。而目前,我国并没有搭建这样一个平台。

其次,系统性风险防范不足,存在监管盲区。此次金融危机表明,由于缺乏对具有系统性重要影响的金融机构(集团)有效监管,致使这些金融机构过度承担风险,最终加剧金融危机程度。

最后,宏观审慎监管政策工具不完备。有效的金融监管需要先进监管理念的同时,还需要有效的完备的金融监管政策工具。而无论是在时间维度上的逆周期监管政策,还是在行业维度上的对系统性风险的有效监控政策,我国都存在不足。

2.3我国宏观审慎监管的框架构建

在前面的章节中我们分析提出了我国在金融监管上存在的不足,因此在我国未来的金融宏观审慎监管框架的构建中,我们要提出针对性的对策。总得来看,我国宏观审慎监管框架有赖于宏观审慎分析平台的搭建、宏观审慎监管政策工具的完善以及组织合理安排下的政策协调机制健全。

首先,搭建宏观审慎分析平台,建立预警机制。宏观审慎分析平台的构建,对系统性风险进行分析、评估和预警,对系统性风险的防范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在这一环节的构建大体可分为四步。首先确定平台,即明确微观和宏观数据整合分析的职能的具体承担部门,可以是“一行三会”当中一个也可以新建一个部门。其二,信息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平台构建后,相关职能部门就得强化对系统性风险相关信息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特别加强微观和宏观数据的有效整合,全面掌控系统性风险变化趋势。其三,系统性风险评估体系的构建。即从金融体系宏观层面又从银行、证券和保险等行业微观层面加强对系统性风险的检测与评估,加大各行业微观层面风险评估对金融体系宏观层面风险评估的支持力度。

第二,完善宏观审慎监管政策工具,建立危机处理机制。从时间维度上说,我国应完善包括逆周期贷款损失拨备和逆周期的信贷政策等在内的各种逆周期监管政策机制。同时,要加强对杠杆倍数的检测,从微观和宏观角度有效控制金融体系的风险过度承担。完善相机抉择机制,有效避免危机扩大和扩散。从行业维度上说,要加强对金融控股集团监管立法,完善对交叉性金融业务的监管政策工具,有效监管金融创新、金融衍生产品。完善危机处理机制,设计多层次的应急处理监管政策工具。加快建立存款保险制度。

最后,合理架构组织,健全宏观审慎监管政策协调机制。组织结构铺排,各部门政策协调是宏观审慎监管框架能否成功搭建的最关键因素。首先,系统性风险信息的获得、预警机制的建立、宏观审慎监管政策工具的设定需要各部门明确职责并加强沟通协作。其二,宏观审慎监管政策的制定和执行需要各部门的密切配合。组织架构设定对宏观审慎监管的效果有极大的影响。我国宏观审慎监管框架中的组织安排,首先是确定宏观审慎分析平台,作为宏观审慎监管总的召集人;其次是三会要加强对各自监管行业的宏观审慎监管和微观审慎监管结合意识;其三,要加强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同宏观货币政策之间的协调;最后,宏观审慎监管政策实施部门要加强同人民银行、财政部以及发改委等部门协调,制定科学的监管政策并有效执行,提高监管水平和效率,维护宏观金融稳定。

3宏观审慎监管与货币政策调控的联系

在金融监管中,有一项监管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即银行监管。这是由于:首先,银行业在金融体系占主体地位。其次,在各类金融机构中,银行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也是最容易引发金融危机的部门。因此,作为我国货币政策执行机构的中央银行——中国人民银行的监管必然在宏观的金融监管中占据极其重要的作用。

而在新的金融机制改革中,基于对资本充足率监管的要求,必然要改革在此前大行其道的硬约束监管机制。但在当前的新的金融运作形势下,对于资金的过于严格的监管可能会导致雁行的信贷减少,进而导致整个社会总投资的下降,这自然不是金融监管希望的结果。

但是在新的宏观审慎的监管机制下,政府实行货币调控政策则可以利用这样较为完整系统的机制来进行整体的调控,不仅可以提高货币政策在有效引导国民经济向更好的发展方向上进步,还可以在这一较为拔高的视角上有效的规避一些金融风险,更加有效的将我国经济引导至又好又快发展的康庄大道!

4结语

金融危机的周期性篇7

【关键词】公允价值;顺周期;金融危机

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使得金融监管问题再一次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对于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除了理论界与各国政策制订层面指出的华尔街金融创新过度、美国金融监管制度缺失以及美国产业空心化等众多原因之外,全球普遍采用的公允价值会计计量方法存在的缺陷也备受关注。理论界普遍认为,公允价值会计计量方法加剧了金融资产的波动,助长了金融体系的顺周期性,而这种顺周期性则是金融危机以及金融体系系统性风险爆发的罪魁祸首。金融危机之后,围绕如何改进与完善公允价值会计计量方法,降低由于会计计量方法的缺陷而加剧金融资产价值波动的风险,成为世界各国会计理论与实务界研究的重要问题。

一、公允价值会计计量加剧了金融机构财务报表波动

公允价值会计是目前世界各国会计广为采用的计量方法。与传统的历史成本计量的会计相比而言,这一方法能够对计量的资产做出更加及时的反映,并使收益更加真实和全面,更加符合会计里的配比原则要求,对于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与时效性有更好地保障,对于企业资本保全也能够产生积极意义,因此具有较大的优越性,能够更好地适应经济与金融全球化背景下金融创新的需要。2006年我国企业会计制度改革之后,这一计量方法得到全面引入,对我国企业会计核算以及金融资产计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但是,金融危机后,公允价值会计备受指责。西方国家金融界指出,由于对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资产支持证券(aBS)和抵押债务债券(CDo)等次贷产品按公允价值计量,金融机构在不同的会计时间对金融资产按照其市场价值进行调整,并确认了大量尚未实现(unrealized)且未发生现金流(non-cashflow)的损益。在金融市场上升周期中,大量正收益助长了投资者盲目的信心,进一步推动金融资产泡沫的形成;而在金融市场下降周期中,大量负收益则扭曲了投资者的心理,加剧了金融市场的恐慌,造成投资者恐慌性地抛售持有次贷相关金融资产的金融机构股票。在美国金融危机中,投资者的恐慌心理和非理性的投机行为导致次贷产品价值雪崩,这逼迫金融机构只能不惜代价地降低这些金融产品的风险暴露,最终导致本来就已经是脆弱不堪的次贷产品市场走到了崩溃的边缘,这又造成金融机构反过来又在账上进一步确认金融资产的减值损失,最终导致账面上的损失进一步加大。有学者指出,公允价值会计计量的前述“反馈效应”(feedbackeffect)形成了可怕的恶性循环,加大了金融资产的波动性并进一步放大了金融市场的风险。

我国政府2006年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的应用范围已经基本涵盖了我国的上市公司和非上市的大、中型企业,我国金融机构也包含在内。《企业会计准则》共38项具体准则,运用了公允价值计量方法的有17个。以与我国金融机构相关性最强的四项金融工具会计准则——《金融资产转移》、《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金融工具列报》和《套期保值》为例,这四项准则对金融工具采用了“四分法”,即根据企业购买和持有金融工具的意图和能力把金融资产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以及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对于金融负债,《企业会计准则》采用了“两分法”,把金融负债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和其他金融负债。这些准则的应用,由于对应的金融资产与负债需要根据市场的最新价值进行调整,因此资产负债波动进一步明显,损益波动性也随之增强。

二、公允价值对金融危机放大的影响分析

美国金融被不断放大的原因错综复杂,仅从公允价值会计计量的影响来看,由于不同资产市场间具有不断增强的传递性,公允价值计量方法在金融市场本身存在的“金融加速器”基础上,又加入了“会计加速器”,这导致金融市场的波动性进一步增强。

首先,金融市场的“混响效应”(reverberationeffects)导致公允价值进一步放大金融危机。随着金融市场复杂程度不断提高,不同金融市场之间的联系进一步加深,不同金融市场之间的关联性进一步增强,这使得金融危机因素很容易从信贷市场传递到资本市场、从资本市场传递实体经济,从而导致众多金融市场以及金融市场与实体经济之间产生混响效应。当不同市场之间的这种混响效应超过了结构稳定性和金融市场脆弱性之间的极限值时,金融体系的脆弱性便会导致金融体系发生崩溃。对于金融机构而言,公允价值的运用,使得其内部估计也存在市场波动性因素,特别是对于证券公司、商业银行而言,由于存在信用风险,其持有的证券化产品收益率波动性极强,市场的和企业内部的波动因素同时增加了这种波动性。

其次,公允价值的运用严重削弱了金融机构在危机爆发后的自我修复功能。由于金融机构本身存在对监管资本的要求,这种监管资本要求已经被很多的学者证明存在顺周期性,即在经济上升周期中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机构资产价值上升,资本相对充足,因此其面临的监管资本环境也相对宽松,这刺激金融机构的业务规模扩张,如商业银行信贷规模扩张、证券公司以及基金公司投资规模扩张;而在经济下行周期中,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机构资产价值下降,其临西充足性下降,因此其面临的监管资本环境也相对严格,这导致金融机构业务规模收缩,增加了金融体系的脆弱性,使得金融风险的影响会被进一步放大。以商业银行为例,公允坐计量下会计准则对交易账户和银行账户确立不同的计量目标并提出不同的计量要求。对于交易账户而言,宏观经济景气时期,证券资产价格非理性上涨,泡沫不断积累,此时采用公允价值对交易账户内的交易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进行计量,导致银行确认的利润大幅增加,进而提高了其资本充足性,而银行资本充足又会导致其购买更多证券资产,进一步推动泡沫膨胀。而在宏观经济低迷时期,证券资产价格出现非理性下跌,此时公允价值会计对交易账户中的前述资产计量,会使得商业银行确认大量的估计损失,进而侵蚀其资本,而这又会导致其抛售资产,加快泡沫的破裂。

三、公允价值会计计量的改进与完善

针对前述由于公允价值计量导致的金融机构财务报表的波动并进而导致金融体系的顺周期性,有很多的金融机构建议应该全面取消公允价值会计计量。但更多的是认为应该在现行的公允价值会计计量方法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完善与改革。金融危机以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以及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等国际会计准则机构在坚持公允价值会计计量方法基本前提不变的基础上,纷纷提出改革与完善公允价值会计计量方法,以减少由于会计计量方法导致的金融机构财务报表波动进而加剧金融机构的顺周期性。在这些方法中,包括对金融资产进行重新分类,允许金融机构在特定的情况下对部分金融资产改为按摊余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允许金融机构在特定条件下用未来现金流动贴现模型对类似于mBS、CDo、aBS等资产进行估值。特别地,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提出对全部金融负债与金融资产全部采用公允价值计量,不再区别各自内在的属性,以降低由于金融资产计量方法不一致而引起的报表波动。而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则提出将原来的金融资产改为按公允价值计量和摊余成本计量两个类别。同时,对于商业银行的贷款计提方法,普遍认为应以“预期损失模型”代替以前的“已发生损失模型”,以对金融体系可能存在的风险而导致的业绩波动进行提前预判,减少由于市场变化导致的金融机构财务报表过度波动。这些方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少金融机构财务报表的波动性、缓解其顺周期性,但是却给金融机构提供了更大的主观能动性,为其创造了更大的盈利空间,会计机构的独立性势必会受到影响,因此其效果仍然有待进一步检验。

虽然我国金融机构乃至我国各类企业引入公允价值会计计量方法时间并不长,但是面对金融体系有可能由于公允价值会计计量导致的财务报表波动性以及金融机构的顺周期性,我国仍然应该根据国际有关会计准则委员会对公允价值会计计量方法改革的有关做法完善我国会计准则与制度。目前,我国最需要加强与做好的工作主要包括以下方面:首先,进一步做好资产估值的技术工作,重点解决在恶劣的市场行情下如何对金融资产价值进行评估的问题。金融市场平稳情况下估值并不困难,但是在金融市场泡沫严重累积以及金融市场价格快速下跌的情况下,金融资产估值的重要性犹为突出。我国应参照其他国家做法,运用金融工程的相关理论与方法,以历次金融市场剧烈波动时的数据为基础,构建科学合理的估计模型,以解决由于估值带来的金融机构财务报表过度波动。其次,在资产损失确认方面,我国应加紧研究以“预期损失模型”代替“已发生损失模型”。只有损失计提方法与模型合理,金融机构的利得才能真正科学和合理,才能应对不断变化的金融市场行情对其未来可能造成的损失。特别是对于证券行业与证券投资基金而言,这一问题犹为明显,因为这些机构金融资产比重非常大,而正确确认这些机构可能发生的资产损失对于保持其经营稳健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我国也应该从会计信息披露方面完善公允价值会计计量方法。金融资产价值往往在一个会计期间会发生较大的波动,但是目前我国只披露期末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对于期间的公允价值变动幅度则不披露,导致信息披露并不完整。我国应增加公允价值波动幅度相关信息,提高信息的完整性,为投资者提供更加科学合理的信息依据。

参考文献

[1]黄世忠.公允价值会计的顺周期效应及其应对策略[J].会计研究.2009(11):23~29

[2]钟伟,顾弦.从次贷危机看公允价值与金融周期波动[J].武汉金融.2009(5):10~14

[3]张智飞.证券投资风险的生成机制与防范[J].武汉金融.2009(3):35~37

金融危机的周期性篇8

一是货币当局应更加关注金融市场的失衡问题。长期以来,包括美联储在内的大多数中央银行认为,央行只应该关注通货膨胀,而对资产泡沫和金融市场失衡普遍采取一种放任的态度。从某种意义上,它们过度相信金融市场的自我调节和修正能力,也低估了资产泡沫和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这一观念在金融危机之后已渐渐遭到摈弃。

二是金融监管对宏观审慎观念的引入。传统银行监管体系着重于对单个银行的监管指标,比如以资本充足率为核心的巴塞尔协议一版和二版(分别简称为巴i和巴ii)在计算最低资本比率要求时,只考虑了单个银行资产的风险,而忽视了由金融机构群体效应导致的系统性风险以及风险的动态变化。在改进后的新巴塞尔协议(巴iii)中,相应地加入了两个新内容:对系统重要性银行的额外资本要求和逆周期的资本要求。

逆周期监管思路认为,在金融体系的周期里,虽然问题的爆发(如资产泡沫的破灭和银行不良贷款率的上升)出现在金融或经济周期的下行期,但是问题的积累却往往发生在周期上行阶段。

根据国际清算银行的研究显示,当一个经济体的信贷增长大幅超出正常的速度或资产价格(尤其是房地产价格)上涨过快时,该经济体在未来两三年出现银行危机的可能性会大大增加。因此,逆周期的监管理念强调防患于未然,要求银行体系在经济的上行期提高各项监管指标的要求,以用于提高银行业在经济下行阶段的稳定性。

在新巴塞尔协议中,两项新的要求体现了这一逆周期的监管思路。一是规定银行必须额外预留2.5%的储备资本(capitalconservationbuffer),二是监管当局可以随周期的变动酌情要求0-2.5%的逆周期资本(counter-cyclicalcapitalbuffer)。

新的规定远非单纯地提高资本比率要求,而是希望通过逆周期的监管要求“熨平”金融市场的大幅波动,以此防止对实体经济造成的动荡。换句话说,逆周期监管要求银行在经济扩张时期增加资本,但是银行资本充足率下降在经济下行时期应该是一个正常的现象。

尽管如此,在现实中大部分国家似乎正在重复银行体系顺周期的老路。过去的两三年内,全球经济增长大幅放缓,但银行业的资本充足率不但没有下降,反而大大提高了。银行选择持有更高的核心资本和缓冲资本,以表明它们是更稳健、更强大的金融机构。欧美的监管机构纷纷推出更严格的监管措施,以掩饰金融危机发生之前的监管疏漏和未能预测危机的无能。压力测试的结果往往导致更高的计提资本要求。

政客们也纷纷将矛头指向大银行,以安抚大众不满和赢得选民支持。评级机构推波助澜,对银行业降级更多体现的是当前的困境而非银行度过整个经济周期的能力。这造成的直接后果是,银行业在放贷方面更加谨慎,银行去杠杆化的过程更加深了实体经济的低迷。

而一旦经济重新步入增长期,我们似乎也不能保证能按逆周期监管的思路加强管理。历史的经验显示这方面的集体性失忆是惊人的。整个监管的历史往往是以危机作为起点、以危机作为结束。当经济好转的时候,银行业会重新恢复对风险和回报的追求,会出现新的金融创新产品以规避监管要求。在经济增长和财富增加的情况下,监管者和政客们很难会挺身而出推出不受欢迎的监管要求。金融市场也会重新弥漫乐观的气氛,评级机构和市场纪律仍然可能会有缺失,从而酝酿下一轮的危机。

从根本上说,监管是希望在效率和稳定之间寻求一个最优的平衡。以资本要求为例,资本要求固然可以提高银行体系的稳定性,但是资本是有成本的。银行业的最主要的功能是在资金供给方和资金需求者之间发挥中介的作用。

一味地提高资本要求不可避免地会提高资金的运行成本,并削弱银行在实体经济中的剂作用。在当前全球经济再次面临衰退风险的情况下,政策制定者更应关注如何发挥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作用,而非仅是推进危机后的惩罚。

金融危机的周期性篇9

未来的欧盟金融体制改革会继续突出系统性风险的重要性.强调通过宏观审慎监管来检测和评估整个经济和金融体系宏观发展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对金融稳定具有关键性和决定性的风险。与此同时,继续强化微观审慎监管.弥补监管漏洞。欧盟金融监管系统赋予了欧盟监管局法人地位.并授权其制定一整套趋同规则和一致性监管方式以及具有约束力的技术指标。收集微观审慎监管信息,以确保欧盟金融监管机构之间的合作、微观监管方法的一致性以及微观监管力度的强化。另外,宏观监管与微观监管的协调将是金融监管改革的发展方向.欧盟也将更加关注二者之间的配合和互补。欧盟系统风险委员会与欧盟金融监管系统需要密切合作.这在系统性风险的信息收集和风险预警信息的方面尤为重要。微观监管层面的欧盟监管局和各成员国央行以及成员国本身。必须配合宏观监管层面的欧盟系统风险委员会的信息收集工作。向后者提供满足其系统监测目标所需的信息。

研究制定金融监管的逆周期政策

首先,推进银行资本监管的逆周期改革。具体做法包括:建立逆周期的资本缓冲机制。通过在经济繁荣时期较高的资本缓冲以保证在经济萧条或者存在危机形势下的最低资本要求;进行具有前瞻性的压力测试。以消除各种依赖部分数据进行的测量方法所存在的滞后性;依据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巴塞尔协议Ⅲ)的标准进一步加强资本和流动性监管,在注重资本质量的同时提高资本质量,扩大资本监管的风险覆盖面。建立流动性风险量化监管标准,加强单家银行以及银行体系维护流动性的能力。其次,推动贷款拨备计提制度的逆周期改革。将提高拨备的要求纳入监管框架、财务报告以及企业风险管理和激励机制中,鼓励按照信贷周期实行贷款计提。未来的贷款拨备逆周期改革将在巴塞尔监管委员会与会计制度机构协调统一、确立有关贷款拨备的标准、预期损失的确定以及动态贷款拨备的方法选择等方面予以突破最后,实施估值与杠杆率的逆周期改革。在危机爆发前,投资银行持有高杠杆性的表外资产。结构性衍生品的杠杆作用形成了资产负债的期限错配并导致系统性风险不断积累.而且广泛采取的市场敏感定价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杠杆的顺周期性。因此,可以通过引入杠杆率指标、减少对传统风险定价模型的依赖以及修改当前会计准则的有关要求等方式推进估值和杠杆率的逆周期改革。

进一步发挥中央银行在宏观审慎监管中的作用

欧洲中央银行在整个欧盟宏观审慎监管中具有特殊地位。欧盟最为重要的l5国中只有卢森堡和丹麦的央行不参与银行监管。其余央行要么本身就是监管者,要么比较深地介入银行监管事务。因此,在当前形势下中央银行将在欧盟宏观审慎监管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推动欧盟金融监管一体化进程

从制度上遏制金融危机的发生和蔓延。首先。欧盟经济一体化趋势对欧盟金融监管框架提出更高的要求。金融一体化的深入和监管一体化的滞后使得危机在欧盟国家迅速蔓延。分散化的监管不利于巩固欧元在国际货币金融体系中的地位。因此,为维护世界对欧元的信心,欧盟成员国需要克服自身利益冲突。推动欧盟监管一体化的改革进程。另外,在欧元区范围不断扩大和欧元区实施单一货币政策的情况下,欧盟成员国金融监管机构各自为政的现状必然会影响彼此之间的信息交换和行动协调,难以及时对金融体系中的系统性风险作出预警,并容易在国际危机发生时出现各扫门前雪的情况,从而让金融市场投机者有机可乘。加剧金融危机的蔓延。最后,金融危机后欧盟开始加强对大型金融集团尤其是银行业的监管力度。而欧盟银行业的国际化趋势正在加快,银行欧洲化进程远超过其在海外的扩张速度.泛欧银行已成事实。与此同时,跨境银行提供的金融服务日益扩张,金融产品创新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同时也使风险在各国间的传导效应增强、范围扩大。而欧盟金融监管一体化有利于改善跨境风险管理仍处于分割状态的现状,并降低监管成本。信息传递、速度和有效性在危机处理方面至关重要.集中决策是危机处理的有效方式。因此.金融危机的爆发在很大程度上会加速欧盟金融监管一体化的进程。

欧盟金融监管改革对我国的启示

金融危机的周期性篇10

关键词:次级贷款;金融危机;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

2007年4月爆发的次贷危机,以美国新世纪金融公司(美国第二大次房贷公司)破产事件为标志,由房地产市场蔓延到信贷市场,进而演变为全球性金融危机。此次危机波及到全球,由于美国金融机构把次级贷款打包成债券,大量出售给国际投资者,包括我国的一些金融机构。而且金融危机对美国经济实体造成影响并促使美国调整宏观经济政策,而在全球化不断深化的今天,美国的经济政策调整必然会跨越国界,传导到全世界,这必将对世界经济产生更为深远的影响。因此,在此背景下正确审视这次金融危机,探讨其产生的机理和原因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关于金融危机原因的探讨

关于这次金融危机产生的机理和原因,国内外学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形成了不同的观点和看法。笔者根据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吴晓求教授关于“制度说”、“政策说”、“市场说”和“周期说”的提法,将学术界学者的观点归纳总结如下:

(1)制度说。“制度说”认为,高度自由、过度竞争的经济制度和金融体系是全球金融危机产生的制度原因。大卫?科茨认为,此次美国次贷危机的根本原因是新自由主义的资本主义。因为,解除管制是新自由主义的资本主义的一个重要特征,没有国家严密监管的金融市场是非常不稳定的。日本共产党中央前主席不破哲三谈到国际金融危机对当今资本主义和世界社会主义的影响时指出,国际金融危机的性质是金融危机与生产过剩的结合,其根源是新自由主义的泛滥。李鹏程指出,次贷危机的深层次意思就是过度宽松的经济政策,即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此次金融危机就是由先前一阶段的次贷危机所引起的,而次贷危机产生的源头又于政府“放任经济、任其发展”的新自由经济政策密切相关。

(2)政策说。“政策说”认为,长期的低利率和宽松的货币政策是全球金融危机形成的政策基础。许小年指出,美联储所发行的货币超出实体经济的需要,金融机构的钱太多了,再加上对对冲基金监管不力,最终成为次贷危机的罪魁祸首。甄炳禧认为,美国次贷危机起源于近年来美国次贷市场的过分膨胀,是近些年来其国内积累的金融和经济风险不断释放的结果,也与金融创新、金融全球化及西方货币政策相关。美国的货币政策和与此相关的美国房地产行情的变化也是次贷危机发生的重要因素。孙音则指出,自2000年起美联储屡次降低利率来刺激经济鼓励消费,致使美国国内出现过低的储蓄率、长期的消费热潮、进口不断增加以及长期的经常性收支恶化,而美国之所以可以按照这种形势维持经济的繁荣,其最主要的原因是当前全球经济的严重失衡和不对等、不均衡、不稳定的国际货币体系,尤其是以美元本位制为特征的国际货币体系,存在着内在的重大缺陷。

(3)市场说。“市场说”从更微观的角度分析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他们认为,金融的过度创新和监管的相对滞后,金融工具的结构化、衍生性和高杠杆趋势,导致了金融市场过度的流动性,加剧了金融体系的不稳定程度,是这次金融危机产生的直接原因。王胜国指出,美国政府为刺激经济复苏的宽松的货币政策促使了次级抵押贷款的迅速增长和美国居民的过渡消费,造成了资产价格泡沫;监管制度的漏洞和监管手段的不足使金融体系的风险逐步积累,是导致此次危机的主要原因;华尔街的经济精英们违背信用原则,漠视风险控制,缺乏制衡机制,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迷狂中陶醉,将社会责任抛诸脑后;美联储为抑制经济过热和稳定通货膨胀预期大幅度地提高利率的货币政策,直接促使这次次级抵押贷款偿付危机的爆发。而究其根源在于金融创新中对于信用风险的控制不当。

(4)周期说。“周期说”认为,这次金融危机是全球经济长周期的一种反映,是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以来全球经济结构、贸易结构、金融结构大调整在金融体系上的一种必然反映。它是对国际经济金融体系中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之间严重的结构性失衡的一次重大调整,以实现资本市场、金融资产在规模和结构上与其赖以存在的实体经济相匹配。在上述四种说法里,吴晓求教授比较倾向的就是“周期说”。并且他认为,“百年一遇”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只会发源于美国、发端于华尔街。因为,在那里,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现代金融),无论在规模上,还是在结构上都已严重失衡,华尔街的极端利己主义行为把这种失衡推向了极端,从而使金融危机一触即发。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建中央主席成思危认为,美国金融危机并不单纯是监管不力,如果从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深刻分析来看,实际上是虚拟资本过度膨胀的结果。

除了这几种主要的原因分析之外,还有的学者提出过度消费说,委托链过长说、流动性过剩说等不同的理论。

2基于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成因再探讨

上述关于金融危机产生原因的分析,分别从不同的视角阐释了危机的成因。各位学者虽然都提出了自己的独特看法,每种分析也都具有一定的解释力,但是都只是分析了金融危机的表面原因或者具体原因,并没有揭示出当前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或者深层次原因。因此,我们要从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视角透析当前金融危机的本质,揭示危机背后的深层次原因。

虽然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没有在完整系统的专着里给我们呈现,但是马克思早在19世纪40年代就已经开始研究资本主义周期性的、普遍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而《资本论》的写作并问世,标志着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完成。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写道:“资本的生产过剩,仅仅是指可以作为资本执行职能即可以用来按一定剥削程度剥削劳动的生产资料——劳动资料和生活资料——的生产过剩;而这个剥削程度下降到一定点以下,就会引起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混乱和停滞、危机、资本的破坏。”可见,马克思认为,经济危机的实质是资本生产相对过剩引起的危机。这里特别要强调的是“相对过剩”,它是针对“绝对过剩”而言的。马克思又指出:“生活资料和现有的人口相比不是生产得太多了。正好相反,要使大量人口能够体面地、像人一样地生活,生活资料还是生产得太少了……但是,要使劳动资料和生活资料作为按一定的利润率剥削工人的手段起作用,劳动资料和生活资料就周期地生产得太多了……不是财富生产得太多了。而是资本主义的、对抗性的形式上的财富,周期地生产得太多了。”可见,生产相对过剩的经济危机的社会基础和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即不断扩大的社会生产能力与相对有限的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

资本主义当代危机的产生流程是:资本制度的内在矛盾——两极分化——有效需求不足——生产相对过剩——透支消费——违约率上升——经济危机——淘汰过剩生产能力——回到起点。通过增加透支消费、违约率上升两个环节,一方面延迟了危机;另一方面生产过剩不再直接表现为有效需求不足,而是表现为有效需求旺盛,甚至表现为有效需求“过度”(透支消费)。可见,其实质仍然是马克思早已指出的“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自从“9?11”事件后,美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房地产市场繁荣,次贷机构为了获取利益,大量发放次级抵押贷款。当美联储为了避免通货膨胀而提高利率时,借款人无法正常还贷,导致了危机的发生。这种透支消费,正是由于消费者消费能力有限,而资本家要获取高利益,所以低估风险,盲目发放贷款,其根本目的就是为了缓解生产过剩。所以,透支消费,只不过是将危机从当时推迟到了未来。

可见,正是由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才导致了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的矛盾。这也就引发了生产无限扩大和消费能力落后的矛盾,出现了消费能力不足,导致生产过剩。由此引发了透支消费,出现了违约率上升,引起了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波及到全球之后出现了当前的金融危机。按照马克思的逻辑,只有用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实现生产关系的根本变革才能最终解决这个对抗性矛盾。这也就揭示了只要资本主义制度存在,经济危机仍将继续甚至更加频繁,资本主义也终将走向穷途末路。

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是一个科学的理论,它把握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规律,从本质和根源上说明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发生的必然性。对今天而言,它仍然具有重要的价值。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我国市场经济基本保持稳定发展,事实证明了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科学发展观是经得起考验的。

参考文献

[1]大卫?科茨.美国此次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是新自由主义的资本主义[J].红旗文稿,2008,(13).

赵静.日共前主席不破哲三谈国际金融危机对当今资本主义和世界社会主义的影响[J].当代世界,2009,(5).

李鹏程.新自由主义与经济危机[J].知识经济,2009,(9).

许小年.次贷危机罪魁祸首是格林斯潘[DB/oL].

甄炳禧.透视美国次贷危机及对我国的启示[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7,(11).

孙音.美国金融危机爆发的深层原因探究[J].北方经济,2009,(5).

王胜国.全球金融危机的缘由及其主要经济理论的反思[J].商场现代化,2009,(4).

吴晓求.关于金融危机的十个问题[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9,(1).

成思危.分析金融危机还是要回到马克思[J].中国改革,2009,(1).

[10]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