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高中地理教学安排十篇高中地理教学安排十篇

高中地理教学安排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3:44:41

高中地理教学安排篇1

关键词高等学校课程表编排科学性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

theartofCollegeCurriculumSchedule

LiYuna

(GuangzhouCollegeoftechnologyandBusiness,Guangzhou,Guangdong510850)

abstractthecurriculumistheteachingorganizationbasis,forthestabilityoftheteachingorder,strengthentheteachingmanagement,isveryimportanttoimprovethequalityofteaching,tocultivatethetalentsofall-rounddevelopmentplaysasignificantrole.Layoutprincipleofcurriculumschedulemustfollowthehumanizedandscientific,asfaraspossiblefrombothreasonableandscientificcurriculum.

Keywordscollege;curriculum;planning;science

1科学合理编排课程表的意义

(1)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取决于上课的高效率,合理的班级课程表应该体现学生学习时间、地点的合理安排及课程的合理搭配,应该使学生一天乃至一周都能保持上课的高效率。(2)有利于学校教学资源的合理配置,节省开支。近年来,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教学资源紧张,给编排课表造成了很大的困难。课程表的合理安排,有利于提高教室、实验实训室等相关教学资源的利用率,降低办学成本,提高办学效益。(3)有利于提高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保证教师教学水平的发挥。教师上课时间安排均衡,能防止教师工作过度劳累。教师保持较好的精力和体力,有助于教师教学水平的发挥,也有利于教师工作积极性的提高。(4)有利于教学管理正常运行。科学、合理的课程表能够减少教学计划执行过程中的调课现象,降低调课率,保证课表的严肃性,稳定学校的教学秩序。

2科学合理编排课表的原则

2.1人性化原则

编排课程表要“以人为本”,遵循教育教学规律。课程表安排要有利于教师“教”和学生“学”,充分体现人性化原则。人性化原则具体体现在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

2.1.1教师方面

(1)在给任课教师安排课程时要注意新老结合,做到以老带新。老教师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年轻教师在上课方式、方法方面经验不足。以老带新好处在于老教师能在教学过程中发挥传帮带作用,整体提高教学水平。(2)在安排课表时要充分考虑教师的特殊情况。在不影响课表合理性的基础上,适当地考虑任课教师的合理要求,以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如给正处于孕期的教师安排课室时应尽量安排至楼层较低的教室。给老教师安排课程表时应尽量安排在同一课室,方便记忆。对于住址离校较远和需要接送小孩上学的教师,应在原则范围内予以照顾,尽量做到让每位教师都能愉快安心地进行教学。(3)尽量照顾外聘教师的上课时间,让其乐于接受教学任务并认真完成教学任务。

2.1.2学生方面

(1)注意理论课和实操课的编排时间不要相隔太长,同时要严格按照人才培养方案的课时分配进行合理安排。这样一方面可以保证学生学习知识的完整性,另一方面可以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通过实战训练,教师能较好地了解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达到专业的教学目标。(2)同一门课程,在一周内要有适当的时间间隔,以便于学生复习、预习,教师有时间备课和批改学生作业。(3)同一门课程,在一周内不要过分集中或分散,每天最多安排两学时,尽可能减少一门课程连排三节的做法。课程周学时超过两学时的,要隔天排课。对于每周为3学时的课程进行单双周排课,避免学生产生厌倦情绪,确保教学质量。(4)编排课表时,要考虑给各教研室空出共同的时间段开展教学研究和集体备课。这个共同的时间段,学生可以充分利用来开展“第二课堂”活动。(5)避免一天内课程较多,保证课业的均衡性。编排课程表时,要根据一天乃至一周内学生精力的变化曲线进行课程安排。上午学生精力充沛,因此专业性强、理解力强的课程一般应安排在这一时间段。问题及实操类课程一般安排在下午。(6)合班授课力求课程编号、课程学时及教学要求一致。相同专业或同一学科门类的专业班级要优先考虑合班授课。普通教育课、学科课和专业课安排合班上课时,一般以两个班合上为宜,讲座、报告会可以跨年级、跨学科、跨专业进行。

2.2科学性原则

在分配课程时要注意结合教师的专业特长来分配课程,做到知人善任,使事得其人,人得其所,使工作(下转第20页)(上接第15页)更有成效。这样,也能避免因教学效果不佳而引起学生反感或投诉。同时一个学期内安排给每位任课教师的课程不宜过多,建议一个教师一学期最多担任两门课程。太多课程会增加教师工作量,导致教师分身乏术,自然就很难保证教学质量。

3合理编排课程表需要掌握的关键要点

3.1提高排课效率和排课准确率,必须应用现代化手段

随着高校的扩招,学生人数和教学班级也随着增多,影响排课的因素也就越来越多,排课也显得愈发复杂,给课程表的合理编排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传统的手工排课显然不能适应大规模的教学安排,因此采用现代化的手段进行排课势在必行。目前我校课程表的编排采用高校教务管理系统软件与教学管理人员手工编排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力求科学、合理。

3.2掌握科学的排课顺序是合理编排课程表的前提

课程表的编排应遵循从难到易、从多到少的顺序。首先编排合班上课和有特殊要求教师的课表;其次,编排任课班级多、课头多、需要实验实训场地和跨校区上课教师的课表;再次,优先编排外聘老师的课表;最后,再编排其它的课程。

3.3课表初排后的校对是编排合理课程表的保障

虽然高校都采用现代化的手段进行排课,但由于各式各样的原因仍然无法实现课程表的最合理化。课程表有错漏容易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课表初排后的校对尤为关键。检查时要头脑清醒、思路清晰。检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检查是否有漏排,错排的情况。(2)重点检查学生班级课表和教师个人课表是否符合教学规律、是否科学合理;对于不尽合理的地方进行微调,直至最优化。(3)细节问题的筛查。主要查看开设课程的校区是否正确;查看教室容量是否足够;查看因课程更换而调换的课室是否相隔太远。发现教室、教师上课时间地点安排有冲突的要及时进行调整。课表一经确定,任何人或单位不得擅自更改上课时间和地点,以保证课表的严肃性,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

4结语

只有科学地安排课程表,学生才能合理利用和安排时间参加社会实践和文体活动,才能保证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只有科学地编排课程表,才能保证教师教学水平的发挥,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最终,达到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目的。课程表编排工作是教学工作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课程表安排的合理性和科学性,直接关系到教学秩序的稳定和教学质量的提高。为此,高校要加强对教学管理工作队伍的培训力度,同时改善学校的教学资源的软硬件,促进学校教学管理水平的整体提高。

参考文献

[1]李柏.学分制条件下独立学院课表编排若干问题的探讨[J].大学教育,2013.24.

[2]林怡仙.关于高等学校课程编排的几点思考[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2.4.

高中地理教学安排篇2

【关键词】安宁市;高中排球;影响因素

0前言

排球运动是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形式的多样性,安宁市这样经济不算落后的城市,学校应该有效利用政府投入的教育资金搞好学校素质教育和文化教育。要体现出安宁市高中排球运动的开展状况就得进行调查,并研究影响安宁市高中排球运动发展的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对此做出合理的建议为安宁市体育发展提供一些帮助。

1研究的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对安宁市4所普通高级中学排球运动开展状况和影响因素进行调查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撰写本文通过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学校图书馆查阅相关信息,进行了系统的归纳和分析,为本文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和解决问题的思路。

1.2.2问卷调查法

向安宁市4所高中的学生进行发放抽样调查问卷每所学校125份。

表1总的发放、回收和有效率见下表

1.2.3数理统计法

在回收的问卷访问的数据中,运用了excel等软件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2调查结果与分析

2.1安宁市4所高中排球运动开展现状

2.1.1安宁市4所高中排球课的开展现状

(1)从表2中的数据反映我们可以清楚看到在所调查的4所中学里,在体育课的教学内容中没有设排球课的有3所占75%,开设排球课有1所占25%,所以安宁市4所高中开设排球课情况不是很好。

表2安宁市4所高中排球课开设状况

表3所示,安宁市4所高中里每学期排球课时超过8个课时的学校没有。3所排球课在4个课时,课时4-6课时的有1所,排球运动是一种以技能为主的球类运动。由于课时的不足使学生难于完全的学会排球运动的基本动作技能,所以削弱了高中生对排球运动的兴趣和参与排球运动的积极性。

表3安宁市4所高中排球课课时情况(n=4)

2.1.2安宁市4所高中排球场地状况

具备较好的场地和器材条件是一个学校开展体育教学和体育运动的最基本的条件。不仅保证了体育课能顺利开展并能激发学生的对排球运动的兴趣和积极性。表4得出安宁市学校排球场地的缺乏,所以限制了排球运动在安宁市的发展。

表4反映出安宁市高中学校排球场情况(n=4)

2.1.3安宁市4所高中的学生参与课余排球运动的状况

(1)安宁市4所高中学生课外排球活动的次数

从表5的数据中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安宁市高中生参与课外排球运动的情况不容乐观。

表5学生每周参与排球运动次数情况(n=436)

(2)学生参与课外排球活动的场地

表6学生参与排球运动的场地(n=436)

经调查出表6显示安宁市大部分参与排球运动的学生是在学校里的篮球场上。说明安宁市高中的排球场地的缺乏,所以削弱了学生对排球运动的兴趣、积极性。

2.2影响安宁市4所高中排球运动开展的主要因素

安宁市4所高中的排球运动发展都有同样的特点就是校领导对素质教育的不够重视、排球器材、场地等因素的影响。特别是领导层的态度对高中开展排球运动的影响很大。领导对学校体育课被挤占、缩减不为关心,对学校体育方面的建设经费投入不足。

2.2.1学校领导的重视程度不够

安宁市高中的大部分领导没有认识到排球运动对高中生素质发展的重要性,体育方面的不够重视、政府教育资金方面没(下转第265页)(上接第191页)有合理规划利用。如在学校体育器材、场地上舍不得投入建设。导致学校体育设施、器材、场地简单。安宁市是一个距离省城较近的城市,高考成绩较好,所以学校对学生的要求就是必须学好文化成绩,提高学习成绩,对素质教育不关心,所以学校体育课被缩减,有的班级直接被取消,学生在排球运动方面得不到全面的了解、学习和掌握基本技术。所以学生对排球运动的兴趣和积极性被严重消弱。

2.2.2安宁市4所高中排球场地器材简陋缺乏

安宁市经济发展比一般县较好,篮球场、田径场等很漂亮,而学校对排球器材场地没有得到完善,具备较好的场地和器材条件是一个学校开展体育教学和体育运动的最基本的条件。但是在不具备这样条件的情况下排球教学得不到较好的进行,更使学生参与排球活动的积极性和兴趣被减弱,对安宁市高中学校排球运动的发展形成很大的阻碍。

3结论和建议

3.1结论

(1)安宁市4所高中学校领导都存在同样一个问题就是对排球运动的发展不重视。对排球课的开设情况不够关心,对学校体育方面的资金投入不足,这些情况阻碍了排球运动在安宁市高中的发展。

(2)安宁市4所高中排球器材、场地缺乏,连正常体育教学和开展排球运动没有得到保障,结果导致了安宁市高中排球运动出于停滞状态没法向前发展。

3.2建议

(1)学校应该把素质教育和文化教育同时进行,不要单一的只抓学习,在抓好学生成绩的前提下也要把学生的身体素质抓好。

(2)学校应合理规划利用政府的教育投入资金、争取社会人士资源帮助,进一步完善排球场地、器材等设施。

【参考文献】

[1]高玲娣.浅谈利用排球运动提高健康体适能[J].医学与社会,2007(06).

[2]马海霞.河南省示范性高中排球运动开展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10.

[3]韩兵,新时期我国普通高校排球教学改革探析[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5):63-64.

[4]付静.上海市闵行区中学排球教学现状调查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1.

[5]裴德超,李曙光.论我国体育课程技术发展特征[J].体育文化导刊,2009(4):109-111.

[6]提成,张智俊.我校开展软式排球运动可行性的理论分析[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1):83-87.

[7]田海涛.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开展拓展训练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8.

高中地理教学安排篇3

关键词:初中体育;运动;负荷;高峰期;安排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10-0010-01

《初中体育新课程标准》指出,体育课程的性质是要“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谐地发展,从而为提高国民的整体健康水平发挥重要作用。”所以我们体育教师根据《初中体育新课程标准》;根据初中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在体育教学实践中,合理安排学生的运动负荷高峰期。预防运动损伤,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具体做法如下:

一、在初中体育教学中要合理安排运动负荷高峰期

运动负荷是指身体练习所给予人体的生理、心理负荷。合理的运动负荷主要通过体育课的密度和运动量及心理过程来评定,也是教师在体育课中教与学的双边关系的一个重要评价。

对于中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学生运动负荷的安排,国外较普遍的做法是把运动负荷最高峰安排在一堂课的前半节,在一节课的后半段要使学生的运动负荷量逐渐下降,到一堂体育课结束的时候心率能够恢复到正常水平,有利于学生有充沛的精力迎接下面文化课的学习。

而目前在国内许多学校的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在组织安排学生的体育活动的时候,基本上是在体育准备活动后学生就出现了运动负荷第一高峰,而学生感受到运动负荷的最高峰一般出现在后半节课。对体育课中学生的生理、心理负荷安排不当,忽视了对运动负荷最高峰的合理安排,以致学生在体育课下课后10分钟内心率还是不能恢复到正常水平,造成的后果就是会影响到学生在下一节文化课上,静不下心来进入学习状态,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都很不利。而且影响到了文化课的正常学习,所以要合理安排学生在体育课上的运动负荷量,就要在体育课的准备活动后,大多数学生的心率都在120次/分以上,就已经基本符合体育运动的教学要求,教师在这个时候安排运动负荷最高峰,可以使学生心理生理等方面都能适应,在后半节课再安排一个运动负荷小高峰,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素质,在心率逐渐下降时再做3―5分钟整理活动,学生下课时基本能够达到身心放松的目的。因此,在教学中应该有目的地把运动负荷最高峰安排在教学基本部分的前半段。

这里应该引起教师注意的是,在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运动负荷最高峰出现后,可能有一部分学生在生理心理上有些疲劳和力不从心的感觉,这时必须安排一些巩固教材内容或趣味性的体育娱乐性活动,让学生自己调节生理心理上疲乏和厌倦感。例如,在教学初三《体育与健康》教材中,“耐力跑和实心球”这节课,教师可以在体育教学过程的准备活动部分,为学生安排进行间徒手操一套,集体慢跑2分钟;在体育教学的基本部分,教师可以讲授耐力跑的动作要领和要求后,可安排男学生进行男子1500米跑在7分钟完成,可安排女学生进行女子1000米跑在6分钟完成。跑完后大部分学生的心率达到了180次/分左右,再让全班学生花2分钟的时间集体绕操场走一圈。接下来可以让学生巩固投掷实心球的体育教学内容,并且安排学生进行象征性地实心球投掷达标赛,男学生的衡量标准是以7米为铜牌,9米为金牌,女学生的衡量标准是5米为铜牌,7米为金牌。在体育教学的整个活动过程中每一个学生的情绪都很高,教师再在下课前安排全体学生再做一些体育整理活动,让绝大部分的心率都能恢复到上课时的水平。

对运动负荷不大的课,例如投掷、垫上运动等,可在课的前半部分安排一些素质训练,这样有利于学生素质的增强。

二、在初中体育教学中要预防学生身体损伤

初中学生身体发育和心理素质的发展正处于迅速发展的时期,非常需要体育运动来锻炼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提高身心健康水平,但运动量也要适时适量,适应初中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不能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因为遇到考试,例如在期末考试前和体育中考后就任意删减体育课时,更不能在体育课中出现运动负荷过大,而损伤学生稚嫩的身心发展,初中体育课的教学目的,不是为了对学生进行专业训练,培养专业运动员,而是通过各种体育运动项目来增强学生体质,使学生修养身心,提高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水平,所以我们体育教师要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了解常见的损伤发性的原因及预防、处理方法,从而更有效地发挥体育锻炼对增强学生体质,增强学生身心健康的作用。

高中地理教学安排篇4

一、合适的运动量

笔者认为,体育课不能缺少运动量与运动强度。但是,如何针对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安排上课时间,没有相关依据,在课堂教学中要安排多少运动量也没有一个定论。本着不能缺少运动量与运动强度的原则,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工作经验,认为对脉搏频率的测试可以看出运动量与运动强度的大小。

(一)按课的结构安排运动量

我认为,如果按照脉搏跳动的频率来计算,在课程的准备部分结束之时,脉搏频率应该达到每分钟80~100次,在课程的基本部分结束之时,脉搏频率应达到每分钟120~180次。

(二)按运动项目的不同安排运动量

由于不同的运动项目产生的运动强度不同,其训练密度也有一定的区别,所以学生在运动后心率也不一样:体操、武术训练结束的时候为每分钟110~130次,篮球、排球、足球训练结束的时候为每分钟140~160次,足球运动在激烈的时候可能会稍微高一些。田径项目中的高速跑可以使心率达到每分钟170~190次,投掷项目的心率相比之下会小一点,在训练结束时为每分钟100~120次,而跳跃项目就大一些,可以达到每分钟140~160次。

二、运动量安排的原则

(一)不同项目有不同运动量的原则

我们都知道,不同的运动项目会使学生产生不同的心率,只有掌握这个规律,才能在体育教学或训练中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安排不同的运动量。有些项目运动幅度小,如果达不到一定的运动量,体育教师可以改变训练的方式,增加训练的密度和强度,使学生的运动量保持在一定的数值范围内。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是一个量的积累的过程,适当提高或减少运动强度,保持一定的运动量,既能让学生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适应教学中各种运动项目的要求,又能有效地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

(二)处理好运动量与教学效果的关系

衡量教学效果,一看学生完成动作的质量;二看此次课程的运动量,即测定学生脉搏频率的曲线坐标处于什么状态。一般情况下,该坐标有三个高峰:每分钟80~100次,每分钟120~140次,以及每分钟160~180次,课程结束后,脉搏频率逐渐恢复正常。教学中,根据运动量的要求,教师可采取不同的手段来增加或减少训练的次数、强度及密度,如若不然,运动量过大会使学生感到疲劳、厌烦,从而影响教学效果;运动量过小则达不到锻炼的目的,使学生泄气,使教师难以完成教学目标。所以安排运动量时,教师应根据授课的内容而定。如跳跃类项目和球类项目的训练密度和强度较大,体操类项目和武术类项目的训练密度和强度小,教师要根据具体情况适度安排运动量。

(三)生理、心理规律与运动量的关系

小学生的生理、心理是协调发展的,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时要充分考虑这一点。小学生集中注意力的时间比较短,很快就会出现疲劳,但恢复很快,所以教师在安排运动量时要多分段进行,使休息与运动相协调。

三、安排运动量的途径

要想合理地安排运动量上好体育课,体育教师要深入细致地研究教材。在同一节体育课中可能会出现两个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师要把教法合理地应用到这两个不同的内容中,处理好方法与内容的关系。比如足球与武术是两个不同的教学内容,如果两者在同一节课中出现,其教学目标就是发展学生的速度、爆发力和敏捷性。体育教师要分析钻研教材内容,理解教学目标,合理地安排各种运动项目,把教学方法与内容既联系起来又区别开来,做到合理安排运动量,让学生愉快地运动,进而达成体育教学的目标。

高中地理教学安排篇5

   常规性工作  

   教务工作是随着教学工作有节奏、有规律地开展的。一般地说,教务的常规性工作可以分为四个不同时期,归纳起来包括以下方面: 

   学期初的常规性工作  

   开学前后,教务工作的重点是做好开学开课的一切准备工作,保证学校如期开学上课,迅速地恢复正常的教学秩序。学期初的常规性工作是:编排好四表——课程表、作息时间表、校历和各项活动总表(如月、周及教师、班主任、教研组计划表等),这是教务工作的首要任务。它是保证学校管理工作正常运转的总调度室和总运行图。四表是教育教学思想的体现,是教学秩序的反映。 

   期中考试前的常规性工作  

   开学后至期中考试前,教务工作的重点在于抓好各学科教学计划,学生活动计划的制定与落实,编造全校学生名册,修订有关的规章制度,检查教学进度,检查教学质量,召开教师会议(校历有具体安排),听取教师的意见和反映,推进教学工作全面走上正轨,并组织期中复习和考试,形成教学上的第一个高潮。这个时期教务处还要协助各学科教师组织各科课外学科小组活动,全面落实“课外教学”的活动计划。 

   期中考试后的常规性工作  

   期中考试后,教务工作的重点是抓好期中考试总结,配合校长对教学工作进行全面检查。在这个基础上,教务处要搞好重点学科的教学质量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教学措施,与此同时,还要开展教务工作本身的检查,细致地做出期末工作的安排,形成教学上的第二个高潮。预订下学期的课本,做好教学上的物质准备;组织全校性的教研活动和教学观摩及经验交流。 

   学期末的常规性工作  

   学期末,教务工作的重点是组织期末考试,搞好评分总结,为全校的质量分析和学生获优秀名次提供素材和数据,组织班主任填写学生的平时成绩和操行评定通知书;记录和公布各年级、各班的出勤情况;组织好工作总结,积累评选优秀教师和“三好学生”材料;检查学生手册,发放毕业证书,全面做好结束工作。 

   学期管理过程中教案、作业常规性检查  

   学校教学管理的重要环节是定期和不定期对全校教师记得教案、作业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为了客观公正全面反映教师教学过程的基本情况,教务工作的另一重点是按照校历安排有目的地进行认真细致的检查,对每次检查情况近行对比分析并及时总结,好的表扬,差的严肃批评。 

   二、中心性工作 

   教务的中心工作是新生编班、招生、毕业班报名、志愿填写、编排课表、编排作息时间表、编排每周活动总表等等。 

   1、招生工作 

   招生是学校整个工作的一件大事,政策性很强,涉及面广,招生工作的好坏,不但直接影响教学质量,而且也有可能影响学生的素质,甚至有可能影响社会安定团结。教务管理者要下大力气把它抓好。招生虽然不单一是一项教务行政工作,但教务行政部门人员承担着大部分工作量。为了做好招生工作,应做好调查研究工作,在招生考试前,对所辖区范围的小学毕业生和初中毕业生进行一定的了解,做到心中有数,为学校和招生有关部门做好准备,主管业务校长要亲自抓,一抓到底;尤其是政策性很强的“中考”和“高考”,学校要根据教育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抓好考场的布置,考试的安排,体检,录取工作等。 

   2、编排课表 

   课表规定了教学科目的安排、运行和节奏。科学合理地编排课表,才能保证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严格按照国家教学计划的规定来安排科目和每周上课时数来排课。课表的安排一要根据教育学、心理学和卫生学的要求,二要根据学生一周学习能力状态的变化过程来排课表,这样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例如,每周的星期二、三、四学习效率往往较高,可安排较难的课,星期一、五、六安排相对容易一些的课;一天中应把学习最难的课(如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等)排在上午第二、三节,较难的课(如语文、历史、地理等)则可排在上午第一节和下午第一节,技能课(如音乐、体育、美术等)可排在上午第四节和学习日的末尾;文理学科适当搭配,性质相同的课不连排,作业量较大的学科不宜集中,以免学生学习负担过重;低年级除作文外,同一课程一般不宜两节连排,体育课一般不宜排在第一节。 

   编排课表要考虑到有利于教师备课、进修和开展教研活动,教师上课时间相对集中,有利于备课和进修,但连排节数和一天上课节数不宜太多,防止教师过于疲劳,影响教师的健康和教学效果;同一教研组的教师,应保留一定的共同时间不排课,以利于教师开展教学研究和集体备课。编排课表还应注意有利于教学设备的充分利用,如实验室、多媒体教室、体育场地、器材的合理安排等交使用等;同年级同学科教师的课,宜将老教师的课排在新教师的前面,有利于传帮带。 

   3、编排校礼、作息时间表和周活动表 

   校历规定学校的学期开始和结束时间、教学时间、劳动时间和假期等,从时间上保证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学校校历的编排是根据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和本校具体情况,明确规定学期的起始时间,教学时间(包括上课周数,期中、期末复习考试时间)、假期(包括署期、节假日)、全校统一活动(如学校集会、运动会的时间)等,校历在开学初发到教职工手中。 

   作息时间表规定每日上课、下课、用餐、体育活动、娱乐、休息睡眠的时间,它控制着一天各种活动的时间和节奏,合理安排并根据季节变化,编排适合冬季、夏季作习时间表,以适应不同季节的特点;安排作息时间,要从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出发,控制课外作业量,初中生每天一个半小时,高中生每天两小时以内,要保证学生的睡眠、休息、课外体育活动和文娱活动时间,初中学生每天要有九小时睡眠,高中学生每天要有八小时睡眠,平均每天要有一小时体育活动。 

高中地理教学安排篇6

关键词:建筑给水排水;整合教学;中职教学改革中图分类给:te685文献标识码:a

中职建筑设备安装专业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具备满足实践工作需要的职业能力,传统的建筑给水排水课程教学大纲、教学计划与教学内容一直以理论为主、实践为辅的传统性学科教学方式,未强化实用性,造成了施工教学和课程的设置与现场连接不紧密。为了更好的深化中等职业学校建筑设备安装专业核心课程建筑给水排水教学改革,做好建筑给水排水识图与安装施工教学,实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将建筑给水排水课程的识图与安装进行整合教学,当成一门实用性技术来传授,让学生学有所用,我校申请并实施了广西教育教学研究课题——《建筑给水排水识图》与《建筑给水排水安装》课程整合研究与实施。

一、本课题历史研究现状

目前,中职建筑给排水施工教材主要有2003年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安装工程识图与制图》;2006年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建筑给水排水系统安装》;2003中国电力出版社出版的《安装工程识图与制图》;2003中国电力出版社出版的《建筑给排水工程》;2008年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出版的《安装工程识图》,可见教材将识图与施工课程独立分开,这样不利于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在教学改革方面,国内对建筑给排水教学研究主要有:构建“传统常规教学+Cai教学+社会实践+课程设计”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强化课堂教学,融合图片和动画、视频资源、实物及现场、网络教学、注重实践教学的方法;增加课程实训、加强课程设计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等。

二、研究主要内容

整合《建筑给水排水施工图识读》、《建筑给水排水系统安装》课程的教学内容,使课程内容更适合中职教育层次,形成一体化的校本特色教材。在理论课教学中推行“任务驱动教学法”改革;在实训课教学中推行“项目教学法”改革。对学生学习过程与结果进行考核,将学期成绩进行过程评价,细化突出了过程教学的落实,改革考核体系。在课时分配上将理论与实践课调整为3:7,以项目教学模式为主线,配合开发给排水识图、制图、安装实训直观形象化课件,推进融理论和技能培训于一体的综合化、模块化教学,最大限度地使专业课、实训课与企业岗位技能新变化、新要求保持同步。以建设“建筑设备安装”骨干专业为目标,建成安装实训室,将理论教学、实训教学、企业实践三部分作为整体设计,保障学生在各阶段学习的连续性、整体性。

三、研究方法

在全区范围内,就我校建筑设备安装专业毕业生进行了跟踪回访调查并走访了部分企业,听取了用人单位的意见。在分析建筑设备安装专业人才需求和行业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结合我校建筑设备安装专业多年来的教学成果,对我校建筑设备安装专业核心课程建筑给水排水教学进行探索研究。

四、课题开展的研究工作

(1)收集资料、调查研究

组织专业教师进行课题相关内容的研究和调查,结合我校实际,了解建筑设备安装行业发展的最新动态,建筑设备安装行业对就业人员的能力需求,形成实地考察报告和分析报告。邀请专业教师座谈并下到教学部门和实际工地,通过问卷、座谈、收集建筑设备安装专业学生实习、就业一手资料。为课题研究工作奠定扎实基础。

(2)构建《建筑给水排水识图与安装》课程体系

分析建筑给排水教材中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的课程设置、教学手段和效果,结合调查报告,编制课程标准;我们构建了《建筑给水排水施工图识读》与《建筑给水排水系统安装》两门课程的整合教学方案,制作给排水识图、制图、安装实训课件库。并在建筑设备安装专业教学中实施。从实施的效果看,学生对专业基础课程的掌握较为清晰。

(3)编制教材,修订出版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建筑设备识图与施工》由我校老师与长沙建筑工程学校老师担任主编编写完成,该教材编写工作涉及区内外5所中职学校,通用性好、推广性高。教材的编写和使用也促进了新进青年教师学习和提高,对培养青年教师掌握职业教育教学方法提供参考资料。

(4)开发建筑给水排水专业识图、制图、安装实训课件库

建筑给排水安装实训教学结合识图、制图课件以及部分安装实训课件,在连续三届建筑设备安装专业学生中使用效果良好。与项目相关课件获得各级各项奖项14个。

(5)加快建筑设备安装实训室建设。

以我校建筑施工技术示范实训基地建设为平台,加快“建筑设备安装”实训室建设,实训室包括24间模拟卫生间,天煌教仪“tHpwSD-1给排水设备安装与控制实训装置”四台。充分满足建筑我校建筑设备专业学生实训操作需求,同时也服务与我校其他建工专业学生见习实习需求。

(6)规范指导学生综合实训

推行“任务驱动、项目教学”,编写了《建筑给水排水系统安装实训实训指导书》、《建筑给排水施工图识图实训实训指导书》等校本教材,力求通过项目教学、生产性实训教学,切实实施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将企业生产活动所要求的职业素质、技能标准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把学生学习过程与企业的生产过程有机融合。

五、结论

本课题研究力求在理论课教学中推行“任务驱动教学法”改革、在实训课教学中推行“项目教学法”改革,通过改革实践,将学期成绩进行过程评价,细化突出了过程教学的落实,改革考核体系。形成任务、实训、成果“三位一体”的实训教学模式,以我校建筑施工技术示范实训基地建设为平台,加快“建筑设备安装”实训室建设;教材通用性好、推广性高,对培养青年教师把握职业教育教学方法提供参考资料。

参考文献:

[1]蒋蒙宾,《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教学改革探讨,教育研究,2010,17(7).

[2]魏永,张凤娥,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教学实践环节建设[J],科技信息,2010,03.

[3]饶英惠,中职学校《建筑给排水》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甘肃科技纵横,2009,38(5).

高中地理教学安排篇7

利用真实的视听材料如原版电影安排教学活动,本论文由整理提供不仅能给学生提供机会接触不同语言环境中英语为本族语的语言材料,而且也真实地呈现了异族文化,帮助学生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选择合适的影片让学生“泛看”,即在不打断影片节奏的前提下,将影片分成几个片段,并根据交际法安排一些学习活动。学习活动每一片段进行一次,常安排在看电影片段之前或之后;有些活动由学生独自完成,有些以小组的形式完成。

一、必要性和可行性

由于电影都有完整的故事情节、优美动听的主题音乐,因此合适的影片能给人带来美的享受,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因此,用原版电影安排教学活动是一种可以尝试的“愉快教学”的新模式。

我们的学生经过中学阶段的学习,已掌握了基本的英语语法知识。同时从电视、收音机等的诸如流行音乐排行榜等栏目中,从因特网的网页上,学生都已初步接触过真实的视听材料。

将听说课引进教学课堂是对教材教学的补充和扩展,由某一话题入手,对影片中出现的语言信息加工处理,用交际性任务来组织课堂教学,使电影、语言素材、教学活动以及涉及到的文化知识、情感态度等有机地融合于教学的整个过程。因此用交际法安排原版电影教学活动是可行的。

二、注意的问题

原版电影大都有复杂的情节,学生要听懂、看懂有相当大的难度。如果只是简单地介绍故事情节,将电影从头到尾放一遍,提几个理解的问题,往往带来的结果是课前学生热情高涨,课后却因为看得似懂非懂而心灰意冷。其中不仅有语言上的障碍,如学生自身的词汇量有限、语言能力不强,某些人物用了生僻词汇或俚语、俗语等;而且还存在中西之间的文化差异。本论文由整理提供然而,过多地中断电影放映、某些细节的过分重复,不但打断了电影的自然节奏,而且往往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

三、解决的途径

解决上述问题的一个途径是让学生“泛看”电影。在不打断影片节奏的前提下,将影片分成几个片段,同时根据交际法安排一些学习活动。学习活动每一片段进行一次,主要是解决电影中出现的语言信息,并使这些语言信息有效的运用,因此活动常常安排在看电影片段之前或之后;有些活动由学生独自完成,有些则以小组的形式完成,有些活动得集体完成。

1.选择合适的影片。影片中语言的难度不宜过大,情节不宜太复杂。笔者倾向于选用沃特·迪斯尼公司制作的动画片。迪斯尼的动画片一般不长,约80至90分钟,故事情节生动有趣。影片中的动画人物语音有鲜明特点,而且个性极强,影片中的对话充分体现了典型语言环境中人物的语气及用词特点,给教师留下了安排教学活动的巨大空间。

2.在放映影片之前一定要告诉学生:看懂原版电影并不意味着一点一滴完全看懂。只要理解了故事情节,领悟了其中的幽默之处,能完成教师安排的大部分学习活动,就很成功了。提醒学生注意影片中的典型人物如何使用语言,以及他们如何运用语言体现他们的个性特征。影片中的某些插曲和对话要能完全听懂,非一日之功,平时要多看、多听、多练、多积累。

3.一般每部动画片安排四个课时。以影片本身的节奏分段,每一片段之后安排恰当的学习活动,旨在帮助学生理解整部影片,让他们“深入”影片,提高他们的欣赏能力。每个片段放映之前,给学生提一些他们能力范围之内的问题,给他们一些暗示,提高他们的自信心。这一阶段要处理影片中出现的语言信息,进一步落实学生语言的基础知识!

4.在学习活动中将学生分成对子或小组,完成教师留给的任务。这样每个人都必须参与,必须通过与同伴的交流寻找答案,解决问题,完成作业。在整个过程中,教师把握节奏,并适时给学生以帮助。

四、影视教学的优势

1.这样的教学安排,本论文由整理提供其好处不仅是使学生由被动地看转化为主动地看,而且给教师和学生都提供了巨大的发挥空间,让师生讨论文化差异。可供使用的论题如:

whichdifferencesdidyouseein...betweenourandwesternculture/life?

Howwouldpeoplefromourcountryreact/havereactedinthesituation?

whatwouldwedonow?

whatdoyouthinkthecharacterinthefilmwilldo?

2.学生接触的是真实语言环境中地地道道的英语。借助声音和图象,学生不仅易于理解真实的语言材料,而且能逐渐掌握英语为母语者说话的语言使用特点。日积月累,可帮助学生突破听力理解的大难关,同时对他们的口语也有促进作用。

3.从交际法的角度来看,这样的安排使学生积极地投入到看电影的过程中,而不是消极地看。欧美教育学家认为,学生积极投入教学过程时,学习效果是最佳的。因此,安排在影片片段前后的学习活动,既帮助学生理解原片,又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部分练习给学生提供了交流运用语言的机会,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课后的写作练习对他们写作能力的培养也很有帮助。因此学生的听说读写各方面的能力得到锻炼。通常约75%的学生对影片的理解程度表示满意,能回答大部分理解问题、完成练习,而这些学习活动并不影响他们对影片的欣赏。超级秘书网

4.看完电影后,教师把影片中的一些语义学上与中文特别不对称的用法挑出来给学生讲解。学生平时不可能想到这样来表达。因此,很多学生课后反映这样看电影让他们学到地道的表达法,而且印象深刻,使他们受益匪浅。

五、具体操作

可以参看教学实录。该教学实录的对象是小学生。为尝试该教学模式的可行性,在小学、初中、高中分别开设了视听说课(研究型的教学实践),但只有小学课被制成教学实录。

高中地理教学安排篇8

【关键词】高校课程课程编排以人为本

高校的课程表是教学运行的基础,课程表的合理化是教学稳定运行的前提。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使我们了解,课程表不仅应该具备合理性,更要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课表的编排工作大体可分为准备、编排、征求意见、调整、实施、反馈情况几个环节[1],“以人为本”应贯穿于排课中的各个环节。

1“以人为本”的课表编排基础—合理化和人性化排课前准备工作

课表编排是一项既复杂又精细的系统性工作,既要遵循科学的原则,又要合情合理,保证无差错、无矛盾[2]。因此做好准备工作,是实现课表“以人为本”的前提。

1.1严格执行教学计划,是排课“以人为本”的基础

课表的编排应以教学计划为依据,严格按照教学计划执行:包括学校校历,学年学期具体的教学任务,有关教学改革与教学组织管理的具体政策、法规、要求等,不得脱离总体目标。教学任务的落实应当以现行的教学计划为准,由各学院等教学单位按照学校的具体要求进行填报。各教学单位在填报教学任务时要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尽可能安排最为合适的教师上课,对于需要合班的课程要进行合理的编班[3]。编排课程时严格保证课程的学时、性质与教学计划一致,不能任意更改,合理安排合班课程,实现最终培养目标。对于如因“国庆节”等假期公休、学生实践周、教师带实习,应该在排课前将此时段空出,避免调课,影响教学秩序稳定。

1.2征求排课意见,实践课表“以人为本”

课表编排要做到以人为本,就要了解教师和学生的各种需要,并尽最大努力为学生和教师的各种需要改善外部条件,激发教师和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能动性[4]。因此,在课表编排前,向教师和学生征求排课要求,并对要求进行归类,对于一些有特殊困难的教师和学生,统筹考虑课表编排。

2“以人为本”的课表编排

高校排课“以人为本”的“人”即指学生和教师。学生和教师是高校办学的主体,教师是教学和科研工作的主体,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主体。课表编排作为教学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其核心和动力是教师和学生,是教师和学生间的教与学,是教师和学生的创造性和能动性[3]。

2.1把“以学生为根本”作为出发点

排课始终要本着“以学生为本”的原则,以“一切为了学生”为出发点。

(1)遵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合理安排课程时间

按照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和大脑调节功能的生理及心理特点[5],在安排课程时注意课程的搭配,如难度大的课程和较容易的课程,理科和文科课程,基础课和专业课、理论课和实践课,要均衡疏密,合理分布。

(2)不同类别学生,采用侧重不同的课程编排

学生可以按照年级、学科等进行分类。按照类别编排课程,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同年级的学生,编排的课程的侧重不同;不同学科的学生,应按照专业培养目标,调整课程的重心,编排课程。编排课表时,应将一天中最佳时段分给重点课程。

(3)课程编排应注意动静匹配,使学生能够减轻负担,劳逸结合,从而提高学习乐趣和学习效率[6]。

学科课程有理论课和实践课。理论课以理论学习为主,形式为“静”,实践类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技能,形式为“动”。实践类的课程进度要与理论课应相互配合,因此在课程安排上,两类课程时间相互搭配,课程内容相互辅助,以此提高学生学习乐趣和学习效率。通常,实践类课程编排受到场地、实验室、教师资源的限制,因此在安排这些课程时,需要统筹考虑。

(4)服务学生,合理化课表空间安排

将“以学生为本”的思想落实编排课表的方方面面。在尽量保证每个班级上课教室相对稳定的前提下,可使班级数目少的课程流动,合班课程尽可能保持稳定,流动尽量保证在同一个楼层,避免因一天之内因频繁更换上课地点混淆教室,或下课时间换教室带来的教学楼内人多拥挤的现象。另外,单双周安排的课程,尽量保持在同一个教室里或同一楼层,避免学生因混淆单双周上课地点。

2.2充分体现教师的教学主导地位

教师是教学行为的实施者,在“教”和“学”的过程中起着主导性的作用。

(1)保证教师在充沛的精神状态下完成教学任务

排课时应该考虑到教师的业务水平、教学特点、身体状况、所承担的教学任务和是否有特殊要求等。平均教师周工作量,避免因一天内课程过多超负荷工作,影响教师的教学效果和身体健康。教师是教学质量得以保证的关键,即使是老教师上课前也需要备课,从教师课表出发尽可能地给教师充分的备课时间[2]。

(2)统筹安排,兼顾合理化与人性化

课表的编排应当从实际出发,对部分教师的合理要求具体分析、区别对待。如对待怀孕、年长、路途较远、有社会兼职教师的合理要求,在不影响全局的情况下,应给予适当照顾。对局部合理而全局有困难的要求,应作好解释,排课时视具体情况而适当处理。排课期间或课表排定后部分教师确因教学需要调整的,在办理相关手续后也应给予调整[2]。

(3)调动教师积极性,提升教学水平

尽量保证同一教研室的任课教师有共同空闲时段,以方便任课教师集体备课、讨论、研究,进行教研室活动。尽量错开平行课程的上课时间,方便教师相互听课学习,汲取经验,提升教学水平。另外,对于有些教师因科研或进修学习需要而要求课时适当集中的,应酌情考虑解决。

3“以人为本”课表编排反馈机制

课表编排是为学校、教师、学生服务的,课表质量的高低必须由学校、教师、学生等方面给出的综合评价指标来反映。在制定综合评价指标时,要站在课表编排过程中所涉及的学校、教师,学生的角度思考和分析课表的诸多因素。如:采用学生问卷调查、计算教学场地利用率、教师的满意度[6]。针对反馈情况,进行分析,对于不合理之处予以及时调整。

4结语

课表是学校一切教学活动的指挥棒,课表质量的高低决定了学校的教学质量水平;是学校教学管理实现“高标准,精细化”的基础[6]。以“以人为本”的思想指导课表编排,是时代和教育发展的要求,也是服务与管理相辅相成的体现。

参考文献

[1]赵峰,等.课表编排初探.山东体育学院学报,1995,(26)77-79.

[2]贺纹.浅析以人为本的高校课表编排.青年科学,2009,(3):87.

[3]鲁井兰.高校课表编排的原则与要点探析.科学教育论坛,2006,(1):87-89.

[4]陈榕坤.略谈高校课表编排的人本化.中国科技信息,2005,(5):138-142.

高中地理教学安排篇9

关键词:体育课堂安全事故成因对策

体育课堂教学是为了增强学生体质和增进学生健康,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但往往在体育教学中,由于忽视了运动安全事故的预防,没有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就可能发生各种伤害事故。运动损伤不仅会影响学生的身体健康,而且会给教师和学生的心理造成很大的伤害。研究分析运动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可以有效地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从而更好地为学生营造学习锻炼的良好条件。

1.思想因素

成因:体育教师对体育课的安全性缺乏足够的认识,思想上还存在一些错误片面的认识。在教学过程中没有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即使发生安全事故后也不进行分析总结。男生在运动中由于好强而盲目地从事一些的运动,导致运动事故发生;而女生在体育运动中,由于胆小、紧张等也会造成动作失误而受伤。

对策:针对以上问题,我认为体育教师应从思想上加强安全防范意识,提高自身的思想觉悟,从科学锻炼的角度出发,认真备课、上课,将可能造成运动损伤的安全隐患抹杀在萌芽中。要注意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在教学中,加强学生的组织性、纪律性教育。体育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生理与心理特点,把安全教育列为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体育教师在课堂上一定要注意观察学生的表现及面部表情,及时掌握学生的活动情况及身体状况,以便及时调整运动量。如有的学生面色苍白、呼吸急促、虚汗满头、走跑摇晃、动作失调、运动能力明显下降,说明他体力不支,应让他休息,并及时注意观察他的变化。对有轻微慢性病、生病刚好的学生及月经期的女生,均应调整练习内容与密度,安排轻微的活动或见习,不能让他们参加剧烈运动,切忌急于求成,强令学生一味追求运动量,这样就容易造成伤害事故的发生。此外,教育学生做好自我医务监督,当运动中身体若有不良反应时,应及时报告体育教师。

2.教学安排

成因:教学内容的安排和运动量的安排不合理,不但不能提高学生的运动成绩,反而会引发运动损伤。在运动安排上没有遵循运动负荷从小到大,技术动作从简单到复杂逐步提高的循序渐进原则。教师在上课前应对每位学生的身体素质进行了解,教学中应做到区别对待。

对策: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所教学生的身体素质合理地安排运动负荷。运动负荷安排不足,不能达到提高身体素质目的;运动负荷安排过大,超出人体能承受的负荷,导致中枢神经系统疲劳、机能下降、协调性下降、注意力减退,从而容易发生损伤。教师应严格遵守体育锻炼原则,根据学生的具体身体情况合理安排运动负荷。此外,准备活动还要有针对性,就是根据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进行安排,例如:在上篮球课时,为了防止膝关节损伤,就要注意加强股四头肌力量练习。为预防大腿后肌群拉伤,在发展其肌内力量的同时,还应注意加强发展股后肌群的伸展性。

3.准备活动

成因:准备活动没有做,或准备活动做得不充分,造成的教学事故。准备活动的目的是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特别是克服植物神经的惰性。通过全身的关节、肌肉的活动加速血液循环,使肌肉组织得到充分的血液供给,以便增强肌肉的力量和弹性,减少肌肉的粘滞力,并恢复技术动作的条件反射联系,为正式活动做好充分准备。

对策:在教学中教师首先应向学生着重讲述准备活动的重要性,把准备活动当成体育课堂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准备活动真正成为学生进行锻炼时的习惯行动。准备活动的目的是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通过全身各关节、肌肉的活动加速血液循环,使肌肉得到充分的血液供应,以增强肌肉的力量和弹性,为正式活动做好充分的准备。

4.场地器材

成因:场地设施不良,场地不平并有碎石、杂物;跑道太硬、过滑,沙坑沙量过少、过硬并含有碎石杂物等;器械过于陈旧年久失修,安装固定不牢等都是引起运动损伤的重要原因。

对策:教师在上课前应对场地器械进行检查、修理,将安全隐患抹杀在萌芽状态。此外,服装不合适、鞋不合脚也都引起损伤。因此,应加强易伤部位和相对薄弱部位的练习,提高其机能,这是预防运动损伤的积极措施。课前对运动场地、器械设备进行安全检查。要定期检查体育场地及设施,及时维修、精心管理,特别是在课前要进行检查,及时排除不安全因素,防患于未然。检查跑道是否平坦,有无碎玻璃碎石;沙坑是否松软,坑沟有无杂物;投掷场地是否有醒目的标志线和安全线;单双杠、跳箱、山羊等器械安装是否牢固,周围有无致伤物件,这些都应细致检查、周密考虑。对木质腐朽和破裂的器械要及时清除,搬出操场,严禁凑合使用,消除一切安全隐患。对于铁饼等投掷场地,周围一定要设立防护栏(铁网式的、其他的),加强对现场的管理。此外,在进行器械练习时,教师应遵循循序渐进原则降低教学难度,减少因恐惧而造成的意外运动损伤,还要避免因负责的学生太多缺乏必要的保护或男教师对女学生的保护不便而造成的运动损伤。教师可以通过培养学生体育骨干,充分发挥带头作用。在学生分组练习时,教师要加强巡回辅导,从而有效地预防意外运动损伤。

5.备学生

成因:学生带病上课。由于学生对自身健康状况不了解,机体存在疾病不能从事体育活动自己不知道或没有让教师知道。因此教师于教学前应对每位学生的健康状况了如指掌,让有病的学生见习或休息,避免因过度运动而造成运动损伤。

对策:对学生应定期进行体格检查,对体检不合格者,不让其参加或少量参加体育活动;对伤病初愈的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在取得医生的同意下进行康复性练习,要根据学生的身体情况安排适当的运动量。平时体育教师要主动了解掌握学生的体质与健康状况,以便在安排课的练习密度和强度上予以区别对待,避免因运动量过大,使身体有特殊情况、体质弱、运动基础差的学生承受不住而酿成伤害事故。

总之,学校和体育教师如果都能够积极重视体育教学中的安全问题,从思想上加强对安全性认识,加强对学生安全地进行体育锻炼的监督管理,就能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要尽最大可能预防和消除体育教学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通过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使学生真正在“安全第一”和“健康第一”的前提下,不断提高各项身体素质和体能,从而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杨建文.甘肃省大学生体育课伤害事故的成因与分析[J].中国健康教育,2004,(11).

高中地理教学安排篇10

关键词高校体育课程编排工作分析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ki.kjdkz.2016.05.006

abstractwiththereformofcollegesteachingpractices,teacherspaymoreattentiontothearrangementonclasses.Byscientificclassarrangement,studentcanoftenimprovethestudyefficiencyeffectivelyandstudymuchmorescientifically.thispaperwillstudythephysicaleducationarrangementworkofcollegeandhowtogetthisworkdowntopromotethegooddevelopmentofphysicaleducation.

Keywordscollege;physicaleducation;arrangementwork;analysisresearch

0引言

在高校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对自己的课程进行一个科学的安排,这不仅有助于教师的教学工作,而且对学生的学习安排和学习计划的制定有着很大的帮助。而且随着电子化教学的普及,教师在进行体育课程排课的时候,也需要使用一些电子化的排课软件,因此本文的研究就十分有必要了。所以接下来,本文将主要从体育课程的排课工作原则以及为现代化软件科技的使用方面展开研究,来进一步促进高校体育课程编排工作进行,促进体育教学课程的发展与创新。

1保证教学质量,必须遵循科学的排课工作原则

1.1严格执行教学计划,保证课程的顺利开设

在高校体育课程进行设置的时候,最重要的就是要保证教学计划可以得到顺利的实施。因为只有教学计划得到实现,才可以说是课程教学的成果实现。所以高校体育教师在进行课程安排的时候,基础的目标就是要通过课程的安排来实现体育课程基本教学计划。例如,在学生的体育课程的安排中,第一学期的教学目标就是让学生学会基本的24式太极拳,那么整个体育课程的设置就要围绕这个基本的教学目标来进行设置,来进一步确保教学计划的顺利实施。试想,如果一个课程的设置安排,到了最后连基本的教学计划都实现不了,那么无疑这个课程编排是不科学的,也是没有任何借鉴之处的。所以高校体育教师在进行体育课程编排的时候,一定要严格执行教学计划,坚持科学的排课原则,保证课程的顺利开设。

1.2以教学为中心,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师在进行体育课程编排的时候,还要注意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在体育编排的时候,许多教师会犯一个错误,那就是教师把基本的一些要领步骤教给学生之后,教师的工作就结束了,仅仅依靠学生的自主练习。这部分体育教师根本就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教学实践当中的具体作用,他们只认为自己是课程教学的引导者,其实体育教师的作用还有更多。例如,教师可以帮助学生进行一些基本的训练,以及纠正学生的基本动作,更重要的是教师要起到一个带领课堂学习的作用等等。所以说,教师在进行体育课程编排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自身的作用,把握好教师在课程教学中的作用,在教师的带领之下,以教学为中心,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促进体育教学课堂效率的提高。

1.3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开放选课时间,选课多元化

教师在进行课程编排的时候,还要注意突出学生在课程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这样才可以调动学生学习体育的热情和积极性。因为对于学生来说,他们非常希望自己可以选择一些适合自己的课程,并且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来安排课程学习,所以教师在进行课程编排的时候就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基本需求。例如,教师在进行课程编排的时候,在体育选课的上,可以开放选课的时间,这样学生们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课的安排;除了这些之外,教师还可以设置多元化的选课方式以及多元化的选课内容,这样就可以适应不同学生的体育需求,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通过以上分析就可以看出,教师在进行体育课程编排的时候,就要注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开放选课时间,选课多元化,给予学生更多的选择权,这样才可以提高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4充分利用室内、室外教学场地

教师还要学会在课程编排的时候充分利用室内、室外的教学场地。因为对于体育课程的教学来说,仅仅通过理论的讲授是没有任何实际作用的,它需要通过不断的实践和练习,才可以达到预期的效果。以初级剑为例,学生在进行初级剑的学习的时候,如果只是通过教师的讲解,学生是很难理解那些具体的招式是如何实现的。因此只有通过教师结合具体的讲解和具体的动作教学,才可以满足学生的基本需求。而在这个时候,教师就要充分利用教室内部和外部的一些空间和场地,对学生进行实际的练习指导,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所以说,教师在进行课程编排的时候,不仅仅要考虑到教师和学生的课堂地位问题,还要考虑到一些具体的课堂环境问题,只有这样才可以更好地促进体育课程的开展,实现学生体育课程学习成绩的进步。

2为提高排课效率,采用现代化软件科技

2.1采用现代化软件科技,科学调整课表

在高校体育课程编排的工作中,除了要注意保证教学质量,必须遵循科学的排课工作原则之外,还要采用现代化软件科技,进一步提高体育排课的效率。首先就要采用现代化软件科技,科学调整课表。在进行课程安排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一些现代化的排课软件,这样一来排课软件就会根据教师输入的一些具体的条件来进行体育课程的安排,有效地提高了排课的效率,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教师的排课要求。例如,教师可以使用排课软件来对一些不合理的课程表来进行调整,通过软件来进行课程的调整,要远远比人工的调课效率要高。所以,体育教师在进行体育课程编排的时候,要充分利用排课软件的功能,提高排课效率。

2.2采用现代化软件科技,促进学生选择性多元化

除了以上科学调整课表之外,排课软件还可以根据教师的要求来进行课程的设置,提供给学生更多的选择,这样一来学生选择课程的空间就进一步扩大,促进了学生课程选择的多元化。例如,在体育课程的设置中,会有排球、篮球、体操、网球、足球以及各种各样的体育类型,在这个时候学生就会有更多的选择,那么这个时候教师为了体育课程编排的简单化,就可以通过使用课程编排软件来完成这些工作,例如方正选课系统的应用等等。通过这些软件系统的应用,教师就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需求来进行体育课程的安排,并且为学生的自主选择课程提供更多的空间,这样一来才可以更好地保证教师体育课程安排工作的顺利进行。所以,教师必须要学会科学地使用现代化软件科技,促进学生选择性多元化。

2.3采用现代化软件科技,必须熟练操作校内管理信息系统

最后,教师在进行体育课程编排的时候,还要在使用基本的排课软件的时候,要加强对学校校内管理信息系统的操作,提高基本的软件操作技能。因为对于体育教师而言,并不是所有的体育教师都可以熟练操作一些排课软件,那么在这个时候教师就需要通过使用校内的课程管理信息系统,来加强对排课软件的使用,提高基本操作技能,这样才可以提高教师的软件使用水平。所以要想更好地实现体育课程排课效率的提高,满足更多学生的需求,教师必须要熟练操作校内管理信息系统,提高对现代化软件的使用水平。除了这些之外,教师还要向学生普及一些基本的教务系统知识,提高学生的选课操作能力。

3结语

通过本文的进一步研究发现,在高校体育课程的编排中,还有许多要注意的事项,教师在进行具体课程编排的时候一定要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以及学生的学习要求,来进行安排,这样才可以促进体育课程的编排可以更好地符合学生的实际发展,促进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有效沟通。因此希望本文的研究,可以为今后的高校体育课程的编排与设置,提供更科学的借鉴。

参考文献

[1]汪.试析高校体育课程编排的经验与体会[J].才智,2012(32):23-28.

[2]苏佩钿.论“以学生为本”在高等师范院校体育专业课程编排中的运用[J].科技信息,2013(24):23-27.

[3]郭志伟.通用智能人性化体育专业排课问题的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2010(12):34-38.

[4]李雷,张颖,赵宇.关于当前高校体育选修课的现状调研及若干措施[J].中国市场,2015(1).

[5]蒋艳阳.对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资源现状及开发对策的研究[J].中国市场,2009(18).

[6]李冬杰.高校体育课心理教学的作用[J].中国市场,2010(26).

[7]崔柏青.我国高校排球教学现状及改革措施[J].中国市场,201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