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公共管理的要素十篇公共管理的要素十篇

公共管理的要素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3:38:36

公共管理的要素篇1

   关键词:公共管理要素市场化

   关于公共管理要素说

   公共管理的要素,它与公共管理的资源是有一定区别的。从一般意义上讲,“要素是构成事物的必要因素”,它既非物质的亦非心灵的,是社会中唯一的存在,是一种“中立”的东西。所谓公共管理要素,就是构成公共管理的必要因素,离开公共管理要素,公共管理工作就无从开展。公共管理要素包括公共管理权力、公共管理资源、公共管理素质和公共管理环境。

   公共管理权力

   公共管理权力,是指公共管理主体在某一个领域或某一方面所拥有的行使组织、计划、指挥、监督、调控等职能的权力或权限。公共管理权限的行使标志着某一公共管理主体有了公共管理权力的要素,这种权力需要社会的授予或承认,不是所有的人或者所有的组织想有就能拥有的。我们这里所讲的公共管理权力主要是通过社会授予的管理权力,因为,它是很重要的公共管理主体争夺的稀缺资源。在传统的体制下,公共管理权力作为最重要的公共管理要素几乎都是由政府垄断的,其他公共组织一般都不具有公共管理权力。在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下,随着公共管理主体的多元化,作为公共管理第一要素的公共管理权力也向政府以外的其他公共管理组织分散。

   公共管理权力是公共管理的第一要素,对公共管理组织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它是公共管理活动中的无形资产,这种公共管理权力有时候是所有的人或所有的组织随便可以拥有的(例如,上面我们讲到的不求回报的治理公共厕所和不求回报的打扫公共卫生)。但是,拥有控制授予权的公共管理要素和需要得到回报的公共管理要素却不是所有的人和所有的组织想要拥有就可以拥有的。一般地讲,拥有一定的控制授予权的公共管理权力属于政府,例如国家机器、国际间的公共事务、国家的发展计划、对国家整体上的管理等都需要纳税人支付成本的公共管理权力等;而拥有一定的管理回报的公共管理权力,是由包括政府在内的相对特殊的公共管理组织所拥有,例如公共水域的治理权力、提供社会劳动保障的权力等。

   公共管理资源

   公共管理资源是公共管理的有形要素,它是公共管理主体进行公共管理活动的最基础的条件和最基本的要素。在公共管理活动中公共管理权力要素与公共管理资源要素在侧重点上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方面的情况。

   一是对于政府公共管理主体来说,应当特别注重于公共管理权力这一特殊要素,许多重大问题都是通过权力来配置公共资源或者通过权力来约束其他公共管理组织、私人组织、市场的行为的。

   二是对于完全生产有形公共产品的公共管理主体来说,当他们拥有了生产这种有形公共产品的权力以后,他们在公共管理要素方面所花的所有精力就是获取公共管理所需要的公共管理资源。公共管理资源是这类公共管理组织生存与发展的最根本性的要素,也是这种公共管理组织生存的命脉。

   三是对于介于政府与完全生产有形公共产品中间的公共产品主体来说,拥有公共管理权力与公共管理资源两种要素是一样重要的。在现实社会中,这样的公共管理组织无论在生产公共产品过程中还是在组织生存发展方面都没有上述两种公共管理组织自主和主动。

   公共管理素质

   公共管理的素质也是公共管理重要要素之一。在一个公共管理组织内部,一方面构成公共管理主体的每一个人的综合素质是非常重要的,它是这个公共管理组织综合素质好坏的基石;另一方面,即使公共组织内部的所有的成员综合素质非常好,但不一定要这个公共管理组织的综合素质就非常好。这是因为,作为单项的公共管理主体的每个人的要素,必须通过科学的、合理的配置,才能使整个组织的综合素质达到最好。

   公共管理环境

   除了上述内容之外,公共管理要素还包括公共管理环境。创造良好的公共管理环境对于公共管理组织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包括公共管理的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内部环境是可控性公共管理环境,外部环境是不可控环境。与其他企业组织一样,现代公共管理组织重视公共管理环境是公共管理的重要要素内容。

   我国公共要素的政府垄断现象与特征

   我国公共管理要素的配置特征

   建国以来,我国公共管理要素的配置基本特征是,政府拥有所有的公共管理要素。表现为政府垄断了公共管理的所有权力,即一切由政府说了算;政府垄断了所有的公共管理资源,一切物质资料的占有权、分配权、处置权都是政府的,政府对社会的一切公共产品的提供都是大包大揽的供给式;政府拥有完全意义上的公共管理要素的配置权,包括社会的一切劳动及其劳动人员都是政府所有、政府支配的;由此而产生的公共管理的环境也是政府全面考虑的。因此,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一样,公共管理要素的配置特征是高度集中、高度计划的,有是政府统一所有、统一支配的。

   我国公共管理要素配置的弊端

   首先是公共管理的应变能力差。公共产品的要素越是集中在政府手中,由于提供公共产品的渠道过于单一,公共产品的提供数量就越少,供不应求的现象就越严重,一些政府部门和政府工作人员的特殊福利越高。

   其次,淡化了政府的管理职能。由于控制公共管理要素实际上是控制了公共管理的有形产品,在现实社会中是比较实惠的。所以说,冲淡了政府集中精力为社会提供无形产品(如国防、外交等)的根本职能。政府应该管的事管不好,不该管的事管得过多,形成了政府的低效率,从而造成了社会经济发展的低效率。

   再次,提供了政府腐败温床。当公共管理走向社会化时,政府可以充分利用所掌握的要素创造控制收益权力,社会其他公共部门为了获得相应的公共管理要素,利用经济的手段与政府作交易,一些政府部门和少数政府工作人员借助于手中的权利收受贿赂。因此,客观上为政府腐败提供了可能。

   另外,难以与国际接轨。在加入wto之后,我国公共管理的转型问题已经非常严峻,在许多方面不能与世界各国接轨,造成了公共管理的被动局面。

   公共管理要素的市场化途径

   具体的说,公共资源的市场化途径具体包括:

   公务员的市场化

   公共管理资源首先是人力资源,从现实出发,我国公共管理人力资源的市场化主要是公务员队伍的市场化。因为,政府以外的其他公共管理主体实际上就是从市场化开始的。因此,研究公共管理人力资源的市场化实际上就是公务员队伍的市场化。

   公务员队伍市场化是现代公共管理的必然趋势。一方面通过公务员队伍市场化压缩已经膨胀了的政府机构,减少政府工作人员;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公务员队伍市场化,引入竞争机制,形成一个能者上、庸者下,能进能出的公务员管理制度。只有通过公务员队伍市场化,才能真正提高公务员的综合素质,政府才能在多元化的公共管理体制下强化自己的功能。

   公务员市场化的另一含义是,可以使不同的公共管理主体有机会站在平等、公平的基础上争夺人力资源。在公共管理市场化发展时,政府对公务员的垄断对于其他公共组织来说,似乎不大公正。因此,当公务员市场化以后,政府的公务员队伍有可能在不同的公共管理组织之间流动,每个公务员可以根据自己的价值趋向选择自己喜欢的职业,从而推动其他方面的公共管理的发展。对于其他公共管理组织在人力资源的竞争上也是一个公平化的途径。

   公共管理资金的市场化

   公共管理资金的市场化问题不仅是制度建设问题,而且是公共管理主体之间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公平竞争的问题。公共管理资金市场化,对社会来说可以起到下列方面的作用:

   第一,强制性地压缩政府机构和政府工作人员。公共管理资金市场化,对于无所事事的政府公共管理机构来说,实际上是一种“釜斧底抽薪”,断了养活他们的财源,他们就会主动走向市场通过竞争来养活自己。同时,也可以通过市场检验公共产品的有用性,对于市场来说需要的公共产品即使政府不提供资金,也可以通过合理的交换取得生产这种公共产品的组织所需要的成本和合理的利润。

   第二,建立、培育筹资者队伍。推行公共管理资金的市场化,使得包括政府在内的公共组织失去了“天然”的资金来源,而一旦社会有公共管理与公共产品生产服务的要求时,就会因社会的需要而出现一批专业化的筹资者队伍,从另一角度上培育了要素市场,对整个公共管理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是一个促进。

   第三,推动社会民主的发展。公共管理资金市场化,就会使政府的强制性公共管理彻底废除,民众在公共管理方面的自主性增强。只有把公共管理的资金推向市场,才能有公民自主、自愿的公共管理,也才能使不同的公共管理主体与其他社会公众有进一步的民主。

   第四,进一步丰富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的供给。当把公共管理所需要的资金推向市场后,对于不同的公共管理主体来说,必须考虑资金使用成本问题了,在降低或控制资金使用成本的前提下,才能有相应的微利收入来进一步发展公共组织。

   其他资源的市场化

   公共管理资源的市场化是一个体系,除了上述主要方面外,还有公共管理物质资源的市场化,公共管理的科学技术资源的市场化,以及公共管理要素资源的市场化,公共管理信息资源的市场化,等等。

   总之,人们应当按照市场经济体制与公共管理的基本特征来设计公共管理要素市场化。正确、合理、高效的公共管理要素市场化体系,是建立现代公共管理制度的基石,从一定意义上讲,制度建设是发展公共管理事业的根本问题。只有通过公共管理要素的市场化,才能降低公共管理活动中的交易成本。

   参考文献:

   1.张梦中.美国公共行政(管理)历史渊源与重要价值取向.麦克斯韦尔学院副院长梅尔戈特博士访谈录[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1(11)

公共管理的要素篇2

关键词:公共管理要素市场化

关于公共管理要素说

公共管理的要素,它与公共管理的资源是有一定区别的。从一般意义上讲,“要素是构成事物的必要因素”,它既非物质的亦非心灵的,是社会中唯一的存在,是一种“中立”的东西。所谓公共管理要素,就是构成公共管理的必要因素,离开公共管理要素,公共管理工作就无从开展。公共管理要素包括公共管理权力、公共管理资源、公共管理素质和公共管理环境。

公共管理权力

公共管理权力,是指公共管理主体在某一个领域或某一方面所拥有的行使组织、计划、指挥、监督、调控等职能的权力或权限。公共管理权限的行使标志着某一公共管理主体有了公共管理权力的要素,这种权力需要社会的授予或承认,不是所有的人或者所有的组织想有就能拥有的。我们这里所讲的公共管理权力主要是通过社会授予的管理权力,因为,它是很重要的公共管理主体争夺的稀缺资源。在传统的体制下,公共管理权力作为最重要的公共管理要素几乎都是由政府垄断的,其他公共组织一般都不具有公共管理权力。在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下,随着公共管理主体的多元化,作为公共管理第一要素的公共管理权力也向政府以外的其他公共管理组织分散。

公共管理权力是公共管理的第一要素,对公共管理组织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它是公共管理活动中的无形资产,这种公共管理权力有时候是所有的人或所有的组织随便可以拥有的(例如,上面我们讲到的不求回报的治理公共厕所和不求回报的打扫公共卫生)。但是,拥有控制授予权的公共管理要素和需要得到回报的公共管理要素却不是所有的人和所有的组织想要拥有就可以拥有的。一般地讲,拥有一定的控制授予权的公共管理权力属于政府,例如国家机器、国际间的公共事务、国家的发展计划、对国家整体上的管理等都需要纳税人支付成本的公共管理权力等;而拥有一定的管理回报的公共管理权力,是由包括政府在内的相对特殊的公共管理组织所拥有,例如公共水域的治理权力、提供社会劳动保障的权力等。

公共管理资源

公共管理资源是公共管理的有形要素,它是公共管理主体进行公共管理活动的最基础的条件和最基本的要素。在公共管理活动中公共管理权力要素与公共管理资源要素在侧重点上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方面的情况。

一是对于政府公共管理主体来说,应当特别注重于公共管理权力这一特殊要素,许多重大问题都是通过权力来配置公共资源或者通过权力来约束其他公共管理组织、私人组织、市场的行为的。

二是对于完全生产有形公共产品的公共管理主体来说,当他们拥有了生产这种有形公共产品的权力以后,他们在公共管理要素方面所花的所有精力就是获取公共管理所需要的公共管理资源。公共管理资源是这类公共管理组织生存与发展的最根本性的要素,也是这种公共管理组织生存的命脉。

三是对于介于政府与完全生产有形公共产品中间的公共产品主体来说,拥有公共管理权力与公共管理资源两种要素是一样重要的。在现实社会中,这样的公共管理组织无论在生产公共产品过程中还是在组织生存发展方面都没有上述两种公共管理组织自主和主动。

公共管理素质

公共管理的素质也是公共管理重要要素之一。在一个公共管理组织内部,一方面构成公共管理主体的每一个人的综合素质是非常重要的,它是这个公共管理组织综合素质好坏的基石;另一方面,即使公共组织内部的所有的成员综合素质非常好,但不一定要这个公共管理组织的综合素质就非常好。这是因为,作为单项的公共管理主体的每个人的要素,必须通过科学的、合理的配置,才能使整个组织的综合素质达到最好。

公共管理环境

除了上述内容之外,公共管理要素还包括公共管理环境。创造良好的公共管理环境对于公共管理组织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包括公共管理的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内部环境是可控性公共管理环境,外部环境是不可控环境。与其他企业组织一样,现代公共管理组织重视公共管理环境是公共管理的重要要素内容。

我国公共要素的政府垄断现象与特征

我国公共管理要素的配置特征

建国以来,我国公共管理要素的配置基本特征是,政府拥有所有的公共管理要素。表现为政府垄断了公共管理的所有权力,即一切由政府说了算;政府垄断了所有的公共管理资源,一切物质资料的占有权、分配权、处置权都是政府的,政府对社会的一切公共产品的提供都是大包大揽的供给式;政府拥有完全意义上的公共管理要素的配置权,包括社会的一切劳动及其劳动人员都是政府所有、政府支配的;由此而产生的公共管理的环境也是政府全面考虑的。因此,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一样,公共管理要素的配置特征是高度集中、高度计划的,有是政府统一所有、统一支配的。

我国公共管理要素配置的弊端

首先是公共管理的应变能力差。公共产品的要素越是集中在政府手中,由于提供公共产品的渠道过于单一,公共产品的提供数量就越少,供不应求的现象就越严重,一些政府部门和政府工作人员的特殊福利越高。

其次,淡化了政府的管理职能。由于控制公共管理要素实际上是控制了公共管理的有形产品,在现实社会中是比较实惠的。所以说,冲淡了政府集中精力为社会提供无形产品(如国防、外交等)的根本职能。政府应该管的事管不好,不该管的事管得过多,形成了政府的低效率,从而造成了社会经济发展的低效率。

再次,提供了政府腐败温床。当公共管理走向社会化时,政府可以充分利用所掌握的要素创造控制收益权力,社会其他公共部门为了获得相应的公共管理要素,利用经济的手段与政府作交易,一些政府部门和少数政府工作人员借助于手中的权利收受贿赂。因此,客观上为政府腐败提供了可能。

另外,难以与国际接轨。在加入wto之后,我国公共管理的转型问题已经非常严峻,在许多方面不能与世界各国接轨,造成了公共管理的被动局面。

公共管理要素的市场化途径

具体的说,公共资源的市场化途径具体包括:

公务员的市场化

公共管理资源首先是人力资源,从现实出发,我国公共管理人力资源的市场化主要是公务员队伍的市场化。因为,政府以外的其他公共管理主体实际上就是从市场化开始的。因此,研究公共管理人力资源的市场化实际上就是公务员队伍的市场化。

公务员队伍市场化是现代公共管理的必然趋势。一方面通过公务员队伍市场化压缩已经膨胀了的政府机构,减少政府工作人员;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公务员队伍市场化,引入竞争机制,形成一个能者上、庸者下,能进能出的公务员管理制度。只有通过公务员队伍市场化,才能真正提高公务员的综合素质,政府才能在多元化的公共管理体制下强化自己的功能。

公务员市场化的另一含义是,可以使不同的公共管理主体有机会站在平等、公平的基础上争夺人力资源。在公共管理市场化发展时,政府对公务员的垄断对于其他公共组织来说,似乎不大公正。因此,当公务员市场化以后,政府的公务员队伍有可能在不同的公共管理组织之间流动,每个公务员可以根据自己的价值趋向选择自己喜欢的职业,从而推动其他方面的公共管理的发展。对于其他公共管理组织在人力资源的竞争上也是一个公平化的途径。

公共管理资金的市场化

公共管理资金的市场化问题不仅是制度建设问题,而且是公共管理主体之间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公平竞争的问题。公共管理资金市场化,对社会来说可以起到下列方面的作用:

第一,强制性地压缩政府机构和政府工作人员。公共管理资金市场化,对于无所事事的政府公共管理机构来说,实际上是一种“釜斧底抽薪”,断了养活他们的财源,他们就会主动走向市场通过竞争来养活自己。同时,也可以通过市场检验公共产品的有用性,对于市场来说需要的公共产品即使政府不提供资金,也可以通过合理的交换取得生产这种公共产品的组织所需要的成本和合理的利润。

第二,建立、培育筹资者队伍。推行公共管理资金的市场化,使得包括政府在内的公共组织失去了“天然”的资金来源,而一旦社会有公共管理与公共产品生产服务的要求时,就会因社会的需要而出现一批专业化的筹资者队伍,从另一角度上培育了要素市场,对整个公共管理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是一个促进。

第三,推动社会民主的发展。公共管理资金市场化,就会使政府的强制性公共管理彻底废除,民众在公共管理方面的自主性增强。只有把公共管理的资金推向市场,才能有公民自主、自愿的公共管理,也才能使不同的公共管理主体与其他社会公众有进一步的民主。

第四,进一步丰富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的供给。当把公共管理所需要的资金推向市场后,对于不同的公共管理主体来说,必须考虑资金使用成本问题了,在降低或控制资金使用成本的前提下,才能有相应的微利收入来进一步发展公共组织。

其他资源的市场化

公共管理资源的市场化是一个体系,除了上述主要方面外,还有公共管理物质资源的市场化,公共管理的科学技术资源的市场化,以及公共管理要素资源的市场化,公共管理信息资源的市场化,等等。

总之,人们应当按照市场经济体制与公共管理的基本特征来设计公共管理要素市场化。正确、合理、高效的公共管理要素市场化体系,是建立现代公共管理制度的基石,从一定意义上讲,制度建设是发展公共管理事业的根本问题。只有通过公共管理要素的市场化,才能降低公共管理活动中的交易成本。

参考文献:

1.张梦中.美国公共行政(管理)历史渊源与重要价值取向.麦克斯韦尔学院副院长梅尔戈特博士访谈录[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1(11)

2.何翔舟.《政府成本论》[m].人民出版社,2001

公共管理的要素篇3

关键词:公共事业管理;综合素质;专业人才

中图分类号:F2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117(2012)01-0089-01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提高人才的综合素质不仅是学校培养人才的目标,也是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必然要求。就公共事业管理人才而言,学校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公共事业专门人才,具有适合目前企业需求的现代管理理论,掌握现代化管理技术、方法和手段,并且能够运用先进的知识、技术,熟练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解决在公共事业管理方面遇到的实际问题。结合具体工作实践,我认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应该具备“成人”素质、“通才”素质和“专才”素质。

一、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必须具备“成人”素质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现在的教育已经不能仅仅局限于传授知识,最主要的是让学生在接受教育的时候,能够陶冶情操,塑造人格,让青年学生学会做人。这也是目前衡量一个人才是否合格的前提和最起码的标准。但是,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背景下,青年学生受到各种观念的影响,难免影响到自身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另外,受到家庭环境的影响,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娇生惯养,抗压能力较差,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的思想道德和身心健康素质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让他们形成健康的心理,以便适应公共事业管理工作对人才的需求。

首先,思想道德素质是潜在的、最重要的素质,也是综合素质人才所必须具备的素质。如果一个从事公共管理工作的人,没有过硬的思想道德素质是很危险的,因为不具备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就不会有坚定地政治立场,就不可能有较强的责任感和是非观念,在大是大非面前就会失去自我,随波逐流,即便是具有较高的专业技能,也很容易在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中被一些思想观念所左右,甚至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所利用。实际上,思想道德素质不仅可以在教育方面保证正确的与人方向,可以帮助人们辨别是非,同时,也可以为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在更广泛的领域发展提供动力和支持,切实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为此,我们对公共管理专业人才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成为一个具备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的人,成为一个有信仰、有追求的人。同时,要对他们进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婚恋道德等方面的教育。

其次,高素质的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必须具有身心健康素质,身心健康素质是成为高素质人才的基本保障。这里所说的身心健康,就是不仅要有健康的体魄,还要具备健康的心理,具有较好的心理素质,能够应对工作和生活方面的压力。因为随着社会的发展,专业的公共事业管理人才也要面临着工作和生活方面的严峻考验,不能遇到一点挫折就倒下了。繁重的工作和快节奏的公共事业管理工作需要专业人才具有有强壮的体魄和旺盛的精力来支持。健康的体魄可以保证有充沛的精力投入到繁忙的工作当中,充分发挥个人在公共事业管理方面的专业技能,健康的心理可以使人保持积极地、乐观的心态。

因此,专业技术虽然重要,可以提高自身的业务技能和工作效率。但是,思想道德素质和身心素质是“成人”的最基本的要求,是在成才之前学会做人的必备条件,只有具备了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身心素质,才能在“成人”的基础上真正“成才”,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才。

二、公共事业专业人才必须具备“通才”素质

我们这里所说的“通才”素质就是在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方面要尽可能的全面,不要是“一门独”,要一专多能,具有较为全面的素质。在知识经济时代科学素质和人文素养是一个人才必须具备的,这样的素质有利于独立人格的形成,能够促使公共管理专业人才树立必要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几年来,科学技术在飞速发展,科学知识是我们胜任工作、改造世界的武器,因此,作为公共事业专业人才,必须结合本专业的发展不断学习,努力充实自己,特别注重本专业最前沿的知识和技能学习,通过学习和实践,充实和完善自身知识结构,提升自身工作能力。同时,要积极引导公共事业管理人才不断丰富人文底蕴,人文素质蕴涵着价值观念,只有加强人文素质的培养,才能促进综合素质的提高和正确价值观的形成。人文素质教育不仅要让专业人才具备扎实的文化基础,更好地理解专业知识,很好地掌握技能,也要注重科学技术与多学科的融合,促使专业人才多元文化的发展。

三、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必须具备“专才”素质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在具备“成人”素质教育和“通才”素质教育的基础上,在具有较高思想道德素质、身心素质、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的前提下,要学习和实践公共事业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使自己真正成为公共事业管理领域的高级专门应用型人才,具备较高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素质。首先要具备适应社会的能力,因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就是要为文教、卫生、体育、环保、社会保险等单位的行政管理部门提供专业的管理技能,其服务的领域比较广,要求从事这方面的人才要具有一定的认知能力,能够独立生活和处理事务,具有终身学习能力和观念,能够应变复杂的工作,同时具备较高的实践能力和应对挫折能力。进而确保工作的有效性,真正承担起社会责任,处理好各项工作,认同社会并能与社会发展协调一致。同时,能够处理好人际关系,具备一定的沟通和交际能力,具备较强的信息技术应用和处理能力,能够主动获取并恰当处理社会公共事务信息,科学分析公共问题。在以上基础上,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还要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勇于创新。

结束语: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对人才的评价标准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在新的形势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应该德才兼备,要是“德才”、“通才”、“专才”,也只有这样的人才能适应当前的工作需求,才能更好地从事公共事业管理工作。

作者单位:胜利石油管理局黄河钻井管具公司

参考文献:

[1]张耀灿.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公共管理的要素篇4

【关键词】公共部门;战略管理;问题;改进

公共部门战略管理形成相关的理论以及在实践中得到广泛的运用始于20世纪80年代。公共部门战略管理是“公共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内外公共部门中的运用逐渐成熟,并形成更加完善的理论基础。战略管理指的是一个企业或组织在未来一定时期内具有的系统性、长远性的发展目标、工作任务、前进方向和适用政策,以及在整合公共部门资源的基础上做出相应的决策。当代中国也将公共部门战略管理作为一种新的管理思维方式,日益受到国家的重视。

一、公共部门战略管理的作用

公共部门战略管理对现实的公共部门的管理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为公共部门的发展构建了一套体系性的框架。战略管理发挥的主要作用有:第一,为公共部门的发展提供方向。一项管理战略的做出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考虑到公共部门的实际情况以及外部环境的基础上,做出的公共部门的发展前景,具有一定的指导性。第二,优化公共部门资源的配置。任何一个组织的资源都不是无限制的,它们的运转都是在有限资源条件下进行的,因此,管理者必须合理的配置资源以求得组织的长远发展。公共部门的战略管理就是将有限的资源进行科学的分配,做到均衡有序。第三,增加公共部门对外部环境的适应。战略管理实际上就是公共部门在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中保持自身的发展,积极适应不同的环境。第四,制定严格的发展标准。战略管理为公共部门勾勒了一套未来发展的蓝图,在实现的过程中,必须有严格的标准来保证公共部门发展道路的顺畅性。[1]

二、公共部门战略管理的问题

(一)利益分歧较大

现实公共部门的管理仍然采取传统的管理模式,新的战略管理未能在公共部门中广泛的运用。公共部门的战略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公共部门中群体的既得利益,主要包括领导者和普通工作人员的利益。松下电器创始人松下幸之助曾经说过“领导者在组织的兴衰成败中占据70%的责任”。确实如此,公共部门管理方式的转变在很大程度上受领导的关注。采用战略管理方式,领导必然对变革前后地位有无降低、收入有无增减等利益进行考虑,并影响战略管理的具体实施。[2]此外,工作人员也会担心战略管理的实施必然影响自己的薪酬、工作行为等利益。公共部门战略管理的制定必然影响着各方面的利益,必须从多方面进行综合考虑。

(二)观念难以转变

公共部门战略管理的实施必然导致相关人员的观念转变,与之有利益关系的人对新的管理理念有着一定的排斥。领导者由于积累了较多的传统的管理方式的经验,思维方式难以很快的转变,创新意识难以被激发,其仍然被旧的观念束缚。其次,普通工作人员由于只关注与自己利益有关的变革,对战略管理难以感兴趣,认为“战略”这样长远的规划是领导们的事,与自身关系不大,头脑中为树立“战略”观念。

(三)公共部门成员的综合素质不足

公共部门成员的综合素质指公共部门的领导者以及其工作人员的思想道德、文化以及能力等方面的素质。他们的综合素质方面的缺陷,必然影响着战略管理的制定及实施。对于公共部门的领导者来说,他们在思想道德、文化以及能力方面素质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尤其对于年龄层次跨度较大的领导者,他们对战略的理解肯定统统,因此,领导者之间的差异,使得战略管理的实施有一定的难度。而对于公共部门普通工作人员来说,自身的综合素质更加缺乏,好少有人能够定期学习思想政治方面的知识,增加自己的文化及能力素质。

(四)战略管理的理论和实践脱节

由于战略管理在我国起步较晚,加上对国际上战略管理方面的先进做法的系统性借鉴不到位,导致我国公共部门战略管理具有严重的“先天不足,后天缺陷”的特点,缺乏科学合理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规范。[3]一直以来在我国公共部门内进行的的战略管理,主要是形式上的规定,而在具体的实际操作过程中却违背预期的计划,受领导者的主观影响较大。因此,先天性的战略管理理论不足与现实发展中的实践不到位成了公共部门战略管理面临的重要问题。

三、公共部门战略管理的改进

(一)调和利益,制定长远规划

公共部门战略管理的实施需要公共部门的领导者和普通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也必然与各自的利益挂钩。在公共部门长远规划时,调和各方利益成为重中之重,将各自的利益损失降低到最低。一方面战略管理的制定一定要兼顾各位利益相关者,只有给予他们一定的激励和承诺,让他们在战略管理中获得更丰硕的利益成果,才能调动他们进行战略管理的积极性。公共部门的领导者和普通工作人员为了获得长远发展而又不丧失既得利益,往往能够配合战略管理的实施。

(二)转变观念,调动公共部门人员的积极性

观念的转变是以抛弃旧观念为条件的,旧的观念只会束缚战略管理的实施。旧观念既包括传统的管理理念,也指那些曾被使用过的理论、经验和管理方式。公共部门的领导者的管理经验相对丰富,而在战略管理方面确不能顺应其发展要求。领导者只有不断接受战略管理方面的学习和培训,增加相关的的知识水平,才能准确地制定战略管理计划,并且能够充分地运用于实施过程之中。[4]而对于公共部门的工作人员,只有从思想上高度重视战略管理的重要性,积极配合领导者的工作,才能充分调动工作积极性,充分展示战略管理的效能。

(三)学习战略管理理论,提高综合素质

综合素质的提高,要求相关人员必须从理论方面的学习出发,结合公共部门发展的实际情况和外部环境的特征,对先进的公共部门的战略管理理论进行研究学习,努力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和工作能力素质。此外,综合素质的提升,也需要相关人员不断学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坚定自身的政治方向,提高思想政治素质。综合素质的提高,有利于相关人员全方位、多层次地制定、实施公共部门管理战略。

总之,公共部门战略管理是新时代下的产物,其在中国的发展必然存在着不足,这就需要相关专家、学者进行探索研究,与时俱进地完善战略管理制度。

【参考文献】

[1]邓龙.公共部门的战略管理[J].时代经贸,2007(03).

[2]陈振明.公共部门战略管理途径的特征、过程和作用[J].厦门大学学报,2009(03).

公共管理的要素篇5

关键词:公共管理公共安全公共安全管理投入

一、前言

公共安全是政府和百姓都特别关注的十分重要的社会问题。公共安全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必要条件。任何一个社会的存在和发展,都需要公共安全,没有良好的公共安全保障体系与措施,这个社会的存在与发展,人们的生存与生活就不可想象。因而维护公共安全,是关系国计民生、社会安定和发展的大事;是国家实施法律、治国安邦的重要职能;是加强公共管理、建设强大国家的一项系统工程。

二、目前国内外公共安全管理理念

21世纪,全球各地区公共安全事件更是接踵而至,韩国大邱地铁纵火事件、美国9·11恐怖袭击、2004年8月欧美一些国家先后发生大规模停电事故、西班牙人质事件、印度洋海啸大灾难以及卡特里娜飓风横扫美国等各种公共安全事件频频发生,给人类带来沉痛的灾难,全世界也因此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我国也不例外,2003年我国“非典”的爆发和流行,全国各地区煤矿安全事件的屡屡发生,安徽阜阳奶粉事件、“苏丹红”搅乱食品市场安全等一系列有关社会安全、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引起许多研究公共安全的学者的关注。

为此,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发达国家都建立了比较完备的公共安全管理体系。日、美、俄、法等发达国家都建立了比较完备的公共安全管理体系。日本的公共安全侧重于对自然灾害的防治和预防,美国侧重于维护其世界大国的地位,俄罗斯倾向于事故救援和技术性灾害的研究,法国则侧重于对城市功能的调整和公共政策的制订。健全法律制度、应急机构,加强地方政府的管理能力,注重事前预防和事后总结,这些经验是对我国公共管理安全的启示。

我国正处于人均GDp在1000美元到3000美元之间,这是社会必将经历的转型时期也是一个事故灾难频发的时期,因此关于公共安全事件管理的研究显得十分重要和迫切。国务院总理签署《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2006年1月8日,我国又颁布了《全国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体系》,这些都标志着我国已将公共安全应急管理工作纳入法制轨道[1]。

三、公共管理与公共安全管理的关系

1.公共管理的内涵

公共管理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综合运用政治的、经济的、管理的、法律的等多种方法,合理配置公共资源,依法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提升公共部门活动绩效,提供公共产品,从而达到增进公共利益目的的一种管理活动[2]。

2.公共安全管理的内涵

(1)公共安全是指社会和公民个人从事和进行正常的生活、工作、学习、娱乐和交往所需要的稳定的外部环境和秩序。

(2)公共安全管理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为了维护社会的公共安全各秩序,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以及社会各项活动的正常进行而作出的各种行政活动的总和[3]。

(3)影响公共安全的因素

影响公共安全的因素主要有:自然因素、卫生因素、社会因素、生态因素、环境因素、经济因素、信息因素、技术因素、文化因素、政治因素、国防因素[4]。

3.公共管理与公共安全管理的关系

公共安全与公共管理密切相关,公共安全管理应该是公共管理的重要内容,公共安全也是公共管理的重要环境因素。强化公共安全管理,需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科学的公共安全观,需要公共安全管理系统自身的完善和公共管理体系的完善[5]。

四、公共安全事故的原因分析及特征

1.公共安全事故的原因分析

公共安全事故的原因主要为:1)经济发展不和谐是造成众多公共安全事故的根本原因;2)政府的不作为是安全事故屡屡出现的社会原因[6]。

2.公共安全事故的特征

影响和危害公共安全的因素和事件纷繁复杂,危害程度各有差异,但这些事件是有一些共同的特征。综合专家的研究成果,可作如下概括:1)发生的突然性;2)危害的灾难性;3)范围的广泛性;4)影响的关联性;5)原因的复杂性;6)演变的隐蔽性[7]。

五、完善政府公共安全管理体制建设

中国的GDp连续多年平均保持了8%的高位增长,却鲜有人知道每年因公共安全问题造成的GDp损失高达6%,计6500亿元,这些问题每年夺去20万人的宝贵生命。其构成一是安全生产事故引发的损失共计2500亿元;二是社会治安事件造成的损失1500亿元;三是自然灾害造成的2000亿元损失;四是生物侵害导致的损失为500亿元。实际上,这还仅仅是直观的、表面的现象,公共安全所造成的负面效应,靠这两个量化指标是无法完全表达的。2003年发生的非典疫情,死亡人数仅300多人,但对于人们心理的影响、社会动荡程度、旅游及经济活动的限制是有目共睹的。痛定思痛,建立科学、高效的公共安全管理体制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笔者认为加强公共安全管理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

1.建立健全公共安全保障体系

要从战略高度对公共安全保障体系进行制度设计。有的专家做出了具体策划,包括①建立预警机制。②建立分级制度。③建立和完善应急制度。④建立和完善非程序化决策机制。⑤建立公共安全基金制度及民间援助制度。⑥建立健全符合农村和农民特点的各种组织和制度。

2.建立健全公共安全的行政管理体系

公共安全在公共管理中的强化,需落实到以政府为主体的行政管理体系中。要强化政府的公共安全意识、责任和体制。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应把公共安全当作大事,统筹全局,各有关部门要认真负起责任。应该把公共安全管理当作重要工作,既有日常安排,又有应急措施。很多措施的落实并不需要建立新的机构,而是需要落实到政府的相关部门。

3.建立健全公共安全的法规体系

发达国家拥有一整套的法律法规和制度安排,形成了严密的公共安全保障体系,目前我国仍未出台“紧急状态法”和相应的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体系。整个社会仅仅熟悉常态运行下的规则,遇有重大突发性公共事件时,社会和职能部门不可避免地陷入忙乱甚至恐慌状态中。制定公共安全应急法,依法规范政府行为,明确社会各类机构、组织和公民的责任和义务,建立健全保障公共安全的应急体制和机制,规范各种制度,为公共安全提供法律制度保障。

4.建立健全公共安全科学与技术的研究机构

国内外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建立健全有关科研机构,可以为公共安全提供有力支撑。长期以来,公共安全是一个备受忽视的冷门领域,但随着近年来一系列问题的暴露,相关领域的研究才逐渐开展起来,清华大学于2003年底成立了公共安全研究中心。在这方面,需要国家组织力量进行重大科研项目攻关。科学技术的研究在诸多方面为公共安全提供支撑,比如风险的评估,灾害、事故的发生机理研究,针对可能导致事故的关键环节的控制技术,生命安全的保障,灾害中人群的心理、行为特征的分析及研究等。

5.建立健全公共安全的人才保障体系

公共安全也是一门科学,而且是一个重要的科学体系,需要多方面、多层次的人才;不同层次的管理和决策人才;不同学科的科研人员;不同岗位的基层和一线人员。有关部门应该重视那些有实践经验,敬业精神强的人才,发挥他们的作用。

6.建立健全公共安全的物质和财政保障体系

预防为主和应对不同类型的突发性公共安全事件,需要不同的物资储备。需要把公共安全保障所需经费纳入年度财政预算。全国财政预算中用于应对突发事件的准备金约有50亿元,一遇重大突发性事故常常显得捉襟见肘,需要增加各省市、自治区对突发事件的准备金,列入财政预算,同时鼓励企业和个人投资捐赠为公共安全提供强劲的物质保障。

7.建立健全社区治安和公共安全体系

面对社会转型和社区兴起,社区治安日益成为社会公共安全体系工作的微观基础和主要方面。西方发达国家把社区治安作为社会公共安全体系的基础,并且与社区的公共安全体系工作中突出了社区居民和当地社会组织参与和合作。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的经验,结合我国的实际,创造出一条公共服务体系与公共安全体系统一的社区治安体系和公共安全工作方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参与社区公共安全服务,维护社区治安,维护公共安全。

8.建立健全安全的教育、宣传、培训体系

教育部门应在大中小学开设公共安全知识课程;社会媒体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手段,如电视、广播、互联网等手段对不同类型的公共安全预警预防制度和应急措施进行广泛宣传和普及。各类公共安全指挥系统定期进行不同范围、不同级别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演。在高度重视专家和专业队伍建设的同时,建设公共安全志愿者队伍,充分发挥产业工人、在校大学生、民兵预备役人员等的重要作用,进行注册管理和定期培训,与专业化队伍相互补充,提高全民的公共安全意识、知识水平和公共安全保障能力[5]。

六、结束语

近几年公共安全事故的频发,造成的社会危害巨大。笔者旨在从政府公共管理的角度出发,提出政府部门需要建立和完善公共安全管理体制,并从八个方面提出增加公共安全管理投入,确保城市公共安全。

参考文献

[1]朱正威,张莹.发达国家公共安全理念述论.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23(1).

[2]黄德林,田家华.公共管理学概论.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4.9.

[3]张晓峰.浅析我国的公共安全管理与秩序行政.《公安学刊》-浙江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5).

[4]雷仲敏.我国城市公共安全管理模式构想[J].上海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1):11.

[5]刘铁.公共安全与公共管理.学习与探索.2004,(5).

公共管理的要素篇6

公共篮球馆是由国家或政府投资建成的,其本质上属于国有资产和集体资产。在公共篮球馆实现转型管理后,因对其管理不到位,容易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篮球场在承包、租赁合同中没有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内容和违约应负的责任,对经营创收所得收入未按规定纳入单位的财务管理,而是私设“小金库”,对场馆创办的经营实体未按规定提取固定资产折旧和维修基金;集资、合资、联营不按规定进行资产评估。在公共篮球馆管理机制转型的过程中,将篮球馆承包给个人经营,国家收取一定的费用,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篮球馆的发展。不过篮球馆在进入市场后,由于承包经营商只注重短期的经济利益,忽视了篮球馆的长期发展,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存在盲目地扩大篮球馆的经营收入,过分地吸收客源,使篮球馆在过度使用中,损耗增加,后期的维护保养费用也进一步扩大化。而在公共篮球馆需要维修的过程中,后续的资金跟不上,资金链断裂,公共篮球馆的设施老化,设备陈旧、场地磨损,难以提升客流量,自然也难以提升经济效益,久而久之,公共篮球馆被舍弃的情况多发。若想提升篮球馆的经营管理水平,必须积极提升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经营管理能力,但现实情况是,我国公共篮球馆的经营管理人才缺乏,管理人员基本都是专业素质较低、甚至非专业性的人员。这些人员有的是体育部门的后勤人员、退休人员,还有的是退役的运动员,这些人员缺乏专业的经营管理素质,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往往凭借经验和传统方法来进行公共篮球馆的管理与运营。在我国大部分公共篮球馆的管理队伍中,综合性的有一定经济背景的专业管理人才非常短缺,但与之相反的是,一些专业素质较低的,从事简单劳动的工作人员却非常多,这给篮球馆自身的人员流动及人才晋升等都带来了困难。

2提升我国公共篮球馆经营管理水平的措施

2.1丰富公共篮球馆的管理模式

在公共篮球馆的管理过程中,要根据公共篮球馆的大小及自身的特点来进行针对性的管理,丰富公共篮球馆的管理模式。对于规模相对较小的公共篮球馆,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可以由街道、社区等来管理,这样可以将公共篮球馆的权限尽可能地下放,能够提升公共篮球馆的使用效率,提升公共篮球馆的社会效益,还能便利广大居民参与体育运动,为提升我国国民的体育意识做出贡献。对于相对大型的公共篮球馆,可以实现市场管理运用机制,可以进行公司制、企业制的改革与创新,对于一些训练基地性质的公共篮球馆,可以委托给专业篮球队进行协管。另外,在公共篮球馆的管理过程中,还可以将经营管理权出租,由符合资质的,经过考核的市场组织来进行管理,政府部门在其管理中,提供一定的监督与督导。根据不同的公共篮球馆的特点,强化管理方式的多样性,能够极力提升公共篮球馆的管理水平。

2.2筹集资金加大公共篮球馆的改造

公共篮球馆要想提升经济效益,不断进行设施设备的更新换代,不断进行市场化的运营,需要大量的资金。只有投入大量的资金,才能实现公共篮球馆的改造与建设,才能不断满足市场化运作的需求,才能提升公共篮球馆的服务和利用效率。不过在国家财政压缩规模,紧缩投资的情况下,公共篮球馆要想获得投资资金,需要走向市场,丰富资金筹集的渠道。在筹集资金的过程中,首先应该明确所有权、经营权等不断权责的划分,这样可以让投资企业没有后顾之忧,从而丰富公共篮球馆的筹资模式。在公共篮球馆筹集资金的过程中,还可以适当地引进外资。在公共图书馆筹集资金的过程中,为了丰富筹资模式,政府部门可以适当地采用经济手段,如收税政策,市场组织将资金注入公共篮球馆的管理过程中,政府可以适当的给予一定的免税,以鼓励更多的企业进驻公共篮球馆的管理。

2.3提升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

在公共篮球馆的经营管理过程中,只有提升管理人员的经营管理素质,才能提升公共篮球馆的经营管理能力,才能使公共篮球馆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公共篮球馆应该不断地进行人才引进,不断提升人员的专业素质,在人员引进的过程中,要明确要求管理人员具备体育、经营、管理等多方面的综合素质。积极引入复合型的人才,提升公共篮球馆的管理水平。同时在公共篮球馆的管理过程中,还应该简化管理队伍,及时淘汰专业素质较低的人员,缩减篮球馆管理队伍,提升管理队伍的素质建设和文化建设,着力改善篮球馆的人才结构。加强篮球馆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不断运用新的经营理论和优秀的管理知识来武装头脑。加强篮球馆的内部管理,不断建立健全篮球馆的制度建设,构建篮球馆内部的奖惩机制,加强绩效考核,着力提升篮球馆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和责任意识。

2.4着力提升篮球馆管理团队的组织建设

公共篮球馆要想得到发展,必须强化组织建设和领导团队建设。“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领导干部的业务素质直接关系着公共篮球馆的经营管理水平,所以要不断提升领导干部的经营管理能力,强化领导干部的业务素质考核,积极鼓励他们走出去,努力提升自我管理水平,努力学习优秀的经营管理经验,将公共篮球馆的经营管理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档次。在公共篮球馆经营管理中,要丰富领导团队的层次,加强对领导干部的审核,加强对领导干部的遴选制度,选择最合适最优秀的管理人员充实领导干部团队。

3结语

公共管理的要素篇7

一、公共资源档案管理现代化建设的现状

政府采购、工程招标、土地拍卖交易中都需要应用公共资源,而档案管理也就是相关信息的处理。在档案管理工作中,科学技术的运用是其中最为重要的,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只有更加现代化的建设,才能够使得其发展水平能够满足时代的需求,促进社会经济的建设。对于传统公共资源档案管理方式来说,现代化的管理方式效率更高、制度更加规范化,同时在储存档案和共享档案时也能够更好地利用信息化方式,使得存储更加合理、完善。所以说,公共资源档案管理现代化建设是根据当下社会的发展情况以及科学的发展水平来决定的。就目前的社会来说,计算机信息网络技术应用就是档案管理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基础,计算机网络技术档案管理在多年来的发展中经历了多种阶段的演变,其中包括调查、实验、技术改革以及推广等,特别是近几年以来,计算机公共资源档案管理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档案信息管理工作也逐渐引进了多种现代化管理方式,并且公共资源档案管理现代化建设也已经被逐渐地应用,其中的现代化管理方式就有智能处理信息、网络传输信息以及电子存储信息等技术。除此之外,公共资源档案管理现代化建设也在于管理人员的职业素养、工作理念以及技术设施等各个方面。良好的职业素是档案管理人员的基本素质,优秀的工作理念是公共资源档案管理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所在,而充足的技术设施则是建设现代化档案管理的必备渠道。因此说,在实际进行公共资源档案管理现代化建设中,必须要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有效的建议并且实施,来改善档案管理现代化建设的现状,促进现代化建设进程。

二、公共资源档案管理现代化建设中出现的问题

(一)管理人员现代化建设理念认识不到位。管理方面的工作核心在于管理理念,所以公共资源档案管理的现代化建设也是一样,现代化建设的管理理念是其基础所在。就算具备先进的技术、充足的设备以及合格的工作人员,若是不具备现代化建设的管理理念,也无法完成公共资源档案管理的现代化建设。在当下的档案管理工作中,很多领导并不重视现代化的建设,同时许多工作人员也并没有真正认识到重要性,在工作中常常按照传统的管理方式进行管理,如在资料管理上会按部就班,不懂得去认识档案的区别,这就会导致档案管理工作由于资金等问题,技术设施不完善、专业人才得不到培养,从而公共资源现代化建设发展迟缓。

(二)管理人员职业素养不达标。就公共资源档案管理的现代化建设来说,人才是必需的。在实际的管理中,优秀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是现代化建设的重中之重。公共资源档案被完好地保存、使用,都需要计算机技术的支撑,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档案管理者的工作效率。然而,目前的管理人员由于领导者的要求很低,造成许多管理人员职业素养不达标。在实际的招聘中,对管理人员的要求很低,只要会对档案进行适当的排序就能合格。要知道,档案管理的现代化建设已经完全改变了传统的管理方式,不仅仅是对图书管理、档案处理等知识技能进行考核,同时更加注重的是计算机和互联网的使用。很显然,目前的公共资源管理人员并没有具备合格的职业素养,这也就决定了公共资源档案管理的现代化建设的难度加大。

三、促进公共资源档案管理现代化建设的措施

(一)完善管理人员的现代化建设理念。公共资源档案管理的现代化建设首先在于现代化建设的理念,这要求领导和档案管理人员都能够重新认识现代化建设,跟进时代的形势,注重对档案管理的资金投入,加大对设备和相关技术的引进,同时更要注重创新。加大对技术设施的更新和使用,投入资金和人才进行开发。创新管理方式,不断推出合理的现代化管理制度。注重管理人员之间的差异,为其配置更加适合的岗位,从而迎合新时代的发展。例如,让管理人员使用科学技术进行工作,并且逐渐树立其创新管理的现代化观念,使其学会将公共资源档案管理方式与时代的发展形势相结合,从而才能更加有利于公共资源档案管理的现代化建设。

(二)扩大档案管理团队。人才是每个行业发展的最重要因素,在此,档案管理应该注重管理人员整体素质的培养,使其业务能力不断增强,综合素质逐渐提升。因此,要扩大档案管理的团队,对管理人员的职业技能、知识涵养和个人素质等都要有非常严格的要求。第一,培养管理人员热爱岗位、积极公共的良好态度,并且定期对管理基础知识进行培训,以便于在日常的工作中积极进取。第二,着重培养管理人员对计算机和互联网的使用,使其逐渐掌握并熟悉操作。例如,制定合理的激励制度,进一步激发管理人员积极的工作态度,培养其学习的习惯,逐渐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综合素质人才,为公共资源档案管理的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

(三)加大硬件设施建设。良好的硬件是实现现代化技术的基本,同时也是公共资源档案管理现代化建设的保障。在信息化时代中,档案管理的建设就更加需要一系列现代化的办公设备,如打印机、计算机等,从而更好地发挥硬件设施的优势,提升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档案管理的操作要使用统一的软件,防止各部门之间出现无法实现资源共享的现象,提升资源的利用率,提升公共资源交易服务质量,促进公共资源档案管理的现代化建设,进而推动社会经济发展。

(四)不断创新管理方式。在公共资源档案管理的现代化建设中,要不断地创新管理方式,创新的核心在于使档案管理向着现代化建设发展。在创新过程中,基本是有两个创新途径,即在日常工作中的突出发现,或者团队之间的交流。例如,规定管理团队之间进行会议的交流,通过对工作中某一事件的考察进行沟通交流,提出各自的看法,在交流中不仅能够发现自身的不足,同时也能够开拓自身的思维方式,培养更加强烈的创新意识和习惯,从而不断创新管理方式。相信通过改善现代化建设方案,必将带动未来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戴子龙.公共资源档案管理现代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J].经营管理者,2016(31):336.

[2]戴子龙.公共资源交易档案管理与监管体系建设的联系及存在的问题[J].经营管理者,2016(30):196.

公共管理的要素篇8

关键词:城市公共空间;开发建设;规划控制

abstract:takingtheLinpingcitydevelopmentandconstructionasanexample,thispaperdoestheresearchandexplorationonthecitypublicspacedevelopmentandconstruction,andputsforwardtheplanningcontrolelementsandthegovernmentcontrolmeasures.

Keywords:citypublicspace;developmentandconstruction;planningcontrol

中图分类号:F540.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城市公共空间是属于公共价值领域的城市空间,其核心功能为承载城市各类公共活动,提供人与人的公共交往以及人与自然的交流对话场所,也是人们认知、体验并使用城市的最主要领域。

1.背景

临平新城是杭州市重点推进建设的20大新城之一,于2010年7月正式启动。根据余杭区“十二五”规划,临平新城将建设成为区域性商业文化中心,进而积极推动全区金融贸易、商务办公、会议会展、大型购物、休闲娱乐等方面的产业升级转型。作为一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的商务汇聚之城,临平新城开发办从项目启动阶段,就引入城市发展的最新理念,不仅关注单体建筑,对于建筑之间的空间——城市公共空间的品质更是倾力打造。

临平新城的产业定位决定新城公共空间的核心价值在于生活性、文化性和生态性。作为城市的客厅和舞台,临平新城公共空间兼顾实用功能与审美功能,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具有文化底蕴的人文景观、以及优美的自然景观。上述三者相辅相成所创造出的公共空间,不仅能够使城市品质得到提升,而且能够陶冶市民的性情,使市民素质得到提高。鉴于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性,临平新城组织编写了《公共空间系统专项规划》,对迎宾路两侧的公共空间进行了重点规划,并在此基础之上,对城市公共空间的开发建设进行了研究与探索,提出规划控制要素和政府管控措施,取得了系统性的成果。

2.规划元素的掌控

2.1控制元素科学分类

单个地块的空间形态是整个公共空间规划体系的落脚点,因此临平新城公共空间规划体系构筑的基础是对于每个地块之中相关规划元素的掌控。基于上述规划体系,临平新城对城市公共空间相关规划元素进行了提炼,并系统梳理,将其分为活力要素、效率要素和风貌要素三大类。

活力要素旨在完善功能,通过满足不同人群在公共空间的多样化需求,从而吸引人流,集聚人气;效率要素重在优化布局,通过对不同功能空间之间起承转结的合理安排,形成便捷高效的人流动线;风貌要素意在彰显形象,通过对城市容貌的引导和控制,在保留单个项目创作空间的同时,塑造大尺度的连续的特有韵律。

2.2表述方式合理优化

公共空间的高品质塑造是临平新城城市设计的目标,而前文所提到的公共空间控制元素也必然通过城市设计分图则的形式加以表现。但是不同于控制性详细规划,城市设计目前不具备法律效力,无法作为城市规划管理的法定依据,这也为落实城市公共空间体系,控制相关规划元素带来了一定困难。

目前,余杭区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对地块开发的控制和审批大多采用控规分图则的方式,在控规分图则上,包含了通常控规所需要控制的要素。而临平新城合理优化,在编制新城控规分图则的过程中,充分融入了前文所述的各类公共空间控制元素,以图示为主,文字为辅,将抽象的指标和设计要点转化成空间方位和具象要素,探索出了一套相对规范、简洁、通俗的公共空间设计语言和符号,在实现对城市公共空间的有效引导和控制的同时,体现了规划的严肃性。同时,不同地块公共空间要素控制的侧重点不尽相同,也兼顾了建设的不确定性和灵活性。

3.规划管理的保障

3.1统筹兼顾的管理导则

为确保规划管理的科学性,新城开发办正着手开展《临平新城规划建设管理导则》的编制工作。此项管理导则作为新城规划管理人员必备的工具手册,适用于临平新城范围内各项新建及改(扩)建、临时建设工程,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管理导则》将首先强调对城市公共空间开发建设的强制控制,并从土地使用与地块出让,建筑容量控制,建筑边界控制,建筑设计和景观控制,基地绿化和交通组织控制等方面进行阐述。例如,在建筑设计与景观章节,要求在两个地块之间设置空中连廊或地下空间统一开发的地块,遵循“先建优先”的原则,即先建造的建筑预留通道位置,后建造建筑与之沟通,避免规划初衷因建设时序的差异而无法落实。

另一方面,《管理导则》也将侧重于对城市公共空间开发建设的政策引导,并将出台一系列针对二级开发商的激励机制。例如,容积率奖励政策,导则将明确某些类别的公共空间,如空中连廊,下沉式广场,对公众开放的屋顶绿地,全天开放的半室外公共廊道等,都可以在容积率计算时享受减免的奖励。此外,专项基金的设立也将有助于调动在建项目业主参与公共空间开发建设的积极性。由于一些地块在《管理导则》正式之前就已经出让,且其项目方案已获得审批认可,但已通过审批的方案未能与新城规划公共空间体系相呼应。针对上述情况,如果新城要求开发商调整方案,使之充分融入新城公共空间的规划要素,且对方愿意配合,那么临平新城开发办将给予开发商一定数额的货币补贴。

3.2量体裁衣的设计审查

《管理导则》是为新城不同地块公共空间的规划建设制定了一套通用的考量标准,但在建筑设计阶段,不同的人对导则中同一条款的理解都可能会有所不同,为了应对这种情况,临平新城特别出台了“双审查”制度。

所谓“双审查”制度,就是指对临平新城范围内的达到一定规模的新建及改(扩)建项目或是重要的景观节点项目,在方案设计完成后,先由新城组织内部审查,再交由专家审查。

无论是内部审查还是专家审查,都将把涉及公共空间三大要素的设计内容作为权利审查的对象。有赖于已开展的前期工作,凭借不同地块空间要素的控制图则,加上《管理导则》,使规划管理阶段的设计审查有据可依。而“双审查”制度则是从更人性化的角度出发,通过交流探讨的形式,在充分尊重单体建筑空间形态的同时,为其与新城公共空间体系之间找到最佳的平衡点。

对于项目公共空间的设计审查来说,“双审查”制度的实质是基于传统“行政许可”的补充,临平新城通过这样一个“法定程序”的设定,来保证规划管理中这种“非行政许可”的否决权。

4.结语

目前,国内各大城市通过提升城市品质来增强城市的吸引力和竞争力,成为广为采用的城市营销策略。在这种背景下,临平新城顺应时展,通过建设高品质的城市空间、优化城市环境来吸引高素质人才,带动城市综合实力提升。

公共管理的要素篇9

在中国大地上的各个企业方面的组织中人力资源慢慢的诞生,日常生活中,人力资源管理成为各式各样的企业当做企业完善的目标以及不断的加强自身在社会竞争过程中非常有力的一个竞争工具,人力资源管理在一定程度上是拥有一些强势的理性化以及能够很快的获得成功的与生俱来的特殊本质。

1人力资源管理在公共部门中的含义

在某种程度上其实还包含除了中国内部政府外的一系列的公共部门,这些公共部门包含企事单位与一些不是为了盈利的组织等公共部门,这些组织一般情况下是公共部门至关重要的组织。那么,什么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的公共部门人力资源规划呢?其实真正意义的公共部门人力资源规划就是在公共组织的基础上做到为其的长期发展的一系列的目标作出的一些明确的规划,那么制定这些明确的人力资源规划的前提就是一定要把握好现实生活中人力资源的各个方面。

2人力资源管理在公共部门中的影响因素

其实日常生活中的公共部门方面的人力资源规划的整个过程中所包含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其实不是因为一个因素所造成的,相反为许许多多与其相关的原因在一定程度上对其的影响。因为公共部门的环境和公共部门都有着各自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从而在日常生活中的人力资源规划的整个实施过程中一定要把公共组织内外因素分析透彻,然后再确定这个规划是否可以实行。通常情况下,公共部门人力资源规划的影响因素被人们划分成内外两个部分:首先,就是所谓的外部方面的因素,外部因素所指的就是在公共部门所处的外部环境中一切对公共部门人力资源规划存在影响的客观因素分别是经济因素、法律因素以及社会因素三大方面中的因素。

在一定程度上,这三个因素的产生于变化都会对公共部门人力资源规划多多少少造成一些大大小小的影响。其中所谓的内部方面的因素,内部因素所指的就是在公共组织所处的内部环境中,根据内部的一系列的变化从而影响到公共部门人力资源规划的一系列的因素分别是公共组织目标与职业技能重心的迁移、公共组织内部所包含的人力资源的一系列的结构以及处于公共部门内部所有人力资源一系列的流动现象。

3公共部门人力资源规划方法探析

3.1人力资源规划的重要性

伴着日常生活中的管理方面的主义以及与“师法企业”相关方面的离理念,在我们现实生活中的公共组织的改革的过程中具有一种强势性的推动作用,同时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观念和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技术模式也慢慢引到了公共组织中去了,从而成为在整体方面中的改革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某种程度中,对于公共部门方面的人力资源规划过程中是非常有必要对其进行一系列的研究的,换句话说,也就是必须做到非常深刻的去对公共部门方面的人力资源规划造成相应影响的影响因素进行精确的分析,一定要做到把针对个人的一系列职业规划和公共组织内部的人力资源规划巧妙的融合到一起,只有这样,个人的职业规划和公共组织的人力资源规划才能在这个背景下有一个非常良好的发展环境。

3.2公共部门利用人力资源规划解决问题

因为在某些程度上国家内部的一些公共部门会遇到无论是部门内部还是部门外部中的影响,以及在组织方面的结构和目标也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的更新变化,因此人们对组织方面的所处于内部的人力资源在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更是结构方面也会多多少少做出一些至关重要的全新要求。所以,日常管理当中,人们去对凡是可以影响到公共部门方面的一些人力资源的相关规划,以及公共部门无论是内部还是外部方面的因素与人力资源规划之间持有的一些关键性的意见。同时还要去对公共部门的无论是实现整体性的目标还是很好的运作公共组织,都要使用相对欠恰当的方法去解决问题。

3.3人力资源规划在公共部门得以很好的实现

无论是质量方面还是数量方面的一些变化规律,都需要正确的了解人力资源管理在公共部门中的含义,那么人力资源管理在公共部门中的含义如下:首先,公共部门在当前情况下所存在于的整体环境,无论是内部环境还是外部环境都是有着一定性的变化的。只有把握好这一系列的变化规律,才能够确保公共组织在整个发展的过程中可以非常及时的为处理人力资源管理做贡献。其次,就是在公共部门方面人力资源规划必须要做到使得个人规划和组织规划有一个相辅相成的发展关系。最后,就是在公共部门方面人力资源规划是一个非常明确的系统化的过程,一定要做到使得人力资源规划与人力资源管理内容相互补充,只有这样才可以使得人力资源规划在日常生活中得以很好的实现。公共部门人力资源规划在某一程度中是贡献于公共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伴着我们国家各式各样的公共组织处于的无论是政治经济还是文化三个领域方面的管理的功能是日益变大,人力资源规划的地位与人力资源规划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也是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公共管理的要素篇10

风险管理理论伊始于商业银行,并随着商业银行管理理念、方式的进步而不断发展,现已形成相对独立而完善的理论框架。全面风险管理(eRm)理论体系的首要组成部分是全面风险观,它也是全面风险管理的前提与基础。整体化风险管理理论是其核心管理理念。此外,还有全面风险管理理论框架体系及其配套设施。第一,全面风险管理的风险观是风险具有双侧性。现代全面风险管理认为风险就是结果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导致人们无法准确预测事物的发展方向。阿瑟•威廉姆斯在《风险管理与保险》中,将风险定义为“在给定的情况下和特定的时间内,那些可能发生的结果间的差异”,具有“双侧”性质,将不利的趋势与有利的趋势都视为风险。与传统的风险定义相比,双侧风险定义更适合风险管理,可以为资源优化配置提供理论依据。第二,整体化风险管理理论。该理论的形成也经过了长期的发展,KentD.miller认为风险整合管理是在综合考虑各种风险的基础上建立一套具有前瞻性、预测性的管理体系[1]。Jerrymiccolis将其定义为基于企业现有资源,对企业发展目标构成不利影响或者积极影响因素[2]。Lisameulbroek认为是整合企业各项风险管理,形成系统的管理框架,创造整体管理效益的过程,是对影响企业目标及价值的各种因素的识别、评估、管控,最终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3]。williamH.panning则认为全面风险管理是促进管理者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而统一思维、测定和管理方式的过程[4]。2001年北美CaS(CasualtyacturialSociety,北美非寿险精算师协会)提出了全面风险管理概念,将其定义为对潜在风险进行评价、控制、监测的过程,这一过程将会提升企业长期或短期的价值。

2004年9月,CoSo委员会颁布了《全面风险管理—整合框架》报告,将其定义为为了识别和管控影响企业目标的因素而实施的贯穿于企业战略制定到经营活动整个过程的理念[5]。第三,全面风险管理框架体系是全面风险管理理论的重要组成。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目的在于确定并管控企业经营活动中潜在风险,以最小成本实现企业经营目标。该理论涵盖企业各个部门,因而其框架体系也应该是全方位、持续的动态管理过程。全面风险管理的框架体系主要有:风险管理策略、风险管理过程及其他相关的配套设施。风险管理策略是事前对可能的风险进行财务上的处理,达到风险管理目标。风险管理过程是进行风险成本管理和有效资本配置方案确定的过程。风险管理过程应有的步骤为:其一,确定组织战略目标。战略目标是组织基于其所拥有的各种资源下的综合分析和愿景预测,长期引232导企业的全方位管理运营活动,也指导着全面风险管理活动。其二,风险评估。全面精确的识别风险因素,需要合理的风险评估模型提供必要基础,以提升风险管理的效果。风险评估应包括以下过程:一是风险因素识别。此因素既包括威胁性的,也包括机遇性的,只要它们的存在对实现组织战略目标产生影响,就需要进行风险评估。二是风险因素排序。将识别出来的风险因素根据其影响程度排序,指导人们应对风险。三是风险因素分类。根据风险对组织目标可能带来的威胁或者机遇,将风险因素分类为可利用的或者需要控制的。其三,是风险处理,包括风险控制和风险利用。风险控制是管理不利于组织战略目标实现的风险的管理步骤。运用情景分析、风险指标或早期预警系统确定并评估风险因素,最终给出最优解决方案。风险利用则专注于优化组织内机遇性的风险因素,以使组织承担的风险有更高的效益。四是管理监控。风险对组织战略目标的影响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要求风险管理是一个动态持续的过程。此外,风险管理效果监控有助于全面风险管理过程在动态的循环过程中不断得到充实和完善。第四,为了保证风险管理效果的有效实现,完整的配套设施是全面风险管理过程必不可少的。全面风险管理的配套设施包括:一是公司治理。风险管理已经是现代企业管理不可或缺的内容,更是董事会的重要职能之一。二是内部控制。为了确保企业经营活动符合法律法规,企业需要对潜在的风险构建内部控制制度,监督各项制度执行情况。三是组织和部门管理。一个直接对董事会负责、与其他组织部门保持密切联系与合作的独立的风险管理部门是全面风险管理必备的配套措施。四是数据和技术资源。风险管理部门可通过会计系统和前台交易系统获得相应的数据,并通过相应的技术途径实现风险分析和处理。五是积极组合管理。组合管理是将风险与公司的目标结合,将风险因素进行组合管理,充分利用风险的天然对冲效应和分散化效应,实现风险管理效益最大化。

二、全面风险管理理论应用于公共

危机治理的可行性公共危机治理是涉及多方社会主体的系统性工程,需要在高效、合理的决策组织下形成制度性的系统规范。发源于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理论在企业内部已有相对成熟的发展,值得在公共危机治理中进行尝试。第一,风险管理理论在商业银行内部发展成熟,有一定的管理实践基础,形成了风险识别、评估、控制和恢复为主的过程管理,其模式比当下的应急式风险管理更加科学,有助于全面预防和控制危机。第二,全面风险管理有助于提高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的主动性与时效性。一方面,全面风险管理要求应对危机的各个主体更加主动地适应规范,最大限度地规避或管理风险。另一方面,该管理体系也使政府能够在纵向和横向对公共危机进行更全面的管理。第三,西方国家在公共危机治理上有类似的经验。西方各国公共危机的发展完善过程中,或多或少吸收了全面风险管理理论的内容。美国的危机治理体系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得到了极大的完善。在组织结构上,成立了国家安全委员会,整合国防机构、情报机构进行辅助,以应对战争危机管理。还成立了一体化危机管理机构“联邦紧急事务管理署”,负责对大型灾害的预防、应对、恢复的全方面工作,直接向总统汇报。城市社区组织与民众对危机的积极响应是美国危机治理的一大特色,在社区层面有社区危机反应团队、医疗预备队、街区守护者等志愿组织,形成了危机管理的多元主体。

三、全面风险管理视角下公共危机治理机制的重构

全面风险管理理论来源于企业,但其全面风险观、整体化风险理论、风险管理框架等方面的理论和实践给公共危机治理提供了全新的思路。第一,应急管理理念向公共危机治理理念的转变。目前,政府对于公共危机的管理,急需从国家管理、应急管理的方式向全面公共危机治理转变。根据整体化风险理论及风险管理框架的内容,公共危机治理应该建成一个以政府为主导,nGo组织、企业、公民能够制度化协同的开放型组织网络。它将以公共危机预防和治理为目标,对公共危机进行整体性管控,最终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这是一种制度创新和体制突破,有助于我国实现公共危机管理的跨域。第二,公共危机治理的动态化过程框架。公共危机的爆发是一种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必须以全主体、全风险、全过程的危机管理理念,将风险管理、风险要素管理、应急管理和灾害管理整合进公共危机治理框架之中,形成动态循环的治理框架。一是危机条件下的社会主体管理,包括政府、企业等机构与公共媒体之间的管理;二是风险管理,重点是风险的监测、评估;三是风险要素的管理,主要是对风险要素的识别以及风险要素的防控;四是风险过程管理。在常态管理中,危机管理应该包括危机过后的风险管理、准备阶段的危胁要素管理及恢复阶段的灾难管理。

危机时刻则应该将应急管理区分为常规应急和非常规应急;五是引入学习反馈机制。通过制度确保在危机治理过程中持续学结应对危机的新方法、新经验,并促进这些方法、经验畅通的共享。作为危机治理反馈总结环节,将有助于提升整个危机管理过程的处置能力和效率,为应对更复杂的公共危机事件奠定基础。第三,公共危机治理过程的执行思路。我国公共危机管理中,政府以外的民间慈善组织、志愿团体以及国外的救援和志愿团体等社会组织都有所参与,但也仅仅是危机事件后某一个阶段的临时投入,而且是建立在强大的政治动员或感召之下的参与。这种参与往往缺乏组织性、专业性和持续性,导致社会组织无法有效发挥其灵活性、规模性、可及性等方面的优势。公共危机治理思路首先在于调整政府部门、社会团体、企业、公民等相关主体的关系,在法律和管理层面明确各个主体的权责。针对不同的主体设定相应的行政程序、行动准则及相关规范,同时在组织、管理体系上体现公共危机治理的多元参与,为各个主体全程参与、相互协同提供平台。一方面,相关法律法规需要逐步完善,解决好各类法律、法规相互衔接配套问题。另一方面,建立相应的政策架构,制度化地引入nGo以及其他社会团体的持续参与,形成组织化程度较高的制度体系。

四、全面风险管理视角下公共危机治理的实现路径

公共危机治理不是一个静态的、独立的过程,是一种动态的、全方位合作的体制。现行公共危机应急管理体系中,急需以平战结合、统分结合为原则进行权力配置,按照分级分类、条块结合的网络化管理方式进行体制的调整。突破现行行政命令式的公共危机应对体系,使组织结构由垂直型向扁平型公共治理体系发展,建立政府与社会共治危机的复合型组织合作模式。第一,建立综合协同的核心治理机构。公共危机治理需要组织结构具有相当程度的弹性,并且尽可能的减少中间环节,以保证危机治理的效率[7]。需要组织结构扁平化以及组织方式网格化。既要保证各个应急主体的独立性,还要保证应急主体之间的协同性。因此需要设立常态性的,单独的危机管理部门作为核心机构,在战略高度指导和决策公共危机治理活动。根据西方国家的危机治理经验,多元化主体是公共危机治理机构的组成形式,有助于协调各个主体的行为,形成合力,最大程度的发挥核心治理机构的“大脑”作用。

公共危机治理的公共性需要每个主体都具有履行义务的意识,尤其是不能出现各自为政的状况。我国现行的公共危机治理体系中,各职能部门和不同险种的管理在中央和地方层面都缺少具有综合决策、全面协调功能的常规性核心机构,各部门主体的职责、角色和组织机制不够清楚明确,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危机管理资源的浪费。基于此,我国公共危机治理的核心机构应该分为三级,即中央——区域(或省级)——地方。各个层级均设置其公共危机治理的核心机构,明确其组织结构和组织职能。各层级本身具有独立应对一定程度公共危机的职责和能力,各级别核心机构又可协同,形成全方位、立体化的合作网络,以应对更大范围和程度的危机。一是国家公共危机治理机构。该机构是全国最高的危机治理领导协同机构,由国务院和各个部位组成,形成整合全国范围应急资源的协调机构。其职能在于集中规划全国公共危机治理的方案,集中调配和整合全国各地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形成全国性的公共危机治理力量。二是区域或省级公共危机治理机构。该机构可以是区域性的几个省份共同的应对机构,也可是某一个省份的危机治理机构。区域性针对类似于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灾害具有共同性,需要共同应对的省份。这些省份面临的公共危机往往具有共性,依靠单一省份无法有效应对,需要组成区域性公共危机治理机构,统筹整个区域的危机治理资源。三是地方公共危机治理机构。该机构是国家和区域公共危机治理机构的延伸。平时主要职能是对风险因素的预测、管理,对公共危机治理措施的演练和宣传。战时则是根据国家和区域危机治理机构的统一部署进行危机应对和处置,是公共危机应对的基层组织。以上三种危机治理机构是各自层级的最高级危机应对机构。这种核心机构的治理机制将逐步发展,实现制度化、法制化,能够将分散的社会资源和力量整合,可以解决部门分割、各自为政的弊端,有助于加强各机构之间的协调合作,形成政府主导。第二,建立动态适应性的决策领导体制。公共危机决策具有独特性,是非程序化的决策[6]。政府不是决策的唯一主体,应该将众多主体纳入到决策范围,充分发挥各方的优势。这就需要摒弃传统的决策模式,通过决策程序再造来优化决策程序。公共危机多元治理主体需要通过协商形成共识方案,明确不同时间各个主体职责,在各主体之间形成明确的决策、行动方案,而总体性、全局性的指挥决策由核心机构统一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