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生态环境问题现状十篇生态环境问题现状十篇

生态环境问题现状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3:37:53

生态环境问题现状篇1

关键词:农业生态环境补偿;农业生态环境补偿机制;补偿标准

中图分类号:F1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31(2012)04-0065-03Doi:10.3969/j.issn.1003-9031.2012.04.17

一、农业生态环境补偿的现状分析

生态环境补偿机制是为提高补偿效率、调动生态保护积极性的各种规则、激励和协调的制度安排,是实现和谐社会生态的途径。基于此,笔者设计了河北省农业生态环境补偿的调查问卷共500份,其中有效问卷481份,有效率为96.2%。此次调查范围在河北省11个地区市都有不同程度的样本分布。调查对象广泛,能较好地反映出不同经济发展状况地区的农业生态环境补偿现状,问卷具有较好的代表性。

制约河北省农民生产的自然风险种类较多。具体而言,由气候异常产生的干早、洪涝、冰雹、霜冻等气象灾害与病虫害对农业生产的危害最为严重,早灾、水害尤甚;对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潜在威胁较大的自然灾害主要有水土流失、泥石流等生态灾害;由环境污染带来的环境灾害正逐渐成为农民生产过程中的主要灾种;地质灾害对河北省农业生产的影响则相对较小。制约河北省农业生产的因素除了自然因素外,还有人为因素与之交织。由于人口不断增长,大面积的毁林开荒、乱砍滥伐、过度放牧,加速了生态环境的恶化,形成了“经济社会落后――破坏性开发――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繁――经济社会落后”的恶性循环,造成了河北省生态环境的恶化。另外,随着河北省城镇化速度的加快,城镇建设挤占耕地现象十分严重,过度开发土地资源等也加剧了自然灾害的暴发频度、范围和强度。

正因为河北省存在自然灾害和人为因素影响的灾害,对农户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必须对农户进行农业生态环境补偿。调查中发现,农户认为应该补偿的主要领域如表1所示。

通过表1可看出,农户认为政府补偿的领域大部分在土壤(61.09%)。农户主要以耕作为主,所以希望政府在之前给予补贴,在受灾之后通过政府财政、保险公司、金融机构等途径得到一些补偿。目前生态环境补偿相关政策很多都是短期性的,缺乏一种持续和有效的生态环境补偿政策和完善的生态环境补偿机制。

二、农业生态环境补偿存在的问题

(一)农业生态环境补偿政策宣传不到位

许多农户对农业生态环境补偿的概念还不了解,在关于“您对农业生态环境补偿的了解程度”的调查中发现:很了解的农户有25户,占调查农户的5.19%;一般了解的农户有239户,占调查农户的49.59%;不了解的农户有218户,占调查农户的45.23%。通过上述数据可看出,一般了解和不了解的比例均未达到50%,这表明了解农业生态环境补偿的农户存在但数量不大,说明政府对农业生态环境补偿的宣传力度和补偿力度不够大,以至于农户对此概念不了解。

在“对农业生态环境补偿的意愿”调查中可看出,“很强烈”的农户占27.18%,“比较强烈”的农户占28.01%,“一般”的农户占32.99%,“不大强烈”的农户占8.51%,对农业生态环境补偿“没感觉”的占3.32%(见图1)。

从图1可看出,居于首位的是农户对农业生态环境补偿意愿“一般”,其次是“比较强烈”,然后是“很强烈”。可见政府对农业生态环境补偿的宣传力度不大,大家没有看到农业生态环境补偿的益处。

(二)农业生态环境的补偿力度不到位

在“是否享受过政府的农业生态环境补贴”的调查中发现,认为享受到农业生态环境补贴的农户占20.68%,没有享受到农业生态环境补贴的农户占50.00%,不知道的农户占29.32%。通过数据可看出,农业生态环境补偿的力度不到位,甚至有29.32%的农户不知道农业生态环境补贴的存在,没有享受到补贴的农户竟然占到一半,可见政府应加大补偿的力度和规模。

在“农业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后互助补偿的作用”的调查中发现,认为没有作用的农户占10.60%,认为有一定作用、作用一般和有作用的农户分别占比30.15%、30.56%和20.17%,认为作用很大的农户占8.52%。通过数据可看出,农业生态环境补偿的“没有作用”和“一般”大约占到一半比例,可见农业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后互助补偿的作用有待于提高,农业生态环境的补偿力度不到位的状况应改善(见表2)。

(三)基层的农业生态环境补偿意识淡薄

农户的农业生态环境补偿意识淡薄,在农业生态环境补偿的必要性调查中可发现,认为有必要的59.58%,认为还可以的占比31.46%,认为没有必要的占2.50%,不清楚的占6.46%。这表明不足半数的人认为很有必要进行农业生态环境补偿,但意识还较为淡薄。

(四)农业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尚未完善

在“建立农业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在减少生产成本方面”的调查中,认为“没有好处”的农户占7.71%,认为“好处很少”的农户占18.33%,认为“好处一般”的农户占比47.50%,认为“好处较大”的占20.42%,认为“好处很大”的占6.04%。这表明不足半数的人认为建立农业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在减少生产成本方面好处较大或者很大,在农业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尚未完善的情况下减少农业生产成本是件很困难的事情。

在“建立农业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在提高农业产量方面”的调查中,认为“没有好处”的农户占11.92%,认为“好处很少”的农户占16.95%,认为“好处一般”的农户占比40.79%,认为“好处较大”的占24.27%,认为“好处很大”的占6.07%。可见多于半数的人认为建立农业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在提高农业产量方面好处一般、很少或者没有好处,表明这种补偿机制在提高产量方面作用不是很大的。

(五)农户享受农业生态环境补偿的形式单一

调查发现,农户享受农业生态环境补偿的形式较为单一,接受政府补贴的农户有278人次占比62.61%,得到种植业灾害保险的农户有72人次占比16.22%,得到养殖业灾害保险的农户仅有19人次占比4.28%,接受政府征地补偿的农户有63人次占比14.19%,接受企业污染补贴的农户有12人次占比12%。这表明现在农业生态环境的补偿主要是政府的财政补贴,其他的补偿形式比例较小。

(六)农户享受农业生态环境补偿的标准过低

调查发现,对补偿服务非常满意的占2.34%,满意的占23.57%,一般的占38.85%,不满意的占29.94%,非常不满意的占5.31%。对补偿方式非常满意的占3.19%,满意的占22.13%,一般的占48.72%,不满意的占21.28%,非常不满意的占4.68%。这些数据充分表明了农户享受农业生态环境补偿标准过低,满意度不高。

三、农业生态环境补偿的对策建议

(一)积极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整体框架

现行生态环境补偿政策不完整,缺乏系统性,可以建立生态补偿整体框架,通过上级对下级、国家对地方的纵向公益补偿,区域之间、上下游之间横向利益补偿和对资源要素管理进行部门补偿等三种方式,制定相关政策,以便为地方生态补偿运行导向,逐步实现全方位、全覆盖、全过程的生态补偿[1]。从调研的情况来看,地方对政策的需求非常强烈,可以将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上升至国家政策层面进行整体考虑。

(二)制定统一的生态环境补偿标准

在补偿标准的制定上没有能充分考虑农民、牧民、企业团体和各级地方政府的意愿,造成补偿的标准过低。如果这种情况普遍存在,生态补偿机制就难以发挥其应有的效应[2]。另外,资金使用未完全体现生态补偿。因此,要制定统一的生态环境补偿标准,充分发挥机制应有的效应。

(三)形成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的资金格局

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全社会支持生态环境建设的投资融资体制。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投融资体制,既要坚持政府主导,努力增加公共财政对生态补偿的投入,又要积极引导社会各方的参与,探索多渠道、多形式的生态补偿方式,拓宽生态补偿市场化、社会化运作的渠道,形成多方并举、合力推进。逐步建立政府引导、市场推进、社会参与的生态补偿和生态建设投融资机制,积极引导国内外资金投向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3]。

(四)积极鼓探索有效的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实践模式

通过农业生态补偿立法,将补偿范围、补偿对象、补偿方式以及补偿标准等以法律形式确立,促使农业生态补偿工作走上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以适应科学发展观、建设环境友好型新农村的需要。并以此探索适合自己的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实践模式[4]。

加快完善生态环境补偿机制,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制度保障。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应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共同推进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的建立和完善。

参考文献:

[1]张永平.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财政政策研究[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7(8).

[2]孔凡斌.完善我国生态补偿机制:理论、实践与研究展望[J].农业经济问题,2007(10).

生态环境问题现状篇2

摘要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三峡库区的环境问题引起各方面的关注。总结了三峡库区消落带生态环境污染现状,分析了其潜在的生态环境问题、植被问题和渔业问题,并提出实施生态环境保护的建议。

关键词三峡库区;消落带;生态环境;污染现状;潜在问题;建议

水位的涨落带又称消落带,是由于水库季节性水位涨落而使周边被淹没的土地周期性地出露于水面的一段特殊区域。它是水生生态系统与陆生生态系统的过渡地段,是一类特殊的湿地生态系统[1]。在人工调控下,三峡水库的水位涨落速度、幅度和频率与天然河道明显不同,增加了消落带的不稳定性,而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工业污染、生活污水对库区消落带的影响逐渐加大。加强消落带区域的生态保护是三峡工程发挥其作用的前提与基础,也是库区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1污染现状

1.1工业污染

三峡库区消落带最重要的污染是铅、镉污染[2],其主要来自工业废水、废渣。铅能使土壤肥效退化、土质降低,从而让农作物不能有效顺利地生长。此外,被农作物吸收后,这些有害元素将会通过生态平衡中的食物链传送到人体内。www.133229.com镉在环境中具有稳定、积累和不易消除的特点,通过食物链富集使人体产生慢性中毒。镉污染可能最终引发“痛痛病”。

有研究报道,通过多种方法评价三峡库区消落带的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状况,结果表明主要污染因子为镉,生态风险影响因子的顺序为镉>锌>铅>铜>铬,潜在生态风险因子的顺序为镉>铅>铜>锌>铬,消落带地段大部分断面存在中等潜在生态风险[3,4]。

1.2生活污水污染

由于三峡库区消落带附近地区居民的生活水平提高,生活中洗菜、洗衣服、冲洗厕所等产生的污水排放量逐渐加大,造成生活用水对消落带水环境的污染逐渐加大。为了库区消落带区域的经济快速发展,必须加快库区消落带地区生活污水处理的基础设施建设,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5]。

1.3库水的影响

消落带的形成是由于库水的季节性水位涨落,这样就会使消落带地区的土壤受到很多负面的影响,主要是库水的污染物通过一系列的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不断地在土壤中富集,进而对土壤的生理性能产生影响。土壤被淹没时,土壤中的养分、污染物就会被溶解和吸附在水体中,它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被淹没的土壤中的污染物的释放量在第1天达到最大值,大约占10d内释放总量的80%~90%,随着时间的增长,释放量就越来越少。水中的有机物质及部分固体颗粒经过物理或化学变化之后到土壤中,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补充土壤的有机物质,进而改良土性。污水中也有氮、磷等有机元素,在一定的程度上也可以增加土壤中养分的含量,保持肥力。但这种情况下也有不利的一面,就是当污染物在土壤中积累达到一定的程度后,就会引起土壤的成分、结构、性质和功能的变化,造成土壤污染[6]。在被浸泡过的土壤上栽种的农作物的产量也明显低于正常水平[7]。水对于岩石中矿物质及营养元素的释放、运动、扩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在不同的水分条件下,母岩养分的运输存在差异。根据试验研究表明,8%和12%的水分处理与自然状态下氮、磷、钾释放比较,其增幅均达显著水平[8]。因此,库水会加快库区消落带紫色母岩养分的释放,使大量的营养物质转移到水体中,从而造成水体的富营养化。库区消落带主要土壤类型中,紫色土壤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而紫色土壤保肥能力差也是消落带农作物产量低的一个原因。季节性的水位涨落会加剧水土流失的趋势,使土壤中的养分向水体转移[9]。

2潜在问题

2.1生态环境问题

一是易引发地质灾害。整个三峡水库大部分区域地形陡峻,河岸地层稳定性差,加上库区沿岸人多地少、人类活动频繁,是我国环境地质灾害的多发区[10]。三峡大坝的建成后,水库的蓄水量增多,库岸两侧岩石周期性地浸泡在水中,使库岸山体吃水比重加大,造成两岸坡地稳定性减弱,从而诱发滑坡、崩塌和泥石流[11],严重威胁库岸人民的生命财产和库区安全。例如1998年的长江流域发生特大洪水时,就在库区云阳县形成了近10处崩塌和滑坡。三峡水库恢复正常蓄水后,每年11月至翌年3月有5个月的高水位,长时间江水浸泡,再加上三峡水库在春、夏两季蓄水位在175、145m近30m的落差,必然会造成沿库岸大面积坍塌、滑坡,引发地形变异[12]。二是易暴发流行性病疫。消落带是水位的涨落地带,会受到水陆的交替性污染。低水位时,垃圾、杂草等污染物直接滞留在消落带上;高水位时,水流速度慢,污染物不易扩散[13]。这2种环境都易引起各种相关的病原体、致病菌滋生,特别是在夏季高温高湿的环境条件下,污染严重的消落带将成为各种相关病菌、寄生虫的滋生源及异味和恶臭的散发地,并很可能导致大规模疫情的发生和流行[14]。

2.2植被问题

植物是生态系统的生产者,为整个系统提供物质能量来源,是系统稳定的基础。科学植树种草是优化消落带生态环境的一种方式,是减轻地质灾害的有效措施,可以更好地发挥消落带植被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消落带植被的功能很多,具体的可以分为4个功能:一是减灾功能。三峡水库蓄水后,垂直距离几十米的陆地被水淹没,而库岸多是残坡积物,含水量的增加就会减少其稳定性,导致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发生;水位的升降导致干湿变化从而引起岩土体的膨胀,导致库岸失稳。二是经济功能。消落带的植树种草及后期的维护都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提供了很多就业岗位。此外,果树、蔬菜的种植可为农民创收。三是净化环境。三峡水库蓄水后,流速减缓,扩散能力减弱,水流自净能力降低,环境污染加剧。某些草本植物可以吸收水体中的一些有害物质,待到一定时段将其收割,就可将污染物带出水库。四是美化功能。草木具有美学价值,可以给人带来视觉享受[15]。目前,三峡库区的众多支流及支流入干流的库湾区可以利用的消落带区域较大。因此,有足够的消落带土地可以用于植被生态保护。

2.3渔业问题

三峡库区消落带能够有效利用的地段多位支流河口区域淹没后形成的“猪肚”形成湾,部分水域已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加之支流河道蜿蜒,水体交换受“肚头”制约,在此类水域从事养殖,若生产方式不当或生产规模失控,很容易出现局部水质富营养化污染。因此,在规划、实施消落带渔业开发时,必须根据有关部门针对各类水域确定的水质标准和区域,认真评估不同养殖方式和生产规模的影响,采取一定的技术措施,以控制污染[16]。

3建议

针对三峡库区消落带各种生态环境问题,应首先对不同蓄水点消落带的形态、范围、空间分布、生态环境现状开展相应的调查研究;根据不同区域消落带的自然地理特征、生态环境问题和三峡水利工程安全运行的要求,制定消落带生态环境保护与利用规划,划分功能区;并依此作为三峡库区消落带土地利用和生态保护的指导依据,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基础。在工农业的生产中一定要尽量地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鼓励企业家建立物料循环,这样就可以让污染物作为原料得到再次的利用,使已污染的区域环境尽早得取治理与生态修复。

4参考文献

[1]涂建军,陈治谏,陈国阶,等.三峡库区消落带土地整理利用——以重庆市开县为例[j].山地学报,2002,20(6):712-717.

[2]陈梓云,彭梦侠.三峡库区消落带土壤中镉污染调查及分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9(4):494-495.

[3]傅杨武,祁俊生,陈书鸿,等.三峡库区苎溪河流域消落带土壤重金属污染调查及评价[j].土壤通报,2009(1):168-172.

[4]付川,潘杰,牟新利,等.长江(万州段)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生态风险评价[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7(2):110-113.

[5]魏复盛,张建辉,何立环,等.三峡库区水污染防治的关键在源头控制与削减[j].中国工程科学,2009,11(2):4-9.

[6]杨钢.三峡库区受淹土壤污染物释放量的试验研究[j].水土保报,2004,18(1):111-114.

[7]骆东奇,魏朝富,谢德体,等.长江上游紫色母质养分溶出及环境效应预测[j].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003,22(2):179-183.

[8]邹强,刘芳,杨剑虹.三峡库区消落区紫色土砷吸附—解吸特征研究[j].广西农业科学,2009,40(3):266-270.

[9]傅杨武,陈明君,祁俊生.重金属在消落带土壤-水体系中的迁移研究[j].水资源保护,2008,24(5):8-11.

[10]温铭生,李铁锋,王连俊.三峡库区滑坡灾害与地质环境关系分析[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6,33(4):103-106.

[11]郭跃,杨华,赵纯勇,等.长江三峡库区地质灾害研究体系构想[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1(1):5-9.

[12]苏维词.三峡库区消落带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调控[j].长江科学院院报,2004,21(2):32-34,41.

[13]胡百万,王晓鹏.三峡库区重庆市长寿县大桥滑坡分析[j].西部探矿工程,2002(s1):312-313.

[14]何再超,郑钦玉,马杰,等.三峡库区消落区可持续发展途径探讨[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4):5-7,44.

生态环境问题现状篇3

【关键词】生态建设;建始县;生态问题

一、建始县基本情况

建始县位于鄂西南山区北部,跨北纬30°06′至30°54′,东经109°32′至110°12′,东连巴东县,以野三河为界;西接恩施市,以太阳河为界;南邻鹤峰县,以长河、茶寮河为界;北与重庆市巫山县毗连;西北与重庆市奉节、巫山两县接壤。县域版图形似蘑菇,南北长89千米,东西最宽64.5千米,最窄处12.5千米,总面积2666平方千米。辖6镇4乡,410个村、社区。共51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8万。耕地面积60万亩,其中水田6万亩。最高点为北部太平峰,海拔2090.1米,最低点是东南部野三口(野三河汇入清江处)海拔213米,平均海拔1152米。全县森林面积233万亩,森林覆盖率为60%。县域内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性山地气候。209国道,沪蓉高速和宜万铁路穿腹而过。有“富硒王国”之称。是全国重点产煤县,常年产煤60万吨以上。硫铁矿、铁矿、石煤、高岭土、大理石、石等资源丰富。境内河流纵横,水资源丰富,多年平均降水量40亿立方米,县境内有2km以上的河流121条,长986.1km,地下水总储量达7.8亿立方米。

二、建始县生态建设的现状

本节主要从环境现状、林业建设现状两方面对建始县生态建设的现状进行简要的论述。

(一)环境现状

1.水环境现状。建始县城乡10个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符合《地表水Ⅱ类标准》,达标率为100%;广润河七里坪段水质稳定在Ⅲ类,下游弓箭岩段水质确保在Ⅳ类,清江景阳段水质稳定在Ⅱ类。工业废水排放量为2011年64.61万吨、2012年61.58万吨,达标率均为89%。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2011-2012年为85%,乡镇污水集中处理率约为50%。全共有18套废水治理设施,但总体来说,全县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治理设备少,处理率低,处理设施建设滞后。

2.大气质量环境现状。建始县大气污染源分为工业污染源、农业污染源、交通污染源和生活污染源等,大气中的重要污染物有可吸入颗粒物、氮氧化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其中工业废气排放量2012年133749.22万标米。工业烟(粉)尘排放量为2012年490.741万吨,达标率均为37%。业州城区空气优良天数达到350天以上,各乡镇环境空气质量均达到Ⅱ级以上,空气质量总体状况良好。

3.固体废物利用现状。建始县固体废物主要来源于二个方面:一是工业固体废弃物,其数量大,种类多,成分复杂,处理困难。二是生活垃圾,生活垃圾产生量每年以8-10%的速度增长,乡镇生活处理率只有50%,大部分垃圾仍呈现露天堆放状态,对环境的即时和潜在危害很大。

4.农村环境保护现状。综合来看,农村环境形势仍然十分严峻,工业及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危及农村饮水安全和农产品安全,制约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农村的六类垃圾污染日益突出。二是矿产资源开采利用加剧了农村生态环境恶化,重开发利用、轻生态保护甚至乱采滥挖导致了资源浪费、植被生态破坏和水土流失等环境问题。三是农村环保基础设施落后。四是农村涉及面广,基层日常环境能力薄弱,存在管理不到位现象。五是村民环境保护意识薄弱。

(二)林业建设现状

1.森林资源现状。全县土地总面积266571.67公顷,其中林地面积188235.12公顷,非林地面积78336.55公顷,活立木蓄积7428376立方米,森林覆盖率60.23%,林木绿化率77.47%。有维管束植物约200科近700属1400余种,其中主要用材树种、经济树种52科、115属、231种,干鲜果类14科、24属、60余种。

2.林业产业发展现状。(1)林业产业基地建设现状。截止2011年底,林果基地总面积已达172万亩。一是以马尾松为主的一般用材林基地达到100万亩;二是以日本落叶松为主的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总面积达到45万亩;三是以核桃为主的特色经济林基地达到10万亩;四是以油茶为主的生物质能源林基地达到3万亩;五是以杜仲为主的药材基地达到14万亩。(2)林业企业发展现状。该县林业企业发展自“十五”时期起步,它涵盖林木、林药、林果及林副产品的种植培育、加工销售,林下经济,花卉苗木,森林食品,森林旅游等方面,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壮大,已具有一定规模和较好的效益。

三、生态建设中存在的主要生态问题

笔者了解到建始县的生态建设正在不断地建设和改进中,全县采取了各种有效的措施促进生态建设,但是受到各种情况的限制,在目前的具体情况和政策制度推行中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阻碍着建始县生态建设的发展,妨碍着地区社会建设,本节笔者将对建始县生态建设中的主要的问题进行概述。

(一)农村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凸显

农村地区环境污染问题比较严重,以长梁乡白云村为例调查中发现该村的环境问题主要是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大量农药和化肥在农业生产中的使用,构成农业面源污染的重要源头,造成土壤植被的严重污染;第二,在生态建设中县级政府主导农村生活垃圾的集中无害化处理,但是在农村生活垃圾“户收集、村集中、镇转运、县处理”的模式还没有建立起来,无害化处理率还很低。该村民众仍然将收集到的生活垃圾自行就近填埋、焚烧甚至随意丢弃,该村的生活垃圾集中处理率和无害化处理基本不存在;第三,秸秆还田有利于土壤的保护,但是在具体的还田过程中往往采用焚烧的处理手段,在夏秋季节的秸秆焚烧现象仍较严重;第四,周边水源污染严重,主要是源头的煤矿开发遗留下来的煤渣石,上游的煤矿厂没有对煤渣石进行沉淀,虽然有简单的拦河坝,但是下雨后该村周边的河流都变成了黑水河。

(二)生态建设管理相对滞后

生态建设是社会整体建设的一部分,在实际过程中需要有效的管理,然而在实际管理操作中确实存在着一定的滞后现象。首先在生态建设中“重造轻管”的现象比较普遍,政策后续服务建设不到位。其次,各部门机构之间各行其是,步调不一,缺乏有效的组织,不能整体的统筹兼顾。生态建设涉及到多个政府部门和行业,多头管理的现象存在、全责划分不清、管理不到位、管理越位、行政不作为的现象存在。这就造成了有些领域多头管理,有些领域无人问津的现象。

(三)工业污染治理任务艰巨

从总体上看,目前建始县仍以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为主,资源能源消耗量大,污染物排放总量较大。工业污染源中以工业废水污染为主,而废水中以矿山污染较突出。污染物排放总量不断增加,污染治理进展较慢。同时,废气排放量仍旧很大。在实际中例如景阳水泥机立窑生产线未按期淘汰关闭等使节能减排项目成果进展不明显。随着城镇化推进和经济的发展,城镇化率提升和GDp增长、工业增加值等因素导致宏观核算带来新增排放量增大,工业污染的严重事实加剧生态环境恶化,工业污染治理的任务很艰巨。

(四)生态意识薄弱

笔者在调查中发现,地区居民生态意识比较薄弱。由于生活习惯和风俗传统的影响,以及在现实生活中由于生态建设政策、树立生态建设观念的宣传还不到位,居民对生态建设的内容和意义一知半解,不能充分了解生态建设利在千秋的作用,在地区之间没有形成良好的生态保护氛围,群众对保护环境的意识比较淡薄,自身行为对环境造成污染的行为不被认识。居民尤其是农村地区的居民没有形成良好的生态保护习惯,生活过程中产生的垃圾随意丢放,形成由点到面的污染,污染土地河流和生活环境;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为了增产增收,大量的使用化学肥料,破坏土地结构影响土地墒情,没有建立使用与环境保护杜绝污染并重的观念;工业生产中过分追求经济效益,忽视了工业废气废水对地区的生态破坏。

在对建始县生态建设情况进行调查的过程中发现,建始县在本地区环境保护,林业生态建设和清洁能源利用等方面的生态建设方面采取了积极的措施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成就,但是同样也存在着很多阻碍地区生态良性发展的问题,在正确了解现有制度政策成就以及发现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以探讨促进生态建设更好发展的措施。

四、关于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建议

为了促进建始县生态建设的发展,可以考虑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设。

(一)重点治理农村环境污染

农村地区的环境问题有着区域广、污染源复杂、时间久的特殊困难.在农村地区治理环境污染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合理的处理农村的生活垃圾,在治理过程中应该首先解决生活垃圾处理的问题,建立定点定期合理的生活垃圾处理机制和途径,使农村居民在生活中产生的生活垃圾集中无害处理,减少生活垃圾对农村环境的大范围污染。

二是面对农村地区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问题应该给与正确的指导,引导农村居民合理的进行农业生产,恰当的使用和处理化肥农药,在使用化学品时注意对土地土壤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积极采取无公害无污染的新技术新手段处理秸秆还田等农业生产活动,努力实现绿色农业的发展道路。

三是加强对饮用水环境安全的监管。一遵循“因地制宜、经济实用、运行简便”的原则,强化农村饮用水源保护,确保农村饮用水安全。二实施以污染预防为主的饮用水源保护工程,要求对地表水、地下水质达标或基本达标的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建立饮用水源保护区。三对地表水质污染较重的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实施地下水供水工程。

(二)继续加强林业保护

建始县属武陵山区林业资源较为丰富地区,加强对林业资源的开发保护既有利于创造经济效益,又有利于保护整个地区的生态环境。

首先应对现有的林业资源进行保护,严厉打击各类破坏林业资源的违法行为。切实加大对非法采矿、非法经营加工木材、乱砍滥伐和非法捕猎等行为的打击力度,提高资源使用效益。对破坏林业资源的直接责任人,依法查处,不得以罚代刑,不得放弃追究民事责任。对在土地整理、低丘缓坡未利用地开发利用、耕地占补平衡中,造成资源破坏的责任人,根据相关规定,追究责任,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与此同时还应该加强对林业资源的看护和培育,杜绝山火林火的发生,加强林业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从多方面加强对林业资源的保护。

其次,在有条件的地区继续推进植树造林,封山育林等利于林业发展改善林业生态环境的政策,加强对林业资源开发后的补充,实现林业资源的用与育的良性循环,保证地区内林业资源的储量。采用先进的技术和手段对林业资源进行管理和保护,采用科学的方法育林、护林,杜绝传统方式在造林过程中耗费人力物力财力情况的发生,节约造林成本、提高造林成活率。

(三)加强治理工业污染

工业污染一直是环境污染治理的难点,因此在实际中坚持预防污染为主,不应该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对于目前的集体情况应该一方面对已发生的污染进行积极的治理,另一方面采取预防措施防止污染的继续和新增。

对于已经发生的污染行为,首先应该在政府的指导下明确污染责任,坚持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监督排污企业主动尽快弥补污染损失,对于无法界定的污染状况,政府有必要主动采取措施加大对污染的治理,将污染降低到最低程度,防止污染的继续扩散。

对于在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污染的企业应该将污染杜绝在源头,一是对于积极防止污染的企业,地方政府给予政策优惠,在税收、贷款、政府政策方面给予优先的考虑,加大企业治污防污的积极性,二是将企业污染处理作为企业审批和考核的指标之一,以制度的形式规定企业在生产的过程中必须建立完备的污染物净化处理设备和机制。三是加强工业废物再生资源再利用建设,建立工业中的建筑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砖石、混凝土等经粉碎后,可以代砂再利用。

(四)完善政府职能

由于污染的治理和生态建设基本上属于外部性较为明显的公共事务,因此这种公共事务主要还需政府负责政府主导。

第一,由于生态问题一般涉及到较大的领域和较多的部门,所以为较好的发挥各部门的作用协调好各部门的利益关系,可以尝试在主管部门下成立专班,由相关部门人员组成的专班更有利于协调不同部门之间的工作,更有利于政府治理生态问题。

第二,政府在治理生态污染问题上应该主动履行自身的职责,一方面利用专业设备加强对生态变化的监测监督,使得地区的生态问题主动掌握在政府的控制中,另一方面政府对于污染问题要按照职责规定,积极的治理地区生态污染,对行政区域内的污染源按照相关规定依法进行管理。

(五)加强宣传教育,增强生态意识

生态建设需要社会公众的积极参与,从自身行为做起保护环境,进行生态建设。笔者在调查过程中发现村民的生态意识不够,应该加强对村民环境意识的培训。一是可以定期在农闲时期组织环保知识培训、林业知识培训以及生态能源知识培训,组织有关专家到实地根据实际有针对性开展科技培训,解决实际问题,并给与适当的培训补贴,让村民愿意去上培训班;二是大力宣传《环境保护法》、《森林资源法》等有关法律法规,不断增强公众的法制意识,形成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的舆论氛围,使他们认识到生态环境保护需要全社会参与;三是同时培养带头人,分期分批培训村民骨干,请当地有名望、有知识的人(如老村干部)带头宣传,以家长里短的方式传达生态保护知识。

五、结语

社会发展不仅仅是单纯的经济、科技的发展,越来越严峻的生态问题也成为制约社会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生态环境的改善将促进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发展。笔者通过对建始县生态建设进行调查,了解了建始县生态环境的实际现状以及在调查中发现的问题,笔者探讨了部分有助于促进生态建设发展的措施建议。总之,地区的生态建设对地区的社会可持续性发展和人民更好的享受生活、提高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无论是政府组织还是企业、居民都应该认识到生态建设的重要意义,提高社会成员保护生态的意识,所有社会成员都有责任保护生态环境,积极的为生态建设贡献力量,改善全社会的生态环境,建设一个环境友好的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建始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建始县志[m].湖北辞书出版社,1994.

[2]建始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建始县志(1983~2003)[m].北京:方志出版社,2012.

[3]建始县林业局.建始县林业史[m].湖北省仙桃市报社印刷厂,2005.

生态环境问题现状篇4

动态评价应为趋稳向好

“趋稳向好”是指通过综合近几年全国环境状况的相关数据和报告可以看出,当前环境状况趋于稳定,并有开始向改善方向转化的态势。尤其是过去环境问题比较突出的城市地区、工业园区、大河流域、部分湖泊、居民社区等,感官比较直觉的水污染、大气污染、沙尘暴等现象有所缓解,开始摆脱越来越差、不断恶化的局面,部分城市居民对环境状况的满意性评价有所上升,有些常规监测指标也反映出这种好转。

这一观点从以下报告和数据中可见一斑:

《2009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指出,2009年全国地表水污染依然较重,七大水系总体为轻度污染,湖泊富营养化问题突出,近岸海域总体为轻度污染。城市空气质量总体良好,酸雨分布区域保持稳定。城市环境质量总体较好。

《2010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指出,2010年,我国部分环境质量指标持续好转。全国地表水国控断面高锰酸盐指数年均浓度为4.9毫克/升,比上年下降3.9%,比2005年下降31.9%;全国城市空气中二氧化硫年均浓度为0.034毫克/立方米,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比上年下降2.8%,比2005年下降19.0%。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在《“十二五”期间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路和政策建议》的报告中认为,当前我国生态和环境变化的基本态势是“稳中有好但改善缓慢,环境质量基本保持平稳状态,生态恶化趋势初步得到遏制,某些区域的少数指标开始好转”,并认为这是一个“有历史意义的判断”。

《2011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指出,2011年全国环境质量状况总体保持平稳。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为2499.9万吨,比上年下降2.04%;二氧化硫排放总量为2217.9万吨,比上年下降2.21%。生态建设进展较好。截至2011年底,全国已建立各种类型、不同级别的自然保护区2640个,总面积约14971万公顷,其中陆域面积14333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14.9%。

《2012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指出,2012年全国环境质量总体保持平稳:地表水总体为轻度污染;海洋环境质量总体较好,近岸海域水质一般;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总体稳定,酸雨分布区域无明显变化;城市区域声环境质量和道路交通噪声基本保持稳定;辐射环境质量总体良好。

同时,各地近几年也依法了当地环境状况公报,研究发现,大部分地区都出现了“有所改善”、“有较大改善”、“明显好转”等评价。

环境状况总体上有所好转的原因不难理解。这些年来各地经济快速增长,政府财政收入比较充裕,加上中央推行科学发展观和节能减排等,多地大力调整产业结构、狠抓节能减排、开展流域环境治理、创建环保模范城市等,对城市环境基础设施进行了大规模的投入和整治,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得出环境形势趋稳向好的结论,在我国确实有一定的历史意义,因为长期以来我们对环境形势的评价都是“局部有所改善、总体还在恶化”,或“局部有所改善,总体尚未遏制”,表现为一种不断向下的趋势,这种状态像一块石头一样沉重地压在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心头,更压在从事环境保护工作的人们心头。而现在能认为趋稳向好,则意味着一种转折的开始(尽管还不能断言“拐点已到”,还可能出现反复)。这将在历史上留下记录,使政府向社会有一个交代,也会更加增强人们的信心,从而产生一种积极的激励。

静态评价仍然形势严峻

判断环境形势趋稳向好,并不否认“当前环境形势仍然十分严峻”的现实。因为前者是动态评价,反映的是变化趋势;后者是静态评价,反映的是绝对水平。中国的环境状况,犹如一个病重的患者,虽然经过入院治疗有所缓解或好转,但仍是一个病人,还需全力治疗。

2012年我国环境状况形势依然严峻。一是全国水环境质量不容乐观。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辽河、浙闽片河流、西南诸河和西北诸河等十大流域的国控断面中,Ⅰ~Ⅲ类、Ⅳ~Ⅴ类和劣Ⅴ类水质的断面比例分别为68.9%、20.9%和10.2%。珠江流域、西南诸河和西北诸河水质优,长江和浙闽片河流水质良好,黄河、松花江、淮河和辽河为轻度污染,海河为中度污染。在监测的60个湖泊(水库)中,富营养化状态的湖泊(水库)占25.0%。其中,轻度富营养状态和中度富营养状态的湖泊(水库)比例分别为18.3%和6.7%。在198个城市4929个地下水监测点位中,优良――良好――较好水质的监测点比例为42.7%,较差――极差水质的监测点比例为57.3%。二是全国近岸海域水质总体一般。一类、二类海水点位比例为69.4%,三类、四类海水点位比例为12.0%,劣四类海水点位比例为18.6%。四大海区中,黄海和南海近岸海域水质良好,渤海近岸海域水质一般,东海近岸海域水质极差。9个重要海湾中,黄河口水质优,北部湾水质良好,胶州湾、辽东湾和闽江口水质差,渤海湾、长江口、杭州湾和珠江口水质极差。三是农村环境问题日益显现。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不断推进,农村环境形势严峻。突出表现为工矿污染压力加大,生活污染局部加剧,畜禽养殖污染严重。全国798个村庄的农村环境质量试点监测结果表明,试点村庄空气质量总体较好,农村饮用水源和地表水受到不同程度污染,农村环境保护形势依然严峻。

近几年来,环境问题中人们特别关注的热点是:

――新型环境问题。例如城市和区域灰霾问题(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城市灰霾天气频率普遍提高)、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臭氧污染、城市污泥处理难等。

――农村环境问题。现在很多农村地区几乎找不到未被污染的河流。“污水乱泼、垃圾乱倒、粪土乱堆、柴草乱垛、畜禽乱跑”是我国农村比较普遍的现象。此外,农村还存在大量掠夺式的采石开矿、挖河取沙、毁田取土等现象,很多生态系统功能被严重损害。大部分农村地区的人居环境不能令人满意。农村环境问题日益显现。2011年对全国364个村庄的监测试点结果表明,环境空气质量达标的村庄占81.9%;农村地表水为轻度污染;农村土壤样品超标率为21.5%,垃圾场周边、农田、菜地和企业周边土壤污染较重。

未来环境污染风险增大

由经济结构和总量所决定,我国未来污染物排放总量仍将很高。长江和珠江等流域的污染物排放量与环境承载力之间的缺口可能进一步加大,农村地区生产生活污染出现加重和蔓延的态势。因此未来我国发生环境污染事故增多和局部地区环境质量下降的可能性明显存在。

根据《中国环境宏观战略研究》预测,我国到2020年的能源需求总量将超过40亿吨标准煤。这样巨大的能源消耗,如果延续原有的能源结构,将构成很大的环境风险。

我国目前正在运行的经济体系,包括各种设备和设施等,都是在过去二三十年间建成投产的,现在进入了跑冒滴漏的高风险期,经济体系的环境风险正在加大。

我国现在制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及环保产业政策主要是针对传统产业领域,对高新技术产业带来的环境问题认识不足,缺乏相应的环保标准和政策。许多高新技术企业会产生大量危险废弃物,如电子信息产业会产生大量的重金属污染问题;太阳能板的多晶硅生产是高耗能大户,环境污染严重;生物制药产业会带来新型生物污染问题。而对这些高新产业发展带来的潜在新污染问题并没有好的环境污染治理措施,现行污染物排放标准已不适用,但又没有新的环保标准可用。

工业园区“集中污染”问题也逐步显现出来。有些沿海化工园区大部分企业隶属农药中间体、医药中间体、精细化工产业,这类企业投资规模小、装备技术含量低、品种变化幅度大、产生的污染物成分复杂、治理难度大、达标接管或排放压力巨大,由此引发的环境矛盾将不断加剧。

利害分化矛盾突出,逆向变化“对冲”

利害分化是指环境问题的后果由不同的人群承担,增大了社会不公正性,引发了社会。

那些排放污染物的企业获得了经济效益,赚足了钱的老板们离开了污染的地区,但居住在当地的百姓成为环境污染后果的承担者。或者,城市里的人们享受着富足的生活,但他们产生的垃圾却运往农村地区,使那里的人们承受恶臭和污水的后果。这种利害分化的结果引起社会对立情绪和过激行为的上升,使各种社会有上升趋势,并有不可避免性,这是环境形势的新特征。

各种污染事故或事件几乎每天都有发生,“黑三角”、“锰三角”等集中的区域资源破坏和环境污染触目惊心。这些事故事件与群众健康关系密切,公众关注度强,赔偿成本和维稳成本高,都表明我国环境问题对社会的影响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社会公众由过去对环境问题知之甚少或无暇顾及,逐步转变到十分关注和坚持维权。

我国当前的环境,具有一种“逆向变化”的格局:一些原来环境问题比较严重的城市和流域地区,由于实施了重大的环境保护政策措施,大幅度增加了环境治理投入,所以环境质量比过去有所好转。例如一些原来空气污染严重的能源基地城市和发达地区的中心城市,空气质量有所改善。有的退出了世界污染最严重城市的行列,有些流域如淮河,这几年的污染水平有所下降,这都是一种正面的变化。但同时,过去一些环境质量比较好的地方,如农村地区,却由于城市产业的转移、畜禽养殖规模的增大、农村人口城市化和缺乏相应的环境管理力量等原因,出现了越来越突出的环境污染和生态退化问题,这是一种负面的变化。这正负两种变化,合起来称为“逆向变化”。总体上的环境状况变化趋势,就取决于两种变化强度的“对冲”结果。

《中国环境宏观战略研究》指出,当前我国面临的环境资源问题比世界上任何国家都突出,环境压力比任何国家都大,解决起来也比任何国家都困难。

同志在第七次全国环保大会上指出“资源相对不足、环境容量有限,已成为我国国情的基本特征”、“资源与环境已经成为发展的最大瓶颈制约”、“环境保护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

环境形势评价应具权威性科学性

对我国当前环境形势要以事实数据为尺度,做科学评价,为此,提出四点建议:

一是对于全国的环境形势要有权威的回答。不要因为网络上、媒体上有很多负面的评论,我们就不敢出来说话。或者因为官方的评价结论出来后遭到吐槽,就对自己的结论没有信心。社会上存在“沉默的大多数”,最能感受环境变化的群体或许并没有在网络上发声。我们可以发动更多的公众,特别是那些没有在网络上发声的公众,让他们以身边的事实来评价环境状况的变化。

二是要有正确的评价尺度。重要的是区分“动态变化趋势”与“静态严重程度”的差别。前者是指今年与去年比,去年与前年比,环境是变好了还是变差了;后者是指现在环境形势的严峻性。目前有人以“现在污染这么重”为根据,得出结论认为“环境越来越差了”,这是以静态评价得出动态结论,并不合适。

三是评价环境形势要以数据和事实为基础。受评价范围应是全面的,评价结论应是客观的,不受或少受局部视角和感官因素的影响。同时,在表述上要严肃严谨,勿使公众产生误解。鉴于对环境状况进行描述和评价是一项科学性很强的工作,建议组织各方面的科技工作者和环保管理工作者对监测和卫星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提出比较牢靠的评价意见。

四是建议不再使用“总体尚未遏制”的评价。因为这一结论是依据2007年前的数据得出的,那个时候是经济发展速度最快,同时又是环境保护深感力不从心的矛盾尖锐时期。自那以后,出现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大规模投资,国家在环保方面的投资增加较快,节能减排进入硬措施阶段,环境状况发生了较大变化,总体上出现了趋于稳定有所好转的态势,这个结论与近几年来中央采取一系列重大环保措施是相符的。

生态环境问题现状篇5

关键词:公众参与维护环境安全重要性现实意义

一、公众参与的内涵及形式

“公众参与”(publicparticipation)从社会学角度讲,是指社会群众、社会组织、单位或个人作为主体,在其权利义务范围内有目的的社会行动。我国开展公众参与的历史虽然不长,但近年来国家和地方各级相关管理部门对公众参与已越来越重视,相继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鼓励公众积极参与与环境安全有关的各种活动。公众的范围包括普通群众、非政府组织和民间团体。除政府的行政行为和企业的环境安全责任行为以外,其他所有环境安全行为均可认为是公众参与行为。公众参与环境安全的形式主要有2种:(1)加强自身修养,规范自身行为,自觉地将环境安全思想贯彻到日常生活中去;(2)影响和督促他人加强环境安全的行为和意识。

二、什么是环境安全

1.环境安全的概念和含义:国际上,自然技术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对环境安全有各种不同的理解和定义,见之于法律和政策文件的环境安全,主要有两种。一是environmentalsafety;二是environmentalsecurity。这两者在英文中既有联系,也有很大的差别。下面着重介绍三种环境安全概念。

第一种安全(safety),主要是对人体健康(或卫生,health)和生产技术活动而言,主要指对人的健康没有危险、危害、损害、麻烦、干扰等有害影响,常见的有生产安全、劳动安全、卫生(健康)安全、安全生产、安全使用、安全技术、安全标准、安全产品、安全设施等,这类安全问题简称为生产技术性的安全问题。第二种安全(security),主要是对人为暴力活动、军事活动、间谍活动、外交活动等社会性、政治性活动以及社会治安与国际和平而言,主要指对国际和平、国家主权、国家治安和社会管理秩序没有危险、危害、损害、麻烦、干扰等有害影响,常见的有社会安全、国家安全、国际安全等,这类安全问题简称为社会政治性的安全问题。第三种安全,即兼顾上述两种安全的综合性安全或广义的安全。广义的环境安全是指人类和国家赖以生存发展的环境处于一种不受环境污染和破坏的安全状态,或者说国家和世界处于一种不受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和危害的良好状态。事实上,技术性的安全概念和政治性的安全概念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它们都是基于环境问题的安全,都以环境资源作为介质或都直接指向地球环境和大自然,因而很难将这两者截然分开。例如,根据美国的《环境安全规划》,环境安全(Security)包括污染预防、技术、安全(safety)和职业卫生、自然保育(conservation)、符合法律、净化、爆炸安全(safety)以及害虫管理等8个主要因素。因此,在研究社会政治性的国家环境安全问题时,往往离不开生产技术性的环境安全问题,生产技术性的环境安全是基础,社会政治性的环境安全是前者的进一步发展和综合,后者是前者严重化到一定程度时所产生的必然结果,后者包括前者。

2.环境安全的内容定义:环境安全最根本的内容是国家对关键资源的支配和控制的方式、手段和途径。是指主权国家在一定的历史阶段,着眼于国家环境权益目标,采取各种措施保障环境状况和环境利益不受外部和内部的威胁而保持稳定、均衡和持续发展的一种状态,能够对国家的稳定和发展,国民的生存繁衍和富裕起到维持和促进的作用,预防和应对可能出现的危机、冲突或战争,而不产生危害和负面影响。国家环境安全具体表现为环境的各要素保持完整和完备,国家环境主权独立,国家支柱产业竞争力增强,资源、能源供应得到有效保障,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能够经受国内外动荡的冲击。国家环境安全具体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①控制的主题是谁;②什么是关键的资源;③控制的范围和程度。按照其包括的内容可分为国家生态安全、国家环境权益安全和国家环保产业安全。其中生态安全是国家环境安全的中心,环境权益安全是国家环境安全的基础环节,而环保产业安全是国家环境安全的经济内容。

三、我国的环境安全现状

生态环境问题现状篇6

关键词:环境影响评价问题对策

abstract:theenvironmentalimpactassessmentisaimedforenvironmentalmanagementtoprovidebasisforadministrativemanagement,putforwardtoreducetheenvironmentalimpactofcountermeasuresandSuggestions.Butinthepracticalimplementationprocess,becausetherearesomeproblemsoftheenvironmentalimpactassessmentofqualityandeffectareaffected.inthispaper,accordingtoafewyearstoworkinmyexperience,thispaperconcludestheenvironmentalimpactassessmentfacedproblems,andputforwardtostrengthenenvironmentalimpactassessmentworkingcountermeasures.

Keywords:theenvironmentalimpactassessmentproblem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B845.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从1973年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引入我国至今,已有三十几年的时间,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制度为中国的环境保护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体现了预防为主和“谁污染谁治理”的环境保护方针,尤其是自2003年9月《环境影响评价法》正式实施以来,环评事业有了飞跃式的发展。环评工作者只有针对环境影响评价实践工作中的问题进行不断地分析、总结,才能进一步提高环评质量,推动环评事业的发展和进步。

一、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面临的问题

1、环境现状调查中存在的问题

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现状调查的方法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现有资料为基础,进行资料统计、经验估算、资料复用等;另一类则是通过现状监测获取相关的数值。两者往往相互补充。由于受环评时限、经费、人员素质、工作机制等诸多因素的限制,现状调查工作的开展过程往往出现随意套用现有资料或监测资料准确性、可用性差等问题。

(1)现有资料收集中存在的问题

①资料收集时间上的相对不足

主要指现状调查时应重点关注现有资料值获得时间距环评现状调查时间的长短。近年来,随着城市新城区的高速发展,频繁的社会经济活动促使环境瞬息万变,区域内植被面积大辐度减少,人口高度集中,人类开发活动强度增大,各项环境质量指标也随之呈现较大变化。因此,在引用现有数据时,对于高速发展的地区,常忽略了结合地区的开发强度考虑现有资料获取时间与环评现状调查时间间隔的长短,资料的可利用程度不高。

②突发事件及不利条件下对现状值的影响

对于一个比较成型的工业区,往往认为它的现状值在一定时期内是相对稳定的,但突发的事件也有可能在短时间内改变环境现状值。一些恶性的环境违法行为,如向水体倾倒化工废液、利用废塑料薄膜作为锅炉燃料等等,在较短时间内即可能引起区域环境发生不利的改变。不利条件,既包括环境本身背景值最差的情况,又包括环境各因素最不利于污染物扩散、浓度消减的情况。对于一个正在开发建设中的工业区,因其区域整体存在着诸多不定因素,调查过程应更多地关注整个区域环境的变化。但在实际工作中,调查过程对此类事件应给予的关注程度往往不高,缺乏对其行为的发生频率的了解,从而影响对现状值的确定,降低现有资料的可利用程度,由此产生不科学、不严谨的环评结论。

(2)环境监测中存在的问题

①监测点设置不合理。如项目监测点位布设不科学,未设置环境保护敏感监测点位;监测因子不全,特征因子监测缺项;部分项目监测频次不符合要求等。

②监测数据统计和评价有误。有些项目在计算平均值、超标倍数、超标率等方面有误,评价引用的标准值错误或评价结论与实际监测数据有出入等。

③历史监测数据引用存在的问题。主要是超时限使用、缺少历史数据监测报告及有效性证明材料等;有些项目随意引用其他项目的监测数据,引用的区域与评价区域偏离较大,与实际情况不符。

2、评价方法中存在的问题

(1)标准体系不健全

目前,地表水、大气、声的标准体系相对较完善,但地下水、土壤、电磁辐射、核辐射、生态以及人体健康等环境标准体系相对较少,而与污染源相关的排放标准更是匮乏。例如,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日益受到重视,但却没有成熟规范的生态环境标准去判别与度量,所以导致大部分环评报告在生态环境评价这部分只能作一些简单的现状调查与描述,对建设项目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程度无法准确评判,生态环境污染源的污染强度更是无从界别。

(2)技术方法不规范统一

环境评价涉及到很多领域的知识,环境问题复杂多变,存在较多不确定因素,加之理论发展条件的制约,这些都给相关技术规范的制定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如目前的非污染生态评价导则,很多环评工作者都感觉其可操作性差,理论水平深,距离实际太远。大多数技术导则、方法的出台是建立在一定理论和实践检验基础上的,但在实践中仍会不断的发现问题,也需要不断的完善修订。

(3)预测模式和预测条件的选取不合理

近几年出现了诸多环评计算软件与预测模式,但不同软件和模式对同一数据的计算结果很难一致,有关主管部门也未曾做出统一规范,所以评价预测结果准确性不高。电磁辐射项目的预测也缺乏成熟的计算公式,很多只能通过类比来敷衍了事。预测模式和预测参数选取不合理性是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较为常见的问题。

3、公众调查中存在的问题

(1)现行环评公众参与的制度不完善

公众参与是环评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它是让公众享有知情权的唯一手段,也是让社会公众对项目建设充分发挥环境监督作用的基础。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信息披露的有效性,组织形式单一、面不广、深度不够等方面。编制机关、项目建设单位和环评机构,是否重视公众参与、能否尊重相关的法律法规,都不容乐观。目前开展的环评公众参与大多是以网上或报刊信息、发放调查表的方式,由于重视程度不够,时间仓促等原因,使得公众参与对于真正起到对环评报告书的补充、完善作用没有很好的发挥出来。

生态环境问题现状篇7

【关键词】生态环境监测;流程;方案;监测技术

实施生态环境监测是环境监测体系发展和完善的必然趋势和要求,随着经济的发展,对生态环境监测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生态环境监测对环境管理部门服务,对经济区建设营造良性循环起着重要的作用,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

1生态环境监测概述

随着全球生态环境问题的出现,生态环境监测从一般意义上的环境污染因子监测开始向生态环境监测过渡和拓宽,生态环境监测采用的是生态学的多种措施与方法,从多个尺度上对各个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格局的度量,主要通过监测生态系统条件、条件变化、对生态环境压力的写照及其趋势而获得,也可以说生态监测是运用可比的方法,在时间与空间上对特定区域范围内生态系统或生态系统组合体的类型、结构和功能及其组合要素等进行系统地测定和观察的过程,其监测的结果则用于评价和预测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从方法原理、目的、意义等多方面作了较为全面的阐述,而在监测对象上,生态环境监测既不同于城市环境质量监测,也不同于工业污染源监测,从生态环境监测发展的历程来看,现今的生态环境监测主要侧重于宏观的、大区域的生态破坏问题,其反映人类活动对我们所处的生态环境的全貌、综合影响的优点,生态环境监测可用作对农田、森林、草原、荒漠、湿地、湖泊、海洋、气象、物候、动植物等进行监测,我们不难看出,生态环境监测是环境监测的拓宽,除开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措施外,环境监测的理论和实践定能作为生态监测得以发展和完善的基础保障,景观生态学、农业生态学、森林生态学、淡水生态学、海洋生态学、荒漠生态学、脆弱带生态学、地球化学、气象学、物候学、环境经济学等理论与实践对生态环境监测也是大有益处。

2生态环境监测流程

一是现场调查与资料收集。生态环境污染随时间、空间变化,受气象、季节、地形地貌等因素的影响,应根据监测区域呈现的特点,进行周密的现场调查和资料收集工作,主要调查各种污染源及其排放情况和自然环境特征,包括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象气候、土地利用情况以及国家经济发展状况。

二是确定监测项目。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生态环境质量标准,结合该地区污染源及其主要排放物的特点用以选择,并且还要测定一些气象与水文项目。

三是数据处理与结果上报。因监测误差存在于生态环境监测的整个过程,所以唯有在可靠的采样和分析测试的基础上,运用数理统计的办法来处理数据,方有可能得出符合客观要求的数据,处理得出的数据应经仔细复核后才可上报。

3生态环境监测技术方案与技术路线

生态环境监测技术方法就是对生态系统中的指标进行具体测量和判断,以获得生态系统中某一指标的关键数据,通过统计数据,来反映该指标的状况及变化趋势,我们在选择生态环境监测具体技术方法前,需根据已知条件,结合确定的技术路线,确定最理想的监测方案,技术路线和方案的确定大致包括以下几点:生态问题的提出,生态监测台站的选址,监测的对象、方法及设备,生态系统要素及监测指标的确定,监测场地、监测频度及周期描述,对于一些特殊指标可按目前生态站常用的监测方法,生态监测具有着眼于宏观的特点,是一项宏观与微观监测相结合的工作,对于结构与功能复杂的宏观生态环境进行监测,必须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

4生态环境监测的技术

随着世界各国对环境保护越来越重视,生态环境检测技术也越来越成熟,现在比较成熟的是3S技术,而所谓的3S技术,就是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GlobalpositioningSystem);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和遥感RS技术(RemoteSensing)。

4.1全球定位系统GRS技术(GlobalpositioningSystem):GpS全球定位系统可以动态地跟踪被监测物体的状况,这一技术在监测动物及海洋生物生活习性中有着很大的作用,检测人员首先需要在被检测者例如狮子的体内注入特殊的晶片,然后再将动物放生,在几个月甚至长达几年的时间内,检测者都可以跟踪到这只狮子的行踪,从它的迁移情况,就可以掌握到狮子的习性,外界环境变化是否影响到狮子的生活等等问题,这些问题的探究在以前是非常困难甚至无法完成的,因为没有一个人能够和一头狮子生活几年的时间,和任何动物都不能,而有了这个百倍的GpS全球定位系统,我们就可以了解不同生物的内心世界,甚至能够看见另外一个神奇的世界,GpS全球定位系统除了能够跟踪动物,还可以跟踪无生命的物体,像是我们前面提到的汽车等,监测人员可以监某一地区的汽车数量,推测出这些汽车的尾气排放量,过多的尾气排放量对环境和人类身体将抗有着很大伤害,如果已经达到上限的话,就需要采取一些措施进行管制,例如单双号行车制度或者提高汽车销售税等等;

4.2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GiS地理信息系统就是一个大型的地理信息数据库,它通过计算机、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后方数据库和管理员四部分组成,GiS地理信息系统中包含每一种地形、地理环境所存在的性质(这些性质由先关地理研究人员提供),管理员将搜集到的地理信息输入计算机数据库内,GiS地理信息系统能够将这些信息与原有的地理信息相比对,进而分析总结出所需要研究的这一地区的地理信息特点;

4.3遥感RS技术(RemoteSensing):遥感RS技术就是通过卫星或者其他远距离的监测,监测被监测范围内物体的电磁波信息变化,分析得出此物体现在处于的状态和发展趋势,并将这些信息加以整理、反馈,技术可以高空对物体进行扫描、拍摄,对信息的采集相当快速、准确,而且可以被遥感的对象有很多,森林覆盖面积、植被生长的状况、空际环境污染指数、气温闭环等等,例如,我们可以对大兴安岭森林采用遥感技术监测,我们可以通过检测森林的覆盖面积是否减少,来推测是否有人在破坏植被,进而想出我们应该采用何种手段进行处理,也可以对于大兴安岭上空气温状况进行监测,时刻注意是否会出现火灾等自然灾害,如若发现异情,可以在第一时间内,进行扑救,遥感技术的应用大大减少来人力资源的投入,市一中高效的生态环境监测手段。

结束语:

由于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洪水泛滥等各种生态系统破坏问题日益严重,就促使人们开始重新审视环境监测问题,人们意识到,对环境监测,在常规情况下一般采用理化指标和生物指标监测,这种着眼局部的监测方法只单纯的测定了环境中的有害因子,不能对整个环境综合评价,而生态环境监测则可以对整个环境生态进行综合评价,对其发展趋势、存在的问题进行监测和评估。

参考文献:

生态环境问题现状篇8

【关键词】资源型县域;生态文明建设;现状;路径

山西省煤炭资源枯竭的现状和环境污染严重的问题,已经成为限制发展的关键因素。为了实现由煤炭大省向以煤为基的现代产业大省的跨越,实现由单一煤电“基地”向立体能源“中心”的转变,为了实现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永续发展,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战略高度,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而生态文明建设的微观主体是县域,所以说,生态文明建设在县域的成效直接关系着整个生态文明建设的效果。

一、煤炭资源型县域目前在生态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煤炭资源型县域极其脆弱的生态环境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正确认识现存的生态问题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先决条件,而切实的行动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由之路[1]。水资源匮乏、水土流失严重、大气污染严重、森林植被覆盖率低等问题,严重制约着山西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2]。尤其是煤炭资源型县域,由于煤炭的开采,使得大气、水体、土壤等原本非常脆弱的生态环境的问题更加突出。

1、水资源缺乏

水资源贫乏已成为煤炭资源型县域社会经济发展最大的制约因素。很多县域,水煤资源共存,煤炭开采会导致裂隙、崩塌、沉陷等多种地面变形,使地下水位下降,河川径流下渗转化为矿坑水等,因而,煤炭开发对水资源的破坏十分严重[3]。另外,在历史和自然等诸多因素的长期作用下,高耗水、高污染的采掘工业是很多煤炭资源型县域的主体产业,水资源消耗量和损耗量逐年增加,同时通过污水排放等途径,污染又会破坏大量水源,加速了水资源的衰减进程。据统计,山西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460立方米左右,只占全国平均水平的17%,世界平均水平的4%[4]。

2、地质问题突出

煤炭资源型县域的矿山开采活动强烈,煤炭资源的开采造成了大面积的采空县。据统计显示,山西省由于开采煤炭资源而形成的采空县达1300km2,下陷县达520km2。采煤引起的水文地质条件的变异导致严重的地下水渗漏,这样的情况涉及18个县、市、40个村庄,造成23万人吃水困难,2万h/m2水浇地沦为旱地[5]。

3、植被破坏严重

由于长期不合理开采煤炭资源,使煤炭资源型县域的天然森林资源和草地资源大量减少,森林覆盖和草地面积锐减。同时,由于采煤使得土壤的结构和组成遭到破坏,使土地荒漠化发展迅速,直接影响了农林牧业可持续发展[6]。

长期以来粗放式的发展模式,给煤炭资源型县域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压力,使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人们的生活,并且导致了追求GDp增长和自然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7]。因此,为缓解和改善煤炭资源型县域的现状,急需一些有效的路径。

二、煤炭资源型县域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

山西的煤炭资源型县域,面对长期的以环境资源为代价换取经济的发展而造成的恶劣生态环境问题,不断摸索和总结,在努力提高经济产量的同时,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用空前的力度进行环境的治理和保护。

1、树立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

人类作为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和保护自然的主体,对生态文明建设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人的观念,决定了其行为的目标指示和最终效果。生态文明理念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是科学发展观在自然环境方面的直观反映,也是人们对待人与自然关系的文明程度的标志[8]。现在,资源型县域生态文明建设的当务之急就是让“生态文明建设”这个概念走进每个人的头脑中,融入到每个人的行动中。

2、提高各级领导的重视程度

煤炭资源型县域的人民群众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主体,在观念上的普遍陈旧与落后与生态文明建设任务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样的现状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干部群众的认识达不到应有高度,特别是广大的领导干部,这也成为资源型县域生态文明建设的巨大阻碍[8]。领导干部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心骨和带头人,他们执行力是工作落实的基本保障。要切实倡导“保住青山绿水也是政绩”的政绩观,把生态建设和保护成效作为首要标志纳入干部的实际考核评价体系中,将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理念贯穿于实践行动中。

3、大力实施植树造林工程

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是极为重要的,森林不仅可以控制水土流失,增加土壤蓄水能力,对于调节气温、净化空气、杀死病菌、增加氧气、降低噪音等方面也有显著的效果。植树造林工程是山西省煤炭资源型县域极少数可以行得通的生态补救措施之一,这对山西省内各煤炭资源型县域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他们能创造性地开展植树造林工作,并能够在具体落实中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4、完善法制建设

良好的生态文明环境只有在良好的法制环境中才能形成和发展,因此,每个公民、社会组织和各级党政机关都肩负着维护法律尊严、保障法律实施、推进生态文明县域法制建设进程的重要责任和使命。其中,法律监督是整个生态文明建设大系统中的重要部分,是保障公共权力合法运行维护社会公正民主的手段和方法,是资源型县域生态文明建设顺利运行的强有力的保证[9]。

三、结语

对于山西省众多的煤炭资源型县域,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是正确对待资源和生态的关系,不能以资源和生态环境为代价而单纯发展经济,要建立一个良性、高效的生态系统。这就要求不仅从人们的思维观念上,还是体制建设和具体实施过程中,都要将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贯彻到底,尽快落实。采取科学的方法来恢复被破坏的生态环境,真正统一生态和经济,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互补,从而促进生态和经济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韩锦涛.山西当前的生态问题和改善途径[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16(10):117-118.

[2]牛芳.山西生态风险分析及防范[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10(1):80-82.

[3]刘爱珍.山西省水资源紧缺状况思考及对策[J].中国水利,2004(4):70-71.

[4]张富明.山西生态资源状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J].前进,2007(6):41-43.

[5]李贞,赵睿新.山西环境保护形势与对策分析[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10(1):46-48.

[6]闫玄梅.山西省土地荒漠化现状与防治对策研究[a].2009年促进中部崛起专家论坛暨第五届湖北科技论坛[C].2009.

[7]刘晔.山西能源工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前进,2009(4):24-26.

生态环境问题现状篇9

关键词:生态环境监测;发展现状;策略

中图分类号:tU97文献标识码:a

1关于生态环境监测的概述

1.1什么是生态环境监测

近年来,在环境监测理论和实践深入发展的基础上兴起了生态环境监测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所谓生态环境监测,就是运用环境监测和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对生态系统的条件、生态系统条件的变化、生态系统在环境压力下所产生的反应及这种反应的发展趋势进行监测,以获得各类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在时间和空间上所显示格局的认识和数据。

1.2生态环境监测的划分类型

划分生态环境监测类型的方法有很多种,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就有不同的生态环境监测类型。普通的划分方法是以生态环境监测对象的价值为尺度,按照不同的生态系统圈进行划分,形成农村、城市、草原、森林、荒漠等生态环境监测类型。虽然这是一种大家普遍接受的方法,但是这样的划分类型不能囊括生态环境监测类型的全部,存在着相当的局限性。目前最科学的生态环境监测类型的划分方法,是把生态环境监测的空间尺度及检测对象作为划分生态环境监测的出发点,根据这种划分方法,生态环境监测被划分为宏观生态环境监测和微观生态环境监测两大类。

宏观生态环境监测是指运用遥感技术、生态制图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和区域生态调查及生态统计等手段,在相关专业数据和原有自然本底图的基础上,在区域生态范围内对生态系统的条件、生态系统条件的变化、生态系统在环境压力下所产生的反应及这种反应的发展趋势进行监测。

微观生态环境监测是指运用化学、物理、生物学的理论和方法,把数量众多的生态环境监测站作为工作的基础条件,对某一生态系统或者景观生态区的各个构成部分进行监测,收集相关属性信息。干扰性生态、污染性的生态环境监测均为组成微观生态环境监测的主要部分。微观生态环境监测是宏观生态环境监测的基础,宏观生态环境监测是微观生态环境监测的主导,两者之间的关系式既相互独立又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环境监测网。

1.3生态环境监测的任务和特点

生态环境监测的任务主要有:动态监测生态系统现状和由于人类活动所引起的重要生态问题;监测已被破坏的生态系统在人类的治理过程中生态平衡的恢复过程;收集监测数据,对各种生态问题的变化规律及其发展趋势进行研究;为诸多重要的国际生态研究及监测计划提供技术和数据支持。

2关于生态环境监测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分析

2.1我国的生态环境监测所取得的成就

中国科学院在我国近年来提出的“地球动态观测信息网络”、“我国代表类型区生态状态和变迁规律的大尺度时空观测研究以及发展趋势预测”、“中国资源生态环境预警研究”等方案及计划的基础上提出的“我国生态系统研究站网”研究计划(CeRn)已经实施,建立了53个生态定位站,组织进行了数量颇多的生态研究工作,世界各国对其所取的成果予以了相当的关注,生态环境监测的应用前景已相当可观;生态环境监测指标和生态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方面的理论研究工作得到重大发展。

2.2我国的生态环境监测发展的不足之处

与环境污染监测相比我国的生态环境监测是显得比较落后的,仅处于理论研究阶段,急需进入实施阶段,仅在小范围内实施生态环境监测,偏重对生态过程的研究;没有统一的指标体系和操作方法,没有充分发挥现代化技术及手段的作用。

3关于提高生态环境监测水平的策略分析

3.1确立统一的生态环境监测指标体系

目前的生态环境监测指标体系不仅没有统一制定而且还存在诸多缺陷,如:尚未把微观和宏观生态环境监测有机结合、监测方法不规范、操作性不强等。因此,制定统一的生态环境监测指标体系势在必行。笔者认为,制定统一的生态环境监测指标体系要从一致性指标、诊断性指标、预警性指标这三种基本指标类型出发,体现代表性、敏感性、综合性、可行性、简易化、灵活性、经济性、阶段性、协调性等原则。统一的生态环境监测指标体系制定后还需实践中经过考查与检验,才能在大范围内推广和运用。

3.2探索先进的生态环境监测技术以方法

在遵循尽量采用国家标准方法这一原则下,充分考虑生态问题的提出、生态环境监测台站选址、监测内容、生态系统要素及监测指标确定、现有方法和设备、监测的场地频度及周期描述、数据整理等方面的问题,从实际情况出发,通过制定技术路线、确立最佳方案,探索先进的生态环境监测技术方法。

3.3在交流与推广中发展生态环境监测技术

为了使生态环境监测技术人员的业务素养及业务知识面能得到持续不断的提高及拓展,可以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生态环境监测单位和相关人员进行技术讲座培训,组织学术交流。还可以组织举行先进经验交流会,组织行业内部经验交流;为了使系统的生态环境监测能力得到逐步的推广和实践,可以考虑在基层监测站和专业监测站推广已在实践中发展成熟的生态环境监测技术和经过验收证明是质量合格、适用度好的仪器;为了在基层落实生态环境监测技术,要从当地的现实情况出发,在优先监测重点问题的基础上要强化动态研究,不断积累资料,有步骤地拓宽监测项目和监测范围。

4生态环境监测发展展望

生态环境监测是一项对环境监测工作者提出了更高要求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对环境质量进行评价进而提出污染治理方案是环境监测的最终结果。通过提出生态环境规划、生态设计方案等方式为更深层次的生态环境管理服务及决策部门服务,实现生态环境监测所追求的建立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环境的最终目标。时至今日,人口、资源、环境等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已显得日益严峻,监测生态环境质量已不能单纯依靠理化、生物等指标,生态环境监测必将得到广大环境监测工作者的重视与掌握。

结语

总之,探讨生态环境监测及其在我国的发展具有较强的意义。作为生态环境监测人员,应紧密结合本工作的特点,分析存在的不足,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才能促进我国环保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生态环境问题现状篇10

1.1生态环境对全球的作用

“生态是与各生物体有着紧密联系的关系总和[2]”。生态是一种互动性适应关系,它是一种实体,实实在在存在于周边环境和社会中。加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对全球有着重大的作用,是项化整为零的政策,可以大大提高全球生态环境的质量,有效地改善全球生态环境的面貌,从根本上处理生态环境问题,加固了全球生态环境的稳定性,促进了世界各地的生态循环,有利于维护自然界生态的稳定性。对于自然界本身而言,生态的形式有许多,如森林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等等。这些生态系统的形势变化从来就是有生有灭,不断地在进化,不断地在演变,在不停地发展,或好或坏,甚至有些在消亡。生态环境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是人们生活的最根本的基础。生态环境中的生态系统有着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传递等重要功能,对全球有着重大的作用。只有当生态系统维持在相对稳定情况下,人类的各种社会活动,才能正常地进行。

1.2生态环境对我国的作用

我国是个城市多、人口量大的国家,并且我国城市较为多元化,各个城市有着各自的发展方式,也导致我国面临着许多问题。加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有利于我国根据不同城市解决相应的问题,走化整为零、逐步击破的路线。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已成为我国在发展的道路上至关重要的一步。党的十八届中央委员会上提出,我国为了建设美丽中国,应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3]。加强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我国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的步伐。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我们应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促进我国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1.3生态环境对当地居民的作用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是发展生产、繁荣经济的物质源泉。城市生态环境是城市人民生活的基础屏障,是城市人民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加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能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在当地实施环境保护就是防止由于人类生活、生产建设活动带来的自然环境恶化,进而寻求控制、治理和消除各类因素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并努力改善环境、美化环境、保护环境,使它更好地适应人类生活和工作需要[4],所以保护生态环境是我们大家义不容辞的义务与责任。加强城市生态建设,能够为居民的生产生活提供必需的物质基础。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使城市自然生态保持动态平衡和良性循环并与人们和谐相处,进而使城市拥有着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便可以更好地实现可持续发展,从而加快城市的经济建设,推动全国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新格局。

2高校学生对生态环境认知的现状及原因

2.1高校学生对生态环境认知的现状(以郴州为例说明)

为了了解高校学生对生态环境认知的现状,对郴州市三所高校的学生进行了调查研究。调查以不记名方式,采用线上和线下两种途径,通过调查问卷进行抽样调查。调查所选的高校有湘南学院、郴州职业技术学院、郴州技师学院,涉及文学、理学、工学、法学、社会科学、经济学、医学、管理学等多个专业,随机采样,兼顾平衡。调查共发放问卷235份,收回220份,回收率为93.6%,其中有效问卷为215份,有效率达到97.7%。经统计,这些学生来自全国20个不同的省、市、自治区。调查结果显示,整体而言,高校学生对生态环境认知的现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调查的过程中显示有85.4%的学生知道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但只有27.3%的学生平时有关注生态环境的新闻,有27.9%的学生平时会注意不随手扔垃圾、注意环保。根据调查问卷可知,被调查学生大部分具有一定的生态环境基础知识,有良好的环境态度,表现出较大的生态环境保护热情,能做到一些简单的保护环境行为。但是其生态文明意识总体水平不高,对生态环境问题的认知水平偏低,他们主要关注的是日常生活中的微观环境问题,并且是零散的,不具有系统性,而对宏观的生态环境问题缺乏应有的认识。二是问卷中有18.3%同学知道生活中存在着一些生态环境的问题。调查中,虽然同学们对于简单的生态环境问题有一定的了解,但其知识结构具有相对的片面性,对常识性的、广泛宣传的生态环境知识有了比较浅显的了解,而对于不常接触的、较为深入的相关生态环境知识,则知之甚少。三是生态文明意识发展不平衡。高校学生对自我生态环境意识评价过高。高校学生对自我环境意识评价高于实际生态行动评价,对自我环境行为要求不够高,付出的实际行动较少。这体现出高校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和生态行为水平发展的不均衡。并且同学们对身边的日常生活型环境问题关注得较少,对大范围的生态环境状况并不知情,对生态环境破坏、大气污染的产生原因及其治理措施等生态型环境问题的认知水平偏低,对如何维护周边生态环境的方法与途径知之甚少。

2.2高校学生对生态环境认知现状的成因

通过对回收的调查问卷进行分析,我们发现高校学生对生态环境认知现状的成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我国对学生进行生态方面知识教育较少,导致学生生态环境意识薄弱,高校有关生态环境的专业较为稀少。国家教育部将环境科学作为一级学科,成立了专门的环境教育委员会,但在高校中并没有受到相应重视。据统计,目前我国高校中仅有10%的院校在非环境类专业中开设了环境教程,而每年招收的非环境类的学生占普通学校招收人数的99.5%以上,大部分高校并没有把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作为培养目标。对于非环境类专业学生高校也没有开设绿色教育的相关课程。学生环保知识匮乏,环境意识淡薄,以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为主的绿色教育没有广泛地开展起来。第二,大学生在校学习的知识以理论为主,高校开展的有关生态知识的课程较少,几乎没有。大学生的生态环境认知停留在理论的层面上,绝大部分高校对学生的教育以理论偏多,实践的课程少之又少,导致学生获得的知识也只是理论性的,实践操作能力大大降低。学生根本没有体会到学校在建设、发展规划和管理上注意了环境保护,有些学生甚至觉得环境保护只不过说说而已,而在实际的生活环境中很难做到绿色生活。

3加强大学生对城市生态知识教育的途径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是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积极开展生态环境教育,倡导绿色文明,是高校德育工作必不可少的内容之一。高校应顺应时代潮流,转变教育理念,探索生态环境教育的新途径、新方法,提高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实效,培养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为生态文明作出相应的贡献[5]。

3.1加强生态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观念

高校要及时开展对大学生的生态认知教育,加强学生生态意识教育,良好的生态意识是现代社会个体素质的重要方面,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6]。通过举办相关知识讲座、讨论会、辩论会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对学生进行诱导式的教育,激发学生对生态环境重新理解与认知,摒弃那些不注重环保的陋习,树立绿色环保的思想、勤俭节约的朴素精神和正确的生态价值观。

3.2不断强化生态环境课程学习,扩展多学科视野

高校学生学习需要扩展多学科视野,它不仅可以提供理论和方向支撑,还可以为学生个人成长提供有利平台。强化生态理论学习,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生态相关知识。在具体的学习中,要强化核心知识。扩展多学科视野,能锻炼高校学生的不同方面的能力,培养高校学生兴趣的多元化,让高校学生更好地掌握不同方面的知识与技能,主要体现在让高校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善于应用所学知识,与实践生活相结合起来,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3.3建立完善的生态交流平台,关注重点生态问题

如今,网络已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中不可替代的一部分,须巧妙地利用网络这一载体来为生态建设服务。网络具有及时性、开放性、互动性等特点,通过网络来搭建一个公共的生态知识交流平台,不仅可以第一时间内分享生态动态,还有利于促进大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从而还可以提高当代大学生的凝聚力。例如创建一个生态环境保护交流群,每个人都可以将有关生态活动的照片、信息上传,可以随时随地地进行信息交流。以网络为平台,可以有效地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有助于大学生对生态环境的了解,在学生学习的同时更方便快捷地了解生态实事,能更好地培养高校大学生的社会归属感。

3.4扩建生态环境宣传途径,扩大影响范围

在信息化时代,网络已成为人类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随着网络的发展,带动了新型媒介的发展,与此同时,可供宣传的媒介也越来越繁多。宣传手段多元化使得我们可以采用线上线下的方式,通过讲座、微信、QQ、广播等多种形式,宣传生态环境知识。在学校活动中可以穿插生态环境相关知识宣传;还可以利用广播,在下课休息时间段播报相关生态环境新闻、生态知识等;在学生课余时间可定期播放生态纪录片,加强高校学生对生态环境的了解度。

3.5创办实践活动,提高对自然环境的了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