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企业投资价值评估方法十篇企业投资价值评估方法十篇

企业投资价值评估方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3:37:37

企业投资价值评估方法篇1

一、投资项目价值评估的特点

投资项目的评估原来是指投资项目的可行性分析。其工作是由投资项目的总体评价、数据分析、国民经济影响评价、财务分析和敏感性分析等几部分工作所组成。投资项目的评估报告(即投资项目的可行性分析报告)大多用于投资项目的立项和审批,有时也用于招商引资或吸引战略投资者等。在这样的投资评估报告中,最后的评估结论为此投资项目是否可行,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一般并不要求给出投资项目的价值。

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的变化,许多投资项目有了价值评估的需求。这主要是因为现在的建设项目主体或投入资金都已经多元化、投资形式也已经多样化,从而导致投资项目的评估分析也趋于多样化。于是,对投资项目的评估,也不再仅是可行性的分析与评价,许多投资项目都要求评估项目的价值。如许多外资参与的Bot项目(Build-operate-transfer,建设-经营-转让投资项目)或tot项目(transfer-operate-transfer,转让-经营-转让投资项目),就都需要评估投资项目的价值。

一般来说,所投资的建设项目在大部分情况下都已经拥有建设用地,其他情况也是建设用地已获批准只是未办好手续,但许多投资项目的有形资产并未全部到位。如在评估Bot投资项目的价值时,其大部分的厂房和设备一般都未建完和购入。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只评估项目目前所拥有产权的不动产与其他有形资产,往往不能得出项目的整体价值,因此也不能得出项目投资主体所拥有股权的价值。对于投资项目的价值评估,我们基本上可以按照企业价值评估的思路来进行。因为,《企业价值评估指导意见(试行)》对企业价值评估是这样定义的:“本指导意见所称企业价值评估,是指注册资产评估师对评估基准日特定目的下企业整体价值、股东全部权益价值或部分权益价值进行分析、估算并发表专业意见的行为和过程。”投资的建设项目是一个已经建立的或即将建立的企业,评估师可以评估主持项目的企业的整体价值、全部股权价值或部分股权价值。

但此类投资项目的企业价值评估与其他企业价值评估存在着如下区别:

1、通常的企业价值评估所涉及的所评估企业一般都是已经合法成立,并有效存续,并一般都已经有经营的历史和记录。即使是新成立的企业,一般也是已经投资到位、产品确定。然而投资项目可能只是设立了对应的项目公司,也可能还没有设立对应的项目公司而仅处于投资商的前期操作阶段。因此,投资项目许多是没有历史经营记录和历史财务数据的。投资项目的资金或许已经到位,或许部分到位,因此,投资项目常常拥有的是不完整资产,甚至仅仅是一个还没有开始建设或在建但没有开始经营的企业。

2、一般的企业价值评估中,假设企业的持续经营是无限期的。但是评估投资项目时,除非特殊的情况,其目前的经营状态都是有限期的。尽管这个项目在目前的经营状态的期限结束后还可能持续经营下去,但那时投资主体一般已经将此投资项目转让。如Bot投资项目,就是投资商和政府签订Bot协议,项目运营若干年后无偿转让给政府。

3、资本结构的多元化是投资项目价值评估中需要重视的第三个特点。企业价值评估一般都需要采用收益法,而收益法中有两种方法,权益法和投资资本法。由于我国资本市场的融资渠道单一,企业发行债券的情况极少,所以,在采用权益法或投资资本法评估企业价值时,投资资本一般只是权益资本和银行贷款的债务资本,资本结构都是较简单的。而投资项目则不然,其资本结构往往是多元化的。如笔者所参与价值评估的一个Bot水务投资项目,投资资本中有国债资金,世界银行贷款,风险投资资金与权益资本。在前三种的借贷资本中,资本成本还款要求也都不同。其中,国债资金由政府付息,无需项目投资方付息;而世行贷款要求在经营的第一年还款30%,第二第三年各还款15%,余下四年每年还款10%,七年还清;风险投资资金要求每年分红,并从第三年起在第十三年内连本带息还清。这就造成了投资项目未来资本结构的复杂变化,这势必影响收益法中waCC(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的计算。

由于上述这几个方面的区别,投资项目价值评估操作中就会与一般情况下的企业价值评估有所不同。下面就以下几个方面分别展开讨论。

二、关于价值类型――公平市场价值与投资价值

一般的企业价值评估,在大部分情况下的价值类型都是公平市场价值。无论是公开市场上的股票买卖,还是企业股权的兼并收购,这类评估的目的都是为在公平的市场上进行交易的经济行为服务。所以最适合的价值类型就是公平市场价值。但是投资项目可能并非如此,许多投资建设项目的价值评估都是为了融资,即为了引进战略投资者和引入风险资金,或是向金融机构申请贷款,向政府申请无息国债等。最适合这类评估项目评估目的的价值类型是投资价值。

在不动产的价值评估术语中,投资价值被定义为:“是对于一个特殊的投资者或一群投资者建立在个别的投资需求基础上的具体的价值,它有别于非个别的、超然的市场价值。”在大多数企业价值评估教科书中,也接受这一投资价值的定义。

投资价值与公平市场价值主要有如下几项差别:

1)在对未来盈利能力的预测上有差别;

2)在理解风险的程度和所需求的回报率上面有差别;

3)在融资成本和税务状况上有差别;

4)在所评估财产或企业与其他财产资产或企业能够产生协同效应时,投资价值比公平市场价值更多地考虑这一效应。

某些评估师用收益法将项目的预测现金流折现得出的结果,称之为“项目未来的收益价值”。这种提法混淆了价值的时间概念与价值的类型概念。只要评估基准日为现时的基准日,则评估出来的价值都是当前的价值,而不是未来的价值。

三、关于评估对象

在一般的企业价值评估或不动产价值评估中,评估对象往往是一目了然的。但在投资项目的价值评估中,有些评估师不知道评估的对象是什么。与评估价值类型一样,评估对象也是和评估目的紧密相连的,评估师一定要和客户充分交流,弄清评估的目的,然后再根据评估目的确定评估的对象。

大部分情况下,投资项目的价值评估是评估项目的整体价值,也就是说包括项目所拥有的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而且也包括项目的负债,即项目在各种资本结构下经营运转所体现出来的价值。如同企业价值并不仅仅等同于企业所拥有的有形资产价值,项目的价值也不等于项目所拥有的有形资产价值。因为这个被评估的项目,之所以被称为项目就是已经有了确定的地点、厂房、设备、人员、计划中的或已经进行生产的产品、计划中的或已经存在的产品销售系统、整个的管理系统和合法的项目存续资格。项目的整体就等同于一个企业,只不过其可能是一个已经在经营的企业,或可能是一个正在准备经营的企业,而不是一堆静止的资产。

如一些已经建成投产或即将投产的tot项目整体转让时,该项目的价值就不应该只是土地、厂房和设备这些有形资产,还应该包括项目拥有的无形资产,最起码有无形资产“GoingConcern”(译为“经营中的”或“持续经营”)。这个“GoingConcern”的价值是一个可经营项目的价值与该项目有形资产的价值之差。这样的项目就可以成为一个“交钥匙工程”。而把一堆无生命的资产变为一个可以“交钥匙”的项目,是需要付出人力、物力、资金和时间的,因此,这一“GoingConcern”价值的存在应该是显而易见的。但我们很多的当事人,包括一些地方政府却仅着眼于项目的有形资产,不能判断项目价值评估中的评估内容。

又如一些Bot项目,已获得了无息国债的支持或可以获得商业贷款,但仍然存在着一些资金缺口。当一些战略投资者或风险投资者希望入股时,此时其所需要了解的是该项目的股权价值,以便计算其投资回报。此时的评估对象就是项目的股权价值。和企业价值评估中的大多数情况一样,项目股权价值的评估也需要采用收益法评估包括有形资产与无形资产在内的项目的整体价值。收益法中可以采用权益法,也可以采用投资资本法。但采用这两种方法时都需要分清哪些资金是股权资本,那些资金是债务资本,即也需要准确无误地确定评估对象。

还有一种情况是投资项目的资金来源虽然相对较弱,但项目本身运作十分良好。作为投资者,需要了解投资项目的前景。在这些项目中,评估师一般是作为项目业主方或投资者的财务顾问,所进行的项目价值评估是咨询性质的。此时项目评估中的评估对象应该是项目的无形资产。总之,作为评估师,应当详细地向委托方询问和了解本次项目价值评估的目的和用途,从而在评估报告中不含糊其辞地、正确和清楚地表达评估对象这一评估要素。

四、关于评估方法及技术特点

在企业价值评估中,市场法、收益法与资产基础法都是可以采用的方法。但投资项目和一个已经在经营的企业不同,其可能是投资已经全部到位,建设已经完成,但还没有开工生产;也可能是投资还没有完全到位,基本建设还没有完成,离竣工投产尚需时日;还有是部分资金到位,但还没有开始建设,这些情况下的投资项目,想采用市场法进行评估难度很大。如拟采用市场法中的上市公司比较法,能适合作为投资项目比较对象的上市公司几乎是没有的,这就无法找到可作为参照比较的上市公司;如拟采用市场法中的并购案例法,则我国的并购案例本来就不是很多,而且交易数据均不公开,而要找到与所评估的投资项目能够相同或类似的交易项目则更加困难。所以,市场法应用的可能性是很小的。

收益法与资产基础法应该是投资项目价值评估中采用的方法。但正如上面所说,由于投资项目的许多资产还在形成过程中,因此,采用资产基础法评估得出的项目价值往往还不能真正反映项目的价值。所以,投资项目的价值评估中,资产基础法只能作为一种辅助的方法,用来反映项目当前所拥有的资产的价值。

能够获得实施评估过程中所需的相应市场参数,并真正能够反映投资项目价值的方法还是收益法。需要强调的是,虽然注册资产评估师与注册房地产估价师对于收益法都有一定的了解,并也已在自己熟悉的评估业务中应用,但对于投资项目中收益法应用的一些技术特点,还应充分予以注意。下面就这些特点展开一些讨论:

1、收益期的特点

在企业价值评估中,对于一般的持续经营企业,均假设企业的收益期为无限期限,但投资项目的收益期限多为有限期限。无论是Bot项目还是tot项目,均有一个到期日。到期之后,这个生产企业还会继续存续下去,但这个项目则必须“transfer”,移交给政府或别的主体。

根据项目的有关法律文件可以确定项目收益的有限期限,这与采用无限收益期限的一般企业评估时不同。一般企业是对前若干年的预测收益进行折现,对若干年之后的永续预测收益以资本化的方法得出其期末价值。而投资项目仅对未来收益进行折现,不涉及是否对若干年后的收益进行资本化的问题。

2、评估基准日的特点

项目价值评估基准日的确定与企业价值评估存在着不少共同点,如都应履行以下原则:(1)评估基准日应由委托方最终确定,评估师应根据其专业经验提供建议。(2)评估基准日应根据经济行为的性质确定,并尽可能与评估目的的实现日接近,同时应尽量避免评估基准日后调整事项对评估价值的影响。(3)委托方若为国有大型企业,评估基准日的确定应事先与其主管部门沟通,避免在评估中因评估基准日发生变动对工作带来的不利影响。(4)评估报告中的评估基准日应与评估业务约定书中明确的基准日一致。(5)在一个评估项目中只能采用一个评估基准日。当评估基准日发生变更,则应当视为一项新的评估业务。

与企业价值评估一样,项目价值评估也应当:(1)在评估报告中申明评估中所采用的依据是否是评估基准日的依据,如不是则需要说明原因。如基准日是周日,则无外汇牌价;又如基准日的股票市场发生巨幅波动。(2)在评估报告中对所确定的评估基准日对评估结果的影响程度进行揭示。

但项目价值评估的基准日确定与企业价值评估也存在着不同点。在企业价值的现时价值评估中,评估基准日一般是在评估工作开展之前的某个会计结算日。最好是年末的12月31日,或是年中6月30日,再或就是季末结算日3月31日与9月30日,这样便于评估师获得准确的财务报表。

然而对于项目价值评估,评估基准日就不一定是选择评估工作开始之前的某个会计结算日了。因为在项目评估工作开展之时,项目进度会是不同的。有的还没有开始建设,有的正在建设之中但没有投产,有的已经完成基本建设开始投产。对于Bot项目,战略投资人或其他投资人要了解的是这一项目的整体运营价值,因此不管项目的进展程度如何,评估基准日应设在项目建设完成后的运营期开始之际。而对于tot项目,收购方要了解的是这一项目移交时的价值。因此不管项目的进展程度如何都要以移交时点作为评估基准日。所以说,项目价值评估的基准日可能在评估工作之前也可能在评估工作之后,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3、资本结构的特点

企业投资价值评估方法篇2

关键词:企业价值企业价值评估整合

1企业价值及价值评估的目的和意义

1.1企业价值的含义

企业价值可以从不同角度来看待和定义,采用不同的观察角度来看企业价值,较常见的主要有三种:市场定价、投资定价和现金流量定价。

1.1.1市场定价:在假设企业只以普通股和债券两种方式进行融资的情况下,从市场定价的角度,把企业价值分解成普通股和债券的市场价值之和。

1.1.2投资定价:从企业内部经营的角度出发,在企业所有的经营决策中,投资决策是最基本的也是决定企业价值的财务决策。从投资定价的角度,企业价值等于现有项目投资价值和新项目投资价值之和。

1.1.3现金流量定价:企业价值是未来时期内期望经营现金流量按照加权平均资本成本进行折现之和。这一价值等式很好的体现了企业价值的性质。

1.2企业价值评估目的及意义

1.2.1企业价值评估的目的

价值评估是对企业及其持续经营价值进行判断、估计的过程,企业价值是进行价值评估的直接结果,而通过了解企业价值的增减进行各种投资和融资决策则是价值评估的根本目的。

1.2.2企业价值评估的意义

①有助于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企业价值最大化是在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的基础上,从战略角度,通过价值评估对企业价值进行定量描述,判断企业价值在什么条件下可以达到最大化,为企业改进管理提供参考,因此价值最大化越来越得到理论界和企业界的认可。

②为我国资本市场及资本运作的完善和发展提供了条件

随着资本市场中资产重组活动的日益活跃,这些并购和重组活动,都是在企业价值评估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对目标企业的价值进行合理估计,有助于企业兼并收购活动的成功,促进了我国资本市场的规范化发展。

③企业价值是衡量企业业绩的重要指标

随着企业经营权与所有权的分离,如何考核和激励企业的管理者已成为一个重要问题,将企业价值增值情况作为考核和激励企业管理者的重要指标,为企业管理水平的优劣提供评判标准。

2现行企业价值评估方法及评估结果

2.1调整账面价值法

2.1.1调整账面价值法的概念

评价一个企业价值最为简单直接的方法就是根据企业提供的资产负债表进行估算,即对净资产的估价。在资产负债表中,总资产减去负债得出的所有者权益应属于企业的净资产。但由于该价值只有参照市场进行调整后,才能得出公允的资产价值。因此,这种方法称为调整账面价值法。

2.1.2调整账面价值法的适用范围及评估结果

调整账面价值法对组织资本能产生大量价值的企业是不适用的,如高科技企业和服务性企业尤其不适用。应用此方法得出的结果没有考虑企业组织资本的价值,虽然考虑到了资产价值中过时贬值、通货膨胀等因素,却忽略了企业作为一个整体,其价值并不等同于每块资产简单的相加。尤其是企业家价值、人力资源价值、控股权价值等是调整账面法所不能估算的。

2.2经济增加值法

2.2.1经济增加值法的概念

经济增加值,亦称eVa(economicValueadded),是由美国思腾思特管理咨询公司提出的。投资者将资金投向企业,是因为预期这笔投资能带来超过其他投资的回报。如果投资不符所望,投资者会将其投入的资金抽回而转投其他企业。因此,企业需要获取足够利润以弥补包括债务和股权投入资金的全部成本。只有当企业当年利润超过所投入的资本成本而有余,企业才在当年为股东创造了财富,其剩余才是企业真正的价值,这种用以描述企业即期财富增加的术语就叫“经济增加值”。

2.2.2经济增加值法的适用范围及评估结果

经济增加值法对账面价值进行调整的项目主要包括研究与开发项目、商誉摊销费、坏账准备等项目,故这种方法比较适合高科技企业价值的评估。因为这类企业研发费用一般占的比例很大。但是此方法反映的是即期企业价值,对企业未来价值的增长考虑不足。企业价值对一个持续经营的企业来说取决于当期的价值和未来增长的价值之和,而经济增加值法关注的是收益高于全部成本的指标,这种关注会误导企业的经营者为追求短期效率而放弃长期效率。

2.3现金流量折现法

2.3.1现金流量折现法的概念

企业的内在价值是企业经营所产生的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这种评估企业内在价值的方法被称为“现金流量折现法”。该方法是基于一个简单的理念,即一项投资,如果回报率高于同样风险下其他投资赚取的回报,便已增值。换句话说,就某一特定水平的利润而言,公司的投资回报率越高,经营中需要投入的资本就越少,继而将产生更高的现金流量和更高的价值。

2.3.2现金流量折现法的适用范围及评估结果

现金流量折现法的理论基础即是任何资产的价值等于其未来全部现金流量的现值总和,因此该方法的应用对象是以能较准确地预计所评估资产未来的现金流量和相应期间的贴现率为基础的企业。该方法既没有在静态状态下考虑项目之间的规模经济问题和项目之间的关联和共享,又没有动态顾及项目之间的关系问题,因此会影响企业价值评估的准确性。

3对多种企业价值评估结果的思考

3.1企业价值评估结果的现状

企业价值评估在国内外早已不是一个新课题。价值评估的方法很多,现行的方法大致分为三类:调整账面价值法、经济增加值法和现金流量折现法。上文已经介绍了三种方法的概念、适用范围以及评估结果。由于评估方法是企业价值评估的中心问题,会直接影响到价值评估的结果及市场交易的实施,因此企业在选择评估方法时十分慎重。但是由于企业的特点和成长发展模式的不同,以及企业会计人员专业素质的差异,企业在选择评估方法进行价值评估,并得出价值评估结果,以及准确判断评估结果与企业真实价值偏差等方面时就显得尤其困难。如果评估方法选择不当,评估结果与企业真实价值偏差太大,将会导致企业内、外部经营者对企业是否进行投资做出错误的判断,最终会给企业造成有形或无形的损失。

3.2企业价值评估结果的设想

企业价值评估结果对企业具有重要意义,但根据我国现阶段企业的实际情况,目前还不能找到一种适合多数企业进行价值评估的方法。因此,我们不妨提出企业价值评估结果整合的假设,根据某一方法或者体系综合几种价值评估方法计算出来的结果,使企业价值接近于企业真实价值,使其偏差降至最低。

其基本思路是:

①运用现行的企业价值评估方法对企业进行初步评估,得出各方法下的评估结果。

②根据企业有关人员的经验判断每个评估结果的精确性,并找到一种合适的方法确定其权数。

③采用加权算术平均法或加权几何平均法对已经同度量处理过的评估结果进行加权平均求得最终评估结果。

4多种企业价值评估结果的整合

4.1价值评估结果整合的意义

任何一种单独的方法都有其自身的侧重点,从而导致评估结果有着不同的精确度,但是最终要依靠这些评估出的价值数据形成企业的价值指标。因此,多种价值评估结果的整合是必要的。

4.2价值评估结果整合的原则

一般地,评估结果在评价中的重要性确定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综合判别:

4.2.1评估结果的综合性。即该评估结果所包含的信息量。一个评估结果的综合性越强,包含的信息量越多,对综合评价所起的作用就越大,就应赋予较大的权数。

4.2.2评估结果的敏感性。所谓敏感性是指该结果变动对其他结果变动的影响力。它表明该评估结果在指标体系中的地位,也包括对信息的传递速度。对敏感性较强的评估结果应给予较大的权数。

4.2.3评估结果的独立性。在评价过程中,多数评估结果在评价体系中都会反映出相互重复的信息。如果一个评估结果的作用可以完全由其它结果取代,那么这一评估结果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反之,一个评估结果被其他结果取代的可能性较小,它的独立性就越强,在评价中的作用也就越重要,应赋予较大的权数。

比如本文中提到的三种评估方法,其中调整账面法具有较大的局限性,因此,这种方法所确定的评估价值数据应给予较小的权重,经济增加值法从全面成本的角度出发,优于调整账面法,评估出的企业价值信息更具有合理性,可以给予比较适中的权重,而现金流量折现法建立在价值分析和管理的基础上,反映企业整体的未来盈利能力,能合理的评价出企业价值,利用该方法得到的评估值应该给予最大的权重。

4.3价值评估结果整合的方法――比率标度法

由于以上单独的企业价值评估方法对企业价值评估结果分析的不足。我认为,在实际的评估过程中,无论对于企业的外部分析者,还是企业的内部经营管理者,都应该运用科学的综合分析方法全面、综合分析企业的价值,并加强与其它同类企业对比。一个可行的办法就是计算平均的或加权的评估价值。因此,我们先引入比率标度法来确定各评估结果的权数,再采用加权平均综合法得出企业整合价值。

4.3.1评估结果重要性权数的确定

在进行企业价值评估时,由于采用的方法不同,计算企业价值的路径也不一样,在评估结果整合时就不能直接汇总。在综合评估时,各个评估结果的精确度不同,对整合结果的贡献份额也有很大差异,因此,为了评价的客观性,通常需要对不同的评估结果赋予不同的权数,以体现各结果的精确性差异。

比率标度法也称两两比较法。它是由专家对各评估结果的精确性程度进行比较分析后,两两打分得出判断矩阵,再进行归一化处理,最后得出各评估结果的权数。其具体步骤为:

第一步:确定评估结果的精确性的量化标准。常用的有1-5标度、1-9标度等几种。一般可以取5种判别程度:标度1(同等精确)、标度3(稍微精确)、标度6(明显精确)、标度7(强烈精确)、标度9(极为精确)。若指标i和j比较,则指标j与i的比较标度为1/bij。

第二步:专家对评估结果的精确性进行两两判别。常用的方法为德尔菲法。有时为了使判别更加准确,还可以采用带有信任度的德尔菲法。

第三步:对权数进行归一化处理。

例:本文提到的三种评估方法,假设分别得到了100.21亿元(调整账面价值法)、103.15亿元(经济增加值法)、102.93亿元(现金流量折现法)的企业价值结果。根据价值评估结果整合的原则,调整账面价值法得到的企业价值同等精确,赋予标度1(x1);经济增加值法得到的企业价值明显精确,赋予标度6(x3);现金流量折现法得到的企业价值极为精确,赋予标度9(x2)。通过专家评判进行两两比较后,其权数判断矩阵如下,见表1。

根据上述矩阵表,首先计算判断矩阵每一行各标度乘积的n次方根wi:

第一个结果:w1=■=3.780

第二个结果:w2=■=0.333

第三个结果:w3=■=0.794

在计算wi的基础上,再进行归一化处理,计算各结果的相对量权数:

w1=3.780/(3.780+0.333+0.749)=0.7730

w2=0.333/(3.780+0.333+0.749)=0.0679

w3=0.749/(3.780+0.333+0.749)=0.1618

通过以上计算,初步确定三个评估结果的权数分别为:0.7730、0.0679、0.1618。

4.3.2加权平均综合法

加权平均综合法是采用加权算术平均法或加权几何平均法对已经同度量处理过的资料进行加权平均求得综合值的方法。

由此可得:

企业整合价值=0.7730×100.21+0.0679×102.93+0.1618×103.15=101.14(亿元)

5结论

通过对三种方法评估结果的整合,我们不难发现:通过比率标度法和加权平均综合法处理过的企业价值更接近于企业的客观价值。因此,在我国大部分企业中引入这种方法进行价值评估是可行的。因为这种方法不但能克服当前评估方法的缺点,而且还能发挥综合分析方法自身的优势,得出准确的评估结果为企业的内、外部决策者的正确决策提供依据。但是,应用这种方法也有其弊端,要想得到比较精确的企业价值,需要先用多种企业价值评估方法得出企业价值,然后才能进行整合,这样就会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参考文献:

[1]谢志华,王仲兵.财务分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江永红,刘竹林.统计学[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2.

[3]王龙.基于自由现金流量的企业价值评估方法研究[D].湖南大学,2004.

[4]仇雨.论企业价值及评估方法比较[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2.

企业投资价值评估方法篇3

目前,企业价值评估方法主要有成本法、市场法、收益法和期权估价法,这四种方法各有其适用的前提条件。价值评估目标企业都有其特有的性质和运作模式,本文结合价值评估方法的适用条件及我国资本市场的条件,试选择适合我国商业银行的价值评估方法。

【关键词】

商业银行;价值评估;资本市场

根据有效市场理论,股票价格完全反映了企业信息,股票市场具有价值评估功能,任何偏离都会被套利者发现,套利行为通过调整供求关系使股票价格与价值趋于一致。但是,由于我国资本市场还不完善,容易受政府干预,资本市场反映信息效率低下,股票价格不能充分的反映企业的真实价值。并且我国银行股在沪市总市值中占比约为三分之一,银行板块是大盘的权重板块。银行股若被高估,若没有正确认清这个现实,投资者可能盲目追涨,进而引致股市泡沫,对投资者财富的保值升值造成巨大的风险;若银行股被证明低估,则说明股市具有上调的推力,投资者在这种情况下进入股市可以达到个人财富的升值。因此判断银行股是否处于一个合理的价位区间,直接关系到对银行类股票的投资策略的制定。

1企业价值评估方法的分析

1.1成本法

成本法是指根据评估目标对象的重置成本减去评估目标对象的各种贬值因素造成的贬值额而得到评估目标对象价值的方法。成本法评估的理论基础是被评估目标对象的重置成本。潜在投资者所愿意支付的价格不会超过购建该资产的现行购建成本,在投资对象不是全新的情况下,投资者所愿意支付的价格会在投资对象全新的购建成本的基础上扣除各种贬值因素。即:资产评估价值=资产的重置成本-资产实体性贬值-资产功能性贬值-资产经济性贬值。

企业价值评估中的成本法是指在合理评估企业各项资产价值和负债的基础上确定企业价值的各种评估具体技术方法的总称。成本法是通过对企业账面价值的调整得到企业价值。

成本法在企业价值评估中的优点主要表现在:重置成本法中的人为因素较少,资产容易清查,通过会计帐薄和实地盘查结合,可以较准确地确定资产的数量;重置成本法中的成新率较易判断,可以参考折旧年限。

成本法在企业价值评估中的缺点主要表现在:企业价值评估中的成本法以企业单项资产的再建成本为出发点,有忽视企业获利能力的可能性,而且在评估中很难考虑那些未在财务报表上出现的项目,如企业的管理效率、商誉等。成本法是通过分别估测构成企业的所有资产价值后加和而成,是一种静态的评估方法,如此计算无法把握持续经营企业价值的整体性及单个资产对企业的贡献。因此该方法适用范围有限,主要用于目标企业不再继续经营的情况。

1.2市场法

市场法是指利用市场上同样或类似资产的近期交易价格,经过对比分析以估测资产价值的评估方法。运用市场法进行资产评估需要在活跃的公开市场的条件下,并且公开市场上要有具有可比性的资产及其交易活动。可比较资产要在功能上、所在的市场环境等方面与评估目标具有可比性。

市场法在企业价值评估中的应用是通过在市场上找出与被评估企业类似的参照企业,分析、比较被评估企业和参照系企业的重要指标,在此基础上,修正、调整参照企业的市场价值,最后确定被评估企业的价值。

市场法在企业价值评估中的优点在于克服了现金流贴现法存在的对输入参数的过度依赖;在财务信息披露不完全的情况下,现金流的贴现法需要的参数很难得到;此外,该方法和理论都直观简单,便于操作。

市场法在企业价值评估中的缺点在于:一是能与企业进行比较的类似企业不易寻找,企业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每个企业都存在不同的特性,除了所处行业、规模大小等因素外,还有影响企业盈利能力的无形因素的存在。能否找到经营情况、财务绩效、资产规模和行业性质都相似的公司往往有一定的难度。二是有效市场的依赖性,该方法的运用要基于“交易市场是有效的”这样一个基本假定,如果市场整体上对无论对参照企业的价值或者目标企业的价值高估或低估,市场比较法将失灵。

1.3收益法

收益法是指将被评估对象将来的收益通过一定折现率进行折现来确定评估目标价值的评估方法。用收益法对评估目标对象进行价值评估的过程中需要考虑评估目标将来的收益值、可获得将来收益的持续时间及合适的折现率这三方面的因素。

企业价值的具体评估根据评估目的的不同,对不同口径的收益做出选择,如股权现金流量、净利润、息前利润、企业自由现金流量和息前净利润等的选择。根据其不同口径的收益额,收益法可分为股利贴现法、利润贴现法、现金流贴现法、eVa法等。

股利贴现法的不足之处在于,难以用于评估不支付股利或支付低股利的股票,股利支付率不稳定,则每年的股利支付额较税后利润额难以预测。

贴现会计收益的方法的优点在于会计信息较易取得,操作简单。会计收益法的缺点在于会计核算采用权责发生制,并且企业的收益要通过一系列复杂的会计程序进行确定,而且可能由于企业管理者的利益而被更改,使得利用会计收益得到的目标企业的价值带有很大的欺骗性,可能与目标企业的实际价值有偏差。

贴现现金流量法的估价模型在企业价值评估中的优点在于:一是明确了企业价值与资产的使用效果之间的关系,考虑了企业未来的收益能力。二是能适用于那些具有很高的财务杠杆比率或财务杠杆比率被调整的公司。但是现金流贴现方法的应用前提条件是企业将来具有正的现金流量。

经济增加值法(eVa)考虑了资本的机会成本,企业资本获得的收益必须超过由其他风险相同的资本资金需求者提供的报酬率,只有这样企业投资者投入的资本才会增值,股价上涨。经济增加值法较好的解释了价值创造的驱动力所在。但是计算eVa时,需要在损益表和资产负债表等传统会计体系基础之上,对会计中的某些项目加以调整。思腾思特公司列出了160多项可能需要调整的会计项目,其中对科目的选择、调整的幅度因公司、行业而异,也不可避免地会带有评价者的主观判断。

1.4期权估值法

传统的企业价值评估方法如账面价值法、折现现金流法等都忽略了企业管理者通过灵活地把握各种投资机会所能给企业带来的增值。任何企业由于其拥有一定的资源,在不确定的经济环境下拥有一些投资机会,这些投资机会好比企业拥有的一个买方期权,企业的投资机会可以增加企业的价值。对企业价值评估的过程中,我们应该考虑企业行使投资机会的期权价值,如果忽略了这部分期权价值将会造成和企业真实价值间的偏差。所以我们将企业价值按两部分来评估:一部分按照现金流量折现方法计算现有业务部分的价值;另一部分是把未来投资机会看作是一个买方期权来计算业务的投资扩张价值;这两部分价值的和即为企业的价值。

期权价值评估法评估考虑了目标企业所具有的各种投资机会的价值,利用期权理论能够更加准确地评价目标企业的真实价值,弥补了传统评估方法中的不足。但这种方法操作较为困难,因此,实践中很少单独采用该方法得到最终结果,而是在运用其他方法定价的基础上考虑期权的价值后,加以调整得出评估值。

2商业银行经营特点分析

商业银行经营对象和收入特点:商业银行的业务分为负债业务、资产业务和其他业务。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是指形成其资金来源的业务。负债业务包括存款业务、同业拆借等其他短期借款业务和发行金融债券的业务。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是指经营商业银行负债业务形成的资产获得收益的业务,是商业银行收益的主要来源。贷款和证券投资是商业银行资产业务的主要组成部分。同时商业银行也开展一些信托、咨询、租赁等业务。因此,商业银行收入主要包括:来自于贷款、证券和出售基金所获得的利息收入;服务费用等非利息收入。

商业银行资产结构特点: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率非常高,并且其中固定资产占的比率非常低,银行的大部分资产都是有价证券的形式存在。商业银行之所以具有高的资产负债率是因为银行的负债业务并非是单纯的筹资,它本身能创造价值是商业银行资金的主要来源。由于商业银行中固定资产所占的比例很低,所以商业银行的折旧费用很低,但同时商业银行需要为其资产按比例提取坏账准备金;由于商业银行的大部分资产都是有价证券的形式存在,证卷的价值容易受外部因素的影响,如:国家调控、利率变化、汇率变化等,所以商业银行的资产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

商业银行所承受的风险特点:商业银行从存款人和其他债权人那里借入资金,再将其贷给居民、公司和政府。由于借款人不能还款以及利率的变化,银行面临两种基本风险:信用风险和利率风险。当这些风险未能妥善管理,或存款人认为银行没有妥善地管理风险时,银行必须要保持充足的流动性以应对存款人取款。因此,银行面临的另一基本风险是流动性风险。另外,利率下降时,贷款人重新安排贷款,银行将面临提前偿付风险。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深入,商业银行也要承担汇率风险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因此保持盈利性、安全性和流动性及三者的协调统一是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基本方针。

银行内在的脆弱性:由于银行业高负债经营的行业特点,决定了银行业具有内在的脆弱性.商业银行内在脆弱性使商业银行的经营状况和整个行业、以及国家的经济形势密切相关。当一家商业银行出现倒闭,则会出现挤兑和信心的丧失,进而出现连锁反应危及到其他的商业银行。一个国家的经济出现危机,也会影响到大众对本国银行业的信心。由于银行业具有内在的脆弱性,投资者的信心将直接影响到银行业的存亡,所以商业银行需要维持比普通企业更高的信誉来解决银行与投资者之间信心不对称的问题。同时也由于银行破产的社会成本高于个别成本,造成外部负效应,所以无论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往往对银行业都采取了严格的监管政策,一旦银行业面对危机时,国家都会做为最后贷款人对银行业进行外部救助。

商誉对银行的重要性:商誉最初出现在企业收购中,当收购价格大于该企业净资产价值时,其中包括可辨认无形资产,这部分溢价便是“商誉”。商誉是能在未来期间为企业经营带来超额利润的潜在经济价值,商誉是企业整体价值的组成部分。商业银行的商誉是指银行资产负债表上没有反映的所有无形资产之和。可以将银行的商誉分为:银行信誉、银行客户资源、银行制度资源和银行人力资源。商业银行是经济中处理信息不对称问题的专业机构,这决定了维护和提高银行信誉始终是银行的重要任务之一。信誉对商业银行来说不仅仅是经营中的副产品,同时还具有生产要素的性质,它的作用渗透到商业银行日常经营的各个方面。如果银行丧失了信誉,会导致银行经营上的存款流失,财务困境,甚至发生挤兑。

3根据我国商业银行特点选择股权自由现金流贴现模型

根据银行业的特点,将模型的适用性与银行类公司的特点联系起来,笔者认为股权自由现金流贴现模型是对我国商业银行类公司股票估值的最佳模型。主要理由如下:

3.1成本法是指在合理评估企业各项资产价值和负债的基础上确定企业价值的方法,成本法以企业单项资产的再建成本为出发点,它无法体现和反映对企业价值有决定作用的商誉等无形资产的价值。商誉对商业银行具有重要的作用。银行的信誉、银行的客户资源、银行的制度资源和银行的人力资源都是决定银行盈利能力的主要因素。商业银行商誉评估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商业银行的整体价值的准确性。由于成本法对无形资产评估的局限性在商业银行价值评估中尤其突出,因此成本法不适用于商业银行的价值评估。

3.2市场法虽然简单,但是参数过于简易,就意味着把大量相关的因素放在一个参数中,因此很难区分具体因素变化对模型的影响;另一方面市场法的运用有两大局限性:一是对健全有效的资本市场的依赖性;二是需要具有经营情况、财务绩效、资产规模和行业性质都相似的公司作为参照企业。我国资本市场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政策和重大消息在股市中仍起着主导作用,不能达到市场价格能够充分反映所有有关、可用信息的有效资本市场的成熟程度。所以笔者认为市场法对我国银行类股票的价值评估的适用性不足。

3.3期权价值评估法考虑了企业将来的投资机会,弥补了传统评估方法的不足,能够更加准确地评价目标企业的真实价值,但是这中操作方法较为困难,我国商业银行将来的投资机会不好预测,因此笔者认为在对商业银行价值评估中不宜采用期权价值评估方法。

3.4收益法是指通过评估企业未来预期收益的现值来评估企业的价值。收益法通过折现评估对象的预期产出能力和获利能力来估测企业价值。企业作为持续经营性资产,收益法比较真实地模拟了企业在未来经营中收益的实现途径和过程,因此,它是四种评估方法中最符合经济学原理的方法。

在运用收益法进行企业价值评估的过程中,由于以利润为基础的净利润贴现法中会计利润易受会计方法、会计政策等人为因素的干扰,因此笔者更倾向于运用现金流贴现方法。现金流贴现股价法不仅涉及目标企业的财务状况、盈利能力,还考虑了目标企业未来发展前景,将企业价值与企业预期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联系起来,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

由以上分析可知,从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实际水平和我国商业银行的特征出发,同时考虑各估价法的适用性,笔者认为股权自由现金流法目前最适合对我国银行股的估值。

【参考文献】

[1]斯蒂芬a.罗斯、伦道夫w.威斯特菲尔德、杰弗利F.杰富.《公司理财》247页,机械工业出版社.

[2]兹微.博迪、罗伯特.C.莫顿《金融学》332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全国注册资产评估师考试用书编写组编写《资产评估》405页,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4]王玉国.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估值模型选择的研究,北京化工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企业投资价值评估方法篇4

【关键词】企业价值;收益法;估值模型

目前,世界知名的投资银行几乎都以企业价值或与价值相关的指标作为评价企业及其股票的主要依据。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产权市场、资本市场的兴起,企业价值理论也逐渐引入我国,并在企业改制、企业并购、风险投资、资本市场融资、企业经营管理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目前国内外经济理论界、资产评估界对企业价值的认识并不完全一致。存在着多种评估观点。不同的企业价值评估观点.将直接影响到评估实务中评估途径、方法的选择与运用,进而影响到所评估的企业价值数量的准确与客观。所以,对企业价值的不同评估观点进行评述,认识它的本质是必要的。

一、企业价值评估方法的产生

(1)企业价值评估产生的理论基础。1930年,费雪对《资本和收入的性质》这本书的体系和内容进行了重新编排和补充,更名为《利息理论》,书中所提出的确定性条件下的估价技术,是现代标准或正统评估的基石。1958年,著名理财学家莫迪利安尼和米勒发表了对理财学研究具有深远影响的学术论文《资本成本、公司理财与投资理论》,在这篇文章中,作者提出了著名的mm定理。20世纪70年代以后发展起来的期权定价理论给以现金流量折现为基本方法的企业价值评估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企业价值评估作用于企业财务管理的根本目的是以企业价值为依据,科学地进行财务决策、投资决策与融资决策,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理财目标。(2)企业价值的定义。从新经济发展角度,企业价值是由企业的未来获利能力决定的,企业价值是企业在未来各个时期产生的净现金流量的折现值之和。但从发展的眼光来看,企业的未来获利能力包括两部分:企业现有基础上的获利能力和潜在的获利机会。本文对企业价值的理解是针对以上观点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得出如下结论:首先,企业价值是企业这一特定资产综合体的价值。其次,企业价值是由企业未来获能力决定的现实市场的交换价值。最后,企业价值是企业现有基础上的获利能力价值和潜在的获利机会价值之和。(3)企业价值评估方法的比较。企业价值评估就是专业资产评估机构根据特定的目的,遵循特定的原则,依照法定的程序,运用科学的方法,对企业的整体经济价值进行判断、估计、测算的过程,其结果就是得到一个具体时点企业价值的评估值,为实现企业特定经济行为的目的提供公平公正的价值尺度。目前,企业价值评估方法按大类分为市场法﹑成本法和收益法,这些方法各自有自身的特点和适应范围。一是市场法。市场法假设企业的价值是某一估价指标乘以比率系数,估价可以是税后利润﹑现金流量或者主营业务收入等,不同的指标采用不同的系数。市场法优缺点:市场法缺乏明显的理论基础,一些财务指标很难以确定;但是市场法是从统计角度总结出相同类型企业的财务特征,得出结论有一定的可靠性,并且市场法简单易懂,容易使用。二是成本法。成本法是指在评估企业价值时按被评估企业的成本扣减其各项损耗价值来确定被评估企业价值的方法。成本法的优缺点:比较充分地考虑了企业的损耗,评估结果更加公平合理,有利于单项资产和特定用途资产的评估;但成本法工作量巨大,并且以历史资料为依据确定目前价值,必须充分分析这种假设的可行性。三是收益法。本文介绍的重点,将在下文详细阐述。

二、收益法评估企业价值的模型

(1)收益法的定义。收益法也称收益现值法或收益还原法,它是指估算被评估资产在未来(剩余寿命期间)的预期收益,按照适宜的折现率折算成现值,借以确定被评估资产价值的一种资产评估方法。(2)收益法成立的假设条件。一是持续经营:即是指企业或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将无限期地延续下去,也就是说,在可预见的未来,不会进行清算。二是盈利性:即企业在整个未来经营过程中预期收益是正的。如果企业的收益是负的,用收益法是无法评估的。三是可测性:即企业未来的现金流是可以计算出来的。这要求企业有健全的会计体系和完整的财务指标。这样运用收益法时才有客观具体的数据进行计算。(3)收益法应用的形式。收益法是将评估对象在未来特定时间内的预期收益进行折现转换为当前价值的方法,它是一种有限期持续经营假设下的收益法。计算公式为:

p=■■+■

式中:p为评估值;Ft为未来第t个收益期的预期收益额;pn为终值;r为折现率;t为收益预测年期;n为收益预测期限。

(4)收益法参数的确定。收益法的应用不仅在于掌握其在各种情况下的计算过程,更重要的是科学合理地确定各项参数。收益法的主要参数是收益额、折现率和收益期。第一,收益额的预测。企业价值评估中的收益额是指由具有独立经营和获利能力的经济实体,在未来正常的生产经营条件下,可以获得的货币净收入。从理论上讲,预期收益有三种含义:利润总额、净利润和净现金流量,都是反映企业盈利能力和盈利水平的财务指标,其预期值均可作为收益法中的预期收益。下面对这三个指标具体分析比较:一是利润总额。它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所得税前全部利润之和。即: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以利润总额作为企业整体资产收益额的优点在于能够比较客观的反映企业经营的业绩,需要的原始数据也便于获得,计算也比较简单,但不能真实地反映归企业所有者所拥有和支配的净收益。二是净利润。它是指企业在未来经营期内所获得的归资产所有者拥有和支配的净收益。即: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用净利润作为收益额来评估企业价值优点在于能够比较客观地反映企业的实际经营业绩,缺点是由于企业折旧政策的不同会导致企业所实现的净利润缺乏可比性。三是净现金流量。它是指企业每年实际发生的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的差额,包括经营活动的净现金流量、投资活动的净现金流量、筹资活动的净现金流量三个方面。在资产评估中,筹资活动现金净流量一般不计入企业收益,因为筹资活动现金净流量不能计入企业经营成果。因此企业整体资产评估中的收益额为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量和投资活动净现金流量之和。计算公式为:净现金流量=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投资活动现金净流量。采用净现金流量的优势:一是现金流量作为收付实现制核算得出的结果,不受财务会计政策调整的影响,是对企业经营状况的如实反映。二是企业的税后利润是一个会计指标,它等于利润总额减所得税,是从会计核算上得出的企业所有者拥有的净收益。三是在价值评估分析中,现金流动状况比会计上的盈亏状况(利润指标)更重要。四是净现金流量体现了资金的时间价值。综上所述,从企业价值评估的角度分析,对收益的界定应本着投资回报的原则,将其视为一定会计期间内企业资产经营的一切收入净额,所以应该选择资产经营过程中的净现金流量作为反映资产收益的指标。第二,折现率的估算。我们通常用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法来估算折现率。它是指以各种筹资方式所筹措的资本占资本总额的比重为权重,对各种资本的成本进行加权平均所得到的资本成本。其计算公式为:加权平均资本成本=股权资本成本×股权资本权重+债务资本成本×债务资本权重。股权资本成本可以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确定:股权资本成本=无风险利率+(市场平均收益率-无风险利率)×贝塔系数。无风险利率反映的是在资金没有违约风险,期望收益得到保证时资金的基本价值。在此情形下,投资者仅仅牺牲了某一时间段的使用价值或效能。一般选取国债利率作为无风险报酬率。贝塔系数反映了企业的收益水平对市场平均收益水平的变化的敏感性。它通常根据历史数据通过回归分析方法得出,一般地评估机构都会定期公布大企业的贝塔系数。对于处理股权资本和债务资本各自占总资本的权重问题,即评估时采用的资本结构问题,应该从评估的价值标准和被评估企业或股权的性质来考虑。如果本次评估是采用公开市场价值标准,资本结构保持完整没有变动,那就应该采用目前的实际资本结构作为权重。如果本次评估的是采用投资价值标准,被评估的标的是控股股权的价值,那么此时的权重可以采用买方企业的资本结构也可以采用被评估企业的资本结构,要视具体情况而定。第三,收益期的确定。它是指企业资产的收益期间,它的确定通常要考虑企业的固定资产使用年限,主要产品所处的生命周期,经营者的素质,外部环境的影响,如竞争对手的变化,国家投资政策的变化等等。确定方法可以分为三种:(1)永续法。它是指企业经营比较正常且没有对足以影响企业继续经营的某项资产的使用年限进行规定,则在测算其收益时,收益期可以采用无限年限。(2)企业整体资产经营寿命法。企业产权发生变动后没有规定经营期限的按其正常经济寿命测算。(3)约定年限法。企业整体资产发生产权变动后,合同约定企业的经营期限时,应该以合同年限作为企业资产的收益期。本文主要是根据第三种方法,结合对第二种方法来确定的。

三、结论与评价

我国目前对企业整体资产进行评估通常是在企业进行整体转让,吸引合资或并购时。转让双方,特别是受让方最看重的是企业资金状况、融资能力、其产品在市场上的供求现状等于未来的获利潜能,以此决定投资决策,而该过程刚好符合了收益法对资产的评估思路。收益法应该是最佳的企业价值评估方法,但目前的评估实务操作中却很少应用,这就是收益法在我国的局限性:(1)评估人员的专业技能限制了收益法的使用。收益法的应用要求评估人员具有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具有多种数理统计分析技术和能力,只有这样才能科学合理地判断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合理预测企业的获利能力。否则,就会产生较大的盲目性和评估风险,缺乏科学依据。(2)国内信息来源的匮乏制约收益法的应用。及时、准确地掌握大量不同行业的经济信息和政策信息是运用收益法的基础,因此大量收集不同的信息是评估机构和评估人员运用收益法的前提。

参考文献

[1]中国证券业协会.证券投资分析[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15)

[2]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会计[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0(65)

[3]周海珍.浅论收益法中折现率的确定[J].中国资产评估.2001(4)

[4]许驰.企业价值评估理论与方法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技术经济与管理.2004(60)

[5]王志华,王跃.企业价值评估方法比较研究[J].企业导报.22010(3)

企业投资价值评估方法篇5

关键词:企业价值评估 基准日 影响因素

       0引言

       企业价值评估,是指注册资产评估师对评估基准日特定目的下企业整体价值、股东全部权益价值或部分权益价值进行分析、估算并发表专业意见的行为和过程。

       企业的内外环境和财务数据是不断变化的,企业的价值会随着市场条件的变化而不断改变。为了使评估得以操作,同时,又能保证评估结果可以被市场检验,在评估时,必须假定市场条件固定在某一时点,这一时点就是评估基准日,它为企业价值评估提供了一个时间基准,而且评估值就是评估基准日的资产价值。因此我们说一个企业的价值必须说明在哪个时间点上的价值。

       1评估目的的影响

       评估目的一般有企业产权交易、企业管理者管理需要、投资者投资分析等。产权交易时对企业价值的评估要求评价企业在交易行为发生时的价值,以确定合理的对价,所以评估基准日一般为交易日。而企业管理者出于对企业内在价值掌握的需要而对企业的价值评估,基准日一般根据管理者的意愿而定。投资者在投资前对被投资企业的价值评估的基准日,由投资者根据投资计划而定,长期投资一般以某年的12月31日评估基准日,短期投资者可以选择任何一个日期。

       2评估方法的影响

       企业价值评估的基本方法有收益法、市场法、成本法。评估方法的选择影响基准评估日的确定,不同的方法对评估基准日有不同的要求。

       2.1收益法中基准日选择企业价值评估中的收益法,是指通过将被评估企业预期收益资本化或折现以确定评估对象价值的评估思路。收益法中常用的两种具体方法是收益资本化法和未来收益折现法。注册资产评估师应当根据被评估企业经营状况和发展前景以及被评估企业所在行业现状及发展前景,合理确定收益预测期间,并恰当考虑预测期后的收益情况及相关终值的计算。

       采用收益法时,评估基准日应选择在经营预测期的起点,或者委托方要求的日期前一个报表日。例如,某企业10月份委托评估其企业价值,估价师就可以前一个季度报表日9月30日为评估基准日,根据9月30日的季报中的经营状况合理预测期的收益,并综合考虑9月30日的利率水平、市场投资回报率、加权平均资金成本等资本市场相关信息和被评估企业、所在行业的特定风险等因素,合理确定资本化率或折现率。 

       2.2市场法中基准日选择企业价值评估中的市场法,是指将评估对象与参考企业、在市场上已有交易案例的企业、股东权益、证券等权益性资产进行比较以确定评估对象价值的评估思路。市场法中常用的两种方法是参考企业比较法和并购案例比较法。

       参考企业比较法是指通过对资本市场上与被评估企业处于同一或类似行业的上市公司的经营和财务数据进行分析,计算适当的价值比率或经济指标,在与被评估企业比较分析的基础上,得出评估对象价值的方法。

       并购案例比较法是指通过分析与被评估企业处于同一或类似行业的公司的买卖、收购及合并案例,获取并分析这些交易案例的数据资料,计算适当的价值比率或经济指标,在与被评估企业比较分析的基础上,得出评估对象价值的方法。

 采用市场法时,要充分考虑参考案例企业价值的基准日,以接近案例基准日为宜。例如,评估时选取了三个企业案例,如果案例企业的价值的基准日分别为2009年6月30日、9月30日、10月31日,若委托方在11月份提出评估委托,评估师就可以选择10月31日为基准日,这样可以提高评估结果的准确性。由于资金时间价值的存在,在计算价值比率时,还要对前两个案例进行日期修正。

       2.3成本法中基准日选择企业价值评估中的成本法也称资产基础法,是指在合理评估企业各项资产价值和负债的基础上确定评估对象价值的评估思路。以持续经营为前提对企业进行评估时,成本法一般不应当作为惟一使用的评估方法。

       采用成本法时,评估的主要依据是企业的会计报表,所以在选择基准日时,应选择最近的会计报表日做为评估基准日。

       3业务性质的影响

企业投资价值评估方法篇6

【关键词】高科技企业;价值评估;定价

截止到2010年12月31日,创业板已上市一年多,上市企业达153家,平均市盈率高达78.53倍,最高甚至达到106.04倍,发行价普遍过高,企业市场价值与企业内在价值偏离过多,这不仅损害了投资人的经济利益,同时也影响了创业板的正常运作,企业也会因此面临一定的经营风险。正确评估高科技企业内在价值,使企业股票价格围绕评估价值上下波动,有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创业板的有序运营。

一、高科技企业进行价值评估与定价的意义

在管理学领域,企业价值被定义为企业作为一种特殊商品,遵循价值规律,通过以价值为核心的管理,使所有与企业利益相关者(包括股东、债权人、管理者、普通员工、政府等)均能获得满意回报的能力。企业价值通过企业在市场中保持较强的竞争力,体现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获得的未来盈利能力。

企业价值评估是指投资者或者证券公司采用科学的评估方法,对企业的公平市场价值进行分析和衡量。企业进行价值评估的意义重大,具体体现在以下两方面:在企业内部,企业价值评估作为公司战略与公司财物的交汇点,是企业进行价值管理的前提;在企业外部,譬如在金融市场中,企业价值评估可以为投资者的投资活动,如合并、并购、收购、资产出售、资产重组和股份重构、上市等重要交易提供合理的参考价格,是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的基础。

创业板的成立给高科技企业融资拓宽了渠道,截止到2010年9月,前23批已上市的120只创业板股票首发合计融资854.62亿元,平均每只股票首发募资7.12亿元。创业板上市是高科技企业寻求发展、解决资金瓶颈的有效措施。但是,创业板成立一年多,发行价和市盈率过高,企业的市场价值严重偏离企业内在价值,给创业板市场以及企业自身都带来了负面的影响,正确评估高科技企业价值成为消除负面影响的有效途径。高新科技企业在创业板上市公开之前,对企业价值进行评估,从而制定合理的股票发行价格,得到投资者的认可,获得更多的资金,是创业板市场有效运行的基础。在创业板上市之后,企业的购买方和转让方需要估计企业公平合理的价值,以便双方在各自对同一企业的不同估计结果基础上进行协商谈判,从而达成最终的产权转让或兼并收购要约。高科技企业定价为企业融资活动提供了运行帮助,为投资活动奠定了决策基础。

二、高科技企业价值评估的难点

高科技企业之所以溢价过多,主要原因在于其异于传统企业的自身特性,导致了企业价值评估难度系数较大,评估价值与企业实际价值误差较大。高科技企业价值评估的难点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高科技企业中无形资产的比重远远大于有形资产,而无形资产的评估相对有形资产较为困难。作为知识密集型企业,高科技企业主要以技术、专利、商誉、科研人员的创新能力等无形资产为价值核心,无形资产的重要性要远远超过有形资产与实物资产。同时,由于其自身的不可复制性以及不确定性,无形资产的评估成为高科技企业价值评估的重点以及难点。

2.对于高科技企业来讲,在市场中很难找到具有可比性的企业。一方面由于高科技千差万别,一般很难找到行业、技术、规模、环境及市场都相当且可比的企业;另一方面,我国的产权市场还未发育成熟,交易数量有限,要进行全面的比较还缺乏条件。这会给评估师利用可比企业信息进行企业价值评估带来更大的难度。

3.创业板对于高科技企业持续经营要求至少3年,很多高科技企业经营周期比较短,历史财务数据有限。而在企业价值评估中,往往是利用企业过去的数据来估计当前的输入变量,比如说估算企业的风险系数和预期收益率。对高科技企业而言,缺乏历史信息是评估的一个难点。

4.创业板对于高科技企业的盈利能力要求较低,因此上市的高科技企业大部分目前未盈利或者盈利甚微。高科技企业由于面临的市场不稳定,加之成功率较低,现金流量在一定的时期内波动会比较大,高科技企业创业初期可能只有负的现金流。但高科技一旦转化为生产力,产品的高附加值就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此时正现金流量的数值也会较大。除了少数企业成立后就有盈利外,大部分高科技企业(包括大部分网络企业)目前没有盈利或是盈利甚微。这对评估人员来说,意味着无法根据现在的盈利估算出未来的盈利。实际上,由于利润是负数,由历史数据计算出的增长率也是没有意义的。

5.高科技企业的收入确认方面还存在问题。由于高科技企业产品销售和服务的特殊性可能导致账面收入与实际收入不符,尤其是软件企业和互联网企业,它们的收入确认问题在会计界引起很多争论,从而也给评估时对企业历史或现有的收入进行确认增加了难度。

6.高科技企业的不确定性太大,对风险缺乏有效测量,难以估计企业的未来收益,即使进行估计,主观因素也占据着主导地位,这也使得企业的价值评估面临一定的难度。

三、企业价值评估方法应用对比

目前国际上通用的企业价值评估方法共包括四大类:成本法、市场法、收益法和期权法。

成本法的原理是指通过重置成本扣除各项损耗值来确定企业的资产价值的。成本法测定所有者的未来利益是通过确定替换被评估资产未来服务能力所需的货币量,因此又被称为重置成本法。这种方法的假设依据是:新的资产价格与该资产在其寿命期所能提供的服务经济价值是相当的。直接以重置成本对评估对象进行评估和调整,具有评估准确性高等特点。对于上市的高科技企业而言,其创立时间短暂,缺乏历史数据,且更注重企业未来收益状况,所以目前成本法在创业板的使用并不广泛。

市场法,也被称为相对估值法和可比公司法,其原理是指通过被评企业与已知企业进行比较,根据已知企业的整体价值得出被评估企业的整体价值。其内在假设是:同行业中的企业之间存在较大的可比性,相关指标符合正态分布。市场法在上市公司股票估价中经常应用,具有代表性的模型主要有:市盈率模型、价格销售比模型、市值销售比模型、经济附加值模型、市值比访问量模型、营销回报模型等。

对于高科技企业来讲,一方面企业之间的差异性较大,人员不可同一,技术不可复制,因此也很难找到可进行对比的企业,历史数据少,用修正指标来进行比较也比较困难。另一方面高科技企业创始时间短,部分企业可能还没有盈利,这种情况也难以用市场法进行估值。但是目前市场法在创业板的应用还是比较广泛,尤其是市盈率倍数法。

收益法的原理是通过企业未来可预测的每年预期收益进行收益还原以及折现处理。收益法假设企业的价值是由未来的收益额决定的。采用收益法评估企业价值必须解决三个问题:一是确定收益额为何种形式的现金流量;二是确定企业的增长生命周期;三是确定相应的折现率。收益法的主要模型有:自由现金流量折现法、利润折现模型、股权现金流量折现法、红利折现模型、资金现金流量折现法等。对于高科技企业来讲,由于技术更新速度越来越快,高科技企业的不确定性越来越高,企业的未来预期收益、生命周期和贴现率就越来越难以做到科学预测,收益法面临着一定程度的挑战。但是目前经过相关系数的调整,自由现金流量方法在创业板高科技企业的定价中应用还是比较普遍的。

期权法是在收益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的。期权是一种证券化契约,该契约赋予其持有者或买方具有在期权到期日或到期日之前任一时间向其卖方按预先约定的价格(执行价格)购买或出售契约所规定的一定数量标的资产的权利。为取得该权利,期权购买者需在购买期权时向其卖方支付一定金额的保险金,称其为期权价格。在期权定价模型中,最著名的是Black-Scholes模型。

高科技企业具有期权性质,因为高新技术企业能产生机会价值。由于市场对其某些经营活动有良好的预期,愿意为获得未来的利益承担风险,所以机会价值属于买权价值,其中空头方为高新技术企业原有的所有者,多头方为高新技术企业潜在的投资者。期权的发生,是风险从高新技术企业所有者到潜在投资者的转移。

但是,基于上市的新股定价的高科技企业价值评估,标的资产交易也比较困难,专利技术的预期收益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无法得到统一的期权价值,作为收益法的新阶段——期权法也有着诸多的局限性。

四、高科技企业进行定价需要注意的事项

首先,企业上市的股票必须以企业内在价值为基础。脱离企业内在价值过高的股价难以使投资者认同,会给企业的融资带来一定的阻碍;脱离企业内在价值过低的股价虽然容易形成市场,但是会损害原始股东的利益。

其次,要意识到正确评估企业内在价值的重要性,尤其是选择合适的企业价值评估方法的重要性。国际通用的四种估值方法在理论上都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可以通过修正模型来完善传统的模型。

企业投资价值评估方法篇7

【关键词】企业价值;评估;成本法;收益法

一、我国企业价值评估方法综述

企业是以营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一个企业的价值是该企业所有的投资人所拥有的对于企业资产索取权价值的总和。企业价值评估是对评估基准日特定目的下企业整体价值、股东全部权益价值和部分权益价值进行分析、评估并发表专业意见的行为和过程。在我国,企业价值评估广泛应用于企业改制、公司上市、企业并购等商业领域,因而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2012年7月中国资产评估协会的《资产评估准则――企业价值》第四章评估方法第22条中明确提出:“注册资产评估师执行企业价值评估业务,应当根据评估目的、评估对象、价值类型、资料收集情况等相关条件,分析收益法、市场法和成本法(资产基础法)三种资产评估基本方法的适用性,恰当选择一种或者多种资产评估基本方法。”

1.市场法

该方法是将评估对象与参考企业、在市场上已有交易案例的企业、股东权益、证券等权益性资产进行比较以确定评估对象价值的评估思路。其理论依据就是替代原则。

2.收益法

该方法是通过估算被评估企业未来预期收益并折成现值,借以确定被评估资产价值的一种评估方法。其要点有:一是企业价值由客观的预期收益决定,而不是由现实的损益决定。二是企业的价值通常是企业的权益人对企业预期收益的要求,企业的未来收益反映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三是未来预期收益进行折现所采用的折现率,反映了企业投资者对企业未来风险程度的认识。可见,收益法在运用必须合理取得企业的预期收益、折现率和获利持续时间3个数据。

3.成本法

该方法是将构成企业的各项资产进行评估,然后将各项资产的评估值汇总确定企业资产价值的方法。正常情况下,运用成本法时应同时运用收益法进行验证。

二、企业价值评估在具体运用时的局限

1.市场法的应用首先必须在市场上寻找被评估企业类似的企业的交易实例,即使找到类似企业,找到与被评估企业产权交易可比较的交易实例也比较困难。

2.收益法应用的主要困难有企业收益范围的确定、收益指标的选择、未来收益的预测以及折现率的估测,以上四点在量化的过程中都存在很大的不确定空间,从而影响企业价值的测评。

3.成本法在应用中只是从投入角度计量,而没有考虑到企业的运行效率,所以同类型企业只要原始投资相同,其评估价值趋同。

三、改进企业价值评估的思路及思考

1.eVa(economicvalueadded)即经济增加值评估法,是国外比较流行的企业价值评估方法。其具体计算是税后净利润与投资成本的差,该值为正反映了企业新创造出来的价值,为负则表明企业没有满足投资者最基本的收回投资成本的需求。企业的价值评估是基于对eVa的预测。该方法是对企业收益法的一种有益补充或者替代,将收益法中的净利润和现金流指标,替换成eVa指标,对投资者而言,更具有帮助其进行决策的价值和意义。

2.成本法的改进。成本法操作简单,数据容易获得,在现实评估工作中得到了普遍应用,但是成本法本身的局限性,使其所评估的企业价值往往低于市场价值,没有测评出企业资产经营1+1>2的运营效率溢价,尤其是对商誉的忽略,故可对成本法做以下改进,即企业整体价值=∑单项资产价值-企业负债现值+商誉+资产运营溢价。该新方法实施得最大难点是商誉价值如何确认,在资产负债表中,商誉不单独列示,只有在企业兼并购买过程中,合并成本大于取得的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部分注册会计师才确认为商誉,但这也是在企业兼并和购买以后,而企业价值评估的目的往往是在兼并购买之前提供价值参考,所以借用会计核算方法确认商誉显然是不可行的。笔者建议,可以借用品牌价值来替代商誉,虽然二者不同,但是商誉的很大部分的构成来源于品牌价值,借助品牌价值的来估算或替代商誉是具有合理依据的。

3.结合企业生命周期选择具体的评估方法。企业在不同的生命周期阶段,发展的特点及价值也完全不同,成长期和成熟期的企业价值无疑要远高于初创期和衰退期的企业价值。初创期企业的发展前景不明确,历史财务数据极少,可能尚处于亏损阶段,无法产生利润,则成本法评估企业价值比较适合。成长期和成熟期企业发展前景逐渐明晰,可以产生可观的利润及现金流,历史财务数据较多,收益法比较适合。衰退期的企业,同行业并购出售等商业行为较为频繁,故相对较容易获取可参照企业交易数据,市场法评估企业价值具有较强的可行性。

参考文献:

[1]王炜,陈强,杨宠怀.试论eVa估价法[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

[2]武勇,刘曼琴.并购过程目标企业价值评估的理论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05.

[3]李海舰,冯丽.企业价值来源及其理论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4.

企业投资价值评估方法篇8

关键词:企业价值评估;市场价值;收益法;市场法;成本法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2年2月28日

在市场经济体制和资本市场深入发展的过程中,企业价值评估理论和方法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就企业价值评估发展现状、目的、评估对象,以及价值类型等理论问题进行探讨。

一、国内企业价值评估发展现状

资产评估行业在全世界已经有近200年历史,而我国的资产评估行业起源于20世纪八十年代,这其中就包括了企业价值评估。虽然起步较晚,但整个资产评估行业在我国却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一)企业价值评估的产生与发展。作为评估行业的一个重要的独立分支,企业价值评估的产生要追溯到评估行业。评估行业的发展已经有200多年的历史,随着个体之间不动产的转让事项日益频繁化,自发的经验性的评估已经满足不了社会的需求,资产评估行业就应运而生了。但是,随着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单项的资产评估已经满足不了资本家的需要,因此对于企业股权和整个企业价值的评估应运而生。

企业价值评估是传统评估的延伸与发展,既拥有传统资产评估的特点,又拥有自身的特点。第一,企业价值评估评估的是企业整体的价值;第二,企业价值评估评估企业股权的价值,也就是所有者权益的价值,它既能评估部分股权,又可以评估企业全部的股权;第三,企业价值评估也考虑了企业无形资产的价值,因为企业的无形资产是与企业整体价值绑定的,是不可分割、不可单独评估其价值的。

随着市场的不断发展,尤其在资本市场重视企业创造价值的背景下,在市场的推动作用下,企业价值评估在美国、西欧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得到了长足发展。不仅仅在应用领域得到了极大的扩展,其理论也因为实践的推动而日趋完善。

(二)我国企业价值评估现状。我国资产评估行业起源于20世纪八十年代末期,当时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市场引入了最基本的有关资产评估的概念、原理和方法。尽管发展不到30年,但企业价值评估这个独立的分支的发展和完善程度却是惊人的,这主要得益于当时引入资产评估的目的就是满足企业价值评估的需要。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资产评估在国内不断的发展,企业价值评估行业逐渐成为了独立的社会中介服务行业,在我国经济社会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国内资本市场的逐步发展,企业价值评估在资本市场产权交易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

在我国加入wto组织之后,世界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市场的不断扩大、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和随着改革开放逐渐出现的问题的日益多样性,整个国内社会对于企业价值评估的要求越来越高。这样,进一步加快了企业价值评估在国内的发展,随着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企业价值评估理论在国内也逐步加快了发展的步伐,尤其是以高新技术为动力的行业不断的发展,给企业价值评估带来了新的动力与活力。

目前,市场经济在我国如火如荼的发展着,由于市场的需求,企业价值评估整个行业越发显得重要。随着民营企业的发展,外商投资的扩大,整个企业价值评估为整个市场提供了越来越多样化的服务。同时,随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以高新技术为推动力的新经济时代的到来,新的产业类型和大量高新技术企业的出现,以及崭新的经济运行模式等都给资本的运行带来了更多的风险和变数。

但是,机遇与挑战并存,以往简陋的评估方式与手段已经显然不能满足经济发展和市场发展的需要,中国资产评估协会与行业内许多专家学者不断地进行着研究与学习,给我国企业价值评估带来了很多成果,参考国外发达国家的企业价值评估准则与指南,我国于2005年了《企业价值评估指导意见(试行)》,这是我国企业价值评估发展到现在极为重要的一项里程碑。

随着市场经济在我国不断的发展与完善,资本市场不断的繁荣与扩大,我国企业价值评估业务不再仅仅以改革开放初期企业体制改革为主要目标,评估方法也不能局限于简单的资产加和法。资本市场的收购兼并、企业的剥离重组、金融企业的抵押担保、租赁资产转让、课税评估、交易咨询等新的评估业务与新的领域将促使企业价值评估行业从理论到实践有一个更大的发展,同样促使企业价值评估的手段与方法不断完善。

二、企业价值评估的基础理论

企业价值评估的基础理论是讨论企业价值评估方法应用的前提,也是企业价值评估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其中,企业价值评估的目的,企业价值评估的对象,企业价值评估的价值类型这些基础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一)企业价值评估的目的。在产生的初期,企业价值评估主要是为企业的并购与重组服务。那时,企业的股权或者部分股权不是市场上的商品,所以无法从市场上获得具体的价格,企业价值评估的主要目的就是确定企业的交易价格。但是,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价值评估活动延伸到市场的各个领域,基于评估动因的不同,企业价值评估的目的也是不同的。

1、投资者基于投资决策的目的。随着证券市场,尤其是股票市场的蓬勃发展,股票的价值在评价一个企业经营业绩的过程中占有的位置越来越重要。企业经营的业绩、经营的效果都会反映在资本市场的股票价值上。在这样的环境下,投资者如果想要自己的投资得到增值,那么对于投资对象的评估就显得尤为重要。

2、管理者基于价值管理的目的。一个优秀的管理者想要管理好一个企业,就必须了解企业的价值到底是多少。在做出决策之前,就要了解这个决策到底对于企业价值的增加是多少。通过对于企业自身价值的评估,管理者可以对各种投资决策、融资决策、经营决策和分配决策进行评价,从而选择最优的方案。

3、交易双方基于并购的评估目的。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导致了市场中的参与者和竞争者不断增加,交易的审慎性不断被削弱,这导致了市场交易价格无法真实反映企业的价值,这对于企业的发展极为不利。为了使企业的交易价格尽量与真实价值吻合,企业价值评估开始被应用于并购领域。

4、清算企业基于清算的评估目的。每个企业都有自身的生命周期,在企业衰退时甚至将要被淘汰时,也要对于企业的价值进行评估,目的就是尽量以合理的最高价格清算企业的资产。

(二)企业价值评估的对象。注册资产评估师应当根据评估对象的不同,谨慎区分企业整体价值、股东全部权益价值和股东部分权益价值,并在评估报告中明确说明。

1、企业的整体价值。企业的整体价值观念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整体不是各部分的简单相加;(2)整体价值来源于要素的结合方式;(3)部分只有在整体中才能体现出其价值;(4)整体价值只有在运行中才能体现出来。

2、股东全部权益价值。

3、在进行企业价值评估时,股东部分权益价值并不必然等于股东全部权益价值与股权比例的乘积。注册资产评估师评估股东部分权益价值,应当在适当及切实可行的情况下考虑由于控股权和少数股权等因素产生的溢价或折价。应当在评估报告中披露是否考虑了控股权和少数股权等因素产生的溢价或折价。

(三)企业价值评估的价值类型。在企业价值评估中,市场价值和市场价值以外的价值是最基本的价值类型,它从企业价值评估结果的适用性质和适用范围来划分,符合企业价值评估服务于客户和服务于社会的内在要求,具有重要的意义。企业价值评估中的市场价值是指自愿买方和自愿卖方在各自理性行事且未受任何强迫的情况下,被评估企业在评估基准日进行正常公平交易的价值估计数额。企业价值评估中的市场价值的公允性是面向整个市场而非个体的。企业价值评估的非市场价值主要有持续经营价值、投资价值、保险价值、清算价值等,这些非市场价值是面对某个特殊投资者的。根据《企业价值评估指导意见(试行)》的规定,注册评估师应当根据评估目的、评估对象、价值类型、资料收集情况等相关条件,分析收益法、市场法和成本法三种资产评估基本方法的适用性,恰当选择一种或者多种资产评估方法对企业价值进行评估。

主要参考文献:

[1]刘希良.对企业价值评估方法比较选择的探究.技术与市场,2008.11.

企业投资价值评估方法篇9

【关键词】企业人力资本战略投资绩效;非价值化评估;指标设计

企业人力资本战略投资绩效是指企业人力资本战略投资形成的企业人力资本价值增长对企业价值增值的贡献程度。企业人力资本战略投资绩效评估就是对企业人力资本投资形成企业价值增值的贡献程度的衡量过程。企业的人力资本战略投资绩效表现在很多方面:一是企业通过人力资本战略投资活动直接形成核心竞争优势的人力资本的累积和优化整合,具体包括企业个体人力资本存量的增加、企业人力资本结构的优化以及企业人力资本主观效能发挥的提高,从而形成企业人力资本整体价值的增长;二是企业业务流程的改进、技术创新能力的增强、产品服务质量的提高;三是客户满意度的提高,市场占有率的扩大。这些属于企业人力资本战略投资绩效非价值化的具体体现。企业的人力资本战略投资绩效最终表现为各项财务指标的改善、企业价值和财富的增长。这是企业人力资本战略投资绩效的价值化表现,常用评估指标包括三种:主营业务收入、企业利润、企业市值的提高。本文主要研究企业人力资本战略投资绩效的非价值化评估指标的设计。

非价值化评估是对人力资本战略投资活动在各方面的结果表现(不包括直接对投资产出的价值进行计量和测评)进行评估,主要是对企业人力资本战略投资目标实现情况进行非价值化评估:一是企业学习成长目标的实现,主要是实现核心竞争优势的人力资本的增长,具体包括企业个体人力资本存量、人力资本主观效能的提高及人力资本结构优化;二是企业内部流程和顾客层面的目标的实现,包括企业内部流程的改善和客户的满意度、保留率、拓展面等指标的设定和评估;三是对人力资本战略投资实施路径的绩效非价值化评估。各项内容的评估指标设计如下。

一、企业学习成长层面目标实现的评估指标

(一)企业人力资本存量和主观效能提升的评估指标

企业人力资本质量和主观效能提升主要表现在员工的行为能力上,所以企业一般采取对员工的某些趋同的行为能力指标进行人力资本战略投资的绩效评估。

1.员工工作结果的质和量比。对员工工作期间的研究劳动成果、发明创造、管理创新等进行评估,一般如果成绩显著,该个体人力资本的质量就很高。

2.员工的满意度。如对薪酬福利的满意程度达80%以上的员工数量比,对上级主管和公司高级管理层满意度达80%以上的员工数量比,90%以上的程度认同企业价值的员工数量比等。

3.员工服务顾客和生产产品的差错率。

4.员工的自然离职率。

企业对员工实施的绩效考核,一般包括对个体、团队、组织在特定时间内所生产出来的产品数量和效率,实践经验和技术能力,员工完成工作的勤勉度、独立性、可信赖程度,还有员工结合各自特殊岗位的特殊技能要求的达标情况,员工遵守工作制度、坚守工作岗位情况等方面和总体的目标完成情况、工作完成情况的调查、评价。各种绩效方法及所包含的指标,如尺度评价法、强制分布法、交替排序法、配对比较法、关键事件法、描述表格法、行为锚定等级评估法、目标管理法等,都可以用于企业人力资本战略投资绩效的非价值化评估。

(二)人力资本结构优化的评估指标

人力资本结构优化的非价值化评估指标很多,包括高增值性与低增值性员工数量比,不同学历教育层次的员工的结构比,不同技术职称的员工的结构比,一般员工、技术员工、管理员工与高层管理人员数的结构比,外包业务所需员工和劳务租赁员工占企业总员工数量的结构比。

人力资本最优配置应当是有利于企业价值最大化的配置。从微观经济理论方面看,最优人力资本配置是指当物质资本投入一定时,人力资本投入的边际产出达到最大时的配置。通过对人力资本在不同配置规模下的边际产量的测算,确认边际产量是否达到最大,人力资本是否达到最优配置。就人力资本内部结构而言,当产量一定时,不同层次人力资本之间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相等时的人力资本结构为最优结构。

二、企业内部流程和顾客层面目标实现的评估指标

企业战略实施是全面的战略,而不是单一的人力资本投资战略。企业人力资本战略投资绩效表现在内部业务流程和顾客及市场的评估指标上,具体包括:

(一)内部业务流程的改善评估指标

1.产品质量提高,产品报损率降低;2.产品创新开发加快,产品开发生命周期和技术推广周期变短;3.工作效率提高,相同产品产量和服务数量上升,单位员工的产品量和服务提供数量上升;4.生产成本降低,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期间费用、用料费用、人工费用等成本与前期数据相比较也有降低。

(二)企业人力资本投资在顾客和市场上的绩效指标

1.顾客满意指数,顾客的满意度测评;2.顾客每年的表扬和批评;3.新客户的拓展数及占总客户的比;4.老客户的保留数及占总客户的比。

这些指标的评价是在假定企业其他投资恒定不变的情况下,单独考虑只增加人力资本投资带来的效应。但在企业的实践中,这种假定是不现实的,因为企业的人力资本战略投资活动总是与组织发展和变革过程中的其他一系列活动紧密联系的,包括增加物质资本的投资、加大技术创新的投入等,所以这种评估主要应用于定性评估。为了更好地对企业人力资本战略投资进行绩效评估,往往按照各项战略经济活动的投资支出进行比例分配,对最终的价值产出进行价值分配评估。

三、不同实施路径的人力资本战略投资绩效非价值化评估

对人力资本战略投资实施路径的绩效评估注重定性和定量指标的结合。主要是针对企业每一种人力资本战略投资实施路径在人力资本存量增长、效能增长等方面取得的绩效进行评估,具体体现在员工的数量、质量、精神面貌、结构、工作结果及产品质量、顾客的满意程度、市场的占有程度等方面。

(一)招聘引进投资绩效的非价值化评估

评估判断企业人力资本引进方法的有效性可选用的指标包括:每种招聘途径的应聘人数、适合应聘岗位的应聘人数、应聘比(=应聘人数/计划招聘人数)。应聘比是用来说明招聘效果的,该比例越大,则招聘信息的效果越好。

选拔录用的评估指标包括:录用比和招聘完成比。录用比=录用人数/应聘人数,该指标越小,说明录选中被筛选掉的人越多,录用者的素质可能越高,同时录用的成本支出费用可能越高;招聘完成比=录用人数/计划招聘人数,说明在数量上全面完成招聘任务的情况。

录用人员的学历层次结构、工作经验评估。学历教育层次越高、受教育年限越长,引进的人力资本的质量就越高。如果工作年限较长、在相同岗位具有类似的工作经历,则人力资本的质量比没有或较短工作经历的员工要高。

对招聘引进员工离职数、时间和原因的评估。如果招聘引进人员在短时间内就离职,则证明招聘引进是不成功的。

(二)培训开发投资绩效的非价值化评估

培训开发投资绩效评估分为单个培训项目绩效评估、整体培训绩效评估和组织员工开发绩效评估。企业单个培训项目的绩效评估指标包括:员工对培训的满意度、获得的知识和能力、新技能和行为在工作中的实际应用情况,即培训成果的转化、个人和组织绩效的提高。企业培训开发整体评估指标包括:员工每年接受培训的时间、次数,新员工每年接受培训的时间,采取调查比较法评估,通过调查问卷的设计,对员工培训前后的行为进行调查比较评估,最终体现在投资回报即财务指标的改善上。员工开发或组织开发的绩效评估指标有:制定正式员工发展计划的员工人数比率、每年得到岗位晋升的员工人数及占总员工人数的比等。

(三)流动整合投资绩效的非价值化评估

员工在人力资本整合过程中,实施了岗位流动的员工占总员工数比,外包业务所需员工数量占总员工数量比,业务外包所需员工的知识、技能描述,劳务租赁员工数量占总员工数量比,劳务租赁员工所需知识、技能的描述;裁员减薪员工数量占总员工数比例;裁员减薪的标准、原因、引起的特别事项的评估。如果裁员减薪员工控制在预期的范围,证明裁员减薪战略实施顺利。但是如果大批员工无法裁减甚至闹事,或因少量的裁员导致大量员工的离职,则证明流动整合战略的规划和实施存在一定的纰漏,要深挖原因。

(四)薪酬福利投资绩效的非价值化评估

薪酬福利中实施绩效工资考核的员工数量比率、实施股权激励的员工比率、采取年金计划的员工比率、采取个性化福利薪酬计划的员工比率、薪酬福利的平均行业排位等,是衡量企业是否采取激励薪酬福利体系的基本指标,也是衡量企业薪酬福利投资支出是否具有竞争性、公平性和战略目标导向性的基本指标。

四、结语

通过实施企业人力资本战略投资绩效非价值化评估,可实现如下基本功能:

第一,评价企业预定的战略目标是否实现。企业人力资本战略投资绩效评估是对企业人力资本战略投资的整体效益、效果和战略投资目标实现与否的评价。包括对人力资本存量的增长、结果的优化、效能的提高、核心人力资本竞争优势的提升、企业内部业务流程和客户的保留等指标的实现情况与预期目标之间的差异进行分析。

第二,促进企业人力资本战略投资规划的适时调整。根据绩效评估之间的差异,寻找企业新一轮人力资本战略投资的实施方案、路径的调整,甚至是战略目标的调整。通过战略投资绩效评估,既可评估员工在绩效水平和技能方面的不足,从而确认组织所需要的特殊培训和开发需要,促进企业新的培训开发战略规划,又可以识别企业人力资本结构缺陷和调整需求,促进企业新的流动整合战略规划。

第三,实现企业战略绩效目标和员工个人绩效目标考核的链接。企业人力资本战略投资绩效评估是对企业人力资本战略投资过程及结果的评价,员工绩效评估是企业根据员工绩效考核标准进行薪酬福利投资核算与支付的评价。企业人力资本战略投资绩效评估与员工的绩效评估是紧密相连的,员工的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将企业预期目标与员工个人预期目标联系起来,而战略投资绩效评估可以促进企业新一轮的人力资本战略投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和员工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完善。

【参考文献】

[1]黄德红.平衡计分卡在企业人力资本战略投资绩效评估中的应用研究[J].商业时代,2011(30).

[2]黄德红.企业人力资本价值与个体人力资本价值的差异探析[J].湖北社会科学,2011(7).

[3]李焕荣,苏敷胜.现代企业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效能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价格月刊,2009(6).

[4]赵金瑞.企业人力资本投资对高新技术企业绩效影响的研究[D].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企业投资价值评估方法篇10

关键词:清产核资;风险投资;作用路径

一、前言

清产核资主要针对国有资产的监管,是指国有资产监督机构组织企业全面清查账务和资产清查,并且重新评估资产价值并确定相关损益,从而保证国有资本金的保值增值。清产核资的主要意义是根据重新界定的账务和资产价值来评价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清产核资的主要方法有括账务清理、资产清查、价值重估、损益认定、资金核实。清产核资能够有效地解决账务混乱、账实不符、价值错位和信息失真等问题,能够减少国有资产流失的可能性。当前,国有资本投资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代,特别是风险资本投资,根据国有资产监管部门的规定,国有资本可以投入产业升级项目和高科技行业,并且,2016年8月成立了中国国有资本风险投资基金股份有限公司。众所周知,风险投资具有高收益和高风险的特点,国有资本具有社会属性,其特殊属性要求国有资本必须实现保值增值,否则势必将影响国家经济和损害人民利益。风险投资管理的内在要求是评估风险资产,寻找价值低洼,而清产核资正是为资产评估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和准确的资料。因此,清产核资在提高风险投资效率方面具有一定的效用。

二、清产核资对风险投资效率的作用路径

(一)清产核资为风险投资评估提供科学的依据

风险投资效率取决于风险投资管理的效率,有效的管控能够降低投资风险,保证风险投资的可控性,从而实现风险投资资产的保值增值。风险投资的管理体系包括立项评估、跟踪监控和投资回收控制。在立项评估阶段,针对被投资企业的财务状况评估是可行性论证的焦点,保证被投资企业财务状况的真实性是重中之重。跟踪监控被投资企业的经营状况、盈利状况和资产价值都依赖于财务资料的真实性和科学性。从以往的清产核资过程中,账务混乱是一个突出的问题,企业的财务内控制度不健全,账务处理不及时,经济业务未及时入账,帐实不符,成本费用核算不准确,分配方式不合理。财务报表是评估企业价值的核心依据,然而,账务混乱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财务信息失真,这样风险投资资产的评估就缺乏有效的依据。而清产核资在保证财务信息真实性方面具有功效,清产核资能够对企业的账务全面检查,保证账务处理的全面性,纠正错误的处理方式,保证财务信息的真实性、科学性和有效性。通过清产核资,投资主体能够全面了解风险投资对象的财务状况,能够有效地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通过对风险投资对象的财务监控实现风险投资管理的有效管控,降低了突发突发事件的影响,进而提高了风险投资效率。

(二)清产核资实现了风险投资资产的有效评估

根据规定,国有资本可以投向产业升级项目和高科技行业,这些产业的一个特点是资产的专用程度高和无形资产的比重较大,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企业价值。投资主体在评估风险投资对象时应该重点关注重要资产、专用资产和无形资产。根据现行会计准则,风险投资对象的资产入账以历史价值为基准,却较少关注资产的市场价值,但是,在评估风险投资对象时,投资主体的评估基准是资产的市场价值,因此,风险投资对象的资产价值失实的情况比较严重。根据以往的经验,企业对资产评估工作并不重视,例如,应收账款不计提坏账准备,明显不能收回的应收账款长期挂账;固定资产评估机制不健全,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计提不及时;无形资产评估不完善,缺乏合理的评估基础;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确认不到位。而清产核资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资产评估,重新确定资产的价值。根据规定,对企业账面价值和实际价值背离较大的主要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按照国家规定的方法、标准进行重新估价。对于风险投资而言,资产评估的意义重大,风险投资就是一种价值投资,在风险承受范围内寻找有价值的投资对象,确定投资价值是核心,财务报表所反映的资产价值存在局限性,投资主体必须重新界定资产价值,并且在现代市场环境中,资产价值的波动性较大,特别是风险投资,外部市场环境对资产价值的影响较大,清产核资使投资主体科学地掌握风险投资资产的价值,从而提高了风险投资效率。

(三)清产核资有利于风险投资对象完善财务内控制度

财务内控建设是企业制度建设的一项长期课题,特别是风险投资。风险投资对象在市场上的波动性较大,面临较大的风险,如果不采取严格的内控制度,经营失败的风险将增大。作为风险投资对象,必须执行严格的内控制度,加强资金管控,保证财产安全,完善内部信息传递,保证经营效率和财务报告的可靠性。但是,现实情况并非如此,风险投资对象多属于高科技行业或者产业升级项目,而这些企业大多比较年轻,并且它们关注的焦点在于市场和技术,却忽略了制度建设,各项规章制度不健全,内控体系不完善。内控制度能够保证企业沿着预设的路线前行,如果内控建设不健全,企业的经营效率和资产安全将很难保证,特别是风险较大的行业,更应该注重内控建设。清产核资的一项主要议题就是完善制度,在清产核资中按照财务制度和内控条例等规定,逐项检查企业的制度建设,及时厘清制度漏洞,纠正不合理的制度,促进企业的规范化和制度化,避免风险投资对象因为制度漏洞而无法完成经营目标。

三、清产核资在提高风险投资效率中应用

(一)梳理账务,保证账务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加强风险投资管理首先要掌握风险投资对象的财务全貌,这就要求企业账务处理的准确性和全面性。在对风险投资对象的清查中应重点关注以下几项内容。首先,掌握风险投资对象的资金状况。在资产清查中,应全面检查被投资对象的资金账务,盘存企业货币资金,编制货币资金核对表,对于货币资金的短缺应详细查明原因,如果是账务处理不当,应及时纠正,如果存在舞弊,应关注资金使用制度,及时弥补制度漏洞。全面梳理被投资对象的银行存款账户,在人民银行的系统中查询企业所开立的所有账户,并与企业账目中所显示的账户进行比较,严查企业私设账户的现象,比通过函证手段,查取企业的银行存款账户动态,编制余额调节表,保证银行存款账户的安全性。其次,盘存企业的资产。对于往来款项,采用函证的方式进行查询,保证往来款项都已经入账。对于企业的存货和固定资产,应采取现场盘存的方式进行控制,对于盘存的短缺和盈余应及时处理,并查明原因。对于无形资产,应搜集权属证明,保证无形资产的权利归属于被投资对象。再者,重点关注营业收入账户,将存货的收发和营业收入记录进行比较,保证所有的销售都已经入账,避免账外账的现象。最后,严格管控企业的资本金,重点关注企业资本金的变动,严防企业抽取资本金或者增加资本金以损害投资主体的利益。

(二)加强对重大资产和无形资产的价值评估

对于风险投资对象而言,重大资产或者无形资产是其核心竞争力,也是其企业价值的核心变量,因此,在清产核资中应重点关注重大资产和无形资产的市场价值。首先,在清产核资中应辨别风风险投资对象的重大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例如,对于产业升级的风险投资项目,重大的技改项目和固定资产是对企业发展影响较大的资产;对于高科技行业,诸如专利、非专利技术等无形资产是清查小组应重点关注的对象。其次,在资产评估前应进行市场调研和搜集评估所需数据和资料,对于专利技术,应重点关注专利技术所处的市场环境,专利技术的存续年限和替代技术的威胁等,对于专项重大资产,应重点关注未来的盈利能力和资产寿命。最后,利用专业的资产评估方法进行资产评估,科学的资产评估方法有收益现值法、重置成本法、清算价格法、市场比较法。每种方法所适用的条件不同,在资产评估时应合理选择。对于风险投资,采用收益现值法进行风险评估较为合理。是将评估对象剩余寿命期间每年(或每月)的预期收益,用适当的折现率折现,累加得出评估基准日的现值,以此估算资产价值的方法。通过对重大资产和无形资产的价值评估,投资主体能够有效地评估风险投资价值。

(三)重新界定风险投资对象的损益溢价

通过账务梳理和资产评估,风险投资对象的损益需要重新调整。风险投资对象的损益对于风险投资的价值评估是非常重要,风险投资的评估需要对未来的盈利状况和现金流量进行估算。清产核资后,当期损益可能会被调整,资产的价值也可能会被调整,并且会影响到未来的损益和现金流量。重新界定资产损益后,投资主体将会获取科学准确的利润和现金流量数据,这样在对风险投资对象进行价值评估时就会更科学。

(四)完善财务内控制度

内控制度是保证企业运行无偏差和资产安全的保障伞,对于风险投资而言,更应该关注风险投资对象的内控建设。加强风险投资对象的制度建设应重点关注以下几项内容。首先是资金安全内控制度。按照内部控制要求,资金使用应建立预算制度和授权审批制度,资金的收入和支付必须先执行预算程序,对于预算外资金必须遵照严格的审批程序,并且,资金的收入和支付必须有真实的经济业务予以支撑,并取得相应的票据。其次是资产安全内控,资产的采购必须执行预算程序和请购程序,防止资产采购无计划或者采购程序不合规,资产的报废和推出应建立严格的报废制度,对于报废资产应明确审批权限,凡是未得到审批,不能进入报废程序,防止资产流失。再者是信息传递控制制度,信息传递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风险投资对象的内部信息传递控制,一个是投资主体和风险投资主体之间的信息传递。当风险投资主体出现以下几种情况时,应及时向投资主体报告:重大资产处置、重大经济业务、关联交易、重大亏损等。

四、结束语

通过本文的研究,清产核资和风险投资效率之间存在关联,清产核资为风险投资管理提供科学的依据,实现了风险资产的有限评估,并且能够完善风险投资对象的财务内控制度。因此,在清产核资过程中应加强对风险投资的管理,提高风险投资效率。

作者:赵长龙单位:春泉园林股份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田至立.管窥破产企业清产核资专项审计———以资产核实问题为例[J].中国内部审计,20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