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经济可持续发展建议十篇经济可持续发展建议十篇

经济可持续发展建议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3:31:40

经济可持续发展建议篇1

今天,人们对“金融危机”、“经济萧条”、“哥本哈根”、“气候变化经济学”、“石油峰值的持续冲突”等议题如雷贯耳。全球化下,这些重大的全球性问题都有了中国的维度,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中国经济和企业发展的未来。扩大内需、调整产业结构、“三农”问题等宏观经济领域既是解决当前就业和增长突出问题的核心领域,也是解决中国未来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建立全球竞争优势问题的重点领域。

面对机遇和困境,国家和企业要坚持走自主创新之路、开拓创新解决问题。以自主创新解决问题意味着:要跳出框框、解放思想,做到三个最基本的“不能”:不能在西方战略框架下思考自主创新;不能相信西方走过的路我们就一定要重复;不能对人才有地域、年龄、性别、学历、国籍等的歧视。

基于以上基本原则,笔者提出以下解决扩大内需、产业结构调整以及“三农”问题、走持续发展道路的几个思考和建议:

应将“发展知识经济”提升到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地位

一个不创新的国家或企业可以生存,但难以繁荣。繁荣与有钱不同,繁荣是可持续发展的结果,而发展知识经济是国家和企业可持续发展并走向繁荣的一条创新之路,也是有效解决扩大内需、产业结构调整和“三农”问题的共同框架。我们应把这三个领域作为下一个五年计划发展知识经济的工作重点。

知识经济作为解决问题的框架是指:“创造知识+知识产业化+产业知识化。”创造知识不是指多写几本书,而是国家和企业要在社会的各个范畴和空间创造价值――最终创造就业和消费;知识产业化意味着将创造的知识转换成技术、产品、服务或解决方案,这种转换可以是农业、工业、服务业――最终转换成就业和消费;发展知识经济并非要放弃制造业,因此,产业知识化就是要将现有先进知识和新创造的知识(包括先进技术、管理诀窍、商业模式、营运流程等)应用到现有产业,特别是制造业的升级和改造――最终转换成促进就业和消费的催化剂。低碳经济、绿色经济均属于知识经济发展的范畴结果。发展知识经济将带来新的产业结构、新的就业、新的消费、新的增长和模式,也意味着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竞争优势的提升。

大力投资农村的“基本生产要素”将是驱动内需经济增长的新起点

开发中国农村8亿人口的消费市场是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由于农民可支配收入相当低,简单地把产品推向农村以带动消费很难解决持续发展的根本问题。鉴于此,笔者认为投资以下三个方面的农村“基本生产要素”,将既有助于扩大内需,又能带动产业结构调整向农村倾斜,缩小城乡差距。

1.投资有形的基础设施。“建设新农村”(而非城市化)是可持续发展之路。经济发展要以经济活动作为基础媒介。将公路、桥梁、铁路、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延伸到最偏远的村寨,使农村与城市发展相连接、与国民经济相连接,结束农村封闭的现状,是促进经济活动的基础,也是使他们获得发展的机会和平台。应该指出,“农村城市化”与“建设新农村”有本质的不同,前者是基于“跟随工业化”的思路――征地、建厂房、招工人,是短期行为;而后者是基于发展知识经济和“创造价值”的思路,是可持续的行为。因此,要科学地规划新农村建设,而非简单地征地、盖房、建加工厂。另外,要考虑为这些地区提供家庭用清洁能源和工业用水。

2.大力投资无形的教育基础设施,特别是“母亲教育”,以帮助农民提升参与经济发展的机会和能力。母亲对幼儿的教育将强烈地影响着孩子一生的成长。因此,母亲的素质很大程度上将决定孩子的素质。面对中国8亿农村人口,大多数农村母亲没有得到与城市人同样的教育机会,因此低文化的母亲是影响农村人口低文化和低素质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时,“母亲教育”应确立“母亲职业”的地位。除了提高母亲和准母亲作为初级“教育工作者”应有的综合素质外,还可以根据农村特点,引导她们在完成对幼儿和学前儿童的初级教育后,进入社会服务业(如家政服务、农村商业服务等)或创业,从而进入就业和消费的循环圈。

3.扶持农民创业,允许农村、社区集中金融资源创造各种金融机构。过去,农村为发达地区提供了超过1亿5千万的农民工,这些受过职业培训和见过“世面”的农民因金融危机而返回农村,他们是最有条件在农村创业的一支队伍。农民创业不但是农村居民参与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跟进路径,而且,农民创业将扩大中小企业的队伍,刺激一系列就业和消费循环发展。

发展知识经济下“农业安全”的头等问题是“保护耕地的可持续性”

中国是人口大国,对中国农业来说意味着粮食的基本自给能力只能提升、不能放弃。从“自力更生”到“自主创新”,这一原则不能改变。因此,粮食安全是“农业安全”的核心,而保护耕地不受荒漠化、水土流失、农药污染和城市化侵犯的损失,是“农业安全”的战略性关键。

保护“农业安全”的一个重要措施要靠知识经济的先进技术和创新商业模式来解决:中国平均人口拥有土地面积非常之少,如何在增加单位耕地面积的投入与产出效率的同时,确保可持续性至关重要。因此,创新的焦点在于:

1.应用科学技术,科学种植。例如,通过对计算机的应用,提供长期的天气预报资料、农田水分的分析情况、详细的卫星地图地形分析以及每日市场价格、期货合约、先进农作物品种、肥料、虫害控制、设备选择等等内容。当然,教育和建设一支农民专家队伍,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2.对于影响农业安全的粮食生产,应将国家政策保护和市场经营相结合。例如,一方面开放市场,增强公共和私人对农业的投资。通过竞争允许私有经营(拥有和经营不同)是农业产业化的重要方式;农民或经营农业的企业要获得政府项目,其条件应包括接受专门的培训,并且业务要有商业规模。另一方面,政府要认真研究能激励农民的合理价格、收入、补贴(包括农闲时的补贴),以确保农民不受价格动荡带来的损失,出口管制和关税是这种情况的一部分。同时,政府要有监管措施,最大限度地防止任何因短期利润诱惑而牺牲长远利益的行为。

发展知识经济的第一资源保证是要建立“t型”人才体系和变革教育制度

一个企业或组织产业创新能力的强弱表现在创造价值(如技术进步、产品更新等)和获取价值(如创新商业模式、制定竞争规则等)的能力。这不仅仅需要前沿技术和工程方面的创新型人才,更需要有全球视野和全球经验的变革管理、战略思想创新型人才。前者为自然科学类,后者为软科学类,二者合称为“t型”人才。发达国家的实践证明,两类人才作用不同,缺一不可。

吸引和留住“t型”人才应是中国各个领域的重要任务。但是如何评估人才却是我国现有人才体制的缺陷,现有的评估体制往往会将思想型人才和创造型人才的创造力扼杀,而滋长了盲目追求文凭的风气。“创新型思想人才”和“创造型人才”意味着他们靠创新能力和创造性思维为自己和他人创造就业机会。从现实意义来讲,中国更需要这类人才。

经济可持续发展建议篇2

一、“十三五”时期鄂尔多斯市经济税收工作面临的形势分析

从经济效益方面看,尽管全市各项事业的总体发展和经济指标稳中向好,但还面临经济下行、发展不足、短板明显、要素趋紧、风险增多等困难和问题。煤炭、天然气等资源型行业量价双降,房地产建筑业减收明显,支柱产业的萎缩性发展辐射影响到各相关产业和行业,直接导致企业利润下降,居民收入减少,加之民间借贷危机、外来人口和流动人口减少等因素叠加,对消费、生活服务业产生重大影响,进一步压缩了税收增长的空间。2015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为464.6亿元,同比下降20.4%,在全市375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亏损企业126户,比上年同期增加14户,亏损面为12.50%,累计亏损额为87.2亿元,同比增长69.19%,亏损情况较为严重。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占税收收入比重连年下降,分别由2011年的23.34%、17.28%下降到2015年的4.95%、6.39%,呈现明显负增长态势。

从经济结构方面看,传统产业增长动力不足,新兴产业短期内难以形成有效支撑,产业低端化、产品初级化特征明显,导致税收增长乏力。一是产业结构仍待优化。从三次产业结构分析,第二产业占GDp比重大,但提供的地方税收小,而且按照现行税制,跨地区经营的企业分支机构如神华、中煤、移动等大型国有企业实现的增加值统计在各省的GDp中,但其实现的企业所得税却集中在总部所在地汇缴,GDp增长对地税增长影响很小;第三产业是对地税贡献最大的产业,但也同样存在行业分布有待优化和结构调整的问题,房地产业、交通运输业税收呈明显下降趋势,传统服务业发展缓慢,抗风险能力差,现代服务业刚刚起步,发育不足,第三产业对经济和税收的拉动作用不明显。二是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发育不足。尤其是自主创新能力不足,进一步影响了新兴产业驱动经济发展的能力。以2013年为例,全市全社会R&D(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为0.92%,远低于全国1.98%的平均水平,尽管近年来政府引进了一批装备制造、电子信息项目陆续落地,但短期内看难以形成有效性税收支撑。三是工业产品结构不合理。近年来,虽然工业投资项目较多,但大多以煤炭资源开采为主,加工转化能力只有40%左右,且产业链短,产品基本都是附加值低的初级产品,没有转化为深度加工增值的产业优势,地方税收增值潜力挖掘不够。

从税收政策方面看,经济下行时复合税制的叠加效应和结构性减税力度不断加大,进一步对辖区内地税税收收入增长带来较大的政策性影响,减税效应迅速放大。一是结构性减税力度加大拉低税收增速。近年来,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改善和保障民生等更深层次的结构性减税政策,在减轻企业税和助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对地税减收造成持续的影响。二是各项优惠政策的持续推进和一系列财税政策的出台直接减免、减少了地方级税收。享受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企业数量和税额不断扩大,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提高,惠及民生扶持小微企业各项税收政策的不断推进和落实,加之地方政府招商引资时承诺税收优惠政策伴随项目落地投产逐渐进入兑付期,对地税收入影响较大,地税收入相应减少。三是全面实施“营改增”对地税税收收入和征管模式影响巨大。一方面,营业税作为地方税源的主体和支柱,一直占据着收入总量的半壁江山,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全面实施“营改增”后,地税主体税种缺失,直接导致地税税收收入总量大幅下降,且由于新增企业的企业所得税由流转税决定,地税的企业所得税因“营改增”而失去了成长的空间,所得税占比将逐年下降,导致地税税收收入增长乏力、规模锐减。

二、“十三五”时期鄂尔多斯市经济税收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一)做大经济总量,夯实税源基础

围绕国家投资方向、市场需求和经济产业发展需要,立足主导产业、骨干企业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延长产业链,超前谋划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辐射带动作用强的大项目,储备一批能够增加地方税收收入、改善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的好项目。一是发挥资源优势。从鄂尔多斯市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发展条件考虑,重点围绕建设清洁能源和现代煤化工基地,推进资源清洁高效集约开发利用,推进资源转化增值、延长链条,构建多元化的支柱产业体系,逐步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确保地方税收收入持续稳定增长。二是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建立项目推进机制,强化投资和建设力度,通过向上争取、内部挖潜、市场化运作等手段,保障在建项目建设需求,确保中天合创甲醇深加工、伊泰精细化学品、神华煤制油二三线等重大在建项目早日投产达效。积极对接争取纳林河矿区、铝循环产业基地、新能源基地等规划,北控煤制气、伊泰200万吨煤制油、中电投烯烃等项目纳入国家“十三五”规划,充分发挥重大项目投资对经济、税收的直接带动作用。三是积极招商引资。完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营造良好的招商引资生态环境,开展精准招商、以商招商,通过产业平台招商,引进科技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产业关联度强、税收贡献大的好项目,引进产业链延伸中的增链、补链、强链项目,引进龙头企业,发展总部经济。重点加强综合保税区的申建工作,以综合保税区为依托,提高招商吸引力,增强区域经济发展活力及动力。

(二)优化产业结构,提升税源质量

激发园区活力,不断强化园区招商引资、服务企业、安全生产、环境监管及社会稳定等基本职能,着力优化存量、扩大增量、推进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全面提高园区单位面积的投资强度和产出效益。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整合、扩展产业链和价值链,努力实现三次产业融合互动,形成特色鲜明、优势突出、高端高效的现代产业体系。一是鼓励支持优先发展延伸产业、非资源型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延长产业链条,多元化拓展,培育新的产业增长点。二是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以产业思维为指导,市场推动为抓手,项目建设为载体,发挥资源和区位优势,加快发展生产业,改造提升生活业,与高新技术、先进制造、城市建设深度融合,大力发展大数据、金融、电子商务、物流、设计咨询、文化创意、旅游休闲、健康养老等涉及面广、辐射作用大的服务业重点行业和领域,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三是推动现代农牧业规模发展。借助建设面向全国的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的有利契机,坚持走特色路线、创绿色品牌,推进一二三产联动、种养加销结合、全产业链发展,大力推进农畜产品工业化规模生产、精细化标准生产、市场化品牌生产,推动农牧业企业与设施装备、有机肥料、农畜产品加工、电子商务、文化创意、乡村旅游等组团发展,拓展延伸农牧业产业链。

(三)发挥税收职能,提供财力保障

经济可持续发展建议篇3

1关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城市可持续发展是2012年里约+20峰会将要讨论的重要议题之一。

珠海是一座美丽的城市,市容整洁,城市与自然环境的结合也非常出色,从此可以看出,珠海市政府在规划城市发展方面作出了不少努力,也取得了积极成绩。今天与会的还有不少来自各地方政府的管理者。人们常说,发展问题取决于地方政府和基层群众,可持续发展更是如此。在联合国有句常用的口号:“着眼全球,落实还要在基层”。从此可以看出,地方政府和基层群众的作用是多么重要。

要解决我们当前面临的很多问题,最终都需要依靠各级地方政府和基层群众,中小城镇在可持续发展进程中的作用举足轻重。众所周知,可持续发展包括三大支柱: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通过正确实施以人为本的发展战略,城镇可以发挥独特优势,将这三大支柱有机结合起来。

一段时期以来,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加速发展。预计在未来20年,城镇人口将成倍增加。有关研究表明,未来全球城市化进程将大多在发展中国家,而其中的一半将在中国。城镇人口增加,人口压力上升,我们面临的挑战确实不小。但在我看来,人本身并非问题的根源。大家都知道,人是最可宝贵的资源。现在,地球拥有70亿宝贵的人力资源,关键是如何将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以及环境保护结合起来。城镇在这方面可以发挥重要的积极作用。我希望,通过这次可持续发展论坛会议,使地方政府、工商界以及其他利益攸关方之间的伙伴关系更加密切,进一步共同致力于城市可持续发展。

你们当中的很多人是城市的管理者和规划者,站在第一线,最了解营造可持续发展城市的重要性。但要真正做到绿色发展并非易事。中国有句古话,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要我说,城市发展也有几件必须要处理好的事:水、能源、交通、住房、垃圾处理、公共卫生、教育。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处理好这些问题的难度还真不小。

对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城市来说,住房条件恶劣、公共服务不足、公共卫生不足、教育体系不健全普遍存在。《21世纪议程》当中提出的促进可持续人居的目标,很多迄今尚未完成。垃圾处理、城市清洁用水等是各国都面临的老大难问题。

城市发展面临的另一个挑战是风险管理。在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旱涝及其他自然灾害频发,危害城市可持续发展。对于发展中国家的城市而言,这一挑战更加突出。灾害预报、救灾与防灾等城市风险管理,已经愈来愈成为各地方政府关注的优先领域。

解决好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城市自身。目前,城市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一半;世界前100位城市的GDp总和占到全球的30%。城市是世界经济的引擎。它人才荟萃,也是经济和文化交流的枢纽。城市向可持续发展的转型,将是21世纪一件翻天覆地的大事,也必将为人类可持续发展做出独特贡献。

在建设可持续发展城市方面,很多城市已经走在前面。在城市交通、建筑、能源供给、水、垃圾处理等诸多方面,每天都在产生新技术和新设想。关键是一要加大投入,二要政策对路。预测显示,从2005年到2025年,全球对城市固定资产投资将达到大约200万亿美元,仅中国一家就占46万亿美元。这些资金应重点投入到哪些方面呢?有不少人提出,应制定一整套城市可持续发展目标,有效引导城市化进程,并指导城市建设。譬如到2030年,城市住房条件、居民收入、公共服务、垃圾处理与回收等基本指标均应达到一定标准和水平;每一个城市都应有完整的可持续发展规划,建筑应符合绿色环保标准,公共交通设施应更加完善,人人都能用上清洁能源和洁净水,并建立垃圾循环处理系统,从而大大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越来越多的人已经认识到,城市发展不能只看GDp增长。很多城市正在积极应用和推广新的综合指标和制度,从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三个方面,全面衡量城市发展。一些地方政府建立了综合测评制度,对减少碳排放、发展公共交通、土地规划与使用、保护生态系统等各项指标进行综合评分。一些城市运用经济、社会、环境、文化等综合指标,积极推动生态城建设。我希望,所有这些好的主意和想法,都能被吸纳到“里约+20”峰会的成果文件中,成为各方的广泛共识。

就在上周,在我领导下的联合国经济社会部与国际展览局、上海市政府一起了《21世纪城市可持续发展――上海手册》。这是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前经我提议,由联合国、国际展览局与上海市共同合作,历经两年努力,为世博会留下的一笔宝贵财富。《上海手册》立足于城市发展,系统总结了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举办的主题论坛与高峰论坛的成果,荟萃了世界各大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范例。我建议各位地方政府的管理者有机会一读,相信会对你们的工作有所助益。

2关于“里约+20”峰会的思考和准备情况

20年前,世界各国首脑聚首里约,共商人类可持续发展大计。会议制定了《21世纪议程》。2012年,各国首脑将在里约再次聚首,回顾过去,展望未来,重申承诺,加强合作,应对挑战,这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强调指出,此次峰会是联合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会议之一。现在,通向里约之路还剩下不到7个月的时间,可以说已经进入了快车道。里约之路通向何方?各方均认为,这次“里约+20”峰会应致力于解决在可持续发展领域的三个重要课题:

第一是如何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三大支柱的协调发展。20年来,全球经济增长可谓突飞猛进,但发展进程并不平衡。经济全球化加剧了贫富分化和分配不公,使社会发展严重滞后,影响了不少国家和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同时,不可持续的生产、生活方式正在损害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和地球的健康。经济波动、资源和能源短缺、粮食安全及各种突发事件对各国,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构成威胁与挑战。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统筹协调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第二是如何切实兑现各方已做出的政治承诺,将《21世纪议程》、《约翰内斯堡行动计划》等各方共识真正落到实处。上述文件为人类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规划了蓝图,确定了目标与原则。但时至今日,并未得到全面的执行与落实。因此,本次“里约+20”峰会应就如何兑现承诺提议达成可行的举措。

第三是如何为保证三大支柱的协调发展及其落实,完善或建立各级机制。各方普遍认为,要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就必须在国家、区域和全球层面上加强协调,在体制上予以保障。现有机制内部和相互之间均应加强协调,形成合力。政府、民间社会、非政府组织及公私营企业均应积极参与。

“里约+20”峰会将重点审议两个主题:

第一个主题是“在可持续发展和扶贫框架下发展绿色经济”。对“绿色经济”的定义和含义,各方尚未完全形成共识。但多数成员认为,绿色经济可以成为协调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重要手段和切入点。实现现有发展模式至绿色经济的转变,也意味着新的挑战。目前,发达与发展中国家对“绿色经济”的理解及其功能的解说不尽一致。前者强调环境保护和减排,后者则强调消除贫困应是绿色经济的优先任务。如何结合,还有待各方深入探讨。不少成员国提议,应制定一个帮助各国向绿色经济转型的“路线图”。一些国家还建议就绿色经济达成一揽子广泛的政策选项和行动指南。

我要着重指出,广大发展中国家强调,“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则,为实现绿色转型,发达国家应在资金、技术及能力建设方面向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帮助,特别应对最不发达国家做出实质性安排。绿色经济不应成为构筑贸易壁垒、扩大技术鸿沟、提供投资及官方发展援助的先决条件。在推动绿色经济理念的同时,还应注重各国的实际情况,为发展中国家留有必要的政策空间,让各国根据各自的国情来制定相关的政策措施。

为推动落实“绿色经济发展的路线图”,可在千年发展目标(mDG)的基础上制定一套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SDG)。大家知道,实现千年发展目标的截止日期为2015年。迄今所取得的进展并非完全尽如人意。随着这一年限的临近,很多国家呼吁应在千年发展目标的基础上,结合国际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环境保护三大领域的最新形势,按照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着手制定2015年后全球发展议程。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表示,推动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其第二任期的首要任务。为此他还建议制定可持续发展目标(SDG)。各方正在就此加紧研究和协商。

制定可持续发展目标,应与制定2015年后全球可持续发展议程结合起来。制定明确的目标有利于衡量我们取得的进展。2000年制定的千年发展目标,对减贫、消除饥饿、促进性别平等、教育、健康、环境以及推动发展伙伴关系都形成了明确的目标和任务。这些目标当中还有相当一部分尚未实现,但它们大多将于2015年到期。为此,我们应加大对最不发达国家的帮扶力度。但这还远远不够。未来的可持续发展目标不但应就帮助贫困国家制定指标,还应针对发达国家应承担的义务和责任制定指标。

联合国已在着手制定2015年后的发展议程,其中包括对千年发展目标当中的欠缺之处查遗补漏,特别是要弥补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不足。千年发展目标当中确实包含了水资源、卫生、消除城市贫困等指标,但未能涵盖能源,特别是可持续的消费和生产方式等重要领域。“里约+20”峰会在讨论2015年后的发展议程时,应就制定全面、综合、平衡的可持续发展目标达成共识,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三个领域的相互融合。未来的任何发展议程,都应当是在千年发展目标基础上制定的可持续的发展议程。

第二个主题是制定“可持续发展的机制框架”。现有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三大领域的全球机制林林总总,缺乏协调。地区和国家层面上的机制则更是五花八门,内部及相互之间也缺乏沟通。为此,各方纷纷提出建议。有人主张应加强经社理事会;也有人主张应加强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更有人主张,参照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的模式,将“可持续发展委员会”升格为直接向联合国大会报告的“可持续发展理事会”。同时,欧盟等成员国主张将联合国环境署升格为联合国专门机构或世界环境组织。

“里约+20”峰会的准备情况:一段时间以来,在圣地亚哥、开罗、首尔和亚的斯亚贝巴已经举行了一系列区域筹备会议。各成员国还在梭罗、北京、新德里、奥斯陆、特拉维夫、波恩和哥本哈根举行了一系列专题筹备会。近期,在日内瓦、摩纳哥以及美国的帕洛阿尔托等还将举行一系列筹备会议,以广泛凝聚各方共识。

通过筹备会议以及在纽约举行的会间会等,各方增进了相互了解,达成了很多初步共识,也明确了还需加紧协商的突出的问题。在汇集各方意见的基础上,我领导的会议秘书处将在今年12月起草第一份成果文件草案。截止目前,我们收到的各方提交文件超过6000页。如何将各方意见加以提炼,形成成果文件草案,对我们来说确实是一项难度很大的工作。从2012年1月开始,各方将在此基础上,开始密集磋商与谈判,以期在2012年6月的“里约+20”峰会上最终达成一致。

对“里约+20”峰会的成果,各方期待各有不同。我认为,对全球而言,这次重要会议应在以下三个方面取得进展:

第一,为全球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机会,并促进全球经济稳定、健康发展;推动社会包容与进步,特别是给青年人创造新的就业和机会;在发展的过程中保护自然资源。

第二,在过去20年可持续发展进程的基础上,为执行可持续发展议程、落实可持续发展承诺注入新动力,特别是有效应对新形势和新挑战。各成员国广泛认为,“里约+20”峰会应重点在以下七个领域达成共识。这七个领域是:绿色就业、粮食安全、能源安全、水资源管理、可持续人居、海洋管理、救灾防灾。

第三,在全球、地区、国家层面实现政策与规划的协调一致性。

我总结为三个关键词:融合、执行与协调。

3需要共同思考的问题

在今后的两天里,我们将就城市可持续发展进行深入讨论。在此,我向与会者提出几个问题,供你们在讨论当中思考。

你们对“里约+20”峰会的期待怎样?

此次会议可以为“里约+20”峰会作出怎样的贡献?

城市向绿色经济转型的机遇与挑战是什么?

各级政府应采取何种政策推动包容性经济增长和生态城市建设?

经济可持续发展建议篇4

关键词:欧盟;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可持续发展;绿色经济

中图分类号:DF48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6604(2013)04-0001-06

2012年6月,全世界的目光聚焦于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里约+20)。继1992年在里约召开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之后,这是联合国举办的政治规格最高、涉及范同最广的一次探求全球可持续发展的世界盛会。欧盟作为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政治、经济共同体,在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上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实际上,为了在其成员国确立参加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所遵循的共同立场,并形成一个强大的区域性谈判方,2011年9月29日,欧洲议会就通过了《关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会议的欧盟共同立场的决议》,为欧盟参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会议进行了政治和外交上的准备。深入分析和了解欧盟参加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的立场及其基本主张,对我国参与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国际合作事务,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一、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与欧盟扮演的角色

自1972年联合国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首次全球范围的人类环境会议开始,环境保护日益成为一个全球性的政治议题,会议通过的《人类环境宣言》吹响了全球环境保护的号角。自1987年布兰特伦领导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提出可持续发展概念开始,通过1992年里约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签署的《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二十一世纪议程》等政策法律文件,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观念和战略已为各国、各地区所普遍接受,并成为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然而,尽管1992年里约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和2002年约翰内斯堡可持续发展首脑会议(里约十10)以来,国际社会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但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依然存在着目标与行动之间的巨大差距,发达国家关于可持续发展的许多承诺尚未得到切实的履行,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可持续发展挑战依旧严峻。

2009年12月24日召开的联合国第68次全体大会通过的第64/236号决议,确认联合国将于2012年6月在里约召开各国、各地区领导人和政府首脑参加的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旨在为国际社会未来1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及其实施设定具体的行动议程。联合国第64/236号决议确立了里约+20会议需要达到的三个目标:确立可持续发展的新的政治承诺、评估以往可持续发展首脑会议成果的最新实施进展,以及解决新近出现的可持续发展的挑战。同时,决议还确定了大会将集中讨论的两个主题:“绿色经济背景下的可持续发展和消除贫困”和“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框架”。

欧盟的历史可以追溯至1952年建立的欧洲煤钢共同体,其创始国包括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等六个国家。经过六次联盟的扩大,目前,欧盟已成为一个拥有27个成员国,人口超过4.8亿的世界上最大的区域性国际组织。作为一个政治、经济高度一体化的区域性国际组织,欧盟在贸易、农业、金融、环保等方面趋近于一个统一的联邦国家,而在内政、国防、外交等其他方面则近似独立国家所组成的一个同盟。伴随着欧盟的成长和壮大,欧盟内部环境政策合作已经成为其主要的议题之一,可持续发展也日益成为其关注和致力的一个核心领域。与此同时,在对外政策及其外交方面,可持续发展既是欧盟对外交往的一个重要议题,也是其在国际舞台试图扮演领导者角色的一个关键领域。事实上,欧盟及其主要成员国在推动气候变化等国际环境合作方面,一直扮演着倡导者的角色,并发挥着“发动机”的作用。从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到1992年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以及2002年约翰内斯堡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欧盟及其主要成员国都是国际社会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倡导者和推动者。

根据联合国大会第64/236号决议,各国、各地区关于可持续发展大会的提议应当于2011年11月1日之前向联合国提交,以作为2012年年初开始的谈判内容。为此,欧盟机构需要就欧盟参加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的立场和主张及时地达成共识。作为欧盟常设执行机构,欧盟委员会负责实施欧盟条约和欧盟理事会作出的决定,并负责向理事会和欧洲议会提出和建议,处理欧共体日常事务,代表欧盟处理对外事务以及参与国际贸易、环保等方面的谈判。2011年6月20日,欧盟委员会首先了《里约+20:迈向绿色经济和更好的治理的通报》,提出了欧盟参加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的基本政策构想。作为欧盟成员国选民通过直选产生的民意机构,是欧盟的立法、监督和咨询机构,其参与欧盟决策的权力逐步地扩大。欧盟委员会通报之后,2011年9月29日,欧洲议会通过了《关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会议的欧盟共同立场的决议》(以下简称《欧盟共同立场决议》)⑧,敦促欧盟委员会和理事会在里约+20会议上保持欧盟的共同立场,以使欧盟成员国能发出一个强大而一致的声音。《欧盟共同立场决议》阐明了欧盟在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上将要采取的共同立场和基本主张,显示了欧盟试图在可持续发展国际领域所希望发挥的积极作用。

二、欧盟在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的基本立场

(一)关注和重视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服务和自然资源对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

当今世界,人类对水、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需求的不断增加,导致自然资源的日益枯竭以及生态环境的破坏;生物多样性的丧失、资源的过度利用、人为原因的毁林,都是导致自然生态系统以惊人速度退化的原因。良好的生态环境与充裕的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保障,《欧盟共同立场决议》认为,有必要促进可持续消费和生产,推动传统经济向绿色经济的转变;同时,它强调可持续发展应给予人类、环境和自然资源更多的关注,主张整个经济运作必须保持在可持续性的限度内,包括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持生态系统服务、气候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欧盟共同立场决议》指出,需要实现可持续生产和消费的计划,并在安全的生态限度内合理地控制经济活动对自然资源的影响,要求将保护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服务和自然资源纳入国民经济核算、发展规划以及消灭贫穷计划和战略之中。《欧盟共同立场决议》针对水、海洋环境和海洋、能源、农业和粮食安全、森林、化学品和有害物质、废物管理等关键领域,提出了具体主张和政策建议。

(二)延续欧盟多边主义的对外政策立场,强调通过联合国框架下的全球合作机制促进和推动可持续发展,同时,重视新兴发展中国家在可持续发展方面所扮演的角色和承担的责任

多边主义是欧盟对外政策和外交的一贯立场,体现在可持续发展立场方面,欧洲议会认为,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是唯一的探求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全球性多边论坛,它为全面地解决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经济和环境三大支柱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一个关键的机制,联合国环境署提出的社会、经济和环境三重螺旋方式概念可以为国际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基础。在强调可持续发展必须成为所有欧盟政策领域前沿问题的同时,《欧盟共同立场决议》指出,任何国家和地区都无法单独解决可持续发展问题,各国、各地区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可持续发展的国际社会的合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重要。《欧盟共同立场决议》进一步指出,无论是对于加强全球特别是工业化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可持续发展伙伴关系,还是表达国际社会成员的可持续发展政治承诺,里约+20首脑会议都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机会。国际社会迫切地需要通过此次大会增加可持续发展的紧迫感,并为国际社会可持续发展行动注入更多的活力,以改变目前国际社会可持续发展治理和政策实施进展缓慢的状况。欧洲议会主张,积极地运用联合国框架下的全球合作机制,促进和推动国际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它呼吁里约+20首脑会议讨论一个可持续发展方案,综合性地应对消除贫困、卫生、粮食、就业、性别平等、气候变化和能源供应等方面的多重挑战。这些问题既不能孤立地得到解决,也没有所谓的依靠金钱的“银弹”(silverbullet)解决方案。《欧盟共同立场决议》特别强调,世界地缘政治在过去二十多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目前一些发展中国家正在扮演主要的经济和政治角色,这种变化带来权力和影响力的新的平衡,并形成新的角色和新的责任。可以预计,增强与中国、印度等新兴国家的互动与合作,将是欧盟在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的一个重要立场。三、欧盟关于可持续发展体制框架的主张

建立可持续发展体制框架是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的两个议题之一,它是确保促进和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证。在此方面,欧盟的立场和主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强调公平是全球范围内实现可持续发展范式转变的基石,呼吁采取可持续和包容的自然资源利用方式

可持续发展涉及全球、国家和地方等层面的不同行动者,《欧盟共同立场决议》呼吁里约+20首脑会议找到一个解决方案,改变由于目前的经济模式在全球和国家层面造成的持久和日益扩大的公平差距。欧洲议会认为,当代人和后代人公正、公平地获取和分配资源是发展和消除贫困的一个重要前提,它呼吁包容、健康、安全和公正的社会发展方式,尊重人的基本权利并加强文化多样性的保护,创造平等机会并反对一切形式的歧视。《欧盟共同立场决议》呼吁国际社会关注自然资源开发与利用对自然环境和当地社区的影响,以及将外部环境成本和社区成本内部化的要求纳入到里约+20首脑会议的磋商和谈判议程之中。《欧盟共同立场决议》提出,发展中国家及其地方当局应能从可持续性和包容性的自然资源利用方式获利。在发达国家的帮助下,使欠发达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在保持正常发展的前提下,提高人民福祉,实现国内公平和代际公平。在全球可持续发展责任的公平分担方面,《欧盟共同立场决议》重申,应当遵守共同但有区别责任的方法、风险防范原则、污染者负担原则和生产者责任的延伸原则,保障国际社会可持续发展公平的实现。

(二)主张加强环境、经济和社会议程之间的联系,呼吁采取综合化、一体化的方法和措施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实现

在欧盟可持续发展的宗旨和目标下,将环境与发展进行综合考虑和一体化决策,是欧盟运用政策与法律手段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思路。作为这种内部政策的延续,欧洲议会敦促里约+20首脑会议的重点应放在加强环境、经济和社会议程之间的联系方面,并将社会、经济和环境作为相互贯通、相互依存的三个支柱。为此,《欧盟共同立场决议》强调加强各国、各地区财政部长,经济部长,发展部长,环境部长等对可持续发展政策参与的重要性。同时,针对1992年里约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和《联合国荒漠化防治公约》国际法律文件,《欧盟共同立场决议》重申,1992年里约会议通过的这二个公约在本质上是相互联系的,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和荒漠化属于在地球生态系统保护前提下相互依赖、相互协调的综合性问题,最安全,最实用和最有效的解决办法就是将其包含在地球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扩大措施之中。为此,欧洲议会特别呼吁里约+20首脑会议推出加强这三个多边全球性环境条约之间连贯性的战略和措施。

(三)主张通过赋权公民和促进私营部门的参与,推动国际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治理

欧洲议会认为,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自下而上的方法及其价值观念非常重要,继续在环境保护中赋予公民权利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基本要求和重要保证。欧洲议会认为,为了在消除贫困过程中实现向绿色经济的转变,必须加强环保和人权的联系。《欧盟共同立场决议》指出。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提高可持续发展治理,并呼吁里约+20首脑会议重视私营部门等关键利益相关者的参与,强调企业和公民社会特别是非政府组织、社会运动和土著社区,需要发挥其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突出作用。《欧盟共同立场决议》特别强调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企业和公民社会之间的协同的重要性,鼓励公民参与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行动,呼吁各国、各地区提高认识并提供更多的可持续消费信息,引入和推广激励机制,以改变社会不可持续的价值观念、消费模式和行为,促进公民和企业作出负责任的决策。此外,《欧盟共同立场决议》还特别要求,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应当使所有主要利益相关者能够充分、公开和公平地获得所有大会与闭会期间的会议信息。

(四)重视管制、市场手段和技术创新对于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和促进作用

欧洲议会认为,在国家和国际层面运用的监管手段和市场化手段,对于推动普遍性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关键作用。因此,需要一个明确、可靠和全面的监管框架,以推动经济发展转变为一个高效,负责和绿色的经济。《欧盟共同立场决议》指出,从劳动力到自然资源利用以及污染的税收负担转移的财政改革,有利于实现一个就业和环境双赢的结果,即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增加资源回收和再利用率的同时,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欧洲议会呼吁,在国际贸易谈判中纳入环境方面的内容,及时停止对环境有害的补贴,并制定和实施积极的奖励措施,促进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欧洲议会认识到,尽管技术创新不是解决环境问题或消灭贫穷的唯一方法,但是科技创新、评估和转让对于可持续发展的挑战仍然至关重要。在强调技术研发和创新的重要性并呼吁国际社会的科学和技术合作的同时,《欧盟共同立场决议》指出,创新不仅是技术创新,而且还包括社会创新。社会创新不一定是一种商业命令,它既能提供新的和有效的社会组织或个人的需求,又能为公民社会参与自然资源的保护及其可持续利用创造机会,从而在根本上改善公民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提高国际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在推动可持续发展的知识和技术方面,《欧盟共同立场决议》提出了需要关注的以下几点主张:第一,反对大型改变地质的工程建设活动:第二,促进知识创新以及保护土著人群和地方社区的传统知识,尊重其适应自然的安全而灵活的自然利用方式;第三,引进新技术和新兴技术不能损害社会公正、可持续发展以及消除贫困的目标,技术有着不同的环境、社会和经济影响,无适当监督的一些技术可能会导致不可持续的开发和利用水、土地、生物等自然资源,并可能增加贫困以及产生其他不利的社会影响;第四,支持与环境有关的《技术支持和能力建设的巴厘战略计划》及其确立的评估和转让环境无害技术的目标,提高在联合国系统内的技术创造能力,并提供有关新技术的信息,使其能够纳入到更广泛的可持续性概念之中,促进各个领域可持续性产品和工艺的发展;第五,解决资源稀缺性问题,加强原材料的可持续利用和循环利用,并促进研究、获取和传播有效的资源利用技术等。此外,从应对气候变化和能源安全的角度出发,《欧盟共同立场决议》呼吁增加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和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并特别关注到能源技术的创新以及核能、生物能源等新能源的使用问题。

(五)主张对可持续发展的实施进展进行有效的评估和衡量

《欧盟共同立场决议》呼吁,里约+20首脑会议不应满足于表达良好政治意愿的声明,还应采取切实、有效的实际行动,并确立可问责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及其核算方法,以全面地评估和衡量社会、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进展情况。《欧盟共同立场决议》特别提到,作为人类福祉和发展衡量标准的国内生产总值(GDp)指标的科学性、客观性已经受到广泛的质疑,它呼吁里约+20首脑会议应提供超越GDp的其他方法来综合地衡量经济增长和人类福利,如采用国际环境和经济综合核算(Seea)体系、人类发展指数以及经合组织的“衡量社会进步”项目等方法。《欧盟共同立场决议》还呼吁,在国际上常用的流程中列入一些新指标,以评估和衡量公营和私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进展。

四、欧盟关于绿色经济的主张

绿色经济足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的另外一个主要议题。《欧盟共同立场决议》关于绿色经济的主张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一)强调经济发展必须实现自然资源利用与环境退化的脱钩,并主张通过发展绿色经济推动可持续发展

《欧盟共同立场决议》重申欧盟委员会在《里约+20:迈向绿色经济和更好的治理的通报》所倡导的绿色经济概念,它认为,可持续发展向处于不同发展水平和具有不同经济机构的所有国家提供了机会,应对可持续发展的挑战不是放缓增长。而是促进绿色经济的可持续增长。《欧盟共同立场决议》强调,绿色经济必须实现自然资源利用与环境退化的脱钩,绿色增长政策应是双赢的发展政策,它激励各个行业和部门的创业精神、竞争力和创新,特别是经济与环保密切相关的一些关键领域。《欧盟共同立场决议》指出,绿色经济不会自动地为穷人带来繁荣和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只有进行有效且得当的经济管理,以及有效且公平的自然资本管理,才能公平地实现当代人和子孙后代的利益分配。《欧盟共同立场决议》主张对自然资源进行评估,强调自然资本和生态系统服务的重要性,反对简单地将自然资源和自然生态功能商品化,呼吁建立自然资本的会计核算流程,并将其纳入到经济核算结构和政治决策过程之中。

《欧盟共同立场决议》认识到,向全球绿色经济的转变仅有公共资金投资是不够的,它需要大规模的资金投资,包括合理地、更大规模地利用私人投资,并通过所获得资金促进技术创新。《欧盟共同立场决议》建议,里约+20首脑会议应当推动现有金融战略的改革,建立公共和私营部门的伙伴关系以及新的金融计划。《欧盟共同立场决议》呼吁明确工业化国家的责任,支持发展中国家实现其发展的目标,并使其不重蹈工业化国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覆辙。《欧盟共同立场决议》特别强调,发展中国家需要一个长期、稳定的财政支持、能力建设和技术转让的框架,以超越能源和碳密集型工业化国家的传统发展模式,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实现。最贫穷的国家应当有机会获得金融创新的支持,以缩小这些国家所存在的公平差距。

经济可持续发展建议篇5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五位一体

[中图分类号]D24;X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848(2013)01-0018-09

[作者简介]曾丽雅(1953—),女,江西南昌人,江西省社会科学院当代江西研究所研究员,主要从事中国近代、当代史研究。(江西南昌330077)

title:theopening-upofChina’seco-civilizationpath

author:ZengLiya

abstract:eco-civilizationisanewtendencyofworldmodernization,andithastraditionalChinesecultureasitsideologicalsource.theopening-upofChina’seco-civilizationpathcanbedividedintothreestages:since1970s,environmentalprotectionhasbeenestablishedasnationalpolicyinChina;inmid-1990s,sustainabledevelopmentstrategywasproposedandcameintoeffectinChinaandeco-environmentalconstructionhasbeenstressed;intheearly21thcentury,strategicthoughtofscientificdevelopmentconceptwasputforward,comprehensive,coordinatedandsustainabledevelopmentwasfurtherstressed,andeco-civilizationwasadvocated.overalllayoutof“Five-in-one”ofsocialismwithChinesecharacteristicswasproposedatthe18thCpCnationalCongress,eco-civilizationconstructionhasbeenraisedtohigherstrategiclevel,andChinahasmarchedintoanewstageof“socialisteco-civilization”.

Keywords:eco-civilizationconstruction;sustainabledevelopment;scientificdevelopmentconcept;Five-in-one

生态文明,是指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它的产生基于人类对于长期以来主导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的反思。它既是世界现代化发展的新趋势,也有着中华传统文化的思想源泉。

从中华传统文化来看,以儒释道为中心的中华文明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系统的生态伦理思想。中国儒家生态智慧的核心是德性,尽心知性而知天,主张“天人合一”,肯定人与自然界的统一;中国道家的生态智慧是一种自然主义的空灵智慧,通过敬畏万物来完善自我生命;中国佛教生态智慧的核心是在爱护万物中追求解脱,启发人们通过参悟万物的本真来完成认知,提升生命。由此可见,中华传统文化中固有的生态和谐观,为实现生态文明提供了哲学基础和思想渊源。

从世界现代化发展的历程来看,300年的工业文明以人类征服自然为主要特征,世界工业化的发展使征服自然的文化达到极致,一系列全球性生态危机说明地球支持工业文明继续发展的能力也有限度,于是需要开创一个新的文明形态来延续人类的生存,这就是生态文明。生态文明认为,不仅人是主体,自然也是主体;不仅人有价值,自然也有价值;不仅人有主动性,自然也有主动性;不仅人依靠自然,所有生命都依靠自然。因而人类要尊重生命和自然界,人与其他生命共享一个地球。基于此,国际社会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理论,90年代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现代化战略得到各国的认同并实施。与可持续发展相连的生态文明作为对工业文明的超越,便成为世界现代化发展的趋势。

中共十报告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了一个更加重要的战略层面,这正是党中央顺应世界现代化发展大势作出的一项重要举措。在中国,生态文明之路的开拓有一个发展和演进的过程,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三个时期。

一、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以来,环境保护工作开始纳入各级政府的议事日程,并将其确定为中国的基本国策,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体系,提出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在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上有着深刻教训。20世纪50年代以来,为了迅速摆脱国家的落后面貌,实施国家工业化的发展战略,同时限于当时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局限性,走了一条以高消耗、高污染、外延型为基本特征的工业化道路,这使得中国在生态环境方面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70年代初,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所造成的损失越来越引起党和国家的重视,于是开始提出了环境保护的工作任务。1973年,中国召开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会上提出了“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的环境保护工作方针①,并由国务院批转了《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规定》,这是中国第一个关于环境保护的法规性文件。从此,中国的环保工作开始正式纳入各级政府的议事日程。同时逐步在全国开展了诸如建立专门的环保管理、科研和监测机构,开展污染源调查,分批对一些重点城市进行环境治理,在工业建设中开展“三废”治理及其综合利用等方面的工作,积累了一些宝贵经验。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从多方面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工作。

第一,法规建设开始起步。1979年,五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第一次作出了“国家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的法律规定。同年,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一次会议又通过了中国第一部环境保护的专门法规,即《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使中国的环保工作开始走上法制化的轨道。

第二,确立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1983年底,国务院召开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正式明确将环境保护确定为中国的基本国策,从而确立了环境保护工作在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这次会议还提出了中国环境保护事业的战略方针为:“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和同步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①同时还初步规划了到20世纪末中国环境保护的主要目标、步骤和措施。1992年中共十四大报告进一步提出,要“认真执行控制人口增长和加强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要增强全民族的环境意识,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矿藏、森林、水等自然资源,努力改善生态环境。”②

第三,加强统一领导,强化环境管理。1984年,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成立,统一研究审定国家有关环境保护的方针、政策,提出规划要求,领导和组织、协调全国的环境保护工作。尔后,各地区根据国务院的《关于环境保护工作的若干决定》,逐级恢复和加强环境管理机构和队伍建设。

第四,开始将环境保护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体系。1986年,在六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中,第一次将环境保护工作单列一章,主要规定了防治工业污染、保护江河水质、保护农村环境和生态环境等方面的任务和措施。1991年,在七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第八个五年计划纲要》中,也列有环境保护的内容。同时,将30项有关环境保护的具体指标首次纳入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年度计划体系之中,环境规划的重要地位逐步明确。

至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的环境保护工作虽然有了良好基础,但是,必须看到,由于改革开放所激发的经济活力和经济体制正处于一个相当长的转型期,而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由于工业污染治理任务繁重,资金不足,缺乏先进适用的技术以及管理工作薄弱等多方面的原因,致使中国经济在持续十多年快速增长的同时,资源过度消耗、环境污染及生态问题加剧所带来的压力也与日俱增,这便从客观上提出了亟待转变发展观念和发展模式的问题。

二、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响应国际社会的呼吁,提出并开始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强调要妥善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素质、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的关系,要注重生态环境建设,开创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可持续发展”一词及其理论,是美国经济学家布朗在1981年提出来的。其主旨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要处理好人口、资源和环境之间的关系,要“在不牺牲未来几代人需要的情况下,满足我们这代人的需要”。这一新的发展观,变过去人与自然的对立关系为和谐关系,要求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同资源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相协调,这同那种片面强调经济发展、忽视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传统观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是人类发展观、文明观的一大进步。1987年在日本东京召开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第八次会议接受了这一理论观点,在《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中正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观。

1992年6月3日至14日在巴西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方针,制定并通过了《21世纪行动议程》和《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两个纲领性文件,正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成为世界范围内实施可持续发展的行动计划。这次大会也成为人类社会转变传统发展模式和生活方式,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一个里程碑。这次会议要求各国根据本国情况制定各自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计划和对策。时仼总理率团代表中国政府参加了会议,并在《21世纪行动议程》和其他文件上签了字,作出了履行文件的庄严承诺。

会议结束后不到一个月,1992年7月,中国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就组成52个部门300余名专家参加的工作小组,编制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该《议程》五易其稿,于1994年3月25日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正式通过。《议程》根据中国国情制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其主要内容大体分为可持续发展总体战略、社会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环境保护等四个部分。《中国21世纪议程》的出台,得到了国际上的高度评价。中国政府亦在全国范围内要求将这个文件作为各级政府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计划的指导性文件。这标志着中国开始实施向可持续发展模式转变的战略。

1995年9月,中共十四届五中全会将可持续发展战略纳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明确提出“必须把社会全面发展放在重要战略地位,实现经济与社会相互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这是在党的文件中首次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在这次全会上所作的《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的讲话,专门论述了中国经济建设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强调指出:“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把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重大战略。”①于是,中国进一步形成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与社会、经济与自然相互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新型现代化发展战略。

1995年10月,国家科委召开全国社会发展科技工作会议,首次正式推出社会发展科技计划。国家科委主任宋健在会上作了《组织各界力量向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进军》的报告。1996年7月16日,在第四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上讲话指出:“环境意识和环境质量如何,是衡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环境保护“是关系到我国长远发展的全局性战略问题。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把贯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始终作为一件大事来抓”;“经济发展,必须与人口、资源、环境统筹考虑,不仅要安排好当前的发展,还要为子孙后代着想,为未来的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决不能走浪费资源和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更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②他后来又指出:“生态环境建设是造福中华民族、造福子孙后代的大事,要始终放在战略的高度切实抓好”;③“要促进人和自然的协调与和谐,使人们在优美的生态环境中工作和生活”;要“努力开创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④

1997年9月,中共十五大再次强调:“我国是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的国家,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⑤并明确提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21世纪前十年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战略的八个重要方面之一。这是中国跨世纪发展的战略抉择。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为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党中央、国务院制定了一系列适合中国国情的方针政策,正确处理和协调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为遏制环境质量恶化、改善生态状况做了大量工作。

第一,为了保护环境、控制污染、合理利用资源,中国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如1997年颁布的修订后的《刑法》,首次将严重破坏环境与资源的行为定为犯罪;先后颁布了《农业法》、《土地管理法》、《水土保持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等;在国际商贸活动中,制定了进出口商品的有关政策和控制指标,禁止高耗能、高污染的设备和有害产品入境,对引进环境治理技术则给予政策扶持;在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方面,为与国际海洋法律体系相衔接,制定了《大陆架与专属经济法》、《海域使用管理法》等,并建立了海洋倾废许可证制度,强化执法监督。十五大之后,国务院还先后制定了《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和《全国自然保护区发展规划》等文件,相继作出严厉打击非法捕杀和经营野生动物、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和天然林保护等一系列规定,统筹规划国土资源开发和整治,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逐年加大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力度。

第二,在农业可持续发展方面,确立的目标为:全面发展农村社会经济,改变农村贫困落后状况,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合理、持续地利用自然资源,保证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稳定增长。为此,大力开展农业综合开发,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和水土保护综合治理;推进科教兴农,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大力开展生态农业建设。1994年以来,国家设立了部级生态农业试点县50个和生态示范区100个,省级生态农业试点县100个,村、乡级生态农业试点2000多个,覆盖面积达2亿多亩,约占全国国土面积的13.7%左右,已有7个生态农业示范点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授予“全球500佳”称号。在这些生态示范区,普遍建立了环境保护的管理与资金投入体系,环境保护已成为当地干部群众的共识,不为短暂的经济利益而损害环境效益。示范区起到了辐射和带动作用。

第三,在工业方面,治理污染采取了种种措施。一是国家在工业污染防治的指导思想上确立了“三个转变”,即:在污染防治基本战略上,从侧重污染的末端治理逐步转变为工业生产全过程的控制;在排放污染物的控制上,由重浓度控制转变为浓度与总量控制相结合;在污染治理方式上,由重分散的点源治理转变为集中控制与分散治理相结合。二是把优化工业结构、加强技术改造、促进工业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作为宏观调控的主要措施和防治污染的重要途径,并结合重点城市环境治理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关闭、搬迁、治理了一大批污染严重的企业。三是实行限期达标制度,加大工业污染源治理力度,并作出对十五类污染严重的小企业予以取缔和关停的规定。四是提高工业“三废”的综合利用率,促进废弃物资源化。五是鼓励和加快发展环保产业,“九五”期间国家明确将环保产业列入优先发展的产业。

第四,大力开展了江河污染治理、荒漠化治理、防护林体系建设、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工程。淮河、辽河、海河和太湖、滇池、巢湖流域的水污染防治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开展了黄河、长江等七大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加大荒漠化治理力度、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加强草原生态建设、开展草地牧业综合示范工程建设等项工作的力度;在对土地资源、林业资源、水资源、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上,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的战略措施。同时,把治理空气污染摆上了政府的议事日程。

所有这些措施,对保护中国的生态环境都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从总体上来看,中国的环境保护尚未真正走出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重点地区和城市的环境治理也是在污染严重到一定程度后才开始的。传统的产业结构、较低的技术水平、粗放的生产方式、经济活动的急功近利、思想上重视不够、管理和执法不严等,这种种因素造成了中国的生态环境恶化。因此,在世纪之交,中国的可持续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表现为:人口问题难以乐观;一些重要自然资源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下降;环境污染问题仍十分突出;生态环境建设任务十分艰巨;实现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政策体制亟待建立。鉴于此,党和国家在制定“十五”计划时,尤其重视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认为“重视生态建设,加强环境保护,使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实现和谐、协调发展,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①

三、21世纪初,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思想,进一步强调要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要统筹人和自然的发展,要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人口资源环境工作,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要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

2003年10月14日,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在这次全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树立和落实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对于我们更好地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具有重大意义。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这是二十多年改革开放实践的经验总结……坚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坚持在开发利用自然中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样的发展观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②这是党中央首次正式向全党提出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思想。

科学发展观既是指导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思想,也是一个结构完整的有机统一的体系。在科学发展观体系中,“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基本要求,其中包含了生态文明建设的丰富内涵;其“五个统筹”中之统筹人和自然的发展,就是要控制人口增长、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营造优美、洁净、舒适的生产生活环境。

对于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在2004年3月10日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作过一个基本的概述,对于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含义有一个精炼明确的表述。其中对“可持续发展”的表述即:“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③还指出,要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人口资源环境工作,要牢固树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人与自然相和谐的观念,“自然界是包括人类在内的一切生物的摇篮,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保护自然就是保护人类,建设自然就是造福人类。要倍加爱护和保护自然,尊重自然规律。对自然界不能只讲索取不讲投入、只讲利用不讲建设。发展经济要充分考虑自然的承载能力和承受能力,坚决禁止过度性放牧、掠夺性采矿、毁灭性砍伐等掠夺自然、破坏自然的做法”,要“建立和维护人与自然相对平衡的关系”。④这一精辟的论述,深刻阐释了保护自然与保护人类、建设自然与造福人类的一致性,强调了人与自然关系上的双向价值关照,集中表达了科学发展观的生存智慧和伦理意蕴:人类对自然界既要索取、利用,又要补偿、建设;人类只有在这种双重过程中,才能建立和维护人与自然相对平衡的关系,才能获得自身比较满意的存在和持续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体现了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社会作为一个有机体,其各个要素之间、各个子系统之间必须相互协调才能发展,这是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这一规律同样适用于现代化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是对这一规律的最新运用。其一,它把人与自然的关系作为社会发展的基础关系,扩充了社会发展规律的适用范围;其二,它把社会看做一个网状的系统结构,从不同层面考察社会规律的运用;其三,它把人类发展中的代际问题纳入社会发展中的长远利益和短期利益的统一,在发展中努力实现现实与未来的相统一。

科学发展观提出“统筹人和自然的发展”,“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倡导科学的生产方式和健康文明的消费模式,强调把发展生产力与保护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统一起来,把人类需要的内在尺度与生态环境规律的外在尺度结合起来,提高人类利用自然的科学性和道德性,坚持环境、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建立起人与自然全面和谐的关系,走科学发展之路,这标志着中国现代化进入了一种更高层次的人类文明形态。

2005年10月,党中央在《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提出:要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必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加快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正确把握经济发展趋势的变化,保持社会供求总量基本平衡;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必须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加强和谐社会建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①可见,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要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实现经济社会的永续发展。这就要求正确处理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全面发展的关系,加快发展和协调发展的关系,当前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2007年,中共十七大依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依据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作出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建设的全面部署,包括“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摸式”。②这一部署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注重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在十七大报告中,党中央不仅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还提出了要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要使中国的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③

党中央把“建设生态文明”提到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是基于中国现代化发展中存在的十分突出的生态问题。这些生态问题表现为:资源短缺矛盾日益尖锐,一些地方违法批占使用、粗放利用和破坏浪费土地、矿产资源的现象比较突出;环境与发展的矛盾突出,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环境突发事故增多,环境隐患增加,一些地区河湖萎缩、湿地减少、生态功能下降等,而环境保护的长效机制和环境监管体制尚未形成。此外,党中央强调建设生态文明,还有一个重要的考虑,这便是针对一个世界性问题,即“生态殖民主义”。发达国家由于自己的资源无法维系现有的经济规模与生活水准,就通过资本全球化,让全世界发展中国家为他们的资源环境买単。发达国家制定的环保高标准,促使本国高能耗工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甚至还把发展中国家当做倾倒各种废物的垃圾场。

针对一系列严重的生态问题,党中央在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上作出了相应的战略部署:

第一,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节约型增长方式,形成健康文明、节约资源的消费模式。

第二,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强化从源头防治污染和保护生态,进一步加强环境监管工作,加大环保执法力度,实施排放总量控制、排放许可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第三,切实保护好自然生态,坚持保护优先、开发有序,以控制不合理的资源开发活动为重点,强化对水源、土地、森林、草原、海洋等自然资源的生态保护;加强自然保护区、重要生态功能区和海岸带的生态保护与管理,有效保护生态多样性,促进自然生态恢复;防止外来有害物种对中国生态系统的侵害;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加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第四,不断完善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社会机制,特别是科学合理的制度安排。党中央高度重视用科学的制度安排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在人口工作中,建立有利于计划生育的奖励扶助制度和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在资源工作中,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用地制度,从严控制征地规模,加快征地制度改革,在资源开采、加工、运输、消费等环节建立全过程和全面节约的管理制度;在环境工作中,健全环境监管体制,建立生态补偿制度,着力于通过科学合理的制度安排和经济政策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把责、权、利作为对人们的制约和引导机制,以使生态文明建设获得更加坚实的保障。

近年来,中国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上作出了不懈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十一五”(2005-2010年)时期,累计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19.1%,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下降12.45%和14.29%;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新增发电装机容量4.45亿千瓦,其中水电9601万千瓦,核电384万千瓦;加大对高耗能、高排放和产能过剩行业的调控力度,关停小火电机组7210万千瓦,淘汰了一批落后的煤炭、钢铁、水泥、焦炭产能,2011年又淘汰落后的水泥产能1.5亿吨、炼铁产能3122万吨、焦炭产能1925万吨;巩固了退耕还林还草成果,推进了天然林、青海三江源等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完成造林2529万公顷,2011年又造林9200多万亩;开展湖泊生态环境保护试点,实施了重点流域、区域水污染防治规划;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白皮书,并提出到2020年中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行动目标和政策措施等等。①

尽管中国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上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繁重。2010年,党中央在制定“十二五”规划的建议中强调指出:“面对日趋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必须增强危机意识,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①在颁布实施的“十二五”规划中作出了“坚持保护优先和自然修复为主,加大生态保护和建设力度,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的要求,并对构建生态安全屏障、强化生态保护与治理、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作了详细的规定。②

经济可持续发展建议篇6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教育;世界行动

1.可持续发展教育――组织指导

各国、各地区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发展和深入,离不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各区域组织的积极协作和不懈努力。可持续发展教育与国际社会进行的可持续发展讨论密切相关。尤其是联合国教育十年以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先后召开多次有关可持续发展教育国际大会,了一系列重要文件,开展广泛的宣传发动、组织指导、项目推进、培训评估等活动。

1987年,国际环发大会,《我们共同的未来》,确立可持续发展的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的发展”。1992年,联合国环发大会,《21世纪议程》,肯定了教育、培训和公众认识在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着关键作用。2002年,在可持续发展问题世界首脑会议上,提出了开展《可持续发展教育十年》的建议,经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决定于2005年1月启动“联合国可持续发展教育十年”项目。这三次大会是可持续发展教育全球行动的动员大会。

在联合国教育十年开局的前三年,各区域密集召开各种会议,对各区域可持续发展教育项目及其内容进行了规划、部署、研讨、指导和培训。2005年召开了七次,分别是:1月奥地利“政府管理可持续发展教育欧洲整合”会议;3月在立陶宛“环境和教育部高级别会议”,通过《欧洲经济委员会可持续发展教育战略》;5月巴西“可持续发展教育会议”;6月日本“全球化和可持续发展教育会议”,通过《全球化和可持续发展教育报告》;9月希腊“地中海地区可持续发展教育十年启动会议”和“首届东南欧可持续发展教育地区研讨会”;10月牙买加“加勒比海地区可持续发展教育会议”;12月中国“第二届可持续发展教育国际论坛”,通过《海淀共识:追求可持续发展--呼唤教育再定位》。2006年有六次,它们是:3月奥地利“欧盟可持续发展教育会议:可持续发展与全球公民责任”;3月加蓬“非洲教育发展理事会会议(aDea)”,通过《非洲撒哈拉地区可持续发展教育行动策略》;7月,缅甸“东南亚可持续发展教育会议”,制定东南亚可持续发展教育行动计划(2006-2010);11月德国“联合国可持续发展教育十年国际研讨会”,通过《“十年计划”研讨报告》;12月泰国“第10届亚太教育革新发展会议――为了明天共同学习:可持续发展教育”;12月中国“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项目第八次国家讲习班”,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十一五“课题立项文件。2007年有四次,即5月德国“欧盟可持续发展教育论坛”;11月中国“第三届可持续发展教育国际论坛: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创新实践”,通过《“青少年在可持续发展中的责任”行动倡议书》;11月印度“第四届世界环境教育大会―面向可持续未来的环境教育:合作推进可持续发展教育十年”,第四届世界环境教育大会宣言;12月泰国“第11届亚太教育革新发展会议――高等教育革新:面向参与者与可持续发展”。

2009年,波恩会议通过《可持续发展教育波恩宣言》,对联合国教育十年前五年进展进行了回顾并落实对其质量进行评估,对一些不可持续的贫困、不平等、不可持续的社会价值观、国际间协作、优质教育、全民教育、终身学习、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立足点和关键方法等问题和议题进行了可持续发展教育新定向。2010年欧盟正式通过《欧洲2020:智慧、可持续与包容性的增长战略》,该战略规划将教育与培训视为欧盟未来发展的核心,强调“必须做好教育、培训与终生学习方面的工作”。

2012年后的几次重要的大会,就联合国教育十年的后续工作及其内容进行了部署。2012年,巴西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我们希望的未来》,决心继续推进可持续发展教育,将可持续发展纳入“联合国教育十年”之后的教育工作。2013年,教科文组织大会赞同将《全球可持续发展教育行动计划》,作为“可持续发展教育十年”的后续工作。2014年,全民教育会议把《马斯喀特协定》和开放工作组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建议”均纳入可持续发展教育目标。2014年世界可持续发展教育大会,通过《名古屋宣言》,启动全球可持续发展教育行动计划。201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2030行动框架”,教育的使命扩展至全纳、公平和全民终身学习。2016年,联合国大会《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呼吁各国现在就采取行动,为今后15年实现17项可持续发展目标而努力。

2.可持续发展教育――项目推进

Charles把可持续发展教育项目实施分为五个层级:(1)早期,很多地方只是一名教师带领几个成员在课堂上做一些生态方面的项目,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内容没有纳入整个学校及教育体系,无法从课程设置、评价体系及资金支持等方面来保证可持续发展教育实施的常态化。(2)建立俱乐部式的机构开展活动。(3)在核心学科的教学中提出可持续发展理念。(4)确立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开展教育活动,并非只有经济竞争力发展目标。(5)把可持续发展教育理念纳入地区的发展中去,不仅只是改进学校的发展,还需地方政府、商业团体和社区人员的共同合作,改进社区、社会的发展。

从全球来看,各国对联合国教育十年项目的响应是参差不齐的,国家和地区间项目推进的进程也有很大的不平衡。从2008年到2012年,才有十多个国家参与了可持续发展教育,还没有制定出相应的举措来实施可持续发展教育。自“里约+20”峰会,各国开展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热情逐渐高涨。70多个国家建立起国家协调机构,支持开展可持续发展教育。60多个国家的教师教育机构建立了相应的合作机制。一些国家纷纷制定措施,设立各种项目或计划,以此推进可持续发展教育。如:英国的“可持续学校计划”、瑞典的“生态学校计划”和“绿色学校奖计划”项目、德国的可持续发展教育跨学科计划、美国的《K-12国家可持续发展教育学生学习标准》、澳大利来的全民环境教育以及非洲的“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项目”等。教科文组织的项目有:“气候变化教育为可持续发展服务计划”、“人与生物圈计划”、“遗产教育为可持续发展服务项目”、“艾滋病教育问题全球倡议”、“青年移风易俗项目”、““跨大西洋贩奴项目”、“国际水文项目”和“构建可持续、包容和创意的城市”等。

3.可持续发展教育――内容议题

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目的,是让“每个公民都能获取塑造可持续未来所需的知识、技能、态度和价值观”。可持续发展教育就意味着在教学中纳入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同时,它需要激励学习者,增强他们的信心和能力,改变他们的行为方式,为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可持续发展教育的主要内容或议题需要反映人类生存与发展所面临的社会、生态、经济等方面的核心问题。具体有:

气候变化教育:气候变化教育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主要手段,它帮助青年了解和面对全球变暖的影响,鼓励改变他们的行为和态度,帮助他们适应气候变化相关的趋势。

生物多样性教育:随着人口不断增长以及全球气候变化不断加剧,人类活动极大地破坏了全球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因此,生物多样性教育对增强教育者与学习者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态度和能力,至关重要。

文化多样性教育:几十个世纪以来,由于各种人群共同工作与生活,人们发展了不同的文化。它们的结合产生的文化多样性培育了多种技能、价值观与世界观。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个人、社区和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因此,要通过教育让受教育者或学习者必须尊重、保护和维护当前及未来的全球文化多样性,重视文化间理解,和平共处、宽容并接纳文化与种族间差异。

促进健康教育:健康包括人类活动对个人与集体健康、经济和环境的影响。宣传和教育是促成改变与健康相关的行为的有力方式;“促进健康”是使人们提高健康控制力和改善身体素质的能力的过程;促进健康教育应使学习者对他人采取关怀和支持的态度,同时也对自身采取保护和追求健康的行为。

可持续生活方式教育:全球化使消费者成为全球经济的强有力的推动者。我们选择的日常消费方式可以影响边远地区劳动者的生活与人们的生活方式。可持续消费意味着购买与享用对环境、社会及经济无害的商品和服务。无论是现在还是未来,地方消费者的行为都能带来全球化的社会、经济与环境影响。

和平与人类安全教育:在和平与安全的环境中生活是人类尊严与发展的基础。教育对于实现获得和平共处的能力极为重要。它有助于预防那些阻碍可持续发展前进的风险与冲突。借助教育,还能在暴力冲突后重建一个更加有可持续性的社会。通过“学会共同生活”,学习者可以获得关于沟通、合作与和平的知识、价值观、技能及态度,帮助培养尊重差异性及多样性并筑建社会宽容的能力。

水安全教育:淡水是人类非常重要的资源,与整个社会、经济和环境活动息息相关。通过教育可以让受教育者意识到要保护脆弱的水系统,缓解洪涝干旱等与水有关的灾害带来的影响,保护和利用水资源。

可持续城镇化教育:城市位于全球社会经济变革前沿。目前全世界一半人口居住在城市,而另外一半人口正越来越依赖于城市实现经济、社会、文化和政治的进步。在城市中可持续地“学会共处”是当今时代最重要的教育挑战之一。

参考文献: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实施《全球可持续发展教育行动计划》路线图[R].

[2]RosalynmcKeown.可持续发展教育实施指南[R].2002.05

经济可持续发展建议篇7

《建议》要求,制定“十二五”规划必须以科学发展为主题。这是时代的要求,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我国是拥有十三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但是,必须注意,这里的“发展”是凝结了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及全党、全国人民智慧结晶的科学发展,而不是一般意义的发展。

“发展”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时代主题。但人类对“发展”的理解是不断深化的,至今大致经历了五次“升级”。早期人们把发展混同于增长,认为“发展”就是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而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就是投资。多马模型就是这种观点的典型代表,即经济增长等于投资率除以资本产出系数。由于资本产出系数受各种外在条件约束,在一定时期基本属于一个常数,发展自然就是千方百计增加投资,大上快上各种项目。这种观点可以称之为第一展观,或简称为增长观。后来,人们发现,一些国家短期内虽然获得了大量投资,但经济并没有取得预期的增长;还有一些国家,经济增长虽然取得了骄人业绩,但整个社会仍呈现典型的传统状况。发展经济学家由此提出,发展不等于增长,发展不仅仅是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而且包括经济结构、社会结构、文化价值观念的广泛变革。这种观点可以称之为第二展观,或简称为结构观。在这一发展观指导下,20世纪50、60年代,许多发展中国家兴起了工业化高潮,其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经济增长也取得了确确实实的进展,但是,普通人民大众的生活水平却基本上依然如故,这导致了发展观的第三次升级,即认为发展既不是国民生产总值的简单增长,也不是经济结构、三次产业这类物质状况的变化,发展的本质是人的发展,是人的生存、自尊和自由。这可称之为第三展观,也可以称之为人本观。20世纪70年代第一次能源危机的爆发以及有关增长极限的争论使人们认识到,人类作为地球生态系统的一个有机组成部门,不能仅顾人类自身的发展,不能无止境地追求物质财富的增长,不能脱离自然生态系统为所欲为,而是要在追求当代人经济利益的同时不能危及下一代人的生存,这就是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可持续发展理论,可以称之为第四展观,或简称为可持续发展观。党的十七大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一发展观既强调经济增长与结构变化,也强调人的发展,更重视人与人、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等等的协调发展,可以说集前四展观之大成,可以称之为第五展观。本刊认为,科学发展观是当今世界最先进的发展观,是我国人民对人类发展观的重大贡献。

然而,毋庸讳言,我们在拥有世界最先进发展观的同时,一些同志在实际工作中却仍然在执行最为落后的第一展观。把发展等同于增长,把增长等同于片面找投资、上项目,甚至不惜牺牲资源环境和后代人的利益。他们没有认识到,这种发展观在理论上十分落后,在实践中早已不符合时代要求。在这种发展观指导下取得的所谓“成绩”终将要被时代淘汰,社会还要为此付出沉重代价。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建议》提出,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编制“十二五”规划。

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就要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符合我国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性新特征。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科学发展,必须做到五个坚持,即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

经济可持续发展建议篇8

在全市绿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这次会议是市委、市政府决定召开的。主要议题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和(上级市)市绿化工作会议精神,动员全市上下进一步增强绿化意识,加快搞好以道路林带建设为重点的造林绿化工作,推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努力把我市建设成生态城市、环保城市,为实现我市经济超常规跨越式发展营造更加优美的环境。刚才,玉邦同志传达了(上级市)市绿化工作会议精神,各乡镇(街道)、各部门、各单位要结合各自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讲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认清形势,统一思想,进一步增强加快造林绿化的紧迫感

林业是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搞好造林绿化、加强生态建设,对于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6月2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这是继1981年《关于保护森林、发展林业若干问题的决定》后,中央颁发的又一个极其重要的指导林业发展的文件。《决定》要求,必须高度重视和加强林业工作,在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中,要赋予林业以重要地位;在生态建设中,要赋予林业以首要地位;在开发建设中,要赋予林业以基础地位。从我市情况看,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对林业建设越来越重视,植树造林力度加大,林业事业得到了发展。目前,全市林地面积达到66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23.34%,林木蓄积量达到110多万立方米,林业为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从总体上看,我市林业的发展形势不容乐观,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绿化意识、生态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还不强;造林绿化力度还不够大,步伐不够快,森林资源总量少,人均占有率低;造林标准不够高,管理粗放,结构不够合理,整体水平较低,综合效益不高,去年全市林业产值仅5.3亿元,占农业增加值的16%左右;个别单位依法治林观念薄弱,随意破坏林木、侵占林地等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威胁林业资源安全;林权制度改革进展不够快,特别是我们的基层干部群众对发展林业的综合效益认识不足,只看到林业建设的生态效益,看不到林业建设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投入林业、发展林业的热情不够高涨。总之,目前我市的林业发展水平,还不能很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的需要。加快林业发展,提高造林绿化水平已成为全市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各级各部门必须从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的高度,充分认识林业建设的重要性,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抓好林业建设,推进林业的健康快速协调发展。

经济可持续发展建议篇9

红塔工会组织以全新的视角,准确地把握住在可持续发展模式下主要形势的变化和劳动关系、职工队伍的新特点,坚定信心,团结鼓舞职工群众共谋经济发展,共建和谐社会,共享改革成果,共创美好未来,共同推进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可持续发展促进了人与社会、经济、环境的相融与和谐,由此带来发展理念、发展模式的全新变革,面对发展环境的重大变化,中国烟草明确以“卷烟上水平”为战略任务,这是中国烟草行业为实现可持续发展重大课题的重大举措。作为烟草企业的工会组织,只有深刻理解和把握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内涵,立足自身优势和特点,找准定位,才能在促进中国烟草和集团可持续发展中有所作为。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1987年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eCD)报告中,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这个定义得到普遍认同。1994年,国务院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指出“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中国在未来和下世纪发展的自身需要和必然选择”;199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把“实施可持续发展,推进社会主义事业全面发展”作为战略目标;2002年,党的十六大把“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

可持续发展既是一种发展模式,也是发展的目标,而科学发展观则是科学发展的理念,同时也是实现持续发展的一种途径。可持续发展强调人、自然、环境、经济、社会“五律”的协调统一,并体现了“五律”互为作用,缺一不可,突出了资源、环境对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约束与限制,它们共同构成并决定了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在可持续发展的大环境大背景下,中国工会组织作为社会组织的一种基本形式,作为党统一领导下的工人阶级自愿结合的群众性组织,职工群众合法权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根据“五律”协同原理,对可持续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红塔工会可持续发展实践

围绕可持续发展模式,中国烟草近几年来深入推进改革重组,制定实施“卷烟上水平”战略规划任务,不断增强行业国际竞争力。作为中国烟草行业的重要骨干企业,以及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大型烟草国企工会,红塔集团工会按照“促进企业发展,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企业工会工作原则,以发展为第一要义,以职工为本,积极适应行业发展战略调整,推进以品牌整合为核心的一体化整合战略,积极探索适应现代企业的工会管理体制、运作机制和活动方式,以职代会为主线,有力提升企业民主管理水平,构建人与自然、经济、社会、环境和谐共处的氛围,充分发挥了职工队伍在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主力军作用。

以组织建设为切入点,健全完善工会组织管理体制。结合集团母分、母子、控股等多产权组织形式,构建相应现代企业公司制工会组织结构和管理体制。按母分公司管理体制,搭建起了集团工会二级工会三级工会四级工会组织管理体系,完善了集团与云南省内四个卷烟厂、各中心组织管理体制。借助集团eRp信息系统平台,实现了集团本部和省内各厂工会会员会籍的信息化管理,巩固了工会组织基础,实现建会率、入会率100%。在由工厂制向现代企业公司制转换的过程中,调整集团工会管理职能定位,明确集团工会“服务、指导、监督、考核”四项基本职能,确立“统一领导,分级管理,重心下移,做实基层”工作思路,按照“尊重历史,共享发展,相对统一,协调高效”的一体化管理原则,对工会管理制度全面评审修订,以制度形式统一了女职工孕、产、哺乳期待遇,职工丧葬补贴,基层活动经费补助标准等10多个工会业务标准,对集团层面开展的重大活动、相关工作重点也逐步形成了一体化管理,使工会组织业务运转更加高效协调。

对母子公司、参股公司工会,按照《公司法》的相关规定,促进完善工会组织机构和法人治理结构,加强工会业务的协调、指导、支持、配合,通过活动载体,搭建文化融合平台,通过文化融合促进管理整合。

以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为主线,提升企业民主管理水平。企业民主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企业民主管理水平体现了企业可持续发展水平。一是坚持并健全集团和各厂二级职代会制度。实行职工代表巡检、重大事项审议、民主评议领导干部等制度,不断创新职工代表提案答复处理,以视频会议、集中答复等方式,不断提高职工参政、议政积极性,使职工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审议权、建议权落在实处。二是强化源头参与。健全完善职工董事、监事制度;实行党政工联席会议制度;在职代会闭会期间,坚持召开职工代表团(组)长会议,讨论审议涉及企业重大改革发展、职工切身利益的重要事项及规章制度。三是深化办事公开民主管理工作。进一步完善制度,加强制度的监督落实,通过建立统一的办事公开民主管理信息平台,拓展公开内容和公开渠道,积极打造“阳光烟草”。

以职工为本,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可持续发展,其核心是以人为本,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也是工会立足之本。一是完善维权机制。在坚持和完善二级职代会制度、强化源头参与的基础上,深入推行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制度。不断充实合同条款内容,将员工带薪年休假制度、女职工特殊权益保护专项合同等纳入合同条款,坚持每年度开展集体合同履行情况检查,监督检查劳动法律法规在集团的执行落实。二是完善职工诉求表达机制,做好舆情分析引导。建立了《红塔集团职工思想动态分析上报制度》,及时掌握、快速有效解决职工反映的合理问题。三是制定《红塔集团困难职工帮扶救助金管理办法》,完善帮扶救助体系,对困难职工进行主动帮扶,使职工享受改革发展成果。四是开展形式多样的“献爱心,送温暖”活动。坚持每年春节前的“送温暖”活动,开展70岁以上高龄职工、劳模、困难职工的慰问活动。五是积极组织职工爱心捐助活动,体现烟草企业职工的社会责任感,提升烟草企业良好形象。

以建功立业为关键点,提升职工职业技能素质。按国家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和红塔职工素质建设五年规划要求,结合集团“5211”战略目标的人力资源规划,制定实施《红塔集团职工素质建设五年规划实施意见(2011~2015年)》。围绕“当好主力军,建功十一五”主题活动要求,广泛开展节能减排、岗位技术练兵、劳动竞赛、合理化建议、QC小组活动等建功立业活动。制定《红塔集团职工合理化建议奖励实施办法》,鼓励职工围绕集团重点工作建言献策,同时加大建议的落实处理力度与跟踪反馈,以“玉溪庄园”高端突围战为主题,职工所提的多条合理化建议,被评选采纳并实施。为突出高技能、高素质人才选育,搭建统一平台,不断推动主要工种岗位技能竞赛活动向制度化、持续化发展,进一步畅通职业通道,打造与可持续发展相适应的人才队伍。

可持续发展对工会的影响

全球经济一体化,加快了可持续发展的全球化步伐,在带来了企业竞争的市场化与国际化的同时,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模式转变、经济转型、社会转轨,结构转换等新特点凸现,带来劳动关系和职工队伍的新变化。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在国际化、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促进了国际范围内劳资关系、劳动条件问题的加速漫延,对中国企业的外在及潜在性影响不容忽视。

二、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不仅体现在制度、法规上,同时也体现在伦理道德层面。在发展经济的同时,环境恶化、自然生态系统仍遭破坏的现象依然存在,人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的整体价值观及人的行为环境道德规范仍未完全树立。

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化改革的推进,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在带来经济效率提高的同时,公平与效率的矛盾突出,公众更为关注公平的问题。

四、当前中国劳动关系总体平衡,但由于经济结构调整,结构主体分化,利益主体多元化,矛盾依然突出。主要表现在:一是市场化机制作用下,劳动关系本身具有不稳定性、契约性、灵活性以及不公正、不公平等特性;二是全国范围内有上升趋势;三是当前经济通胀预期对职工实际收入水平的影响成为关注的焦点。

五、由于经济结构调整,技术及产品结构升级,职工队伍结构性缺员矛盾更加突出,职工队伍中“高学历、高工资、高职称”的“三高”人群及80后、90后职工人数增加,职工年龄、学历、知识层次多样化,需求多元化,造成多个利益主体之间协调难度的增加。

六、烟草国企工会既面临上述环境形势与劳动关系的矛盾严峻挑战,同时也面临着中国烟草行业、企业特有的问题与困难。主要是:全球烟草控制下烟草行业生存环境、烟草专卖体制下市场化改革,造成压力加大,行业外部形象有待进一步提升、队伍结构性矛盾突出,但职工内退、退养年龄、收入待遇、职工子女就业、住房等问题一直是热点问题。

因此,发展模式的转变,经济体制的转型,发展观念的变化,对公平的追求、劳动关系的不平衡、职工队伍的新变化等问题与矛盾的存在,需要工会进一步发挥平衡功能,缓解矛盾,以企业的和谐稳定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工会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十二五”发展时期,步入可持续发展轨道,机遇与挑战同在。工会组织必须坚持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从自身特色优势出发,以发展为第一要义,以职工为本,统筹兼顾,全面协调,切实体现“两个维护”,进一步促进可持续发展。

立足特色优势,深化职能,融入大局。“工会组织最大的优势是联系群众,最大的危机是脱离群众”。工会与职工群众有着广泛天然的联系。如何发挥工会组织价值的最大化,取决于能否找准切入点,即:从自身特色与优势出发,从自身所具有的群众性出发,通过完整的组织体系、健全的专兼职工会干部和积极分子队伍,将联系职工群众、履行工会组织职能与服务企业发展大局相统一、相融和,在服务大局中深化职能,在深化职能中提高服务职工群众,服务大局的本领。因此,需要增强提高工会组织群众工作能力,切实维护职工群众的合法权益。

以解决发展瓶颈为突破口,发挥职工主力军作用。企业的发展是对职工权益的最大维护。面对企业“高端突破”的发展瓶颈,广泛发动职工围绕“高端突破”开展经济技术创新创效活动,对合理化建议、小改革、小创新、小发明等“五小”给予鼓励和高度重视,并进行相应物质与精神奖励。有计划、分步骤扎实推进《红塔集团职工素质建设五年规划》,创新工会活动内涵,将工会活动与提高职工素质相结合,加大对职工职业技能、科学文化、思想道德素质的培训与支持力度,定期对职工素质提升工程进行验收评价、经验交流,持续推动学习型组织的建设,为集团“高端突破”战略攻坚战建立高素质人才队伍支撑。

进一步完善维权机制,实现职工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阶段,职工利益主体多元化,不仅有物质、而且有精神、心理、文化等多方面的需求,随着企业现代管理方式的推行,先进技术的引入,对员工提出了更高要求,也使员工产生一定的心理与精神压力。不断完善职工利益平衡、矛盾调处机制,给予职工必要的人文关怀,在关注职工身体健康的同时,更加关注职工的身心健康,可通过开通职工心理咨询热线、职工法律援助热线,及时给予员工心理和法律救助,帮助职工树立健康心态,实现健康工作与快乐生活。

经济可持续发展建议篇10

贾庆林指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是当前党和国家面临的首要任务,也是人民政协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主攻方向,开好这次常委会议意义重大。希望常委会组成人员围绕会议议题畅所欲言、建言献策,力争形成一批具有参考价值的意见和建议。

在报告中说,去年下半年以来,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党中央、国务院及时果断决策,提出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确定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把保增长、调结构、惠民生、促改革有机结合起来,部署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经过全国上下共同努力,应对危机已初见成效,经济运行总体企稳向好。同时,世界经济不确定不稳定因素仍然不少,复苏可能是一个复杂曲折的过程,我国经济稳定回升的基础还不稳固,要对困难有足够的估计。

在谈到下一步经济工作时,说,要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坚定不移地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全面落实一揽子计划,保持合理力度,突出重点,并根据形势变化不断丰富和完善。把解决当前突出困难与促进中长期发展结合起来,把扩大内需与稳定外需结合起来,把总量平衡与结构调整结合起来,把推动发展与深化改革结合起来,对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促进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着力扩大内需特别是居民消费,增强经济增长的拉动力量;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水平;积极发展新能源、节能环保、循环经济等新兴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更好地统筹城乡发展,拓展新的发展空间;更加注重深化改革开放,为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他希望政协委员一如既往支持经济工作,积极建言献策,共同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这次常委会议为期4天。按照议程,常委会组成人员将围绕这次会议两个议题下设的六个专题进行讨论,审议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授权主席会议对违纪违法政协委员及时作出处理的决定及有关人事事项,审议全国政协有关视察考察情况的报告和外事出访报告。

全国政协副主席王刚、廖晖、杜青林、白立忱、陈奎元、阿不来提・阿不都热西提、李兆焯、黄孟复、董建华、张梅颖、张榕明、钱运录、孙家正、李金华、郑万通、邓朴方、万钢、、厉无畏、罗富和、陈宗兴出席会议。

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有关部门负责人应邀参加会议。

6月17日下午,政协十一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举行全体会议,16位常委和委员作大会发言。贾庆林出席。

赖明常委代表九三学社中央作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发言,建议调整初次分配,强化政府在二次分配中的作用,积极推进三次分配。李德水委员代表全国政协常委视察团发言,提出要着力消除民间投资的体制机制障碍,进一步扩大居民消费,加快培育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沿海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有序转移。面对一些地方多元化的社会矛盾纠纷发展态势,胡永柱常委提出要建立和完善多元化的矛盾解决机制。钱克明常委提出,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对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影响正逐渐加深,要采取更加有力更有针对性的措施,稳定农业生产,促进农民增收。王金祥常委代表全国政协常委视察团发言,提出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大势中加以系统性和战略性研究,把国际金融危机的压力转化为科学发展的动力。王健林常委在发言中分析了房地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建议通过政策引导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厉以宁常委提出,经济转型和自主创新是经济复苏的关键,只要解决公平竞争和融资难问题,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的潜力必将进一步发挥出来。王东进委员代表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就返乡农民工与统筹城乡就业问题,提出要落实就业优先战略,逐步推进积极就业政策向乡镇和农村延伸。杨孙西常委在《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益》的发言中提出,建议构建鼓励和支持农业投资的政策体系,尽快实现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以投资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赵龙常委代表民建中央发言,提出要着力保持扩大内需政策的稳定性、有效性和持续性。张世平委员在联合发言中分析了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职工权益的影响并提出对策。刘克崮委员认为,建设中国草根金融体系是解决小企业融资难的主要途径。刘汉元常委认为,发展太阳能光伏产业新能源,在带动我国经济走出危机中具有重要作用。贺强委员针对解决扩大放贷过程中存在的风险隐患问题,提出要加强监管、合理调整银行贷款结构。周明甫委员代表全国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以《推进〈民族区域自治法〉深入贯彻实施,加快民族自治州经济社会发展》为题作了发言。郑惠强常委代表民盟中央发言,指出房价的合理下调有利于刺激内需,以扩大内需来推动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全国政协副主席王刚、廖晖、杜青林、白立忱、陈奎元、阿不来提・阿不都热西提、李兆焯、黄孟复、董建华、张梅颖、张榕明、钱运录、李金华、郑万通、万钢、厉无畏、罗富和、陈宗兴出席会议。全国政协副主席主持会议。

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有关部门负责人应邀参加会议。

6月16日下午、17日上午和18日上午,政协十一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举行了三次专题分组讨论。常委会组成人员围绕“着力扩大国内需求,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问题建言献策。贾庆林出席分组讨论,与常委们共商改革发展稳定大计。

常委们普遍反映,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同志到会作的关于当前经济形势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有关情况的报告是一个很好的报告,有助于与会人员全面了解和把握当前国际国内的经济发展形势。为了使协商讨论更加深入,这次常委会议将两个议题分设了六个专题,一是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二是优化政府投资结构,鼓励引导扩大社会投资;三是调整分配关系,推动居民消费需求升级;四是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着力改善民生;五是扩大社会保障范围,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六是健全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机制,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常委会组成人员紧紧围绕会议的六个专题,抓住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敏感、突出和前瞻性的问题,积极建有据之言,献务实之策。

讨论会场发言踊跃,气氛热烈。常委们认为,去年下半年以来,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党中央、国务院及时果断决策,把保增长、调结构、惠民生、促改革有机结合起来,部署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目前的经济运行和社会发展情况充分表明,去年以来党中央关于加强宏观调控的决策部署是完全正确的,进一步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政策措施是非常及时有效的。要继续坚定信心,科学把握形势,落实好各项措施,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灵活应对,努力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把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程度,继续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

常委们提出,虽然目前我国经济运行总体企稳向好,但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仍在继续蔓延和深化,不确定因素仍然存在,必须做好应对更长时间挑战和更加严峻复杂局面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多管齐下,充分调动和发挥各方面积极性。要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继续增加政府投资,有效引导与推动社会投资增长,促进企业投资和居民消费增长,加大对“三农”和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稳定市场信心和预期。还有常委提出,要进一步增加民生领域的投资,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投资力度,扶持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努力增加低收入居民的购买力,大力培育消费热点,拓展农村消费市场,推动消费需求升级。

常委们建议,要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广开农民工就业门路,为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开辟公益性就职岗位,改善对就业的公共服务。要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健全城乡社会救助制度,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大力发展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要建立健全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机制,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化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全国政协副主席王刚、杜青林、陈奎元、阿不来提・阿不都热西提、李兆焯、黄孟复、董建华、张梅颖、张榕明、钱运录、李金华、郑万通、万钢、、厉无畏、罗富和、陈宗兴分别参加了专题分组讨论。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有关部门负责人应邀到会听取意见和建议。

6月19日上午,政协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圆满完成各项议程后在京闭幕。贾庆林出席闭幕会并讲话。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政协副主席王刚主持会议。

贾庆林指出,这次常委会议是在扩大内需一揽子计划初见成效、我国经济形势总体好于预期的重要时段召开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对这次会议十分重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到会作了报告。中央国家机关30个部门的负责同志与会听取意见和建议。常委会组成人员围绕“着力扩大国内需求,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两个议题开展协商讨论,积极建言献策,体现了人民政协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工作原则,有利于发挥常委会议就重大问题在决策之前和决策执行过程中进行协商的重要作用。

贾庆林指出,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仍在蔓延和深化,对全球实体经济的冲击日益显现,世界经济形势依然复杂严峻。就我国来说,在中央一系列政策措施的作用下,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初见成效,经济运行出现积极变化,总体形势企稳向好。但也要看到,经济运行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仍然很多,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仍很严重。我们要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人才荟萃、智力密集的优势,密切关注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和我国经济运行的态势,坚定战胜困难的决心和信心,深入研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综合性、全局性、前瞻性问题,建睿智之言,献务实之策,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出贡献。贾庆林要求政协委员就扩大投资、扩大消费、稳定外需、加快推进小城镇建设、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加快发展社会事业、把握新一轮经济发展的突破口等七个方面的问题,继续调查研究,提出对策建议。

贾庆林说,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各级政协组织和广大政协委员要继续弘扬人民政协的优良传统,发挥人民政协优势,认真贯彻中央的决策部署,积极协助党和政府解决好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现阶段,尤其要在千方百计扩大就业、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切实解决城乡居民的住房问题和灾后恢复重建中的民生问题等方面出主意、出实招。

贾庆林回顾了人民政协成立60年来的光辉历程,强调人民政协工作要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为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贡献新的力量。他指出,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推进“十一五”规划顺利实施的关键一年,也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保持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关键一年。人民政协要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履行职能的首要任务,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作为工作大局,团结奋斗,开拓进取,以优异的成绩迎接新中国成立60周年和人民政协成立60周年。

会议经过表决,通过了《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授权主席会议对违纪违法政协委员及时作出处理的决定》,通过了免去政协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港澳台侨委员会副主任职务、撤销其全国政协委员资格的决定。

全国政协副主席廖晖、杜青林、白立忱、陈奎元、阿不来提・阿不都热西提、李兆焯、黄孟复、董建华、张梅颖、张榕明、钱运录、李金华、郑万通、邓朴方、万钢、、厉无畏、罗富和、陈宗兴、王志珍出席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