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十篇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十篇

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3:27:13

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篇1

不断推动农业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县委“解放思想推动高质量发展大讨论”开展以来,我们多次召开党委会、座谈会、演讲会,发放了调查问卷,并组成三个调研组深入到乡村、农产品加工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围绕乡村振兴、农村经济管理、品牌建设及扶贫攻坚开展调研,通过这一系列活动,我们挖掘到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了解到农村新型经济组织亟需支持的内容,明确了我们未来工作的方向。对照“七破七立”、对标先进,我们要着力做好四个方面工作。

第一,高质量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对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二十字乡村振兴总方针,结合全县农业经济实际,重点抓好三大攻坚项目:

一是加大种植业结构调整力度。2019年,计划落实高效经济作物面积84.5万亩,比上年新增22.5万亩,其中,蔬菜新增4.4万亩、花生新增6.3万亩、辣椒新增1.5万亩、地瓜、谷子等其它经济作物新增10.3万亩。

二是加大一二三产业融合力度。建设孟家高标准设施蔬菜、花卉,丁家房冷棚葡萄、叶茂台花生、秀水河子红干椒等一二三产业融合项目96个,强力推进特色产业规模化、设施化、科技化、品牌化、标准化。

三是加大支持投入力度。积极争取上级支持,重点开展招商引资、引智工作,围绕都市农业、农产品加工区、农村电商等各类现代农业发展项目,加大扶持、投入力度,资金扶持要达到3500万元以上。

第二,高水平推动科技兴农。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乡村振兴更是离不开科技支撑。我们要突出做好三方面工作:

一是继续同省农科院、沈阳农业大学开展深度合作,以都市农业、设施产业、农村电商为重点,建立由省、市专家牵头,由本地人才参与的农业科技示范园区30个以上。

二是组建由“辽宁省农科院、沈阳农大专家+本地产业人才”组成的农业科技研发团队,助力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及专业大户新技术、新品种普及应用,全县引进新品种、新技术要达到100项(个)以上。

三是开展优秀青年农民科技培训行动。继续同辽宁青创全面合作,积极向国家、省、市申报新型职业农民及新农人培训项目,计划培训1000人以上。

第三,高标准开展扶贫攻坚。扶贫工作既是一项政治任务,更是我们发展的责任所在。解放思想,更要心系扶贫工作。下一步,我们要在四个方面下大功夫。一是在特色产业培育上下功夫;二是在产业利益联结机制上下功夫;三是在补齐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上下功夫;四是在贫困人口致富能力培养、脱贫动力激发等方面下功夫。做到精准扶贫,实现“两不愁、三保障”。

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篇2

1增加政府对农业、农村的扶持力度,完善金融体系

目前我国的农业、农村政策还远没有形成完整的支持体系,在国力和财政实力迅速增强的情况下,政府部门应坚持树立并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城乡统筹发展”的原则,拿出更多的资金和资源去反哺农业,出台更多的惠农措施、优惠政策,努力减少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积极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保障务工农民的合法权益,努力改善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实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并尽快实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逐步提高保障水平,免除农民的后顾之忧。

农村经济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农民要富裕、农村要发展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没有金融的支持,“三农”问题就很难得到根本解决,农村经济的发展也将受到影响。因此,我们要不断完善我国农村金融体系,解决农村资金供需矛盾。地方各级政府应积极支持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健康发展,给予村镇银行一定程度的税收优惠,支持其发展壮大。农村金融机构应努力提高其业务服务水平,积极研发提供符合“服务三农”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给乡镇企业和农民创业者足够的资金支持,满足农村实际金融服务需求,从而推动农村经济的进步。

2依靠科技进步,发展现代农业、特色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加强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力度,切实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发展现代农业、特色农业,使农业生产由片面的追求数量上的增加到注重质量效益的方向转变是实现我国农村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措施,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由之路。加强农业新技术推广,强化农机推广工作。根据市场的需求,大力发展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农业龙头项目,做大做强优势产业、特色产业,不断优化农产品的品质结构,提高农产品的档次和质量,切实依靠科技来促进农业的发展,推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因地制宜积极发展体闲农业、旅游农业,拓展农业功能和农业发展的空间,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通过转包、转让、入股、合作、租赁、互换等方式合理引导和加强土地流转,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农机化进程提高土地的平均单位产出,增强农产品竞争力,增加农业生产抵御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的能力,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3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提高组织化程度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农业必然由自然经济状态向市场经济状态过渡,农民的家庭式经营难以应对千变万化的大市场,面临巨大的风险和高昂的交易成本,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近些年的实践证明,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可以有力地推动土地规模经营的发展,对全面发展和繁荣农村经济,推动农民增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各级政府部门要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扶持、指导、服务等方面的工作力度,在财政上每年预算专门的经费对专业合作社进行补贴,积极引导村干部、致富能手、种养大户领办创办合作经济组织,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健康持续发展;强化规范化建设,对合作社的主要运行指标加强评估与考核,实行定期公开和动态管理。专业合作社要提升合作社运作理念,优化合作模式,强化指导服务,提升合作组织的整体质量、合作规模和带动能力。

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篇3

关键词:农村人力资源就业能力和谐

新农村建设是农民的愿望和要求,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我国党中央一直走以人为本,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的道路。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最根本出路。通过分析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和措施,更好地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对促进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1、人力资源的概述

人力资源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中,处于劳动年龄、未到劳动年龄和超过劳动年龄但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总和。即指一定时期内组织中的人所拥有的能够被企业所用,且对价值创造起贡献作用的教育、能力、技能、经验、体力等的总称。人力资源包括数量和质量两方面的内容。人力资源的数量和质量是密切联系的两个方面。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力资源丰富程度不仅可以用数量来计量,而且要用质量来评价。在现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经济发展主要依靠经济活动人口素质的提高,随着生产中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人力资源的质量在经济发展中将起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

2、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存在的问题

我国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国和农民大国,农村人口和农业从业人员数量巨大。虽然我国农村人力资源数量众多,但在质量上主要表现为普遍受教育水平低、素质低、技能差。据相关资料显示,目前我国的农村劳动力,具有小学和初中文化程度的80%左右,其中文盲占10%左右,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10%左右。

今年的两会上,重点强调了农村人力资源的问题,并将采取就业政策和产业政策进一步结合、扩大就业岗位、加大就业公共服务、加强创业引导等措施,使整个就业形势保持基本稳定。

2.1农村人力资源相对过剩,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目前,在我国劳动力市场上,既有“民工潮”,又有“民工荒”的问题。农村人力资源整体素质低下的情况下,其技术素质、思想素质、文化素质造成农村了劳动力技能低,不能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要,从而大大限制了农民利用知识创造财富的能力。

2.2农村人力资源结构不合理

尽管第一产业仍是农村最主要的产业,但是随着我国农村制度的改革和乡镇企业的发展,部分农村劳动力开始逐步流向工业、住宿、餐饮业、建筑业等第二、三产业,这就需要具备较高文化和技术水平的农民。

2.3农村劳动力经营管理能力较差

由于受计划经济与小农经济的影响,以及文化水平低下等因素的制约,农村劳动者的经营管理较差,信息接受与反馈能力差,市场意识还比较淡薄,适应和参与市场经济的能力弱。

2.4缺乏系统的人力资源开发体系。

世界农业发展史表明,随着经济的发展,农业对人才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我国相关部门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重要性的认识不够,缺乏对人力资源开发的全面研究,更缺乏主动性、自觉性与使命感。

总之,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国家和个人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投入严重不足;农村人口受教育程度、文化素质低;农村劳动力科技素质整体水平不高;农民和乡镇基层人员经营管理素质不高;农村人口的思想观念比较落后;市场意识比较薄弱;法律意识淡薄。

3、有效配置农村人力资源的对策研究

对我国农村人力资源进行投资开发,是指在对我国农村人力资源进行认真分析的基础上,通过个人、社会、国家等多种渠道,利用教育和培训等多种形式,有效地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努力提高农村人口素质,实现我国农业的现代化。特别是在国家积极建设新农村,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培养社会主义新型农民的阶段,是促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措施。

3.1加强农村教育发展,加快农村人力资源培育

农村人力资源虽然丰富,但技能素质普遍偏低,思维方式较为保守和僵化,问题的根源在于农民受教育程度低,所以因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提高农民的技能和素质。

3.2加大投入,优化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与培育环境

通过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和完善,把紧缺岗位信息尽快提供给农民,并进行正确引导,有效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营造农村实用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和营造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激发广大农民学习能力、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

3.3农民应积极参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农民必须树立和加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意识,主动投资于科技和教育,提高自身的科技文化素质,走上知识致富的道路。

3.4增加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关怀

“坚持以人为本、做到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不仅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和发展的理念,也是国际社会坚守和提倡的信念。

人是社会的主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人力资源更是社会发展中宝贵的财富。我们只有加强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有效地建立农村人力资源的整合和合理配置制度,树立正确的人力资源开发观念,坚守人文关怀的基本思想,才能推进社会的全面发展。

3.5鼓励农民家庭和个人加大对农村人力资源的投资开发力度

在我国,农民有送子女读书的优良传统,教育经费投资相当一部分来自农民家庭和个人。要使农民转变观念,要鼓励农民加大力度对自身人力资本的投资与开发,并不断认识到提高自身的知识和技能不仅是为了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也是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4、总结

我国的小康社会的低水平、不全面和非均衡主要表现在农村,本质上表现为农村人力资源素质的低水平和不平衡。因此,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必须实现一个历史性的变化,即从长期以来以自然资源开发为主,转向以就业能力为导向的人力资源开发为主。提高农村人力资源的质量,加大力度提高农村教育、提升农民素质,着力开发农村剩余劳动力,使农村人力资源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一定的物质基础。

参考文献:

[1]万舟.我国现代农业建设中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j].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10,(04)

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篇4

【论文摘要】本文从数量和质量方面分析了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的现状以及进行合理开发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探讨农村人力资源合理开发的措施,试图为实践操作提供一些理论指导。

自古以来,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13亿人口,9亿在农村,农村人力资源数量多且质量低,这已经成为我国隐性的失业大军。如何提高农村潜在人力资本的综合素质,尤其是科学文化水平,通过一系列有计划、有目的教育培训机制解决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问题,使农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合理开发,加快我国小康社会的建设,已经成为我们经济生活中不可避免的重要课题。

1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的现状

《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描述了我国人力资源状况:目前,我国人口构成仍以低层次文化人口为主体,国民总体文化程度偏低;高层次人才极为紧缺;人力资源整体水平与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这已经成为影响国家发展的重大障碍。而在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现状更是不容乐观,主要表现为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

1.1数量现状: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在数量上呈现基数大,增长快的特点。据统计,1978年我国有9.63亿人,农村人口为8.03亿,农村人力资源为3.06亿,农村人力资源占农村人口的38.11%,占全国人口总数的31.78%。2002年与1978年相比,我国人口总数和农村人口分别增长了33.44%、16.44%,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1.21%、0.64%;同期农村人力资源增长了58.50%,年平均增长1.94%,农村人力资源的增长率高于同期总人口、农村人口的增长率,更高于2002年人口自然增长率6.45%的水平。而据最新统计,2006年我国总人口为13.15亿人,乡村人口7.37亿人,占总人口的56.1%左右[1]。乡村人口中有劳动力约4.80亿,农村人力资源数量极其丰富,但是人口增长过快与农业发展相对滞缓形成了矛盾。农村人口众多成为农村经济发展沉重的包袱,农村人力资源的经济价值得不到释放。而且,建国以来,我国农业院校培养了大约130万大中专毕业生,有80多万人离开了农业,只有40多万人留在农业系统,而正在农业第一线从事农业技术的只有15万人,人力资源的浪费十分严重[2]。

1.2质量现状:我国农村人力资源质量现状主要体现为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普偏低,不适应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的发展,防碍新农村的建设。其素质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2.1文化素质偏低。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占37.3%,初中文化程度占50.2%,高中文化程度占9.7%,中专文化程度占2.1%,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0.6%。亦即4.8亿农村劳动力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就有4.2亿人[3]。

1.2.2科技素质不高。目前,在我国农村劳动力中,95%以上的人基本上仍然属于体力型和传统型农民,缺乏职业技术知识和技能,不具备现代化生产对劳动者的初级技术水平的要求,这就影响了现代农业科技的推广和应用。

2农村人力资源合理开发的必要性

2.1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需要:《政府工作报告》强调指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首先要发展现代农业。然而目前我国农业仍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过渡阶段,要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粗放型农业向现代集约型农业的转化,则要依赖农业科技开发、农村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和农村人力资本积累的快速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大力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因为只有通过加快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才能提高广大农民的综合素质,使其具备市场经济知识、法律意识、民主意识,掌握各种专业技术和技能,推动农业的现代化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与进步。

2.2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效转移的前提

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严重过剩,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并不顺畅。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一般分为三类,一是转移到乡镇企业,二是从事服务业,三是进入城市各行各业。但是随着产业结构调整以及产业和就业扩张对人力资源素质要求的提升,不论是哪一种转移,都对农村现有劳动力提出了新的和更高的要求,可以说,如果没有素质的提高,农村劳动力就无法适应转移后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就要退回来重新回到农村,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就没有得到有效实现,因此,要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必须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3加快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措施

农村人力资源受教育水平是影响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素质提高的决定性因素,也是影响有效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的重要因素,低素质的农村劳动力会严重制约我国农村改革的深化和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因此,建立健全农村教育体系就成为加快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最有效措施。

3.1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农村基础教育是整个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的主要渠道[4]。针对目前我国农村基础教育存在的教学设施不全,师资力量不足以及学生辍学数量增加等问题,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来加强农村基础教育。首先,改变教育投资体制,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其次,建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的保障机制,确保教育经费的落实,确保教师待遇能逐步提高从而稳定和充实农村教师队伍,提高教师专业素质。第三,地方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及教师应不遗余力地推行义务教育,降低农村学生的辍学数量。

3.2加强农村劳动力的技能培训:对我国农村人力资源进行相关技能培训分为两部分,一是面向留在土地上的农民开展农业科技普及培训;二是面向将向城镇转移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开展技能培训。开展农业科技培训,要以农业科技示范户为重点培训对象,实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项目,要组织培训教师和科技人员深入生产第一线,按照农时季节对农民进行农业科技培训和技术服务,大规模培养农村实用人才,从而真正使科技兴农和人才兴农战略落到实处。对农村富余劳动力开展技能培训则应以就业为导向,根据市场对农村劳动者就业能力的需求开展各种层次和类别的教育和培训,注重培训的适应性和广泛性,使农民能够从教育和培训中切实受益。

参考文献

[1]姚裕群,人口大国的希望:人力资源经济概论[m].中国人口出版社,19.

[2]刘晓瑜,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对农民增收的影响及对策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07(2):127-128.

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篇5

【关键词】农村人力资源;合理开发

自古以来,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13亿人口,9亿在农村,农村人力资源数量多且质量低,这已经成为我国隐性的失业大军。如何提高农村潜在人力资本的综合素质,尤其是科学文化水平,通过一系列有计划、有目的教育培训机制解决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问题,使农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合理开发,加快我国小康社会的建设,已经成为我们经济生活中不可避免的重要课题。

1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的现状

《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描述了我国人力资源状况:目前,我国人口构成仍以低层次文化人口为主体,国民总体文化程度偏低;高层次人才极为紧缺;人力资源整体水平与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这已经成为影响国家发展的重大障碍。而在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现状更是不容乐观,主要表现为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

1.1数量现状: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在数量上呈现基数大,增长快的特点。据统计,1978年我国有9.63亿人,农村人口为8.03亿,农村人力资源为3.06亿,农村人力资源占农村人口的38.11%,占全国人口总数的31.78%。2002年与1978年相比,我国人口总数和农村人口分别增长了33.44%、16.44%,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1.21%、0.64%;同期农村人力资源增长了58.50%,年平均增长1.94%,农村人力资源的增长率高于同期总人口、农村人口的增长率,更高于2002年人口自然增长率6.45%的水平。而据最新统计,2006年我国总人口为13.15亿人,乡村人口7.37亿人,占总人口的56.1%左右[1]。乡村人口中有劳动力约4.80亿,农村人力资源数量极其丰富,但是人口增长过快与农业发展相对滞缓形成了矛盾。农村人口众多成为农村经济发展沉重的包袱,农村人力资源的经济价值得不到释放。而且,建国以来,我国农业院校培养了大约130万大中专毕业生,有80多万人离开了农业,只有40多万人留在农业系统,而正在农业第一线从事农业技术的只有15万人,人力资源的浪费十分严重[2]。

1.2质量现状:我国农村人力资源质量现状主要体现为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普偏低,不适应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的发展,防碍新农村的建设。其素质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2.1文化素质偏低。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占37.3%,初中文化程度占50.2%,高中文化程度占9.7%,中专文化程度占2.1%,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0.6%。亦即4.8亿农村劳动力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就有4.2亿人[3]。

1.2.2科技素质不高。目前,在我国农村劳动力中,95%以上的人基本上仍然属于体力型和传统型农民,缺乏职业技术知识和技能,不具备现代化生产对劳动者的初级技术水平的要求,这就影响了现代农业科技的推广和应用。

2农村人力资源合理开发的必要性

2.1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需要:《政府工作报告》强调指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首先要发展现代农业。然而目前我国农业仍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过渡阶段,要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粗放型农业向现代集约型农业的转化,则要依赖农业科技开发、农村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和农村人力资本积累的快速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大力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因为只有通过加快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才能提高广大农民的综合素质,使其具备市场经济知识、法律意识、民主意识,掌握各种专业技术和技能,推动农业的现代化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与进步。

2.2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效转移的前提

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严重过剩,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并不顺畅。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一般分为三类,一是转移到乡镇企业,二是从事服务业,三是进入城市各行各业。但是随着产业结构调整以及产业和就业扩张对人力资源素质要求的提升,不论是哪一种转移,都对农村现有劳动力提出了新的和更高的要求,可以说,如果没有素质的提高,农村劳动力就无法适应转移后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就要退回来重新回到农村,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就没有得到有效实现,因此,要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必须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3加快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措施

农村人力资源受教育水平是影响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素质提高的决定性因素,也是影响有效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的重要因素,低素质的农村劳动力会严重制约我国农村改革的深化和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因此,建立健全农村教育体系就成为加快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最有效措施。

3.1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农村基础教育是整个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的主要渠道[4]。针对目前我国农村基础教育存在的教学设施不全,师资力量不足以及学生辍学数量增加等问题,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来加强农村基础教育。首先,改变教育投资体制,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其次,建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的保障机制,确保教育经费的落实,确保教师待遇能逐步提高从而稳定和充实农村教师队伍,提高教师专业素质。第三,地方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及教师应不遗余力地推行义务教育,降低农村学生的辍学数量。

3.2加强农村劳动力的技能培训:对我国农村人力资源进行相关技能培训分为两部分,一是面向留在土地上的农民开展农业科技普及培训;二是面向将向城镇转移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开展技能培训。开展农业科技培训,要以农业科技示范户为重点培训对象,实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项目,要组织培训教师和科技人员深入生产第一线,按照农时季节对农民进行农业科技培训和技术服务,大规模培养农村实用人才,从而真正使科技兴农和人才兴农战略落到实处。对农村富余劳动力开展技能培训则应以就业为导向,根据市场对农村劳动者就业能力的需求开展各种层次和类别的教育和培训,注重培训的适应性和广泛性,使农民能够从教育和培训中切实受益。

参考文献

[1]姚裕群,人口大国的希望:人力资源经济概论[m].中国人口出版社,19.

[2]刘晓瑜,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对农民增收的影响及对策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07(2):127-128.

[3]张宝文,4.2亿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初中以下[eB/oL].(20061115)[20070601]http://.cn.

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篇6

关键词:农村人力资源 就业能力 和谐 

 

新农村建设是农民的愿望和要求,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我国党中央一直走以人为本,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的道路。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最根本出路。通过分析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和措施,更好地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对促进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1、人力资源的概述 

人力资源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中,处于劳动年龄、未到劳动年龄和超过劳动年龄但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总和。即指一定时期内组织中的人所拥有的能够被企业所用,且对价值创造起贡献作用的教育、能力、技能、经验、体力等的总称。人力资源包括数量和质量两方面的内容。人力资源的数量和质量是密切联系的两个方面。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力资源丰富程度不仅可以用数量来计量,而且要用质量来评价。在现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经济发展主要依靠经济活动人口素质的提高,随着生产中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人力资源的质量在经济发展中将起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 

2、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存在的问题 

我国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国和农民大国,农村人口和农业从业人员数量巨大。虽然我国农村人力资源数量众多,但在质量上主要表现为普遍受教育水平低、素质低、技能差。据相关资料显示,目前我国的农村劳动力,具有小学和初中文化程度的80%左右,其中文盲占10%左右,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10%左右。 

今年的两会上,重点强调了农村人力资源的问题,并将采取就业政策和产业政策进一步结合、扩大就业岗位、加大就业公共服务、加强创业引导等措施,使整个就业形势保持基本稳定。 

2.1农村人力资源相对过剩,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目前,在我国劳动力市场上,既有“民工潮”,又有“民工荒”的问题。农村人力资源整体素质低下的情况下,其技术素质、思想素质、文化素质造成农村了劳动力技能低,不能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要,从而大大限制了农民利用知识创造财富的能力。 

2.2农村人力资源结构不合理 

尽管第一产业仍是农村最主要的产业,但是随着我国农村制度的改革和乡镇企业的发展,部分农村劳动力开始逐步流向工业、住宿、餐饮业、建筑业等第二、三产业,这就需要具备较高文化和技术水平的农民。 

2.3农村劳动力经营管理能力较差 

由于受计划经济与小农经济的影响,以及文化水平低下等因素的制约,农村劳动者的经营管理较差,信息接受与反馈能力差,市场意识还比较淡薄,适应和参与市场经济的能力弱。 

2.4缺乏系统的人力资源开发体系。 

世界农业发展史表明,随着经济的发展,农业对人才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我国相关部门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重要性的认识不够,缺乏对人力资源开发的全面研究,更缺乏主动性、自觉性与使命感。 

总之,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国家和个人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投入严重不足;农村人口受教育程度、文化素质低;农村劳动力科技素质整体水平不高;农民和乡镇基层人员经营管理素质不高;农村人口的思想观念比较落后;市场意识比较薄弱;法律意识淡薄。 

3、有效配置农村人力资源的对策研究 

对我国农村人力资源进行投资开发,是指在对我国农村人力资源进行认真分析的基础上,通过个人、社会、国家等多种渠道,利用教育和培训等多种形式,有效地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努力提高农村人口素质,实现我国农业的现代化。特别是在国家积极建设新农村,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培养社会主义新型农民的阶段,是促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措施。 

3.1加强农村教育发展,加快农村人力资源培育 

农村人力资源虽然丰富,但技能素质普遍偏低,思维方式较为保守和僵化,问题的根源在于农民受教育程度低,所以因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提高农民的技能和素质。

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篇7

论文摘要:农村是相对于城市而存在的,农村在人类社会经济生活中,尤其是在发展中的国家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我国农村在全世界来讲仍是最大的农村,到本世纪末要实现两大目标,一是使八十年代初的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翻,二是使全国人民在生活上达到小康水平。因此,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对全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经济和农业生产的发展,就不可能有国民经济和全社会的发展。为此要解决农村经济的发展和提高广大农村人口的农业生产、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就必须与农村能源的建设、开发利用、节约并重的重大事项紧密的结合起来。因此,以满足农村经济发展和农业生产、农民生活用能的需求为目的,并促使农村社会经济实现划时代的转变,是我们奋斗的最终目标。

1农村能源的概念

在我国农村能源的概念有以下两方面的含意:一是从能源角度讲,是指适应当前农村需求,并可就地开展利用的能源,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电力和核能等常规能源之外的非常规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等自然能源;生物质能和畜力等生物能源;小水电、小火电和小煤矿等。目前这些非常规能源还起不到主要作用。因此,称之为辅助和补充能源。另一方面从经济角度讲,农村地区能源的供需和管理,包括当地能源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及国家分配和供应的商品常规能源和各种农村用能问题等。

2农村能源的特征与分类

农村能源的种类具有多样化和分布广、能量密度低、可再生性、互换性、不可替代性等众多特征。在多样性方面有生物能源,如生物质能和非生物性能源,有地下能源,如矿物能源和地热能源、地上能源,如生物质能、水能和太阳能、风能等。分布广方面,到处都有可供利用的能源资源,但各种能源的分布因不均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由于地理和自然条件的影响造成了能量的密度低、分散性、间歇性和不稳定性等特点。因此在农村能源建设和开发利用中应采取多能互补的原则。自然能源和生物质能源等,同属可再生能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而且清洁,如太阳能等。在能源的互换方面,如太阳能被置换为生物质能,水能转换为机械能。所谓能源不可替代性,是指能源作为主体是可被其他任何资源替代的。农村能源分类情况如下:(1)常规能源包括:可再生能源(水能、电能)和非再生能源(矿物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二次能源:火电、核电)。(2)非常规能源包括传统能源(新柴、秸杆、畜粪等;太阳能:日晒等;风能:风车、风帆等;水能、水车等;地热能:热水;畜力)和新能源(生物质:沼气、酒精等;太阳能:热收集器、光电池等;水能:小水电;风能:发电;地热能:发电;海洋能:潮汐发电)。

3农村经济的发展与农村能源建设的关系

农村经济的发展对农村能源的建设起着积极促进和推动的作用,也为农村能源建设奠定了物质基础。然而,农村能源和设施装备的有效提供和提高,又能及时的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用能的需求。农村经济的规模和速度,又会促进或制约农村能源建设的程度和规模。一般来说,农村能源的发展与能源消费的增长成正比。能源消费愈大,现代化程度愈高,生产总值和能源消费量基本上是同步。随着能源利用水平的提高,能源消费量会减缓或降低。农村能源与农村经济的一般关系,可以通过各种形式反映出来。目前,大都采用的是宏观计量经济分析法,即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法。用经济增长率和能源消费量增长率之比表示弹性系数,由以下公式表示:

由此可以看出,当能源消费量增长与经济产量增长趋向同步时,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值有趋近于1的自然倾向。所以,其变化是围绕1进行的。在经济发达的农村,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大致等于或小于1,在欠发达的农村,该系数通常是大于1的。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值在各个年份是不同的,不同的农村处于相同的发展阶段,或处不同发展阶段农村其能源弹性系数值范围都大体相近。而且,在每个阶段系数值也相对稳定。这说明农村经济和能源消费速度,成正相关关系,但由于农村能源弹性系数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成为负相关。前者为经济增长越快,能源消费量越多。后者为经济持续增长,促使技术进步加快,能源利用率提高。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值与单位生产总值的能耗密切相关,当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值等于1时,单位产值能耗不变,大于1时单位产值能耗处于上升状态。影响能源弹性系数因素很多,主要是产业结构、能源价格、环保和科技进步等。

4农村经济的发展对农村能源建设的要求

一般来说,农村经济的发展与能源数量的增长成正比的关系,并且,存在一定的比例。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有以下三种情况:一是农村经济的发展慢于农村能源数量需求的增长;二是农村经济的发展与农村能源数量的增长相同;三是农村经济发展快于农村能源数量需求的增长。第一种情况,一般是表现在农村经济发展的初期,主要是因为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不高所导致的技术和管理水平较为落后,单位产品能耗较高;第二种情况是大都处于农村经济发展的中期,农村经济和生活持续增长和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导致对农村能源的数量需求要有一定比例的增加;第三种情况,一般是在农村经济发展的稳定期,生产力水平已经较高,技术和管理相当先进,单位产品的能耗已有明显下降,因此,在农村经济持续发展中对能源的数量需求也无须增加,甚至有所降低。农村经济的发展不但要求农村能源产品数量的满足,而且要求在质量上的需求。不同的能源产品,存在着明显的质量差异。在同一类能源产品上,也会存在质量差异。当能源产品质量愈高时,能源利用率和经济效益也就愈高;当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愈高时,对农村能源质量的要求也愈高。农村经济的发展要求农村能源在品种和结构上满足需要。农村能源的发展,使各行各业都得到了兴起和发展。因此,日益扩大了对农村能源品种的需求。如乡镇企业工业锅炉和民用炉灶的用煤要求也不尽相同。此外,根据农村经济的发展阶段、内容、方式等不同,也要求对能源的结构有所不同,并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而改变。

5农村能源建设对农村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农村能源建设的内容包括开发利用和节能、产业化建设和服务工作等。它在农村和农村经济发展中主要有以下6个方面的作用:一是推动了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能源是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使社会和经济进入到一个新阶段,改变了农村面貌。二是能源是农产品的结构构成要素,从本质上讲,农业生产即是能量转换的过程。三是提供动力,保证了农村系统的正常运转。四是提高了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五是使农村劳动生产率得到了提高。六是促进了农村的技术进步。

参考文献

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篇8

【关键词】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质量;机械化生产;经济收益;用工荒

农村转移劳动力普遍存在着知识水平低、专业技能匮乏等现象,随着城市的进一步发展,用工单位的用人要求也在不断提高,相关的“用工荒”与“就业难”矛盾凸显,不仅影响了城市发展的步伐,也对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就业质量造成了较为明显的阻碍。因此,本文选取了河北省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作为研究对象,针对河北省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质量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对促进河北省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以及解决我国三农问题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一、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质量现状分析

(一)就业状态不稳定。由于河北省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时间具有周期性、规律性特征导致在城镇企业的就业状态不是很稳定,在农闲时出来务工而农忙时回家务农,造成了较为明显的钟摆性、候鸟式流动状态,对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质量造成了较为严重的影响,用工企业与劳动者之间经济纠纷较多,影响了社会稳定以及企业的发展,相关的矛盾比较突出。

(二)从事行业多为劳动力密集性企业。河北省是农业大省,农业人口约5400万,其中15岁至64岁剩余劳动力已经达到了1700万人,高科技现代化企业无法容纳数量众多的农村转移劳动力,而且工作方式以及技术要求也达不到企业发展标准,导致了目前河北省农村转移劳动力聚集在了劳动力密集型企业中。此种现象也是我国目前农村转移劳动力在城市务工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影响严重影响了劳动者的经济收益以及企业的现代化发展步伐,造成的影响较为深远。

二、就业质量问题原因分析

(一)工作时间周期性特征明显。由于河北省农村转移劳动力并不是以打工为主,只是在农闲时间出来务工以增加经济收益,改善生活质量,造成城市用工企业不愿意招收不稳定的劳动者来从事生产活动以降低因为人员流动造成的生产计划延迟等后果的影响,导致了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质量问题的发生。此种周期性人员流动现象是限制河北省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质量提高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也是目前不可调和的矛盾,需要在实际的工作中投入角度的精力来加强管理,促进用工企业与农村转移劳动力和谐发展。

(二)知识水平低,专业技能匮乏。城镇企业的发展过程中,需要的不仅是最底层的劳动者,也需要具备一定知识及专业技能的特殊类人才加入到企业发展中,以推动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以及提高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就业质量。然而实际现状却是河北省农村转移劳动力的整体知识掌握程度较低,专业技能相对比较匮乏,无法满足企业的高质量用工需求,造成了用人单位“用工荒”和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难”现象并存。高质量劳动者所占比例相对较小,造成了整体就业质量不高,就业形势比较严峻,造成的影响较为深远。

(三)政府职能部门引导工作没有落实到位。由于河北省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充满了盲目性,经常是以村落为单位进行就业单位的选择,从而导致与用工企业发生矛盾后经常出现大面积人员流动现象,主要的原因就在于政府职能部门的引导工作没有落到实处,未能够合理引导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按照实际用工需求进行劳动力资源的合理分配从而导致就业质量问题的出现。在相关问题发生后,农村转移劳动力维权行为举步维艰,进一步增加了社会隐患。

三、促进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质量对策分析

(一)政府职能部门积极开展引导工作。针对河北省农村转移劳动力缺乏科学合理的组织就业问题,相关的政府职能部门必须在实际工作中充分将引导工作落到实处,调整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分配以达到合理利用人力资源的目的。目前河北省农村转移劳动力在第一产业中的比重已经降到了52.6%,相应的二三产业增长幅度较快,已经占到了总劳动力数量的47.4%,有效的改善了就业质量问题。在引导过程中,充分维护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合法权益,对损害农村劳动者权益的行为进行严厉惩处,保障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就业能够处在安全有序的环境中,从而有效的提高就业质量,推动和谐社会的构建进程,为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就业以及改善生活质量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加强培训教育工作。由于河北省农村转移劳动力自身的知识以及技能比较匮乏导致相应的就业水平较低,需要在实际的工作中广泛开展就业知识以及技能培训工作,将适合现代化企业发展的就业知识以及技能充分贯彻落实在实际的就业活动中,提高农村转移劳动力的整体就业质量,促进其经济收益能够处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从而为企业的发展吸引更多的优质人才。

(三)积极转变农村转移劳动力的社会角色。由于农村劳动力主要以务农为主,而实际农村生产建设不需要如此多的剩余劳动力,因此就需要充分进行转变角色的工作,将农村劳动力传统观念进行有效转变,促进与城市企业发展同步,将务工者变为上班职员,通过规范管理来促进农村转移劳动力在城市定居生活,形成身份同一、地位平等、权利一致的新市民制度,保障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就业质量得到有效的提升。

综上所述,我国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就业质量问题一直是困扰企业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主要因素,在实际中需要投入较多的精力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进行有效的解决。本次研究通过对河北省的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质量问题进行研究,希望能够推动河北省相关就业质量问题能够得到有效的解决,做出自己应用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李家祥,李.城镇化与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3,12(01).

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篇9

一、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对于安徽依托中部崛起促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安徽依托中部崛起促发展的客观要求

安徽是农业大省,首先必须解决“三农”问题。“三农”问题的关键是农民问题,而农民问题的关键又是农民素质问题。所以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程度,从根本上决定着社会的发展程度。充分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提高劳动者素质,是实现农村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充分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普遍提高教育水平,是增强安徽自身竞争力的战略手段,也是安徽缩小城乡地区差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所在与战略选择。充分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在不增加物质资源消耗的同时,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也能部分消解长期以来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尖锐冲突。

(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安徽依托中部崛起解决安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实现农民增收的战略切入点

安徽农村经济发展面临两大难题:一是如何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实现农民增收;二是如何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推动区域经济同步、和谐、可持续发展。以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为核心是解决两大难题,实现经济与环境和谐发展的必由之路。农民收入增长依靠的是土地、劳动力、资本和经营管理的基本投入。首先,农民人均占有耕地量严重不足,耕地增收潜力必须依靠资本和技术集约,而这两种集约方式都必须有较高的劳动力素质作支撑。其次,资本性收入在农民收入增长中份额很小。再次,劳动力和经营管理与劳动力素质紧密相关。因此,不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无论是其工资性收入还是经营性收入都难以得到真正的提高。随着农业技术的不断进步,农村劳动生产效率的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富余程度正在不断增加。农村只有通过剩余劳动力转移,实施劳务输出以增加农民收入。但是由于安徽农村劳动力素质低下,这必然制约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因此,只有通过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将农村丰富的劳动力资源转化为农村劳动力资本,才能将农村劳动力转移出去,才能使农村丰富的劳动力转移到城市的第二、第三产业就业。

(三)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安徽依托中部崛起调整安徽农业经济结构的迫切需要

调整农业经济结构的目的是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劳动生产率,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但是由于农村劳动力素质低下,导致土地、技术、资本等经济要素不能发挥最大效益。同时农业结构调整是一个长期的动态过程,如果农村劳动力素质不能得到根本性提高,劳动者就不能及时掌握新的农业生产技术、资本运作能力和经营管理能力,农业经济结构调整的目的也就难以实现。(四)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安徽依托中部崛起实现安徽农村现代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安徽农业由于受资源缺乏,规模经济、科技因素的影响,农村的现代化水平不高,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的现代化,没有农民的全面小康就没有全社会的全面小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促进我国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关键是人的现代化,只有加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优化农村人力资源配置,构建中国特色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体系,加快我国农村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目标,才能真正实现安徽农村现代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二、安徽省农村人力资源现状

(一)安徽农村人力资源基数庞大,人力资源数量增加过快

到2008年底,安徽农村人口总数为4011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59.50%,农村人口众多。与全国相比,安徽农村人口的绝对数排第6位,农村人口占全省人口总数的比例居全国第9位。如此庞大的农村劳动力人口已成为安徽农业、农村和农民发展的沉重包袱,而且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农村劳动力人口总数还将进一步上升。安徽人口自然增长率虽低于西部地区平均水平,但仍高于东部发达地区的平均水平。从近五年在业人员年均增长和人口自然增长年均水平看,在业人员年均增长高于同期人口平均自然增长率。这些都说明安徽人力资源数量增加快,工农业生产所需增加的劳动力数量比人力资源自然供给的数量要多。人力资源数量增加,虽然有利于地区经济的发展,但同时也对人力资源开发和培训带来了投资压力,对劳动力就业市场带来了巨大压力。

(二)安徽农村从业人员结构不合理

根据2009年安徽农村统计资料,在农村从业人员中,农林牧渔业人数从2000年的2001.82万人下降到2008的1593.01万人,但从业人数仍是三次产业中份额最大的,约占52.84%。第一产业仍然是农村最主要的产业。近几年随着户籍制度的松动以及乡镇企业的较快发展,部分农村劳动力开始逐渐流向工业、建筑业、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等二、三产业。但是很多农村人口文化程度较低,缺少一技之长,而这些产业中的大部分行业准入门槛较高,需要就业人员具备较高的文化、技术水平,因此,导致他们不能涉足其中。当经济处于高速发展时期,农村人口将较多流向第二、第三产业,一旦经济不景气,农村人员还会大量回流。所以,总体来看,安徽农村从业人员中从事第二、第三产业的人数还是很有限的。

(三)从文化素质看,农村人力资源平均受教育程度偏低,职业技能差

安徽虽存在高等教育优势,但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员相对较多居住在城市中的特点较为明显,且为自己培养的人才并不多,人才流失情况比较严重。文盲半文盲的人口多。2008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的数据显示,2007年,安徽平均每百个农村劳动力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劳动力人数为88.39,其中,不识字或识字很少人数为11.54,小学文化程度人数为22.63,初中文化程度人数为54.22。在传统的教育体制下,学历文凭教育仍占相当大的比重,素质教育体系未能形成,农村职业培训数量极少。农村劳动力技能低,且结构不合理。

(四)从思想素质看,适应市场经济能力差

安徽农村劳动力由于其自身文化素质不高以及长期受计划经济和小农经济的影响,农民思想观念落后,保守求稳,依赖思想比较严重。现代经营和管理的知识缺乏,经营管理的能力较差,信息的吸收和反应很慢,市场意识、竞争观念淡薄,适应和参与市场经济的能力弱。还有相当部分农民,不能转变传统的生产观念,主动地学习现代科学技术,这就导致了他们与农村经济发展需要的差距越拉越大。这种状况大大阻碍了农村劳动者参与市场经济的竞争,不利于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五)从农村人力资源身体素质看,营养、卫生保健和预防机制质量参差不齐,区域差异明显

安徽农村医疗卫生保健投入大大落后于实际需要,办医形式及农村人力资源的健康保障制度受到较大影响,公共预防保健服务薄弱,卫生基础设施较差,劳动力健康水平提高缓慢。城乡在营养、卫生保健和预防机制方面质量参差不齐,皖北、皖中和皖南区域差异明显。

三、安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人力资源开发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人力资本的积累和形成;二是人力资源配置。前者是指通过对人的投资形成人力资本这一生产要素,后者是指人力资源投入生产活动获得产出从而获得经济效益的过程。根据以上分析,安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一)人口数量太大,严重制约了农村人力资源素质的提高

安徽人口的主体在广大落后的农村,贫困与多生导致安徽农村人口增长过快,给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带来巨大的不良影响,经济资源的实际承载力不能承受人口数量增长的压力,这使农民极大地减少了对人力资本这一生产要素的投资和提高人口素质所必须的积累,造成人力资本的积累和形成所必须的物质条件日益恶化。同时人口过快的增长,使得人力资源配置中,对充分就业产生了巨大的压力,广大农民为了生存,不得不把过剩的低素质劳动力投到农业生产中,而这种行为的结果又助长了人口数量的扩张。如此恶性循环不仅阻碍了农村资本积累和技术的进步,而且制约了农村科技、教育、医疗卫生、社会福利等事业的发展,对安徽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造成不良影响。

(二)二元经济结构的影响,导致劳动力就业不充分,缺乏流动性

人力资源开发的一种重要形式就是通过劳动力流动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城乡分离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产生了极为严重的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第一,由于计划经济时代的就业制度和户籍制度的延续,使安徽农村的劳动力很难流动,使他们不能自由迁徙到城镇和其他行业,延缓了城市现代化进程,大批的农村劳动力处于失业、半失业状态,束缚了农民个人的发展。第二,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导致城乡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平,偏重城市教育而忽视农村教育,致使农村教育发展长期滞后,失去了对人才的吸引力,农村人才大量流失。这就导致安徽农民整体素质长期低下,难以形成人力资本优势。第三,二元经济社会结构阻碍了农民思想意识的提高。农村人力资源的文化、技能素质较低,安土重迁的观念浓厚,相对封闭的农村社会、长期单一的经济结构等多种因素的约束和影响,使农民难以形成竞争、开放的先进观念,相反却养成了消极和平均主义的落后意识。

(三)农村人力资源的相关政策落实不到位

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方面,中央与地方政府出台了大量相关政策。大部分政策得到了较好的落实并取得了预期效果,但仍有很多政策落实不到位。

(四)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投入不足,教育结构不合理,培训滞后

第一,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投入不足。在人力资本积累和形成过程中,最核心的内容是健康和教育(包括培训)。因此,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关键是对农民进行教育、培训和健康投资等,这需要充足的资金投入作为保障。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投入严重不足,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首先,20世纪90年代以来,安徽财政支出中用于农业的支出比重不断降低,而这其中的大部分又用于支援农业生产支出,用于人力资源开发的支出少之又少。其次,劳动者自身投人机制尚未真正建立起来。劳动者自身投人需要以一定的收入为基础。安徽农民收入过低是影响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因素。再次,近年来,农村教育、医疗、迁移等人力资源开发项目的投资成本不断增加,农民难以支付高昂的人力资本投资成本,严重妨碍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进行。第二,教育结构不合理,培训滞后。教育是开发人力资源的主要途径。安徽农村的教育体系长期以来基本上在计划经济体制的框架内运行,教育的供给与农村的实际需求脱钩。重视基础教育,忽视职业技术教育和农村人力资源培训,农村现有劳动力的科技文化索质很难得到有效提高。

四、安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对策建议

(一)完善制度建设是安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基础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在人们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缺乏了解,开发意识还没有达到一定水平时,法律法规作为一种强制手段能有效地推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发展。但是目前我国涉及“三农”的法律法规已经颁布近10部,不仅没有相关的立法保障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可持续发展,而且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法律法规及地方法规也存在诸多问题。因此,要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必须首先立法。立法时要注意,在立法思想和条文设置时要尊重规律,贯彻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原则,全方位地实施和开发。要制定推动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的激励政策。有关部门要认真组织落实国家促进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的政策,积极研究制定我省配套政策,在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基础性作用的同时,综合运用财政、税收、金融、价格、投资等政策,促进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发展。要通过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相关法规政策的建立与实施,以及对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的宣传、教育和培训提高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意识。切切实实把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工作纳入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并在农村建立起终身教育体系,形成学习型社会,真正提高广大农民的素质。

(二)抓好政策投入是安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保证

安徽应制定各种有利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政策,并将它纳入各级政府工作的议题,特别是基层政府要吸引各类教育资源向开发农业人才投资。取消各种有形和无形的限制,提供各种优惠条件,吸引有志之士投身于农业发展,真正把人才引到农业教育和生产的第一线。

(三)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是安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根本

根据安徽教育、经济发展现状,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必须遵循以下原则:第一,继续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的质量,对现行的农村教育体制、农村中小学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适当改革,在基础教育中渗透职业技术教育的因素,因地制宜地加大劳动技能课的比重,开设一些相关的理论和实践课程,使学生初步了解和掌握一些农业生产知识和实用技术,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在安徽,由于农村经济基础薄弱,居民教育观念落后,农村的义务教育还处于低质量的普及,因此,必须明确政府对义务教育的投入主体地位,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力度,尤其是对贫困地区教育的扶持力度。转变农村居民的教育意识,提高义务教育阶段的入学率,降低中途辍学率。第二,加强农村中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基于安徽农村教育、经济发展现状,一方面,转变现有职业中专的办学方向,加大涉农专业的比重,在有条件的地区,适当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另一方面,要扩大现有农业院校的招生规模,降低农村学生进人这类学校学习的门槛,最后,发展壮大农村职业教育体系。针对农村经济发展需要,建立农村职业教育体系,不断调整教学内容,以保证新技术得到有效推广和运用。第三,加大对农村劳动者的在职培训,积极发展农村成人教育。要充分利用现有教育资源,如原有的职业中学、职业技校等,通过短期的有目的的培训,使他们掌握一技之长。同时,政府拓宽筹资渠道,鼓励企业、社会组织等对农村劳动力进行有偿培训。积极开展农闲时农民教育工作,敦促农民利用闲余时间接受教育和培训,学习新的农业机器使用技能、耕种技能、科学预防病虫害技能等。第四,建立农村学习型组织。为了有效地开展人力资源开发,各级农村组织要不断认真总结经验,改变过去那种随机性和盲目性以及重硬件的意识,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人力资源开发管理模式。在提供必要的资金和信息的基础上,应该注重有组织、有计划地对技术推广人员和农民开展经常性培训,以此带动和激发广大农民学习知识,选择适合自身条件的从业领域。

(四)加大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是安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途径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安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途径,必须采取各种措施,促进农村劳动力的有效转移。首先要调整产业结构,要利用高新技术发展优质农业,兴办畜牧业、林果业和水产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其次,要优化产业结构,增加农业的就业容量。构建以新技术的推广和运用为主的工厂化种植、养殖、优质高产新品种模式化栽培(种养殖)等新模式。要在推进农村结构升级的过程中,实现农村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不断协调,提高农村内部吸收就业的能力。第三,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实现农村工业化,为城市劳动力转移到农村提供了良好的接纳平台,也为城镇与农村人力资源市场自由流动搭建了桥梁。通过城镇化发展,对高人力资本的人力资源需求会逐渐增加,这就会进一步刺激或激励农村居民对人力资本进行投资,从而形成农村与城市人力资本的良性循环。第四,要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健全人才市场,搞好劳务输出。政府要通过信息网络的建设和完善,为农民流动迁移提供有效的信息引导,减少流动成本和盲目性。

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篇10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生态环境;环境污染;对策分析

[中图分类号]F30[文献标识码]B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新要求,全面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村容整洁”是展现新农村新风貌的窗口,体现了对农村生态环境质量要求不断提高。党的十以来,以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并将环境问题作为重要的民生问题,正如所说,“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生态环境关系到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我国老百姓已经熬过那个“盼温饱”、“求生存”的艰难时代,现在是“盼环保”、“求生态”。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出现了十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需要引起政府和农村地区的高度重视,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为村民提供一个良好的农业生产和生活环境。

一、我国农村生态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水污染

农村水污染问题愈演愈烈,对农业生产和村民生活带来极大不便。农村水污染主要来自三方面:生活性污染、农业生产性污染以及工业废水的乱排乱放。由于农村基础设施较差,污水不能集中处理,生活污水直接倒入河塘,导致河流污染。农村缺乏统一集中的垃圾处理场地,生活中产生的大量废弃物直接丢入河塘或者低洼地带,不仅对地表环境造成损害,淤积河道,而且有害物质下渗,使地下水受到污染。农业生产对水环境的污染也是极大的。目前,我国农村大部分地区还是粗放式的农业生产模式,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农药、化肥等化学制品,其使用不仅会割断了自然界正常的物质能量交换,破坏生态平衡,而且,残留农药和化肥会随着雨水和灌溉用水流入河流、湖泊,渗入地下,破坏水环境。除此以外,一些城市的污染企业转移到农村地区,加上乡镇企业的发展壮大,工业“三废”的排放量逐年增加,大部分工业废水未经处理就排入河道,直接污染了河流。农村水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需要引起足够重视,多方面采取措施,治理水污染。

(二)大气污染

随着农村的不断发展,农村空气质量在逐年下降,大气污染成为农村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造成农村大气污染的污染物很多,来源也是多方面的。目前,许多农村家庭仍使用含硫量较高的低质煤作燃料或用于冬季取暖,其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有毒有害气体,不仅对农村空气造成极大的损害,而且这些有害气体一旦被人体吸入,会直接损害人体健康。作物秸秆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却没有得到合理的利用,大量秸秆被焚烧,不仅造成了资源浪费,其燃烧时产生的烟尘、气体以及固体颗粒物,降低了空气环境质量,严重污染了大气。此外,城市转移的高污染企业以及乡镇企业排放大量废气,“乡镇工业废气和工业粉尘排放量均占我国工业排放总量的近一半。”农村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我国雾霾天气频发也与农村空气污染有直接关系。

(三)土壤污染

当前,我国农村地区土壤污染形势严峻,已严重影响到农业的正常生产。土壤重金属污染严重,有害元素含量超标,“受镉、砷、铬、铅等重金属污染的耕地面积近2000万hm2,约占总耕地面积的1/5,”这会使粮食、果蔬等重金属含量过高,食用后会严重损坏人体机能,给人体健康带来极大隐患。除此以外,为提高农作物产量,大量地膜应用于农业生产。由于对残留地膜处理不当,而且大部分地膜都难以降解,常年累月堆积,使土壤中地膜越来越多,造成土壤质量下降,对土壤造成严重的损坏。农膜会阻碍土壤中水分的正常流动,影响作物根系的串通和对水分、养分的吸收,阻碍植物根系的正常呼吸,进而逐渐降低农作物的产量。土壤污染已经严重影响了人类赖以生存的食品安全,制约了我国农业的正常生产。

二、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

(一)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模式

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生产力发展水平相对落后,为了追求经济发展速度,提高农产品产量,满足市场需求,大部分采用见效快、成本高的粗放式经济增长模式。在农业生产方面,我国长期以来都以提高粮食产量为目标,农药、化肥、地膜的大量使用,严重污染了农村的土地、水、空气等,给农村生态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农村的工业生产模式也给生态造成严重的破坏。我国自古以来就有“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传统,而大部分地区为追求经济效益,毫无节制地乱砍乱采,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不仅对当代人的生存发展造成威胁,还断送了子孙后代的生存发展道路。此外,乡镇企业的发展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然而,大多乡镇企业设备陈旧、技术落后,生产效率低下,而且耗能高,资源利用率低,对环境污染十分严重。例如一些小造纸厂、化工厂、冶炼厂等,只看经济效益而不顾生态效益,很少配有污水处理设备和废气净化装置,直接将废水、废气排出,对河流、大气造成污染。农村粗放式的工农业生产,是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的重要原因,因此,需要加快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二)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

随着城市居民对高质量生活的追求,城市的环境保护更受重视。为改善环境质量,一些城市目光盯在了农村,把城市污染源、污染物转嫁,具体表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城市中一些高能耗、高污染的企业迁移到远离城市的郊区或者农村地区,这些企业产生的废水、废气、废渣直接污染了农村的生态环境。二是一些城市将生活垃圾、建筑垃圾以及工业废渣等直接运往农村地区,把农村作为“垃圾处理厂”,占用了农村耕地,污染了土地,进而影响农业生产。城市污染向农村的转移,不仅破坏了农村的生态环境,阻碍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顺利发展,而且随着物质循环的进行,“农村各种污染最终还会通过水、大气污染和食品污染等渠道影响到城市,从而威胁全局的环境质量。”207因此,要极力制止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的现象,从污染源头治理环境问题。

(三)对农村生态环境监管不力

随着我国生态问题的加重,越来越引起了政府各级部门的高度重视,但是,我国的环境保护部门主要对大中城市的环境以及重大污染企业进行重点监管,而对小城镇和农村的环保工作关注不够。我国最基层的环保机构是县一级的,乡镇一级还没有设置环保职能部门,县级环保部门对农村生态环境监管不力,存在缺位现象。而我国农村地区地域广阔,人口分散,污染物来源、污染范围及污染程度都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这给环保部门的监管和治理带来很大的不便与困难。而且,农村基层组织对于村里污染现象缺乏管理,没有实质的处置权利。因此,环保职能部门的缺位和农村基层组织对环境污染现象的不作为行为,使农村的污染行为变得更加的肆无忌惮。加之广大农民环保意识和环保观念较差,对村里、城镇中的污染现象以及环保职能部门的监管也是置之不理的态度。这些造成了农村环境污染加重。农村的生态环境问题需要引起村民和相关职能部门的足够重视,需要共同努力才能打造“村容整洁”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三、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对策

(一)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

农村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模式对空气、水、土地带来了严重的破坏,如果农村继续沿袭这种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模式,只会使生态付出更大的代价,人类会受到更多的惩罚。因此,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势在必行。在农业发展方面,要加大对农业生产的科技投入,科学合理高效的进行农业生产,走新型农业化道路;要善于利用地方特有的资源,发展特色农业、绿色农业和生态农业,形成自己独特的竞争优势;减少化肥、农药、地膜的使用量,尽可能使用有机肥,严格控制剧毒农药的应用,加强可降解地膜的研发,并加强对地膜的回收;要增强农民的环保意识,不再为追求农作物高产而去做破坏环境的事情。在工业发展方面,要靠加大科技与资金的投入,引进新型设备,减少资源消耗,提高资源利用率;要做好工业废弃物的处理工作,污水净化、废气清洁之后再排放;发展循环经济,大力引进循环工艺,实现资源最大程度的循环利用。

(二)严格控制农村外源污染

生态环境问题是一个全局性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的考虑与解决要从全局利益出发,而不是单方面考虑城市地区利益。针对城市地区污染重、耗能大的企业向农村转移的现象,各级政府要“严格建设项目审批,严格环保准入条件,严禁城市高能耗、高污染企业向农村转移,在城市禁止、淘汰的产业或项目以及落后的生产工艺和生产设施,也禁止在农村建设。”13773这个问题需要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农村要坚决抵制城市污染向农村地区的转移,坚决杜绝做城市的“垃圾处理厂”,保护农村环境,守护自身以及子孙后代生存发展的美好家园。要积极提高农民的环境保护观念和意识,要严格规范自己的行为,以自身实际行动保护环境。城市的发展进步不能代表全国的发展,城市环境的改善也不能表示全国环境质量的提升。只有城市和农村共同改善生态环境,才能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三)加强对农村生态环境监管

我国大力提倡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大力实施科学发展观,推进可持续发展。党的十以来,提出了“绿色发展理念”,绿色发展旨在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在生态环境问题上,需要切实加强对生态环境的监管,充分发挥环境保护机构和农村基层组织的积极性,切实把环境保护工作落到实处。各级环保机构要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将环境保护工作提上议事日程,对乡镇企业“三废”的排放严格把控,不达标者严格取缔。控制好农业生产中化肥、农药、地膜的使用量。农村基层领导要充分发挥带头作用,积极作为,改善农村公共环境卫生,充分发挥广大村民的作用,鼓励揭发和检举各种破坏环境的行为,带动全村保护环境的良好风气和氛围。在政府部门和基层群众的共同努力下,不断推动农村可持续发展,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4-06

[2]陈群元,宋玉祥.我国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探析[J].生态环境,20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