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现代农业行业现状十篇现代农业行业现状十篇

现代农业行业现状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3:23:32

现代农业行业现状篇1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择业行为;郑州市

随着我国城镇化、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新生代农民工已经成为我国流动群体的主流,相关问题也不断凸显,尤其择业问题备受关注。对新生代农民工择业行为现状的研究,为相关机构采取针对性的对策和措施解决新生代农民工择业问题提供依据。本研究以郑州市新生代农民工为调研样本,结合相关国内外学者已有研究成果,将新生代农民工界定为年龄在18-30岁之间的,户籍在农村却在城市务工的,对土地相对不熟悉的,具有“三高一低”(受教育程度高、物质及精神享受要求高、职业期望高,工作耐受力低)特征的,渴望城市却又缺少归属感的一代群体。新生代农民工在择业过程中有观念主导的、外在表现的活动,主要界定为择业动机、择业渠道、择业领域和择业期望四个方面。基于各方面因素限制和考虑,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300份,收回问卷237份,有效问卷208份,有效问卷回收率达到69.33%。

1择业动机

新生代农民工择业动机的调查结果:以赚钱为目的择业的新生代农民工有101人,占比48.6%;以自己喜欢这份工作为目的择业的新生代农民工有15人,占比7.2%;以有专业技能、希望施展才华为目的择业的新生代农民工有22人,占比10.6%;以开阔视野、积累经验和锻炼自己为目的择业的新生代农民工有70人,占比33.7%。可以看出,新生代农民工择业动机还主要是为了赚钱,但是根据相关数据收集分析发现,新生代农民工以自己喜欢这份工作为目的和以有专业技能、希望施展才华为目的择业的趋势明显,可能因为新生代农民工更加追求生活和自我发展。

2择业渠道

新生代农民工择业渠道的调查结果:新生代农民工择业主要依赖亲友和熟人介绍的有83人,占比39.9%;通过媒体广告择业的新生代农民工有14人,占比6.7%;通过公司、店铺招聘启事择业的新生代农民工有25人,占比12%;通过政府安排的途径择业的新生代农民工有3人,占比1.4%;通过中介的作用择业的新生代农民工有41人,占比19.7%;还有一部分新生代农民工是自己随意择业的,有37人,占比17.8%;有5人通过其他渠道择业的新生代农民工,占比2.4%。

3择业领域

新生代农民工择业领域的调查结果:有92个新生代农民工工作于制造业,占比44.2%;有19人从事工作于建筑业,占比9.1%;有21人就业于交通运输和仓储业,占比10.1%;有16人就业于批发和零售业,占比7.7%;有19人就业于餐饮和住宿服务业,占比9.1%;有24人就业于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占比11.5%;有17人就业于其他行业,占比8.3%。将新生代农民工择业领域与上一代农民工择业领域[23]进行比较,如图3-7所示。相关数据显示,上一代农民工从事于制造业的比例为31.5%,从事于建筑业的比例为27.8%,那么新生代农民工就业于建筑业的比例远远低于上一代农民工,而制造业的就业比例提高。从数据对比可以看出,新生代农民工不再像上一代农民工比较重视收入,而是更重视以后的发展机会和长远前途,择业更倾向于一些体面的、有发展前景的工作。

4择业期望

新生代农民工择业期望的调查从未来准备从事何种行业、工资预期和工作压力预期三个方面进行调查分析。

从对未来准备从事行业来看,新生代农民工比较趋向于制造业和服务业。有96人未来准备从事制造业,占比46.2%;有21人未来准备从事建筑业,占比10.1%;有77人准备从事服务业,占比37%;有14人准备从事农业,占比6.7%。可见,新生代农民工愿意以后从事农业的比例非常低。

从对工资的预期来看,新生代农民工对工资的预期多集中在2000-4000元。对未来工资预期在1200元以下的新生代农民工仅有7人,占比3.4%;对未来工资预期在1200-2000元的新生代农民工有39人,占比18.8%;对未来工资预期在2000-3000元的新生代农民工有56人,占比26.9%;对未来工资预期在3000-4000元的新生代农民工有69人,占比33.2%;有37人对自己未来工资预期在4000元以上,占比17.8%。结合访谈资料和搜集上一代农民工资料认为,新生代农民工对工资的预期与上一代农民工对工资的预期差异不大,3000-4000元比例最大。

从对未来工作压力的期望来看,新生代农民工趋向于选择一些有些压力和压力一般。调查中有29个新生代农民工表示期望未来工作毫无压力,占比13.9%;有84个新生代农民工表示期望未来工作有点压力,占比40.4%;有61个新生代农民工表示期望未来工作压力一般,占比29.3%;有23个新生代农民工期望未来工作压力大些,占比11.1%;还有11个新生代农民工期望未来工作压力非常大,占比5.3%。说明新生代农民工虽然是一代抗压能力比较弱的年轻人,但是它们却对自己有着较高要求、目光比较长远,愿意努力提升自己、改变生活,因此它们愿意承受一定的工作压力,以求进步和提升。

5结论

通过对郑州市新生代农民工择业行为现状调查发现其择业动机还主要是赚钱,以开阔视野、积累经验和锻炼自己为目的的也占较大比重;大多数新生代农民工找工作还主要依赖亲友和熟人的介绍;新生代农民工越来越重视长远前途和发展机会,就业主要集中在制造业;新生代农民工未来更倾向就业于制造业和服务业,希望未来从事农业的比例很小;新生代农民工与工资的预期与上一代农民工差别不大,主要集中在每月3000-4000元,并且希望自己未来的工作有些压力,而不是完全没有压力。新生代农民工的择业现状不同于上一代农民工,需要相关机构采取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引导新生代农民工理性择业。

参考文献

[1]黄丽云.新生代农民工研究综述[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36-39

现代农业行业现状篇2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剩余劳动力;转移;对策

自我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业生产力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高。而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伴随而来的是农业发展过程中的一系列的矛盾问题,如规模较小的农业户与农业现代化的冲突,农业户的收入越来越低的问题,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问题等,这严重阻碍了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完善,这就需要一种新的方式途径来改善这种状况,而应时而生的是推行农业产业化发展。

农业产业化发展主要是以市场为方向标,结合农业的基本政策家庭承包式经营,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将其改造成一体化的农业产业链,使之形成系统化的相互联系促进的一种新型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其主要作用是:通过龙头企业能够带动和连接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环节,而形成一种具有一定经营能力和实力的农业产业系统;其经营方式能够适应现代化的市场;能达到经营目的,能有效地获取利润,改善农业的市场发展机制和循环系统,进而促进农业现代化、社会化。

一、农业产业化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作用

农业产业化的普及推广,能有效改善农业的发展状况,改变农村的生产关系,具体来讲就是能够改善现在的农村的剩余劳动力的不良状况,提高农业经济对市场经济的适应能力,能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一)农业产业化是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基石

就我国的国情来看,农业始终是我国经济的基础,农业的发展状况是制约我国经济的重要因素。而农业的产业化发展能改善农业生产力的状况,进而促进其经济状况的变化。我们知道,农业产品基本上为整体个社会提供物质基础的,其大部分是食物,这就为非农业人员提供必要的食物,这也就是社会分工的结果。然而随着农业的快速发展,就必然会引发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而一体化经营的农业产业化,不仅能促进农业的发展,还能对农业人力物资进行有效的调配,这也就为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二)农业产业化能更有效的推动农村劳动力实行内部转移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目的是以最低的成本获取最大收益的经营模式,这就需要通过人才进行合理的优化布局农业产业结构才能实现。就目前而言,我国农业还是处于经济效益较为低下的产业,而要优化产业结构所需要的资金、人力、物力都是陷于被动的,这是农业发展的主要限制点。而农业产业化就能实现这种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带动农业朝现代化、规模化发展,进而提高农业的技术水平和专业水平,引导加快农村的信息化程度、提高文化水平、拓展农业市场、建立和发展第三产业,再有效地实现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三)农业产业化能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更多的岗位

就我国现阶段的农业发展状况而言,农业劳动力与所占地严重不平衡,效益相当低下。据调查研究表明,如果我国每个农业劳动力平均可以耕20亩地,且人数如果限制在只有一亿的话,那么我国的农业发展水平已接近现代化,而问题在于我国的农业劳动力已经超过了3.5亿,这就严重造成了农业劳动力过剩,再加上我国的城市化进程较为缓慢,其接纳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能力有限,如此一来唯有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才是正常道路,这就需要农业产业化的快速发展,这样才能不断地扩大农业的经营规模、优化布局农业产为结构、开拓农业生产时序效益,进一步的完善生产经营消费等环节,也就带动着相关产业的发展,进而又反过来促进农业的生产能力的壮大和生产领域的扩大,这就必然可以转移一部分剩余劳动力来为产业服务,从而可以从根本上来实现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二、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战略性对策

现代农业行业现状篇3

关键词:吉林农业;农业信息化;趋势;农村经济

中图分类号:S-01文献标识码:a

通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近年来的的进展,吉林省城乡发展极不平衡的现象得到了有效的改善。而传统农业依然是吉林省农业的主要形式,随着社会的发展,从传统农业转化为现代农业已经是大势所趋。目前吉林省存在农业资源人均不足和农业资源不能有效利用的问题,存在这一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农业信息化程度低,农业资源没有达到优化配置所导致。因此提高农业信息化水平,提高单位农田产值,加速农业科科技成果应用及科技创新,是提高农业GDp贡献的必经之路。农业信息化的建设,对吉林省农村经济的发展是一项任重道远的事业。

1农业信息化的战略意义

1.1农业信息化建设是农业现代化的趋势

人类农业发展经历了3个阶段,即古代农业、传统农业、现代农业。而每一次的巨大发展都伴随着生产资料的进步。在20世纪70、80年代,农业现代化概括为“农业四化”,即农业机械化、水利化、化学化和电气化。80、90年代则进步为现代化的农业设施、现代化的农业科技、现代化的农业管理。而如今在21世纪,包括生产水平、农村经济水平、农业物资投入、农民收入和消费水平、农业科技与教育、农村环境等都成为了农业发展的研究方向。无论农业发展如何进步,这其中必定伴随着科技创新成果的引用,创新型生产工具和生产方式的引入,才能提高农业生产力,才能实现农业现代化。

进入21世纪信息技术随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光纤和卫星通信技术的普及而被广泛运用于各行各业。这一全新的生产力,不仅对农业现代化有着跨时代的意义,更对国民经济的进步有着重大的影响。可以说没有农业信息化,就没有农业现代化。农业信息化就是通过资源、信息、技术的整合投入,使农业基础设施现代化,操作自动化,经营管理网络化。农业信息化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一环,也是伴随信息技术进步而产生的更加先进的生产方式。

1.2农业信息化是应对激烈国际竞争和食品安全问题的需要

1.2.1对于目前知识经济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的现状,各国纷纷将科技实力的竞争当做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

我国建国以来也秉承着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国策。而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成为各国现代化最为关键之一。农业的发展随着科技革命正向着信息化转化。在这场农业科技制高点的争夺战中,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国家,都在进行农业科技体制的和运行机制的建设,都在加大农业科研的投入,加大农业科技创新的力度。

1.2.2wto贸易规则下的国际竞争更加爱激烈,使各国国内市场国际化,这其中也包括农业国际化

在农业国际化的趋势下,各国对科技含量高和附加值高的农产品需求越来越高,对农产品食品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要求我国的农业现代化水平必须有大的提高,这对与我国农业信息化的发展既是挑战,又是机遇。

1.2.3食品安全问题也呈现出国际化的态势

转基因技术作为未来人类科技进步的一个方向,目前还处于初级阶段。而农业对转基因技术的应用是目前最为广泛的行业。对于转基因农产品的安全性和危害的研究还需要时间。我国的转基因技术研究也处于起步阶段,对于部分国际进口转基因农产品的话语权和引进机制,都需要逐步掌握和完善。目前我国科技领域和民间学者对于转基因玉米、黄豆、种子的争议从未停止,真正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就在于农业现代化,就在于信息的对等。而农业信息化就是要让我们再农业科技领域有话语权,让我们在食品安全领域有着科技的后盾。

1.3农业信息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要求吉林省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为“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为吉林省农村经济发展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应该清楚的认识到,建设现代农业离不开农业科技创新,离不开农业信息化的建设。只有加快吉林省农业信息化的步伐,才能实现吉林省农业现代化,才能提高吉林省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才能保证吉林省农村经济的稳定和可持续的发展。

1.4农业信息化是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和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

1.4.1在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几大农业领域里

农业信息化的空间还很大,妥善利用信息技术提对高农业生产管理水平、提高资源利用率、增进产业附加值和增强市场竞争力上有着巨大的空间。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开发的200多个农业专家系统,使得全国有800多个县700多万农户收益。该系统仅在北京示范区,就使肥水资源利用率提高8%~10%,单产提高8%~10%,生产成本降低5%~7%,其中新科技应用对生产的贡献率就达到60%左右。因为信息化不仅简化了流通环节和交易费用,还对市场的风险有了一定可控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1.4.2“三农”问题的关键是农民增收

近几年农民增收难度越来越大,增长点少。对于市场信息掌握度的提高是值得关注的问题。农业信息化的发展对农民生产经营有着科学有效地导向作用。农业信息化保证了农业信息的畅通,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了产业附加值,农民直观面对市场,最终从多角度实现增收。

2吉林省农业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吉林省虽然作为传统的农业大省,农业占GDp比重很大,但是与南方及部分国家相比,农业信息化水平有明显不足。农民缺乏市场信息的引导,从而使生产经营有一定盲目性,甚至会出现今年某一种农作与赚钱,明年都种植该作物的盲目种植现象。这种从而降低了农民面对市场风险的能力。对于投入产出比没有一个科学可行的参考。具体吉林省农业信息化现状如下:

2.1农业信息化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

前期进行的农业信息的投入与学习,使农民科学意识得到了显著的提高,提高了农民的收入。农民看到了短期收入存在满足于现状,不再接受前景更长远的农业技术。主观上不把精力放在现有的信息化成果上。同时因为农民整体科学素质偏低,导致了上有政策才接受新的科技成果,自己不主动利用信息化资源和新的科学技术的现象。个别农民过分依赖自己多年的经验和传统生产方式,对科技培训人员存在抵触等心理。

2.2农业信息化的经费投入不足

科研经费投入不足。吉林省对农业信息化的投入满足不了农业及农村经济发展对科技的需求。农业服务系统经费不足,现有的信息化资源并没有从高层面和广度上推广。部分信息化体系建设没有后期跟进资金,无法保证项目的完整有效实施。经费的不足导致农业信息化工作人员掌握的科技教育资源不足,水平得不到提升。

2.3农业信息化人才不足

省会长春市每个乡镇拥有高级职称的高级农业人才平均不到1人。农业专业人才流失严重。农业信息化实用人才更少,无法实现针对农民农业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生产力水平低。农村专业人才及农民收到的培训频率和质量低。

2.4信息体系基础设施薄弱

服务网络的建设不全面。农业信息资源没有有效的让农民掌握。

2.5各个乡镇的信息化工作单位服务意识不足

没有有效的利用现有的信息化资源及网络。

2.6信息传播手段不足

没有利用好现有的网络资源和信息终端。农村针对农民的信息化相关会议少,广播少。没有有效利用宽带网和手机资源,并且没有利用智能机广泛普及的趋势利用好智能手机。

2.7对农村信息化应用系统开发不足

的运营机制缺失,相关研究机构和学术成果不足。可参考的成功案例少。

3国外农业信息化现状

从部分国家的农业现代化现状可以看出,其在农业信息获取和处理、农业系统模拟、农业生产管理、农业专家系统、农业计算机网络、农业决策支持系统、农业信息实时处理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吉林省可以以其成功经验为参考,研究适合吉林省的区域信息化推广方案。

3.1美国现代农业发展现状

美国坐拥全世界最多的服务器,是目前全球电子信息产业第一大国。在其强大的信息技术和市场经济背景下,农业信息化水平目前处在世界第一位。美国从农业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农业信息网络建设、农业信息技术应用等方面发展入手。建成了国家农业统计局、经济研究局、世界农业展望委员会、农业市场服务局、外国农业局为主的强大政府信息机构。上至国家下至地区,建成了一个规模完整和有效运行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由此使美国走在了农业现代化的最前方。

3.2荷兰现代农业发展现状

荷兰的农产品出口国位居全球第二,仅次于美国。油菜、土豆、小麦的单产量居世界前三。在传统农业优势的基础上,荷兰充分利用农业信息化趋势。荷兰开发的农产品生产、加工、储运“全程安全链”技术系统,成为了现代农业信息化应用的成功典范,提升了农业竞争力。荷兰农业信息化同教育系统结合,有效地实现了农业技术的研究与推广。提高了农业科技成果转换率,并为农业输送了大量掌握农业科技的高素质人才。

3.3以色列现代农业发展现状

以色列是资源高效集约化应用的典范。以色列地域资源匮乏的先天劣势下,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及科技投入。实现了农业资源的优化配置。通过对农业科技基础教育的大力投入,使农业推广人才掌握了新技术研发的能力,同时又将这类人才资源运用在农业信息化建设当中,培养出了一大批即懂技术又懂推广的现代化农业精英。

4对吉林省信息化建设的建议

4.1完善农业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模式

现有模式有政府导向模式、民间经营模式、联合经营模式、集约经营模式。其中联合经营模式可以再校企、临省、国外院校研究机构、农业优势国家项目合作上制定可行性方案。

4.2充分利用12个现有的农业数据和应用系统

投入资金扩大信息化规模。依托国家信息化政策和工程项目,利用数据通信网络,加大农业信息化进程。开发现有乡镇信息服务站,投入计算机、人才、网络平台。形成农业信息网在农村一线实现信息资源的实际利用。

4.3官方的农业信息平台要更加专业化,农业技术要更加全面,考虑建立在线专家咨询服务系统、在线专家预约系统信息平台内容更新要紧紧跟住国内各省农业科技信息推广进展,设立国外农业信息窗口。在信息平台功能以对农民服务为主的同时,把平台建设成专家交流平台,农业项目招标平台。将平台运营市场化。农业信息平台制作手机app服务系统,实时更新最新农业科技及成果项目等,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做到服务到每一位农民。

4.4提高吉林省现有农业信息人才的综合素质,开展农业科技专家咨询及培训同时培养新鲜血液,增加农业信息从业人员数量。以满足农业信息化的要求。为农业信息化人才投入教育资源,包括计算机应用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信息化技术培训等。并提供农业信息化实践机会。培养大批熟练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农业人才,为吉林省农业信息化的长远发展做准备。

4.5政策和资金上鼓励民间咨询机构、科技类企业开发自己的信息化服务系统,制定自己的信息化推广方案从而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利用率。通过将农业信息化建设灵活的交给市场经济,依托吉林省现有农业优势,将吸引省外甚至国外优质的农业资源投入到吉林省。

4.6建立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系统

农业科技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科学制定针对吉林省实际情况的农业科技创新评价系统,将为吉林省农业现代化建设提供全面且科学的大数据支持。依托吉林统计局的数据库,以吉林农业领域统计年鉴、农业经济发展目标数据等数据。建立一个科学可行的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系统。可以为吉林省今后农业现代化提供可持续的动力。该系统对提高农业科技创新水平、促进农村经济增长、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价值的贡献有着巨大潜力。该系统应具备分析功能、评价功能、监测功能、进化路线分析功能、市场分析功能等主要功能。该系统的建立应该遵循如下原则:

4.6.1系统性原则

现代化农业建设是一个多维度多层级的复杂系统。从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到开发研究再到科技成果转换,是一个复杂而又庞大的系统。所以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系统必须从系统上层设计的高度,建立完整的体系框架。其功能要全面,要能系统客观的反应吉林省各项农业指标,从而为吉林省下一步农业现代化规划提供有价值的数据。

4.6.2科学性原则

该系统要在科学的基础上考虑指标元素及指标结构的合理性。要从尽可能最多的指标反应我省农业现状。要有绝对性与相对性指标、总量指标与均量指标、动态指标与静态指标。每一个层级要全面,不能丢层,每一层要有对比要有独立的指标。

4.6.3对比原则

吉林省独立的科技创新评价系统要与国内同系统有相同的指标含义,统计口径和标准保持一致,从而保证指标的可比性。通过横向纵向的综合对比,通过对数据的标准化处理,使得该系统成为对本省有益,对国家有益的系统。

4.6.4可行性原则

指标选取要具有综合性指标的特点,保证数据的可操作性和可靠性。有效利用现有同级系统和数据的同时,补充科技和农业进步的新兴指标。把各项指标量化为可操作的定量数据。其评价结果必须具备科学性和可信度。

5总结

本文先阐述了农业信息化的战略意义,再对吉林省农业信息化进行了概述,参考了国外农业信息化的案例,最后提出了几点促进吉林省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建议。旨在为吉林省农业信息化建设提供可行的研究方案。

参考文献

[1]刘金爱.农业信息化与现代农业发展[J].生产力研究,2009(24).

[2]李靓.吉林省农业信息化与农业发展实证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1(24).

[3]李波.长春市农业科技创新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m].2013.

[4]易信.说说美国农业信息化[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1(24).

现代农业行业现状篇4

[关键词]农业机械;发展现状;前景

随着经济的发展,出现了农村村民大规模进城打工而弃耕农田的现象。因此,要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清楚认识农业生产不再是过去的传统生产模式,利用现代化农业机械设备已成为一种潮流。

1农业机械发展现状

1.1我国农业机械设备使用现状

随着家庭联产经营制度的提出,调动了农民的劳动动力。因此,农业机械吸引着广大农民的眼球,因为现代化农业机械有着高效、便利等特点。例如,南方的水稻种植,其地理位置优越,地势比较平缓,因此可以采用现代化机械操作,大大节省人力、财力;而在北方,比如陕北地区,其地势多为丘陵和山坡,无法大规模实施农业机械操作,这样就降低了农业生产效率。

1.2我国农业机械设备质量现状

随着农业机械化时代的到来,各地的农业机械经销商也如雨后春笋般日益增多。但是,许多农业机械经销商没有生产经营许可证,安全保护措施不规范,没有规范的防护设备[1]。同时,经销商为了争夺市场,常常以次充好,制作工艺粗糙,质量无法保证,导致农业机械的质量差,在使用过程中没有安全性可言。

1.3农业机械设备服务系统不完善

按照国家的农业机械设备三包规定,出售正规的农业机械时必须有退货、维修等售后服务,而现在市场中出售的农业机械大多没有售后服务点。同时,大多农业机械设备说明书中的规格和使用注意事项、厂家地址等项目注释模糊,这样使农民的权益无法得到保障。所以,农业机械服务机构的不完善给农业机械使用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2农业机械发展前景

2.1智能电子传感技术的应用

现代化农业机械设备遍地开花,智能电子传感技术应用就是一个典例,飞机打农药则利用了传感技术,自行感应出农作物所处的位置,对其作出感应,精确其位置,根据种植面积,喷撒适量农药,促进庄稼正常生长[2]。这一系列便利的措施在过去是无法普及到的,所以农业生产中采用现代化的传感技术就显得尤为重要。

2.2农用机器人的普及

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将会出现传感和机电一体化的农业机器人。智能化农用机器人采用现代计算机技术,比如采用计算机技术中的编程,对于农作物常见的疾病及发病特征做出一套完整的程序植入机器人内部,机器人可以根据观察和感应到的农作物状态,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3]。虽然现阶段农用机器人研究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但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农用机器人必然会成为农业发展的中坚力量。

2.3先进的4C及仿真技术的应用

农业机械的使用不但体现在大型种植设备上,现在已经全面渗透在精密的仿真等领域。例如培育新植株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利用高端的仿真技术,可以模拟出植物所需要的生长环境,大大缩短培育时间,节约人力和财力。因此,现代化的仿真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也是不容忽视的。

3结语

该文通过对农业机械的发展现状及发展前景进行分析,发现现阶段我国的农业机械仍然存在着服务系统不完善等问题,需要对此进行改正。而农业机械的发展前景极为广阔,科技的迅速发展,智能化和自动化已成为农业机械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只有在政府、农机生产部门、农民三方齐心协力下,农业机械才能够促进农业生产稳态发展,在农业生产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金衡模,高焕文,王晓燕.农业机械自动化的现状与推进模式[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0(2):44-49.

[2]党革荣,耿端阳.农机发展出路在于智能化和自动化[J].中国农机化学报,2003(5):5-6.

现代农业行业现状篇5

关键词:农业现代化;测评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685(2012)02-0069-06

一个国家或地区农业现代化的实现模式,必须以其农业现代化所处阶段和发展水平的正确判断为逻辑起点。构建农业现代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全面评价我国内地各地区农业现代化水平,明确各地区农业现代化所处阶段,发现各地区制约农业现代化的因素,对于各地区制定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目标和选择正确的农业现代化模式,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一、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的选择

本文采用多指标综合测定法,建立了农业现代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整个体系分为综合指标、主体指标、群体指标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综合指标,代表农业现代化综合水平,以农业现代化综合指数表示。第二层次是主体指标,代表农业现代化各主要方面的水平,主要指标共4项,分别是农业生产投入条件指标、农业综合产出能力指标、农村社会发展水平指标和农业资源环境条件指标。第三层次是群体指标,反映各主体指标的基本内容,共有衡量农业现代化水平的21项具体指标。(见图1)

(二)各层次指标权重的确定

综合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的优点,确定各层次指标的权重。首先,相对于综合指标,构造出主体指标的比较判别矩阵;相对于主体指标,构造出群体指标的比较判别矩阵。其次,对判别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最后,计算各主体指标和群体指标的权重。

(三)数据标准化处理

由于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原始数据的量纲不同,需要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本文采用最优状态值法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从而避免使用标准值法或六级分段赋值法由于需要事先确定标准值,可能带来的主观性和随意性,而以各个指标中的最优状态数值为标准,体现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动态变化性、相对性和发展的不平衡性,从而使结果具有良好的可比性。首先,根据统计数据计算出各地区群体指标的数值。其次,找出最优状态数值。正指标的最大值即最优状态数值,逆指标的最小值为最优状态数值。最后,假定各指标最优状态数值系数为1,算出各地区群体指标相对于最优指标的百分比系数。正指标的标准化数值为aki=aki/maxaki。其中,aki为群体指标的标准化值,aki为群体指标数值,maxaki为该群体指标的最大值。逆指标先用(100%-aki),再按以上算式处理。数据标准化后,aki全部满足0≤aki≤1,消除了量纲差异,从而得出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的标准数据排列矩阵。

(四)评价模型的构建

根据上述指标体系的设置及指标层次分析,构建农业现代化评价模型,其计算公式为Z=∑wjYj。其中,z为农业现代化综合评价指数,反映某一地区、某一阶段的农业现代化总体水平,综合指数的大小与现代化水平正相关。wj表示各主体指标的权重,Yj表示各主体指标的数值。根据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可以确定各群体指标的权重,各群体指标的原始数值经过标准处理后,可以分层加权计算主体指标的数值,最后计算得出农业现代化发展综合指数。综合评价指数采用百分制,满分为100分,农业现代化综合指标的数值介于0~100之间。

(五)农业现代化进程的阶段划分

根据农业发展的特点,可将农业现代化划分为准备阶段、起点阶段、初步实现阶段、基本实现阶段及发达阶段。其综合指标分值范围分别0~30分、30~50分、50~70分、70~90分、90分以上。

二、我国内地31个省(市、自治区)农业现代化测评的状况

本文主要以《中国统计年鉴》(1979~2010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1979~2010年)、《中国农业年鉴》(1979~2010年)、《新中国六十年统计资料汇编》及内地各省市自治区年鉴的数据作为评价的基础数据。需要指出的是,对于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测度,迫切需要十分广泛的经过检验的与现代化相关的数据,但现有的数据和经济分析在数量上存在漏缺。这不仅与现代化进程包括统计制度现代化等密切相关,而且有的数据由于种种原因并未公布,因而无法收集,即便已有的数据,各种不同版本的年鉴之间,亦存在一定的出入。鉴于此,本文根据目前公开出版的年鉴等资料收集了能够量化的指标数据,对我国内地31个省(市、自治区)农业现代化进程做出测评。鉴于农业现代化长时段测评的需要,对于部分指标缺失的原始数据,我们参照前后年份或相关地区的情况对这部分数据进行补充和修复。

(一)农业现代化综合发展指数

根据评价模型的设计,首先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然后根据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分层加权计算农业现代化综合评价指数和各主体指标指数。

1.全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处于持续上升趋势。整体看,我国自1978年以来,农业现代化水平总体上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见图2),虽然在部分年份略有波动,但没有影响上升的基本面。

由图2可以看出,1986年以前,我国整体上处于农业现代化的准备阶段,现代化因素进入农业系统较少;1987年以后,我国整体上进入农业现代化的起点阶段,现代化因素对农业有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并稳步上升,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增速明显;2009年,我国整体上步入农业现代化初步实现阶段,现代物质投入和产出水平己经较高,农业现代化进入较快的发展阶段,但农业系统内部以及农业生产、农村社会经济与环境发展尚不协调。

2.各地区农业现代化综合发展水平差距明显。由于我国东北三省都是农业大省,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按照本文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的区划,测评得出1978~2009年全国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的农业现代化综合评价指数变化状况如图3所示。

东部地区1978~1982年处于农业现代化准备阶段;1983~2004年处于农业现代化起点阶段;2005年以来步入农业现代化初步实现阶段。中部地区1978~1986年处于农业现代化准备阶段;1987~2009年处于农业现代化起点阶段,即将进入农业现代化初步实现阶段。西部地区1978~1993年处于农业现代化准备阶段;1994~2009年处于农业现代化起点阶段,距农业现代化初步实现阶段尚有差距。东北

地区1978年即已处于农业现代化起点阶段,但直至2008年才迈入农业现代化初步实现阶段。

限于篇幅,我们选取1978、1985、1993、2001和2009年各地的数据进行具体分析,以内地31个省(市、自治区)为单位看,各地农业现代化水平差距显著,北京、上海等地一直位居前列,而、贵州等地则位于末位,且农业现代化综合评价指数的绝对差距呈现拉大的趋势。如,1978年,北京和的农业现代化综合指数的绝对差距为19.65;1985年绝对差距上升为25.19;1993年绝对差距攀升为34.82;2001年,绝对差距略有下降,为32.41;2009年,绝对差距又进一步扩大为46.83。(见表1)

根据表1年份截面数据,排名比较稳定的地区有北京、天津、内蒙古、上海、安徽、江西、河南、广西、海南、重庆、贵州、云南、、甘肃、青海、宁夏等地;排名呈现上升趋势的地区有河北、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等地;排名呈现下降趋势的地区有山西、黑龙江、湖北、陕西、新疆等地;排名略有波动的地区有辽宁、吉林、湖南、四川等地。这个排名的变化显示,从自然条件、资源禀赋和发展基础出发,选择合理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模式,后发地区可以获得发展优势,反之亦然。

(二)农业现代化主体指标

1.农业生产投入指数。在农业生产投入条件方面,各地区均呈现上升的趋势,在1991年和2001年左右均出现一定的波动。东部地区远远高于其他地区,且差距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2009年,东部地区的农业生产投入指数为46.88,比中部地区的29.10高17.78,比西部地区的28.37高18.51,比东北地区的32.34高14.54。

2.农业综合产出水平指数。在农业综合产出水平方面,除东北地区在1991年左右出现一次较大波动外,各地区均呈现上升趋势。东部地区远远高于其他地区,且差距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东北地区与中部和西部地区相比,也有较明显的优势。2009年,东部地区的农业综合产出指数为60.53,比中部地区的37.62高22.91,比西部地区的33.66高26.87,比东北地区的52.72高7.81。

3.农村社会发展指数。在农村社会发展水平方面,各地区均呈现上升的趋势。东部地区增长速度较快,与其他地区的差距逐步拉大。1978年,中部地区与东部地区起点大体相当,但在1986年后,差距逐渐明显。东北地区农村社会发展水平起点较高,在2000年前仍然优于东部地区,进入新世纪后,东部地区的增速明显高于东北地区,并取得明显优势。2009年,东部地区的农村社会发展指数为71.90,比中部地区的60.42高11.47,比西部地区的54.05高17.85,比东北地区的65.02高6.87。

4.农业资源环境指数。在农业资源环境方面,各地区均在波动中缓慢上升,但总体上升趋势不太明显。东北地区相对其他区域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2009年,东北地区的农业资源环境指数为54.66,比东部地区的46.70高7.96,比中部地区的52.06高2.59,比西部地区的43.18高11.48。

(三)各地区农业现代化发展阶段

从表2看出,我国农业现代化综合指数为52.07,总体上已迈入较低水平的农业现代化初步实现阶段。根据2009年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综合指数,可以将我国内地划分为三类地区。第一类地区为北京、上海,已进入农业现代化基本实现阶段;第二类地区依次为浙江、天津、江苏、福建、山东、广东、辽宁、吉林、河北、内蒙古、黑龙江、江西,已进入农业现代化初步实现阶段;第三类地区依次为湖南、新疆、河南、四川、山西、宁夏、海南、湖北、陕西、广西、安徽、青海、重庆、云南、甘肃、贵州、,仍处于农业现代化的起点阶段。

三、结论及政策建议

(一)研究结论

本文用多指标综合测定法构建农业现代化测评体系,并对我国内地农业现代化水平进行测算,得到具有较高信度的结论。分析表明,我国整体上已进入农业现代化初步实现阶段。同时,各地区农业现代化水平具有非均衡性、整体偏低性、梯度演变性和动态性。首先,区域农业现代化水平差距较大,北京、上海等地的农业现代化水平在全国处于绝对领先地位,各地区差异较大,具体反映在各个群体指标的差异上。其次,处于农业现代化基本实现和初步实现阶段的地区,虽然增长速度较快,但农业现代化的综合指数仍然偏低,并存在明显的短板,农业现代化的整体水平依然偏低。再次,我国内地农业现代化水平较为明显地表现为西部地区――中部地区――东北地区――东部地区的梯度提高趋势。

现代农业行业现状篇6

关键词:农业机械行业;农业机械化;创新

1.我国农业机械行业现状概述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以及农村城镇化的进程进一步加快,从而使农村的内需市场呈现出不断扩大之势,尤其是我国政府出台的各项强农惠农政策,例如农机购置补贴等,使我国农业机械行业呈现出持续扩大的趋势,农业机械行业空前繁荣。据统计,2009年,我国农机工业总产值突破2200亿元,2010年总产值高达2838亿元,其中进出口总额出现了历史最高水平,为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贡献出了重要力量。农业机械行业的迅速壮大,加快了我国农业机械化的进程,为我国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例如,我国在进行主要农作物耕作以及收割中,其综合机械化水平在2010年出现了历史新高(农业机械化水平>52%),这表明我国农业生产转变了传统的人工劳作方式,机械作业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占据着主导地位。

2.我国农业机械行业存在的问题解析

当前,我国农业机械生产规模企业较多,生产产品的种类也不断增多,但由于装置技术的滞后以及核心部件的缺乏,加之信息技术以及智能化等的开发不深入,从而使我国农业机械行业的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生产产品的技术水平偏低,高端产品严重匮乏。目前,多数农机具同质化问题突出、技术水平落后,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2.1.高端产品空白,关键技术紧缺

在我国当前的农业机械行业中,多数大型复杂的农业机械装备以及高端、核心的机械装备零部件都过分依赖于进口,从而使我国农业机械行业在生产智能化产品以及精准作业的农业机械设备领域具有较多的空白点。我国农业机械行业在原始性创新以及重要前沿技术等方面还相当缺乏,工程技术与信息技术、智能化高新技术以及生物技术等缺乏有机结合,在进行机械的制造过程中,缺乏自身的核心关键技术。现代农业在进行集约化、标准化以及产业化经营过程中,需要的以信息化、自动化以及多功能高效的农业机械装备,皆通过进口方式获取。例如,我国每年对200马力以上的拖拉机进口比例超过90%。我国农机行业的这一问题,为我国的粮食生产安全埋下了巨大的隐患。

2.2.农业机械装备存在着结构性矛盾

我国农业机械行业在生产过程中,出现可农业机械设备结构不均衡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2.2.1.农业机械更新换代慢,老化严重;

2.2.2.田间作业的农业机械较少,农用运输机械较多;

2.2.3.农业机械作业配套率相对较低,配套机具紧缺;

2.2.4.农业动力机械中,缺乏大中型机械;而中小型机械较多;

2.2.5.与我国农业结构调整相适应的高性能新型机具严重缺乏,低档次机具较多。当前,我国农业机械行业生产的产品主要集中在小型拖拉机及其配套农业机具。

总之,由于我国农业机械行业的农机具生产在适用性以及门类品种方面的缺陷,使我国的农业机械产品出现了短缺与过剩并存在问题,影响着我国农业机械效益以及效率的提高以及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同时,我国农业机械行业的产品生产集中于种植业机械方面,对于经济作物种植以及农产品的加工、保鲜等方面的机械化生产还存在着空白现象。

2.3.产业集中度较低,整体运营质量不高

据统计,当前我国的农机企业有八千多家,规模农机企业也有超过两千余家,然而由于我国的农机企业产品生产的技术水平较低,作业环节单一,资源能源消耗较大,同时产品的开发周期较长,企业对农机产品的创新投入不足,加之产业的组织化、集中化程度较低等因素,导致我国规模以上的农机企业的总产值远远低于国外水平。此外,在我国政府对农机购买补贴政策的推动下,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地方产能保护的现象,使我国农业机械行业出现了恶性竞争的局面,加之高新技术产品的应用不足,造成我国农业机械行业的整体运营质量不高。

3.我国农业机械行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3.1.完善创新支持政策,建设共性科技创新平台

我国要高度重视农机行业的发展,通过税收激励机制的建立,引导与鼓励农业机械企业加大对自主创新以及农业机械装备的科研投入力度。在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同时,积极加大对农业机械新技术应用、新产品开发等的补贴,鼓励农业机械企业积极创新,完善农业机械的创新政策。同时,围绕农用收获机械以及动力机械等领域,积极建立共性科研创新平台,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为农业机械行业的重大科研项目新创新提供支持。

3.2.强化政策支持,注重对外合作与科技引进

农业机械行业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一定的公益性特征,因此,在我国农机行业的发展过程中,国家可以积极建设农业机械公益性技术研究项目,从政策层面为农业机械的核心零部件结构创新提供持续的支持。同时,对于高效利用资源型农机技术、节约型技术等方面,国家要支持与鼓励引进,并进行再创新,对于某些高端科技,可采取技术买断或合作研发的方式,加强农机行业高新技术投入。

3.3.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完善质量监督机制

我国农业技术行业受制造能力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我国农机产品的可靠性相对较低,对此,可通过农机先进制造技术改造项目设立等方式,提高农机产品的质量。同时,加大资金支持力度,积极完善相应的法规机制,建立有效的农业机械产品质量监督机制,加强其质量检查,使农机行业的整体运营质量得以提升。

总之,农业机械行业的发展面临着机遇与挑战。为促进我国粮食生产安全,推动我国现代农业以及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有必分析农业机械行业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有力措施,全面促进我国农业机械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陈金虎.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存在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D].长江大学,2012.

[2]徐倩.CaD技术在农业机械行业中的应用现状和存在问题[J].成功(教育),2013,(01):234.

[3]卢龙杰.东至县农机化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J].安徽农学通报,2013,(08):139-140.

现代农业行业现状篇7

[关键词]农业农业现代化途径

中图分类号:tn78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5-0263-01

发展现代农业不仅是农业发展的需要,而且是国民经济成长的基础,长期存在的小农生产结构必然要成为历史的陈迹,中国必须以农业现代化的实现确保新型工业化的实现,同时,中国的工业化在21世纪进入腾飞阶段之后,也已经具备了带动农业迅速走上现代化之路的强大实力和基本条件。

一、农业现代化的内涵

20世纪90年代以后,由于人们意识到生存环境恶化的威胁,更注重生物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对农业现代化内涵的理解增加了可持续发展的内容,农业现代化是用现代工业设备和现代科学技术武装农业,用现代管理方法管理农业,使农业既能满足人类不断发展的需求,又能维护生态环境,保护资源的永续利用,由传统农业转化为开放式现代农业的历史过程。

二、我国发展农业现代化的必要性

中国的“三农”问题,并不仅仅是农业经济学研究的问题,而是整个国民经济研究的问题。国家“九五”社会科学基金重点课题、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扶持与保护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的成果指出: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国家自立的基础;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根本问题。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农村经济的全面振兴,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没有农民生活的小康和富裕,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生活的小康和富裕;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这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经过长期实践、不断探索得出的科学结论,也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新型工业化是主导,农业现代化是基础,而且更准确地说,农业现代化也是新型工业化的基础。中国最早研究农业与工业化之间关系的张培刚教授曾经指出:在任何经济社会中,农业和工业之间总保持一种密切的相互依存关系,虽然在经济演进的过程中,其方式屡经变易。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近代历史看,可以说没有一个已经实现工业化的国家是建立在小农生产结构基础上的。保持小农生产结构与实现工业化尤其是实现新型工业化是相互对立的,不是走在一条路上的。从国民经济整体的角度讲,如果哪一个国家的农业基础还是停留在小农生产结构状态,其国家工业化的实现就几乎是不可能的。

三、我国发展农业现代化的途径

(一)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

农业制度创新与农业科技进步二者具有内在的联系。我国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加快科技进步,着力突破农业重大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从根本解决科技与经济脱节问题。由此看来。这更加明确了农业生产要依靠科技、农业科技要服务生产的要求,更加明确了农业科技创新的方向。若是想要在当下如此严峻的资源约束情况下,实现农业的持续稳定增长,关键问题就在于能够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加大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推广力度。在加大保护资源环境力度的基础上,走依靠农业科技进步、不断提高耕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的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应建立以国家为主体,企业、农民和社会共同参与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确保在农业科研和推广方面的经费投入以及科技成果的及时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的出现,将使农业现状发生巨大的变化,农业增长方式从粗放经营转变为集约经营。科技将在对传统农业的改造过程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提升农村劳动者的整体素质

提升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人才是事业兴衰成败的关键。当前,人才的极度缺乏是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瓶颈。由于大多数的农民都是属于文化水平相对较低,也没有接受过良好的文化教育的群体,他们以种地为生,但却对相关知识所知无几,可以说只是被生活所迫,不得已而为之。在这种情况下,农民习惯性的用自己务农的经验来解决遇到的状况,但这始终不能成为长久之计,随着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对农民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农业现代化和农民的素质可谓是互相促进的,农业现代化必须有高素质的农民这一主体来推进。唯有专业的知识才能使农业的生产率得到最大化。若没有农民自身素质的现代化,就不可能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因为农业不仅要依靠现代的工业装备及先进的科学技术,而且还要依靠先进的管理手段在农业上的应用。而这些都要由农业生产的主体――农民来实现。所以,针对农民科学文化素质普遍偏低的现状,政府相关部门必须以多种形式、多种渠道来进行大规模的培训农村劳动力,进而全面提升其整体素质,着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不断提高农民增收致富的能力,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储备人力资本。

(三)完善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制度

家庭承包经营作为中国农村土地所采取的使用制度,在经历了从否认到逐步承认再到正式确立的发展过程之后,如今已经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旺盛的生命力,是根据我国自身的特点所制定的符合我国国情、适合我国农村生产力发展状况的制度。同时,这一制度的建立也是我国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安定的根基,是我国农村政策的基石。实行的是土地集体所有,家庭承包,双层经营。但是在承包经营过程中,承包的农民在农业生产上的投资越来越大,包括种子、化肥、生产工具等等,国家除了土地之外,很少有其他投入。另外,在国家免掉了长久以来压在农民身上的农业税赋这一重担之后,使得很多集体经济组织的存在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其中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缺少足够的经费开展活动。因此,除去土地的使用权之外,国家还应加大投入资金的力度,例如在春种时节向农村拨款,各家各户根据土地的多少分发资金,这笔资金主要是用于农民购买种子、化肥之类的必须品。在此基础上,为了健全和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我国需要对关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法律文件进行修改,打破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主体限制,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登记制度。提倡农民土地使用权依法、自愿、有偿流转,积极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切实保障农民合法权益。总之,只要找到适应我国农业发展现状的方法,坚持不懈地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并把发展农业经济、实现农业现代化作为当下的首要任务,加强对于现代农业的各方面支撑,积极拓展农业功能,深化结构调整,构建和优化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大力提高农业效益,相信我国很快就可以走上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参考文献:

[1]钱津.国际金融危机对现代经济学的挑战[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现代农业行业现状篇8

关键词:气象信息;服务;农业生产;作用

在传统的农业生产过程中,农户根据生产经验和自我气象观测判断气象状况,往往由于判断失误给农业生产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所以极端的天气状况会严重制约农业的高速发展。伴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气象信息服务在农业生产中不断推广,使农民更加科学地应对自然灾害,极大减少了农业生产中自然灾害带来的经济损失,促进现代化农业生产高效进行[1]。

1我国气象信息服务现状

1.1气象信息服务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气象信息服务在现代农业生产过程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在气象监测建设工作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气象服务工作正在向信息化、多元化方向发展。气象信息服务不仅给人们生活带来了便利,而且利用现代化科学技术,对于气候和天气作出准确分析,使人们防患于未然,及时采取有效的防御措施,促进了农业生产向更好的方向发展。现阶段我国农业生产基础较为薄弱,大多数地区依旧依靠天气状况进行农业生产,天气状况的变化直接决定了农业生产的效率及质量。只有借助现代化的气象信息服务,才能够为农业高效生产提供保障,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自然灾害带来的经济损失,因为气象服务可以精确地预测自然灾害发生的时间及区域,可以为人们采取防御措施预留宝贵时间,因此气象信息服务在农业生产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2当前气象信息服务存在的不足

现阶段我国气象信息服务系统建设已经基本完成,现代化气象服务每年都创造出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但是在部分偏远地区,由于经济水平落后、人烟稀少等因素,给气象服务站的建设工作带来极大困难,这些地区仍旧采用传统的技术进行极端天气灾害的预防,由于预测结果误差过大,给该地区造成巨大经济损失[2]。总之,当前我国气象信息服务整体呈现良好局势,但是部分地区气象服务水平仍比较落后,需利用现代化科技手段进行改进,为农民提供及时准确的气象资讯,以促进农业高效生产。

2气象信息服务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2.1在农业生产中的防汛作用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洪涝灾害是制约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洪涝灾害具有毁灭性强且不容易补救等特征,因此洪涝灾害预防措施的质量直接决定了农业生产的质量。除此之外,洪涝灾害还会对人们的生命安全及农业生产工具造成威胁,所以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做好洪涝灾害防御工作尤为重要。在传统的农业生产过程中,人们往往根据生产经验及气象观测进行判断后采取洪涝灾害防御措施,由于预测失误造成巨大经济损失[3]。在现代化的发展过程中,利用现代化气象技术,气象部门可以根据采集到的气象信息作出精确判断,基于气象部门的网络系统,将农业气象信息及暴雨预警信号及时出去,为农民进行洪涝灾害防御工作预留宝贵的时间,以有效地避免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2.2在农业生产中的抗旱作用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抗旱工作和洪涝灾害防御工作有着同等重要的地位。随着经济建设的步伐加快,自然环境逐渐恶化,极端气候频繁发生,给正常农业生产造成不良影响。基于此种情况,气象监测部门根据采集的气象数据进行科学分析,对气象发展趋势进行详细分析,最大限度地降低由于极端天气造成的经济损失。夏天作为农作物生长的黄金时段,如果农作物生长水分不足会导致旱苗现象,因此在夏天做好农作物的抗旱工作极为重要。而现阶段的气象信息服务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气象安全保障,不但可以对于极端天气进行预测,同时运用雷达技术对气象的观测,以及通过人工降雨等措施使作物的旱情得到缓解等,为现代化农业生产提供了优质服务,促进现代化农业生产向更好的方向发展[4]。

2.3农业灾害知识宣传作用

在气象信息服务工作中,除了具有对极端天气的预测作用,还包括农业灾害知识宣传的作用。气象信息服务的主要工作为对气象监测的气象数据信息进行汇总,并且对这些气象信息作出科学分析,同时将这些基础的气象知识传播给广大农民,使农民了解自然灾害的基本特征,掌握自然灾害的防御措施,不断提升农民防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促进现代化农业生产高效进行[5]。

3总结

本文通过对气象信息服务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进行分析,发现在现代化的农业生产过程中,众多气象因素制约着农业的发展,因此提高气象信息服务质量对现代化农业生产有重大意义。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可以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的防御措施,对于极端的自然灾害防御工作预留宝贵的时间,为农业生产的发展提供优质服务,推动我国现代化农业经济高速发展。

参考文献:

[1]翟国芳.农业生产中气象信息服务的应用探讨[J].农业与技术,2012,32(6):130.

[2]田苹,叶泓麟.气象服务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J].吉林农业,2014(11):63.

[3]李芬.中国农村气象服务的现状、需求及其发展策略[J].农学学报,2013,3(4):62-67.

[4]张钛仁,匡晓燕,潘双迪,等.农业气象服务效益评估方法研究[J].气象与环境学报,2014(2):101-106.

现代农业行业现状篇9

关键词:农田水利建设现状发展建议

党的十六大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上指出:建设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发展现代农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农田水利建设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基础与命脉,没有安全可靠的农田水利设施,发展现代农业就没有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就没有保障,农民的生活水利也不能得到稳定的地提升。综上所述,发展农田水利设施,将有助于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有助于增加农民收入,有助于国民经济的发展。

一、关于农田水利的概述

所谓农田水利,是指以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为主要目的的水利工程建设,即通过建设与运用各种水利工程措施,改善、调节农田水利分布状况和地区水利条件,提升抵御天灾的能力。从而促使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有助于农作物的生产与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农田水利的基本内容包括:灌溉、排水、塘坝水库及圩垸建设、中小型河道整治、农田水土保持、低产田水利土壤改良、农牧供水、土地整治。

二、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的意义

(一)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有利于社会的稳定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命脉,是国家稳定的重要支撑力量。发展农田水利建设,将有助于促进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提高农业发展水平,提高粮食的产量与质量;有助于开拓农村市场,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提升农民的生产生活水平,促进社会的稳定。

(二)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有助于提高农业的抗灾能力

当前,困扰我国农业发展的一大难题是水资源的匮乏,有些地区还出现了饮水困难的现象,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社会的稳定与安宁。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将有助于提升干旱缺水地区的抗灾能力,减少因灾造成的经济损失与人员伤亡。

(三)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有助于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农业发展的进程与水平,提升了农业抵御灾害的水平,降低了农业生产的成本,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益,有助于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我国农田水利建设的发展现状

(一)农田水利设施不配套、老化现象严重

我国现存的水利设施大多是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建设的,水利设施的质量标准较低。其中,水利设施的排灌标准相对于当前的标准来说是较低的,而且水利设施的功能逐渐地衰减,抗旱排涝的水平逐渐降低。

(二)国家对农田水利建设的投入不足

建国后一段时期内,我国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大多以农民自身的投入为主,国家投入的资金相对较少。同时,随着国家“三农”政策的调整,农民自身对农田水利设施的投资减少,地方政府的财政资金有限,对农田水利的投资不足,使得农田水利建设发展速度缓慢,不利于现代农业的发展。

(三)政府相关部门对农田水利的管理不到位

因为政府对农田水利建设的投入不足,使得农田水利建设的管理跟不上进度。有些农田水利设施在建好之后,由于缺乏资金,在一定程度上疏于管理。还有些农田水利设施在建设的过程中缺乏有效地监督,建设质量较低,在投入运营之后又缺乏有效地监督管理,导致很多水利设施丧失了抗旱排涝的功能,使得农业自然灾害频频发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现代农业的发展与农民生产生活水平的提高。

四、关于我国农田水利建设的发展建议的探讨

(一)建立健全水利建设相关的法律法规,强化执法的力度

国家颁布实施《环境保护法》、《水法》,为各省市、自治区制定符合本地区水资源保护与农田水利建设规范提供了科学的法律依据,对原有水利工程的管理职责,产权归属问题进行深入讨论并做出明确的规定。建立并完善监督考核机制与奖惩制度,强化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以法律的强制性与执法的权威性约束各地在建设农田水利设施时的违规行为。

(二)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的宣传,督促全民兴办农田水利

国家与政府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宣传兴办农田水利对农业发展的重大意义,对提升农民生产生活水平的重要性,使得广大农民群众意识到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的紧迫性与重要性。提高全民兴办农田水利设施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与建立相应的监督部门,保障全民投资资金使用的科学、合理、公平、公开。

(三)全力普及节水灌溉技术,将节水工程建设与农田水利建设有力结合

在构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过程中,要全力普及节水灌溉技术,充分发挥节水灌溉技术使用方便、节水、投资少的优势,在农田与果园中大力推广,提升灌溉的质量与效果,提高粮食的产量与质量。在农田水利建设中,要充分搞好河道与渠道的浆砌防治工程,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四)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的人才队伍建设与农田水利建设技术的研究工作

一支技术高、素质高的农田水利建设队伍是搞好农田水利建设和技术研究的关键措施。因此,要加强对水利工程建设人员的培训工作,努力提升他们的专业知识水平与技能,提高他们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让水利工作人员掌握丰富的水利建设新知识、新信息、新技术,提升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水平。

另外,要加强对农田水利科学技术的研究,根据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建立健全适合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特点的农田水利技术系统,使得农田水利技术与专业技术人员能够更好地合作,为现代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服务。

结语:

农业作为“三农问题”中的重中之重,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占据重要的位置。当前农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表现出水资源不足与农业基础相对薄弱的特征是约束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是发展农村经济与现代农业的必经之路,它有助于完善我国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不足,有助于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有助于提升农业粮食的产量与质量,保障粮食安全与社会稳定,有助于提升农民生产生活的水平,有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构建。

参考文献:

[1]张仕三.浅谈农田水利建设的现状与对策[J].科技信息,2008(4)

[2]薛夕亮.农田水利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08(12)

现代农业行业现状篇10

【关键词】重庆农业信息化意识现状

【中图分类号】C915【文献标识码】a

2014年6月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印发《信息进村入户试点工作指南》的通知,2015年3月总理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中制定了“互联网+”行动计划。农业是我国最传统的基础产业,亟需用数字技术提升农业的生产效率,此外农业信息的互联网化可与需求市场直接对接,互联网时代的新农民可利用互联网获取先进的技术信息,可通过大数据掌握最新的农产品价格走势,从而决定农业生产重点,同时,农业电商可推动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互联网交易平台减少了农产品买卖中间环节,增加农民收益,可见“互联网+农业”潜力巨大。然而,我国庞大的农村人口,其农业信息化意识如何?如何提高农民的信息化意识是实现“互联网+农业”十分关键的问题,本文采取问卷调查的方法,对重庆市发展新区中的铜梁、潼南、永川、璧山四个地区的部分农村居民进行实地问卷调查,试图了解村民的农业信息化意识以及村委通过网络宣传农业信息的状况,以此针对现状问题提出对策,提高农民农业信息化意识,此研究对农业现代化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从已有的研究成果看,关于农业信息化的研究较多,但主要集中在农业信息化建设状况和发展状况,主要从硬件设施的角度研究农业信息化。近几年关于农村信息化服务的文章主要有龙海对贵州省农村信息化服务现状进行实证分析并提出发展对策,赵意焕对我国农村现代信息服务业的发展战略进行研究,从农民的角度研究农民信息化意识的文献较少,胡扬名对农村信息化服务队伍建设中的问题进行研究,赵媛对我国农民/农民工信息意识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提升对策;岳奎对代际之间的农民的信息能力进行差异分析及提出信息化策略,魏学宏对西北地区农户信息需求的表现进行分析研究,成华威对新生代农民工信息素养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培养路径。然而专门从农民的农业信息意识或素养进行研究的文献基本没有,亦本研究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文章涉及的问卷调查以户为单位,本次问卷共发放问卷250份,有效问卷245份,有效率98%,符合统计学意义。问卷调查分四个部分:一是村民的基本信息情况,包括家庭人口数,年龄段,最高文化程度,家庭年收入,职业以及信息化设备;二是农民的农业信息关注、获取以及农产品宣传方式、网络售卖意识、农业技术学习途径等方面的信息状况;三是村委会农业信息的宣传以及基础设施情况:是否具有互联网和电脑,农业信息化平台的有无、固定信息服务站的有无、具有的信息宣传设备和农业信息途径等;四是村民通过互联网对农业信息的需求情况:获取农业信息的困难,需要政府提供的帮助。数据收集后利用SpSS19.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农民的基本信息情况

通过统计分析,得到如下统计结果,问卷调查的农户家庭人口数集中在4人的比例最大,占到41%,5人以上和3人的比例分别为27%和25%,家庭人口为2人的比例为7%;问卷调查中年龄段集中在40~50岁,比例占到62%,30~40年龄段比例为23%,50岁以上的人口比例为14%,20~30岁人口比例为1%。总体来看40岁以上的农户比例共接近80%,这些比例说明农村常住人口是中老年人口,符合目前农村常住人口年龄段现状;文化程度主要集中在初高中文化,38%的初中文化和37%的高中文化,小学文化比例9%,16%的家庭有大学文化人口。家庭年收入6000元以上比例为47%,53%的家庭年收入低于6000元,收入不高,所以提高农民经济收入是相当必要的;从事职业中种植业、林业、渔业、牧业共占比60%以上,其中种植业43%,林业7%,牧业3%,8%的农民从事渔业,数据说明调查对象职业以农业为主,个体经营户的比例占21%,此部分农民具有促销农产品的条件,若能利用互联网信息促进农产品销售,实现农业信息互联网化,将提高农民收入,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缩小城乡居民的差距。还有从事其他职业的人数占18%。

由于农户的信息化设备存在重复现象,此调查问卷题目设计采取的多项选择,统计结果为:家中拥有网络电脑、手机、固定电话、电视机的问卷数分别为74、218、109、219;个案比例分别为30%、89%、45%、90%。从此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农户的信息化设备主要以手机和电视机为主,传统的信息设备如电视机占的比例较大,手机普及率较高,网络电脑设备占比少,此调查结果说明农户难以通过电脑网络设备获取相关农业信息,但手机占比大,以此可说明村民有一定条件通过手机这种途径获取相关农业信息。

农民的农业信息化意识现状

通过对农民的农业信息化意识的调查统计,结果为:是否关注农产品行情选择“是”或者“否”的问卷数比例分别为42%、58%;是否拨打过农业咨询热线选择“是”或者“否”的问卷数比例分别为13%、87%;是否使用过农业信息化平台选择“是”或者“否”的问卷数分别为22%、78%;是否建立产品信息网站选择“是”或者“否”的问卷数分别为4%、96%;是否想网络售卖农产品选择“是”或者“否”的问卷数比例分别为:16%、84%,是否会网络售卖农产品选择“是”或者“否”的问卷数比例分别为4%、96%。从这些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大部分村民对农产品行情没有关注;绝大部分村民未拨打过农业咨询热线、未使用过农业信息平台,没有意识建立农产品信息网站,通过网络售卖农产品的意识也十分薄弱,基本不会也不想通过网络售卖农产品,即使有想过网络售卖的村民,在问及会不会网络售卖农产品的时候也选择不愿意,由此看出村民的互联网信息意识相当缺乏,这对现代化农业的推进是具有阻碍作用。

村民学习农业技术和宣传农产品的途径存在多种途径,学习农业技术的途径选择“有线广播”、“电视”、“手机”、“亲朋好友”、“网络”、“政府组织”、“图书报刊杂志”、“专技人员培训”的问卷数分别为:120、203、157、113、69、61、13、12;个案百分比分别为:49%、83%、64%、46%、28%、25%、5%、5%。宣传农产品的途径选择“网络平台”、“信息服务站”、“朋友宣传”、“政府帮助”、“其他方式”的问卷数分别为:13、20、161、83、46,个案百分比分别为:5%、8%、67%、35%、19%。村民选择选项存在重复选择,统计结果选取的个案百分比,选择某答案的个数除以总的个数乘以100%,从统计结果可以得出大多数村民都选择了电视机作为学习途径,其次为广播、手机,亲朋好友也是约过半的人选择,其他的方式选择较少,农产品的宣传途径也是以亲朋宣传为主,政府对农产品的宣传也起辅助作用,从此数据很明显的可以看出,村民对网络的利用率不高,少数村民在学习农业技术和农产品宣传的途径中选择了网络宣传,在互联网时代,在受调查的广大农村地区,村民采取传统的宣传方式和学习方式对待农业,这很不利于现代农业的发展。

村委会的农业信息化情况

通过对村委会的农业信息化情况调查统计结果中村委会是否具有互联网和电脑90%的问卷选择有,7%的问卷选择无,3%的问卷选择正在建设中,农业信息化平台选择有、无、正在建设中的问卷数百分比分别为29%、71%、0%;固定信息服务站选择有、无、建设中的问卷数百分比分别为25%、47%、28%。从数据中可得出90%的村委具有网络化设备,说明村委会具有信息化网络化办公的条件。但相应的农业信息平台71.4%的村委会都存在空缺,固定的信息服务站也不存在,不过有一部分正在建设中,有小部分已经存在,此统计说明农业方面的信息平台村委未引起重视,村委会的农业信息意识同样薄弱,并未起到带头作用,未引导农民提高农业信息化意识。这也是此次调查的农民农业信息意识十分薄弱的原因之一。

通过对村委会的信息化设备情况调查结果为:分别选择“广播”、“阅览室”、“电子阅览室”、“报刊亭”、“其他”的问卷数分别为:243、76、7、112、29;个案百分比分别为:99%、31%、3%、46%、12%。对村委会农业信息的途径调查结果为:选择“广播”、“网络平台”、“现场开会”、“其他途径”的问卷数分别为:222、11、214、37,个案百分比分别为:91%、5%、87%、15%。此部分调查为多项选择。村委会的公共信息化设备以广播和报刊亭为主,服务村民的阅览室少,电子阅览室更是缺乏,农业信息的也是通过广播和口头传播的形式,利用网络途径传播占比很少,说明村委会利用互联网宣传农业信息的引导作用较小。

农民对农业信息的需求情况

通过对农民对农业信息的需求情况调查统计结果为:获取农业信息的困难选择“没有基础设施”、“有设备不会使用”、“不知道获取哪些信息”的问卷数分别为:137、141、157,个案百分比分别为:56%、58%、64%,需要政府提供的帮助中选择“建好基础设施”、“获取信息途径的培训”、“政策的支持”、“宣传信息的重要性”、“其他”的问卷数分别为:141、145、117、63、14,个案百分比分别为:58%、59%、48%、26%、6%,此部分问卷采用多项选择的方式调查,从统计结果可以看出,村民缺乏利用信息化设备设施获取农业信息的培训,还处在传统农业的阶段,凭借传统经验耕种,对外界的信息了解甚少,问到需要政府提供什么帮助的时候,58%的村民选择“建设基础设施”,59%的村民选择“获取信息途径的培训”,48%的村民希望获取“政策的支持”来获取农业信息,可看出99%的村民是有意愿获取农业信息,希望当地提高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外界帮助,获取农业信息,提高农产品产量。

农民农业信息化意识存在的问题及改善建议

第一,五成村民家庭年收入不高,农业信息化设备缺乏,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经济收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网络信号覆盖率。

从统计分析数据可以看出,50%的村民家庭年收入不高,只有30%的农户具有网络电脑,农业信息化设备严重不足,即使村民手机使用率较高,但利用手机网络获取农业信息的方式村民也大多不会。从统计分析数据可以看出,村民有农业信息的需求,但获取过程中存在诸多困难,由于农业信息化素养和技能低,电脑在农村普及率低等软硬件条件的限制,使村民获取信息的途径基于传统方式,从另一个侧面也可看出,农民具有提高农业信息化意识的条件,随着智慧手机的普及,通过手机即可了解各种农业信息,所以加强基础服务设施建设,加强对村民的培训和增加村民再学习的途径可提高农民的农业信息化意识。其次只有经济水平提高,村民的经济收入提高,村民才有可能购买网络设备,只有农村网络覆盖率提高,信息化设备建设完善,村民才有可能通过互联网,获取所需农业信息。所以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经济收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网络信号覆盖率是基础。

第二,村民农业信息意识十分薄弱,获取农业信息的途径基于传统方式,需加强农业信息化的宣传,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和培训工作。

农村的信息化建设不仅需要构建功能强大、信息全面的农村信息化平台,还需要提升村民的信息技术素养以及技能,两者缺一不可,一个是硬工程,一个是软工程,只有两个工程建设好了,农村信息化建设才真正达到目的,在互联网时代,但村民并没有通过互联网获益的意识,其还处在传统的信息获取方式中,处于相当被动的状态,通过别人的信息传播方式获取信息,未形成主动的获取信息的状态,对农业信息的关注度不高,通过网络信息宣传农产品,获取有利农业信息的意识也不强,村民相当被动,农业信息化意识严重不足。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出,村民的文化水平集中在初高中,说明村民是有一定条件学习互联网知识的,但村民接触信息化设备的机会较少,通过自学掌握信息化设备的使用难以实现,所以对于信息化设备完善的村落,需要村委以及政府部门加强引导、培训、宣传。针对农民的信息化意识十分薄弱这种状态,针对农民获取信息的被动状态,相关农业部门需要在农村宣传农业信息化的重要性,同时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工作和培训工作。

第三,村委会信息化设施建设不足,宣传农业信息基于传统方式,加强对村委会干部的培训以及农业信息化的宣传工作。

从以上数据分析可以看出,村委会有网络电脑设备,但与农业信息相关的服务平台占比非常小,村委会的农业信息宣传方式也处在口头传达的阶段,村委会基于形式,并未充分利用网络电脑,也未充分利用智能手机,对农业信息化的认识不够,在信息化时代,提高村民的信息化能力对现代农村农业发展都有巨大的帮助,村委会应起带头作用,意识到农业信息化的重要性,针对不同条件的农村地区,需要村委会向上级政府部门反应具体实际情况,建立完善的信息化传播平台,将各项涉农政策传达给农民,将农业信息通过信息化手段进村入户,促进农民对农业信息的有效吸收,提高农业生产力和信息化程度,推进农村市场化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

综上所述,重庆市部分开发新区的农民农业信息化意识十分薄弱,获取农业信息方式落后,并未跟上时代潮流,在“互联网+”的时代,农民的思想观念急需改变,此需要政府及各相关部门及农民的共同努力,政府、农业部门以及个别大型农业企业需加大农业信息化设备建设的投入,提高已有信息化设备的利用率,提高农业信息化意识,利用农业智慧化设备提高农业产量,加快现代农业的发展,让农民共享现代化成果,为农民提供基础条件;此外还需加强农业信息化的宣传、培训、教育力度,提高农民信息化意识,推动农村信息化服务快速发展,实现重庆市各方面信息真正进村入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