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金融危机的前兆十篇金融危机的前兆十篇

金融危机的前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3:22:32

金融危机的前兆篇1

—、财务预警系统管理的理论构建及其研究体系

1、建立财务预警系统是财务管理制度创新的必然选择。20世纪末亚洲爆发了自二战以来经济最剧烈动荡的金融危机。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康德苏针对1994年墨西哥金融危机指出“这是20世纪第一次金融危机”后不到3年的1997年,爆发了一场金融完全脱序的经济危机,人们称之为“亚洲金融风暴”。从宏观角度分析,这场金融危机主要表现为货币危机:从微观角度分析,这场危机形成的基础是,企业过度负债,财务结构极不稳定,抗风险的现金支付能力极差,即企业的现金流量和现金支付能力的危机。这场危机使很多韩国的大企业不可思议地落马,使不少大财团一夜之间倒闭,也使很多马来西亚的企业集团神话般地破产。严酷地现实再一次警示我们,财务风险无时无处不在,对企业财务的监测与预警,非常必要且十分迫切。外部金融环境需要进行监测与预警,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同样需要进行监控与预警。郑州亚细亚集团创造了一个神秘的“亚细亚现象”,然而,当亚细亚的财务控制失灵,内部控制制度失去监督,失去监测与预警时,终于在1998年8月15日悄然关门。导致亚细亚倒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财务控制失去监测与预警,也许是最主要的原因之一。

2、财务预警系统的监测目标和研究对象。众所周知,净利润会受到经营者的控制,经营者可通过调整会计政策、控制研究费用来调节净利润的高低。这种盈利操作行为,在西方被称为“会计戏法”(accountingmagic)。“会计戏法”演示的结果,导致财务信息失真,造成决策信息混乱。它会演绎成一种非常奇特。非常矛盾的状况:一方面企业账面有会计利润;另一方面,企业的现金支付能力极差,而这种企业的现金流量和现金支付能力的危机,正是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形成的基础。“会计戏法”是经营者人为操纵盈利的行为,其目的是通过虚报盈利而得到虚假的财务业绩,从而得到本不应该得到的“经营者年薪。而经营者操纵盈利所钻的会计政策空子,正是会计原则——权责发生制。

为了克服权责发生制原则所带来的人为操纵盈利的弊端,人们在现金收付制的基础上,发展成为“现金流量基础”(CashFlowBasis)。财务预警系统的研究对象是现金及其流动,而不是盈利。这是因为,企业是否有警情,是否能维持下去,并不取决于盈利,而是取决于有没有足够的现金和与其经营规模相适应的现金支付能力。财务预警系统应建立在对现金及其流动的监测和控制上。在现金流量基础上,寻找警源,设置警兆指标,监测并预报警度,总结出带有规律性的财务预警模型。

3、财务预警系统基础理论构建及其研究体系。宏观经济预警系统从产生到成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研究历程,而对微观经济预警系统的研究,无论在国际还是国内都是一个正在探索的前沿性课题。属于微观经济预警系统的一个分支一一财务预警系统,同样处于一种起步性、探索性和创新性的研究阶段。在财务管理的研究内容上,研究成功经验的多,研究失败教训的少,研究财务业绩评价方法的多,研究财务风险监测的少。而建立财务预警系统是财务管理制度创新的必然选择。

(1)财务预警系统基础理论构建的创新。经济周期性波动必将导致各种经济组织出现周期性的财务风险。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千差万别,但大致可归纳为两大类:一是外部环境的变迁;二是内部控制失控。因此,构建财务预警系统管理的理论大厦,必须选择能阐释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运行过程,运行规律的理论作为理论基石,如图1所示:

(2)基于经济周期理论的财务预警研究体系创新。怎样构建从宏观的经济周期变动到微观的财务预警体系呢?人们阐释经济周期变动的原因很多,但大致可归纳为三大类:一是消费不足理论;二是投资周期理论;三是货币因素理论。根据经济周期变动的三大类,构建财务预警系统研究体系,如表1所示:

二、财务预警系统管理的基本程序与方法

(一)程序

1、寻找财务预警的誓源。警源指警情产生的根源,财务预警的警源包括外生警源和内生警源。外生警源指来自外部经营环境变化而产生的警源。例如,由于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有可能导致企业被迫转产或作出重大经营政策上的调整,也有可能直接或间接地导致巨额亏损,乃至破产。此时,外生警源为“政策调整”。内生警源指企业内部运行机制不协调而产生的警源。例如,投资失误,而投入资金又是从银行借入,导致营运资金出现负数,企业难以用流动资产偿还即将到期的流动负债,很可能被迫折价变卖长期资产,以解燃眉之急。此时,投资失误则为企业出现财务预警的内生警源。

金融危机的前兆篇2

2008年全球股市上演集体“蹦极”,独善其身者凤毛麟角。在过去一年持续的下跌行情中,大牌股神们的投资收益表现如何呢?我们不妨一起来看看。

巴菲特创下投资最糟糕纪录

2009年2月28日,79岁的“世界股神”沃伦・巴菲特在给公司股东的公开信中承认,他在去年的股票投资属于“明显的失败”。这位曾经是世界上最有钱的Ceo、受到全球投资者追捧的老人,把2008年称为自己经营业绩“最差的一年”。

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在当日公布的年报里称,公司去年第四季度投资收益与上年同期相比降幅达到96%。全年收益同比下跌62%,从一年前的132.1亿美元降至如今的49.9亿美元,为巴菲特接手公司以来最糟糕的纪录。笔者翻看其2001年网络泡沫破灭时的报表,当年该数据不过为下跌6.2%。

巴菲特在至股东信中表示,公司业绩大幅下滑系他“重大的投资错误”。他所说的这个“重大的错误”,就是在油价接近历史最高位时增持美国第三大石油公司之一的康菲石油公司股票。从1750万股增加到了8490万股(目前持有量799万股)的投资决策导致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损失了几十亿美元。另外,巴菲特还斥资2.44亿美元购买了两家欧洲银行的股票。结果,到去年年底为止,两家银行的股价狂跌了89%,而且股价现在还在下滑。在此之后,其抄底高盛的资金也被套在了半山腰……

“亚洲股神”损失数百亿港元

不仅仅是巴菲特,“亚洲股神”李兆基也承认投资失败。2008年股市大跳水让这位恒基地产主席有些难堪。

公开数据显示,至去年7月份,李兆基旗下的“兆基财经”已经损失500亿港元。年底时李兆基更是透露,“兆基财经”惨遭雷曼债券套牢,在高峰期市值达2000亿港元,一年蒸发1000亿港元,个人损失已超5亿美元(约39亿港元),并对媒体表示当下想做的事就是“去散散心”。

与老牌巴菲特相比,李兆基的投资经历尚浅。“兆基财经”成立于2004年,规模500亿港元。“兆基财经”成立后,热衷中资股ipo,李兆基正是通过“打新股”奠定了自己在香港市场的股神地位,也使得“兆基财经”在两年时间内回报率锁定在6成,中资股的大牛市将“兆基财经”的资产规模最高推升至2000亿港元。

对冲基金经理逆势大赚

2008金融风暴,股市中折戟的股神恐非少数,那有没有在熊市中先知先觉者呢?答案是肯定的,有几位对冲基金经理准确地预判到了次贷危机泡沫终将破灭,他们提前做空次贷资产,使得他们旗下的基金收益颇丰。约翰・鲍尔森,这个和美国财政部长同名的投资大鳄,就是他们当中的一位。

约翰・鲍尔森在2008年初就开始做空金融类股票,当时人们认为此前爆发的次贷危机风波已经吹过,当投资者兴冲冲地冲进市场时,他没有跟风。去年年初,在他的投资组合中空头头寸逐渐增加,后来,其对冲基金猛烈做空美国的主要金融机构如高盛、雷曼等。结果,约翰・保尔森名下proshares基金仅在去年第四季度,投资收益就达44%。另外,我们从其一封“致投资者函”中了解到,保尔森基金公司旗下的一只总规模为70亿美元的保尔森优势增强基金(paulsonadvantageplus)去年投资收益率为37.6%,另外两只信贷基金也有19%和16%的收益率。这在经济萧条的如今实属不易。在更早些时候,当次贷危机刚刚显露头角的时候,保尔森就曾因做空次级债赚了至少120亿美元,并一战成名。由此看来,他的成功并非偶然。

无独有偶,一位名叫史蒂夫・艾斯曼的基金经理操作的名为Frontpoint的对冲基金,也在去年收益不菲。史蒂夫・艾斯曼可以称得上是一个一直对华尔街的次级房贷市场充满了质疑和不信任的人,一个提前看破了经过层层粉饰的次贷市场所隐藏的危险的人。他很早就嗅到了评级机构将BBB(最差等级)的贷款变成aaa级别的债券的危险,甚至有次曾打电话到标准普尔,询问如果房地产价格下降,不能偿付房贷的几率是多少。标准普尔的专业人员没有办法回答这个问题,原因是他们的模型不能接受一个负值的数字。“他们只是假设房屋价格会不断地上涨。”艾斯曼说。

这种先知先觉让他在经济山体滑坡的时代成为投资者里的赢家。就在其他人乐观地站在次债危机堆积起来的高点的时候,这位对冲基金经理,从2006年第三季度起开始做空次贷证券。转年,当华尔街笼罩在雷曼破产的绝望情绪中时,他和合伙人收获了数亿美元。

索罗斯这次又赢了

同样值得称道的还有金融大鳄乔治・索罗斯。2008年是对冲基金最为悲惨的一年,全球对冲基金亏损总额大约3500亿美元,在绝大多数同行们报亏的同时,索罗斯的量子基金2008年的回报率却能达到10%。他采用的依然是做空英镑的惯用手法。这个曾击败英格兰银行的金融大鳄在2008年再次得手并轻松渡过金融风暴,不过这也并不奇怪,因为早在几年前他就做出预测,提醒投资者注意经济泡沫随时会破碎。

2008年年底,索罗斯在其新作《索罗斯带你走出金融危机》中提到:“我可以用一句话总结2008年的投资策略:看空美国和欧洲股票、看空10年期美国政府债券、看空美元。看多中国、印度、海湾国家股票和非美元货币。”

金融危机的前兆篇3

关键词:融资风险;预警系统;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F045.33文献标识码:a

企业融资问题是关系到其发展的重要因素,融资风险预警系统的建立,可以给企业提供更好的有关融资的预测性信息,由此使企业可以看清融资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提高自身风险防范能力,及时调整生产经营及企业发展战略,进一步优化配置资源,有效避开或化解可能融资决策失误,稳定企业财务活动,从而提高整个企业资本利用效率和盈利水平。

1、融资风险预警系统的概念、特征

融资风险预警系统是从预警管理的角度对融资风险进行规范管理的一种财务管理系统,是在融资过程中,从财务的角度,分析财务数据报表、融资所面临的危险情况和发生财务危机的原因,以提早做好防范措施,提出相应的排警对策的财务分析系统。

建立预警系统要将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预警指标中应加入现金流指标,将权责发生制的财务比率与收付实现制的现金流量比率相结合使用。加强融资风险预警系统的适用性,应按照企业发展周期的特点来设计预警系统。从企业成本与效益考虑,选取易计算与取得的指标,恰当的预警输出方式。

3、企业融资风险预警系统的功能

融资风险预警系统涵盖了企业财务管理的一系列环节,它具有:监测功能。对企业的融资全过程进行监测,对企业融资状况作出预测,找出偏差,提出警告,以减少低效甚至是无效融资带来的财务损失;诊断功能。分析融资过程的监测结果,对中小企业融资状况做出判断;矫正功能。对融资存在的弊病,对症下药更正企业融资过程中的偏差或过失;免疫功能。通过预警分析,记录财务危机发生的原因及解除危机的各项措施,作为未来类似情况的前车之鉴。不断增强企业自身的免疫能力。

3、企业融资风险预警系统

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来构建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如图1所示。

图1财务风险预替系统框架

财务预警系统包括时间和空间两个层面的分析以及防警与排警。从时间层面以定性研究分析为主,可分为三个时期:融资风险的潜伏期、发作期和恶化期;从空间层面以定量研究分析为主,可分为经营风险预警、投资风险预警和融资风险预警;防警与排警是融资风险预警的事前防警系统与事后排警对策。这三个部分相互独立、相互补充,运行的目的都是为了监测、防范与排除融资风险。建立融资风险预警系统的目的就是在警情爆发前,分析警兆,控制警源,拟定排警对策。

(1)“潜伏期”融资风险警兆分析识别

潜伏期的融资风险主要是企业对融资活动的控制风险,目前企业的融资方式,有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其中,债权融资占主要地位,因此对其融资风险的预警中债权融资风险要特别关注。判断企业的融资活动是否符合企业未来发展战略,资本成本是否合理。融资风险具有行业特性和时间特性。一般而言,该行业的平均资产收益率高于同一时期的债务资金成本率,则意味着无警情;反之,则意味着警情出现。潜伏期警兆可分为:外部融资市场的成熟度不高;融资主体自由度不高;不进行融资方式分析;不关注资金成本;融资活动不符合融资的优序排列;企业同期平均资产收益率略低于债务资金成本率。

(2)“发作期”融资风险警兆分析识别

“发作期”融资风险的警兆可分为财务警兆与管理警兆两方面。财务警兆包括资不抵债,企业面临着严重的偿债危机。经营活动由于没有新的经济来源以抵销资金成本,现金净流量出现负数。存在大额的逾期利润。偿债能力降低,信用等级下降。面对好的项目,无法继续获得外部资金支持,融资活动受到严重阻碍。经营管理警兆包括主营产品核心竞争力下降,管理混乱,人力资源短缺。

(3)“恶化期”融资风险警兆分析识别

发作期的融资风险警兆未能得到控制,融资风险进一步转化为企业财务危机或者财务危机的结果。主要财务指标显示财务状况严重恶化。如资产负债率急剧上升,大大超过100%,净资产收益率为负数等。已经不具备偿债能力,即不仅无法偿还借款,并且得不到债权方的展期许可,很可能会被借款人接管企业,或进行清算。企业出现非季节性的异常的停工、停产现象,这是企业破产的先兆。

构建企业融资风险预警指标体系

为了使构建的指标体系能够有效地对融资风险进行预警,提高融资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适应性,指标体系的设计有资金清偿能力、资金利用能力、资产保值增值能力、财务结构四类指标,以监测企业融资风险,指标的设计如表1所示。

表1融资风险预警指标设计

资金清偿能力指标资金利用能力指标资本保值增值能力指标财务结构指标

销售净利率=净利润/销售收入(主营业务收入)总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平均资产总额销售增长率=本期销售增长额/上期销售收入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

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资产总额流动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流动资产平均占用资本积累率=本期所有者权益增长额/本期期初所有者权益额资本化比率=长期负债合计/(长期负债合计+所有者权益)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存货周转率=销货成本/存货平均占用资本保值率=期末所有者权益合计/期初所有者权益合计固定资产净值率=固定资产净值/固定资产原值

现金流动负债比=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流动负债资本固定化比率=(资产总额一流动资产)/所有者权益。

己获利息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

(2)融资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结构

在设计企业融资风险预警测试系统的过程中不能对处于不同发展期的企业选取同样的指标,这样会降低其预警的敏感性,甚至造成偏差,还会做无用功,背离成本效益原则。因此,将企业发展周期因素考虑到预警系统中,根据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采用不同的预警指标。

企业融资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如表2所示。

表2融资风险预警指标体系

发展阶段

财务指标

资金清偿能力资金利用能力资本保值增值能力财务结构

初创期销售净利率

净资产收益率

流动比率

现金流动负债比

己获利息倍数总资产周转率

流动资产周转率

存货周转率

成长期销售净利率

净资产收益率

流动比率

现金流动负债比

己获利息倍数总资产周转率

流动资产周转率

存货周转率销售增长率

资本积累率

资本保值率资产负债率

资本化比率

固定资产净值率

资本固定化比率

成熟期销售净利率

净资产收益率

流动比率

现金流动负债比

己获利息倍数总资产周转率

流动资产周转率

存货周转率资产负债率

资本化比率

固定资产净值率

资本固定化比率

企业融资风险预警系统可以给企业提供更好的有关融资的预测性信息,使企业可以看清融资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提高自身风险防范能力,及时调整生产经营及企业发展战略,进一步优化配置资源,有效避开或化解可能融资决策失误,稳定企业财务活动,从而提高整个企业资本利用效率和盈利水平,有利于企业改善融资结构,完善财务管理,做出合理的决策方案。

参考文献

[1]樊增强.中国中小企业跨国经营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8月

金融危机的前兆篇4

2月1日,融创中国和佳兆业同时在港交所公告,宣布融创中国的全资附属公司天津腾耀已经与佳兆业全资附属公司上海新湾订立收购协议,向佳兆业收购4家目标公司的股权和债务,总对价23.75亿元。

此前有消息称,由于佳兆业危机影响范围不断扩大,政府不得已牵头佳兆业重组,最大的可能性是华侨城和万科联合接手。

然而1月28日下午,融创中国董事长孙宏斌在微博上,针对“你认为谁最有可能接手佳兆业”的调查,把票投给了“融创”。虽然他很快就删除了这条微博,但这一举动还是被解读为对收购佳兆业的表态。之后的1月30日,融创中国停牌,待公告内幕消息。

此前,虽然也曾传出融创中国有接手的可能,但或许没有太多人会料到这一结果。1月6日佳兆业传出破产重组消息时,融创中国还在跟绿城打着“口水仗”。20多天后,它就敲定了和佳兆业的交易。

而当初出于“朋友交情”没有遵照商业规律而最终退出绿城的融创中国,这次没有选择直接收购的方式。

融创中国在港交所的公告中出现了“购回选择权”的条款:卖方可选择于收购协议日期起计12个月内购回股权及债务。达到规定条件后,需支付对价及其产生的必要合理费用,另加对价的10%―融创中国看起来给佳兆业留了反悔的机会,并规定了反悔的价码:10%。

“这相当于融创再给佳兆业提供一次融资。”北京安理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郭君磊对《第一财经周刊》说。股权出售附带回购条款的方式,相当于给了股权的卖方一笔类似过桥的资金,期限内如果不选择回购,股权就真的卖掉了,如果1年之后还上了,就变成了融资行为。

尽管孙宏斌和融创中国在“接盘”这件事上依然显得比同行更大胆,但经历了绿城一役后,对待收购,他们也会在细节上更为谨慎。

比起收购一家单纯经营不善的上市公司,整体收购佳兆业更加麻烦:这可能触发要约收购,持股达到一定比例,就要把其他小股东的股权按照一定条件买过来,有强制购买的义务,再加上纠纷带来的法律风险和其他未知的风险,不像是一笔好买卖。

作为买方,先收购几个法律上产权干净的、没有问题的一线城市项目公司风险更小,也更具有策略意义。“这一次可能是把一线城市的项目作为担保,既是融资也是买卖,”郭君磊说,“有可能也是佳兆业不想只卖好项目,想要打包卖,下一步如果还不了钱,双方就谈一个整体收购策略。”

在股权收购方面的经验丰富融创中国,可能也不愿意接受简单的土地扩张方式的长周期,因此倾向于以收购的方式快速扩张。尤其此前和绿城的融绿平台之争消耗了大量无效成本。在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研究员严跃进看来,融创中国与其把精力放在对上海融绿股权的争夺上,倒不如收购佳兆业旗下上海项目公司的股权,为快速扩大市场创造条件。

金融危机的前兆篇5

【关键词】财务危机;财务风险;财务预警

财务危机也称为财务困境、财务失败,是指企业无力支付到期债务或费用的一种经济现象,其实质是由于企业对财务风险失去控制而造成的。企业因经营管理不善而陷入财务危机甚至走向破产、倒闭的现象时有发生,如何有效防范财务危机成为企业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财务危机形成的原因

我国企业产生财务危机的原因很多,既有企业外部的原因,也有企业自身的原因。总体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企业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复杂多变,而企业财务管理系统不能适应复杂多变的宏观环境

企业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复杂多变是企业产生财务危机的外部原因。目前,由于机构设置不尽合理、管理人员素质不高、财务管理规章制度不够健全、管理基础工作不够完善等原因,我国许多企业建立的财务管理系统缺乏对外部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具体表现在对外部环境的不利变化不能进行科学的预见,反应滞后,措施不力,由此产生财务危机。

(二)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对财务风险的客观性认识不足

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只要有财务活动,就必然存在着财务风险,有财务风险,就有可能发生财务危机。在现实工作中,我国许多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缺乏风险意识,认为只要管好用好资金就不会产生财务风险。风险意识淡薄是财务风险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财务决策缺乏科学性导致决策失误

财务决策失误是产生财务危机的又一重要原因。避免财务决策失误的前提是实现财务决策的科学化。目前,我国企业的财务决策普遍存在着经验决策及主观决策现象,由此而导致的决策失误经常发生,从而产生财务危机。决策失误导致财务危机的表现主要有:(1)投资方案失误。不少投资方案投资前没有经过科学严谨的可行性论证,带有较大的盲目性,导致方案实施后,没有给公司创造效益反而带来不良的负面影响。(2)追求高速。企业飞速发展时,经营者头脑容易发热。速度过快,会使企业永远处于资金短缺之中,还会造成企业管理人才的缺乏。(3)盲目铺摊。多元化的好处,是通过企业业务组合,分散经营风险。但是对于不相关多元化,企业所承担的风险并不会减少。(4)贪大求全。兼并是扩大规模、快速成长的捷径。但兼并需要条件,需要解决一系列的问题,除了考虑企业自身的情况,还要考虑目标企业的选择、企业价值的评估和谈判、交易达成后要素重整等,步步是关键。(5)急功近利。有些企业经营者太急功近利了。企业竞争不是一场百米赛,而是一场永无止境地的马拉松。没有长远规划,只考虑眼前蝇头小利,企业就会在永无休止的竞争中迷失方向。

(四)企业内部财务关系混乱

我国企业与内部各部门之间及企业与上级企业之间,在资金管理及使用、利益分配等方面存在权责不明、管理混乱的现象,造成资金使用效率低下,资金流失严重,资金的安全性、完整性无法得到保证。

(五)资本结构不合理

根据资产负债表可以把财务状况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类是流动资产的购置大部分由流动负债筹集,小部分由长期负债筹集;固定资产由长期自有资金和大部分长期负债筹集,这是正常的资本结构类型。第二类是一部分自有资本被亏损吃掉,从而总资本中自有资本比重下降,说明有可能会出现财务危机。第三类是亏损侵蚀了全部自有资本,而且也吃掉了负债的一部分,这种情况属于资不抵债,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以防范这种情况出现。

二、防范财务危机的对策

针对上述财务危机形成的原因,企业应根据自身的情况,采用正确的管理方法,制定严格的控制计划,降低风险,防范财务危机。

(一)善于利用财务危机的先期预兆

企业财务危机是由企业长期财务经营矛盾日积月累形成的,因此,只要细心观察,就能发现企业财务危机爆发前出现的许多先期预兆。

1.财务结构明显恶化。财务结构恶化的征兆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1)筹资结构不合理,长、中、短期债务搭配不当;(2)投资结构不合理,长、中、短期投资比例失当,有的项目选得不准,有的投资超过风险限度;(3)生产结构不合理,资产中存货、应收债权比例过大;(4)支出结构不合理,其突出表现是非生产性、消费性支出增长过快,导致企业积累能力下降。这四个不合理在形成过程中是渐进的,只要认真分析研究其发展变化情况,就定能找出规律性的东西,从中发现财务危机发生的先期征兆。

2.企业信誉不断降低。企业信誉是现代企业一种重要的无形资产,是企业在长期经营中创立和积累起来的各种理财优越条件和无形资源。一旦信誉受损,企业的筹资、融资就会变得十分困难,关联企业间经济往来、信誉结算就将无法开展。由此可见,当企业信誉降低时,企业财务危机的发生就有了先兆。

3.市场竞争力不断减弱。市场竞争力的高低,主要体现在企业产品所占的市场份额和盈利能力上。企业市场竞争力一旦由强变弱,企业就无法按计划、按目标生产经营自己的产品,从而埋下了发生财务危机的伏笔。

4.经济效益严重滑坡。经济效益指标是一个综合性的指标,企业的一切经营活动的最终成果都要由经济效益体现出来。如果企业销售额上不去,成本却在不断攀升,导致盈利空间逐步缩小,甚至连年出现亏损。这就出现了财务危机的明显征兆。若长期下去,企业必然陷入绝境。

5.关联企业趋于倒闭。因经营管理和竞争的需要,关联企业相互间形成了紧密的债权债务关系,有的关联企业之间甚至形成了扯不断、理还乱的“三角债”。关联企业发生危机有可能波及到本企业。故一旦发现关联企业的经营情况和财务状况发生异样变化,出现危机的先期预兆或苗头性问题时,便要及时采取措施,以防趋于倒闭的关联企业,把自己也拖入危机境地。

(二)确立财务分析指标体系,建立长期财务监测预警系统

企业财务危机预警系统构建有两种方法,即定量分析法和定性分析法。

1.定量分析法:分为两种模式,即单变量模型和多变量模型。

(1)单变量模型,它是通过单个财务比率的变化趋势来预测财务危机可能性的模式。根据财务预警指标选择的原则,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确定财务预警指标:1)偿债能力。从偿债能力上来预测企业发生财务危机的可能性是极为重要的。企业发生财务危机的最直接表现就是丧失现金流上的支付能力,反映为资产的变现力差,现金总流入小于现金总流出,即现金净流量为负值。一般包括以下指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应收帐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有形净值债务率、利息保障倍数。2)获利能力。盈利是企业偿债和信用的保障,从长远的观点来看,一个企业只有经营前景和盈利能力良好,才会远离财务危机。主要指标有:销售净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总资产报酬率。3)发展能力。反映企业积累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该指标越大,反映企业资本越充实和越壮大,财务危机越不易发生。这方面的指标有:销售增长率、资本保值增值率。

(2)多变量模型。它是运用多种财务指标加权汇总产生的总判别值来预测财务危机可能性的模式。目前国外实践中影响较大、较为有效的多变量预测模型是1968年美国学者奥特曼(altiman)创立的Z指标模型。但奥特曼的Z指标模型在指标选择上还存在一些局限性,如未考虑现金流量这一预测财务危机的有效变量,也没有体现

出反映宏观经济环境的变量如利息率、失业率等,影响了预测的准确性。另外,考虑到我国和西方的社会经济背景不同,我国的市场经济还不成熟,相关法律也不健全,所以奥特曼的Z指标模型不适合我国国情,不能简单机械地在我国运用。不过可以在该模型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经济与文化环境对之加以改进。

2.定性分析法:由于一些难以量化的非财务信息也是影响企业持续经营能力的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因此在财务危机预警中除进行定量分析外,还应结合一些相关的非财务因素进行定性分析,以更好地预测财务危机发生的可能。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分析:(1)宏观经济环境。经济环境变化、国家经济政策调整会直接或间接地对企业产生影响。(2)行业特征。行业不同,财务风险是不同的。(3)市场状况。企业的产品价格、技术、质量符合市场需求,对路热销或竞争对手少,风险就小。反之,风险就大。(4)企业经营方式。企业经营品种单一,经营范围狭窄,一旦市场情况有变,企业难以适应,发生财务危机的可能性就大。(5)企业管理水平。缺乏管理经验、管理素质低下是造成企业财务危机的主要原因。

(三)正确把握负债经营的度是防止财务危机的关键

企业进行负债经营时,必须考虑企业的负债规模和偿债能力,考虑负债经营的度是企业防止发生财务危机的关键。企业财务部门在把握负债度上,首先,要注意负债经营的临界点,在达到临界点之前,加大负债将会获得更多的财务杠杆效益,一旦超过临界点,加大负债将会成为财务危机的前兆;其次,要注重筹资结构,按筹资方式不同可将筹资划分为权益融资和负债融资,这一环节上要对两者安排合适的比例,负债水平要适当,不能超过自身承受能力;再次,要合理安排债务偿还的时间和额度,力求债务偿还平稳,防止还款过于集中,造成无法支付到期债务。

(四)注重企业的核心业务

如果企业的经营者过分注重融资、并购,而忽视企业的核心业务开拓,那么,财务风险增加就成为必然。一般情况下,企业核心业务的正常运行是企业资金链连续的重要保证,也是企业长期持续发展的立命之本。因此,企业首先要注重企业的核心业务,不可为融资、并购等影响了核心业务的正常经营。

(五)控制资金的回收风险

这主要是指存货的周转和应收账款的回收,企业如果存货和应收账款的数额大,一方面会影响企业的现金流量,另一方面按《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及《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的规定,大量的存货因时间的推移而出现跌价需计提跌价准备,应收账款应计提坏账准备,这些将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为此,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控制原材料和产成品的库存,促进产品的销售;规范结算秩序,加快货款回笼,加速资金周转;加大清欠力度,减少坏账损失;改善资产质量,提高资产营运能力;建立一套科学适用的资金回笼方案,防止因资金流通不畅形成财务风险。

(六)加强投资活动的风险管理

企业通过筹资活动取得资金后进行投资的类型有三种:一是投资生产项目,二是投资证券市场,三是投资商贸活动。投资项目并不都能产生预期收益。在进行投资风险决策时,其重要原则是既要敢于进行风险投资以获取超额利润,又要克服盲目乐观和冒险主义,尽可能避免或降低投资风险。

综上所述,企业在经营管理中,一定要将财务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企业要善于利用财务危机的先期预兆,建立长期财务监测预警系统,注重企业的核心业务,控制资金的回收风险,加强投资风险管理,这样我们才能有效地防范财务危机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吴少平,李小燕.谈财务危机预警分析指标的确定标准[J].金融科学,2000,(1).

[2]顾晓安.企业财务预警系统的构建[J].财经论丛,2000,(7).

[3]张明华.财务危机的诊断、预防及控制[J].财会月刊(B财苑),2003,(9).

金融危机的前兆篇6

民企横扫土地市场

佳兆业今年的拿地手笔之大,令业内咂舌。记者根据公开资料统计,至目前为止,佳兆业在今年土地市场上的投入近120亿元(含合作拿地),已经接近其去年45亿元土地款的3倍。而其所摘土地,几乎横扫广州、深圳、杭州、青岛、武汉等一二线城市。

6月8日,广州市今年的总价地王在佳兆业手中诞生,一块被称为“巨无霸”的宅地被佳兆业裕瑞联合体以45.6亿的价格拿下。业内推算,算上配建保障房成本,该地块总成本可达50亿元。在这次令人瞩目的竞地中,中海地产、雅居乐地产、绿地集团、万科地产等10家开发商都“败阵而归”。就在一个月前的5月,佳兆业刷新了广州市的“单价地王”。

在北京,近两月的土地市场也被处于三、四梯队的民营房企,接连掀起浪潮。

4月至6月之间,泰禾地产已经在北京连续4次拿地,包括石景山商务地块、通州台湖镇地块等,5月更在台湖拍出区域的单价地王。据统计,其上半年在京拿地总额达64亿元左右。而在5月21日,泰禾发出公告称,今年公司将新增60亿元的拿地额度,全年额度从50亿元上调为110亿元。这意味着泰禾在下半年依然会大方出手。

而在7月3日的夏家胡同地块拍卖中,黑马民企懋源力挫群雄、最终胜出。5月在上海诞生的46亿元地王,拿地者是“名不见经传”的北京福润天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后被曝出幕后东家乃是北京的K2地产。然而,业内质疑这家靠二手房起家、从事经纪业务、常在路边发小广告的K2地产,是不是在“蛇吞象。”

背后的资金支持

其实,民企近期“底气十足”地拿地的态势,是今年二季度以来土地大热的一个侧面。

据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6月《2013年5月份典型城市土地成交报告》显示,土地出让金收入的同比增幅更接近400%,创2008年以来同期新高;土地成交均价为3015元/平米,也是三年来新高。

据统计,今年前6月北京土地收入已超过600亿元,接近去年全年647.92亿。业内预计,今年全年土地出让金会在千亿元以上。

同策咨询研究中心总监张宏伟认为,近两月以来土地市场,和2009-2010年土地市场复苏的行情比较相似,但市场走势可能出现偏差。信托、股权私募资金的宽松,成就了开发商的“胃口”,造就了土地市场的繁荣。而近期大手笔拿地的民企开发商,也是得益于此前长期的流动性宽松。

据公开资料显示,佳兆业今年上半年共有三次公开融资,共获得约82亿元人民币。而在销售回款方面,7月5日佳兆业宣布,2013年上半年累计实现合约销售额110亿元,同比增长71%。

而北京大举拿地的泰禾,其大笔资金从何而来也引发猜测。据年报显示,泰禾去年的营业收入总额不过26亿元左右。目前其对外公开的融资计划,是重庆国际信托拟设立“中维泰禾集合资金信托计划”,该计划规模为20亿元人民币,用于通州区台湖地块的开发建设。

消化地王更烧钱

虽然目前房企都基本“不差钱”。然而6月以后,“钱荒”危机出现,预示着流动性从长期的宽松走向了紧缩,而此前激进拿地的民企,如何筹资消化这些地王成了业内讨论焦点。

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副会长朱中一认为,房地产信托、私募资金等房企融资的渠道,很大一部分是来源于银行的表外资产,而随着央行对“钱荒”的坚持不放水,将使得来自这些渠道的资金大幅收缩。未来房地产企业通过国内直接融资方式将变得更加困难。因此,此前激进拿地、融资能力又不强的房企,筹资开发将更困难,中小房企可能率先受到冲击。

金融危机的前兆篇7

一、产生金融危机的主要因素

金融危机指起始于一国或一个地区乃至整个国际金融市场或金融系统的动荡超出金融监管部门的控制能力,造成其金融制度混乱,进而对整个经济造成严重破坏的过程。金融危机具有长期潜伏性、突发性、综合性、蔓延效应及全球破坏性、可消除性、熨平性、可控制性等基本特点。产生金融危机的主要因素有:

(一)宏观经济不健康

宏观经济平衡是金融体系稳健运行的根本条件。长期稳定的经济增长对金融安全起着决定作用,经济平衡的破坏必然导致金融风险乃至金融危机。如果经济运行中存在发展速度过快或过慢、经济结构失衡、存在严重的通货膨胀等问题,那么即使金融风险程度不是很高,也有可能从外部环境角度引发金融危机。

(二)泡沫经济

金融自由化取消信贷限额控制带来了金融业的过度竞争,金融机构会倾向于扩大信贷风险来获取尽可能多的收益。资本在追逐利润的天性下纷纷涌向股市、房地产等投机性市场,金融资产的现实价格被严重高估,与其代表的产品的基础价值之间的偏差越来越大,金融资产在虚拟的价格高位上就会蕴藏高金融风险。如果与此同时政府没有及时采取谨慎的金融监管,或者银行内部风险控制机制落后,这样极易产生泡沫经济。一旦泡沫破灭,损失惨重的银行部门将无法避免危机的出现。所以,信贷的过度膨胀被视为危机的重要前兆。

(三)宽松的货币政策

货币供应量的大小是影响国民经济是否能正常运行的重要因素。货币供应量的增长与经济增长相适应,才能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和健康发展。m1的增长如果过快,就可能从需求方导致商品和劳务市场上的价格水平上涨。若m2长期保持较高的增长率,则说明经济总体存在通货膨胀的压力。所以各国都会选择m1和m2的有关指标。对总体货币供应量进行监控。

(四)汇率与国际收支问题

汇率政策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国际收支平衡状况。合理估计实际汇率水平,量化汇率失调的程度,可以为及时而全面监测一国国际收支风险提供可靠依据。同时贸易条件恶化与经常账户赤字也是引发国际收支危机的重要原因。出口的急剧下降将导致经常性账户的赤字,而在无稳定的国外资本流入的情况下,经常账户的长期赤字将造成国际储备的枯竭。所以,经常性账户余额是分析一国国际收支是否存在问题的主要方面。而国际储备则是调节短期国际收支失衡,维持汇率稳定和支撑一国国际资信的重要手段。

二、建立金融危机预警指标系统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建立金融危机预警系统的必要性

金融危机往往造成国民经济的严重衰退,绐政府带来巨额的预算支出,甚至可能引起政局的动荡。但显而易见的是,危机的预测与防御要比危机产生后的处理更为有效,而现代金融危机的突发性更要求将对付金融危机的重点放在对危机的预见上。以往的金融危机几乎都是在某一时点突然爆发,危机国都来不及采取及时有效的应对措施,处于一种“措手不及”的状态。就我国而言,国有商业银行存在着巨额的不良资产,资本市场的运作欠规范,金融监管体系有待健全以及缺乏适当的系统性保护机制等问题,这些都意味着我国目前潜在的金融风险也较大,因此,我们有必要建立一个有效的风险预警系统。

通过建立金融危机预警系统,设置测度风险的指标体系和进行坚持不懈的监测,密切观察本国经济金融的发展变动,一旦危机苗头出现,金融当局就可以有条不紊地加以处理,及时制定预防性的有效方案及措施,并适时调整总体经济政策,降低金融危机的危害程度乃至避免其发生。

(二)建立金融危机预警系统的可行性

金融危机的爆发虽然是多方面因素作用的结果,但这些因素可通过一系列量化的经济指标反映出来,并且金融危机的发生有一个缓慢形成的过程,在危机爆发前总有许多征兆,常常以一系列宏观经济指标值的恶化为先兆,且距实际爆发一般有较长的前置时间。实证的结果表明,主要的经济指标如实际汇率、实际利率、m2的货币乘数等发生变化超过临界值,至金融危机发生的时差,期间的范围介于12个月~l7个月。由此可见,建立金融危机预警系统,理论上可行。通过选取适当的预警指标,综合分析一国的经济金融形势,采用适当的数量分析方法,应该是能够提前预测金融危机爆发的。

三、我国金融危机预警指标系统的构建

(一)建立金融风险预警指标体系

1.选取系统性金融风险监控指标

所谓系统性风险是指由金融活动主体本身不可控制的因素所引起的,是金融市场所有参与者共同面临的风险,其涉及的宏观因素较多。借鉴前人研究的预警模型,并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选取的监测指标包括:

(1)经济增长指标。主要反映政策风险,指由于国家政策变化而造成损失的可能性,这里选取GDp增长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企业资产负债率来衡量,反映了宏观环境的风险程度。

(2)货币风险指标。这组指标反映了货币供应量本身的变化情况及其与国民经济发展的关系。它主要包括:各层次货币供应量增长率、货币流动性比率、货币供应量m2与GDp的增长率之比。

(3)财政风险指标。在政府负债规模过大的情况下,有可能无力偿还债务,成为宏观经济的不稳定因素。财政风险通过财政债务依存度和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衡量。财政债务依存度指当年的财政支出中债务收入所占的比重,反映一国财政支出中有多少依靠发行国债实现。财政收入占GDp之比,反映国家宏观经济的稳健运行状况及国家控制能力大小。

(4)国际收支风险指标。国际收支风险,指由于国际收支状况的恶化、汇率变动而出现的风险,通过经常项目逆差占GDp比重、一系列外债风险指标、外汇储备支持进口时间(月)反映。外债风险指标则包括:短期外债占外债总额之比、负债率、偿债率、债务率。我国实行的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严格限制资本项目流动,现阶段汇率变动引起的风险对我国的冲击还很有限,主要体现在偿债风险上。

2.选取非系统性金融风险监控指标

非系统性风险是指金融活动主体由于经营不善从而造成损失的可能性。其指标是用来预警某一特定银行可能将要面临的困难,着眼于单个或微观的风险监测。监测指标具体包括:

(1)信贷收支状况指标。对商业银行来说,信贷资金运行和运作状况是决定其经营成败的关键环节。它由五个指标组成:资产流动性比率、存款余额增长率、贷款余额增长率、短期资金贷款比例、中长期资金贷款比例。

(2)流动性风险指标。流动性风险,指由于金融企业资产负债比例、期限结构失调导致的流动资金不足,出现到期无法履行支付义务而造成的风险。流动性风险比率是从总体上反映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大小,该比率越大越好。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而建立的适合我国商业银行实际运行状况的流动性风险预警指标有:流动性风险比率、余额存贷比例、库存现金比例、拆人资金比例、拆出资金比例、借人资金比例、备付金比率、总偿付能力。

(3)资本风险指标。资本风险,指由于资本金不足不能弥补亏损以保证银行正常经营,破产倒闭的风险。它包括四个指标:资本充足率、核心资本充足率、同一借款户贷款余额比例、最大十家客户贷款比例。其中,资本充足率和核心资本充足率属于安全性的综合指标,是重中之重。它们既反映财务基础,又反映资产的风险状况。比值越大,则资本的安全性越高。

(4)经营风险指标。商业银行是以货币为主要经营对象的高风险行业,所面临的经营风险主要是指在银行的经营管理中由于管理制度出现漏洞或管理者及员工的不当或犯罪行为等主客观因素致使银行经营成本上升、收益率下降并给银行造成损失的可能性。此处选取的这组指标体系目的在于衡量商业银行的经营成本、收益及损失状况及其损益指标完成情况。主要有:存款年平均成本率、负债成本率、应收利息率、贷款收息率、资产利润率、损益指标完成率。

(二)设置预警界限

确定指标体系后,要对每一个指标确定不同风险状态的界限值,即预警界限。它指达到可预兆发生金融危机时金融指标的数值,由安全点增减一定幅度而得到。增减幅度要根据具体指标的具体隋况而定,需要参考历史数据、国际通用标准和一些专家的意见。在临界值的确定上,如果国际上有公认的临界值,就按照国际标准来确定,如果没有明确的国际公认标准的临界值,临界值通过比较确定,可以参照我国在金融稳定时的各项指标的数值,也可以参照经济金融背景相似的国家在金融稳定时的各项指标数值。例如,国际公认的“经常项目逆差/GDp”的警戒线是5%,而短期外债/外债总额接近或超过25%就是危险信号等。需要说明的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危机爆发的条件也在发生变化,因此原有的临界值在预警中的准确性会降低,这就要求随着形势的发展和变化,相应地对临界值进行修正。以GDp增长率为例,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周期的拐点,发展起点相对较高,不会保持过去的经济高增长态势,所以我们将安全点定为8%,偏离该点越远经济安全性越差。参考历史数据、国际通用标准和一些专家的建议,将增减幅度设定为1.5个百分点,即将8%上下增减1.5%的位置确定为安全状态的警界限,即GDp增长率在6.5%--9.5%的区间内为安全,可用相同方法确定基本安全、出现风险和严重风险区间的警界限。类似这样,其他指标的警界限也可以比照定出来。

金融危机的前兆篇8

关键词:房地产公司债务违约财务分析启示

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5812(2016)16-0077-02

一、公司介绍

佳兆业集团主要从事大型住宅物业以及综合商用物业的发展,经营范围为物业发展、物业投资、物业管理以及酒店、餐饮业务。集团在深圳、广州、东莞、惠州及珠海等多地发展,2006年、2007年及2008年连续被中国房地产top10研究组评选为华南地区十大最具价值房地产品牌之一;2008年,集团在综合全年优质地产发展企业评级中名列第二。

但是,从2014年底开始,随着一系列事件的不断冲击,佳兆业集团大额债务违约随即被披露。深陷其中的多家金融机构为了寻求自保、将损失减到最小,都采取了法律手段,申请将佳兆业的资产冻结,从某种程度上说,金融机构的自保方式加剧了佳兆业的崩溃。

二、佳兆业集团产品及财务分析

(一)产品构成及收入

从表1可以看出,佳兆业主要的产品项目是物业开发,从历年的收入占比来看,物业开发的平均占比维持在96%左右。从2006年到2013年收入增长了8倍。但到2014年年中时,收入骤降,与2013年年终相比减少了12730百万元。

(二)财务分析

1.佳兆业集团资产、负债结构分析。通过分析佳兆业集团的资产我们可以看出,2006年至2014年6月,佳兆业集团的资产中占比最大的是存货,由2006年占比20.88%增长到2014年6月占比60.83%;其他应收款从2006年的34.47%下降到2014年6月的16.59%;其他长期投资占比由8.41%开始增长,2010年达到最高20.75%,然后开始下降,2014年6月为9.90%;固定资产净值占比呈折线趋势,从0.75%开始先下降再上升,再下降再上升,最终为0.95%;土地使用权占比由0.44%整体呈下降趋势,最后为0.19%。

通过分析佳兆业集团负债可以看出,流动负债从历年来看整体占比维持在70%左右,其中其他流动负债占比最高,2014年6月达到52.91%,短期借贷及长期借贷到期偿还的比重占比有所下降,2008年最高,为34.39%,2014年6月下降到7.52%,应交税金受国家税收的影响,中间几年有所波动,从2006年的1.18%到2014年6月的4.30%。非流动负债占总负债的比重2014年6月达到34.98%,显然2014年佳兆业面对长短期债务到期需偿还的压力更大。

2.财务指标分析。从佳兆业集团历年的融资情况来看,共发债7次,总的发债金额约68亿元。佳兆业集团的资金大多来自大额举债。具体财务指标分析见表2。

(1)资本结构分析。佳兆业资产负债率始终维持在75%左右,全部投入资本当中带息资本占比达62%,流动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虽然在88%左右,但是其中存货就占60%左右,由此可知,佳兆业虽然很好地利用了财务杠杆效用,但也使公司面临着较大的财务风险。将其与行业平均值进行比较我们发现,佳兆业的资产负债率从2011年至2014年6月高于行业平均资产负债率达25%左右,远远高于多数同行业的资产负债率。

(2)偿债能力分析。佳兆业的流动比率大于1,虽然先上升又下降,但是整体还是上升的趋势。速动比率2006年至2010年整体大于1,但是从2010年开始下降,从2014年半年报可以计算出速动比率为0.57。将佳兆业的流动比率及速动比率与其行业平均值进行比较,不难发现佳兆业的这两个指标都低于行业平均值。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与带息负债比率历年来一直为负。

(3)营运能力分析。佳兆业的营业周期2007年为499.76天,2014年6月为2598.91天,延长了5.2倍。存货周转天数2007年498.2天,2014年为2564.1天,延长了约2000天。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也由1.55天变为34.81天。总资产周转率整体在下降。佳兆业集团的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整体上低于行业平均值,这说明佳兆业的整体营运能力在大幅下降,资产利用效率不高,资金回笼慢。

(4)盈利能力分析。佳兆业Roe和Roa大幅度下降,总资产报酬率也在下降,投入资本的回报率由2007年的6.89下降到3.21,同时,销售毛利率、销售净利率、营业利润率都低于行业平均值。相反,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占营业收入比重整体是上升的,这表明佳兆业的盈利能力在弱化。

(5)收益质量分析。该集团主要的利润来源于营业利润,公司承担的税费占利润总额的40%左右,公司承担着较大的税务负担。

三、结论及启示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佳兆业的资金大多来源于举债,资产主要是存货,存货变现需要较长的时间,该集团必然存在短期流动负债、长期债务到期偿还的压力,加之佳兆业主席郑英东辞职,引发的一系列问题比如交叉债务违约、房源被锁,严重影响佳兆业的销售,使得公司资金链更加紧张,濒临断裂的边缘。解决佳兆业的困境,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提高企业营运能力与盈利能力

应提高企业的存货周转率,加快应收账款周转率。同时,提高资产的利用效率。这样可以提高利润增长,增加企业可用的营运资金,从而缓解企业资金紧缺的困境。其他房地产行业也应吸取教训,引以为戒。

(二)降低资产负债率迫在眉睫

资产负债率过高,回笼资金很慢,很容易使公司面临资金断裂的危险,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佳兆业该问题由来已久,所以公司应该从长远的角度看待问题,不能只关注眼前。

(三)融资创新

目前房地产企业面临的最关键问题是融资,由于银行紧缩银根使得房地产行业的融资变得更加困难。所以,房地产行业应创新融资方法,在银行紧缩银根时,广大中小房地产开发商必须积极谋求在资本市场的融资。第一是信托业的发展,第二是购房者的预付款,第三是公司上市。

(四)解决审计机构提出来的问题刻不容缓

该公司2014年年报至今未公布,注册会计师表示是因为对报表存在质疑,不出具无保留的审计意见,在2014年年报没有报出来之前,大家对佳兆业心存疑虑和猜测,大众和投资者对其慢慢地失去了信心。所以,上市公司应该正确对待会计师事务所对报表的质疑,积极应对和改进。X

参考文献:

[1]陈晓芸,吴超鹏.政治关系、社会资本与公司投资效率――基于投资-现金流敏感度视角的分析[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3,(6):91-101.

金融危机的前兆篇9

中国作为最大的碳排放国,实现经济增长与保护环境的平衡将是未来面临的一个严峻挑战。按照国家规划,2020年非化石能源在我国一次能源的比重将提高到15%。为此,“十二五”期间首要任务就是要培育和发展新兴能源产业,其中包括核电、水电、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能源等可再生能源。换句话说,后金融危机时代,新能源发展将备受关注。随着产业结构调整与培育新兴战略产业步伐加速,节能减排与新兴能源产业的战略地位将愈加突出。一、近年我国新能源发展进步显著1、我国在新能源发展的多个领域世界排名第一中国在发展新能源领域已经取得非常大的进展,在多个领域世界排名第一。到2009年底,我国风电、太阳能发电装机分别达到1758万千瓦和23万千瓦,相比2000年分别增长了51倍和7.7倍;光伏发电呈现爆发式增长,全年安装量超过160兆瓦,超过了2009年前几十年安装量的总和。其中,并网发电占到了总量的85%,达到135兆瓦。核电引进建成910万千瓦,在建容量达到2000万千瓦,预计2020年可实现7000万千瓦的目标。目前,我国太阳能制造能力和太阳能利用面积已经达到世界第一,风电连续几年成倍增长,2009年新增风力装机1000多万千瓦,居世界第一,其次是美国和德国。从累计装机来看,位于美国、德国之后,排名第三。目前,各地发展新能源产业的热情依然高涨,发展新能源产业已经成为其转变发展方式、调整能源结构的重要选择。可以预计,未来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仍将处于快速道。2、新能源的快速发展促使能源结构不断优化2009年,国内一次性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占68.7%的比例,石油占18%,天然气占3.4%,非化石能源,即可再生能源消费比重上升到9.9%。我国的能源结构,特别是电力结构在新能源快速发展的带动下继续优化,火电比重下降,新能源比重上升。至2009年底,全国火电装机6.52亿千瓦,比上年增长8.2%,约占全国电力总装机的74.6%,较2008年底下降1.5个百分点;水电装机1.97亿千瓦,增长14%,约占22.5%,较2008年底上升0.74个百分点;风电装机突破2000万千瓦,光伏发电超过20万千瓦。核电建设步伐加快。目前,全国在建核电机组20台,为全世界在建机组最多的国家,在建规模达到2192万千瓦。3、新能源投资超常规快速增长虽然2009年国内宏观经济仍然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较大影响,但在政府大力发展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政策的带动下,我国新能源产业已经受到大型能源集团、民营企业、国际资本、风险投资等诸多投资者的广泛关注。彭博新能源财经的最新统计显示,2009年中国风电新增金融投资218亿美元,同比增长27%;太阳能投资为19亿美元,同比大增97%,从而带动亚太地区清洁能源领域新增金融投资总额达到373亿美元。中国已经超过德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可再生能源投资第二大国。随着我国2009年以来陆续颁布的各种新能源政策的拉动效应渐显,加之尚未出台的新能源发展规划中各种指标的大幅提升,未来几年会有更多的资本进入中国可再生能源市场。4、装备自主化成绩显著我国依托重大工程开展科技创新,把重大装备自主化作为提升我国新能源产业素质和竞争力的重要环节,2009年三代核电超大型锻件、主管道、安全壳等关键设备自主化研制取得重大突破。国产1.5兆瓦风机已成为主力机型,亚洲首台3兆瓦海上风机成功并网发电。二、对我国发展新能源的建议我国新能源的发展趋势,从总体上看,仍将保持持续快速发展势头。但是对比国际新能源发展情况来看,我国仍需不断地奋力追进。重点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着力:1、要积极推动能源发展方式转变,构建可持续的能源供应体系大力推进节能和提高能效的活动,调整优化能源结

金融危机的前兆篇10

一、传统支柱产业受到冲击,新经济增长点难以确立,希腊短期经济复苏动力不足

希腊传统的三大支柱产业――航运业、旅游业和房地产业在国际金融危机和债务危机中遭受重创,且至今未出现明显的复苏迹象。为了提振经济,希腊政府将太阳能光伏发电确立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提出了赫利俄斯项目,但实施难度较大,希腊难以抢占发展先机。

(一)全球贸易低迷制约航运业复苏

希腊是传统的海运大国,由希腊船东掌握的商船约占全球商船总吨位的15%。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全球贸易大幅萎缩,国际航运价格急剧下跌,希腊的航运业也未能幸免。占希腊GDp约1/3的贸易和交通运输业产值自2008年以来累计下跌17.3%;同期希腊船东所掌握的商船数量也减少了7.8%。2012年,全球贸易继续延续低迷走势,国际航运市场运力与运量失衡的矛盾也再度加剧,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BDi)也一度跌至647点的历史低位,因而希腊也无法寄希望于航运业的快速复苏推动经济恢复活力。

(二)旅游业困难重重,增长潜力有限

旅游业为希腊提供了16.5%的就业,产值也占经济总量的15%。但是,由于经济深陷衰退、失业率一再攀升、民众的工资和福利遭到削减,2011年希腊的国内游市场出现了近20%的萎缩。同时,入境游收入也因金融危机影响而下降(85%以上的外国游客来自欧盟国家),由2008年的116.36亿欧元降至2010年的96.11亿欧元,累计减少了17.4%。为了增强对游客的吸引力,提振旅游市场,希腊政府2011年下调了酒店业增值税并减免机场建设费(雅典地区除外),使入境游收入略有回升。但是,这些措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希腊旅游业面临的问题:南欧国家旅游资源的相似性导致希腊难以与葡萄牙、西班牙、意大利等国竞争;即将举办2012年夏季奥运会的英国更将分流大批游客;而旅游接待设施老化、罢工及盗抢案件高发也是希腊旅游业的顽疾。因此,希腊旅游业的增长潜力有限,也不足以拉动希腊经济结束衰退,恢复增长。

(三)房地产业衰退仍将延续

借助加入欧元区后获得的廉价资本和2004年雅典奥运会场馆建设的契机,希腊房地产业在2001年后得到了快速发展,一度成为希腊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2001-2008年,希腊房地产投资年均增长10%,房屋均价累计上涨超过66%。但在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希腊房地产市场开始降温,产值增速锐减至3%左右,房价增速也自2007年起大幅回落,并于2009年起步入下行通道,近3年累计下跌超过10%。与房地产关系密切的建筑业产值在5年中萎缩了40%以上,至今未见起色。从目前的形势来看,房地产业衰退尚未终结,也不可能成为希腊经济复苏的推动力量。

(四)太阳能光伏发电难以成为希腊新的经济增长点

在传统支柱产业受到冲击的背景下,希腊政府将太阳能光伏发电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提出了赫利俄斯(太阳神)项目。该项目计划分阶段使希腊的太阳能光伏发电能力由2010年的206兆瓦增加到2020年的2200兆瓦,同时建成2000兆瓦的电力储存能力;2050年发电能力达到10000兆瓦,并建成4000兆瓦的电力储存能力。项目由国内和国际两部分组成。其中,国内部分主要是指通过向居民提供优惠贷款和电价补贴鼓励居民在屋顶安装太阳能电池板,并将剩余电力出售给电网公司。国际部分以大中型太阳能发电厂为骨干电源,以中欧和西欧国家为电力出口市场。从项目实施条件来看,希腊光照充足,适合发展太阳能光伏发电,且与欧盟发展低碳经济的方向吻合,电力出口前景广阔:为了填补由弃用核电产生的电力缺口,德国政府已经对该项目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并与希腊政府就合作细节展开了谈判。但该项目的实施难度较大,希腊难以抢占发展先机。一是电源建设投资规模大、占地多。建成10000兆瓦发电能力至少需要200亿欧元资金,并占用200平方千米以上的国有土地,而如此大规模占地极有可能遭到议会否决。二是电网建设难度高。要建成纵贯欧洲、总长超过3.5万千米的高压电网至少需要250亿欧元资金,且需要与多个过境国进行协调。三是希腊光照条件不及意大利和西班牙,起步就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因此,我们认为,太阳能光伏发电难以成为希腊新的经济增长点,其国内部分虽能顺利推行,但国际部分面临严峻挑战,实施难度较大。

二、长期经济增长前景不容乐观

(一)融资成本过高对投资规模扩大构成强力制约

自2001年加入欧元区后,希腊通过发行公共债券和接受欧盟援助获取了大量廉价资本,这些资金涌向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及社会保障等领域,创造了“希腊奇迹”:2001-2008年,希腊年均增长7.08%,不仅远超欧盟2%的平均水平,还高于许多新兴经济体。但是,过度依赖投资的增长路径在给希腊经济带来高增长的同时,也埋下了巨大的隐患,最终引发了债务危机。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希腊借贷成本开始上升,资本流入放缓。而2009年底爆发的债务危机使其国债收益率急剧攀升,希腊彻底丧失了在市场上融资的能力,投资规模连续3年萎缩,经济增速也迅速放慢,并于2010年起陷入负增长。尽管欧盟相继对希腊提供了两轮救助,但在刚刚结束的受希腊法律管辖的债务重组过程中,绝大部分私人投资者“血本无归”,投资者对希腊债券已经彻底失去信心。而且,最新民调结果显示,希腊主要执政党因赞同财政紧缩方案而丧失民心,支持率已经跌破40%;而反对紧缩措施的左翼政党联盟支持率大增,有可能在五月的议会选举中上台执政。一旦这种情况出现,希腊融资成本将继续上升,希腊在3~5年回到市场进行融资愿望也将落空。据此,我们认为希腊投资在2015年前仍将保持负增长,而这将拖累希腊经济陷入持续衰退。

(二)高福利给经济增长和财政造成了沉重负担

受历史因素影响,希腊的工会组织和左翼政党势力远大于周边国家。因此,希腊虽然经济发展水平在欧盟内部相对落后,但社会福利水平却向北欧的福利国家看齐,近十年的工资增速也远快于欧盟的平均水平。这种局面一方面削弱了希腊产品和服务的国际竞争力,另一方面大大加重了政府在福利上的开支。虽然刚刚通过的财政紧缩方案决定将私营部门工资水平下调22%,但改革并未触及到公共部门,因此对于削减政府开支的作用非常有限。同时,高福利制度也降低了希腊民众的劳动积极性,导致其结构性失业率长期高于大多数oeCD国家,希腊因此被称为“欧洲懒汉”。在国际金融危机和债务危机的轮番冲击下,希腊经济陷入衰退,失业率一再创下历史新高――由2008年第四季度的7.7%攀升至2010年第四季度的14.2%,并于2011年第四季度达到20.7%,其中30岁以下青年人的失业率更接近50%,对社会稳定构成巨大威胁。

(三)行政机关和国有企业改革进展缓慢

虽然希腊行政机关和国有企业冗员多、效率低早就备受诟病,但改革进展缓慢。根据财政紧缩方案,希腊政府将在3年内裁减15万公职人员,但2012年的裁减目标仅为1.5万人,并已引发多次大罢工。在推进私有化方面,希腊政府计划于2015年前出售价值500亿欧元的国有资产,但2011年通过出售国有资产获得的收入仅为16亿欧元,而且希腊经济部长已经明确表示不会按照“三驾马车”制定的时间表折价处理国有资产,目前这一目标已被延期执行。一旦左翼政党在此次议会选举中获胜,财政紧缩方案将被废止,行政机关和国有企业改革也将停止。

三、希腊债务危机远未结束

鉴于希腊经济短期增长动力不足,中长期制约因素难以在3~5年内得到解决,我们预计希腊经济在2015年前都将保持负增长。其中,2012年将延续2011年的深度衰退走势,即使按照希腊央行的乐观估计,衰退幅度也将达到4.5%。而经济的不景气无疑将加剧希腊民众对财政紧缩方案的不满和抵触,引发政坛的剧烈动荡,进而对希腊政府改善财政状况的努力构成强大制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