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健康教育的内涵十篇健康教育的内涵十篇

健康教育的内涵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3:21:28

健康教育的内涵篇1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价值内涵;实践途径

Doi:10.15938/ki.iper.2016.03.030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16)03-0134-04

党的十报告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1]。加强和改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也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动教育改革、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

一、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内涵

当前,我国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利益格局、社会思想观念发生的深刻变化会投射到学校,对学生心理产生影响。学习竞争压力的加大和就业竞争的加剧,导致学生的心理问题日益增多。学校要高度重视,把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作为学生工作的重点之一,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不断完善心理健康教育渠道,帮助学生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1.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

“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健康的心理素质是学校教育质量的重要内涵之一,具备健康的心理素质的学生才能全面发展、成长成才。学生阅历尚浅,身心发展也不成熟,对学生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涵养其振奋的精神、坚强的情感意志、抗压耐挫能力和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有利于将他们培养成为品德、身体、心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2.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需要

思想政治教育是我们党和国家建设中的政治优势和重要经验。理想信念教育、思想品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要内涵。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育和形成,有利于培养造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心理健康教育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的指导地位,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理论为指导,发挥专业优势,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把握学生的心理脉搏,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互补互促,相得益彰,形成教育合力。

3.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需要

从1994年到200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和教育部分别出台文件提出,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健全学生人格、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2007年党的十七大和2012年党的十都提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要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意志坚强,使学生积极面对人生,树立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精神。可见,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需要。

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原则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本质上是人文关怀的一种途径。马克思指出:“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国家、社会”[2]。“人是人的最高本质”、“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是注重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并且尊重人、理解人、促进人、培养人、提升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方式。在开展教育实践活动过程要从学生和教师的两个维度出发,重点把握以下五个实践原则:

1.尊重学生的个体心理差异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尊重并善于把握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家庭背景、不同性格特点学生的差异性,并在把握差异性的基础上采取“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独特方法去因人施教。就业压力、感情困惑、家庭贫富差距等都会给学生带来心理上的障碍;拜金主义、利己主义、享乐主义等思潮与会给学生带来心理上的困惑。心理健康教育老师要尊重学生的心理差异,把握不同个体的心理差异,对症下药,及时给与鼓励、激励和温暖,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上的困难,排解他们心理上的纠结。

2.注重学生的心理疏导

疏导是疏通和引导的辩证统一体。疏通是前提,是获得第一手资料,掌握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的基础。疏通就是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老师与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之间广开信息交流之路,通过信息收集、整理、反馈、归纳,使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把心理问题与症结诱因和隐情和盘而出,从回避问题到正视问题的心理转化之路。引导是目的,是疏通的更高层次的工作。引导就是在获取信息的基础上,抓住主要矛盾,对症下药,将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引向心理健康的轨道。

3.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不仅是社会发展的最高目标,也是人自身发展的最高目标,更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最高目标。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可以规避传统思想政治工作中单向度地将学生身上出现的问题症结统统视为思想素质、道德品质和政治觉悟上的偏差。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就是关注其心理过程变化和个性心理特点,关注学生群体的认知、情感、态度、信念、行为,从而对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采取情理交融、以情动人、以理服人的方式加以引导,使学生拥有健康的心理素质、和谐心理氛围、理想人格特质,促进其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

4.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人的主体性是人在处理与自然的关系、与社会的关系、以及改造人自身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能动性、自主性和自为性。从心理健康教育主客体关系来看,学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客体,同时也是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的接受主体,具有自我矫正和自我认识的能力。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尊重其主体地位,唤醒其主体意识,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主体性、积极性、能动性。首先,提高学生对心理问题认识的自觉性,使之对个体缺陷、不良心理和行为的形成原因和发展过程有自知之明;其次,要在学生自知之明的基础上实现自我矫正,即在老师引导、鼓励下实现错误思想到健康思想的转化,提升控制行为、约束不良心理的能力。

5.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心理健康教育是细致复杂的教育活动。在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与学生这一对矛盾中,教师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主导地位。教师的师德、态度和心理疏导技巧会直接影响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教师要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既要体贴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用自己的热情去影响学生的低落情绪,让学生感到教师是可信赖的、可靠的;又要保持尊严和威信,疏导过程中能寓理于教、旁征博引、以理服人、点石成金,能够用恰到好处的批评和表扬去影响学生,能够无可辩驳地使学生信服,进而使学生不再回避心理冲突,而是言听计从、充满信心、积极配合,最终主动放弃自己的错误想法。

三、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路径

学校要把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整体工作、纳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夯实心理健康教育三级工作网络,重点做好毕业生和家庭经济困难等四类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1.把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整体工作体系

学校层面,要从育人的高度将心理健康教育统一纳入思想政治教育体系,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并保障心理健康教育经费,学校要将心理健康教育工程开展情况作为督查工作的一项内容。

(1)纳入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首先成立专门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制订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规划和相关制度,统筹领导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第二,要与时俱进,建立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机构,健全心理健康教育相关文件、制度;要根据实际情况,每年召开一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研讨会,出台实施办法、工作计划,修订完善考核、奖惩制度。

(2)加大投入力度,确保经费保障要保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办公场所、办公设备,购买专业心理测评软件和心理干预设施;要在经费预算分割时注意保障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教师的培训经费;要出台措施,鼓励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结合实际工作开展科学研究,在科研项目评比和推荐时对心理健康类科研项目高看一眼,对优秀项目给予经费保障。

(3)加强督导检查,形成合力督查工作是学校抓落实的重要手段。学校督查部门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协助学校党委,与时俱进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组织、开展、落实情况进行督导、检查、评估,督促各相关院系、机关部门扎扎实实把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落到实处。学校要加强教育,引导教师树立所有教职员工都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导者和责任人,在学校营造出“人人当主人、人人担责任、人人抓心理健康”的心理健康教育全员积极参与的良好氛围。

2.夯实机关、教师、学生三个层面的工作网络

机关、院系、学生组成的三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网络要各司其职、上下协调、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1)机关在心理健康教育中要做好组织协调和宏观调控学校宣传部门要落实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学校宣传部门要注重利用掌握的传播媒介,利用广播、校园网、校报、宣传栏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营造宣传氛围。马克思曾指出:“环境的改变与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3]。要注重以文育人,以文化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推动校园文化繁荣发展,构建和谐文化氛围,陶冶高尚情操,使学生能互助、友爱、团结。教务部门开展“最受学生欢迎的心理健康教育老师”、“最受学生欢迎的心理咨询老师”、“最受学生欢迎的辅导员”作为“每学年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师”评比活动的子项目,评选并进行精神和物质奖励,激发心理健康教育相关教师的积极性。在日常教学工作中要不定期派遣专家和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听课,对开设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加强教法、教学指导。由学生管理部门牵头建立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等专门的心理咨询机构,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的讲授心理健康知识,优化学生的心理素质,增强学生心理调节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帮助学生处理好自我管理、学业、人际交往、交友恋爱、求职择业、人格发展、情绪调节等方面的困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全面发展。校医院要积极与知名医院加强沟通协调力度,开展合作共建,谋划设立心理健康门诊,聘请知名医院专家在校医院坐诊,共同开展理论研究、联动;要探索需要转诊治疗学生的治疗与服务工作等方面的合作机制;要在确保就诊学生信息保密、知情范围缩小的前提下反馈给学生所在院系党总支、辅导员或班主任,由院系和老师加大对学生的关注和疏导力度。

(2)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中要提升专业水平和人才保障要加强师资力量建设和培训力度,提升工作水平和人才保障:首先,学校在每年新招聘教师方案制定时,要注重选拔一定比例有心理学专业背景的教师。第二、要加强对辅导员、班主任进行心理健康专业知识培训,由辅导员、班主任具体落实心理院系健康教育工作。学校要认真组织教师参加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讲坛,使教师掌握抑郁症、网络成瘾、交际障碍、心理危机等心理问题的识别和引导干预措施,并保证新生心理健康普查工作和结果的准确性。第三,学校要有计划地选派有专业心理学背景和有志于信息健康教育事业的优秀教师到相关心理咨询师培训中心培训,使之取得国家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第四,学校要有计划地选派班主任教师参加心理学学术会议,在对外交流中开阔视野,提升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水平,提供心理健康教育的人才保障。

(3)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中要注重自我教育和自我矫正学校要采取措施,充分调动学生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成长、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首先,要在班委会和党团支部设立心理委员,定期培训,使之具备积极协助辅导员、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能力,同时利用其深入学生的便利,及时发现有心理问题苗头的学生。第二,要充分重视学生自我服务、自我教育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在辅导员、班主任的指导下,成立“学生心理协会”、“励志社”、“成长成才俱乐部”等学生心理团体,使学生在这些团队中互相帮助,互相促进,倾诉分享,排解压力,共同成长,产生仅靠老师辅导所达不到的良好效果。第三,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周活动,举行万人签名、心理健康讲座、心理健康征文、心理委员知识培训、心理电影赏析等活动,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扩大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第四,建设谈心屋、游戏室、宣泄室、沙盘室,不断拓宽辅导服务领域,满足学生的各种心理求助需求。使学生能释放消极情绪,宣泄不良情绪缓解学生在学习、科研、就业、人际交往、情感等方面的压力,达到自我教育、自我矫正的目的。

3.抓住主要矛盾,加强四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学生临近毕业时因为要面临人生的抉择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因为经济问题而产生自卑、交际障碍等心理问题,深陷感情漩涡的学生容易厌学、失恋者容易产生心理波动,网络成瘾的学生容易敏感、多疑、产生人际交往交际障碍。学校要加强对这四类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廓清他们心理上的迷雾。

(1)加强毕业生心理健康教育,帮助树立积极心态学校要重视毕业生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以积极心态面对就业压力,做好毕业生的思想工作和心理疏导。由于就业压力加大,学生会怀疑自我能力、不自信、不接纳自我,甚至会埋怨父辈没有给自己提供可资利用的优厚条件和人脉基础。心理辅导部门要认真研究毕业生的心理特点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建立由心理危机排查、心理健康讲座、团体辅导、个别面询、心理测评和心理训练等方式组成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积极为毕业生提供舒缓压力、排解紧张情绪的渠道,疏导他们的焦虑、抑郁、紧张、迷茫情绪,使无力者有力并勇敢踏上求职之路,保证毕业生顺利度过毕业、就业的心理关键期。

(2)加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升其主观幸福感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容易出现自卑、焦虑、抑郁、交际障碍症状,也有出于自尊而排斥别人帮助、拒绝他人关心的情况。学校要将心理问题及心理救助工作纳入到对家庭经济贫困学生救助的整个体系中来,为家庭贫困学生的健康成长开辟一条绿色通道。要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特点,通过心理疏导提升他们的人际信任度以缓解孤独感,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增高主观幸福感,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并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增进交往、接触社会、锻炼能力等方面提供更多的机会,以解决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情绪调节、环境适应、人格发展、人际交往、求职就业等方面的心理困惑,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和不良心理反应,帮助其在智力、情感、社会适应上得到全面发展。

(3)加强身陷情感漩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帮助树立科学爱情观首先,要引导学生正确处理爱情与学业之间的关系。要克服厌学情绪,把学业放在首位,学有所成基础上绽放的爱情之花会更鲜艳芬芳。其次,告诉学生,爱情不仅是得到,更重要的是一种责任和奉献。第三,要帮助因失恋而产生心理障碍者走出情感阴影,教育学生摆正心态,树立自尊、自爱、自强的品格,不盲目地追求爱,也不过急于追求爱。

(4)加强网络成瘾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其自制自控能力学生接受新鲜事物快,但部分学生因为自我控制能力和辨别是非能力薄弱而导致网络成瘾。有的网络游戏故意迎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利用游戏的挑战性和刺激性吸引其上瘾。网络成瘾是一种慢性心理障碍。针对网络成瘾学生特点,首先,心理健康教育要注重疏通和引导他们转移注意力,修正狭隘的兴趣观,使之投身读书、辩论、体育活动,投身班级、院系集体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使他们找回自我;其次,多关心他们,消解他们因网络上瘾而产生的敏感、多疑、孤独、任性情绪,使之敞开心扉,主动与他人展开交流,重构已退缩的人际关系网。总之,要通过心理健康教育的正确引导,提高网瘾学生的自制自控能力,使其有效控制网瘾,实现自我价值。

参考文献

健康教育的内涵篇2

摘要健身气功是以增进身心健康为目的,以自身形体活动、呼吸吐纳、心理调节相结合为主要运动形式的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是中华悠久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气功历经数千年发展到今天,不仅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而且成为全民健身的一种重要锻炼方法。通过传播健身气功文化内涵,不仅加强了高校与社会的联系,还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调节了大学生的心里,增进了身心健康,提高其结合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关键词健身气功高校教育文化

健身气功,本质是以增进身心健康为目的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但却包含了中国的传统哲学和中医学基础理论,心理学、儒家、佛家、道家等各家的思想及时期的文化内涵,健身气功不仅是锻炼身体,更是一种育人于己的体育项目。作为一种将健身与育人完美结合在一起的体育项目,更应该在高校中得到更好的培养和教育。在国家的重视下,各高校不同程度开展了选项和选修课程,但这种课程的开展主要还是健身为主,却忽视健身气功更深的内涵。高校是文化教育培养主要领地,大学生本身又具有很高的文化素养,更是中华民族文明继承和发展的主力军,所以我们要在高校中把健身气功本质与健身气功的内涵结合起来进行教育培养,这样才能有利于健身气功的传承与发展。

一、健身气功文化的相关概念、特点、内涵

(一)健身气功的概念

健身气功是以增进身心健康为目的,以自身形体活动、呼吸吐纳、心理调节相结合为主要运动形式的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是中华悠久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健身气功以动作形态为主体,但其中包含了传统哲学和中医学基础理论,心理学、艺术、美学、儒家、佛家、道家等各家的思想及时期的文化内涵。

(二)健身气功文化的特点

1.健身气功内容丰富、锻炼全面,动作简单易学,动静结合,身心兼修,而且机动性强,不受时间和场地局限。其运动量适中,因此适合在老、中、青等各类人群中开展,是缓解身心疲劳、预防慢性病的有效的锻炼方法之一,是以健康养生为目标的保健身心的传统体育运动之一。

2.天人和一的观点。“天人和一”,是指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自我身心内外的和谐统一。健身气功是人体运动,要起到养生保健的作用,练功实践中要心静体松,顺其自然,动静结合,遵循自然规律。

3.健身气功与传统中医关系密切。健身气功与传统中医学同属人体文化的性质范畴,并在同一文化范畴内互相渗透与融合,又共同丰富、升华与发展。健身气功理论来源于祖国中医思想。内养性情,外练筋骨,通经活络,内外兼修是中医学说的__养生思想和延寿之道。所以从健身气功的文化概念和内涵可知,我们对健身气功的判断不能仅从表面去看,而必须深入健身气功文化的内涵。

二、健身气功文化内涵对于健身气功的发展的重要性

如今一谈到健身、养生、保健,很多人就希望能够既轻松又省时,既舒服又高效地解决健康的问题,人们大多会想起健身气功这个项目,现在虽然国家正在进行重视,但却单单只重视了健身气功的强身健体功能,却没注重到健身气功的文化内涵。气功历经数千年发展到今天,不仅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而且成为全民健身的一种重要锻炼方法。健身气功锻炼的强身健体功能,不仅包含着形体的健康、还包含着心理健康;健身气功锻炼的养生康复功能,不仅能够“治未病”,还能够去病健身、延年益寿。健身气功是一项深受人们欢迎和喜爱的体育运动,无论是从增强人民体质而言,还是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而言,推广普及健身气功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事业,同样是在为构建和谐社会做贡献。在健身气功中我们可以修身修心,可以了解中国更多的传统,道德,哲学,中医思想以及千百年来发展中的健身气功家智慧的结晶。

三、结论与建议

(一)健身气功文化内涵在高校的开展有利于健身气功文化的传承,民族精神的弘扬

文化是民族的重要特征,也是构成民族精神的核心,民族文化的传承则是民族共同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机制,民族精神是文化的核心、灵魂。对学生进行健身气功文化的教育,就是对健身气功文化的传承,并且使青少年具有较强的民族精神意识、使其能更好的继承民族文化,传承并弘扬民族精神。

(二)健身气功文化内涵在高校的开展有利于提高高校学生的人文素质

健身气功千百年来的风雨历程中,涵容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各种成分和要素,渗透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它融合了古代哲学、阴阳学、儒家、道家思想等等,在健身气功的身上可以找到几乎所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烙印。健身气功作为高校重要的体育内容,那么就更应该对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从而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

(三)高校对健身气功文化内涵的教育培养有助于健身气功世界性的传播和发展

高校是一个高等教育的学府,是聚集了全国各地,甚至世界各地的高素质人才,是文化教育的主阵地。高校是一个与全国流的甚至国际流的一个窗口,健身气功作为我国的一个独有的特色项目,便成了高校中打交流开窗口的重要手段。因此高校中对健身气功文化的教育培养更有助于健身气功在世界性的传播和发展。

(四)将健身气功文化内涵融入大学健身气功教育培养课程的措施

1.高等学校的健身气功课程是健身气功文化传播的最好途径,因为很多高校已开设健身气功选项和选修体育课程,可以在这个基础上,来传播健身气功的文化内涵,不仅弘扬和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更好的提高高校学生的兴趣爱好,而且为广大学生提供了一种新的锻炼身体的方法,培养更加合格的高素质人才。

2.在高校中建立健身气功代表队,在运动队中不乏技术很好的学生,这样在实际的表演中,可以让校园其他同学们更客观近距离的对该项目产生兴趣。健身气功代表队可以和健身气功社团、协会相铺相成,在校外进行多方面的交流,如,技术交流和文化内涵的交流。这样才能使得健身气功文化能在高校中更好的开展开来。

参考文献:

[1]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编.健身气功社会指导员培训教材[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7.

[2]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编.健身气功知识荟萃(二)[m].人民体育出版社.2014.

健康教育的内涵篇3

关键词:茶文化;大学生;心理健康;价值影响

对于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培养活动来说,其对大学生的成长有着重要作用和影响。完善的心理素质培养活动,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也能为学生参与整个大学教学活动提供有效帮助。但是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开展过程中,存在一系列问题。其大大影响了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从而使得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其存在的心理素质问题,对学生培养造成了极大影响。

1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分析

虽然当前高校教学体制实现了不断完善与发展,但是客观的说,目前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在开展过程中,仍然与实践应用之间存在极大差距,目前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开展过程中,其存在一定的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为:首先,多数学校将教学重点放在了知识教育和体能教育上,忽视了心理健康教育在学生成长和学习中的作用和影响,因此,无论是心理教育的投入力度,还是其课程开课状况都较不理想。在很多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其未能对大学生的成长要求,形成有效的认知和了解,因此培养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理念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就是当前大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要求,而从很多学生的实际心理状况上看,很多学生存在较为严重的心理行为问题和心理障碍,如果不能够对其进行合理的引导,那么很容易对其成长和学习产生极坏的影响,因此,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实际上就是引导学生形成健全人格的重要要求。但是客观而言,目前在高校教育体系构建过程中,由于缺乏及时有效的沟通和反馈机制,从而使得多数老师和学校未能及时察觉到学生所存在的心理问题。即使部分高校开展了心理健康教学活动,但是其只是把整体教育的重点和精力放在了教学的表面,忽视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根本了解和认知。最后,当前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开展过程中,其教学理念较为广泛,教学元素较为陈旧,教学互动性较差,教育反馈并不及时,因此,这就限制了整个高校心理素质健康教育的效果,从目前大学生培养的实际状况来看,优化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形式和思路极为必要,特别是在高校教学规模不断扩大的今天,及时引导和消除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健康完善,而目前很多高校在开展这一活动时,都只是从教学的表面来切入,无论是教育的及时性还是其先进性都较为欠缺。因此,我们必须探究适合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具体教学理念和机制,通过系统化融入,从而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

2传统茶文化的具体内涵分析

茶文化是以茶为基础载体所形成的文化内容,茶文化的核心市场,实际上反映的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与成熟,而随着当前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不断提升,将茶文化应用于日常生活当中,也极具现实价值和重要意义,通过对茶文化的内涵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茶文化中包含着丰富而成熟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尤其是其中所具备的精神理念,实际上就能够为当前我们所开展教学活动提供教育基础和帮助,比如,在茶文化体系中,除了相应的行为理念之外,还包括成熟的心态文化,而成熟的心态文化实际上,就是一种精神上的追求,通过将茶与人生哲学理念相结合,从而提升了整个茶文化的高度。我国的传统茶文化不仅仅是一种文化理念,同时也是经过长期传承发展所形成的文化内涵。在茶文化的形成过程中,也具备了完善的表现形式和内涵。因此,如果能够将茶文化应用到当前社会生活中,便能够实现良好的价值体系,在我国茶文化体系中,除了其中所具备的物质文化之外,其行为文化和心态文化也是目前最值得我们传承的内容之一,尤其是其在茶文化体系中所形成的思维方式、价值理念以及生活方式,都能够给当前人们从事各项活动提供有效的指引与帮助。

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和作用

我们必须看到大学生心理素质心理健康教育,实际上是一个整体复杂的系统化教育工程而同时也是高校德育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继续采取积极有效的教育教学手段,能够有效消除学生的不良情绪,降低其心理疾病的风险,从而帮助其逐渐形成健康完善的人格理念,因此,我们必须积极探索适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理念和实施方法,确保整个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有效实施。不仅如此,当前学生在培养过程中,其生活环境和条件更为优越,尤其是很多学生缺乏全面、积极向上的生活理念,从而使得多数学生存在相应心理问题,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开展的必要性日益增强。因此,随着当前高校教学活动日益成熟,如今完善教学理念,优化教育机制就极为必要。当然,在这一过程中,必须对以往学生培养过程中所存在的心理健康教育不足等问题进行有效分析,从而实现理想的教育效果。随着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如今在大学生培养过程中,完善心理健康素材融入,对于大学生培养则有着重要作用和影响。通过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分析,可以看到整个心理健康教育机制的缺失,是造成这一问题的关键因素,而机制的缺失,最重要的在于缺乏完善的教学元素。所以,如果能够将茶文化等理念融入到整个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其必然能够有效提升大学生教学效果,从根本上优化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效果。

4茶文化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具体影响

事实上,如果能够将茶文化理念系统化融入到当前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其必然能够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有效提升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具体而言,其影响主要表现为:首先,茶文化理念的系统化融入,能够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帮助其形成正确的行为处事思维方式。茶文化的精神是行为规范。而核心要求就是人应该在社会中怎样正确的处事规则,因此,相对于传统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而言,其缺乏对学生处事态度的正确引导,所以,以茶文化为载体,完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其必然能够让学生认清自己,从而对自己形成一定的自省和审度,当然在这一过程中,能够实现良好的定位,从而帮助学生自己形成平和稳定的状态,进而引导自身能够有效处理自身存在的各项心理问题。其次,茶文化理念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更全面地实现修身养性理念,茶文化的核心理念实际上就是静心修身,而这从很大程度上需要人们在饮茶的同时,感受个人的生活理念和态度,通过不断求索,从而对传统文化形成全面完善的理解和认知,从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来看,很多学生,或者是存在较为自卑或者未能对自已形成有效的了解,如果能够运用茶文化理念,便能够对学生成长提供有效帮助。不仅如此,当前大学生在培养过程中,其存在较为严重的考试作弊等诚信缺失现象,而茶文化的核心就是仁义、诚信理念,因此,如果能够将茶文化理念融入到整个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便能够引导学生在品茶的同时,领悟茶道精神理念,重新塑造自身人格理念,进而对其培养提供实质上的帮助。此外,茶文化理念的融入到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内,融入到整个高校学生心理素质健康教育过程中,其不仅仅是教育理念的完善,更重要的在于对学生素质的有效提升,当前我们应该看到,在大学生培养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引导其形成正确的学习观,更重要的在于引导其形成全面完善的素质,而在这一系列过程中,心理素质也是其中重要的内涵之一,因此,如果能够将茶文化理念融入到当前大学生心理素质健康教育过程中,就不仅仅能够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思维理念,同时更重要的是在于能够让学生在感悟传统文化魅力的同时,学会掌握正确的处事行为规范和价值理念,从而形成完善的综合素质。最后,当前大学生心理素质健康教育开展过程中,其不仅仅是一种理念上的完善,更重要的是对整个心理素质健康教育的体系化创新,其关键在于新理念和新思维的有效完善。所以,相对于这种传统心理素质健康教育活动开展来说,多数学生和老师未能认识到心理素质健康教育的作用和价值,因此,无论其重视程度,还是其实施理念都较为欠缺,而将茶文化理念融入到整个心理素质健康教育过程中,不仅仅是一种理念的创新,更重要的是在于其是一种行为上的丰富与完善,因此,随着当前学生心理素质健康教育的价值要求,探索茶文化与心理健康素质教育相结合的具体方式就极为必要。

5结语

我国有着丰富的茶文化资源,在这一资源体系内,不仅有着完善的物质元素,同时,其中也有着丰富的精神内涵,而通过对这一文化内涵进行分析,尤其是从当前大学生的心理素质状况看,多数学生在参与过程中,其更多考虑的是知识学习和技能提升,因此无论是学生的学习能力,还是老师的关注度,其都未能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给与应有的关注。所以,学生的心理疾病及困难就使得学生很难对自身的心理问题进行有效认知。而心理健康问题如果得不及时有效的解决,那么很容易对学生的成长造成影响。

参考文献

[1]李悦宏.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心理成长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3(2):182-185.

[2]胡鸥云.励志电影欣赏课程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研究[J].才智,2014(13):162-165.

[3]刘强.传统体育养生课程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153-155.

[4]钱宏颖.论校园心理环境对大学生健康人格形成的影响[J].高校教学,2015(11):41-44.

健康教育的内涵篇4

【关键词】健康中国健康素养医学教育临床医学医患关系

2019年,国务院成立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负责统筹推进《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组织实施、监测和考核相关工作,把“居民健康知识普及”作为十五项重大行动之一,提高公众健康素养。相形之下,提高医务工作者的健康素养依然未得到足够重视,本文将从临床实践视角探讨健康素养在临床医学教育中的不足与发展。

一、健康素养的内涵

2012年,荷兰学者SorensenK.将健康素养内涵概括为:个体在一生中持续收集、理解、甄别和利用健康信息,获得相应知识、动机和能力,应对来自个体、情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各种健康危害,在医疗服务、疾病预防、健康促进方面做出合理地决策,保持健康行为、维持健康状态,实现合理利用医疗服务、降低医疗费用、改善健康结局、促进健康公平的目标。SorensenK.还绘出了健康素养内涵模式图(见图1)。

二、健康素养两个路径发展不平衡

提高健康素养主要包含两个路径:公众健康路径(publichealthapproach)和临床实践路径(clinicalapproach)。2007年我国就将“提高全民健康素养”写入“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报告”,并开始了全民健康素养宣传工作。2019年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提出十五项行动,期望到2030年全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30%。当前,临床实践路径下健康素养的研究依然较少。因此,国内健康素养两个路径发展不平衡,临床实践路径下健康素养的研究和应用存在明显不足。

三、临床教学与考核重视不够

提高医务工作者的健康素养水平,能在临床实践中帮助医生快速甄别健康素养不足的患者,提高关键的信息传递效效率,进而提高患者认知疾病的水平、改善医患关系、合理利用医疗服务、降低医疗费用、提高健康结局。目前,国内临床医学教育体系中,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执业医师考核尚未包含“健康素养”相关主题。2019年,我国执业医师考试大纲在实践环节提到了“医学人文素养”包括:①患者至上;②最优化原则;③知情同意原则;④保密守信原则等。在执业医师考试中,有1~2道选择题。从执业考核环节上也未把“健康素养”提到应知应会的考查范围。此外,国内有学者认为,加强临床医学路径下健康素养教育还能有助于缓解医患关系紧张。

四、建议

1.提高对健康素养的认知水平。首先,健康素养不仅仅是工作态度和作风,它也是一项专业技能。其次,医务工作者的健康素养关乎患者的基本人权。我国学者关今华提出国际公认的十二项基本人权,其中有七项和临床实践相关:生存权、社会保障权、自决权、发展权、知情权、安全权、接受教育权。因此,应当提高对临床实践中健康素养的认知水平。

2.丰富临床路径下健康素养的内涵

学者ColemanC.a.提出了医务工作者的健康素养的内涵:24条基本知识、27条基本技能、11条基本态度和32条实践能力。经过梳理合并,其核心内涵概括为四类24条:

认知类:①健康素养的概念;②普通民众对医学知识理解困难;③医患沟通要简单、清晰、防止差错;④提高患者健康素养能提高依从性、改善结局、降低医疗费用;⑤不良的沟通可能会导致医患纠纷;⑥患者在入院、出院、转移、交接等环节容易出现沟通问题。

技能类:①关注患者忧虑;②将医学术语转换为科学、准确、浅显、易懂的语言;③使用教具、模型加强交流有效性;④引导患者说出对自身疾病理解、对医嘱不依从的原因。

态度类:①有效沟通至关重要;②每一个患者都有沟通差错风险;③患者有“知情”的权利;④对患者尊重和同情;⑤患者获得准确理解是医务人员的职责;⑥充分交流信息,达到患者及其家属期待的水平是医务人员的职责;⑦主管部门有责任提高医务人员健康素养。

实践类:①与患者及家属共同商议诊疗方案;②检查患者应知应会的内容;③了解患者最近使用的药物清单;④下医嘱时强调关键信息,确保患者正确理解;⑤随访时核准患者用药,询问不依从的原因;⑥让患者回馈:①他们的主要问题;②医生建议;③重要性及其原因;⑦患者的健康素养水平受到隐私权的保护。

3.纳入临床医学教学体系

将临床实践路径下健康素养的概念、内涵、医务工作者应有的知识、态度、技能、实践等内容构建合理的教学模块,纳入临床医学教学和执业资格考核中,教学上能促进医学教育改革,临床上能改善医患关系。

4.获取国际健康素养最新资源

①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文献数据pubmed(ncbi.nlm.nih.gov/pubmed/)中输入“healthliteracy”(含引号)可获得最新研究趋势和学术论文。

②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健康素养板块(www/cdc.gov/healthliteracy/)提供公共卫生路径下健康素养研究、评估、工具包等。

健康教育的内涵篇5

关键词:泛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学科建设;持续发展

心理健康教育自20世纪80年代在我国开展以来,至今已有20年的发展历程。在这期间心理健康教育经历了调查呼吁、尝试探索、自觉建构和重视推进四个阶段[1],克服了学科化、医学化、片面化、形式化、德育化、孤立化等消极倾向,逐步走上科学化、规范化、专业化和本土化的健康发展道路。但与此同时,一个新的不容忽视的现象——泛心理健康教育悄然出现。

一、泛心理健康教育的表现

泛心理健康教育,简言之就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泛化或泛滥,即不顾心理健康教育的本质及内涵,将其外延无限扩大,歪曲心理健康教育与其他教育活动的关系,从而混淆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内容和功能。具体表现在:

1.泛功能化

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教育的一个基本要素,是以健全人格培养为核心,以帮助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能力为己任的。虽然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本应具有的内涵,但并不等于说心理健康教育就是教育的全部。教育是一种全面培养与发展人的活动,由于个体的全面发展离不开心理的成熟与发展,决定了心理健康教育在教育中处于基础和核心的位置,对其他几育起着基础、动力和增效作用[2],但不能完全代替其他几育的功能: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以人格为结合点促进德育,但无法代替其“育德”;可以借助开发潜能促进智育,但不能代替其传授知识、技能,发展智力;可以以心理健康促进生理健康,但不能代替体育“健体”;可以促进美育,按美的规律开发心理机能、塑造人格,但不能代替美育形成审美能力,培养审美观点。在心理健康教育不断推进过程中,有些人过分夸大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认为只要心理健康了就“一好百好”。这种“万能论”的观点,歪曲了对心理健康教育和整个教育的科学认识,妨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教育育人功能的全面实施。

2.泛内容化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纲要》明确指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普及心理健康基本知识,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了解心理调节的方法和心理保健知识,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人际交往、升学择业及生活和社会适应等常识。但目前,一些中小学将学校的文体活动、交通安全教育、环保活动、自我保护教育及一些与心理健康教育没有直接联系的活动都视为心理健康教育,甚至作为成果宣传,导致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泛化和庸俗化。

3.泛主体化

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一直有“专家论”与“教师论”之争[2]。国外学者多支持“专家论”,即由受过专业训练,具有实践经验的心理专家来实施心理健康教育。鉴于我国国情,多数人支持“教师论”,即由广大教师来承担心理健康教育。但这并不等于所有教师都具有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都能胜任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绝不是各科教师、各界人士,无论专业背景、学历如何,是否接受过培训,都可以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甚至堂而皇之地坐诊心理咨询室。如果照上述情形办理,那么,心理健康教育操作失范,甚至被异化也就在所难免了。

二、泛心理健康教育出现的原因

泛心理健康教育的出现,究其原因与心理健康教育自身的发展及人们的认识有关。

1.心理健康教育自身建设存在的问题

心理健康教育从开展之初,就存在多种研究取向。班华教授在《心育再议》中曾指出:心育取向“可以有也应该有多种学科的视角,有心理学的,也有教育学、文化学的视角等。”[3]心理健康教育可以说是综合应用了哲学、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卫生学、行为科学等多学科的理论、方法与技术,成为一个宽泛的大学科综合体。虽然学科建设一直是很多专家和学者探讨的问题,但至今尚未形成自身独特的理论架构,没有建立起自身的教学论、课程论、方法论和评价体系。

如若总停留在这一水平,必然会因为其涵盖面过广,内涵庞杂,带来操作过程中出现一些似是而非的心理健康教育,导致泛化。

2.专业化进程缓慢

教师专业化是国际教师教育改革的趋势,指“教师在严格的专业训练和自身不断主动学习的基础上,逐渐成为一名专业人员的发展过程”。相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要求,我国的情况不容乐观:一方面每年培养的专业人才严重不足,各高校每年心理专业毕业生只有600多人;另一方面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培训机构和认证部门的建设还不健全,没有形成统一规范的管理体系,有关人员缺乏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专业技能训练和职业道德教育,必然导致泛心理健康教育现象的出现。

3.功利价值取向的影响

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取向应定位于直指人的成长、发展与自我实现等方面,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重视人的生命和生活,关怀人的价值和使命,关照人的精神和信仰[1]。但很多学校为达标、晋级或评优的需要,在条件不成熟、甚至并不具备条件的情况下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招聘人员,机械操作,歪曲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宗旨;另外社会上掀起的“心理咨询热”和媒体对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的炒作,也使一部分人想借助心理健康教育谋取利益。在利益驱动之下,很多心理健康教育的行为并非指向对学生心灵成长的关怀与提升,反而催发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失范。

4.对“大心理健康教育观”的曲解

在心理健康教育实施过程中,有学者提出“大心理健康教育”的观点,即认为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方法和技术层面的问题,而是一种先进的科学的教育理念。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实现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是学校工作的出发点,心理健康教育观也成为指导所有教育者教育行为的教育思想,除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活动外,心理健康教育更多以弥散和渗透的方式存在于各类教育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显性与隐性的作用,使所有教育教学活动都具有“心理健康教育性”[4]。这一观点对全面推进心理健康教育,突出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的核心无疑是正确的。但有些人曲解了“大心理健康教育观”,把具有“心理健康教育性”等同于心理健康教育,无限扩大心理健康教育的外延,也促成了泛心理健康教育的产生。

参考文献:

[1]崔景贵.我国学校心理教育的发展历程、现状与前瞻[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5).

[2]石国兴.心理健康教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J].中国教育学刊,2000(2).

健康教育的内涵篇6

abstract:thispaperexplorestheconnotativedevelopmentofChinesemedicinecollegesanduniversities,tryingtopromotetheconnotativedevelopmentofChinesemedicineeducation.itisnecessarytohighlightthatthetrainingofChinesemedicinetalentsshouldadapttotheneedsofeconomicandsocialdevelopment,andthemotivemechanismofthedevelopmentofinnovativetalentsin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isestablished.Fromtheculturalpointofview,thefundamentalpathoftheconnotativedevelopmentofChinesemedicinecollegesanduniversitiesistoconstructtheChinesemedicineculturewhichembodiestheessentialrequirementsoftheuniversity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theconstructionofChinesemedicinecultureonthecampusistheinevitablerequirementoftheconnotativedevelopmentofChinesemedicinecollegesanduniversitiesandtheinevitablerequirementtotrainhighqualityChinesemedicinetalents.Fromthepsychologicalpointofview,Chinesemedicinecultureconstructionandmentalhealtheducationcomplementeachother.

关键词:心理学;中医文化;中医类高校;内涵式发展

Keywords:psychology;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culture;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colleges;connotative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7)15-0205-02

0引言

内涵,是指概念所揭示的事物的本质特征,即事物质的规定性。所谓“内涵式发展”就是要抓住事物的本质属性,强调事物“质”的发展。十报告提出“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对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推动高等教育科学发展具有重要而又深远的意义。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高教三十条)系统建构了内涵式发展的目标图示和实现路径。中医药高校不仅要培养中医人才,更要通过中医教育向社会传承中医精神,中医人才质量评价方式从注重在学培养质量向与今后中医职业发展质量并重转变。现代中医药类大学的功能应该担负起中医药人才培养、中医药科学研究、中医药社会服务和中医药文化传承创新四个方面。

1提升中医文化软实力是中医药高校内涵式发展的迫切需求

中医药高校的内涵式发展最终要靠师生共同努力,落实到人这个行为主体上。而文化正是人们思想、信念及行为活动的结果,反过来,文化又会对每个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重要影响,其中文化可以影响人的价值观,也可以通过无意识的方式影响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方式。由此,在中医药高校重视中医文化建设是十分重要也是十分必要的。不仅在知识层面传授给中医药高校学生中医药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让中医药高校生在思想、信念上对中医药文化信仰,在中医药高校率先树立起良好的中医药文化氛围,首先要让中医药高校的学生自己要树立起对自己所学中医药专业的热爱之情,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出能传承中医精神的中医药工作者。

中医药高校内涵式发展核心问题是推动中医药科学的发展,要通过中医教育向社会传承中医精神,其中传播的途径之一就是通过中医药高校的校园文化。中医药高校的校园文化包括中医药物质文化建设、中医药精神文化建设和中医药院校制度文化建设,这三个方面建设的全面、协调、发展,将为中医药院校树立起完整的中医药文化形象。由此,中医药高校的内涵式发展迫切需要中医药校园文化建设,中医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终极目标是“用人文环境吸引人,用心理方法塑造人”。中医药校园文化是以传统中医药文化为背景,以中t药院校师生为主体,以中医药院校附属医院、中医药研究所、中医药企业为载体,以中医药文化的多学科、多领域广泛交流为基本形态,具有中医药时代特点和中医药院校特色的一种群体文化和精神氛围。完善中医药产业产学研体系,制定运作程序,形成“中医药教学质量立校、以中医药精神育校、中医药科研兴校、中医药文化强校”的局面。可见,建设中医药高校的校园文化,提升中医文化软实力,是中医药高校内涵式发展的迫切要求。

2着眼于现代中医药高校的功能,提升中医文化软实力

2.1提升中医药人才培养质量

全面提高中医药人才培养质量,不仅在知识技能上要过硬,更重要的是中医药人才的心理素养要高。中医药人才不仅肩负着治病救人的使命,更肩负着传承中医事业的重任,因此人格和谐,有稳定、健全且良好的心理状态,对人对事持积极乐观的态度对于中医药高校生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在这个乐观积极的态度中,首先是要培养中医药高校生对自己所学中医药专业的热爱之情,要发自内心的喜爱自己所学的中医药专业,并且坚信中医药事业在国际上的重要地位。这种热爱之情不仅只表现在认真学习专业知识技能,更要在日常点滴中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对待人和事。

所谓高质量中医药人才,就是能胜任自己的医务工作,能把中医药事业传承发扬光大,运用中医药方法治病救人,这也涉及到医患关系的问题。作为一个中医药工作者,不仅要救死扶伤,完成一个医务工作者的使命,更重要的是让病人信任中医,在治病中对中医产生热爱之情,这就需要中医药工作者自身先具有强大的人格魅力,自身对中医药事业充满热情,才能用这份热情去感染病人。所以高质量的中医药人才,绝不是仅仅掌握中医药知识和技能,更应该具有人格和谐以及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具体可尝试如下做法:

一是结合心理发展,在中医药专业课中穿行有针对性的中医文化教育。让学生更多地了解中医药文化,更多地了解一些相关的典故,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更多地查阅相关的资料,从而树立起对中医药事业的热爱之情,进而在接下来的专业知识学习中才真正感受到中医药的博大精深,认识到所学专业的骄傲感和自豪感,才能发自内心的从老师要求掌握中医药知识的要学好转变成学生自己认识到的必须学好,以此热爱自己的专业找到人生的目标。

二是要考虑个体发展的独特性,发挥个性教育的作用。每个个体具有下列发自的独特表现,每个老师和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心理健康没有特别固定的模式可照搬,要针对每个个体的特点入手,塑造适合其个性的和谐人格。这就需要不仅密切关注每位学生,更要关注每位教师,了解师生各自的特点,在针对性的教育中,也要对教师进行心理健康的教育的传播。当然,心理健康问题最终要落在对学生的教育中,落在学生自己身上,一个人格的塑造过程的一点一滴造就的,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哪个老师能手把手教会的,必须通过师生互动中自己体验、认识才能得到提高。

三是要重视情感手段的应用,在教育过程中关爱当先。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对中医人才的期望,在情感上认识到自己所学专业的神圣感,这样在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中才能更加自觉自愿,这样的教育效果才更有保障。多组织一些义诊活动和中医药方面的宣传活动,利用现在发达的网络手段比如微信公众平台等及时跟广大学生建立情感上的联系。

综上,中医药高校的内涵式发展在与中医药高校中t文化的构建,中医药高校中医文化的构建取决于中医人才的培养,中医人才的培养不仅是教学质量方面,更重要的是人格健全和谐,从而促进中医药高校内涵式发展。

2.2加强中医药科学研究

要利用各种实体,中医药院所、中医药工厂和中医药公司以及中医医院,调动各界力量与中医药高校建立广泛的联系,包括实习基地建设,达到点面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中医精神在大学教育的各个阶段,课堂上和课堂外时时刻刻发挥作用,并以社团和志愿服务等方式发挥传播中医药教育的功能,发挥师生和朋辈之间互动影响,将中医药高等教育融入社会和学校的方方面面,最终达到中医药高校文化与各中医实体文化的契合与提升,从而促进中医药高校内涵式发展。

2.3扩大中医药社会服务

中医药最根本的目的是要服务社会,服务大众。以中医药高校师生队伍服务社区是最简单易行的方法。广泛开展以中医药高校为主体的中医药社会服务工作,在实践中提升中医药高校师生的专业素养,反过来以中医药社会服务为导向,营造良好的中医药高校校园文化,从而促进中医药高校内涵式发展。

2.4实现中医药文化传承创新

要把中医药文化建设和心理健康教育很好地融合在一起。在倡导中医药文化建设的同时,把心理健康问题并重,健康和谐的人才能在思想行为方面建构出高尚的文化氛围,反过来积极向上的文化也会对人的心理产生积极的影响,两者相辅相成。可见中医药文化建设工作离不开心理健康教育,两者侧重点不同,但终极目标都是促进人格健康发展,培养高质量的中医药人才,所以内容和方法上有许多相似之处。要正确把两者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两者的互补效应。用心理学方法塑造人,不仅对中医药文化进行传承,也是对中医药文化的一种创新理念,不仅重视中医药文化现象,更注重中医药文化的主体,以此促进中医药高校内涵式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德祥,林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本质的历史变迁与当代意蕴[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4(11):1-8.

[2]卓勇良,从外延式发展到内涵式发展[m].今日浙江,2012(14):36-37.

[3]王志刚,地方高校内涵发展的基本内容和实现路径[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2014(4):111-115.

[4]郑磊,高等教育规模与经济增长的互动[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4(11):28-33.

[5]康德武,高校内涵式发展的动力探析[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3(10):1449-1552.

[6]高月,关于大学内涵发展的思考[J].辽宁经济技术职业学院学报,2014(6):62-64.

[7]罗莎,关于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理念分析[J].学理论,2014(6):175-177.

[8]王廷云,积极推进学校内涵式发展的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4(11):179.

[9]石云山,让文化引领学校内涵式发展[J].教育,2015(15):53.

[10]田飞达,我国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含义和实现方式[J].考试周刊,2014(47):159.

[11]王智勇,协同创新:高校内涵式发展的新途径[J].课程教育研究,2014(10):11-12.

健康教育的内涵篇7

[关键词]德育心理健康教育互补性

[中图分类号]B82-05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4)10-0235-01

高校德育历来被重视,因为对于大学生说来,德育和智育同等重要,唯有实现培养目标的“达德成才”才是正确履行高校教育学生职责质所在。因而,在高校“两课”以公共课的形式作为德育教育的主阵地,“两课”教学任课教师和学校学生管理工作者、党建工作者,包括学生中的导员,都是大学生德育教育的主要力量。但近些年,高校学生德育工作面临诸多由时展带来的挑战,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突现便是诸多挑战之一。处于心理亚健康和不健康状态的学生,不仅呈现于心理学意义上的问题,也直接与思想道德问题密切相关。2008年教育部再次强调:“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重要议事日程。”

一、教育目标的互补性

现代德育理论对德育目标的阐释比较具体,如有观点认为:“根据被教育者的需要和特点进行操作演示以熏陶涵养被教育者,被教育者通过模仿仿效教育者和练习模仿仿效的内容而对自然与社会的客观规则有所理解和遵循的活动。”还有观点认为:“德育这一概念从内涵与外延两方面似乎都不能涵盖现代人所应具备的有益品性与素质。”

心理素质教育,简称为心理教育或心育。它是教育者运用心理科学的方法,对教育对象心理的各层面施加积极的影响,以促进其心理发展与适应、维护其心理健康的教育实践活动。心理健康教育也即:“个体能够适应发展着的环境,具有完善的个性特征;且其认知、情绪反应,意志行为处于积极状态,并能保持正常的调控能力。”生活实践中,能够正确认识自我,自觉控制自己,正确对待外界影响,使心理保持平衡协调,就已具备了心理健康的基本特征。

将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联系起来分析可以看出,一个人正确的思想和优良的品德都需要健康的心理品质为基础,而一个人心理健康的发展也需要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等德育内容来促进。可见,两者在教育目标上的互补性。

二、教育内容的互补性

我国高校德育的主要内容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哲学理论,是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和道德,是同社会主义公有制相适应的主人翁思想和集体主义思想,是同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相适应的权利义务观念和组织纪律观念,是为人民服务的献身精神和共产主义劳动态度,是社会主义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等。其中,最重要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在引导学生完成正确认识、良好适应和健康发展的社会化方面,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明显呈交叉状态。为了把德育的社会内容有效地转化为学生个体内在的思想品德,必然要通过学生积极的心理活动。

三、教育效果的互补性

健康心理是德育“内化”的条件。学校的德育是要将教育内容内化为学生的道德品质,而只有心理健康才能使学生敢于面对困难、挫折与挑战,积极主动适应社会生活。可以说心理健康的学生已经具备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在此基础上才能把德育的内容自觉内化为坚定信念,表现在日常行为中。当然,身心都健康才更有利于德育的进行,一个长期处于烦躁、抑郁、焦虑、多疑、愤懑、冷漠、恐惧、失望等不良情绪下的学生,对生活都缺乏热情,何谈高尚的道德观、科学世界观、人生观的接受与树立呢?

健康教育的内涵篇8

实施素质教育是新世纪我国教育改革的主旋律。素质教育思想集中体现了现代教育理念,明确了人的发展是教育的出发点与归属。这就要求必须改变过去教育强调的人的社会工具价值,而必须让位于教育促进人的发展的价值。在这种转换与让位过程中,语文素质教育应该承担自己的重任,语文素质教育应以人为本,发掘人的潜能、培养健康人格。

二、和谐社会建设的需要

健全人格的培养不仅是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也是教育发展的基本目标和现代化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首先,培养高校学生健康人格是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和成才的需要。人格健康不仅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也是心理健康的重要资源。培养健康的人格有助于中学生对自己的能力、潜力的发扬,从而正确地估计自己的地位与作用,并最终能够提高综合素质及社会适应能力。其次,培养高校学生健康人格是我国中学教育发展的基本目标。人才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所以,语文教育要想跟上时代的步伐,就必须进行人格教育。

三、语文人格教育的人文内涵需求

健康教育的内涵篇9

生命是神圣的,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只有一次,因此我们都应该珍惜这宝贵的生命,使生命更美好、更有意义。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珍惜生命、关爱生命的优良道德传统,西方哲人也很早就注重对生命的精神追求。生命既是教育的逻辑起点,又是教育的最高目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当今教育的需要,生命教育日渐成为21世纪我国教育改革重要的新生主题。生命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都是教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一、生命教育的内涵界定生命教育是一个很有难度也很有价值的问题。生命是人的本体,是人最本质的东西。教育的对象是人,因此生命是教育的载体,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在对生命教育这个概念的理解上,由于文化与社会背景的不同,各国都有很大的出入,我国港台地区与内地也都没有达成共识。当代中国教育理论界对生命教育问题的研究可以说是热火朝天,有关生命教育研究的论文在各种报刊杂志上相继发表,生命教育研究的论著也开始问世。不同的教育理论研究者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对生命教育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和思考,提出了一些颇具价值的理论观点。这就存在一个对生命教育内涵的理解问题。生命教育从产生到现在,其内涵也在不断发生变化,综合各家之言,目前我国关于生命教育的内涵有以下几种认识:其一,从轻视生命的案例出发,强调生命的本体价值,教导教育对象珍爱与尊重生命。刘环认为,生命教育是指“通过认识生命的起源、发展和终结,从而认识生命,理解生命,欣赏生命,尊重生命,进而珍惜有限的生命,建立起乐观、积极的人生观,促进学生价值观、生理和心理、社会适应能力的全面均衡发展的教育”[1]。这是从生命教育的初始涵义中引申出来的。其二,从个体与社会关系的角度,强调让受教育者从认识人之自然生命的特征入手,进而体会自我之社会生命,意识到人之生命只有在社会中才能孕育和成长,从而必须处理好己与他、己与社会的关系。郑晓江等认为,生命教育的本质“在于让人们处理好人生中‘生命与生活的紧张’,使人们深刻地意识到自我生命内涵的多面性、丰富性,从而能够正确地体会生命的可贵,确立生活的正确态度与目的,去追求人生的更大价值与意义,终则获得超越生命”[2]。其三,从批判教育的过度工具理性化的立场出发,强调生命教育的终极关怀,探索人文精神。这以刘济良、李晗为代表,他们认为,生命教育就是“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的价值、人的生命,理解生活的真正意义;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培养学生对终极信仰的追求,培养学生的关爱情怀,使他们学会过现代文明生活”[3]。程红艳认为,生命教育是教育者根据生命的特征,遵循生命发展的原则,引导生命走向更加完整、和谐与无限的境界,引导人的生命走向“类生命”[4]。其四,从个体生命整个过程出发,强调对学生的生命进行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过程的教育。这以许世平为代表,他认为:“生命教育指的是对个体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过程中,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生存意识熏陶、生存能力培养和生命价值升华,最终使其生命质量充分展现的活动过程,其宗旨是珍惜生命,注重生命质量,凸现生命价值。”[5]其五,从生命实践的角度,强调生活化的生命教育,即在生活中体现生命教育的内涵,重视生活中的生命体验、生命照料,还包括人际关系、社会适应能力等情感的培养,通过实践培养关爱生命的情怀。这主要以中国香港、台湾地区的生命教育为代表。如台湾地区的生命教育就包括两个方向:一个是生命,为何而活———探索生命的意义和本质;另一个是生活,如何生活———寻求生活目标、追求丰盛人生[6]。以上五种观点从不同角度表述了生命教育的内涵,强调生命教育要在个体生命自然、生理卫生的基础上,遵循生命的规律和原则,引导生命走向完善,追求生命的意义,实现生命的价值。本文赞同这种对生命教育的理解,但需要强调的是,在目前我国教育的条件下,生命教育不能从一般意义上抽象地去讲,而是应当更加强调生命的个体性、完整性、过程性和人文性。生命教育的内容是多重的,生命是教育的重心,生命可以同时是教育的内容、目的、对象和基础,整个教育活动都要围绕生命这个核心来开展,即在整个生命教育过程中生命是主角,教育是为生命服务的。这样,生命教育的内容至少包括四个方面:首先是生命知识教育,即引导教育学生正确认识生命,进而重视生命,珍惜生命。其次是生存能力教育,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的有限性,提升生命质量,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提高自身素质。再次是生活挫折教育,培养健康理性的死亡应对心理、抗挫折能力,乐观面对人生。最后是生命价值教育,引导教育对象解析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提升对生命的尊重与关怀,陶冶健全人格。总之,生命教育就是在个体生命的基础上,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对教育对象进行完整的、人文的生命意识培养,使教育对象在掌握基本生命知识的基础上,理解生命的真正意义,感悟生命价值,探索人生的终极信仰,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惜生命、敬畏生命,形成健康的生命观,活出生命的意蕴,绽放生命的光彩,最终实现生命的辉煌。二、生命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生命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都是教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之间既有密切联系又有区别。1.生命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联系生命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二者的本质内容与目标是一致的、统一的。具体说,二者的理论基础是一致的,即以马克思主义与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二者的教育目标是一致的,即要把学生培养成社会主义的合格人才。总之,生命教育是从生命的角度拓展与深化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则是生命教育的本质与核心,也是生命教育的基本方向,二者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促进。#p#分页标题#e#2.生命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区别生命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部分内容重叠和交叉,但二者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各有其教育的内容和特点,相互不可替代。其一,教育的阶级特性不同。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教育实践活动,它“是一定的阶级、政党、社会群体按照一定的思想观念、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7]。由此可见,其阶级性比较突出,以培养符合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合格人才为目的。虽然生命教育在我国基本上属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范畴,两者的目的都是把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合格人才,并且生命教育在追求生命价值和意义等内容中也有一定的阶级性,但那不是其主流思想,其着重点在于达到整个生命体的全面均衡发展。其二,教育内容的层面不同。生命教育的内容既有生理和心理层面的,也有社会与精神层面的;思想政治教育则更强调社会和精神层面的内容。其三,教育的角度不同。生命教育的出发点和审视的角度是以生命为基础的,它首先教育学生如何关注、珍爱和呵护生命,然后再去思考生命的本质、意义以及价值等社会性问题,而思想政治教育也关注生命的问题,但更主要的是教育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以科学的人生观对待生命的有关问题。其四,教育的方式也有所不同。生命教育注重情感教育与实际体验,而思想政治教育更强调理论灌输与认识指导[8]。三、生命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心理健康教育是生命教育的必要环节,两者也是既密切联系又相互区别的。1.生命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联系生命教育包含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心理健康教育在一定意义上讲是生命教育的重要内容和必要环节与措施,但就其内容而言,其侧重点在于解决学生心理层面的问题以及教育学生掌握维护心理健康的一般技巧。生命教育是带有根本性、全面性的教育。它既包括生物与生理层面的内容,也包括心理与精神层面的内容,还包括伦理与社会层面的内容。它是根本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以及整体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的教育。为此,生命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不可以相互代替,只能统筹规划,合理安排,使两者更好地服务于学校培养与塑造人才的根本目标。2.生命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区别其一,培养目标不一样。心理健康是学生学习的必要条件,也是学校教育的一个目标。所谓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者运用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乃至精神医学等多种学科的理论和技术,通过多种途径与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心理机能,充分发挥其心理潜能,从而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和个性和谐发展的教育[9]。因此,心理健康教育的直接培养目标是培养受教育对象的健康人格。生命教育是一种培养健全人格的教育,即生命教育不仅从心理方面培养教育对象的健康人格,还从生理上和伦理上解决个人与自身、他人、自然之间的关系问题,最终达到教育对象人格健全的目的。其二,教育理念和内涵不一样。较早研究生命教育的江西师范大学郑晓江教授指出,生命教育是关于人的生活、人生与人生问题的教育,生命教育的核心理念是让青少年懂得如何处理“生命与生活的紧张”。可见,生命教育是与生命有关的教育,对生命的珍惜、生命的意义、生命的潜能发挥等都在这个概念范围之内,有研究者提出了生命教育的四个核心概念“悦纳自我、珍爱生活、探寻意义、走向卓越”。这些主题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同样被提出和重视,但在思想脉络和内涵上,心理健康教育和生命教育显然也有很多不同,而生命教育探讨得更深、更远。其三,关注的主题不一样。在关注的主题上,生命教育比心理健康教育有更深的内涵和外延,生命教育关注的很多主题同时也是心理健康教育正在关注的主题,如“贫困压力、就业压力、厌世悲观、逃避责任、自卑感、死胡同、得过且过、对生命的漠视、四面楚歌”等。显然,这些问题就是心理问题,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我们会针对这些问题进行讨论,但运用的大多是心理学的方法,如共情、宣泄、认知、理情分析等,为学生提供一个出口和若干解决的可能。但生命教育显然不是着眼于此。对于每一种问题,它更重视这些问题所产生的生命问题,如贫困压力的引起、有关贫困和生命价值的问题等。因此,生命教育要比心理健康教育内涵更深、延伸更远。再如自杀和吸毒的问题,同样也是心理健康教育关注的问题,但生命教育对于其涉及到的生命问题的哲学和世界观的讨论更深刻。四、关于开展生命教育的思考生命教育正在当今世界尤其是华人世界迅速勃兴。在我国台湾,生命教育受到官方的大力提倡,甚至因此将2000年定为“生命教育年”。我国香港、澳门也相继开始了生命教育的推进工作。而辽宁和上海,则在大陆各省区率先颁布了有关推行生命教育的大纲或方案,如要在全国推行和加强生命教育,但在认识和实践上还需进一步深入思考。1.正确认识开展生命教育的目的和意义为什么要在学校中进行生命教育?其目的何在?2004年,上海市出台的《上海市中小学生生命教育指导纲要》(送审稿)指出:开展生命教育是整体提升国民素质的基本要求,是社会环境发展变化的迫切需要,是促进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是家庭教育的重要职责,是现代学校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该《纲要》还具体规定了生命教育的目标:“生命教育着眼于面向全体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幸福奠定基础;着眼于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为提升学生的生存能力和生命质量奠定基础;着眼于增强学生在自然和社会中的实践体验,为营造健康和谐的生命环境奠定基础。帮助学生建立生命与自我、生命与自然、生命与社会的和谐关系,学会关心自我、关心他人、关心自然、关心社会,热爱生命,提高生命质量,理解生命的意义和价值。”青少年是祖国未来的希望,不管是伤害他人生命还是自我结束年轻的生命,都是国家的损失。因此,生命教育要伴随学生成长,要在全国中小学普及。不仅是中小学生,大学生也要进行生命教育。近几年,逐年上升的大学生自杀现象、“马加爵”杀人事件、“泼熊事件”、上海商学院学生宿舍火灾学生不能自救事件等,反映了我国现实教育领域,从教育理念到教育方法,有意无意间对生命漠视或压抑的观念比较普遍地存在,应引起全社会的关注与反思。大学阶段,是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大学里开展生命教育已经刻不容缓。#p#分页标题#e#2.运用科学发展观指导生命教育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更是教育事业,尤其是开展生命教育事业的根本依据。生命教育的提出、兴起就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人的发展是一切发展的核心和最终目的。教育的核心是人,教育本是一项直观生命并以提高生命价值为目的的事业。教育理应关注人的生命及其价值、关注人性的完美,给予生命独特的关怀是教育的意义。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曾深刻地指出:“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生命力的正常发展,教育就是助长生命力发展的一切作为,关注人的生命才是教育的本质。”[10]可见,生命教育理应成为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可以说,生命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前提,也是学校人文教育的最高要求。生命教育的目标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生命教育的基础是尊重生命,包括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和发展学生的个性。生命教育是一种培养学生良好人生观的教育,是终身教育,是贯穿于生活全方位的教育。在学校开展生命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学校、家庭、个人的共同参与,需要协调生命教育内外部各要素关系,合理利用和配置教育资源,保护教育生态的良性循环发展,遵循教育规律,实事求是,促进生命教育的可持续发展。3.正确理顺“三者”关系生命教育与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有着密切关系,在实践中要正确处理三者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每一种教育的优势。在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之前,思想政治工作是解决学生思想问题的最好平台。在工作实践中,思想政治工作者发现生硬的说教和其他一些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已不能满足新形势下解决学生思想问题的需要,于是心理健康教育开始发挥作用。利用心理学这一学科的优势,从心理治疗与心理辅导的若干理论出发,从与思想政治工作完全不同的个人发展的角度开展工作,得到了广泛的赞誉,也取得了相当的成果。受学科背景的限制,当心理学方法遇到思想问题时,如何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郑晓江教授认为,“青少年自杀不能简单归因于心理问题”。他认为:“青少年对生命、生活的态度是自杀现象的又一个原因,要降低自杀率,必须从人生观的构建上着手,改变青少年对生命与生活的一些不健康的态度。”从这个意义上说,心理健康教育没有做到的部分正好是生命教育所重视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我们发现,实际上很多心理问题的出现是对生命问题的拷问,而这里面又包含着各种各样的情况。比如学业和能力、贫困和疾病等问题都会引发生命尊严以及生命价值的问题,而生命尊严和价值的问题又会引起人生意义的思考,对人生意义的消极思考必然带来诸如吸毒、网瘾、自杀等严重的社会心理问题。心理问题和生命哲学思考息息相关,在实践操作中,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能适当地缓解和调整这些问题,但要彻底解决问题,必须立足于人生观、价值观或生命思考的哲学层面上[11]。因此,生命教育实践必须理顺生命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三者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三者的优势,共同培育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人才。

健康教育的内涵篇10

关键词:心理素质教育德育教育融合策略

1.引言

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我国教育体制发生了很大变化,从应试教育走向了素质教育,而心理素质教育和德育教育在素质教育中占很大比重。因此,要想培养适应现代社会的人才,就必须关注心理素质教育与德育教育。

2.心理素质教育和德育教育的基本内涵。

要做好心理素质教育与德育教育工作,首先必须先了解它们的内涵。

2.1心理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

人的心理素质是社会个体自身整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先天素质基础上,经过后天社会各种环境的磨炼,最后逐步形成趋于稳定的心理健康状况。心理素质教育主要指向个人心理领域,是素质教育在个体心理领域的拓展。不同心理素质状况在认知社会事物、处理社会情感方面,会做出不同表现,影响也千差万别,因此,拥有健康心理素质非常重要。一个具备健康心理素质的人,可以在大千世界中妥善处理各种关系,经受社会环境的考验,展示自己的才能。

2.2德育教育的基本内涵。

德育教育狭义层面上专指一些学校正规的德育教育,广义层面是指教育者依据一定社会或阶级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分阶段地对受教育个体实施思想政治和道德品质方面的教育,使受教者在思想品德方面有所建树。良好的德育教育氛围,有效的德育教育机制,对当今社会至关重要。

3.心理素质教育与道德教育的融合策略

在社会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德育教育一直是重点,当下各种心理问题的涌现,使心理健康问题显得特别重要。因此,搞好德育教育的同时,更要注重心理素质教育,加大学校、社会两个大层面的心理素质教育力度。

3.1德育教育时加强心理素质培养。

德育教育在我们生活中占很大比重,在德育教育时也应加强心理素质培养教育。

第一,德育教育是指对受教育者思想、政治、道德和法律等方面的教育。在学校中,书本、练习题甚至考试卷子都涉及思想政治、道德法律问题,还设有严格的分数制以确保学生达标。在社会中,制定公民道德规范、职员守则等,对社会人员道德等提出要求。可见,德育教育在生活中占很大比重。

第二,德育教育的同时应该加强心理素质教育。首先,心理素质教育与道德教育具有内在一致性,都是培养学生健康成长。心理素质教育重在培养学生良好性格品质及良好行为习惯。其次,心理素质教育与道德教育具有同时发生性。教师在进行道德教育时,也可以进行心理素质教育。

3.2加大学校的心理素质教育。

学校要做好心理素质培养工作,促进学生在心理素质教育与德育教育方面有所进步。

第一,重视心理素质培养工作。学校将思想政治课程设为学生必修课程,体现出学校重视学生的道德教育,但心理素质教育未受到学校的同等重视。学校应该设置相关心理学课程,对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寻求多元化途径,妥善处理学生的心理问题,确保学生健康成长。

第二,学校要做好防范极端事件发生工作。加强对学生的观察和了解,积极引导学生遵守日常行为规范,鼓励学生参加集体活动,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人生意识的良好品质,教导学生珍视生命,珍惜人生。

第三,培养学生的互帮互助意识。学生在性格方面争强好胜,遇到挫折,容易产生反叛心理,出现灰心丧气现象,这样会对学生的个人成长不利。学校应该鼓励舍友、班干部或者知心朋友正确疏导这些同学,帮助他们摆脱人生烦恼,消除心理障碍,拥抱美好人生。

3.3社会的心理素质教育。

任何群体和个人最终都走向社会,所以现今社会要承担教育人责任。社会制定出各种道德规范,约束社会人的日常行为规范,体现出社会道德教育。在心理素质教育方面,社会还应更加完善。

第一,设立正规心理健康专业人员培养机构,有针对性地培训、锻炼、培养和造就心理素质教育队伍。心理健康从业人员可以有效解决社会个体心理健康问题,从而促进社会个体健康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增砖添瓦。

第二,加强对现任心理健康工作专业人员的再培养。提高在职人员专业水准和在职人员工作效率,促使他们切实解决社会成员的心理问题。

第三,强化心理健康专业人员的社会教化意识。社会心理健康专职人员应加强对社会心态的评估、预警意识,引导群众理智看待社会问题,克服急功近利、麻木不仁、骄躁攀比等不良社会心态,保持良好的社会心态。

4.结语

心理素质教育与道德教育对我们同等重要,因此,我们要加强心理素质教育与道德教育的融合,同时注意,在加强道德教育的同时,更加注重心理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胡健.浅谈高中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