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区域经济发展的条件十篇区域经济发展的条件十篇

区域经济发展的条件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3:08:42

区域经济发展的条件篇1

关键词:邓小平区域经济发展基本原则

我国是发展中大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各区域之间自然、经济社会条件禀赋存在极大差异。这种差异影响着各区域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给我国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带来极大的困难。邓小平始终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出发,高度重视区域经济发展问题,他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之后,提出了一系列战略思想。他强调,优先发展条件较好的地区。以寻求较好的投资效率和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从而更好地带动其他地区的发展,这是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应当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

从建国到1978年的30年间,为了尽快缩小我国区域发展差距,国家曾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但由于受前苏联生产配置理论的影响。加上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平衡发展论述的机械、教条式理解和国防安全等政治因素,导致平衡发展思潮在我国长期占主导地位,国家长期强调东西部地区间的平衡发展,在资金、设备、人才等要素分配上,重内地轻沿海,人为地推动生产力布局大规模西移。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末。总体上实行的就一是均衡发展战略,即在全国有计划地布局工业,使工业生产接近原料、燃料产区和产品的消费地区,同时着力提高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表现在国家基本建设投资向内地倾斜,以内地开发建设为重点。尤其是在印支战争与美国轰炸越南北方后,自60年代中期开始。由于备战的需要,国家把大笔的资金投入到内地的国防三线建设,曾出现两次大规模的“西进”。三线建设在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改变旧中国不合理的生产力布局,建立以重工业为基础的相对完整的工业体系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

但与此同时,一方面,由于对内地建设要求过急,并且片面强调三线工厂要“分散、靠山、隐蔽”,工厂钻沟进洞,忽视经济效益,造成了地区间低水平的工农业结构体系趋同和内陆地区产业关联效应差的历史隐患,使西部地区在全国大分工的总体格局中始终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这不仅降低了资源配置的效率。促成国家整体上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的形成,而且加固了经济发展水平由东向西递减的梯度格局,表面上缩小了东西部发展差距,实际上导致了东西部矛盾的全面加剧。另一方面,具有天然优势、经济发展较快的沿海地区不仅得不到进一步扩大再生产的资金,反而被人为地束缚上了许多羁绊,使沿海地区在世界新技术革命中丧失了发展机遇,拉大了我国同发达国家和地区差距。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我国开始了由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与此同时,和平与发展已成为国际关系的主题,我国与美、俄、日及周边国家的关系不断得到改善。在这种背景下,如何充分利用国内外有利环境。尽快使国家富裕起来,并逐步缩小区域发展差距,成为摆在全体人民面前的重大而又紧迫的任务。邓小平遵循区域经济发展规律。在缜密地分析我国国情和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首先发展条件较好的沿海地区,以更好地带动中部地区的发展和西部地区的开发的战略构想。因为,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那些初始条件优越的地区凭借其较好基础设施、服务和更大的市场,必然对资本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具有更强的吸引力。将会比其他地区超前发展,率先崛起,从而使其有更多的力量来帮助其他地区的发展。所以,在经济发展初期,政府应当优先发展条件较好的地区,以寻求较好的投资效率和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通过扩散效应带动其他地区的发展。

1978年12月,邓小平指出:“在经济政策上。我认为要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由于辛勤努力成绩大而收人多一些,生活先好起来。一部分人生活先好起来,就必然产生极大的示范力量,影响左邻右舍,带动其他地区、其他单位的人们向他们学习。这样就会使整个国民经济不断地波浪式地向前发展,使全国各族人民都能比较快地富裕起来。”“这是一个大政策,一个能够影响和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政策,建议同志们认真加以考虑和研究。”1979年4月,他提出利用有些省市邻近港澳的优势,划出一块地方搞特区加快经济发展的意见。不久。中央正式决定广东、福建两省的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并相应地决定设置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等四个经济特区。因为这些地区容易接受国外发达地区的经济辐射和产业的梯度转移,起步快,阵痛小,较宜成长为亚太地区新兴的经济带。同时它们可以为全国的改革开放提供经验和模式。在取得经验的基础上,1983年中央又决定对海南岛实行经济特区的某些特殊政策。1984年5月,中央根据邓小平的提议。进一步开放了上海、天津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使其有充分活力开展对外经济活动。1988年1月23日,邓小平在一份关于加快沿海地区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的报告中批示:“完全赞成。特别是放胆地干,加速步伐,千万不要贻误时机。”在此基础上,党的十三大后形成了加快沿海地区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的战略。

在南方谈话中,邓小平对沿海地区的发展给予很高的期望。他认为广东要上几个台阶,力争用20年的时间赶上亚洲“四小龙”,江苏等经济基础好的地区。就应该比全国平均发展速度快。上海在人才、技术和管理方面都有明显的优势。辐射面宽,完全有条件经济发展快一些。这些条件好的地区,加快发展步伐。力争隔几年上一个台阶,就能带动全国经济发展。

早在1956年,就把正确处理沿海与内地发展的关系作为我国经济建设过程中的重大关系之一提出来,他指出:“沿海的工业基地必须充分利用,但是,为了平衡工业发展的布局。内地工业必须大力发展。”“好好利用和发展沿海的工业老底子,可以使我们更有力量来发展和支持内地工业。如果采取消极的态度,就会妨碍内地工业的迅速发展。”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这战略思想。

在邓小平南方谈话的鼓舞下,为了进一步加快沿海、沿江、沿边、沿路和内陆省会等条件较好地区的发展。1992年中央批准长江沿岸28个城市和8个地区以及东北、西南、西北地区的13个边境城市对外开放,内陆省会城市全部对外开放。我国就此由沿海到内地,逐步形成了由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和内地组成的这样一个逐步推进、滚动向前的改革开放新局面。

区域经济发展的条件篇2

关键词:区位因素;区域经济发展;经济发展

最早提出区位因子的韦伯,将区位因素定义为经济活动在某特定地点进行时所得到的利益,即费用的节约。事实上区位因素不仅仅包含用货币可度量的价值标准(即经济因素),还包含有不能用货币测算的非经济因素。这些因素共同交织于一体,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方向和深度。

一、区位因素在区域发展中的两种表现形式

1.经济因素

经济因素在推动地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表现为以下方面:所在的地理位置、交通的通达性、信息的多寡和高效性、劳动力数量是否充分与结构是否优化、自然资源的拥有量与种类、市场运行机制是否高效合理、区域环境能否吸引外资与某些产业发展、科技水平等等。

2.非经济因素

尽管在区位决策时,经济因素及其中的成本和收入因素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有时与经济因素毫无关系或者说关系不大的一些非经济因素也在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如决策者的主观行为、区位政策、民族风俗、、自然灾害、地域文化和军事国防等。

二、经济因素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1.位置、交通、信息条件是区域发展的前提保障

位置、交通和信息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统一体,构成完整的经济地理概念。一般而言,位置条件往往随着交通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同时又与信息条件相融合。位置好的地方,交通条件优越,信息的获取和传递离不开交通通讯设施,因而信息资源相对较好。

位置、交通、信息条件属于社会历史范畴,始终处于发展变化之中,变化的过程制约地区经济发展。例如:东北地区原是清王朝封闭的禁地,与外界联系甚少。鸦片战争后,东北与国际市场开始联系,地理位置越来越显得重要,半殖民地农业有了发展(出现移民垦殖),东北成为向国际市场输出农产品和农产品加工的重要基地。中东铁路及其他铁路的修建,进一步促进了这一地区的内外联系。日本帝国主义入侵东北,不仅改变了周围的国际环境,也改变了东北的位置、交通、信息条件,期间一系列铁路和公路的修建,其目的也是为增强这一地区的经济发展,在客观上为东北的近现代经济发展打下一定的基础。新中国成立后,东北地区成为我国经济建设和工业发展的重要基地。

(1)位置、交通、信息条件是重要的经济资源

位置、交通、信息条件是一种重要的经济资源,在现代产业分布和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大。优越的位置、交通、信息条件与现代产业相结合,将发挥巨大的能量,香港、北京、上海、巴黎、伦敦、纽约和莫斯科等世界大城市的发展,突出说明了这一点。从微观的角度说,位置、交通、信息条件优越的地方,蕴藏着巨大的经济潜力,在那里布局企业,将收到投资少、运费低、便于与其他企业合作等效果。级差地租的存在,使得位置、交通、信息条件好的地方提高了经济价值。这些都说明了位置、交通、信息条件是一种重要的经济资源。

(2)位置、交通、信息条件影响地区各个产业布局

现代许多产业都不一定分布在能源基地、矿产基地或其他原材料基地,而是分布在位置、交通、信息条件有利的地方。原因在于,这些地方交通方便,便于销售,信息灵通,有利于接受科技文化的服务。

莫斯科虽然自然资源缺乏,农业自然条件也不理想,但是位置、交通、信息条件十分的优越:地处俄罗斯平原中央部位,又位于诸水系的源头区域,水陆交通方便。产业革命后莫斯科成为全国最大的铁路枢纽,在这里,依托外地的能源和原材料,形成机械、化工和纺织三大加工业,还云集了许多高校和科研机构以及第三产业部门。而我国的克拉玛依油田与大港油田的原油储藏量和质量相近,但由于前者远在新疆地区,交通不便无法充分利用能源,最终使的两地区产业布局有着很大差异。

(3)位置、交通、信息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某一区域的经济发展方向和产业结构类型

一般情况下,位置、交通、信息条件差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速度较慢,多以第一产业和采掘业为主,可以适当发展原材料工业。

2.劳动力、技术因素是地区发展的关键

劳动力是生产力的主体,是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其中劳动力的素质高低是决定产业布局和区域发展的主要因素。高素质的人才和劳动力将成为知识经济时代产业布局的最重要因素。

(1)劳动力是创造财富的源泉,技术是建设发展的动力

企业的进步和创汇离不开员工们的辛勤的劳动,劳动是人类特有的属性,只有劳动才能进行资本的原始积累,创造价值与财富。随着生产力和产业的发展,工业生产的机械化、自动化、高效化,对劳动者的素质要求将不断提高。但在重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同时,也应该注重劳动力的素质提高,因为理论的技术都来源于生产生活实践的积累和应用。

(2)智力、知识和科学技术成为制约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的重要因素

区域经济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的人才,高素质的人口和劳动力是发展高层次产业,即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产业的基础。

3.自然资源指引了区域发展的方向

环顾全球,许多著名的工业区都是在当地丰富的自然资源基础上建立并发展起来。在煤铁资源上兴起的工业区有:美国五大湖南岸工业区、英国伯明翰工业区、俄罗斯顿巴斯工业区和乌拉尔工业区、波兰上西里西亚工业区、印度乔塔那格浦尔高原工业区等;在石油资源上兴起的有美国得克萨斯南部工业区、俄罗斯伏尔加河中部经济区、中国的环渤海经济圈等。

(1)自然资源是区域产业布局的前提条件并非充分条件

产业布局离不开必要的自然资源条件,但有了必要的自然资源条件不一定出现(特别是不一定马上出现)某些产业活动。

(2)自然资源对区域产业结构的制约

自然资源对区域产业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有极为深刻的影响。在幅员广阔、自然条件优越、自然资源丰富的地区,有利与建立多部门综合发展的产业模式。自然资源的复杂多样,是发展地区多元化产业结构的前提。以区域农业经济结构而言,山区的自然条件丰富多样,那里的农业区有可能发展成农林牧渔结合(立体农业)的综合型农业结构;而平原地区自然资源相对单一,一般很难建立农林渔综合发展的大农业结构,只能因地制宜地发展农业专业化产品。在安排区域经济结构时,哪些产业部门可以成为当前经济的专业化部门和主导部门?怎样才能高效地发展区域的经济?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综合考虑,从当地经济发展的各种条件出发,结合本区的资源情况,因地制宜地作出抉择。

4.市场条件制约着区域经济发展

区域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是满足本区域内消费者对物质与精神的需求。市场是区域经济活动生存的空间,是经济价值实现的场所。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我们除需拥有良好的市场环境外,还应在本质上认清市场因素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考验每个产业

市场竞争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提高劳动生产率,加速区域经济良性发展。面对着竞争,那些生产能耗、效率差、产品质量不过关、污染环境等小企业,就会被淘汰。中国面对世贸组织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机遇是我们的企业产品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竞争,挑战是将会有一大批效益差的企业被淘汰。

(2)市场导向能带动产业结构的重组,优化地区资源配置

市场是千变万化的,因此,产业发展也要不断地进行调整。如我国的一些旅游城市,由于国内外的游客数的不断增加,已逐步形成了旅游商品销售市场,从而相应地带动了食品、服装、美术工艺品等产业的大力发展。满足消费者的同时,活跃了市场,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这样由市场导向引导地区产业的重组,优化地区资源配置。

5.区域环境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辅助功能

区域环境对区域经济发展是一种同时影响关系,经济发展会带来环境问题,环境也影响与制约地区经济发展。区域的经济发展越来越依靠与要求良好的环境质量,没有良好的环境质量不仅不能制造出高精度与高技术含量产品,更不能提供一流的服务。比如,现代很多城市都开辟一些科技园区、工业区、大学城,在这里不仅环境优美,而且人力资源非常丰富。因为现代经济活动越来越依赖于知识创造和高科技劳动力,为了稳定及支持创造性劳动,必须为其提供良好的居住和生活空间。这种良好的居住与社会空间必定是建在良好的环境质量的基础上。所以说,优美的环境成为现代经济活动的重要生产因素。

为此,各国相继制定了不同的环境保护法规以及规定不同区域的环境质量标准,从而更高效地维护经济良性发展。

三、非经济因素中的决策者行为,区位政策等也不容忽视

适当合理的政府行为以及相关政策的制定有利于促进经济活动的发展。首先,政府就是一个消费者,政府购买本身就是一个庞大的市场。所以,一般来说凡是政府驻地都是区域经济中心。其次,政府通过规划和政府对特定地区的基础设施大量投入,引导经济活动在空间上向某特定区域发展。作为政府,不仅要有促进经济发展的职能,也要有促进国土与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的职能。在促进国土与区域经济均衡发展中,政府相应的鼓励经济活动在某一区域发展以及限制经济活动在另一地区发展的规划。如在西部大开发中,加大对中西部资金、人才、技术的投入,建立补偿机制,将东西部差距限制在一定的限度内。再次,政府通过制定的政策法规规范经济行为,保证自由竞争环境的形成。良好的政策环境是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增强市场的开放度,维护区域经济发展。最后,政府再通过税收优惠以及财政补贴的经济政策的实施,调节经济活动的区位。如沿海地区开辟开放城市,以廉价的劳动力、税收照顾、优化投资环境,以降低内部交易成本,吸引外资建厂,带动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

除此以外,诸如民族信仰、文化背景、自然灾害等等因素,也不同程度地制约着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小建,李国平,曾刚,等.经济地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杨万钟.经济地理学导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吴传钧,刘建一,甘国辉.现代经济地理学.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7.

区域经济发展的条件篇3

一、浙江模式的基本特征

“浙江模式”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充分尊重和发挥民众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和坚忍不拔的创业精神,将经济体制改革和区域经济发展有机地融为一体,利用制度创新所形成的改革先发优势,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浙江模式”不仅仅是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同时也是以区域局部突破为特征的经济制度创新模式。

区域经济发展本质上是资源优化配置的动态过程,一方面它表现为资源在不同的产业部门之间的流动和优化配置——资源从以农业为主的初级产业部门向制造业和服务业的转移,即工业化过程;另一方面,它表现为资源在不同的地区空间的流动和优化配置——资源从广大分散的农村地区向城镇及中心城市等具有区位优势的空间聚集,即城市化过程。

区域的经济制度创新本质上是社会经济活动中资源配置主体和资源配置方式的变迁过程,一方面它表现为资源配置的微观经济主体的变化——民营经济部门的企业取代国有经济部门的企业成为资源配置的主体,即民营化过程;另一方面,它表现为社会经济活动中资源配置方式的变化——市场取代计划成为资源配置的主要方式,即市场化过程。

从民营化、市场化、工业化和城市化这四个方面的互动关系来看,“浙江模式”也可以概括为是一种内生的由民营化和市场化推动工业化、城市化的区域经济制度变迁和区域经济发展的模式。

浙江的制度变迁和经济发展的一个比较显著的特征是,民营企业的起步和市场的发育较全国绝大多数地区领先一步,且民营企业的成长和市场的扩张极为迅速,新的经济活动主体和新的经济运行方式相辅相成,互为促进。一旦当国家整体的改革目标——市场经济——确立后,在经济体制转轨进程加速的过程中,原先在计划经济体制外已成长到相当规模的民营经济部门,在短时期内迅速地“反客为主”,成为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主要推动力量。

由于区域经济内部的发展不平衡,浙江区域经济发展的最初阶段并非存在着统一的模式,不同的区域内部制度变迁和经济发展存在着比较显著的地域性差异。浙东北地区在改革开放前具有较强的农村集体经济力量和较好的社会队工业基础,在相当的时期内,浙东北地区的农村工业化进程是由乡镇集体企业为主体推动的,非常接近“苏南模式”。相比较之下,浙东南地区的农村工业化进程是在改革开放后才开始启动的,资本的原始积累是在农村家庭经济基础上起步的,逐步地发展起了农村家庭工业,然后是私营企业和股份(合作)制企业,形成了具有区域自身特色的“温州模式”。

邓小平“南巡讲话”和中共“十六大”召开之后,发展非公有经济的意识形态障碍基本消除,浙东北地区和浙东南地区的制度创新和“红帽子”企业的“正名”,个体私营经济得以迅速扩张,民营企业规模进一步升级,专业市场和民营企业成了推动浙江区域经济发展的两大动力,由此开始逐渐形成了具有较大共性的浙江区域制度变迁和区域经济发展的模式。从制度变迁角度来看,“浙江模式”是一种“准需求诱致”的制度变迁模式;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看,“浙江模式”是一种新古典的工业化发展模式。

二、“浙江模式”的启动条件

从民间的视角来考察,“浙江模式”的启动与区域内的自然禀赋密切相关,历史比较制度分析(hcia)是解释“浙江模式”的启动的一个比较适用的理论框架。

区域的制度变迁与经济发展是由区域内经济主体的行为决定的,而所有经济主体选择行为都会受到一组特定的约束条件的制约。因而,区域的制度变迁与经济发展的启动,一定与该区域内当时的一组初始选择条件的约束有关,在这一组初始约束条件中,区域的自然禀赋与历史禀赋是两个最重要的选择约束条件。

由于中国的改革开放发韧于农村地区,民营经济部门的企业大多数是在农村工业化进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所以,在考察区域制度变迁与经济发展的初始约束条件时,重点是区域中农村地区的自然禀赋与历史禀赋。

农村地区的自然禀赋中最重要的因素应当是农村的人口与农村的土地,农村的人口关乎到农村劳动力的数量,农村的土地关乎到可利用的耕地面积。1978年以农户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农村改革展开后,浙江省大部分农村地区都较早地实施了农户联产承包责任制,尤其是温州和台州等不发达地区又相对地先行一步。农户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从某种意义上近似于欧洲经济史上从劳役地租向实物地租的转变,农民的生产活动不再受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属的生产大队及生产小队的统一调配,农民自己开始拥有了一定程度的生产经营自,这就为农民从单纯的农业生产劳动中解放出来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但是,农民是否真正地能作出从农业生产活动转移到非农生产活动的选择,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影响因素就是区域中的人均耕地面积。浙江省的自然地理条件被概括为“七山二水一分田”,人均耕地面积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这一自然禀赋条件就决定了在实行农户联产包责任制度后,一方面农民的农业生产劳动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了,农业迅速增产;另一方面在农业生产技术短期内无法有较大改进的条件下,土地的边际产出及相应的农民的边际收益递减也开始明显地反映出来了。作为追求经济收益最大化的农民,在面临着由于区域自然禀赋所产生的土地边际收益递减的约束条件下,自然就开始逐步地从单纯的农业生产部门转移出来,从事农产品的加工及制造业和服务业等非农生产活动。

农民开始转向从事非农生产活动后,这种非农生产活动在一个区域能大规模迅速扩展开来,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区域的历史禀赋,具体地说,这种历史禀赋就是该区域居(农)民从事手工业制造和商业贸易活动的历史传统及相应的区域商业文化传统。农民的非农生产活动,与单纯的农业生产劳动相比较,前者与市场交换的关系远比后者要密切得多。由于非农生产活动的经济收益大于单纯的农业生产活动的收益。加上在改革开放初期严重的短缺经济条件下,简单的制造业消费品生产和商贸流通就能带来较高的收益,这种现实的经济利益能够极为有效地激活区域的经商传统。毕竟这些区域中的经商传统在制度中仅中断了20余年,况且作为“资本主义尾巴”实际上也没有完全中断,事实上断断续续地仍旧存在,许多有手艺、懂制造、善经商的人力资源仍在区域中保留下来(例如永嘉县的弹棉花,义乌县的“鸡毛换糖”和永康县的补锅碗等);此外,作为区域经商传统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民间金融,同样是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这些历史禀赋因素一旦条件成熟,人们的区域商业文化传统意识就被激活了,大规模的非农生产活动就在区域中迅速扩张,农村工业化的进程由此启动,区域的制度变迁由此发生。因此,从比较历史制度分析的理论视角观察,浙江区域经济定的自然禀赋和历史禀赋,是启动浙江区域制度变迁与经济发展的两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三、“浙江模式”的演变进程

同样地,从民间的视角来考察,“浙江模式”的演变进程与浙江区域内专业市场的发展和专业化产业区的发展及两者的互动有着密切的关系。专业市场与专业化产业区的关系本质上是市场与企业的关系,这两者之间的互动最终是由不同改革发展阶段的政策条件及由此形成的“交易费用”的变化决定的。

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中,用“交易费用”概念来研究企业的性质及企业与市场的边界时,一般并不以社会经济制度的大规模变迁为背景,侧重用比较静态的方法来研究企业与市场的关系。但是,从动态的视角来观察,在存在大规模的社会制度变迁的条件下,同样也可以运用交易费用理论来解释企业与市场的互动关系。浙江区域制度变迁与经济发展从一个侧面证实了这一点。

在浙江南部的温州和台州等区域中,最早出现的非农生产经营活动主要是商业活动(例如“百万销售大军”现象),由此产生了浙江经济中享有盛名的专业市场现象(例如永嘉的桥头纽扣市场和义乌的小商品市场)。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专业市场的功能是不完全相同的。在最初的专业市场发展阶段,专业市场主要是一种特殊的交易场所,仅仅充当了区域经济发展中商品流通主要载体的功能。在专业市场的扩张和发展过程中,由于商贸活动促进了制造业的发展,区域内各种家庭工业和各种规模较小的制造业企业开始发展起来了,专业市场一方面开始发挥其作为一种“共享式”的销售网络的作用,成了家庭工业和中小企业共同依赖的市场;另一方面开始发挥着“中间品市场”的作用,协调着区域中个体私营企业的专业化分工。大致上在90年代中期之前,在浙江区域经济发展中,可以看到的是高度发展的专业市场和遍地开花的家庭工业及中小企业。

专业市场的高度发展与中国改革开放的阶段有关。在改革开放初期,国家的经济政策最先是有利于鼓励流通领域的体制外因素的成长,而在生产领域中体制外因素的成长所受到的政策限制相对比较多。所以,对于个体私营经济而言,利用专业市场的发展来从事商贸流通经营活动,从制度角度来看的交易费用比较低。同样地,在90年代中期之前,个体私营经济在制造业领域的企业,无论是在工业用地、工业设备、工业原材料的购买和劳动力雇佣方面,存在颇多的限制,使得民营企业在扩大生产规模过程中,从制度角度来看的交易费用相对较高。由此可见,在当时的经济体制和政策环境中,从制度角度来看的交易费用起到了鼓励民营企业利用专业市场这种“中间品市场”来实行专业化分工和协调生产的作用。

90年代中期之后,一方面由于有大量的中小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专业市场仍在发挥着“共享式”销售网络和“中间品市场”的作用。但是另一方面,由于随着改革的深入,国家对生产领域的体制外因素成长的限制不断地放松,甚至开始更多地鼓励制造业领域个体私营企业的发展,例如逐步取消了民营企业工业用地的限制,加强了对民营企业的金融支持,劳动力跨区域大规模流动的机制也逐步形成,缓解了民营企业的招工用工约束。同时,国有企业的改革也进一步深入推进。在这种条件下,从制度角度来看,民营企业扩大生产经营规模的交易费用大幅下降,民营企业开始迅速成长,并且部分地开始逐渐地减少了对专业市场的依赖。

在民营企业的进一步发展过程中,当一部分企业逐渐减少对专业市场这一“中间品市场”和“共享式”销售网络所特有的市场外部性依赖后,企业在生产经营和市场竞争中开始自然形成了新的专业化分工和生产协调的机制,由此产生了浙江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另一明显的特色,即以专业化产业区为代表的区域内产业的聚集,或者说,制造业领域中的中小企业集群。专业化产业区的形成要求某种同类的制造业企业在一个特定空间中集聚,这一条件的产生与完善与地方政府推行城市化战略关系极大。90年代中期以后,浙江区域经济发展中各级地方政府的主动作用愈来愈大,地方政府推动城市化进程需要相当的财政支出,推动工业化进程(招商引资等)也需要相当的财力,因此通过建立工业园区的方法用土地来换取资金,成为地方政府的一个重要手段。由于企业在依赖专业市场的专业化分工生产阶段,已经初步形成了区域内不同地区的专业化生产特色,现在这种专业化生产的发展趋势进一步通过同类行业企业在工业园区的大规模聚集得到了强化;而专业化产业区由于能够为企业带来一种类似马歇尔所说的行业外部经济性,又进一步加速了企业的集聚。专业市场的发展和专业化产业区的发展以及两者间的互动,是剖析“浙江模式”演变进程的一条重要的主线,这条主线反映了不同的改革发展阶段中经济环境和政策所形成的制度方面的交易费用,对民营企业生产经营行为方式选择的影响。

四、“浙江模式”的战略选择

从地方政府的视角来观察,政府和民间的良性互动是浙江区域制度变迁和经济发展的一个明显的特征,地方政府的发展战略选择,对区域体制变迁和经济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引导和促进作用(本文所说的“发展战略”不同于通常意义上的“第×个五年计划与远景规划”中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战略,而是指政府对区域制度变迁与经济发展的基本方向的判断和确定)。当然,毋庸讳言,在浙江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进程中,地方政府发展战略选择有时是主动的,有时是被动的;有时是清晰和坚定的,有时也会出现含混和动摇的情形。但是,从整个改革开放的发展阶段来看,在浙江区域制度变迁与经济发展过程中,地方政府在发展战略的选择和实施方面在总体上是相当成功的。

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战略通常可以被归纳为六大类型,即:货币主义战略、外向型发展战略、工业化发展战略、绿色革命战略、再分配战略和社会主义战略(计划经济及国有部门主导的发展战略)(格里芬,1992)。尽管地方政府从未选择单一的发展战略来引导区域的制度变迁与经济发展,发展战略的选择常常处于变动与交替和交融的过程中,可是,从最本质的方面来判断,“浙江模式”的发展战略可以用货币主义战略来解释。货币主义战略的精髓是充分调动经济活动中个人的主动性和激发企业家精神来推动经济的进步。具体地说,货币主义战略有两个重要的特征:一是创造出运转完好的市场,建立起经济成长所需要的相对价格结构,来改善资源配置的效率,提高产出和收入水平;二是为私人企业部门的成长与运行提供充分的空间,把私营经济部门作为经济发展的重点和重要的推动力量(格里芬,1992)。但是,问题在于是何种原因使得地方政府做出了有利于顺利推进区域制度变迁与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

中央政府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重大调整,是影响地方政府发展战略选择的一个重要因素。考虑到1978年中共中央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济建设开始成为全党和各级政府的中心工作,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影响和改变了地方政府的偏好,发展经济可以被视为是各级的地方政府共同具有的偏好。但是,问题的关键在于,一些地区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较早地和较好地得到了地方政府的默许、鼓励和支持,地方政府与民营经济两者形成了良性的互动,而同时在另一些地区却没有发生相同的情形。

首先,地方政府的行为显然与区域的自然禀赋与历史禀赋有着密切的关系。如前所述,在具备特定的自然禀赋和历史禀赋的区域中,计划经济体制外的民间经济活动从未真正地中断过,即使在计划经济及相应的意识形态高压下,人们仍在从事着与区域商业传统相关的民间经济活动。地方政府在计划经济时期就对这些“资本主义尾巴”心知肚明,也曾经花费气力去限制和打击过这一类民间经济活动,可事实证明地方政府在这方面努力大多是徒劳无益。地方政府清楚,区域商业传统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况且,在自然禀赋条件较差的地区,地方政府同样清楚这一类民间经济活动是当地老百姓(尤其是农民)维持生态必需的手段,故实际上已多多少少开始逐渐地默许这一类民间经济活动的存在。一旦条件成熟,这一类民间经济活动伴随着农村工业化进程开始成规模地发展起来后,地方政府持有的宽容(部分地也许是无奈)的态度及相应的行为方式,就会形成一种比较有利于民营经济在区域中进一步发展壮大的宽松环境。

其次,地方政府在民营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行为,也与区域经济发展进程中计划经济的遗产有着很大的关系。计划经济时期,中央政府及相关的经济部委在不同区域中推行国家主导的工业化战略时,在各个区域中国家有关部门投资的差异性极大,由此导致了不同区域中地方对于计划经济时期国家主导工业化战略的认同相当的不同。具体地说,计划经济时期中央政府投资相对较少的区域,地方政府就相应地很少会期望通过“跑步(部)前(钱)进”的方式来争取上级部门的投资,以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由于地方政府对国家主导工业化战略的认同程度低,地方政府在改革开放后实施类似于联邦财税制度的“分税制”条件下,就会比较容易摆脱对国家主导的工业化战略的路径依赖,倾向于探索非国家主导的工业化新道路,从而更有积极性重视、鼓励和支持区域经济发展中民营经济的发展。

最后,地方政府对意识形态或政治风险的评估及回避政治风险的能力,也是影响地方政府行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在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分税制”的条件下,地方政府在民营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会权衡民营经济及区域经济发展带来的地方财政收入与民营经济发展可能诱发的政治风险成本两者孰大孰小。在两者的权衡中,地方政府倘若能够通过各种方式(例如“戴红帽子”、“股份合作制”、“挂户经营”等等)将个体私营经济“包装”成符合一定意识形态标准的“公有制经济”或“集体经济”,那么,地方政府就可能有效地降低个体私营经济发展所诱发的政治风险,更为大胆地鼓励和支持民营经济的发展。

简言之,根据公共选择理论,约束条件下的最优选择行为这一经济分析框架,不仅适用于微观经济主体,同样也适用于地方政府的行为,只要必需的约束条件成立,地方政府支持本区域民营经济发展的行为就是一种合乎逻辑的选择。事实上,浙江区域制度变迁和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地方政府行为就是一个较好的证明。

五、“浙江模式”的发展前景

作为一种至今来看仍属相当成功的区域制度变迁和经济发展的模式,“浙江模式”的发展前景同样也必须从改革和发展两个视角来观察和判断。具体地说,“浙江模式”的发展前景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浙江区域改革和发展的双重阶段转换的进程。

从经济体制改革的视角来看,浙江经济已率先基本完成了从计划经济向初级市场经济的转换,制度变迁的新历史任务是推进区域经济体制从初级市场经济向现代市场经济转换,即改革的阶段转换。为了顺利地推进从初级市场经济向现代市场经济的转换,浙江区域经济面临三大艰巨的任务:一是完成从传统的企业组织形式和生产经营方式向现代的企业组织形式和生产经营方式的转换,在更大范围内建立起现代的企业制度;二是完成从传统的市场组织形式和市场交易方式向现代的市场组织形式和市场交易方式的转换,在更大范围内用法制为基础的非人格化交易来取代以地缘、血缘、亲缘为纽带的人格化交易方式;三是完成政府职能转变,把区域中发展型的强势政府转变为服务型的高效率政府。

区域经济发展的条件篇4

关键词:公路项目;潜在经济效益

公路项目建设的目的是为了满足运输的需求、交通量的需求,从而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公路建设对区域社会经济的影响作用是十分巨大的,其建设的目的是为社会经济运行提供更好的运输条件。公路项目的修建,将会改善区域运输条件,而公路运输作为区域交通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其结构和功能对区域经济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公路建设项目除了运输本身的直接经济效益之外,还有区域资源、沿线产业、城镇化建设等潜在的经济效益得到激发。

一,公路沿线产业带的发展与区域资源的开发

产业带是以公路为基本走向并向公路两侧延伸扩展,产业群体相对集中,经济发展高于周边地区和当地水平的带状区域。它一般会在高等级公路上,特别是在高速公路上形成。根据国外几十年高速公路发展的经验,各条高速公路建成3-5年后,其两端的大城市沿高速公路走向延伸发展,在各出入口附近形成一系列卫星城镇或经济开发区,并以高速公路为轴线形成“经济走廊”或“通道经济”直至形成经济、旅游产业带。在产业带形成过程中,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起了主要作用。

同时,公路项目对自然资源利用的优先度具有重要影响。公路建设项目对区域内土地资源的开发效益是通过提高土地的经济区位作用体现出来的,公路项目改变了区域交通状况,提高了区域基础设施水平,改善了交通环境,从而改善了区域的投资需求,提高了区位土地的优位作用。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效益表现为“创造”了一些本来不存在的产品的生产。由于运力的提高,使区域内矿产资源价值大大提高,从而使大规模开发成为可能。旅游资源的开发效益与自然资源开发效益相似,由于其地理位置不可移动性,所以交通条件的优劣成为影响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区域工农业生产与区域商品的流通

对农业生产来说,由于自然条件因素对农业生产布局的影响比较大,对先进、便利的交通运输系统要求比较高。现代农业中鲜活易腐产品所占比例越来越大,地区专业化分工通常使农产品生产地和消费地之间的空间距离也不断增加,因此对运输质和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公路项目的建设,将使农业区位优势容易得到发挥,使农产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能够顺利实现。对工业生产来说,公路运输一方面通过增加人与物空间位移的规模和效率刺激生产、流通,并使其成为现代社会生产和发展的基础。另一方面,公路建设和汽车工业的发展也需要物质基础,这些物质基础的消耗不断构成对工业生产的具体要求,强烈地刺激着工业生产的扩展。

商品交换要求发生空间的位置的移动,使商品到达消费者那里变成现实的消费品,它的运动才算最后完成。公路项目的修建,运输条件的改善既扩大了商品交换的范围,又提高商品流通的速度。可以说,良好的运输条件可减少在途物资数量,减少物资储备,从而减少商品在流通过程中的数量,节省流动资金,提高经济效益。公路建设项目有效地降低了流通成本,使区域间价格差异缩小,这种价格趋近现象标志着社会产品流通顺畅。

三,区域市场建设与城镇化水平

运输对区域市场的建立具有重大的影响。在商品的价格主要由市场供需关系决定的市场经济下,运输供给短缺,运输能力不足使商品在产销两地的价格相差很大,致使商品倾向于就地生产就地销售。长此以往,区域产业的专业化分工与规模经济难以实现,区域统一市场难以建立。公路项目的建设能够促进市场的发展,满足人民生活需要。

公路建设项目通过提高城镇间人流、物流的运转速度和相互作用,能够加速区域城镇化进程。尤其是在推动小城镇快速发展上。在产业发展过程中,由于产业生产过程的差异,使其对土地位置和运输条件敏感的程度不同,因此在同一地方安置不同的产业会导致不同的产出率,形成不同的经济效益。与此同时由于级差地租的存在,使得大城市与小城镇的地价相差悬殊。由于一、二产业产出率远远低于第三产业,从经济成本角度考虑,当外部运输条件有所改善时,将自动向小城镇转移。公路建设项目将极大提高小城镇间交通优位效益和资源优位效益,促进小城镇的发展。

此外,区域性经济的整体提高。区域经济发展会首先在某些地区形成经济增长极,然后在增长极的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的联合作用下获得整个区域的发展。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理论,形成增长极的地区往往具有某方面的交通优势,然后在交通运输的作用下增长极逐渐沿交通线展开,这就是区域经济发展中典型的“点一轴”开发模式。区域经济发展中公路运输往往比其他运输方式更具有优势,因为公路的可达性往往比较高,既可以直达城市又可以深入农村,这是其他运输方式很难做到的。由于自然条件和地理方面的差异,水运及航空在某些地区很难实现,特别是在某些内陆地区,水运是根本无法实现的,铁路虽然可以穿越某些城镇甚至是农村,但是比起公路运输的灵活性就要逊色很多。所以针对绝大多数地区来讲,公路运输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扮演主要角色。首先,公路项目通过提高区域的可达性,改善区域空间结构的合理性。由于可达性的提高,运输及商品流通的速度加快,对外联系紧密,区域产业结构由于外界商品的介入和内部产品的外运而得到调整,而且区域的产业布局也会随着区域可达性的提高进行合理性的转变。其次,由于公路运输联系的广泛性会增强区域内部和区域之间社会经济的有机联系,加强区域内部及区域之间生产、分配、交换环节的流通,区域产业结构得到调整,居民的就业和收入在不同程度上得到提高,相应的消费水平也会随之提高,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因此,公路项目的修建,良好的公路基础设施对区域的发展积累了强大的“经济势”,而这种“势”一旦通过运输转化为经济发展的动能,就对区域经济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难怪有人在阐述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条件时说过:“如果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只有一个,那么,这个因素既不是文化也不是制度与心理特征,而是交通系统和通讯系统。

以上通过公路项目建成后沿线运输的发展,资源开发、工农业生产、城镇化以及区域经济的发展等几个方面,简要阐述了公路项目建成后的潜在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区域经济发展的条件篇5

关键词:区域经济环境;区域物流;发展机理

Doi:10.16315/j.stm.2016.03.008

中图分类号:F061.5文献标志码:a

在当今区域经济发展的环境中,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水平之间的协调发展,已成为区域经济快速、稳健、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近年来,区域物流的发展进程不断加快,物流主体尤其是第三方物流企业数量正在以较快的速度不断增长。在区域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下,区域物流的整体规模也在不断扩大,涉及的合作方涵盖了交通运输、制造、仓储、批发零售、餐饮配送等各行业,这些经济要素在成为现代物流业发展组成部分的同时,也使区域物流面临的竞争更加严峻。为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正确认识区域经济环境下的区域物流发展已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间的关系、发展条件及影响因素3个方面对区域经济环境下的区域物流发展机理进行分析,明确区域经济与区域物流的内在依存关系,并在此背景下分析了区域物流发展的条件,进而确定出影响区域物流发展的关键因素。笔者期望从这个角度来推进区域物流的健康及长远发展。能够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

1区域经济环境与区域物流发展的关系分析

区域经济是由特定区域内与区域间的所有经济活动共同构成的,区域物流既是区域经济的组成部分,又在其他经济活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区域物流在当今社会中的存在及发展是以物流设施为基础,不断地提高物流发展中的各项效率,进而来促进区域内的经济发展。一般情况下,在区域经济的发展初期,区域内的其他产业发展会带动物流业的发展。在此基础上,为实现区域物流的快速发展,政府应该为改善经济环境而加大对区域物流各环节的建设,以使物流体系的服务功能得到充分发挥;在区域经济发展达到一定高度时,快速、通达的区域物流业能为其他产业中产品的地域输送创造便利条件,并降低其运输成本,从而带动其它产业快速发展,来达到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

1.1区域物流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区域经济表现为一定地域内各项生产要素通过协调、综合地运作逐步地实现经济的规模化发展,这种发展趋势会促使工业、农业与加工制造业的产品得到更大范围的推广。如果在物资无法有效流通的情况下,因经济规模化目标的设定而使产品的产量不断增多,这将很难实现产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最终会致使区域内的经济活动停止。因此,在区域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区域内物流系统的存在及其合理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1.1优化区域产业结构

从产业结构不断变化的现有规律来看,服务功能的高效化是区域经济结构发展的总体趋势。区域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可以看作是整体性的存在,区域物流则作为局部性的存在。因此,物流产业为实现其功能上的优化,就应以立足于区域经济,致力于提升物流服务功能的高覆盖率,实现各功能要素高水平的协调化和专业化发展。为实现这一目标,区域物流应提高专业技术的应用,实现技术、资本密集型趋势的推进,完成物流基础设施及网络化覆盖的协调性建设。物流业作为经济产业中生产需求的产物,区域物流的发展即受到区域内产业结构的影响,同时物流产业的发展还能影响这一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首先,在现实的区域发展过程中,物流产业的存在还能促进区域内经济的总体发展,并且对其他产业发展能够起到很好的调节作用。再者,通过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与高新技术力量的有效结合,区域物流能够得到快速的发展,发挥出高效的物流服务功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并最终促进区域内各产业的整体发展及结构优化。

1.1.2促进区域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每一个城市相对于周边经济较弱的地区而言,是作为经济中心而存在的。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各个城市往往对商品的需求量相对较大,而且基于城市的增长极作用,使城市的经济扩散效应长期存在,这就为以城市为经济枢纽地位且与周边地域联动的整体市场区域得以形成。这个区域市场的发展是基于物流基础设施的完备及网络架构为平台的,而城市内的交通状况和经济发展较快,并不断实现由城市向周边区域的经济与交通网络的辐射作用,使区域市场得到最大的发展。区域市场在物流业的作用下最终促进以城市为中心的区域经济的形成,并有利于其协调发展。

1.2区域经济发展对区域物流的影响

区域经济应在区域内实现其快速发展的理想效果,引导各产业伴随其良性发展,这种良性引导往往表现为对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区域经济发展的大环境对区域物流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

1.2.1规模方面的影响

物流业的存在及发展是以区域内的工业、农业及加工制造业等产业为基础的。因此,区域内经济发展规模越大,其物流发展的空间也越大,那么区域物流的发展规模就越大。在区域经济发展达到一定高度时,快速、通达的区域物流业能为其他产业中产品的地域输送创造便利条件,并降低其运输成本,从而带动其它产业快速发展,达到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区域经济的发展程度决定着区域物流的发展程度,区域物流的发展水平与区域内整体经济状况密不可分。在经济较发达的区域,其物流发展所需的设施及信息化水平也能够达到相应的高度。因为从发展角度来说,区域经济需要物流业能够达到与之发展高度相应的状态。

1.2.2结构方面的影响

由于物流产业服务属性的存在,区域经济的产业结构及其发展趋势对物流结构(物流类别、基础设施、服务范围、水平等)有着极重要的影响。区域物流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产物,而且极具发展潜力。目前,各个区域都在开发能助其发展的物流中心或基地,以实现各类行业不断增加的物资运送需求,这实际上是经济发展规律的具体体现。再者,从其设施的空间结构及功能服务要素来说,也是为配合经济的发展有目的性的进行相应建设的,这也是能够反映区域经济发展总体要求的,这可以从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空间部局及网络架构等方面体现出来。因此,区域经济的发展要求必然决定了区域物流空间及功能结构的整体构建。

总之,区域物流在区域经济的发展中可以起到基础辅助作用,所以区域经济的发展有赖于物流业服务功能的发挥。通过在物资流通过程中保持低成本运营,达到提升区域竞争力的理想目标,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从而最终推动区域经济的长远发展。

2区域经济环境下区域物流发展过程及发展条件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环境下,区域物流经历了其产生及发展的过程,在现代物流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紧密联系的基础上催生了区域物流发展的过程及条件。

2.1区域经济环境下区域物流发展过程

改革开放后,在经济不断发展的内在要求下,物流业在我国开始出现并发展。随着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到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社会物流需求快速上升,物流的重要性逐渐被各级政府及行业所重视,物流企业纷纷出现,建成了一定规模的物流基础设施,但这一时期的物流业呈现着点性的分散布局,并不属于区域物流发展范畴。为促进经济的总体发展,我国出台相关政策,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为主体战略目标,发展合理的区域经济格局,区域物流正是在此基础上产生及发展起来的。区域物流是现代物流在区域经济发展作用下,在原有的物流产业建设基础上而形成的一种区域性的产业发展模式,有其特定的发展轨迹,它是物流网络体系的合理构建,是物流由点到线及面的空间发展过程。区域经济中产业结构的比较优势不仅决定了区域经济发展的速度,还影响着区域经济及其他经济形式运行的稳定性。随着经济区域内外经济合作和贸易数量不断增加,由中心城市到附近区域不断辐射,形成一定的产业聚集范围,此时物流呈现点的分布现状使各方物流成本不断增加,且效率较低,并不能满足区域经济随着产业资源整合后而不断增加对物流需求的发展需要。为解决这一问题,各区域结合其地点、交通等资源因素,在物流发展中引入网络技术,进行物流信息联网,使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在信息联网配套利用的情况下,实现区域内物流功能的合理组合及互补,对区域内外的资源进行优化配置,这些现代化的物流服务网络使区域物流的要素能力与运作能力得到高效的发展,实现了区域物流发展模式的形成。在此基础上,高效的物流模式又不断促进着经济带范围的扩大,使区域经济对物流的需求有了更高的要求,在区域内多方主体(地方政府、物流企业及市场)的协调运作下,以中心城市为核心枢纽,不同城市间的物资流动形成了运转联络网,同时各方主体在对区域物流网络体系内的组织制度及运行机制进行科学设置的情况下,最终使区域物流模式得到快速发展。到目前为止,在我国各级政府出台的物流发展规划作用下,区域物流发展体系中的要素能力得到更大的发挥,我国已形成九大物流区域物流及实现其竞争力的提高,而且在区域物流竞争力提升的同时,区域物流也引入及应用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中国区域物流已进入转型升级期,向集约式增长为主线的发展新阶段。

2.2区域物流发展条件分析

2.2.1经济条件

社会的需求往往是经济不断发展状况下物质生产条件的反应,区域物流业的产生也是得益于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并且现代区域物流的整体发展不断地受区域内经济的水平及其规模的影响。区域经济的产业结构乃至增长速度都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物流总体需求,经济发展趋势同样决定着物流发展的趋势。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共同构成一个区域的经济总量,因此,经济发展给区域物流业的需求和供给的产生提供了条件,即一个区域的经济总量增长空间越大,对货物的运输及配送等物流服务的需求量就越大,形成区域物流集群效应。这种产业集群的产生会使物流需求的内容趋于复杂化和多样化,并对物流服务的技术层面的提升要求越来越高,这都为区域物流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2.2.2技术条件

在当今经济发展中,科技投入是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手段,而且能够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技术进步在区域经济发展中不单单给各产业带来了物流需求的额外增加,而且还在不断地催生潜在的物流需求,并且为推动物流业的快速发展贡献着巨大的作用。第三次科技革命后,信息及网络技术的力量在经济活动中得到更为广泛的发挥,这种技术的出现对物流服务功能及网络架构等方面也有着重大影响。而且,在此基础上出现的物流技术的自动化及网络化的利用,可以有效整合资源,为物流企业的信息流提供服务,致使成本降低,从而使物流行业及其他经济产业的经济效益增加,保障区域物流体系的健康发展。

2.2.3交通条件

交通是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基础,也是物流功能得以实现的重要环节。实际交通是区域经济的直接表现,它的通达程度是由区域经济的发展高度所决定的,这又在另一个层面出区域经济与区域物流的内在联系。如果将物流系统看作为一个有机整体,那么公路、铁路、水运、航空等交通基础设施就是维持其生存的命脉。这种命脉的存在表现出来的作用,就是依靠交通的运输实现商品的空间转移。可以这样理解,没有交通运输,就没有物流的发展。从物流本身的发展来看,发展物流的最终目的是利用物流资源,按照企业要求实现物尽通达的效果,因此交通设施的建设及路线的四通八达,是保证物尽通达的关键因素。

2.2.4政策条件

物流是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辅产业,对区域经济的长远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功能上的作用,所以为保证经济的健康发展,各区域内物流政策制度的出台对物流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支持及保障作用。物流业的发展依赖于其他产业的发展,而且在基础设施方面涉及到的交通路线及运输工具等都具有公共属性,所以区域物流的发展不可能依靠自身机制实现其协调发展。那么为实现区域物流的全面协调发展就需要政策制度发挥其导向作用。总之,政策制度的完善,既引导着区域物流业的发展方向,也在一定程度上为区域物流产业的发展及规模扩大起着重要的行业引导作用。

3区域经济环境下区域物流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在中国现代物流业的发展中,上文所提到的区域物流发展过程及条件催生了区域物流的发展模式,而在其发展中还存在着诸多因素,影响着区域物流发展模式的完善及其优势的提升。

3.1市场需求因素

区域物流能否实现规模化发展取决于区域经济对物流的市场需求,物流市场需求是由经济产业在生产环节完成后,为保证产品在交换活动中顺利地达到预期目标,不受流通环节所制约,进而产生了大量物流需求的结果。在区域经济活动过程中,物流市场需求的表现是,一定区域在既定的价格水平下区域内的各个经济总体的产品总量在物流需求方面体现的总体数量,这个数量是物流需求的绝对值数量与相对值数量的集合。区域物流需求量与经济结构变化密切相关,所以随着区域产业结构及规模的改变,对物流的需求量也不断变化,最终影响着区域物流的发展速度。对于这种情况,物流业应该抓住市场机会,对物流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为第三方挖掘“第三方利润源”,使物流服务功能得到全面发挥。

3.2政府作用因素

随着物流业的发展,政府相应管理能力在区域物流发展中产生的影响作用也越来越明显。首先,政府为保障区域物流的长远发展,会进行全面地规划,对影响物流业的各方面因素进行统筹安排,制定相应的产业发展规划,这能为区域物流及相关企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其次,为扫清区域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障碍,促进经济的合理发展,政府在行业协调及信息平台建设方面可以起到引导作用,并能够为物流业的发展在区域外及国外的企业合作中争取更多的机会,为区域物流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3.3物流基础设施

物流基础设施属于区域物流发展中的内在基础要素,对物流发展起着重要的保障作用。区域物流的发展必然包括仓储、运输及配送等必要环节,为实现物流企业的存在价值,完成货物与客户间准时安全地传递,必然依赖便捷的物流基础设施及设备。物流设施包括交通(公路、铁路、水运、航空等)及物流配送中心等服务设施,这在区域物流的发展过程中是极其重要的,是物流供给能力的决定性因素。随着物流网络及服务设施的不断完备,即物流供给能力的提高,才能实现区域内经济产业的全面发展,为物流业提供更大的生存空间,因此物流基础设施的完备对区域物流发展有着重要的积极作用。

3.4管理体制

区域物流为保证高效率、高秩序化运营目标的实现,需要科学的现代管理技术及相应的管理体制,采取先进的管理手段对区域内物流的运行过程进行指导与规范,能够从管理体制上保证业务规范、有序发展的实现,并实现提高服务效率及效果的目标。再者,在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背景下,区域内及区域间物流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采取科学的管理体制及手段,能够使物流企业与时俱进,实现物流从业者服务质量的提高及服务范围的扩大,并最终提升市场竞争力及适应力,保证区域物流的良性及可持续性发展。

3.5信息平台

现代物流是提升各种经济活动时间效用价值的服务行为,而信息在这种价值的创造中具有着重要的作用。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能够帮助区域物流发挥更多的服务功能,以保障区域物流体系的健全发展及市场反应能力。准确的物流信息能够为物流企业或相关企业的物流服务给予可靠的保证,可以使运输空载率有效降低,这有利于实现物流业的低成本运营,对于建立物流服务体系有着极大的作用。通过专业的物流信息平台的建立及完善,可以实现全面的各种物流信息的宣传,而且可以吸引到更多的合作者,创造更大的需求量。但是,在创建及完善物流信息平台上必须遵循公平诚信的原则,否则就会对区域物流的健康发展产生制约作用。物流信息化还体现在物流技术的标准化和规范化,这对实现域物流全面发展的预期有着积极的影响。

3.6专业人才因素

当今社会的经济竞争,其核心为人才竞争。为提升区域物流的服务能力,需要有物流方面的专业化人才,而且为实现区域内物流管理效率的提升,也离不开物流行业的人才作用,不过这里的人才作用不等同于简单的人力作用。在物流行业中人才结构合理与否对物流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所以对于物流发展来说,不应只注重从业人员的数量,更重要的是从业人员的质量。首先,物流企业要实现战略目标,实现其高效、快速的发展,就离不开行业中的骨干人才。再者,在区域经济的推动下,区域物流的发展已初具规模,但行业中还存在着高级人才短缺的现状,这已制约了我国物流行业的进一步发展,若不能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最终将无法实现区域经济新的增长点。

4结论及建议

区域经济发展的条件篇6

关键词:区域中心城镇;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中图分类号:F034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区域中心城镇发展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

收录日期:2014年6月7日

城市化作为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种历史进程,它有其自身的规律性。大城市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不断上升和巩固,但在欠发达平原农业区,由于自然和历史的原因,现有的小城镇零星散落在幅员辽阔的平原上,难以接受大中城市“极化”作用的辐射。因此,应当通过城市化,建立自己的经济增长极,从而带动经济的整体发展,为此欠发达平原农业区发展自己的区域中心城镇尤为必要。

区域中心城镇是指在一定地理区域内,相对于小城镇,城市基础设施和功能完备、文化凝聚力较强、产业结构合理、有一定特色产业,对周边农业区有较大“极化”作用的中心城镇。它是在小城镇建设起步后,发展举步维艰的困境下,实现农村城市化,带动欠发达平原农业区农村经济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区域中心城镇建设是新型城镇化道路的必然选择

1、欠发达地区的大部分地方人口密度小,自然条件和交通条件差,不具备发展城镇的条件,而欠发达地区现有的大城市和中心城市都处于自然条件、交通条件较好的地方,本身具有发展优势。应当顺应城市发展规律,优先在有利于城市发展的地方发展区域中心城镇。

2、区域中心城镇的发展使更大范围的财力得以集中起来,增强城市的自我发展能力。中外历史和现实经验表明,中国欠发达地区的大城市较少,小城镇过于分散的特点,使得小城镇难以接受大城市的辐射。欠发达平原农业区现存的分散的小城镇经济实力一般较差,不易解决自身的财政问题,难以发展。区域中心城镇的发展,使更大范围的财力得以集中起来,增强城市的自我发展能力。

3、区域中心城镇比分散的小城镇经济效益更高,更易谋生,有更多、更好的发展条件和发展机会,有更好的科学教育文化环境和基础设施。在农业人口向城镇人口转移的流动过程中,比小城镇有更大的吸引力和更大的人口容纳能力。

4、积极发展区域中心城镇能够创造出较多的就业机会,可以促使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转移。区域中心城镇能呈现给城乡居民真正的城市形象,通过产业聚集、商机凝聚、科技发展、功能完善,成为区域内经济文化的中心地带,其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势必对城乡居民在区域中心城镇的发展创业产生巨大吸引力,促使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转移。

5、发展区域中心城镇,有利于区域内产业合理布局,突出产业特色,提高规模经济效益。发展县域内区域中心城镇便于区域中心城镇打破原有的条块分割,突出产业特色,凝聚商机人气,在一个更大的区域范围内进行规划建设,更好地发挥区域中心城市在人才、资金、资源、基础设施等方面的聚集效应,在较短时间内达到同县城相当的城市规模和水平,从当前小城镇所欠缺的居民稳定性、文化品位、人才聚集、产业发展、城市功能和管理等各方面,实现真正的城市化,使区域中心城镇同县城一起成为带动周边农村经济发展的增长极,促进欠发达平原农业区经济的全面发展。

二、发展区域中心城镇可行性分析

1、传统地缘关系和频繁的民间交往,构成欠发达平原农业区区域中心城镇发展的可靠基础。地缘临近不但促进了频繁的民间交往,而且深化了感情,增强了相互包容性,同时使经济交往更加密切和富有成效。如武城县的老城镇、杨庄乡和甲马营乡,都地处本县的西南一隅。老城镇是传统老镇,自古以来就凝聚了大量的人气和商机,再加上这几个乡镇都以棉产品加工和棉纺织业为主要支柱产业,老城镇成为了这几个乡镇重要的人才和商品物流中心。同时,民间自发的农户间土地承包和民间借贷等经济活动,早已打破了乡镇界限的束缚,在大范围内频繁进行,欠发达平原农业区发展区域中心城镇已具备了很成熟的潜在群众基础。

2、现代交通通讯的发展为区域中心城镇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改革开放以来,欠发达平原农业区虽然没有取得沿海发达地区那样辉煌的经济发展成就,但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各项事业都有了大幅度改观,特别是道路交通、通讯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突出成绩,特别是一些地区村村通目标的实现,以及信息网络的逐步普及,再加上随着收入增加,交通工具的改善,欠发达平原农业区原有的空间和时间距离已大大缩短,为发展区域中心城镇,扩大其辐射和带动范围,提供了前提条件。

3、经济发展正在促成相邻乡镇事实上的地域和市场连接。如武城县的滕庄镇和鲁权屯镇,两镇临近只有4公里,传统上以集市贸易为基础的经济来往本来就很多,再加上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玻璃钢这一颇具生机的产业同时兴起于两镇,共同的产业基础和发展特色,不但客观上促进了两镇的经济联系与交流,也产生了积聚产业、共同发展的愿望和要求。如今坐落在两镇之间的玻璃钢工业园已初具规模,相关的配套基础设施正逐步完善,一个以玻璃钢工业园为中心,以两个镇为两翼的区域中心城镇雏形已赫然在目。

4、区域中心城镇发展符合政府精简高效的意愿,势必得到政府的大力推动与支持。发展区域中心城镇,将一些产业趋同、联系密切、经济来往频繁、群众基础具备的乡镇合并,不但会整合利用各种资源,促进区域中心城镇的发展与繁荣,带动区域经济共同发展,而且能整合人力资源,优化政府部门人员结构,这非常符合政府精简高效的意愿,政府应大力支持和推动欠发达平原农业区区域中心城镇发展。

5、各地乡镇合并的实践证明,乡村城市化进程由小城镇为基础的遍地开花,向区域中心城镇发展为主的重点突破,对区域内产业布局、产业调整,对凝聚商机、凝聚人气,对减轻政府财政负担、提高政府工作效率都有重大意义,符合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律,顺应民意,受到社会舆论的一致拥护。事实已经证明,欠发达平原农业区区域中心城镇发展,是欠发达平原农业区实现城市化,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可行之路,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三、区域中心城镇发展的产业基础条件

区域中心城镇的发展必须具备一定的产业基础条件。地域宽广辽阔,现代交通通讯便利,文化背景相同,经济往来频繁,是欠发达平原农业区显著的地域特色,这些特色决定了欠发达平原农业区某一产业的发展,往往不是一乡一镇所独有,而是呈现出区域内共同发展的特点,这就为欠发达平原农业区区域中心城镇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产业基础条件。以山东省武城县为例,该县现有九个乡镇,,城市化发展出现了徘徊不前的局面。但由于具备了重要的产业基础条件,发展县域内区域中心城镇成为该县城市化走出困境的重要选择。

1、老城中心镇。以棉花交易、棉花加工、棉纺织、地毯编织、手工艺品制作为产业依托,包括现在的老城镇、甲马营乡、李家户乡、杨庄乡。这几个乡镇位于武城县西南部,是著名的棉产区,地域相连,产业趋同,互相渗透,已形成了实际上的一体化产业区。

2、鲁权屯中心镇。以玻璃钢产业和旅游业为依托,包括现在的甲马营镇和鲁权屯镇。两镇位于武城县西北部,是该县产业特色最明显,经济实力最强的镇,两镇临近只有4公里,共同的产业基础和发展特色,不但客观上促进了两镇的经济联系与交流,也产生了集聚产业、共同发展的愿望和要求。

3、城关中心镇。以建材、酒类、食品、粮食加工、小商品流通为产业依托,包括城关镇和原来的大屯乡、马庄乡。这几个乡镇位于武城县中北部,临近县城,耕地面积大,粮食产量高,以粮食为主要原料的各项产业,服务县城的商品流通和服务业发展较快,为发展区域中心城镇提供了具有区域经济特色的产业基础。

4、四女寺中心镇。包括郝王庄镇、四女寺镇和原来的董王庄乡、蔡村乡。这几个乡镇位于武城县东部,由于土地贫瘠,粮食及各类经济作物产量低,群众有经商的传统,所以利用种植效益很低的土地,发展经济效益高的生产服务产业和养殖业,已经成为发展共识。特别是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这种区域化的产业得到了更快发展,特色更加明显。郝王庄镇以造纸、印刷、室内装修、木器加工、动物养殖为主要产业依托;四女寺镇距德州市区10公里,有大运河、孝女祠等著名景区,与其他镇形成商务旅游一体的中心镇,前景广阔。

四、政策建议

1、做好区域中心城镇发展规划。规划是小城镇建设和发展的蓝图。没有科学的规划,区域中心城镇建设就会无章可循,就会变成一团乱麻,也将给区域中心城市的长期发展和未来建设造成隐患。要用改革和发展的观点,使发展规划既科学又超前。

2、适当合并乡镇,增强城市对资源的集聚能力。乡镇的合并要尽可能按照经济区域来进行,不能平均化。合并时就要尽可能把处于同一经济区域的乡镇归到同一行政区域,而不要人为割裂,否则,将不利于区域经济的发展和结构优化。要通过乡镇合并使经济资源配置效率达到最大化,而不是简单地把几个乡镇合并在一起。

3、以经济发展为中心,强化主导产业地位。发展区域中心城镇应以主导产业为经济依托。主导产业是在一定经济区域内形成的,它的确定,应该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原则,以资源条件为基础,要打破原有的区域界限,加强原有主导产业之间相互配合与渗透融合,在较大的范围内形成规模经济。

4、通过工业园区建设促进原来分散的企业向中心城镇集中。对于新建企业,一方面从严审批在村里企业的用地,或者新建企业原则上不予审批,迫使其在工业园区内落户;另一方面对于在工业园区内落户的企业要给予各种优惠政策,使在工业园区内集中的企业既能够享受到集中服务的好处,又有成本优势,并且不影响原来的产权关系。对于老企业,应该本着自愿集中的原则,以相应的优惠政策和一定的利益来调动入区的积极性。

5、积极推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区域中心城镇集中,强化区域中心城镇的集聚功能。要克服单纯把区域中心城镇视为培育市场、聚集人口的场所,而应从实现现代化、社会化、工业化、市场化、城市化的高度,着眼于从提高区域中心城镇的整体功能上去完善其发展,突破传统的小城镇单一低功能模式的束缚和影响。

主要参考文献:

[1]蔡来兴.国际经济中心城市的崛起[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区域经济发展的条件篇7

<摘要>区域发展战略的理论模式形式多样,就其类型来说,大体上可分为经济发展战略模式和空间发展战略模式两大类,它们又是互相交叉和相互关联的。本文就和大家探讨一下空间发展战略模式中的不平衡发展战略及其在我国社会主义区域经济建设中的运用。

关键词:区域发展战略不平衡发展战略区域经济

战略这个词本是军事上的用语。它泛指带全局性和长远性的重大谋划。它具有全局性,综合性,层次性的特征。而区域发展战略是战略中的一种,是指对区域整体发展的分析、判断而做出的重大的,具有决定全局意义的抉择和谋划。它的核心是解决区域在一定时期的基本发展目标和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对推动区域乃至整个国家的发展有重大意义。区域发展战略的理论模式形式多样,就其类型来说,大体上可分为经济发展战略模式和空间发展战略模式两大类,它们又是互相交叉和相互关联的。本文就和大家探讨一下空间发展战略模式中的不平衡发展战略。

1.不平衡发展战略及其存在的必然性

不平衡发展战略是指由于各地区发展同一产业或者同一产业投入产出效果不尽相同,在国家所掌握的资源十分有限的情况下,为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保证国民经济较快增长,国家必须集中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采取重点开发的方式,并在资源分配和财政投入上对重点产业进行倾斜的一种空间发展战略模式。

不平衡发展战略的思想基础是:平衡是有条件的,相对和暂时的状态。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客观的,绝对的。没有高差的地方的水是静止的,没有活力的,而有高差地方的水是汹涌澎湃的,充满活力的。区域的经济发展要想有活力,就必须存在着发展的不平衡,区域不平衡发展有其存在的必然性。

由于人类社会长期处于封建社会,帝王将相为了追求享乐,一般都将精力和财力投往都城以及能为国家创造积累财富的地方,再加上当时世界动荡不安,战火绵绵,对于那些边远地区发展的投入少之又少。而在资本主义社会,由于帝国主义殖民政策的剥削,宗主国与殖民地之间的依附关系束缚了落后地区的发展。这都导致了区域间生产力布局极不平衡,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十分悬殊,从而为区域的不平衡发展奠定了基础,埋下了伏笔。

1.1经济发展条件的地区差异

世界上各地区的自然条件、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地域差异十分明显。在区域发展的初期阶段,资金和人才等往往会被吸引到区域条件较好的地方,因为在那些地区的发展潜力大,资金投入的回报率高。而这些地方往往就成为该区域的增长极,它的发展速度会比周边地区快,由于它的迅速发展,对资金、资源和人才的需求会增大,这就会将周边地区的资金、资源和人才等进一步吸引过来,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核心-边缘理论。在这个过程中,增长极周边地区的发展就会受到增长极的抑制,从而导致了核心地区和边缘地区的不平衡发展。以1985年我国各城市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的实际平均税率为例,浙江省平均为34.2%,相当于江西平均(18.0%)的1.9倍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平均(10.3%)的3.3倍。上海市平均资金利税率为58.5%,长江三角洲铁路沿线的其他城市多在30%--40%之间,而苏北的徐州、连云港和浙南的温州、椒江等市却只有10%--20%。同样是以开发煤炭资源为主的煤炭城市,大同市的平均资金利税率(12.0%)相当于淮北市(2.4%)和淮南市(2.8%)的4--5倍。由此可见,要使我国有限的财力和物力在空间安排上发挥更大的经济效益,就必须选择经济技术基础较好或区位优势较突出的地区进行重点开发,实行不平衡发展战略。

1.2经济增长潜力的地区差异

由于各地区的地理条件不同,资源的丰富程度和组合不同,各地的产业结构和经营管理水平也不同,因此各地经济增长潜力不同,从而引起了投资环境的不同。投资环境好的地方,资金投入产出率高,产业布局就会发展较为完善,从而该地区就业率就会高,而同时就业机会高,对人才需求量大。反之,投资环境差的地方,其就业率就低,就业机会低,人才往往被吸引到投资环境好,经济增长潜力大的地区,使得经济增长潜力小的地区的发展受到约束。在同样的政策、同样的投入条件下,由于增长潜力的大小不同,地区经济增长也会产生差异,导致区域产生不平衡发展。

1.3规模经济和集聚经济的促成作用

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越高,越有可能从规模经济和集聚经济中获益,使其在地区竞争中处于更有利的地位,各种产业分布有向经济发达地区集中的趋势,而这些企业的集中,又会导致那些为它们服务及它们为之服务的前导及后导型产业也向这些地区集聚。这一切的结果是使该地区的人口数量大量增加,这又为大量的服务行业向该地区集中创造了条件。这样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出现乘数效应增长,导致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经济差距的进一步扩大,使地区的发展不平衡越加严重。以当今的大城市的发展可以说明这点。大城市的一个重要特征是聚集效益。由于大城市的诸多优势,如悠久的经济发展史,完善的经济结构,成熟的市场与雄厚的技术力量,使他们的聚集效益和规模效益比中小城市体现的更加显著,而且随着规模的扩大而递增,这样导致各种要素向大城市聚集,城市越大,这种聚集能量越大。正因为如此,美国纽约拥有了全美最大工业企业1000家的116家,占11.6%;日本东京拥有全国最大工业企业1500家中的794家,占52.9%。

2.不平衡发展战略的终极循环--更高层次的共同富裕的不平衡发展

那么在不平衡发展中,会不会使地区差距不断扩大,地区间关系越来越严重呢?对此,学术界有两种见解:

2.1不平衡发展可以达到平衡发展的目的

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在不平衡发展中,平衡的力量会发生作用,使地区发展不平衡趋向平衡,其主要动力是:

(1)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金劳动力与技术的自由流动,将导致区域发展趋于均衡。

(2)经济扩散作用,推动地区平衡

(3)区域开发过程的交替变化,促进地区平衡发展

(4)区际间产业的转移和结构的调整,推动地区平衡发展

2.2不平衡发展会造成恶性循环,贫富更加悬殊

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是一种具有超稳定性的经济现象,在通常情况下,一般不易改变。纳克斯在研究地区平衡发展问题时曾提出过发展中国家存在一种贫困恶性循环现象。一是落后地区资本贫乏,造成低水平的供给,又造成低水平的需求,在需求方面对投资缺乏引诱力,在供给方面又由于资本不足,缺乏增长的动力;二是需求方面的循环和供给方面的循环是同时发生作用的。

以上两种观点都是有其道理,值得借鉴。然而不平衡发展,产生的后果是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的经济都会得到发展,但不会趋于平衡状态也不会产生贫富更加悬殊,而应该是经历短暂的平衡状态,又出现了不平衡发展,但这种不平衡发展不再是低层次的贫与富的不平衡发展,而应该是更高层次的共同富裕的不平衡发展。

2.3不平衡发展战略的终极循环--更高层次的共同富裕的不平衡发展

在区域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区位条件好的地方经济发展会较之区位条件差的地方更为迅速,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的差距会进一步拉大,然而,在这个过程中,平衡的力量会发生作用,发达地区的发展会带动不发达地区的发展。同时,不发达地区为了摆脱困境会充分发挥其比较优势与发达地区竞争,这就会形成一种合力使得两者不会将差距进一步拉大。从大市场供求来看,不发达地区是发达地区的市场,同时发达地区也是不发达地区的市场。由于“回旋镖”效应,一些发达地区的优势产业会逐渐丧失优势,向不发达地区转移。发达地区为了保持其经济发展只有不断创新其新产品,而这些产品价格一般随着科技含量的增多,价格偏高,这些产品要想有市场(不发达地区),就必须建立在不发达地区能消费的起的条件上,这就要求两个地区的差异不能太大,否则只会导致发达地区经济发展受到阻碍,这就使得发达地区要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同时带动不发达地区发展。而发达地区同时又是不发达地区的市场,在发达地区生产的产品是发达地区没有比较优势但又必须需要的。所以两者在发展过程中的关系是相辅相承,息息相关的,不可能会出现差距越拉越大的恶性循环。

发达地区是一种创新经济,不发达地区是一种模仿经济。创新经济是非常艰难的,发达地区为了保持其经济发展的领先优势,就要不断投入大量资金开发新产品,而创新产品优势随着不发达地区经济的发展起步会逐渐削弱;模仿经济是充满活力的,随着不发达地区的经济的不断发展,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其接受新科技的速度会越来越快,经济发展也会随之越来越快,这就会导致地区间的经济差距逐渐缩小,最终达到平衡,而这种平衡是一种共同富裕的平衡。但是,这种平衡是一种暂时的平衡。因为发达地区在艰难的创新中,会导致元气大伤,创新能力失去优势而一般产品的生产优势也随之丧失。而不发达地区经济发展却是生机勃勃的,它们在发展过程中不断进行着资金的积累。同时,它们也在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这就可能会产生原来的不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超过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而出现区域发展的新的不平衡发展,一种高度共同富裕的不平衡发展。

3.不平衡发展战略在我国社会主义区域经济建设中的运用

建国后,50年代初,我国便提出了有计划的均衡地在全国布置工业的指导方针。力求促使全国经济生产水平均衡发展。然而,实践结果表明,平衡发展与经济效益是很难统一的。我们知道平衡发展,必然要对不发达地区的投资,而一个国家的资金是固定的,这就势必要减少对发达地区的投资。根据核心-边缘理论,在区域发展的初期阶段,由于区域条件的差异,资金,人才等一般都会注入那些区域条件好的地方,国为那些地方的投入产出大,经济回报高。而建国初的中国正处于战后经济复苏,区域发展起步阶段,为了片面的追求区域的平衡发展,而将大量的资金投入那些基础薄弱,投资环境差的地区,结果经济效益较为低下,而发达地区的投资必然减少,又束缚了发达地区的发展速度,影响了发达地区的经济增长,根据乘数效应,对一个地区投入资金,是会得到倍数的收益的。而发达地区的系数高于不发达地区的系数。所以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平均速度降低了,使全国和区域系统的整体效益,受到了影响。平衡发展与经济效益的尖锐矛盾,不得不使人们重新思考平衡发展目标的合理性,并引起对平衡布局原则的批判,转而追随地区间不平衡发展的战略。

一九七九年我国实行改革开放,邓小平同志提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伟大号召,我国开始实行不平衡发展战略。国家对广东省特别是深圳特区进行大规模投资建设,使之成为我国经济建设的增长极,广东省的经济得以迅猛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以显著的提高。实现了邓小平同志“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设想”。同时,广东省经济的腾飞也为振兴不发达地区的经济起到了重要作用。四川,江西,湖南,安徽,广西等地的民工涌进广东。他们不仅解决了广东经济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而且为家乡的经济建设积累了大量资金。1992年贵州省输入广东省的民工达60多万人,他们仅通过汇款方式就寄回现金5亿多元,接近1991年贵州省乡镇企业所创6亿元利税总额,超过该省一年农业税收1.9亿元的1.63倍(南方日报,1994-01-03)。随之后来,我国趁着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将第二个经济增长极选在了上海,浦东的开发同样为我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这说明,不平衡发展战略在我国的实行是成功的。如今,东部沿海地区成为我国经济建设的龙头,中部地区也受到东部经济发展的带动,逐步走上经济快速发展的轨道。而西部各省由于受到地理区位条件的影响,经济发展没有什么很大的起色,与东部地区的差距逐渐拉大。

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更要重视如何使全国各地人民逐步走向共同富裕的问题,在强调效率的同时,也要兼顾公平。西部作为东部的经济市场,它的发展对刺激东部地区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更快的实现共同富裕,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我国提出了“西部大开发”的口号,将投资的重点从东部转到了西部,实行了平衡发展的战略模式。然而,实质上这还是一种不平衡发展战略。一方面,在发展的区位选择上,其实中部和西部的经济较之东部都不发达,而国家本着战略的眼光,选择了西部大开发;另一方面,西部大开发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区域经济的增长极,也就是说要选择经济基础和区位条件较好的地区优先发展形成增长极,从而带动其他地区的发展,而不能遍地开花影响经济发展的效益。而此时的平衡发展战略会不会影响东部,中部经济的发展呢?西部大开发的意义何在呢?随着二十年的改革开放,我国东部经济得以健康、快速发展,已经形成了一个有机的系统,它的进一步发展对国家的依赖性已经很弱,并且它也具备了向不发达地区进行投资的能力。为了加快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同时也为了提高不发达地区的消费水平,促使全国经济健康良性发展,对西部进行大开发是极具战略眼光的。处于东西部之间的中部地区也会因此而成为最终的受益者。一方面,中部地区受到东部地区经济扩散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西部大开发的过程中,西部与中部的合作也会更加紧密。在这两股合力的作用,最终会使中部经济同样快速发展,也使得我国的经济增长的平均速度加快,从而更快的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参考文献:

崔功豪,魏清泉,陈宗兴.区域分析与规划.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9

林广,张鸿雁.成功与代价—中外城市比较新论.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7

区域经济发展的条件篇8

高考命题的趋势在于分析区域农业生产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布局特点和存在的问题;运用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观点,探究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

一、区域农业发展条件的分析

自然因素分析:要从当地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因素入手,逐个分析哪些是农作物生长的有利因素,哪些是限制因素,并确定影响当地农业区位最主要的自然因素,确定该区域适合发展哪些类型的农业以及种植哪些农作物。

社会经济因素分析:着重考虑市场和交通运输等社会经济条件,最终确定比较合适的农业区位。对局部地区进行农业区位选择时,应从社会经济因素入手,并着重考虑市场和交通运输这两个最富变化的社会经济因素的发展变化,最终确定比较合理的农业区位。如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农业发展的对比(表1)。

区域内部差异分析:如我国东北地区,山环水绕、沃野千里、自然地域完整、农业生态类型多样、生产部门齐全,独特的地理条件使得东北地区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林业生产基地和畜牧业生产基地。

区域特色农业形成条件分析:一个区域的农业,必须依托当地的自然背景、区位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等诸多因素而发展。在诸多因素中,还有主导性因素,这是促使其形成特色农业的关键。

二、不同区域气候、地形特征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华北平原广阔平坦,光照充足,雨热同期,农作物一年两熟。但因涝洼地和盐碱地面积广大,旱涝和寒潮等气象灾害多发,中低产田广布。加上人口密度大,生产和生活用水量大而水资源紧缺,从而严重地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每年秋末到次年的春初,华北平原经常遭受寒潮的侵袭。寒潮造成低温冷冻天气,秋末常使庄稼减产乃至失收;春初则使返青作物遭受严重的冻害。

南方地区地形以丘陵、低山为主,贫瘠的酸性红壤广布;地势高低起伏,耕地面积狭小。热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热水条件优越,农作物一年两熟到三熟。但广大的丘陵、低山地区水土流失严重,不利于发展种植业,而利于发展多种经营。由于夏季风不稳定,该地区经常遭受洪涝、伏旱的危害;东南沿海省区还经常遭受台风的侵袭,往往对农业生产造成巨大的损失。

青藏地区由于海拔高、气温低,“热量”成为该地区的限制性因素,因此种植业多分布在地势较低、热量较丰富的河谷地带,被称为“河谷农业”。由于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透明度好,加上纬度较低,白天多晴天,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白天,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地面增温快,近地面气温迅速上升,有利于农作物和牧草进行光合作用,制造较多的营养物质;夜晚,近地面气温迅速下降,农作物和牧草的呼吸作用减弱,消耗的营养物质少,有利于营养物质的积累。因此,青藏地区的青稞、小麦、豌豆、牧草等品质优良且高产。

三、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农业生产保持合理的强度,农业土地等资源就可以为人类持续利用。以无限地获取农产品为目的,不顾自然条件的限制,违反自然规律,单纯谋求短时间内农业的高产出,则可能导致自然环境被破坏,引起多种问题(图1)。

区域经济发展的条件篇9

一、推进内蒙古县域经济协作的必要性

(一)县域经济的相对独立与协作

经济区域的划分只是按照一定相关地域、行政区划和产业类型等相对标准进行区分。在现代市场经济视野下,就按照经济资源合理配置运作区域而言,经济区域的划分只是一个相对概念,即并不存在绝对的经济区域界限或绝对独立的经济区域。县域经济作为区域经济以行政区划为标准的经济运作单位,一方面反映出县域经济自身相对独立空间的经济资源配置范围,而更多地反映出中国经济行政运作经营特征。而在现代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从经济运行区域效益最大化要求实际出发,经济区域划分应该以优化经济资源配置流转,提升资源利用效益为标准。也就是说,经济区域的划分是相对的。县域经济的限定词是“县域”,而县域是一个行政区划概念。因此,某种意义上以县域划分经济区域,存在一定不合理性。但就理论而言,概念的运用是为表达思想的方便,故而本文依然把县域经济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经济范畴来使用。

内蒙古自治区虽然近些年来县域经济发展速度较快,特别是一些传统资源比较富集的地方更是如此。但某些地方县域经济快速发展并不能说明县域经济优势就已经发挥出来。由于内蒙古自治区各地方县域经济发展的资源状况、产业特色、地理区位等影响经济因素复杂纷呈,客观上决定了区域经济资源配置的复杂性,决定了县域经济协作关系是影响县域乃至更大范围经济区域经济发展力提升的重要因素。因此,县域经济协作更有利于经济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提升区域经济及县域经济发展力。实践也证明,县域经济协作良好,县域经济的整体资源优化和产业协作优势等核心竞争力就能更好地发挥出来。总而言之,经济区域内的经济运作单位具有相互依存的共生性特征,县域经济发展的协作平衡对于经济区域的良性循环发展至关重要,某种意义上它是区域经济运行规律的客观要求。因此,充分挖潜内蒙古县域经济协作优势,进一步研究推进县域经济协作,是内蒙古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提升内蒙古区域经济发展力的重要战略。

(二)县域经济协作发展面临的问题

内蒙古县(区旗)域经济发展运作目前基本上仍然处于以行政区划为单位,县域经济发展各自为战状况。这种状况阻碍现代市场经济县域协作机制的形成,影响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布局,一定程度破坏了区域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影响制约着区域整体经济发展力的进一步提升。

县域经济协作发展面临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其一,观念意识方面的问题。经济协作是现代经济运行的重要理念,协作联合蕴含着经济资源效益和发展力的提升,各级党委政府对此需要进一步明晰认识,也要对县域经济协作优势和环境条件进一步深化认识。其二,从实际出发,科学合理划定经济协作区域。内蒙古地域广泛,各地经济资源情况不同,如何从内蒙古经济发展全局出发,构建经济协调协作机制,首先要客观科学地认识各地经济发展情况,采取符合实际的统筹政策措施,构建协作密切、互动有力的经济协作区域。其三,管理体制制约问题。由于行政区划限制及与之相关传统经济发展规划决策影响,县域经济仍然基本上处于各自为战状态,经济协作缺乏主动性,出现各自为利的不协作、不协调情况,甚至出现为追求地方政绩和使地方利益最大化而进行以邻为壑的恶性竞争现象。其四,利益协调机制问题。由于目前县域经济发展缺乏利益整合机制,发展过程的利益摩擦与对立常常使地方政府更加突出自我利益中心意识,区域经济资源浪费问题突出。例如,目前客观存在的经济类型相同或者相邻的经济开发区重复建设问题。其五,区域经济产业结构和布局存在问题。由于长期县域经济各自为政的产业政策,使得区域产业结构和布局存在诸多问题,而且由于县域经济各自为战的局势,区域产业结构和布局优化涉及各方利益,具体运作存在相当困难。

二、大力推进内蒙古县域经济协作

区域经济发展的条件篇10

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安全;动态监测

中图分类号:F06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6-0-01

一、引言

目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空间差异较大。原因是国家投资的重点会根据各地区的地理条件、资源产量程度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从而导致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差异较大的现象产生。我国的这种区域经济空间出现差异的现象从一定程度上是能够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然而,优先发展的地区始终处于重点投资的地位,区域经济的发展差异也就越来越大。只有对我国区域经济进行动态监测和科学分析,才能避免因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拉大而产生的各种社会矛盾,解决各类社会的经济问题,从而达到维持各地区区域经济发展的公平关系的目的。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出现较大差异的现象不仅体现在省会和城市之间,同时也出现在省际之间。尤其是在各省的工业水平方面,产生的发展差异非常明显。

二、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形成的原因

从大量历史文献看来,产生区域经济发展出现差异的现象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自然资源和地理区位。仔细分析,可以将原因分成内因和外因。

1.内因。内因指的是区域的自身条件,可以包括该地区的自然条件和资源存量,还有该地区的自身的经济水平。因为不同地区的经济水平决定着自身的生产率和指定的产业结构战略。

2.外因。外因指的是国家的倾斜政策。国家出台的政策直接或间接都能从不同程度上给各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影响。政策倾斜不仅能够调动各地区区域经济发展所需的资本还会影响到各地区的所有制结构和市场化水平。因此,对于不同的区域,我国就应该制定不同的方案方针,采取适宜恰当的措施来促进我国各地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在努力建设东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还要支持西北地区的一些重大项目。而中部地区则应充分发挥其特有的地理位置和资源优势帮助东、西部的经济发展建设。中部地区的生产力布局能否加强关系到东部地区的需求市场和西部地区的发展,体现出了区域之间的合作关联,呈现出区域之间共同协调发展的现象。

三、我国区域经济监测常出现的问题

我国经济的全面发展和区域经济的发展是分不开的,我国地域范围宽广,不同区域又有着不同的地理特征,出现区域经济差异的现象是难免的。在空间上,我国的区域经济呈现出发达区域和不发达区域并存的格局。发达的区域,经济发展的速度呢更快,经济实力也更雄厚。而不发达的区域,不仅经济发展建设的投入不及发达区域,资源和地理条件也不如发达区域优越,因而,不同区域经济差异越拉越大。区域经济差异的出现是有多方面因素引起的。区域自身的资源禀赋,我国制定的制度和出台的政策甚至是社会历史文化都会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起到一定的影响作用。

随着各区域的发展,不同地区区域经济水平逐渐拉大,导致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出现了不稳定的状况。如果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不能稳定并协调的长时间持续,社会矛盾就有可能与日加剧。因为,地区区域经济水平相当的话,商品和服务的需求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就会是相似的,两区域之间的相互需求就会增多,市场之间的流通也进行得更多。相反,如果两地区的区域经济发展相差太大,地域分工和贸易流通就很难进行。最终,各区域间的技术资金和产业扩散也就难以实施,从而对我国各区域的产业结构的调整更新产生阻碍的影响。

四、区域经济安全动态监测

将评价国家经济安全的10个度量指标对国内省区进行分解,经济区域可以是一个省份或者是多个省的联合体。指标安全系数通过阈域值法进行计算。

指标数值大,安全度越大的安全条件指标,其安全系数按下式计算:

指标数值大,安全度越小的安全条件指标,其安全系数按下式计算:

根据区域经济安全系数的大小,对区域经济安全度进行打分,然后根据得分将经济安全程度划分为不同的等级。具体的评价方法见表1。

五、动态监测对于区域经济安全的重要性

区域经济能否稳定发展是我国需要首先考虑的经济问题,在领悟我国区域经济安全内涵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并研究不同区域经济的发展来采取相应措施,以达到确保我国区域经济安全的目的。进行动态监测在预防措施方面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动态监测工作的进行应根据我国国情,对区域经济安全进行系统定量监测研究,展开全方面的动态监测。可以通过探讨我国区域经济安全的内涵,分析影响区域经济安全的因素,或者是构建区域经济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等方面来研究分析我国区域经济安全方面的问题。

六、结束语

影响我国区域经济安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领域分布有金融、能源、贸易等社会安全方面,因此,在对我国区域经济安全进行动态监测时,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并适时拓展对区域经济安全问题的研究视角。目前,我国经济安全处于中低度的不安全状态,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不仅有外来风险,还包括我国经济风险区带来的危险。因此,对我国区域经济安全进行动态监测的相关工作是十分有必要的。

参考文献:

[1]张静.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思考[J].经济导刊,2011.

[2]张维群,张颖.区域经济安全的统计探索[J].统计与信息论坛,2002,17(51).

[3]叶卫平.国家经济安全定义与评价指标体系再研究[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0(4).

[4]叶卫平.论经济安全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保障[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1(2).

[5]顾海兵,张安军.我国区域经济安全动态监测分析[J].经济理论与经理管理,2012(7).

[6]顾海兵,王鑫琦.国家经济安全研究的方法论问题[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1(06).

[7]信春华,朱世英.省区经济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及模糊综合评价[J].中国矿业,20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