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健康教育的干预策略十篇健康教育的干预策略十篇

健康教育的干预策略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2:53:39

健康教育的干预策略篇1

【摘要】目的探讨广西省柳州市青少年综合行为干预的适宜措施。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于2009年抽取柳州市区3720名大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样本聚类方法对12种健康危险行为进行聚类。结果男女生行为聚集模式分为5组:低危险组、骑车违规高发的中度危险组、饮酒高发的中度危险组、较高危险组、高危险组。某种危险行为的执有者,他们处在不同行为模式组,所需要的策略也是不同的。结论仅针对危险因素的发生与否及发生程度来分组进行干预,还要对人群行为聚集特征进行分组,从而采取综合行为干预策略。

【关键词】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聚类分析;干预

近年来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发生率呈上升趋势[1]。健康危险行为具有非特异性、长时间作用效应、聚集等特点。聚集是指多种健康危险行为发生在同一研究对象的现象[2]。为了解不同特点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聚集特征,探讨有效干预模式,于2009年3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区对3720名大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在广西柳州市区随机抽取3所大学、9所高中、6所初中作为监测点校,于2009年3月在每所学校随机抽取4个班,将该班所有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共调查大中学生3800人,收回有效问卷3720份,有效应答率为97.89%。

1.2方法采用中国城市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调查问卷,在班主任和校医的配合下,由经过培训的柳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学校卫生工作人员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学生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内容包括:(1)与意外伤害有关的行为。(2)与心理-情绪障碍和故意伤害(包括自杀)有关的行为。(3)成瘾,如吸烟、饮酒、网络成瘾和等。调查结束后当场回收问卷。本研究涉及的12种健康危险行为包括:吸烟、骑车违规、非安全游泳、受欺侮、斗殴、饮酒、网络成瘾、、因焦虑而失眠、有自我伤害倾向、抑郁、有自杀计划。

1.3统计分析采用epidata3.01建立数据库,应用SpSS13.0软件对男、女生分别进行样本聚类,以上述12种健康危险行为指标为变量,采用多次迭代更换类中心的聚类方法,进行K类中心聚类,聚类后每一样本的所属类别存为新变量。尝试以3、4、5作为分类数之后,确定男女生最佳分类数均为5。模式1组的特点为:各项危险行为低发,命名为低危险组。模式2组的特点为:均有骑车违规行为,其余行为低发,命名为骑车违规高发的中度危险组。模式3组的特点为:饮酒行为高发,其余行为低发,命名为饮酒高发的中度危险组。模式4组的特点是各种行为发生率均高于平均水平,但大多数不是最高值,命名为较高危险组。模式5组的特点是大多数行为发生率在各组中居于最高水平。

2结果

2.1一般情况调查的3720名大中学生中,男生1673人,占44.97%,女生2047人,占55.03%;初中1300人,占34.94%,高中1873人,占50.36%,大学547人,占14.70%。年龄12~27岁,平均(16.45±1.43)岁。

不同行为在不同聚集模式组的分布某种危险行为的执有者,他们处在不同行为模式组,其分布详见表1、表2。

2.3干预策略和措施建议

2.3.1策略:1)行为干预基于行为评估(健康危险行为监测)开展,在评估时对目标人群(一般是新生)进行聚类。聚类将产生危险行为低发组、危险行为高发组和n个介于两组之间的中度危险组。这些中度危险组会有一个或两个发生率接近100%的中心行为。2)生活技能教育贯穿所有危险行为干预活动:生活技能教育(心理社会功能教育)包括五对十种技能指标:自我认识和共情、调节情绪和缓解压力、有效沟通和人际关系、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决策和解决问题。不同模式组分为不同学习小组,针对不同小组(班级内分组),在课堂分组活动和课外活动的小组学习活动中相对固定地分组。制定不同的策略,结合校内已有的教育任务进行,无论针对哪一种危险因素,课堂内和课外的活动均以行为指导为宗旨,均使用生活技能教育的中心策略设计教学和活动计划。低发组着重于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教育。中度危险组围绕中心行为,着重于决策和解决问题能力教育。高危险组结合个体心理辅导,进行五对十种心理社会功能的综合教育和训练。3)利用已有资源:在学校已有教育任务和资源基础上开展。如低发组可结合一般性的教育活动、讲座进行,中危险组可结合专项行为危险因素控制政策和任务进行,高危险组结合校园心理咨询和辅导服务进行。4)生活技能教育贯穿在学生--家长―社会多部门的沟通活动中。以学生为主体形成“教师培训---课程设置―同伴教育―家校互动”教学链。5)结合青少年危险行为监测开展干预,形成行为评估-过程评价-效果评价的循环。

2.3.2干预策略图示

2.3.3干预措施:

1教师培训:以校医和保健老师为中心,开展教师培训,让教师掌握聚类和生活技能教育活动设计原理和方法,设置教师业务交流网络交流平台。强调教师以学生为主体,以行为指导为中心的健康教育理念。

2学生健康教育:以参与式教育、游戏等方法,设计课程―课外活动―社会实践―同伴教育等形式开展生活技能教育。以课内分组和各组专项活动进行不同模式组的分组干预。

3在家长教育和多部门研讨会广泛传播生活技能教育的实例和实效。

4技术支持:由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供关于聚类、生活技能教育设计、监测和评价的技术服务支持。

5传播材料的总结和开发:在开展教育活动中,进行过程记录,开发教材和宣传材料。

6激励:由教育行政部门组织案例评比、优质课评比活动,激励先进。以示范案例带动全面教育活动的开展。

7示范阶段结束后,教育卫生行政部门联合向政府开发相关政策,全面推广基于聚类以生活技能教育为中心的健康危险行为干预方案。

3讨论

以往的健康教育活动,大多针对危险因素,并对全部人群采取相同的策略,国内只有少数报道将人群按某危险因素分为阳性和阴性(即网络成瘾或未成瘾)进行分阶段干预[3],但这样仅针对危险因素的发生程度来分组仍然还是不足的。例如:同为网络成瘾或吸烟者,他们处在不同行为模式组,所需要的策略也是不同的。因而,我们应突破针对危险因素分组的局限,采用根据不同人群行为聚集特征的方法,并寻找多种行为危险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将分别针对某种单一危险因素的各类干预活动综合起来,并越过行为探索影响青少年行为的更深层面心理社会因素,寻找最本质、最共同的干预点,使各类干预活动整合在一种有效的运行模式中,互相推进,形成合力,提高行为干预的效率,这对于改进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高茗,张金霞,马尔健,等.合肥市中学生危害健康行为5年变化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4,25(2):143-145.

[2]唐甜,熊鸿燕,卞永桥,等.重庆地区人群中的健康危险行为簇聚特征研究[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9,31(10):967-969.

[3]韩吴雁,陈维清,卢次勇,等.广州地区8138名大学生不同吸烟行为阶段转变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5,26(11):874-877

健康教育的干预策略篇2

中小学生体质健康不良因素一体化对策

1问题的提出

我国学生从幼儿园到大学,尽管体育课和体育活动从不间断,但连续四次的全国学生体质调查却发现,我国中小学生的体能素质、肺活量持续下降,肥胖或超重学生比率增长较快,近视率居高不下。此外,大约有65%的中小学生处于亚健康状态,有潜在的健康危险。同时,学校体育调查发现,学生的锻炼行为的养成率和巩固率很低,“知行冲突”在学生中十分普遍。

2各种不良因素及其对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

2.1社会不良因素及影响

2.1.1经济状况与发展的冲击和影响。经济发展不平衡、政治制度不完善、卫生服务体系不健全、社会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人口流动加剧等都对中小学生的健康服务和健康状况造成了影响。

2.1.3根深蒂固的传统文化观念和现实偏颇认知的影响。从传统文化看,国人的日常生活以静为本,有着喜静不喜动的国民性格。这种性格使国人缺乏旺盛的肢体活动欲,在参加体育活动方面存在着极大的惰性,导致人们对待健康的态度有明显的重养生轻锻炼的倾向。

2.1.4大众传媒的负面影响。大众传媒中的不良因素是中小学生良好的认知行为、生活方式养成过程中极为有害的障碍因素。有关研究业已证实,中小学生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与大众传媒中不健康的书刊、色情与暴力影视、低级庸俗的音像制品、电子与网络游戏、色情网站等所传递的不健康信息密切相关。

2.2学校不良因素及影响

2.2.1教育氛围和教育不当的影响。学校是中小学生健康发展的理想的殿堂,但传统的教育思想和制度使中小学生成为教育的奴隶,有碍于中小学生的健康发展。同时,某些现象非但无法引导中小学生行为正常发展,反而使健康的中小学生也歪曲发展。

2.2.2学校物质生活条件和制度管理不良的影响。物质生活不良的问题有:教室、宿舍、饭堂过于拥挤,卫生条件差;缺乏基本的活动场所,设施器材不足;现有学校卫生室(所)达不到基本的要求;校园的建设、布局不合理,卫生环境差;学校膳食的卫生、营养和饮用水安全不达标等。制度管理不足之处主要有:对中小学生的健康生活没有予以高度的重视;管理体制和管理措施存在漏洞,没有对中小学生营养卫生状况进行监测、指导,也没有解决中小学生体质健康问题的干预机制;常见病、流行性疾病预防监控管理未做到日常化和制度化等。

2.2.3群体生活存在的问题和生活方式不良的影响。大集体是中小学生在校生活的主要方式,其特有的辐射和群体化污染现象,对身处其中的每个人都会产生影响。

2.3家庭不良因素及影响。家庭中不良因素主要有:现代家居过度单元化,家居环境狭小,独生子女、离异单亲、空巢型家庭,亲子关系差;过分溺爱孩子,对孩子的事情专断专横,对孩子的学业非理性的过高期望与要求过高,忽视或限制子女参加体育活动;健康知识缺乏、家庭文化生活不健康、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低下等。研究证明,孩子一系列的生活意识、生活习惯和生活制度的形成受家庭的影响极大。

3对策

3.1体质健康促进的战略性策略

(1)制订国家健康法,保障公共卫生、医疗保健、环境教育等与国家经济发展相符的资金投入,加快和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加强全民健康教育,强化全民健身活动,营造全民健康环境。

(2)由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卫生防疫部门、体育部门和地方政府协同建立起国家、省市、县区、学校四级的学生体质健康和突发公共卫生、流行性疾病的监测、预警和防范机制,成立学生体质健康干预战略研究机构,为全社会提供科学有效的对策。

(3)与上对应,各级学校建立完善的学生体质健康监测体系和科学健身信息网络,成立专门机构对学生的身心健康进行跟踪调查和系统分析,同时加强学生体质健康档案管理,定期向学生及其家庭公告健康状况,并提出相关建议。

3.2体质健康促进的发展性策略

健康教育的干预策略篇3

关键词:人际冲突;解决策略;干预训练

人际冲突主要指的是在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接触中,由于种种原因导致双方出现不同的见解和争论,造成双方关系出现不同程度的紧张状态,而且双方都能感觉到的一种现象。这是大学生在校期间出现的比较频繁的一种现象,如果大学生的人际冲突处理得不够恰当,不但会将彼此之间的矛盾激化,还会对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心理健康教育产生不良影响,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不利于和谐校园的建设。合理的处理人际关系,不但能提高大学生的合作能力、个人处事能力和选择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尽早让大学生接触社会,还对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

一、人际冲突解决策略研究

人际冲突解决策略主要指的是彼此双方在发生意见分歧或者冲突时,为了避免矛盾引起的危害,经过心理方面和行为方面的付出而采取的一种行为方式。在研究过的人际冲突解决策略模型中,影响最为广泛的就是托马斯提出的两维空间五因素模型。托马斯在划分人际冲突解决策略内容时,根据“合作”与“武断”两个维度分为以下几种:

(1)回避方式(avoiding),在既不符合对方的利益又不满足自己的利益的情况下,尽量不做处理,把自己放在事情之外,毫不关心;(2)强迫方式(competing),以考虑自身利益为主,为了实现自己的利益可以将他人的利益忽视;(3)迁就方式(accommodating),为了实现对方的利益可以牺牲自身的利益;(4)合作方式(collaborating),通过协商,可以达成一致建议来保证双方彼此的利益,使得双方都能达到满意;(5)折中方式(compromising),冲突双方都能有所退让,提出一个都可以满意的中间意见。在众多关于人际冲突和人际冲突解决策略的研究中,有不少研究者参考和修订了托马斯关于人际冲突解决策略的模式,虽然表面上语言有所变动,但是托马斯模式的本质内涵并没有真正改变。

研究表明,大学生在面对人际冲突问题时,使用最多的策略为合作协商方法,其次就是迁就方式和回避方式,使用最少的就是竞争攻击处理方式。只是大学生在面对不同的情景、个体性格的差异、性别的差异、年龄的差异等因素的影响,所采取的冲突解决策略也不一致。姜美霞的研究表明,大学生在发生冲突的时候,应对方式主要以容忍退让或者以理抗争的形式为主,而冲突发生以后,应对方式以沟通或者反思为主,基本上寻求他人帮助的情况很少。这种现象的发生表明,关于大学生人际冲突问题的研究,可以再进行更加详细的分析,比如冲突可以分为冲突发生时和冲突发生后,冲突发生时和冲突发生后的两种情况所采取的应对策略也是有区别的,而且大多数调查研究主要针对的是大学生个体在发生冲突后的处理方式。冲突发生时的处理方式更多与大学生个体的社会认知能力相关,而冲突发生后的处理策略更多反映大学生个体的社会技能水平。大多数的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普遍认同在发生人际冲突时采用合作处理方式效果比较好,竞争攻击处理方式较差,回避忍耐处理方式和迁就处理方式处于中等。

不同的大学生群体在面对人际冲突时采用的策略是不同的。采用什么样的解决策略主要由大学生个体的性别、年龄、性格特征、冲突双方关系是否良好、学生生源和家庭子女数等因素的差异来决定。

性别因素是发生冲突行为和影响人际冲突处理策略的重要因素,关于性别因素的研究比较多,不同研究的研究成果也不相同。其中,有不少的研究成果说明人际冲突在性别差异方面表现突出,但是也存在某些特殊情况,说明人际冲突在性别差异方面并不突出。meurling,Ray和LoBello也认为,在影响人际冲突行为和解决策略方面,性别因素占有了重要的地位。他们在研究中提到,女性与男性在处理问题和认知能力方面存在差异,在处理冲突的过程中,男性比较倾向于负面竞争策略。这个研究结果是与其他研究者的研究结果相同的。但是在樊富珉和张翔的研究中,性别因素对于大学生冲突行为和冲突处理策略方面的影响并没有明显的差异。笔者认为,这种情况的发生可能是因为男大学生与女大学生在认知水平、个人特质等因素方面的差异而导致处理策略有所不同。

年龄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人际冲突解决策略的选择。adams.R发现,年龄的差异性对选择冲突处理策略影响较大,年纪大点的学生多会采用口语协调和妥协策略,而年龄较小的学生则较多采用肢体应对策略来解决问题。相关的国内研究提到,不同年龄段的大学生在应对人际冲突问题时采取的对策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比如大一新生以合作处理策略为主,大二学生以迁就处理策略为主,大三和大四的学生相对比较成熟稳重,多以合作处理方式来解决人际冲突矛盾。不过从大一到大四,学生整体上都认为效果最好的就是合作处理方式。

其他影响人际冲突的因素也比较多,比如社会信念、学生生源地、家庭子女数等。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多会选择“容忍退让”的处理策略,而来自城市的大学生大多会选择“以理抗争”的处理策略。另外,研究者推测,非独生子女由于受家庭环境的影响,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能够与人和平相处,为此,在处理人际冲突问题时更多应用选择协作策略。

二、人际冲突解决策略干预训练研究

在理论研究日渐完善的前提下,研究者们对冲突解决策略中的干预训练越来越关注。L.Stevahn认为,冲突解决策略在能力构成要素方面与团队合作比较类似,比如,互相合作达成共识的能力、表达能力、理解能力、换位思考能力和倾听能力等,如果没有对学生进行细致的培养和训练,将会有不少学生缺乏这方面的能力。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对大学生进行干预训练之后,大学生的情绪控制能力和冲突解决能力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这不但帮助大学生在校期间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还能让他们踏上社会后更好地适应社会,对大学生今后的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研究者开展冲突解决策略干预训练的方式主要以团体辅导和课程教学渗透为主。

1.课程中渗透冲突解决策略干预训练

在课程中渗透人际冲突解决策略干预训练时,由于管理课、经济课、历史课和政治课中有不少冲突案例,这样就不需要教师再耽误时间去准备教学材料和学习材料,而只需要在教学的过程中重点强调和分析这些冲突的有效解决策略就可以,这也是课程中渗透冲突解决策略干预训练的优势所在。然而,在课程教学中开展冲突解决干预训练也存在一些缺点,主要是:(1)由于课程课时有限,对冲突解决策略干预训练的覆盖面不够大;(2)课程在结束后,不能及时进一步更深入的干预训练,训练程度存在一定的局限性;(3)在课程中渗透冲突解决策略多以理论教学的形式为主,关于校园冲突的现实模拟比较缺乏,实践与理论不能及时有效地结合;(4)由于每门课程的教师在教学安排上存在差异,所以他们在课程中的冲突解决干预训练也难以达成一致性。

在课程中渗透冲突解决策略干预训练的过程中有几点注意事项:(1)不管是理论教学还是实际模拟教学,学生之间必须保持融洽的关系,相互支持相互信任,营造一种和谐的教学氛围非常重要;(2)要界定冲突,帮助大学生更清楚地意识到课程内容中哪些情境归属于人际冲突,通过分析能够清楚地了解到主人公是如何解决这种冲突,避免判断人际冲突问题时出现模棱两可的现象;(3)在教授协商合作的冲突解决策略中,主要分为5个过程:我希望什么-我认为什么-我选择这样解决问题的理由是什么-我的想法和期望时什么-所以我提出来几种解决问题的办法;(4)通过干预训练理论教学后,要指导学生进行练习;(5)引导学生在与他人实际相处的过程中应用正确的解决策略,进而处理好人际关系问题。

D.w.Johnson等的研究表明,在课程教学中渗透冲突解决策略干预训练,使学生可以在课堂上开展有效的讨论和模拟情景,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激发兴趣,提高学习效率,还能让学生可以有意识地掌握建设性的冲突处理方式,就是说,在协商合作的情况下争取双方利益都能实现。同时,在课程教学中不仅可以加强学生对冲突解决策略的干预训练,使得学生能够掌握有效的人际关系处理技能和知识,还能在干预训练中帮助学生提高文化知识学习的效率,对改善教学有着积极的作用。

2.冲突解决策略干预训练团体辅导

除了在日常的课程教学中开展渗透式的干预训练,还有一些研究者在开展人际冲突解决策略干预训练中采取团体辅导的形式。分析多种团体辅导式干预训练的研究成果可以总结出以下几点:(1)掌握冲突行为、冲突问题和冲突解决策略的相关知识;(2)掌握协商合作式冲突处理的基本技巧,比如,懂得拒绝别人、“我语言”、同理心等;(3)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期望,能够感受到他人的期望,并且能设身处地地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冲突;(4)能够提供最少3个解决冲突矛盾的方式并达成一致意见。以团体辅导的形式进行冲突解决策略干预训练的方法有多种,如案例分析、情景演练、拓展活动、讨论分析、资源共享等。对学生进行干预训练前后的测试可以得出,有效的干预训练对培养大学生的人格尊严、自信心、冲突解决技能和情绪控制能力、辨别是非能力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三、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

1.增加人际冲突解决策略的内容

对大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也是当前教育教学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如何提高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也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目前,课程教材的内容包含了很多关于培养大学生人际关系的案例和理论知识,例如大学生自我为中心、心理脆弱、自卑心理、畏惧心理等问题。实际上影响大学生人际关系质量的重要因素是人际冲突,所以,在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中,可将大学生人际冲突和人际冲突解决策略等知识作为一个独立的重点章节,通过课堂小组讨论、网络交流、校园活动、情境教学等多种途径让学生明白人际冲突的定义、识别和解决对策,并能够准确掌握协商合作解决策略的实施要点,然后引导其在实际生活中有意识地进行应用。对大学生个体的耐心指导和教育,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大学生的团结合作能力与沟通能力,对构建和谐校园也有着深远的意义。

2.针对不同特质的学生开发针对性训练方案

在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影响下,有不少高校重视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辅导,甚至一些走在教学改革前沿的高校在对大学生开展心理健康辅导课程中采取团体辅导的方式。关于冲突处理策略的研究表明,影响冲突处理策略选择的因素很多,如学生生源地、性格特征、年龄、性别、家庭子女数等,所以,在组织大学生进行团体辅导之前,需要对参与调查的群体进行个体分析,并针对不同个体的差异设计有目的性和针对性的辅导方案,因材施教。

3.对干预训练的迁移效果进行跟踪

很多研究者认为,在人际冲突处理策略干预训练中,对干预训练结果的迁移属于最大的难题,如何将训练中学到的协商合作的冲突解决方式及时、有效地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是研究者普遍关心的重点问题。学校可以对干预训练的迁移结果进行跟踪调查,认真探讨被试能否迁移训练效果的背后原因,通过分析总结有目的性和针对性地对训练方案进行修改,进而不断完善对大学生冲突处理策略的干预训练方案,提高学生人际冲突解决能力,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涂平晖.人际冲突及其解决方法[J].长江论坛,2004(3):

55-56.

[2]张晨,班兰美,李彩娜.人际关系困扰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

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17(12).

[3]thomas,K.w.,pondy,L.R.towardan“intent”modelof

conflictmanag-ementamongprincipalparties[J].Human

Relations,1977,l(30).

[4]樊富珉,张翔.人际冲突与冲突管理研究综述[J].中国矿业大

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

[5]邓小龙.大学生同学间人际冲突事件及应对方式[D].石家庄:

河北大学,2003.

[6]经素.大学生宿舍中的人际冲突现状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

大学,2006.

[7]容丽芬.高职学生人际冲突问题的调查研究[D].武汉:华中师

范大学,2006.

[8]姜美霞.大学生同学间人际冲突及应对[D].长沙:湖南师范大

学,2007.

[9]LoBello.theeffectofconflictresolutionintrainingoilturkish

elementaryschoolstudents:ausai―experimentalinvestigation

[J].internationalJournalofConflictmanagement,1999,10(3):

32-41.

[10]Black,K.a.Genderdifferencesinadolescent’sbehaviorduring

conflictresolutiontaskswithBestFriends[J].adolescence,

2000,35(139):499-512.

[11]LaursenB.theorganizationanddynamicsofadolescentconflict

withparentsandfriend[J].Journalofmarriage&Family,2001,63

(1):14-97.

[12]Graziailo,wiⅡiamG.perceivinginterpersonalConflictand

Reactingtoit:theCaseforagreeableness[J].personalityand

socialpsychology,1996,70(4).

[13]陈丽娜,张建新.大学生一般社会信念与人际冲突解决策略的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杂志,2004(2):151-153.

[14]LaurieStevahn.integratingConflictResolutiontraininginto

theCurriculum[J].theoryintopractice,2004,43(1):50-58.

[15]王海荣.人际交往团体训练对改善大学生自我概念的实效

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研究,2010,18(2):194-195.

[16]David.wJohnson.theimpactofConflictResolution

trainingonmiddleSchoolStudents[J].theJournalofSocial

psycholog,1997,137(1).

[17]王延.高职心理健康课程活动课教学模式初探[J].教育与职

业,2012(33).

[18]廉欢.基于气质评定的幼儿同伴冲突解决策略促进研究[D].

吉林:辽宁师范大学,2012.

[19]邓先丽.大学生人际冲突解决策略及干预训练研究综述[J].

社会心理科学,2014(9).

[20]经素.大学生宿舍中的人际冲突现状研究[D].南京:南京师

健康教育的干预策略篇4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学干预策略实验

中图分类号:G8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643(2013)03-0004-03

本研究是在湖北省各层次高校不同体质大学生对体育锻炼认知及态度的调查分析基础上,采取有针对性的科普干预和课堂教学干预策略。

通过一个学期的干预教育,以期培养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和终身体育的意识,科学地掌握健身的方法,提高自主锻炼的能力,并探索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实施干预教育的可行性。

1、实验对象与方法

1.1实验对象

本研究的干预实验是根据湖北省高校分布情况,选择重点大学、普通院校和独立院校3所高校为实验点,从每所样本学校随机抽取2010级学生中体质健康测试成绩在60分以下者180名,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90人,实施体育教学干预测量;对照组90人,实施传统常规教学模式。

1.2实验内容与实验设计

1.2.1科普教育干预

本实验持续16周。在体育课外,每3周举办一次体育理论知识讲座。

讲授内容包括:体育基础常识、保健基础理论、运动知识三部分(每次讲座时间100分钟)。在第16周安排一场体育理论知识测试。

1.2.2体育锻炼行为干预

在体育课上,改变授课形式,增加与课程内容相关的趣味性游戏和比赛等,提高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兴趣。

同时,采用丰富多彩的教法,并积极引导,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体育技能。在实验的中期和后期安排两次趣味性比赛。

1.3实验处理与数理统计

问卷信度采用重测法,结构效度采用评判者评价法、内容效度采用专家审核法。发放问卷540份,回收540份,其中有效问卷512份,有效率94.8%。

在实验前、后记录试验组和对照组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成绩与问卷调查结果,分析学生的体育理论知识水平、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与习惯、体育技能的掌握等情况,以了解干预教育对大学生体质及体育意识与行为的影响,验证所制定的体育教学干预策略是否有效可行。

2、实验结果与分析

2.1对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影响

从表2、表3中可看出,实验前,试验组与对照组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成绩在95%的置信度下虽略有差异,但无显著性意义(p

在经过4个月的教学干预后,无论是试验组还是对照组,体育健康测试成绩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试验组学生提高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

2.2对学生体育意识的影响

体育意识是人们在一定环境条件下,对体育的内容、形式、方法、手段以及各种内外关系等方面的精神活动总和,它的强弱直接影响个体的体育行为。

通过表4中关于体育意识问题中的体育的兴趣、体育态度、情感体验等问题的组间对比,可看出试验组与对照组在实验前差异不明显。实验后组间对比以及试验组实验前后对比均显示出显著性差异。

从表5两组体育意识的总体对比中,试验组与对照组在实验前相关显著性水平p>0.05,说明两组在实验前没有显著性差异。实验后组间对比以及试验组实验前后对比p值均

2.3对学生体育行为的影响

体育锻炼的行为态度决定了体育锻炼的密度,而大学生的体质状况与体育锻炼的密度有明显的相关性。

表6中的数据显示出试验组学生在实验前后每周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次数和每次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均有显著性差异。试验组在实验后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以每周3次以上为比较标准)的人数明显增多,每次参加体育锻炼的持续时间也明显增加。

同时表中还显示出在实验前两组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密度几乎没有差异,而实验后的数据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

从表7两组体育行为的总体对比中可看出,试验组与对照组在实验前相关显著性水平p>0.05,说明两组在实验前没有显著性差异。实验后组间对比以及试验组实验千年后对比p值均

这更一步说明,体育行为习惯的形成常常与人们对体育活动的理解、认识、兴趣和自信心等紧密相关,当人们的兴趣、认识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导致其行为改变,即从被动参与体育行为变成自觉行为。

2.4对学生健康认知的影响

在对增进健康方面的问卷调查中,试验组在实验前的回答排序是:注意饮食,保证睡眠,有规律的生活,参加体育锻炼等;而在实验后的回答有了明显变化,排序是:参加体育锻炼,有规律的生活,注意饮食,保证睡眠等,说明通过干预教育,多数学生已认识到了锻炼对自身健康带来的好处,从而更愿意把参加体育锻炼作为增进身体健康的方式。同时也说明,我们运用的干预教育对学生施加的影响是有效可行的,可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逐步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

3、结论与建议

(1)干预教学在增强学生的体质、提升学生对自身健康的认知能力等方面均有一定的效果。

健康教育的干预策略篇5

[关键词]大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管理模式

《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要求全国各高等院校要充分认识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近10年来,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势如朝阳东升,辉煌灿烂,方兴未艾。

由于种种原因,各地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为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正常顺利开展,要探索出一套特色鲜明、科学实用、效果良好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管理模式和领导方略,下文以广东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心理咨询为例探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实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领导管理四大方略

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得到真正科学实施,最重要的是得到领导的支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正常、顺利开展与实施,必须依赖如下四个领导管理策略职能作用的发挥。

建立学院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管理领导机构。正式成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由院长直接担任领导小组的组长,领导包括各系、各部门的有关领导和心理专职教师。领导小组负责全院心理健康教育政策的制定,各项心理工作的领导、监控、考核,协调各种大小工作事项。

建立学院心理健康教育政策的执行机构。正式成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简称“心理咨询中心”)。由专家型成员和通过高级心理培训的兼职心理辅导成员组成“心理咨询中心”机构组织,领导和负责全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工作的策划、预算与施行。“心理咨询中心”的所有工作的正常运作和积极开展的大型活动,必须依靠学院领导的关怀和全校各个部门的鼎立协助与支持。

建立学院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科研机构。正式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研究室”,(简称“心理教研室”)。心理教研室负责为大学生开设合理、实用和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负责心理学教学和心理健康教育辅导的科学研究等工作。

设立心理健康教育专项资金和配备心理专用功能室与活动场所。经费和场地是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正常开展的必要保证。高校大学生年人均心理健康费是专项的心理咨询日常经费,除此以外,心理咨询中心的办公费用、心理各功能室的设备购置与维护费用、大型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费用、心理教研室的教学与科研费用都应该有专项经费保障。另外,为了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工作的正常开展,配备心理中心专用的各种心理健康功能场所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刻不容缓的。

“精彩八块,五级关爱”的心理健康教育组织管理模式探析

我院在长期的实践中探索、归纳出了“心灵关爱,领导挂帅,五级管理,精彩八块”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管理模式,简称“精彩八块,五级关爱”模式。所谓“五级”指的是在学校设立五级管理,从上到下依次是: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一学院大学生心理教育与咨询中心一各系心灵关爱站一班级心理委员一宿舍心灵使者。“八块”即学校整个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包括八个基本心理工作机构: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心理咨询中心、系心灵关爱站、心理互助朋辈、学生心理协会、班级心理委员、宿舍心灵使者及心理与就业指导办公室。在这个模式体系下,我们科学有效地设置了八个职能部门,通过组织管理、制度建设和活动的开展,激活和发挥各个心理职能部门的本质功能,显示各自的魅力与精彩。各心理职能部门的设置与职能属性描述如图表。

其中,《心灵春草》编辑部原则上纳入心理朋辈的组织机构内,所以它不能单独作为块职能机构之一,另外校外心理顾问一般也不在学校编制体系内,其对大学生心里健康教育管理起建议、参考、指导的功能,所以,也不将其算作块之一。“五级八块”的心灵关爱模式,系统科学、一目了然,对搞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心理三青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管理方略

有了行动的模式指引,还需要有具体实施和执行这个模式的行动方略,我们经过多年的实践与探索,总结归纳出了一套合理、实用而科学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管理方略,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心理健康三大常规工作:一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心理咨询与危机干预工作;二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科研工作;三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教育与团体心理训练活动。我们把它称为“心理常规三青树”。

“心理三青树”的第一青枝就是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心理咨询与危机干预工作。这是学校心理健康的最基本、最主要的工作,我们在心理中心设置了八块心理健康职能部门,其目的和宗旨也在于做好心理咨询与危机干预工作,特别是建立五级关爱,目的就是在于全方位了解、发现大学生心理危机的信息。在班级设立心理委员和在宿舍楼设立心灵使者,在心理咨询中心要安排心理专职教师值日、值班,在学生心理协会安排咨询部的同学值日,在心理互助朋辈里轮流安排阳光辈、雨露辈和彩虹辈的心理小助手在晚上值班,他们一是接待来访大学生,二是提供简单咨询,三是安排特殊个案和重点个案的专家咨询接待,四是引导大学生进行心理放松与情绪宣泄,五是做好值日记录与感悟体验日记。

健康教育的干预策略篇6

[关键词]心理危机;心理危机干预;心理健康教育

[作者简介]龙瑞全(1978―),男,南昌航空大学科技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魏宏伟(1978―),男,南昌航空大学科技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江西南昌330034)

随着我国社会急剧转型,各种思潮层出不穷,受信息大爆炸、伦理价值嬗变、社会压力增大,经济和生活成本增加等影响,加上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前成熟期”,高校大学生们在自我意识、思维观念、情绪情感、人格发展、性意识等方面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他们在人生发展的过程中,常因不平衡和不成熟而在心理上产生无法回避和处理的应激性重大生活事件或挫折,并产生自伤、自杀以及攻击等心理危机,极大地影响了大学生的个人发展和校园的安全稳定。

作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虽然高校心理危机干预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如普遍构建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网络,制定校园心理危机干预应急预案,科学运用团体辅导等一系列办法来进行心理危机干预,但在现实操作过程中,仍呈现出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度不高,操作性差等不足。因此,笔者根据多年高校心理危机干预的实际工作经验出发,系统地来探讨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应对策略。

一、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现状

20世纪中叶心理学家林德曼(Lindeman)开始系统研究心理危机,提出了心理危机理论。开普兰(G・Caplan)后来在他的基础上系统地发展了心理危机干预理论。进入90年代后,随着转型期的发展,我国的社会问题层出不穷,就像青年学者石勇在《心理危机:你我身边的隐形杀手》中提出的那样,“中国已经进入心理风险社会”,因此,欧美的心理危机干预理论开始引入中国,并得以迅速传播。而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更加凸显了心理危机干预的重要性。我国的心理危机干预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变得紧密,并开始了心理干预理论和实践本土化的艰难探索。

(一)高校心理危机干预理论和实践的先导性和成效

从目前来看,我国高校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心理危机干预的理论和实践都具有更强的先导性,教育部早在2005年就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就指出要加强高校的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在《关于做好2008年学校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通知》中更是提出要关注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是否健全和落实;而在教育部后面一系列文件中如《教育部、卫生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的通知》等都提出,要做好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构建和完善大学生心理问题高危人群预警机制,做好心理健康状况摸排工作和高危人群的预防和干预,“要建立从学生骨干、辅导员、班主任到院系、部门、学校的快速危机反应机制,建立从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到校医院、专业精神卫生机构的快速危机干预通道”。

这都充分显示了我国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危机干预的高度重视,在这一系列文件的指导下,高校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如构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网络来提升心理危机的发现能力,通过心理危机专业师资的培养来提高心理危机的干预能力等,加强了对危机的积极预防和干预,大大降低了心理危机给大学生们带来的伤害,维护了校园安全和稳定。

(二)高校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不足

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值得注意的是,我国高校心理危机干预工作还存在许多不足,如心理危机干预的意识不高;心理危机干预的本土化工作水平不高;理论创新性和研究相对不足;操作性弱,干预主体过于单一;整体性和系统性不足;心理危机后干预缺乏,相关部门重视不够;危机干预实践经验不足;心理素质教育体系亟待完善等。结合研究者的工作实践,总体来看,我国高校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不足具体表现如下:

1.高校的心理危机干预意识不强,领导不够重视。

从目前我国高校的心理危机干预实践来看,普遍存在领导不够重视,心理危机干预意识不强的特点。虽然我国绝大多数高校都有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如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或心理咨询中心,但他们在高校中的级别和地位普遍比其他机构低;高校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专项拨款也普遍不足;高校领导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较低,危机干预意识薄弱,往往只有在心理危机极有可能带来严重后果时才给予一定重视,进行应急式反应,待危机解除,仍归常态。有的高校甚至主要以辅导员为主体进行心理危机干预。

2.心理危机的预防和干预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

首先,“预防胜于治疗和干预”,心理危机的预防是心理危机干预体系的重要工作。研究和发现心理危机的易感因素,并对它们进行科学的控制和预防,往往能够将危机扼杀在萌芽状态。因此,如何保证心理危机预防工作的整体和系统性,往往是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成败的关键。

其次,就目前高校心理危机干预的现状来说,普遍的观点认为,大学生发生心理危机时,学校理应成为主要的干预主体,成为所有任的承担者。事实上,从心理危机干预的角度来看,我国高校无疑远远走在社会和家庭前面。目前在我国社会范围内,基本上没有进行心理危机干预的专业组织,只有零星的志愿者和公益组织如心理热线等,而在社区和广大农村,则更无从谈起。一旦心理危机发生后,高校往往能及时启动心理危机干预方案,通过三级心理危机干预网络,运用各方面力量,实施干预。虽然学校是心理危机干预的主体,但不可忽视的是,家庭和社会同样也是心理危机干预的主体,它们与学生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不管是作为家庭为主体的社会支持系统,还是社会上作为重要心理危机干预资源的心理康复中心、精神病院,专科医院等专业机构,都能为心理危机干预增添一份重要的力量。

3.心理危机干预的本土化程度弱。

从目前来看,我国高校在进行心理危机干预时,往往习惯移植国外成型的心理危机干预理论和操作技巧,比如运用普通危机理论、扩展危机理论、应用危机理论、朋辈心理、积极心理学理论、压力理论、团体辅导技术等进行处理和应对,却缺乏从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宝库中去吸取有益成分矸岣恍睦砦;干预理论,发展出适合我国大学生心理特点,契合中华文化和中国人人格特质的本土化理论。

二、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应对策略

(一)开展丰富多彩的心理危机教育和生命教育

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预防胜于治疗”,对于心理危机干预来说,要注重日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和心理危机的预防。首先要立足于心理健康的发展性教育,牢牢把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阵地,即做好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宣传与普及工作,通过在大学生中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程及其他心理学专业选修课程,开展课堂心理危机教育和生命教育,把关于心理危机的心理学知识如心理健康知识(心理压力和社会适应等),心理调适技巧、人际交往方法、人格优化策略、自我完善途径等通过课堂教学的方式传递给学生。其次,通过专业学科来渗透生命教育的同时也注重开展丰富多彩的专题生命教育如校园网络贷款教育、人身安全教育、预防艾滋病教育、国学教育、禁毒教育、法制教育等,拓宽心理危机教育和生命教育的第二课堂活动。

(二)群防群治,发挥合力,建立校园心理危机干预应急预案,对心理危机做到早发现,早干预

科学制定校园心理危机干预应急预案是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关键手段。为了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因严重心理问题引发的自伤、自残或伤害他人等严重事件,维护学校正常的生活、学习秩序,必须在“预防为先、预警及时、调动有序、反馈跟踪”的干预原则下,聚合高校的各方力量和资源,包括心理委员、班主任、辅导员、心理老师、学生工作部门、学院领导、分管校领导,校医院、综治保卫诸人员,制定科学的心理危机干预应急预案,做好心理危机干预的分工和职责安排,确定规范的危机干预流程。

当大学生产生心理或行为异常如失恋、自杀、亲人去世、意外伤害、伤人等情况时,及时有效地启动应急预案,相关人员第一时间赶至现场,根据分工迅速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危机处置,及时应对,快速响应;同时在心理危机干预干预结束后,保持对危机个体的观察和随访。心理危机干预过程要注重发挥校园多部门的合力,做到群防群治,消弥危机。

(三)提高心理健康教育三级工作网络在心理危机干预中的工作效率和及时反应水平

目前我国高校基本建立了较为完备的心理健康教育三级工作网络体系,一般包括一级网络的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中心;二级网络的院系领导、辅导员、班主任等;三级网络即最基层网络的心理互助团体―心理社团和心理委员等。为了更好地保证心理健康教育三级工作网络在心理危机干预中的快速、高效运行,提高干预工作效率和反应水平,必须强化对三级工作网络的管理,积极开展业务学习和培训,提升专业化水平。

1.建立心理危机干预的专业心理教师队伍,提升心理危机的早期预警能力和及时干预能力。做好心理健康状况筛查工作,除了大一年级的新生心理普查,还要做好高年级的心理健康排查工作,避免死角,筛选出心理高危学生,进行约谈和及时干预。

为全校学生建立动态的心理档案系统,运用互联网技术和专业的心理教育信息化管理系统,为广大学生提供心理健康、人格特点、职业兴趣、学习适应等多方面的心理测评,丰富学生心理档案内容,通过自行定义预警筛查,实现心理筛查的准确性,对学生进行实时动态监控。通过个别咨询、团体咨询、团体辅导等方式对这些心理高危学生提供周到的心理救助。

2.加强对辅导员和班主任的心理学专业知识培训,提升他们心理危机干预的能力。通过对辅导员和班主任进行专业的心理学知识培训,优化人格心理品质,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使他们提高心理辅导和沟通技巧,掌握专业的谈话技术,学会识别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注重建立院系、辅导员、班主任与心理老师的定期会晤和互动机制,定期反馈有心理危机倾向的学生,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作用,如微信,QQ群等,保持沟通的双向互动与时效。

3.充分发挥三级网络的基层心理保健、心理危机早期预警和及时反馈作用。

高校大学生基层心理网络即心理互助团体―心理社团和心理委员在基层心理保健、心理危机的早期预警和及时反馈等方面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方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要科学指导心理社团开展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活跃“第二课堂”,如开展心理讲座,心理电影展播,联谊活动,心理素质拓展,心理沙龙、心理读书会、“平安夜”送温暖等一系列活动,为学校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同时,指导心理协会会员在身边同学心理健康状况不良尤其是出现心理危机时提供第一时间的反馈。

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心理委员”的工作培训和科学管理。

首先,要在各班级设立心理委员,并对他们进行系统的培训。让他们清楚心理委员的工作职责、工作内容;学习朋辈心理辅导的工作技巧;掌握常见心理障碍的类型、表现及处理方法和心理危机的识别与干预;

其次,通过制订《班级心理委员工作手册》,明确心理委员的工作职责,如宣传心理健康知识,通过新媒体、班级主题班会、班级其他健康的文体活动等多种多样的方式,传达心理健康知识、自我成长的方法和健康的生活理念等;同时让他们懂得心理委员的工作职责的核心、工作意义、工作原则、工作领域以及他们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能力等。要对他们日常工作的开展进行科学指导,加强培训和工作考核,以提升他们的工作能力和工作积极性。

最后,制定和实施心理委员班级心理健康状况的月汇报制度和心理异常学生及时报告制度。心理委员保持与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的日常信息互通,做到心理危机的瞬时反馈,提高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响应水平;同时心理委员定期组织和开展班级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如心理主题班会、团学活动等,主动作为,发挥班级心理委员的朋辈心理互助,提高基层网络的心理保健作用。

三、总结

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心理危机干预的成效关系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从未来的发展趋势来看,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重要性将更为明显。因此,探索如何调动各方资源,运用更加专业、系统、规范和科学的应对策略进行心理危机干预,意义重大,它能确保心理干预工作的可持续性,有效促进我国高校教育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曾庆娣.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综述[J].思想理论教育,2006,(12).

[2]朱美燕.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发展趋向[J].教育评论,2011,(2).

[3]叶磊,吉铮,陈林波.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体系的研究与建立[J].教育现代化,2016,(23).

[4]张姝婧.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三级网络在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中的作用研究[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6,(1).

健康教育的干预策略篇7

1调查技术普及,效果评价逐渐成熟

由于开展麻风病健康教育计划和评估的需要,对于目标人群和社区开展麻风病知识-态度-行为调查逐渐得到重视,方法也日趋成熟,改变了长期以来麻风病健康教育针对性科学性不强的落后局面。这方面的相关报告较多。如Giri等[3]对印度农村地区的医学生和医生的麻风病知识-态度-行为调查结果表明,医务人员和医学生对于麻风病的基本知识较为了解,但在麻风病的传染性、主要症状、公共卫生问题及婚姻等方面有错误的认知,医学生较医生更为明显,需要在这些方面予以加强。李孝安等[4]曾经在云南玉溪麻风流行较重的县(区)以抽签法随机抽取麻风疫点村及非疫点村各3个,对抽取的调查点以随机入户法抽取18岁以上的大众人群各100人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调查对象对麻风的认知、行为及态度。结果村民对麻风的病因、传染性、症状和治疗等知晓率偏低,相当比例的村民对麻风病人存在恐惧与歧视。作者认为麻风流行地区村民对麻风防治知识普遍欠缺,对麻风患者仍存在偏见,今后需加强对大众的麻风健康教育。王景权等[5]曾经使用个别指导、发放宣传单和有奖测试的方式对浙北农村地区农民健康教育效果进行了评估,结果发现农村居民对麻风的基本知识均有明显的提高,但提高的程度并不同步,对于麻风的传染性、麻风残疾的预防以及麻风的皮肤损害等知识点,健康教育后知晓率仍相对较低,对于麻风病的态度有一定程度转变,但是与麻风患者日常交往的意愿没有变化。总体来看,随着国内外这方面的调查研究与实践经验的增多,今后建立相对标准统一的麻风病健康教育评价指标体系的可能性将逐渐加大,更有利于麻风病健康教育活动的计划与评价。

2健康教育成为歧视干预的基本策略

麻风病歧视是指对于麻风病受累者及其相关人员持有的一种以贬低、疏远、排斥、敌视、不公平对待为特征的一种混合的态度和行为状态。本世纪初以来麻风病歧视受到高度的重视,消除歧视被列为麻风病健康教育的一项主要任务和工作内容,开辟了麻风病防治工作的新的领域。如王景权等[6]曾经调查浙江省农村社区普通村民314人,结果发现其针对麻风病的歧视平均得分为(10.57±4.18)分(总分20分),10项歧视形式中前5项依次为不愿小孩到病人家玩(1.44±0.68)分,不愿与麻风病人打牌娱乐(1.38±0.68)分,不愿与麻风病人一起就餐(1.35±0.62)分,不愿用麻风病人家的粮食蔬菜(1.33±0.68)分,不愿使用麻风病人的工具(1.31±0.61)分,刘盾等[7]曾经对385例麻风病人的家属进行歧视的相关调查,麻风受累者家属麻风歧视得分为0~10分,平均(3.72±2.47)分,处于低位水平。家属麻风歧视最严重的形式为不愿意病人接触小孩,其次是在家庭事务决策上不够尊重病人。麻风受累者家属麻风歧视的相关因素为:年龄、治疗方式知晓程度、麻风知识知晓程度。Raju等[8]在印度通过在社区成立麻风歧视消除组委会,并由组委会的社会工作者在社区开展健康教育和咨询活动,结果这种形式效果很好,也被社区所接受,有效地减少了社区对麻风病的歧视。Hugh等[9]在南尼泊尔开展了“歧视消除运动”,作者先建立了相应的理论框架和假说,确定了麻风病人能力建设的指导思想,该计划于2002年开始实施,首先建立了自我护理小组,然后逐渐发展成自助小组,给予了微型贷款,逐渐发展成有影响力的非政府组织,得到社区的广泛承认和认可。麻风受累者通过自身形象的塑造与能力的建设改变了社会的歧视态度。这一系列有关麻风歧视的研究加深了我们对于歧视的理解,所提供的麻风歧视干预的理论框架和现场工作经验,对于我们今后更好地开展麻风歧视干预工作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3麻风病健康教育策略趋向多元化

健康教育的干预策略篇8

【关键词】结核;健康教育;干预性研究;学习

【中图分类号】R52R179G47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9817(2010)01-0093-02

1985年以来结核病疫情在世界范围内迅速上升[1],学生结核病发病增多,不少学校还出现了学生结核病暴发[2],学生日渐成为结核病的高发人群[3]。我国政府印发的《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01-2010)》把健康教育作为控制结核病的措施之一,并明确提出到2005年全民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达到60%,2010年达到80%的目标。卫生部、教育部曾联合下发《关于加强学校结核病防治工作的通知》(卫疾病发[2003]187号),要求加强学校结核病防治工作。为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结核病防治知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营造一个良好的教书育人环境,在2008年3月23日(世界结核病防治日)至4月23日,浙江省某重点中学开展了广泛的防治结核病的健康教育活动,并进行了效果评价,为学校制定结核病健康教育策略提供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在全校(高三、初三除外)进行结核病防治知识的调查和干预,共调查学生3500名。其中男生1946人,女生1554人。年龄最小的14岁,最大的20岁,干预前发放试卷2000份,回收2000份,干预后发放试卷2000份,回收2000份,有效回收率为100.0%。

1.2方法对参与预防结核病健康教育活动的学生,参考《中国结核病防治实施工作指南》及有关材料,自行设计问卷。以班级为单位,学生匿名选择答题,独立完成,当场收回。对收回的问卷核对,整理后录入excel统计。

2结果

2.1健康教育前后结核病总体知识观念知晓情况干预前仅10%学生知道结核病是慢性呼吸道传染病,仅15.0%的学生知道肺结核病在我国的流行情况,仅25.0%学生知道我国政府有免费治疗结核病的新政策,仅10.0%学生知道3月23日是世界防治结核病日。概而言之,健康教育后知晓率显著提高,从15.0%上升到97.0%。干预前、后学生知晓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

2.2健康教育前后结核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干预前仅60.0%学生知道结核病的病原体是结核杆菌,仅25.0%学生知道痰中带菌的肺结核病人是结核病的主要传染源,仅30.0%学生知道肺结核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仅30.0%学生知道易感人群,健康教育后知晓率显著提高,从34.0%上升到94.0%,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

2.3健康教育前后肺结核预防治疗知识知晓情况干预前仅35.0%学生知道接种卡介菌是预防结核病的最有效方法,仅10.0%学生知道假如家中有肺结核病人应做到:(1)不跟病人同居一室;(2)要定期进行X线检查;(3)督促和提醒病人服药;(4)定期给病人卧室消毒。仅15.0%的学生知道肺结核病人在生活中应注意不随地吐痰等,仅25.0%的学生知道肺结核病人治疗中应注意严格按医生拟定的疗程治疗,治愈结核病的关键措施,干预后则80.0%的学生知道“DotS疗法”即“直接面视下短程督导化疗”是当今世界公认的治疗结核病最有效的方法。80.0%学生知道治愈结核病的关键措施是早期、联合、规律和全程用药。概而言之,健康教育后知晓率显著提高,从12.5%上升到84.5%。干预前、后学生知晓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

3讨论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结核病疫情在世界范围内出现大幅度回升。世界卫生组织把结核病列为重点控制的传染病之一。我国第4次结核病统计学调查显示,我国居民结核病感染率为44.5%,其中活动性肺结核病人450万人,75%的结核病人年龄为15~50岁;中国是全球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4]。结核病以呼吸道传播为主,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人口密度大,相互接触较为密切,一旦发生结核病疫情,易造成暴发流行。近十几年来,我国部分省市学校结核病暴发流行常见报道[5-6],不仅危害师生的身体健康,还扰乱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造成严重的社会影响。

目前,我国对肺结核这种危害极大的传染病预防,传媒与社会宣教方面还显得相对薄弱[7],许多中学重学业忽视健康教育,中学生结核病防范意识更为薄弱,相关防治知识更为缺乏,大量关于中学生结核病的调查数据表明,中学生对结核病知识知晓率相当低[8]。此次健康教育前,中学生对结核病了解情况很不乐观,距离国家要求还有很大距离。

中学生正处于发育的特殊时期,身心发展不平衡,心理冲突与矛盾严重,自理自主能力较差,在学生的学业负担和成长的烦恼等负面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加上营养相对不足很容易造成身心处于亚健康状态,内分泌紊乱,免疫力下降,为结核菌侵入提供了可乘之机[9]。因此,大力宣传国家的防治政策,多渠道多方式地对中学生进行结核病健康教育非常必要。

学生群体分布集中,组织性强,受教育水平相对平衡,可接受的知识层次基本一致,对于开展大规模的宣传教育相当有利[10-11]。通过发放宣传资料、广播讲座、张帖墙报、试卷答题等多种形式进行健康教育,仅1个月时间,学生对结核病就有了较全面的认识,对结核病总体知识观念的知晓率上升到97.0%,对结核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上升到94.0%,对肺结核预防治疗情况知晓率上升到84.5%,收效十分可观。

中学生掌握了有关结核病的防治知识,不但对其自身健康产生深远影响,而且对整个社会结核病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控制传染源也有深远的意义。因为青少年一旦获得相关知识和行为、技能,会对父母、邻里、亲友和社会产生良好的影响,并有可能发挥移风易俗的作用[12]。另外健康教育活动资金投入少,切实可行,课间进行,不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因此在中学阶段就应高度重视结核病的健康教育。

4参考文献

[1]李素君.大学生结核病多发原因调查分析.中国学校卫生,2001,22(4):352.

[2]王大春.一起高中学生肺结核病流行分析.中国学校卫生,2005,26(1):74.

[3]李大罕,刘涛.一起农村中学肺结核病暴发流行的调查分析.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5,19(12):57.

[4]李立明.流行病学.5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535-540.

[5]贺玉芬,年峰,陈德花,等.日照市某中学结核病暴发的调查.职业与健康,2000,16(1):45-46.

[6]冯光明.安阳市郊区中小学生结核病流行学调查分析.河南预防医学杂志,2004,15(1):36-37.

[7]苏米娅,曹大为.深圳市一所中学结核健康教育效果分析.中国防痨杂志,2001,23(2):127.

[8]李思杰,肖潇,王宏,等.三峡库区中学生肺结核病知识态度、行为调查.现代预防医学,2007,34(23):4403-4405.

[9]陈立人,史春宜.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概论.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2007:198-201.

[10]张河川.健康促进在学校结核病控制中的成本效果分析.中国健康教育,2000,16(9):516-520.

[11]刘辉,赵晓辉.中学生结核病健康教育探讨.中国校医,2005,19(3):277.

健康教育的干预策略篇9

【关键词】高职学生;心理健康;危机干预

通过对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现状的深入分析,发现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在校学生普遍存在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在专业课程学习、自我认知、人际交往等多个层面,而从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效果来看往往不甚理想,未能妥善解决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致使高职学生面临的就业形势愈发严峻,发展前景不容乐观。为了打破这一现状,高职院校应该充分认识到对于高职学生的心理危机干预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只有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科学的三观,学生才能积极踊跃的投入到学习中,合理安排时间,形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他们的身心得以协调发展,与企业岗位需求更为契合,更易于得到企业认可,能够快速找到心仪的工作,为地方经济发展贡献力量,高职教育也能得以长效发展。

一、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常见问题

(一)自我认知障碍。一般来说,那些在高考中失利的学生不得不选择到高职院校就读,他们的自卑心理浓重,认为自己即使努力学习未来也毫无出路,对于将来要从事的职业更是毫无头绪,经常是得过且过,敷衍了事,将拿到毕业证书作为最高追求,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都比较低。由于学生对企业岗位工作要求不甚了解,专业知识的掌握不够牢靠,自身技能也不能满足社会需求,因此高职学生在就业时可谓毫无优势,无法与本科院校的学生相抗衡,只能被动接受企业的选择,企业给出的薪资待遇与其预期设想相差甚远,不能让高职院校毕业生感到满意,他们的就业之路会走得十分坎坷。

(二)学习心理障碍。近些年来,高职院校的生源素质一再走低,学生面临的诱惑越来越多,自我约束力不强,课堂上经常会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有些教师会花费大量的时间来维持纪律,有些教师只是自顾自讲课,没有纠正学生的不当行为,使得高职学生课堂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学生对于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停留在浅层次,他们的就业成为了一大难题。学生的学习心理障碍问题具体表现为:不少学生都利用宝贵的学习时间打游戏,学习态度不够积极主动,不能很好的完成学习任务,当学习成绩下降后会出现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很难自我排解,高职学生的校园生活受到了一定的不良影响。

(三)人际交往障碍。部分高职学生来自于经济条件比较困难的家庭,他们担心会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受到他人的排挤,更愿意独来独往,这些学生的性格比较内向,很少发表自己的想法,当遇到挫折时可能会独自承受,心理负担过重,更容易受到不良情绪侵袭。还有些高职学生的三观不正,存在攀比心理,花费不少金钱用于购买电子产品和奢侈品,罔顾家庭实际收入,甚至会为了获得享乐资金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导致大学生犯罪率逐渐递增,高职院校的校园安全事件层出不穷,应对起来愈发复杂,酿成的后果较为严重,给高职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造成了诸多的不利效应。

二、高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具体成因

(一)学生自身因素。不少高职学生都是在家长的溺爱之下长大的,他们对家长有着较强的依赖性,无论遇到什么样的问题都会去寻求家长的帮助,不能独立的思考和解决问题。而人生道路并非一帆风顺,学生的能力不足以应对各种挑战,他们承受的压力一旦超过了某个阈值,就会做出不可预计的行为,危害到自己和他人的人身安全。还有一些学生对于高职院校当前所用的教学管理方式比较抗拒,有着较强的逆反心理,不能成熟地思考个人发展和未来前途,在适应新环境或者面临就业时就会滋生心理问题。

(二)学校教育因素。我国高职院校对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通常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既没有专门设置相应课程,又缺少相关专业教育人才,师生之间的交流匮乏,教师对学生的心理变化缺乏准确把握,没有运用合适的方法手段来保证心理健康教育成效,导致学生的身心发展不均衡,全面发展的理念难以实现。教师经常采用面对面的方法与学生交流,却忽视了学生对自身隐私的保护,他们担心自己的秘密会泄露出去,抗拒说出真实想法,接受心理干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容易流于形式。在新时期高职院校要探索创新路径,尝试运用多种方法来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赢得学生的信赖。

(三)家庭环境因素。家庭对每个人的影响是相当大的,可以说好的家庭环境会对人的一生产生积极影响,反之亦然。有些家长只会强制性的干预孩子的人生,很少对孩子进行激励,没有给孩子做出榜样,他们的错误行为对孩子的身心发育造成了一定危害,高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普遍。另外,高职学生的家长还会认为教育教学工作完全应该是学校的任务,以各种缘由推脱与教师的交流,没有形成家校联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效果大幅下降。出现问题时家长一味地指责学校不作为,这种现象较为常见,对于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危机干预对策

(一)完善心理健康干预工作体系。要想保证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当务之急是要建立长效机制,完善工作体系,健全组织架构,促使该体系的稳定运行,那么各个部门就会形成联动,高职院校的教学资源利用率相对更高,心理健康教育效果也能得到可靠保障。1.构建全方位、全过程的心理健康干预模式。将高职院校的教学资源整合起来,对相关部门及人员的职责予以明确划分,使之认识到在高职学生心理健康干预中自身应该履行的职责,针对大学生不同的心理健康问题选择恰当的心理健康干预方法,确保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可以得到科学应对,使其早日恢复心理健康,迎接美好的人生,享受校园生活的无穷乐趣。2.设置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精心设计教学内容,由专业教师负责授课,系统性地传授心理健康相关专业知识,让高职学生知道心理问题的辨别方法,学会排解不良情绪,如果不能独立解决问题,可以寻求教师和学校的帮助,以便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课堂上采用多媒体教学、小组讨论教学、翻转课堂等新型方法,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引导学生畅所欲言,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实际教学质量。3.组建高水平的教师队伍。由班主任和辅导员共同组成,定期对他们进行培训,传授心理健康干预技能,增强教师的责任心,使之认识到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应该竭尽所能,一视同仁的对待每个学生,注重保护学生的隐私,帮助学生摆脱心灵枷锁。同时创设学生关怀机制,着重加强对那些问题学生的观察,关心他们的学习和生活,进而推动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稳定高效开展。

(二)分阶段解决高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对于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干预大致可以分为预防、预警、跟踪三个阶段,在具体工作开展中要明确每个阶段的要点所在,有计划、有目的、有重点地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大学生的健康发展。1.打造活力四射、魅力无限的校园,组织多样化的校园文化活动。如“525”心理健康月、心理情景剧大赛等,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给学生提供社交机会,藉此来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适应力,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让学生能够一展所长,发挥个人兴趣,产生自信心和成就感,从根本上防范他们产生消极情绪,患有心理健康问题的高职学生数量就会大大减少。2.定期开展高职学生心理普查工作,及时收集和分析普查结果。经过专业人士的评估,主动发现大学生群体中存在的心理隐患,制定心理健康教育和干预方案。高职院校的班主任和辅导员还要通过各种渠道与学生交流,与学生平等对话,了解学生的想法,动态把握学生思想,可以及早地发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防止问题学生出现不良心理的扩大,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效果将更加突出。3.通过家校协作、朋辈帮扶等方式收集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案例信息。召集各方专业力量进行个案心理症状评估,制定具体的综合干预措施,上报学校领导层,争取得到资金、技术等支持。高职院校要建设心理咨询室,为学生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服务,让学生知道自己当前的心理状态,还要持续跟踪问题学生,与其所在家庭和亲朋好友沟通,防止学生的心理问题复发,巩固心理健康教育成效。

(三)心理健康干预措施。一是帮助问题学生释放不良情绪,一般需分析产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根源,通过情感慰藉早期的创伤性经历,消除或减轻问题学生内心深处的不良反应。二是采用暴露治疗法,即将问题学生放在特定场景中,附以直接说教法矫正他们的歪曲认知,通过反复的练习,让学生恢复良好的心理状态。三是采用正念疗法,用体验性的改变策略补充直接的认知说教性策略,鼓励问题学生多去思考真正喜欢的、感兴趣的事情是什么,转移其关注的焦点,寻求建立更宽广、灵活、有效的应对方式,不局限于对狭窄心理问题的具体认知教育。四是构建稳固的外界支持系统,在同学之间应提倡相互宽容、鼓励和关爱,活动增强班级、宿舍的凝聚力和亲密感。五是心理健康教育课堂要帮助学生意识到心理问题对于人的影响,指导学生学会克制不良心理,例如加强体育锻炼,欣赏高雅音乐等,都是比较不错的放松方式。

四、结语

在新时期高职院校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极为必要的,充分体现了高职院校教学理念的先进性与科学性,能够对大学生思想动态予以准确把握,采取有效的心理干预措施,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远离心理问题的困扰,以积极乐观的心态迎接学习上的各类挑战,享受到美好的校园生活,有利于高职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早日成才,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奠定人才基础。

【参考文献】

[1]向中坤.独立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维护研究[J].福建茶叶.2019,11

[2]范恒,李存兰.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J].心理月刊.2020,1

[3]马惠娟,哈丽娜,杨婷婷.宁夏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J].长治医学院学报.2019,6

[4]王丽聪.新形势下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与教育[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20,2

[5]孟令安,陈博,丁建云,杨志波.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J].大陆桥视野,2020,9:110~111

[6]车少辉,李硕,徐晓沄.高职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干预策略研究[J].心理月刊,2020,7

[7]陈键中,钟静,郑金寿.八周非正式正念训练对大学生网球运动技能学习效果的实验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2020,1

健康教育的干预策略篇10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危机管理思考与对策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其身心健康正处于发展和变化之中,社会阅历缺乏,心理承受能力较差,因而难免会因为生活和学习困难产生一定的心理问题。尤其面对来自家庭、学校以及自身等各方面的压力时,会出现难以应付以及内心焦虑之感,倘若此时未能得到外界的及时援助,则会对其心理健康造成一定的危害。依据当前高校大学生的现状来看,心理健康问题让人担忧,不少学生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负面情绪,为此必须建立一套系统化的心理危机管理体系,帮助大学生获得健康发展。

一、当前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管理的现状

(一)对大学生心理危机管理的意识淡漠

在当前高校管理体制的约束下,学校关注的重心更多地集中在如何提升学校办学质量和水平上,以此来达到提高学校声誉的目的,而对于学生心理健康的管理则投入较少。甚至表现出对大学生心理危机管理的淡漠。这种对于学生心理危机意识的淡薄,往往使得学校危机事件的发生。由于学校缺乏相应的危机预案,往往导致危机事件结果的处理不尽人意。

(二)对生命的重视以及个性的意识较淡薄

由于高校对大学生心理危机管理的意识比较淡漠,缺乏系统的预案,危机来临时则表现出反应过于激烈,从而忽视了对生命的重视和个体个性不尊重的现象。例如,针对学生吸烟、逃课等事件,属于违反学校纪律的现象,但并不能将其归为危机事件。然而,部分校领导在处理此类小事件时将其与危机事件混同,把问题弄得过于复杂,反而适得其反。学生的身心健康没有得到充分重视,个性发展也由此受到制约。[1]

(三)缺乏专业化的危机处理机构及机制

在美国和日本等国家,自幼儿园教育开始就设置了危机意识教育,在小学则开始教授危机事件的应对策略,因此他们的大学生在应对危机事件时表现出较强的能力。然而,在我国危机教育的意识比较薄弱,缺乏系统化的危机管理体系。高校及政府教育部门缺乏专业化的危机处理机构,即使有相关专业的人才也只是临时组建,具有不确定性,这在很大程度上严重阻碍了高校危机管理工作的开展。由此可见,高校管理者的危机处理能力必须加强,要学会自觉提升自己的危机处理意识和能力。[2]

二、大学生心理危机管理必须坚持的原则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在任何危机事件的处理上,首先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任何时候都要将学生的生命放在首要位置。一般而言,危机发生时,当事人的情绪会处于比较激动的状态,情绪波动大,因此任何不当的动作或言语都会引发当事人比较极端的行为,其后果不堪设想。为此,必须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通过危机干预,将事件和伤害降到最低。高校掌管学生健康教育工作的教师必须发挥出自身作用,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从不同的层面和方向上来提高大学生对心理危机的认识,不断增强大学生的承受挫折的能力以及心理调节能力。尤其要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人文关怀,最大程度帮助学生。

(二)坚持迅速反应的原则

一般而言,心理危机的发生有一个演变的过程,且多为突发性,必须通过危机管理进行干预来迅速做出反应。高校应该成立专门的机构或者组织,从而当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做出反应,从而防止心理危机进一步严重化。在应对突发性的心理危机事件时,平时的演练至关重要。与此同时,各部门必须协调配合,建立起科学、高效的心理应急体系。除此以外,大学生自身也要提高突发应对压力和突发事件的能力,强化自身的内心。

(三)坚持科学管理的原则

大学生心理危机管理属于系统化的工作,需要多方配合与支持,因此必须加强大学生心理危机的管理,从而促进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得到顺利开展。要实现科学管理,首先要对危机成因进行准确判断,使危机处理处于主动状态,做到能够对症下药;其次在危机处理时要做到科学有序,结合平时演练以及经验的储备,做到对危机的有效解决。[3]

三、大学生心理危机管理的具体策略

(一)高校要自觉提高心理危机管理意识和应对能力

高校首先要树立起危机管理意识,提高危机管理水平和应对能力、心理危机属于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进行学生教育的核心。学生心理健康事关学校的稳定与发展,更关乎学生自身健康,必须加强重视。其次,高校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危机意识和应对能力。学生心理危机管理属于一个复杂的过程,其间包含着医学、心理学以及社会学等知识。因此,高校相关工作人员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业务素质,强化自身的危机处理能力。[4]

(二)制定系统规范的危机应对及管理计划

所谓危机应对及管理计划是指为了能够有效处理各类危机事件而做的各类准备,其制定一般是事先的,是对危机事件和状态的预测、对心理危机处理的指挥及行动方案的综总和。[5]危机应对计划可以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即对心理危机类型的界定。对应急预案的制定,对心理危机事件的检测与预警,制定心理危机事件的应急报告制度以及对心理危机事件的责任追究和问责。

(三)建立系统的心理危机应对网络体系

除了上述两点外,还应该建立起心理危机应对网络体系。这类网络应对体系可以从三个方面实施,首先充分利用学校自上而下的行政工作部门,在各院系指定专人分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负责危机有关信息的收集、分析和传播。其次,建立健全的由学生工作部门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组织学生干部成立起专门的危机预防与干预信息联系网。再者,建立由学校、家庭及社会组成的危机工作联系网,通过这三方面的共同努力来共同引导学生排除各方面的不良干扰,形成一个内外协调的危机应对组织网络。[6]

四、结语

探索大学生心理危机管理问题及对策,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它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首先阐述了当前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管理的现状;其次分析了大学生心理危机管理必须坚持的原则;最后提出了大学生心理危机管理的具体策略。

(作者单位为空军预警学院)

[作者简介:张S(1991―),男,江苏南京人,空军预警学院本科,研究方向:心理学。]

参考文献

[1]丁长清.大学生心理危机预测与干预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08.

[2]林可.大学生心理危机管理思考与对策[J].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01):150-152.

[3]郭兰,傅安洲,霍绍周.大学生心理危机及预警系统研究[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03):63-67.

[4]陈香,李建永.大学生心理危机管理的行动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5(07):49-50.

[5]王群,刁静,林磊.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体系的研究[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02):88-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