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标准十篇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标准十篇

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标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2:52:54

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标准篇1

大力实施质量兴市战略,加快发展品牌经济

实施质量立市战略,提高质量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对于提升洛阳的经济竞争力,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为引领中原崛起提供强力支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洛阳是重要的工业基地,“一五”期间,全国156项重点工程有7项安排在这里,为洛阳工业打下了很好的基础。经过几十年的大规模建设,洛阳工业已形成了以机电、冶金、建材、石化、轻纺、食品等为主,36个工业门类、5300多家工业企业(其中大中型企业89家)组成的门类齐全、大中小结合、轻重工业全面发展的工业体系。近年来,洛阳以提高全市工业整体质量水平为目标,大力开展名牌争创和质量管理工作,有效地推动了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一个个以名牌产品企业为支撑的优势产业群迅速形成,有力提升了社会经济运行质量和增长速度,有效提高了“洛阳制造”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

面对新一轮经济发展大潮,洛阳市委、市政府提出要“抓质量,创品牌”。打造品牌首先要找准定位,定位准确,事半功倍;定位不当,事倍功半。在洛阳“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了五个基本定位:国际文化旅游名城、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示范市和重要经济增长板块、生态良好的宜居山水城市、特色明显的新型工业化城市、更加名副其实的河南省副中心城市。这五个基本定位,清晰地勾勒出洛阳未来一个时期的发展目标,也为我们抓质量、创品牌提供了具体的参考依据和方向。我们必须紧贴中心,融入大局,做出几件有影响、见成效的工作,使质量兴市战略不断引向深入。

围绕区域经济发展,深入开展质量立市工作。洛阳市作为工业大市和全省最早实施质量立市战略的地市之一,只有继续深入开展质量立市工作,才能更好地促进洛阳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转型发展、可持续发展。认真组织政府质量奖申报评选工作,紧紧围绕地方政府的中心工作,将组织申报政府质量奖工作纳入政府目标考核体系。全市每年至少争创1个省长质量奖、10个省级以上名牌产品,每个县(市、区)每年至少有1家企业参与市长质量奖的申报和评选。全力做好省长质量奖申报工作,扎实组织市长质量奖评选工作,认真落实县(市、区)长质量奖,形成省、市、县(区)政府质量奖申报评选工作三级联动、共同推进的良好局面。同时,组织新闻媒体及时进行跟踪报道,对获奖企业加大宣传力度,努力帮助其提高市场占有率、增强市场竞争力。

加强质量宏观管理,提升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加快建立以“依靠地方、联合部门、抓住企业、监管产品”为主要内容的大质量工作机制。充分依靠地方政府,发挥其对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负总责的作用,把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列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为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加强与各有关部门、各有关方面的协调配合,既各负其责,又密切协作,促进形成环环相扣、紧密衔接的质量安全监管网络和工作合力。把强化和落实企业质量主体责任作为搞好质量工作的根本,充分激励企业加强质量自律管理的内动力,不断强化企业责任。加强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进一步转变监管理念,改进监管模式,强化监管措施,增强监管实效,注重监管制度的创新,在生产许可证管理、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执法打假等方面不断加大创新力度,切实提高产品质量监管工作的有效性。

实施品牌带动,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施品牌带动战略是落实科学发展观、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内在要求,要通过加大名牌规划和政策扶持力度,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围绕支柱产业,打造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名牌产品,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优势产业和现代产业集群。科学制定名牌发展规划,立足特色支柱产业打造品牌,立足产业集聚区建设培育品牌,立足科研院所高新技术开发品牌,通过品牌带动,努力助推全市经济社会实现新跨越。重点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名牌,依托洛阳老工业基地优势,紧密结合产业结构调整重点,加快改造提升,优化产业结构,以竞争优势突出的现代装备制造、新材料、石油化工、硅光电及能源电力五大支柱产业为重点,打造老工业基地振兴品牌,以质量振兴促工业振兴,以工业振兴助推洛阳崛起。促进品牌健康有序发展,加大对名牌的宣传、保护力度,扩大名牌效应,积极开展打假保名优工作,为名牌企业保驾护航,对涉及名牌产品的制假案件优先受理,依法严惩,为名牌产品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促进品牌经济健康发展。

大力实施标准化战略,加快产业优化升级

标准是质量的前提和基础。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标准化工作已成为规范行业行为、加强企业管理、提高经营水平、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当今国际间的经济竞争、企业间的产品竞争,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标准之争。

洛阳市在标准的制定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目前,洛阳全国性标准化组织达19个,其中全国标准化专业技术委员会4个、分技术委员会8个、标准工作组7个,承担总数占全省1/3,为全市企业制定国际、国家标准创造了有利条件。近年来,全市科研院所、大型企业及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承担单位每年制修订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数量均在50个以上,这些标准覆盖了洛阳机械、建材、冶金及有色金属等大部分行业,有些正在被纳入国际标准。质监部门作为标准化主管部门,要将这些有利因素化为促进洛阳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势,为此,我们进行了多年有益的尝试和探索。近年来,洛阳市坚持“政府推动、市场引导、企业参与、各方协调”,大力实施标准化战略,先后出台了《洛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标准化战略的意见》和《洛阳市实施标准化战略奖励办法》,极大调动了企业、科研院所和有关部门实施标准化战略的积极性。“十二五”时期,要继续保持标准化工作的优势,在促进洛阳区域经济发展中更好地发挥技术支撑和基础保障作用,大力推进工业标准化、农业标准化、服务标准化,强化标准化基础管理,加强标准实施监督,切实提高标准化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积极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努力实现区域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结合创建国家先进装备制造业标准化试点市,强力推进工业标准化。装备制造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柱性、基础性产业,高度发达的装备制造业是实现新型工业化的基础条件,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技术水平的重要体现。近年来,洛阳市坚持用新型工业化理念谋划装备制造业发展,大力扶持和做大做强龙头企业,着力打造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2012年10月19日,洛阳市召开国家先进装备制造业标准化试点市创建工作启动大会,进一步明确目标:以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以科技创新为支撑,瞄准国际先进水平,通过标准化示范作用,全面提高洛阳装备制造业的标准水平、质量水平和科技创新水平,实现标准化对洛阳经济社会发展贡献率的大幅提升。结合创建活动,要充分发挥标准化在科技创新和企业发展中的基础作用,大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知名品牌,引导全市装备制造业企业走“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全球化”的科技、标准化发展模式。

结合创建国家旅游标准化试点市,强力推进旅游标准化。作为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曾经长期辉煌鼎盛的十三朝古都——洛阳有着丰厚灿烂的名胜古迹,同时,洛阳还拥有众多闻名全国的自然景观和一年一度的“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围绕市委、市政府确定的“旅游强市”发展方向和打造国际文化旅游名城的战略目标,我们全力申报“洛阳国家旅游服务标准化试点市”项目,并获得了国标委的批准。结合创建活动,我们充分发挥标准化在旅游业发展中的引领、规范和促进作用,着力提升全市旅游产业总体水平和国际竞争力。目前,以旅游标准化为引擎,以培育旅游品牌为重点,以打造“千年、河洛之根、牡丹花城、丝路起点”四张城市名片为主要内容,洛阳历史文化游、四季节会游、牡丹观光游、工业农业游、都市风光游、温泉康体游等旅游板块正在逐步形成。

结合农业产业化建设,强力推进农业标准化。为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我们结合农业产业化建设,强力推进农业标准化。围绕牡丹产业发展规划,组织制定牡丹标准。牡丹是洛阳的城市名片,为规范牡丹生产技术,提高种苗和盆花质量,我们主动承担了市委、市政府《围绕牡丹为媒打造牡丹花都工作实施方案》中牡丹标准的制定任务,组织有关单位和牡丹生产企业完成了洛阳牡丹种植4个省级地方标准的起草、审定、工作。积极实施示范区项目,大力服务三农工作。围绕国家和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我们大力开展标准化服务活动,全市完成和在建的省级以上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达30个,总示范面积达60万亩。围绕地方主导产业,完善农产品标准体系。以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农业6大产业为重点,我们认真建立牡丹、烟叶、小麦等主导农产品标准体系,标准包含品种选育、种子选择、大田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加工等方方面面,涵盖了农产品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对指导农民科学生产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大力实施科技兴检战略,加快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

洛阳是著名的科技研发基地,全市拥有各类科研机构600余家,其中部属科研机构14家,省、市属科研机构18家,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5万余人,包括两院院士4名,共享院士8名,博士生导师56名,享受国务院津贴的专家564名,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377家,高新技术产品达791种,许多科研院所的测试和科研水平居全国领先地位。但是作为全省副中心城市的洛阳,部级和省级质检中心却相对较少,这与洛阳的城市地位极不相称,也严重制约了质监部门服务地方经济作用的发挥。

技术保障能力建设事关质检事业的长远发展,一个地区检验检测技术机构的发展只有与该地区的总体发展相适应,才能为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较为完善的检验检测服务。为了更好地服务企业和地方经济发展,“十二五”期间,我们将紧紧围绕洛阳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实施科技兴检战略,加快产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步伐,初步形成以部级、省级质检中心为龙头、市级质检机构为依托、县级技术机构为延伸、社会技术机构为补充的技术机构体系,为洛阳经济社会发展搭建检验检测和技术保障平台,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围绕产业集聚区建设,大力加强质检中心建设。根据省、市加快推进产业集聚区建设的有关要求,科学制定产业集聚区建设实施方案,通过服务产业集聚区建设,加快培育一批质量管理标准化、品牌创建先进的产业集聚区,使全社会的质量意识、品牌意识、诚信意识明显增强,促进现代产业体系科学发展,提升产业集聚区发展质量和管理水平。围绕产业集聚区规划和发展,结合地方支柱优势产业,进一步修订“十二五”发展规划,深入开展项目调研,积极筹建覆盖主导产业、产品的部级和省级质检中心,并尽快投入使用形成效益,使其真正成为经济发展的技术支撑、自主创新的研发基地,在推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发挥积极的服务保障作用。目前,河南省白酒检测中心和河南省三轮摩托车检测中心已经开工建设,河南省铝材质检中心正在积极筹建。

注重人才引进培育工作,大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人才队伍是事业发展最关键的因素,没有人才的支撑,发展便无从谈起。要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着力建设一支能够担当质监事业改革与发展重任的高素质领导班子;要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既要注重学历层次的提高,更要注重岗位技能的提高。要积极创造条件,鼓励和支持检测技术人员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进一步提高业务能力,提升整体素质;要积极开展岗位技能竞赛和技术比武,建立业务能力考核机制,坚持职称评定与工资挂钩,不断提高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要通过各种有效形式,加大人才培育和引进力度,积极引进高层次专业人才,为事业发展积蓄后劲。

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标准篇2

关键词:优化经济结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

经济结构的发展与升级具有内在的规律性。它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地由低级向高级、由低效益向高效益演进。因此,按照客观规律的要求,不断地对经济结构进行优化,这既是经济形势发展变化的客观需要,更是现代经济发展的本质要求。经济结构的优化最终制约着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程度。

优化经济结构的主要内容

经济结构是指国民经济组成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内在形式和方式,即构成国民经济总体的各个部分、环节、层次之间量的比例和质的关系。经济发展既包括量的变化即经济增长,也包括质的变化即经济结构的优化。

优化经济结构是由目前国际经济发展状况决定的,是国内经济形势的客观需要,是合理配置资源的内在要求,其主要内容是:优化产业结构,优化地区经济结构,消融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和优化产品结构。

(一)优化产业结构

这是优化经济结构的中心内容。优化产业结构就是推动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的过程。前者主要依据产业关联技术经济的客观比例关系来调整不协调的产业结构,合理配置产业发展过程中的生产要素,促进各种生产要素有效利用,为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打下基础。后者是指产业结构从较低水平状态向较高水平状态发展的动态过程,即产业结构向高技术化、高知识化、高资本密集化、高加工化和高附加值化发展的动态过程。它是以新兴产业比重提高为前提,其重要标志就是各产业的技术层次不断提高和新兴产业不断成为主导产业。

(二)优化地区经济结构

地区经济结构是国民经济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优化地区经济结构有利于地区比较优势的充分发挥,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是优化经济结构的重要内容。优化地区经济结构应与发展各具特色的地区经济、优化经济结构的整体目标、缩小地区差距结合起来。同时,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发挥企业作为市场主体在优化地区经济结构中的作用。

(三)消融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我国城市化进程明显滞后于工业化进程。农业产值比重降低的同时农业劳动力比重却保持较高水平,城乡经济发展极不平衡,收入差距过大,优化经济结构就是要消融这种状态。

(四)优化产品结构

产品结构是指各类产品间质的结合和量的比例关系。优化产品结构就是根据产品生命周期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调整,增强产品间的配合关系。从宏观上讲,是为了充分利用各种资源、科学配置生产要素,从而提高经济效益。从微观上看,是为了使企业在技术上保持优先地位,或为了在技术上赶上或超过领先企业的战略决策,属于企业的战略转型。

优化经济结构的内在标准

优化经济结构的本质就是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经济质量。从整体上讲,主要有以下标准:经济结构是否适合本国经济发展的需要;是否充分利用国内外一切条件;是否合理而有效地利用人力、财力、物力和自然资源;是否能保证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协调发展;是否可以有力地推动科学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率提高;是否能促进生产的近期增长又利于生产的远期发展。具体来说,优化产业结构、地区经济结构、产品结构和消融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又有各自不同的标准。

(一)优化产业结构的标准

首先,从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标准来看,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需求结构标准。即以产业结构和需求结构相适应的程度作为判断产业结构是否合理的标准。两者适应程度越高,则产业结构越合理。二是产业间比例是否平衡。即以产业间的劳动力比重和产值比重是否平衡作为判断产业结构合理与否的标准。上述两种判断标准从不同角度来考察产业结构是否合理,既有其科学性,又有各自的局限性。需求结构标准将供需的适应性作为唯一的判断标准,产业间比例平衡标准忽略了经济非均衡增长对产业间比例的积极影响。因此,不能将其中某一标准作为判断产业结构是否合理的绝对标准,而应全面考察,综合应用。

其次,从产业结构高度化的标准来看,产业结构的高度化是通过产业间优势地位的更迭来实现的。衡量产业优势地位主要有三种标准:第一,附加值高低。附加值高的产业就是占优势地位的产业。第二,产业产值比重。产值比重大的产业就是优势产业。第三,产业关联效应。受原材料供应影响较大的产业如果后向关联效应大就说明它是具有优势地位的产业,受最终需求影响较大的产业如果前向关联效应大就说明它是具有优势地位的产业。

(二)优化地区经济结构的标准

衡量地区经济结构是否得到优化,主要有以下标准:地区内的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资源优势是否得到充分发挥,是否取得最佳经济效益;地区内各产业部门之间能否相互协调、相互促进,是否形成以主导产业为主体的产业结构关系;地区经济结构是否有利于推动全国经济结构的整体优化;地区经济结构是否具有自我调节、更新能力,能否适应区内外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具有相对先进性。

(三)消融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标准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否消融主要有以下标准:城乡差别观念的改变,即真正从人们头脑中消除“农民”和“市民”这种城乡身份观念的差别;工农业劳动力比重和工农业产值相一致;城市和农村享受同等的社会保障待遇。

(四)优化产品结构的标准

优化产品结构的标准是:产品适销对路的程度,适销对路程度高,则产品结构得到优化;是否根据产品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及时调整产品的促销策略、研制方案。

优化经济结构的路径选择

(一)优化产业结构的路径

优化产业结构是提高经济质量的主线。产业结构的优化,不仅指各产业内部协调程度的提高、各产业部门生产量的扩张,更重要的是指通过产业结构的变革,使得社会生产能力和社会需要程度的满足达到新的水准。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都是围绕提高经济质量而展开的,是提高经济质量的主线。优化产业结构可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可以带来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具体做法如下:转变优化产业结构的主导方向,把增加居民收入,提高居民消费结构水平作为优化产业结构的主导方向;通过优化消费组成结构来优化产业结构;培植和发展产业链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主线,把现有的比较优势产业进一步优化升级。

(二)优化地区经济结构的路径

优化地区经济结构就是要优化地区内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实现地区内的资源和要素的合理配置,提高经济质量,从而促进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具体做法如下:

首先,大力发展特色经济,提高地区经济竞争力。特色是地区经济的竞争力、生命力,在地区经济结构调整中,要把培育特色经济作为发展壮大地区经济的主线,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依托本地的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资源,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积极培育主导产业,努力培植独具特色的市场“亮点”,实现经济特色化,从而提高地区经济的竞争力。

其次,在地区内,大力发展产业集群区。产业的集群及其惯性促使企业在空间范围内的不断集聚,企业在有限的地理范围内集聚特别是同一产业类型及其相关产业的企业集聚,容易实现经济的外部性。企业之间形成的网络可产生多种效应,比如知识、信息、技术等的流动与扩散;节约企业间的交易费用;降低市场的不确定性;减少机会主义的发生等。产业的集聚有利于企业间的合作、竞争与创新,提高产业竞争力,提升地区竞争力。

(三)消融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路径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存在,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严重不利,农民收入上不去,农村购买力上不去,农村剩余劳动力不能顺利地转移,工农业劳动力比重和工农业产值不一致,提高经济质量就无从谈起。消融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可行性路径如下: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全面改善城乡服务设施建设和环境建设,提高服务设施供给水平和服务意识,振兴服务业市场;统一城乡要素市场,包括劳动力市场、资本市场和土地流转市场;确定国家基本保障的对象、范围和水平,统一管理标准,建立覆盖城乡、全民共享的社会保障体系。

(四)优化产品结构的路径

优化产品结构就是不断调整不同品种、档次产品的生产,是优化产业结构的突破口。从宏观上讲,它要求国家强化产品结构的宏观调控,用国家产业政策约束调整。优化产品结构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站在整个国民经济的高度,以总量平衡和结构协调为主要目标,以国家产业政策和宏观规划为依据,合理调整各地区、各部门、各企业的产品结构,才能实现整体优化。

在微观领域里,它要求企业不断加强内部管理,建立一套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决策程序和机构。优化产品结构是优化企业结构的先导,是市场竞争、经济规律的要求。这就要以市场需求为轴心,对企业现有产品进行排队、分类,围绕市场作适应性调整。这个围绕除产品本身外,还要产品价格、质量、性能、功能、服务等方面适应市场要求。优化产品结构要以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为指导,结合科学的产品开发技术来进行。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是研究产品从诞生、成长、成熟、老化到死亡各阶段变化规律的科学。

一般而言,产品生命周期分为四个阶段: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产品生命周期反映了企业产品在市场上的变化规律。企业应根据产品生命周期,力争缩短投入期尽快进入成长期,保持和延长产品成长期,在成熟期及早转产并果断退出该产品市场。具体做法如下:延长现有产品的生命周期,开发新用途、新市场,改进外观,增加品种,改进结构,增加功能;注重产品的更新换代,这是优化产品结构的重要内容,企业应“生产一代,试制一代,研发一代,预研一代”,这种连续开发是产品生命周期动态化的结果;抓住时机进行战略性调整。一个企业不能只生产某一大类的产品,当该类产品的生命周期处于成长后期或成熟期时,应进行战略转型。考虑涉足新领域,即涉足新的行业领域。

总之,按照优化产业结构、优化地区经济结构、消融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和优化产品结构的标准和路径,就可以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实现整个国民经济结构的优化,提高经济增长质量。

参考文献:

1.水.产业经济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标准篇3

列宁早就提出:“人类的整个经济、政治和精神生活,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已越来越国际化了、社会主义会把它完全国际化”。(《列宁全集》第19卷239页)经济生活的国际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进步表现,标准的国际化作为协调各国经济共同发展的技术纽带,作为向国际社会传播先进实用的生产方式的手段,作为从技术上统一协调、消除国际贸易中商品移动的障碍,已引起各国政府和有识之士的广泛注意。显而易见,标准的国际化是世界经济国际化的客观要求和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经济国际化链条中一个重要环节。当代国际贸易中国际标准化合作的规模越来越大,国际标准化的步伐也越来越快。当前,国际标准化活动呈现出如下的趋势和特点:

(一)国际标准增加的进度越来越快,并成为开拓国际市场的有力推动器。150在1960年仅有标准197个,1970年增为1550个,1980年为4269个,1986年为6401个,目前已达1万多个。也就是说,50年代平均每年制订20个标准,60年代平均每年制订120个,70年代平均每年制订270个,80年代平均每年制订600余个标准。ieC标准1960年仅为250个,1970年为556个,1980年为1400个,1986年为2200个。目前,150和ieC标准有1万余个。由此可见,制订38和颁布标准的速度越来越快,在贸易领域的影响更加深元。“国际标准—打开市场的关键”,这一口号不仅是1992年世界标准日的主题,也为今后标准化工作指明了方向。关贸总协定直截了当地指出国际标准的价值不是偶然的,全球商人都需要国际标准。因为国际标准提供了为所有人获益而打开世界贸易新局面的钥匙。事实也是这样,在世界性贸易中,经济发达‘国家都把标准当作贸易竞争的重要手段,谁掌握了新型产品的国际标准,谁就取得了这种产品的国际贸易主动权,甚至可以垄断该产口的国际市场,这样的事例在世界上是屡见不鲜的。即将面临的高清晰度电视系统标准化争论就是一个具体例子。现在日本已经在研制高清晰度电视,美国、西欧也正在研制,两种电视的制式是不一样的,如果国际电信联盟将来以日本研制的高清晰度电视系统的制式作为国际标准,则日本将争得这种电视的国际市场,美国势必要失去这个市场,至少要失去这个市场的大片地盘。在这里,产品还未成批生产出来,标准化就成为争夺市场的急先锋。

(二)保护消费者的安全与健康是国际标准化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的发展,消费市场日益扩大,越来越多的产品尤其是消费品需要标准化,为此,150和各国标准化机构相继开展了维护消费者利益的标准化工作。150消费者政策委员会提出了消费者标准化工作的优先性原则。至今已颁布指导性文件150余份,包括的范围除了日用消费品外,还有玩具、药品、电器、体育用品、儿童用品、娱乐器材等,范围还在不断扩大。

(三)产品质量认证和产品质量保证日益成为国际标准化工作的重点内容。了标准是消费者选择产品的主要技术依据,在国际市场上,由第三方(非供、需方)按规定标准对产品进行公正的鉴定,发给证明书、许可证和适当的标志,作为消费者选择产品的依据,这就是认证。在许多国家先后实行了产品质量认证制度后,150于1970年成立认证委员会(现为合格评定委员会),质量认证成为150工作的重要方面。为了专门研究质量保证问题,150成立了质量保证技术委员会,并于1987年颁布了1509000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系列标准,并且150对原系列标准已开始进行大刀阔斧地修正,以便促使供方实行有效的质量管理和质蚤保证。

(四)国际标准从传统工业技术领域向高新技术领域发展。80年代以来,人类处于新技术革命所引起的伟大变革之中,生物工程、新材料、新能源、空间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竞相开发,正在推动人类从工业化社会逐步过渡到信息化社会,这些高新技术领域对标准化的新发展提出了强烈的要求。与信息产业发展不可分割的信息技术标准化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国际标准化组织在研制标准计划中,信息技术标准占总数的18%以上。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现任主席麦克道尔威先生在向第十八届“世界标准日”的贺词中明确指出:在光纤通讯激光设备以及通信卫星等方面,我们已经为今后技术的发展而制订标准了。

(五)全球正在兴起一股广泛推行1509000系列标准的浪潮。1509000系列标准已成为当代开拓国际市场的通行证。15()9000系列国际标准是国际标准化组织于1987年3月正式的,在国际经济合作中,它被作为相互认可的技术基础。目前,世界上已有60多个国家和地区采用这一标准,其中只有个别国家是等效采用,其他国家和地区是等同采用。我国从1993年1月1日起由等效采用改为等同采用,并在全国实施。在各国踊跃采用1509000系列标准的同时,也认识到1509000系列标准无论从数量上还是内容上,目前都不能完全满足各行各业各类产品质量管理的需要。因此,国际标准化组织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技术委员会(150/tC176)组织国际知名的质量管理专家提出了一份《20世纪90年代质量领域贯彻国际标准的战略设想》,国际上通常称为《2000年展望》,从而使质量管理的发展趋势通过硬件、软件、流程性材料、服务四大类的基础标准,使质量管理工作进人科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的发展阶段。正如150/tC176主席沙那西先生所说:“当今世界的质量管理有四大关键要素:15()9000系列标准、综合的支持体系,实施指南和9000论坛所包括的问题”。质量管理将沿着这些关键要素引导的方向,迅速地推动国际贸易向前发展,走向21世纪。

二、我国对外贸易中采用国际标准的战略策略

当前,采用国际标准已成为世界上许多国家标准化活动的普遍的趋势。但是,由于各国的国情不同,对采用国际标准的态度和作法也不尽相同,概括起来说:工业发达国家采用国际标准主要是协调本国标准与国际标准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差异”,消除(至少是减少)由此而引起的贸易的技术壁垒;发展中国家采用国际标准主要是缩短本国标准与国际标准水平上的“差距”,作为引进技术,促进技术进步的一项重要措施。我国政府历来十分重视标准问题。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将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的方式转变。质量问题已成为我国经济能否又快又好地发展的一个关键。速度是个战略问题,质量也是个战略问题;产品质量代表了一个国家的形象,一个民族的精神。要发展经济,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产品质量是关键。而标准化与质量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工作整体,尤其是随着我国经济开放的力度加大,采用国际标准更是一个问题了。我国的标准化法第四条明确规定“国家鼓励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必须注意,我国采用国际标准的含义是广泛的。采用国际标准就是把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技术标准的内容,通过分析研究,不同程度地订人我国标准,并贯彻执行。因此,‘采用”的完整概念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把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内容,程度不同地纳人我国各类标准;另一方面,还必须具体实施这些标准。根据国际标准化的发展态势和我国国情,我国对外贸易中采用国际标准应采取如下战略策略:

(一)坚持与国际标准的统一协调。与国际标准保持统一协调已成为当今各国标准化机构的主要工作内容之一,也是我国采用国际标准的一条重要原则。但由于标准的类型不同,因而统一协调的形式不完全一致。

1.国际上通用的综合性基础标准应当等同采用。基础标准是科学技术、经济活动及人类生活中最基本的具有广泛指导意义的标准,是经过国际上许多国家的专家实验验证,反复磋商研究而制定的,比较成熟、稳定、实用,具有较高的权威性、科学性和合理性。一般与各国的国情没有直接的关联,为加快采用步伐,应等同采用。

2.国际上通用的方法标准也应等同或等效采用。目前,150和ieC的方法标准分别占这两个组织标准总数的41写和26.9写,许多国家等同采用相应的方法标准,其重要原因是在国际贸易中需要一个在国际上统一的检验、试验、抽样等方法标准,以便于公正地处理贸易中的纠纷。同时,许多方法标准本身包含某些先进实用的技术,这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是一种廉价的技术引进。

3.安全、卫生、环保标准与国际标准的统一协调要结合国情区别对待。国际标准中凡涉及安全、卫生、环保方面的标准,在下列三种情况下要十分注意与国际标准的统一协调。(l)安全、卫生、环保国际标准中的基础和方法标准应等同或等效采用;(2)用于出口的产品标准中的安全、卫主、环境保护的要求应与国际标准或国际惯例协调一致;(3)由于运输业具有明显的国际性特点,因而凡涉及海上、空中、陆地人身安全及航行、航海安全的国际惯例中的技术要求,都应视为强制性的,应等同或等效采用,如国际海事组织颁布的公约、规则、标准等。

4.产品标准情况复杂,与国际标准统一协调的问题,应根据具体情况来决定采用方式。150和ieC标准中,关于具体产品的质量性能指标不多,通常由各国公司(或企业)根据市场预测和客户要求制定企业标准,这对我国产品质量性能方面采用国际标准带来一定的局限性。

(二)坚持结合我国的国情。采用国际标准要密切结合我国国情,符合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讲求经济效益,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

1.应注意充分合理地利用我国的自然资源。标准中涉及到自然资源的问题要慎重研究。国际标准和国际区域性标准都是委托某一国家或直接由某个国家起草的,不可避免地从本国和本地区的资源条件出发。我国的自然资源有两种情况:一是某种资源十分丰富,有些储量甚至为世界所罕见;二是由于储量甚少,或者由于开采困难等原因比较稀缺,因此,涉及到自然资源的问题,都要结合本国资源的特点采用国际标准,盲目照搬国外的标准,对我国资源利用不利。

2.应充分注意我国的自然环境条件。自然环境是客观存在的,绝大多数情况下是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从气候环境来说,我国大部分地区属温带气候,广东、广西等省是亚热带气候。标准中有关环境试验方法中涉及温度的要求,要充分考虑到我国的气候特点,不能生搬硬套。3.充分考虑我国民族的人体体质的特征,主要有三个方面:(1)人体尺寸。一个民族的人体体质、体形的形成与环境因素有密切的关系,不同地区、不同种族、不同民族的人体体质、体型有着很大差别,在采用国际标准中要考虑人体尺寸中的差异。(2)人体负荷力,包括人体各个部位所产生的负荷力,如拉力、推力、握力、背力、肩力、腰力、腹力等,都要充分考虑我国民族的特点。(3)人体的感官的适应性能力也有较大差别,所以在设计与人体器官和适应性有关的产品时,必须参考我国人体的特点。

(三)向国际标准靠拢,加强我国宏观和微观标准化体系建设。许多工业发达国家都拥有自己的国家标准,而且许多方面高于国际标准,我们也应瞄准国际先进水平,使制定的标准尽可能具有国际性、先进性和权威性,并逐渐形成完整的系统。

1.1509000系列标准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为了适应经济发展和国际贸易需要,我国已将1509000系列标准等同转化为中国国家标准,即GB/ti9000一1509000系列标准。这套标准在我国贯彻实施已有7年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随着对外开放步伐加快,系列标准必将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l)贯彻1509000系列标准,适应国际贸易发展的需要,使之成为防止贸易技术壁垒的重要条件。随着欧共体统一步伐的加快,特别是欧洲统一大市场的形成,区域性经济集团已成为当前世界经济发展格局的重要标志。我国与欧洲、北美洲以及亚太地区的经济交往越来越密切,已成为世界贸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1509000系列标准已成为欧洲eC条例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而进一步激起各经济集团的高度重视。1509000系列标准贯彻与否,已越来越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条件。因此,已在国际贸易中成为重要一员的我国,也必然要把贯彻1509000系列标准作为发展国际贸易,防止非关税贸易壁垒的主要内容。

(2)贯彻1509000系列标准,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成为规范市场行为的重要依据。买卖双方是市场的主体,主体间的行为应该规范。我国地培育市场体系的过程中,对市场主体间发生的市场行为,需要按国际准则和国际惯例加以规范。第二方加强对第一方质量体系的评价,以及信任某一第三方认证的质量体系,越来越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规范市场行为的重要内容。1509000系列标准正是在第一方、第二方和第三方三者之间实施质量体系评价的重要依据。基于有关的法律、法规和国际准则,国家技术监督局已经建立了我国的质量认证和国家认可制度。我国在建立和推行认证与认可制度时,主要应遵循如下基本原则:①国家对质量认证工作实施统一管理;②充分发挥各部门、各地方的作用;③按照国际通行准则和我国国情规范质量认证活动,积极参与国际双边或多边互认合作;④质量认证等中介机构应成为具有明确法律地位的第三方实体,并接受国家认可制度的监督管理,依靠公正、科学、有效地服务取得信誉,在公平竞争中求得发展;⑥坚持企业自愿申请的原则,同时对涉及人身安全、人体健康、环境保护等方面的产品,依据法律、法规实施认证,并在进人流通领域时实行强制性管理;⑧质量认证的目的在于规范市场行为,保护消费者权益,促进企业强化技术基础,完善质量体系,稳定提高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竟争能力。

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标准篇4

关键词:质量技术监督队伍整体素质共同发展

当前,国际、国内对产品质量特别是食品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质监部门承担着很重的监管责任和巨大的风险压力。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把解决当前突出问题与解决长远问题结合起来,把转变思想观念与创新体制机制结合起来,把提高队伍整体素质与增强基础建设结合起来,把自身发展与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努力实现质监事业与当地经济社会的共同发展。

创新机制和方式提高监管水平和有效性

根据质量安全监管职能的分工,质监部门主要负责生产领域这一源头环节的监督管理。认真总结“三聚氰胺”突发事件的经验教训,必须把监管的着力点前移,建立新的以全过程监管为特征的监管方式。通过这一创新的机制,把影响产品质量安全的所有要素和环节全部纳入监管的视野和范围,形成应对严峻的质量安全形势,提高监管有效性的新机制、新方式、新举措。要认真总结应对“三聚氰胺”事件的成功经验和做法,进一步修订和完善质量安全风险分析机制、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和处置机制、缺陷产品召回制度。建立明察暗访制度,落实举报奖励制度,提高风险防范能力。对于违法违规生产导致的质量安全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通过新的监管机制早发现、早预警、早打击、早处置,有效地防止危害健康安全的质量安全事件大范围发生和大面积扩散。要在食品小作坊、小企业整治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建立对小作坊、小企业明确质量责任、承诺质量安全、巡查制作过程、限定区域销售的监管新机制,努力提高这部分产品的质量水平和安全程度。

要严格产品市场准入制度,运用生产许可、强制认证、注册备案等手段,严把市场准入关。对高风险产品,要提高市场准入门槛,严格资格审查。要建立生产许可后续监管制度,实现与发证审查制度的对接和互动,形成完整的生产许可监管链条。要加大对关系健康安全、公共安全、国计民生、农民利益产品的监督力度,严厉查处违法行为,建立质监部门与相关执法部门联席机制,定期通报情况,加强沟通协调,形成执法合力。

找准结合点和切入点增强服务经济建设的贡献率

在实现经济发展方式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的进程中,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负有不可替代的职责。质监工作应当融入当地经济发展的大格局之中,从三个方面准确切入,紧密结合,强力推进。

一是分层次地实施标准化战略,全面提升当地标准化水平。为要提升产品质量总体水平,必须根据当地经济结构,分层次提升标准水平。第一层是以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具有深度发展潜力、体现经济技术发展方向的高新技术产品为重点。第二层是在寻找差距,分析问题的基础上,对传统产业特别是制造业的主导产品、优势产品现行的技术标准进行有力度的修订和改造,使标准水平得到明显的和大幅度的提升。第三层是以大宗和特色农产品为重点,以无公害、绿色、有机为目标,以农业示范区为运作方式,抓紧制定包括产品品质、安全、生产技术、环境条件等标准在内的完整的系列化的农业标准体系,带动农业在优质、高效、安全基础上的产业化、集约化进程,整体提升特色农产品的品质,推动新农村建设和农民增收。第四层是鼓励企业尤其是外向型企业积极按照国际标准或出口指向国的技术标准组织生产,以消除贸易技术壁垒,扩大对外贸易。

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标准篇5

【关键词】标准化科技创新市场经济体制经济增长方式集约化经济质量与结构

要实现经济质量与结构的提升,离不开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科技创新是经济质量与结构提升的动力。科技进步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最强有力的因素,当科技进步与生产要素相结合时,必然会改变生产力的配置状态,而这种建立在科技进步基础上的生产力配置就会成为产业结构演化及经济结构转换的基础。二是经济体制的完善是经济质量与结构提升的重要保障。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是调整供给矛盾的基础,它有利于生产要素在各部门间合理流动,与此同时,竞争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推动经济结构转换的有力手段,且自始自终伴随着经济结构的演进。三是加强科学管理,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经济增长方式集约化是提升经济质量与结构的有效途径。而标准化是科技创新的重要推动力,是提高经济效率的重要基础,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支撑,是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因此,标准化对中国经济质量与结构提升有着重要促进作用。

一、标准是科技创新的重要推动力

1、有效减少科技创新中的风险性

科技创新是一种对未知的探索,是科学技术和经验积累过程中的突破,它具有明显的风险性或不确定性。科技创新从研究问题的提出、创新的过程和结果都具有不确定性,这些不确定性具体表现在:市场的风险性、技术的风险性和管理的风险性。推进标准化对科技创新的目标、过程、结果都具有引导作用,使得各种行为变得可以预测和易于管理,从而减少创新过程中的不确定性。

(1)削弱了科技创新中的市场风险

建立一个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标准化体系,其目的之一就是要建立科技研发与标准化协调统一的运行机制,即建立畅通的标准(主要是技术标准)-市场需求-科技研发信息交流机制。即以市场需求来确定科技研发项目,根据掌握的市场和顾客对产品的信息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科技研发,提高科研成果的市场适应性,同时将市场需求的信息转化为标准中的质量要求,以符合标准要求的产品占领市场。技术标准通过市场作用可以推进科技创新,减少科技研发创新的市场不确定性。

(2)降低了科技创新中的技术风险

标准化则是技术积累的平台,是科学技术和经验的积累过程,为技术创新奠定基础。标准的制、修订过程实际上就是经验和技术的“创新-普及-再创新”的过程。因此,推进标准化,实现技术标准与科技研发创新的同步进行,为科技创新提供了技术积累与支撑,推动了科技创新,减少了创新中的技术风险。

(3)减少了科技创新中的管理风险

科技研发创新中的管理风险是由于科研主体面临着内在和外在环境的不确定性、利益相关的市场风险,使得在科技创新过程中创新主体在组织管理日常科研、协同各方正常运作、处理内外问题时存在的一些完全未知的或很难预测的因素或风险。而标准化最初就是被应用于管理领域的,随着管理的现代化和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增强,管理体系标准化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不仅管理标准的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多,而且出现了一个个管理体系标准,例如,iSo9000族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系列标准、iSo14000环境管理系列标准、iSo17799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标准等等。这些管理标准体系必将有效的减少了科技创新的管理风险性,提高了管理工作的效率与质量。

2、为科技创新提供了激励机制

(1)是实现技术积累的平台

每一个新标准的产生都标志着某一个领域或某项科技研发成果被规范化。标准的制定过程,实际上就是总结和积累科技研发创新经验的过程;标准的实施过程,实际上就是推广和普及已被规范化的科研成果的过程;标准的更新则是以新成果代替旧成果,是科技研发创新的深化、提高过程。标准化的基本功能就是总结科技研发创新的经验,并把这些经验规范化、普及化,从而为技术创新奠定基础。企业可以通过学习、引进、消化、吸纳国外先进技术与标准,强化技术融合,提高产业化技术运作水平,适应不断发展着的国际标准化的需要。

(2)是提高科技创新效率的平台

技术标准化在促进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为新一轮的技术创新提供动力和资金的同时,也调动了政府机构、科研机构和企业等组织参与科技研发创新的积极性,形成多元化主体开展科技创新的激励机制,使得科技研发与标准化工作紧密地结合为一个整体,建立起垂直协作体系,不断地推进科技进步。与此同时,由于标准的推进,企业可以根据标准合理安排产品的发展计划及同类产品企业间的生产分工,防止各企业盲目设计已经落后的没有发展前途的品种,从而提高了科技研发的效率。

(3)是增强科技成果市场适应性的平台

在我国,科技研发每年产生的相关技术果数量较大,但是能向生产力进行转化的却成少,不少科研成果缺乏实用性和推广价值,与市场需求严重脱节。造成这种科技成果市场适应性差、转化率低下的主要原因是技术标准与科技创新的严重脱节与滞后。推进标准化,可以使企业和科研机构运用标准化,利用市场的反馈作用和信息确定自己的科研方向,加快新产品的研制开发,从而提高了科技成果的市场适应能力。

3、加速了科技成果的扩散

(1)是科技成果快速扩散的必要条件

一项新技术若要在实践中得到广泛的应用,需要有相应的技术规范和标准来推动。成果转化是一项十分复杂的过程,涉及因素有科技成果本身和相关主体,只有标准化才能协调与统一这个过程中的各项活动。推进标准化建设可以使得科技成果的管理趋于规范化,通过技术升级、制度创新、组织科学和市场稳定等重要环节发挥标准化工作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作用,制定和实施重点科技成果的标准和推广计划,充分发挥技术标准的扩散作用,借助市场和网络推广科技成果标准化、国际化和市场化,缩短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达到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目的。

(2)是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桥梁

科技创新成果的扩散是创新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一个关键性的环节。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途径有很多种,技术标准化则是较好的途径之一。由于技术标准具有科学性、系统性与权威性,科技创新的成果一旦转化为技术标准,就会被潜在的使用者广泛接受。只有技术标准水平高的科技成果,才能更快地被市场认可接受,降低二次开发的成本,减少企业采用科技创新成果的经营风险。所以,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在将自己的创新成果申请专利保护的同时,以此为基础开发标准,并竭力将其标准向国家标准甚至是国际标准渗透,力争成为国家标准与国际标准的原形。当其他企业采用此标准时,就不可避免地采用其专利技术,企业的创新成果便可以获得稳定可观的收入。

4、科技创新的重要保障

标准作为一种制度安排和市场规则,在一定程序上约束了人的机会主义行为,规范了生产、交易和竞争秩序,减少了市场交易的复杂性,提高了市场运作效率,从而降低市场交易的费用和风险,为科技创新提供一个健康发展的外部环境。另外,作为法律法规技术支撑的标准在维护市场正常运行的基础上,可以根据科技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的要求,快速地更新法律法规指定引用的相关技术指标,及时地调整市场准入和退出,为科技研发提供了方向和参考依据,对产品市场具有开拓作用,减少了市场的盲目性,节约了社会资源。

二、标准化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集约化,提高经济效益的基础

1、有利于实现科学管理,提高生产效率

(1)是实现科学管理的前提。标准化能最大限度地扩大劳动成果的重复利用,减少劳动耗费。标准化就是在经济、技术、科学及管理等社会实践中,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通过制订、和实施标准,实现人、财、物、技术和时间等资源的节约与合理利用,从而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所以标准化是管理的基础性工作。

(2)使管理经验规范化、系统化、科学化。管理的标准化就是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对管理实践中具有普遍性、规律性的认识用模式化的方式和规范化的要求加以表述,并进行推广与普及,从而实现科学化管理。

(3)标准的权威性强,比一般行政规定更富有科学依据,比较容易被人们尊重与接受,从而便于组织管理。

2、发展循环经济离不开标准化

循环经济强调资源的最大限度重复利用,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而合理利用资源、节约能源也是标准化的一贯原则。近几年来,由于资源的枯竭与生态的恶化,资源和能源标准的制定与实施已经成为我国标准化的一个重要领域。而日本、欧盟国家和美国等世界上发展循环经济比较好的国家,更是强调标准在节约资源方面的作用,制定了一系列节能标准,并使之成为发展循环经济的有效保障。

3、改变粗放式经营方式要走标准化之路

产品系列化、零部件通用化、生产专业化是发达国家发展高端产业的思路,这对我国的制造业的发展以及改变粗放式经营方式有着重要借鉴作用。要实现产品系列化与零部件通用化离不开标准的系列化与通用化。一方面,可以通过构筑标准化平台,实现标准通用化与系列化,最大限度减少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的重复建设与投资。另一方面,可以根据标准合理安排产品的发展计划及同类产品企业间的生产分工,充分发挥系列产品的系列化、通用性强的优越性,提高生产专业化水平。

4、有利于提高企业绿色竞争力

“企业绿色竞争力”是基于环境保护、绿色贸易体制和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现实而提出的新概念。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过程中,关税壁垒作用日趋削弱,而包括“绿色壁垒”在内的非关税壁垒却日益显现。近几年,一些发达国家在资源环境方面,不仅要求末端产品要符合环保要求,而且规定从产品的研制、开发、生产到包装、运输、使用、循环利用等各环节都要符合环保要求。我国入世后,必须遵从国际规则,按照国际标准提高自己的产品质量,特别是与人体健康和环境有关的质量,这就对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必须积极进行科技创新,使自己的产品达到国际标准,进而提高企业绿色竞争力。因此,标准化一方面推动了科技创新,另一方面敦促了企业必须使自己的产品符合资源、环保等方面的国际标准,从而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产出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国际竞争力。

三、标准化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

1、市场是标准形成的客观依据

从标准化形成和发展的历史看,它是市场的产物,是根据市场的需要产生。有了市场才有产品的交换,才需要在厂商与顾客之间、顾客与顾客之间协调统一对商品要求的标准。制定什么标准和怎样制定标准应根据市场或顾客的要求决定的。在市场经济发达的西方国家,标准化团体的最高决策者们在成立什么工作组、制定什么标准、由谁参加等问题上,都要按照反映市场要求的厂商成员的提议和参与来做出决定。此外,各标准制定组织还专门设立了保护顾客利益的部门,专门处理用户利益问题并且及时地根据用户反馈信息制定、更新、修订标准以满足市场的需求。

2、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需要以市场为导向的标准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做出了“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大决策,在逐步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程中,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竞争力的提高与我国技术标准落后、滞后的矛盾将会更加突出,它综合表现为我国技术标准市场适应性不强,难以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为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标准必须尽快调整,形成以市场为导向的技术标准体系和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趋势的标准体制。

3、是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保障

产品的质量与安全是企业决胜市场的实力,是市场竞争的至胜法宝,也是经济活动的基石。一方面它是衡量产品质量的依据,同时也是企业的质量目标。企业的产品质量有专门的检验机构和检验制度,但判定的依据则是标准。当然标准只有当它能正确反映市场需求时,用它来判定产品是否合格才有意义。否则,即使合格品也毫无价值,因为它不可能被市场接受。另一方面,标准化管理与生产是质量安全的保障。产品质量安全不可能是制定几项规章制度,就能解决问题的,它本身也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用系统理论为指导,采取系统化的管理措施。在这方面,一些工业发达国家在总结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了一套系统化的管理模式,例如iSo9000族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系列标准,就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在吸收英、美、加拿大等发达国家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颁布的。

4、是维护市场竞争秩序的有力武器

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它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激烈的市场竞争与严格的市场规则并存,这是市场经济运作的基本条件。市场规则是市场本身的要求,它包括一系列经济政策、法律法规、行政管理规则、标准和各种行为道德规范等,共同结成一个市场经济的规则体系。标准之所以成为市场规则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由于法规难以对商品的质量和有关性能做出具体的规定,便把这项任务交由标准来承担。因此,标准成为支援法规、配合法规对市场主体行为进行调整和限制的工具,也成为保护消费者利益和公平竞争秩序的技术保障。另外,在市场日益全球化和高科技化的今天,国际标准有形无形地起着国际市场中公认的游戏规则的作用,已经成为国际经济活动必须遵守的准则。

综上所述,当代经济社会的发展对标准化的依赖程度迅速提高。标准化不仅渗透到现代科技发展的前沿,促进高新技术转化为新的产业,成为新的生产力的桥梁。而且突破了传统的标准实施范围,涉及到社会各个领域。因此,标准化已经成为推动技术进步、规范市场秩序、提高产品竞争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技术基础。因此,积极推进标准化建设对于促进我国提升经济质量与经济结构提升有着重要作用。

(注:本文得到安徽合肥学院科研发展基金项目,编号:09KY

11Rw的资助。)

【参考文献】

[1]李宝贵、窦以松、肖新民、王岚:技术标准与科技研发协调战略研究(三)――技术标准促进科技成果有效转化为生产力策略研究[J].水利技术监督,2004(5).

[2]高本虎、李贵宝、窦以松、肖新民、王岚:技术标准与科技研发协调战略研究(四)――技术标准通过市场作用推进科技研发创新发展策略研究[J].水利技术监督,2005(1).

[3]王理:探讨循环经济的标准化战略[J].世界标准化与质量管理,2006(3).

[4]张军立:中国经济结构调整问题报告[m].企业管理出版社,2000.

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标准篇6

关键词:经济发展质量新供给经济学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7)01-193-03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是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发展中国家,经历了平均经济增长率在10%左右的黄金增长期,人均GDp达7594美元。仅仅30多年,就发展成了当前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可谓世界经济发展史的奇迹。但是,从“十二五”后期到“十三五”_局之年,我国经济发展特征出现了明显的变化:居民收入差距扩大、产业结构缺乏协调性、经济发展模式粗放、生态环境恶化等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学者指出,从经济“新常态”概念看,经济运行中的“新”已经明朗化,“常”却还没有实现。在提升“经济增长质量”,尽可能长久形成中高速增长平台的诉求下,追求经济有质量的发展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这给统计部门提出了重大课题,充分认识什么是有质量的发展?通过哪些统计指标才能监测经济发展质量,是当前统计工作者必须回答的问题任务。

二、文献综述

国内关于经济发展质量的研究多以方法论为主,涉及经济发展质量本质的代表观点有徐学敏(1998)、钞小静(2009)、谭崇台(2014)等。但是,经济手段的多样化,使得统计数据的收集和统计意义上的“典型”越来越难以达到。

在经济发展质量监测评价研究方面,国外研究者多从经济增长效率入手,对经济发展质量的实质,关注较少。国内学者对我国经济质量评价指标研究的文献较多,关于经济发展质量评价和统计监测方面研究,主要代表有肖红叶、李腊生(1998)、冷崇总(2008)、钞小静(2011)、袁瑛(2013)、姚升保、宋明顺(2015)等学者,他们对经济发展质量的维度和指标进行了研究,并提出评价的方法,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综上,国内外学者的研究中关于经济发展质量的内涵尚未形成统一认识。值得注意的是,国内2008年之后的研究,对经济发展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多从发展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以广义发展质量维度出发建设监测指标体系,更加关注生态环境、人民生活质量等维度的评价指标。

三、经济发展质量统计监测研究框架

质量是个多维的、有参照系的、可量化的、满足某种要求或目的综合属性。笔者认为经济发展质量总体上有两个维度,一是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生产力,二是人与人、人与自然能否和谐发展的生产关系。

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提出了新供给经济学理论,根据国际经验,各个经济体在进入中等收入阶段之前,“劳动力、土地和自然资源、资本”三要素的贡献是判断经济发展质量的主要参考,体现为粗放发展;进入中等收入国家之后,科技创新、制度两个要素可能形成的贡献最大,体现为集约发展。经济发展质量评价既要关注人的生产、又要关注人的生活,本文据此构建了测度人与自然、人与人关系为目标,以竞争、民生、制度、生态四个维度为量化指标的经济发展质量统计监测研究框架。

四、统计监测指标的选择

(一)竞争质量

竞争能力可从经济主体的规模水平、产业结构、生产效率等方面加以判断。规模水平监测指标有很多,经常使用的有GDp、Gni、R&D投入、发明专利数等。笔者选择真实性相对较强、且能反映出生产活动主体产出成果的指标――地方财政税收收入、固定资产形成总额指标作为规模水平监测指标。

产业结构反映经济主体内部资源调配从初级化向高级化演变的过程。根据新供给经济学理论对产业结构演变的阐述,笔者选择了产业结构总体偏离度作为评价指标。该指标的计算方法采用分产业就业构成与GDp构成之差的绝对值的和来表现。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生产效率的提高是以科技研发能力和科技产出表现的,笔者没有采用全要素生产率、科研投入等指标,而是采用了技术市场成交额这一统计指标。该指标对反映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高新技术的大规模应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进程有正向作用。

地方财政税收收入揭示了一个地区的收入来源,反映出该地区生产活动产出成果,固定资产形成总额表现了一个地区的资产增损情况,产业结构总体偏离度代表着产业结构的总体效益,技术市场成交额反映出该地区产业升级改造、科技研发能力的成效。四个统计指标基本可以反映出一个地区的经济竞争质量。

(二)民生质量

经济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测度民生质量的指标,有人均GDp、人均国民收入、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基尼系数、Cpi等,经过多个备选指标重要性对比后,笔者选择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年底余额、人均居民收入占人均GDp比重、城乡居民收入比、Cpi四个指标来衡量民生质量。

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年底余额是居民实实在在的收入,是其消费生产活动的主要依赖,其指标的高低可以判断出该地区民生发展的规模状况;在追求经济增长的同时,增加社会财富,是为了提高人们的福利水平,所以选择了人均居民收入占人均GDp比重作为衡量指标;城乡居民收入比是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相对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倍数,它从收入差距的角度描述了国民收入分配的均等化程度,反映了大部分能否在经济增长中同等受惠;Cpi能反映居民收入的收入使用的质量。这四个监测指标可以较完整地描述民生质量的内涵。

(三)制度质量

新供给经济学强调,制度供给是助推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中国当下所表述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然是以制度创新为统领的系统工程。笔者选用樊纲、王小鲁编制的中国经济市场进程化指数作为评价依据。城镇化更加关注人的城镇化,因此它不仅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动力,同时也是机制体制改革成效的重要反映,城市人口比重指标成为统计监测制度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

(四)生态质量

经济发展要满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提高竞争质量和民生质量的过程中,“物耗、能耗、三废排放”越少,可持续发展能力越强。鉴于pm2.5近两年获得关注,根据资料的可得性,笔者测度生态质量,选择了单位污水排放产出量、单位废水排放产出量作为观测指标。综上,笔者构建了四个维度,12个指标构成的经济发展质量统计监测指标体系。如表2所示。

五、评价标准

有了评价指标,就需要建立评价的参考标准,依此标准才能判断经济发展质量的水平。笔者借鉴计量学中关键质量参数比对思想,以考察河南省经济发展质量为目标,根据河南省GDp总量在全国排名第五的位置,结合综合实力、竞争质量和经济发展的稳定性综合考虑,选择江苏、浙江、广东、山东省为参照系。根据这四个省份的年度数据,采用均值标准化法、熵值法确定各类指标值的权重,并依此计算竞争质量、民生质量、制度质量和生态质量的数值;再根据这四地区的竞争质量、民生质量、制度质量和生态质量数值,用一级指标权重构建每年度的各维度质量标准和经济发展质量标准,作为与河南省经济发展质量水平比对的标准。

六、实证分析

(一)数据的搜集与处理

笔者遵循各统计指标具有可测性、公开性、易得性和可比性的原则,从中国统计年鉴、各省统计年鉴数据库、统计报告中获取了相关资料。由于数据公布的滞后性,本文主要以2010―2014年四个参照省份和河南省同步五年的12个统计指标作为监测依据,对河南省经济发展质量进行定量评价和水平判断。数据笔者做了均值标准化处理。采用均值标准法,不仅消除了指标量纲与数量级的影响,而且保留了原始数据的全部统计信息。鉴于有逆指标存在,笔者做了反向均值标准化处理。

在数据赋权阶段,笔者采用了熵值法。经过验算,得到各指标的权重,如表3所示。

(二)经济发展质量的对比分析

1.河南省经济发展质量分析。根据表3得到的五个年度四个维度的经济发展质量权重,计算出河南省2010-2014年竞争质量、民生质量、制度质量和生态质量数值,分析发现,近五年来全省四个维度的经济发展质量小幅波动,竞争质量和环境质量在近两年经济转型过程中有所起色,特别是较为关注民生。通过结构分析,笔者发现河南省的竞争质量低位徘徊,根据二级指标分析,主要原因是产业结构不合理、低端产业就业人口比重大、科技研发成果转化能力薄弱造成的。

通过对比河南省经济发展质量指数增长率与GDp增长率对比发现,河南省的经济增长速度远远超过经济发展质量指数增速(2014年超出6.4个百分点),同时,由于单位废水排放量产出、单位二氧化硫排放量产出额增长缓慢,生态质量还需要加大整治力度,这恰恰印证了河南省经济发展还处在工业化进程阶段。

2.经济发展质量对比分析。为了更好地判断河南省经济发展质量,笔者通过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进行对比分析。

(1)竞争质量对比分析。根据计算,江苏省的竞争质量居于绝对优势,广东省居于第二位,浙江在2014年被山东省超越。河南省虽然GDp居于第五位,但竞争质量指数增幅很小线,没有突出竞争优势。从二级指标分析,最为关键的因素是河南省的产业结构总体偏离度过高,劳动人口在生产力较低的产业存在剩余,转移剩余劳动力、提升产业生产效率是提升河南省经济发展竞争质量主要抓手。另外,河南省的技术市场成交额很低,反映出科技研发成果与生产部门结合得还不够好。

(2)民生质量对比分析。2010-2014年以来,五省份民生质量有趋同趋势,大致维持在0.9~1.1之间。虽然河南省在五省份处于底部,但在2012-2014年间,增速快于其他四个省份,有超越山东省的趋势。在二级指标中,对民生质量影响较大的指标是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年底余额、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比,这与河南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二元结构经济有很大关系。

(3)制度质量对比分析。五年来,江苏、浙江、广东三个经济强省制度质量在1~1.1之间,山东居中,河南在底部追赶。从2012年以来,河南省制度质量有较大幅度提升,制度质量增速高于三个经济强省近3个百分点,高于山东省2个百分点。或许这与近两年国家战略项目落地河南,城镇化不断加快有关。

(4)环境质量对比分析。根据制度质量指数分析,广东、江苏、浙江三省制度质量在1~1.2之间,山东居中,河南垫底。这与之前河南省被国家环保部约谈是吻合的,河南经济发展中的环境制约因素不容乐观。从二级指标看,单位废水排放产出量虽然五年来提高了29%,但与邻省山东还有328.92元/吨的差距。结合产业结构分析,更进一步印证了河南省处在工业化发展中期,第三产业还很不发达的判断。

(5)经济发展质量对比分析。通过引入一级权数比重,得到地区总体经济发展质量指数。江苏、广东经济质量居于前列,自2011年超过广东;广东2011-2014年处于下降趋势,山东省前期趋势较缓,2014年有所上升,基本维持在3.5的指数值水平。河南省经济发展质量呈逐年递增的趋势。按照增速测算,到建国100年左右,河南省的济发展质量方能达到江苏、广东当前的经济发展质量。如图1所示。河南省处于工业化发展阶段,若能借中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战略规划之契机,加大制度创新力度,提高制度质量,必然会促进其竞争质量,进而带动民生质量和生态质量的改善,赶超先进省份的时间必然会大大缩短。

七、结论与建议

经济发展质量是反映经济发展满足社会和可持续发展要求程度的指标。本文基于新供给经济学提出的既要关注传统生产要素的贡献、又要注重科技、制度创新的观点,特别是制度创新是提升经济发展质量的关键的论断,笔者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维度出发,综合多家学者对经济发展质量评价指标的研究成果,竞争质量、民生质量、制度质量和生态质量四个维度基本上满足统计监测宏观经济发展的要求。笔者借鉴了朱方明教授的研究成果,在指标选择中,尽量选择质量指标、准确性较高的经济发展成果指标,避免引入GDp等核算指标。通过对河南省与参照省份2010-2014年的经济发展质量实证分析:河南省的民生质量与参照省份差距加快缩小差距,发展速度较快;竞争质量、生态质量、制度低于参照省份,但制度质量发展速度快于其他省份。从经济发展质量综合指数看,河南省2010―2014年的经济发展仍旧处在工业化发展状态,而不是后工业化、产业结构高级化的阶段,测算的结果与2010―2014年各省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基本吻合,说明这一统计评价指标体系和水平判断方法比较客观、科学和具有可操作性。

经济发展质量统计监测的经济发展是新常态下的经济,笔者认为:河南省的经济发展应着力放在优化结构上,特别是人力资源结构的优化,促使产业结构总体偏离度降低到适度的水平;加强民生质量建设,将政府的投资重点从经济领域转向民生领域,重视公共资源投入和利用效率,缩小城乡区域差距,注重收入分配的平等程度,保证居民收入在收入分配结构占比不断上升,提升民生质量水平;将创新作为经济发展新动力,突出制度创新,提高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协调性,把制度供给当做经济新常态下促进经济发展质量提高的核心力量,提高制度质量;提高生态质量,应优先发展低碳、环保、资源节约的高新技术产业,特别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科研成果的引入和使用。

另外,在二级监测指标的选择过程中,诸如反映经济活动成果质量的统计监测指标,投入资源质量的指标等,目前还缺乏相应的统计指标。统计工作者今后需要从诸如土地、劳动力等要素质量、经营活动过程控制的质量、经济活动成果质量和生态质量上完善统计调查项目和调查数据,提高数据的针对性、稳定性、一致性和连续性,这对科学决策十分重要。

[2016年度河南省统计应用立项课题。]

参考文献:

[1]2015年世界银行的数据.http://.cn/

[2]徐宪平.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2015

[3]贾康,苏京春.新供给经济学简明读本[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6

[4]徐学敏.经济发展质量的内涵[J].经济研究参考,1999(15)

[5]钞小静.经济增长质量研究:一种理论解释及中国的实证分析.西北大学,2009

[6]谭崇台.影响宏观经济发展质量的要素――基于发展经济学理论的历史考察[J].宏观质量研究,2014(1)

[7]汪丁丁.近年来经济发展理论的简述与思考.经济研究,1994(4)

[8]肖红叶,李腊生.我国经济增长质量的实证分析[J].统计研究,1998(4)

[9]冷崇总.构建经济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J].宏观经济管理,2008(4)

[10]惠康,钞小静.经济增长质量研究――一个文献述评[J].求索,2011(1)

[11]袁瑛,郑艳冰,耿丹.系y考查经济发展质量的五个维度[J].经济研究导刊,2013(8)

[12]姚升保.湖北省经济发展质量的测度与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5(21)

[13]宋明顺.经济发展质量评价体系研究及应用[J].经济学家,2015(2)

[14]段禄峰.我国产业结构偏离度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6(6)

[15]朱方明,贺立龙.经济发展质量:一个新的诠释及中国现实考量[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4(1)

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标准篇7

关键词:建筑经济;经济效益;建筑标准

经济效益就是在经济活动中,以尽量少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消耗,为社会提供更多更好的使用价值。也就是在建筑物从规划设计到施工安装的全过程,不断降低劳动消耗和持续提高建筑物的使用功能。一定的质量表现为一定的数量。满足建筑物质量要求的最佳数量指标,就是我们用以衡量劳动消耗和使用功能的标准。没有标准,就失去了衡量和促进建筑经济效益的依据。作为一个工程师、建筑师和经济师,凭着他们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应该考虑如何在建筑工程上实现最佳经济效益。这就离不了建筑定额、标准、规范、规程,等等,通过理论和实践体现建筑经济效益的总结性的标准文件。

1、建筑物的商品性质和使用价值

建筑物是房屋的构筑物的总称。它直接建造在使用地点的土地上,起到住人和载物的作用。它概括了房屋工程、市政工程、交通工程、水利工程等土木工程范畴,是建筑业的产品。建筑物作为商品,有如下一些特点:

1.1群体性。

往往由一组不同功能的建筑物组成,发挥总体的作用,来满足人们生产和生活需要。因此,在同一地点,要由不同专业、不同工种、不同工艺交叉生产。不像一般商品,采用比较单一工艺,不受干扰地进行生产。

1.2固定性。

每一建筑物都要固定在一定地点的土地上,分散进行生产。不像一般商品能够集中生产,自由运输。

1.3单件性。

每一建筑物都要与周围环境结合。由于环境、地基承载力的变化,只能单独设计生产,不像一般商品,同一类型,成批生产。

1.4协作性。

每一建筑物从设计到施工,需要很多性质完全不同的工种,协作配合,才能进行生产。不像一般商品,只需要单一或少数工种配合就可以生产。

1.5复合性。

很多建筑物都是现场建造和工厂预制相结合的复合体。预制程度愈高,建筑工业化的水平也愈高。不像一般商品,都是在工厂生产组装而成。

1.6预约性。

建筑物不像一般商品,可以拿到市场交换,只能在现场根据要求进行生产。因此,选择生产厂家,通过投标、竞争、订约、成交,就成为建筑业物质交换的一种特殊形式。也就是事先要对这项产品的工期、造价和质量提出要求,并在生产过程中进行必要的监督。

因此,我们在预约和组织生产建筑物时,必须针对上述建筑所特有的商品性质,采取相应的措施,组织生产和监督检查,才能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建筑物的使用价值,是商品所必备的属性,它表现在满足人们日常生活和生产活动中对建筑物的各种需求。作为建筑物的使用价值,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适用性。任何建筑物首先要满足它的使用要求。例如住宅,要满足居住的要求;影剧院要满足文娱的要求;各类工厂要满足生产的要求;输水管线要满足供排水的要求;水电站要满足发电的要求;码头要满足船舶停靠装卸货物的要求。凡此种种,不同的使用功能,都要求制定一系列专门的建筑标准;(2)可靠性。任何建筑物都必须坚实可靠,足以承担它所负载的人和物的重量、风雪和自然灾害的侵袭。这就要求根据不同性质的工程结构,制定一系列结构标准(;3)耐久性。任何建筑物都要考虑满足它的使用年限和防止水、火和腐蚀性物质的侵袭。这就要求在建筑材料、构造上制订一系列的标准;(4)美观性。任何建筑物都要根据它的特点和所处的环境,为人类提供赏心悦目、丰富多彩的造型和景观,这就要求对建筑物的型体、装饰、园林绿化等方面制订一系列的标准;(5)经济性。建筑物作为商品,当满足了适用、可靠、耐久,美观等各种要求以后,能否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主要取决于它的经济性。只有做到物美价廉,才能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所以也要制订一系列定额、标准作为衡量、控制造价的指标。

2、建筑标准是提高建筑经济效益的基础

建筑物的使用价值,就在于以符合适用、可靠、耐久、美观等各

项要求和符合当前经济上最优条件所制订的各项建筑标准,来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生产和生活需要。因此,制订建筑业的各类建筑标准,就成为提高建筑经济效益的基础。而这些建筑标准的制订,都是通过科研和生产实践,肯定合理的指标,通过鉴定,以建筑标准的形式,在不同的实施范围,用国家标准、专业标准、地区标准和企业标准的形式颁发。

建筑企业保证建筑物设计施工质量,除了要依据上述各类技术标准外,还要制订包括计划管理、工序管理、物料管理、机具管理、劳动管理、财务管理等管理标准。

3、建筑标准化是提高建筑经济效益的手段

3.1模数化。建筑模数是一种选定的建筑标准尺度单位,作为建筑物、建筑成材、建筑构配件、建筑设备等尺寸间相互协调的基础。我国《建筑统一模数制(CB12―73)》规定以100毫米作为模数的基础,称为基本模数;基本模数的倍数,称为扩大模数;基本模数的分数,称为分模数。建筑设计上一切尺寸小至缝隙的留置,大至建筑物的跨度、柱距、层高,均须按规定的分模数、基本模数或扩大模数数列和幅度采用。协调建筑物构造尺寸与建筑成材、建筑构配件和建筑设备相配合,对减少尺寸类型、简化品种,扩大构件制品的通用性和互换性,起到提高经济效益的作用。

3.2定型化。定型化是对大量重复修建使用的各种类型房屋、构筑物、建筑、配件、建筑设备以及施工机具、模具等,结合地区具体条件,经过科学试验和实践检验,通过鉴定编制成系列化的标准图或通用图,编制好定型产品目录,供设计、生产、施工选用,借以提高设计效率、确保设计质量,发展专业化生产和商品化供应,促进建筑工业化水平,获得建筑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3体系化。21世纪以来,我国标准化工作,又进一步向体系化方向发展。体系化就是把建筑物组建的全过程,从使用功能、平立面组合、艺术造型、结构布置、材料选择、构配件生产、施工工艺、施工机具、施工组织、技术经济效益等各个环节,进行通盘考虑,综合研究,配套解决,选择经济效益最佳方案,形成从设计、生产到施工的成套技术文件,进行建筑物的设计施工。这对组成专业化建筑体系公司,全面承担规划、设计、生产、施工任务,经济效益尤为显著。

3.4综合化。是目前我国在制定各类产品标准工作上的新发展。综合标准化是指在制定或修订某项产品的质量性能指标、技术条件和参数的过程,通过综合分析和平衡,对所涉及的有关标准,同时进行制定或修订,使各种标准能协调、统一、配套形成体系,以保证标准的顺利实施和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特别是在采用国际先进标准时,在某项标准指标提高以后,其他各项相关标准也必须及时调整,才能适应新发展的需要。

4、加强质量管理和监督是提高建筑经济效益的保证

为了达到提高建筑经济效益的目的,制定各项建筑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只算完成了工作的一半,其次就是这些标准的贯彻实施和监督检查。建筑企业包括勘探、设计、施工和产品生产各单位。为了保证企业的经济效益,需要建立建筑质量保证体系;而各级政府建筑主管部门为了保证建筑物的社会效益,需要建立建筑质量监督体系,实行第三方认证制度。建立建筑质量保证体系,就是在建筑物规划、设计、施工、维修的全过程,开展全面质量管理。它改变了过去对工程质量事后检查的消极方式,而代之以生产过程中的积极控制。全面质量管理的特点,就在于它的全面性、预防性、科学性和推进性。全面性就是以生产的全过程、全企业和全员的管理为内容,把工作质量和产品质量联系在一起的控制方法;它的预防性就是以预测、预控、预

防为主,把影响质量波动的因素控制起来,消灭在生产过程中;它的科学性就是一切用数据说话,把生产活动中反映出来的各种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从中找出规律,以便进行产品的质量控制和管理;它的推进性就是在企业中建立各种质量控制小组(QC小组),不断通过pDCa(计划、执行、检查、处理)四个循环阶段,推进企业的工作质量和产品质量持续地提高和不断改善。目前全面质量管理这门管理科学,已在我国一些建筑设计、生产和施工单位中推行,取得良好的效益。建立建筑质量监督体系,就是对建筑物的规划设计、现场施工过程和各类建筑构配件、设备的生产,制定质量检查、验收、鉴定、评比制度;建立相应的审查、监督、检测机构,根据建筑标准,代表政府对建筑物和建筑构配件、设备的质量,进行监督检查,实行第三方认证制度。为了强化政府部门对建筑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工作,由城乡建设部和国家标准局联合颁发了《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条例》,要求各省、市、自治区建立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网,设置监督站和检测中心,代表政府对工程质量进行监督。从而把过去以施工单位自检为主,转向以政府监督为主的轨道,开创了我国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的新局面。同时,为了加强对设计、施工单位的资格审查,先后颁发了《城乡建筑工程设计单位注册登记审查管理力法和健筑企业营业管理条例》。这二个文件的颁发,对提高设计、施工质量,将起到重要作用。但是对建筑构配件和建筑设备的生产质量监督和鉴定、评比工作,还有待于进一步地开展。

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标准篇8

一、质量工作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质量是经济发展的主题,也是社会和谐的基础。质量决定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是发展先进生产力的重要手段,是增强区域经济发展后劲的重要动力,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途径。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质量工作,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了“立足以质取胜战略”、“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加快培育我国的跨国公司和国际知名品牌”的具体要求,也为质量工作指明了方向。我们要紧紧抓住和充分利用好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这一难得机遇,在更高层次上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观念、开拓思路,努力推动科学发展观在质监系统的深入贯彻落实,推进质监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国家质检总局在学习实践活动中提出的“提升质监水平,服务科学发展”这一质量工作思路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质监工作总体要求是合拍的,突出了实践主题,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首先,质监工作围绕地方政府的中心工作,抓主导产业,抓主要产品,对产业进行综合整治和改造,提高产品质量,提高产业整体素质和竞争力,能够促进产业升级,带动区域发展,体现了科学发展观“发展”这个第一要义。其次,质量监管从整治入手,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的产品质量问题,尤其是着力整治那些危害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假冒伪劣产品,让人民群众吃得放心、用得安心,从根本上保护了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体现了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这个核心。其三,坚持以质取胜,实施标准化战略、开展计量惠民活动,着力解决产品质量突出问题,抓住了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掌握了工作的主动权,就是“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就是转变发展方式,促进速度、结构、质量和效益的统一,体现了好字当头,又好又快,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全面协调可持续”这个基本要求。其四,质量监督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产业政策、资源配置、结构调整、市场监管等多个方面。通过统筹各方面力量,发挥各方面作用,形成政府、部门、企业、社会联动共赢的格局,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

二、__质监现状分析及存在的问题

众所周知,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先天发育不良。就__市质监局而言,其渊源可以追溯到20年前。1984年,县级__市成立计量所,隶属科委管理,为股级事业单位。1985年又在科委内设计量科(副科级),管理计量所,科所合署办公,核定行政编2名,衡器检修人员若干名。1988年7月,在计量科基础上,成立__第一个县级技术监督局——原__市技术监督局,副科级事业单位,仍隶属科委。1996年,在机构改革中,划归经贸委管理。1998年撤地设市后,成立地市级质量技术监督局,原县级技术监督局整建制撤并。20__年体制上划,新组建质量监督检验与计量测试所,分流了原计量所部分人员,另有15人经考试充实到局机关。同时,原属劳动部门管理的市锅检所整建制划入。20__年随着行政区域划分,原属__市管辖的灵武、中卫、中宁三县(市)划出,形成现有格局。各县(市)局发展轨迹与县级__技术监督局大同小异,个别县局直到体制上划时也未组建过技术监督局这样的机构。工作始终停留在修秤校天平的层次,人员情况也较复杂,非专业人员多,文化程度低,业务素质差,时至今日成为影响事业发展的“瓶颈”。技术支撑是质检部门有别于其他市场监管部门的优势所在。从__市局直属的两个技术机构来看,市锅检所始建于1985年,从建所之初即严把进人关,经20年的发展,已具备一定规模;市质计所虽然起点较高,但人员结构却极不理想,业务工作空白很多,常规检验检测水平不高,不能适应目前工作任务的需要。__市质监局建局虽晚,但在过去的十年中能够抢抓机遇,迎难而上,艰苦奋斗,锐意创新,在困境中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干事创业。紧紧围绕服务地方经济、促进社会和谐的目标,创新工作机制,提升监管水平,确保食品质量安全和特种设备安全,切实履行职责,逐步建立和完善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质监工作体系,抓重点,攻难点,创亮点,扩大结合点,全面实施质量振兴工程、产品质量安全保障工程、质量监管体系建设工程、技术支撑能力提升工程和效能建设工程,努力推动质监事业稳步发展,为__经济振兴、社会和谐作出了积极贡献。

近年来,局党组领导班子在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系统又好又快发展上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不同程度地存在与科学发展观要求不相符合、与满足干部职工期待不相协调、领导科学发展能力不足的问题。一是以科学发展的标准衡量,发展中还存在一些不适应、不符合的问题。重监管、轻服务,存在着管理体制机制和服务对象相互衔接还不到位;履职能力、服务能力、

自身发展能力与不断调整的经济结构和扩大监管范围需要还不相适应;工作不深、不细、不实的问题依然困扰着质监事业的进一步发展。二是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工作实践还需进一步加强。在工作中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但在执行上级重大工作部署和有效落实上还有差距,强调发展速度多,强调发展质量少;强调发展规模多,强调发展效益少,创新意识还不强。三是对科学发展观内涵的把握还不够系统。局党组领导班子虽然建立了一整套学习制度,多次对科学发展观进行学习,并结合工作实际开展座谈讨论和深入分析,但关注近期阶段性实际工作多,集中研究谋划长远可持续发展不够。对质监工作如何推动地方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站位不高、眼界不宽、思路不广。三、提升质监水平,服务科学发展

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和指导质量工作,就是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看待和审视质量工作,把是否有利于经济社会科学发展作为衡量和评价质量工作的根本标准;就是要根据科学发展的实践要求改革质量管理体制机制,改进质监工作方式方法,使质监工作在各个环节、各个方面都能够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促进科学发展的实践;就是要增强服务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的意识,高举质量振兴旗帜,以质量保障安全,以质量促进转型,以质量服务和谐,以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针对上述情况,为推动质监工作又好又快发展,要从以下六个方面抓好落实。

(一)扎实推进质量兴市战略。质量兴市战略是我们在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内涵、深刻认识__市发展现状、深刻分析全市质量工作形势的基础上,提出的一项对于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和作用的战略举措,要坚持不懈地加以推进。要进一步完善宏观质量管理政策支撑体系,在全社会普及质量知识,强化质量意识,营造追求质量卓越的浓厚氛围;加快研究制定实施质量兴市的检查考核指标体系,重点是要完善对各县(市)质量工作目标责任考核体系;树立质量标杆,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加强宏观质量状况分析,为政府宏观经济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确保质量兴市战略稳步扎实推进。

(二)大力推进名牌战略。要紧紧围绕“十一五”规划目标和产业政策,以推进节能减排和发展循环经济、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等为重点,坚持走以质取胜、自主创新的发展道路,加快形成一批拥有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名牌产品和优势企业集团,积极争创名牌产品。积极引导和鼓励企业增强品牌意识,加大品牌建设投入力度,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提高自主品牌的科技含量,增强产品开拓市场的能力,扩大品牌影响力。围绕产业结构调整,大力推动企业间的联合、兼并和重组,引导资金、科技、人才等生产要素向名牌产品、企业和行业流动集聚,帮助名牌产品和企业做大做强。

(三)积极推进标准化战略。标准是质量的基础,质量是标准的表现形式。为充分发挥标准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必须大力推进标准化战略。要围绕节能减排和发展循环经济,大力加强重点领域标准化体系建设,组织宣贯涉及节能、环保、安全等重点行业的技术标准和行政事业单位的节能标准;要把实施农业标准化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基础和增强我市农业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围绕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完善主导农产品、优势特色农产品和出口农产品标准体系,推行良好农业规范和良好操作规范,实行全过程标准化管理,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要围绕发展现代服务业,大力加强服务标准化工作,重点在旅游、商贸、物流等行业开展服务标准化示范试点,推行服务标准化管理,提升服务业质量,促进服务业快速健康发展。

(四)坚持从源头提高产品质量。总理在全国质量工作会议上指出:“提高产品质量,主体在企业,质量出问题,根子也在企业”。因此,必须要抓住企业生产这个根本环节,坚持从源头上严把产品质量关,要强化企业自律,要求企业牢固树立“质量第一”观念,把提高产品质量、为广大消费者提供安全可靠的优质产品作为首要任务和责任;监督企业依法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建立健全从产品设计到售后服务全过程的质量管理体系、计量检测体系和标准化体系,全面加强质量管理。加强乳制品质量监管,查找我们工作中的薄弱环节,认真加以改进,切实抓源头,监督企业把好原料进厂关、生产环节关和产品出厂检验关,做到环节相扣,确保每个环节都不出问题;深入扎实地推进“质量兴企”工程,强化质量经营理念,完善质量分析制度、质量问题报告制度和质量事件应急处理机制,降低质量风险和质量损失。以产品质量信用记录为重点,搭建质量信用信息化平台,逐步建立健全激励守信、惩戒失信的质量信用制度,为强化产品质量监管奠定基础,提供依据。

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标准篇9

关键词:农业标准化;现代农业;安全检测;质量认证;闽台

中图分类号:F327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0439-8114(2013)13-3222-04

近年来,中国农业经济发展受资源、需求和环境方面的约束日益明显,严重影响了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以及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农业标准化是现代农业的标志,加快推进农业标准化,构建农业标准体系和提高农产品安全检测和质量认证水平,是新时期推动农业经济结构调整,提升农业经济竞争力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农业标准化的主要工作是将先进农业科学技术成果和生产实践结合起来,制定符合农业生产实际的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并向农民广泛推广、普及,使农业生产各环节都能实现科学化、系统化、标准化、生态化运作。通过构建农业标准体系,既能使农民增产、增收,又能很好地实现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处,同时农业标准化又是一项繁杂的系统工程,具体内容包含农业基础设施标准、农产品标准、安全检测方法标准、环境保护标准、卫生标准、农业工程和工程构件标准、管理标准等。

福建和台湾(简称“闽台”)两地有着相近的外部环境和密切的合作交流机会,但由于两地经济发展水平、农业政策等方面存在差异,致使两地农业标准化水平出现很大差距。本文从农业标准体系、农产品安全检测和质量认证制度等方面比较分析了闽台两地农业标准化的现状,进而借鉴台湾农业标准化工作的先进经验,为福建以及其他省份农业标准化工程提供相关理论支持和实践建议。

1闽台农业标准化的发展与现状

1.1台湾农业标准化的发展与现状

台湾农业标准化工作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当时农会、渔会等基层农民组织开始在台湾地区逐渐培育并发展起来,同时政府还制定了“公地放领”、“耕者有其田”等政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也得到很好的改善,为推动台湾农业标准化奠定了非常良好的基础。到七八十年代,台湾农业已经基本实现了机械化,同时农业区域规划和规模化经营被大力推广,形成了一批有影响力的品牌农产品,如台中水稻、西螺蔬菜等。此外,台湾政府和相关基层农民组织对不同农产品从生产、加工、流通、销售等各个环节都制定了统一规范,实行标准化的运作管理,同时在农产品品种培育、质量认证、产品包装等方面都采用与国际接轨的标准,使台湾农产品可以更快达到国际标准的要求,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推动台湾农业标准体系不断完善,接下来台湾农业经济又开始将重点转为构建农产品安全检测体系和农产品质量认证制度,使其农业标准化运行机制更为完善。目前,台湾农业标准体系、农产品安全检测体系、农产品质量认证制度都已经基本成型,关于农产品质量管理、有机农业质量认证、产品安全检验方法等方面都已制定有大量的具体标准,并配套有较为完善的运行机制,如在农业标准体系方面,台湾有农产品标准、饲料标准、肥料和农药标准、检验标准等4方面内容,同时对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销售等各环节都有具体技术法规或推荐性标准供农业生产经营者采用。此外,台湾地区存在大量基层农民组织,这些组织可以根据农业生产实际情况制定适合农业经济发展的推荐性标准,而且这些标准更容易得到农业生产经营者的认同,更容易获得推广和普及[1]。因此,基层农民组织是农民与政府沟通的重要渠道,也是台湾农业标准化的重要推动力量。近年来,台湾政府为了进一步完善现有农业标准化体系,为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颁布了《标准发展策略研究计划,领域技术标准发展策略报告》一书,并在该书中提出了台湾农业标准化未来的发展策略和目标。

1.2福建农业标准化的发展与现状

福建农业标准化工作起步较晚,直到20世纪80年代,福建才成立了专门负责农业标准化工作事务的具体机构,然而当时的工作仅仅局限在种子、种苗、种畜、种禽等方面,接下来农业标准化开始被福建省政府纳入工作议程,为了统一管理、组织、协调农业标准化工作,还成立了专门的农业标准化领导小组,并在2002年召开了农业标准化专题会议,出台了具体的工作意见和工作规划,至此福建农业标准化工作开始进入全面、快速发展阶段,初步形成了以国家标准为主导,地方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为辅助的农业标准体系,同时一大批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开始培育和发展起来,农产品安全监测体系和农产品质量认证制度也逐渐发展起来,有效推动了全省农业经济结构调整,提升了福建农产品的竞争力和农业生产力水平,农业生产经营者的收入也大大改善。虽然福建已经在农业标准体系、农产品安全监测体系、农产品质量认证制度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相对于台湾现有的农业标准化现状,目前福建农业标准化还存在不少的问题,如福建农业标准化主要是由政府主导推动的,导致农业生产经营者对农业标准化的重视程度不够,而且政府部门的实施力度和资金投入远远不能满足福建农业经济实际发展的需要,同时福建农业标准化工作缺乏完善的运行管理机制。

2闽台农业标准化发展水平的差异

2.1农业标准体系方面的差异

构建科学、完善的农业标准体系是整个农业标准化工作的基础和核心。目前,台湾农业标准体系主要有农产品标准、饲料标准、肥料和农药标准和检验标准4部分,同时在此基础标准上制定了明确、完善的具体农业标准体系表,并配套有科学的管理运行机制。此外,在整个台湾农业标准体系中,只有那些涉及人体安全、健康、卫生方面的标准作为强制性标准执行,其他大部分农业标准都是由基层农民组织制定的,以推荐的形式供农民自愿采用,也更容易获得农业生产经营者的认同。在台湾地区,不同农产品领域都存在大量基层农民组织,而且这些基层农民组织的职能运行管理机制都配套有相对完善的制度,同时这些组织可以根据农业生产实际情况制定相关标准和规范作为推荐性指标。此外,为了全方位地保障农产品的安全和质量,台湾农业标准体系中的大部分指标都是检验性标准,为安全农业和生态农业发展提供了基础。福建农业标准体系经过近20年的建设,农产品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的农业技术标准和农业技术规范已经基本形成,然而福建现有农业标准体系还不够完善,如福建农业标准体系中的标准大多都是强制性标准,而且检验性标准比较少,这对农产品质量埋下了重大隐患。福建农业标准体系虽然涵盖了国家标准、地方标准、行业标准等多方面的内容,却没有制定符合农业生产实际情况的标准体系表,而且福建农业标准体系主要是由政府主导推动的,缺乏像台湾那样的大量基层农民组织,导致农业生产经营者缺乏对农业标准体系的准确认识,进而影响了农业标准化的推广和普及[2]。

2.2农产品安全检测系统方面的差异

农产品安全监测系统的主要工作是保障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和销售各环节的质量安全,而且产品质量安全是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一旦某种农产品出现安全问题,对该农产品发展的影响将是致命的。农产品安全监测体系在台湾发展农业标准化过程中受到政府和各级组织的高度重视,为此台湾政府设立了分工明确、职责明晰的相关部门来负责农产品安全监测工作。此外,台湾政府在财政方面对提高农产品安全监测水平提供了大力支持,如台湾政府经常会出资为农产品安全监测监督部门购买检测设备。目前,福建省主要由农业厅、质监局、工商局等几个部门负责农产品的安全监测工作,并已经制定了具体的农产品安全监测标准,但福建涉及农产品安全监测监督工作的各个部门在分工方面不明确、权责也不清晰,导致在执法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职能相互交叉的问题,或对出现的农产品安全问题无法进行追责,而且福建政府的财政支持力度还不够,导致现有安全监测技术水平远远不能满足当前福建农业经济发展的需要。

2.3农产品质量认证系统方面的差异

农产品质量认证系统主要是通过应用高新技术为不同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和销售建立全程质量追溯系统,同时也是形成农产品品牌价值的一个重要途径。目前,台湾农产品质量认证体系既包括有获得国际公认的农产品质量认证标准,也有台湾本土特色的农产品质量认证标准,如台湾本土地区的tap、oYap、Utap三大农产品认证标准。通过加强农产品质量认证体系建设,大大提升了台湾农产品的竞争力,形成了台湾农产品特有的品牌价值和影响力。

福建农产品质量认证系统主要是按照国内标准建立起来的,如有机产品、绿色产品、无公害产品等,但是这些质量认证标准还有很大一部分没有得到国际承认,导致福建农产品很难参与国际竞争,进而影响了福建农产品的外销[3]。因此,如何构建与国际接轨的农产品质量认证体系是目前福建农业标准化工作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因为只有推行与国际接轨的农产品质量认证体系,才能提升农产品竞争力,促进农业经济全面发展。在此情形下,福建开始借鉴台湾农产品产销履历制度,探索建立农产品质量追溯制度,以实现农产品全程质量监督,但福建农产品质量追溯制度暂时还只限于个别农产品,建立全面监控管理制度还有很长一段距离[4]。

3台湾经验对福建农业标准化建设的启示

由于台湾农业标准工作起步较早,其农业标准体系、农产品安全监测体系、农产品质量认证体系都已经较为完善,所以借鉴台湾农业标准化工作的先进经验,对推动福建农产品标准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3.1培育适合农村经济发展的基层农民组织

培育基层农民组织是农业标准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台湾农业标准体系中除了部分强制性标准外,其他大部分农产品标准都是由基层农民组织提出和制定的,而且基层农民组织提出的标准更容易得到广大农业生产经营者的认同和采用,也可提高农民对农业标准化的准确认识。目前,台湾地区有农会、渔会、水利会等大量基层农民组织,由于这些组织都是根据当地农业生产实际情况组建的,在农民群众间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力,同时基层农民组织也是农民与政府沟通的重要桥梁,为推动台湾农业标准化发挥了关键作用[5]。因此,福建在农业标准化建设过程中,必须充分认识到培育适合农村经济发展的基层农民组织的重要性,应把培育基层农民组织作为推动农业标准建设、繁荣农村经济的一项重要内容,鼓励广大农业生产经营者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成立合作、互助的基层组织[6]。

3.2进一步完善农业资金保障系统

推动农业标准化建设相应的资金保障是必不可少的,如农业基础设施、农业标准推广和普及都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为此台湾政府构建了以政府为导向、社会各方面共同参与的农业资金保障系统,而且政府在财政方面每年都会为各级基层农民组织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以保障农民组织能够正常开展工作。然而,目前福建农业标准化工作主要是以政府单方面投入为主导来推动的,社会其他各方面的参与性还不足。在此情形下,为了保障农业标准化工作的正常推进,要求各级政府部门设立专门用于农业标准化建设的资金,以帮助农产品标准制定、购买农产品安全监测设备,以及为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等各项事务提供资金保障。此外,政府部门除了要加大对农业标准化建设的财政支持力度,还要多引导社会其他各方面参与,进而形成以政府投入为主体、社会各方面多元化投入的农业资金保障体系,这样才能为农业标准化工作提供完善的资金保障。

3.3加强农产品质量认证制度建设

农产品质量问题是福建当前农业标准化工作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而且台湾农业标准化初期也面临着非常严重的农产品质量问题,严重影响了台湾农产品的竞争力,针对这种情况,台湾政府采取了以下几点措施:第一,为农产品制定全面、完善的农产品质量认证体系,如农药残留限量、农产品质量检测方法等方面都制定了非常严格的标准,同时大力推广和发展有机产品、绿色食品等获得农产品质量认证的农产品;第二,建立完善的农产品质量追溯制度,实现农产品从生产、加工、流通到销售各环节的全程质量监控,避免了农产品终端监测的缺陷;第三,加强广大农业生产经营者对农产品质量认证制度的准确认识,使农业生产经营者可以主动意识到农产品质量的重要性,进而使其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自觉地按照农产品质量认证制度要求开展工作。上述这些经验都是解决福建当前农产品质量问题值得考虑和借鉴的重要途径[7]。

3.4制定高标准的农业标准化原则

农业标准化工作的主要目的是推动农业经济结构调整,繁荣农业经济,而制定高标准的农业标准化原则是提升农产品竞争力的重要手段。福建在近20年的农业标准化工作过程中,虽然已制定了大量标准制度,但由于其标准原则较低,导致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标准都无法得到国际承认,如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等农产品质量认证标准都是国际不承认的,导致福建农产品无法进入国际市场参与竞争。因此,福建农业标准化工作必须以国际公认标准为基础,制定高标准的农业标准化原则,同时在农产品质量认证、农产品安全监测等方面的标准都应与国际接轨,在农产品包装、标签、认证等方面都要制定符合国际要求的标准,这样才能提升福建农产品的竞争力,以利于参与国际竞争,促进农业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彬彬.中国台湾地区农业标准化研究[J].标准科学,2009(3):27-30.

[2]杨文森.闽台农业合作中的标准化研究[J].世界标准化与质量管理,2007(10):24-26.

[3]姚於康.浅析中国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现状、关键控制点及对策[J].江苏农业学报,2010,26(4):865-869.

[4]陈丽萍.福建龙头企业农业标准化建设现状与发展对策[J].台湾农业探索,2005(2):38-41.

[5]林臻毅.台湾农产品主要分类及其标准体系研究[J].标准科学,2010(5):26-30.

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标准篇10

【关键词】标准化 循环经济 可持续性发展 标准化体系

2008年8月29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闭幕会,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主持会议并讲话。会议表决通过了《循环经济促进法》。该法将于2009年1月1日起施行。

一、引言

循环经济思想起源于上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提出的“宇宙飞船理论”,90年代受到各国重视并得以快速发展。其理念萌芽起源于环境保护思潮的兴起,是在全球人口剧增、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的严峻形势下,人类重新认识自然界、尊重客观规律、探索新经济规律的产物。

循环经济就是把传统的依赖资源净消耗线性增加的发展,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即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是在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进程中解决资源环境制约问题的最佳途径,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和重要保证。相对于传统的单一线性流程“资源一产品一消费一废弃物”的开环经济模式而言,循环经济是以“资源一产品一再生资源一产品”的反馈式闭合循环利用为特征的经济发展模式。

二、标准对循环经济的意义

1.我国循环经济现状

循环经济是现代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新的主流方向,也是针对传统型经济所做出的一场经济革命。在日本、德国和美国等发达国家,循环经济已成为一股潮流和趋势。在我国,循环经济也已成为21世纪经济发展的一大战略目标。我国目前是大多数企业还没有形成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甚至还不知道何为循环经济。经过多年的试点,我国企业层面循环经济已有成功范例,应当充分发挥它们的典型导向作用,用生动的事实、典型的经验来传播循环经济的新理念。历史证明,一个新理念的形成,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循环经济既是对传统经济的一场革命,当然也需要一个被认识、接受并发展的过程。

2.企业层面的微观循环经济对企业的意义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效益趋向是企业最关注的,循环经济理念能否被企业所接受,关键看它能否给企业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所以,让更多企业真正看到循环经济的光明前途,充分认识循环经济不仅是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增强企业自身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循环经济是一种双向型流动的回归性经济至少可以产生两个方面的经济效应:(1)废物再生资源所创造的直接经济效益;(2)废物排放减少而降低的环境成本。再进一步看循环经济中的废物再加工处理投入,不只是单一的环保投入,同时也是一种扩大再生产性投入,直接推动着企业的发展和壮大。从目前已经实施循环经济的企业看,其带来的经济效应十分明显,已成为企业生产性盈利的一个重要部分,并成为其快速发展壮大的一条重要捷径。

3.标准化的推动作用

标准化是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工作之一,搞好标准化,对于参加国际经济大循环,促进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使国民经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等都有重要意义。标准化是指:在经济、技术、科学及管理等社会实践中,对重复性事务和概念通过制定、实施标准,达到统一,以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的过程。标准化可以规范社会的生产活动,推动建立最佳秩序,促进相关产品在技术上的相互协调和配合,有利于实现最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标准化可以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和工作成本。标准化与循环经济的有机结合,可以产生1+1>2的效果,从宏观上看,可以提高效率,进一步减少物质的投入,从而减少废物的产生,强化了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效果。

三、标准在循环过程中发挥作用

1.循环经济模式的细分

循环经济从宏观和微观角度来看,应该分为宏观的“大循环”系统和企业内的“小循环”子系统两个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部分。而从唯物辩证法的观点看,任何事物的发展都由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所以,要实现宏观循环经济的战略目标,首先应在企业层面上发展微观循环经济,从经济结构的具体组成部分开始,率先在面广量大的企业层面实现“小循环”,通过微观循环经济的发展实现宏观循环经济的目标。

2.企业内小循环建立完整体系

企业作为经济活动的主体,以何种途径和方式开展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在新时期里每一个企业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以往的企业标准化工作大多局限在产品标准和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上,对采用技术标准进行环保型设计和提高资源再回收利用率,特别是在贯彻和实施涉及污染物排放与职业健康卫生技术标准方面,企业仍比较忽视。随循环经济意识的渗透,标准化工作必须赋予其更新的内涵和更高的要求,并真正付诸于生产实践。

标准对推动循环经济能起到重要作用,因此循环经济设计阶段就要溶入标准化思想,让标准贯穿于循环经济的各个环节,发挥出标准的最大功效。从根本上化解环境与发展之间的;中突,要从以下两方面如手:

(1)合理、优化设计,力求物尽其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