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农业产业发展措施十篇农业产业发展措施十篇

农业产业发展措施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2:52:03

农业产业发展措施篇1

1.1产业总产值和产品加工规模都不断增加自发展农业产业化以来,安徽省农林渔牧产业总产值和农产品加工规模都不断增加,并列入全国前列,见表1、表2。2012年,全省农产品加工业产值达到5998亿元,比上年增长24.7%。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由上年的1.46∶1提高到1.61∶1。

1.2组织模式日益完善经过近20年的不断探索与实践,安徽省已初步形成了有自己特色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公司企业带动型,即“公司+基地+农户”组织模式,如安徽和威集团、芜湖新欣食品实业有限公司、芜湖蜂联有限公司等。(2)中介组织带动型,即“中介组织+农户”组织模式,如由宣城市养禽业龙头企业、市畜牧局专家及有关组织共同成立的宣城市禽业协会等。(3)市场带动型,即“专业市场+基地+农户”组织模式,如安徽省亳州市的“专业市场+农户”中药材产业化。(4)龙头企业+协会+农户。这种模式是以专业协会(合作社)为依托,创办各类农产品生产、加工、服务、运销企业,组织农民进入大市场,如安徽省绩溪五蜂园蜂业有限公司等。(5)科技服务带动型,即“龙头企业+科技推广站+农户”组织模式,如天长市的农技推广站。

1.3主导产业与其区域化布局日益合理近年来,安徽省的主导产业与其区域化布局日益合理。2011年4月11日,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的《安徽省农业产业化“671”转型倍增计划实施方案》更是对安徽省的主导产业与其区域布局作出了详细的阐述,见表3。

2安徽省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的问题

安徽省自1995年开始农业产业化试点以来,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与山东、浙江、江苏等省份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还算不上农业产业化大省。安徽省的农业产业化经营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2.1龙头企业规模小,农民中介组织的组织化程度低,带动能力不足近年来,安徽省的龙头企业虽然成长迅速,但龙头企业整体规模较小,综合实力和牵动力都不强。在5000多家农产品龙头企业中,营销收入亿元以上的不足12%,超10亿元以上的不足0.9%。资金短缺、融资难等问题阻碍了龙头企业自身实力的提高。中介组织是将松散的农户组织起来实现规模化经营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而目前安徽省大多数专业合作组织规模较小,服务内容单一,缺乏适应和开拓市场的能力,在市场竞争中大部分合作组织生存较困难,因而很难做到积极有效地带动广大农户、服务农民。

2.2产业链短而窄,加工转换能力弱,竞争力不强国际经验表明,农产品利润的60%是来自加工流通环节,而安徽省虽然农业资源丰富,但农业产业链短而窄,加工转换能力弱,产品附加值低,竞争力不强,资源优势没有得到体现,这是安徽省农业的突出薄弱环节。安徽省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比为0.5∶1,全国平均比例是0.6∶1,而发达国家达到2~3∶1。安徽省农副产品加工与食品制造业产值只占农业总产值的13%,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5.3个百分点。

2.3利益联结机制不完善,企业与农民利益矛盾突出完善的利益联结机制是农业产业化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在安徽省农业产业化的实践过程中,龙头企业与农民的利益联结机制逐步实现从松散型向紧密型发展,但农业产业化组织与农户的利益分配关系依旧存在着很多不规范的现象和违约现象。如企业、市场等“龙头”或中介组织在产品难以销售时拒绝收购或压价收购农产品,忽视农民利益;有的农户在农产品销售时不按合同约定卖给企业等。

2.4市场发育不成熟,严重影响农业产业化发展农业产业化的经营应该以市场为导向,但安徽省受小农经济的影响,农业市场化进程缓慢,市场发育还不成熟:一方面,农业一直在持续稳定地发展,主要农产品产量增幅较大;另一方面,农产品销售市场需求不足,主要存在国内消费市场有效需求不足,导致市场容量相对饱和,市场机制尚未形成,市场体系不完善,市场环境不完善等问题。

2.5农民文化素质低,主体意识不强农民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的主体,农民的素质直接关系到农业产业化的效果。而安徽省农民的文化层次低,小农思想意识强,其生产水平、技术素质、市场意识、法制观念普遍较弱,在市场经济活动中主体地位不明确。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安徽省人口中具有中小学教育水平和文盲的比例分别高达65.96%与8.34%(全国平均文盲率为4.08%),而这部分人口的主体恰恰在农村。

2.6可持续发展意识薄弱,生态问题严重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行业,资源相对不足,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尤其显得重要。但是,当前安徽省的大部分农业产业化企业在经济利益和眼前利益的引导下,往往采用一些“短、平、快”的项目和技术,而一些有利于保护资源、减少环境污染的技术却难以在农业生产中得到推广。长期以来,农业生产不注重生态保护,片面追求农业产量,对农业进行掠夺性经营,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

3推进安徽省农业产业化进一步发展的对策

实践经验表明,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促进现代农业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安徽省也一直把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放在突出地位。那么,如何推进安徽省农业产业化进一步发展呢?针对以上安徽省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中的主要问题,提出以下几条建议。

3.1大力培育龙头企业与农民合作组织,增强带动力龙头企业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环节,而农民合作组织是发展农业产业化的重要依托,所以培育龙头企业和农民合作组织对推进安徽省农业产业发展至关重要。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国家扶持中部地区发展的优惠政策,大力培育和发展一批自主创新能力强、高科技、深加工的部级、省级大型龙头企业,支持这类企业更加注重产前和产后的科技研发和投入。另一方面,要加快培育和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构建合理、规范的利益分配机制。

3.2因地制宜打造特色品牌产品,提高产品竞争力安徽省是农业大省,农业资源丰富,应在立足于淮北平原、江淮丘陵地区、沿江平原、大别山区和皖南山区五大农业区划基础上,依据各自的资源优势、开发潜力和产业特点,采取有效措施,建立和发展一批布局合理、有地方特色的农业生产基地,发挥比较优势,打造特色品牌产品。另外,安徽省应努力延长产业链,积极发展农产品深加工,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

3.3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农民增收建立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是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的核心,要想进一步推进安徽省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就必须采用市场经济的方式把龙头企业与农户联结起来,实现产加销一体化经营。通过发展订单农业、股份合作和各类行业协会等多种方式,建立产业化各经营主体的利益共同体,真正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利益分配机制。

3.4完善市场流通体系,加快农业市场化进程农业产业化过程同时就是农业的市场化过程,这就要求安徽省要改变农村小农经济的封闭经营方式,建立农业生产要素市场和农产品销售市场体系,使农业生产各要素和农产品全部进入市场。一方面,要减少政府的行政干预,充分发挥市场的调控作用;另一方面,要逐步建立起结构合理、功能齐全的初级农产品市场网络体系。另外,安徽省应建立健全与农业产业化有关的法律法规体系,力求创造和维持一个良好的农业市场环境。

3.5加强农民教育与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农民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主体,安徽省要想更快、更好地发展农业产业化,就必须努力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首先,可以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积极推进中等职业教育,使青年农民能够学到更多的农业知识和技术知识。其次,可以通过农业技能培训提升农民素质,并不断提升培训的内容和质量。再次,应加强农民的网络技能培训,使农民能够上网,会查阅资料,并能够通过网络进行学习。

农业产业发展措施篇2

1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内涵

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是农业科技产业化过程中的必要阶段,是解决现有成果转化率不高的重要途径。以农业科技成果为起点,进行成果的产品开发和市场开发,明显的特征是成果找市场。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指农业科技成果的流通过程,以成果为起点,以市场为终点,使知识形态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变为物质财富;广义的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包括技术的研究(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中试研究)及其在农业(产业)中扩散渗透的企业化、商品化过程。

从产业化运行机制的角度来看,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有几个基本特征。作为产业化对象的农业科技成果,具有先进性和成熟性,能够向外扩张农业生产可能性边界,从而提高农业生产力。从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的运行过程看,具有市场导向和一体化运行的特点。市场需求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运行的主要动力。一体化运行是在根据市场需求合理配置农业基础性和应用性研究资源的基础上,形成农业科技成果研究开发一成果运用试验成果规模化生产和营销的有机过程。从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运行的效果看,农业科技成果产业科技成果转化率高、经济和社会效益良好,促进农业增长的功能显著。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基本内涵是通过市场整合,在农业科技进步在推动力和科技成果市场需求拉力的作用下,通过对先进、成熟、能推动农业生产力发展、有较高经济效益的科技成果进行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的商品生产和进行市场营销的技术经济活动,以加速农业科研、生产、市场一体化。

其目的在于通过完善产业化配套条件,有组织、有目的地将农业科技成果进行组装配套,扩大生产规模,使其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并达到规范的物化和商品化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以满足市场需求,从而创造出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本质是将不同的产业化主体通过科技成果相互连接,科技成果在各主体间通过技术转化以及市场调控进行流通,实现其商品化并最终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实现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的重要环节是成果的商品化和技术市场交易。也就是说,农业科技成果只有在市场经济调控下首先实现了商品化,才能通过技术市场流向生产领域或技术消费领域的过程实现农业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其意义也就是通过产业化,加快科技成果与市场结合,使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实现科技与经济的结合,同时,在市场交换中产生经济效益以及由其自身所带来的社会效益,从而实现科技经济一体化,促进农业科技的发展。

2存在的问题

金融危机下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难以形成合力。由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链的不连续性,各部门条块分割,各司其职,对各自利益达到的满意度尚且不说,就以新成果新品种的推广速度而言也不可能说快就快。再者,推广和经营部门因利益驱动,舍近求远乐意推广或经销省外,国外的产品、种子、技术等。推广机构本身难以满足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的要求,现行农业科技推广机构一般是围绕单项的技术服务。

开展大型综合困难较多,推广部门视野窄,办法少,服务难以及时到位,造成农业科技推广的整体服务功能低下,不能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同时推广机构及其人员在科技成果推广过程中,主要以自身效益为准则,很少考虑到某项农业技术成果转化后给其他部门带来的外部效果,表现为对树立自身社会形象。风险小,已商品化程度高,盈利高,周期短的技术等会主动积极去推广。而对难度较大,成果推广初期,风险较大,周期长,社会效益大的技术就不会很主动去推广或加以拒绝。随着金融危机影响的加深,不少中小企业遇到销售难、资金回笼难的问题,生产流动资金严重不足,经营陷入困境。调查中发现,融资难是目前困扰大部分农产品加工企业的瓶颈性难题。由于受到资金的制约,一些已开工的项目,不能如期竣工;竣工投产的项目因流动资金不足不能生产,影响了项目效益。科技成果成熟度不高,成为制约产业化的障碍。

农业科研偏重产中研究,产前、产后科技力量十分薄弱,尤其产后科技力量不足导致了农产品加工、贮运、保鲜等可大幅度提高农业附加值的技术成果不多。而产中阶段成果在转化中的社会效益显著,成果本身的效益大多难以实现。再就是从生产和市场角度来看,转让技术的成熟度存在的不到位现象,并没有引起转让方普遍和足够的重视,容易形成对所持有科技成果的成熟性、应用性、商品性估价过高,提出超出成果本身价值的转让价格与费用,无形中增大了投资风险,投资者对成果缺乏信心,难以接受使受方望而却步,也是成果转化过程中最主要的障碍。

管理体制的不协调和运行机制的不完善,成为成果产业化的严重阻碍的中国农业科技管理体制,至今仍未完全摆脱计划经济的束缚。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的研究、开发和生产是脱节的,机构也是分散的,社会主义的经济体制和科技方针虽已确立,但目前的管理体制并不协调,科技与经济目前仍属于不同的管理部门。所以科技成果进入产业阶段后,小规模发展还可以,但对重大高水平科技成果产业化,在发展过程中障碍很多,而这些障碍又常处于各地、各级政府管理部门,难以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同时还缺乏适应市场变化的灵活性,人为因素影响较大,行政干预较多、管理脱节,常常难于排除,这种体制上的老一套部门设置,不利于科技与农业经济的结合。

3几点建议

农业产业发展措施篇3

一、科学定位,选准发展方向

搞好土地规模经营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基础和条件,而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社是实现土地规模经营的重要载体。拜泉县结合县情,立足实际,把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社作为主攻方向,推进土地规模经营健康有序发展。2008年在兴农镇进展村进行先行试点,在6屯组建了巨龙农业生产专业合作社,坚持试点先行,稳步推进,注重质量,提高效益的原则,在取得经验的基础上全县铺开。巨龙农业生产专业合作社的农民以土地为资本,采取统一计划、统一整地、统一播种、统一管理、统一收获、统一分配、统一销售“七统一”运作方式,整合土地、资金、技术、机械等生产要素,吸纳农户44户,规模经营土地面积1709亩。一个生产周期全屯实现土地收入95万元、非农收入127万元,实现人均收入13700元,为非入社农户收入的3倍。2009年已发展到5个自然屯,入社农户达到214户,规模经营土地面积增加到4131.5亩。巨龙农业生产专业合作社的成功事例,得到了齐齐哈尔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肯定,在全市农村工作会议上做了经验介绍,同时也成为引领全县农业生产专业合作社发展的一面旗帜。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等新闻媒体,广泛宣传其经验与做法。并组织乡村干部、种田大户深入合作社考察学习,通过算账对比,现身说法,教育干部,鼓舞农民,切实增强了农民入社的积极性,使合作社在保证质量效益的前提下扩大规模,2009年县级重点扶持了18个合作社,全部实现了整屯推进,全县31个农业生产专业合作社,实现劳动力分工分业9394人,其中从事种植业1980人,外埠从事务工、经商、贩运、客运等6176人,就地进行粮食收购、开办粉房、畜禽养殖、创办苗圃等二、三产业1238人。

二、加大投入,破解发展难题

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社,保障投入是关键。拜泉县是部级重点扶持县,克服财政资金紧张的压力,多渠道筹措资金,拿出真金白银重点扶持合作社发展。一是积极向上争取。2009年共向上级争取农机购置补贴资金1139万元,其中用于发展农业生产专业合作社购机补贴资金289万元。争取扶贫开发互助资金300万元,扶持10个农业生产专业合作社培育主导产业。二是加大财政投入。县财政共为合作社投入资金922.1万元,其中,投入资金900万元,加上购机补贴共1189万元,为18个县级重点扶持的合作社各配置迪尔多功能整地机1台、联合收割机1台、小四轮拖拉机2台、精密播种机2台;投入资金22.1万元,为入社农户全面积提供了种植业保险,减少了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降低了自然风险。三是采取乡村自筹。乡村共自筹资金223万元,建设钢架结构或砖瓦结构农业机械库房31个、9920平方米,三道镇竞业合作社自购大小农机具14台(套),实现了合作社生产全程机械化。四是搞好政策扶持。从农业和水利建设、林木采伐、产业化扶贫、信贷以及税费减免等13个方面优先向农业生产专业合作社倾斜,整合项目资金,集中打捆使用。五是企业服务让利。拜泉县丰农农资公司与合作社签订订单合同,由企业提供测土、信息等无偿服务,并以低于市场价每吨200元的优惠价不计利息赊供化肥,以进价不计利息赊供种子和农药,以每公斤高于商品粮大豆0.2元的价格加价收购并现金结算。今年共签订订单合同14.5万亩,其中大豆良种回收合同8万亩,定向为企业生产高油、高蛋白大豆2万亩,其他粮食产品,也都直销给粮食收购企业,确保最高价结算,有效规避了市场风险。六是节约运行成本。以农业生产专业合作社为单位,对种子、化肥、农药等生产物资实行团购,按照季节、工作性质、工作量确定用工量、完成标准和用工价格,做到精打细算,仅以上两项31个合作社就节约资金500万元以上。

农业产业发展措施篇4

[关键词]农业协定;农业国内支持;

(2)不需要削减的黄箱措施

不需要削减的黄箱措施主要为以下三种:

①“微量”支持。这体现为《农业协定》第6条第4款的规定。微量水平是指影响最小的支持。对于特定农产品,在发达成员方和发展中成员方,该微量水平分别不超过一基本农产品在相关年度内生产总值的5%和10%;对于非特定农产品,在发达成员方和发展中成员方,该微量水平分别不超过该成员方农业生产总值的5%和10%。

②发展中成员方的发展性措施。这体现为《农业协定》第6条第2款的规定,即发展中成员方采取下列农业补贴措施不应承担削减义务:第一,根据乌拉圭回合谈判中期评审协定,政府为鼓励农业和农村发展而采取的措施,包括发展中成员方农业可普遍获得的投资补贴、发展中成员方低收入或资源贫乏生产者可普遍获得的农业投入补贴;第二,发展中成员方为鼓励从种植非法麻醉品作物转向多样化生产而给予生产者的国内补贴。上述各项国内支持措施均无须进行削减,无需纳入成员方现行综合支持总量的计算之中。

农业产业发展措施篇5

关键词:农业;水利灌溉;节水技术

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农业水利灌溉模式是支撑其发展的重要动力所在,为切实推动农业经济的健康发展以及保护环境,相关农业部门在水利灌溉过程中将节水技术措施融入其中。本文就农业水利灌溉模式与节水技术措施进行研究分析,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优化水利灌溉渠道实现节水目的

在整个农业生产作业中,要想真正将农业水利灌溉模式与节水技术措施落实在实际农业生产中,需要加大对农业水利灌溉渠道的维护。渠道的清洁度和畅通性对水资源能否得到充分有效利用有直接性影响,同时也关系到节水成效。因此,要想切实达成节水目标,需要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渠道发生堵塞[1]。例如,农业相关部门可通过委派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工作人员,组成工作团队进入农业水利灌溉区,对当前农业水利灌溉工程应用情况进行全面考察,对渠道淤泥堆积、垃圾杂物等情况进行相应记录,并结合实际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与此同时,对水资源浪费情况进行详细分析,查找堵塞问题发生的原因,并探讨改善堵塞的方法,制定节水策略。相关部门通过对当前水利灌溉渠道进行优化,对渠道设置进行变更,将以往传统模式下的单一管道输水模式转变为当前的低压管灌模式,能促使水流借助管道流入农田中,一方面可以降低淤泥堵塞问题的发生,提升水利灌溉工作效率的意义;另一方面能减少水资源浪费现象以及不合理使用行为。从整体上来看,将低压管灌节水技术应用在农田灌溉上,具有工程构造简单、成本支出低的优势,可将这种节水技术用于我国大部分区域的农田灌溉作业中。

2健全并完善农业水利灌溉节水设施

从根本上保证水利灌溉模式与节水技术措施落实在实际农田灌溉作业中,其最基础部分就在于农业水利灌溉基础设施,如果基础设施不够完善,那么在实际农业生产作业中就无法发挥水利灌溉设施的节水作用。为推动我国农业的高速发展,提升我国农业生产水平,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相关部门应将完善农业水利灌溉基础设施作为重点工作。就水利灌溉设备更新来讲,以往农业生产中所使用的传统模式下的水利灌溉工程设备都是农户根据实际需要自行采购,所采购的设备缺乏使用科学性,灌溉效果和节水效果不佳。因此,相关部门应根据当前农业需要,加快更新水利灌溉设施设备,根据当前农业生产的实际需求,引导农户科学采购具有节水性能的水利灌溉设备,减少因设备的落后和不完善等因素对水利灌溉作业成效以及节水技术应用效果带来的不利影响。从根本上来讲,只有加快推动农业水利灌溉基础设施的完善建设,才能为水利灌溉模式与节水技术措施的有效应用奠定良好的基础,才能有效推动我国农业经济的现代化发展。

3构建水利灌溉模式和节水技术监督管理体系

随着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现有的农田水利灌溉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前农业的发展需求,大力推行水利灌溉模式与节水技术措施,其根本前提就在于监管体系的有效实施,相关部门应不断完善并落实节水技术监督管理体系在水利灌溉工程中的应用。在农业水利灌溉中,若缺乏相对全面的监督管理体系进行农业水利灌溉工程管理,无法切实保证节水目标的实现[2]。改善这一问题,需要相关部门加快速度构建全面的水利灌溉工程监督管理体系。水利灌溉设备处于正常使用状态,才能确保水利灌溉模式与节水技术措施顺利落实到实际农田生产作业中。但就当前实际农业生产现状来看,很多水利灌溉设备存在因长期运行使用出现年久失修或杂质磨损等情况,在实际使用中导致水资源大量浪费。基于此,相关部门应加大对水利灌溉设备的运维管理工作的重视力度,通过制定相应的水利灌溉设备保养工作制度并落实到实际管理工作中,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水利灌溉设备的保养和节水工作落实情况,保证水利灌溉设备的正常运行。在检查过程中,发现问题后应及时安排相关工作人员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降低水利灌溉设备对农业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

4积极应用生物技术实现节水目标

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推动了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农业生产中,更多的抗旱植物品种不断研发出来,具有抗旱节水性能的农作物需水量更少,对节水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农业部门可积极应用先进的生物技术,结合具体区域的水利灌溉工程实际情况以及农业生产环境研究生物循环链条,培育出更多适合该区域种植的具有一定抗旱能力的作物品种,对推动水利灌溉模式及节水技术措施的有效利用具有积极意义。通过生物技术能够从新的层面上转变并创新农业灌溉和节水形式,有助于加快推动农业经济的现代化发展进程。

5将先进的农业技术引入农业生产中

在应用农田水利灌溉模式与节水措施的过程中,农业部门要更新和转变农户的灌溉理念,加大对农业灌溉知识的宣传力度,促使农民从内心深处意识到灌溉知识的重要性[3]。与此同时,还可以开发农业灌溉节水技术试验田,通过试验田的应用效果来强化该技术的应用可行性和可信度,为大面积推广使用奠定良好的基础。综上所述,从根本上来讲,农业水利灌溉模式与节水技术措施的应用,涉及的学科领域相对比较多,本文所讲的农业节水技术可最大限度发挥水资源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效率,希望能够为农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参考文献

[1]付晓双,荆燕燕,陈文蛟.农业水利灌溉模式与节水技术措施研究[J].农村科学实验,2020(3):8-9.

[2]蓝晶晶.农业水利灌溉模式与节水技术措施研究[J].农家科技(下旬刊),2018(9):192.

农业产业发展措施篇6

【关键词】农业保护工业化农业剩余政策比较

工农业的协调发展是一国社会经济繁荣的重要前提,也是资源合理配置的要求。而农业保护政策则是协调工农业发展的杠杆,农业保护政策指的是一国在工业化的过程中,为保证农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而对农业采取的一系列支持与保护的政策与措施的总称。中日韩三国在工业化的过程中,为了农业的健康发展,均不同程度地采取了一系列的保护措施,促进了农业的现代化发展。对中日韩三国农业保护政策的发展历程及现实状态进行比较分析,可以为我国农业的现代化提供政策支持。

日本的农业保护政策

19世纪后期到一战为日本工业化发展的第一阶段,这一阶段是工业化的起步,像其他国家一样,以农业剩余来支持工业发展,但是这种农业剩余是来自高额的农业税收,而不是像美国那样通过恶化贸易条件而达到。事实上,日本在这一阶段还是以积极促进农业发展,积极推广农业科技,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措施来保证农业剩余能够持久。

一战之后日本工业化发展进入了第二阶段,这一阶段直到20世纪60年代结束。第二阶段日本工业已经具备了自我发展自我积累的能力。此时,工农业政策上逐渐趋于平等。日本政府通过实施农业税收的减免、加大农业资金投入、改善农业信贷结构、改革土地经营方式、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大力发展农业科技以及促进农业协同组合等措施来进行农业保护。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日本进入了工业化发展的第三阶段,即现代化阶段,工业有巨大剩余,完全可以反哺农业,农业保护政策也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1961年日本颁布《农业基本法》是这种回流的标志,这一阶段日本政府采取的农业保护政策主要有:

价格支持。价格支持主要是指日本政府为农业发展提供各种名目繁多的补贴,是工业剩余回流农业的一种形式。从整体上看,日本的价格支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大米实行双重价格制度,政府高价收购,低价销售。第二,对土豆、红薯、甘蔗及小麦、大麦等农产品实施最低价格制度,当这些产品的市场价格低于政府确定的最低价格,各级政府应该按照最低价格全部购入这些农产品。第三,对牛肉、猪肉等肉类农产品实施价格稳定制度,使得价格波动保持在一定范围内。第四,对大豆、牛奶、油菜籽等农产品实行目标价格制度,当市场价格低于目标价格,政府将以补贴的形式直接发放差价。

进口限制。日本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性地位不可动摇,为了防止国际市场农产品对日本农业造成冲击,日本政府采取了进口限制的政策,其措施主要有进口限额、征收高额关税。据历史资料显示,在1962年,日本进口限额的农产品有100种之多,由于贸易压力,到1970年减少到60种,1980年减少到22种。多哈回合《农业协议》达成后到现在还有10多种。除进口限额之外,对一些农产品的进口征收高额关税,比如大米,其关税是492%。在关税税目上也是花样繁多,超过百分之百关税的税目大概有146个。

扩大农户经营规模。日本人多地少,一直以来是典型的小农经营模式。为了扩大农户经营规模,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1962年日本对《农业基本法》进行了修改,取消了农户最高土地面积不超过3公顷、出租土地不超过1公顷、土地交易不超过0.3公顷的限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地交易的繁荣,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土地集中,扩大农户经营规模。1970年还允许农协拥有的土地可以出租,在土地交易方面农户可以向政府和银行申请贷款。这些措施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扩大了农户的经营规模,有利于农业生产效益的提高。

完善农产品流通机制。日本的农业生产是小生产,但是市场却是大市场,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存在供需矛盾,为了更好地流通农产品,日本政府建立了全国性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及农产品期货市场,及时完善了农产品流通体系。批发市场汇集全国各地的农产品,在交易的过程中政府及时发挥监督作用,消除各种不正当竞争。期货市场是风险管理工具,也是一种交易工具,日本政府积极发展期货交易,发挥农产品的最大价值,确保了农产品市场价格的稳定。

此外,日本政府还大力发展农业金融体系,向农户发放中长期及短期贷款,推进农业机械化建设,积极推动农业基础设施和农村公共设施建设。

长期以来,日本农业保护政策的实施解决了人多地少,粮食自给自足的问题,提高了农民的收入及农业的现代化。但是从实际效果来说,这种过度保护也带来了一些不利的经济后果,长期的高米价给消费者带来了巨大的损失,给农业资源配置及农业结构调整造成了错误的导向;各种补贴的发放给财政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韩国的农业保护政策

韩国的工业化起步较晚,始于二战结束之后,从这个阶段到20世纪60年代可以视为韩国工业化的第一阶段。这个阶段韩国工业急需资金来源,但是韩国农业落后,粮食供应非常紧张,完全汲取农业剩余并不现实。因此,韩国政府实施了国家定价与自由价格相结合的双重米价政策,将部分农业剩余强制转向工业。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国内的粮食供应不足,但粮食价格却始终上不去,有时候甚至还低于稻米生产成本,完全背离了市场规律,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延缓了韩国农业的发展。从60年代末开始,韩国工业化已经到了第二阶段;到20世纪80年代,韩国工业完全现代化,进入工业化的第三阶段。但从60年代末以来,韩国政府实施的农业保护政策随着形势的改变也在不断改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提供农产品收购价格。从1964年开始,韩国开始实施平衡定价政策,即农产品价格不能完全按照政府计划来进行,在确定价格的时候既要考虑到生产成本,同时也需要兼顾市场需求,最终按照这两个方面确定价格,以平衡定价来收购农产品。从1968年开始,对大米实施高米价政策,政府以高于平衡定价的价格从农民手里收购粮食,然后以平衡价格卖给城市居民,这相当于政府向农户发放直接补贴,到1969年大麦、小麦等农产品也享有到同样的待遇。1977年开始,韩国政府实施相对价格制度,即对大豆、玉米等农产品实施相同价格,即大米价格的一半,同时对其他农产品实施市场定价,适当的时候政府可以进行调控。乌拉圭回合谈判之后,从1989年开始韩国政府开始减少对农产品的直接补贴,到多哈协议达成之后,对农产品的直接补贴进一步减少。

加强土地管理,扩大农地经营规模。韩国地域狭小,可耕土地面积更少,为了防止工业化进程中可耕土地面积的减少,1972年,韩国通过了《农地保护法》,将耕地分为绝对耕地与相对耕地,绝对耕地严禁任何形式的占用,相对耕地在特殊情况下可以占用,但有严格的审批措施。1974年通过了《山地六年开发计划》和《农地扩大促进法》这两个法律,加大了政府对山地、荒地的开发进程,根据这两部法律,农户在开荒过程中以先占取得的方式直接取得土地所有权,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农户经营规模。1994年制定了《农地基本法》,该法是韩国最为重要的农业法律,在这个法律中韩国放宽了长期以来对农民拥有最高土地面积的限制,直接起到了扩大农户经营规模的作用,还规定了农地买卖等自由流转措施。

政府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资。韩国作为一个可耕土地少、土地盐碱化程度高的国家,在20世纪70年代韩国完全实现了粮食的自足。取得如此重大的成绩其中最为重要的原因就是政府加大了对农业的投资力度,尤其是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韩国政府就已经开始意识到农业基础设施的重要性,积极扩建修缮全国的农业水利灌溉设施,其中政府投资占到了80%左右,到了70年代,随着“新村运动”政策的推行,政府对农业的预算相比于60年代扩大了4倍左右。从1970年到1981年之间,韩国政府投资了数千亿的资金,加大了对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大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提高了农民收入和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到了80年代初期,韩国城乡差距基本消失。

完善农产品及农业机械的流通机制。韩国也存在与日本一样的问题,即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因此,从70年代开始,政府开始建设大量的农产品集中交易市场,积极促进农产品的流通与自由市场的培育。在农业机械购销上改变了从前由农协包揽再转销给农户的机制,在各市道建立农机购销市场,同时农民在购买农业机械时可以向政府及银行申请贷款,大大促进了农机买卖的自由化,对农业机械的普及与农业生产力的提高起到了较好的促进作用。

建立“农工计划区”。“农工计划区”最初的目的是为了减轻大城市的工业污染,将部分工业转移到乡村,后来逐渐演变成一种工业直接反哺农业的国家计划。从1984年开始,韩国政府在20万人以下的市镇附近农村,由政府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减免企业税收等方式吸引大城市的工厂、服务行业进入农村社区,以此来吸纳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提高农民的收入。

此外,韩国政府还采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农产品进口限制、大力发展农业中介组织等措施来支持和保护本国农业的发展和现代化。

韩国的农业保护政策有一定的特色,成功保证了韩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但是也有一些负面效应,尤其是高米价政策,导致政府赤字的急剧攀升,同时也助长了农民对政府的依赖,导致韩国农产品价格普遍高于国际市场同类产品的价格。

我国的农业保护政策

我国的工业化起步可以追溯到晚清时期,但实际上系统开展工业化建设还是在建国以后。根据相关的统计资料显示,我国在1985年左右工业已经具备了自我发展自我积累的能力,工业化进入了第二阶段。从新中国成立后到1985年这段时间可以认为是工业化的第一阶段,在这一阶段我国也是通过汲取农业剩余来积累工业资本,主要的形式是实施价格差异制度,即我们通常说的“剪刀差”制度,农产品以低于其实际价格收购,工业产品以高于其实际价格出售,由此形成了巨大差额,这种差额就是农业剩余,也是工业资本的主要来源。从1953年实施的农产品统购统销体制就是剪刀差的体现,除此之外,还通过实行集体化及各种计划定额制度,城乡二元分治的户籍制度来确保剪刀差体制的实施。当然,我国在这一阶段也实施了一些对农业发展的扶持政策,包括、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科技等方面,但是农业发展落后、脆弱的局面并没有得以改观。在工农业的关系上,从一五计划到四五时期,工农业发展严重失调,延缓了我国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从1985年开始,我国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统分结合双层经营体制完全确立,同时也取消了农产品统购统销制度,提供了农产品的价格,恢复和发展了城市贸易市场,鼓励集体、农民个体进入市场,逐步建立和完善了农产品流通体系,合理调整了工农业结构,大力引导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这些措施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长期以来农业受挤压与盘削的局面,农业生产力有所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与收入也有较大的提高。但是从整体上看,我国对农业保护的力度有限,不如日韩,基本上只是将农业发展摆到了正常的局面,基本没有实施类似于日韩的农业保护政策,主要表现在:第一,我国耕地面积日益减少,农户经营规模始终没有扩大;第二,农业技术落后,机械化程度较低;第三,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很多地方水利工程年久失修,农业靠天吃饭的局面没有改观;第四,农民文化水平及科技水平还比较低,农业科技在农业生产中没有发挥主导作用;第五,农村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农业污染严重。

比较与启示

上文分析了中日韩三国农业保护政策的发展历程及现实措施,日韩两国农业在很短的时间内能够迅速发展实现现代化,与其在工业化不同的历史时期采取的农业保护政策是分不开的。

在工业化的第一阶段,日本通过使土地资本工业资本化,以及政府对农产品价格的控制来完成工业资本积累,但是并没有一味地压榨农业,相反还采取了诸如农业信贷体制改革、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措施来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日本工业发展在汲取农业剩余的同时,对农业始终是扶持的,工农业之间的关系比较协调。韩国在实施米价双重制度汲取农业剩余的同时也在积极进行,振兴农业生产,保证了农业的发展,为工业化起步奠定了基础。在工业化的第二阶段,日本重新调整了农业政策,确保了工农业发展的平等地位,减轻农业税收,继续加大对农业的投入。韩国也改变了以前的双重价格制度,保证了工农业发展的平衡。在第三阶段,各国均加强了对农业的投入与支持,包括国内农产品市场的保护、农产品补贴的发放等措施,使得工业剩余直接流入农业。同时两国在农村及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上,农业生产结构上,农村生态环境改善上都加强了投入。

与日本、韩国相比,我国在工业化发展过程中,尤其是在第一阶段,对农业剩余的榨取过多,导致了农业长期落后的局面。到了第二阶段,虽然采取了一定农业扶持政策,使农业发展回到了正常的轨道上,但是农业仍然没有取得与工业平等的地位,农业保护政策依然没有充分实施。比较中日韩三国的政策发展过程及现状,我们可以得到一些启示性规律:

第一,在工业化发展的第一阶段,实现工业发展是各国的首要目标,而农业作为基础性产业,不但承担了满足人们食品需求的任务,还需要为工业发展提供资金,进行资本积累。因此,这一阶段农业政策的重点是榨取农业剩余,保障工业的发展。

第二,在工业化的第二阶段,工业已经具备了自我积累的能力,工农业之间差距拉大,导致了农民生活水平的下降,工农业之间矛盾加剧,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影响到社会安定。因此,这一阶段农业保护政策的首要目标是增加农民收入,通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扩大农业生产规模、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措施来达至。

第三,在工业化发展的第三阶段,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持续下降,农户收入增长速度严重滞后于城市居民,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因此,这一阶段农业保护政策的目标是缩小城乡差别,用工业剩余来支持农业发展,各国农业保护措施的重点是价格支持、发放农业补贴及改变农村生态环境等。

第四,农业保护政策是一种综合性政策,涵盖了农业生产的全过程,也是工农业发展协调的纽带,对一国农业的发展及现代化有重要的积极意义。但是如果过度保护则会加重财政负担,容易导致贸易摩擦的产生。现在多哈协议已经达成,在新形势下,在wto《农业协议》的框架下如何实施农业保护政策,保证农业保护政策与多哈协议不冲突,是各国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

农业产业发展措施篇7

关键词设施农业;指导思想;原则;机制;措施;新疆新源

设施农业属于高投入高产出,资金、技术、劳动力密集型的产业[1-2]。它是利用人工建造的设施,使传统农业逐步摆脱自然的束缚,走向现代工厂化农业、环境安全型农业生产、无毒农业的必由之路;同时也是农产品打破传统农业的季节性,实现农产品的反季节上市,进一步满足多元化、多层次消费需求的有效方法[3-4]。近年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把发展设施农业作为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发展战略,立足资源优势,将发展设施农业作为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重要抓手,使设施农业在数量、产量、效益上都取得了明显突破,成为推动农村经济稳定发展,持续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产业之一。

1发展设施农业的指导思想、发展思路和原则

(1)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设施农业作为新源县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和优质高效农业的重要举措,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大力推广应用人工设施、人工控制环境工程技术和工业化生产的现代农业生产方式,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和市场优势,挖掘农业增长潜力,推动农业增长方式转变。

(2)发展思路。按照“规模调大,结构调佳,品种调优,效益调高”的总体思路,以提高设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跨越式发展为目标,以科技进步为支撑,以市场需求为先导,以加快服务体系和产地专业批发市场建设为载体,把设施农业同发展现代化农业有机结合起来,促进设施农业可持续发展。

(3)发展原则。一是效益目标原则。坚持以效益为中心,围绕提高效益,加强各项工作,特别是在设施建设上坚持以经济适用为主,使农民实实在在受益。二是市场导向原则。坚持以县内市场为主,努力开拓周边县市市场,积极掌握市场动态,获取市场信息,分析市场供求关系,预测市场前景,按照市场需求调整生产结构,组织生产经营。三是质量安全原则。加强对设施农业产地环境的监测和评价;大力推进无公害、绿色和有机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强化品牌意识。四是因地制宜原则。坚持从当地资源条件、经济条件和农民的生产能力出发,合理规划布局,确定发展方向、发展模式、发展种类,不强求统一,不搞“一刀切”和“一哄而上”。五是农民、企业主体原则。坚持发动农民、依靠农民,使各族农民和企业成为发展设施农业的主力军和受益者。六是政府服务原则。重点在科学规划布局、把握发展方向、制定政策措施、抓好典型示范、协调金融支持、加强科技指导、搞好技术培训、协调城乡关系、便利农民进城、方便产品销售、营造舆论氛围、提供市场信息等方面做好引导和服务工作。

2发展机制

采取创新机制,加快设施农业实现跨越式发展。要依托区域资源优势,将实现跨越式发展设施农业作为农村经济增长的重要抓手,在生产布局、资金扶持、科技推广上下功夫,提高设施农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1)政策上“扶”,加快设施农业建设。抓资金投入,增强设施农业持续发展能力。

(2)结构上“优”,推动农民增产增收。加快设施农业内部结构调整,在稳固蔬菜生产的基础上,引导农民发展特色种植,使瓜果、食用菌、花卉等特色种植生产面积逐年增加,品种结构不断优化。在设施农业布局上,突出集中连片,形成规模,优化设施农业生产布局。

(3)技术上“带”,提高设施农业质量。抓科技推广,充分发挥县、乡农业技术部门的职能作用,推行科技承包和技术有偿服务,组织科技人员直接与乡、村、户进行技术挂钩,形成农技推广站、农民技术员、专业合作社并存发展的设施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每年对设施农业从业农民进行3~5次免费实用技术培训,推广应用良种、测土配方施肥、嫁接育苗、生物防虫、微滴灌溉等新技术10余项。同时建立科技特派员制度,每100座温室设立1名信息员,每50座温室配备1名技术员,围绕设施农业工程建设、有害生物综合防治、田间管理等关键技术,开展全方位服务,使蔬菜标准化生产水平大幅度提高。

(4)经营上“专”,促进规模产业化发展。抓市场运作,提高经营水平,以设施农产品进出口公司和蔬菜深加工企业为龙头,在农户与企业、农户与市场、农户与农户之间建立产业链条,实施产业化经营。

(5)方式上“多”。一是自建。农民自行筹措资金,建设温室大棚,自行管理、销售,政府在政策和技术等方面给予大力扶持。二是联建。部分农户建设温室大棚资金不足,或建设高标准大棚财力有限,采取“农户+农户”、“企业+农户”、“政府+农户”的方式联合建设温室大棚;投入采取股份制、合作制方式,种植管理双方协商,部分采取专项种植供应,既解决了资金不足的难题,又提高了设施农业的建设水平。三是领建。引进县内外龙头企业投资建设温室大棚基地,组织农民进行技术培训,向农户承包,实现集中连片种植,向区域化、规模化方向发展。政府对利用“三荒”地等国有未利用土地进行建设的,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水资源有保障的前提下,优先审批;设施农业用水、用电按照农业用水、用电标准执行,引领设施农业快速发展。

3发展措施

(1)各级党委、政府要依据当地实际情况,确定发展思路、出台优惠政策,调动了农民发展设施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因地制宜,从资金扶持、承包用地、协调贷款、帮扶解决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制定了多项优惠政策,发挥政府在设施农业起步阶段的引导作用,充分调动农民发展设施农业生产的积极性。

(2)设施蔬菜生产由单一的春提早向秋延晚和冬季生产发展,要实现由一季生产向多季生产、一季增收向四季增收的转变。据调查,目前新源县日光温室纯收入一般为6.0万~7.5万元/hm2,高的达30万~45万元/hm2,设施农业已经成为新源县种植业中经济效益最高的产业之一,成为促进农民增收的新亮点。

(3)要做到设施农产品品种日益丰富,不断提高自给率,要转变过去以生产蔬菜为主的观念,逐步向生产瓜果以及食用菌、花卉、经济作物育苗等多领域发展。设施农业使得冬季鲜菜数量逐年增加,深冬不宜生产新鲜果菜类蔬菜的时间越来越短,上市蔬菜的品种向叶菜、果菜、茎菜等多品种方向发展。

(4)要加快设施农业向产业化经营发展的步伐。随着设施农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生产能力的提高,要积极与其他地区建立市场营销网络,加大市场的新建和改造力度,支持龙头企业,发挥中介组织和经纪人在市场与农户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促进产品流通,扩大产品销售量。

4参考文献

[1]刘文科,杨其长,张成波.论设施农业在循环农业中的运作模式[c]//2006年中国农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汇编.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

[2]徐舫,谢应华,石小宝.新疆设施农业推广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08(11):98-99.

农业产业发展措施篇8

随着wto的加入,我国确立了以“乌拉圭回合”农业协议框架为基础的农产品市场逐步开放战略,这是中国农业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融入世界经济主流不可回避的战略选择。但从我国农业发展现状来看,在农业市场化改革尚未完成、农业国际化条件尚不具备的背景下开放市场,实施农产品贸易自由化,势必冲击农业发展和国家经济安全。因此,在wto的大框架下,理性地运作我国的承诺,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竞争,在竞争中保护,在竞争中发展,在应对短期冲击的同时,谋求中国农业长远的大发展是我国加入wto后所面临的极其重要的课题。

wto农业协议主要规则

加入wto后,我国国内农业政策及农产品国际贸易都必须严格遵守wto农业协议的规则,要想进行游戏,必须了解游戏规则。

(一)降低贸易限制,扩大市场准入

各国对农产品贸易障碍设置主要通过关税和非关税措施来实施,因此,减少市场准入的障碍,开放农产品市场,从削减关税和贸易措施关税化两个方面扩大市场准入。

1.削减关税

协议要求各成员方承诺在实施期内将关税削减到一定水平。即以1986~1988年为基期,发达国家在协议实施期限6年内(1995~2000年)将农产品进口关税平均削减36%,单项产品削减幅度至少15%;发展中国家在协议实施期限10年内(1995~2004年)将农产品进口关税平均削减24%,单项产品削减幅度10%。所有关税都受到约束。

2.贸易措施关税化

协议只允许使用关税对农产品贸易进行保护,现行的非关税措施必须转换成同等保护程度的关税措施,再逐步降低关税。

3.保证最低市场准入

鉴于农产品非关税措施关税化后税率较高,当基期(1986~1988年)进口不足国内消费量的5%(发展中国家为3%)时,则该国应承诺建立最低进口准入机会,在实施期内要由基期国内消费量的3%递增到5%。最低市场准入实施关税配额管理。

4.维持现行市场准入

当农产品非关税措施关税化后,某一成员方农产品在基期的进口超过国内消费量的5%(发展中国家为3%)时,该成员方可保持现行的关税值,维持基期已经存在的市场准入机会。

5.特别保障条款

此款只适用于农产品非关税措施关税化产品。若出现关税化农产品进口量激增或进口价格重大降低时,可以实施“数量触发”和“价格触发”,允许进口国征收一定的附加税。

(二)削减国内支持,促进公平竞争

协议规定各成员方必须对农产品的国内支持逐步减少,使其更接近市场价格,确保国内支持对生产和贸易没有或只有极微小的扭曲作用。国内支持实际上是规范各成员方的国内农业政策。

1.免除削减承诺的国内支持

1“绿箱”措施

协议规定,政府在执行某项农业计划时,其费用由政府财政开支,而不是来自消费者,没有或仅有微小的贸易扭曲作用,对生产影响很小的支持措施,以及对生产者不提供价格支持作用的补贴措施,均被认为是“绿箱”措施,可免除减让承诺。

“绿箱”措施主要包括:一般服务,如科学研究、病虫害控制、培训服务、推广和咨询服务、检验服务、营销和促销服务、基础建设服务等;出于粮食安全目的公共储备;国内粮食援助;对生产者的直接支付;与生产不挂钩的收入支持;政府财政参入收入保险和净收入保障计划;自然灾害救济支付;通过生产者退休计划提供的结构调整援助;通过资源轮休计划提供的结构调整援助;通过投资援助提供的结构调整援助;环保计划下支付;区域援助计划下的支付等。

2“微量允许标准”

协议规定,对于农产品的综合支持量(amS)只要不超过农业生产总值的5%(发展中国家为10%),就无须削减承诺。

3特殊和差别待遇――“发展箱”政策

针对发展中国家直接或间接鼓励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援助措施,也可免除减让承诺:农业普遍获得的投资补贴;低收入或资源贫乏生产者获得的农业投入品补贴;为鼓励多样化生产,停止种植违禁麻醉作物而提供的国内支持。

4“蓝箱”政策

协议规定,农产品的限产计划给予的直接支付不在削减承诺约束之内。以固定的面积和产量为基础的支付;占基本生产水平的85%或更少为基础的支付;按固定头数所给的牲畜支付。

2.承诺削减的国内支持――“黄箱”政策

“黄箱”政策是那些容易引起农产品贸易扭曲的政策措施,只能在wto的过渡期内使用,要求各国作削减和约束承诺。它包括政府对农产品的直接价格干预和补贴;种子、肥料、灌溉等农业投入品补贴;农产品营销贷款补贴;休耕补贴等。协议规定用综合支持量(amS)衡量“黄箱”政策补贴大小,并在约束的基础上逐步予以削减。国内支持削减承诺以1986~1988年为基期,发达国家在(1995~2000年)6年内平均削减20%的amS,发展中国家在(1995~2004年)10年内平均削减13.33%的amS。

(三)削减出口补贴,强化市场机制

协议对农产品的出口补贴进行了一般的限制以确保自由贸易和公平竞争的实现。协议以1986~1990年为基期,发达国家在实施期(1995~2000年)的6年内,分别削减有补贴的农产品出口量和补贴支出额的21%和36%;发展中国家在实施期(1995~2004年)的10年内,分别削减14%和21%;最不发达国家可免除减让。实施减让承诺的出口补贴的范围包括:视出口业绩提供的直接补贴;以低于国内市场的价格销售或处理农产品库存以供出口;通过政府行为融资的农产品出口支付;为降低出口农产品的营销成本提供的补贴;为降低出口农产品的交通费用而给予的补贴;根据农产品在出口产品中的比重而给予的补贴。其中,市场营销补贴和交通运输补贴不需发展中国家进行削减承诺。协议规定,在基期没有对农产品进行出口补贴,则禁止将来再进行出口补贴。

(四)卫生和动植物检疫措施

由于卫生与动植物检疫措施与农产品的密切联系,乌拉圭回合达成的《农产品协议》明确规定对农产品进出口的检疫措施适用《实施卫生与植物措施协议》的规定。

协议承认每个成员方享有采取为保护人类、动植物生命或健康所必需的卫生和动植物检疫措施的权利,也有义务确保检疫措施的适用只能为保护人类、动植物生命或健康所必需的,以科学原则为基础,以公正、客观和非歧视的方式适用,不得构成对国际贸易的隐蔽性限制。协议鼓励成员方的检疫措施建立在现行的国际标准、指导原则或建议的基础上,也可以建立比有关国际标准更严格的措施,只要基于科学的理由或经过适当风险评估。各成员方应以实现适当保护水平为限,对贸易的消积影响降到最低。协议规定各成员方制定、实施或变更检疫措施应在公布与生效之间留有一定期限,便于其他成员方为达到该措施的要求而调整其生产方法。各成员方保证设立一个咨询点,保障检疫措施的透明度要求。

我国加入wto农业谈判的承诺

我国确立了以乌拉圭回合农业协议规则为基础、逐步开放市场的基本原则。承诺建立“单一关税”的进口体制,取消非关税措施,逐步削减关税水平,削减国内支持,取消出口补贴等。从中国加入wto的议定书看,中国农业市场开放的承诺主要包括:

(一)农产品市场准入

1.农产品关税减让

我国在5年(1999~2004年)过渡期内,逐年降低关税并进行关税约束,到2004年1月,中国农产品平均关税水平将由1999年的21.2%降到17%,其中美国关注的农产品关税由31%减少到14.5%。

2.重要农产品关税配额管理

取消农产品非关税措施,对重要农产品(小麦、玉米、大米、棉花等)实行关税配额管理制度。配额内税率为1%~10%,配额外税额为10%~80%,保证配额准入量的充分利用。进口配额逐步向私营部门开放,保证私营部门的参与机会,采取相关措施使私营部门参与进口配额的最初分配,中方继续保留对重要农产品的国营贸易,即进口专营权。

(二)削减国内支持

中国承诺削减扭曲贸易的国内补贴,主要是“黄箱”政策。同意对农业的“综合支持量”(amS)水平定为8.5%。承诺投资补贴和投入品补贴计算到“微量允许标准”中,确定农产品价格补贴、投资补贴和投入品补贴最高可达农产品产值的8.5%(该条款下,发展中国家的补贴为10%,发达国家为5%)。承诺放弃发展中国家享有免于削减的特殊和差别待遇――“发展箱”政策,而只享有8.5%之内的补贴豁免。

(三)取消所有农产品的出口补贴(包括价格补贴、实物补贴以及发展中国家可享有的对出口产品加工、仓储、运输的补偿)并承诺不再使用

(四)承诺全面遵守wto关于卫生和动植物检疫方面的协议和条款

(五)我国承诺不寻求采用特别保障措施来保护国内市场

(六)接受选择性保障条款(过渡期特殊保障条款)

中国承诺在入世后的12年过渡期内,来自中国农产品进口快速增长对别国造成市场损害或出现市场损害威胁,该成员方可对我国农产品采取特殊的过渡期保障机制。

(七)允许采用“非市场经济”方式处理反倾销

中国承诺在入世后的15年内,在反倾销调查中继续适用“非市场经济”方式,除非应诉产业能够证明本产业已属于市场经济产业导向。

wto农业协议承诺影响评析

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是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中国加入wto后国内市场国际化,中国农业与世界农业的关联度增强,中国农业直面国际化的机遇与挑战。

机遇

1.有利于为中国农业经济发展和对外竞争营造一个宽松的国际环境

加入wto我国农业享有wto成员国的无歧视贸易待遇,分享wto多边谈判农产品市场准入机会的增加和宽松贸易环境的权利,为中国农产品出口提供了一个更加开放、稳定、公平竞争的市场。加入wto我国也将履行开放市场的义务,这将改善外商投资环境,有利于吸纳国外资本、技术和管理经验,在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中,更好地将潜在比较优势转换为现实的竞争实力。

2.有利于我国参与国际贸易新规则的制定

加入wto中国享有参与制定国际贸易新规则的主动权、发言权和决策权,扭转被动接受的不利局面,有效发挥中国作为发展中大国的影响和作用,维护中国及发展中国家的正当权益,遏制少数发达国家的单边贸易行动和农业贸易保护主义。同时,我国还可利用wto争端解决机制有效、公正地解决农产品贸易争端。

3.有利于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

农业结构调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加入wto将为实施这一战略任务营造一个有利的国际空间,在世界范围内重新配置资源,通过相互开放市场,让优势产业加快发展,一般产业维持现状,劣势产业适度收缩,有退有进的结构调整将加快农业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和合理化,提升产业发展的整体竞争力。

4.有利于继续深化农业经济体制改革

wto的规则实质上是市场经济规则在世界范围内的运用和发展。我国农业经济体制改革的价值取向是市场化,加入wto将推动我国市场化改革的进程,形成体制创新的竞争环境,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规则的农业宏观调控体系,有助于国内经济体制与国际经济体制的链接,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某种意义上说,加入wto是中国农业的第二次改革。

挑战

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机遇与挑战并存,收益与风险共生。中国加入wto后,一方面,按照农业协议规则承诺降低关税,取消非关税壁垒,取消出口补贴,国内农产品市场扩大开放,国内对农业的支持与保护被限定在极低的水平上;另一方面,直面国际市场现代农业的竞争,将不可避免对国内农业造成一定的冲击。

1.农业保护的宏观调控空间缩小

1市场准入空间洞开。在wto框架下,我国承诺大幅度削减关税,降低了农产品进口的门槛;取消非关税措施,导致长期使用的国内市场的重要保护手段――非关税措施丧失,同时由于我国非关税措施关税化后的税率为负值并受到一定约束,严重制约对国内农业的保护,致使国内市场大门洞开。

2国内支持空间有限。按wto规定的基期(1986~1988年)计算,我国对农产品的国内支持水平为负值,负值当然不承担减让义务,但同时也决定了我国今后对农业的支持水平不能超过基期农业生产总值的8.5%,即仅有412亿人民币,按现行汇率仅为50亿美元。同时我国承诺放弃了发展中国家享有的特殊差别待遇的“发展箱”政策,使得在农产品价格制度、生产资料价格补贴等方面的支持措施受到严格限制。显然,当我国试图用价格支持调控国内市场、增强农产品竞争力,而这412亿人民币的支持基数实在是太有限了。

3出口补贴空间零水平。我国承诺将出口补贴约束在零水平,在目前我国主要农产品价格明显高于国际市场价格的前提下,大部分成员国的大量出口补贴,对我国农产品的出口竞争十分不利。

2.重要农产品的冲击严重

目前,在我国农产品市场上,粮食等重要农产品已出现了资源和需求双重约束、阶段性和结构性供过于求的状况,在贸易保护相对减小的同时,低价优势也在消失。粮食成本平均每年以10%的速度递增,国内价格已高于国际市场价格20%~70%。我国承诺降低关税、取消非关税措施,重要农产品实施关税配额管理,并逐年增加配额准入量,这表明我国已不能对农产品进口产量实行绝对数量限制,我国农产品市场面临质量挑战、数量挑战和价格挑战,面对国际市场廉价优质商品我农产品主产区的冲击,可导致主产区生产相对萎缩、粮食自给率下降。

3.解决农村社会经济矛盾的难度加大

从总体上看,我国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仍是种植业,国外农产品的大量涌入,使农产品价格下降和生产萎缩,导致种植业收入减少,就业机会减少,贫困人口增加。由于农民受教育水平、市场信息、制度障碍等方面的限制,短期内很难找到就业机会,成为社会不稳定因素。原有的卖粮难、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受阻等问题,会随着市场的开放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得更为剧烈。

辩证看待冲击至关重要

1.短期冲击不严重

1重要农产品较低的市场度可以抵消市场冲击

我国农业主要是家庭分散经营模式,农业生产基本上是自给自足,农产品商品率低,粮食商品率最高达35%,对市场信号反应迟缓,农业发展的现实国情使我国农业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抵御外部冲击的能力。

2较长的过渡期缓冲了市场开放的压力

根据wto给予发展中国家的差别和优惠待遇:较长的过渡期;较低水平的义务;较宽松的贸易自由化条件;提供技术援助和培训人力资本等。我国所承诺的市场开放和贸易自由化,已争取到3年的过渡期,在这一期限内,国内市场开放程度低,还可以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国内农业较长的过渡期为我国减缓市场开放的压力、赢得产业调整和发展空间提供了缓冲时间。

3“贸易大国效应”自动调节农产品价格和进口量

中国是一个贸易大国,农产品供需总量在世界市场上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农产品的大量进口和出口都会引起国际农产品价格变化,价格变化本身对进出口数量起调节作用。如中国农产品进口大量增加,导致国际农产品价格上涨,当国际市场价格接近国内市场价格时,进口自然停止。

4利用wto有关规则规避冲击

wto制定了许多相关规则,以防止成员方因开放市场而遭受严重冲击。如利用“特殊保障条款”征收附加税来保护国内产业;利用wto“例外条款”保护本国权益;利用发展中国家的“特殊差别待遇”保障经济的稳定和发展;利用“绿箱政策”和“蓝箱政策”对国内农业进行有效支持,提高产品竞争力。目前我国对农业的国内支持总量不足2.4%,远远低于我国承诺的8.5%的水平,这为今后对中国农业的有效支持提供了一定的空间。

2.长期冲击较大

1我国农业发展的现状影响农业发展后劲

中国农业整体发展水平低,还处于传统农业阶段:以家庭承包为基础的分散经营规模小、效率低、成本高、品质差;技术落后,劳动力过剩严重;缺乏现代化的农产品流通体系;缺乏现代化的农业服务体系和风险保障体系;农业管理体系不完善。上述的体制性和政策已严重影响农业发展的后劲,削弱了农业的竞争力。

2农产品贸易自由化的趋势不可阻挡

目前,wto农业规则比较宽松,农产品贸易自由化程度较低,但农产品贸易自由化已是大势所趋。中国市场开放的过渡期一旦结束,有些保护措施将不复存在,如果中国在过渡期没有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中国农业还停留在较低水平,面对贸易自由化的发展趋势,对国内农业的冲击将是毁灭性的。可见,长期严重冲击是否存在,完全取决于对过渡期的有效把握。

构建农业持续发展的对策

站在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高度,加入wto将为中国的繁荣发展提供一个有利的国内国际环境,为中国改革开放注入新的动力,只要我们应对得当,放弃短期利益保护,谋求未来发展支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竞争,在竞争中保护,在竞争中发展,变压力为动力,进一步调整农业发展思路,调整产业结构,改革管理体制,完善支撑体系,最大限度地把我国享有的权利转化为推进我国农业发展的实际利益,在历经短暂的阵痛后,必将迎来长久的发展。

依据比较优势配置资源,调整优化农业结构

根据比较优势原则调整农业结构是增强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以国内外市场需求热点及未来趋势为导向,以中国整体和区域比较优势为基础,有所为,有所不为,对农业进行战略性调整,依靠科技进步,着力改善农产品的品种和质量,促进农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

1.大力发展优势农业

根据中国人多地少、资源不足的现实国情,必须集中稀缺资源转向发展收益高、市场潜力大的优势产品,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目前,我国应利用国内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发肉类、蔬菜、水果、水产品等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

2.适度压缩劣势农业

在资源有限、贸易自由化的前提下,一些重要农产品完全自给自足已不可能,若固执于自给自足,不但会蒙受巨大的机会成本损失,而且会导致国内资源衰竭,从根本上削弱国内农业的长期发展。对于资源成本高、缺乏竞争力的少数农产品应调减其生产。目前,根据国外农产品价格比较和国内资源成本分析,我国小麦、玉米等粮食生产已呈现出明显的比较劣势,在保证粮食安全供给的前提下,一方面适度压缩粮食生产,使生产要素转向优势产业;另一方面在粮食生产条件好的主产区,大力发展优质粮食,提高效率和国际竞争力。

3.构建专业区域优势

我国地域广阔,自然条件多样,具有发展不同类型农业的区域优势。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发展具有区域优势的农产品,建立专业生产基地,推进优势产品区域化布局,构建优势产业带,实施产业化经营。

推进制度创新,深化农业管理体制改革

以加入wto为契机,加快体制和政策调整,深化市场取向改革,培育和完善农业市场资源配置机制,充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职能,形成集中、高效、协调的农业管理体制,这是中国农业参与贸易自由化、形成产加贸一体化、提升国际竞争力的有效制度安排。

1.培育有效参与市场竞争的经营主体

鼓励和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实施农村组织变革,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扶持龙头企业,采取“公司+农户”、“订单农业”等方式,形成产加贸的大型企业集团,强化产业化组织的利益联结机制,推动产业化经营,化解分散的农户面临的农业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有效参与国际竞争。

2.改革农产品流通体制

进一步搞活农产品流通,形成全国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农产品市场体系。培育农民自己的流通组织,抓好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和市场信息网络建设,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鼓励各种所有制企业扩大农产品出口,取消对农产品出口计划管理和出口经营权的限制。

完善农业支持体系,保障农业发展后劲

wto规则并非完全取消政府对农业的扶持和保护,而是要求支持和保护政策符合wto规则。合理运作“黄箱“政策,削减保护性政策;充分发挥”绿箱“政策,加大农业支持力度,是谋求农产品长期发展、打破补贴僵局的新思路。

1.充分利用“绿箱”政策

“绿箱”政策的使用更有利于我国农业的长远发展,并对农业支持保护的负效应最小化。在进一步加大对农业科研教育、技术推广、基础设施建设等一般政府服务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自然灾害补贴、结构调整补贴、环保补贴、区域补贴等,加大对农业基础性、公益性设施的投资力度,提高农民素质,改善生产条件,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2.合理运作“黄箱”政策

根据我国加入wto的承诺,利用中国对农产品的价格支持与补贴尚有较大的调节空间,加大对农产品的价格支持和农业生产资料的补贴力度,减少对流通环节的补贴,把支持重点转向生产环节和农业生产者,改变对农业和农民的国内支持方式和重点。

利用wto规则,建立产业安全保障体系

农业产业发展措施篇9

 

―、俄罗斯农业经济改革的历史背景

 

苏联时期,农业一直是该国的一个薄弱环节。以致苏联解体后,农业仍成为困扰俄罗斯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问题。这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比如为了实现所谓的超高速工业化发展,苏联片面发展重工业,一直忽视农业的发展。但是最为根本的一点就是,当时政府部门在错误的思想指导下,超越其社会发展现实阶段,脱离了生产力发展水平。

 

苏联时期主要实行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两种公有制形式。这两种所有制形式下的生产和经营都是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系中进行的,未真正认可和利用市场规律,压抑了劳动者的生产经营积极性。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虽然人均耕地面积大,但是仍然不能生产出满足整个国家需求的农产品。1988年,随着苏联政治体制改革的推进,苏共中央也开始从两个方面对苏联农业经济进行改革:一方面就是在保持“全民土地所有”的制度前提下推行租赁生产责任制改革;二是对农工综合管理体制进行微调。但是,由于农业经济改革措施的执行力度不够,加上农村干部长期受到苏联体制的官僚主义作风束缚和其自身利益的驱动,导致整个苏共中央的农业经济改革政策没有很好地得以落实,苏联仍然无法摆脱农业经济发展困境。面对这一现实困境,寻求摆脱现实的改革者就致力于督促政府改变政策,鼓励农业私有化,促进农业经济快速増长。

 

二、俄罗斯农业经济改革的基本历程及主要措施

 

苏联解体后,作为其继承者的俄罗斯执政者对于农业经济改革的思路发生了重大转变。俄罗斯政府欲改革农村土地所有制形式,并实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的“非集体化”,期望扭转俄罗斯的农业经济发展困境,为农业经济生产带来生机与活力,但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成效。进入21世纪以来,在农业生产持续下滑的情况下,俄罗斯政府着手调整农业经济政策,加大对农业的扶持,促进农业生产的逐渐恢复,一系列举措促使农业经济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如图1所示,在经历了20世纪90年代生产下滑之后,2000年以来,俄罗斯农业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除2010年干旱造成种植业产品大幅减产之外,其他年份农产品的产量均大幅増加。具体而言,从俄罗斯农业改革、农业发展和农业政策调整的过程看,俄罗斯的农业经济改革基本历程如下。

 

1.农业私有化和市场化改革阶段(20世纪90年代)苏联时

 

期一直实行单一的土地国有制。20世纪90年代以来,为了构建市场经济体制,俄罗斯开始私有化国有企业,深化农业改革,推进农业市场化,主要涉及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农村土地私有化,二是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的非集体化改组问题从表面上来看,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农业经济改革进行得比较顺利,改革了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但是,俄罗斯政府并没有建立相应的市场经济体制。新的农业经济改革不仅没使农业私有化,也没有取得市场化改革的预期成效,反而削弱和破坏了农业生产力,导致俄罗斯农业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经历了一场持续、严重的衰退过程。

 

经过20世纪90年代将近10年的农业经济改革,俄罗斯农业经济连续出现负増长,农业总产值持续下降。据统计,俄罗斯1800万hm2农田荒芜(与法国面积相当,宰杀牲口无数。到了2000年时,整个俄罗斯亏损的农业企业达到51°%,其中12°%的农业企业己经处于濒临破产的边缘。

 

2.农业政策战略性调整和不断强化扶持阶段(2000年以后)

 

进入21世纪之后,俄罗斯政府开始调整农业政策,加大对农业的扶持力度,让俄罗斯的农业生产逐渐走出困境。2001年,俄罗斯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进农业规模化经营,支持土地、资本等生产要素的适当集中。政府部门颁布《农业土地改革法》,为解决土地的所有权等各种问题奠定了法制基础。2004年,俄罗斯政府还通过《统一农业税法》,降低了农业产业的各项税率。2005年,俄罗斯政府将农业列为未来重点发展领域,规定在政策、税收、贷款贴息等方面给予特殊支持。2005—2007年,俄罗斯政府的财政对农业的各项支出増加至57亿美元,増长率为87%。俄罗斯政府各项支持农业经济的政策的主要目的就是不断促进农业的发展,提高俄罗斯的畜牧业发展水平,减少对国外肉类的进口依赖。

 

2006年颁布、2007年1月11日开始实施的《俄罗斯联邦农业发展法》,也就是俄罗斯的新农业法,建立了一个完整的农业经济政策支持体系,并将农业的各项经济政策统一纳入国家的各项社会经济政策当中。《俄罗斯联邦农业发展法》重新定义了俄罗斯的农业发展方向,明确了整个俄罗斯农业政策的总体目标和方向。根据该法规,联邦政府制定了自苏联解体以来颁布的第一个农业发展5年规划。5年规划提出,在2008—2012年内,农业经济生产年均増长率保持在4%左右。这个5年发展规划主要包括3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其次是提高俄罗斯农业生产的竞争力;第三个方面就是对于农业经济生产的自然资源和生态资源的保护方面,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土壤的保护。

 

2009年3月,俄罗斯成立俄罗斯联合粮食公司,该公司的主要使命是増强俄罗斯国内市场粮食购销及出口等能力。俄罗斯联合粮食公司控制了俄罗斯粮食市场的一半江山,下辖31个粮食企业,其粮食储存能力达到了300万t。

 

3.俄罗斯农业经济改革的主要措施俄罗斯主要采取信贷与税收优惠、农村发展专项规划、农产品市场调节及贸易保护等措施支持农业经济发展。

 

(1)通过信贷优惠改善农业融资条件。2000年俄罗斯政府专门成立了为农工综合体企业融资的俄罗斯农业银行。2006年,俄罗斯成立了国家保险公司,为农业提供保险服务,主要方式是为设施投资提供低利率信贷。

 

(2)提供农业税收优惠。根据2004年1月1日生效的《统一农业税法》,俄罗斯引入统一农业税。农业企业可选择采用统一农业税,也可保持原来税制。采用统一农业税的农业企业可获得免征所得税、财产税、増值税等优惠。

 

(3)实施农村社会发展专项规划。自2003年以来,俄罗斯政府开始实施农村社会发展专项规划,以解决农村家庭住房问题。据统计,2011年,俄罗斯联邦拨款77.2亿卢布(100卢布约合20.24元人民币,2012实施专项规划。

 

(4)完善农产品市场调节机制。为了确保农业的稳定发展,稳定农产品价格,维护农业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利益,俄罗斯政府加强了对农产品流通市场的调控。2006年12月生效的《俄罗斯联邦农业发展法》规定,政府采取“国家采购干预”和“国家商品干预”的方式来调节国内农产品市场。

 

(5)鼓励农产品出口。2008年之后,俄罗斯开始实施刺激农产品出口政策(2010年因干旱,俄罗斯粮食出口禁令)。主要政策措施:一是成立国有联合粮食公司,使其成为政府支持粮食出口的重要工具;二是降低粮食的铁路运费和港口倒装费用;三是提供出口补贴,简化粮食出口増值税的退税程序,为俄罗斯粮食和面粉进口商提供进口信贷等。

 

(6)设置农产品贸易壁垒。为降低来自国外的竞争对本国农业生产造成的负面影响,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俄罗斯政府通过规定特殊进口关税,采用专门的保护措施和反倾销措施等来对农产品进口进行调控。

 

近年来,俄罗斯的农业经济政策对其农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不仅把农业列为未来经济发展重点领域,而且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完善农业政策及法律体系,促进了俄罗斯农业经济的复苏。

 

三、俄罗斯农业经济改革对中国的启示

 

农业问题一直困扰着俄罗斯,影响其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但是进入21世纪后,俄罗斯政府不断总结20世纪90年代农业经济改革的经验教训,大力发展农业与工业并重的综合体经济形式,并不断寻找着符合俄罗斯本国经济发展现实的农业经济体制和改革发展道路。同时,俄罗斯政府妥善解决农业发展过程中的现实问题,以此维持住农业发展的良好局面,促使俄罗斯的农业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5]。

 

中国和俄罗斯的农业经济改革都有数十年的历史,虽然中俄两国的基本国情和农业发展条件差异很大,两国农业改革的路径和方式也完全不同,但其农业经济改革的经验和教训对于中国农业改革和发展具有启示意义气1.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在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阶段,农业也应该和工业及第三产业一样拥有同等的地位。国家不能只为工业的发展输送血液,还应为促进农业的健康飞速发展,让农业从工业化与城市化取得的进展中分享到好处,不断加大对于农业的政策支持力度,保证政策、资金、科技力量也向农业生产倾斜,以此来实现农业发展的五、日本韩国农业补贴^政策对中国农业发展的启示

 

鉴于日韩两国现代化进程对中国工业化与产业现代化进程有较强的参考价值、日韩两国农业补贴政策对中国农业政策的指定也有一定的示范意义,可以从日韩两国农业补贴政策演变历程及其政策实施效果进行总结,得出一定的启示。

 

(D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实现粮食自给关系一国政治经济自主性,尤其对中国这样的人口大国具有战略意义,应该采取相应措施保障农业健康发展。

 

(2为了有效地提高农业竞争力,在采取农业补贴措施时应

 

该慎重考虑,多种机制协同作用。推广先进农业生产技术、提高机械化水平、提高农民素质是切实可行而又不会造成农产品贸易扭曲的有效途径。

 

(3)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积极推进农业生产合作化是有效解决农业生产规模较小困境的有效途径,通过建立农业合作组织还能有效地提高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

 

(4农业补贴政策应该与时俱进,加强卫生防疫制度和动植物检疫制度等措施是在wto框架下保护本国农业生产的有效手段。同时中国农产品生产也应适应相关的卫生防疫标准与动植物检疫标准,以増强国际竞争力。

农业产业发展措施篇10

年政府工作报告主要目标任务和民心工程完成情况;市委、市政府有关会议的贯彻落实情况,以及专题工作的进展完成情况。

二、关于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一)国有企业、国有资产监管、投融资体制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进展情况、存在问题及建议。

(二)实施“走出去”和“引进来”战略,加强区域合作,全面深化与东南亚、南亚的合作,通路、通商、通电、通关等“四通”工作开展情况。

(三)完善招商引资办法,改善投资环境,创新招商引资方式的做法及成效。

三、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一)自主创新的投入情况及创新成果;科技合作项目取得的成效;重点领域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共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取得突破的情况。

(二)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立情况;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情况。

(三)培养各类科技人才、中初级人才、技能人才和实用人才等情况。

四、关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一)培育工业企业发展的环境,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推进企业的战略合作,鼓励企业积极上市融资,发展大企业大集团,发展中小企业和特色经济等工作开展情况。

(二)发展以旅游业为龙头的服务业,推进二次创业及旅游新产品开发的情况。

(三)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突出抓好水利、交通、电力和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等情况。

(四)建立责任制推进重大建设项目的实施,保持工业投资的较快增长,落实固定资产投资,确保完成电力、交通投资目标,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等方面的情况。

五、关于统筹城乡发展

(一)加大对农业投入的措施及实效,各项支农、惠农政策落实情况;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思路、新举措及新成效;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解决农民的基本生存问题的措施及成效。

(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村特色产业开发,引进培育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产品深加工等情况;加强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建设,农村劳动力职业培训及劳务输出,增加农民收入等情况。

(三)建立农村基本社会保障体系,农村救助制度建设,全面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等进展情况;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措施及成效。

(四)加大扶贫攻坚力度,实施新一轮“兴边富民”工程,建设“民族团结示范村”和“兴边富民示范村”等情况;实施边疆解“五难”惠民工程,加大对人口较少民族、跨境民族和“直过区”民族的扶持,加快脱贫致富步伐等情况。

六、关于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一)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加快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等情况;解决读书难、看病难、看电视听广播难、看戏难和学科技难等问题的措施及实效。

(二)落实优惠政策,促进就业和再就业,创造条件鼓励自主就业等情况;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社会救助体系,廉租房建设,解决好失地农民和水电移民的安置工作,解决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等措施及实效。

(三)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工作、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推进情况;加强医疗网络建设、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完善医疗保险制度、搞好医疗市场管理等情况。

(四)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安全监管情况;开展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检查整治情况。

(五)开展禁毒和防治艾滋病工作的新情况;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措施,加强社区管理,推进平安创建活动,保障社会稳定等情况。

(六)稳定市场物价,确保节日各类商品供应的情况。

七、关于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

(一)全面实施“七彩云南”保护行动的措施及成效。

(二)退耕还林、天保工程、护林防火等生态建设和保护情况。

(三)发展循环经济,有效降低单位GDp能耗采取的措施及成效;各项节能减排措施的落实情况。

八、关于民族文化繁荣发展

(一)促进文化事业繁荣、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体制改革等情况;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施艺术精品、农村电影放映、文化资源共享、农家书屋等工程,加快“两馆一站”建设等方面的情况。

(二)保护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情况;抓好公益性文化设施建设,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取得的实效;加强对互联网、网络电视等新兴传媒的管理,构建文化传播体系等情况。

(三)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和对外文化交流工作开展情况;促进文化遗产保护、文化事业发展和文化产业壮大相结合,推动我省民族文化繁荣发展的新思路等情况。

九、关于加强行政效能建设

(一)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简化和规范行政审批程序等情况。

(二)完善重大决策的协商和协调机制,决策咨询、评估、公示、听证等制度体系建设情况。

(三)推行行政首长问责制和无为问责制,加强监督检查,提高行政执行力等情况;推行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服务承诺制等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