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经济发展的方法十篇经济发展的方法十篇

经济发展的方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2:51:31

经济发展的方法篇1

关键词:经济发展方式;经济法;关系;互动

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得到了逐渐的改革,但由于经济发展转型起步较晚,在其发展方式转变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为了更好、更快地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党的十七大报告进行详细部署。要想深入理解我党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规划和部署,就必须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经济法的互动进行深入研究,加快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同时,增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与经济法的互动,进一步提升我国经济的稳步发展。

一、经济发展方式与经济法的相关概念

经济发展方式是提升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其中包括经济发展组成的转变、经济发展效益提升、改善经济发展分配方式等众多内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指通过调节投资、消费、出口三者之间的比例关系,改良我国经济发展的质量和发展方式,进入从整体上增进我国经济发展的科学化手段。我国经济发展在发展方式转型的号召下正逐渐朝着多元化发展,旨在提升员工专业素养,改善经济结构,在保护资源环境的前提下,提升经济开发与经济创新能力,完善经济管理模式的同时,丰富经济发展管理理念,为我国经济发展实践奠定夯实的理论指导基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根本目的就是通过改善我国经济发展结构,调整经济发展方向,增进我国经济发展同全球经济发展的紧密结合程度。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切入点主要体现在从节约环境资源、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在经济发展中吸取传统经济发展的精髓,填入时代化元素,不断通过理论创新和实践检验反馈方式,完善我国经济发展理论与实践体系,增强我国经济在国际地位中的竞争能力。经济法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指导法,通过自身带有的法律约束性,不断引导我国经济发展朝着健康、科学的方向进行。经济法的不断完善极大地提升了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效率和成果,与此同时,经济发展方式的不断转变也为完善、修订经济法提供了实践反馈。所以在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实践中,要将其转变紧密与经济法相结合,增进二者互动互馈力度,通过法律法规的指导,及时纠正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方向的同时,通过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实践反馈,对经济法进行不断充实和完善。

二、经济发展方式与经济法互动的必要性分析

随着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环境资源的极度紧缺,我国经济发展步伐的不断迈进受到了极大的阻碍,要想改善当前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以及资源能源问题,就必须对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进行深入研究。为了更好地推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我党在十七大报告中对经济发展方式进行了全面部署,并提出了科学发展我国经济的创新型理念,以求进一步增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正确、科学转型。因此,我们更应该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进行深入研究,冲破束缚我国经济发展的冗杂障碍,对我国经济发展方式中面临的难点和重点进行逐一研究,并通过与经济法的紧密互动,提升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效率和质量。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方式主要以传统型经济发展方式为主,体现出高能源消耗,高成本投入,高污染排放,低利润回报,低成果反馈等众多有待提高完善的方面。所以,在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中,要注重量的积累和质的飞跃,平衡投资与消费之间的结构关系,优化我国当前产业结构的同时,促使个体局域经济与国家整体经济的发展相辅相成,进而促使经济发展有质的飞跃。经济法的存在为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了法律支持和法律保障,更为其转型提供了正确的指导方向。经济法的出现可以及时调节我国经济市场的相关经济行为,是我国经济发展可以沿着正确转型的道路,不断实践发展转变理论。而经济法的不断完善又是通过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成果反馈,二者相辅相成,通过彼此之间的互动促进自身的完善和发展。由此可见对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经济法互动的研究,不但可以丰富、完善我国经济法发展,还可以从分本上对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进行创新性改革,具有极其重要的研究意义。

三、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经济法的互动关系

在开展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经济法的互动关系研究中,首先,应该从二者的基本内容出发。经济法作为我国的法律法规,主要强调国家政策与原则,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注重提升劳动者的专业综合素养。实行经济法对于保障劳动者的切实权益,改善我国生态健康发展问题,节约可用资源具有重要的法律意义,在经济法的规定和号召下,劳动力的综合素质将得到大幅度提升在,这对于提升我国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例如,企业单位的劳动法、企业法对用人单位的人才获取要求做出了明确的法规规定,劳动者应该具有其职业岗位要求的工作技能和专业素养,同时也明确地阐述了劳动者相应的权利和义务。我国在宏观调控上也明确了对劳动者工作劳动能力的保障,引导劳动者注重自身创新能力以及专业综合素质的培养。我国以往的经济法强调国家对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然而正是由于国家对经济市场的宏观调控力度过大,直接造成了我国经济发展受到了很大的限制,体现出经济发展萎靡不振的不良现象。所以,要想进一步进行经济发展方式与经济法互动,就需要弱化国家对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力度,注重提升劳动者的专业综合素养,营造积极、放松的工作劳动氛围,促使劳动者可以在快乐、愉悦的劳动中激发自身劳动工作潜能。除此之外,还应该对当前经济管理机制进行优化改革,促使我国经济法能对经济发展方向做出明确指导,为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法律的保障。需要注重的是,在创建、改革经济管理体系中,应该将劳动者的自身素质和存在潜能考虑进去,对劳动者的能力进行具体要求规范。

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法实施的关系

私营企业经济的发展不仅丰富了我国经济结构,还为更多的劳动人员提供了就业发展机会,这就说明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在很大程度上取得了客观的成就,在市场经济发展上,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增强了市场竞争力,为主体经济开拓了宽广的发展空间。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得益于经济法的实施和完善,经济法的实施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与经济法的实施存在相互制约的关系,经济法的完善首先应该从加强企业单位法律意识出发,制定出长期规划性法律法规,进而通过法律对企业单位的经济发展行为进行监督和约束,并为企业单位制定规划路线,以及不同时期的阶段性目标,为不同行业提供良好、完备的法律指导。其次,应该及时制定产业振兴计划,并通过经济发展实践检验后,纳入相应的经济法中去,及时出台这些法律法规。除此之外,经济法的发展实施,应该注重提升产品的实用性能,不断丰富产品的功能,以求为消费者提供完善的服务。最后,应该根据市场经济发展方向以及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不足,对经济法的发展进行相应完善,对公司法、劳动法进行相应的完善,以求不断促进产业经济发展趋向多元化,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的同时,促进企业单位经济稳步发展。

我国经济发展转型起步较晚,在其发展方式转变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难点,我党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相关措施和相应理念,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经济法的互动可以进一步增进我国经济发展。要想深入理解我党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规划和部署,就必须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经济法的互动进行深入研究。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经济法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互动关系,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为经济法的发展、完善提供了科学、有效的反馈,与此同时,经济法的发展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提供了法律保障,二者相得益彰,无时无刻不存在互动的关系。在加速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要减轻国家对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力度,注重劳动者能力素养的综合性提升,在完善我国经济法中,应该注重在法律法规中明确劳动者能力要求,不断对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进行保障,并通过经济法发展方式转变的反馈进一步完善发展经济法。

作者:董丹妮单位:吉林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熊靓.关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经济法的互动研究[J].市场研究,2016(10):21-23.

[2]蔡先红.浅析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经济法的互动[J].经营管理者,2016(19):239.

经济发展的方法篇2

一、房地产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意义

房地产业不仅仅要合理利用每一份宝贵的土地资源,还要为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合理的发展道路。房地产不是单单盖房子与卖房子这么简单,还要考虑到其是否会影响环境、资源、金融等相关问题。房地产经济的发展,它的暴利性是人们争论的焦点。尤其是近年来,人民大众、专家、媒体都对其批评与赞扬争论不休。我们不能否认房地产经济在十年来带给国人经济的提高。它的迅速发展不仅仅满足了当代人对房屋的需求,还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房地产业的发展要顺应社会发展、人口发展、经济发展,更要适应生态的发展。过度的地产行业发展势必将导致地产行业经济的衰退,从而制约多方面行业经济的发展。所以,房地产经济走可持续发展对社会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二、我国房地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总量性与结构性的供求失衡,导致了大量的商品房空置

从目前的房地产业发展来看,一个实际情况是,有相当一部分商品房未得到有效的利用,空置率居高不下。空置商品房产生的原因很多。包括开发商资质低,开发的房地产质量有问题、销售不畅,或缺乏自身特点导致的空置等等。空置商品房不但占用大量宝贵的资源,长此以往,还将影响到整个地区经济的发展。

(二)无序的开发与发展,导致了土地资源的浪费及生态环境的破坏

房地产业发展中资源浪费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我国人口众多,土地资源有限。房地产业要想持续长久发展,合理的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及有效的保护环境是必须考虑的问题。

(三)房价过高导致贫富悬殊的加剧,也增加了社会的不和谐因素

房价的超高上涨,使中低收入人群很难拥有一套房子,一般的老百姓买不起房,这样一个庞大的社会阶层必然存在一定的心理落差,导致社会失去和谐。社会财富的分配不公,各阶层间严重对立就不可避免。房价不和谐导致了社会底层涌动大量的不满及愤怒情绪,贫富差距悬殊导致社会矛盾激化,也致使社会稳定的成本过大,房地产经济的发展也将会受到严重的阻碍。

(四)房地产投资的比重过大,造成金融潜在风险及行业不平衡

我国房地产金融虽已完成基本制度的建设,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及良好发展态势的金融体系。但还存在一定的问题。由于房地产的投资过大,住房消费贷款的发放将给银行资产带来安全隐患,贷款资产流动性不足,低进低出运营的方式使资金使用低效率且有失公平。这些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将影响房地产业的持续发展。

(五)在房屋的开发建设上科技含量低,新材料、新技术使用量小

某些开发商为了节省资金,在房屋建设过程中,不愿意运用新技术、新材料,房屋建设的科技含量较低、质量较差。因此,房地产业要想长久发展,在建设上必须走上高科技、低消耗,少污染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三、促进我国房地产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一)加强市场监管及宏观调控,依靠科技进步、加大科技投入

政府公平、高效的监管与宏观调控是房地产业可持续发展必须依靠的外部环境。政府部门应加强管理与监督,减少或避免房地产开发过程中的政府行为或腐败与暗箱操作现象,相关部门应严格执法,并力求不断的完善房地产经济的法律法规,创造一个公平与透明的良性发展的市场环境,使房地产项目与市场需求相协调。并在开发建设中依靠科技进步,加大在房地产建设中的科技投入,提高城市住房的科技含量。将新科学知识运用于住房建设实践,不断的开发新材料代替有限的自然资源,重视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与利用,提高能源使用的效率,只有这样才能保持房地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二)和谐的开发与利用,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房地产业是城市生态经济的一个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所以,在进行房地产项目的建设时,要进行充分的调研,科学的进行规划,树立“保护环境,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合理的利用及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及生态环境,房地产经济要想持续发展,就必须处理好人类生存发展与保护自然资源之间的关系。房地产与环境因素的衔接应自然优美,房地产建设应当以低消耗、高效率为根本,确保环境质量的不断改善及有效提高。

(三)逐步完善相关金融体系,建立与发展房地产金融二级市场

当前,房地产业要想持续发展就必须依靠房地产金融基础支持,这也是其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一环。从我国当前房地产金融的发展现状来看,必须要加强房地产贷款结构的调整,注意防范金融风险的发生。同时,对于房地产金融发展资金来源的问题、期限错配问题及资产流动性等问题,房地产金融业就必须研究并进一步建立起住房抵押贷款的二级市场,逐步实现抵押贷款证券化,打通房地产市场和资本市场的联系,这就从根本上解决了房地产可持续发展资金来源的问题,有效的分散了银行贷款的风险,房地产金融的市场化程度得到提高,加快了国有商业银行转变为真正意义上的商业银行的步伐,提高了整个房地产金融的实际效率。

(四)科学的规划与管理,有效利用各种有限的资源

经济发展的方法篇3

[关键词]数据包络分析Dea有效性C2R模型规模收益

数据包络分析(dataenvelopmentanalysis)简称Dea,是数学、运筹学、数理经济学和管理科学的一个新的交叉领域。它是1978年由美国运筹学家查尔斯(a.Charnes),库伯(w.w.Cooper),罗兹(e.Rhodes)在Farell测度基础上提出的运用数学工具评价经济系统生产前沿面有效性的非参数方法,被称为C2R模型。依据Dea方法、模型和理论,可以直接利用输入和输出数据建立非参数的Dea模型,进行经济分析;同时,使用Dea对DmU进行效率评价时,可得到很多管理信息。因此,Dea领域吸引了众多的学者研究。Dea的具体指数计算可参看魏权龄(2004)《数据包络分析》。

在这里,我们可以利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的C2R模型,计算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经济发展的Dea有效性值,然后从有效性的角度分析整个新疆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最终进行一定程度的分析,并就此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以及建议。

我们分别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各地州作为一个决策单元,选取的投入指标有: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就业人口,实际利用外资;输出指标为:地方财政收入,进出口总额,社会消费品总额。选取了1990年至2005年16年的数据来作分析,利用LinDo软件可计算出相应的结果,结论如下。

(1)新疆经济总体上呈现出有效性较高的状况。从1990年至2005年的16年中,有9年的Dea有效值为1,占56.25%,其余各年的值都接近1。16年的Dea值差异很小,这说明新疆经济发展状况总体较好,随着各项投入的增多,相应经济状况不断好转,使投入产出达到或者接近最优配置。

(2)在1990年、1991年两年Dea有效后,从1992年至1994年都存在Dea无效。且都表现为地方财政收入不能充分吸收和反映投入量。产生这样结果的原因有三:其一,投入量不足;其二,投入结构不合理,资金未得到充分利用,造成资源浪费。

1998年出现了一次Dea无效,随着1999年“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通过制定产业政策,引导投资流向,针对新疆经济长期处于规模效益递增的情况,动员各方面的资本参与开发,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也使得1998年的无效得以扭转,出现了1999年至2001年的Dea有效。

2002年至2004年出现第三次Dea无效,其主要表现是随着投入量保持较大幅度的增加,对应的产于虽也有较大幅度增加,但速度较慢,从而出现地方财政收入不足和进出口总额不足。这是新疆经济进入调整和积聚力量的时期。

从Dea值形成的时间序列上我们可以看出,新疆经济发展的Dea值呈现有效―无效―有效的过程。这说明,新疆经济具有自身调节能力,能随时间发展不断优化投入结构,使其趋近于生产前沿面。Dea无效的年份都是出于规模经济递增阶段,这说明通过增加投入可以达到新的有效阶段。Dea的无效大多体现为地方财政收入不足,充分表现出作为发展阶段的新疆,投资主体的较单一,多为国家和政府,从而凸现出地方财政能力的不足。

从新疆全区的投入产出指标分析,发展新疆经济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应拓宽固定产投资渠道,进一步增加投资量,扩大投资主体,转变投入结构,改善投资环境。做到这一点是很重要的,虽然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但我们应朝这个目标努力。

保持固定资产投资的有效拉动是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必要条件。就新疆目前的经济发展状况而言,必须保持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有效拉动,才能确保自治区经济长期稳定的增长。应广泛筹集资金,继续争取国家对我区的投资支持和政策倾斜,努力扩大信贷资金规模,积极引进外资和内联资金,采用各种方式,扩大投资来源。加强对农业和基础设施、基础工业以及支柱产业的投资。以提高新疆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把主要依靠增加物质生产要素的投入,转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把通过大量消耗资源维持产品数量的生产模式转变为靠提高管理水平、降低成本消耗、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上来,按高效益的规模和合理布局的要求,优化产业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上,注重全面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和效益。必须改变国有投资比重大,非国有投资比重小的局面,形成多元主体投资的局面,确立私人投资在某些领域中的中心地位。

其次,增大招商引资的力度,改变新疆外向型经济的弱势形象。适度扩大外商投资领域,鼓励外资投向高新技术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行业,利用FDi(外商直接投资)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增强对资源性产品的深加工和精加工能力,培育名牌产品。

再次,新疆的财政支出应充分体现政府职能的转变,应该逐步减少投资与竞争领域,让私人投资进入更多的领域,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经济的良性发展。

最后,由于新疆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从而决定了新疆经济的发展必须采用非均衡增长的发展战略,同时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在生产力布局上,采取“依托中部,发展两翼,突出重点,有序展开”的战略布局。加快天山北坡经济带发展,并以兰新铁路和南疆铁路为主轴,沿边带及公路干线为辅轴,经济中心城市及边境口岸城镇为支点,发挥区域竞争优势,发展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促进全疆经济的共同繁荣。

参考文献:

[1]魏权龄.数据包络分析[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1-61.

[2]朱乔.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综述与展望[J].系统工程理论方法应用,1994,3(4):1-9.

[3]吴文江.数据包络分析及其应用[m].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

[4]新疆统计年鉴(1997-2005)[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5]韩同友.同志西部大开发思想研究综述[J].思想研究,2006,(1):154-156.

[6]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八届人大四次会议.1996,4.

[7]马海霞,张宝山.新疆经济区划与天山南北坡经济带的形成[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6,(4):48-52.

[8]王跃,金建新,仲玲.新疆“十五”经济发展回顾及“十一五”展望[J].实事求是,2006,2.

[9]陈晓,王宏卫.新疆投资结构与经济状况分析[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14-17.

[10]周建新.试论新疆非均衡区域经济增长战略[J].新疆职业大学学报,2005,(1):11-13.

经济发展的方法篇4

   经济法是我国法律体系中的一个非常年轻的法律部门,也是我国法学领域中逐渐长成的一个新兴学科。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法学界的老一辈学者为经济法理论框架的建构、主流学说的确立、经济法思想的传播做出巨大的理论贡献,奠定了经济法在法律体系与法学体系中的应有地位。在经济法的学科研究阵营中,一大批优秀的中青年学者脱颖而出,他们敢于创新、敢于尝试、敢于实证,为中国经济法理论的发展添上了一笔笔浓墨重彩。我作为老一点的经济法学研究者,从他们身上看到了中国经济法学研究进一步发展的前景,因此觉得很有必要对我国中青年学者在经济法理论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成果进行梳理与评介。这既是对他们研究成果的一种赞赏,也是对经济法不断拓新研究领域与研究进路的一种倡导。

   需要说明的是,囿于资料的限制,难免挂一漏万,事实上,对我国经济法理论做出过贡献的中青年学者远远不止我在文章所提到名字,今后我将继续关注我国中青年学者对经济法理论的研究成果,以便从中吸收养料。

   一、方法维度:推陈与出新

   法学研究方法是人们认识法律理论和法律实践的基本性能、发展规律和社会功能的思维方式、工具、规则和程序的总称。法学的发展与法学研究方法的发展是紧密相关的,法学研究方法本身就是法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纵观法学的发展历史,我们不难得出这样一个一般性的结论:法学方法的每次变革,都在不同程度上带来了法律理论的突破和变革,而法学理论的突破和变革,往往又会对社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1](p8)我国经济法学界有一个很好的现象就是中青年学者的研究方法不断推陈出新,“这里所谓的‘新’既包括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又包括历史上曾有过但我们没有使用或者没有很好使用过的,或者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需要创造性使用的研究方法或者思维模式。”[1](p8)我国中青年学者研究经济法的方法,可以说是法哲学方法、经济分析法学方法、社会学法学方法和法律史、法学史方法交相辉映。因此,对中青年学者的一些研究方法进行检视和评价,有利于促进经济法理论的繁荣。当然在对他们的方法论进行讨论的时候,并不仅局限于对研究方法本身的分析,而是要将运用该方法所取得的一些理论成果一并纳入讨论范围,以研究方法带出理论成果,以理论成果佐证研究方法。因为研究方法毕竟只是手段,而理论的发展、创新才是目的,并且二者实际上也是相互依存、相得益彰的。

   (一)法哲学研究方法

   我们知道“法律哲学始终是与某种一般哲学有联系的,但往往以后者作为自己的思想基础”。[2](p10)事实上法哲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是移植哲学方法中的价值分析法,其运用价值判断来评价经济法律现象,以社会对经济法的需求为出发点,研究经济法怎样满足人的需要,探索经济法的价值。中青年学者在研究经济法理论中广泛采用了法哲学的研究方法。

   程信和从经济法基本范畴的角度研究经济法的基本理论,认为每个成熟的学科都有特有的范畴,范畴作为一个学科的细胞,它的科学性、系统性和稳定性反映了并且决定着这门学科的存在基础和发展前景。经济法的最基本范畴是国民经济发展、社会整体经济利益协调(宏观平衡和微观平衡)和国家经济安全,即发展权、分配权(公平权)与安全权三位一体。[3]此外,其根据可持续发展理论,对经济法的基本理念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经济法的发展观经历了从“促进经济发展”到“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再到“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演变;经济法的效益观是追求社会整体效益,且必须反映环境效益;经济法的公平观在内容上除包括机会公平和分配公平外,在时间跨度上应包括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经济法的安全观还必须把人口、资源环境安全纳入其中考量。[4]在这里,我更看中把经济法的全部作用归纳为发展、分配和安全的理论,应当说这种揭示抓住了经济赖以存在的基础和发展的目标。

   张守文针对经济法理论中行为理论的薄弱现状,从经济法主体、主体的权力和权利,以及其行为之间的内在联系出发,提供了“调制行为”这一重要范畴,以区别于民事行为和行政行为,从而进一步确定相应的权利义务及责任制度。张守文将经济法主体分为调制主体和调制受体,而且主体的权利义务具有不对等性,主体的法律责任具有双重性(本法责任和他法责任)和社会性。他认为,所谓调制行为,就是调制主体所从事的调控、规制行为,即在宏观上通过调节来控制,在微观上通过规范来制约,从而在总体上通过协调来制衡。调制行为在经济法主体行为结构和经济法制建设中占核心地位。[5]

   单飞跃从经济法的研究路径、经济法与法治运行的协调性、经济法与法治发展的路向一致性等方面的整合角度出发,从法治理念层面指出经济法的“法治理念”为4个方面:(1)自由理念,即市场竞争自由,经济政策民主;(2)公平理念,即规则公平、信息公平、分配公平;(3)发展理念,即持续发展理念、公平发展理念、快速发展理念;(4)安全理念,即宏观经济安全与发展安全。并进而说明了经济法不是异法治范畴,而是与法治共生共融的科学体系。另外单飞跃还从哲学的角度对经济法的价值范畴进行了研究,他认为经济法的价值从哲学的高度概括了经济法的目的与宗旨,决定了经济法的调整对象、特征、原则,揭示了经济法的存在意义。他从4个方面论述了经济法的价值范畴:

   (1)存在价值———商品经济的普遍性,经济法是以商品关系为生存基础的法,是与商品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法律规范。

   (2)法权价值———权力的规制,即经济法是对私人权利和国家权力进行双重限制的限权法。

   (3)资源价值———发展公平。发展公平包括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受益公平、地区公平、产业公平。

经济发展的方法篇5

一、依法行政职能挖掘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活力源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社会主义法制是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有力保障。工商行政政管理机关是依据法律法规,打击各种经济违法违章行为,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目的,就是为支持和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实际体现。

在谈依法行政职能挖掘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活力源泉前,我首先要就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不完善的阶段,经常有一些人片面的认为依法行政不利于地方经济的发展说说这些表现形式。一是少数人认为依法行政不利于搞活经济,认为依法行政限制了地方经济发展;二是某些经营者打着搞活经济的旗号,在生产经营中从事违法活动,并大言不惭的说改革就是要敢闯红灯,给政府交少量的税收,而损害政府、人民的更大利益;三是一些人打着发展地方经济的幌子,在工商机关查处的一些本来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的案件中说情干扰,既亵渎国家法律的威严,又扰乱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更败坏了社会风气。

说出以上形式,我想读者们不难发现,造成以上因素的根源就在一个“利”字上,第一种是政府得到的眼前小利,第二种是违法经营者得到的非法私利,第三种是别有用心者得到的腐败权利。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愈来愈认识到依法行政的重要性,工商机关在工作实践中的依法行政,不但有利于本地区经济的健康、持续、快速发展,同时,通过依法行政手段为地方经济发展不断添砖加瓦。南京湖南路一条街的发展,就是其中一个最典型的例子。原来的湖南路,只依托周边一、两家大商场和双休日的夜市经济艰难发展,但地方工商机关按照国家百城万店无假货活动的要求,通过依法行政,坚决查处该地区经营者违法违章行为,对扰乱地方经济发展的经营者地方政府不要小利,支持工商机关的依法行政工作,短短的几年间,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如今的经济发展速度成倍增长。

工商机关是经济卫士,而工商机关在履行职能的过程中依法行政,更是挖掘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活力源泉。工商机关在依法行政过程中,通过行政许可、行政收费、行政执法的依法行政工作,依法把好市场主体准入、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打击各种经济违法行为,使地方经济在经营者公平竞争、人民经济生活保障有力、违法违章者无处藏身的良好状态下发展。

二、依法行政方式体现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良好态势

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不是为整顿而整顿、为治理而治理,而是要把其作为一个依法办事、严格执法的过程,做到在规范中整顿、在整顿中规范,通过整顿和规范使市场经济秩序达到根本好转,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因此,我们在依法行政中,就不能对违法当事人简单处罚了事,而必须认真分析产生违法现象的原因,在引导经营者提高认识、转变思想、树立法制观念上,制定和推行相应的执法规范和执法理念。

首先,依法行政必须通过与宣传法规相结合,增强发展地方经济的法制观念。笔者认为,在大量的行政执法过程中,固然有知法犯法、为谋取个人私利而不顾国家和人民利益的以身试法者;但同时也有很大一部分违法属于不了解法律法规、不知道自己的行为会给社会带来严重危害的“法盲”。例如不按法规设置户外广告、擅自变更经营地点等等,往往就属于后一种情况。这就需要我们工商机关在依法行政中加强服务意识,努力将行政执法和宣传法律法规结合起来,把服务融入依法行政之中。使经营者真正的感受到投资的这方热土的执法机关不是只罚款了事,而是把宣传法律法规作为促进发展地方经济的一项政治任务来执行,从而使工商依法行政方式更有利于地方经济的发展。

其次,依法行政的真正的目的在于维护公平、公正的市场经济秩序上。工商部门运用一定的法律手段对违法违章经营的当事人进行制裁,但是执法的目的并不如此,而是通过惩诫违法者、打击违法违章经营行为,保障地方经济向良好的态势发展。

工商机关依法行政方式,体现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良好态势,就是为了使经营者有规可依,有章可循。工商部门推行的市场预警警示制度、注册资本分期到位制度、五严十宽制度等依法行政的方式,都是工商机关正确处理好依法行政与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在方式上的具体体现。

三、依法行政手段成为了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

前面已经提到了工商部门依法行政对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作用,现就工商依法行政手段是如何成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加以分析。

工商日常的依法行政工作中,工商机关需要认真地考虑利用自身的职能手段,在经营范围上如何拓宽登记领域,延伸对企业的服务;在前置审批上,如何取消不合理手续,创造宽松的企业注册环境;在办照时限上,如何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服务水平;在商标、广告、合同等各项工作上,如何探索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的新途径。在行政执法的领域上,工商机关通过依法行政手段,树立以德行政的理念,克服“一查、二罚、三吊销”等粗暴管理、生硬执法的现象,明确和摆正依法行政是通过法律法规赋予工商机关的职能,利用依法行政手段,服从和服务于地方经济,扫除阻碍地方经济发展的障碍,依法打击假冒伪劣、虚假宣传、不正当手竞争、商标侵权等关系到地方经济长足发展的违法违规行为,使得工商机关真正成为政府放心、人民满意的地方经济保护神。

工商机关依法行政手段,关键体现在依法行政要通过建立和完善行政执法责任制度、案件审查、核审、审批制度,行政执法程序监督制度,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等一套行之有效的监督检查制度,使行政执法的全过程做到责任分明、有法可依、依法办事,在阳光下公开执法,这样既能保证依法行政效果,又能让地方经济在监督有力、秩序井然中不断发展。也就是说,通过保障制度的约束使执法手段更加强化,使依法行政效能更加明显,使地方经济能在依法行政的坚强武器下不断发展。

四、做不到依法行政,地方经济将难以得到发展

市场经济是一种经济形态,是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种方式。我们之所以选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道路,就是因为它是目前最好成绩的社会和经济的方式。市场经济以其巨大的渗透力和扩充里,对于经济、社会和生活方式具有极大的促进力。同时,由于其依赖于利益驱动机制,它也会给经济、社会和文化带来巨大的冲击力。如果任其发展,必然带来经济秩序的恶化,产生经济的倒退、人性的退化和社会的混乱,这以我们发展地方经济乃至发展社会主义的目标是背道而驰的。所以说,没有强有力的依法行政工作,就没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也是国家之所以近年来需要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理论之一。版权所有

加强对市场经济的依法行政,是工商机关的主要职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对于社会和经济的管理将发生重大的变化,这就要求工商机关必须适应形势的需要,改变管理的方法和方式。工商机关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加大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力度,提高地方市场经济运行的质量,使经济和社会健康快速地发展。通过加大依法行政,净化市场环境,使市场经济真正成为一种有利于发展生产力的手段。真正的市场经济是一种规范、有序的经济,没有工商机关的依法行政,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绝对就是一种空话,就会产生泡沫经济、萧条经济、无序经济,地方的经济也就得不到真正的促进。

经济发展的方法篇6

关键词 区域“高等教育经济” 复合系统 评价模型。

中图分类号:F224

文献标识码:a

一、运用系统科学对区域高等教育与经济协调性进行研究的必要性

从系统论的角度看,“高等教育区域经济”复合系统是一个随时间而不断演化发展的耗散系统,其演变发展是系统内部各个子系统(高等教育子系统、经济子系统以及外部支持子系统,如图1)在结构、功能、运作方式等方面相互作用和匹配的过程。高等教育系统作为经济社会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它与区域经济子系统之间保持着密切的人力、资源、信息交换关系。一方面,高等教育向经济子系统输出功能成果,包括人才、科技成果和智力服务等;另一方面,高等教育子系统从经济子系统获得必需的人力、资源、信息等方面的支持。因此,运用系统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进行区域高等教育与经济协调性的研究成为必然。

二、目前国内外研究成果中存在的缺陷和问题

在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评价过程中,评价方法的选择与应用始终是研究者们关注的核心内容。诸如相关系数法、回归综合评价法[1]、复杂系统模糊评价法[2]、数据包络分析法(Dea方法)[3][4]、灰色系统评价法[5][6]等方法都已经引入到了高等教育投入产出的评价过程中。文献研究发现,以往的研究方法普遍存在着以下问题:

1、主要是在机理或机制层面上研究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关系,定性分析较多(文献[2][5][7]等),对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定量评估和测算的研究较少;

2、现有效率性评价文献都是在系统(或子系统)内对系统的协调发展有效度进行评价,忽略了子系统之间协调发展的有效度;

3、现有的文献都是对高等教育-区域经济复合系统的协调发展状况做能力或效率的单目标评价,割裂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难以体现综合评价的优势(文献[6]等)。

三、基于Dea与熵值法的多目标综合评价模型和方法的选择

熵值法是依据各指标值所包含的信息量的大小确定评价指标权重的一种客观赋权法。熵值法所确定的指标权重完全基于客观数据的自然特征,撇去了人为因素的主观干扰,其评价值更为客观;为了评价子系统之间的协调发展的有效度,拟扩展基于Dea的系统协同发展有效度综合评价模型,建立基于Dea的子系统之间的协调发展有效度综合评价模型(模型,模型),Dea法适用于区域“高等教育-经济”复合系统这一具有多输入多输出关系的复杂系统;具有客观性与可信性强的优点;同时,Dea评价结果得出的结论具有特定的经济意义,可解释、实用性强。

与此同时,绝对能力与相对效率是有差别的。换言之,投入产出能力强,不一定意味着投入产出的效率高。因此,对高等教育-区域经济复合系统的协调发展状况进行评价,既要评价其绝对能力,也要评价其相对效率。本文拟建立一个基于Dea与熵值法的多目标综合评价模型,将两种方法综合起来加以考虑,兼顾能力与效率,就能更加客观全面地评价各个地区的“高等教育-经济”复合系统协调状况,构建多目标综合评价方法如图2所示。

参考文献:

[1]赵生龙,姜霞.人才-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综合评价方法及应用.西安理工大学学报,2006,1:106-109.

[2]于世为,诸克军.高等教育经济效益模糊综合评价改进模型.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2:143-145.

[3]樊华,陶学禹.复合系统协调度模型及其应用.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6,4:516.

[4]贺争平.区域科技、教育、经济协调发展模型研究.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3,3:10.

[5]苗红,王华峰,韩文秀.我国“高等教育-经济”复合系统协调度发展研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2005,(3):32-35.

经济发展的方法篇7

一、新形势对政法工作提出的新需求

1、要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上取得更大成效。要积极为各类市场主体提供司法服务,依法调处经济纠纷,打击经济犯罪,维护良好经济秩序;推动建立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抓好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治安问题排查整治,维护良好社会秩序;严格执法、公正司法,不断提高办案质量和效率,维护良好法律秩序。

2、要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上取得更大成效。要一手抓思想教育,一手抓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在解决办“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和“诉讼难”、“执行难”等突出问题上,务求取得让人民群众感受得到的实效。要以完善内外部监督制约机制为重点,加快政法机关信息化建设,大力推广网上办案、网上审批、网上监督,注重运用科技手段解决监督不力的问题;加大推进司法民主的力度,除法律规定保密外,办案程序、流程、结果要最大限度地公开,接受公众监督。

3、要在建设过硬政法队伍上取得更大成效。要着力加强政治建设,使政法干警坚定理想信念,自觉践行为民宗旨,恪守良好职业道德,始终坚持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着力加强执法能力建设,严把“进口”,畅通“出口”,加强培训,提高执法素质和水平;着力加强基层基础建设,从政策和体制机制上研究采取措施,使能力强、有经验的政法干警能够稳定在基层第一线,提高基层政法干警执法办案、化解矛盾、做群众工作的本领;着力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健全审务、检务、警务、狱(所)务督查工作机制,严肃查处违法违纪案件,坚决清除害群之马。

4、要在创造良好的执法司法环境上取得更大成效。各级党委政府要支持政法机关依法履行职责,排除对执法办案活动的非法干扰;动员组织各方面力量,共同疏导化解矛盾,促进社会和谐;加强法制宣传和舆论引导,促进公正廉洁执法,促进全社会学法守法用法,维护法律尊严和权威。政法机关要健全新闻发言人制度,主动向公众及时准确信息。

二、我市政法工作在服务企业中的主要作法及成效

近年来,全市政法系统紧紧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紧扣服务、打击、防范、监督四个重要环节,不断优化企业发展环境,依法调节经济秩序,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为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法治环境。

1、在思想认识上坚持做到合力同心,把服务企业发展作为政法大事抓紧抓实。全市各级政法机关进一步统一思想,把服务企业发展作为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来认识,作为一项事关全市改革发展、事关全市政法队伍甚至党和政府形象的重大问题来认识。一是在“大学习、大讨论”活动中,强化服务企业发展意识。切实抓好党委(组)中心组的专题学习,并带动全体干警大抓学习,统一全体干警的思想,使全市各级政法机关和广大政法干警牢固树立起“人人都是发展环境,个个都是政府形象”的观念,牢固树立起“服务崛起有功、阻碍崛起是过”、“发展为先、企业为重、服务至上”的工作理念。各级政法部门结合工作实际积极开展“——”等专题学习研讨活动——场次,为服务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坚定信念、明确方向。全市政法系统“大学习、大讨论”专题培训班举办后,各地各部门积极开展“回头看、干得怎么样”活动,查找不足,析根求源,扎实整改。二是在“倾听呼声分析问题”中,理清服务企业发展思路。20年以来,全市政法机关共委派——名(次)干警走访各类企业——家,市直政法部门主要负责人亲自参加企业员工代表大会,及时倾听企业家和企业员工对政法工作的意见和要求,进一步推动思想解放、完善发展思路。全市公安机关针对查摆出的问题,深入调研,广泛问计,对症施策,积极构筑“五为”机制,即:以信息主导为基础,着力提升决策水平;以主动治安为支撑,构筑群防群治网络;以快速反应为核心,着力打造反恐处突尖兵;以精确打击为重点,着力提升严打整治效能;以整合资源为保障,着力构筑协同作战平台。三是在“走进矛盾破解难题”中锤炼工作作风。各地各部门对服务企业发展存在的难题,强化督查,加大破解力度,切实锤炼了政法干警优质高效的工作作风。市委政法委及时出台——,以——条具体意见,把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依法调节经济秩序,维护社会稳定作为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全市政法部门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政治任务来抓,以实际行动积极应对金融危机给政法工作带来的新挑战。

2、在工作措施上切实做到倾力而为,为企业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法律服务和法治保障。主动上门服务,不断优化企业内部控制环境。一是在增强企业员工法律意识方面,全市公安机关、司法行政机关专门组织人员到——等企业开办法制讲座,发放法律宣传卡(资料)。市公安局还组织企业内保干部进行培训,召开企业职工座谈会,公安民警兼任企业义务法律顾问。市中级人民法院经常召开企业负责人座谈会、为企业家开展知识产权专题知识讲座、帮助企业强化商标意识,提升品牌价值,推动企业发展。二是在维护企业合法权益方面,公安机关做到了及时赶赴现场,主动办事维权。司法行政部门做到了创新工作方式,主动服务维权。进一步健全企事业单位调委会——个、区域性行业性调委会——个、人民调解员——人,充分发挥企业民调组织作用,在企业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活动。20以来年,共调解涉企矛盾纠纷——起,调解成功——起。与此同时,市司法局明确提出“调解纠纷请找司法,法律援助请拨12348”,并书写标语张贴到各企业;大力开展法律援助进企业活动,积极办理讨薪、合同纠纷等维权案件。三是在维护企业治安秩序确保企业平稳发展方面,公安机关积极协助企业做好大项目的安全保卫工作,建立并完善公安民警驻企联络员制度,继续向重点企业派驻联络员。

3、依法调节保护,有效保证企业生产经营秩序。全市政法部门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强化惩罚、保护、调节职能并重的意识,采取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措施,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积极打击经济犯罪,调节和规范经济关系,有力地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公安机关对一些涉企重大恶性案件和侵犯民营企业法人人身安全的案件,做到快侦快破。检察机关认真履行法律赋予的职责,积极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努力为我市经济发展保驾护航。全市两级法院结合审判工作实际,就如何进一步支持和服务全市企业发展提出了具体措施。对涉及公司、企业的经济纠纷案件实行快立、快审、快执。除重大、复杂、疑难案件以外,要求一审案件一般在3个月内审结,二审案件在1个月内审结。积极争取大案要案的管辖权。妥善审理企业破产案件。坚持慎重受理、妥善处理的原则,严格依法审查企业破产申请,防止“假破产、真逃债”和国有资产流失。同时,在审判工作中,注重有针对性地为企业提出司法建议,帮助企业建章立制,堵塞漏洞。

4、强化巡逻防范,严密控制企业周边治安秩序。全市公安机关集中整合专业巡防队、村居巡逻队、厂企护卫队等多种力量,布警于案件高发、防范薄弱的重点时段和部位上,有针对性地进行巡逻盘查,提高防范效果。在重点企业和复杂场所以警务室为依托,辐射周边,由责任区民警带领并指导警务区治安巡逻队开展工作。在重点厂矿、企业周围安装治安视频监控系统,开展警企互动、企业联保活动,挖掘社会资源,共同搞好治安防范。

5、改进执法方式,规范执法行为,不断提高政法机关公信力。全市政法机关进一步改进执法方式,办理涉及企业的案件真正做到“五不”“一防止”,即不轻易传唤、拘留企业法定代表人,不轻易冻结企业账户和资金,不轻易对涉及企业的案件曝光,不因办案间断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不因办案给企业造成负面影响,防止发生查办一起案件影响企业声誉、损害企业利益,甚至搞垮一个企业的问题。在严格规范公正执法的前提下,努力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在严格规范执法行为方面,全市政法干警严格做到“五个不准”,即不准以服务为名接受企业吃请或到娱乐场所消费,不准占用企业的车辆和通讯工具,不准在企业报销各类开支费用,不准为亲属在企业谋取不正当利益,不准巧立名目侵害企业利益。

6、在源头治理上始终做到以人为本,不断健全完善优化企业发展环境的长效机制。针对项目大批落户、征地拆迁大力推进、城市建设快速发展、各种社会矛盾凸显的实际情况,全市政法部门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立足源头维护稳定,完善“三个机制”:一是完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完善了“大接访、大排查、大调处”工作机制,制定了“县(市、区)委书记和县级领导大接访”实施方案。认真开展“大接访”,变上访为下访,变堵访为领访,采取上门拜访、预约接访、多部门联合接访等方式畅通企业和员工诉求渠道;坚持开展“大排查”,做到涉企重信重访问题、重点疑难矛盾、长期积累矛盾“三摸清”;扎实做好“大调处”,实行一个问题、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个方案、一抓到底,实现“零积案”。在“大接访”活动中,全市共接访涉企矛盾纠纷240余批次,全部得到及时妥善化解,做到了“将矛盾化解在源头,把问题解决在基层”。二是完善重大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为从源头上防止因预测不科学和决策不当而引发不稳定事件,市维稳办制定并以市委、市政府两办名义印发了《xx市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暂行办法》,规定凡涉及群众切实利益、可能带来矛盾冲突的重大政策、重大工程项目、重大改革措施等事项,必须由地方党委、政府负责组织,由主管部门通过采取召开听证会、征求群众意见等方式初评后,上报维稳、纪委等相关部门进行风险评估,评估合格后方能组织实施。在重点项目“——项目”征地拆迁中,由于涉及拆迁范围大,被征地群众多,市维稳办、市拆迁办、市项目办联合开展了“李宁工业园项目征地拆迁工作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对不稳定因素进行了先期预测和研判,制定详细措施,认真解决遗留问题,实现该拆迁项目“无一人上访、无一例事故”。三是完善快速处置联动机制。对项目建设中发生的案件做到“四优先”,即公安机关优先出警、司法机关优先调处、检察机关优先查办、审判机关优先审结,确保整体联动;制订了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置预案和工作流程图,实行限时处置制度;对导致矛盾纠纷激化升级、引发重大或重大恶劣影响事件的实行问责,一律追究相关部门及责任人的责任。

三、改进政法各机关执法方式方法的对策及建议

如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转变作风、服务发展已成为当前摆在我们面前一个必须认真思考和解决的问题。当前,在我市政法机关执法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类:一是宗旨观念不牢固,人权意识淡薄。如“冷横硬推”及部分干警存在特权思想等;二是执法不严,执法不公。在执法活动中存在办理人情案、关系案的现象;三是重实体、轻程序。在办案过程中,程序意识模糊,导致一些案件质量不高;四是法制观念淡薄,执法犯法。如超越职权办案、以罚代刑、滥用强制措施、变相体罚等。纠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少数干警综合素质低,宗旨意识和法制观念淡薄,没有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在执法活动中,执法监督不力,在查处干警违法违纪案件上的力度不够。现就政法机关“如何落实科学发展观改进执法方式方法,服务经济发展”提出如下建议。

1、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增强服务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科学发展观是与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飞跃,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也是做好新时期政法工作的根本指导方针。因此,在工作实践中,我们必须紧密结合实际,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科学内涵和基本要求,使科学发展观在每个干警思想深处扎下根,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自觉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贯彻到政法工作始终,落实到各项工作和各个环节之中。要树立和落实“三观”即:一是树立和落实科学的执法观。就是要在执法中坚持做到“立警为公、执法为民”,以“为公”和“为民”作为执法的着眼点,以服务党的中心工作作为政法工作的出发点,全面履行职责,为科学发展提供有力的法制保障。二是树立和落实公正的司法观。公正对待每一位当事人,公正办理每一起案件,公正处理每一项诉求,在实体、程序和效率上确保司法公正,不断提升司法的公信力。三是树立和落实正确的政绩观。在执法活动中,不仅要看执法活动的法律效果,还要看执法活动的社会效果,实现工作的力度与水平、办案的数量与质量、执法的效率与效果的统一,既要着眼于显绩,又要着眼于潜绩,不能为了“表面风光”而搞“政绩工程”;既注重当前,又注重长远,不能追求“短平快”的政绩,急功近利。强化“五种意识”是:强化执法为民意识,着力解决脱离群众、漠视民生问题;强化组织纪律意识,着力解决政令不畅、执行不力问题;强化科学发展意识,着力解决服务发展、保障不力问题;强化求真务实意识,着力解决工作飘浮,作风不实问题;强化服务发展意识,着力解决履职不力,效能不高问题;

要坚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要将科学发展观体现在工作思路、工作计划、工作方法和工作作风上,落实到公、检、法、司、民各部门的具体工作要求上,贯穿到政法队伍建设、业务工作和全面履行职责中,真正使科学发展观成为指导政法工作的指南,剖解难题的锐器,开拓创新的航标,服务大局的罗盘;要充分认识服务发展的重要性,为发展服务是政法机关的重大政治责任和重要历史使命,切实增强服务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自觉地服从和服务于发展,完善和落实各种服务措施,改进执法方式,优化发展环境,为我市经济的发展创造一个稳定、公平、规范、有序的法治环境。

2、切实转变作风,不断提升服务发展的质量和水平.

经济发展的方法篇8

(一)西方经济法(资本主义经济法)的发展历程

学界一般认为,经济法产生于20世纪初的资本主义世界,正式肇始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德国。(注4)当时美国和德国的经济实力在资本主义工业国家中名列前茅,一贯奉行自由放任经济的美国虽然属于英美法系,没有划分部门法的传统,却在之前制定了反垄断性质的《谢尔曼法》,并在德国经济法产生的同期对此类法律进行增补,促使它们得以真正施行,开创了从总体上由国家对经济进行消极干预的先河;(注5)而属于大陆法系的德国,一开始走的则是经济统制法的路子,且在相关的法律中正式使用了“经济法”这个词,并由以思维严谨著称的德国法学家对这种国家积极干预经济的形式进行研究,提出了经济法的概念,创立了经济法学。(注6)虽然初期的经济立法在不同国家形态内容各异,因各国经济、政治、文化传统的不同有着各自鲜明的特色,各国对经济法的认知程度和范围界定也有差别,但是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共通的问题,亟需政府放弃“守夜人”的角色,通过更多强有力的手段(特别是社会化的法律调控手段)干预经济活动,同时也引起了(大陆法系国家)职业法学家的关注和重视,则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成为了比较一致的现象。(注7)

经济法真正转入相对成熟期,成为现代法律体系的重要成员或者说是“后现代法”的起点,则应当是资本主义国家经过长期的市场经济发展实践,发现不但存在“市场失灵”,而且也存在“政府失灵”问题,遂开始放弃凯恩斯国家干预经济理论的主流地位,有意识地以新经济学理论为指导来协调市场自律和政府干预的矛盾,并尝试从法律上共同纠正来自市场和政府两方面力量的缺陷。(注8)尽管西方国家在不同时期法律调整经济的侧重点都不尽相同,对经济法本质的认识也并非完全一样,但是经济法社会本位法的属性(或曰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却在现代社会政府干预经济生活和法律社会化运动的历程中开始明晰起来,(注9)昭示了一种立足于现代社会之上的、与传统截然不同的“时代精神”。(注10)

(二)东方经济法(社会主义经济法)的发展历程

中国法制现代化的道路可谓一波三折,经历了辛亥革命所引发的第一次法律革命,新中国成立所形成的第二次法律革命,和与改革开放相伴而生的第三次法律革命。(注11)在当代中国社会产生并迅速发展起来的经济法,遂成为由“发展现代市场经济”和“建设现代民主政治”汇合而成的改革与发展的时代主旋律的积极回响。(注12)

社会主义中国是东方经济法的代表国家,中国经济法的概念发端于党和政府的理论家胡乔木同志根据其1978年7 月在国务院一次会议上的发言整理成的长篇论文《按照经济规律办事,加快实现四个现代化》,(注13)其后一系列政府文件及党和国家领导人提出的要求制定经济法律法规的言论中频繁使用的“经济法”字眼,使得相关的立法实践和理论研究开始启动。由于当时中国刚开始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经历了之前那个“无法无天”的时代,正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未来发展方向还不大明朗,学术研究中姓“社”还是姓“资”的敏感问题也令学者们不敢放开手脚,所以在蓬勃发展的各种经济法理论中,比较有影响力的学说多半跟政治、经济制度基本相同的前苏联经济法学说“原样照搬,如出一辙”。(注14)当然,这也算是一种学术上“省时省力”的权宜之计。

随着1986年我国《民法通则》的颁布及权力机关一纸《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草案)>的说明》的出现,(注15)日益壮大的民商法获得了其应有的地位,而经济法的地位虽然也得到了正式承认,但其界限却被人为划定了大致的圈子,使得经济法基础理论的各种学说观点发生改变。学者们因之在一件事情上基本达成了共识:经济法只调整一定范围内的经济关系,与民商法的调整范围是有区别的。到了90年代初,随着东欧剧变和前苏联解体,以及我国决定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很多经济法的理论结合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和调节机制再次随势而动,出现明显的调整。但经济法理论界对内于一些基本问题分歧仍然比较严重,对外则与行政法的研究领域发生了较大的摩擦。(注16)

在实践中,我国到目前为止虽然在经济法主体、市场规制、宏观调控方面颁布了大量的经济立法,初步形成了一个经济法律群落,却仍然缺乏统一的理论指导,立法层级不高并且体系不完善,而且直到现在还没有出台单独的《反垄断法》、《国有资产法》,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随着1999年《合同法》的颁布施行,以及原来的《经济合同法》、《涉外经济合同法》、《技术合同法》同时废止,宣告了合同制度对经济法体系的排斥,也发出了一个初步的信号:经济法的理论和实践出现了脱节的迹象。(注17)而在法院进行机构改革的过程中,更是把原来的经济审判庭撤销改为民事审判庭,表明了司法机关在审判实践中的一种极端不合理的狭隘的“小民事”倾向,(注18)一切似乎都在朝着不利于经济法的方向行进,令经济法的理论和实践发展暂时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顿境地。

我们必须承认,自经济体制改革开始后,与在中国相对平稳发展的民商法理论和实践相比,经济法的产生和发展历程可以用“峰回路转”这个词来形容。这也从某种角度上说明了其本身的不成熟和不稳定以及发展的迅速性和曲折性。这些年形形色色经济法理论的层出不穷和大多数理论的“短命”状态,已经说明学者们在中国研究经济法现象这个新生事物是多么复杂和不易的事情。

但是,作为经济法理论的研究者,我们要对未来充满信心,因为“对于一切事物,尤其是最艰难的事物,人们不应期望播种与收获同时进行,为了使它们逐渐成熟,必须有一个培育的过程。”(注19)我们不奢望这篇文章可以建立起一种研究经济法的新体例,但却希望能够借以抛砖引玉,将经济法的理论研究从陈旧的传统思维和浮躁的学术风气中唤醒,则幸莫大焉。

一、经济法的缺位问题

这里所说的经济法缺位,主要指自经济法于现代社会产生后在各个方面上地位(位置)的缺失,使得经济法应该具有的价值和功能在经济生活中无法得到充分实现,有些为世界大多数国家普遍存在的现象,有些则在我国表现得更加突出。由此在社会主义中国造成的某些问题已经引起了经济法学者的注意,(注20)但大多数问题我们还重视不够或者没有进行系统研究,这与经济法作为独立部门法的地位是不相符的。以下将主要从经济法的历史发展、社会本源、理论研究、法律实践和价值体系五个方面来论述经济法的缺位问题,但在展开论述之前,我们先来探讨一个重要的关于如何认识经济法本质的小问题:

(一)写在缺位之前 - 一个逻辑前提的“缺位”

从马克思主义法哲学的角度看,经济法横空出世的实质是经济发展和法律发展互动的产物,即“经济发展最终决定着法律发展,法律发展又对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反作用,经济与法律是互动发展的辩证统一体”。(注21)进一步从经济与法律互动的角度看:经济法的产生、兴盛和发展,就是要回应经济发展客观规律的要求,抑制现实经济生活中愈演愈烈的经济个体权利自由有害扩张和政府权力意志无限膨胀,平衡和协调国民经济的运行。经济法的功能就是法律对经济关系能动性反作用的突出表现,是经济与法律和谐统一的需要,这可以成为我们理解时下颇有人气的“市场失灵-政府失灵”(“市民社会-政治国家”)认知模式和“政府干预-干预政府”调整模式局限性的一种重要途径。

笔者认为,这些认知和调整模式都是建立在传统的“市场(社会)-政府(国家)”二元理论框架下的,其基本特点是将政府和市场作为对等的非此即彼的两个主体、两方面的力量、两种基本的资源配置方式。当市场出现缺陷时,需要政府权力适当介入和干预;而当政府对市场的调节失灵时,又需要对其行为加以限阻和规制。政府对市场的正确干预需要法律的确认和引导;政府对市场的不当干预又需要法律的禁止和纠正。唯因市场不能形成自己的独立意志,只是一种经济规律的体现,而致政府身兼“规律认识主体”和“意志执行主体”双重角色,由此简单逻辑可以或明或暗地推导出经济法的本质就是“规范政府干预之法”而不可能是其它。(注22)时下流行的国家(政府)xx论、经济行政法论皆与该理论逻辑相联系,只是在这个逻辑构造的基础上又加上了不同的国外经济学理论预设模式而已,叙述的角度和侧重点自然就有较大差异了。(注23)

当然,此种理论分析框架本身并无大错,它是经由总结西方各国经济学和经济法发展历史得来的经验产物,(注24)有其特殊的存在合理性(尤其是方便于对历史上和当代的西方经济法作定性定量分析)甚至具有局部真理性。但要在21世纪的社会主义中国继续套用这个“万能公式”研究经济法,我们恐怕就该费一番思量了。

该理论框架或者说逻辑构造强调了一个重要前提:市场(社会)与政府(国家)必须永远处于一种制衡状态,它们是两种独立对抗之“力”;却忽略了另一个重要前提:市场(社会)与政府(国家)良性互动的现实性及相互协调的可能性,因此这个理论框架是有潜在逻辑缺陷的,而它偏偏又是在总结西方经济和经济法的发展历史基础上得来的。进一步说,所保留的市场和政府“对抗制衡”前提是与西方讲求分权与制衡的宪政制度及文化传统相联系的,所以该逻辑前提无形中在西方倍受重视,也符合西方的思维习惯;而所忽略的市场和政府“互动协调”前提,则由于资本主义私有制本质和经济发展模式的局限,西方学者相对认识不足,直至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沉疴积重难返,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全世界的提出才得以好转。再从世界两大法系来看:大陆法系“公私分野”的传统,突出了大陆法系经济法律调整框架的这个逻辑前提缺陷,虽然“私法公法化”和“公法私法化”的进程淡化了“公”、“私”的界限;英美法系“民行不分”的做法,使得经济法律调整框架中的这个逻辑前提缺陷转为隐性,却也同时缓和了解决这个问题的迫切性。这或许可以从一个独特的视角帮助我们理解为什么大陆法系国家富有经济法的理论却致经济法实践不彰,而英美法系国家盛行经济法的实践却不给经济法正名的“难解之谜”。(注25)

我们认为,市场和政府“互动协调”这个逻辑前提的“缺位”,恰恰正是历史上西方资本主义经济法制度构造缺位的集中表现,也可以成为我们理解为什么在实行计划经济的社会主义国家中不存在真正经济法的一条重要门径。经济法的五大缺位问题,从根源上讲都是从这个逻辑前提“缺位”而来。

(二)经济法的历史发展缺位

随着资本主义工业革命的开始,生产方式的改进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得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商品经济获得了充分的发展,同时也导致了生产社会化与以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为基石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矛盾,并拓展到经济生活乃至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开始导致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对立。随着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时期,垄断加剧,社会财富分配不公,贫富差距扩大,广大民众的经济环境和生活状况恶化,阶级矛盾进一步升级。

一方面,发达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开始通过法律对社会经济进行调控和规范,在一定限度内改良经济基础,以期缓和经济和社会矛盾,稳定政治统治,促进生产力的发展,集中表现就是国家主动通过法律对经济生活进行干预。由于大陆法系严格“公私”分野的传统,无法通过原有法律自身的修正突破私权至上的传统民商法难以维护正常竞争秩序和对经济宏观调控不力的局限,在这样的背景下资本主义经济法便作为一个新的法律部门产生了。(注26)资本主义经济法在二战后逐渐走向理性和成熟,摆脱了为应付战争需要和经济危机的“随机、被动的实用主义性质”(注27),把立法的重点放在了宏观调控、社会福利和促进科技进步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后,西方国家为了渡过难关,对市场和国家的关系认识更加趋于合理化,对运用法律等手段综合调控经济运行的技术和经验也更加丰富,完全值得我们在发展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加以大胆吸收和借鉴。

但是,资本主义国家自经济法产生之初就侧重于把经济法当作一种执行经济政策的工具,(注28)由于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本身的局限性,因此从理论上缺乏对经济的法律调整本质的深入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性质,也决定了资本主义国家法律体系的天平始终是向私有制倾斜的,(注29)不论法的社会化浪潮如何来势凶猛,也不论混合经济如何兴盛发展,这些表面现象背后的语言是:一旦国家为了私人资本的利益需要调整经济政策,以代表社会全体成员面目出现的公权力触角就会迅速转向,坚决让位于私权领域甚至帮助个别私权的扩张,与此种并非完全理性的经济政策联系紧密的经济法自然要受到冲击。(注30)例如日本是公认的经济法比较发达的国家,其经济法师承于有着浓厚学术传统的德国而又根据本国经济的特色有所创新,对于二战后日本经济奇迹的创造居功至伟,但处于核心地位的竞争政策法的发展意向却是不稳定的,经历了支持垄断到反对垄断数次反复,最终才在广大民众的强烈声讨下找到一个合适的位置,对其本国经济法理念的形成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注31)而许多西方国家在“滞胀”后根据不断兴起又迅速衰落的各种新经济学说,经济政策的重心已经围绕着市场和政府做了多次调整,并且步伐不甚统一,这种面对时好时坏的经济状况“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和“各人自扫门前雪”的作风,在客观上也加剧了经济法统一理念形成的难度,使得经济法在制定和实施过程中缺乏协调度和稳定性,很难同传统法律有一个清晰的界限。(注32)

经济法这种定位飘忽的问题,是资本主义国家本身难以完全解决的,经济法虽然为社会本位法,却在私人所有权至上的资本主义社会受到“私权警戒线”的困扰和局限,难以真正客观稳定地居于维护社会公共利益这一基本点。(注33)或者说,虽然资本主义经济法仍然在发展,其中的非经济因素也在逐步减少,但它的“社会本位”中所掺入的异质并不能彻底清除,令其在法律体系中应有的地位未能完全显现出来。

另一方面,不同于西方国家的“改良主义思潮”,在资本主义统治基础比较薄弱的国家,无产阶级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革命理论为指导,通过暴力革命推翻了原来的政治制度,建立了崭新的社会主义制度,基本上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注34)但是在初期经历了一段时间的经济高速增长后,这种“以单一公有制和权力高度集中的行政经济体制为本质特征的”(注35)经济基础开始显露出“后劲不足”的毛病,成了相对低下的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障碍,这也是前苏联各界领导人不停地搞经济体制改革以求振兴国民经济的根本原因(包括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也处于不断的改革和尝试中)。前苏联虽然曾于70年代拟定过《苏联经济法典》要点草案,但是由于国家根本不承认任何“私”的东西,(注36)理论界出现的也不过是对经济关系几乎无处不包无所不容的“大民法”和“大经济法”之争,连社会主义民法都成了公法,反而没有了经济法的合适位置。只有原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于1964年颁布了世界上惟一一部经济法典《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经济法典》,调整国民经济领导和社会经济组织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关系,可以说是前苏联拉普捷夫纵横统一的经济法观点在捷克斯洛伐克的实践。(注37)

“有一种观点只承认西方国家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因干预而产生了经济法,而社会主义国家是在没有市场经济的情况下,因为创设经济制度而产生了经济法。其实不然,创设经济制度的不一定是经济法(往往是宪法),社会主义国家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更多地采用行政命令和政策规范经济活动,即使有个别经济法律规范,也只是经济法的萌芽,尚不能是真正意义上(作为部门法)的经济法。”(注38)这个说法是有一定道理的,进一步说,由于没有客观地分析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僵化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关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过分强调国家对经济的直接管理职能,政府运用行政手段深入到经济的微观领域甚至企业内部,成了企业的“管家婆”,同时对市场调节机制的性质认识不清,排斥市场经济的资源配置作用,反而造成效率低下,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注39)而随后国家进行的改革又没有真正建立起有效的市场调节机制与国家调节相配合,呈现出“一统就死,一放就乱”的极端状况,最终导致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发展不甚成功。随着前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阵营的解体,各国的经济改革也向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制度彻底转向,并让社会和人民为此付出了沉重代价。仅从非严格意义上看,虽然原捷克斯洛伐克和民主德国两国官方认可了经济法,(注40)但总体来看这个时期的社会主义经济法是缺位的,性质更类似于经济行政法,因为它所体现的这种国家对社会经济的全面组织管理绝非通常意义所讲的市场经济基础上的国家干预,经济法没有真正独立的空间。(注41)

我国历经了文化大革命的浩劫后,党和国家痛定思痛,决定将工作重心从阶级斗争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逐步将原来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变革为有计划的商品经济,随着对经济规律认识的深入,最终于党的十四大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经济改革目标,提出了完善市场经济法制环境的要求。(注42)而1993年的宪法修正案中又明确提出:“加强经济立法、完善宏观调控。”我国在经济体制改革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后,正式开始了与世瞩目而又任重道远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经济建设。

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接下来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就是如何理解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的改革要“注重制度建设和体制创新”,进而确立经济法在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法律体系中的位置。是完全照搬西方的模式,还是原来社会主义国家所遗留“经济法”思维的一种延续?或者干脆为这种历史上从未出现过的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结合另辟蹊径?经过我们刚才的分析可以看出,其实前两种经济法模式都存在缺位问题,这是造成我国经济法缺位的历史根源。(注43)由于真正的经济法在我国的产生和发展时间不长,我们要明确它的定位和发展方向,所面临的就是这样一种“骑虎难下”的困境。相比较而言,资本主义经济法的功能在80年代后更具有完整性,从经验和技术上值得我们借鉴,但又不能盲目迷信、排斥创新,忽视我国市场经济不同于西方的制度传统和发展过程,以及政府在其中无以替代的导向作用。(注44)以后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这两种性质的市场经济以及分别在各自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经济法将长期存在,互相取长补短,从形式上存在一种趋同的方向。(注45)但完整意义上的更能发挥其应有功能的经济法,应当出现在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基本经济制度的社会主义中国,这绝对不是口号,而是一种必胜的信念和理性的预期。

经济发展的方法篇9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给出的定义:可持续农业是一种采取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的方式,不断满足当代人类及其子孙后代对农产品需求,以求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农业。我们可以看出农业可持续发展追求的是一种平衡,而对于现阶段生产相对薄弱且按地域分布不均的中国农业来说,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应把努力的方向放在以下两点:①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②协调生产,所需以及环境之间的关系。这两点作为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两大难题,解决他们将会对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

2经济法体系的概念

经济法以公法性质为主,兼具私法性质,是与市场经济想匹配并体现国家适度干预经济意志的新型法律部门,是综合运用国家权力和宏观调控手段,借助社会整体调节机制,以经济增长,平衡协调发展,充分就业,保护弱势群体等为调整要务的法律规范体系。而农业经济法是经济法中的一个重要部门,是调整农业经济诸法律关系的法律规范。而农业经济法也将是下文讨论中的经济法的主要成分。

3经济法的原则与目标

1)公平正义,以不公平求公平:在市场主体之间存在着能力差异,这种情况下经济法给予某些主体以相对特权来实现大体上的公平。中国存在长期的重工轻农的心态从而造成了中国农业的相对弱势,而经济法所能提供给农业的相对公平对于弱势的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有着尤为重要的指导意义。

2)经济法的核心内容是实现社会整体经济利益,通过保护社会整体利益从总体上保护公民,实现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辩证统一。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更要充分协调个人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从这一点来说,农业可持续化与经济法的立场统一。

3)经济法作为兼具公法与私法性质的法律的一种,对于确认和规范政府对于农业的干预行为能够起到很大的作用,在某种意义上能够有效的促进农村统一市场的发育和完善,并且有利于避免所谓市场失灵以及政府干预失灵的双重失灵现象,使得市场经济能够按照既定模式运行,这对于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并且维持其稳定性有着很大的作用。

4有关用经济法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的探讨

根据前文的解释,我们将实现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所应该努力的方向分为两点:①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②协调生产及所需之间的关系。在这里所提出的对策就着重对这两点进行考虑。

4.1调动农民积极性方面

1)健全价格法律制度:调动农民积极性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让农民增收,也就是运用经济法,农业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对农产品实行价格保护制度,不允许农产品价格的虚高也不能让某种重要农产品在市场的价格过低,赋予每种农产品一个确定的的价格区间,让农产品的价值真正体现在其价格上,确保农民从农产品上获得的收益。另外一点则是对农民的投入即生产资料的购入进行优化,扩大价格保护的适用范围,对主要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也实行保护,做到双向保护,这样才能够真正的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业生产收益,提高农业生产者的积极性。

2)减小工农差距:现阶段抑制农业生产者积极性的不仅仅只有收益问题,还有大众重工轻农的不正确心态,中国逐渐发展以来,众人明白了无工不富,但却忘记了无农不稳,这严重的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而经济法要做的是将两者平等的地位以法律的形式公示,用法律强制国民把农业当作应该重视且必须重视的一项产业,从根本上解除大众重工轻农的错误思想,由此才能够调动起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让农业可持续化发展起来。

4.2协调生产与需求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方面

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需要协调生产,环境以及人口所需三者之间的关系,从根本上来说,可持续化发展注重的是一种整体上的发展,用使用不至于给环境带来压力的最少资源,生产出可以满足现阶段人口需求的最大贡献。或许民间的其他法律无法为之提供帮助,因为对于民间的私法来说效益首先是个别的、微观的,然后以此去最终促进社会整体效益,所以,它难以解决个别效益与整体效益,微观经济效益与宏观经济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矛盾。但是对于立足于整体效益的经济法来说,其哲学观和价值目标与可持续发展理论是相一致的,两者之间和谐统一,不会存在突出的矛盾,从这一方面来说,经济法是干预调控经济的一种合理的手段,经济法对于调节整体化的供需关系是十分有帮助的。

根据整体的分析来看,如果经济法发展的主要轨迹能够与上文提及的对策大致一致,那么经济法将对中国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巨大而又有效的帮助,而随之而来的将不仅仅是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同时也会是中国国家软实力的又一步提高。

经济发展的方法篇10

[关键词]权重确定组合赋权相对比较法熵值法

一、评价指标权重确定的方法

由于目前我国的循环经济建设正处于发展之中,有关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价方法也还处于研究、发展之中,没有形成一套公认权威的方法可以选用。而在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价方法中,关于指标的权重,是综合评价的重要信息,它反映了个指标在评价对象中价值地位的系数。目前,有关权重的确定方法有数十种之多,根据计算权重时原始数据的来源不同,可以分为主观赋权法、客观赋权法、组合赋权法三类。主观赋权法有专家咨询法、最小平方和法、相对比较法、aHp(层次分析法)等,其研究比较成熟。这类方法的优点是能较好地反映评价对象所处背景条件和评价者的意图,但这个指标权重系数的准确性依赖于评价专业知识和经验的积累,因而具有较大的主观随意性。客观赋权法的原始数据来自于评价矩阵的实际数据,如熵值法、拉开档次法等。这类方法切断了权重系数的主观性来源,是系数具有绝对的客观性,但容易出现“重要指标的权重系数小,不重要指标的权重系数大”的不合理现象。组合赋权法是结合主观赋权法和客观赋权法各自的特点形成的。其做法是:首先在主观赋权法和客观赋权法的内部找出最合理主、客观权重系数,再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主客观赋权法权重系数所占的比例,最后求出综合评价权重系数。

通常评价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水平所建的指标体系由两级指标体系组成,一级指标体系构成子系统层(指区域循环经济发展应体现哪些方面的特点,即为哪些类别的因素将直接影响某区域内循环经济的发展),二级指标体系则为具体的指标(即采用可测的、可比的、可以获得的要素及要素群,对前面已确定的子系统层的数量表现、强度表现、速率表现给予直接的度量,例如,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单位工业产值能耗、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等,各评价指标能全面系统地对区域循环经济发展进行定量的描述,从而构成指标体系的基层要素)。

为了最大程度地保证权重系数的准确性和客观性,现采用组合赋权法来确定二级指标的权重系数值。一级指标则采用主观赋权法中的层次分次法来确定权重系数。

二、一级指标体系(子系统层)权重的确定

子系统的权重用层次分析法来确定。层次分析法(theanalyticHierarchyprocess,aHp),又称多层次权重解析方法,是20世纪70年代初期由美国著名运筹学家、匹茨堡大学萨蒂(t.L.Saaty)教授首次提出来的。该方法是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多目标决策分析方法,把数学处理与人的经验和主观判断相结合,能够有效地分析目标准则体系层次间的非序列关系,有效地综合测定评价决策者的判断和比较,其确定权重的步骤如下:

1.构造判断矩阵

判断矩阵由同一层次指标针对上一层次指标的相对重要性进行两两比较的结果而构成,假定a层因素中ak与下一层次B中的B1,B2,…Bn有联系,则将构造的判断矩阵以表格形式表示为:

判断矩阵使得决策者判断思维数学化。但是,人类思维具有一致性特点,即认为因素之间的关系应该具有传递性:若已知因素X2与因素X1的相对重要关系系数δ21,因素X3与因素X2的相对重要关系系数δ32,则可以根据δ21和δ32得到因素X3与因素X1的相对重要关系系数δ31=δ32δ21。

2.求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值及其对应的特征向量

从上可知,求取各指标的权值,就是求取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向量。一般求解判断矩阵不需要太高的精度,所以特征值也不需要严格意义上的解析解(实际上,当矩阵阶数较高时,特征值的解析解很难求出)。通常有两种方法可求得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值及其特征向量的近似解,一种是几何平均值法,一种是求和法。这里采用几何平均值法,其计算过程为:

(1)对矩阵a先按行将各元素连乘并开n次方,求得各行元素的几何平均值:

称为随机一致性比率(consistencyratio),当C.R.<0.10时,判断矩阵有可以接受的不一致性,否则,就认为初步建立的判断矩阵是不能令人满意的,需要重新赋值,仔细修正,直到一致性校验通过为止。

三、(二级指标)各子系统中具体指标权重的确定

各子系统中具体指标是整个评价体系的基础,其权重系数的准确性对评价结果的可靠性影响很大。因此,选用组合赋权法来保证这一级指标的相对准确性,其中主观权重系数由相对比较法确定,客观权重系数由熵值法确定,主、客观系数各占综合系数的50%。其步骤为:

1.用相对比较法确定主观权重系数

相对比较赋权法的过程如下:将所有评价指标Xj(j=1,2,…,n)分别按列和行排列,构成一个正方形的表;再根据三级比例标度对任意两个指标的相对重要性进行分析,并将评分值计入表中相应的位置;将各个指标评分值按行求和,得到各个指标的评分总和;最后做归一化处理,求得指标的权重系数。

三级比例标度两两相对比较评分的分值为,则标度值及其含义如下:

四、结束语

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中,初选指标体系需经过筛选后确定最终各子系统具体指标,再利用上述主客观赋权法确定各级指标的权值,为后续评价模型的构建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邹新月:企业作用等级模糊综合评价.系统工程.2001,19(7):386~389

[2]叶义成柯丽华等:系统综合评价技术及其应用.冶金工业出版社.2006:97~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