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有机农业的发展现状十篇有机农业的发展现状十篇

有机农业的发展现状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2:38:42

有机农业的发展现状篇1

1.1有机农业概念有机农业是遵照一定的有机农业生产标准,在生产中不采用基因工程获得的生物及其产物,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饲料添加剂等物质,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协调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平衡,采用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产体系[5]。1.2有机农产品概念有机农产品是严格按照国际公认的有机农业的原则和法规生产的纯天然、无污染、有益健康的优质安全食品,由独立的有机食品认证机构认证,采用有利于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的方式生产和加工。在生产加工过程中不使用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添加剂等物质[6],包括粮食、蔬菜、水果、奶制品、畜禽产品、蜂蜜、水产品等。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逐步提高,有机食品所涵盖的范围逐渐扩大。1.3有机农业与有机农产品的相关性有机农产品根据有机农业原则和有机农产品生产方式及标准生产、加工出来的,并通过有机食品认证机构认证的农产品。有机农业的原则是,在农业能量的封闭循环状态下生产,全部过程都利用农业资源,而不是利用农业以外的能源(化肥、农药、生产调节剂和添加剂等)影响和改变农业的能量循环。有机农业生产方式是利用动物、植物、微生物和土壤4种生产因素的有效循环,不打破生物循环链的生产方式。全世界的人们都在关心食品安全问题,有机农业不光是在发达国家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即使是像中国这样的一些发展中国家,有机农业也正在悄然发展。目前正值我国农业生产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发展有机农业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市场潜力和发展空间巨大。中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传统农业基础好,又有生态农业、生态建设的基础,已经具备开发有机农业很多有利条件。

2“清江源”科技园区有机农业发展的必要性

2.1食品安全的需要可向社会提供无污染、好口味、食用安全的环保食品,有利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减少疾病发生。化肥农药的大量施用,在大幅度提高农产品产量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对农产品造成污染,给人类生存和生活留下隐患。目前人类疾病的大幅度增加,尤以各类癌症的大幅度上升,无不与化肥农药的污染密切相关。有机农业不使用化肥、化学农药,以及其他可能会造成污染的工业废弃物、城市垃圾等,因此其产品食用就非常安全,且品质好,有利保障人体健康。2.2生态保护的需要可以打造环保品牌,减轻环境污染,有利恢复生态平衡。目前国内其他烟叶生产区生产烟叶化肥农药的利用率很低,一般氮肥只有20-40%,农药在作物上附着率不超过10-30%,其余大量流入环境造成污染。农药的持续使用增加了病虫的抗性,破坏了原有生态链条,且农药用量愈来愈大,施用的次数愈来愈多,进入恶性循环。改用有机农业生产方式,减少化学肥料而施用生物有机肥,可以极大改善土壤结构,增加有益微生物,减轻污染,有利于恢复生态平衡。2.3“清江源”品牌提升的需要有利提升“清江源”品牌在国内市场的竞争力。有机农业产品是一种国际公认的高品质、无污染环保产品,因此发展有机农业,可以提高园区主打农产品在国内和地方市场上的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2.4提高园区当地收入的需要有利于增加园区就业、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增加当地农民收入。有机农业是种劳动知识密集型产业,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投入,也需要大量的知识技术投入,不然尤其是病虫问题难以解决,还需要有全新的观念。有机农业食品在市场上的价格通常比普遍产品高出20-50%,有的高出五倍以上。因此发展有机农业可以增加园区就业,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生产水平,促进示范区农业可持续发展。

3“清江源”现代烟草农业科技园区有机农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1“清江源”科技园区有机农业的品种和布局“清江源”有机农业烟叶生产基地主要分布于示范区海拔900-1300公尺的4000亩烟叶生产基地,主产以烤烟和白肋烟为主,生产基地辐射涵盖全州烟叶生产基地单元,覆盖面积30万亩。有机烟叶生产严格执行州(局)公司烟叶生产标准化方案,主要遵循严格的生态保护措施、土壤改良、秸秆还田、施用生物有机肥并减少无机肥料施用、严控除草剂、杀虫剂等有害环境的农药、采用天敌或物理方法(黄板、黑光灯)防治害虫。“清江源”科技园区有机农业其他品类如有机食用菌(香菇)、芫荽、白菜、洋芋、玉米、有机豆类等生产已经取得国家认证的有机(转换)iSo22000:2005和Haccp品牌认证,认证面积总计360亩,对各个品类的生产严格执行有机农业生产标准和规范,积极提高产品质量和管理水平。部分贴牌的有机蔬菜已经可以供应周边超市。3.2“清江源”科技园区有机农业的发展模式3.2.1“公司+合作社+农户”是目前园区有机生产主要组织模式事实证明,这是一种比较适合在园区发展的有机农业生产模式,但具体的组织管理形式仍然需要不断改进。和其他地区相比,园区农村人口众多,人均耕地少,决定了其农业生产规模小、经营分散的主要特征,由于认证成本、市场准入以及市场风险等原因,单一农户难以进行有机农业生产,以公司为龙头,“公司+合作社+农户”就成为有机农业生产的必然选择。因而,由公司进行有机农业方案制定,合作社兼有加工与贸易双重职能,与农户集体签订有机生产合同,负责以议定的价格收购产品,并负责指导和监督农户集体的生产,直至采取由公司统一供应所有农用物资,派出公司人员常驻生产基地进行管理等措施,从而确保生产的有机完整性和可靠性。3.2.2“公司+合作社+农户”的三种具体模式(1)公司和农户直接签订协议,由公司提供生产技术和统一供给主要投入物资,公司以一定价格回收产品,简称公司化订单式,该种方式适用于多年生经济作物或本地试种新品种等。(2)公司通过合作社和农户打交道,按照高于市场价格回收产品,简称合作社式,该种方式适用于农民熟悉的蔬菜品类的生产。(3)公司把农民的土地租过来,吸收农民成为员工,进行有机农业的生产,简称反租倒包式,该种方式适用于有机烟叶生产。不断完善有机农业生产管理模式,兼顾公司和农民的利益,使有机生产管理规范化,确保有机产品质量,是园区有机农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基本条件。3.3“清江源”有机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3.3.1有机农业在中国仍然是一个新鲜事物,大多数普通消费者对有机产品缺乏了解,要使消费者广泛认识并接受有机产品还需要做大量的有机农业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工作。消费者从直观判断上难以区分有机产品和常规产品,难免引起消费者的质疑,加上实际存在的质量隐患,使有机农业面临公信挑战。3.3.2园区有机农业生产规模普遍较小,导致单位生产成本高,加上市场发育还不够完善。服务体系不健全,销售成本更高,致使周边市场有机农产品价格偏高,影响有机农产品的普及和市场容量的扩大。同样在种植类产品上,多初级产品,更缺乏有机加工品,生产结构和消费需求结构严重脱节,同时存在生产不足和产品过剩的问题,因而,有机农业生产必须适应市场需求,按照市场规律办事才能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

4大力发展“清江源”科技园区有机农业产业的机遇与对策

国家烟草专卖局局长姜成康在2011年全国烟草工作会议上指出:“重视提高烟叶安全性水平,调整烟叶生产布局,加强烟叶产地环境研究控制,规范农药使用,推广清洁环保生产方式,建立生态农业标准体系,加快发展烟区生态农业”。从源头上抓好原料生产,为卷烟提供非常可靠的原料保证,已成为领导重点关注的焦点。尤其在“532”、“461”品牌规划落实中,需要可靠的烟叶来做保证,这样才能为消费者提供出安全的产品质量,才能把烟草品牌做大做强。4.1大力发展“清江源”科技园区有机农业产业的机遇4.1.1有机烟叶充实“清江源”烟叶品牌内涵国内有机产品消费市场持续快速增长为“清江源”科技园区有机农业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有资料显示,国内知名烟叶品牌如“清江源”、“金神农”、“凉山清甜香烤烟”、“丽江特色优质烟叶”竞争已初步定型,国内烟叶市场格局已三分天下;同时一部分成熟的烟叶生产基地已在悄然实践“有机烟叶”的新概念,如“丽江特色优质烟叶”“、红塔玉溪庄园”、和Sunel公司在土耳其种植有机香料烟。为卷烟工业企业提供环保优先、最贴近自然的由有机农业打造的纯天然烟叶成为“清江源”有机生态烟叶的重要内涵。4.1.2示范园区有机农产品与“清江源”品牌的环保效应相得益彰作为“清江源”科技园区次要农产品出现的有机豆类、蔬菜、食用菌等取得国家食品安全认证或有机(转换)产品认证的农产品市场发展迅速,增长潜力巨大,目前已进入快速增长期,具有绿色环保理念的“清江源”园区生产的标注有So22000:2005或Haccp等农产品市场将受到市场青睐。4.1.3环境和食品安全意识要求园区发展有机农业人们的环境和食品安全意识不断增强,政府对有机农业日益重视。发展有机农业有利于保护和改善农村与农业生态环境。有效利用资源,提高食品质量和安全水平,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已经成为社会的共识。消费者健康和环保意识的增强促进了有机农业生产和有机农产品消费。上级农业主管部门编制了园区有机农业发展规划,出台了有机农业发展的支持政策,奠定了园区有机农业发展的基础。4.2“清江源”科技园区有机农业产业的发展对策4.2.1以提高公众认知度为目标,以科技为支撑,以工业企业为创建平台,全面推行有机农业生产方式,强力充实“清江源”有机烟叶的内涵,是提升科技园区烟叶乃至大农业生产体系品牌效应的关键措施。4.2.2依靠现代技术进步实施园区有机农业在烟叶生产上必须遵循恩施州公司颁布的强制执行的标准化生产法规,大力实施诸如标准化烟叶育苗技术体系,烟叶大田病虫防治使用生物与物理防治手段如黄板、人工驱虫、黑光灯灭蛾、生物性诱激素、天敌灭蚜等先进技术,使用减少土地危害的化学肥料、使用生物有机肥。强调精耕细作、用养结合、秸秆还田、保持地力常新、农牧结合等有机农业的精髓,同时依靠现代的科学技术在生物学、生态学、土壤科学原理指导下对传统农业的进行新的运作。4.2.3依托科研部门和工业企业共同开发有机农业生产需要一整套不同于常规的生产技术作为保障,有机农业生产面临着病虫害防治、土壤培肥、品种选育、产品质量及生产效益等诸多难题,因此需要依托专门从事有机农业科研和教学的机构,依托科研部门的专门资源,特别是需要与工业企业联手开发,成立相应的有机农业生产创建平台,从生物技术、生产资料研究、开发咨询重点研究,使园区有机农业发展水平得到持续提高。4.2.4横向开发有机农业品类,拓展示范区品牌效应围绕科技园区有机农业建设的开展,以纯天然无公害的有机蔬菜、豆类、瓜果等生产逐步满足园区及周边市场的需求,夯实“清江源”品牌内涵,拓展科技园区有机农业品牌效应。要全方位的进行各品类蔬菜、瓜果、食用菌的有机认证,严格执行有机农业生产标准,积极提高产品质量和管理水平。以科技园区的有机农产品提升园区的环境意识,提升产品的横向品牌效应。

5“清江源”有机农业发展前景展望

有机农业的发展现状篇2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F32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4)-04-53-1

农业机械化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农业机械化发展在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我国的农业机械化发展起步晚,技术可能也不如发达国家先进,但是在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道路上,我们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1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

农业机械化发展是现代农业的重要保障,我国农业生产的水平已经基本实现了全程机械化,“十五”期间我国农机固定净资产达到3530亿元,其中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等的保有量实现了快速增长,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接近40%,同时重要的农业机械和重要的农业机械化技术得到了推广和使用。早在2011年我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的水平就达到了50%以上,实现了农业机械化的快速发展。

虽然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已经取得了喜人的成绩,但是从实际角度出发,农业机械化在发展过程中还是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不足。在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整个过程中,我们总结出这样几点问题: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起步晚、基础薄弱;农业机械化装备落后、科技含量低;产品单一化,难以满足新型农业的发展需求;产品质量不高,服务不到位;农机化财政投入还需加强;农机应用率较低。

下面将主要根据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过程中的问题谈一谈未来发展农业机械化的措施,仅供读者朋友参考。

2提高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措施

2.1建立完善的农机化发展体制

第一,政府通过补贴对农村农业机械设备购买给予补贴,增加农民对机械化设备的购买需求;第二,合理定位农机化发展方向,在我国农村地区,农民种植农作物一部分是供给自己使用,但更多是用来变成经济作物,因此一定要合理定位农机化发展方向,提高农民农机化作业水平,加强利用率。

2.2因地制宜,鼓励发展地方经济

不管是多么现代化的机械设备,必须结合当地的种植环境和气候展开农作物的种植,要做到因地制宜,鼓励发展区域经济,将机械化水平充分应用到农业生产过程中,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2.3提高农作物的栽培技术

农机化作业水平提高了,那么农作物的栽培技术也需要不断提高,实现农机化与农艺化全面进步,这是适应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要准备,也是促进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发展的有力措施,有利于提高我国农业的机械化发展水平。

2.4提高农业相关人员的机械化操作水平

先进的机器设备,需要进行管理和维护,如果农村地区只是机械的引进现代化的技术和先进的机械设备,不提高相关人员的机械化操作水平,那么同样也会阻碍我国农机化发展进程,因此一定要提高农业相关人员机械化操作水平。

以上分别从建立完善的农机化发展体制;因地制宜,鼓励发展地方经济;提高农作物的栽培技术;提高农业相关人员的机械化操作水平几大方面介绍了提高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措施,可能还不够全面,希望广大读者提出宝贵意见。

3结语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农业机械化水平也不断提高,要想保证经济快速稳定的向前发展,农业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必须认清我国农业发展现状,同时对农业机械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早的予以改善和彻底解决,不断地健全我国的农机化发展机制,提高农业相关人员的机械化操作水平,坚持科学发展观,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参考文献

[1]陈金虎.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存在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D].长江大学,2012,(04).

[2]冯启高.毛罕平.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与对策[J].农机化研究,2010(02):245-248.

[3]卢秉福,胡志超,张祖立.我国农业生产机械化的发展历史・现状・前景展望[J].安徽农业科学,2017,35(32):10558-10560.

[4]李琳,郭长明,黄鹤,胡跃坤,刘斌.农机推广工作之我见[J].农村牧区机械化,2010(06).

有机农业的发展现状篇3

    一、全球有机农业的发展概况

    1.全球有机耕作面积概况据Helgawiller[1]在2010年调查数据显示,全球共有3700万的有机农业用地,大洋洲是全球有机耕作面积最大的洲,约1200万,其中99%分布在澳大利亚;在欧盟(含12个成员国)、欧洲自由贸易联盟(列支敦士登、爱尔兰、挪威、瑞士)以及土耳其等国约有805万有机耕作面积;拉丁美洲国家有机耕作面积已达到800万;亚洲有机农业发展快速,目前从事有机耕作面积为315万;北美洲从事有机耕作面积为245万;在非洲尤其是非洲南部国家,有机农业发展较快,从事有机耕作面积为105万。全球有机农业种植面积位于前3位的国家分别是澳大利亚、阿根廷和美国[2]。全球1/3的有机农业用地分布在发展中国家,大部分在拉丁美洲国家,其次是亚洲和非洲国家。

    2.全球有机食品市场现状近年来,全球有机农产品消费需求持续增长,organicmonitor调查显示,2009年全球有机农产品消费总额达到了550亿美元[2]。根据SoeL-FiBL2009年度调查,全球有机农产品的消费市场主要集中在欧洲和北美洲,这两个地区有机农产品的销售额占到了全球有机农产品销售额的97%,全球有机农产品一半的消费在欧洲,其中德国是欧洲有机农产品最大的市场,亚洲、拉丁美洲和大洋洲是有机农产品重要的生产者和出口者。在亚洲,有机农产品需求主要集中在日本、韩国、新加坡、中国台湾与中国香港等富裕的国家和地区。日本是亚洲最主要的有机农产品消费市场,也是中国有机农产品出口的主要目的地之一[3]。

    二、北美洲、欧洲和亚洲有机农业发展状况

    20世纪北美洲、欧洲有机农业的发展尚处试验探索阶段,因其产量低,效益少,当时的文献大多是对北美洲、欧洲有机农业发展情况的简单介绍,随着时间的推移,有机农业在探索中不断前进,世界各国有机农业运动蓬勃发展。如今有机食品的生产、加工和销售已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许多农场皆已具备直接加工和销售的能力,尽管有机产品售价高出普通产品的20%~30%[4]或更高,但却备受消费者的欢迎。近10年来,国内外学者关于有机农业的发展的研究,逐渐由探索怀疑的态度转向肯定、支持并大力推广。现在北美洲、欧洲的一些国家以及亚洲的日本等都设有专门的有机食品检测机构,从生产、加工、储藏、运输到销售每一环节都实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同时还制定了一整套有机农产品的认证标准和法律法规。

    1.北美洲有机农业的发展状况

    (1)美国有机农业的发展状况。美国2010年有机农业面积为190.0万,占全美耕地总面积的14.4%,在世界排名第3位[2]。另据美国农业部(USDa)统计数据,2007年美国获得有机认证的有机生产者约有11000家,占美国220万农民的0.5%,有机农场数量为20437个,有机农产品商品总价值占全美的38.4%[5]。潘慧锋等[6]、唐其展[7]、马细兰等[8]对美国有机农业的发展现状、有机农业的标准、有机食品的认证、标签、政府支持政策做了简要的介绍,并为中国发展有机农业提出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陆婧等[9]介绍了美国有机食品是通过直接销售、天然食品专门店、超市连锁店、有机餐馆和自助餐厅食品服务消费进行销售的。焦翔等[5]指出,美国有机农业是以家庭经营的农场为基本生产单位,专业化程度较高,大都属于自负盈亏的企业经营方式。在美国同时还活跃着大量的各类农业合作组织,主要维护农民的共同利益和宣传推销农副产品。因此,美国农业在以家庭农场为基本经营单位的基础上,形成了产业体系化、网络化、规模化和高度集约化,有效地促进了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

    (2)加拿大有机农业的发展状况。加拿大2006年有机农业面积达54.6万,世界排名第13位[10],大约有3555家有机生产者,有机食品加工企业达到800余家。有机产品零售额共计10亿加元(1加元约合6.22元人民币,2012),占所有食品零售总额的1%[11]。许勇[11]指出,加拿大发展可持续农业中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得到广大农民的认可,达到农业生产者的经济需求与社会环境保护目标协调统一的要求。任生亮[12]对比了中国与加拿大发展有机农业的差距,提出要改革中国农产品流通体制、加大引进外资力度、加强农业国际合作并建立有机农业和有机食品信息网。加拿大的有机食品主要通过传统商店、有机农产品专卖店和露天市场进行销售。

    2.欧洲有机农业的发展状况

    (1)德国有机农业的发展状况。德国2009年底有机农业的面积达到了95.0万,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4.3%,在世界排名第9位[13]。方志权等[14]、潘永圣等[15]介绍了目前德国有机食品的销售渠道:第一是农户直销,农户直销中分3种方式:在农场内设立直销店;到专业市场承租柜台进行直销;根据订单直销送货上门,在一些发达地区还实行了网上订购和邮购。第二是有机食品专卖店。第三是传统店设专柜、专区销售。德国有很多由农户自发组织的有机农业协会负责农户间以及生产与市场间的相互协调,及时提供各类产销信息、技术资料,刊登各类公益广告等。德国政府还非常重视将有机食品推广到外食市场,特别致力于各级学校餐采用有机农产品,并办理各种推广活动、提供教材等[16]。张华建等[17]指出,德国现代化水平高、区域性强,政府采取补贴、强化管理、法律法规保障,协会推动和严格检验把关等措施使得有机农业发展较快。借鉴德国经验,中国政府应转变职能,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强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明确有机农业的发展战略,加强检测监督,建立农业协会和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2)法国有机农业的发展状况。法国2005年底有机农业的面积达到了55.0万,在世界排名第12位[10],有机食品市场的销售额15亿美元左右,有机农业经营者总数达到111万名。严会超等[18]对法国有机农业发展的趋势和目标以及发展有机农业所采取的措施等进行了分析,并结合中国发展有机农业的现状和实际,提出了中国发展有机农业必须进一步转变观念、加强技术研究和示范推广、建立健全质量标准体系及加强政府扶持和资金支持等建议。法国有机农业食品销售渠道主要由自然食品商店、专业市场和大中型超级市场等方面组成[19]。

    (3)意大利有机农业的发展状况。意大利2009年底有机农业的面积达到了111.0万,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6.86%,世界排名第8位[13],有机食品市场的销售额15亿美元左右。韩沛新等[20]指出,由于意大利农业的历史渊源,有机农业重要组分是谷类和畜牧产品,但是市场对果品的需求在增加。主要的加工产品是意大利通心粉、橄榄油和果酱。意大利有机农产品销售的主要渠道是直销方式和专卖店销售。

    (4)荷兰有机农业的发展状况。荷兰2008年共有2.8%的农业用地用于生产有机产品,有机农产品市场占有量为2%。袁涓文[21]采用收集二手资料、访谈以及参与式观察对荷兰的有机农业生产进行了调查研究,对荷兰的有机农业生产情况及社区支持型有机农场进行了介绍,指出政府对有机农业农场的发展进行适当调控,实行补贴政策并进行技术培训和服务以防止产销不平衡情况的产生。

    (5)奥地利有机农业的发展状况。奥地利2005年底有机农业的面积达到了32.9万,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12.9%,世界排名第16位[10],2008年奥地利有机农产品销售总额为6.27亿欧元。王宝锟[22]介绍,为了推动有机农产品市场的发展,奥地利政府专门推出了一项“有机作物生产区计划”,在全国共设立了113个有机作物产区。有机商品超市是促进有机农作物市场繁荣的关键因素之一,带动了有机农作物生产和加工业的发展。此外,政府出面主导,积极推动加强有机农业与销售业、旅游业和餐饮业的伙伴关系,通过这些下游产业保证和扩大了有机产品市场。

    3.亚洲有机农业的发展状况

    (1)日本有机农业的发展状况。日本2006年共有0.5万农户被认定为有机农产品生产者,生产有机农产品数量是48172t,占农产品总产量的比重为0.16%,共有4611个农场获得有机认证,获得认证有机农产品占农产品总产量的0.16%[23]。方志权等[24]介绍了日本本着兼顾“食”与“绿”,即提高农产品自给率与环境保护并举的原则,致力于发展有机农业。日本有机农产品流通的主要形式有6类:一是通过建立产销联合组织,实行直销;二是由专业流通配送组织实行宅配化;三是由生协组织配送;四是大型连锁超市、大卖场与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实行订单销售;五是设立连锁专卖店进行销售;六是外食加工企业与日本国内外有机农产品基地实行订单直销。罗芳等[25]从组织管理机构及相关法律法规、认证程序、经营情况、运行机制4个方面分析了日本农业可持续经营的做法,重点介绍了其生产者—消费者“提携”系统:生产者与消费者通过直接对话与接触,加深互相了解,双方都要提供人员及资金去支持本身的运输系统,他们通常会设立运输站,使差不多3~10个家庭的消费者都可以取得已运抵的产品。作者从转变思想与观念、建立网状的有机农业协会、完善有机农产品管理制度3个方面提出了日本有机农业发展经验对中国的启示。陆建飞等[26]提出,随着日本有机农产品市场的扩大,日本逐步建立起有机农产品“生产、流通、消费”一体化的经营体系。在该体系中设立一个运销流通公司来统一进行所有有机农产品的销售。以大型企业为龙头的经营方式,可以规模化运作,有计划地建立销售点和销售网络,但要维持这么庞大企业体系的运作是有相当难度的。

    (2)韩国有机农业的发展状况。韩国2000年有机农业面积超过14235,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0.7%,韩国有机农业产品的市场规模达到6000亿韩元(100韩元约合0.55元人民币,2012),而且每年以7.0%的速度增长[27]。刘权政等[28]介绍,韩国政府对发展有机农业非常重视。近年来,为了对有机农产品进行促销,政府通过对有机农产品进行补贴和对有机农产品的贸易费用进行支持的办法发展有机农业。

    (3)泰国有机农业的发展状况。泰国获得有机农产品认证的土地面积约为15300,约占全国可耕作土地面积的0.07%[29]。郭荣[30]综述了中泰两国有机食品认证、生产方面的区别以及泰国有机食品生产现状,介绍了泰国有机食品的销售途径:一是有机农场与国内的进出口贸易公司签订销售合同;二是送往有加工能力的大型有机农场;三是大型有机农场直销进入国内超市或出口。文中指出,泰国的有机农业大多以集体合作社形式和农场形式组织生产。

    三、国外有机农业发展对中国的启示

    1.加大政府对有机农业的扶持力度 在有机农业市场发育不够健全阶段,政府必须对其进行必要的扶持和引导,有机农业才能实现持续、健康发展。首先要完善有机食品认证与监管体系,制定有机农业与有机食品的法律法规,普及标准化生产方式,对有机产品生产、加工、包装、运输、销售各个环节实行全程质量监控[17];其次要对有机食品的生产进行补贴,在生态环境建设、商品基地建设、农业综合开发和技术推广等项目中资金向有机农业开发倾斜,保护和提高有机食品生产者的积极性;再次要建立、培育和完善有机农业的社会服务机构,加强行业管理,提高行业组织化水平,把农民、企业、科技人员、市场等各个环节紧密结合起来,逐步形成完善的服务体系[31]。

    2.加强有机农业市场化建设中国应建立各级有机农产品管理中心与运销组织,充分协调各方力量,实行地区间的相互配合,采取产销联合、定点销售、开设专卖店等办法,建立便捷而完善的多元化流通体系[24],可重点建立和完善“销售龙头企业带动式”和“产销直挂式”相结合的流通模式[26],同时要开拓灵活多样的有机食品零售渠道,重点加强消费者服务策略、品牌形象策略和销售保证策略的建设[32]。

    3.加快有机农业技术的研究、示范和推广 有机生产基地禁用化学合成物质,势必要求较高的生产技术与之配套,只有通过先进的科学技术来解决生产中遇到的问题,有机农业基地才能健康稳定发展,因此要加快有机农业生产关键技术、病虫害防治、有机食品加工、包装、运输、储存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将农业科研、教学、生产紧密结合,形成“三位一体”模式,为有机农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撑[18]。

有机农业的发展现状篇4

自古以来,我国就是农业大国,农业在国家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不管是过去的小农经济,还是今天的新农村建设,农村发展伴随了我国几千年的历史。近年来,农业现代化的逐步加深使得我国的农业机械自动化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农业机械化的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农业机械自动化的推进模式。

关键词:

农业;机械自动化;现状;推进模式

最近几年,我国人口的不断增长,可耕种面积却不断下降,使得我国的人均耕地逐渐接近最低红线,粮食是解决温饱的根本,面对这样的情况,推动农业机械自动化,实现有限耕地面积的最高效应用,成为我国农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课题。那么,当前我国农业机械自动化面临着怎样的现状呢?未来又该以怎样的模式推进机械自动化呢?

1农业机械自动化现状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经济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国家的农村建设也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不管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进,还是农业税的免除,都促进了农村经济的飞速进步,特别是近年来新农村建设的逐步推进,使得我国由传统农业向机械化农业不断转变,在这个过程中,农业机械自动化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主要包括农业机械化的投入在逐步增多,农业机械自动化的装备在不断提高等。但是,在看到这些成绩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存在的问题,成绩和问题并存是目前农业机械自动化面对的主要现状。目前我国农业机械自动化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农业机械自动化精准程度不高。精准的农业机械自动化是目前发达国家农业发展中应用最多的农业技术,通过对美国、德国等农业发达国家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它们在农业机械自动化的过程中,正逐步实现精准自动化。农业机械自动化精准性的实现,需要让计算机的GpS、GLS技术与农业机械自动化技术相结合,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保证机械自动化精准定位,对于预防农业生产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具有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动态精准更能以最快最准确的定位找到问题所在,进而将生产损失降到最低。目前我国的农业机械自动化发展过程中,计算机的GpS、GLS技术与农业机械自动化技术的结合能力还很低,这是未来发展中需要提高的部分。其次,农业机械自动化创新不足。除了精准程度不够以外,创新不足也是目前农业机械自动化发展中面临的一个问题。创新是事物发展的源动力,对于农业机械自动化的发展而言,也不例外。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得任何一项技术的更新换代速度都在提高,农业机械自动化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计算机技术,所以说,当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时,农业机械自动化也就有了更多的发展和创新空间,但是目前我国的农业机械自动化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只是照搬和完全借鉴,自主创新明显不足。所以,实现农业机械自动化的创新也是农业机械自动化未来发展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2农业机械自动化推进模式

根据当前我国农业机械自动化发展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未来农业机械自动化的推进模式选择,主要有以下几种。

2.1农业机械自动化精准模式

正如上面我们提到的,我国农业机械自动化的精准程度还不够,但是我们相信,这只是暂时的情况。近年来,农业机械专业科研人员队伍逐渐壮大,我国的农业机械自动化发展速度有了明显的提升,而关于农业机械自动化精准度的研究也在逐渐增多,所以,农业机械自动化的精准模式,是未来农业机械自动化发展的重要模式。其中,关于节水、节肥等的精准度研发更是取得了较大的成效,在资源集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社会理念之下,精准模式下资源节约的理念必然更受社会欢迎,也必然会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这对农业机械自动化精准模式的深入发展也有一定的帮助,所以,这是良性循环的模式。总之,农业机械自动化的精准模式,将是我国农业机械自动化未来发展中的重要模式选择。

2.2农业机械自动化技术创新模式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双创”理念是最近我国最为重要的发展理念,不管是哪个行业,都已经开始了深入的创新活动,农业机械自动化以技术为支撑,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其创新模式是必然选择。所以,以国外农业机械自动化的先进理念为借鉴,结合我国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同时充分考虑各地区农业发展的特色,完成农业机械自动化的技术创新,是未来农业机械自动化发展中的必经途径。总之,技术创新模式也是我国农业机械自动化推进过程中的重要模式。

作者:叶秋楠单位:辽宁省农机质量监督管理站

参考文献:

有机农业的发展现状篇5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信息系统建设;管理;必要性

21世纪是信息化的时代,各行各业都在朝着信息化的方向发展,信息化是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农业作为我国经济、文化、科技发展之本,也必须要及时的向信息化方向发展。目前我国正在建立以网络技术和通讯技术手段为主的多层次、多方位、人机结合的农业机械信息化系统,全新的农业技术革命使我国的农业管理上升到了更为重要的位置上。从我国相关的农业部信息系统建设的有关文件来看,农业机械化信息工作是保证农业机构化管理体制建立和农机管理发展的前提,因而要尤其的重视起来。

1目前我国农业机械化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中存在的障碍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各农业管理部门为了适应其发展,纷纷对农机进行了全新的改革与职能转变,农业机械化信息工作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不仅能满足农作物的生产需要,更能够保证农作物的高产量及高品质,最关键的是能让土地的产出率逐渐增高,提高农作物抗灾害的能力。但如果从整体的发展来看,其中确实还存在一些障碍,以下是具体的分析:

1.1信息采集方面比较落后

从我国有些地区的农业机械化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来看,其中存在着未能充分利用国际互联网采取和处理信息的现状,在此种状态下,其信息获取渠道较窄,自然信息收集量也不足,会导致收集信息质量较低,同时由于信息处理及传递方式的落后,效率低下是必然的结果。

1.2农机管理中的统计分析软件过时

信息时代下农机管理统计软件必须要及时的更新,这样才能够将最新的农机数据进行传递与分享。但从目前我国农机部门使用的农机化管理统计软件来看,却存在着总软件版本过时的状况,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其原因是由于系统升级步骤较为繁琐,再加上软件本地安装分发工作大和维护培养费用搞而导致的。但如果想要使农业机械化管理信息系统更好的建设,就必须要想方设法及时更新农机管理统计分析系统,这样才能够给农业的发展带来更有利的条件。

1.3未利用高新技术实施现代化管理

在当今的农业技术改革中,信息技术已成为上升到更重要的位置上,农业机构化管理体制和农机管理是建立农机信息工作的重要前提。但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现代农业的发展,现代信息技术不断渗透于农业机械化中,使得农业机械化在农业现代化过程中有着无可替代的巨大作用,因而这就凸显出农业机械化未利用高新技术实施现代化管理这一问题。

1.4农机管理人员没有硬件支撑

近些年,各级农业管理部门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要求,使得农业机械化信息工作得到了有效的发展。面对此新形势,陈旧的方式已无法及时对数据进行处理,且不具备直观性,因而在信息化的背景下,提高农机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已成为首要需要研究的课题。如果农机管理人员工作效率较低,会局限农机管理工作的提高,也会影响农业的成产率,因而需要农机管理人员科学的利用高效的联络信息处理来提升工作能力及效率。对此,这就需要建立统一的公共信息平台,使各农机部门工作处于透明状态。比如各农机部门可以通过多种渠道来进行通信,如共享文件、下载工作工作资料等等。

2农机机械化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必要性分析

2.1是现代农业的重要体现

在现代农业发展中,农业机械化被普遍的应用到各领域中,比如说农业、畜禽养殖业、水产养殖等各方面都得到了较好的应用,当出现不同社会条件时,自然对农机的需求也是不同的。因为此应用与推广,它也属于商品范围,使用与推广过程易受到自然因素的影响,鉴于此,农业机械化信息工程的建设具有较强的地区性,需坚持因地制宜的发展原则,才能时农业机械化达到最佳的应用效果。

2.2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农业机械化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给现代化农业的发展带来了福音,在此种发展模式下,农业化发展的趋势及模式能以图片的形式呈现出来,并利用电子数据库的智能化访问方式,能提升其可视性与实用性,鉴于此,农业机械化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十分有必要,具有十分强的现实意义。

3重视农业机械数据统计信息系统的研发

首先,需重视综合性资料数据资源的构建。对于不同类别、等级来建立资料数据库,要将不同地区的人口、农业、农机电子式行政图及农机类型、农作物分布数据等都收集起来,及时了解各地区农业资源及农业机械的数量及分布;其次,要重视对农机适用性的剖析与评论。要对各地区的经济状况、经济条件、地形特征、农机使用情况等数据进行分析,这样才能及时明了各地区的市场状况,再依据综合的经济状况分布图,制作成农机机耕需求的多元化图表。

4总结

综上所述,农业机械化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必须要立足于农业,从高效化采集信息,利用高新技术实施现代化管理,利用高效的联络信息提高工作效率,创新农业机械数据统计信息系统的研发等方面着手,真正将农业机械化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作用发挥出来,推进我国现代化农业的建设。

参考文献:

[1]古发辉,赖路燕.大数据背景下现代农业信息管理与应用体系构建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5(33):3-5.

有机农业的发展现状篇6

关键词:农业发展;农业机械;自动化

我国人口众多,因而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发挥着作用的作用,它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方面发展的基础和保障,也是社会历史不断向前进步的推动力。农业机械是农业发展的关键,农业机械自动化的发展,是农业发展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因而,关注农业机械自动化的发展,加大对农业机械方面的投入,对推动我国农业的智能化、机械化、规模化等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农业机械自动化发展的现状出发,立足于国情,分析其发展的内外环境,不断寻求和研究能够推动农业机械自动化发展的新途径。

1农业机械自动化发展现状

1.1总体发展概况较好

农业机械指的是动力机、与动力机搭配在一起使用的多种农机具的总称,是农业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农业机械自动化的目的主要是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节约资源以及提升农产品的品质。”我国自古就重视农业的发展,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我国依旧把农业发展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上。因而,就农业机械自动化发展的环境来说,是十分稳定和宽松的,国家不仅在政策上给予农业机械制造企业和自动化企业以扶持,还在财政上给与一定的支持和帮助,希望能有利于解决“三农”问题。此外,21世纪以来,我国计算机和现代网络信息技术也有了很大的进步,为农业机械自动化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另外社会各界也十分支持农业机械自动化的发展,所以从总体上来说,农业机械自动化发展的总体状况和趋势是比较好的。

1.2制约其发展的因素

虽然农业机械自动化的总体发展趋势是比较好的,但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依然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难题,“土地经营规模小,而农机作业规模不宜小,这是我国农机发展过程中将长期存在的一对矛盾”,另外还有如农业自动化水平较低、农业设备较为落后、地区发展不平衡、以及科技含量低等,只有一一解决这些难题,才能真正实现我国农业机械自动化。农业机械设备落后。与一些农业发达国家如美国、以色列相比,我中的农业机械设备就显得较为落后,难以满足当前农业发展的需要。美国的农场基本上实现了农业机械化操作,而在我国,很多地方受地形的影响,根本无法进行大规模地机械化生产与收割,只能依靠传统的人力畜力,这是较为落后的;以色列十分注重发展灌溉技术,而在我国,农业灌溉主要是喷灌、洒水灌溉为主,既不能节省水资源,而且也不能很好地满足农作物对水源的需要,这也是我国农业机械自动化发展需要改进的地方。科技含量较低。与改革开放以前相比,我国的科技发展取得了惊人的进步,现代网络技术也有了深刻的变化。但是,在农业机械发展方面,现代科技并没有与农业机械设备实现完美的结合,农业机械自动化发展仍然处于一个初级阶段,不能达到国际公认的标准。除此之外,我国的农业机械制造大多是模仿借鉴其他国家的制造方法,并没有真正结合我国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创新研发和制造,这也是我国农业机械自动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重要问题。地区发展不均衡。我国地域辽阔,地形条件也是十分复杂,高原、平原、山地、盆地等各种地形相互交错,农业生产的气候、土壤、水源、交通、技术等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等也有很大的差别,这就使得我国各地区在农业机械自动化发展的过程中出现发展不平衡的状态,“不同区域、不同环境、不同生产条件、经济条件下农作物的种植也存在差异,这也是我国农业机械自动化水平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

2我国农业机械自动化的发展前景

2.1更加注重对现代信息技术的使用

自网络技术诞生以来,其发展速度是非常之快的,它不仅仅是自身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而且广泛运用与其他的各个方面和领域,对与人们社会生活息息相关的方方面面都有着深刻的影响。“超高集成电路及微电脑等电子产品性能、可靠性的提高和成本的降低,将进一步促进农业机械自动化控制装置的研究开发。”网络电子信息技术对农业的发展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农业机械自动化,就是在现代信息技术进步的基础上得以发展的,它使得计算机可以利用微型、超微型芯片等实现对农业机械的控制,能够获取与农作物或者是当地地形、天气等相关信息,实现智能化和多维控制。

2.2不断加大对农业机械自动化发展的投入

我国自古以来就十分注重农业的发展,各朝各代一直将农业作为立国之本,政府也在农业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财政收入。当前,我国仍旧注重发展农业,政府在农业方面的投入也是有增无减,不仅取消了农业税,而且在购买农业机械时还会有相应的补贴,同时政府还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去培养农业科研人员,完善农产品市场信息,推动农业机械自动化的发展。虽然我国政府相当重视农业机械设备自动化的发展,但是要想农业机械自动化的目标能够真正实现,还需要社会各界的支持。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下,实现农业机械自动化,更需要联合社会各企业,吸引商业企业投资研发,促进农业机械制造企业和自动化企业的发展,推动企业农业机械设备的换代升级,能够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紧密联系起来。

3结语

生产工具是体现社会生产力的主要标志,在古代人们的农业劳作都是以铁犁牛耕为主,而现代,农业机械逐渐代替了这些传统的工具,以高效率、自动化、智能化等优势不断推动现代农业的发展。我国要立足于农业机械自动化发展的实际情况,结合我国农业的实际需要和我国信息技术发展的客观实际,并且要借鉴农业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的宝贵经验,不断寻找新的思路,克服农业机械自动化发展过程中所遇见的难题,团结社会各方面的力量,致力于农业机械自动化的真正实现和我国农业更大的发展。

参考文献

有机农业的发展现状篇7

【关键词】县域金融农业发展涉农贷款

一、引言

县域经济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桥梁和纽带,对于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有关县域金融问题受到各方关注,成为社会讨论的热点问题,县域金融机构作为县域金融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直接面向社会大众投融资,给县域经济造血、输血,其经济带动能力不言而喻。近年来“中央一号文件”侧重“三农”问题,高度重视农村金融体系建设和完善。在当前国民经济正处于“中高速”新常态、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关键时期,应该正确理清县域金融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国内外相关研究人士对县域金融进行广泛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分析,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经济和金融的关系研究方面;戈德史密斯(1969)对经济和金融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指出经济发展水平与金融相关率正相关。二是县域金融体系现状和重构方面;董晓林和徐虹(2012)认为现阶段我国广大农户的金融服务需求还没有得到满足,金融排斥现象在农村地区普遍存在。何广文(2011)指出,农户和城乡中小微企业贷款难一直是中国农村金融业面临的困境,其建议构建农村县域本土金融服务机制。梁静雅和乔海曙(2012)用Cobb-Douglas函数进行研究,指出在大型商业银行逐步退出县域的背景下,县域金融仍对县域经济发展有促进作用。三是农业融资的现实状况和相关对策方面;王清川和何梅(2012)认为我国农业发展缺乏财政支持,农村信用社经营机制不完善,制约了农业融资的实现。覃群发(2013)通过比较中、美、印农业融资体系,指出中国农业融资存在规模小、资金来源单一、股权融资比例低、政府支持力度不足等问题,应借鉴美国与印度的农业融资体系。

本文从金融机构的视角探讨农业发展的融资策略,在基层关注小微涉农企业、普通农户,探索农业发展的有效融资渠道。

二、湖南农业发展的现状分析

近年农业经济总量稳步攀升,2013年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043.58亿元,比上年增长2.7%。农业产值2726.75亿元,增长2.8%;林业产值287.67亿元,增长6%;牧业产值1467.37亿元,增长0.7%;渔业产值309.89亿元,增长6.3%。农林牧渔业增加3099.23亿元,增长2.8%。

农业发展存在一些问题,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农业技术发展缓慢和设备投入不足。全省农业科研技术缺乏有力的资金支持,长期停滞在研究开发阶段,未充分和农业实际生产结合,投入农业生产的科研成果少。2014年湖南水稻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5.5%,机械化水平低于70%的国内平均水平。第二、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投入不足。据调查,全省多数农田水利设施修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工程老化,蓄水引水能力弱化;国家项目资金少,缺口大,投入不足,影响了政府兴修水利的积极性。

三、湖南省金融机构涉农资金投放现状及相关对策

(一)湖南省金融机构涉农资金投放现状分析

根据湖南省2014统计公报,全省地区生产总值27048.5亿元,同比增长9.5%。其中农业产值为3148.8亿元,占全省总产值的11.64%,同比增长4.5%;农业贷款占整个行业的3.25%,对农业资金支持力度不够。县域银行类金融机构涉农贷款比率不尽相同,如下表1所示,邮政储蓄、农业发展银行和农商银行贷款发放主要投向农业,涉农比例超过50%,其他银行贷款涉及各行业,农业贷款占比偏小。

表1湖南省2013年主要金融机构涉农贷款资金表单位:亿元

数据来源于中国人民银行及相关银行官网。

全省涉农贷款相比去年有较大增长,增幅为12.91%。相比农业占全部经济份额的22.14%,其贷款比例为3.25%,实属过少。如下表2和图1所示,大中型企业和大型企业对农业所投放的资金为0.87%和2.20%,低于整体的平均水平3.25%,大中型企业对农业发放的贷款比例相较于整体平均水平差异尤为明显。与此相反,小型金融机构对农业发放贷款的比例是最大的,达到21.4%,远远高于平均水平的3.25%。可见,目前对农业贷款支持力度最大的金融机构规模类型是小型金融机构,大型金融机构对农业的扶持力度不够。

表2主要金融机构大中小型企业贷款分行业情况统计表(2012年)

单位:亿元

数据来源于2013年湖南省统计年鉴。

图1不同规模的金融机构对农业的贷款占比图

如下表3所示,2012年财产保险公司的保费收入为1514932.14万元,其中农业保费收入为159613.68万元,占总保费收入的10.54%,相比其他行业,农业的保险力度是较强的。农业保险赔偿支出占保费收入的62.62%,相比行业内的平均水平,农业保险高出近12个百分点。说明农业本身风险大,保险公司承保此类保险,风险大、利润小。

表3财产保险公司业务主要指标(2012年)单位:万元

数据来源于湖南省统计年鉴2013。

(二)县域金融服务农业存在的障碍

第一,农村经济主体贷款门槛高。湖南省现行金融机构的贷款业务除了邮政储蓄等极少的银行有信用贷款业务,其他银行主要以抵押担保代款为主,贷款金额一般为实体标的物资价值的50%~70%。目前农民的自留地和自用住房属于集体财产,无法在市场上流通,加上农户本身的信用额度就低,拿到银行贷款的可行性很低。

第二,普通农户贷款利息高。目前央行一年期基准贷款利率为5.1%,而各金融机构现实的贷款利率一般在基准利率5.1%至9%之间,涉农贷款实际成本则更高。至于它的低利率优惠政策,申请条件非常严苛,最终只有极少数能得到低息贷款。

第三,涉农金融机构贷款投放少。当前,农村闲置金融资源并不缺乏,大部分没有用到农村地区。以农商行为例,2013年农商行的存款总额超过3000亿,其中67%的存款来自于农村。从存贷比的角度来看,其年度平均存贷比为72.5%,而住城区以外的县域存贷比为50.25%,表明农村大量进入资金流向了大城市。

第四,县域金融体系存在结构性缺陷。我国现实的农业资金投放状况是;大型商业银行资金雄厚又受国家政策保护,却不支持国家关于惠农融资政策的实施,农业贷款投放比例远低于整个金融行业对农业贷款的水平。小型金融机构资金弱小,对农业贷款的扶持力度却很大,农业贷款投放的比例也远高于整个金融行业对农业贷款的水平。

第五,县域金融体系存在功能性缺陷。国有商业银行在农村金融领域内功能弱化,农村信用社不能完全适应农业发展的需要;农村金融机构风险防控能力低,资产不良率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弱;农业保险发展严重滞后,不适应农业战略性调整和发展的需要;农村资金流失严重,政府主导的金融机构存贷差越来越大,部分银行从农村抽走大量资金。

(三)解决农业融资难题的相关建议

农业发展融资有很多问题,本文主要从宏观角度,以整个体系分析、解决问题,相关意见和建议如下所示;

一是建立健全县域金融服务体系;针对县域金融体系存在的结构性缺陷,当地政府应该借鉴浙江村镇银行相关发展经验,鼓励发展村镇银行、支持农民资金互助社和农民信用合作社的发展,建立地方农机租赁公司、农业用地信托公司。针对县域金融体系存在的功能性缺陷,政府应该引导创建一个积极有效的金融生态环境,完善县域金融服务体系,维护县域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二是积极推动农村土地流转;增强农民资产的融资能力,解决好农村资产变现难的问题。目前农民的自留地和自用房属于集体财产,不属于个人私有财产,无法在市场上进行流通,很难用自留地和自用房去银行抵押贷款。目前国家政策法规对农村土地进行严格管制,不允许私下交易和市面流通,保护了农户自留地和自用房产权,但严重制约了农民的经济再创业再发展,加速了他们的贫穷。湖南省政府及相关部门应该积极立法通知,加快农村土地、房产的流通,盘活农村资本市场,增强农民的融资能力。

三是大力发展特色、高效的涉农产业;农业资本投入不足主要是由于农业投资回报率低、投资周期长。针对发展农业盈利状况较差、利润水平较低、贷款利息很高、农户贷款难的现状,发展湖南当地特色、高效的农业,能降低农产品的同质化竞争,提高农业投资的回报率,达到吸引民间资本的目的。政府在财政税收方面可以加大优惠力度,奖励农业大户,提高农民劳动致富的积极性。农民自身要积极探索适合当地地理、经济的现状和需求的模式,发展特色农业,比如大棚蔬菜、有机水果、观光农业、农产品。

四是降低农户贷款利息和贷款门槛;针对普通农户贷款利息高、贷款门槛高的现状,相关政府部门应该借鉴孟加拉的扶贫模式,组建一个公益性融资平台,适当降低贷款门槛,提倡联合担保贷款。中国人民银行应该制定相关配套措施适当降低贷款基准利息,尤其是涉农贷款利息,使农户能真正享受到合适的可承受的涉农贷款利率水平;商业银行对农户贷款申请条件也要适当降低,加强相关立法,以法律法规形式支持涉农产业发展。政府应该制定鼓励金融机构对农户、涉农产业贷款的政策及相关机制。

五是建立健全县域存款主要用于县域经济的机制;建立健全县域存款主要用于县域经济的机制,阻止农村资金过于非农化。培育和引进投资回报率高、风险小的特色农业项目,建立涵盖湖南县域所有金融机构信贷支农比例控制与考核机制,建立龙头金融企业对口帮扶农村新型金融机构的机制。县域级政府也可以积极引导县域经济主体汇集资金,支持当地经济建设。

六是鼓励农村金融改革与金融创新;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必须鼓励改革与金融创新。培养高素养高学历的金融专业人才,大力发展高等素质教育;政府提供关于金融创新的优惠政策,激励金融机构和个人金融创新;引导一个大众创新的经济生态环境;根据县域现实经济状况和需要,开发提供切实可行的金融产品。

参考文献

[1]ZhuDan-tao,henkvanGemert:FinancingRuraleconomicDevelopment,worldeconomy&China.number3.2001.

有机农业的发展现状篇8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机械自动化;推动模式;自动化装置

中图分类号:S23文献标识码:a

农业是涵盖着农作物的种植加工、储存运输的复合型产业,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多会受到社会条件及自然环境的影响,传统的农业种植方式以解决粮食供应为重点,侧重以农业技术的开发实现种植产量的增加,而在温饱问题基本解决的当今社会中,人们对农业生产过程的舒适性、高效性及农产品的品质等要求逐步提高,充分利用农业机械化自动化可实现生产效率的提升、生产成本及资源的节约、农产品品质及生产安全效能的提升。

一、农业机械化自动化的现状

1农业机械化自动化及分类

所谓的农业机械化自动化是指在农业机械、装置的运行操作中,以不依赖于人的感官系统,以部分或完全脱离手工方式而实现的自我运转控制。农业机械化自动化控制装置是自动化中的重要组成,已经在传感器技术、微处理机技术的发展推动之下,由传统单一的输入输出模式转变为多输入输出的模式,自动化装置的逐步完善推动着农业机械化自动化水平的提升。

农业机械自动化大体可以分为三类,农业机械化和装置部分自动化,该种自动化方式主要是提高目前已具备的农业机械及农业装置的运行操作性能,实现作业效率及精度的提升、操作人员工作负担的降低、生产成本及资源的节约等;农业机械和装置无人自动化,该种自动化方式主要应用于操作简便、易于实现无人操作的设备中,主要进行危险系数大、单调重复性的工作过程中;农业机器人,是由不同的计算机软件程序控制具备检测及验算功能的无人操作的自动化机械设备,用于适应不同作业并能感知适应农作物生长环境及种类变化。

2机械化自动化的现状

以三类农业机械化自动化设备为依据重点阐述我国农业机械化自动化的发展现状,其中农业机械和装置部分自动化是以提升机械设备及农业装置的操作性能及作业性能为主要目的,在常用的农业拖拉机中应广泛采用机械油压式的三点连接位调节装置及力调节系统,目前较为新颖的装置主要是采用电磁或微机操控的控制阀实现连接装置的优化改善,已显著的提升力调节及位调节的操作控制水平;为提升旋耕机的生产作业精度,已在农业拖拉机上采用耕深及水平控制系统,其中耕深控制系统可将旋耕机运行作业过程中的耕深保持在较为适宜的范围内,而水平控制系统可实现左右轮不均匀下沉现象的控制,将旋耕机的左右方位长时间保持在平衡状态。

农业机械化和农业装置无人自动化的典型代表有田间式作业机械及固定式作业机械。田间式作业机械可依据农作物及土壤的特性,以触觉实现信息的收集,无人操作的实现方法有直接导向法及通过无线遥调遥控的间接法,直接导向法控制之下的无人自动化机械有旋耕机、自走农药喷雾器、自走联合收割机等,间接法控制之下的机械有割草机及插秧机等。固定式作业机械的典型事例为全自动式谷物干燥机及自动温室、全自动式分选机等,其中全自动式谷物干燥机可实现热风温度及风量的自动控制,并在干燥后的谷物达到规定含水量时自动的停止运行,自动化系统中涵盖点火燃烧、速度循环、燃烧器内部空气含量、送风量、含水率及燃料掐断等自动化控制功能。

农业机器人,目前发达国家已进入以农业机器人的开发研究推动科研成果的应用及农业机械化水平提升的重要阶段,如水果蔬菜自动采摘机、视觉监测设备、自动挤奶装置、自动剪毛装置等,就自动剪毛装置而言,是将羊的形态进行图形化处理,在剪刀设备上嵌入自动感知系统装置,以剪刀感知羊的皮肤进行剪毛作业,可实现生产成本的降低和生产效率的提升。

二、农业机械化自动化的推进模式

就农业机械化自动化的发展现状及应用需求而言,在自动化领域中必将尝试各种方案及方式实现农业机械化自动化的推进,综合当前农业生产的现实条件及技术水平,可被采用的农业机械化自动化推动模式较多,文章就阶段式农业机械化自动化推动模式进行研究阐述。

首先是合理的选定自动化模式。综合当前农业生产的技术水平及现实状况,确立下作业效率及精度提升、资源节约、生产安全性能提升等自动化运行标准,就不同的农业机械化自动化模式进行全面系统的评定,按照顺序选择自动化模式,以便于阶段式农业机械化自动化推进模式的践行。

其次是农业生产领域中所需的传感器和控制系统的研发。农产品种植加工及运输流通环节中可以快速准确并不造成农作物及产品破坏的评价其性状及活动的各类传感器相对缺乏,要重点研发可以在自然生长环境中就农作物的性状活动进行检测评定的传感器,以及对所获取的信息数据进行处理的装置或系统,实现数据及控制参数之间关系的控制处理。

再者是农业机械化自动化设备及装置的可靠性及耐久性的提升。农业机械化自动化装置多应用于环境较为恶劣的条件下,后期的维护保养工作也较为复杂,因此设备及装置的耐久性及可靠性非常重要,尤其是自动化装置,因多采用半导体集成线路及微处理器等高端电子产品,设备及装置的可靠性及耐久性就更为重要。

最后是对农业机械化自动化推进模式的认知改变。在人们的传统认知及做法中,农业机械的机械化及自动化装置作业性能及操作性能的提高,多是以机械结构的部分改进优化或部件装置的增设来实现,这样多会使得农业机械装置的结构变得更为复杂,在提升机械造价的同时增加维修保养的难度,该类问题的根本解决是要将农作物作为研究对象,从农作物自身习性及生长实际出发,研究适用性强且造价合理的机械化、自动化设备,如大型的农业机械向中小型多功能机械化自动化设备的转化。

参考文献

[1]李妙棋.浅析我国农业机械化化在农业生产中的现状及其发展[J].中国农业信息,2011(07).

[2]赵俊修.浅析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现状及其制约因素[J].机电信息,2011(04).

有机农业的发展现状篇9

【关键词】农村金融生态;河南;优化

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离不开金融的支持,而农村金融的发展则需要良好的金融生态,本文对河南省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现状和问题的研究,对改善金融结构、提高金融效率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农村金融生态的理论内涵

关于金融生态的概念,目前有不同看法:①比喻论,认为金融生态是借用生态学概念来比喻金融业运行的环境,主要是法制环境、市场环境、信用环境、制度环境及经济环境等;②内外因素综合论,认为金融生态是指影响金融业生存与发展的外部因素如社会、政治、文化、经济、法律、意识形态、信用传统习惯,和金融业内部结构和运行主体、组织行为、机制、产品等内部因素,以及内外部因素的相互牵制和影响;③价值论,认为金融生态反映金融业内外部各因素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有机的价值关系;④仿生论,这一观点来自于生态经济学并借鉴了生态学的观点,认为金融生态是一种仿生学概念,是一种社会状态,与自然界的生态相类似,是社会发展中一个呈网状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发展中的其他要素环环相扣,不可分割。

本文基于经济生态学或经济演化理论,将农村融本身视为一种生态,认为农村金融生态系统是由农村金融主体(包含农村金融产品及服务的生产者或供给者,如农村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及其他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农村金融决策及监管机构)及其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构成的,彼此依存、相互影响、共同发展的动态平衡系统。在这种动态平衡系统中,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提供了农村金融主体的活动范围和服务对象,影响甚至决定后者的运行机制、生存状况,反过来,后者通过提供农业金融资源配置功能、农村金融信息生产与导向功能、风险规避与管理功能积极反作用于前者。

二、金融生态环境对新农村建设的效应

(一)宏观效应

首先,金融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市场经济发展本身基于人们相互信任、互相交换各自的产品,到今天市场经济的高级阶段,可以说没有信用就没有市场经济的存在,金融不能合理有效运行,金融社会经济活动就不会有效运转,世界范围内的资本就不能自由地流通,社会资源也就不会合理配置,国民经济就不能顺畅运转。因此,金融发展到高级阶段,已不是仅仅从属于经济,而是成为了经济的核心,起着联系各行业的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已经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行业。建设新农村离不开金融业的大发展,要实现新农村的发展,金融也需要加快发展。

(二)微观效应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如何更好地发挥这一核心的作用,除了进一步加强金融业自身改革外,更有赖于金融业的外部“生态环境”。正如自然界中任何生物的生存和发展都由其自身条件和其所处的外部环境二者共同决定一样,金融体系的良好运转与核心作用的发挥,一方面要以自身公司治理结构、制度建设和经营水平的提升为基础,另一方面也离不开其所处的外部环境。从生态学的角度看,金融企业也是一个生命系统,不断地通过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与其周边的社会系统形成发展模式选择了功能协调、优势互补的关系,使其自身通过“适应、利用、改善”的过程实现了生存、成长、回报、获取继而再发展的目的。当金融生态环境良好、金融资产安全有保证时,资金就会源源不断地流入,形成金融支持的重点,进而带动各种资源聚集,使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获得可持续的动力,形成农户、银行、政府的多赢格局。

三、河南省农村金融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金融生态系统比较脆弱

由于连续几年金融机构从农村地区退出的力度加大,国有银行资金上存、邮政储蓄分流和农村信用社资金运用“非农化”等原因,导致农村金融生态体系比较脆弱。

1.农村正规金融中介组织仍不健全。在农村开展业务的国有银行分支机构寥寥无几;邮政储蓄只吸收储蓄不发放贷款;只剩下农村信用社,无法向农村经济提供足够的金融服务。

2.农信社独自难当“支农”重任。目前正规金融提供的贷款仅为河北农村资金需求的25%,乡镇企业信贷需求满足率也只有52%;在农村信用社获取小额贷款、联保贷款等信贷支持的农户数仅占河南省农户总数的30.8%。

(二)农村金融立法不健全

1995年,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先后通过了《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票据法》、《保险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这些法律规章对农村金融法制建设做出了一定贡献。但就目前情况而言,有关农村金融的法律规定的效力等级都比较低,没有权威性,一般是部门规章,至高是国务院制定的法规,还有不少是不具备可操作性的政策性文件。因此,农村金融机构在改革和发展中基本上处于无法可依的状态。比如,对待在农村金融组织中占重要地位的农村信用社,我国至今没有一部关于合作金融方面的法律,没有明确合作金融机构的法律地位、性质、组织形式以及权益,未能对农村信用社进行依法的扶持和保护。

四、发展策略建议

(一)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的改善

1.加大商业银行服务农村的力度

有机农业的发展现状篇10

[关键词]农机;农业机械化;行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F2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4)22-0107-02

近年来,我国农机流通行业在国家政策的导向之下快速发展起来,并且顺应我国各行各业的整体发展趋势,融入许多科技因素,使得我国农业发展整体呈现良好态势,适应我国人口与地域环境。在新时代背景的映衬下,我国经济、政策方针都做出相应调整,无论从国家颁布的“三农”政策还是农业经济现状来看,农机流通行业的整体效益都有所突破。我国农机行业的未来发展将更具时代特征,前景不可估量。

1我国农机流通行业的发展现状

11我国农机流通的行业背景

农机流通是实现农业机械化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也是我国农村市场体系构建的组成部分。我国政府一直以来高度重视农耕,也将有关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研讨提到日程上来。自2004年伊始,中央连续六年颁布了六个关于“三农”问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国家明确提出了“发展现代农业是建设新农村的首要任务”。可见国家对农业、农村、农民相当重视,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关系到国民素养、经济启动与发展,更关系到社会稳定和谐、国家繁荣。[1]

12国家鼓励注资农机流通行业

近几年来,国家逐步放宽农业补贴政策,对农机购置补贴的专项资金加大投入力度,2010年已达到130亿元的总量,促进新农村建设的落实。[2]农机总产值连年创新高,农机市场总量预计未来5年内将保持或高于15%的增速。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力执行,农机流通行业的发展将成比例增长。

13我国农机企业的演变过程及发展现状

国内的农机流通行业是由农业机械销售部门组成,由各种经济成分的农机公司、农机市场以及农机生产企业构成的综合性质的行业。农机流通行业在我国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下逐步演化至今,其服务对象仍为中国的广大农民群体,帮辅务农人员完成农耕过程。随着国家工业化与现代化的发展进程,农机流通行业呈现了与时俱进的特性,为我国农业的高效生产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我国目前的农业劳动生产率与发达国家生产状况相比仍有差距,在实现农业机械现代化方面较为落后。我国是人口大国,农业生产必然要朝向规模化方向递进。国家也逐步对农耕活动重视起来,2000―2010年,我国农业机械工业规模企业工业总产值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8%,在这期间,我国早已攀升至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农机生产国,总产值也在不断攀升。[3]我国农机流通行业发展前景向好。

2我国农机流通行业发展的影响因素

影响我国农机流通行业发展的因素有很多,行业发展进程中喜忧参半:一方面,我们要抓住时机借势进行行业开拓与创新;另一方面,我们要看清局面,认清行业现实,不能急躁冒进,避免产生行业疏漏,影响国家整个产业链的正常运转。

21鼓励我国农机流通行业发展的因素

国家粮食供给需求不断,政府也重视农机化生产。而且,我国农业产品进出口贸易呈现逆差趋势,大豆等农副产品进口量逐年增长,已经对我国经济贸易领域造成威胁。我国农业亟待快速发展壮大,补足现代农业生产设备,促进农机流通行业快速发展起来,这对于改善我国农机行业现状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我国政策针对“三农”问题做了重要调整,侧重推进农业发展,改变农业产业现状,提高农民生活。鼓励农民与农业生产组织应用先进的农机设备,加快农业生产现代化脚步。另外,国家施行农机采购补贴新政、实行减免税为农机流通行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适度规模的土地集约化经营加速了农业机械化生产。中央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等方式获取土地承包权,通过机械化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进而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4]这是农机行业发展的新契机。

22阻碍我国农机流通行业发展的因素

我国目前部分农机经营企业的规模较小,达不到为农业提供一整套设备的实力,同时,农机市场秩序不稳、专业性质不强也加剧了农机行业的滞后性,使我国农机流通行业的发展遇到了瓶颈。企业的经营模式与资金规模仍需积极改革,才能适应现代农业生产,紧跟时展需求。

3我国农机流通行业的发展趋势分析

近年来,国家愈加重视农业建设,积极投放人力物力,实施政策导向。在我国农业领域规模化发展的大背景下,随着我国土地政策改革的推进,我国农机行业有着很广阔的发展前景,引来多方投资签署行业战略协议。农机流通行业的发展呈现多元化服务的态势,勇于承担行业责任,并且更具如今网络信息时代的特性。

31我国农机流通行业呈现多元化服务的态势

我国部分具有一定竞争优势的农机企业开始着手为组织化的大客户提供全方位的服务。随着国家的进程,土地流转提速,意味着国家土地更加集中化管理。在这一政策背景下,我国北方土地规模化和集约化生产已经基本实现,南方也正在紧锣密鼓的开展有组织的多渠道式经营谋略,例如:家庭农场、合作社等。[5]与此同时,土地规模化生产与组织结构化客户的形成让农机流通行业的部分企业措手不及,但同时那些勇于创新、实力较强的农机企业反而从中发现了行业机遇,借机实现企业服务升级,拓展销售渠道,主抓大客户服务。

2013年,我国农机流通行业保持了平稳的增长趋势,农机产品的生产与销售供不应求,甚至高于传统的机械工业发展速度。根据这一趋势分析可得知我国农机流通行业的发展呈多元化的特征,其明显表现总结如下:首先,与主要粮食作物有关的农业机械由原有的中小型产品转向大型农机产品,例如转向大型农用拖拉机、收割机等,并且对大多数农机产品进行改良升级,效果良好,同时,也有一定的问题产生,我国农机企业急需登记自有专利技术,增强自身竞争优势,脱离一直以来依赖的西方农机技术,着手发展我国专有农机工业产品,这也是时代赋予行业的挑战;其次,粮食作物由耕、种、收环节向收获后处理加工机械转移,可见我国未来对于后者的农机产品的需求量将会加大,我国粮食作物耕种收的农机化水平一直稳步提升,维持市场需求尚可,甚至某些地区的产量激增导致生产过剩,这也与我国农机流通行业的发展息息相关,耕、种、收各个环节都基本实现现代化,通过对趋势的判断,可知农机领域未来的重点将转移至对作物的深加工等农机产品的技术提升;最后,我国的粮食作物的机械化将转向经济作物的机械化,虽然我国经济作物的机械化才刚刚显现,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伴随着我国经济整体的快速发展趋势,下一步农机化的关键将转至马铃薯、油菜籽、棉花等经济作物的机械化,农机产品也要有针对性的进行改良和创新,以便能够适应市场动向,促进我国整体农机流通行业的发展。[6]

32我国农机流通行业更具社会责任感

国家是一个有规划的,国家的发展离不开组织内每一个成员、机构的积极配合。我国农机流通行业作为国家农业领域的一个分支,更是要积极响应国家的产业政策,维护好行业服务与竞争环境。我国农机市场发生了实质性的变革,随之而来的就是农机行业竞争的加剧,同时也考验着我国农机行业的技术研发能力,是否能够跟上行业发展速度,满足农业需求。另外,在国际大环境下,品牌竞争已经打响,各国各行业都在维护自主知识产权与品牌,我国农机企业竞争的关键点也将会转移到品牌竞争上来,会让行业的市场竞争层次得到质的飞跃。

33我国农机流通行业发展更具时代特性

网络时代的到来,促进我国经济建设的脚步加快,同时电子商务平台的搭建也为行业之间无缝隙、一对一的优质服务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农业流通行业发展也必然要融入其中,展现行业功能,提高服务质量。在大数据时代的推动下,企业应用计算机技术收集行业需求的信息,发掘农副产品的生产价值与生产方向。部分农机龙头企业善于运用信息化手段为农村合作社提供优质服务,学习其他行业企业管理策略,优化大客户管理,并且搭建电商网站服务平台,扩大行业推广,提高信誉度,铺设服务渠道,创新思想,勇于争先,为农机企业的未来之路探索新的发展机遇。

4结论

通过对我国农机流通行业现状的了解,分析了国内农业发展的迫切要求,提出了改善阻碍农机流通行业发展因素的解决方法,剖析农机行业未来发展的趋势。我国农机行业集中度有所提高,农机产品设备更加科技化,农机企业间的竞争日益凸显,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我国农机流通行业发展将呈现崭新局面。通过改善企业管理、扩大经营规模、改善服务内容,将有一部分企业进化成初具规模的、服务于现代化生产的综合性龙头农机企业,为我国农机流通行业的整体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中国机械工业年鉴编辑委员会,中国农业机械工业协会中国农业机械工业年鉴(2010)[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180-189

[2]白人朴我国“十一五”期间农机化发展趋势及促进政策建议[J].中国农机化,2010(1):102-104

[3]沈立峰我国的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结构性问题研究[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1(19):156-158

[4]刘长荣,刘士光,郑玉才新世纪农业机械化发展趋势与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建设方向[J].高等农业教育,2010(6):167-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