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国内的公共艺术十篇国内的公共艺术十篇

国内的公共艺术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2:13:30

国内的公共艺术篇1

【关键词】地铁公共艺术规划文化中西方

1背景介绍

在早期,西方国家比较看重公共艺术对塑造城市形象、提高城市竞争力等方面的对外价值。但是,近年来很多政府开始重视公共艺术的对内价值潜力(如表1所示)。国外的地铁建设比我国要早一个多世纪,在这个特殊的公共空间中,各个地铁站内优秀的艺术作品诠释着各个国家对公共艺术前瞻性的规划。从国外的交通网上也可以找到很多优秀的地铁站内公共艺术的图片和信息,为我们研究国内地铁站内的公共艺术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参考。

通过国内和国外的公共艺术规划之间的对比可以发现,国内的大部分公共艺术规划还停留在西方早期阶段的思想:重视对外价值,即打造城市品牌,提高城市竞争力,塑造城市形象,推进文化旅游等等。由于地铁站内环境装饰的“对外价值”得到了各级政府的认可,它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然而,在注重对外价值的同时,重视公共艺术的“对内价值”,以便为制定一种“以人为本”的城市规划提供依据,启发人们如何去研究城市中的生活,了解空间的质量与城市生活的特色是如何关联的,应该成为今后发展的方向。

2城市公共艺术的作用和价值

Selwood在《公共艺术的益处》一书中指出,公共艺术可以对应的一系列城市问题:强化当地的特色;推进文化旅游;吸引投资;创造就业机会;提高土地价值;减少破坏行为;增加城市空间的使用。

时向东曾经把城市公共艺术品的功能总结为四点:改善城市环境;缔造城市景观,体现城市文化;丰富城市生活;促进城市公共文明。与他不同的是,中央美院教授王中却将它归纳为七点:发现、拯救、沟通、提升经济活力、推动社会和谐、增强社区认同、促进文化繁荣。在美国西雅图的一份公共艺术规划中,公共艺术品的功能被具体化:提升或创造场所,提升步行环境的行人体验,提升或创造个性,提升或创造连接。

上面说的所有不同的说法说明公共艺术具有多层次的价值。公共艺术主题、形式与布局的选择取决于政府所看重的价值侧重点,这是因为公共艺术所需要的资金基本来源于公共资金。作者考察了国内外多份公共艺术规划和雕塑规划的文件,发现公共艺术品按照主要受众是城市访客还是本地居民来分类,可以将它的作用和价值分为对内价值和对外价值两类。在某种程度上,这样分类揭示了公共艺术发展的趋势。

3地铁中的公共艺术

城市所意味的,不仅仅是建筑,街道,商店、广告、霓虹灯、雕塑等等人工造物的堆积,还蕴涵着在诸多功能性设施及硬质景观相伴下的社会文化,经济,政治和城市居民多姿多彩的生活。但是,由于城市化进程给整个社会带来的复杂效应,所以在现实的地铁空间中,具体环境艺术的建设和规划往往面临着错综复杂的局面,从而失去在实践上的指导意义:比如,壁画被当作一般挂画来看待,被看做是环境中附加的,可有可无的装饰品,甚至还会被广告灯箱等商业形式所取代;可是对于壁画与建筑如何相互借助对方来提高各自的艺术表现力却未能考虑到。

地铁中的公共艺术是地域性城市风貌的地下延伸。它虽然受制于地铁环境条件,但是好的艺术设计作品依然可以成为建筑的延伸,也因此成为构架人与空间的精神桥梁。我们应该全面准确看待地铁文化,更应注重公共艺术的“对内价值”,以便为制定一种“以人为本”的城市规划,让空间的质量与城市生活的特色关联起来,让地铁中的公共艺术体现城市的特色,使之成为有代表性的建筑。

4城市公共艺术规划

公共艺术规划的制定应当可以优化艺术品的空间布局,能够有秩序地建设公共艺术,来避免盲目。宏观上来讲,在制定规划的前期,对现有的公共艺术品都应该做一次透彻的摸底工作,并记录艺术品的各项特性到档案中,有些甚至还会进行评估。这项工作是很重要的,因为它不但有利于管理部门对艺术品进行定期的维护,还有更重要的,是它能够为确保公共艺术在整个城市布局的公平性提供基本的资料。

解决艺术品公共性问题有一个有效的途径,就是可以加强艺术品的公共性,在规划中明确提出公共参与的途径和保障机制。

在西方,大多数的公共艺术规划都采取各种方式,来确保在生产过程中能够让公共艺术品的受众得到全面的咨询和参与。而在国内,虽然城市雕塑规划中已经有不少加入到了提倡公共参与的条文中,但是很少有规划能够给出具体的保障方式。

有三种类型的能够促进公共参与深度的措施可以被归纳出。

1)制定规划的阶段进行充分的公共调查,并把调查得到的意见整理到规划中去。

2)在规划中设置保障机制,使社区居民能够在具体项目中,特别是与自己相关的项目中,都可以民主的选择艺术家和艺术作品,以此来表达自己的意见,并体现到规划中。

3)强调艺术家在与当地居民的团体合作中能够发挥的积极作用。

美国的公共艺术项目被公共空间计划学术网站划分为三类:特定场地的项目,基于社区的项目,临时性的项目。其中,基于社区的项目特别重视艺术家能够起到的积极作用――艺术家们被称作“合作者、诠释者、教授者、导师,以及社区和委托人之间联络者”。在这类项目中,社区居民被带入到艺术品的创作过程中,就使得居民的知识和体验能够被体现出来,被有机的融合到艺术品中,成为艺术设计的有机组成部分。这一类公共艺术能够有效地提升居民的自豪感和主人翁精神,因为在这类公共艺术项目中,居民可以改善他们自己居住的环境。能够想象的到,那些在设计阶段征求了居民建议的作品,能够最大程度的被当地居民所认可,所以很少发生乱涂乱画或者犯罪的现象。

5总结

总结上面的所有内容,可以看出,我国公共艺术理论和实践正在快速发展的阶段,公共艺术品会越来越多的采用雕塑以外的表达形式。一个新的研究领域被发掘出来――完善公共艺术规划的理论、方法和具体编制内容。重视公共艺术的“对外价值”向“对内价值”的转变,应该成为今后发展的方向。在公共艺术的规划中,应该考虑以人为本,将城市特色与城市公共艺术结合起来,更好的表现城市的特色。

参考文献

[1]董奇,戴晓玲.城市公共艺术规划:一个新的研究领域[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03:147-152.

[2]赵斌.地铁公共艺术中陶瓷壁画的应用前景[J].文艺争鸣,2010,16:34-36.

[3]赵成民.地铁公共艺术设计浅析[J].荣宝斋,2010,08:76-83.

国内的公共艺术篇2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课程教材绝大多数都选用的是《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系列教材。该系列教材是供在校大学生使用的一整套有关艺术鉴赏及审美的教材,内容涉及到音乐、美术、影视、戏剧、舞蹈、书法、戏曲等多个领域。该系列丛书内容丰富多彩,设计科学合理,能够较好地实现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教学目的。但是,受篇幅所限,该系列丛书中更多地是介绍艺术发展历程,其中选取的是我国著名的音乐、戏剧、舞蹈、美术的种类进行了介绍和分析,而对于具有地方特色的艺术教育内容却只是一语带过,有的甚至只字未提。这使得大学生无处接受具有地方特色的艺术教育,也无法了解、认识和学习具有地方特色的艺术内容。

要改变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不足之处,笔者认为,最重要的是:高校应该在教育意识上充分认识到具有地方特色的艺术教育内容在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中的价值。一般而言,具有地方特色的艺术教育内容对于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具有地方特色的艺术教育内容有利于增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地方特色,有利于学生深入地了解其就读的高校的地域文化特点,也有利于高校所在地的地域文化得到充分地传播。第二,在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中增加具有地方特色的艺术教育内容有利于丰富我国艺术教育体系的内容,有利于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艺术得到发展和传承。

那么,高校应该如何改善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不足之处,又该采取何种方式在该课程的教学过程之中来补充具有地方特色的艺术教育内容呢?笔者对此有如下几个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一、高校应为实现在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中补充具有地方特色的艺术教育内容的目标配备相关师资

目前,在高校担任公共艺术教育课程教学工作的教师大多为高等院校艺术教育专业的毕业生。他们接受过正统的艺术教育,拥有艺术专业的高学历,然而,不容忽视的是,他们接受教育的地点和传授教授的地点很难得到最终的统一,有许多教师都会因为各种原因离开其所就读的高校。而他们所接受的正统教育中也并不一定包括其工作所在地的地方艺术。因此,若要实现在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中补充具有地方特色的艺术教育内容的目标,高校就应该为此配备相关教师,如,聘请高校所在地的地方性艺术团体中具有丰富的艺术实践经验的专家、资深演员、当地的知名艺人来学校为学生做短期培训,通过开办主题讲座的形式来丰富当前的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中所缺失的具有地方特色的艺术教育的内容。这一形式一方面有效地缓解了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师资数量有限和学生日益增加的对艺术教育课程学习需求之间的矛盾,另一方面也能够避免高校所面临的人事编制有限的问题。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该方式既能够让学生接受到十分地道的地方性艺术的熏陶,也能够让各高校所在地的地方艺术得到有效传播,拓展了其传承空间。

二、高校应为学生接受具有地方特色的艺术教育内容搭建平台

一般而言,学生在就读的高校中需要生活,学习的时间为四到七年,甚至更长,应该说在其学习的本专业的课余时间,他们是有着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亲身了解和接受高校所在地的具有地方性特色艺术教育的。因此,了让学生们能够更好地接触和接受到具有地方特色的艺术教育内容,高校应该集思广益,积极地为学生们创造学习环境,提供实践机会,搭建交流平台,对此,置身象牙塔的高校管理者可以实施“请进来”和“走出去”的举措。所谓“请进来”即:在校内与校外之间搭建地方艺术文化的交流平台。高校可以定期邀请地方艺术团体来学校开展地方艺术展演或地方艺术作品的展览等活动,为学生近距离地接触民间艺术创造机会,使其能够将平面的书本知识和立体的艺术视觉、听觉效果紧密联系起来,能够真正感悟到地方艺术的独特魅力。

所谓“走出去”即:为学生搭建展示其自身对地方性艺术学习成果的平台。因为艺术教育工作是一项与艺术实践活动息息相关工作,无论书本上的文字多么流畅,无论教师口头表述的语言多么精彩,也无论教学课件的内容多么丰富,都无法替代学生亲眼所见,亲耳所闻和亲身参与的学习过程。学生也只有亲手制作民间雕塑,亲自学习演唱民歌,亲临其境,才能真正体验到地方艺术的高妙之处,才能够将此作为其一生的珍贵记忆保存、传颂,而具有地方性特色的艺术才有可能得以传承。因此,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课教师应该积极鼓励学生亲身参与到具有地方特色的艺术创作活动和艺术演出活动之中,以此提高其学习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中的具有地方特色的艺术教育内容的兴趣。

综上所述,具有地方特色的艺术教育内容是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施公共艺术教育工作中完善该项内容将有利于我国高校的艺术教育工作保持可持续发展状态。

本文为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2012年度(高校)研究课题《地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如何彰显地方特色》研究成果,项目编号:SCG375

参考文献:

1、曾繁仁,现代中西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比较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2、王庆华、刘振球,实践、兼容与参与——地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建设的创新思考,[J],艺海,2010(1).

3、蔡岳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反思与对策,[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2).

4、杨俊梅,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建设实践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7(8).

国内的公共艺术篇3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公共艺术作为一种新的艺术方式进入了艺术研究的视野当中。吴士新的《中国当代公共艺术研究》(文化艺术出版社2009年9月出版)是第一部系统研究中国当代公共艺术的理论批评与研究著作。该书共16万余字,分为“公共艺术的概念和产生”、“80年代的公共艺术”、“90年代以来的公共艺术”、“对影响中国当代公共艺术诸多因素的分析”四个章节。与之前有关的公共艺术论点不同的是,该书突出强调了公共艺术的当代性论断――即公共艺术是我国现代民主制度和城市市民社会双重条件下的产物,这个论断为公共艺术的内涵与外延作了规定,反驳了将古代社会所有的艺术作品遗留不加分辨地作为公共艺术的论断。该书通过对自80年代起至今中国公共艺术发展脉络的准确勾勒,对中国公共艺术发展中出现的诸多问题的分析,作出了反思与批评。

该书首先对与“公共艺术”相关的概念――“公众”、“公共”、“公共空间”,并对公共艺术的形态、公共艺术产生的缘由和历史等作了较为系统的梳理,探讨了公共艺术与环境艺术之间的密切关系。通过对公共艺术的“公共性”、“公共空间”以及对公共艺术的社会性、历史性和自然性之间转换的探讨后,认为公共艺术不仅在自然空间形态上可变,在文化和社会属性上也会发生变化。

其次,该书对中国当代公共艺术发展的历史进行了回顾。80年代,中国社会发生深刻的变化。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候机厅壁画可以被看作是当代中国公共艺术的开始。此后,随着艺术走向自觉,中国公共艺术大体上经历了壁画热、城雕热、环境艺术等几个阶段。该书对80年代公共艺术作品的特点、公共艺术的作用、公共艺术实施过程作了有重点的分析和研究。90年代,随着中国社会进入转型期,城市建设步伐逐渐加快,中国公共艺术进入了全面发展的阶段。90年的社会发展主要出现以下几个特点:其一,现代形态的城市形成导致了中国现代市民社会的形成,也导致了市民对公共艺术的诉求;其二,随着经济化、全球化、地缘政治和文化的发展,环境问题日渐凸现。其三,从公共艺术内部来看,艺术语言得到空前丰富。最后,随着公共空间的商业化趋势的加强,产生了与之相对的福利化公共空间,一大批公园、广场、园林出现。针对这些特点,该书从中国市民社会的形成、公共艺术的语言特点、环境设计艺术、公共空间福利化和商业化特点、社区公共艺术、公共艺术的民主性和开放性、唯美性(公共景观艺术)等不同层面对90年代公共艺术的发展作了梳理、分析和研究。

该书在最后一章中对我国当代公共艺术的发展进行反思与批评,主要体现在对公共艺术受众主体的认识、公共艺术家对艺术语言及公共性的理解、公共艺术主体问题以及公共艺术制度等方面。通过对公共艺术和公众、公共艺术和公共艺术家、公共艺术的材料、公共艺术和谐观念以及公共艺术制度等与当代公共艺术相关的问题的分析探讨后认为,我国当代公共艺术存在着急功近利、公众的艺术素养需要提高、缺乏法律保障和长期规划、艺术作品粗制滥造等诸多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可行的解决办法。

该书观点独特,资料翔实,结构严谨,论述严密,理论性和学术性极强,并附有不同案例研究。相信该书的出版,对于在全球化和城市化速度加快背景下的公共艺术的学理、历史和现状的研究,对重新认识公共艺术的社会作用具有重要意义,将为维护、建设和发展我国公共艺术可行性的理论建立具有推进作用。

国内的公共艺术篇4

【关键词】公共性公共艺术教学艺术家高校创意产业城市

近十几年来,我国关于公共艺术的实践和讨论呈现飞速增长的趋势,在一些中心和省会城市,公共艺术已经俨然成为市民生活的一部分,对于现行公共艺术的学科范围定位也在不停地讨论与修订。公共艺术教学和学科体系建设的研究的话题在全国院校范围内也在不停地讨论,编号为050430s的学科代码出现在越来越多高校的招生目录中(2012年以后已经更改)。

公共艺术同传统的以媒材为学科分类的艺术形式不同,其注重的是艺术作品的公共性,与国画、油画、水彩等传统专业的特点不同的是,公共艺术更多强调的是通过多方面的知识汲取,实现公共空间中的公共艺术氛围的形成。公共艺术经过多年的累积,在国内很多院校都已经有了不错的发展。但是现在的问题是,公共艺术学科涉及的范畴是什么?目前公共艺术的主干课程和核心课程是什么?公共艺术在当今的艺术学科之中,其定位何在?公共艺术在教学方面的特点是什么?公共艺术是偏向城市设计还是单体艺术品制作?换句话说,公共艺术偏重每件都是独一无二的成品,还是设计和制作能为大众所享用的城市设施?公共艺术在设计领域更多注重的是一种关于公共性思想的体现。在本科阶段的教学重点是什么?成功的公共艺术教育的结果是什么?如何评价公共艺术教育的成效?公共艺术教学今后的发展趋势是什么?这些问题,是笔者所在的学校和笔者自己一直在关注的话题。

研究公共艺术的学科发展,必须首先面对中国公共艺术本身的特性。公共艺术这个概念本身就是同西方发达国家的民众参与的行为方式结合在一起的,在美国,公共艺术的来源是把建筑物的建造经费的1%用于美化建筑的公共空间,通过这种政策强制性地保证了公共艺术的不断实施。而在我国,社会环境文化等方面缺乏制度成功之后的人文素养。换句话说,使公共艺术区别于其他架上艺术的特点――公共性,不是通过公共艺术生发的,而是首先有了公共性,通过这种公共性才使人们能够不断生产并享受这种公共艺术。而在目前,因为公共艺术的现行制度,缺少一种公共参与的机制,民众对于公共空间的维护并不像西方人那样具有强烈的意愿,这就导致了目前公共艺术的发展走着一条完全不同于西方的发展道路。当然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艺术发展趋势。我们要尽量吸收各国优秀的公共艺术发展方式,整合成适合自己国家的艺术发展目标。

一、公共艺术的学科定位特点

公共艺术同其他艺术与设计学科之间的关系如何?对之的分析有助于理清我们的思路,帮助公共艺术的教学与研究工作更好地开展。图1展示了公共艺术与视觉艺术领域相关学科的联系及区别。图1中,横轴代表艺术的出发点是从情感的表达出发到社会的功能,纵轴代表作品的构思和实现过程中集体参与长度的多少。如果以公共艺术为轴心的话,公共艺术的思维特点是感性与理性的结合,公共艺术同其他艺术形式有所关联而又同时满足情感的功能,因此也可以说公共艺术是一门真正的综合学科。

正是这样的特殊性带来了公共艺术培养方式的困难,公共艺术呈现出千变万化的表现形态,很多时候难以界定,这是公共艺术的优势,也是公共艺术的劣势。好处是兼容并蓄,见闻广博,但是在一方面,这样一种通才式的培养方法,实际上是同当今社会越来越细分的专业设置相冲突的,另外还受到任课教师的个体素质变量的影响,很难在各种不同的必修科目之间找到联系,使培养的人才缺乏一种可以标准化的素质衡量标准。当前中国的公共艺术人才培养,主要还是以传统的架上艺术如绘画、雕塑为主,很多院校也增加了以传统环境艺术或者公共设施设计为主的课程,然而这样不同的教学课程哪些是主干课程?哪些是非主干课程?或者说传统艺术的技能要求在公共艺术专业中到底需要提到多高的标准?

面对这样的情况,笔者认为,公共艺术的教学方式相比其他专业,应该更加灵活机动,在公共艺术的框架之中,对于涉及的学科,根据教师本人的素质和旨趣进行灵活安排,在保证对于公共艺术的宗旨精神、相关的政策法规、国内外的研究成果等知识的系统传授基础之上,然后在本科的高年级或者研究生的低年级的阶段,根据教师自己在众多相关领域的专长,进行专业性的传统艺术相关学科的教授。这样从公共艺术专业毕业的学生,尽管在专业的相关技术上不一定能够同传统雕塑、壁画系的本科生相媲美,但是在观念上、思想上能够突破局限性,能够从社会的角度全局性地把握问题,更好地提出解决方案。

二、公共艺术的专业培养特色

在梳理公共艺术的学科定位之后,公共艺术在本科阶段的方向和引导是什么?培养特色又是什么呢?

今天,一些专家认为,公共艺术的概念范围过于宽泛,无法从学科门类的角度进行定位,公共艺术同环境艺术、景观艺术的区别究竟在何处?如何在大学的专业教育中通过教学大纲、教育方式加以区别?同时,公共艺术的教学中缺少真正同公共利益相关的课程的设置,某些课程的局限性还是在架上绘画,缺少社会调查的相关工具和思路。

与之相比,在国外,公共艺术的学科需要与各门艺术和社会学科进行不断的沟通。尤其是在法律法规方面、社会调查方面、公共空间的艺术管理方面都需要专业人员综合多方面的利益进行整合。以社区公共艺术中的公共参与为例,公共参与是保证大众能够对所处社区环境具有参与感的好方法,笔者曾在文章中对此专门进行了研究①。当代在中国公共艺术实践中,也有一些公共参与的例子,但是这些例子仅仅是单独的个案,在公共艺术的教育体制之中,并没有形成一种常态化的教育必修课程。

另外,公共艺术的教学核心是公众利益问题,公共艺术涉及的是公众的利益,在教学思路上,如何把这种价值观传授给学生?希望艺术家提出独立批判的观点是少数的,更多艺术家必须学会如何妥协,把个人的审美观感同大众的精神需求相协调。然而在我国,对于自身事务比较依赖政府,缺乏公众参与管理的传统。潜意识中认为公共空间的环境和管理,都是政府及其派出机构的职责。因此通过公共艺术课程培养对公共事务和集体利益的关心,也是公共艺术的特色功能。

最后,在实际课程的设置方面,尽管有类似环境艺术设计、景观设施设计的相关课程,但是笔者在多年的公共艺术教学中发现,总体而言,公共艺术的教学过程中,普遍缺乏一种对于空间和场地的敏感性。在设计和制作的过程中,往往过于拘泥具体技术和作品的效果,而没有同空间形成联系,对应这种情况,公共艺术的发展应该更多重视地方性的知识,重视从公共空间出发,从公共空间的场地分析出发进行研究,这一阶段就需要城市规划/环境/建筑的相关分析和帮助。

总而言之,不是用以往单纯的架上绘画的标准去衡量,而是从公共性和大众的角度出发进行设计和评价,看是否能够增进当地居民的幸福感和环境的适应性,艺术家和策划方案是否能够体现城市的品质。从这个观点来看,公共艺术除了是一种专业训练之外,同时也作为一种理念融入到其他专业的训练之中,是一种精神、一种准则。

三、公共艺术的培养目标

中国美院公共艺术专业的于小平教授认为:“公共艺术教学在对‘公共性’认同的前提下,就是要着重研究与挖掘公共环境中的各种视觉可能性,并转换成可以传授的知识体系。总之公共艺术教学的课程设置必须围绕培养具有人文主义情怀的和较高综合素质与较好社会沟通能力的、能够掌握或了解多学科知识和多种现代科技手段以及富有当代审美意识的、具有开放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并不断关注新现象、思考新问题的人才。”②

于小平的观点为公共艺术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权威性的标准,那么今天,公共艺术教学成功与否的评价标准究竟是什么?很多人认为,公共艺术缺少明确的专业方向,但是这并不是公共艺术专业就业困难的原因,其在设计不同的阶段,在本科阶段,除了专业方面的素质之外,更多的是专业精神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大学的目标一方面是培养技术专家,更为重要的是通过知识和文化的累积和更新,滋养人文素养。尽管公共艺术的毕业生也许无法暂时直接从事与公共艺术相关的工作,但是,公共艺术教学中所包含的艺术对于社会的反馈和责任感会印在他们的内心深处。如果达到这样的目标,就算是成功的本科公共艺术教育。

公共艺术的普及化,艺术的常态化,或者是今后公共艺术的发展目标,通过公共艺术的教育和培训,实现公共艺术的低成本化,是提高人们的生活环境质量和生活水平的重要目的。公共艺术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公共艺术专业的本科生或者研究生,在面临实际的公共艺术问题时,能够迅速从知识库中找到能够加以运用的手段进行设计,运用在实际设计的过程之中。公共艺术不能仅仅知道如何做,更应该在教学中知道为谁而做,以及做了这样的设计之后会产生什么样的相关后果,改善了人们生活的哪些方面等。

四、公共艺术教学与研究发展趋势

通过以上探讨,笔者对中国公共艺术教学的未来趋势进行了一些思考:

(一)同西方的概念相比,我国公共艺术的概念范围和内涵都增加了。③因此中国公共艺术的教学必须深入研究我们今天的相关知识,笔者认为,作为高校公共艺术的专业教师,面对现实,务实发展最为重要,不必过多地追求公共艺术形而上的纯洁性,而是在实践中学习和不断进步。公共艺术的生产者需要不断地在过程中探寻使公共艺术更加为受众所支持和喜爱的方法。同时,公共艺术的发展不能固步自封,把自己局限在艺术的小圈子中,而是同国家整体的文化艺术政策结合起来,比如我国今后创意文化产业是产业转型的重点目标,公共艺术在这方面同样大有可为。在我国,创意文化产业是国家大力提倡的新兴产业,具有极大的发展前景,公共艺术在创意产业的体系中也占有一席之地,公共艺术在开放空间设计、景观、雕塑、壁画等方面都可以结合产业政策,获得政府支持。这方面的突出例子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公共艺术设计,利用这次全球盛会的契机,在世博园区设立了众多的公共艺术作品,其表现手法大胆,造型多具有冲击力,展现了国际公共艺术的一流水准。

(二)随着社会的进步,公共艺术的需求也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同步提高。在公共艺术的消费属性方面,中国的公共艺术紧跟全球化的步伐,因此公共艺术作为一种社会实践和意识形态的表达,面对当前的现实,既承受了巨大能量带来的压力,又可能享有结构转型带来的机遇。公共艺术的发展不应该缺少真正项目的实战,公共艺术的真正发展,一定要和实际的项目结合起来,在实际的项目中使素质得到进一步的锻炼,那么如何做到这一点呢?其中主要的责任在于通过教师专业课程的设置,进一步推演进行深入的设计和合作。

(三)艺术类课程进入大学有较长时间的历史,但是其教学方法还是传统的师徒制,与大学追求知识的基本精神有一定的距离。从这一点来说,公共艺术设计的出发点应该超越个别的经验和偏好,关注于设计的基本态度和方法共通性的原理。这种方法有可能跨越不同的公共艺术专业学科,是一种可重复的、可传授的研究方法,这种设计的研究必须将一种共通性的原理通过设计课题的设置和教学传授给学生,通过实践得到考验。

(四)另一方面,从实践考虑,未来的公共艺术的技术改革非常重要,公共艺术中的多种技艺的传授,通过实验的手段,给予学生对于不同媒介和材质的思考。公共艺术的教学传授过程对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同专业背景的教师必须团结在一个目标之下,研究公共艺术的交互性和数字性是今后的课题。④这方面的突出例子是于2004年7月开幕的“芝加哥千禧公园”(millenniumpark)。其主要的设计概念是将交互式的数字科技融入大都会型公园当中,它的出现也将公共艺术的技术手段推向全新的境界,是利用最新的设计和建设手段真正将建筑、雕塑进行设计完成的,具有全新体验的城市公共艺术设计。

结语

在今日全球经济动荡的宏观背景之下,发展内需,促进国内消费和繁荣才是国家稳定、各阶层和谐团结的主要方向。我们希望公共艺术品的消费不要像建筑领域一样,很多大的项目均为国外的事务所所把持。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通过多年和长期公共艺术教学过程的不断努力,使学生在走出校门之前更好地武装自己,迎接挑战。

(注:本文为中南民族大学2010中央高校专项基金,项目名称:《民族手工创意产业建设研究》,项目编号:CSQ10014)

注释:

①徐晶.共兴之所:公共参与的社区公共艺术研究[J].装饰,2012(9):113―114.

②于小平.关于公共艺术教学[J].雕塑,2006(3):37―38.

③周成璐.社会学视角下的公共艺术[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92―98.

国内的公共艺术篇5

[关键词]器与道;审美;中国当代;公共艺术

中图分类号:F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3-0250-01

一、器与道

“道”是客观存在的实体,形而上,在精神、形式层面上展现;“器”是具体事物的表现,形而下,在物质、具体内容中呈现。[1]传统道器之学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强调“天人合一”,认为人与外物之间的关系是有予有取的和谐共处的关系。[2]然而庄子特别强调任性自然的艺术创造。他认为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不要被常规思维束缚。精神解放才是思想的解放,是人的心灵的自由释放。庄子“道”的基本精神是寻求个人的精神自由,强调人的精神力量。在中国当代公共艺术当中,形式重于内容。形式是艺术的外在形象,它变幻莫测的形象不断给人以新的视觉冲击和联想。

二、中国当代公共艺术

公共艺术做为设计创造的实践、文化艺术成果的展现,与其所在的地区、历史背景、科学技术、经济发展、民族特征有着相辅相成的关系。中国当代的公共艺术在国内文化艺术中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90年代以前的公共艺术主要体现在雕塑和壁画上,譬如佛像雕塑与敦煌莫高窟壁画,创作范围相当局限,且不完全具备“公共性”及“开放性”。90年代中期之后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国内公共艺术开始向景观艺术、环境艺术转型。公共艺术的形式呈现多样化,艺术家们试图把雕塑、壁画、建筑、街道、园林等结合艺术设计把它们综合起来创造成艺术品放置在一个空间环境里供人观赏,而这个空间环境要具有“市民的社会性”、“公共性”、“开放性”等。

三、审美与中国当代公共艺术

要探讨审美与中国当代公共艺术的关系,首先要简单了解“审美”一词。“审美”是美学中要探索的对象,它是形而上的一种概念,以一种看不见的实体存在的。在18世纪前,关于“美”的概念与艺术没有关系,它仅用于对人类行为的赞美、对外观特征的评价及对崇高道德的赞誉。“审美”一词最初来源是勃姆加登根据希腊语“aesthenesai”(感觉与领域之意)创造的[3]。勃姆加登认为:审美感觉对于若干事物组成成一个整体的感觉评价是“中间性”的认识方式,而这种认识低于理性的判断,高于感性判断,所以对于“美”的感觉更确切的说应该是一种带有个人感彩的判断。在艺术领域,因“为艺术而而艺术”运动产生了“艺术作品必须是美的”的观点,这种观点潜移默化的影响着艺术领域的各种创作,包括中国当代公共艺术,那么对于中国当代公共艺术的审美,应该如何做?

2.1审美的准备阶段

审美态度。这个阶段的审美态度集中在审美本身,感受形式。中国当代公共艺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对当今人们文化意识和审美思想高度概括和集中的表现。作为创作者,小到普通的设计师,大到伟大的艺术家。他们创造出来的公共艺术作品的最终目的都是受众于广大的普通群体,让他们去感受其设计散发出的魅力,而非自我欣赏和体验之用[4]。

2.2审美的实现阶段

审美感受及审美判断。这个阶段不仅从审美者自身出发,同时要对审美对象产生感知。

其一,能意识审美者自我到所处的状态。与其他艺术设计略有不同,中国当代公共艺术的是建立于国内的公共使用及活动空间中,供人们时刻感知和体验开放式的艺术形式。[5]公共艺术是为绝大部分的普通群众服务的,而不是简单的有局限性的服务某些特殊群体,故此在公共艺术的审美考量上,也毋庸置疑要符合广大普通群众的审美感。

其二,对审美对象内容上的认知。中国当代公共艺术的所呈现出来的形式多种多样,人们对于它的审美感受与认知不再纯粹的单一化的通过视觉的简单传达和触觉的表面感知,而是通过人类自身各种感官及身临其境共同形成的审美体验。

其三,从审美者自身的角度出发,感知审美对象的内容,并从理解上认识审美对象的情感性质。人们通过视觉感官感受公共艺术所呈现的色彩和独特的形意,如颜色和造型;通过触觉感官感受公共艺术所呈现的材质与肌理质感,如石头与纹路;通过听觉感官感受公共艺术所呈现的流动的液体与摇曳,如水与风:通过嗅觉感官感受公共艺术所呈现的独特气味,如花香等等。

公共艺术所展示出来的美是一成不变的,然而却可透过人们自身审美的修养、对美的认知及自身的情感感受来认知它的美,所以它的美又是可变的。

2.3审美的成果阶段

审美观念。这个阶段审美的感知潜移默化的融入主观意识中并产生审美观念,播种审美兴趣,孕育审美理想,从而达到成果阶段。[6]有了一定审美横向拓宽,在公共艺术的欣赏中会给人不同的感受,在情感上得到愉悦的提升。

2.4审美能力的形态展现

审美高度,即审美的纵向提升。分为三个点:以视听为主,培养锻炼陶冶情操;以情感为主,情感的成长纵向提升;以积极情绪为主,愉悦的情感走向心灵。这个阶段,无意识的本能满足,对人类的审美意向的某种培育,与大自然“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相吻合,从而达到审美能力的正面提升。

四、中国当代公共艺术未来发展的可能

人们精神上的需求是与所处的环境成正比的增长,中国当代公共艺术的审美对于人们来说,已不再满足简单的一成不变的静态体现,而是追求多样化的审美体现与动态需求。人们更多的希望看到运动的、具有变化和生命力的公共艺术作品。同时人们希望能够以互动的方式参与到公共艺术的感知和体验中去。由于审美的方式是双向而非单向的,因此在公共艺术的设计和构建过程中通过互动的方式,可以使得其更加符合受众的审美思想。与此同时其他建筑设计在设计中如能点缀性的融入公共艺术,也会使之随着公共艺术的兴起而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傅小凡,王日根《本体与存在--浅析朱熹的哲学本体论》-《东南学术》[J]-2002:28.

[2]郑洁,代金平《先秦道家和谐思想及其当代价值》-《桂海论丛》-[J]2008.5(24卷第3期):30~32.

[3][英]H・B・雷德芬著帅扬译,美育理论问题道德行为培养[m],北京:春秋出版社,1989:16.

[4]樊帆《从审美角度探讨文化建筑中的环境艺术设计》-《艺术空间》-[J],2014.2:228.

国内的公共艺术篇6

关键词: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研究;教学模式

1引言

在我国提出的教育体系改革机制中,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改革被列为了国家重点改革项目。随着国家对高校学生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艺术教育已经成为高校学生全面发展素质教育中一项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据调查,目前我国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仍然不完善,教育课程存在诸多问题。高校的艺术教育管理对艺术教育课程的发展起到了管理、控制和促进作用。管理不善则会导致其发展受阻。目前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管理体系相对落后。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改革势在必行。因此,本文针对目前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和探讨,提出了一套针对目前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现状的改革体系,以期使我国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更加规范化,促进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发展。

2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

2.1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根据目前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现状,我们对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提出了以下几点问题。一是目前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目标较为单一。二是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内容较为单一。其课程内容较为落后,缺少多领域的课程教育。造成学生学习的单一化。三是培养学生艺术教育素养时缺少实践性和兴趣性。四是教学方式缺乏系统性和规范性。首先,其教学模式单一,只存在于书面教学,缺乏实践。其次,教学层次较浅,不能做到对学生的艺术价值观和审美素养的培养。最后,在对其课程进行能力考核测试时,考试模式较为单一。

2.2艺术教育课程体系改革

目前,国内高校对学生的艺术教育培养方面的教学方式单一,大多采取被动的知识传授方式。很难培养出学生对艺术领域的兴趣。本文针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究,并提出了以下几点改革方式,首先是丰富公共艺术教学的教学方法。从传统的被动知识传授改变为多元化的艺术教育。建立以兴趣小组为单位的讨论式教学模式。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在艺术领域的兴趣,自行划分兴趣讨论组,各讨论组间进行艺术知识的探讨。学生与教师处于一个探讨平台。学生可以随时向老师提出疑问,老师则负责对学生进行艺术价值观的引导,充分地培养学生对艺术的兴趣,以及自主思考的能力。其次是改变艺术教学的教学模式。由传统的书面教学转变为书面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可以开启网络教学平台和多媒体互动教学模式。学生可以将自己在艺术领域所研究的问题及成就以文字、图像、影音的方式上传至校内网,形成校内资源共享模式。教学时采用多媒体教学模式。让学生可以更为接近地体验艺术课程,培养学生对艺术的欣赏能力及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艺术底蕴。

3结论

目前,国家更加注重培养高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因此,高校的艺术教育课程逐渐受到国家的重视。本文针对目前国内高校艺术教育课程体系改革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一套合理化、规范化的改革方式。首先我们对艺术教育的教学方法进行了改革。使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艺术教育知识转变为师生互动的艺术教育知识探讨模式。学生可以亲自参与到知识的研究中,互相以讨论组的方式进行知识探讨,随时向老师提出问题。老师负责引导学生培养正确的艺术价值观,同时又不阻碍培养学生的自主自考能力。其次是改变艺术教学模式。由单一的书面知识传授转变为书面与实践相结合的授课方式,开启多媒体网络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艺术兴趣,从而增强学生的艺术底蕴。改革后的高校艺术教育体系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艺术价值观及自主思考能力同时,也为我国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钟启泉总主编,徐建融,钱初熹,胡知凡编著.美术教育展望[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78.

[2]李炳德主编,李定仁副主编.教学论[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3]袁振国主编.当代教育学[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国内的公共艺术篇7

【关键词】公共艺术重构传统历史文脉

中国的公共艺术发展正处于深层的变革之中。“重构”是“以适应新时代需求为根本立足点,把原始系统之间或某一系统内部的形态之间旧的构成关系进行破坏、打散,并根据创作者主观意念和社会客观现实需要,在本系统内或系统之间进行重新组织构成,形成一种新的秩序关系。”①可以简单解释为系统的重新组织构成。我们要重构传统意境,就要结合中国传统文化,运用当代创作手法,将公共艺术作品本土化,进而探索中国当代公共艺术历史文脉把握与创造性发展。

一、对传统文化是继承还是割裂

传统文明向现代文明过渡的重要阶段深刻影响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公共艺术作为发展中的一部分,其产生离不开城市母体的孕育。挪威建筑师、历史学家诺伯格・舒尔茨曾经说过:“城市形式并不是一种简单的构图游戏,形式背后蕴含着某种深刻的涵义,每一场景都有一个故事。”城市是靠记忆存在的,丧失记忆的城市即意味着文化根脉延续性的断裂以及城市精神的消隐。

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为现代设计留下了许多可利用的元素,如象形文字、飞檐斗拱、吉祥图案等,它们是古代文明高度凝练的载体。在物质文化、精神文明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传统元素依然是现代公共艺术设计最直接的素材语言。但当城市发展的进程加快后,开始出现抛弃传统、生搬硬套、与城市或地方文脉完全割裂等现象,如在公共艺术上对西方艺术作品流派的拙劣模仿,竞相建设景观大道、公共广场,雕塑出现了低水平的复制和盲目跟风等,公共艺术显现出与文脉脱节的情况。虽然东西方文化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创造了令人瞩目的文明,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也都起到了推动作用,但不应该完全照搬,应该相互交流、共同发展,民族文化的发展规律是不可违背的。所以,作为城市有机组成部分的公共艺术必然要成为城市历史文脉的载体,让人们在与公共艺术品的交流和互动过程中察知历史、看到文化、体悟精神内涵。

二、寻觅地域文脉的表达

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众多的名胜古迹,各式各样的公共艺术都蕴含着丰富的艺术性。如常见的建国十大建筑配套公共艺术群、首都机场和北京地铁站壁画等现有的公共艺术都体现出了历史的积淀。这些足以证明公共艺术规划与设计的根本是对城市历史文脉和文化特征的把握,同时也是强化城市身份与个性的方法之一。

另外,有一些知名的建筑艺术创意区,如北京的798工厂、成都坦克库艺术中心等艺术区,还有如“1号地”“环铁”等众多成为各种艺术形式密集出现的公共艺术展示交流区。它们位于距离市中心很近的老工业厂房处,因为城市职能的转变而迁出,部分区域已经形成了明确的风格。因此,公共艺术的规划设计要与现有建筑相互协调,要把旧区的公共艺术与现代社会发展特点相结合。而这些现有的建筑艺术创意区在对原有文化的把握与现代特点的结合上做得比较突出。

西湖山水的改造历史悠久,随着西湖的全面“公共化”,其就是一个巨大的公共艺术作品。西湖在艺术重构过程中,既重塑了传统历史中的内容、场景、元素,又引申扩展了原来自然环境的主题和个性,所以这种重构的源泉就是把握本身的文化脉络,对场所所在的历史层面进行挖掘。这不是单纯的形式或者符号,而是更具深刻的传统文化内涵,是对永恒的自然场所精神的提炼,把场所的本土元素,片段重组甚至解构融入重构过程中,从而在创新中感到浓厚的本土韵味,而并不会缺乏公共艺术的历史传承和场所精神。

近当代,随着西方文化的渗透,传统的中国建筑式样也渐渐结合了西方建筑的表现形式。20世纪初建成的哈尔滨市的“中华巴洛克”建筑,其结构特点是平面布局和功能是民族传统的,立面造型则是“巴洛克”式的,呈现出四合院式的民居商市建筑,采用吉祥意义图案装饰,以牡丹、蝙蝠、石榴、盘长等为特色,把“巴洛克”的建筑风格融入了民族传统之中。哈尔滨的巴洛克建筑群承载着城市的历史文化。哈尔滨市政府在确保延续历史文脉的前提下,为了满足现代生活需要,组织对中华巴洛克旧区建筑群的公共艺术进行改造,延续城市脉搏,让中华巴洛克风格与文脉相统一。今天的道外中华巴洛克旅游文化区是哈尔滨公共艺术区的标志,体现了城市的整体风貌。

三、公共艺术的创新发展对传统文化的重释

新老文化元素传承城市历史,公共艺术在当代的城市中呈现的形式就像刻录着无数不可再生的城市历史文化信息的媒体,城市规划中,时时碰到历史文化遗存的老环境,然而中国当代城市发展总在强调创新,但往往是破坏性的创新。其实当代艺术需要在传统文化上创新,传统文化重组的目的就是在尊重大众对城市历史、文化和情感的同时满足其对美的需求,使民众的生活品质得以提升,这就是现代城市进程对传统文化的概念重组。

城市应从自身文化的特点出发进行设计与规划。在现代工业和数字文明并存发展的公共艺术文化时代,城市的规划理念与建设经验日渐成熟。城市在打破和重组的区域概念的同时,文化范围同样会被重新整合和定位。只有让公共艺术在整合历史文脉的范围内形成自身的文化体系,现代城市化进程中的历史文脉才会得以延续。

我们阻挡不了历史脚步,但无论何时,当代城市公共艺术的发展都会对传统文化的发展有一定影响。在重构历史文化上,既要使用信息化带来的便利,又要保持对历史文化尊重的姿态,这样才会促使人类文明的进步。公共艺术要提倡并表现当代社会的新鲜经验,充分发挥当代文化条件下公共空间中艺术家的创造潜力。现今,中国城市化进程飞速发展,城市文脉流失、人文精神缺损,这就需要探索传统文化脉络与日益发展的经济文化、公众文化相适应的现代语言。

公共艺术承担着城市形象大使的重要角色,肩负着历史责任,平衡着人文与城市功能之间的关系。因此,其应在时代的进程中体现人文关怀、传承城市文脉。当代艺术应该以此为精神导向,不仅要满足人的必要性活动,更要激发人们参与到社会性活动中,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当代公共艺术创作的基本职责之一,就是要在尊重文化历史和公众情感的基础上,对那些有益于社会发展和促进审美文化的方面加以发掘、提炼和表现,使之以公共参与和共享的艺术方式表达出来,深化创新,使其为公众空间营造一个内容丰富的精神家园。

注释:

①建筑师编辑部.建筑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8:189-195.

参考文献:

[1]朱广宇.重构传统建筑装饰与室内设计的本土化创新[J].新美术,2010(3).

[2]于艳.公共艺术与地域文化[D].西南交通大学,2012.

[3]季欣.中国城市公共艺术现状及发展态势研究[J].大连大学学报,2010(5).

国内的公共艺术篇8

关键词:卢浮宫;公共教育;借鉴

卢浮宫博物馆(themuséeduLouvre)位于法国巴黎市中心的塞纳河边,是一座呈U型的巨大建筑群,其为数众多的展厅分布在错综复杂的数层楼层里。在1791年7月26日,法国立宪会议宣布罗浮宫为本国的国家博物馆时,就将罗浮宫作为向公众奉献“艺术和科学”的场所,贮藏各种稀有物品。目前卢浮宫博物馆拥有艺术收藏达40万件,包括雕塑、绘画、美术工艺及古代东方、古代埃及和古希腊罗马等7个门类,分别隶属于八个不同的藏品部门。卢浮宫博物馆作为世界上参观人数最多的艺术博物馆之一,其公共教育项目的开展也是十分的丰富多彩,目前已有完善而专门的工作室以及艺术体验的教育项目。

2013年10月29日,法国卢浮宫博物馆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以下简称国博)的交流展“地中海文明”法国卢浮宫博物馆藏文物精品”正式开展。这是国博与法国卢浮宫博物馆在展览方面的首次合作。此次两馆携手隆重推出的展览,既是博物馆间国际合作的成功范例,也是中法两国文化交流的一大盛事。在这次展览的新闻会上,笔者有机会就卢浮宫博物馆公共教育项目的开展情况,对卢浮宫博物馆的馆长让―吕克・马丁内斯(Jean-Lucmartinez)进行了访谈(见附录)。马丁内斯先生表示在他的任期内,会通过三种方式去加强博物馆的教育职能,第一,对卢浮宫博物馆每一个展览的展示牌重新解释。第二,专门开辟一些新的展厅去展示艺术史,这个计划会在2015年或者2016的时候完成,暂定在卢浮宫博物馆的北侧展区。第三,要做一些卢浮宫宫廷史的展示①。在2012年的时候,卢浮宫博物馆副馆长埃尔韦・巴尔巴莱曾这样说过:“我所强调的是在二十一世纪,博物馆不只是展示展品,也肩负着社会角色和教育角色的使命,这对卢浮宫来说是十分重要的②。”教育,在卢浮宫博物馆亦受到很高的重视,而艺术教育,更是被摆在了十分重要的位置。

法国卢浮宫博物馆公共教育项目从自身的艺术藏品出发,设置不同层次的艺术学习项目,集中于当代艺术的学习、研究,尤其是名家名作的鉴赏、研究。同时邀请艺术界的大师为观众讲解艺术的形式、如何欣赏艺术等。法国卢浮宫博物馆公共教育项目分为近距离观看艺术品项目、博物馆故事项目、主题迷你站点项目,这三大项目从主题出发,选择不同藏品,设置由易到难的不同公共教育项目。

《近距离观看〈蒙娜丽莎〉》,即通过现代技术手段,近距离观看列奥纳多・达芬奇所创作的《蒙娜丽莎》的艺术画作,发现笑容背后的秘密。以及《近距离观看〈有翼的胜利女神〉》等的各种近距离观看名画作的项目,让人们可以更好的去了解艺术品本身以及艺术创作背后的故事,深入理解各种创作所传达的艺术信息。

博物馆故事项目是通过运用本馆经典艺术藏品的研究资料汇编而成的五十个轶事,由易到难的向观众讲述艺术作品在构思、创作、修改、完稿以及保存、修复等一些不可思议却又真真确确的事实。这既是观众学习艺术知识的过程,也是观众熟悉博物馆藏品保护的过程。

主题迷你站点则是为了配合博物馆展览或特殊事件,以文本、图片材料等不同形式,从基本的专业知识讲起,向观众介绍一些艺术以及考古学、历史等的主题内容。像是在2011年10月13日至2012年1月16日举办的“伟大的亚历山大国王:古代马其顿”展中,配合此展览举办了《从公元6世纪到罗马征服:希腊君主政体的创建和文化扩张》与《亚历山大的历史:创建奇迹》的讲座,还策划了古希腊音乐会等博物馆公共教育项目,以及由策展人专门介绍此展览的文化艺术研究活动。

国内的公共艺术篇9

立体构成中的“构成”带有造型组合形成、拼装、构造等多重含义,经由20世纪初的探索及包豪斯学院的教学理念,逐渐成为课程经由日本传入中国,成为中国设计教学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对提升设计专业学生的审美修养与设计技能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当前院校立体构成教学中使用的案例大多来自往届学生的优秀作业,这些作业虽然在同龄人作品中属于佼佼者,但囿于作者年龄和课时有限,依然不可避免地在形式美法则和构成原理运用上存在较多不足之处。这些本应进一步修改、完善的作品被直接运用于教学,难免对学生产生误导。针对这一点,赫伯特·拜尔(HerbertBayer)、马克斯·比尔(maxBill)等现代艺术大师的构成型公共艺术作品《双重阶梯》《无尽的面》等都属于在形式上反复推敲的经典力作,不但具有近乎无可挑剔的形式感,而且普遍运用了典型的构成法则进行创作,作为范例运用于教学更有针对性。实践证明,采用这些经典作品可以大幅度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和创作能力。

二、以构成型作品作为公共艺术设计教学切入点的实践

自2012年公共艺术被列入教育部新版本科专业目录后,在国内日益得到重视,也产生了对这方面策划、创作人才的较强需求。国内艺术院校对公共艺术设计教学展开了多种形式的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除了缺少体系支撑、学时较短以外,公共艺术自身的特征也制约了对规范教学体系的探索。公共艺术以公共性、社会性为主要属性,这也是在公共艺术设计教学中必须强调并要一直坚持的。但是,对大多数本科生而言,学术文献对公共艺术“公共性”的讨论大多高度抽象,容易令初学者产生无所适从之感。在如此纷繁的公共艺术大家族中,唯有构成型公共艺术作品与人文关系最为单纯,形式生成逻辑最为规则,且分布广泛,总量较大。因此,对于公共艺术设计课程的学习者而言,构成型公共艺术作品的设计最容易上手,可以快速提升学习者对公共艺术造型的把握能力,深化其对公共艺术作品与公共开放空间联系的认识。

三、立体构成课程与公共艺术设计课程紧密融合对

1.两者融合对公共艺术设计课程建设的促进

公共艺术设计作为多学科综合的艺术形式,在中国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市场空间有限,不能容纳大批毕业生就业。因此,这一课程往往以研究生课程或设计课中的一个子课题的形式开展。虽然其具有学科交叉性强、对应面广、教学模式灵活等优点,但普遍学时较短且缺乏与设计史、艺术史、设计概论、艺术概论等课程的衔接和互补。基于此,一方面从当前国内艺术院校本科教学体系的大框架内看,如果能够依托当前普遍开设的立体构成课程开展公共艺术设计教学,势必对公共艺术设计课程今后的长远发展具有较大的益处。另一方面,设计构成型公共艺术作品所需的形式美法则与构成原理运用的训练,目前看来只有立体构成课程才能提供。

2.两者融合对立体构成课程建设的促进

此外,立体构成课虽然广泛开设,但由于课程体系沿袭多年,在当前飞速发展的设计理论探索和设计实践面前经常被批评忽视学生创意思维的培养,不能有效引导学生了解实际材料与施工工艺,对环境设计专业学生来说,这一问题尤为严重。基于此,公共艺术设计的经典案例不但可以用作培养形式美感的教学范例,而且都涉及严谨、科学的材料处理与工艺运用,有助于树立立体构成学习者明确的工程概念,为他们走上职业之路打好基础。

四、优化课程体系框架下两者紧密融合的具体路径探索

1.内容互补学时衔接

通过课程调整,立体构成安排在前,公共艺术设计安排在后,学时基本衔接,关乎公共艺术构成法则的内容已经在立体构成课程中得到体现,公共艺术课程能够直接切入针对环境展开的设计。这样安排可以保证在原有课时不变的情况下讲授更多的内容。从微观上看,这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内容与技能,保证教学效果最大化,从而在最大程度上体现两门课程衔接的优势。从宏观上看,这也是节省学时、减轻学生负担的体现。

2.教学队伍资源共享

在课时衔接之外,两门课程的师资共享也具有很大的可行性。两门课程的教学团队有交集,只要有教师同时担任两门课的教学工作,即使不是主讲教师,也能够很好地协调两门课程的教学内容,为课程结合注入更多的能动因素,实现两门课程教学内容的互补性、延续性。

3.课件、教材协调编排

两门课程的课件内容或教材编排中的协调、互动,依赖更高层面或更大广度上的联动,但也能得到更多的回报。如,立体构成课件中可以大量使用公共艺术经典作品作为案例,公共艺术设计课件中可以相应简化传授构成原理或形式美法则的知识,从而达到节约教学资源、提升教学效率的目的。如果是教材的协调,还要与艺术概论、设计美学、艺术史等课程融会贯通,更符合当前设计教育发展的大趋势。

五、两者紧密融合对设计学各专业学生综合能力的促进

由于公共艺术具有多元化与跨学科的特性,立体构成课程对所有设计学专业的学生开设,因此,两者在提高设计学各专业学生综合设计素养方面可以发挥更为广泛的功用。首先,优秀的公共艺术作品必然具有形式美,如阿诺德·豪泽尔所言:“艺术质量和艺术完成自己任务的先决条件是成功的形式。所有艺术皆自形式始,尽管不以形式终。”在立体构成课程中以公共艺术经典作品作为教学范例,对各专业学生审美能力和表现能力的提高都有帮助。

其次,公共艺术设计与环境联系紧密,现有的经典作品在处理与环境的关系上有其独到之处。因此,对环境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说,将公共艺术设计课程与立体构成课程结合,有助于学生从基础课阶段提升对环境的直观认知与抽象理解,从而为学习今后的设计专业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公共艺术作品还具有供人乘坐休息、改造旧建筑、作为标志等多种功能特征,能够提升学生对人体工程学等其他学科知识的认知。

再次,对其他专业的学生而言,公共艺术设计中的形式多样性,如水体一体化设计、风动元素的采用等,也能有效提升学习者的创意思维,更好地满足当前培养具有创造力的复合型艺术设计人才的要求。最后,公共艺术还以严肃或幽默的主题深入社会生活。如马丁·马钦斯基与布里吉特·丹宁霍夫的著名作品《柏林》(国内多译为《柏林结》),就利用简单的构成形式生动阐释出东、西德分裂与统一的深刻内涵。从设计基础课程阶段学习此类案例,可以增进学生对社会问题的认识,有助于他们在今后的设计工作中体现人文关怀。

六、结语

国内的公共艺术篇10

首先是在制度上的滞后与短缺。公共艺术建设资金的主要出处来自政府支配的公共资金的支持,也即在政府主持下动用纳税人的税金而进行公益性(及福利性)的社会艺术的建设。20世纪60年代之后的美国各州政府先后建立了公共艺术建设的“百分比法案”,以法律的方式规定了涉及公共建筑及其环境建设项目的预算中必须留有百分之一(或依据各地情况可高于此比例)资金用于设置艺术品。这就为公共艺术的资金来源及其制度化建设提供了法律依据和社会性保障。这使得美国及欧洲其他国家在二战之后公共艺术的兴起和推广运动成为国家和全民的行为并得到持续发展的可能,其性质和内涵是服务于全民国家的艺术文化发展战略和公民社会的文化福利,同时为了增强广大公民对于自身文化及身份的认识和认同。而中国近20年来以“城市雕塑”为主要形式的公共艺术虽然在“树立城市形象”以及改善城市视觉环境上做出了一定的努力和成效,但在公共艺术建设的专项资金、规章制度、专业咨询机制和管理体系方面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建构和保障。目前的城市雕塑(或景观雕塑)发展的基本动因,尚在于各地政府为改建和扩建城市或由于房地产发展需要而进行的环境配套工程的需要,或为了招商引资、开发旅游、拉动经济的需要,其中很大的一个原因也在于为了体现一届政府官员的“政绩”。显然,在思想观念方上还局限于利用艺术去“美化城市环境”的认识阶段,尚没有把公共艺术的建设作为全民国家当代艺术发展战略以及推进全体公民文化及美学素养的重要举措来看待。实际上,公共艺术法律制度的滞后与短缺所形成的缺憾,并非仅仅是公共艺术资金保障的问题,而是部分地反映出当代社会公共文化及民主政治建设中的基本问题,尤其是社会权力的主持以及社会主体意识的缺位问题。形成这样的缺陷的原因来自长时间的和多方面的,除了全国各地公共资金使用分配上的抉择以及目前国民经济收入人均占有指数所存在的制约等问题之外,在社会公共领域和制度建设的观念形态上及前瞻意识上还存在着明显的短缺,因此在公共艺术的法律制度建设上就必然受到制约和局限。

公民意识以及以公民利益为主导的社会意识的短缺。在以往众多公共空间的雕塑和其他形式的艺术作品的遴选与评审过程中,很少真正依循公共参与的原则及社会评议的方式,而是由少数政府官员或其他投资者及管理者独自来决定艺术方案的存亡。一般市民公众很难真正拥有对于公共空间艺术作品的性质、内涵及形式选择、建议的参与权和批评权。因此,长官意志、暗箱操作、权钱交易屡见不鲜,而把公共参与作为形式和口号的现象依然很普遍。实际上,当代公共艺术的原点及其文化内涵在于使艺术为全体社会公民服务,使广大公民(包括乡镇的公民)在公益性的艺术文化实践和建设活动过程中得到益处,并有利于其自身和社会公共领域的发展与进步。公共艺术的文化理念和价值核心在于倡导和体现公民社会之公共文化生活的民主、公平、自由与包容,激发和彰显公民社会对于合乎民主、民意及当代多元结构的社会共同利益的文化及道德精神。而这一切都只能是建立在具有民主、包容和理性的公民社会基础及其道德价值之上。但当我们把中国近30年来“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的成就与社会民众的公民意识、市民素养(及社会主体意识)的成长状态进行比较时,很容易发现它们的不对称性和矛盾性。可以说,我们的社会中似乎只有笼统的“老百姓”概念(即区别于处于统治地位的官宦阶层),而没有真正树立起现代社会的“公民”概念及其相应的权力与义务的自觉意识。这科情形的产生主要在于长期以来权力意志的影响,而削弱了社会公民作为全民国家之主体地位的自觉意识。这反映到艺术文化的公共领域之中就必然显现为社会公众的民主与平等参与的权力薄弱。因此也就难以成就和推广真正意义上的公共艺术。

公众舆论及艺术批评的缺失。公共艺术的实践及其社会过程和社会效果的得失成败,在很大的程度上取决于公众舆论的体现以及开放的艺术批评的参与状况。因为艺术的公共性不仅仅是艺术作品在公共空间中的公开展示,更重要的是在干社会各方意见和建议的参与和展现,在于社会各方对于艺术作品及其社会意义的看法和不同思想的对话。但目前中国的公共艺术无论在本体问题或社会文化问题方面均严重缺乏理论批评的介入,缺乏建设性、争鸣性及监督性的学术介入。而较多呈现的是为某些作品及作者做“标签”化、商业化乃至庸俗化的吹捧和市场操作,并不注重探讨艺术与公民社会利益及时代精神之间的关系;不关注艺术与当代社会及审美问题之对应关系的探究;不关注公共艺术文化特性与艺术家个体精神诉求之关系的评标不关注公共艺术与人文生态及自然生态的对应关系及其价值体系的研讨;或不关心公共艺术创作及其制度建设的创造性和合理性等问题的商榷与批评。简言之,当下尚缺乏从艺术批评、艺术理论、艺术史及艺术社会学的多种视角去参与公共艺术的讨论,因此,中国公共艺术的发展思路、目标和方向及其价值体系的建立就会欠缺理论的批评和引导,就不免会陷入某种混乱和盲目。应该说,公共艺术理论和批评在中国社会的生发和成长,是促进公共艺术健康发展的必要保障之一。

公共艺术建设的整体性和长期性规划的缺乏。这是中国城市公共艺术建设中较为普遍存在的问题。客观上由于中国当代城市建设的广度和速度的巨大,并由于不同地域和城市形态及具体条件的差异。如若在特定时间阶段没有整体和较为长期的公共艺术规划就会造成大量的人、财、物和空间资源的浪费,就无法合理地利用和发挥地方文化资源及其艺术个性,从而避免重复建设或盲目建设的弊端。实际上,必要的公共艺术规划可在时间、空间、内涵、样式、规模以及资金等系列问题上进行有序、有节奏、有节制的理性化控制,有利于其长期性及可持续性的发展建设。同时,这将有利于公共艺术与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社区文化建设、景观环境设计以及国际文化交流与城市生态维护的需要形成整体而有序的相互关系,使得公共艺术的建设与社会文化及经济的发展形成有机的逻辑关系和互动效应。然而,当下我们看到的总体情况是往往只有功能性和物质性的城市规划及区域规划(况且许多尚无法实施和延续)而没有与之相匹配的战略性的城市公共艺术规划,却有许多在艺术品质、环境品质。社会内涵和文化意义上不符合场所特性和整体规划原理的作品充斥着城市公共空间。由于缺乏整体的、长期的规划与制度化的管理,它们在落成时就缺乏与城市视觉环境及其地域文化内涵的深度关联,缺乏与特定社群精神需求的内在关联,落成的作品之间往往也缺乏个性的差异和创造性。这不能不说是一种令人关切并带有普遍性的缺憾。

公共艺术的文化价值观念及其社会教育上的欠缺。从历史的和垒球的视野中可见,人类的艺术发展及其艺术观念的演化:从为上帝(或神灵)而艺术到“为人本而艺术”;或从“为艺术而艺术”到“为人生而艺术”,再到“为民生(或社会)而艺术”。这其中概略而深刻地反映出人类在不同历史阶段出于信仰、意志、意识形态和文化价值判断的差异而显现出对于艺术价值取向的追求与演讲。这里所要关注的是当下中国从艺术精英到普通大众,从艺术理论到艺术创作实践,均欠缺对于运用艺术为全社会公民大众谋福祉以及借此促进国民素养的强烈意识。而更多的是关注艺术自身的美学意义以及艺术家的自我表现或作品的商业价值。应该说,与先期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社会在现代意义上的艺术文化启蒙以及对于艺术的社会作用和意义的认识观念上,还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和缺失,这是由我们的文化、社会、政治、经济。科技和教育等历史和现实的综合因素所决定的。在当代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社会竞争中,如果说经济领域博弈的能量和法宝是来自从“资源”到“产品”再到“金融”乃至最后到“知识”的递进和归属的话,那么,在文化领域的竞争和持久影响力则是来自于从单一的、个体的、区域的自发性文化形态及其艺术精神财富发展到“整体的”“全民的”和“自觉的”文化形态及其艺术精神财富。而当西方世界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就产生了以“包豪斯”为代表的艺术为社会民生服务的观念和主张之后,以及在二战后以美国公共艺术为代表的“艺术为人民服务”的国家文化战略内涵,都显现出主张把艺术从手工作坊、美术学院和艺术家的沙龙中解放出来,使艺术在现代大工业生产和科技知识的背景下为整体社会公众服务的观念和势头。综观我国艺术界和艺术教育界,还较多的停留在注重架上艺术(如国画、油画、版画、雕塑等艺术门类)及其传统的、单一化的审美意趣和价值判断上,缺乏实验、开拓精神和包容、创新的强烈意识。体现在许多艺术家个体的艺术理想方面则是关心自身艺术的名位和市场价值,较少关心社会事务和公共艺术的发展需要,没有把自己放在公共艺术家和公共知识分子的位置上,甚至认为公共艺术是没有艺术个性及非创造性的东西,是没有艺术深度的大众化的艺术或仅仅是装饰空间环境的陈设品等,以至形成公共社会的艺术的滞后现象,体现在整体社会环境及其话语的权力形态上,则是不能正视和大力鼓舞艺术家的具有鲜明个性和多样性、多层面的当代艺术创作,难以从发展的和国际的艺术视野以及相应的制度去激励艺术家进行实验性、多元化的艺术探索(包括形式语言到艺术观念),使得在充分尊重艺术家真切的个性化的艺术创造的前提下,甚至许多主持和把握艺术品遴选过程的领导多把公共艺术作为一种体现一般大众“平均审美趣味”的东西或仅作为修饰和美化城市环境的一种手段,而不是使之成为丰富、充实和提升公共社会文化内涵及培养公民素养的重要方式。也就是说,中国当下的公共艺术状态中尚缺乏吸收和共享具有个性化、高水准和创造性的艺术家及其作品的积极参与,尚没有启动公共艺术专家咨询机构和合理的遴选机制以选取更多、更广泛、更优秀的公共艺术作品为当代社会文化生活增辉。

整体环境美学品质的缺乏。我们知道公共艺术的视觉及心理效果的优劣与成败,并不仅仅取决于艺术品本身,而在很大的程度上取决于与艺术作品共同构成视觉和心理效应的整体空间环境。公共艺术所在的小环境到大尺度的景观环境,包括建筑、园林、水体、道路、围栏、照明、公共家具等物象的形态、体量、色调、材质、肌理及其整体的比例关系和相互的对应关系,都将在整体上影响着人们的视觉和心理感受,最终影响到人们对于公共空间中艺术作品的审美体验和品评。在现实情形中,即使是在我国较为发达的大都市的公共环境里视觉因素的杂乱景象也可谓比比皆是:建筑规划、造型设计及其色彩美学的欠缺,公共建筑的过渡性空间的驳杂无序,街道形貌及商业广告形态的凌乱乃至丑陋,这样的环境品质必然有碍公共艺术的美学效应和社会效应的落实与发挥。这就需要我们具有整体环境、整体设计、整体管理的强烈意识,并进行长期不懈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