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电气工程概论十篇电气工程概论十篇

电气工程概论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2:12:13

电气工程概论篇1

关键词: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简介发展

正是因为电气工程的发展,才有今天庞大的电力工业,人类才不可逆转地进入伟大的电气化时代。人类发展到任何时候也离不开能源,而能源是人类永恒的研究对象,而电能是利用最为方便的能源形式,以电能为研究对象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有着十分强大的生命力。

一、专业内容介绍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涉及电力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电机电器技术信息与网络控制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等诸多领域,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专业范围主要包括电工基础理论、电气装备制造和应用、电力系统运行和控制三个部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基础性也决定了它具有很强的学科交叉和融合能力。

培养要求:该专业培养能够从事与电气工程有关的系统运行、自动控制、电力电子技术、信息处理、试验分析、研制开发、经济管理以及电子与计算机技术应用等领域的“高素质、强能力、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学生主要学习电工技术、电子技术、信息控制、计算机技术等方面较宽广的工程技术基础和一定的专业知识。本专业主要特点是强弱电结合、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相结合、软件与硬件结合、元件与系统结合,学生受到电工电子、信息控制及计算机技术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解决电气工程技术分析与控制技术问题的基本能力。

主干学科:电气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

主要课程:电路原理、电子技术基础、电机学、电力电子技术、电力拖动与控制、计算机技术(语言、软件基础、硬件基础、单片机等)、信号与系统、控制理论等。

电气工程一般分为电力系统和应用电子(也就是电力电子)。

二、专业发展前景

电气工程学科涉及工业、农业、交通运输、国防及人民生活等各领域,与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等学科交叉渗透,拓宽了电气工程学科的内涵与外延。随着科技的发展,电气工程的学科结构、研究领域、技术领域发生了很大变化。电气工程愈来愈多地应用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电力电子技术和自动化技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内涵也发展演变为强电和弱电结合、电工技术和电子技术结合、软件和硬件结合、元件和系统结合。例如“电气工程”和“电子技术”以及“控制科学”交叉融合产生了“电力电子技术”;“电气工程”与“材料科学”的交叉融合产生了“超导电工技术”和“纳米电工技术”;“电气工程”与“机械工程”及“计算机学科”的交叉融合产生了“机电一体化”新学科,已形成了以“机械”为主体、电气工程和计算机控制为技术核心、“机械+电气+计算机”的有机融合,“机电一体化”技术实际上就是电气自动化技术高度发展的一个阶段的必然产物,它是电气自动化领域中机械技术与电子技术有机结合的一种高新技术,也可以说隶属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专业范畴。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电力成为国民经济中重要的生产资料及人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生活资料。当今,电气化水平的提高使得各种经济活动都离不开电(用油的交通工具除外),我国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的比重已接近20%,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的电气化水平也决定了电力数据具有大范围的覆盖性。有专家表示,电力工业的发展方向是智能电力系统,或者是坚强智能电网或者是智能电网。智能电力系统是实现电力工业发展价值特征的最有效途径,也是现代电力工业的发展方向,发展智能电力系统能够确保更安全、更经济、更绿色、更和谐,同时智能电力系统是一个广义的坚强智能电网,能够有效地破解未来发展的挑战。

三、专业应用与就业方向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几个方向:

电力系统、电气技术、应用电子技术、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机电器及其控制

1.电力系统方向

电力系统专业方向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中最具有优势和特色的专业方向,为部级一类特色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培养从事高压电器设备设计、制造和运行维护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该专业方向依托电气工程一级博士学位授权学科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覆盖了高电压与绝缘技术和电介质工程2个二级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学科,电力系统为部级重点学科。同时,该专业方向设置高电压绝缘技术和电气绝缘与电缆两个专业模块。

就业方向:可在电力设备制造行业从事高电压设备的设计、开发、生产和管理等工作,可在电力系统从事高压设备的运行维护方面的技术工作和管理工作,就业于电业局、供电局、发电厂,也可在科研院所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

2.电气技术方向

电气技术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一个方向。该专业是重点专业,具有电气工程一级学位博士学位授予权,电气工程领域拥有博士后流动站,在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机与电气和电力电子与电力信息处理学科具有工学硕士授予权。

就业方向:电气技术方向主要培养电气测量与控制技术方面的高级电气工程技术人才,从事电参量和磁参信息获取与处理技术研究工作,以及电气技术自动化控制领域的装置与系统的设计开发与应用研究工作。学位获得后,可在电气工程技术领域的企业、承担理论研究、技术开发、运行管理等技术工作,也可以在研究机构和高等学校从事研究与教学工作。

3.电机与电气方向

电机与电气学科在一体化电机的理论与技术方面,主要研究了步进电机、无刷直流电机、感应同步器等。在电机的电力电子驱动技术方面,研究了电动车、电机驱动系统的结构与控制策略,变频电源谐波抑制技术。在高环境、高可靠电机与电器方面,研究了高环境电器可靠性理论与技术航天电器的理论与技术、卫星姿控用飞轮的可靠性设计。在新型电磁机构的理论与应用方面,研究了特种电机、磁性流体密封、旋转轴的在线平衡、电磁成型技术。其中在步进电机和无刷直流电机等特种电机及航天电器方面具有较大的影响。

就业方向:可在电力、电子、通信、机械、交通、建筑等行业从事电子领域的研究、设计、开发、运行及管理等工作,也可以在研究机构和高等学校从事研究与教学工作。

4.应用电子技术方向

应用电子技术方向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一个特色专业方向,特点是电气与电子兼备,电力电子与信息电子相融。培养从事电气工程、电子技术、电力电子技术、自动控制、信号变换与处理等方面工作的宽口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就业方向:可在电力、电子、通信、机械、交通、建筑等行业从事应用电子技术领域的研究、设计、开发、运行及管理等工作,也可以在研究机构和高等学校从事研究与教学工作。

电气工程概论篇2

关键词:智能化技术;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给电气工程的发展带来了很多的机遇,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现代工业发展需求,陈旧的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技术遇到受到很多的限制。因此智能化技术应用于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上将是一个新的探索。特别是把它和当前的电气工程控制工作进行有效的融合,可以实现一个非常高效的改革,获得更加符合社会发展所需的改革效果。

1智能化技术概念

实现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环节中的效用的发挥,最为关键的一步就是要知道智能化技术的概念,概括起来有以下方面:①在应用过程中,有效地结合多种学科的理论基础。电气工程开展中对于智能化技术的全面应用,广泛地涵盖了控制学、语言学、信息技术学、甚至是医学和生物学等众多学科;②智能化技术的发展和实施是增强电气自动化控制水平的重要环节。在提升电气自动化水平的工作里,使用智能化技术,不仅可以节约一定的人力资源,还能够提高工作的准确度。通过逐步分析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开展中的应用可知,智能化技术的改革和应用是提升电气自动化控制水平的基本因素,在具体的运用的过程中还有效的融合了多元化的学科理论和概念。并且通过探究也可知,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是非常全面而且科学的。

2智能化技术的科学性探究

对相关概念分析清楚的基础上,对智能化技术应用于电气工程进行科学性探究,总结如下:

2.1不需要建立控制模型、缩短时间

电气工程中应用智能化技术,不需要建立控制模型,缩短自动化控制工作的开展所需要的时间。对于传统的电气工程来说,通常需要建立控制模型。而这一模型的建立,是非常复杂和耗费时间的,同时在准确度上也难以达到让人感到非常满意的效果。有效地将智能化技术的应用与电力工程的开展进程相结合,则可以实现这一问题的有效解决。

2.2提升电子系统调整控制的可行性

智能化技术提升了电子系统调整控制工作的开展的可行性。智能化控制技术在电子系统中的应用,可以有效的通过鲁棒性变化、反应时长以及时间的变动趋势,实现对于电气工程开展进程的实时调节,因而其确保了整体调整控制工作的开展的可行性。

2.3保证智能化控制器具的一致性

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开展的进程中的应用,能够保证智能化控制器具的较强的一致性。智能化控制系统在处理不同的问题的过程中,能对不同的数据进行精确的、统一的估计,因而实现了智能化控制器具的一致性的有效的保障。多元化分析智能化技术应用于电气工程的开展进程中可知,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促进了电气工程的各项具体工作的开展,不需要建立控制模型,提升了自动化控制工作的开展效率以及电子系统整体调整控制工作的开展的可行性,同时也有效的确保了智能化控制器具的较强的一致性。通过探究可知,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具有其不可忽视的优越性。因此为了实现我国电气工程的长期的、稳定的发展,将智能化技术的优势的发挥与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工作的各项环节的整合进行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3智能化技术具体方式研究

基于科学性的探究结果,对智能化技术应用于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工作中的具体方式进行研究,总结如下:

3.1提升电气工程自动化的智能性

提升电气工程的无人操作化、远程化、高效化以及自主化,确保电气工程的开展的优越性。在实际工作中,通过引用先进设备与技术,不断提高智能化水平。

3.2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的优化设计

在电气工程中,将力学、电学等相关的学科理论有效的应用于自动化控制工作开展进程中,实现系统的优化性的全面提升。利用先进的学科理论,促使设计优化,提高设计水平。

3.3电子工程自动化故障查询工作

增强电子工程自动化系统的故障查询工作开展的实效性和时效性,有效控制故障带来的损失。在第一时间发现故障并及时通知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处理,在以后的工作中,也能查询到故障产生的原因和处理措施。这可以为将来的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通过对智能化技术的优势发挥于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工作开展环节中的具体方法进行研究可知,将智能化技术的优势作用于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工作开展过程中,增强电气工程自动化的智能性。并且实现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的优化设计以及电子工程自动化系统的问题排除环节的顺利,提升电气工程开展企业的综合实力,提升了电气工程开展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的综合竞争力。

4结束语

文章主要探究和分析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智能化技术的运用,明确智能化技术的相关的概念的界定,并在此基础上,深入研究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的开展过程中运用,同时探究具体的应用的方法。由此可见,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开展智能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二者有效结合,为我国的电气行业的发展,乃至整个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提供非常大的贡献。

作者:崔福鑫单位:大石桥市机关事业

参考文献:

[1]宋海南.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南方农机,2016,(11):134+148.

[2]]李水锋.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16,(8):47+52.

电气工程概论篇3

关键词: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解决方案;发展史

按学科分类,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隶属电工范围,研究包括计算机技术、电工技术等很多的领域,还包括电能是如何产生、如何传输、如何使用的过程,因此,它综合了很多的领域。所以,在这个工业化的时代,加快电气工程的发展是必然的。

1电气工程自动化的概念和现状

作为高新科技重要的一部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是在电气领域的新学科,由于人们平时的工作生活和社会的工业都需要电气自动化,所以,在农业、工业、国防等方面电气自动化不断的被推广,不断的发挥着自己重要的作用。按分类来讲,电力电子技术、电机技术信息、还有计算机技术都属于电气工程的范围。强电与弱电相结合、机械与电气相结合,还有硬件与软件的结合,都属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控技术,不仅需要电力电子等基础的技术,还有有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配合,所以,在建设电气工程自动化的同时,一定要协调好各个技术的协调运作,在此过程中也要及时发现问题,优化方案,对关键技术进行突破,保证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快速发展。在工业的不断发展中,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也逐步成型,取得一定的成就。在这个充满电能的现代社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主要详细的研究电能的产生、传输到转换、储存、控制及利用等方面,并与电磁理论有着密切的联系。电磁理论是电气工程发展中的基础、是前提、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今,计算机和通信都离不开电,都是以电作为基础,所以,把电磁理论应用好,才能发展的更好。现在电气工程不仅仅是从前的输电与发电,除了输电和发电,还包括配电,而且,现在的电气控制也更加的自动化与智能化。在不断的发展中,可见我国的电气事业正在蒸蒸日上,成为了经济发展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起到了相当大的促进作用。

2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发展

希腊学者米利都最先发现和认识的电。而人们真正研究静电实在17实际的时候。一位英国的医生,他叫吉尔伯特,他在1600年初的时候在他的书中对"电"进行了阐述。在法国人杜菲研究了静电现象之前,英国人格雷最先发现了导体和绝缘体。而后在18实际,富兰克林著名的"风筝实验"第一次验证了电是存在的。再之后,电流磁效应、电磁感应定律先后由安倍和法拉第发现,麦克斯维尔总结了前人的结论,并由此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奠定了电气工程发展的基础。19世纪末,我国也开始对电的研究。南阳大学在1980年成立了电机专科工程专业,并与1932年在清华大学开始实施该专业。1985年北京电力学院成立了。此后,在1961年和1962年之间,数名哈工大电气相关专业的师生入驻北京电力学院。就在国家允许对"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授予博士学位后,华北电力大学成立了,国家还评定"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为重点学科。在我国现代工业发展中,电气工程起着关键性的作用,随着科技的发展,时代的更替,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系统。电气工程虽由电磁理论发展到现在的电气工程技术学科,但是目前的电气发展还是离不开电磁理论,还是要紧密结合电磁理论。这样成型后的系统运作起来会更加有效率,为我国工业发展事业上也能节约成本,做出更多的贡献。就目前来看,在商业领域也可见电气工程的影子,满流与传输上面的需求。以工业为主的大国,只有壮大自己的工业发展,才能促进经济的发展。所以我们要加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发展,让其在社会中占有一定的地位。

3发展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过程存在的问题

3.1成本与效率的提高

我国如今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还不是足够的完善。所以,在现实的实施过程中,不能把每一步都做的非常到位、考虑周全,工作人员需要结合发展形势和以往积累的工作经验,进而得出结果。由这样不完善的步骤,会导致成本的增加,经济支出无形增加。而且,目前各企业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技术水平不同,这也是影响经济成本的原因之一。在整个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方案实施工程中,效率这个词贯穿始终,效率影响着效果。在如今快速发展的社会,没有工作效率是不行的,所以,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发展过程中始终要高效率。而且,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方面,各企业的技术水平参差不齐,这也正是超越其他企业的好机会,若能把握好工作效率,会在同行中脱颖而出,由此可见,当今社会的工作效率是有多么重要。在相同时间内,谁的设计会更简洁,更容易理解,谁就离成功更进一步,这也进而检验出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

3.2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实际应用会出现安全问题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成长离不开工业的发展。目前,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不仅仅在工业领域,在商业领域也可以见到它的身影,它在商业领域承担着信息的交流与传输。由于目前各企业对于底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的掌握程度不尽相同,在信息传输的过程中就会出现困难,无形导致运营成本的增加。数据传输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发展中起着至关的作用。然而在实际传输中,接口不同导致传输速度不同,进而影响效率。如果想要电气工程系统高速有效率的运行,是需要复杂网络结构的。在电气工程自动化过程中,需求不同,技术水平也会有一定程度的不同,只有确保网络结构的多元化、多样性,才能使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有更好的发展。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使系统智能化显得更为普遍,智能化的系统可以改善工作强度,提高效率和质量。所以,在今后的发展中要注意这方面,并及时提出解决的方案。

结束语

在我国现代工业蓬勃发展的时候,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显得尤为重要,科技在不断的发展,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身的系统也逐步成型。本研究概述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概念、现状和发展史,并对实际运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也提出合理的建议。我认为随着我国工业不断发展,经济的不断壮大,我们一定会实现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娜娜.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建设与发展的若干思考[J].电气自动化,2010.

电气工程概论篇4

【关键词】电动汽车;外观;设计理念

引言

随着全球变暖、海平面升高等大自然环境的日益恶化,人们对于节能环保的意识逐渐提升,对于与大气环境有着直接关系的汽车行业来说,这同样是个不容小觑的问题。预计十年后,我国汽车保有量要超过2亿辆。放眼如今正投入使用的普通车辆,无论燃料是燃油还是天然气,都避免不了有害尾气的产生。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大胆提出了用电动机来代替传统的内燃机的设想,新型的电动汽车由此产生。它不仅能大大降低汽车尾气排放的污染,还能在汽车滑行或是突然减速时,把电动机作为蓄电机使用,蓄存多余的电能再次使用从而节约能源。因此,电动汽车的发展迫在眉睫,如何让汽车节能环保同时又不失其必要的动力性成了整个汽车行业想要攻克的共同目标。

2012年的北京车展上,来自全球14个国家和地区的2000家中外汽车及零部件厂商齐聚北京车展,其中概念车74台,新能源车更是达到88台。在国务院刚刚通过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生产规划》中,提及争取到2015年全国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累计产销量要预计达到50万辆,到2020年要超过500万辆[1]。这一系列数据充分体现出了电动汽车的发展势头之猛,其发展前景不可小觑。

本文旨在通过对世界各国的多款电动汽车概念车型进行分类,针对其外观设计中主要的几个方面进行比较与分析,得出相关结论。

1.外观设计要素

1.1汽车空气动力

汽车空气动力特性是汽车的重要性能之一。迄今为止,国内外汽车空气动力学的研究一般采取试验法、试验与理论相结合法以及数值模拟仿真研究法。随着汽车技术的提高和高级公路的发展,汽车速度的不断提高以及汽车在行驶时与空气的相互作用的各种气动力也越来越显著,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汽车的经济性、动力性和稳定性[2]。

电动汽车由蓄电池提供电能,经过驱动系统和电动机,驱动电动汽车行驶。在设计电动汽车外型时,如何通过外型上的设计使车在蓄电池的驱动下发挥其动力最大化是人们在设计过程中必须考虑的问题。它直接

影响着电动汽车的动力性和续驶里程,同时影响电动汽车行驶的成本效益。

1.2汽车人机工程

人机工程所反映的核心问题是人、车和环境三方面的协调,汽车的外观设计中则体现为是否人性化,因而汽车设计是否符合人机工程的要求,这不仅关系到有效利用车内空间及提高乘用舒适性,而且会影响到整车内外造型和尺寸参数,进而影响整车性能和市场竞争力[3]。所以,人机工程也被提升为汽车外观设计的重要因素。

1.3汽车行驶性能

汽车行驶性能的好坏在外观设计中主要体现在扰流板和车腰线上,合适的扰流板能增加汽车在高速行驶时的操作稳定性和平稳性,从而提高汽车的行驶性能。

1.4汽车制造工艺和材料

汽车外观的制造主要以焊接和冲压的方式来完成,其材料多种多样,传统的车型一般以钢板和塑料来制造车身,另外,利用高强度钢板和拼焊板等材料和工艺可以有效提高整车的安全性能,减少人体头部伤害值,改善吸能部件的变形模式及吸能能力[4]。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也有不少概念车型尝试运用大片玻璃来作为车身的主体材料,增强未来感。同时,随着车身轻量化的推广,一些新型材料也在不断产生和运用。

1.5汽车安全要求

汽车的安全问题在外观设计中也同样不可忽视。在设计中要保证车顶的牢固、车门的密封性以及车底的韧性等,每个细节上的错误都可能引起不小的安全隐患。因而汽车安全技术中的主动安全和被动安全是相辅相成、相互补充的,两者缺一不可。未来的汽车安全技术将向着集成化、系统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5]。

2.外观设计理念(灵感)

具有美感的汽车车身造型应该是符合由人类长期实践而总结出来的美学基本原则的,是外在形式美和内在科技美的结合体。每辆车的外观设计都蕴含着其设计师的独特理念,我将这些理念大致地分为个性派、实用派和形象派三类:

2.1“个性派”设计

个性派顾名思义主张的是自我个性,强调的是其独特二字,纵观整个车身,一定有一处或是几处的设计是独一无二的,同时又不增加甚至减少汽车的阻力,成为整部的“点睛之笔”。

V-enSViSta电动概念车就有着典型的“个性派”设计。流线型的设计很好地降低了它在行进过程中的空气阻力。其亮点在于它的车门,采用的是马车式的车门,通过细小的铰接进行自动开关,并取消了传统车型单边前后门之间的车架,最大限度的增大了开门的空间,使人感到仿佛有一位女神要从车内走出。

另外,ViSta并没有设立后视镜,而是以摄像头代替后视镜功能。门框上的摄像头拍摄的影像传送到车内两侧的显示屏上进行观察。这一方面是为了更好地减少空气阻力,提供其空气动力。另外,也有效地避免了雨雪天等恶劣环境所导致的后视镜模糊,从而导致人视线的障碍或错觉,提高了车子的安全性。

意大利汽车设计师Liviutudoran设计了一款名为imove的3人座电动概念车。车顶可开合,变成一辆敞篷车;在达到美观的同时又去除了a柱,大大减小了风阻,另外,这辆概念车在人机工程方面想的也十分周到,为了给人们带来更多的便利,设计师在车内仪表面板上采用了触摸屏设计;车顶更是选取了独特的材料,运用了太阳能电池面板可以为车里的仪表供电,同时也提高了车子的动力性。imove的车身材质内含可变色原料,车主可根据喜好随时变化车身色彩,使其外观更加个性化。

2.2“实用派”设计

“实用派”设计是指在设计电动汽车外型的过程中,不仅仅以美观和前卫的造型为目标,而是充分地利用车身的材料和科技的手段,让车身也能成为动力系统的一部分,产生能源,提高电动汽车的动力性。

就拿smartforvision这款电动概念车来说,整个造型未来感十足的同时,其车顶的六边形透明区域相当引人注目——这是全球第一款能够通过阳光产生能量的透光车顶。这里采用的技术是覆盖了整个车顶表面的透明太阳能电池。这种太阳能电池基于嵌入车顶夹层、通过光激活的透明有机染料。即使在散射光或光照较差的条件下,太阳能电池也能为多媒体设备和三个协助车内温度管理的风扇提供足够的电力。如果将车停放在阳光照射处,太阳能电池产生的电力足以维持通风系统持续运行,从而保持车内凉爽,可见设计师在人机工程学上考虑地十分周到,大大提高了人们的舒适性。这种全新的光伏技术进一步开拓了节能潜力,它产生的能量还可用于车内其它设备。这样就能将蓄电池中的电能更多地用于汽车的起动和行驶中,大大地加大了其续航里程,同时又加强了其动力性。另外,车身面板还使用了特殊的材料,面板内的高性能绝缘泡沫胶使得这款Forvision能够在夏季保持凉爽,在冬季保持温暖。提高人们乘坐的舒适性。

日本汽车巨头丰田推出了一款可以立即改变外观的概念车,名为“Fun-Vii”(Vii为汽车交互式互联网的英文首字母缩写)。用户只需按一下按钮,Fun-Vii便会改变外观。如果所有人都购买这款汽车,喷漆工作将成为过去。

Fun-Vii的车身外壳采用触摸屏,特殊的材料和工艺不仅允许驾驶者改变显示的图案,同时也可让车子登录经销商网站,进行检验,实用性极强,就好像随身带了一台电脑。有趣的是,Fun-Vii的车门还会闪烁一条问候语,向主人表达问候。不可不说,设计师将人机工程做到了极致。在东京车展举行前,丰田揭开了这款可变脸概念车的神秘面纱。公司总裁丰田章男表示:“汽车必须能够唤起我们的情绪,否则的话,就不是一辆好车。”

2.3“形象派”设计仿生派

形象派是指将设计具体化,以某一样我们生活中都能见到的生物或物体作为雏形,模仿它的特点或是从它的身上寻找设计灵感,从而设计出来的车身造型。

在电动汽车的外观设计中我们可以找到许多“形象派”的设计。比如在2011年米其林汽车设计挑战赛上,塞尔维亚设计师马克·鲁科维奇设计的一种三轮电动概念车,他将自己的这一设计称为“超音速汽车”,因为他的设计原型是超音速飞机。这种小汽车的两个后轮都拥有独立驱动的电动马达,车身狭窄,大大地考虑到了空气动力学给车带来的影响,有效地减小了空气的阻力。它的底部很低,在平坦的路面上行驶时能提高汽车的行驶性能,增加它的操作稳定性,同时也提高了安全性能。前后仅可以容纳两人,这和飞机非常相似。

又比如日产在广州车展上推出的紧凑电动概念车mixim。其车门采用了剪刀门的设计,车门朝前上方打开,开启后从前方正视车身就犹如一只蝙蝠,霸气十足,造型十分独特。同时,在人机工程方面也作了一定的考虑,减小了开门所需要的空间,这就使人们在拥堵地区能够更方便地停车,提高了车子的便利性。

法国标致eX1概念车同样是“形象派”设计的典型产物,它以水滴为原型,整个车身前宽后窄,将水滴上尖下圆的造型进行合理修饰和调整,创造出了全新eX1概念车。

3.结论

针对电动概念汽车外观设计理念,分析了众多国内外的电动汽车外观主要的设计要素和不同的理念,将其分成了“个性派”、“实用派”和“形象派”三类,通过实例与各种因素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分别介绍了其不同的特点和风格,使人们对电动汽车外观的理念有了一个更全面、更系统的认识。

随着电动车的日趋成熟,汽车外观设计将会有一个革命性变化的机会。由于电动车的原理与普通车型完全不一样,它不需要那么大的空间,这样就给了设计师一个更大的想象和创造机会。比如电动车的性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蓄电池的性能,电动车用电池驱动,所以在设计外观时要考虑的问题是冷却而非进气,这样,在前脸设计就不必考虑进气口的设计。

另外,电动车会更注重其个性化的表达。无论是在其侧身的比例还是前大灯以及尾部的LeD灯的应用上都将给人一种全新的视觉冲击。所以,电动车技术在成熟之后,空间设计上会融入更多的元素,这将给汽车的比例甚至结构都带来一个很大的变革。

参考文献:

[1]张子良,叶子.2012车展那些事[J].体育健康知识画刊,2012第6期72-73,1005-8222.

[2]李毓洲,谭夏梅,梁明影.基于ansys的汽车空气动力学特性分析[J].机械设计与制造,2010第2期,1001-3997.

电气工程概论篇5

关键词电控;工程实践;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489X(2013)03-0114-02

CreationofelectronicControlengineeringKnowledgeandpracticeCoursesandteachingexperience//HeLixin

abstractthispaperintroducesthenecessityandsubjectpositionofthecurriculumsystemconstructionofelectricControlengineeringknowledgeandpractice.itintroducesthetheoryteachingandpracticeteachingcontentandcoursecharacteristicsofthiscourse,theteachingmethodandevaluationmethod,too.

Keywordselectriccontrol;engineeringpractice;courseconstruction

20世纪产生的电子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经过几十年的飞速发展,已经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进入21世纪后,新材料新技术不断诞生,新器件新产品不断问世,新知识铺天盖地而来。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无疑对高等学校的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冲击和挑战,同时也推动了高等学校对教育的进一步深入思考,产生了新的认识和教学理念。

在新形势下,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如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如何培养学生使其成为掌握工程基本技能,具备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以满足人才市场的需求,已成为各高校领导和相关教师关注和重视的重要课题。控制技术工程训练中的电控工程认识与实践课程,就是在这样一种大环境下应运而生。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是:通过这门课的学习,使学生初步形成对电控技术的认识,建立电控技术在工程实际应用中的思想,培养学生基本实践技能、创新意识、工程意识和团结协作的精神,并为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的电控技术认识基础和实践技能基础。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4年起为全校大一学生开设了电控工程认识与实践课程,该课程集中了电子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等多种学科知识,相互交叉渗透,是一门内容丰富、综合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涵盖如此多内容的课程,以及该课程的教学模式,目前在高校尚属先列。

1学科定位

电控工程认识与实践课程是针对全校大一年级学生开设的一门必修课,它是控制技术工程训练的先导或初级课程,其目的是使学生了解电控技术的发展历程、发展全景和最先进的技术,培养他们的实践基本技能,使他们对电控技术形成整体概念。这些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基本技能和严谨的科学的工作作风,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和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工程意识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为工程专业的学生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认识基础和实践技能基础。

2教学内容的设置

2.1理论部分

1)电控概论。控制技术的核心是控制器,而控制器与电子技术是密不可分的。为了便于教学,针对大一新生的特点,教学研究组自编一本教学讲义《电控概论与实验课指导书》,其中电控概论的内容包括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电子工艺基础。书中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列举了大量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例子,通过这些例子反映电控技术的特点、发展历程和发展前景,引出和深化电与控的概念、电与控的关系以及控制是如何与电子技术结合来实现控制的目的的。教材中讲解了以单片机为核心的实际恒温控制系统,充分地反映了电控技术在工程实际中的应用。教学实践中自制了电控技术展板,上面有大量的实例和图片,使得教学更直观和生动,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继电器控制基本原理,内容包括继电器控制的基本概念,继电器控制在工程实际中的应用及基本控制线路介绍。

3)气动控制基本原理,内容包括气动元件的工作原理、功能和使用方法,气动控制在工程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基本控制回路介绍。

4)可编程控制器基本原理,内容包括可编程控制器产生的历史、基本构成、基本编程思想和工程实际应用。

5)计算机组成及拆装方法,内容包括计算机构成、发展动态、总线与各硬件的连接关系以及计算机拆装方法。

2.2实验部分

1)继电器控制线路实验。学生自己动手搭接控制线路并实现之,按要求填写实验报告。

2)气动控制实验。学生自己动手搭接控制线路并实现其功能,按要求填写实验报告。

3)可编程控制器软件应用练习实验。要求学生学会可编程控制器的使用方法和应用软件写程序的方法,并实现其给定软件的功能。按要求填写实验报告。

4)计算机拆装实验。要求学生掌握计算机拆装的方法,通过拆装,初步理解总线与硬件的连接关系,按要求填写实验报告。

3教学模式

该课程采用模块式教学,共分五大模块:电控概论;继电器控制基础;气动控制基础;可编程控制器技术基础;计算机拆装。此外,对有能力的学生,完成课堂内的内容后,鼓励他们自主设计实验线路并实现之,或提出实验方案,教师协助他们完成硬件及软件设计。在这里举一例。05级大一学生接触了可编程控制器后,提出设计五环旗的设想,在教师的鼓励下,他们完成了硬件设计,且编写了软件,实现的功能是:1)5个环全亮5秒钟;2)5个环全灭1秒钟;3)5个环依次亮,时间间隔0.5秒,直到全亮;4)5个环依次灭,时间间隔0.5秒,直到全灭;5)5个环同时闪烁10秒钟,闪烁一次1秒钟。

4教学特色

1)理论密切结合工程实际。教学中边讲边实践,其中实验内容都是反应工程实际的基本应用。

2)内容注重基础,反映时代特征。由于大一学生刚刚接触工程实际,因此教学内容都是以反应基本技能为主,而且具有时代特征。如可编程控制器的基本应用,目前工业生产大多以可编程控制器为核心,组成控制系统,进行产品的加工和生产。

3)自己动手,自主设计。该课程属于开放式的教学,学生在完成规定内容后,教师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想法,进行自主设计,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课内或课外完成。这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4)体现工程实际应用和综合应用。如继电器控制实验、气动门控制实验等都是工程实际常用到的知识;再如pLC控制交通灯实验,这是基本的综合应用。

5)培养学生对电控技术的兴趣和基本技能,培养创新意识和工程意识。

5考核方式

考虑到该课程要达到的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实践来认识电与控的基本思想、电与控的关系以及控制是如何实现的,因此,考核方式主要以学生课后填写两份实验报告和一份电控知识答卷为主,其他情况如出勤、学习态度、劳动也各占有一定的分值。

由于这门课无可借鉴的资料,经历一段痛苦的思考历程,也经历了几年的艰辛实践过程,才走到今天。如今这门课的教学模式已基本形成,目前只能说比较成熟,随着实践的进程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还会有新知识或新内容的补充以及教学方式和方法的调整,使该课程的实训过程和培养结果符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6结束语

电控工程认识与实践课程建设还只是一个摸索和学习的过程,需要在教学中边干边探索,在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提高。相信经过几轮实际教学实践,会逐步增强电控工程认识与实践课程的教学效果,使教学过程更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

参考文献

[1]刘国新,李兴文.国内外关于自主创新的研究综述[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2):196-199.

电气工程概论篇6

【关键词】电气工程电工电子技术训练

在我国高等学校的教学内容中非常缺乏关于电气工程的训练,只是单纯的讲解关于电工电子的技术,这样使得所培养出来的人才不具备生产实践能力。如果在电工电子技术训练中借鉴电气工程的训练将能够更好地加强我国电工电子人才的实践能力,即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强化实践教学,这将使得所培养出来的人才满足现代化工业生产的要求。本文将详述电气工程训练与电工电子技术应用的概况、电工电子技术实践教学的方式方法及内容、电气工程训练的现状和训练建设的目标以及电气工程训练的不足之处以及改进措施。

1电气工程训练与电工电子技术应用的概况

电气工程是现代科技领域中的核心,被运用于各大高新技术中。一个国家电气工程的发展程度将反应出这个国家的科技水平,我国高校一直致力于研究电气工程的科研。以往对于电气工程的定义为用于创造产生电气与电子系统的有关学科的总和,但是这个定义十分宽泛,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现今社会对于电气工程的概念已经远远超出传统定义的范畴,斯坦福大学教授指出:今天的电气工程涵盖了几乎所有与电子、光子有关的工程行为。这个定义使我们要重新检查并重新构建电气工程的学科方向、课程设置及其内容,从而使得电气工程的教学能够更加适应学生和社会的需求。

电气工程的训练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基础的电工电子技术以及一定程度的实践操作技能,一个合格的电气工程师不仅需要掌握专业技能而且还需要优秀的综合素质。在实验教学的过程中既要传授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也要改变学生的思考方式,让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将知识消化理解。

2电工电子技术实践教学的方式方法及内容

2.1电工电子技术的课程内容

在电气工程训练中的电工电子技术课程含括了三个部分,分别是电路基础知识和分析方法、电机及控制部分以及电子技术部分。电路的基础知识含有直流电路和交流电路,其中交流电路相对复杂。电机及控制部分含有电磁的基础知识、变压器的工作原理和内部结构、继电器控制系统以及交流线圈电路和可编程控制器,其中变压器、继电器控制系统以及可编程控制器都有非常广泛的运用。电子技术部分包括数字电子技术和模拟电子技术,其中数字电子技术含有触发器以及逻辑门电路,而模拟电子技术含有半导体器件和集成运算放大电路。电路基础知识、电机及控制以及电子技术这三种教学内容对于培养学生的技术有很显著的作用,学校在制定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和社会的需求,并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让学生掌握足够的技术。

2.2电工电子技术教学的层次

在电气工程训练中电工电子技术的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教学过程中的基础实训教学、应用与设计的实践教学以及提高开放式的实训教学。基础实训教学主要是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理论的基础上把理论知识转化为技术技能,通过基础实训教学学生可以了解到自身理论知识的不足并更深刻的掌握已有的理论知识。工程应用与设计的实践主要是让学生在掌握基础实训教学的基础上学习社会所需要的技术,要让学生发挥自己的创新精神将所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社会的生产实际中。开放式实训教学就是提倡学生成立研究小组,培养学生间的团队协作能力。开放式实训教学将使得学生更多的关注课堂外的科研活动,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发明创造,让学生在社会的大平台上积极发展。

2.3电工电子技术试验实训课程体系的改进

对电工电子技术的实训体系进行改革的目的是突出实训的实用性以及符合社会实际需求,电工电子技术的实训就是要使得学生将所学到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基础技能,所以在实训之前就要让学生了解实训的教学目的,教师是通过实训让学生完成学习目标。在理论教学中学生无法辨识知识的重点部分,这就需要学生通过实训来了解社会实际需要的技术。

3电气工程训练的现状和训练建设的目标

现今的电气工程训练一般分为两部分,主要是依据其专业的不同来区分的。第一种电气工程训练主要是教育学生一些相对简单的电气控制方法,学生在实训过程中逐步了解电气控制方面的理论基础并掌握一定的操作技能。另外一种电气工程训练主要是教育学生学习室内照明电路的相关内容,其中包括学习室内照明电路的实际原理、安装以及调试过程,通过这些学习掌握基础的电工技能。电气工程训练的目标是使得工科学生不仅具备电工电子技术的理论基础,同时还要使其在电工电子技术上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并通过实践达到社会对其的培养需求。

4电气工程训练的不足之处以及改进措施

电气工程训练的不足之处体现在教学内容安排不妥当和教学实践与社会实际情况脱轨,首先教学内容没有得到恰当的安排,即学生的课程会出现突然很多及突然没有的情况,这样便使得学生在下一节学习的时候遗忘了上一节课的知识,教师在上课时就需要对学生进行上一节的温习,使得课堂的教学效率大打折扣,而且长时间的没课会使得学生对知识的遗忘速度加快。再就是教学的实践内容脱离了社会实际情况,学生在电气工程的实习过程中主要是学习室内照明电路,而室内照明电路技术在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早已不是最新的电路,但是教师仍然沿用以往的电路,使得学生丧失了学习的兴趣。

针对上述电气工程训练的不足之处,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改进。首先要合理安排学生的理论学习和实验学习,同时还要注意课程之间的间隔时间,避免课程之间有长时间的间隔,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另外就是增加新的电路或者电子产品制作来供学生学习,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电气工程所培养的是社会所需要的实用型人才,所以不仅要加强学生关于电气工程技术的理论学习,还要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这样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雷学敏.电气工程训练与电工电子技术应用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1.

[2]范瑞云.电气工程训练与电工电子技术应用[J].科技传播,2011.

[3]黄文浩.电气工程训练与电工电子技术应用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月刊),2012.

[4]赵妮娜.竞赛式教学在电工电子技术课程设计中的应用[J].电子设计工程,2013.

电气工程概论篇7

关键词:信号分析与处理;教学内容;教学手段;考核方式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9-0083-02\

近年来,针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类专业对信号与系统相关知识的专业需求,我国工科类普通高校都相继开设了“信号分析与处理”课程,并将其作为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信号分析与处理技术是现代社会中发展很快且应用面很广的新兴学科,已渗透到计算机、通信、医学、生物学、军事、经济等各个领域[1]。

“信号分析与处理”是电气工程与自动化类专业人才不可缺少的知识领域,是将“信号与系统”和“数字信号处理”两门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有机整合后形成的一门全新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掌握信号分析、处理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方法,为后续“自动控制原理”和“DSp原理与应用”等专业课程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信号分析与处理”与后续的系统类课程结合,构成关于信号、系统的分析、综合设计的完备知识结构。

目前,本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使用的教材为赵光宙主编的《信号分析与处理》[2],本课程安排在大学二年级下学期讲授,内容涵盖了高等数学、复变函数、线性代数和电路原理等相关知识。从以往的教学情况来看,“信号分析与处理”课程理论性强,涉及数学知识较多,概念相对抽象,数学推导繁多。长久以来,教学过程基本倾向于理论和公式推导,学生在课堂上被动接受知识[3]。由于该课程涉及范围广泛,学生通常感觉概念抽象,理解和掌握起来有一定难度,产生了厌学、怕学的情绪,这不仅影响了本课程的教学效果而且对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和掌握非常不利,因此,“信号分析与处理”课程教学改革迫在眉梢。该课程的建设与改革符合我校“培养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宽广的专业知识面和较强实践创新能力的宽口径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目标。

一、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开设“信号分析与处理”课程的目的是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系统地掌握信号分析、线性时不变系统分析、数字信号处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4]。

(一)梳理课程知识点

加强“信号分析与处理”和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复变函数”和“电路原理”)以及后续课程(“自动控制原理”等课程)之间内容的衔接性。弱化课程之间重复的知识点,根据知识点在各课程中的重要程度及课程讲授的先后顺序等,明晰各课程对该知识点的分担情况,分清轻重。比如,连续时间信号和离散时间信号的复频域分析法在先修课程中已有大量相关讲授,我们讲授时只需调整角度,突出重点,简单讲授即可。分清课程重点、难点,有针对性的对这些概念逐步进行讲解。

(二)压缩理论推导课时

为了使课程能跟上计算机和数字技术的发展,避免简单地移植数学的教学模式,应在讲解相关理论时,注重概念的理解和建立,淡化数学技巧,对求解运算尽量简化[5],重视理论与实际的联系。在授课时,我们大大压缩了经典时域分析方法的教学时间,同时,通过引入典型实例等加强对相关理论的理解和掌握,而非花大量时间进行数学公式的推导。

(三)丰富教学内容

由于该课程的理论性较强,内容比较单一抽象,在重点和难点的地方可以引入matLaB图形或Flas演示等,将抽象的内容形象化地展现给学生,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采用理论教学和知识应用展示相结合的方式,加深学生对相关理论的理解。此外,将课堂中一些重要知识体系的相关国内外前沿文献推荐给学生,并进行适当讲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认知广度。

(四)注重数学概念、物理概念和工程概念的统一

这门课程中的数学概念大都有很强的物理背景和工程意义,我们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学习这些数学知识,更深入地理解其物理概念,以便将相关的理论更好地应用于工程实际。因此,我们从现实生活中观察和搜集材料,在教学中通过深入浅出地阐述相关材料,把枯燥的书本理论知识与工程应用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从注重理论推导转移到认识基本物理概念,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上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二、教学手段调整

鉴于“信号分析与处理”课程理论性强的特点,除了采用一定的课堂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外,由学生亲自参与的实验、实践环节是必不可少的,这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学习能力的重要环节。

(一)板书、多媒体和matLaB仿真教学相结合

该课程包含大量的数学公式和理论推导,重要的公式推导和习题解析以板书讲解为主。同时,在课堂上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通过生动的多媒体演示将复杂、抽象的概念等直观、形象化地展现给学生,大大增加教学信息量。此外,将matLaB仿真引入课堂教学,减少枯燥的理论讲授,帮助同学更好地理解、掌握重要知识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这有助于教师和学生形成良好的互动,提高教学效果。

(二)加强实验教学

实验课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生能力的重要环节,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适当设置重要教学内容的实验课。在验证性实验的基础上,应增加综合、设计性实验比例。综合性实验可将课程的重要知识点有机整合起来,有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点进行融会贯通。

由于我校“信号分析与处理”实验室硬件建设尚不完备,目前主要采用实验硬件电路搭建和matLaB仿真技术相结合的方式来实现。下一步计划借助DSp实验室开展相应实验,将相关理论和算法用于以DSp为核心的实际系统中,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解决综合实践问题的能力。

(三)增设实践教学环节

该课程理论性和工程性都很强,在加强理论教学的同时,也要强调其应用。我们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案例分析和实践制作,将设计前布置选题改为学期初布置选题,这样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设计试验方案并实施,期间将有创意的成果和实践创新作品定期展示给同学[6]。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新意识,有助于复杂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此外,对热心科研探索和技术开发的学生,鼓励他们积极申报大学生创新项目,采用教师提供题目和学生自拟题目相结合的方式,结合工程实际选题。鼓励同学参加一些高水平的竞赛,项目驱动,赛学结合,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意识,增强他们用“信号分析与处理”这一前沿学科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信心与能力。

三、完善考核评估方式

传统的考试方式不能如实反应学生掌握课程知识的程度,我校以理论为主,注重采用多样化的考核方法。理论考核和实验、实践考核相结合,期末考试和平时成绩评定相结合,综合评价一名学生的实际能力。

我校把考核内容分为三部分:平时成绩占20%,实验成绩占20%,卷面成绩占60%。平时成绩包括出勤、作业情况、随堂小测试、课上回答问题等,鼓励学生重视课堂知识的学习。实验、实践成绩主要根据学生设计的方案、实际动手能力和所完成的作品质量等来综合评定。

四、结语

“信号分析与处理”在我校自动化控制技术课程群中占有重要地位,该课程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后续控制类课程的教学奠定了基础。为了满足该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探索有效的改革模式,对提高教学质量,丰富教学内容,强化数学概念、物理概念和工程概念统一以及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等意义重大。

课题组教师在教学改革中深刻体会到,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注重学生实验、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升,考核评估方式的进一步完善,是未来一段时间内我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信号分析与处理”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

参考文献:

[1]石海霞,周玉荣.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信号分析与处理”课程教学方法探讨[J].大众科技,2010,(11):175-178.

[2]赵光宙.信号分析与处理[m].第2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5.

[3]石海霞.仿真技术优化信号分析与处理课堂教学的实践探索[J].时代教育,2014,(12):68-70.

[4]孙晖,赵菁.信号分析与处理综合性实验设计与实现[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29(7):161-164.

电气工程概论篇8

(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电气工程学院,长沙410151;湖南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长沙410082)

(electricengineeringCollege,Hunanmechanic&electricpolytechnic,Changsha410151,China;

Collegeofelectricalandinformationengineering,HunanUniversity,Changsha410082,China)

摘要:“电力系统中性点运行方式”是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供配电技术”课程的教学难点。为提高教学效果,从中性点概念、运行方式分类、比较教学法、matLaB仿真等四个方面对此进行教学探索。实践表明,这些教学措施能使学生有效地理解和掌握基本知识与技能,为从事供配电系统的安装、调试、运行与维护等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abstract:"neutralpointoperationmodeofpowersystem"istheteachingdifficultyof"powersupplyanddistributiontechnology"courseofelectricalautomationtechnologyspecialtyinhighervocationalcollege.inordertoimprovetheteachingeffect,theteachingexplorationismadefromfouraspects,neutralpointconcept,operationmodeclassification,comparativeteachingandmatLaBsimulation.thepracticeshowsthatstudentscanunderstandandgraspthebasicknowledgeandskillseffectively,andlayagoodfoundationforworkofinstallation,commissioning,operationandmaintenanceofpowersupplyanddistributionsystem.

http://

关键词:电力系统;中性点运行方式;比较教学;matLaB

Keywords:powersystem;neutralpointoperationmode;comparativeteaching;matLaB

中图分类号:G712;tm7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5)25-0200-04

基金项目:湖南省科技厅科研项目(2011FJ4152);湖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11C0482、13C218)。

作者简介:郑剑(1976-),男,湖南东安人,工程师,讲师,研究方向为电力传动系统故障诊断与容错控制。

0引言

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就业方向之一是在企业从事供配电系统的安装、调试、运行与维护工作,“供配电技术”课程旨在为这些职业活动提供所必需的基本技能和知识,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都很强的专业核心课程[1]。其中“电力系统中性点运行方式”这部分教学内容是一个涉及面很广的综合性技术课题,涉及到供电可靠性、过电压与绝缘配合、继电保护、通信干扰、系统稳定等方面[2],对于电气类专业学生来说是一个教学难点,教学要求以理解与掌握基本概念为主。为提高教学效果,笔者从中性点概念、运行方式分类、比较教学法、matLaB仿真等四个方面进行教学探索与实践。

1中性点概念的理解

GB/t2900.1-2008《电工术语基本术语》中对“中性点(neutralpoint)”的定义是:多相系统星形联结的公共点,或单相系统的接地中间点。GB/t2900.50-2008《电工术语发电、输电及配电通用术语》中对“多相系统中性点(neutralpointinapolyphasesystem)”的定义是:星形连接的设备中(例如电力变压器或接地变压器)的n绕组公共点。对于这两个定义,学生并不难理解。对于星形联结的各类电力设备,譬如发电机、变压器、电动机、调相机、避雷器、电容器组、电抗器组、用电负载等等,“电力设备的中性点”是指“电力设备的星形联结公共点”。

在以往教学中,一般都笼统认为“电力系统中性点”就是星形联结的发电机或变压器的中性点[3]。然而在工程和科研实践中,笔者深刻感受到,将“发电机或变压器的中性点”与“电力系统中性点”区分开来,视为两个概念是非常有必要的。在教学实践中,笔者通过以下两个实例来引导学生理解这两个基本概念。

实例1:图1是某0.4kV电力系统简图[4],该系统有两台变压器。图中a点是变压器1的中性点,B点是变压器2的中性点,那么系统中性点是哪一点呢?

学生经过讨论,有几种意见:①a点、B点都是系统中性点。②C、D、e、F点都是系统中性点。③D点是系统中性点。④e点是系统中性点。

笔者分析如下:从理想电路拓扑结构的角度来看,a、B、C、D、e、F点没什么区别;但是从实际电路与施工运行的角度来看,这些点是有区别的。a、B点是变压器二次侧星形绕组的公共点,位于变压器室;C、D、e、F点则是配电盘pen母排上的结点,位于配电室。从D点引出的线作为0.4kV系统的中性线,从e点引出的线作为0.4kV系统的保护线,因此D点才是0.4kV系统的中性点。从a点至D点、从B点至D点之间的这段导线则是变压器的保护中性线,它必须绝缘。

实例1总结如下:国际电工委员会标准(简称ieC标准)为了区分“发电机或变压器的中性点”与“电力系统的中性点”,将星形联结的发电机或变压器的公共点称为星形结点(starpoint)[4]。笔者认为,“发电机或变压器的星形结点”名称更为科学,但由于历史原因,国内习惯称作“发电机或变压器的中性点”,因此必须明确,“发电机或变压器的中性点”与“电力系统的中性点”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对于0.4kV系统,不妨这样来理解:从发电机或变压器的中性点引出一根绝缘导线,根据具体需要,在这根绝缘导线上选择某点,即可作为系统中性点;若发电机或变压器没有中性点,而系统又需要中性点,则可利用接地变压器,得到一个系统中性点。

实例2:图2是某110kV电力系统简图[5],该系统有三台变压器。图中a、B、C点分别是三台变压器的中性点,三个点之间没有联结线。那么系统中性点是哪一点呢?

学生经过讨论,大部分认为a、B、C三点都是系统中性点。

笔者分析如下:若此110kV系统只有一台变压器,则系统中性点当然就是这台变压器的中性点;若此110kV系统的三台变压器的中性点联结在一起,则可根据具体需要,在这根联结导线上选择某点,作为系统中性点。但是现在三台变压器的中性点没有联结在一起,因此系统中性点在物理上不会特指哪一台或哪几台变压器的中性点。

实例2总结如下:对于110kV及以上系统,在分析单相接地故障等实际问题时,可根据网络拓扑、网络元件参数得到一个等值电力系统。该等值电力系统就有一个中性点[6]。

2运行方式的分类

中性点运行方式的分类方法有很多种,由此带来较多的名词术语,学生在看技术文档时,对这些术语常常觉得模糊不清。笔者在教学中抓住两点原则:一是将“电力系统的中性点运行方式”与“电力设备的中性点运行方式”区分开来,二是弄清术语的物理意义。

若讨论对象是某台具体的电力设备,则设备中性点运行方式的物理意义很直观、清晰。譬如变压器,有以下几种:

若讨论对象是某个指定范围与等级的电力系统,譬如某钢铁厂110kV系统,则该系统中性点运行方式的物理意义有时不是很直观。目前最常用的是按照接地短路时接地电流的大小分为大电流接地系统和小电流接地系统[7]。为了突出物理意义,系统中性点运行方式的分类如下:

“中性点非常有效接地系统”在物理上是指系统的所有变压器都直接接地,也叫“中性点全接地系统”;“中性点普通有效接地系统”在物理上则是指系统的部分变压器直接接地,至少要有一台变压器直接接地。

对于现场电气技术人员来说,判别某个系统的中性点运行方式具有实际意义。以图2为例,该系统有三台变压器。若三台变压器的中性点运行方式都一样,则系统中性点运行方式当然也就与之一样。若三台变压器的中性点运行方式不一样,则系统中性点运行方式是怎样的呢?

美国电机工程师学会(aiee)第32号标准对此作出了明确的规定,该标准沿用至今,在国际上得到广泛的认同[6]。GB/t50064-2014《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设计规范》中引用了这一标准。根据标准可知,无论这三台变压器的中性点运行方式怎样,只要各种条件下系统的零序与正序电抗之比为正值且不大于3,而且零序电阻对正序电抗之比不大于1,则该系统可被认为是中性点有效接地的,否则就是中性点非有效接地系统。

笔者在教学中,一开始就将“发电机或变压器的中性点”与“电力系统的中性点”区分开来,让学生在脑海里建立起两个概念。相应地,将“发电机或变压器的中性点运行方式”与“电力系统的中性点运行方式”也区分开来。实践表明,这样做是有效果的,因为概念清晰了,在进行供配电系统的安装、调试、运行与维护等实训时,可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避免很多操作失误。

另外在教学过程中,还有两个问题要让学生弄清楚:

①若某个系统的发电机中性点直接接地,是否意味着该系统是中性点有效接地系统?

发电机中性点不能直接接地,这已成定论。至于原因,文献[6]有详细分析,教学中可简要介绍其中的原因。因此判断系统是不是中性点有效接地系统,不能看发电机中性点,而应该看变压器中性点,当然仅看变压器中性点是不够的。

②在中性点有效接地系统中,变压器中性点能否就地直接接地?

须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笔者根据标准和实践总结后认为:

1)在中性点有效接地的低压系统中,不允许“变压器中性点就地直接接地”,须从变压器中性点引出一根导线,根据具体需要,在这根导线上选择某点直接接地。GB50065-2011《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对此有明文规定。至于原因,文献[4]和[8]均有详细分析,教学中可简要介绍其中的原因。

2)在中性点有效接地的高压系统中,迄今尚有争议,没有定论。施工实践中,有将变压器中性点就地直接接地的,也有从变压器中性点引出导线后再选择某点接地的。

3比较教学法的运用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认为“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在众多的教学法中,笔者对比较教学法情有独钟[9]。“电力系统中性点运行方式”这部分内容非常适合采用比较教学法,将每种运行方式从接线、特点、应用范围等方面进行比较,可以使学生更好地认识事物的本质与特征,获得的知识与技能更加鲜明、牢固。为此,笔者精心设计了三张表格:接线比较、特点比较、应用范围比较,在理实一体化课堂用多媒体展示。

对于电气类专业,该教学模块约占4~6个课时,主要为供配电系统的安装、调试、运行与维护等教学内容打基础,因此表格里的内容需要精心选择、组织,以定性分析、实用结论为主[10]。譬如特点比较,笔者从供电可靠性、过电压、绝缘、防雷、继电保护、系统稳定、断路器工作条件、对电网结构的要求、故障点附近的生命危险等九个方面进行比较[11],见表1。

4matLaB/SimULinK仿真教学

电气领域从业人员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是在现场进行电气故障诊断。各种电力系统在发生各种故障时,三相对地电压和线电压、线路零序电流、故障点接地电流的暂态波形和稳态波形是怎样的呢?目前在供配电实训装置或电力系统实训装置中无法通过实验观察得到,学生得不到直观、深刻的感性认识。

考虑到这种情况,笔者在教学中采用matLaB/SimULinK仿真,让学生在计算机上完成,既有趣又增加了感性认识。图3是10kV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仿真模型[12],电源采用“three-phasesource”模块,输出电压为10.5kV,内部接线方式为星形联结。四条输电线路Line1~Line4均采用“three-phasepiSectionLine”模块,线路长度分别为130km、175km、1km、150km。

在图3的基础上,在电源中性点接入一个电感线圈,其他参数不变,可得到中性点谐振接地系统仿真模型。两种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的波形结果如图4、图5所示。对比分析波形可知,当单相接地故障的暂态过程结束后,中性点不接地系统的故障点接地电流幅值在29a左右,中性点谐振接地系统则在4a左右,学生由此可以非常直观地感受到,消弧线圈的补偿效果十分明显。

另外在图3模型的基础上,稍加改进还可以模拟同相两点接地故障、间歇性单相接地故障等,不赘述。

5结语

经过几轮的教学实践,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有学生毕业后在企业从事值班电工工作,反映“电力系统中性点运行方式”的基本知识与技能,给供配电系统的安装、调试、运行与维护等工作打下了扎实基础。教学中的几点心得体会是:

①基本概念很重要。对于学生来说,概念清晰了,在从事安装、调试、运行与维护等实际工作时,可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避免很多操作失误。对于教师来说,要努力让学生建构起正确的、清晰的概念,避免让模糊的,甚至错误的概念占据学生的大脑。逆向教学法创始人钟道隆将军认为“基本概念管用一辈子”,笔者深以为然。

②教学中应注意结合最新的国家或行业技术标准。譬如GB/t50064-2014《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设计规范》已于2014年3月公布,2014年12月实施,这就要求教师与时俱进,及时学习,在课程教学中向学生宣贯。

③永远不要忘记matLaB。这是国外高校的一句流行语,笔者深以为然。目前matLaB在国内本科电类专业教学中的应用已经很普遍,在高职电类专业教学中的应用还不多。笔者坚信,在可汗学院、翻转课堂、云书包、微课、慕课……等教育新生事物层出不穷的环境下,随着工业4.0时代的来临,matLaB在高职电类教学中的应用会越来越广泛。

http://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制造大类[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2.

[2]刘介才.工厂供电[m].三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

[3]陈珩.电力系统稳态分析[m].三版.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

[4]王厚余.建筑物电气装置600问[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3.

[5]《钢铁企业电力设计手册》编委会.钢铁企业电力设计手册(上册)[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96.

[6]要焕年,曹梅月.电力系统谐振接地[m].三版.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

[7]平绍勋,周玉芳.电力系统中性点运行方式及运行分析[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0.

[8]王常余.电气接地防雷190问[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9]郑剑,张澧生,张华.项目比较教学在变频器课程中的应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12):111-113.

[10]胡春玉.浅谈我国电力系统中性点的运行方式[J].价值工程,2014(04):58-59.

电气工程概论篇9

本文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就“电机学”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方面进行了探讨,以期对老师和学生在教学和学习过程中有一定的帮助。

课程特点

“电机学”课程的特点是理论性强、概念抽象、专业性特征明显,同时它也是一门涉及学科知识面很广的课程,涉及到电路、磁路、发热与冷却、机械、高压与绝缘等方面的知识,学习中要求学生具有较宽的知识面和较强的综合分析问题能力。由于它所具有的这些特点,一直以来,都是一门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课程。

“电机学”课程为什么难教也难学?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了课程主要特点:

(1)电和磁的结合。由于电机是电磁机械转换装置,既涉及电路理论,又涉及磁路理论,要求学生既要有较好的电路理论基础,又要有较扎实的电磁场知识。

(2)非线性系统与运动系统结合。电机、变压器中的主磁路是非线性,随磁路饱和程度变化与之相关的参数都将发生变化,而且电机中的磁场是运动的――旋转磁场,非线性系统与运动系统结合,增加了理解的难度。

(3)时间和空间结合。不仅有时间相量,还有空间矢量,时空、相矢结合,使理解更困难。

(4)相量和复数结合。涉及的数学运算是相量和复数运算,也是很多学生比较头痛的内容。

正是由于该课程的以上特点,才使得它成为了大家公认的电气大类课程中学习最困难的一门课程。

教学内容改进及教材建设

笔者所在四川大学电气工程专业学生主要就业于各级电网公司,少数学生进入各发电集团(如广核集团、长江电力等),电网公司和发电集团以外就业的学生比例非常低。另外,根据多届学生学习情况看,在“电机学”课程学习时,很多学生对于一些相关的电路和磁路知识已经忘记或者当初学习时掌握得不好,影响了对“电机学”课程内容的学习和理解。

针对学生的以上实际情况,我们在教学内容进行了改进,编写了普通高等学校“十一五”规划教材,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该教材得到了国内很多高校认可,目前已重新印刷4次,发行量超过万册。教材内容方面,主要有以下特色:

(1)增加了磁路方面基础知识的复习。

(2)变压器、同步电机和异步电机工作原理介绍时强调基本电磁关系。

(3)削减了交流绕组的构成及布置部分内容。

(4)加大同步发电机部分内容,特别是强调了并网运行同步发电机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调节以及非对称运行方式分析等内容,便于学生对后续“电力系统分析”课程的学习。

(5)大大削减了直流电机部分内容。

课程教学的几个关键点

根据笔者的多年教学经验和各届学生学习反馈情况,“电机学”课程教学过程中以下几个关键点一定要重视,要求学生必须透彻理解。

电抗的物理意义

到了“电机学”学习阶段,电抗已经不是新概念,但是教学中发现一些学生并没有真正理解它的物理意义,所以对于后面的电路和磁路分析无法理解。笔者的教学体会是,在进行变压器和电机知识教授前,一定要让学生真正理解电抗的物理意义和影响电抗大小的因数,电抗的概念贯穿整个课程教学过程中。

电抗是磁路工作情况在电路中的反应,是联系磁路和电路的纽带。磁通在磁路中经过时所遇到的阻碍大,即磁阻大,产生相同的磁通所需要的磁动势就大,励磁电流也就大,而磁阻大小情况在电路中就是通过电抗来反应的,磁阻大电抗小,外加电压一定的情况下流过绕组中的电流就大,这个电流此时是起励磁作用的。这个概念清楚了,学生才能真正理解为什么磁路工作情况变化会影响电路工作情况,在电路中又是如何反应的。

在此基础上,学生就很容易理解磁路饱和程度变化以后,电抗、励磁电流等参数的变化情况。很多概念也就既可以用电路知识来分析理解,也可以用磁路知识来分析理解。

如变压器空载电流为什么不大,如果用电路知识来分析,可以告诉学生,根据空载变压器的等效电路,空载时电路中有一次绕组的漏阻抗和励磁阻抗,而励磁阻抗很大,所以空载电流小;也可以用磁路知识来分析,因为空载时变压器中的磁通只有励磁磁通,磁通一定时,根据磁路的欧姆定律,产生这个磁通所需要的磁动势就与磁阻相关,磁阻大所需的磁动势大,因为主磁路由导磁性能好的铁磁材料构成,所以磁阻小,则空载时磁动势小,励磁电流(空载电流)也小。

这一点看起来很简单,在教学中很容易被忽略,但是学生如果没有能很好地理解这个关系和作用过程,后面的学习就变得很困难,特别是讨论非线性磁路情况下,变压器、电机励磁阻抗、同步电抗随磁路饱和程度变化而变化的关系时,学生脑子里就是一团浆糊。

电机、变压器中磁路是非线性的

电机和变压器额定电压下,磁路都是工作在饱和状态,为非线性,所以磁路的磁阻不是常数,随饱和程度增大而减小,这一点要求学生必须牢记。

电机中的旋转磁场

很多学生感觉变压器学习相对容易,电机更困难,就在于电机中磁场是运动的,为旋转磁场。

关于旋转磁场,首先要区分机械旋转磁场和电气旋转磁场,它们产生的原理,磁场的大小、旋转方向等分别由什么决定,尤其需要对学生强调这两种磁场的基波分量在电机中的作用效果相同,但是谐波分量是不同的,所以机械旋转磁场和谐波旋转磁场在定子绕组感应电动势的频率不同,学生往往对这种情况容易混淆。

学生弄懂了电机中旋转磁场的问题,那么同步电机和异步电机就可以比较轻松地学习了。

最大限度地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教学中,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多媒体技术、录像、FLaSH、照片等多种方式结合,以便学生能对变压器、电机有直观的认识,尤其是电机中的运动部分配以录像和FLaSH动画等对学生深刻理解有很大的帮助。

如对于变压器和电机结构部分,学生没有感性认识,尤其是交流电机绕组结构部分,仅凭教材和语言描述,是很难理解的,对这部分我们在教学中采用播放录像,让学生能把电机从里到外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而像交流绕组脉振磁场和旋转磁场这些理解困难的部分,制作了动画,如图1所示,(a)(b)分别为电气旋转磁场和机械旋转磁场示意的动画,通过动画学生理解机械旋转磁场和电气旋转磁场的区别就很容易多了。

电气工程概论篇10

【关键词】高压电气;交接试验;低成本

[abstract]forsignsofpressuretransfertraditionaltestoflowbenefit,fromsavingandenergysavingpointofviewthefieldhandovertestmethods,stepsandmeticulouswork,finallystressedtoneandcontenttestsupervision,forthepracticalengineeringtestandimproveenterpriseefficiency,costsavingisofcertainvalue.

[keyword]hand-overtestofhighvoltageelectrical;lowcost;

中图分类号:tm5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电力配置市场日渐进入微利期间,要想出效益,不但要求配置周期加快,尤其必要安装质量能利用户满意,因此要求在举行配置交接试验时试验进程与试验结论精确轻便,试验内容客观实用,以确保工程整套启动和试生产运行时期调试质量最佳。怎样确保高压电气试验在不降低质量的条件下低沉成本是我们寻求的目的。

1.高压电气试验的概述

电气试验一样平常可分为出厂、交接、大修和预防性等类别试验。出厂试验是查抄产品计划、制造、工艺的质量,警备不合格品出厂,新产品生产时应有型式试验,比较大型的配置出厂试验应有配置利用单位的人员现场监造。任何电气配置的出厂应附合格的出厂试验报告,以供后续的试验和运行参考。

交接试验紧张是电气配置投运前根据《交接规程》和厂家技术等来查抄产品是否有无缺陷,运输途中有无破坏,最终果断它能否投入运行并且为预防性试验积累参考数据等;预防性试验则是电气配置在投运后,根据肯定的周期来查抄运行中的配置有无绝缘缺陷和其他缺陷等。根据试验的性质和要求,高压试验又分为绝缘试验和特性试验

2大类:绝缘试验可分为非破坏性试验和破坏性试验,非破坏性试验即用不破坏配置绝缘的要领来果断缺陷,可以大概发明配置绝缘的团体性缺陷,其敏锐性有限,因为电压较低,但现在这类试验仍是一种须要的有效的本事;而破坏性试验如交换和直流耐压试验,因其电压较高,容易发明配置的会合性缺陷,其缺点是会给配置造成绝缘损伤积累,影响其利用寿命。特性试验主要是对配置的电气和呆板方面的特性测试,如断路器的分合闸时间参数、GiS和断路器的主回路明接触电阻、电流电压互感器的变比误差、极性、安伏曲线,发电机变压器的直流电阻等。

2.工程电气交接试验一些问题的探究

特别试验:技能难度大、必要特别的试验配置、被列为特别试验项目,根据国家概算的关于交接试验划定,特别试验项目试验时费用,应由甲方包袱。发电机的现场直流耐压试验,特别是对汇水管和地之间无绝缘的发电机,肯定要打扫外表积水,否则大概引起放电、破坏引水管。最好这类项目不做现场交接试验。

对变压器打击合闸的次数问题,对大容量的一般5次,其次是检验在打击合闸时产生的励磁涌流是否会使差动掩护误动,并不是检验变压器的绝缘性能,对付一样厂用的干式变压器可只打击3次,因为它们的主掩护一般速断。

对付互感器划定的二次侧绕组对地及相互之间大于1000m,现场比力困难;CVt的中压电容的介损测试,我们用的都是二次励磁法,但它不够以暴露电容器的缺陷问题,因为加在中压电容器上的电压很低(2~3kV),别的还容易造成电磁单元中的元件破坏。

对付断路器,真空断路器的断口耐压紧张是检测灭弧室的真空度是否合格,因为现在还没有更直接的要领,因此要求耐压值不能低,一般为出厂的80%;别的其弹跳时间是紧张技能指标,要给予关注,因为弹跳时间过长肯定是弹跳次数多,这样引起操作过电压也高,一样平常40kV以下的不大于2ms,40kV以上的不大于3ms。

对付电缆的耐压,橡塑绝缘接纳直流有明显缺陷,因此规程中有一条“直流耐压大概对绝缘有害;而其他试验要领还在考虑中,只对U0为18kV以下的仍旧接纳;别的因为引入了U0/U的观点,我们耐压时应特别过细。

工频参考电压是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的一个紧张参数,因为一样平常环境下工频参考电压峰值与1ma下的直流参考电压相称,测试时加以过细,其连续电流应带电举行在线测试。

3.在线测试技能以及最新试验要领

3.1高压新试验配置选材

对高压试验配置项目实施的可靠性、有效性、怎样实相干技能等方案及财务结果举行具体、深入、细节的技能论证和经济评价,以求确定一个在技能上合理、经济上合算的最优方案。在经济飞速增长的,能源贮藏日趋淘汰,能源的提供渐渐成为影响经济快速增长的瓶颈,办理这一问题的途径紧张是开辟新能源与节能降耗,提高单位能耗产量。针对我国现在电力及相干技能的生长,节能降耗是促进经济生长的有效本事。

3.2现场高压新试验(作业)的标准步调

要把标准化作业真正实落到位,就应该将作业引导书的标准程序以操作卡片的情势运用到日常事情之中,好比变压器的作业引导书的具体内容和现场作业标准步骤。其内容包括:方式依据及引用标准、试验目的、工程表面与工程量、加入作业人员配置、对加入人员的素质要求、施工所需试验配置及工器具量具、宁静防护用品配备、施工条件及施工前准备事情、作业步调流程图、试验项目、质量保证措施、安全文明施工销及环境办理要求和步伐、职业健康风险控制计划、环境因素及其控制步伐。

电气交接试验项目是对电气配置阶段性安装事情是否合格作一次查验,这个阶段性试验可大可小,可以是一个互感器的特性试验,也可以是一个变压器的局部放电试验,交接试验穿插在整个安装进程中,但必须要说的是,试验时该配置已经安装完成,大概该配置的某个工序已经完成,安装事情临时制止,等候试验,试验合格后,完成安装大概举行下一道工序的安装,从这个角度说,制止点,是对的。用清除法,确定电气交接质检范畴,不是查验点;是具有资质的操作人员的举动,不是监督点;他无法控制,也不是控制点。以是只能是制止点。

4.试验监督

超前策划是确保技能监督事情顺利开展的关键。在技能监督现场事情开始前,即方式了细致的技能监督方案,并创建了专门的技能监督构造机构,明确了各方的责权利,使参建的部门之间可以大概默契共同,确保了技能监督事情的顺利高效开展。(1)试验事情开始前深入普遍的技能交流,有利于强化对相关标准的理解和实行,做好试验配置、工器具、技能资料各项准备事情,包括各项试验的顺利进行。(2)精致化的办理和全进程的技能监督是保障技能监督高质量完成的本事。全进程的技能监督,确保了对试验进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精确地分析和处理惩罚意见,为工程的按期高质竣工提供了技能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