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体育的社交功能十篇体育的社交功能十篇

体育的社交功能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2:07:20

体育的社交功能篇1

(一)教育的服务功能

全民学习型社会背景下,教育是一项公共产品,远程教育是这个服务体系中重要的子产品,其功能主要体现在其促进教育实现价值的主导型方面,具体来说:(1)以目标为导向的教育服务功能。从资质角度划分,远程教育主要有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因此,远程教育通过职业能力提升、科学知识普及、学历证书获得等为导向,可以帮助学习者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2)以拓展为目标的教育服务功能。远程教育除了独认行使教育应然职能,还可以成为线下教育的补充形式,比如辅助学校课程进行翻转课堂或师生交互形式多样化。随着远程教育辐射范围的扩展,教育主管机构可整合国内及国际科技、文化及教育资源,通过打造专业化课程促进远程教育发展的国际化程度。(3)个性化教育服务功能。个性化教育是学习主体自我选择的一种学习模式,是学习者根据自己兴趣和需求进行远程筛选并参与学习的教学模式。

(二)远程教育的交互功能

学习型社会是社会系统重要的表现方式,远程教育具有表达社会主体思想交互的功能。(1)人机交互性。远程教育的学习者通过网络学习的人机交互,阅读相关信息,理解文本资料,最终实现线卜学习资源与学习者的有效互动。(2)人际交互性。远程教育的交互性还体现在媒体两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和教学团队之间的联系与交流,各主体通过教学过程中提问、答疑、讨论和协作,不仅增加了主体之间的感情交流,还建v.起更加强大的信任度,为顺利完成学习任务奠定了良好的资源基础。(3)学习者与学习模式的交互性。远程教育是互联网时代教学改革的必然,是传统教育“教师主体性”转变为“学生主体性”教学模式的变革,远程教育提供了学习者自主选择学习时间、学习地点和学习类别的空间,因而构建起学习者完整的自主学习体系,实现了学习者与学习方法的良好对接。我们已经越来越认识到,真正的学习是学习载体影响下的自主学习,学生只有具备了强大的自我学习和自我发展能力,真正的学习型社会才能建v.起来。

(三)远程教育的组织功能

学习型社会是自成体系的社会发展模式,以社会各组成要素之间的协调性与组织性为基础。远程教育作为学习型社会构建的主要依托,组织协调功能也是其主要应然性之一。(1)教育资源自成一体。远程教育的使用价值是通过教育资源组织促进学习者目标实现,是教育发展中教师师资、学习资料、课程资源、专业知识等相结合的资源整合过程,是教学组织者和技术支持者合作所形成的具有协调功能的物化劳动。(2)教学联结点的协调功能。远程教育离不开教学过程各联结点之间的协作与组织,是管理、组织、实施、反馈、改善等教学环节相互联系,构建完整教学体系的重要表现形式。(3)教学网络化组织协调。远程教育有其管理机构和研发团队为依托,有特定的信息登记系统、教学管理系统、选课系统和教学反馈系统,所有程序均依赖网络得以完成实施,教学活动和教学组织的协调发展是远程教学顺利实施的根本保证,是网络化教学背景下教学模式创新的具体表现。

体育的社交功能篇2

 

关键词:教育 社会主流文化 功能

 

众所周知,教育是社会主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从历史发展的各个时期,我们都可以清晰的发现,教育一方面要受到社会主流文化的制约,同时,其又在能够在保持自身独立性的条件下能动的反作用于社会主流文化。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演进,目前我国正处于多元文化共同交错的社会文化之中,因此,在这前所未有的新的历史时期,教育应当何去何从?如何才能够立足于真正的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怎样才能够适应社会主流文化的发展呢?这是我们应当注意的,只有考虑到这些问题,才能够真正的使我们的教育适应未来社会的巨大挑战。我认为考虑以上问题的基础,即是应当对教育的文化功能加以重新理解与定位。 

 

一、教育对社会主流文化具有保存、传递、选择的功能 

 

教育对社会主流文化具有保存、传递和选择的功能。教育能够将人类在生产和生活实践活动之中所积累下来的大量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通过各种媒介有选择性地流传于后世。然而,从历史长河之中我们可以发现,不可否认的一点是,通常当时历史条件下,教育保存与传递的知识与技能往往是当时主流的社会文化的精髓。之所以是有选择性的,这是由不同时期社会上层统治阶级所代表的利益和人民大众的意愿的合力最终造就的。 

社会主流文化经由特殊阶层和人民大众的特殊的教育形式进行有选择性的知识与经验的传递与保存。社会主流文化中占有主体地位的生产和生活经验、思想道德理念、礼仪规范等等,都被人类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传递给了下一代。正是由于社会主流文化与教育的相互磨合,最终才能够使得人类的文化,或人类文明源远流长。

二、教育对社会主流文化具有复制、创新、反思的功能 

 

教育对社会文化具有保存、传递、选择功能的同时,还具有复制、创新、反思的功能。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演进,我国逐渐步入了多元文化共同交错的社会文化之中,教育对社会文化所具有的复制功能,使得我们的社会整体文化处于了一个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多层次多角度的多元社会文化之中。人们由过去的教育逐渐造就成具有当代文化特点的共同体,同时通过个体的不断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承前继后。人类所积累下来的“固态”的社会主流文化,在现代多元化的社会之中,通过个体的积极创造而逐渐转化为“动态”的社会主流文化,这是一个不断发展、演化、升华的过程。当社会逐渐发展,这种固化在个体身上的“动态”主流文化,又通过其中媒介(人或物)得以延伸,进而步入下一个循环。纵观历史发展的大背景,我们可以得出,不同时期的社会主流文化都是在继承上个历史时期的主流文化精髓的基础上逐渐由人类继续创造的产物。 

社会主流文化的传播,往往是特定的社会文化共同体对其他的社会共同体的交叉传输过程。此过程并非是单向的,而是交叉的。教育与社会主流文化亦是如此,社会主流文化直接影响教育的培养目标、培养内容、教学表现形式。而教育的社会化功能通常主要是通过社会规范要求而实现的,课堂上传授的文化氛围也并不是完完全全的社会主流文化氛围。两者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而这正是由教育与主流文化之间相互交叉传递造成的。在某种程度上而言,教育与社会主流文化之间的交融过程,对于两者而言,都是一个超越的过程,社会主流文化丰富的教育内容与形式,而教育则通过有意识、有目的地影响个体而对社会主流文化起到一定的规则作用。同时,我们需要注意的一点是,所谓教育对社会主流文化的反思功能,应当与教育的创新性功能区别对待,而不应混为一谈。 

参考文献: 

[1]张广君.教学基本职能:人与文化的双重建构[j].内蒙古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2). 

[2]蒋美仕,邓玲玲,夏德计.论文化创新与教育创新的关系[j].大学教育科学,2006(1). 

体育的社交功能篇3

 

关键词:教育 社会主流文化 功能

 

众所周知,教育是社会主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从历史发展的各个时期,我们都可以清晰的发现,教育一方面要受到社会主流文化的制约,同时,其又在能够在保持自身独立性的条件下能动的反作用于社会主流文化。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演进,目前我国正处于多元文化共同交错的社会文化之中,因此,在这前所未有的新的历史时期,教育应当何去何从?如何才能够立足于真正的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怎样才能够适应社会主流文化的发展呢?这是我们应当注意的,只有考虑到这些问题,才能够真正的使我们的教育适应未来社会的巨大挑战。我认为考虑以上问题的基础,即是应当对教育的文化功能加以重新理解与定位。 

 

一、教育对社会主流文化具有保存、传递、选择的功能 

 

教育对社会主流文化具有保存、传递和选择的功能。教育能够将人类在生产和生活实践活动之中所积累下来的大量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通过各种媒介有选择性地流传于后世。然而,从历史长河之中我们可以发现,不可否认的一点是,通常当时历史条件下,教育保存与传递的知识与技能往往是当时主流的社会文化的精髓。之所以是有选择性的,这是由不同时期社会上层统治阶级所代表的利益和人民大众的意愿的合力最终造就的。 

社会主流文化经由特殊阶层和人民大众的特殊的教育形式进行有选择性的知识与经验的传递与保存。社会主流文化中占有主体地位的生产和生活经验、思想道德理念、礼仪规范等等,都被人类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传递给了下一代。正是由于社会主流文化与教育的相互磨合,最终才能够使得人类的文化,或人类文明源远流长。

二、教育对社会主流文化具有复制、创新、反思的功能 

 

教育对社会文化具有保存、传递、选择功能的同时,还具有复制、创新、反思的功能。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演进,我国逐渐步入了多元文化共同交错的社会文化之中,教育对社会文化所具有的复制功能,使得我们的社会整体文化处于了一个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多层次多角度的多元社会文化之中。人们由过去的教育逐渐造就成具有当代文化特点的共同体,同时通过个体的不断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承前继后。人类所积累下来的“固态”的社会主流文化,在现代多元化的社会之中,通过个体的积极创造而逐渐转化为“动态”的社会主流文化,这是一个不断发展、演化、升华的过程。当社会逐渐发展,这种固化在个体身上的“动态”主流文化,又通过其中媒介(人或物)得以延伸,进而步入下一个循环。纵观历史发展的大背景,我们可以得出,不同时期的社会主流文化都是在继承上个历史时期的主流文化精髓的基础上逐渐由人类继续创造的产物。 

社会主流文化的传播,往往是特定的社会文化共同体对其他的社会共同体的交叉传输过程。此过程并非是单向的,而是交叉的。教育与社会主流文化亦是如此,社会主流文化直接影响教育的培养目标、培养内容、教学表现形式。而教育的社会化功能通常主要是通过社会规范要求而实现的,课堂上传授的文化氛围也并不是完完全全的社会主流文化氛围。两者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而这正是由教育与主流文化之间相互交叉传递造成的。在某种程度上而言,教育与社会主流文化之间的交融过程,对于两者而言,都是一个超越的过程,社会主流文化丰富的教育内容与形式,而教育则通过有意识、有目的地影响个体而对社会主流文化起到一定的规则作用。同时,我们需要注意的一点是,所谓教育对社会主流文化的反思功能,应当与教育的创新性功能区别对待,而不应混为一谈。 

文章屋

体育的社交功能篇4

一、教育对社会主流文化具有保存、传递、选择的功能

教育对社会主流文化具有保存、传递和选择的功能。教育能够将人类在生产和生活实践活动之中所积累下来的大量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通过各种媒介有选择性地流传于后世。然而,从历史长河之中我们可以发现,不可否认的一点是,通常当时历史条件下,教育保存与传递的知识与技能往往是当时主流的社会文化的精髓。之所以是有选择性的,这是由不同时期社会上层统治阶级所代表的利益和人民大众的意愿的合力最终造就的。

社会主流文化经由特殊阶层和人民大众的特殊的教育形式进行有选择性的知识与经验的传递与保存。社会主流文化中占有主体地位的生产和生活经验、思想道德理念、礼仪规范等等,都被人类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传递给了下一代。正是由于社会主流文化与教育的相互磨合,最终才能够使得人类的文化,或人类文明源远流长。

二、教育对社会主流文化具有复制、创新、反思的功能

体育的社交功能篇5

关键词:虚拟社区;体育虚拟社区;网络群组;网络融合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454(2012)09-0008-03

综合近几年已有研究文献中对于虚拟社区的描述,虚拟社区是现实社区在网络空间中的映射,同时作为功能社区的集合体,是在网络空间的基础之上由网民建立起来的,长期达到稳定人数,具备社区管理制度,利用社区工具进行社交活动,逐渐形成共同的文化意识、社会关系网络的团体。[1][2]笔者认为,虚拟社区的蓬勃发展引申出体育虚拟社区概念,它是虚拟社区衍化出的一个分支社区。

一、体育虚拟社区的形成

1.形成基础

随着网络融合的深入发展,网络的天然开放性必然促使虚拟社区向着多功能社区发展,网络虚拟社区的构成非常丰富,例如QQ社区的内容有QQ、空间、朋友、相册、QQ音乐、QQLive、播客、博客等,网民可以通过虚拟社区进行交往、分享与传播,虚拟社区形成了独特的网络文化。区别于其他功能虚拟社区,体育虚拟社区因为体育项目的趣味性、多样性、休闲娱乐性很强,非常容易聚拢人群,社区活动也易于开展,体育知识通过虚拟社区分享也更为便利。据笔者调查,目前我国互联网上大型的知名体育社区有22类约415个,如图1所示,按数量多少排列前六位的为足球、nBa专题、、其他、武术、体育综合。另外,建立在腾讯体育联盟社区上的QQ群组就已经超过508370个(截至2011年4月),其中最多的群组是足球与篮球,均超过10万个。笔者考察了百度上已有的体育“贴吧”,现已发展到4621个共28类,而且这种BBS还在每天更新着。这些体育社区都具备了虚拟社区的主要元素,在组织模型上与其他功能虚拟社区不同,可以说体育虚拟社区是一个创新型的网络虚拟社区。

2.社区模型探讨

在虚拟社区中,我国体育网民群落已经成为一个网民基数庞大的特殊社区,体育联盟组织已不仅仅限于某个年龄段或是某个地理范围,只要有网络连通,相互能够交谈,通过大型体育社区的“腾讯Q群”或“体育群组”等网络群组,分享与组织体育活动已经成为了一种常态。因此笔者认为,体育虚拟社区是指通过虚拟网络,以分享体育的快乐、利用现有的城乡社区体育资源,组织各种体育锻炼活动为主要目的,是体育功能社区在网络虚拟社区的投影,具备虚拟社区各种要素,形成独特体育虚拟社区文化的新型网络社区。基于虚拟社区的结构模型,笔者认为体育虚拟社区的构成模型至少要具备以下四个元素:空间、日志、群组和活动,所有构成要素中,空间是全部功能要素的基础,后三者则相互交融;群组与日志是构成体育功能虚拟社区的基本内容与前提,活动要素则是体育功能虚拟社区形成并发展的关键所在。

二、体育虚拟社区的要素解析

构成现实社区的基本要素一般来说有五个:人口、地域空间、社区设置、社区文化和社区组织,相对应的虚拟社区具备现实社区的基本要素,这些要素特征体现了虚拟社区与真实社区的复杂联系与互动。[2]因此笔者在考察了当前的各种体育网络社区后,对体育虚拟社区的空间、群组、日志和活动等元素进行一一解析。

体育虚拟社区的“空间”元素有两个方面的涵义,一方面是指以网络交流和存储为主的网络虚拟空间,其表现形式有论坛、博客、贴吧等,另一方面是指与网络群组活动相关的现实体育设施场所,不同于其他虚拟社区可以脱离现实社区设施进行网络活动,体育虚拟社区需要依托现实的体育设施场所来进行交往、群组活动。在现实社区中,以一定社会关系为基础组织起来进行共同生活的人群是构成社区的首要因素,一定范围的地域空间是社区存在和发展的基本自然条件。相对应的,体育虚拟社区的“群组”具备了社区的人口和地域空间的特征,是依赖于体育虚拟网络空间,对网络的操作至少有相当的能力水平,并且是对体育运动有一定的兴趣爱好、志气相投的网民群组。体育虚拟社区中可以有很多不同类型的群组,一个群组也可以发展成一个小型化的虚拟社区,在社区中,由群主或成员活动组织与相关信息。而体育虚拟社区的“群组”作为具有多重功能的生活共同体,除了与现实社区一样,也是一个有组织、有秩序的社区群体,不同之处为群组的组织结构相对松散,管理社区的公共事务、调解人际关系和民间纠纷、维护社区的共同利益等不仅是社区管理者(称斑竹、群主等)的责任,同时还是全体群组成员的义务。“群组”相对应的是网络虚拟身份(称iD、注册号等),要保证社区生活的正常进行,需要更强调群组成员的自我约束与自觉维护。

在体育虚拟社区,社区文化也是社区认同感、归属感和社区凝聚力、影响力的重要基础,它体现在体育社区人口的活动组织类型方面,同时也体现在“日志”的风格与类型等方面。体育虚拟社区“日志”是群组的网络交往(交流)记录,也是活动组织的根据,例如“体育贴吧”就是一种每天都在更新的社区日志,它是体育虚拟社区文化的一方面,表现出明显的网络文化特征,社区成员在交流中大量使用了“围观、灌水、神马、浮云、给力”等网络语言,就与现实语言大相径庭,它是虚拟社区活动中网民在长期的群组生活中积淀而成的。

体育虚拟社区的核心功能元素是“活动组织”,组织体现为群组的在线联系,同时也需要强调线下活动组织,这是与其他功能虚拟社区最大的不同之处。同时社区还涵盖了体育知识分享,知识分享是体育虚拟社区活动组织的关键内容之一,其内容至少包括了体育常识、体育裁判知识、体育媒体公众人物(运动员)或体育明星等信息、体育视频与图片、运动专业知识、体育锻炼经验与知识等,而运动设施与场所信息、虚拟社区人员交流交换区、社区群组活动组织信息等内容则是体育虚拟社区特有的,例如笔者调研了300个腾讯QQ群中的体育联盟Q群,如图2所示,发现人数200人以上的群组排前六位是户外运动、足球、篮球、羽毛球、其他、健身爱好等体育项目,其活动组织形式基本上都是以体育虚拟社区中的群组为基本单位,一个Q群就是一个小型活动社区,在社区中群主或成员线下体育活动组织的相关日志及费用信息等,然后社区群组成员就会在某个体育项目(如羽毛球场)场地进行活动交流,在每次活动结束后群主都会将活动的精彩照片、感言、其他信息到群组的空间,社区成员在这些分享内容后面传上一些跟帖,从而所有的社区成员都分享到了体育的快乐。这些社区内容的分享加强了所有成员的社区认同感、归属感和社区凝聚力,形成了独特的体育虚拟社区文化,体育虚拟社区的核心要素是活动组织,一个虚拟社区如果缺乏有吸引力的活动,就会逐渐走向不活跃并最终消亡。

三、体育虚拟社区的影响因素探析

1.网络技术的多方面应用是体育虚拟社区发展的契机

进入网络融合时代,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使体育虚拟社区迎来了发展机遇。[3]其中,体育虚拟社区日志的写作与共享就产生较大的变化,我们不仅可以通过计算机连接互联网,还可以通过手机、ipaD以及电视机等设备连接上互联网,随时随地共享三大网络的资源,以操作体育微博的形式进行交流、分享。同时,三维网络技术的发展使虚拟社区的网络支撑平台更加成熟,体育虚拟社区将开发出更友好的操作介面,以及更方便的通讯方式,体育虚拟社区的活动组织信息不仅可以通过互联网,还可以通过电信网络发送到社区成员的手机里。

2.网络信息安全是提升体育虚拟社区诚信度的主要途径

当前网络社会里,我们经常能够看到垃圾邮件泛滥,消费者隐私缺乏有效地保护;信息失真,广告失实,在线购物、网上拍卖时有陷阱;诚信体系不全给企业带来了经营风险;企业及消费者的维权意识淡薄,网络侵权行为时有发生,仿冒网站现象普遍。[4]早在2007年,第三方支付公司“支付宝”正式《互联网信任环境调查报告》,报告显示在当前互联网失信现象中,虚假广告(24%)最为常见,接下来则是互联网病毒的传播(23%)、恶意欺诈等电子商务失信行为(19%)、用户个人信息的泄露(17%)和、色情等垃圾信息泛滥(11%)。可以说,社区成员的网络信任是社区活动组织的重要基础,体育虚拟社区健康发展下去有赖于网络信息安全,维护虚拟社区用户的信息安全是使体育虚拟社区拥有强大的生命力、拥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以及提升诚信度的主要途径。

3.体育人口素质对体育虚拟社区活动组织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社区中的体育人口素质与社区的定位有关,社区主要组织者需要考虑社区的活动组织类型以什么体育项目为主,也与社区成员的体育素质教育有关。社区管理者从日志的到活动结束后的成员交往,都应该给予相当程度的关注,并注重整个社区的体育人口素质培养,这样才能提升体育虚拟社区的知名度与信任度。社区每次活动要遵循体育锻炼的原则,同时以几个具备体育项目专长的社区成员为活动组织骨干,经常性的锻炼、学习与交往才会对所有人形成向心力,才能保持与提高社区内各个群组活动的吸引力。

4.功能设置与内容拓展是体育虚拟社区深度发展的重要保证

体育虚拟社区的功能设置是我们考量社区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一般来说,功能设置与该社区的体育项目定位有关,同时应切合社区活动组织的实际情况;另外,内容拓展可以通过分享的方式提升社区的吸引力,但笔者发现当前大部分的体育社区在内容方面较为缺乏例如运动常识、运动规则、运动疗伤、体育保健等知识共享。而在社区组织中,只有不断提高社区成员的体育知识水平,才能促使社区进一步发展。

5.网络文化是影响体育虚拟社区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

体育虚拟社区与学习社区等其他虚拟社区相比,它是我国现代城市社区发展的重要补充,其成员在以体育锻炼为媒介进行在线与线下的交往时,更强调网络诚信,注重形成良好的网络道德、审美情趣与行为方式等,同时具有相似的体育锻炼价值观,能自觉形成良好的网络文化氛围。

四、对策与建议

第一,体育虚拟社区需要发挥网络融合技术发展的优势,尝试三维技术等多种网络技术应用,开发小型化设备(例如手机)适用的社区网站门户;利用体育运动聚拢人气,支持培育一批优秀的社区模板,形成模范效应,努力开拓健康的体育功能虚拟社区。

第二,体育虚拟社区需要多渠道获取活动资金,积极寻求现实城市社区和大学生社区等其他特殊社区的支持,主要是体育运动设施与场地等费用给予相当程度的优惠,或是合作创建文明虚拟社区,利用好体育联盟Q群等社区公共操作平台,加强社区体育联盟活动组织。

第三,体育虚拟社区需要重视虚拟社区体育论坛建设,功能设置尽量贴近社区定位,采用方便快捷的操作风格,内容拓展方面也需要在网络社区提供较多的专业锻炼指导、健康信息咨询等内容。在体育虚拟社区中,我们可以参考学习型虚拟社区的优点,多方展现体育技能与知识学习的特点,网站门户管理者或体育社区管理者根据用户的要求,提供更多针对性的体育运动文本视频等给用户,由社区内技能成熟者进行互动式的指导,社区成员可以收藏、分享、评价、模仿,并可以提问答疑和学习测验,还可以展示自己的视频与知识内容。这不仅使体育虚拟社区具有丰富的交互功能,增强在线点击率,同时也加强了线下活动组织,从而提高社区认同感、归属感和社区凝聚力,形成积极向上的社区文化。

第四,体育虚拟社区需要加强社区成员的网络互动与网络分享,努力提升社区的网络诚信,提高网络信息安全级别,网络管理部门与社区所依托的门户网站应该给予体育虚拟社区一定的指导与关注,当出现信息安全或网络诚信等问题时提供帮助。除了社区管理者定期备份存档重要信息的基础上,进行计算机等网络操作设备的安全检查,即一个完整的网络虚拟社区安全解决方案外,还需要建立一个良好的虚拟社区管理制度,要经常性地对社区成员进行网络安全教育,提高网络安全意识;在实名制注册制度的基础上,要求虚拟社区成员积极参加社区管理与建设,尝试以“维客”的形式公开制定社区活动公约与网络管理制度,培养良好的个人计算机操作习惯。

参考文献:

[1]柴晋颖,王飞绒.虚拟社区研究现状及展望[J].情报杂志,2007(5).

[2]周德民,吕耀怀.虚拟社区:传统社区概念的拓展[J].湖湘论坛,2003(1).

体育的社交功能篇6

关键词:主体性;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政治社会化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544(2012)04-0163-03

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写道:“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的力量当然只能用物质的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群众掌握,也会变成物质的力量。理论只要能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我们既要真抓实干,求真务实,又要不断深化对理论的认识。而理论间的借鉴和融合总能产生新的知识。“主体间性理论”是继主体、主体性之后发展起来的一种重要的哲学思维方式,它是社会交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此为基点谈谈对思想政治教育建构及其功能反思。

认识世界,首先要确定研究对象。问题的研究对象分为物质层面和观念层面。物质层面是存在的基本条件,没有物质层面的存在,也就没有研究对象的存在。但正如马克思曾经说过的:“哲学家只是在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单单认识到问题的物质层面,是远远不够的。要进一步认识物质层面的存在怎样产生意义,如何形成观念,这就进入了问题的观念层面。观念层面的东西说到底是社会现象,惟独在人类社会当中才存在着意义的观念和观念结构。换句话来说,物质本身的存在是不存在什么意义的,当人们赋予它某种意义的时候,它才产生了被给定的意义。

如果物质存在的意义确实是人们给定的,那么,人们是如何去给物质蒙上某种所谓意义的神秘面纱呢?不言而喻――社会实践,也就是主体与主体之间的互动。因为没有任何单个的人可以去“独自”改造世界的,因为“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即便是表面单个人的所谓反思也是建立在其首先是“社会人”的基础之上的。“狼孩”的例子,众所周知,不再重叙。人们改造世界的过程,就是进行社会互动的过程,同时也是建立起观念事实的过程,观念世界由此产生。因此,我们赋予物质什么样的意义,取决于我们去采取什么样的社会实践方式。不同的社会实践产生不同的观念和意义。也就是说,社会实践产生和决定社会意义。

然而,在人们的社会实践之前和当中都对某个问题独自持有某种看法,即异质性主体的私有观念。相对应,共有观念是行动者对于他们自身和他们之间的关系以及他们所处的环境所持有的共同的知识。行动者通过社会实践的互动就会产生共有观念。值得指出的是如果一旦共有观念形成就不能还原为私有观念。我们把这种不能还原为私有观念的共有观念就称为文化。比如,奴隶制、封建等级、种族隔离、战争这些被称为正常合理的东西,现在或者被摒弃,或是被削弱。平等、民主、自由和建立“自由人的联合体”就成为追求和向往。

人们思考问题的理念发生如此巨大的转变,也是随着社会发展和人自身的发展即人类的社会实践不断深入展开的。从哲学层面来讲,或者说从本体论上来谈,这就是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转变在人们大脑中的反映与表现。从启蒙运动开始,西方逐渐建立起了主体性哲学的庞大体系。主体性哲学的本质是理性,理性的核心是人对主体作用的肯定,表现是现代性。但是这种肯定是在主客二元对立前提下的主体论,主体性体现在主体对客体的构造与征服关系上面。这种存在是主体的孤独的存在,是相对于客体的存在。哲学的主体论转向强调主体问性,强调了主体的存在是诸多主体之间的共存,体现在主体间的相互活动之中。孤独存在变为社会存在,征服关系变为交往关系。但是行动者间的共同存在和相互交往才是社会的根本特征,他们的社会实践即社会互动必然会产生共有的观念,亦即不同形态的文化。没有行动者的相互交往,一切文化创造活动便无从谈起。并且人类通过交往也创造出自身的社会进化和文化传承机制,即交往本身也是对象化的过程。

简而言之,“对于主体而说,没有意义的存在就是没有理解的存在,这样的存在不是主体的存在。意义不是主体自身独自形成的,而是在主体和主体间形成的。”主体相互作用时,主体间性就相应产生了。主体间性不仅仅具有本体论的哲学意义,而且更有着丰富的方法论的意义层面。

主体间性哲学思想强调了主体之间互动的意义和价值,但不否认人作为主体的意义,人们在互动中既是客体更是主体,是特殊的互相对象化的活动。人们互动的过程既是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又是改造主观世界的过程。如前所述,社会实践产生和决定社会意义。那么,这个社会意义到底是什么呢?更进一步来说。社会实践的价值到底怎么样的呢?“价值”本来是体现主客体之间的一种关系,也表征着作为价值主体的人的主体性意识,同时也代表着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从这个意义上讲,主体间性的产生既是对人作为人类本质的肯定,又是把人作为对象化、客体化的认可:是主体客体化与客体主体化的两个过程的辩证统一。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对人的工作,其要处理的问题是人与人之间的思想层面的互动,即实质上肯定双方是“主体一主体”关系互动。这就明显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特殊性,即工作对象的特殊性: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是作为个体的人之间的主体性的互动与碰撞。与此同时,思想政治教育还有一个隐含在其研究对象内部的逻辑前提:互相对象化的人是可以教育的。换句话来说,两者之间有建立沟通交流的平台的可能。思想政治教育不是万能的,是有逻辑基础的,是有选择性的。这种“主体一主体”互动的思想政治教育是选择与被选择的关系,是双方的建构关系。

双方选择关系建立后,思想政治教育就建构了活动的客体:互相对象化的客体。从总体上来讲,教育者应当处于主动式的,受教育者应当处于被动式的。然而,受于双方都是主体因素的限制,这种“主动一被动”的结构不是绝对的。取决于双方的知识结构,文化素养,人格魅力等等。双方的交往互动都为对方提供了反思和理解的机会。英国哲学家洛克认为,反思或反省是心灵对自身活动的注意和知觉,是知识的来源之一,人们可以通过自身的反省心灵的活动和活动方式,获得关于它们的观念,如知觉,思维、怀疑、信仰的观念等;荷兰哲学家斯宾诺莎认为,反思是认识真理的比较高级的方式。但这种高级的方式却往往为人忽视。思想政治教育就是为作为主体的双方提供了把握真理的提供反思机会和机制。

双方选择关系建立后,思想政治教育就建构了活动方

式:“主体一主体”的结构。如上所述,双方互动“主动一被动”结构是变化的,但是,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双方都是被社会所选,都是主体的人,受教育者也不是被驯化的工具,不仅仅是教育者的工作对象,而是有思想、有灵魂、有需求的具有鲜活生命的、活生生的另外一个主体。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双方是互动与选择关系。要强调对“他者”的尊重,但不能是“自我”对“他者”主体地位的漠视,和对“他者”思想的驯化。“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生存方式,即主体间的生存方式,这种方式把教育者当人,体现了以人为本、对他人的尊重。”

双方选择关系建立后,思想政治教育就建构了活动动因:社会实践中的双方精神交往互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受教育者思想道德修养的提高,政治社会化的内化,主要不是依靠外力强制推动,而是源自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开展的机制以及受教育者自身的内在需求。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不再是被“对象化”的单边行动。不再是为被动的灌输某种思想观念服务,不再是守成式的“私有观念”的放射;而是受教育主体与教育主体双方主动的、双向的、增收式的精神交往实践。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就是交往双方对自身内在思想道德品质的主动内化的外在表现,这一过程机制也促使交往双方特别是受教育主体更积极主动的向上、向善,从而反过来推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良好互动。正如胡塞尔曾指出的那样,“知识的基础并不是客观,而是交互主体性,是主体间的关系。我是通过与客观世界以及他人之间的互惠式关系而获得人性的”。

“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或社会群体有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社会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担当了中国政治社会化的任务。”或者说思想政治教育就是中国的政治社会化。而“政治社会化是社会个体社会政治互动中接受政治文化、学习政治知识、掌握政治技能、形成政治态度、完善政治人格的过程。”既然这一任务主要靠主体间性哲学思维产生新的学理构建。那么,借鉴了“主体间性”哲学这些思想政治教育新型构建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首先,更加有利于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和塑造先进的政治文化的功能。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文化是政治社会化运行过程的目标,政治社会化是政治文化形成和传播的过程;政治文化是政治社会化的目的,政治社会化是政治文化的手段。”强调主体间性,更加强调以平等的地位互动,人类正是通过这样交往也创造出自身的社会进化和文化传承机制。政治文化也就是这样得以更好传承,这就是对简单的“灌输”的否定,尊重了社会化对象(受教育者)。作为“人与人”的交往,是动态的,是活生生的人的心灵“对话”,是主体问的灵魂的“碰撞”,达到传播和塑造先进的政治文化的功能。

其次,更加有利于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合格的政治角色的功能。政治角色指的是与人们某种政治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思想政治教育的功效的最后结果就是要培养出特定的政治社会所需要的政治社会成员。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就是政治角色学习的过程。在这些政治权利、义务等行为规范面前,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当中的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是平等的,任何一方都不具有话语“霸权”,但同时都有自己话语权力。对话双方都按照自身经验和知识结构进行“视域交融”,就可能有不同层面的认识,通过双方的真诚探讨和交流,“真理越辩越明”。这样,双方“交心”所达成的共识就更容易内化,更有利于合格政治角色的形成。

再次,更加有利于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维护社会稳定的功能。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形成和具备对现有政治体系和所接受和认可的态度和信念是政治合法性的基础,也是保持社会稳定的重要前提。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主体间性转向,就是更加强调其教育对象是“人本身”,要更加体现“以人为本”,要“更加明确把关心人、尊重人、发展人、开发人的潜能作为学科的宗旨。”强调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就要把受教育者的困难当作自己的困难,既要同他们精神交往,又要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真心交往,真情倾听他们的问题,耐心交流对问题的不同看法。多为对方想办法、出注意、努力使得双方通心顺气。这样就把双方在社会实践中所背负的思想包袱解放出来,争取理解和信任,增强主体自身的造血功能,真正做到“助人自助。”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

复次,更加有利于发挥思想政治教育推动政治发展的功能。政治社会化具有更新政治文化、推动社会政治发展的功能。中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既然承担着政治社会化的任务,当然就要发挥和推动政治发展的功能。这包括两个层面:第一,在社会整体层面,社会政治共同体对政治文化的再创造,即根据自身的发展,借鉴、吸收世界先进文化,创造出新的政治文化并加以对社会成员的教育。这里的主体是社会共同体之间的相互交往形成的,包括政党、国家、社会组织等等。是主体间的相互的社会实践把各自“私有知识”通过碰撞、交融形成的新的政治文化,并再次内化的过程。内化的结果就形成了社会成员对政治改革的认同,从而推动了政治的发展。比如“”结束后,对“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大讨论就是如此。第二,在社会成员个体层面,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成员之间的互动频繁,逐渐形成了某些或某种共有的观念,从而部分或者全部地更新社会政治文化,创造出新的政治文化。或者直接吸收和引进先进的政治文化,形成新的政治理念和政治态度,影响和推动政治体系和结构和过程,从而推动了政治发展。比如孙中山先生晚年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形成过程就是如此。这不论在哪个层面上,都突出表现了主体间性的特征,因为它们都强调了“借鉴”和“融合”,都强调“交往理性”。没有交往关系的存在,就不会有思想教育的载体,也就不会有政治社会化中文化的创新,政治发展也就是一句空话。

体育的社交功能篇7

关键词:体育舞蹈;德育教育;德育功能

前言

体育舞蹈是根据人体解剖、生理特征,在音乐在伴奏下,通过人体各环节有节奏的变化而塑造出不同难度的形体动作和造型,表现不同的情感和技艺,达到自娱自乐和增强体质或进行竞技的一项体育运动。作为体育运动的基本内容和实现体育目的手段与方法的体育舞蹈,是体育文化系统中的新生事物,是体育研究的对象。当前社会已经步入了科学化、自动化、信息化时代,人们繁重的劳动量将减少,工作时间缩短、休闲时间增多,丰富多样的体育活动必然成为人们提高生活质量满足自我需要的高级精神享受和追求。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人们对体育内容、手段和方法,提出了多样化的要求,通过在娱乐中运动,达到更好地完善自身,改造自我,适应社会需要的目的。体育舞蹈在我国的兴起与蓬勃发展的实践证明,它是实现体育目的,使身体得到全面发展的基本手段,是人们十分喜欢的一项体育运动。体育舞蹈的形式有个体练习,但更多的是群体练习,在运动过程中要求参加者相互配合,在音乐的伴奏下翩翩起舞。体育舞蹈运动的过程,也是一个追求美、创造美、实现美的过程,参加者在活动中可以表现美、欣赏美,获得美的享受。

一、体育舞蹈的特征与德育性

1.1体育舞蹈产生的背景

体育舞蹈是一项舞蹈与音乐有机结合,并力求按照美的旋律去显示高超技艺的活动。它分为摩登舞和拉丁舞。摩登舞包括为也难华尔兹。华尔兹、现代探戈、狐步舞、快步舞;拉丁舞包括桑巴舞、伦巴舞、恰恰舞、斗牛舞、牛仔舞。每个舞种都有各自不同的历史文化渊源,它们起源与不同的时代、不同地区的舞蹈。这些舞蹈以民间舞蹈为主,也包含一些舞厅舞,经过多次演变、创新和合并,形成今天的两大类十个舞种。

1.2体育舞蹈的基本特征

1.2.1严格的规范性

体育舞蹈的严格规范性包含着十分丰富的内容,表现在各个方面,如舞程线、角度和方位的规范化,音乐的规范化、服饰的规范化、比赛的规范性要求等。

1.2.2广泛的社交性

体育舞蹈是一种国际流行的社交舞蹈。它是沟通不同国家、不同民族情感的一种世界形体语言。也是任何语言无法代替的艺术,它具有广泛的社交性。

1.2.3强烈的体育性

体育舞蹈,由于它兼有文化娱乐和体育锻炼的属性,因此人们称它为体育舞蹈。它的体育性还表现在它是一项很有价值的健身运动。

1.2.4高尚的娱乐性

体育舞蹈,让人们在欢快优美的乐曲中翩翩起舞,在五彩缤纷的灯光下,在自由和谐的气氛中,在男女相互吸引默契配合中,得到美的享受,从而调节精神,消除疲劳,感受愉悦,并达到最佳的心态。

1.3体育舞蹈的德育性

德育,即思想道德教育。教育的目的在于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增强人的积极性以及培养人的创新型。体育舞蹈是否具有道德性?体育舞蹈作为体育项目,是一项有严格的组织性和纪律性的集体活动。其本身有着自己的道德规范和完善的规则,是一种具有鲜明的集体感、荣誉感和竞争性的人体活动。而且在参加体育舞蹈活动过程中,要不断地克服体力和心理上的障碍,因此,体育舞蹈还具有强烈的竞赛性。人们不但在身体上得到锻炼,而且在精神上得到了锤炼。

二、体育舞蹈的德育教育功能内容

2.1体育舞蹈的一般德育功能

体育舞蹈作为体育项目,本身具有体育的基本属性,同时也具备体育的一般德育功能。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2.1.1培养练习者的规则意识,树立公平竞争的体育精神

体育舞蹈是在一定的规则下进行的,遵守规则是每一位参与者必须具备的体育道德素养。体育舞蹈的参与者在训练过程中需要在规则下练技巧,求精湛,在规则中战胜对手,获得胜利。因此培养练习者的规则意识,从而养成诚信品质,懂得在规则下提高公平竞争能力。

2.1.2磨砺练习者的意志,培养吃苦耐劳勇于拼搏的体育精神

体育舞蹈动作技能的形成,需要长期、艰苦、枯燥的训练,一个看似简单的动作,往往经过几千遍几万遍的反复练习。很多初学者因为无法坚持而产生了畏难情绪。因此,在体育舞蹈技能形成的同时,磨砺练习者的意志,培养吃苦耐劳、勇于拼搏的体育精神。

2.1.3培养练习者的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

体育舞蹈,特别是集体舞蹈和队列舞蹈,是男女合作的群体活动形式。它能有效地促进练习者的心理全面发展,改变一个人孤僻寡言、消极离群的性情,使心胸变得更宽广,形成平易近人、与人为善的性格,培养团结互助、热爱集体的精神。

2.1.4提高练习者的参与兴趣和水平

体育舞蹈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具有深刻的寓意和趣味,富有挑战性的魅力,深受人们的欢迎和喜爱。练习者通过对体育舞蹈的参与,或体验,或娱乐,或竞技,或观赏,各自找到自己的快乐,并从中受益,从而培养他们积极参与的意识。

2.2体育舞蹈特殊的德育功能

2.2.1培养和提高社交能力,增进情感交流和友谊

在跳舞过程中良好的情感交流,使人产生相互关心的心理。在情绪上互相感染并不断强化,可以使人们增进友谊,促进人际关系的协调。体育舞蹈也是结识朋友、扩大交际的一种良好形式,这无疑对培养和提高社交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2.2激发审美情趣,陶冶大学生情操

体育舞蹈中的每一个舞种,都具有强烈的艺术表现力和鲜明独到的艺术风格。华尔兹雍容华贵,动作从容潇洒,舞步委婉流畅,它以动作细腻严谨和大方舒展,展示了其所具有的绅士风度和现代舞风格。伦巴舞是表现男女爱情的舞蹈,甜美含蓄、自由多变的舞步,使人获得身心的满足。优美动听的音乐、活泼欢快的气氛、热情奔放的舞姿,微妙地感染着每个人,使人们忘掉生活中的忧愁、学习中的压力,使人们身心得到愉快休息和享受的同时,陶冶了情操。

2.3体育舞蹈的实用价值

体育舞蹈随着社会的发展,其价值越来越明显。最实用的价值就是有健身、愉悦身心、优美形体、降脂减肥等功效。开展体育舞蹈,是促进社会注意精神文明建设的手段之一。不仅能够活动筋骨,调节情感,还能培养穿着整洁端庄大方的习惯,言行举止文明礼貌的行为,自尊自强自信的品格,是一种高层次的精神享受。

体育的社交功能篇8

[关键词\]主体间性;学生社区;学生事务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712(2014)25-0027-03\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学生社区的功能也正发生转变,由原先的住宿功能转向现在的育人功能。当前学生社区管理中存在教育理念、服务设施、文化建设等不到位之处,尤其是没有有效激发学生参与社区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与社区管理方之间没有建立畅通的交流沟通渠道,学生自治组织在社区管理中缺位,等等。借鉴主体间性理论,构建社区教育者与学生之间的良性对话沟通机制,以社区为双方“共同体”,有助于提升社区的文化内涵和学生的自治水平,从而可以有效地发挥学生社区育人的功能。

一、主体间性内涵

主体间性(intersubjectivity)又译作主体际性、共主体性、交互主体观性等,此概念发轫于现象学大师胡塞尔。主体间性作为主体间关系的规定,是两个或多个主体的内在相关性与统一性。这一理论几经发展,出现了“对话”“交往”“视域交融”“共在”“面对面”“交往共同体”等著名的哲学概念。主体间性是相对于自我而言的“他人”“他我”的问题,另外也涉及“我与你”“我与他”“你与他”的关系问题,涉及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主体间的共同性及其沟通的可能性,其实质是一种关系思维方式。

将主体间性的概念引入思想政治教育,阐释了一种新型的教育者和教育对象之间的关系,即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是存在多个主体的,而且主体之间是相互理解、相互平等、双向互动、主动交往与对话的关系,各主体之间通过生活世界的实践活动,实现彼此的有效认知和认同。

二、主体间性视阈下学生社区管理有效性缺失的主要表现

很多高校在学生社区管理中注重硬件设施建设,实行公寓式管理,但管理效果不尽如人意,学生对社区管理认同度不高。以主体间性审视学生社区管理,其实也是反思教育的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的关系问题,即在学生社区管理中,教育者是秉承什么教育理念开展管理工作的,是将学生视为管理的客体,是被管理的对象,还是将学生视为平等的“人”,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实现教育者与学生的主动沟通与对话,共同创建和谐文明社区。借鉴主体间性理论,梳理当前学生社区管理有效性缺失的主要表现和原因如下:

(一)主体间平等话语权缺失

目前的学生社区管理还多靠组织权威实行自上而下的层级管理,学校文件下到学院或者负责学生社区管理的部门,学院或负责学生社区管理的部门再将文件要求和内容传达给各宿舍的学生,学生要做的就是“遵规守纪”。在这种管理思维主导下,学生处于“服从”的地位,其主体性得不到尊重和发挥,缺乏与教育者平等的话语权,其主动参与社区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会受到影响。

(二)主体间交往缺失

学生社区管理人员因为检查宿舍卫生才会“例行公事”地走进宿舍,没有与学生进行深度交流,学生也只是在宿舍出现水电问题时才会反映给学生社区管理人员,双方没有思想沟通和交流。有的高校规定了辅导员走访宿舍的制度和谈心交心制度,但辅导员白天忙于事务性工作,晚上到宿舍也只能是程序性地了解表面上的问题,不可能实现一对一的个性谈话交流。教育者与学生交流次数少、交流时间短和交流内容表面化等都直接影响到主体间的交往深度,双方也很难建立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的关系。

(三)共识观念的缺失

“共识”是指不同主体对同一事物所达成的相互理解,所形成的主体间的共同性和共通性。但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的实行,很多高校在学生社区管理中过多地考虑经济利益,忽略了其本身承担的育人功能。社区内各种设施的配置、维修不是从学生需要的角度出发,而是从其现实的经济价值进行考虑,结果导致学生和社区管理方常常因为维修、热水供应、便民设施等发生冲突。有的社区内商店林立,文化设施和活动缺乏,学生对社区的文化认同度不高。

(四)学生自治组织缺乏

有的高校为了避免麻烦,干脆不设置类似学生宿舍自我管理委员会的学生自治组织,或者是设置了学生自治组织,但是由于工作权限和经费有限等原因,这些组织也只是行使通知、检查卫生的职责,没有真正负担起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责任。学生自治组织的缺乏导致学生和社区管理方之间关系的不对等,二者没能树立“共同体”的意识,双方关系常常表现为对立性、服从性的,而非对话式、沟通式的。

三、主体间性视阈下学生社区管理创新探索

高校要发挥好育人的功能,除了注重第一课堂的教育之外,还必须对学生社区的育人功能予以重视并加以开发。主体间性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让我们重视与学生的对话、交流,以“共同体”建设为载体,不断提高学生对社区的认同和参与社区管理的积极性,从而建立和谐的主体间关系。

(一)树立平等交流的教育理念

要反思传统学生社区管理中的管理思维,不要将学生视为被驯服的工具,也不要认为管理就是一方压倒另一方,就是教育者要压倒学生。教育者应该在社区管理中树立平等交流的教育理念,真正从“人”的角度看待学生、尊重学生、管理学生、教育学生,与学生共同参与社区管理,双方建立平等的主体间性的话语情境,从而更好地实现教育目标。

首先要改变教育管理观念,加强对话。对话是体现主体间性的形式之一,是实现思想沟通、情感交流的重要方式。雅斯贝尔斯说:“作为人类的灵魂的教育,对话才是探索真理与认识自我的真正途径。”主体间性不仅是一种关系和思维方式,还体现为一种氛围的营造。在平等融洽的气氛中,教育者和学生能直陈心声,沟通交流,这本身就是相互尊重的结果。双方只有通过对话才能知道对方所思、所想和所惑,才能消除误解和减少分歧,唯有通过对话,教育者才能更为精准地把握学生的思想和心理状态。

其次要搭建沟通交流的平台。要实现师生之间的有效“对话”,必须有载体和平台。通过开设辅导员谈心室、心理舫和举办各种沙龙等形式,积极构建师生、生生、师师之间对话的平台,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进社区。有的高校实行社区内导师制,即社区内每个学生都有专门的导师指导,这种形式可以让学生在课堂外得到有效的学习和生活指导。此外,社区应积极利用网络的优势,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信息传播优势,打造社区新媒体信息平台,如开通社区微信,加强社区师生之间的信息共享,及时消除误解和减少分歧。

(二)建立健全学生社区工作制度和机制

主体间性强调的是建立“共同体”,但如果是没有共同规则约束的“共同体”就只能是停留在表面上。同时学生社区管理涉及学校的学工、后勤、团委等部门,甚至有些高校在社区管理中引进了社会化的物业管理公司,如此多的部门共同管理学生社区,如果没有制度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就难以形成育人合力。因此,各高校要根据自己的校情,制定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整合资源,优势互补,相互信任,共同做好学生社区管理工作。

目前,有的高校在社区管理中突破原有的纵深式学生社区管理模式,打破“学校―后勤部门(学工部门)―学院―宿舍”的传统管理模式,采用“学校―书院―宿舍”的新管理模式,通过建立书院制社区,将学生事务归拢于书院内,解决学生社区多头管理的问题,发挥书院在思想政治教育和通识教育中的作用。学生可以通过书院内一站式服务大厅办理各项事务,减少奔波和麻烦。同时,书院内各种文化和体育设施完善,服务设施贴心,使社区有一种“家”的感觉。当然这种和谐、温馨关系的建立必须有学校层面的设计和制度保障,由学校协调各部门的管理,使之协同合作,共同做好育人工作。

(三)建设高品位的学生社区文化

社区不仅是学生休息、住宿的地方,也是重要的育人场所。因此,要建设健康向上、充满正能量的社区文化,以优美的自然人文景观教育人,高雅积极的文化活动熏陶人。主体间性强调的是主体间的对话、理解、面对面,这就需要社区在文化设计的“生活性”“互动性”上下功夫。这里强调的社区文化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歌舞文艺活动,更多的应是社区内的制度规范、景观设计、服务意识等更加人性化。从近几年学生宿舍出现的意外事件分析,除了学生个人心理因素之外,学生社区没有发挥好作为学生“精神家园”的作用,学生的心灵没有在社区内得到慰藉和关爱,社区内没有对话和交流的空间与平台,这也是导致学生思想上自我封闭和行为上走向极端的原因之一。

要重视学生社区党团文化建设,发挥党团组织在文化引领方面的积极作用,通过党团组织有品位、有价值、积极向上的学习活动、实践活动和主题活动消解庸俗文化、低俗文化和媚俗文化对学生的消极影响,使学生树立健康的生活情趣和提高学生的文化鉴别能力。

(四)组建学生自治组织

学生是学生社区的“主人”,学生社区最好的管理状态就是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也只有教育者和学生之间建立“共同体”意识,教育者才会放权让学生参与学生社区管理,学生也才会主动参与学生社区管理。

在组建学生自治组织的过程中,需要制订严格的选拔、竞聘和公示、任用程序,要将学生代表的选拔当成一次学生民主管理的实践行为,激发学生参与学生社区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代表的选拔应通过多种方式进行,让学生之间相互了解,按照主体间性的理念,可以在选拔、推选和竞聘中增加演讲、对话、质询等环节,加深学生与学生代表之间的对话、沟通,增进彼此了解。

要为学生自治组织提供良好的工作办公条件,使其组织权益得到切实保障。同时,校方要对学生自治组织反映的学生诉求及时解决,提高学生自治组织在学生中的威信。学生自治组织也要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实现校方和学生之间信息的有效沟通,通过见面会、联谊会等形式,不断增强校方和学生之间的相互信任和相互理解,共同建设好学生社区。

参考文献:

\[1\]胡央波,陈龙根.主体间性视域下的高校学生社区建设研究\[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1(5).

\[2\]付淼.主体间性教育视阈下的高校学生社区教育管理\[J\].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6).

\[3\]兰宏伟.高校思政理论课“双主体交互模式”构建\[J\].教育观察,2013(25).

体育的社交功能篇9

【关键词】微博多元文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以西方为主的全球文化伴随着经济领域的开放而传播到神州的大地上。而互联网的出现和发展就为这种文化与文化之间的碰撞、交流与融合提供了平台。微博的出现,则令得这个平台更加的完善和宽阔。而大学生群体由于本身具有的高素质、年轻活跃、参与性强等特点使得其毫无疑问地成为微博最主要的使用者,同时也是跨文化交往的主要参与者。在跨文化交往中,大学生一方面要应对来自西方霸权主义的渗透,另一方面则要摆脱狭隘民族主义的影响。如何加强新兴网络文化的学习与管理,使微博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载体和方法,巩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阵地建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一个新的现实考量。

一、微博为大学生提供宽阔的文化交往平台

微博,也称微博客(microblog),是时下最为火热的网络交流媒介方式。其“标志着个人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微博所以能够得到如此高的评价,原因在于它作为一种网络的新媒体,除了具备网络媒体的开放性、交互性、即时性等一般特点以外,还具有以下三个主要特点:博客内容的简明性、操作方式的简易性以及人际交流的个性化和群体性。微博的简明性体现在微博的篇幅限制上。微博的内容限制在短短140字的范围之内。这种只需简明扼要地描述用户的行为、状态和观点的即时表述促使用户充分地利用了零散的时间进行信息的更新与交流。微博的操作的多样性和简易性体现在可以利用电脑或者手机,通过mSn、QQ等电脑软件或外部api接口等途径来操作微博。这种操作上的便捷有利于实现信息的即时共享。人际交流的个性化与群体性是“指基于微博的交流既有强烈的个人色彩又有同类呼应或群体反应,呈现了点与点、点与面的立体化场景”。如在微博中,有一个“关注”选项,只要点击一下,即可接受被“关注”者的任何信息。通过“关注”与“被关注”(点与点)而发展出来的社交网络(点与面)有利于各种的文字、图片以及音像材料的传播。

微博的这三大特点决定了其拥有最为活跃的大学生用户群体。这是由于大学生群体的实际需要决定的。一方面,大学生作为青年群体的代表,有着自由地参加各种社会活动、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意见的需要,而相对于故作深沉的文字雕琢和乏味的长篇大论,大学生们“更喜欢用简单的语言来表达深刻的内容”。微博内容的“精微”符合他们的语言使用习惯,并且微博的操作简易性也大大刺激了他们撰写微博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大学生群体处于学生向社会工作者角色转换的阶段,为了更好地应对社会的挑战和扮演好社会的角色,这都要求他们获得紧贴时代的信息和良好的人际交往。而微博则提供了强大的网络交流媒体,在这个媒介上,大学生群体不仅仅接收到来自社会上最新最快的资讯新闻,更为本质的是通过这些文字、图片等文化“有形层”的交往而促使大学生群体的价值观、人生观、道德观等文化“观念层”的碰撞、交流和融合。当然,微博为大学生跨文化交往提供宽阔平台的同时也会使得在交往中出现的问题变得越来越尖锐和急需解决,这也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新的难题和冲击。

二、微博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冲击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其大学生群体进行教育,向其灌输一套具有明确的价值取向性和阶级利益性的意识形态。但随着跨文化交流的逐步深入和新兴的网络媒介(微博)出现,这种具有价值取向性和阶级利益性的主流思想往往容易受外来文化的渗透和挑战,从而动摇和弱化意识形态的权威。微博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冲击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微博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素质形成挑战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一般是有高学历和积累丰富教学经验的队伍。他们凭着自己的知识与经验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当中占据一定的优势。但是微博的出现却使得这种优势遗失殆尽。大学生群体通过微博社区往往就能够获得相关的知识,而一部分教育工作者却还不会使用网络。这就出现一种令人尴尬的局面:教育工作者所讲授的东西大学生们也许已经知道,但学生反馈回来的新名词却不知所云,闻所未闻――教育者与教育对象的互动失效了。

(二)微博对高校政治教育的传统方式造成冲击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一般是以思想政治教育者通过有意识地选择合适的材料在课堂教育中如创设各种各样的情景、树立模范典型等可控性强的方式为主来传播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从而促使教育对象的思想和行为符合社会的规范。但是,微博在内容上却是不可控制的,网络社区的虚拟化和微博的操作简便使得信息的随意和复杂程度都大大地增加。譬如有西方媒体就利用微博的这种特性来传播西方的所谓“民主自由”的意识形态观念。而这些文化观念显然与思想政治教育者对大学生群体所灌输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带来“过度自由化、规则意识淡薄”等冲击。在这种冲击下,大学生群体思想“容易发生迷惑、混乱乃至背叛”。

(三)微博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载体构成冲击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载体是指承载、传导思想政治教育因素,能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所运用、且主客体可借此作用的一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形式。简而言之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就是教育的活动形式。如管理、文化建设、大众传播等。现今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部门虽然都建立起自己的网络,但这些网络大多是为了应付评比或者上级的检查而建立的。这根本就不能满足大学生群体进行文化交往的需要,也不可能通过这些网站来达成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而微博的出现则使得大学生群体抛弃这些“有形无实”的网站而直接面对其他文化的诱惑。

有学者认为“如果抓不住微博这个平台,我们将不了解青年人的思想动向,更无法对他们开展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当我们认识到微博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造成冲击的现实后,新的问题出现了:微博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哪些方面能够契合,我们又如何地使用微博去解决大学生群体在跨文化交往中出现的问题?

三、微博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微博虽然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造成一定程度的冲击,但只要高校政治教育者能够充分地利用微博这个“网络利器”,微博也能对思想政治教育作出“贡献”。这是基于微博的两大功能――意识形态传播功能与个人的开发和发展功能,与思想政治教育拥有契合点。

微博作为一个网络交流平台,在这个平台上交流的是文字语言和图片语言等文化的“有形层”的东西。而通过文化外层的交流,往往会影响到文化最核心的观念层,即人们用来认识、处理自己与所处的社会关系的一套隐形的意识形态。大学生在用微博进行交流互动,实质上就是一种意识形态传播的过程。而且由于这种传播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和持续性,大学生群体往往在潜移默化中更容易和乐于接受意识形态的影响。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正是要让大学生群体接受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从而促使教育对象的思想和行为符合社会的规范。由此可见,微博的意识形态传播功能符合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微博除了作为传播意识形态的工具之外,它还有利于开发和发展大学生个体能力。在微博所创设的虚拟社区,由于有着相对自由的氛围,个人可以针对某种社会现象、热点来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当遇到不同意见时甚至能进行激烈的辩论。微博充分地调动起大学生的主体参与性,使其有机会在交流互动当中深入地、全面地透析社会问题背后的复杂成因,提高大学生群体的思辨力、判断力和交往力。这些个性能力的开发和发展对于大学生群体的跨文化交往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微博与思想政治教育在功能上是相契合的。

当然,微博的两大功能虽然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契合,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能够坐在一旁静静地等待。因为微博在内容上是不可控制的,想要微博真正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这是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对微博的内容进行设计和引导,使其真正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杀手锏”。

四、微博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初探

如何在现实教育中利用微博来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呢?显然我们可以从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者、教育对象和教育介体这三要素作为考量的切入点。

(一)微博与教育者

微博操作的简易性、内容的丰富性以及传播的快捷性都决定了其不仅能够成为大学生群体的交流平台,还可以成为高校教育者群体的资讯获得、经验交流和成果分享的首要选择。通过对微博的使用,教育者不仅能够在与同行的交流中获得自身水平的提升,还可以借此走进学生群体当中,更为全面地清楚地了解学生的状况,使得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做到了“有的放矢,心中有数”。

(二)微博与受教育者

微博具有强大的虚拟社区功能,因此,可以充分利用一些明星学者或者学生领袖来组建“微博社区”。在这个“社区”中,大学生群体在与较高政治修养的学者与学生的交流中,在名人的榜样示范作用和学生领袖的同辈群体影响下,促使其对自己的一些错误的观点、想法进行拨乱反正,从而使自己的行为符合当今社会的规范。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需要做的是“应当注意发现和引导好的微薄并做好链接,让更多的人共享”。

(三)微博与教育的介体

教育介体是联结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纽带。而微博的出现恰恰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一种新的教育方式与手段。教育者可以利用微博开设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信息传播的即时性使师生的互动得到最快的实现,打破传统填鸭式教学模式,大大地增强课程的吸引力。譬如有学者就认为可以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微博课堂”,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微博回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即时反馈的问题和观察到的现象……使用微博将即时发生的社会事件与正在讲述的课堂内容联系在一起,达到跨越校园教学的目的,使课程更加生动和具有说服力”。

总而言之,大学生群体在互联网门户不断开放和信息爆炸的今天,必然会面对各种各样文化的冲击。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者,不应该也不可能再用传统的方法和载体去教育新的问题,而是要顺应潮流,在时代的发展中寻求新的教学方法与手段。也只有这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能得以顺利展开。

【参考文献】

[1]郑燕林,李卢一.微博客教育应用初探[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0(2).

[2]郝胜杰.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应对“微博”的挑战[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0(2).

[3]孙宜山.微博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应用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6).

[4]姜飞,孙静.微博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magnificentwriting华章.

体育的社交功能篇10

论文摘要: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伦理道德的教化功能、意识形态的斗争功能和人格精神的塑造功能。这些社会功能的实现,展示出其具有的净化网络社会环境,抵御敌时意识的侵袭影响,培育社会新人,促进文明建设的社会价值。加强、改进和创新这项工作,是充分发挥其社会功能,体现其社会价值的关健。

信息传播是影响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作为传播信息的最重要的媒介,互联网正以惊人的速度发展着,并把人类带人高度信息化的社会—网络社会。如今网络传播已渗人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使社会经济结构从工业为中心转向信息产业为中心,政治结构从金字塔型转向网络型,文化结构从中心文化转向多元文化。作为现代科技革命产物的互联网就如同一块巨大的陨石,砸向传统意义上的社会,对人们的社会生活,价值观乃至思维方式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和冲击。在此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突显出来,特别是以网络技术为传播手段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其存在和发展,取决于人们如何认识它、评价它,而正确的认识与评价却是建立在对它的社会价值的分析和社会功能的定位上。只有弄清了这一问题,我们才能从思想上真正重视,在行动上切实加强、改进和不断创新这项工作。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上是一种传播活动,而在“传播”一词的涵义中,最重要的两个语义因子就是社会性和工具性。“社会”与“工具”这两个要素的结合,体现的正是一种社会的价值属性即对于社会的有用性,和一种社会功能即对于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所发挥的作用。下面我们就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价值与社会功能作些分析。

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伦理道德方面的教化功能

发挥这一功能能够提高上网者的道德自律意识,有利于净化网络社会环境。

伦理道德对于社会具有积极的规范、教育、导向作用,所以道德历来成为人们修身养性、完善自我,乃至治国安邦的重要工具。进人网络时代后,人们通过互联网实现了跨国界、跨区域的人际交往,在交往的范围、深度和方式上,都明显有别于传统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交往。交往方式的变更也改变着人们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这当中网络交际所具有的某些技术特征,犹如一把双刃剑,既给人们的互相交往带来许多便利,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诱发和助长了上网者诸多不良的网络道德意识和行为。比如,互联网是一大片相互联结在一起的网络,其中没有哪片网络居于统治地位,也没有哪片网络是主要的,它是一个绝对没有中心的网络世界,因此对于上网者来讲,自己就是中心,这就容易产生以我为中心,个人至上的观念意识。又如,互联网覆盖在整个地球的表面,而地球是个球体,这意味着互联网既无开端又无终点。

上网者一进人这个由光纤电缆和调制解调器构成的虚拟空间,就变成了电子化飞速运动的存在体,作为一个个体,在博大浩瀚无边无际的网络世界中又会感到自己异常渺小,无能为力,这种状态容易使人觉得对任何事情都无力负责也无法负责,从而导致许多上网者缺乏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感。再如,互联网的技术设计特征是让信息在网络中能够自由传播,互联网上实施言论控制是难以办到的事情,因此互联网就成了一个言论绝对自由的地方,人们可以不受限制地以真名或匿名在网上发表任何言论,而不需要承担自己的义务和责任。这客观上又助长了某些上网者滥用言论自由的权利,毫无顾忌地和传播各种虚假、恶意或有害信息的倾向。与此同时,网络的普及改变了人际交往的方式,人与人之间交往的机会减少,人与机器的接触却日益频繁,人们的言谈被转化为二进制的语言,人们的音容笑貌以数字化字符的方式在屏幕上展现,人在现实交往中那些备受关注的特征,诸如性别、年龄、相貌、身份等都能借助网络得以隐匿和篡改,从而使得人们的行为变得虚拟化。而当上网者过多地沉溺于网络所构建的这一“虚拟社会”和“虚拟空间”时,现实的人际关系和情感就会变得麻木、冷漠,由此常常引发婚姻与家庭方面的道德危机,如此等等。网络道德的失衡导致了网络社会中的诸多问题,诸如网络色情信息的扩散,虚假信息、劣质信息和无聊信息的泛滥,电脑病毒的制作传播,黑客人侵破坏,盗版侵权等等,这些严重地毒化着网络社会的风气和环境。当然,把网络道德的沦落和失范归结为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不免失之公允。事实上,电子信息网络只是一个工具,它对于人与社会的作用取决于人们怎样去运用它,而正当、合理、有益的使用又有赖于社会道德规范的约束,因此,网络伦理道德的建设已是刻不容缓。网络道德建设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它的涉及面广,与技术结合深,除此外还有一个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它只能靠个人的内心信念,靠自律来维系,而不象现实社会中的道德规范可以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以及个人内心信念三者同时来维系。这是因为遨游在网络中的人不需要真实的姓名和身份,他们可以使用不同的代码、符号与人交流,在一人一机的环境下,不必与他人面对面直接打交道,因而失去了传统意义上的人际交往对人的行为规范的种种约束,所以上网者是否遵循道德规范是不易察觉和监督的,这也是网络道德机制弱化的重要原因。外在的道德行为规范要对上网者的内在信念产生自律,必须依靠教育的力量。由于上网者主要是从网上获取信息,因而这类教育必须以网络为手段来进行,因此,伦理道德的宣传、灌输便成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这充分体现了它所具有的道德教化的社会功能,这一功能的运用旨在实现“以德治网”,这也展示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于整个社会的价值,即通过教育提升广大上网者的道德水准,大大增强其自律意识,这样,他们将会自觉摒弃不良的网上习惯,远离违法行为,自觉抵制互联网上一切黄色、下流、庸俗、反动的信息,采取对社会和他人负责任的行为,这无疑将大大净化网络社会的环境,使之能健康有序地发展。

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意识形态方面的斗争功能

发挥这一功能,能够有效地抵御敌对思潮的侵袭、影响和渗透,提高人们的辨别力和免疫力,避免思想混乱,实现社会的安定团结。

任何一种信息传播方式在意识形态领域都是一种思想文化传播途径,掌握了它便拥有了一种传播某种思想文化的权利和手段。网络社会的政治活动与政治斗争,通常是在全球范围内跨越国界、地域、全方位进行的。因此,谁要能在网络传播技术领域占据先机,谁就能在政治斗争中获得更多的主动权和发言权。过去,由于自然屏障的存在,敌对的恶意的政治信息多数不能直接侵人他国,而传统媒介又牢牢掌握在他国政府的手中,对于信息,民众只是被动地接受者,缺乏主动的选择性,思想舆论的能控率较高。如今电子信息网络四通八达,信息传播全球化的趋势日见明显,天然地域屏障已经消失,通过网络系统,民众接收信息的自主性和发送信息的能力都大为提高,这使得过去那种单纯的舆论导向控制变得更加困难,这也给我们意识形态领域的思想和政治斗争提出了新的课题。事实上,西方发达国家早就将互联网作为重要的战略技术,用来传播资本主义思想观念,进行文化渗透,勿庸讳言,它们在这一领域占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由于英语是电子文本的最主要语言,美国等西方国家是上网者最经常访问的地方,这为他们利用网络信息传播方式的超地域性来宣传政治观点,倾销思想文化提供了极大的便宜。加之这些国家信息网络的发达和应用的普及,使他们在网络技术和网络资源上也占有相当的优势。据统计,现在的互联网上80%的信息是美国提供的。因此,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世界充分利用了网络系统作为意识形态斗争的重要工具。例如美国就通过Lo台因特网顶级域名服务器,向世界各国全方位、全时空、全天候地灌输宣传资本主义的政治主张、价值观念、外交政策、商业理念和社会文化。设立在美国等国的部分中文网站也大量传播攻击我国基本政治制度的言论,煽动和鼓吹民族分裂,歪曲夸大或有意炒作一些事件,混淆视听,破坏安定团结,企图对我国实施“西化”和“分化”。值得注意的是,“法轮功”邪教组织在西方某些政治势力的支持下,在国外也建有相当数量的网站,设立了上千个网页,其中既有中文信息,又有英文信息,既有文字信息,又有图象和视频信息,形式堪称丰富多样。李洪志之流尽管敌视和反对科学,但他们也懂得科技的力量、知道运用网络信息技术来传播其反科学的歪理邪说。上述事实充分说明网络世界中并非风平浪静、一团和气,在意识形态上闪烁着刀光剑影,正进行着一场没有硝烟、没有国界的全球性战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我们进行这场战争的重要武器,因为它具有“斗争性”的社会功能。这一功能既表现在防御上又体现在进攻中。“防御”是指通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来提高上网者特别是年轻一代的思想认识和政治觉悟水平,增强识别能力,使之能够明辨是非,自觉抵御西方资本主义思想意识的侵袭和影响,使敌对意识信息的传播失去市场而不能达到其目的。“进攻”则表现为主动出击,在互联网上面向全世界更强有力地发出我们的声音。这就意味着在网上要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宣传,要有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就的展现,有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传播,有对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文化和“法轮功”歪理邪说旗帜鲜明、声势浩大的批判,这些都构成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当我们运用网络信息技术手段对之进行传播时,也就展现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斗争的社会功能和其在网络社会意识形态争夺中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试想一下,如果我们不拿起这一武器,不有效运用这一武器、不战而退,放弃网络世界的意识形态阵地,任由那些反社会主义、反科学、反文明、分裂国家民族,腐蚀瓦解人们思想意识的形形色色的敌对政治信息泛滥,就会引起人们思想混乱,危及社会安定团结,使我们的事业毁于一旦,对此绝不能掉以轻心。网络者,当为天下人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当以此为利器,在此领域牢牢占据一席之地,以发挥其斗争的社会功能,实现其维护社会主义社会安定团结和健康发展的社会价值。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对人格精神的塑造功能

发挥这一功能,有利于培养和造就社会新人,促进社会文明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