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农村企业发展现状十篇农村企业发展现状十篇

农村企业发展现状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2:03:32

农村企业发展现状篇1

一、永胜县农村信用社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现状

(一)对小微企业信贷扶持力度不断加大

永胜县农村信用社积极响应宏观调控导向和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增加对小微企业信贷投入,通过制定小微企业信贷计划,信用评级规则、风险定价方法、考核指标,进一步增强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到2012年末,永胜县农村信用社对小微企业贷款余额为46454万元,占各类企业贷款余额的94.89%,占全部贷款余额的7.46%,较上年同期增长16734万元,增幅56.31%。

永胜县农村信用社各项企业贷款及小微企业贷款增长表单位:万元

永胜县农村信用社小微企业贷款增长情况表单位:万元、%

(二)融资方式以短期、抵押贷款为主

一是永胜县农村信用社对小微企业贷款以抵押贷款为主,截止2012末,永胜县农村信用社向小微企业发放抵押贷款余额46454万元,较2008年增长12.17倍。2013年首次向丽江永胜金禾生物资源开发有限公司发放担保贷款500万元,实现担保贷款零突破。二是贷款期限以3年期的流动资金贷款为主。三是在贷款流程方面,从2010年下半年起,对中小企业贷款实行约期还款方式,采用按月还本付息和按季约期还款,加快企业资金周转,资金流动性增强,贷款回收率得到提高。

(三)小微企业不良贷款占比低,确保小微企业和农村信用社良好的经营状况,实现双赢局面

永胜县农村信用社小微企业不良贷款情况表单位:万元、%

从图表可见,2008至2012年,永胜县农村信用联社各项贷款及小微企业不良贷款呈逐渐下降趋势。截止2012年末,永胜县农村信用社各项贷款余额168007万元,按五级分类,不良贷款余额4173万元,不良贷款占比2.48%。其中小微企业贷款余额为46454万元,按五级分类,不良贷款余额369万元,不良贷款占比0.79%,比年初下降122万元,降幅24.85%,较2008年下降1390万元,降幅79.02%。不良贷款降比明显,资产质量得到提高。

(四)实现地方融资平台和房地产开发贷款的新突破

2010年起,永胜县农村信用社尝试向地方融资平台和房地产开发方向的贷款,首次向永胜土地储备中心和华坪土地储备中心发放1600万元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实现零突破。至2012年末,永胜县农村信用社向丽江古城天和城市经营投资开发有限公司、玉龙纳西族自治县开元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及永胜土地储备中心发放4500万元的地方融资平台贷款,较2010增长2900万元,增幅181.25%。同年,首次投放房地产开发贷款700万元,2012年房地产开发贷款余额为1300万元,较2010年增长600万元,增幅85.71%。

二、当前农村信用社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利率水平相对较高,不利于小微企业长足发展

永胜县农村信用社小微企业贷款利率情况表单位:%

从图表可看出,永胜县农村信用社对小微企业贷款的利率实行上浮,2008~2012年对小微企业的贷款利率上浮幅度除2011年外,均在50%以上,虽然仍低于2009年人民银行规定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不得高于基准利率的2.3倍的规定,但对于多数处于发展初期的小微企业,利率仍然相对较高,由于利率上浮的影响加投资环境不畅等原因,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小微企业的信贷需求。

(二)融资产品单一,难以满足小微企业融资需求

一是在贷款期限方面。永胜县农村信用社针对小微企业的信贷产品主要是短期融资,以解决客户流动资金不足问题,产品相对单一。而大多数小微企业随着经营发展,将不断增加对机器设备、厂房等固定资产购置、更新等方面多样化的资金需求,以短期融资产品为主的信贷供给结构将不能满足优质小微企业长期发展需要。其次,在贷款方式方面,据调查,永胜县小微企业贷款仍以传统抵押贷款为主,融资方式单一,未能针对小微企业客户量身定做开发创新型金融产品,诸如应收账款质押、仓单质押、保单质押等相对传统的信贷产品尚未开展,难以全面满足小微企业融资需求。

(三)企业自身发展不健全,抗风险能力明显不足

一是受环境影响大,小微企业抗风险能力弱,淘汰率高。小微企业受市场波动的影响大,生产规模小,产品同质化严重,科技含量低;二是企业财务制度不完善、企业内部管理不规范,经营信息不透明,会计报表失真等现象,这些都给银行信贷造成一定风险。三是管理水平滞后。目前,大部分小微企业采用家族式管理模式,企业决策上存在随意性,企业发展定位不明,市场营销思路不清,主导产品趋于同化严重,造成企业发展前途难测。四是企业信用等级低。中小企业普遍经营规模小,技术水平低,起步较晚,自有资金少,偿还能力弱,经营业绩不稳定,信贷投放风险相对较大。

三、对策建议

(一)继续加大对小微企业的信贷倾斜政策

加大对小微企业信贷倾斜政策,特别是利率方面,充分结合小微企业经济特点,制定合理的利率定价机制。同时,政府及相关部门要积极搭建平台,提供政策支持,通过加强银企对接平台建设,共同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

(二)转变服务方式,创新适合小微企业信贷产品

加大对小微企业服务力度,将小微企业信贷业务作为主要增长点,拓展信贷产品。一是农村信用社要按照小微企业特点设计审贷流程和定价机制,优化信贷业务流程,简化信贷办理手续,提升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水平。二是创新抵押担保模式。在抵押物品的选择上要广,不仅仅限制于土地和房产,可以扩大至产成品、半成品、应收账款甚至专利技术、企业产权、林权、商标使用权等。在企业自愿的情况下,实施企业之间相互担保和联保,或者是依托担保公司担保的方式。三是积极创新信贷产品。结合小微企业资金需求“短、频、快”的特点,积极创新适合小微企业信贷产品。四是继续创新小微企业流动资金贷款还款方式,缓解小、微型企业还款压力。

农村企业发展现状篇2

内容摘要:本文将从“万村千乡”工程发展现状着手,分析“万村千乡”工程存在的问题,结合当前农村消费的市场环境,深入分析并探讨“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的发展模式。

关键词:万村千乡 现状 模式

“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是指2005年开始实施的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建设工程:政府以资金补贴、贷款贴息等方式,鼓励、引导各类大中型流通企业到试点县市的乡村投资建立、改造连锁“农家店”,力争3年时间,在全国培育出约25万家农家店,使标准化农家店覆盖全国50%的行政村和70%的乡镇,构建以城区店为龙头,乡镇店为骨干、村级店为基础的农村现代流通网络,逐步缩小城乡消费差距。

“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的发展现状与问题

自2005年以来,商务部积极推动各城市、地区共同推进“万村千乡”工程,各地区积极响应号召,在乡镇、农村流通主体的建设与改造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提升了农村流通体系的覆盖面,部分地区农家店的行政村覆盖率达到70%以上、乡镇覆盖率达到100%,初步形成了基于市、镇、村的一体化流通网络。同时,“万村千乡”工程的启动大大推动了我国农村消费的提升。目前,农村零售消费品总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逐步提升至13%。商务部统计结果显示,这项工程扩大农村消费近600亿元,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65万人,1.4亿农民受益(王和民,2007)。虽然“万村千乡”工程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与不错的建设成果,但在政府为实施主体、政府补贴与规范管理为实施手段、社会力量为主要参与方的发展模式之下,该项工程的发展逐步放缓甚至停滞,并未达到预期效果。具体而言,该项市场工程的发展存在如下问题:

(一)农民受益有限

“万村千乡”工程主要围绕农民消费需求展开,随着这一工程的逐步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农民的消费选择,保障了农民消费的便利性与安全性。但是,当前农村消费关注价格高于质量等,农民对于品牌、质量认知有限,导致对于“万村千乡”农家店与一般农家店并无准确的认识与明确的偏好。因而,“万村千乡”工程对农民的需求满足有限,且未有效挖掘出农村消费市场潜力,农民受益有限。

(二)流通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两难

在地方政府的大力倡导下,流通企业积极参与“万村千乡”工程建设,主要通过直营或者收编农家店的方式进行农村流通网络的布局。但随着“万村千乡”工程的逐步推进,参与其中的流通企业大部分陷入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两难的境地(王晓彦等,2009)。

首先,流通企业赢利不足。一方面,由于农村市场范围广、需求分散,店铺建设密度较城镇低,且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不健全,导致配送成本居高不下;另一方面,由于农村市场假冒伪劣猖獗,农民对价格的敏感度较高,对质量的敏感度较低,在受到假冒伪劣商品的市场排挤的情况下,产品销售困难,且无法回收高额的配送成本;同时,店铺分散带来巨大的管理难度与高昂的管理成本;此外,由于政府补贴资金到位不及时和商品对资金的占有,流通企业资金周转困难。这些最终都导致流通企业难以赢利。

其次,流通企业社会效益实现难度大。在赢利不足的情况下,农村流通体系的建设对于流通企业更多成为政治任务,积极性大打折扣,“万村千乡”工程逐步放缓。在难以通过农村流通网络进行商品销售获利的情况下,部分企业、农家店甚至采取吞噬建设投资的方式获取收益,导致政府投入难以获得预期效益,并未从实质上改善当前的农村流通体系。

(三)政府带动力不足

虽然商务部总结报告中指出,这项工程实施以来中央财政投资7.5亿,带动地方和企业投资117亿元,但如此大的投资规模并未调动起流通企业按照政府意图进行农村流通体系建设的积极性,也未从根本上改善农村流通体系。“万村千乡”工程在启动后的3年里的确受到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部分地区达到了该项工程要求的农家店的数量目标与覆盖率目标,但“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尚未建成。而针对于这一市场工程的后续安排,各级政府均处于停滞与观望状态,降低了推进“万村千乡”工程的热度,放缓了这项工程的建设步伐。在政府处于犹豫状态,流通企业盈利不足,农村流通体系并未有本质改善的情况下,其他相关企业也处于观望与等待状态(许铭仁,2011)。

因而,在商务部的倡导下,“万村千乡”工程虽然受到了各级政府、流通企业及相关企业的一致追捧。但是,随着流通企业盈利不足、政府巨大的投入难以实现预期成效的情况下,这项工程逐步放缓甚至停滞。“万村千乡”工程表面上的投资规模、农家店数目、覆盖率等掩盖了这一工程并未从根本上改善农村流通体系的实际,巨大的投入并未实现预期成效。

“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发展问题分析

参与“万村千乡”由商务部及各级政府、地方性的连锁流通企业、农家店、银行信贷系统及相关信息与技术支持企业等多方力量共同推进的。以地方政府作为实施主体整合各方社会力量,以政府补贴与规范管理为实施手段是该项市场工程的主要发展模式。具体而言,从实施主体来看,地方政府受商务部、上级政府的领导与支持开展地区“万村千乡”工程的整体规划,并通过系列招标与资质审查等方式积极引入连锁流通企业参与农村流通体系的建设与改造过程中,积极推动农家店建设与改造以建立农村商品流通体系的网点设计,同时充分结合农村市场范围大、分布广的特征推进商品配送中心的建立;从实施手段来看,目前各地方政府针对农家店、连锁企业设立准入门槛,采取农家店、流通企业申报加盟、审批并通过后进行政府资金补贴的方式来进行,并对加盟后的农家店、连锁企业进行改造与规范管理;此外,除了商务部、政府、流通企业及农家店的积极参与和推动之外,还有其他相关企业如银行、通信运营商等的参与,这些企业都力图依托物流企业以信息化服务提升农村商品流通效率。

从各主体在该项工程中的基本功能来看,并不存在问题与矛盾:为了满足农民的日常消费需求,政府大力提供相关支持,促进流通企业进行配送中心与农家店的改造和建设,其他相关企业提供技术与资金支持。但是,参与“万村千乡”的各利益主体也有着不同的发展诉求:农民期望购物更加方便,价格更实惠,品类更齐全,品质更有保障;流通企业与其他相关企业参与农村流通体系改造与建设,不仅仅在于帮助政府实现社会效益,更关注通过参与这一工程占据农村市场并获得持续的经济效益;政府则期望以尽可能少的投入,在最短的时间里快速建立起健康、有序的农村流通体系,确保农民消费需求得到有效满足。面对多方诉求,政府作为主导者,关注了农民的利益,却忽视了流通企业及其他相关企业对经济效益的追逐。于是,各方利益出现冲突与矛盾,农家店每户几百至几千元的补贴并不足以抵消长期售卖假冒伪劣、抬高价格等的收益,流通企业为了自身经济利益选择瓜分政府补贴,并继续获取改善前的收益,这些都与政府意图背道而驰。

在当前形势下,政府作为主导力量,必然突出社会效益而忽视企业对于长期持续获取经济效益的诉求,一味的政府补贴并不能达成这一

诉求。同时,政府虽然可以把控市场准入门槛,却无法做到后续的监督到位。可见,继续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已不能改善这一工程的发展现状。只有在各利益主体诉求得到满足,且各利益主体的诉求有效统一、协调发展、有序运营才能够真正促进这一工程的健康、持续发展。因此,“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实际是发展模式的问题。要改善当前“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的发展现状,就需要基于市场发展环境,综合多方利益诉求,建立起一套系统的、各利益主体关系协调的发展模式。

“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发展的市场环境分析

目前,我国农村居住人口约为6.7亿人,占总人口数量的50.32%,但我国农村消费品零售总额占比不到15%。同时,随着我国工业的快速发展,生产能力大幅度提升,消费品市场自2002年开始全面进入“供过于求”的供求态势。但工业品的大规模生产与消费分散的农村市场之间存在着生产与流通、消费与流通的矛盾。随着城市流通体系的不断健全与饱和,以及农村人均收入水平不断上涨将带来的消费需求的不断上升,基于农村市场环境,挖掘农村消费需求势在必行。而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部分农村已告别自然经济状态,农村流通业也得到了长足发展:市场主体日益多元、流通规模扩逐步扩大、多种交易形式协同发展,初步形成了包括消费品和生产资料、批发市场和集贸市场、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的农村流通服务体系。但是,农村商品流通仍然面临如下市场发展环境:

农村消费水平尚低且消费结构处于逐步升级中。受收入水平和收入预期低、支出预期高的制约,农村居民消费还是以一般性消费为主,衣食、居住消费等占的比重较大。从消费结构来看,近年来农民消费方式主要有以下变化:一是由满足生活需要向追求生活质量提高转变;二是由重食物消费向物质和服务消费并重转变。服务消费比重逐年上升,反映出农民消费观念的积极转变与消费方式的多元化;三是由自主性与市场化结合消费向更高的市场化消费转变。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生活消费的市场化进程明显加快。

农村流通主体总体上弱小且组织化程度较低。目前,农产品流通的主体大多是个体运销户和经纪人,产供销之间的联系不紧密,市场主体之间缺乏分工协作,流通效率低下。农村个体工商户各自为战,仅限于在市场终端从事一买一卖,难以适应农民的需求。这种个体生产经营的组织形式和流通方式,严重地弱化了农民的市场主体力量,使之在农村商品经济关系中处于弱势地位。且我国农村市场实行连锁经营的交易额占农村总交易额的比重不足10%,夫妻店、食杂店仍然是农村生活消费品流通的主要形式,农村超市等新型业态发展滞后,农村商品交易市场平均每个乡镇仅1.5个(王荣华,2011)。

低价是主要的竞争手段且产品同质化严重。据调查,农村零售市场中消费者对超市、杂货店、集贸市场、专业店等业态的满意度评价指标主要是价格因素,远远高于选址布局、商品组合等因素。这促使制造企业、经销商以低价作为主要的营销策略。同时,农村消费市场上的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导致农民对于所消费的产品质量认识不足。在低价竞争之下,高质量产品由于价值被低估而逐步退出,低质量和假冒伪劣产品则逐渐充斥农村市场(刘玉萍等,2008)。

流通环节过多,渠道不畅,消费成本高昂。农村流通由于受各种条件的制约,流通环节过多。日用消费品从工厂到农村的市场终端,中间要经过几级,价格层层加码,这大大增加了农民的消费成本,不可避免地对消费产生抑制作用。虽然目前农村现代流通网络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还仅处于初级阶段,且发展极不平衡,连锁超市、便利店等新型流通业态在农村还远未普及。

流通基础设施比较落后。农村的商业网点不足,布局不合理,缺乏统一规划和规范,农村露天市场、马路市场还比较多,为假冒伪劣产品的产生提供了客观环境。随着农村国合商业在体制转轨过程中受到严重冲击,农村商业网络更加支离破碎,流通设施功能荒废。在信息化快速发展的今天,农村流通信息设施简陋,网络利用率低,传递渠道有限,信息传递滞后,通过电子商务等方式交易的商品还很少。

当前我国农村普遍消费水平低、流通组织化程度低、产品质量低、流通渠道不畅且成本高昂,以及流通基础设施不健全,这些问题最终导致农村消费“不实惠、不安全、不便利”等系列问题。因此,要促进农村流通体系的建设,就需要紧跟农民消费需求的升级,建立完善的农村流通组织,打通各个流通环节,并不断完善农村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形成系统完善的农村流通体系运作机制。

“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发展模式分析

(一)发展主体

首先,从政府的角度看,其需要追求社会效益的最大化,也同时要兼顾流通企业的经济效益。政府主导,虽然能够在培育阶段得到政策的引导与支持,但是并不能形成长期的持续发展机制。同时,目前我国流通业本身集中度不高,农村流通主体更为分散,在这样的情况下,政府进行资金、政策支持将无的放矢,最终必然造成财政资金使用无效率的结果。

其次,从流通企业来看,流通企业既希望获得政府支持,也希望能够有效满足农村消费需求,占据农村市场并获得长期持续的发展潜力。因此,相对于其他利益主体更具有发展农村商品流通的动力,也是衔接各方利益主体的关键环节。但是,当前我国流通主体分散,发展农村商品流通需要在商品采购、店铺管理、商品配送等方面均具有一定的经验与实力,才能够承担政府对于发展农村商品流通的期望,并推进农村商品流通体系的建设。因此,具有一定规模,在连锁经营、商品配送、店铺管理等方面有一定积累的企业才能成为“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的发展主体。

此外,从其他相关企业来看,这些企业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流通企业进行农村商品流通的派生性服务,对于农村商品流通不能产生直接引导作用,因而不宜成为“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发展主体。

因此,大中型流通企业将是“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的发展主体,政府进行政策支持与引导,培育流通企业在农村商品流通体系的发展能力,其他相关企业则进行各项支持以提升流通企业改造、建设、运营农村流通体系的效率,从而共同推动农村商品流通体系健康发展,满足农村消费市场需求。

(二)市场切入与发展路径

首先,从全国范围来看,由于农村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基础设施建设等存在差异,而农村人口规模大、人均可支配收入相对较高,且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的地区更具有“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的发展基础。因此,在全国范围内,需要综合各地区需求与发展基础,进行评估,选择需求量大且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的地区作为切入点,进行“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的建设,同时完善其他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从而推动“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由点及面的区域拓展(戴林莉等,2007)。

其次,从城、镇、村的渗透层次来看,由于目前农村基础设施不健全,商品配送成本高,且在价格这一农民最为关注的要素上并不比农家店更具优势。而对农民外购习惯的调研也表明,外购已经成为当前农民满足自身消费的重要途径之一,农民在酒、食品、烟等方面外购比重较大。同时,我们对农村居民选择村级店与乡镇店的原因进行调查发现:农民选择村级店主要原因在于方便,而选择乡镇店主要原因是品类多、质量好。而在我国较多地区农民家庭电动自行车、摩托车

普及率达到了90%以上的现实情况下,农民外购的频率与数量均处于上升趋势,乡镇店将是满足农民消费的重要流通节点(姬庆雪,2008)。

因此,在现实情况下,城市商品流通体系相对完善,乡镇流通体系处于在建中,农村流通基础设施严重缺乏,而农民外购趋势增强,选择以乡镇为切入点,随着农村流通基础设施的逐渐完善而向农村渗透(吴小丁等,2008)。

(三)拓展模式

随着城乡商品流通体系的不断发展,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培育出了规模相对较大的地区性流通企业,同时也形成大量散落在各乡镇、村头巷尾的农家店。地区性流通企业了解地区现状,并具有完善的供货体系与管理体系,在政府的支持下进行“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的推广具有突出优势(李芬儒等,2007)。流通企业拓展农村商品流通市场的模式有三种:其一为直营;其二为收编农家店;其三为混合模式。直营店管理难度较小,但是投资规模大;收编农家店投资小,但管理难度较大。在实际开展过程中,各地可根据流通企业与农家店实际情况进行直营与收编农家店的混合模式。而为了促成其规模的进一步扩张,需要建立起完善的管理规范,促使农家店向规范化管理体系转变,从而降低管理成本。同时,为了保证商品的高效供给,流通企业需要基于地区实际建立商品配送体系,确保商品及时配送与供给,进而保证整个流通体系的快速、高效运转。

(四)盈利模式

在业务拓展的模式,“万村千乡”市场工程需要建立起一套完善的流通企业盈利模式,确保流通企业在政府向其“输血”的同时,完善其“造血”功能(李芬儒等,2007),打造企业长期持续发展动力,并形成一个消费经营利益共同体(张武康,2007)。对相关成功企业与地区发展实践的调研与总结表明:成本节约、品牌打造、城乡差异化经营等是“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实施主体寻求其利润的源泉。

首先,成本节约上,快速占据乡镇市场,并寻求租金、人力成本、网络建设与配送成本的降低;同时,积极向源头采购等方向拓展,确保采购成本与周转环节的节约。其次,精心培育企业品牌,积极进行农民消费的教育与引导,加深农民加深对产品、质量、价格等的准确认识,建立与农民之间的良好关系,进而提升农民对企业的认知度。同时,在店铺形象、销售服务上加大力度,在带动消费的同时提升客户忠诚度。同时,细致调研城乡消费需求的差异,针对性的进行商品供给。通过持续的调研,关注城乡居民的消费习惯与特征,满足城乡居民不同的消费需求,为农民提供便利的同时,确立企业在农村市场的竞争地位。

因此,“万村千乡”市场工程需要依托政府支持与引导,以大中型流通企业为主体带动多方力量参与、以乡镇为切入点逐步向农村渗透、以直营与收编农家店的混合模式、以企业自盈利替代政府“补血”作为发展模式。在发展主体明确,拓展模式与盈利模式科学、合理的基础上,“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将取得快速发展,并从根本上改变当前农村消费存在的种种矛盾,改善农村商品流通现状,建立起完善的农村商品流通体系。

参考文献:

1.王和民.改善农村消费环境 满足农民消费需求—对淅川、西峡县“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情况的考察.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7(4)

2.王晓彦,吴小丁.农村分散市场直接配送的密度边界研究.中国零售研究,2009(11)

3.许铭仁.关于“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的研究综述.农村经济与科技,2011(8)

4.王荣华.构建农村消费安全保障体系的理性思考.中国流通经济,2011(9)

5.刘玉萍,郭郡郡,胡碧玉.“万村千乡”的推广难题及其解决对策.农村经济与科技,2008(10)

6.戴林莉,李光跃.“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中赋予乡级店二级配送功能的构想.农村经济,2007(12)

7.姬庆雪.农村居民外购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发展学院,2008

8.吴小丁,王晓彦.“万村千乡”龙头企业全面亏损的政策思考—吉林省“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调研报告.流通研究,2008(2)

9.李芬儒,李东.建设农村连锁零售业态的途径—兼谈“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经济论坛,2007(10)

农村企业发展现状篇3

关键词一村一品;发展现状;对策;安徽肥西;高刘镇

1发展现状

近几年,高刘镇按照市场需求,推进农业特色优势产业的规模化、标准化和区域化发展,全镇“一村一品”专业村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1)专业村数量逐渐增多。目前,全镇基本达到县级以上认定的“一村一品”专业村3个,主要涉及苗木花卉、蔬菜、水产品养殖等产业。其中连环村和沿河村被确定为市级“一村一品”无公害绿色食品蔬菜示范村,红塘村被确定为县级水产品养殖专业示范村。对于初具雏形的宝教寺、南庄、岗北等村作为“一村一品”重点培育村,力争在产业规模扩张、产业链条延伸、标准化生产方面取得突破,使其尽快步入“一村一品”专业村方阵。

(2)“一村一品”发展推动高刘镇农村经济发展,富裕了一方农户,全镇“一村一品”专业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较全镇人均收入高500元。

(3)“一村一品”促进了高刘镇农业块状经济的发展。目前以连环村和沿河村为中心,形成了以日本久井大葱为主的蔬菜产业的块状布局;沿合六叶高速两侧,形成了以岗北、宝教寺、南庄、南仓、高刘等10个村为主的苗木花卉产业条状布局;以瓦东干渠为线,形成了以红塘村为中心的水产品养殖产业的条状布局。

(4)“一村一品”发展使当地农民逐渐突破了传统小农意识,改变了“求稳怕乱”只注重当前利益的行为,对外部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新变化、新要求有了深刻的认识,克服了“等靠要”思想,树立了自力更生和敢为人先的精神,推动了现代农业的发展。

(5)“一村一品”发展促进了农业龙头企业的壮大,肥西大葱协会2008年大葱生产面积40多hm2,2009年扩大到260多hm2,生产基地由县级上升到市级示范基地,未来2~3年,将扩大到1000hm2,力争成为部级示范基地。

2推进“一村一品”发展的措施

(1)搞好规划,加大发展力度。自2004年以来,高刘镇认真贯彻落实肥西县委、县政府关于加快发展“一村一品”精神,出台了农业特色产业建设实施意见和建设方案,着力抓好农业产业的发展区域布局,为“一村一品”发展奠定良好基础。2008年高刘镇党委、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一村一品”实施意见的通知》,明确高刘镇发展“一村一品”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目标任务、重点工作、保障措施等内容,把“一村一品”发展作为农业部门和各村年度目标考核内容之一,加大工作力度。

(2)抓好示范,引导发展。以发展连环村和沿河村蔬菜生产以及沿合六叶高速线两侧“万亩标准化苗木基地”建设为重点,带动全镇“一村一品”发展。

(3)搞好宣传,形成发展合力。几年来,高刘镇通过会议、培训、媒体宣传报道等形式,提高全镇干群对“一村一品”发展的认识,切实把握“一村一品”发展对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性,全镇上下基本形成了“一村一品”政府部门抓领导、业务部门抓指导、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抓带动、种养大户抓示范齐抓共管的基本格局。连环村大力宣传发动,抓科技培训,示范引导推进发展,沿河村和万亩苗木基地抓基础设施建设,开展土地流转,千方百计招商引资,促进“一村一品”发展。

(4)加大投入力度,提供资金保障。一是结合新农村建设,着力改善连环、沿河、红塘等“一村一品”示范村和推进村的道路、通讯、电力、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状况。其中连环村(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结合新农村建设和江淮分水岭综合治理示范村建设,投入资金1000多万元,沿河村结合部级土地平整项目投入1600多万元。二是切实发挥政策和财政投资的导向作用,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引导农民、企业、外资等多元投资主体参与高刘镇的“一村一品”建设。如高刘镇“万亩标准化苗木基地”建设,镇政府从财政上拿出200多万元作为启动资金,13家龙头企业共投入3000多万元进行产业开发。三是加强项目建设,积极争取上级产业项目,整合项目资源,向“一村一品”集中,向产业发展倾斜。肥西县政府为高刘镇“万亩苗木基地”建设连续5年每年从财政上拿出500多万元,促进项目产业发展。通过增加投入,改善了“一村一品”发展条件和环境,为“一村一品”发展增强了动力。

(5)培养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素质。加快农村人才培养,造就一大批发展“一村一品”的新型农民。组织实施“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阳光工程”和“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围绕全镇主导产业开展技术培训,不断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和实用技能,培养一批农村产业能手、经营能人和科技带头人。目前,高刘镇一村一品示范村培训率100%,入户率达到70%以上,确保重点户有1人掌握农业实用新技术或劳动技能。

3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近年来,高刘镇“一村一品”发展态势良好,但由于起步迟,总体规模不大,实力不强,且现存的专业村基本上都属于农产品生产型,产品多为原料产品或初级产品,产业链短,抗御自然和市场双重风险能力不强,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不高,存在着农村融资难等问题。因此,要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1)抓好“一村一品”重点村建设。紧紧围绕农业特色产业和优质粮油产业抓好规划,牢牢把握本区域形成的农业经济增长点,跨出第一产业求发展,做大做强,做出特色,做出优势[1]。当前重点抓好3个重点培育村的产业建设,力争早日全面达到“一村一品”各项要求。

(2)抢抓机遇,加快“一村一品”发展步伐。当前,我国正在全面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现代农业建设,这是“一村一品”发展难得机遇。高刘镇将把新农村建设与“一村一品”发展有机结合起来,科学规划新农村产业,以蔬菜、苗木花卉、水产品养殖等为重点,建成农产品生产基地[2]。

(3)充分利用龙头企业和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提高“一村一品”发展水平。依托肥西大葱协会等龙头企业,通过“企业+基地+农户”形式带动农户,开展农产品加工、贮运、销售,提高“一村一品”综合发展能力,给农户带来效益,实现农户与企业的双赢[3]。

(4)加强服务,落实政策,为“一村一品”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持。一是加强农业科技服务,推广应用农业科技新成果、新技术、新材料,以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督促、鼓励、支持农技人员到基层、到基地为企业和农户开展服务,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生产能力;广泛开展农民科技培训,选派种养大户、村组干部到县内外发达地区学习培训[4];二是在自愿、有偿的原则下,搞好土地流转,加快优势产业扩张;三是在农业项目、农村金融信贷等方面向“一村一品”专业村倾斜,加大“一村一品”发展投入力度。

4参考文献

[1]夏国浩.一村一品壮大溧阳特色农业[j].江苏农村经济,2009(11):32-33.

农村企业发展现状篇4

关键词:经济现状;环境现状;环境观念

我国自建立环境保护制度以来,环境污染防治的重点一直是工业污染和城市污染,农村环境保护有意无意地被忽视或轻视。随着乡镇工业污染的长期积累增加,农业面临的污染居高不下,

城市工业、生活污染向农村大量转移,致使农村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日显突出,农村环境保护的重担义不容辞地落在了农村社区

肩上。

随着农村经济的迅速崛起,大量污染源已经从城市向农村转移,农村环境承受着自身和城市发展的双重压力。现在的农村已失去了当初田园风光的美好画面,随处可见的是生活垃圾堆积、污河横流、山体千疮百孔、土地塌陷等严重的环境问题。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大约有9亿人口居住在农村,农村环境的破坏显然直接影响了整个中国人民的生存环境,也会严重制约农村经济发展。

要解决目前和今后农村的环境污染问题,需要了解掌握基层农民的经济现状、农民的经济观、环保观,以便为决策的实用性提供科学的依据。

一、农民的经济现状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农民生活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对中西部地区来说,实际上主要是前十几年的变化,近十几年农村的变化不大。普遍的变化主要是:吃得饱,穿得暖,房子贴上瓷片片。农民的收入渠道离不开种地、打工,个别人做买卖(好听点叫经商)。近年来的变化是种地成了捎带,收入以打工为主,种地管肚子,打工管票子。打工人数比例,以本地或就近为主,外出人数较少,冬天三四个月不少人没事干。

目前农村富起来的人还是少数,维持基本生活的还是多数,仍然有个别农户因为疾病、结婚、意外事故、子女上学等生活在贫困线上。特别是近十几年来农民收入的增加和支出不成比例,支出的步子要快得多。

“低保政策”解决了一些人的基本生活,由于农村干部的意识,农民的观念,低保失去了基本的意义,成了关系的优惠,成了有关系的荣耀,而且被大多数人认可。

二、农村的环境现状

主要的环境问题是:总体上来说,农村环境污染的速度远远超过了经济增长的速度,已经失去了三十多年前基本上自然净化的生态平衡状态,农村环境污染已经逐步成为主要的问题。

1.主要的环境问题

(1)生活污水随意泼洒,无收集管网和处理设施。

(2)生活垃圾随意倾倒,无集中填埋或无害化处理。

(3)养殖无序,特别是家庭式小养殖,没有规划区域,分散于居民居住区。

(4)滥用农药、化肥、地膜。

(5)原煤散烧,特别是冬季。

(6)污染企业向农村转移,特别是重污染企业。

(7)春季农田秸秆焚烧。

(8)夏季雨水集积,污水横流。

2.造成农村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

(1)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挣钱最重要。

(2)思想观念相对落后,对环境危害的认识不足。

(3)基础设施相对落后,没有取暖、排水、垃圾处理设施。

(4)缺乏规划,街道硬化,没有设计排水管道等。

(5)种植相对原始,缺乏科学方法。

三、农民的环保观念与经济观念

总体上讲,农民的环保观念和农村环境污染基本上是同步的,从无到有,由弱到强。但在对待污染的做法和态度上,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仍然摆脱不了个人、现实、面子、无奈、认可等实际情况。主要表现在:

1.为快速致富或生计参与污染

从20世纪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是以烟筒代表经济的时代,烟筒就是发达,就是富裕,农民基本上不知环保为何物,或者以为环保就是打扫卫生。所以,那个时代人们几乎不考虑环境污染,更没有环境保护意识,对冒烟、污水视而不见,也没听说过雾霾。20世纪90年代后期,经济以环境为代价快速发展,环保工作逐步重视,同时各种污染土小企业在部分地区几乎是遍地开花,一部分文化低、胆子大的人短时间发了财,不少人参与了土小企业,环保形势紧张后,仍有不少人为了挣钱或生活开办或参与土小污染企业。直至现在,仍有个别人在偏远地区或县域或省域交界地区,不惜冒着经济处罚乃至法律制裁的风险,开办一些政策明令禁止的污染企业。

2.为了生活到污染企业打工

有企业就要有工人,有人当老板就得有人打工,特别是近几年,青壮年农民基本以打工为生活主要经济来源,有知者吃知,无知者吃力,为了生活,有毒有害的污染企业也毕竟是一份工作,对身体健康的危害还看不到或者顾不上,眼前的生活是最主要的。调查中有这么一个典型案例:一个农民通过一点小关系到了个小化工厂当工人,一连做了十几年,老板赏识,自己在村里感觉也有点面子,直到有一天突然生病了,查出来是癌症,老板到家里带着礼品看望,一家人感动得不得了……

3.默认身边环境污染

农村的环境污染已经成了主要的污染问题,农村生态已经超出了自然净化和修复能力,然而不少人对身边的污染或视而不见、或默认、或无奈,垃圾随意倾倒,秸秆随意焚烧,河流灌溉污染农田无可奈何,企业老板后台很硬不敢反映,土小企业和自己关系不错,不好意思说……

四、解决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的办法

1.提高经济收入,保障基本生活

“穷则思变”是两个方面的变法,一方面探求新的方式改变现有的生活条件,另一方面也可能不择方式甚至违反法律,做一些法律禁止的事情。土小污染企业就是一种,一些人为了发财,也有一部分为了基本生活铤而走险。发展农村经济,保障农民的基本生活,仓实而知礼节,应该是提高农民环保观念、解决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的前提或基础。

2.完善农村生活污染治理设施,解决生活污染问题

生活污水、垃圾、燃煤、畜禽粪便是目前农村最主要的污染。发展小城镇,推进城镇化,建设新农村,建设农村污水管网和污水处理厂,对垃圾进行分类和无害化处理,实行集中供热减少原煤散烧,收集好畜禽粪便作为有机肥料,覆盖机械化收割,禁止秸秆焚烧,建设完善这些基础设施,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环境污染问题。

3.强化环保宣传,提高环保观念

普及环保知识,加强环保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特别是环境污染的危害的宣传教育,用现实的事例教育农民,使大家普遍提高环保意识,从自己做起,不污染环境,监督别人不得污染环境,是农村环境保护的关键所在。

4.调整产业结构,实行产业集聚和合理布局

近年来,污染企业有明显的由沿海向内陆、由城市向农村、由平川向山区转移的情况,经济发展的情况下污染平移,没有得到控制或减少,造成了农村环境污染的恶化,农村环境污染越来越成为我国环境污染的主要问题,建设美丽乡村,环境污染问题将成为主要障碍,合理布局产业结构,防止企业简单向农村转移,是防止农村环境恶化的有效举措。

农村企业发展现状篇5

近几年来,国家先后出台一系列促进“三农”发展的优惠政策,国家对“三农”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农村经济得到较大的发展,农村发展有了明显好转,农村面貌有了明显的改善,农民收入有了明显的增加。为进一步了解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状况,及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我们特地对**县农村经济发展状况进行了专题调查了解。

一、**农村经济发展现状

(一)经济发展态势。**县是传统的农业大县,全县耕地面积130万亩,人口97.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82.7万,占总人口的84.9%。今年上半年**县经济总量保持强劲势头,共完成农业总产值20.98亿元,同比增长4.5%。其中农业和牧业所占比重较大,分别占农业总产值的44.1%和44.6%。

**县农业产业基本情况表

单位:人、万元、万亩

时间总人口农业人口第一产业总产值第一产业占总值比例耕地面积

20xx年97391283019848252443.2128.27

20xx年97449682955751300841.2128.68

20xx年97451082744060510341.1129.60

20xx年

6月底97493182532320982041.3130.05

(二)当前存在的不足。全县农村经济虽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仍存在不足,主要有:一是冰雪灾害影响。年初突如其来的冰灾使全县农业生产遭受到极大损失,冻死牲畜5.4万头,家禽5.6万羽,损毁房屋4328间,直接损失达10.4亿元,一部分企业的生产能力也因此受到影响;二是引资效果不佳。上半年县内共争取引资项目49个,引资金额24000万元,但目前到位的仅有20个,资金6200万元;三是乡村债务包袱沉重。虽然经过多年的治理,但乡村债务问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目前,**县乡村级债务有10.4亿元,对农村社会大局的稳定及基础建设和社会事业的资金筹措都产生了不良影响。

二、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因素

(一)人才缺乏。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指专家、技术人才的缺乏。**县虽然聘请了一部分专家和技术人员作顾问,并经常开展技术培训,但内部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懂技术、会管理、开拓市场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仍然短缺,估计缺口近800名;另一方面是缺少具有高瞻远瞩开拓性领导人才。一些乡村干部大都认为乡镇经济落后,农产品规模小,农业发展后劲不足,对经济发展长远目标没有系统规划,对未来信心不足,因而工作主动性差,开拓意识不强,少数乡村干部处于混日时状态,影响了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二)农产品认证知名度不高。目前,**县农业“三品”认证的产品总数在全市居后几位,“三品”产值占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例很少,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等播种面积仅占全县播种面积的16.0%。现代农业讲究“生态、优质、安全”,但目前全县获认证的无公害农产品仅为9个,绿色食品11个,有机食品20个,在全市仅占13.2%。“三品”总产量、产地面积基本处于“起步较晚,发展较慢,总量偏小”状况,发展差距仍较明显。

(三)龙头企业带动力不强。全县共有22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其中省级3家,市级17家,县级2家。但是目前的现状是:第一、龙头企业规模小,影响力弱。果蔬、茶叶、水泥、粮棉等主导产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企业基础薄弱、规模小、生产能力不强,对产业基地的龙头牵动作用十分有限,再加上年初的冰冻灾害天气的打击,仍有部分企业没有恢复到原来的生产水平。第二、企业缺少具有丰富市场运营能力的人才。目前,农产品的一些加工企业仍停留在不规范的、混乱的家族式管理方式上,束缚企业的进一步做大做强。

(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政策扶持力度不大。国家针对农村新型专业合作组织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但在具体实施中仍处于滞后状态,部门组织仅仅还只停留在形式上。在扶持政策上倾向于重点龙头企业,对弱势群体的合作组织、协会却关注较少。目前全县有97个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大多数均由农民自发组成,虽然内部实现了技术互助、信息互通、统一购销,但在产品市场开拓、品牌建设、加工增值方面还存在薄弱环节,政府扶持力度不大。

(五)支农信贷资金不足。截止今年上半年,银行业涉农贷款余额14.9亿元,比年初增加1.6亿元。随着国家惠农政策的陆续出台和逐步落实到位,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得到极大调动,农业投入明显扩大,农村经济发展迅速,农业信贷资金需求增加,据初步估计,目前**县“三农”信贷资金缺口达3.0亿元,信贷支农资金明显不足。

三、对策建议

针对**县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特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加强对龙头企业的扶持。一是龙头企业发展的目标要对准高、精、深技术领域,引进先进技术,提升产品竞争力,积极申请政策扶持,找准项目积极申报,取得政策支持。二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利用地域、原材料等优势吸引县外资金投资建厂,帮助企业与农民建立合作关系,形成龙头带动作用。三是确定大叶茶、粮食加工、辣椒、楠竹、水果等主导产业的发展,相关部门给予贷款、贴息、税收等优惠政策促进其迅速扩大生产规模,提高市场占有率,形成规模效应。

(二)积极推进农产品认证。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与其它建设项目同步发展,制定政策,完善相关配套措施,以“生态、优质、安全”作为发展方向,对绿色产品、有机产品、无公害农产品施行财政补贴,调整支农资金支出结构,建立对农产品认证激励机制。一方面要加大政府推动力度,建立以市场为本,政府为盾,各方组织协调,形成齐抓共管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长效机制;另一方面以龙头企业为主导,带动中小企业和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全方位加快对产品认证。

(三)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支持力度。一是出台相关政策,落实对合作组织的税收减免、银行贷款、绿色通道及用地审批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为合作组织的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绿色通道。二是建立良好的运行机制。坚持“自主经营、科学管理、自负盈亏”的方针,借助龙头企业的市场开拓能力、生产加工能力、对农产品吸纳能力,为农产品提供稳定的销售市场,实现农产品加工增值,促进农民增收。三是加强培训,为合作组织的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持。要着力培养一批业务精、素质高的管理队伍和辅导员队伍,提高其合作理论知识、合作技巧和专业技能水平,为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储备更多的人才。四是树立典型,加强引导。认真总结并推广成功的经验,调动更多农民参与的积极性,增加对有意兴办或参与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各种社会力量的吸引力,带动更多的合作组织发展。

农村企业发展现状篇6

【关键词】农村金融;目标定位;内容

杨凌作为全国唯一的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要完成国家赋予的光荣使命,带动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不仅要在农业高新技术的创新和应用上发挥示范带动作用,而且也应在农村金融领域做出积极的探索。2016年暑假期间,笔者通过问卷调查与实地调查,对杨凌示范区农村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杨凌示范区农村金融改革的战略目标和主要内容。

一、杨凌农村金融发展现状

1、农村金融需求状况分析

根据金融需求行为的不同,可将农村地区的资金需求主体分为农户和农村企业,其中按照家庭经营方式和收入水平,农户可以划分为贫困农户、维持性农户和市场型农户;按照企业经营的特点,农村企业可划分为农村工商企业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不同类型的农户和农村企业,在金融需求的形式和满足金融需求的手段上不尽一致。本研究以大寨乡村民为调查对象,以访谈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共选取21个样本数据。样本特征具体如下:调查样本农户中,高中毕业样本数量近一半,这意味着被调查群体是农村地区的知识层次较高的群体,其行为更能代表目前杨凌地区农户从维持型经营向市场型转变的特征。此外,样本农户家庭年收入多数集中在2—3万元,占样本的47.62%,其次是户收入在1万元以下的,占样本总量的38.1%,农户家庭年收入超过三万的仅两家,占总样本的仅10%。(1)资金需求情况。调查显示,95.3%的样本农户认为急需资金,所需资金的目的,其中有80.95%农户是用于扩大农业生产,这与杨凌示范区正在大力推动设施农业发展是有极大关系的。此外,还有4.76%的农户是由于生活困难需要贷款,4.76%的农户是为了工业等非农投资项目投资,9.52%的农户是为了子女上学等其他原因而需要资金借贷。(2)农户愿意选取贷款的途径。调查显示,76.19%的农户是愿意从杨凌农村商业银行(前身为杨凌示范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获得贷款,主要原因是手续简便和利率较低,而愿意从农业银行贷款的占总样本的18.18%,但是从杨凌农村金融机构的供给来看,农业银行已经不再开展农业贷款业务,目前向农户提供贷款的唯一渠道是农村商业银行。(3)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资金来源。杨凌示范区在2008年以来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多数农户愿意进行投资建设。设施农业建设的资金来源,主要由三部分构成:一部分是政府补贴,补贴标准为1.5万元/棚,一部分是农村商业银行贷款,在政府补息和担保的情况下,农村商业银行提供给每个农户1万元/棚的贷款,为期三年,最高额为3万元,另一部分是农户自筹,按照杨凌一期大棚的费用来看,农户需要自筹的资金是5000元左右/棚。按照这种资金筹集方式,对于承包大户(大棚数量超出3个)来说,农村商业银行最高额度3万元贷款的标准,无疑加大了农户自筹资金的难度,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种植大户的培育。从调查结果显示,只有两位农户通过抵押的方式分别从农村商业银行获得40万元和10万元的贷款,其他农户的贷款额度均没有超过3万。农户自筹资金的部分,有16.67%的农户从亲戚处获得的借款,其中有两位农户是以低于农村商业银行付息的方式从亲友处获取的借款,其他的均是无息借款。(4)抵押担保品创新状况。为加怏推进农村金融改革,拓宽农民、涉农企业融资渠道,促进现代农业发展,杨凌示范区出台了农村产权贷款试点工作意见,积极开展农村产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将农村土地经营权、农村房屋、农业生产设施、活体动物及果树等生物资产纳入农村产权抵押物范畴,做到凡是产权明晰、可评估定价的农业生产资料都根据《杨凌示范区管委会关于开展农村产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的意见》进行抵押融资,最大范围的盘活农业生产资料资产,农村产权抵押贷款业务试点工作初见成效。但从访谈结果来看,在农村实际贷款中,其手续是比较繁琐的,首先会对农户进行信用等级评定,要求其必须提供一定的有效担保,且有旧账的必须还清等,在满足一系列条件之后,才能获得贷款。另外,虽然农村商业银行和太平洋保险公司合作推出的新的金融产品——安贷宝产品,由于对农户宣传尚不到位,因此产品尚不能被农户所接受,也进一步影响到农户还贷的能力和积极性。(5)农业保险市场发展状况。对于农业保险方面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大寨乡还没有农户参与,主要是由于杨凌人民保险公司开展的农业保险业务主要是限于奶牛和生猪等养殖业领域,而对于蔬菜等种植业并末涉猎,且规模在不断缩小。

2、农村金融供给主体分析

目前农村金融供给主体主要包括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农村正规金融是指受金融监管部门监管的金融机构或者活动,杨凌地区正规金融机构主要包括农村商业银行、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邮政储蓄银行等,而非正规金融主要是指民间借贷,包括私人之间借贷、地下钱庄等。(1)农村正规金融现状分析。杨凌农村正规金融体系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组成部分:①中国农业银行。农业银行是农村金融的重要力量,涉农贷款包括专项农业贷款、常规农业贷款、乡镇企业贷款、农村供销社贷款、农副产品收购贷款和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贷款等。主要服务对象为乡镇工业企业和农业企业等,很少对农户贷款。1997年后,农行商业化改革步伐加快,贷款结构不断调整,贷款范围逐渐扩大,涉农贷款比重逐渐下降。②农业发展银行。作为政策性银行,农业发展银行职能定位随着国家农业宏观调控任务,尤其是粮食市场调控的变化而不断调整。杨凌示范区农业发展银行成立于2009年8月,虽然正式成立时间较晚,但是一直以来与示范区有业务往来,对杨凌示范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给予很大的支持。③农村商业银行。在正规金融机构中,农村商业银行是农村金融的主力军,其贷款对象包括农户、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其中农户是主要贷款投向。但农村商业银行“内部人控制”问题比较严重,再加上体制和政策性因素,使得农村商业银行的资金投放能力有限。④邮政储蓄。邮政储蓄具有单一的金融服务功能,长期以来只提供储蓄服务,没有贷款业务,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农村资金的外流。杨凌示范区于2008年10月31日成立邮政储蓄银行杨凌支行,推出了邮政储蓄小额质押贷款业务。⑤农业保险。在20世纪90年代初,农业保险规模曾一度有过较大发展。后来因亏损严重,加之人保公司由政策性保险公司转为商业性保险公司,农业保险的规模逐年下降,在杨凌甚至出现中断现象。在国家大力发展农业保险政策的支持下,2008年开始人保公司在杨凌示范区重新开展此项业务。(2)农村非正规金融。非正规金融是与“官方”金融组织相对而言的,是指处于正规金融体制范围之外的组织或活动。非正规金融组织或活动包括所有处于金融监管部门监管之外发生的金融交易和借贷行为。个人借贷是民间最常见的一种短期融资方式,一般以“欠条”为凭证,主要用于生活临时资金急需,如结婚、建房等,现在从事工商业活动的农户和中小企业也常通过此方式获得资金。国务院1998年7月颁布的《非法金融机构和非法金融业务活动取缔办法》,除了部分小额信贷、不计息的亲友借贷和企业团体间借贷之外,其他非正规金融机构或者活动均属于非法。调查数据显示,杨凌示范区80%左右农民的资金筹集主要依赖于计息或者不计息的亲友借贷来获得资金,主要原因在于农村正规金融渠道获取的资金手续繁琐,需要担保,且贷款利率高等。

二、杨凌农村金融改革的目标定位

总体来说,杨凌示范区农村金融改革的目标定位是:加快建立健全适应“三农”特点的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体系。

1、建立健全“多层次力”的农村金融体系

对不同层次的农村金融需求主体,应以不同层次的竞争性金融结构来满足。首先要充分发挥商业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合作性金融和其他金融组织的作用,逐步使农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和农业发展银行成为农村金融体系的骨干和支柱。其次要制定多层次的农村金融政策,鼓励和引导其他金融组织为“三农”和县域经济服务。最后要形成多层次的农村金融竞争市场体系。

2、建立健全“广覆盖”的农村金融体系

建立健全“广覆盖”的农村金融体系,切实解决农村地区金融机构网点覆盖率低、金融供给不足、竞争不充分等问题。首先要适度调整和放宽农村地区金融机构准入政策,降低准入门槛。其次要鼓励和支持发展适合农村需求特点的多种所有制金融组织,培育多种形式的小额信贷组织,引导农户发展资金互助组织,规范和引导民间借贷。最后要鼓励开发新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增强农村贷款利率的灵活性。

3、建立健全“可持续”的农村金融体系

农村各类金融机构要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商业性金融应是主力军,只有商业上可持续,才能吸引更多社会资金。政策性金融在获得财政补贴后,也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事先确定好财政补贴的各项规则,由政策性金融机构来承担各类金融风险,对政策性业务实行公开透明的招标制。要创新小额贷款方式,扩大小额贷款服务,努力满足农户和农村微小企业贷款需求。完善和推广农户联保贷款,着力开发农村商业信用贷款,积极发展农产品期货市场,开发农产品期货新品种,降低农业生产经营的风险。要在推进农村金融改革的同时,切实加强和改进农村金融监管,防止出现新的金融风险。

三、杨凌农村金融改革的建议

1、设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完善现代农业金融支撑体系

(1)设立杨凌现代农业股权投资基金。设立杨凌现代农业股权投资基金。基金规模200亿,首期按50亿元左右规模设立。联合国家开发银行等机构参与组建,聘请市场化专业机构管理,主要投向干旱半干旱地区现代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其提供稳定的股权融资渠道。(2)设立杨凌现代农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争取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创新基金管理中心参股支持,省上予以配套,吸引社会资金共同投资设立规模4亿元的杨凌现代农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推动杨凌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3)设立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由相关银行作为主发起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示范区管委会、国外从事小额信贷的战略投资者和区内龙头企业共同参股,设立一家注册资本3000万元的村镇银行。引进民营资本组建两家小额贷款公司,专门服务于杨凌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的建设和发展。(4)构建涉农担保体系。支持示范区担保公司增资扩股至2亿元,逐步做强做大。吸引陕西农业担保公司和民营商业性担保公司在示范区注册并开展业务,加强与省再担保公司合作,建立以示范区担保公司为主体、省再担保公司和省农业担保公司为依托、其他商业性担保机构为补充的担保体系。(5)吸引各类金融机构向杨凌集聚。鼓励区内金融机构不断完善组织机构和运作机制。支持各类社会资本在示范区投资组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引导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在示范区设立分支机构,切实加大金融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的力度。

2、创新涉农金融产品,提升金融服务现代农业的能力

(1)发展农产品期货市场。推进浓缩果汁、生猪等品种在期货交易所上市交易,在示范区设立强筋小麦、菜籽油等农产品期货交割仓库。支持恒兴果汁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通过“订单+期货”的经营模式,发展订单农业。建立期货和现货有机结合、互为补充、相互参照的农产品市场体系。(2)推进企业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加大涉农龙头企业和高科技企业上市培育和支持力度,开辟涉农高科技企业上市“绿色通道”,推动郝其军制药、本香食品等重点企业早日上市,并积极争取将杨凌纳入“非上市股份公司股份代办转让系统”试点园区,引导企业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筹集发展资金。(3)发行中小企业集合债券和城投债。组织区内资信优良的涉农中小企业,采用“分别负债、统一担保、集合发行”的方式发行涉农中小企业集合债,适时将集合发债企业范围扩展到省内乃至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同时,整合资源,发行城投债,优化债务结构,探索解决涉农中小企业及示范区自身融资问题的新途径。(4)开展科技保险和“三农”保险等保险业创新试点。争取列入国家保险创新发展试点城市,支持各类保险机构开展设施农业保险、牲畜保险、科技保险试点,围绕设施农业、生猪、肉牛等重点产业逐步开展农业保险,扩大政策性保险的覆盖面。大力发展“信贷+保险”的金融服务新产品,推广“银保富”业务,建立银行与保险联动支农新机制。(5)扩大涉农有效担保品范围。鼓励扩大农户和涉农企业申请贷款可用于担保的财产范围,开展知识产权、股权、活体动物、经济作物、应收账款、保单、报关单、仓单、大型农用生产设备抵(质)押担保业务,解决农户和涉农企业担保物不足的问题。(6)探索农村土地流转金融业务。在切实保障农民权益的原则下,由农业部门(房管部门)办理权属登记,以农民拥有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户房屋产权和蔬菜大棚等作为贷款抵(质)押物办理贷款,探索建立农民财产抵押登记管理的一系列制度,激活土地的要素活力,破解农户贷款难问题。(7)加大集合信托等金融产品支农力度。与信托公司合作发行“涉农中小企业发展基金集合资产信托计划”,积极推动有市场、有效益的涉农企业运用集合资金信托进行融资,并逐步扩大发行规模和发行企业范围。组织发行“涉农中小企业集合票据”,拓宽融资渠道。

【参考文献】

[1]刘有全.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创新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

[2].全面深化金融改革促进金融业持续健康安全发展[J].求是,2007-03-01.

农村企业发展现状篇7

党的十报告明确指出,要“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势必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支点和核心,为新时期“四化”目标的实现奠定经济基础。构筑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离不开金融的大力支持支持,而农村金融作为我国金融体系长期以来的极度薄弱环节,一直无法有效发挥对“三农”的支持作用。最近几年,我国农村金融改革发展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从总体上看,农村金融仍然是我国金融体系中最薄弱的环节。农村地区,特别是农业企业信用交易发展和水平粗放薄弱、信用交易风险控制和信用交易监管的相对缺失等系统性问题,制约了大中型金融机构持续增加金融供给及改善金融服务的意愿和能力,严重影响了农业企业信用交易的健康发展和有效监管。

农业企业信用交易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中的作用

农业企业作为现代化农业生产流程的“核心”,在已有成熟并被证明行之有效的各种产业化、标准化农业发展模式中举足轻重,是农业生产、销售、加工、经销的主要组织者,同时也是这种一体化发展模式中的资金融通的重要提供者。现代农业企业的信用交易行为,一方面可以通过诸如“赊欠农资,收购产品”的方式对农户进行“授信”,缓解农户融资难。另一方面,可以发挥与银行等金融机构协调配合下的整体信用促进效应。具体来看,这种信用促进效用主要体现在:配合金融机构有效实施信贷投放和管理,完善农村信用网络;为银行等金融机构提供相关交易主体的信用等级信息,协助银行等金融机构有效放贷;有效利用金融机构信贷,扩大农业信用使用范围和深化农业信用使用效率。

由此可以看出,在现代农业发展模式下,尤其是在农业“产业化”、“现代化”发展趋势下,农业企业信用交易已成为农村金融运行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联系农户和农村金融机构的重要纽带,是优化和扩大农村金融服务资源、实现农村金融服务资源跨期支持农业发展的重要“中介”。农业企业信用交易的完善和不断发展是未来我国“三农”问题解决的重要推手及现代农业建设的关键环节之一。

农业企业信用交易落后严重阻碍农村金融发展

长期以来,农业企业信用交易的落后,一方面使农业企业本身无法发挥在农业生产整体流程中的资金融通“中介”作用,另一方面造成农村地区已有金融服务机构无法“放心”、有效地进行金融服务供给,由此进一步造成两方面的不良后果:农村金融供给进一步萎缩和农业企业信用交易减少。由于农业企业信用交易需要金融机构的必要支持(如提供担保证明、短期贷款等),金融机构金融供给意愿和能力的缩减,使农业企业开展信用交易缺乏必要的支持和对整体农村金融环境的“信心”,从而阻碍农业企业信用交易的有效开展,在整个农村金融体系中形成一种“恶性循环”。由此形成的不良循环(图1),使农村金融服务体系长期得不到有效发展,造成长期的效率低下,成为“三农”发展中的重大“痼疾”。

从图1中可以看出,农业企业信用交易的落后通过两方面渠道对农村金融体系造成不良的影响,而农业企业本身作为现代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中的重要参与者,其良性发展离不开农村金融体系的扶持(主要是在信用交易方面),因此,农村金融体系(金融生态环境)的恶化反过来抑制了农业企业的信用交易,不利于农村企业的发展壮大。农业企业成作为现代“三农”发展的核心和农业产业化的关键,它的发展不足大大阻碍了“三农”问题的解决和农业生产力的提高。

农业企业信用交易落后深层次原因

现代经济运行是“信用经济”,信用交易早已成为经济运行的主流。我国由于长期的经济运行体制原因,信用交易体系建设相对落后,保证信用交易的各项规则、惯例和交易主体的信用意识都有待完善。造成农业企业信用交易落后的原因除前文分析的农村金融生态体系现状外,还有如下四个重要方面。

第一,对农业企业信用交易发展及规律认知不足。这是影响农村金融发展的根本原因。但从目前农业金融发展中暴露出的问题来看,无论是监管层、理论界还是实务界,都对处于关键地位的农业企业信用发展、现状及内在规律的调查和认知存在严重的不足,主要包括如下三个方面:一是农业企业信用的基本情况及其发展演进特征,如对农业企业信用交易交易形式、交易规模、交易主体、交易制度和交易风险等方面的认识和判断;二是农业企业信用运行的架构及发展演进规律,体现在相关监管体系、利益协调机制、服务机构和行业规范等方面;三是农业企业信用深层次发展规律,如对农业企业的信用维度构成及平衡机理、信用分类度量变化、信用依存度和信用使用效率等方面。

这些问题的存在,造成农业企业在信用交易中由于缺乏对整体形势的有效认知和对交易对手、交易方式风险进行分析判断的技术手段,产生被迫放弃信用交易或“盲目”进行信用交易的倾向,并在信用交易中易遭受较大的风险和损失。监管层也因为缺乏对农业企业信用行为和交易风险的有效评估,无法做出有效、及时的风险提示和监管指导。这些都极大阻碍了农村金融服务的规模化、规范化发展和适当监管框架与机制的形成。

第二,信用交易风险判断和度量技术的落后。由此,造成了对农业企业信用交易和监管中基础参照标准的长期缺失。企业进行信用交易首先需要对交易对手的信用状况进行全面、准确地衡量和评估,特别是对交易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和由此造成的损失具有很好的分析及度量,以便为信用交易决策、交易条件设定和损失预防提前做出应对和相关安排,确保交易顺利进行和收益最大化。尤其是对农业企业,其特殊的行业性质、周期性特点和交易形式(如实践中,在农业企业与农户间较为普及的“公司+农户”、“公司+银行+担保+农户”等形式)等都要求对信用交易过程中的风险情况具有较为全面的认识和准确地衡量(量化),从而更好地开展信用交易。

但从目前情况来看,由于我国企业信用管理和研究比较薄弱,企业信用交易中的风险度量技术与国外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在实践中被广泛应用的风险识别和量化的模型较少,尤其是专门针对农业企业信用交易风险识别、度量的模型和相关技术手段更是十分缺乏。因此,无论是农业企业自身、第三方机构(银行等金融机构)、监管层都无法对农业企业信用交易过程中的风险情况进行及时地分析和量化,导致信用交易和对信用交易的监管缺乏最基础的参照标准,不利于农业企业信用的发展,进而“拖累”农村金融的发展和完善。

第三,有效的农业企业信用等级评价系统缺失。这一问题严重影响了农业企业信用交易、信用合作和信用监管的有效开展。企业信用等级评价是目前金融领域研究的热门话题,尤其是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信用评级行业自身存在的问题不断暴露,规范信用评级行业、完善信用评级技术和建立有效的信用评级监管成为各国金融监管的一致共识。在我国,企业信用评级的重要性日益被市场交易主体所认识,针对特定行业的企业信用评级在实践中也有所发展。但遗憾的是,由于农村地区信用体系的薄弱、企业认识的不足、技术手段的落后等原因,农业企业信用等级评价工作的开展和执行仍十分滞后,严重阻碍了农业企业与交易对手间的信用交易、与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信用合作和监管部门信用监管的有效开展。

产生这一问题的关键原因在于目前农业企业信用等级评价技术的缺失和落后,尤其是适用于农业企业特色的信用等级评价模型仍未建立。目前,我国针对企业信用等价评价技术的研究多侧重在上市企业、金融机构和服务业,针对农业企业的研究和实践几乎没有。造成此种情况的原因,一是现有研究对农业企业信用交易特点、规律和风险状况的认识不足,二是对现代企业信用的实质、构成和度量的认识不够深刻和全面,三是对企业信用基础数据的收集、积累和挖掘严重缺乏。

因此,企业信用等级评级系统的缺失,通过影响农业企业信用交易行为和与银行等金融机构间的合作,对目前农村金融在县以下和城镇以上两个层面的发展造成了较大的断裂,而监管部门由于缺乏农业企业信用的有效评价,导致信用监管很难到位。

第四,政府信用监管的不到位。这是造成农业企业信用发展粗放、薄弱的重要制度缺失。信用交易的有效进行取决于市场交易主体的诚信意愿和能力,信用交易风险具有的强“传染性”要求对信用交易行为进行有效监管,防范和控制各种可能的风险。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农产品市场上的信用交易风险增大,农产品价格波动剧烈,由此引发对“粮食危机”的深刻担忧。我国具有数量庞大的中小农业企业,大多数中小农业企业实力仍较薄弱,应对信用交易风险的能力十分有限。因此,需要加强政府对农业企业信用的监管,维护正常市场秩序,扶持农业企业信用规范健康发展。

加快发展农业企业信用交易政策建议

全面、深刻地研究分析我国农业企业信用交易的主体、形式、规模、风险和监管机制,着力解决农业企业信用交易中的风险量化、度量、控制和信用评价等问题,构建适用于农业企业发展的信用风险管理模型与方法,推进形成农业企业信用的监管机制,对于促进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实现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和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监管部门、金融机构、科研机构以及有条件的大型农业企业需要从完善农村金融体系的角度和大环境入手,以实践特征为基准,深入研究和认识农业企业信用交易行为、风险防控及监管原则,将理论认识和实践分析的目标定位于推动我国农业企业信用交易发展和有效监管。

第一,要研究和发展农业企业信用交易及监管的基本原理和实践需求。通过分析目前农业企业的信用交易行为和交易环境(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现状),把握农业企业信用交易在形式、额度、违约率和偿还方式等方面的特点和实践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探索在外部金融机构提供金融支持情况下,农业企业如何实现自身信用交易与信用合作的有机统一和风险规避。

第二,明晰我国目前农业企业信用交易发展现状和发展遇到的障碍。我国农业企业的信用交易,一方面具有一般企业信用交易的普遍特点,另一方面,由于交易产品、对象和政府干预等方面的差异,农业企业信用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同时,这些特点也决定了其信用交易风险具有其特殊性。因此,对我国农业企业信用交易现状尤其是存在的发展障碍的全面研究和了解,成为后续农业企业信用实践深入展开的基础和重要参考。

第三,结合我国实际,建立有效度量农业企业信用风险的方法和制度。农业企业信用交易存在风险,但这种风险不同于市场经济运行中的其他行业或体系的风险。农业发展本身的特殊性、农民问题的特殊性、农业企业的在设置和经营上的特殊性等,都决定了农业企业在信用交易中风险的特殊性,对其风险的度量和分析显然与其他行业、类型的企业有所不同。要在充分认识我国农业发展实际、农村金融运行实际、农民问题实际情况等基础上,研究、筛选适用于农业企业信用风险判别与量化的方法和制度,并在实践中根据不同地域实际灵活调整。

第四,构架可供第三方直接使用的农业企业信用等级评价与管理系统。为实现对农业企业信用交易的有效监管和扶持,监管部门和银行等金融机构需要有一个实用性强、准确率高和自动预警的农业企业信用等级评级系统。要根据我国农业企业实际,修正现有信用等级评价模型,建立适合我国的农业企业信用评价系统。同时,为提高交易和监管效率,可通过计算机技术,实现模型应用的软件化,满足第三方直接使用的需求,例如,可以以Javaee环境下的SSH框架为依托,开发一套可供监管部门和相关金融机构直接使用的“农业企业信用评价与管理系统”。

农村企业发展现状篇8

[关键词]湖南职业教育集团农村现状

[作者简介]鲁雁飞(1965-),男,山西榆社人,湖南艺术职业学院党委书记,教授,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与管理;张文(1973-),男,湖南溆浦人,湖南艺术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湖南长沙410012)

[课题项目]本文系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重点课题“产学研协同视野下高等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发展实证研究”(课题编号:DJa120298)和2012年度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湖南高等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发展模式研究”(课题编号:XJK012BZJ03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4)35-0018-02

高职教育集团化办学是一种新型的办学模式,是指以一个或几个办学实力较为雄厚的高等职业院校为核心,以契约或资产为连接纽带,由若干个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职业学校和相关企事业单位组成的职业教育办学联合体。2008年4月29日,湖南成立了衡阳农林职业教育集团。此后,湖南高职教育集团发展迅速,截止到2013年12月,湖南高职教育集团已经迅速发展到30家。这些集团基本对接了湖南主要优势产业、支柱产业、特色产业、新兴产业,其中对接省内规模企业达1357家。湖南高职教育集团整体发展迅速,但面向农村发展的情况不容乐观,并存在许多问题,亟待深入研究。

一、湖南高职教育集团面向农村发展的状况

1.高职教育集团拥有农村职业学校成员的状况。湖南高职教育集团大部分是由一家高职院校牵头、其他职业院校和企业加入的教育集团,其中就包含许多农村职业技术学校。而农村职业院校地处农村,其校园分布在村、镇、县城。早在2000年前,湖南在全省范围内贯彻实施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在辖区内的县城先后成立了职业教育中心,逐步使得每个县城至少有一所职业教育中心,部分地方还有一些其他的职业技术教育机构。县一级职业教育中心已经基本可以对本行政区域内的职业教育的全面管控,对县域内的职业教育学校的师资力量、设备、经费、生源等方面进行指导。湖南的高职院校一般都纳入了一些中等职业学校成为集团成员。例如,衡阳农林职教集团不仅拥有其他高等职业院校成员,而且把衡阳地区乡镇农校、常宁市烟洲农校、衡阳县职业中专、衡南县茶市镇农校、衡南县第五技工学校、隆回职业中专、武冈职业中专、湖南汨罗职业中专等纳入集团;湖南现代畜牧养殖职业教育集团加盟单位56家,其中高职院校7所,企业43家,还有4所农村中等职业学校。这种纳入农村职业学校为成员的办学模式,使得农村职业学校拥有更好的办学条件,基础设施得以提升,教育质量也随之提高,为提升劳动者专业技能和促进劳动力良性流动提供了基础。

2.高职教育集团为农民服务的状况。高职教育集团面向农村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为农民服务。对农民培训是高职教育集团为农民服务的一个重要措施,旨在提高他们的科技水平,锻炼他们的劳动技能,培养新型农民,推进新农村建设大发展。据相关统计,湖南很多高职教育集团开设了养殖技术、种植技术、农业科技等涉农专业,加强对农民技术培训,每年招收上万名学生。例如,湖南现代农业职业教育集团实施中非论坛农业援助项目,对有志为农村服务的青年搭建了成长平台;湖南商务职业教育集团从成立以来,已培训了2300余名农村专业合作社协会负责人、农村连锁管理人员,为湖南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湖南建筑职业教育集团为建筑行业培训了4000余名农民工;常德职业教育集团已培训农民技术员1600人,困难企业工人100人以上。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2013年年底,湖南高职教育集团培训农业实用技术人员已超过120万人,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超过300万人。此外,湖南高职教育集团还多次举行“送教下乡”活动。为了鼓励高职教育集团下乡送教,《湖南省教育厅关于开展“送教下乡”活动实施“新农村建设双带人培养工程”的通知》提出:“包括湖南省现代农业职教集团在内的所有拥有涉农专业的部分省级重点以上骨干学校牵头,以县级职教中心、电大分校、乡镇成人学校和农广校为阵地,通过与当地相关部门的配合,一起做好送教下乡工作。”高职教育集团在“送教下乡”活动中,提高了教学质量,促进了现代农业生产和新农村建设,满足了农民致富的需要。

3.高职教育集团服务农业产业化的状况。农业产业化是我国农村和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高职教育集团为农业产业化不仅提供了科技支撑,而且拓展了服务农业产业平台,深化了校企合作。目前,湖南省级农林畜牧企业有上百家,初步形成了粮食加工、畜禽饲养加工、食用油加工、饲料加工、竹木加工、粮食深加工6大产业化体系,大部分农林畜牧企业在农村都建立了相应的生产基地。但是,目前阻碍这些企业发展的瓶颈之一就是科技人员的缺乏。因此,高职教育集团不仅要直接培训农民,而且要根据专业设置,培养一些农村科技人员。湖南几个农林畜牧类高职院校都具有一定的发展历史,大多数已形成了以农林畜牧学类为主,工、理、管、经、文、法等学科相互交叉,文理渗透的学科综合体系。湖南几个农林畜牧类高职教育集团利用农林畜牧行业优势和专业特色,培养了一批农林畜牧专业的综合科技人员,为湖南农业产业化提供了人才保障。同时,很多高职院校都设有面向农村、促进农业发展的研究所,如湖南商务职业教育集团的湖南农产品流通研究、衡阳农林职业教育集团建立动物疫病实验室等,为农林畜牧企业提供了科技支持。并且,农林畜牧类高职教育集团一方面通过自身的优势和社会资源,扶持一些农林畜牧企业调整结构,树立品牌;另一方面深入农林畜牧企业,对农村发展现状进行调研,提出解决对策,拓展服务平台。在对接农村产业发展过程中,高职教育集团整合社会资源,拓展农村产业化领域,加强与企业合作。如衡阳市畜牧兽医学会签订了为畜牧企业服务的种猪技术服务合同书;2008年4月29日,衡阳农林职业教育集团成立,就与衡阳巨东勤业农牧有限公司、耒阳温氏集团、新五丰养殖公司和金拓天集团4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签约,开展校企合作办学。

二、湖南高职教育集团面向农村发展存在的问题

1.高职教育集团面向农村发展的办学水平不高。湖南职业教育的办学规模虽然在不断扩大,但从总体上看,职业教育面向农村发展仍然是湖南教育事业的薄弱环节,缺乏大量既有专业理论知识和较高的教学水平,又具备较强的实践教学能力的“双师型”教师,这已成为严重制约湖南高职教育集团面向农村发展的“瓶颈”。同时,由于对国家的农村政策把握不深,对广大农村调研太少,在专业设置、课程设计等方面,考虑到农村发展实际情况太少,不能适应新农村发展的新要求;高等职业院校的农林畜牧专业,理论课多,实践课少,培训的学生实际工作能力差;在对农民与农村科研人员培训方面还处于粗放型阶段,课程设置缺乏针对性,师资力量不够,培训组织程序与服务质量还需进一步提高;大部分高职院校争取到相关农村发展科研项目少,科研能力差。因此,目前湖南高职院校的教育质量还没有跟上广大农村发展的需要。

2.高职教育集团面向农村发展的政策不足。湖南政府对高职教育集团支持主要表现在:2011年省教育厅颁发了《湖南省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建设基本要求》(湘教通[2011]230号),从高职教育集团形成机制、校企共生共建共享资源建设,到可持续发展的政策环境,对各类职业教育集团建设具有指导作用。同时,省教育厅开始了省级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的遴选,每年给予40万元的资金支持省级示范性高等职业教育集团发展,并连续三年给予点重点政策支持。2012年5月28日,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下文《关于深入推进企业与职业院校合作办学的若干意见》(湘政办发[2012]45号),首次明确企业在校企合作中的主体作用,明确大中型企业的积极合作和区域合作的要求,落实校企合作的责任。但是,各级政府对湖南高职教育集团面向农村发展支持力度不够,在高职教育集团为农村服务方面没有相应的优惠政策和措施,政府支持高等职业教育集团的政策都比较笼统。

3.企业参与高职教育集团面向农村发展的积极性不高。高职院校和企业相互合作是教育集团化模式得以实施的重要条件,是教育事业获得发展的重要方式。湖南几个农林畜牧类高职教育集团服务农村发展的根本方式就是与农林畜牧企业合作,加快农村发展。农林畜牧类高职院校为涉农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培养优秀的科技队伍,而涉农企业利用其良好的基础设施和资金支持为农林高职院校的发展提供更大的支撑。但是,由于高职院校与企业追求的目的不同(高职教育集团追求的是长期人才培养,着力于社会价值效益,而企业所追求的则是短期的经济利益),在高职教育集团内部成员中,对于各自充当什么样的角色、处于什么地位,各自的权利和义务应该如何界定及划分等没有明确说明,长此以往,就会导致组织的凝聚力不够,企业和学校的员工也陷入被动和无所适从的状态。

三、提升湖南高职教育集团面向农村发展的对策

1.提升高职教育集团办学水平,推动农村发展。改善民生,服务国家,实施创新,必然要面向农村。职业教育已成为湖南发展实体经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力量。湖南高职教育集团由于起步晚,很多高职院校都是在2000年之后由中专学校升格而来的,面对广大农村的快速发展,教育质量难以跟上。因此,首先,高职教育集团需要大力培养“双师型”教师,通过内部培养、外面引进的方式,积极聘请行业的领军人物、专业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担任实践指导教师,打造一批适应农村发展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其次,加大对农村发展调研的力度,有针对性地设置涉农相关专业与课程,加强对农村和农民的研究,并结合集团自身情况,积极探索一套农民工与农村科技人员的培训体系;最后,调整自身教学结构,提高办学水平,并以此为契机,进一步争取社会、民间各行业的支持,加快面向农村发展速度,提高服务农村的功能。

2.听从市场召唤,加大国家政策支持力度和企业参与力度。培训技能型人才是高职教育集团与企业合作的重要内容,但高职教育集团培养的往往是通用型技能人才,而农村企业需的则是专用型技能人才,这就要求高职教育集团的人才培养全面且有针对性。校企合作的育人理念就是要把握人才培养规律,充分发挥学生的长处,锻炼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以适应多元化的农村经济发展要求,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农林畜牧企业参与进来,使企业由原来的被参与变积极参与,获得丰厚人才效益,实现校企合作的双赢。同时,由于国家在政策、财政上对高职教育集团支持力度不够,很多方面没有出台优惠政策,缺少体制机制创新,制约了高职教育集团面向农村的快速发展。因此,必须加大国家对高职教育集团面向农村发展的支持力度,加大资金投入,出台政策支持,改善教学条件,改善软件与硬件设施,加快高职教育集团向农村发展的步伐。

3.改善高职教育集团教育模式,塑造优质品牌。湖南高职教育集团发展模式单一,结构不尽合理。湖南现有30个高职教育集团,基本上属于高职院校主导型,区域型、复合型高职教育集团模式少见,政府主导、企业或行业主导、中介主导等模式缺乏。从区域布局来看,湖南高职教育集团主要集中于长沙、株洲、湘潭等地(以集团龙头学校和多数成员单位所在地为标准),覆盖面窄,与广大农村衔接不够。此外,高职教育集团在优化农村教育资源配置、追求社会效益最大化、开展农村与农民调查研究、布局农村产业规划、实施农村教育与产业需求的有效对接等方面经验不足,模式单一。因此,应在行业(或专业)为基础的高职教育集团中有选择性地重点研究区域型发展,探索高职教育集团的发展模式。同时,应重视职业教育品牌建设,把利益共同点作为一个基点,从大到小,滚动开发,在一定规模和实力的基础上,积极吸引实体,包括国内外优质职业教育机构、知名企业和农村的职业教育集团,创造良好的品牌。

[参考文献]

[1]吴跃辉.湖南省高等职业教育及其发展研究[DB/oL].http:///KCmS/detail/detail.aspx?QueryiD=1&CurRec=1&recid=&filename=2004034025.nh

&dbname=CmFD9908&dbcode=CmFD&pr=&urlid=&yx=&v=mtYxmDV4wVm3

RGgxVDnxVHJXttFGcknVUkw2ZVorZG1Gew5oVjcztlYxmjdHck83R3Rit3Fw

RwJQSVi4ZVgxtHU=,2003-10-01.

[2]徐学.基于新农村建设的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对策研究――以平江县为个案[DB/oL].http:///KCmS/detail/detail.aspx?QueryiD=7&CurRec=1&

recid=&filename=1011069906.nh&dbname=CmFDLaSt2012&dbcode=CmFD&pr

=&urlid=&yx=&v=mzi2nzhnmUZyQ1VStDZlwitkbUZ5bmhwtHpmVkYynkg3

tytGowpncVpFYlBJUjhlwDFmdXhZUzdeaDFUm3FUclc=,2010-10-01.

农村企业发展现状篇9

农村小微企业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效解决“三农”问题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经济新常态下,农村小微企业融资难、难融资的困境依然存在。要想更好地发挥农村小微企业独特功能和优势,开展保险介入、探索银保合新方式成为有效解决当前我国农村小微企业融资困境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

经济新常态;农村小微企业;银保合作;融资困境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农村小微企业发展,充分认识到农村小微企业在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实现区域经济迅速崛起、促进当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等方面发挥着独特功能,已将支持农村小微企业顺畅、持续、深入发展纳入到经济新常态下予以重点关注和支持的范畴。伴随着我国金融体制加快市场化改革,受金融危机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固有的信贷矛盾影响,农村小微企业依然不同程度存在融资难、难融资的现实困境。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有效破解我国农村小微企业融资难、难融资的重要创新方式,银保合作不仅能够有效降低信贷机构的经营管理和资金管控风险,而且能够有效降低农村小微企业与信贷机构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局面,提高农村小微企业融资效率,成为经济新常态下破解农村小微企业融资困境的重要引擎。

一、经济新常态下农村小微企业融资凸显的主要问题

1、农村小微企业融资渠道过于单一。我国现行的金融体系和担保体系,直接决定了农村小微企业、甚至是一些大中型企业融资的渠道依然过高地依赖商业银行。农村小微企业在生产经营管理方面有其自身的特殊性,相比大中型企业,依赖于商业银行融资的程度会更高。即使一些农村小微企业能够顺利获得银行支持,但是在资金支持力度和数额上依然有限。我国小微企业融资供应的98.7%来自银行贷款,风险集中于银行。因贷款交易和监控成本高等原因,银行不愿对小微企业放贷。近年来尽管国家层面加快推进融资体系和担保体系建设,但是仍未建立起真正适应经济新常态的科学规范、高度市场化运行的面向农村小微企业的融资及担保体系。由此造成当前我国农村小微企业融资方式单一,这是一项重要的外在性因素。从内源性因素讲,农村小微企业在生产经营及管理方面的弊端,往往体现在生产经营不规范、企业信用程度不高、未来发展潜力不足、战略谋划不科学等方面,有的农村小微企业资产信用度较低,甚至连必要的资产也不具备,由此导致了信贷部门拒绝对其进行融资支持。

2、农村小微企业融资成本依然过高。市场经济条件下,商业银行作为市场主体,逐步加强了自身经营管理,高度重视风险管控,尤其受金融危机及后续性影响,很多商业银行在规范信用贷款程序方面更是收紧。在融资程序上,不得不面对商业银行较以前更为规范、更为严格的授权审批程序及贷款授信制度和企业资产信用评估制度;程序上不仅体现得更加繁琐、更加复杂,设置了高于大中型规模企业以上的融资利率限制。相对于规模企业,银行对农村小微企业实施了更为严格的授权审批和贷款授信及企业资产信用评估制度。经济新常态下,必须要充分认识到农村小微企业独特的重大经济社会战略意义,高度重视农村小微企业融资成本过高的现实困境,采取切实可行的有力措施,支持农村小微企业发展壮大,更好地发挥独特的经济社会功能。

3、农村小微企业融资过程不顺畅。近期金融危机过后,我国商业性银行金融部门更加重视自身经营管理、更加注重科学规避风险、从严管控不良信贷规模,以更好地维系自身发展。对于农村小微企业而言,银行在对其进行信贷融资原本就相对有限的条件下实施了较以往更加收紧的信贷管理办法,由此成为制约农村小微企业融资过程不顺畅的重要外在性社会因素。农村小微企业往往生产经营规模较小,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难以与大中型企业比拟,在经营管理水平和财务管理方面均不同程度存在不规范、不科学的现象,企业经营管理者的信誉状况和个人道德素质也难以形成与大中型企业一样的效应。这样一来,无疑造成整个融资过程的不顺畅。

二、造成农村小微企业融资困境的原因

1、农村小微企业与信贷机构之间的政策信息不对称。当前,国家正加快推进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担保新体系和融资新体系建设,但是整个体系的建成完善依然需要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目前看,国家层面依然缺少覆盖农村小微企业融资的有效保障平台和机制。就现有的国家融资政策看,农村小微企业无论是直接融资还是间接融资,与提供资金支持的信贷机构之间依然存在“信息孤岛”,且农村小微企业始终处于相对较为被动的地位。作为市场主体,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银行信贷机构处于自身经营管理风险和资金安全周转的现实考虑,其注意力往往更加转向经营规模大、经营效益优、生产竞争能力强、信用状况好的大中型企业。农村小微企业自身无论在市场综合竞争力还是自身综合经济实力方面,都是无法与大中型企业相提并论,对农村小微企业支持力度还存在一定限度。

2、农村小微企业融资难受自身生产经营条件限制。农村小微企业融资难的最为关键原因在于其直接融资能力不强。农村小微企业尽管存在诸多优势,比如,生产经营方式灵活、容易调整市场战略和管理治理结构简约等,这些优势有力地发挥了农村小微企业在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独特作用。从另一个角度看,农村小微企业在经营规模、生产模式及盈利能力、市场综合竞争力、企业财务管理状况、所有者自身道德及信誉方面也是融资信贷机构予以重点考量的因素。不可否认的是,农村小微企业尽管有着诸多无可比拟的诸多优势,但是毕竟生产经营规模较小、企业治理结构不完善,财务管理能力也亟待加强,尤其是生产经营与可持续发展方面,存在信息不透明的问题。所存在的这些弊端也是造成农村小微企业在向银行等金融部门进行直接融资产生不顺畅、难度大的重要内源性因素。

3、面向农村小微企业的融资渠道发育不健全和管理不规范,造成融资过程不顺畅。银行信贷机构作为重要的市场主体,在金融危机之后,资金风险管理意识逐步增强,许多商业银行在强化自身风险管理的同时,在贷款分布格局上更是倾向于城市、倾向于经济实力较强的大中型企业和上市公司。这就造成了农村小微企业与信贷机构在本来就信息不对称的基础上形成了新的资金分配与流向的不均衡、不公平。受融资渠道单一及发育不健全因素影响,一旦农村小微企业向银行信贷机构申请融资遇阻,便会将注意力转向民间借贷,一定程度上催生了畸形发展的民间高息借贷市场,造成了金融市场的不和谐发展。

三、发展农村银保合作破解农村小微企业融资困境

发展农村银保合作,最大的优势在于能够有效实现信贷机构与农村小微企业的“双赢”:对于信贷机构而言,能够有效转移向农村小微企业提供融资贷款所产生的风险,将其转嫁给保险公司,进而激发信贷机构支持农村小微企业融资的积极性;对于农村小微企业而言,能够获得保险公司专业及时的经营管理、资金运行及个人信用评估,减少与信贷机构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提升自身信用等级、提高融资效率。发展银保合作破解农村小微企业融资困境的现实路径。

第一,国家层面应加快扶持和培育专门服务于农村小微企业融资的专门中小金融机构。地方性的中小金融机构,在满足地方金融需求、消除或降低信息不对称、减少交易成本以及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功能定位等方面具有比较优势。实践中,扶持培育面向农村小微企业融资发展、探索开发针对当前农村小微企业融资实际的银保产品有着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发展潜力。从国家层面来讲,在高度认识到农村小微企业所发挥的独特经济社会功能基础上,要充分认识到农村小微企业现存的融资困境,鼓励、支持专门的地方性中小金融机构,以提高服务农村小微企业融资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同时,还应加紧政策跟进,制定出台配套性政策,鼓励中小金融机构与农村小微企业开展更加全面、更加深入、更加广阔的银保合作领域。

第二,结合市场实际、农村小微企业生产经营实际,创新研发支持农村小微企业融资的保险产品。保险产品是发展银保合作、实现信贷机构与农村小微企业“双赢”的载体和桥梁。研制开发保险产品过程中,保险金融机构应加大实地调研力度,尤其应从信贷机构与农村小微企业之间存在的信息不对称这一现实出发,着重研究造成农村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内外在原因,立足产生问题、着眼破解问题,积极开发适应农村小微企业融资实际、适应支持农村小微企业信贷机构实际的保险产品。特别是注重摸索尝试适合农村小微企业实际的抵押贷款、质押贷款以及信用贷款的新渠道、新方式,着眼于农村小微企业所涉及的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不同生产经营实际,开发针对性强、经济社会效益强的保险产品,实现双方的“共赢”。

第三,积极探索创新信贷机构、保险机构与农村小微企业之间无缝对接的新模式、新渠道,在合作范围和合作领域方面不断深化。信贷机构与保险机构都作为金融部门,在市场化运行过程中有着各自的行业特点、经营渠道和运作模式。作为农村小微企业和保险金融机构来讲,双方可以通过融资保险合同约定,由农村小微企业购买其专门融资保险产品;而保险公司按照约定条款,对农村小微企业在生产经营管理风险以及偿还贷款能力风险等方面的承保,进而有效转嫁融资风险。这对于提供融资支持的信贷机构而言,无疑也会降低产生不良信贷的风险,提高自身资金安全运营系数。农村小微企业与保险公司在合作过程中,作为风险主要的承担方,保险公司也可以尝试探索新的风险转嫁方式,比如可以通过再保险的方式提高自身应对和化解风险能力。

参考文献

[1]高力.我国中小企业融资与保险支持研究[J].黑龙江对外经贸,2012(07):144-145.

[2]杨令芝,周艳.中小企业融资现状、问题与创新[J].特区经济,2007(04):208-209.

农村企业发展现状篇10

(一)降低农村旅游经营的资金成本

传统的旅游行业经营和管理涉及的范围较广,在实际工作中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资源和时间成本来完成相应的工作,这无疑加重了农村旅游的投资成本。而将信息化技术融入到农村旅游产业的经营和发展中,能有效地提高各个部门的工作效率,提升旅游管理水平,通过利用电子信息化系统,能对不同的信息和数据进行管理,这就减轻了繁重的工作,在信息化技术的辅助下,很多的数据信息不仅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同时还保障了一些重要的数据和信息的准确性,这对农村旅游企业制定下一步发展策略提供了重要的依据,为农村旅游企业的发展规避了经营中潜在的风险,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农村旅游经营的资金成本,并提高了信息的时效性,有效地巩固了行业内的客源市场[1]。

(二)推动农村旅游的长远发展

新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的更新和发展为社会各个行业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这就改变了以往的经营模式,为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带来了便利。在电子商务发展下,将信息化技术融入到农村旅游中,能通过这样新型的经营模式,为广大游客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有效地提高了农村旅游的服务质量,改善了传统旅游行业单一的服务和管理模式。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有助于农村旅游信息化建设,而建设后的网络平台能加快信息的传播,在网络通信技术的支持下,逐渐扩大信息传播范围,这样就使更多的人了解到农村旅游的资讯,从这一层面而言,信息化农村旅游的建设,推动了农村旅游产业的长远发展。

二、目前农村旅游产业信息化发展中存在的不足

(一)农村旅游网络平台基础建设存在不足

伴随信息化技术在市场经济中的广泛应用,目前旅游行业经营和管理的模式逐渐呈现出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农村旅游产业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需求,对自身的产业实施信息化的建设。但是在网络化建设的进程中存在很多的盲点。当下国内很大一部分观光旅游企业发展至今,还不具备网络正常接入的条件。在一些农村旅游的景区,虽然有很多旅游运输单位的电脑和上网设备能够正常使用,但是其中只有少数的旅游单位建立了属于自己的网站,这些少数的网站在设计和运行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未能通过互联网在国内外产生较大的影响。通过对众多农村旅游产业的网站进行研究得知,目前很多农村旅游产业信息化基础相对薄弱,仍需要不断的改进和完善[3]。

(二)电子商务营销策略有待完善

农村旅游产业在经营中关于宣传方面的工作,主要是要利用传统模式来开展的。例如,通过在旅行社张贴海报、分发宣传单、通过传统媒体等形式进行宣传和开展营销活动。这样的营销方式呈现出单一和针对性不强的特征,增大了农村旅游企业投入的资金成本,而获得的经济收益状况却不佳,未充分的利用电子商务网络平台的优势,制定和实施有效的营销策略。此外,一部分的农村旅游企业在利用电子商务网络平台开展营销活动时,选择知名度较低的搜索引擎,虽然推广所耗费的资金较少,但是没能达到良好推广的效果,这就严重阻碍了农村旅游的经营和发展[4]。

(三)各个农村旅游网络平台信息很难实现共享

国内农村旅游在进行信息化建设中,还未形成统一和完整的数据库,很多旅游方面的数据信息分散在各个地区和企业中,未能整合和集中在一起,在旅游数据信息发生变化时,一些旅游企业很难及时的掌握最新的信息和资讯,这也使旅游资源数据信息很难实现互享。在我国对经济体制进行不断改革后,国内地区之间的经济观念较突出,在对信息资源和数据库进行建设时,为了保障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未对自身掌握与旅游产业相关的数据进行互享,这样不仅对国家资源和资金产生极大的浪费,同时还降低了网络平台应有的功能。由于旅游产业在经营和发展中涉及面较广,为了保障农村旅游企业的正常运行,对数据信息的需求量较大,在组织和协调机制严重缺乏的状况下,旅游产业信息数据互享程度的问题逐渐严峻,这样的信息化建设呈现出了“一级的硬件、二级的资源、三级的使用率”的现象,这不利于信息化网络的建设[5]。

(四)信息化技术人才相对短缺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相对较晚,在电子商务如火如荼发展时,国内很多的电子商务在实施的过程中还处于摸索的状态,尤其是在各个市场经济各个领域中大力开展电子商务的经营模式,这样的状况使当前关于专业的农村旅游信息化技术型的人才相对短缺,使信息化服务和管理力量有限,相关技术人才的短缺已经成为阻碍农村旅游迅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现今的信息技术人才的数量很难满足快速发展电子商务实际的需求,这样的状况使很多开展电子商务的企业信息化人才相对短缺。因此,在最短时间内培养大量的信息化技术人才,已成为教育和经济领域面临的重要课题。

三、有效运用信息化技术推动农村旅游产业发展对策

(一)加快完善农村旅游信息化建设进程

旅游企业信息化的发展是国内旅游产业实现信息化重要的环节,这是由于提供旅游服务的主体对象是旅游企业,各个旅游企业应按照自身经营和发展的特点,逐渐加快对自身信息化的建设和完善,反之则在竞争激烈的旅游行业中处于劣势的地位。在实际建设时应实现旅游管理的智能化,对各个旅游基础设施的使用状况,利用信息化技术来实现全自动化的管理。同时还要与各大搜索引擎和旅游网站开展合作,这样才能实现网上订票以及制定个性化的旅游计划,只有加快完善农村旅游信息化建设的进程,才能使农村旅游更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趋势,实现多元化的管理和经营[6]。

(二)完善农村旅游电子商务营销策略

电子商务在先进的网络通信技术支持下,企业产品和服务的信息能迅速的传播给广大的受众群体,同时具有较大的覆盖率,能节省大量的人力资源和时间成本,实现旅游企业获得最大化的经济利润。因此,在农村旅游进行信息化建设时。应注重完善自身电子商务营销的策略。例如,创建可以搜索的具有自身特色的图片库,并对这些图片附着相应的文本内容,充分的利用图片信息来宣传农村旅游景区。另外,还要对农村旅游网站的布局和功能进行优化,对各个模块上应有的功能进行改进,并对农村旅游企业自身网站中的新闻中心内容进行及时的更新,让更多的受众群体看到景区各方面的信息[7]。

(三)建立健全农村旅游联合网络环境

农村旅游唯有将产业化为导向,才能实现自身的长远发展,而产业化的发展要依靠产业的集群。农村旅游受到季节的影响较大,只有和其它农村旅游景区联合起来才能形成完整的产业链。这样的经营模式表现为网络上互为辅助,形成联合营销,并添加相应的友情链接,增设完整的旅游服务体系,进而形成产业链式的发展模式。另外,应适当的开发具有链接式结构的电子商务网站,这样能有效的提高网站搜索和使用率。为了提高对旅游资讯和信息资源的使用率,各个地区和景区所掌握的数据库应达到互享使用状态,这样不仅能便捷农村旅游行业内的各个企业制定未来发展策略,同时还能促进行业的繁荣发展[8]。

(四)大力培养农村旅游信息化技术型人才

科学技术的进步能推动经济的发展,而在实际实施中,信息化技术型的人才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现今市场经济中,信息化技术型的人才短缺,严重的阻碍了农村旅游信息化的建设。因此,应大力培养农村旅游信息化技术型人才,主要从两个方面来进行。一方面在各大高校中增设信息化技术专业,并对选择该专业的学生给予相应的补助,使更多的学生选择该专业,聘请经验丰富的教师进行授课,以此来培养专业型人才。另一方面,从农村旅游企业中现有的员工中开展信息化技术的培训,做到在短期时间内使这些员工熟练的掌握操作技术,加快对农村旅游产业信息化的建设。

作者:马洁单位:山西大学

[参考文献]

[1]赵世忠.延庆县依托农业资源发展会展旅游业的对策[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14,9(1):12-15

[2]皮晓媛.发展中国家农业生态旅游现状及可持续发展对策分析[J].世界农业,2016,8(1):37-40

[3]乔洁,乐腾.河北省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J].生态经济,2016,7(2):133-138

[4]刘圣欢,杨砚池.现代农业与旅游业协同发展机制研究———以大理市银桥镇为例[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6(3):44-52

[5]丁雨莲,马大全.旅游业与现代农业融合路径实证研究———以芜湖大浦乡村世界为例[J].中国农学通报,2012,6(14):157-163

[6]王兆峰.信息化与旅游产业发展[J].商业研究,2011(3):114-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