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农业产业发展工作总结十篇农业产业发展工作总结十篇

农业产业发展工作总结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1:56:59

农业产业发展工作总结篇1

一、工作成效

(一)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化发展加快。今年,全市建成现代农业万亩示范区15个、万亩林亿元钱示范基地10个、标准化养殖场(小区)2343个,建成茶叶基地103.3万亩、林竹基地769万亩、蔬菜产业112万亩、水果基地81万亩、蚕桑产业43万亩、烤烟基地7.8万亩,全市出栏生猪348.92万头、肉牛13.05万头、肉羊34.09万只、家禽2468.4万只、肉兔1031.97万只,水产品产量6.67万吨。全市“千万元产值村”达750个,新增20个,加快了“绿色食品精深加工基地”原料基地建设步伐,特色优势产业不断壮大。

(二)部级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建设取得新进展。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市初步形成了白酒饮料、粮油、茶叶、豆腐干、蔬菜水果、生猪、牛羊、禽兔、林竹纸、茧丝绸等10大产业集群。园区管理机制不断完善,带动能力不断增强,全市建成农产品加工园区11个,其中国家农业科技园区1个、部级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1个(高县庆符---文江农产品加工园区)。其中高县庆符---文江农产品加工园区24个龙头企业的产品均通过质量认证,建立了“三品”基地8个,共有无公害农产品17个、绿色食品9个、有机食品2个,建成中国驰名商标1个、四川省著名商标4个、四川名牌产品6个、宜宾市知名商标4个,带动农业生产的标准化水平不断提升。早白尖茶业公司获得“全国绿色食品示范企业”称号,是四川省唯一一家获得此称号的茶叶企业。在园区带动下,高县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98家,年内新增3家市级龙头企业,新申报3家市级龙头企业,园区内重点龙头企业达28家,占全县重点龙头企业的73.7%。预计全年实现销售收入48.4亿元,占全县总量的90.8%。

(三)“一村一品”示范村建设成效显著。2015年,全市建成736个专业村,5个专业镇,较去年增加10个。其中,实现与龙头企业有效对接的专业村410个、建有龙头企业的专业村241个、建有农产品专业批发市的专业村12个、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专业村310个。其专业村主导产业从业农户11.68万户,主导产业从业人员33.79万人,专业村经济总收入206.3亿元、专业村主导产业总收入13.64亿元。注册商标的专业村80个,获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的专业村303个、基地13.1万余亩,获得绿色食品认证的专业村10个、基地1.55万亩,获得有机食品产品认证的村3个,基地4950亩,有省级以上品牌的专业村3个,获得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专业村21个。

目前,我市“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达3个。2015年,南溪区莲花村参加养殖农户530户,达89%以上,养殖专业户大户22户,户均年出栏商品鹅2100只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居全街道前列;高县羊田乡茶叶种植面积达16500亩,人均茶园达1亩以上,68%的群众从事茶叶生产,建设成为全省茶叶良种繁育基地、茶叶万亩亿元示范区,2015年,羊田乡农民人均纯收入13395.7元,高于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的30%;珙县底洞镇楠桥村桑园面积达到3500亩,实现发种4350盒,产茧3610担,单产达41.5公斤,养蚕收入602万元,蚕桑综合产值1354万元,建成200万元以上的社1个,100万元以上的社5个。

(四)新型经营主体快速发展。2015年,全市培育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205户,其中,部级重点龙头企业2户,省级重点龙头企业26户,市级重点龙头企业177户,其中,蔬菜类20家(含豆类)、粮油类45家(含酒类15家)、茶叶类25家、林竹类40家、蚕桑类7家、畜牧类30家、其他38家。预计,销售收入超亿元的市级龙头企业达到48户,其中,1-10亿元43家,10-30亿元5家。市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总资产达212亿多元,其中固定资产达71亿元。

2015年,全市农村各类专合组织已经达3299个,新增307个。专合组织成员增加到30.9万个。

登记注册的家庭农(林、牧)场达到1368个,是上年的2.8倍,其中:家庭农场1273个,比上年增加811户,占93.1%;家庭林场48个,比上年增加24户,占3.5%;家庭牧场47个,比上年增加29户,占3.4%,农村家庭同产业发展融合度迅速提高,正在逐步实现身份农民向职业农民的转变。

(五)“两个”带动作用明显加强。积极引导龙头企业、专合组织、农户等利益主体创新联结方式,不断完善“订单保护”、“二次返利”和“风险保障”等利益联结模式,把农民组织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中。推广“龙头企业+专合组织+农户”、“专合组织+基地+农户”、“市场(含超市)+专合组织+农户”、“股份合作”等利益联结方式。积极构建“企业带动、农民参与、协会统筹、金融支持、保险兜底、政府帮助”的农业产业化链条“六方合作”新机制。截止目前,全市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发展到3250个,各类产业化组织从业人数达43万人,共带动农户256万户(次),其中龙头企业带动基地农户203万户(次),带动发展种植类产业面积485万亩(次)、畜类养殖336万头、禽类养殖786万只、水产养殖565万尾,发展基地966个,带动基地农户增收总额达21亿元。参与产业化经营组织的农户户均增收6082.7元,较其他农户高出30%。

(六)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取得新成效。2015年以来,我市按照“一个新村、一个业主、一片产业”思路,突出产业发展、新村建设、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五位一体”统筹推进新农村建设,印发了《宜宾市幸福美丽新村建设整体性工作安排方案(2015-2019年)》。目前,实现产村相融。省、市级新农村示范片中连片发展农业产业120万亩、规模养殖户3202户、标准化养殖小区(场)205个,有力的促进了农民增收致富。预计,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0863元,比去年增加1032元,同比增长10.5%。

(七)农产品品牌建设取得新突破。截止目前,全市“三品一标”农产品达到289个,其中无公害农(畜)产品200个、增加18个,绿色食品77个、有机食品6个、地理标志农产品6个,102户企业加入网上质量追溯平台、追溯产品100余个,农副产品基地有较大发展。据统计,全市农业产品中有1个“中国名牌产品”,有6个“中国驰名商标”,20个“四川省著名商标”,22个“四川名牌产品”。“宜宾酒”、“宜宾早茶”、“屏山炒青”、“南溪豆腐干”、“宜宾芽菜”、“筠连苦丁茶”等地域品牌获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或地理证明商标。今年米兰世博会中国茶文化周组委会组织的百年世博中国名茶国际评鉴中,宜宾茶叶第一次跻身中国名茶行列,茶叶品牌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二、主要措施

(一)强化责任落实,严格督查考核。

一是分解和下达产业化发展目标任务。根据省上对我市下达的农业产业化目标任务,结合我市发展现状,以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的名义,按部门和产业进行了分解,同时各县(区)分别下达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目标任务,实行差别化考核。二是不断完善产业化统计工作。我市根据省上的统一规范,要求各县(区)和有关部门每季度对农业产业发展的数据信息进汇总上报,及时掌握全市产业发展动态,分析发展趋势,调整了重点发展的特色优势产业方向,强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目标的完成。三是加强督促检查。我市对2015年特色产业专项资金项目落实情况进行了全面的检查工作,对个别项目进行了系统整改,提高特色产业项目建设水平,充分发挥财政生产发展资金作用。同时积极开展农业产业化发展目标和农民增收工作的督促检查,针对年初下达市级部门和县(区)的农民增收目标任务,突出重点区域、薄弱环节、存在问题和支撑产业、潜力产业,采取多种形式召开全市农民增收分析会,确保了各阶段和年度目标任务的完成。

(二)深化农村改革,强化政策扶持。

一是不断完善政策措施。按照中央、省委一号文件要求,以深化农村改革为抓手,全面落实市委四届八次全会和市农村工作会议部署,围绕“一个取向、三大提升”的“三农”新目标,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继续贯彻国务院、省、市关于加快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先后拟定了《宜宾市中小企业转资贷金管理办法(暂行)》、《宜宾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稳定工业经济增长若干扶持政策的通知》、《宜宾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支持民营经济发展若干措施的意见》、《宜宾市构建产业培育造血兜底保障机制,推进产业脱贫专项实施方案》、《宜宾市市级示范家庭农场认定管理办法(试行)》、制定了“741”共12个特色优势产业三年转型发展实施方案等文件。二是加大财政扶持和整合力度。建立专项资金,重点用于“741”产业发展奖补和新型主体贷款贴息贴费。今年白酒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从1300万元增至5000万元,并设立中小企业转贷资金,首期转贷资金总规模3亿元,对“六大基地”骨干、龙头企业重点扶持。三是加强农村金融改革。我市印发了《宜宾银行业深化改革服务“三农”实施意见》,大力推进银政企合作。今年我市召开2015年全市中小微企业银企项目融资对接暨签约会,银企正式签约87项、金额78亿元。建立农业新型经营主体贷款主办行制度,291个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列入贷款名录,6个县(区)建立了农村产权抵押融资风险金,18个涉农银行有12个开展了农村产权抵押融资业务,累计办理、发放农村产权抵押贷款688笔、6.9亿元。完善农业信用担保体系,从今年开始,以财政注资为主,拟用五年时间增资扩股至5亿元,每年可为农业企业、合作社担保融资25亿元以上,今年增资扩股的市财政3500万元已划拨到位。四是着力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围绕“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要求,开展了农村产权确权颁证,推进农村土地规范流转,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创新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促进产村相融,有力的推动了我市农业产业化经营快速发展。目前,我市集体土地所有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集体林权、宅基地使用权确权颁证工作已基本完成。

(三)促进产业转型,创新经营主体培育方式。

一是着力调整特色优势产业结构。2015年,我市分别印发了《宜宾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牛羊产业发展的意见》和宜宾市推进现代生猪、禽兔、蚕桑、林竹、蔬菜、水果。烤烟、水产业、乡村旅游及休闲观光农业等调结构促转型三年实施方案,强力推进“741”特色产业转型。二是抓好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组织的运行监测和新申报工作。认真做好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运行情况监测评价和市级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组织新申报认定工作,初步检查拟保留宜宾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177家,新认定宜宾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8家,其中候补企业23家,新增市级示范农民合作组织27家,其中候补合作组织13家。三是开展龙头企业、专合组织高层人员培训。举办了2015年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高管人员培训和专合组织负责人培训班,邀请了专家、学者、部门主要负责人讲课,对全市龙头企业和专合组织负责人进行了专题培训,受培人员达400多人。四是狠抓技能培训,促进农民就业。印发了《关于宜宾市高技能人才培训项目实施办法》,重新认定了宜宾职业技术学院等20家机构为市级劳务品牌培训基地,开展省级项目劳务品牌培训2109人,市级项目劳务品牌培训1120人,青年劳动者技能培训13556人,农村转移劳动力转移职业技能培训24993人。

(四)重点项目撬动,助推特色产业发展。

一是做好发展规划。根据市委市政府的总体部署,全市相关部门配合,编制《宜宾向家坝灌区立体农业发展规划》、《绿色食品精深加工基地建设规划》、《宜宾茶产业发展规划》和《宜宾市牛羊产业发规划》等,基地的建设和推进、灌区立体农业发展,提高了我市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二是强力推进农业产业化项目建设。2015年对67家龙头企业用于项目建设和短期农产品收购的贷款利息、担保费开展贴息贴费,落实补助资金400万元,切实减轻了龙头企业的资金压力。三是实施项目推进战略。以“抓好农业项目续建、促进农业项目开工、加强农业项目储备”的原则,深入实施项目推进战略。2015年我市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已完成503亿元,同比增长15%,其中完成农村固定资产投资达70亿元以上,农业续建项目218个,新启动项目658个,项目总投资173亿元,亿元以上农业产业化项目35个,投资金额90.8亿元。四是深入开展扶贫攻坚项目。区域扶贫攻坚与精准扶贫“两轮”驱动,着力实施“六大扶贫工程”。实现减贫2.9万人。全面实施80个贫困村整村推进项目,完成投资4500万元。

(五)鼓励自主创业,引进外来资本。

一是出台了《宜宾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支持农民工和农民企业家返乡创业的实施意见》,对具备创业条件的贫困劳动力,尤其是大学生、返乡农民工开展免费创业培训,鼓励支持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工商部门建立了自主创业绿色通道,凡是返乡农民工自主创业,在工商部门首次注册登记,3年内免收管理类、登记类和证照类有关行政事业性收费。企业从事农、林、牧、渔业项目所得,可以免、减征企业所得税。二是强化科技合作。建立健全农业科技创新、转化、推广和信息交流平台,与中国农业大圩、四川省农科院、四川农业大学、西南大学等10余家科研院所、高校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与中国农业大学签订《中国农业大学、宜宾市人民政府校市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将实现我市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联合发挥人才优势。建成部级研发机构6家、省级17家、市级29家,拥有全国酒、茶、豆腐干行业唯一的“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3个,农业部水稻、茶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综合试验站3个。设立农业科技创新推广专项资金,建立产学研结合、农科教协同机制,农业主导新品种、主推新技术推广应用面达到85%以上。三是强化招商引资工作。全年为企业和项目提供咨询300多人(次),共谋划179个涉农招商引资项目、项目总投资476.33亿元,总引资额249.59亿元,推荐省上农业好项目6个,新申报专项债券项目1个(川红集团),积极组织参加中国西部(四川)进出口展暨国际投资大会、四川农博会等,现场签约3个,项目引资8000万元。

(六)完善市场体系,拓展销售渠道。

一是加大农产品产地集配中心建设,进一步健全农产品流通体系。对各区县上报项目进行筛选和审核,推荐宜宾县、筠连县申报省级农产品产地集配中心建设项目。二是农产品电商经营蓬勃发展。发展农业“互联网+”,引进阿里巴巴、淘宝、京东、工商银行、建行商城等主流综合电商平台的销售渠道,1000余户酒类、茶叶类、豆制品企业和农特产品小微企业加入电商平台,川红集团在天猫专营店排名全国茶类目第2名,在工行融e购中茶类目销售第1,临港开发区、屏山县分别创建成为省级电子商务集聚区、省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预计全年,以农产品为主的电子商务交易额达100亿元。三是积极扩大农业开放合作。推进对内开放交流,依托“惠民购物全川行”“川货全国行”等平台,组织开展农超、农餐、茶餐产销对接活动,383种农产品进入省内外各种大型超市、连锁店、酒店。扩大对外开放合作,鼓励农业企业走出国门。我市和久农业集团实施“海外屯粮”,将粮油生产和加工基地建到了老挝、泰国等,成为金三角地区唯一一家粮食加工和收储的大型企业。江安港峰农业公司新建现代外向型有机蔬菜基地2000亩,将大葱和叶类蔬菜供应到了香港地区。四是依托节庆活动,进一步开拓农产品市场。以“乡村旅游摄影展”、“荔枝节”、“荷花节”、“李子节”等节庆活动为载体,极大地促进乡村旅游发展。今年成功举办“第八届中国·宜宾早茶节”宜宾早茶成都新茶品鉴和品牌推广活动、第三届宜宾特色农产品展示展销等大型活动。早茶节期间茶企现场销售68万多元,签订1.5787亿元的购销协议。全年乡村旅游收入达80亿元,同比增加20亿元,增长25%。

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我市农业产业化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同时,也存在一些困难与问题:农业新型经营主体数量增长快、质量提升慢,部级龙头企业仅2家,省级26家;农业产业化标准化程度不高,农作物种植、畜禽产品养殖和农产品精深加工没有形成系统标准;初级产品多,精深品牌产品少;农业产业化发展要素保障不足,农业企业用地落实依然较难,经营主体贷款难、融资难等情况依然存在,部分企业因资金断链濒临倒闭。

四、2016年工作打算

2016年我市农业产业化经营工作,将以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以及中央、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市委提出的“2365”战略部署,围绕“一个取向,三大提升”的“三农”工作新目标,用工业化理念、产业化思维、市场化手段,按照“生产要素集聚、科技装备先进、管理体制科学、经营机制完善、带动效应明显”的要求,大力推进“绿色宜宾”建设和“精准扶贫”工作,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以幸福美丽新村建设为抓手,以深化农村改革为主线,转变农业发展方式,重点发展生态农业和绿色食品精深加工业,促进“农业园区化、产业联动化、产品品牌化、产权资本化”的农业产业化经营上新台阶。

(一)以三江流域和平坝地区为重点,打造一批万亩以上的“一二三产融合、产加销游一体、产业链条完整”的现代农业园区,培育和引进一大批农业新型经营主体。

(二)围绕打造绿色食品工业城和区域性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充分发挥农业新功能,推动农村新兴业态发展,实现提升一产、扩大二产、做活三产,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实现产业联动化。

农业产业发展工作总结篇2

   2009年河南粮食产量超过500亿kg,连续10年居全国第1;2009年财政总收入1921.6亿元,GDp达到19480.46亿,连续10年居全国第5,已成为新兴的经济大省。1992年河南省农业总产值353.91亿元,经过18年的发展,2009年已增长至2769.05亿元。从河南省国内生产总值的三次产业构成来看,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从1992年的27.66%下降到2009年的14.21%。在农业产业结构体系中,第一产业是广义的农业,主要包括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和服务业。河南省的种植业产值逐年增加,但伴随着第一产业产值的总体上升,种植业产值占全省农业产值的比重呈盘旋下降趋势,由1992年的69.58%下降至2001年的64.71%,再到2009年的60.32%;林业产值的比重由1992年的5.81%下降至2009年的2.92%;牧业产值呈盘旋上升趋势,由1992年的23.48%上升至2009年的32.98%;渔业产值所占比重相对稳定,基本维持在1.2%左右;2002年以来,服务业产值的比重较为稳定,为2%~3%。根据河南省统计年鉴数据进行简单处理,列举出各地区的主要农业类型(表1)。豫南地区由于占据地理优势,适宜发展种植业和林业。在种植业中,粮食和油料作物主要分布在豫南、豫东和豫北,棉花则主要集中在豫东地区,而烟叶的主产区则为豫南、豫西和豫中。林业主要为水果的种植,相对集中在豫东、豫西和豫北地区。在畜牧业方面,几乎各个城市都有牧业的产出,且产品的相似度很高。而豫南和豫东由于河流和湖泊较多,渔业比重较大。河南省地形复杂,地势西高东低、北坦南凹,其中山地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26.6%,丘陵面积占17.7%,平原面积占55.7%。根据河南省地形和习惯把全省18个城市分为5个地区,将农林牧渔服务业的产值和比重进行比较。豫南和豫东的农业总产值高于其他3个地区,其农业占总产值的比重也较高,这主要是由于其面积较大,地势平坦,适宜农业生产。豫西和豫中地区的产值较小,多属丘陵山区,昼夜温差大,日照充足,适宜大面积种植苹果,其林业产值在5个区域中排名第二。豫北地区面积较小,但该地区的自然条件优越,种植业发展较好,同时牧业也在政府的扶持下得到了长足的发展。2009年河南省第一产业产值较高的地区有南阳、周口、商丘等,各地第一产业产值占该地生产总值的平均比重为15.09%,其中比重最高的是周口,为29.87%,比重最低的郑州为3.12%。河南省各地种植业产值的平均比重为58.89%,第二大产业是牧业,各地牧业的平均比重为33.03%,漯河的牧业占总产值的比重最高,达到43.30%。林业除洛阳的12.06%和济源的10.53%外均低于7%,鹤壁的林业总产值更是只占该地农业总产值的0.89%。由于河南省为内陆省份,多数地区的渔业产值并不高,而种植业在各地都占了较大的比重。从以上河南省农业结构体系中各产业产值的地区分布情况来看,河南省农业产业结构具有相当程度的地理集中特征,说明河南省各地农业产业结构之间的差异化和专业化分工并不明显。

   2河南省农业产业结构的同构特征

   由相似系数公式计算的河南省各地区产业结构相似系数结果见表2。除鹤壁、济源等小城市外基本上各市的相似系数均在0.9以上,表明河南省各地区的农业产业结构趋同性明显。尽管产业结构趋同对农业发展有积极作用,如可以加强区域间农产品市场竞争,增强同类农产品的竞争能力,促使生产者之间的联合或合作。但其负面效应的影响更大。首先,农业产业结构趋同会导致产品无差异化现象的普遍存在,这种同质产品之间的竞争必然激烈,同时也不利于特色产业的形成和区域间农业产业的分工与协作。合理的地域分工使得各地相互依赖,互相促进,这种协作是打破各种壁垒、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步骤。然而,产业结构趋同却抹煞了合理的地域分工,阻碍了地区间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使地区间的资源和要素难以得到合理的配置。其次,农业产业结构趋同不利于区域市场的长足发展,产品的过度竞争会打乱市场秩序。在产业结构趋同的情况下,各地政府在自身利益驱动下地方保护主义政策会成为阻碍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和市场体系建设的羁绊。最后,农业产业结构趋同会使产业结构失衡加剧,甚至出现国民经济宏观总量的结构性失衡,还可能抑制和延缓农业产业结构的升级过程。

   3河南省农业产业结构趋同成因分析

   3.1自然禀赋和文化传统因素农业对于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较高,因此,农业产业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客观条件。河南国土面积16.7km2,其中耕地面积7179.2万hm2[2]。复杂多样的土地类型为农、林、牧、渔业的综合发展和多种经营提供了条件。气候上北部为中温带,南部为暖温带,适宜农业的发展。相似的地理位置和地理气候决定了河南省农业产业结构的趋同。农业最早是在中原地区兴起来的,中原农耕文化包含了众多特色耕作技术、科学发明。中原文化对河南当代的农业产业结构有重要的影响,并在一定范围的地域中表现为相似的地方文化特征和生活习惯。

   3.2资金投入不足根据河南省农业产业化办公室对龙头企业的调查,在影响企业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诸多外部因素中,首要的因素就是融资渠道不畅,以及政府的资金扶持不够[3]。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深入调整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生产已不能单靠农民的自有资金和民间资金。农民对于机械化的需求逐渐增强,随着科技的发展,高端种子、化肥的需求也在迅速提高,如一粒名为“世纪红”的瑞士甜椒种子价格为0.5元,每千克的价格在15万元左右;中国茄农不得不接受荷兰布利塔茄子“1g种子赛黄金”的高昂种子成本。农民对金融部门的需求快速增长,但是农村金融部门对于农民的贷款需求缺乏耐心和主动性,使农民面临贷款难的问题,导致多数农民因为资金的问题无法获得最大收益。

   3.3优势产业缺乏各市的区域特色不明显,没有发挥出比较优势。河南省的农业基础较为薄弱,农业区域特色并不明显,优势产业规模不大,导致比较优势无从发挥,农业产业化进程缓慢。有些地区虽然认识到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性,但是在具体的政策制定和结构调整进行时缺乏科学理论作为指导,没有意识到农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还有些地区在结构调整上存在跟风和随意性。河南省的农业组织结构很多表现为生产组织与流通组织的分割,农业的组织化程度低,束缚了农业的发展。技术结构表现为农业科研主要集中在产中领域,而适应于农业产业化产前、产后深层次开发性科技成果较少[4]。

   3.4农产品产业标准化程度低河南省的种植业比重比全国及基本条件类似的山东省高,与国外农业先进国家比更高。市场上河南省的农产品以初级产品为主,很难适应现代社会人们生活的需要。另外,农产品结构与社会有效需求尚不匹配,很多产业均有一个如何提高质量和如何适应市场及满足社会有效需求的问题。虽然河南省近几年大力推广高产优质小麦,鼓励农民使用优良品种,但类似的工作广度和宽度还远远不够。农业标准化是以农业科技和实践经验为基础,把科技成果转化为标准并加以实施,提高农产品产量、品质和农业整体效益的过程,是工业理念下的一种生产方式[5]。由于农产品深加工程度低,导致农产品出口品种单一。虽然2009年河南省农产品食品出口总额6.6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4.6%,深加工食品出口额3.3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1.7%,但是河南省在农产品生产方面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包括农产品加工主要以初级产品、半成品为主,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深加工产品少,缺乏规范化和标准化,经不起检验、检疫;成本较高,而质量和品质较差,有些产品还存在着农药残留超标等问题,从而限制了河南省农产品贸易的广泛开展。标准化要求的缺失是河南省农业企业进一步向前发展的阻碍,也是河南省的农业企业竞争力弱于其他省份的重要因素。

   3.5农业服务体系和农业配套设施滞后由于信息渠道不畅,导致农民对于信息、市场、流通等需求无法满足。现代化农业中农民对于市场需求、价格、种子等信息的需求量很高,但是市场中并没有构建一个适当的平台汇总这些信息以服务农民,提高生产效率。在农村缺乏流通中介组织及各行业的龙头企业,直接限制了农民提高生产效率和土地的单产,并且在农作物产出后缺乏畅通的渠道售出,缺乏大规模的生产销售服务一体化的市场,农产品的储存不当等又对农民造成经济损失。2010年10月2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调研组在一份《关于部分重大公共投资项目实施情况的跟踪调研报告》中指出,尽管中央财政给予了大量的资金补贴,但农田水利建设“最后一公里”梗阻的问题仍然没有很好地解决。对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国家从2006年开始加大投资力度,但存在的问题是,东部城市开发建设和“占补平衡”挤占了水利设施用地和资金投入,中部粮食主产区财政配套困难、资金到位率低。

   4河南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建议

   4.1拓宽融资渠道据悉财政部将进一步创新农业开发资金投入方式,通过以奖代补、拍卖产权等形式,探索财政资金扶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方式方法,大力推进投资参股经营试点,加强项目监管,形成“政府推动、市场化运作、龙头企业带动、农民组合”的运行机制。

   4.2增强结构调整政策的科学性、合理性在河南省农业生产中确立稳定数量、提高质量、优化结构、提高效益的发展思想,以提高农产品质量为突破口,积极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生产出优质优价和适销对路的农产品,以在市场竞争中实现其价值。与此同时,还可以建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和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具体操作过程中应注意到:种植业是农业乃至国民经济的基础,仍需继续发展,但要把由粮食、经济作物构成的二元结构调整为粮食、经济、饲料作物三元结构,以降低成本,提高资源利用率和产出率。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使农产品经过深加工和精加工,更好地满足生产和生活不断提高的需要,以解决其农产品滞销,价格下跌等问题。

农业产业发展工作总结篇3

一、“九五”回顾

“九五”以来,我市各级以“奔小康”总揽农业农村工作全局,切实强化农业基础地位。以深化改革为动力,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以经济效益为目标,不断调整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农业和农村经济保持了持续稳定发展,为“十五”和现代化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发展基础。

(一)主体农业稳定发展,大宗农产品供给充裕。

“九五”期间,全市各级强化农业基础地位,农林牧渔全面发展,1999年全市农业总产值141.5亿元。粮食生产保持了基本稳定,1999年全市粮食总产169.5万吨。“菜篮子”生产不断发展,1999年全市蔬菜种植面积108.5万亩,肉、禽(出栏)、蛋、奶、鱼、菜产量分别达到23.09万吨、3833.47万只、5.68万吨、3.86万吨、8.65万吨、203.07万吨。大宗农产品供给充裕,结束了长期短缺的历史。

(二)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九五”前四年累计投入水利建设资金55.11亿元,完成土石方18830万立方米,建成钱塘江标准堤塘56.6公里。综合防灾抗灾能力明显提高,农业生产条件显著改善。建立现代农业园区99个,面积9.87万亩。加快农机应用推广,全市农机总动力达到264.41万千瓦。进一步健全农机服务体系,提高农机服务的专业化、社会化水平。

全市绿化造林70万亩,森林覆盖率从“八五”末的61.9%提高到62.8%。农业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改善。农业气象服务领域进一步拓宽,全市建成较为完善的气象业务、科研和服务网络。

(三)农业综合开发成效显著,农业产业化经营稳步发展。

“九五”期间,认真组织实施《杭州市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规划》。全市建成各类农产品基地437.18万亩,兴办农业龙头企业1626家,其中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60家。

茶、桑、果经济特产稳步发展。茶叶生产连续五年增产增值,1999年全市茶叶总产量24915吨,总产值4.01亿元,其中名优茶产量7478.6吨,产值3.3亿元。全市蚕茧总产量8349吨。水果总产量13.07万吨。

大力实施科技兴农,加大优质良种、先进适用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力度。1999年,全市引进粮油、蔬菜新品种129个,良种推广面积470万亩,良种覆盖率在95%以上。

(四)深化企业经营机制改革,乡镇企业持续稳定发展。

1999年,全市共有乡镇企业10.9万家,从业人员108.1万人,占全市农村劳动力总数的43.5%,完成企业总产值1468.88亿元,“九五”前四年平均年递增17.8%。外向型经济持续发展,1999年完成出货值167.7亿元。个私经济迅猛发展,到1999年,全市共有农村私有企业10.24万家,完成产值751.7亿元,占全市乡镇企业总量比重51.2%。“九五”以来,全面推进以产权制度改革为重点的乡镇企业转制工作,到1999年底,全市乡村集体企业转制面达96%。乡镇企业整体素质明显改善,产品质量不断提高,有78只产品被评为市级以上名牌产品。

(五)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九五”期间,我市各级党委和政府加强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切实加大扶贫攻坚和帮扶工作力度,加快全市农村奔小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步伐。到1999年底,全市除淳安外的区、县(市)都实现小康,163个乡镇实现小康,占全市乡镇总数的70%。1999年,全市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1315.05亿元。农民人均收入4209元。

“九五”期间,我市农业农村经济虽然保持了较快的发展速度,但也存在一些深层次的矛盾,主要是:结构性矛盾突出,农业增产不增效、农产品卖难问题没有得到根本缓解,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业投入不足,农业基础设施还不适应现代农业的要求,农业生态环境仍显脆弱,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不强;先进适用农业科技在生产领域的应用不够普遍,农业的支持和保护体系还不健全;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不高,千家万户小生产与市场缺乏有效联接,农产品的市场流通体系建设和政府对农业的宏观调控体系有待加强;农村城镇化进程滞后于农村工业化步伐,东西部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仍突出,农业生产集约化程度不高,农村剩余劳动力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二、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十五”计划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Ht〗

(一)指导思想。

“十五”期间,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五大和十五届三中、五中全会精神,以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根本出发点,围绕《杭州市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规划(1999-2010年)》确定的总体目标,突出阶段重点,积极实施农业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形成产业优化协调发展的新布局;坚持稳定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深化改革,完善农村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新格局;加强农业生态环境和基础设施建设,增加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构建农业支持和保障的新体系;转变政府职能,改善和健全政府对宏观经济调控的新机制,努力加快我市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二)基本原则。

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中应坚持的六条基本原则。

一是增长速度、结构优化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原则。以实施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为主要措施,保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从根本上提高农村经济的整体素质和效益,稳定增加农民收入。

二是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认真贯彻计划生育、土地保护和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关系,保护和合理开发各种资源,提高利用效率,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是坚持对内对外开放的原则。充分发挥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省会城市的区位优势,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积极加强与长江三角洲和中西部的技术经济互利合作,大力提高我市农业农村经济的外向度。

四是坚持充分依靠科技的原则。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传统农业和乡镇企业,使农业和农村经济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为主的发展路子。

五是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原则。通过政策倾斜和增加投入,促进生产要素和人才有序流动,加快西部山区和欠发达乡镇发展,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六是坚持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和小城镇建设同步推进的原则。把小城镇建设作为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和现代化建设的突破口,拓宽就业渠道,改善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实现农村一二三产业的协调发展。

(三)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十五”计划的总体目标。

——农村经济综合实力全面增强。到“十五”期末,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2300亿元,年均递增10%;劳动生产率显著提高,农业增加值达到130亿元,年均递增5%左右。

——农业农村经济整体素质和效益明显提高。实施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大力发展效益农业。到“十五”期末,种植业中,大田粮经作物种植面积比调整到55∶45,养殖业(畜牧、渔业)产值占农业的比重提高到40%以上。农业投入产出水平比“九五”明显提高。

——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建设100万亩高标准商品粮田;加大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完成钱塘江标准堤杭州郊区段的建设,水库完好率提高到90%,全市增加蓄水量5000万立方米;全市森林覆盖率提高到63.5%,森林蓄积量达2500万立方米;提高农业机械化程度,农业机械总动力增加到288万千瓦,每公顷平均农机动力15千瓦,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达到60%。

——全面实施“科技兴农”战略。进一步重视适用农业新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应用推广,每年引进、改良示范新品种100个以上。加强基层农技队伍建设,全市50%的乡镇农技推广机构达到“五有”要求。“十五”期间分别培训农民和持“绿色证书”的骨干农民50万名、5万名。

——加快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十五”期末,乡镇工业年增加值达到415亿元,年递增12%以上。提高经济外向度,出货总值占工业销售产值的15%。加快小城镇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促进产业和乡村人口向小城镇集聚,农村城镇人口的比重达到42%。

——农民生活更加富裕,社会保障体系更为健全。农民人均收入达到

5600元,年均递增5%。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明显见效。农民生活质量有明显提高,恩格尔系数下降到0.4。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内。农村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基本享受一项社会保险。

——现代化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到2005年,郊区和萧山、余杭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富阳、临安、桐庐、建德进一步加快发展,为现代化建设奠定基础;淳安加快小康建设步伐。加大对中西部山区帮扶开发的力度,加快欠发达乡镇的经济社会发展,创造向现代化迈进的条件。

三、“十五”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措施

(一)实施农业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构筑效益农业发展新格局。

“十五”期间,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新阶段的要求,要进一步稳定和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积极实施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全面提高农业的整体素质和经济效益。着力提高养殖业占农业的比重。按照优质、高效的原则稳定发展生猪生产,形成专业化、集约化生产经营格局。根据市场需求和自然资源条件,积极发展优势畜牧品种。积极发展城市郊区奶牛业,提高乳品生产加工水平,提高产品附加值。保护和合理开发宜渔水面,在巩固提高渔业现有生产能力的基础上,积极扩大名特优新水产品养殖比重。建立完善畜禽、水产品储藏、保鲜、加工体系。合理调整种植业区域布局,积极扩大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形成特色明显的专业化、集约化的产业带、产业区。粮食生产要按照稳定总量,改善品质,优化结构,调整布局,提高效益的总体思路,在保持全市175万吨粮食生产能力,生产总量150万吨左右的基础上,压缩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和品质差的粮食品种,大力发展优质作物品种,提高粮食生产的经济效益。适应发展养殖业的需要,积极扩大优质饲料作物生产。城市郊区要积极发展城郊型旅游观光农业和休闲农业,扩大设施栽培,稳定“菜篮子”生产,保障市场供应,丰富花色品种,提高产品质量。东部平原要巩固发展高效农业和外向型创汇农业,不断提高生产的集约化水平。西部丘陵山区要加大资源的综合开发力度,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积极发展农产品产后加工。

(二)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十五”期间,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以各级政府投入为主导,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投入为主体,社会其他投入为补充的多渠道、多元化、多形式投入机制,持续增加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加快重点水利工程建设,到2005年完成水涛庄水库和分水江水利枢纽的建设,加快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因地制宜兴建一批中小型水库,抓好渠系配套建设。发挥市场调节配置资源的作用,逐步推行业主经营机制,调整利益分配关系,探索资源共享,提高效率的市场营运模式。加快气象基础设施的现代化建设,加快防洪减灾的现代化决策系统建设。加快中低产田改造步伐,通过实施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工程带动,对全市中低产田(地)实行综合治理和改造,提高全市农田的综合生产能力。改造要推广实行项目管理制,注重实施质量。继续抓好多类型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根据粮食生产型、多种经营型和设施栽培型的不同需求,完善设施装备,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应用先进农业生产技术,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园区的科技含量。重视老鱼塘改造,加大商品鱼基地建设力度。加快农机化建设步伐,因地制宜引进、开发、推广先进适用农业机械,重点提高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程度,完善农机服务网络,适应现代农业生产的要求。使全市农业生产条件比“九五”有明显的改善,农业生产的集约化水平有较大提高。

坚持长期稳定林业政策,深化林业经营体制改革,逐步实行森林分类经营,调整林业发展结构。把以发挥生态和社会效益为主的各类防护林和特用林划为生态公益林,到2005年,全市建成生态公益林面积400万亩。加快实施城市周边绿化,改善生态环境。把以经济效益为主的各类经济林、用材林等划为商品林,按照“谁开发、谁投入、谁受益”的原则,鼓励多种所有制经济参与商品林基地建设,满足社会的经济建设需求,到2005年,全市建成商品林基地面积395万亩。

(三)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构建新型农业生产经营格局。

深入实施《杭州市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规划》。围绕主导产业,加大投入力度,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突出发挥资源优势,坚持老基地改造和新基地建设相结合的方针,加快农产品基地建设。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培育扶持农产品加工企业,不断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坚持多种所有制经济一起上,大力发展龙头企业,择优扶强,到2005年培育年销售收入超亿元的农业龙头企业10家,提高企业对基地和农户的带动作用。依托主导产业和主要农产品,加强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加快形成以产地专业批发市场为重点,乡镇综合交易市场为基础,各类农贸市场为补充的农产品流通网络。培育发展农民中介服务组织和农民贩销队伍,开通农产品运销“绿色通道”,促进农业与商贸业联合,多形式拓宽农产品流通渠道,到2005年,农产品商品率提高到70%。加快农业质量标准的制订工作,强化农产品标准的实施与示范。

“十五”时期要以培育农业龙头组织为重点,大幅度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加强宏观指导,按照“扶大龙、兴小龙、育新龙”的思路,积极扶持发展加工、市场、信息和种子种苗四类农业龙头企业,增强对广大农户的带动。引导乡镇企业参与创办龙头企业,深化国有农林牧渔场、供销社经营体制改革,转型创办龙头企业,鼓励镇(村)集体经济组织、专业大户创办龙头企业,吸引外资创办龙头企业,到2005年,全市创办市级以上龙头企业100家。正确处理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与农民的利益关系,合理调整完善企业与农户的利益分配机制。积极探索农民与企业以产品和生产要素入股,采取多种方式合作、联合,结成经济利益共同体,切实增加农民从加工和流通环节获得的收益。探索以订单方式引导农产品生产,形成新型农业生产经营格局。依托龙头企业,扩大农业对外开放程度,开展农业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交流,引进国(境)外优良品种、先进技术、先进设备及管理方法,积极发展外向型、出口创汇农业。

(四)广泛实施科技兴农战略,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步。

“十五”期间,我市要进一步加大科技兴农力度,着力提高科技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健全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坚持自主研究与引进消化相结合,成果研究与推广应用相结合,加快新品种新技术的扩散速度,重点开发和推广现代化集约种养技术,农产品加工保鲜储运技术和农业资源高效利用技术。增加先进适用技术成果储备,逐步形成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积极发展科技型农业龙头企业,支持科研院所参与兴办研究、开发、应用一体的农业企业,培育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农业先进技术产业集团。提高农业园区的科技应用水平,加快科技应用的更新。面向农业和农村,大力推广先进实用技术。稳定农技推广队伍。调动农业科技人员积极性,鼓励个人以技术要素入股参与开发经营。扶持农村专业技术协会与各类专业服务组织开展技术服务,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扩大实用技术培训范围,形成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民培训体系,提高劳动者素质,造就一支掌握农业新技术的劳动者队伍,提高农村基层管理干部的专业技术水平。

(五)积极发展小城镇和乡镇企业,优化农村经济结构。

“十五”期间,按照城乡一体、合理布局、完善功能的原则,认真实施《杭州市小城镇发展规划》,重点发展7个县(市)城和对区域经济影响较大的中心城镇,切实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加强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建成比较完备的交通、通信、供水供电、城镇防洪、污染治理的现代化配套市政设施,加强以新能源为重点的生态环境建设,基本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需求。深化小城镇综合体制改革,扩大小城镇政府的经济和社会管理权限,强化协调与服务功能,完善财政管理体制,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加快工业和商贸小区建设,促进人口和产业向小城镇集聚,增强小城镇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和带动功能。保护和改善小城镇生态环境。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快文化卫生事业发展。

乡镇企业要深化企业产权制度改革,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企业法人治理机构和内部各项制度建设,推进企业经营机制创新。加快调整产业产品结构,结合农业结构调整,重点发展农产品加工、储藏保鲜和运销业。结合小城镇建设,积极发展商业、饮食服务和旅游等第三产业,积极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调整。在现有基础上重点发展科技含量高的高新技术产业,加大技术改造和先进技术引进消化力度,逐步开发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到2005年,乡镇企业要创60只市级以上名牌产品。引导和培育特色优势明显、产品市场覆盖广的块状经济。创造公平竞争的外部政策环境,促进个私经济健康发展。加强人才培养和企业文化建设。

(六)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加强农村经营管理,进一步保护和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坚持长期稳定土地承包关系,确立农户的市场主体地位。建立健全各业承包合同的管理制度,规范合同档案,及时调处纠纷,组织合同兑现。在有条件的地方,继续探索和完善土地、山林、水面使用权流转制度,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发展以专业大户为主的规模服务。加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坚持完善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收益分配制度。

继续完善农村所有制结构,推进经营管理体制创新。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促进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管好用活集体资金。通过开发资源、开展服务、开拓市场,拓宽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壮大集体经济。推进社区股份合作制改革,健全乡村两级集体经济的管理组织和规章制度,盘活存量资产,化解不良债务。引导和规范农村个体私营经济健康发展,改善管理方式,活跃农村经济,扩大农民就业。按照市场化运作的要求,加快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体制创新。鼓励发展多种形式的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等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引导促进农村资金、劳动力和其他生产要素联合,形成多层次、多功能、综合型、网络化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发挥合作经济组织在生产经营中的组织协调作用。积极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加强农民负担执法检查。坚持和规范政务、镇务、村务公开工作,完善决策民主制度。

(七)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和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农村社会稳定,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步伐。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围绕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目标,切实加强农村两个文明建设。以“六好”乡镇党委和“五好”村党支部建设为重点,全面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配套建设,进一步把村委会、村经济合作社、共青团、妇代会、民兵等组织建设好,发挥各自的职能作用,形成整体工作合力。全面推进村级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进一步完善村民自治制度,切实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大力发展农村各项社会事业,鼓励和支持农民开展各种健康有益的业余文体活动。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努力提高人口素质。建立健全农村各项社会保障体系,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保持农村社会的稳定。

农业产业发展工作总结篇4

一、充分认识“订单农业”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地位和作用

逐步实现农业产业化,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着眼点和经济基础。订单作为农业产业化的链条和纽带,是实现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的基础,是推动农村生产力发展的着力点。因此,工商部门要站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全局高度,从大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角度,充分认识订单农业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地位和作用。

1、推进订单农业工作,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性工作

在我国,农业历来是安天下、稳民心的基础产业,又是国民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根本性问题。党中央、国务院对“三农”问题非常重视,从1982年中央发出第一个关于“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开始,到今年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共发出了8个此类文件。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发展大宗农产品期货市场和“订单农业”。

在“十五”期间,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取得了历史性突破。2004年,全国各类产业化组织带动农户8454万户,每户从中平均增收1200元。至2005年底,全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发展到11.4万个,固定资产总额8099亿元。龙头企业通过订单与广大农户实现有效对接,在推进农业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加快农业科技进步的同时,也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可以说,在农业产业化的过程中,订单农业发挥了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近年来,各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按照总局的工作部署,以促进“三农”问题的解决为己任,积极探索开展合同帮扶和订单农业工作,取得一定成绩。据14个省市统计,今年上半年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向新闻媒体提供有关涉农合同帮扶和订单农业工作宣传稿5305件,发放订单农业宣传单275万多份,制定订单合同示范文本200多个,检查涉农企业5万多户,检查涉农合同近250万份,调解涉农合同纠纷6039件,涉及金额9530万元,查处涉农合同违法案件2539件,涉案金额3亿多元。截至今年上半年,14个省市共有涉农企业6万多户,签约农户558万多户,签约订单692万份,订单签约金额2640亿元。实践证明,以市场为基础发展起来的订单农业,有利于优化提升农业产业结构,有利于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有利于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有利于壮大农村经济实力,有利于夯实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推进订单农业工作,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性工作。

2、进一步增强推进订单农业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我国农村人口众多,客观存在农业设施脆弱、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等突出问题。年初,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研讨班的讲话中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全党同志都要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战略高度,深刻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意义。总理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必须站在全局的高度,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我们在现代化进程中的一项重要历史使命,使之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认识和共同行动。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发挥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合同监管的职能作用,稳步推进订单农业健康发展,是我们面临的一项既现实又紧迫、既光荣又艰巨的任务。各级合同监管部门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按照全国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会议的总体部署,从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出发,不断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创新意识,进一步增强推进订单农业工作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各级合同监管部门要积极争取把推进订单农业工作纳入到当地党委政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整体工作安排中,把推进订单农业工作,作为当前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要通过我们工作的激情、帮农的热情和护农的真情,争取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和帮助,赢得有关政府部门的理解和支持。以涉农合同帮扶为抓手,通过订单助农、订单兴农、订单富农,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

3、充分认识推进订单农业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实现现代化,同样是一个长期的、不懈努力的过程,不可一蹴而就。农业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性,地区之间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以及农民文化素质的差异性,决定了推进订单农业工作是一项长期、艰巨和复杂的工作。

目前各省市订单农业发展工作极不平衡,一是启动此项工作的时间差别较大,有的省市如安徽芜湖市,在十多年前,已开始探索订单农业工作,有的省市近年或者今年才开始着手推进;二是普及规模差距明显,山东、安徽、山西等省市已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且取得明显成效,有的省市则局限在少数地县范围;三是取得的成效不同,辽宁盘锦市、吉林舒兰市通过推行订单农业使农民增加了收入,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有的省市工作起色不大,落实不到位。各地在开展订单农业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主要是:订单条款内容不规范、农户注重眼前利益守信意识较差、订单纠纷处理不及时等。

针对上述问题,各地工商部门在推进订单农业工作中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克服畏难情绪,正确认识当前开展订单农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加强调查研究,探索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积极开拓创新,逐步建立行之有效的“合同帮农机制”。要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以示范引导为主,突出重点,突出地域特色,因地制宜,稳步推进发展订单农业,不要盲目攀比,急于求成。

二、紧紧围绕工商职能,找准推进订单农业工作的切入点和突破口

国家工商总局党组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非常重视。为进一步明确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中的目标和任务,总局先后下发了《关于充分发挥工商行政管理职能作用,扎实开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的通知》和《关于支持发展订单农业,积极开展涉农合同帮扶工程工作的通知》。各地工商部门要认真按照这两个文件的要求和部署,扎实推进各项工作。

1、紧紧围绕合同监管职能,找准推进订单农业工作的切入点和突破口

订单农业(合同农业或契约农业),是指农民与企业或中介组织在农业生产之前,签订具有法律效力的产销合同,明确双方相应的权利与义务关系,农民根据合同组织生产,企业或中介组织按合同收购农民生产的产品的农业经营形式。订单农业的法律本质是合同关系。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作为法定的合同行政监管部门,就是要把规范订单签约行为,加强订单履约监管,作为推进订单农业工作中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加强对订单事前、事中、事后的指导、规范和监管,提高订单的签约率和履约率,严厉打击订单欺诈行为,保护农民利益,为促进订单农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工商部门要认真履行合同监管的各项职能:一是深入开展合同法律法规的宣传工作,提高农户和有关涉农企业的合同法律意识;二是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订单合同示范文本,维护合同双方的合法权益;三是在农村开展“守合同重信用”活动,引导当事人依法经营、诚信经营;四是加大对订单的动态监管力度,及时调解合同纠纷,严厉查处利用订单和涉农合同坑农、害农的违法行为。

2、整合工商行政管理职能,建立推进订单农业工作的长效机制

在去年底召开的全国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会议上,王众孚局长提出要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部署,进一步整合工商职能,努力为支持“三农”工作服务。整合工商行政管理职能,就是要综合发挥工商行政管理的合同监管、商标注册管理、经纪人经纪组织管理、企业登记注册、12315综合执法网络、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等各项职能,在工商系统内部形成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推进订单农业工作的合力。

在贯彻落实总局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工作部署时,刘凡副局长多次强调,要围绕维护农民利益、促进农民增收,在创新机制上狠下功夫。一是建立红盾护农机制,强化农资市场监管,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农资坑农害农等违法行为;二是建立经纪活农机制,大力发展和规范农村经纪人,推动农业生产和市场需求相衔接;三是建立合同帮农机制,稳步推进订单农业,开展涉农合同帮扶活动;四是建立商标富农机制,积极引导农民运用农产品商标和地理标志增收,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五是建立权益保农机制,充分发挥12315申诉举报综合执法网络的作用,及时解决因农资消费引发的纠纷;六是建立政策爱农机制,积极引导农村个体私营经济发展,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经营;七是建立市场助农机制,积极培育、规范和繁荣农村市场,搞活农村流通。

在推进订单农业工作中,建立合同帮扶机制的主要内容应当包括:合同法律知识宣传制度,订单合同示范文本推广制度,在涉农企业和农户中开展“守合同重信用”活动,建立落实订单合同行政调解制度,订单合同违法行为协调查处制度,订单合同欺诈预警机制和涉农合同欺诈案例曝光制度等。要在实际工作中,注重发挥基层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及时发现基层好的经验和做法,认真总结推广,在条件成熟时上升为工作制度,通过不断丰富完善合同帮农机制,逐步建立推进订单农业工作的长效机制,使我们的工作更加规范化、法制化。

3、加强与有关政府部门的协调配合,形成推进订单农业的工作合力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各级党委政府、各有关政府部门的共同职责。工商部门要把订单农业工作做细做实,抓出成效,就必须与农业行政部门、供销合作社、农村基层组织等有关部门,加强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

一是要积极配合农业行政部门,扶持一批涉农龙头企业,充分利用国家扶持农业发展的各项政策,帮助涉农龙头企业做大做强;二是配合支持农业行政部门、供销合作社,大力发展完善农资连锁营销网络,培育农资连锁经营龙头企业,建立完善农资物流配送体系,培育农资连锁经营品牌,搞好农资售后服务,为订单农业提供优质农资商品服务;三是积极协调农村基层组织,以行政村为单位,逐步设立完善农村维权服务站(联络员),及时化解纷争,维护涉农企业和农户的合法权益;四是积极引导涉农龙头企业和农户成立行业协会,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自律作用。

4、加强对订单农业有关理论问题的研究,及时解决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加强对订单农业的理论研究,用理论指导订单农业的实践,是提升我们订单农业工作水平的关键,这在当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召开研讨会,不断总结实践经验,继续加强对订单农业的理论研究,不断提升我们的工作档次和水平。

对订单农业的研究,要紧密结合工作实际,及时总结成熟的经验和做法上升为理论,指导我们的工作。对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要通过认真的调研分析,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和办法。

三、明确工作目标,加强分类指导,积极推进开展订单农业工作

订单农业具有市场性、契约性、远期性和风险性的特点,全面推进订单农业,也是一项涉及部门多、影响面广、任务艰巨繁重的工作。各地合同监管部门要切实加强对此项工作的组织领导,要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长期的工作规划和工作方案,明确工作目标,量化工作标准,加强分类指导,做到稳步推进,务求实效。

1、加强调查研究,针对各地不同情况进行分类指导

我国地区之间农业自然环境和农业生产水平差别比较大,各地开展订单农业工作也不平衡,各级合同监管部门必须深入基层,加强调查研究,认真抓好落实,针对不同的情况,进行分类指导。

一是对在开展订单农业工作整体情况比较好的省市,要引导其上档次、上水平;二是对工作不平衡的省市,要查找原因,采取有效措施,推动订单农业工作全面开展;三是对工作起步比较晚的省市,要督促其加大工作力度;四是对农业产值占经济总量比重不大的省市,要指导其在重点农村地区开展订单农业工作,增加农民收入;五是对各地在推进订单农业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要及时进行调查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六是对各地开展订单农业的先进经验和已推行的订单合同示范文本,适时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总结、推广。

2、落实各项工作,把推进订单农业工作做细做实

衡量一个地区推进订单农业工作的成效,关键要看是否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是否提高了农业的市场化程度,解决了农产品的销路问题,是否推进了本地区农业产业化经营,达到企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的。具体来讲,衡量一个地区推进订单农业工作成效的标准,主要有三个:一是订单的签约率和履约率;二是是否促进农民增收;三是坑农害农的违法行为是否得到及时查处和制止,坑农害农案件是否减少。

农业产业发展工作总结篇5

**镇位于**东南部,距县城54公里,东毗邻**县的勐佑镇和营盘镇,西接本县**乡,**、两乡,东西宽12.5公里,南北长26公里,国土面积298平方公里。全镇辖9个村139个村民小组。海拔在1010米至2175米之间,年平均气温19℃,年均降雨量1361毫米,气候立体,雨量充沛,土地肥沃,既有亚热带低热河谷地区,也有温凉山区,适宜多种经营。有耕地面积31379亩,其中水田面积11375亩,旱地面积XX4亩。经济建设以农业产业发展为主,主要产业有粮食、甘蔗、香料烟、茶叶、林业和畜牧业,后续产业有甜龙竹、蚕桑等。

XX年年末,全镇总人口6015户25240人,其中农业人口5736户24116人,少数民族1799人;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8358万元,同比增1666万元,增合24.9%;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2060元,同比增362.7元,增合21.4%;完成本级财政收入356.3万元,同比104.6万元,增合41.6%;完成镇级固定资产投资1226万元,同比增311万元,增合34%;实现个私经济收入4096万元,同比增534万元,增合15%;实现工业总产值1033万元,增加值470万元;同比分别增203万元、134万元,增合24.5%、39.9%;实现粮食总产1060.5万公斤,同比略增,人均占有粮食440公斤。

二、农业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镇农业工作在全镇上下共同努力下,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以推进农业产业化为主线,按照“规模化、标准化、市场化、生态化”的农业发展思路,不断深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品种布局,扩大优势产业规模,积极培育和扶持新兴产业。通过提升全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有力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到2008年9月,各项主要产业培植情况如下:

粮食产业:小春粮食产量95万公斤,实现收入110万元;完成大春粮食栽种2.42万亩,其中水稻1.02万亩,包谷1.1万亩,其它杂粮0.3万亩,预计实现大春粮食总产944万公斤。

甘蔗产业:完成新植蔗5519亩,甘蔗面积达2.38万亩。07/08榨季实现甘蔗社会产量8.3万吨,入榨产量7.7万吨,实现蔗农收入1700多万元。

香料烟产业:香料烟种植总面积9745.5亩,完成产量26596担,实现烟农收入1497.3万元,提供烟叶税299.5万元。

茶叶产业:茶叶总面积11551亩,其中投采面积8700亩。完成干茶产量60.7万公斤,实现农业总产值531.9万元。

畜牧产业:完成大牲畜存栏11076头、生猪存栏39617头、山羊存栏6914头、禽类存栏77946羽,完成肉类总产1104吨,实现畜牧产值967万元

蚕桑产业:全镇共有9个村107个村民小组1384户农户种植桑树2687.1亩,第一批蚕茧于8月6日交售,共交售蚕茧725.55公斤,平均单产49.4公斤/张,平均单价20.3元/公斤,张效益996.2元,蚕农满意度达95%以上。第二批中秋蚕全镇共饲养67.25张,共涉及9个村53个村民小组165户农户,计划交售蚕茧3350公斤,实现蚕农收入6.7万元。

林业生产:核桃总面积达44500亩,投产产量400吨,实现产值176万元;竹子总面积32600亩,其中甜龙竹16500亩,投产25400亩,其中甜龙竹14600亩,实现产值110万元。

果蔬产业:水果总面积2363亩,总产量185.3吨,实现产值50多万元;蔬菜总面积6715亩,总产3770吨,实现产值670万元。

三、农业产业发展规划

“十一五”期间,镇党委、政府的总体工作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中央、省、市、县各项方针政策,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一步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民主政治建设,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加快发展第一要务不动摇,坚持以人为本和关注民生,紧紧围绕“经济提速、财政增长、农民增收”三大目标,着力实施“农业稳镇、项目强镇、科教兴镇、招商富镇、集镇美镇、稳定和镇”六大战略,突出抓好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重点的“三农”工作、基础设施建设、财税工作、固定资产投资、结构调整、社会稳定六大重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农商并进,山坝统筹,努力把**建成“**南部重镇”,促进**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十一五”期间农业产业发展的主要目标为:粮食总播种面积3万亩、产量达1000万公斤、人均400公斤;甘蔗总面积稳定在2万亩左右、农业产量达7.5万吨、入榨7万吨,实现蔗农收入1800万元;香料烟总面积1.12万亩以上、产量达3.3万担、实现烟农收入1980万元;蚕桑面积6190亩,养蚕5110张、产量17.9万公斤,产值306万元;茶叶总面积1.2万亩、产量达125万公斤以上、实现产值1250万元;核桃总面积达53000亩,投产产量800吨,实现产值450万元;竹子总面积36600亩,其中甜龙竹20600亩,投产30000亩,其中甜龙竹16600亩,年创经济效益1100万元;肉类总产3000吨、实现产值XX多万元。

围绕上述目标,镇党委、政府在认真总结“十五”所取得成绩、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认真分析面临困难和存在问题,确立了“优化粮油、巩固甘蔗、突破烟茶、发展畜牧业,壮大竹子和蚕桑”的产业发展思路。紧紧抓住农业这个最基本的中心工作,加大对产业的培植力度,多角度、多渠道发展产业,切实加快地方经济的发展,改善人民的生产条件,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一)紧抓粮食产业发展,保障粮食安全。

近几年,**镇在加强产业发展的同时,毫不放松对粮食产业的发展,积极引导农民群众调整粮经作物比例,优化产业结构,拓宽农民群众的经济收入渠道,“优化米粮仓,丰富钱袋子”。在粮食生产上,加大对优良品种的推广应用,不断加大投入,改善生产条件,搞好服务,推广良种良法,强化科技实施,培育优质水稻基地,办好粮食科技示范样板,加强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提高单产,稳定总产,保持**“粮仓”风貌。

(二)巩固发展支柱产业,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经济保障。

1.巩固发展甘蔗产业。镇党委、政府通过认真分析镇情,深刻认识甘蔗产业在全镇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合理布局,走“大力推广优良品种、依靠科技、主攻单产、提高效益”的路子,甘蔗面积巩固在2万亩,预计产量7.5万吨、入榨7万吨,继续为全镇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经济支持。

2.优化提升香料烟产业。2008年,镇党委、政府决心发展香料烟11580亩,实现产量1650.5吨,并采取有力措施抓实香料烟生产:一是坚持扶持政策到位,即保护价、物资赊销、穿烟机补助、面积补助、标准钢架调制棚优惠提供、大田碎垡补助六条政策;二是坚持强有力的工作措施,即走质量安全效益型发展路子、合理规划种植面积、狠抓十大关键技术、保障烟叶安全、抓好水浇地工程建设五项措施;三是坚持推行风险激励机制,严格考核奖惩,实行完成种植面积奖和风险抵押金制度;四是坚持转变作风,严肃纪律,保障产业健康发展。

3.稳步发展茶叶产业。**种植茶叶历史悠久,长期以来,镇党委、政府始终坚持一手抓茶园茶地建设,一手抓茶叶加工营销。特别是在今年茶叶价格极速下趺的情况下,镇党委、政府切实加强领导,采取措施稳步发展茶叶产业;一是加大茶叶生产的宣传力度,分类指导农户适时采摘,分级采摘;二是及时动员茶农加强茶园中耕管理,抓好低产茶园改造,依靠科技,提高单产,增加产量;三是认真督促制茶企业实行分等级收购鲜叶,以质论价,注重抓茶叶生产加工,提高产品质量,提升**茶叶的市场竞争力,从而增加农民收入。

4.做强做大畜牧产业。围绕“兴牧富民”的发展思路,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抓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治和畜牧科技推广,加大结构调整力度,稳定生猪产业,推进生产方式和增长方式转变,实现畜牧业数量、质量、效益同步增长。2008年末,计划完成大牲畜存栏9750头、生猪存栏37108头、山羊存栏6600头、禽类存栏76000羽,完成肉类总产2956吨,实现畜牧产值1900多万元。

(三)积极培育后续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1.加大扶持蚕桑产业。2009年,镇党委、政府计划发展蚕桑3500亩、总面积达6190亩,养蚕5110张、实现产量17.9万公斤、产值350万元。为此,镇党委、政府紧紧抓住国家实施“东蚕西移”的政策机遇,依托当地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培植发展蚕桑产业:一是成立由书记任组长,镇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各村支书、镇直有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蚕桑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加强领导,同时,在农业中心专门设立蚕桑产业办公室,具体抓好蚕桑产业发展工作;二是广泛开展好对农户的宣传发动工作,激发广大农户种桑养蚕的积极性;三是在酒药村酒药寨建设300亩的县级样板一块,充分发挥示范样板带动作用;四是积极向上争取产业扶持资金,加大对蚕桑产业的扶持力度。目前,已完成投资23万元,建盖指挥部1所、架设水管6公里。

2.发展壮大核桃产业。全镇虽然有核桃总面积44500亩,但是投产面积较少,产量较低,针对这一现象,镇党委、政府结合土地资源、气候优势、产业发展、结构调整等实际,按照“统筹兼顾、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规划发展”的原则,一方面组织林业部门做好核桃品种改良和管理工作,另一方面动员各村认真组织开展工程造林和社会造林。2008年,全镇共完成核桃工程造林2500亩,社会造林5000亩。

(四)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农业发展后劲

加快全镇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充分发动全镇广大人民群众及社会各方力量投入到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这个工作上来,抓住机遇,搞好重点工程建设,带动面上工程建设。一是坚持项目投入这个总抓手不动摇,按照经济和社会事业项目齐抓、大中小项目并举的项目工作思路,切实抓好烟水配套、农业综合开发、以工代赈、农水扶贫、土地复垦等项目资金的投入使用;二是切实增加本级财政投入,加强支农资金监管,确保使用规范和使用效益;三是鼓励农民自主投入。大力推行“一事一议”,规范农民自主筹资筹劳机制,引导农民开展直接受益的公益性设施建设。

四、农业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近年来,我镇农业产业化经营得到了较快发展,在带动农业结构调整、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提高农民素质、促进农民增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是今年香料烟产业任务重,加之产业争劳力现象突出和大棚蔬菜对香料烟产业的冲击,部分群众种烟积极性受挫,工作难度较大。

二是今年甘蔗砍工价格偏高和甘蔗亩效益偏低,蔗农种蔗积极性受到影响。

三是我镇辖区内工业只有1家糖厂、2家砖场和几家茶场,规模和数量不足,工业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发挥不明显。

四是农业标准化程度不高,精品、名牌农产品少,农民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意识不强,不能适应市场准入制度和市场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要求。

五是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农技推广体系不健全,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少,手段单一。

六是缺乏大的项目支撑,农业投入不足,农业基础设施有待进一步完善。

五、对上级抓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意见建议新晨

1.建议县委、政府在下达产业发展任务目标时,充分考虑各乡镇的发展潜力和空间,合理下达各项产业发展考核指标及任务。

农业产业发展工作总结篇6

##县农业水利局

__区由于自然条件恶劣,信息不畅,交通不便,基础设施薄弱,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农业发展缓慢,农民增收困难,严重阻滞了全县经济的健康发展。同时,__人口少,土地多,资源丰富,气候独特,环境无污染,空气清新,在生产无公害农畜产品和反季蔬菜等方面具有自己的特殊优势。因此,对__区农村产业发展进行全面调查,摸清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找出发展制约“瓶颈”,理清发展思路,找准发展方向,对全县经济的整体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一、基本情况

(一)社会状况:

##位于大渡河上游,阿坝州西南部。全县辖23个乡镇108个行政村,310个村民小组,其中:__村涉及全县23个乡镇,共71个,占全县总村数的65.7%;村民小组193个,占62.3%。全县乡村总户数13890户,人口6.1万人,农业劳动力3.4万人。其中:__7546户,占全县总户数的54.3%%;农业人口3.4万人,占农业总人口的54.8%;劳动力2万人,占59.2%。__区是藏族聚居村寨,以藏族为主,少数汉族和回族,文化水平相对较低。

(二)经济状况:

1、总收入:20__年全县农村经济总收入11578万元,其中:__7456.7万元,占总收入的64.4%,种植业收入1938.6万元,占总收入的26%,;畜牧业收入2922万元,占总收入的39.2%,劳务收入1639万元,占全县总收入的22%。

2、纯收入: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1823元。__人均收入2047元,超过全县平均水平12%,人均纯收入最高的沙耳乡2239元,超全县平均水平22.8%;最高的村为2179元,超全县平均水平19.5%。平均水平最低的俄热乡1635元,是全县平均水平的89.7%;收入最低的村1231元,仅为全县平均水平的67.5%。

3、全县有5个空壳村,村集体积累平均只有305元。

4、粮食直补总金额35.2万元,综合直补128.7万元。

(三)全县农耕地58223亩,__40802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70.1%。常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7.8万亩,__4.8万亩,占总播种面积的61.5%。其中:粮食播种面积4.6万亩,占总播种面积的63.7%;蔬菜2691亩,占2691亩,占总播种面积的3.4%。

(四)种植业:

##具有良好的光、热、水条件,出产丰富。种植业主要包括粮食作物、蔬菜、油菜、果树等。以粮食作物、水果和蔬菜为主,其它经济作物稀少。

1、粮食作物:20__年农作物播种面积7.8亩。其中:粮食作物7.2万亩,总产量1.9万吨,蔬菜0.5万亩,总产0.8万吨,经济作物0.1万亩(以油菜为主,产量640吨)。粮食作物以玉米、小麦胡豆、洋芋为主,小杂粮为辅,共30余个品种。20__年玉米播种面积3.7万亩,占总播面的47%;总产8958吨,单产242公斤;小麦1.9万亩,占总播面的24%;总产5700吨,单产300公斤。__粮食作物4.6万亩,单产217公斤,总产9940吨,占全县总产的56.7%。主要粮食作物玉米播种面积22900亩,占玉米总播种面积的62%,单产238公斤,总产5456吨,占玉米总产的60.9%;洋芋4845亩,占洋芋总播种面积的单产235公斤,总产1139吨。

2、经济作物:经济作物以蔬菜为主。少有油菜、中药材和麻类,主要分布于中下寨及__地带,常年播种面积不足千亩。蔬菜以叶菜类为主,茄果类为辅。全县__种植面积1925亩,占全县蔬菜总播种面积的38.5%;常年产量2314吨左右,占总产的35.7%。

3、水果:__水果以梨、苹为主,其它杏、桃等小果为辅。

##是全省五大雪梨产区之一,栽培历史悠久,素有“梨乡”之美称。雪梨品种繁多,有鸡腿梨、金花梨、中梨1号、丰水梨、水晶梨、香酥梨等20余个品种。其中鸡腿梨和金花梨是传统老品种。其余品种是90年代中后期引进的新品种。由于##气候独特,尤其是原城关、安宁两区是高寒山区中一个特殊的小气候区。日照长,气温高,四季温差小,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干物质的形成和积累。因此,水果不仅产量高,而且含糖量高、品质好。##雪梨果形美观,质地细脆,味甜汁丰,色泽鲜丽。尤以金花梨品质最优。曾数获部、省级优质农产品金奖。并于20__年获得国家绿色食品认证。在90年代中期以前,曾是农民现金收入的主要来源。98年以后,由于各地水果纷纷上市,水果市场竞争日趋激烈。##雪梨因其采取自然的原始管理方法和掠夺式经营方式,树龄老化,病虫危害、品种退化严重,品质日渐下降,“卖难”问题越来越突出,农民收入急剧下降。面对严峻形势,为重塑##雪梨品牌,20__年起,在全县15个主产乡镇实施了“雪梨优质工程”项目,对现有退化老品种、低产果园进行改造。以金花梨、中梨1号、水晶梨等优质品种作为高接换优首选品种。对老品种进行高接换优。目前高换已达25万多株。20__年全县优质梨已达800余吨。为促进销售,建立了“##县精品梨协会”,推动了雪梨销售。20__年金花梨品种取得了国家绿色食品认证。目前全县雪梨总株数40.9万株,折合面积1.6万亩,年产量1.7万吨;__4161亩,占总面积的26%,总产4163吨,占雪梨总产的24.5%。苹果39万余株,折合面积1.3万亩,年产量0.8万吨。__4928亩,占总面积的37.9%,总产3066吨,占苹果总产的38.3%。__水果总面积9089亩,年产量7229吨。

4、干果及白瓜子:干果类主要以核桃、花椒为主,多集中于__,河坝地区不多。全县干果1.6万亩,年产量1100吨。##花椒产量高,麻味醇厚,含油量高。与茂县花椒齐名。##核桃也是市场上供不应求之优质农产品。该两种产品均接近原生态产品。##白瓜子属西葫芦类,其籽独具特色,外形光洁美观,且具花纹双边,子粒饱满,肉质厚,富含多种矿物养分,炒食香而脆,营养丰富,有清心润肺和补益肾肝之功效。是##独具特色的优质农产品。97年在成都举办的西南片区农产品产销会上大展风姿,得到了众多商家的亲睐。20__年取得国家绿色食品认证。白瓜子分布于__区年产量20余吨。由于以间

作为主,所以面积难以统计。5、中药材:##盛产中药材,野生种类繁多.县境内约有500余种。如11种子草、贝母、天麻等产量大,价值高的达几十种之多。大集体时期人工栽培达到11种,以高山海拔2650米以上地区种植为主。20__年农牧局组织技术人员,在__结合退耕还林工作,开展了对铁棒槌、秦芄的野生驯化试验,并取得成功。通过几年的繁种,目前全县铁棒槌种植面积达到120余亩,秦芄达500余亩。亩纯收入在1300-20__元不等。为__农民在退耕后探索出了一条增收的新路子。

(五)基础设施建设:全县__村71个,村民小组193个,已通机耕道125个,通车总里程766公里,未通的68个,需建设里程公里。全县人畜饮水工程在全县基本实施完毕,现有离村社偏远的零星户共计约8000人左右尚未实施。全县通电的村达到99%,只有2个牧场村未通电。

(六)畜牧业:全县各类牲畜存栏22万混合头,__13.9万混合头,占全县总头数的63.2%;全县各类牲畜出栏混合头,__村50637混合头,占全县出栏数的68.2%。

(七)大骨节病区情况:##是大骨节病区县,病情重,分布广。分布以高寒区和山区为主,自然条件差,基础设施薄弱,生产生活环境恶劣,经济落后。大骨节病患者主要分布于观音地区及河西乃当村、独松嘎伍岭村、曾达坛罐窑村、集沐根扎村等共涉22个乡镇80个村,共约1695人(包括氟骨病),以河西乃当、曾达坛罐窑村为重病区。病区群众因病而贫,因病返病现象十分突出。全县贫困面大,贫困人口多。人均纯收入在1000元以下的相对贫困人口绝大部分分布于__村,纯收入在668元以下的绝对贫困人口0.38万人,90%以上分布于__村。

(八)劳务输出及其它:

1、劳务输出:全县劳务输出总数3900余人,州外、省外1700余人,就地转移2100余人。主要从事二、三产业,劳务总收入达2914万元。__劳务收入1639万元,占劳务总收入的56.3%。

2、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为搞好技术培训工作,对重点乡村实行农技人员包村包片,帮助村社建立活动室,16个村建立了科普惠农宣传站,每年举办科普专栏6期,目前科技书屋只有一个村建立。全县__村建立科技书屋的占20%左右。全县每年实用技术培训30000余人次,对__村农民重点进行了中药材、水果、蔬菜种植技术培训,建立了高酸苹果、酿酒葡萄及脱毒洋芋基地,对__农民增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3、支农资金:近年来随着“三农”工作力度的不断加强,国家对三农的投入也不断加大。近五年来,我县到位各乡镇的支农资金(农业)总数达到965万元。

二、__农业发展中的制约因素和存在的问题

(一)##有区域特色的优势产业和特色资源很多,但由于没有做强做大,优势产业未形成,难以形成规模效益

(二)种植业结构调整还跟不上市场的变化,传统产品、“大路货”产品居多,由于生产技术创新不够和市场信息不灵,优、新、特农产品、名牌农产品发展不多或发展不快,加上县内农产品的加工转化能力和流通促销手段滞后,农产品“卖难”或“贱卖”的现象时有发生,农民增产而难以增收。

(三)由于缺乏档次较高、带动辐射能力较强的农业“龙头”企业,影响带动广大农民群众进入大市场,导致种植业结构调整力度不强,农业产业化程度低。

(四)科技水平不高,农产品科技含量相对较低,产品竞争力不强;生产管理粗放,产品质量不高,资源优势难以转化为经济优势。##雪梨曾是是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但由于管理粗放,品种老化、品质下降。同时,品种搭配不合理,熟期集中不能形成季节差,导致销售困难。##特色产品花纹双边白瓜子,由于生产技术落后,管理粗放,产量低,难以形成规模。

(五)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意识仍较淡薄,监管机制不够完善。

(六)市场不完善,产品流通不畅。全县乃至全州尚无一家稍具规模的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致使产品销售各自为政,零星分散,不成规模。产品销售渠道狭窄,流通不畅。

(七)服务体系不健全,功能不完善,服务质量不高。目前社会化服务偏重于产前和产中的技术服务,产后的营销服务跟不上。没有形成产前信息服务、产后加工销售的系列化配套服务体系。

(八)交通运输不畅,信息不灵。由于地处偏远,信息闭塞,难以准确把握市场动态,生产带有一定盲目性。加之水果、蔬菜等农产品易腐烂,导致运输成本增高,产品“卖难”问题突出。

(九)农民科技文化水平不高,缺乏风险意识,从众观望思想严重。

三、发展对策建议

根据现阶段种农业生产中所面临的突出问题与我县农业资源优势和经济特点,今后发展的基本思路是: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目标,以科技、体制、生产经营方式的创新为动力,在稳定提高综合生产能力的同时,突出地方特色,发挥区域比较优势,不断调整优化生产结构;以提高产品品质为突破口,大力发展优势产品和产业,提高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和产业化水平,逐步建立总量适度、布局合理,优质高效的生产体系,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一)积极推进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提高农业生产的整体素质和效益。

根据我县种植业生产结构的现状和农业发展新阶段的要求,今后种植业生产结构,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坚持市场、效益和可持续发展原则,以质量、规模、品牌为主题,在以下几方面的调整上下足功夫:

一是调整作物生产结构。要按照市场对农产品需求的变化,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充分运用经济手段,强化政策指导和信息引导,组织农民按市场需求,调整作物生产结构,保障有效供给。在保护好基本农田,确保粮食生产能力的基础上,面对市场适度压缩粮食种植面积,把腾出的耕地改种其他有特色的、适销对路的高效短期经济作物,在当前的情况下,仍要把蔬菜、水果、干果、道地中药材作为调整发展的重点,使其成为__农业新的主要增长点。

二是调整作物品种结构。当前,要进一步扩大优质、专用、无公害、适销对路品种比重,积极开发新产品,以满足市场对农产品多样化、多层次、优质化的需求,促进种植业品种结构的优化升级。粮食作物以高蛋白玉米、小杂豆等为主,经济作物要大力发展有特色、品优的果、菜、油菜等,压缩其他低效作物,提高农产品的整体质量水平。

三是调整区域生产结构。要发挥区域优势,培育区域性主导产业,形成有区域特色的专业化、规模化的产业区、产业带。中下寨地区由于地处高寒带,所以以小杂粮、油菜、中药材为主,在原城关、安宁一带__以中药材、干果为主,半山区以下以水果、蔬菜为主。通过努力打造出一村或几村一品具备一定规模的产业带。同时大力发展生猪生产,建立商品猪生产基地。

四是探索调整农业功能结构。在发挥农业生产的产品供给功能的同时,利用资源及地缘优势,发挥出农业的旅游功能作用,发展都市型农业。结合我县旅游业发展,利用雪梨生产优势,

规划发展雪梨文化旅游。

(二)加快经营体制创新,发展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发展规模化、产业化经营

种植业要加快现代化发展步伐,必须推进规模化和产业化经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发挥农业规模经营效益的重要途径。在当前情况下,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关键是抓好龙头企业的发展,要根据扶大、扶优、扶强的原则,采取多种形式和途径,鼓励和发展各种不同形式的产业化经营实体,逐步形成一个覆盖面广、特点鲜明、带动能力强的多层次多形式的龙头企业群体。要通过“订单农业”等形式,带领广大农民有组织地走向市场,促进种植业生产规模发展。建立优质农产品商品基地,是推进种植业生产区域化和农业规模经营的重要措施。今后要在巩固和完善现有水果(梨、酸苹、葡萄)、蔬菜生产基地的同时,继续建设一批新的商品生产基地,重点抓好无公害水果生产基地、优质蔬菜生产基地的建设,要走一户带多户、多户带全村、一村带多村、多村成基地的路子,形成规模化的商品生产基地,变生产优势为商品优势。

(三)坚持领先科技进步,走科技兴农之路

农业结构调整与科技兴农是紧蜜联系的,只有先进的科技作为基础,才能推进集约化、规模化、实现经济效益的提高,否则,怎么调整也调不出效果来,结果还是搞粗放经营,产品大路货。为此,要重视优质农作物品种的引进、推广工作,抓好优新种子种苗基础工程,逐步提高我县农业生产品种优质化水平;要重视农作物高产优质技术的推广,特别要重视农作物无公害生产技术、标准化生产技术的示范和推广。同时,要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技术培训,提高广大农民的科技素质和掌握运用先进技术的能力,进一步推进我市种植业生产与管理工作上新台阶。

(四)大力发展农产品流通与加工业

农产品流通与加工问题是确保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重要环节,是解决种植业结构调整和农产品生产后顾之忧的有效途径。为此,必须抓好如下几项措施:一是继续扶持发展农产品流通加工“龙头”企业,并发挥好龙头作用,为农业结构调整创造有利条件;二是树立品牌意识,实施名牌发展战略;三是重视产品产后处理,推广应用先进的保鲜、加工、贮运等技术,提高农产品加工的科技含量和质量档次;四是加强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突出抓好专业批发市场和一批集散能力强的产品产地市场建设。

农业产业发展工作总结篇7

省农民收入现状的分析,阐述了制约江西省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提出了促进江西省农民增收的对策。关键词:农民增收;制约因素;对策中图分类号:F323.8 文献标识码:adoi:lo.3969/j.issn.1672-3309(s).2010.10.01文章编号:1672-3309(2010)10-51-03

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即主要农产品供给由长期短缺变为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农业发展由受资源约束变为受资源和市场双重约束,突出表现为大部分农产品总量过剩。价格低迷,农业和农村经济进入艰难的“爬坡”阶段,增加农民收入问题成了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最大难点。江西省作为中部地区的农业大省,农村人口占全省人口的70%。农民收入增速趋缓成为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的突出问题。

一、江西省农民收入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收入增长加快但总量依旧较低

由于改革开放的力度不够.江西省经济和周边省份相比,发展相对滞后。农民收入也明显偏低。虽然近几年.江西加大了招商引资的力度,不断发展工业经济,以带动农业经济的发展,且国家出台了不少惠农政策,江西农民收入增长加快,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农民收入总量依旧较低。具体数据参见表1:

由上表数据可以看出。江西省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从2004年到2007年年均增长13.22%,增长幅度分别为12.28%、10.57%和16.91%,可以看到最近几年由于农业政策的转变,农民人均收入增长不断加快。但是总量依旧较低,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依次落后16.41、40.38、118.12、149.62、126.04、127.51、95.66(元)。与周边发达地区,如浙江、广东、福建相比,则差距更大。2007年差距分别为420.45、1579.34、1422.38(元)。差距较大。

(二)收入结构中外出打工收入比例增长明显

江西省是中部地区重要的劳动力输出基地,农村有百分之七八十的壮劳动力在外打工,2000年江西农.民人均外出务工收入74447元,到2007年达到1660.98元,7年增加了916.51元,增幅明显快于其他纯收入的增幅。外出务工成为江西农民收入的主要渠道之一。具体数据见表2:

由上表数据可以看出.最近几年江西农民收入中的工资性收入大幅度增长。2000-2004年农民工资性收入年均增长率为11.28%.2004年工资性收入的比重有所下降,主要是由于江西省实行免征农业税的惠农政策。大量的农民工返乡务农。

(三)农民收入滞后于经济增长且区域差距加大

江西省处于珠三角、长三角经济腹地,最近几年总体经济发展非常快。但在农产品总体供大于求的大背景下,江西农民增收幅度明显滞后于总体经济增长。另外,由于江西各地区工业化程度不同和资源禀赋的差异,各地区的农民增收情况也不一样,区域差距增大,具体数据见表3:

在江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地区结构中,从总体上看,萍乡、南昌、新余、景德镇、鹰潭、上饶等市农民收入较高,宜春、抚州、吉安3地市的农民收入大致保持在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水平,而赣州、九江等地市的农民人均纯收入较低。

从各地区人均纯收入增幅上看.2000年新余农民人均纯收入最高,比最低的九江多639.95元:两者之比为1.34:1。2007年最高的萍乡比最低的赣州多1782元,两者之比为1.54:1。相对于2000年差距有所扩大。

二、制约江西省农民增收的因素分析

(一)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

江西省的农业产业结构是典型的“粮猪型”刚性产业结构。在种植业中,粮食种植面积占总种植面积的60%,其产值却仅占总产值的40%;养殖业中,猪肉产量占总产量的比重达75%,但其产值却不足总产值的60%。当地农民种植的经济作物,如红薯、花生、茶叶等都是自产自销,不作为商品出售。并且每家每户养猪都是1―3只,不成规模,其他的家禽――鸡、鸭、鹅都是养了自己吃,是典型的小农经济。按照比较优势来分析,江西省应该重点发展的农产品是:粮食、蔬菜、水果、茶叶、大豆、花生、花卉、水产品、猪、牛、禽肉等。目前单一的生产结构是农民收入增长受限的主要原因。

(二)农产品附加值低

江西省的农产品加工深度不够.初级加工产品多,附加值不高。据有关资料显示:农产品加工发达的地区,粮食加工可增值1―4倍。蔬菜加工可增值2―4倍。同样的大米。在发达地区可以加工成百上千个品种,而江西省农产品大多是初级加工,二级或多级加工很少。

(三)县域经济发展滞后

虽然江西县域经济总量不断扩张,但通过横向比较。江西县域经济实力仍较薄弱。与全国相比.2005年。全国县域人口平均45.70万人,GDp平均43.86亿元。地方财政收入平均1.64亿元:而同期江西县域人口平均44.38万人,与全国平均水平大体相当,县域GDp平均28.29亿元。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5.57亿元,县域地方财政收入平均1.31亿元,比全国平均水平低0.33亿元。江西县域经济与发达省市相比.差距更大。2005年。江苏县域GDp平均已高达149.2亿元,浙江、天津、上海、山东等发达省份县域平均GDp都在江西的3倍以上:上海县域地方财政收入平均超过了10亿元,江苏超过了8亿元,北京超过了6亿元,浙江超过了5亿元,而江西只有1.64亿元。与中部省份(包括河南、湖南、湖北、安徽、山西和江西)相比,江西各项县域指标也大都处在落后状态。2005年。县域人口平均规模、GDp平均规模、地方财政收入平均规模江西在6省中均名列第5。在第五届中部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中,河南有40个。湖南有20个,湖北有9个,安徽有10个,山西有12个。江西只有5个。

(四)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滞后

在2004、2005年的两个“中央一号”文件中,都明确提出了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政策。然而在实践中,江西省在这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主要还是体现在一般号召上,没有出台更有力、更具体的政策,并且也没有专项资金给予支持。在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过程中,有些地方缺少政府的正确引导和社区有效的组织,个别地方还存在地方政府的过度行政干预、直接插手合作经济组织内部事务的现象。导致农民合作组织功能扭曲,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甚至产生事与愿违的效果。

(五)农村劳动力转移不畅

近几年,江西农村劳动力长期转移速度明显放

慢,2001年增速比2000年下降7.8个百分点,2002年又比2001年下降4.1个百分点,2003年再比2002年下降2.9个百分点。劳动力转移规模不稳定,近年呈逐步减少趋势。2001年转移劳动力125.8万人,比2000年减少18.9%,2002年转移102.3万人,又比2001年减少18.7%,2003年为97.6万人,比2002年减少4.6%,由此可见,江西农村劳动力长期转移速度放慢,转移规模不稳定。

从江西农村转移劳动力所从事的行业看,大部分选择的是矿产业、制造业、加工业和建筑业,所占比重达70%以上。其次是批发零售和服务业。分别占14.1%和8.4%。农村转移劳动力大部分文化素质较低,多数都没有受过专门的技术培训,这是导致转移的劳动力从业结构单一、就业层次低的主要原因。

三、促进江西省农民增收的对策建议

(一)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应注重多元化发展,重点发展畜牧、水产等养殖业,同时积极调整种植业结构,在保证粮食种植面积、努力提高单产和增加总产量的前提下,大力发展经济作物以及瓜果、花卉、蔬菜等高效经济作物,扩大其种植面积并努力提高亩产值和亩效益。另外,应立足于市场需求的变化,淘汰产量低、品质差的老品种。发展适销对路的高产新品种。在品质结构调整方面,要实施绿色农业路线,发展绿色食品.包括发展无公害粮油和蔬菜、畜牧、水产品及其加工业。大力发展名、特、优产品和精细特色农业产品。政府也有责任打造地方特色,创立品牌,比如江西婺源的茶、界浦的红橘等,只有建立了品牌才能建立更稳定的销售渠道,保障农民的收入。同时,要引导农民合理减少农药的使用,减少农药残余,保证农产品的‘品质’。

(二)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江西农产品加工企业规模小而不全,数量众而不优.缺少现代工艺技术和管理体制。为此,现有农产品加工企业必须加快技术改造,采用现代高新技术、先进加工工艺:提高加工转化能力和产品品质与档次。乡镇企业和农村各类经济合作组织要立足市场需求,大力发展农产品的加工、储藏、保鲜、销售。要依据地区资源禀赋和经济发展战略的产业规划,对有条件的地区积极推进加工企业的优化重组,可以通过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等多种途径实行资产重组和组织改组,以集中优势人才、先进技术和设备,优化组合成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形成地区支柱产业,鼓励企业引进现代工艺,进行产品品质升级。为了加强农产品加工转化能力。还可以鼓励省内外大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到江西省农产品主产区建立生产基地,实行产销一体化经营,发展订单农业。

(三)推进县域经济发展

根据比较优势理论。特色就代表优势,特色就代表生命力。特色就代表潜力,特色就代表竞争力,发展特色经济是成功之道。要想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就必须依据地方特点。在全省规划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地域优势,培植别的地区无法取代的强势。大力发展人们称之为“一县一业、一乡一产、一村一品”的产业,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和区域特色。大力培植“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市场亮点。

(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虽然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要遵循“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基本原则,但这并不等于政府可以撒手不管,任其自由发展。政府的支持主要体现在政策支持上,包括提供财政和金融支持,做好各项培训服务。改善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环境,引导其健康发展。

首先是资金扶持。各级财政、信贷、金融服务部门应在无息周转金和低息贷款上提供支持,在项目安排上予以倾斜,扶持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其次是免税、减税扶持。税务部门在专业合作组织生产、加工、经营方面给予免税、减税优惠政策。允许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根据自身的条件,自主选择农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经营范围,鼓励专业合作组织扩大规模,发展生产。第三,相关部门在科技咨询、指导、培训管理人才方面予以扶持。促进专业合作组织与省内外农业高等院校、农业科研单位、农业加工企业建立技术经济协作关系.为合作组织的发展提供智力和人才的支持。

农业产业发展工作总结篇8

关键词 农业机械化;规划;思路;目标;任务;对策;青海湟源

中图分类号S2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12)17-0177-03

制定湟源县农业机械化发展“十二五”规划,是农机部门深入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和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时代所需和任务所在。为制定好农业机械发展规划,进一步推进全县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结合湟源县农村工作和农机化发展实际,按照立足大农业、发展大农机、服务新农村的总体目标,科学制定2011—2015年农机化发展规划。

1湟源县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

1.1农机装备水平不断提高,农机结构进一步优化

“十五”末全县拥有农机总动力超过16.7万kw。其中:柴油机16万kw,汽油机0.009万kw,电动机0.71万kw。尤其是实施购置补贴政策以来,该县农业机械呈现加速发展的势头,大中型拖拉机增长较快,平均每年增加10余台以上。现拥有大中型拖拉机304台,小型拖拉机呈现平稳发展态势,年末保有量为13219台,联合收割机拥有量达到11台,机具配套比达到1.00∶0.65。通过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及各类合作社的相继成立,农牧业机械向大型化、科技化加速发展。

1.2农机化水平稳步提高,机械化领域进一步拓宽

“十一五”期间农业机械完成任务情况:一是农机化作业面积。机耕面积累计完成3.3万hm2;机械化半机械化播种累计完成4.1万hm2;机收累计完成7266.7hm2;机脱累计完成17.5万t。二是农业节本增效工程完成情况。化肥深施技术累计完成3.5万hm2;精少量播种技术累计完成2.1万hm2;蚕豆点播技术累计完成8666.7hm2。三是机械化旱作农业工程完成。旱作沟播技术累计完成8000hm2;保护性耕作技术累计完成4120hm2。四是农机人员培训完成情况。“阳光工程”累计培训拖拉机驾驶员1100名,农机操作手10200名;检修农机具15850台。小麦生产实现全程机械化,播种质量、机收水平不断提高。农业机械化作业领域由粮食作物向经济作物拓展,由大田农业向设施农业,由种植业向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全面发展,由产中向产前、产后延伸,发展空间不断扩大。

2湟源县农业机械化发展“十二五”规划的制定依据

目前,湟源县农业生产的基本特征是:以家庭经营为基础,农户数量多且生产规模小,正处于传统农业的转型、调整时期。由此决定农民的生产方式与生产手段,决定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农业机械化过程体现了与农村社会经济和文化背景相适应的、有别于经济发达地区农业机械化特点,具有该区域的发展特性。为此,农业机械化发展“十二五”规划的拟定紧紧围绕该县农业生产的现状和发展前景,结合“十一五”期间农机化的发展特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大力开展农机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管理工作,分析发展形势、预测发展趋势及走向等综合因素而拟定。

3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业机械化发展全局,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主题,以促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以科技示范推广为依托,以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为动力,以农机服务市场化为载体,围绕优势农产品和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及其全程机械化发展,大力发展粮食作物生产机械化,积极发展经济作物生产机械化,稳步推进农产品加工业机械化,大幅度提高湟源县现代农业装备实力和机械化水平;引进和推广先进的机具和技术,逐步引导和扶持农机户走集约化、规模化、现代化经营之路,培植农机大户,加快形成农机作业服务体。循序渐进提高全县装备水平和服务水平。

4规划总体思路及目标

4.1总体思路

农业机械化是现代化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进程的加快,以及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的形成与发展,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日渐突出[1]。发展湟源县农业机械化是时代的需要,也是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结合县情,今后一个阶段内湟源县农机化工作应遵循的指导思想及总体思路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紧紧围绕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目标,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提高农田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为主攻方向,强化农机管理,增强服务功能,完善服务体系,促进湟源县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4.2总体目标

要引进消化吸收先进的技术设备和农机具,逐步形成自己的农机化发展格局,走适合县情、有特色的农机化发展路子,建立一个专业化、社会化的农机服务体系[2]。以县农机站为依托,引导农机户、专业户联合发展,逐步建立为农业生产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的各类作业机械加工机械和农机技术的一条龙服务实体;强化农机管理,发挥监理职能,加强技术培训,形成一支作风硬、业务精的稳定农机队伍;盘活现有机具存量,做好资源配置,转变增长方式,优化农业机械装备结构[3]。形成多元化的农机投入机制、市场化的农机作业机制,大力推进农副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加大农机化向这个领域的延伸,提高农产品加工总量和附加值,促进湟源县农机化事业上新台阶,确保农业生产的可持续稳步发展。

5主要任务

5.1粮食生产水平

“十二五”末(2015年)湟源县农业机械化发展对粮食增长和农业总产值的贡献份额达20%。

5.2机械化装备水平

一是农机动力配置指标:到“十二五”末,湟源县农机总动力达到19.4万kw,较“十一五”末增长3.2万kw,增长率为20%,其中,耕播机械动力达13万kw;农田排灌机械动力达0.35万kw;收获机械动力达0.35万kw;植保机械动力达0.2万kw;农副产品加工机械动力达0.7万kw;农业运输机械动力达4万kw;畜牧机械动力达0.8万kw。二是农用拖拉机指标:“十二五”末,各类拖拉机发展达到1.5万台。三是拖拉机配套机具:“十二五”末发展到1.5万台(部),使拖拉机与农具的配套比达1∶1。其中:机械化沟播机、分层播种机、精少量播种机、免耕播种机、蚕豆点播机、胡萝卜播种机等发展到1.18万台左右,洋芋机械化播种机、收获机发展到0.2万台,小型机械脱谷机达0.1万台,免耕播种机0.02万台。

5.3农业生产机械化综合水平

主要农机耕作综合机械化水平由“十一五”的20%左右发展到“十二五”末的40%左右;农机经营总收入年发展到40%左右,耕整地机械化水平发展到60%以上;粮油播种机械化水平发展到60%以上;收获机械化水平发展到50%以上。

5.4农机经营总收入指标

“十一五”末,农机经营总收入达2274万元,2015年农机经营总收入达3200万元。

5.5农机培训指标

每年计划培训各类农机人员2000名,到2015年,累计培训人员达1万人次。

5.6农机安全指标

“十五”末,千台拖拉机死亡人数控制在0.8%人以内,2015年千台拖拉机死亡人数控制在0.5%以内,每年全县建立农机安全村3个,5年累计15个。

5.7其他

此外,排灌、脱谷、植保、运输、农副产品加工以及畜牧业、林业和设施农业等基本实现机械化作业的目标,进一步优化技术结构,提高作业质量和加工等级,全面推行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

6对策

现代化农业离不开机械化,农机化事业的发展需要全社会的关心支持,只有依政策扶持、资金保障、管理水平加强,才能提高湟源县农机化的整体水平。

6.1加大农机投入,形成多元化投入的新机制

一是争取各级政府有关部门支持,发挥职能作用,在资金的分配上适当倾斜,为湟源县农机化事业发展筹措尽量多的资金。二是利用国家的购机补贴政策和其他资金投入,引导集体经济、农民个人及私营企业对农机化事业的投入,形成多渠道、多元化的投入机制[4]。

6.2争取政策,搞好农机化服务体系建设,增强服务功能

农机化服务体系建设和服务的开展是一项公益性事业,是直接从事农业作业的事业,应该得到国家的扶持和政策优惠,需要得到社会各方面的支持。湟源县是农业县,抓好农机化服务体系建设就要在农业生产上做文章,要自始至终地确立粮食生产的基础地位,毫不放松粮食生产,因地制宜地紧紧围绕粮食生产机械化进行优质服务。如在农机推广、培训基地和农机安全监理基地建设过程中,应得到财政一次性的补贴,以帮助基地建设和开展工作,对农机具的更新换代等给予贴息贷款扶持等[5]。

6.3以农机法规建设为重点,发挥监理职能,依法治理农机

依法管理、依法行政是农机化发展的需要,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应尽快出台地方性的农机化管理条例,使农机化管理有法可依。

6.4加强培训教育,提高农机队伍的整体素质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科技、在教育,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将推动农机化事业快速发展,因此更需要一支忠于职守、敢于探索、钻研技术、善于服务、勇于开拓的农机管理队伍及农机维修队伍和农机操作队伍作后盾。为提高农机队伍整体素质,一是开展农机学历教育和在职培训;二是结合县情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培训工作,逐步建立一支与农村经济、农业机械化发展相适应的高素质农机队伍;三是建立岗位责任制和考核奖惩制,逐步引进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充分调动农机管理和农机技术推广及农机监理人员的积极性,树立敬业奉献精神,造就一支作风硬、业务精的高素质农机管理队伍。

6.5搞好农机化装备和生产结构调整,确保农业机械化健康发展

随着农村经济的繁荣,湟源县农机化得到快速发展,但也逐渐暴露出装备结构不合理、生产结构不平衡等问题,突出表现在:小型农机具发展快,大中型农机具发展慢,动力机具多,配套机具少;耕种机械化水平高,收获等环节机械化水平低;粮食作物机械化水平高,经济作物机械水平低等方面。为此,在今后一段时期内,应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搞好农机化装备结构和生产结构调整。

6.5.1转变增长方式,不断优化农业机械装备结构,引导农民转变观念,要将过去主要侧重农业机械保有量的提高转变为“量”和“质”的双重提高,在稳步推进保有量增长的同时,盘活现有机具存量,稳步提高利用率和作业质量。一是采取有效措施调整大中型农业机械与小型农业发展机械的速度比例;二是调整动力机械与配套机具的比例。

6.5.2积极调整农机化生产结构。一是由农田作业主要环节的机械化向全过程生产机械化发展,即向耕、播、整地、植保、收获等全过程机械化发展;二是由主要抓粮食作物的机械化向以粮食为主,蚕豆、油菜等经济作物全面发展转变,提高农业生产整体机械化水平;三是由农业生产中机械化逐步向产前的种子加工处理等品种改良、优化,产后的农产品加工、牧业及林业机械化等服务领域延伸。

6.6加大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力度,加快农机科研成果的转化,提高农业科技含量

要根据湟源县实际和农业生产结构调整总体布局,因地制宜,有选择地推广适应当地的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具体工作中实行科技承包、分片包干、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依照湟源县产业结构调整布局,遵循在经济较发达地区,粮食重点区先一步实现机械化和人、畜、机并存,大中小相结合,机械化、半机械化的原则,湟源县农业机械化分为3种方式,分别走不同形式的机械化、半机械化道路,以促进整体农机化事业发展[6]。

6.6.1川水地区全方位机械化。川水地区是全县的产粮基地,位于湟水、药水河下部,是黄海渠灌区和南山灌区的部分地区。地势平坦、交通便利、产量稳定、增产潜力较大,且农民经济条件较好,农业基础设施较好,也是乡镇企业的分布区,农业劳动力转移快,转移值高。川水地区应全面发展机械化,解决农民一家一户难以解决的问题,办一家一户办不了的事情。在今后几年内,在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实现统一耕作、统一种(肥)、统一播种、统一植保、统一田间管理等5个统一和分户管理、分片收获的经营方式。

6.6.2浅脑山地区机械化、半机械化。浅脑山地区是湟源县面积最大的地区。应重点解决2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耕地作业实现部分机耕或大部分机耕替代畜耕,播种技术主要推广机播、半机械化播种相结合的联片大面积种植。二是收获脱粒。主要推行人收、机畜运输、机械脱粒,并引进适宜山区梯田作业的小型收割机和谷物烘干机,解决湟源县收获期多雨,造成粮食霉烂变质、增产不增收的问题。

6.6.3牧业、林业机械化。根据湟源县生态农业发展规划和退耕还林(草)工程的实施及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实现畜牧业增收强县的目标,牧业和林业将成为新的支柱产业。因此,要因地制宜发展牧业、林业机械化,引进推广起步高的新技术、新机具。要促进农机与农艺优化组合,发挥综合效益,保持农业生产可持续稳步增长。

7参考文献

[1]梁宇堂,桑标,张春平.太和县“十二五”农业机械化发展规划[J].现代农业科技,2010(18):349,352.

[2]浙江省出台2008—2012年农业机械化发展规划[J].现代农机,2009(4):41.

[3]《浙江省2008—2012年农业机械化发展规划》通过论证[J].浙江农村机电,2009(1):43.

[4]认真实施《乌当区农业机械化发展规划》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J].贵州农机化,2001(4):14-15.

农业产业发展工作总结篇9

关键词:节能减排;农机使用;维护;发展趋势;绿色生产

我国是农业大国,耕地面积位居世界前列,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及各类农业新技术的应用,各种农业生产机械应运而生。我国对农业生产的大力支持,极大地促进了农业机械水平的提高,以及新技术、新机具试验示范区域推广的快速发展,农业机械可以极大地减轻农户进行农业生产的劳动负担,促进农民增收。我国农业机械类型目前共计73种,全国农业机械化水平达到76%,农业机械进口量位居世界第1,出口量位居世界第5,农业机械制造量同样位居世界前列。随着农业机械化的进程逐步加快,各种农机均被应用到农业生产过程中,显著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但同时,农机作为机械的一种,高能耗、高污染等问题也日益明显。由于农业机械在田间工作负荷较大,多为大马力机械,因此多使用汽油或柴油,燃烧时产生大量的Co2,在燃烧不充分时则产生大量的碳氢化合物、磷化物及硫化物等有害物质,对农田环境乃至大气环境都造成了一定的污染,对人体健康造成了一定威胁。尤其是当使用柴油机工作时,燃烧产生的“碳烟”是一种致癌物质,严重时还可以造成肺气肿、慢性肺病乃至肺癌,对田间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带来极大的影响。因此,制定合理的节能减排计划,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将节能减排相关技术运用在农机的使用和维修过程中,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上,最大程度减少农机使用与维修过程中产生的能耗浪费,促进农业向绿色、生态、环保的方向发展。通过分析目前农业机械在使用与保养维修中存在的问题及难点,针对我国农业发展现状,论述未来我国农业机械节能减排的重要研究与发展重点,研究结果以期为我国绿色可持续农业发展提供理论与技术参考。

1农机使用与维修节能减排的意义

生态环境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近年来,我国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纳入基本国策,要求各行业、各层面积极践行绿色生态建设工作。农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同样需要在农业生产尤其是农机的使用和维修中注重能源保护和排量控制[1]。

1.1节约农机使用成本,减少能源消耗

随着农业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农业生产效率不断提高,同时,农业生产对于农机的依赖性也越来越强,农机的购置和使用在农业生产总成本中占据较大比重,由于农业生产劳动强度大、环境恶劣,因此,大多数农业机械选用柴油机作为农机的动力机构。柴油机动力强,但存在燃烧不完全时污染较大问题,因此,采取必要措施,对农机使用和运维过程中的能耗和排量问题进行控制,能有效节省农业生产过程中农机的使用成本,同时也能减少化石燃料的浪费。

1.2延长农机使用寿命,保证农机功能效果

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农机结构的升级,现阶段,随着国家各项环保政策的出台,农机已经朝向节能化发展,但由于农户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对农机的不正常操作,导致油料不充分燃烧等,会加快农机的管路、油路、滤芯等的损耗,如不进行及时更换,将导致更大的关联性故障,进而导致农机消耗更多的能源,排放出不符合环保设计要求的废气。通过设定合理的农机使用与维修制度,保证农机各项功能正常使用,在保护农业生产环境的同时,也能延长农机的使用寿命,保证农机各项功能效果。

1.3推动绿色农业建设,促进农业发展可持续

农业是国家发展的基础产业,是人类生存之本,是一切生产的首要条件。因此,推动绿色农业建设,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是各个国家关注的重点。通过对农业生产各个环节进行分析,将环境保护的任务进行分配,正确处理农业生产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营造健康、绿色的农业生产环境责任重大。农机的使用和运维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内容,通过对农机使用和维修过程中的能量消耗和排放问题进行管控,能有效降低农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促进农业可持续化发展。

2农机运维过程中存在的环保问题

受我国地形地貌影响,各地区之间农业现代化水平不一致。但农机的使用和维修过程中不注意环境保护的问题却普遍存在,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及对现有农业生产活动的分析,我国农机运维过程中的环保问题可以从农机节能设计、农户环保意识和地方政府监管三个方面进行说明。

2.1农机设计功能单一,农机种类与数量多

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过程中,随着作物种类不同,需要的耕种环境也不同,导致了我国农业机械设备种类繁多,功能单一的问题。相对于发达国家完善的农业发展体系和集成化的农业机械设备,我国农机设计功能单一导致的农业生产过程中能耗大的问题更加突出。相同的土地面积,同样的农业产品,在农业生产过程中,需要使用不同的农机设备对同一块田地反复作业,才能达到作物生长的需求,因此也导致了与农业现代化程度高的地区相比,农业生产过程中所用农机种类多,功能单一,进而导致农业生产能耗大的问题,通过对我国目前五类农业机械占比(图1)及相对应的排放污染量年总结表(表1)可以看出,不同农业机械功能单一,产生的污染排放较为严重,因此,未来应该减少农业机械种类,发展多元化、多功能的农业机械装备。

2.2农户环保意识弱,农机维修过程污染大

农户的环保意识薄弱也是我国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污染的主要原因。对于农户的环保意识薄弱导致的环境污染可以从农机的不规范操作和农机的维修两方面进行说明。现阶段我国农机的设计均已考虑农业生产过程的节能减排因素,但由于农户对农机的不了解和不按照规范进行操作,导致农机的异常作业,进而会增大农业污染排放量。其二是农机维修过程中,农户环保意识薄弱,不注重维修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如维修后不注意维修现场的清理,废弃的零部件或者废弃的油液等不注重收集并妥善解决。某省在2020年对下属的13个市进行农业机械排气污染年排放量进行总结,得出,全省年排放污染量一氧化碳总量147004t·年-1,碳氢化合物总量51567t·年-1,氮氧化合物总量80466t·年-1,颗粒物(pm)总量24328t·年-1。因此,在全国大力推广农业机械节能减排技术势在必行。

2.3规章制度不完善,部门监管不到位

规章制度是减少农业生产环境污染的最后一道保障,通常有环保部门进行监管,如通过管理农资站,减少不符合国家标准的农机产品流入市场,通过现场巡检,对于超标产品进行管控等。但由于基层农机部门在检测仪器、检测技术等方面的资源匮乏,导致相关部门在进行监管时有所遗漏,且只能根据目测等方式对超标产品进行排查,不能及时有效地识别出存在环保隐患的农机产品。同时,由于基层相关部门组织结构建设有待完善、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往往缺少监管资源对辖区内农业生产活动进行管控,这也是制约我国农业生产过程节能减排工作开展的因素之一。

3农机使用与维修过程中节能减排的具体举措

为更好地完成农业生产节能减排工作,更好地完成节能减排的工作目标,应从更加长远的发展前景出发,积极采取针对性优化措施,保证各项节能减排技术的充分发挥,为我国农业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奠定基础。

3.1完善相关技术团队建设

节能减排团队建设是保障节能减排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保证,完备的工作团队包括农机产品设计团队、环保农机的推广团队、农业生产节能减排监管团队等。其中农机产品设计团队主要负责新型农机的结构与功能设计,根据不同地区适合的作物类型,对农机的基本功能进行集成,减少田地的耕作次数,从而达到农业生产过程的节能减排。环保农机的推广团队主要负责新型农机及相关农业技术的推广工作,积极创新推广方法,保证农机及新型技术的顺利落地。农业生产节能减排的监管控制团队主要负责农业生产过程中超标排放的监管和控制工作,可通过将具体内容进行分工,减少基层农业监管部门的压力,同时保证农业生产节能减排工作的充分落实。

3.2注重节能减排技术实践

注重节能减排工作的技术实践可从鼓励农户自觉参与农机维修工作和加强农机维修团队专业性两方面进行说明。首先,根据时节,在农闲时组织农户学习新型设备的基本维修技能,减少农户对于专业技术团队的依赖性,进而减少农机的维修成本,同时积极与农户进行沟通,使其充分了解农机节能减排对于农业生产的作用,以达到预期的农机节能减排效果。其次,加强农机维修团队的专业性,为维修人员提供实践机会,加强其与先进地区的经验分享,不断提高农机维修过程中节能减排技术的应用水平[2]。

3.3做好节能减排技术汇总

为使农机使用与维修过程中的节能减排效果得以传承,应做好农机节能减排的技术汇总工作,将工作经验进行汇总,一方面有助于进一步落实和发展节能减排技术,通过将相关技术汇总,总结出经验与不足,并提出针对性的改善建议,另一方面,通过将当地节能减排工作进行文档汇总与留存,能给以后的农机使用与维修中运用相关节能减排技术提供参考,同时能加快地区之间的经验分享,减少专业人员的交通成本。

4结语

当前,我国农业正处于蓬勃发展时期,农业机械化程度也越来越高,加强农业生产过程中的节能减排力度,加快农机改造升级,减少农机使用与维修过程中的资源浪费对于我国农业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侯贤东.浅谈提高农机维修节能减排技术的措施[J].南方农机,2020,51(23):71+76-77.

农业产业发展工作总结篇10

关键词 农业发展;基本情况;存在问题;趋势;建议;重庆铜梁

1基本情况

1.1农村经济结构

根据铜梁县农村合作经济统计综合年报,2006年底全县已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72.6534亿元。其中:种植业收入6.9933亿元,占总收入的9.63%;林业收入0.4001亿元,占0.55%;牧业收入12.6155亿元,占17.36%;渔业收入1.2387亿元,占1.7%;农村工业收入40.2203亿元,占55.36%;建筑业收入4.5161亿元,占6.21%;运输业收入3.0361亿元,占4.18%;商饮业总收入1.9730亿元,占2.72%;服务业收入0.7192亿元,占0.99%;其他收入0.7537亿元,占1.04%。总费用51.8168亿元,净收入20.8365亿元。各产业的具体年收入和年支出见表1。

1.2农村收入结构

2006年,全县农业入口67.0507万人,可分配净收入总额30.1030亿元。其中:农业净收入20.8366亿元(其中:种植业4.5351亿元,畜牧业5.3890亿元),投资收益642.1万元,农民外出劳务收入9.2023亿元。

1.3农村自然资源结构

据调查,全县有农业用地8.2974万公顷,其中:耕地4.2040万公顷,园地0.1932万公顷,林地1.7122万公顷,水面0.2107公顷,其他用地1.9773万公顷。

1.4适度规模农户及农牧企业发展结构

全县共计20.9114万农户,年产值5万元以上的农业畜牧业大户及企业有1347家。按生产规模划分:年产值在5~10万元的有566家,年产值在10~20万元的有422家,年产值在20~50万元的有248家,50万元以上的有111家。按从事行业划分:种植业73家,畜牧业1020家,渔业254家。具体统计见表2、表3。

1.5农业产业结构

将全县农业进一步细化分类,产业结构及排序见表4。

2对农业发展阶段的认识

铜梁县农村现状与全国农村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基本相当,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模式正在被打破,大量农民外出务工,劳务收入是农业净收入的44.16%,在可分配净收入中所占比例高达30.57%。农民外出务工拓展了视野,更新了观念,提高了技能,增加了收入,自下而上能力得到提高,生活环境也在逐步改变。在农村结束了茅草房居屋时代,小青瓦房也正在被大量的小楼房取代。由于大量农民工的外出使住房和土地等农村资源闲置,为规模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加之新一代农民的成长和农业科技知识的推广应用,规模化经营的农户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全县年产值5万元以上的畜牧业大户及企业已达1347家,总规模3亿多元,占农业畜牧业总值的17.3%。

从表1和表4分析,铜梁县畜牧业的年产值和纯收入均超过了传统的种植业,粮猪型农业结构已经被打破,形成了多种产业迅速发展的局面。综合以上列表来看,粮油产业在农业经济中占有重要份额,但在规模农业统计中却没有踪影,说明粮油产业比较效益低。在农村自然资源不可能增加,人均耕地仅666.7m2左右的现实条件下,仅靠种植粮油作物来解决农民增收问题不符合铜梁县农村实际。解决农村产业不足、经济增长乏力、农民增收困难的问题,快捷有效的办法就是发展规模农业,实行标准化农产品生产。从统计表来看,铜梁县规模农业产业的产值排序是:水禽、鸡、猪、花卉、渔业、蔬菜、药材、兔、奶牛、茶叶等,这也体现了铜梁县农业的特色和优势。

3存在问题

3.1主导产业不明且区域分散

铜梁县农业产业分布较散,在16个乡镇均有一定数量的规模种养殖大户(企业),还没有形成产业带和集中增长区,全县农业是“六畜兴旺五谷丰登”,样样有,什么都不精;产业过于分散,规模化、集约化程度不高。442家水禽规模户年产值已达1.07亿元,占2006年水禽总产值的23.33%,是2006年畜牧总产值的8.76%,已基本成为铜梁县优势产业,但大部分年产值在20万元以下,缺乏“蒙牛”、“伊利”那样的龙头企业带动。规模养鸡年产值为0.67亿元,占2006年养鸡业总产值的25.64%,是2006年畜牧产值的5.52%。规模生猪年产值为0.55亿元,在2006年生猪总产值中的份额为13.04%,是2006年畜牧产值的4.49%。猪和鸡要发展成为一个规模化、企业化的产业还有一段路程。对种植业和渔业来说,产业优势就更不明显,其适度规模农户少、产值也不高,单个行业的年产值都在3000万元以内,总量也还不到1亿,只有花卉、渔业和蔬菜有一定优势,需要进一步搞好规划,相对集中、有重点地发展。

3.2企业数量少产值不高,产业拉动作用不明显

发展产业没有企业,不按市场规律的公司规则运行是不行的。2006年全县登记注册种植养殖企业21家(年产值上1000万元仅2家),有几个规模企业在建。目前农业畜牧业企业管理粗放,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紧缺,制度不健全,程序不科学,难获预期效益,是现有水平下必须经历的阶段,难以在短期内发挥带动作用。铜梁县年产值50万元以上的规模农户仅111家,占总规模户数的8.24%,产值占规模农户和企业总值的49.7%。对此务必给与高度重视,千方百计实现突破性发展,继续支持温氏集团等投资项目做大做强。

3.3农产品专业市场小而少,协会组织纽带桥梁作用不明显

目前,水禽、生猪、渔业等尚未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专业市场,自然形成的场镇交易规模小,市场影响力和销售半径相当有限。全县有各种协会、专业组织70家,但真正在市场经济中发挥作用的是屈指可数,仅班竹渔业协会做了些实事,有相当一部分协会、合作经济组织电话不通,能接通电话的也是一问三不知,是形式多于内容,根

本谈不上在产业发展中发挥桥梁和纽带的作用。

3.4对农业发展的具体政策支持不够

由于部门利益和怕担责任等因素的影响,“三农”问题的具体支持政策还远远不够,有的难执行,有的根本就是形式。据统计,2006年全县金融机构存款余额达75.7亿元,贷款余额28.5亿元。不是企业不需要金融支持,而是程序太多,融资困难重重。由于农业受自然因素的影响大,投资收益时间长,农业畜牧业大户融资对金融机构带来的风险也大,其融资的难度就可想而如了,这就需要调整当前的金融政策,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农村的根本制度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流转不畅,国土部门规定在农用土地上搞临时建筑屋用于养殖就属于改变土地用途,在办理手续后须每2a交2元/m2的管理费,比租用农民土地的租金还高,这不利于规模养殖业的进一步发展,有必要作相应调整。

4建议

4.1建立规模农户(企业)档案,摸清家底

铜梁县水禽、猪、鸡养殖基础较好,尤其是水禽有明显的优势,花卉、渔业和蔬菜也有一定的相对优势。随着遂渝高速公路的通车,区位优势进一步显现,郊区农业和旅游农业的发展又不可或缺,重庆市区大量农产品需求有着巨大市场潜力,规模农业发展具备诸多机遇。目前,急需要制定规模农户的标准和登记、报表、统计等管理制度和工作措施,在乡镇建立规模农户和企业档案,在业务主管部门建立适度规模农户和企业数据库,以便及时了解发展方向和急需要解决的总是形成县乡两级各负其责的管理体制,推动农业产业化加快发展。

本文为全文原貌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原版全文

4.2加大农业企业招商引资力度和对适度规模农业的扶持力度

农业畜牧业的产业升级和发展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以培育特色产业、特色产品为关键,以提高农产品加工增值、延长农业产业链为重点,以工业化的生产组织方式为手段,充分发挥各类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大力推进农业和畜牧业生产的工业化。农业的产业化必须坚持专业化是突破、规模化是前提、业主制是动力的观念。不能只是一般地抓农产品生产和销售,关键的问题是加强市场需求的调研预测,找准区域优势选准市场目标,调整农业品种和产品结构,开发适销对路的新产品,对农产品进行深度加工,实行专业化生产,制定统一的科学规划,相对集中形成规模。要大力发展农业生产企业,最现实的选择是增加和发展一批与农产品关系密切的生产企业和加工企业。要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和实施相应的扶持措施,要像对待工业企业一样,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和扶持培育力度,落实与工业企业一样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着力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县、乡镇和业务主管部门要积极和企业打交道、善于和企业打交道,结合自身实际培植扶持、及时注册组建或引进农业产业化企业,为推进农业产业化搭建平台,促进千家万户小生产与大市场的对接。

4.3落实农业产业化目标管理责任制

围绕全县农业畜牧业的总体目标要求,结合市场需求和产业发展实际,制定和完善农业畜牧业的产业化实施方案或考核办法,将具体的目标、任务量化细化,落实到相关乡镇和部门;签订责任书,做到有据可查,有章可循,奖惩分明。

4.4千方百计提高村社干部和农民素质

在农村,由于农民知识不足,技术不精,技能不高,制约着农业产业化的推进和农民增收。目前全县共有农村劳动力39.4万人,其中初中以下15.7万人,占39.9%;初中文化22.4万人,占56.8%;高中及其以上文化1.3万人,仅占3.3%。高达96.7%的农村劳动力是初中及其以下文化水平,更谈不上具有专业知识和实用技术技能,推行农业产业化面临巨大的困难和压力。因此,必须提高认识,加强部门之间的协作,有针对性的做好培训工作计划,采取适合农民特点的灵活多样的工作方式,加强农业实用技术培训,不断提高广大群众的种植养殖技术水平,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做好人才和技术储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