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劳动教育总结归纳十篇劳动教育总结归纳十篇

劳动教育总结归纳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1:56:44

劳动教育总结归纳篇1

关键词:就业;现状;回归分析;对策

云南省是一个边疆多民族省份,经济整体发展水平不高,人口多,劳动者文化程度偏低,就业竞争能力弱,导致云南省的就业问题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

一、云南省就业现状

据测算,2010-2012年期间,云南省人口总量年均增长28.02万人,年均增长率为6‰,16岁-64岁劳动适龄人口年均增长25.12万人,年均增长比例为1.5%,占总人口的比例约为70.32%。到2012年,云南省的劳动力总量将达到3270.14万人,新增劳动力100万以上。2009年,云南省城镇新增就业人数23.5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9.26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5.8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24%,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清零;组织输出的农民工约150万人;使用失业保险基金2.68亿元,稳定困难企业岗位24万个;扶持自主创业4万人,带动12万余人实现就业;全省应届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到93.3%;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56万人;开发公益性岗位3.2万个;全省共培训各类社会劳动者50万人,组织50.2万人参加职业技能鉴定,有42万人取得职业资格证书;使用失业保险金支付143户困难企业转岗培训补贴1417万元,全省就业局势基本稳定。

二、变量设定与模型建立

本文采用回归分析,利用eViews5.0软件进行模型的回归。回归分析通过因变量和自变量来确定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建立回归模型,根据实测数据求解模型的参数,eViews软件是专门从事数据分析、回归分析和预测的工具,使用它可以迅速地从数据中寻找出统计关系。

根据数据可得性,本文分别对模型中所涉及的变量进行定义:模型的被解释变量Y为云南省总就业人数;GDp指数(按不变价格计算,1952年=100);w为工资总额指数(上年=100);i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Si表示各产业产值(i=1,2,3);Xi表示三产能源消费量(i=1,2,3);L表示金融机构贷款年末余额;p1为轻工业总产值指数;p2为重工业总产值指数;t1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数;t2为中等学校毕业生数(中等学校包括普通中等专业学校和职业中学)。

本文选取的样本区间为1986-2009年(数据来源于云南省统计年鉴),建立如下模型:

Y=α0+α1LnGDp+α2w+α3i+α4L+μ1――模型1

Y=β0+β1S1+β2S2+β3S3+μ2――模型2

Y=γ0+γ1X1+γ2X2+γ3X3+μ3――模型3

Y=δ0+δ1p1+δ2p2+μ4――模型4

Y=η0+η1t1+η2t2+μ5――模型5

三、回归结果及分析

分别对模型1、2、3、4和5进行回归,结果如下:

Y=-626.60+343.48LnGDp+1.01w+0.07i-2.38e-06L――1

(-2.58)(10.52)(1.91)(2.15)(-1.13)

R2=0.997,Dw=2.02,F=903.72

Y=2022.68+0.57S1-0.32S2+0.38S3――2

(25.12)(0.91)(-1.64)(3.93)

R2=0.98,Dw=0.92,F=182.98

Y=1894.63+0.47X1+0.09X2+0.11X3――3

(36.02)(2.95)(3.28)(0.76)

R2=0.99,Dw=1.17,F=248.37

Y=2045.15+0.01p1+0.002p2――4

(24.46)(1.06)(1.39)

R2=0.95,Dw=0.41,F=112.24

Y=1927.97+45.19t1+35.56t2――5

(42.16)(8.12)(4.74)

R2=0.98,Dw=1.12,F=311.08

五个模型的拟合程度很高,只有个别模型中的变量系数的t值偏大,但也在可允许的范围内。

回归1显示,云南省的就业与GDp的增长呈正相关关系,与奥肯定律中的国民生产总值与失业成正比相符合,工资总额和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也促进了就业的增加,在劳动力模型理论中,工资的增长促进就业的增长,在某一特定点之后劳动供给曲线会向后弯折,但是从回归模型中我们看到,目前云南省工资总额的增加与就业之间还是正向关系。凯恩斯主义认为要实现充分就业,就必须抛弃自由放任的传统政策,政府必须运用积极的财政与货币政策,以确保足够水平的有效需求,而固定资产的投资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凯恩斯主义所倡导的这一理念。虽然贷款与就业呈负向关系,但这种影响非常弱,可以忽略不计。这印证了经济的增长对就业起到了促进作用。

回归2说明,各产业发展对就业的影响。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产值的增加促进就业的增加,而第二产业产值的增加则减少了就业的机会。目前云南省的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大多属于劳动密集型,对就业的吸纳作用明显,云南省第二产业中的支柱性产业大部分属于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资本与技术对劳动的替代作用明显,对就业产生排斥。

回归3说明各产业在促进就业的过程中对能源的消耗情况,虽然第二产业的消耗最小,但由回归2可知,第二产业对就业是排斥的,因而不能说明第二产业在促进就业过程中消耗的能源最少,在就业数量相同的情况下,第三产业消耗的能源数量少于第一产业。第三产业是指不生产物质产品的行业,即服务业,那么在其生产的过程中对能源的消耗就明显少于第一和第二产业。

回归4则说明轻工业和重工业对就业的影响。从回归中可以看出,轻工业对于就业的促进作用明显优于重工业对于就业的促进作用。轻工业主要提供生活消费品和制作手工工具,即生产消费资料的工业,行业入门门槛较低,对劳动者的技能要求相对较低,且在日常生活中对轻工业生产的产品需求弹性小,需求量大,因而,轻工业对就业的吸引作用也是明显的。

回归5得出教育对就业的影响。从回归中发现,高等教育在促进就业的过程中优于中等职业教育,说明在云南目前现有的条件下,高等教育对于提高国民素质促进就业的效果是好的,扩大高等教育招生的政策是可行的。另外高等教育的辐射作用也可以被考虑进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在完成自身就业的同时也会影响和促进其他人群的就业。另外,从回归中看到,中等职业教育对就业的促进作用也是明显的。教育提高了人口素质,增强了人力资本优势,教育作为劳动力市场上的信号,为雇主在寻找雇员的过程中提供了不完全的信息,节约了雇佣成本。因而,大力执行教育为本的基本国策,有利于促进云南省就业的增加。

四、促进就业对策分析

第一,继续保持云南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促进经济增长是解决就业问题的基本前提,国民生产总值在增长的条件下能够促进就业的增加,因此,我们必须深化改革促进经济增长,以经济增长带动就业的增加。只有保持经济的持续增长,失业问题才越有可能减轻,这是实现充分就业宏观经济目标的根本途径。

第二,夯实农业基础,增加“三农”投入,保持农业农村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巩固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的保障供给能力,扩大涉农补贴范围和规模,提高主要粮食品种最低收购价格。努力提高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扩大农村第二、第三产业增收空间。

第三,壮大工业优势产业。继续巩固烟草产业竞争优势,积极发展特色鲜明、市场广阔、吸纳就业人员多的食品、药品、生活用品、工艺品加工等产业。促进生物、光电子、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等产业壮大。统筹发展配套产业,为云南省特色优势产业大战提供配套产品和服务。加大力度推进循环经济试点,初步形成工业循环经济体系。

第四,努力发展轻工业和服务业。轻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由于对就业者的要求低,轻工业和服务业成为吸纳城乡新增就业的主渠道。

第五,提高劳动者的创业能力。云南省高校毕业生和返乡农民工创业意识薄弱,大部分人员“有创业的心,而无创业的胆”,导致创业的原动力差,起步艰难。2009年,云南省高校毕业生通过贷免扶补政策,成功创业的比例也只达到了7%左右。而绝大部分返乡农民工因无职业技能和专长,导致他们创业的能力有限,创业成功的概率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第六,提高劳动者的技能素质,加大技师学院等培训资源投入。云南省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由于劳动者技能素质不高,竞争力弱的结构性矛盾形成的。由于云南省劳动者素质总体偏低,一方面政府积极开发了很多就业岗位;另一方面经济增长所带动开发的就业岗位被外省区人员大量挤占。

综上所述,解决就业问题要保持经济的较高增长率,经济增长是就业增长的助推器,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是实现充分就业目标的关键环节。经济增长体现在投资、消费和出口的增长上,理论上讲,解决就业问题需要扩大固定资产的投资规模,稳步有序的提高工资水平,促进云南省就业的增加。在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过程中,根据产业发展的规律,劳动力将由第一产业依次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在继续夯实农业的基础产业地位的同时,大力发展第二产业中的轻工业,不断细化第三产业。在节能减排的指导思想下,充分发挥第三产业吸纳就业的积极作用。大力发展教育事业,继续扩大高等教育的招生数量,为云南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加强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根据劳动力市场的实际需求培养专业技能人才,满足社会对于技工人才的需求。促进就业,不仅关系到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国家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还关系到百姓的切实利益,认真做好就业工作是国家、政府、社会和个人的共同责任。

参考文献:

1、云南省统计局.云南统计年鉴[m].中国统计出版社,1985-2009.

2、(美)多恩布什,费希尔,斯塔兹著;王志伟译.宏观经济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3、平狄克,鲁宾菲尔德.微观经济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4、费希尔.安全与进步的冲突[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5、克拉克.经济进步的条件[m].东洋经济新报社,1987.

6、库兹涅茨.经济增长与收入不平等[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7、配第.政治算术[m].商务出版社,1960.

劳动教育总结归纳篇2

关键词:安徽经济;就业弹性;回归分析;政策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21-0117-02

近年来,随着安徽招商引资力度不断加大,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经济增长的质量正稳步提高,但从2010年就业形势来看,就业形势依然严峻。与此同时,不同产业由于自身的特点不同,企业在选择生产方式与资源配置方式也可能完全不同,带动就业的效应也不一样,本文对1990-2009年经济增长对三大产业就业之间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合理建议,以便更好的促进安徽省三大产业就业与经济的平稳发展,缓减就业压力。

1数据来源和变量解释

本文分析使用的数据样本取自安徽省1990-2009年总GDp和总就业人数,以及各产业就业人数的年度数据,数据来源于安徽省统计年鉴。本文主要采用了两个重要指标:一个是反映经济增长的国内生产总值即GDp指标,另一个是反映就业情况的就业人数。本文用Y表示总GDp,单位亿元;L表示总就业人数,L1、L2、L3分别表示三大产业的就业人数,单位万人。

2安徽省经济增长对三大产业就业效应的分析

2.1各产业就业弹性分析

就业弹性通常被用来考察经济增长与就业的相互关系,表示各产业就业变化量对GDp变化量的反应程度,用来解释各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对就业的吸纳程度。就业弹性为正数且越大时,表明经济增长对就业吸纳程度就越大,对就业的促进作用就越大;为零时,表明经济增长对就业没有吸纳能力,经济增长不会对就业有影响;为负数时,说明经济增长对就业有负面影响,数值绝对值越大,对就业的负面影响越大。从下图1990-2009年安徽省GDp及第一、二、三产业就业人数的时间序列图变动情况可见,随着经济总量的不断增多,总就业人数也在不断的增多,但是从第三产业来看,经济增长对就业的吸纳程度存在着明显的差异。第一产业就业人数先增后减,从2000年经济增长呈现下降的趋势,说明第一产业吸纳就业的能力在减弱。但是从就业人数占的比重可以看出,安徽省第一产业就业的比重依然过高,安徽仍是一个农业大省。第二、三产业的就业人数逐年呈上升趋势,但第三产业的上升速度超过第二产业,说明第三产业吸纳就业的能力远远大于第二产业。

2.2建立回归模型分析

建立经济增长与就业的非线性回归模型:LnL=α+βLnY。其中,Y表示国内生产总值,L表示总就业人数,Li表示第i产业就业人数(i=1,2,3),α为常数系数,β为就业弹性系数。

(1)对GDp和总就业人数做回归分析,结果LnL=6.759699+0.160515LnY(1.1)

t=(102.2397)***(19.36066)***

R2=0.954179Dw=0.948566F=374.8352

通过(1.1)对回归结果的分析,在1990-2009年期间,就业弹性为0.160515,即GDp每增加1%,总就业人数增加0.160515%。可以看出回归结果还是令人满意的,其中R=0.954179,说明拟合优度比较高,并且由于都通过了检验,说明方程和变量的显著性都较好(注释:、、分别表示参数在10%、5%、1%水平下显著)。

(2)对各产业做回归分析,结果如下:

LnL1=7.715506-0.024268LnY(1.2)

t=(44.20534)***(-1.108793)

R2=0.063934Dw=0.227266F=1.229421

由式(1.2)显示的经济增长与第一产业就业关系的结果看,第一产业的就业弹性为-0.024268,就业弹性为负,说明第一产业农业对就业没有吸纳作用而是产生就业的绝对挤出效应,这也符合产业结构变化趋势的。因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以来,农村劳动积极性的提高及农村现代化的生产工具与生产方式的采用,大大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第一产业农业的就业已达到饱和并排挤出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其它产业。

LnL2=3.5674180.346706LnY(1.3)

t=(11.67243)***(9.046495)***

R2=0.819710Dw=0.574610F=81.83907

由式(1.3)显示的经济增长与第二产业就业关系的回归结果看,第二产业的就业弹性为0.346706,表明GDp每增加1%,第二产业就业人数相应增加0.346706%,即反映安徽省经济增长带动了第二产业就业的增加。

LnL3=2.2689000.524879LnY(1.4)

t=(7.190468)***(13.26516)***

R2=0.907199Dw=0.788302F=175.9644

由式(1.4)显示的经济增长与第三产业就业关系的回归结果看,第三产业就业弹性为0.524879,表明GDp每增加1%,第三产业就业人数相应增加0.524879%,这说明安徽省经济增长对第三产业就业具有促进作用。

从经济增长与各产业就业关系的回归结果可见,经济增长对产业具有不同的就业效应,第一产业的就业弹性最小且为负的,第二产业的就业弹性为正,弹性居中,第三产业的就业弹性最大。各产业的就业弹性表明,我省农业已成为劳动力净流出的行业,第二和第三产业的发展能有效促进就业,但第三产业的就业弹性远远高于第二产业,说明第三产业的发展能创造出更多的就业岗位,对就业增长的带动力最强,已成为增加就业的主渠道。

3政策建议

3.1大力发展我省第三产业,提高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

随着我省经济的发展,第一、二产业部门劳动力就业比重将不断的下降,第三产业就业人数比重将不断上升。但由于我省第三产业资本有机构成较低,既包括低素质的劳动密集型的产业,也包括容纳高素质人才的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第三产业中的某些产业部门特别是其中的个人和社会服务业是吸纳劳动力最多的领域。安徽作为二线城市,第三产业的劳动就业贡献还是明显偏低,金融保险、信息产业、房地产、旅游、教育等新兴产业的发展还很滞后。因此,调整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应大力发展就业弹性较高的新兴产业;大力发展就业容量较大的,与经济增长及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商贸、教育、卫生医疗、社区服务等密集型行业。并鼓励第三产业市场化,让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以市场机制促进服务企业的良性循环和发展,政府应该对第三产业的很多部门实施放开管理,鼓励民间资本对第三产业的投资和在更广泛的领域参与第三产业的发展。

3.2保证第二产业有效的增长

保证第二产业有效增长是开发第三产业新兴产业行业的关键,第三产业的发展要靠第一,特别是第二产业的带动。安徽省是一个农业大省,为了经济能够快速健康发展,必须加快工业化的步伐,只有在工业增长基础上,增加技能劳动力的需求,可以间接地吸纳更多的劳动就业,才能同时为第三产业提供更大的市场。

参考文献

[1]易丹辉.数据分析与eviews应用[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

[2]梁庆文.我国人口就业增长与经济发展状况的关系分析[J].数理统计与管理,2000,(5).

[3]蒲艳萍.转型期资本投产、产业结构、市场化与中国就业效应[J].当代经济科学,2005,(6):26-32.

劳动教育总结归纳篇3

1.1农村非农就业的基本状况。改革之前,政府通过户籍制度等政策法规严格控制城乡间人口流动,农村非农就业发展缓慢。改革初期,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农产品价格的逐步放开激发了农民的农业生产积极性,非农就业比例相对较小。从80年代中后期开始,由于日益严峻的人地矛盾以及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升,农村劳动力供需矛盾加剧,产生了大量农村劳动力剩余。与此同时,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农业劳动边际收入进一步递减,大量农村劳动力特别是文化程度较高的青壮年农村劳动力纷纷离开农村,迁移城市而化身为农民工,农村非农就业得到迅速发展。表1是列示了1990年以来中国农村从业人员的统计数据。

数据显示,中国农村非农就业从1990年的10869万人增长到2007年的19946万人,净增长9077万人;非农就业人口占农村劳动力的比例也由1990年的22.8%上升到2007年的41.0%以来,增长了18.2%。据专家计算,现阶段需要的农村有效劳动力是1.9亿人,而中国现有农村劳动力总量是4.9亿人,剩余劳动力是3亿人左右;参照发达国家技术与管理水平,中国种植业只需要1.1人,由此剩余劳动力将增加到3.8亿人。这说明中国农村的非农就业在未来较长时期内将是一种长期趋势。

中国农村非农就业的发展可以分为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期,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农村就地转移的时期,主要是农村居民在本地乡镇企业就业。这一时期,我国农村地区的乡镇企业得到迅速发展,吸收了大批农村富余劳动力。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978年乡镇企业吸纳的劳动力人数为2827万人,1990年为9625万人,12年内净增加6798万人,增长了2.4倍。在这些乡镇企业从事非农就业的农民工,通常亦工亦农。统计数据显示,这种形式的非农就业占当时非农就业的81.5%,占乡镇企业总就业量的62.4%。

第二个时期是90年代初期以来,农村剩余劳动力主要是向外转移,主要形式是外出务工。从1990年代初开始,“外出务工”取代乡镇企业的就地转移,成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方式。根据国家统计局对全国31个省(区、市)6.8万个农村住户和7100个行政村的抽样调查数据推算,2007年农村外出务工的劳动力14290万人,已经占农村劳动力的比重为29.4%,占整个农村非农就业的71.6%。

1.2中国农村非农就业的特征。

1.2.1本地就业和异地就业并存。从农村非农就业的空间分布看,有本地就业和异地就业两种形式。本地就业主要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发展较为迅速,此后由于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和部分乡镇企业关停并转而使其发展速度逐步缓慢下来。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和地区发展差距不断扩大,形成中西部落后农村地区和东部沿海城市两个经济发展极,在马太效应的影响下,落后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必须流向到发达的沿海城市,形成规模巨大的“民工潮”,此时异地就业成为农村非农就业的主要方式。因此,改革以来中国农村非农就业经历了90年代前以本地就业为主,90年代后以异地就业为主,两种方式并存的就业方式。

1.2.2“西出东进”跨地区流动。中国农村劳动力的非农就业转移通常是跨地区的。据统计,2007年在乡镇内部从事非农就业的农村劳动力占非农就业总数的9.4%;在乡镇以外,省以内就业的占28.4%,在省外就业的占62.2%。在这种跨地区非农就业中,流出人口比例较多的为中西部地区的一些省份,主要集中在安徽、河南、湖北、湖南、江西、广西、四川、贵州、甘肃等省份。据统计,中西部地区2007年转移的农村劳动力占农村非农就业的86.5%。农村非农就业转移的劳动力大多进入了东部沿海城市,环渤海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是农村非农就业流入的热点地区,吸纳的外地农村劳动力超过了全国总量的80%。

1.2.3非正规部门就业比重高。城市非正规部门主要是一些松散组织、小型企业或劳务组织、个体工商户以及零工供给点(比如车站码头等地的搬运点),其特点是对劳动力质量要求相对较低,但工资待遇低,工作和生活条件较差。由于农民工素质较低以及正规部门准入门槛高等原因的影响,进城务工农民通常在城市非正规部门就业。课题组调查数据显示,农民工在正规部门就业比例只占16.4%;而在非正规部门就业的则高达83.6%。

1.2.4主要从事劳动密集型工作。农村剩余劳动力受自身能力素质的制约,主要进入城市非正规部门,从事低技术劳动密集型工作:苏南、闽南、珠江三角洲等地区加工贸易发展较快,其大部分外来农村劳动力进入加工贸易型工业企业;建筑业的迅速发展使得一部分进城务工的农民进入建筑行业,从事粗重体力劳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各类服务需求发展迅速,部分农民工进入批发和零售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住宿和餐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等行业。表2列示了本课题组对农民工就业行业的抽样调查数据。

1.2.5乡镇企业是吸纳非农就业的主力。从90年代以来,乡镇企业一直是吸纳农村非农就业的主力军。表1数据显示:除1996-1999年外,1990年到2007年乡镇企业吸纳的农村非农就业劳动力都呈逐年递增的趋势,其总人数从9265万人增加到15090万人,吸纳的农村非农就业劳动力一直稳定在80%左右。此外,民营企业吸纳的非农就业劳动力也不断增加,1990年到2007年民营企业吸纳的农民工从113万人逐年增加到2672万人,其占农村非农就业的比例也由1990年的1.4%增加到2007年13.4%。与此相反,个体经济吸纳的非农就业劳动力近年来有下降的趋势:1998年到2007年个体经济吸纳的非农就业劳动从2855万人逐年下降到2184万人,所占比例也由22.5%下降到10.9%。

1.3中国农村非农就业的新趋势。

1.3.1非农就业的组织化程度提高。近年来,非农就业的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大多依托社会关系网络,特别是血缘、乡缘、地缘网络,呈现出一人带多人的链式迁移;二是流出地外出就业中介组织发育较快,流入地区劳务中介组织正在形成,同时以组织劳务输出为内容的对口扶贫工程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其组织化程度的提升;三是许多社会团体、企业、政府部门也开始自觉地开展农民工的文化技能培训和法制教育,这为非农就业的组织化程度提升创造了条件。

1.3.2非农就业“新生代”逐步形成。与改革之初的农民工相比,当前进城务工的农村劳动力主体是30岁以下的年轻人,大多是从校门直接外出务工,他们追求城市生活,有着很强的市场竞争意识,把外出务工经商作为追求城市生活方式的一种途径,形成了更具进取性的非农就业“新生代”。这一代进城务工者对乡土认同感在减弱,对城市认同感在增强,但又未被城市社会所接纳,从而进一步强化这部分农村人口的流动性。

1.3.3非农就业难度不断增加。近年来,农村非农就业难度不断增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城市失业降低了城市劳动力吸纳能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降低了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弹性系数,劳动力需求明显下降,而产业结构调整、国有企业化改革和政府机构改革的推行以及城市新生劳动力的增加则增加了劳动力的供给,因此城市的失业问题正在加剧,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渠道受阻。其二,世界金融危机对非农就业产生巨大影响: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负向地冲击我国出口贸易的发展,大量劳动密集型出口企业陷入困境,降低了对农村劳动力的吸纳。有关分析报告显示,与2007年同期相比,2008年珠三角的需求务工人数减少了16.3万人。其三,受多种因素影响,国内房地产业的发展进入调整期,劳动用工需求大大减少,农民工就业难度不断加大。

2.农村非农就业的影响因素分析

2.1经济发展因素。

2.1.1城乡收入差距扩大是农村非农就业发展的根本诱因。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在快速增长的同时,居民收入差距却在不断扩大:全国基尼系数由1980年的0.266上升到2007年的0.418;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由1985年的1.67:1扩大到2007年的3.15:1。在此情形下,作为理性的经济活动的参与者,农民清楚地意识到收入差距是务农与从事非农职业造成的,而这种比较利益的驱动正是中国农村人口流动的最大诱因。

2.1.2产业结构变化是农村非农就业发展的催化剂。改革开放后,中国的产业结构发展了较大变化:第一产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78年的28.2%下降到2007年的11.3%,第二产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85年的47.9%上升到2007年的48.6%,第一产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78年的24.0%上升到2007年的40.1%。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份额相对下降,减少了对劳动力的需求,劳动力供过于求;另一方面,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又增加了对劳动力的需求。在这两种力量的作用下,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向城市转移。

2.1.3乡镇企业的发展为农村非农就业提供了吸纳场所。作为集体经济的产物,乡镇企业起初在本地农民中吸收职员,成为80年代中期非农就业的主要吸纳场所。此后,经过90年代改革和调整,乡镇企业得到良性发展,此时不仅吸收本地农民工,而且大量吸收外来务工农民,成为非农就业的主场。表1数据显示,从1990年到2007年,乡镇企业吸纳的农村非农就业劳动力一直稳定在80%左右,其总人数从9265万人增加到15090万人。

2.2制度因素。

2.2.1户籍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放松了非农就业的桎梏。长期以来,中国形成了以户籍(口)制度为核心的城乡二元社会体制结构,这一制度将中国社会截然分化成城市和乡村两个相互分割的实体,使农村人口失去了在城市立足的可能性,导致了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自然迁徙过程停止。近年来,户籍制度逐步放松,在一定程度上解除了非农就业的枷锁,促进了其良性发展。但是这种限制还没有完全解除,对农民进城就业的歧视性待遇还依然存在,大多数城市特别是大中城市并没有积极落实,农民基本上没有可能在大中城市落户。

2.2.2产权不明晰的土地制度制约了非农就业发展。中国农村实行的是一家一户为单位的家庭联产责任制,土地的使用权归农户,所有权归集体。这种产权极不清晰的土地制度从两个方面制约了农村非农就业的发展:其一,这种土地制度无法实行高效的土地规模经营,从而无法推动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不能为农村非农就业提供坚实的农业基础;其二,这种土地制度形成了“离乡不离土”的非农就业模式,即非农就业者在其失业时可以重返农村,从事农业生产,这就使得农村劳动力流动性不足。

2.2.3不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不能解除非农就业者后顾之忧。中国城乡分割的社会保障体系,使得进城务工农村劳动力被排斥在城市社会保障范围之外,无法享受城镇居民的各种福利,无法如城镇居民一样享受养老、医疗、失业、生育、工伤五大保险待遇。因此,进城务工农民通常以其原籍土地使用权作为自身保障基础,在发生失业、生病和伤残后,一般都回流原籍,因而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影响农村非农就业的稳定性。

2.3劳动自身因素。劳动者自身素质是影响农村居民非农就业的一个重要因素。现代社会提升劳动者素质的有效途径主要是两条:学校教育和职业技能教育。从学校教育来看,与城市教育投入相比,国家对农村教育投入相对不足,而农民自身经费严重不足,从而导致农村教育处于相对落后状态,农村居民整体文化水平较低。截止到2007年农村初中以下人口占总人口的87.4%。由于农村居民整体文化水平较低,因此进城务工者的文化水平也不高。我们的调查显示,农民工初中及其以下文化水平的占75.4%。较低的文化水平限制了农民工的从业领域,他们大都只能从事粗重体力劳动或低待遇工作,同时也降低了其非农就业率。

从职业技能教育来说,由于农村缺少专门的职业教育机构,使得外出的农村务工人员缺少专门的职业技能。因此,外来务工人员在和城镇居民竞争同样就业岗位的时候就处于一种极为不利的境地,无法进入高层次职业,而只能从事一些体力消耗大、环境差及待遇低的行业。近年来,随着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多,年轻化的倾向越来越明显,家庭负担最重的中年务工人员,由于技能水平偏低而面临着更大的失业风险。

除了劳动者素质影响非农就业以外,劳动者的年龄、性别、家庭组成人员以及家庭所处位置都会影响农村劳动力是否进行非农就业。比如,青壮年比中老年农民外出务工的要多,男人比女人外出务工的多,家有老弱病人的外出打工的少,家处发达地区农村外出务工的人少,而家处偏远农村外出务工的人多。

3.BinaryLogistic回归分析

为了对农村非农就业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本课题组成员深入湖南、贵州、四川、陕西四省的二十个乡镇和广东、上海、浙江三省的21个乡镇企业和民营企业,对农村家庭和农民工进行实地考察,并发放了有关农村非农就业的调查问卷1580份,收回问卷1432份,共涉及家庭人口5882人,农村劳动力2426人,外出民工1584人,占劳动力人数的65.3%,其中在外打工人口中,男性占69.5%,女性占30.5%,年龄30岁以下占43.2%,文化程度初中以下(含初中)占86.4%。

3.1变量选择。影响农村非农就业的因素有很多,根据前文分析和调研的实际情况,本文选择Y为因变量(Y=0表示从事农业劳动,Y=1表示从事非农就业),是0/1二值型变量,Xi为自变量。自变量中,经济发展变量主要有三个:家庭所在地农村收入水平,该数据与城市平均收入水平相比较,可以说明城乡收入差距,用X1来表示(X1=0表示下,X1=1表示中,X1=2表示上);家庭所在地农村剩余劳动力比例,以百分比表示,是由于产业结构调整引起的,用X2表示;乡镇企业非正式职工岗位比例,以百分比表示,可以用来说明乡镇企业吸纳非农就业劳动力的能力,用X3表示。制度因素变量也有三个:户籍制度的严厉性用来表示(X4=0表示户籍制度不容许劳动者自由流动,X4=1表示户籍制度容许劳动者自由流动);土地制度因素可用家庭人均耕地面积X5表示,单位为亩/人;家庭所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否完善用X6(X6=0表示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X6=1表示社会保障制度较完善)。劳动者自身因素变量主要有四个:X7为性别(X7=0表示女性,X7=1表示男性);X8为年龄,单位为岁;变量X9为受教育程度(X9=0表示小学,X9=1表示初中,X9=2表示高中,X9=3表示大专以上);X10表示是否参加过培训(X10=0表示未参加培训,X10=1表示参加过培训)。此外,国内外经济形势和社会网络关系也是影响农村劳动力是否从事非农就业的两个重要因素,前者用X11表示(X11=0表示国内外经济形势较差,X11=1表示国内外经济形势较好),后者用X12描述(X12=0表示无社会关系网络,X12=1表示有社会关系网络)。据此,可以建立回归方程:

Y=β0+β1X1+β2X2+β3X3+β4X4+β5X5+β6X6+β7X7+β8X8+β9X9+β10X10+β11X11(1)

其中βi为各变量系数,X2、X3、X5、X8为定距变量,X1、X4、X6、X7、X9、X10、X11、X12为品质型变量。因为因变量是0/1二值型变量,而且自变量(协变量)也多为品质型变量,因此,本文选择Binarygistic回归分析来探讨农村劳动力流动与否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数量关系。

3.2回归结果分析。对以上自变量与因变量利用SpSS进行BinaryLogistic回归分析,采用Forward:LR(逐步筛选策略)进行变量选择,自变量进入回归方程的显著性水平为0.05、剔除方程的显著性水平为0.10,最终运行结果。

其统计学原因是其显著性水平为0.10。其现实解释是:各地户籍制度对劳动力的限制已经很低,因此变量X4被剔除;由于传统因素的影响,农村居民对社会保障制度还不敏感,因此变量X6被剔除;非农就业“新生代”形成后,年轻的农村劳动力无论男女,无论文化程度高低,也无论是否受培训,大都直接从学校入城务工,因此变量X7、X9、X10被剔除。由此建立的BinaryLotic回归模型为:

Logitp=2.982-0.236X1+0.052X2+0.065X3-0412X5-0.625X8+2.354X11+1.648X12(2)

通过模型可见,农村劳动力流动与家庭所在地剩余劳动力比例、乡镇企业非正式职工岗位比例、国内外经济形势、社会网络关系呈同方向变动,而与家庭人均耕地面积、在所在村的收入水平、务工者年龄状况呈反方向变动,这与实际情况是相符的:①家庭所在地剩余劳动力越多,其向外转移从事非农就业的可能性就越大;变量X2的回归系数为0.052,表明在其它变量不变的情况下,家庭所在地剩余劳动力每上升一个百分点,会使Logitp上升0.052个单位;且wald检验的结果p=0.001,小于显著性水平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其比数比oR=0.376。②乡镇企业非正式职工岗位比例越高,其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能力就越强;变量X2的回归系数为0.065,说明在其它情况不变的情况下,乡镇企业非正式职工比每上升一个百分比,会使Logitp上升0.065个单位;且wald检验的结果p=0.007,小于显著性水平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其比数比oR=1.564。③国内外经济形势越好,非农就业率越高,反之则越低;变量X11的回归系数为2.354,说明在其它情况不变的情况下,国内外经济形势好比经济形势差会使Logitp上升2.354个单位;且wald检验的结果p=0.004,小于显著性水平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其比数比oR=6.512。④劳动力拥有的社会关系网络(社会资本)越多,获得就业信息的渠道越多,可减少劳动力流动的成本,因而流动的可能性越大;变量X11的回归系数为1.648,说明在其它情况不变的情况下,有社会关系网络较没有社会关系网络使Logitp平均上升2.354个单位;且wald检验的结果p=0.003,小于显著性水平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其比数比oR=5.674。⑤农村家庭人均耕地面积越多,需要的劳动力越多,则劳动力流动的可能性越小;变量X1的回归系数为0.236,说明在其它自变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家庭人均耕地面积多较家庭人均耕地面积少使Logitp平均降低0.236个单位;且wald检验的结果p=0.008,小于显著性水平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其比数比oR=0.644。⑥家庭在所在村的收入水平越低,劳动力外出打工提高收入的愿望越强。相反,家庭在所在村的收入水平越高,则会降低劳动力流动的意愿;变量X5的回归系数为0.412,说明在其它自变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家庭在所在村的收入水平为中等较下等使Logitp降低2.212个单位;且wald检验的结果p=0.006,小于显著性水平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其比数比oR=0.672。⑦在劳动年龄内,劳动者年龄越大,其从事非农就业的可能性越小,反之则越大;变量X8的回归系数为0.625,说明在其它自变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劳动者每大一岁会使Logitp降低0.625个单位;且wald检验的结果p=0.002,小于显著性水平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其比数比oR=60641。

对回归方程的整体检验(H:β1=β2=β3=β5=β8=β11=β12=0),采用-2logl和Score两种方法,其p值均为0.002,具有统计学意义。在该模型中,Hosmer-Lemeshow统计量的概率p值为0.034,小于显著性水平0.05,因此应拒绝零假设,认为各组的划分与因变量的实际取值相关,而且模型总的预测正确率为89%,说明模型拟合优度较高。

4.结论

上述研究可以归结为以下结论:

4.1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农村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农村非农就业迅速增长,具有本地就业和异地就业相结合、西出东进跨地区流动、非正规部门就业比重大、主要从事劳动密集型产业等特征,近年来呈现了组织化程度提高、新生代农民工形成、就业难度不断增加等新趋势。

4.2从影响农村非农就业的因素来看,城乡差距扩大、产业结构调整和乡镇企业发展极大地推动了农村非农就业的发展,滞后的户籍制度、产权不明的土地制度和不完善社会保障制度阻碍了农村非农就业的发展,劳动者较低的文化素质和技能水平则是阻碍农村非农就业的主要个人因素。

4.3对上述影响因素进行筛选的BinaryLogisti分析表明,劳动力流动过程中,家庭所在地剩余劳动力比例、乡镇企业非正式职工岗位比例、国内外经济形势、社会网络关系、家庭人均耕地面积、家庭所在村的收入水平、务工者年龄状况是影响农村非农就业的具有显著作用的因素,而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性别、文化程度和是否接受过培训对是否进城务工没有实质性影响。

参考文献

[1]王莉.基于Logistic的农村劳动力流动影响因素分析[J].商业时代,2007(20):4~5

[2]张海涛.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分析——基于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的思考[J].江西社会科学,2009(02):175~179

[3]白书祥.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特征、规律与农民增收[J].人口与经济,2006(01):43~47

[4]梁艳丽.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现状与特约因素[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党报,2006(11):44-45

[5]刘文、周立群.农村劳动力流动的新特点[J].经济研究参考,2004(44):37~38

[6]张志伟、栾敬东、沈洁.我国劳动力流动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乡镇经济,2004(05):20~21

劳动教育总结归纳篇4

体育实践课结尾教学,一般可采用下列方法。

(一)抽样检查法教师通过抽查、提问等方法,了解学生对所学内容、技术动作的掌握程度,检验教学效果。

(二)评价法即教师对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做出客观的、正确的评价。这种方法以表扬学生成绩为主,尽量避免对学生的批评;或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通过评价的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与他人感情交流的能力。

(三)游戏法教师为了缓解学生学习中的心理紧张程度,放松学生的身体,组织学生做一至两个小游戏。如“漫游太空”,或利用游戏巩固和强化学生在课堂中所学习的内容。学习了蹲踞式跳远后,可以安排“兔子舞抢圈”,让学生享受体育运动之后所带来的快乐。

(四)放松法教师可以运用收听音乐、做舞蹈步、意念放松等方法,尽快地消除运动造成的身心疲劳,使学生高度兴奋的情绪平静下来,完成主动放松。(五)示范激励法也可叫表演法,就是教师根据课堂的练习情况,选择个别动作完成较好,动作正确、姿态优美、协调性好的,或者进步较快的学生进行示范表演,引导全体学生观摩。通过这种方法,不仅可以激励参与表演的学生,还能引起其他学生的羡慕,从而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

二、要搞好课堂结尾教学,必须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堂结尾教学要有利于学生疲劳的恢复运动了一节课,身体处于一种疲惫的状态,这时候做一些放松活动,可以缓解肌肉疲劳度,使身体较快的恢复。体育运动会导致学生不同程度的疲劳,如若不注意及时恢复,肯定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甚至影响学生下一节课的学习。因此,教师必须重点考虑学生的恢复问题。

(二)体育课结尾教学一定要有助于课堂整体教学除了让学生做好整理放松之外,还可以让学生总结本课的收获,讨论学习体会,进行自我评价,提出意见或建议等,最后教师做出归纳性总结,明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重点、难点。

(三)杜绝放羊式下课有些教师一不集合,二不放松,三不归纳总结。这种放羊式教学不利于形成良好的教学常规,必然影响今后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教师必须加以重视。

(四)按时下课拖课容易使学生注意力分散,造成运动损伤,降低学习效率,还会对下一节课教学的正常进行造成影响。

(五)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体验到乐趣讲究语言艺术,多用启发性语言、不用或少用命令的语言,让学生自主参与练习。

(六)教学方法多样化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师要摒弃落后的结课模式,大胆改革,锐意创新,灵活地选择课堂结尾方法,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增强学生体能,提高学生健康水平。

三、总结

劳动教育总结归纳篇5

第一条为做好刑满释放、解除劳动教养人员(以下简称归正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预防和减少重新违法犯罪,维护社会稳定,根据《*省归正人员安置帮教工作办法》和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归正人员安置帮教工作是指由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有关部门和社会力量,对归正人员进行引导、扶助、教育和管理的活动。

第三条归正人员依法享有与其他公民平等的权利,履行公民的义务,不受歧视。

第四条归正人员一般回原户籍所在地安置帮教。

第五条安置帮教工作坚持政府安置帮教和社会安置帮教相结合,监所教育与安置帮教相衔接的原则。

第六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安置帮教工作的领导,把安置帮教工作作为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责任制的重要内容。具体工作由司法行政部门负责。

公安、民政、财政、教育、人事、劳动保障、工商、税务等部门和工会、共青团、妇联、社区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等组织应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协同做好安置帮教工作。

乡镇(街道)的安置帮教日常工作,由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负责,日常工作由司法所承担。

第七条安置帮教工作的内容是:

(一)加强对归正人员的思想、文化、法律教育和技术技能培训;

(二)建立、保管、移交归正人员有关档案、材料;

(三)落实归正人员安置帮教工作政策,对归正人员生活、就业进行引导、扶助、教育和管理,积极培育安置基地;

(四)对有重新违法犯罪倾向的归正人员进行重点帮教,落实预防重新违法犯罪措施;

(五)其他安置帮教工作。

第二章工作程序

第八条服刑人员服刑期满或者劳动教养人员劳动教养期满30日前,监狱、劳教所、看守所(以下简称监管场所)应当按规定将《刑满释放人员通知书》或《解除劳动教养人员通知书》(以下统称通知书)寄给服刑人员、劳动教养人员原户籍所在地的县(市)、区司法行政部门和公安机关。

第九条县(市)、区司法行政部门和公安机关应当自收到通知书之日起7日内,分别通知归正人员原户籍所在地司法所和公安派出所。

司法所在接到通知书后,应即时通知社区居民组织或村民委员会以及归正人员的家属,并协调有关部门做好安置帮教工作。

第十条归正人员应当在离开监管场所之日起30日内到原户籍所在地司法所办理安置帮教登记手续,到公安派出所办理户籍登记(报到)手续。未按上述期限内办理安置帮教、户籍登记(报到)手续的归正人员,司法所、公安派出所应当自期限届满之日起3日内向上级部门报告和互相通报,并及时查明原因。

第十一条对在外地居住或务工、经商的归正人员,居住地和原户籍所在地的司法所、公安派出所应当加强情况通报工作,并按规定共同落实相关帮教工作措施。

第十二条对本市籍的服刑、劳教人员和每季度刑满释放、解除劳动教养人员的情况,市司法行政和公安部门应当进行分类整理,并按规定将报表寄发给各县(市)、区司法行政和公安部门。

县(市)、区司法行政和公安部门应当每季度核对一次各自掌握的归正人员名单及有关情况。

第三章帮教政策和措施

第十三条监管场所应当开展相关职业技术培训,教育服刑、劳教人员掌握基本的就业和社会保障常识。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应当支持和配合监管场所,对服刑、劳教人员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工作,提供培训信息和技术服务,并对合格者颁发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术培训证书。

持有《宁波市失业登记证》的归正人员参加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组织或定点再就业培训基地举办的职业技能培训的,可按有关规定享受再就业培训经费补助。

第十四条各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社区居民组织应当积极支持归正人员进入社区就业实体就业或者兴办社区服务业就业。

鼓励有条件的社区居民组织,开展对归正人员的法律教育和专项职业技术培训。

第十五条各级政府应当采取扶助措施,引导和推进归正人员过渡性安置基地和就业实体的建设工作,为归正人员的安置就业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第十六条符合就学、复学、升学条件的归正人员,本人要求继续上学的,教育部门和学校应当批准其入校学习。

对申请报考高等院校、中等专业学校、各类职业学校或者业余学校的归正人员,符合报考条件的,教育部门应当准许报考;符合规定录取标准的,学校应当予以录取,不得歧视。

第十七条保留职工身份的归正人员由原单位安排就业。未解除劳动合同的归正人员,原单位应当继续履行劳动合同,原单位被撤销的,由原单位上级主管部门及劳动等有关部门协调解决。

第十八条企业招用归正人员的,可以享受税收优惠,具体政策由各县(市)、区司法行政部门会同财税等部门根据有关规定和本地实际制定。

第十九条归正人员从事个体经营的,税务部门应当按有关规定免征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附加和个人所得税。

第二十条积极引导归正人员按规定进行失业登记。归正人员在办理失业登记后,享受失业人员应享受的待遇和有关扶持及促进再就业的各项政策。

归正人员在服刑、劳动教养前已参加失业保险,符合享受失业保险待遇条件的,可以按规定领取失业保险金并享受其他失业保险待遇。

第二十一条归正人员在城镇各类企业就业的,企业应为其办理社会保险参保手续,并按规定为其交纳社会保险费。归正人员在被判刑前或劳动教养前已经参加社会保险,刑满释放后或劳教期满后重新参加社会保险的,可按规定接续社会保险关系。

城镇各类企业的归正人员在刑满释放或劳教期满时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标准,在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标准时符合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和医疗保险待遇条件的,可按规定办理退休手续并享受相关待遇。归正人员在刑满释放或劳教期满时已超过法定退休年龄,且符合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和医疗保险待遇条件的,可按规定办理退休手续并享受相关待遇。

归正人员在被判刑或者劳动教养前已在城镇各类企业退休,刑满释放或劳教期满的,原基本养老和医疗保险待遇继续享受,以后按规定调整。

第二十二条符合最低生活保障条件的归正人员有从当地人民政府获得基本生活保障的权利,民政部门应当将其纳入低保救助范围,落实最低生活保障措施。

第二十三条农村籍归正人员回原籍落户的,村民委员会应当按有关规定为其分配承包责任田(山、地),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帮助、督促落实。因无生活来源造成生活困难的,可领取地方政府临时社会救济。

第二十四条对因城市建设而发生的涉及服刑、劳教人员的房屋拆迁、土地征用的,应当依照有关规定给予补偿或安置。

对确因历史遗留问题造成归正人员住房特殊困难的,由司法行政、建设等有关部门协调处理。

第二十五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将安置帮教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专款专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占用、截留、挪用。

司法所可以按规定通过其他合法途径筹集资金,用于安置基地建设补助、归正人员自谋就业支持借款、技能培训经费补助、有特殊困难的归正人员安家救济等安置帮教项目。

第四章帮教要求

第二十六条司法行政部门应当积极倡导建立安置帮教志愿者队伍。工会、共青团、妇联、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老年协会、个体劳动者协会、私营企业协会等组织应当积极组织社会志愿者参与对归正人员的帮教活动。

第二十七条各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归正人员安置帮教工作协调小组要加强对成员单位开展归正人员安置帮教工作的指导、协调、监督,认真落实领导责任制、目标管理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把安置帮教工作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责任制考核内容,考核实施细则由司法行政部门统一制订。

第二十八条司法所应当按规定做好对归正人员的安置帮教和考核工作,对于有违法犯罪倾向的,应列入重点帮教对象并通报公安机关。

归正人员应当配合和接受有关部门的安置帮教,不得无故拒绝。

在对有治安违法行为的归正人员作出处罚决定前,公安机关应当听取司法所等基层帮教组织的意见,作为确定处罚幅度的依据之一。

第二十九条对于安置帮教成绩突出的个人、企业和单位,各级人民政府和主管部门应当予以表彰和奖励。

第三十条对机关单位工作人员违反本办法规定,刁难或者歧视归正人员、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归正人员有权向司法行政等有关部门投诉、举报,或者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有关单位或者工作人员违反本办法规定,侵犯归正人员合法权益的,司法行政部门可以向有关主管部门或者监察机关提出给予该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行政或者纪律处分的建议。受理建议的主管部门或者监察机关应当调查处理,并将处理结果抄告提出建议的司法行政部门。

劳动教育总结归纳篇6

关键词:农村剩余劳动力;农业资本存量;农业生产函数

【作者简介】糜韩杰,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硕士研究生。上海:200433

1引言

在2008年2月25日《人民日报》的经济周刊上,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副所长莫荣在谈及中国劳动力成本仍然占优势时,把其归因于三个方面,其中一个方面是,他认为中国劳动力资源总体上非常丰富,农村剩余劳动力在1亿以上,可随时进入劳动力市场,这会提供一个长期的人力资源优势保障(白天亮,2008)。但是中国农村是否像莫荣副所长所说的有1亿多剩余劳动力呢?特别是在经历过近30年的高速经济增长和人口计划生育政策之后的现在,会不会如蔡先生所说的,如今“坚持认为中国农村仍然有高比例、大规模的剩余劳动力的观点,已经成为缺乏经验证据的教条,且妨碍我们对劳动力市场形势做出正确的判断”(蔡,2007)。

本文通过修正目前学术界指出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直接计算法的两处假设过严及估值偏低的不足,结合最优理论,从全社会农业生产支出成本最小的角度,推算出农村农业生产所需的合理劳动力,进而得出农村剩余劳动力人数,以此揭示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多寡的现状,以证明这种“教条”是否存在。

2相关理论综述

2.1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定义

国内外理论界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定义归纳起来有以下四种:第一种是已被广泛接受的传统定义,即劳动边际生产率等于或接近于零,从农业部门转移出去而不会减少农业总产量的那部分农村劳动力。第二种定义是农业劳动力的供给量和社会需要量之差。本文所修正的直接计算法即是基于这种定义。第三种定义为边际收益低于非农业劳动力的农业劳动力。第四种定义为当一个国家(地区)农业劳动者人均耕地面积长期呈下降趋势时,就认为该国(或地区)存在农业剩余劳动力。

2.2目前学术界对于测算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方法

2.2.1国际标准模型法

该方法由钱纳里和赛尔昆在《发展的型式:1950~1970》一书中提出,他们通过对许多国家有关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得到与不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相适应的各部门劳动力份额和各部门产值份额的“国际标准结构”,并用所研究的国家农业劳动力份额与该“国际标准结构”相比较,从而得出该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较“准确”的估计值。但是,这种统计方法在计算过程中忽略了国与国之间的差别,太过粗略(江秀辉,李伟,2007)。

2.2.2耕地劳动比例法

该方法是由胡鞍钢在《中国就业状况分析》一文中提出来的,通过估算一国农业生产中耕地数量与有效劳动力数量的比例来计算农业中的剩余劳动力。各年的农业有效劳动力数量等于当年的耕地数量除以这一比率,而农业剩余劳动力数量就等于农业劳动力总量减去有效劳动力数量。该方法的关键是如何确定耕地与有效劳动之比。一个简单的方法是假定某一年没有农业剩余劳动力,以该年的耕地劳动比作为系数,同时假定这一比例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胡鞍钢运用这一方法,假设1957年中国不存在农业剩余劳动力,按照这一年的耕地劳动力比,对中国的农业剩余劳动力数量进行了估计。但是假定耕地与有效劳动比例从1957年开始一直保持不变,是一个很严格的假设。农业中的技术进步会对这一比例产生影响(胡鞍钢,1997)。

2.2.3直接计算法

该方法是由王诚在《中国就业转型:从隐蔽失业、就业不足到效率型就业》一文中提出来的,是根据相关农业统计数据直接计算农业剩余劳动力的一种方法。计算公式为RDU=Re-tVe-pe-ie-Fe-Ce。其中,RDU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Re为农村总劳动力数量,tVe为乡镇企业就业量,pe为私营企业就业量,ie个体劳动就业量,Fe为流入城市岗位就业量,Ce为农业资源可容纳有效就业量。在文中作者指出,Re、tVe、pe、ie这几个数据可以从《中国统计年鉴》中查到。Fe是根据《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算出1994年在城市中成功就业的民工人数占城市就业人数的比例为5.35%,假定这一比例不变,用这一比例乘以城市就业人数就得到历年民工就业量。对于Ce,作者据其测算的上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农业资源可容纳劳动力数量为1.5亿,按照农村生产性固定资产计算出容纳系数为6.4,假设这一系数不变,用这一系数与历年农村生产性固定资产相乘就得到历年农业资源可容纳的劳动力数量。但是作者假设固定资产和劳动力数量的互补效应和替代效应相抵,进而假设容纳系数不变,这与实际的替代效应占主导的情况不符。同时,在流入城市岗位就业量Fe的估计中,成功就业的民工人数占城市就业人数的比例不变的假定同样过严,以此推算往后各年的数据误差较大(王诚,1996)。

2.2.4生产函数法

这种方法由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社区处在《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定量分析》中提出的,在基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等于农业劳动力数量减去农业劳动力需要量的共识下,他们从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出发,分析农业生产总量达到最大时,各生产要素(仅指劳动力与耕地)按最优配置所需要的劳动力数量,从而推算出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生产函数模型构造为:Y=aLdK1-d,其中a为常数,L、K分别为农业劳动力和土地。根据剩余劳动力的经济特征,农业总产值的边际劳动生产率为零,通过计算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社区处多年的回归模型,发现1978年比较符合这一条件,即劳动力与耕地面积指数之和接近1。回归结果显示该模型通过各项统计检验,由此得到农业总产值与农业劳动力、耕地面积的生产函数模型:Y=18.43Land0.6Lab0.32(Y为农业总产值,Land为耕地面积,Lab为需要的农业劳动力数量)。从理论角度分析,这种测算方法虽然与剩余劳动力的定义最为接近,但同时也成为它的弱点,剩余劳动力不仅包括边际劳动生产率为零的那部分劳动力,其实还应包括一部分边际生产率大于零的农业劳动力(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社区处,2002)。

3模型修正及相关数据

针对直接计算法的不足,本文从三处对其进行了修正。

3.1对流入城市岗位就业量Fe的修正

在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五号)中,2006年中国农村外出从业劳动力人数是13181万。按照农村外出从业劳动力的定义,其是指村住户户籍从业人员中,2006年到本乡镇行政管辖区域以外从业1个月及以上的人员。因为乡镇以外从业人数和流入城市岗位就业量是同一个概念的两个方面,所以可以以此作为直接计算法中2006年的流入城市岗位就业量,这样减少了按照成功就业的民工人数占城市就业人数的比例不变所推算的2006年流入城市岗位就业量的误差。

3.2通过最优化方法对农业资源可容纳有效就业量Ce的修正

3.2.1农业生产函数的估计

(1)模型介绍

根据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通过计量经济学中的多元回归,拟合出我国农业生产函数

lnY=lna+αlnK+βlnL

其中Y是农业产出(第一产业国内生产总值实际值),a是技术水平和耕地面积等因素(注:需要特别指出,在短期,技术水平和耕地面积通常变化不大可以看做常数;而在长期,这两者会对农业生产总值产生较大影响。所以本文的农业生产函数需要每隔一段时间重新估算。),K是农业中的固定资产投资(农业资本存量),L是农业劳动力人数(第一产业就业人数)。由于农业产出,农业中的固定资产投资,农业劳动力人数,这些数据是时间序列数据,在满足协方差稳定,或者是协整的前提下,可以拟合出农业生产函数曲线。得到,

lnY=lna+αlnK+βlnL,即Y=aKαLβ

(2)数据准备

产出Y:通过各年的第一产业生产总值指数(按可比价格计算)和1980年的第一产业生产总值(按当年价格计算)得到以1980年为基年的各年第一产业生产总值实际值,见表1: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中国统计年鉴(2007).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

农业资本存量K:农业资本存量就是指在农业生产活动中在一定时点上所积累的实物资本,它反映了人们在一定时点上所掌握的农业物质生产手段的数量(吴方卫,2006)。目前通常采用的估计资本存量的方法是永续盘存法,它是由戈德史密斯提出的,其公式是Ksub>t=Kt-1(1-δ)+it。本文以1980年为基准年,数据的样本区间是1980~2006年。其中,1980年的农业资本存量基准采用1615.48亿元(Chow,1993)。以后各年的农业固定资产投资额,其中1981~1997年,采用吴方卫(1999)估算的相关数据,并按照他的方法推算了1997~2003年的数据,同时由于《中国统计年鉴》在2005年以后不提供“国有经济按各种分组的固定资产投资”该项数据,所以2004~2006年的农业固定资产投资额用《中国统计年鉴》2004年新增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按行业分”中的第一产业的数据。

同时,由于各年的农业固定资产投资额都是按当年价格计算的名义值,所以需要通过以1980年为基年的固定资产价格指数折算成实际值。由于《中国统计年鉴》没有1991年以前的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所以1991年以前的指数用上海市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作为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的代替(张军、章元,2003),1991年以后则仍用《中国统计年鉴》上公布的相关的指数。折算后的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值见表2:

资料来源:上海市统计局.上海统计年鉴(2001).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

折旧率采用王小鲁(2000)的估计为5%。按永续盘存法的公式,得到农业资本存量的估计劳动力投入L:与大多数研究相同,本文同样将第一产业就业人数作为劳动力投入指标。(3)计量结果及检验

按多元回归拟合的我国农业生产函数为:

lnY=-0.621654+0.879324lnK+1.407260lnL

由于农业产出Y、农业资本存量K和农业就业人数L都是时间序列数据,所以需要进行协整检验(engle,Granger,1987),通过对农业生产函数回归方程的残差序列进行aDF检验(见表4),可以看到在10%的置信水平下,函数的残差序列不存在单位根,即残差序列是平稳的,也就是说这个回归方程不是伪回归。

aDF检验统计量-2.9496650.0539

检验的临界值:1%置信水平-3.724070

5%置信水平-2.986225

10%置信水平-2.632604

*麦金农(1996)单侧p值。

注:零假设:残差序列存在单位根;滞后长度:

同时,由于回归方程的参数t检验、F检验、拟合优度R2均令人满意(见表5)。

表5农业生产函数回归方程分析

3.2.2最优就业量的估计

(1)模型介绍

等式约束极值问题求解在满足一定的农业总产出的要求下,社会对农业的支出成本,主要是劳动力成本和资本成本,最低情况下的固定资产和农业劳动力人数的最优配置

minwL+rK

其中,w是农业劳动力成本,这里用按行业分城镇单位人员平均劳动报酬和估算的农村农业从业人员平均收入的加权平均,r是资本成本(贷款基准利率),Y0是已知的当年第一产业生产总值实际值。

通过一阶、二阶检验,得出最优的农业中的固定资产投资和农业劳动力人数。

这里有个数据处理的说明,农业资源可容纳有效就业量Ce等于农业劳动力人数减去按行业分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数(第一产业)。之所以保留农业资源可容纳有效就业量的称谓,是为了和原公式保持一致,更合适的称谓是农村农业资源可容纳劳动力人数,因为它排除了城镇中的农业资源容纳劳动力人数。

(2)数据准备

农业劳动力成本w:由于有一部分城镇人员也从事农业,所以农业劳动力成本用按行业分城镇单位人员平均劳动报酬和估算的农村农业从业人员平均收入的加权平均。因为城镇私营企业和个体就业中从事农业的人数很低。据有统计资料的2003年,城镇私营企业和个体就业中从事农业的人数为46.5万人仅占当年农业从业人数的0.13%,所以暂不予以考虑。由《中国统计年鉴2007》按细行业分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劳动报酬,2006年城镇从事农业人员的年平均收入是9269元。农村农业从业人员平均收入,由于没有相关的统计数据,所以通过下面的公式估算:

农村农业从业人员平均收入=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纯收入中来自第一产业的收入×农村家庭平均每户常住人口/平均每户整半劳动力按《中国统计年鉴2007》,整劳动力指男子18周岁到50周岁,女子18周岁到45周岁;半劳动力指男子16周岁到17周岁,51周岁到60周岁;女子16周岁到17周岁,46周岁到55周岁,同时具有劳动能力的人。。

按照《中国统计年鉴2007》和《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07》的相关数据计算得出2006年的农村农业从业人员平均收入为2177.13元。以就业人数为权重,2006年农业劳动力成本为2271.84元。

资本成本r:资本成本用贷款1年期的基准利率表示。由于中国人民银行在2006年两次上调了贷款的基准利率,从年初的5.58%,第一次上调到5.85%,第二次上调到6.12%,所以本文以天数加权估算出的年平均贷款利率为5.86%。

产出Y0:2006年第一产业生产总值实际值4627.37亿。

(3)最优化结果及检验

其中,系数4.18是对农业资本存量作了由实际值到名义值转换的调整。按照拉格朗日方法解得:

L=1.8788K=10890.6799

这是唯一的驻点,又由方程的含义一定存在最小值,所以社会最小支出成本存在,此时的农业从业人员人数是18788.45万人(为了提高精度,单位由亿转换为万),农业资本存量是10890.68亿元。

3.2.3农业资源可容纳有效就业量Ce的估计

按照直接计算法的含义,农业资源可容纳有效就业量其实是单指农村农业资源可容纳有效就业量,此处之所以保留原有称谓是为了和原公式保持一致。上文已通过求等式约束极值得到在保持2006年农业产出不变的情况下,从全社会对农业支出成本最小的角度,所需的农业从业人员人数,即18788.45万人。因为城镇的农业生产结构优于农村,且对资源的配置比较合理,所以假定城镇的农业从业人数是满足最优条件的。在此假设前提下,最优的农村农业从业人员人数为农业从业人员人数减去城镇单位的农业从业人数(即:18788.45-435.2=18353.25万人)。所以Ce农业资源可容纳有效就业量的估计值是18353.25万人。

3.3对直接计算法其他项的修正

根据直接计算法的公式RDU=Re-tVe-pe-ie-Fe-Ce。其中,RDU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Re为农村总劳动力数量;tVe为乡镇企业就业量;pe为私营企业就业量;ie个体劳动就业量;Fe为流入城市岗位就业量;Ce为农业资源可容纳有效就业量。等式右边Re-tVe-pe-ie-Fe是为了计算出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人数,作者的角度是通过在农村总劳动力中减去乡镇企业、私营企业和个体,另外加上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在城市就业,得出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人数,然后通过已求出的农村农业资源可容纳有效就业量,得出农村剩余劳动力人数。但这种计算方法容易导致数值被低估,因为各经济类型中也是分行业的会包括部分农业生产人员,特别是包括在公式内的tVe乡镇企业就业量《中国乡镇企业年鉴2006》中2005年各地乡镇企业主要经济指标统计(按国民经济行业分)(从业人员年末数)中农林牧渔业有2852069人。、pe私营企业就业量和ie个体劳动就业量,虽然所属经济类型不同,但却可以从事相同的行业,特别是农业。

所以一种方法是按照本文3.1和3.2中对Fe流入城市岗位就业量和Ce农业资源可容纳有效就业量的修正,通过直接计算法的原始公式估算出农村剩余劳动力,但是估计出的数据会低估农村剩余劳动力,且该低估值很难调整,因为只有乡镇企业就业量可以查到相应的按行业分的数据;另一种方法是,遵照直接计算法原始公式的含义,从另一个角度,即通过用农业就业人数减去城镇从事农业的就业人员人数,直接得到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人数,然后减去农村农业资源可容纳有效就业量,估算出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本文采用后一种方法。4修正后的直接计算法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估计

根据上文,修正后的直接计算法公式为

RDU=tae-Cae-Ce

其中,RDU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tae为农业就业人数;Cae为城镇从事农业的就业人员人数;Ce为农村农业资源可容纳有效就业量。

通过《中国统计年鉴2007》可以获得2006年的tae农业就业人数和Cae城镇从事农业的就业人员人数的相关统计数据,它们分别是农业就业人数32561万人、城镇从事农业的就业人员人数(城镇单位的农业从业人数)435.2万人。同时按照上文对Ce农业资源可容纳有效就业量修正后的数值,可以得到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为13772.55万人(即:32561-435.2-18353.25)。

同时,根据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告(第五号),农村劳动力资源中,20岁以下占13.1%;21~30岁占17.3%;31~40岁占23.9%;41~50岁占20.7%;51岁以上占25%。所以剩余劳动力的年龄分布按此估算得,20岁以下1804.20万人;21~30岁2382.65万人;31~40岁3291.64万人;41~50岁2850.92万人;51岁以上3443.14万人。

另外,2006年农村外出从业劳动力中,20岁以下占16.1%;21~30岁占36.5%;31~40岁占29.5%;41~50岁占12.8%;51岁以上占5.1%。可以看出外出从业劳动力主要集中在50岁以下,占94.9%,50岁以上的农村外出从业劳动力即使可以转移,也不存在相关的劳动力需求。

但是,农村劳动力人口年龄结构分布中50岁以上却占了足足1/4,所以真实的有需求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人数应该不包括50岁以上的人口。按此得出2006年农村剩余劳动力人数为10329.41万人。证实了本文引言中莫荣副所长的观点,即中国劳动力资源总体上非常丰富,农村剩余劳动力在1亿以上。但是需要指出的是,这些剩余劳动力并非可随时进入劳动力市场,为劳动力市场提供一个长期的人力资源优势保障,它是要受到农业资本存量的限制。因为10329.41万人的剩余劳动力需要10890.68亿元的农业资本存量,而按上文的估算2006年的农业资本存量仅为4627.01亿元(见表3),两者相差了6263.67亿元。如果按2006年的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值作为每年的投资量,且不考虑投资增长和资产折旧,那么要达到10890.68亿元的资本存量需要投资将近10年。当然随着投资的增长,这一年限可以大大缩短,但从这里可以看出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劳动力市场却不是随时,而是一个逐步的过程,随着投资的不断增加,由于替代效应的作用,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释放。

5修正方法的局限及其对结果的可能影响

(1)修正方法较之原方法更加复杂,从收集数据到回归拟合,至最后通过最优理论推断,需要经过多个步骤,对计算的准确性和数据来源的可靠性的要求都很高。

(2)修正方法在对农业技术水平的考量中,主要通过拟合农业生产函数,估计出一个长期的平均值a,短期的农业技术水平的重大提高对农业劳动人数的影响,会由于回归拟合而减弱。因而,修正方法在短期对农业技术水平的反应会有一定的滞后,进而在一定程度上低估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但在长期中,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逐渐在生产函数中体现,最终将使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的估计趋于合理。

6结论的政策含义

(1)要保证一个持续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外转移的过程,以期为劳动力市场提供一个长期的保障,需要加大对农业的投资力度,通过资本和劳动力的替代作用,逐步释放出剩余劳动力。同时加快农村进城务工人员的社会政策建设。这主要包括促进平等就业、劳动力流动、培训、工资、企业用工、劳动力市场建设等进城务工人员的就业政策;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政策;进城务工人员的养老、医疗、工伤、最低工资支付、失业、生育等社会保障政策;保护进城务工人员合法权益的劳动合同、劳动保护、工作强度及工作时间等制度;面向进城务工人员的安置房、廉租房政策等(黄乾,2007)。这样通过构建起良好的对于进城务工人员的制度保障,不断吸引有条件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出。

(2)加强对农村的教育投入,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整体受教育水平。按照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五号),农村劳动力资源中,文盲3593万人,占6.8%;小学文化程度17341万人,占32.7%;初中文化程度26303万人,占49.5%;高中文化程度5215万人,占9.8%;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648万人,占1.2%。在外出从业劳动力中,文盲占1.2%;小学文化程度占18.7%;初中文化程度占70.1%;高中文化程度占8.7%;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1.3%。所以当务之急是通过基本义务教育,职业培训等再教育降低农村,特别是50岁以下劳动力人口的小学文化程度以下人口的数量,增加初中文化程度以上的人数,这样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才是有需求的剩余劳动力,真正能起到为劳动力市场提供一个长期的人力资源优势保障。

(3)虽然农村按估算有1亿以上的剩余劳动力,但随着中国整体人口年龄结构的转变,人口红利的消失,人口逐渐呈现老龄化,农村的剩余劳动力人数也会逐步减少,所以需要目前逐步展开产业结构的相应调整,增加高端资本密集型行业,减少低端劳动密集型行业,加快行业整合,提高行业的整体效率和竞争力,提高中高端产品的生产,增加产品附加值,这样在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步减少的同时,实现中国经济的平稳过渡,减少由于劳动力数量优势的丧失而对中国经济产生的冲击。同时由于产品逐步向中高端转移,附加值不断增加,劳动力的待遇也会随之上升,实现人民富裕、社会和谐。

参考文献:

1白天亮.四问劳动力价格上涨.人民日报,2008-02-25(13~15版)

2蔡.破解农村剩余劳动力之谜.中国人口科学,2007;2

3江秀辉,李伟.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统计方法的比较.甘肃农业,2007;5

4胡鞍钢.中国就业状况分析.管理世界,1997;3

5王诚.中国就业转型:从隐蔽失业、就业不足到效率型就业.经济研究,1996;5

6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社区处.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定量分析.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2;2

7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五号).stats.省略/tjgb/nypcgb/qgnypcgb/t20080227_402464718.htm,2008

8吴方卫.我国农业资本存量的估计.农业技术经济,1999;6

9Chow,G..CapitalFormationandeconomicGrowthinChina.QuarterlyJournalofeconomic,1993;108(3)

10张军,章元.对中国资本存量K的再估计.经济研究,2003;7

11王小鲁.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与制度变革,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跨世纪的回顾与展望,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57-65

12engle,RobertF.andC.w.J.Granger.Co-integrationanderrorCorrection:Representation,estimationandtesting,econimetrica,1987,(55):251-276.

13上海市统计局.上海统计年鉴(2001).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

14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07).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

劳动教育总结归纳篇7

关键词:就业;就业弹性;扩大就业;税收政策

中图分类号:F810.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6X(2007)01-0073-08

目前,我国劳动力供给增量达到峰值,但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较低,劳动力总量严重供过于求。促进和扩大就业是我国当前和今后较长时期内的重大战略任务。

一、1979年以来中国就业弹性变动轨迹

1.中国就业弹性不断下降

1979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总体上保持在较高的水平,“六五”至“十五”期间年均增长速度分别为10.8%、7.9%、12.0%、8.3%和9.5%。与此同时,从业人员也不断增加,但增长速度却呈下降趋势,从而就业弹性系数不断下降(如图1所示)。

1978―2005年我国GDp就业弹性总体趋势是下降的。1992年以前,GDp就业弹性一般都高于0.2,部分年份达到0.6以上的水平。但是1992年以后,GDp就业弹性急剧下降,大多数年份都在0.1左右,经济增长对于提高就业水平、缓解就业压力的作用大大下降。

2.1979―2005年总体经济增长就业弹性的变动趋势

(1)按定义法逐年计算就业弹性值的分析

中国总体经济增长就业弹性的变动并不是逐年下降,而是表现为差异显著的阶段性特征:第一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经济增长的高就业弹性阶段,“六五”期间就业弹性系数平均为0.31,“七五”期间平均为0.33。第二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增长进入低就业弹性阶段,就业弹性系数大幅度下降,“八五”期间平均为0.08,“九五”期间略有回升,均为0.11。第三阶段是自2001年以来,就业弹性系数逐渐走低。由2001年的0.18下降到2005年的0.11,表现出高增长低就业态势。

图11979―2005中国GDp增长率与就业弹性1990年数据由于根据普查数据调整与此前数据不具有可比性,绘图时按“七五”前四年平均数作平滑处理。

(2)采取回归模型方法的实证分析

鉴于按定义逐年计算就业弹性的方法虽可反映当前情况,但却很难避免某些年份的异常波动,较难把握其变动的内在规律。笔者在遵循经济增长与就业之间呈非线性经济关系的基础上,采取回归模型方法对经济增长与就业之间的具体关系进行实证分析。

通常经济增长与就业人数之间呈非线性关系,具体函数关系如下:

L=f(Y)=aYα(1)

式中L表示就业人数,Y表示总产出水平,a表示常数,α表示就业吸纳弹性系数。

由于经济增长与就业人数之间是非线性关系,需要对(1)式两边取对数,获得就业增长方程:

lnL=lna+lnY(2)

这样,在(2)式基础上构建回归方程如下:

lnL=a+blnY+e(3)

其中,L表示就业人数,Y表示GDp,a为常数,b表示就业吸纳弹性,e为随机误差,样本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加以确定。按照上面的回归方程,依据中国1979―2005年的数据,利用eview3.1计量分析软件对就业弹性进行具体测算,结果如表1所示。

依据上述结果,1979―2005年中国就业增长方程为:

lnL=9.351532+0.161890lnY(4)

(108.1631)(19.24318)

其中,常系数为9.351532,就业弹性为0.161890,R2=0.936757,adjustedR2=0.934227,F=370.3000。

括号中的数值为t检验值通过对回归结果的分析,可以看到回归结果是令人满意的。其中R2=0.936757,说明拟合优度较高,并且由于通过了t检验和F检验,说明方程和变量的显著性都较好。

分时期来看,20世纪80年代的就业弹性为0.19,经济的高速增长伴随着就业岗位的大量增长,表现出劳动密集型经济的特点。这一时期的高增长带来了高就业,高就业也促进了高增长,增长和就业是基本一致的。进入20世纪90年代,就业弹性急剧下降(为0.05),反映了劳动力投入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趋于下降,资本、技术等投入要素以及制度性要素的贡献率提高。如果数据反映的现象是客观的,说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已经发生了明显转变。2000年以来,就业弹性由20世纪90年代的0.05回升到0.06,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虽然有所回升。

3.三次产业的经济增长就业弹性变动轨迹

(1)按定义法逐年计算就业弹性值的分析

从三次产业的经济增长就业弹性变动来看,三次产业就业弹性呈现出不同的变动趋势。从产业变动对就业弹性的影响来看,高就业容量的第一产业、高就业弹性的第三产业在20世纪90年代的增长趋缓以及低就业弹性的第二产业在20世纪90年代的高速反弹,都直接推动了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模式的转变(如图2所示)。

图21979―2005中国三次产业增长就业弹性

第一产业就业弹性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趋低逐渐走高,至1989年达到最大值0.89;1992―1996年就业弹性均为负值,表明这个时期是农村劳动力转移速度较快的时期;1997―2002年就业弹性均为由负变为正值,表明这个时期是农村劳动力转移不畅。

第二产业就业弹性自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逐渐走低,特别是1989年就业弹性变为负值,表明这一时期第二产业吸纳劳动力就业能力较弱;进入20世纪90年代初中期,第二产业就业弹性逐渐走高,第二产业吸纳劳动力就业能力较强;20世纪90年代末,就业弹性又变为负值,第二产业吸纳劳动力就业能力又趋弱。

与第二产业就业弹性逐渐走低相反,自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中期,第三产业就业弹性逐渐走高,表明这个时期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就业能力较强。20世纪90年代初中期以来,第三产业就业弹性值稳定在0.4―0.5。

(2)采取回归模型方法的实证分析

按照上面的回归方程,即公式(3),依据中国1979―2005年的数据,利用eview3.1计量分析软件对三次产业就业弹性进行具体测算,结果如表2所示。

数据表明,三次产业变动轨迹与按照定义法逐年计算就业弹性值的分析结论基本一致。

二、中国就业弹性变动趋势原因分析

中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之间表现为非一致性:一方面经济保持快速增长,另一方面就业增长率逐步下降,失业和下岗人员逐渐增多,2005年城镇登记失业率达到4.2%[1]。尽管进入20世纪90年代这种一致性程度有所上升,但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在速度上存在非对称性,这体现为GDp就业弹性的不断下降。1.对于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非一致性原因分析的不同观点

国内外有学者用技术进步论来解释。道格拉斯・琼斯(1983)利用哈罗德―多马模型框架证明,虽然技术进步的补偿机制可以减弱失业问题的严重性,但总体效果是增加失业;戴维・迪顿和彼得・诺兰(1983)利用索洛模型对技术进步和失业影响进行了模拟,他们的模拟表明技术进步减少了就业人数。

张本波认为[2],我国就业增长率的下降和失业率的上升是因为经济结构的快速调整所引起的。

邓志旺、蔡晓帆和郑棣华认为[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名义就业弹性系数存在下降趋势,但是如果把中国的隐性失业考虑进去并计算一个相对比较真实的就业弹性系数就会发现,中国近20年来的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能力仍然保持在一个比较稳定的水平,所谓的“高经济增长,低就业增长”的矛盾并不存在。

龚玉泉、袁志刚认为[4],自改革开放以来,劳动力市场逐步完善的轨迹表现为就业增长质量的高度化、有效就业的扩大化和失业的显性化,从而导致当经济增长速度加快时,就业数量和就业质量同时上升,但就业数量的增速要慢于有效就业的增速;当经济增长速度放慢时,就业数量的增长速度减慢,失业率上升。或换言之,当经济增长速度上升时,就业增长的质量效应大于数量效应,从而就业增长与经济增长出现非一致性;当经济增长速度放慢时,失业人数和下岗人数上升,从而导致城镇登记失业率呈现出向下刚性。

2.对于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非一致性原因分析的不同观点评析

上述各种不同观点从不同侧面揭示了就业增长缓慢和失业上升的原因,但对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非一致性的解释总是不能完全令人满意。技术进步论和经济结构调整论仅仅是一种定性的描述,不能明确地对非一致性现象给出有力而明确的说明;第三种、第四种解释也都是对统计数据持怀疑态度,认为统计数据不能反映隐性失业量的减少和隐性就业量的增加。

各国经济的发展史表明,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一般是正相关的,无论是处于竞争均衡的西方工业化国家还是处于结构转换的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进程都证明了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之间的这种互动机制。对新古典增长方程进行比较静态分析可知,就业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的变动趋势在理论上存在一致性,经济的较快增长会推动就业的相应增长,西方发达国家曾出现过经济衰退与失业伴生的经济事实反证了这一关系。

一般说来,就业弹性越大,经济增长带动就业增长的效果就越大,依靠经济增长拉动就业的作用就越明显;当就业弹性水平较低时,即使经济保持高增长,也不一定会对就业有较强劲的拉动。从计算就业弹性公式可以看出,就业弹性是与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两个因素有关,就业弹性是两个增长率之间的比值,所以就业弹性高并不说明就业更加充分;反之,就业弹性低也不意味着失业更加严重。一般来说,在经济不断趋向成熟的过程中,就业的弹性会出现逐渐减小的趋势。索洛增长模型也表明,技术进步率、资本投入增长率以及劳动与资本产出弹性均与就业增长率负相关,因为节约劳动型和资本密集型的经济增长会产生就业挤出效应,降低GDp就业弹性。

笔者认为,我国劳动生产率的持续提高是GDp就业弹性减小的主要因素。就业弹性不断减小说明每创造一个增量的价值所需要的劳动增量变小了,这实际上意味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从长期来看,影响GDp就业弹性的最主要因素是劳动生产率,只要劳动生产率在不断提高,GDp就业弹性的逐步减少就一定是一个长期趋势。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主要途径有两个:一是技术进步,二是与经济结构相对应的就业结构的变化。由于技术进步,就业弹性必然会降低。如果资金相对密集型产业和行业的经济增长高于劳动相对密集的产业或行业,就业弹性也会变小。在目前的工业化战略下,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源密集型产业2万元的增加值就能够创造1个就业岗位,资本密集型产业则需要6万多元,而技术密集型产业达到了将近9万元才能创造1个就业岗位。

我国劳动生产率的增长来源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资本深化,表现为每个生产者装备的机械设备的增多。第二,技术进步和生产过程的完善,通常称为全要素生产率(tFp)。对中国经济增长因素的研究表明,1978年以来,技术进步或者全要素增长率(tFp)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持续上升。第三,劳动力素质的提高,这与教育的扩展以及经验的丰富有关。从1978年到2000年,我国的劳动生产率有两个特点:第一,我国的劳动生产率保持了较快的持续增长。按1978年的价格计算,劳动生产率从1978年的0.09万元增长到2000年的0.376万元,增长幅度高达318%。第二,劳动生产率在不同产业之间有着巨大的差异,尤其是工业部门和农业部门之间的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差距最大,而且差距在逐渐扩大。2000年,第二产业的劳动生产率为1.181万元,是第一产业的劳动生产率0.079万元的15倍,是第三产业的劳动生产率0.380万元的3.1倍。[5]

GDp就业弹性减小的第二个因素是受资本深化过程的影响,表现为投资就业弹性不断趋于下降。20世纪90年代以来投资就业弹性下降的速度快于GDp就业弹性下降的速度。说明资本对劳动的挤出效应呈现不断强化性的趋势。

经济转型和就业体制改革的深入使国有部门和集体部门出现大量的失业下岗人员,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GDp就业弹性大为下降的第三个重要因素,但是这个因素对GDp就业弹性的影响只是短期的。

三、促进扩大就业税收政策的路径选择

分析就业弹性变化趋势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把握就业形势。虽然就业弹性的高低并不直接反映就业形势的好坏,其总体下降趋势并不意味着中国的就业形势越来越糟,而是表明我国经济结构变化的一些特征。但是,从就业弹性的结构变化中,我们也可以对就业状况做出这样的判断:当第一产业就业弹性越低甚至为负值时,总体就业形势就越好;当第一产业就业弹性高时,总体就业形势就会比较严峻。同时,上述分析也有助于我们寻求促进扩大就业政策的正确路径,以有利于提高扩大就业政策的有效性。

1.降低宏观税负,促进经济长期持续增长

通过税收促进经济增长,由经济增长促进就业是世界上多数国家在解决失业问题时所采取的一种重要手段。在经济增长中拓展就业空间,即以持续的经济增长稳定和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体现在税收政策的取向上,应正确认识税收增长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相关研究资料的计量分析结果显示,宏观税率提高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不确定的,但边际宏观税率提高无疑对经济增长产生不利影响:边际宏观税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将使经济增长率降低0.027个百分点。无论是宏观税率提高还是边际宏观税率提高,都对经济增长有明显抑制效应。因此,制定宏观税收政策战略时首先要考虑如何能促进就业增长。就目前而言,只有以结构性减税为主要内容的税制改革才能促进经济增长,才能有助于扩大就业。

2.调整税收优惠政策,促进劳动密集产业的发展

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是一种必然的选择,这种转变的实质在于技术进步和经济质量的提高,表现为较少的投入获得较大的产出,但并不意味着一定用技术和资本密集经济取代劳动密集经济。我国的国情是劳动力资源丰富,一方面有就业难的不利因素,另一方面也有劳动力成本低的竞争优势。应寻求一种有效发挥我国劳动力资源优势,劳动密集、资本密集和技术密集有机结合的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在保持经济快速增长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经济增长的就业容量。需要综合考虑劳动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发展,重视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使经济增长成为持续创造就业的过程。随着我国工业现代化的逐步实现,由资本、技术密集型引起的就业岗位的减少是不可避免的。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特殊时期,由于计划经济体制下隐性失业的显性化,在短期内集中释放,对就业增长的冲击很大。据有关专家估计,就业增长因此会减少0.3个百分点,就业弹性损失0.04左右。但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制度性失业”对就业弹性的影响会逐步减弱。为促进企业吸收更多的下岗失业人员就业,在鼓励社会技术创新、制定科技优惠税收政策的同时,税收也要更多地鼓励社会力量更多地创办劳动密集型企业和从事劳动密集型的生产经营项目。对此,国家可根据企业所容纳的职工人数与年销售收入的比例,或者工资成本与生产成本、销售收入的比例确定是否为劳动密集型企业或劳动密集型项目,以及根据该比例所反映的劳动密集程度确定税收优惠的力度。

3.加大发展第三产业税收优惠政策的力度

从三次产业就业弹性比较来看,回归模型测算的结果(如表2所示)表明,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最强,吸纳劳动力就业的容量极大。黄涛利用1978―1997年的中国宏观经济统计数据估算了中国各行业劳动力投入系数和就业效应[6],也印证了这一结论。按就业效应排序排在前10位的行业如表3所示。

在中国各行业劳动力投入系数和就业效应排序中,排在前位的均为第三产业,其中最高的是教育文化艺术及广播电影电视业,劳动力投入系数为0.516,表示该行业总产出(总投入)增加1万元,本行业增加就业0.516人;就业效应为0.474,表示该行业最终使用增加1万元,导致各个行业增加就业总人数增加0.474人。

表3中国各行业劳动力投入系数和就业效应

行业名称劳动力投入系数就业效应按调整后就业效应排序

教育文化艺术及广播电影电视业0.5160.4741

商业0.3710.3362

饮食业0.3110.2713

社会服务业0.1430.1834

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0.2570.1825

旅客运输业0.3820.1816

货物运输及仓储业0.3720.1727

建筑业0.1980.1638

科学研究事业0.3680.1559

机械设备修理业0.3500.14110

资料来源:黄涛.中国行业吸纳就业的投入产出分析[J].经济科学,2002,(1):48―60.

2005年我国第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只有40.3%,三次产业劳动力就业中第三产业劳动力比重仅为31.4%[7]。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发达国家这两个指标分别为60%―75%和70%―80%。中国第三产业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第三产业的发展将是解决我国劳动力就业问题的主要途径,也是我国新增劳动力就业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部门。特别是第三产业中的各类服务行业,其劳动密集程度更高。我国第三产业吸纳就业的潜力并未得到充分发挥,推动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是提高我国经济增长就业弹性、扩大就业容量的关键。笔者建议:(1)制定创业投资的税收优惠政策,为第三产业的发展营造宽松环境。(2)完善现行鼓励服务型企业吸纳下岗失业人员的优惠政策。目前的政策规定只是调整了用人单位对不同群体人员的偏好,而对增加就业需求总量并无效果。因为企业可能在增加招用下岗失业人员的同时,与其他职工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结果一方面很多现有下岗失业人员找到工作,另一方面又有同样数量的在职职工下岗失业,就业总量没有增加,国家却付出了很大的成本。建议对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企业加上限制条件,即必须是在职工总数增加的前提下。(3)根据第三产业中各行业吸引劳动力程度的差异制定不同的税收优惠,比如社区服务等人们不愿从事但吸收劳动力又多的行业,可以在税收减免期结束后再根据其吸收劳动力的状况制定更优惠的税收政策,促进这些行业的发展。

4.积极发展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

中小企业的劳动密集程度高,单位投资创造的就业机会多于大企业。中小企业具有数量众多(目前世界上多数国家中小企业数量都在90%以上)、劳动密集度高的特点,而且,中小企业对市场反应快、上马快、建设周期短,因而相对于大企业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目前中小企业已经成为我国吸纳新增劳动力和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的主要渠道,约75%的已就业岗位以及90%以上的新增就业机会来自中小企业。据统计,在中国,大型企业创造1个就业岗位需投资22万元,中型企业创造1个就业岗位需投资12万元,小型企业创造1个就业岗位只需投资8万元。同样的投资,中小企业提供的就业人数是大型企业的近2―3倍。我国从农业部门转移出来的劳动力,绝大多数在中小企业就业。中小企业的资金就业效率高,在扩大就业方面具有大型企业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发展中小企业对于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我国的私营企业和第三产业也比较适合于中小企业,因此发展中小企业,也在相应地促进第三产业和私营经济的发展,从而对增加就业产生着倍增效应。所以,国家应该采取措施,解决中小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大力扶持和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这不仅可以增加对劳动力的需求以缓解就业压力,而且还可以优化企业的组织结构,实现大中小企业的协调发展。

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和中小企业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一般而言,中小企业占一个国家企业总数的比例都在95%以上,此外,吸收大量的劳动力被认为是中小企业最重要的经济作用之一,多数中小企业用同样的成本可吸收比大企业多的劳动力,起到了劳动力蓄水池的重要作用,特别在吸收失业劳动力方面起到了稳定社会的重要作用。相关资料表明,美国1993年以来新增就业机会中2/3来自中小企业;1988―1995年,欧盟每年平均新增25.9万个就业岗位,其中绝大部分是由职工100人以下的中小企业创造的;日本1986年中小企业的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76.5%。从另一方面看,中小企业基本是企业,这里即有合伙制公司,也有有限股份公司。到2005年,在全国城镇从业人员中,国有单位从业者不到40%,非国有单位就业达到60%,其中个体、私营经济就业近20%。从未来发展趋势来看,随着所有制结构的不断调整,国有经济将主要集中在某些重点行业和关键领域,吸收的就业人员是有限的,而非国有经济吸纳就业的潜力很大。因此,积极发展中小企业也就是要积极发展非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了,中小企业也就发展了,就能够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为此,我国应借鉴国外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尽快制定有关中小企业相关法规,在优惠政策、金融支持和技术支持等方面为中小企业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从政府的角度来看,应进一步降低市场门槛,放宽投资领域,拓宽融资渠道;而适时推出创业板市场,为民营企业提供风险投资的融资通道,也应该提上日程;实行公平合理的税费政策,减少行政性收费,落实税收优惠政策;逐步从管理市场转向服务市场,建立社会化服务体系,为中小企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在税收优惠政策措施上:(1)改革和完善增值税制。降低小规模纳税人的征收率,将工业企业征收率定在4%,商业企业定位2%,以切实降低其税负;完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管理办法,建账建制的小规模纳税人纳入一般纳税人管理,允许增值税进行税额抵扣,以扩大其经营交往范畴;适当对中小企业的初始投资和技术投资实施消费型增值税,允许税前抵扣,鼓励创业投资者和中小企业技术进步。(2)完善所得税制。在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的基础上,设置低税率以体现对中小企业的照顾;应通过包括减税、免税、加速折旧、增加费用扣除、允许亏损抵补、延期纳税、再投资退税、税收抵免等直接优惠和间接优惠相结合,以间接优惠为主的形式,促进中小企业技术进步,以未来的就业创造效应抵消短期的就业挤出效应;允许小企业投资者在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之间选择纳税。(3)为了有效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可以考虑对金融机构向其提供的贷款免征营业税;对社会投资者取得中小企业发行的公司债券(或企业债券)利息所得适当降低所得税税率,以提高社会投资的积极性。(4)实行有利于中小企业的“国民待遇”等政策手段来发展以中小企业为主的非公有制经济,强化纳税服务意识,制定出一套符合中小企业特点的税收征管办法。

5.促进灵活就业和非正规就业的税收政策

就业的形式应该是多种多样的,既包括各种全日制工作等正规部门和正规渠道的就业,也包括临时工、小时工、季节工及其他弹性工作制等各种灵活就业形式。20世纪90年代以来,灵活就业人数在多数发达国家呈上升趋势。1997年荷兰非全日制就业比例为37.9%,澳大利亚为26.3%,美国为13.2%。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灵活就业和非正规就业日益成为一种重要的就业形式,但无论劳动者、政府和社会都没有将其作为一种真正的就业形式看待,因而大多以隐性就业状态出现。适应就业形式多样化的要求,有关部门应该着力调整和完善就业登记、劳动关系处理、工资支付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相关制度和办法,保障灵活就业者的合法权益,以形成有利于灵活就业形式的体制环境和社会氛围。应实行有利于促进就业的收入分配政策。包括中小企业吸纳下岗失业人员的税收减免;街道或社区开发公益性岗位安排下岗失业人员时,财政可以给予一定补贴;下岗失业人员在社区从事便民、利民服务的个体经营时,免收工商管理费。

6.实行有利于促进就业的教育培训税收优惠政策

由于劳动力供给量取决于劳动力参与率和人口数量,因此在控制人口数量的同时,要降低劳动力参与率,进而降低总人口中就业的劳动力数量。(1)发展教育,尤其是做好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工作。这不仅可以提高青少年初中和高中的在校率,减少新增劳动力的供给,而且还可以提高劳动力的文化水平,促进劳动力整体素质的提高。(2)对失业和下岗人员进行再就业培训。通过再就业培训,可以缓解这部分人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时间,减轻就业压力,同时有利于提高再就业者的素质,增强他们再就业的能力。应树立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构建适应劳动力市场需求的人力资源培训体系。包括合理调整高等院校专业设置,培养高级管理人才和科技人才,注意培养新成长劳动力的创业能力;大力发展技校教育,更多地培养具有较高技能水平的实用型人才;推行在职培训,提高职工适应职业变化和岗位变化的能力;对下岗失业人员免费提供职业信息,免费进行职业指导等。

7.制定城市化发展战略,实行有利于促进就业的城乡协调发展税收政策

中国从1952到1978年的26年间,第一产业产出比例从50.5%下降到28.1%,下降了22.4个百分点,但第一产业劳动力的比重只从83.5%下降到73.8%,与此同时第二产业的产出比例却从1952年21%上升到1978年的48.2%,增长了27.3个百分点,这说明我国的产业结构变动明显而就业结构却变动缓慢,同时也说明我国的工业化并没有明显地带动城市化进程,也没有促进劳动就业结构的同步变化,因此就业结构严重滞后于产业结构的变动。1978―2005年,我国就业结构的变动较大,第一产业在1997年的就业人口比重从73.8%下降到44.8%,下降了29个百分点,但该年第一产业的就业比重与产业比重的差距仍然高达32.4个百分点,这说明我国第一产业就业结构严重滞后的现象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转变。这将使我们在就业政策和经济发展战略上,必须面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长期巨大压力。我国在制定经济发展战略时,必须考虑如何在工业化的进程中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完成农村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工业部门的转移问题,制定加快城市化进程的发展战略。在大力抓好城镇就业的同时,把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问题纳入整个就业工作中,统筹考虑城乡就业。消除农民进城务工的不合理限制,加强管理,合理引导,搞好服务。大力发展以优良品种服务、农业机械服务、农产品深加工、农产品市场信息服务等为主要内容的农村服务业,提高我国农业产业化水平,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农村服务业转移。把发展乡镇企业与加快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劳动力的作用。农村城市只有实行统一的税制,才能真正达到公平,只有在公平税负的前提下,各经济主体包括经营工业的主体和经营农业生产的主体,才能实现公平竞争,从而优化资源配置,有助于农村城镇化建设,缩小城乡差距。农村税制改革的主要思路是废除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创造条件逐步实现城乡统一的税收制度。

8.开征社会保障税,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稳定的重要机制。失业只能说是劳动力失去了劳动收入,但这不等于失去了生活收入。社会必须要为失业者提供相应的生活来源,否则失业将会严重危及社会稳定,因此,必须要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社会保障制度,但社会保障还没有覆盖全社会,并且社会保障的程度也需要进一步加强,因此,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需要在这两方面进一步完善和发展。这不仅有利于承受巨大就业压力的社会保持稳定,而且也可以解除人们的后顾之忧,减轻人们的储蓄欲望,刺激人们的即期消费,增加全社会的有效需求,促进经济增长,进而增加就业。可以说,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具有社会稳定和增加就业的双重效应。我国一直未开征社会保障税,社会保障资金采用社会统筹基金的形式筹集,这种方式存在强制性不够、欠费较多,覆盖面过窄,存在地区和部门差异,管理部门众多、管理成本较高等缺陷,影响了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健全,在一定程度上使因产业调整而下岗失业人员、城市化建设过程中的失地农民、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生存保障和再就业的技能训练缺乏物质基础,大学毕业生自由择业、下岗失业人员的自主创业、社会人才的流动等的养老、医疗、教育等的“后顾之忧”难以有效解决。如果开征社会保障税,则上述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可迎刃而解。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n].2006-02-28.

[2]张本波.解读我国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oL].天润财经网,2002-11-14.

[3]邓志汪,蔡晓帆,郑棣华.就业弹性系数急剧下降:事实还是假象[J].人口与经济,2002,(5).

[4]龚玉泉,袁志刚.中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非一致性及其形成机理[J].经济学动态,2002,(10).

[5]常进雄.正确认识当前我国GDp就业弹性下降的一些积极意义[J].中国劳动,2003,(9).

[6]黄涛.中国行业吸纳就业的投入产出分析[J].经济科学,2002,(1).

[7]国家统计局.2005年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n].2006-06-12.

[8]李红松.经济增长与就业弹性问题研究[J].财经研究,2003,(4).

[9]赵军山.中国就业问题的现状及就业增长战略[J].日本研究,2002,(3).

[10]陈全明,刘建花.我国劳动就业的走势及战略对策[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3,(4).

[11]张莹.未来5年就业形势分析与展望[J].宏观经济管理,2003,(4).

[12]秦星.我国就业问题讨论综述[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3,(3).

劳动教育总结归纳篇8

关键词:体育实践课课结尾教学教学方法蹲踞式跳远锐意创新情感交流

体育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只重视实践课的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然而忽视了实践课的结尾教学,认为结尾部分影响不到教学效果。实施教学过程中,结尾部分的形式单一,并让身体放松变成结课的唯一目的,不利于提高体育课的教学质量。因此,教师在实施教学过程中,只有根据实践课的结构,按照体育教学的要求,遵循体育教学原则,让学生的生理机能变化按“上升阶段――稳定阶段――下降阶段”有序进行,才更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提高体育课的教学质量。我从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浅谈自己的看法。

一、教学方法要得当,根据实践课的任务、内容以及教材特点采取合适的方法

体育实践课结尾教学,一般可采用下列方法。

(一)抽样检查法

教师通过抽查、提问等方法,了解学生对所学内容、技术动作的掌握程度,检验教学效果。

(二)评价法

即教师对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做出客观的、正确的评价。这种方法以表扬学生成绩为主,尽量避免对学生的批评;或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通过评价的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与他人感情交流的能力。

(三)游戏法

教师为了缓解学生学习中的心理紧张程度,放松学生的身体,组织学生做一至两个小游戏。如“漫游太空”,或利用游戏巩固和强化学生在课堂中所学习的内容。学习了蹲踞式跳远后,可以安排“兔子舞抢圈”,让学生享受体育运动之后所带来的快乐。

(四)放松法

教师可以运用收听音乐、做舞蹈步、意念放松等方法,尽快地消除运动造成的身心疲劳,使学生高度兴奋的情绪平静下来,完成主动放松。

(五)示范激励法

也可叫表演法,就是教师根据课堂的练习情况,选择个别动作完成较好,动作正确、姿态优美、协调性好的,或者进步较快的学生进行示范表演,引导全体学生观摩。通过这种方法,不仅可以激励参与表演的学生,还能引起其他学生的羡慕,从而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

二、要搞好课堂结尾教学,必须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堂结尾教学要有利于学生疲劳的恢复

运动了一节课,身体处于一种疲惫的状态,这时候做一些放松活动,可以缓解肌肉疲劳度,使身体较快的恢复。

体育运动会导致学生不同程度的疲劳,如若不注意及时恢复,肯定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甚至影响学生下一节课的学习。因此,教师必须重点考虑学生的恢复问题。

(二)体育课结尾教学一定要有助于课堂整体教学

除了让学生做好整理放松之外,还可以让学生总结本课的收获,讨论学习体会,进行自我评价,提出意见或建议等,最后教师做出归纳性总结,明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重点、难点。

(三)杜绝放羊式下课

有些教师一不集合,二不放松,三不归纳总结。这种放羊式教学不利于形成良好的教学常规,必然影响今后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教师必须加以重视。

(四)按时下课

拖课容易使学生注意力分散,造成运动损伤,降低学习效率,还会对下一节课教学的正常进行造成影响。

(五)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体验到乐趣

讲究语言艺术,多用启发性语言、不用或少用命令的语言,让学生自主参与练习。

(六)教学方法多样化

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师要摒弃落后的结课模式,大胆改革,锐意创新,灵活地选择课堂结尾方法,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增强学生体能,提高学生健康水平。

总之,体育实践课的结尾是体育课教学中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教师课堂教学和课堂反思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对本课的教学任务完成情况,以及教材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也是与学生情感交流的重要环节。它对于巩固所学知识、技能,帮助学生对自身学习程度形成一个比较正确的认识,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另外,结尾环节直接影响下一堂课的教学情况,使学生对下一课产生殷切期盼感,并能激发学生对下一课的教学的“求知欲”和“欲知心理”,为迅速地进入课堂学习的良好状态奠定基础。同时,让学生意识到每节体育课之间都存在着联系,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技能的巩固与提高。通过结尾教学把所有的体育课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真正体现出体育教学的循序渐进和连贯性,完善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耿培新.中学体育与健康.人民体育出版社.

[2]金钦昌.体育理论.

劳动教育总结归纳篇9

一、导入

一节课的导入,不仅作为教师讲授新课的铺垫,即为进入新课学习提供背景,还应具有引发学生学习本课内容的兴趣,激发他们积极主动学习的功能和作用。设计导入时,我们可以采用具有形象直观、典型特征鲜明、外观奇特的形象资料,或学生熟悉的事物,创设情境。以此引发学生的好奇心,迁移已有的知识储备,活跃思维。为进一步的学习提供必要的认知基础和学习动力。

由于《找规律》这堂课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内容,并且需要学生积极参与的,所以在导入时设计了两个游戏:①如果用两个手指夹一支笔,一只手可以夹多少支笔,让学生初步感知笔要比手指少1;②叫四个男生四个女生站到讲台上,然后间隔排列,一个男生一个女生的排,看男生和女生的位置之间的关系,再要求两端都是男生,而又要间隔排列,让学生想办法,学生想到的是可以减少一个女生,或者增加一个男生,再观察男生和女生人数之间的关系。通过学生的参与,以及学生的观察分析,让学生感知规律,激发学生对本堂课的求知欲。

二、内容讲解

教材内容的讲授,是课堂教学的主干部分,也是一节课的核心。我们在设计和组织课堂教学的这个过程和环节时,不仅需要借助于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力求将知识“讲活”,还要借助于直观、想象的教学手段及教具,呈现具体、形象的知识本体。

在讲解本课的过程中,为了让学生结合实际寻找规律,我用两种颜色的磁铁在黑板上间隔排列,增加或减少其中一种磁铁的数量以寻找规律。

三、组织课堂活动

1.阅读与归纳

因为阅读应该和技能联系起来,所以应该和归纳相结合。经过学生的观察,学生发现了情景图上所存在的一些规律。并归纳如下:一般来说,像夹子、小兔、木桩这样,是处于两端的事物;像手帕、蘑菇、篱笆这样,是处于中间的事物。进一步要求学生观察,两端的事物与中间的事物间存在什么规律?学生经过分析、讨论、总结归纳如下:处于两端的事物比中间的事物要多1,反过来,处于中间的事物比两端的事物要少1。(其中在学生讨论时,引导学生总结归纳)

2.置疑与解析

教师的置疑应该和学生的解析结合起来。在观察“夹子和手帕”图片时,要求学生寻找其中的规律。对于这堂课,我先出示了部分手帕图,要求学生观察,图上一块手帕用了几个夹子?两块手帕呢?3块、4块……9块呢?(同桌互相说),然后置疑学生:你发现夹子的个数与手帕的块数之间有什么联系了吗?要求学生讨论解答。而在“蘑菇和兔子”的有规律的排列的图片中,我先提出问题:小兔子的只数与蘑菇的个数之间有没有规律呢?要求学生去寻找规律,自己解决,最后一起分析讨论。

3.质疑与解疑

通过提供材料,创设情境,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老师不要解答,要很好的引导学生自己去解疑,产生驱动力,要驱使学生去学习,去寻找答案,自己去解疑。在学生基本能够找到规律,并能通过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以后,我就出示了“篱笆和木桩”的情境图,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去寻找其中的规律,并说一说找到的规律是怎样的?然后要求学生拿出身边的小棒和小圆片,自己摆一摆,使得摆出的图形也符合规律,并请一个同学说说自己是怎么摆的,上台演示。

4.分析与讨论

往往要学生分析一些问题,可以采用分组讨论或者同学之间讨论等等的方法,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见解,不同的认知,都可以提供参考,提供帮助,有助于学生之间互学,互进。

在给了教材上的情境图以后,我让学生讨论图中画了哪些事物?哪两个事物间是有联系的?并探寻他们之间有什么规律吗?然后让学生交流:a、你在图中发现了哪些事物?B、哪两个事物间是有联系的?有什么联系呢?

5.换位思考

假如当时是你,你该怎么办,你是怎么想的,让学生体验感知的方式。在这个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学生学习方法和技能的训练。在学生对一个新的知识和内容进行思维和认识时,方法和技能的运用是至关重要的。

这节课的教学活动中,当揭示了规律以后,我出示了“锯木头”的情境图,我就问学生,假如这个人是你,你在锯木头,现在要你把这根木料锯一次,能锯成多少段?锯2次呢?如果要锯成6段,需要锯几次?让学生自己去分析总结:锯的段数总是比次数多1,锯的次数总是比段数少1。

所以在组织课堂活动时,我们应该走进孩子,走进孩子的心灵,学会倾听孩子的心声,我们应设计出一种或几种方法,如分析、比较、归纳、概括、综合、演绎等,告诉学生如何运用这些方法,具体指导学生在运用这些方法后,产生自己的结论和认识。从而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把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地位统一起来。因为学生既是教育的客体又是学习的主体,这样才能达到教学相长。

四、课堂小结

课堂小结,是对一节课所学知识的系统归纳和总结。通常是对一节课所授知识在突出重点的前提下,进行线条式的梳理,以使学生在已经学习和认知的基础上,理清头绪,把握重点。

在小结的这个环节上,吸引学生的参与,实际也是对他们学习方法和技能的一种训练。教师也应根据学生的年龄,认知的能力,学习的水平,通过积极的引导,将小结的这个环节交由学生完成。使他们既重现和复习了刚刚学过的知识,又在方法和技能方面得到一次训练的机会。所以,我把课堂总结放手给学生去总结,让学生说说自己所发现的规律,并结合生活中的实际,说说遇到过的实际情景。(比如教室里的课桌椅,某组有规律坐着的学生,校园里的树等等)。

五、课堂练习或作业

课堂练习或作业,既是教师随堂或课后检测、评估学生学习状况的重要手段,也是学生巩固所学,实践学习技能和方法的重要途径。

劳动教育总结归纳篇10

关键词:农民收入财政支出实证分析

一、引言

农民增收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我国至今仍有7亿农民,只有农民收入提高了,国内消费市场才能繁荣,才能建成全面的小康社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的收入有了很大的增长,从1978年人均133.6元增长到2008年的4760.6元,增长了35倍。但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却进一步拉大,从1978年的2.57:1到2008年的3.36:1,绝对差距达到9646元。这与我国缩小城乡差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是不相符的。另一方面,近年来,我国的国内消费市场十分低靡,主要原因就在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调查显示,2000年我国生产彩电3935万台,冰箱1278万台,洗衣机1442万台,而我国有3.4亿个家庭,不该出现市场疲软的现象。原因就在于我国有2.3亿个农民家庭,他们没有钱来消费。根据经济理论,低收入群体较之富裕阶层具有更高的消费倾向。如果能大幅度提高农民收入,将会强有力地拉动内需,保持国内市场的繁荣。因此,本文从计量分析的角度,对影响农民收入的具体因素做了实证分析,试图寻找出主要影响因素,对症下药。

二、计量模型的设定

参阅相关文献,并结合当代农村的实际情况,选用传统的双对数模型,具体形式如下所示:

logyi=c+β1logx1i+β2logx2i+β3logx3i+β4logx4i+β5xui+ui

其中,y-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x1-农产品生产价格总指数,x2-城市化水平,x3-国家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x4-农村劳动力受教育水平,xu-虚拟变量。

三、计量模型的变量说明

(一)被解释变量―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y)

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是反映农村居民家庭实际收入水平的综合性的主要指标,由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四部分构成。目前,家庭经营收入仍是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的主要来源,而工资性收入逐年增长,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

(二)解释变量

1.农产品生产价格总指数(x1)。2000年之前农副产品收购价格指数,2000年以后为农产品生产价格总指数。此解释变量的数据是以1978年为基期的定基数据。农产品生产价格总指数是反映农产品价格的主要指标,也是影响农村家庭人均纯收入的重要因素,其一般与解释变量y正相关。

2.城市化水平(x2)。以城镇总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来代表城市化水平。根据发展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城市化进程能大量减少农村人口,使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农业中解放出来,一方面为工业化提供充足的劳动力资源,另一方面也能使农村的土地实现规模经营,提高农民收入。

3.国家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x3)。包括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和农林水利气象等部门的事业费,农业基本建设支出,农业科技三项费用,农村救济费,等等。从理论上讲,农业属于弱势部门,国家财政的支持有利于农业发展,提高农民收入。

4.农村劳动力受教育水平(x4)。以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比重来表示。从理论上讲,农民受教育水平与农民纯收入正相关。

5.虚拟变量(xu)。观察到农村居民纯收入从1994年开始有一个大的跳跃,这可能是国家出台了某些有利于农民增收的政策法规。比如,国家于1993年第一次明确提出支持性的农业收入政策,出台了《农业法》等。这些政策法规在短期内会对农民生产积极性产生影响,从而影响农民纯收入。

(三)可能遗漏的解释变量说明

根据中央有关文件的指导思想,增加农民收入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多予,二是少取,因此,农民税费负担也是影响农民收入的重要因素。我国2000年开始在安徽进行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并于2002年开始向全国推广,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考虑到全国税费改革的步伐不一,并且改革时间太短在长期时间序列分析中效果不佳等原因,本文未把农民税费负担作为影响因素纳入计量模型。

此外,还有很多因素会对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产生影响,在这里我们只考虑主要方面。

四、数据分析

考虑到资料的可获性和实用性,本文选取了1985-2008这24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具体数据如下表。

注:本表数据根据1986-2010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相关数据处理得到。

首先将农产品生产价格总指数、城市化水平、国家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农村劳动力受教育水平及虚拟变量全部纳入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通过eviews软件,用最小二乘法进行回归,结果如下:

log(y)=-2.279+0.38025log(x1)+0.46548log(x2)+0.19811log(x3)+1.07578log(x4)+0.21266xu

总的来说,这次回归的效果还可以,方程整体的拟合度非常好。但是,由于变量x2的t检验的伴随概率为31.53%,远大于5%,t检验不通过,所以去掉x2再进行回归,回归结果如下:

log(y)=-1.202+0.29199log(x1)+0.29090log(x3)+1.18629log(x4)+0.23124xu

这次的回归效果非常好,模型的所有解释变量的F检验、t检验都通过,方程整体的拟合优度也很高,模型拟合较好。

五、模型的检验

(一)多重共线性的检验

由于方程的拟合程度较高,并且各个解释变量的回归系数均符合经济学含义,故可以认为基本不存在多重共线性。

(二)异方差的检验

利用怀特检验法进行检验,结果如下:

可以看出,检验的相伴概率为0.076432,在5%的置信水平下接受原假设,所以可认为模型基本不存在异方差。

(三)自相关的检验

第二次回归结果Dw=2.26查表(n=24,k=4,α=5%)下dL=1.10,dU=1.66,dU

至此,可以认为由最小二乘法得出的回归模型是有效的。

六、结论和建议

(一)结论

从回归模型中可以看出,三个解释变量均与农民纯收入正相关,符合经济学含义。具体分析,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农产品生产价格总指数每增加1个百分点,农民纯收入水平将增加29.2%;国家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每提高1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纯收入将增加29.1%。同样,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农村劳动力受教育水平每增加1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纯收入将增加118.6%。可见,农村劳动力受教育水平对于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影响最大,而农产品生产价格总指数对于农民人均收入的影响却不大。这是因为我国主要农产品的价格已经连续多年接近或高于国际市场价格,随着加入wto,国外大量价低质优的农产品涌入我国,必会对我国的农产品市场产生强大的冲击。国家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对农民人均收入的影响也不大,可能是国家财政用于农业的投入太少。从数据显示来看,在2006年之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国家财政用于对农业的支出有显著的提高,已经初步显示出国家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对于提高农民收入的初步力量。至于城市化水平没有通过检验,可能是因为城市化过程中农民从中直接获益很少,城市方面从中得到的利益较多,反而增加了城乡收入差距。(下转47页)

(上接9页)

(二)政策建议

1.在农村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免费制,发展职业教育培训。一直以来,我国农村和城市实行的是两种不同的教育制度,城市教育经费由国家划拨,而农村则基本由地方自筹,导致教学条件差,师资水平低,大量适龄儿童辍学。值得庆幸的是,2006年,国家免除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全部学杂费,2008年在全国实现免费义务教育。这一政策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素质,进而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全面小康社会。此外,职业教育也不能放松,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国家投资和地方自筹资金为来源,以农民为主体,开展各种职业培训,对农民进行先进农业技术,农产品加工,农产品贸易等方面的培训,以提高农民的职业技能,进而增加农民收入。

2.优化农业投资结构,突出财政支持重点。国家财政收入是一种有限的资源,其中的一项开支增加,则相应的其它方面的开支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国家应加大对农村基础建设的投资。农村基础建设投资,其实际是为了改善农村生存、投资的环境,为发展和建设与国际接轨的新型农村打下基础,同时,也是发展农村经济,缩小城乡差别,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必不可少的。从长远来看,无论大中城市具有多大的优势,都取代不了小城镇的作用,它可以成为联系大中城市和农村的纽带,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

3.提高农产品品质,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2004年我国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为37.7%,农村居民也达到了47.2%,已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人们更加关注农产品的质量。高品质的农产品价格高,销路广,是近期农民收入增加的一个亮点。另外,要因地制宜地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一方面可以延长农产品的产业链,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另一方面也可以吸收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

参考文献:

[1]李子奈,潘文卿.计量经济学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温铁军.三农问题与世纪反思[m].北京:三联书店,2005.

[3]蒋宏锋.税费对农民收入的影响[J].决策参考,20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