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自媒体时代的特点十篇自媒体时代的特点十篇

自媒体时代的特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1:55:48

自媒体时代的特点篇1

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社会的急剧变革,高等职业学院学生的思想行为也被打上了明显的时代烙印。其中,自媒体借助互联网的力量对高职学生的生活和成长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自媒体不仅影响着他们的生活方式,也影响着他们的思维方式,成为了影响高职学生价值观的一个重要因素。

关键词:自媒体;高职学生;新特点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12.068

当今时代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传播方式的多样与快捷,使社会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自媒体以其高度的便捷性、交互性、开放性等特点在信息时代的新兴媒体中对社会各个群体拥有着广泛的影响力。高职学生也在各个方面与网络相连,从思维到行为方式,无一不打上了自媒体的烙印。

1自媒体对当代高职学生的影响现状

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社会的急剧变革,高等职业学院学生的思想行为也被打上了明显的时代烙印。其中,自媒体借助互联网的力量对高职学生的生活和成长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自媒体不仅影响着他们的生活方式,也影响着他们的思维方式,成为了影响高职学生价值观的一个重要因素。

《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6.49亿,全年共计新增网民数量为3117万人。至此,互联网的普及率达到47.9%,与2013相比提升了2.1个百分点。截至2014年12月,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了5.57亿,与2013相比增加了5672万人。在所有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数所占比例由2013年的810%提升到85.8%。从年龄结构分布来看,截至2014年12月,我国网民以10-39岁年龄段为主要群体,比例合计达到78.1%。其中20-29岁年龄段的网民占比最高,达到31.5%。职业结构分布中,截至2014年12月,网民中学生群体的占比最高为23.8%。

自媒体一方面给新时代的高职学生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另一方面也给高职学生的价值观带了巨大的冲击。由于缺乏对信息的客观判断,部分高职学生在大量良莠不齐的信息中迷失了自我,思想逐渐沉沦,出现了认知偏差、责任感缺失、价值观扭曲、政治信仰淡化等问题。自媒体对高职学生的影响使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也使高职学生价值观教育显现出了更加重要的地位。

2研究高职学生思想行为的必要性

2.1时展的迫切需求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高等教育的变革,高职学生生源由曾经刻苦努力的城镇或农村孩子转变成为了中学学习成绩中下游的孩子们。高职学生在思想认知和实际行为上都表现出了与他们的经历和这个时代相匹配的新特点。比如他们具有强烈的开放意识却沉迷于相对封闭的网络;他们有着突出的个人特征却不善于实际人际交往;他们有着远大的人生目标却不知道如何去行动等等。社会的急速发展带来的学生思想行为变化让教育措手不及,所以深度研究学生的思想行为成为了化解时展带来的矛盾的迫切需求。

2.2西方思潮冲击的压力

接近40年的改革开放带来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也带来了思想文化意识形态的急剧变化。随着西方文化价值观念的不断冲击,我国由单纯的社会主义文化转变为多元文化并存的格局。高职学生大多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都在“象牙塔”里面,所以极易受到西方个体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错误价值观的影响。而在这样的压力下,我们必须研究学生思想行为的异动,引导学生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便更好的融入社会、面对世界。

2.3改进思政工作的途径

就高职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本身而言,我们肩负着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合格的应用性技术人才的责任。所以我们必须与时俱进,克服重重困难,去解决培养人才道路上的每一个难题。针对自媒体时代下高职学生的一些新的思想变化的研究是改进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经途径。我们必须在此基础上全面分析学生思想行为的新特点,合理设改进教育内容、工作方法、服务载体等等。

2.4高职教育改革的方向

1998年,世界高等教育文件《21世纪议程》中指出:“高等教育机构越来越需要有预见性的管理模式,面对日益急剧变动的世界……需要对财力、物力和人力资源进行有预见性管理。”这就告诉我们,我们必须通过对学生思想行为新变化的研究,预见在教育管理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以便提前预防和及时提供策略解决这些问题,更好的推进高职教育的改革。

3自媒体时代高职学生特点分析

自媒体时代高职学生呈现出的新特点多彩而多元,让人琢磨不透。所以我们主要从其在校期间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在与家庭或社会接触中的生活方式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3.1矛盾的思维方式

在思维方式上,大多数高职学生已经形成基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他们在一般状态下能正确的进行自我定位,但又表现出了一些自媒体时代带来的

思维弱点。他们在接受了各种海量网络信息后,思维显得早熟而独立,外在个性表现为张扬而幼稚。早熟而独立的思维方式可能会让他们充满自信而勇敢尝试,而他们往往一旦尝试失败就容易失去斗志,甚至在网络世界里面迷失自我。

高职学生早熟而独立、张扬而幼稚、自信而脆弱的思维特点互相之间相冲突而发生矛盾。这让我们不得不去寻找矛盾背后的真正原因?自媒体的特点之一就是自发性,任何人都可以在这样的平台上信息。而海量的信息可能会让学生被动接受、无从选择。在选择太多的背后就是迷茫,无所适从。就像我们一个人在一大片森林里面一样,感觉更多的是虚无缥缈的迷茫、孤单甚至恐惧。

3.2即时性的行为方式

受自媒体即时性特点的影响,自媒体时代生长90后高职学生的行为方式亦强烈的表现为即时性。现代高职学生对手机和网络存在强烈的依赖感,手机、平板、笔记本等电子产品让他们成为了“时尚”的低头族。他们成为不断创新的网络技术的受益者,也成为众多网络诟病的感染者。

他们通过网络来了解社会、对话世界,易于接受所有的新信息和新技术。在行动上,他们也跟随这些信息和技术的脚步即时地行动。由于缺乏理论的分析和实际的论证,他们即时性的行为不一定能受到社会的认可。他们的行为大多停留在表面的信息层面,不能深入下去“接地气”。所以在他人看来,他们的行为可能肤浅而浮夸、不可理喻。

3.3多元的生活方式

在大学生活中,不论是在学校、家庭还是社会领域,高职学生的生活都呈现多元化的特点。与曾经单一的高校生活方式相比,自媒体时代的高职学生在消费、交友、查询资料、找工作等方面都可以全方位的运用网络。他们可以划划屏幕或敲敲键盘就可以购买一切需要的生活用品;他们也可以随时通过QQ、微信、邮箱、贴吧等交流平台与朋友、同学、家人甚至是陌生人取得联系;所有的学习资料也可以在网络上搜索搞定,网上书店、考试培训、学习吧等都变身为学习阵地;多个找工作的网站为学生们提供了很多工作选择的机会。

这样的多元生活带给学生很多便利,却也有一些不得不忽视的缺陷。如网购东西很多,却觉得购买需求得不到满足;学生网络交往很活泼,现实人际中很冷淡;学习信息量很大,知识深度却不够;选择工作面很广泛,符合理想的工作却很少。

从以上这些论述中,我们可以寻找出自媒体时代高职学生存在问题:学生对自媒体的了解和参与程度较高,而对其有效利用和控制率却较低。所以,在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中怎样对学生进行自媒体信息地有效引导是我们进一步要探讨的内容。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eB/oL].http:///.

[2]刘建亚.当今大学生思想行为特点及其成才教育拓展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13.

自媒体时代的特点篇2

关键词:自媒体时代;新闻当事人;隐私

中图分类号:J9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0125(2014)09-0315-01

随着网络技术与应用的迅猛发展,不可避免的是社会向着更加公开化的方向发展,媒体产业之间的界限也正在逐渐变得模糊,媒体逐渐从一个高门槛的专业机构操作,变成越来越多的普通人可以自己信息、传播新闻。互联网助推自媒体迅猛发展,每一个账号都是一个小小的媒体,对许多重点、热点事件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自媒体时代的新闻传播特点

分析自媒体时代的新闻传播特点,需从何谓自媒体说起。所谓自媒体,就是指以个人作为传播者,以现代化、电子化的手段,向不特定的大多数或者特定的单个人传递规范性及非规范性信息的的新媒体总称。像博客、微博这样的自媒体面向的就是开放的不特定的大多数,而像微信面向的则是较为封闭的特定的单个人。

从自媒体的定义不难看出,自媒体时代的新闻传播特点首先就是新闻传播主体的多元化。相较于传统新闻传播系统,受众只能通过向专业传播机构提供新闻线索并在被采纳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在职业记者的笔触下新闻,而在在自媒体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是记者,人人都有平台,人人都是新闻传播者。其次,传播方式多样化是自媒体时代下新闻传播的第二个特点。传统媒体经历了从报纸、到广播、再到电视的发展历程。相较于传统媒体采取一种或者几种传播形式相结合,自媒体时代新闻传播方式融多种传播形式于一体,文字、图片、语音、视频自由组合。第三,自媒体时代的新闻传播特点突显了一个字――快。青海省玉树县发生地震、央视大火、没过客机坠落哈德逊河……这些突发新闻、热门新闻第一时间、第一手材料、第一信源都来自于微博这一自媒体平台。第四,自媒体时代下新闻传播过程中穿受主体的“交互性”强于传统媒体。传统媒体的信息传播具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单向传递,受众只能被动接受。而自媒体传播具有传受关系交互性优势,也就是说,自媒体的主体既可以是新闻者,也可以是信息获得者。

二、自媒体时代下对新闻当事人隐私的侵犯

在“人人皆记者”的自媒体时代,很多新闻都发端于自媒体,发酵于网络,随着而来的问题也给很多人带来了困扰和隐患――隐私被侵犯。2014年7月初,上海地铁九号线,一名“咸猪手”男子摸女生大腿的视频在网上疯传,并引起传统媒体的关注和报道。尽管部分视频中,当事人脸部被打上马赛克,但这名“咸猪手”男子还是很快被网友“人肉”出来,并在女孩报警后受到了行政处罚。应该说,这名“咸猪手”要为自己的违法违德行付出代价,并不值得同情,但令人担忧的是,网友不但通过人肉搜索曝光了“咸猪手”男子的个人隐私信息,而且连他妻子、女儿的信息也一并曝光,甚至直接打电话给他的妻子进行“声讨”。互联网信息海量性和流通性的特点,使得获取一个人的信息变得非常简单。毫无疑问,“咸猪手”男的行为在此案中是违反法律并应受到道德谴责的,然而作为咸猪手”男的妻子和孩子,却也受到了同样的人肉,将隐私暴露无遗,这一点值得思考。咸猪手”男的妻子和孩子与此案并无关系,他们的隐私应当受到保护。更何况对于孩子而言,《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有明文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

“咸猪手”妻子和孩子遭人肉搜索隐私受到侵犯并非偶发事件,明星因隐私在网上被泄漏成为新闻当事人,新闻当事人因遭网络人肉隐私受到侵犯不断推动新闻发酵的事情近年来在网络及传统媒体报道中屡见不鲜。自媒体时代下如何保护新闻当事人隐私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自媒体时代如何保护新闻当事人隐私

隐私权与新闻自由都是人的基本权利,但在现实生活中,尤其是在自媒体时代,新闻自由与隐私权的冲突经常发生。如何在自媒体时代保护新闻当事人隐私,首先,应该建立健全相关法律体系,保护合法的私人信息、私人活动和私人空间。在我国,民法没有把隐私权确立为一项独立的人格权,只是借助司法解释并通过保护名誉权的方式或以维护公序良俗含括公民的隐私权,采取的是间接保护方法。因此,在保护新闻当事人隐私上是不够具体而全面的。开放的网络环境,应当有一个详细的法律条框约束自媒体的主体。其次,建立健全的网络信息规范制度,加强对隐私泄露的筛查和管理。相关管理部门明确管理职责,对网络运营商制定相关政策,明确运营商与用户,也就是自媒体主体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对新闻当事人合法权益及隐私进行及时的保护,过滤和删除不良有害信息应当是网咯运营商的基本工作和职责。再次,要逐步建立起以守法、遵守道德底线为基础的互联网文化。在自媒体时代,人人都是记者,但并不是人人都接受过专业的记者培训,面对新闻事件时,尺度把握尤为关键。

自媒体时代的到来,让我们获得新闻的渠道更多元,让我们获悉新闻的速度更快捷,让我们参与新闻的互动更便捷。自媒体时代给我们带来诸多便捷的同时,新闻当事人的隐私保护不容忽视。

参考文献:

自媒体时代的特点篇3

一、全媒体环境下信息传播特点

信息传播离不开一定媒介,不同媒介会影响信息传播。同传统的大众媒体相比,全媒体环境下,信息传播呈现出新的特点。

(一)公众高度参与与互动

网络媒体是全媒体时代的基础性媒体,所以媒体融合的本质就是传统媒体的网络化和网络媒体的普及化。交互性是网络媒体最主要的传播特征,其本质是传播主体的大众化及其所引起的传播主题的泛众化。交互性特征使网络媒体由他媒体走向自媒体,传播者与接收者之间的界限逐渐消亡,每个人既是传播者又是接受者,网民实现了传播权利与传播义务的统一。在传统媒体占统治地位时期,媒体传播的单向性特征使得传播者与接受者分离,传播信息成为传播者的专业责任,而接受信息则是每个接受者的公民义务,传播权利与传播义务的主体呈现出对立化特征。网络媒体产生以后,传播权利与传播义务主体性走向统一,网民成为网络媒体的传播主体,传播信息和接受信息成为每个网民的权利与义务,受众获取信息的渠道增多,受众对信息的选择权也越来越大。媒介之间的信息是可以共享的,也具有鲜明的公众性。

(二)传播空间的全覆盖

媒介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媒介技术的传播特性决定了社会类型形成的可能性与可行性。如果说人体媒介、器物媒介等原态媒介是农业社会形成的前提,报刊、广播和电视等大众媒介是工业社会形成的基石,那么互联网则是信息社会形成的基础。互联网技术的创新与普及,推动了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进行转变;而互联网的全球化特征,则使信息能够覆盖全球,使传播具有国际性。媒体之间的空间竞争不仅表现在媒体的国际化空间,而且表现为媒体的全程化场域扩张。媒体的传播场分为私人空间、家庭空间、休闲空间、移动空间和工作空间等五种类型,传统媒体的重点覆盖场域是家庭空间和工作空间,随着“生活圈媒体”等媒体概念和形式创新,私人空间、休闲空间和工作空间成为新兴媒体重点传播场域,因此,全媒体实现了无缝式全场域覆盖,甚至逐渐消失了私人空间、准公共空间和公共空间之间的传统界限。

(三)传播时间的不间断

由于时间和空间对传统媒体的限制,并不是所有的信息都能够在传统媒体上展现出来。数字技术和播存技术所带来的网络媒体储存空间的无限性低成本拓展,使得网络媒体成为全时间媒体,既可以实时传播,也可以延时传播。因此,对于网络媒体来说,时间与空间不再是限制其信息呈现的限制性因素,网络媒体真正实现了全时间传播。形成了即时性传播、延时性传播和共时性传播“三位一体”的传播格局。即时性传播是指媒体与受众交互的即时性,延时性传播是指受众内容选择的随意性,共时性传播是指媒体内容传播的实时性。即时性传播、延时性传播和共时性传播使得受众由不“在场”向在“场”进行转变,这减少了媒体传播的环境信息损失,使得媒体传播更具现场气氛。

(四)传播主体的个性化

传播主体个性化是竞争的必然。当前,不管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都呈现出细分化的趋势。具体说来,这种细分化就是以细分市场赢得受众,通过别具一格满足特定群体的受众,从而确定自己的不可替代性。对于播音员、主持人来说,也必然要有自己的“杀手锏”,即个性化的表达方式。这是媒体功能成熟化的表现,也是市场竞争的必然。传播主体个性化,也是媒体发展的必然。全媒体时代,每个人都有可能是传播者,他们按照自己的价值判断选取传播内容,按照自己的表达方式传播信息,在满足人们不同需求的同时,形成了富有个性的丰富的传播主体群体。

二、全媒体对播音主持人才的能力要求

播音主持人才是主要的信息传播者之一,在具备播音主持所应具备的采、编、播等基本能力之外,在全媒体环境下还应具备以下能力:

(一)信息筛选评论能力

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当今社会对播音主持人才的需求也发生了转变。以往那种只会见字出声的播音员、主持人不再受到受众的青睐。能对信息进行深度加工的,富有特色的,有观点、有姿态的播音主持人才越来越受到受众的欢迎。当今世界,缺的不是信息,而是观点。不论是广播、电视、报纸杂志这样的传统媒体,还是以网络、微博、微信等为代表的新媒体,都是新闻信息的传播平台。置身在这样大的信息世界中,受众只会感觉信息太杂,而不会觉得信息太少。因此,受众需要在信息世界中梳理一些重要的、适合他们的信息,或者是通过某些信息的传达来体现一种看法,最好的传播模式莫过于主持人或播音员担当评论者的角色,能在极短时间内快速组织语言,并表达出富有个性的见解。

(二)驾驭新媒体能力

在全媒体时代,网络媒体的交互性、共享性和免费性特征,使得受众成为传播主体,传统媒体的发展开始依赖于新媒体,而传统媒体的发展也促进了新媒体的发展。譬如,湖南、江苏等卫视的营运就是建立在新旧媒体的融合之上的,电视、网络、手机在互动中成为一体。而全国各电台也基本上都要借助新媒体的辅助作用,大部分的节目都有微博、微信等平台,一些电台还在网上同步直播。因此,播音员、主持人要想成为一个合格的媒体人员,不仅要会写作、会采访、会编辑,还要具有驾驭新媒体的能力。驾驭新媒体,就要了解新媒体环境下的受众特点、新媒体的技术特点及传播规律。

(三)坚实的专业能力

在全媒体时代,网民成为传播市场的主体,那么在全时空传播时代,播音主持人才的专业分工和社会分工应该如何转变呢?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喻国明教授曾提出了“时事顾问”、“信息管家”和“意见领袖”的新职业观,他强调新闻传播人才的职能是由信息服务转向意见引导。但是随着网络应用形式的不断丰富,网民的媒体使用行为呈现出碎“片化”的特点,网民成为网络传播的核心主体,由网民自身发现信息、验证信息和分享经验。与此相对应,播音主持人才的专业职能将向意“见领袖”进行转变,专业化的信息筛选能力、专业化的深度报道能力和专业化的时事分析能力将成为播音主持专业核心的专业能力。

三、全媒体环境下播音主持人才的能力培养

(一)重视对学生的个性培养

这是一个求新、求异的时代,求创意、拼独特是这个社会的显著特征。贴近时代前沿的播音主持专业,也必然要适应时代的需求。如今,广播电视频道、栏目的细分化,使频道、节目呈现出更加明显的专业特色。譬如,法制节目、体育节目、女性时尚类节目等层出不穷,这势必要求主持人也要有相应的专业知识和不一样的播音主持风格。而国内大部分高等院校的播音主持专业都只侧重本专业的课程教育,很少针对学生兴趣、特长等进行分门别类的培养。这导致学生在进入工作岗位后,只能先尝试客串各种类型节目的主持,短时间内很难形成自己独特风格。媒介融合的形势使得传播者需要个性化,作为培养播音主持人才的高校,应该适应媒介融合的形势,更新教学观念,对学生实行个性化教学,注重学生个性的培养,使培养出来的每一个学生都有区别于他人的典型特征。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学应是人性化的、有人文关怀的,教师应该抓住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因势利导,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力。譬如,个性开朗、思维活跃、能言善辩但是语音面貌不佳的学生,在培养上可以偏向于现场报道、外景主持等;对于声音条件较好的同学,可以偏重于新闻播音训练。

(二)重视对新媒体的适应能力

当前,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自媒体,已成为网络传播最活跃的主体和新兴舆论场,“微电影”、“微电视剧”也占据着我们的视野。播音主持专业的同学,在日常生活中也经常使用这些新兴媒体,但作为从事信息传播的专业人才,必须从更高的层次上要求自己。因此要认识这些新媒体的传播特点规律,能担当在新媒体传播中的引领任务。作为培养人才的高校,应引导学生利用现代媒体技术,自己策划节目、采访新闻,制作微“节目”。教师可利用演播室条件让学生多模拟在镜头前的播音主持状态和现场报道能力。

(三)重视对学生评论能力的培养

培养学生的评论能力应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重视课堂评论能力的训练,一是重视文化知识的积累。重视课堂评论能力训练,在训练内容上要重视取材的新颖性,要和全媒体的时代环境相适应;在训练方法上,要提高效果。重视文化知识的积累,就是要引导学生大量阅读,广泛涉猎不同领域的知识。任何节目类型的主持人都应不断地修炼自己的内在气质,在节目中才能迅速调动头脑中储存的各方面知识,做到“一语破的、入木三分”。在播音主持专业语言表达教学中,即兴评述多为张口就说。但事实并非如此,能出口成章自然好,问题是目前学生不具备这样的能力。即兴说话是需要肚子里有货的,因此内在的文化素养对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尤其重要,教师要鼓励学生有计划地扩大阅读量和阅读面。

在全媒体背景下,播音与主持专业的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传统媒体格局下,专门针对广播和电视培养的播音员与主持人队伍,显然已经不能满足日益涌现的新媒体以及各媒体逐渐走向融合的新媒体环境的需要。适应全媒体的新形势,播音与主持专业人才的培养应该在充分认清全媒体的特点及要求基础上,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模式,以培养出适应时代需要的优秀播音主持人才。

参考文献

[1]莫凡.全媒体时代新闻传播教育的人才需求与教育[J].理论导刊,2011(7):45-46

[2]李雪.全媒体视域下地方高校播音主持专业教学创新研究[J].新闻知识,2014(7):87-91

自媒体时代的特点篇4

关键词:大众传媒 纸质媒体 财经类

面对互联网迅猛汹涌的信息传播势头,作为传统的纸质媒体面临着很大的挑战与困境,尤其是专业性很强的财经类纸媒。但是,高新技术的发展,也为纸质媒体的有效传播与运作带来了很大的机遇与便利。下面笔者将通过解析财经类纸媒,尤其是财经类报纸在大众传媒时代所遭遇的困境与挑战来对财经类纸媒的传播及运作模式做出自己的学理思考与探析。

大众传媒时代财经类纸媒的传播及其特性

据相关资料显示,在中国先富裕起来的那一部分精英阶层中,大家所受的专业性文化理论教育背景是参差不齐的。“零点调查”对中国高收入人群理财动态指数的调查数据结果显示,改革开放以来,作为财经类报道的主要人物及事件的主人公,中国先富起来的这部分人群中大多数人都没有接受十分完整的文化教育,因此他们可以被归类为“低学历的富人群体”。现在,面对着互联网、手机短信、电视、电台等高科技信息传媒的强势侵入,面对着大部分未接受正规文化教育的“低学历富人群体”的广大受众,财经类纸媒正面临着巨大的生存与发展的挑战。再加上大众传媒时代的到来,更多的普通百姓也在逐渐加入到财经类节目受众的队伍中来,因此,财经类纸质媒体,特别是财经类的报纸,如何突破自身的局限性并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所在从而将那些落在网络、电视、电台等高科技上的受众眼球吸引过来,这是财经类纸媒传播应该深刻思考的问题。

如果从接受学的角度来看,财经类纸媒的受众基本上都是希望通过阅读相关的经济报道与文章来更好地把握全国甚至全球的经济形式及经济市场运行状况以提高自己经济决策的理性高度与理财的准确性把握。与互联网、手机短信、电视、电台等高科技技术对经济信息、事件报道的及时、迅速、通俗化特征相比较,纸质类财经报道似乎陷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困境。因此,财经类纸媒传播要想突破自身的纸质性传播方式的局限性,只有走专业化深度与通俗化表达相融合的道路,即所报道的内容一定要有专业性的理论水准,而其表达的形式与语言则必须尽量做到通俗易懂。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财经类纸媒传播所面对的受众及强大的互联网、手机、电视、电台等多种高新技术的挑战。特别是以报纸作为主要载体的纸质类财经报道,我们都知道,报纸多是以“天”或者“周”为出版周期的,因此对于当下发生的经济类事件或信息就不能像网络、电视、电台那样做到及时、迅速的报道,而在信息化的大众传媒时代,迅速、及时是新闻报道的必须属性,报纸只有发挥自己的优势,在不能做到迅速及时的报道时,就必须在对新闻事件进行报道时发挥自己的专业性理论水平与大众易于接受的通俗化表达结合起来,将自己所要报道的经济事件更加圆润丰满、更加专业化地表达出来,使大众传媒时代接受财经类纸媒传播的受众得到比网络、电视、电台等带来的更有效更专业的信息。

据对相关财经类读者群体的调查结果显示,有很多读者表示财经类的新闻报道太深奥,不易读懂。随着大众传媒时代的到来以及对百姓日常生活的侵入,互联网、电视、电台、手机等高新技术的迅速普及与迅猛的发展势头,报纸、杂志等传统纸质类信息传播的时效性就被很大程度地限制了。为了能够吸引大众传媒时代广大受众读者的眼球,财经类的纸质媒体就通过增加对信息加工的力度来谋求自身的生存发展。特别是财经类的报纸,为了突破自身与互联网等高科技相比所存在的局限性,并发挥自己所具有的易于保存与理论性深度报道的特性,财经类的报纸就从增加版面的容量与文章深度上下工夫。

进入大众传媒时代以来,财经类的纸媒传播为了适应生存环境,其自身也有了很大的改变。相对于网络、电视、电台、手机等高新技术在对财经类信息进行传播时发挥出来的优势特点,财经类纸媒也立足于自身优势,对信息的传播进行了适合自身优势特点发挥与大众传媒特点及读者需求的积极改善,朝着让“非专业普通读者读得下去,专业性的读者受到启发”的方向努力发展,使纸质类的财经事件报道凸显出自己与时俱进、努力创新、迅速及时、适应大众传媒时代快速节奏与读者需求的文章特性,使财经类纸媒的传播抓住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易于保存的特性。

大众传媒时代财经类纸媒的运作模式思考与探析

进入大众传媒时代后财经类纸媒的传播面对着巨大的市场空间与更加复杂多元化的消费大众,因此,财经类的纸媒运作模式绝对不能走像网络、电视、电台、手机等高科技传播的运作之路,它必须走适合自身优势特点发挥的传播运作模式,将专业化、品牌化与产业化结合起来进行市场运作,在市场元素的自然规律中做优胜劣汰的运行,来彰显大众传媒时代的财经类纸媒存在的必要性与优势性特征。

一般说来,财经媒体报道主要分动态事件的报道和静态管理的话题报道,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事件报道。以有一定行业或社会影响力的企业事件为主,具有较强的时效性,比如“三鹿奶粉事件”、联想成为奥运赞助商等。

案例报道。以企业特殊的、有效的管理方式,独特的管理模式或发展路径为主,相对静态,比如宝洁的品牌营销、丰田的精益管理等。

资讯报道。各种信息的,内容和形式都比较灵活。

人物报道。主要以管理者的经历或管理理念为报道的内容。

财经类纸媒的专业化战略运作模式探析。改革开放深化与市场性运营模式的深入发展,使纸质类的传播媒体也经历了一个“事业转企”的过程。面对着选择与消费、需求日趋多样化的市场受众群体,可以肯定地说,没有哪种形式的媒体传播形式能够完全满足所有消费者的需求。因此这就为财经类的纸质媒体在进入市场经济的运营模式之后的继续运作创造了很好的机会。

财经类纸媒传播在大众传媒时代的市场经济规律操作下运营,作为运营的主体实践者,其必须在专业化的战略运营模式中对自己所掌握的资源做理性的分析,在弄明白自己拥有的资源的基础上来确定适合自身优势发展的专业方向,以针对不同的受众进行有针对性的传播理念来实施自己的专业化战略方针。在实施这一方针的时候,我们必须清楚地明白一点,那就是财经类纸媒,特别是作为时效性较强的纸质传播方式的报纸,在专业化运作的方向上必须要有自己的独特之处,能够为大多数受众消费群体所需要与接受的专业性方向。例如《第一财经日报》、《第一财经周刊》,正在以其强大的专业化经营策略从自身的独特资源领域、自己擅长的优势特性及对受众群体的准确把握等几方面来占领着财经报道的市场。

转贴于

财经类纸媒以品牌化战略的运作模式来增强自身在媒体传播市场的影响力。利用品牌效应来树立自身的声誉并逐渐扩大自己在传媒市场的影响力,这也是大众传媒时代财经类纸质媒体战略化运作的一种有效模式。

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应该适当地融入一些人文关怀性的精神以便成功地打造出财经类纸媒自己的专业化品牌。特别是在品牌的形成与拓展过程中,这类纸媒在对财经类的事件、信息进行报道时应该着重于融入一些适当的人文精神关怀,这样才能更好地将财经类纸媒优于网络、电视、电脑、手机等高新技术传媒的优势彰显出来。而与人文精神关怀相关内容的增加,也必将增强财经类纸媒的品牌内涵,对于财经类纸媒树立自己在大众传媒时代的独特品牌形象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大众传媒时代的财经类纸媒在品牌化操作的过程中,还应该注意自己品牌形象的综合性与权威性培养。换一个角度来说,充满人文精神关怀的高度综合性与权威性的财经类纸质报道是大众传媒时代纸质类传媒品牌形象的必修之路。

财经类纸媒产业化运作模式。大众传媒时代的文化产业正处在有利时期,而财经类纸媒的产业化战略实践则是进一步推动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毕竟中国传媒事业发展的最原始形式是以纸质类为主要手段的媒体传播。

作为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大潮,服务于中国经济发展大势的财经类纸媒传播运作,按照传媒产业自己内在的市场规律运行方式和竞争法则来规范并发展自身的产业化模式,是推进并实现财经类纸媒适应大众传媒时代的文化产业化体制改革与自身生存发展需要的必经之路。笔者认为,财经类纸媒传播产业化运作重点应该首先从“对财经类事件与信息的获取、加工、传播”上着手,在此基础上再形成属于自己的财经通讯社、印刷媒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广告产业等平台,然后最终形成自己的产业链发展模式,而不是一个单独运行的财经类纸媒传播个体。而且在财经类纸媒形成自己的产业规模链之后,还能进一步延伸出相关的资讯产品与广告业务,从而极大地将大众传媒时代的财经类纸媒的内在潜质挖掘出来,使其成功地突破大众传媒所带来的困境,将自身从传统传媒中积淀下来的不利因素变为有利的运营资本。

当然,财经类纸媒在具体的产业化实践过程中肯定还会遭遇一些问题与困境。与其他先进国家相比,中国毕竟是一个刚刚打开大门不久的发展中国家。因此,其首先必须面对的就是中国现有的产业体制与机制对其所具有的限制性。具体来说,中国现有的现代企业的产业化运营制度还不规范,因此,财经类纸媒要想有效地实现产业化运作模式,还需建立与现代企业运营管理相契合的运营机制。只有建立起符合中国文化国情与适合文化产业特性的新管理制度与运行机制,并在进一步深化改革与体制创新的基础上,进一步区分文化产业的内容与载体,促使管理内容必须准确到位、管理载体必须坚守本位,这样在操作规范的基础上,大众传媒时代的财经类纸媒才能成功地步入产业化运营的正常轨道。

参考文献

1.季明:《财经新媒体“江湖”》,《瞭望》,2009(7)。

2.王晓乐:《双重力量作用下的财经媒体激变——兼谈中国财经媒体发展的四个历史阶段》,《中国出版》,2010(6)。

3.韩建勇:《新媒体格局下深圳财经电视媒体的“突围战”》,《电视研究》,2010(10)。

4.陈静:《新媒体挑战下财经新闻的突围》,《新闻导刊》,2009(6)。

自媒体时代的特点篇5

关键词:大众传媒纸质媒体财经类

面对互联网迅猛汹涌的信息传播势头,作为传统的纸质媒体面临着很大的挑战与困境,尤其是专业性很强的财经类纸媒。但是,高新技术的发展,也为纸质媒体的有效传播与运作带来了很大的机遇与便利。下面笔者将通过解析财经类纸媒,尤其是财经类报纸在大众传媒时代所遭遇的困境与挑战来对财经类纸媒的传播及运作模式做出自己的学理思考与探析。

大众传媒时代财经类纸媒的传播及其特性

据相关资料显示,在中国先富裕起来的那一部分精英阶层中,大家所受的专业性文化理论教育背景是参差不齐的。“零点调查”对中国高收入人群理财动态指数的调查数据结果显示,改革开放以来,作为财经类报道的主要人物及事件的主人公,中国先富起来的这部分人群中大多数人都没有接受十分完整的文化教育,因此他们可以被归类为“低学历的富人群体”。现在,面对着互联网、手机短信、电视、电台等高科技信息传媒的强势侵入,面对着大部分未接受正规文化教育的“低学历富人群体”的广大受众,财经类纸媒正面临着巨大的生存与发展的挑战。再加上大众传媒时代的到来,更多的普通百姓也在逐渐加入到财经类节目受众的队伍中来,因此,财经类纸质媒体,特别是财经类的报纸,如何突破自身的局限性并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所在从而将那些落在网络、电视、电台等高科技上的受众眼球吸引过来,这是财经类纸媒传播应该深刻思考的问题。

如果从接受学的角度来看,财经类纸媒的受众基本上都是希望通过阅读相关的经济报道与文章来更好地把握全国甚至全球的经济形式及经济市场运行状况以提高自己经济决策的理性高度与理财的准确性把握。与互联网、手机短信、电视、电台等高科技技术对经济信息、事件报道的及时、迅速、通俗化特征相比较,纸质类财经报道似乎陷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困境。因此,财经类纸媒传播要想突破自身的纸质性传播方式的局限性,只有走专业化深度与通俗化表达相融合的道路,即所报道的内容一定要有专业性的理论水准,而其表达的形式与语言则必须尽量做到通俗易懂。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财经类纸媒传播所面对的受众及强大的互联网、手机、电视、电台等多种高新技术的挑战。特别是以报纸作为主要载体的纸质类财经报道,我们都知道,报纸多是以“天”或者“周”为出版周期的,因此对于当下发生的经济类事件或信息就不能像网络、电视、电台那样做到及时、迅速的报道,而在信息化的大众传媒时代,迅速、及时是新闻报道的必须属性,报纸只有发挥自己的优势,在不能做到迅速及时的报道时,就必须在对新闻事件进行报道时发挥自己的专业性理论水平与大众易于接受的通俗化表达结合起来,将自己所要报道的经济事件更加圆润丰满、更加专业化地表达出来,使大众传媒时代接受财经类纸媒传播的受众得到比网络、电视、电台等带来的更有效更专业的信息。

据对相关财经类读者群体的调查结果显示,有很多读者表示财经类的新闻报道太深奥,不易读懂。随着大众传媒时代的到来以及对百姓日常生活的侵入,互联网、电视、电台、手机等高新技术的迅速普及与迅猛的发展势头,报纸、杂志等传统纸质类信息传播的时效性就被很大程度地限制了。为了能够吸引大众传媒时代广大受众读者的眼球,财经类的纸质媒体就通过增加对信息加工的力度来谋求自身的生存发展。特别是财经类的报纸,为了突破自身与互联网等高科技相比所存在的局限性,并发挥自己所具有的易于保存与理论性深度报道的特性,财经类的报纸就从增加版面的容量与文章深度上下工夫。

进入大众传媒时代以来,财经类的纸媒传播为了适应生存环境,其自身也有了很大的改变。相对于网络、电视、电台、手机等高新技术在对财经类信息进行传播时发挥出来的优势特点,财经类纸媒也立足于自身优势,对信息的传播进行了适合自身优势特点发挥与大众传媒特点及读者需求的积极改善,朝着让“非专业普通读者读得下去,专业性的读者受到启发”的方向努力发展,使纸质类的财经事件报道凸显出自己与时俱进、努力创新、迅速及时、适应大众传媒时代快速节奏与读者需求的文章特性,使财经类纸媒的传播抓住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易于保存的特性。

大众传媒时代财经类纸媒的运作模式思考与探析

进入大众传媒时代后财经类纸媒的传播面对着巨大的市场空间与更加复杂多元化的消费大众,因此,财经类的纸媒运作模式绝对不能走像网络、电视、电台、手机等高科技传播的运作之路,它必须走适合自身优势特点发挥的传播运作模式,将专业化、品牌化与产业化结合起来进行市场运作,在市场元素的自然规律中做优胜劣汰的运行,来彰显大众传媒时代的财经类纸媒存在的必要性与优势性特征。

一般说来,财经媒体报道主要分动态事件的报道和静态管理的话题报道,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事件报道。以有一定行业或社会影响力的企业事件为主,具有较强的时效性,比如“三鹿奶粉事件”、联想成为奥运赞助商等。

案例报道。以企业特殊的、有效的管理方式,独特的管理模式或发展路径为主,相对静态,比如宝洁的品牌营销、丰田的精益管理等。

资讯报道。各种信息的,内容和形式都比较灵活。

人物报道。主要以管理者的经历或管理理念为报道的内容。

财经类纸媒的专业化战略运作模式探析。改革开放深化与市场性运营模式的深入发展,使纸质类的传播媒体也经历了一个“事业转企”的过程。面对着选择与消费、需求日趋多样化的市场受众群体,可以肯定地说,没有哪种形式的媒体传播形式能够完全满足所有消费者的需求。因此这就为财经类的纸质媒体在进入市场经济的运营模式之后的继续运作创造了很好的机会。

财经类纸媒传播在大众传媒时代的市场经济规律操作下运营,作为运营的主体实践者,其必须在专业化的战略运营模式中对自己所掌握的资源做理性的分析,在弄明白自己拥有的资源的基础上来确定适合自身优势发展的专业方向,以针对不同的受众进行有针对性的传播理念来实施自己的专业化战略方针。在实施这一方针的时候,我们必须清楚地明白一点,那就是财经类纸媒,特别是作为时效性较强的纸质传播方式的报纸,在专业化运作的方向上必须要有自己的独特之处,能够为大多数受众消费群体所需要与接受的专业性方向。例如《第一财经日报》、《第一财经周刊》,正在以其强大的专业化经营策略从自身的独特资源领域、自己擅长的优势特性及对受众群体的准确把握等几方面来占领着财经报道的市场。

财经类纸媒以品牌化战略的运作模式来增强自身在媒体传播市场的影响力。利用品牌效应来树立自身的声誉并逐渐扩大自己在传媒市场的影响力,这也是大众传媒时代财经类纸质媒体战略化运作的一种有效模式。

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应该适当地融入一些人文关怀性的精神以便成功地打造出财经类纸媒自己的专业化品牌。特别是在品牌的形成与拓展过程中,这类纸媒在对财经类的事件、信息进行报道时应该着重于融入一些适当的人文精神关怀,这样才能更好地将财经类纸媒优于网络、电视、电脑、手机等高新技术传媒的优势彰显出来。而与人文精神关怀相关内容的增加,也必将增强财经类纸媒的品牌内涵,对于财经类纸媒树立自己在大众传媒时代的独特品牌形象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大众传媒时代的财经类纸媒在品牌化操作的过程中,还应该注意自己品牌形象的综合性与权威性培养。换一个角度来说,充满人文精神关怀的高度综合性与权威性的财经类纸质报道是大众传媒时代纸质类传媒品牌形象的必修之路。

财经类纸媒产业化运作模式。大众传媒时代的文化产业正处在有利时期,而财经类纸媒的产业化战略实践则是进一步推动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毕竟中国传媒事业发展的最原始形式是以纸质类为主要手段的媒体传播。

作为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大潮,服务于中国经济发展大势的财经类纸媒传播运作,按照传媒产业自己内在的市场规律运行方式和竞争法则来规范并发展自身的产业化模式,是推进并实现财经类纸媒适应大众传媒时代的文化产业化体制改革与自身生存发展需要的必经之路。笔者认为,财经类纸媒传播产业化运作重点应该首先从“对财经类事件与信息的获取、加工、传播”上着手,在此基础上再形成属于自己的财经通讯社、印刷媒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广告产业等平台,然后最终形成自己的产业链发展模式,而不是一个单独运行的财经类纸媒传播个体。而且在财经类纸媒形成自己的产业规模链之后,还能进一步延伸出相关的资讯产品与广告业务,从而极大地将大众传媒时代的财经类纸媒的内在潜质挖掘出来,使其成功地突破大众传媒所带来的困境,将自身从传统传媒中积淀下来的不利因素变为有利的运营资本。

当然,财经类纸媒在具体的产业化实践过程中肯定还会遭遇一些问题与困境。与其他先进国家相比,中国毕竟是一个刚刚打开大门不久的发展中国家。因此,其首先必须面对的就是中国现有的产业体制与机制对其所具有的限制性。具体来说,中国现有的现代企业的产业化运营制度还不规范,因此,财经类纸媒要想有效地实现产业化运作模式,还需建立与现代企业运营管理相契合的运营机制。只有建立起符合中国文化国情与适合文化产业特性的新管理制度与运行机制,并在进一步深化改革与体制创新的基础上,进一步区分文化产业的内容与载体,促使管理内容必须准确到位、管理载体必须坚守本位,这样在操作规范的基础上,大众传媒时代的财经类纸媒才能成功地步入产业化运营的正常轨道。

参考文献:

1.季明:《财经新媒体“江湖”》,《望》,2009(7)。

2.王晓乐:《双重力量作用下的财经媒体激变――兼谈中国财经媒体发展的四个历史阶段》,《中国出版》,2010(6)。

3.韩建勇:《新媒体格局下深圳财经电视媒体的“突围战”》,《电视研究》,2010(10)。

4.陈静:《新媒体挑战下财经新闻的突围》,《新闻导刊》,2009(6)。

5.高韵斐:《第一财经跨媒体传播及其运作的实践与思考》,《理论前沿》,2009(15)。

6.刘晓妍:《对财经媒体公信力获得途径的思考》,《新闻爱好者》,2009(13)。

自媒体时代的特点篇6

关键词:自媒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机遇;挑战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0-0370-03

一、自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

(一)教育主体传统关系秩序面临解构危机

传统教育模式中,教育者、受教育者通过教育过程角色定位来促成二者关系的形成。而传统教育模式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往往是支配关系。教育者依据自己积累的知识及获得的经验,并将思想政治内容相结合,展现给受教育者一个授道者的形象。在自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途径由单一的填鸭式教育演变为多向、多渠道获取。教育途径及信息来源的多向化促使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灌输式的领导优势削弱,自媒体的传播和教育功能被强化,教育主体之间传统的关系面临解构的危机。自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传统的教育关系危机主要表现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拥有知识的秩序被颠覆,受教育者可能详尽、准确的获得教育信息,而并非教育者在教育次序的优先,进而也打破了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使传统的关系秩序面临解构危机。

(二)信息渠道的多元化使教育主体价值选择偏离

在自媒体时代,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以借助自媒体展开,与此同时,自媒体也成了新型教育形式的载体,并对大学生的意识形态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特别是思想政治意识、价值观等方面。生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中的当代大学生,容易受到外来观念的影响,特别是自媒体时代信息来源渠道的多元化,思想政治教育更容易受到外来观念的侵袭。

自媒体时代的大学生,对信息甄别能力较差,这无疑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不小的阻力。多种思想政治文化渗透,信息交融过于繁杂,自媒体环境中的大学生对信息甄别能力差,对信息的真伪、信息的良益需要有辨别能力和评判标准,往往这种环境容易使受教育主体的价值选择发生偏离。

(三)信息“分子化”造成滤网功能丧失,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受到威胁

微信、微博、各种论坛可以自由发帖,表达自己的观点,在我们自媒体时代每个人都是媒体人,每个账号都是一个传播信息的门户、一个载体。自媒体时代网络等信息资源的飞速发展,人们可以通过博客、论坛等发表自己的看法与观点,个人表达意识态度的空间越来越广泛,媒体也呈现出星罗棋布的态势,信息资源也呈现“分子化”的发展趋向,对信息的滤网功能难度越来越大,这种具有隐匿性及互动交流性特点的信息资源就造成了监管领域的盲区。大学生接触信息并获得的知识及对其思想观念的影响远远超出了高校思想政治所涉及的范畴,对现行方式的思想政治提出了新的要求,新的挑战[1]。而信息的“分子化”使原有的滤网功能丧失,学校及国家缺乏有效的监管,国家意识形态受到威胁。

二、自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机遇

(一)自媒体环境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自媒体时代最主要的特征就是信息环境的开放性。自媒体时代一改过去信息渠道单一的状态,自媒体已经发展成为当今社会人们接受新鲜事物,表达个人思想,传播政治文化的新手段、新媒介、新载体。在自媒体迅速发展的时代,大学生作为象牙塔的塔尖教育中的精英,他们对知识、信息及新鲜事物的接受及运用走到了时代的前列。自媒体时代的大学生表达“话语权”的空间日益增大,他们在民主、平等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中与社会上不良事件及风气斗争,表达着自己的政治、价值观[2]。因此,高校应积极利用自媒体这个途径及手段,发挥大学生主观能动性,挖掘不同特点学生的潜能,充分利用自媒体提供给高校的教育空间,使自媒体成为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

(二)自媒体可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自媒体时代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其特殊性,因此,需要根据自媒体时代的实际情况来调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一个适应自媒体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要准确把握大学生核心思想[3]。因为大学生是教育过程中的受

育者,他们决定着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在传统教育模式中,由于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特殊的关系,作为受教育者的大学生一般不会开放自己的内心世界。而在自媒体时代,虚拟世界、虚拟身份赋予大学生更多的勇气以表达自己内心想法,将自己的观点通过自媒体传播到网络,通过自媒体这个平台来实现各种思想的讨论。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采用自媒体手段可以简化程序、缩短空间,学生们通过微博、微信、qq等加好友、加关注及时地了解掌握大学生的关注热点、思想困惑和思考路径,便于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4]。

三、自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应对策略

在自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如何规避自媒体所带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种种困难,如何发挥自媒体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帮扶和促进作用,来抵御各种风险的考验,降低自媒体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是自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点,也是难点。自媒体时代改革、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等多重因素交错,处理好三者的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坚持改革方向,以自媒体手段来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改革,最终发展好思想政治教育是自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各要素的地位与分工,更是终极目标的体现。

(一)转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以适应自媒体时代的新要求

自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者和组织者应树立信息社会的发展思维,转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来实行自媒体时代的新要求。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以课堂、传统的媒介为载体,而对于自媒体时代的主流群体的当代大学生来说,更应该将自媒体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通过自媒体手段来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因此,思想政治工作的组织者与管理者要及时预判这一形势,尽早转变工作理念和工作方式,广泛的利用自媒体的传播优势,开展各种形式的网络互动,以互动形式来摸清大学生的真实想法和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使其树立正确的思想政治立场,来达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各高校可以建立自己的自媒体传输平台,创建新的思想政治教育“基地”,及时向学生传播思想政治信息。如建立微信、qq、微博关注群体及群,开辟校园bbs交流互动平台,来传播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等等。(二)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来适应自媒体时代的新目标

尼葛洛庞蒂指出:“信息社会,最大的鸿沟横亘在两代人之间,当孩子们霸占了全球的信息资源时,需要努力学习、迎头赶上的是成年人。对教育者来说,更是如此。[5]”自媒体时代需要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产生影响的大势已不可逆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顺应自媒体时代的目标要求,发挥自媒体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优势,在自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目标的要求下不断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各高校通过互联网建立“官方微博”,在微博中传播贴近大学生热点主题、广泛的吸引学生进行互动交流与讨论,使官方微博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战场。同时又要依托学生党员、团干和社团精英来作为“意见标兵”,发挥他们在自媒体环境下的示范与鼓动作用,并积极开办学生“思想道德诊所”,诊断学生不良的思想道德行为,并给他们开出一剂良方来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利用智能手机终端软件构建班级qq群,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大学生生活中,对大学生思想意识状态进行全程布控并加以引导,通过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来适应自媒体时代的新目标。

(三)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之间的沟通途径以适应自媒体时代的新关系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沟通在我们自媒体时代有着广泛的空间。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5.91亿,较2012年底增加2656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44.1%,较2012年底提升2%。在新增加的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高达70.0%,高于使用其他设备上网的网民比例[6]。以互联网为核心的“三网融合”政策深入实施和突破性进展,在宽带、移动互联网以及3g网络的蔓延之下,台式机、手机、平板等平台建立起的微博、新闻门户网站、新媒体音视频、手机报、电子书等新媒体形态推陈出新、层出不穷,数字化、碎片化、分享化、便捷化、多元化、全民化、草根化的网络意见表达随时随地可以实现。新媒体改变了互联网的面貌,正如互联网改变了世界的面貌。新兴的媒介传播形态,

由于打通了和网络新媒体、手机、即时通讯工具等多种通道,使其紧密结合,其在实效性、传播速率效率上具有其他媒介所无可比拟的优势。除了大学生之间可以建立良好的沟通途径之外,自媒体为大学生与教师、高校及政府之间建立良好的联络途径。各高校应积极利用通过自媒体教研工作动态,征集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看法,建立高效、快捷、易行的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之间的沟通桥梁。

(四)提升大学生媒介素质教育来适应自媒体时代新环境

大学生的媒体素质教育是自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影响因素。自媒体时代对高等教育人才要求规格更高,特别是自媒体时代的媒介素质教育,已经成了学界及高校关注的热点及重点问题。自媒体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要求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作为素材与自媒体,如微信、微博、qq、网络论坛等自媒体相互融合,提升受教育者参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热情与活力,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完善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知和判断能力。媒介素质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需要通过长期接触和使用媒介来培养,公民新闻和公民记者是对全社会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途径。大学生的媒介素质教育有利于大学生树立良好的价值观,提升学生对大量繁杂信息的甄别能力,从而更加有效的学习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识,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石霞香.大学生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的机遇与挑战[j].青年与社会,2012,(2):154-155.

[2]周源源,费国强.微博视野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策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2011,(5):26-28.

[3][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m].田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

[4]张寒梅.论大众传媒对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影响[j].教育与职业,2007,(17):93-94.

自媒体时代的特点篇7

【关键词】自媒体时代;记者;具备素质

自媒体是科技进步的结果,同时也是信息化时代的产物。[1]自媒体是和公共媒体相对应的现象。在自媒体时代,除了一些公共大众传媒,每一个公民都可以发表自己的观点,并且利用自媒体平台传播和分享自己了解到的知识和信息。与公共媒体相比,自媒体是一种将媒体传播工作平民化的表现,是社会大众自己的媒体传播方式。

一、自媒体时代对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进行颠覆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互联网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无论是报纸还是电视台或者电台都在信息化时代经历着大变革,网络报纸、网络电视等已经普及到了人们的生活当中。除此之外,传统的媒体传播方式也在发生着相应变革,伴随着科技的进步,博客、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工具已经层出不穷,引起了媒体传播方式的进一步变革,新媒体已经走进了每一个人的生活当中。[2]

伴随着新媒体工具的使用,社会大众开始利用新媒体工具传播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当今时代已经进入了自媒体传播时代。自媒体与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具有很大的区别,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往往是由专门的媒体人员编辑新闻,然后通过公共媒体传播平台传播新闻,而自媒体的传播主体往往是普通大众。在自媒体时代,微信、微博等平台已经成为人们了解信息的主要途径。近年来,一些社会新闻经自媒体传播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反响。随着手机等工具的普及,自媒体的影响力将会越来越大。

二、自媒体时代对记者的素质提出严格要求

在新闻传播过程中,记者发挥着对社会舆论方向进行引导的作用。因此,记者除必须具备最基本的道德价值观之外,还应该具备渊博的知识以及异常敏感的头脑。[3]然而,随着自媒体时代的到来,纸质媒体记者除应具备上述最基本的品质之外,还应该具备一些其他的素质。下面就自媒体时代下记者应该具备的素质进行分析。

(一)及时获取有价值信息的能力

1.将自媒体作为获取新闻线索的工具

对于新闻来说,时效性是其重要的特征,离开时效性,新闻就不再是新闻。[4]因此,在自媒体时代,记者应该及时关注自媒体,及时发现有价值的新闻线索,并尽可能地在第一时间将新闻发表出来。除此之外,在自媒体时代,信息量是非常巨大的,如果单一地依靠“热线电话”以及“线人”已经不能够满足信息时代的需求,而自媒体能够随时随地通过多个角度挖掘有价值的新闻线索。例如,发生在上海胶州路的火灾就是路人通过微博的,在此基础上,报纸、电视等媒体传播工具才对新闻进行了详细报道。所以,对于自媒体时代的记者来说,必须学会利用自媒体挖掘新闻线索。

2.通过微信、微博互动从而提高新闻的关注度

根据传播学理论的解释,新闻传播者要想提高新闻的价值,必须与观众进行互动和交流,并且要能及时听取观众的意见,充分考虑观众的喜好,对新闻信息做出适当调整。相关调查显示,新闻传播者和观众之间的互动越好,新闻的传播所达到的效果就会越好。自媒体时代下,微博、微信成为信息传播的主要工具,与传统的报纸、电视等媒体传播工具相比,自媒体时代下的新闻传播工具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和便利性。[5]除此之外,其操作方式也比较方便。因此,自媒体时代的新闻传播工具在社会当中得到了普及。

(二)对自媒体新闻做出判断的能力

真实性是新闻的前提条件,如果新闻不具有真实性,那么新闻就会失去自身的价值,甚至还会造成严重的社会后果。[6]对于记者来说,保证新闻的真实性是记者编辑新闻的基础。自媒体时代是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在自媒体时代,每一个人都具有发表自己言论的自由,然而,相关部门却很难对自媒体新闻做出相应审核,在这种条件下,各种各样的新闻都摆放在社会公众面前。由于自媒体新闻的传播速度相当快且传播数量巨大,因此,如果不加以甄别,很容易就会导致假新闻的传播。在当今社会就存在一些为了追求时效性而对自媒体新闻进行传播,从而导致假新闻时有发生。假新闻不仅起不到普及新闻知识的作用,反而会引起社会混乱,给社会造成不利影响,甚至还会影响到我国的国际形象。因此,在自媒体信息泛滥的今天,记者必须具备较强的新闻甄别能力,防止出现假新闻事件。

(三)挖掘新闻深度的能力

在自媒体时代,自媒体新闻具有广泛的传播空间和交流平台,借助于微信、微博等工具,社会大众可以随时随地了解到全国各地的新闻事件,然而每一个新闻都会涉及不止一个方面的社会现状,只要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挖掘,就可以实现对新闻多角度解读的目的。除新闻的时效性和真实性之外,独特性也是新闻吸引观众的重要手段。如果每一份报纸都报道一样的新闻,那么报纸就不会具有竞争性,更不能吸引广大观众的注意。因此,新闻记者还应该学会通过不同角度挖掘新闻的价值,增强新闻的吸引力。

(四)把握读者需求的能力

记者传播新闻的主要目的就是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从而达到扩大新闻传播力度的目的。[7]在自媒体时代,每一个人都可以进行新闻编辑工作,并利用自己的传播工具进行新闻传播。然而,由于社会公众缺乏相应的新闻敏感性,因此,他们所的信息往往不具备新闻价值。在这种情况下,记者就应该学会对新闻进行判断,从读者的需求出发,报道一些读者需要的新闻。只有这样,记者报道出来的新闻才会受到社会的关注,从而扩大新闻的传播范围。在我国国内有各种各样的报纸,每份报纸都会面对一定的消费市场,并根据特定消费人群的需要,编辑相应的新闻。[8]

(五)用多种方式对新闻进行报道的能力

在自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的工具已经从单一的报纸和电视转向了手机,利用微信、微博等多种形式可以实现对新闻的传播。与此同时,读者的阅读方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新闻的传播方式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文字描述了,视频和图片也成为很好的传播方式,这样就更容易还原新闻资料的“真实性”,同时也会降低读者的阅读难度,通过图片和视频,即使是不识字的读者也能看懂新闻。

三、做出改变是记者在自媒体时代的必然选择

(一)自媒体时代报纸记者面临的挑战

随着自媒体时代的到来,人们的阅读方式和交流方式都发生了极大改变。除此之外,科技水平的提高,也在很大程度上为新闻传播提供了更加广阔的渠道。在这种情况下,记者将会面临诸多挑战。[9]

1.自媒体时代下信息传播环境发生了极大变化

随着科技水平的进步,互联网技术已经进入到了千家万户,成为人们工作、生活以及学习、娱乐等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与此同时,互联网也成为信息传播的主要平台,互联网对各种信息进行整合,并通过社交软件,如QQ、微信、微博等进行传播。在很多情况下,人们只要通过网络平台就能够搜寻到各种各样的信息,人们已经很少会选择纸质报纸来获取信息。面对这种情况,记者也应该随着信息传播环境的改变适当地做出改变。例如,记者除具备写作等能力之外,还应该掌握新媒体传播平台技术,以及视频、图片编辑等能力,从而适应时代对记者的新要求。

2.自媒体时代下新闻传播流程模式发生改变

就新闻传播的特点来讲,一般情况下,新闻传播的流程主要是“新闻传播人发现新闻―通过媒介传播新闻”,然而,新闻传播方式的改变也使得新闻传播流程发生了极大改变。首先,新闻的采集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通常情况下,很多新闻资源来源于网络平台,可能是当事人的自我讲述,也可能是被他人传播到网络之上,而不需要像传统方式那样需要记者进行现场采访。在这种情况下,新闻源的真实性就需要报纸记者做出甄别。其次,新闻传播的途径也发生了很大改变,新闻传播的途径也不再仅仅局限于报纸,手机、网络等都是传播的有力方式,这就需要记者顺应时代的变化,掌握新闻的多种传播途径。再次,在自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的流程也得到延长,最明显的特征是“读者互动模式”,当新闻被传播出去之后,新闻传播并没有停止,读者可以通过微博、微信、QQ等社交工具对新闻进行讨论、互动以及交流。这就需要记者对读者的互动状况进行关注,及时了解动态变化,并在需要的时候对新闻事件进行深入报道。

(二)自媒体时代报纸记者面临的压力分析

自媒体时代最大的特点就是新媒体工具诸如微信、微博、QQ等在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并成为新闻传播的主要手段。尤其对于新时代的年轻人来说,手机、电脑等工具已经成为他们了解新闻、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传统的报纸已经不再具有吸引力,这就会使纸媒记者面临巨大的被社会淘汰的压力。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讲,中国人口众多,民族成分比较复杂,再加上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社会上存在着各种各样亟待解决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有一个可以表达自己观点的平台,对中国社会不同阶层遇到的矛盾进行交流,而互联网以及社交软件便成了社会交流的重要平台,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因此,自媒体时代的到来将会给纸质报纸的发展带来巨大压力,在这种压力的影响下,纸质报纸记者应该做出一些反应。

(三)自媒体时代下记者的发展前景研究

自媒体时代的发展已经成为不可遏制的趋势,自媒体的发展需要更多的自媒体人才。[10]为了给自媒体发展培养出一批优秀的新媒体记者队伍,就需要对记者进行专门培训。首先,新媒体记者必须改变原有的新闻传播观念,树立一种新的传播观念,培养一种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观念,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能够对新闻事件报道内容以及方式进行创新,从而吸引读者的注意。自媒体时代对于纸媒记者来说,既是一种机遇,又是一种挑战。纸媒记者应该抓住自媒体时代的发展机遇,不断提高自己的新闻编辑能力,将网络技术运用到新闻编辑当中,适应自媒体时代的发展需要,使自己能够在新时代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从而将自媒体时代的挑战转化成机遇。

四、自媒体时代记者的应对策略分析

(一)始终坚持传统纸质报纸的受众本位

自媒体时代,虽然科技手段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工具,报纸的作用也越来越有限,但是不同人有不同的阅读习惯,仍旧会存在一些人坚持读报纸这种习惯,这就需要传统纸质报纸坚持以受众为本,尽最大可能地满足不同读者的需求。在市场经济当中,无论是食品行业还是传媒行业,市场都是它们存在的前提,只要把握住了市场,就能够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纸媒记者要保持与受众的联系,将受众的需求作为服务的核心,加强与受众之间的感情交流,保持与受众之间的互动,这样才能够保证纸质报纸具备一定的市场占有率。

(二)实现传统报纸跨界发展

自媒体时代的到来已经成为时代最显著的特征,受此影响,媒体之间的融合已经成为自媒体时代不可避免的发展趋势。这就需要纸质报纸与自媒体传播工具实现融合,从而拓宽报纸的信息传播途径,扩大报纸的影响力,进而帮助报社抓住各个年龄层的读者,为报社带来更多收益。因此,对于纸媒记者来说,自媒体时代带来的不仅仅是一种挑战,更多的是一种机遇。

(三)改变报纸的报道模式

对于新闻报道来说,时效性是新闻报道最重要的特点,自媒体新闻虽是全天24小时的刷新,但是信息的质量却得不到有效保证,海量的新闻报道很容易使读者被琐碎的新闻事件所淹没。与自媒体新闻不同的是,报纸可以有效地改变这种状况,使读者可以获取有价值的新闻。这就要求纸质报纸记者对众多的新闻进行筛选,从而发现有价值的新闻线索,最终保证新闻报道的真实性以及时效性。

(四)强化纸质报纸的综合特征

与自媒体相比,新媒体的版面是非常有限的,因此,也不能够提供综合。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纸质报纸记者能够增加报纸的版面,并能够尽最大可能满足公众需求。同时,报纸记者还应该增强与读者的互动,通过与读者的互动保持与读者之间的感情联系。除此之外,报纸记者还应该对读者的互动反馈信息进行研究,及时为读者提供有益的服务,这样才能够吸引更多的读者。

五、结语

总之,随着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和“互联网+”新经济发展模式的到来,为了适应自媒体时代媒体传播方式的颠覆性变化,报纸记者应该紧紧围绕新媒体时代的发展特点和需求,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做一名适应新媒体时代要求的新闻记者,并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赢得发展机遇,为新闻媒体事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张鹏.一名“深度”记者该有多深?――一名深度报道记者在自媒体时代的感悟[J].中国记者,2012(11):58-60.

[2]王晴川.自媒体时代对新闻专业主义的建构和反思[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9(6):128-138.

[3]顾亚奇,肖妍琳.率先理性:自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的零起点――2012年中国记者节公益论坛综述[J].现代传播,2012,34(12):131-132.

[4]刘立刚,胡怀庭.自媒体时代记者的角色转型[J].新闻与写作,2013(4):40-42.

[5]董晓波.自媒体时代的报纸记者素质[J].科技资讯,2013(31):230.

[6]彭雪.浅谈自媒体时代新闻线索采集的注意事项[J].中国传媒科技,2013(6):13-14.

[7]毛玮琦.自媒体时代职业记者如何锤炼信息?――以钱江晚报媒体融合部实践探索为例[J].新闻实践,2012(3):40;41;42.

[8]李汶龙.论信源保护特权向公民记者的延伸兼论自媒体时代记者定义的重构[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2014(7):77-79.

[9]郑二利.自媒体时代媒体文化研究的多棱透视――以2011年媒体文化研究为例[J].新闻爱好者(上半月),2012(5):9-10.

[10]严励,邱理.从网络传播的阶层分化到自媒体时代的文化壁垒――数字鸿沟发展形态的演变与影响[J].新闻爱好者,2014(6):46-49.

自媒体时代的特点篇8

一、自媒体的特点

近年来,自媒体发展异常迅猛,搜狐、网易、腾讯等知名媒体都先后开创了自媒体专栏,随着手机4G网络的推广,自媒体也越发的活跃。

(一)全民参与

传统的新闻媒体将传播者与受众分得很清,新闻媒体掌握在专业的新闻从业人员手中,传播方式是“自上而下”和“点对面”的传播。微信中的自媒体不再有传播者和受众的界限,每个人都是传播者,每个人都能做新闻,“人人即媒体”。平常百姓从新闻事件的“旁观者”转变成“当事人”,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新闻平台――微信,都可以利用手机和互联网随时随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播发身边发生的事件。

(二)操作简单

每一个人都在无形中扮演着自媒体人的角色,一个3G、4G手机或者一台可以上网的电脑,就可以创建自己的“媒体”,只要觉得自己身边的东西有价值就可以分享出来,有时还可以分享一些独特的观点,一般每条信息的字数都在500字以内,有的甚至一句话,口语化的表述让大家更好理解,传播也比较容易。有的再配上抓拍到的照片,图文并茂,就具有说服力了。

(三)传播迅速

新闻从业人员都知道何为新闻,即“新近发生的人和事”。新闻的意义就是用时间来衡量的,第一时间新闻事件的,就拥有了“天时”的传播优势。在自媒体平台里,平民大众及时地把身边正在发生的新闻事件用手机传播出去,而新闻从业人员总是看到网上传播的事件或是接到爆料以后才赶到新闻事件现场进行常规化报道。例如2016年1月4日,a股熔断机制正式生效的首个交易日,市场即出现暴跌。下午1点36分,两次触发熔断,a股市场提前休市。而敏感的网友在熔断的一分钟内就利用自己的“自媒体平台”发出了信息,消息迅速在网上传播,相比之下,各门户网站的财经频道就慢了一步。

二、自媒体对企业宣传和公关工作的影响

在自媒体迅速发展壮大的今天,基于自媒体以上三个特点,企业的宣传及各类公关也处于一个新的传播环境中,自媒体时代的到来对企业的宣传和公关工作影响颇深。

(一)在宣传工作中不可控制的因素增多

1.传统媒体时期,企业只需跟传统媒体传送想要表达的信息,就可以由传统媒体准确地传播到受众面前。而在自媒体时代,每一个人都可以通过微博、QQ空间、微信朋友圈、博客、各类贴吧等自由地信息。各类信息的传播具有极大的不可控性,海量的信息使大众只关注自己感兴趣的信息内容,对信息有选择的阅览。

2.在自媒体平台中,传播的信息没有预知性,信息一旦传播出来,传播的速度也是不可控的,快速的传播很难让企业有时间反应,从而处于新闻事件的被动局面。

3.自媒体传播相对传统媒体时期,大众的话语权得到了充分展现,由于大众不具备新闻从业人员的新闻素养,不受新闻舆论的引导,传播的信息内容也多样化,企业很难把握和控制。

(二)自媒体对企业监督的作用增强

随着自媒体时代的到来,企业的管理和经营透明化,各类信息迅速地膨胀、爆炸式增长,任何人都能即时地和获取信息,随着“新闻报料”的增多,受众对各类新闻事件有了充分的了解,因此大众的关注使得企业的一些事件或事务会朝着社会道德和法治的方向发展。

(三)有效利用自媒体,促进企业管理

1.以往的企业宣传总是单向的信息传播,以说教为主,不能与大众进行有效的交流和互动。高效互动的自媒体,加快了企业民主化进程。自媒体平台信息是丰富的、互动的,企业管理者可以通过自媒体平台与企业职工零距离交流,听取职工的意见和要求,激发职工的主人翁意识。同时,企业还可以利用自媒体平台,及时掌握员工动态信息,发现不利信息,曲突徙薪,防患于未然。

自媒体时代的特点篇9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新闻编辑;媒介素养

1我国现阶段媒体事业发展现状

我国媒体事业的发展历史已经较为悠久,表现形式从最初的音频输送到后来的影视观看,传播途径从最初的单一性发展到如今的多样性,内容也从最初的贫乏性到如今的海量性,可以说我国媒体事业的发展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如今,网络信息媒体技术逐渐进步人们的生活,改变着人们对于新闻媒体的认知,高效、便捷以及实时的新闻信息获取已经成为时代的主流。但目前我国媒体事业的发展还较为滞后,为了实现现阶段新闻资讯获取的多样性以及便捷性特点,人们对我国媒体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闻资源获取的单一性、匮乏性、传播的不及时性以及传播方式的制约性成为我国媒体事业科学、高效以及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阻碍。例如:当我们观看新闻时,由于传统媒体的传播介质仅仅局限于报纸、杂志以及广播电视,人们对于媒体信息的获取受到了很大的局限性。对于一些直播的新闻节目如果没有按时观看,便无法及时获取所需的信息,这一情况也使得新闻事业的服务性大大降低。

2新媒体时代的主要特点

2.1拓宽了获取新闻信息的渠道

首先,对于我国媒体新闻资讯获取途径而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有效促进了其多样性发展,将网络信息技术进行了科学、合理的运用。其次,新媒体主要特点表现为将记者采访这种单一的新闻信息获取方式转变为大众资源的形式,即利用网络技术的便捷性与高效性,使每个人都可以提供自己身边的新闻趣事,将新闻资讯实现网络共享。如此一来,既可以及时有效地传播新闻讯息,也拓宽了获取新闻信息的渠道,为媒体与信息化技术有机结合提供了有力帮助。最后,新媒体的出现改变了以往单一的采访、报道模式,使新闻资源的获取变得大众化与普遍化,通过网络技术的系统性与传播性,新闻获取渠道多种多样。

2.2增强了新闻传播的及时性

新媒体技术的应用有效增强了新闻传播的及时性与有效性,原因在于网络信息技术的到来使得新闻媒体领域有了新的发展方向,将媒体运行机制与网络信息技术进行有效结合可以很好地增强新闻资讯传播的及时性和有效性,使人们做到“足不出户,便知天下事”的生活状态。并且,网络信息技术以其高效、便捷、实时的特点在媒体运行过程中,可以及时、有效地将实时的新闻资讯以及新闻节目传播给人们,也使得媒体服务更加准确、高效。例如:对于一些突发性新闻以及直播性新闻,拍摄者可以将视频上传到网络上。利用网络技术高效、便捷的特点,人们便可以在第一时间了解到新闻内容,使新闻传播及时、有效。

2.3增强了新闻的互动性与交流性

现如今,新闻媒体的种类五花八门。例如:新闻快讯、现场直播、广电直播与点播、专题报道、智慧政务、便民服务、朋友圈,等等。首先,新闻资讯与新闻媒体进行有效结合成为新媒体的主要优势,可以很好地增强人们与新闻媒体之间的互动性与交流性,进而使媒体工作者能够发现其中的不足以及人们的想法,进而提高新闻媒体工作的质量与效率,使新闻资讯以及新闻节目的传播能够更加满足人们的需求,对于促进媒体与网络信息技术的有效融合以及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其次,新媒体时代,新闻互动、交流特点可以很好地帮助媒体工作者提升自身工作能力,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使采访、报道等工作更加深入、全面,避免新闻观点出现片面以及偏激现象。并且,新闻工作者还能更加有效地了解到人们对于不同类型新闻的喜好程度,进而推出更受人们喜爱与关注的新闻,以此来促进我国新闻媒体事业与时俱进和全面发展。

3新时代媒介素养培养方式

3.1保持与时俱进,力求新闻真实可靠

面对新媒体技术带来的压力,如何更好地顺应时展、增强自身的专业能力以及提高与时俱进的职业素养成为现阶段新闻编辑工作者面临的问题。首先,在不断提升自身专业技能的同时,要保持与时俱进的思想,避免被时展的潮流所遗弃。其次,新媒体时代,新闻资讯的透明性以及公开性逐渐增强,保持新闻资讯的真实性与可信性成为新闻媒体的重要标准。因此,对于新闻报道要保持实事求的态度,这也是新闻编辑工作者应具备的基本素养。原因在于保证新闻信息的真实性、及时性、有效性以及社会影响性对于新闻媒体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于一些故弄玄虚、以假乱真、虚假报道的新闻信息要坚决打击,这是我国媒体持续发展与进步的重要保障。

3.2增强新闻判断与解读能力

对于新闻编辑工作而言,要具有敏锐的判断力与洞察力。在对新闻进行解读与报道时,要有自己独特的观点以及正确的引导性。面对现阶段媒体行业日益激烈的竞争压力,要想更好地生存下去,就要保持对新闻良好的判断力与解读力,对于新闻的价值能够进行很好的判断,对新闻采访能够深入解读。以此来吸引人们的眼球,增强新闻的可观性、教育性与社会影响性。其次,还要增强新闻的引导性。的新闻信息要给予人们正确的引导,以防止网络暴力以及舆论压力现象发生。最为重要的是,新闻编辑工作者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以及综合素养,以此来保证新闻的价值性不会流失,对于新媒体时代背景下的媒介素养培养具有积极意义。

3.3要具备创新思维

面对新媒体时代的发展,新闻编辑工作者要具备应用新媒体技术的基本技能,并且要具备创新思维。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第一,对新闻结构要力求新颖与独特,既要保持张力与个性,还要吸引人们的眼球。例如:对于新闻的排版,要摒弃以往的格式与结构,可以使用较为鲜艳的色彩搭配以及独特个性的版块穿插,打破以往中规中矩以及“四方四正”的版块模式,以此来激发人们的阅读兴趣,吸引人们的注意力。第二,增强新闻报道的深入性与独到性。现如今,新闻种类越来越多,大量的新闻资讯已经让人们产生了视觉疲劳。因此,要增强对新闻报道的深入性以及独到性,必要时还要加入一些趣味性以及幽默性的内容。如此一来,才能提升人们的观看兴趣、增加阅读量。因此,对于新媒体时代的新闻编辑工作而言,具备创新思维与独到的发展眼光,对于媒介素养提升与进步具有积极意义,也是媒体新时代背景下新闻工作者应具备的重要素养[3]。

自媒体时代的特点篇10

一、自媒体时代电视新闻传播的特点

(一)个体化。与大众传媒的专业化、组织化、机构化不同的是,自媒体的信息采集者、编辑者和传播者,多是没有经过新闻与传播专业训练的普通大众个体,而且是集采、编、发于一体,其信息所表达的内容也是个体化的。自媒体的“参与者”是以个人而非隶属于某一组织的身份参与信息传播,并能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随时改变传受角色,新闻可以不经过媒体组织这一传统的新闻传播的中间人过滤就能直接到达受众。

(二)自主性。大众传媒中的媒介人,都是属于某一个媒介组织,其采、编、等行为是媒介组织行为、媒介公共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此相比,自媒体的信息制作、编辑和传播的个体,可能不属于任何媒介组织,因此,其上述行为更多体现出个体自发性的特征。即使属于某一媒介组织,但其在自媒体上的发表信息和行为,也并不具有任何组织行为的特征,而更多体现出个体自发性的特征。

二、自媒体时代电视新闻传播内容面临的挑战

媒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标志着社会形态的升级,每一种新媒介的产生都意味着人类社会将进入一个新的时代。在当前的新媒体时代,各种自媒体的迅速崛起对传统媒体的冲击越来越猛烈,各种纸媒已经逐渐数字化,甚至彻底抛弃传统印刷版。自媒体时代的到来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娱乐方式、艺术体验方式,而作为传统媒体的代表,电视新闻传播也迎来了新的挑战。

(一)电视新闻传播的内容性单一、形式呆板。纵观全国各地的新闻节目,基本上都是大同小异,形式雷同,内容来源单一,可视性较差。电视新闻传播为线性传播,电视观众只能在节目播出时段才能获取新闻信息,信息转瞬即逝,不易保存,有需要保存的情况下还要有专业的技能和设备支持。

(二)电视新闻为单向传播,互动效果较差。对于传统媒体而言,传播方式是线性的,新闻信息有中心制作后向周围传播。例如,电视台、电台、报社制作后都是单向传输,不论是观众、听众还是读者都是被动接受者,缺乏有效反馈。电视媒体的单向传播方式导致终端各点彼此孤立,媒体信息传者与受众,受众与受众、传者与受众之间无法进行联络,而且信息者也无法得到及时反馈,以了解传播效果,互动性差。

(三)电视新闻话语权低,参与度低。在当前的自媒体时代,人们对新闻信息的需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对社会敏感话题比较关注,对话语权的重视度也逐渐提高。而当前的电视新闻报道在此方面明显有很大差距,很难引起受众的心理共鸣,导致电视新闻的参与度低。

三、自媒体时代电视新闻传播的应对策略分析

自媒体时代环境下,电视新闻传播要实现长期发展就需要面对各种新媒体带来的挑战并且制定出有效的应对策略,加强改革、创新,完成自我转型。

(一)加强对电视新闻内容的整合。优质的内容是电视媒体发展的重要优势,是电视新闻节目参与竞争的核心资源,所以要对新闻内容的质量给予高度重视。自媒体时代环境下,电视新闻传播要提高竞争力。首先需要提高内容质量,加强内容整合,推出特色、鲜明以及制作精良的品牌栏目,以吸引观众,提高核心竞争力。其次,电视媒体要结合自媒体的需求特征,实施跨媒体内容整合。电视新闻节目的内容可以同时融合网络、微博、报纸、广播等多种媒体形式的内容,不仅有报纸解读、广播现场连线栏目,同时要开设网络论坛互动、微博播报等内容,实现节目内容的多样化。再次,电视新闻要充分考虑到年轻受众的接受取向,强化互动性内容。

(二)强化互动环节,提高观众参与度。全媒体平台是一个全面融合、复杂的媒体生态,电视新闻媒体作为内容生产者不能一味墨守成规,要灵活应变,多出特色、精华,吸纳和借鉴来自新媒体的多种传播方式,将短信、电话、网络、微博等媒体形式都能为我所用,增加新闻媒体的互动内容。在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的方式和渠道多种多样,只要利用简单的移动设备就可以将信息迅速传开,所用电视媒体不仅要将专业新闻工作者作为新闻挖掘主力军,要意识到当前是“人人记者”的时代,要充分利用移动设备和网络的功能,保证新闻媒体与时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