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乡村农业产业发展的思考十篇乡村农业产业发展的思考十篇

乡村农业产业发展的思考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1:54:32

乡村农业产业发展的思考篇1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各地文化产业有了长足发展,但是城乡文化产业发展很不平衡,在产业结构、产业层次、产业规模、文化消费等各方而都表现出不平衡性,呈现出城乡文化产业的二元结构发展状况,这和今天城乡一体化发展,新农村建设,和谐社会发展的目标很不一致。因此,在新环境和新要求下,要从城乡统筹的视角,把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置于新农村建设的大视野中、城乡文化一体化的统筹中、全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大格局中来认知和发展。

一、城乡统筹协调理论的提出

2003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胡锦涛总书记曾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就是要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和农村对城市的促进作用,实现城乡一体化。”这对城乡一体化与统筹城乡发展的关系进行了充分的论述,城乡一体化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最终目标,统筹城乡发展是一个过程。从国家政策精神来看,统筹城乡发展就是要更加注重农村的发展,解决好“三农”问题,坚决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逐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全而发展,实行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当前农村文化产业的困境

1.规模化、集约化经营与农村文化资源的多样性、分散、冲突与融合

农村文化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产业形态还没有形成。农村文化产业经营单位大多属个体私营,资产少,规模小,在文化产业的经营思想、管理模式、营销策略等环节上,呈现出分散的、手工作坊式的特点,很难跟上整体的文化产业规模化发展的速度,远远落后于城市文化产业的发展。农村文化产业的投资、竞争、经营、管理和增长的良性循环机制还没有形成。

2.市场开放的冲击与农村传统文化产业的融入与消散

农村文化产业领域而临着来自国外文化市场的巨大的挑战。西方产业文化中宣扬的生活方式给农村固有的传统精神文化带来了极大冲击:传统的民风民俗日益淡化,取而代之的是快捷的、西化的所谓“现代生活”;我国传统的节日渐渐远离了人们的视线。从而导致许多本国优秀的民族风俗、民间文化、民间艺术品类濒临灭绝。一些民俗文化山于难以走向市场,其传承和发扬日益困难,正逐渐走向消亡。

3.功利化倾向与农村文化产业的服务与争利

目前,基层政府和文化管理部门发展农村文化产业的意识依然不高。在他们的思想意识里,只有文化事业的概念,没有文化产业的观念,过于强调文化的事业属性,忽视了文化的产业属性。另一方面不能抓住国家加速发展文化产业的战略机遇,积极推动农村文化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改变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格局,把丰富多彩的农村文化资源转变为文化产品。

三、统筹城乡,推进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

1.统筹城乡文化产业规划和布局,促进农村文化产业发展

一是统筹城乡文化产业的发展必须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协调职能,做到城乡统筹。二是统筹城乡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三是建立统筹城乡文化产业发展的制度创新机制,为城乡协调发展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2.开发传统民间文化资源,农村文化产业走自主创新道路

各地农村要根据区域文化资源的特点,在继承、保护的基础上,运用新颖、独特的创意加以开发和利用,充分利用小断涌现的新科技和新知识,创造新的形式和构建新的平台。通过创意把农村文化艺术活动、民间艺术、农产品和农耕活动,以及市场需求有机链接起来,走符合当地特色文化和环保理念的文化产业之路。政府可以牵线搭桥推动资源和资本的有效对接,为文化产业的发展输入动力,形成彼此良性互动的产业价值体系,为农业和农村的发展拓展全新的空间。

3.统筹城乡融资渠道,加大对农村文化产业的投资

一是创新投融资体制,建立政府、企业和个人共同投资的城乡文化多元化投资机制。二是实行城乡统筹的多渠道集资兴办农村文化产业投入机制。

4.统筹城乡人力资源,建设一支热心农村文化产业的人才队伍

一是进一步完善人才资源开发政策,加快建立有利于优秀文化人才脱颖而出,人尽其才的激励机制。二是促进城市文化人力资本向农村流动。三是各级政府应制定和出台鼓励城市大学生到农村发展文化产业的优惠创业政策,吸引具有发展文化产业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大学生去农村,鼓励他们发挥聪明才智,创新发展思路,这既减少了城市就业压力,又有利于发展农村文化产业。

5.找准契合点,推动农村文化市场逐渐成熟到纵深发展

乡村农业产业发展的思考篇2

关键词:陶行知;乡村教育;高等教育改革;现实意义

为了我国现代高等教育和未来高等教育的快速健康发展,我国在高等教育改革中必须重视农村教育和教育的公平性。首先,随着经济、文化、科技等各方面的飞速发展,农村经济与教育也不断的发展,然而城乡差异依旧很大。在当前的教育改革中,但我国城乡差距,东西中部差距造成了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不平衡。出现了诸如入学不公平,起点不一致,校内资源配置不合理等。因此,为了促进教育尤其高等教育的均衡发展,必须重视农村;其次,我国正在开展的新农村建设的目标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按照新时代的要求,对农村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建设,最终实现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因此,重视农村教育也是适应我国目前正在开展的新农村建设的需要。而陶行知先生所提出的平民教育、大众教育思想给予我国关于教育公平有很大的启示意义。

一、陶行知乡村教育运动的内涵和评价

陶行知先生(1891-1946)毕生致力于中国乡村教育的改造,并力图通过乡村教育来改造中国乡村社会,在30年代掀起了一场大规模的乡村教育运动。陶行知说“乡村教育的生路是:我们要从乡村实际生活产生活的中心学校,从活的中心学校产生活的乡村师范,从活的乡村师范产生活的教师,从活的教师产生活的学生、活的国民。我们深信乡村学校应当做改造乡村生活的中心;我们深信乡村教师应当做改造乡村生活的灵魂。”[1]他主张教育与生活联系起来,加强农村教育可以丰富农村生活,对于新农村建设具有极大的理论指导作用。

陶行知先生提倡平民教育、大众教育思想(现代大教育观思想),而他的教育公平思想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就是教育平等。首先,他提到了和谐教育,在学校的资源配置、师资安排、入学考试等都应有相应的保障公平措施,也是对所有大众而言,不论年龄大小,身体好坏都应得到平等的教育机会;其次,陶行知先生认为受教育的机会一定要均等,不仅是对农民和城市平民而言,也是对所有大众而言。再次,陶行知先生的教育公平思想所关注的是全民教育及普及教育。我们可以看出,他所关注的平民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还是侧重于如何普及教育的问题,一旦教育普及了,那么人人受到教育的想法就可以实现。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是伴随着他的教育实践活动形成发展起来的,并且也收到当时社会背景的影响。在不同的实践时期,他对教育问题的思考,都与相应的教育运动紧密结合,形成特定的教育思想,并成为生活教育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他的乡村教育思想就是这样一个结合产物,对它的研究不但对于深刻理解生活教育理论是有益的,而且有助于推动乡村教育理论的发展进而推动当前的乡村教育。

二、陶行知乡村教育运动的现实意义

(一)有利于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在科教兴国战略和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我国提出了要统筹城乡之间的发展,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而城乡教育的一体化则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中之重。陶行知的乡村教育思想和奉献精神对我国如何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建设有着重要的启示。陶行知从近代中国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的社会发展特点出发,提出乡村教育要面向中国的现代化,乡村教育的使命,是在农业文明上建筑工业文明[2]。现代化需要建筑在农业的基础上,在农业上安根[3]。他的乡村教育运动思想有利于促进我国农村经济、科技、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加快农村的现代化,从而对于缩小城乡差距有很多的积极效果。

(二)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农村教育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陶行知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开展乡村教育实践和创建的乡村教育理论,对我国当今的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乡村教育适合乡村实际生活,这体现了陶行知先生乡村教育价值观的首要特征为农性。

2005年10月11日,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崭新的时代命题,为我们勾勒出未来五年甚至更长一段时间中国农业、农村和农民发展的宏伟蓝图。有学者认为:建设新农村的困难和症结,从长远看,最重要的是农村学校教育质量太差、农村教育太落后[4]。陶行知先生早期的农村教育实践为我国当前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实践经验。总之,要以农村教育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要以农村教育繁荣农村文化,新农村建设尽管突出农村经济发展,但不再片面地强调经济增长,同时也包括农村的文化建设、农村公共事务的管理和农村的社会组织建设;以农村教育建设农村道德,从而响应同志所指出的“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加快发展农村教育文化事业,倡导健康文明的新风尚,培育造就新型农民。”[5]以农村教育丰富农村生活,从而响应同志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和要求所概括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内容相吻合。从而加快我国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陶行知的乡村教育思想对于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启示意义主要表现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村教育与农村文化建设、道德建设、经济建设、社会生活等方面。第一,以农村教育促进农村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着眼点是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第二,以农村教育繁荣农村文化。新农村建设尽管突出农村经济发展,但不再片面地强调经济增长,同时也包括农村的文化建设、农村公共事务的管理和农村的社会组织建设[6]。第三,以农村教育建设农村道德。同志指出: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加快发展农村教育文化事业,倡导健康文明的新风尚,培育造就新型农民[7]。传承以道德为核心的精神文明是乃教育的题中之义,中国教育也向来有为人重于为学的传统。第四,以农村教育来丰富农村生活。陶行知主张“生活即教育”的思想。他认为生活的性质、内容决定了教育的性质、内容。因此,在农村要建立适合乡村实际生活的活教育,培养学生爱农、务农的思觉悟。

(三)有利于促进社会教育公平

1、我国农村教育现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经济体制发生了巨大变革,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基础上,农村教育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为农村培养了一大批有文化的劳动者。虽然我国十分重视农村教育的发展,但是,由于我国是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教育基础薄弱,人均教育资源依旧很少。而且,不同地区、群体之间受教育机会和教育质量很不平衡,教育整合资源也不够,使得我国的农村教育仍存在不少问题,如表1所示。

表1我国1990-2005年城乡教育差距和城乡居民教育投入差距[8](单位:元/年)

2、陶行知教育公平思想理念的促进作用。在晓庄,陶行知已经初步建立了一个统筹兼顾的乡村教育体系,在一定程度实现了其“在立脚点谋平等,于出头处求自由”的教育诉求[9]。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我国农村教育体系单一,以普通教育为主,成人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基本缺失。这不仅违背了教育公平与公正的基本原则,也使农村教育在改造农村社会生活中的作用难以真正发挥。为此,我们应该借鉴陶行知先生统筹发展乡村教育的做法,根据不同教育对象的不同特点和不同需求,建立基础教育、成人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均衡发展的农村教育体系,三教统筹,使农村教育惠及所有农村人民和儿童。

3、陶行知现代大教育观的促进作用。1946年,陶行知把生活教育的方针总结为民主的、大众的、科学的、创造的,他的生活理论大众的、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教育理论。上世纪30年代,陶行知就指出,办农村教育“不是教育界或任何团体能单独办得成功的。我们要有一个大范围的联合,才能希望成功”,“教育要与农业携手,也须与别的伟大势力携手”[10]。现代大教育观认为,教育应是一个综合的、开放的大系统,应与经济、政治相适应,协调发展。而“村级大教育”是陶行知乡村教育思想当代的继承与发展,是现代大教育观在中国农村最基层的自治单位――村落的实践。这一新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教育观有利于落实农村地区,偏远地区的教育的迅速发展,使全国各族人民更加重视农村教育,加大农村地区教学资源投入,为农民子女入学提供一定保障,减少农村学生辍学率。总之,“村级大教育”理论的提出和践行,使农村学生受教育权利受到保障,从而缩小与城镇学生的差距,有利于促进我国社会教育公平的发展。

三、结论

首先,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对我国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陶行知从中国的具体国情出发,构建了乡村教育理念。新农村建设是时代的需求,农村教育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推动力量,其改革迫在眉睫。时代需要我们继承、创新,对陶行知关于乡村教育的有益探索进行批判性的继承,从而更好的完成农村教育的预期目标。

其次,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改革具有重大的启示作用。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教育不公平现象非常明显,教育资源配置不公平,学生入学机会不公平,毕业生就业机会不公平等问题依然很严重。从教育公平角度,政府应及时调整学校的布局,重视贫困地区高等教育的发展,在中西部贫困地区多设立综合型大学,为贫困地区的教育、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提供人力资源。

最后,他的平民教育和普及教育对于我国高校改革具有借鉴性意义。我国高校的入学不公平,各类学生得不到同等的高等教育,应根据实际情况实施多元化的高考考核方式和多元化的分数录取制度,使高考考核和录取制度尽可能的公平,并且进一步的关注平民教育。

参考文献:

[1]华中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研究所主编.陶行知全集(2)[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4.729,2,5,711-712.

[2]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11卷)[m].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

[3]董宝良.陶行知教育论著选[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4]这是北京大学教授马戎在接受《人民论坛》记者采访时所表达的观点,参见曹钰、王慧.建设新农村:中国式道路该如何走[J].人民论坛,2006,(1B).

[5][7]扎扎实实规划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n].人民日报,2006-2-15.

[6]赵雪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解决的几个问题――访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院长温铁军[J].中国金融,2005.

[8]刘云忠,徐映梅.我国城乡教育差距与城乡教育投入差距的协整研究[J].教育与经济,2007年第4期.

乡村农业产业发展的思考篇3

要实现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关键。

一、xx村产业发展基本情况

西山根村行政区域面积xx公顷,总人口xx人。

产业发展情况:1.基础条件方面:有耕地面积xx亩,其中有效灌溉面积xx亩;高标准农田面积xx亩。

2.农业组织方面:有专业大户xx户、家庭农场xx个、农民合作社xx个。

3.设施农业方面:有养殖设施面积xx亩,蔬菜大棚xx亩。

4.农业机械化方面:粮食机耕地面积xx亩,粮食机播和机收xx亩。

由此可以看出,该村还停留在传统农业作业模式,农业现代化程度不高,农业附加值比较低,同时,缺乏龙头企业带动和特色产业支撑,产业发展现状不容乐观。

二、产业高质量发展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思想观念相对落后。部分农民安于现状、缺乏敢想敢干的创业精神。一些基层干部解放思想、创新思路做得还不够,未能从根本上考虑到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没有深层次地去认识、思考、研究农副产品的经济价值,在延伸产业链、提升现代多功能农业价值、拓展农民增收空间方面办法还不够多。

(二)乡村特色产业不强。“一村一品”的发展水平较低,主导产业难以形成规模,又缺乏龙头企业的牵引、带动;产业链条短,生产环节的链条还不完善,产品加工、储运、销售链条更未形成;无论是产业基地、发展规模、产业产品区域集中度、市场营销体系建设、农民组织化程度还远不适应“一村一品”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品牌化的产业化发展要求,不能充分实现农产品的附加值。

(三)技术人才支撑不足。农村在家从事农业生产的大多是50岁以上人口,从事农业生产的青壮年较少。务农人员文化程度一般以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为主。农业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推广难,不利于农业现代化发展。

三、推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一)解放思想,创新思路,高质量谋划乡村产业发展。一是加强基层干部的作风建设。在发展理念上与时俱进更新观念,超前谋划、准确把握,将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灵活运用到美丽乡村建设和精准扶贫工作中。二是加快谋划培育适宜的特色产业,将乡村产业发展重心向追求高质量、高效益、可持续转变,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绿色导向。三是把产业脱贫和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激发群众内生动力,把群众发动起来、组织起来,引导广大农民群众从过去陈旧落后的思维模式中挣脱出来,树立新的发展理念,快速致富奔小康。

乡村农业产业发展的思考篇4

梁漱溟的思考与乡村建设运动

上世纪30年代初,在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的冲击下,中国农业危机全面爆发,舆论惊呼中国农村己经“破产”甚至‘崩溃'1931年5月蒋介石在他署名的《实业建设程序案》中提到:农业之衰落尤为近年来最惨痛之现象,甚至米面供给尚借舶来,其将何以立国行政院的文件也说:近年以来,全国基本生产之农业,与此全国基本社会之农村,崩溃摇落,一泻千里。”

面对农业危机、农村破产、农民贫困,以梁漱溟、晏阳初等人为代表的乡村建设派提出了他们化解三农问题的对策思考,他们认为:“中国之所以弄到目前这步田地完全是因为愚’、'穷’、'弱’、'私’四个字在作祟。要救中国,便得先救这四个字。”而要救这四个字,则需倚重于乡村建设。梁漱溟指出:乡村建设,事项虽多,要可类归为三大方面:经济一面,政治一面,教育或文化一面。而乡村建设之教育的内容:要以民众教育为先,小学教育尤在其次。由于认为只有乡村建设才能挽中国农村经济狂澜于既倒,所以他们提出了一整套有关乡村建设的理论。

1.创造新文化,救活旧农村

梁漱溟认为,文化是一切问题解决的根本,是最后之觉悟。中国的前途即中国现代转型必将以文化为依托,中国现代化的根本不在经济现代化而在文化现代化。所以,他苦心孤诣地探求中西文化之区别,得出文化三路向说:中西印三家文化根本精神不同,根本方向相异,故不能全盘西化。处于第二路向的中国传统文化注重人与人的关系,在人类文化发展历程上要高于西方文化,因为处于第一路向的西方文化只能解决人类最低层次的意欲要求。西方目前面临的人生问题己经“由第一种问题转入第二种问题”,其文化必定会随之“由第一路向改变为第二路向中国则唯有立足中国传统文化,同时对西方文化‘全盘承受而根本改过即将西方近代文化的两大异彩(科学与民主)纳入中国传统文化,才能返本开新,从旧文化中创造出一个新的文化,为中国传统文化打开一条活路顺利实现中国的现代化,解决中国的前途问题。

梁漱溟指出,乡村建设运动的兴起缘于乡村的破坏,而引起乡村破坏的原因,一是天灾人祸,二是风气改变。而这些又使中国的旧文化受到了破坏,因此,必须创造新文化,并通过新文化来救活中国农村,也就是“从创造新文化上来救活旧农村”,这便是“乡村建设”。

2.重建一新社会组织构造”

梁漱溟认为,与西方“个人本位,阶级对立”的社会组织构造相比,中国“伦理本位,职业分途”的社会组织构造要优越得多,但由于清末民初以来“欧风俄化”的冲击,中国这种优秀的社会组织结构出现了瓦解的趋势,“旧曰风气,破坏得厉害”?,因此,要“重建一新社会组织构造”。而要重建中国的新社会组织构造,则“一是从理性求组织,一是从乡村入手”。“从理性求组织”,就要“以伦理情谊为本原,以人心向上为目的”,还要充分容纳“西洋人的长处“从乡村入手”就是要“藉以继续发挥”中国乡村固有的‘伦理的社会、情理的社会”之“风气'。

对中国农村历史及现实状况的认识,梁漱溟可谓是清醒求实的。他认为中国的城市与西方近代城市不是同一个概念,中国“一直到现在还是以乡村为本,以农业为主;国民所寄托,还是寄托在农业,寄托在乡村”。中国近代试图从政治经济方面学习西洋以实现工业化、现代化但其结果“除了明着暗着直接间接地破坏乡村之外,并不见有都市的兴起和工业的发达”。在西方都市文明的吞噬下,以乡村为根基的中国乡村文明不仅没有发展,反而日渐萎缩;不仅没有吸收西方“理智”文化的长处开创出新的特质,反而将自身固有的理性精神丧失殆尽。梁漱溟认为只有给予农村以应有的重视,在农村发动乡村建设运动,重建乡村文明,才是唯一出路,故提出“救中国先救农村”。

3.促兴农业以引发工业

梁漱溟认为,中国的经济只能以农为本、以农立国,走“从农业引发工业”的路子,而不能走欧美日本“从商业发达工业”的路子。梁漱溟说:本来我们缺乏工业,最急需的是工业,工业受限制应当最受不了。然而不然,工业是进一步的要求,农业是活命的根源。原来的农业底子若被破坏,便无活命。不仅商业、金融业、工业、交通运输无一不受农业形势的影响,而且“军界、政界、教育界更是靠农(才有)饭吃”,“所谓'民以食为天’,问题之急,莫急于此’。农业发展、农村繁荣之后,工业才有可能兴盛,才能“从农业以引发工业。

梁漱溟的发展农业引发工业的农业化道路不是工业化的对立面,反而能促进工业化的进程。他清醒地认识到工业化在现代化中的重要地位,肯定中国的兴亡系于能否工业化,认为农业只是“我们图翻身的一种凭藉;要翻到工业上,才算是翻起身来”。但他提倡“从农业生产农民消费两面来刺激工业起来”,“从农业引发工业,更多工业推进农业,农业工业垒为推引,产业乃日进无疆'“农民自觉”、“化农民”与“农民化’

梁漱溟强调农民自觉,乡村自救,乡村的事情才有办法”,并认为这是“乡村建设顶要紧的第一点晏阳初则认为农民觉悟的提高主要应依靠知识分子去“化农民”,即教育农民或让农民接受教育,而‘我们于'化农民’,我们须先'农民化’”。只有这样,乡村教育、乡村建设才会取得成效,才会建立起一个梁漱溟先生理想的“新社会”。

梁漱溟等之所以强调要“化农民”、农民“自觉”,就是要让农民“明白现在乡村的事情要自己去干”,“要自己起来想办法,去打算”。只有农民积极参与到乡村建设运动中去,才能实现真正的乡村建设运动。因为“天下事无论什么都要靠他本身有生机有活气;本身有生机有活气,才能吸收外边的养料”只有发动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使农民成为“解决乡村问题的主力”。乡村的事情才有办法,单靠外力往往不但不能把乡村救好,反而祸害了乡村。

梁漱溟等人除了构建出一整套乡村建设的理论外,还积极投身于乡村建设的实践,并取得了一些成果。总结梁漱溟先生的乡村建设理论,其中最重要的思想有两条:一是强调重视农村、重视农业,通过发展农业而寻求一国经济发展或工业化之路;二是强调对农民的教育供给,即所谓的“化农民”,只有化农民,才能根本上达成乡村建设之事。

30多年后,一位美国经济学家--西奥多。舒尔茨再次提出与乡村建设理论相关的见解两位的理论实在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启发着我们对三农问题的进一步思考。

舒尔茨的思考与改造传统农业

西奥多。舒尔茨作为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学家,倚重于发表于1964年的《改造传统农业》一书荣获197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舒尔茨一反其前诸多经济学家论述的关于农业发展被动受制于工业发展的理论,提出农业不是不能对经济发展或工业化做出贡献,关键在于要把传统农业改造成为现代农业。2如果一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不能成功地将传统农业改造成现代农业,则不仅一国无法实现工业化也必将落入工业与农业发展背道而驰的境地。而这种境地实际上就是我们今天表述的“三农”困境。

舒尔茨对“三农”问题的思考,集中体现在他提出的改造传统农业的理论上。具体而言,舒尔茨的思考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借助市场方式,通过向传统农业输入新的生产要素来把传统农业改造成为现代农业。舒尔茨将农业划分为三类:传统农业、现代农业与过渡农业。传统农业有三个基本特征:一是技术状况长期保持不变,农业生产要素的供给和技术条件亦保持不变;二是农民没有改变传统生产要素的动力;三是农民的储蓄为零,因而没有投资的经济能力。他说:传统农业应该被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经济均衡状态。……无论在历史上还是在未来,作为这种类型均衡状态基础的关键条件如下:(1)技术状况保持不变,(2)持有和获得收入来源的偏好和动机状况保持不变,(3)这两种状况保持不变的持续时间足以使获得作为收入来源的农业要素的边际偏好和动机同作为一种对持久收入流投资的这些来源的边际生产力以及同接近于零的纯储蓄达到一种均衡状态。

虽然传统农业的资源配置处于均衡状态,但只要农民引入新的生产要素,就可以走出传统农业的均衡。那么,农民为什么在几千年的时间里不引入新的生产要素呢舒尔茨的研宄认为,农民不引入新的生产要素,不是因为农民对市场信息的刺激不作反应,或者不作出正常的反应,其实只是因为在传统农业里,资源配置达到了均衡,资源配置也是有效率的。农民实际上是十分精明的企业家。舒尔茨由此批评了阿瑟。刘易斯、罗森斯坦一罗丹等经济学家提出的农业仅仅只有剩余劳动力贡献的观点。

虽然传统农业的资源配置是有效率的,但那是一种低水平的效率,在现实中传统农业则表现为停滞落后,为此必须将传统农业改造成现代农业。舒尔茨具体提出了改造传统农业的对策思路:

(1)改造传统农业的方式只能采取市场方式,不能采用命令方式。命令方式即政府用行政命令的方式改造传统农业,政府不仅重组农业生产,而且指挥农业活动,这样必然会束缚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民是农业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中心。采取市场方式,给农民以经济刺激,就能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他还特别指出:“(市场)刺激指导农民作出生产决策并根据农民配置要素的效率而进行奖励,当然这种方式仍然需要特定的政府投资和国家活动。”6

(2)重组农业生产单位。由于专业化的存在,一个农场的规模不能太大。舒尔茨批评了传统的大农场观念,提出了农业生产基本单位的特点是具有真不可分性。具有真不可分性的单位只能是农户。“由于这种改造,农场的规模会发生变化--它们或者变得更大,或者变得更小--但是,规模的变化并不是这种现代化过程中产生的经济增长的源泉。……所以在这种改造所引起的过程中,关键问题不是规模问题,而是要素的均衡性问题。”7

(3)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需要投入新的技术、新的生产要素。新的生产要素的需求者是农民,供给者是发现、发明、生产和供应新生产要素的那些人和单位。新生产要素的供给者分营利的企业和非营利的单位两类。非营利性单位免费提供新的生产要素,实际上是不能持久的,因为要继续取得资源才能提供新的产品。能够持续供应新的生产要素的单位,都是营利的。新的生产要素也是商品,通过市场进入农户。在穷国,新的生产要素的市场狭小,因此需要政府提供帮助。农民接受新的生产要素的动机就是有利性。有的新生产要素的使用,需要农民学习知识,学习是需要花费成本的。所以,要向农民投资,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工作能力。

2.通过向农民投资(主要是教育投资)来提高农民素质,进而提高农民利用新生产要素的能九改造传统农业。舒尔茨在分析工业化的教训时指出:“改善工人的技能、知识和健康的计划并不是工业革命这一时期中取得进步的先决条件,这确是事实。那么,为什么教育在今天是基本的呢?回答在于现在穷国从事工业化时并不是使用一、二个世纪前那样简单而原始的机器和设备。即使他们希望用那样简单的设备,也是办不到的,因为那些东西都己成为博物馆的收藏品了。”

时代在不断地变迀,技术在持续地进步,对使用技术(新生产要素)的人的素质也提出了高的要求。维持低水平均衡的传统农业虽然也许可以解决人们的温饱问题,但传统农业状态下几乎是文盲的农民是不可能对新的生产要素产生需求的。即使在传统农业中,农民也是一个理性的经济人,基于自身素质低下而无法将新生产要素使用过程中的风险与不确定性降到最低,因而,传统农民理性选择的结果只能是拒绝使用一切新的生产要素。舒尔茨指出:人民文盲这一事实并不意味着,他们在配置自己所拥有的要素时对边际成本和收益所决定的标准反应迟钝。人民是文盲只是表明,人的因素所具有的能力小于他们获得与教育相关的技能和有用知识时所应具有的能力。”,“一般说来,限于使用传统农业要素的农民比那些采取并学习使用新生产要素的农民更确信自己对所使用的要素的了解。农民所真正关心的是体现了知识进步的要素中所固有的新型风险和产量的不确定性。对那些生产如此之少,以至于生产仅够维持生存的农民来说,这种风险和不确定性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因为传统农业没有引入新要素,新风险和不确定性的成分就不存在;只是在开始改造传统农业时,这种新风险和不确定性才会产生。

在这里,舒尔茨实际上提出了改造传统农业的真正关键是:必须提高农民使用新生产要素的素质,而要提高农民素质,唯一可行的途径就是对农民进行教育投资。用今天的语言表述就是,通过改善农村人力资本,促进三农问题的根本解决。用舒尔茨自己的语言表述就是:“把人力资本作为农业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舒尔茨的这个思想,实际上和梁漱溟先生“化农民”的思想一致。

至于如何对农民进行教育投资,舒尔茨认为:“可以通过三种方式获得新知识和技能。第一种是沿用己久的方式即通过试验和错误来学习,由严峻的经验进行教授。第二种学习方法是通过在职培训。这种培训可以由出售新农业要素的企业,像农业推广站这样的政府机构或农民自己来提供。第三种方法是教育,这在长期里是最有效的方法。

当农民因得到教育投资而素质提高之后,如何让农民增加生产则依然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舒尔茨指出即使农民得到了知识,如果是命令农民去增加生产也必然要失败。需要采用向农民提供刺激和奖励的方法。使得这种改造成为可能的知识是一种资本形式,这种资本需要投资--不仅体现了部分知识的物质投入品投资,而且更重要的是向农民投资。”

重要启示:破解三农迷局的路径

梁漱溟、舒尔茨两位智者的思考,对我们破解今天的三农迷局有着重要的启示。我们认为主要在三个方面:

1.研宄三农问题不能离开农民、农村和农业,必须从三农问题的实际出发。三农问题之所以出现,就是长期实施重工轻农制度安排的结果。在经济学界,自二战后一直弥漫着农业无用论、农业被动论等主流论调,强调通过优先发展工业而后再发展农业,或强调通过牺牲农业优先发展工业而后再发展农业。

实际上,早在上个世纪30年代,梁漱溟先生就己强调指出,乡村文明并不与都市文明相对立,两者“不相矛盾,而相沟通相调和”,所以,完全可以“先农后工,农业工业结合为均宜的发展'4他认为,要解决当时中国社会所面临的问题,则‘必须从乡村做起”从农民做起。

而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理论的提出,其直接动因就是对他那个年代忽视农业抛弃农民而推行片面工业化理论的批判。在1954年刘易斯著名的二元经济理论问世之后,一时间,农业在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完全沦落到了次要的、配角的和被动的地位,农业、农村的发展与不发展完全取决于工业和城市的发展与不发展。正是基于对现有理论的反思,基于对现实中城乡关系、工农关系日趋恶化的思考,舒尔茨提出了改造传统农业,城市乡村和工业农业平衡发展的理论。

各个国家发展的历程己经证明,没有农业的充分发展,一个国家是不可能实现真正发展的。由此,今天,在我们思考并反思如何破解三农迷局时,一方面既要重视己有的经验教训,另一方面又要注重吸收前人的精神食粮。解决中国的三农问题,必须紧密从中国的农村、农民、农业的实际出发,不能隔靴搔痒乱下药方。工农业发展战略不平衡、对三农口惠而实不至、不对症下药等才是导致今天三农问题在陷阱中越陷越深的根本原因。要破解三农迷局,我们今天要做的并不仅仅是“输血”而是要“造血”,要培育三农自身的“造血机能”。如果这个方面不能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三农问题就不可能在短时间里化解。

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是要通过向农民教育投资而提高农民素质。人的问题是最根本的问题。人的素质的提高才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三农”问题的彻底解决,决不能仅依靠外部来的“救世主”给农民一些临时性的施舍,或是以粗暴的方式硬性下达几个指令,而必须像梁漱溟所说,要从农村的内部入手,即以农民为解决问题的主体,千方百计地调动农民的自觉。只有自觉的农民积极参入才能从内部从根本结构上解决“三农”问题。“乡下人自己起来想办法,才能把乡村救得好;并且这个好才能保得长久。”

根据舒尔茨的论述,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要向农民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在传统农业里劳动的农民,从事大量的体力劳动,只要有体力,不识字也可以做一个很好的农民。在现代农业里,只有体力、没有知识的农民是不行的。农民要有现代科学知识,否则不能掌握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不能了解市场信息,从而进行判断,作出正确的决策。中国农业部门存在着大量的剩余劳动力,随着工业化的发展,会很快被转移到非农产业部门去工作。不识字,没有文化,他们离开自己的家乡进入城镇能做什么工作呢?现在的工商产业部门,现在的城市,简单劳动的工作岗位很有限。不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就会延缓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只要农业中存在着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劳动力就很便宜,这就会阻碍农业机械的运用。因为只有农业劳动力昂贵,使用农业机械便宜,才能推动农业机械化进程,才能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

对农民进行人力资本投资来“化农民”,一方面可以使传统农业本身得到改造,提高农民控制因使用新生产要素而带来的风险性和不确定性的能力;另一方面也会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动与转移,增强他们的市场竞争能力。从这个角度而言,如果没有农民自身人力资本的提高,那么,一切解决三农问题的对策很可能都将难以从根本上取得成效。

3.解决三农问题既要借助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也要借助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两者缺一不可。农业是一个特殊的产业,也是一个弱势产业。许多国家农业发展的历史一再昭示:农业既不能完全交给市场也不能完全交给政府,而应该既需要市场(或者主要依靠市场)又需要政府,市场与政府应有机结合取长补短。没有政府适度干预的农业必将是危险的,上世纪30年代中国农业发展陷入破产境地就是一个例证。50年代后期直至改革开放前中国的农业发展由于完全受制于政府,同样也陷入了危机,“一种命令体制,无论它是通过大农场还是小农场,都必然是低效率的”

乡村农业产业发展的思考篇5

关键词:统筹城乡发展;城乡二元结构;农业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F3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751(2012)06—0040—05

统筹城乡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学界就如何实现这一目标,近些年来开展了诸多研究,提出了不同的城乡统筹发展的模式,并相应地对现实实践产生了不同的影响。统筹城乡发展目前仍处于攻坚阶段,任重道远,对于统筹城乡发展的理论进行系统地梳理和比较,对城乡统筹的现实实践进行深入思考,有利于结合我国城乡发展的实际情况,更好地把握统筹城乡发展的方向和正确处理城乡统筹实践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一、统筹城乡发展的理论溯源19世纪初期,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等空想社会主义者最早观察到英国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城乡分离已发展成为尖锐的城乡对立,成为当时突出的社会矛盾,遂提出“和谐社会中是没有城乡差别和城乡对立的,城市不是农村的主宰,乡村也不是城市的附庸,二者是平等的”①。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这一观点,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原理出发,分析了城乡关系发展的一般规律,前瞻性地提出未来社会城乡关系发展的必然归宿是城乡融合,“通过消除旧的分工,进行生产教育,变换工种,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以及城乡融合,使全体成员的才能得到全面的发展”②。这是城乡统筹发展的终极目标。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城乡分离与对立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城乡关系的演变伴随生产力发展呈现阶段性特征。资本主义时代的大工业生产在极大地解放了社会生产力的同时,加剧了城乡间的差距,城乡关系逐步由结合走向分离和对立。这一状况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生产力的继续发展,同时也反映出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生产关系无法适应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需要。消除城乡差别实现城乡融合,必须努力发展生产力,消除旧的分工及私有制。此外,消灭城乡对立,实现城乡融合是一个漫长的社会历史过程。在此过程中,一是要重视发展农业。“农业劳动(这里包括单纯采集、狩猎、捕鱼、畜牧等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的这种自然生产率,是一切剩余劳动的基础”③,剩余劳动产品满足农业本身以及工业生产的需要,提供了整个社会发展的物质前提。二是要充分发挥城市的重要作用。“城市聚集着社会的历史动力”④。而且,“城市的繁荣也把农业从中世纪的简陋状态下解脱出来”。⑤三是把工业生产和农业生产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城乡产业统筹。马克思主张打破“工业只能布局于城市”的观点,合理布局城乡产业结构,加强城乡及其产业间的联系。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城乡融合的理论,具有重要的预见性和现实指导意义,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并未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和关注。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城乡发展不平衡所造成的诸多社会问题,促使社会活动家霍华德提出了田园城市的概念,即在工业化条件下为健康生活和生产而设计的城市,包括城市和乡村两个部分,实质是城乡的结合体,旨在“用城乡一体的新社会结构形态来取代城乡对立的旧社会结构形态”。该理论作为早期城市规划理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二战后,随着世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各国城乡居民之间收入差距拉大并持续存在,直接导致国家“二元经济结构”的形成。最早对此现象进行分析的是美国发展经济学家阿瑟·刘易斯。他认为传统部门劳动力无限供给构成了二元经济的内在特征,二元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是传统农业部门的剩余劳动力向现代工业部门转移。他极力主张建立城市中心,形成更大的区域统一体,重建城乡间的平衡,使全部居民都享受真正的城市生活的益处。该理论后经美国发展经济学家拉尼斯和费景汉的发展和深化,形成了“刘易斯—拉尼斯—费景汉”模型,进一步揭示了二元经济发展中劳动力配置的全过程,认为工业和农业两个部门平衡增长对避免经济增长趋于停滞非常重要。其侧重于从发展城市及工业的角度提出城乡统筹发展的思想,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进步。基于对“二元经济结构”理论的不同认识,促使了两类城乡发展理论流派——乔根森模型和托达罗模型和城乡空间极化发展理论模型的产生。前者在对刘易斯模型反思的基础上认为必须保持工业和农业之间的平衡发展,强调加强农村农业发展的重要性,深化了对工农关系与城乡关系的认识;后者的基本思想是增长并非均衡地出现在所有地方,而是在不同的地方存在不同强度的增长点,强调城市或发达地区的中心和主导作用,要素向中心聚集,通过空间系统,扩散到其他部门和地域,最终对整个经济产生影响,代表人物是普劳克斯、布代维尔、缪尔达尔、弗里德曼等。这两大流派都脱出城乡二元分割的范畴,是带有明显城市偏向性的城乡发展理论。

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城市工业发展为中心的统筹城乡发展方式引起了一些学者的质疑和批判,他们主张通过加强农村的综合发展与能力建设缩小城乡差距,协调城乡发展。如美国学者利普顿提出“城市偏向”理论,认为城乡隔离的根本原因在于政府对城乡发展的不公平政策,让资源不合理地流入城市,政府应重视农业部门,加强农村自我发展的能力,城乡才会逐步均衡发展。弗里德曼和道格拉斯则提出乡村城市发展战略,主张通过在地方层面上与城市发展相关联,乡村的发展才可能取得最好的效果,城镇应作为非农业和行政管理功能的主要场所而非一个增长极。20世纪80年代,城乡发展领域各种理论流派激烈交锋,其中较为重要的学派有施特尔和泰勒的“选择性空间封闭”发展理论、朗迪勒里的“次级城市战略”、岸根卓郎的“城乡融合系统”、昂温和波特的“城乡联系与流”思想等。学界逐渐认识到城乡联系是平衡发展的推动力量,并试图从城乡联系角度探寻影响城乡均衡发展的规律。

20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城乡之间的传统差别和城乡之间的地域界限日渐模糊,城乡之间在地域组织结构上出现了一种以农业活动和非农业活动并存、趋向城乡融合的地域组织结构。麦基把其概括为“desakota”模式,其既不同于传统的以城市为中心的自上而下的联系模式,也不同于自下而上的分散的发展模式,其实质上是之前城市偏向理论和乡村发展战略在理论层面的折中和妥协,也是理论界开始更多地从城乡相互作用研究城乡关系的一个现实依据。进入21世纪以后,从各种“流”对城乡间的影响效应来研究城乡关系成为城乡发展理论的主流。

综上所述,从城乡发展理论的演进过程来看,经历了马克思、恩格斯的城乡融合理论,到后来的城乡分割发展理论、再到近年来注重城乡融合的发展理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上的各个新的学派基于不同的时代背景、地域以及学术关怀,从具体路径和政策建议方面提出了不同的见解,丰富和完善了城乡发展的研究,但是,追寻理论演进的路径及其方向,马克思、恩格斯所讲的以城乡融合作为价值取向和发展目标没有改变,现实的发展要求要从城乡联系的角度加强对于城乡关系的研究。实践以其直接实在性证明了马克思、恩格斯城乡融合理论的科学性和生命力,现实中一些地域所出现的城乡融合的地域组织结构证明了马恩城乡统筹理论不是个假说,而是社会历史发展规律所经历的必然阶段的正确预见和揭示,是由城乡对立的概念、原因、实现路径、发展趋势所构成的严密、完整、科学的思想体系。世界各国在不同程度上的城乡分割或隔离,其产生原因、现实表现等尽管与马恩时代大不相同,但这丝毫不影响马恩城乡关系理论的科学价值和重要现实意义。今天,立足中国现实国情,依然要坚持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发展理论的指导地位,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有效地推进我国城乡关系的发展。

二、我国统筹城乡发展的实践解析

新中国成立以后至改革开放之前,是城乡二元结构的形成时期。新中国成立之初经济社会落后的局面,促使党中央和国家在经过短暂的经济恢复后便开始了大规模的工业建设。为了推进工业化的进程,尽管强调发展工业与发展农业并举,但这一时期国家的政策支持、资源投放以及工作重心都放在了发展城市和工业方面,发展农村农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在于服务于城市和工业发展的大局。为适应这一战略目标所采取的户籍管理制度等各项制度、政策等,经由最初的产生、运行到后来的相互作用,逐渐形成一道道樊篱和屏障,固化了城乡隔离,造成工农产品不能平等交易,城乡之间要素不能自由流动。城市工业对农村农业的过度剥夺,导致工农业发展严重失调,城乡发展的严重失衡。

改革开放之后,在农村率先实施了经济体制改革,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1985年城乡收入之比缩小至1.8∶1,城乡关系得到较大改善。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之后,农村改革成为全面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城乡改革相互配合,相互影响,融为一体。20世纪90年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在引入市场机制的过程中,城乡要素交流的范围和规模逐渐扩大,中央提出城乡互动和实施城乡统筹发展战略的思想,开始探索城市对农村发展的带动作用。然而,由于城乡体制分割性的日益严重,“城市偏向”的策略致使公共财政资源和社会资源向城镇的过度倾斜等,导致城乡之间居民收入差距越来越大,城乡发展不平衡加剧。

党的十六大以来,在认真总结城乡发展的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中央开始用新的思路调整城乡关系,提出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的基本要求,作出了“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和我国现在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发展阶段的基本要求,制定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基本方针,实施了废止农业税、增加各项农业投入、推进征地制度、改革户籍制度等多项措施。而且,围绕统筹城乡发展这一目标,各地纷纷展开探索,受不同理论的影响,当前的统筹城乡发展的模式可以概括为如下三种主要类型:

其一,以城市为主导的发展模式。典型地区是珠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处沿海开发区,外贸条件优越,经济发展较快,通过以发展城市经济作为主要手段,通过发挥城市的经济辐射功能,为乡村提供市场和资金,带动乡村经济的快速发展,进而达到城乡统筹发展的目的。珠江三角洲的城乡统筹发展至今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重点,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创造条件的商品农业阶段;以农村工业化带动农村城市化的农村工业化阶段;完善基础设施阶段,构筑现代化城市框架的阶段。这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发展模式,其理论依据是现实中“二元经济结构”的限制,必须将农村剩余劳动力等不断从农村转移至城市,以实现以城市社会为基础的社会转化。

其二,以乡镇企业为主导的发展模式。典型地区是苏南地区。乡镇企业是苏南地区的经济支柱,其蓬勃发展再加上“离土不离乡”的特点,有助于稳定农业生产,解决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缓解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协调工农关系。这种发展模式是弗里德曼和道格拉斯“乡村城市发展战略”理论在中国苏南地区的现实实践,是一种自下而上发展战略的探索,通过构建产业体系,扶植乡镇企业,发展农村经济,以开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更多公共品、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质量为基础,促进一大批小城镇脱颖而出,成为联结城乡的枢纽,等城市和城镇逐渐发展起来后,再在更高的层次上向农村发挥辐射功能,加快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城市化进程。

其三,以城乡为整体进行统筹规划的发展模式。典型地区是北京和上海。其中,上海的主要做法是立足于构建上海市区与上海郊区以及经济区诸县、乡、村的多种流通渠道的经济关系,以提高城乡综合劳动生产率和社会经济效益为中心,统筹规划城乡建设,合理调整城乡产业结构,优化城乡生产要素配置,促进城乡资源综合开发。北京的主要做法是城乡工业开展多层次、多渠道的横向经济联合,城市提供先进的设备、技术、资金等,农村地区则提供厂房和劳动力,采取合资经营、合股经营等形式兴办工农联营企业,实现城乡经济的联动互补。该模式是实践中对于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的深化,城乡之间通过人、资金、产品等要素的流动,加强彼此间的相互作用。这正是当前学界所关注的城乡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以及如何通过各种“流”的影响效应加强城乡关联、实现城乡融合的现实体现。

以上三种统筹城乡发展的模式,无论是自上而下还是自下而上,亦或是整体式的发展模式,都是受不同的理论影响,依据不同的现实情况制定出的推动城乡融合的具体举措,各具特色,也分别取得了较好成效,但理论本身的缺陷无法在实践过程中加以回避,必须看到现实操作中的不足之处。具体而言,珠江三角洲以城市经济发展为主导,沿循的是城市带动农村的发展路径。这一模式的优势在于能够引导生产要素更多地集聚在中心城市,通过工业化建设可以较为迅速地积累经济发展资本,依靠城市的经济实力的增强产生的外溢效应逐步实现对农村的改造和发展。然而,该发展模式带有明显的“城市—工业”、“核心—”导向,城市是农村发展的核心动力源,农村各种有效资源流入城市之后,的确有利于促进城市经济的加速发展,但与此同时,这种单向的资源要素流动使得农民和农村始终处于发展的被动地位,影响和制约了农村和农业的发展,而且,这种依附式发展会使得农民和农业被边缘化,甚至会让农村付出不可逆转的土地资源以及环境资源方面的代价。另外,从长期来看,这种单纯依靠城市带动式的发展必然受制于城市经济的发展及其集聚辐射能力等因素,其更大发展的获得必然要依靠农村农业的发展,实现渐变和城市带动相结合的双向开发模式。对于该模式的运用,需要着眼于城乡整体发展进行统一规划,并制定相关配套的政策以确保城乡统筹发展目标不被偏离。苏南地区的发展是以乡镇企业为主导,走的是农民自主创业、农村自我变革的路径,农民通过就地创业、就地转业,有效利用农村本土资源,推动农村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并不形成对城市辐射作用的排斥,相反还可以借助城市功能的作用得以更好更快地发展,从而形成城市农村共同繁荣发展的局面。但是,由于此种模式通常是以农村地区经济发展为主体,其规划和布局往往缺乏对城市和乡村的整体性认识,容易造成城市和乡村的不合理布局,并且,如果乡镇企业未能做好与大城市的产业链衔接,会出现布局散乱和结构趋同,从而带来资源配置效益低下等问题。同时,城市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一定程度上被弱化,影响区域经济整体发展速度。此外,这种发展模式具有较为明显的地域局限性和选择性,因为实施该模式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一是要有一定的经济基础,有能力将乡镇企业通过改造,适度集中到小城镇周围;二是农村富余劳动力有安置的出路;三是集中合并的少数村民,要通过统一规划,建设农民新村,以改善环境与居住条件。⑥与如上两种发展模式相比较,上海和北京以城乡整体为主导,通过资本、劳动力、土地、技术、信息等社会经济要素的双向流动构建空间关联的城乡地域关系,其在具体做法上抓住了影响城乡相互作用的内在要素,利用“流”效应推进和实现城乡互动与关联发展。这种模式注重城乡发展的统筹规划,注重城乡资源要素的双向交流和渗透,有利于资源要素的优化配置,提高要素使用率和经济效益,消除制约城乡融合实现的“硬约束”,更有利于实现城乡持久而深入的互构与融合。但该模式中上海和北京均具有很好的工业基础和城市基础,这可能是个前提条件,因为就目前这两个地区统筹城乡实践的情况来看,城乡间关系流的构建和利用还不够充分,前期主要还是依靠中心城市的集聚与辐射力,城乡之间还没有能够全方位互动起来,在产业布局、工农协作等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的调整。

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发展的规律来看,城乡关系与生产力发展密切相关,城乡融合建立在工农业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和依存关系的基础之上。当前,从我国城乡统筹的实践效果来看,地区发展不平衡特征较为显著,城乡统筹度与经济发展水平呈现出正相关性,东部沿海地区较高,大西北地区和西南地区则较低,全国城乡统筹整体水平介于0.34—0.64之间⑦,城乡统筹水平明显较低,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城乡融合,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路要走。我国虽然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工业逐渐成为发达产业并有能力开始反哺农业。但是,由于工业、城市和农业、农村之间的哺育和反哺力度并不对称,前者对后者的反哺只是“收入滴落”⑧,其不同于后者对前者哺育时的“要素涌入”,导致城乡融合水平很难快速上升。拉丁美洲和非洲的实践也表明,通过城市和工业的发展对农村农业的发展产生“涓滴效应”的期待往往被现实中农村农业对城市工业的“回流效应”所取代,使得农村的发展和农业现代化进程受阻。在当前我国生产力水平不高尤其是农业劳动生产率的相对低下的条件下,如果偏离了马克思恩格斯的城乡融合理论的主旨要义,在反哺过程中不能够充分注重到农业部门的发展,给予农业与工业平等发展的机会与权利,不能够从战略地位的高度,把农业作为和工业化、城市化密切联系的独立发展的部门来考虑和发展农业生产能力和农村经济的话,农业和农村可能依然是现实中工业化的一个工具,很难从根本真正消除工农和城乡差别,逐渐实现城乡融合。

三、统筹城乡发展的对策建议

城乡关系如今已是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问题。从发展阶段上,我国当前整体上处于工业化中期的后半段,理论上已经具备一定的实力来反哺农业,但是,工业的大而不强,再加上农业基础薄弱,农业人口占多数,农业生产能力不足的现实状况,决定了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发展理论的指导,从城市和农村地区两者同时入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双轮驱动,在城乡互动、工农互促、资源要素充分流动中实现城乡间的相互支持与和谐发展。

(一)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推进统筹城乡发展的制度创新

统筹城乡发展首先是一种行政行为,中央政府和各级地方政府必然是制定经济社会发展政策、配置公共资源的主体,在协调城乡发展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如果政府缺位,单靠市场机制来配置资源,资本、土地、劳动力、技术等要素很难流向效率较低的农村地区,统筹城乡发展难免会落入“市场陷阱”的困境。首先,政府要明确自身在统筹城乡发展中的角色定位和具体职责,要纠正体制上和政策上的城市偏向,要摆脱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行政干预经济的倾向和偏好,要尊重市场经济规律作用的发挥,要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首创精神和权利,要承担起统筹城乡发展、建设新农村的主要责任,积极协调城乡间的利益关系,促进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和资源优化配置。其次,政府要确立统筹城乡发展的运筹思路,要按照我国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等重大战略部署和要求,紧密结合本地实际,科学制定统筹城乡发展战略规划,主要包括统筹城乡产业发展规划,科学确定产业发展布局;统筹城乡用地规划,合理布局建设、住宅、工业、农业与生态用地;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构建完善的基础设施网络体系等。最后,政府要从法律规章和政策的制定入手,切实抓好统筹城乡发展战略的实施和落实,要不断创新领导体制、工作机制和各种措施,积极探索加强组织协调和督促检查的途径办法,形成制度化的配套方案和工作合力,切实提高统筹城乡发展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城乡主体能够获得相对均等的发展机遇和条件,是推动统筹城乡发展的内生动力。政府要在城乡户籍、土地、社会保障、宏观资源配置等方面不断实行制度创新,以制度化的新政策来导向和加强对“三农”的扶持,给予农民平等的发展机会、完整的财产权利和自由的发展空间,营造有利于从收入反哺向要素反哺转化的良好氛围,同时,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在城乡资源要素双向流动和优化配置中提高农村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增强农村自身的“造血”机制。这是推动城乡统筹发展的根本性保障。此外,基于长期以来城乡二元结构给农村农业发展所带来的诸多问题,政府还要因地因时制宜地制定和实施切合当地实际情况的、能够渐进地解决现实问题的公共政策。如建立财政“三农”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农业科技的投入;进一步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创新和完善农民和农业的扶持机制,营造产生特色地方产业的内在及外在条件,促进农业现代化和产业化;建立城乡一体的财政支出体制,加重对于农村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教育的投入,将农村交通、环保、生态等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等都列入政府财政支出范围,努力实现城乡间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二)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村支持统筹城乡发展的能力

工业化、城市化、农业现代化三者协调推进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应有之义。要在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和框架背景下考虑如何发展现代农业,要把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一起做,避免农业现代化成为制约统筹城乡发展的“木桶”容量的短边。

当前,我国农业生产规模小,农业生产方式低效,农产品产量不稳且附加值低,弱质农业难以为二、三产业发展提供充足和高质量的原材料供应以及满足社会在产品服务方面的有效需求,再加上近来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推进,农村劳动力成本迅速提高,农民务农积极性急剧下降,农业将面临滑坡、停滞,甚至萎缩的危险。鉴于此,要把农业生产发展作为增强农村自身经济发展能力、为城乡统筹发展提供支持的首要基础和主攻方向。要以培养新型农民为核心,增加或者引进培养农业新的经营主体,壮大农村经济组织,使组织起来的农民真正成为建设主体和受益主体。要以推进农业科技进步为根本,既要重视农业科研的前端、原创性技术的创新,又要重视农业终端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带动农民发展现代农业的作用和在科技创新中的积极作用。要以加快农业金融为重点,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创新信贷工具,发挥其服务农业生产和助推农民增收的效用。要用现代的生产方式改造传统农业,要用技术先进、质量优良的各类农业机械装备农业,用社会化的生产组织方式来推进农业现代化,创造新型农村综合服务体系,全力推进现代农业的建设和发展。

此外,在统筹城乡发展过程中,农村农业的发展还要注意三个方面:一是做好土地制度改革,解决好农民对土地的收益权和处置权问题。土地权益必须与农民保障挂钩,在切实保护好农民的利益的前提下,推动土地流转及城乡土地增减挂钩等工作,提高土地使用效率及效益。二是要协调城乡产业结构,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尤其是以城市工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来带动农业产业结构,着力提升我国农业品质和竞争力。三是要积极探索促进资源要素从城市向农村流动的渠道和机制,遏制城乡之间资源的“逆向配置”的暗流,抑制农村资源尤其是资金资源被不合理地流入城市。

(三)科学发展特色小城镇,促进城乡产业融合和资源优化配置

发展小城镇是解决城乡二元结构的有效途径。小城镇在农村人口转移到大城市成本较高且大城市容纳能力几近饱和的情况下,其恰好可以承接大量农民完成农村城镇化,通过城乡产业的融合来安置农民就业,刺激消费,发展经济等。国外实践证明,因为小城镇的不发育,大城市和农村二元对立,进而产生城市“贫民窟”等诸多问题,制约经济社会发展。根据我国的国情,发展小城镇,主要不是离开现有的农村,另外新建一个城镇,而是立足于当地资源,发展特色产业,让本地的农村劳动力释放出来就地就业,城乡、工农融合,重点发展有潜力的县城和一些县域中较大的中心镇,就近城市化。

考虑到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的资源利用效率问题,要对小城镇的发展做出科学谋划,发展专业化、特色化、经济性的小城镇。要通过政府顶层设计和市场化运作的方式,研究小城镇自身的资源禀赋、发展优势与市场需求、潜在经济效益等,给予相应的财税、投融资等配套政策,加大小城镇基础设施、主导产业以及特色经济的建设力度,把小城镇建设与企业发展、农业产业化和市场体系建设相结合,使产业发展与城镇发展相协调,使其能够具备和真正发挥城市功能。从具体操作层面上来讲,其一,要实行集聚化发展战略。引导农民向城镇和新型社区集中,大力推进乡镇企业、私营企业以及外资企业等到规划的发展区进行集中建设,提高土地集中使用后创造更高附加值的能力。同时,由分散经营到区域经营,有利于形成企业群体规模经营的“块状经济”,获得较好的经济聚集效应。其二,要坚持产业带动战略。如果没有产业作为发展基础和支撑,城乡统筹就如同一句空话。集聚化发展战略的实施有利于实现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为着力建设特色产业基地、培育特色产业群提供条件。要充分利用条件,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促进种植业、养殖业等的农业生产与以农产品加工业为主的工业生产进行融合,实现工业与农业的产业对接,通过延长农业生产链条,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和非农就业岗位,降低农民分工分业的交易费用和制度成本,密切工业与农业、城镇与农村的关系。其三,要通过城乡产业的紧密型分工布局,建立资源整合的传导机制和市场体系,破除影响资源对接的体制和机制障碍,促使城市的资金、人员、技术等与农村的土地资源、劳动力以及环境条件有机结合,实现农村与城镇各种生产要素、能源、产品等的双向流动和优化配置,实现城乡经济与社会的紧密互动和共同发展。

乡村农业产业发展的思考篇6

一、选贤任能抓班子,在提高乡、村两级领导干部的整体素质上下功夫

培养一支思想政治素质过硬、工作作风过硬的乡村干部队伍,是提高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水平的基础,也是关键所在。要通过切实抓好乡村干部的“选”、“育”、“管”三个环节,提高乡村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

第一,着力搞好乡村班子的选配工作。在乡镇班子的选配上,要坚持“四看”,即看水平不唯文凭,看能力不唯学历,看主流不计较支流,看实绩不死套资历。同时,通过“下派”、“聘请”、“内育”等方法培养选拔干部,从而充实和优化乡镇领导班子。在村班子的选配上,要紧紧围绕强村富民这一中心任务,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竞争的原则,扩大选人视野,把“敢富、会富、共富”的优秀分子选进领导班子,带领群众一起建功立业。

第二,突出搞好乡村干部的教育培训工作。要依托市、乡党校这块阵地,重点抓好乡镇党政一把手、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和其他干部的培训。根据农村党员的年龄、文化、素质等不同层次,改“一刀切、一锅煮”为分类教育;根据农村党员文化水平和接受能力普遍比较低的特点,改“填鸭式”的生硬教育为“通俗式”、“情景式”直观教育;加大农业科技和市场经济知识培训力度,尽可能使教育内容直接转化为实际技能和经济成果。同时,采取中心组学习、集中培训和请进来教、走出去学、送出去深造等有效方式,提高农村干部的政策水平和领导水平。

第三,切实加强对乡村干部的管理。要根据工作性质和任务的需要,立足廉洁务实,建立健全包括领导制度、决策制度、“两公开一监督”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等规章制度;完善考核奖罚制度,建立自上而下严格考核、自下而上认真评议的双向考核机制,把党员干部的行为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

二、严格标准抓创建,在推动“六好”乡镇党委、“五好”村建设上下功夫

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给“六好”乡镇党委、“五好”村创建活动赋予了新的内容。我们只有立足高起点,坚持高标准,结合实际,分类指导,突出重点,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才能使“六好”乡镇、“五好”村建设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一是要从严要求抓先进。对已经达标的乡镇、村,要结合“十五”规划的制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落实,严格标准,严格考核,并提出新的更高的创建目标,使创建活动向纵深方向发展。

二是要集中力量抓后进。重点整顿四类班子,即事业心、进取心不强,怕吃苦、怕麻烦、无明显工作实绩的“懒”班子;内部不团结,关系不协调,影响正常工作开展的“散”班子;年龄老化、观念陈旧、无开拓创新意识的“老”班子;为政不廉、私心杂念重,群众威信低的“贪”班子。

三是要健全制度,全面推进。要建立和完善“六好”乡镇、“五好”村动态管理办法,对在创建活动中已建成的“六好”乡镇党委、“五好”村和整顿过的“末尾”村要建册立档,实行动态管理。对已命名的“六好”乡镇党委、“五好”村要跟踪回访,定期进行复查,加强督促指导,不断提高创建水平。

三、围绕“双带”抓队伍,在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上下功夫

带头奔小康、带领群众共同奔小康是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的历史条件下,农村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有效途径。因此,要紧紧围绕“双带”,激励和要求广大党员自觉地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争当农民群众的“带路人”和“领头雁”。

首先要解决好党员带头富的问题。基层党组织要通过政策上“引”、技术上“帮”、措施上“促”,引导、帮助和激励农村党员带头引进和应用农业高新技术,带头参与调整农业结构,带头发展二三产业,从而带头发家致富。

其次要解决好带领群众共同富的问题。加快发展、脱贫致富是当前农民群众最强烈的愿望。党员和领导干部不仅要带头致富,更重要的是要带着群众干,走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路子。具体要做到三个“先”:在科技兴农上先学一步,带头学习市场经济、实用科技、农村政策等新知识,用现代科技武装头脑,成为引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方法的实践者;在农业结构调整上先走一步,通过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建立科技示范园、实验田、示范棚等有效措施,引导群众主动适应市场,积极参与调整种植结构;在发展二三产上先干一步,积极放手发展二三产业,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努力成为带领群众投身二三产业发展的模范。同时通过开展“党员责任区”、“一帮一”、“一联一帮”等党性实践活动,帮助困难户、贫困户尽快脱贫致富。

四、完善制度抓管理,在提高政务公开、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的质量上下功夫

要把健全完善管理制度作为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关键措施来抓,强化责任机制,强化落实机制,全面推进乡村两级事务的规范化管理。

注重村务公开、政务公开的真实性和有效性。要以乡镇为单位,统一政务公开、村务公开的内容、程序、范围,使公开的内容更真实,形式更规范,时间更及时,从而增强工作的透明度。

狠抓村务、政务公开的经常化和规范化。要建立村务、政务公开档案、公开栏、明白墙,完善制约机制,提高乡镇干部和村民参与政务、村务公开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使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和制度化。

建立落实机制,完善监督制度。要逐步完善村民代表议事制度、村组财务审计和干部离任审计制度,做到按制度办事,用制度管理村务、政务,加强干部教育,增强落实制度的自觉性。特别是对离任的干部要进行财务审计,并张榜公布审计结果,给群众一个明白,留干部一个清白,以取信于民。

五、齐心协力抓经济,在加快农村宽裕小康建设步伐上下功夫

强村富民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新任务和新要求。乡村各级只有大力实施强村富民工程,才能加快农村宽裕小康建设步伐,从而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提高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整体水平。

要更新观念引好路。通过认真组织开展“致富思源、富而思进”等讨论活动,引导乡村干部和广大农民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破除“小富即安、小进则满”等落后保守的小农思想的束缚,树立发展意识、竞争意识、市场意识、开放意识,激发农民群众加快发展的积极性。

乡村农业产业发展的思考篇7

 

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落地见效,要加快发展乡村产业,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深化农村改革,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推动城乡融合发展见实效,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

加快发展乡村产业

 

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要振兴。要鼓励和扶持农民群众立足本地资源发展特色农业、乡村旅游、庭院经济,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2018年4月11日至13日,在海南考察时强调

 

要加强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因地制宜发展乡村产业,精心选择产业项目,确保成功率和可持续发展。要把群众受益摆在突出位置,从产业扶持、金融信贷、农业保险等方面出台政策,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2020年5月11日至12日,在山西考察时强调

 

要加快发展乡村产业,顺应产业发展规律,立足当地特色资源,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壮大,优化产业布局,完善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

 

——2020年12月28日至29日,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很重要,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是辩证法的观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特别要注重提升农民精神风貌。

 

——2017年12月12日至13日,在江苏徐州市考察时强调

 

要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和公共文化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入挖掘优秀传统农耕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培育挖掘乡土文化人才,弘扬主旋律和社会正气,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改善农民精神风貌,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

 

——2018年3月8日,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山东代表团审议时强调

 

要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普及科学知识,推进农村移风易俗,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2020年12月28日至29日,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

 

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新农村建设一定要走符合农村实际的路子,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充分体现农村特点,注意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

 

——2015年1月19日至21日,在云南考察工作时强调

 

希望乡亲们坚定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在保护好生态前提下,积极发展多种经营,把生态效益更好转化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2020年3月29日至4月1日,在浙江考察时强调

 

要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保持战略定力,以钉钉子精神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加强土壤污染、地下水超采、水土流失等治理和修复。

 

——2020年12月28日至29日,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

 

深化农村改革

 

解决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根本靠深化改革。新形势下深化农村改革,主线仍然是处理好农民和土地的关系。最大的政策,就是必须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坚持家庭经营基础性地位,坚持稳定土地承包关系。要抓紧落实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制度,真正让农民吃上“定心丸”。

 

——2016年4月25日,在农村改革座谈会上强调

 

要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村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激发农村资源要素活力,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尊重基层和群众创造,推动改革不断取得新突破。

 

——2020年12月28日至29日,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

 

实施乡村建设行动

 

浙江省15年间久久为功,扎实推进“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造就了万千美丽乡村,取得了显著成效。我多次讲过,农村环境整治这个事,不管是发达地区还是欠发达地区都要搞,但标准可以有高有低。要结合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和乡村振兴战略,进一步推广浙江好的经验做法,因地制宜、精准施策,不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建设好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让广大农民在乡村振兴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

 

——2018年4月,作出重要指示强调

 

要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继续把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放在农村,在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上持续发力,注重加强普惠性、兜底性、基础性民生建设。要接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重点抓好改厕和污水、垃圾处理。要合理确定村庄布局分类,注重保护传统村落和乡村特色风貌,加强分类指导。

 

——2020年12月28日至29日,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

 

推动城乡融合发展见实效

 

要把乡村振兴战略这篇大文章做好,必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我们一开始就没有提城市化,而是提城镇化,目的就是促进城乡融合。要向改革要动力,加快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要健全多元投入保障机制,增加对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快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动人才、土地、资本等要素在城乡间双向流动。要建立健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体制机制,推动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社会事业向农村覆盖。要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强化常住人口基本公共服务,维护进城落户农民的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2018年9月21日,在中央政治局第八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要推动城乡融合发展见实效,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要把县域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切入点,赋予县级更多资源整合使用的自主权,强化县城综合服务能力。

 

——2020年12月28日至29日,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

 

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

 

要夯实乡村治理这个根基。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作用,选好配强农村党组织书记,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深化村民自治实践,加强村级权力有效监督。

 

——2019年3月8日,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河南代表团审议时强调

 

要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加快构建党组织领导的乡村治理体系,深入推进平安乡村建设,创新乡村治理方式,提高乡村善治水平。

乡村农业产业发展的思考篇8

关键词:城乡关系;统筹城乡发展;二元结构;制度建设

中图分类号:F292文献标识码:a

一、城乡关系的含义

城市和乡村的分离并作为人类不同聚居形态并存,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社会分工所导致的结果。当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使城乡分离水平之后,城乡关系也就产生。简单来说,城乡关系就是指城镇和农村之间的关系。而其内在的实质是工业与农业、城市和农村的关系,就中国现阶段来讲,城乡关系就是工业如何反哺农业,城市如何支持农村这样一种关系。

二、制约城乡协调发展阻滞因素分析

城乡发展存在差距是市场配置资源条件下的必然结果,有着一定的客观必然性。制约城乡协调发展的因素主要有自然环境、制度因素和国家发展战略等各方面的原因。

(一)城乡之间的自然环境因素。城乡协调发展的制约因素首先应该是因为城乡之间的自然环境因素,也就是城乡的区位条件不同。城市一般处在沿海平原和交通要道,区域集中,而乡村则比较分散,许多农村地处边缘山区,交通极为不便。城市的区位优势,便于资金、人才、技术和信息等要素的聚集,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而农村则相反。

(二)城乡发展战略差别。以美国、日本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农业要实行保护政策,要花大量的补贴来维持,这才更好的保障了本国的粮食安全,为了均衡工农之间的收入差距,更是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但是我国在实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却对农业、农村保护的不够,甚至是在一些情况下损害农民的利益,认为的拉大城乡之间的差距。一个明显的例子,我国农产品价格一旦有持续上升趋势时,政府往往都是限制农产品的价格,以保证工业生产以较低成本进行,这无疑是利工而轻农。

(三)制度因素:1.户籍制度障碍。自1958年以来,我国实施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分开管理的户籍制度,以户籍为基础来分配教育、卫生、社保、就业等方面的资源。改革开放以来,尽管已对城乡分割的户籍管理制度进行了一些改革,但很难从根本上触及城乡二元户籍制度背后的现实利益。2.劳动就业制度障碍。建国以来,我国一直实行城乡分割的劳动就业制度。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城乡二元管理制度并未从根本上打破城乡劳动力就业不平等问题,仍广泛存在招工、录用、分配、辞退等环节歧视农民的现象。城市管理者在制定就业政策时很少考虑外来务工人员,从而影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动和转移。3.农地制度障碍。现行农地制度对统筹城乡发展的制约主要表现在:首先是大部分农民对土地的依附使其不能彻底从土地中解脱出来成为非农劳动力。其次是农民不愿放弃土地致使土地规模经营难以实现,影响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此外,农地征用制度不完善,存在征地范围过宽、对农民补偿过低、失地农民安置不妥当等问题,进一步加剧了城乡矛盾。4.公共服务制度障碍。建国以来,我国在公共服务提供方面一直实行二元供给模式。城市的公共服务基本上由政府提供,农村的公共服务则基本上由农民自行解决。近年来尽管在完善农村义务教育制度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方面迈出了重大步伐,但距离建立城乡统一的公共服务供给制度的目标还相去甚远。城乡公共服务二元供给制度不仅加大了城乡居民实际收入,而且严重地影响了农村剩余劳差距动力的转移和流动。5.金融制度障碍。目前金融机构在农村有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所和人民保险公司等,由于其多考虑自身的经济效益,不能很好地承担为农村发展提供金融服务的职责。在金融经营和管理城乡分割的状况下,金融分业经营和分业管理制度造成金融资源在城乡之间配置失衡,农村金融资源严重短缺。

(四)城乡管理体制不合理。实行城乡分割的管理体制,对农民限制过多,既不利于城市带动农村,又不利于农村自身搞活。1.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是城乡二元社会得以形成和长期保持的重要制度保障。大批剩余劳动力滞留在农村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根本原因。目前大中城市户籍管理极为严格。另外,尽管大批劳动力已经进城务工就业,但城市政府把农民工视为流动群体,没考虑为农民工配备住房、教育、医疗等基础设施,实际上在城市内部已经形成新的二元结构。2.信贷政策的所有制歧视。信贷资金大量投向国有企业,对农村乡镇企业、个体私营企业严格限制。2002年底乡镇企业贷款余额6812亿元,仅占各项短期贷款余额的9.2%。3.农产品市场调控政策的重城轻乡、保工损农。农民一直承担着城市社会稳定的成本。每当农产品上涨时,宏观调控部门总是以控制工业成本、降低城市居民生活费用为着眼点,积极进行平抑,较少考虑到农民的利益。

三、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总体思路

以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和推进城市化进程为主线,以建立城乡统一的公共服务体系和体制、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突破口和切入点,加快城乡统一的财税、金融制度建设。以此为基础,逐步建立产权多元化和依法流转的农村土地制度,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户籍管理制度,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就业制度,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其他体制和机制。

因此,构建和谐社会,必须站在国民经济发展全局的会发展的综合体现,是关系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内高度,努力解决好我国的“三农”问题。只有妥善处理城乡关系,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才能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任务,也才能建立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参考文献:

[1]刘苏文.对统筹城乡发展的几点思考.前言.2006.第10期

[2]罗承勇.影响城乡统筹的制约因素和协调发展对策.决策导刊.2007.第10期

乡村农业产业发展的思考篇9

随着“一免两补”政策的出台,农村的工作发生了极大变化,当前农村困难和希望同在,挑战和机遇并存。那么,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十分重要的课题。年初以来,我们深入部分乡村,对全县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摸清了基本情况,找出了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当前形势和全县农村实际,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存在问题

尽管我们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但随着经济发展环境的变化,相应地出现了一些不适应新形势下农村发展要求的新问题。

一、农民素质偏低的问题相当严峻。农民的素质与新形势下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进步的高要求还存在着很大差距。主要表现为:一是文化水平偏低。由于小农意识和既得利益思想严重,绝大多数农民看不到教育投入的长远利益,有钱给儿子娶妻,没钱供子女上学的现象普遍存在,导致农民的文化素质长期得不到改善。调查中,7%的贫困农民为初中文化,93%的贫困农民仅为小学文化,有的甚至小学都没毕业,他们找不到致富门路、抓不住增收机遇。二是科技素质较差。近年来,农民的科技意识虽然有所觉醒,但与市场经济的要求之间还存在很大差距。很多人看不到科技在农业生产中的巨大潜力,在农业生产经营中科技含量低,不懂科学管理,不善科学经营是制约农民增收的重要因素。调查结果显示,除常规的种养技术外,能够掌握1-2项致富本领的农民只占21%,绝大多数农民没有致富的特殊技能。三是思想陈旧落后。有人说:中国农民穷就穷在思想上的愚昧和落后。一部分农民封建迷信思想严重,各种教派在一定范围还很盛行,一些腐朽的东西有滋生蔓延的范围,传统落后习俗根深蒂固,严重制约先进思想和文明程度的提高。更为可怕的是,有相当部分人认为农民受穷天经地义,缺少“穷则思变”和“富而思进”的精神。四是市场意识不强。入世后,世界变小了,市场变大了,农民推开家门就是国际市场。所以,了解市场经济知识,掌握市场经济规律,是农民增收致富的根本前提。但是,在调查中我们了解到,只有20%的农民树立了市场经济意识,掌握了一定的市场经济知识,大多数农民仍旧是市场经济环境下的传统农民,习惯于盲目从众,根本不懂得按市场经济规律生产和经营。总是看到人家成功了再去做,而不能独辟蹊径,单闯门路,最终成为跟不上也进不了市场的落伍者。

二、干部领导水平和带领农民致富能力低的问题日益突出。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一些乡村干部在思维方式、工作方法和能力素质等诸多方面出现了与当前形势不相同适应的新问题。一是历史责任不强,工作热情不高。在调查中我们发现,现在有近30%的村干部把自己和亲友的钱垫到了集体而收不回去,为了收回这部分钱在村干部岗位上坚持,90%的乡村干部面对当前的形势和农村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对农民增收难、公益事业发展难、集体经济壮大难等问题束手无策,有些人不能正确地看待困难和希望,缺乏“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责任意识和抢抓机遇,迎接挑战的昂扬斗志。二是市场知识不多,“双带”能力不够。一些乡村干部不注重学习,不善于积累,市场经济知识掌握的不多,运用市场经济规律的能力不强,自身既不能成为各业典型,带头致富,又不能提供各种服务,带领致富。据调查,只有30%的乡干部和10%的村干部熟知市场经济知识,掌握较高的致富本领,只有20%的村干部拥有自己的产业,自己不愿意承担生产和经营中的风险,单靠说教方式去做群众工作显得苍白无力。三是职责定位不准,工作方法不当。随着改革的深入,乡村干部的工作职能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但目前,相当一部分干部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怎么做,把自己的工作职责仍然定位在对上完成任务,对下行使命令上,而没有真正树立以人为本、强化服务的意识,导致工作中不会服务、服务不好的问题相当突出。调查发现,60%的乡村干部仍旧用老办法解决新问题,收效甚微,农民不买帐,工作很被动。

三、乡村经济发展思路不清的问题比较普遍。我县各乡镇在创建“六好党委”、各村在创建“五好支部”过程中都相应制定了各自的经济发展思路,有些乡村的思路符合实际,切实可行。如**乡充分发挥大机械的优势,采取生产要素规模重组,引导农民连片种植、规模经营,实现了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和集约化;**乡**村针对本村大豆加工企业多的优势,制定了“加工+贩运”的经济发展思路,该村现已成为**最大的**市场,年人均收入已经实现3342元。但也有一些乡村的发展思路不够客观,不尽合理,影响了经济发展。主要表现在:一是工作推着干,发展没思路。在调查中我们了解到,有20%的乡和35%的村经济发展没有思路。有的乡村工作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既无长远打算,又无短期安排,把工作目标仅仅定位在保证干部工资发放,保证机关正常运转,保证本乡村的稳定上,至于农村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农民的增收却顺其自然,任其发展。二是工作跟着干,发展思路不清。有的乡村,虽然有经济发展的思想,但既不切合实际,又无明确目标、具体措施和保障机制。还有的乡村发展思路制定之后就为了应付领导检查和存档,思路归思路,实际归实际,起不到指导工作的作用。还有的乡村在工作中不能认真分析自己的优势,不能准确地把握自己的工作重点,不能大胆地开拓创新,形成切实可行的发展思路,而是亦步亦趋,上边部署啥就干啥,别人干啥就学啥,善于用虚招、摆样子、作表面文章。

四、乡村两级债务困扰问题相当紧迫。据调查,全县15个乡镇中,乡级集体均有债务,截止到2003年末,债务累计达11349.6万元,债权7299.6万元,债权债务相抵后尚有债务4050万元,最高的乡达1000万元;全县133个村债务累计达40361万元,债权23767万元,债权债务相抵后尚有债务16594万元,超过300万元的村有27个,最高的达700万元,没有债务的村仅有8个。乡村集体债务形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乡镇政府合作基金会经营管理不善,造成亏空,转嫁到乡镇集体经济上来。二是以前乡村两级抬款、贷款大上乡企,而绝大多数乡镇企业效益不佳,相继倒闭造成亏空。三是产品加工企业给农民打白条子,而乡村集体为企业垫付,造成亏空。据统计,截止到现在全县还欠农民亚麻款2600万,加上甜菜、奶资等共3000多万。四是乡村为完成指令性种植计划给农民拿补贴,而造成亏空。多年来,为落实亚麻、玉米大双覆、烤烟等作物面积,而造成的亏空也占有相当的比重。五是由于管理不善,跑冒滴漏、村干部吃喝贪占、欠款回收无力给集体带来损失,造成亏空。六是利息滚动,不断增加债务。由于乡村集体经济逐步趋向恶化,没有偿还能力,抬款贷款利息逐年积累,致使亏空越来越大。

五、公益事业发展问题十分棘手。税费改革后,乡村两级组织可支配的财力,远远满足不了公益事业发展的需求。今后必须要通过“一事一议”的途径解决公益事业发展的问题。从目前我县实际看,除西联乡、北联镇的部分村外,其它乡村在“一事一议”方面都不同程度的存在事难议、议难决、决难行的问题。有的地方什么事也议不成;有的地方虽然能议成,但在具体实施中却难以落实;有的地方简单的事能议成,但复杂的事难议成;有的地方村民不掏钱的事能议成,村民掏钱的事难议成;有的地方久议不决;有的地方议成的事,在具体落实工作中,由于遇到点阻力也大多夭折。由于“事难议、议难决、决难行”,导致农村公益事业发展迟缓,甚至出现倒退。

六、农村工作机制不适应的问题愈发明显。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经济的发展变化,农村工作机制中的问题开始显现。一是乡村干部岗位设置不合理。乡镇现行的编制和实际工作脱节情况严重,岗位设置不合理的现象已进一步显现出来。既浪费了人才资源,也影响了正常工作。人多事少与人少事多的矛盾突出,还存在有事无人的现象,如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当中的有些站所人多事少,而招商引资和农民择业工作没有专职人员。在村级免征农业税后,村干部的工作量减少,原有的村干部明显超员,减少村干部数量势在必行。二是激励奖惩机制没有形成。在我县,有33%的乡镇在村干部工资标准上没有与实绩挂钩,其它乡镇虽然依政绩考核定工资标准,但差距较小,最高和最低相差不超过800元,根本不足以调动村干部的积极性。有相当一部分乡镇虽然制定了激励措施,但真正实行起来觉得“咬哪个手指头都疼”,抹不开情面,下不了手,使有些办法流于形式。因激励机制不够健全,乡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受到很大影响,在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多干少没区别的思想支配下,一些乡村领导表现为不求进取,只图守业,不谋发展,只求安稳;一些一般干部应付思想严重,工作热情不高,主动性不强,见工作就躲,见难题就绕。

对策措施

一、加强村级组织体系建设,增强村级组织的整体功能。村级组织体系是一个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金字塔”,它由党组织、自治组织、群团组织、民间组织组成。塔尖是党组织;塔身是自治组织、群团组织、民间组织及其分支机构,包括村委会、团支部、妇代会、民兵连、种植协会、流通协会、养殖协会等,及其延伸组织,即村民小组、党小组、团小组、妇女联络组、民兵小组,骨干是党员、村民代表、团员、妇女代表、民兵、经济人、各业大户等;塔基是全体村民。加强村级组织体系建设是新形势下解决农村新问题的治本之策。抓好村级组织体系建设就能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功效,就能实现村级其他组织紧密地团结在党的周围,就能把党组织的决策顺畅地贯彻和落实到群众中,就能把党组织的意图变成村民的自觉行为,最终达到统一思想,统一行为的目的。

要想建好村级组织体系必须抓住三个关键,一是引导成立村级民间组织,并纳入村级组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民间组织与村级党组织的关系是指导、协调、渗透的关系,与其它组织是平行的关系,是继村级党组织、自治组织、群团组织之后的第四种组织形式。成立民间组织,吸纳、教育和培养能人,能够使民间协会在农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发挥巨大的潜能和作用。二是加强农村基层民主建设,探索实施“1411”议事决策程序。免征农业税和取消“两工”后,农村发展公益事业,必须通过群众代表“一事一议”来决定,而“事难议、议难决、决难行”严重影响了农村公益事业的发展。解决这个难题,实施“1411”议事决策程序是最好的办法。该程序中的第一个“1”就是决策重大问题时,首先由村党支部召开会议,初步确定一个指导性意见;“4”就是通过村党支部、村委会、群团组织和其它组织四个渠道分别征求意见;第二个“1”就是召开“两委”联席会议,综合各方面的意见,拿出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案;最后一个“1”就是将方案提交村民代表会议进行表决,一锤定音。这个决策方式,既能突出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又能突出党员、村民代表及各类能人在议事决策中的参谋作用;既能充分发扬民主又体现了村民自治,又能实现党组织意志和群众意愿的高度统一。三是推进村民自治进程,健全完善村规民约。村规民约是实现村民自治的重要途径,免征农业税和取消“两工”后,村集体和农户之间的经济往来关系弱化,乡村干部在农村工作中没有“抓手”,迫切需要一套完备的村规民约来教育约束村民。村规民约经全体村民大会通过后,要制定相应的保障措施。对于违反村规民约而不接受处罚的农民,除实行强制性措施外,还可用非强制性的道德舆论手段来解决。

二、创新选人用人办法,优化乡村干部队伍。事业成败,关键在人。因此,要想解决农村发展中的问题,首先要解决人的问题。一是优化乡村两级班子结构,选准带头人。在村级领导班子建设上要大刀阔斧地把那些不合适宜的、没有培养价值和潜力的平庸型村干部,通过换届选举、组织调整等手段,淘汰出村干部队伍。要采用公开招考、县乡下派优秀干部等途径,充实一批优秀的年轻干部到村级领导岗位。要调整乡镇干部岗位设置及人员配备,加强对劳动力择业等项工作的组织领导力量。加强对乡村两级党组织带头人的培训,经常组织他们相互交流经验、外出学习考察,提高他们统、带的能力和本领。今后在选拔村干部的标准上,要大胆地把那些既能自身致富,又能带领群众致富,有门路、懂经济的能人选拔到领导岗位。二是转变工作职能,合理设置乡村干部岗位。乡镇要适应农业税减免的新形势需要,转变职能,调整机构设置,该强化的强化,该弱化的弱化。村级要减少干部职数,每个村的村干部应由目前的7至8人减少到4人,在“两委”换届时,努力实现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一肩挑”。坚持从兼任村支部书记的乡镇干部中选拔乡镇领导干部,采用考试与考核相结合的办法把他们中“德才兼备、年富力强”的人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这样既可以调动乡干部工作的积极性,也有利于提高他们投身村级管理的热情。

三、搭设农民教育平台,全面提升农民素质。农民素质不高,是影响他们增收的主要因素,加强农民教育是农村发展根本出路。要想提高农民素质,除了应用好政策宣传、科技培训等原有的教育手段之外,还应运用综合性教育载体,那么,在各乡镇创办农民大学就是全面提高农民素质的有效途径。农民大学与农民党校应为一套人马,两块牌子,各村设分校,下设党建、政策法规、种植业、养殖业、人口与计划生育等教研室。教师来源由乡镇站、办、所、学校、外聘等人员构成。教育教学对象为村干部、党员、普通农民三个层次。教学形式采取以会代训、专题讲座、电化教学、入户辅导等教学方式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教育。通过在我县西河镇试点看,创办农民大学符合实际,切实可行,具有很强的操作性。

四、探索新的发展思路,努力增加农民收入。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全国的现代化。要实现农民的小康,实现农村的现代化,当务之急就是探索农村新的发展思路。一要走“小规模大群体”发展之路。由于我县农民底子薄,承担市场风险能力较弱,当前不具备大规模发展的能力,但市场经济又需要走规模发展之路,因此,实行“小规模大群体”的发展思路,既适合农民的实际情况,又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二要走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之路。“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富民,富民的最好办法是减少农民,只有实现农业生产的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才能把农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我县北联镇新兴村在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道路上已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他们利用村里拥有农机作业合作社的优势,探索并实践了“反包联营”生产模式,今年春天全村508户中的490户农民的13500亩土地以每亩160元的价格反包给农机作业合作社,从而实现了土地流转、联片种植、反包倒租、规模经营。“土地股份无地化”,先进的生产力解放了劳动力。目前,新兴村508户农民有809人外出打工,有178人就地转移。村里“合作”的13500亩耕地,也由原来的上千人耕种变成现在的31人耕种。通过新兴村土地流转实践看,土地承包30年不变,保障了农民对土地经营权,也保障了社会稳定。土地的合理流转能够解放农村的生产力,减少农民数量,促进农民增收。北联新兴村的作法在全县干部群众中形成了共识,普遍认为土地流转,联片种植、反包倒租、规模经营是当前农村发展的新方向,是增加农民收入的好出路。三要走“小城镇大战略”发展之路。合理并乡并村,建立中心镇、中心屯,发展非农产业,吸纳劳动力,使部分农民就地转化。

五、挖掘经济发展潜力,壮大集体经济实力。虽然乡村集体经济极度匮乏,但是只要我们坚定信念、开动脑筋、抢抓机遇、发挥优势,不仅能够寻求到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的办法和途径,而且还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长远的发展后劲。一是要做好土地的文章。对现有可支配的机动地,可采取竞价发包、集体种植、规模经营等途径和办法,为集体增效;对农民的承包田可以借鉴北联镇新兴村的经验,通过“土地流转、联片种植、反包倒租、规模经营”的途径,逐渐增加集体积累。二是要做好农机的文章。要采取股份制的办法,组建村集体农机队,实行科学管理,有偿服务,增加农民收入,壮大集体经济。三是要做好固定资产和集体资源的文章。对乡村闲置的集体资产进行有效整合,能用则用,能卖则卖,对集体资源进行合理开发、有效使用,变成集体经济发展持续永恒的来源。四是要做好乡村干部有偿服务的文章。乡镇站、办、所要依托技术优势,组建若干个服务公司,在为农民提供技术信息等无偿服务的基础上,通过经营农用物资及提供低偿服务,为乡镇集体创收。

乡村农业产业发展的思考篇10

全区总共有50万人,位于主城区。其中现在农民群众还有16万之多。今年虽然按照省、市关于缩减乡镇设置的要求,将我区的建制镇改成了街道办。但不是说名称变成了街道办,就没有了农村。现在马庄和双照几乎还全部是农村,还有大量的村庄。区委、区政府一直十分重视农村发展,每年投入1000万元支持新农村建设,但是客观的说,农村与兄弟县区的农村差别还不是很大,特别是农村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环境卫生等方面与城市的差别依然还比较明显。

坚持走工业化的路子,近年来。以此带动全区经济的跨越发展。前几年,为了推进工业发展,塬下建设了沣东、上林苑、钓台、马泉四大工业园;去年,又在塬上新规划了装备制造、汽车产业、医药食品三大园区,特别是随着投资48.5亿元的子午轮胎、23亿元的西电工业园、28亿元的彩虹玻璃基板、16.5亿元的风力发电、16亿元的钢管钢绳、16.3亿元的多晶硅铸锭以及45亿元的吉峰农机等重大项目的相继引进、建成和投产,新兴工业迅速崛起,城市发展的格局已经形成。这几年的发展实践证明,发展城市经济,完全符合的发展实际,这个思路是完全正确的但是发展城市经济的同时,也决不能疏忽农村这一块,不能忽视农村的发展,也不能疏忽16万农民群众的利益。特别是目前城市经济迅猛发展的情况下,农村究竟怎样发展、如何发展,一直是区委、区政府关注思考的重大问题。

基于农村地处城郊的区位和条件,当前。区委、区政府决定把全区农村发展的思路定位在统筹城乡上,目标定位在建设全省统筹城乡发展示范区上,全力建设更加富裕、更加文明、更加和谐的西部强区。统筹城乡发展上,关键就是要立足区情,把城市与农村发展统筹考虑,核心是找准路子,提高农民群众的收入水平。为了让全区广大干部特别是村组干部对我区情有一个更加全面深入的解,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和目标上达成共识,把区委、区政府的决策部署变成具体行动。区委、区政府研究决定从4月中下旬开始,由相关区级领导带队,组织全区近四百名村支部书记、主任、群众代表和各街办党工委书记、涉农部门负责人,分五批赴成都三圣花乡、郫县农科村、战旗村考察学习。今天,又组织大家赴永寿实地学习赵彦龙先进事迹,考察礼泉袁家农家乐,会后还要实地观摩北槐村农家乐发展情况。可以说,这次会议规模之大、内容之多是历史上少有的全市各县区也是极为少见的

为什么我要组织这次大规模的考察学习活动。这里我明确告诉大家,那么。区委、区政府之所以这样做,主要目的有三个方面,一是通过实地考察,耳闻目染,让全区广大街办、村组干部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拓展视野,开阔眼界,不断增强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信心和决心;二是通过实地考察,现场观摩,比区位、比条件,让大家充分认识差距、自加压力,增强统筹城乡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三是通过亲自参加体验,让大家边考察、边学习、边思考,能够把外地好的经验和做法带回来,与自身的实际结合起来,找准统筹城乡发展的路子,明确统筹农村发展的方向,高起点地推进城乡统筹发展,让我农村发展得更好更快。

特别是各涉农街办、各有关部门和广大村组干部,全区各级各部门。要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统筹城乡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坚定统筹城乡发展的信心和决心。要尽快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区委、区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虚心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经验,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以全新的视野和眼界谋划发展,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明确发展重点,强化推进措施,扎实抓好落实,全力推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使我区统筹城乡发展始终走在全市乃至全省的前列。

关于怎么统筹城乡发展的问题第二。

统筹城乡发展的路径也必然与其它县区有所不同。近几年的发展实践中,与其它县区区位不同、条件不同。区委、区政府立足实际,对统筹城乡发展做了一些深入的思考和实践。初步设想是按照“区别对待,分类实施攠的原则,根据农村区位和发展实际,将全区农村划分为城乡结合部、近郊和远郊三个层次,有序推进城乡统筹,着力构建“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联动、协调发展”城乡一体化格局,力争通过3-5年的努力,将我区建设成为全省统筹城乡发展示范区。

引导农民群众拔村上楼,一要在城乡结合部。积极从事第三产业。要抢抓主城区西扩和西咸新区建设的战略机遇,借鉴沣东七里铺安置模式,积极探索“拨村上楼建社区,腾出土地促发展”路子。要坚持大手笔谋划,高标准建设,积极稳妥地实施城郊农村拔村上楼工程,改善群众生活环境的同时,腾出更多的发展空间。推进拔村上楼的过程中,要坚持建市场、建门店,引导农民群众从事第三产业,从而实现农民向社区集中、向市民转化。

为了促进西电工业园子午轮胎等重大项目建设,前几年。对沣东七里铺、小章、南槐实施整村拆迁,首要考虑的农民的利益,以政府补贴的方式建设了沣东七里铺安置社区,使农民群众户均两套房,一套120平米居住,一套80平米出租,同时引导农民群众在企业就业,积极从事第三产业,探索出了沣东七里铺拆迁安置的新模式,被市委、市政府确定为城郊型新农村建设示范区,这一做法,也先后在陕西日报》日报》做了报道。

城市要发展,从全国各地特别是发达地区的发展经验可以看出。形象要改变,城市规划区农村的拆迁和城中村的拆迁改造是大势所趋。这里,给大家讲,也想通过大家给我全区的农民群众讲,城市拆迁改造工作上,始终都会想办法尽量地按相关政策给百姓赔付到位,始终会让利于民。对于城市规划区内的农村来讲,拆迁不仅可以改善生活环境,也可以改变每个家庭成员的身份,件大好事。所以,城郊结合部,要适应和支持城市化的推进和工业的发展,借鉴沣东七里铺的成功经验,积极稳妥地推进拨村上楼,引导农民从事第三产业。今年,已经在渭滨高速路以北区域规划了6个安置社区,率先启动了渭滨高速路以北11个村的拆迁和安置社区建设。下一步,要继续按照拔村上楼的思路,对渭滨高速路以南、渭河以南和古渡、马泉等区域的农村分步实施。力争通过2-3年把渭滨建设成为全省统筹城乡发展的示范点;通过5-8年的努力,全面完成城市规划区农村的拆迁改造,把我区建设成为全省统筹城乡发展的示范区。

引导农民群众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二要在城市近郊农村。积极从事农家乐。作为市的主城区,也是西咸国际化大都市的核心区,与这些参观过的地方特别是礼泉袁家相比,区位更加优越、交通更加便利,很适宜发展农家乐,渭城区司渭村的体验农业就是一个成功的范例。所以,近郊的农村要坚定信心,大胆的发展农家乐。三圣花乡、农科村、战旗村离成都市区都有一段路程,礼泉的袁家离西安、市区也比较远,但发展得都很好。从他经验看,发展农家乐,关键是要有特色、有看点、有内涵,这样才有生命力。因此,发展农家乐的时候,要在特色、看点和内涵上深入挖掘。也就是说,要有和别人不一样的地方,只有像三圣花乡、郫县农科村、战旗村和礼泉袁家一样,使我农家乐有特色、有看点、有内涵。

现在沙河风情园、曹家寨的曹家菜园都已具备发展农家乐的潜力和条件,另外。还有我已经开始建设的上召新村,就是充分考虑到南北上召群众的生产和生活,专门引导村民把房屋盖成像连体别墅式的房子,从而有利于发展农家乐,增加经营性收入。因此,全区所有近郊农村,都要克服等、靠、要的思想,充分发挥自身的区位优势,积极借鉴成都和袁家的成功经验,休闲、观光和农事体验上下功夫、做文章,赋予农家乐鲜明的特色和文化内涵,真正让农家乐成为带动近郊农村发展、农民增收的主渠道。

引导农民群众围绕城市居民的需求,三要在远郊农村。积极从事现代农业、设施农业、都市观光农业。离城较远,交通相对不太便利的村,农业发展的出路就在于紧紧围绕城市居民的窗台子、菜篮子、案板子,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设施农业、都市观光农业。为此,今后要大力推进“三千三万”工程,向规模要效益、向品牌要效益,积极鼓励和扶持花卉上塬、蔬菜上塬,进一步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打造我农业品牌,以此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发展现代都市农业的过程中,要借鉴钓台万亩苗木花卉基地土地流转的成功做法。钓台万亩苗木花卉基地,正是依托土地流转实现规模化经营,才成为全区乃至全市农业产业发展的亮点。今后,要把农民进城与土地流转有机结合起来,积极推进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

腾出更多的农村庄基,为了推进农民进城。加快土地流转,今年我马庄、双照规划建设农村新社区。下一步,将全面贯彻省、市关于农民进城的各项政策,鼓励有条件的农民进城落户,让腾出的庄基全面复垦,让腾出的土地充分流转,推进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经营,促进远郊的农村发展、农民增收创造良好的条件。

关于农村干部怎么干的问题第三。

路线确定之后,主席讲过。干部就是决定因素。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已经确定,方向已经明确,关键看全区广大村组干部怎么干,怎么把区上和街办两级的想法变成实实在行动。今天我永寿去参观了虽然说赵彦龙不是村干部,乡党委书记。但大家可以从他整个的工作历程中可以看出,为群众及整个区域的致富是怎么去干事的精神境界。所以说,组织给我这个平台,不管官大官小,都要把村上的各项工作干好。借今天这次会议,对全区广大村组干部提几点要求。

要顾全大局,首先。带头支持征地拆迁和项目建设,争做统筹城乡发展的坚决拥护者。从前面我统筹城乡发展的总体想法来看,今后,农村发展的任务十分繁重。尤其是城市规划区农村将面临大量的征地拆迁和园区建设、项目建设任务。要完成这样的繁重任务,离不开我广大基层干部的支持和配合。

村组干部大部分素质都是很高的为农村的发展做了大量的工作,应该说。付出了很多艰辛和努力。但是也有个别村组干部目无组织、目无纪律,关键时刻只看重小团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干挠、插手正常的征地拆迁和项目建设。例如,一些村干部在征地拆迁和项目建设上,纵容个别村民为达到个人目的阻碍征地拆迁,干扰项目建设,有些甚至参与组织黑恶势力,插手项目征地和工程招标。这些行为,都与一名村干部的职责格格不入,也与区委、区政府对村干部的要求背道而驰。对此,区委、区政府绝不会容忍。所以,要当好一名村干部,首要的就是要着眼全局、着眼长远,始终在思想上、行动上同党委、政府保持高度一致,带头贯彻和落实区上和街办的决策部署,绝不能无视大局,只看到自己这个小集体利益,只看到眼前利益,而忽视全区发展大局。特别是园区建设、项目建设、征地拆迁和城市改造等工作中,大家要带头贯彻落实区上和街办的决策,带头做好群众的动员和引导工作,确保区委、区政府各项工作部署在基层得到不折不扣的贯彻落实。

要一心谋事,第二。敢想敢闯敢干,争做统筹城乡发展的有力推动者。广大村组干部能从普通的村民中脱颖而出,当上村支书、村主任,可以说,都是村里的致富能手,农村基层工作经验十分丰富。大家能不能把这份差事干好,主要不是能力和水平问题,关键还是责任心的问题。只要大家都能谋事、想事、干事,都可以把村上的事干好。这一点上,完全相信大家的能力和水平。所以,广大村组干部作为农村发展的带头人”和“领路人”要时刻牢记“为官一任、造福一村”职责使命,充分发扬敢想、敢闯、敢干的拼搏精神,用全新的视野谋划本村发展,用市场的办法破解难题,积极探索符合村情的发展的新路子。村干部要千方百计地让自己先富起来,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引导和带领全村群众共同富裕。城乡结合部农村要在引导群众拔村上楼的过程中,积极为群众从事第三产业创造条件;近郊农村要充分挖掘自身产业优势,培育自己的农家特色,大力发展农家乐;远郊农村要找准本村的产业定位,引导群众改变传统的种养模式,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家要通过不懈的努力,把自己的村子建设得更好,让父老乡亲生活得更加殷实、更加舒心、更加美好。

要处以公心,第三。以先进典型为榜样,争当统筹城乡发展的忠实实践者。今天学习的赵彦龙,过去学习的郭孝义都是广大农村基层干部学习的榜样,忠实履行“村官”职责的先进典型。全区广大村组干部都要以先进典型为榜样,扎根农村,勇于奉献,切切实实地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要时刻牢记“当官为什么”任干什么”身后留什么”像赵彦龙、郭孝义一样,真正把大家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来干,把公家的事看成个人的事来干,带领群众干大事、创大业,帮助群众解难题、办实事。只有这样,大家才能上对得起组织,下对得起父老乡亲,赢得组织信任和群众的拥护。否则,不仅得不到组织的认可,而且最终会被群众在换届选举中所抛弃。今后,将逐步提高村干部的待遇,让我村干部政治上有地位、经济上有保障,从而充分激发大家干事创业的活力。

关于街办和涉农部门怎么支持统筹城乡发展的问题第四。

工作异常繁重,统筹城乡发展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任务十分艰巨,必须统筹推进、加快实施。各街办、各涉农部门要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大意义,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全力推进这项工作。

要高度重视,首先。全力支持。各涉农街办和相关职能部门,都要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推进发展的重大举措,作为一项民生工程,作为自己的首要职责。要充分发挥自身职能职责,拿出具体的贯彻意见,进一步整合资源和项目,加大人力、物力、财力投入,为农村发展做一些实实在事情。要全力支持村组干部开展工作,特别是要为他出主意、想办法,帮助他理清思路,做好发展规划;要为他争取项目、跑资金,帮助他发挥优势,做大支柱产业,真真正正地激发和调动基层干部解决创业干事的积极性。

要广泛动员,其次。凝聚合力。统筹城乡发展,各街办、涉农部门义不容辞、责无旁贷。作为街办、部门“一把手”大家就是第一责任人,要切实负起责任,真正把这项工作抓实抓细抓好。当前,要组织干部职工深入下去,广泛宣传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大意义,宣传我区统筹城乡发展的总体思路、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让基层干部群众充分了解什么是统筹城乡、为什么要搞统筹城乡、如何参与城乡统筹,充分了解区上的思路、方向、重点和各项政策措施,明白村上应该搞什么,群众应该抓什么,从而引导基层干部群众全方位的支持和参与这项工作,迅速掀起统筹城乡发展的新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