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农业产业发展的重要性十篇农业产业发展的重要性十篇

农业产业发展的重要性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1:54:21

农业产业发展的重要性篇1

关键词:农业机械;现代农业;农业生产

中图分类号:F32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3)-20-66-1

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农业机械功不可没,农业机械有效的促进了农业生产,保证了农业生产工作保质保量、有效稳定的完成,改善了农业生产经营条件,提高了农业生产技术水平,有效的促进了现代农业的稳步发展,促进了社会繁荣。

本文主要从以下三点来说明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重大意义:一是农业机械化发展提高了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增强农业抗灾能力;二是农业机械化发展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增长;三是农业机械化发展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1农业机械化发展提高了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增强了农业抗灾能力

农业机械化是指运用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装备农业,改善农业生产经营条件,不断提高农业的生产技术水平。

在农业各部门中最大限度地使用各种机械代替手工工具进行生产,是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内容之一。如在种植业中,使用拖拉机、播种机、收割机、动力排灌机、机动车辆等进行土地翻耕、播种、收割、灌溉、田间管理、运输等各项作业,使全部生产过程主要依靠机械动力和电力,而不是依靠人力、畜力来完成。实现农业机械化,可以节省劳动力,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增强克服自然灾害的能力。

2农业机械化发展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增长

农业机械化是指农业从使用手工工具、畜力农具转变为普遍使用机器,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之一。

根据国情,我国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农业生产均实行人力、畜力、机力、电力相结合以及改良农具、半机械化机具和现代农业机器相结合,生产效率不高,农业机械化的目的就是用机械代替人力、畜力,做到有效完成农业生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的同时,还可以使人们利用省下来的时间投入到二三产业当中,提高了农民收入。为农民外出打工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农业机械化发展实现了农工双赢的好局面,促进了社会繁荣发展。

3农业机械化发展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发展农业机械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物质,农业机械在现代农业发展的道路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农业机械化不仅仅是机械的利用,更是农业技术的载体,运用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装备农业,可以有效的改善农业生产经营条件,不断提高农业的生产技术水平,这对我国发展现代农业至关重要。

如设施农业、深耕深松、高效收获、秸秆还田等技术就只有依靠农业机械才能保质保量并且快速的完成。农业机械将人们从原始的劳作中解放出来,并实现了人工所不能企及的现代农业技术。实践证明农业机械化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推动了农业生产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的发展,增强了农产品的竞争力,加快了现代农业的发展脚步。可以说没有农业机械化就没有现代农业的快速稳步发展。

4结语

毋庸置疑,农业生产机械化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没有农业机械化就没有现代农业的快速稳步发展。未来农业的发展与繁荣也不可能离开农业机械而存在,农业机械化的稳步发展必然会为未来的农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卢秉福,胡志超,张祖立.我国农业生产机械化的发展历史・现状・前景展望[J].安徽农业科学,2007(32).

[2]王智才.建设现代农业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J].农业机械学报.

[3]舒彩霞,廖庆喜.新时期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推进模式探讨[J].农业装备技术,2003(03).

[4]吴冠军.发展现代农业的途径――建立机械化农场[J].农机使用与维修,2009(05).

[5]杨镝鸣,杨星钊,李冠峰,李照美,钱秋玲.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现状及对策[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1998(03).

[6]谈爱和自治区农机化局.农机化是现代农业的主力军[J].广西农业机械化,1999(05).

[7]宋林.现代农业需要发展农机化[J].山西农机,2005(01).

[8]白人朴.对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几点认识[J].中国农机化,2005(04).

[9]王硕,泉,王继先,李金才.沿淮地区小麦生产机械化探讨[J].河北农业科学,2008(12).

[10]李成忠,陈玉娟,初杰.浅谈推进农业机械化的现实意义[J].广西农业机械化,1999(05).

[11]白人朴.农业机械化与农民增收[J].农业机械学报,2004(04).

农业产业发展的重要性篇2

abstractBasedontheanalysisofrelationfeaturebetweenagricultureandruralindustryindifferentstageofruralindustryinchina,putforwardthecoordinatedtheorybetweenagricultureandruralindustrybystages,regionsanddegrees,discussedthecoordinatedroadbetweenagricultureandruralindustryfordifferentstageofruralindustryanddifferentareaofchina.

关键词农业农村工业协调发展阶段性区域性

农业与农村工业协调发展问题是当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农村工业发展促进农业发展,两者存在正相关关系,是我国农村工农业关系的主要体现。但农村工业的不同阶段、不同地区两者关系有不同的表现。工业发展并不是总是对农业有利,认识到这一点,选择适宜的协调发展道路,发挥农村工农业之间的正关系,抑制负关系,对农村工农业协调发展十分重要。我们在广东东莞市,江苏无锡县,山东诸城市、苍山县,湖南双峰县,四川米易县等17个典型县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不同地区、农村工业不同阶段的农业与农村工业关系特征,提出了我国农业与农村工业协调发展的道路。

1农村工业不同阶段农业与农村工业关系的特征

依据反映农村工业发展水平以及与农业关系特点的若干指标(如人均农村工业产值、农村工业产值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比重、农村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比值、农村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比值、农业人口人均乡镇企业工资占农民人均纯收入比重等),根据17县农村工农业关系及全国总体状况,确立每个指标在各个阶段的范围,运用要素贡献率与专家评议相结合的方法,确立各项指标的权重,将我国农业与农村工业的关系划分为五个阶段:

1.1第一阶段为“农为主,工萌芽”阶段这时工业刚刚开始发展,人均农村工业产值低于500元,农村工业产值占农村社会总产值不足40%,农村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比值小于0.5,农村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比值小于0.2,乡镇企业工资占农民纯收入比重小于10%。农村工业的发展依靠的是农业的剩余资金、剩余劳力、剩余农产品和占用少量土地,对农业的竞争作用不明显,对农业的互补作用也不大。

1.2第二阶段为“农哺工,工起步”阶段工业开始发展且以外延型发展为主,人均农村工业产值为500—1000元,农村工业产值占农村社会总产值比重为40—50%,农村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比值为0.5—1.5,农村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比值为0.2—0.4,乡镇企业工资占农民收入比重为10—20%。农村工业发展占用较多的资金、土地和吸收较多的农业劳动力,体现出农哺工的特征,这时工业对农业的互补作用(如对农民收入的贡献、以工补农等)还较小。总体上看,劳力转移对农业利大于弊,而资金对农业的争夺对农业弊大于利。

1.3第三阶段为“工农业互争互利”阶段农村工业的发展具有了一定的规模,人均农村工业产值为1000—3000元,农村工业产值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50—70%,农村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比值为1.5—3.0,农村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比值为0.4—0.6,乡镇企业工资占农民收入比重为20—50%。对农村资金、土地具有明显地竞争作用,但农村工业通过工资和以工补农对农业资金的返还已较为明显;劳动力的数量竞争开始出现,质量竞争较为明显化;体现出互争互利的特征。

1.4第四阶段为“工补农,农开始分化”阶段人均农村工业产值为3000—10000元,农村工业产值占农村社会总产值比重为70—90%,农村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比值为3.0—10.0,农村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比值为0.6—1.0,乡镇企业工资占农民收入比重为50—80%。农村工业发展到具有补农的实力,但全面改善农业现代化条件的水平还未达到;农业劳动力在现有规模下出现局部不足或季节性紧张,农村工业占用土地较多,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开始分化,以工补农水平高、农业社会化服务好、农村工业发展相对集中,农业及粮食生产继续发展;相反,农业及粮食生产出现下降趋势。总体上资金关系对农业相对有利,劳动力关系对农业相对不利;体现出工补农,农开始分化的特征。

1.5第五阶段为“工为主,农分化”阶段人均农村工业产值为10000—20000元,农村工业产值占农村社会总产值比重的90%,农村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比值大于10.0,农村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比值大于1.0,乡镇企业工资占农民收入比重高于80%。农村工业已具备建农的实力,关键是政策的引导,或者以工建农、农村工业集中发展保护农田,农业规模化经营解决劳力不足和提高农业及粮食生产的效益,农村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同步实现;或者工业发展不顾农业,大量占用农田,劳动力数量不足、素质弱化,农田抛荒、半抛荒,农业萎缩;体现出工为主,农分化的特征。

2农业与农村工业协调发展的阶段性、区域性梯度推进理论

依据我国农村工业发展的阶段性、区域性特点,以及农村工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农业与农村工业关系的特征,提出我国农业与农村工业协调发展的阶段性、区域性梯度推进理论,该理论包含三个部分:

2.1协调发展“协调发展”是一个相对而又抽象的概念,内容十分广泛,可概括为下面五个方面:①农业发展水平与农村工业水平的协调(简称水平协调)。水平协调包括总量协调、速度协调。②农村工农业之间的投入结构、技术结构的协调以及农业结构(农业生产结构、种植业结构)、经营方式、农业现代化建设重点与农村工业水平、结构之间的协调(简称结构协调)。③农业与农村工业在资源要素流动及配置上的协调。包括劳动力、资金、土地等方面(简称要素协调)。④生态环境协调。农村工农业、特别是农村工业发展的同时,不断保护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简称环境协调)。⑤农村工农业协调发展还包括广泛的社会内容。通过工农业协调发展,促进农村经济增长,使广大农民实现共同富裕,缩小贫富差别,减少贫困,增加农民受教育的范围与机会,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通过现代城市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向农村的扩散,改变农民落后的生活方式和过时的思想观念。搞好农村社区生活设施建设,改善农民的生活环境,从多方面缩小城乡和工农差别(简称社会协调)。

2.2阶段性协调发展农村工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农业与农村工业协调发展的内容及表现形式有所不同,不能以单一标准来衡量两者关系协调不协调;也不是只有农村工业的高级阶段农业与农村工业才会取得协调。协调是动态的,每一阶段均有其协调的内容与形式,只是不同阶段两者协调发展(关系)的体现不同而已。由于农村工业发展阶段性特征,农村工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农村工农业协调的重点应有所不同和侧重。在农村工业处于起步阶段的地区,协调农村工农业的关系,其重点是积极发展农业生产,建立稳固的农业基础,适度发展农村工业。在那些农村工业已具备雄厚基础的地区,协调两者关系,其重点应放在促进企业利润向农业回流,通过以工补农、以工建农等方式促进农业稳步增长,达到改造传统农业的目的。

不同区域(区位),由于自然条件、农业资源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差异,农村工业在规模、行业与技术的选择上均有不同的特点,从而导致了农村工业与农业发展关系的不同,也就决定了两者协调发展的道路与模式应有所不同。以上三点构成了该理论的实体。我国农村工农业协调发展应以该理论为指导,脱离了协调性、阶段性和区域性,我国农村工农业协调发展是不可能的。

转贴于3农业与农村工业协调发展的道路

3.1确立农业与农村工业协调发展道路的理论基础从总体上看,中国农业与农村工业协调发展的道路,必须坚持农村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方向。因为农村工业化是中国农村现代化的核心,在中国大多数地区,没有农村工业化便没有农业现代化。但农村工业化并不是农业现代化的充要条件,农村工业的发展并不能自然带来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不同阶段,工农关系不同,农村工业发展方向、农业现代化建设重点也应不同;不同地区农业与农村工业发展的特点不同,农业与农村工业协调发展的道路也应有所区别。因此,在确立农业与农村工业协调发展的道路时,必须紧紧围绕农业与农村工业的关系特征,以及农业与农村工业的区域发展特点,即必须以农业与农村工业协调发展的阶段性、区域性梯度推进理论为基础。

3.2立足工农业协调,走多元化发展道路农村工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工农关系的特征不同,不同地区农业与农村工业发展的特点不同,这就决定了我国农村工农业协调发展的道路不是一条,而是多条道路构成的一个道路集。通过大量调查与研究,从农村工农业关系状况以及区域特点的角度,把现阶段我国农业与农村工业协调发展的道路归纳为以下几种主要类型:

3.2.1以农为主,农业延伸、推动农村工业的道路这类地区农村经济以农业为主,而非农产品资源缺乏,农村工农业关系处在第一、第二阶段,工农关系的特征表现为以农为主、工萌芽或农哺工、工起步。随着高产高效农业的发展,在农产品总量剩余的基础上,通过结构调整发展高价值作物和特产作物开发,迫切需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来增加农产品价值、稳定农业和增加农民收入。通过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增加农产品价值,提高农产品商品率,促进高产高效农业的发展。这条道路适合广大的以农业为主、农民收入水平低、农村工业刚刚起步的内陆地区。如山东省苍山县,农村工农业关系处在第一阶段,农村经济以农为主。该县利用大蒜生产的优势,推动了蒜苔冷藏、保鲜、大蒜加工为主要内容的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走出了一条依靠农业延伸、推动农村工业发展的农村协调发展的新路子。

3.2.2以农为主,农村工业靠资源开发的道路这类地区农村经济中农业仍是农村经济的主体,但当地矿产等非农产品资源丰富,具备资源开发的优势。农村工农业关系还基本处在第二、三阶段,工农关系的特征表现为农哺工、工起步或工农互争互利。随着农村工业的发展,资源丰富的优势逐步显示出来,通过资源开发,在转移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部分的利润回流,对农业发展产生良好影响;工业的发展也促进农产品,特别是加工产品市场容量的扩大,对农产品数量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这类地区农产品加工业往往是薄弱环节,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尤为重要。这条道路适合于中西部非农产品资源相对丰富、而农村工业水平还较低的地区。如湖南省双峰县,农村工农业关系处在第二阶段,农村经济还是以农业为主。该县利用矿产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以建材、煤炭采选为主要行业的农村工业,改善了农村经济结构,增加了农民收入,对农业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走出了一条以农为主,依靠资源开发农村工业的道路。

3.2.3龙头企业,带动农业产业化的道路这类地区农村经济中农村工业已成为农村经济的主体,农业在农村经济中所占比重较高,农村工农业关系基本处于第三阶段,工农关系的特征表现为工农互争互利,资金关系的矛盾比较突出。这类地区农业基础条件较好,农业生产水平较高,具备发展畜牧业和高价值作物的优势;地理位置较好、交通发达、国内市场容量大,也有发展外贸的优势。通过市场和外贸的拉动,促使农产品加工的发展,带动农业基地建设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这条道路适合高产高效农业发展较快和具备外贸条件的广大东部农区及部分中西部农区。如山东省诸城市,农村工农业关系处在第二阶段末,第三阶段初期。该市在发展外贸基础上,依靠农产品龙头企业发展,带动农业基地建设,推进了农业产业化进程,使农业与农村工业取得了较高水平的协调发展,成为一个在全国较有影响力的典例。

3.2.4以工补农,农业稳定发展的道路这类地区农村工业是农村经济的主体,农业所占份额甚小。农村工农业关系处在第四、五阶段,工农关系的特征表现为以工补农、农业开始分化或工为主,农分化。这类地区农业生产条件较好,但农业劳动力数量不足和素质下降的问题突出,这时农业发展往往出现分化现象,或者通过以工建农,农业实现规模经营,农村工业与农业现代化同步实现,或者农村工业发展不顾农业甚至侵占农业造成农业萎缩。走以工补农,农业稳定发展的道路,必须在坚持以工补农的同时,农业的结构、规模、技术要做出相应的调整,农村工业利润回流主要靠政策引导,农业调整要以机械化和扩大规模为重点。这条道路适合于沿海、城郊农村经济发达,人均耕地资源少,且农业生产以粮食为主的地区。如江苏省无锡县,农村工农业关系处在第五阶段。该县在不断壮大农村工业实力基础上,通过以工补农、以工建农等方式,积极完善农业投入机制,稳定推进农业规模经营,保证农业生产的稳定,农业没有出现萎缩。

3.2.5工农业全面外向发展的道路这类地区农村工业是农村经济的主体,高价值作物生产是农业生产的主体,工农业产品商品率高,面向国际市场的比重大。农村工农业关系一般处在第五阶段,工农关系的特征表现为工为主,农分化。这类地区工农业生产均有良好的国际市场和国内都市场条件,工业生产的资金和科技含量高,农业生产的商品率高,但农村工业发展往往占用较多的耕地,粮食生产萎缩的特征十分明显,粮食不能自给。走工农业全面外向型发展的道路,对当地农村经济发展是十分有利的,但粮食的不足不得不引起重视。因此,这类地区在农业全面外向型发展的同时,应基本稳定粮食生产,保证口粮自给,通过外调解决饲料及工业原料所需粮食的缺口,否则,农村工农业很难持续的协调发展。这条道路适合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农业生产以高价值作物为主地区。如广东省东莞市,农村工农业关系基本处在第五阶段。该市农村工业以外向发展为主,规模不断扩大,效益逐渐提高;农村工业高度发展对农业生产带来了深刻影响,一方面作物种植结构趋向高价值化,农业效益大幅度提高;另一方面,耕地减少多,粮食生产出现明显萎缩。

总之,我国农业与农村工业协调发展的道路必须在阶段性、区域性梯度推进理论指导下,走多元化发展的道路;不同地区应根据自己的实际,特别是依据农村工业所处的阶段及工农业关系的特点,选择切合自己实际的发展道路;随着农村工业的发展和农村工农业关系的变化,农业与农村工业协调发展的道路也应及时作出调整,以促进农业与农村工业持续、稳定协调发展。

农业产业发展的重要性篇3

关键词现代农业;现状;趋势;发展对策;陕西西安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重要内容。发展现代农业既适应提高全市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要求,又有利于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因此,要立足西安实际,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着力点和首要任务[1]。

1西安市现代农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西安市委、市政府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坚持统筹城乡发展方针,按照“科学发展、率先发展、服务城市、富裕农民”的目标,突出加强农业基础建设,着力构建都市农业支撑体系,加快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现代农业发展[2]。

1.1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成效显现

在全市形成临潼10万头奶牛、周至1.3万hm2猕猴桃、阎良6700m2瓜菜、秦岭北麓2万hm2旅游观光农业四大特色板块和西阎路果蔬产业带等12条产业带。粮食、蔬菜总产均稳定在210万t左右。粮经作物面积比由2002年的81∶19调整到目前的72∶28。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8%以上,水果良种实现了全覆盖。

1.2农民人均纯收入大幅增长

农业增加值由2002年47.1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103.45亿元,增长1.2倍,年均增长10.3%;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2年的2641元增加到2008年的5212元,将近翻了1番,连续5年实现2位数增长。

1.3农业产业化经营程度进一步增强

全市龙头企业已发展到400个,形成5条覆盖全市的农产品加工龙形产业链。年销售收入过500万元的龙头企业发展到120家,经营收入145亿元;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到321个,会员20万人,带动农户62万户。

1.4农业科技创新与教育培训取得好成果

成果转化步伐加快,农业信息网已经普及到村,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234.89万kw,农业科技贡献率达50%,为促进农民增收起到积极作用。

1.5产业融合性进一步增强

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全市农业向第二、三产业延伸和渗透,体制建设进一步深化,产业融合性进一步增强,农业功能的多样性和生活服务性得到进一步发挥。科技、信息、市场等创新性资源作用更加明显,在生产过程中更加注重环境治理和生态建设,农业发展的持续性增强。

2西安市现代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2.1思想观念还不够解放

对西安农业定位、发展模式和突破口的选择还不够全面;破解发展难题的新办法、新举措不够;在解决土地流转、农业融资等问题时畏难情绪大,思考不深,敢为人先的意识不强。

2.2发展方式不够科学化,农业基础依然薄弱

设施农业面积小,农业科研力量薄弱,高科技农业人才缺乏;科技成果转化率和畜牧业规模化水平低,发展方式比较粗放,产业链条短,资源综合利用率较低,主导产业效益不高,农产品品牌影响力不足。

2.3发展措施不够得力

组织区县、乡镇实施农业重大项目的效果不理想,县乡农业信息服务体系薄弱;在构建农民持续增收长效机制、推动土地集约化规模化经营、农业招商引资、农民创业等一些深层次问题上,新办法不多,新措施不力。

2.4发展成效有待提高

近年来,西安市农民收入增长较快,但与城镇居民收入相比,从2002年到2008年,绝对值差额由4543元上升至9995元。与15个副省级城市比较,西安市农民收入一直处于落后位置,绝对差额差距越来越大。

2.5体制机制还不够完善

目前,西安市的农业管理体制还不能适应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统筹各方、综合协调全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难度较大,农业科研推广力量分散,资源、成果共享难;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还存在薄弱环节;农业执法机构不强,标准较低,程序有待进一步规范。

3西安市现代农业发展趋势

3.1农业产业化经营快速推进

我国农业生产在相当多的地方表现为农户耕种面积小而分散,基础设施落后,生产力水平低下。要改变这种状况,还须通过外部生产要素的引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现代农业发展,这是一个大的发展趋势。

3.2农业集约化程度明显提高

发展设施农业,既是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也是农业增效的有效途径,已经成为农民种养殖致富的重要渠道。随着新农村建设特别是现代农业发展步伐的加快,设施农业必将得到更大的发展。

3.3资源节约型农业发展加快

农业增长将更多地依靠科技,逐步由资源依赖型向科技推动型转变。通过充分发挥科技在集约经营、增产提质、转化增值等方面的潜力,使农业发展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这是西安市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

3.4农业产业链条不断延长

农业产业链条形式由最初的“公司+农户”逐渐发展到“公司+基地+农户”,又进一步发展为“公司+合作组织+农户”,并成为引领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经营形式。随着农业开放程度越来越高,“走出去”成为解决我国农业资源短缺矛盾的重要出路。

3.5农民专业合作社快速发展

近年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逐步加快,其特点主要是: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以“服务本组织成员,提高成员的收入”为宗旨。可以预料,随着《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逐步贯彻落实,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将有更大的发展,成为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重要形式。

4发展现代农业的基本思路与对策

现代农业具有比传统农业更为丰富的内涵,其主要特征可以概括为“十化”,即科学技术化、企业标准化、作业机械化、生产集约化、分工专业化、经营一体化、农民组织化、管理科学化、服务社会化、农业行政和经济活动法制化。现代农业在突出现代高新技术的先导性、农工科贸的一体性、产业开发的多元性和综合性的基础上,还强调资源节约、环境零损害的绿色性。因此,为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必须进一步推进农村经济体制的市场化改革,支持和保护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加大政府对农业的资金投入,利用优惠政策引导城市资金投向现代农业。做到观念引领,规划先行,条件保障,产业主导,多元主体参与,合作推进,科教人才支撑,流通疏导,体制护航。

4.1坚持科学规划,统筹安排

一是重规划。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体现明确的总体思路、任务目标及保障措施等,以科学规划争取政策支持、包装项目、吸引投资等;二是重统筹。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与当地新农村建设规划有机结合起来,科学地把握总体目标和阶段性目标的关系,立足现有产业基础,分清轻重缓急和现实可能,制定分步实施方案,既要解决当前发展最迫切的难题,让农民普遍得到实惠,又要确保都市农业建设目标及发展格局的实现;三是重整体。发展现代农业要将全市农业的发展通盘考虑,涉及到区域产业定位、功能分布、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建设等各方面,不仅仅局限于提高农业生产水平,还要考虑全市的整体发展,使各区县的发展相对平衡[3]。

4.2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

认真搞好项目规划,要做到有特色、有重点、有项目。“有特色”就是根据区县自身资源、优势产业、区位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确定目标任务,创造性地开展工作,量力而行,不盲目攀比,体现自身特色;“有重点”就是要根据区县主导产业,结合现代农业特点和建设目标,确定发展重点和模式,要做到结构合理,主业突出,品质提升,规模做大;“有项目”就是要根据整体规划,结合区县自身优势设计包装一批项目,做好可行性研究和项目储备推广工作,用项目争取政府优惠政策和支农资金,用项目推进招商引资,调动社会力量发展现代农业的积极性。

4.3坚持机制创新,注重实效

一是探索创新的良性投入机制。突出政府和农户在现代农业建设中的投资主体地位,本着“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多渠道筹集资金投入现代农业建设,不断改善农业生产基础设施条件。同时必须充分发挥农户的主体作用,把科学的规划通过民主决策转化为群众自觉的建设行动,激发农户主人翁的责任感和创造活力,让农户真正成为现代农业建设的主力军和受益者;二是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力度。各级政府要通过支持现代农业建设,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能力,真正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壮大西安市优势特色产业,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4.4加强农业设施建设,做好基础条件保障

一是搞好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农田水利建设,加快排灌泵站配套改造、水源工程建设,提高农田防汛抗旱能力;二是大规模实施土地治理,加快中低产田改造,鼓励农民开展土壤改良和保护性耕作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工作,为提高土地产出率探索新途径;三是大力推行节本、省工、降耗的高效生态农业模式,推广节水灌溉,搞好旱作农业示范工程,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四是加大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工作力度,逐步建立西安市耕地质量管理信息系统,逐步提高耕地质量和高产稳产农田比重;五是支持农用工业发展,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提高农业集约化水平和综合效益;六是建设农产品批发市场和信息化网络,提升信息服务水平,促进农产品的顺畅流通。

4.5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强化科技支撑

当今世界农业的潮流是建立“高效、低耗、持续”的发展模式,农产品市场国际化进程进一步加快,科学技术尤其是现代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已被广泛运用。因此,必须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一要根据农业生产需求加快农作物新品种选育步伐,尽快培育出一批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的优良品种;二要结合生产实际,开展农作物超高产栽培技术和标准化栽培技术体系研究,加大良种良法的推广力度。对先进、实用的农业生产技术进行大面积推广,促进生产关键技术的优化组合,加强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为提高产量奠定基础;三要实施人才培养与引进项目。培养造就高水平的学术人才,特别是科技领军人物,鼓励社会各方积极开展合作研究和技术合作,为科技创新奠定人力基础;四要结合农业结构调整、发展特色农业和生产实际的需要,搞好示范园点建设,充分发挥示范园(点)运用先进技术和建设现代农业的示范作用;五要开展针对性强、务实有效、通俗易懂的农业科技培训,努力提高劳动者素质[4]。

发展现代农业,要以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全市农业综合生产力、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核心,大力推进农业发展的观念创新、体制创新、技术创新,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高新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培育壮大优势特色产业,加快农业品牌战略,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这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将贯穿新农村建设和农业现代化的全过程。

5参考文献

[1]屈振国,朱凯生,尤恒.现代农业建设的新思路[J].江苏农村经济,2008(11):32-33.

[2]刘宁.推进我国现代农业建设的思考[J].思想战线,2008(6):135-136.

农业产业发展的重要性篇4

关键词:农业产业结构;农民;增收

中图分类号:95文献标识码:a1哈市农村产业结构现状

1.1经营性非农产业稳步发展,非经营性收入增长成为重要补充。农民家庭经营性非农产业,主要是农民从事建筑、交通、运输、邮电业、社会服务业、批零贸易业。自1989年以来的20年间,农民人均家庭经营非农产业纯收入不断增多,到2009年已达到360.4元。1989年农民工资性、财产性、转移性非经营性收入占纯收入的比重为8.1%,到2009年已提高到33.2%,农民人均非经营性收入达2246.0元,是1989年的50.8倍,年均增长21.7%。

1.2二、三产业增收加快。"十一五"时期,城乡一体化和小城镇建设为二、三产业收入快速增长注入了动力。2010年,农村居民从第二产业得到收入79.5元,比2005年增长86.6%。其中:工业收入25.7元,增长77.2%;建筑业收入53.8元,增长90.8%。

1.3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近年来哈市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2011年哈市大力实施"旱改水"工程,新增水田80万亩,建设了31个水稻智能化育苗中心。大力实施"郊区粮改菜"工程,新建蔬菜标准化园区24个,蔬菜种植面积达166万亩。其中设施蔬菜面积新增10万亩。水产品产量达12.2万吨,养殖面积发展到80万亩,连续两年实现水产品出口。新建农产品出口种植基地2万亩。

1.4绿色食品产业发展迅速。经过几年的发展,哈市绿色食品产业获得了快速发展,到2011年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发展到126家、新增15家。一品村发展到214个,农业产业化生产基地面积发展到1909万亩。"三品"认证面积达3212万亩,新增50万亩。"三品"认证数达到2436个,新增50个。绿色食品产业实现销售收入361亿元,增长31.3%,利税实现80.1亿元。

2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存在的问题

2.1农村产业结构不合理,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在最近几年里,哈市出现了农产品难卖、农民增产不增收的新情况。

2.2农村第一产业内部农、林、牧、渔比例不协调。

2.3农村第三产业的基础设施及其配套服务不够健全。农村第三产业发展极不平衡。最近几年,哈市农村商业、服务业、交通运输业等传统产业有了一定的发展,然而仍然不够理想,特别是一些新兴的第三产业,如信息产业、金融业等发展缓慢。

2.4资金投入不足。随着商业银行改革的不断深入,为增强市场竞争力,追求利润最大化,国有商业银行纷纷整合资源,撤并农村机构网点,上收贷款权限,集中优势资源进占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大量信贷资金非农化,大量农村资金外流,被多渠道分流至城市优质客户。

2.5龙头企业少、规模小,农业区域特色不明显,农民的整体素质不高。

2.6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缺乏科学性、长远性、经营水平低。

哈市的技术结构长期以来表现为农业科研主要集中在产中领域,而适应于农业产业化产前、产后的深层次开发性科技成果较少。哈市农业科技成果在生产上的利用率却很低,每年农业科技成果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还不到30%(美国达到80%),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

3哈市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

3.1重视农业基础地位的作用

农业的兴衰对经济发展进程有着重大影响,这一切都源于农业在国民经济成长过程中的产品贡献、市场贡献、要素贡献和外汇贡献等四方面贡献。哈市作为一个农业大市,具有优越的农业发展条件。应该充分利用这些条件,发挥比较优势。应该坚持持续稳定地发展第一产业,适当地发展第二产业,积极地发展第三产业的战略。

3.2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从发达国家的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看,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农业生产的物质条件和技术的现代化,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生产要素装备农业,实现农业生产机械化、电气化、信息化、生物化和化学化;二是农业组织管理的现代化,实现农业生产专业化、社会化、区域化和企业化。一直以来,哈市许多农村地区在生产的诸环节中仍以人畜力为主,机械化为辅。哈市应该根据农村具体的条件,积极探索现代农业的发展模式。

3.3推进农村市场化进程

哈市推进农村市场化进程,应在经营项目专业化、生产布局区域化、经营过程社会化、经营方式集约化、经营主体多样化、交易市场体系化、市场交易契约化、市场行为协同化、市场竞争国际化等方面做些努力。哈市推进农村市场化进程,关键是要充分调动农户作为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大力培育现代新型农民。

3.4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

哈市在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过程中,要注重乡镇企业和农业合作组织的作用。特别是要积极地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企业。还要注意培育自己的产品品牌。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不仅能够扩大农民的就业渠道减轻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压力,还能让农民增加收入,实现良性循环。

3.5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已经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因此,政府作为公共产品的最优提供者,必须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上发挥应有的作用。

3.6正确处理好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与城镇化的关系

要真正解决问题,就必须在改善产业结构,提升产业集聚上下工夫。否则,大批城市失业人口和进城的农民就无法由社会的不稳定因素转化为有效的产业要素,产业结构的根本性调整和城镇化的进程都将受到严重的限制。因此,应走小城镇发展的路子。

3.7重视政府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作用

政府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首先,政府应从宏观上协调农村三次产业间和第一产业农、林、牧、渔各产业间的比例关系,引导农业的发展方向。第二,政府农业部门应该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为农业经营者提供指导性意见,给予科学指导。第三,提供农业基础设施,特别是一些水利设施,因为农业的发展对基础设施要求较高。第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农业,资金是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必须注重财政金融对农村经济的作用,政府应该大力发展农村财政金融,特别是加大农村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加大政府对农村的投资、发展农村小额信贷、农业保险等。第五,政府还应发挥自身的优势,向外界进行招商引资,帮助农民为农产品销售找市场。第六,规划和健全市场体系。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及优化的保障是健全的市场体系。改革开放的实践表明,中国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市场化。政府的职责是健全和加强产地批发市场建设,加强市场信息网络建设。

农业产业发展的重要性篇5

关键词:物流发展;农业经济增长;影响因素;发展路径

一、现阶段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出现的主要问题

我国作为一个有着非常悠久历史的农业大国,由于人口基数较大,人民生活水平也在日益增长,对于农产品的品质需求也逐渐增高,我国的农业用地面积较大,但是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水平比较低下,相对于发达国家来说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也不完善,因此农业发展始终在我国行业发展的各个发展领域里处于较低的水平。

(一)农业发展结构尚不合理我国主要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土地分配政策,而这种政策方式虽然较大程度上促进了社会公平,但随着社会水平的不断发展,现阶段农村年轻人口从事农业生产的人数逐年降低,以家庭户为单位的生产结构与其他家庭户的联系较少,因此在农业经济的发展过程当中,农户之间合作困难,生产规模较小,发展结构尚不合理,从而导致农村农业经济产业发展盈利性以及规模性均较差,造成了大量年轻的农业就业者的流失,而农业从业者的老龄化也不易于农业生产方式和农业发展结构的改变,因此,从农业经济的发展结构的角度来说,农业生产发展结构不合理对于农业经济的发展来说具有很大的抑制作用,发展农业经济从整体上说还是要提高农业从业人员的整体水平和能力,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生产规模,有助于拓展农业销路,发展农业经济。

(二)农业技术发展尚不完善随着信息化水平日益提高,我国的农业技术需要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拓展和创新,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人口众多,农村人数占比比较大,小规模的生产方式和体制结构使得农业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比较缓慢。而在现阶段,对于农业相关的新型技术的投入较少,技术水平发展也尚不完善的主要原因即还是要归结到农业经济的不景气,而发展技术的停滞又会对农业经济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因此需要大力发展农业技术产业,加大对农业新型应用技术的投入,完善农业经济结构,改善小规模生产的诸多弊端,才能从根本上发展农业经济。

(三)农业资源分布尚不协调我国的地域发展、城乡发展之间的不协调性仍旧存在,并且这种不协调程度也较大,因此农业资源分布存在着一些明显的差异,相关的农业作业技术的应用、销售路径的选取等方面,在经济较发达的地段可选择性较多,而对于经济不发达的地域来说,可能会存在着生产方式落后,销路不佳的情况,不仅会造成大量的农业资源的浪费,同时也对我国整体的农业经济的发展具有不利的影响。农业资源的分布不协调以及农产品的滞销问题仍需大力解决,从而改善农业发展问题。

二、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

(一)自然资源对于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自然资源对于农业经济来说是基础性的条件之一,农业之所以是基础性的产业,除却其生产成本较低、人民需求必不可少的重要特征之外,同时还是一个“靠天吃饭”的行业。我国的农业生产历史十分久远,虽然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当中,农业生产技术和农业生产结构逐渐调整和改革,致力于选择更好的农业种植条件和方式,使得农业的生产质量和效率都逐渐提高,但是自然条件仍是农业生产过程当中赖以生存的重要条件之一。首先就是土地资源对农业经济的增长影响,土地是任何种植产业的基础,也是其所需的重要条件,而土地的可使用面积是在不断变化的,不论是由于大面积的环境污染和化学药物污染等造成的土质条件的破坏造成的种植土地面积的减少还是由于我国开垦荒地、退耕还林还草战略的要求使得可种植土地面积的增加,土地面积的不断变化对于我国的农业资源的增长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土地因素可作为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其次就是自然条件的对于农业经济的发展的作用,自然条件虽然是不可控的因素,但是却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在不同的自然环境中适合种植不同的植物类型,因此产生的经济效应也自然而然有所差别,农业的这种自然特性对于改善农业结构,降低农业小规模发展的程度具有十分有利的推动作用,因此自然条件也是影响农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之一。

(二)人力资源对于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农业作为第一产业,其本身的工作难度较小,信息化技术化可持续发展的程度相较于其余行业来说拓展空间也十分有限,因此人力资源仍是当今的农业种植过程当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因素之一。人力资源作为任何行业都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对一个行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人力资源对农业经济的发展的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就是农业从业者的老龄化。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人民生活水平也日益增高,以家庭户为单位进行的农业生产结构进行农业相关活动并不能满足家庭户对于日常生活的需要,因此许多年轻的农业从事者都不再从事农业劳动而进行其他的管理服务劳动或是其余的体力劳动,而与此同时,以家庭为单位的种植用地将交给没有较好的工作能力的人来种植,从根本上来说,这种农业工作模式是由于农业经济效益过于低下而引起的,但通过年龄较长的农业从业者来进行农业生产,在更大程度上会应用到机械化的生产方式,但是年龄较大则会意味着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信息闭塞和创新能力较弱、思维僵化的问题,因此农业从业者的时代性特征不明显则不利于农业生产方式的创新发展,对于农业的投入也存在固定化的思维,从根本上影响着农业经济的增长。其次社会的人力资源投入也十分影响着农业经济的增长。在农业生产方面的社会人力资源并不局限于种植者,还有一部分在于社会中的农业研究者。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地方性政府都正在完善农业指导制度,即派专业的农业研究人员进行地域化、有针对性地对农业生产进行指导,并解答农户生产过程当中所遇到的问题,这种方式则需要大量的农业生产有关的人力资源的投入,从而提升农业经济的增长。

(三)技术进步对于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农业的生产技术作为新时代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因素,对变革生产方式、发展农业经济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农业生产技术需要创新和应用两个环节,而创新则取决于管理人员、创新开发人员与农业相关的研究人员共同努力,而农业技术的应用则需要更大力的政府支持和农户的应用,因此在现阶段农业经济的发展过程当中,农业新技术的开发已具备一定的条件,但是我国的种植地面积广阔,农业技术的应用落实难度较大。

三、物流背景下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路径探索

(一)借助物流改善农业生产结构,形成有地域特征的农业资本促进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首先就要促进农业经济的生机与景气,目前我国农业产业生产的发展速度缓慢,生产方式老化,生产结构也尚不合理,农业资本注入还未深入形成,因此想要发展农业经济,促进其蓬勃可持续发展,就要改善其农业生产结构,鼓励资本注入,形成有地域性特征的农业资本。目前小规模的家庭户农业生产过程中,家庭户与家庭户之间的联系比较微弱,因此小规模生产的生产结构则不利于当地农业资本的注入,而将农业生产规模发展起来,形成具有地域性的农业产品生产特色,甚至形成本土品牌,对于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和资本的投入都具有重要作用。

(二)政府提高对于相关技术和人才的鼓励政策农业经济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其发展历史悠久,生产规模较小,农业生产个体户的科技技术投资情况较难进行,农业技术以及农业生产方式的改变实施落实难度较大,生产方式的固有化程度较高,在此基础上,要彻底发展农业生产过程当中的科技化水平,从根本上推动农业经济的发展,除了要完善农业生产结构,发展有地域性的联合农业经营外,还要通过国家政府的大力扶持,引进具有完备的农业知识体系的人才队伍,发展创新农业发展路径,不断完善农业体制化结构,发展农业科技水平,国家政府还要对农业科技相关设备的应用作出相应的补贴,鼓励农户发展新时代的科技化农业生产方式,增加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提高土地的合理利用率,最大化提升农业生产水平,从而推动农业经济发展起来。

(三)推进农村污染防治,形成地域性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策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对于食品的要求也逐渐升高,绿色化、原生态的农产品越来越受到更多人的青睐,然而现阶段绝大部分农业产品的经营农药使用率明显偏高,化学肥料的使用率现如今也明显超标,因此为了推进乡村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不仅仅要保障产品质量,减少化学试剂的使用,保障食品安全,也要保障乡村环境健康。土地是种植业赖以生存的最重要的基础,而大量的化学肥料和化学农药的使用、农业塑料薄膜的使用都对土壤环境以及整体的乡村生活环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坏,而乡村环境治理不彻底也会对农作物的生长环境、水资源等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影响。因此要大力完善农村地区的环保事业,控制化学肥料和化学农药的使用,对农村地区的白色污染实行防治政策,健全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从而不断推进农业经济的增长,从长远上促进农业经济的繁荣进步。

农业产业发展的重要性篇6

   (一)农业的内涵与外延出现明显变化。论文百事通目前,农业提供粮食等基本生活需要的商品生产功能已不再是农业的唯一功能,在非产品生产方面的功能不断拓展并逐步扩大范围。

   (二)农业的发展方式发生明显变革。传统农业的发展方式是用机械代替人力和畜力,以化肥、农药等化学物的普及应用和大量投入作为农业产品产量增加的基本手段。现代农业则采用现代经营形式发展农业,农业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完整高效的产业体系。

   (三)农业与其他产品部门的融合空前紧密。随着农业多功能的发展,农业作为第一产业部门和第二产业及第三产业的界限逐步模糊,农业与其他产业部门紧密结合、互补联动的一体化生产体系逐步形成。

   (四)农业作为社会公共部门的属性日益明显。在传统农业的单一生产功能意义下,只是作为国民经济的一个基础的经济部门。农业多种功能的拓展特别是在生态保护和文化传承方面功能的拓展,使农业的受益者首先是整个社会,其次才是农业经营者。随着其产业经济部门属性的不断弱化,农业正日益成为一个社会公共部门。

   二、现代农业功能拓展的重点

   根据目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对农业的功能定位,必须考虑以下因素:(1)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目前我国已进入工业化的中期阶段。这一阶段的基本特征是国民经济结构变动明显,非农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特别是随着工业反哺农业阶段的到来,农业的功能会出现变动。(2)现阶段,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在这一发展时期,就业问题、生态环境问题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问题等都相继出现。因此,应有针对性的发展农业的某些方面的功能来解决目前的矛盾和问题。(3)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逐渐成为制约整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水平和速度的一个重要问题。农民可利用农业的多种功能为农民增收和现代农业的发展作出贡献。

   从上述情况出发,我国现代农业拓展的重点有:一是强化农业的产品供给保障功能,着力解决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这是农业的最基本功能,也是各国在不同发展阶段对农业的一致要求。不论在经济发展的任何阶段,生产性功能都是农业的最基本功能,是保障性功能,也是其他功能得以发挥的基础。在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保证粮食的供应乃至满足人民多样化的需求更为重要。现代多功能农业发展应着力改善粮食生产条件,紧紧依靠科技进步,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向社会增加优质、安全和多样性的农产品供应,以适应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二是发挥现代农业对劳动力的转移贡献功能,着力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出路问题。对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而言,解决就业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解决就业问题,最大的难题还是解决数量庞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近年来,由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下降,农村劳动力不断涌向城市,出现所谓的“农民工”,农民工为城市的工业化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同时也带来了城市就业方面的种种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出路之一还在农村。要充分进行农业的深度和广度开发,拓展现代农业的多种功能,像农家乐、旅游农业等形式的休闲农业的方式,或是农产品的深加工等都是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好去处。三是增强农业对农民的收入贡献功能,着力解决农民的富裕问题,农业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为实现农民群众的生活富裕和全面发展。我国农民占全国人口的70%,农民富则国家富。改革开放几十年来,农民的收入虽有很大增长但与市民差距拉大,农村生产条件并没有很大改善,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远远不及城市。通过拓展农业的多种功能,如发展观光旅游农业、休闲农业、规模农业、项目农业和农产品深加工,吸纳更多的人来农村旅游和消费,可增加农民的收入。四是充分凸现农业生态的保障功能,着力解决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整个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经济、社会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支撑。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由农业具有生态保护的功能决定的。农业在生态保护方面,如在防洪涝灾害、涵养水源、防止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处理有机废弃物、净化空气、提供绿色景观和自然景观方面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所以,应重视农业在生态保护方面功能的发挥,最大限度地发挥农业在生态保护方面的作用,为农业的可持续乃至整个环境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三、建设现代多功能农业的途径和措施

   (一)加大财政支农的力度,建立促进多功能农业发展的投入机制。多功能农业的发挥需要资金投入。目前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低。严重影响农业的粮食生产这一基本功能的发挥。在多功能农业投入上存在的问题主要有:财政支农资金投入总量不足,跟不上农业发展的需要;投入结构存在不合理问题,影响农业在就业和生态保护方面功能的发挥;财政支农资金管理体制不完善,资金使用效果不理想,有限的资金不能形成合力。这些问题严重影响农业多种功能的发挥。为此,应采取以下措施:

   1逐步增加对农业的投入。农业是弱质产业,对农业进行支持和保护是政府的重要责任,也符合国际惯例。通过立法,将现有的支农资金投入纳入到国家财政预算中,作为经常性预算支出固定下来,以保持政策的稳定性、连续性和长期性。

   2拓宽支农领域和渠道,加大支农力度。加大农业科研和科技推广、生产资料生产、食品安全检验、病虫害防治、灾害预防、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生产条件改善等公益性支出。

   3完善财政支农资金管理体制。对目前由不同渠道管理的农业投入,尤其是用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要加强统筹协调和统一安排,防止重复投资或投资过于分散,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益。要明确对违法行为处罚的办法和标准,建立由农业、财政、审计、纪检监察多部门联合的支农资金监管机制。

   (二)调整农业结构。过去农业是传统的种植业和养殖业,现代农业中的农资供应、农产品收购、加工、贮藏、农技推广、人员培训、信息咨询等为农业生产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的各种经济活动所占比重不断提高,使现代农业的结构发生重大变化。休闲农业、观光农业、体验农业及花卉农业等一些新型产业形式迅速崛起,成为农民增收和就业的新的产业形式。多功能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发达的关联产业群。同样,发达的关联产业群也为农业其它功能的拓展提供了条件。农业产业化越发达,则多功能农业发展的越好。

   今后,进一步调整农业

   结构的重点是:一要深化农业内部经济结构的调整。大力发展特色产业,调整农业区域布局;调整农产品的品质结构,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调整农产品的品质结构,生产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二要重视构筑农业产业体系各环节间的互动。国家在制定支农政策时,不仅要考虑农业传统的单一的农产品商品生产功能,还应考虑环境、社会、食品安全、经济、文化等多种功能,应通盘考虑如何构筑由农产品生产体系、农产品加工体系、食品销售体系、质量管理体系、政策支持体系、生产组织体系、市场流通体系、生态保护体系以及安全体系等所组成的具有多方面功能的农业大产业体系,确保农业内部各产业以及相关产业的互动和融合,促进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

   (三)加强青年农民的教育和培训,培养多功能农业人才,为多功能农业提供人才支撑。多功能农业的发展迫切需要一批精通农产品销售、管理、流通、运输等相关知识的经纪人队伍,从而为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农民增收提供人才支撑。因此,在多功能农业的发展中,首先应采取积极措施,把大量的农村青年留在农村。从发达国家城市化的经验看,农村人口和农业劳动力逐步向城市和非农产业转移是发展的趋势,但考虑到我国农村人口基数大,目前城市和工业吸纳农村人口、农业劳动力的能力有限,在今后一段相当长的时期内仍需由农业来提供就业岗位,减小社会就业压力。农业容纳隐性失业的能力比较大,如。大量兼业农户的存在,可缓冲由非农产业发展的波动引发的就业问题。其次,加强对农民的技能培训。再次,应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新晨

   (四)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的步伐,强化多功能农业的科技支撑作用。现代农业的显着特征是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和安全,而这有赖于农业科技的不断进步与创新。虽然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取得很大成绩,农业科技对生产发挥了积极作用,但现有的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和科技发展水平还远不能适应农业发展的需要。农业科技创新和储备能力不足,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科技创新人才匮乏,农业科研经费投入不足,推广体系薄弱,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比较低等问题仍然存在,因此,在现代多功能农业发展中应注意解决以下问题:

   1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通过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大幅度提高科研水平和科研开发效率,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科技创新体制;要以现有农业科研机构和高等农业院校的研究力量为基础,按照经济发展需要、区域特点和学科发展的要求,建立农业科研基地、产业综合研究中心和区域农业科研中心等科研体系。

农业产业发展的重要性篇7

关键词:现代农业;农民;农民教育

作者简介:张胜军(1965-),男,湖北黄梅人,江苏理工学院教授,教育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农村教育、职业教育、教育政策;李翠珍(1967-),女,江苏理工学院教育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基本理论。

基金项目:2014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苏南地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实证研究”(编号:14YJa880097),主持人:张胜军;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江西科技师范大学职业教育研究院2014年招标课题“江西农村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问题与对策研究”(编号:JD1492),主持人:肖称萍。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7518(2015)07-0066-05

“农民教育”是一个发展性概念,在不同的社会发展时期有不同涵义和指称。在现代农业发展的语境中,我们需要对“农民教育”进行重新认识和解读。

一、“农民教育”的传统释义

(一)是一种“在农村”的农民教育

在几千年的封建文明中,农民教育并没有纳入官方的教育体系,是一种发生在乡村的农村人口教育。这种教育依托的是以血缘为纽带的家族或村民自治组织,具有自发、自为的特征。

新中国成立后,为巩固新生政权,迅速恢复经济秩序和建立工业体系,我国采取了“先城市、后农村”、“先工业、后农业”、“农村支援城市、城市优先发展”的战略,并通过相应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土地、户籍制度设计,在20世纪50年代即形成了典型的“城乡分治”的二元社会结构。在这种城乡分治的二元社会结构中,农村是一个完全不同于城市的生活世界。国家对农村教育采取的是“人民教育人民办”的办学政策,即发动农村群众自主办学。农民教育以本社队社员为教育对象,由农村社队集体组织进行,农民教育所需要的一切资源,如师资、校舍、教学设备等,均由农村社队集体或农民自己解决。因此,传统意义上的“农民教育”具有明显的地域局限性,是由农民自己在农村举办的一种具有自我教育性质的农村教育,它与在城市由国家举办的职工教育,形成了鲜明的城乡教育对比和差异。

(二)是一种以经验型农民培养为重心的农民教育

民以食为天。农业是最古老的产业,在我国几千年的封建文明中,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是农村主导经济。小农经济的显著特点是以种植业为主体,以家庭为生产单位,依靠高强度、密集的劳动投入,通过对农田的精工细作,实现农业生产丰收。这种小农经济对自然资源具有极强的依赖性,是一种“靠天吃饭”的“内卷式农业”。

在封建社会传统的自耕自食、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中,农民个体的生产经验在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作用。作物选种、施肥、灌溉、田头管理等,都要靠农民的个人经验来把握。因此,经验型农民因其在农业生产中的不可替代性作用而在农村社会受到普遍尊重。传统农民教育的内容除封建伦理道德、风俗人情、历史掌故外,其主要内容是关于农作物的生产经验。这种农业生产经验不需要通过系统的学校教育传授,而是在日常的农业生产劳动中通过一种随机性的“父传子”、“师带徒”的方式,由年长者传授给年青一代。

新中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前,形成了“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农村集体经济。虽然农业生产的组织方式从以家庭为单位转变为以社队集体为单位,但农业生产方式并没有发生实质性的改变。农业生产依然是依靠土地资源、水资源、蓄力资源,以及大量的、密集的农村劳动力投入,实现增产增收。在这种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中,农民数量的多少以及农民掌握的生产经验的多少,是直接影响农业收成的重要因素。尽管这一时期也有一定形式的农业技术教育,但内容简单、不系统,且缺乏组织性、计划性、长期性。从本质上看,这一时期的农民教育,依旧是一种建立在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的基础之上,以维持农民生计为目的,以培养“经验型农民”为重心的传统农民教育。

(三)是一种发展水平落后的农民教育

在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中,受制于农村社会落后的发展水平与不合理的办学体制,层次低、功能单一、发展水平落后是整个农村教育的“总体性特征”。相对而言,作为农村教育最重要组成部分的农村中小学教育,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农民的重视,因为它毕竟在某种程度上给农民子弟改变命运提供了一定的可能性和机会。而对于以农村劳动力为对象的农民教育,在农村社会根本就不会得到重视。

其一,这种传统的农民教育,并不能给农民个人、农民家庭的经济和社会地位,带来任何实质性的改变;其二,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的确不需要多少农业科技知识,在受教育程度不高的农民看来,生产经验与辛勤劳作比农业科技知识重要得多。

这种不被重视的传统农民教育,是一种发展水平落后的农民教育。其主要表现为:一是层次低。传统的农民教育一直定位于一种初级的、非正规的农村成人教育,在纵向上没有与之衔接的中、高等农民教育,在横向上也没有与之贯通的普通学校教育,或职业资格证书教育,是一种低层次、单向道、非正规、终结性的农村教育;二是功能单一。传统的农民教育包括农民扫盲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粗浅农业生产知识教育等。但无论是哪一种内容的农民教育,都只把农民看做是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工具,而忽略了农民教育对农民身心发展的应有价值。正因为传统农民教育的层次低、功能单一,所以,它缺乏坚实的社会发展基础,长期以来只能在小规模、低水平上徘徊,即便在农村社会,也是一种“不入流”的教育。

二、现代农业的内涵与特征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当前和今后一段相当长时期内的工作重点。2007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提出,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村工作的必然要求;2010年中央1号文件再次提出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任务”。中央关于发展现代农业的一系列政策,是党深刻把握国际农业发展大势,立足国情,从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全局出发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因此,认识和解读“农民教育”,应紧扣时代脉搏,以现代农业发展为新语境。

要在现代农业发展的新语境中重新认识和解读农民教育,首先要正确理解“现代农业”的内涵与特征。

(一)现代农业的内涵

现代农业是继原始农业、传统农业之后的一个农业发展新阶段。从世界范围看,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是在封建土地制度废除、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和现代工业有了较大发展的基础上逐步实现的。这一转变大体上起始于19世纪中叶,至今已经历了百余年的历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现代农业迅速发展,许多国家实现了农业现代化,农业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和商品率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使农业发展成国民经济中的一个高度发达的现代基础产业。[1]

尽管现代农业发展已经成为当代世界农业发展的大趋势,但不同民族与国家所走过的现代农业发展的道路不同,人们对什么是现代农业有不同的认识差异。如有人认为,现代农业是建立在高度工业化基础之上的“工业化农业”(或称之为“石油农业”),其基本特征是:农业工具实现了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农业技术步入了科学化,预测和调控自然的能力大大增强;农业劳动生产率有极大提高。这样的农业,在人对自然索取丰裕农产品的同时,由工业提供和投入大量物质和能量,如农业机械、化肥、农药、除草剂、塑料薄膜、燃油、电力,等等[2]。但是,也有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倾向于从发展的眼光看待现代农业,把现代农业视为从工业化农业向替代农业(有机农业、生态农业、持续农业、设施农业等等)、未来农业(高科技农业、信息农业、精准农业等等)转型过程中的中间态农业。

综合考虑现代农业的先进性、历史性、阶段性、时代性特点,结合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进程,笔者倾向于对现代农业的这种理解:“以现展理念为指导,以保障食品安全、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为主要目标,不断地引进新的生产要素和先进管理手段来经营的,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物质装备、现代产业组织制度和管理手段来经营的,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高水平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的市场化、标准化、产业化的农业形态。”[3]

(二)现代农业的特征

依据对现代农业内涵及其发展趋势的理解,我们可以把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概括为如下几个方面:

1.日益完善的产业体系。现代农业远远超出了传统农产品生产的产业范围,已从生产初级产品发展到包括产前生产资料的准备和信息与技术的咨询服务,以及产后产品的分级、加工、贮运、食品技术、分配与销售等过程,形成农工商一体化。农业产业链条大大延伸,农产品市场半径大为拓展,逐步形成了农业与工业、商业、金融、科技相互融合、相互支持的较为完善的产业体系。

2.农业装备机械化。现代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普遍采用现代工业设备,整个生产过程逐步以农业机械,如播种机、收割机、脱粒机、水利灌溉设备等取代了人力、蓄力和手工工具,农业生产效率获得了极大提高。

3.生产手段科技化。先进的科技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要素。19世纪中叶,农业化学技术得到发展,欧洲率先突破只施用有机肥的传统,开始大量使用化肥;20世纪中叶,部分国家进行了以杂交玉米、杂交小麦、杂交水稻为主的“绿色革命”;之后,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也逐步渗透到农业种质资源、动植物育种、作物栽培、畜禽饲养、土壤肥料、植物保护等各个领域,先进的科技不断从潜在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正成为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强大动力。[4]

4.农业发展市场化。市场经济体制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制度基础。现代农业生产的主要目的不在于自给,而在于为市场提供商品以实现利润最大化。其主要特点表现为: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起着主导作用,农产品商品率得到前所未有的提高;以现代企业的科学管理理念与方法来组织、经营、管理农业生产的全过程;彻底改变小农经济的格局,农户和生产资源、生产资料基本进入农业龙头企业或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并实现专业化分工,使农民和农业组织化;将现代科技应用到农业生产和管理中去,实现要素集约,产业融合,促进农业产业“升华”,形成集约型综合产业。农业生产的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使农业打破了内部物质循环的局限性进而实现物质的开放式循环,从自给农业发展为市场化农业。

5.生产模式生态化。传统工农业生产近百年来给水、土、大气、生物等资源和人类自身生存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近年来,世界各国在农业发展中更加注重生态环境的治理与保护,重视土、肥、水、药和动力等生产资源投入的节约和使用的高效化,在应用自然科学新成果的基础上探索出“有机农业”、“生态农业”等农业发展模式[5]。现代农业是一种体现可持续发展观的生态友好型农业。

6.劳动者知识化。现代农业是现代科学技术武装起来的农业。科学技术能否被引入农业生产,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关键因素,也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而科学技术应用的前提是其为劳动者所掌握,因此,劳动者的知识化、专业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根本动力。

三、“农民教育”的重新解读

新农村建设需要以现代农业发展为支撑。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不仅是传统农民不断减少的过程,同时也是农业劳动者文化素质和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劳动者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农民现代化既是现代农业发展的组成部分,也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先决条件。在现代农业发展的时代语境中,我们需要重新认识“农民教育”的内涵和功能,对“农民教育”做出富有时代感的解读。

(一)是一种“面向农村”的农民教育

在城乡二元社会经济结构中,农民教育是一种与城镇职工教育相对应的区位概念,是指由农村社队举办、发生在农村、服务于传统农业的农民教育。农民作为农业生产的主体,生活在农村,农民教育当然要以农民为对象。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农民教育就只能依靠农民自己举办,也不意味着农民教育就一定要办在农村。当代中国社会正处于急速转型时期,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结构正被逐步解构。“城乡统筹发展”需要彻底打破地域界限,把农村纳入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现代农业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而现代农业发展的前提条件之一则是大力发展农民教育,促进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普遍提高。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就必须创新思维,从城乡统筹发展的视野来看待农民教育,把农民教育理解为一种“面向农村”而不只是“在农村”的农民教育。所谓“面向农村”是指发展农民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农村发展、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民教育的对象没有城乡户籍区分,它包括所有以农民为职业的农村人和城市人,既可以举办在农村,也可以举办在城市。这是一种秉持“大农民教育”观念的农民教育,体现了全社会对农村发展的真切关怀,把农民教育看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而不仅是“农民自己的事”。

(二)是一种以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为重点的农民教育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要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这种新型农民的典型代表就是职业农民。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就明确提出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并将其作为推进中国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一个重要抓手。

与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相对应,农民也被区分为传统农民和职业农民。西方学界一直以传统农民(peasantry)而不是职业农民(farmer)称呼我国农民。根据美国人类学家艾瑞克・沃尔夫的定义,“‘peasantry’主要是指满足于维持生计,身份有别于市民的农业从业人员,而‘farmer’则指充分融入市场,将农业作为产业,并利用一切可能的选择使报酬极大化的从业人员”。[6]有研究指出,职业农民相对于传统农民的不同点主要表现在5个方面:(1)传统农民不仅仅是一种职业,更重要的是一种身份和社会地位的象征,其只能从事农业生产;而职业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经营,可根据自己的知识、资金、经营管理水平等进行自我选择。(2)传统农民是“土生土长”,具有相对性和封闭性;而职业农民既可以是本地人,也可以是外地农民、城镇居民,具有流动性和开放性。(3)传统农民从事农业生产主要依靠经验和习惯;而职业农民必须具备较高的经营管理水平、科技知识和雄厚的资金实力。(4)传统农民以种植大田农作物为主,生产的农副产品仅满足自己的基本生活需要,商品化和市场化率低;而职业农民主要经营园艺、鲜活食品、经济作物、创汇农业等,劳动附加值高,农副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完全市场化。(5)传统农民以粗放经营为主,生产规模相对较小,以血缘为纽带维持和调节生产者之间的关系;而职业农民以集约经营为主,生产规模较大,生产者之间关系较复杂,获取最大利润是生产者之间的共同目标。[7]

现代农业突破了传统的种植业、养殖业的范围,与农业、商业、金融贸易、信息服务等相互融合发展,农业本身出现了分工分业。农业分工分业的过程,也是一个农民分工分业、实现多重身份转变的过程。现代农业发展语境中的农民,不仅包括从事种植业、养殖业的农民,也包括从事为农业产品生产提前、产中、产后各种服务的非农产业从业人员。实践证明,现代农业越发达,农业分工越来越精细,就会涌现出越来越多的与农业相关的各种新兴职业,农民的职业化程度也就越高。现代农业的市场化、科技化、产业化、专业化发展,要求作为现代农业发展主力军的农民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知识,成为具有市场意识、有专业知识和技术、懂经营、会管理的“职业农民”。不难想象,没有这样一支数量庞大的职业农民队伍,我国将很难实现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服务于传统农业的传统农民教育培养的是经验型农民,服务于现代农业的现代农民教育则应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因此,在现代农业发展的时代语境中,农民教育应被合理地解读为以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为重点的农民教育。

(三)是一种与时俱进、动态发展的“现代化的农民教育”

现代农业发展必然要求农民教育做出正确、及时的回应。因此,在现代农业发展语境中,农民教育也应该与时俱进,成为一种具有时代气息的“现代化的农民教育”。

首先,“现代化的农民教育”应具有现代教育的发展理念。传统的农民教育仅视农民为农业发展的工具,是一种低层次、经验型的农民教育。“现代化的农民教育”应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发展理念,既要重视农民对农业科学知识、科学技术技能的学习和掌握,更要重视农民综合素质的培养,实现农民自身的现代化;其次,服务于现代农业发展的农民教育,应以培养职业农民为重点,以现代科学技术为主要教育内容,着力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再次,“现代化的农民教育”手段也应实现现代化。如视频、光盘、广播、电视、远程教育系统、计算机网络、多媒体教学设备等,都应在农民教育中得到广泛应用。现代化的教育技术手段的广泛应用,一方面,可以有效地突破农民教育在资源、时间和空间上的种种限制,扩大农民受教育面;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培养农民的学习兴趣,提高农民教育的实效性;最后,我们应通过“顶层设计”,将农民教育纳入我国现代教育体系的构建中。随着现代农业的进一步发展,我们有理由相信,农民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和社会服务功能将日渐显现,农民教育的重要性也会被更多的人认识和理解。农民教育与其他类别或形式的教育,只有对象的不同,没有高低之别、贵贱之分,同样是我国现代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然,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城乡差异,农民教育的现代化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各地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发展规划,通过多元主体办学、多种形式办学,充分利用一切社会资源,稳步推进农民教育又快又好地发展。

总之,在现代农业发展语境中,农民教育应被重新认识和解读为:一种“面向农村”的农民教育,一种以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为重点的农民教育,一种与时俱进、动态发展的“现代化的农民教育”。

参考文献:

[1]卢良恕.现代农业发展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三)[J].安徽农学通报,2006(12):1.

[2]魏德功.现代农业的基本内涵与现代农业园区建设[J].改革与战略,2005(10):12.

[3]农业部课题组.现代农业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3.

[4][5]陶武先.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与着力点[J].中国农业经济,2004(3):6.

农业产业发展的重要性篇8

关键词:农业展会;农产品;贸易;对策

近年来,党中央对农业和农村工作高度重视,在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的支持下,农产品产量持续增加,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卖难问题,尤其是在局部地区的丰产年份这个问题进一步加剧。全面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是农业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要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除了在农产品提质、加工和流通等方面下功夫外,通过展会搭建农产品贸易平台,对于健全农产品流通体系,促进现代农业发展,进行品牌宣传等将有非常大的作用。

农业展会源于农产品市场交换,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日益繁荣,它是会展行业以农业为特定服务对象提供的服务产品,具有各种要素空间分布的高聚集型、投入产出的高效益型、经济高关联性等特点,是增进信息交流、促进农产品贸易和农业对外交流与合作的现代化平台。因此,借鉴以往经验,规范农业展会的发展,提高展会水平和效果,发挥其对于农产品贸易乃至整个农业农村经济应有的促进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农业展会的现状

由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目前,我国会展业仍未恢复到2007年的水平。2007年全国展会数量大约4400个,涉农类展会180多个。展会内容范围广,几乎涵盖了农业的各个领域,其中,农产品加工类、综合和畜牧类展会的数量占到了农业展会总数的50%。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大连是展会举办最集中的城市。我国农业展会发展很快,正逐渐成为农产品贸易的风向标,在农业产业发展尤其是农产品流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农业展会快速发展的客观条件已经基本具备

1、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农业会展作为最直接有效的农产品促销手段,由于具有很强的正外部性得到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积极支持,各级政府基本上都设立了农产品营销促销专项资金,多数的展览会、交易会等农产品促销活动几乎都可以得到政府的专项补贴,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发展农业会展经济,支持农产品营销”,这就为农业展会发展明确了方向。

2、展览场馆增长迅速。目前,国内展览场馆的总面积已经跃居世界前列,配套设施不断完善,完全能够满足各种类型展会的需要。

3、从业人员素质不断提高。有的高校相继开设了会展专业,培养了一大批专业人才,有关协会和培训机构进行了从业资格培训和技能鉴定,再加上农业展会数量不断增多实战经验也随之不断丰富,从业人员的素质也大幅度提升。

(二)展会举办城市高度集中

就整个会展行业而言,目前已基本形成了以沿海大中城市为集中举办地的区域格局,展会多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大连、青岛、成都、西安等城市。就农业展会布局看,由于农业产业发展的普遍性和生产企业规模小、地域分布广等特点,导致了农业展会举办地分散,但是,趋势大体一致,大型农业展会也基本上分布在这些城市。

(三)出现了一批在国内外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品牌展会

经过多年的发展和积累,我国已经拥有了一批具有国际化、市场化、专业化、品牌化的农业展会,虽然数量不是很多,却是农业展会发展历程中的亮点,这些展会的引领和促进作用是很大的。例如,中国国际渔业博览会、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中国(寿光)国际蔬菜科技博览会、中国国际花卉博览会、中国国际畜牧业博览会等一批展会已经确立了品牌形象,在国际农业会展业中具有了一定地位和影响力。

这些展会中既有综合性展览,又有专业性展览;既有国际性展览,又有区域性展览;既有固定举办地的展会,又有巡回展会。可以说,我国农业展会已经初步形成了一个层次分明、涵盖广泛的完整体系。

二、农业展会在农产品贸易中的作用

(一)开拓市场,促进农产品进入国内外市场

展会由于其举办的定期性、买家的集聚性、卖家的集中竞争性、产品展示的直观生动性、产消接触的零距离性、宣传的形象性和质量集中监管的便利性等众多特点使得展会成为农产品进入市场的快捷通道。例如,2010年第八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贸易成交金额达560亿元。参加国外展会是涉农企业进军国际市场的主要通道,是增加我国涉农产品开展出口贸易的重要途径。例如,英国皇家国际农业展览会是着名的综合性农展,参展商来自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有专业观众10多万人,农业部农业贸易促进中心连续成功组织了“中国代表团”参展。带动了国内农产品企业开拓欧盟市场,扩大了我国农产品出口。

(二)搭建平台,提高政府部门促进农产品流通的针对性

农业展会已成为现代农业建设中衔接产销的一个重要平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发展现代农业,搞好生产环节与市场流通的对接,是一个紧迫而不能逾越的现实问题。根据国际上发达国家的经验,市场经济越完善,会展业对农业农村经济的作用就越明显。举办农业展会,广邀八方客商,汇聚四海宾朋,为众多的农产品打开了广阔的市场空间。政府统一举办各种农产品推介会、订货会是国际上通行的做法,既符合世贸组织规则,提高企业和产品的信誉度,又可大大节省单个企业开拓市场的成本,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整合资源,推动特色农业产业带的构建

会展经济对区域经济的促进作用已经被广泛认可。我国农业展会的举办地除了北京、上海等国际性大都市外,基本集中在农产品生产、加工优势地区,这样既便于招展参展,又可以扩大举办地在相关项目上的知名度,使人们

把一个有名的展会同一个有名的产品和一个有名的产地联系起来。例如,一年一度的中国(寿光)蔬菜科技博览会,经过多年的培育已经成为品牌展会,该地区的蔬菜产业也连续跨越了几个台阶,提升到了一个更高的水平。

由于举办展会时,主办机构需要多个行业相互配合,农业展会作为会展行业的产品,不仅能够为举办地创造直接的经济效益,而且还具有很强的带动效益,能够推动当地服务业的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还可以整合当地资源,改善投资环境,更好地吸引投资,促进当地农业产业化发展。

(四)促进交流,提升农业综合竞争力

成功的农业展会是某个领域内先进发展水平的缩影,聚集了大量的人流和信息流,增进了参展企业和参会者之间的了解和沟通,让企业了解了世界,同时也让世界了解了中国农业。可以说,农业展会是成本较低、效果较显着的推广先进农业发展理念和管理模式的手段。提高农业综合竞争力的一条重要途径是打造和完善农业产业链。对于农业产业链的整合和管理是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战略,农业展会则是实现这个战略的有效平台。通过农业展会的形式,可以加强农业产供销或农产品上下游之间的组织、信息、价值和物流的沟通与协调,拉长或加强产业链,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

三、农业展会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政府主导色彩太重,市场机制缺失,资源未能充分整合。目前,国内有影响的大型农业展会,大都由中央部委或省政府主办,但都没有设立专门机构进行管理,基本上是搭建临时班子、主管部门监管指导,可持续性和连续性差。由于农业展会政府主导成分太多,缺乏有效的市场机制,不能充分调动和优化各种社会资源,许多展览流于形式,国际化程度不高,专业采购商组织力度不够,直接影响了展会效果。第二,结构性失衡,专业化程度低。多数区域性农业展会大多是从眼前利益出发,缺乏品牌规划和可持续发展,企业在一年内参加同主题农业展览次数多,这些展览虽然举办时间和地域不同,但其内容、效果、主要参与者等严重重叠。尽管存在着总体上的供给过量,但是专业化程度高、品牌效应明显、展示交易效果突出的高效农业展览却供给不足。如果按照展示性和交易性两项指标对当前中国农业展览进行考察,则其大部分集中于展示性和交易性都较低的中部区域。这是中国农业展览行业普遍专业化程度低、项目重复化严重的一个直观体现,其背后所体现的农业展览供需结构性失衡正是中国农业会展在数量和规模增长的同时行业效率却一直地位徘徊的主要原因。

第三,参展主体观念滞后,认识不到位。农产品生产流通企业和各类涉农企业是农业展会的参展主体。发达国家和市场经济发展成熟的国家,展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营销方式。在日本,客户一般喜欢在展会上先建立联系,了解企业和产品或试订小批量货,为将来大批量订货打下基础。目前,国内企业对展览这种立体直观、针对性强的新型营销方式认识不足,另外,国内企业往往看重展会的直接效果,实际上,展会潜在的和后续效益要远远超过直接效果,据美国一项调查,在展览结束后16%的客户再联系一次才签约,10%的客户再联系两次后才签约,20%的客户再联系三次后才签约。

第四,农业会展业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没有引起行业的足够重视,农业展会自身宣传不够,公众对农业展会的认识程度仅仅停留在农副产品的销售和购买上,对新形势下农业会展经济的重要性认识不全面。

四、对策建议

(一)明确公共部门在会展经济中的定位

在会展经济深入发展的进程当中,政府要履行好公共服务的职能,需要不断深化认识、转变角色。作为影响供给的重要一方,既不能放手不管,也不应过度参与、过度扩张。

制定统一规划,加强对农业展览行业的宏观指导。尽快制定全国性的农业展览行业发展规划,根据农业展览的规律、特点以及农产品营销促销工作的实际需要,结合产业发展的目标、重点和区域特性进行统一规划、分类指导。积极探索新的管理和服务方式,加快建设农业展览绩效评价机制。加大对公共产品属性较强、外部性效果明显的公益性展览的扶持力度。应该加大对公益性展览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探索最优的支持方式,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避免和限制展览的低水平复制。

(二)加快农业会展专业化建设,打造品牌展会

针对目前农业展会数量多、规模小,层次低、良莠不齐的实际情况,组织开展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对现有展会进行归类排队,提出布局合理的整合意见,发展有产业依托的展会,重点扶持和保护品牌展会。加强培训,培育专业会展人才,为农业会展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

(三)积极培育农业会展市场,调动各种社会力量积极参与

公共部门要逐步退出商业性展览。应该变主办为监管,将运营权更多地交给市场,同时引导市场改善供给结构,推动农业展览的市场化和专业化进程。要制定优惠政策吸引不同所有制企业和资本进入农业会展行业,通过市场配置资源,解决管理观念滞后、展会效益低、内外两张皮等不利于展会发展的问题,促进农业会展业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1、高传杰.山东省农业会展业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1(2).

2、于孔燕.关于农业类展会发展的思考[j].农业经济问题,2006(8).

3、宋晓雁,武邦涛.农业会展的功能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6(4).

农业产业发展的重要性篇9

近年来,党中央对农业和农村工作高度重视,在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的支持下,农产品产量持续增加,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卖难问题,尤其是在局部地区的丰产年份这个问题进一步加剧。全面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是农业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要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除了在农产品提质、加工和流通等方面下功夫外,通过展会搭建农产品贸易平台,对于健全农产品流通体系,促进现代农业发展,进行品牌宣传等将有非常大的作用。

农业展会源于农产品市场交换,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日益繁荣,它是会展行业以农业为特定服务对象提供的服务产品,具有各种要素空间分布的高聚集型、投入产出的高效益型、经济高关联性等特点,是增进信息交流、促进农产品贸易和农业对外交流与合作的现代化平台。因此,借鉴以往经验,规范农业展会的发展,提高展会水平和效果,发挥其对于农产品贸易乃至整个农业农村经济应有的促进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农业展会的现状

由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目前,我国会展业仍未恢复到2007年的水平。2007年全国展会数量大约4400个,涉农类展会180多个。展会内容范围广,几乎涵盖了农业的各个领域,其中,农产品加工类、综合和畜牧类展会的数量占到了农业展会总数的50%。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大连是展会举办最集中的城市。我国农业展会发展很快,正逐渐成为农产品贸易的风向标,在农业产业发展尤其是农产品流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农业展会快速发展的客观条件已经基本具备

1、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农业会展作为最直接有效的农产品促销手段,由于具有很强的正外部性得到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积极支持,各级政府基本上都设立了农产品营销促销专项资金,多数的展览会、交易会等农产品促销活动几乎都可以得到政府的专项补贴,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发展农业会展经济,支持农产品营销”,这就为农业展会发展明确了方向。

2、展览场馆增长迅速。目前,国内展览场馆的总面积已经跃居世界前列,配套设施不断完善,完全能够满足各种类型展会的需要。

3、从业人员素质不断提高。有的高校相继开设了会展专业,培养了一大批专业人才,有关协会和培训机构进行了从业资格培训和技能鉴定,再加上农业展会数量不断增多实战经验也随之不断丰富,从业人员的素质也大幅度提升。

(二)展会举办城市高度集中

就整个会展行业而言,目前已基本形成了以沿海大中城市为集中举办地的区域格局,展会多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大连、青岛、成都、西安等城市。就农业展会布局看,由于农业产业发展的普遍性和生产企业规模小、地域分布广等特点,导致了农业展会举办地分散,但是,趋势大体一致,大型农业展会也基本上分布在这些城市。

(三)出现了一批在国内外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品牌展会

经过多年的发展和积累,我国已经拥有了一批具有国际化、市场化、专业化、品牌化的农业展会,虽然数量不是很多,却是农业展会发展历程中的亮点,这些展会的引领和促进作用是很大的。例如,中国国际渔业博览会、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中国(寿光)国际蔬菜科技博览会、中国国际花卉博览会、中国国际畜牧业博览会等一批展会已经确立了品牌形象,在国际农业会展业中具有了一定地位和影响力。

这些展会中既有综合性展览,又有专业性展览;既有国际性展览,又有区域性展览;既有固定举办地的展会,又有巡回展会。可以说,我国农业展会已经初步形成了一个层次分明、涵盖广泛的完整体系。

二、农业展会在农产品贸易中的作用

(一)开拓市场,促进农产品进入国内外市场

展会由于其举办的定期性、买家的集聚性、卖家的集中竞争性、产品展示的直观生动性、产消接触的零距离性、宣传的形象性和质量集中监管的便利性等众多特点使得展会成为农产品进入市场的快捷通道。例如,2010年第八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贸易成交金额达560亿元。参加国外展会是涉农企业进军国际市场的主要通道,是增加我国涉农产品开展出口贸易的重要途径。例如,英国皇家国际农业展览会是著名的综合性农展,参展商来自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有专业观众10多万人,农业部农业贸易促进中心连续成功组织了“

中国代表团”参展。带动了国内农产品企业开拓欧盟市场,扩大了我国农产品出口。

(二)搭建平台,提高政府部门促进农产品流通的针对性

农业展会已成为现代农业建设中衔接产销的一个重要平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发展现代农业,搞好生产环节与市场流通的对接,是一个紧迫而不能逾越的现实问题。根据国际上发达国家的经验,市场经济越完善,会展业对农业农村经济的作用就越明显。举办农业展会,广邀八方客商,汇聚四海宾朋,为众多的农产品打开了广阔的市场空间。政府统一举办各种农产品推介会、订货会是国际上通行的做法,既符合世贸组织规则,提高企业和产品的信誉度,又可大大节省单个企业开拓市场的成本,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整合资源,推动特色农业产业带的构建

会展经济对区域经济的促进作用已经被广泛认可。我国农业展会的举办地除了北京、上海等国际性大都市外,基本集中在农产品生产、加工优势地区,这样既便于招展参展,又可以扩大举办地在相关项目上的知名度,使人们把一个有名的展会同一个有名的产品和一个有名的产地联系起来。例如,一年一度的中国(寿光)蔬菜科技博览会,经过多年的培育已经成为品牌展会,该地区的蔬菜产业也连续跨越了几个台阶,提升到了一个更高的水平。

由于举办展会时,主办机构需要多个行业相互配合,农业展会作为会展行业的产品,不仅能够为举办地创造直接的经济效益,而且还具有很强的带动效益,能够推动当地服务业的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还可以整合当地资源,改善投资环境,更好地吸引投资,促进当地农业产业化发展。

(四)促进交流,提升农业综合竞争力

成功的农业展会是某个领域内先进发展水平的缩影,聚集了大量的人流和信息流,增进了参展企业和参会者之间的了解和沟通,让企业了解了世界,同时也让世界了解了中国农业。可以说,农业展会是成本较低、效果较显著的推广先进农业发展理念和管理模式的手段。提高农业综合竞争力的一条重要途径是打造和完善农业产业链。对于农业产业链的整合和管理是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战略,农业展会则是实现这个战略的有效平台。通过农业展会的形式,可以加强农业产供销或农产品上下游之间的组织、信息、价值和物流的沟通与协调,拉长或加强产业链,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

三、农业展会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政府主导色彩太重,市场机制缺失,资源未能充分整合。目前,国内有影响的大型农业展会,大都由中央部委或省政府主办,但都没有设立专门机构进行管理,基本上是搭建临时班子、主管部门监管指导,可持续性和连续性差。由于农业展会政府主导成分太多,缺乏有效的市场机制,不能充分调动和优化各种社会资源,许多展览流于形式,国际化程度不高,专业采购商组织力度不够,直接影响了展会效果。第二,结构性失衡,专业化程度低。多数区域性农业展会大多是从眼前利益出发,缺乏品牌规划和可持续发展,企业在一年内参加同主题农业展览次数多,这些展览虽然举办时间和地域不同,但其内容、效果、主要参与者等严重重叠。尽管存在着总体上的供给过量,但是专业化程度高、品牌效应明显、展示交易效果突出的高效农业展览却供给不足。如果按照展示性和交易性两项指标对当前中国农业展览进行考察,则其大部分集中于展示性和交易性都较低的中部区域。这是中国农业展览行业普遍专业化程度低、项目重复化严重的一个直观体现,其背后所体现的农业展览供需结构性失衡正是中国农业会展在数量和规模增长的同时行业效率却一直地位徘徊的主要原因。

第三,参展主体观念滞后,认识不到位。农产品生产流通企业和各类涉农企业是农业展会的参展主体。发达国家和市场经济发展成熟的国家,展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营销方式。在日本,客户一般喜欢在展会上先建立联系,了解企业和产品或试订小批量货,为将来大批量订货打下基础。目前,国内企业对展览这种立体直观、针对性强的新型营销方式认识不足,另外,国内企业往往看重展会的直接效果,实际上,展会潜在的和后续效益要远远超过直接效果,据美国一项调查,在展览结束后16%的客户再联系一次才签约,10%的客户再联系两次后才签约,20%的客户再联系三次后才签约。

第四,农业会展业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没有引起行业的足够重视,农业展会自身宣传不够,公众对农业展会的认识程度仅仅停留在农副产品的销售和购买上,对新形势下农业会展经济的重要性认识不全面。

四、对策建议

(一)明确公共部门在会展经济中的定位

在会展经济深入发展的进程当中,政府要履行好公共服务的职能,需要不断深化认识、转变角色。作为影响供给的重要一方,既不能放手不管,也不应过度参与、过度扩张。

制定统一规划,加强对农业展览行业的宏观指导。尽快制定全国性的农业展览行业发展规划,根据农业展览的规律、特点以及农产品营销

促销工作的实际需要,结合产业发展的目标、重点和区域特性进行统一规划、分类指导。积极探索新的管理和服务方式,加快建设农业展览绩效评价机制。加大对公共产品属性较强、外部性效果明显的公益性展览的扶持力度。应该加大对公益性展览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探索最优的支持方式,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避免和限制展览的低水平复制。

(二)加快农业会展专业化建设,打造品牌展会

针对目前农业展会数量多、规模小,层次低、良莠不齐的实际情况,组织开展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对现有展会进行归类排队,提出布局合理的整合意见,发展有产业依托的展会,重点扶持和保护品牌展会。加强培训,培育专业会展人才,为农业会展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

(三)积极培育农业会展市场,调动各种社会力量积极参与

公共部门要逐步退出商业性展览。应该变主办为监管,将运营权更多地交给市场,同时引导市场改善供给结构,推动农业展览的市场化和专业化进程。要制定优惠政策吸引不同所有制企业和资本进入农业会展行业,通过市场配置资源,解决管理观念滞后、展会效益低、内外两张皮等不利于展会发展的问题,促进农业会展业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高传杰.山东省农业会展业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1(2).

2、于孔燕.关于农业类展会发展的思考[j].农业经济问题,2006(8).

3、宋晓雁,武邦涛.农业会展的功能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6(4).

农业产业发展的重要性篇10

这样看来,发展生态农业势在必行。发展生态农业,能够缓解农业资源过度消耗、农业生产过度开垦、乱砍滥伐、过度放牧、过度捕捞等,对于适应气候变化有着明显优势;能够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包括化肥农药、畜禽粪便、作物秸秆、农用塑料薄膜等;能够降低农业生产对化肥、农药的依赖性,治理农产品生产加工以及农产品消费带来的污染;能够改善广大农民居住环境,促进新农村建设。生态农业的发展,是全面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内容,能够推动相关领域产业循环发展,使农业融入一个良性的循环经济之中。

1生态农业利于提高综合效益

发展生态农业,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农业找到一条根本途径。生态农业吸取我国传统农业的精华和国外农业发展的经验教训,从我国国情出发遵照生态学的原理和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进行农业生产,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水平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发展战略的转移和加速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发展生态农业,有利于农业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发展生态农业,可以避免对自然资源掠夺式经营和滥用,对农业的可更新资源注意增殖,对不更新资源注意保护和利用,使自然资源能得到持续的利用,促进生态良性循环,为农业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发展生态农业,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的综合效益,促进农业长期稳定地发展生态农业能大大提高经济效益。生态农业能充分合理地利用、保护和增殖自然资源,加速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有显著的生态效益。它又能为社会创造数量多、质量好的多种多样的农产品,满足人们对农产品不断增长的需求。因此生态农业的发展,必将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全面发展。

2发展生态农业利于资源利用

生态农业,是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生态农业是遏制生态环境恶化和资源退化的有效途径。随着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急剧增加,农业生态环境不断恶化,资源短缺矛盾日益突出,一些地区农业环境污染相当严重,已经成为制约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要彻底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从根本上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建立以资源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为基础的可持续农业生产体系。生态农业建设是优化农业农村经济结构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手段。

生态农业,适应市场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合理组织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活动,调整农业产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并结合地区优势和产业特点,确定农业发展主导产业,培育龙头企业,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措施。同时,通过生物链加环和产业链延长,形成了以种值业——养殖业——加工业的良性转化增值的“农户+公司”的模式和以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为主的龙头企业,建立了以市场为导向,以加工业为龙头,产加销贸一体化的格局。可见生态农业不仅保护生态环境,而且促进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持续高效发展,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有效途径之一。

生态农业建设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是当前和今后生态农业建设长期追求的目标。发展生态农业,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就是不以破坏农业可再生资源、降低环境质量为代价换取农业的发展,把保护环境和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与满足人类需要相结合,达到生态合理和持续发展之目的。把传统农业技术的精华和现代农业技术按照生态优化的规律加以集成,建立起具有生态合理、经济高效的现代化持续农业发展模式,使农业经济的增长与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结合起来,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这是生态农业长期追求的目标。

3生态农业建设区域布局是关键

针对农业发展新阶段的要求,生态农业建设要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从我国国情出发,寓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于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之中,有效遏止农业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实现资源培育和高效利用,逐步达到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要按照“重点突破,稳步推进”的原则做好区域布局,在巩固和提高全国生态农业试点、示范的基础上,有重点、分区域地全面推进生态农业建设向纵深发展。一是要立足于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和生产条件,采取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农艺措施,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稳步快速发展提供生态安全保障;二是着眼于质量和效益,解决农产品地区性和结构性过剩,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三是解决农产品污染问题,保障国民消费安全,增强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无公害粮食生产是我国粮食生产区生态农业建设的重点。从全面提高我国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角度分析,畜牧业、蔬菜和水果、水产等产业要保持持久的市场竞争力,就必须确保将其发展纳入生态合理的轨道,建立起以资源高效利用和环境保护为基础的生态型技术保障体系。

4发展生态农业完善发展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