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农村经济发展工作总结十篇农村经济发展工作总结十篇

农村经济发展工作总结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1:49:22

农村经济发展工作总结篇1

20__年度农村经济发展工作总结

今年来,我们认真贯彻中央1号文件和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自觉按照“构筑天堂硅谷、建设科技新城”的总目标,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目标,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抓示范推广,搞精品亮点,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全区农业农村经济呈现新的发展局面。经预测,20__年全区农村经济总收入可达179.43亿元,同比增长27.0;农业总产值为3亿元,同比减少7;农民人均收入近10000元,同比增长5.4,全面完成了各项农村经济发展任务。

一、全年农业农村工作回顾

(一)认真贯彻1号文件精神,全面加强城乡统筹,农民收入稳步增加

1、一切从滨江的实际出发,积极推进二轮土地承包。一是采取自下而上的方法,逐村逐户调查核实,摸清现状。二是根据城市化推进的实际情况,及时变更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的内容。三是严格执行二轮承包的有关政策,切实稳定二轮土地承包关系,严格规范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行为。根据城市化推进的实际情况,全区有13个村进行了二轮土地承包完善工作,对有证无地的注销使用权证,对证地不一的更换新证,对证地基本一致的保持原证继续有效。

2、大力加强适用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农民综合素质。我们把加强农民转移就业技能培训、务工农民岗位技能培训和农业先进适用技术培训,作为提高农民素质、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手段。今年来,我们共投入培训资金56.28万元,其中区级财政49.28万元,累计培训总人数7901人。其中农村富余劳动力1170人,后备劳动力技能培训241人;农业适用技术和绿证培训2315人;失土农民2350人;已就业农村劳动力岗位技能培训2066人。共发放各种证书5747人。在区政府的帮助下,3997名失土人员实现了培训后转移就业,较好地解决了失土农民的出路问题。

3、深化农村经营体制改革,确保集体资产增值保值。针对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我们认真开展调研分析。一是大力推进农村经营体制改革,积极开展村经济合作社股份制试点。二是继续深化村会计集中办公制度,全面实行村会计电算化。三是认真贯彻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健全和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的意见》,及时对全区28个行政村进行村级财务审计。并采取“看、对、听、议、讲”的方法,对全区所有行政村的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进行对叉检查。

4、加强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切实维护农民群众利益。尽管我区农民负担总体上比较轻,但仍然不放松抓好监督管理工作。一是积极配合有关部门认真落实农民“零税负”政策,今年农业税免交可减轻农民负担87万元;二是继续落实好农民负担监督卡制度,做好农民负担样本户的业务指导和数据分析、审核和汇总工作,为各级领导提供准确可靠的信息。三是做好涉农服务领域的收费调查工作,及时上报调查统计报表,认真执行新的涉农收费项目和标准;四是及时做好上级农民负担政策精神的传达,落实好农民负担的责任追究制、农村报刊杂志限额订阅制度等政策。

(二)认真贯彻会议精神,继续落实扶持政策,圆满完成粮食生产任务

我们把完成市政府下达的粮食生产任务作为今年的主要工作来抓,把粮食生产任务分解到街道,落实到耕地。

1、全面落实责任制,实行一级抓一级。我们及时下发了滨政办[20__]12号《关于抓好粮食生产的通知》,要求各街道增强发展粮食生产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确保完成市府下达给我区的粮食生产任务。凡是可恢复的农田,尽力种足种好粮食。努力形成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部门合力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体系。

2、继续落实扶持政策,大力推动粮食生产。一是除落实省市粮食扶持政策外,对全年累计种植水稻20亩以上的大户,给予每亩50元的直接补贴。二是对推广优质水稻种子的大户,凭种子购物凭证给予50直接补贴。三是对购置用于粮食生产的农业机械,凭购物凭证给予20补贴。四是区财政安排20万元资金用于粮食生产技术推广,力争今年全区种植水稻新品种1500亩;推广水稻省工节本增产技术3000亩;推广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20__亩。据统计,全区共有种粮大户19户,种植晚稻和油菜2540.2亩,享受省级直补资金2.54万元,水稻良种补助1.26万元,申请农业机械补贴4.5万元;享受区级直补资金12.65万元,水稻粮种补贴2.29万元。

3、及时做好服务指导,努力提高生产能力。一是做好农资保障。保证农资质量,确保有效供应。二是开展技术服务。我们紧扣生产季节,举办各类生产技术培训班3次,编写技术资料150份。三是安排50万元资金改造中低产田,安排5万元资金实施标准农田耕地质量调查和地力监测。四是继续实施“沃土工程”,对推广科学施肥技术,增施有机肥、种植冬季绿肥的,每亩补贴30元。

总之,由于扶持政策和帮助措施到位,农户的种粮积极性有了较大提高,粮食生产趋于稳定。全区粮食播种面积为7745亩,其中春粮面积1100亩,总产247吨,平均亩产218公斤/亩;晚稻面积4045亩,总产2217吨,平均亩产548公斤/亩;旱秋杂粮面积2600亩,秀水110等良种达97以上,圆满完成了上级下达的

粮食生产任务。(三)继续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农业产业化经营日益壮大

我们从自身区域较小的实际出发,积极发展短、小、精、奇、特的亮点项目。通过发展优势产业,稳定特色产业,下调传统产业,开拓新兴产业,实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品种奇特、不断更新”的现代农业产业结构。

1、强化优势产业,发展主导产业。根据本区的资源优势和市场行情,继续调整和优化主导产业。一是花卉苗木生产不断向外拓展。全区现有种植面积8600亩,其中“种子种苗在内,生产基地在外”的异地发展有5200亩左右,占60以上。二是茶叶、水果、水产品种不断优化。全区养殖水面3530亩,其中养殖虾、蟹等高档水产品面积达到1500余亩,占41左右。三是蔬菜种植逐步走向专业化。全区现有蔬菜种植面积10300亩,其中有省级无公害蔬菜基地3060亩;市级蔬菜基地3000亩,示范园206亩。有100亩以上的蔬菜种植大户6户,其中1000亩以上的蔬菜种植龙头企业2家。20__年全区蔬菜复种面积31000亩,总产量8.3万吨,总产值10500万元,均比去年有所减少。四是畜禽养殖逐步向集约化发展。今年继续执行上级关于禁、限养的有关规定,全区现有存栏生猪4436头,存栏家禽240000羽,保质保量地完成了市里下达的禁、限养任务。积极引导规模养殖企业向东江围垦转移,其中由鸿江牧业承担的省级项目《XX围垦区湖羊养殖小区建设(湖羊南移工程试点)》项目,正逐步走向集约化生产的道路。

2、加快园区建设,搞好示范推广。将垦区的综合开发与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有机结合起来,以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为抓手,搞好现代农业科技的示范推广。一是根据新区城市化推进的需要,狠抓东江围垦节水农业示范项目工程。二是坚持以项目为抓手,努力培育现代都市农业的精品亮点。今年,我们共组织实施项目8个,争取上级扶持资金124万元。通过项目实施,我区在彩叶树种引进和推广、杨梅茶树等经济林改造、外塘甲鱼立体套养、农家肥综合利用等技术推广在全市居于领先水平;两个省级优势农产品基地农业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其中杭州之江园林绿化艺术有限公司被确定为省级林业重点企业。三是认真抓好监督与管理,圆满完成上级下达的示范村建设任务。结合“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圆满完成了西兴街道七甲闸村园林绿化示范村建设,并顺利通过市级验收。全区示范园区优良品种比例在85以上,新技术10多项,接纳参观、学习群众20__多人次。其中杭州之江园林绿化艺术有限公司的东江围垦之江园林园区,获国家林业局公布的“全国质量信得过种苗基地”称号。杭州农茂食品公司的3000多亩蔬菜示范园区,被列为“浙江省优势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

3、扶持加工企业,发展订单农业。大力扶持以杭州农茂食品有限公司、杭州华源豆制品有限公司和杭州晶星果品有限公司为重点的农产品加工企业,积极发展产品深加工,提高附加值。发展订单农业,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如杭州农茂食品公司采取订单形式,与垦区种植户签订5000多亩西兰花、大葱、胡萝卜和大白菜的订单,由公司统一供种、统一田间管理、统一培训、统一收购,产品远销日本、新加坡、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垦区种植户根据订单调整结构,安排品种,只管生产,不愁销路,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收益。目前,我区农产品加工行业发展迅速,有以华源豆制品、姚生记食品、杭州唯新食品有限公司为代表的农产品加工行业出现了迅猛的发展势头。

4、发展休闲农业,连结二三产业。作为结构调整重点培育和扶持的两大休闲农业基地,目前发展形势十分乐观。白马湖渔村随着钱江四桥的开通,位置优越,交通便捷,市场前景更加看好。到晶星都市村参观学习的人不断增加,休闲农业的发展实现了与二、三产业的有机结合。

5、积极招商引资,投资效益农业。充分利用大都市的科技、经济和社会优势,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引导社会资本投资都市农业。20__年共有4个投资项目落户我区,其中吸引外资项目1个——浙江华耀药业有限公司,投资总额2980万美元,协议外资2800万美元,04年到位471.1万美元,05年新增资585.6万美元;吸引内资项目3个,投资总额10600万元,协议内资10600万元,实际到位资金4827万元。区内外工商企业、农业龙头企业纷纷加大农业项目投资,有浙江华耀药业有限公司投资我区创业;有浙江东方茶业科技有限公司、浙江贝因美科工贸股份有限公司等大型农业企业集团在区内设立总部,有华源豆制品厂投资总额3440万元,投资豆制品加工技改项目,已投入生产,其生产规模在全国居于领先地位,今年产品已出口到欧美国家;有3家农业企业投资休闲观光农业;有杭州农茂食品有限公司投入1300万元的冻干项目,已投入生产,出口形势看好。总之,都市农业的良好发展前景,使我区广大工商企业纷纷看好都市农业,投资效益农业。

(四)切实采取有效措施,不断完善防范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深入民心

近年来,以食用农产品质量为重点的农业生产安全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我们高度重视,不断加大对农业安全生产的监管力度。

1、落实工作责任制,实行一级抓一级。为全面贯彻落实杭州市安全食用农产品行动计划,区政府分管领导与各街道及职能部门负责人签订了《XX区20__年度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目标管理责任书》、《XX区动物防疫和畜产品安全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全面落实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制。并采取级级召开会议,层层分解责任的办法,将工作任务分解落实。从区、街道、村到蔬菜种植大户和农贸市场经营者,逐级签订责任状,全程落实责任制。

2、坚持以防为主,严防外来疫病侵害。我们坚持“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灭病方针,依法开展动物免疫,提高了动物强制免疫密度。一是全面开展了畜禽春、秋季防疫工作,全区生猪共免疫注射“w”病高价苗8774头次,“猪瘟—猪丹毒”二联苗8774头次,免疫率均达99以上;二是对全区500羽以上的家禽养殖专业户的75570羽鸡鸭,全部进行了禽流感疫苗的强制免疫。三是对全区犬类开展了首次狂犬病免疫注射,散养户100的得以强制性免疫,最大限度地防止外来疫病传入。

3、加强检验与检测,强化准入制管理。我们从加强对留地待上市蔬菜、生猪屠宰等重要环节的检验检测入手,强化农产品市场准入制管理。通过对唯新食品公司的动物产品出(入)证情况的监督检查,对各街道仔猪交易市场、农贸市场等动物及动物产品出入交易环节的查证验证和开证监督,进一步规范了出(入)证的管理和使用。一年来,共对全区留地待上市蔬

菜共定性检测1360批次,定量检测81批次,合格率均为100。全年累计屠宰检疫生猪7万余头,并从5月份开始,进行兴奋剂和“瘦肉精”检测,凡检测不合格的生猪一律退回,确保了全区城乡居民的身体健康。

4、行动迅速,措施到位,圆满完成了禽流感防治任务。虽然今年的D病疫情来势凶猛,但我们工作到位、措施得力,建立了24小时值班制度、家禽凭证交易制度、家禽养殖和交易场所每天消毒制度和防治工作日报制等一系列制度,有效地防止了疫情蔓延。按省、市防指办要求,从11月20日开始,我们进行了地毯式的查漏补缺强制免疫工作。全区累计免疫家禽161603羽(只),免疫密度99以上,消除了免疫死角,填补了免疫空白。从10月30日至今,我们共受理各类举报及突发事件17起,我们都及时进行了处理,消除了老百姓的恐慌心理。

(五)狠抓水利基础建设,不断优化生态环境,农业抗灾能力不断加强

1、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根据城市化的需求和我区农业发展的需要,我们以项目为抓手,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积极实施农业生产基地的战略转移。东江围垦节水项目(二期)已通过市级验收,垦区的路、沟、渠、机埠、桥梁等农业基础设施得到极大改善。截止11月底,全区已完成小型水利建设投资452万元,土石方5.2万方,新增、改善灌溉面积3000亩,泵站改造6座,石砌排水沟8.5公里,修建三面光渠道2.3公里,极大地改善了我区的农业生产条件。

2、不断优化生态环境,努力改善农业生态条件。我们按照多功能、园林化的科技城标准,对全区河道进行建设和管理。根据河道整治计划,今年我区又有7.7公里的河道通过市级验收,超额完成了水利部门下达的河道整治任务,河道整治工作名列全市第二位。并引入竞争机制,以招投标形式确定保洁队伍,不断加大清理和整治力度,实行河道保洁长效管理。事实证明效果明显,全区河道基本达到了河畅、水清、岸绿。

3、坚持早布置早落实,努力完成防汛工作任务。一是及时调整组织机构。根据人事变动调整了各级防汛指挥部的组成人员,落实了抢险队伍,建立了24小时值班制。二是修订完善防汛预案。针对去年防汛预案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年出现的新情况、新特点,我们及时修订完善了防汛预案。三是落实防汛储备物资。我们继续实行专门储备与社会储备相结合的方法,即专门储备由区防汛防旱指挥部和区供销社负责落实,社会储备由各在建工程单位及临江的企业负责储备,全面落实防汛物资储备。四是组织汛前防汛检查。我们组织了3次全区检查,并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落实整改措施。

4、积极开展绿化造林,坚决杜绝森林火灾隐患。由于我区的山林资源十分有限,我们积极开展绿化造林活动,努力优化我区的生态环境。针对今年严峻的防火形势,我们围绕“全年不发生一起森林火灾”的总体目标,积极贯彻“预防为主、严防死守、积极扑救”的方针,以森林火灾综合治理工程为载体,以队伍建设和基础设施为重点,突出防火关键季节,加强宣传,确保宣传、责任、措施到位。今年以来,我们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共建设防火林带47条计19150米,蓄水池8只,制作防火宣传牌80块,购买水枪88支、风力灭火机11台、防火阻燃服60套、2号工具136台等。我们通过层层签订责任状,积极开展森林防火宣传,全面落实三级森林消防队伍,确保了森林防火安全。今年,共接到防火警报电话19起,其中影响较大的山林火情3起,都得到有效的控制,未发生森林火灾。

(六)积极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加强效能建设,努力做好为农服务工作

1、积极开展“送科技、送政策、送信息”活动。3月24日,在西兴街道开展了20__年春季送农技下乡活动。5月15日,在长河街道成功举办了科普宣传周活动。邀请市植保技术服务站的专家,针对当前花木市场疲软的现状,分析当前国际花卉苗木生产经营形势,把握市场行情,提供需求信息,辅导种植技术,现场为农户解答疑难问题,共发放技术资料5000余份,深受广大农户的好评。

2、深入开展“联基地、联农户、联项目”活动。今年,共有16位党员和农技人员与农业龙头企业和种养大户建立结对帮扶关系,将通过宣传政策、推广技术、传播信息、解决问题和调查研究,努力为服务对象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服务和帮助。尤其是对东江围垦的农茂食品公司和鸿江牧业有限公司有效服务,深得广大农户的好评。

3、努力为广大农户提供农业科技信息服务。为了加快我区农业信息化体系的建设步伐,加强农村信息员队伍建设,切实做好农业信息网络的延伸和服务工作,今年,我们在构筑平台,健全网络的基础上,重点抓了三期农网信息员培训。通过培训,使广大农网信息员对农业信息网络的发展有了更加进一步的了解,初步掌握了农业信息网络的使用方法、农村供求信息的查询方式和浙江农民信箱的操作使用,能够向外农产品供求信息,有效地提高了本区农产品的知名度和外销量。另外,我们又投入2万多元资金,向各行政村、农业龙头企业和专业种养大户赠送了20__年度《农村信息报》与《新农村》杂志300多份。及时将农民关心和需要的信息送给他们,开展面对面的信息交流。

4、积极开展农业、农民和农村问题的专题调研。围绕我区城市化推进中“三农”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开展了一系列专题调查研究。重点是对村级集体经济和集体资产的收支情况、农嫁女等几种特殊人员集体资金分配情况和当前我区农业生产的基本情况进行调查。初步掌握全区“三农”问题所面临的现状和种养大户的发展思路及实际需要,为领导决策和工作指导提供了现实依据。二、当前我们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困难

1、农业的发展空间越来越小。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我区的耕地面积快速减少,目前全区拥有耕地19131亩(建区时为39727亩),其中围垦10298亩,直接制约着农业经济的发展。

2、农村的金融供给严重不足。农业龙头企业、种养大户贷款难,农村融资难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直接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壮大。

3、农业经济结构性矛盾突出。主要表现为农村经济总量偏小,农业产业链条较短,附加值不高;龙头企业数量不多,规模不大,效益不明显,示范带动作用不强;生产的标准化体系尚未完全建立和运用,农产品名牌不响,缺乏市场竞争能力;食用农产品质量管理面广量大,涉及千家万户,确保安全难度较大。

4、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不高。主要表现在农民整体素质不高,思想不够解放,市场意识较弱,获取信息渠道狭窄,阻碍了科技的深入推广;农技推广队伍力量薄弱,农技人员的素质也有待进一步提高;各种植大户施肥观念、施肥水平、施肥方法等有待于进一步更新。

5、水利设施和生态建设薄弱。受城市化推进的影响,内地农田水利设施薄弱,排灌不畅,时涝时旱,难以调控。森林火灾苗头时有发生,防不胜防。且各街道扑火人员缺乏协调,影响扑火时效性。

6、农业行政执法任务越来越重。随着农业法制的日益完善和农民法制意识的增强,涉农违法事件的投诉举报越来越多,而我们缺乏专业的执法机构和人员,任务重,事情多,疲于应付。

三、20__年的主要工作思路及对策措施

(一)指导思想

以中共中央1号文件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抓示范推广,搞精品亮点,大力发展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都市农业,加快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努力为“构筑天堂硅谷,建设科技新城”锦上添花。

(二)总体目标

围绕“转移阵地、服务城市”的总方针,坚持以农业现代化促进新区城市化,重点发展优势产业,大力培育加工企业,着力提升传统产业,积极发展新兴产业,努力建设与科技城相协调的都市农业体系。力争到20__年底农业增加值年增长5,农产品加工值年增长15,农村经济总收入年增长20,农民人均收入年增长5。

(三)工作措施

1、以优化农业结构为核心,努力拓展都市农业功能

要按照“优化粮食、发展花木、扩大蔬菜、提高养殖、开发林果”的总方针,进一步拓展都市农业功能,提高农业综合效益。一要扩大生态农业功能。努力与城市发展相协调,因地制宜规划山林开发和农业发展,充分发挥生态农业对城市的养护功能。二要完善休闲农业功能。要以“晶星都市村”和“白马湖渔村”为楷模,进一步扩大规模,开发项目,完善设施,提升档次,满足市民的消费需求。三要加强农业信息服务功能,进一步加强滨江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及时做好农业政策、市场行情和价格信息的传递服务工作。四要努力拓展农业发展空间。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通过外建基地、外借资源、外拓市场,不断发展壮大XX都市农业。

2、以农产品质量安全为重点,切实加强农业安全生产

为保障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抓好食用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管理。一要进一步落实菜农联户制度和蔬菜样本检测制度,抓好瓜果蔬菜的施药安全监管和水产养殖的水质监测工作,切实加强对“口蹄疫”、“禽流感”的防治和“瘦肉精”检测工作。二要加快无公害农产品基地的认定和农产品认证工作,开发洁净、优质、安全的绿色农产品,促进滨江农业向标准化、品牌化发展。三要加大依法行政力度,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要切实加大林业、兽药、渔政、农机等领域的执法力度,整顿规范农资市场,以达到“打假、护农、增收”的目的。

3、以发展农产品加工为纽带,努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进一步提高农产品商品转化率和加工增值能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按照“龙头企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户”的产业化发展模式,立足我区产业化经营体系建设,不断延长产业链条,促进龙型经济发展。并通过重点培育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引导龙头企业采取多种形式向农民返利和分担农民的风险。

4、以引进推广示范为手段,积极做好农技推广服务

一要积极引进新品种、新技术、特别是要帮助农业龙头企业和种养大户,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品牌意识。二要加强技术培训、试验示范,加大种养大户技术培训力度,示范推广“双减”(减肥料、减农药)新理念、新技术。三要继续调优粮食作物,扩大以“秀水110”代表的优质稻播种面积,水稻优质率确保达到100。四要加大茶园管理,改进栽培、植保技术,提高茶叶质量。五要加强杨梅管理,注重经济、生态、社会效益并重发展;六要对东江围垦进行土壤监测,并邀请省、市专家制定测土配方施肥方案。

5、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

一要积极探索社区股份制改造,实现农村管理体制向城市管理体制的转变。二要切实加强村级财会人员的队伍建设,继续加大监督管理力度,确保农村集体资产的增值保值。三要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拓宽信息来源,多方采集信息,及时为农民提供信息服务,帮助农民拓宽视野,寻求市场。四要切实加强失地农民的实用技能培训,增强他们的科技文化素质,提高就业转移能力,加速剩余劳动力有序地转移到二三产业,从事非农产业,增加家庭收入。

6、继续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努力做好为农服务工作

农村经济发展工作总结篇2

关键词:农村经济;管理;思考

一、农村经济管理的含义、目的

农村经济管理,指的是在一定的区域内,在此区域的经济、市场大环境中,以政府出台的经济方针为理论依据,自觉地、有组织地开展经济方面的管理工作。农村经济管理的目的,是更好地发展农村的经济,调配农业生产、农民消费的整个过程,以此来实现对农村经济的管理。总而言之,农村经济管理,是在政府政策的引导下,结合本地区经济发展的优势,拟定经济发展的规划,然后对此规划的落实实施调控和管理。

二、农村经济管理的实情

最近几年,我国的经济飞速发展,整体水平不断提升,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也是硕果累累,农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提升非常明显,然而,现在的农村经济管理工作在落实过程中,依然遇到了很多问题。经济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农村经济发展也是非常的迅速。但是在这一过程中,出现了经济发展和经济管理协调不到位的问题。和农村的经济发展相比,经济管理工作相对落后,这将非常不利于农村经济的长久、健康发展。所以,我们一定要积极改善这一现状,努力提升农村经济管理的整体水平,帮助农村经济的发展更长久、更稳定。

三、农村经济管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一)负责农村经济管理的人员,整体素质有待提升

在我国,负责农村经济管理的队伍,主要是由当地农民构成,尽管这些人非常熟悉当地的农业生产状况,有助于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但是,这些人的整体素质普遍较低,文化水平不高,专业的管理技能几乎没有,管理理念也很落后,不愿意接受新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措施。另外,这些人来自农村,他们负责管理工作容易产生和自己相关的利益关系,特别容易出现偏袒现象;同时,因为农村经济的发展速度相对较慢,自我满足的小农意识降低了农民的竞争意识。同样,负责经济管理的工作人员,也是缺乏竞争意识,不能科学掌握农村经济的未来发展趋势,没法将最先进的发展意识传递给农民,导致农村一直处于原材料的原产地,农业产品附加值太低,农民实际利润少得可怜,缺乏市场竞争意识。

(二)农业资源浪费严重,产业结构不够优化

最近几年,我国农村有很多的耕地闲置,农民更愿意进城务工。因为资源和农村发展方面的原因,农村本身的吸引力就不够大,再者,农村的收入普遍偏低,耕地的价值体现不出来,这也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同时,农业的产业结构不够优化。当前,农村逐渐实现了产业化,以前的自产自足的农业生产模式,已经退出历史舞台,因为这一模式无法满足人们的物质、精神需求。所以,农业的产业结构务必要进行优化,满足人们的需求,增加农民的实际收入,然而,农村经济管理人员,根本意识不到这点,管理工作不及时,农业产业结构不够优化,制约农村经济的发展。

(三)管理机制不够先进,政府的资金投入不够

整体上来讲,我国农业的相关政策和农村的经济发展相比,落后很多。区域之间的差异化,会使国家出台的政策,很难满足所有地区的发展需要。农业相关的政策,只停留在资金补贴这一环节,其他性质的政策仍然很少,不利于农村经济管理的落实。农业相关的法律法规严重缺乏,我们只有通过深入改革,才能更好地将这些问题解决掉,否则的话,农村、农业的发展都受限制,社会矛盾会激化,不利于社会安定。

四、相应解决措施

(一)提升农民的综合素质

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应该提升农民综合素质,让农民既有文化,又懂技术,同时还会经营,实现农村的人口压力渐渐转变成优质生产力。首先,要做好农民专业技能的培训。将农村科技部门的作用发挥出来,让科技人员为农民讲述一些实用的农业技术,实现农业生产科技化,同时,做好农民成人教育工作,提升农民就业、自己创业的能力。其次,做好农民的思想道德文化建设工作。第三,农村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要加强,丰富农民的精神生活。作为农村经济管理的工作人员,自己的思想意识要先进,整体素质要时刻提高,积极引荐其他地区的成功经验,为农民举办农业经济理论相关的培训,传递先进理念,提升农业的科技水平,助力于农村经济的长久、健康发展。

(二)做好招商引资工作,提升农业资源的使用效率

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积极引进资金,提升土地资源的使用效率,避免资源浪费,实现工业化,带动经济的发展。首先,完善相关的扶持、优惠等政策,鼓励有实力的个人或是民营企业带动农村当地经济发展的多样化;其次,改善投资条件,吸引外资注入,优化经济环境,规范市场秩序,制定积极的政策法规,营造良好的服务环境。第三,支持农民发展农村特色产业,增加特色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三)切实落实政府的各项政策,健全经济管理机制

首先,政府要增加农村建设的投入力度。在教育方面,持续改善教学条件,提升农村的教育整体质量,救助贫困生;在医疗方面,提升农民的合作医疗参保率,增大新农合医保的覆盖面积,提升农村的卫生条件;在文化建设方面,多开展技术、文化等相关内容的下乡宣传活动,传递精神,传播文化,改善农民的精神面貌,丰富农民的精神生活。其次,实现农村发展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多元化的经济,为农民增收,缓解基层债务矛盾,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第三,做好农资市场的管理工作,严惩投机行为,维持农资价格稳定,为农民减轻负担。第四,落实好农村土地承包政策,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维持社会稳定。

五、总结

总之,落实好农村经济管理工作,让干群关系更密切,可以让农村发展更健康。因而应该立足现在,统筹计划,促进发展。当然,现在的农村发展,问题和挑战同时存在,我们要坚定决心,切实落实好农村经济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杜艳芳.当前我国农村经济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农民致富之友.2016(22)

[2]李忠民.小城镇建设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J].才智.2015(35)

农村经济发展工作总结篇3

1 文献回顾

国外情况。1969年Goldsmith对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研究,首次提出了金融相关比率的概念,揭示了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同步发生的规律[1]。Levine Ross与King Robert对80个国家1960—1989年间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后,验证了金融发展对资本积累、生产率提高的促进作用,证实了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间的正相关关系[2]。国际上对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及发展的关系也进行了研究。理论研究方面,Hugh t patirck首先提出“供给领先”模式,强调了农村金融供给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认为农村金融组织及相关服务的供给先于农村经济主体的需求[3];mark.Drab-enstot和Larry.meeker分析了资本在农业经济中所起的作用,提出利用社区银行的可贷资金发展农村二级市场[4]。而实证研究的角度主要集中于农业信贷对农业产出的影响研究,研究方法主要有生产函数、投入要素需求函数、效率缺口函数和线性规划研究方法等。michael t.Belongia和R.alton Cilbert建立了农业信贷对农业产出影响的市场分析模型,并分析了信贷对农业产出的影响程度[5];《2002年世界银行的综合研究报告》表明,农村金融的发展改变了农村的生产活动方式和雇佣行为,导致了产出增加和贫困减少[6]。

国内情况。国内学者也对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农民增收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有正相关、负相关、零相关、微相关等关系。如姚耀军对中国农村1978—2002年间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做出实证研究,农村金融发展状况影响到农村经济增长,而农村经济增长对农村金融发展状况无影响[7];许崇正,高希武研究表明了信贷资金对农民增收的支持作用不够[8];温涛、冉光和和熊德平丈在对研究结果显示,中国金融发展和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民收入增长具有显著的负效应[9];邹擘对湖南的研究结果表明,农村储蓄比率和金融机构信贷比率的提高,对湖南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长期来看是正向的,而且影响作用将随着时间的增长逐渐加大[10];袁锐研究结果表明江西农村存款增长对江西农民收入增长具有负效应、江西农村贷款增长对江西农民收入增长具有不十分显著的正效应[11]。

综上所述,国内外对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的关系研究较多。但是,他们所选择的指标主要是农村存款、农民人均收入、农业生产总值,而没有考虑农业产业化组织的经营情况、农产品加工企业总产值,不能准确判断农业信贷资金的投资方向。本文将以此为出发点,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所选取的指标进行完善,以求得到更加合理的结果。

2 关联度的计算步骤设Y1,Y2,Y3,……,Ys为系统特征行为数据序列,X1,X2,X3,……,Xm为相关因素序列,Yi(1<i≤s),Xj(1<j≤m)的时间长度相同,即数据个数相同。另设定系统特征行为数据序列Yi为母序列,而将上述m个相关因素序列称为子序列。而关联度就是两个序列关联性大小的度量,在本文中就是农村经济发展子指标与农村金融发展子指标的关联度。其计算步骤户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12]:

第一,原始数据变换,包括均值化变换、初值化变换和标准化变换三个子步骤。

第二,计算母序列与子序列的关联系数。经数据变换的母数列记为Y′i,子数列记为X′i,则母序列与子序列的关联系数为:λij(k)=min+βmaxΔijk+βmax(1)其中,Δijk为Y′i和X′i的绝对差,即Δijk=|Y′i(k)-X′j(k)|;max和min分别表示Δijk的最大值与最小值;β一般情况下可取0.1~0.5。

第三,计算关联度。母序列与子序列之间的关联度以两比较序列各个时刻的关联系数之平均值计算,即:λij=1n∑nk=1λij(k)(2)其中,λij为母序列与子序列的关联度,n为比较序列的长度(即数据个数)。

3 指标设计与数据收集

根据文献回顾的结论,为考察各项农业贷款与财政支农支出对农村经济、农业产业和农民收入的支持情况,准确判断农业信贷资金的投资方向,同时考虑资料的可获得性,笔者选取以下四个指标构成系统特征行为序列,即农林牧渔总产值(Y1)、农民农林牧渔人均家庭经营纯收入(Y2)、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的销售收入(Y3)、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工业企业产值(Y4);选择以下两个指标作为相关因素行为序列,即农业贷款余额(X1)和财政农林水事务预算支出(X2)。表1为上述指标在1998—2008年的统计数据,运用该数据进行农业贷款与财政支农支出对农村经济、农业产业和农民收入的灰色综合关联度分析。所使用的数据来源于1999—2009年历年的《福建统计年鉴(1999—2009)》和《福建年鉴(1999—2009)》。 图1是各变量的趋势图,从图中可以发现,农业贷款余额和财政支农支出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的销售收入和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工业企业产值的变动的方向和步调较为一致。

4 关联度研究结果

根据母序列与子序列的关联度计算步骤,运用表1的数据将其代入公式(1)、(2)中可得到农业贷款余额和财政资金支农投入与农林牧渔总产值、农民农林牧渔人均家庭经营纯收入、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的销售收入和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工业企业产值的关联矩阵,结果见表2,全面反映了1998—2008年间福建省农业贷款余额和财政支农投入与农林牧渔总产值、农民农林牧渔人均家庭经营纯收入、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的销售收入和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工业企业产值的密切程度。根据以上分析结果,按照0<y≤0.35为弱关联、0.35<y≤0.65为中关联、0.65<y≤1.0为强关联的标准。农业贷款余额与农林牧渔总产值、农民农林牧渔人均家庭经营纯收入、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的销售收入和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工业企业产值具有强关联度;而财政支农资金与农林牧渔总产值、农民农林牧渔人均家庭经营纯收入、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的销售收入具有强关联度;而与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工业企业产值属于中关联度。然而,关联度强不等于就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成因。因此,本文运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方法对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发展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检验,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从检验结果可以看出:5%的显著性水平下存在三个因果关系。即农业贷款余额的增长是农林牧渔总产值增长的格兰杰成因;农业贷款余额的增长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的销售收入增长的格兰杰成因;农业贷款余额的增长是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工业企业产值增长的格兰杰成因。

第一,农林牧渔总产值与农业贷款余额的关联度最大,关联度为0.762;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工业企业产值次之,关联度为0.689;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的销售收入最低,关联度为0.668(详见表2);并根据格兰杰因果分析结果,农业贷款余额的增长是农林牧渔总产值增长的格兰杰成因。这说明农业贷款的增长在促进农业生产发展方面有较大的贡献,国家针对银行等金融机构向农业第一产业贷款的优惠政策表现出了较大的实际作用。第二,因为农业贷款余额的增长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的销售收入增长和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工业企业产值增长的格兰杰成因,笔者认为农业贷款可能通过对这两个因素的促进作用,提高了农林牧渔初级产品的市场销售能力,进而间接的推动了农林牧渔总产值的增长。然而,根据农林牧渔总产值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的销售收入和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工业企业产值的关联度研究结果,关联度分别为0.564和0.652(详见表4)。这表明福建省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对农业生产的带动作用有限,可能与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仍然处于较低水平有关,2007年福建省农民组织化程度仅为36.44%[13];而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工业企业的发展可以增加对农业初级产品的需求,从而保证了农民生产的农产品能够在市场上实现经济价值,增加农业经营收入。

第二,财政支农资金与农民农林牧渔人均家庭经营纯收入的关联度最大,为0.785,与农林牧渔总产值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的销售收入的关联度分别为0.673和0.668(详见表2)。该数据说明财政支农资金对农民增收具有重要的相关关系,但是,根据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结果,其还不是农民农林牧渔人均家庭经营纯收入增长的格兰杰原因。因此,虽然政府在农户生产经营补贴、农业综合开发、农业基础设施、农田水利和气候方面的财政支出,为农户进行农业生产经营提供经济推动力,并使农业生产环境不断优化,但是由于农业是弱质产业,并随着农民人均家庭工资性收入的不断提高,农业经营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越来越小,经营农业的积极性不断降低,由此弱化了财政支农资金对农业经营收入增长的贡献度。

第三,财政支农资金与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工业企业产值的关联度仅为0.579(详见表2),说明政府对农业的财政扶持政策主要方向是农业产业中的第一产业,或者财政支农资金扶持农产品加工业的比重太小,或者政府对农产品加工业主要采取税收优惠、贷款支持等政策进行扶持,从而降低了财政支农资金的影响程度。

农村经济发展工作总结篇4

县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情况调研

强化管理完善服务

加快劳动力转移步伐

—某县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情况调研

要建设惠及十几亿人的全面小康社会,重点和难点在农村。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农民增收,加速小康社会进程中,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推动城镇化进程是关键。

一、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是农村发展、农民增收的现实需要

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调整农村就业结构,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是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也是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高城镇化水平的大战略。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发展乡镇企业和跨区域流动就业,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取得了重大进展。目前,农民工已成为我国新一代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富余劳动力跨区域流动就业,既为城镇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活力,促进了城镇经济和社会的繁荣,又开辟了农民增收的新渠道,成为农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但随着农业技术进步,乡镇企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体制创新,农业和农村内部对劳动力的需求逐渐减弱,农村富余劳动力问题越来越突出,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同时,也给农村社会治安的稳定埋下了隐患。当前,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农民增收,成为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刻不容缓的重大任务。

二、我县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和特点

(一)发展现状

我县是一个典型的热区农业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近年来,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深化,全县农村富余劳动力数量增长较快,至20xx年9月,全县农村富余劳动力达12500人。农村富余劳动力的高速增长,使加快推进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任务更加艰巨。县委政府高度重视,始终把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作为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农民增收的重要环节来抓。通过加大劳务输出宣传力度,逐步建立健全劳动力市场,加强信息网络建设,加大劳动力培训力度,多方寻找用工信息,加强信息反馈和跟踪服务等切实有效的措施,使全县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得到了快速发展。

至20xx年9月止,全县共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6524人(累计数),占全县剩余劳动力总数的52.2,仅20xx年1至8月,全县共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3616人,其中,境外3人,省外456人,省内430人,县内2727人。

(二)主要特点

1、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主要集中于加工业和服务业。从转移的行业和领域来看,加工业和餐饮、批发零售等服务业成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方向。全县6524名外出务工人员中,从事加工业和服务业的人员居多数。

2、省内成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地区。因受农村富余劳动力素质、就业机会和就业观念的限制,我县农村劳动力转移主要集中于省内。全县6524名外出务工人员中,在国外实现就业的有7人,占总数的0.1;在省外实现就业的有1652人,占总数的25.3;省内州内实现就业的有4865人,占总人数的74.6。

3、兼业性的短期转移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方式。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以兼业性的短期转移为主。农忙务农,农闲外出务工经商,转移的时间长短因家庭劳动力的多少与外出务工收入的高低密切相关。在县内务工的人员大多属于此类。

三、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转移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随着国家对教育投入力度的不断加大,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素质逐步得到了提高,但从整体来看,农村劳动力的素质还很低,与劳务市场的需求不相适应。全县6524名外出务工人员中,高中、中专以上学历者有755人,占总数的11.6;初中文化有5069人,占总数的77.7;初中以下学历者有700人,占总数的10.7。

(二)有组织转移的劳动力比重不高。目前由于我县劳动力市场还不完善,中介组织也不够健全,加上组织引导工作不到位,使得我县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形式比较单一,通过政府部门、单位及中介机构组织输出的比重小,经过亲朋好友介绍或自主转移的外出务工人员占有很大比例。特别是在县内实现就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大多是自发的、分散转移,由劳动部门和其他机构组织转移的人员所占比例不高。

(三)从业结构单一,层次低。从全县农村外出务工人员所从事的行业看,大部分选择批发零售等服务业及加工制造。从业结构简单,就业面狭窄,且层次较低,外出务工人员多集中在以手工操作为主,技能较低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工作量大,工作条件差,报酬低。

(四)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发展不平衡。受就业观念和经济纯龅挠跋欤??馗飨缯蚺甯挥嗬投?ψ?乒ぷ鞣⒄共黄胶狻>?孟喽月浜蟮纳角?缯蚺謇投?ψ?平峡欤??媒戏⒋锏陌忧?缯蚺謇投?ψ?坡?V?004年9月,农村劳动力转移快的乡镇已达1189人,而转移慢的乡镇只有108人。

四、制约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原因分析

(一)城镇化总体水平较低,综合效益差。城镇化水平的高低,决定着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进程。受地理环境、社会环境及历史传统等多种因素影响,我县城市规模和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城镇化水平低,20xx年,全县城市化水平仅为22.47,低于全州23.82的水平,导致城镇集聚和辐射功能弱。加之,随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城市下岗失业人员增加,使得城镇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能力减弱,延缓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步伐。

(二)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能力减弱。发展乡镇企业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也是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重要载体。但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企业竞争日趋激烈,乡镇企业进入了结构调整和体制创新的转折阶段,处于“二次创业”的关键时期,机制有所弱化,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能力减弱。

(三)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与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的要求不相适应。全县5976名农村富余劳动力资源中,高中、中专以上学历者只有719人,仅占总人数的12;初中学历者有4946人,占总人数的82.2;初中以下学历者有311人,占总人数的5.2。受过专业技术培训,具有专业技术特长的则更少。农村劳动力资源的低素质状况,与社会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的要求不相适应,使得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领域和转移面越来越窄,转移难度加大。

(四)农村劳动力市场和中介组织发展滞后。从目前情况看,由于我县劳动力转移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城乡劳动力的就业渠道不通畅,各种劳动力专业市场和职业中介组织不完善,为农民外出务工服务的信息反馈、中介服务和管理工作薄弱。加之,由于务工信息宣传传播方式单一,渠道不畅,农民不知道哪些地方有就业岗位,需要劳动力,对劳动力的素质有何要求等,外出务工还存在一定盲目性。

五、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对策

(一)加快乡镇企业个体私营经济“二次创业”,推动工业化进程,吸纳富余劳动力。大力发展非农产业,加速工业化进程,增加更多的就业机会是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根本途径。乡镇企业个体私营经济在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要按照“两结合、一提高”的要求,加快乡镇企业个体私营经济“二次创业”步伐,依靠技术进步和体制创新,加大结构调整和改制力度。进一步抓好绿色食品加工园区建设,引导乡镇企业个体私营经济从传统单一的服务行业中突破出来,转向创新性、开发性的农产品精深加工、贮藏保鲜、包装运输上来,竭力开辟发展的新途径和新领域。把企业做大做强,吸纳更多农村富余劳动力。

(二)加强小城镇建设,推动城镇化进程。通过城镇化的发展带动产业的发展,促进中小城市规模升级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和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根本出路。要充分利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和省、州把元谋作为次级城市发展的重要机遇,科学布局,合理规划,逐步建成以县城为中心,重点城镇为区域经济次中心,各具特色的小城镇建设体系。最大限度发挥城镇辐射和集聚功能,不断开辟新的就业领域和岗位,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同时,改革小城镇户籍制度,放宽农民迁入小城镇居住的限制,允许农民自主进城定居,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城务工创造条件。

(三)培育劳动力市场,加快信息网络建设。要按照“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的目标,坚持“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网络互联、资源共享、分级使用、分步实施”的原则,培育和发展劳动力市场,逐步建立起统一、完备、规范的现代劳动力市场,保证劳动力流动的灵活性,使劳动力资源的配置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要加快县、乡两级信息网络建设,畅通信息来源渠道。充分发挥外出务工人员点多、面广、信息渠道宽的优势,努力建成政府、中介组织和个人相结合的多元化信息渠道网络。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劳动就业中介组织,加强就业信息、咨询、职业介绍、培训等在内的社会化的就业服务体系。健全和完善保障就业者权益的法律法规和制度。

(四)加强技能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要根据劳务市场需求变化,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多样化的职业教育与培训,突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坚持“市场引导培训、培训促进就业”的原则,充分利用县职业中学、成人技校和各级各类专业技术学校现有资源和设备,以技能培训为主,相关经济、法律常识培训为辅,培养出一大批具有专业技术特长、能适应市场需求的劳动者,不断提升元谋劳务品牌,增强元谋民工的竞争能力。制定和完善农村教育长远规划,从抓好基础教育入手,落实好农村教育“两基”工作,提高农村后备劳动力的文化水平和层次,从根本上改变低素质、低层次的格局,使未来的劳动者成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新型劳动者。

农村经济发展工作总结篇5

(一)基本解决了中国人民温饱问题,实现了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1978年冬天,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位农民冒着“坐牢”的危险悄悄地签订了“包产到户”的“契约”并于当年获得了粮食丰收,由此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乃至整个改革的序幕。随后在党中央、国务院的肯定和支持下,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的改革在全国普遍实行起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使得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农产品也逐年增收,农村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农村改革发展的伟大实践,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社会生产力,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改善了农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人民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提前实现了邓小平提出的“三步走”战略的第一、二步。在2003年,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000美元,标志着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实现了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农村经济社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据中国农村贫困监测数据显示,从1978年到2007年,中国农村尚未解决温饱的绝对贫困人口数量已从2.5亿下降到1479万,占农村总人口的比重由30.7%下降到1.6%[1];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78年133.6元增加到2007年的4140.4元,平均每年增加138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增长7.1%[2]。

(二)实现了农村经济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巨大转变,农业从传统农业迈向现代农业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随着农村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传统农业已显得越来越不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建立“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已经成为中国农业发展的明确目标。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农村改革实现了农村经济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巨大转变,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社会生产力;实现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迈进,农业的基础性地位得到巩固和加强。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报告显示,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经济保持了年均9.8%的高速增长,2007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已经接近25万亿元,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的份额已从1978年的1.8%提高到2007年的6.0%,进出口总额2007年首次超过2万亿美元,达到21738亿美元[3]。

(三)逐步提高了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保障了农民权益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党中央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政策措施,扩大了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增加了财政对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投入,把对农村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文化、教育事业、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体系等作为农村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有效地推动了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建设和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切实保障了农民的权益。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党中央的一系列政策,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保障农民权益。在经济上保障农民的物质利益,政治上尊重农民的民利,不断发展农村公共事业,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使广大农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4]

(四)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逐渐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中国长期以来实行的重城市、轻农村和重工业、轻农业的城乡差别发展战略,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已成为严重阻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在中国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的过程中,这种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的弊端日益突出,并且迫切需要解决。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强调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强调科学发展,强调社会和谐。三十年来的经济社会发展,拥有了较为雄厚的经济基础,为解决三农问题,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提供了强有力地物质基础。现在,中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5]。

(五)建立了农村经济社会管理体制机制,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1978年中国首先从农村开始进入改革,并且最终在农村突破。三十年来,党中央的十个“一号文件”对农村改革和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由于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地提高,党中央根据国情、时情作出了一系列的农村改革政策,出台了一系列有关农村改革的制度,逐步建立了农村社会经济管理体制机制,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二、中国农村改革发展的宝贵经验

(一)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农村改革发展

正是在我们党的正确领导下,中国三十年的改革开放才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我们党强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强调以人为本;强调三农问题是我们党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等重大发展战略。在中国农村改革发展的新阶段,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客观规律,切实把以家庭承包责任制为基础的统分结合双层经营体制,作为中国农村基本经济制度;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坚持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为指针,自觉地把“三个有利于”作为判断农村改革发展与是非成败的标准;坚持科学、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积极有力地推进农村改革发展。

(二)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农民是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主体,也是最富于创造性的力量。我们进行农村改革发展必须坚持实践的观点,一切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必须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必须始终把农民群众放在农村改革的主人和主体地位上,切实保障农民的自;必须认真落实同农村改革发展相配套的党在农村的一系列基本政策,依法保护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调动农村广大干部和农民群众的积极性。改革的目的是让农民在经济上得到实惠,享有政治上当家做主的权利。三十年的实践证明,在农村改革发展过程中,只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农民的利益作为出发点、落脚点,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加强农村制度建设,切实保护农民权益,就能极大地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得到广大农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获得改革的最终成功。

(三)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取向

中国三十年农村改革的高速发展,得益于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来进行的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通过对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农产品市场流通体制、农村金融和财税等体制、国家宏观调控体制、收入分配体制、社会保障体制等方面的重大改革和调整,农村社会生产力得到极大解放,经济迅速发展,资源配置效率逐步提高,乡镇企业发展逐渐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金融发展也正在步入国际化和全球化,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总的来说,经过三十年的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中国的农村生产力得到了极大解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得以完善,社会经济系统的活力和效率不断提升。

(四)坚持保障农民物质利益和民利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三十年,中国农村改革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基本经验,就是坚持始终把农民的利益作为农村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保障农民物质利益和民利。保障农民物质利益和民利,是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保证,也是农村工作的基本准则。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率先在农村发起改革,实行家庭承包经营,大幅度提高农副产品收购价格,支持和促进乡镇企业发展,允许农民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建立村民自治制度。这一系列政策措施,放开了农民的手脚,使农民首先得到了实惠,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社会生产力,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实践证明,什么时候坚持这一基本准则,什么时候就能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就能推进农业农村的大发展,就能夺取农村改革发展的新胜利。

(五)坚持党管农村工作,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关键在党。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农村基层组织的工作环境、性质发生了很大变化。中国农村改革发展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功,最根本的是始终坚持了党对农村改革发展的领导。在农村改革发展进程中,我们党多次召开中央全会,专题研究农业农村工作,并作出重大决定,指导农村改革发展,使农村改革发展沿着正确方向前进。在中国,农村基层组织既是党政方针在农村的具体落实者,又是农村和农民致富的领路人,肩负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搞好农民和农村工作的重要任务。新世纪,我们党承担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使命。在新形势下,随着中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不断发展,要有效解决农村诸多矛盾,促进农村社会稳定,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夺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胜利,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必须始终坚持党对农村改革发展的领导,坚持党管农村工作,把加强和改善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作为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政治保证,不断加强和完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参考文献:

[1]郝亚琳,董峻.中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减至1500万以下[n].南方日报,2008-07-09.

[2]/newscenter/2008/10/05/content_10149695.htm.

[3]/newscenter/2008-10/27/content_10259137.htm.

[4]本书编写组.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5]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08-10-20(01).

农村经济发展工作总结篇6

关键词:农村;集体经济;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0.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8-0049-03

建水县位于云南南部,红河中游北岸,县境东接弥勒县、开远市、个旧市,南隔红河与元阳县相望,西邻石屏县,北与通海、华宁县相连。县境东西宽58公里,南北长107公里。总面积3789平方公里,全县辖8镇6乡、142个村委会、1181个自然村、1562个村民小组,农业人口44.7万,占总人口的86%。光热资源丰富,适于水稻、玉米、烤烟、蔬菜、水果等多种农作物生长,是传统的农业大县。建水农业根据“农业发展、特色为先”工作要求,支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进一步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大力实施种植业“4825”、“128”工程和畜牧业“123”规划,着力建设新农村,农村经济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当前,建水县已进入新一轮的经济发展机遇期,是实现“传统农业大县向现代工业强县、人力资源大县向县域经济强县”跨越的关键时期。因此,要抓住这一大发展机遇时期,来发展建水农业经济和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促进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一、建水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现状

(一)基本情况

建水县整个农村经济得到较快发展,各项农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农民家庭逐步富裕,但是,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并不平衡,收入普遍增长很慢,有部分村的集体经济还是一片空白,是事实上的“空壳村”。建水县农村集体到2011年底资产总值53110.33万元,其中:集体资金总额13164.97万元,负债7864.37万元,所有者权益45245.96万元。2011年无经营性收入的村有67个,占行政村总数的47%;有经营性收入的村75个,经营性收入为2667万元,其中:经营收入1454万元,发包及上交收入1188万元,投资收益仅为25万元。75个村中经营性收入1万元以下的村12个,占行政村总数的8%;经营性收入1万元~3万元的村12个,占行政村总数的8%;经营性收入3万元以上的村51个,占行政村总数的36%。

(二)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主要措施

1.扶持薄弱村,发展集体经济。建水县扶持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工作始于2005年,建水县委根据云发[2005]8号、红发[2005]9号文件,结合建水县实际及时制定建发[2006]1号文件《中共建水县委、建水县人民政府关于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意见》下发各乡镇、各部委办局、各人民团体认真组织实施。从2005—2011年,先后按省要求展开工作,共承担建设项目实施单位18个村委会,农业型项目建设9个,占总数56%。项目总投资326.72万元,其中:省级财政扶持资金176万元,占总投资的53.9%;各级地方财政和项目承担实施的村委会投入资金150.72万元,占总投资的46.1%。目前18个村委会都能增加集体经济经营收入,吸纳解决本地区剩余劳动力就业1763人。

如2008年省级扶持的贫困村曲江镇水寨村委会,建立农产品交易市场项目。申报项目前,货币资金仅为0.8万元,无任何经营收入,全部靠补助工作经费开展工作。通过立项目争取扶持,经过两年运作后,集体经济总收入30563元、比实施前增22363元;集体资产总额73.2万元,比实施前增22.37万元,增长44%。同时招聘了4名工作人员管理市场,还杜绝了交通堵塞和环境污染现象,保证了广大村民生产生活及道路交通安全,本地农民真正得到实惠。

2.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壮大集体经济。按照“发展一个龙头、树立一个品牌、带动一个产业、拉动一方经济、致富一方百姓”的目标。重点培育扶持发展优质无公害蔬菜、果品等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和出口企业。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积极培育和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同时加强完善组织管理机制、利益分配机制和监督机制,提高自我规范、自我管理和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目前建水县有农业龙头企业38家,其中省级重点龙头企业3家,州级7家,县级28家。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95个,其中农民专业合作社83个,专业协会12个。农业龙头企业固定资产总值22372万元;龙头企业基地面积15.52万亩,并认证了无公害原料基地4.68万亩,绿色原料基地0.7万亩,有机食品原料基地1.02万亩;出口创汇4360万美元,带动农户近8万户,带动了我县农业产业化发展,促进了农村经济和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但实际上村组集体与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联合很少,只有5~6家村委会与之联合,且增收效益不明显。

3.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取得成效,促进集体经济健康发展。2008年对临安镇城郊23组产权制度改革试点,按照“依法、民主、公正、合理、稳定”的原则,构建起“产权明晰、股权固化、按章管理、按股分红”的管理新框架,实行股份制改革。2009年又与某公司合作投资城陈路上的度假村,到2011年底,集体资产总额1015万元,比改制时增加了164万元,增加了19%;经营收益总额45.73万元,比改制时增加了12.06万元,增加了35.8%。股份制改革既增大了集体经济,又增加了农民收入,为发展壮大集体经济、解决集体和农户之间的分配矛盾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经验。

4.推行委托,完善财务管理制度,确保集体资金积累增值。1984年4月,建水县实行村组财务委托村级农经服务站代管的试点工作,到1996年7月止,在全县的12个乡镇建立村级农经服务站93个,代管了1409个单位的资金和账目。2001年5月,开展村组财务委托乡镇代管试点。2005年4月在临安镇推行农村财务且实行电算化,2009年全面推行村级会计委托服务工作。到2011年底,14个乡镇已成立农村财务委托中心,已代管125个村委会1015个村民小组的资金和账目,代管的农村集体资产占全县总额的83.3%,从而理顺了农村经济关系,规范了业务操作,完善了农村财务管理制度,财务公开及时,严把资金支出关,严格控制非生产性开支,有效地保障了村集体资金的正确使用,确保集体资金积累增值,得到各级党政领导的肯定和社会各界的认可。

二、村级集体经济存在的问题

1.收入来源不稳定,收入渠道少。目前,全县村集体除了少数村有机动地承包收入、矿山管理费、房屋出租收入外,其他经营性收入几乎空白。财政转移支付成了那些资源匮乏村的唯一收入来源。如有一个乡辖9个村委会,无经营性收入村委会有5个,有经营性收入的村委会有4个,一年的收入分别为5000元、6745元、11970元、29642.5元。农村税费改革后,村提留、“两工”被取消,村可用集体资源匮乏,村级集体收入来源趋少。

2.换届选举频繁,村干部变换快。实行村民自治换届选举频繁,村干部变换快,大多数干部政治素质好,为民办事的愿望比较突出,但在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方面缺乏相应的能力,缺少现代经营理念和商业思维。

3.公益配套项目,债务沉重。部分村委会政绩优先,配套项目工程繁多,不得不举债行事,给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背上了沉重的负担。有一个半山区乡镇,辖10个村委会就有8个村委会出现现金红书,拉用其他村民小组资金金额达86.7万元。

4.发展不平衡,差距越拉越大。由于受自然环境、基础条件、区位优势、班子状况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部分村社交通不便,网络不灵,信息滞后,资金、人才缺乏。村集体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日益突出,村与村之间的差距越拉越大。

5.开发投资不足,缺乏发展后劲。全县村级集体经济由于收入少,大部分村委会把仅有的一些钱投入到基础设施、维持开门办公中,根本拿不出资金用于开发项目及投资。在资金使用上普遍存在重眼前建设、轻发展壮大的现象,使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的增长缺乏后劲。

6.实体经济收益缓慢,经济增收不明显。从这些年建水县扶持壮大项目的实施情况反映出,从事种植业示范建设项目、创办实体经济收益缓慢,经济增收不明显。

三、发展村集体经济的几点建议

1.领导重视,齐抓共管。各级领导要把促进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增强农村发展后劲,推动三农工作健康发展置于农村工作的首位,统一思想认识,增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紧迫感和自觉性。要根据实际制定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强的方法措施,把发展村集体经济的目标、任务、责任具体落实到各级领导成员,形成齐抓共管,合力抓好村集体经济发展局面,解决发展集体经济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各涉农部门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技术、人才优势,开展智力支农。同时有关部门要积极为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大开绿灯,要提供宽松、优惠的政策和必要的服务与支持,形成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良好氛围。

2.强化班子建设,挑好带头人。要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关键在于有一个好的村级领导班子,切实加强以村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1)要选好一把手,要选拔群众信得过,有思想觉悟,有开拓进取精神,善经营、懂管理的优秀党员担任村党支部书记。要从那些年富力强,具有实干精神,富有经济头脑的农村专业户、退伍军人、外出务工经商人员中选配村干部,充实村级领导班子。(2)加强培训。要加强村干部政治思想教育、市场经济知识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大力培养和建设一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热心于集体事业的经营技术人才队伍,为村级集体经济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3)要建立村干部的激励机制,把村干部的报酬与集体经济的发展、积累的增加、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结合起来,并解决好村干部养老保险等问题,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从而形成内在的激励机制。

3.机制创新,发展集体经济。(1)大力发展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经济。可实行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按土地、资本以及福利股份相结合的股份制度,并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实现资产所有权与经营权的相分离,聘请社会经营人才来经营管理,提高集体经济组织的经营活力和竞争能力。(2)尽快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在城郊23组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取得成效的基础上,2011年韩家1组、城郊12组已进行股份改制。积极探索土地资本化的多种实现形式,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化、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有效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增强农村的发展活力。

4.强化服务,增加收入。(1)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组织。采取各种积极优惠政策和措施,扶持农业专业合作组织、民间协会等各种村级产业化组织的发展,通过建立各类中介合作服务组织架起沟通农民与市场之间的桥梁,有效解决“小农户与大市场”的矛盾,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农业整体实力。同时,通过合作组织为其成员提前、产中、产后各种农业技术和农产品市场信息服务,增加集体经济收入。(2)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农业龙头企业是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的关键,要培植一批辐射力强、带动面大的龙头企业,形成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产供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生产经营体系。与农村产业经营相结合,围绕实施农村“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充分发挥村级组织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的带动示范作用。在培植主导产业的基础上,村级可以在科技贮藏、加工、销售等环节上发挥集体经济的优势,帮助农户解决一家一户办不了或办不好的事情,通过有偿服务的形式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从而实现富民强村的目标。(3)招商引资促发展。村支部和村民委员会作为党的基层组织和村民自治组织,其主要职责是服务于广大村民。因此,村集体经济的发展,还是应立足于创造环境,可以把招商引资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首要措施和最重要的突破口来抓。村自治组织可以以参股和提供服务的形式参与利益分配。(4)开展营销服务。营销组织是农业产业化中联着农户和市场的重要桥梁和纽带,随着农业产业化进程的加快,农民需要一支完善、规范、专业的营销队伍,由村委会组建营销队伍,为农户提供专业服务,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

农村经济发展工作总结篇7

(一)加强农经管理县农经管理部门依据党的十四大确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目标,结合本县农经专业技术力量、农村经济发展及管理基础等实际情况,从几个方面拓宽市场经济服务的渠道,取得明显的效果。

1、政策,把关守卡,减轻农民负担。县经管站建立9个农民负担监测点,发放《农民负担监督管理手册》和《农民负担文件资料汇编》等资料;配合监察局依法监督管理农民负担,针对集资摊派等项目进行专门检查监督。

2、参与,建立健全制度,加强农村财务管理。在实行财务五统一基础上,推行以乡镇为单位村会计集中办公制度,开展以村为单位的民主理财。

3、咨询,开展经营指导,传授农业经济经营管理的知识。近年来,县农经管理部门先后组织村会计和农经管理工作者参加全国性、省、市的业务培训学习45多人次。县里举办农经管理业务培训班,帮助乡镇结合村会计集体办公日进行培训学习。总之,通过培训学习,提高农经管理工作者的业务水平和咨询服务的技能。

4、保护,强化农村承包合同管理,维护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的合法权益。几年来,农经管理部门把完善农村承包合同作为深化农村改革的主要措施来抓,县委、县府组织各乡、村和农民签订规范合同1.75万份,逐步开展检查兑现工作,及时调处合同纠纷,使合同履约率保持在98%左右,这样就保护了双方的合法权益。

5、调研,深入调查研究,总结推广典型经验。县农经管理部门有计划地对粮食生产、农民负担和农村股份合作以及村级财务管理等方面进行调查,总结并推广外地经验,有明显的成效。

(二)拓宽农经管理渠道

农经管理部门在拓宽渠道、提供服务时,也遇到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农经管理工作重要性仍欠高度认识,有的乡镇村领导对农经管理工作内容不明确或不理睬,未能发现该项工作的社会效果,一些政策措施不能落到实处;二是农经管理队伍建设滞后,人员素质不高且配置不合理,经费不足,责权不相称,经管工作环境条件偏差,许多业务工作难以深层次拓展;三是某些规章制度不够健全完善,农经管理服务未能完全纳入正规化的轨道,没有形成完整的管理机制。

为此,笔者认为要相应采取措施,巩固并扩大成果,保证服务渠道不断拓宽、农经管理的进一步加强,以适应和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经济管理工作显得越来越不可缺少,各级党政领导都应引起足够的重视,把它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切实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与协调。

农村经济发展工作总结篇8

一、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做法

(一)基层党组织设置情况

石屏县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严格坚持《》要求,以便于党员接受党组织领导、教育、管理和监督为准则,依据工作需要和党员数量,按照党员的生产、工作地和行政区划属地管理原则,合理设立基层党组织。*年末,中共石屏县委共设15个基层党委(工委),147个党总支,833个党支部,党员13148名,平均每个党支部有党员15名。其中,乡镇基层党委9个,党总支128个,党支部669个;机关单位党委6个,党总支25个,党支部109个;企业单位党总支3个,党支部64个;事业单位党总支4个,党支部74个。

(二)合理设置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党组织的堡垒作用

近年来,随着新经济组织的不断发展壮大,石屏县非公企业和个体工商不断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的党建工作点。为加强对非公企业等新社会阶层党建工作领导,石屏县积极探索新经济组织党建工作新途径,切实加强对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管理。一是向从业人员在50人以上和单独建立党组织的非公企业选派党建联络员,指导非公企业开展党建工作,帮助符合建立党组织条件的非公企业建立党组织;二是在个体工商户比较集中的地区,按照党组织设置原则,在党员的生产和生活所在地,采取建立联合党支部的形式,设置个私经济协会党支部,加强对个体工商户党员的教育管理。目前,全县已建立非公企业党组织13个,全部为党支部,个私经济协会党支部1个;三是按照“五好五带头”目标要求,对后进党组织进行整顿。围绕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四个重点,先后对43个后进党支部进行整顿,建立健全各项制度,使基层党支部做到有人管事、有章理事、有钱办事,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通过实施“云岭先锋”工程和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全县基层党组织设置更加合理,党组织建设不断加强,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进一步体现,逐步适应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有效推进了全县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三)创新基层党组织活动方式,丰富活动内容

为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双带”作用,我县紧紧围绕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需要,积极探索基层党组织活动新方式,不断丰富党组织活动内容。一是按照各地的经济产业优势,走“支部+协会”、“支部+协会+公司”、“党员+基地+农户”发展模式,在党总支(支部)的领导下建立各种农产品民间协会。目前,全县共组建烤烟协会、青枣协会、甘蔗协会、竹编协会等10多类产业协会,并在会员之间积极开展技术交流,实现产供销一条龙服务,保障农户的权益,实现了农产品销售市场化运作;二是以实施“云岭先锋”工程为契机,根据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热点、难点问题,按照因地制宜、因事设岗、明确职责、量才定位的原则,在全县50岁以下的农村无职务党员中开展设岗定责活动,分别设置了经济发展、政策宣传、村务监督、技术服务、科技示范、环境卫生、治安管理、扶贫帮困、民事调解等多种岗位。目前,全县共有3024名党员参与设岗定责,占无职务党员的60.5%,使农村党员丢掉“无事牌”,积极参与农村经济社会事业建设。同时,在党员工作岗位上设立“党员责任岗”、“党员责任区”、“党员先锋岗”等岗位,共设立“党员责任岗”、“党员责任区”、“党员先锋岗”1122个,以此来增强农村党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三是实行“云岭先锋”星级挂牌管理,建立和完善群众监督党员的有效机制。以“带头学习讲政治、带头干事谋发展、带头创新建佳绩、带头服务比奉献、带头自律树形象”为“五星”标准,明确考核评议内容、标准和方法,每年开展一次评星活动,对星级党员户实行动态管理。并把星级考核评定结果作为各类评先评优和奖惩的重要依据。目前,全县共有6148户党员户参加评星,占农村党员户总数的85.37%,其中,“五星”级党员户855户,占13.91%。

(四)完善基层民主管理制度,扩大基层民主

我县以“云岭先锋”工程和“三级联创”为载体,按照“五好五带头”和创建“五个好”村党组织、“五个好”乡镇党委的目标要求,不断加强党的基层民主政治制度建设。一是在*年,在全县9个乡镇开展选民直接选举乡镇长试点工作,由选民直选选举产生乡镇长。在此基础上,2006年按照州委的统一安排,以乡镇党委换届为契机,对9个乡镇党委领导班子进行直选,改变了“由少数人选人和在少数人中选人”干部选拔任用方式,把推荐权和选择权交给党员和群众,让选民和全体党员直接参与乡镇党政领导选举,把“四权”落到实处,进一步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扩大党内民主;二是在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中,认真贯彻执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采取10人联名推荐和“海选”的方式,坚持“两推一选”,精心组织换届选举工作,扩大基层民主,提高群众参与面,选准和配强村党组织领导班子;三是建立村帐镇管的长效机制,规范村级财务管理,堵塞开支漏洞,有效防止集体资产流失。坚持村务、政务定期公开制度,增加村级债务管理的透明度,给群众一个明白,还干部一个清白,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四是建立健全“一事一议”制度,对所有的村集体大事均召开群众会或群众代表会共同协商决定,不搞“一言谈”和个人说了算,进一步扩大村民委员会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实行科学的民主管理。

(五)改革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培养复合型村干部

一是在村“两委”换届选举中,在坚持“两推一选”基础上,在部分村委会实行党总支书记、村主任“一肩挑”和村“两委”委员交叉任职,充分体现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作用,解决班子人员分工重叠问题。在*年村级换届中,全县115个村(社区)党总支有43个村委会实行支书、主任“一肩挑”,占村党总支总数的37.39%;二是按照实施“云岭先锋”工程提出的把农村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优秀的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党员致富能手中的优秀分子培养成村干部“三培养”目标,以大中专毕业、退伍返乡人员为党员发展重点,着力培养农村后备干部,为农村干部选拔任用提供保障;三是坚持副科级以上党员领导干部讲党课制度和农村党员、基层干部“素质教育”工程。采取党课教育、素质教育、电化教育等多种形式,定期对党员、干部进行教育培训,特别是对农村党员、干部进行教育培训,使每一位农村党员、干部都能熟练掌握2门以上农村实用技术,不断提高农村基层干部的理论水平、政治素质和种植技能,提高党员、干部的领导能力,培养复合型村干部。

(六)创新党建工作机制,加强农村基层党建工作

一是在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我县紧紧围绕“提高党员素质、加强基层组织、服务人民群众、促进各项工作”的总体目标,积极探索党建工作新机制,在56个县级机关党总支(支部)与45个农村党支部间深入开展以“四村”建设为主体的“支部共建、党员互帮、永葆先进、建设小康”活动,以支部为龙头、党员为骨干,带领、带动广大人民群众逐步推进生态村、文明村、小康村、和谐村建设。建立组织建设长效机制,形成了机关党员经常受教育、农民长期得实惠、党员长期保持先进性的长效工作机制。

二是实施县级部门挂钩“云岭先锋”工程党建联系点和先进性教育党建联系点制度,指导基层党组织开展“云岭先锋”工程和先进性教育活动,定期深入到挂钩联系点帮助基层党组织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指导挂钩联系点开展党建工作,把挂钩联系点建成“云岭先锋”工程和先进性教育活动示范点,以点带面,全面加强农村基层党建工作。

三是实行困难党员互助金制度。*年,哨冲镇实施党员互助金取得成功后,在全县各基层党委(工委)中进行推广,各基层党委结合实际,在农村党员、在职党员和社会各界人士中多渠道筹集资金,设立困难党员互助金,用于对困难党员帮扶救济、看望生病老党员、慰问病故老党员家属和重大节庆日对困难老党员进行慰问。以互助的形式帮助困难老党员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增强老党员的荣誉感,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向心力。目前,全县9个基层党委(工委)设立了党员互助金,共筹集互助资金6.2万元。

四是制定农村60岁以上无固定收入老党员定额补助制度。*年10月牛街镇党委出台措施,对农村无固定收入、年龄在60岁以上的老党员实行生活定额补助,取得了良好效果。为扩大对农村困难党员的补助面,同年第四季度,在全县9个乡镇党委全面推广实施农村60岁以上无固定收入老党员定补制度,对农村60岁以上、无固定收入的老党员每人每月给予20元补助,年补助困难老党员1600多人,占农村老党员总数的50%以上,补助资金近40万元,使农村老党员能够安度晚年,充分体现党组织对老党员的关怀。

二、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的问题

一是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存在薄弱环节,特别是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薄弱,党建工作经费难以保证。*年,全县共有136家非公有制企业,其中,建立党组织的13家,占9.6%,大部分非公企业属于季节性生产企业,企业职工大部分为当地农民,党员流动性大,党员组织关系不顺,给组织建设、党员管理带来不便。

二是农村党员队伍年龄、知识结构不尽合理。*年末,全县35岁以下的党员2890名,占党员总数的21.98%,而60岁以上老党员3644名,占党员总数的27.72%;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党员1847名,占党员总数的14.05%,而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党员8773名,占党员总数的66.73%。从总体上看,全县党员队伍年龄结构稍显偏大,总体素质不高,主要原因是:近年来,我党加大对农村老党员的关心和支持,建立健全各项农村困难党员帮扶救济制度,像对农村老党员实行按月定额补助制度落实执行等,增强了农村干部、群众入党的愿望,积极向党组织靠拢。新发展的党员中农村党员占多数,*年新发展的443名党员中,仅农村党员就有379名,占新发展党员的85.55%。

三是村集体经济普遍薄弱,相当一部分村无集体经济来源和积累,无钱办事问题突出,党员教育经费严重不足,对老、弱、病、残、困难党员关心帮助不够,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发挥不明显,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不强。据统计,仅异龙镇25个行政村,负债的村就有12个,占行政村总数的48%,负债总额为269万元,负债面大,负债数额大。

四是部分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凝聚力、战斗力、向心力不强,存在软弱涣散现象,形不成坚强的领导核心。部分村党总支和村委会关系处理不当,工作职责不明确,一部分村党总支事无巨细统包统揽,不注重发挥村委会的作用;而一部分村委会干部又片面认为民主选举产生村委会,以村民自治说了算,事事包揽,未体现村党总支的领导地位。

三、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路和着力点

(一)积极探索新经济组织党建工作新方法,构建党建工作新格局。按照“扩大履盖面、增强凝聚力”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对基层党建工作的研究,从保持党的先进性要求出发,研究、制定和完善各类基层党组织发挥作用、体现成效的工作评价体系和责任落实体系,把基层党建工作的“软任务”变成硬指标,推动基层党建工作整体水平的提高。继续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国有、集体、私营企业党组织和机关事业单位党组织建设,巩固党对传统领域的领导,同时大力开拓新领域党组织建设。比如,在城市社区,要围绕服务群众这一重点,在完善党组织自身功能的基础上,切实形成有利于整合资源、共驻共建的党建工作新机制;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要明确党建工作领导责任,合理设置党组织,探索开展党的活动的方式方法和工作规律;在流动人员中党员比较集中、发展比较稳定的“两新”组织中组建党组织,开展党的工作;在社会团体中介组织,要确定科学有效的党建管理体制,加大组建力度,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形成适应新形势、新阶段、新发展要求的基层党组织构架。

(二)切实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和领导班子建设。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任务要求,配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和领导班子,制定村“两委”工作规范,建立村“两委”联席会议制度,进一步理顺村“两委”关系,明确村“两委”职能,强化党总支的领导核心作用,提高基层党员干部的综合素质,不断增强党组织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组织保障。继续加强软弱涣散的基层党组织的教育整顿,把那些政治素质好、工作能力强、群众公认的好党员选拔到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班子中来。按照“三培养”的要求,加强班子后备力量的储备和培养,选好配强农村党支部书记,通过培训提高他们思想政治觉悟、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充分发挥他们在村党支部中的主心骨作用。

农村经济发展工作总结篇9

2018年,全市村集体经济总收入9.4亿元,同比增长14%,村均186.6万元,其中经营性收入3.8亿元,同比增长11.4%,占总收入的40.4%。全市504个村总收入、经营性收入已经达到20万元、5万元以上,其中经营性收入30万元以上的村285个,占总村数的56.5%。

全市504个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经营性收入在30万元以下的村有219个村,占43.5%;30-50万元的有138个村,占27.4%;50-100万元的77个村,占15.3%;100-500万元的58个村,占11.5%;500万元-1000万元的9个村,占1.8%,1000万元以上3个村,占0.6%。

二、2019年以来主要工作

2019年1月—4月,全市村集体经济总收入5.39亿元,同比增长9.1%,村均107万元,其中经营性收入1.8亿元,同比增长11.8%,占总收入的33%。经营性收入30万元以上的村140个,占总村数的27.8%,完成年度任务的34.8%。主要工作如下:

1、指导“一村一策”制定集体经济发展思路。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多次在会议上部署、实地检查指导、协调解决问题等,现在全市对消薄工作普遍重视,镇街把这项工作当作政治任务、全年的重点工作在落实推进,责任能够层层压实,镇村发展集体经济氛围日益浓厚,形成了上下联动、聚力发展的火热局面。目前219个经营性收入30万元以下的薄弱村全部制订了“一村一策”,并且向农业农村局进行报备。

2、立项集体经济消薄项目。指导各镇乡(街道)着眼增强村级自身造血功能,提高经营性收入比重,做好集体经济转型发展项目申报工作。经市财政局、市农业农村局联合审核,立项项目35个项目,其中购建类16个,化解债务类13个,土地流转类5个,公共服务增收类1个。明确联建(购)类项目实行“一个物业项目一家管理公司”,参股村要求4个以上,参股村联合成立公司,负责项目建设实施、物业管理、收益分配,确保联建(购)项目运作规范。

3、开展“百企结百村,消除薄弱村”活动。第一批村企结对名单已确定,30家企业结对11个镇乡的30个薄弱村,将于5月底前组织结对企业与结对村开展一次对接,6月底前以“一对一”或“多对多”方式,为每个薄弱村谋划确定1个以上适合当地实际的帮扶项目,增强薄弱村造血功能。镇乡(街道)自行组织镇域内村企结对。

4、调整集体经济发展基金股份。根据集体经济消薄攻坚战三年行动“完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基金运行机制”要求,经营性收入稳定在50万元以上的55个富裕村退股,共退70股,安排一批薄弱村再参1股,共参140股。全市参股村由415个减少到388个,参股数由446股增加到516股。

5、调研集体经济发展政策调整。2017年、2018年共立项集体经济发展项目32个,其中购建类项目17个,土地流转项目8个,化解债务项目6个,承接公共服务项目1个。目前,6个项目通过验收,共拨付资金49.52万元。占补助资金大头的17个购建类项目大部分处于前期准备、在建或建成未出租,达不到验收要求。针对集体经济发展政策兑现项目少、额度低等问题,开展了专题调研,拟订《关于村级集体经济消薄攻坚的补充意见》,潘书记、陈市长专门听取了汇报,提出了修改意见,还征求了自然资源局、建设局、财政局、部分镇乡(街道)意见。

6、探索金融支农新途径。积极与农商银行、农业银行、联合村镇银行等金融机构洽谈协商支农合作事宜,特别是与农商银行已初步达成合作协议,打算提高薄弱村的授信额度、提高产权+信用的农户授信额度、提高闲置资金的存款利率、设立普惠金融示范创建基金等方面予以支持,助力乡村振兴战略。

三、下步打算

1、加强项目督查。加强对立项项目实施情况的指导、检查,协调解决困难问题,督促推进项目建设,确保项目早建成、早见效,特别是要加强4村联建标准厂房、4村联建农贸市场等联建项目的指导工作,为全市面上联建项目提供样板。

2、浓厚帮扶氛围。按照“政府补一点、镇村筹一点、企业赞助一点、乡贤捐一点”要求,深入开展村企结对、金融支农、乡贤助力消薄活动。村企结对方面,每个结对村落实1名“消薄”专员,“消薄”专员由包村领导担任,农业农村局及时督促协调结对项目进展情况,确保产生效益。金融支农方面,农业农村局将与农商银行举行签约仪式,全面落实金融助农措施。乡贤助力消薄方面,引导鼓励乡贤志士回报家乡,通过牵线搭桥、投资、捐助、认购、认建、人才培育等方式,助力壮大集体经济。

农村经济发展工作总结篇10

1998年底,中央在召开农村工作会议部署1999年农业和农村工作时,做出了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的重大判断。经过20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正在发生着新的阶段性变化,主要农产品供给已由长期短缺变成总量平衡、丰年有余,农业发展不仅受到资源的约束,还越来越受到需求的约束。这次会议提出,要抓住机遇,适应阶段性变化,在新的起点上把农业和农村经济提高到一个新水平,把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切实转到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2000年初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针对农业发展新阶段的实际,又做出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的重大决策。2001年初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进一步提出,要把努力增加农民收入作为新阶段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基本目标。同时还指出,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是新阶段面临的突出问题,是事关全局的重大问题,要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努力增加农民收入。2002年初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在新阶段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必须适应变化了的新形势,转变农业增长方式,由过去主要追求产量转到在保持总量平衡的基础上,更加突出质量和效益,更加注重全面发展农村经济。

在2003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又提出了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六大变化:一是农产品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农产品供求大体平衡、丰年有余。二是农村劳动力就业格局和转移动因发生重大变化。加快由种植业向养殖业转移,由农业向非农业流动。三是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来源发生重大变化。农民收入增长来源日趋多元化、多样化。四是农村发展对城镇和国民经济的依赖程度发生重大变化。城乡发展的互补性、互动性增强。五是我国农业与世界农业的关联程度发生重大变化。各国农业联系紧密,农产品国际竞争加剧。六是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内涵发生重大变化。更加注重提高效益和质量,保护生态环境,加快社会事业发展。

做出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判断的基本依据是,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我国主要农产品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这表明,我国农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与以往已有本质区别,农业的发展目标将由解决温饱为主转向适应小康生活的要求,如何增加农民收入的问题将越来越突出;农产品供求的主要矛盾将由总量矛盾转向总量基础上的结构和质量矛盾,如何满足人民对高品质、多样化的食品的需求的问题将愈来愈突出;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将由过去主要受资源约束变为受资源、市场和环境约束,市场需求对农业发展的约束作用将越来越突出。

形势是确定任务和制定方针政策的依据。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的重大判断,引起农业发展的思路、目标和政策措施的一系列变化。从此,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开始出现巨大转变:过去为解决温饱问题而主要追求产量增长的农业生产,在保持总量平衡的基础上开始突出质量和效益;过去由于短缺而以提供初级产品为主的农业,现在有更多农产品用于发展畜牧业和各类加工业,农产品转化增值规模扩大,农业正成为有活力的现代产业;过去迫于生存压力而过度开垦的土地,现在可以有计划、分步骤地退耕还林、还草、还湖,逐步恢复生态的良性循环,实现可持续发展;过去相对滞后的城镇化进程,现在正在加快步伐,随着乡镇企业和小城镇的发展,农业人口的比重逐步下降。对此,中央做出了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的重大决策,明确提出要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新阶段农业和农村工作基本目标。近几年中,中央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新阶段农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这对我国“三农”工作取得新的成就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明确“重中之重”战略思想

中央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既是“三农”工作的指导思想,也是全党工作的重要战略部署。党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始终坚持“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的方针。我国的改革是从农村开始的。中央科学地总结历史经验,理性分析发展现实,着眼未来宏观目标,在2003年初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提出,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2004年在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又提出,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政府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这些提法表明,党对“三农”工作的认识进一步深化,指明了全党工作战略部署的重点。

“重中之重”战略思想,对于做好新阶段“三农”工作,推进农村小康建设,促进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意义重大而深远。首先,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我国13亿人口,9亿多农民;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不会有全国的现代化;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会有全国的小康。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低,农村生产力落后,农民的生活水平明显低于城镇居民,农村教育、科技、文化和卫生等事业的发展水平也明显落后于城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要加快全国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必须更加重视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其二,解决好“三农”问题,是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农业是“安天下”的战略产业。虽然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步下降,但农业的基础地位并没有改变。目前,我国农业依然是国民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投入不足、基础脆弱的状况并没有改变。农业不仅要为人们提供生存资料,还要为工业和其他产业的发展提供重要原料。如果农业发展不能满足社会的要求,农村繁荣、农民富裕和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就会受到影响,甚至可能出大问题。其三,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三农”问题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直接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关系到社会的和谐发展。只有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建设才有保障,广大农村才能形成和谐安定、健康向上的良好局面,广大农民才能安居乐业,农村社会稳定才能有扎实的基础,国家长治久安也才能有可靠的保障,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才能实现。

“重中之重”战略思想的提出,是党对“三农”工作认识的进一步深化,表明了党在发展战略决策上的科学性和先进性,展示了党和政府解决“三农”问题的决心和信心。按照这一思想,国家近几年来进一步加大了对“三农”的支持和保护的力度。2004年和2005年连续两年下发“中央一号文件”,出台了一系列更直接、更有力的支农、惠农政策,形成了新阶段“三农”政策的基本框架。各地都按照这一思想的要求,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加大农业投入,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措施,加快农业和农村发展。

三、实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

“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是新阶段“三农”工作的重要指导方针。“多予”,就是要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加快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直接增加农民收入。“少取”,就是要切实减轻农民负担,推进农村税费改革,让农民休养生息。放活,就是要深化农村改革,认真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放活农村经营,把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出来。

“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最早是在1998年10月十五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的。该《决定》指出:“坚持多予少取,让农民得到更多的实惠。”2002年1月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新阶段增加农民收入总的指导思想是“多予、少取、放活”。2002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召开的全国减轻农民负担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再次强调“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2003年7月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克服非典型肺炎疫情影响,促进农民增加收入的意见》和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等又一次强调这个方针。“多予、少取、放活”,已成为指导“三农”工作的重要指导方针。

实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是从新阶段“三农”工作的实际出发做出的重大决策。首先,这是新阶段巩固农业基础地位,促进农业和农村持续、健康发展的要求。虽然我国农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与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相比,农业和农村依然是薄弱环节。农业投入不足、基础脆弱的状况并没有改变,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并没有建立,制约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并没有消除,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明显滞后的局面并没有根本改观。解决好这些问题,必须适应经济发展阶段性变化的要求,从整个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改变过去对“三农”给得比较少、取得比较多、管得比较死的做法,实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其二,这是解决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的必然选择。我国农业和农村最突出的问题是农民增收困难,这既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性矛盾的现实反映,也是国民经济发展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的集中体现。受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影响,农业、农村和农民在资源和国民收入分配中长期处于不利地位,农村土地、资金、人才等要素外流严重,过多的劳动力滞留在越来越少的土地上,致使农村基础设施落后,农业劳动生产率较低,农村第二、第三产业发展缓慢。促进农民增收,必须在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加强对“三农”的支持和保护,加快农业和农村发展。这是在现代化进程中回避不了的现实问题。因此,中央提出实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其三,这是坚持“以人为本”,保护农民权益的需要。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在“三农”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就必须维护好农民的根本利益。这就要求把农民增收作为实现农民根本利益的核心,采取综合性措施促进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因此,必须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农村全面、协调发展的要求,对“三农”进行支持和保护,实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

“多予、少取、放活”方针的实施,带来了“三农”工作的新变化。一是推动了“三农”政策措施的创新。按照这一方针,各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三农”的政策措施,例如,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政策措施;推进农村税费改革的各项政策措施,特别是实行减免农业税、取消除烟叶以外的农业特产税的“两减免”政策;对农民实行补贴的政策措施,特别是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和大型农机具购置补贴的“三补贴”政策;以及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大农业投入,严格控制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实行粮食最低收购价,等等。二是引起了农村体制的重大变革,农村各项改革进一步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带来了农村经济、政治体制的深刻变化;粮棉流通体制改革和农村市场体系建设,有力地推动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市场化;农村土地制度、金融体制、文化卫生体制等不断完善,促进了农村社会体制的变革和创新。三是有力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加快了农村小康建设步伐。实行这一方针,有力地调动和保护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农民收入持续增加,农村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四、实施统筹城乡发展方略

统筹城乡发展方略,是党和政府在新时期解决“三农”问题、加快国家现代化的重大方略。其实质就是要把农业发展放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统筹考虑,把农村繁荣、进步放到整个社会进步中统筹规划,把农民增收放到国民收入分配总体格局中统筹安排,把农村和城镇作为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统筹协调,形成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的体制和机制。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这是这一方略的最早论述。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和“五个统筹”要求,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统筹城乡发展”成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和首要要求。2005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的方略。”统筹城乡发展,是新时期解决“三农”问题、加快国家现代化的重大方略。

确立统筹城乡发展方略,是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从我国的发展实际看,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制约了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城乡发展差距不断扩大。1997年以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2003年达到历史最高点,为3.23:1。如果再将住房、医疗、教育、交通以及公共服务等非货币因素考虑进去,同时剔除农民收入中的实物部分,城乡居民间的收入差距还要大。目前,我国城乡消费水平和社会发展水平相差10~15年。占全国人口近70%的乡村仅消费了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36%,而仅占全国人口30%的城市却消费了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64%。在教育方面,农村人口中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39.1%,远低于城市人口占65.4%的水平。在医疗方面,农民个人支付的医疗费用占总医疗费用的比重高达90%,而城市个人支付的医疗费用仅占总医疗费用的60%。在社会保障方面,城市实行了基本社会保障制度,绝大多数人享受基本社会保障,而农村社会保障只在个别地方起步。这些差距的存在,影响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后,“三农”问题与整个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联系更加紧密,迫切要求把城乡发展统筹起来考虑和安排。只有实施城乡统筹发展方略,加快农业和农村发展,逐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实现城乡协调发展,“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才能真正得到落实。从国际经验和教训看,凡是在工业化中后期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处理好城乡关系的国家,发展都比较快,经济和社会也越来越发达;反之,则城乡差别不断扩大,经济和社会发展就会陷入困境。

实施统筹城乡发展方略,是我国新时期对“三农”发展理论和思路的重大创新。实施统筹城乡发展方略的近期目标,就是要缩小城乡差距,加快实现城乡一体化,使农村在2020年如期实现小康。这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快农业和农村发展、保护农民权益、富裕广大农民的重大举措。这标志着党和国家已经把解决“三农”问题放到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和战略高度来筹划,开始从“三农”外部寻求解决“三农”问题的对策,开始加快打破长期约束“三农”发展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和体制,探索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这已经并必将进一步带来“三农”工作思路、政策和措施的重大变化。按照这一方略,这两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改革措施,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扶持“三农”的重大政策,大幅度增加农业和农村投入,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这对促进“三农”工作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实施统筹城乡发展方略,必将有助于建立新型的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实现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

五、做出“两个趋向”重要论断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指出:“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必须始终抓紧抓好。纵观一些工业化国家发展的历程,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以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这就明确提出了“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2004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强调:“我国现在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我们应当顺应这一趋势,更加自觉地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更加积极地支持‘三农’发展。”

“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是对我国经济发展阶段的科学判断。从发展情况看,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主要依靠农业提供的积累,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农民为国家工业化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同时,也出现了城乡二元结构不断强化、农村发展严重滞后的问题,对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从加强农业、搞活农村入手,推进改革开放,逐步调整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全面发展城乡经济。经过20多年的不懈努力,不仅农业和农村发生了很大变化,工业和城市也得到了很大发展,综合国力大大增强。2004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3.65万亿元,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85%以上,财政收入达到2.63万亿元,城镇化率达到41.8%,已经初步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经济实力。因此,必须正确认识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所处的阶段,不失时机地转向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努力形成工业与农业相互促进、城市与农村共同繁荣的新局面。另外,发达国家的实践也表明,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较大比重,劳动力大部分在农业中就业,农业客观上承担了为工业化提供积累的任务。当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后,工业自身积累和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具备了反哺农业的能力,就要适时调整发展政策,加大工业对农业、城市对农村的支持力度,促进工农、城乡协调发展。在工业化进程中,适时推进由农业为工业提供积累向工业反哺农业转变,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工业化国家的普遍规律,也是加快推进现代化的成功之道。

“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是新时期制定“三农”工作政策和措施的理论依据。我国正处在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000美元向3000美元迈进的关键时期。许多国家的发展进程表明,这个阶段既是经济和社会结构快速调整的时期,也是各种利益关系复杂、社会矛盾凸显的时期。如果发展战略和政策把握得当,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处理得好,就能保持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反之,就会造成收入差距和社会矛盾扩大,影响经济和社会持续、协调发展。因此,必须把“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作为指导我国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战略思想,作为制定农业和农村发展政策的基本依据,通过实施积极有效的政策和措施,处理好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2005年在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阶段的要求,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这是贯彻落实“两个趋向”重要论断的重大举措,必将对解决好“三农”问题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也是对发展经济学理论的科学运用。早期发展经济学家大都把工业发展等同于经济发展,把农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看作消极的。20世纪50年代,著名发展经济学家刘易斯提出二元经济发展模型后,发展经济学开始重视从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的角度研究经济发展问题。20世纪60年代,拉尼斯和费景汉在刘易斯模型的基础上建立并发展的二元经济发展模型,强调工业与农业的平衡发展,认为农业不仅为工业发展提供劳动力,而且还要提供农产品剩余。如果农业不发展,或发展缓慢,就不能为工业提供所需的农产品剩余,从而使工业扩张受到阻碍。在整个国家工业化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农业发展,处理好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20世纪80年代初,发展经济学家再次强调农业发展,并从宏观的角度探讨了粮食政策、粮食保障以及农业持续发展等问题,提出国家应及时根据经济发展特别是工业化程度调整农业发展政策,促进工农和城乡协调发展。“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正是从我国实际出发,对这些发展经济学理论的科学运用。

“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和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充分体现了发展理念的先进性和科学性,是新形势下对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在思想认识和政策取向上的进一步升华。这对于科学认识和把握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律,正确处理新阶段的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促进统筹城乡发展,切实做好新阶段“三农”工作,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六、实行“两减免、三补贴”政策

“两减免”是对传统农业体制和政策的重大突破。我国长期以来实行对农业生产和经营征税的制度,这对过去一个时期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村政权建设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这种农业税收制度的积极作用逐步消退,而其制约农业发展、增加农民负担等消极作用不断增强,且征收成本高,也与国际通行的政策不符合。目前,国际上除越南等极少数国家征收农业税以外,其他国家都不征收农业税。我国已经进入了工业化中期阶段,并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已经有了改革农业税收制度的条件。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中央决定出台“两减免”政策。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规定:“逐步降低农业税,2004年农业税税率总体上降低1个百分点,同时取消除烟叶以外的农业特产税。”2004年在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又提出取消农业特产税,5年内取消农业税。2004年,农村税费改革进展出乎寻常地快,动作之大也是原先没有预料到的。2005年“中央一号文件”进一步规定:“进一步扩大农业税免征范围,加大农业税免征力度,在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实行免征农业税试点,其他地区进一步降低农业税税率;在牧区开展取消牧业税试点;国有农垦企业执行与所在地同等的农业税减免政策。”2005年,取消农业税的进度进一步加快。2005年在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又提出,原定5年取消农业税的目标,3年就可以实现,2006年全部免征农业税。这次农村税费改革分两步走:第一步是减轻、规范农村税费;第二步是取消农业税。“两减免”政策只是其中的第一步。“两减免”政策的落实,不仅减轻了农民负担,而且带来了我国农村体制和政策的重大变化。

“三补贴”政策使我国农业政策及其实施方式发生了重大转变。一直以来,我国的农业补贴主要补在流通环节,补在粮食企业,包括粮食进出口企业,其效果并不是很好。实施“三补贴”政策,彻底改变了多少年来补贴流通环节、补贴城市消费者、补贴企业的做法,使农民成了国家农业补贴的直接受益者。实施“三补贴”政策,完全符合世界贸易组织《农业协定》(世界贸易组织《农业协定》规定:对农业的国内支持主要分为“绿箱”和“黄箱”政策,“绿箱”政策指与农产品价格没有直接关系、不引起贸易扭曲的措施,没有数量限制;“黄箱”政策指与农产品价格有直接关系、容易引起贸易扭曲的措施,对各国都有数量限制,我国的补贴不超过农业产值的8.5%)。发达国家均给予其农民以各种支持和补贴。据有关资料统计,一些国家农民每年人均享受到的各种农业补贴为:美国1.4万美元,欧盟1.7万美元,日本2.3万美元;如果按照耕地面积计算,每公顷土地农业补贴的幅度是:美国100~150美元,欧盟300~350美元,日本600美元左右。而我国的“黄箱”政策空间较大,2001年为134.7亿元,相当于农业总产值的0.58%,扣除农业税后为负值;“绿箱”政策与发达国家差距也很大。因此,实施“三补贴”政策,是我国利用世界贸易组织规则加强农业保护的重要举措。虽然这三项补贴政策的范围和操作方式不同,但它们的共同点都是直接补贴,即直接补给农民,这是我国农业政策的一大历史性进步。

实施“两减免、三补贴”政策,预示着2000多年与农民相伴的种田纳税制度的历史即将终结,标志着我国在统筹城乡发展方面迈出了重要步伐,标志着我国总体上已经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也标志着我国农业体制和政策正在朝着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的方向迈进。

七、采取四项农业保障措施

为了确保在宏观调控中加强农业的成效,国家采取了最严格的保护耕地制度、加大农业投入、严格控制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实行粮食最低收购价格四项措施,构成了新阶段“三农”政策的四项保障措施。

一是实行最严格的保护耕地制度。耕地是农业生产特别粮食生产的必需要素,也是广大农民的“命根子”。近年来,耕地被乱占滥用的现象十分严重。根据国土资源部统计,1998~2003年的5年间,我国耕地面积由19.45亿亩减少到18.51亿亩,净减少9363万亩,平均每年减少1872万亩。目前,我国人均耕地只有1.42亩,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如果考虑同期增加耕地2901万亩的因素,这5年间实际减少耕地面积12264万亩,平均每年减少2452万亩。而且我国耕地中的中低产田比例大,在18.51亿亩耕地中,中低产田为12.20亿亩,占耕地总面积的64.58%。针对这些情况,2004年,国家果断暂停耕地占用审批,严肃清理各种开发区和园区,坚决制止和纠正乱占滥用耕地的现象,坚决守住基本农田这条“红线”。国务院先后发出关于土地出让金使用、制止占用基本农田植树、尽快恢复撂荒地生产、妥善解决农村土地承包纠纷、深入开展土地市场治理整顿并严格土地管理等5项紧急通知,这5个通知构成了新阶段“三农”政策中农村土地政策的核心内容。

二是加大农业投入。增加投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支撑和保障。较长一个时期以来,虽然我国农业投入数量不断增加,但投入不足的现象仍十分严重,国家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不仅没有提高,反而有所下降。即使在全国固定资产投资超高速增长的大背景下,农业投资仍然增长缓慢,2003年,全社会农业固定资产投资仅比2002年增长3.7%。投入不足,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严重制约着农业的持续、健康发展。针对这种状况,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增加农业投入,强化对农业的支持保护。”2004年,国家对农业、农村的基本建设投入明显增加,全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共2626亿元,比2003年增长22.5%以上。另外,在国债资金总规模减少的情况下,2004年,中央农业基本建设投资规模达到550亿元;农村“六小工程”(节水灌溉、人畜饮水、乡村道路、农村沼气、农村水电、草场围栏)等小型农村基本建设的专项投入达到285亿元;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农业综合开发、农村扶贫开发等方面的投入也继续增加。国家还出台了将部分土地出让金用于农业土地开发的政策。这样大的投入力度,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三是调控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据有关部门初步估算,2004年,化肥及其他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使农民平均每亩粮食生产成本比上年增加约50元以上。同时,在种子、农药、肥料和禽流感疫苗等方面存在着严重的制售假劣农业生产资料的行为,这样势必影响农民增加生产投入、发展粮食生产的积极性。对此,政府及时出台了一系列对化肥生产和进口的税收、价格优惠政策,明确了化肥的进销差率、批零差率和零售的最高限价。政府通过大力整顿农业生产资料市场,严厉打击随意抬高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和制售假冒伪劣农业生产资料的行为,加大对农业生产资料市场的监管力度,遏制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的势头,保护农民利益。

四是实行主要粮食品种最低收购价格政策。价格支持政策是世界贸易组织规则允许限量使用的“黄箱”政策,美国、欧盟、日本等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多年来均充分利用此项政策,采取各种措施对本国农产品实施价格支持,以保护农民利益免受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例如,美国有“无追索权贷款”和“反周期补贴”政策,欧盟实行了“目标价格”、“干预价格”和“门槛价格”政策,日本对10类农产品实行了5种形式的价格支持政策。从发展趋势看,这些国家的农产品价格支持政策所支付的补贴资金逐渐从原来的收购环节向生产环节转移。因此,我国依照世界贸易组织的有关规则,根据国内粮食供求关系的变化,于2004年及时公布了早籼稻、中稻、晚稻和粳稻的最低收购价格,并完善了储备粮调节制度。

八、结语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