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企业知识管理系统十篇企业知识管理系统十篇

企业知识管理系统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19:28:46

企业知识管理系统篇1

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管理也是越发的重要。现在,如何更好的开发、分享和使用知识,更好的为企业的各部分人员提供便捷、为企业创造价值,成为大家非常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企业的知识管理系统,也就是KmS,是一个企业实施具体的知识管理技术的重要支撑体系,并且在整个的管理过程当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现在对于企业知识管理系统的研究主要是关于以下的几个方面:

1、关于企业知识管理系统的概念和结构的相关问题的分析。

2、关于企业知识管理的实现方法和实现的技巧经验。据目前既有的分析结果来看,其中涉及到用新的管理理念和新的管理方法来帮助KmS更好实施的研究是比较少的,从而这也就容易造成一种KmS的实施与基本组织的应用背景产生脱离比较严重的一种现象,对企业更进一步的发展产生一定的约束和限制。所以本文就从知识管理系统如何运用先进的理念的角度,对其进行新的探讨和研究,从而对知识管理系统如何更好的实现提出一种新的思路和策略,并且给出相应的理论分析的框架。

二、对企业知识管理系统框架的分析

1.关于系统分析的思维模式

我们在分析一个问题的时候,需要的是综合多个方面的知识、技术和方法等等,所以需要主要运用系统思维的方式。也就是说要从系统的整体结构开始,并且散发到各个的子系统,逐层的分析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变化。所以对于企业知识管理系统框架的分析,我们首先就是要建立一种系统思维的方法。

2.对知识管理的系统分析

在对于知识管理的系统分析中,我们首先需要做的是要明确它的基本组成要素,包括:知识(其中含有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两者都不可忽视)、人、用于进行知识交流的场所(要考虑到现实的工作场所和虚拟的电子交流的空间这两个部分)。知识管理的过程其实就是这些的要素之间进行知识转换的一个动态的过程,并且知识的管理与信息的管理是密切联系在一起、不可分割的,如图一所示。并且跟一家企业的企业文化和相关的环境也是有很大联系的。所以企业知识管理不仅需要对显性的知识进行管理,同时要更加注重对于知识交流、转换所需环境的重视,更好的实现显性、隐形知识转移的过程,简单说来,也就是要实现知识管理的动态性和资源性的相互统一和协调。

3.企业知识管理系统的层次分析

企业的知识管理系统具体来说可以分为四个不同的层次。分别为:方法层、技术层、应用层和战略层。

(1)方法层

对于知识管理的方法层,简单点来说,就是将知识管理的相关策略进行更好的实施和具体的推进。并且从方法层的角度来说,更加注重的是知识管理的动态性。企业为知识管理和实施提供一种具体可行的方法论作为指导。帮助在企业内部更快、更有效的实施知识管理的推进、应用和改善,从而使它发挥出更加重要的作用。

(2)技术层

技术层的重要作用是确保企业内对于知识管理,一定要有一个非常有效的平台和工具。其中涉及的方面也是非常多的,所以一定要注意其全面性。一般来说,必不可少的平台有:知识管理的it系统平台、为知识管理运营而提供保障的安全系统平台等等。除此之外,专业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具体的实施方法也是非常必须的。

(3)应用层

应用层是从知识管理实施的效用的视角,通过对于知识的管理提供一系列的决策方法的支持和相关的业务方面的帮助。并且知识的积累、沉淀和管理,为大家组织并且实施最佳的实践机会。并且帮助职员在进行业务交流和进行集体协作的过程当中掌握到更多的专业知识,不断的进行学习。还可以为自己所掌握的知识进行更深一层的积累和优化,从而促进自身技能的进一步提升。

(4)战略层

战略层是将知识管理作为企业内部的综合性的战略计划的一部分。认为知识管理对于企业的长期发展和企业在市场变化当中竞争力的提升有着至关重要而作用。并且他们把知识看成是非常珍贵而重要的一部分资源。认为企业内部对于知识的管理、实施和有效运用,对企业的盈利情况会产生直接的影响。所以在整个的战略层面,企业对于知识的管理表现在相关的企业内部的知识管理理论和管理框架的认可,并且知识管理的战略计划、组织结构上对于知识管理的重视,都会为知识管理的运营提供非常有利的保障。在这里给大家举个例子,很多的企业都会设立知识总监(CKo),并且每个部门都会有专职的知识工程师,这样就可以更好的推荐知识管理的实施,并且在整个的企业内部建立一种知识共享、交流、学习的良好氛围,从而有效的推动知识管理的实施。

三、结语

企业知识管理系统篇2

关键词:企业;知识管理系统;构建;利用

引言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了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很多企业的管理模式也在发生着转变,知识管理对于企业来说显得越来越重要。企业怎样在海量的信息中提取自己需要的知识,并管理知识的获取、生产及传播等过程,有效提升企业管理知识的能力,是企业发展的关键。所谓公司知识管理系统,就是通过收集知识并在企业员工之间传播的知识管理技术集合,它的核心是网络技术与知识库。如今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构建自己的知识管理系统,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文章从企业知识管理系统的构建以及管理系统的优势和注意的问题进行论述,简要的说明企业知识管理系统的开发和使用研究情况。

一.企业知识管理系统的构建

1.企业知识管理体系

企业的知识管理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内容:

(l)知识管理的基本组成:如知识库、软件系统、网络等技术手段,以及人们之间的沟通渠道等。

(2)知识的获取和检索:通过多种软件应用工具、网络搜索工具等进行知识的检索和获取。

(3)知识的传播:通过建立电子文档、刻录光盘以及通过网络进行传输、打印等。

(4)知识的共享: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鼓励企业员工进行知识共享、促进知识的交流等。

(5)知识的创新与发展:在企业的知识管理中,必须强调知识的创新和发展,只有不断创新不断突破,才能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企业的经济效益。

2.企业知识库

企业知识库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具有重要的作用,现在很多企业都有了自己的知识库,主要包括产品数据库、客户数据库等。在实施过程中,知识库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l)建立企业知识库的必要性

新世纪我国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计算机技术发展成熟,知识也呈现爆炸式的增长速度。因此,当前情况下知识己经成为企业发展的最重要因素,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企业要想生存发展下去,就必须重视对知识的获取、生产和利用,或者利用知识在流动过程中进行价值增值。因此应当建立企业知识库系统。

(2)知识库的作用

①使知识有序化。在知识库的建立过程中,需要对原有庞大繁杂的知识进行系统性的整理分类,通过一定方式的整理分类,从而使混乱的知识信息清晰条理化,并建立相应的检索手段。一方面使知识变得有序化,另一方面也为以后的方便使用打下了基础。

②有利于知识共享与交流。通过把知识和信息变得有序化,人们在检索某个知识的时间就会大大缩短,降低了不必要的时间浪费,自然加快了知识的流动性。此外,由于绝大部分企业都有自己的网站,可以在企业网上面开设一些时事性质的栏目,把企业内外发生的事上传到网络上面,使人们及时获得新信息和新知识。

③可以帮助企业实现对客户知识的有效管理。企业销售部门的信息管理较为复杂,由于企业老的销售人员掌握有较多的客户信息,一旦这些销售人员有工作变动,这些宝贵的客户资源就可能丢失。因此,建立企业知识库可以有效的将客户的所有信息进行存储,对新进的销售人员随时利用提供了方便。

3.企业管理系统软件

企业知识管理系统的构建,其最终的表现形式是知识管理软件,通过知识管理软件进行整合知识和管理技术,实现知识管理系统所具有的功能。下面以德国的H公司为例,来说明企业管理系统软件。H公司是德国的一家专业的知识管理解决方案提供商,在它们的知识管理解决方案中,根据软件的功能,将整个系统分为七大模块,主要包括1.文档管理,即组织文档、检索文档、存储管理以及归档管理等。2.企业信息门户,基于web的用户界面,是整个系统的统一入口。3.内容管理,主要负责web文档的流程管理、文档之间的超链接管理,以及不同设备的访问显示控制等。4.信息检索,即搜索引擎系统。5.电子学习系统,包括内容定制、线上培训以及技能管理等功能。6.协作系统.7.工作流程管理。

二.企业知识管理系统的优势及注意的问题

1.企业知识管理系统的优势

在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市场上充斥着庞杂的信息,既有真实信息同时还有大量的虚假信息,因此,需要对这些庞杂的信息进行分析梳理,找出对企业有用的信息。企业知识管理系统就显示出其优势所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知识管理系统具有智力优势

企业知识管理系统要想得到较好的应用,发挥较好的作用,就需要企业员工具有良好的知识,这是与普通管理系统一个很大的不同点。企业通过鼓励员工解放思想,培养员工的创新精神,使企业掌握企业员工的知识,知识管理系统将拥有很大的智力优势。

(2)可以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企业知识管理系统可以有效的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增强了企业的创新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客户对企业的满意程度。这些在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给企业带来较大的竞争优势,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

(3)可以降低企业成本

企业知识库中的资料丰富完整,可以较好的降低企业的成本。丰富的知识库,使客户可以方便的通过网络找到自己需要的资料,相应的也就减少了企业客户服务的付出,因此,也就可以减少企业的客服,减少人工成本。此外,对于客户提出的重复问题,也可以减少回答问题的反应时间,提高为客户服务的水平,也间接提高了生产率。

(4)可以增加企业的知识资产

企业知识管理系统在使用过程中,由于使用者会对知识库中的资料进行不断完善,使知识库中的资料日趋丰富齐全,也使得问题更趋于完整性。同时也提高了工作效率,知识得到充分的运用,加快流程。因此,企业的知识库就得到了不断的增值,可以有效增加企业的知识资产。

2.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1)建立企业知识管理系统,应当从实际出发,不要盲目进行。知识管理系统应当从企业的实际问题出发,并以此来寻找企业的最佳解决方案。企业知识管理系统解决方案与商业目标应紧密联系,两者是不能够脱离的。因此,在构建企业知识管理系统时,应作好系统的需求分析,根据企业本身的特点来建立适合企业自身的知识管理系统。

(2)知识管理系统的技术应当与管理相结合,企业知识管理系统要想真正意义上的实现,一方面需要技术的支持,另一方面还需要先进的管理理念的支持。如果只是在技术层面实现知识管理,也并不一定发挥出知识管理系统的优势。因此,既需要技术也需要现代化的管理,使他们完美结合,才能发挥出企业知识管理系统的强大优势。

(3)建立和实施企业知识管理系统,需要企业领导的关注和参与。当企业经过调研决定构建自己的知识管理系统时,企业领导应当参与其中,并做好带头作用,比如积极协调好各部门的配合工作,带领员工创建良好的企业文化,充分利用企业的各种资源构建知识管理系统。

(4)企业知识管理的建立而是需要不断的完善和发展。企业在进行知识管理的时候,需要制定一套循序渐进的机制,并要长期贯彻坚持下来,以促进企业知识管理系统不断完善和发展。

三.结语

在当今信息时代的背景下,企业之间的竞争主要体现在知识技术的竞争中,谁更快更准确的掌握知识,就赢得了先机。当前企业知识管理系统技术已经较为成熟,商业化程度也最高,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自身知识管理系统的构建和应用,并得到广泛发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知识管理系统也是企业提高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李勇,陈钰,曹国华.企业知识管理系统的结构探讨[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11).

[2]乐飞红.公司知识管理系统[J].图书情报工作.2000,(5).

[3]林青山.知识管理企业环境支持条件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03,(3).

[4]张新武,刘仲英.企业集成化知识管理系统及应用研究[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1).

企业知识管理系统篇3

【摘要题】企业信息建设

【关键词】知识管理/竞争情报系统/企业文化

【正文】

伴随着汹涌的经济全球化浪潮,社会经济生活的节奏明显加快,企业的外部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前所未有的压力与前所未有的机遇交织在一起,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为了与迅速变化的外部环境相适应,企业的内部环境必将作出相应调整,在组织制度、管理模式和文化体系方面都会产生相应变革,从而有利于借助外势更好地对企业内部资源进行重组,提高管理水平,提高效率,充分释放企业的内部潜力。“知识管理”,这个当前让人耳熟能详的术语,也就在这样一个独特背景下应运而生。

企业竞争情报系统,以其对切实提高企业竞争力的独特作用,也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重视。日本从二战废墟里爬起来,重新成为世界经济巨人的历程,实际上也是竞争情报在日本企业中得到成功应用,发挥出极大功效的过程。实践证明“竞争情报”不仅仅是一种理论,它对提高企业竞争力有着切实的作用,理应引起我国广大企业的重视。

既然“知识管理”与“竞争情报”对于企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那两者之间是否存在某种联系呢?我们通过研究可以发现,“知识管理”的思想能够很好地应用于企业竞争情报系统之中。

1 竞争情报系统简介

竞争情报,就是有关自己、竞争对手、竞争环境以及由此引出的相应竞争策略的情报研究,是企业为获得和(或)维持竞争优势而采取决策行动所必需的信息。

竞争情报系统,又名cis,是competitiveintelligencesystem的缩写,是企业竞争战略管理实践中新出现的概念。美国竞争情报从业者协会(societyofcompetitiveintelligenceprofessionals,简称scip)前主席、匹兹堡大学商学院约翰e.普赖斯科特教授指出:“企业竞争情报系统是一个持续演化中的正规化和非正规化操作流程相结合的企业管理子系统。它的主要功能是为组织成员评估行业关键发展趋势,把握行业结构的进化,跟踪正在出现的连续性与非连续性变化,以及分析现有和潜在竞争对手的能力和方向,从而协助企业保持和发展可持续性的竞争优势。”

中国竞争情报研究会名誉理事长包昌火研究员则指出:“竞争情报系统是以人的智能为主导,信息网络为手段,增强企业竞争力为目标的人机结合的竞争战略决策支持和咨询系统。”

竞争情报系统可为企业取得竞争优势提供强有力的信息支持和情报保障,因而我们可以把它看作是企业领导集团在经营战略和竞争决策过程中的“总参谋部”。

对于竞争情报系统的结构,可以从横、纵两条线进行简要描述。

1.1 竞争情报系统横向描述

从横的方向说,竞争情报系统由三大网络构成:(1)组织网络;(2)人际网络;(3)信息网络。

组织网络描述的是企业的框架体系,企业正是由其组织结构决定了其形状,好比人类由骨骼确定体型一般。充分考虑到竞争情报工作特点的经过良好设计的竞争情报组织网络是竞争情报系统的组织保障和基础。

人际网络指的是竞争情报人员通过个人交往和联系拓展企业的竞争情报来源渠道。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充分获取信息,挖掘正式交流中所不能体现的情感信息;还可以实现“难以言传”的隐含知识(不能用文字表达的知识)的转移和传递。

信息网络是使原始情报资源最终加工成为企业竞争情报的信息资源传播并增值的重要网络,它的核心部分由cio、竞争情报收集子系统、竞争情报分析子系统、竞争情报服务子系统几部分组成,理想的企业竞争情报系统是计算机化的高级信息系统。

同时,这三种网络之间也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竞争情报组织网络与后面的信息网络和人际网络有着密切联系。信息网络要靠组织网络的结构与人员来实现,“组织网络”中的“岗位”正是由人来担当的;同时组织网络与人际网络也有重叠交叉的部分。

1.2 竞争情报系统纵向描述

从纵的方向说,竞争情报的生产经历了一个从采集、规整、分析加工到其可以按企业需要进行应用服务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情报资源由大量原始初级的杂乱无章的“数据”转化为清晰地表达出一定含义的“信息”,继而从中按照企业竞争需要提取出有价值的“情报”应用于企业竞争实践。这样一个信息资源不断流动转换的过程就构成了竞争情报系统纵向的收集、分析、服务三个子系统。显然,从“采集”、“分析”到“应用服务”,再到新的“采集”,正是一个信息从低级到高级,从繁杂、没有价值到精炼、具有价值并可以加以运用的信息循环流动过程,这也是竞争情报系统运作的主要过程。因此,竞争情报收集、分析、服务三个子系统就构成了竞争情报系统的核心部分,横向的“组织网络”与“人际网络”都是围绕着这个核心服务的。

2 知识管理的内容

2.1 知识管理概念浅析

知识管理,国外也称km(knowledgemanagement),关于它的定义有多种解释,其中比较为大家公认的是美国德尔福集团创始人之一的卡尔·弗拉保罗的提法:“知识管理就是运用集体的智慧提高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这句简短的话中可以看出,知识管理的核心在于应变和创新。谈到“应变”和“创新”,我们自然可以联想到对于企业有着重要战略意义的竞争情报。通过对比分析,我们可以发现“知识管理”与“竞争情报”有着许多相通的地方,“知识管理”不再像传统管理那样仅仅停留于对企业生产资料的配置和运用,而是更重视对知识有效的识别、获取、开发、分解、使用、存储和共享,是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构建转化和共享的途径,是运用集体的智慧提高应变和创新能力,这与“竞争情报”的产生和应用具有非常类似的性质。对于两者关系的深入研究,将有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知识管理”的本质,也有利于更好地利用“竞争情报”为切实提高企业竞争力服务。下面,我们就从知识管理的内容谈起,结合竞争情报的知识属性逐步阐述、揭示“竞争情报系统”与“知识管理”的关系。

2.2 内涵丰富的知识管理

管理是一门涉及面很广的科学,作为管理新阶段的知识管理,自然内涵也显得很丰富。大致说来,知识管理包含了对企业“组织”、“信息”、“人”这几方面进行管理的内容。

(1)组织结构调整。根据钱德勒的“结构跟随战略”理论,在企业发展战略发生变化时,企业的组织结构也需要相应作出调整。毫无疑问,将“知识管理”引入企业是对企业发展有着重大意义的战略举措。为了实现专人负责制而在企业高层管理者中进行cko(chiefknowledgeofficer,知识总监)的设置,便是企业重视知识管理的战略在企业组织结构中的体现。cko的基本职能大致如下:①深刻了解企业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从而明确企业的知识需求。②策划与领导创建一个有助于企业员工进行学习、交流、积累、创造和应用知识的环境。③监督保证企业知识生产过程和最终知识产品的质量,以保证其对于企业战略的真正价值。④保证企业知识库及其支持工具硬件设施的正常运行。⑤建立有效地促进知识生产、传播和共享的激励机制。⑥努力营造全员重视“知识”的企业文化。

(2)信息管理。知识的产生经历了一个过程,从原始的没有关联的“数据”到可以清楚表达一定含义的“信息”,到最终提取、加工出具有价值的“知识”。这个知识产生的过程我们可以看作是一个“信息流”的运动过程。对于这个过程中的“数据”、“信息”、“知识”,我们可以看作是一种广义的“信息”。信息管理是一个复杂的整合过程,它运用一定的信息技术,对信息资源进行搜集、整理、加工,使企业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通过一定途径变成可共享的知识资源,并最后将知识产品进行推广与传播。可见,对于理想的信息管理系统,需要有支持信息传播的通信网络,还要有用于存取信息的高性能的数据库、信息库系统。

(3)人力管理。任何管理都会涉及到人,知识管理也不例外。而且,由于知识是只有人才能生产的,同时人又是知识的载体,所以“人力管理”自然成了知识管理的重中之重。对人的管理涉及很多方面的内容,强调的关键在于企业员工个人和组织目标的统一。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永远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员工个人在企业知识管理过程中如果得到了更好的积累和发展,增长了知识和能力,受益的也将是企业这个整体。所以,如何将企业的员工个体凝聚成愿意充分发挥自己能力和通过学习提高自己能力的有机整体,自然成为企业知识管理中最为重要的课题。同时,对于应该采取保密措施的那部分属于企业内部的知识,也需要通过对人的教育和合理约束才能取得良好效果。

3 知识管理思想在企业竞争情报系统中的应用

毫无疑问,知识管理是知识经济时代一种先进的企业管理思想,它在企业构建自己的竞争情报系统的过程中有着重要的启发作用。从企业竞争情报系统的“组织”、“信息”、“人”这三大主要方面,我们能够体会到知识管理思想在其中的有效运用。

3.1 组织结构调整

同知识管理需要设立cko一职相似,企业竞争情报系统中,也设置了cio(chiefinformationofficer,信息主管)一职,专门负责对整个企业的竞争情报工作的领导。作为企业管理决策的核心人物,cio是运用自己掌握的信息资源武器帮助最高决策者制订企业发展的战略规划,通过充分有效地开发利用企业内外信息资源,来寻求企业的竞争优势,或强化企业的竞争实力。他不只是负责信息资源管理范围内的决策活动,而且必须参与讨论企业发展的全局问题。因此,cio必须对影响整个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各方面问题都有相当全面和清楚的了解,这同cko必须了解企业内外环境的道理是一样的。

只要是有条件的企业,都应该成立由cio领导的企业竞争情报中心。作为企业组织机构的一个组成部分,竞争情报中心的设置需要跟企业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可以考虑设在重要的战略性部门,也可在传统部门里增设竞争情报小组,还可以作为独立的核心部门,负责与企业其他各个部门沟通交流,进行整个企业竞争情报工作的协调统一。

总之,这种组织结构的调整是为了更快更有质量保证地提供企业竞争情报,提高企业战略决策能力,是“结构跟随战略”思想的一大体现。

3.2 竞争情报中心的信息流程

企业竞争情报中心的运作紧紧扣住情报产生和应用的收集、分析、服务几个关键过程,相应成立了竞争情报收集、分析、服务三个子系统。这个道理与知识管理中对于信息的管理思想是相通的。

在知识管理过程中,涉及到“识别企业拥有和需要的知识”、“审计知识”、“组织与存储知识”、“推广与传播知识”、“知识的应用与创新”等方面,同样与竞争情报项目开展有着相似之处。在企业竞争情报项目工作开展的过程中,首先是明确竞争情报用户的情报需求,然后对情报资料进行收集、审核、组织、存储、加工,生成最终符合要求的竞争情报产品,再传递给情报用户,进行实际应用。知识管理强调的是知识的创新,而最有价值的最终的竞争情报产品也是通过有能力、有经验的高级情报工作人员才能综合提取和归纳出来。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最终劳动成果也是通过他们的大脑进行复杂加工创造出来的。

知识管理中建立起来的“企业知识库”与竞争情报系统中的“竞争情报数据仓库”是类似的。为了方便竞争情报“收集、分析、服务”三个子系统的情报人员的工作,分别为他们专门设置数据库,可以做到层次清楚,工作方便。

3.3 营造“以人为本”的重视竞争情报的企业文化

前面说过,知识管理最重要的因素在于“人”。对企业竞争情报系统而言,这一点同样重要。杰出的人力资源管理不仅对于建立企业竞争优势,而且对于维持企业竞争优势都具有重要价值。

为了提高情报生产的各个环节的工作效率,首先考虑的便是对参与人员的培训。只有掌握了科学的方法,才能从根本上保证竞争情报的效率和质量;其次,“人”可以通过“人际网络”这一途径进行竞争情报有效收集;另外,涉及到企业机密情报保护工作,“人”的素质无疑是决定性的;此外,对人的制度约束和取得良好绩效时的激励,也是竞争情报工作人员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上无疑都是竞争情报系统同知识管理共同涉及到的“人”的作用的重要方面,但只有这些方面是不全面的。“人”在竞争情报系统中最重要的作用,实际上是通过“以人为本”,充分调动和发挥出全体员工关注企业生存状况的积极性,在此基础上营造一种“全员重视竞争情报”的企业文化。

越是优秀的公司,越是重视企业文化,因为良好的企业文化能够很好地协调人际关系,使人们焕发进取精神和开拓精神,同时对员工的行为产生良好的软性约束。以大力推崇“创新”和“交流学习”为特征的“知识管理”当然需要充分发挥企业文化的积极作用。前边提过,企业cko的重要职能之一便是“努力营造全员重视知识的企业文化。”推而广之,做好企业竞争情报系统中人的工作,很重要的一点便是“努力营造全员重视企业竞争情报工作的企业文化”。之所以用“努力”,因为营造一种优秀的企业文化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良好的企业文化能够提高员工的灵活性、进取心和适应能力,使企业成为一个有战斗力的整体。它不但能有效地促进员工对于企业内部有价值信息的交流和挖掘,也能使整个企业一致地保持一种对于外界环境的敏感,不断从外界吸取可能对提高企业竞争力有着重要影响的信息,并将其转化为企业内部的东西。同时,对于更有利于开展情报工作的必要的组织结构调整也由于企业文化的良好润滑作用能够得到员工的广泛理解,并保证竞争情报系统运作的顺畅。正是这种使得企业内外充满了活力的企业文化,才是人的价值的最充分体现,因为它事实上形成了一种不断吸纳、交流、自我调整从而产生创新的机制,永远是使企业在复杂的环境中充满竞争力的有力保障。

 

4 在竞争情报系统中实施知识管理的重要意义

知识管理是一种崭新的管理思想,是新经济时代的必然产物。艾伦.韦伯说过:“说到底,新经济并不存在于技术之中,无论这技术代表的是微芯片,还是全球电讯网络。新经济存在于人的头脑里。”可见,“人”才是新经济时代最重要的因素。知识管理的实质便是努力创造一种有效的机制,发挥人的潜能,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其能力得到最快的提高,以更好地为企业创造出价值。

至于对于企业来说至关重要的竞争情报工作,“人”无疑是最核心的要素。“竞争情报”是一种特殊的高度浓缩着人类智慧的产品,人的经验与高度综合的判断能力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正是人在企业竞争情报系统中的关键作用,使得我们认识到“知识管理”与“合理建设企业竞争情报系统”是相通的。这也是“先进事物常常是相通的”的很好体现。当我们把知识管理理论作为企业竞争情报工作实践的指导思想时,便自然地将实践性极强的竞争情报工作与先进的管理思想结合了起来。

理论可以很好地指导实践,实践反过来又能促进理论的发展。在知识管理成为新经济时代一种潮流的情况下,在企业竞争情报工作中加以自觉运用,对于切实提高企业竞争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美)托马斯.h.达文波特,劳伦斯.普鲁萨克.营运知识:工商企业的知识管理.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

2 常荔,邹珊刚.知识管理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科研管理,2000(2)

3 陈志祥,陈荣秋,马士华.论知识链与知识管理.北京:科研管理,2000(1)

4 刘建.知识管理的几个议题.财经科学,2000(3)

5 胡星光,包昌火,谢新洲,李娜.北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企业竞争情报系统的模式和运行机制研究”课题的总报告,2000

6 张一驰.人力资源管理:观念与挑战(选自《管理的脉搏》).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1

7 厉以宁.超越市场与超越政府.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企业知识管理系统篇4

关键词:绿色经济;企业智能化;知识管理;信息系统

引言

我们正处在智能化和互联网+的大变革时代。企业的财富和繁荣主要来自信息和知识的生产与分配。可以说,在这样一个知识经济社会里,与专业人员相互合作,进行沟通,广泛共享知识,以及应用知识进行业务流程优化和创新,是企业生存与成功的关键。试想,一个企业如果其内部知识资源无法有效地用于交流和分享,那么这种知识几乎没有任何用处。知识只有被全公司共享,才能发挥功效,并被付诸实践。而与其他资产不同,知识又有其独特的复杂性,管理知识的过程涉及到企业业务流程的方方面面。一个公司,一个企业只有懂得如何以其他组织无法效仿的高效率、高效益生产方式进行工作,才能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取胜。知识是获取利润和竞争优势的主要途径,是竞争对手花钱也买不到的。在企业知识管理进程中,最怕一时兴起,或是一知半解地推动知识管理,最终要么不得其门而入,要么弄得人仰马翻,反倒降低了知识管理应有的价值。事实上,知识管理并非万灵仙丹,企业只有树立正确的知识管理策略目标,采用适宜的技术,才能推动企业健康、有序地发展。而在大力倡导遵循“开发需求、降低成本、加大动力、协调一致、宏观有控”五项准则,以高新技术为支撑,实现可持续发展绿色经济的今天,充分运用信息智能化管理,把企业知识搞“活”,将信息智能技术运用到知识管理中,进而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增加企业收益不失为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个良策,主要有六大利器可供实际运用。

1、知识捕捉器——专家系统

专家系统可在十分有限的特定领域人类技能中捕捉隐性知识。它们捕捉熟练雇员的知识,将其转化为软件系统中的一系列规则,并存储到公司的记忆库或学习库中去,供组织中的其他人员学习使用。这些专家系统包含大量特定领域专家知识与经验,可利用专家知识和经验模拟人类处理相关领域的问题[1],如专门处理专业人员可用几分钟或者几个小时完成的有限范围内的任务,帮助企业用较少的人力做出高质量的决策,被广泛地应用于企业的离散型、高结构化的决策制定中。晋江供电公司就是利用专家系统来提升其安全管控的质量的。该系统集3G远程监控、视频采集、实时对话、GpS定位等于一体,将现场实时图像等信息传输到指定终端接收设备上,这样,工作人员只需通过手机登录“现场作业视频监控平台”,动动手指,便可远程实时“掌控”作业地点的工作情况,可谓是长了一双“千里眼”。与此同时,监控人员还可以根据需要随时调整角度、位置和大小进行实时监控,第一时间消除前线风险隐患,大幅提升了现场安全管控的质量和效率,不仅减轻了稽查人员安全监督的压力,还有效防范了习惯性违章。此外,监控人员还可以通过该系统的录像回放功能,进行稽查取证,解决了监控人员资源不足、安全督察压力大等难题。据悉,该系统还有远程故障会诊功能,巡视人员坐在车内便可准确掌握线路运行状态,一旦发现难以确定的故障情况,巡视人员还可利用3G网络,将采集到的图像数据输送到该公司内部电脑上,由专家开展远程诊断,实时与现场人员对话,指导巡视人员快速判断故障原因,确定解决办法,提升故障处理效率。

2、组织智能术——实例推理

任何一个企业、组织经过多年的运营都会积累下来大量的集体知识和技能。实例推理可以捕捉、存储这种组织知识。在实例推理中,专业人员的经验以案例形式存储于数据库中,便于用户在遇到具有相似参数的新案例时检索使用。系统搜索与新案例特点相近的案例,找到最贴近的那个,将其解决方案应用于新案例。成功的解决方案会与新案例标记在一起,并与其他案例一同存入知识库。不成功的解决方案也会存入案例数据库,并附上此方案不成功的原因。实例推理以案例形式体现知识,用户会不断扩充、改进知识库。东海中心渔场的预测系统就很好地运用了实例推理技术。众所周知,中心渔场的形成受到诸多影响因素的制约,其中包括海洋表面温度、海洋底层温度、海洋叶绿素浓度、海水盐度、盐度梯度、长江径流量、风向、风速等等。但是,鱼类的洄游规律受到很多因素制约,变化非常复杂,难以用传统的数学方法和模型加以描述。同时,专家关于东海中心渔场规律的知识是不精确、不完全的。不过值得庆幸的是,相关部门已经收集了20年来有关东海渔况、海况的相关数据,这是非常宝贵的资料,因此可以从中挖掘出许多有用的信息和知识,根据历年的情况来分析、预测中心渔场的趋势。整个系统采用了基于实例推理的方案。由此可见,实例推理技术非常适合应用于系统中已存在大量的历史数据、专家通过实例来描述他们的领域、问题未被完全理解、可用的领域知识很少、系统中有很多例外规则的情形。

3、规则模糊器——模糊逻辑

模糊逻辑是一种以规则为基础的技术,可以创造出使用近似价值或主观价值的规则,用来表达不精确性的事物[2]。它能以语言形式描述一个特定现象或过程,然后将此描述用少量灵活的规则表达出来。组织可以用模糊逻辑创建软件系统,捕捉语义含糊的隐性知识。管理层还发现,模糊逻辑有利于决策制定和组织控制。在日本,模糊逻辑就有效地帮助了仙台地铁实现了平稳加速,站立的顾客甚至不需要扶手。曾有报道,一位富有且打扮阔绰的男子坐在日本仙台地铁车上,在其膝盖上横放着一个装有半缸水的玻璃缸,当这辆车离开车站并加速时,水缸里的水轻微地推向了该容器的后面,当这辆车达到省油量最大的运行速度时,水又恢复平稳了,当车到了下一站要刹车时,水位又升到了容器的前面,就这样一前一后如此反复,无溅无洒。究其原因,文章最后指出,原来是该车应用了模糊逻辑控制技术。可见,模糊逻辑在仙台地铁系统中的成功应用,打破了人类司机的记录,引起了该领域的一场巨变,对今后的工程应用具有重大意义。

4、人脑模拟仪——神经网络

神经网络通常用于解决复杂、难以理解的问题,需要收集大量的数据。它们主要采用并行和自适应的信息处理方式对人脑神经网络进行某种简化、抽象和模拟,通过筛选数据、搜索关联、建立模型和一次又一次纠正模型错误的方法从大量数据中学习其模式,并从大量数据中发现人类难以分析的非常复杂的规律和数据间的相关性。一个神经网络有大量传感节点和处理节点,它们持续地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其不需要构建数学模型而是通过数据样本训练和自适应得到权值系数内部关系的优点,恰能弥补传统方法的不足[3]。近日,巴西世界杯足球赛激战正酣,本届比赛虽然没有了“预言帝”章鱼保罗,但全球科技公司正在用最前沿的技术对结果进行预测,其中,百度公司无论是在小组赛还是淘汰赛的预测中,都处于遥遥领先地位。而据百度相关负责人指出,这主要得益于对代表其人工智能发展水平的“百度大脑”的实际应用。“百度大脑”由百度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于今年4月正式对外公布,其运用计算机模拟人脑神经网络,包括模拟人脑学习分析能力,通过多层的学习模型和海量的训练数据进行数据智能分析,然后做出预测。如今,百度大脑相当于两到三岁孩子的智力水平,可能是世界上最复杂的模拟人的大脑思维的系统。随着有着“谷歌大脑之父”之称的吴恩达正式加盟百度,担任首席科学家并负责“百度大脑”项目,“百度大脑”将迎来更加快速的发展进化,未来“百度大脑”还将在除预测之外的更多领域展现出它的实力。

5、方案进化池——遗传算法

遗传算法是模拟达尔文的遗传选择和自然淘汰的生物进化过程的计算机算法[4],可以为解决某一特定问题考察大量的可能方案,以寻求最优方案。其基础是一些受进化生物学启发的技术,如继承、变异、选择和交叉重组等。遗传算法用于解决涉及成百上千个变量或公式的非常复杂的动态问题。这个问题的一系列可能方案必须能够以遗传形式表达出来,并且必须能够建立用于评估适合度的标准。遗传算法能快速评估许多候选方案,找到最优方案,加快寻找最优解。美的之所以能够成为全国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全面掌握变频空调全部核心技术的企业,其关键原因之一就是引入了Ga遗传算法控制技术。Ga遗传算法控制源于生物进化理论,其通过反复进行交叉与突变,可以进行多点探索,进而筛选出合适的运行参数。对这一技术的应用,推动着美的逐渐掌握了全球变频空调技术研发中最为核心的“黑匣子”技术,破解了长期以来中国企业无法掌握变频核心关键技术的尴尬局面,形成了企业独有的技术创新智慧,并做到了行业的“唯一”与“第一”。

6、后台无人机——智能

智能是在无人直接干预的情况下,为个人用户、业务流程或应用软件,处理待定、重复、可预测性工作的软件程序。在智能技术中,使用有限的内嵌或习得的知识库代替用户完成任务或制定决策,可以帮助企业在面临海量的数据时,进行很好地定位、处理重要的信息。如今,智能应用程序为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电子邮件系统、移动计算软件以及网络工具等广泛使用。而令企业特别感兴趣的是使用智能在包括互联网在内的网络上巡游,搜索信息。此外,许多复杂现象还可以模拟成遵循少量交互规则的自主系统。全球开发主流消费品和卫生保健品的领头羊——宝洁公司就很好地运用了智能技术。宝洁公司在其供应链网络管理中,引入了基于主题的建模,用以提高链上各成员间的协调性,快速应对变化的行业状况。它用一组半自主“”模拟复杂的供应链,其中“”代表了供应链的每个环节,包括货车、生产设备、分销商、零售商等。通过编程,每个都会遵守一些规则,这些规则又模拟了实际的行为,如“无现货时订货”。使用智能模型,宝洁公司发现应该在满载之前就将货车派遣出去。虽然货车未满载会增加运输成本,但模拟实验证明,这样会降低零售商缺货的可能性,减少销量损失,远远弥补了增加的运输成本。基于的建模每年为宝洁公司节省了3亿美元,而其投资还不到这个数字的1%。

7、结论

综上所述,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经营和发展不再主要依赖于资本、自然资源、劳动力等传统资源,取而代之的是更多地依赖于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武装起来的专业知识、想法和洞察力这些智慧资产。而随着我们步入21世纪第二个十年,信息智能技术也日益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未来,得智能者得天下,企业要充分利用智能技术,创造、传播和使用知识,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搞活企业知识,让智能技术照亮企业知识管理之路!

参考文献:

[1]吕敏康,许家林.企业内部控制专家系统研究——以GLnt集团采购成本控制为例[J].会计研究.2012,(12):61-67+95.

[2]夏露.基于模糊理论的企业专利决策[J].统计与决策,2012,(2):177-179.

[3]张璐,齐二石,沈书立,长青.我国企业管理创新方法智能评价系统构建[J].运筹与管理,2015,24(2):237-245.

企业知识管理系统篇5

   众所周知,任何企业都在不同程度上依靠于一定的技术和知识才可以生存和发展,尤其当今已经进入了知识经济和信息经济的时代,现代企业之间的竞争更多的是知识和信息获取或使用能力的竞争。所以对企业的知识资源进行有效的管理,是一个企业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改之地的关键。从事企业管理的人都清楚,企业的人才流失对企业意味着什么。长期以来,企业员工的个人头脑是知识的载体,人才流动实际上是知识在流动。那么如何实现人走而知识却可以继续在企业中留存呢?如何实现知识不仅在某个人头脑中,而在组织的系统中并持续发挥其功能呢?如何使企业的知识可以不断积累并让每个员工快速把握而在工作中加以运用呢?如何使新员工可以迅速在老员工的基础上继续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呢?

   一、什么是知识管理和企业管理

   要弄清以上新问题,首先,我们要从弄清什么是知识管理和企业信息管理入手。美国生产和质量委员会(apQC)对知识管理定义如下摘要:知识管理是组织有意识采取的一种战略,它保证能够在最需要的时间将最需要的知识传送给最需要的人,这样可以帮助人们共享信息,并进而将其通过不同的方式付诸实践,最终达到提高组织业绩的目的。企业知识管理是以信息为基础的活动,通过组织性学习创造隐性和显性知识,并负责如何在适当的时间、适当的地方拥有适当的知识。微软总裁比尔盖茨认为摘要:知识管理并不是从技术开始的,它始于商业目标、过程和对共享信息需要的熟悉。知识管理只不过是管理信息流,把正确的信息传送给需要它的人,以便让他们迅速地以信息为依据采取行动。

   中外学者普遍认为,信息是企业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资源,信息作为资源,除了一般的可利用、有价值等特性外,还具备共享性、历史积累性、时效性和多次再生性的特性。而系统则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独立成分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如管理人员、生产工人、工艺、技术、管理、方法和组织机构、生产设备等,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即获取利润生产出社会需要的产品,而组成的一个生产企业就是一个系统。那么,要系统地利用信息这个资源,企业建立信息管理系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

   企业信息管理系统(eimS)就是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思想和方法,采用电子计算机、软件及网络通讯技术,对企业管理决策过程中的信息进行收集、存储、加工、分析,以辅助企业日常的业务处理直到决策方案的制定和优选等工作,以及跟踪、监督、控制、调节整个管理过程的人机系统。

   从目前已经大量应用的各种企业信息管理系统来看,普遍具有以下特性摘要:

   1.除了通用的管理软件和mRp(物料资源计划)、oa(办公自动化)、wFS(工作流系统)外,大多软件都需要做大量的需求分析,咨询顾问(多数都是行业内的专家)和企业各级员工在认真总结以往经验和企业发展要求的基础上,根据企业实际量身定做或在标准版本的基础上根据企业实际做大量的修改,所以具有行业专家特性及实际应用特性。

   2.多数系统是从企业战略的角度出发,在全局和总体考虑的前提下设计企业的信息管理系统,是从企业的人员机构管理、产品管理、系统权限管理、销售管理、采购管理、生产管理、质量管理等系统的角度,考虑战略的实现性和信息之间的关联性、制约性的,具有系统性和整体性。

   3.具有历史知识的积累性和共享性。企业的信息管理系统能够将各部门和各员工的日常工作的关键数据,存储在数据库中,并能根据权限方便查阅和调用。

   4.具有决策的支持性。所有的各种数据可以经过计算机的处理从不同的角度得到各种分析结果,并通过报警提醒的方式,使决策者在第一时间得到相关信息。

   5.动态特性。由于信息的时效性和关联性,当系统中某一信息要素发生变化时,和之相关联的其他信息均发生变化。同时,由于企业的外部环境和内部要素均在动态发生变化,系统也要求能够适应这种变化。

   二、企业信息管理系统的功能

   从以上对于知识管理和企业信息管理系统的概念及特性等可以看出,企业信息管理系统对于企业知识管理水平的提高具有很大的支持和保障功能,具体表现在摘要:

   1.知识,确保组织内的每个成员都能共享。在没有计算机、软件和网络通讯技术的前提下,企业知识的手段通常采用开会、发文件及书籍等手段,除了成本高而外,知识的传播速度、传播量、更新、查阅及查阅权限等等受到极大的制约。而企业信息管理系统则有效地解决了这些新问题,使知识信息交易成本大大降低,交易质量和效率大大提高,有力地发挥了知识在企业中的生产力功能。

   2.确保知识获得的及时性。信息管理系统解决了跨地区、跨时间、跨单位、跨部门、跨员工之间的查阅障碍,只要是在有权限的前提下,知识需求者可以迅速通过系统找到自己需要的各种知识。例如目前的企业信息门户(eip-enterpriseinformationportal)可以解决企业之间的信息及知识交流新问题,另外企业信息系统可以和相关的网络连接,并自动按照组织内部成员对信息的需求进行筛选、分类和收集,并按照成员对信息的需求及时传送给需要的人,以解决知识时效性的新问题。

   3.提升组织或个人的隐性知识为显性知识,并保证两者之间的有效转换。在企业没有信息系统之前,员工的知识和经验仅存在自己的脑子里,部门的知识也在这个部门里,信息呈现孤岛状态。遗忘、人员流失和成员之间交流不畅导致企业的知识大多是隐性知识,而不能转变为显性知识,组织的知识难以积累。组织随着人员的流动、时间的推移不断地交学费,企业不能形成经验曲线,生产效率和竞争力也就难以提高。信息管理系统使个人知识得以沉淀,成员之间的知识得到共享和交融,企业对员工的过分依靠性降低,从而避免企业因某些关键岗位人员流失出现不可收拾的局面。

   三、如何做好企业的知识管理

   首先,我们要抓好企业的信息管理。知识管理着重于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相互转化,因为企业只有把国内外和自己企业积累的知识和经验即显性知识,通过归类、整理、提炼迅速传递给需要它的员工,即转化为员工个人的知识———隐性知识,并运用到每项工作中去,才能对企业目标发生功能。信息管理主要集中在对已有的如书面化的、电子信息等显性知识的管理,在信息增值链上,要将数据提升为信息,并对其进行采集和选择、组织和程序、压缩和提炼、归类和导航等,对信息外部特征的加工和组织。在信息管理基础上,在根据企业和员工需求,对信息内容进行提炼、比较、挖掘、分析、概括、判定和推论等进行知识管理。

   其次,要建立知识共享系统。知识管理是以共享和创新为主要目的,重点解决信息超载而知识匮乏的新问题,重视人和人产生知识过程的管理。知识假如不拿出来和他人共享,将导致摘要:(1)核心信息把握在具体实施人员中,管理失控。(2)企业人员外流导致知识资产流失,大量核心技术被带走。(3)知识孤岛造成协调困难,效率下降。所以,在企业信息系统建设中,要坚持以获取企业内部和外部知识资源为核心;以产品的生产流程为核心;以个人知识和团队知识的相互交流和转化为核心;以正式交流和非正式交流的相互接轨为核心;以解决实际新问题为核心;以价值链的不断增值为核心和以技能培训为核心.最后,把信息化建设作为知识管理的平台。传统的金字塔式组织结构和人际交流模式在很大程度上不适合现代社会对知识的快速组织、整合和共享需要,计算机网络则为知识的获取、组织和共享创造了一个全新的平台。企业在网络平台下,形成一种柔性的和变化的组织和扁平化的信息传递渠道。从知识管理的角度,建立信息管理系统,使人和知识资源有机结合,它将人、知识和现实工作任务整合起来,必将为企业管理带来实效。

   参考文献摘要:

   1.刘杰,沈英芳。企业信息管理系统摘要:概念、发展、新问题及探究方向。中国科技论文在线,2001.9

   2.席丹,李培根,黄培。制造业信息化战略、管理和实施,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

企业知识管理系统篇6

摘要:

文章阐述了知识管理、知识管理系统和web数据挖掘技术,构建了企业知识管理系统,根据web数据挖掘的特点构建了基于web数据挖掘的企业知识管理系统模型,并对未来企业的知识管理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知识管理系统;

数据挖掘;

web数据挖掘

中图分类号:

F270.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6921(2009)19—0011—03 

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而知识经济的到来更是雪上加霜,它使企业间的竞争从传统的资本、技术、人力资源发展到知识要素。21世纪的全球经济的主导力量是知识密集型产业,企业只有重组为知识创新型企业,企业员工互相学习、不断创新才能立于不败之地。由于知识要素特殊的性质使其不同于一般的管理,知识管理应用而生。企业收集知识、管理知识就是为了员工能够学习知识并将其转化为生产力,而知识种类和数量都很多,这就需要借助web数据挖掘技术从员工浏览的众多网页中挖掘出员工需要的知识以此增加企业内部知识库的知识内容。

1知识管理系统概述

1.1知识管理

知识管理(Km)是企业为适应市场竞争力的变化而发展起来的、用于增强企业客户知识和企业员工知识获取、共享和创新的基于it技术的数据和信息处理管理。其不同于一般的管理,而是对抽象的企业知识进行系统化管理,使知识这种生产要素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知识管理在客户关系管理的应用称为客户知识管理,就是指企业通过与客户互动过程中所获得的知识的创造、交流和应用来使公司业务增长和价值最大化,实现创造公司价值、维持竞争优势的过程[1]。客户知识管理重在创造和传递革新的产品和服务,管理并加强与新老客户、合作伙伴、供应商之间的关系以及改善与客户相关的任务实施与过程。

知识管理在企业内部员工知识共享的应用称为企业知识管理,就是指企业根据自身特点,对员工在工作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和各类知识进行有效管理,使这些隐性知识传递给员工,方便员工的交流与沟通,以此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提升企业经营业绩和市场竞争力的过程。企业知识管理重在收集知识、产生知识和利用知识,在知识的管理过程中产生新知识,提高企业员工的创新能力[2]。

1.2知识管理系统

知识管理系统(KmS)是企业实现知识管理的工具,用于企业知识的收集、组织和传播的管理技术,能够使知识从单独的个体转化为具备专家性、综合性、完备性和系统性的软件系统[3],为企业员工提供学习交流的平台,促进企业知识创新,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知识管理系统主要有知识地图、搜索引擎、知识库和知识源四部分组成。

1.3实施企业知识管理的原因

在日新月异的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获取、整理、融合和创新成为企业发展的强大推动力,员工知识的创新和应用会使企业在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立于不败之地。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经济中,企业周围充满了不确定性,要想在如此艰辛的环境下生存,企业必须提高自身的竞争力,而要提高竞争力就必须掌握别的企业所没有知识,使企业从以前的单纯从外界吸取知识转化为通过整合企业内部员工的经验知识消化、吸收产生新的适用于本企业的知识,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

实施企业知识管理的另一个原因是企业不会再像以前那样因为一个技术人员的离开而致使该方面技术的瘫痪。企业可以通过建立知识管理系统把那些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别的员工可以通过知识库学习这种技能,并且可以把自己的想法和大家分享,共同学习改进这些知识。

2数据挖掘技术概述

2.1数据挖掘概述

数据挖掘(Datemining)是指从大量的、不完全的、模糊的、随机的数据中揭示出隐含的、先前未知的、并有潜在价值的信息和知识的过程[4]。通过使用数据挖掘技术可以从大量的未筛选的数据中发现有价值的、可以供员工学习的信息和知识。在知识管理系统的构建中使用的数据挖掘方法有:分类、聚类、关联规则和web页挖掘等。

分类、聚类和关联规则都是通过一定的挖掘算法把企业内部的知识进行归类,方便员工的搜索和文件的管理,是知识管理系统构建中必须拥有的。而文章所讲的web挖掘技术是从另一个角度描述管理者通过web日志的挖掘总结企业员工进行知识搜索的内容是什么,是关于哪方面的知识多,企业知识库中还需要添加什么新知识以满足员工的要求。

2.2web数据挖掘技术

web数据挖掘(webDatamining)就是数据挖掘技术与web相结合的产物,是数据挖掘的一个重要分支,是随着数据库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web数据挖掘是从www资源上抽取信息(或知识)的过程,是对web资源中蕴涵的、感兴趣的、未知的、有潜在应用价值的模式的提取。根据web挖掘的对象不同web数据挖掘分为:web内容挖掘、web结构挖掘和web日志挖掘[5]。

2.2.1 web内容挖掘是从用户浏览文档的内容中提取有价值的知识。web内容挖掘又分为文本挖掘和多媒体挖掘。使用web文本挖掘可以实现对web上大量文档集合内容的总结、分类、聚类、关联分析,以及利用web文档进行趋势预测等。web多媒体挖掘现在处于起步阶段,还没有深入的研究。

2.2.2 web结构挖掘是从web的组织结构和链接关系中推导知识[6]。它分为两大类:①文档之间的超链接结构挖掘。②web文档内部结构挖掘。web结构挖掘是利用用户浏览网页间的超链接信息对搜索引擎的检索结果进行相关度排序,寻找用户浏览网页间的相互关系。

2.2.3 web日志挖掘是通过挖掘web日志记录以发现用户访问web页面的模式、挖掘有用模式和预测用户浏览行为的技术[7]。RobertCooly将web日志挖掘定义为数据挖掘技术应用在大型web资源中以分析web站点的使用。web日志挖掘的结果通常是用户群体的共同行为和共性兴趣,以及个人用户的检索偏好、习惯和模式等[8]。在进行web日志数据挖掘时可使用统计分析、关联规则和聚类等方法。

3基于web数据挖掘技术的企业知识管理系统模型

3.1企业知识管理系统

企业实施知识管理就是为了实现企业内部知识的充分共享和创新,以此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要实现知识的共享就需要建立一个完整的共享系统——知识管理系统。知识管理系统是在信息管理系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当代企业实施知识管理活动必需的设施。由于知识管理系统储存的内容非常多,是面对企业全体员工的系统,因此该系统应该具备良好的反应速度和稳定性,不能因部分功能的错误而整体瘫痪。简而言之,知识管理系统就是通过利用知识管理技术支持企业内部整个知识循环的过程。知识管理系统的层次机构如图1所示。

知识管理系统4个层次上的功能:①知识源。知识有隐性和显性之分,显性的知识可以通过看书阅读得到,而隐性知识一般通过师徒传授的方式进行传递,而这部分知识在企业中占有很大比例并且非常重要,是企业知识创新的源泉。知识源层就是通过企业多年积累的文档资料、电子邮件、客户知识反馈和互联网的web页面浏览收集企业发展需要的知识,使社会上的显性知识隐性化为企业的内部知识。②知识库。知识库就是对通过知识源收集到的知识进行归类、整理。首先是从知识源中提取知识,通过加工将分散的知识聚集起来而后对这些数据进行挖掘;

通过企业既定的知识发现模式,从众多的知识中归类提取潜在的、未知的知识,并将这些知识按各自的类别储存起来,为搜索引擎奠定基础。③搜索引擎。搜索引擎就是对存放在知识库中的知识进行管理分类,根据工种、知识内容的不同进行不同的管理,如:企业的生产工作流程技术属于生产管理技术知识,企业的销售属于销售技术知识等。同时还可以对不同层次的员工授予不同的访问权限,使公司的知识发挥真正的作用,并且可以防止企业内部知识的外泄。④知识地图。知识地图就是将计算机存储的知识外化给员工浏览,是用户对知识管理系统的访问界面,员工可以通过这一层实现自己浏览知识的行为。知识地图可以包括多个模块如:新员工学习模块、部门交流模块、经验交流模块和专家咨询模块。通过知识地图员工可以快速找到自己需要的知识,并且可以实现跨部门、跨行业的知识交流,为员工提供丰富的知识共享平台。知识管理系统的四层结构的具体框架如图2所示。



知识地图是员工进入系统后的登陆界面,也是员工惟一能看到的层次。员工进入知识地图层次可以根据自己的浏览权限和知识需求进入相应的模块。搜索引擎是系统进行员工权限设置、知识类型设置和分类的内部检索性层次。知识库是系统对数据的处理层,按照一定步骤和规则挖掘有价值的知识。知识源看似没有上述三层重要,其实这层是不能小视的,它是整个系统的源泉,只有多而广的知识源才能为企业找到更多有价值的知识。

3.2基于web数据挖掘的企业知识管理系统模型

在上述的知识管理系统架构中可以看到知识库层也有数据挖掘,但是这个数据挖掘技术是对从数据源中提取知识后进行的纯文本挖掘,是根据企业既定的知识发现模型运用聚类算法或遗传算法进行的挖掘。而文章的重点是对企业如何获得多而准确的知识源的研究,因为企业的知识有很大一部分来自internet,不管是员工通过浏览web网页查询知识还是客户通过网页留言反馈知识,信息量都是很大的,如果没有先进的技术支持会浪费大量的时间并且不容易发现各网页之间的链接关系。要实现对知识源的有效丰富,就需借助web数据挖掘技术。从前面的介绍中已经知道web数据挖掘是internet/intranet广泛使用的产物,通过对web内容、结构和日志的数据挖掘发现网页之间、文本之间的知识联系,帮助企业找到员工所需求的知识和企业为满足客户而需改进的技术知识。文章从web数据挖掘的理论意义出发,结合传统的知识管理系统,构建基于web数据挖掘的知识管理系统模型,而对具体的挖掘算法不做介绍(如图3所示)。



使用web内容挖掘技术中的文本挖掘对企业员工所浏览的网页文本内容和企业客户知识反馈的网页文本内容进行挖掘,这些网页文本有的是企业内部知识库中的知识,有的是员工浏览外网查询的知识,还有的是客户访问公司网页并就自己遇到的问题咨询并反馈给公司的知识。对这些网页文本使用聚类分析算法,按员工浏览的文本内容和客户反馈的内容以相似度为70%的文本聚为一类以此提取员工经常浏览知识的类别和公司需要为满足客户而让员工学习的知识类别。

3.2.2 使用web结构挖掘技术中的文档间的超链接结构挖掘,这个挖掘主要针对员工。在web浏览时,员工不会仅对一个页面进行浏览,当企业内相关知识不够时他会链接相关知识的网页进行搜寻。而文档间的超链接结构挖掘就是基于SCi的科学引文分析理论,通过关联规则分析员工搜索的各页面之间的链接关系及链接内容,找出哪个是相关主题的权威站点,员工喜欢浏览哪些网页、想要获取哪些知识。

3.2.3 使用web日志数据挖掘技术。通过对员工访问web时在服务器留下的日志数据进行访问,从中找出有价值、有意义的内容,并通过某种数据挖掘方法找出这些内容的联系。万维网中的服务器都保留有用户的访问日志(即web服务器日志数据,记录了关于用户访问和交互的信息)。web日志挖掘技术就是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分析用户的行为,找出用户访问网页的相关性,进而挖掘出员工对企业内部不同知识的关注度和新知识的渴求度。这方面的研究主要有两个方向:一般的访问模式追踪和个性化的使用记录追踪。一般的访问模式追踪是通过分析使用记录来了解用户的访问模式和倾向,以改进站点的组织结构。而个性化的使用记录追踪则倾向于分析单个用户的偏好,其目的是根据不同用户的访问模式,为每个用户提供定制的站点[8]。因为企业内部的知识管理的对象不同,企业内员工受教育的水平不同,知识的掌握能力也不同,所以我们采用一般的访问模式追踪和个性化的使用记录追踪相结合的方式,反映企业大部分员工和个别员工的知识需求度。

3.2.4 将web挖掘出的有价值的数据信息传送给企业的知识源,更新知识源。这时的知识源是经过挖掘处理后的

只包涵企业内部经验知识、电子邮件和web挖掘出的知识,减少了信息量,使知识库的数据提取变快,加

工挖掘时间变短,间接提高了知识管理系统的更新速度。这些变化最终反映在知识管理系统的知识地图层。

3.3未来展望

企业知识管理系统和web数据挖掘技术衔接后,企业管理者可以快速、精确的发现员工的知识深度和知识

需求度。通过web挖掘技术可以挖掘出企业员工经常浏览的知识网页、经常搜索的知识内容,通过聚类分

析后可以总结出企业生产发展中需要的知识种类,并且还可以发现员工在满足自己学识的情况下还对什么

比较感兴趣。当挖掘出这些内容后,服务器会自动将这些知识放入知识库并更新,对以前知识库中存储的

知识随着员工浏览次数的减少而删除以减少空间占有量。

4总结

数据挖掘经过多年的发展其挖掘算法已经成熟,因此文章不是从挖掘算法的具体应用出发而是通过对企业

知识管理系统中知识的来源出发,思考如何利用现有资源获得更多有用的数据信息。通过对web数据挖掘

技术理论和实际操作的研究认为使用web数据挖掘技术就可以实现知识源的快速更新。

文章从理论应用层出发构建基于web数据挖掘的企业知识管理系统模型,指出模型框架的层次功能而没有

就具体挖掘算法进行描述。通过分析企业知识管理系统的层次结构和企业知识的来源,构造出基于web数

据挖掘的企业知识管理系统模型,其目的是通过查看员工浏览的网页发现员工对不同知识的需求和企业内

部需要增加的知识,及时更新企业知识库,满足员工的知识需求,进而推动企业的知识创新,提高企业核

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张少杰,王连芬.客户知识管理的数据挖掘方法[J].情报科学,2004,22(12):1413.

[2] 孙波.企业知识管理的核心问题探讨[J].科技信息,2008,(12):5.

[3] 王君,樊治平.一种基于web的企业知识管理系统的模型框架[J].东北大学学报,2003,2(2):182.[4] 李彬.数据挖掘在知识管理中的应用[J].科技广场,2006,(5):73.

[5] CooleyR,mobasherB,SrivastavaJ.Datapreparationforminingworldwidewebbrowsingpatterns.KnowledgeandinformationSystem,1999,1(1):5~32.

[6] ChakrabartiS,DomBe.miningthewebsLinkStructure[J].Computer,1999,32(18):60~67.

[7] pitkowJ.insearchofreliableusagedataonthewww[C].in:procof6thint"iworldwidewebConf.SantaClara.California.1997.

企业知识管理系统篇7

关键词:群决策系统;知识管理;知识共享;机制

1.引言

在企业群决策系统中的各项决策要素,决策主体在群决策制定过程和知识管理过程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决策主体作为群决策的参与者和制定者是企业知识资源的载体,在知识的创造、共享以及群决策的制定和执行过程中有着关键的作用,是企业科学群决策制定的保障与支持。因此,企业群决策系统的高效运行首先要求企业对自身知识资源的载体―智力资源进行科学的认识和评判,准确地找出在知识创造、知识利用以及群决策参与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智力资源,从而为群决策的进一步制定、选择和执行打下基础。

基于知识管理的企业群决策系统知识共享机制的构建,可以对企业智力资源进行整合与利用,从而能尽可能地激发智力资源的群体思维活动,促进组织层面的知识共享与利用,实现企业智力资源的智力涌现,使企业智力资源发挥自身的作用,为企业群决策的制定提供创新思维,提高群决策的准确性以及群决策系统的运行绩效。

2.企业群决策的知识共享机制内涵

知识共享贯穿于个体之间交流知识机构并形成新的知识的整个过程中[1]。Huber认为个体间的交流尤其是理解尊重可以扩展到组织结构内的单位中[2]。学者周敏则指出,知识共享在于企业参与市场、认识市场的过程,而且他们对于获得利润深信不疑[3]。企业在群决策的过程中,决策主体作为隐性知识的重要载体,通过相互间不断地交流获取有关决策任务的信息和知识,使得决策群的新知识得以创造并逐渐积累,不断积累的新知识为决策主体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新思维。知识共享的范围和效果影响着企业群决策的效率与准确性。

机制是一个工作系统的组织或部分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和方式。企业群决策知识共享机制是指在企业群决策过程中实现知识共享的途径和内在方式,既指一个过程,也是方法和手段。企业群决策过程中的有效知识共享,需要相关因素共同存在、交互作用[4]。企业群决策过程伴随着决策主体间的交流互动,为使所有决策主体的偏好尽快达成一致,完成决策任务,即对决策主体提出了知识共享的要求,也为决策主体的知识共享提供了平台。在此过程中,知识共享的主体可能是个体,也可能是决策群或企业;知识共享的客体既包括文本化的显性知识,也包括难以用正式语言传达的隐性知识。

3.企业群决策过程知识共享的可能途径

知识共享是企业群决策的基础,是决策群达成最佳决策的基础保证。知识传递以本决策群为出发点向扩展,构建了不同层次的知识共享途径,包括决策群内部知识共享、与关联决策群知识共享(包含上级、本级、下级)、与企业知识平台的知识共享、与企业外部的知识共享。共享一般情况下是相互的,因为共享实质上是价值的互换,因此共享一定存在利益的诉求,决策群的价值诉求即是最优决策的达成。

以决策群为始点,企业关键的知识共享途径如图1所示,图1中a、b、c、d等代表了企业中来自a、B、C、D等分属不同的功能部门的决策主体,例如a可以是代表来自研发a的决策主体,b可以代表来自市场B的决策主体等。企业的群决策既可能是同一功能部门的群决策,也可能是跨功能部门的群决策,后者的决策更为复杂。

图1群决策的知识共享途径

4.企业群决策的知识共享机制构建

在构建知识共享机制时,要从全局出发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并结合其相关性制定好具体对策,协调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使之走向合理,从而加快企业的知识共享。知识共享机制的效率获得提高,企业才能进一步提高综合竞争力,进而提高其员工的素质水平,实现良性竞争的循环。

(1)建立知识管理部门

首先,企业应该由原先的以由矩阵组织结构为主转变为自由松散型为主的有机网络结构。这种有机网络结构比较注重民主管理,不仅可以保证信息的流通性和信息的及时有效,而且还加强了团队个体的创新知识能力,保障其组织性。其次,在新的结构模式下,企业便于营造相对合理温馨的氛围,员工进行知识共享的过程中可以更加有效的更新创新成果并投入市场。最后,还要建立专门的知识管理部门,并设置知识主管(CKo,ChiefKnowledgeofficer)。知识主管部门管理知识的制定规则、绩效考核、员工培训和知识库的相关设施等。而知识主管近年来逐渐在企业内部兴起的新兴职位,一般由行政官员担任,并专门负责企业内部知识管理。

(2)营造良好的企业知识共享氛围

企业除建立相关组织结构和激励机制外,还应进一步营造良好的企业知识共享氛围:第一,应统一其价值观。在企业管理中,相同的价值观和理想是激励员工交流的一项有效措施;其次,营造信任、合作的整体氛围,实现环境共享。要形成自身的企业文化并做到以人为本,营造良好的知识共享氛围。由于开放式的环境很有作用,可以对员工进行培训,减少员工对知识共享的抵制情绪,使他们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扩大眼界。在知识共享中,信任十分重要。企业必须创造一个轻松、开放、灵活的运转空间,使员工更加有效的解决问题、增加知识储存量;最后,加强心智模式训练,在团队学习加强思考能力。当个体心智模式对知识共享进行反抗时,员工就要考虑这种心智模式是否可行并进行相关调整如团队学习。员工通过学习在增加知识的同时也改变自己的原来错误的思维方式,提高了学习水平。企业员工就可以从整体出发去进行系统思维,避免自我的狭小圈子思维,进一步加强知识交流,提高企业的决策水平。

(3)改善知识共享手段

实施知识共享,应该着重在利用高科技的同时,改善基础设施。这些高新科技包括数据仓库、文件管理系统、管理信息系统、数据挖掘、专家系统、人工智能等,我们可以对其隐藏的知识进行深度挖掘,利用网络、地图等新型检索工具途径实现协同工作(CSCw),实现知识资源的共享。

首先,建立完善的企业内部知识网。企业机构内部稳定的知识流动可以提高员工与他人交流知识的水平。若在企业内部建立完善的知识协同系统,通过数据库或知识平台的方式在网络应用所学到的具体成果,加强对知识的传递和整合。对这些知识或专利数据库的完善可以避免员工的“重复研究”。同时网络知识平台上的交流可以帮助员工进行具体知识的编码,促进知识的整理,从而在整合知识的基础上实现创新。此外,内部知识网络还可以避免内部员工在当面接触时产生的各种沟通不便如等级观念、价值观念等。

其次,建立企业知识库。知识库具有独特性,它除了储存知识目录外,也储存知识相关产生原因及与之相关的事件等。建立企业知识库能可以进一步整合相关知识及信息,加强内部沟通和实现资源共享。由于这个知识库涉及很多方面也需要个组织部门的大力配合。因此,各组织部门、机构都应该及时提供自己的资料和数据以备不时之需。同时管理者也要采取相应的积极措施。

最后,建立知识社区。知识社区是指员工自发建立的知识共享团体。由于竞争可能会影响人与人之间的信任程度,所以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各种知识的整合利用,加强实践经验。还可以通过非正式的知识社区去解决相关问题,知识社区在营造企业环境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包括知识个体经验交流会、茶话会、年会、周末沙龙、各种会谈等。并且制度化对于知识社区来说也很重要,它需要相对宽松的环境。此外还可建立知识个体档案,及时记录更新相关创新、共享等知识及信息,并及时反馈,加强知识奖惩机制的建设。

(4)建立交互式记忆系统

以相互记忆为前提的团队成员之间的交流合作行为就是交互记忆系统(transactivememorysystem,tmS)[5]。交互记忆系统可以整合利用单个团队成员的知识,扩展其他人的知识领域范围。由于个人的记忆存在有限性和不稳定性,个体可以向他人在自身不足方面寻求帮助。交互记忆系统可以加深成员间的依赖程度,从而实现各领域相关信息资源的分工、储存、使用,形成稳定的整体系统。并且其中每个个体都具有专项技能。从事其擅长领域加深对彼此的理解,进一步实现团队合作,保证整个系统的工作效率。

基于群决策的交互记忆系统就可以理解通过团队成员之间个体记忆的整合,成员间相互的沟通以及团队和部门之间的记忆整合为组织层面的决策制定提供整合后的决策信息和知识资源。相对应来讲,处于团队层面的交互记忆系统主要由团队成员相互作用联系的“外援记忆”构成,他们通过相互交流沟通连接每个个体的记忆系统,接着进行编码、储存和检索整合具体的知识,过程如下:第一,团队个体先储存信息编码保证之后检索,即进行分类整理;第二,进行信息储存,可以通过大脑记忆或者通过外界帮助来储存;最后再检索知识,团队成员可以由相关位置找到所需知识或信息。所以,检索的过程包括两个互相联系的子过程:当团队中成员甲需要某项知识或信息时,成员乙就会去检索相关信息帮助成员甲。在团队各成员之间进行知识或信息的交互记忆过程中,随着双方的经验交流以及与自身知识的有效整合实现新思维的拓展,激发成员的创新意识,这些新思维和新知识将为企业群决策的制定和执行提供依据。

在一个理想的创新区域中,企业既应该注重发展当地的知识基础和企业间的创新联系,同时也应注重与区域内外的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合作,不同的网络联系为企业获取外部知识同时开展交互式学习提供了辅助支持,外部知识的获取以及交互式学习模式的构建将把企业交互记忆系统拓展到企业合作网络层面,进一步扩大企业知识资源的获取范围,从而为群决策的制定提供更为丰富和知识资源。企业与相关企业的垂直联系和水平联系、与大学和科研机构的知识联系、与科技服务机构的联系构成了企业创新过程中交互式学习的基础。

参考文献:

[1]nonaka.theknowledgecreatingcompany[J].HarvardBusinessReview,1991,(4):96-104.

[2]HuberG.p.transferofknowledgeinknowledgemanagementsystems:unexploredissuesandsuggestedstudies[J].europeanJournalofinformationSystems,2001(12):1103-1121.

[3]周敏,跨组织知识共享网络的特征分析[J].现代管理科学,2007(8):36-39.

企业知识管理系统篇8

一、知识标引

1.自动标引

知识标引是对采集的数据进行自动加工、处理的核心。以专业词典(如naSa叙词表等)、清华同方或万方数据库文献中的关键词和外部知识采集时检索表达式中包含的检索词作为基础主题词表,将专利和非专利文献通过特征词识别算法抽取能够代表某篇文献的主题词,以实现对知识库中文献进行自动标引。标引采用的是自动抽词标引法,由系统直接从数据中自动抽取能表达该主题的受控词作为标引词。通过主题特征的提取揭示最主要的知识对象,将特征项的来源位置、出现频率和用户的检索频度等作为依据,设置特征项权重。系统自动标引采用tF-iDF模型,主要评估一个字词对于一个文件集或语料库中的其中一份文件的重要程度。

2.手动标引

标引人员可对预标引数据的主题、副主题、特征词及文献类型等内容进行添加、删除、修改、审核等操作。在整个文件标引、审核工作完成后,系统自动提示标引人员进行合法性检查。系统采用批处理和实时处理2种方式来实现人工审核后对标引数据的合法性检查,对于词形、全角/半角等简单的形式错误,则可采用实时处理的方式及时向标引人员提供提示信息。系统还提供各种对照表的维护入口,标引人员在标引审核过程中可将未建立对应关系的关键词加入系统,以真正实现对嵌入系统的各种对照词表的动态维护。此外,系统具备对新加入的词语进行的功能,若其已在词表中,则拒绝添加。

3.建立叙词表

叙词表可管理本领域内的专业和科技词汇,能够覆盖本领域研究和应用的知识点,并建立这些知识点之间的关系。专业词汇是本领域科技术语与概念,其通过对术语、概念规范定义及之间语义规范和语义关系的建立构建领域词表,用于领域资源的标引发现。科技词汇则反映领域科技活动主体及对象之间的关系,如研究人员、研究机构、研究成果、研讨会议等各种对象属性及其相互之间的本质联系。因此,在知识标引的基础上,研究院初步实现了叙词表的建立与管理功能,基于研究院内部知识管理系统已有的naSa叙词本体库或清华同方/万方数据库的词表本体库进行探索性建设。此工作是进行知识挖掘的基础,在功能实现初期,标引准确性可能会较低,需要人工补充新词和较为专业的词语,但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将能产生很好的效果。

二、知识挖掘

所有分析挖掘功能在开发时都要具备对当前集的域值设定功能,以保证在当前集数据量庞大时,系统执行分析挖掘的响应时间不会太长。域值包括时间、专业(即当前集所覆盖的技术点名称)、机构(如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知识类型(如科技期刊)和语言。

1.按技术生命周期统计

将专利和非专利统一作为分析样本,利用系统自动将分析样本中专利文献的“申请时间”和非专利文献的“发表时间”字段自动抽取,按照时间进行文献量的统计,并自动生成技术生命周期趋势图。此时,在数据库中根据检索条件对文献进行检索,可查询到按年度进行数量统计的结果。

2.按主题词词频统计

基于知识标引功能将标引的主题词出现的频率进行排名统计,系统自动生成主题词词频统计图表,通过其可了解到某一技术领域具体有哪些研发热点。另外,将排名靠前的高频主题词按照年代进行统计,可形成年代趋势列表和年代趋势图。

3.按机构公开文献量统计

系统自动将分析样本中专利文献的申请人、发明人和非专利文献的作者、机构进行抽取,统计其公开文献量,由此可确定同领域技术或产品的竞争对手有哪些机构。基于作者、机构、专利人等信息的计量分析,采用的技术实现与文献计量方法是类似的,但人名、机构名称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对统计分析结果精度的要求越高,就越需要做好数据基础工作,此时需要人工参与,以实现人物与机构名称的“归一”处理。所谓“归一”处理就是将同一个机构的不同名称映射为同一个名称,以实现统计分析的精确性,如“中国航天某院”和“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某院”在不同发文中出现的称谓可能不相同,但分析的结果都为同一单位。此外,按照文献中的“机构”字段(非专利文献中的“作者机构”或“发文机构”、专利文献的“申请人”)统计各机构的公开文献量,并结合“年度”字段形成各机构在各年度的公开文献量的趋势图,可用于竞争对手研究、机构关注热点研究方面的分析。与机构年度公开文献量统计分析类似,可提取非专利“作者”、专利“发明人”的字段信息形成作者年度公开文献量统计图。

4.技术热点聚类

以系统中主题词表为基础,以当前集中出现的主题词共现强度为聚类阈值进行聚类挖掘,生成主题词聚类岛图,表示某个时刻的数据聚类结果,每个亮点都是系统自动聚类出的知识热点。点与点的距离越近,表明2个聚类主体之间的关联性越高,以达到发现当前集中的技术热点及其关联性的目的。

5.相似索引

当用户浏览某篇文献时,系统通过对比文献所含主题词与知识库中文献所含主题词的相似度,自动提取相似度较高的前10篇文献进行推送。在计算与当前浏览文献相似度阈值的同时,还可根据用户的浏览记录、收藏记录等进行综合分析,进而形成基于用户行为分析的相似推送,并以图片或文字题目等多种方式在用户个人中心或浏览具体文献的详细页面进行推送。

三、性能优化

由于系统一期首页设计的展示模块众多,且随着资源整合数据量越来越大,系统的整体性能和页面访问受到了影响,在大量用户访问的情况下整体效果也有所下降。因此,系统二期建设可以页面静态化功能开发和分布式架构负载部署2种方式进行优化。

1.静态化

对系统首页性能优化采用Freemarker技术进行静态页面。静态页面相对于动态页面不需要经过服务器后端运算,尤其是当页面模块较多需要调用数据时,动态页面每个用户访问都需要运算较长时间,而静态页面无论多少用户访问都可立刻返回一个无需运算的结果页面,理论上可达到毫秒级响应。系统首页数据是对平台中各个模块数据的综合展示,数据变动相对不频繁,因此可进行静态化。系统数据管理后台本身支持静态化功能,需要针对首页各个模块和页面布局编写模板文件并配置各模块参数,确定静态机制,即可实现首页静态化功能。

2.分布式架构

企业知识管理系统篇9

要弄清以上问题,首先,我们要从弄清什么是知识管理和企业信息管理入手。美国生产和质量委员会(apQC)对知识管理定义如下:知识管理是组织有意识采取的一种战略,它保证能够在最需要的时间将最需要的知识传送给最需要的人,这样可以帮助人们共享信息,并进而将其通过不同的方式付诸实践,最终达到提高组织业绩的目的。企业知识管理是以信息为基础的活动,通过组织性学习创造隐性和显性知识,并负责如何在适当的时间、适当的地方拥有适当的知识。微软总裁比尔盖茨认为:知识管理并不是从技术开始的,它始于商业目标、过程和对共享信息需要的认识。知识管理只不过是管理信息流,把正确的信息传送给需要它的人,以便让他们迅速地以信息为依据采取行动。

中外学者普遍认为,信息是企业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资源,信息作为资源,除了一般的可利用、有价值等特性外,还具备共享性、历史积累性、时效性和多次再生性的特性。而系统则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独立成分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如管理人员、生产工人、工艺、技术、管理、方法和组织机构、生产设备等,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即获取利润生产出社会需要的产品,而组成的一个生产企业就是一个系统。那么,要系统地利用信息这个资源,企业建立信息管理系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

企业信息管理系统(eimS)就是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思想和方法,采用电子计算机、软件及网络通讯技术,对企业管理决策过程中的信息进行收集、存储、加工、分析,以辅助企业日常的业务处理直到决策方案的制定和优选等工作,以及跟踪、监督、控制、调节整个管理过程的人机系统。

从目前已经大量应用的各种企业信息管理系统来看,普遍具有以下特性:

1.除了通用的管理软件和mRp(物料资源计划)、oa(办公自动化)、wFS(工作流系统)外,大多软件都需要做大量的需求分析,咨询顾问(多数都是行业内的专家)和企业各级员工在认真总结以往经验和企业发展要求的基础上,根据企业实际量身定做或在标准版本的基础上根据企业实际做大量的修改,所以具有行业专家特性及实际应用特性。

2.多数系统是从企业战略的角度出发,在全局和总体考虑的前提下设计企业的信息管理系统,是从企业的人员机构管理、产品管理、系统权限管理、销售管理、采购管理、生产管理、质量管理等系统的角度,考虑战略的实现性和信息之间的关联性、制约性的,具有系统性和整体性。

3.具有历史知识的积累性和共享性。企业的信息管理系统能够将各部门和各员工的日常工作的关键数据,存储在数据库中,并能根据权限方便查阅和调用。

4.具有决策的支持性。所有的各种数据可以经过计算机的处理从不同的角度得到各种分析结果,并通过报警提醒的方式,使决策者在第一时间得到相关信息。

5.动态特性。由于信息的时效性和关联性,当系统中某一信息要素发生变化时,与之相关联的其他信息均发生变化。同时,由于企业的外部环境和内部要素均在动态发生变化,系统也要求能够适应这种变化。

二、企业信息管理系统的作用

从以上对于知识管理和企业信息管理系统的概念及特性等可以看出,企业信息管理系统对于企业知识管理水平的提高具有很大的支持和保障作用,具体表现在:

1.知识,确保组织内的每个成员都能共享。在没有计算机、软件和网络通讯技术的前提下,企业知识的手段通常采用开会、发文件及书籍等手段,除了成本高而外,知识的传播速度、传播量、更新、查阅及查阅权限等等受到极大的制约。而企业信息管理系统则有效地解决了这些问题,使知识信息交易成本大大降低,交易质量和效率大大提高,有力地发挥了知识在企业中的生产力作用。

2.确保知识获得的及时性。信息管理系统解决了跨地区、跨时间、跨单位、跨部门、跨员工之间的查阅障碍,只要是在有权限的前提下,知识需求者可以迅速通过系统找到自己需要的各种知识。例如目前的企业信息门户(eip-enterpriseinformationportal)可以解决企业之间的信息及知识交流问题,另外企业信息系统可以与相关的网络连接,并自动按照组织内部成员对信息的需求进行筛选、分类和收集,并按照成员对信息的需求及时传送给需要的人,以解决知识时效性的问题。

3.提升组织或个人的隐性知识为显性知识,并保证两者之间的有效转换。在企业没有信息系统之前,员工的知识和经验仅存在自己的脑子里,部门的知识也在这个部门里,信息呈现孤岛状态。遗忘、人员流失和成员之间交流不畅导致企业的知识大多是隐性知识,而不能转变为显性知识,组织的知识难以积累。组织随着人员的流动、时间的推移不断地交学费,企业不能形成经验曲线,生产效率和竞争力也就难以提高。信息管理系统使个人知识得以沉淀,成员之间的知识得到共享和交融,企业对员工的过分依赖性降低,从而避免企业因某些关键岗位人员流失出现不可收拾的局面。

三、如何做好企业的知识管理

首先,我们要抓好企业的信息管理。知识管理着重于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相互转化,因为企业只有把国内外和自己企业积累的知识和经验即显性知识,通过归类、整理、提炼迅速传递给需要它的员工,即转化为员工个人的知识———隐性知识,并运用到每项工作中去,才能对企业目标发生作用。信息管理主要集中在对已有的如书面化的、电子信息等显性知识的管理,在信息增值链上,要将数据提升为信息,并对其进行采集与选择、组织与程序、压缩与提炼、归类与导航等,对信息外部特征的加工和组织。在信息管理基础上,在根据企业和员工需求,对信息内容进行提炼、比较、挖掘、分析、概括、判断和推论等进行知识管理。

其次,要建立知识共享系统。知识管理是以共享和创新为主要目的,重点解决信息超载而知识匮乏的问题,重视人与人产生知识过程的管理。知识如果不拿出来与他人共享,将导致:(1)核心信息掌握在具体实施人员中,管理失控。(2)企业人员外流导致知识资产流失,大量核心技术被带走。(3)知识孤岛造成协调困难,效率下降。所以,在企业信息系统建设中,要坚持以获取企业内部和外部知识资源为核心;以产品的生产流程为核心;以个人知识与团队知识的相互交流和转化为核心;以正式交流与非正式交流的相互接轨为核心;以解决实际问题为核心;以价值链的不断增值为核心和以技能培训为核心。

最后,把信息化建设作为知识管理的平台。传统的金字塔式组织结构和人际交流模式在很大程度上不适合现代社会对知识的快速组织、整合和共享需要,计算机网络则为知识的获取、组织和共享创造了一个全新的平台。企业在网络平台下,形成一种柔性的与变化的组织和扁平化的信息传递渠道。从知识管理的角度,建立信息管理系统,使人与知识资源有机结合,它将人、知识与现实工作任务整合起来,必将为企业管理带来实效。

参考文献:

1.刘杰,沈英芳。企业信息管理系统:概念、发展、问题及研究方向。中国科技论文在线,2001.9

2.席丹,李培根,黄培。制造业信息化战略、管理与实施,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

企业知识管理系统篇10

[关键词]知识管理;体系;信息系统;应用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14.01.029

[中图分类号]F27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14)01-0053-03

1引言

知识管理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历经研究领域的提出和建立,已从理念认识发展到应用研究。利用“知识资源”获得竞争优势,巩固行业领先地位,促使知识管理体系建设在咨询业、制造业、it业等行业得到广泛应用。随着国内企业越来越多地融入全球竞争,国内企业开始尝试实施知识管理。但是,在实践过程中,由于种种因素,知识管理背离了本意,没有发挥应有作用。本文从实施知识管理系统入手,结合新疆油田地球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地物所”)的知识管理实践,提出在推进知识管理时,企业应将知识管理作为构建新的管理机制的基础,合理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建立符合企业实际的知识管理体系,使知识管理成为可持续性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手段。

2企业知识管理简介

企业知识管理是指在企业中构建一个人文与技术兼备的知识系统,让企业中的信息与知识,通过获得、创造、分享、整合、记录、存取、更新等过程,达到知识不断创新的目的,其实质就是对知识链进行管理,使企业知识在运动中不断增值。企业知识管理的对象分为外部知识和内部知识。外部知识指与企业相关的各组织、机构拥有的知识。内部知识是企业自有知识。根据存在的位置和方式,可将内部知识划分为6种形式:个人知识,人际关系,数据库,工作流程与支持系统,产品与服务,组织制度、管理形式、组织文化中的知识。

企业知识管理一般具有3个要素:人、技术和组织,主要涉及知识资产管理、信息管理、业务流程管理与工作方式管理4个方面。企业知识管理不是简单的知识分类存放、定时更新,关键在于分享和创造。大多数企业在进行知识管理时,可以对与员工、项目相关的信息和资料进行严格归档,但对员工个人大脑中的知识与经验,没有有效的手段进行管理,导致企业资源紧缺,创新能力不足。个人知识是企业宝贵的知识来源。理解个人知识的共享对企业知识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个人知识共享一般分为编码化方法和个人化方法。

编码化方法是指通过内部管理机制和沟通渠道,将个人知识复制成较为显性的表现方式,如工作流程或数据库形式,基本思想是将解决问题所需的知识进行标准化,特点是使用方便。编码体系有工作流程和数据库两种形式。编码化的工作流程将知识嵌入到业务流程中,在业务流程中共享知识。数据库是最显性的表达知识的方法,知识通过编码进入数据库后,可以方便地被内部成员使用。企业可以根据知识的可编码程度和知识本身的性质,将知识编码成工作流程或数据库的形式。个人化方法是指将没有掌握某种知识的人和掌握该知识的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知识的共享主要通过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交流。

以上两种个人知识共享的方法表明,信息技术只是可以选择的技术平台。企业知识管理不等同于知识管理信息系统实施,需要知识管理体系作支撑。知识管理体系建设分为知识管理理念建设和知识管理软硬件建设两大部分。知识管理理念建设分为企业制度和企业文化建设两个方面。企业制度建设包括建立知识资产和员工激励机制,加强知识管理重视程度,鼓励员工积极共享和学习知识。企业文化建设包括企业共享文化、团队文化和学习文化建设,破除独占观念,加强协作和学习。知识管理硬件建设可理解为知识管理平台建设,是建立知识收集、加工、存储、传递和利用的平台,网络技术平台是目前知识管理平台建设的趋势。知识管理软件建设是指建立在信息系统之上的实现知识获取、存储、共享和应用的综合系统,可以使用文件管理系统、群件技术、搜索引擎、专家系统和知识库等技术工具实现知识流动,促进企业知识共享。但是,在实践中,企业知识管理往往简单化,偏执于技术手段实施。

3地物所知识管理系统建设实践及分析

3.1地物所知识管理系统建设实践

在分析了目前通行的6种知识管理系统建设模式(建设专用小系统、利用传统系统引进知识管理、知识门户建设、信息系统知识化建设、知识社区建设、个性化知识管理应用建设)后,结合实际工作情况,地物所以“流程为纲,知识为体,技术为用”为原则,实施了地物所综合管理协同平台建设,以此推进地物所的知识管理。

在构建地物所综合管理协同平台时,首先,结合企业知识管理的3个要素:人、技术和组织,以及涉及的4个方面:知识资产管理、信息管理、业务流程管理、工作方式管理,对地物所科研生产及管理工作进行业务梳理,在地物所综合管理协同平台上规范固化了事务性管理工作流程,将企业管理制度内化到事务性工作流程中。这种方式使地物所的知识管理与管理业务流程紧密结合。一方面,利用流程归档企业管理信息资料,提供查询回溯,进行企业知识资产管理,在提高事务性工作效率的同时,使员工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核心的科研工作中,优化了员工的工作方式;另一方面,内嵌在事务性业务流程中的信息流,使知识管理根植在企业的日常运营中,在企业的成长发展中知识管理得以与企业共同演变,保障了知识管理的长效性。历经4年建设,目前地物所共建立14类75个流程,每年归档流程9000多个。同时,业务流程效率得到大幅提升(参见图1)。

其次,在利用编码化方法促进个人知识共享时,地物所各业务部门对所辖业务进行分析梳理,建立了以业务导向为主的部门文档目录,对各类信息资料进行归档。通过灵活多变的权限管理满足不同角色员工对信息资料的使用需求,促进了信息资料在地物所的流动,提高了知识共享效率。同时,通过对地物所各级业务部门运行一年后的文档目录进行梳理评估,完善优化地物所文档目录结构,努力使文档目录更为自然地与地物所业务运转紧密结合。目前,在线文档目录546个,累计文档38328篇,每年累计文档1万多篇。

第三,建立知识地图。知识地图主要关注企业核心的战略重点性知识,是促进核心知识标准化传播的有力手段。知识地图可以通过丰富有趣的多样性的呈现方式对知识进行标准化和体系化,使其更好地传播。目前,地物所完成了QHSe管理体系的知识地图制作。

第四,利用即时通讯工具建立跨部门跨地域的知识交流互动平台,这是实现知识共享个人化方法的有效手段。专业交流社区摆脱了时间和空间限制,方便灵活地聚集了相关专业内的个体,为他们提供了及时的知识交流共享平台。目前,地物所活跃的交流社区有“物探处理系统运维群”和“综合解释系统运维群”。

3.2地物所知识管理系统建设分析

尽管综合管理协同平台为地物所的知识管理提供了便捷高效的技术手段,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在推进知识化管理的过程中,地物所也遇到了目前国内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如何有效地将企业核心知识资产纳入管理,使知识管理成为可持续性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手段。为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加强知识管理体系建设。

在地物所推进知识管理的实践中,我们在保持现有业务逻辑的原则下,从底层技术平台入手,通过优化工作方式和提高工作效率,潜移默化地推行知识管理。这种从底层向上,从周边向核心的推进方式避免了对现有业务的冲击,着眼于业务粒度的细化控制实现,回避了基层单位无法开展核心业务逻辑优化设计的困难。但是,随着知识管理的深入推进,由于缺乏知识管理体系的支撑,地物所综合管理协同平台建设暴露出持续深入推进困难的弊端。

由于在建设综合管理协同平台时,知识管理只是在推进流程管理过程中的附带功能,没有明确的知识管理体系构建理念和知识管理目标,仅着眼于利用综合管理协同平台进行触手可及的知识管理,使得地物所的核心业务和核心知识――油气勘探综合研究游离于知识管理之外,无法对地物所核心竞争力的培养提供支持。造成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在于没有将知识管理体系与企业整体战略进行整合,缺乏以知识管理为中心的企业制度和企业文化建设。具体而言,油气勘探综合研究是以物探、地质、钻井、测井等专业技术人员为主的利用各类信息系统进行创新协作的知识和数据生产活动。要对这一多学科协作的科研活动进行知识管理,首先,必须依据地物所的发展战略进行学科知识体系规划建设,明确核心知识体系,围绕核心知识体系构建工作支撑环境;其次,更为重要和困难的是,要在科研活动中开展知识管理,必须对业务运行进行分析,消除现有业务逻辑中的不合理之处,以知识管理为核心,依据科研活动的本质规律设计业务流程,规范业务流程执行。这些都需要企业构建以知识管理为基础的新的管理机制,创新企业制度和企业文化,建立符合企业实际的知识管理体系。

4结语

知识管理顺应知识经济时展而产生,是管理学科的思想和理念向纵深发展的结果,是随着人们对资源认识的不断深化和企业管理能力的不断提高而发展的。在国有大型企业中开展知识管理,需要企业构建以知识管理为基础的新的管理机制,创新企业制度和企业文化,利用知识管理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主要参考文献

[1]余征坤.知识管理是一种文化和态度[J].中国计算机用户,2005(6).

[2]杨勇,王进.知识管理的理念与实践[J].高校图书馆工作,2002(2).

[3]郑文礼.构建支持知识管理的企业组织体系的研究[C]//全国第八届工业工程与企业信息化学术会议论文集,2004.

[4]李殿,雷跃明,王晓华.国内知识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C]//2004计算机应用技术交流会议论文集,2004.

[5]曹莉.构建以知识为核心的企业[n].中国建设报,2003-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