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传统文化的特质十篇传统文化的特质十篇

传统文化的特质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1:34:27

传统文化的特质篇1

论文摘要:对于中国人而言,“和谐”是一个古老的话题,一个不变的追求,它渗透于国人的宇宙观、人生观、处世观、审美观及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以此为特质的传统文化对中国社会几千年的发展、对中国“大一统”社会结构的形成起了很大作用,更为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统战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和路径。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一个民族的血脉与灵魂,凝聚着民族对世界和生命历史的认知及现实感受,积淀着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是民族生命力的重要彰显,更是民族创造力、发展力的重要源泉,同时还是国家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的重要支撑。

在中国文化中,“和谐”是一个古老的话题,一个不变的追求,无论是看待天人关系、人际关系还是认识宇宙万物关系,人们都把和谐当作最高境界,可以说,中国人对和谐的憧憬和向往已人脑人心人骨人髓,且表现于国人观念和行为的方方面面:在天人关系上,中国传统文化认为它是一种和谐关系,“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仪有所措。”因此,人类行为的最高境界就是符合天道:“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在人际关系上,中国传统文化把“和为贵”作为国人待人处世的基本原则,认为“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父子和而家不败,兄弟和而家不分,乡党和而争讼息,夫妇和而家道兴。”极力追求人际之间的和睦、和平与和谐,“和谐”既是人际行为的价值尺度,又是人际交往的目标所在。在宇宙万物关系上,中国传统文化认为,宇宙是一个生生不息的和谐的生命统一体,宇宙中万事万物都是“阴”“阳”对立统一的结果,阴阳的交感即互相组合与相互作用实现阴阳总体的和谐平衡是宇宙万物的本质,也是万物生成变化的前提:阴阳的交感和趋于平衡是自然界及人类社会获得和谐发展的根本条件,顺之者吉(阴阳和谐则发展顺利),逆之者凶(阴阳失和则必定招致祸乱),“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

统一战线就广义而言,是指不同的社会政治力量(包括阶级、阶层、政党、集团及至民族、国家等)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为了实现一定的共同目标,在某些共同利益的基础上组成的政治联盟。正如总书记在第20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上指出的那样:“新的历史时期统战工作作用重大、地位重要,仍然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个法宝。”“要把巩固和壮大统一战线,作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一项重大任务,作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一项重要任务,作为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一项重大任务,摆到全党工作的重要位置,真正抓紧抓实抓好,努力把统一战线建设成为坚持以人为本、具有强大凝聚力的统一战线,建设成为具有空前广泛性和巨大包容性的统一战线,不断巩固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最广泛的联盟,共创我们的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要实现以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这项重大部署,需要做的工作很多,统战文化建设尤其应当先行一步。所谓统战(统一战线)文化,其实就是社会各民族、党派、宗教、阶层、社会团体为实现共同的奋斗目标而协同合作的内在追求和外在行动。

由于统战文化与传统文化在“和谐”意义上高度契合,中国传统文化的“和谐”特质客观上为统战文化建设奠定了厚重的历史基础,积淀了充足的人文养分。

一、传统“和谐’,文化追求和而不同、多样统一,为统战文化建设奠定了思想基础

中华传统文化崇尚“和谐”。“和谐”不是完全相“同”,不等于整齐划“一”,所谓“声一无听,色一无文”,即一种声音不成弦律,没有听头;一种颜色不成文采,没有看头,因此,“和谐”的前提是多,多样统一(不“同”但彼此协调)才一可谓“和谐”,如五音成声、五色成文—只有多种声音有机组合才有“和声”,只有多种色彩有机交织才有“美纹”—说的便是这个道理。《国语?郑语》提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更是将其上升至政治、社会层面:和谐发展(和)能够使万物生生繁衍并产生新的果实,相同东西的简单叠加(同)则会导致死亡。

中国传统的“和谐”文化体现了中华民族包容万物、求同存异的大智大慧,使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虽历经磨难而薪火相传,今天我们正在建设的统战文化究其根本也正是“和谐”文化的产物。目前,我国客观上还存在着不同民族、不同党派、不同信仰、不同阶层、不同群体、不同所有制的状况,作为社会各民族、党派、宗教、阶层、社会团体为实现共同的奋斗目标而协同合作的内在追求和外在行动,统战文化本身就是“和谐”的产物,是“和而不同”的结果,是同一性和多样性的结合,具体表现为同中存异,异中求同,和衷共济,共生共荣。没有异,就无所谓统战文化,没有同,就构不成统战文化,因此统战文化本身就是一道“和谐”风景线,既存在多样性、差异性,又存在共通性、统一性,还存在互动性、互补性,闪耀着“和谐”的光辉。可见,传统“和谐”文化追求和而不同、多样统一,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今天我国各党派之间、各民族之间、各阶层之间、各团体之间、各者之间人们和谐相处奠定了坚实的思想文化基础。

二、传统“和谐”文化主张相互尊重、和睦相处,为统战文化建设提供了行动指南

中华传统文化中“和谐”的思想根深蒂固,且“和谐”不止于天人之间、物我之间,也不止于亲人之间、朋友之间,而是施及天下,泛及大众。如《礼记·礼运》所道:“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国人普遍认为“四海之内皆兄弟”,提倡“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传统的“和谐”文化反映了国人对天下大同、四海一家的殷切向往。因此长期以来,中华民族崇仁尚义、谦和善良、温柔敦厚、海纳百川:张赛出使西域、文成公主和藩、鉴真东渡日本、郑和七下西洋等等,无一不昭示着中华儿女在传统和谐文化引导下向外播撒和平的种子、传播中华文明,同时又不断吸收他方的优长和异域的养分,客观上发展和完善了自身,促进了国家的繁荣和昌盛,毕竟泰山不辞杯土方能就其高、河海不择细流方能成其大。当前,我们正处于体制转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人们的思想认识、道德标准、价值取向的独立性、多样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日益明显,加上社会结构急剧变动,利益格局不断调整,长期积压的各种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逐渐显现,社会矛盾正处于一个相对活跃期,各党派、各民族、各行业、各阶层、各宗教系统—不同的社会群体有不同的具体要求和利益诉求,如何通过与人为善的积极引导、沟通协商,彼此谅解,达成妥协,从而协调关系,化解矛盾,实现多赢,成为当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问题。而传统“和谐”文化主张相互尊重、和睦相处,则有效地为今天的统战文化建设提供了科学的行动指南。

三、传统“和谐”文化强调和衷共济,共同发展.为统战文化建设指明了目标路径

在中国传统文化看来,“和谐”不是简单的知雄守雌,不是静态的维持不变,更不是相见笑脸相迎、相处一团和气的表面景观,而是一种积极的激荡,一种动态的整合,一种内在的凝聚,正如老子凝炼的概括:“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虽然在激荡和整合的过程中.矛盾和冲突不可避免.但只要各方真心实意地“兼爱”“兼善”“兼济”他方,真正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使之成为一种心灵深处的默契,进而外化为各成员之间的互谅互让互帮互助,则矛盾和冲突不仅不会影响和谐,而且可以激发各方的活力,促进和谐进人更高境界。

传统文化的特质篇2

关键词:传统文化;《诗经》;战争诗;内容;思想

在人类生活中,战争是不可回避的一件事情。战争的涉及面不仅关乎政治、军事、经济,而且还关乎思想、道德、民族关系、阶级关系乃至家庭关系。就人来讲,上至天子、诸侯、下至庶民、士卒,可以说,整个社会都卷人了战争惊涛骇浪,没有哪个阶层能够逃避开。

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没有任何一个话题能像战争文学那样面对整个民族和社会呢。研究传统文化中的战争文学,对理解我们民族的历史、民族性格,可谓举足轻重。《诗经》作为我国文学的源头,其中的战争诗歌更可视为中国战争文学的源头。

所谓战争诗,指的是以战争为题材,直接反映战争或围绕战争而展开叙写的诗歌。可以说,战争诗是世界各国文学史上的共有现象。而《诗经》中的战争诗,则在世界各国的战争诗中独具特色。这种特色,也反映了一个民族的独有的民族性格、民族精神及审美趋向。

《诗经》中,战争题材的诗歌约占《诗经》总篇数的十分之一。根据传统说法和现代学者们的一般见解,《诗经》战争诗主要包括《小雅》中的《采薇》、《出车》、《六月》、《采芑》,《大雅》中的《江汉》、《常武》以及《秦风》中的《小戎》、《无衣》等[1]。

一、《诗经》战争诗的类型

《诗经》涉及到的战争题材的诗歌比较多,但概括而言,《诗经》中的战争诗主要是从主要从两个角度来写战争:一是从国家的立场写战争,通过王侯贵族与一般将士两个层面,展现圣王高尚的道德,强调将士同仇敌忾的豪迈,凸显着战争的正义性;二是从离乱中战士和战士家人的角度来写战争,刻画了思妇的闺怨和战士的望乡,展示人们对和平的渴望。

(一)站在国家立场上叙写的战争诗

从国家的立场来写战争,这种类型的战争诗在《诗经》中体现得比较多,表现的层次也相对丰富。具体而言,主要包含以下几个层面:

1.王侯贵族征伐的赞歌

王侯贵族征伐方面的战争诗,一是歌颂祖先。诗歌主要颂扬怀祖先诛锄暴政、建立新朝的功绩。

从内容上看,这类诗歌主要包括歌颂周文王伐崇伐密的《大雅・皇矣》,武王伐纣的《大雅・大明》、《周颂・武》,商汤伐桀的《商颂・长发》等。这些诗篇不仅唱给先祖听,更是唱给同时代人听的“思想教育读本”。正所谓“非以极口腹耳目之欲也,将以交民平好恶,而反人道之正也。”[2]。

这类诗歌中,作者从周王朝大局着眼,以追忆的方式,选择祖先经历的战争进程中若干典型的场景或情节进行集中描写、渲染,表达子孙后代的自豪感和对祖先功业的赞颂之情。

除了颂扬祖先的功绩,王侯贵族征伐的战争诗还以当代天子、王侯为表现主体。这类诗歌,包括“大雅”中的《常武》、《江汉》,“小雅”中的《六月》、《出车》、《采芑》等。其中,大部分是反映宣王时平定徐淮蛮荆叛乱、抵御猃狁入侵的战争。

例如赞美宣王亲征徐方、平定叛乱的武功的《大雅q常武》(节选):

王奋厥武,如震如怒。进厥虎臣,阚如虎。铺敦淮澹仍执丑虏。截彼淮浦,王师之所。

王旅,如飞如翰。如江如汉,如山之苞。如川之流,绵绵翼翼。不测不克,濯征徐国。

为了平定边陲的动乱,周宣王亲自率兵,他奋扬威武,如电之震,如雷之怒。王师是何等的雄伟壮观,如鸟之捷,如鹰之悍。莽莽如江,滔滔似汉,如山一般的伟岸,如水一般的狂澜。这首诗中,正义之师奋勇征战的慷慨豪迈之情跃然纸上。

正因为此类战争诗表达的是对祖先武功的缅怀、对当代天子的颂扬,因此就战争性质而言,这些诛锄暴政、建立新朝、抗击外敌的战争,是正义的战争。

2.下层将士同仇敌忾的军歌

在古代,从军戍边被当作是“万里勤王事”的行动。为“王事”而奔走,被人们看作是臣子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诗经》中有许多战争诗表现了军士们英勇杀敌的壮志和共赴国难的豪迈。

《诗经》中表现士兵勇武精神最为突出的是秦风。《汉书・地理志》说:“(秦)安定北地,土郡西河,直迫近戎地,修习战备,高尚气力,以射猎为先。故秦诗曰:‘其在板屋。’又曰:“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俱行。’”秦处西北边地,与犬戎相接,多次与之交锋,在抗击犬戎入侵方面极有战功。故朱熹曰:“秦人之俗,大抵尚气慨,先勇力,忘生轻死,故其见于诗如此。”[3

]“秦风”中的代表诗作――《无衣》: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诗共三章,采用了重叠复沓的形式。每一章句数、字数相等,但结构的相同并不意味简单机械的重复,而是不断递进。如首章结句与子同仇,是情绪方面的,说的是我们有共同的敌人;二章结句“与子偕作”,作是起的意思,这才是行动的开始;三章结句“与子偕行”,表明诗中的战士们将奔赴前线共同杀敌。层层递进的表达中,展现的是将士们战斗的激情。整首诗,恰似一曲斗志昂扬的嘹亮军歌!

(二)反映离乱中战士与战士家人的战争诗

不可否认,战争一方面可以促进民族发展壮大、维护国家的安定,但也会给人民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痛苦。

作为战争的直接参与者,战士和战士家人眼中的战争常常是忧伤和无奈的。《诗经》中的战争诗,反应了战士的望乡,更让人感受到了闺妇们强烈的思念。

1.战士的望乡

《诗经》中反映行役生活的作品主要有《邶风・击鼓》、《邶风・式微》、《魏风・涉岵》、《唐风・鸨羽》、《桧风・匪风》等,这些诗歌都直接描写了出征士兵的悲苦的境遇与心境。

生活在空旷荒凉、群兽横行的原野,他们风餐露宿,载饥载渴,“式徽式徽胡不归?徽君之故,胡为手中露”、“徽君之躬,胡为手泥中”(《式徽》);紧张的战斗生活使他们无日无夜地辗转跋涉,无暇顾及其他,“山川悠远,维其劳央。武人东征,不皇朝矣。”(《渐渐之石》)家有父母不能奉养,家有妻儿不能亲近,家有田土不能耕种,持久的战争让战士们有家难归。《诗经》著名的《小雅・采薇》就集中而典型地反映了这种情绪: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靡室靡家,n狁之故。不遑启居,n狁之故。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王事靡w,不遑启处。忧心孔疚,我行不来!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驾彼四牡,四牡YY。君子所依,小人所腓。四牡翼翼,象弭鱼服。岂不日戒?n狁孔棘!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作为边防戍卒归乡途中所唱之伤悲之歌,诗中反复诉说战争生活的艰辛,恶劣的环境中,士兵愈加思念家乡。然而“曰归曰归”,却总是不能归去。终于有一天,他盼到了回家的机会。在大雪纷飞的归途中,他回顾漫长的征役岁月,万般辛酸涌心头:“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归途中饥寒交迫,感伤时事,心中有难以诉说的悲哀。繁重的徭役与兵役,不仅给服役者本身带来体力与精神的双重痛苦,而且严重地破坏了他们正常的生产与生活。

这首诗歌中,有战士的哀怨和思乡中,更有保家卫国的责任。战士多么想回家,可是敌人打不退、国家不安宁,少数民族猃狁不断地在进攻,他又怎么能回去?诗中反复出现的“猃狁之故”、“猃狁孔棘”,成了战士肩上最沉重同时也是最神圣的责任。

如《采薇》中国仇和私怨并存的作品,将爱国精神、同仇敌汽和怀土思归、思妇哀怨集为中于一体,前者是以国家、民族利益为前提的高度社会责任感,后者是基于人的基本需要而萌生的强烈家园感,对立而又有机地统一于其中,故真实可信而感人至深[4],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成就。

2.思妇的闺怨

《诗经》中的战争诗,不仅写战争承担者――征夫士卒的痛苦,还以战争为背景,写夫妻离散的思妇哀歌。

在家的妻子也无时无刻不在担优着参战、戍边丈夫的现实处境,关心着他们的生命安全,期盼着他们的早日归来。料峭的春寒,炎炎的酷髻,肃杀的秋风,凛烈的严冬,时问流逝,物换星移,深深的思念,并且含着更多的惦念,使她们焦灼万状,她们只好诉之浅吟低唱,以诗来表达内心的情绪[5]。《周南・卷耳》、《汝坟》、《召南・草虫》、《殷其雷》、《邺风・雄雉》、《卫风・伯兮》、《王风・君子于役》、《秦风・车邻》、《小戎》等均为情真意切的思妇诗。

以《王风・君子于役》为例: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其至哉?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澹考ζ苡阼睿日之夕矣,羊牛下括。君子于役,苟无饥渴!

《君子于役》是一首写妻子怀念在外服役的丈夫的诗。从这首诗里,读到一个最明显的感觉,那就是等待,等待丈夫的归来。但等待亲人归来最令人心烦的就是这种归期不定的情形,好像每天都有希望,结果每天都是失望。正是在这样的心理中,女主人公带着叹息问出了“曷至哉”?到底什么时候回来?诗歌没有给我们答案,而是转换了一个视角,接着下面的一节中不再正面写妻子思念丈夫的哀愁乃至绝望,而是淡淡地描绘出一幅乡村晚景的画面――“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在这种“日之夕矣”的夕阳晚景中,鸡鸭归巢、牛羊归圈,再日常不过的生活图景,却有中国人最向往的平凡与幸福。可田园般美好的生活画面下,妻子的丈夫却仍在远方。但妻子的情绪没有歇斯底里、没有悲痛欲绝,全诗的最后一句――“君子于役,苟无饥渴”把妻子那种近乎绝望的祈盼,转化为对丈夫的最温暖的牵挂和祝福。

与王侯贵族征战的颂歌及军士同仇敌汽的军不同,行役诗与思妇诗更多的是抒发劳动人民深受煎熬的悲情。

二、《诗经》战争诗的思想特质

《诗经》涉及到的战争题材的诗歌比较多,但需要强调的是,《诗经》写了那么多的战争,但它从来不以狂热的态度赞美战争,也没有任何一首来具体描写战场残酷杀戮的细节。

因此,不做具体的场面描写,构成了《诗经》战争诗的一大显著特质。

(一)不作具体的场面描写

在世界著名的史诗中,对于双方的战斗场面,无不进行浓墨重彩的渲染与描绘。希腊史诗《伊利亚特》中,将式洛亚人与希腊人之间的大规模的战争作为表现的中心,战斗场面声势浩大,震天动地;印度史诗《玛哈帕腊达》则再现了公元前十二世纪以后数百年间古鲁族和班扎拉族之间的长期战争,当时印度北部几乎所有的民族都卷入了这场旷日持久的残酷厮杀风暴之中,作者选取了其中最激动人心的战斗场面加以详细描绘[6]。

可是,《诗经》中战争诗几乎没有具体战斗场面的描写。它们大多用笔墨去渲染军队的军威声势和凛然气势,叙写的中心和重点完全在战斗场面之外的其它方面。

如《大雅・常武》写征徐之战,作者未写两军的正面交锋,而只突出其军势之盛:“王旅,如飞如翰。如江如汉,如山之苞。如川之流,绵绵翼翼。不测不克,濯征徐国。”姜南的《学圃余力》释曰:“如飞,疾也;如江,众也;如山,不可动也;如川,不可御也;绵绵,不可绝也;翼翼,不可乱也;不测,不可知也;不克,不可胜也”。整首诗,疾、缓、动、静,无所不包,却始终不见对交战情景的正面描写。

其他几首,如《六月》赞尹吉甫奉命出征猃狁师捷庆功;《江汉》写宣王命召虎领兵平淮夷,班师回朝后的诸多赏赐。这些诗通过兵马旌旗的描写来宣扬君威国力,也极少具体战斗描写。

(二)崇德尚义强调战争的正义性

“明明天子,令闻不已,矢其文德洽此四国。”(《大雅・江汉》)“不留不处,三事就绪,赫赫业业,有严天子。”(《大雅・常武》)这种文德教化的宣扬,是《诗经》战争诗中的重要成分。战争诗中突出这些,强调了王者的以德服人和不战而胜,更凸显着战争的正义性。

正是因为战争的正义性,即便是战争背后的女性,也对参战的丈夫、亲人满怀自豪之情。如著名的《卫风・伯兮》:“伯兮a兮,邦之桀兮。伯也执殳,为王前驱。”女子赞美了丈夫威武雄,言语中充满了自豪感和对勇武丈夫的爱慕之情。袁梅说:“这是一位爱国妇女所唱的思夫曲。她为金戈铁马、英勇卫国的丈夫而自豪。”[7]另外,《秦风・小戎》中也有类似的情感表达。

我们说,《诗经》中的战争诗之所以具备以上两种特质,与周礼的深刻影响密不可分,但同时,更是古老中国农耕文明的产物。农耕文化造就了中华民族尚农、务农、孝亲、重养、安土重迁的民族性格。这种民族性格,使得全社会都有一种对人生命的珍视,好生而恶杀。这些造成了当时战争“不尚杀伐”的思想。

总之,不管是从国家的立场,还是从战士和亲人的角度,中国文化的主流,从《诗经》开始,中国人就没有对战争的狂热。保家卫国时,我们看到的是正义之师的勇武和豪迈;而当战争渗透岁月和人生时,我们感受到的则是闺妇无尽的相思和战士沉重的生命。归去来兮之间,人们最终渴望的是和平。这是一种民族性格,更是一种文化精神。

[参考文献]

[1]赵沛霖.《诗经》战争诗思想特征浅说.语文教学,2011年第9期,9-11页。

[2]王夫之.《清诗话》[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63年。

[3]朱熹.《诗集传》[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4]龙连荣.试论《诗经》所反映的战争观.贵州社会科学,1992年第11期,39-43页。

[5]张庆利.论《诗经》中的战争诗.绥化师专学报,1992年第3期,31-35页。

[6]裴金华.论《诗经》中的战争的特质.学术论坛,2006年第8期,50-52页。

[7]袁梅.诗经译注[m].济南:齐鲁书社,1980年。

传统文化的特质篇3

一、高校声乐教学中传统音乐文化的融入价值

1、促进传统民族音乐文化的弘扬

传统音乐文化在现代高校声乐课程教学中的融入,可以有效地促进我国传统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弘扬。传统音乐文化是一个国家传统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学、地理特色等多种多元文化的整合,通过一个国家或者一个民族的传统音乐文化,便可以很好地了解到这个国家或者民族的悠久发展历史、民族特色文化以及特色地域风情等内容,而我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文明和多元化色彩的文明古国,传统音乐文化是我国声乐艺术的根源,是我国声乐艺术的精髓所在。因此,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弘扬至关重要。高校拥有着大量的国家杰出青年人才,通过在高校声乐课程教学中融入传统声乐文化,相关高校声乐教师可以有效地将我国特色传统音乐文化展现到高校学生面前,并且有效地将我国民族特色和文化传统信息等传递给学生,从而有效地提高高校学生对于我国传统音乐文化和民族文化的认知,增强高校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推动新一代的中国高校人才进一步的弘扬和发展我国传统音乐文化,促进我国历史特色文明的传承。比如说,以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中的《春江花月夜》这一首古典名曲为例,《春江花月夜》是我国历史上一首有名的琵琶独奏曲,它形象生动的为人们描绘了江南水乡的月夜春江的迷人景色,促进了人们对于中国古典乐器琵琶的理解。因此,在现代高校的声乐课程教学中融入我国传统音乐文化是非常必要的。

2、促进高校声乐教学品质的优化

传统音乐文化在现代高校声乐课程教学中的融入,可以有效地促进高校声乐课程教学品质的优化,提高高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艺术审美能力。第一,传统音乐文化的融入可以很好地促进高校声乐教学的多元化。现代高校声乐课程的教学大多都是采用的西方声乐教学的方法,对于中国传统的音乐文化教学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这便造成了现代高校的声乐教学长期处于一边倒的发展状态,声乐课程的教学模式也变得越来越单一化,不利于高校学生的声乐能力和综合素质提高和优化。而传统音乐文化在高校声乐课程教学中的融入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促进高校声乐课程教学的多元化发展。我国传统音乐文化在千年的历史文化发展长河中,发展了多种特色的音乐艺术形式和品种,建立了非常丰富的传统音乐文化体系,比如说国粹京剧、秦腔、黄梅戏、昆曲以及民间小调等,这些传统民族音乐文化在现代高校声乐课程教学中的融入,可以极大程度上的丰富现代高校声乐课程教学模式的多元化,推动高校声乐教学的优质发展。第二,传统音乐文化在高校音乐课程教学中的融入可以促进高效综合素质人才的培养。高校音乐课程的教学,其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提高高校学生的声乐素养和综合能力,而传统音乐文化的融入正好可以满足其这一需求。传统音乐文化是中华千年文化传承下来的精髓,它可以有效地培养高校学生的文化归属感和民族自豪感,强化高校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从而促进高校学生综合素质的科学地提高,为现代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

二、高校声乐教学中传统音乐文化的融入方法

1、促进情感与教学的融合

音乐是人类表达自身情感的一种重要方式和手段,每一首音乐作品的创作都融入了创作者深刻的情感和文化。因此,相关高校声乐教师要想有效地促进传统音乐文化与高校声乐课程教学的融合,首先,应当紧抓传统音乐文化的核心精髓――情感,将高校声乐课程的教学传统英语文化的情感相融合,从而有效地发挥传统民族音乐文化对于高校学生的教学作用,使传统英语文化能够完美的融合进现代高校声乐课程的教学当中。比如说,以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中的《高山流水》这一首经典曲目的教学为例,《高山流水》是由先秦琴师伯牙先生所创作的一首观点乐曲,曲中主要想表达的是高山的雄浑和幽水深潭的壮阔,传说当时伯牙先生创作这首曲子的时候,只有钟子期先生听懂了其中的情感,钟子期死后伯牙先生痛心疾首,感叹道失去了一个知己,因此也诞生了“伯牙绝弦”这一千古名词。所以,高校声乐教师在给学生教学传统音乐文化时,可以通过情感与教学相结合的方法,帮助高校学生有效地了解传统音乐文化的背景、情感、体验等内容,让高校学生能通过情感的共鸣来身临其境的感受到中国传统音乐所表达的内容和情感,从而有效地吸引高校学生的声乐学习兴趣,促进高校学生对于传统音乐文化的理解和传承。

2、激发高校学生的感知能力

对于高校学生而言,激发自身对于声乐艺术的感知能力,是有效地学习和了解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要方式。因此,相关高校声乐教师要想有效地提高高校声乐课程的教学质量,并且有效地促进传统音乐文化与高校声乐教学的融合,就应当重点做好高校学生的声乐感知能力的激发工作。我国是一个拥有多个民族特色的多元化国家,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长河中,我国每一个地区和地域都发展了其自身特有的音乐文化。然而,虽然我国不同的地区人们对于传统音乐的风格、唱法、表演形式等方面可能存在着一定的不同,但是,对于音乐这一门艺术来说,音乐是不分地域和国界的,它都是人们对于艺术和美的追求。因此,在现代高效的声乐课程教学中,不存在无法理解的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教学内容,存在着只有尚未开发的高校学生对于中国传统音乐艺术的感知能力。因此,高校声乐教师要想有效地促进传统音乐艺术与高校声乐课程教学的融合,就应当采取有效地措施来激发高校学生对于中国传统音乐艺术的感知能力。比如说,对于地域文化特色比较鲜明、独特,理解起来较为困难的传统音乐艺术,高校声乐教师可以通过在教学之前,先向学生详细的介绍其历史文化、地域特色以及音乐风格等背景内容的方法,有效地强化高校学生在欣赏该种传统音乐艺术时的感知能力,从而全面地提高高校声乐课程的教学质量。

综上所述,传统音乐文化是我国声乐艺术的根源,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它在现代高校声乐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可以有效地促进中国传统民族音乐文化在青少年群体中的传承,弘扬中国传统民族文化。同时,还能够有效地提高高校声乐课程教学的质量,社会培养更多优秀的综合性高素质人才,因此,高校声乐教师应当积极采取有效地措施来促进高校声乐教学中的传统音乐文化融入,从而有效地提高现代高校声乐课程教学的质量。

传统文化的特质篇4

关键词:产品设计;情感;文化传统;现代产品

1文化与产品

文化作为一种非常抽象的概念渗透在当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中,文化的精神影响着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人生态度。作为观念形态的中国传统文化,他有一个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诚如在美国哈佛演讲时所说,“中国的历史文化始终处于发展进步之中,它是通过各种学科、各种学派的相互砥砺、相互渗透而发展的,也是通过同世界各国的相互发展、相互学习而进步的。”传统文化既体现在有形的物质文化中,也同样体现在无形的精神文化中。

产品设计是一个设计师通过创造综合信息的过程,通过不同的元素和方式将产品展示在世人面前。他是一个从需求到满足的过程,通过产品这个载体来满足各种需求和想法。它是为了满足设计师本人和他们所属社会的人们某种物质上和精神上的需要而进行的人类活动。这种活动是在特定的时间和特定的社会环境中进行的,它反映了这个时代的经济文化和技术水平。产品设计已经不仅仅是一种创造过程,更是一种展示和传递文化理念的方式。他作为一种活动,把当代的科技与文化综合在一起,实现新产品的拓展,这是一种综合文化的整合。现代设计产品已经越来越多地呈现出其独特的地域特性,通过其独特的工艺和风格展示其独特的文化。

2融合的方式

汽车设计师乔治・亚罗曾说过,“设计的内涵就是文化。”正所谓古时匠师们“一物入魂”的理念,“给设计以灵魂”。设计的灵魂最重要的元素就是文化,设计的内涵就是文化的传承和超越。我国拥有几千年的文化底蕴,在设计的过程中如将这些传统文化赋予到设计中必然会增强产品的审美和文化内涵,但绝不是原搬照抄,而应在此基础之上结合当下进行改进和创新,吸收多元素,做到既能相融合又不会失去本色,从而体现发展与进步,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文化与当代时代特色的产品。

2.1形式元素的融合

造型元素的直接引用是最常见的方式,通过表象将造型赋予到产品设计中。在市场经济的大发展下,在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大环境下,这些具有明显的民族风的产品已经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但是这些产品借鉴的元素多过于表象,内涵文化性没有很好地体现出,或者根本没有体现。

2.2符号元素的融合

符号是一种相对于造型图案来说较为抽象的元素,在产品设计中,不仅能明确产品的特性,也同样可以赋予产品一定的文化内涵,将产品风格和产品使用相结合起来。但是设计者想要将其内涵传达出来也是要经过反复的推敲与研究的,想要将符号和谐完美地融合到设计中,体现文化特点也是如此。消费者在接触一个新产品时,通常会通过产品的外形来推测其功能和内涵,还会与现有的同类产品进行比较,因此如何协调产品的功能风格和特征以及如何赋予其文化内涵就显得尤为重要。例如,2008年奥运火炬的设计元素就取用了传统的祥云符号,而其造型则选取了传统的卷轴样式,这样的设计不仅在造型上,在符号上也运用了中国的传统元素,体现了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也同样展现了火炬设计中现代与传统的完美结合。

2.3材质元素的融合

众所周知,产品的材质通过其独特的触感和纹理能给人不同的观感和心理感受,如钢铁之类的金属材料以及玻璃材料的使用能体现出现代独特的科技感,木材质、陶瓷材质等则给人一种自然淳朴之感,是传统设计中经常使用的材料。如在产品设计中使用现代的工艺手法对传统材质进行设计,往往会设计出不失典雅与历史的沧桑又兼具现代科技的美感与创想的产品。如近些年来在手机上使用的材质从以前的塑料、金属这类现代材质转变为陶瓷、木材、竹材等这类自然材质,通过现代工艺与传统材质的完美结合,不仅不失现代科技感,反而使产品更具有一种独特的气质美学。

2.4传统颜色的融合

颜色,尤其是传统色,往往具有厚重的历史传承。从厚重、广博的传统色彩中去寻找现代产品设计的灵感,应该说这是很有启发作用的。中国传统颜色基本是依据“金、木、水、火、土”传统的哲学五行思想来运用的。五行,是指五种构成物质的基本元素。中国古代哲学家用五行理论来说明世界万物的形成及其相互关系。它强调整体概念,旨在描述事物的运动形式以及转化关系。合理地运用和创新传统颜色,不仅可以体现产品的民族传统魅力,还能给产品增加文化底蕴,提升艺术品位,赋予现代设计产品厚重的传统文化气息。

3传统文化的情感

中国人从古至今所注重的或者说所追求的是一种超脱自然的写意的情感状态,所注重的不是人为的修改,而是一种天、地、人和谐统一的关系。在设计艺术中追求的是人文的关怀,而产品的情感化设计就是要在设计中融入情感,使消费者在得到产品或使用产品时进行情感的交流。中国人的情感文化来源于悠久的历史,来源于深邃的传统文化,而传统文化又体现在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传统文化已然深深地根植于我们的生活。因而设计者在产品设计中应融入我们自身对文化情感的理解,把握传统文化的内涵,从情感切入寻求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的平衡点,以呈现出隐藏在产品外表之下的精神内涵。

如2008年获得德国红点产品设计大奖的产品――上上签牙签盒,由洛可可iD设计师陈海亮设计。这款用于随身携带的牙签盒。采用中国传统的墨黑色和朱红色搭配,设计灵感来源于中国标志性建筑――天坛。很多人第一次看到“上上签”时都会不由地感到某个深刻的意象在隐隐地传达给他们,而这种意向恰取材于中国古代建筑天坛祈年殿的殿顶轮廓。设计者希望通过这款小小的牙签盒,向世界传达“中国文化正在复兴”的意向。墨黑色的盒身犹如中华民族悠久而沉重的历史,底部那好似即将被这历史所淹没的朱红色盒芯,正是极具生命力的中国文化。产品充满了中国传统的情感,拉近了产品和使用者的距离。

4结语

身为设计师,能为传扬传统文化做些什么?这是一个值得让所有设计师思考的问题。在极具同质化的今天,传承传统文化是迫在眉睫的问题。想要设计出更具有中国特色的产品,就需要设计者对中国的传统文化进行深入的学习研究,并结合现代产品设计,遵循设计的原则和规律,从人文精神、风土人情、哲学艺术等多个方面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工艺多方位地结合,使产品具有中国特色文化内涵,相信这样的产品将更加能以独特的魅力走向全球化的市场。

参考文献:

[1]唐纳德・诺曼.情感化设计[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

[2]陈新生.传统艺术与现代设计[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

[3]李砚祖.造物之美:产品设计的艺术与文化[m].北京: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传统文化的特质篇5

城镇化的加速发展改变了民族传统体育生存发展的空间

城镇化的发展逐渐改变了农村以往的生产方式与文化发展模式,带给人们一种自由、活力以及创新的生活方式,这也给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提出了严苛的挑战。当前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是关系民族传统文化在城市化进程加快发展过程中需要保持自身特质的重要手段。因此,要在城镇化高速进行的过程中,发展原生态民族传统体育,需要解决因为城镇化的发展所带来的社会与心理问题,并制定科学的措施,以扩展民族传统体育生存、发展与传承的空间,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触角伸向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激发人门的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

城镇化的发展为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发展创造了新的平台

城镇化的发展促使人们更加倾向于新型体育方式的便捷与新颖,未来的体育文化是建立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中的重构与吸收基础之上,但这并没有改变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特质。它是利用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辩证地思考问题,将民族传统文化中落后的文化特质剔除,保留其中优秀的文化特质,注入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中的精华部分,使其充分体现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

城镇化的发展改变了民族传统体育生存发展的环境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植根于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基础之上,它既是世界体育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结晶。传统体育文化是社会与民族发展的产物,特殊的社会发展环境是体育文化存在的基础。当社会环境发生变化的时候,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也会随之发生变化。这也就是说,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与农村经济的发展进步,民族传统体育的结构与发展机制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城镇化的发展不仅改变了民族传统体育生存发展的人文环境与自然环境,同时也为传统体育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发展活力。城镇化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但在精神生活方面却没有以往的丰富。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一种新型的文化载体,为新型农民进行健身娱乐提供了场所,不但减轻了人与人之间的生活情感压力,同时也给城镇化催生的新型农民以真正的文化熏陶。

针对如何加速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与发展的研究

运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方式进行传承与保护

要运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方式进行传承与保护: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人们群众在生产生活过程中主要的精神的表达方式,是民族智慧的结晶,其中蕴含着丰富多彩的文化理念与内容,是民族发展过程中的优秀文化遗产,需要对其进行传承与保护。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保护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举措,因此,在城镇化加速建设时期,要充分按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步骤与条例对原生态的民族传统体育区域进行保护。对一些流传时间悠久的口述体育演练方法与体育民俗进行记录与存档。

运用文化产业品牌的方式进行传承与保护

要运用文化产业品牌的方式进行保护与传承:第一,要对当地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事业的发展现状与传承状况进行深入了解,利用本地特殊的人文文化环境与经济发展环境对民族传统体育进行文化产业品牌的包装,形成地方特殊的文化产业。第二,加大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资源开发与利用力度,打造一批充分社会主义新农村特色的体育文化形式与品牌,从而在最大程度上避免各个地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品牌的重复建设。

运用博物馆的静态与动态形式进行传承与保护

要运用博物馆的静态与动态形式进行保护与传承:首先,要在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中,根据当地的经济发展情况与体育事业发展的现状,开展丰富多彩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交流活动,并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与网络通讯技术承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主要内容;其次,可以利用博物馆的特殊时间与空间,将与民族传统体育有关的民俗、起源、服装与技术演变进行有效展示,给人们留下静态形式上的文化印象,在时间纵轴与历史进程中记录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最后,利用博物馆的特殊地理位置,在节庆期间,搭建好庆典平台,为民族传统体育事业的发展创造新的发展契机。

设置稳固的传承空间与传承人制度

传统文化的特质篇6

一、少数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形式及特点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演变过程中传承下来的具有本民族特征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它承载着一个民族特有的传统文化,体现着一个民族的文明和智慧,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表现形式有:民族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民族传统表演艺术,传统工艺,民俗、节庆、礼仪等文化,还有集中表现、体现和展示某种特定文化传统的区域、场所、空间。

与汉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相比,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许多鲜明的特点:

民族区域性。少数民族大多居住在边远地区,相对处于一种远离经济、社会、文化主流的边缘化状态,自然环境相对封闭,其传统文化在较为稳固的空间内传承。不同民族在特定的区域内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生活方式,存在着不同的价值观念,有着不同的风俗习惯,长久以来便促成了少数民族的地域性文化,其中,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区域上的差异也是非常明显的,如东北地区的蒙古族与内蒙地区的蒙古族,甘肃、云南的藏族与青藏高原的藏族,都在民俗上表现出一定的区域性特点。

表现形式的多样性。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丰富、种类繁多,涉及文学、音乐、舞蹈、医学、体育竞技等诸多领域,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反映着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和生产生活,因而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表现形式上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正是各民族文化的丰富多彩才使中华文化呈现出了多元化的特征。

大众接受的局限性。有的少数民族只有语言没有文字,有的语言文字齐全,但也只限于本民族使用,所以普及面较窄,给大众的接受带来了很大的局限。

更强的濒危性。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少数民族文化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特有环境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少数民族的生活方式逐渐向城市化趋近,许多生产生活习俗也在悄然蜕变。少数民族的语言、服饰正在逐步汉化;牧民在游牧生活中形成的特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丧失了其生存土壤,逐渐走向衰退;一些传统手工制作技艺,如印染、编织、手工器具制作等项目因经济效益低下、需求市场萎缩,已完全被机械化生产所取代……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已到了濒临解体的境地,如何对其实施保护已是迫在眉睫的文化发展大事。

二、少数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一)、保护意识淡薄

从地方政府的层面看,还没有切实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摆放在一个足够重视的位置。时常可以从网络、媒体上看到珍贵的古建筑被拆,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被毁,原因无非是追求现实的经济利益而漠视传统文化的保护。从保护机构的层面看,对濒危项目、濒危传承人还没有真正做到“抢救性保护”,没有保护意识上的紧迫感,当人亡艺绝的时候,该抢救的东西已经不复存在了。从基层群众的层面看,尤其在少数民族地区,更多的群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还不够了解,年轻人大多认为是过时的、无用的东西。更多的人已经离开了生活了几代人的故土,丢弃了古老的传统劳作,许多祖辈传承下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因为这些改变而悄然消失。

(二)、生存环境的破坏

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的最大威胁就是逐渐失去其赖以产生、发展的文化生态环境。少数民族地区的传统文化主要是狩猎和游牧文明的产物,随着人们生存环境、生活方式和生活理念的变化及外来文化的冲击,传统的民俗民风已经渐渐被人们摈弃,文化生态正在发生巨大变化,非物质文化的生存环境受到严重威胁。依靠口传心授保留下来的许多东西,因无法适应时代的发展而衰微甚至消亡。

(三)、传承断代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延续的决定性因素就是传承人,而传承人目前的状况令人堪忧。很多掌握技艺的传承人年事已高,年轻人又不愿继承,技艺面临失传;有些技艺目前是得到了延续,但经济效益低下,作为一种谋生手段肯定难以为继。总的来看,大多数非遗项目都存在传承断代、后继乏人的现象。

(四)、没有形成合力

有很多项目的保护单位是文化系统以外的单位,包括集体的、个体的企业。文化部门与这些保护单位缺乏业务上的联系沟通,脱节现象普遍存在,这就导致对某些项目的传承保护情况了解不够,对传承人履行传承义务的情况知之甚少,加上专项保护资金的安排使用也存在一些问题,使得保护机构本身就没有形成合力。

(五)、专业人才匮乏,队伍不够稳定,素质有待提高

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丰富,涵盖面广,且专业性、知识性较强,需要一定的知识积累和经验积累,各级保护机构应有专职人员从事这项工作。但基层文化单位业务交叉、冲突现象比较严重,很难做到专人专职,而且人员队伍不够稳定,调换频繁,使非遗工作的质量无法保证。还有,人员的知识结构各不相同,个人文化素质良莠不齐,加上接受的专门学习培训非常有限,在实际工作中,不能进行深入挖掘和系统整理,更谈不到学术性的研究。缺少摄录、照相、记谱、影音制作的专门人才,使许多资料征集后不能有效保护和利用。在少数民族地区,还有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就是从事语言文字翻译的人才非常匮乏,这给少数民族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带来了直接的影响和制约。

三、对少数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现状的思考和建议

传统文化的特质篇7

据新华社报道,从2006年起,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中国文化遗产日。今年的6月11日是我国第11个“文化遗产日”,今年遗产日的主题定为“让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文化遗产是优秀传统文化最实在、最具体、最直接、最真实的体现,学校作为文化传承最重要的场所,在文化传承中起着关键的作用。2014年,教育部就印发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要求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还在全国中小学开展创建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创建等活动。在现代化和城镇化建设进程日益加快的今天,我们应如何正确看待文化遗产,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正确处理好保护、传承和创新的关系,学校又如何做好文化传承教育?

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随着现代化和城镇进程的加快,农耕文化生态正在发生巨大变化,文化遗产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生存环境受到严重威胁,一些传承千年的民族文化濒临灭绝。

学校作为文化传承最重要的场所,扮演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要求教育部门将优秀文化遗产内容和文化遗产保护知识纳入教学计划,编入教材,组织参观学习活动,激发青少年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各类新闻媒体要通过开设专题、专栏等方式,介绍文化遗产和保护知识。教育部等部门也多次发文强调,要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还通过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传承研究”等课题,让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走进中小学校园。

文化遗产走进校园,不论对学校文化生活、办学特色还是对文化传承、弘扬优秀文化,都会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可谓一举多得。一方面,通过学习优秀民族文化,使学生得到文化艺术的熏陶,获得民族自尊感、自豪感、认同感以及相关知识和技艺,从而提升个人综合素质,这与素质教育的理念不谋而合。另一方面,设立包括民族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以及传统手工艺技能等非物质文化类地方或校本课程,可以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形成学校办学特色,自然而然相关文化就得到了传承。

近年来,全国各地正在努力探索学校传承非物质文化的实践途径,并逐步形成了富有特色的传承方式。例如,甘肃省在《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实施方案》中提出,要开发具有民族、地域特色的美育课程,逐步增设如敦煌舞、秦腔、地方画、砖雕、刻葫芦、皮影、剪纸等富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美育课程,将学生参与社区乡村文化艺术活动、学习优秀民间艺术等情况纳入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内容,鼓励聘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等民间艺人担任学校兼职美育教师,从而进一步提升学校办学特色、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使素质教育的实施具有了切实可行的载体。

传统文化的特质篇8

论文摘要:民族传统体育是我国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高全民素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对民族传统体育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积极作用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对在农村如何积极有效地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实现我党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战略的重要一环。我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之八十,所以没有农村的和谐就不可能有全社会的和谐。但是,近年来,我们在研究“三农”问题时,对农村农民健身问题的关注并不多。对于农村农民健身工程与建设和谐社会之间的联系探索不够。如果农村全民健身问题得不到重视和解决,那么建设和谐、富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将是一个空幻的影子。

体育作为全民健身的主要途径与方法,在提高全民素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其独特的功能和社会作用。本文在分析民族传统体育的特点和功能的基础上对其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所具有的重要作用进行分析讨论。并对在农村如何积极有效地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

1民族传统体育的特点、功能

1.1民族传统体育的特点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华民族的一笔宝贵的财富。据统计,仅汉族传统体育项目就有301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676项,共计977项。它是各民族特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于民族传统体育特点的研究,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总结出了不尽相同的结论。但总体而言,基本上把握了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独特特点,可简要总结如下:(1)中华民族传统体育以“天人合一”和“气一元论”为哲学基础,以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为土壤;(2)崇文尚柔,重视体育的伦理教化功能;(3)重视人和自然的和谐、重视整体和基本功练习,养生体育最为发达;(4)体育的礼仪性、等级性和表演性弱化了体育的竞争特征;(5)在体育的深层次文化方面,以宽厚、礼让、平和为价值取向。

在对民族传统体育具有民族性、文化性、健身性、区域性和娱乐性方面的认识,学者们较为一致。

1.2民族传统体育的功能

民族传统体育是民族世代沿袭下来具有悠久历史的一种文化物质和文化模式。它所具有的传承性、地域性、稳定性、健身娱乐性,使其民族文化特征在一代又一代自我复制中得以保存。有些项目已成为民族成员喜闻乐见的活动,甚至成为该民族的一种象征。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特别是现代体育科技的发展,民族传统体育自身的特征及与各种社会现象之间的关系不断被揭示出来,传统体育的功能也在不断地被认识、被开发。学者们对于民族传统体育的功能进行深入的研究,概括地讲,其功能主要表现在:健身功能、娱乐功能、教育功能、表演功能、竞赛功能等方面。这些功能在丰富群众生活、促进民族体育文化的发展等方面得到很好的体现。

2在农村开展民族传统体育的可行性分析

2.1民族传统体育在农村根深叶茂,开展优势明显。

民族传统体育作为民族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来自于民间、扎根于民间,又服务于民间。在农村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文化传统,因此,开展优势明显。同时,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强身健体的同时追求人的“形、神统一”以及人与自然和社会的和谐,它所具有的独特的价值和功能(主要表现在其鲜明的文化特征上——生产实用性,民族、民俗性,宗教信仰性,健身娱乐性,文体交融性等)也是促进其在农村广泛开展的重要影响因素。

2.2经济发展为民族传统体育在农村的开展赋予了广阔的空间。

随着农民经济收入不断提高,农民可供自由支配的闲暇时间和金钱增多,他们迫切要求改变农村那种“干活、吃饭、看电视、睡觉”的枯燥乏味的生活,对文体活动表现出很高的积极性。有文化的新一代农民大军在关注身体健康的同时更加注重精神的健康。健康观念的深刻变化,使农民们迫切需要既强身健体、娱乐身心又能提高人涵养的体育运动。民族传统体育的特点和功能能够很好地满足他们的这一需求。同时农村的这些变化,从物质基础、时间保证、思想重视和活动阵地等方面,为广泛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活动提供了有利条件,为农村实施全民健身计划提供了可能性。

3民族传统体育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分析

3.1促进农村人口健康水平的提高。

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进步的价值和目标,而身体健康、体质强健则是人全面发展的首要目标。对于社会而言,良好的国民健康状况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根本保障。党的十六大已经将健康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一起列为国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了健康的身体,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充分发挥出来。而体育运动则是增强人的体质、增进健康的最佳途径。我国各族人民在漫长的社会生活中发现并积累了丰富的、各具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的健身方式。因此,在农村广泛开展健康向上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不仅可以增进农民的健康、增强体质,还可使人们在锻炼的同时,享受到精神的愉悦和美的教育。

3.2丰富农民体育文化生活,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一种具有深刻历史内涵和丰富活动内容的文化类型,是一种从逻辑上脱离生产劳动的文化活动,同时,也是一种群众广泛参与的社会活动。它在劳动教养、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的培养等方面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从而保证了其社会文化价值的实现。它将精神的愉悦与充实作为其主要目标。农民参与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对增进社会和谐、提升文明素质等具有重要作用。农民可利用农闲季节、节假日、民族传统节日开展有益的民族体育活动,如扭秧歌、耍社火、舞龙舞狮、武术等项目,既有利于增强体魄,愉悦身心,陶冶情操,密切人际关系,也有利于移风易俗,丰富文化生活,形成良好的农村社会风气。对于净化社会环境,提升社会道德水准,促进精神文明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在一些地区,随着丰富多彩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开展,该地区农村的社会治安情况有了很大变化,原来、打架等现象少了,参加文体活动的多了,这说明在农村广泛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对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3.3体育搭台,经济唱戏,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以及农民健康意识的逐渐增强,体育消费在农民消费结构中所占的比重会不断地增加。而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在农村的广泛开展,一方面可以扩大农村体育人口的数量,增强农民群众的健身观念,促进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运动,这必将拉动农村体育消费,客观上为整个体育产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另一方面,农村具有广阔的、天然的健身场所,各地区可根据附近地形优势,开发形式多样的民族体育项目旅游资源,吸引游客参与的同时,又能加快当地体育附属设施的健全,加速农村体育产业、旅游业及其相关产业的全面发展,从而带动一方经济。

论文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作用对策

论文摘要:民族传统体育是我国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高全民素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对民族传统体育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积极作用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对在农村如何积极有效地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

转贴于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实现我党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战略的重要一环。我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之八十,所以没有农村的和谐就不可能有全社会的和谐。但是,近年来,我们在研究“三农”问题时,对农村农民健身问题的关注并不多。对于农村农民健身工程与建设和谐社会之间的联系探索不够。如果农村全民健身问题得不到重视和解决,那么建设和谐、富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将是一个空幻的影子。

体育作为全民健身的主要途径与方法,在提高全民素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其独特的功能和社会作用。本文在分析民族传统体育的特点和功能的基础上对其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所具有的重要作用进行分析讨论。并对在农村如何积极有效地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

1民族传统体育的特点、功能

1.1民族传统体育的特点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华民族的一笔宝贵的财富。据统计,仅汉族传统体育项目就有301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676项,共计977项。它是各民族特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于民族传统体育特点的研究,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总结出了不尽相同的结论。但总体而言,基本上把握了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独特特点,可简要总结如下:(1)中华民族传统体育以“天人合一”和“气一元论”为哲学基础,以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为土壤;(2)崇文尚柔,重视体育的伦理教化功能;(3)重视人和自然的和谐、重视整体和基本功练习,养生体育最为发达;(4)体育的礼仪性、等级性和表演性弱化了体育的竞争特征;(5)在体育的深层次文化方面,以宽厚、礼让、平和为价值取向。

在对民族传统体育具有民族性、文化性、健身性、区域性和娱乐性方面的认识,学者们较为一致。

1.2民族传统体育的功能

民族传统体育是民族世代沿袭下来具有悠久历史的一种文化物质和文化模式。它所具有的传承性、地域性、稳定性、健身娱乐性,使其民族文化特征在一代又一代自我复制中得以保存。有些项目已成为民族成员喜闻乐见的活动,甚至成为该民族的一种象征。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特别是现代体育科技的发展,民族传统体育自身的特征及与各种社会现象之间的关系不断被揭示出来,传统体育的功能也在不断地被认识、被开发。学者们对于民族传统体育的功能进行深入的研究,概括地讲,其功能主要表现在:健身功能、娱乐功能、教育功能、表演功能、竞赛功能等方面。这些功能在丰富群众生活、促进民族体育文化的发展等方面得到很好的体现。

2在农村开展民族传统体育的可行性分析

2.1民族传统体育在农村根深叶茂,开展优势明显。

民族传统体育作为民族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来自于民间、扎根于民间,又服务于民间。在农村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文化传统,因此,开展优势明显。同时,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强身健体的同时追求人的“形、神统一”以及人与自然和社会的和谐,它所具有的独特的价值和功能(主要表现在其鲜明的文化特征上——生产实用性,民族、民俗性,宗教信仰性,健身娱乐性,文体交融性等)也是促进其在农村广泛开展的重要影响因素。

2.2经济发展为民族传统体育在农村的开展赋予了广阔的空间。

随着农民经济收入不断提高,农民可供自由支配的闲暇时间和金钱增多,他们迫切要求改变农村那种“干活、吃饭、看电视、睡觉”的枯燥乏味的生活,对文体活动表现出很高的积极性。有文化的新一代农民大军在关注身体健康的同时更加注重精神的健康。健康观念的深刻变化,使农民们迫切需要既强身健体、娱乐身心又能提高人涵养的体育运动。民族传统体育的特点和功能能够很好地满足他们的这一需求。同时农村的这些变化,从物质基础、时间保证、思想重视和活动阵地等方面,为广泛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活动提供了有利条件,为农村实施全民健身计划提供了可能性。

3民族传统体育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分析

3.1促进农村人口健康水平的提高。

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进步的价值和目标,而身体健康、体质强健则是人全面发展的首要目标。对于社会而言,良好的国民健康状况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根本保障。党的十六大已经将健康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一起列为国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了健康的身体,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充分发挥出来。而体育运动则是增强人的体质、增进健康的最佳途径。我国各族人民在漫长的社会生活中发现并积累了丰富的、各具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的健身方式。因此,在农村广泛开展健康向上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不仅可以增进农民的健康、增强体质,还可使人们在锻炼的同时,享受到精神的愉悦和美的教育。

3.2丰富农民体育文化生活,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一种具有深刻历史内涵和丰富活动内容的文化类型,是一种从逻辑上脱离生产劳动的文化活动,同时,也是一种群众广泛参与的社会活动。它在劳动教养、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的培养等方面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从而保证了其社会文化价值的实现。它将精神的愉悦与充实作为其主要目标。农民参与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对增进社会和谐、提升文明素质等具有重要作用。农民可利用农闲季节、节假日、民族传统节日开展有益的民族体育活动,如扭秧歌、耍社火、舞龙舞狮、武术等项目,既有利于增强体魄,愉悦身心,陶冶情操,密切人际关系,也有利于移风易俗,丰富文化生活,形成良好的农村社会风气。对于净化社会环境,提升社会道德水准,促进精神文明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在一些地区,随着丰富多彩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开展,该地区农村的社会治安情况有了很大变化,原来、打架等现象少了,参加文体活动的多了,这说明在农村广泛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对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传统文化的特质篇9

关键词:工业设计;传统文化;运用方法

abstract:FortheChineseindustrialdesign,thousandsofyearsofculturaltraditionisbothinexhaustibletreasure,butalsoaheavyburdenonitsprogress.inthispaper,Chinesetraditionalcultureandaestheticscharacteristicsofculturalsymbolsbriefoverviewoftraditionalcultureinindustrialdesignandintheuseofmethodstodoacursoryexamination,ibelievethatwillputforwardsometraditionalcultureappliedtoindustrialdesignshouldpayattentiontoproblem.

Keywords:industrialdesign;traditionalculture;applicationmethod

从我们的祖先在岩壁上画画开始,中国的特色文化就不断在神州大地上积淀着,人人都知道它是我们中华儿女的宝贵财富,但是如何有效地开发与利用这笔宝贵的财富才是我们应该关心与研究的。

一、研究目的

在全球化速度不断加快的进程中,中国设计已被置入西方的设计文化格局,无论是设计方法、设计教育、设计思想都深深地受到全球化的影响。文化的趋同,如果不加以引导控制,将必然会导致产品的同质化。产品同质化直接导致同类产品间的面貌近似,使用功能相近,产品的个性难以体现。

不同地域的传统文化的差异性,必然是解决这种“同一性”诟病的一种有效支点。当传统文化以人们可感知的形态或形式融入到工业产品中,通过购买和使用等行为就能将传统文化信息传递给消费者。使用户既能获得产品实用的物质功能,又能得到文化与精神上的满足。将传统文化符号于工业设计结合,首先,能使产品具有地域民族特色与风格从而更具产品个性;其次,能增加产品的文化内涵与感染力,以提升产品的附加值;最后,能够相对延长产品的生命周期,为企业和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和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对中国的传统观念影响最大,儒道互补的文化构成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和审美思想的基础。所以笔者通过对儒道思想的总结概括,可以把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

1、天人合一

历代思想家都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究天人之际”,“天人合一”这类观点都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命题。从哲学思想看,“天人合一”体现着两个方面的含义:其一,人与神(主宰之天、命运之天)合一;其二人与自然(物质之天、自然之天)合一。第一层含义影响着中国人的人生观,要求中国人将义务与自由融合起来,是人性(自由)与天命(义务)的合一;第二层含义则影响中国人的生活观,主张“小我”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强调“道法自然”,人与自然和谐共存。

“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对“自然”的认识与态度形成了几千年来中国人特有的审美观与造物观,深深地影响着造物的方方面面。

2、中和为美

“中”从本质来说是儒家思想中的的中庸之道,它包含均衡、公平、适当之意。“和”,孔子曾有:“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的意思即为调和。“中和”是古人认为天地万物最好的存在方式,也是社会最好的存在状态,要想使社会达到这种状态,就必须平衡社会中的各种因素,做到不偏不倚,保持社会的公平和均衡。

而在中国传统造物理念中,“中和为美”是指所造之物不能太重或者太轻、太大或者太小、太长或者太短,适合就是最好的;不同的材料混合运用,取长补短,充分发挥材料的特性。中国传统的匠人就是在这种“中和为美”的框架下进行着他们的创造,在他们的设计作品中不难看出“中和为美”的整合性设计思维和文化意识。

3、情理统一

中国传统文化体现在设计上的美是一种理与情高度统一的和谐之美。如明式家具的造型稳重协调,比例适度,线条流畅,结构严谨,装饰手法丰富,繁简适度,用料考究等都无不体现着“情理统一”的理念。著名文物专家王世襄先生曾评价明式家具有“十七品”:简练、淳朴、厚拙、凝重、雄伟、圆浑,沉穆、华、文绮、妍秀、劲挺、柔婉、空灵、玲珑、典雅、清新,也充分的说明了这点。

“情理统一”既是社会政治文化之理、人生之理,又是造物之理的相互协调统一。中国传统设计文化都在各方面向世人传达着设计文化“理”与“情”相协调的文化意识。这种追求情理相合、技艺之美的思维方式,是中国传统设计文化的主要特色。

4、整体性、模糊性思维方式

整体性与模糊性的思维方式是中国传统文化思维方式的主导和基础,它是对“天人合一”思想的佐证。

与追求精确性的西方传统思维相比,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特征则是模糊。“天人合一”是我国古人一直关注的命题,生命、宇宙、自然是人们始终描述的中心内容,这种充分关注人、事、物之间的关系,形成了中国人不同于西方人的独特思维方法,即在理性中参杂非理性、主题中混入非主体、逻辑中柔和了非逻辑的整体思维观。

三、传统文化符号特征

符号是一种以简单表示复杂,以具体表达抽象,是人类认识事物的媒介,是信息的外在形式和物质载体。而中国的传统文化符号特征我把它概括为一下几类:

1、传承性

传统文化符号的传承性是指传统文化符号在其形成发展的过程中,其形式和内容会保持原先总体特征基本不变的情况下长期延续下来,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因为具有了这种传承性,传统文化不论是在今天还是将来都会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2、象征性

传统文化符号的象征性是指传统文化符号以其具体的外形特点和性质,表示某种抽象的概念和思想感情。这种象征性是由我们的祖先们长时间的生活经验与联想累计起来而形成的,它是一种社会习俗。例如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鸳喜鹊象征喜庆吉祥;喜鹊与梅花象征着喜上梅梢;鸯象征夫妻成双成对等都是历史的结晶。后人在解读这些传统文化符号时,就会联想到这些传统文化符号的寓意,也就是说传统文化符号体现着民族所具备的特殊的思想意识和精神寄托。

3、象生性

传统文化符号的象生性是指传统文化符号蕴含着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与憧憬,是一种“美”的指向标。我国的传统文化思想既重视阳刚之美,又兼顾阴柔之美,而这两种美之中都蕴含着自然生生不息,生机勃勃的的生命的美。例如在古代器物上的装饰纹样,诸如龙纹、虎纹、凤纹、象纹、蛹纹、蝉纹、云雷纹等都喻示着生命的旺盛活力。

4、表意性

传统文化符号的表意性是指传统文化符号通过其外形、色彩、材质等所指蕴含有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即“器以载道”的思想。中国古人把伦理思想融合到器物的设计中,使得器物不仅能实现其物质功能,而且还具有强烈的象征意味和鲜明的伦理价值。

我国传统工艺美术中典型传统文化符号,是最值得我们在工业设计创作中所借鉴的。青铜器的庄严大气、敦实可靠;瓷器的清新儒雅、高贵轻盈;陶器的简约务实、质朴精炼;漆器的现实写意、端庄贵气等等若都能运用到现代设计中,必能使中国工业设计在世界舞台上独树一帜。

四、传统文化与工业设计的结合方法

将传统文化符号运用到现代工业产品设计中,必须结合现代设计理念,对传统文化符号进行创新,再将其融入到现代产品设计中去,创造出新旧共生的视觉形象。这就需要设计者对传统文化符号的某些元素进行变化、重组,使其既具有传统文化符号的形神韵,又具有现代设计的意味。

(一)形的借鉴

器物的形态直观地反映了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审美情趣和价值取向,造型中形态处理、线条的比例都被加上了特定的含义,象征着民族文化的独特。从器物中抽取某些特征性形态、线条以及比例,通过特定的历史文化片段或有特色的器物符号与现代设计观念适度的融合,既延续发展传统的文化记忆,同时随着技术、结构和材料的更新发展,传统的形态符号在提炼中得到发展,并发挥积极的作用。

1、直接引用

产品的存在方式是通过外部形态、内部结构、材料、色彩和装饰元素而呈现出来。产品设计中直接引用传统文化符号,即是把传统器物外部形态、结构、颜色或者装饰元素符号化,抽象出传统文化符号,运用现代的材料和加工工艺表现出来。如中兴“景泰蓝”小灵通V667(图一)。它就是在对中国传统艺术精华“景泰蓝”的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将“景泰蓝”的独特的质感、装饰手法等表现形式进行提炼和升华,使得现代电子产品呈现出景泰蓝工艺的古典高贵,具有浓重的中国特色。

图一缠枝花卉、木窗格图案、中兴“景泰蓝”V66

2、提取和升华

提取手法就是运用符号学的观点,从传统工艺器物语汇原型中提取某种形态符号,将其加以抽象、简化和提炼,并将提炼后的符号作为元素,将其与现代设计语言相结合,巧妙地运用于新产品开发设计当中,使用户通过产品中的文化符号产生“似是而非”的联想。

3、变形与重构

变形与重构就是指设计者打破传统文化符号固有的形式结构,利用现代设计语言将传统信息进行重新组装成新的视觉意象。这就是一个打散与重建的过程,现代设计语言在其中扮演者重要的催化剂作用。

笔者认为重构的手法有以下几种:

1)易位重构――打散旧关系、重组新关系

2)尺度或比例重构

3)材料重构

4)裂变重构

4、象征

象征手法指“借某一具体事物的外形特点和性质,表示某种抽象的概念和思想感情”。象征手法是中国传统文化设计中的一种重要的方式。

(二)、意的延伸

将传统传统文化符号与现代产品设计相结合,这不仅要熟练把握传统文化符号的外在形式变化,同时要理解其内在的“意”。中国传统文化以“天人合一”的思想为基础,强调以和为贵的精神,体现重视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等;提倡有容乃大、和而不同的包容的精神,反映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儒、释、道三派的鼎立与互融、互补,对外来文化的吸纳和融合。传统文化符号的传承就是传统观念和价值观的传承,亦即以和为贵的思想,和合的思想,实践价值观在产品设计中的传达。

传统文化符号要“延其意,传其神”,提炼出传统文化的精髓和核心内容,对其进行创作和挖掘,将传统文化符号潜移默化地融入设计产品中。合理恰当地使用所抽取的传统文化元索进行组合,灵话运用到设计中。

(三)“色”的提取

中国传统色彩非常丰富,是现代设计色彩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除民间单纯强烈的五行色搭配之外,传统漆器黑红色的搭配,也是中国传统中典型的色彩搭配。漆器中运用红黑二色为基调,并在此基础上敷陈五彩,如暗红、浅黄、金银、绿、蓝、白等,以一种近乎规律化却又适形而变的色块搭配,比例与分布,使得器物更加完美,使漆器的图案与色彩更鲜明、韵律感更强。

在现代设计中设计师吸取传统漆器黑红搭配之精髓,并将这种传统配色加以提取,运用在现代手机设计中(图二),透过现代设计中中国特色的色彩语言,能体味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厚重感和丰富底蕴。手机外观的色彩在设计理念上一方面体现了现代的创新思维,另一方面也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使手机色彩在整体上表现出和谐、典雅、大气与完美的精神气质。

图二漆器、三星S8300

五、案例分析――tCL蒙宝欧“旗袍”系列手机

tCL设计的中国风旗袍女性手机(如图三),以中国旗袍概念结合现代时尚元素为设计理念。将抽象化的旗袍元素融入到手机外观设计中,并结合更具传统文化色彩的灯笼、折扇、中国结、窗棂、丝绸等富有中国情怀的元素。通过金色的边线把屏幕和键盘进行分割,衬托出女性的高贵气质。背面摄像头和声音输出设备的造型是对灯笼特征的抽象。大红的配色使得这款手机充满节日喜庆的气氛。在销售的同时,随机附送了充满中国传统特色的手机绳和手机套,包装设计上也别具一格。独具韵味,增强了产品的整体感,提高了产品内涵和外延价值。

图三tCL蒙宝欧308

六、工业设计中运用传统文化应注意的问题

现代工业设计对传统文化加以应用时不能简单地照搬和模仿,这样会使设计出的产品过于表面化,产品的文化价值不但没有增加,反而会产生相反的效果。在设计时,设计者应该在理解的基础上,对传统文化进行再创造。运用现代设计手法对传统文化中的某些要素加以改造、提炼,寻找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的契合点,使其富有时代特色。

当然,产品可以分为功能性产品和情感性产品,功能性产品是强调产品的物质功能,情感性产品是强调产品带给人精神愉悦感,能够引起我们内心的精神愉悦。传统文化则是一个民族发展历史中积淀下来的文化精神标志,它是我们共同心理的一个映像,将传统文化引入到产品设计中,就是能够引起人们内心的共鸣,从而激起使用者精神上的感悟。所以,功能性产品设计时,较多地考虑其物质功能的可靠性和人机性,而情感性产品才是传统文化应用的广阔领域。

另外,设计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满足人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人们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文化需要。所以,设计者需要在设计中注重传统文化符号的选择,要分析消费者需求与心理,分析其文化背景,我们所要选择的符号是使用者所能理解并认可的,而不仅仅设计师自己认为的,传统文化所体现的内涵能够为消费者认同和接受,否则即使再有特色的传统文化的运用也不会对消费者产生吸引力。这样就不能成为产品的卖点,更不会实现商业上的价值。

传统文化的运用既要注重文化原有的内涵,又要兼顾它随着社会发展在思维模式与行为方式上的变化,只有这样才能使文化的运用与时俱进,得到更广泛人群的接受。(作者单位:1.四川大学艺术学院;2.四川大学制造科学与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郭英剑.全球化进程中的中国民族文化.[J].民族艺术.2002

[2]李秋洪.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趋同和文化多元性.[J].学术论坛.2005

[3]何人可.工业设计史(修订版).[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

传统文化的特质篇10

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我国是具有悠久历史的多民族国家,在绵延相传的文化长河中,各族人民通过辛勤的生产、生活不断创造出了颇具民族特色的传统体育项目。“惊心动魄的高空软绳技艺”维吾尔族达瓦孜;古朴而庄重,兼具力量与技巧的蒙古族搏克;“禅武合一”以实战威猛饮誉天下的少林功夫;体现了道家“包藏至道”精髓,将功法与养生完美结合的武当武术——民族传统体育,从远古走来,隐秘深邃,灿若繁星。这些珍贵的财富植根于各民族特有的文化土壤当中,凝聚着各民族的智慧与创造,蕴含着其独特的生活习惯、价值理念、思维方式,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亦是中华文化软实力的构成要素。加强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与保护,对于弘扬民族精神、增强人民体质,获得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2011年《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颁布实施,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具有界碑式的意义,其肯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与经济价值,正式将其纳入法制轨道,迈入新的发展阶段。该法以概括加列举的方式阐述了保护范围,除了我们耳熟能详的民乐民俗外,也将传统体育和游艺项目包含其中,为传统体育保护提供了新的路径选择。然而,不可否认的是,由于民族传统体育所具有的活态流变、不落文字、口耳相传的特殊性,随着前辈的相继离世,“隐秘单传”思想的约束限制、没有足够的文献资料可据考证、传承人后继乏力,其传承也面临着掣肘其发展的不利因素。《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实施,虽然提出了对于民族传统体育保护的新思路,但如何具体落实仍有待进一步研究,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还任重道远。

1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据不完全统计,中华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有977项之多,其中少数民族有676项,汉族有301项。按照其特点,大致可分为竞技比赛、竞赛表演、娱乐健身操三类,竞技比赛类如:武术、摔跤、马术、龙舟竞渡等等;表演类如:舞龙舞狮、风筝、射术、投壶等;娱乐健身类如:太极柔力球、扭秧歌、导引功法等等。[1]2004年,我国正式加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开始履行公约义务,申遗成为工作热点。2005年国务院下达关于非遗保护的工作意见,确立了传承保护的十六字方针,积极展开相关工作。2006年至2014年间,国务院共公布了四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总计1836项,其中民族传统体育项目100项,占总数的5.44%。[2]在第六类传统体育、游艺杂技类中竞技类武当武术、少林功法、通背拳等,表演类吴桥杂技、娱乐健身类抖空竹、象棋、围棋等都位列其中。至此,民族传统体育非遗的系统申报基本形成。

2《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对民族传统体育的保护现状

2011年《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颁布,该法采取了以行政保护为主、兼采知识产权法的混合保护模式。着重从调查整理、名录申报、传承传播、合理利用、法律保障五方面进行制度架构,来实现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行政主导式的保护模式有其优势所在,国家、省、市、县四级管理机构执行力强,积极性高,对与地区经济发展有利之处推广迅速。就民族传统体育而言,各级政府一方面通过“文化遗产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和宣传,普及相关知识;另一方面通过拓展和保护“文化空间”的方式来实现传统体育项目的推广,正是因为每年端午节的庆祝活动、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的举行,才使得龙舟竞赛、摔跤、骑射、赛马有了更好的延续存在的基础和条件;同时,政府依托高校资源,充分利用高校人才集中、科研力量雄厚的优势,努力提升文化品位,借助文化辐射力,更广泛的推动了民族传统体育的研究交流和地区传播。目前,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体育二级学科,已经实现了从本科、硕士、博士人才的系统培养,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学院、华南师范大学、苏州大学等高校已形成了稳定的研究团队,人才后备充足、科研成果丰硕。[3]但行政主导模式也有其弊端所在,比如重绩效难持续、民众参与程度不够。就目前各种传播媒介而言,电视上更多的是对奥运会或奥林匹克精神的诠释,少有关于民运会、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等节目的的转播报道;网络上关于弘扬民族传统体育的流量也非常有限,民俗、民间体育活动更多的局限于固定的节日和形式,对于其传承发展缺乏延续性,不足以全面激发人们保护与传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热忱。而民族瑰宝只有回归民间才能激发它的创造力和生命力,其所在族群的积极发展和普通大众的广泛参与,才有助于形成全面的保护氛围,在这方面显然单靠政府和学界的投入是不够的。究其原因,学者认为,目前的保护模式似乎成了政府的政绩工程,而相关社群并没有得到利益刺激和精神鼓励,调动社群的积极性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关键,其重点在于承认社群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权利。[4]在这一方面,《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规定略显单薄,《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仅在第四十四条,简单陈述了涉及私权的相关内容。即其与知识产权制度的衔接关系,具体如何适用,语焉不详。为此,人们对于运用知识产权制度进行相关社群的私权保护进行了不同的探索,我们将其逐一分析。

3知识产权制度对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探索与困境

3.1知识产权制度对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探索

知识产权属于私权范畴,通过给予权利人一定时间的专有权,使其排他独占其使用,并排斥禁止他人未经许可的使用。知识产权制度的设立对于保护智力创造成果,推动技术的进步具有积极的意义。将知识产权制度运用于民族传统体育的保护,在于其同样属于知识范畴,是蕴含传统文化精髓的知识,亦是历尽岁月洗礼而焕发崭新活力的知识。运用知识产权制度保护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如下几种模式:

第一,著作权模式。

少林武功、武当武术、太极拳等等传统武术项目,多是通过师徒间言传身教、口传心授的方式来传承的。由于其不落文字的特性,以往很多套路、功法、技艺都无法真实整体保存下来。随着传播媒介的多元化,知识载体的丰富,现在有多种技术手段可以用于民族传统体育成果的保护。如师傅的口传身授,可以通过录音录像的方式保存,形成口头作品或录音录像制品;武学典籍、功法套路可以以文字作品来呈现;武学爱好者通过整理、注释、翻译、改编可以将其成果作为演绎作品保护;武术表演的演出者可以作为邻接权人就其成果获得肯定。可以说,著作权内容的多样性为民族传统体育保护提供了宽泛的选择;

第二,专利权模式。

专利本身是对具有实用性的技术方案的一种保护,将其运用于民族传统体育的保护,来源于2005年环球时报的一则报道,《瑜伽专利引发对传统资源保护的恐慌》这篇文章讲到,美国有关部门已经批准了135项和瑜伽有关的专利,150项与瑜伽有关的版权以及2315种瑜伽商标,为了应对发达国家的文化掠夺,保护传统文化资源,印度政府建立数据库收录了1500种瑜伽姿势,作为现有技术,以应对发达国家的专利授权。经过专利检索,学者发现所谓的瑜伽专利实际上是为了达到瑜伽练习效果,为其提供的各种辅助器物,如平衡装置、支撑物、瑜伽垫等等,并非人为理解的瑜伽姿势。[5]况且,专利作为一种技术方案,要求新颖性、创造性的程度极高,并非一个动作姿势就能企及,所以,普及专利权模式保护民族传统体育尚有一定难度。当然,对于符合专利授权条件的技术方案、设计方案,也可以探讨将其运用于民族传统体育的保护。比如传统体育器械制作的新工艺,体育演艺服饰、道具设计的新样式,可以考虑作为实用新型、外观设计来保护;

第三,商标权模式。

商标不同于作品、专利技术等创造性智力成果,它属于工商业标记。其主要功能在于区别、识别性,商标是商品和服务进入市场,标识来源,表彰商誉,宣传商品和服务的重要工具。将商标运用于民族传统体育保护的典型案例就是少林商标。“深山藏古寺,碧溪锁少林”每每谈及少林,都给人一种高深莫测超然出世的感觉。少林寺作为一个实体公司去申请注册商标,走出一条商业化的道路,很多人质疑其破坏了少林寺佛家禅院的清誉,有损少林寺的文化形象。实际上,这完全是少林为了应对市场变化的被动选择,1993年一则“少林火腿肠”的广告打破了少林寺原有的平静,对于整日持戒如素的少林僧人来说,无疑是奇耻大辱,给少林寺这座千年寺院造成了极坏的影响。为此,少林寺拿起了法律的武器提讼,但再一次因为诉讼主体资格的问题遭遇尴尬。而此时,以“少林”为名的商业活动以及商标抢注行为却在如火如荼的进行,[6]为了终止对少林文化遗产的侵夺,少林寺变被动为主动,先入世后出世,走出了一条开门护法的道路,1998年少林寺成立了有限公司,然后在商标局进行防御式的“少林寺”商标注册,辐射的商品和服务达45类、200多项,并于2004年获得驰名商标的称号。同时,海外市场的商标注册及维权也有序推进。2008年,少林寺还开设了淘宝网店“少林欢喜地”。网店销售与禅修有关的服饰、香烛、图书以及一些含少林元素的文化创意产品。[7]少林成熟的商业化运作,不仅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收益,也使得少林文化得到了保护与延续,开启了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新思路,此后,铜梁龙舞、傩舞等也相继申请商标注册。

3.2知识产权制度对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困境

由于知识产权制度分而治之的特殊性,专利技术创造性要求极高,商标法仅限制商标的不当使用,无法保护民族传统体育资源本身,著作权无法涵盖民族传统体育所有项目,其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适用困境,无法实现对其整体性的保护。而且,知识产权制度设立重私权保护,而“非遗”的形成讲究集体主义,二者的融合适用还存在一些冲突。首先,知识产权保护知识创新,其权利主体是明确的组织或个人,而传统体育遗产是一定地域时间内特定民族、社群成员共同智慧的结晶,在其传承流转的过程中,人们不断对其进行加工杂糅,吸取大众意见,融入时代精髓,使其既保有民族特色又与时俱进,所以是其共同的智慧成果,权利主体不确定;其次,知识产权的保护期是有限的,作品和技术成果经过保护期都会进入公共领域,成为人类共同的财富。而将有限的保护适用于此,似有不足,甚至有害于其传承保护。一方面,民族传统体育从其产生就处在一个不断变化演进的过程中,不同的地域族群,在传承发展体育文化的过程中,不断融入创新元素,很难定性其终止时间,无法计算其保护期。另一方面,一旦设定保护期限,超过保护期,任何人都可以随意使用,无疑会产生对民族传统体育资源的滥用风险,淡化其历史文化价值,不利于对其延续保护;再次,知识产权要求知识客体的公开性,以此获得专有权保护的认可。而对于部分传统体育项目而言,由于是隐匿传承,有保密的必要性。无法通过传统知识产权范畴予以保护,需扩大适用反不正当竞争法中的商业秘密方式予以保护。所以,知识产权制度无法给予其足够的保护,在保有现行制度设计的基础上,探讨更理想的特殊保护模式势在必行。

4型构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殊保护

2014年9月《民间文学艺术作品著作权保护条例(征求意见稿)》公布,就其权利主体、权利内容、保护期、授权使用、利益分配、传播者、免责条款等内容进行了规定,对于探索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有序使用、传承发展提出了框架建议,也给传统体育遗产的特殊保护提供了框架设计。参考其特殊性,建议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就其保护进行构建:

4.1权利主体

权利主体为持有民族传统体育资源的特定民族、族群或社群及个人。跨地区的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民族、族群或社群共享;无法确定主体的,由国家作为权利人;仅家族内部传承的,传承人作为权利人。

4.2权利客体

权利客体为传统的体育、游艺和杂技项目。客体状态具有半公开性。即其核心部分可能掌握在少数人手中,但这并不妨碍普通大众对传统体育文化的了解与交流。

4.3权利内容

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权利主体享有登记注册、表明身份、自行使用及授权他人使用、惠益分享权以及禁止他人歪曲篡改、不当使用的权利。目前,我国已经公布了四批部级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这可以看作是现有民族传统体育资源的一种汇总,但这种资料库的形成不涉及法律上的权利义务。想要将其作为现有资源,用来防范他人剽窃,还需要与专利法、商标法等法律衔接规定。登记注册,及时公示其权利主体资格,有助于更好地实现防御保护,当然,登记注册与否不会影响权利人的权利。符合法律要求,仍可以获得法律保护。同时,权利人所在的民族、社群内的所有人都可以行使相应的使用权、署名权,并分享所获得的受益;第三方使用一般需经过权利人的许可并支付报酬;[8]在使用过程中,权利人的文化尊严不受侵犯,禁止任何人进行有悖公序良俗、道德风尚的使用。

4.4保护期限

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经世代流转、演变创新,延续留存。不宜固定其保护期。遂其保护不受时间限制。

4.5权利的限制与例外

出于教育、科研、新闻报道等公共目的而进行的非商业性使用以及符合传统惯例的正常传播交流,不会损害权利主体的利益,应视为合理使用的范畴。当然其使用应有一定的条件:必须是已经公开的民族传统体育内容,使用时要标明来源,且不得损害权利人的其他权利。

参考文献:

[1]邱丕相.民族传统体育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55-56.

[2]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3]杨家坤,张玉超.中国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4(4):34-37.

[4]李秀娜.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产权保护[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150-151.

[5]赵军.瑜伽的可专利性分析——兼论传统知识的价值[J].知识产权,2003(3):65-68.

[6]王卓.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的路径选择[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3(2):93-66.

[7]中细软.少林寺的商标品牌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