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农业产业的特点十篇农业产业的特点十篇

农业产业的特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1:32:52

农业产业的特点篇1

关键词:生产的对象;生产资料;特点;农业机械化

中图分类号:S2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8—0011—1

1农业生产的对象是活的生物

农业生产的对象是活的生物,不同的生物又有其各自的特点。如农作物的生产要配备耕地整地机械,施肥播种机械,中耕除草机械,收获脱粒机械,贮藏运输机械。农作物的生产要配备适合农作物生产的农机设备。如深翻整地机械、施肥播种机械、中耕除草机械收获脱粒机械、贮藏运输机械以及农产品深加工机械等等。另外,不同的农作物也有其各自的特点,如高秆和矮秆作物、大粒小粒作物,它们在农业生产中所使用的农机具也各有所别。所以,我们在农机具的研发和生产过程中要考虑到这一点。

养殖业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它是农业生产的第二个车间。以前我们对养殖业重视不够,多以小规模散养为主,投入多、劳动强度大、效益低。现在由于国家的大力扶持,养殖大户逐年增多,为节省人力物力,降低劳动强度,增加经济效益,对养殖机械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如自动饮水设备、自动取食设备、自动清便设备等,这些设备有些是养殖户自己做的,也有的是小作坊生产的,虽然可用,但无法保证质量,也给养殖户带来不便,或者造成损失。作为农机研发生产者,首先要树立全心全意为养殖户着想的信念,深入养殖生产第一线进行认真细致的调查研究,生产出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养殖户需要的养殖生产的机械设备。

微生物生产是农业生产的第三个车间。农业微生物包括土壤微生物、食用菌,现在又有人在研究微生物肥料,用以改良土壤。土壤微生物是一个动态种群,近年来由于大量使用化肥以及不科学的耕作方法,使土壤微生物种群遭到极大破坏,土壤肥力连年下降,只能靠化肥来维持产量,这为以后的农业生产带来隐患。为了培肥地力,改善土壤微生物的种群状况,必须大力施用农家肥,并进行桔秆还田,这就需要研究生产桔秆还田机械,如粉碎机械,运输机械,翻耙机械等。食用菌作为一种新兴的产业,近年来有很大的发展。但食用菌专用机械的研发和生产却相对落后,大多数食用菌生产者还用最简单、最原始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方法进行生产,劳动强度大,成功率低,经济效益低。多数农民不愿从事这个行业。我国是食用菌大国,出口量位居世界第一,尽快研发和生产食用菌专用机械设备迫在眉睫。微生物肥料是一个新兴的领域,扩繁土壤有益微生物,把它做为肥料用于农田,对于使土壤微生物种群向良性发展,改良土壤,培肥地力具有巨大的潜力,对于农机的研发与生产,在这方面也要高度重视。

2农业生产资料主要是自然资源

农业生产资料主要是自然资源,包括光、热、水、土、大气、气候等。这些自然资源在地球上的分布是不均衡的,但它们又可以通过人工进行调解,调解的主要措施就是设施农业,当然也包括如防雹用的高炮,人工降雨用的飞机等。设施农业最发达的国家是荷兰,80%的农业生产在设施内进行。我国的设施农业相对落后,主要的生产手段还是镐刨、锹挖、人背粪,收获季节全家忙,不但人受累,也延误农时,卖不上好价。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没有适合设施农业的小型农机具,这种情况应该引起政府的农业主管部门,科研单位、生产厂家的高度重视。

3农业生产的主要能源是太阳能

农业生产的主要能源虽然是太阳能,但农机、化肥等辅助能源在农业生产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如何充分利用能,降低辅助能源的投入,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产品品质,也是摆在农机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农机研发要尽量先进、合理;农机生产应尽量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农机使用要尽量降低油耗,节约开支。

4农业生产有严格的地域性

农业生产的地域性决定了农作物的垂直分布与水平分布。例如我国华南地区以种植水稻为主,所以在这一区域,农机要以水稻机械为主;在黄、淮、海以及华北地区,农作物以小麦、玉米、棉花占主导地位,所在农机的配备上要以小麦、玉米、棉花为主;在东北,农作物以玉米为主,所以在农机的研发和生产上以玉米机械为主。另外,在我国北方,设施农业发展较快,为适应这一新形势,适合在温室、大棚中使用的小型农机具也是研发和生产的重点。

5农业生产具有强烈的季节性

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决定了农业机械使用的季节性,农业机械在不用的时候,要做好维护保养工作,使农业机械的性能始终处于最佳状态。

农业产业的特点篇2

关键词:农村水利;投资;农业生产

中图分类号:F830.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2-00-01

一、我国农业水利投资的特点

1.农业水利投资总量增长速度较快

根据相关质料显示,从一九九一年至二零一零年这二十年时间里,农业水利投资总量变化较大。相对于二十年前,二零一零年我国农业水利投资总量增长了近三十五倍,农业水利投资总量年平均增长率约为百分之二十三,年平均增长额约为一百一十亿元。从数据上我们不难看出,我国农业水利投资总量增长速度较快。

2.农业水利投资的波动性和阶段性

从一九九一年至二零一零年这二十年时间里,农业水利投资体现出来明显的阶段性和波动性。水利投资的波动性和阶段性同样可以在资料数据中得到印证,数据反映二零零九年我国水利投资增长率约为百分之七十五,而二零零三年水利投资的增长率却为负的百分之九,体现出了负增长的态势,综合来看水利投资体现出了波动性的特点。

将一九九一年至二零一零年这二十年的水利投资相关数据综合来看,水利投资的增长大概可以分为四个阶段:一九九一年至一九九七年这一阶段,水利投资的总额增长较低,但其增长率却较高,年增长率约为百分之三十;一九九八年至二零零一年这一阶段,水利投资的增长率明显的下降,年增长率甚至出现了约为百分之八左右的负增长;二零零一年至二零零五年这一阶段,水利投资的增长速度较为缓慢,频繁波动及缓慢低速增长是这一阶段的特点;二零零五至二零一零年这一阶段,水利投资增长速度上升,基本上体现出年年增长的态势。

从上面数据情况可以看出,我国水利投资缺乏稳定性。政府对水利投资的影响较大,目前来看政府过于偏好政绩及形象工程,而农村水利工程部属于政绩工程,所以也就不太受到关注,地方政府只有被中央强制要求增加农村水利投资,才会将工作精力清晰。在这样的情况下,农村水利的波动及阶段性也就在所难免。

二、我国农业水利投资对农业生产的贡献

1.建立模型

为了解析农村水利投资对农业生产的贡献,我们使用化肥量、劳动力、耕地面积、农用机械量等作为参照因素,建立起计量经济学进行相关的运算分析。

2.数据来源

农村产出水平、农村水利投资水平、农村劳动力数量、化肥量、耕地面积、农村机械量、成灾面积等数据来源均从《中国农村统计年鉴》获取。

3.结果讨论

通过模型的计算以及对结果的修正,发现水利投资弹性系数高于农用机械量及负值劳动力的弹性系数,说明水利投资对农业生产产值的贡献较大。农业水利投资长期滞后于其他要素的投入,也成为了制约农业生产发展的短板。

三、研究结论

1.农村水利投资机制不健全,使得农村水利投资增长率在波动中下降

农村水利投资机制不够健全,农村水利投资的波动性过大。虽然近些年来中央一直在强调水利投资的重要性,督促要加大对农村水利的投入,但为了要为农民减轻负担,进行农村税收改革,取消两工,农村的基层政府基本在农业生产环节中退出,农民对水利的投入也在不断的减少,农业税费的改革大大的削减了农村基层政府的财力,农村基层政府也就没有太大的能力进行水利投入,而省市政府虽然有财政能力,但却没有对农村水利投入的热情,这些都导致了农村水利投入的不足。另外,农村水利投入的回收周期长、投资收益率也不高,所以企业对农村水利投入也没有太强烈的欲望。

2.农水利投资效益大

水利投资在农村生产各个要素中,对农业总产值贡献度最高。通过相关模型计算分析得出,水利投资的弹性系数可达到2.7左右,而农用机械量及劳动力的弹性系数分别为2和-1.4,水利投资的产出弹性系数确实高于其他因素,对于农业生产来说,水利投资的投资效益很高。

四、农村水利投资相关建议

1.明确政府责任

各级政府对农业水利的投入责任与义务一定要明确,并有针对性的制定出奖惩措施,可以推行党政一把手责任制度,对没有达到既定要求者要处罚,对超额完成任务者也要给与奖励。定期对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检查,保证目标要求能够落实。

2.优化农业补贴结构

将农资及种粮补贴转变成农村水利建设基金,加强农村水利建设,将资金补贴转变为水利投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实际上就是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增加了农业生产效率,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会提高。

3.建立农村合作用水组织

把分散的农民团结联系在一起是农村用水合作组织应该发挥的作用,农村用水合作组织是农民与政府进行沟通的桥梁,也是农民之间联系的纽带,农民对农村水利建设的要求和想法可以通过农村用水合作组织反映给政府,另一方面,政府的相关政策和信息也可以通过其更好的传达给农民,引导农民更好的将水利建设政策执行。

4.运用市场机制引资

个人和企业的资金可以运用市场机制将其引入到农村水利建设中去,通过租赁及拍卖等方式明确产权,最大程度的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另外,在政策上鼓励个人及企业对农村水利建设的投资行为,对相关水利建设项目提供无息或低息贷款。

参考文献:

农业产业的特点篇3

关键词气象灾害;类型;农业生产;影响分析;防御措施;河南许昌

1气象灾害的种类和特点

气象灾害是指因暴雨、暴雪、干旱、雷电、冰雹、大雾、大风(沙尘暴)、低温、高温、霜冻、冰冻、寒潮和霾等造成的灾害。许昌市处于南北气候过渡带,境内气候复杂多变,是河南省气象灾害频繁发生的地市之一,每年因气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约占全市gdp的3%~5%。尤其是近年来因气候变化等原因,各种灾害性天气频繁出现,具有发生种类多、影响范围广、危害严重的特点。主要的气象灾害有干旱、洪涝、大风、冰雹、霜冻、干热风、寒潮、连阴雨、雨(雾)淞、雷暴等十多种[1],一年四季都可能有灾害发生,“风调雨顺”之年很少出现。

统计数据显示,近50年来,许昌市年平均气温呈现上升趋势,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气温上升趋势更加明显,多数年份气温偏高。而季节气温变化趋势不同,冬季和春季气温上升最为显著,而夏季则有明显的降温趋势,“暖冬”、“春热”、“凉夏”出现频次高。年降水量略有增多,而时空分布不均,春秋季降水减少,而夏季降水显著增加,导致旱涝趋势加剧。2007、2008年连续2年出现春夏之际大旱;2009年春季,又遭遇了自1951年以来的特大旱情。2008年11月至2009年1月,累计降水量仅有6.1mm,比常年同期偏少近9成,全市小麦受旱面积逾10万hm2。2006年7月2日出现特大暴雨,日降水量达到335.9mm,突破历史极值,全市因此次暴雨损失2亿多元,并出现人员伤亡;2008年6月3日出现风雹灾害,瞬时最大风速达到31.5m/s(11级风力),突破历史极值,也造成了严重灾情。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增多、增强,对全市的粮食安全、生态安全、经济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产生了深刻影响[2]。

2气象灾害防御

(1)气象灾害防御是防范与减轻气象灾害活动的简称,是对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调查、评估和防灾、减灾等活动的概括。气象灾害防御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既要做好气象灾害可能对农业、交通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影响的预防工作,又要做好气象灾害发生后的应急、救援等工作。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涉及的部门比较多,只有在政府的统一领导和协调下,明晰相关部门的防御责任,促进部门间的有机联动,才能真正实现对气象灾害的整体防御。

(2)加强气象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增强气象防灾减灾能力。目前,许昌市已经建成了由5个国家常规气象观测站、69个乡镇自动雨量站和17个四要素自动气象站组成的地面观测网,建成了气象卫星资料接收处理系统,建成了由2部天气雷达组成的雷达观测网,初步形成了地面、高空、空间相结合的立体监测体系,极大地提高了气象灾害监测和预警水平[3]。特别是近2年投入业务使用的天气雷达、自动气象站、乡镇自动雨量站等现代化监测设备,在暴雨、冰雹等气象灾害监测预警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依托现代化数值天气预报系统,初步建成了短时天气预报警报、中短期预报、短期气候预测以及农业气象、水文气象、地质灾害等专业预报系统。短时临近预报预警水平和短期预报准确率稳步提高,强对流、暴雨、干旱等预警、预报水平有了较大的进步。与多部门联合制作和的地质灾害气象等级、病虫害气象等级、火险气象等级、电力气象、交通气象等预报,以及气候变化对农业、水资源的影响评估等,在避免或者减轻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3)以需求为牵引,积极创新现代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围绕许昌粮食核心生产区和花卉、烟草、中草药种植等特色农业,开展现代农业气象科技示范园区试点建设,不断探索现代农业气象服务新体系。大力实施空中云水开发工程,在全市各县区兴建标准化防雹增雨基地,为抗旱救灾、缓解水资源短缺、保护生态环境等提供保障。加强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建立乡镇气象信息员队伍,做好气象服务“三农”工作。

3主要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及防御措施

在各种气象灾害中对农业影响最大的是干旱和雨涝,不仅发生频率高,甚至相伴出现,危害也最重。其次是低温、霜冻、干热风、连阴雨等,对农业生产也有一定影响,但发生频率较低,危害相对较轻。

(1)干旱。是指因久晴无雨或少雨,降水量较常年同期明显偏少而形成的一种气象灾害。《气象干旱等级》国家标准中将干旱划分为5个等级,并评定了不同等级的干旱对农业和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①正常或湿涝,特点为降水正常或较常年偏多,地表湿润无旱象;②轻旱,特点为降水较常年偏少,地表空气干燥,土壤出现水分轻度不足,对农作物有轻微影响;③中旱,特点为降水持续较常年偏少,土壤表面干燥,土壤出现水分不足,地表植物叶片白天有萎蔫现象,对农作物和生态环境造成一定影响;④重旱,特点为土壤出现水分持续严重不足,土壤出现较厚的干土层,植物萎蔫,叶片干枯,果实脱离,对农作物和生态环境造成较严重的影响,对工业生产、人畜饮水产生一定影响;⑤特旱,特点为土壤水分长时间严重不足,地表植物干枯、死亡,对农作物和生态环境造成较严重影响,对工业生产、人畜饮水产生较大影响。

干旱是许昌市最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几乎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干旱的主要防御措施:一是根据旱区分布调整作物布局,种植耐旱作物品种;二是灌溉时采用灌溉和滴灌技术,节约用水;三是植树造林,改善生态环境;四是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五是开发空中水资源,抓住有利的天气条件,开展人工增雨作业。

(2)暴雨。是指24h降水量达50mm或以上的强降水。按其强度又分为3个等级,24h降水量50.0~99.9mm为“暴雨”;100.0~249.9mm为“大暴雨”;250mm以上为“特大暴雨”。许昌属大陆性季风气候,降水多集中在夏季。暴雨容易引起河流泛滥,淹没粮田,诱发泥石流、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直接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暴雨的主要防御措施:一是及时收听收看气象部门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加固堤防,疏通河道,检查维修农田水利基础设施[4];二是及时组织抢收或排除田间积水,防止内涝淹死作物;三是维护房屋农舍,防止大雨冲灌致使房屋或围墙垮塌;四是避开容易发生山洪、泥石流、山体滑坡的危险地段。

(3)冰雹。是指由积雨云中降落的、一般呈圆球形透明与半透明冰层相间的固体降水,形如葱头,俗称“冷子”。冰雹发生时经常伴随着狂风暴雨和电闪雷鸣。冰雹极易砸伤人畜、毁坏禾木,造成农作物减产,甚至绝收。冰雹的主要防御措施:一是对成熟的作物要及时抢收;二是在多雹地带,植树造林,增加绿化面积,改善地貌环境,破坏雹云的形成条件;三是多雹灾季节,农民下地劳作时要随身携带防雹工具,同时气象部门要适时开展人工消雹作业,以降低灾害损失。

(4)干热风。春末夏初,常见的一种又干又热的西南风或南风,其风速3~4级,温度30℃以上,相对湿度30%以下,且连续刮风2~3d。干热风对小麦产量影响很大,因为干热风发生时正值小麦乳熟期,此时“热风”和“干风”给小麦带来“高温热害”和“低湿干害”,双重灾害导致小麦籽粒干瘪,既降低了小麦质量,又减少了小麦产量[5]。干热风的主要防御措施:一是选用抗干热风的小麦品种;二是营造农田防护林,改善田间小气候,降低麦田气温,减小风力,抑制水分蒸发;三是在小麦灌浆前视墒情浇水;四是在小麦孕穗至灌浆期,适时喷洒磷酸二氢钾或石油助长剂。

(5)大风。风速≥10.8m/s、风力≥6级的风称为大风,常分为北方冷空气南下大风、雷雨大风、台风侵袭大风3种,又以北方冷空气南下大风为最多。大风不仅能摧毁农房、庄稼、树木和通信设施,而且能引起飞沙走石,伤害人畜。大风的主要防御措施:一是及时加固蔬菜大棚和果树,二是切断户外危险电源;三是减少户外活动,尽量不到田间劳作。

(6)连阴雨。是指连续5d以上有降水,且累计降水量≥30mm的天气过程。许昌地区连阴雨天气多出现在4月上旬至11月上旬之间,其中7、8月最多,是该地区较为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连阴雨期间,雨水多、湿度大、光照少,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和成熟作物的收获,连阴雨对小麦、棉花、大豆、花生的品质影响较大,发生在播种期的连阴雨致使播种推迟,导致庄稼欠收减产。连阴雨的主要防御措施:一是根据气象预报,及时做好粮食抢收抢晒工作;同时做好隔湿防潮,以防霉变;二是连阴雨期间做好清沟排水,防止内涝和渍害;三是为农作物喷洒农药时在药液中增加粘着剂,如把适量的植物油、豆粉、淀粉等加到药液中,以保证施药效果。

(7)寒潮。是一种严重的灾害性天气过程。由于冷空气的入侵,使气温在24h内剧降8℃以上,而且在这一天内最低温度又在4℃以下;或48h降温10℃,最低气温在4℃以下,称为寒潮。寒潮过境时,常伴随6~8级的偏北大风,使沿途气温骤降,容易引发冻害,对农业、畜牧业造成危害。寒潮的主要防御措施:一是在寒潮来临前,对于已浇越冬水的麦田,要划锄、松土、通气;对于未浇越冬水的麦田,要及时镇压、保温、保墒;二是寒潮来临时大棚内温度下降,造成棚内作物生长放缓,因此要增大肥水供应;三是对大棚进行加固,防止大风掀棚[6]。

(8)低温冻害。是指某一时段、某一地域内出现的气温明显偏低影响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发育的一种天气现象,可分为冷害、寒害、霜冻和冻害4种类型。小麦冻害是由越冬生态条件超出冬小麦抗寒能力而引起,小麦的冻害程度主要取决于降温强度和低温持续时间长短,但与品种、播期、播量、土壤、耕作质量及水肥管理等方面也有很大关系。因此,防御冻害即使麦苗与越冬生态条件相适应。防御冻害可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培育和选用抗寒品种,搞好品种合理布局,并根据品种春化特性,合理安排播期和播量;二是提高整地质量和播种质量,培育壮苗越冬;三是可采取灌水、中耕保墒、镇压防冻;四是增施磷钾肥,做好越冬覆盖。

4参考文献

[1]刘勇军.就《河南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施行答记者问[n].许昌日报,2009-07-07(2).

[2]刘勇军.加强能力建设,服务地方发展[j].气象管理研究,2009(1):20-21.

[3]杜彩月.许昌气象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助推器”[n].中国气象报,2009-11-10(2).

[4]白瑛,苗东梅,金庆荣,等.呼伦贝尔市农业气象灾害对作物的影响及防御对策[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7(s1):44-46.

农业产业的特点篇4

[关键词]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生产加快转变

[中图分类号]F3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650(2014)02-0001-01

一、前言

在“十二五”规划发展纲要中,我国将更加注重发展农业现代化,把建设现代化农业作为三农建设的重要任务。为响应号召,香格里拉县委政府充分利用当地地势地形气候特点的优势和潜力,结合自身实际,作出一系列建设现代农业的工作部署。在建设发展现代化农业的道路上,努力提升现代农业装备水平、提高现代农业科技含量、建立健全农业保障机制、完善现有的农业发展产业体系。

二、我县特色农业发展基本概括

1.农业品种资源丰富

香格里拉县因其地形地势的复杂多样、立体气候显著,农作物种类多,特色品种尤为丰富。一来,香格里拉县重点培育青稞、反季节蔬菜、春油菜、马铃薯、无公害蔬菜等特色农产品和燕麦、白芸豆、荞麦、豌豆等优质小杂粮。二来,我县重点培育尼西鸡、牦牛、黄牛、野猪、黑山羊等特色畜禽。三来,我县重点培育羊肚菌、人工食用菌、木耳和竹叶菜等以蕨类、菌类为主的人工种植野生蔬菜基地。四来,我县重点培育桔梗、重楼、天麻、白术、木香、红豆杉、当归、贝母等具有地区优势的药材基地。不仅如此,我县还重点培育以核桃、花卉、蚕桑、葡萄为主的特色林产业基地。

2.农业政策到位有效

云南省委、省政府提出要大力发展高原特色农业,努力推进“高原粮仓、特色经作、山地牧业、淡水渔业、高效林业、开放农业”6大特色农业,突出显示云南高原特色农业“丰富多样、生态环保、安全优质、四季飘香”的特点。为响应号召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香格里拉县始终坚持“扶持产业化就是扶持农业、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的思路。首先,我县不但积极争取中央、省和州级财政提供的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支持,而且县财政每年对农业产业化建设投入300万元以上的资金,为农业特色项目、重点龙头企业、和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提供财政担保。同时,我县利用贴息、补助、奖励等形式,不断吸引民间资本、金融资本、和外资等参与农业产业化建设,形成政府、企业、群众共同扶持农业龙头企业的良好政策氛围。

3.农业技术力量雄厚

香格里拉县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系统机构相对建全,不仅拥有县农业和科学技术局,而且十一乡镇有乡镇农科站。全县有充足的专业技术人员,包括高级农艺师和农艺师等。所有的科技人员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主要负责农作物的种植培育技术的推广,长期的农业科技推广工作积累的实践经验,让我县现代农业的迅速发展有强大的技术力量作为支撑。

4.农民群众积极参与

县委政府充分利用云南省推动发展高原特色农业背景政策的有利时机,加大对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视程度,制订强有力的农业政策和财政政策让农民群众的收入得到持续增长,保障农民群众的生活。增加农民收入是当今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有利于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农民群众更加积极地投身到现代化农业建设的大队伍中来。

三、如何推动我县农业向农业产业化转变的措施

1.切实转变发展思路

要想推动我县农业向农业产业化转变,首先需要转变发展的思想观念,摒弃传统的农业发展理念,创新发展特色产业思路,优化农业产业发展。政府应结合本地优势和实际特点,进一步拓宽创新发展农业产业化的新思路。一方面政府坚持从政策、资金、技术上给予大力扶持,制定激励发展的措施。另一方面是企业应主动大胆创新,扩大项目的生产经营规模和领域,加大新技术、新产品、新设备的引进试验,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同时,要发动农民群众转变发展观念,大力培育新项目新品种,努力提升产品的质量和效益。

2.培育特色产业优势

香格里拉县作为平均海拔在3200米以上的高原农村,必须发挥区域的独有优势,着重培育特色产业。利用我县独特的地势地形、丰富的生态资源、特殊的气候条件、优越的旅游资源等,大力培育属于我县自己的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全面发展的同时,应懂得突出重点,集中力量,重点扶持一批带动能力强、使农民群众效益增长明显的产业。如高原坝区以纳帕海环湖路、国道“214”线和顺鑫菜籽油加工企业为根据着重发展春油菜等。各级政府应根据实际需要培育特色产业优势,才能带来更显著的收益。

3.发展绿色健康产业

党的十报告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因此我县应注重将农产品提高科技含量,努力发展绿色健康产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绿色健康产品的需要与日俱增,我县应紧紧抓住这一需求,推动绿色健康产品的创新发展,在利用专业技术和科技原理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新能源,不断试验并推广各种新产品,才能从根本意义上推动农业向农业现代化的转变。

四、总结

我县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县,特色农业的发展有着农业品种资源丰富、农业政策到位有效、农业技术力量雄厚、农民群众积极参与的特点,在长期的农业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农业生产经验。在当前我国重视三农问题,尤其是农业问题的大环境下,我县应当充分利用地理形势和资源特点,完善技术加深研究,将切实转变发展思路、培育特色产业优势和发展绿色健康产业充分落到实处,才能真正促进农业向农业现代化转变。

参考文献

[1]张国全.香格里拉县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思考[J].农民致富之友,2013,20:12+36.

[2]岳彩荣,卢鹏,赵宪文.基于Ca模型的香格里拉县土地利用变化模拟[J].安徽农业科学,2011,04:2380-2383+2438.

农业产业的特点篇5

多年来,涟水农村一直重视提高农业效益,特色农业发展受到政府关注和农民欢迎。涟水部分乡镇有加工农副产品的传统,许多产品在当地百姓中有较高的知名度。如高沟镇用羊肠衣和猪肉等制成的高沟捆蹄、涟城镇有腌制的安东萝卜干、涟东片的豆制品千张等都是涟水传统农副产品,其历史悠久,在群众中有较大的影响。改革开放后,涟水县农民多次尝试提高土地的产出,曾成片种植洋葱、种桑养蚕和大规模养鸽等。目前涟城镇的梨、石湖的桃、南集的苹果、保滩的草梅等仍发挥着非常重要的效益。高沟镇的猪、保滩镇的鸡、徐集乡的鸽等畜牧业的规模在不断扩大。近年来,通过土地流转和引进设施化种植技术,形成了一些高效农业产业区。其中,保滩、五港等地的花木园,牌坊的浅水藕种植区、岔庙镇的设施化提子园等都是效益较高和发展较好的项目。各乡镇能够根据地理环境,引导农民发展合适的经济作物,仅黄河故道沿线乡镇就建立多个生态林基地、果品生产基地和特种养殖基地。

人才济济,发展特色农业技术力量雄厚

人才和技术是发展特色农业经济的重要保障。涟水县是农业大县,一直重视农业人才引进、培养等工作,逐步形成县、乡、村3个不同层次的技术力量。全县共有专业农业人员543名,县农业技术推广站以中高级农业技术人员为主,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有20多人曰乡农业技术站以中低级农业技术人员为主曰村里以大学生村官为骨干力量和乡村农业人才为主要力量的农业技术人员队伍曰在县直部门和乡镇,有相当部分的领导干部曾经从事过农业技术工作。县内重视农业人才的资源配置,在苏北建立首个生态农业人才市场,弥补了苏北农业高中级人才服务机构的空白。全县重视农业技术人才的再教育,县、乡、村相继成立了农业技术学校,定期聘请农业专家培训各层次农业技术人才。

特色农业发展现状

特色农业是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途径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方式[3]。近几年,涟水县从上到下都非常重视农业特色经济的发展,政府通过政策引导、项目引进和资源整合等举措,积极推广特色农业的新技术,扩大农业生产规模,扶持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促进全县特色农业走上多元化、特色化和规模化的发展道路。全县特色经济形成以点带面、以经带农、以大带小等多种模式,农业特色经济的产值已超过农业总产值的40%。

1规模生产初显成效

全县特色农业经济经历了由农户为主到政府引导的阶段,规模得到不断扩大,从以往小打小闹、小户经营过渡到规模化生产,且效益有明显提升。通过招商引资,吸引大量外来资金投入到特色农业生产。南禄南美白对虾养殖项目是上海客商投资2000万元,养殖规模逾53.33hm2。

通过“公司+农户”方式,利用公司的资金技术带动周边农户扩大规模,实现规模化生产,如东海食品加工企业带动露地蔬菜266.67hm2。调动大户的积极性,以合作社等模式,带动乡邻形成规模化生产,如高沟左磊以左磊禽业社为依托发展年产200羽家禽的生产基地。全县规模化成片生产的有逾666.67hm2浅水藕生产基地,逾4000.00hm2优质稻米生产基地,5万头以上的生猪生产基地6个,200万羽家禽生产基地3个。而在黄河故道一线,有7个66.67hm2生态林基地,6个6.67hm2果品基地,4个6.67hm2以上花卉园和2个特种水产养殖基地。

2区域特色化逐步拓展

全县根据交通、水利和传统,分区域划分不同的农业特色经济区域。省道和一级路较多的乡镇依托交通优势建设多个花卉园,五港率先建立了2个6.67hm2花木园,保滩也建立了66.67hm2花卉园。部分交通便利水系丰富的区域积极发展休闲观光农业,黄河故道沿线休闲观光农业带已初具规模。地理中心位置积极发展设施化农业,以提子园为中心的岔庙设施化种植区的面积不断增加。不少农民因地制宜,依托规模效应发展经济作物,以牌坊为中心的浅水藕种植区已拓展到周边的徐集、小李集。养殖大户的带动作用日益明显,在民众有生猪养殖传统的朱码、岔庙、高沟一带,依托大户形成了生猪生产基地。

3品牌意识不断增强

随着特色农业的发展和规模的扩大,产品外销是各级政府和经济组织面前的一道难关,没有特点和特色的产品在外地很难打开市场。通过市场调研和初步品牌的建立,全县特色农业经营组织逐步了解品牌对商品营销的重要作用,并在市场经济行为中不断增强品牌意识。品牌推出做到有重点、有措施,能够与产品的特点和市场的需求相结合。无公害农产品品牌主打绿色牌,品牌的名称就体现了绿色主体,如涟碧牌浅水藕、鲜多康牌蔬菜、圆绿牌捆蹄。加工产品依托著名品牌或自创品牌,提升产品内涵,今世缘牌糖果就借助了“今世缘酒”,苏美牌酱醋自创品牌并将品牌价值延伸到服务业。许多产品品牌创建与特定地域产地相结合,高沟杨口的“高杨情”草鸡蛋、牌坊何缘社区的何缘牌浅水藕、南集镇的南集牌千张都属有此类。有些产品由家族传统制作,品牌创建直接使用传承人的名称,如孙四牌鸡糕。

4项目推进力度明显加大

各级政府积极发挥引导和推动作用,将优惠政策、科技服务等服务内容放到重点项目、优势项目中,并积极做好各类相关的工作。重视科学技术的作用,积极与科研单位合作,共同创办高效农业园区和特色农业基地。帮助加工企业联系南京农科院,建设露地蔬菜基地曰引进淮阴农科院在机场产业园区发展麦种和稻种的生产。重视特色农业的科技服务工作,建立病虫害和疫情防治网络,对规模较大的片区、园区和合作社实行挂牌服务。规范了特色农业的制度建设,制定了叶特色农业项目上报和管理的意见曳,规定了补助标准,明确了职能部门的责任。着力提高乡、村2级干部的意识,通过组织观摩、外出考察和培训等方式,提高干部发展特色农业意识。

存在的问题

尽管涟水特色农业发展速度较快,也取得较好的成绩,但因意识和制度等因素,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院一是土地流转还有难度。土地是重要的生活资料,一些农民思想保守,不愿意进行土地流转。二是特色农业的开发深度仍不够。高附加值的农业和农产品深加工仍有待进一步拓展。三是基础设施有待提高。许多农业生产区还存在水、电、路等问题。四是大部分项目没有形成规模效应。有些项目和产业虽有一定的规模,但在省内外没有形成较大影响。

发展特色农业经济的措施

特色农业需结合农民的需求、习惯因地制宜发展,要做到前期有规划、重点需明确。政府要积极引导调动农民发展特色农业的积极性,同时扩大引资范围吸收外来资金投入,在政策上加大扶持力度。只有从多方面入手、多项措施结合,才能促使特色农业又好又快的发展和充分发挥效益。

1因地制宜,实施科学的区域规划

特色农业经济需要突出“特”,在实施过程中需要群众认可和科学规划,需要与当地生态环境、交通、水资源相适应。在群众的认可度上,需尊重农民的种植习惯和生产习惯,通过引导促使农民接受和发展特色农业,采取措施让群众充分感受到特色农业的经济效益和认识到推动农业转型的重要意义。特色农业经济规划应以点带面,实施“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工程,积极发展有鲜明特点的专业村、专业镇曰在235、327省道沿边的保滩、五港、红窑、小李集等乡镇发展花木花卉园或休闲观光农业,在黄河故道、盐河两岸的黄营、南集、徐集等发展综合农业生产园区,在高沟、开发区等工业优势较明显的地方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业。

2重点突出,积极发展高附加值产业

发展特色农业经济应有重心和重点,不能面面俱到,从目前涟水县特色农业的发展现状来看,要提高特色农业的效益和提高农民土地产值和纯收入,必须往高附加值方面发展。首先要重视农业集约化生产,引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提高生产效率曰其次要重视新品种和新技术的引进,突出特色农业的“新、特、奇”等特点,重点开发绿色产品曰再次要重视产品的包装和宣传,着重打造一批在全省有影响的农业产品品牌,继续扩大涟绿、荷缘、苏美等品牌的影响力曰还要强调涟水传统的农产品加工,形成种植要加工要销售的良性循环,做好捆蹄品种多样化和鸡糕、千张商品化等工作曰同时要创新思维,在做好农业生产工作的同时,加大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促进农业要观光休闲要销售要餐饮一条龙服务。

3加大扶持,吸引各类资金发展特色经济

在资金方面,根据项目特点采取不同筹资方式。小项目、祖传加工特色项目或部分需特殊技能项目,一般通过自筹资金自主发展。市场风险较大,产品价格经常波动,且适合家庭生产的项目,可通过以能人为中心组建合作社,带动周边群众共同发展产业、共同抵御风险。龙头企业、高新技术项目、大型加工企业和现代化示范性园区等大项目,主要通过招商引资来加快发展速度。提升特色农业经济的质量、速度,政策的引导作用必不可少。县政府要从税收、信贷、管理等方面制定扶持措施,为特色农业经济发展提供助力。还要充分利用财税政策,税收能免则免,能返还的尽快返还,加大资金补助,积极为项目争取省市资金。而且要疏通信贷渠道,为项目发展提供更多的融资渠道,用好用活扶贫政策,小额贴息贷款和县直帮扶等政策性资金向重点项目倾斜。全县涉农项目统一管理、统一安排,农业、水利、开发、农机和扶贫等项目开发时,重点考虑农业特色经济项目。

4积极引导,逐步提高特色经济规模化生产

农业产业的特点篇6

关键词:特色农业;综述

中图分类号:F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5-0-02

20世纪50年代,特色农业的研究在发达国家兴起,20世纪80年代我国学者加入到特色农业的研究中,特色农业是相对常规农业而言的,是农业的一个特例。

一、特色农业的概述

特色农业在我国迅速发展并得到政府的广泛重视,国内许多学者也在不断探索特色农业的发展问题,由此而形成的理论探讨及实践对于我国特色农业的良好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有:

孔祥智(2003)首先总结特色农业的概念和特征,然后分析西部地区发展农业的优势,包括物种资源优势、自然资源优势和环境优势,接着探讨了西部地区发展特色农业的背景、机遇、现状和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西部发展特色农业的总体思路,认为特色种植业、特色畜牧业、中药材开发、农产品加工业是西部应该重点发展的特色农业产业[1]。

陈印军(2003)论述了特色农业的概念、特点及西部地区发展特色农业的资源环境优势,此外,还详细分析了影响西部地区特色农业发展的一系列问题,如粗放经营、品质退化、科技落后、生产趋同、信息网络建设落后与市场服务体系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四大战略举措促进西部地区特色农业发展[2]。

杨祥禄(2003)针对四川特色农业的发展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研究,在分析其意义、条件、思路及目标的基础上,指出四川特色农业的主导方向应是特色茶叶产品、特色水果产品、“两高双低”优质油菜、特色中药材产品、特色蚕桑产品、特色蔬菜产品、特色名品杂粮等[3]。

陶性潜(2003)的分析是围绕贵州开展的,指出贵州特色农业的发展重点是中药材、野菜野果、杂粮杂豆、苦丁茶、辣椒等方面,还指出加强市场调查,实施名牌战略、加强资源调查,发挥规划的导向作用、搞好区域布局,走产业化经营的路子是当前贵州发展特色农业时需要关注的三个重要问题[4]。

张涛(2001)通过分析甘肃特色农业的发展优势,明确其发展格局,并强调在发展特色农业过程中必须处理好六大关系: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传统农业与特色农业的关系、特色农业与水资源的关系、特色农业与环境的关系、区际之间的关系及短期与长期的关系[5]。

吕火明(2002)对于特色农业的内涵、特征、类型、作用、原则、措施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系统地分析和阐述,为特色农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6]。

李强、程科运用产业经济学的理论分析特色农业发展与产业进入障碍之间的关系,在分析产业进入障碍类型及各自形成原因的基础上,探讨不同产业进入障碍类型下的特色农业发展模式[7]。

曹国华、张祯祥认为市场在特色农业发展过程中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发展特色农业农民自主的经济行为,为避免市场盲目性,政府应加强宏观调控,培育市场体系,发展市场中介组织,促进生产和市场紧密衔接,建立风险防范和承担机制[8]。

刘晏良(2001)依据市场形势及发展机遇,以新疆为研究区域,通过综合分析特色农业发展现状、优势、必要性、总体思路、产业布局等方面,指出新疆应重点发展优质棉产业、特色林果园艺业、红色产业、中药材产业、特色经济小作物、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六大产业,并提出了促进新疆快速发展特色农业的对策[9]。

周凌云[10](2005)总结了国际上著名的特色农业发展经验,如美国、新加坡等国的“观光农场”、德国有机食品、以色列的沙漠农业和节水农业、日本爱知县的“空中菜园”、“耕作社区”、“市民农园”等。

汤秀平认为,发展特色农业必须处理好六个关系:一是正确处理龙头带动与基地建设的关系;二是正确处理积极开发与科学管理的关系;三是正确处理适度规模经营与农户自主发展的关系;四是正确处理广度开发与深度开发的关系;五是正确处理常规农业与发展特色农业的关系;六是正确处理总体规划与分步实施的关系[11]。

吴敬秋认为,发展特色农业应突出区域、科技、市场、生态、规模五大特色[12]。张金云等[13]分析了特色花卉产业发展的现状、优势及存在问题。熊添祥的研究重点是贫困地区特色农业的发展[14],杨祥绿、陈彦研究了四川的特色农业[3],陈印军、杨瑞珍对西部地区的特色农业进行了研究[2],而梁锦波等研究的是县域的特色农业[15]。

上述研究主要从宏观上对特色农业的内涵、优势、存在问题、发展思路等方面进行了理论上的分析探讨,为我国发展特色农业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依据,为特色农业发展指明方向。但关于特色农业发展的微观研究则非常薄弱,基本没有实证方面的研究和探索。

二、特色农业内涵

20世纪50年代以来,伴随着以色列节水灌溉、美国生物农场等特色农业的成功,使全世界广泛接受特色农业。我国对特色农业的探索和实践起步较晚,目前,关于特色农业的内涵,国内学术界尚没有统一的界定,具有代表性的观点都是围绕着区域性、独特性、产业化、规模性、资源性、市场性、高效性和可持续性等方面来定义的,请见表1。

综合以上的观点,应从七个方面定义特色农业的内涵:

首先,特色农业必须立足在区域优势的基础上,一方面根据农业区划,不同区域自然资源的差异性决定了农业生产的地域性,另一方面特色农业要求的生产、技术水平和自然等条件并非能够满足所有地方,因而特色农业的地域性特征就更为突出。区域性是特色农业发展的必要前提。

其次,特色农业所生产的产品应该是独特的,应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并要求其产品在营养、口感、外观、健康等方面应是优质的,否则就没有市场竞争力,特色农业无法健康发展。

第三,特色农业必须具有规模效应。在分工和专业化生产的基础上,形成特色农产品生产的产业化经营,从而发挥比较优势,实现特色农业的报酬递增规模经济。若不具备一定规模,其产品则无法进入市场,因为它只能是样品或展品。

第四,特色农业一个系统的农业产业工程,是以农业产业化经营为特征的市场型农业。

第五,特色农业必须具有高效性,其投资回报率应高于常规农业,否则,生产者就不愿意进行创新而从常规农业生产转入特色农业开发。此外,特色农业又是以质量和效益为标准的高效农业,其最大的特点是高投资、高风险、高效益。

第六,特色农业的可持续性强调以特色占有市场,并强调区域自然、社会、经济资源的合理和充分利用,实现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的有效统一。

第七,特色农业必须与市场需要和社会需求相一致,因为社会需要和市场需要是衡量特色农业是否特色的重要标准。

总而言之,特色农业的内涵丰富,应从区域性、独特性、产业化、规模性、资源性、市场性、高效性和可持续性等特征予以综合把握。

参考文献:

[1]孔祥智,关伏新.特色农业:西部农业的优势选择和发展对策[J].农业技术经济,2003,3:34-39.

[2]陈印军,杨瑞珍,等.西部地区特色农业优势、问题与对策[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3,1:21-24.

[3]杨祥禄,陈彦,等.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增强四川农产品市场竞争力[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3,1:11-15.

[4]陶性潜,许军.发展贵州特色农业大有可为[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3,1:8-10.

[5]张涛.甘肃省发展特色农业的几点思考[J].甘肃高师学报,2001.

[6]吕火明.论特色农业[J].社会科学研究,2002,3:27-30.

[7]李强,程科.产业进入障碍与发展特色农业[J].山西农经,2002(5):52-55.

[8]曹国华,张祯祥.发展特色农业中政府行为的若干问题[J].老区建设,1997(7):7-9.

[9]刘晏良.新疆特色农业发展的总体思路与对策[J].新疆农业科学,2001,38(3):111-116.

[10]周凌云.衡阳市特色农业的发展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农业推广硕士学位论文,2005,11.

[11]汤秀平.发展特色农业必须处理好六个关系[J].农村发展论坛,1997(3):63-63.

[12]吴敬秋.发展特色农业应突出五个特色[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2,25(5):473-475.

[13]张金云,等.安徽省花卉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2,30(6):966-968.

[14]熊添祥.贫困地区发展特色农业问题初探[J].农村改革与发展,2002(5):29-30.

[15]梁锦波.发展新兴县特色农业的思路[J].广东经济,2003(3).

[16]王建农,邓祖龙,周凌荣.特色农业成为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J].农业经济问题,1997(2).

[17].发展特色农业促进山区经济增长[J].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Vol.17.no.1:24-25.

[18]陈东景,王晓峰,程国栋,薛玉琴.新疆特色农业发展初探——新疆农垦经济,2000(5).

[19]李金良,贺洪海.必须大力发展特色农业[J].经济师,2000(5).

[20]郝广华,孙晓强.跨越式发展特色农业.经济与管理,2001(6).

[21]刘贞富,贺志强.特色农业与农业职业教育发展的对策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02(19):52-54.

[22]贾万志.发展区域特色农业[J].发展论坛,1997(2):31-33.

[23]徐琪.欠发达地区特色农业发展探讨——以苏北地区为例[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2(12):73-78.

[24]郭光荣.特色农业:人才经济与可持续发展[J].作物研究,2001,15(1):12-14.

[25]颜合洪.特色农业的内涵、形成条件和发展对策[J].作物研究,2001,15(1):9-11.

[26]邹冬生.特色农业理论初探[J].作物研究,2001.

[27]柯建中.浅谈发展特色农业的六大关系[J].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1999:6-7.

[28]张达珍.发展特色农业的几项技术措施[J].安徽农业,1998.

[29]葛承群.发展“特色农业”的几个认识误区.农业经济问题,1998.

[30]郭世明.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大力开发特色农业[J].黑河学刊,1997.

[31]叶永青.论特色农业产业化[J].农村发展论坛,1996.

[32]程炯.闽东南区域特色农业的生态学研究——以漳州为例[D].福建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1.

[33]蔡运龙,BarrySmit.持续农业及其中国态势[J].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集[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6:194-206.

[34]章家恩.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六大支持系统[J].农业现代化研究,1999.

农业产业的特点篇7

大兴安岭南麓片区篇

《大兴安岭南麓片区农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区域范围包括内蒙古、吉林、黑龙江三省(区)纳入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19个县(市、旗)。内蒙古自治区包括阿尔山市、科尔沁右翼中旗、科尔沁右翼前旗、扎赉特旗、突泉县等5个旗县;吉林省包括镇赉县、通榆县、大安县等3个县;黑龙江省包括龙江县、泰来县、甘南县、富裕县、克东县、拜泉县、林甸县、望奎县、兰西县、青冈县、明水县等11个县。

片区地处大兴安岭中段和松嫩平原西北部,国土总面积11.2万平方公里,耕地总面积5750万亩、草场3700万亩。片区19个县(市、旗)中有16个是《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规划(2009~2020年)》的重点县。近年来,片区坚持把“三农”问题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农畜产品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优势特色农牧业日益壮大,农业产业化初具规模,农牧业科技支撑能力不断增强,农牧民增收渠道逐步拓展,农村面貌明显改善,初步探索出一条适合当地特点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

按照农业功能分区将大兴安岭南麓片区划分为主要农产品主产区、经作园艺区和生态保护区。主要农产品主产区,主要指片区的粮食生产大县(旗),承担着主要农产品供给保障的主体功能;经作园艺区主要指片区的县城郊区,该区农业发展的市场和交通区位优势明显,资本、技术等现代化生产要素集约化程度高;生态保护区主要指片区的草地、湿地,以提供生态服务为主体功能。《大兴安岭南麓片区农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还综合考虑各地资源禀赋、种养传统和加工带动等方面因素,确定片区内玉米、水稻、大豆、马铃薯、杂粮杂豆、特色经济作物、特色禽类、生猪、奶牛养殖、肉牛、肉羊、生态蔬果等12个重点产业发展布局。

片区农牧业发展重点任务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一是加强农牧业基础设施和装备条件建设,包括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加强土壤肥力建设、改善养殖业生产条件、加强农机化建设、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二是做大做强优势特色农牧产业,包括大力发展农牧主导产业、大力发展农牧产品精深加工、积极发展主导优势农牧产品物流业、实施品牌战略。三是强化农业服务支撑保障体系建设,包括提升农业公益能力、完善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健全良种体系、强化农村人才培养。四是推进农业规模化经营,包括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加快农村土地流转;五是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包括加强水土流失治理、实施天然草原保护与建设工程、发展循环可持续农业。

根据片区的实际情况,《大兴安岭南麓片区农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中提出一系列保障措施,一是要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充分认识加快片区农牧业发展的重要性、紧迫性、艰巨性和复杂性,切实增强责任感与使命感。片区各级部门要把农牧业发展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组织领导将规划中确定的目标任务逐项分解、层层落实,列入相关单位、部门年度工作计划。充分发挥农业部建立的大兴安岭南麓片区结对帮扶制度、专家委员会制度、干部双向交流制度的作用。二是要整合各种资源,增加资金投入。抓住国家扶贫开发、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等战略的机遇,积极争取对大兴安岭南麓片区农牧业的投入在绝对数量和相对增长率上都有突破。三是要壮大人才队伍,开发人力资源。大力推进新型农村人才培养工程,构建现代农村职业教育体系,大力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深入落实大学生“村官”计划、“三支一扶”计划等政策,建立各级各类实用人才交流与合作机制。四是要强化信贷保障,加强金融服务。加大政策性金融对片区农牧业的支持力度,深化银政银企合作,综合运用税收减免、费用补贴、以奖代补、奖补结合等激励办法,引导信贷资金投入片区农牧业发展。五是要深化改革创新,完善体制机制等。与时俱进地推进农牧区改革和制度创新,调整不适应农牧区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继续实行最严格的耕地和草场保护制度,鼓励支持耕地和草场使用权合理流转。积极扶持种植业大户、养畜大户和家庭牧场,发展规模经营,探索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市场化运行的农牧业发展新机制。

新疆篇

农牧业是新疆的优势产业,是生存之本、发展之基,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产业。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和全国人民的无私帮助下,新疆广大干部群众团结奋斗、顽强拼搏,推动了新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尤其进入新世纪以来,新疆各级党委、政府紧密结合新疆实际,坚持把“三农”问题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紧紧围绕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农牧民收入的首要任务,大力实施以市场为导向的优势资源转换战略,全面推进农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取得积极进展,农牧民收入持续增加,农牧业发展和农牧区建设取得令人瞩目的辉煌成就。2012年,全区农业增加值1320.57亿元,较2005年增长167%;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275.67亿元,增长173%。目前,农牧业已成为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亮点,在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为努力实现新疆农牧业跨越式发展,农业部了《支持新疆农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

新疆农牧业发展正值难得的发展机遇,具备诸多优势。一是农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好。2007年,国务院专门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2010年以来,中央先后召开了新疆工作座谈会和三次对口援疆工作会议,对进一步加强和推进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作出了一系列战略部署。二是光热水土资源丰富。农林牧可利用土地面积9.46亿亩,占全国的1/10以上,草原面积大,光热资源充裕,淡水资源相对充沛。三是特色农业发展潜力巨大。新特的自然生态环境蕴育了多样性的农作物品种资源,在国内外市场上具有竞争优势的农产品有100多种。四是向西开放区位优势明显。新疆是我国面积最大、国境线最长、交界邻国最多的省区,发挥好新疆向西开放的地缘优势和便捷的陆路口岸运输联系,提升向西开放水平,在更高层次、更宽领域上加强与国际交流与合作,对新疆农牧业发展十分有利。

在原则上,支持新疆农牧业发展要遵循的原则有五点:一是统筹规划,分类指导;二是强化基础,提高能力;三是发展特色,壮大产业;四是倾斜支持,突出重点;五是扩大开放,发挥优势。在目标上,《支持新疆农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确定新疆农牧业发展的目标包括:一是推动新疆农牧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二是推动农牧业发展方式进一步转变;三是推动农牧业基础设施条件进一步改善;四是促进农牧业生态环境进一步好转;五是推动农牧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六是推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牧业发展再上新台阶,率先在西北地区实现农业现代化。

《支持新疆农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中提出了六个不同农业功能和产业区,分别是:粮食安全保障区、棉花产业优势区、特色林果产业区、现代畜牧业生态区、设施农业产业区、区域特色农产品产业区。

《支持新疆农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确定了支持新疆农牧业发展的七项重点任务,并设计了一系列重点建设项目支撑重点任务的实施。一是支持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建设项目包括设施农业工程、高效节水农业项目、游牧民定居工程、牧区道路建设项目、农机库棚建设项目和危旧房改造项目等。二是支持特色农牧业基地建设。重点建设项目包括粮食生产基地项目、优质棉基地项目、国家粮食安全后备基地建设项目、特色林果基地项目、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项目、冷水鱼基地项目、种养业良种繁育体系项目等。三是支持发展产业化经营。主要包括大力扶持农牧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加大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牧民专业合作社的扶持力度,创造吸引龙头企业入户新疆的环境,支持新疆特色农牧产品宣传和推介,不断提高优势特色农牧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四是支持健全技术服务支撑保障体系。重点建设项目包括: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项目、农机服务体系建设项目、动植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项目、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项目、市场与信息服务体系建设项目、农牧业综合执法体系建设项目、草原监理执法体系建设项目、农牧业防灾减灾体系建设项目、现代农牧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项目等。五是支持生态建设与保护。重点建设项目包括:农村沼气工程、草原保护与建设项目、兵团农田防护林建设项目、乡村清洁工程、农业生物资源保护项目等。六是支持农村劳动力培训与就业增收。重点建设项目包括:农牧业科技培训体系建设项目和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培训工程。七是支持进一步扩大农业对内对外开放。要加快实施新疆农业“走出去”战略,积极推动与中亚有关国家的农业合作,支持东中部企业参与新疆特色农牧产品生产和开发,利用现代及传统传媒手段,为广大生产企业和农牧民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服务,提高新疆特色农牧产品的市场知名度。

自治区全区总面积120万平方公里,农牧区面积占全区总面积的90%,其中草地96686.16万亩,林地19025.44万亩,耕地542.45万亩,其他农用地179.11万亩。截至2010年底,全区总人口300.21万人,其中藏族人口271.63万人。全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占GDp的19.86%,农牧业仍然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

经过努力发展,农牧业取得了重大成就。一是农牧民收入持续增长,生活水平不断提高。2010年全区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139元,比2000年增长2.1倍。特别是从2003年开始,全区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连续保持两位数的增长。二是粮食产量保持稳定,种植业结构不断优化。2006~2010年间,粮食作物稳定在17万公顷左右,产量稳定在90万吨以上,确保了粮食安全。三是畜牧业生产方式加快转变,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成效明显。2010年,全区牲畜出栏率突破30%,比2000年提高6.1%;肉类总产量达到26.31万吨,比2000年增长76%。2011年,全面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以来,全区草原生态环境有了明显改善。四是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有所提高,农牧业市场竞争力得到加强。2010年,自治区级龙头企业产值达15.4亿元,比2005年增长81.2%。五是农牧民培训力度不断加大,就业结构发生积极变化。从2006年开始,累计安排近2亿元资金,专项用于农牧民培训,使农牧民素质和就业技能得到明显提高。2010年,全区乡村劳动力中从事农林牧渔业的比重已由2000年的89.4%下降到75%,从事工建商贸业及其他非农产业的劳动力总数比重由10.6%增长到25%。六是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农牧区面貌不断改善。截至2010年,全区共有140万农牧民住进了安全适用的房屋,先后解决了180.2万农牧民饮水困难和饮水安全问题,使60多万农牧民群众用上了沼气,实现了“县县通光缆、乡乡通电话、乡乡通传真”,农村面貌正由局部改善向整体改善转变。

由于特殊的自然条件、地理位置和社会环境,当前农牧业仍存在着突出困难与问题。一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自我发展能力弱;二是超载过牧逐步缓解,草原生态保护与建设任务依然艰巨;三是农牧科技创新和体系建设滞后,支撑服务能力不强;四是农牧民组织化程度低,特色农牧业产业化发展缓慢;五是农牧民受教育程度低,增收压力大。

农业产业的特点篇8

关键词特色农业经济;发展优势;发展现状;对策;江苏涟水

中图分类号F3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12)22-0300-03

近年来,地处苏北的涟水县虽然经济与社会事业发展迅速,但是与苏南、苏中相比仍有差距。江苏省要实现“两个率先”,苏北农村和农业的发展是重中之重。涟水县是苏北重要的粮食生产区,其发展不能照搬苏南模式,需在发展第二、三产业的同时,积极发展有比较优势的特色农业,提高土地的生产价值,促进城乡一体协调、均衡发展。

1发展特色农业经济的优势

特色农业经济是将区域内有特色的农业产品转化为商品的过程,其必须以自然地理环境条件为基础,发挥特有资源优势,突出地域特点,运用科学技术,形成规模适中、特色突出、效益明显的农业生产体系。一个地方的特色农业经济,应符合当地实际[1],要结合当地农村种植、养殖和加工习惯,引导农民积极参与。涟水县地处淮海平原,发展特色农业经济有多方面的优势。

1.1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

全县交通便利,有利于特色农业产品的销售、流通。城乡公路交通网络完善,形成国道以高速公路为主、省道以一级公路为主、县道以二级公路为主的公路交通模式,且每个乡镇至少有1条二级以上公路通行。境内有宁连、同三、京沪3条高速公路,6条省道有4条已改建为一级公路,并有1条新一级公路在建设中。淮安飞机场位于涟水境内,已开通9条航线,有利于高附加值和鲜活产品的运送。水路运输能力正在扩大,贯穿全县盐河河道“五改三”已基本完成[2]。铁路运输正在完善,淮安火车站距离县城20km,连淮扬镇铁路将在涟水设客货站。与周边城市交通方便,到上海只需3h车程,到南京、苏南等地2~3h车程,到盐城、连云港1.5h车程,到市区只需30min车程。涟水县交通便利,为高价值的农副产品流通提供了必要的硬件基础。

1.2资源丰富,特色农业的产业基础雄厚

涟水县位于黄淮平原东部,境内河流纵横,水资源丰富,土壤肥沃,气候宜人,四季分明,无霜期长,适宜各种农林作物生长。全县总面积达1676km2,耕地面积8.67万hm2,水面面积2.57万hm2。全县分为四大灌区,年入境水量20亿m3。近10年来,全县新改建电灌站247座,改造中低产田8.364万hm2,有效灌溉面积达到5.31万hm2,旱涝保收面积达到4.56万hm2。涟水县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全国绿化先进县和全国瘦肉型猪生产基地县,全县水稻、小麦、花生、油菜、朝天椒、浅水藕、蔬菜、畜禽、水产、果品以及林木资源十分丰富。

1.3氛围浓厚,发展特色农业有传统

多年来,涟水农村一直重视提高农业效益,特色农业发展受到政府关注和农民欢迎。涟水部分乡镇有加工农副产品的传统,许多产品在当地百姓中有较高的知名度。如高沟镇用羊肠衣和猪肉等制成的高沟捆蹄、涟城镇有腌制的安东萝卜干、涟东片的豆制品千张等都是涟水传统农副产品,其历史悠久,在群众中有较大的影响。改革开放后,涟水县农民多次尝试提高土地的产出,曾成片种植洋葱、种桑养蚕和大规模养鸽等。目前涟城镇的梨、石湖的桃、南集的苹果、保滩的草梅等仍发挥着非常重要的效益。高沟镇的猪、保滩镇的鸡、徐集乡的鸽等畜牧业的规模在不断扩大。近年来,通过土地流转和引进设施化种植技术,形成了一些高效农业产业区。其中,保滩、五港等地的花木园,牌坊的浅水藕种植区、岔庙镇的设施化提子园等都是效益较高和发展较好的项目。各乡镇能够根据地理环境,引导农民发展合适的经济作物,仅黄河故道沿线乡镇就建立多个生态林基地、果品生产基地和特种养殖基地。

1.4人才济济,发展特色农业技术力量雄厚

人才和技术是发展特色农业经济的重要保障。涟水县是农业大县,一直重视农业人才引进、培养等工作,逐步形成县、乡、村3个不同层次的技术力量。全县共有专业农业人员543名,县农业技术推广站以中高级农业技术人员为主,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有20多人;乡农业技术站以中低级农业技术人员为主;村里以大学生村官为骨干力量和乡村农业人才为主要力量的农业技术人员队伍;在县直部门和乡镇,有相当部分的领导干部曾经从事过农业技术工作。县内重视农业人才的资源配置,在苏北建立首个生态农业人才市场,弥补了苏北农业高中级人才服务机构的空白。全县重视农业技术人才的再教育,县、乡、村相继成立了农业技术学校,定期聘请农业专家培训各层次农业技术人才。

2特色农业发展现状

特色农业是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途径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方式[3]。近几年,涟水县从上到下都非常重视农业特色经济的发展,政府通过政策引导、项目引进和资源整合等举措,积极推广特色农业的新技术,扩大农业生产规模,扶持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促进全县特色农业走上多元化、特色化和规模化的发展道路。全县特色经济形成以点带面、以经带农、以大带小等多种模式,农业特色经济的产值已超过农业总产值的40%。

2.1规模生产初显成效

全县特色农业经济经历了由农户为主到政府引导的阶段,规模得到不断扩大,从以往小打小闹、小户经营过渡到规模化生产,且效益有明显提升。通过招商引资,吸引大量外来资金投入到特色农业生产。南禄南美白对虾养殖项目是上海客商投资2000万元,养殖规模逾53.33hm2。通过“公司+农户”方式,利用公司的资金技术带动周边农户扩大规模,实现规模化生产,如东海食品加工企业带动露地蔬菜266.67hm2。调动大户的积极性,以合作社等模式,带动乡邻形成规模化生产,如高沟左磊以左磊禽业社为依托发展年产200羽家禽的生产基地。全县规模化成片生产的有逾666.67hm2浅水藕生产基地,逾4000.00hm2优质稻米生产基地,5万头以上的生猪生产基地6个,200万羽家禽生产基地3个。而在黄河故道一线,有7个66.67hm2生态林基地,6个6.67hm2果品基地,4个6.67hm2以上花卉园和2个特种水产养殖基地。

2.2区域特色化逐步拓展

全县根据交通、水利和传统,分区域划分不同的农业特色经济区域。省道和一级路较多的乡镇依托交通优势建设多个花卉园,五港率先建立了2个6.67hm2花木园,保滩也建立了66.67hm2花卉园。部分交通便利水系丰富的区域积极发展休闲观光农业,黄河故道沿线休闲观光农业带已初具规模。地理中心位置积极发展设施化农业,以提子园为中心的岔庙设施化种植区的面积不断增加。不少农民因地制宜,依托规模效应发展经济作物,以牌坊为中心的浅水藕种植区已拓展到周边的徐集、小李集。养殖大户的带动作用日益明显,在民众有生猪养殖传统的朱码、岔庙、高沟一带,依托大户形成了生猪生产基地。

2.3品牌意识不断增强

随着特色农业的发展和规模的扩大,产品外销是各级政府和经济组织面前的一道难关,没有特点和特色的产品在外地很难打开市场。通过市场调研和初步品牌的建立,全县特色农业经营组织逐步了解品牌对商品营销的重要作用,并在市场经济行为中不断增强品牌意识。品牌推出做到有重点、有措施,能够与产品的特点和市场的需求相结合。无公害农产品品牌主打绿色牌,品牌的名称就体现了绿色主体,如涟碧牌浅水藕、鲜多康牌蔬菜、圆绿牌捆蹄。加工产品依托著名品牌或自创品牌,提升产品内涵,今世缘牌糖果就借助了“今世缘酒”,苏美牌酱醋自创品牌并将品牌价值延伸到服务业。许多产品品牌创建与特定地域产地相结合,高沟杨口的“高杨情”草鸡蛋、牌坊何缘社区的何缘牌浅水藕、南集镇的南集牌千张都属有此类。有些产品由家族传统制作,品牌创建直接使用传承人的名称,如孙四牌鸡糕。

2.4项目推进力度明显加大

各级政府积极发挥引导和推动作用,将优惠政策、科技服务等服务内容放到重点项目、优势项目中,并积极做好各类相关的工作。重视科学技术的作用,积极与科研单位合作,共同创办高效农业园区和特色农业基地。帮助加工企业联系南京农科院,建设露地蔬菜基地;引进淮阴农科院在机场产业园区发展麦种和稻种的生产。重视特色农业的科技服务工作,建立病虫害和疫情防治网络,对规模较大的片区、园区和合作社实行挂牌服务。规范了特色农业的制度建设,制定了《特色农业项目上报和管理的意见》,规定了补助标准,明确了职能部门的责任。着力提高乡、村2级干部的意识,通过组织观摩、外出考察和培训等方式,提高干部发展特色农业意识。

3存在的问题

尽管涟水特色农业发展速度较快,也取得较好的成绩,但因意识和制度等因素,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土地流转还有难度。土地是重要的生活资料,一些农民思想保守,不愿意进行土地流转。二是特色农业的开发深度仍不够。高附加值的农业和农产品深加工仍有待进一步拓展。三是基础设施有待提高。许多农业生产区还存在水、电、路等问题。四是大部分项目没有形成规模效应。有些项目和产业虽有一定的规模,但在省内外没有形成较大影响。

4发展特色农业经济的措施

特色农业需结合农民的需求、习惯因地制宜发展,要做到前期有规划、重点需明确。政府要积极引导调动农民发展特色农业的积极性,同时扩大引资范围吸收外来资金投入,在政策上加大扶持力度。只有从多方面入手、多项措施结合,才能促使特色农业又好又快的发展和充分发挥效益。

4.1因地制宜,实施科学的区域规划

特色农业经济需要突出“特”,在实施过程中需要群众认可和科学规划,需要与当地生态环境、交通、水资源相适应。在群众的认可度上,需尊重农民的种植习惯和生产习惯,通过引导促使农民接受和发展特色农业,采取措施让群众充分感受到特色农业的经济效益和认识到推动农业转型的重要意义。特色农业经济规划应以点带面,实施“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工程,积极发展有鲜明特点的专业村、专业镇;在235、327省道沿边的保滩、五港、红窑、小李集等乡镇发展花木花卉园或休闲观光农业,在黄河故道、盐河两岸的黄营、南集、徐集等发展综合农业生产园区,在高沟、开发区等工业优势较明显的地方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业。

4.2重点突出,积极发展高附加值产业

发展特色农业经济应有重心和重点,不能面面俱到,从目前涟水县特色农业的发展现状来看,要提高特色农业的效益和提高农民土地产值和纯收入,必须往高附加值方面发展。首先要重视农业集约化生产,引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提高生产效率;其次要重视新品种和新技术的引进,突出特色农业的“新、特、奇”等特点,重点开发绿色产品;再次要重视产品的包装和宣传,着重打造一批在全省有影响的农业产品品牌,继续扩大涟绿、荷缘、苏美等品牌的影响力;还要强调涟水传统的农产品加工,形成种植—加工—销售的良性循环,做好捆蹄品种多样化和鸡糕、千张商品化等工作;同时要创新思维,在做好农业生产工作的同时,加大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促进农业—观光休闲—销售—餐饮一条龙服务。

4.3加大扶持,吸引各类资金发展特色经济

在资金方面,根据项目特点采取不同筹资方式。小项目、祖传加工特色项目或部分需特殊技能项目,一般通过自筹资金自主发展。市场风险较大,产品价格经常波动,且适合家庭生产的项目,可通过以能人为中心组建合作社,带动周边群众共同发展产业、共同抵御风险。龙头企业、高新技术项目、大型加工企业和现代化示范性园区等大项目,主要通过招商引资来加快发展速度。提升特色农业经济的质量、速度,政策的引导作用必不可少。县政府要从税收、信贷、管理等方面制定扶持措施,为特色农业经济发展提供助力。还要充分利用财税政策,税收能免则免,能返还的尽快返还,加大资金补助,积极为项目争取省市资金。而且要疏通信贷渠道,为项目发展提供更多的融资渠道,用好用活扶贫政策,小额贴息贷款和县直帮扶等政策性资金向重点项目倾斜。全县涉农项目统一管理、统一安排,农业、水利、开发、农机和扶贫等项目开发时,重点考虑农业特色经济项目[4]。

4.4积极引导,逐步提高特色经济规模化生产

重视宣传特色农业经济效益,使干部群众认识特色农业在实现现代化中的重要作用。县、乡政府安排农业生产时,应引导群众种植和生产特色农业产品。着力做好特色农业的服务工作,尽可能为特色农业生产提供便利条件。经常性地安排农业技术人员到现场指导生产和提供技术服务,协助做好生产者之间的联络、整合等工作;帮助生产者建立畅通的销售渠道,通过科技、电信等部门协助生产者建立网络销售平台;主动与上海、南京等大中城市对接,收集各类产品的需求信息,及时反馈给生产者。规模化生产能够有效地提高市场地位和抵御市场风险,而且其效益比普通生产更强。全县必须重视特色农业规模化生产,改变以往全面开花和小而全局面。在散户相对集中的区域,通过组建合作社,引导特色农业集中化规模化发展;注重做好土地流转工作,积极协助企业和大户获得因扩大规模所需的土地资源;重视资源调配,确保水、电、路、种子、肥料等资源优化供应给规模较大的生产项目;加大规模项目的扶持力度,单独出台奖励和优惠政策,对重点项目和大项目实行挂牌保护。

5参考文献

[1]高健康.关于发展特色农业的思考[J].现代农业科技,2007(17):237-238.

[2]杨海燕,李星春.发展涟水休闲观光农业的思考[J].热带农业科学,2012,32(3):101-103.

农业产业的特点篇9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农业税制度建设的主要任务是,根据中央政府规定的原则和各地的具体情况,逐步建立健全农业税的各项制度,适当减轻农民负担,促进农业生产发展。

1950年6月15日,根据主席在中共七届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调整税收、酌量减轻民负的建议,政务院副总理陈云在政协一届二次会议上提出了调整农业税收的措施:第一,只向主要农产物征税,凡有碍发展农业、农村副业和牲畜的杂税,概不征收。第二,为了照顾农村的经济情况,鼓励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恰当地减轻农业税并必须按照规定的标准征收。第三,农业税应当以通常产量为固定标准,对于农民由于努力耕作而超过通常产量的部分不应当加税,以鼓励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此后,财政部就此作出了具体规定。

同年9月5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公布了《新解放区农业税暂行条例》,即日起施行。1951年秋,西北、东北、华北大区重新颁布了农业税暂行条例。

根据《新解放区农业税暂行条例》的规定,新解放区的农业税以户为单位,按照农业人口每人平均的农业收入计征。农业收入的计算,以土地的常年应产量为标准,以市斤为单位。不同来源的收入计算方法不同。每户农业人口全年平均农业收入不超过150斤主粮者免征,超过者按照3%至42%(后来逐步调整为7%至30%—作者注)的40级全额累进税率计征,农业税地方附加不得超过正税的15%.荒地,以试验为目的的农场、林场,经过县(市)以上人民政府批准的学校、孤儿院、养老院、医院自耕的土地,机关、部队的农业生产收入已经向国家缴纳生产任务的,可以免征农业税。垦种荒地、轮歇地,可以定期免征农业税。遭受自然灾害者和特别贫困者,经过批准可以减征、免征农业税。

为了建立健全农业税制度,政务院、财政部陆续制定了一系列相关配套措施,包括《关于农业税土地面积及常年应产量订定标准的规定》、《农业税灾歉减免办法(草案)》、《农业税查田定产工作实施纲要》、《受灾农户农业税减免办法》等。

在这一时期,农业税负担的基本政策是全国统一的。但具体的征收办法,各地区不尽相同。例如,在征税对象方面,华北区以耕地为农业税的征税对象,耕地的计算单位为标准亩;而其他地区则以土地收入为农业税的征税对象,收入的计算以土地的常年应产量为标准。又如,在税率方面,老解放区实行比例税率,新解放区实行全额累进税率。

1951年6月21日,政务院了《关于1951年农业税收工作的指示》,其中将新解放区已经完成地区的农业税的最低税率和最高税率分别调整为5%(提高了2个百分点)和30%(降低了12个百分点),将农业税附加的最高附加率提高到20%(提高了5个百分点)。

1952年6月16日,政务院在《关于1952年农业税收工作的指示》中指出,为稳定农民负担,必须实行查田定产,依率计征,依法减免。

1953年8月28日,政务院了《关于1953年农业税工作的指示》,指出从1953年后三年以内,农业税的征收指标应当稳定在1952年的实际征收水平上,不再增加。

在牧业税方面,中央人民政府没有就牧业税作出统一的规定,而是授权各有关省的人民政府自行拟定征收办法,报请大区人民政府或者军政委员会核准以后,转报政务院备案。

二、新中国农业税制度的统一和调整

1955年9月29日,中共财政部党组向中共中央报送了《关于两年来农业税工作情况和对今后工作意见向中央的报告》。该报告指出,应加强有关农业税收政策的调查研究,积极准备起草农业税法。

1958年6月3日,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九十六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税条例》,即日起施行。国务院于同日了《关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税平均税率的规定》,规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税的平均税率从1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到19%(黑龙江省)不等,地区征收农业税的办法由自治区筹备委员会自行规定。

农业税的纳税人为从事农业生产、有农业收入的单位和个人,征税对象为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园艺作物等类收入,以粮食作物的常年产量为基本计算标准。农业税实行地区差别比例税率,全国的平均税率规定为常年产量的15.5%,县以上人民委员会对所属地区规定的税率最高不得超过25%.对于个体农民可以按照应纳税额加征一至五成(缺乏劳动力、生活困难者除外)。此外,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经过本级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可以随同农业税征收地方附加,附加率一般不得超过15%,最高不得超过30%.对于纳税人在山地上新垦植或者垦复经济林木取得的收入,定期免征农业税。对于纳税人从农业科研机关、农业学校进行农业试验的土地和零星种植农作物的宅旁隙地取得的收入,免征农业税。纳税人的农作物由于遭受自然灾害而歉收的;农民生产、生活还有困难的革命老根据地,生产落后、生活困难的少数民族地区,交通不便、生产落后和农民生活困难的贫瘠山区;革命烈士家属、在乡的革命残疾军人和其他纳税人,由于缺乏劳动力或者其他原因而纳税确有困难的,经过批准,可以减征或者免征农业税。

关于农业税的负担问题,财政部副部长吴波阐述了增产不增税的方针,并明确提出:在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各年的农业税征收额将基本稳定在1958年征收额的水平上,不予提高。

1959年至1961年间,我国国民经济发生了严重困难。1961年6月23日,中共中央转发《财政部关于调整农业税负担的报告》时提出:农业税的实际负担率,即农业税正税和地方附加的实际税额占农业实际收入的比例,全国平均不超过10%.同时确定,1961年农业税征收额调减以后,稳定三年不变,增产不增税。据此,全国农业税征收额调减了44.4%,后来一直稳定不变。

在牧业税方面,中央继续明确实行轻税政策,以扶持畜牧业生产的发展。1961年12月6日,中共中央转发了《西北地区第一次民族工作会议纪要》,提出要继续实行轻税政策,取消草场税,牧业税的税率应当控制在牧业总收入的3%以内。

三、改革开放后农业税制度的调整

改革开放以后农业税制度调整的主要内容,一是对贫困地区采取了大量的减免税措施,二是逐步地建立了对于农业特产品征税的制度。

1978年12月2日,国务院转发《财政部关于减轻农村税收负担问题的报告》,规定从1979年起,在粮食产区,凡是低产缺粮的生产队(包括大队统一核算的单位),每人平均口粮在起征点以下的,可以免征农业税。起征点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作出规定,并报国务院审批。

1979年11月9日,财政部在《关于加强农业财务工作的意见》中指出:农业税的征收额应当继续稳定不变,增产不增税。按照实行起征点的办法,对部分经济条件差的地区和社队的农业税减免,从1980年开始,一定三年不变。各地征收农林特产税的范围和税率,毗邻地区要在负担政策上进行必要的平衡,以便更好地促进社队开展多种经营。牧业税也要贯彻稳定负担、增产不增税的政策。牧业税的税率,以省、自治区为单位,应当控制在畜牧业总收入的3%以内。

从1983年起,农业税起征点办法停止执行,并相应恢复因实行这一办法而核减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农业税征收任务。

1985年2月28日,财政部印发《关于贫困地区减免农业税问题的意见》。文件规定,对于少数因自然和经营条件很差,解决温饱问题又需要一定时间的最困难农户,可以从1985年起给予免征农业税3年至5年的照顾。对于生产和生活水平暂时下降,困难较轻的农户,可以根据当年实际情况给予适当减征或者免征农业税的照顾。

为了平衡农村各种作物的税收负担,促进农业生产的全面发展,1983年11月12日,国务院了《关于对农林特产收入征收农业税的若干规定》。根据这一文件,园艺收入、林木收入、水产收入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认为应当征收农业税的其他农林特产收入,均属农业税的征税范围。

1989年3月13日,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林特产农业税征收工作的通知》,决定从1989年起全面征收农林特产农业税,并对征税办法作了若干改进。

1993年2月20日,国务院下发《关于调整农林特产税税率的通知》,对部分农林特产品的税率进行了调整。

1994年,中国实施了改革开放以后工商税制的第二次全面改革。在这次税制改革中,农林特产农业税与原产品税、工商统一税中的农、林、牧、水产品税目(不包括改征屠宰税的生猪、菜牛、菜羊)合并,改为征收农业特产农业税(简称农业特产税)。

1994年1月30日,国务院了《关于对农业特产收入征收农业税的规定》,即日起施行。农业特产税的纳税人为在中国境内生产农业特产品的单位和个人;征税对象为国务院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的农业特产收入;全国统一的税目有烟叶产品、园艺产品、水产品、林木产品、牲畜产品、食用菌、贵重食品等7个,税率从8%至31%不等,其他农业特产税的税率从5%至20%不等。农业科研机构和农业院校进行科学试验取得的农业特产收入;在新开发的荒地、荒山、滩涂、水面上生产农业特产品的;老革命根据地、少数民族地区、边远地区、贫困地区和其他地区中温饱问题尚未解决的贫困农户,纳税确有困难的;因自然灾害造成农业特产品歉收的,可以享受一定的减税、免税待遇。

四、我国稳定农业税政策的措施

为了坚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关于农村工作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正确处理新时期的农民问题,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减轻农民负担,中共中央、国务院和财税部门采取了一系列减轻农民负担的措施,其中重要内容之一就是稳定农业税收政策。

1996年12月3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了《关于切实做好减轻农民负担工作的决定》。决定规定:国家的农业税收政策不变。第九个五年计划期间(即1996年至2000年),国家对农业生产不开征新税种,国家规定的农业税税率不再提高。任何地方无权设立税种,提高税率,非法设立的税种和擅自提高的税率一律取消。农业特产税必须据实征收,不得向农民下指标,不得按照人头、田亩平摊。农业税、农业特产税不得重复征收。

2000年4月22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出《关于做好当前农业生产工作的通知》,强调严禁违反国家税收政策向农民乱摊税赋,严禁强迫村集体和农民贷款上缴各种税费。开展农村税费改革的试点地方,要认真领会和贯彻中央的政策精神,把减轻农民负担作为改革的首要出发点,真正使农民在改革中得到实惠。

2002年2月10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农业部等部门报送的《关于2002年减轻农民负担工作的意见》。意见中提出,要继续执行禁止平摊农业特产税的规定;做好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地区农民负担的监督管理工作;普遍推行农业税收“公示制”;强化减轻农民负担工作责任;继续抓好农民负担的监督检查,规范农业税收征管,防止违反规定平摊税收,落实好灾区和贫困地区农业税费减免政策。

五、农村税费改革的起步

1998年10月14日,中共十五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该决定提出,减轻农民负担要标本兼治。合理负担坚持定向限额,保持相对稳定,一定三年不变;严禁乱收费、乱集资、乱罚款和各种摊派,纠正变相增加农民负担的各种错误做法,对违反规定的要严肃处理;逐步改革税费制度,加快农民承担费用和劳务的立法。

2000年3月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行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就农村税费改革的主要内容进行了明确:取消乡统筹费、农村教育集资等专门面向农民征收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集资,取消屠宰税,取消统一规定的劳动积累工和义务工,调整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政策,改革村提留征收使用办法。

同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朱镕基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积极推进农村税费改革,从根本上减轻农民负担,当年将在安徽省试点,总结经验后再行展开。

2001年3月24日,国务院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通知提出:要进一步完善农村税费改革的有关政策,包括合理确定农业税计税土地、常年产量和计税价格,采取有效措施均衡农村不同从业人员的税费负担,调整农业特产税政策(特别要减轻生产环节的税收负担),在不增加农民负担的前提下妥善解决村干部报酬、村办公经费、“五保户”供养经费开支,妥善解决取消统一规定的劳动积累工、义务工以后出现的问题,保障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认真做好农村税费改革试点的各项配套工作,包括改革和精简机构、压缩人员、节减开支,加大中央和省两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有条件的市级政府也应当安排一定的资金支持这项改革);严格规范农业税征收管理,建立健全村级“一事一议”的筹资筹劳管理制度,建立有效的农民负担监督管理机制,妥善处理乡村不良债务。

六、农村税费改革试点的逐步扩大

2002年3月27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出了《关于做好2002年扩大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通知确定了2002年扩大农村税费改革试点的范围(其中河北、内蒙古、黑龙江、吉林、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重庆、四川、贵州、陕西、甘肃、青海、宁夏等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为国务院确定的试点地区;上海、浙江、广东等沿海经济发达省、直辖市,如果条件基本成熟,可以自费进行扩大改革试点);规定了中央财政专项转移支付资金包干使用的办法。

2003年1月1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做好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意见》。该意见指出,要继续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2003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在十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充分肯定了2000年以来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取得的成绩,并提出在2003年这项工作要在总结经验、完善政策的基础上在全国范围内推开。

农业产业的特点篇10

以转变发展方式为重点,推进效益农业发展

一是坚持一业为主多种经营。注重在确保粮食稳产增产的基础上,培植好效益型农业增长点。稳定粮食作物面积、提高粮食产量,抓好205万亩具有白城特色的特色农作物生产,提高综合生产能力,增加经济效益。二是大力发展棚膜经济。重点发展大棚香瓜、葡萄、草莓、雪寒韭菜等棚膜生产,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每年新建和改造棚膜面积7000亩。

以区域特色产业为重点,推进效益农业发展

立足非均衡、差异化、错位发展,打造“一村一品”、“一乡一业”、“一县一强”,加快培育壮大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特色产业、特色产品和特色品牌。围绕水稻、绿豆、葵花、蓖麻、辣椒等特色产业,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加快规模化、专业化和标准化发展步伐,推进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建设500万亩优质特色农产品基地,立足把小杂粮做成大产业。

以改善生态环境为重点,推进效益农业发展

一是坚决打好三年再造百万林活动决战。二是加快推进河湖连通工程建设。完成整修渠道114公里,桥涵闸建筑物60座,新连通泡塘13个。全力做好全国水生态文明试点城市建设和海绵城市试点建设。三是加快推进草原生态保护和建设进程。积极争取草原生态保护建设项目、资金和政策支持,争取将白城市纳入国家第二批生态文明先进示范区。采取草原禁牧、草场改良、人工种草以及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综合治理措施,全力促进草原生态持续好转,实现草原综合治理30万亩。四是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将保护性耕作与滴灌等抗旱保墒增产技术相结合,用秸秆代替塑料薄膜覆盖地表,减少塑料薄膜残留对土壤的污染的目的。推广保护性耕作面积力争达到160万亩。

以加强质量监管为重点,推进效益农业发展

构建严格的全程可追溯监管体系,促进农业生产、加工、流通标准化,实行产前、产中、产后全程监控,提高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一是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逐步建成以市、县检测中心为骨干,以基地、企业、市场速测点为补充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大力推广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域化管理经营,打造“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进一步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力度,从源头上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二是推行标准化生产。围绕白城特色产业,制定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标准,把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纳入标准化管理轨道,逐步形成与国际接轨的农业标准化体系,创建一批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三是实施品牌化经营。积极开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及地理标志农产品(即“三品一标”)认证,不断扩大“三品一标”产品生产规模。每年新认证“三品”25个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