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对统计学的评价十篇对统计学的评价十篇

对统计学的评价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1:32:24

对统计学的评价篇1

关键词:成长过程评价;评价系统;评价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4.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8454(2016)19-0017-04

一、研究背景及可行性分析

本研究主要以我国新课程改革为基础背景,借助新课程改革在学生成长评价方面的基本要求、标准,在综合分析学生评价现状、理念及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解析出课题研究的重要意义。

1.新课程改革下的学生评价现状

当前,针对学生的评价模式是多种多样的,无论从评价内容方面还是评价手段方面都表现出多元化特征,典型的如从国外引入的“成长记录袋”评价方法,又如“我能行”教育提倡的模糊综合评价法。[1]这些多种多样的评价方法能够从多个方面表现出学生在成长、学习过程中的特征,非常有利于学生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发扬优点、规避缺点。在针对学生评价的各种方法中,有一些方法采取了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但由于评价主体和客体复杂,在定量分析过程中会面临烦琐的计算或统计,这直接导致了目前一些学校尽可能避免过程复杂烦琐的定量学生评价方法,而更多地从定性的角度进行评价,降低了评价的准确度,不利于及时有效地掌握学生的成长现状。

2.国内外学生评价系统研究现状

学生的成长过程,在任何国家的任何教育阶段都会受到很大的关注。20世纪90年代之后,计算机技术不断发展,国外一些教育机构在经典的学生评价基础上,将学生评价的方法与计算机技术进行了结合,产生了诸多学生评价的计算机系统。

美国电子档案袋协会(2003)指出网络技术的发展可以促进教育评价的过程,这是全球网络背景下的学生评价体系新的变革,利用电子档案袋评价方法,在网络技术的基础上,可以实现对课程教学、学生学习以及学生发展的综合性评价与记录,并通过多媒体、数据库等技术手段,将学生成长的过程与既定的标准进行对比与反思。[2]

美国的宾夕法尼亚州教育机构(2006)开发的pSSa学校评价系统中,开发人员尝试从学生身体成长、性格成长、情感成长、知识成长等多种成长性的角度,不断统计、汇总学生的成长性数据,来诊断某一时期内学生的个体成长情况,这种评价系统,提供了一种非常有价值的学生评价方法,而且能够满足教育工作者的教学需求,也能满足学生个性化的需求。[3]

加拿大学者Happens(2009)以早期的加拿大pBL学生评价理论为基础,借助信息化技术,构建了一套pBL学生评价电子系统,该系统实现了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将教师、学生、家长都包含在内,同时也实现了动态评价的过程,充分利用数据仓库技术,可以回放和跟踪学生评价的过程,该系统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缩短了学生评价的周期。[4]

与国外相比,我国有关学生评价理念和方法的出现相对较晚,我国一些学者针对学生评价方面的系统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取得的效果显著。白玉珊(2009)提出了基于电子平台的学生素质评价系统的设计思路,该系统是在围绕量化评价、实时性评价、分析性评价以及个性化评价的基础上实现的。[5]赵雷、蔡永生(2012)设计了基于云技术的学生成长评价平台,突破了评价的封闭性。[6]王传海(2010)以学生成长档案袋评价方法和理论为基础,设计了学生成长档案袋评价系统,基本上实现了对中小学生成长信息的记录、分析、评价与展示。[7]

纵观国内外有关学生评价系统的研究现状可以发现,学生成长评价系统没有一种整合的、统一的评价系统,各种各样的系统所使用的评价理论、评价方法各异,优缺点非常明显。因此,在未来一段时期内,针对学生成长评价的计算机系统将有可能成为教育信息化、智能化领域研究的一个新热点。

3.学生成长过程评价系统的可行性分析

学生成长过程评价系统,是基于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以人本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充分实现对学生成长过程综合评价的一套系统。其具有以下几方面可行性:首先,在当前的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学生的成长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已不再局限于课程的学习方面,所以对新的评价理念必须进行深入的挖掘和应用,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来促进该方面的发展是非常必要和可行的。其次,当前互联网的发展让学生成长评价系统的应用更为容易和便捷,在该系统使用过程中,无论是学校与家长的交互、学生与学生的交互,以及学生与教师的交互都可以借助互联网来完成。第三,本系统是以中小学生的成长评价作为基础的,在设计系统过程中,笔者充分调研了多所中小学校,针对学校和教师在学生成长评价方面的做法、需求等方面展开分析,有利于本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二、学生过程评价系统的评价目的、内容与呈现方式

1.学生过程评价系统的评价目的

评价目的是指学生成长过程评价系统所要实现的针对学生的最终评价目标,这些目标是整个系统设计与实现的基础。本系统所包含的评价目标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增强学生评价的全面性和有效性。传统的学生评价一般是针对学生的学习展开评价,具有很大的片面性。因此本系统评价的目的之一便是在学习评价的基础上,展开更为全面的评价,实现对传统评价的有效补充。

第二,学生成长过程评价是针对学生成长过程的一个记录过程,在记录的基础上实现对学生成长的综合评价,因此本系统实施评价的另一个重要目标是实现对学生成长过程的记录,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第三,学生成长过程评价系统同时也是实现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家长、教师与家长之间的交流与沟通的过程,在借助信息技术的基础上,可以实现各评价主体之间的无障碍互动,增强学生成长过程评价的智能化和信息化。该系统可以作为学校日常评价的应用系统。

2.学生成长过程评价系统的评价内容

学生成长过程评价系统设计过程中,主要围绕学生的学业、品行、健康、才能等四大方面展开评价。在学业评价方面,主要由任课教师进行评价,评价的内容主要包含有学习态度与学习能力两方面内容,其中学习态度又可以从作业记载、课堂表现来展现;学习能力则可以从日常测验、单项测验以及阶段测验来展示。在品行评价方面,主要由班主任、任课教师、值日教师、学生等主体进行评价,品行评价的主要内容包含学生出勤情况、文明礼仪、参加活动、就餐情况、午间阅读、值日卫生等。在健康评价方面,重点关注学生的体质与身心健康的评价,该项评价主要由体育教师和班主任来实施,其中体质评价主要包含体育课程成绩与体质测试;身心健康则由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实施。在才能评价方面,主要内容包括学生在各方面所获得的荣誉或成绩。

学生成长过程评价还需要多角色参与,包括有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家长评价等四类,在这四类评价的基础上,按照不同的权重计算最终的评价得分。在上述四个方面评价的基础上,得出最终的评价结果。

3.学生成长过程评价系统的呈现方式

评价的呈现方式主要以两种方式展开,分别为数据呈现方式与图表呈现方式。数据呈现方式以最为基础的评价分数、定量评价结果呈现给教师、家长以及学生自己,这些数据可以以查询记录的方式呈现给系统操作者。对于图表呈现方式,则是以直方图、曲线图、饼图等更加直观的图形化方式,以及数字报表的方式将学生成长过程评价结果予以展现,并能够实现不同时期、不同学生、不同课程之间的横纵对比结果呈现,为学校教育提供更加科学与客观的参考依据。

三、学生过程评价系统的功能分析

学生过程评价系统从软件工程的需求分析结合评价的主要业务功能展开,系统的总体需求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①针对不同用户及权限的不同功能,包含管理员、教师、学生以及家长,要针对不同的用户设置不同操作界面,实现对每种评价结果的查看与分析。为此,系统需要以角色访问控制的方式实现不同用户的权限控制。②学生成长过程评价方案的设置,包括前文所述的评价内容、方式,每个评价标准的权重,评价的分值,评价的等级等多个方面的设置。③本系统需要提供数据采集与导入的功能,数据来源包含两部分,一部分为已有的数据资料导入,如学生基本信息、学科成绩、体质测试等;另一部分为学生日常学习生活过程中及时收集并整理的数据资料,需要不同权限的人员进行录入。④统计分析功能,学生成长过程的评价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无论是横向对比或是纵向对比,都需要在本系统中得到直观体现,可以包含数据报表和图形分析,这就需要系统提供较为强大的学生成长评价统计分析功能。⑤全面综合评价功能,对学生成长过程进行评价是最为核心的需求,要求系统可以针对不同的学生评价规则与模板进行不同的评价结果计算与分析,也可以在每个分项评价的基础上得出学生的综合评价结果。⑥数据查询功能,除了提供对每个学生基础档案的查询之外,还可以根据不同的时间周期、不同的班级,以及不同的学生对学业、品行、健康、才能等方面的评价结果及记录展开综合性查询。

学生成长过程评价系统的基础功能模块如图1所示:

四、学生成长过程评价系统的评价策略

评价策略是学生成长过程评价系统的核心模块,每个评价类别所对应的评价分数和权重不同。在评价时,操作者通过选择评价对象,按照已经规定的评价指标和评价的要素,以及学生日常的表现给予评价,评价结果会记录到评价信息表中;系统就各分项评价得分换算成相应的评价最终得分。

本系统针对学生每个维度的评价,都通过定量的方式来展示。系统评价的四个维度品行、学业、健康、才能分别由不同的评价主体实施评价,并且采取了不同的分值计算方式。品行评价主要由班主任、任课教师、学校其他教师以及家长来实施,该维度的评价项目包括出勤、文明礼仪、课间活动、就餐、操队路队、午间阅读、值日卫生,以实际上课天数每项每次计正负1分,每项的1/7计入品行总分。学业评价主要由任课教师实施,评价项目包括学习态度与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又包括作业记载、课堂表现,各占本项的50%,学习能力又包含有平时检测(30%)、单项检测(30%)、阶段检测(40%),态度与能力各占学业总分的50%。健康评价则主要由班主任和体育任课教师来实施,具体项目有体质测试与体育课程,其中体质测试与国家学生体质测试数据对接,而体育课程则根据课程来实施评价,体质测试和体育课程各占50%。才能评价主要由学生通过学生端或手机app录入,学生或家长在对应栏目中填写参与活动或奖项,app端可拍照上传证书图片,系统按照设计算法自动计分,我校按照部级(24%)、省级(22%)、大市级(20%)、县市级(18%)、校级(16%)比例计算得出才能评价总分。在四个维度各自计算分项得分的基础上,按照品行30%、学业30%、健康30%、才能10%的权重计算出学生的综合评价总得分。

学生成长过程评价系统各维度权重如图2所示:

在学生成长过程评价系统中,除了班主任、任课教师作为主要评价主体之外,还允许有学生互评的方式,学生互评主要集中在品行、学业与健康方面,学生互评同样针对相同的要素展开评价。互评以小组的方式展开,小组内每个成员都针对其他成员进行上述维度的评分,然后根据得分进行各维度的汇总。学生互评的流程与教师评价的流程类似,此处不再赘述。在教师、学生、家长、个体评价全部完成的基础上,可以根据既定的评价方案实施相关的综合得分计算。

五、评价系统模块的实现

以学生成长过程评价系统汇总统计模块实现为例:汇总是按照既定的评价方案和规则执行计算后得到学生的评价汇总结果,统计则是按照一定的统计规则对学生成长过程的评价结果进行统计并显示。统计结果除了在系统中直接显示之外,还可以以报表的形式予以显示。图形化的汇总统计的方式,能够更为有效地显示出学生在不同时期内的综合评价结果,也可以根据同一时期内不同学生某一方面的评价结果进行比较,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学生的成长过程与记录。此外,为了切合学生评价数据处理的需要,在使用报表显示评价汇总统计结果时还增加了报表和office中excel和word结合的导出功能,这是因为对于一部分大量数据而言,借助导出到excel中的方法将可以更为方便地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图3为针对学生个体的各维度周期评价统计曲线。

六、结论与展望

学生成长评价是近年来我国素质教育提升过程中倡导的一种教学辅助方法,通过成长评价,有助于了解学生的成长需求和行为特征,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成长。学生成长评价系统的设计与开发,可以有效降低教师、家长、学生在学生成长过程评价中的复杂度,增强评价的效率和准确度。

参考文献:

[1]徐岩,丁朝蓬,王利.新课程实施以来学生评价改革的回顾与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12(3).

[2]白玉珊.基于电子平台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9.

[3]赵雷,蔡永生.让学生成长评价“飞在云端”――论Sharepoint构建学生成长评价平台的价值[J].新课程导学,2012(23).

[4]王美妍.基于云计算的学生成长档案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3.

[5]王传海.新课程改革下中小学生成长档案袋评价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0.

对统计学的评价篇2

关键词:过程性评价;多元评价;个性化反馈;系统设计

在课程改革背景下,提倡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作业评价是一个长期贯穿于整个课程教学过程的经常性工作,涉及大量的过程性数据的记录、分析和管理,还需要参与者投入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建立一个完善的评价系统,可以将每次作业展示在学习平台中,通过自我评价、同学互评、教师点评层层互动的关系,引导学生自我反思,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果;另外,互动评价、学生参与评价体现了教学评价的公平性,及时有效的反馈信息不仅能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发展,也有利于教师优化教学设计。

1评价的相关理论

1.1过程性评价

过程性评价渗透于学习的整个过程之中,不以一次评价作为学习目标判断的依据,而是一个渐渐揭示学习价值、逐步完善认知学习价值目标的过程[1]。评价在学习过程中发生,并贯穿于学习的各个环节、各个阶段,其动态的、全面的、多维度的实施,有利于评价的结果接近于客体或客体活动的真实价值,实现真正的学习目标。

1.2多元评价

多元评价主张由教师、学生自己、其他同学共同进行评价,力求从多方面反映学生学习与发展的真实水平,强调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内容的多维化,评价方法的多样化[2]。学习者亲身参与评价过程,同时参与对其他学生的评价,有益于学生学会评价以及加强对自身学习意义的了解,并从中汲取学习的动力,教师参与评价过程中,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提供个性化的指导,便于学生有效学习,同时促进教师改进教学方法。

1.3个性化反馈

学习特征是指对学生的学习产生影响的心理、生理和社会特征,即学生的个性因素。个性化反馈是根据学生的学习特征,动态地指导学生调整学习进度及学习策略,让学生得到个性化指导。

2作业评价系统的设计理念

2.1作业评价系统的设计思想

作业评价是课程学习评价的一个重要方面,基于web的作业评价系统为过程性评价和多元评价的有效实施提供全面的支持。在网络环境下,作业评价系统将学生的作业信息自动收集起来,为评价提供基础信息;学生可以上传、浏览作业文件的内容,并可以对其他学生的作业做出评价,通过相互比较,学生可以清楚地看到自己的差距,吸收其他同学的优点,从而进一步促进学生深入学习。教师全程参与评价,有助于教师充分了解各个阶段学生的学习状况及存在的问题,通过评语等形式及时反馈信息,指导和促进学生的学习,并为各阶段教学目标的优化提供参考依据[3]。具备连续性、多维性以及反思性的评价反馈系统,支持师生之间交互,最后的评价结果不仅仅是一个等级结果,而是学生所处的学习水平阶段的判断。

2.2作业评价系统的优点

1)有效体现过程性评价、多元评价等先进的评价理念。在实施评价的过程中,实现学生自评、学生间互评、教师点评的多元化评价主体。自我评价,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随时看到自己的进步与不足,反思学习的进程;学生互评,可以互相借鉴、相互交流评价,促进深入学习和发展;教师点评,不仅教师可以了解到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状况,还能够观察到更丰富的学生个体,全方面评价学生,以达到教育关注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4-5]。

2)具有基于过程性、多元化评价的学习效果分析和学习互动建议的功能。利用计算机具有的自动判

断、自动统计分析、自动回复等功能,及时反馈各个阶段学生的作业信息;教师通过过程性、多角度的评价信息了解学生的学习进步曲线及存在的不足,及时反馈激励学生学习。网络环境下的作业互动评价,能对评价过程进行网络实时监控和过程记录,其评价内容更广泛,评价周期缩短且能及时交流和反馈[6]。

3)采用基于web体系架构有利于系统的维护和更新,提高系统开放性和跨平台性。无需安装客户端及相关软件,学生和教师就可以在web浏览器上登陆作业评价系统,方便作业评价系统的实施。作业评价与反馈系统的维护和更新也只需要在服务器端进行,方便作业评价系统的管理。

3系统设计

3.1结构设计

作业评价系统实现多个主体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用户包括:教师、学生和系统管理员。系统的结构设计如图1所示。

图1作业评价系统结构

1)教师系统:负责与课程相关部分的管理,包括作业管理(作业及相关的评价指标、修改作业、删除作业、作业上传控制、评价控制)、信息管理(信息、修改信息、删除信息)、评价反馈(参与评价、统计评价结果以及对学生提供个性化反馈)、查询等功能。

2)学生系统:包含上传作业并自我评价、浏览作业、对其他学生作业做出评价、查看评价结果和阅读优秀作品等功能。

3)管理员系统:负责系统的整体运行,管理学生和教师信息,如添加、修改、删除和查询学生及教师的信息。

3.2功能设计

3.2.1登录模块

登录模块包括学生、教师和管理员的身份确认,不同身份的用户登录后具有不同的权限。

学生登陆后直接进入作业评价与反馈系统前台首页,可以查看教师的最新消息和作业,以及上次作业推荐的优秀作品,方便学生及时掌握信息和学习。

教师登陆后进入教师前台首页,能直接看到学生最新上传的、等待批改的作业,便于教师及时对学生的作业情况进行批改、评价和反馈。

管理员登陆后可以方便地添加、删除用户,设置用户权限、系统参数,进行数据维护等。

3.2.2后台管理模块

实现用户信息的动态管理;评分表的动态管理,

对于不同作品具有不同的评价指标;学生网址的动态管理;每个阶段学习结束之后,学生上传这一阶段的作业,实现学生作品的动态管理;小组成员的动态分配,每次作业学生都会自动分组,实现学生的动态分组管理;查询统计功能,教师可以方便地查询学生某一阶段的作品评分情况,如各项得分、总分、上交作品时间等,以便于班级间学习情况进行对比。

3.2.3评价反馈模块

在该模块中,学生首先进行自我评价,根据评价指标给各项打分,然后进行小组成员互评,小组成员根据其他学生的作业撰写意见和评价,教师对学生进行逐个点评,并反馈给学生,学生对作业结果进行修改或是反思,最后给出作业综合评价结果并加以保存。图2给出了作业评价系统的评价流程时序图。

图2评价流程时序图

4系统实现模型

作业评价系统的核心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评价。学生完成作业并进行自我评价,然后对小组成员的作业进行评价,撰写相应的建议与意见;学生通过浏览自己历次作业的评价记录以及教师和同学为其撰写的意见,进行自我评价和反思,寻找差距和不足,并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教师按照评价指标对学生作业进行评价,并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个性化点评,必要时并配送相应的学习资源,最后将统计结果导出并保存,作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次学习记录。上述内容均收集在作业评价系统的数据库中,为下一步学习内容提供资源,充分发挥评价的诊断与促进发展功能,体现了评价与学习过程的融合。

过程性评价是把学习过程看成是一个一个动态的、富有情境性的活动,因此需要对这一随时发展变化的活动进行观察、记录、评价和反馈。在课程教学过程中,通过作业评价系统用电子档案袋的形式,实现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全程跟踪与激励。作业评价系统设计的框架如图3所示。

图3作业评价系统设计框架

5结论

作业评价与反馈是课程学习评价的重要环节。借助计算机技术建立的作业评价与反馈系统,有利于实现高效便捷地对学生进行过程性、多元、个性化的全面评价。然而,将新型评价机制更好地应用于实际教学中,还有许多细节进一步的优化和改进,以使评价更好地发挥其导向和激励并及时有效地给学生学习提供支持和帮助。

参考文献:

[1]谢同祥,李艺.过程性评价:关于学习过程价值的建构过程[J].理论探讨,2009(6):18-19.

[2]吴玉,祝建中,钟江顺.“C程序设计”课程多元评价的研究与设计[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9(1):319-320.

[3]王冬青.基于e-portfolio的过程性评价系统设计与实现[J].现代教育技术,2008,8(18):97-98.

[4]赵艳,赵蔚.网络环境下运用weblog对学生进行过程性评价研究[C]//教育技术的创新、发展与服务:第五届教育技术国际论坛(下册).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6:282-283.

[5]潘振.新课程背景下中学地理作业多元评价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人口、资源与环境学院,2006:29-32.

[6]丁卫平,王杰华,李跃华.基于数据挖掘的网络考试智能评价反馈系统的研究与设计[J].南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8):17.

ResearchandDesignofassignmentassessmentSystem

SiRuixia,ZHUJianzhong,ZHanGJia

(CollegeofinformationScienceandengineering,HangzhounormalUniversity,Hangzhou310036,China)

abstract:assignmentassessment,asanimportantaspectofcurriculumevaluation,reflectsthedevelopmentofstudentsinthelearningprocess.thispaperanalyzestheconceptofprocessingassessment,multi-assessmentandpersonalizedfeedback,anddesignsanassignmentassessmentsystembasedonweb.theassessmentsystemexhibitstheassignmentinthelearningplatform,throughself-assessment,studentpeerassessment,teachercommentintheformoflayersofprogressivelearningprocessforawiderangeofcomprehensiveassessment.theassessmentsystemexecutespersonalizedfeedbackandguidanceintheinteractiveevaluationprocess,whichguidesstudentstoself-reflection,tomobilizetheenthusiasmofstudents,andpromotestheoveralldevelopmentofstudents.

对统计学的评价篇3

关键词:高职;教学质量;监控;评价

中图分类号:tp3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3)07-1562-05

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高职教育发展迅猛,据统计,2010年高职院校已达1700多所[1],高职教育成为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高职教育应如何主动适应地方经济社会,由传统“经院封闭式”向现代“开门办学式”转变,加快办学模式的创新,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已成为全国高职院校共同探讨的重大课题。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育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校的生存与发展。高职院校教学管理者应确立教学质量管理新理念,加快构建教学质量管理新制度,从教学运行与管理方式的灵活性、教学过程的实践性的角度出发,以课程建设、校内外基地建设、专业教学队伍建设等人才培养主要环节的改革为重点,促进专业内涵建设,注重过程质量管理,探索教学质量管理新策略[2]。通过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与创新,重新设计教学质量管理流程,创新教学管理质量管理机制,依托现有网络平台,设计开发一套贯穿教学工作全过程的教学质量监控系统,能够使教师、学生摆脱传统的、繁琐的评测模式,实现简单、高效、及时的教学评测,确保整个教学过程的高效、灵活运转。这种新型的教学质量管理模式,是现代化教学方式的体现,必将对教学质量的提高产生积极的作用和深远的影响。

1系统架构

J2ee是使用Java技术开发企业级应用的一种事实上的工业标准,它是Java技术不断适应和促进企业级应用过程中的产物。目前,Java平台有三个版本:适合用于小型设备和智能卡的J2me、适合于桌面系统的J2Se和适用于企业级应用的J2ee。J2ee克服了传统的C/S模式的弊端,迎合B/S架构的潮流,为应用Java技术开发服务器端应用提供一个平立的、可移植的、多用户的、安全的、基于标准的企业级平台,从而简化企业级应用的开发、管理和部署。

本系统采用J2ee平台来搭建系统平台,系统采用三层架构,如图1所示。三层架构的软件体系简化和规范了多层分布式应用系统的开发和部署,三层架构即应用、逻辑、数据三层。数据访问与前台实现隔开,开发者只需要集中精力开发应用层。数据访问层集中在webService上便于更新维护,与数据库的交换、读写,以及内存管理,多线程,资源分布和垃圾收集等,都将由中间逻辑层完成。三层架构是特别针对internet/intranet分布式应用而提出的,最适合internet/intranet环境,使系统具有很强的可扩展性和可管理性。

系统采用目前比较流行的Spring+Hibernate+Struts2框架。Spring、Hibernate、Struts是目前Javaweb开发的主流框架之一。Spring是一个开源项目,是为了解决企业应用程序开发复杂性而创建的,提供了解决J2ee问题的一站式框架。Spring使用基本的JavaBean来完成以前只可能由eJB完成的事情。简单来说,Spring是一个轻量级的控制反转(ioC)和面向切面(aop)的容器框架[3]。Struts是一个基于J2ee平台的mVC框架,主要是采用Servlet和JSp技术来实现的。Struts框架具有组件的模块化、灵活性和重用性的优点,同时简化了基于mVC的web应用程序的开发。Struts2建立在Struts1和webwork两个框架整合的基础之上,提供了更多优秀的机制。Hibernate是一个开放的对象关系映射框架,它对JDBC进行了非常轻量级的对象封装,使得Java程序员可以随心所欲的使用对象编程思维来操纵数据库。Hibernate可以应用在任何使用JDBC的场合,既可以在Java的客户端程序使用,也可以在Servlet/JSp的web应用中使用,最具革命意义的是,Hibernate可以在应用eJB的J2ee架构中取代Cmp,完成数据持久化的重任。

2系统功能分析

根据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管理的实际需求,设计教学质量监控系统。从系统功能上看,本系统包含:课程教学管理模块、实时评教管理模块、同行评价管理模块、教师评学管理模块、教学整改管理模块、跟踪调查管理模块、评价量表管理模块以及系统管理模块,如图2所示。

从用户角色上看,本系统应包含:学生应用模块、老师应用模块、教学巡查及督导模块、系统管理员模块、合作企业模块、家长评价模块,如图3所示。具体功能模块根据用户角色的不同又分为:教师、学生、家长、合作企业。

在数据统计分析方面,本系统结合专业的报表分析软件来进行数据的查询统计,通过报表设计器设计各种复杂格式的报表,通过报表服务器在浏览器端生成纯HtmL网页报表,并能无缝导出成excel、pDF、tXt和woRD文件,同时支持柱状图、饼状图、折线图、雷达图、甘特图等多种统计图,实现多口径、多形式的数据查询统计方式。

3系统的实现

3.1实时评教管理模块的实现

实时评教管理模块是学生参与评教的主要功能模块,通过该模块,学生可以对相关课程的任课老的教学情况进行及时的评价。通过学生的评教情况,学院可以随时掌握每一位任课教师的教学满意度情况,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统计内容包括:学院满意度统计、教师不满意度统计、教师满意度统计、教师满意度走势、学生参评率统计、学生评价统计、学生未评情况统计、当日满意度。

在该模块中,系统整合了专业的报表分析软件――快逸报表。快逸报表是面向软件开发人员的、高性价比、易学易用的Java报表工具软件。它提供了高效的报表设计方案、强大的报表展现能力、灵活的部署机制,并且具备强有力的填报功能。快逸报表的部分整合配置文件代码如下所示:

……

整合后,系统可以通过Java程序调用快逸报表设计器设计的报表模板,并将统计结果数据应用于报表模板,最终将会得到如图4所示的图形统计结果。

3.2评价量表管理模块的实现

评价量表管理模块实现了一个功能非常强大的评价指标量化管理功能,通过该模块管理员可以对评价指标进行自定义管理,可以根据评价内容、评价标准、评价对象等信息自定义相应的评价指标,并整合相应的评价指标形成对应的量化评价表,对于每一张评价表,管理员可以设置其适用的范围,指定某一类或某几类用户能够使用他们。系统还能够对每一类评价表中的每一项评价指标进行统计,统计结果根据用户的需求又分为结果列表、文字统计和图文统计三种形式。

该模块设计了4张表:评价信息表、评价指标表、评价结果表、评价指标结果表。评价信息表记录了评价表模板、评价的对象、评价的范围、评价的时间期限、是否需要计算分数等信息。评价指标表记录了其所属的评价表id、对应的上级指标id、指标的内容、表现方式、可选答案、是否需要统计等信息。评价结果表和评价指标结果表是对评价信息和评价指标结果的记录,包括填报人信息以及对应的填报的内容等。这4张表之间的关系如图5所示。一张评价表包含多项评价指标,一张评价表可以由多个不同的填报人进行填报。

通过评价信息表、评价指标表、评价结果表、评价指标结果表这4张表的记录,系统可以根据实际教学需要设计出各种评价量表,并进行相应的结果统计。评价量表管理模块界面如图6、图7所示。

3.3其它模块的实现

本系统还包括课程教学管理模块、同行评价管理模块、教师评学管理模块、教学整改管理模块、跟踪调查管理模块和系统管理模块。

课程教学管理模块是基于教学任务进行教学常规管理的主要模块,所有教师可使用该模块功能对自己所上课程的授课计划进行编写,并提交至专业主任审核,并对可已上课程的具体情况进行总结反思,为日后教学情况总结分析做准备。课程教学管理模块具有很强的统计查询功能,相关用户可以根据权限查询统计教学日志信息、学生考勤信息以及授课计划的审核情况。

同行评价管理模块实现了教师之间的相互评价,所有教师可以使用该功能进行听课预约、同时对所听课程进行评价,也可以查看本人被预约听课的情况。

教师评学管理模块实现了教师对授课班级的评价功能,每一位教师都可对其授课班级的学风情况进行评价打分,教学督导、教学巡查可以通过查看统计结果了解每一个班级的学风情况。

教学整改管理模块能针对教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跟踪处理,并汇总相关材料与处理结果,生成报表。

跟踪调查管理模块包括对毕业生信息的登记、查询、及相关的毕业生问卷调查,以方便跟踪毕业生就业情况。

系统管理模块包括组织机构管理、权限管理、基础档案管理、个人信息管理等功能。

高职教学质量监控系统界面如图8所示。

4结束语

教学质量是高等学校的生命线,建立科学完善、运行高效的教学管理与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是规范教学运行、保障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该文针对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质量管理需求设计开发的高职教学质量监控系统打破了传统的管理模式,实现了网络化管理方式,破除了使用地区和时间的限制,使所有系统用户都可以在不同地域、任意时间访问系统,大大提高了信息的共享能力,能够及时有效地监控教育教学质量,对于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实质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王珂,赵雨.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的研究[J].价值工程,2012(10).

对统计学的评价篇4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工作过程系统化;教学监控体系;教学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4)24-0099-02

1引言

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建设在我国很多高职院校已经实施多年了,其基本理念已经成为当前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主要指导思想之一,但在实施过程中,如何保证和评价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的教学质量,这是高职院校传统的监督评价体系无法解决的问题。

目前,高职院校的教学监督评估在以下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

1)教学质量监控评估的指导思路陈旧,仍旧只重视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缺少对能力培养的评价,尤其是对学生的方法能力、职业素养、社会能力等方面的监督评价不够重视。

2)缺乏对教学过程的整体监控评价。主要监控评价工作是对课堂教学进行评价,而对整个教学过程的其他阶段监控较少,如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课程标准,实践教学的评价等。

3)监控评价参与人员少,主要是学生、教师、院系、同行专家等参与,缺少企业技术人员参加。

4)传统的评估手段通常是定时(如期末)填表,评估周期长,效率低。评估结果通常未经计算处理,给教师、教育决策者查阅带来不便。监督评价结果不能及时得到反馈,效果不佳。

2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的指导思想

对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教学模式的评价应是动态评价,应该具有及时反馈功能、总结建议功能、记录查询功能、积极引导功能。它的设计原则如下。

实践性原则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改革的目的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因此在监督评价体系设计时要充分体现教学实践性原则。

广泛性原则教育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应该把教学过程作为整体来看待,教学监督和评价应该贯穿教学过程始终。在教学过程的开始(人才培养方案设定、课程设定等)就要介入,对其后教学工作的每个阶段都应设定监控评价点,并且实施评价时注意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

反馈性原则教学监督和评价的目的在于及时反馈,应给监督评价对象相关评价信息,便于他们及时改进。

可操作性原则监督评估系统评估指标必须明晰准确,可以量化,便于参与评价者明确判断。采用各种科学计分办法。另外应给参评者提供方便快捷的参评手段、途径,便于监控评价系统收集数据。

3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的内容

为了对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教学进行监督评价,本文引入美国教育评价家倡导的Cipp(背景评价,Contextevaluation;输入评价,inputevaluation;过程评价,processevaluation;成果评价,productevaluation)评价模式,包括以下评价方法。

背景评价背景评价是对高职教学的背景进行评估,包括课程开发可行性、课程设置的目的和目标。具体包括以下评价内容。

1)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与专业评估。聘用企业技术专家、教育专家对专业的教学过程、教学管理进行监督和评价,通过用人单位、学生家长问卷调查和毕业生调查等,对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建设的效果进行评估,形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报告,并每年。

2)课程体系。监控和评价课程的设置是否合理,素质课程和专业课程的比例是否适当,培养目标能否满足企业要求,课程体系是否对应目标岗位职业能力等。由于社会需求发展变化较快,该部分评价数据的收集、统计、反馈必须及时,至少一年一次。有关人员可根据结果对课程进行调整,设立新课程,合并删除旧课等。

3)课程标准。监控评价课程的内容是否与社会要求相符,行业中最常用到的技能是否全部被包含在课程内,教学环节的设计是否符合培养要求。该部分评价与课程体系评价相同,数据的收集、统计、反馈必须及时,至少一年一次。

输入评价输入评价是指对教学活动的条件进行监控评价。监控的内容有校内实验环境、校外实训环境、教学设备、技术手段等。

1)校内实验环境监控评估。教学所需的实验室、实验设备、实验管理制度、实验环境利用率是否达到标准。监控评估结果反馈至少一学期一次。

2)对校外实训环境监控评估。校外实训基地、基地中实训教师、实训环境利用率能否适应学生的实训要求。监控评估结果反馈至少一学期一次。

3)对其他教学资源和技术手段监控评价。教学多媒体设备、校园网普及率、pC机台数、图书馆图书数、学习平台使用率等是否符合教学要求。

过程评价过程评价是对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教学过程进行监督评价。内容包括:进行教学过程监控、对学习效果的监控和对运行管理的监控。

本文对教学过程监控设计了教学态度、单元内容设计、实施过程、教学效果四大方面20多个指标,以测评教学计划的执行情况和教师教学能力。

对学习效果的监控评价主要是对学生的学习成绩、阶段性实践项目中的成绩、顶岗实习成绩进行监控,学生的成绩评定实行教考分离,任课教师减少或者不参与学生成绩评定,而由企业兼职教师或职业资格认证机构给出学生成绩评定。

对运行管理的监控是对教学过程中各项管理制度及执行情况的评估。由教管人员完成。

成果评价Cipp评价模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成果评价,它是对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教学最终成果――学生能力进行监督评价。由于能力有显式表现和隐性表现,故学生能力的评估除了对其专业知识能力的测评外,还包括对其素质修养的考核,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1)学生能力评估指标,包括课程考核成绩、职业资格证书获取率、技能大赛获奖率等。

2)就业情况指标,包括高职学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月收入、专业相关度、母校满意度、自主创业比例、企业满意率、家长满意率等。

3)社会评价指标,指雇主对该毕业生在社会公德、职业道德、职业能力、服务意识、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方面的评价。

4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的实现手段

由于本监督评价体系需收集统计的数据量大、调差对象多、人员地域跨度广,本文开发了基于web的《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质量监督评价系统》支撑软件。该软件构建以学校、用人单位为主,行业专家、毕业生、家长参与的开放、多元的在线评价闭环系统。同时为学生建立个人档案,记录学生在校期间的企业实践、顶岗实习经历、实结、就业记录、企业评价及职业资格认证等形成性资料,实现能力培养“全程记录、全面信息化”管理,促进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闫广芬.借鉴国外经验完善我国高等教育评估体系[J].高校教育管理,2008(1):23-25.

[2]姜大源.论高职教育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J].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3):1-6.

[3]郑兆领.高等教育质量及其评估研究[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7(4).

对统计学的评价篇5

[关键词]教学督导;教师教学评议;网络化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15.20.166

[中图分类号]tp311.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15)20-0-02

1问题的提出

如何及时获得公正、客观的教师教学效果评估数据,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管理是当前高校教学督导管理工作的热点和难点之一。目前,国内大多数高校教学督导评价工作仍是通过发放纸质评价记录方式进行,后期再由教学督导部门将纸质评价记录录入excel表格中,并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评价结果,这种教学督导评价模式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1.1反馈信息周期长

使用纸质听课记录通常在一个学期或一个学年结束才能将评价信息汇总,得到教学质量评价的结果和反馈的信息,有关评价、监控的信息对于改进教学工作的作用明显滞后,难以掌握教师教学情况的动态发展,不能很好地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

1.2评价结果不能反映教师教学过程的发展变化

督导教师对各类教学工作做出的评价数据只能反映某一阶段的工作情况,如果需要观察某项教学活动较长期的发展变化,以目前传统的工作手段来说较困难。如果需要扩大统计时段或者统计范围,调阅教师的历史评价信息,观察教师教学水平的发展曲线,更是难上加难。因此,没有信息技术手段的介入,就无法建立系统性的评价方式方法,无法对历史数据进行深度挖掘,以实现这些数据的最大化价值。

1.3记录材料不易留存,信息的传递易发生内容失真

由于督导活动往往在具体的教学场所中开展,活动过程中通常采用手写的传统方式记录,而后收集、整理、汇总、保存。采用面对面与教师交流,虽然当时效果较好,但由于缺少必要的文字等相关媒体的记录,这些信息一方面不利于保存,另一方面,信息的传递过程中还极易发生内容失真现象。

1.4数据统计采用人工方式,出错率高

督导教师在评价过程中所产生的数据一般都直接记录在书面材料中,最后由督导工作管理部门的相关人员收集整理后再进行手工统计,纸质数据录入计算机中时工作量大,不仅严重影响工作效率,在数据处理过程中也容易出错,产生误差甚至错误数据。

1.5人情分造成评分缺乏客观性、准确性

面对面的督导评议方式或多或少包含了人情分,对于许多教师教学效果的评价并不科学,也难说客观准确。特别是在教学督导成绩纳入评先、职称评定等工作后,会引起教师的反感,导致对教学督导工作的不满和抵触。这些无疑是影响教师教学督导工作持久、有效、深入进行的主要原因。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为人们将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应用于教务网络管理系统提供了可能。本文基于web的教务网络管理系统,开发我校教师教学督导评价模块,发挥计算机在信息处理方面的强大优势,以提高高校教师教学督导评价的质量、效率和实时性。基于web的教师教学评价,对实施全程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对促进教学质量全面提高、科学管理教学、考评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2基于web的教师教学督导评价的实施

我校教学督导团由校直属督导团和学院督导组组成。校直属督导团成员由教学水平高、坚持原则、具有高级职称的退休教师组成的专职督导人员与学院教学副院长组成。学院督导组成员由治学严谨、有高级职称的在职教师担任。每学院有一名教学督导管理人员,负责学院督导工作的具体实施与学校督导管理部门的联络。基于web的教师教学督导评价的实施分为两部分,一是校直属督导团对全校教师的宏观督导,二是院系督导员对本学院教师督导。校直属督导团的督导计划由管理部门工作人员制定,直属督导团成员进行网上评议;学院督导组教学督导由院系教学督导管理员制定督导计划,院系教学督导教师网上进行评议。下面以学院督导组对教师教学督导为例说明督导评价实施过程。

2.1设置评价主体

由学校教学督导管理人员,在校园教务网络管理平台质量评价主控界面功能模块,设置评价主体,如图1所示。

图1校园教务网络管理平台质量评价界面

2.2设置评价主体权重

由学校教学督导管理人员,设置评价主体权重,用于评价后计算教师综合得分。

2.3设置评价指标

由学校教学督导管理员,设置评价指标。

2.4设置评价指标等级及评价安排

由学校教学督导管理员,设置评价指标等级及评价时间区间。

2.5设置评价主体成员

由学院教学督导管理员,设置评价主体成员,如图2所示。

图2评价主体成员设置界面

2.6设置非学生主体成员评价范围

由学院教学督导管理员,设置非学生主体成员评价范围,如图3所示。

图3非学生主体成员设置界面

2.7督导教师网上评教

由学院督导教师登录学校教务网络管理系统,在网上评教页面选择未评教课程进行网上评教并提交。

2.8教学评价结果

学校督导管理员可将相应学年学期的教学评价

结果到教务管理系统门户网站上。教师可查询个人的被督导成绩、排名。

3基于web的教师教学督导评价的实施效果

3.1动态评价,实时反馈

校、院两级督导教师可随时通过网络选择需评价的课程,并通过网络评价平台可对被督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变化多次评价,提交评价信息,形成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的动态结果。

3.2教学评价结果实时查询

教师可随时通过教务网络管理系统查阅评价结果,实时了解本人教学的得分情况、督导员对本人教学工作的评语和建议,从而根据评价结果随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改进教学工作。为保证评价的有效性和可信度,校院两级督导员对教师的评价实行匿名评价,不向被督导教师公开参与评价督导员姓名。

3.3客观反映教师业务水平

评价结果的统计是基于教务网络管理系统数据库,可实现对历史数据或是当前数据多方位的汇总统计,满足使用者不同的检索查询要求。

对教师教学业务评价有横向和纵向两种对比统计方式。横向对比统计是以某时间点或某阶段督导评价任务完成时,某教师个体与他人的评价结果比较。横向数据的展示不但使教师比较直观地看到自己在整个学校、院(教研室)所处的的教学水平,而且让教师能清楚地意识到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纵向对比统计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分析处理,能够反映教师在某时间段教学水平的发展变化状况。

3.4数据处理公平公正

初始评价数据自督导专家提交教务网络数据库,直至形成评价结果都是由数据库操作,系统管理员只是设置数据统计的方法和规则,并不发生修改数据的行为,在评价结果形成后,各方用户包括督导专家只能进行查询。若督导专家需要更改评价结果,就必须再次向系统管理员进行申请重新输入初始评价数据,这样严格控制了从输人端到输出端人为干预评价结果形成的过程,保证了数据的原始性以及结果的真实性。

3.5数据统计效率高

管理人员直接通过互联网进行评价结果的操作,极大提高了教学质量检查评估的效率,并能及时反馈信息,节省人力物力。督导管理人员能通过系统中保存的授课教师评价记录,跟踪授课教师的教学水平发展曲线及同学科其他授课教师的教学情况,对授课教师的教学水平进行全面、系统地分析并提出诊断意见。各级管理部门可通过网络评议平台统计数据,及时从宏观到微观的不同角度了解每一位教师的教学工作状态,不断改进教学管理工作。

4结语

借助互联网及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建立一个涵盖教师、督导及教学管理的高校教师教学评价信息系统平台,为高校教师教学质量的全员评价、监控,实时获得多层次、科学的教学质量反馈信息,采取针对性的措施监督、指导、协调整个教学实施过程提供了可能性。这种评价方式,弥补了传统督导评价体系中的信息沟通不连贯、信息反馈不及时、信息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不能保证等缺陷,既保留了传统督导评价模式中人与人的面对面沟通的特色,又体现出计算机网络传递信息的快捷性、不间断性的优点,从而形成系统、高效、可监控的互动式教学质量监控机制。使教、考、评、管良性互动模式发挥更大的作用,促进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主要参考文献

[1]梁超启.全程实时网络教学质量评价监控系统平台建设[J].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2014(17):211-212.

[2]邓政策,刘毓.基于移动终端的高校教学督导评价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现代电子技术,2015(7):139-143.

对统计学的评价篇6

关键词教育测验教育测量教育评价

教育评估、教育评价是20世纪30年代在美国兴起,60年代兴盛于西方世界并传入我国。这些学科虽然在我国大力已有20余年,但

的进展不大,学科的成熟度不高,与我国广泛开展的教育评价活动很不适应.我国各省市都有院(中心),也成立了许多评估、评价机构,广泛展开了对教育测评估评价活动。而与此相应的教育测验、教育统计、教育测量、教育评估、教育评价理论很不成熟.尤其值得重视的是教育评价与教育研究和发展,以及对教育评价实践的指导.鉴于此,本文对与教育评价相关概念进行简述和辨析.

一.关于教育评价相关概念简述

教育测验:即为考试,它是对人的知识、技能和能力以及某些心理特征的测量。考试是教育评价的一种手段。考试是个系统,它由主考、

被考(考生)、试卷(试题的集合及其评分标准)、考分四要素组成。考试的过程就是主考组织编制试题,通过试题作用于被考,将正确答案、评分标准与被考的反应(答案)相比较,然后给出考分的过程。考试从宏观上可分为考试和教育考试两大类。教育考试又可分为校内考试和校外考试两类。按考试分数的解释与使用,可分为常模参照性考试和标准参照性考试。按考试对象分,有学业的成就考试、学术能力倾向测验(其目的在于测量考生的潜在能力、发展倾向,如能力倾向测量)、人格测验(如测量态度、兴趣、情绪、性格等).按测验人数分,有个别测验、团体测量.接测验方式分,有纸笔测验(用笔时试卷作答)和非纸笔测验(如口试、实验操作、表演等)。其它可分为难度测验、速度测验、性测验、诊断性测验以及大规模测验(其成绩的使用有权威性,要求严格,标准化程度高)、教师自编测验(即教师自编用于课堂教学的测验)等.[1]

教育统计(学):运用数理统计学的原理和研究教育现象中的数量关系的一门学科。它通过数据的和处理,准确地掌握教育

情况,为制定教育方针、政策提供依据,为开展教育科学研究,探索教育,制定教育方案,检查教育效率提供科学方法,也为教育管理和教育评价提供有效的工具.它分为两大类:一是描述统计学,研究简缩数据和描述这些数据,二是推断统计学,用数据进行统计检验,统计分析和非参数统计法作出决策。前者只是分析某一样本的特点,而后者则是通过抽取母体的一个样本,并以此样本为根据来分析母体的特点.它是在教育的研究中,描述样本,分析样本,分析样本与总体的关系,从而进行教育科学推论的一种原理和方法.其研究方法一般有:大量观察法、统计分组法、综合指标法、统计资料检验法、统计资料图示等。[2]

教育测量(学):研究如何测量学生的学业成绩、学习能力、兴趣爱好、思想品德以及教育效益等问题的一门教育学科。它运用各种测量

手段和数理统计方法等数学工具,根据教育目标或教学计划的要求,研究如何测量和评价教育效果,如何编制测量计划,各种类型试题的优缺点,衡量一个学业成绩测验好坏的数量指标,如何进行测验结果的统计分析,测验分数的解释和评价等.其主要包括:测量原理、项目分析、效度、信度、标准化测验、测验的设计和编制、测验的常模、测验的实施和评分、测验结果的解释等。[3]

教育评估:是一种有系统地去寻找并搜集资料,对评估对象作预测性、估计性的评判,以便协助教育决策者从若干种可行的策略中择一而

行的过程.在我国教育评估与教育评价不作严格区别,在实践中具体运用时,不同的范围和场合有不同的习惯用法.如高等教育中多用评估,在督导部门也称督导评估,而在普通教育领域多用教育评价不过两个概念是有一定区别的.评估有估价的含义,较为模糊粗略,而评价相对而言是较为精确的价值判断,评估多用于群体或单位的状态及效果的估价,而评价则既有对群体和单位的价值判断,也有对个人的判断.教育评估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为教育决策提供重要依据,国家教育管理部门要根据教育评估的结果,及时调整教育的决策。教育评估的结果对国家、对学校都是一份咨询材料,而不是行动纲领.[4]

教育评价(学):以教育为对象,研究各类教育目标与相应的教育现象之间的关系,并给予一定的价值判断的学科.它的研究范围可划分

为:宏观教育评价(研究教育思想评价和教育制度评价)和微观教育评价(研究学校教育系统内部各类教育思想和教育活动的评价,如学校办学思想、学校领导管理质量、教师教育和教学质量、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质量的评价等)。它的基本范畴是:教育评价的对象,教育评价的范围,教育评价的模式,教育质的规定性评价,教育量的规定性的评价,教育质和量变化的度的评价,教育评价的指标体系,教育评价的类型.其研究的基本原则有:客观性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发展性原则和联系性原则.其种类包括目标评价、过程评价、条件评价、贡献评价等.[5]

教育评价(学):教育评论学是研究教育评论现象和教育评论活动规律的科学.或者说它是研究教育评论的、现状,教育评论现象的

本质联系,教育评论工作的性质、任务和作用,以及教育评论工作的原则、方法的科学.教育评论学是与教育理论、教育史并列的一门教育学科.要建立教育评论学的学科体系,必须解决两大难题,即建立教育评论学的范畴体系和概念体系,并给予科学的揭示和阐述,使这些概念和范畴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同时,还要运用这些概念、范畴及其所固有的内在联系,采取科学的方法论证教育评论活动中最普通、最一般的科学原理;从而揭示出整个教育评论活动及其形成和发展的基本规律。教育评论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从根本上规定了教育评论学的学科性质和范畴.首先,教育评论活动是一种教育科研活动,它的直接结果是鉴别、评判教育文化的优劣,进而对教育界产生社会舆论导向作用;而教育文化本身及其所产生的依附于受教育者身心的精神产品,都属于意识形态范畴,可见教育评论家属于研究意识形态和揭示教育评论活动的本质规律,建立完整的教育评论学学科体系。所以,教育评论学也属于基础理论学科。再次,教育评论学的研究对象决定了教育评论学涉及整个教育领域,内涵十分丰富。也可从不同视角,针对不同范畴建立多部门、多层次的分支学科(如:教育理论评论学、教育史评论学、教育行政评论学、教育家评论学等),所以教育评论学又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6]

二、关于教育评价相关概念与教育评价的关系

教育评价与教育测验的关系:教育测验是对人的知识、技能和能力以及其他某些心理特征的检测,是教育评价的一种手段,确切地说它是

教育评价获得评价信息的工具之一.教育评价获取信息的测验法就是来自于教育测验.

教育评价与教育统计的关系:教育统计是运用数理统计的原理和方法研究教育现象中的数量关系,通过数据的分析和处理确切地掌握教育

情况,也是教育评价的一种手段和工具。教育评价中获取信息的统计法就来自于教育统计。

教育评价与教育测量的关系:教育测量通过对学生知识的掌握、智能的发展、思想品德的变化、体质的状况以及教育活动的各个方面的测

定,为教育评价提供依据,是教育评价信息的主要来源.如果没有教育测量提供的资料,教育评价将成为无源之水,失去了作价值判断的依据,其科学性、准确性便无从谈起。另外,教育测量的结果只有通过教育评价才能获得实际意义,成为改进教育工作有价值的信息.[7]

教育评价与教育评估的关系:教育评价与教育评估是非常相近的两个概念,在许多场合是通用的。评价是精确的价值判断;而评估是估计

的、预测性的价值判断。在我国从政府的文件到学者的文章论著,以及教育实践都把评估与评价混用。我个人倾向于把教育评估的对象限定在以宏观、中观的复杂教育系统的战略性、预测性估价方面,对于微观的较简单的教育系统的过去和现存实态则作为教育评价的对象。

教育评价与教育评论的关系:教育评论是对教育文化的反思和展望,它的对象是以教育文化中的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为主的,以真善美作

为评论标准的观念活动。严格讲它与教育评价虽只一字之差,但它与教育评价分属于教育科学的不同领域,有着重大区别。比如,教育评价是一种管理活动,而教育评论则为观念活动;教育评价由评价机构按严密的程序实施,而教育评论则由教育评论家个人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评述;教育评价有明确的指标体系并要求量化,而教育评论无需指标体系更不用量化,教育评价的对象是具体的可控的,而教育评论的对象是抽象的,不可控的;教育评价的结果多用于改进工作,而教育评论的结果则多用于改变观念;等等。这不是说教育评价与教育评论一点关系都没有,它们的关系表现在教育评价的结果可以成为教育评论的论据教育评论,而教育评论的结果可以作为教育思想观念影响教育评价所依据的教育价值观。

三、从价值论角度看与评价相关概念的区别

唯物主义的价值论认为,价值判断和事实判断是人们把握客观世界和两种不同方式。两者反映的对象、意义和参加的心理成份都有着质的

区别。事实判断是以客体的本质和为对象的,它探讨客体“是怎样的“、”是什么“,探讨事物的现象、本质和规律等实体属性,即以理性认识这种抽象思维形式反映客体的本质及其规律。而价值判断是以客体与主体需要的关系为对象,它探讨客体的价值属性,即客体的意义------对社会需要意味着什么,它以多种意识形式-----认识(价值与事实判断)、情感(对价值的态度体验)、意志(对价值的自觉保证)等诸种形式的综合来反映客体与主体需要的关系。

从前面的可以看出,教育评价对评价的对象不仅要借助教育测验、教育统计、教育测量进行量的测定和分析,而且要进行质的分析,

把所有考查绩效的材料和分析综合起来,在多大程度上达到了预期的目的作出价值判断。从这里可以看出,教青评价行为是建立在事实判断基础上的价值判断.教育评价中的事实判断在于诊断与鉴别教育的性状,价值判断则是对诊断鉴别而得的结果或结论,按其价值取向进行合乎目的的推断和判断;事实判断是价值判断的基础,价值判断是事实判断的目的性追求。而教育评论是依据一定的教育价值观和教育价值取向,对教育的一种价值判断。从教育测验到教育评论是一个由事实判断向价值判断的变化过程,我们不能说教育测验丝毫没有价值判断,如在测验什么不测验什么的上是有价值判断的;同样,我们也不能说教育评论就无点滴的事实判断,教育评论需要通过事实判断的真凭实据作论据。

四、对教育评价学及其学科群的建议

教育评价学经过几十年的已初步形成了学科体系,尽管概念、体系有待完善,但已为下一步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与此相应的考

试学(研究教育测验的学科)、教育统计学、教育测量学、教育评估学、教育评论学都已有相应的发展,形成了一个共生的教育评价学科群。21世纪,要使这个学科群得到良好的发展,我认为首先对各个学科的研究范围有个明确的划分,尤其是对教育评价学要有合理的定位,不要再把学、教育统计学、教育测量学的纳入自己的努力范围,要让它们以独立的学科更好地为教育评价学服务。另外,教育评价学还要把属于教育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类的抽象的,教育评价无力评价的范围还给教育评论学,让教育评论学更快地发展.同时,要把教育评估与教育评价的关系处理好,可将两者合二为一,形成统一的学科.其次,各学科要明确自己的研究对象,形成概念体系和学科体系,把一些已成熟的概念和约定俗成稳定下来,逐步形成相对稳定的学科知识和概念体系。第三,要处理好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加强理论研究,使其适应实践的要求,要积极实践经验并升华为新的理论,丰富和发展教育评价学学科体系.第四,要处理好引进与消化吸收的关系问题。无论是从国外引进的教育评价学理论,还是从教育界以外引人教育的评价理论都要结合我国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进行修正使其“本土化”和“教育化”。

综上所述,搞清教育评价相关概念的关系,对理清教育评价学科群内各学科的关系,促进该学科群的发展,为丰富和发展教育科学,加快

教育事业的发展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5]见李冀主编·《教育管理辞典》(第二版)·海南出版社·1997年版·第216页、第167页

[2]参见曹延亭编著·《教育统计学基础》·辽宁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5页

[3]见李冀主编·《教育管理辞典》(第二版)·海南出版社·1997年版·第216页

[4]参见许茂祖编著·《高等教育评估理论与》·铁道出版社·1997年版·第16--27页

[6]见刘尧著·《教育评价学》·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年版·第7--23页

对统计学的评价篇7

论文摘要:随着计算机网络全球一体化趋势的到来,基于网络环境下互联网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载体的中职计算机教学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从分析教学模式评价的意义、原则、内容体系等方面着手,探讨了中职计算机教学评价有关问题,从而为构建其他学科的评价体系提供了可参考的作用。

新课程改革明确指出:新的学习方式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

习、发现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它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提倡学生参与教师教学活动并进行各种评价,在课业学习中积极思考,培养学生善于合作和主动参与的意识,获取更多的信息,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由此可见,在中职学校要建立一套可操作性强和行之有效的计算机教学水平评价方案,是大家所期待的。

一、构建中职计算机教学评价系统的意义

新千年的到来,对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为现行的教育实践提出了新的挑战和发展的机遇。中职计算机教学的创新发展,需要有良好的教学环境和教与学新颖的方法,这样才能使学生获得一技之长,以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现代教育理论与新课标为计算机学科创新教学提供了理论依据。

二、传统计算机教学评价模式

传统的计算机教学评价标准对于新视角下的新能力培养要求来说又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虽然中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教育开展已经有很多年了,但是在评价计算机教学时,还是用传统学科教学所用的方法来进行评价。我们知道,传统评价系统中,其教学评价的内容包括很多,涉及计算机专业教育目标、教师教学水平和学生学习效果等发展情况等方面因素,其主要目的虽然也有适合计算机专业教学的内容,但是计算机专业教学中许多重要的因素都没有包括进去,这些因素在计算机专业教学中往往占有较重的比例。要构建计算机教学评价系统,就应该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进一步促进计算机专业课程改革向更深层发展。

三、中职计算机教学评价系统遵循的原则

1.评价系统要有新的教育思想做指导

素质教育提倡的“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发展,让学生主动发展”,已成为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导思想。[1]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的教育任务和教育目标、教育内容与途径,与其他学科课程进行有机整合,树立现代课堂教学评价的价值观。不能在评价中有选拔和筛选等方法的存在,要发挥教学评价整体功能的同

时,更要注重评价导向、激励,促进发展的功能。在评价与实践中,促进学生信息素养的育成、综合运用计算机专业能力的提高,进

一步促进教师专业素养与水平的提高。

2.“发展性”教学评价要适应教学目标

所谓“发展性”评价体系,是指由一系列反映被评价对象目标的、相互联系的指标构成的有机整体。[2]确定评价体系的依据必须是教学目标,评价体系必须与教学目标相吻合,保证教学工作的正确方向。教学评价能为学校的领导者改善管理工作,或为教师调整、改进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依据,能使学生了解自己的知识、智能、品德、身体等方面的状况,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

3.评价的主、客体之间是相互转化的

在教学过程中,教学双方既自我评价,又相互评价。[3]同时,教师与学生在不断改进教学时又必须具备一定的外在动力和条件。

四、构建中职计算机教学的评价体系

1.把学生学习效果作为评价的重要内容

中职学生正面临着竞争十分激烈的就业压力和企业对人才高标准要求的现实问题,在学校学好基本技能和技术本领,是当务之急。因此,计算机专业的教学评价应该更多地着眼于培养学生对计算机专业的兴趣和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让他们明白自己学习的紧迫性,启发他们把计算机专业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主要方式和有效手段。在实施计算机教学的整个评价活动中,学生应成为评价的主体,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技术的兴趣和积极性,让计算机评价活动变为促使学生认真踏实的再学习的动力。通过新的评价方法提高学生对计算机专业的学习兴趣和意识,把计算机专业作为合作学习的手段。

2.教师教学水平成为评价的主体

网络高速发展的今天,知识经济快速膨胀,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是发展的客观需要。中职计算机课程的教学设计是计算机教师课堂教学的前期准备,在此,计算机教师运用系统的观点和方法,遵照计算机教学的基本规律,对计算机教学过程进行精心设计。其中要求教师掌握现代的教学观念、教学技术,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才能设计出有创意的、高效率的教案。所以,教师对计算机教学设计的优劣可以看成是教师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所应该具备的一项教学技能,由此也应该成为计算机教学评价中的一项考核内容。

3.制订切实可行的评价量表

在认真学习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教育的文件基础上,学校要结合计算机专业的教学任务、要求,制订出各专业的学生信息素养的发展性评价量表。当然在评价过程中,既要有科学的理论做指导,又要结合实际情况,所确定的评价体系应尽量简练,所确定的评价标准尽量简明、可测,所应用的计量方法要尽量简便易行。

五、小结

中职计算机教学评价不能单一或者机械,要构建动态的、可操作性比较强的评价标准,才能有利于计算机教学质量的提升和创

新发展。并且计算机作为实践教学,其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决定了其评价方法的多元和个性化。积极的评价系统才能促进计算机专业教学的改革,否则将大大地阻碍这一新兴学科的健康发展,甚至扼杀这一新兴学科的成长。所以构建计算机教学评价系统依旧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冯义东.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网络学习评价[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7(02).

对统计学的评价篇8

教育教学评价系统是数字化校园网络管理平台在教育教学管理方面的具体功能的表现之一。在设计教育教学评价系统整体框架和各项功能时,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以下简称“我校”)充分考虑了学校“以人为本,兼容并蓄”的办学理念,利用信息技术推动我校的教育教学管理水平的进步,从各方面为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给予综合性的评价,从而促使课程教育教学目标的达成和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1)“慎选良师、精育名师”的师资培养理念。教育教学评价系统从教师的教学环节(备、教、批、辅、考)、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教学水平、教学效果以及课堂教学三维目标等方面设置课程教育教学质量评价指标,通过评价反馈了解教师成长情况,为选拔和引进教师提供参考依据。同时以评促进教师的成长和教师投入教育教学研究,有利于学校相关管理部门加强师资培训,精心培育名师。(2)“大胆尝试、冲破传统”的创新评价理念。建立科学、全面、公正的教育教学评价系统,其关键是评价的核心——评价系统能提供多种评价手段,使对教育教学的评价达到科学、全面、客观。灵活设置教学评价指评体系,学生和学校相关职能部门的管理人员可在网上对教师教育教学情况进行评价,系统自动统计教育教学评价结果。

二、教育教学评价系统的内容及操作流程

(一)教育教学评价系统的内容

1.学生对教师的教育教学情况的评价

(1)基本信息设置。首先设定一个评价轮次,并指定一个与其对应的课表轮次,用来确定每个学生评价的对象,再设定一个评价的时间区段,来规定学生在这个时间段内完成评价。(2)教育教学评价范围及指标设置。①设置评价范围,即设置相应年级课程开设的相关模块。②设置评价指标体系。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设置学生评价对象的评价指标,有针对性地让学生对教师教育教学情况进行综合的评价,从而结合学校的要求来了解每位教师的教育教学情况。评价指标体系分为主观题和客观题两部分,设置了具体评价项目的客观评价选项与主观评价内容。③生成评价问卷。(3)学生网上评价。学生在网上凭本人的学号和密码进入系统,在设定的评价时间段内就可以根据评价指标对每个老师的教育教学情况进行评价,学生全部评完任课教师、班主任、年级组长后,最后提交评价表完成评价。(4)审核学生评价的主观题,统计未参与评价的学生并要求其补评。(5)查看学生的评价结果。学校相关管理部门可按班级、年级统计学生的评价结果;可查看学生对教师评价详细情况。

2.学校督导对教师教育教学情况的评价

学校督导对教师教育教学情况的评价内容与学生对教师的教育教学情况的评价内容一致。

(二)教育教学评价系统操作流程

学校主管部门设置评价轮次评价时间区段评价范围评价指标体系学生或者督导登录评价审核学生主观题查看评价结果。学生进入数字化校园网络管理平台网站在用户登录处,凭本人的学号和密码登录进入教育教学考评后点击“提交教育教学考评表”点击右侧“评价”逐一评价任课老师、班主任、年级组长每完成一位老师的评价表要点击“提交”按钮来保存评价数据。学校督导评价操作流程与学生评价流程一致。

三、教育教学评价系统优势及具体作用

1.教育教学评价系统的优势

首先,学生和学校督导独立完成评价,评价过程体现了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其次,系统自动统计分析学生和学校督导评价数据,并高效生成评价结果表,使评价结果准确、可信。最后,任课教师、班主任、年级组长只可以查看所教学生和学校督导对本人的教育教学的评价结果,并不知道具体评价的人员,使评价客观、真实。

2.教育教学评价系统的作用

对统计学的评价篇9

调查中发现,80%以上院校的专业主干课程仍采取传统闭卷考试方式,考试内容仍以理论考试为主。以会计专业为例,专业主干课程沿袭会计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的题型,采取选择题、判断题、计算题、综合业务题等形式。这与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目标依旧存在差距。

二、职业院校学生评价模式探索

教育部鲁昕副部长在《引领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系统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中指出:坚持以能力为核心,推进评价模式改革,以能力为核心,以职业资格标准为纽带,促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质量评价标准和评价主体有效衔接,形成相互衔接的多元评价机制……要按照技能型人才成长规律,系统确立和更新职业教育观念、专业体系、课程体系、教材体系、教学模式、考试评价模式等……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就业创业能力以及综合职业素养,不仅教会学生一技之长,而且培养其成为全面发展的高端技能人才。据此,我们在近几年学生评价实践中探索一种新型的学生评价模式———职业达标制。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岗位需求,研究会计职业标准,根据职业标准确定评价内容和评价方式,在会计专业学生中开展职业达标考评制度,具体包括:职业道德达标、职业技能达标、职业资格达标。

(一)评价内容

1.职业道德。职业教育贯彻“能力为本,德育为先”的人才培养理念,会计职业与钱财打交道,故会计专业学生更需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我们在学生道德培养过程中,一是建立学生评价手册,分学期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二是建立学生职业道德账簿,详细记录学生在校期间遵纪守法、遵守校规校纪、关心集体、助人为乐、尊老爱幼、拾金不昧、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好人好事,以及与上述方面相反的不良行为,每项赋分,年度汇总,记入学生的评价档案。2.职业技能。根据高职学生的人才培养规格和就业去向,会计电算化专业学生的职业技能具体包括四个方面:(1)会计基本技能,包括点钞、珠算、数码书写、键盘录入(数字录入与汉字录入)等。(2)会计手工核算技能。(3)财务软件应用技能。(4)电子报税技能。3.职业资格。我国《会计法》规定,从事会计工作必须具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根据会计法规定和高职院校学生培养目标,学生在校期间应考取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或审计、统计等其他同级别证书。

(二)评价主体

评价主体即由谁来对学生进行评价的问题。经验证明,评价主体决定着评价的权威性、客观性。《教育部关于充分发挥职业教育行业指导作用的意见》指出:要逐步建立起以行业企业为主导的职业教育第三方评价机制。为此,要探讨行业协会、行业企业、政府部门参与学生在知识、技能、职业资格等方面的评价与鉴定,实现学生评价的严肃性、权威性、客观性。譬如:对职业技能的达标评价,珠算项目聘请财政部门主管的珠算协会考核定级,会计手工核算技能通过国家会计职业技能大赛平台进行考核并自动判分,财务软件应用通过软件考试系统自动评分,电子报税技能通过电子报税模拟系统判定成绩。对职业资格证书达标评价,通过财政部门组织的社会化考试判定成绩。这种以行业协会、政府主管部门、软件系统为主体的第三方评价,保证了评价的权威性、客观性。有些项目如职业道德、基本技能等基于校内评价,专业教师作为评价主体应具有相应的职业资格,熟悉社会评价标准,了解行业规范,保证评价的规范性、适应性。

(三)评价方法

1.建立专门的评价机构。以系部为单位成立职业达标考评委员会,根据考核内容设立项目考评分委会。以会计电算化专业为例,下设三个分委会,分别为学生职业道德达标考评分委会、学生职业技能达标考评分委会、学生职业资格达标考评分委会。各分委会具体制订项目考评方案,具体包括:考评内容、考评方式、考评标准、考评时间、考评等级等。2.建立评价档案。对每位学生设置一份职业达标考评表,对考评情况进行记录,学生各项目的考评等次可设定为优秀、合格、不合格,由考评负责人根据考评主体提供的有效成绩证明确定。该表平时由考评委员会保管,学生毕业时将学生职业达标考评表,加盖学校或系部印章后放入学生档案,并以此作为学生评奖评优、入团入党、就业推荐的主要参考依据。3.确定评价标准。对会计电算化专业来讲,评价标准应结合培养目标、行业规范、职业标准确定。我们可以对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资格制定职业标准,逐项赋分,进行达标考核。如:会计手工核算达标条件为能独立完成会计核算的全部流程,会计凭证、账簿及财务报告无差错,书写清晰、规范,项目完整、准确,正确率达到60%。4.实行全过程评价。学生评价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方位、全过程设计与创新。《教育部关于充分发挥职业教育行业指导作用的意见》提出:把社会和用人单位的意见作为职业教育质量评价的重要指标。故此学生评价不能局限于学校,应把学生评价向社会延伸,建立毕业生跟踪评价制度,将学生的学校评价与社会评价衔接起来,探讨建立学生评价“终身账簿”,伴随学生职业生涯。5.注重个性化评价。虽然评价标准是统一的,但还应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在评价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张扬个性,发扬特长。具体包括以下两点:一是尽可能对学生逐个达标,逐项评价;二是对学生某个方面的特长,实行加分制度,总分合格,即为达标。

三、教学改革

对统计学的评价篇10

关键词:新课改理念评教系统多元化评价

中图分类号:tp3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3(a)-0015-02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新课改,已历时四年,其理念已为每一个职业学校的教师所熟悉,几乎人人都认真地学习、研究并实践了它,逐渐形成了“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观、行动导向的教学观”和“多元化的评价观”。在此过程中,“如何依据新理念上好课”一直被职业学校视为重中之重,对“如何来评价教学工作”却重视不够、研究不够。而这一问题却关乎到能否巩固课改成果并深化课改工作,关乎到能否确保新课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因此绝不容忽视。为此,我设计并开发了多元化评教系统。

1多元化评教系统的设计依据

评教系统应该发挥六大功能:

导向功能:合理的教学评价就像一根“指挥棒”,对教学质量的提高,起着“定标导航”作用。

诊断功能:通过教学评价可以发现教学活动或被评价对象有哪些方面欠缺或偏离目标的要求,使被评价对象发扬成绩,改进不足。评价过程与如同看病,只有经过科学的诊断才能“对症下药”。

鉴定功能:通过教学评价,可以认定、判断被评价对象合格与否、优劣程度、水平高低等。评价者只有通过评价,才能给与被评价对象恰如其分的不同对待,进行有针对性的正确指导,以促进工作的进步;被评价对象也只有通过评价,才能确切地了解自己与评价目标的差距,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

改进功能:教学评价可以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反馈信息,促使被评价对象不断完善与优化。

激励功能:合理有效的教学评价,对于先进者说,评价的结果是对自己过去成绩的肯定与表扬,会对成功的经验起强化作用,使被评价对象更加努力、主动,以保持或取得更大的成绩;对于落后者则是一种有力的鞭策,如仍不努力就会被落下得更远。

监控功能:教学评价能够促使被评价对象与评价目标相比较,以确定自己是否达到目标,以及达到目标的程度;找出自身与目标的差距,明确以后努力的方向和途径,朝着评价目标前进。

2多元化评教系统的合理设计

评教系统的合理设计,包括六个方面:一是要具有上述六大功能;二是要符合新课改理念;三是能存取大量无垃圾数据且快速;四是统计结果科学;五是要易用、安全、稳定、可靠;六是能够继续发展以满足新的用户需求。据此,我做了如下精心设计。

2.1评价主体设计

为实现多元化评价,我设计了三个评价主体:学生、同行、教师本人。不同的主体使用不同的评价指标和评价内容,以满足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全方位地对教师的教学工作加以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作为评优定先的主要依据。(各主体的评教表祥见附件)

2.2评价结果处理

分别处理学生评价、同行评价及教师自评的成绩,得到各类评价主体给每位教师的总分、平均分和最低得分项。再按照aHp层次分析法,确定不同评价主体的所占权重得出最后成绩。可以按照教师最终获得的有效总分或有效平均分进行教学质量排名,依据最低得分项,改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3评教系统设计

系统分为前台和后台,分别供两类用户使用。

前台:用户是评价主体。评价主体通过身份选择和输入登录密码、验证码后,进入评价页面,依次选择年级、班级、科目、教师,对各项评价内容进行评价,完成后提交即可。

后台:用户是系统管理员。管理员输入用户名、密码和验证码后,可进入后台管理系统相关数据,包括评价教师(被评价对象)、评价信息和评价结果的管理。通过“评价教师管理”,可以对“年级、班级、科目”和“教师”进行“增、删、改”等操作;通过“评价信息管理”能够对“评价内容”和“分值”进行“增、删、改”等操作;通过“评价结果管理”,可以分别按教师、按科目、按班级、按年级查看和删除评价结果,可将评价结果导入到excel中,以满足其它需要。

3多元化评教系统的具体实现

3.1关键技术

(1)选择SQLServer2005+技术。理由之一是能够从两方面减少过程冗余,避免同时大量访问数据库所引起的系统反应迟钝,甚至瘫痪。一是利用本身的编译特性,系统除第一次运行需要编译使得执行稍慢外,以后都是直接执行;二是系统中凡是访问数据库的地方,一律使用SQL存储过程,只需分析、编译和优化一次。这会显著提高数据库驱动的网站的性能。

(2)采用基于web的三层架构(即表示层、业务处理层和数据层)。大大降低了应用系统开发和维护的成本;将数据访问和逻辑操作都集中到组件中,增强了系统的复用性;模块化使得系统很容易在纵向和水平两个方向拓展:一方面可以将系统升级为更大、更有力的平台,同时也可以适当增加规模来增强系统的网络应用。

(3)安全性保证。所有密码都用mD5算法进行加密;每个用户对一位教师只能进行一次评价;利用session和cookies对象,实现对用户的跟踪,保证每类用户只能在自己的评价页面进行操作。

3.2部分系统界面

(1)前台登录界面,如图1所示。

(2)学生评价界面,如图2所示。同行评价及教师自评界面与此类。

(3)后台登录界面,如图3所示。

(4)后台管理界面,如图4和图5所示。

4结语

我的评教系统已经使用了近两年,它可以高效地对每位教师的教学工作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有效地深化了课改工作、巩固了课改成果,对教学质量的提高和专业发展也起到了积极作用,还为学校合理配置师资资源及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提供了可靠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