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中医学基础汇总十篇中医学基础汇总十篇

中医学基础汇总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1:26:43

中医学基础汇总篇1

关键词:医学英语词汇特点词汇教学

医学英语教学是医学院校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基础英语的延伸,是促进学生从基础知识学习过渡到实际应用的一个有效的途径。目前多数医学院校都在大学高年级开设了医学英语这门必修课,经过了两年的大学英语学习,许多学生已经通过了Cet4或Cet6考试,同时又完成了许多基础医学和专业课程等的学习,这些都为他们顺利转入专业英语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是,我经过几年检验医学专业英语的教学实践后发现,许多学生发现学习医学英语并不像他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具体表现在医学专业文章中频繁出现的大量医学专业词汇让他们望而却步。同时对于大多数的医护人员而言,医学专业英语的词汇是很难掌握的。针对这种现象,我在检验医学专业英语的教学过程中进行了一些实践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1.医学英语词汇的特点

所谓的医学英语词汇,是指那些有明确科学概念的英语词汇,在一般情况下仅用于医学领域文章而在其他领域的文献中极少出现的词汇。医学英语的词汇来源主要包括借用普通英语中原有的与医学有关的词汇、借用其他语言尤其是希腊语和拉丁语的词汇,以及根据医学发展的需要利用词素通过派生而构成的词汇等,也有少数直接从希腊语和拉丁语中引用一些医学专业术语及习语或短语。由于历史原因,我们所见到的绝大多数医学术语都是由希腊语词素和拉丁语词素合成的,据统计,在医学英语词汇中,有75%的医学术语含有希腊语和拉丁语的成分。绝大多数的医学英语词汇利用这些词素按照一定的规则组合而成。因此,医学英语词汇的构词法学习是医学英语词汇教学的重要环节,其派生法是医学术语构成的主要方法。一个医学词通常由前缀、词根和后缀组成,但也有一些词汇是由一个或两个要素组成,如词根和词根、前缀和词根或词根和后缀等。

前缀是加在词根前面,限定词根的,本身具有一定的意义,可改变原词的意思。常见的前缀有表示数量关系的、颜色的、否定的和时间位置等前缀,如multicapsular(多囊的),leukemia(白血病),antibiotic(抗生素)等。但有的医学词没有词首前缀,词根就兼起词首的作用。

词根是词的基础成分,又称词基或词干,是一个词的主要部分,是单词核心。来自希腊语或拉丁语的医学词汇的词根通常代表身体一个解剖部位,可以根据人体的主要器官和系统进行分类,如cholangio-(胆管),它是由chole-(胆汁),angio-(血管)组合而成。有的医学词汇有一个或更多的词根,如在单词gastroenteritis(胃肠炎)中gastr-和enter-两个词素是词根。

后缀通常用来修饰词根部分,加于词后,在普通英语中后缀用来改变词性,对词的意义改变不大,但在医学英语词汇中后缀具有明确的含义,常改变词汇意义。如-algia(疼痛),-emia(血液状况)等。不同后缀赋予医学词不同的含义。

除了在医学词中除了常见的词素前后缀和词根的组成外,还有连接元音。是连接两个词根的元音,或是连接词根与后缀的元音,主要包括a、o、e、i和u,最常用的为o,有时用a、e,连接元音本身无意义,只起着连接作用。主要是让医学词易发音,由于易发音,所以可以根据读音容易记住单词。如gastr+o+scopy(胃镜)。

2.词汇教学

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学生掌握了词根、前后缀后,再记单词就比较轻松。医学词中比较长的单词可以进行拆分和合成,同时还对医学词的杂合词即普通词和医学词素构成的词进行探讨,分析了医学词单复数变化的规律、读音规律和重音位置等知识点。还有医学词中近年来常见的医学词的缩短现象、略语的使用和部分外来语的介绍。在课上,首先教师要给学生分析医学词以上所列的特征,并进行大量的举例示范。让学生根据读音和意义记单词,通过联想、对比、读音等记忆方法对词素进行记忆,而且课后安排自编的词汇手册练习,主要是根据人的系统和器官分类,安排每课练习。包括填空题、选择题和短文阅读,这些题目中会反复出现学生该掌握的词缀。课上还让学生学会根据词缀来判断医学词的意义,在一些国外的教材中,更多见的一个词是从后向前推断其意义。

同时结合以词为单位的教学,分析该医学词的读音、拼写规则及讲解单词的基本意思。然后把相应的词放到句子中进行应用,结合句子的意思进行操练以加深对词汇的印象,最后放到段落或文章等语境中学习,还可安排部分真实的综合性现场学生表演。遵循理解、识记、复用和交际等过程的模式教学。

课堂上我们还可以利用听觉和视觉的结合,利用相关的国内外医学网站和多媒体系统播放一些包含词汇的医学短片和有声医学英语资料,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意识,组织大家进行分组的讨论和语言模仿,加深对词汇的熟知程度。

总之,医学英语所用的词汇有其特有的规律和习惯,因此,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只要掌握医学词的特点,进行系统的学习,不断积累和灵活的应用,就建立起医学英语的词汇体系,为正确地理解医学专业文献的含义打下基础,为实际的交流应用和书写论文带来很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舒正友.论医学英语词汇中单词的前缀[J].黔南名族医专学报,2009.6,22(2).

中医学基础汇总篇2

关键词:概念隐喻理论;医学英语词汇;教学研究

词汇、语言、语法是构成语言的三大要素,其中词汇作为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构成语言的基础。在新的语言类课程学习当中,要想学习好一门语言,学生自身必须要具备一定的词汇储备量,并对所运用的词义有详细、具体的理解。医学英语作为专门英语的衍生部分,是提高医学院校学生专业英语综合能力的主要手段和实施方法,更是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更多的医学专业人才的重要教学保障和基础,对推动医疗事业的国家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作为医学英语教学中的核心内容,医学英语词汇方面的教学对学生学习英语语法和语音奠定了坚实的语言基础,加深了对其的理解与掌控,并通过后期的实践训练提高了学生词汇的实际运用能力,最终达到了提升学生医学英语词汇水平的主要目的。因此,本文主要对概念隐喻理论在医学英语词汇习得中的认知进行了深入研究,帮助学生建立良好隐喻思维和隐喻认知能力的同时,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进行进一步的强化,从而进一步达到提升学生医学英语词汇水平的目的。

一、概念隐喻理论概述及其运作机制分析

以隐喻语言资源为主要的医学英语词汇教学依托,加强了学生对概念隐喻与理论知识的正确认知,认识到隐喻在人类语言教学中的应用广泛性及重要性,转变学生对隐喻的传统认知观念,通过对概念隐喻在英语词汇学习中的深入挖掘,激发学生自身的词汇理解和掌握的潜力。“隐喻”一词主要来源于古希腊中语言的一种音译,是变化、转换的意思。其论题是起源于亚里士多德的《诗学》,以往对隐喻的理解主要留存在表面的意思,被视为对一种常用写作语言修辞手法,并没有对其进行深入的探究[1]。这样的情况一直延续至20世纪80年左右,随着认知语言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概念隐喻理论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尤其是来自语言类学家的关注最为广泛。此时,人们对隐喻的本质也有了更深入的认知。Lakoff&Johnson提出的隐喻认知让人们认清了隐喻与词汇创造之间存在的紧密联系,对世界有了更深入的认知,也意识到隐喻是词义出现的理论性依据以及表达机制。究其根本,隐喻的认知推理过程其实就是研究人员从一个概念领域向另外一个概念领域的结构映射,简单来说就是利用概念隐喻理论原理将一个事物自身现有的一些特征映射到另外一个事物的过程。在进行日常的生活当中出现的计算机病毒就是人们利用隐喻原理中医学上的病毒理论映射到计算机上形成的,同样,将农业农作物当中的移植嫁接概念有效映射到医学人体研究上,从而出现了现在的一些器官移植手术等医学理论的出现。隐喻主要是以实物的相似性为实施基础的,通过类比的方式创造出更多新的医学英语医学专业名词和一些新的概念性组合。以概念理论为基本切入点,对隐喻的运作机制展开研究分析得知,隐喻的运作机制主要是认知主体通过推理,将一个概念域映射到另一个概念域的语言表达方式。另外,Deignan提出的概念喻,其构建方式是将有形的具体域映射到抽象域上的行为语言表现,具体经验就是概念隐喻基础内容的一部分。束定芳也曾说过,从隐喻意义层面的理解本质上就是将源92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2年第05期总第234期no.05.2022Sum234JoURnaLoFJiamUSiVoCationaLinStitUte领域的经验有效地映射到目标领域的过程,通过映射对目标领域的特征目的有新的认知。

二、医学英语词汇的特点与认知机制的概述

(一)特点

语言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传播手段和载体,在医学英语词汇的教学过程承载着教授学生学习更多的医学历史知识和发展经历的重要职责和任务,也是人类文明发展所作贡献的重要表达方式。目前我国医学英语词汇教学主要具备以下几方面特点:一是词汇的广泛性。我国大部分的词汇来源于希腊语与拉丁语,还有一些来源于其他的国家与种族,涵盖量比较大。但是,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大量的医学新名词还是不断涌现出来,如H7n9等多种类医学医疗词汇的使用,同样也有部分的医疗名词来源于英语的通用词汇,如rise、fall、come、go等。另外,还有部分词汇是由前后缀、词根以及组合语言因素等内容派生而成的。二是医学英语词汇的教学难度比较大,学习起来比较困难,词义不易理解。通过对医学英语词汇的分析可知,我国大部分的英语词汇来源于希腊和拉丁语,综合语素与词汇相对较多,所以,这些医学英语词汇在语言的表述上存在发音较长,表述过程烦琐、复杂等特征,不易被人们认知和记忆。例如,在超显微镜火山硅酸盐沉着病(pneumonoultramicroscopic-silicovolcanoconoconiosis)的医学英语词汇的表述上英语单词不仅长而且语音烦琐复杂,不易学生进行记忆和对其进行认知。

(二)认知机制

语言教育教学研究人员一直以来都认为在词汇的习得方式上主要是通过对策略的良好运用、对词汇的偶然之间的认识和对词汇进行故意强制性的教授等三种客观教学途径丰富学生的词汇量的,三者相辅相成。但实际上通过大量的科学研究表明,隐喻才是词汇多样性形成的一种重要认知机制和学习方式,对词义有扩充的意义和作用。所以,只有将隐喻理论机制的认知有效渗入二语词汇能力训练的培养和实践的过程当中,才是实现其纵向和纵深的发展必要手段和途径。医学英语词汇教学属于二语词汇教学中的一种,因此,在学生对医学英语词汇教学的习得过程中,同样也可以采用隐喻的方式,将隐喻的认知机制有效地应用其中,提高学生的词汇水平和掌握能力[2]。比如在对“echo”一词汇的学习中,“echo”一词来源于希腊语,讲的是希腊神话中出现的一名森林女神,因受同伴对其美貌的嫉妒,最终使她失去正常语言能力的悲惨故事,而她之后只能对别人说的最后三个字进行重复,从而形成了回声“echo”的由来。学生通过对“echo”寓意的了解,理解它具有的概念隐喻特征,找到词汇教学目的域与始源域之间的联系,从而找出其词映射出的认知机制,最后通过医学英语词汇在大脑中对该次意义的知识构建与延伸从而衍生出以下词汇的含义:echosonogram(超声波回声图)、echocardiography(心回波描记术)等,这种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学到更多的医学英语词汇,构建出属于自己的医学英语词汇习得的认知系统,这对概念隐喻理论的医学英语词汇习得的研究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

三、基于概念隐喻理论的医学英语词汇教学习得研究分析

(一)对词义字面意思以及引申意义的学习起到了重要的理解作用

通过对英语短语中词根以及动词中副词的意义主要是以上下、前后、部分和整体或是中心与边缘等体现空间关系的意象图式方式作为语义依据的,通过对方位隐喻的合理利用,加深学生对读写课程教材中语句的理解。医学词汇通过对希腊语和拉丁语等多种外来词成分的吸收,构成了大量的结构更为复杂、词形更为烦琐、读意更长的医学专业术语。这种情况导致学生在对其进行专业医学英语词汇的学习过程中,更加力不从心,不知如何下手,对医学英语词汇难以记住和理解。其实,对其术语的结构有了一定的了解,并充分学会合理的运用隐喻思维的情况下,对于晦涩难懂的医学英语词汇就是小菜一碟。在医学英语词汇的构成中,其构词主要分为前缀、后缀和词根。其中前缀教学中运用到的隐喻思维前缀又被称为词首,是医用英语词汇单词前部分的一个字母或是字母组合,主要作用是用来改变词义或是改变词义的作用。医学英语词汇用于中前缀一般都是用于表示时间、方向和数字等词语的含义。为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前缀的应用方式,教师可以通过英语单词相互组合的方式,借助单词对其进行讲解教学。例如“hypo”的含义是“不足、仅次于”的意思等;而“hyper”是“高于、过度”的含义。在“tension(张力、紧张)”的前面加上“hyper-”前缀,就是“hypertension(高血压)”的意思,相反的加上“hypo-”,就是低血压(hypotension)。这样解释下来,学生更容易理解前缀的意思,更便于词汇的记忆。这样在后面的词根和后缀的教学中通过举一反三的方式,通过引导学生对单词的拆分过程,对单个词义的不断分析揣摩,就可以掌握到医学英语词汇的组合规律,从而构建出自己的学习方式。

(二)概念隐喻理论在医学英语词汇中复合词的讲解

人们在英语词汇的课程教学中通常说到的复合词多是由两个或是两个以上独立的词通过转喻或是隐喻等认知模式组合在一起而形成的。词义在其表达上也与其原有单独两个词组合在一起的词义有所不同,也不是把两个词的词义组合在一起就能完成的,但究其根本,其词义也是从原有的词义基础上延伸过来的。在进行医学英语词汇的课程教学中,教师会涉及很多复合词内容的讲解,如将“脚(food)-运动员(athlete)”,将两个组合在一起拼成“athlete'sfoot”指的是“脚癣”;又如粉色“(pink)-眼睛(eye)”相组合成为“pink-eye”是红眼病的意思等,很多的复合词大部分都是由个别独立的词语组合而成以引申而来的。在实际的医学英语词汇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对词汇进行深入分析,通过拓展想象思维的方式对其词义进行联想,将隐喻思维的作用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作用充分地发挥出来,帮助学生加深对复合词的进一步理解和提高学生对英语词汇的实际运用能力[3]。

(三)将隐喻理论运用到医学专业术语的讲解

由于医学词汇吸收了大量的外来词,且构成的医学专业英语术语结构关系复杂化、词形冗长等原因,学生对医学专业英语词汇的记忆并不简单,晦暗难懂。但是如果对医学专业英语术语结构特点充分了解和掌握后,合理地运用好隐喻思维,就可以实现对医学专业英语词汇和专业术语的快速记忆和有效的使用。通过对医学英语术语的长时间分析研究可知,一般的医学英语术语词汇主要是由词根、前缀和后缀构成。首先是隐喻思维在词根教学中的运用。词根又称为词干和词基,指的是组成英语单词词构的基础性内容和基础条件,也是单词的核心内容和重要的组成部分,里面包括了单词的基本意义。大部分医学专业英语词汇的词根主要来源于外来的拉丁语和希腊语,代表人类整体结构的一部分,例如“hepat-(肝)”“enter-(肠)”“cardi-(心)”等。词根的类型虽然有很多,但也是有数量限制的,不同的单词可以有相同的词根作为核心部分。例如“enterelcosis(肠溃疡)”“enteremphraxis(肠阻塞)”“enterorrhagia(肠出血)”“enterocolostomy(小肠结肠吻合术)”等,这些单词的核心意义都是词根“enter-”所要表示的“肠”。这样就有效地掌握了一种词根的使用方法,并采用类比等隐喻思维,就可以推演和衍生出更多类型词的基本意义。其次是隐喻思维在词缀教学中的运用。前缀又名词首,也就是词汇的前半部分,通常为单词前面的第一个字母或是字母组合,其作用主要用于调整货值改变词汇的含义。在医学专业英语词汇的使用中,医学前缀多用于表示“时间”“方向”“方位”“数字”或是“否定”的意思。为了医学专业学生对医学专业英语单词前缀有更好的理解以及达到更好的应用效果,我们可以将它们进行两两组合,通过借助单词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词义更具象化的讲解与分析。例如,前缀“hyper-”可翻译为“过度,高于”;“hypo-”可翻译为“不足”和“次于”。在“tension(紧张,张力)”的前面加上前缀“hyper-”,则可构成一个新的词汇组合“hypertension”意为“高血压”的意思,如果在单词的前面加上前缀“hypo-”则构成“hypotension”意为“低血压”的意思,前缀相同,组合的单词不同,就会重新组合成不同词义的新单词,这样的教学方式和解析更便于学生对医学英语词汇进行理解,更方使记忆。又例如,在讲解前缀“endo-”和“peri-”时,与“carditis”进行不同的组合可以重新组合为“endocarditis(心内膜炎)”和“endocarditis(心包炎)”。最后是后缀教学中运用隐喻思维。后缀又称为词尾,在词根的后边,主要用来改变词语的性质和意思等一系列的词素。比如后缀“-logy”词义表示学科,在词根前面加“physio”“hemato”“immuno”组成的“physiology(生理学)”“hematology(血液学)”“immunology(免疫学)”等。由以上内容可推断出,医学英语专业词汇的构成本质都是含有隐喻的,在其理解和记忆上将隐喻思维的意义和作用可以充分发挥出来,通过现有的医学英语术语可以感知更多的词素映射出来的概念,并将这些概念与英语词形充分有机地联系起来,便于后期医学专业英语术语词汇的学习与记忆,更有利于相关专业学生医学英语术语学习效率和掌握程度的进一步提升。

四、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对概念隐喻理论在医学英语词汇习得的作用研究分析可知,隐喻对于学生在医学英语词汇的理解和记忆方面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和意义,帮助学生加深了对英语词义与多种短语、语句的理解,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想象思维,扩宽了学生的视野和思维面,加强了学生对词汇的理解和实际运用能力。对医学英语词汇进行具象化和意义化处理,使学生能够更容易地理解其词义。而隐喻就是作为一种抽象概念手段被有效应用到了医学英语词汇课程教学当中,加深了学生对其的理解。总而言之,将概念隐喻理论引用到日常医学英语词汇课程教学中,是现代语言类教育发展的必然发展趋势,也是突破医学英语词汇教学瓶颈的重要手段,不仅帮助学生提高了对英语词汇的实际运用能力,加深了对其的理解与掌握,而且帮助学生构建了一套清晰的思维想象渠道和知识框架,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记忆。

参考文献:

[1]王昆芳.概念隐喻理论视角下英语词汇习得研究[J].海外英语,2021(5):237-239.

[2]张晨晨,郭书法,甄长慧,汪田田.基于概念隐喻理论的医学英语词汇习得研究[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16(9):59-63.

中医学基础汇总篇3

1双语教学的定义

双语教学是指用汉语以外的一门外语作为课堂主要用语,进行非语言学科的教学。在我国,双语教学多采用汉语、英语两种语言模式,通过双语教学可使学生在学习掌握专业课程知识的同时,加强和提高英语水平。2004年,教育部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中明确表示,“双语授课课程指采用了外文教材并且外语授课课时达到该课程课时的50%及以上的课程”[1]。

2医学检验专业双语教学的重要性

作为一门工具语言,英语在国际中的地位是无可匹敌的。随着我国改革和对外交流的蓬勃发展,医学界的国际间交流与合作也日益频繁。为了更好地与国际社会接轨,要把英语作为一门战略性的交流工具来使用。

医学双语教学是培养具有扎实医学专业知识、国际合作意识、国际交流和竞争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的重要手段。推广双语教学,有助于医学生以英语为工具,更全面、准确、快速地获取国内外最新的专业信息,为今后的工作、学习、科研打下坚实的基础。对于医学检验工作人员来说,不仅要掌握常规检验技术与方法,更要学习和掌握本学科领域最新的科研研究动态和先进的技术。在日常工作中,许多高端的医疗检验仪器的操作说明书及控制面板皆为英文编写,如果不懂专业术语以及专业词汇的英文缩写,将无法正确操作仪器,也难以对检测结果进行正确的解释和说明。除此之外,处于生物技术及医学教育前沿的多是发达国家,大多数专业期刊、专业书籍都为英文编撰,医学检验工作者获取专业文献、资料,推广专利成果等都要依赖于良好的专业知识及英语语言交流能力。因此,作为医学检验专业的专任教师,如何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进一步普及英文专业词汇以及常用检测技术、方法的英文译文,是医学检验专业教学改革的方向之一。

3分子病毒学课程教学特点

分子病毒学是医学检验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是病毒学与分子生物学相互渗透融合而形成的一门学科。其内容融合了病毒学的基本原理与方法,以及分子生物学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将病毒基因组复制、基因表达及其调控机制作为研究重点,提示病毒感染、致病的分子本质,为病毒基因工程疫苗和抗病毒药物的研制以及病毒病的诊断、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基础及依据。

作为一门交叉学科,分子病毒学教材内容不断推陈出新,将最新的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应用到病毒学的分类、致病机理、临床监测等方方面面。目前使用的分子病毒学教材,都部分引用了英文文献,甚至有的章节是英文译著。全英文的教材也有不同的版本,以适用于本科、研究生教育。这就为实施双语教学奠定了基础。

4分子病毒学双语教学改革的实施

分子病毒学双语教学的目标应定位为:在学科知识水平提高的基础上,提高专业英文水平。通过双语教学,使学生能够掌握常见专业词汇的释义与缩写,能够较为顺畅地阅读专业文献。

双语课程开设时间及教材选择从我国教育现状来看,大部分省、市、自治区的小学、初中、高中已经开始英语的普及教育,这为步入大学的医学生提供了一定的语言基础。相对于日常口语会话、新闻性的短篇阅读理解来说,医学检验专业英语的特点是医学词汇繁多,单词冗长,专业技术方法表述复杂,难以理解和掌握。因此,通盘考虑,决定将分子病毒学(双语教学)这门课程安排在第5/6学期进行。学生通过大一、大二的基础医学的学习,掌握了基础医学知识以及相关的医学专业英文词汇(如解剖学中组织器官的英文名称,病理学中疾病的英文名称,病原学中微生物的英文名称及检测方法等),而且大多数通过了大学英语四级考核,在专业英语的阅读和交流上具备了一定的基础。

双语教学教材的选取是否适当,对教学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若直接拿来外文原著,虽然专业性强,可专业词汇量过大、难度高,难以引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在大量调研的基础上,决定选择重点章节的英文资料,将其进行汇总编撰。授课过程中,教师在基础教学内容讲述的基础上,对重点篇章进行双语教学,便于学生理解、掌握分子病毒学专业词汇及专用术语,以达到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教学目的。

采用灵活的教学手段英语作为获取国内外医学新知识、新技术的必备工具,是未来知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二本院校,河南科技大学在校学生水平尚未达到可使用全英文教授专业课程的程度。若盲目使用全英文教学,学生需耗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去记忆晦涩、繁杂的专业医学单词,势必会影响到对专业知识的学习,丧失对双语教学的兴趣[2]。

分子病毒学双语教学的改革必须采用灵活的教学手段,正确理解、认识英语与专业课的关系,以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为目的,方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比如在讲解专有名词定义、概念、临床表现、实验室诊断时,使用英语教材来讲解,中间穿插用汉语讲解;在进行致病机制等较为抽象内容讲解时,先用中文进行讲解,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穿插补充英文资料,将分子病毒学专业知识的传授与英文专业词汇、句式的传授进行有机结合,互为补充。

提高师资力量双语教学在要求以英语为载体授课的同时,更要求教师以传授知识为重。在此模式下,教师对专业课程的熟练程度以及英语口语水平对教学效果的影响至关重大[3-4]。

为了能够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医学检验教研室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提高授课人员的专业知识能力以及英文表述水平。

首先,定期举办英语口语培训班。利用本科教学平台,聘请国际教育学院的英语外教,对分子病毒学专业课教师进行英文口语技能的培训。

其次,加强专业英语的学习。分子病毒学的双语教学涉及专业英文词汇及表述,通过定期举行医学检验专业英语词汇及英文原文翻译的知识竞赛,来提高专任教师的学习兴趣和专业英文识记能力。

中医学基础汇总篇4

【考试时间】

2017年成人高考考试时间定于2017年10月28日-29日(星期六、星期日),高中起点本、专科每科考试时间为120分钟,专升本每科考试时间均为150分钟,具体考试科目及时间安排见表

一、高中起点升本、专科考试时间表

时间10月28日10月29日9:00-11:00语文外语14:30-16:30数学(文科)

数学(理科)理化(高起本理科)

史地(高起本文科)二、专科起点升本科考试时间表

时间10月28日10月29日9:00-11:30政治大学语文

艺术概论

高等数学(一)

高等数学(二)

民法

生态学基础

医学综合

教育理论考生根据报考

专业选择一门14:30-17:00外语-【考试科目】

1.高中起点本科、高中起点专科考试按文科、理科分别设置统考科目。公共课统考科目均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外语分英语、日语、俄语3个语种,由考生根据报考学校招生专业要求选择1种。报考高中起点本科的考生,除参加3门统考公共课的考试外,还需参加专业基础课的考试,理科类专业基础课为“物理、化学综合”(简称理化),文科类专业基础课为“历史、地理综合”(简称史地)。以上试题均由教育部统一命制。

2.专升本考试统考科目为政治、外语和1门专业基础课。试题由教育部统一命制。

各科类考试科目如下:

文史、中医类(录取时中医类单独划定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政治、外语、大学语文

艺术类:政治、外语、艺术概论

理工类:政治、外语、高数(一)

经济、管理及药学类:政治、外语、高数(二)

法学类:政治、外语、民法

教育学类(含教育类、体育教育类,其中,体育教育类录取时单独划定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政治、外语、教育理论

农学类:政治、外语、生态学基础

医学类:政治、外语、医学综合

3.成人高校艺术和体育类专业招生必须对考生进行专业加试,其它专业是否加试由各有关高校自行确定。如需加试,招生学校必须在向社会公布的招生简章中注明并自行命题和组织考试,于录取前向省教育招生考试院提交加试合格考生名单。

4.统考科目按教育部《全国成人高等学校招生复习考试大纲》(2011年版)的要求命题。所有统考科目每科试题满分均为150分;高起本、高起专的统考科目每门考试时间为120分钟,专升本每门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中医学基础汇总篇5

【考试时间】

2017年成人高考考试时间定于2017年10月28日-29日(星期六、星期日),高中起点本、专科每科考试时间为120分钟,专升本每科考试时间均为150分钟,具体考试科目及时间安排见表

一、高中起点升本、专科考试时间表

时间10月28日10月29日9:00-11:00语文外语14:30-16:30数学(文科)

数学(理科)理化(高起本理科)

史地(高起本文科)二、专科起点升本科考试时间表

时间10月28日10月29日9:00-11:30政治大学语文

艺术概论

高等数学(一)

高等数学(二)

民法

生态学基础

医学综合

教育理论考生根据报考

专业选择一门14:30-17:00外语-【考试科目】

1.高中起点本科、高中起点专科考试按文科、理科分别设置统考科目。公共课统考科目均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外语分英语、日语、俄语3个语种,由考生根据报考学校招生专业要求选择1种。报考高中起点本科的考生,除参加3门统考公共课的考试外,还需参加专业基础课的考试,理科类专业基础课为“物理、化学综合”(简称理化),文科类专业基础课为“历史、地理综合”(简称史地)。以上试题均由教育部统一命制。

2.专升本考试统考科目为政治、外语和1门专业基础课。试题由教育部统一命制。

各科类考试科目如下:

文史、中医类(录取时中医类单独划定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政治、外语、大学语文

艺术类:政治、外语、艺术概论

理工类:政治、外语、高数(一)

经济、管理及药学类:政治、外语、高数(二)

法学类:政治、外语、民法

教育学类(含教育类、体育教育类,其中,体育教育类录取时单独划定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政治、外语、教育理论

农学类:政治、外语、生态学基础

医学类:政治、外语、医学综合

3.成人高校艺术和体育类专业招生必须对考生进行专业加试,其它专业是否加试由各有关高校自行确定。如需加试,招生学校必须在向社会公布的招生简章中注明并自行命题和组织考试,于录取前向省教育招生考试院提交加试合格考生名单。

4.统考科目按教育部《全国成人高等学校招生复习考试大纲》(2011年版)的要求命题。所有统考科目每科试题满分均为150分;高起本、高起专的统考科目每门考试时间为120分钟,专升本每门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中医学基础汇总篇6

【考试时间】

2017年成人高考考试时间定于2017年10月28日-29日(星期六、星期日),高中起点本、专科每科考试时间为120分钟,专升本每科考试时间均为150分钟,具体考试科目及时间安排见表

一、高中起点升本、专科考试时间表

时间10月28日10月29日9:00-11:00语文外语14:30-16:30数学(文科)

数学(理科)理化(高起本理科)

史地(高起本文科)二、专科起点升本科考试时间表

时间10月28日10月29日9:00-11:30政治大学语文

艺术概论

高等数学(一)

高等数学(二)

民法

生态学基础

医学综合

教育理论考生根据报考

专业选择一门14:30-17:00外语-【考试科目】

1.高中起点本科、高中起点专科考试按文科、理科分别设置统考科目。公共课统考科目均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外语分英语、日语、俄语3个语种,由考生根据报考学校招生专业要求选择1种。报考高中起点本科的考生,除参加3门统考公共课的考试外,还需参加专业基础课的考试,理科类专业基础课为“物理、化学综合”(简称理化),文科类专业基础课为“历史、地理综合”(简称史地)。以上试题均由教育部统一命制。

2.专升本考试统考科目为政治、外语和1门专业基础课。试题由教育部统一命制。

各科类考试科目如下:

文史、中医类(录取时中医类单独划定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政治、外语、大学语文

艺术类:政治、外语、艺术概论

理工类:政治、外语、高数(一)

经济、管理及药学类:政治、外语、高数(二)

法学类:政治、外语、民法

教育学类(含教育类、体育教育类,其中,体育教育类录取时单独划定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政治、外语、教育理论

农学类:政治、外语、生态学基础

医学类:政治、外语、医学综合

3.成人高校艺术和体育类专业招生必须对考生进行专业加试,其它专业是否加试由各有关高校自行确定。如需加试,招生学校必须在向社会公布的招生简章中注明并自行命题和组织考试,于录取前向省教育招生考试院提交加试合格考生名单。

4.统考科目按教育部《全国成人高等学校招生复习考试大纲》(2011年版)的要求命题。所有统考科目每科试题满分均为150分;高起本、高起专的统考科目每门考试时间为120分钟,专升本每门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中医学基础汇总篇7

【考试时间】

2017年成人高考考试时间定于2017年10月28日-29日(星期六、星期日),高中起点本、专科每科考试时间为120分钟,专升本每科考试时间均为150分钟,具体考试科目及时间安排见表

一、高中起点升本、专科考试时间表

时间10月28日10月29日9:00-11:00语文外语14:30-16:30数学(文科)

数学(理科)理化(高起本理科)

史地(高起本文科)二、专科起点升本科考试时间表

时间10月28日10月29日9:00-11:30政治大学语文

艺术概论

高等数学(一)

高等数学(二)

民法

生态学基础

医学综合

教育理论考生根据报考

专业选择一门14:30-17:00外语-【考试科目】

1.高中起点本科、高中起点专科考试按文科、理科分别设置统考科目。公共课统考科目均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外语分英语、日语、俄语3个语种,由考生根据报考学校招生专业要求选择1种。报考高中起点本科的考生,除参加3门统考公共课的考试外,还需参加专业基础课的考试,理科类专业基础课为“物理、化学综合”(简称理化),文科类专业基础课为“历史、地理综合”(简称史地)。以上试题均由教育部统一命制。

2.专升本考试统考科目为政治、外语和1门专业基础课。试题由教育部统一命制。

各科类考试科目如下:

文史、中医类(录取时中医类单独划定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政治、外语、大学语文

艺术类:政治、外语、艺术概论

理工类:政治、外语、高数(一)

经济、管理及药学类:政治、外语、高数(二)

法学类:政治、外语、民法

教育学类(含教育类、体育教育类,其中,体育教育类录取时单独划定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政治、外语、教育理论

农学类:政治、外语、生态学基础

医学类:政治、外语、医学综合

3.成人高校艺术和体育类专业招生必须对考生进行专业加试,其它专业是否加试由各有关高校自行确定。如需加试,招生学校必须在向社会公布的招生简章中注明并自行命题和组织考试,于录取前向省教育招生考试院提交加试合格考生名单。

4.统考科目按教育部《全国成人高等学校招生复习考试大纲》(2011年版)的要求命题。所有统考科目每科试题满分均为150分;高起本、高起专的统考科目每门考试时间为120分钟,专升本每门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中医学基础汇总篇8

关键词:财务分析医院运营管理应用

一、背景情况

医疗专家治院是我国公立医院管理的基本模式。医疗专业型专家管理医院有着精通医疗、熟知医院业务等多方面的强大优势。但在财务管理乃至经济运行方面需要得到相应的支持、协助。Y市人民医院自1999年1月起,坚持开展财务分析活动至今已走过17个年头。从清仓查库、核实资产,摸清“家底”,学习政策,调查研究,建章立制,开展分析活动,查找问题,提出改进意见、措施,落实整改,促进发展,做了大量的探索和实践工作;分析的形式和内容从最初简单的表格分析到综合性分析,从小范围讨论会到经济工作研讨会不断丰富和提升;汇报的人员从当初的财务负责人到现在的财务科工作人员、医务科、人力资源科、院办公室、医学工程科、药学部、后勤管理科负责人等,参与分析汇报的部门、人员越来越多;阅读分析报告和听取分析汇报的人员从最早的部分院领导到后来的党政班子全体成员、工会干部、预算委员会成员、职能部门负责人、临床医技中层干部代表等核心管理人员80多人;17年的历练与沉淀,笔者所在医院财务分析工作走过了不断完善、自成体系、逐渐成熟、进步的过程,从单纯的财务分析发展到全院性经济分析的更高阶段。分析活动的深度、广度以及对医院发展建设的贡献等方面得到了与会专家、同事的认可和积极参与;得到了历任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和肯定;得到了市卫生局、市财政局领导和国内知名医院管理专家的高度评价和认可;取到了助力医院价值创造能力持续提升的积极作用,发挥了参谋助手职能。

二、基本做法

1.笔者所在医院财务分析活动起步早,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实践,补充完善,把财务分析工作提升为开展经济分析工作,并形成相应的制度

笔者所在医院于1999年起坚持开展财务分析活动,从每月开展简单的财务分析、编制《主要财务指标完成情况表》向院领导汇报基本情况指标情况开始,逐步增加分析内容,召开小范围财务分析会,开展财务分析活动,于2003年制定了《医院财务分析制度》;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以2006年正式召开首次经济工作会为标志,开展财务分析逐步发展到了开展经济分析。在此基础上,经过多年的努力探索和不断完善、创新,先后于2012年、2016年再次修订完善《财务分析制度》。

2.紧跟医院改革发展及管理需要,持续完善经济分析的指标体系和内容,实现了从财务管理走向经济管理、促进业务管理的重大突破

以财务分析指标体系为基础,结合“医院管理年”、“等级医院评审”、“大型医院巡查”、“公立医院改革”等医院管理及改革发展的需要,不断调整丰富经济分析的指标体系,补充增加分析的重点内容,但不局限于制度规范的指标分析。目前,分析的指标及内容涵盖医院资产负债情况、业务收支情况、预算执行情况、成本管理情况、医疗服务数量与质量变动情况、医保管理情况、卫生材料使用管理、职工收入及纳税情况、“药占比”、“耗占比”、“检占比”完成情况以及患者费用水平等内容,形成了“以财务为基础、以经济管理为主要内容”的经济分析指标体系,实现了从财务管理走向经济管理、促进业务管理的重大突破。

3.定期开展财务分析,并持续改进完善,使财务分析形成常态化

笔者所在医院第一份财务分析表――《主要财务指标完成情况表》编制于1999年1月。17年以来,共计编制月度、季度或年度分析表205份。分析的指标不断增加和细化,从最初的18个指标增加到现在的151个,分析的内容从不断拓展、丰富,针对性逐年增强,从简单的与上年同期做比较分析,增加了执行预算、同行业对比、国家相关政策等分析。通过常态化的财务分析活动及时为院领导及各科室管理者提供大量详实、可靠的财务信息,使财务部门由核算、反映、监督的职能逐步转变为主动的参与医院经济业务管理活动,发挥管理会计职能作用。

4.以科室成本核算数据为基础,深入科室调研、分析,指导科室日常经营管理,做到“算管结合、算为管用”

财务的本质是以货币作为标尺测量业务,客观反映业务事实。笔者所在医院财务科逐步转变观念,从成本核算入手、总结分析大量的财务数据,更是以财务分析指标体系为晴雨表,对业务数据突出或异常的科室追踪深入分析,走出办公室,到临床医技科室调研学习,或以医院行政查房机会,加强科室交流沟通,紧密联系临床业务,掌握科室层面的经济管理第一手资料,使财务分析与实际业务相辅相成,推动科室管理,如神内一二科、普外一科、重症医学科等科室在与财务科互动交流后科室运营管理趋于良好,甚至科主任被邀请至全院做科室管理经验分享。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以临床各科室管理的进步来推动全院经济运营管理水平的提升。

5.充分调研、精心准备,召开高规格、高质量的经济工作研讨会,汇集决策层、管理层、执行层的专家、管理骨干的智慧和力量共商医院改革发展大计,把财务、经济分析活动引向深入

从2006年召开首届经济工作会至今整十年,笔者所在医院的基本做法具体如下。

(1)会前充分调研学习,精心策划准备。首先由总会计师在大约三周前根据当前的形势、医院的目标任务及中心工作、管理难点要点等拟写分析活动计划,提请院长审核同意后召开财务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会议,组织学习相关政策文件,讨论分析议题、材料获取途径、统计口径等,安排布置任务,做到分工明确,目标任务清晰。大约一周后,召开第二次讨论会,听取所有材料准备人员的情况汇报,进一步细化要求,明确需要补充或核实的内容指标等,安排制作ppt等汇报材料。第二周后要求材料准备人员提交ppt等汇报材料,逐一进行审核、协调统一,查缺补漏,避免相互矛盾、抵触,甚至违背医院管理要求、政策法规的观点和内容出现。第三周后按计划召开经济工作研讨会。会前,由总会计师将材料准备情况、分析会上可能提出的焦点问题、敏感问题等向院长做重点汇报,确定分析的深度或策略、引导的方向、注意事项等。

(2)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和策略开好分析汇报会和讨论会。会议的前半段为分析汇报会,首先要组织学习相关政策、法规或内部规章,了解形势、统一思想认识,集中智慧和精力;从宏观分析入手,以国家、省、市的相关要求或落实情况汇报为铺垫,以财务分析为基础,再具体分析汇报本次分析会安排的重点内容、计划解决的突出问题。做到由浅入深、从面到点,客观揭示存在问题或困难,提出改进意见、措施供与会专家、骨干讨论。后半段为与会人员交流发言讨论会,动员大家针对分析汇报中提出的问题或讨论提纲充分发言、献计献策,为解决问题、促进发展贡献智慧。注重听取不同的意见建议,为达到凝集力量,统一认识,统一行动做好基础准备。

(3)由院长(主要领导)总结布置工作,安排整改落实。由记录人员把与会人员较为成熟的发言意见及院长安排布置的工作整理交总会计师审核,提出整改任务分解建议,由院长批示执行。

(4)向全院干部职工传达经济分析会的主要内容,动员大家当家理财,提高医院运营管理水平。由财务负责人及其他汇报人员把经济分析会的主要内容在中层干部会议上进行汇报,同时,公布全院各科室的成本核算、业务指标完成情况等信息,汇报材料上传oa系统,供全院干部职工查阅、学习。通过中层干部向职工传达医院的管理要求及改进举措,动员干部职工关心医院发展建设,共同当家理财,齐心协力完成改革任务,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三、主要成效及亮点

1.院领导重视程度高,中层干部参与性强

不论是常规财务分析还是综合性的经济分析活动,都得到院党政领导班子高度重视。特别是每年召开两次的经济分析会,每一次分析会院长、书记及其他党政领导班子全过程认真听取汇报和与会人员的发言,特别关注不同意见建议,站在医院发展战略的高度及时总结与会人员意见建议,引导与会人员以主任翁的姿态参与医院经济管理,为提升医院运营效率做出贡献,并及时做出下一步工作安排布置;中层干部积极性也很高,主任们都很珍惜参加经济分析会的机会,并以此为荣。

2.定期财务分析报告及时高效,经济工作会规格、质量高

坚持17年的定期财务分析为院领导提供及时有效的财务管理信息,为医院经济决策提供翔实的信息支撑。参加经济分析会的人员是院长书记及全体班子成员、工会干部、预算委员会成员、职能部门负责人、临床医技中层干部代表等核心人员,分析讨论的内容事关医院发展建设、准备的材料丰富、翔实,可见会议的规格质量之高。

3.财务经济分析不断深入人心,当家理财意识不断增强,营造了积极的财务工作氛围

17年的财务、经济分析活动,既宣传了国家有关财经方针政策,及时汇报沟通了医院的财务、经济工作状况,使院领导和干部职工了解财务工作,知晓国家财经法规,从而支持财务工作、重视经济管理,确立了财务工作在医院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增强了共同理财当家意识,营造积极的财务工作氛围。全院职工有了诸如成本效益、资产管理、科室经营管理等意识,科主任及护士长在科室经营管理中时刻向财务科咨询,或主动邀请财务人员下科室进行调研交流,做到了以财务促进科室管理,以科室管理促进医院的共同发展。

4.财务经济分析有深度、有广度,改进措施能落实,起到了持续提升医院运营效益的助推作用

(1)不论是常规的财务分析还是综合经济分析会议都紧密结合医院业务发展、质量与安全、精细化管理发展战略、所处外部环境及政策要求进行专项专题分析汇报,横向、纵向对比分析,并结合数据深挖实际业务活动,找管理差距及优势,并提出管理建议。分析活动针对性强,重点突出,敢于揭示问题、面对困难,能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办法,对于医院运营管理中被掩盖的问题,经过分析对数据与业务的深挖,揭示出其亏损的事实,便于管理者及时调整管理措施。

(2)财务经济分析活动涉及医院的方方面面,分析内容广,参与面广。涉及临床经济业务、医保、物价、卫生材料、设备、药品管理、成本管控、绩效管理、预算、资产管理等多方面内容。随财务分析范围及内容的扩展,汇报人员不再局限于财务科,各行政职能科室主任、药学部主任、临床科室管理突出的主任均积极参与汇报,以各领域专业人员进行专题分析汇报,使财务分析活动更专业、全面,更贴合各领域的实际情况。

(3)分析活动提出的改进意见措施能落在实处。每次年度及半年度的财务分析会后提交详细的意见分解方案,从院级层面下发整改任务分解方案,指定牵头院领导及责任科室并限期整改,整改落实情况在下一次分析会上进行通报,使财务分析活动中发现的各项问题能逐一落实解决,真正起到助力医院价值创造能力持续提升的作用。

5.锻炼了财务队伍,培养了年轻的经济管理人才

每一次分析活动使财务人员都有新提高、新认识,也为财务人员提供了发挥专业技能、创造管理价值的平台。如此高标准的财务经济分析活动锻炼了财会队伍,培养了一批爱学习、会思考、善分析、懂管理的年轻骨干。

四、下一步的思路及打算

从医院的实际情况出发,下一步打算从以下两方面进一步开展工作。

第一,进一步加强能力培养,打造具有专业水平、胸中有大局、眼中有目标、手中有工具的复合型人才,财务人员的能力建设要从“会计核算”、“财务管理”向医院的“风险控制”和“价值创造”转变,才能不断适应新医改的要求。

第二,借助信息系统提高财务分析效率。2016年医院引进综合运营管理信息系统(HeRp),逐步实现财务业务一体化的模式,并将十多年财务分析思路植入系统,财务分析有了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的支持,数据联动性更强,分析效率更高。

(李双云为本文通讯作者)

参考文献:

[1]赵晨羽.基于价值链的财务分析模式构建探讨[J].中国商论,2016(22).

[2]叶燕红.论财务分析在公司经营决策中的作用[J].当代会计,2016(7).

[3]徐祖华.财务分析在公司经营决策中的作用分析[J].科技经济导刊,2016(18).

[4]吴春梅.企业财务管理中财务分析的作用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16(15).

[5]冯晓云.基于价值链管理的财务分析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6(24).

[6]杜曼,李翔.基于城市公立医院改革背景下的财务分析改进研究[J].中国卫生经济,2016,(8):94-96.

[7]骆水娣.基于信息化平台的财务分析与评价模式[J].中国总会计师,2015,(2):40-43.

[8]孙国珍.大型公立医院财务分析影响研究――基于医院会计制度改革视角[J].财会通讯,2015,(23):78-80.

中医学基础汇总篇9

  CBL(Case-BasedLearning)是以案例为基础的学习方法。强调以案例为导向,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导向的启发式教育。

1中医学教学的现状

西医院校的中医学教材内容几乎涵盖了所有中医的内容,而课时安排只有一学期的授课时间,重庆医科大学儿科本科、儿科七年制的中医学教学安排为大课理论54学时,本科示教3学时,七年制示教9学时。短时间内把中医院校几年的内容集中在一个学期内讲授完毕时间短任务重,不能深入。而且中医理论与西医理论理论体系的巨大差异,让学生在短时间内进行思维转换非常困难,往往对中医不能产生兴趣及真正理解,教学效果不理想。临床示教是一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很好机会,可以让学生直观的感受中医。但是示教时间短,如何充分利用好这短短的几个学时,让学生能在有限的时间里更好的理论联系实际就显得非常重要。由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中医科条件有限,没有病房,只有门诊,就造成病人随机性很大,对于示教病例病人的病种不能选择,示教病例数量不能确定,也不能预先安排典型的病人给学生看。就导致不同组别的学生示教内容不一致,学生体会不一致,而且以往的示教教学方式都是采用填鸭式教学方法,都是教师对如何四诊、如何辨证论治进行单方面讲解,力求让学生多了解临床。但是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学生主动思维很差。只是教师单方面的输出,学生不会主动思考,对于教师提出的问题也由于基础知识掌握差不能及时做出反应,示教结果就形成参与性差,实际效果不佳。

2中医学CBL教学法应用的方法

2012年中医教研室利用学校临床医学专业论证的契机,对示教部分进行了改革,加入了CBL教学。

具体方法:在示教之前2周把典型案例发给学生,按学号将学生随机分组,一组约10人左右,每次上课两组进行讨论。然后学生先个人查找资料进行分析,再进行组内讨论,组内汇总意见后,由一名学生制作成ppt,示教当天进行汇报。示教当天,一组汇报分析,另一组学生对对组的内容提出意见及疑问,由汇报组学生回答疑问,两组讨论。最后,由教师简短点评。

3 CBL教学法应用的效果

通过CBL教学,我们发现,这种教学方式能够明显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主动参与性。事前大家己经自行查询资料进行了个人的分析,然后组内讨论,汇总意见,在示教时学生代表汇报时,可能有错误,可能思路与对组不同,另外一组的学生就有疑问提出,针对每一个小问题,又会展开进一步讨论。对整个讨论范围的拓展,及对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可以很直观的得到。通过此种教学方式,学生能够主动思考问题,能够在自学及讨论中发现自己的错误所在并自行改正;也能使学生从别人的错误中总结自己、提高自己。学生反映良好;教师能够在过程中发现学生在哪些方面存在问题,从而可以直接针对短板问题进行讲解,学生感触也更加直接,容易理解。

此种教学方式也转变了教师的教学模式,变单方面输出为双方面互动,形式不再枯燥,反馈性也很好,能够使教师发现教学当中存在的问题,可以合理分配今后的授课安排。

4应注意的问题及应对方法

通过目前CBL教学总结了一些经验教训:(1)病案选择应具有代表性、典型性,不宜选择过于复杂的病案。因学生中医基础比较薄弱,简单病案的诊断都可能存在问题,过于复杂就可能造成讨论时间过长,讨论容易偏离重点,造成不可控因素增大。这就要求在最初选择病案时,必须全体教研室教师共同讨论、分析,精选病案。如果讨论中发现问题,要及时修正病案,并存入CBL案例库,以备后用。(2)带教教师必须在教学中起到掌控全局的作用:当学生们不能积极发言时,可适当的加以启发;当讨论偏离方向时要适时地扭转形势;当大家没有发现错误时要适当的提醒,使讨论能围绕主题,不偏离方向。不然就会造成花费时间很长,讨论的目的却没有达到。(3)虽然汇报学生的分析并不会完全正确,但是对于中医基础很弱的学生来说,在短短十几分钟的汇报内,马上发现对组学生存在的问题并不容易,此时就需要教师及时把存在的问题单独呈现给大家,再让汇报组学生对问题进行解释,之后对组学生质疑,这样两组的参与性就很强,而且会在争论中对问题得到深刻认识,即使不能对问题得到准确结论,这时候教师再进行讲解,学生理解起来就非常容易。(4)教师在案例讨论中应该注意弱化自己的主导地位。因为习惯于传统教学模式,教师往往会不自觉的站在向学生授课的位置,学生也往往不是互相讨论而变成向教师汇报的状况发生。这就背离了CBL教学方法的初衷。讨论不单单是为了得到一个正确答案,关键是在讨论中发现问题: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教师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所以教师一定要退后,让学生成为讨论主体,但又要掌控局面,而不是任由学生随意讨论。这对教师的要求比较高。所以授课前需要对教师进行专项培训。

5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1)案例库的形成。因为刚刚开始,储备案例少,需要进一步丰富和建成案例库。

(2)师资培训。案例讨论要求教师能够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恰当地就教学内容设计出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要更加敏锐地洞悉学生的想法,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为学生的探索活动提供必要的信息和工具上的支持对教师要求很高。目前的师资能力还比较欠缺。需要到外校及本校优秀科室进行学习。提高带教教师能力。

(3)与之相配的学生评价体系配套也是需要进一步探讨的方向。

(4)没有设计相应方案调查学生学习效果。这将是下一步我们要完善的方向。

中医学基础汇总篇10

关键词:“三明治”教学法机能实验教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82(2016)12-0181-01

“三明治”教学法是一种以学习和实践反复交错进行为基础的新型教学模式,形式上类似三明治,由此得名[1]。德国海德堡大学医学院将Sandwich“做中学,学中做”教学理念应用于医学小班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近年来,Sandwich教学法广泛应用于国内医学教育,深获师生好评[2-5]。

一、机能实验学是为适应现代高等院校教学改革和提高素质教育的需要,把经典的生理学、药理学和病理生理学三门学科的实验有机的融合构建为一门新型独立的实验性课程,是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体系改革的重要内容和医学生必修的基础课程之一。由于其融合了三门学科的知识,同时还有学生的自主实验设计,再加上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活体动物实验,对学生来说难度较大,实验课前老师按传统方法讲授实验步骤,学生按部就班去做,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利于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方法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笔者有幸参加了本校基础医学部举办的“教师教学方法培训”,学习和体验了由华中科技大学黄亚玲教授主讲的“三明治”教学法,将其应用于三年制临床专业的机能实验教学中,做了初步探索与思考。

1.教学对象

随机选择2016级临床专业的1组学生25人作为教学对象,分为5组,每组5人。

2.教学内容

选取《机能实验学》第四章实验设计部分,学生根据已学过的知识利用小鼠和家兔设计实验区分毛果芸香碱、阿托品、新斯的明三种药物。

3.教学流程

3.1教师开场白,5min,首先给学生讲解本次课的主要实验内容,机能学实验如何进行实验设计,实验设计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实验对象的选择等等,然后提出5个问题,如①胆碱能神经兴奋后,乙酰胆碱分泌增多,其与m受体结合发挥什么样的生物学效应?②乙酰胆碱与n受体结合发挥什么样的生物学效应?③毛果芸香碱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④阿托品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⑤新斯的明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将这5个问题分别分给5组学生,让他们组内讨论总结各自问题的答案。

3.2学生分组讨论15min(第一次分组讨论),每组学生讨论一个问题。学生针对各自组问题可以查阅资料、手机上网或相互讨论,找到问题的答案,并总结下来,变为自己的知识。

3.3学生交叉学习15min(第二次分组讨论),重新分组,每组的相同号码的学生重新组成新的组,逐一组内汇报各自问题答案。

3.4学生汇报15分钟,经过第二次分组讨论后,学生重新回到各自组,每组选派一名代表进行5分钟汇报,将各自组问题答案给大家汇报。

3.5实验教师总结5min,学生汇报完毕后,由实验教师总结补充所提问题的答案,并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设计。

“三明治”教学法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将其整合到机能学实验教学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教学优势,能够确立学生课堂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能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团队意识;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另外,对于提高教师素质、促进教学相长以及促进教学评估体系的发展都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教学方法。该教学法的推广实施将为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创新型、实用型的医学人才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Kadmonm,Strittmatter-HauboldV,GreifenederR,etal.thesandwichprinciple-introductiontolearner-cen-tredlearningmethodsinmedicine[J].ZevidForbildQualGesundhwesen,2008,102(10):628-33.

[2]S亚玲,马建辉,彭义香,等.Sandwich教学法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J]医学与社会,2008,21(3):55-56.

[3]姜大朋,李昭铸,张玉波,等.“三明治”教学法在小儿外科学临床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11):107-108,133.

[4]陈静,李红军,骆社丹,等.“三明治”教学法在基础医学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4,9(37):6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