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农村文化发展现状十篇农村文化发展现状十篇

农村文化发展现状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1:26:31

农村文化发展现状篇1

关键词:农民;群众文化;问题;措施

1.前言

文化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是推动人类不断进步与完善的伟大动力。文化发展关系到社会的进步,农村群众文化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农村群众文化的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必要步骤。群众文化事业在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事业中占有主导地位,具有龙头和示范作用,特别是在当前我国仍是以农业人口占很大比例的国庆下,繁荣农村文化,搞好宏讯群众文化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农村生活水平也有着明显的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也在快速的扩大,但是农村文化发展并没有顺应农民的需求而发展。分析综合农村文化发展的现状,我们可以一下两点问题:一、文化站似乎再也不存在了,农村群众文化发展也就失去了发展的载体,从而导致了农村群众文化的发展没有基点,没有组织,变得十分散乱;二、农村群众文化发展没有受到人们的关注,文化人才更是流失严重,经济需要发展,人们更加注重于经济水平的提高,而很少重视本地农村文化的发展,而文化干部也呈现出了素质欠缺的现象,大量的外出务工人员也让文化工作出现了无人开展,无人活动的局面。

2.农村群众文化现状问题产生的原因:

在实地考察和文献研究中,本人针对农村文化发展现状问题的产生,总结出出现问题的原因是因为人民没有树立正确的农村群众文化建设观念,认为群众文化建设是一个不值得关注的事业;人民没有认识农村群众文化的重要性,基层发展问题多,群众文化发展不值得一提;没有相关的政策法律法规为农村群众文化提供保障,导致是否发展与重视呈现无所谓的状态。具体阐述如下:

2.1没有树立正确农村文化建设观念

农村群众文化投资建设是时效性相对薄弱的事业,并且投资后,所见到的成效也非常的小。而在文化投资建设的过程中,也没有认识到农村群众文化投资建设的必要性,更没有认识到农村群众文化发展的长远作用。投资文化建设的成效往往不显眼,短时间也无法见到成效长远的利益不愿意等,也就自然不愿意投资建设农村文化。也就体现出人们没有树立正确的农村文化建设观念。

2.2没有认识到农村群众文化的重要性

基层发展问题众多,群众文化问题十分好解决,只要群众一起随便开展一场活动,就是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一般情况下,更不会有什么问题出现,干部乐得清闲,农民觉得轻松。没有关注到群众文化重要性,也就不会重点关注农村群众文化的发展。

2.3法律和政策没有为农村群众文化的发展提供保障

法律和政策是保证活动开展的重要措施之一,然而在农村群众文化中,并没有具体明确的法律法规或者相关政策提出应该如何发展农村群众文化,从而也就导致农村群众文化的发展没有引起重视,没有切实的落实和开展活动。

3.解决农村群众文化问题的措施

为了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农村群众文化问题亟待解决,只有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才能够让农村群众文化发展走向正规,迎来春天。故本人提出了以下措施:

3.1加强基本文化建设设施的投入

文化设施是文化发展的基本条件,没有设施的文化发展,就相当于是吃饭没有筷子。有了基本的文化设施,才能够保证文化建设可以有效的实施。固然现在新农村建设中,文化建设设施也在不断的丰富,但设施投入应该抓住重点,投入最需要的设施,投入最重要的设施,才是农村群众文化建设设施投入落在实处。加强基本文化建设设施的投入,是农村群众文化建设的重要条件,建设文化广场,提名村队文化户,满足文化活动开展的基础设备需要,修建当地文化博物馆,都是文化建设设施的投入,也是非常有必要的投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投资,农村群众文化的发展有载体,有基点的发展,才能够开展文化活动。

3.2为农村群众文化活动提供经费保证

活动的开展离不开经费的保证,有足够的活动经费更是能够让活动组织者,参与者没有后顾之忧。经费的保证也需要做到专款专用,从而加强文化建设。调动群众的积极性,让群众参与其中,做好群众工作,利用群众的力量保证经费的足够,保证农村文化活动能够高效、丰富的开展。

3.3培养文化人才,提高干部综合素质

农村群众文化发展面临的一个巨大问题就是没有人能够有效的传播文化,也就是没有文化人才。干部也身兼数职,综合素质欠缺,不能够将农村群众文化发展引入一个更好的发展路径。故培养文化人才,提高干部综合素质是解决农村群主文化发展问题的必要措施。

3.4开展文化活动、丰富文化生活

开阵文化活动,调动群众的积极性,让群众在活动中感受到文化的氛围,并在潜移默化中连群众与文化紧紧联系在一起。活动的影响力是巨大的,当活动开展的不断深化,还可以呈现出“那里有活动,那里就有文化”的局面。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丰富了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是解决农村群众文化问题的重要措施。

3.5联系农村实际,打造地方特色

中共领导人之所以提出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立足于我国的实际情况。我国地域宽广,每个地方的风俗习惯更是不一样,农村内部的群众文化更是丰富多样,因而在解决农村群众文化问题时,就需要联系到当地农村的实际,从问题中来思考解决的办法,更是需要在农村群众文化发展中,不断的进步,力求打造出地方特色。风俗习惯就在文化之中,文化特色发展更离不开独具特色风俗文化。

4.结语

从实际情况出发,才能够找准解决问题的办法。立足于农村群众文化的现状,才能够提出其发展的有效措施。剖析出发生问题的原因,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策略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农村群众文化现状中缺少文化发展的载体,缺少文化发展的人才是最基本的问题,而在农村群众文化的发展中,需要加强文化建设的投入;为文化发展提供经费保证;培养文化人才,提高干部综合素质;开展文化活动,丰富文化生活;联系农村实际,打造地方特色才能够实现农村群众文化的长存发展。

参考文献:

[1]赵祥秀.新农村建设下发展农村群众文化事业的几点思考[J].新农村,2011(4).

农村文化发展现状篇2

论文摘要:农村文化建设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护农村稳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实现观念转变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要让“农村文化进一步繁荣,农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落实”,这对做好今后的农村文化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农村文化事业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的生活日益富足,农村文化事业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呈现出了可喜的发展势头。

1.农村文化投入力度进一步加大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得到加强。近几年,中国文化建设投入的力度不断加强,文化事业经费逐年增加,为农村文化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比如2004年文化事业费达113.66亿元,比2003年增加19.63亿元,增长幅度为20.8%。2004年全国人均文化事业费则达到了8.74元,比2001年增长了3.04元。最近几年中央和省级财政设立了专项扶持资金,加大对农村地区,特别是老、少、边、穷地区文化建设的扶持力度。“十五”期间前四年对农村文化投入达到98.53亿元,占全国文化事业费比重为27.2%。

2.重大文化工程的顺利实施使为农民服务的公共文化资源总量有了较大增加

实施了重点文化工程,为农民群众服务的文化资源更加丰富。近几年,文化部和财政部联合实施了一些有重大影响的文化项目,成为推动农村文化事业稳步发展的有效手段。如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对文化信息资源进行数字化加工和整合,并通过卫星、互联网和光盘等传输渠道为社会公众服务。该工程实施以来,中央财政累计投入1.45亿元,地方累计投入2.5亿元,数字资源量已达到34tB(1tB数据量相当于25册电子图书或926个小时视频节目),依托公共图书馆、县文化馆、乡镇综合文化站、村文化活动室,建成各级分中心和基层服务点4756个;与农村党员现代远程教育合作,共建基层服务点14.6万个,与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合作,共建基层服务点16万个。

3.农民自办文化有了很大发展

在各地农村,农民自办文化悄然兴起,成为新时期农村文化生活的重要形式和国办文化的重要补充。许多地方农民以家庭为单位开展文化活动,发展农家文化大院和文化中心户,建设庭院文化,不断丰富活动内容,充实活动内涵,农民参与文化建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了很大的提高。

但是从总体上看,农村文化建设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还不相适应,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还不相适应,与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相适应。可以说,农村还是我国文化建设的薄弱环节。具体表现在:

一是经费投入不足乙文化事业费占国家财政总支出的比重还是偏低,并且文化投入偏重于城市,城乡差距还在日益拉大。

二是农村文化基础设施落后。尽管“十五”期间,国家共安排预算内专项资金4.8亿元用于支持县级图书馆、文化馆建设,安排项目1083个,但仍有部分县无文化馆、图书馆,一些农村乡镇无文化站。

三是农村文化建设的体制不顺、机制不活,现有文化资源尚未得到有效利用,基层文化单位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文化馆、文化站业务经费和活动经费得不到保障,县级图书馆购书费用占经费总支出的比重逐年下降。许多乡镇文化工作者待遇问题难落实,队伍不稳定。

四是为农民提供的公共文化产品、文化服务总量偏少、质量不高。

这些问题都需要给予高度重视并加以解决。

二、结合新农村建设对农村文化发展的几点建议

1.农村文化的建设要从根本上转变地方领导观念

农村文化的建设与发展从根本上是要转变地方领导的重经济轻文化的观念,解决经济发展和文化建设的关系问题。

改革开放30年来,农村的建设和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可是农村经济要持续稳定发展,农民生活要不断改善提高,除了丰富的物质需求之外,更需要精神的支撑,那就是农村文化。而目前农村文化建设却相对滞后,农村文化生活比较贫乏,城乡文化发展水平差距较大,这不仅制约着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也制约着农村整体发展的进程。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客观的,也有主观的。长期以来我们一些地方领导“重经济轻文化”的思想比较严重,以至导致农村文化发展缓慢。这个问题的出现主要是我们一些基层领导对农村文化发展观念上滞后的影响,受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领导农村文化思维模式和管理所致。因此要持续不断地发展农村文化,首先要转变和更新我们地方领导的思想观念,避免在农村文化建设中大搞形式主义,切实有效地将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与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落于实处。

2.积极抢占农村文化阵地,加大财政投入力度

农村文化建设是建设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之一,在维护农村稳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实现观念转变等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事实证明;这块阵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去占领,必然腐朽的、落后的文化就会占领。然而,要想占领和巩固农村这块文化阵地,政府就必须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大力发展农村文化事业,从而获得农村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随着农村百姓的生活逐步走向富裕,人们开始对精神生活的追求和渴望日益俱增。由于过去农村的发展主要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一度对农村文化的投入和建设滞后,造成了农村文化滑坡的现象,文化阵地名存实亡,更有甚者一些农村文化阵地被寺庙、教堂所占领,封建迷信,等现象死灰复燃。政府供给的农村公共文化资源又严重匮乏,封建的、落后的文化现象在不断地侵蚀着我们的文化阵地,有的地方已经被这种现象所取代。面对这样的激烈较量,我们只有用重拳出击,抢回阵地,还农民一个健康、向上的文化生活氛围,真正实现“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而农村文化事业的建设和发展是我国农村发展的战略性措施,需要全体民众的全力支持,更需要政府的大力投入,尤其是政府资金的注入将对抢占农村文化阵地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3.加速农村文化队伍的建设,提高从业人员综合素质

农村文化队伍的建设是农村文化建设的根本问题。尤其是对乡镇文化队伍的建设是我们农村文化建设与发展的关键问题,他们担负着农村文化发展的重要使命。

目前在许多地方乡镇文化站还是“一站一人一章”的局面,甚至在某些地方虽然有编制,但许多人在编不在岗,或在岗不在职(专职),大多是从其他岗位转过来的,不知文化工作怎么开展,加上农村文化工作人员学历偏低,缺乏专业知识。本来乡镇文化站就是农村文化的一线管理者和组织者,村级文化室、图书室的管理辅导离不开文化站,农村文化中心户的建设、引导、辅导工作离不开文化站,乡镇一级的文化市场管理、监控也离不开文化站,集镇大中型文化体育活动以及文化体育协会网络组织的管理与引导,不仅离不开文化站,而且还需要文化站去组织、去发展。由此可见,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整个过程之中,乡镇文化站所面临和承担的工作是繁重而复杂的,就这“一站一人一章”的文化站怎能支撑起所管辖的包括乡镇在内的十几至二十几个村组的文化发展工作?事实告诉我们,在文化站工作被削弱的地区,已经出现了农村基层文化阵地流失、基层文化队伍涣散、群众文化活动“偃旗息鼓”、老百姓业余文化生活贫乏的现象,同时,黄赌毒等丑恶现象和封建迷信、腐朽落后的文化乘虚而入,严重影响着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农村社会的稳定。加强乡镇文化站和充实基层文化队伍已迫在眉睫。为此,我们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4.建设和管理好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农村文化基础设施是我们发展农村文化的基本条件之一,是农村文化公共服务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巩固和逐步扩大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是我们农村文化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我们必须采取措施加大建设力度,使农村文化事业稳步而健康地发展。

首先要加强领导、增加投入、加大建设力度,使基层文化设施有明显改善。同时,更为关键的问题是加强对现有的和新建的基础设施的管理。依法管理文化设施是各级党委政府特别是文化主管部门的重要职责。加强基层文化设施的管理,首先要充分发挥乡镇文化站的职能作用。乡镇文化站是直接管理矛口指导农村文化建设的职能部门。机构改革后,乡镇文化站隶属于乡镇政府管辖,加上宣传;文化、广播、电视等职能合并,实际上成为了综合性的文化站,是多部门业务的指导。由于体制发生了变化,相关问题还没有及时理顺,在一些地方出现了编制不落实,人员不稳定,经费不解决,指导不到位的种种问题。因此,理顺乡镇综合文化站的管理体制,解决乡镇文化站目前的困境,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是加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和管理的关键环节。其次,要依法管理文化设施。国务院颁布的《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是推进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和发展,促进公共文化设施管理单位改善管理和服务的重要法规依据。但是由于一些地方缺乏法律法规意识,使一些公共文化设施特别是乡镇文化设施得不到有效的保护和利用,甚至变卖文化设施,导致一些乡镇文化设施丢失严重。因此,各级领导干部要增强依法管理文化设施意识,坚决制止和严肃处理破坏和损害文化设施的行为。通过强化管理使基层文化设施进入法制化管理的轨道。

5.进一步开发民间文化资源,推动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

我国的民间文化来源于广阔农村而服务于我们整个社会乃至世界,开发和发掘农村文化资源,实现农村文化产业化是农村文化走出农村、扩大受众、弘扬文化、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当前我们正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农村文化事业,竭力改善农村文化生活,进而提高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故此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必然要与当地经济相结合,这样文化与经济的结合就必然形成了文化产业。我们的农村文化底蕴深厚、丰富多彩,极具挖掘潜力和市场空间,同时我国各地民族特色文化不胜枚举,很多乡土文化基本上处于未开发状态,保持着得天独厚的“原汁原味”,故而更加符合现代文化消费者崇尚自然的价值取向。在有深厚传统文化底蕴的地方,特别是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但却拥有独特乡村文化传统优势的地方,在农民渴望寻找致富新路子、城市人追求精神愉悦之际,完全可以利用”文化资源”改变经济社会发展格局。

农村文化发展现状篇3

关键词:农村教师;学校文化生态;教师专业发展

一、问题提出

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直接决定着教育质量的高低,要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必须关注农村教师专业发展。以往关于教师发展的研究比较偏重对教师的智能结构、教育行为等实践层面的讨论,而相对忽视对教师的文化性格、职业信念等精神层面的探讨;比较重视学校范围内的教师个体发展,而相对忽视对学校外的社会支持系统和文化生态环境的剖析,尤其是对处于不同地域、文化差异、经济发展背景下的教师发展缺乏有针对性的研究。教师的教育风格深深根植于他们的背景和生命史,教师专业发展除了需要智能、学术、专业等内在性基础,“还需要关注教师专业发展外在基础,如生态这种外在性的基础”。为更好地有针对性地促进农村教师专业发展,有必要对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学校文化状况进行调查与研究。

二、调查设计

整个调查共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以个别访谈和实地观察为主,主要考察影响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的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包括学校的自然环境、学校建筑、学校标志、学校设备条件等;第二部分是问卷调查,主要考察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精神文化和人际环境,包括教师的教育信念、组织认同、专业情感、教育价值感、发展需求,教师与学校领导、教师同事之间、教师与家长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如何,以及教师晋升、进修、激励、学习、研修、参与学校管理的制度建设情况。

根据研究需要,我们选取了河北省三个县的9所农村中学的400名教师作为研究对象。为确保调查的真实性,本研究综合采用问卷调查、访谈调查和实地考察等三种研究方法。在问卷发放前,组织者向被调查者仔细讲解了填答注意事项,问卷当场发放,当场回收。共发放400份问卷,收回问卷340份,回收率为85%。经检验,有效问卷为338份,有效率为99.41%。问卷数据信息利用SpSSl3.0进行统计处理。根据研究目标,按照事先编制的访谈提纲,对农村中学教师、教学副校长、校长各10名进行该谈,不拘泥于提纲,自然展开,结束后根据录音整理访谈内容。同时对三所代表学校进行了实地考察,并做了详尽的文字记录和摄像。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农村学校物质文化环境状况

1.农村学校物质标志与教师的认识

调查发现,农村学校建筑、标志、标牌的教育性质不明显,标志标语之间缺乏内在的逻辑与相互之间的统一协调,甚至相互矛盾。在问到“这些标语口号是否代表贵校的办学理念?”“你是怎么理解这些标语的?”时,很多农村学校领导、教师表示,学校的标志口号并不是刻意安排的,大多是随意写上去的,他们并不能解释其含义。可以判断,农村学校的标语并不是教师认同的学校文化。

2.农村教师的工资待遇状况

就工作付出与工资水平的比较而言,仅有8.88%的农村教师表示较为满意,而有79.29%的教师对现有工资水平很不满意;就教师工资水平与其他行业工资的比较而言,仅有2.96%的农村教师比较满意;有63.31%的农村教师不满意学校提供的福利待遇。这些数据表明农村教师的工资水平和福利待遇状况十分不理想。

3.学校的教学条件和资源状况

与工资待遇相比,农村教师对学校教学资源和设备条件的满意度有了很大提高。33.73%的教师认为本校的教学设备条件和资源比较理想。很多农村学校已经配备了图书阅览室、实验室等,在图书、杂志、报纸、音像资料、计算机等基础设施设备和资源建设上已经有了显著改善。有半数的学校藏书在1万册以上,就图书的类别而言,主要以学科教学为主,75%的学校拥有10种以上的各类杂志,超过一半的学校拥有总量在500学时以上的音像资料。这为农村教师的自主学习和研修提供了一定的资源条件。

(二)农村学校组织文化环境状况

1.教师参与学校管理状况

在对教师参与学校管理状况调查中,46.74%的教师对“我校教师有充分的参与学校决策的机会”表示明确反对。这表明当前农村教师参与学校管理的机会并不多。调查发现,教师主要参与的是教学科研方面的工作,对关系到学校整体发展的重大问题和涉及教师个人权益有关的问题,则很少参与。

2.教师晋升激励制度的状况

在对教师晋升激励管理现状的调查中,仅有5.92%的教师认为本校教师校内职务/职称得到晋升的机会很理想,47.34%的教师则持相反的意见,46.74%的教师选择了不确定;11.24%的教师认同“工作有良好表现时,学校有相应的激励机制”,而52.07%教师则表示上述说法并不符合本校的实际。这表明农村教师晋升激励制度有待于完善。

3.学校研修制度状况

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学习过程,“专业发展就意味着教师的学习”。正如顾明远先生说的那样:“教师是一个需要不断学习、终身学习的职业。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不断提高。当今时代是一个不进则退的时代,即使一个优秀教师,如果不再学习,也不能永远保持优秀。”本研究主要从教师个人学习、教学反思和合作研究等三个方面对农村教师研修情况进行调查。

对教师个人学习的调查中,有61.54%的教师总是习惯手头有几本书随时可以翻阅,73.97%的教师经常利用业余时间钻研教材教法。这表明多数农村教师能够坚持自主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在访谈中,我们发现农村教师所学习的内容主要是学科专业知识,很少涉及教育理论知识。

反思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已经得到广泛的认可。“不通过反思,就无法对自己的意识活动进行认识,它本身就是一种意识活动。作为教师的反思,必须是教育学意向性的反思。教师进行职业生活体验研究,按照现象学的反思方法去操作,就可以真正去实现对事情本身的本质认识”。调查显示,66.87%的教师能够针对教学实际问题进行反思并提出改进策略,30.18%的教师有写工作日记的习惯,但同时有44.97%的教师很少写日记,即使写也不愿提及工作。我们在访谈中又进一步了解了教师教学反思的情况,发现很多农村教师的确会进行教学反思,但不会把反思的过程记录下来。

在教学合作研究方面,43.20%的教师认为本校教师有良好开展教学研究活动的氛围,56.80%的教师认为本校教师有研讨的习惯,70.41%的教师表示会与同事进行教学研究和教学合作,49.71%的教师愿意参加学校的教研活动,但仍有25.44%的教师觉得教研活动挤占了自己的时间。这说明农村学校教学合作研究活动仍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加强。

4.教师进修培训制度状况

调查显示,37.28%的教师认为自己可以获得足

够的培训机会,34.91%教师则表示自己并不能获得足够的培训以提高自己的专业智能;38.46%的教师一年能参加一次校外学术会议或研讨会,40.83%则持相反意见。这说明农村教师培训机会偏少,而且不同教师所能获得的培训机会不均衡,教师参加培训的次数差异很大。78.11%的教师认为真正解决教学实际问题还得靠自己;62.13%的教师表示并不敢尝试从培训中学到的新理念、新方法。这说明农村教师对培训的满意度不高,培训内容往往脱离了农村学校的实际,对解决教师日常教学中的问题没有提供应有的帮助,很难有效地促进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

(三)农村学校精神文化环境状况

学校精神层面文化环境包括很多如学校的教育范式、教育理想、教育价值观、教师的教育理想、思维与行为模式、学校人际关系与情感等,这些构成了教师专业发展的最重要的文化环境。这里主要对教师的教育信念、教育情感、教育价值与发展需求进行了调查。

1.农村教师的教育信念

调查发现有62.13%的教师对学校很有感情,71.60%的教师认为本校教师愿意为争取学校的形象与荣誉而全力以赴,表现出较高的组织忠诚,但教师们依然表现出较强的离职或转行的倾向;超过三分之一(34.91%)的教师不会再次选择教师职业,60.95%的教师比较羡慕跳槽到城里学校工作的同事。访谈发现“为学生好”是许多教师的价值追求,但教师认为“联考、中考成绩好就是对学生好”,学校团结一心、艰苦奋斗的目标就是“四线联考优异成绩”,“如果这个不能称其为目标的话,那么今天不知道我们的目标是什么了”,反映了他们的教育价值观不能跟上时代要求,考试文化在学校文化中的主流地位。

2.农村教师的价值感

调查显示,有42.01%的教师能从工作中得到成就感,30.77%的教师认为自己并不能从工作中得到成就感;34.32%的教师把教师工作单纯作为一种糊口谋生的手段,44.97%的教师觉得当教师在个人发展上常受到限制。35.50%的教师认为学生对教师很尊重,55.62%的教师不能确定学生是否尊重教师;41.42%的教师认为学校很重视自己工作,24.26%的教师则持相反的看法。从整体上看,农村教师的专业情感体验不高,内在价值感不足,已经影响到教师队伍的稳定和学校的发展。

3.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需求

调查显示,教师专业发展所缺乏的更多的不是学科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而是专业能力与专业情意。本次调查显示农村教师在专业发展过程中,最需要的依次是:研究能力的指导、学生心理研究指导、集体协作能力指导、教学能力指导、个人生涯规划指导以及减轻工作压力和负担等。

(四)农村教师的人际环境状况

在同伴支持方面,63.90%的教师认为同事间经常相互支援协助各项工作,61.54%的教师觉得在业务问题上教师之间比较客气,30.77%的教师认为本校教师存在小群体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当前农村教师的同伴支持环境与理想的合作文化还是有距离的。

在领导支持方面,45.56%的教师认为校长对教师很关怀,52.66%的教师觉得校长能体谅自己的辛苦,55.62%的教师觉得校长重视教师们的意见,43.79%的教师认为工作生活中的困难苦恼都可以和学校领导谈谈,62.13%的教师觉得学校行政大体上能满足教学工作的需要,55.62%的教师认为学校对自己业绩方面的要求是符合实际的。这些数据都表明,当前农村教师与学校领导的关系是比较融洽的。但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尽管49.71%的教师觉得校长认同教师专业发展在学校发展中的作用,但大多数(71.01%)教师认为学校领导抓得最实的还是学生的成绩。

在家长支持方面,52.07%的教师觉得学生家长能配合学校工作,62.72%的教师认为家长信任教师。这说明,多数家长能获得家长的支持。但是,同时仍有20.12%的教师认为学生家长不能配合教学工作,12.43%的教师认为家长并不信任教师。这反映出农村教师的家长支持状况并不是很理想。

四、改进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环境的建议

随着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教学设施与资源、教师进修培训都比过去有了很大改善,但是当前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学校文化环境并不是很理想,突出地表现在学校物质文化环境缺乏教育意蕴:无论是外在的校园自然物质环境还是内在的学校实际的办学理念和教师专业发展所需要的民主、合作文化与人本的管理制度。教师把校长看成是“父母官”,“行政长官”,期待校长的是关心、理解,而不是专业引领,领导与教师关系更遵从行政隶属关系而不是专业合作伙伴关系,农村教师的专业认同和专业价值感不高,尤其是教师内在价值感不高,加上教师工资待遇偏低、教学负担重、管理制度不完善,成为影响教师专业发展动能的主要原因。各种教师培训虽然不断增加,有利于教师个体发展。但是影响教师发展的因素很多,农村学校文化生态亟待改善,在优选“种子”的同时,改变土壤状况就显得尤为重要。结合已有研究,提出如下建议:

(一)树立办学以教师为本的理念

作为一个组织,学校必须具备健全的规章制度,以规范学校组织成员行为、提高学校管理效率、保证教育教学活动的有效运行。教师作为一个组织成员,总是生活在一定的学校组织环境中,个人的心理和行为既要受特定的组织环境条件的影响和制约,又要影响组织功能的发挥。这就要求学校从外在环境上重视文化熏陶与感染作用,整理学校文化传统中的积极要素,梳理学校办学定位,师办学思想,重整教育理想,重设教育标志,“让学校的墙壁都能说话”;同时要充分尊重教师的人格和尊严,赋予教师一定的自主决定权,并唤起其参与学校领导事务的责任和义务,以实现个体和学校的共同发展。

(二)重视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的组织文化环境的作用

组织不仅要学习,同时也要教导,领导者、组织成员双向学习、教导、教学相长,形成一个良性的教导与学习循环组织,组织竞争力才能不断增生。首先,从学校角度要打造学习型学校,建立学习制度;其次,重视基层组织建设,重视基层教研活动,发挥备课组、年级组基层组织在教师发展中的作用;再次,开展系列开放活动为教师合作沟通提供开放平台与环境,打造民主、开放、合作的教师文化。

(三)激发教师发展的内在动力

自利的力量不足以说明人类动机的全部,人们因内在的原因而回应工作,不断寻找正在从事的工作本身所有的意义和价值。对工作中的教师而言,什么才是重要的呢?美国学者SusanmooreJohnson认为,尽管教师们在学校中遭遇种种困难,如他们不满意低收入、几乎没有提高的机会、不必要的科层要求、非教学的职责、有限的参与权等,但是,与学生一起工作,对于作为一种职业的教学工作所带来的智

力活动过程、困惑、问题和挑战的兴趣等足以支撑、鼓舞教师,激励他们不断前进。因此,针对教师需求指导教师进行教师生涯规划、心理健康指导,指导教师建立专业自我,使教师坚定教师信念,体验教育教学对社会对自我生存的价值与意义,体验到校园环境的欢乐,体验到与学生交往的愉悦,体验到从事专业的幸福,增强发展的内在动能。

(四)重视学校中的层级关系

同伴是教师专业成长中最基本的支持力量。教师同伴互助已成为众多国家所采用的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策略,教师通过结成伙伴关系,在一起工作,通过共同讨论、课例研究等形式,学习并彼此分享新的知识,改进教学策略,进而提高教学质量,并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学校领导是教师的特殊同伴,对教师专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有时甚至是决定性作用。校长既可以激发教师的潜能,促使教师不断地学习,使教师群体智慧得到彰显,加快教师的专业发展,也可以利用不恰当的行政干预,阻碍教师专业发展的进程。目前,学校管理者在教师眼中的角色仍是“行政领导”,教师渴望的是领导的关心、爱护、体贴、理解、尊重,而不是专业上引领与指导,因此如何提升校长的“专业领导力”越发显得重要。校长要有自己的办学理念,有自己经营学校的技术理念,运用核心技术培育层级领导人,以核心技术融入故事激励教导,进而将学校打造成为教导型组织,推动学校变革走向成功。

农村文化发展现状篇4

摘要文化建设是新农村建设中重要的软环境建设,也是新农村建设应有的内涵,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结合,形成与新农村建设前景相适应的文化类型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通过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复兴传统体育项目,将传统文化通过传统体育项目的现代转型形式植入到新农村文化中,可以有效的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融合,提升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有效性。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传统体育新农村文化建设

农业是河南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门类,农村人口在整个的河南社会人口中占据重要比例,长期以来农村社会的发展一直也是制约河南社会经济全面现代化的重要因素,如何通过新农村建设在改变农村环境,提升农村社会发展水平,实现农村现代化的同时,提升农村人口的素质,改善农村文化是新农村建设中最重要的核心内容。新农村文化建设本质上并不应该是一种完全脱离农村社会根基的文化,一种完全现代化的、外来的文化对农村社会的改革的效能是有限的,经历了改革开放的三十年的发展,农村社会经济虽然取得了较大发展,但对农村社会文化的改革却落后于农村经济的改革,因此在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同时,通过改革传统文化,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融合,并且复兴传统文化的优良资源,将此作为新农村文化的根基,这样使得农村对于新的文化类型不陌生,也能完全适应农村社会,从而可以有效的改变农村社会的文化状态,实现全面的农村现代化。

一、传统体育项目发展的现状

传统体育项目是河南农村社会中重要的文化形式,通过传统体育项目的展示,一方面可以强身健体,在河南农村中诸如习武、秧歌、庙会舞蹈等传统体育形式一直是河南农村社会中重要的体育项目,通过定期的参与到集体的体育项目中去,可以使得农民在日常的农业生产活动得到调剂,也可以使得农村人口在节庆时期身体得到很好的锻炼。尤其是在传统的农村社会中,农业生产占据农民生活的大部分时间,农民尤其是女性通过空闲的时间参与一些传统体育项目,对身体素质的锻炼效能是显而易见的。另一方面传统体育项目的参与还有利于传统农村社会的稳固,传统体育项目除了个别项目之外,大多都是一种集体项目,诸如秧歌、庙会舞蹈等,通过参与集体项目可以让农民对于一定的社会群体形成归属感,比如说参与庙会舞蹈,通常在传统的农村社会中,庙会是以一定的自然和行政区域作为单位参与的,参与者通过一定的区域组织在一起,并且以此为整体与之外的农村社会进行文化、经济各方面的交流,因此农村对于这样的单位是有归属感的。

而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社会人口的流动,河南农村的传统体育项目日益衰败,除了太极拳等个别地区发展比较好之外,大多数的传统体育项目都出现了发展乏力的情况,秧歌、庙会舞蹈等一度被作为一种封建迷信活动所禁止,很长一段时间也不被提倡,集体传统体育项目的消失。此后随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大量的农村人口外出打工,农村社会中青年劳动力不足,在农村社会中老年和幼年的人口占据了农村社会的主体,这部分人口在从事农业劳动之外,很难再有时间和经历去参与到传统体育项目中。并且很多随着农村社会人口的老龄化,他们受到疾病的困扰,也没有能力参与到传统的体育项目中,这些都造成了河南农村社会传统体育项目的衰败。

二、传统体育项目与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内涵相关性

我国的新农村建设从20世纪末启动以来,对农村社会的改变实现而意见,尤其是对传统农村社会的居住形态的改变,现在在河南各地蓬勃发展的新农村建设已经和那大程度上改变传统以自然聚居形态的农村社会,农村开始进行楼房改造,农民迁入楼房。这在传统的农村社会中是不能想象的。农村社会居住形态的改变,对农村生产、农村文化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首先对农业生产而言,传统的居住形态是以围绕可耕种土地形成自然聚居,在这种聚居形式下,农民可以较近的进行农业生产,农业生产资料也可以较为容易的放置在农房中,并且散居的形态也使得诸如玉米等农产品有着充足的晾晒区域。这些都是与农村传统生产形式相融合,但楼房出现彻底改变了农村社会的这种生产形式,农民无法再将生产资料搬进楼房,也不能在将生产产品在附近进行晾晒。而且这种队农村社会文化形态的改变也是明显的,农民文化是以熟人社会为核心的文化形态,费孝通先生在研究我国农村社会的文化形态时就指出,农村社会是一个熟人社会,以血缘关系构成整个农村社会的文化根基,父老乡亲这些血缘和非血缘的熟人关系在新农村建设中受到冲击。

传统农村社会文化形态的改变,需要一种新的文化形式植入到农村社会中,文化的改变相对于经济形式的改变要滞后的多,因此虽然河南的广大农村中居住形式和经济形态已经发生了改变,但一部分的农村传统文化并没有消失,依然发挥着功能。新的文化形式也不应该是一种脱离农村传统文化的一种完全崭新的文化形式。在20世纪初费孝通等一批学者就开始探究新农村的文化建设,通过一种将外来的先进的农业生产科技引入农村社会,改变传统农村社会的生产技术的形式,将现代化的农村文化引入到农村社会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由于当时部分学者过于强调中国农村的落后,将农村中一切文化都认为是一种落后的文化形式,忽视了农村社会文化的韧性,结果导致新的农业文化形态很难和传统文化形态相融合,从而造成了对农村社会改革的失败。

因此新农村的文化建设中也是需要通过将传统农村文化与现代文化相结合,发挥传统文化的优势功能,摒弃传统文化的糟粕,将传统文化的优势与现代文化相结合,建立一种农村社会喜闻乐见的文化形式,这对于新农村文化的有着重大的意义。传统体育文化就是一种很好地传统文化形式,河南农村中也具有丰富的传统体育项目,通过复兴传统体育项目,输入新的文化内涵,将传统文化的形式与现代新的文化内涵相结合,可以产生新农村建设中需要的文化形态。

三、传统体育项目与新农村文化建设结合的现实路径

将传统的体育项目与新农村的文化建设相结合需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首先对传统的体育项目进行必要的改良,诸如秧歌、庙会舞蹈等形式的体育运动形式受到原来文化内涵的限制,现在很多地区已经没有这样的文化形式,而这些传统体育项目都是围绕着这些传统的文化形式展开的,没有文化的依存,这些传统体育形式也较难开展。可以通过改变传统的体育运动的文化内涵,发挥其强身健体的文化功能等内涵,实现其形式的更新。

其次在进行传统体育运动形式的推广,传统体育运动项目的消失在很短时间就可以实现,而其重新的复兴则需要大量的推动,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才能实现,通过有目的性举办一些传统体育运动的项目的比赛等,有引导性的将传统体育项目的复兴与新农村文化建设相结合。

最后是对传统体育运动项目进行形式的改造,将其纳入到农村社会的学校教育体系中,从小培养农村人口从事传统体育的兴趣,通过学校的推广,扩大从事传统体育项目的人口基数。

总之河南的新农村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需要新的文化形式对传统文化进行改造,同时,通过复兴传统的文化形式,将传统体育运动项目进行必要的改良,植入到新农村的文化建设中,可以有效地实现传统体育运动项目的复兴,也能有效的将传统农村文化实现与现代新农村文化的融合。

基金项目:本文是2016年度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河南新农村文化建设视角下传统体育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课题号2016―gh―154)”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洪旭辉.新农村建设中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5,(3).

[2]张兴梅.新农村建设中村落传统体育活动与文化的思考[J].科技信息.2012,(9).

[3]姜娟.论民族传统体育在新农村体育建设中的优势[J].搏击(武术科学).2011,(3).

[4]王进选,温路广,范杏茹.挖掘民间传统体育构建和谐新农村[J].前沿.2010,(6).

农村文化发展现状篇5

关键词:农村文化;文化产业;研究现状

本文得到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河北省农村文化产业发展问题研究”(HB12YJ093)以及河北省统计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河北省县域文化产业增加值测算问题研究”(2013HY18)资助

中图分类号:G124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5月21日

一、引言

农村文化产业是以县域经济为基础、以县域文化为资源、以建设农村现代文明为方向、以人民群众为主体的产业,是县域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不仅关系到整个县域经济的发展,更是国家文化事业繁荣,提高农民精神文化品位和提升农村文化软实力的现实需要。国内外学者对农村文化产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二、国外研究现状

西方文化产业理论诞生于德国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工业理论,在1947年形成了对“文化工业”进行批判和坚持的阿多诺和本雅明两大学派。国外对文化产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对文化产业涵义及其功能的研究;二是对文化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研究;三是对文化产业的个案、行业、区域以及人文理论的研究。

20世纪八十年代后经济学与管理学的理论和方法被引入文化产业研究领域,Grahamn.(1987)研究了文化的内涵,对公共政策和文化产业进行了比较分析;neuhauser,Bender,Stromberg(2000)从文化从业者的工资、工作时间和其工会组织情况等方面,调查了纽约音像、电视和杂志行业基本情况,分析认为纽约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政策可能存在偏差与遗漏;Davidthrosby(2001)阐述了文化产业在经济和就业方面的影响;澳大利亚著名学者muellerStephenL(2001)在研究别提到文化产业与农村发展之间的问题。他以澳大利亚的昆士兰州为例,指出了文化旅游产业在农村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提出农村地区要想发展文化产业,可以充分利用其在文化旅游、文化遗产等方面的宝贵资源,发挥其自身的优势及富足资源让农村在旅游产业中获取收益,从而缩小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差距;DrandyCpratt(2002)研究了文化旅游业和文化产业二者之间的关系;allenJ.Scott等(2004)阐述了文化产业和文化产品在促进城市和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andyCpratt(2010)根据英国的创意城市发展经验指出,政府政策制定必须突出文化产业中“艺术”的核心价值;BinUmino(2010)等构建了日本出版业六因子模型分析,分析认为图书、报纸、杂志这三种出版媒介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效应。

总体来看,以上国外学者对文化产业的研究更多的把目光集中在城市。由于各国的历史、国情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差异,特别是在一些发达国家,城镇化率已经很高,城市和农村的划分界限日益模糊,因此只有少数研究涉及农村文化产业。

三、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对于文化产业的研究大致起步于改革开放初期。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文化产业的飞速发展,学界对文化产业的关注程度逐步提高,相关研究日益增多,积累了一些研究成果。纵观国内对于农村文化产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国内农村文化建设方面的研究;二是国内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三是地方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个案研究。

1、国内农村文化建设方面的研究。聂华林、李莹华(2007)按照中央提出的发展文化产业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思想,对西部农村的文化资源进行了分析和归类,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雷喜斌、陈宜安(2007)从诸多角度探讨了乡镇文化建设问题,来构建乡镇文化建设理论和方法系统,使其更加符合乡镇文化建设的历史和现实需要;陈文珍、叶志勇(2010)对党中央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有关部署和目标要求进行了理论分析,通过实证调查研究,分析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现实状况、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并将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农村文化人才队伍等问题确定为研究重点,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及措施;徐世平(2013)从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角度对农村文化产业进行了研究,提出农村文化产业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农村建设的内容。同时,农村文化产业又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和条件。

2、国内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研究。潘鲁生(2006)提出了发展农村文化产业对于保护农村文化生态的意义;李新市(2006)认为应当采取激发农村文化人才创新能力、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进行农村文化体制改革、形成产业链和集约化发展等措施发展农村文化产业;韩海浪(2006)分析了“十一五”以来我国农村文化产业的现状,最后提出加大扶持力度、利用特色资源、走市场化道路等来发展农村文化产业;刘彦武(2008)指出农村文化产业产生和发展并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有规律的,强调了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阶段性、差异性、组合性和客观性问题;周传蛟等(2009)从农村存在着潜在文化需求、国家推行的新农村建设方针和政策,以及城市文化产业对农村文化的渗透等多个方面指出发展农村文化产业恰逢其时;范玉刚(2010)提出要使农村文化资源优势通过市场化、产业化运作转化为经济优势,必须以新观念、新思维引导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周云逸(2010)针对中国目前大多数地区农村文化产业尚处在萌芽阶段的现状,从发掘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文化资本”、吸引民资及外资进入农村文化产业、实施重大农村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三个方面提出破局之策。

3、区域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个案研究。国内学者针对不同地区农村文化产业的研究也取得了一些成果。孙金荣(2005)研究了山东省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和问题,提出了山东省发展文化产业的对策;郭玉兰(2007)针对山西省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现实条件、可选择借鉴的模式、需要解决的前提问题进行了研究;吴声怡、许慧宏(2007)介绍了福建省农村文化产品的生产和消费现状,对福建省民俗文化产业开发的现实条件进行剖析,最后确定了其发展模式;任雪艳(2012)运用Swot分析方法,从优势、劣势、机会、威胁四个方面对云南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进行了研究,并提出相应对策;陈健萍(2013)提出广西农村文化产业发展应走文化产业融合的路径,因地因类制宜选择文化旅游、保护性开发和市场开发等发展模式,并建立文化内容企业发展、高水平文化内容生产和农村文化产权交易等方面的农村文化产业发展保障制度;张忠(2013)指出村级文化产业既是农村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村级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强调政府应当把统筹城乡文化发展的重点放在村级农村。

综上所述,国外学者对文化产业研究已经从定性分析走向定量分析,国内对文化产业研究多数停留在定性层面,针对特定农村区域文化产业的数量研究较少。本文对国内外农村文化产业研究现状进行了归类分析,以期为其他从事农村文化产业相关研究的同仁提供有益借鉴。

主要参考文献:

[1]陈文珍,叶志勇.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构建[m].湖南师大出版社,2010.7.

[2]李新市.中国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研究[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6.2.

[3]刘彦武.农村文化产业发展规律分析[J].农村经济,2008.8.

[4]周云逸.中国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破局之策[J].河北学刊,2010.30.6.

农村文化发展现状篇6

关键词:农村文化产业:功能定位;发展路径

一、前言

现如今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比较重视农村产业的发展,农村产业发展不断能有效改善农村整体生活条件,同时可有效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在农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文化产业尤为重要。文化产业的发展不但可展现我国农村整体发展,同时可丰富农村人群的生活。

二、农村文化产业现状

现如今在我国农村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个根本问题是农村是否具备文化产业。我国农村文化产业与其他国家相比,发展较晚、思想较为落后。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我国农村对文化产业的发展并不重视,农村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农业生产以及商品制作已经占据了重要的组成部分,农村以把经济发展看的尤为重要,从而忽视了生活质量。

农村文化产业在发展过程中,老百姓在过红、白喜事时,请民间乐队为其表演庆贺,是农村文化重要的突出部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民间乐队逐渐在人们生活中活跃起来了,但是在民间乐队发展的过程中,不难看出需要相关政府部门的大力扶持,农村生活人群并不注重其发展。从而体现出两个问题,首先是农村生活人群对文化产业的不重视:其次是农村生活人群并没有重视自身的生活质量。例如:在乐队表演的过程中,不仅可丰富自身文化素养,同时也可以通过节目的形式,传播正面的精神文化力量,尤为重要的是民间乐队可为有效的提升农村经济发展,这些重要的组成部分人们并没有重视和发现,因此我国农村文化产业相对其他国家来说发展较为缓慢。

我国农村文化产业在发展过程中,文化单一化也是存在的重要问题。农村文化产业在近几年的发展过程中,仍不能得到创新,这种问题尤为严重。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相关政府部门大力宣传组织文化产业的发展,其主要目的是希望更多的农村居民融到其中,可是单一的文化产业已使多数人们逐渐失去兴趣。因此在我国农村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应突破以后的文化,为农村居住人群展示出更加丰富的文化产业,提升人们对文化的兴趣,从而使更多的农村居住人群投入在文化产业发展中。

三、农村文化产业功能定位

农村文化产业定位应呈现多元化状态,不能单一的进行发展。农村产业应大力结合自村特点,开展文化产业市场。文化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应与城市相结合,做到农村电影、品味、消费等。

在农村文化产业功能建立上,应将解决剩余劳动力为前提。农村人文化产业定位中,应解决农村根本问题,那就是农村人群以种地为主要生活来源,人们应打破这种传统的思想观念,从根本上解决农村文化产业功能定位问题。

文化产业在发展中,局部消费也尤为重要,我国部分农村仍处于出行、消费、购物不方便状态。针对此类现象可在加大农村的整体消费水平,在农村建立相应的消费机构、交通设施。消费机构文化产业不仅为农村整体生活提供便利条件,同时可有效的提升农村经济发展,使农村生活人群大力的投入在消费产业的发展中。

四、农村文化产业未来发展方向

我国农村文化产业的未来发展方向是与城市发展相结合,并且将城市现有的文化产业建立在农村生活中,为人们提供方便的生活条件以及经济条件。并且文化产业在发展中要与国外先进的文化结合,从而有效的提升我国整体文化产业发展。

文化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应得到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同时农村生活居民应高度配合。从自身认识到文化产业的发展可提升整体生活质量,为自身带来方便及好处。从而改善文化意识,与现代先进思想相融合。

我国是农业大国,部分农村文化产业发展影响着我国整体文化产业。其主要原因在于农村人群对农业的重视,农业发展固然重要,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已忽视了文化产业的发展,农村居住人群并不了解及重视文化产业,因此应从根本上解决现如今我国存在的这种问题,大力的宣传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性。

农村文化发展现状篇7

关键词:“十一五”;农村体育;研究述评

中图分类号:G812.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590(2012)03-0105-05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问题、农民问题和农业问题一直关系到经济发展、国民素质、社会稳定和国家富强。所以“三农”问题始终是我们党和国家的大事。国家统计局的资料显示截至2011年年底,中国大陆总人口为13.47亿人,其中城镇人口所占比例为51.27%,农村人口为48.73%[24]。农村人口仍然占据我国人口的重要比重。“十一五”规划中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农村体育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一直受到学术界的关注。所谓农村体育是指在县及县以下广大农村开展的,以农民为主要参加对象,以增强体质,丰富社会文化生活,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为主要目的的群众性体育活动[25]。“十一五”以来我国学术界涌现了一大批关于“农村体育”的研究成果(约1296篇),2011年我们迎来了第十二个五年发展计划,在这重要的历史时期,回顾和总结“十一五”期间我国农村体育研究的重要进展,提出新时期有待深入研究的若干问题将具有现实意义。

1“十一五”以来我国农村体育研究现状

1.1研究成果(论文)发表情况分析

“十一五”发展规划中党和国家做出了“加强农业基础地位,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和“实施城镇化战略,促进城乡共同进步”的战略部署。在“十二五”发展规划中也特别提到了“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和体育设施建设,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的发展战略。随着我国农村的发展和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农村体育问题也成为学术界关注的重点,关于农村体育问题的研究一直以来跟党和国家的政策方针紧密相关,涌现出了一大批关于农村体育研究的成果,通过以“农村体育”为题名对CnKi数据库进行检索,结果显示在2006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期间共有1296篇,以“农民工体育”为题名检索的结果显示共有107篇文章发表,以“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为题名进行检索共有377篇文章发表。其中关于农村体育问题研究的1296篇论文在各年度分布如下,2006年为123篇、2007年为235篇、2008年为254篇、2009年为253篇、2010年为234篇、2011年为197篇(见图1)。

通过对文献资料进行分析我们发现学者们对农村体育问题关注度较高,主要集中在:1)对农村体育思想与制度的研究;2)对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及资源配置方面的研究;3)对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实施效果的研究;4)以家庭体育和学校体育为契机的农村体育发展战略的研究;5)农村体育组织研究;6)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适应的农村体育发展战略研究;7)农民工体育与体育权利等几个研究领域。

1.2研究成果(部级课题)立项情况分析

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最高水平课题,通过对“十一五”以来的课题立项情况进行统计,结果显示2006年至2011年期间共有关于农村体育问题的课题研究24项(见表1)。

通过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十一五”期间国家社科基金课题研究主要涉及“农村及农民工体质健康研究”,“农村体育服务产品研究”,“农民工及子女体育教育研究”,“农村体育服务的法律保障研究”,“农村体育发展战略研究”,“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时效性研究”,及“民俗与人类学视域下的农村体育活动”等几个热点领域。

2“十一五”以来我国农村体育研究的四个热点述评

2.1关于农村体育的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

农村体育的发展深受社会变迁的影响,从新中国成立到今天农村体育在不同历史阶段表现出了不同的发展结果,不同的地域环境和经济背景也造就了不同的发展状况。黄北翔等(2010)对湖南省农村体育发展现状与制约因素进行研究后认为“湖南省农村的体育设施严重不足,体育场所占用或挪用情况较多,农村体育组织以基层和村委组织为主,体育经费缺口很大。经济、文化素质、体育资源、管理体制等是制约农村体育发展的主要因素”。提出了建立保障制度、健全农村体育管理体制,发挥传统体育项目优势,整合农村体育资源,依托学校体育资源带动区域协调发展的策略[1]。韩军(2009),奚风兰(2006)认为城乡经济发展失衡差距较大、体育基础设施不完善、缺乏体育管理组织、参与农村体育的主要力量流失是当前农村体育发展的基本现状[2][3]。王洋等(2006)对陕西省农村体育发展现状进行研究,认为资金缺乏、体育组织建设落后、思想重视程度不够是制约农村体育发展的主要因素。王绍军等(2007)对江西农村体育发展现状研究的结果显示江西省农村建设基础设施匮乏,体育组织和管理工作薄弱,农民健身意识淡薄,缺乏对《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了解。郭敏刚等(2007)在梳理农村体育思想变迁的基础上认为农村体育的发展策略应集中体现在建立农村体育组织、大力兴建场馆设施,充分发挥民族体育的多元化优势,引导农民体育锻炼习惯。刘玉等(2009)认为目前我国农村体育发展比较落后呈现不均衡局面[4]。闫艾萍等(2011)对太原农村体育发展的研究结果认为体育组织人员不足、体育活动较少、资金来源单一、体育健身设施缺乏、管理制度不健全是农村体育的基本现状。董静(2007)认为场地器材不足,农民本身对体育健身认识不够,体育社会指导员较少,体育健身消费水平较低是吉林通化地区农村体育发展的基本现状。王程等(2006)认为提高领导认识,强化政府职能作用,解决体育发展经费问题是当前农村体育发展的主要策略[5]。胡庆山(2006)袁文惠(2009)则认为整合农村学校体育资源,培养农村体育主体力量是当前农村体育发展的策略[6][7]。田雨普(2006)认为经济社会、经费投入力度、主体力量、文化素质、导向机制等是制约农村体育发展的关键因素。建立农村体育的长效机制,推动“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实施,培养农村体育主体力量是农村体育的发展策略。林彦芸(2011)认为加大农村体育投入、改善农村生活、提高农村居民的文化素质、完善体育组织网络是当前农村体育发展的主要策略。

通过对上述研究成果的梳理可以看出,经济发展、社会环境、文化氛围、人的本身是制约农村体育发展的关键因素。具体表现为农村体育发展不均衡,体育场馆和资源设施缺乏,农民体育锻炼意识不强,体育组织不完善等几个方面。这与我国的经济发展与教育发展状况是相一致的。笔者认为目前关于农村体育发展现状与策略的研究缺乏与时代背景紧密结合,存在着理论深度不够、研究实用性和针对性较差的弊端。因此构建和提炼多学科理论、建立与社会变迁相结合的创造性理论仍然是今后研究的重点。

2.2关于农村体育公共产品供给问题研究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进程的加快,农村发展问题已经成为党和国家工作的重心。就目前而言对农村公共产品的相关研究已经较为系统和成熟,但是对于公共产品的子系统之一的农村体育公共产品方面的研究关注较少[8]。“十一五”以来关于农村体育公共服务产品的研究,国内学者主要围绕着体育公共产品的概念,体育公共产品的供给状况,体育公共产品的供给制度、模式策略,体育公共产品供给的制约因素等四个方面进行研究。首先在概念上学术界对于该方面内容存在着“体育公共产品”和“公共体育产品”两种表述。汪艳等(2007)将体育公共产品定义为“体育公共产品是指在消费和使用上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体育产品”[11]。张建明,田雨普等(2008)认为“体育公共产品是指用于满足人们体育需要市场不能提供或不能完全提供具有一定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社会产品或服务”[9]。那么农村体育公共产品是体育公共产品的子集是以农村为服务区域的,农村体育公共产品即包括公共体育设施等实物产品同时又包括体育服务、法规政策等非实物的产品[10]。第二,关于体育公共产品供给状况研究。大部分研究结论显示农村体育公共产品存量较少,分布不均衡。如秦椿林的《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与研究》,王园园等(2006)的《贵州省农村体育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李萍美(2006)的《浙江省农村体育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冯建(2008)的《对我国农村体育现状与发展对策的分析研究》等等。第三,关于农村公共体育产品供给的制约因素研究。张建明等(2008)认为农村公共产品的整体供给不足、城乡二元结构、农民健身意识不强等是主要因素。许月云等(2008)则从体制与制度上面的得出了答案,认为缺乏公共政策的支持是制约农村公共体育产品供给的主要因素[12]。高军(2008)则认为资源不足是制约供给的主要因素。第四,关于农村公共体育产品的供给制度和模式研究。目前的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农村体育管理制度以及管理模式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和补充。其中部分学者研究认为我国大部分农村没有体育管理组织,如张峰(2007)《对陕西农村体育人口现状的调查研究》,于向(2007)《新农村体育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与对策研究》等等均反映了农村体育管理体制不健全,制度不完善的现状。在农村公共体育产品供给的模式方面张建明(2008)等倡导以国家供给为主将公共产品供给放在农村的供给模式;许月云(2008)则认为应建立供给决策机制和供给监督机制加强供给。汪艳(2007)等认为应避免行政手段倡导经济手段加强供给。田雨普(2007)和虞重干(2007)则认为政府应重心下移,大力提倡以广大农村为核心的体育公共产品供给模式。

综上所述“十一五”以来我国学者对于体育公共产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概念、现状、制约因素、模式策略等方面研究。研究结果呈多元化趋向,但是从总体来看研究的抽样、研究的实用性、研究方法等仍然困扰着我们。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进一步开拓研究视角、倡导跨学科理论的应用,围绕体育公共产品供给中的财务管理、模式与体制制度、资金筹集与使用等应用领域的研究将进一步凸显。

2.3关于农村体育保障机制问题研究

解决“三农”问题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农村全面小康和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举措。2006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提出了要“推动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自此新农村体育也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环节。政策的实施离不开法律和制度上的保障,自此农村体育保障研究也开始方兴未艾。张宏伟(2011)研究认为农村体育的发展应以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体育财政体制,完善城乡一体的体育行政管理体制,强化城乡体育一体化政策的制定与执行,完善城乡一体化的公共体育资源的布局等机制作为保障[13]。王联聪等(2010)认为农村体育保障是国家社会保障的一个组成部分;村落社区体育保障则是具体服务的提供对象,农村体育保障应是实现社会福利的手段。研究农村体育保障应以社会福利、社会服务以及社会保障研究作为基础[14]。李宗山(2010)认为农村体育保障体系的建立应从完善机构、多元化融资、队伍建设、宣传营销、扩大约束等方面入手[15]。

农村体育的良性发展离不开体制制度和法律的保障,体育作为公民基本权利的一部分应该得到法律保障,在发达国家公共服务均等化早已成为发达国家的基本施政纲领。在我国对于保障体系的建立略显滞后,尤其是体育权利的保障体系更是起步甚晚。通过“十一五”以来的研究成果来看,关于这方面的研究涉及甚少。特别是从法学的角度上对于农村体育保障进行研究的更是少之又少。就目前研究成果来看仅仅停留在制度上的建构较多,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的非常少,因此农村体育发展的制度和法律保障将是“十二五”期间研究的重点。

2.4关于农村体育文化建设问题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符号象征,是一个民族的根本,在农村体育建设中体育文化的建设和繁荣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构建农村体育文化氛围、繁荣农村体育文化是发展农村体育的首要路径。徐成立等(2009)认为体育文化建设是提高农民身体素质的有效手段,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保障[16]。刘玉等(2009)认为保障乡村和农民在农村体育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是我国农村体育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提高农民的体育话语权,倡导建立国家主导下的农村体育文化市场服务和体育文化服务相结合的综合服务体系[17]。任宝国等(2007)认为农村体育文化是新农村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体育文化整合、改革体育文化传播体制、加强城乡关联是发展繁荣农村体育文化的必要途径[18]。陈浩然等(2011)利用帕森斯的aGiL模式建构了乡村节庆体育文化社会功能的aGiL模型,认为乡村节庆体育文化具有情感目标、文化维模、个体适应和社会整合4个功能取向[19]。魏强(2009)认为农村体育文化的建设需要乡(镇)村两级政府的重视,需要政策和体育设施的保障[20]。针对发展农村文化的问题石冰等提出了利用大学生村官来加强体育文化建设的举措[21]。孟凡强(2011)认为农村体育文化建设的价值诉求主要表现在培养新型农民为根本、以和谐为主题、促进农村经济建设和以建立农村体育良性发展机制为内核的生态体育价值诉求等方面[22]。

从目前研究的成果来看,学术界对农村体育文化的研究成果质量不高,尤其是有一定影响力的成果不多。这充分显示了两方面原因,首先是学术界对农村体育文化这一命题关注度不够,其次也体现了部分学者关于体育文化研究思路的闭塞、方法的单一。因此,“十二五”期间广泛汲取社会学、民俗学、文化学和史学方面的知识至关重要。

2.5关于个案研究与田野调查方法在农村体育研究中的应用

田野调查指研究者深入到研究现象的生活背景之中,采用参与观察和非结构访谈的方式收集研究所需资料,然后通过对这些资料的定性分析来理解和解释现象的研究方法。个案研究是指对一个人、一件事件、一个社会集团或一个社区进行深入全面的研究[23]。个案研究与田野调查的方法是人类学和社会学等领域中的重要研究方法。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东西部经济发展不均衡,农村体育的现状也不尽相同,这正符合进行个案研究的需求。个案研究与田野调查的研究方法在农村体育中的运用使一大批有一定价值意义的研究成果开始涌现。如《广西红水河流域农村族群体育活动的体育人类学审视》(2011),《发展民族传统体育与促进湘鄂渝黔边区农村妇女健康研究》(2010),《青南地区和谐社会建设中藏族农牧民体育健身的研究》(2008),《新农村建设中村落农民体育发展环境分析——安徽小岗村、小井庄和落儿岭3村实证分析》(2011),《农村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困境及救赎——以盐城地区义丰龙舞及楼王莲湘为个案》(2011),《小康社会中的村落体育——山东三村的调查》(2009),《禄村变迁中的传统体育流变研究》(2010),《一个村落舞龙活动的变迁》(2010),《民族传统体育的变迁与传承研究——以广西南丹那地村板鞋运动为个案》(2008),《新农村建设中农民体育发展的文化审视——以湖北省大洲村为个案》(2007)等等。

3“十二五”期间我国农村体育研究的展望

3.1国家提倡的文化繁荣战略将推动农村体育文化发展研究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当今世界的发展将面临多极化、各种思想相互交融的挑战。文化作为民族的血脉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作用与地位越加凸现。为此2011年11月18日党的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是我们党和国家在新时期的重要举措。一直以来中国农村发展一直跟党和国家的政策紧密相关,上述文件的颁布实施势必将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体育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必将受到影响。“十二五”期间围绕农村体育文化建设方向的研究命题研究将成为热点,为此体育界应未雨绸缪围绕这一命题展开深入细致的研究,不仅要思考如何促进农村体育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问题,还要思考与体育文化相关的文化产业、文化市场管理、文化引导以及如何促进城乡合作、城乡融合、统筹发展、探讨不同模式和发展路径等问题。《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的出台实施以及《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等都将为农村体育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契机。特别是《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在“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中指出“加强青少年文化活动场所建设,创造出更多青少年喜闻乐见、益智益德的文化作品,广泛开展面向青少年的各类文化体育活动”。在“全面发展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中指出,“大力发展公共体育事业,加强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提升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的体育健身意识和健康水平”。我们坚信我国农村体育的研究在伴随着国家大力发展全民健身和文化产业的大势中必将迎来新的学术热潮。

3.2农村体育的深入研究将影响我国群众体育发展的格局

体育发展方式的转变为我国群众体育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2008北京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取得的辉煌成绩奠定了我国体育大国的地位,也拉开了我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序幕,特别是总书记在2008年9月29日在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表彰大会上提出“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战略号召后,为我国体育发展指明了方向。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因为群众体育短板所产生的“水桶效应”成了制约我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主要因素之一。正如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同志在2010年体育局长会议上曾经指出,“群众体育是我国体育的薄弱环节,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人们不断增长的体育需求与有限的资源之间的矛盾是制约我国体育发展的主要问题”。从宏观的角度来讲“农村体育”是“群众体育”的子系统,农村作为中国最有潜力的群众体育发展“基地”,农村体育的发展必须与我国体育的发展战略相契合。因此提高农民体育参与热情,转变体育发展方式、向体育强国迈进成为未来中国体育工作的重点。随着研究的深入农村体育也势必成为未来群众发展的中坚力量,对于推动群众体育发展有着现实而深远的意义。我们期待“十二五”期间将会有更多的学术团队和学者投入到农村体育研究与实践之中去,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及我国群众体育的发展做出贡献。

4结语

从总体上来看“十一五”以来我国学术界对农村体育的研究方法呈现深入化和细致化,涌现了一大批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反映了学术界关注农村体育解决农村体育问题的主体诉求。“十一五”期间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农村及农民工体质健康研究”,“农村体育服务产品研究”,“农民工及子女体育教育研究”,“农村体育服务的法律保障研究”,“农村体育发展战略研究”,“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时效性研究”,及“民俗与人类学视域下的农村体育活动”,“农村体育思想与制度的研究”,“农村体育组织研究”,“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适应的农村体育发展战略研究”,“农民工体育与体育权利”等方面几个方面。但是研究方法单一陈旧、不规范、难与国际接轨,研究结果应用价值不高等因素仍然困扰着我们。通过对“十一五”以来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可以看出“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体育研究”、“农民体育权利研究”呈现“沙漠化”,“十二五”期间“农村体育发展策略”研究,“农村体育文化”研究,“农村公共体育产品供给”研究中的供给制度和模式的研究,“农村体育发展的保障机制”研究,“农村体育组织”研究,将是农村体育研究的热点问题。

参考文献:

[1]黄北翔,等.新时期湖南省农村体育发展现状、制约因素与战略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7):26-30.

[2]韩军,等.我国农村体育发展思考[J].体育文化导刊,2009,(6):16-20.

[3]奚凤兰.科学发展观视野中的我国农村体育[J].体育文化导刊,2006,(9):8-10.

[4]刘玉,等.我国农村体育发展进程中的利益机制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9(2):134.

[5]王程,等.农村体育不能承受之轻[J].体育文化导刊,2006(6):10-12.

[6]胡庆山,王健.新农村建设中发展“新农村体育”的必要性、制约因素及对策[J].体育科学,2006,26(10):21-26.

[7]袁文惠.我国新农村体育健身工程的实施状况与发展策略[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9(4):339.

[8]张小林,白晋相.国内、外农村体育公共产品研究述评[J].中国体育科技,2009,(6):97-99.

[9]张建明,田雨普.改善农村体育公共产品供给统筹城乡群众体育发展[J].内蒙古体育科技,2008,21(4):9-10.

[10]张洪武,等.公共体育产品非政府供给的可行性与途径[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5):602-604.

[11]汪艳,等.论我国体育产业化进程中体育公共产品的供给[J].山东体育科技,2007,29(4):27-29.

[12]许月云,等.农村体育公共产品供给与发展对策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8,24(8):22-25.

[13]张宏伟.城乡体育一体化发展的价值维度与实践保障[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1,(11):11-12.

[14]王联聪,等.经济发达城市农村体育保障的基本理论分析[J].体育科学研究,2010,(7):21-22.

[15]李宗山.新农村体育发展保障体系探究[J].农业考古,2010,(3):390-391.

[16]徐成立,等.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农村体育文化问题[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9,(2):66-67.

[17]刘玉,等.后现代行政视角下的农村体育文化发展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9,(2):2020-203.

[18]任宝国,等.建设新农村与构建和谐社会中发展农村体育文化探析[J].体育与科学,2007,(1):14-16.

[19]陈浩然,等.结构功能主义视角下乡村节庆体育文化的社会功能[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1,(9):16-18.

[20]魏强.论新农村建设中农村体育文化的建设及策略[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09,(1):63-64.

[21]石冰.新农村体育文化建设的路径选择[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2(5):51-53.

[22]孟凡强,等.农村体育文化建设的价值诉求[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1,(2):101-102.

[23]凤笑天.社会学研究方法[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4,257.

农村文化发展现状篇8

[关键词]大众传媒 涉村传播 新农村建设 媒介农村互动

传播学引入我国经30余年的发展中,研究议题各种各样。在完成了对于西方传播学理论的引介、分析和系统研究之后,国内诸多学者面临的学科本土化的问题成为一个科继续发展繁荣的重要趋势。研究我国涉农传播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从宏观而言,研究涉农传播,可以更好地认识中国当代正在急速变迁中的乡村社会现状,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发展农村政治、经济、文化、法制系统迫切的现实要求。从微观角度说,是传播学科建设本土化和拓展的需要,以及与社会学等其他学科的交互和促进,也是涉农传播自身研究成果的积累自然的阶段性总结。

笔者以涉农传播研究的不同主题为分类根据,以改革开放三十年为基本时域,对此区间内的研究文献加以探讨。

一、关于大众传媒涉农传播概况的研究

近代我国农村社会变迁是伴随工业化、城市化乃至现代化的进程而出现的中国社会的发展主题之一。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发生了急剧的变化。上世纪80年代,学术界开始出现了媒介视域中的农村研究。1985年,张学洪的《中国农村新闻传播现状研究》一文,首次将大众传媒与农村联姻,是从媒介视角关注农村发展的开山之作。同期祝建华教授也以农村受众为研究对象主体,提出了研究中国农村传播的共时事实,即中国农村的这场伟大变革,是在经济、科技和社会三个层次上同步进行、协调发展的。大众传媒无疑是社会肌体的有机组成部分,这是研究农村传播的现实定位和逻辑起点。90年代后,大众传媒与中国农村传播现状的研究开始呈现繁荣景象。国内学者普遍认识到了媒体“城镇化”与农村信息“荒漠化”两级极化的现象,这是媒体的市场化中两个不可忽视的倾向。除了“极化现象”,农村受众大众传媒拥有结构、接触频率和内容的失衡状态也不容忽视。探究原因,从供给方来看,媒体和政府是造成传媒软硬件环境失衡的主要因素。从需求方来看,农民的经济文化约束、作息时间和内容偏好也是重要成因。以小见大,从微观的农民受众大众生态环境的失衡,也能映射出整个宏观的农村媒介生态环境。专著《大众传媒与农村》对社会转型期农村传媒的变迁,进行了深度解构。论证了“农村的变革是媒介的发展动力”,“大众传媒构建了农村与城市文明对话的平台”等的观点。作者以江苏农村为样本,开创了全方位对一个大区域的农村地区进行调查的先河,为后来的研究者提供了可贵的研究资料和数据。

二、关于传媒与农业、农村、农民的关系研究

1、大众传媒与农民接触、教育和互动的关系

美国传播学者蒂奇诺等人,提出了大众传播与信息社会中的阶层分化的“知沟”理论假说。国内学者研究发现,这种假说同样适用于中国农村的媒介现状。研究也证实了大众传媒在农村普及基本知识方面的重要作用和通过激发农民的信息需求动机、态度,满足农民的信息需求,更好地发挥传媒提高农民素质潜移默化的作用,但不能忽视的是教育、信息贫困仍然是三农问题的痛点,能力贫困则也是农民之所以成为弱者的源点。0现在的媒介信息渠道很多具有针对性、贴近性的强量、强势、强效的专业农业科技节目对于处在信息饥渴状态的农村、农民来说是尤其重要的。

(2)传媒对新农村建设及城乡文化融合的影响

新农村建设,无疑是新时期农村发展高唱的主旋律。陈力丹指出传媒在执行新农村建设任务中需要业界、学界和政府三方面的合力。传媒应该从单纯的“反映”功能转变为建设性作用、从报道农民转变为做给农民看的新闻,将专家的经验变成公共历史知识。还有学者根据问卷调查数据得出在现代传播媒介的作用下,农村对社会热点的关注与城市趋同,从而构建与城市文明对话的平台、农村中开始出现一些反向施教的现象、大众文化开始进入乡村文化。这样的研究结果,对城乡文化的更好融合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宝贵材料。

3、不同媒介形态的涉农传播影响力

不同的媒介形态对涉农信息传播的影响力也不尽相同。媒体在农村社会的发展态势将是广电媒体先行,纸质媒体跟进,网络媒体逐步渗入的进程,从而形成纵向广播、电视、报纸、互联网垂直分布,横向各同类媒介平行铺开的媒体格局。就目前现状而言,电视、报纸和广播仍是农村的三大媒介。尤其是电视独占鳌头,这与其所具有的传播范围广泛、文化要求较低、声画同步、生动形象等媒介特性相关。电视节目在农村想要办出特色不是件易事,媒体必须把节目内容定位在农民视点视角、生活现实和习俗追求上。就宏观战略而言,应由从政府支持逐步实现市场化;央视和省合宏观引导,县市台唱主角;节目传播形式农民化。从宏观到微观层层深入,不失为涉农电视节目的改革方向。节目从实用性走向参与性,从单一走向全面,从关注农村到打通城市与农村的二元对立,架构起两者的信息联系,形成一种新型的为农服务模式。这些都必将成为今后很长一个时期对农电视节目的发展趋势。

三、涉农传播中问题及相应对策与发展前景探究

谋求涉农信息传播的良性发展,有些问题亟待解决。政策与执行的脱节;节目定位与农民需求的背离;社会利益与经济利益不能很好契合,这些都是媒体涉农传播存在的症结。此外,媒体对于“强势受众的选择”农村时常被遗忘;硬件设施薄弱,传播渠道不畅通;农民信息接收习惯与栏目设置的失衡等也是构成农村传播相对薄弱的成因。改变此现状,需要政府、传媒、农民的三方的良性互动。传媒加大覆盖率,平衡责任与义务;政府需要加快城镇化进程,完善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农民也应培养良好的信息接受模式,努力提高自身文化素质。细分市场,重视人才,强化经营,拓展空间,这些都不失为谋求涉农传播发展的良策。

农村的变革是媒介发展的动力,大众传播媒介是农村现代性增长的推进器,与时俱进发展着中国农村,均会对媒介产生新的需求,作为现代化进程推进器之一的大众传播媒介,如何调整自己以适应21世纪农村的变化及其对于大众媒介的需求,如何促使农村现代化的进一步发展便是其责无旁贷的使命了。

四、大众传媒涉农传播相关研究的评价

1、对大众传媒涉农传播的现状研究的评价

大众传媒产业属性的凸显使得经济利益的追求成为主要目标,造成了对农传播的边缘化。从传媒构建的媒介现实来看,城市为主的内容充斥版面和荧屏,源

于农村社会的信息所占比例甚微。同时,媒介并没有在农业生产的创新扩散中过多采纳,仅在娱乐层次上发挥作用。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农村受众的不断变化,研究也应与时俱进。据笔者观察,发现关于新媒体在农村的传播现状,并没有得到学者的重视,随着广大农民进城务工,不仅带来了可观的收入,更将城市中积极的学习生活方式带回故土,值得研究。

2、对传媒与农业农村农民关系研究的评价

传播媒介是促进社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虽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增收及改变农村落后的问题,但它却能以自己的方式极大地影响人类的思想意识和社会结构的变动。如何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待涉农传播信息系统在大众传媒信息传播体系的地位,如何赋予乡村不同信息传播主体的话语权,如何发挥“自上而下”的传播体系在农村发展中的作用,均可作研究重点。

3、对涉农传播发展对策研究的评价

大多数研究学者,从政府、媒介、农民三重角度为切入点,来探讨在社会转型时期,在大力发展涉农传播的具体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及其相关对策构建出美好的发展图景。涉农传播,从传播的内涵来看,主要指不同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双向交流与沟通。发展的内涵,指的是一种变化。这种变化既包括正的,也包括负的变化。就农村的发展而言,媒介无疑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在政府相关部门的政策引导下,发展的关键主体还是农村农民和农业。研究学者,可以更加注重研究的可行性,及农民的互动性,提出具有实践意义的措施,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谏言。

农村文化发展现状篇9

关键词:农村;环境保护;现状;问题;措施

近年来,各级政府以生态示范创建为载体和抓手,把农村环境连片整治作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大力推进生态示范创建活动,突出抓好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持续加大农村环境监管工作力度,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环境安全保障。

1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城市环境与农村环境唇齿相依,农村环境保护不好,不仅损害农民的切身利益,还会严重影响城市居民的“菜篮子”、“米袋子”。

1.1农村环境保护现状分析。(1)农业土壤环境污染防治有序推进。加强对农业土壤环境污染调查,开展高污染用地的环境监测和评估,通过法律、政策、技术、工程等多种手段防治污染,不断提升了土壤环境污染防治能力和水平。(2)农村饮用水环境逐步得到改善。高度重视农村饮水环境安全工作,合理划定饮用水源保护区,科学制定环境风险应急预案,加大风险防控工程资金投入,重点解决农村群众饮水困难问题,着力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切实保障农村人畜饮水安全。(3)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积极开展。大力发展生态养殖,强化养殖业污染防治。加强畜禽养殖环境监管,科学规划养殖园区,突出抓好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实现畜禽养殖由庭院式分散养殖污染向集约式集中治理污染转变,积极引导畜禽产业在农业生态系统内的良性循环。(4)农村生态示范创建工作效果明显。生态示范创建是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生态环境建设的基础工程。坚持“以点带面”、“示范带动”的原则,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农村生态建设活动,积极开展治理“三乱”(乱倒垃圾、乱泼污水、乱堆杂物)、清理“三堆”(柴草堆、粪便堆、垃圾堆)、推广“三改”(改水、改厕、改厨)、美化“三口”(村口、路口、门口)活动,净化了农村环境。同时,通过大力开展生态示范区、环境优美乡镇、生态村创建和绿色文明单位创建等系列活动,有效地促进了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整体推进。

1.2农村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1)环境安全面临严重威胁。农村水环境污染表现较突出,农村作坊式企业生产污水未经处理就直接排放,农村生活污水随便倾倒,造成“二污合流”,未经处理的废水直接污染饮用水源或用于农田灌溉,严重威胁着村民生命健康和农作物安全。农村生活垃圾、废弃物基本上未进行无害化处理,“脏、乱、差”现象仍十分普遍,严重影响农民正常生产、生活环境。(2)化学污染问题十分突出。农业生产中化肥的过量施用,造成土壤养分比例失调,理性化性质恶化,肥力下降。农药的高强度使用造成高毒、高残留,不仅会加重农作物生长环境污染,而且存在严重农药残留持续污染。非降解农膜碎片残留土壤后,滞留时间长,将严重影响土壤透气性,阻碍农作物吸收和根系生长,导致减产。(3)面源污染防治任重道远。我国农业生产特别是畜禽养殖造成的农村面源污染逐渐加重,“三废”排放很难有效控制,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和土壤污染,甚至导致部分水体、土壤功能丧失;农村生活垃圾的肆意堆放,垃圾解析、淋溶导致大量污染物渗入地下,将对农村地下水质量构成严重威胁。(4)公众环境保护意识相对淡薄。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十分薄弱,环境监管工作机制不健全,农村环境保护宣传投入不足,导致村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环境保护法制观念淡薄,形成“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氛围尚需时日。

2加强农村环境保护的措施

2.1发展绿色生态农业,重视环境保护科技支撑。从科学发展的战略高度,积极发展良性循环的生态农业,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要加强农药、化肥控制,坚决禁用超标农药,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积极引导和鼓励农民使用生物农药或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推广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生物防治和精准施药等技术,积极扶持生产企业开发生产生物肥等新型高效肥料品种。要尽快建立和完善农村环境保护科技支撑体系,推动科技创新,大力研究、开发、推广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以及农村健康危害评价等方面的环境保护实用技术,将清洁生产和废物的综合利用融为一体,大力扶持并建设一批集研究、开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化废为利的生物科技企业,通过“压小上大、扶优汰劣”提升产业层次,延伸产业链条。推广农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重视对塑料农膜的污染防治。采取适时揭膜技术,提高塑料地膜的回收率;要提倡使用可降解地膜,鼓励开发农膜再生加工技术。加强农村饮用水水质卫生监测、评估,掌握水质状况,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农村生活饮用水达到卫生标准。

2.2完善农村环境保护的政策、法规、标准体系.遵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农村保护实际情况,抓紧研究、完善有关土壤污染防治、畜禽养殖污染防治、饮用水水水源地污染防治、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等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方面的规范、条例和制度等。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研究制定农村区域间、城乡间的生态补偿政策。推广应用农村污染防治适用技术根据农村不同区域的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和环境现状,研究、开发和推广适合不同区域特点的农村污染防治适用技术。

2.3加大环境保护宣传力度,提升农民环境保护意识。大力开展农村环境保护宣传活动,扩大环境宣传教育领域,利用各种形式宣传农村环境污染状况及危害,让群众了解到环境污染的严重性和治理污染的紧迫性,提高村民环境保护意识、道德水平和环境保护法制观念,从而在全社会形成尊重自然、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新风尚,构建人人主动参与环境保护的新格局,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农村经济社会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2.4推进环境连片整治,着力改善村容村貌。(1)加快推进生态文明村镇创建工作。生态文明村镇创建是推进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立足区位、资源和产业优势,突出城镇规划与农村规划统筹考虑、城镇建设与生态建设统筹考虑、经济发展与环境建设统筹考虑、快速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统筹考虑,努力构建生态文明村镇创建工作的新格局。(2)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努力解决农村垃圾处理问题。大力实施农村连片整治工程,积极推广户分类、村收集、乡运输、县处理的垃圾处理模式,实现垃圾无害化处理。(3)集中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按照“硬化、净化、绿化、亮化、文化化、有序化”的“六化”标准,强化对农村普遍存在的“垃圾乱倒、粪便乱堆”等脏、乱、差现象进行集中整治,逐步建立起村镇环境综合治理的长效机制。(3)加强畜禽养殖集中整治。科学布局畜禽养殖园区,加强对畜禽养殖散养户的引导,积极推动集约发展,逐步改变人畜混居现象,改善农民生活环境;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产业,鼓励养殖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实现养殖废弃物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

3结束语

保护农业资源和改善农村环境在建设生态文明进程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深入研究农村环境保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对对策与措施,对保护农村生态,维护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农村文化发展现状篇10

【关键词】农村人力资源 合理开发作文/zuowen/

自古以来,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13亿人口,9亿在农村,农村人力资源数量多且质量低,这已经成为我国隐性的失业大军。如何提高农村潜在人力资本的综合素质,尤其是科学文化水平,通过一系列有计划、有目的教育培训机制解决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问题,使农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合理开发,加快我国小康社会的建设,已经成为我们经济生活中不可避免的重要课题。/

1、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的现状总结大全/html/zongjie/

《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描述了我国人力资源状况:目前,我国人口构成仍以低层次文化人口为主体,国民总体文化程度偏低;高层次人才极为紧缺;人力资源整体水平与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这已经成为影响国家发展的重大障碍。而在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现状更是不容乐观,主要表现为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

1.1数量现状: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在数量上呈现基数大,增长快的特点。据统计,1978年我国有9.63亿人,农村人口为8.03亿,农村人力资源为3.06亿,农村人力资源占农村人口的38.11%,占全国人口总数的31.78%。2002年与1978年相比,我国人口总数和农村人口分别增长了33.44%、16.44%,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1.21%、0.64%;同期农村人力资源增长了58.50%,年平均增长1.94%,农村人力资源的增长率高于同期总人口、农村人口的增长率,更高于2002年人口自然增长率6.45%的水平。而据最新统计,2006年我国总人口为13.15亿人,乡村人口7.37亿人,占总人口的56.1%左右[1]。乡村人口中有劳动力约4.80亿,农村人力资源数量极其丰富,但是人口增长过快与农业发展相对滞缓形成了矛盾。农村人口众多成为农村经济发展沉重的包袱,农村人力资源的经济价值得不到释放。而且,建国以来,我国农业院校培养了大约130万大中专毕业生,有80多万人离开了农业,只有40多万人留在农业系统,而正在农业第一线从事农业技术的只有15万人,人力资源的浪费十分严重[2]。/

1.2质量现状:我国农村人力资源质量现状主要体现为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普偏低,不适应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的发展,防碍新农村的建设。其素质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作文/zuowen/

1.2.1文化素质偏低。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占37.3%,初中文化程度占50.2%,高中文化程度占9.7%,中专文化程度占2.1%,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0.6%。亦即4.8亿农村劳动力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就有4.2亿人[3]。//sixianghuibao/

1.2.2科技素质不高。目前,在我国农村劳动力中,95%以上的人基本上仍然属于体力型和传统型农民,缺乏职业技术知识和技能,不具备现代化生产对劳动者的初级技术水平的要求,这就影响了现代农业科技的推广和应用。/

2、农村人力资源合理开发的必要性

2.1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需要:《政府工作报告》强调指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首先要发展现代农业。然而目前我国农业仍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过渡阶段,要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粗放型农业向现代集约型农业的转化,则要依赖农业科技开发、农村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和农村人力资本积累的快速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大力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因为只有通过加快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才能提高广大农民的综合素质,使其具备市场经济知识、法律意识、民主意识,掌握各种专业技术和技能,推动农业的现代化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与进步。/

2.2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效转移的前提

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严重过剩,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并不顺畅。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一般分为三类,一是转移到乡镇企业,二是从事服务业,三是进入城市各行各业。但是随着产业结构调整以及产业和就业扩张对人力资源素质要求的提升,不论是哪一种转移,都对农村现有劳动力提出了新的和更高的要求,可以说,如果没有素质的提高,农村劳动力就无法适应转移后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就要退回来重新回到农村,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就没有得到有效实现,因此,要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必须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3、加快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措施

农村人力资源受教育水平是影响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素质提高的决定性因素,也是影响有效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的重要因素,低素质的农村劳动力会严重制约我国农村改革的深化和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因此,建立健全农村教育体系就成为加快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最有效措施。//html/zongjie/

3.1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农村基础教育是整个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的主要渠道[4]。针对目前我国农村基础教育存在的教学设施不全,师资力量不足以及学生辍学数量增加等问题,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来加强农村基础教育。首先,改变教育投资体制,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其次,建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的保障机制,确保教育经费的落实,确保教师待遇能逐步提高从而稳定和充实农村教师队伍,提高教师专业素质。第三,地方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及教师应不遗余力地推行义务教育,降低农村学生的辍学数量。/

3.2加强农村劳动力的技能培训:对我国农村人力资源进行相关技能培训分为两部分,一是面向留在土地上的农民开展农业科技普及培训;二是面向将向城镇转移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开展技能培训。开展农业科技培训,要以农业科技示范户为重点培训对象,实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项目,要组织培训教师和科技人员深入生产第一线,按照农时季节对农民进行农业科技培训和技术服务,大规模培养农村实用人才,从而真正使科技兴农和人才兴农战略落到实处。对农村富余劳动力开展技能培训则应以就业为导向,根据市场对农村劳动者就业能力的需求开展各种层次和类别的教育和培训,注重培训的适应性和广泛性,使农民能够从教育和培训中切实受益。/

参考文献

[1]姚裕群,人口大国的希望:人力资源经济概论[m].中国人口出版社,19./

[2]刘晓瑜,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对农民增收的影响及对策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07(2):127-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