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社交媒体分析十篇社交媒体分析十篇

社交媒体分析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1:21:11

社交媒体分析篇1

摘要:对许多人而言,Facebook、twitter、Youtube等社交媒体及SnS社交网络,正成为他们踏进互联网世界的新入口。纵观2011年全年,一系列对中国乃至世界影响深远的事件经由社交媒体展现出来,这带给新闻传播学研究以更多的观察样本。围绕着社交媒体,学界和业界展开了丰富和多维度的讨论。本文主要从5个层面观照2011年社交媒体研究,着重分析国内的微博研究现状,以期描绘出当下社交媒体研究的总体情况。

关键词:社交媒体;微博;2011

社交媒体(Socialmedia)是允许人们撰写、分享、评价、讨论、相互沟通的网站和技术平台。现阶段主要包括SnS(社交网站)、微博、论坛等。作为web2.0最有影响力的媒体,社交媒体正改写着传媒的历史,它的兴起预示着媒体在内容、形式、营销模式、传播理念的深刻变革。本文立足于检视本年度具有代表意义的社交媒体研究状况,在以新闻传播类核心期刊为主要考察对象同时,兼顾其他学术期刊。据此,笔者将本年社交媒体研究整体状况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社交媒体与传统媒体关系研究

温州动车事故中的那条掀起巨大波澜的微博,将人们的视线聚焦牢牢的锁定在这一web2.0最有影响力的媒体上。社交网络的兴起预示着媒体不管在传播内容、营销形式、传播理念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革,迫使传播学界不得不重新认识和思考传统媒体在社交媒体大兴之时的命运。

近一阶段,对微博以及由微博引发的“乌龙事件”引起了巨大的争议,开始出现了“微博与传统媒体是你死我活的关系”等极端论调。在社交媒体兴盛的浪潮中传统媒体如何自处?微博的自媒体性质打破了传统媒体的“我说你听”传播渠道,每个用户都兼顾着信息的创造者、接受者、传播者三重角色。不管是信息传播的速度、覆盖的广度、传播方式的便利都是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1]。在社交媒体大放异彩之际,传统媒体并未被边缘,多数人还是更期待传统媒体经过调查、把关,在“第二落点”上表现出责任感、公信力和权威性[2]。传统媒体拿什么去挑战微博?有学者认为传统媒体仍然可以在深度、广度、专业、系统及权威方面下功夫[3]。

对于二者的关系研究,非此即彼的极端化论述显然是片面的,学界总体上认为两者具有互补性。社交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融合是全媒体时代的一个趋势,传统媒体要善加利用微博积极拓展信息接收渠道,加强与网友的互动,按照微博的规律来进行运作[4]。如各大报社通过创建微博,滚动信息,弥补了时效性的缺陷;广播和电视媒体可以将录制的节目以音视频的方式在微博上,弥补了转瞬即逝,不易保存的缺点[5]。

二、社交媒体与公共、突发事件关系研究

2011年注定不平静,国殇7·23温州动车事故、伦敦暴乱、日本强震,这些震惊全球的事件经由媒体植根于我们的思想世界,而社交媒体首当其冲,在公共事件、突发事件中扮演的角色和功能引起了学界的高度重视。

纵观7·23温州动车事故,微博利用其即时、公共、高效等特点使得事件迅速发酵、扩散的同时,又通过议程设置、情感共鸣,有效地唤醒了网民对社会事件的关注,民众的“看客意识”大大减弱,“乘客意识”明显增强[6]。微博时代,每个人都拥有一个麦克风[7]。但同时也有学者指出,微博在公共、突发事件中信息传播方式也存在很大的不足,微博消息的可靠性打了折扣,这就为“谣言”的传播滋生了“温床”。此外,各大社交网站几乎成了突发事件信息的“仓库”,大量有价值的信息被埋没,面临失控[8]。微博裂变式的传播带来了管理上的新难题,网民的盲目转发,易误导社会,如何确保公信力,正是规范微博发展的最大问题[9]。针对此问题,有学者将视线从社交媒体重新转入传统媒体当中,认为主流媒体能够通过素质过硬的新闻把关人对海量的、庞杂的信息进行把关,筛选出真正有价值的,真实的信息[10]。但也有学者另辟蹊径,认为微博本身也具有辟谣功能。如政府开通政务微博,完善信息沟通体制,保障公民知情权,在突发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信息,掌握信息的主动权和话语权;或者微博运营者强化其责任意识,将信息把关与讨论相结合,对舆论进行有效的引导[11]。

针对社交媒体在公共事件和突发事件中所发挥的功用问题一直颇受争议,它能否堪此重任,能否成为一个独立发挥作用的因素?2011年初,当埃及、突尼斯的年轻人利用脸谱进行反政府独裁时,社交媒体成为正面因素极受追捧,但当8月为英国暴乱提供平台时,社交媒体又成为反面典型被猛烈抨击,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有研究者指出:社交媒体哪里堪此重任,它从来不是一个独立发挥作用的因素。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的赵鼎新教授认为在社会运动的理论体系中,社交媒体是整个触发机制的一个环节,而非唯一的决定性环节[12]。数字化的狂热拥趸将新媒体看成无所不能的组织工具[13]。在笔者看来,社交媒体所建立起来的弱纽带只能在组织中传播信息,但很少能成功组织高风险活动。

三、社交媒体传播效果研究

目前,我国网民人数已经达到五亿,而微博用户已经超过3亿,有调查显示:67.1%的人表示微博能即时交流,改变了交友、沟通的方式和习惯;64.9%的人认为上微博更容易形成特定的小圈子[14]。

有学者认为:社交媒体的传播效果可以从两个维度来考察:微观上,定向传播效果显著,受众反馈及时;宏观上,社交媒体作为信息传播的新平台,大量普通用户参与信息传播的方式正在改变媒体和社会舆论的形态。特别是更加便捷的移动媒体的植入,从无形中加大了社交媒体受众的粘性[15]。

在微博的世界中,每位博主可以随时关注到各种热门的话题,“沉默的螺旋”逐渐被打破,人们极容易在共同关注某一议题时形成“圈子”,从而发展成为群体传。

此外,微博中的传播者和接收者时常转换,很难有特定的区分,使“使用和满足”的形态更加多样化、复杂化、碎片化[16]。微博能够让每一个用户“短”、“频”、“快”地新闻,并可以做到核裂变式的广泛传播,对新闻和舆论传播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并且还具有强大的组织和动员能力[17]。社交媒体如此火热的势头,也滋生出了种种负面的效应:传播的真实性问题、价值问题,以及受众对社交媒介的依赖程度的加深造成受众生存空间碎片化的问题一直是学界争论的焦点。除此之外,社交媒体传播的自由交互性容易消解舆论的社会整合功能,使网络传播的自由空间处于无政府无秩序的状态,传播规范的缺失,信息传播的失控等等[18]。

四、社交媒体的言论、舆情研究

社交媒体的参与性、公开性、交流性、对话性、社区化赋予每个人创造并传播内容的能力[19]。社交媒体以全天候、无间歇、滚动化和裂变式的信息传播方式建构了社会现实,又成为意见汇集和舆论生成的平台。

“围观改变中国”或许是人们对社交媒体的最美好期待。微博作为公共话语空间,在中国公民的话语生成机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中国公民以微博为渠道参与公共事件的讨论,促进了中国公民自身话语方式与官方对话方式的形成[20]。

有学者对“微博围观”下的公共舆论的形成机制做了如下分析:首先,微博围观形成了微博议程,为媒体报道提供了新闻源,从而形成了媒体议程;其次,微博中的大量“意见领袖”:如知识分子、媒体人等影响公共议题的同时,网民的围观形成舆论合力,使得普通用户拥有了话语权,不再是“沉默中的大多数[21]”。

如今微博问政势头迅猛,微博问政可将普通民众参与政治事务的效果最大化[22]。打破了媒体和政府议程一统天下的局面,公共议程成为可以影响媒体议程乃至政府议程的重要因素[23]。

微博以裂变的传播方式,产生巨大的聚合效应,构筑新的舆论空间,加上微博更容易先声夺人,并充斥着复杂的信息流,从而使得加强社交媒体的舆论引导就变得格外重要[24]。对此,有学者特别提出“意见领袖”来在微博舆论监管中的作用,强者愈强,弱者愈弱,如同社会学上的“马太效应[25]”。

也有研究者对其更多的呈现出的一种“舆论一律”表示了担忧,认为这是一种缺乏理性思辨的表达,这表现在微博舆论经常是以一边倒的趋势猛烈地对舆论事件的当事者进行一致的批判或褒奖,而理性的呼唤早就淹没在众声喧哗的狂欢之中[26]。

此外,微博是一个自媒体平台,任何人也都有虚假信息的可能,而微博裂变式的传播模式,会加速虚假不实信息的传播[27]。广告信息的弥漫也干扰了微博正常舆论功能的发挥[28]。

对此,有学者从心理学的层面分析认为,要在重视网络舆论中的情绪管理的同时加强网络舆论中的观念引导,并警惕网络舆论中的态度极化,对此,传媒除了采取客观公正的态度之外,也要在展现强势意见的同时对非主流但相对公正意见与理智的意见进行展现[29]。

五、社交媒体营销研究

2011年4月8日,“抢占微博先机,把握营销未来”中国首届微博营销大会于在厦门举行,“微博营销”已经伴随着各大门户的微博广告大战热闹起来[30]。越来越多的人通过社交媒体掌握信息,知悉喜欢品牌的产品,他们渴望与品牌进行交流并且参考社交媒体上人们对于品牌的评价。微博营销作为网络营销的一种,以其投入成本低、传播效果广泛,互动性等优势成为越来越多企业青睐的理由[31]。就目前来说,公司企业微博主要侧重与消费者沟通、新品、辅助公关以及品牌推广与塑造[32]。

也有学者指出了社交媒体营销中的一些问题,如多数中国企业在微博营销上还没有找到合适的路径,包括与粉丝互动缺少热度,很难形成庞大且稳定的粉丝群,以及广告信息推送带“官腔”,广告插入技巧笨拙等等[33]。许多企业经常会进入误区:认为微博适用于所有的产品和企业;转发量大,粉丝群庞大,营销目的就达到等等[34]。有研究者对此明确表明:社交媒体营销最大的问题在于,它缺乏证明营销有效性的相关数据。

而譬如Facebook上的“喜爱人数”,这些数据只是衡量成效的一种方式,但无法证明最终的成效[35]。当然利用社交媒体进行营销并非只是企业的专利,传统媒体的微博营销,则主要是对媒体形象的塑造、维护和宣传,及时本媒体的重点新闻,转发其它媒体关注的热点,发起话题讨论,与粉丝的互动,达到营销效果[36]。

当社交媒体的市场营销优势已被充分挖掘,其社会营销的优劣也开始提上日程,有学者指出社交媒体的优势有助于促进社会营销的顺利开展,但同时,其信息规避性、二级传播模式等特点变相成为社会营销的障碍[37]。针对此问题,就目前来说国内的相关理论还不成熟,案例研究还很缺乏。

六、关于社交媒体研究的思考

总体而言,2011年社交媒体研究非常活跃,既有讨论社交媒体这一平台在公共事件和话语变迁中的功能,也有这一新兴媒体与传统媒体的比较研究,同时也辩证分析了社交媒体在市场营销以及社会营销方面的突出作用,将社会营销提上日程。

传播学以定量研究为主已是学界的定论,但国内传播学研究的具体语境来看,质性地位依旧岿然不动,这也同样体现在了社交媒体的研究当中,这就导致研究中缺乏严谨的实证研究训练。当然注重实证并不意味着实证研究就要超越质性研究,数据和真实案例的分析若脱离质性想象也难以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

有些研究者缺于对知识的反思和清理,仅仅在一些“老问题”上做低水平的重复,研究也困于功能主义的思维框架之中。以社交媒体和言论、舆情研究为例,大多数的学者对舆论控制的分析,并不是从知识生产的角度出发,而是仅仅从主观意识形态出发,研究归为经验总结式,缺乏问题意识和严密的论证过程,缺于对知识生产的过程做严格的社会学分析。

当我们惯于横向整合,一果多因式的思维方法,纵向的逻辑思维则变得相对欠缺,一些如深度访谈、田野调查等在社会科学研究运用的较为成熟的研究方法在社交媒体研究中并不多见,一些领域的研究依然是盲区,如对社交媒体的社会营销方面,不管是理论研究还是实务分析都很缺乏,一些弱势、边缘群体对社交媒体的使用情况还有待研究者投入更多的精力。显然,上述值得关注的但尚未引起足够重视的课题给未来社交媒体的研究提供了无限的可能。

参考文献:

[1]蔡胜龙,范以锦.微博给传统媒体带来的不仅仅是挑战[J].新闻传播,2011(3).

[2]丁曦林.传统媒体如何与微博“善处”[J].青年记者,2011(9).

[3]陈永东.传统媒体拿什么挑战微博[J].网络传播,2011(8).

[4]谢耘耕.传统媒体与微博[J].传媒,2011(2).

[5]张晓红,蔡敏杰,张金凌.从5w模式探究传统媒体与微博的互融与发展[J].中国报业,2011(9).

[6]肖国强.无“微”不至的微博力量—从温州“7·23”动车事故看微博的传播作用[J].新闻实践,2011(9).

[7]何星烨.告别节假日期间媒体的失声—论微博时代突发事件报道的变革[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1(9).

[8]冉志敏,赵晶.从日本大地震看微博信息传播作用[J].新闻研究导刊,2011(5).

[9]刘菁李,兴文.微博渐成突发事件传播舆论中心[J].资治文摘,2011(10).

[10]张瑞静.突发事件中的微博与传统主流媒体[J].网络传播,2011(8).

[11]马寿帅.微博语境下突发事件中的谣言传播分析[J].新闻知识,2011(9).

[12]张磊.伦敦暴乱:社交媒体之罪[J].青年记者,2011(9).

[13]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被高估的社交媒体[J].21世纪商业评论,2011(5).

[14]赵阿颖.微博的媒介功能及社会效应[J].荆楚理工学院学报,2011(4)

[15]曹雁.论“社交媒体”对受众的影响[J].新闻世界,2011(9).

[16]邓君洋,郑敏.媒体融合时代下微博的传播效果[J].新闻世界2011(1).

[17]周世禄,刘瑞生,王文博.微博“热”的“冷”解析—2010年中国微博发展态势、传播功能及社影响[J].中国报业,2011(9).

[18]魏超.网络社交媒体传播的负面功能探析[J].科技传播,2011(2).

[19]张婧.对社会化媒体的传播学思考[J].新闻爱好者,2009(17).

[20]李丹.公民社会视角下中国微博舆情的发展与走向[J].东南传播,2011(5).

[21]栾絮洁,王军.微博围观效应:公共舆论的生成机制分析[J].新闻与写作,2011(9).

[22]汪利娟,李晓.微博传播中的舆论引导策略[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1(9).

[23]万笑影.“微博问政”与传统媒体新闻传播融合的思考[J].新闻与写作,2011(7).

[24]肖明超.社交媒体时代的微博营销[J].广告大观,2011(5).

[25]靖鸣,王瑞.微博“意见领袖”在微博舆论监督中的作用与问题[J].新闻与写作,2011(9).

[26]王菲,马磊.信息多元与舆论一律—试析微博在舆论建构中的错误逻辑[J].东南传播,2011(12).

[27]靖鸣,李姗姗.微博舆论监督路上布满“荆棘"—微博舆论监督存在的问题与思考[J].新闻与写作,2011(6).

[28]高源.自媒体语境下微博舆论监督的功能及模式研究[J].新闻天地,2011(1).

[29]卢毅刚.微博的勃兴—公众舆论的动力[J].新闻知识,2011(8).

[30]谢建伟.“微博问政”:进展与困惑[n].人民日报,2011-03-29.

[31]尹贞喜.微博的媒体营销研究[J].新闻传播,2011(3).

[32]任燕.国内微博的资本运作及其功能—基于布迪厄实践理论的社会学分析[J].理论观察,2011(2).

[33]段超龙.微博—企业营销新载体[J].网络传播,2011(8).

[34]陈永东,张敏.了解微博技术避免营销误区[J].网络传播,2011(2).

[35]Davidtaylor,Socialmediayetto“showmethemoney”[oL].wheresthesausage.typepad.com.

社交媒体分析篇2

而如今我们进入了“社交媒体”时代,以用户生成内容(UGC,user-generatedcontent)为中心的网站占据了主流:twitter、Facebook、Youtube、pinterest、amazon和Yelp的评论、Foursquare上用户对每个地点的小提示,以及数以百万计的博客,无不彰显UGC类网站的存在感。

大多数公司都用这些网站来发出自己的声音,他们在上面更新、提供折扣优惠码等等,梦想着哪天时某条状态能够让公司一夜成名。公司们用这些网站创造的“查看、赞、关注者”等指标来判断活动成功与否(其实每项指标都能人工操纵,比如著名的《68美元制造不存在的名人SantiagoSwallow》案例)。

这么做是不对的,社交媒体并不是用于广播的扩音器,它更像是适于私人聊天的咖啡厅。

企业们在没有让社交媒体成为一个好的扩音器,根据interbrand调查研究,可口可乐这个全球最有价值品牌的twitter帐号粉丝数处于排行榜第1088位,实际上这与可口可乐无关,前100位最有价值的品牌都没有进入twitter粉丝数排行榜的前100位。

而且并没有实例能证明,在同等成本下,twitter上的广告效果要好于电视广告。可口可乐官方账户@CocaCola有120万个关注者,是a&e频道《DuckDynasty》节目观看者的10倍,不包括制作费在内,这个节目播出成本大约几十万美元,然而它的广告效果是twitter无法比拟的。

有句老话叫做,“我们都知道有些广告是有效的,但我们不知道是哪些。”

这话是错误的:大公司们可以在广告前对影响力进行预估。我在宝洁(procter&Gamble)做品牌经理时候,参与了团队对肥皂剧开始前那些电视广告的研究,多年的这类研究结果表明,质量尚可的电视广告便能形成不错的促销效果。

行业讨论中常有“运营twitter账户能提升品牌形象”的论调,不过这些论调不具说服力,毕竟品牌价值基于其业务,而对相当一部分品牌来说,销量才是王道。

作为全球价值第二的品牌,苹果的广告出现在电视、印刷品(杂志报纸等)和广告牌上,唯独没有twitter账户。苹果认为没有必要通过社交媒体来“提升”品牌形象,很难说这个缺失对于销量或品牌声誉有任何影响。

综上所述,社交媒体作为扩音器并不能发挥很大作用,而作为咖啡厅,社交媒体就截然不同了。

UGC网站是获取用户对产品看法的最佳来源,在贝尔金公司(Belkin),我们团队推出了一些简单的节能项目,用于深入了解节能建筑和家庭自动化市场。除了大众商品外,所有在商品上市后进行的研究成本都非常高昂,因为很难获取样本,而且就算找到了志愿参与研究的人,他们也不会太多,无法提供多元化意见。但网上就不一样了,网购消费者的评价通常有成百上千条,我们几乎不耗费任何成本,就获得了比市场研究更好的反馈。

比如说,有许多评价中提到想要“自动化的克罗克电锅”:

非常棒,这是我见过的第一个有计时器的克罗克电锅,设置6小时高火什么的,就可以不用管它了。就算我出去工作也不用担心,回到家时里面的东西正好处于可食用的温度。

我从没用过克罗克电锅,我们团队也没人用过,它的自动化是社交媒体的成果:我们发现这些评论后迅速改变了开发策略,贝尔金及时与一家开发商达成了合作协议,生产自动化的克罗克电锅。

受到这种社交媒体上常见的“上班族心态”启发,我们还开发了wemo产品系列,用于家庭自动化。

这是当时写有wemo开发思路的那块白板

我们不仅赞同社交媒体上用户反馈对于产品的重要性,还将这些信息用于分析竞争对手的优缺点,以及寻找消费者需求所在。

贝尔金进入家庭自动化市场,很大一部分是被一个Youtube视频所启发,视频讲了消费者回到家时被各式各样的电器困扰的情景。

社交媒体——尤其是视频类的网站——有一个额外好处:来自消费者的第一手感受和资料,能够终结行业开发商所有饱受争议的假设,让开发商能够迅速制定合适的市场策略。正是这些视频,让我们公司内部对于推动家庭自动化达成了高度一致。

很多时候负面评论都远比好评有价值,它们能暴露出产品问题所在,反应设计中哪些取舍不符合需求,以及产品缺乏哪些功能。然而在社交媒体刚出现时,我司对于负面评论采取的态度是……不可取的,我们试图消除这些评论造成的影响。

正确的做法是,解决他们反应的问题。有一回我的产品在amazon上受到了差评,我就也发了个评论,附上自己邮箱地址,希望能与对产品不满意的客户聊聊天,理解他们不满所在,然后着手解决。这样做使得产品评分从最低的一星,慢慢回升到了四星左右。

仔细阅读用户评价和他们在twitter、Facebook上的吐槽,还能帮助开发者发现产品最重要的功能。正是这个做法,带来了至今团队制作的最简约的产品:一个有开关的三角插座。社交媒体给我们的工业设计师迈克尔·维克(michaelwick)带来了自信,尽管公司内部对这个设计并不看好,它却获得了巨大成功。

人们会怎么使用这个插座呢?在看到评论之前,我们也不知道是这样的——

“我从宜家买了个没开关的吊灯,原先每回想用都得把它插进墙上的插座里,现在有这个插座,只用控制开关就行了!好样的!”

“这个开关的好处在于,插上去的设备不用拔出来,那些悬挂式的设备不再无处可放了。”

如果你想知道人们怎么使用你的产品,不仅要看社交媒体的评论,还可以去Youtube搜索开箱视频,到博客平台查看评测,以及到UGC网站看讨论帖子。看着客户从开箱到配置,最后开始使用产品的过程,对于设计者们极有帮助。

《Barnacules'nerdgasm》就是“开箱视频”之一,巴纳克尔(Barnacules)真名是杰里·伯格(JerryBerg),他为观众展示了永不断网的特殊技巧:iFttt。(注:ifthisthenthat,网络自动化服务,参考阅读《iFtttioS应用》《iFttt完成700万美元融资,计划进军物联网》)

所以我们就和iFttt达成了合作,客户能把我们的产品和社交媒体(Foursquare、Facebook、twitter、instagram等)整合,自行创造自动化程序并进行分享,一个较为有名的产品是:自动化猫砂。

社交媒体不仅让我们产品变得更好,还帮助我们看到产品如何能够让生活变得更好。19岁的卢克·莫雷蒂(Lukemoretti)在一次潜水事故后胸部以下瘫痪,他用ipad通过家庭自动化系统对温度、光照强度等进行调节,他在社交网站上与其他截瘫者和普通人分享了这些经验。同样的,我们能从中获得启示,以此改进产品。

社交媒体分析篇3

在当下网络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视频想要“走出国门”并非难事,但是想要在全球范围内实现“遍地花开”,则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我们将以2012年在全球范围内最为火爆的几则视频为例进行分析在当今社交媒体时代,这些视频都是怎样走出了国门,并最终红遍全球的。

1明星助力——基于大众的跟风心理

作为2012年度席卷全球、被吉尼斯世界纪录收录为世界上最受欢迎的网络视频、并且引发一系列的文化现象的《江南style》,最初点击率并不理想,明星在社交媒体上的助力,是这首“神曲”最初火起来的重要原因。

而另一支在12年爆红的mV《callmemaybe》在之初也仅仅是成绩平平,随后由贾斯汀·比伯一系列明星恶搞的《callmemaybe》在网络上走红,迅速引发了一系列基于这支mV的恶搞风潮,《callmemaybe》在视频网站上的点击量急速攀升,而后成功席卷社交媒体,成为2012年最火爆的视频之一。

明星的号召力,往往成为一段视频火爆的重要前期因素。当它在社交媒体上频繁出现的时候,人们的跟风心理往往会促使他点击来看看。借助于社交媒体的互动性、交流性、共享性,往往推动了视频的病毒性传播,并最终成就了一段视频的火爆。

2创意十足——新鲜感是吸引眼球的法宝

《蠢蠢的死法》作为澳大利亚墨尔本的铁路运输公司metrotrains制作的动画公益广告,提醒大家:没有比“在火车周围不注意安全而死掉”这种死法更蠢的死法了。这支三分钟的视频,在的24小时内即飙升至itunes排行榜前十名的位置,这支视频“曲风无比小清新,歌词却很暴力,画面更是重口味,萌到一脸血”。充满创意的画面,让人在一点开就被迅速吸引。

另一个典型的例子则是在youtube上获得超过1亿点击量的视频五人共弹一把琴,清新的曲风,加五个人一起弹一把吉他的极富创意的画面,迅速吸引了大量网友前来观看,一时间,在facebook、twitter上几乎随处可见这支视频的链接,在国内的新浪微博、人人网上,也被大量地分享。

富有创意的视频,往往带给人强烈的新鲜感,而新鲜感,则是吸引眼球的法宝。纵观这些在2012年红遍全球的视频,几乎所有视频皆会给人以眼前一亮的感觉,有的靠创意取胜,出的就是创意十足这张牌;有的则以创意为辅,使之成为一个吸引眼球的重要部分。

3剑走偏锋——基于大众的猎奇心理

在当今信息快餐消费时代,人们每天摄取大量的信息,往往导致“懒得动脑”,更倾向于不需要动脑子就能取悦眼球的东西。而这种心理,推动着一系列恶搞的、剑走偏锋的视频蹿红。

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诸如曾在12月在极其火爆的恶搞版《wearenevereverGettingBacktogether》,用夸张的表演,戏谑的歌词、荒诞的剧情恶搞了原唱taylorSwift,这段视频原本在Youtube上点击率并不高,后来被连接到了Facebook、twitter上,迅速窜红,点击量在半个月内提高到5000万。后被网友转载到国内的视频网站上,并在人人网、新浪微博上被大量分享,据统计,截至2013年初,该视频的点击量已经突破一亿。

另外一个典型例子是恶搞视频《奥巴马对罗姆尼史诗说唱》,由于正值美国大选期间,与罗姆尼、奥巴马有关的讯息本就具有极强的吸睛力;而加入和史诗说唱这一元素进行恶搞,则十分引人好奇。

大众往往存在一种猎奇的心理,往往喜欢探寻新鲜、特别的东西,一些视频刚好剑走偏锋,迎合了大众猎奇的心理,从而得以走红。

4人文关怀——全球通行的共同情愫

除了上述提到的因素外,一部视频中如果具有强大的人文关怀,着眼于饥饿、贫困、污染等世界性问题,也会成为一个重要的“制胜法宝”。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视频有《只是为了孩子》。这部视频由一个名为“被遗忘的儿童”的美国非政府组织在视频网站上,自2012年3月上旬起在国际互联网上受到广泛关注,仅在视频网站Youtube上不到一周的时间观看次数便超过5千万次。这部纪录片控诉了乌干达反政府武装头目约瑟夫·科尼使用童子军及屠杀等罪行。片子中体现出的对孩子的浓浓的关爱,无处不体现着强烈的人文关怀,而这种人文关怀,可以在不同种族的人群中引发共鸣。

5温馨搞笑——大众对正面情绪充满渴求

《我吃了你的万圣节糖果2012版》是2012年万圣节大家收到的又一个礼物。在重复的问题下看不同孩子对于糖果被父母吃掉的不同反应,简单,温馨却又笑点十足。在整个片子中,几乎没有用到任何高科技的拍摄手段,也没有丰富的场面调度,甚至无须前期充分的预设,仅仅是父母手里的手机捕捉到的孩子的实时反应,就组成了这样一部让来自世界各国的观众都发自内心微笑的片子。

社交媒体分析篇4

言语社区通常被定义为“指生活在一定地域、具有特定的文化背景和相似的生活方式、在交际过程中遵守相同言语规则的一群人”。而言语社区中的人通常享有一种或两种共同的特征,“社会语言学家所考察的对象是使用着的语言(languageinuse)和语言的使用者(languageuser),而且他们所关注的是反复发生的而不是偶然出现的言语模式;是群体的而不是个人的语言行为”。从这一点看,通过社交网络而聚集的人构成了一个依托数据形成的言语社区。它摆脱地理位置和时间的局限,其成员虽有着不同的社会和文化背景,但是具有共同特点,即掌握一定的网络知识,有着通过社交媒体与他人进行沟通的动机,并且遵守网络交际的规范,相对于其他言语社区,它有其自身的特点,即广泛性、针对性和平等性。

二、广泛性

过去,主要是由于交通不便,地区间缺少交流,而形成了独属于该地区的地域方言。语言的地理性变异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并非一蹴而就。现在,随着交通条件改善,大众媒体发展,不同地域交流日渐频繁,语言的地理差异性正在减弱。社交网络言语社区的广泛性主要指两个方面,一是指横向的,主要是指其摆脱地域的局限。若我们将每一参与社交媒体进行交流的人看作一个独立的个体,而这些个体的分布范围可以至全世界。不同的个体携带着自身的文化背景进行交流,不断碰撞融合,摸索出适用于网络交流属于网络社区的语言。例如,网络用语“蓝瘦香菇”,其实就是南宁普通话与壮族语言的语调的结合体。它由一人发起,而后借由网络传播,而在网络言语社区的成员认同其用法,而广为采用,使之迅速传播。二是指纵向的,主要是指其摆脱时间的局限。时间是单向的,它只能前进而不能后退。我们此刻所说的话语,若是没有像书籍、录音等载体一样进行有效记录,则达不到有效交流的目的。不同于这些载体,社交网络提供的载体是指说话人和听话人双向的联系。即甲向乙发送一个信息,乙可以即时回复也可稍后回复,甚至可以选择不予回复,这样就是交流存在一种打破地域限制的“即时性”或是“延时性”。

三、针对性

传统统计学倾向于以性别、收入、年龄或是教育背景来划分群体。当然,以上分类都可形成独立的语言社区。不过,这同样显示了传统统计学的一个局限,即它事先将总体依据不同标准来划分成不同小组,进而得出不同小组的共性特点。例如,若以性别为划分标准,则得出女性的言语特点是倾向于语调上扬,习惯使用反义疑问句,更加注重措辞等。而男性的话语则往往语调低沉,语气坚定。可是,网络言语社区是自发形成的,其成员具有共同点或共识,比如兴趣或爱好甚至职业倾向。他们可以用专业术语来探讨问题和感兴趣的事,所用语言具有专业化或职业性的特点,无需提供先前的知识,不用担心听话人理解不了的情况,有利于交流继续。例如,网络工程师论坛可视作一个言语社区,他们有着自己的行业术语,比如“Switch#configterminal”表示的是“进入配置子模式”。类似于这种专业术语,若无一定的背景知识,确实不易被人理解。因为,该言语社区就是面向可以理解话语的“同道中人”。

四、平等性

由现实生活延伸至网络的关系,与现实生活中具有一致性。也就是说个体在其言语社区中的位置未变,与其所在的言语社区的其他成员关系明确。此时网络仅仅相当于交流工具。而这种关系在网络言语社区中也依然存在,不过只占其一小部分。而对于在现实言语社区中不存在交际或是现实情况中处于同等地位的人来说,通过网络,其可以重新定义自己,并且“自由”地与他人进行交流。有的人甚至会打破其在现实社会的标签,在网络社区里可隐藏自己的姓名、年龄和性别,而其语言特征也不会随便被“标签化”。人们更多的是出于自身的兴趣来进行言语交流,而此时的“兴趣”便是这一言语社区的向心力。人们在用社交网络进行交流时,目的大多是出于想要了解和知道自己感兴趣的事并阐明自己的观点而忽略其他因素,例如说话人之间的相对权势或是年龄差异等因素。这体现了社交网络社区语言的平等性。例如,我们可以通过论坛、贴吧或是微博等社交媒体表明自己的立场和观点。以及在交谈时开始语往往是“你好”“在吗”,通常是“下了”“88”等。

五、结语

网络言语社区语言是一个特殊的言语变体,具有自身的特点,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并逐渐形成自身独立的体系。不过,个体本身在现实言语社区中便充当着多种角色,社交网络使其角色得以扩充。如何在不同言语社区采用恰当的言语变体进行角色转换,促进有效沟通,完善和发展“朋友圈”,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和思考。

作者:倪莎莎单位:辽宁大学外国语学院

参考文献:

社交媒体分析篇5

对于营销人来说,社交媒体效果评估大概是那个最令人沮丧的挑战。在本文中,我将向您展示三个简单的社交媒体测量策略,你完全可以在下一个社交媒体活动中灵活的运用到它们。

为何要评估社交媒体营销效果?

是为了测量你的社交媒体营销活动的有效性。问问自己为什么把社交媒体放在你整个营销活动中最重要的位置,它将如何影响到你的工作,使你的生意得到增长?

为了达到既定的社交媒体营销目标,你必须在一个时间段内将其量化为具体的可测量的数字,这也要依靠社交媒体营销效果评估。

首先设置目标,这样你就可以开始依据目标考量不同的社交媒体。举个例子,如果你需要去吸引一些女性消费者,并且你的生意比较经常会使用图像和照片,那么你可以考虑pinterest。如果你是一个B2B企业,你应该就要考虑使用Linkedin。

一、量化你的社交媒体倾听率

“你在社交媒体上做的事情必须产生一些影响。你的努力需要看到实际收入的增加。而我们往往认不清这个事实。”花旗集团的社交媒体主管Frankeliason曾经这样说过。

倾听是我们在使用社交媒体时经常忽视的一点,而它恰好是最重要的。如果你不去倾听你的客户,你就错过了社交媒体的关键。

那么,我们究竟该怎样在社交媒体上倾听,并让其影响我们的收入?

在这里,举twitter的例子来回答这个问题。(国内请参考微博。)

在twitter的搜索区,输入你企业的名称。

在搜索结果中,你可以查看那些包含你企业名称的微博,并决定是否需要关注这些发推人。因为他们都是你的潜在客户或者现有的客户。

寻找到需要关注的这批人之后,每天都要去”监视”他们的微博”,与他们互动,回答他们的问题,尽可能的为他们创造价值,提供帮助。

twitter的高级检索也是一个非常强有力的工具,特别当你是一家本地企业的时候。你可以设置一些特定的关键字,搜索到离你最近的那些客户是怎么说的。

twitter是个了不起的用来提供实时客户服务的工具。你可以从twitter上了解到:

〇你实实在在的帮助了多少人

〇你的粉丝数量有没有在增长

〇消费者们在购买你的产品和服务中遇到了什么问题

〇你的企业还有什么不完善的地方

你可以随时根据这些指标调整自己的工作,在评估周期结束的时候,参考哪些改变直接影响了你的业务,使成本节约或者让你得到了额外的收入。

二、:为你的社交媒体互动建立一个评分系统

当你尝试在社交媒体上做一些事情的时候,建立评分系统是个很简单有效的方法。它能够清晰的评估你在社交媒体渠道上的不同行为所产生的影响力。

一起来看看这个系统是如何运作的。

假设你推出一个产品或服务,想在Facebook上打造它的口碑。打个比方,你在某天了一个信息到主页上,接着你会得到很多人”喜欢”的点击。第二天,你再一个不同类型的更新,这样你也会得到一些”喜欢”,但同时你发现,除了喜欢,还有人进行了转发和评论。

它们之间的区别在于,”喜欢”显示的是消费者的支持,评论展现一种更深层次的兴趣,但转发是最有价值的,因为它们会将你的内容扩散到更大的范围。

在营销活动开始的时候,将你的目标转化为具体的数字。然后,使用评分系统去衡量不同类型的互动,看看哪种对你来说是最有价值的。

下面是一个在Facebook上的评分系统:

〇“喜欢”:1个1分

〇评论:1个5分

〇分享:一个10分

这样,你的工作结果就简单的被量化了,这些易于观摩的数字能让你更了解自己的进度。pS:你可以在不同的社交媒体渠道商设置不同的评分系统。

三、:多为受众提供一些有用的内容,再去销售产品

在你向消费者推销产品之前,多为他们推送一些有价值的、趣味性强的内容,赢得他们的信任。

举个例子,你有一家餐厅,正准备推出一个新的健康食谱。你的目标是在接下来的一周里让300个消费者光临并尝试新的菜式。

假如你的食物看上去是非常诱人的,那么你可以创建一个Facebook或instagram的页面,把你的食物图片上去。与此同时,你应该在Facebook页面上围绕健康饮食的重要性创建一些内容和文章,并且展示你所在的区域里的农贸市场有哪些。

接着,你可以在Facebook页面上提供一些你餐厅的优惠劵。这样,向你要求优惠劵的消费者和实实在在兑换了优惠劵的消费者是可以被量化的。

在你使用这个策略时,如何评估其效果:

〇使用第二点中的评分系统来测量你的内容有没有使你离目标近一些。

〇在你的营销活动中使用需要在社交媒体上才能得到和使用的优惠劵,这样,你的社媒营销效果更容易跟踪和测量。

〇为你的每个活动打造独特的登陆页面,你的客户可以在这里下载或购买你推销的产品。由于每个登陆页面只能为一个特定的活动服务,可以让你清楚地看到你每项活动的营销传播效果。

社交媒体分析篇6

CRm似乎已经成为每一家成功企业的标配,但随着社交网络时代的来临,客户管理软件也需要与时俱进,社交媒体管理软件的兴起似乎也显得理所当然了。社交媒体管理软件通过提供对社交媒体广泛的监视、分析和参与等解决方案从而推动企业对社交媒体的管理。

社交媒体管理来了

熊彼特于六十多年前提出的“创造性破坏”一词仍在被不断证明着,他认为创新就是不断地从内部革新经济结构,即不断破坏旧的,创造新的结构。而社交媒体管理,这一从客户关系管理中诞生的新业务,也正是沿着创造性破坏的路径在前进。没有社交媒体管理的CRm再也无法满足企业的需求,不“创造性破坏”必然被“彻底破坏。”

2010年4月社交媒体活动管理服务提供商Spredfast获得了创立以来的首笔融资,austinVentures提供了160万美元的风险投资。仅仅一年以后,提供社交媒体管理服务的新创公司萌芽社交(SproutSocial)在今年2月刚刚获得来自思颐投资1000万美元的投资,使得其身价瞬间飙升到了5000万美元。资本市场对于社交媒体管理投资额度的增大,也标志着对其未来发展前景的看好。

而各大软件公司也纷纷布局,力求在这片蓝海中占得先机。Salesforce于今年3月宣布以3.26亿美元收购了社交媒体监测服务公司Radian6,显示了其对于社交媒体管理领域的决心。但Sap的速度更快,就在20多天前,于国内正式地了Businessobjects4.0全方位的一套产品,里面包含众多组件,有传统的商务智能组件,也有更高层次也更广泛的商务分析的概念,其中有绩效分析、商务智能、信息管理、风险管控、数据库等。而其中一项社交媒体分析的功能备受媒体关注。

对于社交媒体管理的前景,同样作为软件巨头的iBm也充满了信心。iBmCoremetrics首席战略官JohnSquire表示:“人们利用电子邮件、社交网站、官方主页等多种方式与一个品牌进行互动,基于此iBm涉足社交媒体分析领域。若想真正衡量业务影响,就要全面、整体地检测人们与这些资源之间的互动。iBm的新型社交媒体分析软件可以帮助市场营销人员制定更具针对性、更准确、高效的社交媒体市场营销方案。”

六十多年前,普拉哈拉德提出了企业成功定律:n=1和R=G,认为互联网、数字化、产业以及技术边界融合等技术发展趋势正在交汇,而这一当初震惊世界的理论,在今天仍然在不断地被证明,社交媒体管理的发展就是其中的论据之一。

n=1

n=1是指某位消费者在某一时刻的体验,这样它就意味着价值的基础是消费者独特的、个性化的消费体验。

对于如何从社交媒体中获得每一个消费者的所有信息,Sap中国区首席技术官张侠认为,“社交媒体能够带给我们的信息包括两类。一类是传统的数字信息,比如说这个产品有多少人看了,那个有多少人点了,那个人点了之后有多少人买了。还有一类是文字的信息,凡是有文字的地方你让他说话的时候,怎么说的,正面的负面的。这些都要综合分析。”

对于传统数字信息的分析,各大媒体以及网络广告公司主要是应用一种名叫“点击流”的技术对其进行分析,这项于2000年前后就已在美国出现的技术,可以说是跟踪用户行为最流行的技术之一,正是凭借着相关的技术,才能够确切的掌握用户在互联网上的一举一动。

当然,若企业想要完全了解用户在社交媒体上的一言一行,甚至通过用户的言行了解其对某些产品的态度,仅仅依靠传统的数字信息分析技术就显得有些力不从心了。实际上,对于企业来说,社交媒体的管理要比普通的CRm复杂许多,其中最大的难点当属深度的文字分析技术。随着社交媒体的出现与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一方面用社交媒体做营销工作,一方面还想要利用社交媒体对产品早期的情况得到实时的反馈。

通过运用文字分析技术能从媒体里面找到所谓的社交关系图,发现整个社交图谱里的节点。因为节点里面的关键人物拥有很大的影响力,因此当一项新产品推出时,通过社交关系图谱里关键节点的关键人物再结合电子商务的信息,就可以非常快的即时地得到反馈。张侠举了个例子:“比如说我们去年12月份在美国开会的时候,twitter在直播,播的过程中我们就分析在twitter上贴的信息的关键字,我们就可以利用Sap商务分析软件把客户对产品不同功能的感兴趣的程度及时地统计出来。所以说文字分析是整个商务分析里面很重要的功能。”

随着社交网络和移动通讯将越来越多的权利赋予消费者,异常转变正在进行。如今,消费者与某一产品或服务的首次互动有70%是发生在网络上,64%的初次购买行为都是由网络体验所促成,而在20亿的互联网用户中,有6亿人都在使用Facebook。与此同时,移动设备购买量正在急剧增长,仅今年一年就增加了一倍,达到1190亿美元。

R=G

R=G是指来自多方的资源,它们往往遍布于全球各地,其含义是没有一家企业的经营范围和规模大到足以满足某一具体的消费者在任一时刻的体验。按照普拉哈拉德的理论,以“企业和产品”为中心的传统价值观,正在被一种“个性化体验和共创的价值观”所快速替代。iBm显然深得其意。与其他社交媒体管理软件不同的是,iBm把重心更多的放在电子商务领域的社交媒体管理上。

2010年6月,iBm宣布与网络分析软件Coremetrics公司达成最终收购协议,通过此次并购,加大了iBm的业务分析能力,让企业能够利用云交付模式从内部实时获取消费者互动信息,并通过社交媒体网络以更快的速度策划更有针对性的营销活动。而iBm显然也不会白白浪费Coremetrics在业务分析上的能力。

据统计当前客户与产品或服务的首次互动有70%是发生在网络上,64%的初次购买行为都是由数字化体验所促成。根据iDC的统计,中国电子商务在2010年的交易额已达4.5万亿人民币,平均年增长约30%,预计2013年将超过10万亿元。而相对于传统企业的10%与it企业12%左右的增长率,确是前途无量。也无怪中国商务部提出了到“十二五”末中国电子商务的市场规模将有望占到中国GDp的5%的目标。

社交媒体分析篇7

关键词:社交关系强度;社交媒体;营销

一、引言

社交媒体是建立在互联网和移动客户端平台的一种互动社区[1]。社交媒体是指用户不仅可以在线发表自己的意见、观点,也能评论和分享别人的意见、观点。[2]影响社交媒体营销的因素有很多,但主要是通过提升用户与企业间的可信度、满意度以及忠诚度,最终完成一项交易。本文试图结合社交关系强度理论来探讨社交关系强度在社交媒体营销中的作用机理并为企业在社交媒体营销中提供良好的建议。

二、相关研究综述

(一)社交媒体营销与商业价值研究

根据麦肯锡的报告,从企业使用社交媒体可以看出,企业越多地使用社交网络,他们也就越能获得长久的收益,这是由于社交媒体所具有的乘法效应产生的结果。这是因为这些企业越能高度了解社交网络,它的性能就越好[3]。董鑫[4]通过分析国内外的基于社交媒体营销的成功案例,肯定社交媒体作为一种新型媒体,企业能够根据社交媒体的高度开放性、参与性、互动性等开展各类网络营销活动。目前关于社交关系强度在社交媒体营销这一方面的研究内容却比较少。

(二)社交关系强度

Luo[5]等指出在线下社会中人们更倾向于接受身边朋友、家人等跟自己有强关联的人所的信息。杨媛媛[15]先分析出影响节点间亲密度的因素,并对节点关系划分的标准做出了总结,从而构建出一个分析网络节点关系的模型。研究结果显示节点间互动的频率和次数对社交关系强度具有重要影响。Hossain[6]等通过网络分析的方法来探索社交关系强度是否会对用户接受虚拟社区产生影响,结果表明,用户更倾向于接受与自己保持强社交关系的群体的意见。然而目前关于企业结合利用社交关系强度中的强关系与弱关系进行营销策略活动的相关研究比较少。

三、模型构建与研究假设

本文通过阅读大量文献提炼出社交媒体营销的三个因子,分别是信息内容、意见领袖和企业信息的频率。并且本文从多个角度对本文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持,认为企业可以通过营销信息来影响用户对企业的可信度以及用户对企业的社群意识,进而最终影响到用户与该企业的最终交易情况。社交关系强度在用户通过企业的营销信息与用户对企业的可信度、社群意识之间起到一种调节作用,从社交关系强度的五个维度出发,分析五个维度所起的调节作用,具体模型如图1所示。

综上,本研究结合社会关系理论,研究社交关系强度在社交媒体营销中的作用机理,构建如图1模型,并提出如下假设:

H1:企业在社交媒体上的营销信息对可信度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H1a:信息内容对可信度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H1b:意见领袖对可信度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H1c:信息频率对可信度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H2:企业在社交媒体上的营销信息对社群意识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H2a:信息内容对社群意识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H2b:意见领袖对社群意识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H2c:信息频率对社群意识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H3:可信度以及社群意识对最终交易情况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H3a:可信度对最终交易情况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H3b:社群意识对最终交易情况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H3c:企业的营销信息对最终交易情况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H4:社交关系强度在社交媒体营销中具有正向的调节作用

H4a:社交关系强度对可信度具有正向的调节作用

H4b:社交关系强度对社群意识具有正向的调节作用

H4c:社交关系强度对最终交易情况具有正向的调节作用

图1社交关系强度在社交媒体营销中的作用机理模型

四、研究设计

本研究采用的是李克特5分量表作为测量量表,回答问卷者根据各变量的描述和自己使用社交媒体的经历,选择他们比较认同的选项。各测量题用1至5分进行量化表示:1表示“完全不同意”;2表示“有点不同意”;3表示“不确定”;4表示“比较同意”;5表示“完全同意”。

社交关系强度这一调节变量将通过社会关系强度测量表来测量两个个体之间的关系强度,其中包括5个维度以及18个测量项总分18分,分数越高关系强度越强。测量表如表2所示:

五、数据分析与假设检验

本研究的调查对象主要针对新浪微博以及腾讯微信中的用户,采用滚雪球的方式在新浪微博和微信朋友圈中问卷调查链接,与作者有联系的人通过点击链接跳转至问卷星上完成调查问卷,并由作者的朋友在他们自己的朋友圈分享链接,让他们的朋友也参与到这项调查研究中。此次问卷共回收了316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278份,通过SpSS20.0软件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型,检验问卷的信度及效度。采用相关分析以及回归分析对模型进行验证。

本研究采用最常用的克朗巴哈系数(Cronbach’sα)来对问卷进行信度检验。本研究的总体Cronbach’sα值为0.889,说明问卷的总体效度挺好,各测量表的Cronbach’sα分别为0.835、0.827、0.919、0.852、0.955,各项值都在0.8以上,说明都在很可信的标准范围,同时也说明问卷的各变量的测量项也都具备不错的内部信度,各变量的测度题项的一致性也不错。

本研究采用Kmo和Bartlett的球形度检验对测量表的效度进行检验,各变量的Kmo值分别为0.760、0.713、0.748、0.703和0.768,均在0.7以上,且对应的概率Sig都为0.000,均达到显著,说明该问卷的效度较好。

本文进行回归分析前先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对各变量进行相关性验证,通过SpSS20.0分析结果得出pearson相关系数均小于0.8,且在0.022-0.648之间,因此不存在共线问题,在此基础上进行企业营销信息与可信度、社群意识以及最终交易情况的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企业营销信息三个维度信息内容、意见领袖以及企业信息频率的sig值均为0.000,小于0.01,且各项系数均为正数,说明企业营销信息与可信度、社群意识以及最终交易情况有显著的正向关系,符合前文提出的假设。

最后本文运用层次回归的方式验证社交关系强度对可信度,社群意识以及最终交易情况间的调节作用,企业在社交媒体上的信息作为自变量X,可信度、社群意识以及最终交易情况为因变量Y,社交关系强度作为连续性调节变量m。先做Y对X和m的回归,得到测定系数R21,之后在做Y对X,m和Xm的回归,得出R22,比较二者的大小,若后者大于前者,则说明调节效果显著,经实验检测,社交关系强度的调节作用结果分别是0.246,0.258,0.189,且检验值均为0.000小于0.01,因此,本文提出的所有假设均成立。

六、研究结论与建议

通过实验结果可以表明社交关系的强度能够对人际关系造成以下影响:①拥有弱关系的社交关系便于信息的传播扩散;②用户间建立了强社交关系之后,他们会更加信任彼此,社会网络也会产生重合,更乐于与对方分享信息,保证了信息的效用和质量。

本文根据模型构建与问卷设计,实验结果显示本研究所提出的研究假设均成立,因此根据本文的研究结论便可以提出以下建议:①企业应该注重社交媒体上用户间的社交关系强度,应该创造条件让用户为企业免费做广告,比如可以给推荐的用户一些小礼品等等;②企业在社交媒体平台上也应该一些高质量的营销信息,吸引用户的注意力;③企业应该与用户建立一种强社交关系,把已经关注的用户融入进企业的粉丝群当中,注重与粉丝的沟通交流,从而增强用户对该品牌的信任及忠诚度;④企业应该多多注重社交媒体平台上的“意见领袖”也即是微博、微信中的“名人”,从而吸引更多用户的注意。(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软件学院)

参考文献:

[1]LijunZhou,taowang.Socialmedia:anewvehicleforcitymarketinginChina[J],Cities37,27-32,2014

[2]m.nair.Understandingandmeasuringthevalueofsocialmedia[J],JournalofBusinessResearch,vol.22,no.3,45-51,2011

[3]ShermanS.provingsocialmediasRoi[J].marketing,January:15,2011

[4]董鑫.社会化媒体营销及其实践分析[J].新闻研究导刊,vol.5,no.9,2014(8)

社交媒体分析篇8

21世纪最宝贵的资源就是人才,那是因为人具备了足够的知识并且能够很好的运用,因此,知识管理在企业的发展中也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利用新媒体对信息及知识进行管理,从而运用可视化的方法,研究国内外管理的方式,了解发展动态,对于促进我国新媒体的功能开发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

国内外;新媒体;知识管理

随着科技的发展,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新型媒体形式也逐渐增多,社交网络、微信、微博和论坛等方式已经作为一种媒体方式出现在广大民众面前,这些方式承载了大量的信息,可以在短时间内得到很快的扩散,给民众的生活带来便利,但同时也给社会公共信息的监管工作带来了不少麻烦。因此,如何运用新媒体促进信息和知识的传播,成为我国相关部门要不断思索的课题。为了更好的了解国内外新媒体在信息和知识管理方面所发挥的作用,本文将国内外的相关文献进行对比,分析了近些年来新媒体领域的研究情况,以更好的明确国内新媒体应用未来的领域发展方向,同时掌握国外先进的做法,为我国的新媒体管理提供借鉴参考。

1国内外新媒体的起源

新媒体是最近几年兴起的一种媒体方式,可以定义为新技术支撑下出现的新的数字媒体形态,通过二进制的形式对信息进行处理,以实现客户交流的需求,其中存在的形式主要包含社交媒体、数字媒体、移动媒体、网络电视和电子书等。

1.1国内外研究文献的发展趋势新媒体在国内外的信息和知识管理领域上,国外的研究要比我国的研究早了近10年时间,自从2006年开始我国学者增多了对新媒体的研究,在量上甚至超过了国外,这就反映出这段时间以来新媒体对我国的经济和社会确实产生了不小的作用。

1.2国外新媒体的起源及发展很多学者将数字媒体作为新媒体存在的主要方式,也有学者指出新媒体是由美国哥伦比亚广播电视网技术研究所所长p.Goldmark在1967年就提出来的,总之对于新媒体的概念在形成之前具有不少讨论。自从1996年开始,国外对新媒体的研究逐渐增多,他们研究的方向也开始向新媒体的运用及在信息管理中发挥的作用方面进行了更多的探讨。同时,对新媒体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及效用评价也成为学者研究的范畴。可见,国外学者对新媒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新媒体信息服务、社交媒体信息传播、社交媒体公共危机管理等方面。后来,Facebook和twitter等社交网络的发展给学者的研究提供了更大的方向,社交网络的兴起,为新媒体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之后就研究其在政治、安全和生活中所有发挥的作用。

1.3国内新媒体的起源及发展研究我国新媒体的发展主要基于对文献的研究和整理,以寻找我国新媒体的研究思路,同时与国外的研究做个系统的比较,通过对新媒体的深入探索,发现自从1986年开始国内学者才开始从国外翻译中逐渐了解新媒体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于是对新媒体的研究领域就逐渐拓宽。到2000年,新媒体的研究就受到了广大学者的关注,同时也开始出现手机媒体,2006年学者对新媒体进入到集中研究的阶段,同时,受到新媒体的影响,传统媒体也开始转型。2010年,学者们对新媒体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同时运用新媒体报告特大灾难事件——汶川地震,开启了新媒体在突发事件中的作用,同时也在社会、政治、经济、教育等方面也做了大量的研究。随后,新媒体在我国也开始担任舆论引导的重要作用,政府也逐渐借助新媒体的力量报导大学生创业或者农村建设等方面的信息,为新媒体的功能拓展开拓了思路。从发展情况来看,国内学者在新媒体信息和知识管理领域的研究初期,主要关注在新媒体的信息扩散方面发挥的巨大作用,后来,我国智能手机的普及,为微信、微博等新媒体的作用施展提供了平台,国内新媒体的研究成为信息服务的有利介质,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2近3年来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和趋势

从国内外新媒体研究的对比来说,新媒体研究的近3年来无论国内还是国外都呈现出增长的态势,通过对研究领域进行对比,来分析新媒体发展的方向。

2.1近3年国外研究热点第一,新媒体采纳中的信息行为,新媒体的使用会促进信息的扩散,根据对国外社交网站的了解,证明了商业企业使用新媒体确实起到了推动发展的作用。同时,有些研究人员也表明了社交网站结合注册用户的信息深度挖掘他们的需求,为了满足需求,国外优先开发了移动支付功能,为社交网络的商业行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第二,新媒体应用中的信息传播,有的学者研究了信息传播机制,利用数理模型来理解社交媒体在突发事件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同时,学者们对人们的分享行为进行了研究,不仅促进了信息的传播,而且还为信息搜索、网络互动等行为起了积极影响。第三,新媒体应用中的知识管理,社交媒体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播媒介,由于其自身的多元性、触发性和关联性的特点,影响着人们之间的交流,让人们可以随时共享信息。学者也从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展开了社交媒体的研究,如何运用媒体资源成为政界所关注的课题,有些机构也研究新媒体和知识管理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新媒体对知识管理的影响。第四,新媒体应用中的舆情传播及信息安全,国外学者研究了社交媒体对于社会稳定所产生的影响,同时按照年龄的层次,分析了私有信息的泄露对于他们各自产生的影响,同时从社交媒体的信息上进行分析。由于新媒体具有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对于受众来说是个非常便利的传播渠道,尤其是发生突发事件,新媒体的扩散作用将辐射到更广泛的范围。当然,社交媒体也可能对国家的信息安全产生着威胁,需要规范管理才能更好的发挥其优势。

2.2近3年国内研究的热点第一,新媒体在信息服务中的应用,朱天等人分析了新媒体在新农村建设中所发挥的传播作用。有些学者结合图书馆的工作,研究新媒体在图书管理服务方面的应用,并提出了多种管理方式,为读者提供个性化的服务。金泽龙分析了新媒体环境下的阅读、互动和其他数字服务,提出了图书馆创新服务。这些研究为新媒体的功能开发提供了思路。第二,新媒体在信息传播中的应用,新媒体对于信息传播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在传播手段和方式方面也做了创新。另外一些高校学者对多媒体如何在图书馆中发挥作用,如何进行知识的传播等方面做了深入的探究,也了解了其在网络舆情中发挥的重要作用。第三,新媒体在信息共享中的应用,曾茜分析了新媒体的主流媒体,运用多个案例为新媒体在新闻信息共享上发挥的作用进行深入分析。同时,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传播和共享知识的方式进行了对比,探索了资源共享平台的构建,还有学者从实证角度研究了互联网条件下企业隐形知识共享的影响因素,这些都为新媒体的发展提供了条件。第四,新媒体在信息素养中的应用,顾璟等人研究了新媒体在校园中传播时的信息分类,尤其对信息进行了分析,目前学生接受观点越来越客观,正确的信息以及错误的信息都可能影响学生的综合价值观的影响,就是要研究信息素养发挥的作用,新媒体引领现代媒介,应该注重发展的全面性,要提升学校师生的信息素养。

3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新媒体在国内外的信息传播中都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国外发展的比较早,虽然我国起步相对较晚,但是新媒体在我国的发展是非常迅速的,为政治、经济和社会提供了更多的交流方式,在信息的传播、共享、管理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外,也需要加强对新媒体的监管,促进信息环境的安全、可靠。

参考文献

[1]赵艳枝.情报学界对知识管理研究现状分析的关联规则挖掘[J].图书情报工作,2008,52(7):102-105.

[2]张勤,马费成.国内知识管理研究结构探讨——以共词分析为方法.情报学报,2008,27(1):93-101.

[3]姜春林,李江波,杜维滨.基于CSSCi的我国管理学研究热点可视化分析[J].图书情报工作,2008,52(12):55-58.

[4]钱峰.基于SpSS知识地图的国内数据挖掘研究现状分析[J].情报科学,2008,26(6):924-928.

[5]魏晓俊.基于科技文献中词语的科技发展监测方法研究.情报杂志,2007(3):34-39.

社交媒体分析篇9

社交网络的出现,为防务决策者们了解民众的思想脉络提供了重要的机遇,包括人们对于事件的反应、对于重要问题的意见、政治情绪、呼吁举行抗议活动等等。社交媒体还为防务、情报以及国土安全分析人员就潜在的危机提供了早期预警,如会不会出现又一次“阿拉伯之春”运动?军事冲突发生的可能性?等等。

比如最近发生的某次事件,也许会导致居住在特定区域的人群对美军心存不满,则他们的愤怒或不满情绪可能会随时间推移激化,亦或平复。了解这种情绪起落的变化将有助于部队提高对自身安全的认识。“我们当中的大多数人通过观看电视了解事件,可能认为情况还不至于那么糟糕,不过通过社交媒体,一些非常有影响力的个人可能会传达出负面的情绪和看法,他们会影响其他人的想法,”美国SaS公司联邦国家安全小组主任丽贝卡·加西亚如是说,“如果我们不了解这种思想活动的轨迹,则有可能出现危及美国民众安全的事件。”

但是,社交媒体包含的庞大数据量往往使人难于处理和分析。此外,数据中“噪声”的数量—即与问题无关的信息—可能是惊人的。从海量的“噪音”中清理出有价值的重要情报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掌握由用户生成的铺天盖地、可公开访问的内容—源于twitter、博客和许多在线交流的信息—需要一种自动化的检索解决方案。

引入先进的分析技术

分析技术有助于人们从海量信息中找到重要主题和思想倾向,并且可以帮助了解这些主题和倾向会对民众造成何种影响。

社交媒体数据分析的全球应用有一些明显案例,如去年发生在埃及和利比亚的政治动荡,以及在日本和海地发生的自然灾害等。全球第一条有关奥萨玛·本·拉登在巴基斯坦的住所被攻击的消息就是由其邻居通过微博公布的。此外,社交媒体网络还能对计划周密的抗议、示威和行动提供最早的现场报告。

分析技术能够利用互联网上公开提供的海量数据,就某一特定主题提炼具体信息,而不必费力埋头于数pB(petabytes,1petabytes=1024tB,译者注)的数据,这显著节约了大量时间,使最终用户可以把他们的时间集中于具体任务,而不是数据挖掘上。这样一种分析技术必须能够有效管理各种形式的社交媒体数据,无论是结构化的还是非结构化/半结构化的,包括视频和音频内容。它同样适用于军事和情报应用,比如帮助军队征兵工作人员找到有关征兵重要问题的公开数据,又或者是前线士兵想要了解在某特定城镇或地区,民众对于美军的存在有什么样的情绪。这些都需要对社交媒体数据进行分析,这通常超出了个人甚至是一个团队的能力,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筛选大量数据以得到可操作的信息。可以说,社交媒体分析可以从丰富的公开数据中发现有价值情报,这为提高效率和支持作战提供了又一种机遇。

分析与建模

目前有许多公司针对社交媒体提供了先进的分析技术。例如,诺思鲁普·格鲁曼公司提供的一套工具可利用算法对公开的信息进行搜索,把数据的范围缩小到预定的主题、类别和其他标准上。“然后对这些信息进行排序,为终端用户提供相关、有针对性、可管理的数据。该工具的开发目的旨在提醒决策者注意可能发生的危机、冲突和不良社会倾向。

aptima公司正在研究一项技术,称为信息演化蔓延建模(e-meme),它能把自然语言处理(nLp)与蔓延建模核心概念结合在一起。信息演化蔓延建模采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筛选大量的互联网数据资源和文件,从博客、新闻站点和实时社交平台(如twitter)中提取重要的认知和传播主题。该技术可描述并量化公共平台上热议的主题,如“抗议”和“选举”等。

通过数学建模可以描绘这些思想是如何在各个地区的民众中随时间推移传播和蔓延的。在一定层次上,信息演化蔓延建模的目的是根据现在社交媒体、博客和新闻上正在发生的事件,就当前形势更好地利用信息,提供情报分析。如果民众对于“抗议”这一话题感兴趣,信息演化蔓延建模将通过从几个维度仔细划分,筛选媒体中有关这一主题的相关信息,如发生位置、参与团队或媒体类型。此外,信息演化蔓延建模还将提供这一主题以往的发展趋势,使分析人员能够清楚了解在特定的某个地点,人们谈论“抗议”这一话题的兴趣正在逐渐变得浓厚。除此之外,建模还能帮助分析人员根据历史数据和其他因素评估不同人群对于各种认知的易感程度。同时,情报分析人员还能开展“假设情况”分析,如评估一种认识传播的可能性,或特定地区的人群接受一种思想的可能性。

SocialReconmobile是microtech公司研发的解决方案之一,它提供了必要的社交媒体功能,把软件和硬件都包含在一种便携式设备内,易于迅速部署,并具备几乎是实时的社交媒体挖掘功能。SocialReconmicropodd包括一套附加移动micropodd组件,能提供更大的存储容量和更多功能。这种选项为现存的基础设施提供了一种插件解决方案,分析人员可以从他们当前的位置和工作站很方便地监控并跟踪用户认为重要的事件。SocialReconmicroCenter则是一项永久解决方案,根据现地情况定制,具备额外的社交网络挖掘功能,可以对特定社交媒体的整个社区进行深入挖掘。

SocialRecon产品全部采用数字格式管理并解析数据。这包括不需要手工标记完成的主题和相关搜索,并能克服全球化带来的语义和语言问题。比如,人们常常使用不同的词语(不同的语义和语法)来表达相同的想法。在社交媒体环境,如twitter中,这个问题变得尤为明显,人们在twitter上使用的语言更加口语化,充满了日常表达方式、俚语和不同的情感意味,如讽刺、兴奋和失望,并且表达得非常简单,难以辨别说话者的背景。在多语言国家,当在线数据采用几种语言时,这个问题可能会变得极具挑战性。

SocialRecon能够直接提供渠道,方便政府与鼓动或煽动民众的人员联系,还能通过其发表意见使用的社交媒体工具与他们接触,或者在社交网站上与他们就某一个主题展开讨论,同样也可以联络那些提出不正确或负面评论的人士,并且无论出现哪些话题,都可以要求展开对话。这套工具还可以确定哪些地方流行的观点不太正确或正在传播错误的信息。

社交媒体服务(SocialmediaasaService,SmaaS)提供了一种与microtech公司其他解决方案不同的托管解决方案。社交媒体服务可以根据机构和功能的需要量身定制,它针对所有特定的主题和关心的问题深入搜寻和探索,实施概念分析、目标分析和/或系统报警。该方案提供分析服务,目的是在每日、每周或每月报告的基础上,就客户感兴趣的主题或问题提供一份详细的电子化描述。

SaS公司的社交媒体分析(Socialmediaanalytics,Sma)服务也提供了很多途径,使人们可以察看特定感兴趣的话题,剔除不相关的信息,这套工具可以从博客、twitter、Facebook或其他有价值的公开社交媒体网站上提取信息。它可以由分析人员设定,查询特定的主题或关键词,且这套工具可以全天候工作,当分析人员开始工作时,他们即可得到最新的信息,并且全天持续更新。

由SaS公司提供的解决方案还允许多个个体在相似的兴趣领域内交换数据。分析人员可以自行判断接收到的信息是更贴近自身需要,还是与需求有所偏离,继而可以在工具运行过程中进一步优化搜索方法,对接收到数据实施进一步细化管理。这套工具还有能力确定信息源的位置,SaS公司正在与aGi公司合作,在确认社交媒体用户位置的基础上,为用户提供地理位置信息。这对于作战人员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可用于评估部队受到的威胁,或营救陷于困境而无法利用传统沟通渠道的人员。

SaS可以分析28种各国本土语言的感彩,第29种语言—波斯语目前正在进行验收测试。这些语言不会被翻译成英语,而是以它们的母语形式进行评估,以提供更准确的情绪分级。这对于评估可能存在的威胁非常关键,因为情绪的变化可能是细微的。SaS正在与现有用户合作,为那些需要感知细微情绪酝酿及变化的用户创建情绪状态管理。

“对于一次单一的事件,一个人很难从非常积极的情绪变得非常消极,”美国SaS公司联邦国家安全小组主任这样评论道,“因此情绪状态可以针对一个主题,在一段时间内评估目标对象的观点或情感变化。这有助于他国人员更好地了解哪些行为或活动可以在本土民众中产生一种积极或消极反应。”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军队成员更深入了解平民文化,并与他们开展积极互动。

来自海量开源数据的挑战

开源数据的首要优势在于它的刷新速度,新的信息不断涌现。同样的道理,海量的可用数据也是一项挑战。虽然目前正在研究相关技术,使最终用户面对的数据经过‘瘦身’,但每年的数据仍是成倍增长。所以,这些技术必须不断做出调整,以跟上数据量增长的速度。业界目前正在讨论的一些具体问题,包括多国外语分析,以及特定类型社交媒体的独特特质。在处理外语时肯定会有难题出现,谷歌翻译之类的工具能够就相关议题为用户提供一些粗略的认知,但不能分辨更多、更地道的语言细微差别。在整个自然语言处理界,这是一个较为活跃的研究领域。

在社交媒体中,拼写的不同和词汇的不同形式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尤其是在twitter上,错误的拼写、缩略语和文体的拼写变化,这些都导致标准的规范化技术难以实施。在这种情况下,自动化的集群技术变得十分必要。

这当中还存在其他问题,如个体在博客、twitter或其他网站上创建新身份的方式。个人或团体可以在保密设置的基础上隐藏他们的身份和位置信息。任何人都可以就其他人讲述的事件或提出的观点发表自己的见解,但这些事件或见解未必都是准确或真实的,如果发现评论有失实部分,就需要对这些信息的来源进行查证并认真评估它可能造成的影响。

信息感知方面也存在挑战。许多个体可能会目击事件的发生,由于他们的观察角度和个人思维定势,使得每个个体对事件的感知都会不同。社交媒体是一种开放式论坛,人们对于偏见、观察角度或有意的误导很难有分辨的能力,因此必须谨慎使用这样一种强有力的工具。分析人员必须在自身经验、理解力和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做出有价值的判断。社交媒体只是一种数据源,它并不比其他单一的数据来源更为精确。由于个体提供消息的可靠性无法保证,它甚至可能是更不准确的。提供信息的个体可能是这个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里的任何一个人,评论的真实性也就如同个人的诚信度一样,存在很大差异,因此信息接收者秉持兼听则明的原则,对信息真伪有正确的判别能力就非常重要。

未来的发展方向

根据预测,在下一个五年,随着越来越多的用户使用社交媒体作为信息搜集与分析的可行手段,会有大量新的工具和方法出现,以便处理不断增长的数据集。移动和社交应用程序将继续增加,功能更强大的设备将继续普及。

大量实用功能会得到增强,如地理位置周边的延伸服务—例如,用户可以拿着自己的手机查看在某个特定方向上有哪些商店、饭店或设施,当然这种应用现在已经较为普及,但是随着产业的发展与成熟,它们将变得更加准确与实用。社交媒体也开始渗透到企业,各行业机构正在对内、对外应用社交工具,以更好地了解并突破阻碍经济增长与效率提高的孤岛。经历了人口结构变化并转向年轻一代的各类行业机构已经接受了此类工具,并将其作为一种参与途径和沟通方式,这些机构中的个体成员已经能相当适应并理解这种做法。

社交媒体分析篇10

[关键词]社交网站传播模式效果

一、社交网站的新闻传播模式

(一)社交网站的概念厘定

社交网站即社交关系的网络化,是帮助人们建立运营社会关系的互联网应用服务(DanahBoyd,2007)。社交网源起社会学“六度分隔理论”(SixDegreeofSeparation),依靠成熟的网络技术,将用户的线下人际网复制到网上,再与他人的关系网互动而形成更大的人际网络,并通过对彼此的关注来维持关系。

(二)社交网站的传播学研究综述

新事物是由结构性的变化所引起的(Charleswrightmills,1959),研究社交网络传播模式主要就是寻找这种新型网络类型与传统网络类型相比,有哪些“结构性的变化”,主要体现在:

1.以用户为中心,低门槛参与,用户创造并贡献内容,帮助个人运营社会关系,通过人与人的网状关系传播信息。

2.社交网站是一种深度社会型的非权力网络(ellison,2007)。深度社会型表现为:社交网络中的每个人都是一个节点,与其他联系人织造网状链接,表现为“去中心化”,即“第三层秩序”(Davidweinberger,2008)。社交网站“一对多,多对多”(onetonton)的传播,因此而呈现出“多向、非对称、幂增长”的裂变式传播特点,网络结点联系的或然性增加。非权力主要表现为:把关人的权利进一步下放,虽然每个人对信息的控制并不绝对,但是每一个节点必然会对信息产生“分流”作用,反过来又促进了信息多向度的流动。

3.整合多样化传播形式。社交网站融传统的Blog、BBS、e-mail、即时聊天等形式于一身,同时开发诸多应用程序,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质的网络文化生态系统(张炜,2009),多元互动沟通平台的诞生激发了网络能量增值。

4.及时互动的RSS订阅和分享机制。RSS订阅好友,第一时间呈现更新和反馈;而分享机制则进一步实现了信息共享(张炜,2009)。任何一种延伸,都是由于产生了新的尺度(mcLuhan,1964)。与传统网络相比,SnS网络将“用户”作为新的尺度,以“网状结构―用户内容―整合传播―及时反馈”作为新的“结构性的变化”。

(三)社交网站新闻传播模式分析

1.网络新闻传播模式分类

网络新闻传播具有结构性特征,彭兰(2003)提出了网络新闻传播的三种模式,分别是:直线式,队列式,层次式。

直线式是连接信息发送者与信息接收者最便捷的途径。可以是点对点,也可以是点对面,不限信息量。直线式包含(1)同步直线式,信息发送者与信息接收者基本处于平等地位;(2)异步直线式,特点是信息的者处于主导地位,受者被动接受信息。

队列式指信息是按一定原则进行排列,例如时间。BBS和搜索引擎上的信息通常就会呈现出“队列式”特点。越靠前的信息,越可能被接收。此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沿用了新闻价值判断标准,是一种多对多的传播模式。

层次式具有明显的大众传播特征,提供多通道出口,把关人通过有意识地编辑信息,达到特定的传播目的。

2.社交网站的五种新闻传播模式

根据上述分析可以得到社交网站的五种最主要的新闻传播模式。

模式一:直线式点对点传播。在社交网站中,这样的传播模式是最普遍的,传者与受者处于平等地位,如留言功能。

模式二:直线式点对面传播,如RSS订阅、关注日志、相册、分享、状态。

模式三:队列式BBS传播,通过论坛和组群功能实现。

模式四:层次式,由社交网站选择性推送,由上至下传播。

模式五:媒介融合,新闻网站建立公共主页供用户订阅。

二、社交网站五种新闻传播模式效果评估

(一)为何选择配套熵权决策的Swot分析

影响媒介效果的因素是多元的,有众多的内因、外因共同作用,需要一种能够考察多重相关的分析方法,Swot矩阵研究是能够考察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综合分析法。因此,本研究考虑采用Swot矩阵,分析社交网站新闻传播模式及策略优选。

在实际操作中,Swot分析法往往带有较强的主观色彩,尤其是内、外部因素权重和评价的确定往往依赖于专家法。而熵权决策是一种基于客观熵权基础上的综合评价决策方法,有助于提高研究的信度和效度,因此,本研究考虑将其与Swot分析法相结合,运用实证研究对社交网站新闻传播模式进行评估。

(二)研究框架

采用Swot分析法、德尔菲法(专家打分法)、数理统计等多学科综合研究法,应用过程如下:

1.分析主要影响因素,确定显著因素并建立标度,考察外部环境,分析其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2.形成能够适用于Swot分析和熵权决策的指标体系。

3.应用熵权决策法确定备选模式的优先级别和排序,提出最优的模式(或推荐模式);

4.建立推荐模式的Swot分析矩阵,分析结果(图1)。

(三)Swot初步分析及备选配置模式确定

1.Swot优势分析

(1)集人际传播三个阶段的优点于一身。人际传播经历了面对面传播、延时传播和电子传播三种形态。(Donath&boyd,2004)“异地延时传播是对面对面即时传播的否定,而异地即时传播又是对延时传播的否定,所以异地即时传播实质上是面对面传播的否定之否定形式。”(彭兰,2001)社交网站的人际传播既具备了面对面传播的很多特性,又能实现异地性和延时性,完成人际传播新变革。

(2)用户忠诚度高,依赖性强,粘性高于所有新闻网站,调查显示,截止2010年6月,每天都使用社交的网民占网民总数的64.3%,73.9%的社交用户在一天之内会多次(≥5次)刷新个人主页,在社交网站站中,用户自发结成了稳定的社会群落,互相确认身份归属,传递信息,增进情感。

(3)一个更加真实的拟态环境。美国著名政论家李普曼在20世纪20年代所著的《公众舆论》一书中,论及拟态环境问题。社交网站上的虚拟形象和交际圈基本上成为了现实世界在媒介中的延伸。物理世界中的身体属性、社会属性和地域属性得以在虚拟世界中继续构成主体,物理世界中的角色规范继续有效地影响主体(Donath&boyd,2004)。

(4)传播渠道形式多样,融传统的Blog、BBS、e-mail、即时聊天等形式于一身;文字、图片、音频、视频都能够以简单的方式、收听和浏览。

(5)传播多向性,web2.0时代的核心是“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这种传播方式既不是传统媒体的线性传播(onetoone),也不是网状传播(oneton),而是一种裂变传播(onetonton)。这种传播形态的传播速度是几何级的,远远高于之前任何一种媒介产品的传播速度和传播广度。(王婧,2010)

2.Swot劣势分析

(1)新闻信息量有限。社交网站一般通过RSS订阅获取信息,因此相比一般新闻网站例如人民网、新华网或者门户网站例如新浪、腾讯等而言,信息量较为局限,通常与订阅对象数量(好友数量)成正相关。

(2)新闻业务素质欠缺。社交网站并非专业新闻网站,可以充当新闻在人群中扩散的渠道而不能越俎代庖成为信源,因此重要新闻的传播一般只能通过转帖到日志、分享,或者在状态、留言中简短描述来实现。这些新闻都是碎片式的,分散存在于社交用户的个人数据中,用户想要进一步了解新闻全景只能登录其他专业新闻网站,浏览通过专业新闻记者采写、专业编辑整合的新闻专题。

(3)新闻内容局限。用户在社交网站上获取到的信息,与订阅对象的信息偏好有密切联系,不同知识背景和兴趣爱好的人往往会传播不同内容的信息,甚至不同性别的用户所关注和传播的新闻也有巨大差异,用户甚至会因为自身偏好而屏蔽掉一些较为重要的新闻信息。(Dwyer,Hiltz,passerini,2006)

3.机遇分析

(1)传统媒体与社交优势互补的传播形态。报网融合、网络媒体的相互融合成为趋势,比如新华社就将视频业务植入开心网。

(2)媒介融合成功经验可供借鉴。比如美国有线电视网(Cnn)与社交网站Facebook合作以来,目前已有39万名“粉丝”,他们每时每刻对Cnn的电视节目发表自己的看法。以人人网公共主页为例,目前一共有50家媒体在人人网上建立了公共主页,其中排名前6的公共主页如表1所示:

(3)新闻传播从“大卖场”到“专卖店”、从宽播到窄播、从大众到小众的转化,对媒体而言,信息做到了最大化利用,充分体现了传播的异质化特性;对用户而言,则充分享受了个性化、人性化服务的乐趣。

(4)舆论理性可控。社交的真实性使网络社交从虚拟走向现实,并推动网络舆论趋向理性。德国学者纽曼认为舆论具有社会性,即要基于社会公众。在社交网站中,活跃着大量的舆论人,通过网络的聚集作用“引起人际间的多级传播行为”,出现广泛的议论,形成多数人的共同意见和社会舆论。(Dwyer,Hiltz,passerini,2006)“媒体与网民的互动,引起网络上议题的不断变化,容易引发公众舆论大讨论。而且由于社交网民身份的相对明确性,人们彼此间比较了解和信任,从而能形成真实的意见表达,而且意见表达趋于理性。

4.威胁分析

(1)社交网站用户流失,由于媒介疲劳引起的社交网站用户流失属于潜在劣势,会减少受众数量,对“大众传播”的传播效果产生一些负面影响。

(2)网络审判,社交网站上人与人的距离前所未有地拉近;社交网站很容易成为新闻事件中“人肉搜索”、舆论暴力侵害的原发地,成为新闻事件或者新闻当事人的“审判席”。在新闻伦理道德多元、法律法规尚不健全的时候,往往会造成不利影响。

(3)日益渗入的把关人影响。在大度咨询所作的调查研究报告中,相比2006年而言,至2010年底,社交网站更加限制用户真实性,同时提高了对日志、留言、相册的监控度,增加了对敏感词的删除力度,对新闻传播造成了一些阻力(见表2)。

(四)Swot分析与熵权决策评价指标的计算

1.基于德尔菲法的Swot矩阵

德尔菲法依据系统的程序,又称专家意见法,采用匿名发表意见的方式,通过多轮调查专家对问卷所提问题的看法,通过一系列整理作为预测的结果。在本案例中,特收集了五名专家意见,经过两轮征询最后取均值形成专家打分。

2.Swot建标及模式评价与优选

针对已经提出的五个模式,参考图3中列出的指标体系中的标度层属性值(主要是内部因素指标)。对其他难以量化的指标,则采用专家或权威打分法确定,评估采用很低、低、较低、中等、较高、高、很高7个等级,其对应的打分情况分别为1,2,3,4,5,6,7。最终得到各指标的属性值如表3所示。

结合熵权计算结果,将模式五作为推荐模式,模式二作为备用模式。即,走媒介融合之路是社交网站新闻传播模式的最优决策,要使推荐模式能够更好的发挥作用,宏观上应采取wo策略(劣势+机遇)和So策略(优势+机遇),并以So策略为主,把握机遇、发挥优势,消除劣势,在消除其抑制性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其杠杆效应。

三、研究发现:媒介融合的发展之路

(一)传统媒体与社交优势互补的传播形态

从本文研究分析可以看出,社交已发展成为规模较大的人际传播网络,新闻资讯类网站与社交网站强强联合,发挥各自优势,为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探索一条新路。

(二)即时交互深度融合

新的网络传播模式的产生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报网互动、视频直播、在线广播等“大大提高了新闻传播的效率和能力。如果说,传统媒体以往多是把传播内容“平移”到网络上,那么社交网站则推动了媒体之间的深度交互融合。

1966年美国学者德弗勒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控制论的核心――“反馈模式”。由于大众传播模式自身具有点对面的传播特点,即没有明确的传播对象,受众的信息反馈存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断层,不能做到交互的及时性。社交网站则通常会利用“投票”“留言”等功能,逐步形成媒体庞大读者群,让读者们对新闻进行评价,编辑实时掌握读者们的需求,及时调整报道思路和报道方式。整个传播过程可以呈现非线性、双向反馈、实时动态的特点。

社交熟人社区的舆论环境(Dwyer,Hiltz,passerini,2006)和高素质用户群也将推动网络舆论走向理性和成熟。

(三)新闻传播落点明确

传播学中著名的“使用与满足理论”认为,用户有意识、有目的地利用大众传播来满足自己的不同需求,以受传者接触媒介信息的动机和目的是否得到满足,来确定传播效果的大小。社交将现实中的社会圈子搬到网络上,根据不同的需求进行订阅和建立组群。社交的出现意味着互联网在web2.0时代继续向社区化、分众化挺进。在与新媒体的结合过程中,传统媒体必须更加注重对受众的精确定位,按需提供分类新闻信息。由于信息落点明确、渗透性强,传播具有更强的定向性,用户更乐于接受,传播效果会更好。

参考文献:

[1]李游:《SnS的传播学特征及价值解析》[J],《新媒体》2009年第3期

[2]ellison,n.B.,Steinfield,C.,&Lampe,C.(2007).thebenefitsofFacebook“friends”:Socialcapitalandcollegestudents’useofonlinesocialnetworksites.JournalofComputermediatedCommunication,12(4).Retrievedfrom.

[3]彭兰:《网络新闻传播模式建构》[J],《今传媒》2005年第3期

[4]大度咨询,《2009年度中国SnS网站用户研究报告》[R],2009

[5]特纳:《管理者的管理工具》[m],企业管理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