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传统文化背景十篇传统文化背景十篇

传统文化背景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1:20:12

传统文化背景篇1

摘要:本文从两个方面对传播策略进行了研究,一是传播的内容不但要有传承性,还要有一定的时代性;二是传播形式要多种多样,网站、公益广告、栏目制作、各种层面的合作,以及手机客户端的大力推广等,一切有利于传播传统文化的形式都应积极提倡。

关键词:网络;传统文化;传播策略;传播内容;传播形式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并强调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信息时代,足不出户也能通过网络强大的传播力得知天下事。如何将几千年来汇聚的浩如烟海的传统文化从古老的历史长河中一勺一勺地舀出来,进行具有现实意义的再传播,怎样在现代网络背景下做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传播,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一、网络背景下传统文化传播的内容

黑格尔说曾经说过:“传统并不仅仅是一个管家婆,只是把它所接收过来的忠实地保存着,然后不改变地保持着并传给后代。它不像自然的过程那样,在它的形态和形式的无限变化与活动里,永远保持其原始的规律,没有进步。”所以,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采用何种手段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播都要在保持其内容传承性的基础上,重视其内容与时代的结合。

1.传承性

我国的文化源远流长,自成体系,经过千百年的传承直至今日,期间虽然受到过这样或那样的冲击,但是一直流存于整个中华大地,并未断代。但是,近半个世纪以来,却有一些人主张中国文化的出路在于抛弃过去,在“断裂”中重新滋生。这种与过去“一刀两断”的决绝态度是要不得的,我们应该看到传统文化中大多数是具有积极作用的精神文明。我们认为“天人合一”“以人为本”“刚健有为”“贵和尚中”就是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主题内容,当今社会也很需要传统文化留给我们的这些精神。

所谓“天人合一”指的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从先秦到现代,这个思想一直传承至今。“天人合一”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中天道和人道的关系。“以人为本”体现了“人”的重要地位,在万物之间的关系中,人是其中最为主要的。中国文化的最大特色是,将道德置于很高的位置上,这在建立中华民族人格、道德制度方面功不可没。“刚健有为”主张坚持独立人格,注重人生气节,是对国人积极人生态度的概括和总结。“贵和尚中”思想符合唯物辨正法的内涵。它既承认事物的多样性和统一性,也肯定了不同文化的价值,从而才能取其之长而达到“兼容并包”。

传统文化中优秀的部分,我们应吸收并毫无余力地传承下去。在传播传统文化时,其内容必须是前人留给我们的优秀精神,只有这样才能称之为传统文化的传播。

2.时代性

传统文化的传播内容必须是传统的,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留下来的优秀文化,但并不要求我们一成不变地继承。梁漱溟先生曾说:“从中国以往历史征之,其文化上同化他人之力最为伟大。对于外来文化,亦能包容吸收,而初不为其动摇变更。”说明我们国家的传统文化具有兼容并包的能力,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显示出一定的时代性。主席多次指出,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不但要与现代文化相适应,更要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我们要加大正面宣传力度,梳理传统文化资源,综合运用大众传媒等多种方式展示中华文化魅力。

我国的传统文化自从诞生之日起就一直不断地丰富自己、发展自己。历史证明,闭关锁国的固步自封是没有任何前途的。我们应该将自己的传统文化与时代潮流相结合,在新的社会风尚中建立进行传统文化的“寻根”发展。在现代社会传播传统文化必须在内容上讲究传承性和时代性的结合,正像鲁迅先生说的那样:“外之既不后于世界之潮流,内之仍弗失固有之血脉。”

二、网络背景下传统文化传播的形式

立足网络这个大的平台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播是时代的需要。网络可以加快传统文化传播速度,扩大传统文化的受众群体,使得传统文化在新形势下呈现出新的景象。

1.相关网站的建立

网站是网络沟通中最重要的一种服务工具,我们在网络中传播传统文化必须利用这一重要的工具。建立一些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网站很有必要。传统文化网、中国传统文化网等系列网站以其博大精深的内容,为我们展示了大量的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公益论坛很多,“传统文化迷”们提供了交流研究的平台。很多网站在传统节日,比如清明、中秋,还会举办一些线下活动,都让我们有更多的机会了解传统文化。

2.公益广告的拍摄

随着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推崇,越来越多宣传传统文化的公益广告走入人们的视野。不但一些网站论坛、节目视频中植入含有传统文化因素的公益广告,一些公益广告网站的建立,更为传统文化传播提供了平台。例如,由中央文明办指导下的中国网络电视台、全国网络公益广告制作中心建立起来的网络公益广告库,其中不乏优秀作品,以生动的形象向我们传播展示传统文化。

3.网络栏目的制作

随着网络受众群的扩大,很多人抛弃传统媒体转向网络。现在很多影视剧作已将网络作为第一推广平台。类似电视节目的一些栏目也采取了网络推广形式。比如,中央电视台很多节目在通过电视播放的同时,也通过网络进行传播。

4.网络游戏的合作

网络游戏在网络中占有一席之地。现在很多的网游都有一定的传统文化背景。例如,光宇公司的网游《问道》就以《封神榜》人物为背景故事,其中五大角色的设置符合我国古代“五行”相生相克的思想。再如,网游《天龙八部》中的“科举题库”在一定程度上普及了传统文化的基本知识。将网游这些娱乐产品很好地利用起来,传统文化的传播方式更能花样百出。

5.手机平台的推广

据2014年1月份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2013年底整个互联网普及程度达到45.8%,其中手机客户端用户超越计算机客户端用户,一跃成为网络平台的第一大用户。我们应当注重手机平台的推广。比如,在手机游戏中增添一些传统文化因素,让更多年轻的“手机党”潜移默化地接受传统文化。

除了上述几种形式外,传统文化的传播形式还有很多。比如,QQ等通讯工具的使用,都可以用来作为平台传播传统文化。

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在思想上有大智,在科学上有大真,在伦理上有大善,在艺术上有大美。信息社会利用网络平台对其进行传播刻不容缓。我们相信,只要在内容上把握其传承性和时代性的结合,在形式上采用多种方法进行传播,就一定能最大程度地将中国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德]黑格尔.贺麟,王太庆等译.哲学史讲演录(第一卷)[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

[2]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3]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4]王枫.传统节日文化与网络传播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

[5]何炜,韩忠林.传统节日网络传播的必要性、作用及方式研究[J].安康学院学报,2013(4).

传统文化背景篇2

中图分类号:G20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738(2012)02-0329-02

摘要:如今的中国平面设计是多彩缤纷的状态,现代化与科技化的发展,平面设计充满了更多的创作方式,但我们除了正确认识数码平面设计,也要同时重视民族文化的培养,要摆脱崇拜国外平面设计的思想。只有在不断吸取外来文化设计思想的同时,创作出具有我国本民族特色的平面设计形象,才能让中国的平面设计在世界之林中占有一席独特的风采之地。

关键词:传统文化背景;平面设计;创作要素

一、平面设计具备独特性特点的要求

1.美的理解。

所有的设计都不能离开“美”这个字眼。平面设计亦然,如若一个平面设计的表现形式或者表达内容有悖于美,那它就不能被称作是一个优秀或者说成功的平面设计。而作为平面设计灵魂的主题创意,对美的理解与立意尚就显得尤为重要。设计师应当对美有专业的培养与理解,只有有了对美正确的价值观,才能在后期的平面设计中有一个正确的方向。而“美”的理解又因人而异,通过设计师专业的眼光来发掘美的新的含义,从而引领有别于大众普遍意识的美。

2.独特要求。

平面设计的表现形式的变化之快令人咋舌,一切都是因为生活环境的不断提高与人们审美随着时代的进步而蜕变的更加“挑剔”,而如何能在这样一种形势下一枝独秀,形成大众所能熟识的风格?那便是要顺应时代的发展,跟上科技进步的步伐,新的挑战就带来新的契机,平面设计的创意更加新鲜化才能让平面设计吸引人们的注意,新鲜的想法,表现形式的独特运用,设计内容和版式等元素的独特创造,都能使平面设计有更加个性的表达,从而达到令人过目难忘的设计风格。

3.时代要求。

如今的平面设计的主题创意纷繁多彩,表现方式也变的多种多样,设计的发挥也有了更广阔的空间。以往的方式更多是运用绘画及简陋的电脑设计,在时代的进步与变化下,科技的发展已远远超过人们的想象,许多设计软件的生产也给设计师带来不同的设计感受与方向,在这些设计软件的制作之下,设计师以往不能实现的创意轻而易举的呈现出来,设计软件的出现打破了许多设计的陈规旧律,科技化的设计为我们展现出丰富的视觉享受,形象生动难以实现的主题创意在这样的表达下,变得更加轻松与突破,所以科技化的设计要求也是设计师在平面设计创作时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

4.多样要求。

多元的环境在持续的变化,平面设计的主题创意也不得不紧跟其后保持同步。设计师在构思平面设计的主题创意时候不得不尝试着面向更广阔的人群。力求所有的新兴因素考虑在内,对平面设计的创意的表现尽可能方式的宽广化,这样才能达到糅合对作品欣赏的多种角度的目的。不同的文化在平面设计中有不同的大众反映,年龄与文化底蕴的认知差异与不同,都能达到不同凡响且纷繁多样的广告效果,所以创意的多元也就在这样的大环境的趋势下变的尤为重要。研究了解不同层次人群的不同文化与潜意识心理对平面设计中的要求与期待,也就对创意的萌发有更加丰沃的土壤,同时对保持敏锐的设计思维和作品对大众对作品的吸引与接收有良好的影响。

5.道德伦理要求。

所有的设计都是以人为本,围绕着人类的需要来展开,平面设计的主题创意也不例外,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审美水平和对平面设计的要求的不断提高,往往设计师们只在外表与视觉上进行强调,而忽视了道德伦理化的创意。更加符合人性的设计,能给平面设计的主题创意带来更加深沉的涵义,在视觉灾难的环境下,合理的视觉秩序,正确的价值观则会唤醒大众的知性理解。只有道德伦理方面的要求作为平面设计创意的温床的前提下,才能突破设计的局限性与盲目性,让作品与人类的达到协调,让认知与社会的意识形态更加正确与可取。

二、中国传统文化与平面设计

1.中国传统文化的悠远影响。

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民族以具有五千年的历史而傲视群雄,而在今天的世界上,象中华文化这样一脉相承的,相信除了中华文化,也无一能出其二。而中华民族的历史那一脉相承,不曾中断的伟大同样让人敬佩。也正是因为积于这一点,让国人以自己文化而骄傲,以自己是中国人而觉得自豪。中国人的这种对传统文化的情有独钟也让。

近代的鲁迅先生曾有这样的一句话:“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正是这句话使平面设计更是具有了民族独特民族性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烙印,这句话指引着中国平面设计走向世界的园林,以“是中国”而独树一帜,自然的使中国现代平面设计成为国际平面设计中的万花丛中一点绿,所以这句话几乎成为了中国现代平面设计能立足于世界平面设计的基石。因此,现代平面设计应从传统文化怀中吸取养分,立足于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及审美意识,表达本民族人民的思想感情和艺术审美情趣,把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融入现代平面设计的理念中去,进而创造出独特的设计风格。

香港著名的平面设计大师靳埭强先生是国际上最享有盛誉的华人平面设计师,他对我国传统文化艺术具有深刻的理解。他通过对水墨、书法邓中华艺术精髓的准确把握,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元素融入现代平面设计中,形成自己那种带有很强东方文化的表现风格,完美地把民族传统文化艺术揉和到现代设计观念中,并蕴含了丰富的传统文化思想。他强调这种向荣并不是简单相加,我饿是在对中国文化深刻理解上的融合。例如,她设计的中国银行的标志,此标志造型完美大方,整体简洁流畅,极富现代感,符合国家专业银行的身份,更包含着中华民族特色的企业文化。标志是由接了红绳的古钱启发出的创意,内含中国古代的圆形方孔钱,及传达了金融机构的理念,又暗含天圆地方之意。钱孔与红绳巧妙结合构成了一个“中”字,凸显中国银行的招牌,现代的造型内含着民族特色。这个标志可谓是靳埭强先生融贯传统文化与现念的经典之作。

2.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的平面设计。

中的当今时代是一个高度现代化,信息化的社会,新材料、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使我们目不暇接,随之而来的新思潮、新观念对中国的传统文化艺术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现代生活方式的全球化进程要求设计师具备了解不同文化表达自己的不同形式的渊博知识。艺术只有在开放的互动精神中才能发展,互动即尊重文化差异和传统,珍惜创造性,用开放的头脑面对未来。

平面设计中具有诸多影响因素,诸如商业、技术、文化、艺术等等,在西方艺术与设计思潮不断融人中国平面设计的同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新审视和探讨也越来越多地受到设计师的关注。几千年来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历史、地理环境沉淀了不同的文化。不同文化包含不同的审美情趣、审美理想、审美追求。基于这样沉淀下来的传统文化,在一定的使用群体中就具有共通性,在视觉传达中就能起到传达精神内涵的目的。在设计中对传统文化采取何种态度:背离传统的设计必然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显然是不可取的。

当然对传统文化符号的简单继承和挪用将使设计艺术丧失时代个性;而对外来文化的盲目模仿与抄袭也是不明智的。我们的设计师生长在具有五千年文明沉淀的中国,首先要汲取传统文化的精髓,继而结合现代的设计手法对其进行再创造,达到传统文化的“再生”。对于外来的文化则应采取“融合”的态度,达到既“现代”又“传统”,即“中西合璧”。

传统艺术创作是建立在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渊源之上的,蕴藏着众多的地域风情和民族文化。传统的艺术精粹形式丰富,包涵着深刻的文化积淀、民族的心理情感、风俗习惯、审美观念及审美情趣。传统的笔墨造型和传统艺术的文化渊源,都在人们的心理情感交流上造成亲和力,产生心灵的共鸣。而新生的数码艺术创作是在科技和工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美学情感上缺乏传统文化基础,在表现形式和内容上有较大的局限,使人产生在文化遗传上的陌生和疏远。

在这里,我还想提一下我对“传统文化”这个概念的广义理解。从较长的一段历史进程来看,可以划分为“过去”、“现在”和“将来”,所有发生在过去并且在一定群体中具有共识地衍生下来的文化,就属于“传统文化”的广义范畴,我们今天的文化在“将来”也将成为“传统”,认识了这一点,设计师就可以在更广阔的视野中做到融会古今、集文化之大成。

参考文献:

[1]王受之世界现代平面设计史新世纪出版社1998.

[2]钟敬文民俗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

传统文化背景篇3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校园文化研究全球化正在改变大学校园新常态下大学校园文化的传播模型、困境与出路全球最美大学校园文化传统下的大学校园景观设计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探索新媒体背景下的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研究民族传统文化符号在大学校园导视系统中的应用研究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背景下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新探文化强国战略背景下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选择论我国文化战略背景下的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全球化语境下中华文化的跨文化传播策略浅议全球化语境下中华文化的跨文化传播策略全球化背景下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寻根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境遇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全球化背景下弘扬传统文化的意义与对策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美国影视文化在中国大学校园中的传播全球最美大学校园等5则常见问题解答当前所在位置:l.

⑧邵东.论中国传统文化要素在虚拟现实设计中的应用.中国包装工业,2015,Z2.

参考文献:

[1]盖晓明,谭朝炎.中国传统文化概论[m].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

[2]李响,任竹凌,韩沛杰.浅谈新媒体环境下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发展[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8).

[3]卜彦芳.传媒经济学理论与案例[m].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8.

[4]石云涛.中国传统文化概论[m].学苑出版社,2004.

[5]梅仕士.民间文化元素在电脑游戏创作中的运用[D].华中师范大学,2006.

[6]崔玉霞.古代侠客文化与现代网络游戏[J].江西社会科学,2005,(01).

[7]涂锐.中国传统文化在网络游戏中的表现与运用[J].东南传播,2009,(2).

[8]贾永腾.对大学生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缘由和路径[J].山东工会论坛,2015,(6).

[9]薛凯文.加强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现实路径[J].现代交际,2014,(8).

传统文化背景篇4

关键词:传统文化;思想教育;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5-0263-03

新的教育模式下,如何推进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进展,是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需要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而对于这项课题的研究必然离不开传统文化教育,只有吸收注入传统文化的精华理论,大学生思想教育才能在新形势下得以创新式发展。传统的文化教育,蕴含着众多的有益元素,这些有益的教育理念,指导着教育工作者的工作方向,对当代大学生良好性格的塑造有着积极作用。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主要涉及到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政治意识培养,社会公德意识的提升等。在“八荣八耻”的教育指导下,通过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保障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传统文化的主要精神内涵

1.勇于担当的精神。当代大学生可谓是在呵护中成长的一代,更应该磨砺自身的刚毅品质,增强担当意识,做一个有历史责任感的新青年。孔夫子在对学生的教育过程中,提倡努力提升自我修养,通过自身实践坚持不懈最终获得成功,他认为有志气有品德的学生,是国家的栋梁之才,正所谓“刚健有为、自强不息”。圣人如此,更何况我们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更应该以孔夫子的哲学思想为指导,通过博学、慎思、明辨、笃行等行为规范自己,提升自我修养,传承传统文化之精髓。在社会中发展,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具有担当的责任感,这样才能适应每一个岗位,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随着时代进步而不被淘汰。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新世纪的接班人,更应该提升自己,时刻准备为四化做贡献。

2.鞠躬尽瘁的爱国精神。历史上有多少位仁人志士为了国家的存亡甘愿抛头颅撒热血,宁可牺牲小我,成全大我,这种意志驱动力则是鞠躬尽瘁的爱国精神。“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这种情操在民族存亡的时刻能激励受压迫的人们奋起抵抗,保卫家园。比如,孔子一生高风亮节,永远保持着高尚的爱国情操,在权贵面前不低头,不与其同流合污,这种精神值得后人学习,是当代青年学习的楷模。任何一个历史时期,都应该加强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培养其独立品格,这样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国家的需要。

3.革故鼎新的创新意识。一个时代的发展,除了技术革新以外,知识力量也要革新。传统的教育模式,大多是言传身教,机械式的灌输,但是随着社会的变迁,日新月异的生活节奏,用传统的观念教育和学习,已经不能适应科技膨胀的现代社会。这就要求人们必须具有创新意识,在传统文化的前提下,通过自身的研究,结合时代,给予内在的革新。不论哪朝哪代,都离不开创新、改革,只有在不断的创新实践中,才能得以发展。

二、以传统文化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性

1.培养“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精神是历史必然的选择。国家的文化底蕴直接关乎到历史进步过程中对现代化革新的进程,而如何对待外来文化和本族文化的差异,接受外来文化的精华,也是影响传统文化革新和现代文化成长的主要因素,只有对国家传统文化革新式继承,才能推动现有思想教育工作进行。在我国文化发展的过程中,党中央给予了高度的重视,通过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体系的建设,加大学生思想工作的力度,加强荣辱观的道德教育等方面,全面提升民族素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当今中国大学生肩负着建设祖国的历史使命,提高大学生整体素质,则是提升未来需求型人才的整体素质,这就要求学生以“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人生观作为指导方针,培养自身自力更生的意志品质。传统文化的精髓,在很多典籍中都有展现,比如“先天下忧,后天下乐”的思想,这是一种大爱情操,是中华民族的优秀的文化,这些思想应由当代青年传承,践行克己,并结合时代赋予这些传统文化新的内涵,让其有所升华,让中国文化得到传承和发扬。

2.培养“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精神是成才的时代需求。当代大学生通过自身素质的提升,对于肩负的历史责任和使命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这种了解目前来看,远远不能达到历史发展所需。历史的发展要求具有远大志向的人必须从人民利益、祖国利益出发,时刻关注国家动态,关心时事,将自身的命运和祖国的兴亡联系起来,通过对自身的约束,自身素质的提升,报效祖国和人民。当代的大学生应该以“刚健有为”的思想为指导,磨炼自身意志。而对于国家的发展建设,则是秉承“自强不息”的文化精髓,这种情操激励着人民不断创新,大胆想象和实践,战胜困难,推动社会发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有通过自强不息的奋斗,才能够矗立于历史的长河中。而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发展则是通过社会中个体的实践推动的,只有个体拥有自强不息、积极向上的民族精神,才能够使得国家具有强的竞争力。这种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文人志士传承的优良品德。作为当代大学生,应给予时代的传承。提倡素质教育当下的教育体系,对于自强不息的传统文化更应该大力弘扬,当代大学生只有具有了独立的人格、坚忍不拔的品质、积极进取的决心,才能够实现自我的价值,实现自身的理想和追求。这种伟大而崇高的思想教育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学中必须得到很好的传承和弘扬,这也是一代人的历史责任。

3.培养“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精神是精神现状的要求。目前一代大学生的精神状态不佳,主要是由于经济大环境下,压力急剧膨胀,学生受到了来自就业方面的压力越来越大,致使学生的精神面貌很不乐观。一方面来自家庭因素,目前的一代大学生大多来自独生子女家庭,在家庭成长过程中出现了一种普遍的特殊化心理趋势,主要表现在依赖性过强,遇到事情不能果断自行处理;另一方面,其自身同时对于他人、环境的过分要求,使得他们在情感上很脆弱,遇到问题只会怨天尤人,消极对待,并不是想解决办法,寻求最佳的方式方法。这些消极的精神状态对于当今大学生的发展而言起到的都是阻碍作用,这就要求学校教育方面对其加强教育,通过教师给予多方位指导,增强学生自信心,加强心理教育的引导性工作,引导学生自我心理素质的提升。当代大学生应正视自身问题,通过“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指导自己,提升爱国主义情操和塑造独立性格。

三、传统文化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路径

1.以“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精神树立大学生积极入世的进取观。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倡导青年人要有所作为,在人生必经阶段要勤奋学习,实现自身价值,涉及到的立德、立功、立言是人生中的箴言。孔子宣扬入世思想,主张现世今生有所作为,而非来世空谈。孔子的儒家思想就像一盏明灯指引着了一代又一代人。我国经济正处速发展阶段,这就需要大量的人才投入其中,这种入世的思想恰能指引学生坚定地投身社会发展中,为祖国的社会主义事业贡献力量,甘愿为祖国奉献青春和智慧,积极向上的入世思想,为当代大学生的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当代大学生要有刚健的意志品质,提升自身内在修养,从物质和心理双重层面磨炼自我。在风云变幻的当今社会,各种不良因素充斥着社会大环境,这就需要青年学生在不断磨炼中自我剖析,自我提升,自觉抵制不良诱惑。在传统教育背景下加强青年大学生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意志品质,需要三点注意事项:第一,较高的承受力和受挫力;第二,目标清晰准确;第三,综合素质能力。综上所述,具备全面能力的人才,才能无愧“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称号。

2.以“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精神弘扬大学生的爱国精神。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展中,对于儒家思想的精髓深入研究,并赋予新时代具有民族特色的思想政治工作新内涵。“刚健有为、自强不息”作为儒家的重要思想之一,在当代应理解为奋发图强,报效祖国,为祖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贡献力量。在新世纪大环境中,科技迅速增长,国内竞争、国际竞争日益激烈,当今大学生肩负的历史使命更加不可小觑。经济市场拉动经济增长,消费观念有所转变,一些负面的经济因素趁虚而入,充斥着部分大学生的思想观念,比如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等不良思想。这些负面因素对于当代大学生的成长极为不利,与我国的主流文化思想相背离。这就要求高校给予足够的重视,从课堂、课外加大力度培养学生的健康情操,可以通过大型节日,组织教育宣传活动,避免单一的教学,从而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当代大学生秉承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利用辩证思想指导自我人格的塑造,尊重传统文化中精华思想,大力弘扬中国特色的精神文化思想,修身养性,提升个人综合素质。

3.以“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精神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意识,从一个层面上来讲,就是指根据社会的需求,在原有物质、思想基础上,通过结合创造力、创新精神,发明出从未有过的事物或者是观念。当今社会日新月异,每天都有新的变化,这对于当代大学生是很大的挑战,如果作为新世纪的学生还是保守于传统文化基础下的学习,这将很大程度上阻碍社会的发展。日新、革新思想作为“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重要表现,要求新青年以此来激励自己,努力培养自身的创新意识。在未来经济发展中,会遇到无法预知的事情和变化,这种变化从现在的角度看可能是无法解释的,只有思想不断地深入,对于问题及时地探究,跟随时展的步伐,才能适应未来的社会发展。中国要想在世界范围内引领发展潮流,必然要有创新科技作为前提保障,只有创新目标,才能发挥主观能动性,以开放性思维观察事物,以敏锐的洞察力分析问题,以独有的创造想象力创造事物,从而发明出为社会所用的新科技产物。在日新、革新思想的指导下,当代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应从以下几点着手:第一,改变教学方法,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理论是实践的前提保障,只有科学理论学得扎实,在社会实践中才能发挥最大效果。第二,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望,开阔其创新思维。大学生对于知识的学习往往是被动的。近两年观测数据表明,学生的求知欲有所下降,这种求知的欲望不仅表现在专业课程的学习,并且也体现在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的提升。对于原有科学知识,大部分学生只是追求记忆,并没有进行合理的运用并深化,这就导致了大学生的创造性较低。对于大学生的创造性意识的培养,学校应加大力度,投入教学资本,给予足够的重视。第三,学校组织实践创造性活动,对于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不能仅限于教学上的教育,应当通过合理的实践教学,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动手做,用脑想,实现自我价值。在日新、革新思想指导下,激励自我,发散性思维,为祖国发展,建造美好家园做出一份贡献。

参考文献:

[1]刘地松,张志云.闽台合作办学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2,(02).

[2]陆宝忠.网络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讨[J].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1).

传统文化背景篇5

一、相关概念的解析

1.传统阅读与儿童传统阅读

王晨在《传统阅读对青少年成长的积极意义》中对“传统阅读”的内涵作以下解释:“一指通过解读纸质文本文字来获得意义的传统阅读方式,二指对传统文学名著的阅读”[2]

在本文中我们将“儿童传统阅读”理解为儿童通过纸质载体对印刷文本的阅读,认为“儿童传统阅读”是以文字(包括图像)符号作为阅读载体,读物中的文字和图像以静态的形式展现在儿童的眼前,儿童通过解读纸质文本的方式来获取阅读信息的过程。

2.视觉文化背景下的视觉影像阅读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视觉文化”、“读图时代”等一系列关乎“影像”、“图像”的词汇也随之进入了人们的视线。贝拉·巴拉兹(匈牙利电影理论家)在《电影美学》一书中首次使用了“视觉文化”一词,指出“视觉文化”是指“只通过可见的形象来表达、理解和解释事物的能力。[3]赵维森又将“视觉文化”定义为:“以影视图像符号作为基本表意系统,以凭借光电信道的影视及电脑多媒体作为传播介质,与传统印刷文化相对应的新型的文化艺术形态。”[4]

正是这种新型的文化形态的发展和繁荣,催生和带动了视觉影像阅读热潮。笔者认为,所谓的视觉影像阅读是视觉文化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一种文化现象,是以影视图像为主要的阅读素材,凭借电视、电脑等媒介来获取阅读信息的一种阅读方式。视觉影像阅读以其直观性、形象性等特点吸引了读者的眼球,是一种与传统的纸质文本阅读截然不同的一种阅读方式。视觉影像属于立体化的知识载体,是影视技术与文字读物的综合产物,它以动态的形式展现在读者的眼前。

二、儿童传统阅读的现状分析

在视觉文化洪流的冲击下,儿童也顺势进入了新的阅读天地。不难发现,以解读语言文字符号为中心的纸质读本在小读者视野中逐渐淡出,儿童对动态图像的青睐远远超过了对静态文字图画的关注,以往占主导地位的传统印刷文本大有被新兴的视觉影像素材所取代的境遇。近年来,人们借助纸质文本的阅读活动频率一直呈现下降趋势。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从2012年9月开始全面启动第十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对我国70周岁以下的0—8周岁、9—13周岁、14—17周岁和18—70周岁四个年龄段人群进行调查,在调查内容上,增加了对手机阅读和电子阅读器阅读等数字化阅读载体的考察,在2013年4月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初步的研究成果:2012年我国18—70周岁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39本,其中0—17周岁未成年人图书阅读率为77%;对未成年人图书阅读量的综合分析发现:我国14—17周岁未成年人课外图书的阅读量最大,为7.96本,比2011年的10.68本降低了2.72本;9—13周岁未成年人人均课外图书阅读量为6.04本,比2011年的7.24本降低了1.20本;0—8周岁儿童人均图书阅读量为3.85本,比2011年的5.40本下降了1.55本,综合三个年龄段未成年人的人均图书阅读量为5.49本,2012年未成年人群的图书阅读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这一情况必须得引起社会各界重视。

视觉影像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仍然需要倡导儿童继续保持纸质阅读的传统:其一,纸质文本阅读是读者对文学表征的间接形象品读、感悟、思考的过程,处理高度凝炼的文字远比处理简单化的“图像信息”更能充分刺激调动大脑功能;其二,文字符号是一种特殊的媒介,它有着其它媒体形式无法替代的感染读者情绪、激发想象力、促进思维发展等的作用,儿童读物的文学性对儿童精神世界的感染,需要儿童通过对纸质文本的阅读,从图文中认识、领悟。其三,从另外一个角度看,三维图像加音效的影像阅读,儿童从视觉影像中直接获得丰富多彩的信息,这种获得信息的形式取代了儿童阅读思考想象的过程,扑面而来的生动影像慢慢地会使儿童疏于识字、懈于思考,久而久之甚至还会使儿童惧怕那些需要通过思考才能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为此,我们力图重申儿童阅读纸质读物的重要意义。

分析儿童传统阅读出现的问题,需要正视以下问题:

第一、语文教育中对儿童阅读教学的重视力度不够,儿童阅读能力的培养不到位

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很多教师不能充分的发挥“引导者”的作用。教师没有能够真正走进学生的阅读生活去真实了解孩子的课内外阅读状况,在教学过程中,习惯于将自己对教材中文学作品的主观感受强加于学生头脑,儿童喜欢和需要的阅读内容及形式并没有得到应有关注和重视。随着多媒体教学技术的广泛应用,直观的多媒体教学也深受教师的青睐,很多老师完全依赖多媒体,习惯用集中了大量图文、声像的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小学生也不自觉地接受着视觉影像的熏陶,久而久之,学生也难以从直观形象的屏幕中抽身回到相对抽象的纸质文本的解读活动中来。除此之外,老师在指导学生选择读物时,也过于注重图书的教育性。[5]儿童对纸质文本的阅读兴趣及阅读能力在语文教学中也没有得到很好的培养。

第二、儿童传统阅读活动过程缺少家长的有效参与

儿童的课外阅读主要在家庭中进行,家长的积极参与对儿童传统阅读有很好的促进作用。从儿童读物的选择来看,据调查,“家长对儿童读物价值的认知有失偏颇、家长对畅销品牌儿童读物的盲目追捧、家长对儿童读物内容的选择不够全面、家长在书店选购儿童读物时存在困惑等”。[6]另外,家长对儿童读物的选择还是存在一定的盲目性,不少家长也被儿童读物市场里流光溢彩的视觉影像读物所吸引。儿童读物直接关系到儿童对阅读方式的选择,由于儿童还未具备良好的自主阅读的能力,更多的时候是听从于父母的安排或者是带有很大“随意性”的阅读。

良好的阅读环境除了从物质方面为儿童提供丰富的阅读资料和可以自由阅读的空间外,还应该从心理和精神环境入手营造一个有利于孩子阅读的良好氛围。然而对于很多家庭来说,很难有意识地为孩子创设良好的阅读氛围,甚至会出现忽视孩子的现象。例如,孩子正在看书,而家长在旁边看电视、肆意聊天等,这些行为都会给儿童的阅读活动造成不良影响。

第三、社会对儿童读物市场的监管力度不够

儿童读物市场上很多都是以经济利益为目的而开发儿童读物,其中不乏趣味低俗、内容浅薄、价值取向偏差的影像读物。就算有一些著名的传统读物,其呈现的内容及形式不能够满足小读者不断更新的阅读需求。对于这种情况,相关部门的监管力度不够,致使一些“灰色读物”不断泛滥,使得小读者们对传统阅读的兴趣慢慢被磨灭。

除此之外,社会公共图书馆的发展不能满足儿童的阅读需要。据调查:“目前我国全国公共图书馆藏书仅4亿册,人均0.3册,远低于国际图联人均2册的标准。全国公共图书馆一年的购书经费,人均不足0.3元。特别是要支撑全民阅读活动展开的公共资源并没有享受到经济繁荣的阳光普照。人口在不断增长而公共阅读资源没有得到及时补充,人们看什么?”[7]由此可见,公共图书馆馆藏资源并没有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而得到相应发展,其中的儿童读物当然也没有得到必要的充实。所以相关部门有义务承担发展公共图书馆馆藏资源,特别是增加儿童读物的责任。

三、解决儿童传统阅读弱化问题的策略

视觉影像阅读活动的繁荣并不意味着传统纸质文本阅读方式的终结,因此,我们应该在加强对儿童传统阅读关注的同时呼吁人们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传统阅读的不可替代之价值。另外,还应该针对当下影响儿童传统阅读的不良因素,积极探讨改进的策略,使传统阅读活动在儿童的生活世界里重新确立相应地位。

(一)语文学科教学引领儿童开展传统阅读责无旁贷

1.语文教师在阅读活动中扮演好“特殊阅读者”的角色

教师是儿童阅读活动的重要引导者。《语文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9]这里所提及的阅读应该侧重于纸质文本的阅读。要求语文教师视学生为阅读活动的主体,无论是对教科书文本的解读还是对课外读物的阅读,教师应该给学生以独立品读的空间,珍视学生独特的理解、感受和体验,学生在这个阅读过程中收获愉悦之后会产生进一步阅读的动力,形成对传统阅读活动的浓厚兴趣。因此,教师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的是引导、组织的“特殊阅读者”的角色。

2.让学生在解读教材的过程中感受阅读的快乐

教材是一种特殊而重要的纸质阅读材料,解读文本无疑是师生语文教学活动的主要环节。“学生阅读课文,是课文信息的接受者,又是课文信息的加工者,总会以各种形式继续着作者的创作,实现着作品的价值。”[10]这一过程不仅要求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展开充分的想象,也对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运用适当的方法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展开丰富想象、激起阅读兴趣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例如,在教学人教版第五册《听听,秋的声音》这篇课文时,讲到“大树抖抖手臂,唰唰,是大树告别的声音”、“一排排大雁追上白云,撒下一阵暖暖的叮咛”时,教师让学生闭上眼睛,静静地思考这些场景并展开想象:“同学们,树叶现在就要和大树分别了,大家想象一下,树叶会以怎样的方式和大树告别呢?大雁又在和白云叮咛着什么呢?”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有人说:“树叶像蝴蝶一样飞舞着,深情地跟妈妈道别,妈妈,你要照顾好自己”;还有学生以拟人的方式说:“亲爱的白云,明年春天再见……”。学生将抽象的语言文字,通过联想的方式感受具体的形象,将语言文字、情境画面融为一体,语文学习成为一种生命体验的过程,一堂课下来学生们感受到一种美的享受,直至下课也意犹未尽。

3、设立班级读书角,开展读书活动,倡导学生重视传统阅读

班级是学生活动的主要场所。教师要引领学生在传统纸质“书海”中遨游,建立班级图书角,倡导学生们自愿分享纸质读物到班级图书角,使同学都有机会阅读到更多的读物;另外,要定期对“图书资源”的利用效率和阅读成果进行检查,组织开展读书活动,交流读书感受,分享读书心得,让学生在班级图书角中走进阅读、快乐阅读、爱上阅读。

另外,还要尽量避免多媒体教学设备的不合理使用使学生陷入“浅阅读”的境地。

(二)亲子阅读营造传统纸质阅读的氛围

为儿童营造良好的家庭阅读环境,牵引儿童从“屏幕”回归“书本”。在家庭陈设中留出“图书角”,通过买书、整理书柜等形式感受到书籍是在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甚至有意地创造全家阅读的机会、开展阅读讨论等,让读书成为家庭生活的一项重要内容;有意识地减少看电视的时间,牵引儿童从“屏幕”回归“书本”。另外,还要为儿童营造一个安静愉悦的阅读氛围,尽量不在儿童阅读的时间看电视,也可以抽时间多看看报纸、书籍等,无形中为儿童树立“爱读书”的榜样。

由于视觉影像阅读很具有吸引力,很多儿童容易入迷,父母要对儿童进行视觉影像阅读的时间进行严格的控制,合理地分配“读纸”和“读屏”的时间,并倡导“读纸为主”。这些活动有助于儿童回归纸质阅读。

(三)积极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为儿童回归纸质阅读做好服务

首先,净化儿童读物市场。有关部门应严格儿童读物(包括影视作品)出版制度,通过严格审批,杜绝只追求商业利润而忽视儿童文学审美特性的纸质读物面世;对于经典的儿童文学的出版应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让儿童拥有更多属于自己的、喜欢的课外读物。

其次,营造全民阅读的良好氛围。倡导“全民阅读”,有关部门加大宣传与要求,在全社会形成“多读书、读好书”的良好舆论氛围和文明风尚。

再次,加强社会公共图书馆建设,让中小学生课余时间有充足的活动场所开展纸质阅读活动,并且有充足数量的优秀的儿童读物作保证。

视觉影像阅读在视觉文化背景下的发展势如破竹,对儿童传统纸质文本阅读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我们只有正视这种危机,认真审视影响儿童传统阅读行为的消极因素,积极探讨行之有效的对策,才能使陷入“尴尬”境地的传统阅读活动重新得到应有的重视,才能帮助儿童从传统阅读活动中重新找回一份独有的乐趣。

注释:

[1]刘玉舒.图像文化时代下的传统阅读的生存境遇[J].安徽文学,2008,(8):344—346

[2]王晓晨.传统阅读对青少年成长的积极意义[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s1):102

[3]匈.贝拉.巴拉兹.电影美学[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79,2:第22页

[4]赵维森.视觉文化时代人类阅读行为之嬗变[J].学术论坛,2003,(3):127—131

[5]郭丽.儿童早期阅读读物的选择与指导策略[J].社科纵横,2011,26:300-301

[6]王青.家长选择儿童读物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1.

[7]张英.横看成岭侧成峰——解读第四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J].图书馆建设,2007,(1):33-35

[8]杨静.浅析读书与读屏的阅读取向[J].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4):90—92

[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11.

传统文化背景篇6

后现代主义传统美术教学方法中国的后现代文化是以后现论家杰姆逊应邀来北京大学作了题为《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的系列演讲为发端的。从此,中国文化界和理论界对欧美后现代文化有了自觉的认识和接受。后现代主义思想是后现代主义时代精神的产物,是对后现代主义时期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艺术风格等方面的认识和分析,也可以说是这一时期的各种哲学思潮、艺术观点、建筑风格、社会心态的汇集。其基本观点如下:反对主体性,提倡和谐;批判理性,倡导创造性。中国传统美术依托于中国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跨越时间特别长,并形成了独有的美学观念和完整的美术体系。中国传统美术内容极为丰富和广阔,它包含了中国画、书法、篆刻、民间工艺、建筑等。基于后现代文化的背景和新课改的要求。中学美术教学应结合中学生的年龄心理生理特点,再结合后现代主义的主要思想的背景,从实际教学出发寻找一条适合传统美术教学的方式。

一、在后现代文化背景下培养中国传统美术文化意识的重要性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外国的思想风潮涌进,对中国的美术影响很大,中国美术是在一个又一个困难和门槛的阻碍下走过来的。后现代文化的冲击和中国美术的强势复苏出现新的矛盾和转机,如何摆正中国传统美术在后现代文化背景下的地位就显得尤为重要,是当今最紧迫的任务。文化的软着陆使我们更应重视文化这把双刃剑,才能更好地为现代化经济服务。当今一系列文化艺术正在不断减少,面临的压力可想而知。谈到机遇,不可否认它带给我们的是契机,是创造力的根基,面临的危机是文化的后现代化影响的同时,对本民族的文化带来冲击和影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美术传统文化也同时发生了显而易见的变化。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不断融合成为当代中国美术发展的源泉根基。我国很多代表民族时代韵味、民族意境的一些作品应运而生,代表着先进生产力的前进方向是我们文化旗帜的主向标。代表着新的文化伴随着美术的改革浪潮在一步步的向前推进。当今国际交流日益频繁和密切在后现代文化大范围下,我们的民族艺术更应和先进的文化接轨,不断地去积累学习外面的知识文化来不断充实自身的发展,不断促进本民族的文化,特别是美术文化的完善。与此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后现代文化浪潮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经济的飞速发展带来的是文化全球的日益膨胀,我们对先进文化艺术思维的理解仅仅局限于某一地域和空间,严重地影响本民族的文化进程和发展,对自身的文化进程不断地滞留。

中国传统美术文化博大精深,是民族的根基,但因为很多原因,我们国家经历太多的演变和变故,就像岩石层一样层层叠加,在受到外力影响下出现裂缝和断裂。作为新时期的中学生更应不断加强滋生的文化建设促进本民族的艺术进程。素质教育的旗帜下我们更应积极地面对新的世界环境带来的文化冲击。放任它随意发展带来的后果可想而知。特别是中国传统美术文化对国民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过程中肩负着重要的角色,而中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创造力和生命力的群体,他们是国家的末来发展的希望,缺乏全面、清晰地认识和实践中国传统美术文化,对传承我们祖先文化的精髓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极为不利。作为新时期的中学生,我们一定要使其吸取经验,为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积淀做出应有的贡献,并且尝试为保护中国传统美术文化的世代相传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希望通过此次调查,能加强学生、学校、社会对中国传统美术文化的关注程度。强调传统美术文化传承的重要性,提出传承传统美术文化的必要性。

二、在后现代文化背景下如何进行中国传统美术文化意识的培养

1.进行对话式教学模式

对话式教学模式是一种以对话为中心的教学规范,是平等民主的教学、沟通合作的教学、互动的教学、创造生成的教学。在对话式美术教学中尤其注重学生认识想法、尊重他们的意愿选择和现实条件,尊重学生不同的观点看法。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某一主题,与学生共同分析,交流其认识看法,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不同手段方法表达自己的心情感受、个人情感,保证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都能最大限度地参与到其中来,促使学生充分发挥表现自己的情感态度。在教育中必须尊重学生的个性,突出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与众不同的抒发自己独特的情感,进行富有个性的创作,从而有效减少了同一主题作品出现“千人一面”的现象。

2.单元型的教学模式

单元化教学具有后现代主义观的开放性、复杂结构、模糊性等特点。在师生对话教学中,使教师和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学习的不断进步,从而达到运用灵活的技能方法、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具体在单元化教学学习中,教师要先用教学理念,创造性地对教学活动进行系统的规划安排。新课程要求教师和学生角色的转变。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以学习者的平等的心态参与到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中去,这样教学活动空间的拓展,给老师更大发挥的空间。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学采取体验式、探究、对话、户外活动等教学方式,精心设计来完成教学。这样大大开拓了丰富的教学内容。

3.结合特色课程资源,开发新教学模式

根据自己学校的课程资源的开发,要寻找一切有可能进入课程,能够与适合本校教学活动联系起来的资源。就是要根据具体的地域特点、学校特点、教师特点,发挥优势,使课程资源开发中体现出地域特性、民族性和文化特性。保持不同地域间资源的多样性,扬长避短,把地方特色资源进行合理、有效地开发。在建立有地方特色的基础美术教育方式中,除去客观因素外,最重要的是发挥美术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教师是教材在课程开发与利用中往往是主导地位,是课程资源开发的挖掘者和利用者,不仅要充分利用现有美术教材。除此之外,也要开发校内外课程资源、地方特色资源和信息课程资源。

参考文献:

传统文化背景篇7

19世纪中叶诞生的京剧是中国文化传统的重要表征之一。它是“地方戏时代”出现的最重要的剧种,是雅文化在中国文化整体中渐趋衰落的时代变革的产物。相对于超越了特定地域审美趣味的昆曲而言,它更多地是特定地域文化的产物;相对于昆曲所代表的文人士大夫趣味,它更接近于底层和民间的趣味,京剧的剧目系统更充分体现出其历史叙述的民间性或曰草根特性。

 

【关键词】京剧昆曲地方戏时代花雅之争

京剧是戏曲三百多个剧种里最重要的剧种之一,在中国戏剧领域有着特殊地位。从19世纪中叶以来,京剧就是中国文化传统的重要表征之一。京剧的诞生与发展过程是近代以来中国戏剧发展的范本,京剧与中国文化传统的关系体现了中国文化传统明清以降发展演变的关键脉络。解读京剧的历史文化内涵,对于解读中国表演艺术的发展及其传播,对于更深入地理解中国文化传统的内在构成和近代转型,都具有重要和典型的意义。

京剧诞生于清中叶的北京,承接宋元以来业已历经数百年的中国戏曲文化之流,是在中国戏曲发展史的所谓“地方戏时代”出现的许多剧种之一。和这一时代出现的大量地方剧种一样,它的出现并不是从宋元以来以戏文与杂剧为主体的戏曲历史的简单延伸,或者说,它并不仅仅是宋元南戏、元杂剧以及明清传奇的地方化身或变种。在戏曲史上,京剧的出现意味着戏曲文化领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而这一重要变化的内涵和背景十分复杂,这种复杂性,主要源于它所处的特殊的政治文化与社会背景。

日本学者波多野乾一著《京剧二百年之历史》指“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班,以乾隆二十五年入于北京,余窃以此为‘皮黄纪元’之年”①。姑且不论其中“乾隆二十五年”为“乾隆五十五年”(1790)之误,今人将“纪念徽班进京二百周年”视同为纪念京剧诞生二百周年,实与该书有直接关系,即以乾隆五十五年徽班进京为京剧诞生的标志。徽班进京是京剧发展进程中的重大事件,但徽班进京不等于京剧诞生,而且离京剧诞生还有相当一段距离,这已经是学术界的共识。但是,徽班进京这一事件本身仍值得特别注意,它的艺术学含义,更准确地说,多个徽班相继进京并且在北京这座作为国家政治中心的城市里立足发展的艺术学含义,仍值得发掘。

中国戏剧进入“地方戏时代”的背景,是中国文化整体大变革时代的来临,徽班之所以能够进入京城演出并且在北京站稳脚跟,赢得市场与观众的认可,进而催生出京剧,就是这一时代变革的突出呈现。这个大变革时代的实质,是汉代以来大一统的文化格局逐渐让位于更加错综复杂的新的多元文化格局。秦汉以来迄至明清,中央集权的政治格局虽然少有变动,但是中国的文化格局,因南宋覆亡发生了深刻变化,宋元之交是其重要拐点。其重大变化之一,就是随着文人社会身份的日益边缘化,千百年来充分体现中国文化成就、并且成为文化传统之主干的雅文化,在文化领域内,尤其是在中国广阔的政治管制区域内的文化影响力逐渐下降,甚至丧失了文化领域的主导能力,构成俗文化主干的地方文化因此获得了广泛滋生并且迅速发育的机会。

中国文化传统从来都不是铁板一块的单一体,它包含了不同的社会与文化阶层,不仅可以区隔为所谓的“大传统”与“小传统”,还可以更细化地分割为三个组成部分,那就是文人士大夫文化、宫廷文化和民间文化。这样的三分法之所以成立,是由于历代朝廷所代表的社会上层以及文人士大夫所倡导与坚守的文化价值和美学趣味,与民间伦理道德以及审美取向大异其趣,而宫廷的皇家贵胄所代表的文化取向,包括其美学趣味,与文人士大夫的价值取向也并不是始终且完全重合的。

中国文化传统的这三大组成部分,在不同时代的地位与影响力并不相同。中华民族的以文人为主要承载者的雅文化传统从汉代以来一直未曾中断,雅文化传统本身在社会上的地位以及雅文化在中国广大地区的影响力却并非亘古不变。从春秋战国时代的“百家争鸣”以来,文人士大夫就已经形成了他们相对独立于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念,而且在几乎所有时代,文人士大夫都自认为是中华文明与文化传承的主要载体。然而在不同时代,他们的社会地位并非都与其文化地位相称,或者说,他们与统治阶层之间的关系,时而密切时而疏离。如同秦始皇时代的“焚书坑儒”,官方主导的主流意识形态与文人士大夫主导的文化价值观之间的冲突经常出现。像两宋年间那样文人拥有极高的社会地位,因而文人士大夫的文化理念成为社会的核心价值,成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现象,在中国历史进程中尽管不是特例,但也并不多见。南宋可能是中国历史上文人掌握社会主流话语权的最后一个时代。如果说两宋的文化格局在金代政权统治的区域内仍然勉强地延续着,那么,蒙元时代来临后,文化人的地位就迅速跌落到了秦始皇时代以来的又一个低谷。两宋时代文人文化地位与社会地位相互映衬的景象,从元代开始崩溃。即使蒙元的统治很快结束,流寇出身的朱元璋所建立的明代政权,对于文人的态度依然暧昧,显然无意于重建文人在社会中的主体地位。清朝是满族入主中华,清初的统治者对于他们是否应该接受汉文化的传统价值观念并以之统治国家,持有强烈的保留态度。尽管在他们的统治地位确立之后,也给予以汉族的文人士大夫为主要载体的中华文明传统一定程度的尊重,汉族文人的地位却始终受到民族身份的明确限制。因此,宋元之交之后,文人士大夫阶层在文化上的独立性、尤其是他们与宫廷文化的分离渐渐开始明朗化。

就戏剧而言,文人的推举、民众的喜爱、官府的倡导,三者之间一直是既有关联,又有疏离。如同王芷章所说:“历来乐官所典,为庙堂之乐,良辅所制,为雅士之乐,而元人弦索与清代乱弹,斯乃民间之乐也。”②这段话最清晰地阐明了艺术——戏剧是其中的核心组成部分——领域内分别对应于中国文化三个组成部分的不同取向。然而,至少在明中叶前后,这三者之间若即若离的关系,对两汉以来以文人为中心的文化秩序形成的挑战仍相对有限。昆曲一经出现就传播到各地,被作为一个整体的文人阶层所广泛接受,并且获得了无可比拟的文化地位,而文人的肯定以及广泛的参与,对于整个明代的社会风尚的深刻影响,都说明虽然文人的社会地位已经不如往常,至少在戏剧领域内,以文人趣味为中心的文化秩序,依然存在并且能够找到它特有的表现方式。

京剧诞生的意义却与此不同。京剧非但不是这种已有秩序的产物,更意味着对这一秩序的颠覆。昆曲一经出现,就迅速传播到各地并且在戏剧艺术领域普遍获得了至高无上的美学地位,昆曲所代表的美学趣味虽然明显是南方的,尤其是江南地区的,但是其文化身份却并不属于一时一地,它凝聚了中国广大地区文人的美学追求以及艺术创造。正是由于它是文人雅趣的典范,才具有极强的覆盖能力,有得到广泛传播的可能,并且在传播过程中,基本保持着它在美学上的内在的一致性。更重要的一点在于,昆曲并不是吴中地区的“地方戏”,至少它从未被视为吴中地区的“地方戏”,它虽与昆山地区的方言和声腔昆山腔有承继关系,昆曲——无论就其文学性而言,还是就其音乐性而言——之所以成为雅文化的象征,就是因为它不是基于昆山一地民众的美学趣味生成的。相比之下,各地的地方戏就不是如此。严格地说,除了昆曲以外,其他所有剧种——包括京剧在内——都只能称为“地方戏”,因为除昆曲之外的所有剧种,都是基于某种地方趣味发展而来的。更局限地说,京剧几乎在所有方面都与昆曲构成鲜明的对峙——就其艺术上的地域特色而言,京剧无疑更接近于北方而不是江南,它在音乐声腔体系上,是梆子乱弹系统在其流变过程中不断与各地的方言土语相结合而衍生出的地方声腔中的一种,由源于湖广、安徽加上北京本地的诸多地方声腔发展演变而来,既为特定地域的民众所喜爱,同时也充分体现着这一特定地区的美学趣味。京剧是地方的,它的出现与繁荣,是地方戏相对于昆曲而言不断发展壮大的最重要的表征之一,同时也正是在戏剧上由文人的美学趣味一统天下的文化秩序趋于解体的最重要的表征之一。出现在明清之际戏剧领域的“诸腔杂陈”现象,与文人的社会地位下降以及雅文化统治地位的动摇不无关系,这一点正需要我们去厘清。正是由于代表雅文化的文人士大夫的社会地位沉浮不定,由文人占据主导地位的大一统的美学趣味开始让位于更平民化也更多元化的情感表达。我们在明清两代看到的现象就是,至少在艺术上,尤其是在最集中地表现了中华民族在音乐和表演艺术方面的美学追求的戏剧领域,因为文人趣味长期的垄断地位的动摇,地方性艺术的生长空间得到了更多拓展的机会。在某种意义上,包括京剧在内的诸多地方剧种,是在中国文人的审美趣味从主流渐渐趋于边缘的特殊时代背景下出现的,而这些被视为“地方戏”的剧种不仅在演出市场上轻而易举地获得了成功,更因受到权贵阶层的支持推动而逐渐改变着曾经低微的文化身份。

这一趋势在20世纪进一步加剧,恰恰是由于文人崇尚的雅文化传统在20世纪遭遇灭顶之灾,京剧达到了它的全盛时期,而且,有相当多比京剧更具草根性的地方剧种,在20世纪堂而皇之地进入主流社会,继京剧之后书写它们的辉煌。凡此种种,文化的解释比起任何其他的解释,都更能说明问题。

近代中国文化本身的内在秩序所发生的深刻变化与转型,更清晰地体现在以京剧为代表的大量地方戏剧种相对于昆曲而言的蓬勃生长的命运上。

有着悠久历史的中国文化传统之所以选择了具有明显江南风格的昆曲作为她的文化象征,既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南宋以来,江南成为中国的文化中心,尤其成为雅文化的中心。此后,这一中心从未偏移,这是以吴文化为基本特征的昆曲在明代勃兴的根本原因;而昆曲音乐细腻到可以称之为“水磨调”,文辞以风雅绮丽为要义,文学与音乐之间的珠联璧合更是其显著特点。它是中华文明长期以来对文人雅韵的特殊理解与定义的结晶。

一种文化对文明雅致的追求和定义,需要漫长的时间积累,并且需要通过无数具有较高文化和艺术水平的经典作品,得以具象的表现。它需要基于日常语言之上的文学的创造与娴熟运用,以及包括音乐、美术、舞蹈等在内的不同情感表现模式的建构乃至于成熟,当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时更可能出现以多门类艺术综合协调而孕育产生的戏剧。只有艺术发展到相当的程度,审美趣味才会趋于精微和细腻,而“雅致”才有可能成为这一文明的美学取向。各种不同民族对于“雅致”的内涵理解殊异,但“雅致”之成为一个文化圈内占据主导位置的文化与美学追求,多少可以视为这一文明已经成熟的标志。因此,文明的差异既有相对性,也有可比性。其中,文化经典的累积程度和成熟戏剧的出现,就是可以相比并且可用来判断不同民族之文明发育程度差异的重要指标。如果从这个角度看,如同南宋末年以其强大的军事实力摧枯拉朽般地打败了南宋的蒙元一样,我们恐怕很难说明来自东北的满清占领者,在文明的发展程度上已经足以和汉族相比拟。我们至少可以肯定,无论是蒙元还是满清,在其文明发育的历史上,都未曾拥有可与汉族相比拟的丰富的文学和艺术积累,更没有做好在其文化圈内孕育和发展出成熟戏剧的文化准备。而相对于满清,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文明圈内,已经拥有在宋戏文和元杂剧基础上发展了数百年之久的、可以最典型地用于定义“雅致”的丝竹悠扬的昆曲。

因此,昆曲对于明代的文人,不仅是一个剧种、一种表演样式,更是文化灵魂所在,是用以标举文化理想和整合文化秩序的最重要的艺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看京剧的兴盛和昆曲相对而言的衰落,就不难理解,这不仅仅是重大的戏剧事件,也是重大的文化事件。

京剧诞生的时代,昆曲已经处于不无尴尬的地位。明代中叶以来,充分代表文人趣味的昆曲臻于高度成熟,除了音乐上和表演上达到了中国表演艺术的高峰之外,在文学上,也由于大量杰出的文人参与剧本创作而取得了极高的成就。但是,昆曲在获得它的崇高地位的同时,作为一门表演艺术却并没有在市场上得到充分认可,那正是由于昆曲所代表的是文人士大夫的情趣,它是千百年来雅文化传统在表演艺术领域里最集中、最典型的结晶,而在演出市场上,民众比起文人士大夫群体来,却是更具有发言权或话语权的群体。因此,就在昆曲在艺术上臻于极盛的同时,“花雅之争”随之而起。作为文人雅事的戏剧与作为市民娱乐的戏剧之间的分野,决定了昆曲在浓缩了文人趣味的同时,却与民众趣味渐行渐远,越来越成为文人以及少数追逐风雅的富豪人家厅堂里玩味的“小众”艺术,虽然高雅,却被乡野民众乃至于都市里的普通市民敬而远之。即使在昆曲的诞生地、明清之际最重要的商业中心扬州一带,各种所谓的“俗讴”,即各种地方戏,却成为更受欢迎的戏剧样式。因此,昆曲虽然名满天下,在京城却立足艰难,出现这样的现象并不奇怪。

无论如何,京剧剧本的唱词以七言或十言、上下句齐言对偶的诗赞体为主,戏剧化表达方式接续的是从唐代的说书讲史到明清弹词等等民间叙事文学的文体,它与运用格调错落有致的长短句、接续唐诗宋词的文学化情感表达方式的昆曲,其雅俗之间的区隔泾渭分明。戏曲的音乐与文辞之间具有高度的相关性。适宜于演唱京剧文辞的是西皮二黄为主体的板腔体音乐,它与昆曲从剧本创作阶段就将每个字的音韵化入曲调的曲牌体唱腔之间的雅俗之分,同样也无可怀疑。用板腔体演唱的京剧的伴奏乐器,更擅长于营造豪放而热烈的气氛,文场刚烈,武场喧闹,当然不似昆曲以笛子、小锣为文武场领衔的乐队那样文质彬彬。京剧能够在演出市场上吸引比昆曲更多的受众并不值得大惊小怪,值得注意的是在清中叶之后,尤其是在近现代历史上,事实上京剧渐渐取代昆曲而扮演中国戏剧代言人的角色,甚至成为中国戏剧的艺术成就的象征,它的文化与艺术地位,已经远远不能用花部或民间俗文化的流传风行加以描述。

众所周知,京剧的繁荣与发展,与清朝历代帝后的偏爱与鼓励息息相关。有清一代,除偶尔的几个时段外,宫廷内的戏剧演出一直极为兴盛。清廷演剧对于京城戏剧的影响,乃至于对中国戏剧整体上的影响,相当复杂且耐人寻味。

在京剧诞生的时代,满清王朝在中国的统治已经基本稳定。八旗贵族在北京的显赫地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左右着北京的独特城市风格。北京作为国家的政治中心,固然集中了大量文人出身的官吏,但是在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内,汉族官员的社会地位与出身满清八旗的贵族的社会地位,完全无法相提并论。然而,我们还需要看到另一点,满清贵族虽然拥有很高的社会地位,在文化与美学上的成就却根本无法与文人相比。一方面,那些出身于仕林熟读诗书的汉族文官,仍然保持着他们作为精神贵族的矜持与骄傲,这样的矜持与骄傲在清初曾经表现为强大的民族主义情绪,终其满清一代从未完全消退,但是无可回避的事实是,在另一方面,这批精神上的贵族在现实生活中已丧失了社会支配地位,他们曾经拥有的文化上的支配地位,也渐渐演变成为一种表象或曰假象。相反,正由于满清贵族的社会地位与影响力无可比拟地高于同时居住于北京城的其他社会阶层与群体,他们的文化需求与审美趣味,当然会得到更多充分表达的机会,这种表达,与京剧的诞生发展之间的关系,尤为密切。

清朝政府内廷演戏的专门机构和一系列相关制度大约始于康熙朝。正如丁汝芹所述:“康熙年间建立并完善了演戏机构南府和景山,从南方召来伶人充当教习……因而将其纳入清宫正规文化活动范畴,为后世内廷戏剧演出活动制定了初步的规范。”③早期的内廷演出以昆曲为主,当然也并不排斥弋腔,其理由是康熙帝指“弋阳佳传,其来久矣”,他把弋腔看成是自“唐霓裳失传之后”继起的元人百种曲的余韵④,只要严加规范,就可以与昆曲一起成为乐之正统。在宫廷内,昆曲必不可少,或者说,所谓的昆弋大戏必不可少,尤其是上演节令承应戏,包括各种宫中大典时与仪礼相关的戏剧演出,按例必须上演昆弋大戏。然而,如果我们想到戏剧在宫里不仅仅是宫廷仪礼的一部分,还可以成为帝后嫔妃以及亲侍们的娱乐活动,那就不难理解,在这里,作为祖宗法度的戏剧演出规制以及戏剧欣赏者的个人趣味之间,差异与冲突是显而易见的。虽然在重大的政治事务上,清廷力图尽可能完整地模仿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文明两千多年来形成的已经高度成熟的政治礼仪规范,维持它作为一个泱泱大国应有的制度约束,当戏剧艺术被视为典礼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时,当然不适宜于上演花部戏剧。但是一超出这些规矩所限的范围,宫廷里上演的戏曲剧目,就出现了大量花部的梆子乱弹,而到咸丰、同治年间,京剧成型之后,宫中上演的剧目主体更转为京剧。

这当然与满清帝后以及王族的艺术趣味相关。诚然,满人在很短的时间里,就在中国这个辽阔的疆域上建立了他们的政权,实行了有效的统治。但是,要求满清如同在政权上衔接明代大一统的管制一样,在文化上直接衔接明代的文化秩序,包括在戏剧领域里以昆曲领袖群伦的格局,并非易事。即使这个民族的统治者会努力修复与承继汉族政权长期以来形成的各种礼法律令,但是基于个人文化修养的艺术趣味,却不能仅凭理性的需要轻易地实现代际传承。除了文化修养以外,同样关键的是,昆曲所代表的所谓文人的美学趣味,更准确地说是汉族文化人千百年来逐渐形成的一种审美取向,这一取向与满清贵族的审美情趣,恐怕未必吻合。就戏剧欣赏而言,相对于汉族的文人士大夫,满清贵族虽然身居帝都,拥有许许多多特权,他们的文化与艺术修养,却显然应该更接近于这个城市里的底层民众,他们对于戏剧的爱好,当然更倾向于花部而不是雅部。也正是由于这一原因,各地才会有大量擅长演出梆子、乱弹等花部剧种的戏班进京演出,演唱皮黄的徽班才有可能在京城立足。在这个意义上,大量留居京城的满清贵族,他们主要构成花部的观众群而不是雅部昆曲的观众群,宫廷皇室当然也不例外,而在京剧历史上影响深远的慈禧太后更是如此。

这个群体的美学趣味直接影响到京城的戏剧格局。他们既拥有无可动摇的社会地位,同时从整体上看,却又缺乏汉族文人群体那样丰富和悠久的历史积累,面对昆曲这类过于雅致的剧种,他们对之接受、理解乃至于爱好的程度,当然远远不如梆子、乱弹和由之发展而来的皮黄即京剧。京剧在其发展过程中,不能不因宫廷以及皇亲国戚纷纷趋之若鹜而身价倍增。恰恰由于他们拥有比其他群体——当然包括汉族文人士大夫——更高的社会地位,拥有更大的社会影响,才使得显然应该归属于花部的新剧种京剧取得超越花部其他剧种的地位与影响。然而,又由于他们终究是社会的统治阶层,就如同康熙年间皇室宫廷在演剧时找到了将弋阳腔提升到正统位置的理由一样,清中叶以后的京剧,既已成为清廷与王公贵族青睐的对象,它的文化身份与文化品格,就必须适应这个特殊的观众群体的社会期待。因此,满清宫廷需要以新的方式将昆曲与花部的梆子、乱弹乃至于后起的京剧重新定位,换言之,京剧的诞生与发展过程,并不只是单纯地沿着花部原有的民间路径,它的出现与繁荣,不仅仅是为民间的花部戏剧增加一个新的剧种,更同时经历了将这个原来只能归属花部的、文化地位低微的剧种,提升到可以与宫廷大戏并肩而立的位置的过程。

京剧从底层崛起,又得到社会地位较高的满清皇家贵胄的极力追捧,其影响面渐渐扩展到京城以及全国各地的大小官吏乃至于普通民众,在整体上改变了中国文化传统的内在格局,改变了雅文化与俗文化之间的关系,艺术雅俗之分的定义需要重新书写。京剧当然是中国文化传统之一脉相承的产物。从美学上看,它却更多地继承了基于民间和底层民众的文化意义上的“小传统”,而不是基于文人士大夫趣味的“大传统”,然而它又不仅仅是底层和民间的艺术,恰由于它的文化身份逐渐抬升,它努力让“小传统”挤入“大传统”,由此丰富甚至改变了“大传统”的内涵。当然,就在这一过程中,京剧以及许多原属民间、长期为底层民众所爱好却为文人士大夫不屑的艺术样式,清代以来迅速崛起,渐渐进入主流文化的范畴,其自身也经历了质的变迁。京剧在自身文化地位渐渐提升的同时,艺术上也适应着这一身份变化,尤其是大量汲取昆曲在剧目上和表演上的优长,自然也带动了京剧所覆盖的广阔区域内普通观众戏曲表演与欣赏水平的提高。

在某种意义上,京剧的兴盛不是以取代昆曲的方式实现的,相反,在包括京剧在内的各花部剧种与昆曲消长过程中,至少是由于京剧在其地位提升时明显受到昆曲许多方面的滋养,一般的戏曲欣赏者经由京剧,同时更部分地领略感受昆曲的魅力,因而,民间和大众在美学上的爱好与取向,显然也会因之得以提升。如此说来,京剧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起着消弥“大传统”与“小传统”之间的对立、缩小它们之间的美学距离的作用,并且经由这种

特殊的途径,改变了中国文化传统的格局。

京剧的诞生与发展,受到满清宫廷直接推动是毋庸置疑的,尤其是慈禧太后执政时代,京剧更因备受宫廷宠爱而声誉日隆。从道光年间宫中开始有“侉戏”即昆弋之外的剧种演出,咸丰年间大量的徽班和秦腔戏班艺人被召进宫演唱乱弹、梆子剧目,直到同治年间,两宫太后主持朝政、尤其是其后慈禧专权时代,渐渐成型的京剧终于成为宫中演唱的主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的俗语此时得到充分的印证。京剧打破了社会分层,在京城各个阶层里观众都在迅速增多,并且因此而很快传遍大江南北。其中,宫廷与王公贵胄的喜爱,当然比普通观众的喜爱更有助于京剧的发展,但京剧不是宫廷艺术,创造和发展京剧的表演艺术家也不是宫廷弄臣。京剧不是官方化的艺术,至少在它发展的前一百年内不是这样。

清末年间,随着京剧的发展,身居北京的几乎所有著名京剧演员都成为内廷供奉,像谭鑫培、孙菊仙、汪桂芬这样一些京剧大家,都被招入升平署。然而,这些艺人即使名义上是在宫中应差,实际上仍然是民间伶人。与此相对,唐代梨园、宋代教坊、明代和清初沿袭明朝的教坊司、及后来以太监为主的南府和景山的所谓“内学”,其中那些专门为宫廷表演的艺人,从服务对象到人身依附关系均完全归属于宫廷,而宫廷对这些艺人,也拥有所有方面的专属权,非经特殊程序他们不可能面向社会公众演出。京剧艺人却不是这样。在清代,所有从事京剧表演的艺人,即使任职内廷供奉时也仍然保持着自由身,在宫廷有需要时固然必须应召进宫献艺,平时却主要在市内的茶楼、酒肆或会馆演唱。和早期的徽班一样,通过在演出市场上赢得观众而获利,始终是那些著名的京剧艺人最主要的经济来源——即使是到宫中应差也是如此,帝后们用恩赏的方式支付其报酬,在这个意义上,宫里的帝后嫔妃也只是观众。他们远接宋元年间“冲州撞府”的“路歧”,与同时代京城天桥一带俗称“撂地儿”的江湖艺人,其生活方式在实质上并无二致,他们身份的真正归属不是升平署而是精忠庙。

这些京剧艺人甚至也不像文人兴办的昆曲家班内豢养的伶人。优秀的昆曲戏班都是文人自己兴办的家班,班内的伶人与他们的主人之间具有特殊的人身依附关系。家班所演出的剧本由文人撰写并拍曲,甚至连表演手法都要由文人调教辅导。然而,在京剧整个诞生与发展的进程中,至少在最初的一段时期内,基本上没有文人参与,更没有文人引导。其实,在京剧初期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即使文人有心参与,他们的努力也未见得能得到艺人们的认同,文人余治创作的《庶几堂今乐》和被学者称为最早由文人创作的京剧剧本《错中错》⑤,在京剧的发展中并没有产生多少实际影响,这些剧本也没有成为京剧舞台上被广泛传演的经典,而那些由文人创作又被艺人与观众普遍接受,因而在京剧发展进程中产生广泛影响的剧目,比如翁偶虹的剧作,其作者的文人身份往往不甚清晰。这些都说明,直到民国中叶,文人对京剧的参与程度是非常有限的。京剧从来就是艺人的戏剧,这些处于社会底层的艺人以其独特的方式,用京剧建构了他们自己的表演艺术体系。

京剧是由民间艺人创造并且在京城以及各地的演出市场面向公众而发展兴盛起来的,在这个过程中,从帝后到皇亲国戚更像是一批身份特殊的欣赏爱好者,宫廷的作用决不是支配性的,而更像是在为京剧的发展推波助澜。京剧是中国文化传统一脉相承的产物,然而,它所继承的主要是民间文化传统。

从剧目角度看这一脉络更为清晰。京剧舞台上那些最常见的剧目,其美学取向与文人创作之间始终存在明显的区别。京剧的剧目几乎完全承袭了花部的传统,即使汲取少数现成的昆曲剧目,在表演过程中,也难免在不同程度上按照花部的方式加以重新处理。京剧的剧目系统与昆曲剧目系统的差异非常之显著。风格苍凉沉郁的京剧更喜爱政治军事方面的宏大历史题材,贯穿着慷慨激昂的家国情怀,而委婉缠绵的昆曲多以文人化的个人情感为主旨,多从儿女私情落笔⑥;京剧剧目中有关历史的言说,最大限度地切近于说书讲史之类对历史的演义,而不是对历史文人化的叙述或虚构。20世纪50年代初,上海市传统剧目整理委员会京剧分会曾经为第一届全国戏曲剧目工作会议提供过一份《京剧传统剧目初步材料》,大体按不同朝代分门别类统计京剧剧目,除了535个“不明朝代”(包括不同朝代历史内容的剧本合集)的剧目以外,其余三代的155个剧目里的绝大多数、三国所有的176个剧目、隋唐186个剧目里的大多数、五代的全部50个剧目、宋代278个剧目里的绝大多数、元代28个剧目里的27个,都可以在从《封神榜》到《英烈传》的说书、讲史话本小说等各种历史演义里找到故事与人物的依据⑦。这样的数据足以说明,作为京剧创作主体的艺人,他们与说书讲史的艺人在有关民族与国家的历史想象方面,实具有高度的同一性。田汉根据另外的相关材料曾经指出,传统京剧“据不完全统计最多的是三国戏,凡二十三种;其次东周列国的戏二十一种;水浒戏二十种;北宋杨家将十八种;《三侠五义》十三种;《施公案》十三种;《征东》十二种;五代残唐十一种;《说岳》十一种;《飞龙传》十种……”⑧这也间接说明,京剧的剧目,尤其是历史题材的剧目,基本上可以从民间流传的小说演义里找到根源。其中,固然有相当一部分剧目似以小说演义为本,或者其故事框架与人物确实源于小说演义,其内容却与小说演义有异。比如大量以包公为主人公的剧目,比起小说演义都要丰富很多;比如京剧《定军山》,其内容和它的母本《三国演义》有很大出入。这类剧目的人物或许其源有自,而具体的情节在它所本的小说演义里并未涉及或者只有很少一点踪迹。然而,究其根本,类似这些剧目的叙述模式和人物情感的处理方式,均具有明显的演义特征,说它们是从小说演义中衍生出来的,比说它们是对那些小说演义的改编,可能更为合适。而且,由于京剧在演出制度上完全继承了花部传统,至少到民国年间,多数京剧班社仍然保留了徽班与汉调的剧目传承方式,演出市场激烈的竞争要求每个戏班、每个知名艺人必须拥有大量保留剧目,其主体只能是所谓的“提纲戏”,虽然情节框架与人物关系大致有规范,具体的细节却可以由演员在表演中自由发挥创造,这更加剧了京剧剧目体系的复杂性,即使完全是同一剧目,不同艺人的舞台演出本、甚至同一艺人的不同演出的舞台本之间,都必然会存在或大或小的区别。但这不仅不足以改变京剧的剧目系统与说书讲史相承继的演义特性,京剧以艺人为主体即以表演为中心的戏剧制度,反而使艺人对历史以及人物关系特有的戏剧性理解在其剧目系统中更显突出。

京剧有数千个传统剧目,这些剧目最充分地体现出其历史叙述的民间性或曰草根性。田汉曾经指出:“旧剧把中国民族的历史通俗化了,但很大的部分把它歪曲了。”⑨这里所说的“歪曲”,固然包含了政治与意识形态的评价,但是撇开政治性的内涵,纯粹从文人以及史家的角度看,把京剧对历史事件的处理看成是“歪曲”,自然有其理由。只是所谓“歪曲”总是相对而言的,这里所涉及的是不同的社会群体与阶层对民族国家的历史叙述的重大区别,背后还潜在地隐含了文化立场的差异,尤其是对政治、社会、文化以及对整个民族历史的认知的差异,而且,在更深刻的意义上,它还体现着不同的社会群体在伦理道德、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差异。更具体地还包括了对皇权和君臣关系(如《打龙袍》)、对忠孝关系(如《四郎探母》)、对民族关系(如《王佐断臂》)、对江湖恩怨(如《除三害》)等等的非常民间化的理解,这些理解构成了可以基本独立于宫廷与文人的另外一个历史认知与价值系统。随着京剧的受众群日益扩大,这些与朝廷正统的以及文人有异的历史叙述,包括蕴含其中的伦理道德、价值标准与观念,在中国文化传统整体中的重要性和影响力,也在不断扩大。

京剧充分体现了中国文化传统的内在丰富性,它所代表与弘扬的美学趣味,代表了中国文化传统中最复杂的一面。如果我们以昆曲反观京剧,就会更清晰地看到,京剧的主体在中国文化整体中更偏于民间文化或曰底层文化,即使它因满清帝后及八旗王公青睐有加而迅速繁荣,也不足以改变美学上的这一特质。当然,恰因基于民间趣味的京剧从清末直到整个20世纪获得了此前所有民间艺术从未有过的地位,它也从艺术本体的层面,最大限度地扩展了民间文化与美学的影响,提升了民间趣味在中国文化传统中的地位。在这个意义上,京剧的诞生与发展,既是中国文化传统的必然结果,也在中国文化传统的近现代转型中留下了它的特殊的印记。

①波多野乾一:《京剧二百年历史》,鹿原学人译,上海启智印务公司1926年版,第1页。

②王芷章:《清升平署志略》,引自余从《中国京剧编年史序》,王芷章:《中国京剧编年史》,中国戏剧出版社2003年版,第7页。

③丁汝芹:《清代内廷演戏史话》,紫禁城出版社1999年版,第117—118页。

④转引自丁汝芹《清代内廷演戏史话》,第120—121页。

⑤颜全毅:《清代京剧文学史》,北京出版社2005年版,第147—162页。

⑥清人沈默为《桃花扇》写跋,提及“大凡传奇皆注意于风月,而起波于军兵离乱。惟《桃花扇》乃先痛恨于山河迁变,而借波折于侯李”(转引自张庚、郭汉城主编《中国戏曲通史》,中国戏剧出版社1992年版,第627页)。然而,《桃花扇》在“写兴亡之感”时,毕竟要“借离合之情”,这也恰恰凸显出昆曲在题材以及表现内涵方面的特征。

传统文化背景篇8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传统文化;融入

随着外语教学从单纯的语言教学向“语言与内容融合”的教学模式的转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在外语教学中逐步得到加强。而我国的许多外语院校也在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手段等方面都体现了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意识等现实需要为目的的原则。河北传媒学院作为以艺术类人才培养为主的院校,其外语人才的培养要充分理性地审视“艺术类外语人才的传统文化教育和跨文化语言交际能力教育”的关系,在充分重视学生外语语言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同时,要有保护母语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意识,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应全球化新形势的具有“中国认同和国际眼光、传播中西文化和传递中国声音”的艺术类外语人才。

一、理性审视传统文化和外语教学的关系

为了更理性地审视中国传统文化和外语教学的关系,课题组在2016年1月至2016年3月组织了问卷调查。针对国际传播学院2014级和2015级英语、西语、葡语和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本科生和15名青年教师共计198余人进行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190份。调查结果显示,90%以上的被访者认为,虽然在语言学习中会有母语的“负迁移”现象,但是母语的语言功底对外语学习有重要的积极作用。95%以上的被访者认为作为外语专业的学生,非常有必要加强汉语语言和传统文化的学习。70%的被访者在跨文化交际活动中遭遇母语的“失语”现象,认为在外语人才培养中非常有必要强化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和认知。

二、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外语教学中的必要性

语言是交流的工具,更是文化的载体和写照。外语教学既是语言教学,也是文化教学。我们的外语类程在讲授语言专业技能和传播外来文化方面功不可没;但从文化的相通性的角度来看,外语教学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传承和对外传播方面远远不足。在跨文化交际的大背景下,要培养传统文化素养深厚、语言能力突出的国际化复合型人才,才能满足传承中国特色文化和进行文化艺术国际交流的需要。

从语言学习的角度而言,语言的共性决定了母语既是外语学习不可缺少的基础,又是可以利用的资源。语言之间有很多普遍现象,我们在学习外语时是以我们的母语为参照,外语及其文化所传递的信息必须首先经过母语文化“过滤”,其中的各种语言的、非语言的文化因素,必须以语言学习者的母语文化为背景,通过两种文化的比较发现它们的共性与差异。

从跨文化交际的大背景来看,大学生是向世界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坚力量,但他们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外语表达方面却不尽人意。所以作为艺术类院校的外语专业人才,要成为国际交流的使者,承担“学习世界文化、传递中国声音”的跨文化交流的使命,就需要在语言文化学习中具有国家情怀和国际眼光。

三、中国传统文化融入艺术类外语教学中的途径

为了在人才培养中更好地融入中国语言和传统文化教学,可以从课程设置、教材选择、评价体系以及教师个人素养等环节进行改进。目前国际传播学院对英语,西语、葡语和汉语国际教育等本科专业的学生以及英语笔译专业硕士开设了跨文化交际、涉外礼仪、西方文化概论、中国传统文化等相关课程,并且加强了中国语言与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中外语言比较等课程的比重。在教材选择方面除了选用国内高校较为权威的专业教材之外,也在自编教材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在课程评价体系方面也从传统的语言知识和读写能力的评价逐渐转向语言应用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评价,以论题研讨和论文形式进行学习效果评价的方式正在被广泛采纳。课堂组织尤其强调学生的积极参与和主动性、互动式的教育模式。在这些课程开设一年以来受到了学生的广泛认可。

在外语人才培养中合理融入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有效改善外语专业课教学存在的语言环境和交流的缺失的现象;增强学生对不同文化因素的了解和理解;强化我国艺术类外语人才保护母语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意识,切实提高跨文化语言交际能力。培养出适应全球化新形势的具有中国认同和国际眼光、传播中西文化和传递中国声音的艺术类外语人才。

参考文献:

[1]白俊杰.90后大学生传统文化认知现状调查分析[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0(10).

传统文化背景篇9

我们都知道,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国,在我国老百姓的观念里,已经世世代代形成了中国式的五伦“孝道”,这就是常说的君臣关系、父子关系、夫妻关系、兄弟关系、朋友关系。除了五伦外还有五德,即:仁、义、礼、智、信。个人行动也多以这些道德规范为依据,每个人都按照社会定位的角色履行自己的义务,确保“名实一致”,这样每个人就处于等级森严的社会秩序中。因此,在我国民族中小型企业中,形成了以家族管理为出发点的中国传统管理思想,传统管理思想及实践的文化底蕴就是中国伦理型文化传统。所以,中国的传统文化与现代管理有着深刻的联系,我们要把古代优秀的文化与我国管理实际结合起来,促进管理的发展,形成中国中小型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它是企业为解决生存和发展的问题而树立形成的,在生产经营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为全体员工所认同并遵守的、带有本组织特点的使命、愿景、宗旨、精神、价值观和经营理念,以及这些理念在生产经营实践、管理制度、员工行为方式与企业对外形象的体现的总和。在我国传统文化形成的“家邦”关系中诞生的企业“老板”是与员工有一种父子似的共融性关系,由此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产生了一种信赖、亲情,管理中也就形成了宽容、仁爱、平均为准则的伦理型管理模式。这样的传统文化对企业行政管理的产生较大影响:1、重形式轻效率。机构臃肿,人浮于事,决策迟缓。2、重人治轻法治。传统文化中重人轻法,人情风盛行。3、重权威而轻民主。传统社会的“家邦”关系使得企业行政民主难以实现。4、缺乏创新和活力。5、注重大一统集权缺乏必要的分权意识。由于中国的传统文化及伦理观念根深蒂固,影响着国人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取向。假如企业在管理上完全用中国传统式家庭管理方式进行,可能在创业时期有积极的作用,但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后,它肯定会成为企业进一步发展的障碍。如果照搬西方的现代管理理论会因国人心理抵触,其效果将大打折扣。若企业在行政思想、行政心理、行政道德、行政观念和意识、行政传统和行政习惯当中不革除传统文化的不良影响,不对家族管理模式进行改造和创新,不尽快跳出“家族主义”的框架,将肯定阻碍企事业的发展。聪明的企业家应该保留和发扬优秀的传统,在行政管理方面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加快建设廉洁、高效、健康的行政管理体制,才能跟上历史的滚滚车轮而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要求。

在我国做事情讲究“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讲的就是要把人的活动与环境条件协调起来。同样道理,企业的管理理念从以物为本走向以人为本、走向以知识为本。所以企业生存、发展与人和环境之间存在着互动发展的关系。每个企业必须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和实际所处的环境来决定各自的发展目标,建立自己的完善的企业文化。因为企业文化是现代企业长期发展必不可少的竞争法宝,一个没有企业文化的企业是没有前途的企业,一个没有信念的企业是没有希望的企业。

综上所述,中国传统文化及管理思想有积极的一面,也有其消极的一面。我们在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现代企业,既要吸取中国传统文化及管理思想的精髓,又学习西方制度化管理的优势,实施组织化、科学化管理,“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方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家的明智选择。

传统文化背景篇10

关键词:历史文化传统村落文化研究

中图分类号:e223文献标识码:a

1双廊村概况

双廊村位于苍洱部级风景名胜区和自然保护区的黄金地段――大理市东北端的双廊镇境内,是双廊镇政府所在地。其东连宾川鸡足山,南连4a级南诏风情岛,北连上关镇,距大理市下关60公里、省会昆明约400公里,东环海公路从村中通过。

双廊古村,东面环山,西临洱海,整体地形为东高西低,聚落呈带状以组团式分布于洱海之滨,民族文化一条街穿村而过。村落的步行巷道呈鱼骨状沿民族文化一条街向两侧延伸,整体布局形态呈鱼型骨架。民居与街巷的发展充分利用自然地形,自由灵活,街巷尺度亲切宜人,空间张弛有度,富于变化。

2双廊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原则

2.1.整体性原则

民族文化一条街作为村落的一部分,在街区内部完全具有一个小村落的形态及功能。因此,双廊历史古村的整体性设计完全适用于民族文化一条街重点街区的保护,从而使得双廊村重点保护街区具有整体协调性。保护民族文化一条街,就必须保护其整个的风貌环境,包括空间格局及其周边的环境与山林、水体和绿化的文化内涵,如传统生活习俗,现有社会生活结构。

民族文化一条街的环境元素是保护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对沿街入口,人行道的灯柱,栏杆等都要求反映双廊村白族文化历史特点。街道上可以保护着早期的铺地,使历史环境得到完整的保护。在民族文化一条街内允许建设新建筑,但新建筑的高度、风格受到严格的限制,使得新建筑在双廊古村布局、建筑风格上强调与旧建筑的配合一致,融为一体。

2.2动态性原则

动态,广义的理解,世界上的一切物体都处于不断运动和变化之中,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不仅生命有机体存在生长、发展、衰亡的运动,无机物也有风化、炭化、退化、老化等现象。在民族文化一条街的保护中强调动态,要求在保护创作工程中,对于历史街区的发展变化和对未来的适应性,在创造的可能性和改造的简易性等方面作动态的弹性设计。

民族文化一条街的保护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深入的过程,整治过的环境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又会出现新的问题、新的矛盾,还要继续去解决。因此,对于民族文化一条街的保护性整治是永久持续的。民族文化一条街的保护既不同于推倒重来,建仿古一条街,也不应是大拆大建的整旧变新,它应是一种以逐步恢复街区历史传统风貌为目的,渐进式的整旧更新的行为。民族文化一条街的动态性保护原则体现了对构成街区的建筑、环境以及其他相关因素进行整理、修缮与调整的行为和过程。

2.3原真性原则

原真性又叫原生性、真实性、确定性、可靠性。是指原始的、原创的、第一手的、非复制、非仿造等意义。民族文化一条街中破坏性历史痕迹是必然存在的,而对于历史街区中破坏性的历史痕迹,则要区别加以对待。对于已毁坏的历史建筑,如果有很详尽的史料,则应该根据史料在原地、原样复建的建筑,其设计、施土和材料都按原样修建而没有草率、粗劣和臆测痕迹,这样的建筑可以认为具有原真性。而对于没有详尽史料记载的建筑,则不应通过臆测加以复原,而应对这种破坏性历史痕迹创造性地利用,进而赋予其新的意义。

这种处置方式恰恰是在历史街区动态保护中实现其原真性的一种表现。对于民族文化一条街历史建筑的维护和维修,要从民族文化一条街整体考虑,要能促进和发展历史街区的活力,使它和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同时保持历史建筑的原有风貌。对于历史建筑维修的原则是保持其原有外貌及内部结构和功能,也就是“修旧如旧”的原则。

2.4可读性原则

可以被理解为注释文化历史意义的信息是可以阅读的,所有的建筑物、构筑物和历史街区将作为它们自己时代的产物被识别,有意义的添加,缺失,改变和修缮都能够清晰的表示出来。凡加固者局部修复,应该可以识别,或者是材料、工艺略与原来的不同、或者标上记号。重建部分也应该这样。

2.5公众参与的原则

民族文化一条街中的历史建筑和历史环境,与街区居民的生活密切相关,其保护与更新要牵涉到居民的利益。因此,民族文化一条街的公众参与成为可能和必要。只有当民族文化一条街的价值成为一种公众意识时,其保护与发展规划才可以顺利实施,并期待整治的结果得到公众的关心和爱护。

2.6保护和利用相结合的原则

民族文化一条街的保护不但是要保存其完整的历史风貌,而且要最大限度实现其潜在的价值。这价值不仅包括其历史价值,而且还包括其使用、文化、商业、旅游等价值。民族文化一条街的保护要以其本身资源为依托,既要对历史建筑进行保护,还要尽量与利用相结合,充分挖掘其自身的利用价值。在可能的情况下赋予古建以新的生命,充分开发其潜在的价值,做到保护开发与利用相结合。

3保护与更新具体措施

3.1规划民族文化一条街一段为步行街

规划民族文化一条街主要目标是保护它的整体风貌,注重风貌的保持和延续,所以对反应该地段特色的整体空间尺度和周边环境要素均予以保护,并提出相应的保护原则和具体保护要求。

街区范围内严格控制户外广告的设置,招牌、指示牌、路灯、公用电话、果皮箱、消防栓等环境小品和市政工程设施外观应从尺度、形式、色彩、材料、风格等方面表现历史文化街区的特色。

现状区域设施陈旧,房屋失修,交通不畅,绿地缺乏,规划民族文化一条街以改善和提高居民生活环境质量为规划目标之一,保存原有传统街区空间尺度,恢复并增强该历史地段的活力。

3.2临街商业建筑改造

对民族文化一条街临街建筑要逐一评判,根据现存状况,决定维持原样、修复、拆除或重建。对于需要修复的建筑遵循修旧如旧的原则进行修复;已经损毁的有必要复建的,尽可能还其原样;新建的严重影响历史街区风貌的建筑一律拆除,新建建筑不符合历史街区风貌且可改造的建筑,需要与古旧建筑风格、外用材料、装饰色彩保持一致。整个双廊古村的维修无论前街后院都要统一风格。临街商铺保持原式样,禁止或限制采用现代家装建材装饰。将商业广告减少到最低程度,商号招牌制作要有古风旧韵,不得使用现代牌匾。要防止过度商业化将古村异化为不古不今的现代集市。

3.3空间高度和尺度的控制

民族文化一条街的空间高度与尺度的整体协调是改造的重点之一。从目前我国村镇发展来看,沿街建筑的高度有不断增高的趋势,新的高大的建筑破坏或取代了历史街区的空间中占统治地位的纪念性统领作用;另一方面破坏了原有的街道空间的尺度和比例。因此,民族文化一条街新建建筑的高度控制是协调历史街区建筑风貌的重要手段。与高度控制相联系,尺度的协调也是保护民族文化一条街需注意的问题之一,建筑物体量的大小必须和街道格局和空间相适应,否则会导致传统环境尺度的破坏,双廊村历史街区面貌不协调。

3.4基础设施的改造

改善民族文化一条街生活基础设施的条件,增加服务设施,以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包括供水、供电、排水、垃圾清理、道路修整以及供气供暖等市政基础设施。同时开辟必要的居民休闲活动的开敞空间场所,增加绿地景观和一些小品建筑等,改善民族文化一条街的街区环境,提升民族文化一条街的整体形象,使居民可以安居乐业,继续在故居中生活,生活的更好。需要注意的是,在基础设施改造中,要全面考虑改造所用材料与民族文化一条街原有材料和整体风貌的协调问题,不要造成新旧冲突。

4经济发展应用

4.1新建筑材料的运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传统的建材技术已经难以满足高质量房屋的需求,继而出现了墙体开裂等一系列严重的问题。这在存在时间较为长久的历史建筑中尤为明显,为了杜绝这种问题的出现,在保留历史建筑外皮和有价值的构件外,可以采用新的建筑材料和技术。新材料具有质轻、隔热、隔音、保温、防火等特点,在使用这种材料时,可以有效地减少环境污染,节省大量的生产成本。

4.2智能感应技术的运用

近年来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各种多元化的高科技产品不断出现,给人们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其中,智能感应技术作为应用在城市发展中的一项重要技术,其重要性和影响力越来越明显。对于双廊古村民族文化一条街的发展,在保护的同时可以充分运用这一技术,如在服务区使用智能感应水龙头、智能电磁感应卡等产品,在街道中设置智能感应垃圾箱和智能感应照明系统等,这不仅有效的节省了人力物力,同时给人们提供了便利的服务。

5结语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载体,在全球一体化的大势之下,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越来越受到重视。如何保持历史文化街区空间秩序从而实现人们对街区传统文化的重新认识是一项重大的课程。规划者和决策者需要协调配合,通过有效的规划和完善的管理机制,同时发挥公众参与的力量,最大程度的保护和发展传统的历史文化街区。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