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统计学研究方法十篇统计学研究方法十篇

统计学研究方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1:16:09

统计学研究方法篇1

 

起源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的层次分析法(简称aHp)是由美国运筹学家t.L.Sattyti提出的,主要是对多指标系统方案给出一种层次化、结构化的决策方法。该方法综合考虑了定性与定量两种决策分析方法,在决策分析问题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层次分析法主要是一个模型化、数量化的过程,通过对复杂系统的分解,将其转化为若干因素,在各因素之间通过比较和计算,从而得出不同方案的权重,该权重可为最佳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在处理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诸如目标准则层次较多以及非基本结构的复杂决策问题,此时如何能够将该问题简化主要取决于如何从少量的定量信息入手,深入探究问题的本质及其内在关系,将思维的过程数字化,从数学的角度思考,用数字说话,达到准确计量的目的。

 

层次分析法中各层次的结构反映了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如何确定该结构是关键所在。通常准则层中的各准则在目标衡量中所占的比重并不一定相同,处理的关键在于如何较为准确的将这些比重进行量化。很多时候,对某个因素有影响的因子比较多,如若直接给出各个因子的比重,难免出现偏差,主要原因有:问题考虑不全面、首尾数据顾此失彼、所有数据可能不符合整体性为1的隐含条件等。

 

比如我们有这样的生活常识:假如有若干个大小不一的西瓜,每个人都能按照自己的感觉给出每个西瓜所占总体重量的大致比重,但是由于不知道每个西瓜具体的重量,每个人给出的数据都不尽相同,而且由于只是估计值,可能所有的比值会出现相互矛盾的情况,也容易出现比值和不等于1的情形。因此,当影响某因素的因子较多时,通常将众多专家研判的均值作为各因子的比重,但这些比重只是初始值,通常要在初始值的基础上经过一系列严格的转化、换算,才能最终得出各准则层的相对权重。

 

各准则层相对权重求解的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步骤:1.构造判断矩阵——分析系统中各因素间的关系,对同一层次各元素关于上一层次中某一准则的重要性进行两两比较,从而构造得出两两比较的判断矩阵;2.构造判断转化矩阵——由上一步中的判断矩阵中数据计算各比较元素所在准则的相对权重,并进行一致性检验。通常由判断矩阵到判断转化矩阵的转化方式不唯一,不同的转化构造方式往往对应不同的适用和使用效果;3.计算各层次对于系统的总排序权重,并进行排序。以上三个步骤中,第二步是关键,最终可以得到各方案对于总目标的总排序。

 

在用层次分析法解决某些具体问题时,可能会出现相对权重明显集中,权重差距较大的现象。因此,需要对层次分析法相对权重进行改进计算,努力提升层次分析法实际应用效果。本文主要介绍确定相对权数的一种新算法—方程法,并且通过实例检验其使用效果。1层次分析法中相对权重的算法新思路

 

1.1建立判断矩阵

 

判断矩阵是在对每一层次中的所有因素进行相对重要性的两两比较的基础上而建立的矩阵,即:

 

R=r111…1R1n

 

1

 

rn11…1rnn,其中r11。,r22,…,rnn=0.5,rij表示第i个元素相对于第j个元素的重要程度关系,采用0.05-0.95标度给予数量表示,且rij+rji=1。江苏理工学院学报第20卷第6期孙丹丹:确定统计权数的新方法——方程法

 

rij的取值不应由个别人来确定,应由众多专家共同研判,最终取其均值。专家研判的取值是第i个元素相对于第j个元素的重要程度确定:特别重要(0.85-0.95)、重要(0.75-0.85)、相对重要(0.65-0.75)、稍重要(0.55-0.65)、重要程度相当(0.5)。

 

1.2判断转化矩阵

 

判断转化矩阵:a=a111…1a1n

 

1

 

an11…1ann,其中a11,a22,…,ann=1。

 

判断转化矩阵,需要将rij转化为aij。

 

判断转化矩阵中aij和aji必须满足两个条件:①aij*aji=1;②aij-aji=rij-rji(其中i为i和j两个元素中较重要者,否则条件②改为aij-aji=rij-rji)。

 

将以上两个条件进行变换,即aij-11aij=rij-rji或aji-11aji=rji-rij,求解可以得aij或aji(取正数解)。

 

1.3准则层的相对权重的计算

 

①计算判断矩阵中各行元素乘积:mi=∏n1j=1aij=ai1·ai2…ain(i=1,2,....n)。

 

②计算mi的n-1次方根:wli=n-11mi。

 

判断转化矩阵中涉及元素是n个,反映元素间的关系应是n-1个关系。事实上,由于判断转化矩阵中a11,a12,…,ann=1,因此对角线上的元素对计算判断转化矩阵中各行元素之乘积是没有影响的。基于以上考虑,应该计算mi的n-1次方根。

 

③对wli进行正则化处理:wi=wli/∑n1i=1wli,其中wli为判断矩阵中各行元素乘积的n-1次方根。正则化处理后,∑n1i=1wi=1。

 

从上述过程可以看出,新方法中准则层的相对权重计算过程与传统层次分析法相比,区别主要在于第二步,即判断转化矩阵的计算。在判断转化矩阵中,aij保留了最初判断矩阵中rij之间的差异性,并进一步将最初判断矩阵的对角线相应因素和为1转化为了判断转化矩阵中的对角线相应因素积为1,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相对权重明显集中,权重差距较大的现象。下面将通过实例,来验证该方法在处理权重差距较大问题时的可行性和优越性。2层次分析法中相对权重的改进算法实际应用

 

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效益指标:工业增加值率、总资产贡献率、资产负债率、流动资产周转次数、成本费用利润率、全员劳动生产率、产品销售率,记这7个指标分别为1、2、3、4、5、6、7。

 

2.1判断矩阵:11121314151617110.510.2510.8010.5510.7010.8010.75210.7510.510.9010.8010.8510.9510.90310.2010.1010.510.3510.3510.8010.40410.4510.2010.6510.510.5510.8510.60510.3010.1510.6510.4510.510.7510.60610.2010.0510.2010.1510.2510.510.25710.2510.1010.6010.4010.4010.7510.52.2判断转化矩阵

 

由上述矩阵结合算法新思路中判断转化矩阵的求法,不妨以a12与a21为例。

 

由r12=0.25,r21=0.75可知:a21·a12=1,

 

a21-a12=r21-r12,即a21·a12=1,

 

a21-a12=0.5。

 

解方程组可得:a12=0.7808;a21=1.2802。

 

同理,可求得所有a1ij,i,j=1,2,…,7。

 

汇总整理后可得如下判断转化矩阵:1112131415161711110.780811.34411.051211.219811.34411.2808211.28081111.47711.34411.409511.546611.477310.74410.6771110.861210.861211.34410.905410.951310.74411.16121111.051211.409511.105510.819810.709511.161210.95131111.280811.105610.74410.646610.74410.709510.78081110.7808710.780810.67711.10510.90510.90511.2808112.3准则层的相对权重的计算

 

由上述矩阵结合算法新思路中准则层的相对权重的计算方法可得:mi分别为:2.316294,8.186244,0.454378,1.345582,0.909344,0.154815,0.61273。mi的n-1次方根分别为:1.150268,1.419648,0.876805,1.050715,0.984286,0.732772,0.921605。

 

从而可以求得每个mi相对权重,汇总整理如下:

 

%11121314151617统计局公布权重116120112115114110113新算法权重116.12119.89112.29114.72113.79110.27112.91传统层次分析法权重123.36146.5913.1518.95111.8611.5414.55本例中,由最后的计算结果可以看出:若使用传统层次分析法,则最终计算出的权重值差距较大且仅集中于个别因素;而使用新方法所计算出来的相对权重明显更接近于统计局所公布的数值,且由此方法计算出的权重值也有更为合理的解释。3结语

 

本文在传统层次分析法权重计算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确定统计学权数的新方法—方程法。不仅给出了新方法的推导过程,并且通过实例计算,证实了该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可行性和优越性。

统计学研究方法篇2

关键词:统计学;非统计专业;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6-0195-02

统计学是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和由数据得出结论的一门科学。当今大数据时代,各行各业中都存在大量的复杂数据,如何由数据客观地得出结论及对未来进行预测,是很多实际领域都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统计学作为处理数据的一个重要利器,在很多学科中都有很大的应用性。基于时代的需求,目前我国高校很多非统计专业都设置了统计学作为专业必修课。本文基于作者多年来对非统计专业的统计学教学过程的经验和感受,探讨对非统计专业统计学教学的一些认识和建议。

一、非统计专业学生对统计学的误解

1.对学习难度认识的两极化。在非统计专业的统计学教学中,有一种很奇怪的现象,部分同学认为统计学比较简单,而部分同学认为统计学很难。情况往往是这样,女生认为统计学简单,她们只注重统计学的计算层面上,没有认识到统计方法的本质;而男生则认为统计学较难,性别差异很明显。而这些简单的认识,往往都是对统计学的片面了解造成的,并没有把握到统计学学习的本质。

2.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对于非统计专业的学生,统计学课程和他们的专业课程(尤其是文科性质的专业)相差较大,部分学生觉得统计学很难,看到统计学的符号和公式就头大,故对统计学的学习兴趣较小,缺乏主动性。还有一部分非统计专业的学生,觉得统计学无非是利用一些软件算出一些数值,非常简单,现用现学或者临阵磨枪即可,无须去下较大的功夫,致使学习的主动性较差。

3.陌生感与距离感。对于非统计专业的学生,尤其是没有学过高等数学和概率论专业的学生,看到统计学的一些符号、公式有着一种与生俱来的陌生感,于是会对统计学的学习产生一些本能的排斥。其实,统计学只需要有中学的数学基础就可以学习很多的统计思想和统计方法。统计学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统计思想对统计学的理解和学习非常重要,而这往往会使初学者产生一种距离感,导致了一些消极的学习态度。

4.对统计学的价值缺乏认同。部分非统计专业的学生对统计学的学习价值缺乏认同,尚未了解统计学的意义和作用。部分学生认为自己距离处理数据比较遥远,对于统计方法的实用性也缺乏认识,学习统计学仅限于完成上课任务并且通过考试而已。造成这种误解的原因很多,既有学生自身的问题,也有社会环境的问题,或者是相关专业的其他教学中对统计学的涉及不足,也可能是教师或者教材存在的问题。

二、统计学在非统计专业教学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两个过程的有机结合,教学效果的好坏既取决于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取决于教师的教授过程。恰当的教学方式和方法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从而使得教学活动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师在不断增强自身知识体系的接触上,应该在教学活动的组织方式和方法上多下功夫,而这点也是非统计专业的统计学教学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目前,非统计专业的统计学教学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内容过于“程式化”。统计学与数学是有一定区别的,对于统计学的教学,每一种统计方法都包含着一定的统计思想,其提出具有实际的应用背景。在教学实践中,部分教师过分强调统计方法的实施步骤,而忽视了统计思想的自然性及其传授,导致其学生对统计方法的认识过于机械化、程式化,往往对于数据能够熟练地计算其结果,而对于结果的解释及其应用条件的判断却束手无策。例如,很多教师在讲方差时,往往着重于方差的计算,而忽略了对其定义的理解和认识,而这往往会导致学生认为统计就是一些数字的误解。

2.与具体专业的结合不够。统计学无所不在,只要有数据的地方就有统计方法的应用。而统计学真正的意义在于解决实际问题。在非统计专业的统计学教学实际中,尽管要教授统计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但是案例教学是必不可少的。教学中的实际例子除了要有代表性还要和具体的专业紧密结合。而部分教师由于对相关专业的应用情况了解不足,教学过程中的例子往往和相关专业结合不够,这样会使学生对统计学产生一定的距离感,不利于学习兴趣的激发。

3.多媒体在统计学教学中的使用问题。传统的教学手段主要是板书。板书是教师的基本技能,也是最重要的一种教学手段。对于统计学教学而言,板书教学不利于展示统计方法对于具体数据的实现。随着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进步,在统计学的教学实践中,多媒体教学逐渐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多媒体教学的优点是图文并茂,有利于展示统计方法在统计软件中的实现,在学生掌握统计理论基础的同时提高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在统计学教学过程中,不应忽视多媒体教学的最要重要。但是多媒体容易使教学速度加快,不便于学生的理解和吸收。因此,在统计学教学中,过分使用多媒体或者基本绝缘于多媒体都存在一定的问题,要结合所教授的内容,恰当把多媒体教学引入到传统教学当中,会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4.考核方式略显单一。在非统计专业中,统计学多为考试课。考试形式多采用闭卷考试,试题类型常包括单项选择、多项选择、判断、简答和计算,缺乏对统计方法应用能力的考核。在这样的考核方式下,往往使得临阵磨枪型的学生考试成绩也不错,使学生对统计学的学习和认识产生误解。而这种考核方式,对学生的思想也有一定的束缚,很难培养学生用统计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认知。因此,教师需要对统计学的考核方式多做些思考,在考核学生理论水平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用统计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统计学在非统计专业中教学方法的几点建议

1.注重统计思想的传承。统计学不是一门孤立的学科,它是人们客观认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各类随机现象的经验总结。任何一种统计方法的产生并不是凭空的,总是有它的实际应用背景和启发的问题,可以说统计方法是实际中使用方法的一种理论提升。因此,在统计学的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统计思想的传承,培养学生的统计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应变能力,这样不仅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统计学的积极性,也是创新思维形成的一个前提。

2.注重统计方法的实际应用。统计学来源于实践,也必定扎根于解决实际问题。实际问题,往往不是经典统计方法的一个简单应用,这要求把实际问题首先提炼成统计学的问题,这就要求统计学教师不仅要不断拓宽专业知识,还要多多接触非统计专业领域的问题,善于交流与合作,这样统计学才有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在教学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应用具体专业的实例来传授统计学的方法,这样容易使学生产生共鸣,深刻体会统计学在本学科中的应用价值。比如,在讲授回归方法的时候,首先把数据的散点图呈现给学生们,然后让学生们分组讨论,从直观的想法出发,如何对一个新的个体进行预测。这样在学习统计方法的同时,也让学生了解统计方法如何应用。

3.多媒体和板书有机结合。在统计学教学过程中,板书和多媒体要有机地结合起来,用板书来传授理论知识,用多媒体生动地来解释实例和演示统计软件。这样,两种教学手段充分利用,相互补充,才会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比如,在讲解Logistic回归模型时,首先应用板书来讲授Logistic模型的模型框架及其建模方法。其次,对于不同的问题,哪些适用于Logistic模型。对于不同的统计软件,如何实现Logistic回归,这需要用多媒体来演示统计软件的Logistic回归流程。最后对于软件的输出结果,如何解释。这样的多媒体和板书结合的教学方式,对于统计方法的教学过程是十分必要和有效的。

4.培养学生用统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统计学教师的教学不仅限于课堂,还应该组织学生进行多种实践活动,这样才能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习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在学习聚类分析时,让学生们3人一组,对已有的考试成绩进行聚类分析,首先面临的问题是数据的处理,对优良中差这类分级的成绩如何赋分,然后选择合适的聚类方法,对得出的结果如何进行解释。这个过程中,小组成员需通过上网或者图书馆查阅相关文献,用计算机模拟不同的方法,最后把研究成果用文字报告或者ppt呈现。这样,原本看似枯燥的方法在实际问题中会变得既有意义又生动,留给学生们很大的空间去选择和应用统计学方法,结论也不一定是唯一的,更有利于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用统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统计学是实用性极强的一门学科,在非统计专业的数据处理中统计学将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高维、海量及复杂数据的出现,统计学与各领域的结合更加密切。对于非统计专业的学生而言,掌握统计学的基本理论知识,了解统计学在所学领域的应用,这对非统计专业学生能力的提高将会起到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白日荣,苏永明.非统计专业统计学教学的改革与创新[J].统计教育,2007,(12).

[2]邓海松.关于非统计专业统计学教学的一些见解[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17).

[3]闵素芹,柳会珍.浅析统计学专业创新与实践教学改革[J].统计与咨询,2010,(6).

统计学研究方法篇3

关键字:数学建模竞赛;统计教学;项目驱动法

数学建模是将实际问题抽象化,选取主要的变量、参数,应用与各学科有关的定律、原理,建立数学模型;然后用数学的方法进行分析、求解;再用实验的、观察的、历史的数据来检验该数学模型。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主办的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创办于1992年,每年一次,已成为全国高校规模最大的基础性学科竞赛,数学建模学科竞赛选题主要涉及经济学、管理学、医学、社会学等问题,将现实问题简化、抽象,运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统计学、运筹学等方法分析解决社会实际问题,研究成果通常为论文。

一、数学建模学科竞赛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作用

数学建模学科竞赛主要考察学生运用理论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锻炼逻辑思维、发散思维和开放性思考方式,训练大学生在竞赛中的抗压能力、增强快速获取信息和文献资料的能力、锻炼快速了解和掌握并运用新知识的技能、培养学生将实际问题转换成数据模型的能力、掌握将数学模型转换成计算机语言的能力、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一)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

从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题目来看,竞赛题目涉及的统计知识包括运用概率统计、多元统计分析、时间序列分析、随机过程等方法解决的实际问题,如Dna序列的分类、电力市场的输电阻塞管理、问题、北京奥运会场馆的人流分布、艾滋病疗效评价、长江水质评价人口预测以及高校收费标准探讨等问题都不同程度地涉及统计知识。可见竞赛者必须深刻了解问题背景、查阅文献资料、了解学习各门学科专业知识,要想获取较好的成绩就必须具备统计思维、掌握统计方法、运用统计软件处理数据的能力。因此在统计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注意联系实际问题,有意识融入数学建模思想,注重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扩大学生的知识面,锻炼学生参加数学建模的基本技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数学建模竞赛的题目来源于实际生活,有明确的背景与要求,没有唯一的答案,没有固定的求解方法,同一实际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就会得到不同的数学模型,因此需要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功底将问题抽象为所学习过的类似的内容,自己判断和分析,创造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模型,只要做出模型结果能经受实际的检验即可。这一过程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同时对理论与实际有更直观形象的认知,有更大的自主性和想象空间,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数学建模竞赛是以小组合作提交论文的形式完成,小组成员来自不同的专业或不同班级,大家在竞赛过程中相互学习、相互鼓励、相互配合。在讨论解决方案时各抒己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团队合作精神。

二、项目驱动法统计教学的意义

由于数学建模竞赛中建模方法大多来源于统计方法,因此为了提高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能力,在统计教学中,加入项目驱动法等教学方法,以项目任务的形式引导学生关注统计方法在各门学科中的应用,学生为了完成项目,必须课外自发进行相关学科内容的学习。以会计专业为例,财务管理筹资管理部分如果只是从定性和定量的角度进行讲解,学生对所学的内容只有机械认识,对所学的方法怎么分析现实问题是不了解的,因此在学习时间序列分析和假设检验后,就可以选择证券市场分析做为项目任务,给学生五个星期的时间,要求学生收集上市公司数据,建立统计建模,分析证券市场的有效性。从学生完成情况看,90%的学生能够按时完成建模,并收集历史数据进行了验证,并结合证券理论和财务理论分析模型结果。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学生在完成课程任务过程中获取成就感,可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培养独立探索的自学能力,提高了学生以后参加数学建模学科竞赛的自信心和能力。

三、以证券市场信息泄露为例,培养学生数学建模能力

(一)证券市场信息泄露的数学建模

证券市场是信息密集型市场,证券价格对信息的变化十分敏感。为保证市场公正公平公开,客观上要求将所有信息准确充分及时地披露给投资者。然而在实践中,并非所有的信息都能被所充分及时披露。即使在信息披露要求苛刻的美国,如果披露会损害正常的商业交易,重要信息的延迟也是联邦证券法所许可的。但是,一旦公司可以合理地保留部分信息,那么信息并不是对所有的人都是公开的,而拥有内幕信息的人员更能准确地预测股票的未来价格或收益,这就为他们获得超额利润或减少损失提供了机会。

内幕交易是指因地位或职务上的便利而能掌握内幕信息的人,直接或间接地利用内幕信息进行证券买卖,获取不正当的经济利益;或泄露内幕信息,使他人非法获利的行为。一旦内幕交易存在,证券市场在信息公开前后股票价格会存在较大波动,为了考察信息泄露情况,以沪深两市a股市场所有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取股票的时候剔除了St类的股票,对2000年到至今的重大事件信息前后的股价波动情况进行研究。公司是否发生重大事件的问题。当个股的日相对收益率(相对于沪深300指数)超过7%的时候,认为该公司发生了重大的利好事件。而相反地,当个股的相对收益率小于-7%时,就认为该公司发生了重大的利空消息。之所以把阀值设为7%是因为当股票的相对收益率超过7%的时候,交易所会将这个交易日的主要的大单的信息披露。

1、计算超常收益率和累积超常收益率

个股在时间的超常收益率为aR\-it=R\-it-R\-mt,其中R\-it是个股的日收益率,R\-mt是沪深300的日收益率。事件研究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确定事件的估计窗,事件窗和事后窗。采用[-10,10]的事件窗,由于不考虑beta效应(即认为beta系数为1),所以不必利用估计窗去估计beta系数。

图1估计窗,事件窗和事后窗示意图

计算满足发生上面所定义的事件的所有的股票的超常收益率的大小,所以相当于要计算一个投资组合的超常收益率的情况。

n种股票的平均超常收益率aaR\-t定义为

从到时刻t的累积超常收益率为

2、运用假设检验的思想,构建统计模型

如果事件的发生对股价无影响的话,那么均服从均值为0的正态分布。这样可对是否为0进行检验来确定时间的发生是否对股价产生影响。其统计量分别为:

(二)数学建模实证结果及说明

1、2003年证券市场情况

利用t检验对上面的统计量进行检验。计算个股的日相对收益率大于7%的时候,即公司的重大利好消息前后的累积超常收益率如下:

图22003年利好消息前后累积超常收益率图

其中t=6是事件的发生日,意味着在这一天个股的相对收益率超过7%。计算了在发生这个事件[-5,5]的累积超常收益率的变化情况,从图中可以看出对于03年的数据,在发生事件之前,并没有观察到累积超常收益率显著大于0.所以,可以推测,03年a股市场的重大利好消息信息公布前信息泄露现象并不明显。观察事件发生日以后的CaR曲线可以看出,在利好消息公布后的第一天CaR继续保持了小幅的增长,而在之后的时间里,CaR曲线在逐步地下降。这表明,股票市场对重大利好消息存在着比较严重的过度反应现象。

同样地,计算个股的日相对收益率小于-7%的时候,即公司公布利空消息前后的累积超常收益率的曲线如下:

图32003年利空消息前后累积超常收益率图

从上面的图可以看出,市场对利空消息的反应几乎和前面利好消息是对称的,对于03年的a股数据,在利空消息公布的前5天,几乎没有观察到超常收益率显著小于0的现象。

结果证明在03年,无论是利好消息还是利空消息,整体信息的保密性做得都较好。

2、2003年至2011年证券市场情况

上面的例子中,只考虑了2003年的数据,为了考察信息泄漏现象随时间的改变情况,从2003年开始到最近,对于利好信息的公布前后,逐年计算了相应的CaR曲线。

图42003-2010年利好消息前后累积超常收益率图

上图是从03年到最近,CaR曲线的变化情况。如果按照事件发生前的累积超常收益率的大小作为衡量信息泄露严重程度的话,那么可以看出从03年以来,信息泄露的严重程度在国内市场正在变得越来越严重,内幕交易越来越严重。进一步计算出每一年事件发生[-5,-1]的累积超常收益率的大小,得到的结果如下所示:

图52003-2010年利好消息前后累积超常收益率趋势图

由图中看出,信息泄漏有随着时间变得越来越严重的现象。到了最近的一年,在利好消息公布的前5天,其累计超常收益率已经达到2.5%。具体的累计异常收益率的数据如下:

由上面的结果看出我国的股票市场近年来的确存在信息泄露的现象,特别是在利好消息公布前,可以侦测到累积超常收益率明显大于0。

四、结论

通过对证券市场信息泄露的数学建模,不仅让学生对时间序列分析和假设检验中的t检验有深刻的认识,还把统计方法、财务理论有机结合,用数学模型分析现实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数学建模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孔淑霞.渗透数学建模思想,培养学生实践能力[J].高师理科学刊.2012.9.83-85.

[2]施东晖,傅浩.证券市场内幕交易监管:基于法和金融的研究[J].上证研究.2002

[3]朱军,许其清.依托学科竞赛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能力培养[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2.9.101-103.

[4]韩志雄.关于t检验教学方法的探讨[J].卫生职业教育.2003.5.108.

[5]祝红梅.资产重组中的内幕交易和股价操纵行为研究[J].南开经济研究.200305.

[6]汪贵浦,池仁勇,陈伟忠.中国证券市场内幕交易的信息含量及与操纵市场的比较[J].中国管理科学.2004.12

[7]汪贵浦,楼旭明,汪少华.证券市场内幕交易有信息含量的临界点值推算[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09(1)

统计学研究方法篇4

关键词:教学质量评估B/S结构网络化信息管理系统

一、引言

教学质量评估,是根据一定的教育教学目标和标准,通过科学系统地收集信息和定量定性分析,对教学过程的表现形态做出价值判断的过程。其实质是目标管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制定评估的内容和标准,根据评估目的把有关属性分解为评估指标,系统收集信息,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定量、定性分析,对教育教学工作和质量做出价值判断,从而指明改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方向,并提出相应举措。高等学校教学质量自我评估是进行动态管理的首要条件,也是实现教育全面质量管理的重要保证。

二、高校教学质量评估方法研究

高等学校教学质量评估,是由专家学者运用各种科学方法,找出办学管理上、教学质量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定量或定性分析,查明产生问题的原因,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方案,进而指导学校实施,以谋求积极发展的一种改善高等学校办学的服务活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评估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密切联系的应用科学,具有强烈的实践特点。

目前,我校采用的是浙江正方电子工程有限公司依托浙江大学教学管理模式开发的《正方现代教学管理信息系统》,该软件涵盖了学校的信息化标准管理、教学管理、学生管理、教职工管理、科研管理、教学质量评估等多方面的信息管理,是目前市场上占有率较高的一个教学管理信息平台软件。经过几年的努力和不断完善修改,我校成功地将该软件系统应用到我校教学管理的各方面,初步实现了教学行政管理的信息化,为我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然而,随着我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系统数据规模日益庞大,数据维护日渐困难,教学管理效率提升遭遇瓶颈。如何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现有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上开发更加适合我校的教学质量评估系统,对实现我校教学管理,特别是教学质量评估方面的进一步优化,从而为我校掌握教学质量现状,了解教学效果,寻找存在问题,探讨解决方法,督促教师成长,建立科学奖励机制,完善规章制度等提供信息源泉和科学依据,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高校教学质量评估系统设计

基于B/S结构的网络设计成熟稳定,客户机上只需安装一个浏览器就可以通过webServer同数据库进行数据交互。系统运行时,浏览器从服务器调入web页面并对其进行解释,然后显示给用户,用户通过对web页面进行操作,发出请求给浏览器,浏览器将请求传送给服务器,服务器对请求进行处理,并将结果返回浏览器,浏览器再以合适的方式显示给用户。设计中的数据处理都由Ruby程序来完成,web页面只负责结果展示等简单环节,同时应用ajax技术实现页面平滑刷新,提供用户体验。

系统设计分为以下模块:

1.教师模块

教师模块可在登陆后给所教的课程评分,可以查看学生给出的建议。同时,教师可以查看自己在校期间,历年学评教的排名情况以及每一门主讲课程的学生评价情况。

2.教学质量检查人员模块

教学质量检查人员根据检查的课程代码,查找并对该课程给出评价,包括班级学风、教师教学效果等细节。因为教学质量检查人员多为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领导、专家和教师,这部分的数据具有相对公正性和科学性,这部分数据将会成为数据统计时的重要部分。

3.教务管理人员模块

教务管理人员模块,主要根据实际情况对教师、学生、课程的各项数据进行处理,统计生成所需数据,包括教学效果和学风情况的统计数据。教学质量评估变动,如评价指标、各指标权值等方面变化的实现,也可在这部分完成。

4.决策人员模块

教学质量决策人员模块提供给学校及学院具有教学质量管理决策权力的领导。该模块主要实现教学质量评估结果、数据分析结果的查询功能,为决策人员提供决策依据。

图1为本高校教学质量评价系统的登陆界面。图2为普通教师登陆后的学评教查询界面,教师可参考相关数据完成自我评估,对自身教学质量和效果进行合理评价。

四、结束语

培养人才是高等学校的首要与根本任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点是提高教学质量。将日常教学质量管理工作融入到教学质量管理评估系统中,使信息采集、数据分析、教学质量评价、问题反馈等工作真正匹配适合实际工作业务流,为教学管理工作实现决策支持,提高教学质量管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是高校教学质量评估方法研究的出发点与核心。教学质量管理评估系统采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搭建成熟的网络数据库平台,采用灵活的B/S信息管理系统体系结构,强化权限分级管理,遵循业务流程设计数据交互,提供规范的报表打印,具有显著的实用价值与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高海生,沈红.基于自我评估的高校教学质量内部保证体系的理论构建[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02):47-52.

统计学研究方法篇5

关键词:统计学;教学方法;互动教学;案例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7-0097-02

一、引言

统计学是一门通过搜集、整理、分析数据等方法,推测分析研究对象的本质,预测其未来的综合性科学,具有极强的理论性和应用性。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当今世界大数据分析遍布各个领域,统计学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大,而且与多个学科交叉,成为一种不可缺少的分析工具。对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而言,《统计学》课程是教育部规定必修的专业核心课之一。在强调培养学生统计应用能力的同时,为学生进一步学习计量经济学和多元统计分析等提供必须要的统计学理论基础也尤为关键。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对统计分析需求的提高,以及目前高等院校教学计划对《统计学》课程授课时间的限制,现有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很好地满足经济管理类专业《统计学》课程教学的需要。为了提高经济管理类专业《统计学》课程的教学水平,培养更加符合时代需求的经济管理类人才,探索《统计学》课程教学方法改革路径是当前高校教师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现有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现有的面向经济管理类专业的《统计学》课程教学方法出现了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统计理论教学多而统计实践教学少。在经济管理类专业的《统计学》课程的课堂上,教师的教学方法仍然以讲授理论为主。虽然采用了多媒体教学,但依然是讲授统计学的理论知识为主,且对于统计学知识如何应用的实践性教学非常少。以课本知识为主的讲授方式,学生实际应用统计学的能力缺乏足够的锻炼。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出来的学生,虽然拥有一定的统计学的理论知识,但是却不会运用这些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缺乏案例教学。在统计学理论知识的教学部分,大多数教师仅仅是照本宣科,讲述完某个统计理论的内涵后,没有采用相关的案例来进一步说明该理论可以应用的背景,或者该理论可以解释的现象。此外,《统计学》课程的学习要求同学们具有较扎实的数理基础,且很多统计学理论都会涉及到一些数学公式。对于这些数学公式,基本上都缺乏相关的案例来解释这些公式的内涵。然而,目前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在招生时多为文理兼收,因此部分学生的数学基础参差不齐,这使得他们不能很好地理解这些公式的内涵,导致对统计学理论认识不够深入。

3.缺乏互动式教学。就目前的经济管理类专业的《统计学》课程而言,教学明显缺乏互动性,教师和学生之间交流很少。一是统计学的理论内容比较枯燥,而教师的授课方式与风格不能改变这种枯燥,甚至使其更加枯燥。二是学生对课堂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这主要是由考核方式以闭卷考试为主,所以学生更关心课堂笔记而忽视课堂参与。互动式教学的缺乏可能会造成教学效果的事倍功半。

4.软件应用教学不足。当前应用专门的统计软件,例如R、SpSS、SaS等,进行统计研究,已经成为大数据背景下各个领域进行统计分析的常态。但由于受到《统计学》课程内容多、学时少的限制,我们分配在软件应用教学上的学时较少。实际上,这些统计软件是比较复杂难学的,学生在缺乏教师指导的情况下很难自己学好软件应用。此外,由于部分高校对《统计学》课程的考核方式里不包括对软件应用的考核,也会导致部分学生会忽视软件应用的学习。

三、教学方法改革的建议

针对上述提出的现有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结合自身多年教学科研的经验和实践,通过不断的创新与摸索,提出以下几点改革建议。

1.理论与实践并重。面向经济管理类专业的《统计学》课程授课老师在讲授课程内容时,应当坚持理论性教学与实践性教学并重,不可过分重视理论而忽视统计实践。而且实践性教学不仅能培养学生运用统计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反过来促进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统计学的相关理论。对于实践性教学,教师应该在教学的过程中,结合理论性教学的内容,给学生安排课后的实践任务。例如,在课程开始时,教师可以给学生分组,让其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如大学生网购等作为调查主题,根据统计学的授课进度,分步完成搜集数据、整理数据、描述性统计分析、统计推断等任务。这种方式能让学生有参与感,体会统计实践的过程,促进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和掌握。

2.采用统计分析案例教学。通过课堂上引入具体的统计学案例,引导学生选取合适的统计分析方法进行分析,使得抽象枯燥的统计理论变得立体生动。通过采用统计分析案例教学,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锻炼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在选择案例时,可以根据经济管理类专业自身与经济社会联系紧密的特点,选择具有专业特色的案例进行深度分析,具体说明统计方法运用的背景、条件以及分析过程。例如,股票市场的案例、物流公司的案例、房地产市场案例等。此外,统计学案例也需要做到与时俱进。

3.采用互动式教学。对于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而言,《统计学》是课程难度较大,如何提高学生对《统计学》课程的学习兴趣以及课堂参与的积极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学生只有拥有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具有学好统计学的动力。互动式教学恰好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所以,在面向经济管理类专业的《统计学》课程的教学中,采用互动式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互动式教学并没有具体的形式,它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种方法,积极引导学生学习《统计学》课程的思路,激发学习《统计学》课程的兴趣以及课堂参与的积极性。此外,可以将互动式教学纳入课程的考核范围,这样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4.理与软件应用相结合。使用统计学方法解决经济管理实际问题时,需要处理大量的统计数据,此时学习R、SpSS、SaS等专业统计软件是非常必要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统计理论教学与软件应用相结合。一方面,可以解决大量数据烦琐的计算问题,提高教学效率。另一方面,通过教师统计软件的演示,学生可以更好地学习软件操作,掌握运用软件处理数据的方法。由于受到《统计学》课程内容多、学时少的限制,大部分经济管理类专业在课程安排时,选择先讲授统计学的理论知识,在理论课程结束之后,才安排软件应用的上机操作课程。这种安排是不尽合理的,从以提高学生运用统计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的的角度看,既不利于教师的教学,也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将理论与软件应用相结合,教师可以更好地教授理论知识,学生也能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并熟悉软件的操作,对于软件操作,在学中用,在用中学,有利于学生更加快速地学习软件应用。

四、结束语

经过多年的改革和发展,虽然面向经济管理类专业的《统计学》课程的教学方法已经越来越规范化和系统化,然而目前的教学方法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学无止境,教无止境,时代的要求在变化,教学方法更应该不断地改革和完善。面向经济管理类专业的统计学课程的教学方法应当更加丰富多彩。本文面向经济管理类专业的《统计学》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几点建议是经过我们多年的《统计学》课程教学和探索的总结,希望能对广大师生提供有益的帮助。

参考文献:

[1]唐志.统计学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的理论与实践[J].高教论坛,2011,(11):17-19.

[2]黄海午.《统计学》课程教学新模式探索[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2):163-164.

[3]吴启富.中国统计学课程建设发展沿革及存在问题[J].统计与决策,2012,(3):48-50.

[4]纪淑娴.网络环境下经济管理类统计学课程教学的思考[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30):109-111.

[5]史文雷,徐蕾,彭学君,宋存米.经济管理类专业统计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科教文汇,2011,(06):41-42.

[6]姚寿福.经济管理类本科专业统计学课程教学改革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12,(29):23-27.

统计学研究方法篇6

关键词:财务会计专业 沙盘实训 教学系统 体验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2)006-001-02

1现有eRp沙盘实训系统在教学中推广的优势和问题

1.1eRp沙盘实训应用于教学的优势

eRp沙盘实训模拟经营课程在欧美发达国家开设已经有20多年,最初是一种计算机辅助教学方式,专门为mBa及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开设,效果极好。在我国,本课程近年来首先应用于职业经理人培训,目前正处于快速发展完善的过程中,已经逐步走入了部分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学校企业管理和财务管理相关专业的教学课堂,并开展了多种多样的竞技比赛活动。

eRp沙盘实训系统应用于教学具有较大优势。(1)填补了教学实践空白,丰富了教学手段。通过搭建生动的、可模拟的现实企业管理经营氛围,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扮演不同的角色,以切实的方式体会商业思想,足不出校获得在实践中检验自己所学知识的机会,增强了娱乐性,激起参与者的竞争热情,增强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热情。(2)拓展学生知识体系,提高综合素质。传统教育方法中专业壁垒往往禁锢了学习者的发展空间和思维方式,eRp沙盘实训将管理学、市场营销学、财务会计学、心理学、计算机技术与应用等多门学科的知识结构通过一次模拟经营整合成了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显著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3)引入创业素质教育,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eRp沙盘实训将学生组成若干个相互竞争的模拟企业,通过模拟六年左右的经营,使学生在分析市场、制订战略、营销策划、组织生产、财务管理等一系列活动中,参悟科学的管理规律,在生存中求发展,树立职业道德观念,建立团队合作意识,就业竞争力也显著增强。

1.2eRp沙盘实训在教学中推广的问题

尽管如此,eRp沙盘实训课程在教学中推广,特别是在中等职业教育学校中推广,还面临一系列的问题。(1)人力财力受限。目前市场上流行的eRp沙盘实训系统,盘面和软件系统每套需要十余万元,并需要配备一定的实训场地,学校往往投入比较谨慎。同时,大部分中等职业学校实训指导教师缺乏,自身知识体系也有限,难以适应实训教学过程中的大量培训和指导工作。(2)演练过程复杂,学习周期较长。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学生年龄较小,大部分刚刚完成九年制义务教育,面对复杂的演练过程,学习周期较长,对各种岗位职责也理解不到位,甚至由于一时发懵而产生抗拒心理。(3)综合知识点繁多,学习针对性较弱。一般每个模拟经营团队需要五到六种角色,包括Ceo、财务、生产和销售总监等,涉及综合知识点繁多,对于以教学实践为主要目的的中等职业教育学校来讲,在没有开设全部相应专业的情况下,由单一专业的学生来兼职,又会出现实践内容跨度较大,教学针对性减弱的情况。

针对以上情况,为使中等职业学校财务会计等相关专业的学生能够早日体验到eRp沙盘实训的魅力,快速提升学生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本文作者在深入研究并亲身体会eRp沙盘实训课程基础上,结合多年一线教学经验,提出针对中等职业教育学校的简化版沙盘实训模拟教学系统和针对财务会计专业的体验式教学应用方案。该方案大大简化了目前流行的eRp沙盘实训流程,并在教学过程中增加德育内容,在应用探索中,已初步取得了成效。

2简化版沙盘实训模拟教学系统研制

2.1系统定位

简化版沙盘实训模拟教学系统(以下简称“简化版沙盘教学系统”)是以中等职业教育学校财务会计等相关专业学生和教师为主要服务对象,以满足体验式教学实践方法为目标,以成本低廉、易教易学为特点的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系统。

2.2研究内容

(1)需求分析。在多次进行eRp沙盘实训模拟经营基础上,发现现有各类系统产销模拟过程中的很多元素和变量实际上可以进行简化,但是模拟经营6年为一个周期不能减少,否则模拟效果不佳,并且学生容易出现目光短浅,追求短期利益的思想。根据必要性原则,将模拟经营需求进行了简化,主要包括:只生产p1和p2两个品种;设计a和B两种厂房,并将生产线规划为手工、半自动和自动三种生产线;设置本地、区域和国际三种市场,取消了流行eRp沙盘实训系统中的亚洲市场;对各项费用进行了梳理,取消了转产费等复杂费用;全部金额以学生习惯的“万元”为单位;财务结算内容留出接口,详细的核算过程可嵌入手工财务核算或者会计电算化核算教学内容。

(2)指标体系和规则设计。指标体系设计主要是对各项财务指标进行了重点设计和清理,让学生在实训中加深对指标定义的理解。包括资金期初数、期末数、固定资产、流动资产、负债、经营者指数、所有者权益等,为了激发教学兴趣,提高学生相互竞争的学习氛围,还设计了最终得分、用户积分等指标。规则设计主要包括得分规则、扣分规则等,如最终得分=权益*(1+经营者指数/100)-扣分。制定规则的原则是以财务核算为主,增加财务分析内容,渗透统计分析方法,教会学生统筹考虑,全局站位,综合运用。

(3)模块结构设计。系统模块包括用户管理、盘面管理、Ceo一张图、生产管理、财务管理、营销管理、报表分析、系统管理等。

统计学研究方法篇7

一、:会计研究方法认识及应用的误区

会计研究方法是指会计人员探讨会计工作和会计历史规律的手段、方式、程序和措施的总称。在会计学发展的历程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开展会计研究方法的探讨和研究,将对会计及会计实务产生直接的。但目前会计学界,对于会计研究方法的认识及其应用还存在着一些误区,主要表现如下:

首先,对会计研究方法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认识不足。有些人认为,会计研究方法非常简单,不存在多样性,而方法体系更是无从谈起。也有些人虽然承认有一定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但对其复杂性和多样性的程度的认识还不足。其次,对会计研究方法的局限性认识不足,有些学者只看到某一种方法的优点,而对局限性和缺点认识不足。再次,对传统的会计研究方法缺乏的认识,特别对传统会计研究方法还没有全面理解,就认为它们过时和不科学了。第四,对西方的会计研究方法缺乏全面认识,特别是对研究方法适用的约束条件和必要的程序缺乏研究。第五,过分推崇某种研究方法,夸大其作用和功效,认为一种方法能解决大部份或所有问题。

由于一些人对会计研究方法认识上的误区,导致了其在研究方法运用上的相关问题。如只用单一的方法研究和解决问题,无视会计研究方法的多样性及其综合应用;认为传统的会计研究方法不科学,只有使用西方的研究方法才能称得上真正的“研究,故在研究过程中,不考虑研究的目的,和条件,而机械地采用所谓“科学”的研究方法。因此,有必要对会计研究方法的多样性及其应用进行和探讨。

二、多样性:会计系统的复杂性和会计研究的客观要求

会计研究方法的多样性是指在会计研究过程中客观存在的多种研究方法,并且各种研究方法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会计研究人员可针对不同的研究目的、内容、条件等,选用适当的研究方法。

会计研究方法的多样性的客观基础,就是会计系统的复杂。众所周知,会计系统作为一个由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若干部分所组成的一个整体,其复杂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联系性。系统各组成部分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其中的任何一个因素发生变化,都会影响到其他因素变化。

第二,开放性。其特点是指会计系统与会计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并相互作用和不断调整自己,以更好地适应环境的发展和变化。

第三,动态性。系统本身是一个动态概念,它处于不断的发展和变化之中,但其发展变化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第四,层次性。它是一个具有多功能和多层次的系统,在系统中每一层次都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并在系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组及完善的功能。由于会计系统存在上述复杂性,客观上就要求对会计系统的研究应当从多角度、全方位来实施,也只有采用多种研究方法,才能揭示会计系统的内在规律,发展会计理论和会计实务。

从会计研究的内容来看。按其内容的作用不同,可以将其分为会计基础研究和会计应用研究。基础研究主要是指理论性的研究,其目的是在探讨会计工作基本规律的基础上,寻求会计领域的新事物、新理论,建立相应的会计学科及其理论体系。会计应用研究在于探讨会计基础研究的成果如何在会计工作中应用。要对会计进行全面的研究,就应针对会计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不同性质和内容采用相应的研究方法。随着会计学的发展,会计研究的内容和领域在不断扩大,会计研究问题日趋复杂,会计研究目的的多元性越来越明显,会计研究的技术方法日臻完善,也促使会计研究方法向多样性方向发展。另外,会计研究还存在明显的阶段性,一般可将会计研究过程分为搜集资料阶段,研究阶段和检验阶段,在不同的研究阶段需要采用相应的研究方法。因此,会计研究的全面性、多元性和阶段性,客观上要求采用多种研究方法。

会计研究方法的多样性是客观存在的。这些研究方法从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程序,依靠不同理论基础来服务会计研究目的。在已经形成的会计研究方法中主要包括:现实法、实验法、资料法、辩证思维法、逻辑思维法、求同思维法、想象思维法、特殊思维法、抽象法、概念法、判断法、推理法、模型法、归纳法、演绎法、比较法、类比法、分析法、结构法、假设法、移植法、联想法、组合法、数学法、控制法、信息法、系统法、行为学法、伦法、学法、学法、历史法、陈述法、实践法、实证法、规范法、评估法等等。

三、综合:会计研究方法的选择和应用

探讨会计研究方法的宗旨在于如何利用研究方法来发展会计理论和会计实务,更好地揭示会计系统的内在规律,服务于经济管理。适当和科学的研究方法是科学研究的基础,不适当和不科学的研究方法直接影响科学研究的质量,产生错误的结论,甚至使整个科学研究失败。

1.单一的批判。

单一会计研究方法,是指在进行会计研究的过程中,过分推崇和强调某种方法的作用,而排斥其他方法作用的行为。应该说,单一研究方法存在的缺点是由其本身的特殊性所决定的。首先,任何一种研究方法,都有其特定的适用范围。超出其特定范围的使用,将会其科学性,导致不完全或不正确的结论;其次,任何一种研究方法都有其约束条件,特别是在研究的程序、资料的要求以及对象的主要变量构造等方面,都客观地、从不同程度上限制着研究方法的使用;再次,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来看客观世界和会计系统,都具有复杂性和动态性,任何一种研究方法,都不能也不可能解决所有的,有时一个问题也需要运用多种方法来解决。

单一研究方法存在的弊端,给会计科学研究所造成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它不仅割裂了会计科学的整体性,使会计研究陷入孤立而狭窄的范围内,不可能揭示会计学的全貌。同时,单一的研究还违反了会计科学研究的基本,对一个具有动态性、开放性、层次性的不断变化的会计系统而言,单一研究方法无疑是会计研究上的“守株待兔”。近年来,我国会计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这同科学的异彩纷呈的研究方法的运用有着密切的关系。但也应清楚地看到,过分夸大某一研究方法的作用,不从客观事物的实际出发,认为只有自己使用的某种研究方法才科学合理的现象仍然存在。从发展和丰富会计理论的目的出发,这种单一的会计研究方法有害而无益。

2.科学会计研究方法的选用。

科学地选用会计研究方法是保证会计研究获得成功的前提,但如何选择却是一项复杂的工作。这不仅因为有若干会计研究方法让研究者无从下手,还在于会计研究方法受制于多种因素,如研究者的知识水平、研究目的和、研究经费和时间等。笔者认为,应以能客观和全面地完成研究目的,揭示会计科学的内在规律作为评价会计研究方法是否科学的标准。具体来讲,应采用“五符合”原则:

①符合研究者;

②符合研究目的;

③符合研究内容;

④符合研究条件;

⑤符合要求。如果做到了这五个符合,则基本上可以判定其选用的方法是科学合理的。

科学方法的成功使用,关键在研究者驾驭研究方法的能力。首先,全面了解和掌握所选用研究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熟知研究程序和所需的约束条件。由于每种方法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笔者认为会计研究方法的使用在于其统合性,在于综合运用。“统合”有统一、综合、集中、合并之意。应该说,会计研究方法的“统合”有两层基本含义,其一是会计研究方法有多种可供选择,而各种研究方法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彼此渗透,共同构成一个方法体系,越来越呈现出“统合”的趋势;其二是会计研究应采用综合研究法,即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的问题,甚至使用多种方法研究同一个问题。会计研究方法的发展呈现出的统合性与科学的融合有着密切的联系,也同越来越复杂的会计系统和会计问题直接相关。

3.提倡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会计研究方法。

统计学研究方法篇8

1.1主要研究方法得到继承和普及,运用熟练性水平提高由表1可知,论文研究方法使用频数排在前四位的依然是我国足球科研主要的研究方法即文献法、调查法、统计法和观察法[3],使用频率分别为文献法75.3%、统计法51.4%、调查法46.2%、观察法28.3%,远远超过相同期刊19992006年间的统计结果(文献法24.7%、数学方法36.2%、调查法24.5%、观察法23.1%)[4],说明在论文的研究中足球科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得到了继承和普及.体育科学研究中常用体育科学方法得到更为广泛的普及是科学方法运用熟练性水平提高的表现之一[5],由此可见,我国足球科学的主要研究方法运用熟练性水平得到了提高.

1.2不同研究领域方法运用的独特性体现得越来越明显足球运动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对足球教学、训练、比赛和实际管理工作以及足球运动发展和变革过程中的问题进行研究自然离不开对相关社会影响因素的调查.因此,除文献法外,足球教学训练研究论文运用频次最高的就是调查法(表1),说明研究人员充分认识到只有多途径、多视角地研究该领域的问题,才能真正解决这些问题.该领域论文研究方法运用频数较高的还有统计法、观察法、逻辑法等.比赛分析研究论文主要通过观察法来实现研究资料收集,文献法也是该领域论文研究资料收集的主要方法.由于该领域的研究需要准确地用数量这一客观证据来描述和分析足球比赛的特征和规律,统计法的运用频数是四个研究领域中最高的,大量运用了推断和多元统计方法,极大地提高了比赛分析的客观性和可靠性.人体科学应用研究论文的研究方法运用频数依次为统计法、文献法、调查法、实验法、测量法等,说明其研究方法运用秉承了运动人体科学的研究传统,即/以实验为基础,以客观量化的统计数据为依据0[6].由于是运动人体科学理论和方法在足球领域的应用研究,研究有时需要对具体的研究对象或有关专家进行调查,调查法也是该领域研究使用频数较高的方法之一.

人文社会学研究论文的研究方法运用频数依次为文献法、调查法、统计法、逻辑法等,其方法运用具有明显的社会科学研究的烙印.研究的实证资料主要通过调查方法来收集,研究的理论资料主要通过文献法来收集.以定性分析为主的研究,如足球文化、球迷现象、道德伦理、足球运动发展的历史、足球运动与社会体育关系研究等,主要通过具体的逻辑方法,如比较与类比、抽象与概括、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等辩证地揭示足球社会现象,探索足球社会发展规律.任何具体研究方法都有其方法学的理论基础和具体要求[5],由表1可知,除文献法在各个研究领域的论文中都得到较为广泛的运用外,随着我国足球科学的发展,不同研究领域的研究对象逐渐明确,研究内容不断明晰,科研人员能按照不同方法的适用范围和优缺点,根据研究课题的性质、内容等实际需要而灵活运用[7],不同研究领域论文方法运用的独特性体现得越来越明显.如除文献法外,足球教学训练和人文社会学这2个研究领域的论文主要常用研究方法是调查法和统计法,但是,在它们各自的具体研究领域,也反映出方法的独特性,如足球教学、运动训练问题的研究方法与足球运动市场经济、俱乐部经营管理问题的研究方法具有一定的区别;比赛分析研究论文主要通过观察法来实现研究资料收集,同时,其统计法的运用频数是四个研究领域中最高的;人体科学应用研究主要采用统计法,实验法的运用频数是四个研究领域中最高的.

1.3研究方法的综合运用能力明显增强马樟生等的研究提出/足球科研方法的综合运用有待进一步加强0[8],为了了解论文科研方法综合运用的状况,对其运用的研究方法数量进行了统计.由表2可知,论文使用的研究方法数量统计结果相比较于李仪的研究结果(1种方法占74.10%、2种方法占21.26%、3种及以上方法占4.64%)[9],运用1种研究方法的论文比例明显减少,运用3种及以上研究方法的论文比例明显增加(占58.8%),并且远远超过运用单一或2种研究方法的论文,足球论文研究方法综合运用能力明显加强.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当代的足球科学研究正向高度综合性发展[10],需要探讨和研究的因素不断增加,因此需要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并发挥研究的综合作用,以增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能力;此外,随着整个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可供选择的科学方法明显增多[5],为足球科学综合运用研究方法创造了方法学条件.

1.4重视定性与定量方法结合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之间虽有歧异却并不排斥和矛盾[11],如果能把二者结合起来进行使用,不仅能克服单一运用某种方法带来的缺陷,而且,必然在方法的使用上表现出更为全面的优势.调查发现,四个研究领域的论文在逻辑思辨的基础上,较好地结合了统计方法(足球教学训练研究为66篇,占48.2%、比赛分析研究为55篇,占74.3%、人体科学应用研究为27篇,占64.3%、人文社会学研究为48篇,占37.5%),利用统计方法对大量调查、观察、实验和测量获得的数据进行处理,有效地将定性研究与定量分析相结合,较准确地用数量来揭示影响所研究问题的内部各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较精确地描述了研究结果的本质与规律,从而对问题做出了客观的阐释和理解,提升了研究的科学化水平.

1.5统计学方法运用水平明显提高统计发现,有196篇,占51.4%的论文运用了统计学方法对大量数据资料进行处理.研究人员大量运用了假设检验、非参数检验、多重比较、相关分析、因子分析、回归分析、差异性分析、聚类分析等复杂的推断性统计方法,远远超出了/大部分论文所运用的数学方法还停留在百分比、平均数的水平0[4],统计学方法运用水平明显提高,如论文对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的运用,使复杂的、多变量的研究问题得到了一定的解决,较准确地用数量来揭示了影响所研究问题的内部各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从而提高了研究的科学性和说服力,提升了研究成果的理论深度.

1.6实证主义倾向表现明显统计发现,除比赛分析论文外,其他三个研究领域的足球论文大量运用了多种类型的调查法(表3),特别是对问卷调查法的使用,问卷调查法由于具有实证性质,有助于获得定量化事实材料,能帮助我们收集系统的数量化资料、经验理论假设[12],体现了足球科学注重采取定量的手段,依据客观的验证来分析和研究具体足球问题的研究特征.此外,人体科学应用研究有38.1%的16篇足球论文运用了可靠性、科学性。较强,能更深刻地认识事物的本质、规律并具有实证性质的实验法.由此可见,足球论文的研究中重视/借助于调查、实验等实证方法,获得更多的支撑论据,通过加强理论与实践结合,做到有理有据,得出可靠的结论0[11],说明足球论文的研究中比较重视对研究对象的测量与客观分析,强调客观事实,实证主义倾向表现明显.

1.7参考的文献资料类型全面由表4可知,论文的参考文献种类较全面,涉及图书、期刊、论文集、学位论文、标准、报纸、汇编、报告、电子文献和未定义类型文件(该类型文件只做一种统计)等10种类型的参考文献,这表明论文获取文献信息的途径进一步拓宽,参考文献的分布正在逐步扩散.期刊、图书长期以来都是我国足球科研人员主要和习惯参阅的文献类型,参阅频数排在前两位;值得一提的是电子文献,由于其知识覆盖面广,时效高并且随着网络的普及获得更加快捷、轻松,正日益受到我国足球科研人员的关注,参阅频数排在第三位,将来有可能成为我国足球科研的主要参考文献类型.硕、博士学位论文的参阅频数也较高,说明我国足球方向的硕、博士研究生教育与科研水平正在提高,最能代表其科研水平的学位论文正日益受到我国足球科研人员的关注;其他类型的文献资料虽然参阅频数不高,但它们正日益丰富、充实着我国足球科学的文献资料库,使我国足球科研的文献资料更加全面.

1.8资料收集、加工手段日趋科学化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可供足球科学研究使用的先进科学技术日益增加,这些技术的运用为足球科学研究提供了研究条件与应用保障,促进了足球科学研究手段的现代化发展.调查发现,大部分足球科研人员都掌握了较为扎实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能利用计算机联机检索系统和各种机构或专业网站进行文献资料的收集,实现了文献资料的计算机检索,文献资料收集手段日益现代化,从而保证了文献资料的全面性、时效性.此外,科研人员大部分都能利用各种统计软件如SpSS、excel对资料进行数理统计和分析,部分科研人员还把poiar遥测心率手表、奥林巴斯27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新型身体机能测试系统、QualisysmCU500GC红外光点运动捕捉系统和Simiomotion7.3三维运动图像解析系统等现代科学的高新技术运用到具体的研究项目中,从而保证了研究成果的可靠性和先进性,提高了研究成果的科学化水平.由此可见,我国足球科研人员对先进科学技术的利用正在逐步加强,研究资料收集、加工手段日趋科学化.

2结论

统计学研究方法篇9

几乎没有哪一门学科能像统计学这样在学科性质界定上面临着如此的分歧与冲突。统计学归属于社会科学还是自然科学,居于边缘科学还是通用方法论科学队列,属于纯粹的社会经济统计还是数理统计范畴等一系列问题需要作出明确的回答。因此,从“大统计学”的思维角度厘清统计学发展中的诸多热点问题,显得至关重要。提出“大统计学”的关键点在于厘清学科归属问题。归属社会科学还是自然科学领域,一直是统计学发展中的障碍性问题。统计学涉及到大量的社会经济现象方面的观察数据的收集和分析,也涉及到许多自然技术现象中的试验数据收集和分析,这是否可以看作统计学分别属于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领域的标志,“大统计学”思想的提出,是对统计学研究对象既存在于自然现象也存在于社会现象的认识深化,突出了统计学作为交叉学科的性质,强调统计学的复合性与综合性,提供了从横跨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通用方法论层面,界定统计学学科属性的全新视角。提出“大统计学”的出发点在于实现认识方法转型。

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统计学界围绕“大统计学”学科建设展开了一系列的讨论和研究,极大推动了统计学科的建设和发展。但从其提出的初衷分析,“大统计学”主要还是一种思想认识方法,是对长期存在的“小统计”思想的否定与完善。“小统计”思想以社会经济统计为主流,认为社会经济统计属于经济学的分支,数理统计学属于数学的分支,实质就是主张社会经济统计与数理统计分立。“大统计学”思想强调“收集和分析数据”这一统计学的共性与规律,认为统计学的各分支学科都是研究不同方面、不同应用领域的统计方法的科学,研究对象、目的和方法的不同不是也不可能成为分割统计学学科的依据。虽然“大统计学”思想还没有将统计信息学或数量信息学纳入到统计学的研究范畴,但在其认识方法上,主张统计学各分支学科互相融通又相对独立发展的思维路径是值得肯定的。提出“大统计学”的落脚点在于弥合发展方向差异。我国统计理论界长期存在以学科发展差异取代学科性质的惯性思维。主要表现在:

一是认为统计学是一门独立的社会科学。可以分为两类,一种社会经济统计学,它是关于搜集、整理和分析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资料和方法论的社会科学;另一种是实质性的社会科学,目的是要找到社会经济现象的发展规律在具体的时间、地点和条件下的具体数量表现。

二是认为统计学就是数理统计学,它以数学分支学科———概率论为理论基础,目的在于研究随机现象总体数量信息。

三是承袭英美学派的主要观点,认为统计学是一门研究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的方法论的通用科学。统计学界出现对统计学学科性质定位的混乱,主要是只关注于学科发展的差异,混淆了学科性质与学科发展的问题,将学科性质的普适性与学科发展的差异性等同起来,割裂了学科认识的整体性与学科发展的变动性的对立统一关系。

因此,在统计学学科发展差异的把握上,可以允许把社会经济统计学作为研究社会经济现象总体数量信息的方法论科学,把数理统计学作为研究随机现象总体数量信息的方法论科学,进而将统计学表述为研究的各种统计方法既能解决自然科学中的问题,也能解决社会经济中的问题,属于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边缘科学。这也是“大统计学”思想对弥合统计学发展方向差异的功能所在。综上所述,统计学作为一级学科,不从属于经济学,也不从属于数学或生物学。统计学的研究范围广泛存在于社会经济现象和自然技术现象等领域。以前,我国曾照搬前苏联的理论,认为只有社会经济统计学才是唯一的统计学,将数理统计学作为数学排除在统计学之外。近年来,又有一些学者照搬西方数理统计学派的观点,欲将国民经济核算等作为经济学排除在统计学之外。

虽然不同的分类方法和分类结果,增加了统计学的学科归属的难度,但是统计学研究内容的广延性、研究方法的多样性、研究问题的复杂性都是建立在“大统计学”研究对象特点的共性基础之上的,统计学的本质是围绕总体数量信息这一核心问题而展开的,它是对现有统计学研究领域的综合和系统化。

二、我国统计学发展的新任务

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匹配的统计学学科,是改变我国统计学弱势学科地位的需要,更是统计学发展面临的新任务。当务之急要从统计学研究对象的统一、学科体系的综合、研究方法的完善等方面加大学科建设与发展的力度。

一要注重研究对象的统一。注重统计学研究对象的统一,既是遵循“大统计学”思想的需要,也是推动统计学发展的重要环节。随着统计学在解决经济学、数学相关问题上独特地位的确立,它在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哲学等各个领域也崭露头角,赢得了一席之地。统计学正逐步成为贯穿于各学科范围的一门横断学科。要不断加强对统计学学科发展定位的认识1999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面向21世纪的中国院校高级统计人才培养及课程体系研究》提出,“统计学是以客体对象的数量信息为研究对象,是研究数量信息获取、处理、显示、识别和利用及其规律性的具有方法论特点的综合性科学”。这里所提出的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客体对象的数量信息”,它为我们整体认识统计学研究对象提供了很好的思路。要从统计学研究对象总体性入手,从研究对象中呈现的随机性和确定性的对立统一展开,无论是数理统计学,还是社会经济统计学,都包括由所有可能结果构成的样本空间,以及由某次具体观察结果的集合构成的实现总体两个层面,研究对象的总体都是样本空间和实现总体的统一体,这是对“大统计学”具有统一研究对象的理解与深化。

统计学研究方法篇10

 

国家统计局设立全国统计科学研究项目,旨在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和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按照党中央关于统计工作的决策部署,聚焦推进统计现代化改革、建设现代化统计调查体系,充分发挥系统内外专家团队作用,深入研究统计理论和实践中的重大问题,为推进统计现代化改革提供智力支撑。现将2021年度全国统计科学研究项目重要研究选题公告如下:

一、统计管理体制

1.统计现代化改革研究;

2.现代化统计调查体系研究;

3.构建推动高质量发展统计体系研究;

4.国家调查队改革十五年经验、启示和提升研究;

5.政府部门统计信息共享机制研究;

6.统计工作数字化转型研究;

7.智慧统计建设研究;

8.加强统计基层基础工作研究;

9.统计基层设施建设对提高源头数据质量的影响。

二、国民经济核算

1.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研究;

2.数字经济增加值核算、指标体系构建、卫星账户编制等方法研究;

3.知识产权资产核算问题研究;

4.数据生产要素统计核算问题研究;

5.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核算研究。

三、统计法治与监督

1.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问题研究;

2.营造良好统计生态环境的法治理论与实践研究;

3.增强国家统计执法权威性研究;

4.统计监督职能作用研究;

5.统计执法监督制度研究。

四、统计制度方法和调查体系

1.生态环境统计监测指标体系研究;

2.投入产出调查与经济普查整合研究;

3.服务业统计问题研究;

4.脱贫县农村住户监测调查研究;

5.居民消费价格调查及指数编制问题研究;

6.规上、规下抽样调查方案一体化设计研究;

7.商品住宅价格调查及指数编制问题研究;

8.区域经济社会质量发展与快递指标体系研究;

9.改进和完善统计上城乡划分标准相关问题研究;

10.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统计分类标准研究;

11.育幼托育产业统计分类研究;

12.产业活动单位在地统计研究;

13.统计调查的成本效益或绩效问题研究;

14.我国地区服务贸易统计制度方法与调查制度研究。

五、统计监测

1.基本实现现代化进程监测体系研究;

2.农业农村现代化统计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3.乡村振兴统计监测研究;

4.中小微企业统计监测制度研究;

5.国家粮食安全统计监测指标及粮食供需平衡表编制研究;

6.高质量发展及新发展理念统计监测评价问题研究;

7.构建新发展格局监测评价体系研究;

8.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养老、育幼、教育培训等“幸福产业”统计监测研究;

9.关于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监测分析研究;

10.关于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的监测分析研究;

11.部级新区统计体系研究;

12.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等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效果量化评价研究。

六、统计数据质量

1.主要统计指标的数据质量控制和评估方法研究;

2.小微企业统计调查数据质量控制方法和应用研究;

3.住户统计调查数据质量控制方法和应用研究;

4.不同来源数据协调性评估与应用研究。 

七、统计基础理论

1.数据科学的理论基础与应用研究;

2.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相关统计问题研究;

3.网络数据模型应用研究;

4.函数时间序列模型及其应用研究;

5.分位数回归模型的研究及其应用;

6.贝叶斯非参数统计模型及其应用研究。

八、大数据理论与应用

1.大数据在农业、价格、人口、服务业、贸经、住户等统计调查中的应用;

2.大数据共享平台建设研究;

3.大数据背景下治理体系现代化研究;

    4.大数据在推动高质量发展统计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5.基于大数据的经济监测预警研究;

6.大数据质量评估框架研究。

九、其他

1.宏观经济预测方法和模型研究;

2.区块链、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在政府统计和治理中的应用研究;

3.金砖国家统计合作研究;

4.“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统计合作研究;

5.企业电子统计台账问题研究;

6.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统计指标本土化研究;

7.生态服务需求测度研究;

8.创新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研究;

9.统计史研究;

10.对统计理论发展和统计工作实践有重大意义的其他选题。

以上列示的重要选题,申请人可根据自己的学术专长和研究基础选择申报,具体题目可自行拟定。申请人也可自行拟题,但提倡项目研究内容与统计工作紧密结合,避免研究题目与内容过宽过泛。

 

全国统计科学研究组织管理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