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经典的传统文化十篇经典的传统文化十篇

经典的传统文化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1:14:10

经典的传统文化篇1

中国是世界文明的发源地之一,生活中,我们处处可以感受到中国丰富多采的传统文化,这些传统的东西是祖国的瑰宝,是需要我们代代相传,一直传承下去。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弘扬传统文化主题的经典演讲稿,供大家参考学习。

弘扬传统文化主题的经典演讲稿

中国传统文化,最具魅力的莫过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经过几千年的延续和发展,形成了我泱泱大国的民族精神,并倍受世界各民族的推崇。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具有不朽的地位,有着光辉的作用。发扬中国传统文化有利于人们正确对待人与人,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善于区别真、善、美与假、丑、恶,并能作出正确评价与判断;培养爱科学、爱劳动、守纪律、有礼貌、诚实、勇敢、尊师敬长、孝敬父母、团结友爱、助人为乐、勤劳节俭、见义勇为等优良道德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的埃及,虽然历史比中国早一些,但先后被波斯、罗马、阿拉伯帝国所征服,其文化也被阿拉伯文化所代替;古代印度,其本民族历史的文字记载早已丧失殆尽;古巴比伦,作为一个国家的名称早已在历史上消失,其文化也被中断。人类文明的四大发源地,有三个都先后衰落了,或者分裂成许多国家,唯独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的发展绵延不断,经久不衰,世代相袭,至今仍然屹立于世界的东方,始终保持着旺盛的延续力,这是什么道理?原因方方面面,但其中有一个重要的根由,就是中国不仅有着共同祖先遗传下来的血统,而且有着共同的优秀文化和美德传统。就是这血统与传统,繁衍、培育、造就了世世代代的炎黄子孙;就是这两统影响着、凝聚着人口众多的中国社会的稳定运行,维系了社会和谐;就是这两统的凝聚性与延续性,使中华民族祖德与祖魂代代相传。

传统美德教育是前人经过五千多年不断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的结果。

我国是有几千年文明历史的古国,刻苦耐劳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劳动创造了世界,劳动创造了人类。古往今来,涌现出多少勤劳向上的名人,成为世人学习的楷模。

但据调查,现在的中小学生,爱劳动、有较好劳动习惯的约占1/3,另外的2/3是不爱劳动或不太爱劳动的。有些孩子,懒得铺床叠被,懒得洗袜子、洗手绢,懒得收拾书包、收拾桌子,甚至于懒得洗脸、洗脚,连喝水也懒得自己倒。过去的公子哥儿、娇小姐什么样,他们也差不多了。

事实上,家长重视对孩子从小培养热爱劳动品质的并不多。现在,我国几千万个独生子女家庭中,有不少家庭把独生子女视为“小太阳”,凡事都围着独生子女转。现在的青少年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处于幸福家庭,优越的生活环境,祖辈父辈们过多的照顾、宠爱、放任和袒护,致使独生子女从小就以家庭“小皇帝”自居,养成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不良习惯,产生了父母宠爱自己是天经地义、本该如此的错误思想。而一些学校为了迎接科技挑战,只顾传授科技知识和能力,却严重地忽视了对学生进行民族精神与民族道德素质的培养。结果,智能上去了,德能下来了。一些青少年思想品质出现问题,见利忘义、骗财害人,不讲人格、不顾国格;自私自利、损害公德;虐待父母、不讲孝敬的非道德现象时有发生,民族形与民族魂,遭到严重的扭曲。要遏止和消除这些社会的非文明、非道德现象,除采取综合治理的办法外,还必须进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而传统美德的教育除了家庭、学校的教导以外,更需要整个社会的配合。

二十一世纪,人类第三次站在了世纪的起跑线上,未来的中国面临严重的挑战,迎接跨世纪的挑战,关键在于人的素质。试想一下如果未来的接班人连修身也做不好,更不用说什么“齐家、治国、平天下”了。

所以,应当站在培养21世纪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战略高度来认识和理解开展传统美德教育的重要意义。提高学生道德认识,使他们知道懂得什么是美德,什么是非美德,从中能正确分辨真与伪、善与恶和美与丑,知荣辱、明爱憎,让学生实践良好的道德行为,引导学生勇于实践,着力实践,真正按着道德准则,规范自己的行为。

弘扬传统文化主题的经典演讲稿

孔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宏人。”曾子说:“士不可以弘毅,任重而道远。”然而,在这所谓的道义背后,在一桩桩英雄事迹之中,始终有一个千年不变的精神内容存在,这便是—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一个在民族适应环境,改造世界,形成自己特有语言,习俗和人文传统的长期发展历程中,表现出来富有生命力的优秀思想,高尚品格和坚定志向。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先有孟子的“养浩然之气”,“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后有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洪精神,等等一切为祖国,为人民勇往直前,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去学习。而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上,继承和发扬优秀的民族精神,无疑更具有现实意义。

__大报告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任务加以强调是对民族精神内涵的发展,也是对文化建设理论的深化。培育民族精神应该从大小环境做起,大小年龄进行普及教育。大的环境,国家应该倡导,鼓励这种精神,使国民具备这种精神,并使其变为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的动力。而从小的方面来说,应该在各类教育中渗透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大力发展教育从而提高全民族的文化教养。

当前,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首先要培育与弘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知难而进、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清正廉洁、永不自满,乐于奉献等的民族精神,不落于时代而不断发展;不囿于陈规而勇于创新;不敢于骄傲而奋发向上,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振兴中华的民族精神。今天的伟大变革和新的伟大实践,正是孕育新民族精神的最佳时期,我们要抓住机遇,反复提炼,不断总结,为民族精神的宝库增光添彩,这既是民族精神发展的攻坚战,又是民族精神前进的光辉点。

仰望中华世纪的圣火我们感到中华民族正闪耀着我们民族特有的坚忍不拔,不畏艰难的伟大精神。而且,正是这种不屈的民族精神,使古老的中国从落魄中重新崛起,并再次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作为祖国后代的我们,所要做的是同先辈们一样把个人的命运同祖国的命运紧密联系起来,真正地做到:弘扬民族精神,立志报效祖国。这不但是每个中华儿女实现自己人生价值根本途径,更是祖国对我们的要求。

让我们一起为中华传统文化这颗长寿树浇水、施肥吧!

弘扬传统文化主题的经典演讲稿

今天站在这里,我感到既惭愧又兴奋。惭愧的是,我从十岁开始背诵《三字经》到现在接触传统文化也不过区区十年功夫,和真正的大师相比,是蜉蝣和大鹏鸟的差别。然而令我兴奋的是,年轻的我尚有充足的精力和热情去恣意遨游,在传统文化的精神海洋里乘风破浪。

我非常感谢首都师范大学给我们这样的大学生提供了十分舒适的环境和便捷的渠道,北一区的图书馆可能没有想象中那么宏伟,但是你一进去,首先引入眼帘的就是一排排厚厚的《传世藏书》,满满排了三个柜子。

我认为“典籍”便是传统文化走进校园,走进我们大学生活的第一通道。我专门了解过身边的同学对于传统文化的一些看法。有的同学会直接将“传统文化”等同于“文言文”。其实这也是我小时候的想法。这种理解看似简单粗暴,但其实有一定的道理。没错,进入大学之前的我们,基本上都是从课本教材里面学习一些零星的传统文化文本,为了应付考试也根本无暇思索背后的精神内涵。而一旦进入大学,也有不少同学对“之乎者也”的古文嗤之以鼻,总想赶紧摆脱。

面对这样的现象,有人痛心,也有人痛斥,但我觉得,时代的浪潮会把所有的泥沙都淘洗干净,只要是金子总会发光。只要有像在座各位一样热爱传统文化的人存在,我相信我们的民族精华就有希望薪火相传。我身边就有一个非常典型的榜样,他是我们文学院师范班的同学,熟读四书五经,信手拈来完全不是问题。

一开始大家会觉得他就是个书呆子,平常也不怎么说话,走路飞快,人称“小马达”。但是在我和他交流,或者说“辩论”之后,我就完全被他的修养所折服了,这个看起来瘦瘦弱弱的书生完全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抱负和气魄。也是因为他,让我对传统文化有了新的认识。它不是我们学习中的垫脚石,而是不可或缺的,值得我们反复咀嚼的精神食粮。

除了文化典籍之外,“活动”是传统文化走入大学校园的另一个重要的渠道。相比于高小的学生而言,大学生无疑有更多可以自由利用的时间。在这里,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一些亲身经历。除了参加一些校内组织的活动之外,通过老师的介绍,我还参加了一些社会上的有关传统文化的活动。比如说书院中国的一些有关茶文化、古琴文化的雅集和四维通慧书院的讲座和游学。现在社会上传播传统文化的法人组织有很多,“四维国学”是我个人认为当中做的最得比较成功和有特色的。

它不仅有联合北京高校的支教活动,而且还会资助大学生组织传统文化游学。去年暑假,我个人担当了第五届“瞻礼圣王”游学的领队,和刘宏毅老师一起去河南游学,收获颇丰。这些社会活动可以帮助大学生走出校园,去更广阔的天地,获取到更多优秀的文化资源和更高维度的能量。归根结底,其实这些社会活动是为了帮助我们建设更美好的精神花园,也有利于传统文化更好地走进校园,走进我们的生活。就首都师范大学而言,本身就有非常优厚的文化资源。

文学院就有鹿鸣演颂社和鹤鸣吟诵社,两个社团都已发扬传统文化精神作为自己的宗旨,并在此方向指引下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作为鹿鸣演颂社的社长,我十分荣幸接触到著名演颂家胡乐民老师,在他的指导下,我们演颂社蓬勃发展,先后出演了二十几场大大小小的活动。比如说4月23号的世界读书日,东城区第一图书馆邀请我社参加读书活动,我社社员集体表演了《光的赞歌》。对处于这个阶段的我们来说,学习传统文化,老师的带领对我们来说至关重要。

胡乐民老师正是这样一个具有强烈责任心的能给我们很多帮助和指引的老师。胡老师为人十分随和,每次他出差回来都会和我们同学交流心得。最近他去成都参加中国影视高考培训联盟会议,他将所思所得分享在我们的微信群里,足足有一个小册子那么长,我和我的小伙伴们都惊呆了。在鹿鸣演颂社里,同学们不仅能原创古诗,还能将之生动地演绎出来。

此外,我本人还在鹤鸣吟诵社担任骨干,参演过一些吟诵节目,比如说《木兰辞》、《木瓜》等等。主要是我个人比较感兴趣,吟诵是古代读书人学习与交往的基本方式,优美而高雅。古人三五知己,怡然唱和,旗亭画壁,流觞曲水。

以这样一种真诚而高雅姿态生活怎么能不让人向往和倾羡?恰好学校也提供了非常优厚的吟诵资源,比如说像杨懿兰老师的讲座、徐建顺老师的吟诵课等这个暑假我们还将迎来第三届“中华吟诵周”,到时候名师济济一堂,场面会更加盛大。在这些活动中,我不仅能学会各种各样的朗诵、吟诵的技能,还亲身体验到一种更加自然而惬意的生活态度。所以,我认为,传统文化离我们大学生其实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遥远,反而可以说是触手可及的,我们要做的,可能就是用自己更多的身体力行去表现,去感染。但并非刻意地表现,唯有我们自己本人真正了解和受益于传统文化,我们才能将之发扬光大。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必须知道自己是谁,是从哪里来的,要到哪里去,想明白了、想对了,就要坚定不移朝着目标前进。”__在北大师生座谈会的讲话中提到“传统文化”四个字多达五次,所引用的传统文化文本更是超过二十余条。我们是谁?从哪里来?又要到哪里去?这堪称世界上最难的三个哲学问题几乎都可以在我们的传统文化里找到答案。

我们本自具足如此优厚之文化资源,怎能坐而废弃?因此最后,我想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斗胆以鄙人之见阐述我对“传统文化走进校园”的四点建议:

第一,沉下来。我认为大学生首先要具有敏锐的眼光和前远的意识,这就要靠积累和沉淀,一边从阅读中积累,一边从活动经验中沉淀。从下往上打基础。也就是__所说的“勤学”和“明辨”。

第二,走进去。身处校园之中的我们,不能两耳只闻窗外,一心只读圣贤,必须先有勇气走进社会去实践。扩大自己的经验范围。在这个环节,是否能做到“修德”和“笃实”往往决定了一个人价值的高低。

经典的传统文化篇2

在我国,丰富的民族传统节日是国家文化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传统节日文化的发展和继承,就是本民族、本国文化的传承,这可以保留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特色。今年,国务院将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被列入国家法定假日,一方面增加了更多人文情结,另一方面也是社会对传统文化传承的呼唤。可是由于多年来人们对传统节日文化的漠视,再加上西方节日文化的冲击,很多人尤其是中中学生对传统节日文化是一无所知。传统节日的淡化,传统文化情感的缺失,为我们敲响了警钟。

一、生活中觅传统

“各种重要节日、纪念日,蕴藏着宝贵的道德教育资源。”,这是《公民道德建设纲要》中明确指出的,节日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情感教育资源。欢度岁时节令,我们的孩子每年都反复参与节日的活动,节日期间丰富多彩的习俗风尚,人们的衣食住行,民族的传统艺术,以及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人际之间的各种情感,都会在学生面前得到充分展现,这种强烈的文化氛围,以及其中蕴含着的道德资源,在新时期的今天仍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开发并利用好这些资源,将有助于提高中学道德教育的实效。正确组织、引导学生开展节日活动,既可以与传统的优秀文化紧密联系,弘扬民族精神,又有助于公民道德规范教育实现生活化、大众化、行动化,在日常生活中寻觅传统的影响。

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有它的历史渊源,有精妙的传说,有经典诗文、独特的情趣。它们反映了民族的传统习惯、道德风尚和宗教观念,寄托着整个民族的憧憬,它们是千百年来千秋万代岁月长途中的欢乐盛会。了解传统节日的来历与习俗,开展传统节日探寻活动,培养他们对传统节日的兴趣,是加强对中学生传统情感教育的前提。

我认为,现在初中学校应积极引导学生开展三个一活动:开展一次调查活动,探究传统节日的来历和习俗:师生共同拟订传统节日研究调查方案。内容可涉及传统节日的来源、习俗、传说、经典诗文等。通过小组分工、同伴互助,深入乡村、社区,实地调查走访,通过报刊、广播、影视、图书馆、互联网、等不同形式和渠道,收集整理分析资料,写出传统节日的调查报告。开展一次知识竞赛,比一比谁了解的习俗多;开展一次经典诗文诵读活动,在诵读中引导学生与节日亲密接触,亲密对话。

另外,学校应积极开展传统节日文化的系列宣传,利用班会、国旗下讲话、综合实践活动课对学生展开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的初步教育,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出黑板报、制作展板、通过红领巾广播在校内进行宣传,告诉学生节日的来历,古人流传下的习俗,好的活动建议等,激发学生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

二、活动中品内涵

很多学生不喜欢过传统节日是因为他们根本不了解这些节日中所蕴藏的内涵。因此,挖掘传统节日内涵显得尤为重要,引领学生了解民族传统节日文化知识,增强学生对传统节日的认知和理解,进而认同传统节日、喜爱传统节日。

在学校教学中,怎样开发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需要教师探索研究,对传统节日进行界定,对节日核心内涵进行概括和提炼,如端午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七夕乞巧爱慕、腊八融和感恩的主题。引导学生开展道德实践体验活动。

比如说清明节。清明节在大多学生的眼中是“沉重的日子”、“怀念与哀伤的日子”,认为清明节就是“祭扫先祖墓地的日子”、“许多烈士为国家牺牲,要纪念他们”。除此之外所蕴含的丰富寓意,却一无所知。为了让学生了解清明,过一个有意义的清明节,我校就充分挖掘清明节的文化内涵,分析了清明节人文精神应有两个层面:一是纪念感恩,怀念故人,二是保护新生。如果把清明仅看成扫墓的节日,是一种偏见。清明节的活动还有郊游踏青、荡秋千、踢毽子、拔河、放风筝等等亲近自然、张扬生命力的活动。为此,学校开展了系列德育实践活动:

(1)探寻清明文化,搜集资料,了解清明节的由来、各地的清明节习俗、有关清明节的传说、故事,背诵一首以上有关清明的诗。

(2)组织踏青,开展拔河、踢毽子、荡秋千、打羽毛球等亲近自然、张扬生命力的活动。

(3)随同家人祭祖、扫墓,了解家族中各人的姓名、经历等;关注祭祖、扫墓活动中的现象、习俗;谈谈自己对清明节各种习俗的感想,有哪些是作为文化传统可继承的,哪些是封建迷信活动应破除的。

(4)制作科技小制作、环保袋;阅读先进人物或事迹,撰写的读后感。

实践的收获令孩子们兴奋:交流中,他们发现清明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是唯一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传统佳节;诵读会上,一首首描写清明、春天的诗词在朗朗传诵;辩论会上,对于迷信习俗的争辩,有据有理;体验日记中,对于清明节的认识和感悟具体深刻。

再比如如端午节,除了引导学生了解端午习俗,参与包粽子、缝香袋的实践活动之外,重点还应开展“走进屈原”活动。通过“屈原故事知多少”屈原诗词朗诵等活动,与伟大诗人屈原面对面:两千多年前,伟大诗人屈原为他的祖国流尽了最后一滴泪,纵身跳进波涛滚滚的汨罗江。屈原报国无门而以身殉国,坚守了他不同流合污的高贵品质;他上下求索、九死未悔,宁愿去死也不愿离开故国半步的情怀,一直引起同学们的深思和探索;他那与日月齐光的高洁品德,激起同学们无限的仰慕。从中体味他那痛苦执著的伟大情感,体验他那崇高忠贞的伟大人格。人格教育能够发挥其它教育形式所不及的重要作用。在重塑中华民族的理想人格的今天,过端午节,学习和传承屈原的高尚人格,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三、比较中得新知

和洋节日相比,一些传统节日对中学生缺乏吸引力,春节和元宵节等传统节日之所以今天被国人看淡,与这些节日大多来源于农业文明,与祭祖、驱鬼、借节日填饱肚子等联系在一起是密不可分的。这种文化渊源和传统形式也使得中国传统节日欢快的气氛中缺少些浪漫色彩,这与富裕起来追求生活品位和精神愉悦的现代中国人显得有些不协调。随着经济的发展,节日本身也应该发展。无论是元宵节也好,重阳节也好,它们都与最初的起源有所不同,发生了变化,所以我们的传统节日也应该跟着我们的经济、文化、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如果一成不变一定是不行的。

首先,活动形式要多样。要结合时代特色、学生特点,组织各种类型的校际、班际活动,利用探究课、社会实践、校班会,充分整合校园、社区、家庭、社会资源,开展大量的主题式、探究式、体验式、寻根式节日文化活动,引领学生走进传统节日,过传统节日。其次,可发挥家庭、社区、学校三方力量,共同开展德育实践活动。在传统节庆之际,组织学生、家长、社区人士过传统节日。如元宵节学做元宵,制灯笼,猜灯谜;端午节讲屈原爱国故事、进行划船比赛、拔河健身运动;重阳节进行敬老爱老活动。

四、接受中悟情感

在教育教学中,不能把民族节日与外来节日对立起来。要引导学生科学认识传统节日习俗,赋予传统节日新的时代内涵,使民族文化薪火相传。同时又要以开放的心态吸纳外来文化精华,培养学生全球化视野和尊重理解多样文化的胸怀。加强传统文化内涵的发掘,创新节日文化内涵。如就春节期间是否该禁鞭展开辩论,就重阳节是否和母亲节父亲节进行整合向有关部门提出研究报告,并尝试过一个推陈出新的传统节日。通过调查访问、专题研究等方式,探究西方洋节的由来和文化习俗,尝试过西方洋节。通过专家讲座,调查访问等方式探究中国节日不敌洋节的原由,写出调查报告,提出改进措施。

经典的传统文化篇3

关键词传统文化大学生团队团队协调与配合

中图分类号:G47文献标识码:a

团队协调与配合是人类各种活动中最重要的理论之一。每一个人都处在团队协调与配合的范围之内并受其影响,每一个大学生都身处一个或者多个团队之中。其在校的学习发展与其所处团队的发展有着相辅相成的关系。而大学生团队发展的好坏也与团队的协调与配合有着密切关系。早在千百年前我们的先辈就已经注重团队的协调与配合并形成了很多有效的管理方法,高校管理者可以借鉴传统文化中的一些好的方式方法用于大学生团队的协调与配合,这一方面将有助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同时也有助于高校学生工作者转变思路、思辨出新。

1大学生团队协调与配合的意义

1.1团队协调配合有利于团队战斗力的形成

《孙子·谋攻》里说“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其中的“上下同欲者胜”说的就是众心齐一的团队一定会获得胜利。对于团队而言,伙伴之间的友好相处和齐心协力,有利于形成有配合力、凝聚力、战斗力的团队,正所谓“同心山成玉,协力土变金”。

1.2团队的协调配合有利于团队营造和谐工作环境

对团队而言,团队协调与配合还可以营造一个相对和谐的工作环境。在团队合作中,可以采取各种措施避免冲突,因为团队中的任何一员都会切实考虑他人的感受,时间长了,团队成员可产生休戚与共的良好行为,增强成员关心团队的主人翁责任感,可以营造一个相对和谐的工作环境。

1.3团队的协调配合有利于个人发展

对个人而言,团队协调与配合可以调动团队成员的所有资源和才智,我们能通过建立人际互赖关系,通过别人的帮助,来弥补自身的不足。团队协调与配合可以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在大家长期的相互交流中,能够帮助对方在工作中快速找准定位,理清思路,快速进入工作状态,同时,个人价值也在团队中成功地实现。

2大学生团队协调与配合中出现的问题

对于高校学生团队组织来说,建设一支高素质、强有力的大学生团队是高校思政工作者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的问题。笔者针对目前大学生团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做了一系列调查。共发放问卷800份,在收回中的574份有效问卷中,关于团队合作不足之处的相关选项,有16.70%的学生干部选择了“成员的能力参差不齐”,54.55%的学生干部选择了“部分成员的积极性不高”,5.92%的学生干部选择了“团队领导者不负责”,7.39%选择了“成员之间各方面矛盾影响工作进度”,13.95%的选择了“由于沟通问题导致重复性问题过多”,剩下的选择了“其他”。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分析和概括,我们可以总结出以下几点问题:

2.1团队成员积极性不高导致协调配合之间的沟通不够

在问卷关于“在开干部会议时,你是否主动发表自己的意见”的相关选项中,只有17.99%的同学选择了“积极”,而45.15%选择了“视情况而定”,28.75%的同学选择了“偶尔”,8.11%的同学选择了“从不”。我们可以从归纳出的数据中很清楚的看出,虽然我们每个人都知道团队合作的意义和重要性,但事实上,在自己的团队里存在集体观念意思淡薄的现象,只有很少一部分同学会在会议中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多数学生干部缺少互相交流沟通的意识,缺乏与他人进行团队合作的主动性,真正意义上实现团队协调配合的却少之又少,相比较之下,反而常常在工作环境中制造各自为政,相互不协调。缺乏合理有效的沟通使得团队的协调与配合的效率不高。

2.2团队成员对于集体力量认识不足导致团队合作的凝聚力还远远不够

学生干部没能成为有凝聚力的团队或者是成为了凝聚力不够强的团队,理由是团队成员间没有正确理解团队合作的效力,与此同时也严重低估了实现团队合作的磨合力度。

2.3团队的工作效率不理想

目前在大学生团队中,虽然团队合作中大家都有着长期的相互交流中,但是由于在校期间还会面临着学习或者其他活动选择的诱惑,所以团队中的一部分成员很难快速地找准定位,理清思路,也很难快速进入工作状态。久而久之,团队成员的个人积极性难以充分发挥,工作效率不理想。因此,加强对大学生团队协调与配合能力培养势在必行、迫在眉睫。

3如何解决团队协调与配合中出现的问题

团队合作的关键因素到底是什么,问卷中对此类问题也作出了调查,调查问卷显示:其中12.07%的学生干部认为其关键是“有一个负责任的领导”,35.71%的学生干部认为“有共同努力的方向”才是团队配合中的关键,认为“高素质的团队成员”和“明确的分工”是关键因素的学生干部各占19.21%,10.59%认为“成员之间的信任”才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当然,这些因素可能还有对工作的热情,团队的整体执行力等,根据现实情况以及调查问卷得出的结果,归纳总结出如下解决方案。

3.1团队要有自己的文化和精神,文化精神决定团队命运

团队文化精神是团队价值,是团队道德,也是团队作风。刘邦带领的团队之所以能够取胜,正是因为在他们的团队中,每个人都深信人生来平等,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壮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是几百年来百姓心中愿望的呐喊,是中华民族那些民族脊梁的呐喊,更是刘邦团队文化的呐喊。正是这种团队文化一直作为他们的指引,团队中的能人干将不问出身,但都用自己的双手努力改变着自己的命运。一个团队没有自己的文化和精神,又如何成为一只强大的力量,掌握团队自身的命运呢?大学生团队要想很好的做好团队协调与配合,首先就要有一个自己的团队文化。

3.2团队领导人的作用至关重要

从古至今,团队领导人一直是一个团队成败与否的关键。刘邦的胜利不是因为其个人能力值有多强,而是因为他可以组建并统率一个好的团队,带领一帮子能人走向成功。在实际的团队运作过程中,作为领导,当起到带头作用,与团队成员一起筹划团队的愿景、目标、运作规则,并培养共同价值观,帮助团队成员完成他们的个人目标,不要吝啬自己的付出,作为一个团队领袖,“帮助团队成员成功自己就更成功”的意识非常重要。

3.3团队成员之间的信任,即要进行良好的沟通

对于一个团队来说,如果没有一个有效的沟通机制,那么它必将走向分裂。团队应该根据自身的特点设计一套适合自己的沟通制度。在一个团队内部,虽然同级做事的个人或群体间接收的信息是共享的,但信息的共享并不等于思维的共享。每个人看待问题的角度和思维方式不同,对相同信息的解码也不同。良好的沟通机制是保证团队从思想到行动划归统一的基本前提。

本文主要结合大学生团队协调与配合的现状,综合分析出目前存在的几大问题,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案,归纳总结出有利于团队发展的几大要点。当我们面对众多机遇和挑战,大学生团队更需要以合作的方式发挥它最大的力量,实现个人和团队的共同价值。

参考文献

经典的传统文化篇4

一、选材不广泛,只注重儒家

中国文化有五千多年的历史,涌现出了老子、庄子、孔子、荀子、墨子、韩非子等众多思想家。和以《梦溪笔谈》《天工开物》等为代表的科学文化以及以诗词、书法、戏曲等为代表的艺术文化,这些都是中国传统的国学经典。目前,国学经典阅读都是以儒家为主,不利于中国文化多样性的发展。让学生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只有儒家文化一种,不利于学生思想多样性的形成和发展。

读书先治史。我们的经典阅读应先从讲“文化史”开始,通过浅显生动的故事化的讲读,让小学生知道传统文化发展的脉络,知道诸子百家,知道他们的主张和思想。

在阅读的选材上,要注重文化思想的多样性。儒家、墨家、法家,传统的科学文化、艺术文化都要有适当的比例。

二、重背轻讲,割裂与当前课程教学的联系

小学生如何进行国学经典的学习,是否让学生背会《三字经》《弟子规》《唐诗宋词》,就算完成了经典的阅读教学?自汉朝以来,私塾的教学过程主要是识字―教书―背书―理书―讲书―读书―习字―作对―学问。这套教学过程并不适应今天的经典阅读教学。

由于小学生年龄小,传统经典内容过深,文意上的差异,即使教师讲解,学生也不能领会。对国学经典的讲读应该从内容入手,把经典中的内容变成我们生活中的故事,从讲故事入手,让学生对学习国学经典产生兴趣。

同时,传统的儒家经典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它的一些内容并不符合当前社会发展的要求,甚至对学生的一些思想产生了负面的作用,我们要把它从经典阅读学习中有选择地去除。

在我们的小学课程中,有许多传统文化的经典教学内容。在我们的经典阅读教学中,我们应强化阅读教学,为课程教学服务,阅读教学是课程教学的拓展,而不应割裂它们之间的联系。

三、不能将中国传统文化和当前的社会发展有机联系起来

传统文化是现代文化的根脉,它必须和社会的发展联系起来。在我们的国学经典阅读教学中存在着简单化的问题,只是把传统文化教下去,没有把传统文化用社会发展的线索和现代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也就谈不上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

经典的传统文化篇5

关键词:中职学生经典诵读人格养成教育

一、中职学校开展经典诵读活动的背景

近几年,国内学者逐渐意识到经典诵读对中华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意义,对中华经典诵读的研究逐渐增多。综合查阅文献资料发现,当前,国内外对经典诵读的研究多集中在基础教育及高等教育阶段,而对中职学校经典诵读的研究涉及很少,研究面较狭窄;研究多集中在对经典诵读的价值研究、在语文教学中提升经典诵读的方式方法、经典诵读活动对中职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作用等方面,而对经典诵读对中职学生人格养成教育的积极意义以及推动作用涉及不深,尚缺少系统的研究。因此,从课程优化、信息化推广、活动载体三个层面探索经典诵读与中职学生人格养成教育之间的内在联系,研究经典诵读对于中职学生品德养成、审美与价值取向引导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二、中职学校开展经典诵读活动的意义

指出,一个国家综合实力最核心的还是文化软实力,要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这为教育领域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出了要求,指明了方向。《国家中长期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年)》提出,积极开展中华经典诵、写、讲等活动,提升国民的文化素养和道德素养,明确表述了开展经典诵读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1.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载体的经典诵读是涵养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中华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为立人、育人提供了丰厚的滋养和宝贵的精神食粮,是重要的理论资源和优质资源。例如,自强不息的优良传统,真、善、美的思想品质,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等,这些都诠释了高尚的精神追求,蕴含了积极、向上、向善的人生态度,是孕育和滋润中华民族精神的资源库,积极影响着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经典诵读是培育中职学生健康人格的有效途径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有着非常完整的人格教育思想,中华传统文化蕴含着以仁、义、礼、智、信、忠、孝、勤、公、省为核心的教育思想。“读百遍,其义自现”,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经典诵读活动,创建良好的校园诵读文化,建立经典诵读资源库,不断创新完善课程体系,激发学生的阅读诵读兴趣,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职学生人格养成教育相结合。在诵读过程中,与古代先贤对话,汲取先哲的智慧和力量,有利于形成培育良好人格的生活环境、社会氛围,使良好的价值熏陶像空气一样,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品格,助力学生筑梦、追梦、圆梦。

3.经典诵读是专业技能和人文素养融合发展的重要桥梁

随着职业教育的蓬勃发展,现代企业对于中职学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仅仅具备专业技能,已难以满足现代企业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也很难获得发展。中职学校要培养一专多能和全面发展的现代职业人,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以经典诵读为切入点,学生在诵读过程中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学习先贤高尚的品格,不断提高人文素质,提升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成长为既有专业知识,又有人文素养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三、中职学校开展经典诵读活动的实施策略

1.经典诵读策略化

中职学校要有效地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提升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和人文素养,做好调查研究工作尤为重要。只有在调查的基础上,才能更有针对性地开展经典诵读策略研究,将经典诵读与中职学生的人格养成教育相融合。

一是调查研究。深入中职学校进行调查,通过问卷调查及访谈的形式,分析当前中职学生经典诵读的现状及问题,并探索经典诵读与中职学生人格养成教育之间的内在联系。

二是文献研究。学习相关的政策法规,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探讨当前中职学校经典诵读研究现状,了解目前中职学校经典诵读活动的开展及学生人格养成的研究现状及成果,综合分析经典诵读对学生人格养成教育的积极作用。

三是行动研究。分析中职学生经典诵读能力现状,分析经典诵读与学生人格养成教育的内在联系,研究以传统文化为内涵的经典诵读对中职学生品德养成、审美与价值取向引导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构建以经典诵读活动为载体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人格培养的校本文化教育课程体系,搭建经典诵读实践平台,创建良好的校园诵读文化环境,构建经典诵读的信息化模式。

2.经典诵读课程化

从课程优化层面探索经典诵读和人格养成的融合点。结合中职学校办学特色及人才培养目标,构建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载体的经典诵读与人格培养的校本文化教育课程,甄别选择适合中职学生阅读的经典,建立经典诵读资源库,探索经典诵读的教学模式,帮助学生汲取传统文化精华,和先贤对话,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经典诵读信息化

从信息化推广层面探索经典诵读和人格养成的融合点。当前,网络文化对校园文化的影响越来越大,在信息化语境下构建经典诵读模式尤为重要,要充分发挥信息网络的优势,让学生由被动学转变为乐学、爱学。学校网站可开辟“经典诵读”版块,开辟网络交流平台,开设读书论坛专栏,打造经典诵读微信公众号等,利用网络便捷、传播快速的优势,为学生提供阅读资源,提供有效的诵读指导与帮助,形成经典诵读网络新风尚,逐渐探索构建经典诵读信息化推广模式。

4.经典诵读平台化

从活动载体层面探索经典诵读和人格养成的融合点。搭建经典诵读活动平台,让学生在校园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接受经典文化的涵养。学校可以开设经典诵读兴趣班,在校园广播站开设《经典诵读》栏目,开展“经典诵读”主题活动月,举行经典诵读讲座等。通过搭建经典诵读活动平台,开展形式多样的经典诵读活动,形成良好的经典诵读文化氛围,在实践中形成并完善基于中职学生人格养成教育的经典诵读推广模式。

四、小结

中职学校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对中职学生的人格养成教育起到了良性引导的作用,经典诵读活动能积极影响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利用经典诵读传承文明,浸润灵魂,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品格,成长为既有专业知识,又有人文素养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关于印发《国家中长期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年)》的通知[Z].2012.

[2]龙其林.当前国内经典诵读实践问题探析及对策研究[J].教育导刊,2015(1).

[3]傅卫莉.打造精品诵读活动,提高学生人文素质[J].教育理论,2013(12).

经典的传统文化篇6

关键词高职学生传统文化

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印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和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等文件精神,促进高职院校大力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优秀传统文化精神能够真正融入学生血液,培养高职学生积极向上、自尊自信的社会心态,全面推进智慧校园、特色校园、活力校园、和谐校园的构建。

1建设高职院校的谨信文化,培养高职学生的谨言慎行、讲求信用的良好品格

高等职业教育在培养高职学生专业技术能力的同时也要更加注重学生道德体系的构建,强化学生人文素质的养成,着力打造高职院校的谨信文化。谨信文化的建设,一是需要营造良好的传统文化校园氛围。可以以传统文化为主题来命名学校的建筑、道路、长廊;用具有中国特色的饰品来装饰图书馆、宿舍、食堂;校园广播、宣传大屏时常播放一些古琴、古筝、戏曲等古典音乐作品,使学生们时常处于传统文化环境的包围之中,在润物细无声中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二是需要加强训练与引导。大量设定情景环节来练习高职学生谨言慎行的学习态度、生活态度和工作态度。着重对高职学生加强家国情怀的教育、社会关爱的教育和人格修养的教育;充分利用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契机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节日,开展优秀传统文化经典知识、经典故事的朗读、说讲、模拟展演等形式多样的普及教育活动,以培育培养并激发起高职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在母亲节、父亲节、重阳节、教师节期间开展“感恩师长、感恩父母,敬老孝老我能行”等感恩、敬老孝老活动,帮助高职学生学会感恩、心存感恩;以元旦、劳动节、五四青年节、六一儿童节、建党节、建军节、国家公祭日、国庆节为契机,开展生动活泼且形式多样的传统文化教育实践活动,将经典教育生活化、实践化、落地化,从而在训练与引导中帮助高职学生认知谨信文化并弘扬谨信文化,帮助高职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三是着重培养学生讲求信用的诚信品质。诚信就是待人处事真诚、老实、讲信誉,一诺千金,说出去的话,就必须做到,承诺了必须去做,培养诚信厚重的精神。四是全面开展文明礼仪的习惯养成教育,以培养高职学生遵纪守法、助人为乐、爱护公物、谦虚礼貌的礼仪规范。以敬人、自律、真诚、宽容、平等为原则,以“礼貌、礼节、礼仪”为主要内容,以二级学院为主体、以班级为单位,全面开展校园礼仪方面的系列讲座与活动,各二级学院组织文明礼仪知识大赛,由团委来主持评选出校园年度文明礼仪之星。

2开设传统文化选修课和开展二课堂活动

一是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纳入选修课程体系,以选修课的形式传播并弘扬传统文化。

二是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学生晨读的必备内容,构建起优秀传统文化国学经典诵读体系。需要制定详实的诵读计划,本着循序渐进、从易到难、以点带面、从少到多的原则,在各二级学院开展不同的诵读内容,可以将《弟子规》、《千字文》、《大学》、《中庸》、《唐诗宋词》、《二十四孝顺故事》等国学精粹引导学生诵读;可以将《大学》、《中庸》、《道德经》、《论语》《诗经》等国学经典组织教师们诵读,师生共同参与诵读,构建起国学经典诵读体系。

三是定期开展传统文化知识、诗词鉴赏与朗读、古典音乐欣赏、书画欣赏等二课堂活动。可以开展“诵经典、写经典、唱经典、演经典、展经典”等二课堂活动,可以每月开展“诵读国学经典一刻钟”和“书写国学经典一刻钟”活动,确保各二级学院各班级诵读内容的落实;可以把国学经典故事改编成情景剧,利用传统节日开展说唱、朗读国学经典故事、国学情景剧展演活动等;要求各班级每月的黑板报、橱窗、班级微信圈、博客、微视频等都要有一定的国学经典内容,定期安排校园广播播放国学经典音乐等,把国学经典教育贯穿于日常的点点滴滴活动之中。

3开展形式多样的与传统文化相关的校园活动

成立陶艺社团、空竹社团、风筝社团、古筝社团、茶艺社团、书画社等带有传统文化性质的社团组织,开展识字猜谜、唐诗宋词鉴赏、端午划龙舟、重阳走访敬老院、中秋赏月等具有传统特色的活动;以大学生科技艺术节、文艺汇演等为展现载体,围绕孝敬父母、心怀感恩、诚实守信、善待他人、日行一善等话题,借鉴朗读者、诗词大会、百家讲坛等节目,邀请名师名人、校友、老教授等用文朗诵、课本剧、说唱、快板等新颖生动活泼的形式可以把《论语》、《弟子规》、《孝经》、《礼记》等国学经典介绍出来并欣赏到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通过学生们的积极参与形式多样的传统文化活动,在潜移默化中就会帮助学生们深层次思考并体会传统文化的精髓。

4利用新媒体、新技术弘扬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现如今,移动学习、微课、mooC、电子书包和翻转课堂等新技术和新理念被广为实践,虚拟现实、大数据技术、云计算、传感技术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正在改变我们的工作和生活。现代的学生每天抱着手机不松手,都号称是“网络原住民”。因此,在弘扬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就需要“投其所好”,可以深入挖掘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仁爱、诚信、民本、正义、和合、大同等时代价值的经典故事,用微信、微视频推送带有民族文化特点的小故事、小文章、小视频,在网络课堂、翻转课堂里面增加一些例如史记、百家讲坛、名人传、中国史、春秋战国之类的历史纪录片,使学生在网络上也能够接受到传统文化的教育。

华夏文明五千载,各宗各派、诸子百家的不同学说各领,经过千年的融合,道、儒、佛三位一体,以道行、儒礼、佛法为灵魂影响着每一位华夏子孙。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以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为指导,取其蕴含的思想精华,建立起具有高职院校特色的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系。

经典的传统文化篇7

关键词:儿童经典读诵古典文化现代文明儿童观

中图分类号:G0;G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6X(2013)11-0000-02

儿童经典读诵运动,主张利用13岁以前人生记忆的黄金时期,读诵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化的经典,提升文化修养,以健全的人格、道德和智慧投身于社会。这个运动的兴起来自多种力量的觉醒和汇合。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冰心、赵朴初、巴金等十几位世纪老人就已经意识到中国传统文化存在断代和消亡的危险,联名向政协提案建立经典学校,专门培养传统文化的精英继承人,但是由于可行性不强,这个方案没有实现。但是仍然有不少有识之士一直在关注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衰,并且致力于《弟子规》、《了凡四训》等经典的推广,希冀可以挽回世道人心。台中师范学院语教系专任副教授王财贵在1994年开始倡导读经,目前,中国大陆和台湾、香港地区乃至北美、东南亚华人社会均已开展不同规模的儿童经典读诵活动。

一、两种回归

1、现代文明向古典文化回归。

儿童经典读诵运动是现代文明向以先秦哲学为代表的古典文化回归,重新审视曾经滋养过我们伟大民族的文化源头,抛却种种功利的目的和偏见,以纯净的心重新感受远古清新的空气。

“古希腊和先秦被称为人类的轴心期。人类文化在不断的回归中不断地从轴心期获得文化根基的滋养和进步的力量。”[1]52任何伟大的文化都有其富有生命力的强大源头,有其扎实的根系,中华民族文化的源头应该至少追溯到先秦时期。文化是由文字传载的,虽然在历史的传承中有着难免的扭曲和误读,但在文化生死存亡的时刻总会柳暗花明、绝处逢生,这并不是偶然,因为文字的传承没有中断,原典的学习没有断代。可是,五四以来,因为白话文运动和汉字的简化,我们的传统文化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艰难处境。这种艰难在文字发生变革的最初几十年还看不出来,因为很多受传统经典教育熏陶长大的先辈还健在,但从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随着一批世纪老人的衰老和辞世,危机开始显现。越来越多的人离开工具书根本读不懂文言文,更不要说深入理解文化的精髓。人们疏远漠视自己民族的文化成为普遍现象,现代与古典的隔膜越来越深,民族的自卑感也随之四处蔓延。我们的文化面临着断绝的危机。因为文化的存活,不是图书馆里的书架上整齐的码放着所有的经史子集古代经典,而是有相当数量的人能够理解、消化吸收、运用到生活中,并能结合当时的时代环境发扬广大,成为一种时代的精神,这才是活的文化。否则,那些束之高阁、蒙尘已久的书籍顶多是死的化石,供后世的人研究罢了。

2、化向儿童文化回归。

儿童经典读诵运动,也是化向儿童文化回归,促使成人理解儿童的强大潜力,尊重儿童的独特存在方式,学习儿童的浑然天成,并且悉心呵护儿童的成长,为其提供生长的肥沃土壤,那就是丰富的文化养料和富有生机的自然环境。

为了应对民族文化消亡的危机,儿童经典读诵的运动势在必行。因为,“童年也是人生的轴心期,它是人生的开端,也是人生的根。先秦哲学、古希腊哲学之于我们的现有文明,儿童之于我们成人,具有植物的根的意义。”[1]52只有从根本着手,使我们人生的根和民族文化以至于人类文化的根相交融,才有希望成功挽救我们的文化。正如《大学》开篇所言:“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儿童相对于成人,相对于社会的未来,好像是一粒种子,不管这粒种子多么优良、多么富于潜力,如果没有肥沃的土壤,没有园丁的呵护,这粒种子无论如何是无法茁长成长、发芽开花、结出丰硕果实的,而这里肥沃的土壤只能是我们民族文化的源头――古典文化。因为古典文化,相对于现代文明,是深深扎于地下的根,如果吸收不到来自根部的养料,现代文明的花果只有萎顿衰败这一种命运。这粒童年的种子,能否吸收到来自我们文明源头的丰富养料,就要依靠成人这位园丁的精心呵护了。从这种意义上来看,儿童经典读诵运动正是有识之士出于对文化命运的关注、对儿童的关爱、对社会的责任而倡导的,是一种对儿童的回归、对以先秦哲学为代表的古典文化的回归。

二、两种融合

1、古典文化与现代文明的融合。

先秦诸子百家光辉灿烂的思想虽然有挖掘不尽的宝藏,但是由于中国过于漫长的封建时代,很多珍宝被深埋于民族文化意识的底层,通过经典读诵运动,不仅仅是现代文明向文化的源头回归和汲取养料,同时也为先辈的杰出思想在现代崭新的社会时代背景下重新焕发生机提供了条件,所以经典读诵运动推动的是文化的双向融合,是古典文化与现代文明的互补。

2、东西方文化的融合。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家思想以孝道为中心,流传千年,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色。孝道肯定了父母对于子女和社会的重要价值和意义,可以说中国是最早最全面的发现父母的国家。但是,由于政治经济文化诸多原因,在父慈子孝这一对矛盾关系中,我们过分强调了子女对于父母的孝,而忽视了父母对于子女的慈,以至于我们一直没有发现儿童所具有的独特的身心世界。而西方社会,从卢梭发现儿童,经过蒙台梭利、杜威、苏霍姆林斯基等人的努力,已经形成了对于儿童全面深刻的认识,早已发出解放儿童、捍卫童年的呼声。借助亲子读诵的形式,也是我们向西方学习新的儿童观的机会,可以促进父母本位的孝道文化与儿童本位的近现代西方儿童观融合,以期达到父慈子孝这一对矛盾关系的和谐统一,为解决全球性的人类文化和生存危机寻求一条新的道路。

三、三种误解

儿童经典读诵运动经过二十年左右的推广,由民间逐渐走进公立学校和官方视野,目前已是铺天盖地,轰轰烈烈,煞有介事,上有著名学者教授呼吁推广,下有幼儿园小学的老师热心普及,家长也是满怀好奇与期待积极投身其中,政府更是大力倡导,一年之中在传统节日期间推出四台经典读诵晚会。但是,人们对待儿童经典读诵的态度仍然各不相同,甚至大相径庭,其间也存在着诸多误解。

1、反对者的误解。

一种态度是极力反对,认为这是复古是倒退。最常听到的论调就是:如果中国这些老古董有用,中国怎么还会落后挨打?现在都什么时代了,那些都是封建帝王麻痹和统治百姓用的。持这种看法的人,并没有真正看过几本中国传统经典,更没有深入去理解和思考过,只是根据自己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所受的教育给予的观念,习惯性地做出了判断。在这种判断之后所隐藏的、真正可怕的是相当多的国人对自己的民族文化传统丧失了自信心,对自己民族的历史缺乏一定的了解。

我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大致可以分为经典之作的传统和世俗的传统。经典之作,尤其是先秦时期,大一统的封建帝国形成之前,学术氛围相对宽松,《易经》、《老子》、《论语》、《庄子》等著作,忠实记录了先哲对于宇宙人生的认识成果,是我们文化的源头,我们姑且称之为以先秦哲学为代表的古典文化。随着中国的统一,“秦始皇焚书坑儒,开辟了国家政权暴力干涉民间思想的专制主义的先河,到了汉代又遽转为儒术独尊的思想,直到现在还有人将儒学视为中国文化传统的代名词,这是错误的。先秦有诸子百家,儒学仅其一家,怎么能将儒学这一支流看做中国文化的总源头呢!”[1]58历代封建帝王为了巩固政权,往往采取文化思想上的专制独裁,对经典断章取义,把经典中的某一思想进行放大和夸张,用作维护自己家族统治的工具。人们习惯了用仁义道德去要求和制约他人,而忘记了先哲教导的自律内省才是道德的基础,虽然历史上也不乏有识之士真正继承了这样的智慧,但毕竟是凤毛麟角。这样,在实际的历史当中,经典著作中的先哲智慧并没有机会非常充分的发挥它们的作用,而是不断地经受着歪曲和误解,形成了世俗的政治意义上的传统文化。除去政治传统对经典的误导,民间对传统也存在着诸多根深蒂固的误读和偏见,比如没有研究过《易经》的人往往以为这是一本算命的书,不屑一顾。当然,《易经》包含有预测学的原理,但它绝不仅仅是算命预测之术。

儿童经典读诵运动所倡导的回归传统文化是回归经典之作中的智慧传统,是我们民族文化的源头,是我们民族的根,而不是政治上的和民间的某种传统,并且要努力避免这些曾经歪曲经典的传统再度影响我们的下一代,所以儿童经典读诵选择的读本都是原典,是不带注释的,是跨越千年的时空阻隔,使我们民族文化源头的活水重新滋润我们的后代,是“根须牵着树梢,勿让它走向飘渺的梦幻”。

2、支持者的误解。

另一种态度是过于急功近利,把孩子当作满足虚荣心的工具,以背诵为目的,把孩子作为炫耀的资本,甚至是实现自己梦想的工具,妄图培养出一个又一个神童或者将来成为什么伟大的人物。持这种态度的人也是全然不了解儿童,不了解儿童经典读诵的意义,把经典读诵变成了对儿童新的压迫。这种错误的态度说明推广经典读诵的同时,更加需要宣传和推广西方近代早已产生的儿童观,我们国家的成人需要发现儿童独特的世界,理解儿童独特的心理,需要更多的人来解放儿童、捍卫童年。

3、对读诵本身的误解。

还有一种态度,认为读诵就是死记硬背,是对儿童的压制和摧残。这是因为他们不了解读诵这种既古老又简单的方法所具有的强大的生命力和潜力。读诵是儿童学习语言的重要方式,是儿童的语言游戏,是亲子交流的便捷有效的方法。读诵不是简单地背书,而是建立在亲子、师生的爱的基础上,从幼儿时期就开始培养的阅读爱好和习惯。读诵是符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方法,关键是看父母和老师如何正确地使用和把握。读诵范围的选择,并没有硬性的规定,凡是优秀的作品,不论是中国的、外国的,还是哲学、文学,只要适合儿童的年龄特点,都可以拿来读。读诵对于儿童成长有益的帮助也是出乎很多人的意料的。美国的阅读研究专家吉姆崔利斯写的百万畅销书《朗读手册》,列举了许多生动的例子,告诉我们朗读可以增进儿童的智力发展,可以治疗“心智及生长迟缓”的儿童,还可以加强亲子间的感情。我认为,更重要的是,读诵可以使文化的精华、民族的精神得以薪火相传。

参考文献:

经典的传统文化篇8

一、国学经典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道德教育资源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五千年的文化积淀,孕育了中华民族诚信友爱、温文有礼的优雅人格。国学经典不仅是中国悠久传统文化的明证,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立身处世之本,更是我们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如《论语》是我国古代一部十分重要的经典,它包含了立身、处事、为学、从政等丰富的人生经验和人生智慧。它融政治、伦理、道德与教育为一体,其核心是做人,是伦理道德修养。它提出的许多做人的原则和格言,如“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等等,具有普遍的意义。又如《弟子规》,虽然总共仅有1080个字,360句,但却把一个人如何孝敬父母、友爱兄弟、立身处事、待人接物、修身治学等等的态度和礼仪概括得淋漓尽致。《弟子规》所阐述的道理,譬如“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将加人,先问己,己不欲,即速已”;“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泛爱众,而亲仁”等教诲,适用于不同宗教、不同种族、不同国家以及各行各业,男女老少。《弟子规》的编写次序也是中国古人教育经验的总结,符合教育的规律。其他的如《童蒙须知》、《孝经》、《礼记》、《颜氏家训》等一系列经典蕴含着优秀的传统美德,学习国学经典,可以让小学生系统地直面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接受中华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的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优秀的道德品质。

二、国学经典文化的德育育人价值

1.国学经典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发展特点

及早让学生学习中国文化经典,接受传统优秀文化的熏习,即是在他心灵最纯净、记忆力最佳的黄金时期,接触最具有智能和价值的经典。将这些经典积淀在脑海里,虽然他们这时还不完全理解,但会在他幼小的心灵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其日后的人生态度和方向。“以文而化”,逐渐培植其福德、开启其智慧,从而奠定他一生的高远见识和优雅人格。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和阅历的增加,他们会逐渐加强对经典的理解,经典遂成为他一生开智、受益、励志、成长的源泉。

2.国学经典教育的精髓在于潜移默化而非灌输

学习国学经典不仅可以让孩子多认识字词,奠定大语文之根基,培养文化气质,更重要的是可以通过感悟圣贤文明,通晓启迪心智,陶冶品行,提高修养,培养儒雅风范,明白做人的道理,归根到底就是提高人的根本素质。在孩子们还不具备对古诗文经典充分理解力的时候,就把经典交给他们,乍一看莽撞,实际上却是文明传承的绝佳措施,幼小的心灵纯净空阔,由经典奠基可以激发起他们一生的文化向往。孩子们从小接受这样的熏陶,国学经典将在他们心里埋下种子,随着他们慢慢长大,会与他们形影相随,对他们的一生都将产生积极影响。让国学经典点点滴滴融入孩子们的生活当中,让孩子们得到一种民族情感性格的熏陶,使孩子们养成孔孟所提倡的至大至刚的人格,至关重要。

3.国学经典中的大量的德育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生活实际,容易理解,便于实际应用

《大学》强调:“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朱熹也指出:“小学学其事,大学学其理。”因此,经典的德育内容围绕人们的日常生活而展开,它重在告诉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为人处事的基本道理和准则,强调从日常行为规范做起,从孝亲、敬长、悌兄、信友做起,由近及远,从小到大,逐步提高自己的道德品质,而不是远离生活实际的空泛的大道理。在实际生活中去操作,久而久之,逐渐形成习惯,这也是取得显著德育成效的一个重要原因。国学博大精深,孩子开始接触国学就会有令人欣喜的变化。孩子在日常生活及行为中反省自己,找“过”并纠正自己。孩子很快就学以致用,到了家中,就开始对照着书纠正自己的一言一行。这种国学教育是一种新兴的教育方式,集育人、学习功能为一体,孩子既长了知识,又学会了做人。

三、国学经典教育的最终归宿是促进学生德育的发展

经典的传统文化篇9

[摘要]“经典阅读”是指对在中国文化中具有基础性、典范性、权威性的典籍的阅读,其中也包括艺术图像经典。作为文化共同体中的图书馆应该积极推动艺术经典阅读,而具体的推动措施,重点不是引导读者阅读,而是要为读者创造阅读条件。

[关键词]图书馆文化共同体艺术经典阅读

目前,中国图书馆界乃至全国知识界和文化界都在大力倡导经典阅读。什么是经典?为什么要提倡经典阅读?这是我们首先应该追问的问题。

1什么是经典

何谓经?“经”首先是经纬的经,《说文》中有:“经,织也。”在织布时,纵线是经线,横线是纬线,经静而纬动。所以,经线是编织的基础,经线不理清楚,纬线就很难编织。其实,人类社会就像一张大网,有经有纬。文化也是这样,中国古人就把文化类比为织物,把基础性的、恒常不变的、权威性的东西称为“经”,有准绳的意义。所以,《尔雅》中有:“基,经也。”《广雅》中有:“经,常也。”《左传•昭公十五年》中有:“礼,王之大经也。”在中国古代图书目录四部(经、史、子、集)分类法中,“经”居首位。中国古人把基础性、纲领性的文献都称为“经”,如《道德经》、《佛经》、《圣经》、《古兰经》、《山海经》、《水经》、《茶经》等。当然,经也有重要和不重要之分,孔子把最重要的儒家文献归结为“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在汉代时,《乐》已经失传,就剩下五经。《白虎通•五经》中有:“五经何谓?谓易、尚书、诗、礼、春秋也。”到宋代时,五经就增加到十三经,至此《十三经》成为儒家最基础最重要的文献。

何谓典?中国最早的文献《尚书•尧典》中就有:“慎徽五典,五典克从。……有能典朕三礼?……命汝典乐。”一般认为,这里的“五典”是指五种基本的礼教,而后边的“典”字是主持主管的意思。但从甲骨文字形来看,“典”字上面是“册”字,下面是“大”字。册大,也就是书大。所以,《说文》中有:“典,五帝之书也。从册在丌上,尊阁之也。庄都说,典,大册也。古文典从竹。”把典说成是五帝之书,也许是为了表示典之庄重,在远古时代,书是用绳子捆绑的竹质或木质文献,制作书籍应该是庄重的事,重要的书被放置在有底座的垫子上,称为“典”。这样看来,“典”与“经”有相通之处,它们都是重要的书籍。所以,《尔雅》中有:“典,经也。”但“典”与“经”也有不同之处,《左传•昭公十五年》中有:“典以志经。”所以,“经典”二字是“经”在前“典”在后,先有经,后有典。言经成典,典以志经。

综上所述,“经典”应是指在中国文化中具有基础性、典范性、权威性的书籍。

然而,书籍是文字出现以后的产物,在文字出现之前,文化是以身体形态、口传形态和其他视觉形态存在的。那么,有没有非书籍的文化承载物可以被称为文化经典呢?其实,文化传统是由许多代人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历史地积淀下来的结果,每一个时代总结、概括、提升其价值观念,并记载其生活方式的哲学、历史、文学、艺术作品都会成为经典。所以,从文化史的角度看,经典构成了文化传统。或者说,文化传统是由文化经典构成的。文化经典包括哲学、历史、文学等文字典籍,也包括文物、艺术作品等视觉形象。

接下来的问题是:我们今天为什么要提倡阅读经典?

2为什么要提倡阅读经典

自从鸦片战争失败以后,中国人开始了痛苦的反省。辛亥革命了腐败无能的满清王朝,为国人打开了思想解放的大门。为了能够摆脱旧的文化束缚,尽快把西方的“德先生”和“赛先生”请进来,激进的“”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试图全面中国传统文化。

如果说“”以批判的武器触及的只是思想形态的传统文化,并没有导致中国传统文化物质形态的遗产遭受破坏,那么20世纪60年代的“”则以武器的批判造成了中国传统文化在物质形态方面的巨大损失。在中华文明持续了5000年的九州大地上,不但狼烟四起地焚烧典籍,游斗学者专家,还大肆破坏文物,石雕被砍掉头颅,泥塑被毁成粉沫,许多私人珍藏的古字画、古陶瓷等经典文物也在劫难逃。在破四旧、立四新,造反有理、破坏有理的大氛围中,中国传统文化的物质遗产几乎荡然无存。

10年的时间在5000年历史的长河里虽然只是短暂的,但它所造成的损失并不是另一个10年所能够弥补的。浩劫已经过去30多年了,它在中国人民心中的创伤还并没有痊愈,它在一代人精神上打下的烙印,影响了几代人的道德世界下滑。

科学技术的引进让中国的GDp翻了几番,国人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改善,国家的经济实力大大提高,但这只是物质生活的进步,并不是精神生活的进步和道德世界的提升。因为科学技术只能解决物质的问题,科学知识再多也不能解决精神问题,马加爵和药家鑫都是接受了高等教育的人,但他们的道德水准远不如许多未受过小学教育的农民。这是为什么?

我们今天的教育,从中小学的数理化天地生到大学里的政治、外语、社会学、心理学、科学学、教育学,大多数课程都是来自于西方。自从西方列强打开了封闭的中国国门之日开始,西方文化就以科学的面貌走进了中国的教育。但由于我们排斥西方非科学的基督教道德,当我们抛弃中国传统道德精神时,我们也就失去了主要的道德精神支撑。这样,即使有一天我们能够在科学技术和物质生活领域与西方世界比肩,我们也还是道德精神领域的矮子。

那么,怎样改变国人道德世界下滑的现状,避免未来的悲剧呢?既然科学知识不能解决道德精神,我们只有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吸取道德精神的力量。所以,今天的有识之士开始顽强呼吁:回归优秀的中华文化传统。

只要根不死,被毁坏的树干还会长出树冠。既然经典是在中国文化中具有基础性、典范性、权威性的书籍和文物,那么要回归中华文化,继承和发扬优秀的中国文化传统,最直接而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阅读中国文化经典。

3经典阅读应包括艺术图像经典阅读

经典构成了文化传统,阅读经典的目的是使读者了解经典中所保存的传统文化,认同经典所传递的传统文化价值观念,重新接受传统生活方式中的精华部分,通过其与现代生活方式的融合,达到社会和谐的目的。从这个经典阅读的目的来看,经典阅读应该包括艺术经典阅读,因为,中国艺术经典作为中国文化经典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承载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念,阅读它们同样能起到阅读文字经典书籍那样的重要作用。

早在文字出现以前,中国的艺术就已经有了成教化、助人伦的作用。例如玉器,《礼记•聘义》中有记载,子贡问于孔子曰:“敢问君子贵玉而贱珉者何也?为玉之寡而珉之多与?”孔子曰:“非为珉之多,故贱之也;玉之寡,故贵之也。夫昔者君子比德于玉焉。温润而泽,仁也;缜密以栗,知也;廉而不刿,义也;垂之如队,礼也;叩之其声清越以长,其终诎然,乐也;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忠也;孚尹旁达,信也;气如白虹,天也;精神见于山川,地也;圭璋特达,德也。天下莫不贵者,道也。《诗》云:‘言念君子,温其如玉。’故君子贵之也。”玉雕艺术的历史在中国已经不止5000年了,早在7000年前的红山文化时期,玉器就已经非常出色,后来良渚文化玉器中出现了玉璧和玉琮等礼器,成为文字出现之前的中华文化经典。玉器艺术7000年延续不断,这在世界其他地区是没有的。它不仅见证了中华文化7000年的历史,也是7000年中华文化的承载者,它可以当之无愧地被称为中华文化的艺术经典。作为中国人,读懂这样的艺术经典,就能直接获得道德精神的提升。

中国书画艺术是中国文化成熟时期的经典艺术,西周时期的钟鼎文已经脱离了甲骨文的原始形态,有了字体结构和章法的规范性,《盘铭》、《颂鼎铭》、《颂壶铭》、《大克鼎铭》、《毛公鼎铭》、《散氏盘铭》等青铜器铭文的艺术性极高,至今还是许多书法家揣摩学习的范本。《石鼓文》是从钟鼎文向全国统一的小篆体文字过渡时期的代表,作为书法艺术的极品,不但被历代统治者所尊重并藏于皇室,还被历代文人书家所珍视,自唐初发现《石鼓文》以来,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韩愈、张怀、张彦远、坡……直到近代吴昌硕等大家无不称赞,韩愈《石鼓歌》中的诗句“鸾翔凤翥众仙下,珊瑚玉树交支柯”表达了当时文人对《石鼓文》的喜爱和赞美。

秦篆之后的汉隶风格多样,异彩纷呈,书法名家辈出,影响了后世以书法品藻人格的风气。东汉末年,以张芝为代表的一批书家研习草书达到了痴迷的程度,已经是一种无功利目的的艺术创作了,这从汉末学者赵一所作的评论《非草书》中可见一斑:“乡邑不以此较能,朝廷不以此科吏,……专用为务,钻坚仰高,忘其疲劳,夕惕不息,仄不暇食,十日一笔,月数丸墨。领袖如皂,唇齿常黑。”

现存最早的书论是东汉崔瑗的《草书势》和蔡邕的《篆势》,它们都因被晋书家卫恒收录在《四体书势》中而得以保存,蔡邕还以所创飞白枯笔影响了包括王羲之在内的魏晋书法。后来的书法变化,清人梁在其《评书帖》中总结为:“晋尚韵,唐尚法,宋尚意,元明尚态。”这里不再赘述。总之,中国书法艺术作为中国文化的视觉承载者之一,其在中国文化传统中的地位并不亚于中国的诗词歌赋。东汉以来,书法艺术备受国人重视,唐宋两朝的诸多皇酷爱书法,甚至连清朝的满族皇亲自参与书法艺术实践,这些事实都大大推动了书法艺术在民间的传播,成为成教化、助人伦的普及教育手段。

学习经典书法艺术,确实可以提升人的道德境界:学习中锋行笔,可以令人保持中正平和的处世心态;学习字的结体和章法布局,可以培养人的仪容修养和优雅举止;学习意在笔先,可以增进人的设计心性,减少行为的盲目性;学习法无定法,可以鼓励人突破自己的思维定势,提高创新能力。可见,阅读艺术经典的价值在于修养人格和提升境界,还可以起到培养创新精神的作用。从继承和发扬优秀的中国文化传统,重建中华民族的道德精神这一经典阅读的目的来看,阅读并实践书法艺术经典,无疑是最直接有效的方式之一。

除了玉器和书法艺术以外,中国传统视觉文化中还有绘画、雕塑、陶瓷、家具等器物经典,阅读它们能够获得对中国文化的深刻理解,帮助读者重建精神家园。中国古代绘画从原始彩陶纹样到长沙战国楚墓帛画,从秦汉壁画到敦煌壁画,都有许多艺术经典。在卷轴绘画中更有许多国宝级的作品,如:东晋顾恺之的《洛神赋图》;隋代展子虔的《游春图》;唐代阎立本的《步辇图》、吴道子的《天王送子图》、王维的《雪溪图》、韩的《照夜白图》和《牧马图》、张萱的《捣练图》和《虢国夫人游春图》、周的《簪花仕女图》和《挥扇仕女图》、韩的《五牛图》、孙卫的《高逸图》;五代荆浩的《匡庐图》、关仝的《山溪待渡图》、黄筌的《珍禽图》、周文矩的《重屏会棋图》、董源的《潇湘图》和《龙宿郊民图》、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王齐翰的《勘书图》;除此之外,北宋李成的《读碑窠石图》、范宽的《山行旅图》和《雪景寒林图》、巨然的《秋山问道图》、石恪的《二祖调心图》、武宗元的《朝元仙仗图》、许道宁的《关山密雪图》、王居正的《纺车图》、文同的《墨竹图》、郭熙的《早春图》和《窠石平远图》、坡的《枯木怪石图》、李公麟的《五马图》、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赵佶的《听琴图》和《芙蓉锦鸡图》、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南宋李唐的《采薇图》和《万壑松风图》、米友仁的《云山图》和《潇湘奇观图》、苏汉臣的《秋庭戏婴图》和《冬日婴戏图》、赵伯驹的《江山秋色图》、李嵩的《货郎图》、李迪的《风雨牧归图》、陈居中的《文姬归汉图》、马远的《踏歌图》、夏圭的《溪山清远图》、梁楷的《泼墨仙人图》、陈容的《云龙图》、法常的《观音、猿、鹤图》、龚开的《中山出游图》;元代赵孟的《鹊华秋色图》和《红衣罗汉图》、任仁发的《二马图》、刘贯道的《消夏图》、陈琳的《溪凫图》、王振鹏的《伯牙鼓琴图》、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曹知白的《群山雪霁图》、吴镇的《渔父图》、张渥的《九歌图》、盛懋的《秋林高士图》、倪瓒的《渔庄秋霁图》和《六君子图》、王蒙的《葛稚川移居图》,等等。

中国古代雕塑从原始社会的《陶鼎》到秦始皇陵《兵马俑》,从霍去病墓前的《马踏匈奴》到汉画像石,从北魏云冈石窟到唐代龙门石窟,从《昭陵六骏》到清源山老君像,都是中国雕塑艺术经典。青铜器经典主要在三代,战汉亦有美器;玉器和陶瓷则代代有经典。中国古代建筑和园林在世界上的独特地位表明中国建筑文化的独特,它们与中国古代哲学经典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可以说,它们正是中国经典哲学思想的外化。所以,我们今天倡导的经典阅读应该包括艺术经典阅读,因为中国艺术经典是中国文化经典的重要组成部分。

4图书馆推动艺术图像经典阅读的具体措施

图书馆在倡导经典阅读的过程中,不仅要引导读者阅读,更要为读者创造阅读条件。有条件的图书馆要尽量多藏艺术经典的副本,尤其是基础性、权威性的出版物。《中国美术全集》、《中国建筑艺术全集》、《中国书画典库》、《中国绘画全集》、《中国书法全集》、《中国十大书法家墨宝全集》、《中国出土玉器全集》、《中国传世玉器全集》、《中国出土瓷器全集》、《中国画像石全集》、《中国文物大系》、《中国文物精华大全》、《中国文化精华全集•艺术卷》等都是中国古代到近代(从先秦直到鲁迅)关于艺术观念的文献,内容全面,涉及中国书画、音乐、园林等各方面的艺术论述。此外,《中国传世名画》、《中国传世人物画》、《中国传世山水画》、《中国传世花鸟画》、《中国陶瓷名品珍赏丛书》、《中国瓷器收藏与鉴赏全书》、《中国青铜器收藏与鉴赏全书》、《中国玉器收藏与鉴赏全书》、《中国古玩收藏与鉴赏全书》、《中国美术辞典》、《中国书画鉴赏辞典》、《中国美术史》、《中国书法史》、《中国美术简史》、《中国书法简史》等也都是艺术经典阅读的必读书目。

图书馆应该在醒目的地方为这些艺术经典配置专门的书架,为读者开辟出专门的阅览室或讨论室,在阅览室墙壁上挂一些经典绘画或书法作品,请美术学院的学生作导读,请美术学院的老师开讲座,组织经常性的读者讨论会,举办读者艺术沙龙或征文等活动。

虽然现在图书馆的大量藏书中已经有一部分艺术经典文献,但这些文献与博物馆、美术馆等单位收藏的文物、艺术品相比,还是很不全面的。目前国际上有一种提法是“文化共同体”,即把图书馆与博物馆、美术馆等看作是一个文化共同体,认为它们之间应加强合作[1]。这种提法对我们今天倡导图书馆去推动艺术经典阅读是一个有力的支持,因为图书馆单独推动艺术经典阅读的力量是有限的。更重要的是,其中许多艺术经典的呈现方式只适合于懂艺术的读者,而并不适合于普通读者。这就需要图书馆与博物馆、美术馆等单位合作,重新出版一系列适合普通读者阅读的艺术经典。

推动艺术经典阅读,还可以利用读者喜欢在电脑上读图的特点,开展网络艺术经典阅读,把数字图书馆与数字博物馆、数字美术馆通过网络联合成一个数字文化共同体,共同开发艺术经典数字资源。而当下这个有利于传播中华经典视觉文化的工作基本上还没有得到重视,也许许多图书馆人会认为读图不算阅读,读图没有深度。其实,读图也可以读出深刻的思想和崇高的精神,我们不能把时尚的图片与艺术经典混为一谈。我们需要的是艺术经典阅读,也就需要有更多的艺术经典阅读渠道,图书馆应该为建设这样的阅读渠道而努力。

今天,几乎每一个城市都有博物馆和美术馆,对于在城市生活的人群来说,他们可以直接接受来自博物馆和美术馆的艺术经典教育,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在城市图书馆里读到有关艺术经典的书籍。但对于中国广大的农村读者来说,他们很难接触到艺术经典。在乡村图书馆里,普及性的科学技术书籍可以满足他们有关物质生产的需要,普及性的营销策略书籍可以满足他们有关经济活动的需要,普及性的时尚文学作品可以满足他们文化生活的需要,他们也会愿意接受并主动去阅读这类书籍。但对于经典阅读来说,虽然在乡村图书馆购藏一些文字经典并不是什么难事,但要那些乡村读者接受文字经典阅读就会有很大的难度。如果是以浅显的文字解读经典艺术作品,或者是用经典艺术作品显示传统文化中的道德真理,那么他们一定会更容易接受。西方中世纪的教皇格里高利在回答有关艺术的作用问题时说过:“文章对识字的人能起什么作用,绘画对文盲就能起什么作用。”由于现代教育是西式教育,许多中国古代文字经典,连大学生都读不懂,甚至许多教授还都对之一知半解,我们怎么能奢望让农民阅读?与其送到他们手上10本他们读不懂的文字书,还不如送他们一本能够读得懂的画册。

现在的艺术类彩印书籍多数都集中在城市图书馆和书店等阅读空间,在农村图书馆中很难看到这样的书籍,这也许是农村图书馆经费不足的问题,但我想更主要的问题在于各级图书馆都普遍缺乏对艺术经典价值的认识,也即大家普遍认识不到艺术经典对塑造人的道德精神所起的作用。朱永新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2]。这个阅读史不应仅仅指文字阅读史,许多人的童年时代就是通过连环画获得道德精神培养的,一些经典艺术作品会在人幼小的心灵留下深刻的印记并影响其一生。高品位、高境界的经典艺术作品能够帮助我们提高精神境界,与文字经典有异曲同工之妙,就如我们在读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或程正揆的《江山卧游图》时能够体验到陶渊明“悠然见南山”的境界一样。

在国家倡导全民阅读的大氛围中,图书馆,尤其是县级以下的农村图书馆应该抓住机遇,扩大艺术经典的藏书量,优化馆藏结构,为推动农民经典阅读创造条件,维护视觉信息的公平获取。

5结语

经典必是经过历史的大浪淘沙而保存下来的东西,所以经典必属于传统,阅读经典就是把自己的精神与传统链接起来,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精神力量。能够证明中华5000年文明史的不仅是文字经典,图像经典为我们提供了更完整的历史和文化传统。所以,倡导经典阅读不但应该包括文学、历史和哲学构成的文字经典,也应包括文物和艺术构成的图像经典。

参考文献:

[1]吴建中.作为第三空间的图书馆.[2009-08-23].wujianzhong.name/?p=667.

经典的传统文化篇10

关键词:“红色经典”文化;思政教育;贵州师范学院

一、“红色经典”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中的意义

“红色经典”文化是革命话语为主要题材创作并极具中国特色的的文学、影视、歌曲、诗词等作品,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这些“红色经典”文化在现今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深刻的启示意义。“‘红色经典’所传承的民族精神、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信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内在的统一性,它所表达的文化精神,所承载的基本理念,与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题是高度统一的,具有十分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可以说,内容丰富、极具时代特征的“红色经典”文化极大拓展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深度与广度,是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宝库。“红色经典”文化包括文学、影视、歌曲、诗词等多种艺术形式,其包涵的面非常的广泛,其中蕴藏着独特的时代记忆与民族文化,它承载着国家一段时期的社会和政治面貌,体现着特殊年代的民族精神,反映了中国革命者在不同时期的政治理想、爱国情怀、价值观念和道德诉求,作为一种弘扬主旋律的独特的艺术形式,它具有极强的隐性教育功能。“红色经典”文化推崇的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不畏强敌、勇于斗争的抗战精神;“舍小家、为大家”的革命思想境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作风;“志同道合、目标一致”的相处之道;“推己及人、重群克己”的集体主义精神等都对大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具有重要价值。“高校传统文化教育植根于丰厚的传统文化土壤之中,有责任将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气质与文化追求融入与学生的对话当中,用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来陶冶大学生的心境,塑造大学生的理想人格,培养具有自己民族文化精神的人才”。在思政教育工作中,汲取“红色经典”文化有助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

二、“红色经典”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中的问题

2013年11月北京召开中共中央十八届三中全会,在全会《决定》中,明确提出把完善“红色经典”文化教育作为我国教育领域首要改革任务,高校作为我国最重要的人才培养阵地,有义务和责任承担这一改革任务,通过实践去探索“红色经典”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工作模式。贵州高校也在实施教育改革,但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将不可避免地面对新形势,这就需要积极探索、发现、研究、和解决各种各样的新问题,从而不断调整和完善相关政策和内容。1.“红色经典”文化在大学生思政工作中宣传不够。当代大学生是在全球化与网络化的背景下成在起来的,其生活特征两极分化:一面热衷接受众多新事物,另一面却对“红色经典”文化认识严重不足。从中反映出,在现今高校的思政工作中,对于“红色经典”文化的宣传存在缺失,在宣传方式上严重滞后,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对网络平台有所忽视。另外,在现今高校实行专业分科的教育模式下,过于注重本专业知识的学习,除少数与“红色经典”文化有所联系的专业学生外,普遍存在对“红色经典”文化知识宣传不够的现状。2.中国革命时期优良传统在大学生思政工作中认知不足。我国自古以来就有礼仪之邦的美誉,尤其在新中国成立以来,建立了一整套以艰苦奋斗、勤劳朴实、尊老爱幼、为人民服务、团结互助、、志同道合、不畏强敌、实事求是等为核心的优良传统美德。当代大学生作为祖国的未来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有责任义务去继承和发扬这些革命时期传统美德。但当前高校中随处可见一些违背传统美德的现象,具体表现为:生活方面,艰苦奋斗观念淡薄,追求享乐;学习方面不实事求是,论文抄袭;交往方面,不追求志同道合,多数以追求利益为出发点。这些都体现出在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中对于革命时期传统美德的认知不足,导致这些不良现象愈演愈烈。

三、“红色经典”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中的措施

贵师院虽是一所新建本科院校,因此在某些方面没有那么多束缚,可以吸收成熟经验,在学生思政教育工作方面亦是如此。学校从2009年升本开始,在思政教育工作中就非常注重利用“红色经典”文化来开展。负责思政教育工作的主要是学工部、宣传部、校团委、各二级学院基层党委和团委、及学生党支部等,这些部门在开展思政教育工作时利用“红色经典”文化情况非常普遍,效果明显。如宣传部“道德讲堂”、学工部“明礼知耻?崇德向善”系列活动、校团委“书香四月?阅读人生”系列活动、各党支部以“红色经典”文化为授课主体的新型党课等,都在学生的思政教育方面发挥显著作用。1.强化课堂教育,推动“红色经典”文化进教学。现在新媒体的使用为贵师院在教学模式提供了更多选择,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仍是贵师院实施“红色经典”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重要平台。在课堂理论教学中,自觉运用“红色经典”文化价值理念、核心命题或经典格言等,来解读教材中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不仅能够增加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文化含量,而且能增强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红色经典”文化相结合的理解。为此,贵师院积极开设相关必修课程,《贵州地方文化史》、《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政治道德修养》等,充分体现历史、地方文化、道德品质等多方面要求。同时学校还开设大量相关选修课程,以供学生在结合自身兴趣前提下进行选择。另外,学校宣传部“道德讲堂”、“师院大讲堂”、“党委书记上讲堂”以及各个二级学院自己组织的讲座。2.加强网络建设,搭建“红色经典”文化的新媒体平台。网络化不断普及,人们与新媒体接触日益频繁,尤其伴随手机移动自媒体和网络传输技术的快速发展,在当今社会环境下,新媒体平台已成为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要阵地。贵师院通过利用宣传部的“师院微博”、“校园微信”、校团委的“青春师院”,同时学校组织部也在建立属于,各个二级学院在自己的门户网页上的相关板块,来为学生搭建一个了解和学习“红色经典”文化的平台。尽而,让“红色经典”文化与思政教育相结合,在向大学生传播“红色经典”文化的同时,也为提高大学生思政教育水平。

参考文献:

[1]李洁超.“红色经典”文化影视作品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J].电影评介,2010(08):22-26.

[2]张锐.新媒体时代高校红色经典传播与教育模式探索[J].云梦学刊,2013(03):128-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