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林场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19:06:31

国有林场篇1

国有林场在我国南方林区占有重要地位。广西全区共有国有林场150个,经过数十年的经营,这些国有林场已具备了较好的基础经营条件,正成为我区林业向产业化规模化方向发展的中坚力量,也是林业在下世纪取得突破性发展的希望所在。但是,由于经营体制不顺,产业单一,林业分类经营问题未能很好解决,再加上严格计划的约束,近几年来,在实现造林绿化后,部分国有林场不能很快转到高效林业方向上来,从而造成林场效益下降,经营风险承受能力降低,经济上面临越来越大的困难。因此,如何搞好国有林场的林业分类经营,提高商品林经济效益,对生态公益林实施有效的经营和保护成为国有林场当前生产经营活动中面临的重要问题。

森林分类经营与林业可持续发展

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是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的战略问题。我国林业部门也根据这一战略分别制定了国家及各省区的21世纪林业行动计划。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与林业分类经营有密切的联系。林地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林业可持续发展不可能通过无限制扩大经营范围来实现,只有通过对林地资源充分有效的利用,提高林地生产力水平才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方向。这对国有林场尤为重要。现在国有林场的经营规模已基本确定,林场经营面积只有缩小而不可能扩大。因此,国有林场走外延发展来实现可持续发展不现实的。

实现林业分类经营,基本指导思想是根据森林主体功能的发挥来经营森林。商品林追求的是投资的经济效果,其经营行为完全是一种商品生产行为。商品生产行为主要受市场经济规律约束。因此,对于商品林经营不宜采取太多行政手段去管理,也不宜采用严格的计划去控制,而应由企业根据市场作出选择。生态公益林则以森林生态公益功能的发挥为主要经营目的,而生态公益功能则不可能直接体现为经营者的经济效益。因此,必须通过宏观调控,以总体功能最佳为指导,协调经营行为,理顺经营与受益、投入与产出的关系,才能保证其经营走上良性发展道路。

林业分类经营其实质是林业经营的集约化与细分化。通过分类经营,可使经营对象整体功能发挥最佳,实现高效经营,使有限的资源得到充分利用,这即有利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对协调社会经济的发展,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经济发展与资源利用等都是十分必要的。

国有林场实行森林分类经营的必要性

1.实行分类经营可使商品林真正走向市场

长期以来,林业受生产周期长,见效慢,产出投入比低,不能实现正常的投资回报等因素影响,很难吸引到足够的投资而成为粗放经济的传统产业的典型代表。尤其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生产经营部门经营自有限,生产经营活动往往是服从计划而不是根据市场经济规律实施经营,林业不能彻底走向市场。

实施分类经营,可用市场经济规律指导商品林的经营,使林业部门能够选择经济效益好的经营对象来经营,从而使商品林经营者的利益得到保证。同时,在有较高投资回报后,亦可吸引社会生产资源流向林业部门,部分解决林业生产投入不足的问题。

国有林场实现森林分类经营后,其商品林经营完全属企业生产行为,一切经营活动都以经济效益为中心,有利提高国有林场的经营积极性,亦可避免林场在自己不熟悉的领域盲目投资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2.实施分类经营可使生态公益林得到有效的经营和保护

生态公益林的主体功能是森林的生态防护效益,这种效益的受益主体往往不是森林经营者,这就形成了受益者不经营不投入,而经营者主体投入不受益的矛盾。在分类经营不能有效实施的情况下,国有林场的防护林等生态公益林成为林场只有投入没有产出的经营对象。由于没有产出,林场不愿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实施有效经营。因此,在未实施分类经营的情况下,由于不能理顺投入产出关系,权益与责任关系,防护林等生态公益林不可能实施有效的经营,大大降低了防护效益。

实施分类经营后,通过理顺投入产出关系,明确责权关系,利用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有效解决生态公益投入,可使其不再成为经营单位的经营负担,有利加强对生态公益林的经营管护,使其生态防护效益得到时最大限度发挥。

3.森林分类经营是国有林场林地资源有效利用的保证

林地是国有林场最重要的生产资源,由于受经营管理水平限制,一方面是林场为了维护林地所有权不得不花大量精力,另一方面,林场对有限的林地资源利用效力低。实施分类经营后,通过对现有林地科学规划,按森林主体功能划分经营类型,同时在商品林经营中大力发展高效林业,可以有效解决国有林场林地利用效力低下问题。

现行经营管理体制与林业分类经营

我国国有林场现行管理体制已沿用多年。其基本特点是把国有林场作为事业单位管理,在商品生产中,林场向国家纳税体现与国家的经济关系,向主管部门缴纳各种专项费用体现隶属管理关系;对木材实行限额采伐。这种管理体制有其合理性,在林场经济自知能力有限的情况下,通过国家事业费投入,解决了林场建设初期的造林投入。同时,通过集中专项费用筹集了大量林业基本建设资金,为大规模绿化造林提供了投入保证。在我国林木资源较少的情况下,实行限额采伐也是保护有限林木资源的最有效手段。

但是,也应看到,要实现分类经营,现行管理体制也存在很大局限性。首先,从责、权、利关系看,实施分类经营后,商品林的经营完全是商品生产行为,林场的商品林经营活动应等同于企业的商品生产活动。林场的生产经营应计算投入产出,占用生产资源应支付一定的代价。林场的经营成果主要通过所有权分配,而现行管理体制不能根本解决这些问题。

其次,从投入关系分析,林场投入的两个问题未能很好解决,第一,林场现有商品林大部分是国家投入形成的,由于林场实行事业化管理,这部分商品林林场在生产受益中,未能把国家投入的利益体现出来。第二,林场的生态公益林是林场的非商品生产对象,但林场必须投放生产资源经营管理,这对国有林场又是不合理的。

第三,现行税费管理体制和企业经营行为有冲突。林场在木材生产过程中,通过缴交“两金”体现部门管理关系,这种方式缺乏根据。而林场占有的林地资源,国家投资等又未在林场的经营成果分配中体现。这显然不是规范企业的管理方法。上述问题在实施分类经营过程中都应加解决。

国有林场分类经营措施探讨

1.国有林场划类经营

国有林场实施分类经营首先应解决国有林场的划类经营问题。措施上可根据林场资源构成情况把国有林场划为两大类型,即经营商品林为主的国有林场和经营生态公益林为主的国有林场。对于商品生产型国有林场按规范的管理方式管理,占用林地资源应缴纳林地占用费,国家投资形成的资产应折成股份,在林场分配过程中,国家股份所得应上缴代表国家行使资产管理职能的管理部门,林场的经营活动照章纳税,林场的经营活动投入应通过国家计划解决,这部分资金又可通过向受益部门收取森林效益补偿费解决。在不影响森林生态防护效益的条件下,允许林场积极从事商品生产,增强林场的经济活力。我区的大部分水源林保护区及自然保护区可按生态公益型林场经营,防护林占绝对优势的国有林场也应作为生态公益型林场经营管理。

2.国有林场森林资源划类经营

对国有林场划类经营后,还应对国有林场的资源划类经营。生态公益型国有林场其经营投入主要通过经营管理投入预算由国家投资解决。商品经营型国有林场由于存在两类资源,还必须对森林资源划类经营。对于商品林完全由林场自主经营,国家或主管部门少干预;对于生态公益林应实行森林效益补偿制,解决其经营投入。

国有林场篇2

一、加强政治学习,努力提高政治素质

一年来,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届五、六中全会精神,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党的有关知识。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用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同全体党员一起到加义烈士陵园参观学习,缅怀了革命先辈的丰功伟绩。通过深入开展八荣八耻、社会主义新林区建设等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有效解决了的思想问题、认识问题和观念问题,使思想得到了升华。

同时为了搞好组织建设,在支部书记的领导下,积极参加民主生活会,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改变了过去民主生活会上存在的谈现象多,谈实质少;谈成绩多,找问题少;找工作差距多,找思想差距少;自我批评多,相互批评少等问题,从而促进了班子成员团结和共同提高。我作为支部副书记以身作则,靠感情凝聚人,靠真诚团结人,靠奋斗求发展,靠发展凝聚力量。能够正确处理领导班子成员之间的关系,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相互理解,相互帮助。坚持党性原则,自觉做到不利于团结的话不说,不利于团结的事不做,弘扬了正气,凝聚了人心,使班子凝聚力、战斗力不断增强。

二、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为重点,加强自身廉政建设,确保清正廉洁

在廉政建设方面,把搞好自身廉洁作为推动各项工作的重要保证,在抓学习、抓组织、抓落实、抓制度建设上下功夫,营造了廉洁清明的环境。一是提高认识,积极参加廉政教育和学习,从思想上筑牢思想道德和党纪国法两道防线。进行学习教育,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的廉洁自律、拒腐防变的能力。二是建立和完善了廉政制度,把落实廉洁自律规定确定到党员个人,以增强党员个人自我监督检查的作用。一年中无任何违纪现象发生,在干部职工中树立了良好廉洁从政的形象。

三、以加大资源保护力度为出发,认真抓好林场主业工作

(一)以林为本抓营林。营林生产是林场工作的基础。今年我们对营林工作实行跟踪管理,一是在各个营林时期,我们支委班子成员分别驻守在各工区,现场跟踪各项工艺。二是对营林各项工艺进行技术指标跟踪。对不符合技术指标的工艺要求限期返工。三是对营林工作实行奖罚制度。对凡植返山苗的,凡砍树桩高于标准的,凡抚育不到边不彻底的,凡不服从场营林股安排工种的,凡不按规定进行木材归楞的都实行罚款。对如期如质完成任务的颁发质量奖,对年度未发生安全事故的工区颁发安全奖,对职工安心内山工作的颁发高山补助等奖励。通过几项跟踪管理和几项奖优罚劣,年内,营林生产在抢天气,抢时间,抢进度的各项因素下,如数完成了年初上级主管部门定的各项指标。其中,春季造林860亩,其中退耕还林500亩;中幼林抚育4000亩;采伐木材2800立方米;采伐楠竹7000根;完成木竹销售收入240万元。

(二)拓宽思路抓管理。自20__年中发9号文件下发《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后,以管理来加快林场发展是贯彻“以人为本”思想的体现。主要有以下几项管理措施:一是今年对场里管理人员进行业绩评估,并且每月28号召开场里计时人员会议,对业绩评估最后一名的职工调换到工作条件差内山工区工作;二是对林场职工个人引资1万元以上的进行奖励;三是鼓励职工自谋职业,领办实体,今年对林场的部分楠竹山由内山职工进行承包,在林场出技术,优先保证采伐指标的前提,有3名职工承包了近20__亩楠竹山林,走出了林场发展的重要一步。

(三)加强认识抓防火。搞好森林防火是搞好林场开发建设的前提,是建设生态安全体系的重要内容。为此,我把森林防火工作作为头等大事来抓。主要工作如下:一是认真分析森林防火形势,进一步提高对我场森林防火艰巨性的认识。我场是典型的高山远山林场,山高坡陡,交通不便,林内杂草茂盛,林下腐植质丰厚,发生森林火灾的危险性较大。同时客观上存在的部分干部职工就存在着松懈麻痹思想。针对这一思想状况,我在9月10号召开森林防火形势会议,通过会议全场上下都认清了我场森林防火的严峻形势,思想更加统一,认识更加一致。二是认真抓好森林防火各项工作制度的落实。进入森林防火期,特别期后,由防火队定期地对各林区进行森林防火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按照与各林区

主任和护林员签订的年度森林防火责任状,认真核查,把责任落实到每一位护林员,每一个责任人。使各林区责任明确,信息畅通。各了望台全天候了望。了望塔、了望点通力协作,重点时期,死看死守。同时充分发了望员的“顺风耳、千里眼”的作用,一旦发生火情,能够及时发现,做到打早、打小、打了。三是继续做好与乡镇的联防工作。与林场接壤的有浏阳达浒镇、__*加义镇、思村乡等乡镇。进入森林防火期,特别防火期后。我组织办公室人员编制各种宣传材料,利用各林区及林缘村队的广播器材,定期广播宣传。在各林区进山路口制作醒目的警示牌,书写护林和森林防火警示语,悬挂横幅,真正从源头上抓起。(四)提高认识抓产业。原来我到林场前,林场经济主要仅由第一产业——木头经济组成,年收不上100万元。由于在林业站摸爬了20多年,对抓经济还是略知一二。今年,我将帮助职工发展各项产业,增加职工收入为重要工作来抓。一是对第一产业实行承包。凡场里的营林生产任务,场里通过一种类似招投标式的方法来进行,凡是林场正式职工,有管理能力,自愿组合成一种抚育队或造林队或植苗队等等的,都可以参加场部组织的招投标制度。场部女子植苗队就是这样成立的,她们通过对场部3亩杉木、桤木苗子的承包,每人每年净增收入近600元。二是对第二产业进行扶持。林场地处岳阳市最高的__山下,各种条件不是十分优越,再加之三个工区近60名职工比较分散,职工对信息的掌握不畅等等不利情况都是制约林场二产业发展的瓶颈。今年,我们通过对部分种养大户进行单独包干扶持,每名班子成员帮扶一名种养大户职工,提供信息,解决资金,灌输技术,引进优种等等,通过对9户大户的单独包干扶持,每户年增收近万元。三是与第三产业成功握手。林场第三产业是一片空白,今年,我们到广东等地进行木材深加工的实地考察,同时对林场未来可能存在的生态旅游进行了可行性预算,职工同时也可投资参与开发。

四、以夯实基础为重点,抓好林场基础建设

今年,通过场部努力,以及局党委,县有关部门的多方协作,我场通路,通电工程进行了前所未有的大改观。一是继去年将东山进口水泥路引进__7公里外,今年又新修林区公路1.2公里。二是配合县电力部门,架设了从徐家洞电站至4个工区的低压输电线路40公里以及场部到徐家洞电站的高压输电线路3公里。

虽然今年我做出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不足。比如:在人员管理上,缺乏科学性;不能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创新意识不够等。

明年,在搞好林场业务工作的基础上,我将运用科学的发展观,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抓住有利时机,尽快拿下林场产业发展的几大项目,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争取工程项目落户__。据了解,我县可能争取治沙项目等,我将带领班子成员多方争取。同时还应将原有的生态公益林和长防林实行拓宽,以加大林场的生态基础,确保资源增长。

二、争取一厂一社带帽__。在20__年,我将加大与广东木材加工厂和岳阳青年旅行社接触,争取通过他们的技术力量、资金设备、客户网络将__山推向社会,将林场的木头经济转化为经济利润高的深加工,将林场原生态的旅游资源转化为生态旅游业。

三、加大个人学习与廉洁自治力度。年内,我将认真学习上级有关文件精神,促进思想改进,观念更新,廉洁自治。做一名受职工爱戴的场长。

四、增强各项管理力度。年内,对森林防火、限额采伐、计划生育、综合治理、安全生产继续实行一票否决制度。

国有林场篇3

论文摘要:近年来,国有林场改革工作在不断研究和探索中。针对辽宁国有林场实际,本文初步提出浅显深化国有林场改革思路,供大家参考。

1辽宁国有林场发展现状

全省现有国有林场182个,分布在14个市,57个县(市、区),其中辽东山区99个,辽西北地区69个,辽中南平原沿海地区14个。辽中南地区林场分布特点是一个县(市)只有一个林场。国有林场事权管理以县为主,县属林场164个,占90%,厅直5个,市直13个;副处级以上林场3个,副科级以上129个,股级50个。2007年,全省国有林场资产总额17.6亿元,林木资产6.2亿元;负债总计8.4亿元,其中银行贷款4.2亿元;营业收入5.4亿元;林场净利润5032万元;39处国有林场亏损,亏损面达22%,亏损额为1296万元。全省国有林场林业用地面积1134万亩,蓄积量4866万立方米。商品林357万亩,公益林776万亩。“石头山”难以绿化的荒山面积33万亩,主要分布在辽西地区。职工总数23669人,其中在职17178人,离退休6491人。在职职工中,60%的职工在管理、技术、护林岗位上,40%的下岗职工承包、经营林场森林资源及自谋职业。大多数大中专生毕业于20年前左右,人数占8%。辽东山区平均每个林场人数139人,辽西北地区86人,辽中南地区73人。全省国有林场实行岗位工资,在职职工平均月工资额845元,退休职工1008元。162个林场参加了基本养老保险,88个林场参加了医疗保险,大多数林场没有参加失业、工伤、生育保险。

2当前国有林场存在的突出问题

2.1债务负担沉重,生产经营艰难。全省国有林场负债总额8.4亿元,其中银行贷款4.2亿元,主要用于营造林、多种经营项目,每年负担2000余万元的银行利息。

2.2社保压力巨大,保障体系不完善。全省162个林场欠缴金额10154万元,20个林场未参保需补缴“进门费”7448万元,共计1.7亿元,压力巨大,林场无法解决。同时,保障体系还有不完善方面。

2.3基础设施落后,自我积累难以建设。集中表现在7个场部不通公路,15个场部饮水困难;不通公路工区196个,不通电的188个,不通电话的196个,吃水困难的92个。

2.4人员包袱沉重,职工分流困难。随着国有林场承担任务的转变,造林任务和木材采伐量不断减少,客观上造成人员过多,负担沉重。2007年全省国有林场在职职工17178人,其中在岗的10284人,下岗的6874人。初步推算,全省林场在岗职工中将又有14%人员下岗分流,分流安置就业困难重重。相当部分家庭有两人甚至全家均为林场职工,他们一旦下岗,生活将难以保障。

3造成当前国有林场困境的原因

3.1林场定性不准确,身份边缘化。在调研中,新宾县林业局领导说:“当前林场性质不明,是林场开展工作的最大障碍,是改革中首要解决的问题”。表现在,在人事、工资制度上按事业单位管理,但事业费供给无保障;在劳动用工制度上按企业对待,林场职工在加入养老保险、就业等方面都遭遇到重重困难,下岗职工难以纳入城镇职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地处农村的国有林场,其国有性质也限制了林场享受国家对农村的扶持政策。

3.2自然环境条件差,投入严重不足。辽西北大多数林场位于生态脆弱的高山区和土地贫瘠地区,辽东山区部分林场地处地势险峻的远山区,基础设施建设难度大,加之各种冰冻雪压和山洪自然灾害的发生,破损严重,投入严重不足3.3结构调整不到位,经营机制不活。近20年,尽管林场进行了产业结构调整,兴办二、三产业,但没有按市场经济规律运行,致使林场产业项目基本失败,同时也背上了沉重的债务负担。在经营机制创新等方面,虽然林场做了尝试和努力,但由于受各种因素和自身条件的影响,一直未能建立健康的经营机制。这种单一的经济结构也难以承担以生态建设为主的任务,更满足不了安置职工再就业的需求。

3.4经营困难重重,生存发展举步维艰。全省国有林场经营面积规模不等,最大的24万亩,最小的不足5000亩,设置不尽合理。如桓仁县城郊林场与库区林场的林地隔岭相望,却设置两个林场。城郊林场有林面积只有9千余亩,现有职工115人,与大林场一样有相同的管理机构,“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造成机构臃肿、效率低下。同时,还有部分“无资源、无产业、无资产”的“三无”林场,即东部山区无可采伐森林的林场,西部地区无间种林下土地的林场,同时两个地区又都没有林业产业项目和可开发利用资产的林场。

4深化国有林场改革的对策

4.1建立新型的国有林场管理体制。管理体制是深化国有林场改革的核心与前提,不解决管理体制问题,林场改革谈不上深化,也就没有突破与进展。根据国有林场承担的主要任务和发挥的作用不同,对我省国有林场实行分类管理,划分为生态公益型林场和商品经营型林场。

4.2调整国有林场规模与布局。对同一地区国有林场数量较多、单个林场经营规模过小的,要减少机构设置,实现规模经营,提高管理效益。进行重新规划布局。

4.3妥善安置国有林场富余职工。富余职工安置是深化林场改革最大的难点,林场要帮助他们最大限度地实现再就业,提供生活保障。根据我省国有林场实际,拟以下方式安置:一是利用现有林场经营性项目优先安排富余职工,二是林场可采取现金支付经济补偿的方式或以产权流转多种经营项目和商品林的方式安置富余职工;三是各地制定解除分流人员的补偿标准,对“三无林场”,国家、省、市财政安排资金予以解决。

4.4切实做好国有林场职工社会保障工作。解决职工养老保险应作为深化林场改革的突破口,存在的问题是欠缴费多、参保“进门费”高、政策不统一。应按照分级负责、政策扶持、区别对待、逐步完善的原则加以解决。一是商品经营型林场采取以资源换资金的办法解决入保问题,生态公益型林场的职工入保所需资金由国家、省、地方三级财政解决。二是鉴于国有林场的特殊情况,省社保部门应统一规范全省国有林场入保的补缴形式和程序,降低入保门槛,实现应保尽保;三是规范养老金管理制度,足额发放养老金,确保林场职工养老保险政策落到实处。

国有林场篇4

【关键词】蟒河林场经营;困难与问题;发展建议

我国的国有林场是国家成立初期为了很好的培育森林资源,使生态得到改善,在一些生态比较脆弱的区域和荒山荒坡上,以国家投入资金的形式来进行森林资源和林业资源管理的林业事业单位。不可否认,长期以来,国有林场在资源保护、林业科技产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但在新的经济常态下,国有林场的发展出现了一些结构调整不合理、经营模式单一等问题,直接制约了国有林场的发展,其林场职工的待遇也明显低下,虽然国家在林场发展的过程中,各种扶持政策频繁推出,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实际问题,但收效甚微,因此,林场要走出目前发展困境,需要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实施,一个就是政策层面的“外力”作用,一个就是国有林场自身创新的“内力”作用,如何既能运用好政策层面,又能自身创新发展,是本文讨论的着重点。

1国有林场基本情况

1.1地理位置

国有济源市蟒河林场总经营面积12.636万亩,位于济源西北部太行山南部,是河南部级猕猴自然保护区、国家天然林保护工程区、部级重点生态公益林区。地势高低不平,落差较大,并且地形复杂。地理坐标为:北纬35°10′—35°15′,东经112°23′—112°43′,南北宽25公里,东西长40公里,地跨克井、承留、思礼、等镇,涉及130多个自然村。下设孔山、圪针庄、蟒河口、长寿山、郑坪、原大寨6个管护区。

1.2林场人员情况

1958年济源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了国有济源蟒河林场,现在职职工53人,退休31人,总计84人。其中具有专业技术的人员总共14人。

1.3林场树种情况

林场植被种类繁多。主要乔木树种有:椿栎、麻栎、五角枫、板栗、漆树、青檀、刺槐、油松、青杨、榆树胡桃等,生长繁茂,主要灌木以酸枣、胡枝子、黄荆、野皂角、马夹刺居多。属于一些耐瘠薄、耐干旱植物,在荒山绿化、水土保持等方面作用较大。主要草本植物有:冬凌草、白草、茅草、蒿类、野苜蓿、紫胡、丹参等,还存在有一些国家保护性植物,诸如红豆杉、青檀等。

2国有林场经营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2.1观念陈旧,不能适应新时期林业发展需要

林场现在的经营模式极为单一,仍旧处于提供原木材料阶段,不能够很好的探索林下种植、林下养殖等新的发展模式,没有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交通优势、区位优势,在社会化的大潮中,仍旧缺乏竞争力和大产出能力。

2.2林场发展科技人员不足,科技创新力低

现在林场的科技人员占比总在职职工人数的比例不足20%,科技研发和科技人才建设等力度都达不到要求,科学创新力不足,导致林场在发展过程中,有科技含量的林业产业变少,粗放型的产业占比大,而这些粗放型的产业的产出效益远远无法与科技含量大的林业产业相比,长期如此,林场发展的后劲不足,能够使林场可持续发展的产业链条并没有形成,最终直接影响了林场的经济收益。

2.3资金投入不够

在林场发展中,要想发展一些收益性强的项目,就必须在项目前期,加大对其的资金投入,而在现实情况下,资金的投入达不到连续性和可持性,导致一些前景好,发展潜力大的经营项目得不到及早、及时的发挥。

2.4资源分散,经营成本增大

蟒河林场东西长40公里,南北宽25公里,资源分布范围大,辐射的地域面积广,一些可以开发的林业资源呈分散状分布,开发利用条件限制较多,尽管区域内交通条件较好,但在经营过程中涉及到运输成本、培育成本以及维护成本都比较大,从而增加了管理成本,同时也不便于开展森林资源集约经营和先进林业技术的推广应用。

3国有林场经营管理发展的建议

3.1理顺体制机制,解决职工的后顾之忧

在体制机制上,打破现有的体制机制弊端,出台一系列利于林场发展的政策,力争将国有林场按公益事业单位管理,将人员经费和机构经费全额纳入财政预算予以全额保障,使林场员工能够有所依靠,提高他们的积极性,促进林场的生产、发展。

3.2建议给与政策支持,以林场为示范,建立专业合作社

由于市场经济的影响,林区富余劳动力都流失在外,导致林场内部劳动力不足,大面积的森林资源,林地资源得不到有效的发挥,要想激活这部分资源活力,建议成立专业的合作社,提高专业化水平,凸显“抱团”取暖效应,在市场化的大潮中促进林场经济发展。

3.3加大资金投入和科技人才的引进

林场地处偏避,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相应的配套设施也跟不上,严重影响其发展。建议将国有林场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国民经济社会发展、新农村建设等规划,统筹安排,科学合理的稳妥实施;积极争取国省项目和资金投入,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在人才引进上,加强人事管理,严格人事纪律,实行能进能出的人才使用机制,并定期为林场招录林业大专院校毕业生,充实技术人员力量,改善人员结构,提高林场职工的整体素质。

3.4根据自身优势,做好发展规划

要深刻分析林场近年来经营收入模式,找出收入与支出的反差点,做好谋划,在今后的发展中,林场可以根据市场规律,创新发展模式:一是,招商引资,建立“基地+企业”的发展模式,提高原材的利用率和附加值;二是,大力发展立体林业,多层次,全方位,最大限度的利用林地资源。

4结语

制约林场发展的因素很多,但在新的经济常态下,林场经济的发展需要充分利用政策优势和自身的创新能力,一方面政策上放活经营权,另一方面自身要具有创新发展思路,只有“内外力”双修,才能在新形势下,把握好林业发展的规律,才能在林业经济发展转型过程中走出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好路子。

【参考文献】

[1]丁靖.国有林场天然林保护工程绩效评价及建议[J].现代农业科技,2011(9).

[2]范德鑫.浅谈国有林场聘用制护林员的保障与管理[J].山西林业,2013(4).

国有林场篇5

关键词:国有林场会计监督制度会计监督体系

一、前言

社会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促使国有林场的经济结构越来越复杂,且没有完善的会计监督体制,导致国有林场的经济领域制度跟不上时展的步伐,所以分析与研究目前国有林场的会计监督体系至关重要,不断改革与创新民国有林场会计制度模式,提高监督环境的管理,从而创建一个国有林场会计监督体系有效的解决会计监督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因而提高国有林场的会计监督体系的管理水平是国有林场的首要任务。

二、理论概述

(一)国有林场的概念

国有林场,又称国营林场,是国家培育与保护森林资源的林业生产性事业单位,其主要发展于生态性不稳固的地区,且国有林场的建立获得国家与社会的大力支持。国有林场不仅涉及领域十分广泛,而且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尤其在森林资源保护与培育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但在实际发展中还存在很多问题,所以国有林场会计监督的加强至关重要。

(二)会计监督的概念

会计监督,是指单位内部会计机构与会计人员的经济政策在国家相关法律的基础上受到社会团体与国家机关的监督,从而制定会计工作管理条例、规则与相关监督机制,主要是为了确保企业及机构经济活动中会计信息真实性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会计监督一般包括狭义会计监督与广义会计监督,狭义会计监督是最基本的会计职能,是以国家金融政策为基础与以实现会计信息的监督和控制为目的组成的内部会计监督单位;广义会计监督则是由内部监督与外部监督组成的。(三)会计监督的作用1.有利于财经等相关法规的维护。每个事业单位都需要会计,所以会计方面的相关监管是所有经济单位经济活动的依据与保障,也就是说会计监督主要是对会计本身与经济活动的监督,从而促进所有的经济单位严格遵守国家财政经济法规,并受国家法律与法规的检查与监督。因此,会计监督有利于财经等相关法规的维护且对国家及经济单位财产的安全性有着重要保障。2.利于强化内部管理。会计监督的主要目的是强化所有单位的内部管理,作为一种经济管理手段,会计监督不仅可以多方面的提高经济效益,还可以保障单位在符合国家法律法规与经济发展的高标准基础上进行经济活动,避免造成经济浪费。

三、国有林场会计监督存在的问题

(一)会计从业人员专业技术水平良莠不齐

虽然国有林场的发展在不断扩大,但是国有林场缺乏完善的会计人员的培训机制。一方面由于很多国有林场规模较大迫切需要人才,他们招聘的会计人员多数是没有经过专业培训的,且没有充分的会计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能力,所以国有林场的会计普遍专业能力不强与整体素质不高。另一方面,会计人员没有相关的职业风险意识与法制观念,所以他们容易遭受到各方面的诱惑,且自我约束能力又差,会出现做假账的现象,致使会计数据不真实不可靠。因此,国有林场应高度关注会计人员的相关问题,采取相应措施解决好会计监督存在的相关问题。

(二)缺乏规范的审计监督机制

目前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起步相对比较晚,且没有良好的基础,又发展的十分迅速,导致会计师注册与国家发展及政策不相适应。另外,我国没有完善的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监督体制,且普遍存在无序竞争。社会的发展促进社会审计事业的快速发展,为了维护公共利益与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必须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稳定发展与加强相关的监管机制。那么为了避免注册会计师行业的无序竞争,应提高会计公司的审计费用与增强会计事务所的监管。

四、加强国有林场会计监督应对策略

(一)创新国有林场会计监督的模式

创新国有林场会计监督的模式可以采用先进计算机技术的手段,进一步强化会计监督体系,其主要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抵制会计监督管理人员的自身问题与他人因素。也就是说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设计出国有林场管理制度与事业单位规章的软件程序,不仅需要所有公共必须共同遵守,且任何人都没有擅自更改计算机程序的权利,从而约束所有员工的行为与保障会计监督体制的执行。另外,计算机网络管理手段,不仅使所有的制度在无形下受到监督与管理,且拥有能够及时处理各种问题的能力。

(二)改革现行的会计管理体制

现行会计管理体制的改革包括对企业实现会计委派制与对其他企业的会计人员实现会计行业管理协会。会计委派制认为事业的会计核算与会计人员应该作为一个统一的管理机制,也就是说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与会计人员的任免权应该由国家会计管理机构直接管辖与授权,从而充分发挥国家法律法规的活动监督作用与避免民营企业经济的浪费。实现会计行业管理协会,即对其他事业单位的会计人员可成立会计行业管理协会进行统一管理,会计行业管理协会是具备专业技术指导与专业职业资格认定的自律组织,它虽然不是政府机构,但是其管理制度很完善。因此,成立会计行业管理组织来管理会计人员是很有必要的,不仅可以使会计人员不再受企业管理部门的约束,还可以更好的进行监督与管理。

(三)明确会计人员的身份与定位

首先必须明确事业单位服务是会计的功能定位,也就是说事业单位才是会计人员服务的主体,而不是单位的某一个负责人;其次必须明确会计人员的身份也是理性的经济人,由于会计本身利益无法得到保障,促使会计人员的执法力度受到一定的影响,有时会计信息的不对称导致会计人员与事业单位负责人一起做虚假财务会计报告,其定位的不准确与监督管理制度的不完善很容易使一些不法单位与个人获得不正当经历利益。因此,只有明确会计人员的身份与角色,才能全面的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五、结论

综上所述,国有林场的发展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稳定都起着重要作用,所以在其发展过程中企业内部必须加强对会计监督制度的管理与创新,进而创建有效的会计监督体系,全面促进事业单位经济的稳定快速发展。

作者:彭美旭单位:重庆市荣昌区岚峰林场

参考文献:

[1]李维花.探析会计监督不力的原因及改善措施[J].福建质量管理,2015(12).

国有林场篇6

一、依法治林、科学营林,不断提升管林护林水平

国有林场是我县重要的森林资源储备基地,绿色建设的主战场,充分发挥了在生态建设中的核心作用,在改革发展新常态,林业建设新要求中地位显著提升,社会影响力日益增强。资源管护是林场的中心工作,也是第一要务,科学营林、精心护林是林场的立场之本,发展之道。

(一)因地制宜,注重实效,不断提高资源管理水平

1、提升预防和应急处置能力,全力做好森林防火工作(责任单位:资源保护利用股)

一是加强防火设施建设。对环场一周的生物防火林带进行培育管护,充分发挥其防火阻火功能;结合地形条件,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在重要地段修建防火蓄水池,保证防火救火应急用水的需要,大大提高防火救火效率;在与外界接壤的重点区域架设隔离护栏,防止闲杂人员进入林区,减少火灾隐患;对重要节点和关键区域架设高清探头,确保做到对重要节点和关键区域的实时监控。二是备足备齐防火物资。对防火器材库进行及时维护,保证正常使用,对防火物资进行及时更换、充实,保证满足新形势下防火救火的需要。三是加强防火队员的培训。对防火队员进行防火扑火知识培训,提高防火救火能力,确保召之即来,来之即战,战之必胜。四是建立森林防火跨区域联防机制。与相毗邻的潜山市驼岭林场、潜山市板仓省级自然保护区、岳西县古井源部级自然保护区,以及晓天镇等单位建立森林防火跨区域联防机制,协同构建皖西跨区域联防联控的典范,共同维护区域森林资源安全。五是完善防火责任体系。继续落实森林防火责任制,林场场长是森林防火的第一责任人,资源保护利用股股长是森林防火工作的直接责任人,各战区、队、站长是森林防火的具体责任人,严格执行森林防火考评考核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

2、综合防治,坚决打赢松材线虫病防治狙击战(责任单位:资源保护利用股)

一是严格技术规范,按照时间节点,采取公开招标的方式,选择有资质和经验丰富的施工企业,对区域内的枯死松树采取网罩法,全部清理到位,做到应清尽清,绝对不留一颗枯死松树。二是采用松线光注射的方式,对沿旅游路沿线和重要的名松进行打孔注药,在前两年每年打孔注药3000支的基础上,今年计划再打孔注药5000支。三是通过灯光诱蛾、杀虫灯等生物防治措施,对林业有害生物进行综合防治,采取行之有效的防治措施,坚决将松材线虫病阻隔在场区之外,将林业有害生物控制在可控范围之内。

3、开展森林资源普查,使资源管理有的放矢(责任单位:森林培育股)

统一组织,集中行动,对林场的森林资源特别是木本植物资源进行全面普查,并制成标本,为森林资源有目的保护提供参考,为森林科学经营提供依据,为发展森林旅游提供方向。同时,通过职工参与资源普查,使职工深入了解林场的森林资源概括,熟悉森林资源知识,不断提高职工的业务水平。

4、对名木古树和珍稀树种进行挂牌保护,丰富景区的内涵(责任单位:资源保护利用股,协办单位:森林培育股)

对场内的名木古树和重要的珍稀保护树种进行全面调查登记,按照一树一策的方式,采取科学的修复保护措施,制作名木古树和珍稀树种的保护和宣传标牌,增加名木古树和珍稀树种科普知识,在保护的同时,加大宣传力度,为旅游发展增添品味,丰富内涵。

(二)因地施策,科学育林,不断提高森林资源质量

5、实施好2020年度各项林业项目(责任单位:森林培育股,协办单位:计划财务股)

按照一个项目一个负责人,一个项目一套人马,一个项目一笔专用经费的原则,严格遵守技术规程,依据实施方案,实施好林下经济、香果树定向培育和珍稀树种培育等项目,确保项目按要求实施,项目资金专款专用,项目实施务必取得实效。通过林业项目实施,不断提高森林资源的质量,充分发挥国有林场的资源和技术优势,在林业科技创新和建设发展中,发挥科技引领和示范带动作用。

二、借助旅游发展东风,不断提升林场的综合效益和整体形象

6、实施危旧房改造建设项目,加快改善场容场貌(责任单位:物业办公室,协办单位:办公室)

一是完成骑岭防火检查站项目建设。原骑岭售票处因晓小路拓宽改造而拆除,目前只是用活动板房作为临时防火检查站,兼顾售票处等功能,即不能满足防火检查工作和职工生活的需要,又影响景区形象。投资约180万元,总建筑面积约520平方米的骑岭防火检查站(游客接待中心)已完成设计、招投标工作和省市主管部门的报批手续,即将开工建设,预计9月份可建成并投入使用。二是实施好管护用房改造项目。按照先急后缓,先重点后全面的原则,利用省财政国有林场扶持项目的100万元项目资金,对咚咚岭、青年队和老一队三处共22间房屋进行维修改造,保证护林站点管护人员正常的工作和生活需要。

7、做好在建旅游项目管理,确保如期开园(责任单位:现场办,协办单位:各股室)

全力以赴做好客运索道、旅游步道、旅游公路、旅游环保厕所、高压供电等在建旅游基础设施项目的管理工作,确保按期完工,以及项目的验收报备等工作,为如期开园提供条件。全力参与和支持游客中心、生态停车场、旅游宾馆等旅游基础设施的规划设计和建设工作。加强职工旅游服务管理知识的培训,提升旅游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为如期开园提供人员保障。

三、内增素质,外树形象,努力建设现代化示范国有林场

8、加强党支部建设,充分发挥党支部在林场建设发展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责任单位:党支部)

在思想和行动上与上级党组织保持高度一致,不辜负上级党组织的重托和信任。加强党支部一班人的党性教育、政治修养和理论学习,着重提高党支部一班人自身党建业务理论水平,更好的指导实践、破解难题,努力成为党建工作行家里手。认真落实好“”和党员主题活动日等一系列政治理论学习,使之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充分发挥党支部在林场建设发展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9、加强管理,提高效能,充分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责任单位:办公室)

完善各项制度,抓制度的执行和落实。细化工作分工,加强团结协作,严格考评激励机制,奖勤罚懒,奖优罚劣。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制,多举措开展党风廉政教育活动,持续加强队伍纪律作风建设,引导林场职工树立廉政价值理念,不断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深入推进,着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林场氛围。

10、发挥群团组织作用,关爱困难职工,丰富职工业余文化生活,努力打造积极向上的林场队伍(责任单位:关工委,协办单位:办公室)

发挥林场工会和关工委的作用,加强帮扶帮带,努力帮助困难职工家庭,不让困难家庭掉队,让困难职工暖心。根据林场实际,因地制宜的开展一些有意义的业余文体活动,丰富职工业余文化生活,增强互动,增加了解,营造林场一家亲的良好氛围,努力打造一支积极向上的林场队伍。

11、培训提升,充电补课,不断提高职工的文化水平和业务素养。(责任单位:办公室)

根据林场职工的文化程度和职称现状,积极引导职工参加各类继续教育学习。按照因人施策、因需培训的原则,加强职工的政治理论学习,坚定理想信念,筑牢思想根基。分批次开展业务知识培训,不断提高职工的业务技能,以便更好的适应新形势下林场经营管理的需要。

国有林场篇7

  (一)狠抓营林生产促林场后劲

  我们深深体会到要振兴林业,使我场经济不断向前发展,开拓创新,形成良性循环,真正做到青山常绿,后继有林,就必须把营林生产放在工作首位。因此,我场始终不渝地把造林、抚育摆在全场工作的重要位置。

  1、计划完成造林300亩,实际完成316亩,成活率在95%以上,且生长良好。

  2、计划出材3037立方(其中间伐37立方),采伐楠竹        1.77万根。实际完成出材3037立方(其中间伐37立方),采伐楠竹1.77万根。

  3、计划完成中幼林抚育XX亩,实际完成2685亩。

  4、销售木材1940立方,楠竹6800根,实现销售收入94万元;加工厂实现销售圆木1000立方,销售收入35万元,实现利润3万元,同时安排了4名同志就业。

  5、完成退耕还林500亩,配套荒山造林750亩,且层层签订了合同,现正在整地造林。

  (二)狠抓管理促林场经济效益

  在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抓好经营管理工作是调动职工积极性、巩固林场经济的一项重要决策。因此,我场把管理工作、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特别是财经制度当作一项主要任务来抓,具体为“四个管”工作:

  1、管人

  我场坚决贯彻党和政府“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根据实际情况,不断抓思想教育、业务培训、安全学习。方法上我们采取开会上课与讨论消化相结合,学习文件与讲解精神实质相结合,会议教育与个别谈心相结合。大大提高了全场政治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今年我场就有欧治平,卢玉兵两位同志晋升为技师职称。在用人上我们任人唯贤,做到看得准,用得上,靠得住,信得过,受到全场上下的一致好评。

  >

  2、管劳动纪律

  我场采取劳动任务与劳动福利挂钩,分片包干负责,并以合同的形式规范起来,有效避免了吃“大锅饭”的弊端,同时也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特别是支部党员的身体力行,率先垂范有力地发挥了“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3、管理产品质量

  我们对产品管理实行“三对口”即:内山收方与集材验收要对口;集材验收与入库数要对口;产品出库与财会帐目要对口。在整个业务过程实行“谁出错谁赔偿”制度。由于产品管理制度的健全,多年来未出现过霉烂变质现象。

  >

  4、管财务

  在财经管理上,我们坚持一只笔审批,有效控制了乱批乱开支违反财经制度的行为;另个还由财会人员每月公布一次收支情况。大大增强了财务透明度。

  (三)狠抓护林防火促林木蓄积量增长

  实践证明,护林防火工作的好坏关系到林场的前途和命运。加强护林防火工作,是保护森林资源,增加立木蓄积量的一项重要措施。我场今年主要做了以下四个方面的护林防火工作:

  1、加强护林防火工作的具体领导

  坚持实行“谁主管谁负责”“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制度,成立了新的安全领导小组和应急扑火队,大小会议上讲护林防火,制定措施并总结表彰先进。

  2、加强护林防火宣传工作

  安全就是效益。安全生产、护林防火是林业发展的有力保障。我场年初在认真贯彻《安全生产法》的同时,大力进行安全宣传,张贴安全标语1700多条,出动宣传车30台次,做好护林防火牌600多块,每月专门召开一次护林员会议,支部成员下工区讲安全、督生产。

  3、健全安全生产制度

  场部与各工区、各线、加工厂签订了《安全生产责任状》,完善了护林防火值班制度,配备各种防火用具。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指导思想、坚持“护林防火、积极消灭”的方针、坚持“打早、打小、打了”的火灾扑救措施。

  4、加大查处消灭隐患

  安全检查工作是一项预防性工作。今年我场多次突击检查各工区、各线、加工厂的安全情况,发现隐患,立即勒令整改。由于我场上下同心抓安全,全年无一起大小安全事故和火灾报警现象。

  (四)狠抓班子团结促各项工作的平衡发展

  场党支部是全场的领导核心,建设好一个领导班子,是一个带有全局性的问题。我场在党支部的统一领导下,艰苦奋斗、团结一致、努力工作、廉洁奉公。七月份开展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更是把班子建设推向高潮,场支部乘势带动工会、共青团跨入先进行列,计划生育工作同时也被提到党支部的重要议程,全年无一例违反计划生育案件发生。

  二、取得的突出成绩

  我场今年除在营林生产和管理和安全工作上取得了可喜成绩外,还有以下四项突出成绩。

  >

  (一)改建办公楼和职工住房

  我场职工住房及办公楼原系70年代建电站时的办公和保管房,加之林区雨雾经常,对楼房刷蚀十分严重,可以说是下雨天外面大雨里面小雨,场支委也多次研究改建改建,但限于资金问题,一直悬而未决,今年,我场投入23.8万元,对其进行改建装修,新修职工住房12套,改建办公房16套,添置电脑、传真机、家庭影院等办公设备及职工娱乐配套设备。该项目建设于七月份建成使用,有力提供了职工安心山区、以场为家的物质保障,美化了林场形象。共2页,当前第1页1

  (二)硬化东徐公路路面

   东徐公路65%纯属山路,路面基础极差,且弯道多而陡,是我场木材运输、职工上下班的必经之路。在局党委、加义镇政府及有关部门支持下,由我场牵头,几经周折,多方交涉,终于在今年五月份争取到了该段公路路面硬化的工程。我场计投资45万元,县林业局拨款10万元,合计投入55万元,加上周边企业和村里出资出力,筹集国家拨款外资金。目前,该项目已处于收尾阶段,估计在本月月底通车。

  >

   (三)战胜罕见冰雪、洪水灾害

   去冬今春,我场遭受了的六十年一遇冰雪和洪水灾害,林区公路冲刷、木竹折断翻蔸,损失十分严重,共计冲走土方1652立方米,石方523立方米,水洗路面2546米,冲毁涵洞16个,冲走木材125立方米,竹材962根,直接经济损失近30万元。面对困难,场支部立即召开支部会及职工代表大会,积极采取灾后自救措施,投入资金26万元,组织人力、物力、财力及时投入公路维护、木竹集材工作,保证了灾害带来的损失到最低限度。

   (四)买山经营,盘活资源

   我场有山林面积1.3万余亩,在全县四个国有林场中是面积最小的,针对于近年人员增长过速,木竹经济增加过慢,山林资源过少等现实情况,场支委专门委派了一

名支委成员,专职负责买?姆桨肝?勘辏?葑ビ?帧⒘终?⒁滴袢?罱ㄉ瑁?⒄垢咝Я忠担??Vの页∏嗌匠t冢?试从佬??枚?恍概?Α?br/>  

国有林场篇8

国有林场在我国南方林区占有重要地位。广西全区共有国有林场150个,经过数十年的经营,这些国有林场已具备了较好的基础经营条件,正成为我区林业向产业化规模化方向发展的中坚力量,也是林业在下世纪取得突破性发展的希望所在。但是,由于经营体制不顺,产业单一,林业分类经营问题未能很好解决,再加上严格计划的约束,近几年来,在实现造林绿化后,部分国有林场不能很快转到高效林业方向上来,从而造成林场效益下降,经营风险承受能力降低,经济上面临越来越大的困难。因此,如何搞好国有林场的林业分类经营,提高商品林经济效益,对生态公益林实施有效的经营和保护成为国有林场当前生产经营活动中面临的重要问题。

一、森林分类经营与林业可持续发展

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是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的战略问题。我国林业部门也根据这一战略分别制定了国家及各省区的21世纪林业行动计划。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与林业分类经营有密切的联系。林地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林业可持续发展不可能通过无限制扩大经营范围来实现,只有通过对林地资源充分有效的利用,提高林地生产力水平才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方向。这对国有林场尤为重要。现在国有林场的经营规模已基本确定,林场经营面积只有缩小而不可能扩大。因此,国有林场走外延发展来实现可持续发展不现实的。

实现林业分类经营,基本指导思想是根据森林主体功能的发挥来经营森林。商品林追求的是投资的经济效果,其经营行为完全是一种商品生产行为。商品生产行为主要受市场经济规律约束。因此,对于商品林经营不宜采取太多行政手段去管理,也不宜采用严格的计划去控制,而应由企业根据市场作出选择。生态公益林则以森林生态公益功能的发挥为主要经营目的,而生态公益功能则不可能直接体现为经营者的经济效益。因此,必须通过宏观调控,以总体功能最佳为指导,协调经营行为,理顺经营与受益、投入与产出的关系,才能保证其经营走上良性发展道路。

林业分类经营其实质是林业经营的集约化与细分化。通过分类经营,可使经营对象整体功能发挥最佳,实现高效经营,使有限的资源得到充分利用,这即有利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对协调社会经济的发展,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经济发展与资源利用等都是十分必要的。

二、国有林场实行森林分类经营的必要性

1.实行分类经营可使商品林真正走向市场

长期以来,林业受生产周期长,见效慢,产出投入比低,不能实现正常的投资回报等因素影响,很难吸引到足够的投资而成为粗放经济的传统产业的典型代表。尤其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生产经营部门经营自有限,生产经营活动往往是服从计划而不是根据市场经济规律实施经营,林业不能彻底走向市场。

实施分类经营,可用市场经济规律指导商品林的经营,使林业部门能够选择经济效益好的经营对象来经营,从而使商品林经营者的利益得到保证。同时,在有较高投资回报后,亦可吸引社会生产资源流向林业部门,部分解决林业生产投入不足的问题。

国有林场实现森林分类经营后,其商品林经营完全属企业生产行为,一切经营活动都以经济效益为中心,有利提高国有林场的经营积极性,亦可避免林场在自己不熟悉的领域盲目投资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2.实施分类经营可使生态公益林得到有效的经营和保护

生态公益林的主体功能是森林的生态防护效益,这种效益的受益主体往往不是森林经营者,这就形成了受益者不经营不投入,而经营者主体投入不受益的矛盾。在分类经营不能有效实施的情况下,国有林场的防护林等生态公益林成为林场只有投入没有产出的经营对象。由于没有产出,林场不愿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实施有效经营。因此,在未实施分类经营的情况下,由于不能理顺投入产出关系,权益与责任关系,防护林等生态公益林不可能实施有效的经营,大大降低了防护效益。

实施分类经营后,通过理顺投入产出关系,明确责权关系,利用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有效解决生态公益投入,可使其不再成为经营单位的经营负担,有利加强对生态公益林的经营管护,使其生态防护效益得到时最大限度发挥。

3.森林分类经营是国有林场林地资源有效利用的保证

林地是国有林场最重要的生产资源,由于受经营管理水平限制,一方面是林场为了维护林地所有权不得不花大量精力,另一方面,林场对有限的林地资源利用效力低。实施分类经营后,通过对现有林地科学规划,按森林主体功能划分经营类型,同时在商品林经营中大力发展高效林业,可以有效解决国有林场林地利用效力低下问题。

三、现行经营管理体制与林业分类经营

我国国有林场现行管理体制已沿用多年。其基本特点是把国有林场作为事业单位管理,在商品生产中,林场向国家纳税体现与国家的经济关系,向主管部门缴纳各种专项费用体现隶属管理关系;对木材实行限额采伐。这种管理体制有其合理性,在林场经济自知能力有限的情况下,通过国家事业费投入,解决了林场建设初期的造林投入。同时,通过集中专项费用筹集了大量林业基本建设资金,为大规模绿化造林提供了投入保证。在我国林木资源较少的情况下,实行限额采伐也是保护有限林木资源的最有效手段。

但是,也应看到,要实现分类经营,现行管理体制也存在很大局限性。首先,从责、权、利关系看,实施分类经营后,商品林的经营完全是商品生产行为,林场的商品林经营活动应等同于企业的商品生产活动。林场的生产经营应计算投入产出,占用生产资源应支付一定的代价。林场的经营成果主要通过所有权分配,而现行管理体制不能根本解决这些问题。

其次,从投入关系分析,林场投入的两个问题未能很好解决,第一,林场现有商品林大部分是国家投入形成的,由于林场实行事业化管理,这部分商品林林场在生产受益中,未能把国家投入的利益体现出来。第二,林场的生态公益林是林场的非商品生产对象,但林场必须投放生产资源经营管理,这对国有林场又是不合理的。

第三,现行税费管理体制和企业经营行为有冲突。林场在木材生产过程中,通过缴交“两金”体现部门管理关系,这种方式缺乏根据。而林场占有的林地资源,国家投资等又未在林场的经营成果分配中体现。这显然不是规范企业的管理方法。上述问题在实施分类经营过程中都应加解决。

四、国有林场分类经营措施探讨

1.国有林场划类经营

国有林场实施分类经营首先应解决国有林场的划类经营问题。措施上可根据林场资源构成情况把国有林场划为两大类型,即经营商品林为主的国有林场和经营生态公益林为主的国有林场。对于商品生产型国有林场按规范的管理方式管理,占用林地资源应缴纳林地占用费,国家投资形成的资产应折成股份,在林场分配过程中,国家股份所得应上缴代表国家行使资产管理职能的管理部门,林场的经营活动照章纳税,林场的经营活动投入应通过国家计划解决,这部分资金又可通过向受益部门收取森林效益补偿费解决。在不影响森林生态防护效益的条件下,允许林场积极从事商品生产,增强林场的经济活力。我区的大部分水源林保护区及自然保护区可按生态公益型林场经营,防护林占绝对优势的国有林场也应作为生态公益型林场经营管理。

2.国有林场森林资源划类经营

国有林场篇9

与此同时,森林的生态环境调节功能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林业不但是一个物质资料生产部门,同时也是生态公益功能生产部门。但是,在分类经营不能得到有效实施的情况下,对林业生态公益功能的认识只能停留在宣传上,还未能做到针对森林的公益功能采取有效的经营措施,也未能理顺受益与经营之间,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因此也直接影响到生态公益林经营和商品林经营两者之间的正常经营关系,使两者的主体功能都不能得到有效发挥。

国有林场在我国南方林区占有重要地位。广西全区共有国有林场150个,经过数十年的经营,这些国有林场已具备了较好的基础经营条件,正成为我区林业向产业化规模化方向发展的中坚力量,也是林业在下世纪取得突破性发展的希望所在。但是,由于经营体制不顺,产业单一,林业分类经营问题未能很好解决,再加上严格计划的约束,近几年来,在实现造林绿化后,部分国有林场不能很快转到高效林业方向上来,从而造成林场效益下降,经营风险承受能力降低,经济上面临越来越大的困难。因此,如何搞好国有林场的林业分类经营,提高商品林经济效益,对生态公益林实施有效的经营和保护成为国有林场当前生产经营活动中面临的重要问题。

森林分类经营 与林业可持续发展

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是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的战略问题。我国林业部门也根据这一战略分别制定了国家及各省区的21世纪林业行动计划。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与林业分类经营有密切的联系。林地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林业可持续发展不可能通过无限制扩大经营范围来实现,只有通过对林地资源充分有效的利用,提高林地生产力水平才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方向。这对国有林场尤为重要。现在国有林场的经营规模已基本确定,林场经营面积只有缩小而不可能扩大。因此,国有林场走外延发展来实现可持续发展不现实的。

实现林业分类经营,基本指导思想是根据森林主体功能的发挥来经营森林。商品林追求的是投资的经济效果,其经营行为完全是一种商品生产行为。商品生产行为主要受市场经济规律约束。因此,对于商品林经营不宜采取太多行政手段去管理,也不宜采用严格的计划去控制,而应由企业根据市场作出选择。生态公益林则以森林生态公益功能的发挥为主要经营目的,而生态公益功能则不可能直接体现为经营者的经济效益。因此,必须通过宏观调控,以总体功能最佳为指导,协调经营行为,理顺经营与受益、投入与产出的关系,才能保证其经营走上良性发展道路。

林业分类经营其实质是林业经营的集约化与细分化。通过分类经营,可使经营对象整体功能发挥最佳,实现高效经营,使有限的资源得到充分利用,这即有利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对协调社会经济的发展,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经济发展与资源利用等都是十分必要的。

国有林场实行森林分类经营的必要性

1.实行分类经营可使商品林真正走向市场

长期以来,林业受生产周期长,见效慢,产出投入比低,不能实现正常的投资回报等因素影响,很难吸引到足够的投资而成为粗放经济的传统产业的典型代表。尤其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生产经营部门经营自有限,生产经营活动往往是服从计划而不是根据市场经济规律实施经营,林业不能彻底走向市场。

实施分类经营,可用市场经济规律指导商品林的经营,使林业部门能够选择经济效益好的经营对象来经营,从而使商品林经营者的利益得到保证。同时,在有较高投资回报后,亦可吸引社会生产资源流向林业部门,部分解决林业生产投入不足的问题。

国有林场实现森林分类经营后,其商品林经营完全属企业生产行为,一切经营活动都以经济效益为中心,有利提高国有林场的经营积极性,亦可避免林场在自己不熟悉的领域盲目投资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2.实施分类经营可使生态公益林得到有效的经营和保护

生态公益林的主体功能是森林的生态防护效益,这种效益的受益主体往往不是森林经营者,这就形成了受益者不经营不投入,而经营者主体投入不受益的矛盾。在分类经营不能有效实施的情况下,国有林场的防护林等生态公益林成为林场只有投入没有产出的经营对象。由于没有产出,林场不愿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实施有效经营。因此,在未实施分类经营的情况下,由于不能理顺投入产出关系,权益与责任关系,防护林等生态公益林不可能实施有效的经营,大大降低了防护效益。

实施分类经营后,通过理顺投入产出关系,明确责权关系,利用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有效解决生态公益投入,可使其不再成为经营单位的经营负担,有利加强对生态公益林的经营管护,使其生态防护效益得到时最大限度发挥。

3.森林分类经营是国有林场林地资源有效利用的保证

林地是国有林场最重要的生产资源,由于受经营管理水平限制,一方面是林场为了维护林地所有权不得不花大量精力,另一方面,林场对有限的林地资源利用效力低。实施分类经营后,通过对现有林地科学规划,按森林主体功能划分经营类型,同时在商品林经营中大力发展高效林业,可以有效解决国有林场林地利用效力低下问题。

现行经营管理体制与林业分类经营

我国国有林场现行管理体制已沿用多年。其基本特点是把国有林场作为事业单位管理,在商品生产中,林场向国家纳税体现与国家的经济关系,向主管部门缴纳各种专项费用体现隶属管理关系;对木材实行限额采伐。这种管理体制有其合理性,在林场经济自知能力有限的情况下,通过国家事业费投入,解决了林场建设初期的造林投入。同时,通过集中专项费用筹集了大量林业基本建设资金,为大规模绿化造林提供了投入保证。在我国林木资源较少的情况下,实行限额采伐也是保护有限林木资源的最有效手段。

但是,也应看到,要实现分类经营,现行管理体制也存在很大局限性。首先,从责、权、利关系看,实施分类经营后,商品林的经营完全是商品生产行为,林场的商品林经营活动应等同于企业的商品生产活动。林场的生产经营应计算投入产出,占用生产资源应支付一定的代价。林场的经营成果主要通过所有权分配,而现行管理体制不能根本解决这些问题。

其次,从投入关系分析,林场投入的两个问题未能很好解决,第一,林场现有商品林大部分是国家投入形成的,由于林场实行事业化管理,这部分商品林林场在生产受益中,未能把国家投入的利益体现出来。第二,林场的生态公益林是林场的非商品生产对象,但林场必须投放生产资源经营管理,这对国有林场又是不合理的

第三,现行税费管理体制和企业经营行为有冲突。林场在木材生产过程中,通过缴交“两金”体现部门管理关系,这种方式缺乏根据。而林场占有的林地资源,国家投资等又未在林场的经营成果分配中体现。这显然不是规范企业的管理方法。上述问题在实施分类经营过程中都应加解决。

国有林场分类经营措施探讨

1.国有林场划类经营

国有林场实施分类经营首先应解决国有林场的划类经营问题。措施上可根据林场资源构成情况把国有林场划为两大类型,即经营商品林为主的国有林场和经营生态公益林为主的国有林场。对于商品生产型国有林场按规范的管理方式管理,占用林地资源应缴纳林地占用费,国家投资形成的资产应折成股份,在林场分配过程中,国家股份所得应上缴代表国家行使资产管理职能的管理部门,林场的经营活动照章纳税,林场的经营活动投入应通过国家计划解决,这部分资金又可通过向受益部门收取森林效益补偿费解决。在不影响森林生态防护效益的条件下,允许林场积极从事商品生产,增强林场的经济活力。我区的大部分水源林保护区及自然保护区可按生态公益型林场经营,防护林占绝对优势的国有林场也应作为生态公益型林场经营管理。

2.国有林场森林资源划类经营

国有林场篇10

二零年以来,国有林场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会义精神,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市局的关心与支持下,完成天保工程建设2.6万亩,中幼林抚育1.8万亩,人工商品材采伐0.135万立方米,组织职工抗灾自救,加强现有森林资源管护,在“创新机制、强化管理、共谋发展、务求实效”的工作思路指导下,巩固和加强国有林场建设。东林山林场今年被达巴地区联防支会评为护林防火先进单位。

一、国有林场基本情况

万源市现有5个国有林场,林场总经营面积10.09万亩,现有房屋总面积1.6万平方米、21个工区、2个?t望台,林业用地面积9.97万亩,其中有林地8.88万亩、灌木林地0.6万亩,宜林荒山荒地0.09万亩,活立木蓄积70.2万立方米。2、人员情况。截止二零年有在职职工128人,离退休职工139人。

二、强化国有林场自身建设

(一)多渠道提高队伍素质。一是我市林场由于历史的原因,职工文化水平低,素质不高,特别是实施天保工程以来,职工由砍树人变为种树人和管护人,急需他们掌握新的业务技能,从2002年至二零年先后组织各场场长到外参加考察学习经验、林场职工多次参加林业局举办的业务技术和生产现场培训,办实习班,职工参加技术员职称培训等多种培训形式,现有一半以上的职工取得了中技技术职称资格。二是严抓队伍建设,我局下放了林场的人事权,从而调动了林场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林场支部十分重视做好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尽责尽力地认真解决好干部职工在思想、工作、学习和生活上存在的各种困难,牢固树立他们“以林为主、以场为家”的思想,立足于林场,着眼长远,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努力构建和谐林场。

(二)努力改善基础设施。我市国有林场都处于偏远的高寒山区,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场部与工区跨度大,道路崎岖,办公条件差,为适应现代林业发展的需要,各林场采取多方筹集资金,通过连续多年的努力,现都修通了通往各工区的公路88公里,根据各场经济实力配备了3辆森林防火车,各场部都修建了办公楼,黑宝山林场还修建760平方米度假休闲宾馆,同时即为林场创收又为休闲度假的人们提供方便,近两年各林场场部和工区都配有电话,为信息上传下达提供坚实保障,提高了办公效率。

(三)广辟瘁门路、积极刨收。

1、以天保工程公益林建设抓林场经济收入。

各林场有一批专业化造林队伍,队伍技术好,造林质量高,在过去天保工程建设中,林场参与了乡镇天保工程公益林建设招投标,从实施天保工程以来,国有林场共承包实施天保工程公益林建设7.62万亩,其中(人工造林2.76万亩、、封山育林4.86万亩),人工促更1.24万亩,今年我市2.6万亩公益林建设邀请了林场参与招投标,并签定了工程承包合同,各场已根据作业设计内容及时进入工程地块进行施工,由我局组织的5个质量监督小组进行现场督促指导,主要负责苗木数量、质量验收及把关阶段施工质量,确保工程按质按量完成,为林场经济创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逐步解决林场职工部分福利。

2、搞好木材采伐。在木材采伐计划紧缺的情况下,今年市局给林场下达木材计划0.135万立方米,现正在采伐作业中,预计年前采伐结束,预计创收0.8余万元。

3、搞好多种经营。

在搞好森林经营及营造管护的同时,各场充分利用资源优势,调整产业结构,搞好多种经营,“走以林稳场、以多经富场”的路子。万宝山林场抓住今年物价上涨的机遇,自筹资金带动职工发展养殖业,年底共出售商品牛6头、商品羊320只,创收6万余元。花萼山林场一是已建骨干苗圃,经营面积51.4亩,林场无资金投入现已转租,目前该苗圃主要苗木以绿化大苗为主,为我市城周绿化供应苗木35万株,每年外调运大量绿化苗,二是利用林场优势引进具有一定规模的木材加工厂,每年向林场交租金3万元。继续搞好国有林场1600亩母树林后期的管护、经营,对母树林建设进行定期除草、施肥、病虫害防治工作。

三、以森林管护为依托,积极推进林场人员分流

(一)、落实经营管护责任。

实施“天保”工程后,商品材采伐计划逐年在递减,以往靠木材生存的林场大大减少了收入来源,靠林场自身的森林管护费无法维持林场正常运转,为了鼓励他们继续经营和管护好森林,根据“天保”工程管护要求及我市具体实际,全市5个国有林场分别承包了32个乡镇的森林管护,森林管护面积190万亩,目前林场有富余职工123名,分流到乡镇搞管护71名,既解决了林场职工的生计问题,又使全市335万亩森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

(二)、严格管护制度。

提高管护队伍素质。万源市林业局与每个林场签定了管护合同,林场与每个管护人员签定了管护合同,落实了责、权、利,明确了管护职责,分到各乡镇的管护员由相关片区林业站支配管理,管护员除巡山护林外,并作好林业两大工程建设任务,保证了两大工程的顺利实施,提高了他们的业务技能。为提高管护队伍素质,林场每月组织职工学习一次林业政策及法律法规,作好了学习笔记,月底凭巡山日志领取工资。林场每月浮动每个管护员工资10%作为年考核奖惩兑现,市局成立了森林管护大队对林场各个管护区域进行明查暗访,乱砍滥伐明显减少,无随意侵占、毁林开垦行为发生。

(三)、加强森林防火和病虫害防治工作。

林区森林防火和病虫害防治工作是对林场工作的重中之重,始终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努力提高预测预报能力,全年实现了成灾率、监测率、防治率全面达标。林场建立并落实了森林防火责任制,分林区设立?t望台2个,对林区进行24小时监测,森林防火警示牌65个,砍防火隔离带46公里,确保无重大森林火灾发生,针对火灾高发季节开展群防群治,实现火灾目标为零。

(四)切实落实职工福利。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林场职工全部落实了“五项”保险参保,参保率为100%,应缴参保费率100%,即解除了现有职工的后顾之忧,又调动了他们在工作中的积极性和应承担的责任义务,历年来一次性安置富余人员13人,其中今年安置1人,按上级核准标准已兑现全部安置费用,计划二零年以后逐步安置富余人员10人。

四、不等不靠,抗灾自救

今年6月国有林场因洪灾,林区公路严重损毁、房屋、幼林严重受损,直接损失达260万元,灾情发生后,我局协助林场迅速帮助职工搞好抗灾自救工作,筹集资金13余万元,购买基础设施材料和办公用品,组织职工和社会劳动力共同维修灾后受损公路和房屋,维修林区公路52公里,房屋8间,完成历年工程造林受损苗木补植补造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