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个人发展方向十篇个人发展方向十篇

个人发展方向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19:05:32

个人发展方向篇1

关键词:个人养老指导;老龄化;消费需求

根据上海老龄科研中心预测,上海人口老龄化在“十三五”期间将进一步加深。到2018年,上海户籍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总数将突破500万,2020年总数将超过540万人,且随着时间推移规模将持续扩大[1]。而且随着社会发展与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上海人口平均寿命仍将不断延长,人口高龄化将不断加深。同时,未来一段时期,上海步入老年阶段的人群中80%以上是独生子女父母[1],随着独生子女父母成为老年人群主体,“纯老家庭”现象愈加明显。如今家庭规模小型化和家庭结构的核心化大大削弱了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社会上养老模式层出不穷,养老产业千变万化。目前养老保障、养老服务、老年医疗、老年精神文化生活、老年人权益维护等方面的社会化服务均有所提升。但养老领域依旧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与矛盾。如:老年群体退休适应难,退休生活质量不高;政府养老“好思路”“新思路”难以推广,得不到老年群体的理解与支持;养老产品“不知何处买”与“没有商机”矛盾重重;老年群体消费力下降与理财意识缺失;老年人自我养老意识不断增强,从满足养老基本物质生活水平到考虑如何提高老年生活质量,养老的需求不断在变化发展等。养老领域中的矛盾及养老观的变化使得老年人对未来的养老有了初步的规划,但这种规划由于缺乏专业的指导,并且受老年人在年轻时形成的思维所束缚,在新的社会养老模式下无所适从,呈现出较大的盲目性。以上海市为例,上海市的长寿城市的特征进一步突显,养老问题势必作为重大民生问题在“十三五”期间予以突破。在养老转型的背景下和在养老供给侧改革中,探索个人养老指导的相关问题,引导并帮助老年人更好地度过晚年,拟为养老事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一、个人养老指导

个人养老指导是指向老年人提供的关于法律、医疗保健、理财投资、异地养老及旅游等多方面的咨询、建议服务,旨在为老年人提供了解各类养老政策与养老产品的便捷渠道,帮助老年人合理规划老年生活,安度晚年。个人养老指导目前尚属新兴概念,国内相关研究少之又少。现今已存在的“老年超市”与“退休规划”的部分功能类似于个人养老指导,可以为个人养老指导的发展提供借鉴。退休规划,又名养老规划,是根据个人退休,进行个人收入和资产管理安排的个性化需求,以确保实现退休生活目标的财务安排[2]。目前,退休规划在国内已经引起了一定的关注,但其仅局限于通过金融理财为老年生活提供经济保障,并不能完全等同于个人养老指导。个人养老指导事业还需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拓宽其面向范围,完善“规划”具体规制,全方位的个人养老指导势在必行。

二、个人养老指导调研基本情况

为了了解社会个人养老指导的现状,设计了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包括两部分,一是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二是与个人养老指导相关的问题。2016年5月至11月针对50至59岁的“准”老年人和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在上海市的长宁区、浦东新区、松江区、闵行区、虹口区、杨浦区、黄浦区、徐汇区随机投放调查问卷,共分发问卷1294份以及网络问卷122份,回收有效问卷1186份。并根据受访者的年龄、性别、受教育水平、身体健康状况、是否为本地户籍等因素对受访者进行基本信息与社会背景分类,准确了解上海市年老的不同社会人群对个人养老指导的期待与需求。

三、个人养老指导调查结果及分析

(一)个人养老指导的社会需求

个人养老指导是养老领域里的新兴事物,可能大多数老年人没有涉及过,本次调查内容就有“是否接受过个人养老指导”和“是否需要接受专业系统的养老指导”。在1186名受访者当中,有37%的受访者从未听说过个人养老指导,只有12%的受访者接受过个人养老指导(主要来自家庭、子女、朋友等的建议);与此同时,接近四分之三(71%)的受访者表示希望能够接受专业的、系统的个人养老指导,社会对个人养老指导的需求量巨大。而在我国养老市场当中,专业系统的个人养老指导却接近空白。

(二)不同社会人群需求差异显著

以年龄、是否为上海市户籍、受教育水平、希望获得个人养老指导的渠道等进行分类统计。上海市不同的老年社会人群对个人养老指导的需求存在较大的差异,其中以是否为上海市本地户籍和不同年龄的调研对象的差异最为显著。在回收的有效问卷当中,上海市本地户籍849份(71.6%),非上海市户籍337份(28.4%),其中上海市本地户籍的受访者中有76.7%希望接受个人养老指导,较非上海市户籍的受访者高19.1个百分点(57.6%),需求量更大。

(三)个人养老指导获得渠道需求

在受调查中只有12%的受访者接受过个人养老指导,为了了解个人养老指导的获得渠道及老年人今后希望获得个人养老指导渠道,进行了调查。问卷调查中,约82%的受访者愿意通过政府、社区街道办获得个人养老指导,少部分人(约15%)愿意接受养老产业机构与子女及家庭的个人养老指导建议。此外,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与“准”老年人在个人养老指导方面对政府的信赖度明显较高,同时,各年龄层对社区街道办、子女及家庭的信赖度次之,而对养老产业机构的信赖度较低。

(四)个人养老指导间隔时间需求

从总体上看,受访人群更多地倾向于每年接受一次个人养老指导,占比达38%。不同年龄层的老年人对单次个人养老指导的时间间隔的需求有着较大差异,“准”老年人(50~59岁)和低龄段老年人(60~69岁)由于即将步入或者刚刚步入老年生活,需要更好地了解养老政策与养老产品等相关信息,所以多数更倾向于每年接受一次个人养老指导;而对于70岁以上的老年人,选择“只需要接受1~2次个人养老指导”的比例较大,甚至远远高于“每年一次”的选择,考虑到这一年龄层在早些年可能接受过多年的个人养老指导,对每年一次的“高频率”时间间隔的个人养老指导的需求减少,通过1~2次的个人养老指导来补充对养老政策与老年产品的了解即可。

(五)老年人个人养老指导预期支出需求

上海市老年人对个人养老指导的需求巨大,且多数希望得到政府和社区街道办的个人养老指导。那么他们对个人养老指导的预期支出有什么看法呢?经问卷统计数据显示,24%的受访者表示,个人养老指导单次开销在300元以内是可接受的。约占69%的老年人与“准”老年人认为,个人养老指导不应收取过高的费用,最好能作为社会福利或公益项目,免费向大众提供。

四、个人养老指导发展建议

中国当前的个人养老指导领域仍然存在着极大的空白,也很少存在公益性的或主业性的专门服务机构,个人养老指导行业亟待建设与发展。如何充实完善这一方面的内容对于我国居民养老供给侧改革至为重要。

(一)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确认权责

个人养老指导涉及到方方面面,目前养老方面内容的机构部门功能单一,权责交杂、含混不清、推诿现象严重,以致许多老人难以获得专业个人指导。应明确政府在个人养老指导中的主导作用,准确划分权责。政府可通过整合该项职权,建立常设机构负责辖区内个人养老指导的相关事宜。通过定期开班宣讲会、编写并分发个人养老指导教育手册、设立养老资讯服务窗口、创建公众号等形式,为老年人提供合理理性且个性化的老年生活规划、法律、医疗保健、金融投资、旅游、老年产品、信息传播等多方面的公益咨询服务。为保证个人养老指导的有效性与健康稳定发展,政府必须加强监督,进行定期的监察与评估,建立回访机制。

(二)以社区、机构为依托,切实深入

基层以政府为指导,以社区、机构为依托,深入基层,切实落实并普及个人养老指导,使老年人从中真正得益。社区居委会、村委会设立相关服务平台,使老年群体在居住地附近即可就近咨询养老事宜。社会慈善机构亦可将个人养老指导纳入考虑范围之内。

(三)保障个人养老指导的公益性

调研结果显示,民众对个人养老指导的单次预期支出在300元以内,且倾向于将个人养老指导产业作为具有公益性质的社会福利项目来运营。故个人养老指导的资金以及人力资源就成为两大主要亟待解决的问题。个人养老指导的运作资金基本可来源于政府拨付的专款与社会第三方捐助。适时成立个人养老指导专项基金会,负责相关资金的具体运营操作。保障个人养老指导的公益性,尤其是在引导老年群体购买金融理财产品、旅游、保健等消费时,应避免对某一具体品牌或具体产品的推销性介绍,而应更多地指导老年群体如何选择及了解其利弊。个人养老指导所需的人力资源方面,除政府原有养老部门的工作人员之外,还可由政府聘请养老事业研究人员(如:专业教授、老龄研究所研究员等)、联系慈善机构提供人力资源、募集志愿者。另外,政府还可针对社区居委会、村委会、单位企业的干部或退休管理的相关人员开展短期培训;并充分利用老年人子女对其的影响,发挥这些子女的作用。由于目前关于个人养老指导方面的专业人员稀缺,还需由政府开展实施长期专业人员培训计划,选拔培养该方面的人才。

(四)针对不同人群提供个性化养老指导

通过问卷调研数据可以发现,不同类型的受访者对个人养老指导的具体需求存在着较大差异,政府与社会在提供个人养老指导服务时,不仅仅要考虑养老指导的普适性,即设计通用养老指导方案,也要考虑不同个体的差异性,提供个性化指导。调研发现,受访人群更多地倾向于每年接受一次个人养老指导,但只占38%,所以单次个人养老指导的时间间隔应针对不同年龄群体的意愿以及需求有所调整。针对50~59岁人群,可在其退休之前,分阶段进行每年1~2次有针对性的个人养老预先指导;对于60~69岁刚刚步入老年生活不久的老年人,可每年进行1~2次的有主题的个人养老集体指导;而随着年龄的增长,集中、统一的个人养老指导的频率可以有所下降,但仍欢迎鼓励70岁以上年龄层的老年人接受指导。另外,还应在社区、村委会等基层设立的个人养老指导服务平台为老年人随时提供便捷咨询服务。身体健康状况不同的老年群体在医疗保健方面的不同需求,必然导致在此方面所需的咨询服务不同:对身体状况不甚良好的老年人进行个人养老指导时,一是要有重点、有目的地指导,侧重于日常专业护理与看护、医疗保险与报销等此类老年人所急需的方面,急人之所急;二是考虑到此类老年人的实际身体状况,不适宜亲自接受指导,指导者可对其亲属就知道对象的实际情况进行指导。而对于较为健康的老年人的医疗指导,应侧重于体检、适宜强度的锻炼等维持老年人的健康之外,还应对未来潜在的疾病与可能的身体衰弱进行预防指导,并指导老年人如何选择合适的商业医保、就医途径等。对于所受教育水平不同的老年群体,所采用的指导方式与表达语言也应有所区别,必要时用更通俗易懂的表达来进行指导。

(五)发挥社交媒体潜移默化作用

由于个人养老指导在中国刚刚起步、尚未成型、发展缓慢、影响力小,使得许多老人不知道或者不了解该项目内容,而且对个人养老指导人员持不信任态度,因而参与的积极性也不高。通过加大宣传力度,使社会认识到接受个人养老指导的重要性。利用各类媒体,将个人养老指导的具体思想内容潜移默化给老年人。通过公益广告、民生类新闻等方式间接指导老年人如何更好地养老,引导他们建立起合理的养老理财观、消费观。甚至可以将此类思想元素融入电视剧、电影等之中,使养老指导中较为前卫、新颖的观点更易为老年群体所接受。

(六)试点先行,逐步推广

先行试点,探索路径,积累经验,逐步推广。可先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地域或社区进行试点工作,并及时收集反馈老年与“准”老年群体的体验信息,调整方案。而后在全区、全上海乃至全国范围内开展个人养老指导工作。由点及面,促进我国个人养老指导事业的普及与发展。个人养老指导的价值并不仅仅局限于帮助老年人尽快适应退休生活、提高自身生活质量、安度晚年,还将逐步改变老年人的消费观念,引导老年人有计划地理性消费,在提升自身生活质量的同时促进养老产业的发展,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从而间接地减轻政府的养老压力,在多方面带来极大的积极影响,为和谐社会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上海市老龄科研中心.2015年上海市老年人口和老龄事业发展信息会[eB/oL].(2016-03-30)[2016-08-16].

[2]高超.北京居民金融素养与养老规划调研报告[D].北京:首都经贸大学,2014.

[3]韩扬.新时期养老观更新的研究[D].辽宁:辽宁大学,2015.

个人发展方向篇2

关键词:智能设备,个人电脑,可戴式手机

引言

随着当今科技的飞速发展,带来个人智能设备也蓬勃发展。个人智能设备主要包括我们所经常使用的手机、平板、电脑以及现在非常流行的可穿戴的产品等。从以前的由pC电脑主导的桌面互联网时代,到现如今由手机和平板主导的移动互联网时代,但是继笔记本、平板、智能手机风靡之后,技术的不断进步,可穿戴设备的发展将会远远超出我们的预料。虽然它绝不可能在短期内取代智能手机,不过对于未来的发展将有很大的可能将取代智能手机。

1.从个人电脑的发展历程预测未来智能设备发展方向

个人电脑发展经过了好几代更新,先从我们熟知笨重的纯屏显示器的电脑,台式机在最早普及的时候,笨重的显示器、滚轴的鼠标等,台式机的键盘与鼠标都属于外接设备,所以不管哪一个坏掉了你都不可能在使用这台台式机,可见鼠标、显示器的作用是多么的重要。到逐渐的鼠标的设计已经有滚轴变成了现在的光电鼠标,增加了灵活性,而且现在无线鼠标、键盘也已经随处可见了。在鼠标进化的同时,液晶显示器逐渐成为市场的主流显示器。液晶显示器大大减轻了纯屏显示器的重量,占用面积也急剧缩小。

笔记本的出现为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提供了不少的帮助,它相比液晶台式机大大的机箱以及显示器来说,已经给我们带来了许多便捷。笔记本与台式机除了便携能力上有所不同,还有个不同之处就是笔记本可以不用鼠标也可以照常工作,因为有了触摸板。笔记本在使用过程中除了那些藏在机身内部的硬件设备以外,我们常用的就是显示器、键盘、触摸板。触摸板虽然不能像鼠标一样灵活,但是足已处理日常的工作、学习等方面。我们只需要在触摸板上轻敲,就可以完成鼠标左按钮和触摸板左按钮的相同功能,而且用起来比按钮更快捷、更方便。

从在形态上来说,个人电脑所配备的显示器的确越来越薄、越来越清晰,但是主机的外形仍然像一个大盒子。体积上的优势使你可以方便地将它们带到任何地方,未来它们甚至可以缩小到内置在你的衣服中或者皮肤里。实现这个梦想的关键在于生产速度更快、体积更小、价格更低廉的电脑芯片。在使用操作上;未来的电脑在交互式软件和芯片方面都会有很大的改进,因此,下一代个人电脑也会变得更为个人化,而不会像今天的pC机这样千机一面。人与电脑进行交互式交流也会更容易,比如说,将来的电脑可以和我们进行语音交流――这一点也不奇怪,目前的所谓语音识别软件还只能识别我们的声音,以后的这类软件甚至无需我们发声,它就可以读懂我们的“唇语”!将来的语音界面会训练电脑知道,当用户把脸转向它时,它就懂得主人要下命令了,而当人离开时,这种待命状态就自行结束。

纵观个人电脑的发展历程,未来的个人电脑发展趋势是在最小的空间内实现其功能的最大化,体积也在不断地变小,功能在不断地强大,其操作也更加便捷,正在逐步向着更加时尚、简洁化、人性化的方向发展。

2.从手机的发展历程预测未来智能设备发展方向

手机是我们现在日常生活使用最频繁的通讯工具。第一款手机是由摩托罗拉公司生产的,重2磅、通话时间半小时,销售价格为3995美元,是名副其实的最贵重的砖头,俗称“大哥大”。第一款揭盖式手机也是摩托罗拉80年代末生产出来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手机的大小也不断在变化,从内置天线手机、双屏显示手机、可旋转手机、滑盖手机等,到现在引领潮流的苹果公司出的一系列智能手机。它在一夜之间改变了智能手机市场的格局,开启了手机宽大屏幕和内置屏幕按键的时代。

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手机产品已经和人的生活密不可分。随之而来的是人们不断追求更多的便捷的享受,更多娱乐气氛。十年前手机仅仅以一个通讯设备出现在人们的面前,但是在网络全球化的今天,手机俨然成为个人的“超级计算机”,品种多样的手机,纷乱复杂的程序软件,不断改变人们手机使用的态度。至今为止,手机是我们人类历史上最大的信息平台,无论从覆盖面,还是总使用的人次,以及对每个人的影响,都是史无前例。所以我们进入了一个以手机为中心,手机为标准的时代。手机也是可便携的图象处理中心,它能够在手机上显示出天气或者地图,那么手机也变成了可便携的电脑运算中心。

3.从可戴式设备的发展历程预测未来智能设备发展方向

随着平板电脑的不断的发展,可穿戴设备在智能产品行业也越来越火。智能穿戴设备继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平板风靡之后,另一个兴起的产品。目前,市场上已经出现的可穿戴设备有智能眼镜、智能手表、智能手环、智能头盔、智能戒指、智能项链、智能服饰等。智能眼镜、智能手表、智能手环、智能头盔4类是目前市场上的主要可穿戴设备。目前,可穿戴设备更多的可能是以手机配件的形式存在,但未来一定会独立化,因为未来可能处处都是屏幕,任何介质都有可能成为一个显示设备,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可穿戴设备将是手机的附属品,但是无论是从技术的发展,还是手机长远发展趋势来看,可穿戴手机终将替代智能手机。从人类的信息平台来看,距离我们每个人的距离是不一样的。从电视开始,它离我们是3-5米,电脑是1米之内,手机是10几公分,到了可穿戴就是零距离。而从待机时间来说,电脑的持续时间是两小时,而不是两三天,这是用手机的标准来看的。

可穿戴手机设计的难度一定是比手机难得多,因为手机离我们人是10几公分,而穿戴是0公分,这对用户体验要求是成倍上升。而我们需要做的最好的是用户如何操作它。人有五个感知:听觉、味觉、视觉、触觉等。未来的可穿戴手机也能听懂我们说的话,比如说可穿戴手机里面有一个应用,我想打开这个应用,只要说出那个应用的名称,它就会立马给提醒,确认我们需要的应用程序。这样我们会省去一些快捷键的设定,从而减小了手机的体积。从对使用手机各种习惯统计数据分析,我们发现打电话、发短信,用手机做的一些工具,包括我们看气象,看时间,这些功能从界面上面来讲都可以在穿戴上面进行完成。

笔者对可穿戴手机也有自己的想法,进行了设计。主要采用的是穿戴手表的形式,在使用上,第一,可以戴在手臂上;第二,可以将表带拆卸下来,将手机夹在衣服上,这样打电话时,不需要手持,就可以完全解放我们的双手。由于可穿戴设备的屏幕大小具有一定的限制,所以在其手机上增加了投影仪的功能,让窄小的屏幕瞬间放大,这样方便了看电影。在操作上,侧边的按键主要是音量和开关键;其他按键均和屏幕融为一体,因为它具有较强的语音识别功能,很多按键我们将其转化为语音,来实现操控它。

结束语:随着物联网的不断发展,电子互联化也越来越流行,未来的智能可穿戴手机可以充当一个载体,比如我们可以通过手机来管理家里的电灯、空调、电视、窗帘等一切你想接入的物体。智能可穿戴或许真的将要成为未来物联网的“核心”。未来的可穿戴手机的发展,在形态上会有更大的突出,或许是一个手环,或许是一个戒指,或许是直接隐藏在人类的身体内。

参考文献

[1].石延辉;李澍森;左文霞;冯宇;智能设备的发展现状分析及前景展望[J].电气开关,2010,(04)

个人发展方向篇3

关键词:学生发展指导;现代取向;价值;指导制度

中图分类号:G4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4289(2011)12-0010-03

自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以来,我国教育模式开始逐渐向重视学生主体地位,促进学生发展性方向转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高中阶段教育是学生个性形成、自主发展的关键时期,对提高国民素质和培养创新人才具有特殊意义。”在普通高中建立学生发展指导制度,加强对“学生的理想、心理、学业等多方面指导”是国家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方面迈出的重要一步。这既是“以人为本”教育精神的集中体现,也是学校指导功能的一次原点复归。

毋庸讳言,价值取向是潜藏在制度中一种无形的本质要素,是制度的灵魂所在。内在价值取向推动了新的教育制度的生成。如果说取向决定了普通高中学生发展指导制度构建的未来走向,那么内在价值将决定其最终命运和成败。

一、学生发展指导的现代取向及其统整

(一)学生发展几种取向

学生的个体成长过程就是一个发展的过程。学生发展的路向研究对于学生发展指导制度的现代取向具有直接和深刻的影响。鉴于对学生发展的目标和内涵的理解不同,大致形成了以下几种学生发展路向的研究:

1.生命取向的学生发展观

生命取向的学生发展观主要是从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来研究学生发展的问题。一方面,他们承认人具有“生物性”和“自然性”,因此,学生的发展应该是建立在躯体和心理不断成熟的客观现实之上。另一方面,该取向又强调学生需要在满足自然属性的基础上实现对自身的超越,反对传统的教育弊端对人的拘束和生命的异化。学生的发展需要遵循其作为人的本性,尊重他们的生命和尊严,通过教育帮助其实现自身的独特价值[1]。

可见,从生命的角度审视学生的发展和变化,会让我们精确把握此问题的根源和本质。在教育中将学生看作一个完全的人和生命实践的主体加以承认,可以避免过度的训育和教化对学生生命成长和发展潜力的制约,让受教育者摆脱以往教育弊端带来的机械和僵化,重新焕发生命的活力。

2.社会取向的学生发展观

所谓的社会取向是从社会结构、社会群体、组织、社会化的方式,以及人们之间的互动关系和方式讨论学生的发展问题,将学生的发展看作一种社会化的活动。这一观点把发展过程主要解释为个人参与社会活动,或者社会环境对个人发生影响的结果。“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人的发展构成了人类活动的全部内容。正因为“人的思想既有主动性,又有机动性,始终存在于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生态学过程之中”,因此,该取向的研究重点放在了个人参与或者对个人有影响的社会过程中[2]。

不待言,社会性培养对于普通高中学生的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价值。学生的发展本身亦是社会化的过程,社会化的程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将决定学生一生的发展轨迹。然而,现实状况是我国高中阶段的社会教育依然较为薄弱。多数高中对学生的社会性培养仍旧停留在形式大于内容的空心化阶段,不能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因此,研究社会取向的学生发展观对于解决我国当前高中学生的实际困境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3.整全取向的学生发展观

“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中包含一种整全取向的学生发展观。辩证唯物主义的代表人物马克思认为人的个体发展是同社会发展一样也是通过正、反、合这样一个持续过程完成的。马克思指出“人在其本质上是一切关系的总和”,因此提倡人的全面发展。在描绘未来教育蓝图时,马克思列出了智育、体育和技术教育等几个方面,并强调将生产劳动和智育、体育结合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随后将马克思人的发展教育思想运用到了教育的实践层面。他主张培养包括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全面和谐发展的人”,即学生发展的方向既需要提倡生命取向的人本发展思路,兼顾社会取向的学生培养观,同时又要做到兼容并蓄,进而建立一种继承与超越并存的整全取向学生发展观。学生发展应是一个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等众多要素在内的总体性概念。整全取向的学生发展观就是将教育内容扩展到与学生成长有关的各个方面,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同时适应社会对人才的多样化、高素质的要求,最终实现人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有机统一。

(二)学生发展指导的现代取向统整

纵观以上,当前的学生发展取向呈现出多质、多向和多维并存的繁荣局面。当前,学生发展指导应然取向应为继承已有基础的发展与创新。具体说来,学生发展指导需要做到以“生本教育”的精神为依托,把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促使当前的学校教育方式实现由传统的控制向激发、引导的转变,从而帮助学生从教育中获得可持续发展的能力[3]。

正如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主席雅克・德洛尔所主张的“以促进人的发展的眼光来确定教育的定义”。他认为,应该在一个问题范围内对教育加以考虑,在此范围内,教育不止是许多发展手段中的一种,而且是发展的组成成分之一和主要目的之一。学生发展指导的目标是为每个人提供“生活通行证”,让他们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并调动人的各种潜能,使其参与集体事业和社会生活[4]。

学生发展指导可以理解为一种发展性、解放性的教育方式。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需求层次也随之提高。以往那种完成性甚至具有奴化意味的传统教育方式已不能满足人们对于教育的真正诉求。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学生发展指导可以看作是素质教育的具体化、形态化。一方面,它的育人目标和素质教育具有内在的一致性,而指导的内涵中所包括的自主性、合作性与开放性特点也与素质教育对人的要求十分契合。另一方面,学生发展指导体系的出现会让我们的学校建设与发展的方向从过去的“唯分数论”转向“学生本位”,帮助学生以持续不断的能力获得可持续的发展。

二、学生发展指导制度的价值解析

(一)学生发展指导制度是促进高中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重要保证

首先,从人的发展角度而言,高中阶段学生正处于人生中“最有趣、最活泼、最有关系”的一个时期,是从少年到青年的转型阶段。学生在身体、思想、性格、心理等方面迅速发展并迈向成熟,自主和自我意识显著增强,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此时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系统性指导,能够有效平衡和稳定青少年在身体、精神和社会性等方面发生的显著变化,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其次,对于多数学生而言,高中教育的成败将可能决定其一生的发展。当前,高中学生群体的“异质化”现状要求我们的高中教育体制必须要作出积极的调整以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要。尽早对自己、对社会形成准确的认识,对未来人生作出合理的规划,在心理、技能等方面做好准备,为自己的健康成长和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是每一名高中生能否实现全面和谐发展,最终拥有完满人生的关键。建立学生发展指导制度就是为了帮助和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并为他们提供更多的选择,让每个学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进而拥有积极健康的人生。

(二)学生发展指导制度是完善学校教育职能,推动学生指导工作全面有效开展的前提

众所周知,普通高中教育是处于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之间的中间性教育阶段,这是两个目的和组织原理均不相同的教育阶段的中间位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的《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一书中明确提出:“应把中等教育设想为每个人生活中的一个十字路口:正是在这里,青年们应根据自己的爱好和能力决定自己的未来;还是在这里,他们能够获得有助于他们成人阶段的生活圆满成功的能力。”[5]面对着当前高中学生的多质化、个性化的发展需要,普通高中教育需要发挥承前启后的教育功能:让义务教育阶段的成果能够顺利地迁移到高中阶段,与此同时,为高中毕业后的分流打下坚实的基础。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2009年,我国高中在校学生数量已经达到了4624万人,预计到2020年,高中阶段的毛入学率将会创纪录地达到90%,到那时高中的教育将会被赋予更加艰巨的使命[6]。

诚然,升学依然是当下我国多数普通高中的优先培养目标。放眼世界,在新一轮普通高中改革与发展大潮下,各国的普通高中教育都纷纷从传统的升学与就业的单一目标向同时满足学生发展与促进社会整体进步的多极化目标方向转变。普通高中教育已经俨然变成了一个具有选拔和分流功能的“路由器”。普通高中的教育现实走向应该是向以升学准备教育、公民教育和生涯教育等内容为主,同时兼顾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健康人格、民主与合作意识、国际理解、实践和创新能力的综合性中学发展。

从学校的职能来看,如果说学校的教学和管理更多的是一种从外向内的训育和教化,那么指导就是让学生实现从内而外的自我潜力的发挥的一个“助人自助”的过程。指导者通过和被指导者之间建立的互信、坦诚、真诚及同感的关系,从而帮助被指导者明白、接纳及解决现有的成长困难,使之逐渐独立自主,最后积极地迈向自我实践的目标。因此,指导的起点虽然是治疗性、预防性的,但是最终目标却是培养学生的发展性。在我国,学校的指导主要附属于教学与管理工作中,缺乏与教学、管理相并行的学生指导体系,学校的指导职能往往得不到应有重视,无法发挥其应有的教育功能。学生发展指导制度的建立,会促使普通高中现有教学和管理模式做出相应的调整,让学校指导职能变得明晰、系统和完善。

(三)学生发展指导制度是国家优化高中教育体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实质性举措

素质教育的基本价值取向是以人为本、育人为本,是面向未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自开始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来,我国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遇到了不小的阻力。当下,应试教育中存在许多具有“误导性”的教育价值观,集中表现为把学生某个阶段的“价值诉求”临驾于“人的整体发展”这一“本原价值追求”之上,其弊端在普通高中表现得尤为突出。高考制度的存在使得多数学校的教育工作仍是以高考为中心展开,在高中推行素质教育如同“带着镣铐跳舞”,举步维艰。当前,我国普通高中对于学生的指导过多地偏向于升学和学业指导,而对于生涯规划、社会性、品德、职业等方面的指导往往重视不够。学生发展指导制度建立将是我国为解决当前高中教育体制的弊端,修复高中教育体制的漏洞,全面推行素质教育迈出的实质性一步。

学生发展指导制度的提出是我国教育体制在发展过程中不断自省、调整、完善的一个必然结果。时至今日,面对高中教育的普及化和高等教育的大众化,终身教育理念指导下的高中教育要想更好地发挥以人为本的教育功能,办出真正让人们满意的教育,一套切实有效的学生发展指导体系无疑就是我们的应然选择。

参考文献:

[1]单中惠.外国中小学教育问题史[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102.

[2]谢维和.当代青年社会学[m].北京: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3:101.

[3]郭思乐.生本教育的意义[J].现代教育论丛,2008,(1):2.

[4]鲁善坤.人的发展――教育的基本维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26.

[5]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17.

个人发展方向篇4

关键词: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改革和发展;方向;原则

中图分类号:G726.9文献标识码:a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在为促进我国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的同时,也面临着不少问题和困难。在新的形势下,自学考试必须调整自己的发展方向与原则。

一,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改革和发展的应有方向

(一)从工具性教育到发展性教育

教育是作为一种满足社会对人要求的工具还是作为一种发展人的手段,是一个教育价值问题。在自学考试的整个发展历程中,人们更多地是将其作为一种满足社会需要的工具,而把自身生命的发展放到了第二位。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的生命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工具性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批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96年指出:“教育不仅仅是为了给经济界提供人才:它不是把人作为经济工具而是作为发展的目的加以对待的。”。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自学考试从工具性教育走向发展性教育是其必然的发展方向。所谓发展性教育,就是要在自学考试中,主动地、自觉地促使全体自考生实现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使全体自考生实现主动发展和个性发展,使自学考试由作为考生求得生存基本条件、提高生活水平的工具走向提升考生生命质量,使考生潜能和个性得到最大发展的途径。当然,强调发展性教育并不否认和排斥自学考试更好地发挥作为推动社会发展和个人谋生重要工具的作用,只不过,促进考生的发展应成为自学考试的根本价值取向和发展方向。

(二)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

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早已成了我国整个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当然也应该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发展方向。

第一,要培养考生具有对国家和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和高尚的道德品质,这是素质教育中的首要因素。

第二,要使考生掌握比较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这是高等教育的基本要求,也是素质教育最重要的要素之一。

第三,要培养考生的创新素质。这是素质教育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也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应注意加强的环节。

第四,要培养考生的实践能力。这一在素质教育中被着重强调的内容,恰恰是自学考试中最薄弱的环节之一,应更加重视。

第五,要培养考生具有健全的人格和比较强的主体精神,使自学考试成为一种促进考生人格完善和自我实现的教育。自学考试作为一种以考生自主学习为主的制度,对于培养考生主体精神,促进考生自我实现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更应把促进考生具有健全人格和较强的主体精神作为发展的方向。

(三)从学历教育为主到学历与非学历教育并举,从单一的阶段性教育考试转变为继续教育、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最初是以学历考试的面目出现的,在此后很长的时期内,取得高等教育学历文凭成了考生们参加自学考试的最大动机。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知识的激增,职业变动的频繁,单一的阶段性学历考试文凭已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促使人们必须要不断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必须终身接受教育,终身学习,这样,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发展方向势必就要从单一的学历教育考试转向,成为继续教育、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人的个性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一些人开始摆脱了追求学历文凭的动机,而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兴趣爱好、不断完善自己来参加自学考试。因此,非学历教育在自学考试中的兴盛就成了必然的趋势。如果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的学历教育侧重于补偿性教育的话,非学历教育则更侧重于发展性教育,这也符合整个教育发展的大趋势。当然,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的学历教育仍然是我国高等教育走向普及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发展方向必定是从学历教育为主到学历与非学历教育并举,从单一的阶段性教育考试转变为继续教育、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从以城市为主到向农村延伸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创立30年来,在城市,特别是大中城市发展得较好,而在农村则还比较薄弱,但可以预期的是:向农村延伸必定是自学考试发展的方向。理由如下:

第一,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身是一种具有最大民主性的教育制度,向农村地区延伸是保障农村地区人员学习权利的重要举措之一,因此,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向农村发展是实现教育民主的需要。

第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向农村发展是解决好“三农”问题的需要。在“三农”问题中,农民问题是根本问题,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学历考试,特别是非学历证书考试给农民的发展提供了新渠道。

第三,自学考试有助于提高农民素质,发展农业,搞好我国新农村建设,因此,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向农村发展是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需要。

第四,农村为自考发展提供了广大的空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向农村发展是自学考试新的增长点,是自学考试自身发展的需要。

第五,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向农村发展的有关政策和规定,为自学考试向农村发展提供了政策导向和保障。

(五)从单一发展自学考试教育到进一步与各种教育形式沟通融合

个人发展方向篇5

关键词:“二为”方向;历史地位;现实意义

中图分类号:D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8-0146-02

文化是人类在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能力和创造的成果,是人类在认识、改造世界的对象性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人的本质力量和尺度。它标志着社会的进步状况和文明程度,直接影响着社会的发展方向。在当代世界的激烈竞争中,文化建设已成为决定综合国力强弱的重要因素。早在1985年,邓小平就明确指出:“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也取决于文化建设的成果。”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要深化我国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进一步兴起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始终把文化建设摆在关乎全局、关乎根本的位置上来抓,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进行了艰辛的探索,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文化方针与文化政策。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简称“二为”方向)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期提出的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方针。

“二为”方向的提出有深刻的历史背景,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时期提出文化应为无产阶级服务,、瞿秋白和革命根据地有关文化教育的文件均明确:文化教育是阶级斗争的武器,苏维埃的文化教育是阶级的教育,核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灌输。新中国成立后至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期间,一直沿用“文化为工农兵服务、为政治服务”的文化观,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思想深深地影响着中国共产党的文化政策与文化方针,导致文化日趋政治化,使文化笼罩在极“左”思潮的阴霾下。“”的爆发更是给文艺界带来巨大的创伤,知识分子遭受迫害,文化园地被毁,出现了“文化断层”,我国文艺界陷入“万马齐喑”的局面。

粉碎“”结束“”之后,为了扭转文艺界万马齐喑的局面,推动经济建设,中国共产党开始着手调整文化建设方针。1977年8月,邓小平在《关于科学和教育工作的几点意见》中提出,必须恢复实事求是的学风,重新提倡“百家争鸣”。1978年3月,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中强调:“对于学术上的不同意见,必须坚持百家争鸣的方针,展开自由的讨论。”1979年10月30日至11月16日,中国文联召开了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次文代会以邓小平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词》为主要标志,邓小平在《祝词》中强调:“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不是发号施令,不是要求文学艺术从属于临时的、具体的、直接的政治任务,而是根据文学艺术的特征和发展规律,帮助文艺工作者获得条件来不断繁荣文学艺术事业,提高文学艺术水平。”在《祝词》中重申:“坚持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的方针,在艺术创作上提倡不同形式和风格的自由发展,在艺术理论上提倡不同观点和学派的自由讨论。”在1980年5月6日由当时任中共中央宣传部长的王任重同志在全国出版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题为《出版工作要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讲话首先阐述了“二为”方向。根据《祝词》和会议精神,《人民日报》1980年7月26日发表题为《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社论,该文指出:“最近,党中央提出,我们的文艺工作总的口号应当是: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口号是在文艺界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方针,解放思想,拨乱反正,总结革命文艺运动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为我国社会主义新时期的文艺工作指出了正确的方向。我国各民族广大的文艺工作者,应当在这个统一的方向下,进一步团结起来,为繁荣社会主义的文艺事业而共同努力。”明确不再提“文艺从属于政治”及“文艺为政治服务”的口号,而以“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后来简称“二为”方向)作为新时期文艺工作的指导方针。

“二为”方向是对列宁的“文艺要为千千万万劳动人民服务”与的“我们的文学艺术都是为人民大众的,首先是为工农兵的,为工农兵而创作,为工农兵所利用的。”的继承与发展,深入阐述了文化建设“为了谁”的问题。为人民服务,就是要求文化建设必须对人民、对社会有益,对提高人民群众的各种素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生活幸福,促进社会全面进步有某种帮助。为社会主义服务,就是要求文化建设要对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巩固和发展有利;对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民族振兴大业、祖国统一大业有利;对改革开放,发展经济,创造更多的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以造福人民群众有利。这两者相互统一不可分离,中国共产党坚持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为落脚点。

“二为”方向的提出,打破了“文化从属于政治”的束缚,极大地拓宽了文艺反映社会生活的领域和空间,为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繁荣开辟了无限广阔的道路。但是,“二为”方向的提出并不是说“文艺可以脱离政治”,而是解脱文艺发展中过多的政治束缚,为文化发展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邓小平同志曾多次明确地提出:“不继续提文艺从属于政治这样的口号,因为这个口号容易成为对文艺横加干涉的理论根据,长期的实践证明它对文艺的发展利少害多。但是,这当然不是说文艺可以脱离政治。文艺是不可能脱离政治的。”

“二为”方向是我国文化建设进入新时期所提出的文化建设方针,对于我国文化建设解放思想、彻底摆脱“左”的羁绊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体现了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性质,指出了我们文化发展的根本方向,它符合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自身规律,是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保证。同志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指出:“‘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深刻反映了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规律,是对精神产品生产的基本要求,是宣传文化事业繁荣的重要保证。”“二为”方向是指导宣传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针。坚持“二为”方向,是社会主义制度对文化建设提出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具体体现,是社会主义文化必须担负的社会责任。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共产党从迷雾中走出来;全国第四次文联代表会的召开,“二为”方向的确立,使我国的文化建设事业从“左”的阴霾中走出来。新时期,对“二为”方向做了全面阐述:“我们的文化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充分体现人民的利益和愿望,满足人民不同层次的、多方面的、丰富的、健康的精神需要,激发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我国文化的建设必须牢牢把握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方向,同时要为文化的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两者并不矛盾而是相互促进的;文化的建设与发展必须依靠人民,坚持“以人为本”,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旨归。

从新中国成立后文化发展的实践来看,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与繁荣既要明确发展方向,又要有广阔的发展空间。社会主义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社会主义的上层建筑,既反映它的经济基础,又服务于它的经济基础和社会制度。它特殊的社会属性决定了它必须有明确的服务方向。背离这个方向,社会主义文化就无法发展。任何一个社会要发展文化,必须高度重视作家、艺术家等文化工作者的自主性和独创性,给他们开辟一个文学艺术创作的广阔天地。列宁在《党的组织和党的出版物》中指出:“无可争论,文学事业最不能做机械的平均、划一、少数服从多数。无可争论,在这个事业中,绝对必须保证有个人创造性和个人爱好的广阔天地,有思想和幻想、形式和内容的广阔天地。”社会主义文化特殊的社会属性和文化工作者工作的特殊规律,决定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既要方向明确,又要天地广阔。“二为”方向的提出恰到好处地解决了这两个基本问题。它一方面明确地规定了我们文化的性质、服务对象和发展方向,另一方面它又符合文化发展的特殊规律,为文化的发展繁荣提供了无限广阔的天地。

文化建设应坚持“以人为本”的文化发展观,坚持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旨归。文化是由现实的人及实践创造的,它的载体是最广大的人。在社会主义中国,人民是文化工作者的母亲。一切进步文化工作者的艺术生命,就在于他们同人民之间的血肉联系。忘记、忽略或是割断这种联系,艺术生命就会枯竭。人民需要艺术,艺术更需要人民。自觉地在人民的生活中汲取文化创作素材,用人民创造历史的奋发精神来哺育自己,这就是我们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兴旺发达的根本道路。人的问题是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全过程的关键性问题。人的现代化是四个现代化的前提,美国社会学家英格尔斯指出:“一个国家只有当它的人民是现代人,它的国民从心理上行为上获得了某种与社会现代化发展相适应的素质,这样的国家才可能称之为现代化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需要实现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人的现代化的实现离不开文化建设,文化建设需要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旨归。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目标导向和必然趋势,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具有极为丰富的内涵,包括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人际关系和生存空间、外在表象和内心世界。这些都离不开文化的支撑。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2]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3]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6.

[4]宋紫.论“二为”方向与“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关系[J].怀化学院学报,2006,(4).

个人发展方向篇6

关键词:能力;价值;个体价值取向;社会价值导向

中图分类号:B0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1605(2005)07―0004―03

一般来说,能力是指人的内在素质的外化力量。这里的内在素质,指人本身所固有和潜藏着的各种素质的综合,它们经过训导和激发,在一定条件下可以释放出来。这里的外化力量,指内在素质的外在表现,即人本身释放出来的、可以被人们感知与认识的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力量。内在素质与外化力量的有机统一,构成了能力的特殊矛盾,也揭示了能力的根本性质。通俗地说,能力是以人本身的内在素质为基础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实际本领,是任何个人、团体、国家乃至社会存在与发展的现实力量。因此,无论是个体能力还是群体能力,其正确发挥对塑造自我和发展社会,都有重要作用。能力的正确发挥,需要认真把握其内在规定性,同时,也要把握其科学的价值取向,否则,能力的发挥就可能偏离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发展的正确轨道。

价值取向不仅是人的能力发展在理性层面上的方向性要求,更是人的能力发展在实践层面上选择目标的具体行为。诚然,价值取向与价值选择是两个有区别的概念,但它们又存在着十分密切的联系。任何价值都存在一定的方向,方向是价值的重要特点,价值冲突实质上是方向的冲突。价值取向宣示着价值主体在对客观事物价值的衡量中所确立的相对有利于自己的价值目标;价值选择则宣示着价值主体在预设的多个价值方向中“择取”符合自己需要的价值目标。可见,价值取向是价值选择的前提和基础,价值选择则是价值取向上的选择。人在选择价值时,不仅仅是选择对自己有利的东西,更重要的是在选择自己的行动方向。因此,价值取向比价值选择更为内在和根本,它体现着一定价值观指导下人的行为的连续性。当然,价值取向更深层的动因,仍然是人们的需要和利益。马克思主义历来认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人的能力的价值取向,说到底,就是人们对自己能力发展的价值方向的定位和选择。

人的能力的价值取向是一个多层次的复杂系统,这是由人们利益需要的多样性和实践行为的复杂性所决定的,也受事物展开的过程性所制约。根据列宁的看法,任何事物都体现着普遍、特殊和个别的联结,所以,在人的能力的价值取向上,可以分为宏观价值取向、中观价值取向和微观价值取向。能力的宏观价值取向,指以整个人类为价值主体的普遍性能力价值取向。它是在人类某些带有共性的价值观指导下,涉及人类实践能力所追求的具有共同性价值目标的价值取向,主要是指人类整体生存与发展所需要获取的能力,包括维护生态环境以利于人类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能力,预测与抵御海啸等大自然的巨大破坏性灾害的能力,防止和销毁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以维护世界持久和的能力,禁止有悖于人类伦理的科学研究与技术使用的能力等。能力的中观价值取向,指世界范围内以特定国家、地区、民族、政党、社会集团等为价值主体所具有的某些特殊性能力的价值取向。它既包括对经济、政治、文化、科技及风俗、习惯等综合统一的社会能力的要求,也包括某些领域、某些方面具有一定特色的能力要求,诸如执政参政能力、和谐社会能力、科学决策能力、开拓创新能力以及对外交际能力等。能力的微观价值取向,指社会生活中以具体个人为价值主体所具有的个别性能力的价值取向。它包括对个人的生活方式、利益需求、人格品位及人生地位等有直接促进作用的能力要求,诸如个人的生存能力、发展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实现人的价值的能力等。这三个方面的能力价值取向,概括起来大致可以形成两种相互联系的情况:其一是人的能力的个体价值取向,其二是人的能力的社会价值导向。

人的能力的个体价值取向,是从个人作为价值主体的价值追求角度而言的,它要求每个人最大限度地激发自身潜能,使个人能力在现有条件下尽量充分地施展出来,保证自己的能力在实践中的创价活动既有益于自我的完善和发展,也有利于他人与社会的发展。能力的充分而正确的发挥,是个人的一种最根本的价值与财富。个人应该自觉树立科学的能力理念,并积极地付诸实践,切实贯彻到个人的整个生活中去,达到人尽其能,人尽其才,人尽其用。具体说来,人的能力的个体价值取向有如下三个相互联系着的层面。

一是要依靠自己的能力来发展和完善自我,以个人的能力作为实现自己人生理想和人生价值的工具。每一个正常的人,都有自己的理想和价值追求。怎样才能如愿以偿地实现自己的理想和价值追求,是靠拉关系、走后门、搞特权等不正当手段,还是靠自己的能力,在现实中必然表现出个体不同的价值取向。如果以前者为价值取向,虽可能得势于一时,但“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这样的选择最终大多以难堪甚至狼狈的结局收场。相反,如果以后者为价值取向,尽管前进的道路上可能一时充满了曲折、坎坷、荆棘,但却步履坚实,心里塌实,结果丰实,活得也充实,最终必定以人生价值的实现来确证个人能力价值取向的正确性。这两种对立的价值取向所引起的不同后果,在现实中的事例比比皆是。因此,一个人要在实践中有所作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必须努力增强素质,不断提升能力,确立科学的价值取向,这才是现实的合理选择。

二是要正确处理好自身能力与社会需要之间的关系,以个人能力的提高有益于社会发展为坐标来选取自己的人生价值目标。强调人的能力的价值取向,旨在倡导个人应该成为充分和有效发挥自身能力的人。这种内在要求,需要个人在运用自己的能力时,不能仅仅以满足自身欲望和利益为目标,而要努力使自己的能力在对象化过程中发挥出有益于他人和社会的价值。也就是说,要以自身能力的健康发展对社会发展有益为坐标来选取自己的人生价值目标。那种将自己的能力作为损害他人利益和危害社会利益的手段,作为攫取个人利益的工具的价值取向,是极端错误的。众所周知,个人与社会是辩证的统一体,个人能力与社会需要的关系也如此。个人能力有了正确的价值取向,其发挥必定有益于社会发展,而个人也会在这种整体利益的发展中实现自身能力价值的升华。

三是要认真反对利己主义和个人本位主义,以个人能力的正确评价来保证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可持续性。强调个人能力的价值取向,并非崇尚“自我中心论”,更不是为“利己主义”和“个人本位主义”张目。恰恰相反,强调个人能力要有科学的价值取向,是以反对“自我中心论”为前提的,也与“利己主义”和“个人本位主义”有本质区别。这不仅可以从上述关于自身能力与社会需要的关系中得到说明,也可以从对个人能力本位的科学规定中得出

结论。因为,无论在理论上抑或在实践中,自我中心论、利己主义、个人本位主义等理念,不仅割裂和颠倒了个人与他人及社会的关系,最终也破坏了个人能力发展的连续性。一个完全以自己的私利为价值目标的人,其能力的发挥不仅会受到社会的各种必然性的强烈限制,也会受到其内在素质日渐弱化乃至枯竭的影响。只有认真反对利己主义和个人本位主义,以对个人能力的正确评价来保证科学的价值取向,个人能力才会在社会中不断得到充实和完善,其发展的可持续性才是现实的。

人的能力的社会价值导向,是从社会作为价值主体的价值追求角度而言的。它要求人的能力的正确发挥不仅是社会所倡导的主要价值原则,同时还必须使这种能力的运用服从社会主导价值观的引领,以进一步促进社会整体利益的实现。这两个方面也是有机联系和辩证统一的,它们共同保证着人的能力价值取向的合理性、科学化与现实化。

从人的能力是社会所倡导的主导价值原则来说,这是指人的能力充分、有效地发挥应该成为全社会所倡导的一种主要价值原则。价值原则属于社会意识形态,不仅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特征,还具有指导实践的现实。因此,一个社会提倡什么价值原则,反对什么价值原则,必然会对其成员的思想与行为发生重大影响,也必然直接作用于人的能力发挥的价值取向。这就需要掌握政权的阶级和政党,明智地从社会领域业已存在的多种价值原则中,科学甄别和及时挑选出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价值原则,并将其确立为占统治地位的主导性价值原则,成为人的能力发挥的社会价值导向,指导人的能力正确发挥,促进社会顺利发展。一方面,要在全社会大力推崇人的能力理念,弘扬能力本位精神,把能力发展看做是社会发展的稳固基石和强大力量,认真批判、清算有悖于人的能力生成和不利于人的能力发挥、发展的各种错误理念,在全社会形成一种以“讲能力为科学、不讲能力为愚昧”的思想氛围,努力营造一种以“有能力为光荣、没有能力为耻辱”的现实环境。另一方面,执政党和社会制度也应该为人的能力充分、有效的正确发挥及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保障和制度支撑。这包括社会体制应该为人的能力的发挥和发展提供可靠与高效的机制,社会组织应该为人的能力的发挥和发展提供合理的政策与措施,社会调控应该为人的能力的发挥和发展提供科学的规划与设计,社会部门也应该为人的能力的发挥和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与激励等等。总之,要通过各种手段,全面、持久地调动和激发人的能力,为推动社会发展服务。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强调:“在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国内外条件下,我们党要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继续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这三大历史任务,必须大力加强执政能力建设。这是关系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关系中华民族前途命运、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课题。”

从人的能力的运用服从于社会的主导价值观的引领来说,这是指人的能力充分、有效地发挥所应该遵循的实践价值原则。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是人的社会。在千千万万个体人的基础上结合而成的人类社会,其价值观必然呈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一般来说,价值观是关于价值的一定信念、倾向、主张和态度的基本观点,是现实的人对全部生活实践所产生的意义的一种评价标准、判断标准和取舍标准的思想体系。从范围来说,价值观是关于价值观念的完整系统,是一定历史时期的人们对价值问题所持的立场、观点和态度的总和。价值观渗透到现实生活的各个领域,人们的信念、信仰、追求和理想等都属于价值观的范畴。它既具有行为导向作用,又是一种行为动力。从根源上透析,价值观是社会意识的一部分,受到社会存在的制约,是处于一定经济关系之中的人的需要和利益的反映。因此,在现实社会中,经济成分的多样性必然决定了价值观的多元化,同时,占主导地位的经济成分又必然决定了主导价值观的一元性。社会的统治阶级必须确立有利于自己并能够促进社会发展的价值观为主导价值观,从而影响和制约其他价值观。人的能力的价值取向也是如此.必须在主导价值观引领下充分、有效地发挥,这是人的能力现实化过程中应该遵循的实践价值原则。人们常常看到,社会上许多有能力的人,因为跟错了人、走错了路,得到了错误的结果。这里的原因有多种,但最根本的还是价值观上发生了扭曲,致使自己的能力用偏或者用反了方向。就当前我国的现实来看,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关系是多种经济成分的统一体,作为社会意识存在的价值观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再加上对外开放所带来的某些负面影响,使社会价值观的多元性与一元化的主导价值观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从而也必然影响到人的能力的价值取向。

个人发展方向篇7

关键词:搜索引擎;信息检索;发展现状;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tp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12-0312-01

1搜索引擎的定义

搜索引擎(Searchengines)是指在www中能够主动搜索信息、组织信息并能提供查询服务的一种信息服务系统。搜索引擎主要通过网络搜索软件或网站登录方式将www上大量网站的页面信息收集到本地,经过加工处理后建成数据库,从而能够对用户提出的各种查询请求作出响应,提供用户所需要的信息地址。搜索引擎提供的导航服务已经成为互联网上非常重要的网络服务,因此搜索引擎也被称为“网络门户”。

2搜索引擎的发展现状

现代意义上的搜索引擎鼻祖是1990年由蒙特利尔的麦吉尔大学学生alanemtage、peterDeutsch、Billwheelan发明的archie。随着ieternet的快速发展,出现了专门用于检索信息的Robot程序,该程序能自动地不断重复地在网络上检索信息,这种行为很像一只蜘蛛在ieternet上爬来爬去,所以又称为Spider程序。

1994年7月,世界上出现了最早的真正意义上的搜索引擎――Lycos。同年4月,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两位博士生DavidFilo和美籍华人杨致远共同创建了Yahoo!,并成功地使搜索引擎的概念深入人心,从此搜索引擎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

自1998年开始,出现了一个搜索引擎空前繁荣的时期。随着Google的出现,第二代搜索引擎诞生。它们不仅拓展了搜索引擎的生存空间,而且还极大的提高了搜索的质量和效率。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市场“历练”之后,全球第三代搜索引擎呈现出两个发展方向:一个是以Google为主的“技术驱动型”理念;一个是以Jwmguagua(精武门呱呱为主的“服务驱动型”理念。第三代搜索引擎是智能搜索引擎,呈现出多元化、智能化、个性化的发展趋向。

3搜索引擎的发展趋势

3.1向智能化方向发展

智能化是网络信息检索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随着网络用户对检索精确度和效率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搜索引擎重视自身在检索功能和检索服务上的智能化程度,将涌现出智能搜索引擎。智能搜索引擎可以通过自然语言与用户交互,最大限度地了解用户的需求,它能为用户提供了一个真正智能化的、个性化的信息过滤和推送服务。因此,智能搜索引擎成为今后搜索引擎的发展趋势。

3.2向个性化、特色化方向发展

个性化是指各网络检索工具注重内容的特色化和服务的个性化。个性化的核心是跟踪与分析用户的搜索行为,充分利用这些信息来提高用户的检索效率,并为用户提供全程帮助和服务,使得个性化搜索更符合每个用户的需求。搜索引擎的个性化还体现在提供特色的服务和功能。

3.3向多媒体化方向发展

未来的搜索引擎将在技术上更加成熟,在搜索内容上向多媒体化发展。视频、音频等多媒体信息的检索数据量高速增长,多媒体搜索引擎的发展迫在眉睫。同时,搜索引擎在向用户提供检索结果时仍可以向多媒体方向发展,使得检索结果形式多样化、生动化,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向多媒体化方向发展是搜索引擎发展的又一个新趋势。

3.4向功能多样化方向发展

首先表现在可以检索的信息形态多样化,如文本、声音、图像、动画;其次表现在搜索引擎已不仅仅是单纯的检索工具,正在向其他服务范畴扩展,提供站点评论、天气预报、新闻报道、股票点评、各种黄页(如电话号码、航班和列车时刻表、地图等)、免费电子信箱,以多种形式满足读者的需要。

3.5向商业化方向发展

随着互联网上信息服务和电子商务的发展,用户基数的不断增长,为电子信息的增值服务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在这里汇集了最新的思想、最先进的技术和最大的潜在市场。搜索引擎已经不仅仅是一门技术,一门服务形态,而且成为一项产业,它的商业利益成为推动系统完善和扩展的主要动力,网络信息的检索与利用由公用性转向商业化。

3.6向专业化方向发展

由于用户千差万别,对信息搜索往往有不同的要求。综合性的搜索引擎收录的范围太广、太大、无法满足某一特定的需求。而垂直性专业搜索引擎则可解决这一难题。垂直性专业搜索引擎只面向某一特定的领域,专注于自己的特长和核心技术,能保证对该领域的信息的收录齐全与更新迅速。

3.7向可视化方向发展

可视化信息检索是把文献信息、用户提问、各类检索模型以及利用检索模型进行信息检索的过程,展示在一个可视化空间中,并向用户提供信息检索服务。可视化搜索避免繁琐的操作过程,使用户更直接、方便、快速、高效地获取信息和知识。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XmL、RDF、GRiD在信息中的应用,可视化检索将成为搜索引擎新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孙桂华.谈谈网络搜索引擎的发展及使用技巧[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9,(6):49-51.

个人发展方向篇8

关键词:教育评价教师评价价值取向可持续性发展

教师评价是教育科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它的范围已扩大到教育的全部领域。教师评价是整个教育评价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并一直作为激发教师工作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手段。其鉴定、选拔等功能得到了充分的重视和强化,其价值取向主要强调社会服务功能,而对教师个体的发展缺少必要的人文关怀。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教育迟滞现象更加暴露了这种价值取向的弊端。我们必须站在时代的高度,以发展的眼光反思既往,展望未来,创建新的教师评价体系,使之向着人性化、科学化、民主化、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一、教育评价的影响因素

关于教育评价,我国教育界的理解是:“教育评价是对教育的社会价值作出判断的过程,是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对受教育者的发展变化及构成其变化的诸种因素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而教师评价就是在正确的教育价值的指导下,根据学校的教育目标和教师所应承担的任务,按照规定的程序,运用科学的方法,借助现代技术广泛收集评价信息,对教师个体的工作质量进行价值判断,从而为教师改进工作,为学校领导加强和改进教师队伍的管理与建设及进行决策提供依据的过程。

教育评价价值取向实际上就是依据评价主体的需要和一定的价值标准对评价对象进行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后所作出的选择。影响教育评价价值取向的因素有如下几方面:

1.社会政治、经济、文化

教育受一定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制约,教育评价价值取向也不例外。因此,占统治地位的教育评价总是统治阶级的教育评价。在我国,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利用行政权力对其辖属的各类学校均具有行政指挥权和权威性。教育永远在政治之中。

2.教育价值取向

教育价值观决定着教育价值的取向。教育价值取向是人们依据某种价值观,根据自身需要,对教育活动作出选择和判断时所持的一种倾向性,对教育评价的目的,标准和所选择的方式方法等都起着导向的作用。目前,教育对市场的过分依赖和迎合,使教育偏离了自身应有的价值尺度,它直接影响了教育评价的价值取向。

在新世纪里,中国教育应立足于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性和现实性,既偏重于人们的科学精神,又不偏废人文精神,使二者和谐统一。

3.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

正确把握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是开展教育评价活动的首要问题,也是建立科学的教育评价价值取向的重要理论依据。教育方针所概括的内容,一般有教育的性质,教育目的及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等方面。其中以教育目的即培养什么规格的人最为重要。教育目的对于教育方向、教育制度、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质量等起着指导作用。所以,它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正因为如此,教育目的也是教育评价活动的根本依据,教育评价价值取向必须以此为根据。

4.教育评价主体

在教育评价工作中,评价主体的价值观一方面影响着评价对象的选择,另一方面又影响对评价对象的价值确定。

教育评价与人类的一般认识活动有所不同,人类一般的认识活动是以客体为认识对象,认识是客体属性在主体意识中的反映;教育评价则是以客体属性对主体自身需要满足与否的关系为认识对象,主体的意志、情感、态度不仅参与评价过程,主体已有的思想观念还引导教育评价的价值取向。

教师评价作为教育评价的一个组成部分,其价值取向同样受到以上诸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教师是学生心灵的工程师。教师的素质水平直接影响着学生素质发展的状况。对教师的评价一般包括对教师的政治思想、师德修养、工作态度、教育观念、业务水平等方面的全面评价。传统的教师评价模式一般有三种:一是定性评价模式,二是部分量化模式,三是整体量化模式。其中第二种模式由于兼顾到教师工作的特点而被普遍接受。但是,传统的教师评价由于受到社会政治经济、教育价值取向、教育目的及评价主体等因素的影响,其价值常常取决于社会的需要(事实上是政府的需要),而忽略了教师个体的发展需要以及这种发展在教育中的作用和地位。教师的教育活动是教育中项,是学生成长的重要促进因素。在知识爆炸的时代,知识的更新周期缩短,如果作为知识传播者的教师自身未得到更新和发展,势必会使教育滞后于现实,最终体现在学生身上的必然是不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

二、现实情境中教师评价的误区

现实教育情境中的教师评价有如下误区:

1.对评价目的的认识不清

教师评价仅仅作为学校的一种管理手段。学校通过教师评价加强了对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控制,这种评价具有统一性、强制性,因而束缚了教师的创造性发挥,教师成了教学的机器,教师的个性、人格得不到尊重,教师的权利受到压制,只有教学工作量的增加,而无个人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教师对这种评价普遍表现出担心、惧怕和反感,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得不到发挥,工作流于应付敷衍。

2.评价系统结构不合理

学校内部的教师评价系统常常是自上而下的、单向的、鉴定性的评价,即校长——教研组长/年级组长——教师。这种评价主体的一元化既不能全面准确地对教师进行评价,又不能使评价对象主动参与以形成客观的自我评价和自我认识,甚至会导致评价者与评价对象间关系紧张。评价是一种主体性的活动,它随着主体本身不同而不同。只有评价主体多元化,才能形成对评价对象立体的、客观正确的价值判断,才能达到教师评价所要达到的效果和结果。

3.评价系统的功能未充分发挥

现行的教师评价系统知识部分发挥了评价的坚定、选拔、奖惩功能,而主导功能即导向、激励、调控等没得到充分发挥,尤其是忽视了对评价对象的可持续性发展的校正导向功能。任何一种评价系统都应面向评价对象的未来,关注评价对象的发展。只有评价对象发展了,评价的目的才真正达到了,评价对象所承担的工作才能得以持续提高。

三、教师评价的价值取向:有利于教师的可持续性发展

教师评价不能仅仅具备一种甄别功能,而应对教师的发展起到导向作用。任何一种职业如果要得到发展,其成员必须具备可持续性发展的条件。教师的可持续性发展体现在如下八个方面:

一是健康的身体。教师职业是艰辛的,只有有了健康的身体和充沛的精力才能保证工作时的积极投入,并为继续工作提供可能性和物质保障。

二是健全的心理和人格。教育的终极目的就是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心理和人格的发展是关键。只有当作为教育者、示范者的教师具备健全的心理和人格时,才会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讲,教师职业是个形象职业,既要外塑身体,又要内塑人格。

三是热情和兴趣。教育是“教”的艺术,更是爱的艺术。只有当教育者对教育事业、对学生充满热爱时,教育才真正开始。教师职业是琐碎而辛劳的,保持对它的热情和兴趣才能使教师个体的可持续性发展成为可能。

四是专业素养。教师的专业素养包括深厚的专业基础知识、扎实的教育教学基本功及相关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外语能力、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这些素养是成为教师的根本和必要条件,并为教师的发展提供了根本性的保证。

五是人文素养。不论是文科教师还是理科教师,作为人类文化传播者就应该具备一些人文素养。教师的人文素养对学生会产生陶冶作用、渗透作用,使教育工作更人性化,更有人情味,从而丰富学生的心灵。当这人文素养内化到教师的性格中时,就会促进教师的教育艺术发展。

六是终身学习的习惯。教育走向“终身化”是适应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同时也是一个现代人所应具备的能力,更是一个教育工作者必须具有的习惯。

七是迅速改变的能力。一个教育者应具备迅速改变的能力。一方面是要迅速地适应,另一方面是要敏锐地批判。迅速地适应是为了与时俱进,敏锐地批判是不盲从,迅速决断。

八是创新精神。“最好是一时的标志,更好是永恒的追求。”创新就是不墨守成规,就是突破束缚,追求更好。社会需要大量的创新人才,而学校就是人才的摇篮,教师就是人才的培养者。只有创新型的教师才会有大量创新型的人才。创新精神也会使教师常教常新,得到更快更好发展。

由此可见,教师的可持续性发展要求教师评价指向未来,关注教师个体,只有当教师发展了,教育才会发展,学生才会发展。我们的教师评价就是力图使教师成为“自动升级软件”,与时俱进,迅速适应新形势。那么,如何使教师评价向着有利于教师可持续性发展的方向发展呢?作为评价主体的教育行政部门应做到如下几点:

1.评价体系中要体现对教师生存状况的关注

教师是一种职业身份,但教师本身是人。人的生存状况会影响到其精神状态,也会影响到其工作状态。作为知识分子的教师,不仅有“经济人”的需求,还有“社会人”的渴求,更有“自我实现人”的期待。因之,教师评价就不能仅仅停留在工作层面,而应深入到教师这个“人”的方方面面。

2.评价结果要具有导向性和指导性

评价结果的运用要对教师今后的行为方向具有导向性,对其行为方式具有指导性。教师应从评价结果中得到激励而不是打击,并能根据评价结果调整自己的工作方向、方式,最终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和获得个人素质发展。

3.以形成性评价为主

教师评价不能游离于日常工作之外,而应贯彻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之中,从而对过程实行监控,并使教师在过程中得到及时调整和校正,这有利于形成正确的自我评价和较强的自我纠错能力。

参考文献:

1.王景英,梁红梅.当前美国中小学教师评价的特点及其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02(09).

2.陈玉琨.教育评价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3.卢春霞.教育评价观的发展变化[J].中国证券期货,2010(05).

4.蒋建洲.发展性教育评价制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5.刘常兴.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绩效评价体系构建[J].河南农业,2012(12).

个人发展方向篇9

价值取向是人们基于自身对事物重要性的认识而做出的价值高低的评价以及相应的赋值意向或偏好,它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具有一定的导向和调节作用。工作价值取向作为一般的价值取向在工作或职业上的具体表现,反映了人们基于自身需要而对社会上某种职业的优劣以及重要性进行评价的尺度及相应的认同偏好。工作价值取向不仅包含着对工作价值的认知评价,也涉及到因不同评价而产生的情感态度。当个体从事的实际工作本身所具有的主导性价值或优势与其工作价值取向相一致时,更有可能使个体产生较高的工作满意感和工作投入。在教育领域,教师的工作价值取向不仅影响着教师自身的专业化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受教育者的发展。因此,了解教育者自身的工作价值取向无论对于其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还是对社会贡献而言,都是有必要的,同时对于教师培训也具有指导意义。就教师群体的工作价值取向的已有研究来看,所涉及的调查对象既有新入职的教师,也有任教多年的教师。比如,张娜、申继亮、张志祯(2008)对新入职的教师进行研究发现,在选取职业时,新入职教师总体上看重的是工作的兴趣、工作的稳定性和帮助他人。不同性别之间的教师最看重的方面有所不同;曹桂莲(2008)对广州市幼儿教师的工作价值取向进行研究,发现教师对工作价值的肯定与重视程度属于中上水平,不同类型的教师在工作价值取向上存在差异;丁桂莲(1999)选择内蒙古的高校青年教师进行研究发现,青年教师职业价值取向的特点是主体意识强,对自我发展的个人目标较重视。司继伟等人(2009)对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师进行研究,发现工作价值取向可以负向预测职业倦怠,正向预测个人成就感。对在职教师群体的工作价值取向进行考察固然重要,但若能将其提前至职前的准教师群体,一方面,为教师选拔提供参考,避免在后续工作中因价值取向冲突而导致的职业倦怠或离职,防患于未然;另一方面,也为后续有针对性的在职培训提供参考,以维持教师的工作活力与动力,稳定和优化教师队伍。虽然也有个别研究调查了师范类学生的工作价值取向(凌文辁、方俐洛、白利刚,1999;施章清、牟丽霞、2008),但随着越来越多的非师范类学生及社会人员投身于教师职业,仅关注师范类学生是有局限的。总之,对职前的教师群体的工作价值取向进行考察,有助于提高教师选拔的高效性和有效性,也为后续的培训和干预提供依据。鉴于已有研究针对职前教师群体的工作价值取向的考察很少,取样代表性有限,我们拟对那些已获得教师资格证书、有明确从教意向、期待应聘教师岗位的教师候选人进行工作价值取向的调查。

二、研究方法

1.被试教师候选人272名,该批候选人都已获得教师资格证书、有明确从教意向、期待应聘教师岗位,但尚未被录用。2.研究流程给被试呈现的完整试题如下:列举了人们在选择职业时可能看重的一些因素。请你结合自己选择职业时的情况,请选择三个你认为最重要的选项并对其进行排序:a福利薪酬;B声望地位;C个人发展;D人际关系;e文化氛围;F服务奉献;G安全稳定;H自然环境;i自主程度。3.统计分析根据已有研究者对排序问题的分析方法(刘德寰,2006),采用虚无编码的方式生成九个对应的新变量,分别代表教师候选人在选择职业时每个工作价值取向的重要性指数。重要性指数的大小范围是0~1,指数越大,代表被试越看重该类价值取向。使用spss11.5对重要性指数进行统计分析。

三、研究结果

1.教师候选人工作价值取向总体状况总体上来看,教师候选人自评的工作价值取向的重要性依次为:个人发展>文化氛围>安全稳定>服务奉献>人际关系>自主程度>福利薪酬>声望地位>自然环境。2.不同类型教师的工作价值取向男女教师候选人看重的工作价值取向基本一致。男教师候选人根据重要性对工作价值取向的排序是:个人发展、文化氛围、服务奉献、安全稳定、人际关系、自主程度、福利薪酬、自然环境和声望地位。女教师候选人根据重要性对工作价值取向的排序是:个人发展、文化氛围、安全稳定、服务奉献、人际关系、自主程度、自然环境、声望地位和福利薪酬。t检验的结果显示,在服务奉献的重要性指数上,男女之间存在显著差异,t(270)=2.366,p<.05,男性更看重服务奉献。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教师候选人看重的工作价值取向基本一致。独生子女教师候选人根据重要性对工作价值取向的排序是:个人发展、文化氛围、安全稳定、服务奉献、人际关系、自主程度、福利薪酬、声望地位和自然环境。非独生子女教师候选人根据重要性对工作价值取向的排序是:个人发展、文化氛围、服务奉献、安全稳定、人际关系、自主程度、福利薪酬、自然环境和声望地位。在人际关系的价值取向上,非独生子女教师候选人的重要性指数较高,t(270)=2.508,p<.05。接受师范教育教师候选人根据重要性对工作价值取向的排序是:个人发展、文化氛围、安全稳定、服务奉献、人际关系、自主程度、自然环境、声望地位和福利薪酬。没有接受师范教育的教师候选人根据重要性对工作价值取向的排序是:个人发展、文化氛围、服务奉献、安全稳定、人际关系、自主程度、福利薪酬、自然环境和声望地位。虽然在排序上有一定的差异,但是t检验的结果显示,是否接受师范教育在教师候选人的工作价值取向重要性指数上并没有显著差异。不同教育程度水平的教师候选人看重的工作价值取向存在差异。具体来看,教育程度为大专及其以下的教师候选人根据重要性对工作价值取向的排序是:文化氛围、安全稳定、个人发展、服务奉献、人际关系、自主程度、自然环境、声望地位和福利薪酬。教育程度为大学本科的教师候选人根据重要性对工作价值取向的排序是:个人发展、文化氛围、安全稳定、服务奉献、人际关系、自主程度、自然环境、声望地位和福利薪酬。教育程度为硕士研究生及其以上的教师候选人根据重要性对工作价值取向的排序是:个人发展、文化氛围、服务奉献、安全稳定、人际关系、自主程度、自然环境、声望地位和福利薪酬。方差分析的结果显示,在个人发展和安全稳定两个价值观的重要性指数上差异显著。应聘不同岗位类型教师候选人的工作价值取向重要性排序不完全一致。应聘艺术类岗位教师候选人的排序是:文化氛围、个人发展、安全稳定、服务奉献、人际关系、自然环境、福利薪酬、声望地位和自主程度;应聘体育类岗位教师候选人的排序是:个人发展、服务奉献、文化氛围、人际关系、安全稳定、自主程度、自然环境、声望地位和福利薪酬;应聘语文/数学/外语类岗位教师候选人的排序是:个人发展、文化氛围、安全稳定、服务奉献、人际关系、自主程度、福利薪酬、自然环境和声望地位。但是,方差分析的结果显示并不存在统计的差异并不显著。

四、讨论与结论

本研究探讨了福利薪酬、声望地位、个人发展、人际关系、文化氛围、服务奉献、安全稳定、自然环境、自主程度等九种工作价值取向在教师候选人眼中的重要性程度。研究结果显示教师候选人工作价值取向呈现多样性特点。分析这九种价值观可知,个人发展、文化氛围、服务奉献和自主程度都是与教育工作性质本身有关内在价值,而福利薪酬、声望地位、安全稳定等是与教师工作性质无关的外在价值。其他的人际关系、工作环境等是附加报酬。研究结果发现,教师候选人把个人发展、文化氛围、安全稳定和服务奉献排在了前四位,而把福利薪酬、声望地位和自然环境排在了靠后的位置。体现了教师候选人在多样化价值观的前提下,更多的看重的是教师职业的内在价值。在某种程度上显示了他们对教师职业的认同。总体上反映了教师候选人在工作价值取向上,个人取向与社会取向的结合,自身内部动机与外部需求,同时教师候选人的价值取向与教师职业的特征体现了一致性。同时,本研究与研究教师其他群体的工作价值取向的结论一致。张娜等人(2008)对207名新入职的中小学教师的工作价值取向进行研究发现,新入职教师总体持有的工作价值取向由最看重到最不看重依次为:有兴趣、稳定性、帮助他人、多样性、独立性、高收入、休闲、声望和领导性。但是也有研究得出不同的结论,李若衡(2006)的研究选择251名中小学教师进行研究得出教师工作价值取向的平均数大小依次为:物质生活>自我实现与自我发展>生活环境与人际关系>工作环境>职业声望>职业态度>社会贡献。这种差异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样本选择的问题,不同地区的经济水平、社会环境等各个方面的不同会导致教师群体在工作价值取向上产生一定的偏向。不同群体的比较研究发现,男性和女性教师候选人在工作价值取向的排序上基本一致,最看重的都是个人发展和文化氛围。但是在第三的排序上男性教师候选人选择服务奉献,女性教师候选人选择安全稳定。这和其他领域的性别差异研究一致,体现了男女不同的工作期望。相对于男性,女性更看重稳定性。因为女性就业后往往会面临结婚、生子等一系列问题,如果工作不稳定,其他的收入、个人成长、婚姻家庭等个个方面都会受到一定得影响。目前,随着教师群体中独生子女的增多,独生子女教独生子女可能就会成为当前学校当中的潜在问题。结果发现,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教师看重的工作价值取向基本一致,在重要性排序上前两个相同,第三个有所不同,非独生子女选择服务奉献,独生子女教师选择安全稳定。同时在人际关系的价值取向上,非独生子女教师候选人更看重。可见,相对于非独生子女教师候选人而言,独生子女教师候选人对服务奉献的稍低的评价和人际关系的不太看重,提醒我们在对新入职教师教育的过程当中,需要适当的增加相关的培训。同时,不同教育程度教师候选人的工作价值取向也存在不同之处。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个人发展价值取向的重要性就越高。

个人发展方向篇10

关键词:医院;行政管理人员;横向职业发展

当前,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大幅推进、“互联网+”和大数据时代的迅速发展对大型医院的医疗服务模式和组织管理变革不断提出新的要求,“精细化管理”被提至医院管理的重要位置[1],这对医院管理团队的职业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医院管理团队的储备人才,青年行政管理人员是医院实现“精细化”管理的基础力量和未来生力军[2],关注其职业发展状况,扩宽其职业发展通道,对促其个人成长、提升医院科学管理水平有着重要意义。然而,随着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去行政化[3],医院管理人员的纵向职业发展通道,即职称晋升通道将越走越窄,医院管理者应将注意力转移到青年行政管理人员的横向职业发展通道上。什么是横向职业发展通道?什么是医院青年行政管理人员的横向职业发展通道?关于该横向职业发展通道的研究进展如何?本文将对国内外医院青年行政管理人员的横向职业发展通道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1概念

1.1职业发展通道

职业发展通道是指在组织中员工从一个特定的工作到下一个工作纵向或横向发展的路径[4]。对职业发展通道的管理即职业生涯管理,是组织结合员工的能力、兴趣等因素,根据组织发展目标,制定双方都能接受的职业生涯目标,并通过工作轮换、丰富工作经验、培训等一系列措施[5],使职工取得工作满意,实现职业理想和达到职业生涯目标的过程[4]。

1.2横向职业发展通道

员工通过横向的工作轮换或岗位轮转进入一个新部门或新的工作领域,在同一个管理层次或同一个技术、技能等级上不同岗位或不同工种之间的变动通道,即横向职业发展通道[6]。结合横向职业发展通道的概念,医院青年行政管理人员通过非职称晋升途径的发展通道,在同级别不同岗位间进行工作轮转,在同级别同岗位实现工作扩大和丰富,以及接受教育培训等,则为医院青年行政管理人员的横向职业发展。尽管没有职位级别的变化,但通过在不同职能领域或不同业务上的发展,可使青年管理人员积累更多的工作经验,丰富知识和能力。

2医院青年行政管理人员横向职业发展通道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青年行政管理人员是医院管理团队的基础力量和未来主力军,良好的职业发展有利于增加其工作积极性、稳定性,激发创造力[2]。关于青年行政管理人员的职业发展,组织更多关注的是其纵向发展通道,即职务晋升渠道[6]。纵向发展通道是职业发展通道的主体框架,然而,2000年《中组部、人事部、教育部关于深化高等学校人事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指出,教育部和国家卫计委已在高校及部分直属或所属事业单位启动行政人员职员制改革[7];2013年出台的《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更是推动公办事业单位去行政化,学校、科研院所、医院的行政级别将被逐步取消[3]。这从侧面反映了医院青年行政管理人员将可能面临无职称、无级别的尴尬境地。此时,横向职业发展通道作为对纵向通道的辅助和补充[8],其对青年行政人员整体发展的作用不可或缺。横向职业发展通道的重要理论背景基于美国学者库克关于创造力的S形曲线研究模型[8]。库克指出,员工就职于某一岗位后,如若在3年内保持创造力的持续增长,在入职4.5年时就会达创造力巅峰,并在1年内为其出成果的黄金期,之后便进入衰减稳定期[9]。基于库克的研究结论,结合现代医院行政管理结构推崇扁平化组织模式的趋势[10],在医院青年行政管理人员纵向职业发展通道可能受限时,如能及时改变其工作内容和环境,促其工作横向发展,将可使其在上一个创造力S形曲线结束时,继续进入下一个S形曲线,进而科学地提高医院行政后勤管理人员的职业能力和整体管理水平。

3医院青年行政管理人员横向职业发展通道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3.1国内研究现状

在国内,关于公立医院行政管理人员职业发展的研究多侧重于职业生涯规划管理方面。朱长格、刘敬等[11-12]对广州、北京、上海、江苏等经济发达地区的12家三级公立医院的行政管理人员开展了职业生涯管理规划现状调查,结果显示医院对行政管理人员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作用不足,管理系列的职称晋升体系缺乏,行政管理人员的工作岗位感知得分、职业生涯规划管理得分较低,学历、职称和职务是其工作岗位感知和职业生涯规划管理的影响因素。陈富强等[2]也对医院青年行政管理人员职业发展规划进行了探讨及实践,他指出医院青年行政管理人员的职业发展规划应包括轮转(第1~3年)、定科(第4~7年)、定向发展(7年以后)三个阶段,提出了规划培养各阶段的要求和具体内容,并强调医院层面要以制度保证轮转实施。丁宁等[13]结合国内部分医院进行的管理实践,分析了现行医院行政管理人员轮转培养方式的局限性,总结武汉市某公立医院的实践经验,提出了“能力导向型”青年管理人员轮转培养方式。明确针对员工横向职业发展通道进行研究的,目前国内多见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领域。如李友忠[8]探讨了企业员工的横向职业发展通道,指出企业员工的横向职业发展通道主要表现为生产类员工的一专多能及管理类员工的岗位轮转。童露等[14]为经济型酒店核心员工设计了包括横向发展通道在内的多种职业发展通道模式,并从通道的宽窄、速度、长度上对员工职业发展体系进行了深入探讨,其研究维度较为全面。

3.2国外研究现状

在国外,由于社会制度的差异,欧美发达国家在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上与国内有着较大不同。如美国许多医院实行的是医院董事会领导下的医师组织和行政领导分权管理体制即双权型管理。与医师组织成员不同,美国医院的行政管理人员均为雇员,管理上大多实行企业化管理,以职业化著称[15-16]。国外关于员工职业发展的有关理论研究较为成熟,如Frankparsons的“职业-人匹配”论[17]、edgarH.Schein的职业锚理论[18]、JohnHolland的职业性向理论[19]等,为进行员工职业发展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基础。总的来说,国内在提高公立医院行政管理人员职业能力,促进其职业发展的研究上已提出了一定的对策方案,但国内现有的研究较少侧重针对医院的“青年”行政管理人员,对其职业发展的研究也不明显侧重“横向职业发展”维度(纵向职业发展维度涉及政策、制度层面,推动其变革需多方参与,任重而道远)。企业管理上关于员工横向职业发展通道的研究虽对医院管理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但公立医院的性质和运营方式始终与企业存在较大区别,不能照搬照抄。且国内已有研究大多为经验性研究,在新医改背景下,医院的行政决策应由经验性决策逐步向循证决策转变,才能切实提高医院管理队伍的职业水平。而国内外由于产权形式不同、国情不同,提示我们在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理论的同时,需探索研究具有本土特色的公立医院青年行政管理人员横向职业发展,提高其职业能力以促进科学化医院管理。

4借鉴和启发

通过对医院行政管理人员横向职业发展通道的研究进展进行文献综述,笔者作了以下思考总结,希望对医院高层管理者在打造职业化、专业化医院管理团队上起到一定的借鉴和启发作用。

4.1应进一步重视和规范医院行政管理人员的职业生涯规划管理

国外有关研究表明,在结构、人员不变的情况下,改变管理可提高50%的效益[11]。医院要想健康地持续发展,就必须实现科学有效管理,需要职业化的管理团队。但目前很多医院存在重临床、轻管理的现象,对医院管理队伍的建设不够重视,影响行政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导致其工作效率下降,甚至产生职业倦怠。因此,医院高层管理者应进一步重视行政管理人员的职业生涯规划管理,从组织层面为其创造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保持其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以保证医院管理的效益。

4.2促进医院青年行政管理人员的职业发展,应先帮助其确定职业锚

由美国麻省理工大学施恩博士提出的职业锚理论,是一种职业选择理论。所谓“职业锚”是指个人通过对自己的才干和能力、态度和价值观、自我动机和需要进行充分认识后逐步稳定、内化下来的职业经验[9]。透过职业锚,医院高层管理者可获取青年管理人员个人的职业生涯发展信息反馈,有利于为其设置可行、有效、畅通的职业发展通道。而当组织为个人设置的职业发展通道令其满足时,则有利于深化个人对组织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收到正反馈的效果。因此,职业锚对促进组织和个人的双向稳固接纳和双赢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4.3能力导向型轮岗培养方式可作为医院青年行政管理人员重要的横向职业发展通道

岗位轮转作为一种低成本、高成效的培训模式,已为部分大型公立医院所采纳,用于医院行政后勤管理人员的培养培训。然而,要使轮岗制度真正实现提高医院青年行政管理人员职业化水平的目标,则应进一步分析现行轮岗模式特点及其局限性,根据实际需要和实践经验设计轮转制度及内容,整合院内外优质培训资源,重视能力开发和能力评价,将轮岗优化为一种能力导向型培训方式,以作为医院青年行政管理人员横向职业发展的主要通道。

作者:陈泽冰黄继山魏晓贤宋斐单位: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参考文献:

[1]姜洁,唐绍军,曾利辉,等.新医改视野下医院管理队伍的专业化与职业化建设[J].四川医学,2015,36(2):129-134.

[2]陈富强,张福泉,胡冰水,等.医院青年行政管理人员职业发展规划的探讨及实践[J].中国医院,2013,17(4):63-66.

[3]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R].2013.

[4]刘冰,张欣平.职业生涯管理[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

[5]陈焱,陈立明.某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青年医务工作者职业生涯管理的研究[J].现代医院,2011,11(9):102-104.

[6]罗红梅.企业员工职业发展通道研究[D].江苏大学,2006.

[7]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事部.中组部、人事部、教育部关于深化高等学校人事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R].人发[2000]59号,2000.

[8]李友忠.关于企业员工横向职业发展通道的探讨[J].职业圈,2007(14):40-43.

[9]叶金松,吴存凤.库克曲线与中国人力资源管理[J].经济与管理,2007,21(1):56-58.

[10]黄毅.为行政职员搭建职业发展通道[n].健康报.

[11]朱长格,刘敬.公立医院行政管理人员职业发展规划管理研究[J].现代医院,2011,11(12):128-130.

[12]刘敬,方鹏骞,高红霞,等.公立医院行政管理人员职业生涯规划管理状况与对策[J].医学与社会,2011,24(10):78-80.

[13]丁宁,南京辉,彭义香,等.武汉市某医院青年管理人员能力导向型轮转培养方式的实践与思考[J].医学与社会,2014,27(12):66-67.

[14]童露,杨红英.经济型酒店核心员工职业发展通道研究[J].旅游研究,2013,5(3):7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