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之都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18:59:35

印象之都篇1

泉水是济南城的魂。清冽甘美的泉水,从泉眼涌出,汇为河流,积成湖泊。盛水时节,在泉涌密集区,一派“人在石上走,清泉石上流”的迤逦风光,让人如痴如醉。

钟灵毓秀的济南,带着灵动,带着潮气,带着传奇一步一步走来。如今的济南,高楼大厦取代了低矮的棚户,高速路、立交桥纵横交错⋯⋯时代的气息已经充满了这座泉水之都。

生活在这个温婉美丽的城市,人们都被她的一席芳华深深折服,忍不住用文字记录她,用影像记录她,用心记录她。

摄影是最能记录下刹那间魅力的利器,按下快门的一刹那,瞬间的绚烂变为永恒。于是,本刊和济南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济南市旅游局、济南市园林局、济南日报报业集团、济南市摄影家协会等单位,发起主办了“泉水之都・印象济南”主题摄影大赛,面向社会各界摄影爱好者征集作品,展现济南自然风光、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城市景观。经过专家组评审后,最终评出金奖1名、银奖2名、铜奖5名。

精美的作品需要分享,让我们一同细细品味这些美好。

本刊特邀山东省摄影家协会主席,著名摄影家侯贺良、著名摄影家渠晋湘,对这些作品进行了简明扼要的点评。

金奖:王保国《居依山水美泉城》

选取制高点进行取景拍摄,并利用接片形式,表现泉城的现代风貌。近处的大明湖、远处的群山、高楼,共同展现济南的山、水、城相依相承的特点。侧光勾勒出楼群的线条,雾气使画面颇具层次感,大场景给人以气势恢宏的感觉。

银奖:张崇元《趵突夜景》

夜景拍摄,表现出夜晚灯光变化,色彩浓烈独特,让人从不一样的视觉角度去欣赏趵突泉。

银奖:杨玉春《古迹组照》

济南各地古迹组图,内容丰富,体现了历史感,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优美的人文景观和悠久的历史文化融为一体,景景生辉,处处生情。

铜奖:常德宝《粉墨》

利用慢速度体现动静结合的舞台表演,瞬间抓拍凸显杂技与京剧艺术的美感。

铜奖:于青《有泉水的日子》

组照,泉水边的生活小景,体现生活在泉城的济南人与泉水的和谐亲近与不可分割,具有浓厚的生活情趣。

铜奖:朱明《走进泉城百姓家》

从细节反映泉城特色,利用广角镜头,夸张的前景来反映后景。

铜奖:商扬《红楼广场》

典型性教堂建筑,利用侧光体现建筑立体感,蓝天、绿地、空气干净、阳光充足,良好的生态环境正在逐步回归济南,整体画面很有北欧风情。

印象之都篇2

K-10洪静莹

印象中,在衙口的海边一直有一座巨大的雕像,顶天立地的样子,好不威风。雕像上刻着两个金光闪闪的大字:施琅。他手上的那把佩剑仿佛时刻在保护着晋江的人民,那身威武的铠甲仿佛在诉说着一段广为人知的历史。

关于施琅将军的介绍,大致是:施琅,晋江衙口人,清朝著名军事家,海军统帅。他出生于农民家庭。年少时有胆识,从师学习兵法。成为郑成功部下最为年少、知兵、善战的得力骁将。后来施琅和郑成功两人不和,施父子三人被扣押。于是,施琅用计逃脱,郑成功即杀施父及其弟。不久,施琅降清,与郑成功对抗。在统一和分裂的大是大非面前,施琅最先站出来大声疾呼:若郑方不肯接受招抚,就应用武力平台,迅速实现国家统一。之后,施琅复任福建水师提督之职,便日以继夜,废寝忘食,一面整船,一面练兵,历时数月,使原来“全无头绪”的水师“船坚兵练,事事全备”。后施琅督率大军很快给郑氏集团以致命打击。此后,施琅又一面加紧军事行动,一面对郑氏集团施以大义进行招抚。最后,施琅率领舟师到达台湾,台湾终于实现和平统一。

这段叙述从头到尾,施琅绝对是一个彻彻底底的爱国英雄,胸怀广阔的政治家。他为宝岛台湾的统一作出了卓越贡献,身上有许多闪光点。然而,自古以来对施琅将军的评价就褒贬不一,颇有争议。甚至有许多网友大言不惭地评价他是一个大汉奸,投靠满清,不足与岳飞、文天祥等民族英雄相提并论,大肆传播关于施琅将军叛国害民的不友好图片,好似上辈子跟他结下了多大的恩怨。更有甚者公然发表过于偏激的言论,用带贬义的字眼炮轰那位安然逝去的伟大将士。

诚然,满清它曾经统一过中原,用腐败的双手送走了我国好几个岛屿,使得今日我们领土出现诸多争端。许多人看来它和汉族还是有区别的。但是,中华民族的历史上从来没有纯粹的汉族,炎黄二帝创立的华夏民族是在不断地碰撞融合中形成演变成的。作为东方的一个重要的民族,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满清也是汉族的一部分。所以将施琅将军与丑恶的放到一起做文章绝对是不可取的,愚蠢的,施琅降清更不能当做是汉奸行为。

印象之都篇3

关键词:印象管理;印象管理技术;学校心理咨询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8-0201-02

当个体处在社会环境之中时,并不仅仅是被动地对社会环境作出反应,而是试图通过对环境的操纵来塑造有利于自己的形象。然而,个人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操纵他人或者环境都是极其困难的。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操纵自己来间接地影响他人和环境。因此,我们可以不断调节和控制自己呈现给他人的信息,对自己的形象进行整饰,也就是印象管理。

对于印象管理的研究最具划时代意义的当属戈夫曼(ervingGoffman),他在《日常生活中的自我表现》一书中全面阐述了自己的思想,在提出自我表现的基础之上,进而提出“印象管理”的概念。他的理论被称为印象整饰论,着重关注个体在社会现实中扮演的角色,因此,其理论又被称作戏剧理论[1]。但是,戈夫曼忽略了个体内部心理因素对于印象管理的作用,只侧重于自我表现中的欺骗性和防御性的个体行为。其后,人们对于印象管理的研究继续深入,进而将自我表现扩大到包含企图控制他人对其个人特征的印象,将印象管理扩展到心理学领域,改变了印象管理一直属于社会学范畴的位置。

然而,印象管理起初通常被当作一个边缘性概念,或者被看作社会心理学实验研究中的干扰变量,直至近二十年以来,印象管理的研究在组织行为领域中形成了自有的体系,同时被广泛应用于人员招聘、绩效评价、选拔提升和求职面谈等实践领域[2]。但是,在心理咨询、教育心理等领域中,印象管理虽然存在,但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也并没有发挥出其应有的功效,是一个值得进行探讨的话题。

综合几代研究者的研究,结合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在本文中,将印象管理的概念定义如下:印象管理(impressionmanagement)指的是人们试图让他人以自己期望的方式来看待自己,其中包含着企图控制他人对自己形成印象的过程。人们留给他人的印象表明了他人对自身的知觉和评价,甚至会影响到他人对自己的特定应对方式的形成。因此,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为了获得对自己有利的评价或对待,人们会尽量用一种能给他人留下特定印象的方式来发生行为。印象管理是人际交往中的一种常见的手段,根据实际交往的时间、地点和具体情境,实时调整自身状态和自己的行为表现,从而促进自己在人际交往中朝向顺利的方向发展。如果能够掌握印象管理的技术,将印象管理变成一个人际交往训练的工具,使得每个人都能够通过特定的方法进行掌握,那将使得印象管理不再成为难事,也能帮助更多在人际交往方面存在问题的来访者。据此,笔者提出了印象管理技术的相关构想。

印象管理技术就是指咨询师在面对来访者由于印象管理不善而产生的心理困扰时,合理分析现象、探究原因,在此基础上引导其有效利用印象管理策略解决自己所面临的问题,最终使来访者达到自身的发展与成长。

1.印象管理技术的适用对象和条件。在学校心理咨询中,人际交往问题出现的频率相当高。有的学生是因为自身性格问题,有的学生是因为交往方式问题,但是归根结底,是因为学生没有掌握合理的人际交往技术。印象管理技术就是人际交往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人在学校生活中都要面临与老师和同学之间的关系,要维持良好的关系或被他人接纳,就必须管理好自己在特定的人眼中的印象。

然而,印象管理技术并不仅仅适用于人际交往方面,在自我表现、求职面试等方面,都需要运用到印象管理策略。对于咨询师来说,只要面对的是来访者在与人互动时所产生的问题,都应当考虑运用印象管理技术。

2.印象管理技术的诊断要素与标准。根据1990年Leary和Kowalski提出的印象管理两因素模型[3],得出印象管理是由印象动机和印象建构两个成分构成的结论。印象动机反应的是个体控制他人对自己形成的知觉和印象的愿望;印象建构是指人们如何改变自己的行为以影响他人对自己的印象,是用来产生具体印象的策略。

印象动机受印象的目标关联性、所希望目标的价值、个体希望的形象与目前的形象之间的差距的影响。印象动机的目标主要包括三个方面:获得所希望的社会或物质结果、保护或提高自尊、形成一个所希望的公众身份。而印象建构则受个体的自我概念、目标的价值、角色限制、受赞许的和不受赞许的身份形象、个体目前的或潜在的社会形象等因素的影响。

根据这两个成分,形成印象管理简评标准,从获得所希望的社会或物质结果的程度、所希望形成的公众身份、希望的形象与目前的形象之间的差距、自己已做出的努力这几个方面来评价来访者的印象管理现状。在此过程中还应当考虑到自我概念、自尊、控制点、归因、情境因素等对于来访者印象管理现状的影响。

3.印象管理技术的应用方法与程序。在了解到来访者在印象管理方面存在问题之后,根据以下程序引导来访者建设合理的印象管理:①探析来访者产生印象管理问题的具体原因或者情境;②澄清来访者的印象管理问题存在的某一或某几个具体方面;③针对具体存在的印象管理方面的问题,选择适宜的印象管理策略(如掩饰、误解、神秘化、补救、讨好、自我抬高、威慑、恳求、以身作则、合理化理由、事先声明,等等)推荐给来访者,促进来访者加深对各种策略的了解;④督促来访者在具体生活事件或情境中应用相关策略;⑤定期对来访者的印象管理状况进行评估,评估内容与首次会面时所评估的内容相类似,但是必须与来访者的问题情境相结合,并且要更详细、更有针对性。

尽管我们对于印象管理的研究已经比较深入,印象管理技术也在印象管理的理论之上得以提出,但仍缺乏相关的实证研究。

对于印象管理技术的诊断要素和标准,可以通过问卷编制、大规模施测、因素的检验与修正等程序来进行量化,并且形成标准化的量表,方便对来访者进行印象管理水平的测试,并直观显现出来访者在印象管理方面存在的具体问题,以利于我们针对具体问题对其进行具体分析和指导,便于咨询工作的开展。

此外,印象管理技术的应用方法和程序也需要我们进行多次的实际咨询,在咨询过程之中进行验证,才能使印象管理技术真正确立起来。

参考文献:

[1]刘娟娟.大学生的印象管理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5.

[2]黎恒,王重鸣.结构化面试研究新进展[J].人类工效学,2003,(4):30-33.

印象之都篇4

而此时,中国的广告业,已经在乱云飞渡的无序竞争中走到了2007年。虽然印象广告在广州广告界一向低调,但是多年来它一直以稳健而不失进取的姿态,保持着持续增长的势头。更为众多同行津津乐道的是,印象拥有一批在国内产业界响当当的巨型客户:羽绒服行业的领军企业――波司登集团、本土日化巨子――拉芳集团,糖果行业的金丝猴集团、方便面市场新锐白象集团、以金碧品牌名震地产业的恒大集团……

而携手巨型客户,由专注单一业务转变为扩大客户的核心欲求,以资源整合为手段走向价值链的高端,便成为印象广告近年来最重要的课题。

印象-拉芳:舞动美丽秀发

事实上,广州印象广告近年来与拉芳、采乐、金丝猴等客户的合作无不遵循着这一思路。

印象和拉芳集团有着多年的合作历程。从合作的第一天起,双方就没有将合作的范围局限在一个狭窄的领域,而是更着重于一种基于资源共享的伙伴关系。

这种伙伴关系在雨洁品牌的成功操作上得到了集中体现,从2003年非典期间逆市推出雨洁品牌,到2004年引导去屑产品的细分潮流,再到最近成功推出一个又一个明星产品,雨洁不止早已成为本土品牌的佼佼者,其强韧的发展后劲也让众多竞争对手叹服不已。而这些,恰恰与拉芳一印象的紧密合作关系密不可分。

在多年的合作历程中,拉芳和印象不仅分享着彼此对营销传播领域的见解,更定期分享双方对洗发美发市场趋势的洞察。是分享,使印象在合作中得以迅速地掌握客户的意图;也正是基于分享,让印象和拉芳最初的单项合作不断延展,到今天已成为拉芳集团在开发新产品系列时的得力臂膀!也为印象与其他行业客户发展伙伴型合作关系,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印象-波司登:舞动精彩

2006年1月,中国最大的羽绒服生产企业波司登集团向印象发出了合作邀请。

如果按照传统广告公司的思路来推演的话,通常是首先出一套洋洋洒洒上百页的年度策略提案,影视平面出十几套方案,报纸、广播、杂志、灯箱、路牌一样都不能少,加上Sp活动等一年到头热闹非凡,至于客户的具体问题是什么,对客户是否有针对性又另当别论。

而对于印象来说,他们深知羽绒服行业在多年的竞争中已经形成了一套自身的市场运作模式,传统广告公司的服务模式看上去很美,在实际操作中却必然遭到冷落。

所以当印象接到邀请后,并没有急于给出方案,而是首先盘点了羽绒服市场的行业动态与发展趋势。由于近10年来,羽绒服行业在收获高成长喜悦的同时,也面临着产业竞争日趋白热化、利润日渐单薄的挑战,而在终端运作上,各个品牌之间的竞争就更为激烈了,往往旺季10来天的销量就决定了全年的成败。

有了对市场的全盘了解,印象从梳理康博,冰洁两个子品牌作为切入点,通过和波司登方面的互动,在对市场现状和品牌的整体运作有了广泛的共识之后,确立了康博、冰洁两品牌“以明星代言斗活动推广”为主的整合方案。在获得客户的认可后,从明星代言人选择、广告片拍摄及制作、活动策划迅速全面铺开并圆满完成,其完成的速度和水准都赢得了客户方面的高度评价。

执行力:让舞步生辉

曾几何时,营销界和广告界都蛊行点子,以至于大师满天飞,而在今天,策略加上绵密强悍的执行力才是真正制胜的关键!

在印象客户部每一个客户人员的案头,都钉着一份提示,上面详细罗列出员工在执行推广活动过程中的个人要求:从发型到着装、乃至于与客户、零售商场方面谈话的内容都有详细的要求。而在每一位外派人员的文件夹里,都有一份目前为止最为详尽的活动操作标准流程,这样做有一个目的;保证团队高度的执行力不受破坏!

2006年9月份,刚刚完成反季节促销,印象又马不停蹄地投身新的战斗――波司登将于10月份开始,携手康博代言人吴奇隆及冰洁代言人张娜拉在全国举办明星大型巡回推广活动,这次活动的策划方案与具体执行,由印象全程参与。活动将跨中国数十个大中城市,其地域跨度之大,活动时间之密集,对印象而言都是前所未有的。

面对如此重大挑战,印象迅速动员,从活动方案策划、媒体广告和物料的创意设计、到新闻造势等前期一系列的工作,都周详策划、反复推演。

稍有活动经验的人都知道,即便如此充分的筹划与准备,在活动执行过程当中,仍不可避免要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特别是羽绒服行业寸土必争的白热化竞争,更是将印象推上了短兵相接的前沿阵地,执行力成为能否取得决定性胜利的关键!

而此时,印象广告那些平时在外人看来琐碎得近乎可怕的操作流程又一次发挥了它的威力,凭借着一贯敢打硬仗,善抓细节的“印象精神”,印象团队有序地展开了工作:大到和零售商场的洽谈,一个个户外广告位的争取,人员的培训与活动路线的铺排演练,小到琐碎的环节甚至于一个促销品摆放的位置尺寸,在每一个关键控制点上,都有负责人员反复推敲、校准。

所有的汗水都是有重量的。无论是东北三省的哈尔滨、长春、沈阳,还是华北重镇天津、石家庄、以及华东区域的苏州、盐城、乃至于众多羽绒服品牌甚少踏足的成都,每到一地,迎接波司登的都是如此一致的景象:与刺骨寒风较劲的是万人空巷的活动现场,而与人潮汹涌的波司登大卖场呼应的,是强劲攀升的销售数字!

此次活动,波司登纵中国势如破竹的惊人气势,不但让它成为众多媒体关注的焦点,更让它在2006年冬季的羽绒服决战中再度成为当之无愧的大赢家!

而印象团队在活动当中展现出来的惊人战斗力,诚如波司登一位高层人士所说;“印象和波司登的合作是多方面深层次的,但是印象团队在这次活动中的表现,让波司登集团对印象的执行力有了更多的期待!”

2007,舞向新天地

又是一个台风过境的时节,变幻莫测的天气仿佛预示着未来中国广告行业依旧不明朗的前途,而对于印象广告来说,这个时节却是她一年当中又一个繁忙的阶段,众多的影视拍摄制作正进行得如火如荼,而波司登羽绒服新一年的冬季推广活动又迫在眉睫。

目前的印象广告已远非一家传统广告公司,或一家专业影视制作公司可比,在和众多企业的合作中,印象更多的是扮演客户内部“teammember”的角色,深入企业内部,参与到品牌营销、产品策划、服务、渠道策略、公关活动等领域。事实上,印象已然成为一家迈入整合平台时代的新锐公司!

印象之都篇5

现代叙事学认为,作者的叙事立场表征着叙事者与他所叙述的故事之间内在深层关系,从某种程度上说,作者叙事视角在小说创作技巧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西方文学史上,有作为的作家或作品所发出的声音大都和主流意识(统治意识)处于对立或游离状态,对主流意识的解构过程正是他们个人权威的构建过程。”[1]英国著名小说《印度之行》之所以能够焕发出亘古弥新的艺术魅力,从某种意义上说,在于作家福斯特的“东方人”的叙事立场。

《印度之行》是福斯特惟一的一部以印度为题材的小说,在小说《印度之行》中,作者摒弃了欧洲中心主义的文化立场,在英国殖民者与殖民地印度人民这两个对立面之间,站在印度人民一边猛烈抨击殖民主义者霸道虚伪和冷酷无情,讴歌印度人民友好、善良与淳朴。福斯特的这种“东方人”的叙事立场源于其内心强烈的人本主义意识。福斯特出生在一个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意识和慈善精神家庭,他的曾祖父是当时一个既富有又有声望的社会活动家,一生致力于社会慈善事业,他反对欧洲白人对非洲黑奴的残酷统治和压迫,热衷于支援和救济国内的贫苦人民。他的父母同样具有强烈的人文关怀意识和社会道德责任意识。福斯特就读的剑桥大学英王学院有自由、开放的人文气息和文化氛围,此外,希腊人本主义的思想也深深感染着福斯特。可以说,人本主义意识观念伴随他整个人生历程。正如学者叶君健所言:“他从人本主义出发,而最后落脚到深厚的人道主义精神这块基石上……他灵魂深处,潜藏着一种严肃的社会责任感。他既不满于英国全盛时期维多利亚朝代的文学说教,也不愿苟同孤立于社会而以个人为中心的那种所谓心理学派的创作实践。”[2]福斯特的这种人文主义意识和人道主义关怀在其小说《印度之行》中表现得尤为突出。福斯特探讨英国殖民者和印度人之间的“联结”关系时,无情地揭露了市长特顿先生、卡伦德上校、警察局局长麦克布赖德、治安法官朗尼以及特顿夫人、卡伦德夫人等为代表的英国殖民统治者的无知、虚伪、傲慢和冷酷。作者通过借印度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对话来揭露了特顿、朗尼等殖民者对待印度人的冷酷无情、特顿夫人“只受贿,不兑现”的虚伪,无情地讽刺卡伦德上校“为了显示他的权势,每到这个时候(吃饭时),他就想法来打扰我们”的傲慢,卡伦德夫人“对本地人,我们最仁慈的做法就是让他们死去”的种族歧视。在揭露殖民统治者丑陋嘴脸的同时,福斯特还对处于英国统治下贫困痛苦的印度人民给予深切的关注和同情。小说中的阿齐兹是福斯特重点刻画和同情的主人公之一,他为人勤劳、善良、淳朴,有一份在印度人看来很不错的工作,而且对工作兢兢业业,却依然过着“低等小职员的生活”,他对英国殖民者彬彬有礼、富有热情,却一直被上司卡伦德上校等人不断羞辱和嘲讽,甚至由于他的热情好客,而被指控在马拉巴山洞里对阿德拉实施了性骚扰,险些陷入牢狱之灾。这些都反映了福斯特的强烈的人文主义关怀意识。福斯特说:“如果我不得不在背叛祖国和背叛朋友之间作出选择,我希望我有胆量背叛祖国……奉献给个体的爱和忠诚能对抗国家的利益。”[3]如果我们从小说的审美意象的维度来分析,福斯特这种以对“个体的爱与忠诚”来“对抗国家利益”姿态,正是其小说《印度之行》中“东方人”叙事立场的一个有力注释,而这种“东方人”的叙事立场也是《印度之行》审美抵抗意象的彰显。

审美意象的抵抗性

《印度之行》是一部具有浓烈抵抗性的审美意象的小说。无论是从宏观的文本结构来看,还是从微观的文本所描绘人文景观来看,都呈现出抵抗性的审美意象。

(一)小说整体结构审美意象的抵抗性

我们联系《印度之行》的写作背景,会发现小说的三个部分其实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环形审美抵抗意象。小说叙述的历史背景是英国殖民者对印度昌德拉普尔城进行殖民统治,欧洲的工业文明、工具理性、精英意识全面侵蚀到印度的各个方面,这样不可避免就会出现工业文明与农业文明之间、工具理性与人文理性之间、殖民精英意识与印度本土平民意识之间的对抗。福斯特在《印度之行》中要探讨的就是以英国殖民者为代表的西方社会和以印度为代表的东方社会,在诸多对抗性之间“联结”的可能性。在小说第一部分清真寺中,福斯特描绘了穆尔太太与阿齐兹初次会面的场景,初步揭示了英国与印度之间的文化冲突和对抗情绪,但经过两人的深入交流,他们之间的对立情绪很快消解,阿齐兹还亲切称穆尔太太为“一个东方人”。在这里福斯特给我们营构一个东西方文化“联结”具有现实可能性的审美意象。在小说第二部分山洞中,福斯特对“清真寺”所营构“联结”意象进行了全面的解构和彻底的颠覆,神秘的马拉巴山洞隔断了东西方相互联结的“精神纽带”,阿齐兹被指控在马拉巴山洞里对阿德拉实施了性骚扰,并由此引发了英国殖民者与印度民众的强烈对抗,而法庭对阿齐兹的公开审判,更是将英、印之间的对抗仇视情绪推向高潮。“清真寺”“联结”的审美意象被“山洞”所营构的对抗性审美意象所取代。在“阿巴拉山事件”中,由于阿德拉在法庭上澄清事实的真相和印度民众的强烈抗议,阿齐兹被宣判无罪,并当庭释放,英印之间白热化的矛盾似乎将出现缓和的意象。为此,福斯特在小说的第三部分寺庙中,试图构建一个东西方“联结”的新意象,但这一美好的愿望在现实面前被击得粉碎。“寺庙”是印度“爱神黑天”降生的地方,爱神不仅是印度人民“一种内在精神力量”,而且“爱神……是宇宙的大神,他完全超越了人类的作用。”[4]253在神殿祭祀“爱神”的仪式场域中,“人们都将沉浸在、亲热的氛围中,简直像一剂慈善的药被煮得沸腾起来。”[4]254小说这种描绘祭祀“爱神”的狂欢仪式似乎在预示着英、印之间再一次“联结”的可能,从仪式所呈现的审美意象来看,小说设置神殿狂欢仪式具有一种审美修复的功能。然而,这种试图审美修复的意象很快被审美抵抗意象所取代,在小说的最后,阿齐兹对他的英国朋友菲尔丁说:“无论如何要打倒英国佬,这是确切无疑的。滚出去,你们这些家伙!……我们将把每个该死的英国人都统统赶到大海里去。”[4]289-290至此,英国殖民者和印度人民之间对抗性情绪达到了不可调和的境地。为了使小说的这种对抗性审美意象推向极致,福斯特还借助自然事物的审美意象来强化英、印“联结”失败而呈现出的对抗性效果——“那些寺庙,那个大湖,那座监狱,那座神殿,那些飞鸟,那个兵营,那座宾馆……它们异口同声地喊道:‘不,你们现在还不能成为朋友!’苍天也在呼叫:‘不,你们在这儿不能成为朋友!’”[4]290小说至此结束,它留给读者的是一种强烈、持久而又耐人寻味的抵抗性审美意象。

(二)人文景观呈现审美意象的抵抗性

福斯特在《印度之行》中,无论是描绘自然景观还是刻画人物形象都呈现出一种对抗性的审美意象。在小说的第一章中,福斯特给我们呈现了两种对立的自然景观:印度土著居民区,街道简陋,混乱无序,寺庙冷清,巷子里垃圾成堆,令人望而止步,“在印度人居住区,看不到任何绘画艺术,也没有什么雕刻作品,树木好像是用泥做成的,居民走在街上则好像泥土在移动。在这儿所看到的一切,都是那么卑微而败落,那么单调而无生气。”[4]3-4而英国殖民者居住区则是布局合理,井然有序,“这个地方没有丑陋的东西”,甚至“简直是个一座花园之城”[4]4。福斯特这组对抗性的审美意象有着非常丰富深刻的寓意,这组对抗性审美意象表征着英国的殖民统治给印度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它使印度人民生活在艰辛、困苦之中,而英国殖民者在印度优越富足的生活正建立在对印度人民的压迫和奴役之上。当然,需要说明的是,福斯特所营构的这种对抗性审美意象也是对印度自然景观片面的、边缘化的书写,只要我们联系印度作家泰戈尔笔下的印度自然景观,两者之间的差异可谓非常明显,表现了福斯特对印度的偏见,也反映了他反殖民主义和殖民主义双重审美意识形态。

福斯特在对小说人物的刻画上,也给我们呈现出一种对抗性的审美意象。从总体上看,小说主要描绘两类人物,即以特顿、卡伦德、麦克布赖德、朗尼等为代表的英国殖民统治者和以阿齐兹、戈德博尔等为代表的印度人民。这两类人在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审美情趣等方面都是处于一种对抗性的状态,两类人给予读者的审美意象是“坏人”与“好人”的对抗性存在。从英国殖民者内部来看,同样也存在着一种对抗性的审美意象。以穆尔太太、菲尔丁、阿德拉为代表的英国殖民者,是想了解真实的印度和真心想与印度人民“联结”沟通的“好人”意象,而特顿、卡伦德、朗尼等人则是被福斯特认为具有“发育不良之心”的殖民统治者,也正是这些人的冷酷、傲慢与无知使得东西方之间的“联结”归于失败。此外,从福斯特描写的印度人的形象也呈现出一种对抗性的审美意象。一方面,福斯特对阿齐兹、戈德博尔等为代表的印度人民正直、热情、好客的优秀品质给予了肯定和颂扬;另一方面,他对印度人民有着很深的偏见,认为“生活在纬度三十度以内炎热气候里的土人都是牲畜”,将阿齐兹描写成不仅是一个多疑、奉承、冲动的穆斯林教徒,而且对自己的同胞也抱有偏见,对印度具有强烈民族自卑感的人。而把戈德博尔教授描写成一个懒惰、不诚实、不人道的、不负责任的、滑稽的老家伙。体现了福斯特无法超越他的阶级局限性及其反殖民主义与殖民主义双重声音表达的矛盾心理。

[参考文献]

[1]李倩,韩晓霞.个人叙事声音后的集体诉述[J].江西社会科学,2003(05).

[2]叶君健.一位盛名不衰的小说家[a].e·m·福斯特.印度之行[C].杨自俭,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5.

[3]陈家俊.文化身份的嬗变——e·m·福斯特小说和思想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163.

印象之都篇6

[关键词]微博意见领袖印象管理策略印象管理效果

[基金项目]本文是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余红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互联网时代网络舆论发生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0BXw021),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网络舆论领袖身份建构研究”,华中科技大学自主创新研究基金\“不信任心态与我国网民的网络表达研究”(项目编号:2013wt006)阶段性成果。

微博源自美国的twitter,2007年进入国内。截止到2012年12月,新浪微博注册用户突破4亿。在微博时代,不管是微博名人型意见领袖、微博权威机构型意见领袖,还是芸芸众生中的微博草根活跃型意见领袖,他们在微博上发言足以影响到人们对事物的判断与看法。同时,在这种交互式传播中,微博意见领袖本身给网民的印象如何,直接影响到最终的传播结果。

微博意见领袖进行印象管理既是其对自我形象的一种建构,也是对公共事件发言的一种负责表现。揆诸现实,学界对微博和意见领袖及印象管理等单个问题的讨论汗牛充栋。然而,对微博意见领袖印象管理策略的整体性的实证研究与探讨,却少之又少。本研究旨在通过实证研究的方法,分析不同类型微博意见领袖进行印象管理的特征和策略,通过量化的分析微博意见领袖的管理策略和效果之间的内在关系,旨在为发挥意见领袖在公共事件舆论引导中的积极作用,以提高微博意见领袖的自我形象和舆论影响力。

一、文献回顾与研究问题

(一)微博意见领袖

国内相当一部分文章提到“论坛舆论领袖”、“网络舆论领袖”、“舆论领袖”等概念,却没有给出明确操作性定义和测量方法。曾凡斌(2005)认为舆论领袖指群体中热衷于传播消息和表达意见的人,他们或是比同伴更多地接触媒介或消息源,并热衷于传播消息和表达意见的人,或者同时是某一方面的专家,他们的意见往往左右周围的人。

国外关于网络舆论领袖的研究沿用传统舆论领袖研究传统,使用量化手段来测量舆论领袖。国外研究大都从营销学角度探讨网络交易型社区舆论领袖在新产品采纳过程中的说服、示范作用,使用最多的方法为自我报告法,其次是社会计量法。

根据拉扎菲尔德对意见领袖的定义,微博中的意见领袖是在某一领域内特别活跃并且在这一领域内具有极大影响力的用户。

(二)印象管理策略

印象管理的定义经历了一个从纵向到横向的发展过程。最初提出印象管理这个概念的是Goffman。Baumeister(1982)认为印象管理是“利用行为去沟通关于自己和他人间的一些信息,旨在建立、维持或精练个体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tetlock(1985)等认为印象管理是“人们使用了造成受赞许的社会形象或社会认同的策略”。这两种概念都反映了印象管理与维持一种身份有关[]。同时,Jones等(1982)从动机的观点出发,把策略性的自我表现定义为“受到权力增长动机影响的,被个体设计去引发他人对自己的特质进行归因的行为特点”。

行为主体通过言语或非言语,有意或无意地去控制他人对自己的印象的方法称为印象管理策略,根据前人研究文献整理,印象策略主要分为获得性印象管理策略和保护型印象管理策略。此外,还有很多策略,如面部表情、触摸、身置、姿态和人际距离都能够有力的影响个体和他人之间的相互印象。国内也有相关研究,肖崇好(2001)综述了国外有关已经形成的印象对当前自我呈现影响的研究成果。王艳虹、郭德俊(2004)总结了应聘者印象管理的含义以及有关的研究。张泽洪(2005)从理论上分析认为医务人员的印象管理有两种技术:获得型印象管理和保护性印象管理。

综合对文献的分析,本研究对印象管理操作性定义为:行为主体在人际互动时或自我表现中,通过控制他人获得的信息,试图影响他人对自己的态度和看法的一种行为过程。对微博意见领袖的定义是在微博平台上某一领域内特别活跃并且在这一领域内具有极大影响力的用户。

(三)双成份模型理论和印象管理模型建构

·双成份模型理论

Leary和Kowalski(1990)对以往的研究综合得出印象管理的定义都包含了两个不同的成份或过程:①印象动机:个体试图控制他人对自己的印象的愿望或动机。有三个影响因素:印象的目标关联、欲求目标的价值和欲求价值与当前价值的差距。②印象建构:个体决定给他人产生什么样的印象,并如何产生这种印象。有五个影响因素:其中个人内部变量有两个,分别是自我概念、欲求身份。人际变量有三个,分别是角色限制、目标靶价值观和个体当前或潜在的社会形象。

印象管理模型分为四个组成部分。一是印象动机,在社会行为过程中,个体对环境评估后确定是否要进行印象管理。二是印象建构,印象建构包含两个层次的含义:确定自己要传递一个什么样的印象给对方;要选择怎样的策略使自己的印象能够准确地传达给对方。三是印象效果,传递的印象对方会有怎样的反应。四是印象监控,印象监控是对整个印象管理过程的调控。

(四)研究问题

学界对网络舆论领袖的关注体现在意见领袖相关研究中,部分研究者侧重讨论如何在技术层面建构筛选意见领袖的方法、模型和矩阵,但对于意见领袖与事件舆论的关系研究还不够深入,一些研究中的数据分析存在忽略社会、文化、受众态度、媒介环境等因素的问题,可能导致意见领袖被抽象化、模式化。另一部分学者侧重于在理论层面探讨意见领袖的作用、影响、与舆论的互动机制,但由于没有量化研究方法的支持,意见领袖成为一种“假设”群体,这部分质化研究只能停留在推理和思辨的层面上,其科学性和合理性值得商榷。本研究旨在结合量化和质化方法,对微博意见领袖进行提取和分类,在对网络非公共事件的宏观考察中,分析其如何进行印象管理。

二、研究设计与测量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抽取新浪微博平台的3种不同身份特征的意见领袖作为研究对象。我们采用分层抽样和系统抽样的方法,从名人影响力榜(top100)中抽出20个一级名人型意见领袖为样本;从媒体影响力榜(top100)、政府影响力榜(top100)、网站影响力榜(top100)和校园影响力榜(top100)中抽出20个一级权威机构型意见领袖为样本;从达人排行榜(top100)中抽出20个一级草根活跃型意见领袖为样本。然后采用系统抽样方法分别从3种微博意见领袖中各抽出100条微博为样本。

(二)研究变量

按照意见领袖的定义、特征及其在传播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我们认为本研究涉及三个指标——“不同身份特征的微博意见领袖”、“印象管理策略”、“印象管理行为效果”。

不同身份特征的微博意见领袖:名人型意见领袖、权威机构型意见领袖、草根活跃型意见领袖。

印象管理策略:本研究主要考察不同类型的微博意见领袖采用的印象管理策略框架和具体的印象管理策略之间的关系。

印象管理行为效果:为了对印象管理行为效果进行切实的测量,考虑到可操作性强和测量效果理想两方面因素,我们选择将其量化为对微博被评论次数和被转发次数的测量。

(三)研究假设的提出

基于研究维度和研究模型,本文需要研究的问题包括:

H1:三类微博意见领袖更偏向于使用获得型印象管理策略。

H2:草根型微博意见领袖使用的印象管理策略与其微博被转发次数显著相关。

H3:草根型微博意见领袖使用的印象管理策略与其微博被评论次数显著相关。

(四)研究操作

本研究以新浪微博为平台,采用系统抽样与分层抽样相结合的方法,以新浪微博风云影响力排行榜和达人排行榜400名上榜微博博主为抽样框,抽取三类微博意见领袖:(1)名人型微博意见领袖(2)权威机构型微博意见领袖(3)草根活跃型微博意见领袖。对其印象管理策略分为两大的类别,分别是获得型印象管理策略和管理型印象管理策略。为减少不同编码员对印象管理策略理解的偏差,确保编码的准确,提高数据的信度和效度。在编码前,就获得型印象策略和保护型印象策略进行了具体细化。同时,测量意见领袖的微博评论次数和微博转发次数。

采用科恩kappa指数检验内容分析的信度,即编码者之间的一致性程度;数据的分析使用了简单线性相关和线性回归分析,检验现象之间的关联性,统计分析软件为SpSS18.0。

三、研究结果

本次抽样中,策略框架与具体印象管理策略信度为α=0.888,微博评论数和转发数的信度α=0.986,本次抽样的数据样本可信度是较高的。

为了探寻微博上不同类型意见领袖的印象管理策略,将微博意见领袖类型作为自变量,将意见领袖微博的印象管理策略类型、评论次数、转发次数作为因变量纳入模型,做出研究假设。研究假设之间相互独立,且每个假设只涉及两个变量,于是进行简单线性相关和回归分析。

(一)不同类型的意见领袖使用印象管理策略的偏向性

在300个样本中,策略框架和具体策略的使用频率展现如下:使用获得型管理的频率为260,占抽样总体的86.7%,保护型印象管理比重仅占11.7%。说明微博意见领袖更偏向于通过讨好、威慑、自我推销、恳求(示弱)的等获得性印象管理策略进行印象管理。其中讨好策略和自我推销策略使用最多,占总体的35.7%;自我推销策略的频率为106,占总体的35.3%。

名人型、权威机构型、草根型微博意见领袖所使用的印象管理策略框架都以获得型印象管理策略为主,研究假设H1被证实。数据显示名人型微博意见领袖中91%使用获得型印象管理策略,其中使用最多的是讨好型,比例为42%;权威型和草根型微博意见领袖使用印象管理策略分别占其本类型抽样总数的97%和72%。数据显示,权威机构型微博意见领袖使用获得型印象管理策略的比率更高,尤其是自我推销型策略(58%)和讨好型策略(32%);草根型微博意见领袖倾向于使用讨好型印象管理策略(32%)。其他策略的使用情况则比较平均。

(二)策略使用与影响力等级的相关性分析

各类型的微博影响力被分为5个等级,从1~5级显示的是该类型微博的转发、评论次数的5个平均分段,其中1最低,5最高。以上图表可以看出各类型的微博在各个分段的分布情况。

从pearson相关性分析可以看出,名人型微博意见领袖使用的印象管理策略与其微博被转发次数在0.05的置信度水平上无显著相关关系(p=0.147),与其微博被评论次数无显著相关关系(p=0.928),名人型微博意见领袖使用的印象管理策略不影响微博的评论和转发。

对于机构型微博意见领袖而言,其使用的印象管理策略与其微博被转发次数在0.05的置信水平下显著相关(p=0.044),与其微博被评论次数在0.05的置信度水平下无显著相关关系(p=0.974)。说明机构型微博意见领袖使用的印象管理策略不影响受众对微博的评论但影响其转发率。

从pearson相关性分析可以看出,草根型微博意见领袖使用的印象管理策略与其微博被转发次数无显著相关关系(p=0.741),与其微博被评论次数在0.05的置信水平下显著相关(p=0.031),说明草根型微博意见领袖使用的印象管理策略影响目标受众对微博的评论但不影响转发。

四、结论与讨论

(一)结论

通过以上的实证研究我们发现微博意见领袖的身份特征、印象管理策略、行为效果三组变量间存在一定的关系。不同类型的微博意见领袖在印象管理策略的选择上同中存异;不同的微博意见领袖的印象管理行为效果不同;同一类型的微博意见领袖采取的印象管理策略对印象管理行为效果存在一定影响,其具体分析如下:

1.不同类型的微博意见领袖在印象管理策略的选择上同中存异

不同类型的微博意见领袖在印象管理策略的选择上存在相同偏好。研究表明,在印象管理策略类别的选择上,无论是名人型微博意见领袖、权威机构性微博意见领袖还是草根型微博意见领袖都经常使用获得型印象管理策略,而不常使用保护型印象管理策略;在印象管理策略具体方法的选择上,三类微博意见领袖都经常使用讨好这种印象管理方法。

不同类型的微博意见领袖在印象管理策略的选择也上存在区别。虽然名人型微博意见领袖、权威机构型微博意见领袖和草根型意见领袖均经常使用讨好和自我推销的印象管理策略,但名人型微博意见领袖最经常使用讨好策略,权威机构型微博意见领袖最常使用自我推销,草根型意见领袖除了经常使用讨好的印象管理策略之外,自我推销、恳求、合理化理由这三种印象管理策略也有时会使用。

2.不同类型的微博意见领袖的印象管理行为效果不同

本研究以微博意见领袖的微博转发量和评论量来衡量其印象管理的行为效果,研究表明不同类型意见领袖的微博转发量不同,名人型微博意见领袖的微博转发量最高,权威机构次之,草根最低;不同类型意见领袖的微博评论量不同,名人型微博意见领袖的微博转发量最高,权威机构次之,草根最低。可见,微博意见领袖身份会对其印象管理行为效果产生影响。

3.同一类型的微博意见领袖采取的印象管理策略对印象管理行为效果存在一定影响

通过研究中的相关性分析,我们发现名人型微博意见领袖的印象管理策略与印象管理行为效果不存在相关性,名人无论采取何种策略都能达到较理想的印象管理行为效果;权威机构型微博意见领袖的印象管理策略与印象管理行为效果显著相关,当权威机构采取自我推销和讨好的印象管理策略时,其微博的转发和评论量最高;草根权威机构型微博意见领袖的印象管理策略与印象管理行为效果存在一定程度相关,当草根采取讨好的印象管理策略时,微博的评论量最高,但对其微博转发量没有太大影响。

因此,研究结果证明,H2成立,即微博意见领袖进行印象管理的行为效果与其身份特征之间存在显著相关;H1和H3部分成立,即微博意见领袖进行印象管理所采取的策略与其身份特征之间有一定相关性;微博意见领袖进行印象管理所采取的策略与行为效果之间有一定相关性。

(二)讨论

本研究在意见领袖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大胆创新构建研究模型,着力研究了微博意见领袖类型、印象管理策略和行为效果三者之间的关系,一方面弥补了学界相关研究的不足,另一方面,微博意见领袖是自媒体时代社会舆论形成的重要源头,对舆论演变情况有重要影响,研究微博意见领袖类型、印象管理策略和行为效果三者之间的关系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从微博意见领袖的类型来看,名人型微博意见领袖最常使用讨好型印象管理策略,其微博受关注程度最高,因为其身份知名,所以无论才不采取任何印象管理策略,或采取任何影响管理策略,对微博传播效果没有明显影响;权威机构型微博意见领袖最常使用自我推销型印象管理策略,其微博受关注程度仅次于名人,其微博印象管理策略对微博传播效果影响显著;草根型微博意见领袖最常采取讨好型印象管理策略,其微博受关注程度最低,其微博印象管理策略对微博评论数量有一定影响,但对转发数量影响不大。

此研究说明,微博意见领袖采取的微博印象管理策略不一定对其微博传播效果产生影响,微博传播效果还受到博主身份类型影响。意见领袖是个人身份时,讨好型印象管理策略最常被使用,印象管理策略对微博传播效果的影响较小,微博传播效果与博主身份知名程度呈正相关;意见领袖为权威机构时,自我推销型印象管理策略最常被使用,印象管理策略对微博传播效果的形象较大,微博传播效果与博主采用的印象管理策略显著相关。

本研究对3个自变量:微博意见领袖类型、使用策略、行为效果之间分别做了简单线性相关和简单线性回归分析,验证研究假设。当前的分析是着眼于单个因变量与单个自变量之间的关系,但在实际情况中,每个因变量的变化都可能受到自变量的多重影响,这种内在的关联性在本研究中还未有深入探讨,未来的研究工作将在简单回归分析的基础上向多元回归分析推广,即自变量和因变量不是一个,分别列出假设并验证,而是讨论因变量对多个自变量的回归,进一步寻求其内在关联性和问题的深层本质。

参考文献:

[1]毕宏音:《“微博”热潮下的网络意见领袖变化趋势》[J].《新闻爱好者》2011年8月(上半月)

[2]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3]何玲:《网络传播中的意见领袖研究》[D].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10

[4]刘娟娟:《大学生的印象管理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5]洛厄里·德弗勒:《大众传播效果研究的里程碑》[m].刘海龙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6]柯惠新、祝建华、孙江华:《传播统计学》[m].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

[7]桑亮、许正林:《微博意见领袖的形成机制及其影响》[J].《当代传播》2011年第3期

[8]祝建华:《内容分析——传播学研究方法之二》[J].《新闻大学》1985年第10期

[9]BaumeisterR.R.aself-presentationalviewofsocialphenomena.psychologicalBulletin.1982(91)2-36

[10]Jonese.e.pittmant.S.towardageneraltheoryofstrategicself-presentation.in:SulsJ.ed.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sontheself.Hillsdle,newJersey:erlabaum,1982,231-263

[11]Learym.R,KowalskiR.m.impressionmanagement:aliteraturereviewandtwo-componentmodel.psychologicalBulletin,1990(107)34-47

[12]paulhus,D.l.two-componentofsociallydesirableresponding.JournalofpersonalityandSocialpsychology,1984(46)589-609

印象之都篇7

【摘要】自文艺复兴时期起,艺术家们对科学的透视法、颜色的表现、威尼斯派色彩等等的探索过程中,直至印象派的产生。画家们不再重视表现事物的内容为其主要旨意,而是关注在艺术形式上的“光”、“色”、以及“空气的流动”在刹那间的印象,惊人的是仅有数年,印象派人却能以在世界艺术上形成如此重要的一个转折点”。因为是过渡,所以既有写实主义的特色,又有现代派的气息。不过他们对自己创造的意义未必自觉,这需要到后来,从历史的宏观上看,才更明显。

提到印象派,人们往往把它对光与色的感觉与处理当作主要特征。有杂志曾经评述说,印象派“只不过试图将阳光下的自然万物(那每一瞬间微妙变化着的光与色)用色彩直接表现出来。为了做到这一点,他们奋斗了一生”。

法国史学家兼批评家丹纳在《艺术哲学》一书的开始就强调“作品的产生取决于时代精神和周围的风俗”,创作优秀作品,唯一的条件就是“不论你们的头脑和心灵多么广阔,都应当装满你们的时代的思想感情”。丹纳多次以艺术品与植物进行比较,为了使艺术品与环境完全一致的情形格外显著。气候与自然形势起着清算与取消的作用,就是所谓“自然淘汰”。

艺术品的产生,也需要有一种“精神的气候”就是风俗习惯与时代精神,和自然界的气候起着同样作用。在这种规律影响下,19世纪60年代在法国出现了连接传统与现代,写实与写意的印象派。印象派光色运用之革新在于,用一种力求接近自然真实状态的色彩替代传统油画中那种带虚拟性的色彩,用一种完全的条件色体系替代固有色或某种不充实的条件色体系。有一个传说:伦敦人看了莫奈画的泰晤士河两岸雾景以后,才恍然到该城的雾色是红的(转引自巴乌斯托夫斯基:《金玫瑰》)。画家力求突破学院派的陈旧蔽障,以新的眼光去观察自然的真实面貌。正是这种新的光色技法乃是整个艺术观念作为主要动因,使他们有勇气和智慧去找到色彩的新生机。不妨作个历史的比较:中国画史上水墨技法之始于唐代而在元人手下走出了决定性的一步,恐怕也是由于时代产生了士人的艺术观念,他们要求新的表现手段所致吧?“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他们使绘画艺术走进了新的境界。就是这些精神气候造就了印象派的过渡作用,使达到了一定的色彩成就。西方文艺复兴以后的绘画传统方法,是以再现客观物象为基础的写实画法体系。从达芬奇的“镜子说”到库尔贝的写实主义宣言,“既没有对自然的感应也没有对生活的观察来指导……专心于学究式的探索,以求在每一个细节里都是极其清楚和真实。”(引自《印象画派史》)印象派的青年人走上艺坛之时面临这样的形势,我们可以从大约三个方面来观察:

第一、面向生活,面向他们自己倾向的现实世界。他们不再沉浸于古典的、哪怕似乎宏伟壮丽却空洞虚假的题材,而从普通生活中,哪怕是被上流社会视为粗俗的情景中取得艺术原料。这种选向,本身就有着重主体创造的自由的意义。西方比我国发展风景山水晚得多,终于还是发现这个天地之奥妙无穷,其中印象派的功劳是突出的。无论在人物还是风景方面,印象派都致力于真实,不故作文雅不重加修饰,多有活泼自然、清新天工的味道,富于亲切感。马奈所画的《草地上的午餐》曾引起轩然大波,但这种人物混杂的场面,画史何曾少有?其所以惊众本在于它以现代人的面目(不是古之衣冠)直率出现,无所隐瞒,这就使绅士们嗤之以鼻。雷诺阿探索了一辈子以后,到晚年曾自己总结道:“要确实找到刚好应当在画中修正对自然的模仿那个关节,是多么困难啊。”印象派之开拓绘画的新领域与他们寻求自己创造性的表现原是一件事情。

第二、重意,让情思意绪自然流露。其实所谓“印象”不如说是意趣,画的意趣到了就止。表面上看来,印象派只顾描写,甚至有的论者评之为“客观主义”。但如果因此就认为印象派没有主观精神的表达,那就失实了。绘画之达意原有不同路数。这在印象派绘画中的特点在于,着重自家意趣;通过写景写生自然流露;竭力捕捉整体气韵的感染力。在大多数情况下,只要印象派人意兴所及,则哪怕是一草一木也自成情趣的。笼统的给他们扣上什么“形式主义”的帽子,真是粗暴而冤枉了。

第三、印象派用“写”。他们找到了一种新的绘画语言,类似中国写意笔墨那样,运用各种笔法油彩的意匠,使绘画性的形式美发挥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在西方绘画中还找不到如同中国写意画之“写”那样的内涵的艺术概念,但并不是毫无那样追求的实践。我国画史上的张彦远说过,“夫绘事最忌形貌采章历历俱足,甚谨细而外露巧密。故不患不了,而患于了。既知其了,亦何必了?此非不了也。”这种了与不了的辩证法,在印象派人的实践中体现的颇为出色,也是开现代绘画先河的一种特色。在用色方面,印象派之闪烁颤动感。在被搞成科学的分色点彩以前,也是自然成趣的。各种不调配的颜色并置,纵横涂抹,积点成面,干色薄皴,用浓色层层厚积,灿烂交织,不一而足。他们的构图也突破旧章,喜欢做随意剪裁,与传统的舞台面式的构图相比,生动自然的多了。凡此种种形式上的探索与主观表现的意趣互相结合,互为表里,两方面都是现代绘画的新契机。我以为,中国画家由于民族写意传统之深厚,有这种欣赏的素养,所以更易于抓到印象派的奥妙。

从这些方面看来,印象派标志着从传统到现代之间的过渡。美术史家文杜里说的好,“惊人的是仅有数年,印象派人却能以在世界艺术上形成如此重要的一个转折点”。因为是过渡,所以既有写实主义的特色,又有现代派的气质,从1874年最初结组联展,有三十多人参加,以后各次参展者越来越少,惨淡经营,到1886年后就不再为继了。作为艺术发展中的一个步骤、一个阶段,他们的过渡任务很快就结束了。但印象派的影响是深远的,一方面,印象派从法国传播到其他国家,可以说印象派曾经使整个世界的油画面貌起了变化;另一方面,印象派之后,现代派就逐步席卷整个西方画坛,寻本溯源,它们也都离不开先前印象派的那个过渡性的变革。

参考书目:

1、《艺术的故事》,e.H.贡布里希。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2、《印象派的绘画技法》,贝娜?顿斯坦著

3、《艺术哲学》,丹纳著

印象之都篇8

关键词:西方印象主义月光钢琴奏鸣浓缩传承

一、西方印象艺术与钢琴音乐的关联

19世纪末,欧洲文化正式孕育了印象主义,其以巴黎传播核心,以创新为传播特征,为新时代的艺术发展画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最初,西方印象主义是以绘画的艺术内容传播起来,随着印象艺术的大众化,浪漫派钢琴音乐艺术与其进行了深度的融合,以复杂、朦胧的创作模式引领了音乐的发展潮流,真正将印象派音乐带入到大众视野中。在音乐钢琴奏鸣曲中,西方印象派艺术完成了自身价值的实现,日益突出的音乐艺术风格改变了浪漫派一枝独秀的音乐艺术历史,将西方印象主义浓缩到奏鸣曲目中进行传承和发扬。

在印象主义与音乐钢琴艺术结合的历史中,朦胧神秘的艺术感觉是引发观众遐想的艺术形式,其减少了曲目章法的束缚,保证了钢琴音乐魅力能够在自由的印象派主义中彰显出来。而随着印象派钢琴艺术的发展,无论是拉威尔、卡尔海因兹还是德彪西,都为其发展留下了无数经典曲目。下面,我们以德彪西的《月光》为例,分析在钢琴曲目中西方印象主义的浓缩与传承。

二、《月光》中印象主义的融合与发扬

德彪西作为法国的著名钢琴艺术家,为印象派在钢琴艺术中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帮助,无论是《前奏曲》还是《阿拉伯风格曲》都无一不体现了印象派神秘而又多样的艺术特点,其繁复而又细腻的艺术风格,为钢琴演奏添上了一抹异国风情。《月光》作为德彪西早期最为著名的钢琴曲目,其将和声色彩的深度变换而综合到如诗如画的月光景色渲染中,将西方印象主义淋漓尽致的融合到了精炼的钢琴奏鸣之中。

(一)主题分析

在德彪西游历意大利的过程中,无限朦胧而又神秘的风景给与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明月之光》中对于月光的描述与刻画与其脑海中的印象进行结合,令其以《月光》命名创作出一首既灵动又诗意的经典曲目,无论是柔美的艺术风格、多样的艺术特点还是玄幻而又恬静的基础色调,都令该作品将西方印象主义的内涵展现的多姿多彩。从主题的角度来说,《月光》是以浪漫主义作为创作的主基调,在弹奏情绪刻画以及风格概述中加入了印象主义的朦胧美,仿佛将月光拉入到尘世之中,一股清新而又秀雅的夜空月光图在德彪西的手下栩栩如生。

在对于月光的描述中,德彪西运用和声的方式描绘了钢琴奏鸣所能表现出的全部的幽暗与宁静,生动的再现了水面之上月光的嶙嶙倒影,其主题不仅浪漫,更加自由,摆脱了古典艺术音乐的禁锢,印象主义给与了音乐奏鸣更多的发展空间。对于印象主义艺术来说,《月光》是其里程碑似的创作曲目,将现实主义、浪漫主义与印象主义深度结合起来。而对于《月光》来说,其是西方印主义在音乐中的传承与发扬,浓缩了印象主义的神秘、多变的特征,追求印象派自由、灵活的品行,真正继承了西方印象主义的精髓。

(二)旋律、节奏分析

《月光》利用aBa三段与尾声相结合的结构完成了对于情调的彰显和对于妩媚、神秘魅力的突出,其钢琴奏鸣旋律在连绵不断地主旋律中进行,其精密的逻辑设定和合乎情理的框架构成,都为《月光》增加了神秘、自由的音乐本质。在专业演奏能力的旋律演奏中,西方印象派主义的特征被体现出来,其演奏的精神与观念受到了印象派与浪漫派的影响,较为抒情却避免了连绵起伏的情感变化。对于《月光》的曲句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在1-8小节中前4小节先是运用时值较长的双音表现主题,5―8小节则以一连串紧密的单音与之作对比,虽然短小,但是连绵起伏的钢琴奏鸣音调为曲目增加了流动性,保证了直观的钢琴奏鸣效果以及自由的音乐感情。

在《月光》的钢琴奏鸣节奏中,德彪西重点利用复节拍和复节奏来增加音乐中所需要表现的月光自然、纯正、典雅的特点,密度较大的节拍保证了平稳的节奏铺设,保证了在鲜明的印象派艺术音乐中增加了一份舒展的艺术情怀。虽然《月光》中节拍缺少一定的动力感,但是因为节奏拉宽的感觉所以漫不经心的惊喜感觉在钢琴奏鸣中被凸显出来。

(三)和声分析

作为《月光》中西方印象派艺术体现的最为明显的地方,德彪西对于和声的运用打破了传统音乐创作中以动力为主的音乐展开形式,减弱了和声所可能带来的功能特点,深入塔索不同和弦结构可能为曲子带来的艺术变化。其印象主义和声以丰富的和声色彩保证了曲目中月光的展现效果,将和声方式与西方印象主体达成了深刻融合。

三、结语

对于西方印象主义发展来说,德彪西以及其所创作的经典曲目《月光》都是印象派艺术发展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月光》不仅刻画了自由、浪漫、神秘、灵动的景色,更加以其独特的印象主义的和声写作手法为之后的音乐创作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西方的印象主义在该首曲目中被完成的浓缩出来,《月光》这一钢琴奏鸣曲子的流传,就是西方印象主义的发扬。

参考文献:

[1]项亮,刘丹.欣赏贝多芬与德彪西笔下的《月光》[J].电影评介,2008,(23).

印象之都篇9

关键词刻板印象;沟通;内群体;外群体

分类号B849;C912,6

刻板印象(stereotype)这一术语是Lippman于1922年在其著作《公众舆论》中首次提出的。它是一种类属性思维(罗震雷,张厚粲,黎岳庭,2005),是“一种涉及知觉者对某个群体的知识、观念与期望的认知结构”(Hamilton&7rolier,1986,p,133),是“某一社会类别的成员所具有的特征的具体观念”(weary,Jaeobson,edwards,&了obin,2001)”。刻板印象作为类属性知觉,具有指导整个群体以及特定群体成员的信息加工的功能,它可以减少我们必须加工的信息量,同时为我们提供更多的信息,只要一想到某个刻板印象,我们就会立即回忆起与之相连的一系列特征,但是,这种基于类别的加工常常过分简单化或概括化,即把相同的负性特征强加于每一个群体成员身上,而不管这是不是符合实际情况。

近年来,沟通,无论是人际间的沟通,还是通过大众传媒的沟通,其对刻板印象的作用,都受到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Ruscher&Hammer,2006)。本文即从沟通与刻板印象的维持、沟通与刻板印象的变化以及沟通与刻板印象的抑制等3个角度介绍相关研究的新进展。

1 沟通与刻板印象的维持

研究发现,无论是在多人的社会网络沟通中,还是在2人的面对面沟通中,人们都倾向于维持已有的刻板印象(Clark&Kashima,2007;Ruseher&Hammer,2006)。因为,沟通时人们选择传递的信息不同,传递信息时所使用语言的抽象程度也不同。

1.1 沟通时的信息选择

沟通过程中,人们一般更多地传递与刻板印象一致的(stereotype-consistent,SC)信息,而不是与刻板印象不一致的(stereotype-inconsistent,SⅡ)信息(Ruscber~1998)。即使接收了一些si信息,人们仍然倾向于保持而不是改变已有的刻板印象(Lyons&Kashima,2006)。这种现象被称为刻板印象――一致偏差(stereotype-consistentbias,以下简称SC偏差)。

1.1.1 多人的社会网络沟通

信息在社会网络的沟通链中从一个人传递给另一个人是很普遍的现象,如谣传和闲谈,一些研究利用系列再生法(serialreproduction)来模拟这样的沟通链,探讨人际沟通中刻板印象相关信息的传递(Clark&Kashima,2007;Lyons&Kashima,2001,2003,2006)。

使用系列再生法的实验中,4或5个被试组成一个系列再生链(serialreproductionchains),,链中的第一个被试阅读给定的故事后,以书面复述的形式将故事内容传递给下一个被试。故事与某个目标群体的刻板印象相关,由数量相同的SC句子和si句子构成。第二个被试读完第一个被试的复述后,以同样的方式复述给第三个被试。依此类推直到最后一个被试复述完。

Kashima等人通过上述方法发现故事在传播的过程中存在稳定的SC偏差――故事经过几个人的传递后,大部分的SC信息被保留了下来,而Si信息则遭到舍弃,尤其在故事的中心情节部分(Lyons&Kashima,2001,2003,2006)。Lyons和Kashima(2003)指出当(1)沟通链中的成员实际上拥有相同的刻板印象知识;(2)沟通者认为其听众所拥有的刻板印象知识不够全面;(3)沟通者认为所在群体的大部分成员对刻板印象的认可度较高时,沟通中更容易出现SC偏差,

值得注意的是,社会网络的沟通中之所以会出现SC偏差,不是因为SC信息比Si信息更容易记忆’,而是因为沟通意图的影响。Lyons和Kashima(2006)发现,当被试无沟通意图,只集中精力来记忆故事时,既没出现SC偏差也没出现刻板印象不一致偏差(stereotype,inconsistentbias,以下简称Si偏差);但是当被试有沟通意图(将故事复述给下一个听众)时,就出现了明显的SC偏差。因为沟通的意图即沟通者的主要目标是使沟通双方在某一问题或观点上达成一致,而刻板印象是同一群体或社会的成员所共有的知识(Lyons&Kashima,2001,),所以与刻板印象一致的信息更容易被同群体的信息接收者理解和认可。也就是说,当沟通中的SC信息多于s]信息时,双方更容易达成一致,沟通者更容易完成其达成一致的目标。这种解释也从研究中获得了支持性的证据:在沟通链末端,沟通条件下的复述比记忆条件更为一致(Lyons&Kashima,2006)。

1.1.2 双人的面对面口头沟通

基于系列再生法的研究多借助书面沟通的形式来探讨刻板印象的传递问题,现实中更多的是面对面的口头交流。然而,双人进行面对面的口头沟通时,也会出现更多地传递、讨论刻板印象一致信息,并最终形成与刻板印象一致印象的情况(Ruscher,Santuzzi,&Hammer,2003)。

Ruseher等人的研究发现,当要求2个人对一外群体成员形成一个共同的印象时,他们会花费大量时间来讨论与该外群体的刻板印象相符(stereotype,congruent)的信息。忽略与刻板印象不符(stereotype,incongruent)的信息。而且,刻板印象相符信息容易被认为是目标个体的决定性特征,2人对该外群体成员形成的最终印象也因此表现出与该外群体的刻板印象一致的特征(Ruscher,cta1,,2003),

该现象产生的原因,与多人社会网络沟通中出现SC偏差的原因是一致的,2人沟通的目的是要对外群体成员形成一个共同的印象。这种追求一致的目标使2人的对话集中在刻板印象相符信息的讨论上,因为刻板印象为2人共有,刻板印象相符信息更容易被对方理解、认可,这有助于2人形成共有的印象(Ruscher&Hammer,2006)。

然而,Ruscher和Duval(1998)在实验中却得到了不一样的结果:在追求准确动机的情境下,持有不同信息的2个人为了提供自己所知道的独特信息,会花更多的精力讨论Si信息,沟通双方

对目标群体的最终印象里,刻板印象的成分明显减少,可见,追求准确的动机(目标)有可能抑制沟通中的SC偏差。

1.2 沟通中的语言抽象程度

在传递刻板印象相关信息的过程中,沟通者常常表现出微妙的系统性语言偏差,研究发现,这种偏差对刻板印象的传递与维持起重要作用(wenneker,wigboldus,&Spears,2005;wigboldus,Semin,&Spears,2000)。

这类研究一般让被试描述与某个刻板印象相关的行为或故事,通过观察被试描述语言的抽象性来间接观测刻板印象的变化。语言抽象性一般由语言分类模型(Linguisticcategorymodel,简称LCm)来量化。这个模型将语言抽象性分为4个等级(wigboldus&Douglas,2007;wigboldus,cta1,,2000):最具体的描述性动作动词,描述单个可观察行为(如,“a和B握手”);说明性动作动词,描述一个特定事件、一类行为(如,“a帮助B”);状态动词,描述情感状态(如,“a喜欢B”);和最抽象的形容词,描述人或事物的性质,状态和特征(如,“a很友好”)。

1.2.1 语言偏差与刻板印象的维持

人们在描述内群体成员的宜人行为和外群体成员的不宜人行为时。易使用形容词(如,“thein-groupmemberishelpful",“theout-groupmemberisaggressive'’(wigboldus,cta!,,2000)),语言抽象性高;而描述内群体成员的不宜人行为和外群体成员的宜人行为时,易使用动作描述性动词(“them,-groupmemberpushessome-one",“theout-groupmemberopensthedoorforsomeone'’(wigboldus,eta1,,2000)),语言抽象性低。这种倾向,被称为语言性群际偏差(Linguisticintergroupbias),这种偏差显示,人们很可能通过调节语言的抽象程度来传递刻板印象一致与不一致信息,即用更抽象的语言传递刻板印象一致信息。因为,外群体刻板印象的内容中,对外群体成员的特性、行为的否定性描述更普遍,

maass等人(1999)研究发现,人们在描述与期望一致的行为时,语言的抽象水平高于描述与期望不一致的行为。同那些与刻板印象不符的目标人物相比,对与刻板印象相符的目标人物的描述,其抽象水平更高。这种倾向,被称为语言性期望偏差(Linguisticexpectancybias)。相关研究进一步发现,沟通过程中,人们在传递有关外群体成员的信息时,更容易使用抽象程度高的语言,而接收这样的信息的人也更容易对该外群体成员进行刻板印象式的判断(wigboldus,DUksterhuis。&VanKnippenberg,2003;wi曲oldus,cta1。,2000;wigboldus,Spears,&Semin,2005),尤其是在所接受信息中的人物与信息接收者本身的群体身份不同时,即信息中人物的群体身份明显的时候(wermeker,eta1,,2005)。与具体描述相比,抽象描述会导致对目标事件的一般化,即传递个人性格特征信息多而情境特征信息少。所以,用抽象的语言传递外群体成员的信息有助于信息接收者对外群体成员形成刻板印象式的印象或进行刻板印象式的判断,也就是说,语言偏差会传递并维持已有的刻板印象(Karasawa&Suga,2008;wigboldus,ctal,2003)。

1.2.2 沟通的目标与语言偏差

研究发现,具体明确的沟通目标(如,对沟通信息中的人物进行肯定性的或否定性的描述)对语言偏差有调节作用(Douglas&Sutton,2003;Douglas,Sutton&mcGarty,2008;wigboldus,cta1,,2003)。在Douglas和Sutton(2003)研究中,给被试看动画片,片中主人公表现出ie'或负性的行为,让被试根据LCm选择最恰当的描述。结果发现,与负性沟通目标(用否定性的口吻描述主人公)组相比,正性沟通目标(用肯定性的口吻描述主人公)组的被试,更多使用了抽象的正性描述和具体的负性描述,该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有意识地调整沟通目标,有可能抑制沟通中的语言偏差,进而抑制因此而导致的刻板印象的传递。

1.3 沟通内容的情境功能说(situated-functional

accountofcommunicationcontent)

从上述的研究介绍中不难看出,人们在沟通中是否传递刻板印象一致信息,依赖于沟通目标(动机)的变化。为了整合沟通目标与沟通内容间的关系,Clark和Kashima2007年提出了沟通内容的情境功能说。该理论认为,SC信息和si信息分别适用于沟通的两个功能一一社会连通功能(socialconnectivityfunction)和信息(informativenessfunction),沟通情境不同,情境所要求的沟通功能一一沟通者的目标也会不同。能更好服务于该情境所要求的沟通功能的信息更有可能被交流,相对于S]信息,SC信息更具有社会连通性,但信息性不足。当沟通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进行社会连通,即调节社会关系(如,2个人形成对某一目标人物的一致认识)时,作为沟通双方的共有知识、共有背景的SC信息就会比Si信息得到更多的传递。相关研究也发现,与刚认识但关系不亲密的人相比,刚认识但关系亲密的2个人,会花费更多时间来讨论刻板印象相符的特质,并最终形成更为刻板的共有印象,以维持其亲密关系(Ruscher,Cralley,&o'Farrell、2005;Ruscher,ctal。,2003)。但当沟通的目的是为了发挥其信息功能(如,给对方提供准确信息的动机)时,SⅡ信息就会因其信息性上的优势更容易被传递,

前文的介绍说明,沟通中,人们更容易传递刻板印象信息,从而使已有刻板印象得以维持并被广泛传播,成为人们共有知识、共有背景。作为共有知识、共有背景的刻板印象,反过来会促进沟通的流畅性,帮助沟通者完成调节社会关系的目标。

然而,沟通也会影响刻板印象,使刻板印象的内容发生改变,

2 沟通与刻板印象的变化与抑制

许多研究显示,群体内部的沟通尤其是讨论更容易使对外群体的刻板印象变得极端化:而群体间的沟通,尤其是群体间的间接沟通,对减轻甚至抑制人们对外群体成员的刻板印象有一定的效果。

2.1 群体内沟通与刻板印象的极端化

thompson等人通过群体内讨论的形式探讨

了群体内沟通对刻板印象内容的影响(7hompson,Judd,&park,2000)。讨论条件下,4个被试为一组其中2个被试学习一段有关a群体的材料,另外2个被试学习有关B群体的材料。学习后,被试写下他们对a或B群体的印象,然后4人一起讨论,控制条件下,每个被试都学习a、B两段材料,但不进行讨论。结果发现:讨论条件下,小组成员对a、B群体的刻板印象更为极端,拥有更少的可变信息和更高的社会一致性。不过,该研究的操作有一个问题内被试学习的是不同群体的刻板印象信息。这种操作,有可能会分散被试的认知资源,使他们的注意力不能集中在某一个刻板印象上。不能排除,因认知负担过重(即不仅仅是因为沟通),导致刻板印象式判断的可能性。

Brauer等人对了hompson等人的实验操作进行修改(Braue~Judd,&Jacquelin,2001)。在他们的实验中,每小组的3名被试都阅读同一目标群体的信息,然后讨论他们对该目标群体的印象。结果与丁hompson等人的发现一致,讨论使被试对目标群体的刻板印象更加极端化。这说明,以讨论方式进行的群体内沟通,确实会导致刻板印象向极端化发展(Kashima,Klein&Clark,2007;Klein,tindale&Braueq2008),

不过,在实际的群体内沟通中,群体成员不仅共有一些外群体的刻板印象信息,还可能各自知道一些反刻板印象(counterstereotypic)信息。在一些群体中,可能每人都或多或少知道一些反刻板印象信息,而在另一些群体中,则可能只有个别人才知道反刻板印象信息,这种反刻板印象信息的不同分布,对讨论所产生的极端化效应会产生影响。当反刻板印象信息平均分布时,即每个成员都掌握大量的刻板印象信息和一部分的反刻板印象信息时,讨论中,他们主要交流支持刻板印象的论据,讨论后,他们对目标群体的刻板印象会变得更加极端,然而,当反刻板印象信息集中分布时,即只有某个成员拥有反刻板印象信息时,却不会出现这种极端化现象。相反,持有反刻板印象信息的人,在相信其信息独一无二,并认为自己有责任提供这一独特视角,要尽力做到准确无误的情况下,即有准确动机的情况下,会花更多的时间与其他成员讨论反刻板印象信息,讨论后群体成员对反刻板印象信息的回忆成绩也更好。而且,对反刻板印象信息的讨论时间越长,最终印象判断中所含的刻板印象成分越少(Brauer,ctal。,2001)。这说明,因群体内沟通而产生的刻板印象极端化现象,在反刻板印象信息集中分布的情况下,可以受到抑制。

2.2 群际沟通与刻板印象的减少

当人们缺乏与某一群体的互动经验(如,接触、沟通)时,会凭借与其少数成员交往所获得的经验宋建构对该群体的刻板印象(Hilton&vonHippel,1996)。这样,原本只是群体中的个别现象因缺乏足够的了解,就被归为整个群体的属性,甚至只要遇见隶属此群体的成员,都将其贴上一样的标签,另外,由于缺乏了解,人们对外群体也很容易产生敌意,很难站在对方的角度上考虑问题,也很难理解对方所关心的事情(pettigrew&7ropp,2008)。可见,缺乏群际沟通是刻板印象被泛化和夸大的一个重要原因,通过不断的群际沟通则可能修正刻板印象和偏见。尽管直接提及群际沟通与刻板印象改变的研究目前尚少,但是有关群际接触(intergroupcontact)的大量研究却为此提供了证据。因为接触必然伴随沟通,无论是言语沟通还是非言语沟通。

2.2.1 直接接触――以面对面沟通为工具

直接接触,即直接与外群体成员进行面对面的接触沟通。这类接触是群际接触最早研究的类型,按研究方法又可以分为两类。一类研究首先让被试报告自己以前与外群体接触的情况,收集被试先前的群际接触水平,然后调查被试对相关外群体的态度,探讨与外群体接触的历史如何影响对相关外群体的评价。这类研究在本质上属于相关研究。另一类研究则是先进行接触,让被试与一个外群体成员碰面并进行沟通互动,然后再测量被试对该外群体的态度。这类研究基本上都属于实验性研究。

并不是所有种类的接触都能减轻刻板印象与偏见。allport提出了群际接触减少群际偏见的最佳条件,即:双方要有平等的地位;有共同的努力目标;双方为了达到共同目标相互合作;有权威、法律或习俗的支持(见pettigrew&7ropp,2006),该假设自提出以来,引发了大量的后续研究和讨论,pettigrew和tropp(2006)对515项有关群际接触的研究进行了元分析,其中涉及来自38个国家的25万被试,结果发现,满足allport最佳条件的接触能够更大程度地减少偏见,并且这些条件最好是作为一个整体出现;但这些条件并不是偏见减少的必备因素。一些未满足allpon条件的接触也产生了正性的结果;最值得注意的是,94%的研究都表明群际接触越多,群际偏见水平越低,群际接触和偏见的相关系数(平均效应值)达到了-0.21。

偏见,主要包括对外群体的负面情感以及相关的负面认知,而刻板印象大多都包括对外群体的负面认知。因此,偏见的变化有可能带动刻板印象随之发生变化。也有研究直接探讨了群际接触对群体刻板印象程度的影响,结果发现通过群际接触改善刻板印象,同样是需要条件的。在wolsko等人的一项研究中,5名被试一组完成一个小组任务,每组的组长都是拉丁人(实验者同谋),组员为白人,所有小组最终都被告知成功完成了任务,一半的小组中,组长的表现与拉丁人刻板印象一致,而在另一半的小组中,组长的表现则与刻板印象不一致。结果发现,完成小组任务之后,无论在那种条件下,被试对拉丁美洲人的评价都提高了;然而,只有在组长的表现与拉丁美洲人的群体刻板印象不一致,并被认为是该群体的典型代表时,被试对拉丁人刻板印象的强度才会下降。这说明,要改变刻板印象,必须满足两个条件:首先接触到的外群体成员要表现出与刻板印象不一致的行为,其次这个成员还要被认为是该外群体的典型成员(wolsko,park,Judd,&Bachelor,2003)。

然而,直接的群际接触很容易产生焦虑等负性情绪。pettigrew和7ropp(2006;2008)指出,焦虑减少和移情等情感因素,是通过群际接触减少偏见的重要的中介因素。ortiz和Harwood(2007)进一步发现,很少进行群际接触的人,在群际接触中更容易感到焦虑,从而避免进一步的群际接触;焦虑还会使他们判断时更依赖刻板印象,因此,直接接触是有局限的。

2.2.2 间接接触――以媒体为工具的大众沟通的作用

由于直接接触容易受到群际焦虑等因素的不利影响,近年研究者开始研究通过各种间接接

触,即以各种媒体为中介进行群际沟通,抑制刻板印象与偏见,增进群际关系。因为间接接触,使人更少体验到直接沟通中的群际焦虑(ortiz&Harwood,2007)。延伸接触(extendedcontact)和接触(vicariousintergroupcontact)是间接接触中有代表性的两类接触方法。

延伸接触假说认为,了解内群体成员与外群体成员友好相处的信息,能够提升对外群体的正性态度(wright,aron,meLaughlin-Volpe。&Ropp,1997)。这一假说在各种不同的情境中都得到了验证,如改进对难民的态度(Cameron,Rutland,&Brown,2007;Cameron,Rutland,Brown,&Douch,2006),减少对外国人和异教徒的偏见(pettigrew,Christ,wagner,&Stellmacher,2007)等。在Cameron和Rutland(2006)的研究中,2、3个正常儿童一组。阅读描绘残疾儿童和正常儿童之间的友谊的故事。故事中的残疾和正常儿童都得到正性描述。读完故事,儿童在小组内讨论。结果发现,读过故事(延伸接触)的正常儿童对残疾人的正性特质评价增多,负性特质评价减少;同时,他们也更愿意与残疾儿童一起参与各种活动。特质评价的改变说明,刻板印象可能因此也得到改变,

接触假说则认为,通过各种媒介传递群际接触的正面信息,也能够达到抑制刻板印象与偏见的目的(Gomez&Huici,2008),接触有两种方法,一种是通过电视、电影展示与外群体已有的接触,另一种是模拟和记录某一具体情境的群际接触,然后展示,该假说也得到了实证研究的支持,ortiz和Harwood(2007)的调查发现,经常看反映正性群际接触的电视(如,同性恋与异性恋的交往,非裔美国人和白人的友谊),认可其中人物,并将其作为各自群体代表性成员的人,在与外群体(同性恋或非裔美国人)成员交往时,感受到的焦虑程度更低,社会距离(socialdistance,该研究中作为群际态度的指标)更近,而Gomez和Huici(2008)用实验验证了接触的作用。实验中,被试(某高中篮球队的球迷)先观看一段自己喜欢的球队和另一支球队训练的录像,录像中两队球员相互配合完成两个练习并表现出相等的能力,然后评价两队的表现。结果发现,相对于无接触条件(不看录像),群际接触(看录像)条件的被试对外群体球队的正性特征评价增多,负性特征评价减少,特别是在接触受到权威人物(教练)支持的情况下。这说明,接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变刻板印象式的评价,

整体来看,群际接触,特别是式的群际接触,对于偏见的减少和刻板印象的改善有积极作用,不过,刻板印象化的过程是如此顽固,以致我们不能寄希望于一次两次的接触、沟通就能够改变对外群体的负性刻板印象,但这并不能否认群际沟通的正性作用,伴随着不断的沟通与接触,刻板印象最终也会发生变化。而如何进一步提升群际沟通的作用,这也是今后研究所要考虑的问题之一。

3 小结

前文的介绍表明,群体内沟通,无论是书面的还是口头上的,因信息选择和语言偏差,更容易传递刻板印象一致信息,进而传播、维持已有的刻板印象,同时,以讨论方式进行的群体内沟通,也因讨论中会给刻板印象一致信息更多的重视,容易使刻板印象变得更为极端,而群体内沟通之所以容易传播、维持刻板印象并使刻板印象极端化,是因为人们沟通的主要目的之一是为了达成沟通双方的一致。刻板印象常常是同一群体成员的共有知识,传递刻板印象一致信息,有助于人们实现这一沟通目标。而当人们拥有,诸如传递有关外群体的正确或正面信息的沟通目标时,人们会关注并传递刻板印象不一致信息,这与沟通内容的情境功能说的主张是一致的。但是,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需要通过沟通来达到与他人达成一致的目的,即调节社会关系的目的,而这也正是减少或抑制刻板印象的困难之所在。

另一方面,直接进行群际沟通易使沟通者感到焦虑,对外群体成员产生敌意,不容易产生减少、抑制刻板印象的理想效果;而间接沟通,如,通过电视、电影等媒体传递群体间接触的积极信息这样的大众沟通的方式,可以避免焦虑的影响有助于改变人们对外群体的负面态度,进而减少、抑制人们对外群体的刻板印象,由此可见,媒体,不仅是传播刻板印象、偏见的工具(Karasawa&Suga,2008),也可以成为减少、抑制刻板印象与偏见的有利工具。

值得注意的是,群体内讨论使得刻板印象极端化是因为群体成员长期讨论的是共有的刻板印象信息,而延伸接触的研究则表明,如果群体内成员都了解到更多有关外群体的正性信息,再进行群体内讨论时就能够提高对外群体原有的评价(如,Cameron&Rutland,2006)。可见,能否改变刻板印象,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是否能够了解到足够多与刻板印象不一致的信息。

4 未来研究展望

从群体内沟通的角度来看,沟通常常会加强对目标群体的刻板印象,然而,根据沟通内容的功能情景说,是否传递刻板印象相关信息,依赖于沟通情境。因为,人们会根据情境要求选择沟通内容。所以,在今后的相关研究中,对于各种情境因素的探讨显得尤为重要,而且更具有现实意义。例如,Ruscher等人(2005)的研究表明,在新认识的2人中,相对亲密的1对,较之相对不亲密的1对,会花更多的时间来讨论刻板印象特质,并最终形成了更为刻板的印象。那么,已经存在亲密关系的沟通者之间(如,朋友、家人、师生等)更容易传递什么样的信息呢?他们是传递刻板印象一致信息还是不一致信息,是否会依赖于沟通情境以及因情境而产生的沟通目标呢?已经存在亲密关系的沟通者传递的刻板印象不一致信息是否更容易被接受?这些都是今后研究需要解决的。

另外,不同文化背景中的人们选择传递刻板印象一致信息的程度是否会不同?这也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与容易拥有独立自我观的人(如美国人)相比,容易拥有相互依赖自我观的人(如,中国人、日本人),很可能更重视沟通的社会连同功能(Kashima&Yeung,inpress)。那么,拥有相互依赖自我观的人是否在沟通中更容易传递刻板印象一致信息呢?

印象之都篇10

1.创意是发展文化产业的核心手段

《印象西湖》不仅仅是文化延续,更是创意的体现。在创作之外,《印象西湖》更可以看做杭州文化创意产业的一个成功范本。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印象西湖》成了一个转换器:杭州有着非常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但这种文化不一定能被游客吸收,所以需要进行转化。

2.品牌效应是发展文化产业必要手段

迪斯尼、百老汇、好莱坞等世界知名文化产业品牌,几乎占据了全球市场。近年来中国土生土长的文化品牌大型实景演出“印象”系列,从桂林山水启程,走过丽江,经过西湖和海口,又将驻足武夷山。“印象”系列,已成为中国文化产业引人注目的商业模式。西湖申遗成功,让西湖与杭州受到了世界更多的关注。英国BBC、美国Cnn等著名国际电视台都在2011年来到杭州拍摄城市形象片,而他们不约而同地都来到《印象西湖》取景。亚太旅游权威机构pata组织副主席伯格•沃比克曾这样评价《印象西湖》:“这是一个非常成功的推介杭州的案例———选择类似《印象西湖》这样的亮点来吸引客人,来推出杭州,是非常合适也是非常有效的途径之一。”“印象西湖”的品牌已经被深入推介到全国各地。“西湖第十一景”,这句《印象西湖》最初的广告词,已经成为国内游客对于杭州的印象之一。

3.艺术魅力是发展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印象刘三姐》是全世界第一部全新概念的“山水实景演出”,演员阵容强大,600多名的演员一次视觉的革命,是桂林山水的美再一次的与艺术相结合的升华表现。境融为一体,水上舞台全部采用竹排而建,不演出时可以全部拆散、隐蔽,对漓江水体及河床不造成影响。观众席由绿色梯田造型构成,180度全景视觉,可观赏江上两公里范围的景物及演出。《印象丽江》如果说在夜晚的灯光下,可以掩饰、隐藏并突出一些东西,白天演出则完全无法使用这些艺术手段”,反而给人一种全新的体验。印象丽江的全体演员都是非专业的,他们来自10个少数民族,是来自云南16个乡下村庄的普通,共500多个有着黝黑皮肤的非专业演员。整体演出并没有所谓的主题和具体的故事,而是表达了对丽江的个性体验。融入大量的纳西族和摩梭人等的民族元素,而且服装和音乐都以民族为主以自然实景为舞台,蓝天、白云、雪山、湖水都是道具,再加上现代声、光、电技术,演出天人合一、情景交融,独创了新的艺术形式,是中国艺术家们想象力的大胆释放。而印象系列的主创们正是集中了多种艺术手段加以诠释最为能体现自然与人的和谐之美的,在演出的布局上都设有直指人心的细微之处和点睛之笔。让有思想、有生活体验的观众在观看演出时,触景生情,整合过往经历,产生情感共鸣。

二、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丰富的文化历史资源未得到充分的利用

这些丰富的文化资源很少得到有效的开发和利用。比如《花木兰》、《功夫熊猫》中的人物、动物原本是中国特有的文化和生物资源,但却被创造力强大的好莱坞所开发和利用,成为美国人获取财富的资源。这不得不让中国人陷入深深的思考。中华民族五千年来形成的深厚文化积累、多样文化形态,是我国发展文化产业的宝贵的文化资源。但如何通过发展文化产业等途径,把这些文化资源优势转变为文化产业优势,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2.文化品牌效应未得到有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