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幸福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18:19:55

中国幸福篇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有一个目标;这个目标是——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的目标是——建设刚刚起步的新中国;而现在的目标是——建设幸福中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走上了独立、民主、统一的道路,。从此开始了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新中国成立以后,从此开始了探索社会主义的新道路。人民要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这是探索社会主义道路良好开端。第八次人民代表大会以后,社会主义建设蓬勃展开,成就显着。

成立新中国的目标实现了。接下来,我们要做的是建设幸福中国,打造和谐中国。建设幸福中国,离不开民族团结;而打造和谐中国,必然也离不开民族团结。总之无论如何民族团结是第一位,只有全国人民团结之后。中国才能幸福,人民才会幸福。为了幸福的中国,为了幸福的明天。我们要好好学习,为建设幸福中国打下良好基础,因为幸福才是最重要的。

幸福是什么?一个小孩会说:和小伙伴们玩;一个农民工说:多挣点钱,养活家人;一个流浪汉会说:有吃的就行了;当然,有的人还会说幸福不重要,有钱就好了。还会说“有钱能使鬼推磨”。而我却不这样想,因为幸福比金钱更重要。幸福是人人都需要的。幸福用金钱买不到。

所谓金钱,只是物质上的财富罢了;精神财富才是真正的幸福,幸福是不能用金钱来衡量的。因为财富可以随意创造,但幸福不可以随意创造;更何况是国家呢?国家也需要幸福。这就是幸福与财富的区别。不要把金钱看得太重,反而失去了幸福。

中国如一条巨龙,这条巨龙腾飞了。他的目标就是飞向世界、飞向幸福、飞向明天;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国独一无二、中国所向披靡、中国威震八方;巨龙托起了崭新的幸福明天。为了幸福的明天“我绝不向任何困难低头、压不扁、折不弯、顶得住、吓不倒。为了幸福明天,我们一起加油吧!!!

中国幸福篇2

用努力奋斗换来幸福生活。从推翻帝国主义到赶走日本鬼子,是全国人民用努力奋斗才打下了这片江山。为了建设新中国,他们不怕牺牲,前赴后继。要知道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啊!所以,我们要对得起他们,对得起我们自己,建设幸福中国,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

想当年,日本鬼子侵略中国,有多少人为此丧命。“南京大屠杀”是我们中国人最大的耻辱,我们要铭记在心,把他们对我们国家的践踏化为前进的动力,努力建设更加幸福,更加美好的中国,我们要对得起他们的牺牲,不能让中国在世界面前丢脸,我们要让世界对中国刮目相看!

弹指挥间,沧桑巨变。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启了中国历史上的新纪元。今天,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正在腾飞,在世界上立了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袁隆平创造了杂交水稻,轰动了全世界;邓稼先等人在没有外国人的帮助下,造出了原子弹,詹天佑用聪明智慧在崎岖的山路上修建了中国第一条独立自主完成的铁路。这些都是真实写照。我们终于实现了强国富民,民族复兴的百年梦想。

民生是幸福生活的保证,老百姓的幸福,才是中国最大的幸福。和谐安定保障幸福生活。每个人都希望过上幸福的生活,而幸福的生活是需要大家来创造的,只有我们拥有和谐的社会,人们才能够享受到真正的幸福生活。安定,是每个人衷心的愿望,和谐,是社会健康发展的基础。为了大家的幸福,为了中国人民的幸福,我们一起努力吧!

科学发展是建设幸福中国的基本要求,中国的科学发展已经有了巨大的飞跃。以前,中国什么东西都要靠进口,可现在不同了,科学越来越发达,人民的生活水平也随之提高。国家也更加富强。航天方面,中国也有突出的进步,“神州”,“嫦娥”,“天宫”,它们都承载着中国人民向往幸福美好生活的梦想,飞向浩瀚的宇宙。

幸福是什么?农民的幸福是多丰收,工人的幸福是赚钱回家吃顿团圆饭,孩子的幸福是吃到妈妈亲手做的菜。每个人所追求的幸福都不同,而我们就要从建设一个幸福的国家开始做起。

中国幸福篇3

“人民的幸福就是我最大的快乐。”这是一句多么温暖人心的话语。幸福对于不同的人来说,有着不同的理解和追求。人们渴望幸福,因为幸福是人类发展的共同目标,所以在我们伟大的党的领导下,我们踏上了建设幸福中国的艰难旅程。

国以安为宁,业以安为兴,民以安为乐,家以安为贵,可见安全感对我们的重要性。只有国家富强,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人民才会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幸福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但更需要的是精神上的富裕。自从改革开放以后,人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同的时代有着对幸福不同的感受,建设幸福中国不仅要提高人民物质上的富裕,还要提高人民精神上的富裕。

中国是一个饱经风霜的国家,中国的近代是一部被侵略被奴隶的屈辱历史,在外国人眼里,我们中国人是不文明的人,面对他们的轻蔑,身为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一定要向世界证明,中国是一个文明的国家,它拥有五千年的悠久文化,它的炎黄子孙是不会令它失望的!党和国家提倡文明建设新中国,在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通过精神文明建设,丰富了人民的生活,激发了人民为建设文明生活而努力的热情,我们在建设中体会着幸福的含义……

中国幸福篇4

它的名字叫中国。

和谐文明真伟大,

地大物博人杰灵。

锦绣河山美如画,

兄弟姐妹民族多。

党的阳光照大地,

特色中国创辉煌。

繁荣富强美中国,

幸福温暖洒人间。

幸福中国我爱你,

纵情欢乐歌唱你。

幸福中国我爱你,

民族希望有我们。

幸福中国我爱你,

迈开步伐勇向前。

中国幸福篇5

报告由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地球研究所共同,从2005年至去年年中进行调查,排名前3位分别是丹麦、芬兰和挪威。最不幸福国家集中于受贫穷和战火洗礼的非洲。

报告称,较幸福国家倾向于富裕,但收入与幸福并无必然关系。经济增长伴随而来是更多的社会问题,如失去信任、焦虑等愈加严重。

相比经济收入,政治自由度、社交网络、杜绝贪腐等因素更为重要。对个人而言,良好的精神和身体、稳定的家庭和婚姻、工作保障等对幸福非常重要。

私聊要关麦克风

3月26日,出席首尔核峰会的奥巴马在与俄总统梅德韦杰夫的一次私聊中承诺,一旦再次当选美国总统,将在反导系统等有争议的问题上采取更加灵活的政策。但悲剧的是,这番话因麦克风未关被曝光,立刻在美国引发轩然大波。

共和党对奥巴马进行了猛烈抨击。参选人罗姆尼称奥巴马的言论“令人震惊和不安”,显示出他打算在导弹防御系统的问题上屈服于俄罗斯。

这是奥巴马第二次陷入“麦克风门”。去年11月的G20戛纳峰会期间,萨科齐和奥巴马的一次私下交谈也因麦克风未关被无意间传给了记者。

忘关麦克风而引发风波者,奥巴马不是第一人,前总统小布什也曾偷骂记者“混蛋”也因麦克风未关而出丑;1984年冷战时期,时任美国总统里根发表每周电台演说,测试麦克风时他竟说:“我们将在5分钟内轰炸苏联!”这个“乌龙”差点引发了世界大战。

交1000美元,放渔民

4月4日,一艘中国渔船“非法进入”帕劳海域,与帕劳警方发生对抗,其中一名中国渔民中弹身亡。帕方扣押了25名中方人员。

中国驻密克罗尼西亚使馆领事官员9日上午与帕劳指定的辩护律师见面,案件有望在短期内结束,被扣渔民有望在月内获释回国。帕劳检控部门提出以每位渔民认罪并罚款1000美元作为了结此案的定案,双方经过协商就此取得初步共识。

因中国与帕劳未建立外交关系,中国驻密克罗尼西亚使馆代管帕劳事务。

中国驻密克罗尼西亚大使馆参赞温振才8日晚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被扣押的25人均来自海南省琼海市,目前身体状况良好。他与同事已和25名船员一一进行了对话,了解他们的个人信息、枪击情况和在狱中生活情况等。

禁止外国运动员结婚

英国内政部日前出台一项新措施,要求参加伦敦奥运会的外国运动员、教练和代表团官员,在英国逗留期间不许结婚,以防有人借此申请居留权。

今年将有近两万名非欧盟成员国的奥运会参加者获得六个月的签证,但这些签证不仅禁止在英国结婚或举行民事伴侣仪式,还禁止改签学生签证在英国上学。做出这样的限制,是为了防止非法移民和借奥运会进入英国。

去年,两个16岁的喀麦隆少年在参加完英联邦青少年运动会后,在曼彻斯特机场失踪;2002年英联邦运动会期间,塞拉利昂一个近30人的代表团集体失踪。

英国边境署已经通知了所有204个国家和地区的奥运会代表团有关的签证规定。外国奥运代表团要出具证据,证明其成员不会逾期滞留或寻求其他就业,并有足够的资金支付参赛费用和返程机票。

8月建成国内局域网

伊朗电信部长塔格希普尔宣布,计划在5个月内建成全国性局域网,以打造“清洁网络”。到今年8月,伊朗所有电信运营商只能为“国家互联网”提供服务。此外,该国将用“伊朗电邮”和“伊朗搜索引擎”等取代谷歌、Hotmail和雅虎等网站。

伊朗还计划开发新操作系统取代微软的windows,并在整个穆斯林世界推广。最高国家安全会议发言人阿里·阿加莫罕马迪表示,这一“局域网”最终将覆盖全国以及整个穆斯林世界。

伊朗一直认为,美国等西方国家的价值观念、文化和影响力是对其国家利益的重大威胁,而互联网则是西方传播其价值观和文化的重要手段。伊朗最高领导人哈梅内伊以及其他高层把这种新型冲突称为“软战争”。

1美国孟菲斯一座教堂纪念落成40周年,牧师保罗·波特摆出传统的宗教仪式姿势,看上去好似一招“大鹏展翅”。

中国幸福篇6

人生的目的就是追求幸福。生活的目的就是享受幸福。什么是幸福?幸福就是自我需要的满足。

人都有哪些需要?不外乎生理需要和心理需要,也就是身体的需要和心灵的需要。满足了人的需要后所体验到的快乐就是幸福。如何满足人的需要?满足到什么程度?这就是幸福观要解决的问题。

幸福观是由世界观决定的,它是世界观的一部份。人类无法回避而且必须要回答的问题有三个:世界的起源和本质、人的起源和本质及谁是世界的主宰。

对这三个问题的不同认识和回答,构成了各民族不同的世界观,决定了各民族不同的幸福观,形成了各民族不同的生活方式,创造了各民族不同的文明。由此导致了各民族在现实生活中拥有幸福的差异。

二、中国传统幸福观

对世界观三个普遍问题即世界的起源和本质、人的起源和本质及谁是世界的主宰,我们的传统文化只明确回答了最后一个问题:谁是世界的主宰?人是世界的主宰——这就是我们的答案!

至于供人享用的世界和能享用世界的人是怎么来的,我们从未有过全面、系统、严谨的认识和思考,我们有的只是一些支离破碎的语录和浪漫肤浅的神话。

在这种体系不完全的世界观所决定的幸福观下,中国传统的幸福就是充分满足人身体的一切需要,认为人的一切需要都是正当的;认为生理需要是人的本质需要、第一需要,它决定人的心理需要。如:“食、色,性也”,又如:“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等等,都是古人对这一幸福观的论述。就是孔子备加推崇的管仲也说:“仓禀实,知礼节;衣食足,知荣辱”,认为身体决定心灵,生理需要决定心理需要:只要丰衣足食,充分满足生理需要,人们的心灵自然就会高尚起来,自然就会明礼仪、知廉耻,自然就文明进步了。

尽管也有一部份人认识到心灵的需要胜过身体的需要,激励自我做到孔子所说的“杀身成仁”和孟子所说的“舍生取义”。这方面的例子从古到今也屡见不鲜,但这毕竟是少数,这种幸福观不仅从未被整个民族所接受、实践和倡导,也从来未在传统文化中占据主流。绝大部份人对这样的志士仁人只是心里感慨,口头赞扬,而不愿在行动上效仿。因为主流幸福观所倡导的是:“好死不如赖活着”,生理需要是第一位的,再没有比肉体生命更重要、更有价值的了。什么“舍生取义”,什么“杀身成仁”,这都是那些活不下去的人的无奈选择。

这种传统的幸福观到底对不对?看看我们身边的情况: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有多少人由穷变富,在物质生活上实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把几代人梦寐以求的富裕生活变成了现实。富起来的人们文明进步了吗?“明礼仪,知廉耻”了吗?主流的事实恰恰相反,他们与贫穷时候比,反而更加败坏了:吃喝嫖赌,无恶不作,换衣服、换住房、换车子、换老婆……对生理欲望的无节制放纵使人们一步步走向败坏和毁灭。物质享受的丰富、生理需要的满足带来的是道德的沦丧和心灵的败坏。

我们民族历史上的落后和现实中的落后,每一个人都有推卸不掉的责任,并不单单是几个大卖国贼造成的,而其他人却自以为是高尚和无辜的。因为我们整个民族都在用错误的标准追求错误的幸福:重肉体而轻心灵,追求物欲享受而蔑视理想信仰。我们自己美其名曰中国人重现实、讲实际。而这种肤浅的幸福观指导人们行动的必然结果就是在生活和工作中怕苦怕累,不力求尽善尽美;在生死关头贪生怕死,把个人的生命看得高于国家民族的利益,宁可卑贱屈辱地苟活,也不愿为为国家民族的大义捐躯。

我们自己正是我们一切苦难和麻烦的根本原因。因为我们所信奉的幸福观错了:人并不是宇宙的主宰!人按照自己的想法任意而行所得到的是痛苦和灾难。

三、西方基督教幸福观

基督徒的幸福观就是心灵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幸福,幸福是按照上帝的旨意去生活而得到的上帝的赏赐,绝不是人自以为是刻意追求来的。这种生活方式具体表现为:

1. 精神生活:要永无止境地追求真理,因为理解上帝的真理越多,得到的幸福就越多。

认识上帝的途径有两个:一是《圣经》,所以要认真研读,准确理解,笃行实践,就能得到上帝赏赐的幸福。所以西方世界统一于基督教信仰之下,这是他们各种价值观念的共同基础和根本约束。看不清这一点,以为西方世界人人想怎么干就怎么干,这是极端肤浅和有害的结论。如果人人没有心中之法的约束,整个社会没有共同的判断标准,任意而行的结果就必然是害人害己的败坏。

二是上帝虽是人眼目不可见的,但借着人眼目可以看见的、上帝创造的万物,就可以认识上帝的真善美。所以,西方世界积极地认识自然,认真地了解每一事物的本质,目的就是从中感知上帝的真善美,获得上帝的真理,顺从上帝的旨意,得到上帝赏赐的幸福。

这种认识论的方向不仅使西方世界很早就产生了各种艺术形式,而且直接导致了近代自然科学在西方世界的诞生。

相比于中国传统的认识论,我们以人为天地的主宰,万物只是由人摆布的,为人服务的,只要充分认识自我、明了自我,就可以把世界整治好。这种认识方向上的不同,不仅没有充分认清自我,更没有深刻认清世界,这就是自然科学之所以没有在中国这个文明古国诞生的世界观上的根本原因。

2. 物质生活:基督徒视不劳动、不工作为大罪。所以西方世界形成了人人自食其力的良好风气,这是源于根本的世界观:只有这样,人人才能得到他希望得到的幸福。所以,才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工作行业和各种形式的体育运动。

相比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习惯,我们是皆力进行人为加工:认为“天工人可比,人工天不如”。于是乎有了我们引以为豪的有几千年历史的“饮食文化”。它所炫耀的“色、香、味”俱全实际上就是充分满足感官刺激而忽视内在的营养价值,食品经过切、碎、剁、煮、蒸、炸,还有多少营养价值呢?以包饺子为例:胡萝卜先擦成丝,再用锅煮,捞出来再用力攥干,营养价值还剩多少呢?

中国幸福篇7

当“速度”为深圳的发展提供了基本的保证之后,2004年,它率先把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指针拨慢了5年,从2005年推迟到2010年;2005年,它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制订衡量城市文明程度的文明指数体系,7个一级指标中的“幸福指数”颇受关注;今年8月,深圳又掀起了一阵阵幸福的涟漪,各行各业的人们在向特区34年生日致意的同时,也共同期冀8月26日能被设为“深圳幸福日”。

这座地区生产总值(GDp)在去年已达到14500.23亿元的城市,正在对所向往和追求的幸福进行重新的诠释和定义。

位于中国西南边陲的拉萨市,虽然地区生产总值拼不过深圳,但其市民的幸福感却毫不逊色。在CCtV经济生活大调查中,拉萨市连续8年获“百姓幸福感最强城市”。今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拉萨市委副书记、人大常委会主任洛桑旦巴自豪地告诉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拉萨是最具幸福感的城市。”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近几年,拉萨市大力实施‘民生安市’战略,努力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好地惠及每一个群众,筑牢了幸福拉萨建设的群众基础。”而今,已经筑牢了群众基础的拉萨,正对照着文明城市的坐标,积极推进幸福拉萨的建设。

越来越多的中国城市正在努力追逐着属于自己的幸福姿态。

一直领跑中国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江阴市,早在2006年就率先提出“幸福江阴”的新理念,如今,幸福早已在那里安下了家;“古老与现代辉映,传统与时尚俱进”的西安市,则提出要“提升市民幸福指数,建设和谐、宜居、美丽西安”;部级历史文化名城衢州市,做出了《中共衢州市委关于打造生态屏障建设幸福衢州的决定》,为人民群众描绘了“收入更称心、居住更舒心、保障更安心、平安更放心、生活更顺心”的幸福衢州愿景……

尽管“你幸福吗”这个问题曾一度让人揶揄嘲笑,但追求幸福本身却并不虚作浮夸,这是一个以幸福指数衡量一座城市生产力、竞争力的时代。城市,将如何肩负起让生活更美好、让人民更幸福的重任?

哪些城市让人更幸福?

城市因人而兴,因人而生动,因人而精彩……但人,能因城市而居,因城市而快乐,因城市而幸福吗?

近十年的“中国居住小康指数”、“中国公共服务小康指数”、“中国生态小康指数”、“中国休闲小康指数”、“中国快乐小康指数”、“中国幸福小康指数”测评结果,都或直接或间接地回答了这个问题。答案当然是肯定的。人们选择是否落脚于一座城市,从理性上来说是“为了生存需要”,从感性上来说便是“能否获得幸福”。

哪座城市是你心目中的幸福城市?若将这个问题抛给中国人,一千个市民的心目中,会不会有一千个幸福城市?

8年前,《小康》杂志联合新浪网、腾讯网、央视国际、中国网等网络媒体,对中国70个著名城市的“幸福度”进行了调查。在3万多人的“票选”中,杭州位列“最幸福的十大城市”排行榜榜首,上海位居次席,丽江排名第三,厦门、青岛、大连、成都、苏州、香港、福州分列第四至十位。

虽然每个市民的心中都会装着自己心目中的幸福城市,但调查结果表明,公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真正的“幸福城市”,在大部分受访者心目中都会“发光”。

杭州就是这样一座名符其实的幸福城市,在不同单位、机构进行的各种不同的幸福城市测评中,杭州获评“最具幸福感城市”的次数非常多。“天堂”,是人们对杭州这座美丽城市的由衷赞美,除了山光水色外,还有什么让人觉得生活在那里会很幸福呢?电影艺术家王晓棠曾说:“踏入这个城市,我会感到真诚、友善、美丽,人们不分老中青幼,彼此体贴互助,他们关爱这个城市的一草一木,关注它的环保胜过自己的家……”

而真正带给杭州人幸福体验的还不止这些:对社会治安的信任,对居住的满足,对公共服务的肯定,西湖边散步的闲情逸致,等等,都让人们觉得,如果杭州都不幸福,还有哪里能幸福呢?

和杭州一样,多次获评“最具幸福感城市”的还有拉萨。高寒缺氧、经济发展不如许多内地城市的拉萨,为何能够在样本涵盖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104个城市和300个县的“CCtV经济生活大调查”中脱颖而出?拉萨市委副书记马新明从物质和精神两大方面总结出了“幸福拉萨”的“十大密码”。

幸福拉萨的物质密码有五个方面。一是今昔巨变带来幸福;二是民生改善带来幸福,“拉萨市民感到幸福,关键是他们的基本民生需求得到了满足,拉萨加快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农牧民安居工程建设、农牧区免费医疗制度、城镇基本医疗等社会保险、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基本养老保险、城乡低保等民生制度建设,力求全覆盖、广普惠,基本实现了住有所居、学有所教、业有所就、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为幸福和谐拉萨建设迈出了实质性步伐”;三是经济发展带来幸福;四是城市发展带来幸福,“在拉萨,随时随地能够感受到现代化发展的成果和气息,纵目眺望拉萨城,拉萨饭店、宾馆及各色建筑物星罗棋布,连绵不断,站在布达拉宫顶上俯瞰拉萨全城,整个拉萨市区到处是一片片掩映在绿荫中具有藏式风格的现代楼房”;五是生态宜居带来幸福,“人们在这个城市中享受着最蓝的天、最净的水、最清新的空气和最灿烂的阳光,不必为环境污染、交通拥挤等‘城市病’而烦恼,过着舒心惬意的生活”。

幸福拉萨的精神密码也同样包含着五个方面。一是无私关怀带来幸福;二是文化发展带来幸福;三是社会公平带来幸福;四是自由政策深入人心;五是团结稳定带来幸福。

杭州和拉萨的幸福固然出彩,在各种幸福城市测评中上榜过的上海、丽江、厦门等城市的幸福固然精彩,但中国人心目中的“幸福城市”却远不止这些。“生活在哪里,你能感觉到幸福?”去年,当全国各地的老百姓面对《小康》杂志提出的这个问题时,“条件反射”出的答案并不仅仅局限于他们所生活的地方,而是一长串城市的名字,他们写出的“幸福城市”名单里,不仅仅有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这四个一线城市,还有武汉、大理、扬州等二三线城市。不管这些城市的GDp如何,能让人幸福,才能拥有旺旺的人气和让其他城市羡慕的人缘。

幸福城市的资本

城市如何让人更幸福?早在18世纪末,英国经济学家、哲学家边沁就提到,城市的主要目标应该通过增加快乐和减少痛苦以保证“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

如何增加快乐、减少痛苦,并不好测量。上世纪70年代,经济学家伊斯特林更加具体地指出,影响居民幸福感的要素,从宏观层面包括稳定的社会秩序、平等的政治制度和宜人的自然环境,就个人层面,包括美满的婚姻、健康的身体、良好的社会关系等。不丹政府则提出了由经济增长、环境保护、文化发展和政府善治四个方面要素组成的“国民幸福总值(GHn)指标”。

在中国,幸福城市的研究在学术界还是个很新的命题。而对于各个城市的主政者来说,如何打造幸福城市,如何提升市民的幸福感,却成为近年来愈来愈重要的议题。滚烫的幸福成为各地官员的施政目标,专家学者们亦为此设计了不少关于幸福城市的测评指标,但若不用硬性指标来为一个个城市打分、排名,而是请老百姓说出自己对于城市生活的真实感受,则能够从另外一个角度更“以人为本”地去帮助城市寻路幸福。

《小康》杂志便做出了这样的尝试。去年年底,《小康》杂志联合清华大学媒介调查实验室以及新浪网,并会同有关专家及机构,在全国范围内的200个城市中开展了“你的幸福城市在哪里”万人大调查。此外,《小康》还联合多家地方媒体、高校,重点对一线城市北京和广州,二线城市武汉、贵阳和太原,三线城市扬州和廊坊这七个城市的3500余位市民进行了深入采访。

从市民们提供的上万条城市让他们感到幸福的“证据”中,《小康》找出了其中的特点与规律,发现了幸福城市所必须具备的九大资本。第一是生活舒适、宜居;第二是生态美、环境优;第三是给市民以安全感;第四是拥有较高的公共服务水平;第五是有能为人民办实事的领导班子;第六是能为市民提供成长、发展的机会;第七是让市民实现居住梦;第八是有休闲的空间;第九是有活力、有个性。

有幸福就难免有烦恼,梳理城市带给人们的烦恼,则有助于城市在追寻幸福的路上“自我革新”。在“中国居住小康指数”、“中国公共服务小康指数”、“中国幸福小康指数”的测评中,《小康》发现,同一类型的城市带给人们的烦恼具有同质性,一线城市居民的共同烦恼是人口多、房价高、环境污染重、交通拥堵严重、生活消费高、竞争压力大,等等;二线城市居民的共同烦恼是房价上涨过快、交通拥堵越来越严重、环境日益遭受污染、社会保障“打折扣”、收入与城市发展水平不符,等等;三线城市居民的共同烦恼是收入太少、发展空间小、就业机会偏少、车多路窄、交通秩序不好、优质教育资源少而且分布不均衡,等等。

《小康》在调查中亦发现,幸福并不是大城市和经济发达城市的专利,中小城市,乃至城镇、县域、乡村,只要“用心”,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幸福姿态。在今年的国际幸福日(3月20日)当天,由清华大学行为与大数据实验室的“清华幸福中国指数”幸福城市“50强”名单中,就没有上海、北京这两个大城市的踪影。进入幸福指数最高的城市排名前五位的,除了“老牌幸福劲旅”杭州(排名第一)、一线城市广州(排名第三)外,还有玉溪(排名第二)、衢州(排名第四)和鹰潭(排名第五)这三个地级市。

据清华大学社科学院心理学系教授、系主任,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终身教授彭凯平介绍,“清华幸福中国指数”是国际上首次利用大数据的研究方法探索幸福这一主题,研究采用行为科学的方法,分析了2013年新浪微博的全年数据,研究团队根据中国人的文化和心理特点,结合幸福科学的经典理论,构建了用以测量幸福程度的中文心理词库,包括7个维度、1252个衡量指标中文心理词库,还有一些表情符号,除了积极情绪、意义、投入、关系和成就等传统维度外,还加入了有关事件的维度。

彭凯平及其团队的研究发现,幸福与经济发展没有必然联系;在比较贫穷的地区,幸福随着经济发展而迅速上升,但在人均GDp3000美元左右存在一个“幸福拐点”,人均GDp超过这条线后,幸福将不会随着经济发展而得到很快提升;文化是很重要的幸福指标,文化传统丰富、重视文化建设的城市幸福指数普遍较高。“所以城市一定要提高人民的归属感和文化感。有底蕴、有归宿,幸福指数才容易提高。”彭凯平对《小康》记者说。

城市的幸福法宝:以人为本

城市有何“幸福法宝”?有学者指出:“幸福感的高低取决于城市本身特色及其发展是否更容易被居民所感知。”就中国而言,对于幸福城市的研究和探索,基于改革开放后中国快速的城镇化进程。

剑桥大学心理学学者和企管专家苏德中曾指出,中国过去30多年的城镇化过程中一直存在“速度大于质量”以及“重物轻人”的倾向,落实的重点主要放在以物为主的城镇化,然而,缺乏以人为核心、缺乏幸福规划的城镇化非但未能带来正面的成效,反而会导致一连串的问题,包括居住环境、生活质量、人民幸福的成本代价高昂等,这些问题都挑战着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李晓江就此强调:城市的本质是以人为本,使人能够幸福地生存、生活。人居环境的核心是人,创造有序空间与宜居环境是治国安邦的重要手段,也是规划的责任。

凤凰城市与旅游研究院院长叶一剑在不久前刊发的文章中指出:城市,让幸福发生,这将成为中国城市发展的哲学,也必须成为很多城市的发展哲学,我们需要更多的从一开始就将人作为城市营造的逻辑起点,以幸福的达成为追求,进行城市化思考。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最大的亮点便是强调以人为本,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在拥有这一政策背景的当下,越来越多的地方在努力地让幸福发生。

叶一剑在《城市,让幸福发生》一文中举了河北省廊坊市固安县的例子,“我们注意到,越来越多城市规划者和运营者开始从人居环境和生活方式的角度重新发现城市,重新思考区域开发的路径和未来,重新打造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驱动力。比如,最近北京市第八中学、固安县人民政府、华夏幸福基业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办学项目――北京八中固安分校正式开学就是一例。该项目一方面被理解为,是北京市推动教育等公共资源在环北京区域内共建共享的具体举措,但在我们看来,对于华夏幸福和固安而言,更体现了完善城市公共服务设施、优化城市发展环境、促进城市更好更快发展,逐步实现‘幸福城市’愿景的逻辑。”叶一剑还发现,“更清晰可见的改变将是,在未来的城市竞争力决定因素中,不仅包括产业实力和经济总量,更包括生态环境以及教育医疗等公务服务资源的配置。”

陕西省就通过对这些因素以及更多指标的综合分析,寻找出了最幸福的城市,在2012-2013年度陕西省幸福指数调查中,各市幸福指数排名依次为西安、铜川、宝鸡、渭南、汉中、商洛、咸阳、延安、安康、榆林。

西安属于典型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条件突出型幸福城市,这座提出要“提升市民幸福指数,建设和谐、宜居、美丽西安”的城市,在棚户区改造、教育、社会保障等事情上都会充分考虑到“以人为本”的原则。

中国幸福篇8

幸福企业似乎只是一个不可实现的奢望,幸福困境不断引起人们对幸福的关注和渴求。当下,国人的观念正在从“拜金崇官”的误区向人性化回归,追求幸福就成了黎民百姓对生活更高层次的要求。“提升幸福指数”、建设幸福企业已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

追求幸福已成国际潮流

古希腊哲人伊壁鸠鲁有句名言:“对灵魂幸福的关注从来不会太早或太晚。”当中国奏响增进人民幸福、建设幸福社会的时代强音时,企业作为社会的一部分,也迈开了追寻幸福的脚步。

追求幸福成为新的价值取向。去年的“两会”上,国务院总理对于“让人民生活更加幸福更有尊严”的强调以及代表委员们对于“幸福”的热议,第一次让中国乃至世界人民看到了中国政府对于国民幸福的重视,建设“幸福中国”已成为中国社会的发展主流趋势。一些地方政府、企业等组织展开了“幸福运动”,如“幸福广东”、“幸福南网”等,越来越多的组织也开始将建设幸福型组织作为其现阶段发展的重要目标。

目前,对幸福企业的关注逐渐增多,一些机构已经开始对企业家和企业的幸福状况进行调查,这是一个企业价值转变的积极信号。从2010年5月开始,幸福企业俱乐部(由用友软件集团发起)与计世资讯联合,由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管理学院提供学术支持,围绕幸福企业的认知、概念和判别标准对近千家企业进行了调研。在第一阶段调研的基础上进一步对100家企业的高管进行了访谈,并了《中国企业幸福指数白皮书》,以期描述中国企业的幸福现状,归纳幸福企业的共同基因,探寻中国企业的幸福之道。

这项调查显示,国内大多数企业逐渐摆脱了生存的压力,开始感知幸福、追求幸福,但多数中国企业对幸福的感知程度并不高,对幸福的追求尚不主动。中国企业总体幸福指数为56.7,多数企业的幸福指数在50~60之间,即大多数企业已初步品味到幸福,但是要么持续的时间不长、要么感知的程度尚浅。

世界著名调查公司盖洛普在2011年4月就“幸福感”做了一项全球范围的调查,结果表明,仅有12%的中国人认为自己生活美满,这一数字甚至低于多年战火纷飞后刚刚略显平静的伊拉克,只与动乱中的阿富汗、也门和埃及相当,而幸福指数低于中国的多为穷困落后的中西非国家。在幸福指数最高的丹麦,多达72%的人认为自己生活美满。该调查还显示,另外71%的中国人认为自己生活艰难,有17%的人说他们生活困苦。

目前,中国已有一部分优秀企业已经意识到压力与情绪管理的重要性,一些企业也正逐渐迈开员工援助计划的脚步,以帮助员工提升职业幸福感。2001年3月,eap正式进入中国,诞生了第一个完整的eap项目――联想客户服务部的员工援助计划,该项目由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博士张西超主持。他首先对员工进行了心理状况调查、研究和诊断,对员工心理进行全面而深入地了解,并提出了相应的组织管理建议;随后开展大量的宣传活动以及咨询式培训、各种专题小组咨询,引起管理者和员工很大反响。这之后,eap项目开始在国内机构中迅速发展起来。

2011年2月28日,“寻找企业幸福密码暨2011年(第二届)企业幸福指数评选颁奖典礼”在北京举行,共有民生银行、一汽大众、腾讯网、万科、新东方等13家知名企业荣获2011年最具幸福感企业称号,它们展现了优秀的公司更应是让员工、公众拥有幸福感的公司。此会希望通过对企业幸福指数的研究,激发企业对“幸福”的思考、审视和重视。

2011年5月22日,主题为:发展心理资本、建设幸福中国,2011年首届幸福中国论坛在北京开幕,作为“积极组织行为学之父”美国管理学会前主席弗雷德・路桑斯教授作了精彩演讲,他从心理资本的概念入手,谈到了心理资本如何在组织人力资源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在场不少专门从事心理学及人力资源工作的与会者都受益匪浅。

最近,不少中央企业也开始了员工幸福指数调查工作;马云也想“把阿里巴巴打造成员工最感幸福的公司”;苏宁、海底捞、桔子酒店等企业也在通过完善现代管理制度,努力让员工成为行业内最具幸福感的人。

庆幸的是,幸福企业概念获得越来越多的认同。全国工商联副主席、用友股份公司董事长兼总裁王文京表示,用友已经把“幸福企业”作为新的企业经营愿景。企业幸福与否,已经成为企业能否持续发展壮大的核心因素。

幸福的追问日渐深入。“幸福感”理论最早由美国学者罗伯特・莱恩提出。莱恩对市场经济、民主制度与幸福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特别是对经济增长、国民收入水平提高与幸福之间关系的研究,引发了人们深入的思考,使人们重新思考人的价值、人生的目的、经济增长与社会进步的关系等重大问题。

“幸福感指数”的概念起源于30多年前,最早是由不丹国王提出并付诸实践的。20多年来,在人均GDp仅为700多美元的南亚小国不丹,国民总体生活得较幸福。“不丹模式”引起了世界的关注。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奚恺元教授用心理学来研究经济学、市场学、决策学等学科的问题,是这个领域的主要学者之一。他指出,人们到底是不是幸福,取决于许多和绝对财富无关的因素。他正在发展一种新的、严格的理论来研究如何最大化使人们幸福。和经济学相对应,他把这种科学叫做“幸福学”。这个理论提出:我们的最终目标不是最大化财富,而是最大化人们幸福。

《北大商业评论》副主编、北京财富时代管理咨询公司总裁岳川博教授创建的“幸福企业理论”而今正受到越来越多人们的关注。由他首创的关于企业管理的理论,填补了国内在这方面的理论空白。他以“企业存在的目的”和“幸福的基本概念”为出发点,进行逐层的剖析和逐步的逻辑推导,证明了一些国外主流管理学理论中存在的错误和不足,并结合实际案例说明了国内创建幸福企业的努力方向和具体方法,为当代中国企业转型带动社会转型提供了理论依据,为解决当下的一些尖锐社会矛盾提供了参考方法。

世界杰出华商协会主席卢俊卿创建的“幸福企业”理论体系及大量的成功实践,得到业界广泛认可与推广应用,他创立的“企业家孵化器”、“三维激励”、“企业兵法”等企业管理体系受到业界热烈追捧。

打造幸福企业是长期的系统工程

幸福是一个古老的话题,也是我们每个人毕生追求的共同目标。千百年来无数哲人志士均有论述,但并非取得完全一致的认识,更无权威的定义。同样,关于幸福企业的理论阐释也应当是多样的。其实幸福就是一种主观感受,是一种积极的心态,更是一种能力。

何谓幸福企业?

正如幸福没有固定的范式一样,对幸福企业的定义也是见仁见智。笔者浅见,幸福企业是能够创造幸福的企业。小而言之,幸福企业是致力于能够满足包括企业家在内的全体员工不断增长的幸福需要;从较高境界上讲,幸福企业是致力于企业做大做强做久做优,实现可持续发展,为企业全体员工以及客户创造幸福的企业;从最高的境界上讲,幸福企业致力于应尽的社会责任,是能够为社会甚至人类创造幸福的企业。

很多人以为规模巨大的跨国公司、管理先进的外资企业、利润丰厚的垄断国企就是幸福企业,这个观点未免有些狭隘。因为巨型企业照样事故频发,利好企业员工跳槽比比皆是,名牌企业陷入困境司空见惯,这说明一来企业无法满足员工的幸福需要,二则也表明不幸福的企业不能实现持续发展。

目前,在建设幸福企业方面,国内外已经有很多企业家做了有益的尝试,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然而,国内仍有很多中小企业却对此望而却步,误认为建设幸福企业是高成本的行为,只有具备一定经济实力的企业才有可能考虑创建;能保证每月员工的工资就已经很不错了,建设什么“幸福企业”无非是天方夜谭?还有的企业认为此举太耗精力,是浪费时间;即使要搞,直接“山寨”一下即可。

为何要建幸福企业?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全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特别是党中央“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幸福理论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高度关注,幸福中国已经成为时下的热点话题之一。在建设幸福中国的进程中,不仅要关注人,同样不能忽视企业。因为作为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与者,企业和居民共同构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当前,中国企业的总数已经突破千万,企业员工覆盖了大部分城市人口,如果每个企业都打造成了幸福企业,每个企业员工都幸福了,这将为幸福中国实现作出巨大贡献。因此,应将打造幸福企业视为建设幸福而强大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中国企业,采取有效措施,不断增强员工的幸福感,对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高员工队伍素质、增强企业凝聚力、推动企业健康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如何建设幸福企业

有人通过长期的企业管理实践,以及对世界500强代表性企业的学习考察和深入研究,系统地阐述了建设幸福企业的五个评判指标,即快乐工作、共同富裕、共同发展、受人尊重、健康长寿,如果朝着这五个目标迈进,相信你的企业一定会成为幸福企业。

快乐工作快乐是幸福的源泉,快乐工作,就是通过建立一套科学的机制与文化,激励员工始终用积极主动、乐观开朗、满怀热情的精神对待工作。快乐员工把工作成果看成是艺术作品和个人成就,会用积极快乐的心态去全情投入。而不快乐员工则对工作总是被动接受,缺乏主动,而且经常抱怨;或把工作仅看成是养家糊口,因此毫无激情,只是为了工作而工作。员工能否快乐工作,关键在于公司的制度与文化。在一个制度化与人性化达到最佳平衡的企业,员工一定可以快乐地工作。

和谐的团队是幸福企业的基础,快乐工作则是和谐团队的重要元素。如果没有良好的团队氛围,没有和谐的同事关系,员工不可能快乐起来。在团队内部,成员之间应当相互理解、尊重和信任。在一个互不信任、相互猜疑、勾心斗角的团队中,不仅做不好工作反而觉得工作太累,更谈不上工作效率。

快乐工作的文化需要机制的保障,也就是快乐工作的机制,比如任人唯贤、多劳多得、公平竞争等。创造一种快乐的工作氛围,从而激发团队中每个人都能够发挥个人潜能。

共同富裕就是员工、管理者以及老板减少收入的差距,共同分享企业利润增长的成果,做到员工待遇一定要水涨船高,员工收入与企业利润同步增长。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同样适用于企业。当然,共同富裕不等于平均富裕,重要的是致富机会均等。然而,令人痛心的事实是:我国企业职工工资占运营成本一般不到10%,远低于发达国家50%左右的标准。这是幸福企业的大敌。因此,企业家们必须注意的是,公司发展了,员工待遇一定要水涨船高,员工薪酬增长速度最起码要与公司利润同步增长。国内一些企业家本人腰缠万贯,而员工却囊空如洗,基本生活保障都无法满足,何谈幸福企业?

带动员工实现共同富裕是企业的民生问题。企业要关注员工,更要关注员工的富裕。员工的富裕分为物质富裕和心理富裕。物质富裕包括收入、补贴、社会保险。心理富裕则是员工正确的价值取向,具体表现为归属感、成就感和安全感。只有拥有物质和心理双重富裕的企业员工,才会真切地把自己视为企业的一分子,甘愿为企业奉献自己的力量,成为企业发展的原动力。员工是创造企业价值的源头活水,如果只顾企业的发展壮大,而对员工的富裕诉求不闻不问,这个企业十有八九就要出问题。

共同发展就是企业在发展壮大的同时,为员工提供提高素质、施展才能、实现价值的机会。幸福企业就是要满足员工不断增长的幸福需要,职业成长就是其不断增长的幸福需要之一。企业的成长得益于员工的成长,企业也必须让员工分享企业的成长果实,关注员工发展通道的拓展,搭建企业、员工共同成长的平台。人才流失就是因为没有给员工提供一个个人发展空间和个人能力提升的绿色通道。如果按幸福企业的理念采取改进措施,优秀人才自然会对企业忠诚。

一些企业管理者认为,“员工是企业的资源”,企业和员工之间是雇佣和被雇佣的关系。在这种观念下,企业要尽量降低人力成本,获取员工最大劳动价值,并且不允许这种“资源”外流到其他企业。然而这样做的后果反而会流失更多的员工。企业应该把员工视为企业的合作伙伴,视为企业利益、风险和责任的分担者,理解和尊重员工的需求,帮助员工找到自己在事业中的位置,是企业应该履行的义务。

受人尊重被人尊重和欣赏总会让人感到快乐,尤其是员工受到上司欣赏时。对于员工而言,尊重能成为员工与个人双重身份的有力信号。当信息来源渠道多种多样,人们对于尊重或者轻视的感知不仅建立在自己如何看待本人所受到的待遇,同时还包括对别人所受到何种待遇的观察。在缺乏尊重文化理念的企业里,通常留下的员工都是忽视和被忽视的员工,这些人已然摸索出在心理上采取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应对策略,而那些真正热衷于职业而非组织的员工则会选择离开。

被人尊敬是人的一种高层次的精神需求。就是企业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和尊敬,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员工有一种自豪感和被尊敬感。“受人尊敬”是提高员工幸福感和企业荣誉感的重要因素,绝大部分人才选择公司的首要条件就是自豪感。要想建设一个真正幸福的企业,就必须做一个受人尊敬的企业。在不久的将来,企业幸福与否将成为企业是否成功、是否受人尊敬的最重要衡量指标。

健康长寿提及健康长寿,健康长寿不仅涵盖员工的健康长寿,还包含企业本身的健康长寿。健康不仅是指躯体没有疾病,还要具备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有道德。在企业层面,健康长寿的保证则是指合理的公司治理结构、良好的企业文化和适当的社会责任。那些把加班制度作为其企业文化和员工晋升福利等标准的企业,往往不会在技术创新、提升产品质量、改善管理、提升素质和塑造核心竞争力等方面下功夫,这样不利于自身素质的提升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市场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健康的员工能够给企业带来良好的效益,健康的企业同样能为员工带去尊严、归属和安全。

一个企业自己在成为幸福企业的同时,也是在为员工、合作伙伴、客户乃至整个社会创造一个幸福的主体。从某种意义上讲,企业为社会创造的幸福感越大,社会反馈给企业及其成员的幸福感也就越大,那么这个企业最终也就会越成功。

中国幸福篇9

当我们读了《建设幸福中国》这本书后,它都给我们留下了深深的印象,使我们受益非浅!

这本书写了六篇提材,写出了我们中国翻天覆地的变化,写出了我们的中国是多么的不平凡,写出了我们的中国多么值得我们骄傲!读了这本书后,我不禁想起了一个为幸福中国着想的人,为幸福中国奋斗的人!他就是袁隆平爷爷,也就是杂交水稻之父。他以一粒种子,改变了中国,造福了中国,袁隆平爷爷带领他的中国队伍,穿越科学的阴霾,赋于世界强大的力量战胜了饥饿的力量!袁隆平爷爷种植的杂交水稻,使我们中国养活了6000万人,这是多么让人感觉到幸福的事啊!他的事迹是中国上下所有人崇拜的。他给了我们用之不尽的粮食,不就是给了我们用之不尽的幸福吗?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我们中国一代一代进步着,从站起来,到富强起来,到幸福起来!可是,我们的中国为什么会日益兴旺、发达起来呢?这是一个个拥有才学、智慧的中国人民建设而来的,是它们付出了种种辛苦,才有我们今天的幸福,同学们,你们可曾想过,我们中国未来又会怎样,它是否像现在这样幸福,还是比现在更贫穷一些,还是比现在幸福一百倍,我想,各位应该都希望自己的国家更幸福吧!加油!同学们!让我们共同努力!让我们为了伟大的祖国而奋斗吧!幸福中国等待着我们的双手去把它建设得更美丽!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凌金兰

中国幸福篇10

从去年的8%,到今年的7.5%,这一数字,体现了政府政绩观转变、经济转型的决心,传递出了中国发展由“唯GDp”时代向追求民众幸福GDp转向的信号。

GDp减速,幸福加速

增长目标降了,含金量却在增加。

在全国政协委员、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李稻葵看来,7.5%的数字是中央政府在传递淡化GDp作为评价指标的信号。

不少代表委员也谈到,GDp减速的同时,应将民生的改善、国民幸福指数作为评价官员的重要尺子,“经济社会发展仍是继续稳步向前推进,7.5%的速度并不低。但是,增长速度降下来了,就意味着中国政府将更加注意发展质量,更加注重改善和提升人们生活水平,增加人民幸福感”。全国人大代表赵林中说,地方政府不把目标盯在GDp上,正可以集中精力解决收入分配结构失衡等问题。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郑功成说,中国经济已经维持了多年的两位数增长,总量上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现在需要的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增长。

在全国政协委员李毅中看来,7.5%是个理性的数字,“也不宜一步就与7%接轨,还要靠一定的GDp增速来保证就业率,今年还要实现新增就业900万人。”

科学、理性、务实。一个数字透露了中国发展的未来,一个数字透露出了国家由追求经济GDp向追求民众幸福GDp转型的决心。

民生优先,兑现幸福承诺

这些年来,每次两会,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社会上各界都强烈呼吁经济社会发展“要速度,更要质量”,期望党和国家政府尽早“出手”化解矛盾和问题,带领13亿人民群众全面奔小康。

对于民众的呼声,政府给予的回应愈来愈强烈。

从宏观层面看,中共关于国家未来五年规划所作战略调整的决定,几乎完全顺应了民众的呼声。“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深化改革开放,保障和改善民生……”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继续提出,“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在微观举措层面,今年主动下调GDp增长速度就是一个实际举措。伴随而来的是持续加大对各民生领域的投入,并下大决心和气力推进改革开放。其中,最受关注的教育经费支出和对“三农”领域投入幅度的递增。

除此之外,今年还将在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物价调控、医疗卫生、住房保障、连片扶贫等诸多民生领域或制定有效政策,或加大投入,或深化改革。

政府这些有力的回应,不可能在短时间内一步到位。但完全可以解读为“正在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生活得更加幸福、更加有尊严。”

民生目标渐成地方发展角力点

“他想超就超吧。”一位经济强省省委书记在谈到与兄弟省市在经济总量上竞争的问题时幽默地说。看起来是一句玩笑话,而蕴含其中的,则是未来地方发展竞争角力点正在发生转变。

从两会释放出来的信号不难看出,各项民生事业的发展已成为从参会代表委员、普通百姓到媒体、社会各界人士最为关注的问题,也是各级政府在谈及未来工作内容时最强调且最积极向人们传播的部分。

在一些经济观察人士看来,今后一段时期,我国一些地区经济发展将迈入深度调整期,即保持经济平稳增长成为常态化,转型升级将成为主旋律,而民生目标正在成为众多地方政府未来发展角力点。

上海市人大代表厉明认为,做好民生工作是顺应民意的举措,也是政务公开的体现,经济发展成果要更多地惠及普通百姓。多地政府也表示,发展经济的目的是为了让经济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百姓,是注重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同步提高。

正所谓GDp减速,幸福提速,从GDp崇拜到告别GDp崇拜,我们的认识已经实现了跨越,但认识上的跨越,需要具体的一个一个的地方去实践。而一个相对温和的经济增长速度,一个渐次铺开的转型之路,正是两会给我们带来的突破。

博友幸福观

全球奇闻趣事:我所认为的幸福就是,世界没有战争的喧嚣,城市没有等级的划分,财富和工作岗位不用靠关系而是靠能力获得。

小阿飞:幸福是在从无变有的过程中感受到的,是在自己有别人没有的比较中感受到的。所以,要人民感觉到幸福,必须让人民感受到改变。

徐昊nancy:我觉得一个城市、一个政府如果能真正地从制度上做到包容,从行动上做到人人平等,那这个城市、这个政府才能够给她的人民带来幸福感。

心理师浩然:幸福的主要驱动力不是居住地、婚否这些外在条件,也不是高工资和显赫的头衔等“成功标志”,而是一些不起眼的日常小事,比如说工作体验、和亲友的相处、参与的项目、日常贡献等等。

任静华:希望有关部门和媒体能够多多关注农民工群体以及他们的子女。对他们来说,幸福就是能够有尊严地活着。

定西匹夫:什么影响幸福感?社会公平,具体到每个人身上,就是居住、就医、教育、就业环境的平等。社会公平了,不和谐情绪出现得少了,人们的幸福感就会增加。

玲珑牧场:人们的衣食住行有了保障的时候,大家自然而然的会去寻找自己心中的幸福生活。所以,幸福首先是建立在稳定生活基础之上的!

小狗叫比熊:幸福感是一种盼头,是你看着拔地而起的房子,觉得自己会在不久的将来拥有它,是觉得明天会更好而不是捉摸不定,是付出劳动而且得到了相应的报酬,幸福是信任政府,政府也诚实地对待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