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作文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17:12:52

新闻作文篇1

摘要:新闻价值的取向决定着新闻传播的走向。自网络媒体诞生以来,网络新闻在价值取向逐渐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认为,网络新闻在价值取向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某些新闻价值判断标准的内涵有所发展,价值取向的侧重点有所改变,正在形成新的价值判断标准。对于中国新闻传播业来说,网络新闻价值取向的变化既有重要的积极作用,如从宣传本位回归到新闻本位,从宣传价值回归到以新闻价值,大大拓展了新闻报道的范围,又有不可忽视的消极影响,如低俗化、煽情化、碎片化,需要加强批评引导。

自网络媒体诞生以来,网络新闻就呈现出不同于报纸新闻、广播新闻、电视新闻的独特风貌,尤其是在价值取向上发生了一系列深刻的变化。新闻传播的历史表明,新闻价值的取向决定着新闻传播的走向。因此,探讨网络新闻价值取向的变化及其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意义。本文拟在前人有关研究的基础上作进一步的探讨,阐明对此问题的个人观点,以就教于方家。

一、网络新闻在价值取向上的变化

什么是新闻价值,它包含哪些构成要素?学术界一直存在着不同的看法。如果从价值概念的本来含义出发,从客观存在的外界物与满足人们需要的关系中去理解,那么我们就可以对新闻价值作如下界定:新闻价值是新闻满足受众认知客观现实变动情况的需要的属性。按国内大多数学者的观点,新闻价值通常包括时新性、重要性、接近性、显著性、趣味性等五要素。

不过,“五要素”说也并非定论。有学者指出,在新闻价值五要素中,“时新性是一个基本前提,是一条新闻所必备的素质。因为社会需要的是新的情况、新的信息,没有新,其它四个要素即便全具备,也不能是新闻。”而“重要性占据首要地位,与人们切身利益有利害关系的新闻理所当然首先引起人们的注意。一般而言,一条具备重要性的新闻,也就可能同时具备了显著性与接近性。从这个角度看,显著与接近是对重要性的一种补充。”在笔者看来,在指出“显著与接近是对重要性的一种补充”的时候,这位学者已隐约将新闻价值的“五要素”说修改成了“三要素”说。

的确,接近性、显著性这两项新闻价值要素处于重要性与趣味性之间,有些具体内涵是重要性的补充,有些具体内涵又属于趣味性的范畴。在接近性中,地理接近性可以说是重要性的补充,而心理接近性则属于趣味性的范畴。在显著性中,高度知名或十分突出的新闻人物、地点、事件存在着两种类型,一种是政治、军事、外交、经济等领域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企业家、社会活动家及其活动;一种是体育、文艺、娱乐等领域的名流明星及其活动。前一种类型的人物及其活动,对人们的社会生活往往产生着直接的影响,其显著性可以看成是重要性的补充;而后一种人物及其活动,对人们的社会生活并没有什么直接的利害关系,仅仅是与人们的精神情感有着密切的关联,其显著性则成为趣味性范畴中的一种较突出的情况。

因此,新闻价值的五要素可进一步简化为三要素:一曰时新性,二曰重要性,三曰趣味性。包含接近性与显著性部分内容的重要性,主要是硬新闻的新闻价值;包含了接近性与显著性部分内容的趣味性,主要体现为软新闻的新闻价值。无论是硬新闻,还是软新闻,时新性都是一个基本的前提,是所有新闻必备的一种属性,尽管硬新闻和软新闻有不同的时新性要求。

从新闻价值的三要素出发,本文认为网络新闻在价值取向上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对某些新闻价值要素的内涵有所发展

网络新闻传播对新闻价值要素内涵的发展,首先体现在对时新性的发展。在新闻传播过程中,时新性主要是新闻传递的及时性。及时到什么程度,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媒体如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有着不同的要求。但在发展趋势上,人们对及时性的要求总是越来越高。一方面,传播科技的发展为新闻的及时传播提供了条件;另一方面,媒体竞争的加剧总是迫使新闻工作者不得不尽最大努力来提高及时性的程度。与传统媒体相比,网络媒体的信息传递更为快捷。其结果,网络新闻在价值取向上把“及时性”发展成为了“实时性”。

所谓实时性,就是指报道要与正在发生的新闻事实同步,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把新闻传递给受众,尽早满足受众获知新闻的需要。2001年9月11日,美国发生了世贸大厦被撞毁的恐怖事件,各国媒体竞相报道。在事件发生不到10分钟(当地时间8:45左右,劫持的第一架飞机撞上了世贸大厦北楼,北京时间20:55新浪网报道),新浪网便出现标题为“一架飞机撞上纽约世界贸易中心”的文字报道。随着事件的进展,各种图像、文字消息几乎每隔两三分钟就更新一次。据统计,从21:08到23:59,新浪网共了35条快讯、一条详讯和其它相关报道46条,其中有图文信息17条,共计92条消息,数十幅图片。

对于网络新闻的实时性,有学者称之为“全时性”,认为“全时性的概念可以说是发韧于BBC的倡导。1997年底,在全球网络化的新闻竞争背景下,BBC建成了24小时新闻频道BBCnews24,除了改善新闻节目质量和加强连续报道及深度报道之外,还特别把时效性的革命作为其竞争的关键手段,并对时效性下了‘在需要时收看新闻’的定义。这一定义的实践指导特征在于:1.全天候服务,不分昼夜。2.按需供给。”[2]从作者对“全时性”的解释来看,其实也就是“实时性”。一般说来,实时性是一个更通行的概念。

当然,所谓“实时”是一个相对的概念。要做到绝对的“实时”,是不太可能的。新闻事件的发生既有可预知,又有不可预知的。对于预知性新闻事件,网络新闻要做到实时报道是不成问题的。但对突发性的新闻事件,最先的报道无论怎样快捷也必然滞后于事件的发生。网络媒体所能做到的,是一旦着手报道某一新闻事件,就可以基本上做到与事件同步,根据需要随时作出报道。近年来各网站所的新闻,在时间上已精确到以分秒计。与传统媒体相比,网络新闻的确可以说是在争分夺秒,“实时”地新闻。

(二)新闻价值取向的侧重点有所变化

将“及时性”发展成为“实时性”,这是网络新闻对传播过程的时间性要求,还没有涉及到新闻的选择。从新闻选择的角度说,网络新闻在价值取向上与传统媒体相比具有不同的侧重点,这在我国也许是更为根本性的变革。

近代报刊产生以来,中国新闻媒体的主流长期都是作为宣传事业而存在,新闻选择的价值取向一直是宣传价值主导新闻价值,强调和突出的是硬新闻,软新闻仅仅是作为一种调味品之类的东西。但是,网络媒体在新闻选择上却对软新闻给予了高度重视,大量社会新闻和娱乐新闻,使整个新闻报道呈现出软化的趋势。新华社国际部网络新闻采编主任司久岳曾说,“因为网络媒体具有娱乐性,因此我们增加供稿量时的着重点是增加娱乐性、社会性的新闻,增加老百姓比较关注的新闻。”国家通讯社的新闻网站尚且如此,更不用说商业性网站了。新浪网新闻总监陈彤曾经指出,“从统计资料来看,除了大事,天大的事情,比如说被宣布为非法之类的新闻之外,其实大家真正关注的还是社会性的娱乐性的新闻。王菲啊之类的访问量是很大的,如果拿总的访问量作一个百分比的话,可能一半以上都是这种新闻。”

网络媒体对于软新闻的重视和突出,事实上反映新闻价值取向的变化。正如有文章分析的那样:“网络时代新闻价值的侧重点也发生了一些转移,由关注信息本身转向关注信息与人的关系。传统的新闻价值理论认为重要性、显著性等因素比接近性、趣味性、人情味重要,而在网络时代,当一个读者获得一条新闻后,他关心的可能并不是新闻的内容,而是这条新闻会不会成为与别人聊天时的谈资,成为与人交流的探路石。因此,接近性、趣味性、人情味等因素在网上新闻中的价值就相应增大了。”

按我们在前面的分析,从新闻价值的三要素实时新性、重要性、趣味性来看,网络媒体对软新闻的重视和突出,就是对趣味性的侧重。趣味性是一个十分宽泛的概念,包含了许多具体因素。美国学者庞德在《新闻学概论》一书中认为,能够引起人们兴趣的因素包括:“(一)有利害关系的;(二)金钱;(三)性;(四)斗争;(五)冲突;(六)英雄的崇拜;(七)关怀;(八)人情味;(九)影响大规模有组织团体的事件;(十)竞赛;(十一)发明与发现;(十二)犯罪。”国内也有学者把趣味性称为“人情味”,认为“具有人情味的东西是:冒险、冲突、幽默、悲欢离合、两性、反常、个人利益等等。”形形的社会新闻、娱乐新闻,自然主要是具有趣味性价值的新闻。

(三)正在形成新的新闻价值判断标准

从根本上说,所谓新闻价值要素,其实是人们在新闻传播实践中总结归纳出来的衡量新闻事实或事件有无新闻价值及价值大小的测量指标。由于认识角度不同,这种归纳自然多种多样。尽管“五要素”说较为流行,实际上却存在着许多不同的观点。《西方新闻理论评析》一书认为,西方新闻学者“在主要标准的确定上还是相当一致的。其中主要是:影响力、接近性、异常性、显要性、及时性、冲突性和趣味性等”[8]七项要素。实际上,不同的观点随处可见。《全能记者必备》一书就列出了11项要素,即:(一)事物内在特征:1.冲突(紧张、惊异);2.发展(胜利、成功);3.灾害(挫败、毁灭);4.重要(对于一定的群体);5.显著(突出);6.新奇(异常甚至怪异);7.人情味(情感背景);(二)其它合适条件:8.及时(新鲜,有新意的);9.接近(地区性吸引力);(三)一般的兴趣:10.性;11.动物。

不少研究者对于新闻价值要素的这种“混乱”感到困惑,也有研究者试图寻求理论归纳的统一,但至今也没有完全达成共识。除了理论归纳的差异外,新闻价值要素本身也在不断发展、不断变化,人们对新闻价值要素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随着网络媒体的兴起,一个十分重要的新闻价值判断标准或者说新闻价值要素已经形成了,这就是实用性。新浪网新闻总监陈彤指出,“新浪以实用性为其第一价值,这个实用性可能有很多种了。可能给你带来投资,可能给你带来很大影响,或者确实是国家的重要政策,这些都是实用性。”

美国新闻学者庞德在《新闻学概论》中曾指出,“伊利诺州立大学广播研究院院长威尔勃·许兰(现通常译作威尔伯·施拉姆——引者按)根据经验所得,曾作一个假设,其理论为:‘我想一个人之所以选择新闻,目的在于有所收获,这种收获,不外下列两种范围:一为心理学大师弗洛伊德所谓的寻乐原则,另一种是他所谓的现实原则。也可以称为立即收获和延缓的收获。’大体上言,立即收获可由犯罪、伤风败俗、意外事件、灾害、运动、娱乐、社会事件、人类欲等新闻中得到。延缓收获可由公众事业、经济事件、社会问题、科学、教育和卫生等新闻中获得。”对照我们在前面所归纳的新闻价值三要素(即:时新性、重要性、趣味性)来看,“立即收获”也就是从趣味性强的软新闻中获得当下的情感满足,而“延缓收获”则是从重要性突出的硬新闻中获得有关信息,从而采取有利的行动,只能在接受新闻传播以后的未来收获现实的利益。而在延缓收获与立即收获之间有没有一种过渡状态?我们认为,实用性新闻或者说实用性信息就处在这样一种过渡状态。实用性新闻既不像重要性突出的硬新闻那样关系到国家大事、人类命运,也不像趣味性强的软新闻只带来当下的情感满足,而是一种可以带来立竿见影的现实利益的一种信息。比如,股市行情可以给人带来投资,it动态可以帮助人采用最新的计算机硬件和软件。

在网络媒体上,实用性信息已经是越来越多。“美国针对股市的网络新闻量超过政治、社会娱乐、体育等等。《华尔街日报》、《经济学人》、《财富》、《富比世》等老媒体早已有不断更新的网址。路透社网、CBS网、的财经信息颇具及时性和权威性。雅虎财经每秒将财经消息收信分类列在有关工业及股票报价下,堪称便利。thomsonquotes为美国第一家提供免费实时股价网址,还提供新闻和曲线。Bloomberg的信誉已逼近《华尔街日报报》,介绍分析共同基金已有多年历史。此外,综合及专题投资新闻网站成千上万”。“网络上针对股市的信息主要特点是:多、快、分类精细。财经新闻以秒为单位的速度呈现在互联网上。

有学者指出,在internet环境下,新闻的概念更加具有应用性和延伸性,包括到我们生活当中更广延的部分,比如说我们在网上购物,在网上教育,以及在网上社交。至少在概念上,人们现在把通过网络所获取的日常生活信息,从新闻的有用性方面,把它与硬新闻等价齐观。这样,新闻就成为包括个人化的、被需要的、有用的所有信息。从传播旨趣上说,在internet环境下的新闻已经有这种泛信息化的趋向。新闻的泛信息化趋向,不是说新闻这个概念新增加了一些关于信息的外延,而是说新闻找回了原本属于它的完整的信息意义。最典型的例子是商业信息,大量的个人化的商业信息与用户交互,使我们得到了许多非常重要的情报,这些情报对于需要者,无论从哪个理由上说,都可被定义为是更为本原意义上的新闻。

对于这类实用性新闻信息或泛信息化的新闻,判断它有无新闻价值,有多大的新闻价值,不能从传统的重要性标准出发,也不能从传统的趣味性标准出发,只能是看它对接受者是否具有以及具有多少实用性。因此,在网络新闻中,实用性已经成为新的价值标准或价值要素。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把网络新闻价值判断的新标准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这就是:(1)实时性;(2)重要性;(3)趣味性;(4)实用性。当然,这里的重要性和趣味性都是前面已经指出过的广义概念,本身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

二、网络新闻价值新取向的作用与影响

在新闻传播过程中,新闻价值取向具有极强的导向作用,引导着新闻工作者把新闻的探照灯和聚焦点投放那些被认为值得报道的地方。因此,网络新闻价值取向的变化,必然对整个新闻传播产生不容忽视的作用和影响。

(一)网络新闻价值新取向的积极作用

新时期以来,我国的新闻改革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不断向前迈进。网络新闻价值取向的新变化,必将进一步深化我国的新闻改革,促进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大体上,网络新闻价值取向的新变化将从以下三个方面深化新闻改革。

1.从宣传价值回归到以新闻价值为基础,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新闻需要

在价值取向上,我国的新闻传播向来是强调宣传价值。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们逐渐认识到新闻价值是新闻传播的基本规律,但宣传价值主导新闻价值的传统根深蒂固。人们往往自觉不自觉地将宣传价值纳入新闻价值之中。直到近年,还有论者认为:

对无产阶级新闻来说,所报道的事实具有下列因素之一者,才有其新闻价值。第一类构成因素:它体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精神如何?也就是舆论导向的正确性。悠悠万事,导向为大。由于导向正确,产生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这种精神力量是物质力量无法替代的。第二类构成因素:看它对生产力的发展和现代化建设起的作用或影响如何?凡是新近发生的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或推动现代化建设的事实,就具有新闻价值。第三类构成因素:看它对国家政治生活或社会进步发挥的作用如何?‘’中片面夸大精神的作用,造成报纸治国、社论治国的错觉,这当然是错误的。但新闻能起到兴邦、安邦的作用,这种作用越大,新闻价值就越大。第四类构成因素:看它反映群众工作、学习、生活的要求、意愿、心声如何?民有所呼,我必有应,能充分维护群众利益的新闻就有价值。第五类构成因素:看它对社会秩序、家庭生活或人们的道德、情操、风尚等方面所起的作用和影响如何?通过新闻事实,弘扬新的伦理道德观、新的社会风尚,维护健康的社会秩序和促进人际关系的完善,创造出一个社会成员之间相互启悟、相互关注、相互砥砺、相互激励及共同认识生活、认识社会的氛围。这样的新闻也是有价值的。第六类构成因素:看它能否传播新的科学技术和文化及丰富人们的生活。这一点也很重要,服务性、娱乐性、启迪性的新闻是受众必读、必需的内容,也具有价值。

这一段话比较典型地体现了宣传价值主导新闻价值的现实。虽然所论六种情况都包含了新闻价值因素在内,但其出发点却是满足传者的宣传需要,只有在这个前提下,受众的新闻需要才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

网络新闻价值取向的基点却是从满足受众的新闻需要出发,在满足受众需要的基础上满足传者的宣传需要。这样,就可以在新闻价值的基础上来体现宣传价值,实现新闻价值与宣传价值的有机结合,从而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新闻需要。正如宋晓军指出的那样,“以往我们强调新闻立场,而网络媒体的出现逼着记者更加重视新闻价值。你一定要贴近受众,靠近受众的立场,只有这样他才会看,才会有点击量。”所以有网络媒体人士陈彤表示,“一些纯宣传的东西我们肯定是不上的”。

2.从宣传本位回归到新闻本位,更好地发挥新闻的宣传作用

在阶级社会里,任何新闻媒体在传播新闻的时候,都在或隐或显、或强或弱地进行宣传,这是由新闻和宣传始终相互交织这一特点所决定的,也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不过,在新闻传播过程中,却存在着是以宣传为本位还是以新闻为本位的区别。

以宣传为本位的新闻传播,往往强调“一切新闻都是宣传”,新闻为宣传服务。在革命战争年代,新闻传播事业以宣传为本位,具有其现实的合理性。但是,宣传本位的新闻传播往往片面强调突出宣传意图,使新闻宣传带有浓厚的说教倾向,造成令人生厌的“宣传腔”。具体表现在:“不讲宣传艺术,裸地展示宣传意图,重复老一套的空洞词句,口号多,空话、套话多。对事物不进行深入切实的分析,爱用高级形容词吹嘘自己,用在字眼儿说明小事物。或对敌一味地叫骂不已,缺少说理的能力。”这样的宣传,很难产生良好的社会效果。

以新闻为本位的新闻传播,则意味着媒体的基本职能和核心职能是报道新闻,满足人们认知社会现实变动情况的信息需要。当然,新闻本位不是不要宣传,而是要通过新闻报道更巧妙、更艺术地宣传。有研究者认为,“新浪新闻的核心竞争力源自中性的商业性平台。概括地讲,新浪新闻的第一核心优势,是‘中性平台’。他不是宣传平台,没有传统媒体兴办的网站所肩负的宣传任务。同时,新浪也不是一个非宣传平台,新浪的立场、观点是鲜明的,是与国人与国家利益相一致的。看看驻南使馆被炸,台湾地方选择的报道,你就会明白,新浪的政治倾向、编辑取向与各大宣传平台,是多么一致。因此,从某种角度讲,新浪是一个事实上的、有效的宣传平台,是一个不错的统战管道。人们比较乐于接受新浪提供的信息,而新浪信息绝大部分正是转自传统媒体。”

以新闻为本位而又收到良好宣传效果,这是新闻传播的本性所决定的。胡乔木曾指出,“新闻却是一种无形的意见。从文字上看去,说话的人,只客观地、忠实地、朴素地叙述他所见所闻的事实。但是因为每个叙述总是根据着一定的观点,接受事实的读者也就会接受叙述中的观点。资产阶级的新闻记者们从来不说我以为如何如何、我以为应该如何如何,他们是用他们的描写方法、排列方法,甚至特殊的(表面上却不一定是激烈的)章法、句法和字法来作战的。”我们的新闻媒体和记者也必须学会运用并且善于运用客观报道的新闻宣传手法。

3.拓展新闻报道的范围,进一步推动新闻的改革与开放

在宣传本位和宣传价值的主导下,新闻报道的范围长期以来比较狭窄。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直到90年代前期,我国新闻界一直在为扩大报道面、增加信息量而不断努力。网络新闻对于趣味性的突出,对于实用性的开发,对于进一步拓展新闻报道的范围,推动新闻的改革与开放,将产生深远的作用。

与传统媒体相比,网络媒体是一个相对开放自由的信息空间。现实生活中发生的各种新闻,会通过各种途径在互联网上、传播,并且广泛地为人们所接受、所议论。这就必然推动新闻媒体进一步扩大报道范围,提供更多、更快、更好的新闻来满足人民群众的信息需要。

网络新闻在价值取向对趣味性的重视和突出,意味着大量的负面新闻信息将得到广泛传播。像各种地质灾害、意外事故以及现实中的虚假、贪婪、霸道、荒淫、畸形、落后、愚昧、卑劣、罪恶等不合乎社会实践的规律性、目的性的行为活动,往往是具有较高趣味性的新闻,容易引起受众的兴趣。网络媒体要吸引人们的眼球,自然不会放过这些能够激发人们浏览的负面新闻。如此一来,传统媒体较少报道负面新闻信息的做法必然要发生改变,因为传统媒体不刊登,人们会到互联网上去、去交流。

(二)网络新闻价值新取向的消极影响

当然,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网络新闻价值取向的新变化在促进新闻改革走向深入的同时,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消极影响。最主要的问题是,趣味性的凸显对于新闻文化环境的建构可能产生某种程度的危害。

我国新闻学者在阐述趣味性时历来强调,“社会主义新闻观,从来不是仅仅把‘趣味性’这一价值标准的内容局限在自然人的‘情’和‘欲’上,而是认为,趣味性虽然离不开人的自然性的‘情’和‘欲’的内容,但是它必然还有更为广泛的选择指向,大至世界、小至家庭、儿女情怀。更为重要的是,社会主义新闻传播活动不以追求利润作为唯一目的,而以服务于受众作为宗旨,它既不排斥人的情和欲的自然性方面,却更加注重人的情和欲的社会性方面,注重其中体现的社会历史内容。……所谓趣味性体现出来的是一种健康的情趣,而不是什么低级趣味和欲望刺激的满足。”

然而,目前网络新闻在趣味性的表现上,恰恰是比较注重“人的情和欲的自然性方面”。2002年8月31日出现在某知名网站新闻排行榜中的社会新闻共有20条,其中涉及色情题材的社会新闻计有8条,比例高达40%。就这些新闻标题的用语来,大多使用色情性的刺激字眼,诸如:嫖客、色魔、淫窝、奸辱、、性用品、性药、催情、裸身、黄碟、猥亵等,其中色魔一词出现两次。一年之后,2003年8月31日出现在同一知名网站新闻排行榜中的社会新闻,涉及色情题材的仍有8条,比例保持不变,有所改进的是其新闻标题的刺激性程度有所减弱,只出现了诸如、情人、变态男子、(与狗)、通奸、保持关系、难耐寂寞、按摩女郎、裸背等词语。

值得注意是,“人的情和欲的自然性方面”往往与暴力相联系,上述某知名网站新闻排行榜中表现色情性题材的社会新闻就有典型的例子,如《女研究生落入色魔家教陷阱:被拘十天惨遭奸辱》,《台湾一变态男子两度强迫3名初中生与母狗》等。所以网络媒体的社会新闻在注重“人的情和欲的自然性方面”的同时,也对暴力性题材给予了较为集中的关注。在上述某知名网站的社会新闻排行榜中,2002年的8月31日的暴力性新闻计有4条,占20%;2003年的8月31日则有5条,占25%。而且其标题的用词也都带有某种程度的暴力倾向,诸如:剁四肢、惨死、恶夫、杀人、凶魔、刺穿、摧残、血案、暴毙、强迫、打昏、惨叫、自杀、斗殴等。

如果说色情性、暴力性的社会新闻造成了网络新闻的低俗化、煽情化,那么,网络新闻对实时性的追求,则必然导致新闻的碎片化。新闻的碎片化在一些重大新闻的报道过程中体现得十分明显。2002年3月15日11:00-12:13,在北京召开了朱镕基总理上任以来的第三次中外记者招待会,各种媒体都作了报道。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不同之处在于,不少网站的报道是与会议同步滚动播出的,结果大部分报道只有两三句话,主题很分散。在新浪网上,我们看到了如下的新闻标题:

凤凰卫视主持人吴小莉没有着红装(2002031510:50)

朱镕基:中国今年7%的经济增长目标是可以实现的(2002031511:07)

中央电视台记者首先提问(2002031511:10)

总理开场白风趣幽默记者会心微笑(2002031511:17)

纷纷摄影留念总理坐过的座位成了“抢手货”(2002031512:30)……

网络媒体这样一种“与时俱进”的报道,必然要求记者在采集新闻的过程中就把信息一点一滴地传达出来,因而也就难以对信息进行整合性的构思与加工。快捷是快捷了,对新闻事件整体性的认知也飘散了。再加上网络媒体容量巨大,各种不同来源的消息,各种新闻背景、新闻资料,各种新闻报道形式,都可以吸纳有关的新闻报道或专题之中,势必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加剧新闻的碎片化,让人难得要领。

当然,新闻的低俗化、煽情化、碎片化态势,并非完全是由网络媒体造成的。但是,网络新闻在价值取向上的变化,至少是起到了强化或者加剧的作用。我们在看到网络新闻价值取向变化对中国新闻传播产生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必须充分认识到其消极影响,并且加以批评引导,从而使网络新闻事业在两个精神文明的建设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促进作用。

[注释]

[1]黄旦:《新闻传播学》,第167页,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5年。

[2]杜骏飞:《网络新闻学》,第138页,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年。

新闻作文篇2

首先,从国际方面看,20世纪90年代以来,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全球化趋势日益加快,使世界范围内不同文化、不同价值观的交流和竞争更加突出地摆在了人们的面前。在当前日趋激烈的科技、经济、军事等有形竞争的背后,进行着的是更加激烈的思想、文化等无形的竞争,亦即价值观领域的竞争。一些西方发达国家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一直不遗余力地凭借其经济、科技和军事优势,不断对发展中国家特别是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文化和思想渗透,把他们的价值观渗透到全球的各个角落,妄图在价值观的较量中赢得主动,抢占先机,以实现其“不战而胜”的政治图谋。同时,随着世界形势的不断变化,一些西方大国极力推行“新干涉主义”和极具侵略性的价值思想,在国际政治生活中形成了较为广泛的影响,我国意识形态的各个领域日益受到西方文化和价值观的冲击。

其次,从国内形势看,我国的改革在深化,开放在扩大,我们党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已确立。在这个重要战略机遇期,面对巨大变化的社会转型,我国的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社会生活方式、社会组织形式、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式等都会日益呈现多样化趋势,而由此影响到意识形态领域,在人们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道德标准以及精神消费等方面,形成一种更为错综复杂的局面。人们思想上“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的明显增加,及其与市场经济相伴而生的一些思想意识形态的副产品,都会增加舆论引导的复杂性和艰巨性。

再次,北京奥运会以后,开放的国门更大,随着西方传媒的进入,我们在新闻理念和新闻传播规则等方面的不适应,再加上近两年的金融危机和经济全球性衰退的考验,将使我国新闻舆论界面临一系列崭新的课题。这就对我们正确把握和引导舆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上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我国社会的开放性和多元化趋势日益明显,信息来源、传播渠道及其内容繁杂纷呈,“信息庞杂多样”,即在我们的主渠道之外,又出现了许多的信息源、信息传播渠道;在我们的主旋律之外,又多了一些杂音、噪音,使舆论引导工作面临复杂的环境和更为艰巨的任务,给我们新闻工作带来许多异想不到的困难。

二、新闻宣传工作值得注意的几个倾向性问题

1.眼睛向上,忽视群众。具体表现为:重视上级满意,忽视群众意见。比如,在一些问题上,新闻宣传的事情人民群众不太感兴趣;人民群众痛切感受到而议论纷纷的事情,新闻报道中又很少见到,或者虽有报道,但与人民群众关心的程度相差甚远。对人民群众的正确舆论,主流媒体没有及时给予肯定和支持;对一段时间出现的影响社会稳定的错讹流言、传闻,主流媒体没有及时予以澄清。

2.重于声势,轻于实际。具体表现为:接踵而至的“宣传战役”、倾盆大雨式的“宣传声势”,忽视了现代社会的实际需要和“社会成员的兴趣动员”的真正效果,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受众的逆反心理。长期以来,我们已经习惯了“战时动员”和一哄而上的传统思维定式,而这种忽视个性、类似行政干预式的宣传攻势,显然是与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精神需求格格不入的。长此以往,可能会使社会成员逐渐形成一种麻木的心理状态,造成一种潜在的负效应,阻碍以后“社会动员”的有效形成和启动。

3.回避热点,空洞说教。具体表现为:对社会“热点”、“难点”问题,不是积极深入地研究、引导,而是采取消极回避的态度或大而化之的空洞说教,从而失去了引导的主动权,忽视了针对性和有效性。

4.非此即彼,方法简单。具体表现为:在宣传手法上陷入“非黑即白”、简单片面的思维方式,顾其一点,不及其余。宣传成绩则掩盖问题,乐于报喜,疏于报忧;揭露问题则一无是处,一概否定,缺乏二分法。因此在群众中导致“以偏概全”的感觉和“墙内开花墙外香”的状况。

5.老守田园,缺乏创新。具体表现为:在报道形式上缺乏创新,可读性不强。由于缺乏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忽视对感性、生动和鲜活材料的搜集和整理,热衷于对现成材料的摄取,因此,新闻报道缺乏吸引力和感染力,与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不合拍。

三、加强和改进新闻宣传工作的基本对策

1.端正指导思想,强化群众意识。增强新形势下正确引导舆论的有效性,必须坚持以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从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出发,准确及时地反映社会生活的本质规律。理论是实践的先导,党的新闻宣传工作者必须强化理论武装,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分析形势,正确把握社会生活的本质特点。这是在当今形势下提高新闻宣传总体水平,增强正确引导舆论有效性的基本前提和基础。

2.增强世界观念,揭示社会本质。增强新形势下正确引导舆论的有效性,必须增强世界观念和战略思维,不仅要透过社会现象揭示本质,也要预见其发展趋势。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面对的客观世界已不再像过去那么单一,已呈现纷繁交错、复杂多变的趋势。在这种形势下,事物发展的本质规律往往被现象所掩盖,事物间相互作用的关联度日益增强,事物发展变化的过程也将打破常规,人们对同一个矛盾和问题也往往有不同的认识和理解。因此,新闻工作者要正确引导舆论,就必须通过深入调查研究,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制作功夫,运用系统科学方法和战略思维,深刻揭示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本质规律,从而增强新闻宣传的前瞻性、预见性和透视力。

3.触及生活热点,善于释疑解惑。增强新形势下正确引导舆论的有效性,必须善于发现和敢于触及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切实发挥新闻宣传的释疑解惑作用。加强热点问题引导是增强舆论引导力度的重要手段,也是在新闻宣传工作中把中央精神和群众愿望紧密结合的有效途径。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社会生活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不断涌现,我们的新闻宣传常常会遇到大量的“热点”、“难点”问题。实践证明,公众所关注的这些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往往是现实生活中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舆论引导应该切实抓好这些问题的解决:一是要善于抓住社会公众所议论、关注的焦点进行及时、有效的正确引导,以增强新闻宣传的权威性和信任度;二是要善于抓住媒介与社会公众的契合点,融通新闻舆论和公众舆论,以产生共识、共鸣、共振;三是要紧扣公众的疑惑点,切实为人民群众释疑解惑。

4.深入调查研究,切实改进文风。增强新形势下引导舆论的有效性,必须深入调查研究,切实改进文风,强化新闻宣传的可读性、感染力和亲和力。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党的新闻宣传工作者必须深入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下高楼,出深院,把群众呼声当作第一信号,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意愿,认真研究和探索新闻规律,与时俱进地改进我们的新闻宣传工作。必须立足于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出发,切实强化新闻宣传的亲和力和影响力,积极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正确的舆论导向,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呐喊助威。

新闻作文篇3

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在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基层新闻宣传工作也面临着不少困难和压力。笔者以所公职的巧家县为研究对象,探析提高基层新闻宣传工作水平的突破口和对策,以此增强基层舆论吸引力、竞争力和影响力,统一思想,凝聚力量,鼓舞士气,振奋精神,推动地方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和进步。

党的十召开后,全国上下步调一致,迅速掀起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热潮。由于基层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薄弱,边缘化突出,发展相对滞后。因此,全方位拓展对外宣传,打造地方的知名名片,通过大宣传来促进大开放、大发展,就显得十分重要。只有不断加深对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的认识,加深对地方在这个“重要战略机遇期”中应“更加有所作为”的认识,加深对营造更加有利的外部舆论环境的重大意义的认识,才能进一步增强做好新闻宣传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自觉地为地方的新闻宣传事业发挥聪明才智,作出更大贡献。

开创基层新闻宣传工作的新局面基础,培养和造就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新闻宣传队伍是有力保障。第一,要重视选拔人才。目前,多数县区的新闻宣传干部专业的少,多数是半路出家,所以要想彻底提高新闻宣传干部的素质,就必须从人才的选拔着手,面向社会公开选拔懂宣传、懂传播、懂新闻、懂管理、懂策划的干部和专业人才充实和更新新闻宣传队伍。第二,要重视业务培训。让基层从事新闻宣传工作的同志到发达地区的宣传媒体一线去实习、交流、培训、挂职锻炼,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培训质量,力戒走过场和形式主义,力争使培训收到实效,真正达到提高基层新闻宣传干部素质的目的。第三,要完善奖优机制。新闻宣传队伍的素质能不能日益提高,积极性很重要。如果奖惩不分,赏罚不明,新闻宣传干部就很难有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干好新闻宣传工作的责任感和心理状态,就难免会人浮于事。所以,要积极探索一套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新闻宣传工作业绩紧密联系、鼓励人才创新创造的分配制度和奖惩激励机制,同时将新闻宣传工作金费纳入财政预算,设立新闻宣传奖励基金,努力做到干不干事不一样,干多干少不一样,干好干坏不一样。第四,要不拘一格用人才。近年来,一些县区之所以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业余新闻工作者,是因为干有盼头、学有榜样,许多同志通过新闻写作锻炼,自己的才能得到了提高,才华得到了充分展示,走上了领导岗位。目前,多事地方选拔和任用干部,事业岗位人才有所受限,极大地挫伤了事业单位系统广大新闻爱好者的积极性。因此,要树立正确的用人观念,制定灵活的用人政策,拓宽选人用人渠道,不拘一格选拔和任用一批优秀新闻宣传骨干,补充新鲜血液,壮大新闻写作队伍,以保持地方新闻宣传工作的连续性。

宣传工作不单是宣传部门、新闻单位的事,也是各级各部门乃至全社会共同的事,只有充分发挥和调动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和共同努力,形成合力,构建大宣传工作格,才能适应新形势下新闻宣传的要求。第一,完善新闻宣传工作制度。建立健全新闻宣传工作联席会和信息通报会等制度,将新闻宣传工作纳入全县各单位和部门考核的重要内容,切实做好“人人都是记者、人人都是宣传使者”工作,形成上下齐心、协同作战、各尽所能、各展所长的大宣传工作格局。第二,突出重点。重点就是亮点,就是新闻线索。要抓住交通、水利等重大项目开工、庆典契机,召开新闻会,大力宣传当地党委政府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战略和决策部署。第三,要注重宣传策划。围绕地方名片,突出地方亮点和特色,及时和县外媒体加强经常性联系,提供采访条件,让更多县外媒体深入基层采访、写作、拍摄、创作,提升地方在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第四,要加强宣传品的制作、发放,多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符合地方民族经济发展战略的精品力作。

当前,国际国内发生了深刻变化,不少偏远落后山区迎来了加快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同时也进入了矛盾凸显期,各类矛盾错综复杂。掌握和正确运用新兴媒体,对增强社会舆论引导力,维护社会稳定,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推进事件处置进程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新闻宣传工作中,必须坚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与时俱进,增强运用新兴媒体的能力。第一,把握新兴媒体规律,提高舆论主导力。新兴媒体由于其身份的隐匿性,发表的言论往往尖锐、大胆甚至偏激,媒体舆论的引导、动员以及管理和控制等都存在很大难度。加之目前公民理性参政议政的能力还不够成熟,存在被一些利益主体利用的风险,从而使形势出现变异或趋于恶化。为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必须充分认识新兴媒体及其舆论形成的过程和存在的风险,把握新兴媒体环境下形势变化和发展规律,充分运用计算机、网络和通讯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让外界迅速了解当地党和政府各项政策法规,增加透明度,提高舆论主导力。第二,加强新兴媒体知识的教育培训。坚持“缺什么,学什么,补什么”的原则,通过开展媒体知识大讲堂和专题讲座等形式,让基层新闻宣传工作人员学会运用互联网、手机等媒体开展工作,熟悉网络语言,能在网上进行舆论引导,密切关注网上舆情,就网民普遍关注的问题发表网上评论文章,形成网上正面舆论强势。第三,重视和强化地方政府门户网站建设。政府网站是舆论引导最权威和最有利的工具,在新媒体舆论存在争议以及谣言四起、公众迷茫的时候,人民群众最希望得到权威、真实的信息,政府网站在第一时间地方政府官方的信息和观点,可起到引导公众舆论,消除误解的作用。因此,要重视和加强地方政府门户网站建设,加大管理和投入力度,将其作为应对新兴媒体环境,创新工作方式方法的重要手段与工具,向外界提供地方政府回应的正常途径。

新闻作文篇4

春节可以说在中国,是大家最熟悉的一个节日,也是最重要的。你的春节过得怎么样呢?你知道怎么写春节的作文吗?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春节见闻优秀作文,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春节见闻优秀作文1你瞧!大街上人来人往,商店里人满为患,街上的人们背着,提着,拿着,推着,顶着大包小包的东西。心里非常开心,聚在一起喝喜酒,说说笑笑,畅谈天南海北,顺便还会讲一讲一年中发生的奇事。这是多么好啊!

晚上,我吃过年夜饭,全家人都一起观看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12点的钟声敲响了忽然,“噼里啪啦”的一声鞭炮声印入耳帘,我跑到了窗前一看,哇!鞭炮、烟花的声音彼伏着,像是在与过去的一年告别。我的好奇心把我引到了窗前,最值得引人注目的,还是那“非花却比花甚之”的烟花了。十几支烟花直指天空,一粒粒“金砂”喷射而出,在空中傲然绽放。赤橙黄绿青蓝紫,样样俱全,姹紫嫣红,把夜空装点得美丽、婀娜,把大地照射得如同白昼。“通!”地面上又升起个通体发红的大火球。它飞到半空,“啪”的一声,化作千万颗小火星飞溅开来,拖着长长的、闪光的尾巴缓缓落下,好似翩飞的蝴蝶,从空中旋落;又好似被风吹散的蒲公英,不知是哪个调皮鬼,给它们涂上七彩的颜色……“通通通!”“嗤嗤嗤!”

看!一颗颗发亮,五颜六色的火焰拖着长长的尾巴,争先恐后,前仆后继地蹿上夜空;瞧!那边升出了“天女散花”,这里出现了“孔雀开屏”!哇!再瞧瞧那里的“含苞待放”……天空中顿时成了“花”园,“花”的海洋,璀灿夺目,火树银花,多美呀!多么热闹的除夕之夜!“嗖,嗖,嗖”,伴随着一声声清脆的响声,那漂亮的烟花托着一条美丽的长尾巴,在天空中划下一道道拱们之后,“闪亮登场”了。

烟花五彩缤纷,争奇斗艳,把节日的夜空装点成美丽的大花园!有的像仙女散花,一簇簇,一群群冲上天空,又慢慢落下来;有的像秋菊、月季,万紫千红,千奇百怪;有的像小流星,猛地窜上天空,刹那间又消失在夜空中……大地和天空顿时像炸开了锅似的,沸腾不已。那各种各样的喜庆声连成一片,好似响彻云霄的交响乐。真是动听极了!鞭炮也不甘示弱,“啪,啪,啪”的响声在天空中回荡。炮仗、鞭炮双管齐下,一个个直冲夜空,在空中翩翩起舞,这边的声音弱了,那边的又起来了,声音此起彼伏,连绵不绝。鞭炮声、炮仗声汇成一股欢快和谐的交响乐,为这无边的夜景又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耀眼的礼花在空中闪烁,鞭炮声声震耳欲聋,家家户户灯火通明,那五彩缤纷的烟花映红了大地,映红了天空,这绚丽的色彩,不正象征着我们祖国的锦绣前程吗?

真是太奇妙了呀!我发自内心地感叹到。突然,一声巨响把我吓了一跳,原来,对面的小区在放大型烟花呢!那绽开的烟花像一朵朵绚丽的鲜花,那些美丽的鲜花的颜色可真多呀,有红的、绿的、白的、黄的……看着看着,我仿佛走进了美丽的花的海洋,到处都是五颜六色、千姿百态的花朵……

真心希望今天全国的小朋友在新的一年里快快乐乐,没有烦恼,永远幸福美满。

这个春节真有意思!我过得非常愉快!

春节见闻优秀作文2大年初三,去外婆家的路上。一切都是那么熟悉,那坑坑洼洼、曲折的小路;那石砖平顶的房顶;那干枯的小河。记得以前有水的时候炸过鱼呢,脑海中幻想着一幅又一幅今年春节的美好场面

到了门口,却是那么的冷清只有三三两两的摩托车停靠在门外。我一个劲的跑上楼。顿时傻了眼,那一间小小的卧室里挤满了人,屋里洋溢着温暖的气氛,人人脸上都微微泛着红光,连电暖气也成了抢手货。他们抬头望了望我,又低头去玩手机了。我一个劲儿的往里挤,挤到床边坐下,那么自然地从背包里拿出手机连上无线网,同他们一般开启了手机之旅。屋里满是游戏的声音,我们也是那般默契,那么的神同步。

游戏打过了一关又一关,电视剧看完了一集又一集,小说翻了一页又一页突然,脑海中蹦出那寒假作业,想着它还有一百多页要去完成,连绝食的心都有了。悄悄地、悄悄地移到床的另一边,拿出作业,直愣直愣地盯着书本,抓耳挠腮的,边看边写,渐渐地进入状态,一页接着一页,马不停蹄。忽然,你在写作业?嗯。我头也没抬一下,看都没看一眼。

饱餐之后,我决定转移车上,砰关上车门,似乎与世隔绝了,没有外界的干扰。还有天然架书装置方向盘。我就这样慢慢地看,慢慢地写,时光也就这样悄悄地从笔缝间溜走现在的我只想拼命地写作业,随时随地。呀,没笔芯了。那黑色的笔芯只剩下一根无色的笔管,我翻箱倒柜地在车上寻找着,座椅下,小格子里,后备箱都没有,我似打了焉的黄瓜,心口就好似被什么东西塞住了一样,种种说不出的无奈

我泄了气一般坐在车上透过玻璃望着外面的世界,感觉就像糊了一层窗户纸,那么地不真实。捅破那层窗户纸,望见了蓝蓝的天空,还有小鸟歌唱的声音,人们欢笑的声音,公鸡打鸣的声音。我似乎又回到了从前

几家人坐在门前的庭院里晒着太阳,唠着家常,调皮的小孩们去柚子林打柚子,躲猫猫而不是窝在房间里烤电暖气,也不是人人手中拿着手机冲着冰冷的屏幕发笑。

总感觉这个春节突然什么都变了,变得那么彻底。连我上一年级的小妹也知道怎么玩平板,怎么下游戏我拼命地去逃避,去拼命地写作业来麻痹自己。

时代的脚步就是这样一步一步地去摧毁一个又一个孩子美好的童年的吗?就是这样让人们离他们的亲人越来越远的吗?我怎么就是那么执拗,就是不愿意承认那样一个现实呢?一个残酷的现实。

以前的那样一个无忧无虑的春节呢?怎么消失的无影无踪,只留下让人怀念的一道道印记。

春节见闻优秀作文3春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也是我国一年间最重要的节日。在春节期间,外出工作的人往往都会回家过年,也就造就了一年间最盛大的“春运”景象。在这个春节我们也回到了老家江西,感受了家乡热闹的春节。

家乡的春节最早是在“哗啦哗啦”的炒菜声中热闹起来。除夕傍晚时分,勤劳的家庭主妇们个个大展身手,为一年都没有回过家的儿女们准备年夜饭。碗碟“哐当”撞击的声音犹如一曲优美的乐曲。随着夕阳一寸寸落下,人们的心情也越发激动。炒菜声渐渐淹没在火红的夕阳中,家家户户的人们的脸上也满是喜悦。饭桌上的菜式花团锦簇,有鱼,有鸡,当然也少不了江西最著名的鱼饼。鱼饼用鱼肉,鸡蛋和面粉制成,是一道老少皆宜的美食。金黄的鱼饼上似乎泛着夕阳的光芒,如豆腐般的鱼饼放进嘴里,入口即化,泛出鱼肉的鲜味来。

家乡的春节是在人们的欢笑声中热闹起来。家家户户欢声笑语,幸福和快乐洋溢在他们的脸上。老奶奶把久未谋面的小孙子搂进怀里,满是皱纹的脸上笑得像一朵大菊花。外出打工的子女们也齐聚一堂,在这一刻他们仿佛已不是为人父母,他们似乎又回到了童年,缠着爸爸妈妈拉家常。谁能说吃年夜饭不是一年中最重要的活动呢?是年夜饭让大家欢聚一堂,共同享受合家欢乐的时光。这时的除夕,是春节最热闹的时候了。处处都是成海的鲜花,处处都洋溢着团聚的欢笑。这时的家乡,是一年中最美好的时候。

正月初一,天刚亮,天际间还蒙着一层朦胧的雾,好似一位神秘的女郎。但家乡的人们却已经早早地待着了。当火红的公鸡发出神气地第一声啼叫时,处处也是一片鞭炮响。“噼里啪啦”像欢快的火精灵在舞蹈,鞭炮在火苗的鼓动下跳起舞来。小孩们个个活蹦乱跳,胆大的窜到前面去点鞭炮,一手拿着点鞭炮的香火,一手紧张地捂着耳朵,一点完,就如兔子般拼命往后逃;胆小的躲在大人背后,手里紧紧攥着大人给的“压岁钱”,一脸紧张地探出头去。虽然小脸被冻得通红,可孩子们的脸上却还是洋溢着喜悦。随着各家的爆竹声渐渐淹没下去,人们就开始“走亲戚”了。虎头虎脑的孩子穿上了新衣,戴上了红帽。个个嘴里像吃了蜜,一遇到大人就直喊“新年好”。大人们也满是喜悦,一个个坐在大院里嗑瓜子,拉家常。

人们的笑声和鞭炮声混在一起,如新春的第一首赞歌,家乡的春节真热闹!

春节见闻优秀作文4照广东汕头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在农历十二月末就开始了。这几天是一年中最冷的几天。在这几天里,家家忙得不可开交,孩子们简直乐坏了。

农历十二月廿三,大家不像北方一样过小年,大家认为这一天是诸神回天之日,需要用糯米粉煎饼包一些糖来感谢灶神,还得把厨房收拾干净,感谢灶神这一年来让大家家衣食不缺,同时也希望来年甜甜蜜蜜、丰衣足食。

过了廿三,大家更忙。必须把屋子打扫得干干净净,一尘不染。这也是有原因的:“尘”与“陈”谐音,陈是陈旧,扫尘就念作了扫陈,就是把穷气、晦气扫出去。家家必须将肉类、菜类、鱼类等食物都准备充足—正月初一至初五多数铺户关门,到初六才开张迎客。除夕真是热闹非凡!男人下午去祠堂祭祖;女人们为做团圆饭忙碌着;小孩子们早早洗完澡,穿上漂亮的新衣裳。门外贴上一队金灿灿的对联,里屋贴着一个倒福,其含义是:运用了“倒”与“到”的谐音,“福到”就念成了“福到”。傍晚,家家户户吃团年。在街上,到处都可以闻到年饭的香味儿,远在异国他乡的亲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来团聚。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小孩,基本上没人睡觉,都是在守岁,鞭炮声日夜不绝,人们都沉浸在欢乐的气氛中。

正月初一与除夕真是不一样:大街上盖满了“红地毯”,都是些除夕燃放鞭炮爆竹的红纸皮。街上很少人,全城都在休息。

男人午前带着孩子前往亲戚朋友家拜年。这对小孩子们来说,无非是一件大好事:只要说两三句吉祥话,就可以有一些利是钱;女人们在家料理家务,不过不能扫地,这样会把福气、财气扫走。大家那儿还有唱潮剧的,要到市集上去看才可以看得到。戏台边上有一些小贩在卖一些过年玩意儿,有中国结、有香囊、铜币等等等等,有不少人去买。

多数铺户在正月初六开张,不过并没有很多事要做,铺户的伙计们可已轮流交换着去听戏、逛花市和逛街。

元宵上市,似乎又一个春节将至。男女老少在这一天都要用十二叶洗澡。十二叶是用十二种植物叶子浸水。据说用十二叶洗澡可以驱病、驱晦气。

晚上,一家人要在一起吃汤圆,希望在新的一年团团圆圆,甜甜蜜蜜。在大街上,炮响连天,鞭炮一声接着一声。店里点着蜡烛的灯各式各样,有纱灯、宫灯、玻璃灯;有的让你感受四大名著的魅力,有的让你感受神话故事的色彩······花灯们个个花枝招展,令人目不暇接。真是数也熟不完,道也道不清,天上有时接二连三地绽放出比任何花都美却又只是昙花一现的烟花,它们为美丽的夜空增添了亮丽的色彩。

不知不觉,春节已经悄悄走去了。大家又去忙了,生活又恢复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日子,

新的一年已逐渐拉开序幕。

春节见闻优秀作文5春节是我国最隆重的传统节日。进入腊月,大人们就忙碌着准备过年的东西。他们必须在农历新年之前准备好吃的、穿的、喝的、用的,好在新年时显出万象更新的气氛。孩子们也放假了,有足够的时间去买零食、花炮和心幕已久的玩具。

我家的过春节也差不多是这样。过了小年,我们就开始买年货和新衣服了。

我和妈妈一起去买东西,我们来到商场,那里人山人海,都在买年货。而且不论价钱贵贱,也不论东西多少,多多益善,好像钱是大风刮来的似的。

妈妈和我先去买了海鲜,我们买了几条鱼,希望年年有余(鱼)。又买了些干果,里面有杏干儿,巴达木、开心果等,预示着来年开开心心。妈妈还买了水果,苹果代表平平安安,樱桃代表团团圆圆。

妈妈说过新年要给小孩买套新衣服,我们来到服装区这里的衣服真的是五颜六色,各式各样啊!我们挑着挑着眼就花了,这个想要那个也喜欢。最后一件粉色羽绒服引起我的注意,它的袖口和帽子上有棕色的绒毛,非常保暖。最喜欢的就是袖子上有一个宝石布贴,闪闪发光,我的新衣服就是这件了。因为它很可爱,穿上它我就像一个美丽的公主。

随后,我们又去买了一副对联,上联一帆风顺吉星到下联万事如意福临门横批:财源广进。腊月三十我将这副对联亲自贴在门框上,预祝来年一帆风顺,福寿安康。三十晚上我们吃了团圆饭,观看了春节晚会,上面的小品就是我的最爱。

大年初一新年的第一天,这是春节的重头戏。放完鞭炮,吃了早饭,我们就穿上新衣,开始各家各户的走亲访友去拜年。我最高兴的是收了几个大红包,这就是长辈们给我们小孩子发的“压岁钱”,鼓励我在新的一年里好好学习。

我们走在街上,随处可以听见:“新年好!”“恭喜发财!”的祝福声。在新年里,到处都洋溢着欢歌笑语。

春节要等到元宵节过后才算真正结束,这天就是春节最热闹的一天。俗话说:正月十五闹元宵,元宵节就是农历新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这是祭月、赏月的日子,也象征著春天的到来,这就是传统新春定义的最后一天。

新闻作文篇5

据北京电视台新闻报道,30日晚上22时40分,顺义警方接到群众举报,位于顺义天竺一别墅区内有人吸毒,警方接报赶至,当场抓获两名涉嫌吸毒人员,其中一人为张国立的儿子张默。所吸食的为大麻。此案目前正在处理中,张默的人身自由并未被限制。

2012年1月15日,广西河池市辖区内的宜州市的龙江河拉浪水电站内群众用网箱养的鱼,突然出现不少死鱼现象,引发当地群众议论和反映。宜州市环保部门经过调查发现,死鱼是由于龙江河宜州拉浪段镉浓度严重超标引起,龙江水体已遭受严重镉污染。1月31日,广西龙江河镉污染进入第16天,河池市组织记者前往涉重金属企业采访。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由于受冶炼企业排污影响,河池市城区周边山体树木难生,目前已对涉嫌违法排污的金城江鸿泉立德粉材料厂等相关企业的7名相关责任人依法刑事拘留。

韩国当局及媒体总是以中国渔民“暴力抗法”、“对韩国海警挥舞凶器”为基调,将韩国执法者刻画为“弱势群体”,但有关韩国海警对中国渔船暴力执法、对中方船员施暴等一系列事实情况,却很难在韩国媒体上见到。今年1月17日,又有一艘中方渔船遭到韩国海警的扣押。据了解,韩方执法者是在没有发出任何停船警告的情况下登船,并野蛮殴打13名中方船员,致3人头破血流、昏迷不醒。

“净利差”致稳赚不赔银行业暴利超石油烟草,国务院总理去年12月也批评银行业把企业当成“唐僧肉”。说:“金融家应当是企业家,不能把企业当成唐僧肉。”温总理还说:“银行利润要建立在企业发展的基础上,如果没有企业长期稳定的发展,绝不会有银行长期稳定的利润。”银行高利润的来源有这么几个因素,一是去年整个信贷的基础比较大,虽然增长率没有2010年那么高,但是增长还是很大,那么与之相应的就是银行的规模也大了,所以相应的营业利润就多了。第二个方面也是最基本的因素,就是存贷款利差比较大。还有一个因素就是银行通过其他的一些业务,比如说通过搞信托、理财来获得利润。首先,解决银行业暴利,应该采取存款单边加息与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的政策措施。采取单边加息,就是在贷款利率不动的情况下,提高银行的存款基准利率。而贷款利率不动,就能够减少银行由于利差导致的收入过高和利润过高。其次,国家应当加强对银行业的税收监管、提高银行业的税率,对银行业的暴利进行征税。第三,要加强对银行的工作人员,特别是中高层人员的个人所得税的监管,防止利用暗的收入进行逃税。第四,要对国有银行为主,包括其他的一些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经营成本,特别是管理费的支出进行监控,尤其是消费和公关支出的控制。第五,银行要加强对于中小企业,特别是对于小微企业的服务。这样可以减少小微企业到民间借贷的风险,而对于小微企业的扶持又是支持实体经济当中最重要的部分。第六,逐步实行利率市场化。第七,大力发展小型金融机构。

央行:2012继续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2010年4月17日国务院为了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国务院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简称“新国十条”,具体如下:(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二)建立考核问责机制。(三)实行更为严格的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四)发挥税收政策对住房消费和房地产收益的调节作用。(五)增加居住用地有效供应。(六)调整住房供应结构。(七)确保完成2010年建设保障性住房300万套、各类棚户区改造住房280万套的工作任务。(八)加强对房地产开发企业购地和融资的监管。(九)加大交易秩序监管力度。(十)完善房地产市场信息披露制度。国务院各有关部门要根据本通知精神,加快制定、调整和完善相关的政策措施,各司其职、分工协作,加强对各地的指导和监督检查。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积极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的解读工作。新闻媒体要加强正面引导,大力宣传国家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和保障性住房建设成果,引导居民住房理性消费,形成有利于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舆论氛围。2011年国八条一、进一步落实地方政府责任二、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三、调整完善相关税收政策,加强税收征管四、强化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五、严格住房用地供应管理六、合理引导住房需求七、落实住房保障和稳定房价工作的约谈问责机制八、坚持和强化舆论引导此外,限购、限价、房产税、提高首付、提高房贷利率、加息、增加保障房、经济适应房投入等都是调控政策。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和政协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将分别于2012年3月5日和3月3日在北京开幕。

两年五提房价合理回归,限购仍将是今年中国楼市的主旋律。在1月31日召开的国务院第六次全体会议上,国务院总理关于今年六大重点工作部署传递出这一信号。

指出,要巩固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成果。继续严格执行并逐步完善抑制投机投资性需求的政策措施,促进房价合理回归。采取有效措施增加普通商品房供给。做好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工作。

新华社评出2011年国内十大新闻

一、坚持房地产调控千万保障房开建。二、立法喜结硕果法律体系形成。三、“十二五”纲要通过谋发展开局良好。四、首次公开年度“三公”经费中央部委接受社会监督。五、庆祝建党九十年隆重热烈总书记重要讲话昭示未来。六、甬温线列车追尾伤亡严重事故调查结论受广泛关注。七、天宫神舟太空交会对接成功我国航天事业再攀新的高峰。八、辛亥百年缅怀先贤团结奋斗同心复兴。九、六中全会作出文化强国新部署举国上下兴起文化建设新高潮。十、扶贫标准大幅度提高惠及上亿低收入人口。新华社评出2011年国际十大新闻一、西亚北非局势发生剧烈动荡。二、中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三、欧美债务危机冲击全球经济。四、日本强震引发海啸和核泄漏。五、美击毙本·拉丹重创“基地”组织。六、苏丹南方独立改变非洲版图。七、“非洲之角”干旱引发人道灾难。八、全球人口超70亿加大发展压力。九、伊朗西方对立加剧伊核危机。十、朝鲜最高领导人逝世。

2011年时事热点最新素材

1、中国GCD喜迎90华诞

2、郭美美炫富红十字失信

3、姚明退役“明王朝”终结

4、赖昌星潜逃12年终归案。厦门特大走私案首要犯罪嫌疑人赖昌星于7月23日被加拿大有关部门遣返回国。

5、甬温线发生动车追尾事故。7月23日20时50分许,永嘉站至温州南站之间,北京南至福州D301次列车与同向行驶的杭州至福州南D3115次列车发生追尾事故。温州动车追尾事故造成40人遇难

6、两部法律调整引热议。8月12日,最高人民法院19条《婚姻法》司法解释,其中明确规定婚后父母为子女购房归个人所有。8月24日,《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正式提交人大审议。

7、故宫深陷“十重门。

国际

8、窃听门引发英国新闻界地震

9、挪威连发血案天堂变地狱。7月22日,一向和平安逸的北欧国家挪威接连遭遇两起巨大灾难。首都奥斯陆市中心及郊外一座小岛先后发生爆炸和枪击事件,导致76人死亡。

10、美国信用评级被降导致金融动荡。国际评级机构美国标准普尔公司当地时间8月5日晚声明,出于对美国财政赤字和债务规模不断增加的担忧,把美国长期信用评级从顶级的aaa级下调至aa+级。

11、“他妹”英拉当选泰国新总理。泰国国会下议院8月5日举行会议,经投票表决,批准为泰党总理候选人英拉·西那瓦出任泰国第28位总理

12、伦敦骚乱根在贫富差距。8月6日始于英国首都伦敦的骚乱很快蔓延至英国许多城市。

新闻作文篇6

关键词电视新闻;文字稿;写作特色

中图分类号G222.1

文献标识码a

随着电视新闻事业的空前发展,对电视新闻文字稿写作的研究也随之越来越深入,各种实践讨论和理论方面的研究都在不断进行,而如何突出电视新闻稿的写作特色,是有关工作人员普遍关心的问题,只有不断改革,探索出更加吸引人的写作方式,才能满足现代人的需求。

一、电视新闻文字稿的写作

说道电视新闻文字稿的写作,就要具体到每一条的电视新闻,不论用哪种方式写作,都必须要注意导语、主体、背景和结尾等这几个方面的协调与统一。

1.导语

导语是电视新闻开头的第一句话或者第一段话,往往是用简单明了而又生动丰富的语言文字来概括新闻的本质内容,能够达到引起观众注意力的目的。而怎样把导语写好?写出特色?国内国外的新闻学专家和知名教授以及新闻工作者们总结和归纳了一些规律

(1)开门见山,烘托出最新鲜、最重要的新闻事实。

(2)简明扼要,突出中心。导语要精练,最精彩、最重要、最直接的呈献给观众们,并且仅突出一两个新闻事实即可,不要嗦嗦的长篇大论,当简明扼要。

(3)精意求新。导语最大的忌讳就是老套的话语,这样很多观众会决定枯燥乏味没有新意,要力求新颖独特。例如:前段时间,很多市场把马肉充当驴肉来卖,当时央视新闻主持人就是以挂驴头买马肉这新颖的又不失观众熟悉的话语开场的。因为大家都知道一个成语就是挂羊头卖狗肉,而这挂驴头卖马肉就成功的让看新闻的老百姓记住了当时的热点话题。

(4)采用具体的形象,生动活泼的语言。图文并茂的表现手法是观众喜闻乐见的一种表现形式,导语不论怎样编写,最终的目的都是想要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因此新闻文字稿的写作一定要生动形象。

2.主体

电视新闻的主体是导语讲完之后的承接部分,这部分是电视新闻文字稿的重要部分,这部分应该围绕主体提出问题并全面展开,这才是突出电视新闻稿特色的关键所在,采用有说服力的内容说明中心意思,要与导语密切衔接,并且不能偏离新闻中心。

3.背景

电视新闻的背景是对新闻事件的说明,例如环境说明和原因说明,背景在电视新闻制作中占比例很大,揭示独特之处,点出不凡的事情,电视新闻背景材料不仅可以直接的带进,还可以穿插交叉的独特方式在通过简短的话语交代出来,形象的说是非常微妙。

4.结尾

结尾的写作不容忽视,文章有一个好的导语,自然也应该有一个好的结尾,只有前后相呼应才能写好新闻文字稿,例如当年荣获“中国新闻奖”的安徽电视台新闻《庄嫁医生刘本宽》,这篇新闻报道的是在农业的植保线上努力奋斗的女大学生刘宽本的种农先进事迹,她28岁的年纪。导语是这样描述的:……28个寒来暑往,那刚刚走出校门时的满头秀发已被无数次凄风冷雨染成缕缕银丝,朝气蓬勃的脸儿平添了几多岁月的沧桑。这个开头就是很多撰写导语的新闻文字稿编者需要学习的借鉴的。结余部分是:近年来,一些移局香港、美国等地的同窗好友和亲戚纷纷来信,劝她趁腿脚灵便到国外观光旅游。刘本宽谢绝了。绿油油的稻田,金黄黄的麦浪,28年植保生活,维系着她的不正是这绿色的希望和金黄的收获吗?这个新闻的结尾与导语相呼应,又点名了刘本宽高尚的思想境界,从而深化了主题。

二、电视新闻文字稿的特点

电视新闻是双讯道的立体传播,文字解说和画面语言都很重要,平分秋色,互相呼应和补充,两者同样占据着不可替代的地位。所以,要想写好电视新闻文字稿,就要知道它的独特特点。

1.不完整性

电视新闻的三大元素是画面、同期声和文字解说。电视新闻的文字稿就是其中的文字解说部分,三者缺一不可,同样重要。文字稿是不完整的语言,它是为配合画面、同期声而准备的,使得3者共同完成新闻报道任务。正是因为新闻稿的不完整性,才充分的体现出了美学特征,这也就是网络上流行的四个字“残缺的美”残缺也是一种美,即新闻稿需要不完整。

2.前后呼应性

新闻稿要与电视画面相呼应,要与电视上的图片相统一,要与画面的内容相呼应,切记不可首尾不符,而且电视新闻文字稿与电视画面都存在一种若即若离的辩证呼应关系。

3.抽象特征

报纸上的新闻和广播新闻对语言的要求都是要具体、形象、生动。而对新闻稿来说就不是这样,画面上的语言就已经相当丰富,而文字稿需要起到承接画面和语言的作用,需要做到与画面语言密切配合,功能上相互补充,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当代电视新闻的新风采。

三、怎样突出新闻文字稿的特色

(1)要给观众提供最鲜明、新鲜、特别和最直观的话语,让新闻文字稿变得实在化、具体化、形象化、立体化。这一点就需要记者和编辑的努力了,因为有好的题材才能有好的新闻稿,而且记者和编辑要尽量少用抽象的语言,要用大众都能够接受的,喜闻乐见的语言文字,多采用形象鲜明的与画面上的逻辑相对应的语言,用新闻事实说话,并多用写实性的语言文字。

(2)细节一定要说到位,不能含糊其词,要具体化,但是不能单调,要用具体的生动活泼的细节说明新闻事实,加深观众的印象,引起观众的回味与思索。

(3)篇幅一定要短小,因为仅仅只写一个方面的新闻突破口太小了,要多取材一些新颖的小新闻,增加新闻的丰富度,提升观众的兴趣,而且每个观众侧重关心的问题不同,编者自然要注重照顾到每个观众的口味。视频与音频的效果也是突出新闻文字稿特色的一个关键点,采用画面、图像、现场音响、字母图标、采访的视频转插来丰富语言来表达,最后加上一些为稿子特定的必要的修饰性语言,完成整条新闻。

四、结语

总之,电视新闻文字稿的写作是综合能力的考查,这就需要编写新闻文字稿的作者有很强的文化修养和文化内涵,否者很难写出让观众满意的新闻文字稿。所以,需要记者的配合,多采取新颖的题材,和真实的事迹来丰富新闻内容。独特的新闻文字稿会让观众更加重视新闻,能够增加收视率。在新闻文字稿怎样突出特色这一方面,还需要有关人士的互相探讨。

参考文献:

[1]王桂珍,王诗根.试论电视新闻文字稿的写作[J].滁州学院学报,2012,04:111-112.

新闻作文篇7

一、运用文学手法可增强新闻形象性

事实上,在新闻报道中充分运用文学手法,不仅是增强新闻形象性的重要手段,更是社会变革、人们观念更新、审美情趣变化的需要。应该看到,过去,由于受社会经济发展的制约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人们的视野相对狭小,对外界的认识和了解相对有限,因而人们主要把新闻当作文件来看,只强调新闻的指导性;而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的不断推进,观众和读者已经今非昔比了,他们需要立体地(多层次、多角度、多侧面)了解社会,对新闻的要求也就从求知、求新、求趣等方面上升到了求美的更高层次,他们看新闻报道除了满足自己的信息需求外,还追求文学美的享受。《中国新闻文学史》则将新闻与文学两者的关系作了进一步融合:“中国文学史,源远流长;中国新闻史,也已经超过一个半世纪。在新闻观念、写作方法、报纸副刊和社会文化的影响下,中国的近代、现代、当代文学和新闻传播方式之间发生了长期的融合和渗透,这种情况的直接结果就是出现了兼具新闻性、时效性和文学性的新闻文学。”衡量一件新闻作品是否优秀,除了要看这个新闻作品是否高扬新闻性外,还要看它是否有文学性。在新闻报道中运用文学手法,借鉴各种文学修辞手法和文学叙事手法,则可以更好地对新闻事实进行表述,最大限度地体现新闻价值。

新闻的“新”决定了它具有非常强的时效性,非常容易“过期”,而如果恰当的运用文学手法,则很容易解决“保鲜”问题,能让新闻能够经受时间的考验,多年之后仍然经久而耐读。美国普利策新闻奖获奖作品《世界末日即将来临———第一颗原子弹试爆记》描写原子弹爆炸一刻的壮观景象:“这是一次亘古未有的日出,一个巨大的绿色太阳转瞬之间升至800英尺的高度,越升越高,直抵云霄,耀眼的光辉照亮天地万物。大火球继续上升直径约1英里,它飞射入空,异彩纷呈,从深紫到橘红,膨胀,扩大,膨胀着上升,可怕的力量在束缚了亿万年后终于摆脱羁绊,爆发了。顷刻间,大火球碧绿异常好似我们在日全食才见到的日冕。”这本来是一个十分概念化的科技新闻,但作者通过运用散文式的艺术描法,生动地营造了极其强烈的现场感,使无法到达新闻现场或接近现场的人们如见其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睹其物,如触其温,如嗅其味,从而使新闻充满了经久不衰的文学性魅力。

二、现代新闻报道融入大量的文学手法

《贵州日报》的头版新闻中就不乏此类的生花妙笔,这些新闻报道中随处可见各种文学手法的应用,报道既遵循客观真实的原则,又有文学意蕴,富有美感。笔者摘几则如下所示:“‘一个金罐罐,装些硬饭饭,不吃硬饭饭,要吃金罐罐。’这个谜语说的就是刺梨。”(《贵州日报》2010年8月27日:《金灿灿的产业》)作者通过引用民间谜语,以形象生动的标题,新鲜、活泼的语言,托物寓言,向读者讲述了退耕还林种刺梨让村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无论是低温严寒、雪凝肆虐之时,还是大地震颤,一片废墟之中;无论是平凡的岗位,还是伟大的奥运赛场;无论是城乡农村,还是街道社区;无论是在景区还是在大型活动现场,处处是青年志愿者忙碌的身影;时时有青年志愿者真诚的笑脸,他们用行动传递着真情与温暖,用奉献书写着人间大爱。”(《贵州日报》2010年8月13日:《爱的阳光洒满高原》)这一段排比句表达出了强烈的感情,展现了贵州青年志愿者用青春智慧为贵州经济社会建设和繁荣注入新的力量和血液的时代风彩。“‘汪!汪!’一条黄狗一边吠叫,一边摆尾,惊飞了栖息于树木间的鸟儿……7月21日一大早,暴雨初歇,记者走进德江县城郊的四季花木场,但见恣意生长的花木葱绿,颇招人喜爱。”

(《贵州日报》2010年7月22日:《“城市长大了,我们的日子越来越好”———德江即景》)以现场式、故事化的新闻特写,展现了德江县抢抓机遇、乘势而上提升城镇化水平的积极行动,为读者描绘了我省城镇化取得的新进展,人民群众生产生活质量随之提高后的新风采,具有较强的镜头感和画面感。新闻报道引入文学表现手法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但文学手法在新闻报道中的运用不应该简单地只是作为个别词句的点缀,而应纳入新闻写作整体设计的轨道上来。因此,在新闻报道中运用文学手法时要注意两点:首先,新闻报道必须将真实性和新近性放在首位,也就是要切合“新闻是社会生活中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这一定义,文学手法的运用不能干扰新闻的本质,更不能让新闻报道偏离正常的轨道,不能“因文(学)害义(新闻的本质)”。其次,新闻报道是用事实来说话的,文学手法的运用只是为了更好的表述事实的真相,因此在新闻报道中运用文学手法时要客观,不能肆意夸大,进行所谓的“合理想象”,使读者产生错觉甚至误解。

三、结语

新闻作文篇8

关键词:企业文化;新闻宣传;作用

中图分类号:C29文献标识码:a

引言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中形成、积累,经过筛选提炼形成并倡导的优良作风、行为方式及价值观念,对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起着重要的作用,是企业的无形资产。企业新闻,顾名思义,就是围绕企业内部新近发生的事件进行的新闻报道。

1、企业新闻宣传对企业文化的作用

在现有的文化环境下,企业新闻宣传在企业文化建设与宣传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不仅能够在对企业发展历程进行整体记录的基础上深化企业文化建设,同时还能够对企业文化、企业精神进行集中展现,在企业内部营造起一种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具体分析,新闻宣传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的作用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

1.1、新闻宣传是企业文化传播的喉舌

新闻宣传可以通过声画、文字及直观性的符号对企业发展的历程进行直接展现,以一种生动形象的方式作用于企业员工及社会大众的感官,使企业文化与企业精神通过新闻宣传这一有效的窗口得到展现。可以说,新闻宣传是现代企业做好内部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手段,是企业文化传播的喉舌,同时也是企业与员工、企业与社会进行联系的必要性纽带。

1.2、新闻宣传是企业和谐、稳定的“减震器”

新闻宣传不仅有着教育群众的功能,还有引导群众,为群众释疑解惑的功能。尤其是企业在加大力度推进改制分流深化改革的过程中,涉及较大范围员工切身利益的调整,部分员工很难理解、很难接受,这时新闻宣传工作就可以积极宣传相关政策,做好典型引路和释疑解惑工作,对深化改革的意义和作用讲清,对深化改革的道理讲明,对深化改革的过程讲细,消除员工的顾虑,使员工能理解改革、支持改革,积极投身到改革之中。

1.3、新闻宣传能够提升企业凝聚力

在企业发展进程中,有效的新闻宣传能够使企业员工之间的沟通得到强化,使企业员工的需求得到满足,同时还能够使企业规范化建设得到进一步的加强。如此一来,在个人需求得到满足的基础上,企业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将得到有效提升,企业目标的实现将成为企业员工努力的重点。在目标一致、利益相同和荣辱与共的条件下,企业凝聚力自然也将得到切实的提升。

1.4、新闻宣传是塑造和维护企业形象的“宣传员”

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挖潜增效、技术革新和开展的各种思想教育活动以及生产工作中涌现的好人好事,都要通过新闻宣传反映出去,让外界通过新闻宣传了解企业,增强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新闻宣传对塑造企业的产品品牌形象也有着直接作用。新闻宣传其实就是极其低廉而更具亲和力的广告形式。

2、企业新闻宣传工作参与企业文化建设的主要途径

实践中,要切实发挥新闻宣传的作用,借助于有效的新闻宣传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现代企业必须对新闻宣传工作的以下几点事项加以注意。

2.1、企业要树立起基本的“亮相”意识

企业文化建设需要以企业的发展为基础,而企业的发展则离不开社会公众对企业的了解与拥护。因此,基于企业在公众心中的形象建设,现代企业必须要树立起“亮相”意识,主动地将自身的经营理念、企业文化、经营业绩及相关发展动态等通过新闻宣传的方式进行传播,使企业的社会地位、市场地位、知名度与行业信誉等得到有效提升。

2.2、扩大企业品牌影响力,树立企业良好形象

现代社会“酒香不怕巷子深”的传统观念已不再使用,人们希望对于产品生产企业有着更多的了解,通常情况下,一个企业的透明度越高,且公众影响力也就越大。企业在具备自身实力之后,需要将自己推介给公众,高调的企业才是当前社会环境下的主流。海尔集团在这一方面就做得十分成功,值得学习和借鉴。海尔集团相关的理念和故事有6S大脚印、斜坡球原理、砸不合格电冰箱等,它们通过网络、电视、报刊、企业管理培训、管理类图书等多种传播渠道和媒介,来传达给公众,在公众心里树立了一个重管理、重质量的标杆企业形象,使得海尔这一品牌深入人心。

2.3、企业新闻宣传工作的有效开展,对促进企业文化建设和发展的作用

企业的新闻宣传工作是在企业党政的直接领导下开展的,这对于推动企业文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首先,搞好企业的新闻宣传工作,有利于增强员工的信心,鼓舞员工的士气。其次,由于企业文化是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实践中积累和提炼出来的,其形成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企业的经营思想、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建立和完善的过程,对员工有一种潜移默化的渗透和影响。同时,企业文化不仅注重人的因素,更注重精神的力量,因此新闻宣传工作能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其围绕企业的方针目标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第三,由于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精神,随着企业新闻宣传工作的不断深入和渗透,企业文化也将得到不断的发展和完善,员工的思想素质和精神面貌在企业文化的熏陶下也将不断提高和升华。一个企业要想建立自己的企业文化,新闻宣传工作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手段。

2.4、企业新闻宣传工作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优势

一个企业在各个时期的企业精神,既是广大员工在生产经营工作中的精神和价值观念的集中体现,也是与各级党政领导对企业精神和价值观念的重视和提炼分不开的。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员工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主体,而企业的新闻宣传工作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主要载体之一,有其得天独厚的宣传手段、媒体条件和受众基础,在企业文化的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企业的新闻宣传工作作为企业员工自己的文化宣传手段,贴近员工,了解员工,清楚员工的所思所想,具有一定的号召力和感染力,能够通过卓有成效的宣传和发动把员工凝聚和号召起来。同时,企业的新闻宣传工作具有企业文化的教育功能,对促进企业文化建设有着重要的影响力,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和有效途径。

2.5、新闻宣传要对宣传方式进行统筹规划

在对新闻宣传的文化资源进行发掘的基础上,企业新闻宣传应注重与社会性媒体的联动,深化双方合作的方式,提升新闻宣传的档次,以获取更好的新闻宣传效果。首先,新闻宣传要发挥企业的能动性,争取打主动战,并尽量在集中企业优势兵力的基础上选择较大的选题,以便于实现新闻宣传在深度报道方面的突破;其次,企业的新闻宣传应对内部各部门的力量进行必要的协调,建立起统一对外的新闻宣传意识,通过宣传深度的加深来提升新闻宣传的整体性效果。

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代企业必须强化对新闻宣传的深入研究,恰当地运用新闻宣传手段来促进企业文化建设,并竭尽所能使新闻宣传的作用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进而为企业的稳定与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文化基础。

参考文献

[1]殷锐.企业新闻宣传对企业文化的推动[J].新闻传播,2012,08:157-158.

新闻作文篇9

在对新闻题材进行选择的过程中,要具体考虑新闻的价值和思想内涵,判断新闻题材是否具有一定的新闻价值和思想,主要依靠新闻是否能吸引广大群众的兴趣来衡量,并进一步研究该新闻会对社会带来的影响和冲击,并且分析该影响程度与广大群众的切合度如何。通过全面的考虑和判断,来对题材中的蕴藏得到价值思想进行选择和判断,从而才能做好新闻工作。

二、采访的预备工作

预则立,不预则废。周密的预备工作能促使新闻工作者更加高效的开展工作,对于新闻媒体工作者来说,预备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国家政策方针上的准备,即不能违反我国整体的政策和方针,符合国家的主流思想;第二,事实情况的准备,要综合考虑该新闻题材的历史价值、现存状况、发展趋势、内在联系和其他媒体的报道动态;第三,知识能力的准备,新闻工作者要有着基本的新闻素养,拓宽自己的知识范畴,延伸自己的知识面;第四,心理素质的准备,新闻工作者要始终保持良好的工作心态,以一颗平常心进行采访工作;第五,采访设备的准备,要保障采访设备的齐全,在采访前要准备好必备的设备,如纸、笔、录像带、摄影机、录音笔等器材。

三、电视新闻采访过程的创新

采访的过程是新闻媒体记者切实深入生活、感悟生活的过程,也是新闻媒体记者追求真相、弘扬正义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

(一)电视媒体新闻采访过程要确保新意

新闻的时效性较强,喜新厌旧是新闻的一大特点。所以电视媒体新闻工作者在采访的过程中要切实关注生活中的新电视,用镜头和文字展现出我们当前社会发展的新变化和新趋势,把握新闻的新鲜度是一位新闻记者的基本能力和素养,要用心去发现和探索新的事物。

(二)电视媒体新闻采访编辑过程中要确保真实

真实是新闻的基本要求,电视新闻媒体工作者要确保新闻题材的真实,这不仅仅是对新闻事业的尊重,也是对行业生命的尊重。

(三)电视新闻媒体采访编辑过程中要弘扬正能量

电视新闻媒体工作者要有所担当,因为每个工作者的身上都肩负着引导社会舆论的重要使命和职责,深入宣传和报道好人好事,弘扬良好的社会风气以及传播正能量。对一切丑陋的事物进行抨击和曝光,积极营造高尚的社会舆论氛围。

(四)电视新闻媒体采访编辑过程当中要追求美好

电视新闻工作者要善于挖掘生活中美好的事物,用文字和镜头记录生活中的美的事物,并利用镜头和文字,把这些美好事物传播给大众,让大众能够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四、结束语

新闻作文篇10

【关键词】文化传播;新闻编辑;选择;社会导向

人类文明的递进,社会的发展得益于文化传播。文化传播一般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无意传播,二是有意传播。有意传播“是指一个民族或国家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输出或吸收他文化之文化元素或文化丛的现象。文化的有意传播,具有很强的目的性、前瞻性。文化的传播离不开媒介,而媒介的主体――编辑,在文化传播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这是因为编辑主体在精神生产中、在文化传播中的智化劳动价值――编辑选择,是任何其他形式所不能替代的。本文试就在文化传播中的新闻编辑选择的社会价值阐述观点。

一、文化创造与文化传播

从一定意义上说,人类社会文明就是在文化创造与文化传播中进行的。“广义的文化有三层含义:一是自然的文化,即人类认识自然,改造环境,赋予它们人的因素。这是大自然的人化过程。二是社会的文化,即人类建立社会、组织生产、创造自身活动条件的群体智慧与业绩。这是人的社会化过程。三是精神的文化,即人类思考世界、美化世界,完善自身心智,构建共同的心理状态与文化结构。这是人类精神文明化的过程。我们通常所说的文化,往往泛指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精神文化的创造不同于物质财富的创造。创造精神文化既是人类社交的需要,也是精神生活的需要。精神文化的生命力在于传播。文化传播是人类进行社会交往、形成社会关系的机制,是人类精神智慧的表现,也是通过空间扩展和通过时间延续人们关系的手段。如果某种文化的传播停止了,那么,这种文化的生命也就停止了。人类创造文化的目的是为了传播文化,而文化传播也始终伴随着、推动着文化创造。有声语言文化的传播与口头语言文化的创造是相辅相成的,书面文字的传播与书写符号文化的创造是相辅相成的;影视报刊等传播方式与近代大众媒介文化的创造,也是互为因果、互相推进的。因此,文化传播,也是一种文化创造。新的文化传播方式也是对新的文化结构的缔造。

“文化既然是人类的一种智慧和手段,那么,文化智慧的表现和文化手段的施展,就是人类‘以文化治天下’的创造过程。这个过程就是用语言、文字、音响、图象、造型等把世界和自己对世界的认识以及改造的成果符号化的过程,这个过程的结果便是文化知识成果,也可以说是精神产品,如图书、期刊、报纸、杂志、.画展、文艺节目表演、文化陈列等各种具体的文化建筑物。这些成果,是人类借以生存和发展、交流与传播,并用来满足人们的审美享受和精神需要的。编辑活动是参与人类文化创造的社会活动。编辑活动的基础是文化生产,编辑活动的过程是文化产品的生产过程,编辑的成果又是可以传播的文化成果。从另一个意义上说,文化生产正是通过人类的编辑活动而缔结为成果,构成文化系统,并进入社会传播网络的。我们从文化创造与文化传播的关系及程序中,可以看出编辑活动在其中发挥着关键的、重要的作用。

在文化传播的各种载体中,编辑主体的作用是不能忽视的。由于编辑工作的对象具有各种不同的性质,于是便分出诸如学术编辑、文艺编辑、美术编辑、新闻编辑等等不同类型的编辑。其中,新闻编辑是各种编辑最基本、最大量的一个类别。无论从事哪种新闻工作的编辑,都是以新闻信息为对象的、在有意的文化传播中,具有共同特性。

1、新闻编辑的广泛性。新闻编辑是建立在广泛采集新闻素材的基础之上的。新闻编辑的对象是新闻稿件,新闻报道要求把人们日常的各个方面―生产劳动、政治关系、经济活动、科学技术、社会现象、重大事件、自然环境、甚至宇宙、太空所发生的各种重要现象报道给人们。其范围之大、之广无所不至、无所不包。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上被新闻机构、新闻编辑(记者)采集出来,构成新闻编辑的素材,这些素材越是广泛、越是丰富,新闻编辑的用武之地就越广阔,编辑的基础就越雄厚。

2、新闻传播的时效性。新闻编辑的直接结果,是使新闻情报信息进人传播渠道,参与社会交流。因此,新闻编辑必须注重时效。新闻的时效性,其特点就是新。让最新的情报信息得以迅速传播,产生社会效益,是新闻编辑不同于其他类别编辑的特殊之处。如果编辑新闻的过程拖得过长,那么,新闻就会变成旧闻。因为新闻的本源就是事实,事实总是同事实的发生、发展、变动相联系的,迅速及时的予以报道,才能体现新,新才能产生时效,才能在受众中引起反应。

3、新闻编辑的导向性。新闻导向有正负之分,具有不同质的导向结果。编辑主体作为“传播与受众统一体”的中介,一方面,建立起作者与读者的传播关系,并在传播场中控制传播流向;另一方面,编辑将选择、加工并通过物化(载体)的新闻产品,有意识地向受众进行信息、知识和思想倾向及精神文化生活的引导。编辑主体以社会文化代表的资格行使和履行自己的权利和义务,通过新闻稿件的采编程序,裁决其可否进人社会文化传播系统。这样就决定了编辑导向的基本含义:w充任社会文化的代表,对社会具有协调、稳定的功能;(2)对将进人传播过程中的文化产品按一定标准进行鉴审和传播流向的调节;(3)以民族的传统理性,社会的一般常规,完善或控制公众的人格、志向和规范行为;(4)以文化功能启发蒙昧,引导舆论。

特殊的智化劳动――编辑实践,在精神生产中发挥着其他形式不可替代的作用。现代编辑作为信息智化的承担者,通过优化、选择,间接性的、创造性的劳动,向自己的受众进行知识和信息传播。例如新闻编辑就是代表社,会,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等载体对读者、听众、观众在思想意识、情绪、意志、行为上加以启发、调节和导向,使其精神走向最大限度的与社会的思想、道德、行为规范相一致。

在一定意义上,精神生产、文化传播的流程就是选择的流程,而选择又是编辑实践的重要特征。我们之所以使用“编辑选择”的概念,首先是因为我国自古就有所谓“选学”,这是专门从事文化选择的学问,如诗选、文选等文学选择,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着名的《唐诗三百首》则是从众多唐人诗歌中选择出来的。当然,文化缔构的选择原则,涉及的选择范围要比文学选择的范围大得多。由于社会性质不同,政治需求不同,其选择原则便有不同的要求。其次,是因为选择与编辑活动密不可分,选择是编辑主体作用于编辑客体的中介。

一种精神产品一般的都将进入传播渠道,但并不是所有的思维成果都能以载体形式通过传播渠道而面世,它需要按照一定标准进行审验、修正、过滤、优化的程序,这就是编辑选择。从根本上说,这种选择不是哪个人的主观决定,而是受众的需求、文化传播的本质需要。编辑选择在传播中,一方面要源源不断地向人们输送所需要的精神食粮;一方面充分发挥净化的作用。若某项精神产品产生了不良社会效果,一般是在传播场上发生的问题,而使它得以通过的往往是由于编辑选择的失误。虽然文化产品的产权属于作者,但有质量问题的产品一旦进入传播而产生了负效应,作者仅仅以“文责自负”是难以承担社会对编辑的责难的。所以,文化传播的本质决定编辑选择的严肃性,而编辑必须严格履行社会赋予自己的职责,为大众提供最佳的精神产品。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