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障碍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17:09:41

心理障碍篇1

经过高考的严酷考验,各地学子考上了自己梦寐以求的学校,从中学进入高等院校是从一般普及性教育(甚至是应试教育)进入到成才教育(有创造性的能力教育),常理看来能够通过高考的学生,学习成绩都应当是不错的,但是事实并非如此,每所高等院校都会有一些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在高校里这样的学生应该称之为“学差生”。高校学差生的存在,不仅影响高校素质教育的实施,成为教育实际问题,也成了迫切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因此,做好高校学差生的工作是当前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调查发现,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总体水平低于同龄人常模,心理障碍已成为近年来高校学生厌学、修学、退学和犯罪的首要原因。俗话说:“知人才能善教,善教须先知人”。

心理障碍(mentaldisorder)亦称“精神障碍”、“心理异常”、“心理变态”,指心理、行为显著偏离正常,以精神病性症状、社会功能下降和本人感到精神痛苦为特征的一组疾病。1990年《国际疾病分类》(iCD-10)在iCD-9的基础上,将心理与行为障碍扩展为10大类300余种,反映了对人的心理与行为障碍的认识不断在深化。

因此,要教育学差生就必须了解他们,把握其心理特征,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本文对高校学差生的心理进行了探讨,并对其形成做了简要分析。

2初入高校,生活上的不适应、思想松懈造成的心理障碍

黎云羲(1998)研究发现许多学生都是怀着激动的心情走进高校的,因为他们是高考中的成功者,有很高的成就感和学习积极性。然而当代学生以独生子女居多,倍受家人宠爱,所以养成以自己为中心,很少为别人做事情,生活能力、劳动意识都很差,缺乏独立生活的思想准备和自理能力,使之在生活和精神上对他人产生依赖习惯。这样便容易使学生产生压抑、孤僻、自卑和胆怯的心理,与刚进高校时的兴奋心情想矛盾,失去继续学习的勇气。如在学习上遇到困难也不敢和老师学生请教,致使学习上遇到的问题得不到解决,形成恶性循环。

相当一部分刚跨进高校的学生对生活、工作、学习的关系认识模糊,认为考上大学就万事大吉可以放松、自由了,完全沉浸在高兴和成就感之中,所以他们进入高校后学习目的不明确,没有新的主意和目标,需要动机不够强烈,心理内驱力不足,把大部分时间都花在玩耍或其它事情方面去,常常表现出对学校漠不关心,集体活动不愿参加,缺乏进取心和拼搏精神,遇到困难就退缩,最后导致学习成绩落后。

面对有这样心理障碍的学差生,学校领导和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应该采取积极措施,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他们的心理水平。加强班主任对学生进校时的正确引导,让学生要正确地认识自我,尽快找到自己新的目标。作为班主任,要多观察学差生的状态,真正的负起责任,关心理解这些因此而落后的学生。

3由于失去学习兴趣造成的心理障碍

熊英等(2004)发现高校许多教师授课时常采用“填鸭式”、“灌输式”,讲解不清,内容死板单一,没有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影响学生的学习,不能激发学习兴趣,挫伤学生学习积极性,产生心理障碍,妨碍了学生对缺点的认识和改正。教法单调陈旧,让学生觉得枯燥乏味,学而无心,学无所获。许多学差生一提到学习就头疼,重要的原因是他们对学习不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的学习是痛苦的没有效率的学习。培养学差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可以做很多工作,如可以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调动学差生的感官进行直观教学,让学生寓学寓乐,从而培养学习兴趣进而开创学差生主动学习的良好局面。教师要树立新的教学观念,采用新颖活泼、丰富多彩的教学教法上课。在教材内容和教法上,改革过去传统的教法,实施快乐型、健康型、自由型的教法,让其充分地体现素质教育的优势,给高校学差生一个宽松、优美的学习环境,锻炼和发展他们的各种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能力,使他们幸福健康地成长。

4由于压力造成的心理障碍

社会转型期的各种压力出现在措不及防的高校生面前,常常导致心理失衡。考研、出国、找工作的难度越来越大,很多学生从大一就开始考虑自己的出路,都会深感就业的压力,出现新的难以摆脱的心理矛盾。前途莫测,内心深处充满了忧虑和苦闷,产生沉重的压抑感,使得自身生活的频率难以和社会进步频率同步。家长期望值过高增加了学生的心理压力。当代高校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父母对子女是比较溺爱的,同时也寄予了厚望。重智力轻德育,重书本知识轻能力培养,重身体健康轻心理健康。

心理障碍篇2

据有关部门统计,老年期各类心理障碍如抑郁症、焦虑症的患病率已达3%,明显高于普通人群。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近几年的研究也表明,中国自杀率最高的人群是老年人,每年至少有10万55岁以上的老年人自杀死亡,占每年自杀人群的36%。也就是说,每3个自杀的人中就有1个是老年人。目前,自杀已经成为我国老年人死亡的第十位原因。而在自杀死亡的老年人中,95%的老年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其中40%~75%有明显的精神抑郁。可见,老年人的心理障碍不容忽视。常见的心理障碍有如下几类。

焦虑障碍

老年焦虑障碍是老年人常见的心理障碍。老年人心理压力和躯体状况的改变,如退休后生活状态的变化、与晚辈在观念上的种种差异、亲人好友生病去世,以及患病后对身体关注等都会像“扣动”了扳机一样诱发焦虑。

老年焦虑障碍常常表现为:1、为一些生活小事忧心忡忡、提心吊胆,甚至紧张恐惧、坐卧不安。2、感到浑身难受,不能躺,不能坐,不愿吃,不能睡,不能干活;心慌、胸闷、气短、头晕、头胀,脑门冒汗,胃肠胀气等,但躯体检查结果无明显异常,与其痛苦程度也不相符。3、依赖医院,依赖亲人。一年四季经常看医生,或住上几次医院。儿女们付出很大精力,但病情却不见好转。

抑郁障碍

抑郁障碍是一种以抑郁情绪为突出症状的心理障碍,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对平时喜欢的事提不起兴趣;特别容易疲劳,休息也不能缓解;感到全身多处不适;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失眠,早醒,有时还睡不醒;烦躁不安,经常发脾气,总是责备自己,感觉自己没用;食欲减退,体重下降;而有时食欲却旺盛,体重猛增;觉得生活毫无意义,甚至有自杀或死亡的想法。

老年人的抑郁障碍,往往先表现为疑病症状,如失眠、胸闷、心悸、乏力、厌食、头痛、胸痛、背痛以及全身不适。因为身体不舒服,他们心情很差,对什么都不感兴趣。这些老年人反复到医院检查,却未发现明显的器质性病变。老年人的抑郁,也常常伴有焦虑症状。他们常感到烦躁不安,焦虑,易激惹,敌意,情绪不稳定。

强迫障碍

众所周知,强迫障碍是一种非常痛苦的心理障碍,病人对其强迫想法成年累月地进行着艰苦的“自查搏斗”,他们力图控制自己反复出现的明知不对的行为,但总是控制不住,内心感到非常痛苦。在老年人中,也会出现强迫障碍,但出现的几率远远低于年轻人。老年人的强迫症状常常与现实有联系,如反复思考孩子上班的路上会不会出事情,反复回忆以前工作中自己哪些话说得不对,反复洗手,反复检查门窗、煤气开关等。患者明知道这些想法、做法是毫无意义的,但就是控制不住反复去想,反复去做。

由于强迫障碍使得患者紧张不安、十分痛苦,因此强迫障碍的患者往往伴有焦虑、抑郁的症状。另外,老年人的强迫障碍也同样与其强迫性人格特征有关。

疑病障碍

人到老年,体质下降了,各种疾病也就找上门来,再加上性格多思多虑,反应过敏,这时候老年人就会表现得疑神疑鬼,总是怀疑自己患了某种严重的疾病,但是其担心程度与自己的实际身体情况很不相符,这就是所谓的疑病障碍。

老年疑病障碍是发生在老年人中间比较常见的一种心理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对身体变化紧张敏感,哪怕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变化,也非常关注,并不自觉地加以夸大和曲解。2、坚信患了某种疾病,反复到医院进行检查,喋喋不休地述说自己的病情。3、对“病情”极度恐慌,家人劝说和安慰不但不能缓解其焦虑的心情,反而会觉得家人不关心自己,或者因为是大病而瞒着自己。4、面对客观的检查结果,仍不相信,甚至认为医生医术不精或有意欺瞒病情。

失眠障碍

凌晨一两点钟还睡不着;一夜要醒七八次;凌晨三四点钟后就再也睡不着;躺下似睡非睡直到天明;白天昏昏沉沉,不停地打瞌睡。这些几乎是老年人共同的苦衷,很多老年人整天为此忧心忡忡,心情抑郁。

一般来说,上述睡眠问题不是病态的,而是由于人到老年后,睡眠方式有所改变造成的。老年人的睡眠方式多是间歇式的,睡睡醒醒,夜间很难睡足8个小时,但加上白天的打盹,累积下来一天的睡眠时间也很长了。并且,研究表明,人的睡眠并不是越多越好,一般每天6~8小时即可。

老年人因体力消耗减少,所需睡眠时间更少,只要夜间睡5个小时,白天再休息1小时就可以了。有些老年人长时间卧床,苦苦追求睡眠时间延长,反而会造成心理上的焦虑,加重失眠,从而形成恶性循环。近期美国斯坦福大学佛里德曼教授也提出“老年人不要把觉少、失眠当成负担。应把睡眠少而浅看成是生理现象。晚睡、早起、减少在床上的时间,应该完全打消‘安睡时间长方为正常’的陈腐观念。”

了解老年人易出现的心理障碍,并积极进行治疗和预防,不仅可以促进老年人的心理健康,也可以促进老年人的身体健康,使其老有所安、老有所为、快乐一生。

链接》》》

老年人心理障碍治疗的误区

老年人易出现心理障碍。心理障碍会严重影响他们的生活质量及身体健康。毋庸置疑,有心理障碍的老年人,应及时到医院或心理治疗机构进行治疗。但老年人在心理障碍的治疗过程中,却存在着以下误区。

误区一:过分依赖药物

药物对老年人心理障碍的治疗是十分重要的,因为药物可以迅速缓解症状,减轻患者的痛苦。但是,有些老年人认为只要吃药就可以治好心理障碍,甚至有些人不敢也不愿停药,对药物产生了心理依赖。其实,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很复杂,不仅有生理基础,也与心理因素密切相关。因此,只有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积极配合心理治疗,才有可能取得良好、持久的疗效。

误区二:拒绝药物治疗

有些老年人认为,心病还需心药医,既然是心理病,为什么还要吃药呢?其实,心理障碍也不是凭空产生的,也有其生理基础。心理障碍与大脑中一些神经介质的紊乱有关,所以药物治疗对心理障碍会有很好的疗效。

还有些老年人认为,“是药三分毒”,药物都有副作用,因此拒绝服药。当然,任何药物都存在着副作用,但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治疗心理障碍的药物安全性还是很高的。

病人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治疗心理障碍的药物,自己不可随意增加、减少药量,也不要自行停药。

误区三: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应该一次解决问题

有些老年人来心理门诊就诊时,幻想心理医生能够一次就把自己长期积累的烦恼、痛苦解决掉。然而,心理医生不是神仙,更没有什么超出常人的功夫。“解铃还需系铃人”,心理医生的任务是帮助求助者认识自己,接受现实从而超越自我。这需要一个了解的过程,需要讨论、分析、操作、反馈、修正、再实践。因此,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一般不可能一次解决问题,而是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心理障碍篇3

山村里出了一个大学生,这对当地村民来说,是件了不起的大事,不仅全家为此欣喜万分,就是邻里们也为山村出了秀才而高兴。村里开大会、放爆竹,临行前,全村还像办喜事一样,里三圈、外三圈,围着李永贵,为他送行,父母还热泪盈眶地千叮咛万嘱咐,使小李激动得心直跳。

可是,小李进校还不到三个月,有一天,李永贵的父母突然接到学校通知,说李永贵因患精神分裂症需要暂时病休回家。这突如其来的消息,使两老惊呆了。录取大学的喜悦之情未消,现在却又给村里带来一阵阴影。

人们议论纷纷,难以理解,总认为进了大学是件幸运的事,在高等学府里读书无忧无虑,生活也过得很舒服,读书时又不受社会上的干扰,至少不必为生活操劳、奔波,如今为何会发生此事?

其实,大学这一特定的环境,固然有利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使他们在德、智、体各方面都得到全面发展,然而他们在大学生活期间,也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矛盾和苦恼,因而会造成心理障碍。

有一些学生对环境适应性差,对各种困难、挫折耐受性,往往会产生种种心理障碍,甚至心理疾病。近10年来,大学生的疾病结构在发生变化。过去,大学生因劳累过度,患肺结核占首位;可是现在,病毒性肝炎占首位,因心理障碍而中断学习的学生,也有了明显的增加。据上海某大学统计,10年来大学生中患精神分裂症和神经官能症就达60余人,在因病休(退)学的病因中占21%以上。固然,这在大学在学人数中比例不大,但也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在大学期间,大学生的社会关系、集体生活、人际关系等都发生了种种新的变化,致使大学生身心发展过程中的“不安”“不适应”等因素也相应发生变化。

社会文化关系的失调,是引起大学生心理障碍的主要原因。一些社会事件,尤其是突如其来的巨大事件,如家庭不幸,亲人遭车祸、去世、失恋,考试失败等,都可引起心理障碍。

人们有自我调节的能力,以适应变化了的社会环境,但是有些人自调能力差,这就使人的情绪长时期处于紧张状态,身心健康受到影响,甚至造成各种躯体和精神疾病。

为什么李永贵这个出生在山村的大学生,会在进校不到三个月时间内就得了精神分裂症?这与他长期精神紧张有关。家庭对他的要求,全村人对他的期望,形成一个无形的压力,成绩稍差,就深感到有失众望。再加上他过惯乡村的俭朴生活,进入城市,生活不大适应。平时,他又缺乏人际间的情感沟通和心理交融,无处可倾诉衷肠,对自己又缺乏自我解剖和自我认识。

大学生正处于科学、文化、经济飞跃发展的90年代,价值和意识形态发生显著的变化,一些大学生追求看得见的目标,“求实”已成为行为准则,如果缺乏对长远目标和理想的追求,就削弱了对挫折的应付能力,稍遇风浪或困难、不幸,也就会承受不了,因而产生心理障碍。

跨进高等学府的大门,几乎所有的大学生都把精力放在学习知识文化上,对社会生活适应能力方面,落后于同龄的就业青年。用通俗的话说,就是比较嫩,对某些社会问题缺乏免疫力,容易冲动,喜欢拿书本理论硬套现实问题。因此,遇到疑难问题无法解释时,也会产生种种心理障碍。

大学生还面临着人际关系、异性关系、个人前途、性格、人生观等问题。从农村和山区来的大学生,对此适应的困难还会更多些。

我国(包括大学)的心理卫生知识不够普及,有些大学虽设有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机构,但它未被大多数人充分理解和接受,甚至错误地认为,凡是要求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的人,都与精神不正常有关,而把正常的心理咨询看成为矫治精神病。

心理障碍篇4

心理危机干预热线拥有热线咨询员42人,均为有精神卫生或心理学专业背景的专职人员。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社会竞争也更为激烈,随之而来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长期的临床实践也显示,在由于高度心理危机而企图选择极端行为的人当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存在内心矛盾冲突的。从心理学角度分析,这样的人其实正处于思想情绪的极端矛盾和激烈斗争状态。此时,如果能够科学而得当地给予心理疏导,就能够缓解其情绪,挽救当事人的生命,避免更大的社会性伤害事件的发生。

公众也可登录回龙观医院设立的“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官方网站省略.cn,点击“免费网上心理咨询”进行在线咨询。

背景介绍

在门诊上,医生经常会遇到很多病人主诉身体这不舒服,那不舒服。来诊之前曾在某某医院检查过,没有发现异常,但还是不放心,最后医生建议到精神心理科诊治。病人抱着怀疑的态度来到医院,经过医生的检查诊断系统治疗,躯体不适症状缓解或消失。

躯体化障碍

躯体化障碍主要表现多种多样,症状可涉及身体的任何系统或器官。最重要的特征是:应急引起的不快心情,以转化躯体症状的方式出现。最长见的是胃肠道不适,如疼痛、打嗝、返酸、呕吐、恶心等;异常的皮肤感觉,如瘙痒、烧灼感、刺痛、麻木感、酸痛、皮肤出现斑点等;性及月经方面的主诉也常见。此类症状患者常存在明显的抑郁和焦虑,可有多种症状同时存在。病人为此进行过许多检查,均没有疾病发现,甚至手术探察却一无所获。常为慢性波动性病程,并伴有社会、人际及家庭行为方面长期存在的严重障碍。

疑病症

又称疑病性神经症,指对自身感觉或征象做出患有不切实际的病态解释,致使整个心身被由此产生的疑虑、烦恼和恐惧所占据的一种神经症。病人因此反复就医,各种医学检查都不能打消其疑虑,病人为此痛苦,常伴有焦虑、抑郁情绪。

躯体形式的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躯体形式的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主要表现为:受自主神经支配的器官系统(心血管、胃肠道、呼吸系统等)发生躯体障碍所致的神经症样症状。病人在自主神经兴奋的症状(心悸、出汗、脸红)基础上,又发生了非特异的,但更有个体特征和主观性的症状,如部位不定的疼痛、烧灼感、沉重感、紧束感、肿胀感等。

?咨询问题

我非常喜欢运动,但是运动累了就会胡思乱想,经常会想自己体型有问题。我有时非常紧张,也会去镜子前照,要是看得没问题了,我就又会乱想自己体型有问题。不想这样想,但我脑子不听使唤。但不运动的时候,就不太会胡思乱想了。请问这是什么问题呢?

专家回复

你好,你太过分关注自己了。不能简单地控制自己不去想事,越控制就越会去想,应该转移一下注意力,把注意力投向外部。做你该做的事,把精力时间用在其他事情上,这样注意力自然会分散。

?咨询问题

我于去年8月左右出现干呕,右脸一角总是感觉很僵硬的。看过好多医生,后来也去看了心理医生,但没发现焦虑和抑郁症。医生开了点药,还告诉我会好的。说来也怪,一出医生办公室,就感觉自己好像好了。吃了差不多半年真的好了,可是停药以后不久又出现那种状况。其实,我自己感觉应该是心理作用在作怪,因为自己好像把全部心思都放在这上面了,总是在意它。不想到它的时候就不会难受,可是不想到的时间实在是太少了。另外,两种状况很少会一起出现。请问这种病我应该怎么办?不吃药会好吗?

?咨询问题

你好,你的躯体不适感与你的心理因素有关,容易接受暗示,包括他人暗示和自我暗示,需要心理和药物综合治疗。注意力向外转移,不要控制它,而是用行动转移。

专家回复

王医生你好,我是一名精神病患者,我被诊断为神经症躯体化障碍。在当地医院治疗时,医生总是给我不停地换药,但好像总是没有效果。想请问你有没有其他办法治疗,谢谢!

你好,躯体化障碍、慢性疼痛是躯体形式障碍的两种临床表现形式。前者表现为多种、反复、经常变化的躯体不适和疼痛;后者又称心因性疼痛,身体各种部位的持久疼痛。两者是有区别的。治疗主要是以心理和药物治疗为主。治疗需要时间,不能着急,不能频繁换药。心理治疗很重要。

?咨询问题

王大夫你好,我觉得自己从小就有抑郁症,因为我的童年一点都不开心――胆小、懦弱、自卑,不敢和别人对视。8岁时,脸部被开水烫,虽然不是很严重,但是影响到了我的心理,使我有低人一等的感觉。16岁时,练气功,除了没练好外,反而练出了躯体症状,如眼睛、耳朵、鼻子、喉结、后背,当在意念的作用下,就会酸涨,难以忍受。看书时余光看到鼻子就难受,和别人说话,别人看着自己的眼睛也会感觉难受,坐在前面就觉得有人在后面看自己,后背就会很紧张。虽然有十多年没有练了,但是这种躯体症状仍然存在,只是轻了许多。后来看书才知道自己有抑郁症,不知道这是不是躯体化症状?

专家回复

你好,抑郁症以抑郁情绪为主,伴有躯体不适症状。躯体化障碍是以多种多样、反复出现、时常变化的躯体症状为主。而你的躯体不适感多与外界因素有关系,比如“在意念下”感觉别人在看你等等。你所说的“抑郁”可能与你的性格有关,如内向、不善交往、孤僻、被动、敏感等,伴有抑郁情绪。你目前有抑郁的表现症状,不太像躯体化障碍。精神疾病需要医生面对面的检查才能诊断,建议到精神卫生中心进一步的诊断治疗,特别是心理方面的治疗。

?咨询问题

医生你好,2001年的时候,身体不知道什么原因突然感觉腰痛,腰和骶部非常冷,后来甚至感觉冷得刺骨。后来逐渐蔓延至整个背部、双腿、脚、手臂,即使是在夏天也必须穿很多衣服。在医院做了很多检查,没有发现什么问题。看了很多医生,不管吃什么药都没有用。

有医生认为腰骶部发冷跟隐性低裂、骨量减少、椎间盘轻度膨出且间盘退行性改变有关,于是我有点怀疑自己的症状是不是全部由心理因素引起,所以我又咨询了一些骨科方面的专家意见,并服用了一些抗抑郁药。在治疗的同时,我也查阅了大量医学资料,也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能找到病因。不知道我这种情况是否属于躯体化障碍?

心理障碍篇5

无论主动与被动,人生在世方方面面都离不开交际。然而在交际中倘若产生了心理障碍,就势必使自己常常尴尬或被动。常见交际中的心理障碍如下:

猜忌总猜忌别人在讲你坏话或在暗中贬低你;猜忌你的配偶与异往,可能有不正当男女关系;猜忌丈夫或妻子私存小金库或有别的隐私;求人家办事又怕人家办不好或不实心实意去办;疑人偏要用,用人又生疑等,都是猜忌心理障碍在作怪。克服猜忌心理,方能加深同志与亲朋好友间的感情,建立相互信任。

懦弱某些初涉尘世、资历短浅、性格内向与不善谈者,对自己不能正确评价,见人时畏畏缩缩,老往后躲,做矮人一等状。他们心中所想的即或明知正确也不敢公开表达,常常溜边或单独行动,使别人难以了解你,从而不愿意接近你。

高傲自以为清高或以知识渊博、资历深厚或位高权大等优越条件,瞧不起别人,以致于目空一切。于是对周围人漠不关心,不闻不问,不愿与平民百姓或下级交谈,甚至对人尖酸刻薄。这样的人难于觅得知己朋友。

实用某些人交结朋友主要为了从中捞取好处,例如借助密切的关系网,每每办事都要求得到“后门”关照,甚至达成不正当交易。势必形成人在人情在、人走茶就凉,及至“过河便拆桥”等难堪局面。一旦无利可图,友情瞬间一落千丈。

心理障碍篇6

十七大明确提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这一新观点,它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当前,我国的社会转型进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经济增长速度加快,社会分化程度加大,利益格局差距加深,急剧的社会变迁引发的心理问题层出不穷,更对新时期干部队伍综合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领导干部作为社会公共事业的管理者,肩负着历史赋予的神圣使命,行使着国家的公共权力,领导干部心理健康状况的优劣,不仅影响其自身和家庭,更重要的是影响其行政行为,最终影响的将是公众利益。所以领导干部的心理健康问题是组织部门必须予以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目前,我县领导干部总体上是好的,绝大多数干部表现出坚定执著、乐观自信、沉稳平和、奋发有为的良好精神状态,但也有少数干部面对日益繁重的工作和日趋复杂多变的形势,心理上存在着巨大的压力,特别面对各种利益和矛盾的挤压、社会负面因素的诱惑,产生心理失衡,迷失人生目标与方向,随之出现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严重影响了领导干部的工作和生活。为了全面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加强干部心理疏导,帮助广大干部化解心理障碍,调整心理失衡,提高应对能力,建设一支健康向上、积极进取、充满生机和活力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今年以来,珙县在全县科级领导干部中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并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主要做法

一是开展专题讲座,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领导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专门为领导干部增设了“人文关怀,心理疏导”课程,定期邀请省市知名心理学专家开展心理专题讲座,为全县党员干部提供心理咨询辅导。今年6月,邀请了我市著名心理学专家刘维鸿教授为全县近400名科级以上领导干部作了“化解心理障碍、提高应对能力”专题讲座,对心理健康知识进行全面系统讲解。通过举办心理健康专题讲座,心理健康知识在干部中得到了广泛普及,心理健康问题得到了普遍的关心和关注。

二是创设“心理疏导”工作室,搭建交流平台。为了让领导干部能够把不好说、不便说、甚至不敢说的话有一个地方可以倾诉,珙县组织部专门设立了“心理疏导”工作室,由组织部正、副部长主持。每周星期五由一位部长和聘请的心理专家面对面对部分需要心理疏导的科级干部进行朋友式的沟通交流,收集他们存在的心理问题,并针对他们不同的情况,进行分析,探讨战胜心理障碍的方法。同时开通心理健康咨询电话热线,对不方便或不愿意到疏导室咨询的干部提供电话咨询服务。截至日前,已接待前来咨询问访50多人次,接受心理健康咨询热线100多人。

三是开设心理咨询网站,网络“问症”找“药方”。为了能及时回答领导干部关心的心理健康疑问,在珙县党政网上开辟了心理咨询网站,聘请西南交大、宜宾学院等高校资深心理咨询专家常年提供咨询。需要心理疏导的领导干部可以通过网络视频直接与专家进行沟通和“理疗”,并且还可以通过心理咨询网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心理健康知识,进一步认识自我,调整好自已的状态。截至日前,该网站已成为全县点击率最高的网站之一,同时,据专家反馈的情况,有10多名领导干部通过与专家的多次网络“问诊”和“理疗”已成功化解了心理问题。

四是送出去体验式训练,激发心理潜能。为了让领导干部更加系统地掌握心理疏导释放压力的心理学方法和技能,激发心理潜能,提高干部心理素质,我县通过与西南交大等高等院校进行校地合作的方式,每年遴选一批抗干扰能力较差的科级领导干部到西南交大等高等院校进行体验式心理训练。力求通过高校先进专业的教学教育手段,有针对性启发疏导,使干部系统地掌握心理健康知识,全面提高干部应对复杂局面的心理能力,增强干部压力管理能力,更好地适应社会。目前,第一批选送的10余名干部即将赴西南交大进行集中培训。

初步成效

领导干部良好心理素质形成。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有意识地培养领导干部的情商水平,形成良好地心理品质。帮助他们正确的认识自己、评价自己、看待自己,无论遇到多么困难的情境,始终能充满自信、保持乐观的态度;帮助他们努力形成“感情移入”的心理特质,凡事均能为他人着想,设身处地地体会他人的感受,牢固树立“和谐心理、和谐社会”的思想,增强“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恒丰乡党委书记、人大主席田明清说,“当前我们基层干部感觉工作压力大,加之乡镇条件也比较艰苦,干部思想或多或少存在一定问题,“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开展得很及时,也很有必要”。恒丰乡也率先在全县设立了乡、村级党员干部心理咨询室,直接为基层党员干部服务,得到了党员干部的一致好评。

心理障碍篇7

论文摘要:探讨了中学生心理障碍的表现形式、产生原因及其克服对策,以切实帮助中学生正确认识自己,走出心理误区,培养健全个性,不断完善自我。

中学素质教育就是要充分发挥教育的多方面功能,实现人的全面和谐的发展。它不仅要求教师重视知识的系统科学传授、智能的发展,也要求教师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当前中学生心理承受力偏低,心理压力过大,人格偏异、厌学,逆反心理、早恋等已经严重影响他们正常的学习生活和身心健康,所以,加强当代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尤显得刻不容缓,势在必行。

一、人格偏异

所谓人格就是做人的资格。它是人在社会中形成的赖以调节自我的思想与行为来适应周围环境的心理素质,是人的整个精神面貌的表现,是一个人的各种人格倾向性和人格特征的有机结合。当前,不少学校忽视了中学生人格培养。致使有些青少年人格不够健全,发生人格偏异。不少中学生不能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否符合客观需要。是否符合社会道德标准,不能及时调整个体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出现人格适应不良。从人生价值观上说,他们认为生活并没有什么崇高的意义,感到没有值得做的事。在情绪方面,学习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这也没劲,那也没意思,心灰意懒,消极被动,产生无聊、冷漠、空虚的倦怠心态。行为方面则表现为不愿参与、不愿投人的惰性,只在家长、老师的推动下才勉强行动,对待社会生活持观望态度。在自我惫识方面,或过高估计自己,或过于自卑。在人际交往方面,有的封闭、敌对、嫉妒,有的恐俱、焦虑、孤独。

中学生常见的偏异型人格有偏执型、依赖型、分裂型、攻击型等。有偏执型人格障碍的学生会主观、固执、敏感多疑、心胸狭隘、报复心强,有的显得狂妄自大、自命不凡,有的则自卑沮丧。有依赖型人格障碍的学生深感自已软弱无助,有一种“我多可怜”的感觉,理所当然地认为别人比自已有吸引力、有智葱。比自己聪明、教养好,无意识地倾向于用别人对他的看法来评价自己。有分裂型人格障碍的学生内向、孤僻‘过分退缩、胆怯、害羞,不愿与人密切交往,给人一种古怪的感觉,平时不荀言笑,也不会发怒,为人处世不大近人情,有时表现出玩世不恭又自视清高的态度。有攻击型人格障碍的学生有的童年受过虐待,家庭父母不和,感情曾受到过伤害,有的则是家长最初的溺爱所致。使其形成了一些不良行为、。而当家长要管束其不良行为时,他们则抗拒家长的管教,有反社会的行为。这些学生急躁易怒,有无法自控的冲动和情绪,向外攻击、卤莽、盲动,行动反复无常,常常做出损人利己的事,行动后获得一种满足感和放松感,很少有良心的不安和内疚,极端自私和自我中心,严重的会逃学、斗殴、虐待家人、甚至吸毒、犯罪,给本人、家庭招来麻烦,带来痛苦,危害社会。为此,中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和工作中要注重人格的培养,从小养成健全的人格。

二、厌学情绪

很多中学生都有过这种感觉,对学习有时感到厌烦。尽管下决心一定要学好,但仍然是课内听不进,课外学不进,一见到课本就条件反射地讨厌。有时虽不得不强迫自己学,结果学习成了一种负担、一种压力,对学习毫无兴趣。中学生为什么会产生厌学情绪呢?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一,跨进中学大门的学生学习科目由小学的几门增至十多门,学科内容也扩大和加深了,过去的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已无法适应了,从而导致学习兴趣降低,成绩变差。其二,现在的中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常常担负起家庭核心的角色,他们是父母的唯一寄托,也是唯一的希望。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期望值过高。要求过严过急,一天到晚要求他们学习、学习、再学习,致使他们一遇到与学习有关的事情就感到心烦、头痛,甚至旷课、逃学。其三,社会上普遍流行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风气,对中学生也有相当大的影响,致使他们不愿吃苦,成天沉迷于电子游戏、花钱消费等享乐行为之中。

如何克服厌学情绪呢?第一,培养强烈、稳固而广泛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中学生总有对事物产生好奇的时刻,这便是培养兴趣的最好时机。有了好奇的时候,要敦促学生不要让这一瞬间的“心灵之光”轻易错过,寻根究底的精神,勇于探索思考,会使中学生有所成就。第二,增强历史责任感、使命感。要本着对自己、对老师、对国家负责的态度,认识到不好好学习是不负责任的表现;要意识到今天的学习是为了打好基础,是为了使自己获得更好更全面的发展,也是为了将来建设祖国,这样才会积极主动地学习。第三,确立奋斗目标,争取好成绩。对厌学科目订出近期可以实现的阶段目标,实现目标,获得愉快的心理体验,再提出新的目标。家长也要适时调整自己不合理的期望值,学会把对子女的期望值调整到一个最恰当的位置即“跳一跳能摘到果子”的程度,让父母的希望变成他们前进的动力。取得好成绩会使中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在这种状态下,学习可能成为一种.’享受”。第四,培养意志力。学习活动中免不了有“败走麦城、,之时,此刻就应靠意志来努力维持和强化兴趣。学习作为一种紧张的脑力劳动,它不可能像躺在沙发上欣赏音乐那样轻松,也不会像“小园香径独徘徊,,那样悠闲,总会有这样那样的困难,这时老师就必须为他们鼓劲,捉使他们培养坚强意志,不断奋勇攀登。当然,用意志力强制自己专心学习,开始可以要求低些,以后逐渐提高要求。

三、逆反心理

中学生对父母和老师的反抗常常呈现出急风暴雨式的状态,他们实现了“心理断乳”。主观上,他们感到自己已长大成人了,成人感使他们误以为自己是大人了,觉得自己有能力、有气魄,希望像成人那样干出一番事业;但客观上,他们的思想和希望还不脱稚气,而父母长辈仍以小孩看待他们。这样,主观欲望和客观现实就出现了矛盾与冲突,从而产生对师长的逆反心理。逆反心理是一种内发的反向力量,是对他人的教育、指导、帮助产生抵触情绪的体验和行为方式。其实,这是由中学生知识欠缺、经验不足、认识间题片面所致。小学阶段,学生的自尊和价值感来自教师们的评价,老师说好就是好,老师说不行就是不行。进人青春期的中学生正处于向成人转化的过渡期,独立意识增强,一方面,他们发现,老师和父母说的并不是绝对正确,自己的价值和自尊已不再完全由师长的评价来反映,更重要的是来自伙伴群体的认同,倘若他们在与环境与他人的相处中,行为得到否定,他们就会对已有价值观产生怀疑。另一方面,他们总觉得,听从别人的意见,似乎就没有了自己的主见,总是怀疑他人的诚意和好心。要克服逆反心理,最主要的是提高自我意识水平,客观评价自己,认识到一个人的进步虽主要靠自己努力,但别人的帮助也是必不可少的。同时,还要与人为替,相信别人的好意、师长的一片诚心,与人交往多看别人的“闪光点’,虚心向别人学习。此外,请一两个与自己关系好的人监督自己,当自己有逆反心理表现的时候,要他们及时提醒也是很有益处的。

四、早恋规象

心理障碍篇8

【关键词】离退休老干部;心理障碍;心理养生

【abstract】objectivetoanalyzereasonsofretiredveterancadrespresentingpsychologicaldisorderanddiscussmethodsofpsychologicalhealthmaintenanceforimprovingpsychologicalhealthstatusandqualityoflife.methodsimplementpsychological“cosmetology”,physicaldiseasepreventionandcontrol,establishmentofgoodrelationships,developmentofbroadinterest,moodregulationortheappropriatecatharsismeasures.Resultseffectivelyreduceorreleasepsychologicaldisorderofretiredveterancadresandmaintainpsychologicalharmonyandequilibrium.Conclusionpsychological“cosmetology”,physicaldiseasepreventionandcontrol,establishmentofgoodrelationships,developmentofbroadinterest,moodregulationortheappropriatecatharsiscaneffectivelyreduceorreleasepsychologicaldisorderofretiredveterancadresandmaintainpsychologicalequilibriumandmentalhealth.

【Keywords】Retiredveterancadres;psychologicaldisorder;psychologicalhealthmaintenance

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空巢”现象越来越多,离退休老干部孤独、寂寞、焦虑、抑郁等心理障碍日益突出,这直接影响着这一群体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因此,心理养生与精神养老已成为21世纪离退休老干部健康的主题。心理问题是动态的,从心理亚健康到心理障碍是一个慢性的过程,应及时进行自我调适、调节和调养,及时疏导、排解,有利于保持离退休老干部的心理和谐与心理平衡,提高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我们对离退休老干部心理障碍的主要原因及其心理养生保健的具体措施进行探讨,现阐述如下。

1离退休老干部产生心理障碍的主要原因

1.1衰老与疾病人到60岁以后,体力、精力和记忆力都会逐步下降,从而引起一系列生理心理退行性变化,使离退休老干部有力不从心之感,带来一些身体上的不适和痛苦。在衰老的基础上,如果再患有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肺心病、恶性肿瘤等慢性疾病,有些人就会产生抑郁、焦虑与惧死心理。

1.2环境变化老干部离退休以后,生活状态从长期忙碌有序突然转为松散无序,社会角色和交往对象也发生了明显变化,一时难以适应,而且经常面对的主要是家人、家庭以及大量不知如何打发的空闲时间,导致不时留恋过去,多愁善感。另外,子女成家立业,难免使他们产生空虚、孤独和失落感。

1.3人际关系不良和精神创伤有些离退休老干部敏感多疑,夫妻之间、子女之间不善于沟通,关系不融洽,邻居、朋友之间不相容,矛盾重重,加之离异、丧偶或其他亲人相继离世,易产生孤独、抑郁和焦虑感。

1.4兴趣爱好不广泛,生活过于单调有些离退休老干部不愿意参加任何活动,终日无所事事,封闭在一个小天地中;不少离退休老干部的兴趣爱好仅限于身体锻炼,生活单调、寂寞、无聊,容易引起孤独、焦虑、压抑等心理障碍。

2心理养生保健的具体措施

2.1不断净化心理,进行心理“美容”待人宽容善良,处世淡泊乐观,保持心理平和,维护和促进心理健康。宽容是一种良好的心理品质,它包含着理解和原谅,显示着气度和胸襟、坚强和力量。社交中,吃亏、被误解、受委屈的事总是难免的。为人处事宽容豁达,就仿佛给自己安上了心理调节阀,让自己始终保持心理平衡;善良,就是与人为善,光明磊落,扶贫帮困,以他人之乐为乐,心中常有欣慰、愉悦、轻松之感,会让人始终保持泰然自若的心理状态;淡泊,是指恬淡、宁神寡欲,能正确看待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不过分追逐名利,不为身外之物得失而大喜大悲,不嫉妒攀比,不乱发牢骚,始终保持一颗平常心;乐观,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性格和心境,可以激发人的活力和潜力,在生活中寻找乐趣,遇事看得开想得通,常想“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知足常乐。在生活中放大快乐,缩小忧愁,自娱自乐。

《淮南子》“静而日充者以壮,躁而日耗者以老”。就是说,心神安者,其精气日渐充实,形体随之健壮;而心神躁动者,精气日益耗损,形体必然过早衰老。亦即“静者寿,躁者夭。”待人宽容善良,处世淡泊乐观,宠辱不惊,心境就会洁净,就会活得轻松愉快,达到清静养神的目的,是保证心理健康的重要措施[1]。心境洁净和心理健康是一对“孪生兄弟”,结伴而行,使机体的血液流量和神经细胞兴奋度、免疫力和抗病能力都处于最佳状态,不易患病。相反,如果心理常常处于紧张状态,神经兴奋、血管收缩、血压升高,使心理、生理进入恶性循环,则易患病。

2.2正确对待衰老与疾病,重视躯体疾病的防治,防止心理老化老年期生理和心理趋于衰退,易患病,且疗效较差、恢复较慢。要及时或定期地检查身体,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同时还要勇于承认和接受生老病死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拥有一个永远年轻的心态,生理上服老,心理上不服老。勤用脑,勤动手,始终对人生和大自然保持好奇心,延迟大脑衰老,防止心理老化。

2.3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泰然对待精神创伤我国心理学家丁瓒教授认为[2]:“人类的心理适应,最主要就是对人际关系的适应,所以人类的心理病态,主要由人际关系失调而来。”老干部退休后的人际交往主要是家人,要妥善处理好夫妻、婆媳、子女之间的关系,夫妻之间要相互关心、配合,共同料理家务,遇事多商量;对子女不要有亲有疏,应一碗水端平,不过多干涉子女婚姻;要正确对待“空巢”家庭的现实,不过高期望和依赖子女的照顾,多利用现代通信工具与子女交流情感。最重要的是,搞好思想观念上的交流、情感上的交流以及生活情趣相融流等心理沟通,营造良好的家庭气氛。“儿孙满堂,不如半路夫妻”,丧偶后可再婚,避免晚年生活孤独寂寞,便于相互照顾。

2.4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使精神生活丰富多彩独生子女一代的成家立业以及老年人群体的迅猛增长,多数老干部在新的家庭环境中精神需求得不到满足,常孤独寂寞,想“有人说说话”,渴望精神养老,精神养老与心理养生已成为目前不容忽视的问题。

老干部离退休后(特别是“空巢”家庭的老干部)一定要走出家门,多参加社会活动和集体生活,多交朋友,到大自然中去寻找乐趣。“走出小天地,融入大自然”,经常和朋友在一起聊聊天,解放自己,放松心情,既经济实惠又有益于身心健康,既调节情绪、促进思维,又增强了沟通交流,消除误会,增进情感。

“活到老,学到老,改到老”,老年人要适应时展与社会进步。上老年大学学习抚琴唱曲、弈棋习书、吟诗作画,锻炼思维、磨炼意志、陶冶性情、愉悦精神。观赏花卉,怡情养性;乐在“棋”(“画”或“诗”等)中,其乐无穷;倾听鸟鸣可乐而忘忧,目随鱼游则心旷神怡;不仅可以享受优雅的娱乐休闲,还能达到身心愉悦和心理养生的目的。

形式多样的赋闲消遣与娱乐是身心调理的最好方式,注意动静结合。闲暇之时,听音乐、跳舞、逛公园、读书看报、散步、打太极拳等等,寓“心理养生”于“娱乐休闲”之中。另外,带带孙子、孙女,帮忙料理家务,寓“老有所乐”于“老有所为”之中,每天有个好心情,使老年生活更加充实和丰富多彩。

2.5以情胜情调和情志或适当宣泄,避免不良情绪的影响[3]采取情志相胜或发泄的方法进行心理疏导,使情志调和,心理趋于平衡。《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认为:悲胜怒,喜胜忧,恐胜喜,思胜恐,怒胜思。意思是说,善怒者以苦楚之言感之,使其气消而不上逆作怒;善忧者以喜庆之事开导之,使其重新振作精神;善喜者以事情不利的方面恐吓之,以制约其过度的兴奋;善恐者劝其动脑思考,了解致恐原因,以消除恐惧之感;善思者激其发怒,以疏达气机,畅达心境,从苦思冥想中解脱出来。情志发泄方法是指不过分压抑自己的情感而采取的一种化解不良情绪的方法。老年人不能总是强行压抑自己的真实情感,要在适当的时间和场合,顺其自然,当怒则怒,当喜则喜,当悲则悲。著名的心理学家和心理治疗学家弗洛伊德在临床实践中发现并指出,没有表现出来的情绪常常是精神病的基础,他通过把精神情绪的激流释放出来的精神发泄法治愈了许多精神病患者。

参考文献:

[1]叶明.重在调理(中医养生保健专家讲座)[m].2版.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9:33.

[2]李军.试论维护人体健康心态的有效方法[J].现代医药卫生,2006,22(6):929-930.

心理障碍篇9

【关键词】产后;心理障碍;护理

产后心理障碍是指产妇产后发生的产后沮丧及产后抑郁症。妇女在产褥期内普遍存在暂时性心理退化现象,情感脆弱,依赖性强,适应性差,特别是产后1周内情绪变化更加明显,在某些危险因素作用下易发生精神障碍。产妇产后心理障碍不仅影响家庭的和睦和产妇的亲子行为,严重者还可危及产妇和婴儿的健康安全。近年来,我国产后心理障碍的发生率有所增加。为探讨产后心理障碍系统的护理方法,我科将25例轻、中、重度有产后心理障碍的患者进行分组观察。24例产后沮丧和轻中度产后抑郁症的患者康复出院,1例产后重度抑郁症患者转专科继续治疗。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通过对2007年1月1日至2007年10月31日在我科住院分娩产妇进行心理状态评估,满足以下条件:(1)知情自愿;(2)既往无精神病史;(3)小学及小学以上文化程度。产妇年龄最大43岁,最小21岁,平均27.91岁。农民681例,其他职业177例。随访至产后3~14天。

1.2心理状态评估

1.2.1病史全面评估病史包括抑郁症、精神病的个人史和家族史;有无重大精神创伤史;本次妊娠过程中的心理状态及分娩过程是否顺利、有无流产、难产、滞产;婴儿的性别及婴儿的健康状况;婚姻家庭关系和社会关系等因素。

1.2.2身心评估评估产妇妊娠过程中的心理变化,是否有孤独、焦虑、恐惧感;观察产妇的日常生活和自我照顾的能力;了解产妇的婚姻关系和家庭其他成员的关系。

1.3诊断标准目前国内外对于产后抑郁症尚无统一的诊断标准,较常用的标准是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epDS量表共10个项目,分别反映心境、乐趣、自责、焦虑、恐惧、应付能力、失眠等情况。由受试者根据自己症状出现的频度“从未”、“偶尔”、“经常”、“总是”4个等级进行评分,每个项目设0、1、2、3分四个等级;其中第3、5、6、7、8、9、10项采用反向评分(即3、2、1、0)。10个项目分值的总和大于12或13分提示可能有抑郁障碍,9或10分也提示可能有抑郁障碍,对这些妇女应认真评定,观察有无重症抑郁发生。分数低不一定就意味着无抑郁障碍,需要进一步做临床检查,尤其当临床医生有理由认为有抑郁障碍时。

2结果

按epDS量表的诊断标准,858例产妇中有25例被诊断为产后心理障碍。发病时间多出现在产后3~14天,其表现以抑郁状态为主,有情绪低落、孤独、悲观、疲劳感、内疚感、自责自罪感、焦虑烦躁等,还可出现罪恶感,怀疑自己患有种种疾病,最严重者出现自杀企图。可伴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症状,如心悸、出汗、耳鸣、头晕等。其原因有:缺少家人关心8例,产后疼痛5例,新生儿畸形2例,新生儿住院4例,其他6例。25例中24例产后沮丧和轻中度产后抑郁症的患者经过护理人员的心理疏导和家人的关爱后康复出院。1例产后重度抑郁症患者,经精神科专科治疗病情治愈。

3讨论

3.1产后心理障碍的发生率有研究报道正常人群抑郁症的患病率为2%~3%[2]。由于测量工具、诊断标准不一致及研究样本大小的不同,文献对产后抑郁症发生率的报道有很大差异,但均较正常人群抑郁症发病率明显增高。国外报道为3.5%~33%,国内为11%~15%[3]。本研究以epDS为测量工具,产后抑郁症的发病率为2.91%。此结果与正常人群抑郁症的患病率接近,可能与我院产妇大多来自农村有关。

3.2产后心理障碍的病因(1)心理因素:患者存在较多的负性生活事件,如支持系统不利、产后亲属关心较少、经济状况不佳、居住环境恶劣等因素。产妇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家庭收入等与产后心理障碍存在相关关系。年龄≥35岁的产妇,由于机体条件差,妊娠并发症多,产后心理障碍的发生率也偏高。(2)分娩方式:如产时并发症、产钳助产、对分娩疼痛的恐惧心理均与产后心理障碍的发生有关。不良分娩结局如死产、畸形儿及产妇家庭对婴儿性别的反感等是产后心理障碍的诱发因素。(3)社会文化因素:除心理因素外,还应研究外在的社会结构和文化因素。在传统文化中,文化因素可减少和预防心理障碍的表达。产后风俗习惯可以形成较好的心理社会支持系统。

3.3产后心理障碍的危害(1)影响婴儿发育:许多学者对患产后心理障碍母亲的1~2岁婴儿研究发现,早期产后抑郁症与婴儿不良认知及情感障碍有关,当抑郁症较为严重并且持续时间较长时,对婴儿发育影响的危险性就更大。(2)产后抑郁症可影响母乳喂养产后泌乳时间迟,泌乳量少,新生儿生理性体重下降幅度大,持续时间长,恢复慢,产后4个月纯母乳喂养率低[4]。(3)影响内分泌产妇焦虑或抑郁可导致体内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减少及其他内分泌激素的改变,使宫缩减弱,是助产率增加和产后出血增加的一个可能因素[5]。

3.4产后心理障碍的护理(1)对于有焦虑症状、手术产及存在抑郁症高危因素的产妇应予以足够的重视,医护人员应该了解产妇焦虑的根源,从根本上与产妇沟通,稳定产妇的情绪。同时让产妇多与婴儿接触,从而增加产妇的安全感。除此之外,还应避免不良的刺激,减轻生活中的压力。(2)对于家庭关系紧张的产妇,首先应该做好丈夫的思想工作,指导他如何与妻子共同渡过这个心理障碍期,并给他讲解有关如何照顾婴儿的方法,这样就可以减轻产妇照顾婴儿的压力,而且还要调解好产妇与家庭其他成员的关系,尽量营造一个和谐的家庭氛围,给予产妇精神上的支持。(3)高度警惕产妇产后的伤害性的行为,护士应加强巡视病房,注意保护好产妇和婴儿。对于重症产后抑郁症患者应该有亲人24h陪伴,给予她无微的照顾,并及时请心理科医生或精神科医生会诊并给予治疗。做好随访工作,及时了解产妇及婴儿的情况,并给予帮助,对产妇及其家人说明婴儿各个生理期的变化,指导他们应如何护理婴儿,避免产妇不知如何照顾婴儿产生焦虑心理。

3.5产后心理障碍的预防要鼓励开展多途径、分阶段、综合性的预防措施,如建立孕妇学校,向孕妇和家属系统介绍妊娠、分娩、产褥期基本知识,同时加强心理咨询和教育,普及精神卫生知识,帮助孕妇克服对妊娠、分娩的神秘感和恐惧感,加强自我调试,保持乐观向上的良好心态。分娩时医院建立家庭式病房,设置不同价格的床位,满足不同经济状况产妇的需要。提倡丈夫陪伴分娩和导乐陪伴分娩,以消除产妇的恐惧心理和不安情绪。实施分娩阵痛,减轻疼痛引起的负性情绪。分娩全程给予产妇精神心理的支持,避免医源性负面影响。严密观察产程,提高产科质量,改善母婴分娩结局,减少急性剖宫产对产妇的不良刺激。产褥期为产妇提供温馨、和谐的休养环境,保证充足睡眠和营养,促进身体康复。帮助产妇迅速适应母亲角色,学会护理婴儿。丈夫和亲友要与产妇加强情感交流,关心、体贴产妇,使其增强自信心,维持心理平衡。同时产后访视与产妇心理保健相结合,保证产妇身心健康,才能使产妇顺利渡过人生这一特殊时期。

我们应该从各个方面去评估产妇的心理状态,及时了解产妇的心理变化,以便于我们早期识别产后抑郁症高危人群,针对性地进行早期干预,出院后加强监护与积极治疗是防治产后抑郁症病情恶化的关键[6]。

参考文献

1郑修霞,夏海欧.妇产科护理学,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5.

2龚绍麟.抑郁症.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4.

3杨怡,何仲.产后抑郁症发生情况与分娩相关因素的调查分析.实用护理杂志,2003,19(3):63.

4何志毅.产后抑郁症对母乳喂养的影响.中国妇幼保健,1999,14(11):688-689.

心理障碍篇10

专业技术人员心理障碍心理健康抑郁焦虑心理健康是人的根本,现在学校都已配备了心理咨询师,对学生进行心理方面的指导,学校要培养心理健康的优秀人才,首先要有心理健康的教师。

所谓心理障碍,是指一些非正常的心理活动和心理状态。这种非正常的心理活动和心理状态继续发展下去,就会导致不良后果发生,严重者会给社会带来危害。近年来专业技术人员由于心理障碍而导致的不良行为日趋上升,而且愈演愈烈,严重影响了他们的正常工作、生活和身心健康。

DSm-iV对超过200种心理障碍做了归类、定义和描述。专业技术人员常见的心理障碍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抑郁、焦虑反应、人格障碍(包括偏执人格和人格)、智力障碍(包括记忆障碍和思维障碍)、强迫现象、自卑、狭隘、疑病现象等。

一、心理障碍的成因

科学研究发现很多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源于人脑中生物化学成分的紊乱,在我们的一生中,心理健康始终受到身体、精神及感情因素的影响,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生活中的重大变化。带来压力的生活事件,尤其是生活中的重大不幸,有可能是导致专业技术人员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的罪魁祸首。另外,来自家庭和朋友的关爱、支持,以及我们对这些关心支持的接收程度,也会影响着我们的心理健康。这些事件最终是否能够对我们的心理健康造成影响,以及影响的程度到底有多大,取决于这些生活事件的强度、事件的深度以及事件发生的频率。研究表明,25%的重度抑郁症与重大的生活不幸有关。

2.压力。压力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包括生理、心理以及行为上的变化。比较容易导致心理问题的工作压力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工作节奏快;职业安全感降低;职业发展压力;工作负荷过大;工作家庭冲突等。

3.缺乏社会支持。有些专业技术人员天生喜欢独处,或者由于工作原因没有时间参与社会活动,导致生活单调,朋友较少,终日与孤独为伍,那么,产生心理问题的概率就会越来越高。

4.自我人格特质。有些专业技术人员遇事容易焦虑、紧张,同时十分敏感,对自己和他人都要求完美、眼中不揉沙子、处理事情缺乏弹性,这样的个性对专业技术人员的身心健康、活动效率、潜能开发以及社会适应状况都会带来消极影响。

5.性格缺陷。在生活中,与他人交流并保持良好人际关系是维持个人心理正常状态所不可缺少的内容。但是当人出现性格缺陷时,会使其在社会生活中出现与人交流的障碍。

6.应对方式。心理学家发现,人们对各种生活事件的应对方式与心理问题的发生有密切关系。有些人在应对各种事件时多采用消极的、逃避的应对方式,这样的人更容易受到心理问题的困扰。

二、心理障碍的预防

对待心理健康问题,预防是最好的应对。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忧患意识,首先根据心理障碍形成的原因,及时调整自我状态,尽力消除可能导致心理困扰的因素,在心理问题出现之前及时采取行动,我们应从以下几方面预防:

(一)有效管理压力

在导致心理问题发生的因素中,压力因素占了极大的比重,压力是诱发心理问题的必要条件之一,因此有效管理压力对预防心理问题的产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控制压力源。进行有效的压力管理,首先要控制压力源,比如有效地管理你的时间、确立符合自己实际的抱负水平、注意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积极向上、健康乐观的情绪、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平衡工作与生活的关系、培养良好的工作生活习惯等。

2.调整压力应对方式。压力应对方式指的是一个人在压力面前所倾向于选择的应对方式,主要有三种:支持式应对、回避式应对、和控制式应对。其中,控制式压力是最优的压力应对方式,因此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我们要多采取控制式应对,可以通过看书、学习、写作、工作等办法,主动分散对某些不愉快事情的注意力。

(二)提高自身素质

心理健康的人一般有三个特征:专著并热爱自己所做的事情;对自己的生命有控制感,不怨天尤人;把任何一种改变都看作是一种挑战,而不是威胁。这些能力不是天生的,我们可以通过训练来提高我们的自信心和抗压能力。

1.培养自信心:(1)关注自己的优点。我们在工作或生活中从事各种活动时,不妨多想想自己的优点,这样会给自己带来自信,消除对问题解决过程中因可能出现的困难而产生的恐惧。(2)积极的自我心理暗示。我们要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小事,进行正面暗示,消除负面暗示,提升自己的自信心。(3)学会奖赏自己。我们要学会奖赏自己,让自己体验到成就感。

2.提高抗压能力:(1)接纳自己,允许自己不完美。世界上没有人是绝对完美的,但我们都是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存在,都有存在的价值,那么就接纳不完美的自己吧。(2)设置可实现的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避免产生挫折感;建立成功档案,经常重温成功的喜悦,可以使你信心百倍地去克服困难、战胜困难。(3)把挫折当机会。任何人在前进的征途中都会遇到挫折,我们要换一个角度看问题:把挫折看作是一次挑战、一次学习的机会,从失败中领悟,跨越挫折,迎接成功。

3.改变不合理信念。有心理困扰时,我们的思维方式可能会变得非常消极,会把非常小的事情夸大,并对不幸事件做出种种错误的归因,即使不是你的责任也会归咎于自己。这时我们要及时向心理咨询师求助,改变自己不合理的信念,建立合理信念,让自己远离悲伤、绝望和不满。

(三)寻求专业帮助

当心理问题产生时,寻求专业帮助是首选的应对方法:心理专家可以帮助你了解自己的心理状况,制定最适合的解决方案和治疗措施,而你需要做的就是严格遵循治疗方案,循序渐进地完成治疗过程,重新恢复健康。

1.到正规医院精神科或心理科进行确诊。如果你怀疑自己陷入了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的困扰折磨中,请尽早去正规医院和专业机构进行诊断治疗。

2.必要时可以服用药物。在遭遇抑郁时,抗抑郁药物是必要的、效果稳定的治疗方法。

3.进行心理咨询与治疗。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相结合的治疗方案对抑郁症具有很好的疗效。当精神科医生给你实施药物治疗时,一定要选择一位心理咨询师配合治疗。

4.抑郁症危机自杀自救。自杀是抑郁症最具灾难性的后果:许多抑郁症患者,尤其是重度抑郁症患者可能会有自杀的念头,并且随时可能实施,从患上抑郁症的那一刻起,就可能被自杀的阴云笼罩;如果不幸患上抑郁症,请不要放弃,我们一定要比健康的人更加珍惜生命,要更加努力地拯救自己。

抑郁症患者自杀自预由预防、自杀危机干预、自杀未遂事后处理三个步骤构成。

第一,预防。及时掌握一些专门的危机干预组织的联络方式或者自杀危机干预热线;建立一个较大的朋友圈。

第二,自杀危机干预。如果你已经患上抑郁症,在你的生活中发生了重大不幸的事件时,那么你必须第一时间打电话给你的治疗医生或专门的危机干预组织求救,并远离自杀刺激物;也可向自己的朋友倾诉,缓解自己紧张的情绪;自杀行为具有传染性,当你接触到了关于自杀的报道,请立即与自杀干预组织联系,就自己当时的状况进行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