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社会专业论文十篇社会专业论文十篇

社会专业论文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16:54:40

社会专业论文篇1

一、社会工作在中国的发展历史

专业社会工作是西方社会的产物,19世纪末20世纪初社会工作在英美等发达国家发端,而中国的社会工作起步较晚、水平低,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20世纪上半夜专业性质的社会工作在中国的大学里开始讲授社会学、社会服务等课程,一些大学师生开始从事社会服务活动,同时在西方受过正规教育的一些知识分子为了救国救民,救亡图存在中国大地上发起了乡村建设运动,虽然这些活动因为战争等的原因这些实践活动并没有取得预期的结果,但它在我国社会工作发展史上仍有重要意义。

第二,1949年以后计划经济时期的行政非专业化的社会工作模式形成阶段。在30多年计划经济与“单位体制”实行时期,政府通过其代表者——各种社会组织和单位,并通过国家干部以行政程序与手段向人们提供生存资源和力所能及的帮助,从而形成了靠行政框架解决社会问题的行政性非专业化的社会工作模式。

第三,80年代中期以后,专业社会工作在中国的宣传、提倡与初创阶段。1979年国家决定恢复社会学,社会工作课程作为应用社会学也在一些大学恢复起来。随着“政企分开”改革政策的推行和政府、群众团体职能由管理型向服务型的转变,以及民政等部门对干部知识化、专业化要求的提高,社会工作作为一个专业化的要求自然被提上议事日程。1986年国家决定在北京大学等学校设立社会工作与管理专业,这样专业社会工作教育在中国开始起步、恢复,与其同时民政等部门对干部进行在职培训,讲授社会工作内容,从而形成了以往的行政性社会工作与专业性社会工作相结合的发展格局。

改革开放特别是90年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社会结构转型的速度加快,各种“适应性”社会问题的出现只能由现存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制度框架内去解决,这为解决社会问题提供了一种“非政府渠道”解决方式,使得社会工作能够快速发展起来,其主要推动因素有以下几方面:人们依靠亲属群体解决困难的手段日益弱化;来自政府部门的支持力量在逐渐增加;体制改革带来社会服务的职能回归社会;与市场经济发展相对应的某些社会层面的发展;专业社会工作在中国的恢复、发展、壮大走上了规范化的道路。

二、社会工作在中国的现状

社会工作是现代社会结构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补偿社会变迁损失、修正市场失败、追求社会公平和改善人类福利的重要社会机制与制度安排,也是资本主义谋求社会控制的重要社会机制,其基本功能是通过解决社会问题满足人类需要。这意味着社会工作拥有跨越社会制度、民族国家和文化价值的普遍适用性,意味着社会工作同样适用社会主义国家,因为追求幸福美好生活是人类社会的共同需要,是普世性人性的主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进入史无前例和翻天覆地的结构转型期,社会转型速度之快、范围之广、冲击之大、影响之深是前所未有的,同时社会问题丛生,社会失范现象比比皆是,越轨行为屡见不鲜,社会整合、社会秩序、社会管理成为头等重要大事,这些为社会工作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大好机遇,也对社会工作者提出了巨大的挑战。与此同时,中国人生活方式已发生了重大变化,城乡居民生活由温饱迈向小康,生活质量普遍提高,基本需要内容与层次发生结构变化。在中国加入wto和经济全球化处境下,全球化福利处又为中国社会工作发展增加了新动因。中国如何与国际社会工作通则接轨,如何与国际社会工作界交流合作已成为当务之急;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在消除贫困、解决社会问题和满足弱势群体基本需要,在追求平等、促进社会发展和改善公民生活质量方面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现阶段社会工作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着以下主要问题:

第一方面,社会工作概念的专业理解与社会理解充满歧义,专业形象卑微低下,专业教育呈超常态发展,但是毕业生缺乏清晰的就业市场,专业地位无从谈起,社会工作“理所当然作为”与可预期的兴旺局面并未出现,形成社会需要与社会工作发展本身严重分离的奇特现象。

第二方面,社会福利组织员工年龄老化、知识陈旧、专业化水平低下,迫切需要大批受专业训练的社会工作者,而受过专业训练的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客观上难以进入福利机构,主观上不愿进入福利机构,形成了福利机构的社会需求与社会工作教育之间的严重脱节现象。

第三方面,目前我国社会工作仍处于“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型”的社会工作机制,几乎大部分应当由社会承担的职能和责任都由政府或“准政府”机构包办,而企业在相当大的范围内仍然以内部利益为主要取向,并且在可能的情况下仍然“办社会”,大量事业单位更是自成一体“事业办社会”,导致大量社会福利资源滞留在企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内部,社会福利机构缺乏走狗的资源现状——福利资源短缺、福利资源的单位占有、福利资源的行政配置。

第四方面,社会工作职业化、专业化同旧体制、旧观念及旧工作方法之间的矛盾,专业社会工作水平的低下不能适应社会工作带来的挑战;缺乏社会工作的社会认同,专业教材专业师资缺乏;理论建设滞后,经验不足,庞大的社会工作体系还没有建立,等等。

从以上几个方面我们可以看出,中国专业社会工作仍然面临着无法改变的困境,它尚未形成一门独立的职业,而真正的社会工作实践者更是寥寥无几;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尚处在不稳定的发展状态同时更面临国际化与本土化之间的挑战,以及理论与实践之间整合所面临的困难;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团体的发展社会公益和福利事业方面的成绩已开始引起社会和学界的关注,但政府与“第三部门”之间的伙伴关系与信任感的建立,仍然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中国已发生的巨大社会变迁与未来新世纪的变革为社会工作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但社会工作教育的发展无路从理论基础还是从实践经验来看都显得相当薄弱。不过,从另一个角度看,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也面临着三个方面的张力,即它如何看待在世界上特别是西方国家存在已有百年历史的社会工作经验,如何看待中国1949年之后计划经济时期解决社会问题的历史传统,如何判断我国社会转型的方向、进程及其对社会工作的需要。为此,一方面,我们必须严谨地面对社会工作在国际层面发展上所经历的过去,另一方面,我们必须认真理解过去,理解中国现阶段发展社会工作的制度环境与面临的问题,着眼于本土化社会工作的创新发展。

三、中国社会工作实践的路径

中国社会工作的服务内容与实践范围具有独特的界定,社会工作领域与实践内容界定取向有多种多样,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根据现有社会工作实践,结合国际社会工作现状,范围包括社会救济、社会福利、社会保障、社会教育、社会改造、社会调解、社会服务、社会行政和社会管理领域;

二是社会工作时间包括社会救济、福利保障、民主改革与精神文明、注重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解决社会问题;

三是社会工作服务包括社会福利、社会保险、社会服务和移风易俗等社会改造的工作;

社会专业论文篇2

1.1研究对象

以吉林大学、吉林体育学院、吉林师范大学、长春师范大学、通化师范学院、白城师范学院等开办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省内10所高校为本课题的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实习情况进行了研究.试图找出专业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及建议.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对实习工作的重视程度

(1)实习学校.

实习学校对实习的有效管理,是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培养要求和实践课程的设置情况,在实习时间、地点、内容和形式等方面进行具体的布置与安排,并在实习开展的过程中对上述过程做必要的监督与调整,以保证实习顺利进行的活动.因此,做好学生实习的组织管理工作,是学校教学管理中的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多数教师认为,实习前的动员和实习计划的完善是影响实习质量的主要因素.调查中发现有近25%的学校对实习重视程度不够.主要表现在:一是教学计划中实习时间和次数安排不合理;二是对学生实习前宣传动员力度不够;三是对可能出现的问题采取应急预案不当;四是安排教师指导和督促、检查不得力;五是没有建立科学规范的考核评价体系.

(2)指导教师.

由于实习学校的不重视,也导致部分实习指导的教师不重视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实习的带队指导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都不高,影响专业实习的质量.调查中发现有36.4%的教师对学生实习重视程度不够.主要表现在:一是由于教学任务繁重不能及时下到实习点,即使是到实习点也是走马观花,流于形式,指导根本不到位;二是没有针对具体的案例来指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三是对学生实习的全过程缺乏有效的管理,疏于监督;四是实习过程中培养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学生科研能力的力度不够,没有达到最佳的实习效果.

(3)实习学生.

由于就业形势不乐观,直接导致学生对实习的重视程度不够.通过调查发现,有近40%的学生认为专业实习是可有可无的,对他们的就业没有什么影响.主要表现在:一是缺乏敢于吃苦、敢于拼搏、敢于争先、勤奋好学的精神,在实习单位的工作和学习态度不认真,缺乏敬业精神;二是实习的思想意识淡漠,认为无所谓,只是在实习之初到实习单位报道后就毫无踪影,无所事事;三是在学校期间准备不足,对工作岗位上可能遇到的各种突发事件应对措施不得力,面对实习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应对的措施不多,甚至是没有办法;四是缺少实际工作的经验,不善于观察与学结等,工作业绩不突出,这样实习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4)用人单位.通过调查发现有40%的单位对实习重视程度不够,主要表现在:一是到该单位实习的学生往往是本单位职工的子女,或者有其他的社会关系,碍于情面,不得不接收,接收后也不安排具体的工作,只是在实习结束后给盖个章、写个鉴定了事;二是把实习生当成廉价劳动力“用而不导”;三是安排与专业无关的人进行指导,往往有失偏颇.即使是安排专人来指导,指导人员或是无指导经验、或是指导不认真,敷衍应付,失去了实习的本来意义.

2.2实习安排的时间和次数

资料显示,英国的一些师范学院的实习分几个阶段,普遍采用的形式是第一年安排四周,第二年安排五周,第三年安排六周,教育实习32周以上;日本等国也有类似的作法,法国初高教师培养(2年)教育实习500课时,中等教师培养(2年)教育实习300课时以上.调查中发现多数的学校采用一次性实习,而且是安排在第八学期,实习时间为12周,除去校内预备实习和实习结束的总结与成绩评定,真正用于实习的时间只有十周左右.在十周的时间里学生既要在实习单位完成实习任务,又要参加各种毕业生就业洽谈会选择用人单位,同时他们还要完成毕业论文的选题、开题、查阅资料、论文的写作、答辩等一系列的活动,时间非常紧.此时,毕业论文、实习与择业往往是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两者相衡取其重,就业放在了主要地位,实习就被放在了次要地位.加上各个方面对实习的重视程度不够,最终就不能取得好的效果.一部分学校将实习安排在第六或第七学期,但也是一次性实习.只有2~3所院校安排了两次或多次实习,收到的效果还是非常明显的.

2.3实习的管理模式

目前全国各高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毕业实习模式大多采用集中实习和分散实习两种模式.调查中发现有部分院校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也有部分学校采用混合编组和顶岗实习的模式,这些模式都有其各自的优缺点.近年来,由于就业形势非常严峻,为了保证学生实习与就业有机结合,许多学校普遍采取了“自主分散”的实习形式,从效果看这种形式是灵活有余,监管和指导不足,往往是“放羊式”的实习形式,并没有达到实习的真正目的和效果,并没有实质性地发挥实习的作用.

3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实习环节的优化策略

3.1建立健全实习管理规定,加强毕业实习过程控制

建立和健全实习管理规定是保证毕业实习顺利进行并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保证.第一,建立和健全实习管理规定.制定一系列规章制度规范实习的操作和流程,使学生在实习期间能得到有效的控制和管理.第二,要做好实习前的准备工作.首先,召开全体学生的实习动员大会,详细讲解实习的目的、意义、实习的主要内容、实习要求和实习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等,要求学生充分认识毕业实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做好相应的知识准备和心理准备.其次,做好预备实习工作.此时要多假设一些情境,要求指导教师与学生一起研究方案,指导学生及时解决这些问题.第三,规范实习过程管理,加强教育实习的质量监控.由于实习的整体周期较长,实习点分散,带队教师不可能长期驻点管理,整个实习过程缺乏必要的监管,实习往往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因此,要做到严格管理,加强实习的质量监控.除安排1~2名学生干部作为负责人与学校和指导教师沟通外,学校还要派出检查组,采取不定期走访抽查、咨询实习单位等方式来掌握学生在实习期间的整体表现.既要检查学生的实习状况,也要检查指导教师深入实习点的指导情况,使整个实习环节达到“监管一体化、信息畅通化”的良好状态,从而确保专业实习质量的不断提高.

3.2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指导队伍

作为一门新兴专业,与体育教育专业相比,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专任教师的数量严重不足,能指导专业实习的教师数量更是少之又少;同时由于重视程度不够、经费不足等主客观原因的影响导致指导教师对实习工作同样不重视,走过场、应付了事,学生的实习得不到很好地指导,因此,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实习指导教师队伍已成为当务之急.首先,我们要挑选一些具有丰富社会体育实践经验、有一定的专业实践水平的教师来担任实习指导教师.其次,要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加强教师队伍的培训,采用选派2~3名教师到实习单位挂职锻炼的方式,来增强教师的专业技术操作能力和专业实践经验,提高教师专业实践指导水平.

3.3建立相对稳定的实习基地

建立相对稳定的专业实习基地是完成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实习工作的重要条件.由于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成立较晚,许多高校在对待专业实习方面还没有脱离体育教育专业实习的桎梏,缺乏创新性和开拓精神.同时,由于重视程度不足,检查、督促和指导不到位,经费紧缺等原因,造成了当前大多数高校没有建立足够实习基地.只好采取分散的实习方式,这种实习方式是在实习前由学生自己联系实习地点,实习的地点和人员都较为分散,实习学校无法派出更多的教师进行指导和管理,从而导致实习效果较差.其解决办法是:由高校牵头与体育管理部门、企事业单位、社区、健身俱乐部等在双方互惠互利的基础上签订合作协议,建立稳定的社会体育实习基地.学校选派教师与实习基地的专业人员联合组成实习指导小组,共同制订实习的指导计划和实施步骤,协作指导实习生的专业实习.

3.4丰富实习的内容和形式,延长实习时间

在国家大力提倡体育产业化的大背景下,我们重点强调专业实习不仅仅为学生就业作准备,也不仅仅为了演练和检验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教学理论和实际职业技能水平,应该向提升国家国民经济转移而设计,将着眼点放在自己的长远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上,为自己的未来职业和人生发展奠定一个稳固的良好的基础.因此,实习的内容和形式就显得尤为重要了.目前多数高校在实习形式上仍采用集中实习和分散实习方式,或者是集中实习和分散实习相结合的方式,它们都有各自的优缺点.针对上述情况,一些高校规范了管理模式,对教育实习的形式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革,根据学校自身的特点实行开放式实习或顶岗实习的方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都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因此,我们要丰富实习的内容和形式,采用分阶段实习或者延长实习时间,加强对毕业生的实习和教师指导工作的检查等等,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

3.5建立完善的实习考核评价体系

社会专业论文篇3

1关于社会实践体系的建立

任何工作的顺利开展,都离不开事先周密的安排和计划。只有制定并建立了完整的实践体系,才能开展具体的实践活动。结合学科培养目标,研究者提出建立“两应用、三功能、四能力”的实践体系。具体框架如图1所示。“两应用”是针对应用心理学的专业特点“应用性”而提出,体现应用心理学“应用性”特点的两大学科方向,目前主要是心理健康方向和人力资源方向。结合社会岗位需求建立以下实践体系:中小学实践体系、高校实践体系、特殊教育实践体系、灾区心理援助实践体系和企业实践体系。其中中小学、高校及特殊教育实践体系是针对学生毕业之后在这些部门从事相应的科研及心理健康实践工作所建设的。灾区心理援助实践体系,属于社会心理服务。众所周知,当前世界人类心态的不稳定、人与自然的不和谐还有其他一些不可控因素导致现时“天灾人祸”频频发生,面对这些危机及突发事件,民众的心理需要及时调适。企业实践体系针对学生将来在企业人事部门从事相应的实践工作所开设,同时这些基地可以为两大方向的教学科研提供平台。“三功能”是针对实践体系的功能而言的。把实践体系的功能分为教学型、科研型、就业型。据了解,目前大部分高校的挂牌实践体系主要是毕业实习基地[5],对应于我们提出的就业型功能,即主要为学生毕业参加工作走向社会所服务。为使原先的实践体系多功能化,充分提高实践体系的利用率,使实践体系更好的为培养应用型、创新型人才而服务。我们提出“三功能”的方案。其中教学、科研型主要服务于日常教学中的实践活动,就业型主要是毕业实习,是四年基本知识的综合应用。需要说明的是,三功能、两应用的划分不是非此即彼的,它体现了一个事物的多角度、两面性,即实践体系所针对的学科方向及功能。实践体系的确立也不是随意而为的,是同时结合多种因素而考虑的,总的原则是以学生为本,结合专业特点社会需求所制定。“四能力”针对实践活动所培养的能力所提出的。包括基本知识技能的实际应用能力、自我调适能力、创新能力及综合应用能力。基本知识技能的实际应用能力是指从事某一领域的工作所需具备的能力,如从事心理健康工作所需要的心理诊断技能、心理咨询与治疗技能。从事中小学心理健康工作者,则需把专业课《人格心理学》《心理咨询》和《发展心理学》等理论知识技能应用于实际来解决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从事企业人事方面的工作者,则需把《管理心理学》《人力资源管理》和《心理测评》等理论知识技能应用于企业来解决问题。自我调适能力指学生在教学、科研及就业实践活动中,在把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的同时,也要把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自身,使自己具备良好的自我调适能力。如果本身从事心理学工作的人都没有健康健全的人格,又如何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心理学问题呢?因此健全健康的人格本身就成为创造性解决问题的生产力;创新能力及综合应用能力指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会遇到一些四年学校生活中没听过的问题与难题,需要学生自己创造性地去解决。如科研实践的训练: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等科研方法无疑能够帮助学生更好把握问题本质所在,为更好地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奠定基础,同时科研实践过程中训练的独特视角能够促进自己突破书本知识、个人经验的局限,极大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及综合应用能力。该实践模式不但能提高学生自身心理素质、创新能力,也能提高学生实际应用理论知识及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表现在心理学“应用型”的两大方向上:心理健康及人力资源管理。该体系继承了传统的实践模式中对两大应用方向的重视,又把对学生自身素质的提高、创新能力的培养放在同等甚至更为重要的位置。

2以“问题为中心”开展实践活动

当学生按照实践模式进入实践基地开展工作时,详细而具体的实践大纲的制定是很重要的。但是在制定大纲之前必须搞清楚两个问题:即实践的目的及实践的内容。

2.1培养目标应用型人才的最高体现是创造性地解决问题,那么实践体系的目的自然也是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目标,那么实践活动该如何进行就可达到这个目标呢?研究者认为这里的一个宗旨就是“难题或者问题交给学生,而非劳务交给学生”。据了解,大部分当前应用心理学本科学生在毕业实习或者专业实践体系的主要工作是协助和配合实践单位工作人员做一些日常简要的劳务工作,并非顶岗实习[6]。诚然,对基地一些基础性的工作的了解固然必要,但若实践工作仅仅停留在这个层面上的话,定然是达不到培养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的目的。故而研究者认为在基地,作为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学生应该对于基地是一股新鲜的血液,实践单位应该是把工作中需要解决的难题交给学生,而非劳务。这些难题如果能被科班出身的大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那么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自然能得到很大的发展。

2.2实践的内容实际上这个问题与上个问题是一致的,或者说是上个问题的后续问题。前已述及,实践单位应把“难题或者问题”交给学生。即实践的内容实际上是针对实践单位的日常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或者难题展开的,那么概括来说,学生就是要以“问题为中心”开展实践活动或者实践工作。具体在实践活动中如何体现呢?这需要基地和学校(学生)双方的努力和合作。学校应把实践单位的日常工作作为课程资源来开发,并写入实践大纲。使学生在实践单位的工作任务问题化,即发现工作中的问题、难题并创造性地解决。方能凸显应用心理学学科的“应用性”特色。故而需要在日常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校或学生成为实践体系建设的主体;需要实践单位工作人员对于学生实践的目标进行了解和理解。如果实践的功能是针对教学展开的,那么其实践的目的就是与课程有关,旨在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认识;如果实践的功能是针对科研展开的,那么实践的目的就是与研究项目有关;如果是毕业实习,则为就业准备。这三种功能对应三种目的,研究者认为教学、科研功能主要是为“培养坚实的专业知识技能”服务,故它是基础性的工作,创新思维的成分较少,其实践大纲的制定与课程设置有关。而就业功能的实践即毕业实习,其为“能够在科研、政府、学校、企业、事业机构等广阔领域里从事研究或实践”而服务,因此毕业实习是更加实际的,是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实践单位和学生必须都了解目的,以便针对性地展开工作。建议在实践活动进行之前尤其是毕业实习之前应设置一个见习期,通过见习期,学生与实践单位双方都进行一些基础性的常规性的了解。如学生对实践单位的日常工作事务、程序有个大致的了解;再进一步发现或了解实践单位中可能或者已经存在的“问题和难题”,从而有利于在接下来的实习过程中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

3结束语

社会专业论文篇4

关键词:社会保障;教学体系;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4107(2013)05-0017-02

当前我国社会保障事业蓬勃发展,各行业各领域对社会保障专业人才的需求日渐增大。高等教育要适时培养出国家需要、社会接受、市场认可的、高素质的理论型与实用性兼具的复合型人才。因此,合理的社会保障专业教学体系建构显得尤为重要。

一、教学体系构建的目标与方向

“社会保障制度萌芽于社会救济、互助组织、商业保险之中,真正现代意义上的社会保障是从社会保险制度的建立开始的。社会保障是社会经济、政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社会化生产、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客观需要。而社会保障专业就是在这样的学科背景之下应运而生的”[1]。伴随着20世纪80年代我国社会保障领域的一系列改革,教育部于1998年设置社会保障专业。黑龙江大学也于2008年设置了研究生社会保障专业。黑龙江大学社会保障专业研究生学科背景多样化,主要来源于行政管理、计算机、社会工作等专业。社会保障专业产生的背景和学生的构成决定了在教学培养方面要利用学生学科背景的差异性,突出在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方面的个性特征,避免学科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安排的泛化。未来的人才培养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实现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

(一)营造良好课堂氛围,创建师生良性互动机制

社会保障专业属于公共管理学科范畴,其人才的培养不但需要重视社会保障理论的熏陶,还应加强民生领域知识的吸收。因而,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应充分重视师生之间的互动。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在讲授中不断加大课堂信息量,在课堂上不但与学生分享哈耶克、弗里德曼、阿玛蒂亚森等学者的社会保障思想,阐释平等、公平、正义等社会保障理念,还注意将民生领域的最新政策措施引入到课堂教学之中。在教学过程中,引入社会保障审计真实海量的数据作为理论研究的数据支撑。通过大的信息量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积极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加强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通,实现教学相长。

(二)拓宽课程学习,夯实学生理论知识体系

“社会保障是一门多学科交叉专业。因而,经济学家通常在追求效率的前提下将社会保障视为一种收益分配手段,从而很自然地将社会保障划入经济学范畴;而社会学家则从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与社会公平的角度出发,将社会保障视为社会学的一个领域;一些政治学者也会说社会保障属于政治学范畴,因为实践中的社会保障事关国家的政治稳定,甚至关系到党派竞争和政治家个人的前途;此外,社会保障还会涉及管理学、法学等学科”[2]。由此可见,在社会保障研究生的人才培养方面要拓宽课程设置,夯实学生的理论知识体系,满足不同学科背景学生的需求。在具体课程安排上,坚持以宽口径基础性课程为主,淡化过细、过于专业化的传统课程。跨学科改造和丰富现有社会保障专业课程,形成以数据平台为核心,包括社会保障学、公共管理学、公共政策学、政治学、社会学、审计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多支柱、宽领域的跨学科综合课程体系;形成包括政治哲学、政策科学、系统动力学、数量经济学、计算机仿真预警技术等多视角的前沿课程体系。

(三)拓展实践范围,提升学生实践能力

社会保障专业是一门需要将理论转化为实践的专业,因而在日常的教学中要将实践教学纳入到整个教学体系中。具体分为参与教师科研项目、学校创新课题项目、学术论坛、毕业论文等部分。其中参与教师科研项目是指借助社会保障专业申请的几项部级和省级科研项目,培养学生收集资料、整理信息、分析和研究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参与学校创新课题项目是指借助学校科研平台,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学术论坛是指社会保障专业定期联合其他相关专业举办以学生为主的论坛,每期论坛由一位学生主讲,在互动的过程中,弥补各个专业学生的学科知识漏洞,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实际应变能力。毕业论文是实践教学的最后一个也是最重要的环节,主要考察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须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完成。

二、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

(一)整合教学资源

现代专业教育理念强调教学资源的共享,因而,在教学内容体系构建的过程中要吸纳多方资源。整合的教学资源既包含师资,也包含教学硬件资源。黑龙江大学借助社会保障审计科研项目,鼓励各个学科背景教师参与到项目中来,通过对真实、海量的社会保障审计数据的分析与研究,积累丰富的教学素材。

学校结合自身实际条件,尽可能地整合硬件资源,建立社会保障专业、审计和计算机专业共享的社会保障综合实验室。加大审计和计算机专业设备的开放程度,为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提升提供技术支持。建立社会保障专业、审计和计算机专业共享的数据库,方便各专业广大师生便捷地使用资源,并应用于研究工作。同时,强化计算机技术在社会保障政策的分析、评价、仿真、预警与建议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

通过整合教学资源来推动学科科研创新平台建设,提高民生领域科研团队能力,培养多学科背景的跨学科的创新人才和复合型人才。依托部级和省级社会保障科研项目,采取联合立项、联合科研、联合创新的方式,增强跨学科师资团队的科研能力建设。此外,加强不同学科间教师的交流和互动,建立合作教学、共同培养的机制。

(二)跨学科选修课程设置

跨学科选修课程设置,提高学生选择的自由度。社会保障专业结合自身专业的需求选择不同院系的课程,如选择法学院劳动与社会保障法课程,经济学院福利经济学、审计学、统计学课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的数据库与软件应用等课程。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学生根据自身的专业背景和兴趣爱好,跨学科进行课程选择,三年选修并完成一定量的课程学习且考试合格,即达到跨学科选修课标准。这种课程设置充分体现综合性大学的课程特色,在满足广大跨学科研究生选课需求的同时,调动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实现了资源的充分利用。跨学科选修课程的设置将为未来社会保障专业学生毕业论文的撰写和踏入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开展学术交流活动

我国古代先贤孔子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可见,在治学过程中要不断地吸收不同的学术观点,从不同的理论中提取精华。因而,教学体系的构建要想实现这一目的,就需要广泛地开展学术交流活动。通过学术交流活动,一方面,鼓励包括社会保障专业在内的多学科背景学生定期开展学术交流,可以激发学生的研究热情。通过学生间的互通,逐渐形成理性思维逻辑,构建多学科的知识结构,培养思维方法。另一方面,邀请社会保障专业教师、计算机专业教师、审计方面研究者等定期给各个专业的研究生开展学术讲座。通过研讨活动相互学习,教学相长,加强不同学科间的交流与互动,建立学科联合培养机制。

(四)开展双语教学

目前,黑龙江大学在社会保障专业教学领域积极探索开展双语教学模式,在实践中取得了预期的效果。社会保障专业双语教学目标以社会保障专业知识为核心,兼顾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在专业教学的过程中,充分结合专业特点进行针对性研究,将英语作为一种拓宽研究视角的工具。

从教学模式上看,以社会保障专业导师选取的最新、最前沿的学术论文为教学素材。目前黑龙江大学社会保障专业双语教学主要选取《publicadministration》、《internationalSocialwelfarepolicy》和《Socialpolicy&administration》等SSCi期刊核心论文为授课教材。从授课方式上看,导师与学生实现双向互动,开展广泛讨论与研究,以期达到深入理解论文的目的。教学过程最后由专业导师进行一个全方位的梳理,进而从整体上把握业界信息、理论知识、论文写作、语言能力等方面的内容。

可见,开展双语教学,一方面丰富了学生的专业理论水平,锻炼了学生的英语能力,拓宽了学习的视野,提升了文献的搜集和应用的能力;另一方面,了解国际社会保障最前沿的理论,为学术论文的撰写起到指导性作用。今后黑龙江大学仍将社会保障双语教学纳入专业教学体系,并不断在教学实践中完善双语教学的内容,打造双语教学的专业特色。

三、教学条件体系的构建

(一)探索建立学生实习途径

国家“十一五”和“十二五”规划纲要均提出了要建设一支高素质创新型人才队伍的要求,规划要求未来要把我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变成人力资源强国。这里所指的人才需兼具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目前,黑龙江大学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注重理论教学,对实践教学的关注度不高。未来社会保障专业在教学条件体系构建中要将实践教学纳入到教学活动中。但结合当前黑龙江大学社会保障专业建成时间短、学生数量少的实际情况,专业自己建立实践教学基地和实习基地不具有现实可能性。因而在探索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将选择“学生自主找实习单位和专业推荐实习单位”的方式。学校加强同劳动与社会保障局、民政局、社会保障基金管理中心、社区、慈善组织和企事业单位的联系,拓宽实习渠道。

通过探索建立学生实习途径,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逐步建立实践技能训练和理论知识学习相互补充的教学模式。

(二)完善教学配套资源

教学配套资源是指社会保障专业实践实验室和模拟软件建设。社会保障专业根据实际条件,在充分整合资源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建设独立的社会保障综合实验室,配置相应的电脑硬件、基金精算软件、人力资源软件、社会保险经办模拟软件,为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提升提供技术上的支持。

作为黑龙江省最早开设研究生社会保障专业的高等院校之一,黑龙江大学在该专业教学体系构建中的探索将会为未来学科的不断发展开辟出一条新路径,为国家培养出更多兼具理论素养与专业技能的高素质社会保障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社会专业论文篇5

[内容摘要]如何很好地使写作融入社会工作这一专业中成为当前建构社会工作专业自己的写作课程一大难题,下面我将从写作在社会工作专业中的重要性,写作与社会工作相互融合的困难,写作与社会工作的联系等方面来论述,运用优势互补理论,系统理论等方法,进而提出一些见解,初步形成建构社会工作专业自己的写作课程的观点的基础。

[关键字]社会工作,写作,融合,

一、写作在社会工作专业中的必要性

社会工作在近几年在中国兴起,比西方社会晚了许多,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有许多缺陷,但是随着中国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工作专业从理论到实践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完善,社会工作这门新兴专业不断地汲取着其他学科的营养,写作这门课程也进入了社会工作者的视野,目前国内大学都把写作列为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公共基础课程之一。

(一)专业性质决定了社会工作需要写作

在中国大陆社会工作者一般在民政、劳动、社会保障和卫生部门,工会、青年、妇女等社会组织及其他社会福利、服务和公益机构从事工作,以救助他人、帮助他人为职业内容,在工作中无不与写作有关,如:调查报告、工作计划、工作记录等。

(二)职业性质决定了社会工作需要写作

一名社会工作者不仅需要优秀的会话能力,同时也需要出色的写作能力。在从事社会救助时,时常会以书面形式与被救助者进行交流,如何运用恰当的言辞与被救助者进行交流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救济者困难的解决,如:被救助者在诸如婚姻、性等方面难以启齿,这就可以通过书面来交流,这时恰当的言辞有利于引导被救助者向良性方面发展。

(三)社会工作的发展决定社会工作需要写作

近几年社会工作在中国大陆得到长足发展,对自己专业课程的需要逐渐增多,写作作为一项传统课程在许多方面已经得到运用,他已经融入了多种专业之中,如:新闻专业有新闻写作,广告专业有广告写作等。社会工作在长期发展中也意识到写作对于本专业的重要性,社会工作需要建构自己的写作课程。

二、写作与社会工作相互融合中的困难

写作与社会工作到底不是同一专业,因此他们的融合在许多方面都有困难:(一)缺乏写作与社会工作两方面都精通的学者。目前的学者或者精通写作,或者精通社会工作,在这两方面都精通的很少或者说是没有,而要使写作和社会工作相互融合需要这两方面都精通的学者,如果这一难题不解决的话,社会工作要建构适合自己的写作课程很难实现。

(二)专业性质的不同也是阻碍写作与社会工作融合的一大因素。两者到底是不同专业,他们有着不同的发展方向和不可调和的矛盾,例如:社会工作的实践性、随机性与写作的理论性、规范性的冲突。

(三)缺乏相关的理论支持,目前这一课题的研究还属于全新的领域,没有相关的理论性文章出现。没有理论的支持的观点是无法形成系统化、理论化的,他所构建的体系也无法得到完善。

三、写作与社会工作的联系

社会工作之所以能建构自己的写作课程,首要之处就是他们有着共同点,相联系的一面,这就使社会工作与写作相互融合有了可能。

(一)社会工作实践之中需要运用写作,我们在从事社会工作时,不论是调查还是汇报都离不开写作,可以说写作是我们社会工作者的工具之一。一方面写作为社会工作解决社会问题提供渠道,另一方面社会工作为写作提供内容,使写作在社会工作实践中得到发展,他们之间相互补充相互鉴戒,比如:社会调查是社会工作的一个重要方法,而这一方法的结果是通过调查报告反映的,只有很好地掌握了写作中调查报告的写法,在加上充分的社会实践调查,那么所从事的研究课题才能得到最佳效果。

(二)实践证写作是很多学科的基础,无论从国外、香港还是大陆来看社会工作也是社会工作专业的基础之一。社会工作者需要有熟练的应用文写作技巧,这是由社会工作者所从事的职业所决定的,比如:公务员在工作中就离不开公文写作。

(三)社会工作最主要的目的是解决社会问题,而写作能帮助社会工作者把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的发生、发展及变化情况反映给社会工作者,然后通过动态信息反馈加以把握,以便及时的加强或修正决策,达到全面救助的目的,动态性信息是社会工作者解决这类问题必不可少的依据。

四、建构社会工作专业自己的写作体系

建构社会工作专业自己的写作体系也就是把写作与社会工作相互融合,把写作的优越性,适合性运用到社会工作中去,总结归纳出一套专门用于社会工作者的写作方法,使他系统化、理论化即形成社会工作写作课程。

通过分析社会工作与写作的区别联系,透视社会工作与写作相互融合,我们可以看出,社会工作写作课程的建构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提取目前写作课程中与社会工作相联系的内容,例如:江少川主编的《实用写作教程》中第二章“行政公文”、第三章“机关事务文书”、第四章“会务文书”、第十七章“论述文体”可以成为社会工作写作课程的主体内容。特别是其中的“调查报告”、“工作研究”、“学术论文”、“计划”对社会工作更有重要作用。

(二)培养贯通写作与社会工作两方面都有一定理论基础的人才,从事社会工作写作课程的理论研究。人才是建立理论的基础,只有把人才队伍建好才能发展他。建构社会工作专业自己的写作课程是一项系统庞大的工作,他需要解决写作与社会工作的诸多矛盾冲突,我认为这可以通过系统协调论来解决,我们把社会工作看成一个大系统,社会工作写作,个案社会工作,社会心理学等看成他的要素,那么社会工作写作最终会适合社会工作这个大系统的。

(三)从社会实践中寻找写作所需要的内容,从而使写作适应社会工作的需要。理论来自实践,一切理论只有通过实践的检验才能成为正确的理论,社会工作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把社会工作的实践性渗透于写作之中,使写作与社会工作与相融合,把写作建成社会工作的方法论。

(四)要从三个层面来确立社会工作写作的体系:

1、微观层面:从写作和社会工作各自的理论入手,分析各自的特点。

2、中观层面:从写作和社会工作的联系与区别入手,找出社会工作写作的理论基础。

3、宏观层面:从社会大环境入手,适应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使写作与社会工作相融合。

五、总结与评价

社会工作写作课程的建构必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虽然目前面临着很多困难,理论也不完善,但是随着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这一课程的建设必然会的得到一定的发展。我个人认为,这一课程的建设主要由社会工作方面的专家学者来完善。

社会工作写作课程对于社会工作的发展有很大的意义,无论在理论和实践,社会工作写作课程都将渗透其中,我期待着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实用写作教程》江少川主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社会专业论文篇6

关键词:高校教育文学类专业解决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2-0044-01

1引言

在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我国掀起了一阵文学研究的热潮,而在这个过程中也逐渐凸显出了我国现阶段的高校文学类专业的教育中所存在的问题,所谓文学,指的就是用文字的方式反映客观的生活方式的一种艺术形式,所以在对这概念的解释中,首先要注意到文学是一种艺术形式,是和现实的生活紧密相连的,从人类有社会活动以来就有了文学,文学的发展历程很大的程度上反映的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因此文学有一个很明显的特点就是与社会发展的状况相符合,充分全面的反映人类社会生活的现状。但是在我国现阶段的文学发展的过程中,受社会功利意识和消费观念的影响,文学的发展也显示出了其与社会不适应的一面。

2现阶段高校文学类专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2.1社会功利主义的影响

社会功利主义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于人们对于文学类专业教育的态度和意识方面,在大多数人的意识中,真正对社会有作用的专业是切实能为社会发展产生价值或者是能够实际促进社会发展的专业,或者是在社会的生产活动和全球的经济活动中能够得到切实应用的专业,而文学类专业的设置并不会对社会的经济发展产生实际的效果,其专业的存在本身就是对社会资源的一种浪费,这种专业无用论长期在社会各界中渗透和传播,也就让社会的各界缺乏对于文学类专业正确的认知,当然也就不会更加去关注和促进文学类专业教育的发展;二是对于学生自身的的影响,在很多高校中,文学类专业都是作为学生录取的调剂专业,真正愿意学习文学类专业的学生只是很少的一部分,因此大部分的学生在实际学习的过程中并不会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进行专业的研究和探索,学生受功利主义的影响,从自身就已经认定了专业的无用论点,因此文学类专业的发展缺少了学生的支持,长期以来也就很容易陷入发展的瓶颈,凸显高校文学类专业教育中的其他问题。

2.2课程设置脱离实际

在我国高校现阶段的文学类专业教育中,虽然已经有了比较完整的学科教育和人才培养体系,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也渐渐显示出了课程设置和实际的社会发展相背离的方面,最主要的就是课程的设置中理论研究居多,而让学生缺少了实际文学创作能力和对于社会文学发展现状的关注,很多的高校的文学类专业的学生,可能除了文学理论的研究外,根本就不会有其他的任何文学的创造,也就更加不会将文学的理论用于实际,促进社会文献的发展了。

2.3学生远离社会,缺乏对社会的了解

这个问题是现阶段高校很多专业教育过程所面临的共同问题,但是文学类专业有其独特的特性,文学本身就是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艺术形式,因此在文学类的教育中更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关注实际生活的发展,反映现阶段的社会发展现状,在教育的过程中不能仅仅拘泥于对于过去的作品的研究,而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文学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实际创作反映现实生活的能力。

3解决现阶段文学类专业教育问题的策略

3.1观念意识上的更新

任何变革都是从观念意识的更新开始的,这句话用在文学类专业的教育上也同样适用,文学类专业教育需要发展,首先需要改变社会各界以及学生自身对于专业的认知和理解,这个过程并不能一蹴而就,而应该通过长期的普及教育,让社会各界逐渐了解到文学类R刀杂谏缁嵛幕发展的促进以及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所起到的关键作用,通过文学类的普及教育,逐步改变全社会功利主义思想主导的潮流,促进社会精神文明的发展,同时逐步深化学生对于文学类专业的认知,让学生在主观上能够努力去研究和探索,为文学类专业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并通过人才的培养模式促进社会文学的发展。

3.2优化课程设计

在课程设计的改革和创新的过程中,坚持留下过去优秀的、行之有效的课程,比如对于我国传统文学和古典文化的研究等,同时也要用发展的眼观看待课程的设计,在研究文学理论以及过去的作品的基础上,加强对于现阶段的文学思想和文流的研究,并了解社会文学的发展趋势,同时在课程设计上可以适当增加文学创作的课程,让学生能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指导实际的创作活动,并在实际的创作活动更加加深对于文学理论的理解。

3.3增加学生的社会实践

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不能将学生禁锢在学校和课堂中,而应该鼓励和指引学生更多的走出课堂,走向社会。比如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大部分的学生都是在城市长大,因此在其接触乡土文学的时候,对于书中的描写和叙述就缺少一种具象化的思考,很难将书中的场景具象化,也很难理解书中的描写的现实意义,这就让学生的在受教育过程中面对着很大的问题,导致学生的教育效果很难获得实质性的提升,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组织多样化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走向乡村,走向森林,去感受祖国的大好河山,去接触不同阶层的人们,这不仅对于学生的理论研究有实际的促进作用,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让其能够自主的创作优秀的文学作品,从而为推动社会的文学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4结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现阶段的文学类专业的教育过程中,受到外部思想和内部结构的影响,导致了其发展处于一定的瓶颈,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对于教学思路和课程设计加以创新,并让学生能够多接触社会,从而解决现阶段的高校文学类专业中所面临的实际问题。

参考文献:

[1]何占涛.高校古代汉语课程的价值取向及实施策略[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8年01期.

社会专业论文篇7

关键词社会学概论教学理念非社会学专业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

社会学19世纪末期传入我国,至今已有百年的发展历史。在这一百多年的时间里,社会学的发展虽然经历了风风雨雨,但随着邓小平同志发表的关于社会学等若干学科“需要赶快补课”的讲话,社会学在我国逐渐迎来了学科发展的春天。我国的许多高校不仅先后开展了社会学学科建设、设立了社会学学院和社会学专业,社会学以外的其他专业也陆续开设了《社会学概论》这门社会学的基础课和入门课。可见,社会学的基本知识对于社会学专业或非社会学专业的学生,都是具有重要的学术和社会价值的。高等教育应当注重因材施教,应当最大限度地发挥课程对学生发展的助益性。那么,针对非社会学专业学习《社会学概论》的本科生,如何有区别地进行社会学基本知识的教学?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做了一些初步的探索。

1《社会学概论》课在高校非社会学专业中的开设情况及意义

《社会学概论》是社会学专业的基础课程,也是一些相关、相近专业的选修课程。随着社会学的恢复和发展,《社会学概论》课程越来越多地出现在高校多个专业的培养方案中,许多非社会学专业也开设了社会学类课程,其中以《社会学概论》居多。这些专业诸如行政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思想政治教育、应用心理学、公共事业管理、新闻学、法学、哲学、社会保障学、人口学、教育学、政治学等。非社会学专业开设《社会学概论》课,体现了我国当代高等教育“广博性学习与专深性学习的有机统一”。

《社会学概论》课在非社会学专业中广泛开设,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意义。

(1)社会学本身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社会学既具有认识功能,也具有实践功能。从认识的角度来讲,社会学通过对社会现象的描述,能够重现社会现象的真实图景,并通过其特有的理论和方法寻找现象发生的原因,且能够预测未来的发展情况。就实践的角度来讲,社会学从宏观上能给政府制定政策提供一定的思路,有助于社会的管理;从微观上还可以帮助个体了解社会常识,以增进其行动的合理性,从而有助于个体社会化的顺利进行。

(2)社会学给学生提供思考社会生活的独特视角。人文社会科学包含着诸多学科,这些学科基本上可划归三个层次:即处于“一般”层次的哲学科学、处于“特殊”层次的综合性科学、处于“个别”层次的单科性科学。哲学的概括性极高,给人们的思维以指导,给其他的学科提供了普遍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单科性科学如法学、教育学等,往往以研究社会大系统中的某个部分、某个子系统为主,力求搞清这个系统内部存在的规律。而社会学则站在社会整体的角度,不仅关注社会的子系统,更加关注若干子系统及其与社会整体之间的关系。尽管社会学仅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但它面向现在,面向未来,以一种与众不同的视角帮助大众了解社会,认识自我。

2社会学专业与非社会学专业本科生的异同

由于《社会学概论》课在高校不同专业中广泛开设,教师在讲授课程时就要注意到授课对象是否社会学专业,以便实施有区别的教学。早在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重要教育思想。他主张从学生的特征、水平和个性差异等方面,对学生进行不同的教育,从而实现共同发展的教育目标。这就要求教师能够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不同专业,有的放矢的进行教学。对于《社会学概论》的教学活动而言,秉着因材施教的理念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这就要求教师预先了解教学对象是否社会学专业学生,及由此带来的差别。

不可否认,社会学专业与部分非社会学专业本科生相比,具有一定的相似性。“相似”一方面体现在理论基础上,另一方面体现在这些专业所关注的社会现象上。观察高校开设概论课的各个专业,可以发现它们大部分都属于人文社会科学类,而社会学也同属于此类学科。因而,无论是否社会学专业的本科生,他们在所学习的社会理论方面往往具有交叉点。在他们各自专业领域中的大家学者,往往也同样是社会学界的巨擘。这些学者对于社会的学术分析也被不同专业广泛接受且奉为经典。所以,学习《社会学概论》课的各相近专业学生在理论基础上具有较强的共性。此外,同属于人文社会科学的各专业,无论是综合性的还是单科性的,它们关注的对象都不外乎社会现象、社会组织、社会发展等话题,研究的兴趣也在很大程度上具有相似性。所以,在引用某些社会问题和现象作为案例时,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不同专业的学生大部分都能有所共识。

3针对教学对象的“非社会学专业”特点施教

3.1在注重知识性的前提下凸显常识性

用社会学的专业术语来说,学校是为个体社会化而设立的专门机构。学校教育通常会强调知识性。课本和教材是知识的总结与凝聚,学生是知识的接收者和实践者,教师则是知识的传播者与普及者。因而在《社会学概论》的教学中,不可缺少的就是传播社会学的基础知识。作为社会学的学习者,应当做到至少了解社会学的基本思路、基本方法、基本理论和基本原理等,因为这些都是该科学的基础知识。讲授《社会学概论》的教师就应当将这些前人所积累下来的知识正确的、客观的、严谨的传授给学生。知识的积累并不是本门课程的全部目标。因为社会学作为一门学科不仅仅具有社会科学的属性,它作为人们对生活于其中的社会的憧憬和探索,同时更具有其社会常识的属性。然而,人们创立社会学这门学科,并不单是为了填补学科空白。在孔德时代,社会学产生于社会转型,来源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蜕变,是为了认知当时随之出现的新的社会现象、新的社会生活方式,解决一系列新的社会问题,并树立一套新的思想认识体系。从这个意义上,与其说社会学提供了一套科学的社会知识理论体系,毋宁说社会学给普通大众提供了认识社会的基本常识。比如《社会学概论》中讲到的“社会化”,指的是人通过与社会的互动,养成独特的个性和人格,习得社会文化知识和价值标准,并学会扮演社会角色,从生物人转变为社会人的过程。这个过程是每个社会人都要经历的,是贯穿人生命始终的。这个社会学理论有的概念既体现了人们对社会生活的规律性的总结,又告诉了人们自己怎样才能从白纸般的婴儿转变为一个能够适应社会生活的正常个体,还能解释曾经出现过的“狼孩”与普通人类的区别。一个人要想良好地适应社会,就必须通过家庭、学校、同辈群体等组织和单位来进行个体的“社会化”。这何尝不是一种生活的常识呢?在知识的传授中,让非社会学专业学生掌握一系列这样的常识,有助于学生“社会化”的自觉性。

3.2在注重系统性的前提下凸显趣味性

如果说系统性的学习《社会学概论》非常重要,那么能否有效地激发学生系统学习的兴趣则更为关键。当科学的知识被作为规律总结升华后,总会显得略带晦涩和刻板。《概论》作为社会学基础课程之一,高度凝聚了社会学的全部研究范畴,集中总结了社会学所关注的社会运行规律,因此对于学生,尤其是刚刚学习社会学的学生而言,更会呈现出呆板、枯燥、抽象等特征。社会学专业的本科生感觉尚且如此,更何况是非社会学专业的学生。所以,能否完成向毫不了解社会学的他专业学生全面的且带有兴趣的学习《社会学概论》这门课程的任务,是对任课教师一个重大的考验。笔者认为,应将课程内容与学生感兴趣的社会话题相结合,通过举例等方法更加有效的传递知识。可以将一些晦难懂的概念,运用学生所熟悉的电影电视节目、文学作品,或者联系学生感兴趣的诸如大学生恋爱、住宿最佳人数等话题加以说明。例如从泰坦尼克号生还者的舱位和所对应人数这个新的维度阐释社会不平等并引入“社会分层”的概念,就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总之,既要讲授得全面,又要让学生乐意学、觉得学习有意思、有动力。由于学时的制约,有时甚至可以重点选择那些既体现社会学研究范围和研究特色的领域,又能更好地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兴趣点的内容来讲解。

参考文献

社会专业论文篇8

【关键词】社会工作专业认同本

科生认同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7C-

0105-03

近年来,我国高校社会工作教育发展迅猛,到2013年已有254所高校开设社会工作本科专业。然而,虽然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规模持续扩大,但培养质量却不太令人满意。造成这样一个结果的原因很复杂,由此产生的不良效应也很多,因而如何提高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就成为政府有关部门和学界共同关心的问题。由于本科教育是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最基础、最重要的环节,而本科学生的专业认同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学习积极性和效果,所以本文拟在对前人有关研究进行简单梳理的基础上,着重分析社会工作专业本科学生专业认同的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探讨提高其专业认同度的主要途径和方法。

一、专业认同的含义和作用

按照心理学的解释,认同是指“一个人将其他个人或群体的行为方式、态度观念、价值标准等,经由模仿、内化,而使其本人与他人或群体趋于一致的心理历程”。比较而言,社会学虽然也把认同看成是“一种同化与内化的社会心理过程”,是“将他人或群体的价值、标准、期望与社会角色,内化于个人的行为和自我概念之中”的过程,但它明确把认同分为社会认同和自我认同(或个人认同)两种类型。前者是“由一个社会类别全体成员得出的自我描述”;后者则是指“个体依据个人的经历所反思性地理解到的自我”。它还认为,无论是社会认同还是自我认同,都受制于一定的社会环境。也就是说,社会学既强调认同的个体性,又重视认同的社会性,因而所表达的意思更为全面和准确。

依照社会学关于认同的上述定义,专业认同是指社会(社区、组织、群体等)和个人对某一专业的整体认可状况以及由此形成的积极态度和情感,主要包括对该专业的专业伦理、知识体系、技能结构、相应职业及其正向社会功能的认可或肯定态度。可见,专业认同也包括社会认同和个体认同两个层次,而且二者往往是相互影响、相互建构的。本文个别地方在社会层次上使用“专业认同”的概念,但多数是在个体层次上使用,意指“个体根据自身经验形成的对某专业的整体性认知程度以及由此产生的对该专业的积极情感”。

那么,专业认同有什么作用呢?从宏观层面上看,专业认同是某一个专业的合法性基础。专业认同度越高,意味着该专业生存和发展的空间越大,专业发育就越成熟,制度就越小,否则情形也完全相反。从微观层面上看,专业认同直接影响学生学习某一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其他条件既定的情况下,一个学生对某个专业的认同度越高,表明他对该学科的兴趣越浓厚,采取持续的学习行动的可能性越大,目的性也越强。因此有学者指出,认同是“行动者意义的来源”,而意义则是“个体为其行动的目的所做的象征性确认”。

二、当前我国社会工作本科学生专业认同的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专业认同的重要性使国内一些学者纷纷对这个问题展开了研究。相对而言,社会工作专业在我国起步较晚,专业认同问题较为突出,所以引起社会工作教育研究者的深切关注。目前的研究主要围绕社会工作本科学生专业认同的状况及其结果、影响专业认同的因素、如何提高专业认同等三个方面进行,如陈清丹对北京地区三所高校的调查、李国珍、徐乃斌、雷明珠等对武汉地区八所高校的调查、张冰对苏州大学社会工作专业的调查等,结果都发现学生专业认同度较低,但他们在探讨原因时角度各异,有的侧重从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的角度展开解释,有的主要从个人兴趣的角度进行解释,也有的侧重分析社会环境的影响,并由此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对策。这些研究成果虽然都有一定的推广借鉴意义,但系统性和概括性明显有所欠缺。

笔者认为,当前国内高校社会工作本科学生专业认同度相对偏低的确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相当复杂。如前所述,专业认同包括社会认同和个体认同两个层次,二者往往是相互影响、相互建构的。因此,某一个专业认同度的高低,主要取决于不同认识主体(包括社区、组织、群体和个人)对该专业的基本评判及其相互作用的状况。这种评判的内容至少涉及专业的功能和价值、理论和方法、教育体系、相应职业体系等四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方面。也就是说,以上四个方面内容发育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人们对某一个专业认同度的高低;而社会认同与个体认同之间也存在一种相互强化的关系。那么,目前国内社会工作专业的有关情况究竟怎么样呢?

第一,考察社会工作功能和价值的实现问题。国内学者普遍认为,现代社会工作具有恢复、协调和稳定等三个方面的社会功能,它高度重视人的价值,强调要把人的生存权、发展权和人的尊严与平等当做人类社会的基本准则,认为社会应该是一个和谐的整体,有责任和义务对因各种原因陷入困境的群体和个人提供物质和精神上的帮助,因而将会产生不可估量的社会效益和精神价值。但是,专业社会工作在我国开展的历史还很短,尽管政府、学界和一些非营利组织都在努力倡导和推行社会工作,然而普通公众对专业社会工作的概念并不太熟悉,对它的伦理基础、理论体系和实务方法更是知之甚少,所以暂时还没有出现踊跃支持和广泛参与的情形。也就是说,社会基础薄弱是社会工作的功能和价值尚未在我国得以充分的发挥主要原因之一。

第二,考察社会工作理论和方法的成熟度。一个专业要获得广泛的社会认同,就必须具备一套比较完整而成熟的理论和方法体系。在我国,尽管社会工作涉及的一些基本内容古来有之,但作为一种系统化的社会事业,它始于20世纪20~30年代,可是由于战乱频仍,国家积贫积弱,所以收效甚微。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社会工作才在诸多领域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实事求是地说,由于认识上的偏差,社会工作的学科地位曾经长期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严重地影响了这项事业的科学发展。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以后,随着我国社会转型的加快,社会学与社会工作才因其在缩减社会代价、促进社会进步、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的独特作用而越来越受到党和政府以及公众的重视。在这种背景下,许多学者和有关部门的人士开始致力于社会工作理论与方法的研究并取得可喜的进步,但从整体上看却未臻成熟,具体主要表现为借鉴西方的部分远多于本土化的内容、专业价值理念与实务技巧错位、理论与实务脱节现象严重、专业内部分化不足等方面。

第三,考察社会工作教育体系的发展概况。社会工作的专业化很大程度上依靠人才的培养,而人才的培养主要依靠教育,但国内这方面工作明显滞后。诚然,近十年来已有200余所高校开设了社会工作专业,但无论是在培养规模方面还是在培养的层次结构、质量等方面都还存在许多问题。究其原因,除了办学历史不长、经验不足,主要是由于经费投入普遍不足、教学设施普遍简陋、图书资料和实习资源普遍短缺、师资队伍人数普遍较少、教学科研水平普遍不高、课程体系设置不太合理等因素所致。由此带来的一个直接效应是各高校社会工作专业本科生大部分都是从报考其他专业的考生中调剂而来的,入校后专业学习兴趣普遍不高。

第四,考察社会工作职业体系发育的状况。一直以来,“学以致用”是我国教育的基本理念之一。所谓“学以致用”,通俗说就是一个人要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服务社会并谋取生存和发展的机会。现代社会是一个高度分化的社会,因此从事某一专业的专业人员能否学以致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上是否存在一个与该专业相应的职业体系,取决于该职业体系的发育程度。自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以来,我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促进社会工作专业化、职业化的政策和措施,主要包括确定社会工作职业规范和从业标准、定期举行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把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列为主体人才队伍之一、《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等,逐步搭建了社会工作职业体系的基本框架。由于职业化进程刚刚开始,所以虽然目前已经初步建立一套专业人才的培养、评价、激励和使用机制,但各个具体环节都存在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整体运行效率也有待提高。此外,由于其他一些方面的原因,诸如“官本位”思想仍相当普遍,社会工作从业人员薪酬福利待遇较低、升职空间较小、工作稳定性较差,民间非营利机构数量少、规模小,等等,客观上使社会工作职业的声誉偏低。

综上可见,当前国内高校社会工作本科学生专业认同度相对偏低固然与生源、个人兴趣等因素有关,但主要还是社会工作学科及相应职业体系发育程度不高所致。

三、提高社会工作本科生专业认同度的思路和方法

鉴于上述情形,在如何提高社会工作本科生专业认同的问题上,笔者认为现阶段不仅应该坚持采取“优先治本,兼顾治标”的方针,而且无论是“治本”还是“治标”,也都应该各有侧重。

所谓“优先治本”,就是首先要从源头上解决社会工作本科生专业认同度偏低的问题。专业认同实际上是一种认知过程,它源于认识主体的实践,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因此,对于社会工作专业而言,认同度的高低取决于其专业特质和职业特征。专业特质主要表现在理论体系、专业权威、专业伦理和专业文化等方面;职业特征则主要表现在职业功能、职业报酬、职业声望和职业分化等方面。一般来说,只要具备成熟的理论体系、高度的专业权威、严格的专业伦理、丰富的专业文化、重要的职业功能、合理的职业报酬、较高的职业声望和完善的分工体系,社会工作专业就会获得广泛的社会认同。

然而,从前面的分析中也可以看到,我国近年来虽然也采取各种措施大力推动社会工作的发展,但是它的功能和价值刚刚显现,本土化的理论和方法正在形成,教育体系和职业体系还在发育过程中,专业认同度较低当然也在情理之中。按照专业认同的形成机理,当前应该重点抓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努力打造专业特质。由于各种原因,我国社会工作的专业特质至今还不太明显,所以首先要加强理论与实务研究,尽快形成一套既能与国际接轨,又体现中国特色的成熟而开放的理论体系;其次要加大对社会工作教育的投入,积极培养和引进高素质的师资人才,改善教学条件,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尽量按照实务原则调整培养层次和结构;再次是通过科学研究制定较为合理专业规范,以便减少主观随意性,塑造专业权威;最后是在社会主义原则下进行专业伦理和专业文化建设,坚决反对“全盘照搬”或“全盘否定”西方社会工作专业伦理和专业文化的错误倾向。

第二,逐步完善职业体系。任何一种职业体系都以规范、职位、角色和权威作为核心要素。我国已经初步确定了社会工作职业规范和从业标准,建立了人才培养、评价、使用和激励机制,同时通过公开、统一考试划分、确定社会工作者的专业技术等级并赋予了相应的权威,表明社会工作职业体系已经初步形成。当前亟须解决的问题主要是如何合理设置岗位、确定薪酬和福利待遇标准、拓展职位流动空间和渠道。对于这些问题,虽然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处理办法不同,地区之间差异也很大,但是都有一个共同点,即把人财物力高度集中于政府各有关部门,具体服务主要也由这些部门及其下层机构直接提供,政府向民间机构购买服务总体上还处于试点阶段。这种情形既给行政部门增加很大的负担,又很容易使人财物力调配和使用的合法性、正当性受到质疑。针对这些情况,一方面应该大力扶持民间非营利组织的发展,另一方面要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的方式,对社会工作服务需求进行比较客观的分类评估,然后按照需求量确定投入标准并纳入财政预算,尽可能由民间组织提供具体服务,政府主要扮演服务决策者、购买者和监督者的角色。

第三,加强舆论引导,逐渐达成共识。虽然不同个体的专业认同主要源于自身的经验,但是往往还受到他人和社会舆论的影响。在我国,人们的从众心理比较强烈,而现阶段公众对专业社会工作普遍缺乏深入了解,这就使个体的观念很容易被群体意识或社会舆论的左右。因此,正确开展舆论引导,客观展示社会工作专业特质和职业特征,是提高社会工作专业认同度的一项有效措施。

所谓“兼顾治标”,是指采取多种方法直接对已经被录取到社会工作专业学习的本科生进行专业思想教育。在当前情况下,社会工作本科生虽然普遍缺乏“专业自觉”,但可塑性是相当强的。所以,除了要从专业特质和职业特征及其发展趋向等几个方面进行常规性的引导,重点应该放在调整课程体系和改进教学方法上。由于社会工作本质上是一门实务性的学科,所以课程体系原则上要减少理论课的分量,增加实务课的比例;教学方法原则上减少课堂讲授的比例,增加实习的分量,注重案例教学,强调交流分享,以便激发学生对社会工作的兴趣,感悟社会工作的精神,认同社会工作的价值。

总之,社会工作本科生专业认同是一个相当复杂而重要的问题。但只要社会各有关方面通力合作,努力推进我国社会工作的专业化和职业化,本科生专业认同度偏低的问题就会逐步得到解决。

【参考文献】

[1]张春兴.张氏心理学大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122

[2]张莹瑞,佐斌.社会认同理论及其发展[J].心理科学进展,2006(3)

[3]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m].北京:三联书店,1998

[4]张弘,曹大友.大学生专业认同的影响因素探讨[J].教育前沿,2010(7)

[5]曼纽尔・卡斯特.认同的力量[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5

[6]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精编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7]张冰.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专业认同研究――以m校为例[J].教育理论研究,2012(6)

[8]魏永娟.社会工作专业学生认同感的培养初探[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7)

[9]王顶明.对专业认同有关概念的理论评述[J].学园,2008(2)

[10]陈清丹.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对专业认同的调查――对北京地区三所高校的调查研究[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5(12)

社会专业论文篇9

关键词民族地区社会工作培养目标

中图分类号:C916文献标识码:a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以“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总目标,对政治体制、经济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以及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等方面做出了全面系统的安排。

培养目标是教育目的在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机构的具体化。培养目标是行业需求、社会人才需求以及受教育者的学习需求的体现,对课程体系改革起着方向指引作用。因此要以培养目标为指导改革民族地区社会工作教育课程体系。目前我国各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培养目标的主要内容是社工人才的素质标准,大多数高校的培养目标一致认为社会工作者需要具备专业素质,而对专业素质的具体要求却具有差异性,有的强调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有的强调社工基础理论的支撑作用,有的则强调社工技能的掌握等。总体说来,社会工作者应该具备以下专业素质:社会工作的基本理论和知识、技能;能在民政、社会保障和卫生部门及工会、青年、妇女等社会组织和其他社会福利、服务、公益团体等机构的实践工作能力等。民族地区高校社会工作专业教育起步晚,课程培养目标大都参照其他高校及港台地区的模式设计,导致民族地区社工专业现行的培养目标存在一定的问题:对培养目标缺乏准确定位,不能体现本土性、民族性、地区性等特点。课程培养目标与社会实际需求之间存在分歧,无法完全满足民族地区社会发展背景下对社工人才的能力需求。基于此,民族地区高校首先应对培养目标有一个准确的定位,以培养目标为指引改革民族地区高校课程体系。民族地区高校应在全国统一的、一般本科院校人才培养要求的基础上,着力突出地方特色,培养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的应用型人才。专业培养目标具体体现为人才素质的培养要求,具体说来,民族地区高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要求为:

(1)对社会工作有较高职业认同,具备社工职业价值观。职业认同是个体对所从事职业的肯定性评价,社会工作者职业认同的高低,关系到社工对本职工作的热爱和肯定程度,既是干好本职工作的前提和保障,也是社会工作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就目前来看,社会工作专业学生专业认同度不高,不少社工专业的学生觉得自己“就业前景太不乐观”,专家认为,造成这种“不乐观”的主要原因在于社会工作的专业化走在了职业化的前面。因此需要从专业发展的大环境入手来改变,首先从国家政策层面来看,政府需要出台相关的配套政策,如实行职业准入制度,企事业单位、公务员行业的社会工作岗位由受过专业训练的社会工作者来担任,提高社会工作者的福利待遇等;其次,列维说过“社会工作是一个以价值为本的专业。因此社会工作专业课程教学应贯穿专业价值理念”;第三,通过社会工作专业实践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学生的专业认同,内化专业价值观。

(2)具备基本的理论知识素养。社会工作是一门关于人的学科,社会工作者需要学会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能帮助困难群体解决社会生活中的困难,缓解帮助对象的心理压力,所以社会工作者需要了解和掌握相关的政策法规方面的知识,相关的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政治学、人类学、统计学、法学、伦理学、教育学等理论知识。对于社会工作者应该具备的理论知识,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观点和看法,一般认为社会学、心理学、文化人类学、行为学等相关的理论知识对于社会工作专业是比较重要的理论知识。对于民族地区社会工作者来说,文化人类学相关的知识显得尤为重要。民族地区的社会工作者应该理解文化在人类行为和社会环境中的功能,能对民族地区的民族文化有深入的了解,能够理解不同人和不同文化群体的差异性,并能在民族地区的开展有民族地区特色的社会工作。

(3)掌握专业技能,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社会工作的性质决定了社会工作专业的培养目标要突出实践性,强调学生专业技能的训练。专业实践能力是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核心素质,因此民族地区高校应把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为“应用型人才”。

(4)掌握开展民族地区社会工作的相关知识。在我国的社会学、民族学、政治学文献中,民族地区、民族工作所说的“民族”指的是对应于汉族的少数民族,民族工作指的是针对这些少数民族(族群)的工作。民族地区高校社会工作专业的课程设置,强调专业人才培养应能适应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为地方的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服务。实质就是课程设置要求课程内容应包括开展民族地区社会工作的相关知识。《美国社会工作者协会伦理守则》要求社会工作者必须了解文化及其对人类行为和社会的功能,并认知到所有文化的存在与力量,应具备对案主文化背景的知识基础,并在提供服务时能分辨出不同人群和文化族群间的差异,应致力于了解社会多元文化的本质及民族压迫等问题。民族地区社会工作者为从属于不同民族文化体系的案主提供专业服务时,必然受到当时、当地社会文化、制度以及民众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等因素的影响,也就必须考虑社会工作服务及其提供方式与所介入少数民族文化体系的切合性,也就是要提供“文化敏感”的专业社会工作服务。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族地区社会工作在党和政府的支持下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尤其在基层缺乏专业的本土性的社会工作者。究其因,主要是因为民族地区高校社会工作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而导致的,因此应在对人才培养目标准确定位的基础上,对民族地区社会工作课程体系进行改革,为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社会和谐发展培育合格的社工人才。

参考文献

社会专业论文篇10

关键词通识教育非社会学专业社会学概论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ki.kjdkx.2015.04.065

aResearchonHowtoteachnon-sociologymajors

theCourseofintroductiontoSociology

――aCaseStudyofeducationalReforminGeneraleducationatFUniversity

YanGZhanyi

(FoshanUniversity,Foshan,Guangdong528000)

abstractwithincreasingpromotionoftheGeneraleducationwithinChinesecolleges,thecourseintroductiontoSociologyisofferedtomanycollegestudentswhosemajorsarenotrelatedtosociology.whilethevalueandbenefitsoftheintroductionofsociologycoursesarenoticeable,therearealsoproblemsintheteachingcontentofthecourse,teachingandassessmentmethods.therefore,thedeliveryofsuchcoursesisinneedofreformthroughthreeaspects:1.teachingmaterialsandcontentsneedtobemoreinclusiveforstudentswhosemajorsarenotsociologyrelated.2.teachingmethodsshouldinvolvemoreinteraction.3.assessmentmethodsneedtobemorepractical.

Keywordsgeneraleducation;non-sociologymajors;introductiontosociology;educationalreform

“通识教育”是一种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最早起源于19世纪的美国。20世纪80年代后期,通识教育渐渐进入我国学者的研究视野中。新世纪以来,随着“通识教育”理念的深入,以及社会对综合性复合人才的需求剧增,国内一些高校开始实施通识教育,并逐步开设“通识教育课程”。一些人文、艺术、社会学科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进入许多高校通识教育的课程体系中。

社会学是一门在20世纪30~40年代产生的专门的具体社会科学。“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社会学的一个特点是它研究别的社会科学都涉及但不做专门研究的问题”,①它与经济学、管理学、政治学等学科都有交叉之处。因此,近年来,在通识教育理念的影响下,不少高校在一些非社会学专业设置了社会学概论课程。

1社会学概论在通识教育中的价值与作用

社会学概论在通识教育中的价值与作用主要有三个方面:(1)引起对社会民生的关注。通过学习社会学概论,能引起大学生对社会民生的关注。社会学是一门始终关注社会运行、社会现象、社会人的学科,它的研究内容与每一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通过社会学的学习,学生能更系统地了解我们的社会,分析社会现象,思考社会问题,从而激发大学生探索社会的热情,培养公民责任意识。(2)形成社会调研思维与技能。无论是经济、管理、教育、文化等领域,都需要我们具备一定的社会调研思维,掌握基本的调研技能。这样才可以深入把握现象背后的规律与特点,才可以进一步地指引我们的行为与决策。社会学研究的最基本方法,就是社会调研。通过对社会调研方法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形成社会调研思维,掌握问卷调查、田野调查的开展方式、运用数据分析工具,从而触类旁通指引各学科的学习与研究。(3)开辟本专业学科创新的新路径。每一门学科都有其独特的研究视角与方法。社会学对宏观的社会运行、社会结构以及对微观的社会角色、社会互动、社会分层等的研究方向,都可以为其他学科的研究提供新的理论、新的视角、新的素材、新的方法。当与本专业学科交叉结合时,就能为本学科的研究创新开辟新的路径。

2非社会学专业社会学概论教学中的问题

(1)教学内容过于全面专业。以F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为例,社会学概论在大一新生中开设,共40课时,选用郑杭生的《社会学概论新修》教材。从课时上来说,似乎相对充足,但相对教材十六个专题的内容,课时就十分紧张。虽说教材本身已经考虑到非社会学专业学生的情况,但这十六个专题仍然几乎涵盖了所有社会学的基本知识,语言使用仍然相对专业,趣味性与实用性相对欠缺,对非社会学专业学生来说,存在着知识理解与掌握的难度。

(2)教学方法传统单一。当前,非社会学专业的社会学概论教学方法一般采用传统的讲授方式,单一乏味。部分社会学教师,对非社会学专业学生重视程度不够,对其他专业、其他专业学生的特点把握不准,没有找到讲授此门课程的方法与技巧,简单套用社会学专业的教学方式。本来非社会学专业学生对非专业课的热情已经相对较低,加上社会学的一些理论知识也艰涩难懂,传统的讲授式教学让课堂气氛更显沉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难以提振。

(3)考核方式重知识轻应用。在对非社会学专业学生考核方式上,较多采用课程论文和试卷考试的形式。课程论文的考核形式着重于“学术研究”;试卷考试的考核形式着重于“知识掌握”。两者都有可取之处。但对于非社会学专业学生来说,只需要对社会学知识有基本的掌握,对社会学的相关问题有一定的分析能力即可。如果为了通过考试,花过多的时间在知识点的背诵上,或者为了通过论文考核,囫囵吞枣抄袭文章,那都不可能达到真正的考核目的。

3非社会学专业社会学概论教学改革

“通识教育”的“通”,包含融会贯通的意思。作为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中的社会学概论,应当在教学内容、教学过程、考核方式上体现融合性、互动性、实践性。

3.1教学内容体现融合性

(1)融汇原专业知识。在依据原教材的知识框架展开的基础上,应当结合不同专业学生的学科背景、知识结构、性格特征进行教学内容的改编。首先是选取重点章节重点讲授,不求全,不求深入。第二是结合专业知识与社会学知识进行讲授。例如,给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授课时,可用商务沟通、商界合作与竞争等的例子来阐释“社会互动”的相关理论;可用企业管理、组织行为学等知识来帮助理解“社会组织”的相关概念。这样能引起经管专业学生的兴趣,并快速地借助经济管理知识进行学习。(2)融合新近案例。在讲授中应更多地使用贴近现实的案例,丰富教学内容。生活在网络发达、信息爆炸时代的90后大学生,每天都在获取最新的社会信息。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采用新近发生的关注点高的社会事件作为教学案例,有助于学生使用社会学思维分析社会现象。再者,可以用同学们身边发生的常见的事件作为教学案例,不仅亲切易懂,还能让学生学习使用社会学理论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和矛盾。

3.2教学过程增强互动性

针对传统的讲授式教学的不足,对非社会学专业的社会学概论课堂教学过程应更丰富活泼,增强互动。主要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1)情境表演法。运用情境表演法,能让学生在角色模拟中,对社会学理论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例如,在讲到“社会角色”内容时,可以让学生分组分角色演绎熟悉的生活场景,理解不同角色的特点、责任以及他人对自己扮演角色的期望,从而明白角色协调对社会生活的重要性。

(2)讨论分析法。运用讨论分析法,能让学生深入思考和分析观点或案例。例如,在讲授“初级群体”的正负功能时,可让学生开展讨论,各抒己见,然后在课堂上发表自己的观点。这有助于学生的思考与表达能力的培养,也能在观点碰撞中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3)视频教学法。运用视频教学法,能更生动地展现教学内容。一些新闻专题、纪录片、采访等的视频素材,由于其选题合适、制作精良、人物事件真实呈现,能达到口头讲授所不能比拟的效果。例如,在讲授“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时,让学生看一部跨越48年的真人纪录片《人生七年》,比生硬的数据和理论更具说服力,也更有趣味性。

(4)实地观摩法。运用实地观摩法,能让学生在实地观察、实际参与中获得真实的感受。例如,在讲授“社会工作”内容后,可让社会工作者带领学生观摩或参与一次社会服务或社区活动。学生在活动中,能更深入地了解社会工作的内容、社会服务的现状、社区的建设与发展等。

3.3考核方式注重实践性

在考核方式上,应当以社会调研实践为主要形式。这是因为,着重于“学术研究”的课程论文考核形式,过专过深;着重于“知识掌握”的试卷考试形式,容易考完就忘,而社会调研实践是最能考查学生综合运用社会学原理与方法的最佳方式。并且,社会调研技能的锻炼同样适用于各专业的学习与研究。

一方面,进行一次社会调查,学生需要运用包括调查问卷设计、数据分析工具使用、社会学理论分析以及社会调研报告撰写等各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而且,通过对某一社会问题的调查和关注,能让学生更深切地体会当今社会发展状况、面临的问题,在研究对策的过程中,促进更深层次的思考,获得思想与知识的共同提升。另一方面,教师通过对调查问卷、调研报告的查阅,更能客观、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成效,更容易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不足。同时,也能把握每一届学生的关注点与兴趣点,为非专业学生社会学概论的教学工作的改革提供参考。

注释

①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精编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2.

参考文献

[1]余瑞君.中国高校通识教育的探索:困境与对策[D].重庆大学,2014.

[2]张英.我国高校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研究[D].安徽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