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班主任论坛演讲稿十篇班主任论坛演讲稿十篇

班主任论坛演讲稿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16:41:50

班主任论坛演讲稿篇1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的主题是《用心做教育,做智慧型班主任》。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领导者,组织者和实施者。作为班主任,每天面对的,是几十双渴求知识的眼睛,每天接触的,是几十颗等待滋润的心灵。如何让这一双双的眼睛充满智慧之光?怎样使这一颗颗心灵健康成长?这不仅需要班主任具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更需要班主任具备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初踏上教坛,我就从事班主任工作,使我体会到班主任工作的艰辛与劳苦,但使我更加难以忘怀的,是成功的喜悦以及甘为人师的幸福。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我来谈一谈做班主任工作的一些体会。

作为低年级班主任我认为首先应做到“三勤”——“脚勤、嘴勤、眼勤”。脚勤要经常走到班级学生中去多与学生接触,在开始习惯未养成时多跟班进行督促检查。眼勤多观察学生情况及时掌握第一手材料,当学生有异常时要及时地了解、帮助他。嘴还要勤,要多找学生谈心,了解他们内心世界做学生知心朋友。尤其是我们是新学校,孩子们来自不同的地方,我们必须要跟学生多沟通交流才能更快地了解他们,所以平常下课后一般我都不会急于回办公室休息,班上那一群小可爱总会热情地围在我身边说一些他们感兴趣话题,师生间距离在这短短交谈中拉近了很多。除了课间谈话外,我还习惯利用中午上课之前与他们聊天,有时候孩子们会说说家里发生事,有时他们会说说喜欢做事情、喜欢卡通人物……这些谈话内容在我看来虽然比较稚气但却拉近了我和学生间距离。

第二,重视学生行为惯的培养

各种习惯的养成是形成良好班风班貌的基础,低年级则是良好习惯养成的关键期。我觉得培养良好的习惯关键是要培养学生的习惯意识,使他们做到老师在与不在一个样。如果一个班级形成了良好的班风,学生会在各方面得到提升。所以,我尤其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无论是学习习惯,上课习惯,还是卫生习惯。开学初,由于孩子不了解我们学校的规则又加上二年级的孩子,自觉性还是相对较低,早上来得早,很少有人自觉读书、打扫卫生,需要老师在旁边不停地督促、提醒。针对这一情况,我先在班上选出五名责任心强、在同学中威信较高的同学,将她们两人一组搭配起来,每天一组轮换,一个领读,一个组织纪律,早晨一到校就组织同学进入早读,并配合“争星评比台”用小红花对表现好的学生进行奖励。半个学期下来,大部分学生到校后都能在领读小组的组织下自觉进入早读。

我们班学生的特点就是好动、好玩。如何让这些孩子们适应小学生活,成为一个真正的、懂事的小学生是我碰到的首要问题。我认为,良好的习惯是学习的基础。因而,在了解每位学生的基础上,我从小事抓起,注重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为学生创设一个和谐、整洁的学习、生活环境。(班主任banzhuren.cn)我利用班队、晨会让全班同学讨论,明确小学生应做到哪些,不能做哪些;在班内开展“加分评优”活动,谁先加分到一百分,老师就写一个纸条让家长满足孩子的一个合理要求并作为班级评优的条件,以此不断强化,帮助学生初步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并且,在班中选拔出合适的学生担任班干部,做好带头工作,协助教师完成一些工作,如:早读,午休时间的阅读等。同时进行培养、指导,鼓励他时我清醒地认识到无论哪一种习惯的养成都不能“说到立即做到”,平时要有足够的耐心、诚心引导学生,期待他们的进步。

第三,平凡琐事暖人心

班主任,做的都是些平凡的小事,但就在这些小事中,架设了我们和孩子之间爱的桥梁。我们更需要比任课老师用心,用心观察每一个孩子,用心呵护每一个孩子。正像一位老师演讲时所说:“我们不能只爱漂亮的、优异的孩子,更要爱丑的、差的孩子们”。在工作中,人人喜欢好孩子,往往忽视了那些“问题”孩子,而实际上最需要教育关心的也正是这些孩子,所以我们要善于发现每个孩子身上的迸发出的小火花,那怕它很小很小。如:一个调皮的孩子,随手将地上的粉笔捡起来放在讲桌上;一个语文成绩平平的孩子在讲话中用了一个很贴切的词等等,班主任及时抓住这转瞬即逝的火花,激发孩子的自信心。因为表扬是人们的一种健康的心理需要,任何人都渴求得到别人的赞扬,“问题”学生更是希望能够得到老师的表扬。法国教育家卢梭曾经说过:“赞扬学生微小的进步,要比嘲笑其显著的恶迹高明得多”。作为班主任,要时刻捕捉这部分学生的闪光点,及时肯定表扬,满足后进生自尊和正常的心理需要,以创造转化的契机。

四、家校沟通,携手共进

孩子的教育离不开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协作,因此,经常与家长取得联系是我们的责任,也是义务。孩子在家中的表现只能通过家长来获悉,同样学生在学校的表现也应及时反馈给家长,只有双管齐下,才能收到教育的效果。因此,我平时利用电话,主动与家长们保持联系,将一些孩子的表现通知家长,共同商量对策。当然我做的还很不够,有时是缺少了会发现的眼睛,而有时是做了半途而废的逃兵,因此才让班级管理出现了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可以说班主任工作是任重道远。

也许当班主任很累,事情很多,有的时候还会很心烦,这都是免不了的,可能,你真的全身(心)都给了他们,但是,当你走上讲台,看到那一双双求知的眼睛;当你看到你的学生在你教育下有了很大的改变;当你被学生围着快乐的谈笑;当学生把你当成最好的朋友;当家长打电话来告诉你,孩子变了,变的懂事听话了,进步了……那种快乐是从心里往外涌的,那种甜蜜是从眼、鼻、口、耳、手往内流,一直渗入心灵深处。

班主任论坛演讲稿篇2

2011年11月21日至26日,由上海音乐学院主办,上海音乐学院图书馆承办,音乐工程系、音乐学系协办的“2011上海音乐学院数字图书馆国际论坛暨工作坊”①,在建校84周年校庆之际,于上海音乐学院隆重举行。本次活动邀请了中国国家图书馆、美国国会图书馆、全国高等音乐艺术院校图书馆专业委员会、中央音乐学院图书馆、台湾师范大学音乐数位典藏中心、美国Rutgers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音乐系、武汉音乐学院图书馆、天津音乐学院图书馆等近十家学术机构、数十位专家代表参与。

参与本次活动的海内外专家就目前亟待解决的数字技术手段、媒体设备研发、文献著录标准、典藏流程管控等议题进行研讨。以务实开展手稿、历史音频数字化典藏工作坊为核心,适当配合相应专题讲座、研讨会,同期举办手稿图片展、手稿研究论文会等其他活动,使之形成一整套典藏、手稿学术研究的业务流程,建立起与国际接轨、符合上音馆藏现状的业务操作标准,使之成为上音图书馆特种音乐文献建设及后续研发的基础保障,更好地为专业音乐教学、创作、科研、艺术实践,以及上海城市文化发展服务。为期六天的“上海音乐学院数字图书馆国际论坛暨工作坊”,共举办了4场专题讲座、5项工作坊计划、2场论文会以及数字图书馆国际论坛。同时还举办了丁善德百年诞辰纪念展和首期“走进音乐”系列讲座等。

二、过程

11月21日,“2011上海音乐学院数字图书馆国际论坛暨工作坊”在上音教学楼贵宾室隆重开幕。上海音乐学院副院长杨燕迪教授,美国国会图书馆研究员叶娜博士,台湾师范大学民族音乐研究所所长、音乐数位典藏中心主任黄均人博士,上海音乐学院院长办公室朱立平主任,国际交流处陈晓翌处长,协办单位音乐学系主任韩锺恩教授,音乐工程系主任陈强斌教授,以及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社长洛秦教授,管弦系主任李继武教授,音乐教育系主任余丹红教授,作曲系副主任温德青教授,《上海音乐学院志》编委会办公室林熠常务副主任,艺术管理系副主任王勇博士,以及承办单位上海音乐学院图书馆馆长钱仁平教授、石震明副馆长、馆长助理韩斌等出席开幕式。杨燕迪首先致词,他认为通过本次国际论坛与工作坊,对萧友梅、丁善德、谭抒真、李翠贞等学院老前辈的手稿、历史音频进行科学、妥善的典藏与数字化保存,在此基础上建立起特种音乐文献整理工作的国际标准与切实可行的学术程序,从而有力推动上海音乐学院图书馆特种音乐文献典藏与研究的相关工作,更好地为学院教学、创作、科研、艺术实践,以及上海城市文化发展服务。他还代表学院向美国国会图书馆与台湾师范大学图书馆赠送了上海音乐学院师生理论研究、音乐创作、表演艺术等方面的学术成果。叶娜与黄均人先后致词,并分别代表美国国会图书馆和台湾师范大学,向上海音乐学院赠送学术文献与作曲家手稿典藏设备。下午,叶娜与黄均人分别作了《美国音乐民俗中心典藏流程》与《数字典藏概念与流程》专题讲座。就国际标准下的数字化典藏概念、业务流程,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并就上音图书馆客观存在的现状条件以及技术难点上给出了良好的建议。

11月22日,手稿工作坊在图书馆音像视听部正式开坊。钱仁平向来宾介绍了上音图书馆的历史、现状条件、发展规划,对本馆收藏的华人作曲家手稿进行了简单介绍。随后,由上海音乐学院、台湾师范大学、美国国会图书馆组成的联合工作团队,在叶娜和黄均人的指导下,按照获取(acquisitions)、登录(accessioning)、处理(processing)、保存(preservation)、命名(numbering)、以及制作索引指南(Findingaid)六个典藏步骤开始对李四光《行路难》手稿(2页)、萧友梅手稿(蓝色封面乐谱草稿本,24页)进行典藏。当天下午,吴旭在上音图书馆视听部大厅先后作了《历史音频典藏与数字化保存》以及《斯坦福大学音乐图书馆的设计理念与管理》的学术报告。

11月23日,手稿工作坊团队继续执行“丁善德手稿计划”,对《新中国交响组曲》手稿进行了典藏。至中午,基本完成预定的“萧友梅手稿”、“李四光手稿”、“丁善德手稿”三个既定计划。手稿工作坊结束后,钱仁平表示:“我们以国际标准,高规格地完成了‘李四光手稿计划’——这是第一份中国人的音乐手稿,以及萧友梅和丁善德的手稿典藏。此次工作坊的意义不仅是典藏了这些珍贵手稿,更为重要的是它为上海音乐学院图书馆今后的手稿典藏、作为特色文献建设的华人作曲家手稿数据库建设、网络数字图书馆建设等各项工作,开启了大门,提供了标准及流程化参照。”

23日下午以及24日上午,“音频计划工作坊”在图书馆第二视听室开展。工作团队在黄均人的带领下分别对两张33转Lp老唱片进行了数字化典藏。其中一张是由谭抒真(小提琴)、李翠贞(钢琴)合奏舒曼《d小调奏鸣曲(作品121号)》,另一张是丁善德先生演奏贺绿汀《牧童短笛》(中国唱片厂出品)。典藏过程一方面对唱片原件进行清洗、保存,并按照国际标准进行档案命名。同时,对唱片进行数字化转档,制作多种格式进行保存和命名。

11月25日,“上海音乐学院数字图书馆国际论坛”图书馆音像视听部大厅举行。参与论坛的专家有,活动组委会副主任、上海音乐学院常务副院长徐孟东教授,美国国会图书馆研究员叶娜,台湾师范大学音乐研究所所长、音乐数位典藏中心主任黄均人,全国高等艺术院校图书馆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央音乐学院图书馆长、作曲系副主任贾国平教授,《人民音乐》顾问、中国音协音乐评论学会副会长张弦编审,国家图书馆学术委员会委员、外文采编部主任顾犇博士,台湾音乐中心主任、台湾豫剧团团长苏桂枝博士、天津音乐学院图书馆馆长王建欣教授、武汉音乐学院图书馆馆长孙晓辉教授、中国音乐学院图书馆馆长杨红教授、杭州师范大学音乐艺术学院副院长杨九华教授、长江大学艺术学院院长董焰教授、上海音乐学院科研处处长萧梅教授、上海音乐学院图书馆馆长钱仁平教授、上海音乐学院图书馆馆长助理韩斌等。论坛首先由徐孟东致词,他充分肯定了此次活动以及图书馆长期以来所做的工作——特别是特色文献建设,对学院教学、科研所产生的积极作用。并且,寄望图书馆以此为契机,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取得成果。随后,叶娜与黄均人分别以《初探数字时代下的中国音乐遗产保存》和《“余音绕梁,永传于世”:谈珍贵音乐文献典藏的观念与实践》为题,进行了主题发言。

在论坛自由讨论阶段,贾国平介绍了“全国高等音乐艺术院校图书馆专业委员会”成立源流,随后,他就中央音乐学院图书馆文献建设及相关项目情况进行了介绍。叶娜介绍了美国国会图书馆的相关情况,指出典藏和研究成果应该最终都上网,为公众提供权威、准确的文献服务。张弦以她参观挪威卑尔根公立图书馆中馆藏格里格手稿的经历和体会,发表了《国际视野本土耕耘——贺“2011上海音乐学院数字图书馆国际论坛暨工作坊”》的书面讲话,她讲到“上海音乐学院不仅高瞻远瞩,不断挖掘中国音乐史中的宝贵资料,还主动积极地联系作曲家,收藏他们的手稿,使馆藏逐渐丰厚。这种对于作曲家的尊敬和细致入微的操作,赢得了作曲家的心,纷纷把自己多年的心血,放心地交给上海音乐学院,说明了作曲家对上海音乐学院和上音图书馆工作的信任。”苏桂芝介绍了台湾的“中文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合作会议理事会”和“虚拟华人音乐文献典藏目录”的相关情况,呼吁强调音乐影像档案的保存,界定华人音乐文献典藏的范围,规范档案原件与数字化对象保存方式与处理流程。萧梅则介绍了她作为项目负责人年承担200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资助项目《濒危音响档案数字化抢救试验计划》的研究成果及思考。王建欣、孙晓辉分别介绍其各自馆藏特色文献数据库建设情况。

25日下午,“手稿研究与音乐分析论文会i”、“历史音频与表演艺术论文会”同时在上海音乐学院教学北楼415教室和上海市声乐艺术重点实验室隆重举行。

“手稿研究与音乐分析论文会i”由上海音乐学院杨立青教授主持。本场会首先由香港中文大学张惠玲教授主讲,题为《节奏的重生:梅西安与布列兹对〈春之祭〉的分析》,比较了梅西安和布列兹各自对《春之祭》音乐分析,试图探求这两位作曲家如何通过不同的视角来深度诠释这个划时代的作品。她提到,梅西安对《春之祭》精辟的分析长久以来只闻其名而未见其实,分析的要点只是在其学生之间流传。相反,布列兹作为梅氏弟子在1953年发表了相关的文章《StravinskyRemains》,成为《春之祭》研究中不可或缺的文献。尽管布列兹本人未提及这一点,其文章中沿用了梅西安的观点的事实显而易见的。

随后美国罗格斯大学音乐系饶韵华教授作了题为《从〈木管五重奏〉手稿看卢炎的音高构思》的宣讲。她提到,作曲家手稿不仅只是一种值得保存的崇高纪念文物,更是能对了解音乐风格、作曲美学有所帮助的相关珍贵文献。作曲手稿,因其五花八门,解读上更具挑战性。学者必须采合适的理论概念才能对手稿做适当的解读诠释,但同时手稿也正是乐曲分析之理论根据的来源,因此在研究20世纪作曲手稿时,理论与手稿实际上是相辅相成。

“历史音频与表演艺术论文会”由陈强斌主持。首先由东华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系宋晖副教授进行了《基于wxwidgets音频修复系统的研究》的论文宣讲。其文研究与探索了目前音频的噪音类型和各种降噪方法,在基于wxwidgets的音频修复工具memo-ryaudio中综合应用这些方法,提供各类降噪专家模板,取得了较好的降噪效果。此系统还为今后降噪算法的不断扩展提供标准接口。随后由韩斌《Lp暗码的识别在文献编目中的意义》的论文演讲。他提出在Lp唱片时代辨识、版本研究和编目过程中,编号与暗码问题一直是唱片收藏家与音乐图书馆专家们的研究课题,获得这方面的知识对于鉴别版本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对DeCCa、emi、RCa-Victor、mercury等四家唱片公司以及中国唱片总公司的编号、暗码系统进行必要的梳理,并讨论其在文献编目中德特殊意义。

11月26日,“手稿研究与音乐分析论文会ii”在图书馆音像视听部大厅举行。会由贾国平主持。首先由王勇作题为《留学莱比锡——萧友梅相关几件档案的研究》的论文宣讲。他通过上海图书馆所藏几件萧友梅的档案,对于他在莱比锡音乐学院主修钢琴专业;在莱比锡大学哲学院学习情况,师承关系等情况作了研究解读。随后,由武汉音乐学院作曲系副主任刘涓涓副教授做题为《思维的印记——罗忠镕〈第四弦乐四重奏〉手稿研究》论文宣讲。她以中国当代作曲家罗忠镕2007年完成的《第四弦乐四重奏》手稿为研究对象,文章以了解曲式结构、音高材料、音响组织与“引用”手法这四个方面的技术特征为基础,着重观测作曲家在此过程中的创作思维变化。本场会最后,由就读于台湾逢甲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硕士班的查太元同学做题为《〈黄河大合唱〉交响合唱版手稿校订研究》论文演讲,探讨了《黄河大合唱》交响合唱版手稿校订之过程及其相关发现,并检视作品原貌在中国近代音乐史上的意义。

在本次国际论坛暨工作坊活动中,为纪念丁善德先生百年诞辰,并配合学院系列纪念活动,图书馆承办了《丁善德百年诞辰纪念展》,展览了丁先生部分作品的手稿片段以及珍贵历史照片。

此外,11月26日上午在上音附中演奏厅举办了面向普通爱乐者,丰富城市音乐生活的首期“走进音乐”上音图书馆系列讲座。本期讲座邀请了上海音乐学院赵晓生教授,以《巴赫〈创意曲〉1723年手稿赏析》为题向广大音乐爱好者讲解了隐藏巴赫手稿背后的奥秘。

三、结语

“2011上海音乐学院数字图书馆国际论坛暨工作坊”已取得圆满成功。其中,取得的成果有三:首先,她使上音图书馆特色文献建设迈出了跨越性的一步。通过手稿、历史音频工作坊的开展,使我们学习到了国际标准下的档案原件典藏、数字典藏流程。在档案命名上,一方面借鉴国际常规,一方面依照馆藏特情,制定出上海音乐学院特种文献典藏号以及命名规则②。其次,通过流程化的培训,馆员业务水平得到提升。在与美国国会图书馆、台湾师大音乐数位典藏中心等兄弟单位相互协作、交流中,学习了先进的工作理念和技术,增强了团队凝聚力。从活动期间各种讲座、论文会上,了解国内外文献建设、研究等方面的最新动态,开拓了视野,促进了馆员自身的业务思考。再次,图书馆研究功能进一步拓展,学术影响力逐步增强。

当然,通过此次工作坊,也让我们意识到前进中的困难。如何将复杂琐碎的特种文献典藏工作常态化,使之有机地融入日常工作之中?如何有效地完善、管理特色文献数据库,并形成多媒体的成果开发,多途径的展示方式,从而实现这些珍贵历史文献价值最大化?如何在数字化、网络化、云概念等各种科技手段迅速更新的历史背景中,应对各种技术上、观念上的挑战……

特种音乐文献典藏与数字化文献建设仍然是“上音”图书馆“十二五”期间内涵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我们寄望今天在历史中的探究,能使之照进更遥远的未来。

①上海音乐学院2011年度重大项目。

②参见钱仁平、肖阳《华人作曲家手稿典藏与数字化保存的实践与思考——以〈萧友梅档案〉为例》,《音乐艺术》2012年第2期。钱仁平、韩斌《历史音频修复与数字化保存的实践与思考——以〈丁善德音频计划〉、〈谭抒真、李翠贞音频计划〉为例》。

班主任论坛演讲稿篇3

本学期将继续贯彻执行市、区两级德育工作精神,以我校未来三年发展规划为统领,细化学校德育工作,结合校本德育课题《基于德育效能的小学德育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努力促进我校少先队工作迈上一个新台阶。

二、主要工作及要求:

1、结合德育课题《基于德育效能的小学德育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大力开展校园实践活动,努力形成我校德育特色课程。

(1)指导各班级积极开展雏鹰争章,结合每月研究专题,做好校本认知课程的开发研究工作。

(2)依据重大节假日、纪念日开展特色班队活动,继续做好感恩教育相关的体验课程。

2、加强少先队阵地建设。

(1)按照主题,每月定期检查黑板报,时间定为每月10号。

(2)积极开通学校广播站,活动时间定为每周五班队会前15分钟,班主任指导班级通讯员围绕感恩、文明、班级实事新闻等话题积极投稿,大队部将根据稿件录用的数量,在班主任工作考核中予以嘉奖。

(3)组建一支能力强的少先队小干部队伍,使常规活动规范、有效。

3、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每月进行一次专题培训并在教育博客中互动交流,帮助班主任提高业务素质。

4、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与学校教导处共同办好校园文化活动。

5、做好社区共建工作。与共建单位继续合作,通过丰富的内容、新颖的形式,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达到学校、社会、家庭三效合一的育人目的。

6、在全体学生中积极开展争当“四好少年”活动。

7、巩固市绿色学校、文明单位及安全示范学校创建成果。

三、各月份工作要点:

三月份(常规教育月):

1、进行开学教育(开学典礼)

2、大力开展“做文明学生”之一(找找身边的陋习)主题班队会,

3、“雷锋在我心中”感恩社会主题教育活动

4、“3月12日植树节”进行感恩大自然实践活动;

5、温馨教室扮靓活动;

6、3月28日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举行安全教育活动(聘请法制副校长为我校学生进行普法安全专题讲座);

班主任论坛主题:讨论学生常规教育的有效措施。

四月份(“爱家乡”教育月):

1、各中队举行系列主题队会:“做文明学生”之二

夸夸身边的文明小卫士;

2、进行感恩大自然——“爱家乡”春游实践活动;

3、进行“理想教育”主题活动(班队会)

4、聘请环保局专家作保护环境专题报告。

5、“节约资源”环保主题教育活动(班队会)

班主任论坛:结合时代特征,积极教育学生争当“四好学生”。

五月份(安全教育月):

1、开展热爱劳动的教育,主题班队会;

2、开展校园艺术节活动;

3、“5.12”进行地震逃生演练;

4、“母亲节”开展感恩母爱活动;

5、结合“无烟日”开展有效活动;

6、“今年我十岁”主题教育活动。

班主任论坛:结合环境区卫生治理,培养学生劳动、环保意识

六月份(环保教育月):

1、举行“六一”庆祝活动;

2、举行‘六五’环境日教育活动;

3、毕业班举行“告别母校”中队活动;

4、进行法律、交通、防火知识的主题班队会;

5、少先队工作总结;

6、制订暑假少先队教育活动方案。

班主任论坛:德育校本课程研究阶段性小结。

七月份(暑期实践教育月):

班主任论坛演讲稿篇4

班主任教师爱岗敬业演讲稿:情洒教坛不言悔

“我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我就要把我的青春、我的热情、我的全部精力都献给它,这样,我才会问心无悔。”这就是我常说的一句话。我就凭着这种坚定的信念,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地奉献,辛勤地耕耘,把自己全部的精力都花在学生身上,我积极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世纪的人才。

爱心成就教育。我就是凭着一颗爱心来做好他的教育工作的。别林斯基说过:爱是鉴别教育的尺度。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而育人应该是班主任的首要天职。如何育人?我认为,爱学生是教师教育学生的起点和基础。爱学生,就需要教师尊重学生的人格、兴趣、爱好,了解学生习惯以及为人处世的态度、方式等,然后对症下药,帮助学生树立健全、完善的人格。

重视思想教育是我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另一大法宝。“三军未动,粮草先行”,思想教育就好比三军的粮草。我以18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对此有着深刻的体会。每接手一个新班,第一时间对学生进行全面的了解,掌握第一手资料,以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前途理想教育、科学人生观教育,围绕着“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做文章。通过灵活多变的形式,如办墙报、演讲比赛、主题班会等,使学生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所以,调教出来的学生,无论在学习态度上,思想动向上还是礼仪表现上都有着十分优秀的体现。在教育学生的同时,我也是躬身实践,以自己的行动践行自己的教育思想。所以深得学生、老师、校领导、学生家长的好评。

“教书育人是自己的职责,爱岗敬业是自己的本分。”从教18年来,一直都是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之中去,心中装着学生,无论发生什么事情,都始终把工作放在第一位。

作为一

名班主任,对学生要有一腔热情,爱护、关心、体贴他们。接任新的班级以后,我发现班级存在着许多问题:例如,班级学生缺乏荣誉感;学生的学习氛围不浓;没有一批能协助管理班级的班干部;学习成绩与其他班相差甚远……因此他们班的学生总是被远远地抛在年级后面,大部分已经对学习失去了兴趣,面对这样的情况他并没有灰心,而是力求在最短的时间内摸清每位同学的基本情况,及时与前任班科任老师了解有关班级及学生的情况;利用双休日及晚上时间进行家访与家长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家庭情况、生活情况等在与家长交流时,我不断地表扬他们的孩子,尽可能的不谈孩子的错误与缺点,只谈他们的优点与成绩,这样既鼓励了孩子,也得到家长的大力配合,发现这一招挺灵,孩子很喜欢老师到他们家而并不会排斥,家长们也非常高兴,表示愿意支持。因此我发现家访过后的学生大部分会将内心的感激化成努力上进的动力,从而大大提高了学习的兴趣;另外利用开家长会之际,先让家长们完成一份名为《托起明天的太阳》的调查表,然后再在家长会上与家长们共同探讨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通过家长会也让家长们认识到自己所应承担的责任,引导他们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

班主任论坛演讲稿篇5

1929年,梁启超病情渐趋恶化,吃药也不见好转。毕业于清华国学研究院的谢国桢与梁启超有师生之谊,当时他推荐北京四大名医之一的萧龙友为其看病。萧龙友诊治后,对症下药,梁启超服了中药后,开始颇见成效,但不久病情又反复。谢国桢十分关心老师的病情,又去问萧龙友。萧龙友得知梁启超一直没有停止读书治学活动时,对谢国桢说:“令师要病好,不能光靠吃药,同时必须停止工作,包括阅读,否则即是扁鹊再生,也无能为力。”谢国桢将萧龙友的意思转告梁启超,梁听后非但没采纳医生的意见,反而说:“战士死于沙场,学者死于讲坛。”不久不治而逝。

后来谢国桢成为明清史专家,颇有建树。1982年5月,谢国桢因患胆道结石病住院。他入院治疗前夕,两足浮肿,还在校看稿件。有人关切地劝他休息,他指着案头积稿,连声说:“我不能休息,我不能休息。人民出版社正等着看稿子呢!”入院后,他还坚持看书,萧龙友的儿子萧璋去看他,劝他养病期间不要看书,注意休息。谢国桢说:“‘战士死于沙场,学者死于讲坛。’这是梁任公先生的遗训。记得当年曾专函把这两句话奉告令尊,你想必也是知道的,你现在忘记了吗?我有幸列于梁先生门墙,亲承教诲,尽管由于我的资质鲁钝,也不够勤奋,垂老无成,愧对师门。但梁先生这两句遗言,我是一辈子也忘不了的,师训不可违!我现在虽然病了,但是还活着,怎能教我不读书呢?”1982年9月4日晚,谢国桢与世长辞。

胡适晚年患有心脏病,医院对他“约法三章”:第一,每天上午工作不得超过一个半小时,其中包括会客时间,每人不超过15分钟。第二,每天午睡两个小时,晚上9点半必须上床休息。第三,饮食、用药、体检都按照住院惯例,不得随意改变。但是胡适并不守“法”,常读书写文章,接见学友。1962年2月24日,中央研究院在蔡元培纪念馆举行第五次院士会议,胡适主持新一届院士选取。下午酒会刚结束,胡适正与人讲话,突然心脏病发作,倒地猝死。他真的是死在了自己的岗位上。

1975年,华罗庚在大兴安岭推广“统筹法”“优选法”时,因积劳成疾,第一次患心肌梗死。1979年5月,他在和世界隔绝了20多年以后,到西欧作了7个月的访问,以“下棋找高手,弄斧到班门”的心愿,把自己的数学研究成果介绍给国际同行。1983年10月,他应美国加州理工学院邀请,赴美作为期一年的讲学活动。在美期间,他赴意大利里亚利特市出席第三世界科学院成立大会,并被选为院士;1984年4月,他在华盛顿出席了美国科学院授予他外籍院士的仪式,他是第一位获此殊荣的中国人。1985年6月3日,华罗庚应日本亚洲文化交流协会邀请赴日本访问。6月12日下午4时,他在东京大学数理学部讲演厅向日本数学界作讲演,讲题是《理论数学及其应用》。下午5时15分讲演结束,他在接受献花的刹那,身体突然往后一仰,倒在讲坛上。晚10时9分,他那颗太累的心,永远停止了跳动。

“最后”的师者,生命最后的时光,倏然定格,闪烁着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光芒。

班主任论坛演讲稿篇6

华罗庚1910年11月12日生于江苏金坛。父亲40岁得子,为取“进箩避邪,同庚百岁”的吉利,为他起名“华罗庚”。1924年华罗庚在金坛中学初中毕业,这成为他的“最高学历”。

1927年春,华罗庚来到上海,考入黄炎培创办的中华职业学校。职校学制两年,费用较少,可学一技之长。在职校期间,华罗庚曾获得上海珠算比赛第一名。原来他掌握简单的算法,从而能“斗智不斗力”,压倒那些银行职员和钱庄伙计。父母对此十分欣慰,但他读了一年半,父亲再也凑不出膳费,只好回家帮父亲料理杂货店。

顾客来了,华罗庚就帮着做生意;顾客走了,他就埋头看书或算题。有时入迷,怠慢了顾客,父子间的冲突便时有发生。父亲气极了,干脆把华罗庚演算的草稿撕掉,往炉火里烧。但遇到店里账目出错时,华罗庚总能迅速算清。父亲一看,数学还有用,才放松对他的阻吓。

初中老师王维克一向赏识华罗庚的数学才能。1928年,王老师做了金坛中学校长,请华罗庚去当庶务兼会计。次年,又叫他当补习班的教员。

1929年母亲病逝,而华罗庚也染上伤寒。但在新婚妻子的照料下,病了半年的他终于能起床了。不幸的是,他的左腿胯关节骨膜粘连,只能拄着拐杖走路了。

华罗庚开始顽强自学。他说:“我选中数学,因为它只需要一支笔,一张纸,道具简单。”

功夫不负有心人。1930年他在《科学》杂志发表了《苏家驹之代数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的理由》,引起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熊庆来(1893-1969)教授的注意。1931年夏,华罗庚应邀来到清华大学。限于资历,他当了系助理。在清华,有恩师指导,有图书资料,比起金坛真是天壤之别。他自学完大学数学课程,又写了3篇论文,遂破格升为助教。

1936年华罗庚去英国公费留学。在剑桥的两年,他作为访问学者跟著名数学家哈代做研究工作。他写了18篇论文,引起国际数学界的赞赏。1938年回国,越过讲师、副教授,他直接任西南联大教授。1946年应邀赴美研究,任普林斯顿大学和伊利诺大学教授。不久,妻子带着三个儿子去美国团聚。

一生辉煌成就

华罗庚是我国解析数论、典型群、矩阵几何学、自守函数论、多元复变函数等许多领域的奠基者,在偏微分方程、高维数值积分等领域也取得突出成就。他与陈省身齐名,都是我国在世界上最有影响的数学大师。

刚来清华时,华罗庚受杨武之(1896-1973)教授的影响走向数论的研究道路。在剑桥时,又受到剑桥分析学派大师哈代(GodfreyHaroldHardy,1877-1947)与李特尔伍德(JohnedensorLittlewood,1885-1977)的指导。他解决了高斯完整三角和的估计这一历史难题,得到了最佳误差阶估计,该结果在数论中有广泛的应用。他对哈代与李特尔伍德关于华林问题及赖特(edwardwright,1561-1615)关于塔里问题的结果作了重大改进,至今仍是最佳纪录。当时哈代兴奋地说:“太好了,我的著作把它写成是无法改进的,这回我非改不可了!”另外,关于“塔里问题”的研究,华罗庚提出的理论被数学界命名为“华氏定理”。于是华罗庚创立了中国解析数论学派,该学派对于质数分布问题与哥德巴赫猜想作出了重大贡献。

在西南联大的艰苦条件下,华罗庚用了三年时间写出了《堆垒素数论》。他系统地总结、发展与改进了哈代与李特尔伍德的“圆法”、维诺格拉多夫(1891-1983)的“三角和”估计方法及他自己的方法,成为20世纪经典数论著作之一。当时他先写完中文稿,接着又译成英文。他把自己倾注了心血的著作,交给旧“中央研究院”。结果书稿被弄丢了!这如晴天霹雳,华罗庚好长时间寝食难安。幸好,他还有一部英文稿。华罗庚便把英文稿寄给苏联科学院院士、著名数学家维诺格拉多夫。这位数学家非常赏识,组织人把它翻译成俄文,在苏联出版。解放后,又请人把《堆垒素数论》从俄文译成中文。

在代数方面,他证明了历史遗留的一维射影几何的基本定理,被称为“嘉当-布饶尔-华定理”。其专著《多个复变典型域上的调和分析》以精密的分析和矩阵技巧,结合群表示论,具体给出了典型域的完整正交系。这项工作在调和分析、复分析、微分方程等研究中有广泛的影响。

从1960年起,华罗庚开始在工农业生产中推广统筹法和优选法,足迹遍及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他编写了《优选法评话及其补充》、《统筹法评话及其补充》等通俗读物,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和经济效益。

华罗庚非常注意培养青年数学家。他发现陈景润(1933-1996)很有发展前途,就建议把陈景润从福建调到数学研究所。他写了《数论导引》,引导了陈景润和王元(1930-)从事数论研究;他和王元应用代数数论,提出了数值积分的新计算方法,被国外称为“华―王方法”。他写了《典型群》,培养了万哲先(1927-);写了《典型域上的调和分析》,又带出了陆启铿(1927-)和龚n(1930-)。上述几位学生,如今都成为国内外知名的数学家。

一生创新思维

华罗庚说:“中国成语劝人不要班门弄斧。我的看法是:弄斧必到班门。只有找上班门献技,如果鲁班能够指点指点,那么我们进步能够快些。”

1979年5月,在伯明翰召开世界解析数论大会,华老是这次大会最受尊敬的数学家之一。大会闭幕后,他接受伯明翰大学之请,在该大学讲学。“讲学,我不敢当,不能好为人师。”华老说,“讲学以学为主,讲的目的是把自己的观点亮出来,容易接受别人的意见,改进自己的工作,精益求精。”他微笑道:“我准备弄斧必到班门!”原来他还接到德国、法国、荷兰、美国、加拿大等国家的许多大学邀请前往讲学。“我准备了十个数学问题,包括代数、多复变函数论、偏微分方程、矩阵几何、优选法等。我准备这样选择讲题:a大学是以函数论著名的,我就讲函数论;B大学是以偏微分方程著名的,我就讲偏微分方程……”

华罗庚独立思考的趣事不少。当年国文老师出了一个作文题目:《周公诛管蔡论》。按正史,武王去世,周公摄政,武王的弟弟管叔、蔡叔不服,结果被周公平定。这个题目一般的写法当然是说周公诛管、蔡,诛得对。但华罗庚却做“反面文章”,他说周公倘若不诛管、蔡,说不定自己也会造反。正因管、蔡看出他的意图,所以他才把管、蔡杀了灭口。

新鲜的构思,独立的见解,对不对是另一回事,首先是个“敢”字,这一点对学术研究是有促进作用的。华罗庚辩解说:倘若你只许有一种写法,为什么你出的题目不叫做《周公诛管蔡颂》?既然题目有“论”字,那就应该准许别人“议论”,既是议论就可以有不同的意见!

一生豪情正气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了。这是震惊世界的大事,使身在海外的华罗庚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来自祖国的新闻,像磁石一样吸引着他!华罗庚下决心,放弃在美国的优越生活条件和科研环境,返回祖国。

在回国途中,他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中国全体留美学生的公开信》,信中说:“梁园虽好,非久居之乡,归去来兮!……为了抉择真理,我们应当回去;为了国家民族,我们应当回去;为了为人民服务,我们也应当回去!”1950年3月16日,华罗庚带着妻儿回到了北京,重返清华大学数学系执教。

在华罗庚的感召下,大批青年科学家纷纷归来。例如在英国爱丁堡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的杨立铭、夏培肃夫妇,也于1951年回到北京。后来,夏培肃成为我国从事计算机研究的最早的院士。

华罗庚筹备成立的中科院数学所当时也设在清华大学。他回忆当时的心情说:“1950年由美国回来时,好像入伍的新兵,斗志旺盛,一心想在祖国建设中尽一份力”。1952年他被任命为数学所所长,所里成立了许多数学分支的研究组。1952年秋天的一个晚上,在清华大学寓所,华罗庚接见了他从清华电机系物色来的闵乃大、夏培肃和王传英三位年轻教师,讨论了研制中国的计算机问题,创立了我国最早的计算机科研组。

夏培肃院士回忆道:“华先生客厅里满屋子书,沙发上、所有的桌子、台子上全是书和翻开的杂志期刊,我就觉得华先生是个做学问的人。后来就坐下来聊,问我们学过什么,愿不愿搞计算机?我们当然很愿意。因为我在英国时,已经了解计算机了,我们国家要搞的话,我特别愿意搞,所以我当时就愿意到华先生手下做电子计算机,就是这么开始的。”

1956年4月至6月,总理领导制定了《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在宏伟的12年规划中,把计算技术、半导体、自动化、电子学并列为必须抓紧的四大紧急措施。华罗庚教授担任计算技术规划组组长,负责起草了发展我国计算机事业的措施。同年8月,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筹委会成立,华罗庚任主任委员。根据“先集中,后分散”的原则,把全国各地曾在计算技术方面工作过的人员集中到所,共同承担任务,组织了计算机设计、程序设计和计算机方法专业训练班,通过骨干力量的锻炼成长,再回各自的大学或科研单位开展工作。我国的计算机事业就这样茁壮地成长起来。

1958年,他担任中国科技大学副校长兼数学系主任。1978年3月,他被任命为中科院副院长。197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多次应邀赴欧美及香港地区讲学,先后被法国南锡大学、美国伊利诺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授予荣誉博士学位。

华罗庚还是著名的社会活动家,曾当选为一至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第六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民主同盟副主席。历任中国数学学会理事长,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主席团成员,中国科协副主席,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等职。

1975年,由于过度劳累,在哈尔滨推广优选法时,华罗庚患了急性心肌梗塞病,昏迷近六个星期。派医生去哈尔滨抢救。他脱离危险之后,写信给他表示慰问。

班主任论坛演讲稿篇7

关键词:创新性实践课程;国际学术交流英语与国际会议实务;大学生英语科技论坛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6-0116-02

一、论坛建设背景及理论

教育部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旨在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为我国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就大学英语教学而言,如何提升来自不同学科背景的学生(含本、硕、博和留学生)以英语为工具进行专业学习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如何培养一批有创新能力、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适应国际化教育的高素质技术人才,已然成为新的形势下学界所要解决的问题。大学生英语科技论坛为这一新命题的解答提供了新的视角。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及其重要分支认知灵活性理论被广泛地用于指导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和实践。建构主义认为,知识的获得是学习者在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同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实现的。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相适应的教学模式可概括为:“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组织、指导、帮助和促进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元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近年来,校际大学生英语论坛在各重点院校蓬勃发展。上海第二军医大学连续四年成功举办“医学人文英语论坛”,在学界引起了轰动,有力地推动了学术英语改革实践的进程。

二、论坛介绍

大学生英语科技论坛是一个以英语为工作语言,完全由学生组织、管理和参与的校园文化活动,为学生提供发表学科前沿趋势、表达专业思想、交流不同学科信息、展示自我、发展语言能力、接触、了解社会和学习统筹管理能力的实践平台。通过让学生自主承办、参与国际科技论坛,邀请留学生和校外学生就共同关注的前沿科技进行交流与探讨,学生可获得语言实践和能力展示的机会,也搭建起一个培养创新型国际技术人才的窗口平台。大学生英语科技论坛是基于“以应用为目的、以学生为中心、以教材为依托、以演练为手段”的一门实践课程。作为论坛建立的第一步,我们为2011级多学科背景口译班开设《国际学术交流英语与国际会议实务》,教授包括英文摘要写作、英语论文撰写、学术英语口头陈述(academicoralpresentation)等的国际学术交流英语和包括国际会议组织流程、国际会务交流、国际会务信函写作、国际会务致辞与演讲等的国际会务英语。学生在修读完这门课程之后,利用所学的国际会务知识及语言技能,按照标准国际会议流程,自主打造一台“卓越大学生英语论坛”,并在论坛结束之后进行反思写作(Reflectivewriting)。论坛的建设与组织完全由学生承担,教师对学生组织及参与论坛事务的整个过程作观察和评判,并在论坛组织过程中的不同阶段作介入式的监控。针对论坛事务组织、参与和会后总结的同学间互评(peerevaluation)及教师评语作为对此课程的最终评价。

三、论坛特点

大学生英语科技论坛是集学术性和社会性为一体的实践课程。它的创新之处体现在:

1.实习式的课程教学模式――学习即实践;实践即学习。论坛给学生提供了真实的语言学习情景和大量的语言实践机会。学生应用在课堂上所学的国际学术交流及会务英语,向全校学生(含本、硕、博及留学生)发步论坛事务公告;制作论坛手册和宣传影视、文本资料;征集及筛选稿件;公布与会嘉宾和宣讲人名单;撰写主持人发言稿和大会发言人背景介绍;制作论文海报;编写与新闻稿以及参与大会发言、问答环节等。真实、海量的会务交流激发了学生学习语言的动力,也为学生提供了操练语言的场景和展示才华的机会。学生也通过真实、具体的会务操办深刻理解课程内容。

2.探究式的社会实践――实践了解社会;实践指导学习。“大学生英语科技论坛”建设的始终都会涉及到不同层面的社会性工作:联系与会专家、领导;联系赞助方;联系各高校学联辅助宣传;制做工作证、签名墙、条幅及采购茶歇物资等。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了解社会现状、洞察社会需求,通过社会实践发现自身不足,从而明确今后学习方向及目标。

3.前瞻性的学术交流和多方位的才华展示。具有校园文化品牌意义的“大学生英语科技论坛”以年会的形式长期举办,每届论坛将以中国和东盟各国共同关注的科技领域为主题。论坛鼓励来自不同国家、不同学校、不同学科的学生对热点科技前沿和趋势进行广泛的交流和探讨,鼓励学生创新性地表达专业思想。除了学术层面的思想碰撞之外,制作论坛开场视频、宣传海报以及设计会标等创造性事务也给学生提出了新的挑战,为学生展示设计才华和创造能力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本创新性英语实践课程采用行动研究和案例研究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并分四步实施方案:第一,开设《国际学术交流英语与国际会议实务》课程及专题讲座,教授国际会议组织流程,培养学生以英语为工具进行专业学习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第二,协助、监控学生组织、承办论坛,落实论坛每个阶段的监管工作。第三,举办论坛。第四,反思论坛举办的得失,总结此实践课程的教学成果及社会效益。

总而言之,大学生英语科技论坛能成为一个语言交流的平台、思想碰撞的园地、才华展现的舞台和能力提高的集训地。论坛创新性地促进了不同区域、不同高校之间的学生的学术交流,提升了学生的人文素养,也锻炼了学生的学术英语能力和其他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Hutchinson.t.&a.watersenglishforSpecificpurpose[m].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87.

[2]JordanR.R.englishforacademicpurposes[m].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97.

[3]蔡基刚.后大学英语教改依据与对策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2010,a(3):3-12.

[4]蔡基刚.全球化背景下外语教学工具与素质之争的意义[J].外国语,2010c,(6):20-26.

班主任论坛演讲稿篇8

德国:

“好好先生”变“坏”——原总统伍尔夫

德国《图片报》率先披露武尔夫用优惠贷款购买私人住房,并与企业界人士存在的一系列密切交往和经济瓜葛。这不仅使得伍尔夫此前在德国公众心目中的好好先生的形象大打折扣,而且直接危及了总统的道德声望。伍尔夫却打电话给图片报主编,要求该报暂时不要刊发披露他购房贷款一事的报道。在巨大的压力下伍尔夫始终拒绝辞去总统职务,但箭在弦上,这可由不得他了。

新加坡:

“四十不忠”——原议长柏默

2012年,新加坡社会被各种桃色新闻困扰了一年,以至于民众将“色”字选为最能概括新加坡的年度汉字。临近年底,新加坡政坛又一位高官陷入桃色丑闻。44岁的新加坡议会议长、执政党人民行动党议员柏默宣布,因与一名基层组织女员工有婚外情,他正式辞去议长、议员职位,并退出人民行动党。

匈牙利:

“文抄抄”露陷——原总统施密特·帕尔

施密特·帕尔曾是1968年、1972年两次奥运会男子重剑团体比赛的金牌获得者, 2010年当选匈牙利新总统。然而不到两年后的2012年4月2日,这位总统先生便因论文抄袭事件宣布辞职,正是在野党的极力鼓动成了压倒施密特的最后一根稻草。

克罗地亚:

“表哥”狡辩——原总理伊沃·萨纳德

萨那纳德被媒体爆出拥有至少15万欧元的名表,但他却辩解,自己之所以没有申报那些昂贵的手表是因为他对财产表格感到困惑,不知道手表该归为哪类。2012年,他被法院以贪污判处有期徒刑10年。

欧盟:

“敲门砖”砸到脚

——原议会副议长科赫·梅林

如今,博士学位已经成为德国政坛的“敲门砖”,但被认为乱象丛生。41岁的德国自民党女政治家科赫·梅林曾被称为德国政坛的“玉女”。她长相出众,且拥有名校博士学位,在德国和欧洲政坛上“平步青云”。但正当这位“美女议长”春风得意之时,德国政坛却刮起了一阵强烈的追查政客论文抄袭风。由于受到剽窃的指控,她不得不辞去所有政治职务。

五个大佬因“小”失大位

文_暮云

前德国总统伍尔夫

视野|域外

领导人的女儿们

1.韩国新当选总统朴槿惠的父亲朴正熙也曾当过韩国总统,她的当选缔造了父女总统的神话。

2.奥巴马和两个女儿一起看电视,观看第一夫人米歇尔出席全国代表大会致辞。

3.普京的一双女儿:老大玛丽娅(左一);老二叶卡捷琳娜。出于对其安全的考虑,从未让她们在任何媒体面前公开露面。但这对才貌双全的姐妹花也有自己的烦恼:嫁不出去,找不到工作。

4.马唯中(左),长女,台湾地区的“第一千金”。她脸蛋清秀,行事低调,很受台湾民众欢迎。

她们的父亲是国家或地区的领导人,她们的言行、生活细节成为大家关注的热点,她们也是普通人,也有普通人的烦恼,她们就是光环人物背后的女儿们。

“他是个非常聪明的人,会让你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他的观点。”这是法新社驻美记者庞努杜雷对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国家副总理的印象。前美国财政部长保尔森则在不同的场合多次以欣赏的口吻高度评价的坦诚、务实:“我一度是他的‘粉丝’,他是个实干家,处理各种问题有清晰的思路,和他合作感到非常荣幸和愉快。”

因自身的特点和工作经历,在国际国内都是个响当当的人物。其实,让挑剔的外国人另眼相看的,还有他的口才和智慧。在一贯以来的政治生涯中,脱稿演讲是家常便饭,且常常是纵论古今、妙语连珠,又绵里藏针。

不喜欢念讲稿,却喜欢即兴讲话

谈及,美国不少财政高官都还记得2008年6月17日,那天接替“铁娘子”吴仪,首次以中国副总理身份赴美参加第四次战略经济对话。第二天在晚宴上发表了40分钟脱稿演讲,他睿智幽默、形象生动的演讲赢得掌声不断,让与会者折服。

“来美之前,有朋友警告我,这次去要小心,美国的大门要关了。”的一句玩笑调侃了美国的保护主义,反倒让美国人放松了戒心。将准备好的稿子在听众面前晃了晃又放回了口袋,说了句不喜欢念“新闻稿”,便滔滔不绝地阐述起了他对贸易保护主义的看法。

而当时在讨论中美储蓄率时,告诉美国人:中国储蓄率高不只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文化问题,因为中国人不习惯借钱过日子,而且讲究赡养老人,这为中国的高储蓄率提供了一个很有说服力的解释。

曾亲切地称美国商务部部长古铁雷斯为“古部长”,也曾“戏言”是美方“拍档”盖特纳的“叔叔”,他还自我调侃说,不喜欢念讲稿,却喜欢即兴讲话,虽然这样容易祸从口出。

4年弹指一挥间,2012年12月19日晚,在出席美国商贸团体主办的晚宴上,再一次发表了近20分钟的脱稿演说,一如既往的坦率真诚和幽默风趣,折服了到场的美国政商界人士。美国商务部部长布兰克、美国贸易代表柯克等都对的“荣升”表达美好祝福,并对他的领导力表示称赞。

“你们把我捧得太高了。”随后登台的延续了过去幽默风格,一开口就引来满堂彩,“中国话里有一词叫‘捧杀’,还有一词叫‘棒杀’。我一个朋友跟我讲,他公司有小青年背后议论他,说咱们这个董事长就喜欢听好话,咱们就把他捧晕,捧晕了就好办了。所以说实话,生命难以承受其‘捧’啊!”

在一番幽默开场白后,进入了脱稿演讲的主题,他用两个词加以概括——“承诺和期盼”。他说:“奥巴马总统有很多对美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的承诺;而代表中国共产党最高领导层,对中国人民乃至世界,也有许多庄严承诺,现在所有人都把这种承诺变成期盼。”说:“这种期盼对承诺者而言,也是‘生命不能承受之重’啊。”

与5年前的情况相同,本次代表中共中央出席派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式并致贺词的均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这说明中共中央对派高度重视,把多党合作摆在重要位置。”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副院长袁廷华说。

而在10年前各派全国代表大会开幕时,代表中共中央到场祝贺的只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

本次出席并代表中共中央致贺词的6位政治局常委分别是:(九三学社十大),张德江(致公党十四大和民革十二大),俞正声(农工党十五大和民进十一大),刘云山(全国工商联十一大和民建十大),张高丽(民盟十一大),(台盟九大)。

特点多:学历高、海归多、更年轻

纵观由85人组成的各派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中,多是有着丰富专业学术的知识分子,表明更注重选贤任能,各个中央委员会的主要组成人员均是各省级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和符合本党派特色有影响的代表人士,以及参政议政能力较强的骨干成员。其中有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11人,57人拥有博士学位,2名派中央主席担任国务院有关部门正职。

85名中央主席和副主席中,女性有12人,接近15%。“40后”有16人,“50后”有57人,“60后”有12人。其中,中央主席中最年轻的是出生于1956年的民革中央主席万鄂湘,年仅56岁。而在副主席中,“50后”人数最多,还出现了12名“60后”,最年轻的是出生于1965年的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卢柯,年仅47岁。

九三学社是中共十后首个召开换届大会的派,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韩启德再次当选。相关资料显示,目前九三学社社员总数超过13万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占58.96%,5人担任省部级干部,158人担任厅局级干部,728人担任县处级干部。2010年和2011年分别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师昌绪、谢家麟两位院士就是九三学社社员。

致公党以归侨、侨眷中的中上层人士和其他有海外关系的代表性人士组成,此次连任致公党主席的万钢2007年出任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并成为自1972年傅作义辞去国家水电部部长职务后,新中国35年来首位非中国共产党党员的正部级官员。此外,本次致公党大会上大家还看到了歌唱家朱明瑛、影星李冰冰和章子怡的身影。原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洪绂曾说,原致公党主席罗豪才积极延揽人才出了名,而九三学社主席韩启德也曾“亲自出马”。

同时,一些为换届做组织准备的互动已经提前举行。在执掌卫生部5年后,2012年9月陈竺低调加入农工党,10月增选为农工党中央副主席。此次换届,陈竺接替桑国卫,成为新一届农工党主席。农工党成员以医药卫生界高中级知识分子为主,桑国卫亦来自医药卫生系统。陈竺5年以前以无党派人士身份出任卫生部长,是改革开放29年来首位出任国务院组成部门正职的无党派人士,继万钢被任命为科技部部长后第二位担任政府部长的非中共人士。农工党现有1899名党员当选为各级人大代表,1万余名党员担任各级政协委员,699名党员在政府和司法机关担任处级以上领导职务。

民革中央副主席、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万鄂湘也先是担任了常务副主席(正部长级),后在民革十二大上当选为主席。而目前民革党员中在政府、司法部门任厅局级以上实职的有60人,担任中共中央和国家部委的各类特邀(约)员26人。细心的人发现,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冯巩本次再度当选了民革常委。

全国政协常委兼副秘书长张宝文此次当选为民盟主席,接替了上一届的蒋树声,他之前接受采访时说民盟至2012年11月底有23万余人。民盟此次5位新当选的副主席中,有两位中国科学院院士田刚、王光谦。民盟盟员担任政府和司法部门县处级以上职务的共有861人,担任大学校(院)长的共有165人。

陈昌智和严隽琪一样,均是连任了民建和民进的中央主席,原民进中央副主席冯骥才此次卸任。派中人数最少的台盟比上届增加了一个副主席,再次当选主席,她用“俯首甘为孺子牛,力薄更需奋力耕”这句话向媒体表达了时刻自省、自励的心声。

接棒黄孟复当选第十一届全国工商联执行委员会主席的是原致公党中央副主席王钦敏,从其简历来看,他的经历更多偏向于学者,加之近15年的海外求学和履职背景,使其更多了些神秘。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次全国工商联十一大上新当选的副主席中出现了百度董事长李彦宏的面孔。

重传承:政治共识最核心

派的新老交替 “政治交接”是1997年由费孝通等派老一辈领导人提出的,目的是在派的新老交替中传承、延续与中共长期团结合作的优良传统。

随着国内国际形势发展,派成员数量和结构都发生了深刻变化,改革开放以后成长起来的年轻一代逐渐成为派的主力军,他们思想活跃、有热情、有活力,知识层次大大提高,但如何进一步坚定思想政治基础、沿着老一辈开创的道路走下去,成为摆在各派面前的一个重要任务,也是历次派换届要实现的一个重要目标。

有评论指出,近年来派参政议政的丰硕成果也表明,当离开单纯的学术研究领域,这些高学历的派知识分子步入政坛时,同样可以自展所长,为国家做出更多贡献。比如近年来,各派结合各自特色界别领域,针对文化、教育、科研、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三农”问题等各领域都提出了一大批有影响力的建议和提案,受到了中共中央的重视,有的还被吸取到了近年来出台的一些政策中。

班主任论坛演讲稿篇9

相信热爱运动的同学都会有这样的体会:在学习和生活中遭受压力,遇到暂时难以解决的困难,心情压抑无法宣泄时,跑跑步、打打球既可以增强体质,也给了你释放不良情绪的机会。下面给大家分享关于运动演讲稿,方便大家学习。

运动演讲稿111月里的第三个星期,我们高兴的迎来了第一届秋季运动会。每个同学都迫不及待的报上自己最拿手的项目。这次秋季运动会的项目很多,如我校小水滴俱乐部组织的足球、乒乓球赛......还有棋类的中国象棋、国际象棋围棋......

我报的是足球,下面我给你讲讲赛况吧!第一场是四(1)班VS四(5)班。

比赛开始了,我上去就是一脚,谁知对手用身体挡住了球,直往我方的门里冲,我看对方十分强大,忙出脚破坏球,可对方竟来不及躲闪,被我绊倒了。“嘟......”裁判的哨声响了,唉!我犯规了。判对方点球,一个大脚差点进我方球门,幸亏我们的无敌守门员—高尚,及时抱住了球。经过顽强的抵抗,我们最终以五比四pK掉了四(5)班。

现在去听听队员的感受吧!我首先采访了输球的队员,他垂头丧气,一脸无精打采的神情,他说:“下次继续努力吧,唉......”

之后我又采访了赢球的队员,这名队员叫吴坚义,学足球已有三年时间了。只见他眉开眼笑的,嘴角一直向上扬着。他说:“他十分开心,十分高兴,真是台上四十分钟,台下三年功”。

这次运动会的精彩片断还有很多,有机会你可以去看看我们的校园网噢,上面有更多的感人故事和精彩画面呢!

运动演讲稿2亲爱的同学们、老师们:

大家早上好,我是高二9班的班主任王培军,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生命在于运动,运动铸就快乐》。站到这里面对大家倍觉亲切,因为台下有很多同学是我的老相识,在这片绿色的操场上,我们一起踢过足球、打过篮球,一起跑过圈,一起体味运动的快乐,我们深切地热爱着这片绿色;但也有些同学对这片绿色没什么感觉、甚至于厌恶,早操、课间操能躲则躲,体育课盼着起雾霾,体活课变成了自习课,说到热爱体活课的理由竟然是可以早点去食堂吃饭……你身边有这样的同学吗?或者你是这样的同学吗?当然,还有些同学认为参加体育运动的要么是精力过剩的要么是身体不好的,像我这样精力不旺但身体倍棒的也需要参加体育运动吗?

很多同学对“无体育不清华”的清华大学体育考试早有耳闻,清华大学对在校生的体育要求之严格是出了名的,最著名的口号是“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清华大学连续多年在自主招生复试中增加了“体质测试”环节,测试成绩合格以上的考生可获得额外加分。入学后,会专门为所有新生设立“清华第一堂体育课”,这是我国著名体育学家马约翰先生在清华任教期间开设的,着重解读清华精神,讲解清华体育课的要求。体育课程跨度长,贯穿本科四年,就拿长跑来说,本科阶段,男生要求3000米,14分40秒合格,女生1500米,7分20秒合格,如果不能达标,则不能毕业。且旷课一次扣除10分,事假5分,病假2分。为什么专注培养学霸的清华大学如此看重体育运动呢?

相信热爱运动的同学都会有这样的体会:在学习和生活中遭受压力,遇到暂时难以解决的困难,心情压抑无法宣泄时,跑跑步、打打球既可以增强体质,也给了你释放不良情绪的机会。不良情绪排除后,人的心理敏感强度也就得到了提高,同样的烦恼对他们的影响会减弱,相应的抗挫折能力、心理承受力就会增强。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曾在2007年过一份青少年心理健康数据统计报告,调查显示,有运动习惯的青少年,出现心理问题的概率要远远低于平均水平。体育运动本身就是一种挫折教育,它既需要付诸热情又需要抵抗挫折。无论在什么困难面前都可以保持积极的心态,这就是体育运动的意义。姚明曾在参加一次学生活动时说过一句名言,“努力不一定成功,但放弃一定失败”;创造了北京奥运会“八金”奇迹的美国著名游泳运动员菲尔普斯也曾说过,战胜失败的唯一办法是更加勤奋;中国第一位网球“大满贯”单打冠军选手李娜曾表示,她希望与球迷们分享的人生经验不只是成功的体验,还有失败经历。这无不体现了体育运动带给他们的人生智慧。

我们还可以通过体育运动找到与自己志趣相投的人,促进良好的人际交往。比赛场上的宿敌,私下的关系未必剑拔弩张。孙杨和韩国的朴泰桓这对亚洲泳坛的宿命对手都曾在对方处于低谷中时公开表示鼓励,孙杨评价朴泰桓是“第一个为亚洲泳坛做出巨大贡献的人”,2014年仁川亚运会,孙杨还在赛场为朴泰桓送去了一个生日蛋糕;福原爱和中国女乒队的交情,那简直是半部中国女乒史,她和中国女乒队的关系一直非常好,一口十级东北普通话更是流利的很;当今羽坛名字总是紧密相连的林丹与李宗伟,二人交锋,李宗伟输多赢少,和他人比赛他都是胜券在握,唯独面对林丹时总是在关键时刻手软,有球迷戏称李宗伟对林丹是“又爱又恨”,林丹却说两人之间没有恨,都是爱!这些奥运冠军们对待友谊的态度让我们敬仰,我们虽然不是奥运冠军,但在体育运动时也有很多交朋友的机会,容易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交流分享自己在体育运动方面的乐趣,互相倾诉学习或生活方面遇到的烦恼,更有利于让我们保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在已经过去2016年巴西里约奥运会上,中国女排夺得了奥运冠军。在这场让所有中国人泪目的比赛中,我们看到女排姑娘每一次得分、每一次协作回球后都会轻轻拥抱、绽放笑容、互相鼓励,这就是女排队员对团队精神的最好理解。女排队员们把国家队当作自己的家人,为了家人而战,为了梦想而战,这种对团队精神的深刻理解,让女排精神有了温暖的人性光芒。是的,体育运动可以让我们在运动中学会合作,增强团体协作的能力,在集体的交流中积累经验,学会在集体中与他人沟通的技能,进而对集体产生归属感,找到自身存在的价值,获得自信。

同学们,人生需要静坐的安谧,散步的悠闲,安谧、悠闲可以让我们思考;人生也需要运动的激情,运动可以让我们激情四射,充满活力。在马拉松比赛中,到达终点远比获得一个名次更重要。其实回头想一想,我们的学习又何尝不是呢?努力的过程永远比结果更具价值。后天就是运动会了,希望参赛的同学们加油,取得好成绩。也希望不参赛的同学能够作运动员们的坚强后盾,不仅要为他们加油助威,更要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当然我更希望更多的同学能够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在青春的年华奔跑起来,永远对未来充满希望,永远选择坚持,永远都不放弃对梦想的追求,跑出自己的精彩,跑出不一样的灿烂人生。让体育运动成为一种情怀,让体育运动成为你快乐的源泉,让体育运动成为你一生的朋友。

运动演讲稿3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早上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我运动、我快乐”。

“生命在于运动”,这是法国著名思想家伏尔泰的一句名言。没有运动也就没有了生命,缺少运动的生命是短暂的!毛主席也说过,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没有了身体健康一切都等于零。有了强健的体魄我们才能胜任各种艰难复杂的工作,才能完成各种学习任务,才能精神百倍、意气风发地去迎接生活中的.种种挑战,只有身体健康了,我们才可以体会到工作和学习的快乐,才会真正享受到生活的幸福和生命的美丽!

本周五学校将要召开田径运动会,我们可以在长跑中懂得坚持的意义,在短跑中感受终点前众人急切的眼神和无法抑制的呐喊。通过接力赛品尝到超越的快感,体会到集体的力量……

有一个真实的故事,告诉了我们体育运动的重要性。法国著名作家雨果,年青时很有才华。29岁就写了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这本小说轰动了整个法国。之后他还写了很多小说、散文、诗歌……可正当他激情奔放的时候,心脏病却突然发作了。许多人看到雨果发青的脸色,都为他感到惋惜。人们都以为巨星就要坠落了。可雨果并不悲观,他在医生的指导下,每天坚持跑步、游泳、爬山。没多久,雨果的病情渐渐好了起来。于是他又提起笔重新写作。60岁创作了文学名著《悲惨世界》,80岁创作了戏剧《笃尔克玛》。最终他活到了84岁,“这真是运动的奇迹。”

同学们除了在体育课、广播操、大课间的运动外,每天,你自己有没有自觉地参加体育运动?当你学习、看书超过一个小时,就要站起来走走了;当你留恋在电视机前、沉迷在电脑游戏的时候,更要站起来到外面运动运动一下。运动不在于多,不在于激烈,而在于持之以恒和适量。跑步和走路是最好的运动。早上早点起来跑跑步再来学校;下午放学时也可以去跑几圈或到体育场运动运动;饭后在家或附近慢走十分钟。这些看似简单而且不花时间的运动,如果持之以恒地去做,一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运动不止,奋斗不息,生命才会健康精彩!

来吧,亲爱的同学们!让我们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在运动中增强体质,在操场上磨练意志,让运动——成为我们终生的兴趣爱好!让健康——成为我们全面发展的不懈追求!让快乐——成为我们成长过程的伴奏音符!

祝愿我们班的运动员能在本次运动会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运动演讲稿4“生命在于运动”这是一句耳熟能详的至理名言。生命对于我们每个人而言即是宝贵的,也是脆弱的。人生苦短犹如白驹过隙。珍惜生命,自然离不开运动。而运动本身为人们指明了预防疾病、消除疲劳、获取健康长寿的重要途径。

近几年来,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经济收入不断的提升,自我保健意识逐渐被唤醒。然而,经常会有人抱怨不知如何健身,不知怎样的运动才能达到满意的健身效果。其实,选择运动方式亦是因人而异的。不同层次、不同需求、不同生活环境和不同身体素质的人在其运动也不尽相同。总之,科学的合理的而又符合自身条件的运动才能达到效果。

例如,常见的有氧运动:快、慢步行走、慢跑、走跑交替、上下楼梯、骑车、游泳、;如果经济条件和时间允许的话,还可以参加瑜珈练习、健身舞、健身操、扭秧歌、太极拳等低运动强度,持续时间长,不需要较高技巧的运动项目。运动在于锻炼,锻炼贵在持,坚持就是胜利。

另外不可忽略的脑子也是“用进废退”的。下棋打牌、读书看报、笔耕著述、思考问题,意在健脑;“勤于用脑”与“勤于锻炼”同样重要。过分安逸、闲散的生活不符合生命的意旨。适时的锻炼大脑的活动中心,使你的血液从情绪中心流泻出来;此刻,你会变得较理性,而且比较能接受积极思想。

总之,运动是保证人体代谢过程旺盛的重要因素。《吕氏春秋?尽数篇》说:“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形气亦然,形不动则精不流。精不流则气郁”。而华佗更进一步指出:“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身。动摇则谷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当譬犹户枢,终不朽也。”诸如此类的论述都强调重视运动锻炼。

当然,运动应谨记“过犹不及”的道理。强调适度,并要求持之以恒。科学合理的运动才能有效提高人体的新陈代谢,使各器官充满活力,从而推迟各器官的衰老。

面对“生命在于运动”理念,人人都应该有适合自己的新想法、新做法、新观念、新面貌;尚能如此,则就会长寿而健康,那又何尝不是家庭、社会和国家之幸呢?

运动演讲稿5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很荣幸能在这阳光明媚的早晨,在亲切而壮严的国旗下讲话。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生命在于运动”。

我国古代著名的医学家华佗认为:生命在于运动;而民间也有更为直白的俗语说道:人勤病就懒,人懒病就勤。说得其实是一个意思,就是健康的身体需要运动来保证,而人生最大的财富正是健康。所以,要想拥有这笔财富,最佳的方法就是:让运动成为习惯。

如今,美丽的校园正给我们提供了这样的条件,宽广的绿茵场给了大家一个充分展现自我的空间。每天下午,放下手中的功课,跑上两圈,挥洒一些汗水,倦意便顿时消失,不仅达到了劳逸结合的`效果,也丰富了我们的课余生活。若长期坚持下去,必将使我们的体魄有所增强,从而有利于我们以更好的状态投入学习活动中去。

然而,有些同学则认为体育锻练是浪费时间,认为分秒必夺的读书学习才是硬道理。他们无论早晨、下午甚至是体育课上都捧着书抓紧学习。他们牺牲的是运动的时间,得到的是短期内学习成绩的提升。

但是,学习不是短跑,而是三年的长跑,三年之后的大学,大学之后的求学过程或是工作都需要不断的学习,正所谓活到老,学到老。所以,不难得知,要想在人生的征程中保持优秀的学业,必须要有健硕的体魄来保证,如果哪一天身子垮了,优秀的学业自然也就难以为继。常言道:7加1大于8,意思是7小时的工作或学习加上1小时的锻练胜于8小时不间断的工作。

身为校女子足球队队员的我,深感运动给我们带来的益处。它让我健康,向上,快乐,更让我理解了体育的最高精神:团结,拼搏和坚持。

这让我想起上学期我校对实验学校的那场足球比赛。当时,上半场对方以1:0的成绩领先,这让我们有点乱了阵脚。可很快,我们调整了心态,场上队员之间互相鼓励着,配合着,教练在一旁指导,场下队友们也在不停地为我们呐喊助威,这团结的力量无不让我们重拾信心,终于,我们扳回了一球。这一球,是我们全队上下努力拼搏的结晶,也让我知道了,只有坚持不懈,才能在关键时刻战胜困难。

再比如,在1500米或3000米的长跑中,当第一名在众人的喝彩声中走下场时,另外的一些同学仍在一圈圈地跑着,他们没有停止,尽管已经筋疲力尽,尽管已经拿不到冠军,但一种坚持下去、拼到底的信念支撑着他们直到最后。

这,正是我们倡导的体育精神。

体育精神,从古老而美丽的爱琴海走来,凝结了多少人的汗水与泪水;体育精神,从熊熊燃烧的圣火中走来,点燃了多少人的梦想与希望。体育精神,正在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优秀的健儿不断创造人类的极限。

同学们,让运动成为习惯,就会让生命更加精彩!

最后,预祝即将到来的校运会取得圆满成功,预祝各个班级参赛的运动员们取得理想的成绩!

谢谢大家!

班主任论坛演讲稿篇10

全市组织系统“能力建设年”活动动员会议召开以来,我们深进学习会议精神,迅速作出安排部署,结合部机关年轻同道较多、能力素质亟待进步的实际,围绕“能力建设年”这一主题,深进开展“学习进步年”活动,大力加强组工干部能力建设,使组织部分的表率作用更突出、组工干部的模范作用更明显。现将我县“能力建设年”活动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周密制定方案,深进动员部署。20*年1月6日召开了全县组工干部参加的“学习进步年”动员会议,并成立了活动领导小组,制定下发活动实施方案,对活动进行部署安排。组织组工干部制定学习方案,并结合工作实际,制定出学习计划,明确目标任务,加深对开展“学习进步年”活动重要意义的理解。通过深进动员,重点引导组工干部树立三种全新理念:一是破除“要我学习”的旧观念,树立“我要学习”的理念。组工干部肩负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这一历史重任,学习已不仅仅是个人的事情,更是一种政治责任,是对党的事业无穷忠诚和高度负责的具体体现。必须牢固确立自主学习意识,把学习当作第一要务,培养浓厚的学习爱好,不断增强学习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进步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二是破除“少小求学,老大图闲”的旧观念,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能力素质要靠学习来支撑,开展工作要靠学习来指导,工作亮点要靠学习来培育。组工干部必须牢固确立终生学习的理念,做到“生命不息,学习不止”。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在理论创新中推动组织工作创新,使组织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有创造性。三是破除“工学矛盾”的旧观念,树立“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的理念。干好工作需要学习,学习是为了更好地工作;工作的过程是学习的过程,学习的过程也是工作的过程。两者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注重学习,工作就会有新思路、新举措,就能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反之,势必造成知识恐慌、本领恐慌,就会贻误工作,给党的事业带来损失。必须牢固确立学习就是工作的理念,自觉摒弃把学习当作负担的片面熟悉,正确处理学习与工作的关系,做到在学习中推动工作,在工作中强化学习。

二、精心组织实施,确保活动效果。围绕“抓学习、强素质、促创新、提能力、比贡献”这一主线,通过系统、认真地学习和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实践活动,提升组工干部的整体素质与能力,全面推进组织工作上台阶、上水平。

以基础工作求规范、重点工作求突破为载体促创新。坚持把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难点、热门题目作为能力建设的重点,把创新成果作为检验活动成效的重要标准。一是开展专题研讨活动。每名组工干部要总结和先容2个以上创新方面的好做法、好经验,并找出几个因循规蹈矩影响工作的典型事例,认真剖析,进步对组织工作创新重要性的熟悉。二是深进开展组织工作“亮点”工程。各室、中心围绕岗位职责,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题目、总结新经验、宣传新典型,使工作更有特色,亮点更加突出,成效更加明显。

以开展教育培训和各种竞赛活动为载体提能力。一是强化干部培训。分批次抽调组工干部参加全县科级干部培训班、中青年干部培训班等,有针对性地进步组工干部政治理论素质和知识水平。聘请有关专家、学者举办系列专题讲座,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行政执法与经济发展环境、当代科技前沿动态、当代世界政治经济热门题目等知识为培训内容,进一步拓宽组工干部的知识面。二是开展组工干部基本功竞赛。在全县组工干部中进行基本业务技能比武,开展写作、演讲、微机操纵等单项竞赛,进一步进步组工干部的基本办公技能和一些实用技能,努力进步工作效率和办公水平。三是实行“业务论坛主讲人”活动。利用集中学习时间,各室、中心负责人根据室(中心)的工作实际,预先选定讲课内容,认真预备讲课材料,以主讲者的身份为其他干部讲解学习内容,回答疑难题目。通过讲课的形式,进步组工干部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逻辑能力、组织能力和协调应变能力,让每名组工干部都成为组织工作的行家里手。四是开展“三学三比”活动。围绕“公道正派”这一主题,开展“学理论、学业务、学先进和比觉悟、比干劲、比修养”活动。组织广大组工干部学习《干部任用条例》、《公务员法》、《》等实用知识和一些先模人物的事迹,通过考试、演讲、辩论和征文比赛等形式,进步组工干部的工作能力与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