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程设计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16:33:17

微课程设计篇1

在科学课上,我们如何设计适合学生微学习的微课程呢々微课程的创始人戴维·彭罗斯(Davidpenrose)说:“微课程是一个知识挖掘的框架,我们将告诉学习者在哪里挖,需要挖些什么。我们将对这一过程进行监督。”本文,我们将简单地分析“微课程”的设计策略。

在哪里挖掘知识

学生注意力时间短,适合微学习。微课程的设计要紧密联系教学目标与内容,目标单一、陈述清晰,使学生产生“更加聚焦的学习体验”。

微课程的学习,体现了“微”的特色,短暂、高效。虽然学生每次只接受少量的新知识,但这样更易吸收,且能以此为契机,不断滚雪球式增加信息量。移动设备,包括iphone、ipad、ipod等,都能让学生进行微学习,草坪、汽车……都是微学习的场所,学习将无处不在。微学习可以使学生有效利用“碎片时间”,是一种及时、高效、便捷的学习方式。

微课程的“微”特征,满足了学生“随时、随地、随需”展开微学习的要求,但微课程的设计必须要能够促进学生对概念体系的深入理解,才能具有蓬勃的生命力。

需要挖些什么

只有深挖微课程细节,加强互动,才能提高学生微学习效率。我们要深挖微课程细节,设计体系完整的微问题,加强微课程互动,提高微学习目标精准度,使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更加深入、透彻。

微课程要重视细节研磨,设计能够促使学生深度学习的完整的、短小精悍的微问题,促进学生思考。无论是知识讲解还是疑难讲解,都要不断解决教学中的一些微问题。在建构微课程时,我们应该用系统思维方法对问题进行整体策划,追求“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效果。把一些课时较长的重点内容划分成若干小主题,把内容相关的微课程组织成小专题,供学生选学,使学生明白自己所学知识在整个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和权重,集中精力学习,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提升。

例如,微课网(http:///website/course/info/t006210295811056)提供了一个可以参考的样本,设计者对教材进行整体把握,对细节进行深入地分析和讲解,制作成了“微视频”,把单一的知识点点透,促使学生可以随时、随地、随需地展开学习,可以选择“听课、做测试、提问题、帮别人”。主讲教师应用深入浅出的方法,对知识点进行透彻地分析,抓重点,咬难点,字字珠玑,声声入耳,促进学生细节学习,加深学生对概念的深入理解,提高学生微学习的有效性。

微课程要加强微互动。交互型微课程不仅能促进学生了解知识的框架结构,而且能使学生精准把握学习目标,从细节对微课程进行深度开发,从而深刻而有效地理解概念。教师对教材进行二度开发,制作成学生自己能进行多媒体模拟的微动画,能有效扩展学生的学习范围,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让学生体会技能训练的精髓。交互型微课程要对学生进行巧妙引导、点拨提示,渗透学科思想方法,提高微学习的有效性。

探索者在线仿真实验室(http://省略/)就提供了在线互动操作的模拟实验。例如,我在教学“托盘天平的使用”时,就用模拟实验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习(图1)。在模拟实验过程中,各个步骤都通过人机交互清晰地进行了展示,即使是取药品的细节也无一遗漏,使学生对托盘天平的使用步骤有了直观的印象,在接下来的实验中,学生将能更有效地动手实验,掌握托盘天平称量物体质量的方法。如果学生感觉对实验操作要领还不甚了解,可以在课后继续进行模拟实验。

微课程把规范性实验操作步骤制作成可交互的微动画,学生可以根据需要反复观看、反复操作、反复揣摩,获得对实验操作具体的印象。在小学科学课上,有大量的实验操作技能训练,这是微课程与科学教学整合的极佳切入点,可以制作成惟妙惟肖的微课程,精心设计的每一步实验操作,使人仿佛身临其境。人桃互动的微动画能帮助学生主动探究、理解基本概念。可交互的微学习让学生有了更大的自和拥有感。只有开放的微课程才能不断满足学生的需求,也才能为教学应用带来了巨大的灵活性。

怎样对学习进行监督

微学习需要自我监督和教师督促,才有利于学生对微课程的学习。微学习能够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全程监督,并提供参考意见。信息时代的学生,个性化学习的愿望是比较强烈的,微学习有助于解决个性化的学习问题。

微课程要引领学生通过关键词快速查找课程、问题、实验,进行微学习。微学习平台根据学生的账户识别教学进度,主动提示相关联的学习内容,根据学生的学习偏好或薄弱环节,推送相关学习内容,主动帮助学生提高选择学习内容的效率。教师为学生创建“有源”的学习环境,根据需要为学生提供不同形式的支架,不断引导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顺利穿越“最近发展区”,获得长足发展。微学习提倡的协作是微学习的点睛之笔,微交互将是微课程协作学习的核心。教师根据学生的微交互反馈的问题,补充微课程内容,促进学生深度学习,顺其自然、合情合理。

例如,韦博英语的“微口语”就是微学习的鲜活案例(http://省略.on/news/detail/news_1525111002.aspx)。它能实时判断发音正误,帮学生精准调整语速、语调,随时随地做学生的“口语陪练”。进入“我的课程”,选择“相亲记1”,微课程就请学生跟读,得到81分!飘出了一个柔美的声音:“说得好,你还可以改进。”在跟读中,i和Dates两个单词打了6分,表示鼓励;当读完所有句子,微课程打出71.2分,念得好的音节有63个……(图2)

“微口语”细致入微,把每个人的发音剖析得无比细致,促进学习者口语水平的提高。

微课程要构建即时互动的学习社区,方便微学习用户实时在线、及时交流,实现信息沟通,构建学习共同体;建立有效激励机制,把学习、提问、解答、评价等学习活动转化为积分和勋章,使学习活动更容易被监督。

微课程设计篇2

[关键词]微时代;微课程;设计;制作:开发

[中图分类号]G40-057[文献标识码]a[论文编号]1009-8097(2013)05-0031-05[Doi]10.3969/j.issn.1009-8097.2013.05.006

一、引言

当前,移动网络、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迅速发展与普及,使在线学习和移动学习成为一种新的发展趋势,随时随地进行智能化学习成为可能。这种学习方式突出学习的灵活性和互动性,强调学习内容的微型化和碎片化,需求信息容量相对短小、注意保持要求较低的学习资源。过去不少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学校等教育部门,录制的“课堂实录”式视频教学资源,因其大而全、冗长,难以在移动学习中直接使用。而微课程将教学重点、难点、疑点、考点等精彩片段录制下来制作成短小精悍的视频教程,方便学生随时随地通过网络下载或点播,能重复使用,利用率高。因此,微课程成为了微时代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的重要学习资源。

二、微课程概述

自20世纪60年代起,英美等国家学校的教师开始开发“微型课程"(mini-course、mini-Lesson或micro-curriculum),即集中针对某一主题设计与实施的小规模短时课程。微型课程是在学科范围内针对某一概念或主题设计的课程框架,由一系列半独立的单元(专题)组成,这种单元不是根据学科的知识以及逻辑体系来划分的,而是根据教师和学生的兴趣以及主体社会活动的经验、教师能力、社会发展的需求来编订的。它的内容相对比较独立、单一,大多数内容是根据学生和教师们共同的兴趣开发的,更侧重于知识的深度而非广度。与20世纪60年代早期美国出现的主题内涵丰富的大规模长期性的“maxi”(大型)学科课程相比,微型课程的不同主要在于课程时间简短,一个微型课程一般只有一两个课时,而不会像一门培训课程或者一门学科课程那样持续数周或一个学期。国内将这种课程多称之为课程单元、课程组件、短期课程、小课程和拓展课程。

2008年秋,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高级教学设计师、学院在线服务经理戴维·彭罗斯(Davidpenrose)提出了“微课程”的理念,首创了声名远播的“一分钟的微视频”的“微课程”(microlecture),其核心理念是在课程中把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紧密地联系起来,以产生一种“更加聚焦的学习体验”。戴维·彭罗斯因此被人们戏称为“一分钟教授”(theoneminuteprofessor),他把微课程称为“知识脉冲”(KnowledgeBurst)。

国内率先提出微课程概念的广东佛山教育局胡铁生认为,“微课程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有机组合。”

严格地讲,微课程就是指将教学目标聚焦在某一个环节上,利用最短时间讲解一个知识点、教学重点、难点、疑点、考点或作业题、考试题、模拟题等的一种微型教学。微课程相当于一堂课的一个切片,通过这个切片,可以促进学生学习行为的发生和心智的发展,体现教师的助学智慧。微课程的核心内容是课堂教学片段,同时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微教案、微课件、微练习、微反思、微点评等辅教学资源,在微课程讲授完毕之后,还伴随提供习题、练习测试等资源供学习者巩固知识。微课程的核心价值在于“微”:微内容、微故事、微问题、微研究,内容直指具体问题,关注“小故事、小现象、小策略”,主题突出,一事一议,一事一课,着重关注常态的教育教学事件,将知识进行碎片化、情景化、可视化处理,使之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各种便携式终端提供内容服务。

微课程能够为学生提供“自助餐式”的资源,帮助学生理解一些核心概念和一些要求掌握却难以理解的技能,能够在短时间内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某一个单一的主题上,减少学生分神的机会,让学习者在短短的时间内掌握知识、技能,给学习者带来极大的满足感和成就感。由于重点突出、时长适中、利于理解和记忆,大大提高课程教学的吸引力和教学效果。

微课程具有时间短、内容精、容量小、模块化、情景化、半结构化的特点,正好满足了人们通过微型移动终端设备随时随地学习的愿望,在家里、在校园里、高速公路上、在地铁上都能进行学习,实现“人人皆学、处处皆学、时时皆学”的学习愿景。

三、微课程的设计与开发

微课程内容的开发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微课程资源开发一般要经过选题设计、课例拍摄、后期加工、在线实施、评价反馈等环节,才能确保其质量。

1.微课程的教学设计

(1)选题设计。微课程的选题要精练,教学内容要明晰,或针对课前导入,或针对关键概念教学,或针对难点突破,或针对课后拓展延伸,可以是知识讲解、教材解读、题型精讲、考点归纳,也可以是方法传授、教学经验等技能方面展示。

(2)时间设计。微课程是课堂教学过程的再现,相对于较宽泛的传统课堂不同的是它时间短。微课程的时长一般为5~8分钟左右,最长不宜超过10分钟。

(3)教学过程结构设计。微课程的教学过程要简短完整,教学过程要包括教学问题的提出、教学活动的安排、学生协作探究解决问题等环节。

①快速引入课题,并能吸引学生。可以开门见山进入课题,或设置一个疑问,悬念等引入课题;可以从与生活相关的现象或问题引入课题;可以从以前的基本教学内容引入课题;也可以设置一个题目引入课题;但不管采用哪种方法,哪个途径,都要求切入题目的方法、途径引人注目,力求新颖;更要求与题目的关联紧凑,迅速切题。

②内容讲授线索要清晰。在微课程的讲授中,要尽可能围绕一条线索展开,在这条线索上突出重点内容,显露主干内容,剪掉可有可无的举例、证明这些侧枝旁叶。在讲授重点内容,罗列论据时要精而简,力求论据的充分,准确,不会引发新的疑问。

③总结收尾要快捷。一节课的小结是必不可少的,好的总结可以对讲授的内容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可以加深学生所学内容的印象,减轻学生的记忆负担;好的总结往往给一节优质课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可以使一节课上升到一个新的档次,让人清晰地感觉到通过这节课学到了什么。

(4)资源设计。微课程选取的教学内容一般要求指向明确、主题突出、相对完整。它以教学视频片段为主线“统整”教学设计(包括教案或学案)、多媒体教学素材和课件、教师课后的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学生的反馈及学科专家的点评等相关教学支持资源,构成一个主题鲜明、结构紧凑、类型多样的“主题单元资源包”,营造一个真实的“微教学资源环境”。

(5)教学语言设计。在微课程中,由于时间有限,语言的准确简明显得更为突重要。在设计课程的过程中,要把将要讲述的内容结合要说的话语,与要采用的表达方式、手势、表情,以及其中要注意关键字、关键词的应用,统和在一起预先演练一遍。在语言要求生动,富有感染力的同时,更应做到精炼。

2.微课程的设计模板

为了通过模板来引导微课程开发者使用稳定的结构框架,对思路、内容、资源和评价进行有效的设计,本文建构了微课程教学设计模板(如表1所示)。根据微课程的设计过程构思,将微课程设计内容填入微课程设计模板。

3.微课程的制作

一个优秀的、完整的微课程包括:简洁、美观的ppt制作、主题明确的微课程名称、有信息提供的片头、有逻辑的课程内容、有概括引导的片尾等。

(1)具体的制作技术要求如下:

①录制时电脑分辨率调整为1024×768及以下,分辨率不低于720×576、码流128kbps~2mbps、帧速≥25FpS,电脑屏幕颜色设置为16位。

②时间控制在10分钟以内。

③基于教学设计思想编写微课程内容时,内容精炼,不泛泛而谈,若内容较多,可以制作系列微课程。

④微课程在内容、文字、图片、声音等方面必须准确无误。

⑤微课程讲解时,语言通俗易懂、深入浅出、详略得当,声音响亮,抑扬顿挫。

⑥若在讲解中使用课件,ppt尽量做到简洁、美观大方。

⑦视频画质清晰,多采用中景、近景和特写等小景别画面,多使用固定镜头,保障视频质量。教师大头像不遮挡教学内容。

⑧要有片头、片尾,显示微课程名称、作者、单位等信息。

⑨视频格式为:Flv、mp4,视频尺寸为:640×480或320×240。

⑩音频采样率44.1K、比特率64~320、音画同步

(2)微课程的制作设备配置与制作方法

方法一:智能手机拍摄法

①设备配置:可进行视频摄像的智能手机一台、几只不同颜色的笔、一打白纸、相关主题的教案、多媒体电脑一台、视频编辑软件一套。

②基本方法:使用可摄像的智能手机对纸笔结合演算、书写的教学过程进行录制。

③制作流程:第一步,选择微课程主题,进行详细的教学设计,形成教案;第二步,用笔在白纸上展现教学过程,边演算边讲解,尽量保证语音清晰,可以用不同颜色的笔书写、画图、标记等行为,演算过程逻辑性强,教授或解答过程明了易懂。在他人和辅助器材帮助下,用手机将整个教学过程拍摄下来,要保证画面清晰、准确、稳定。第三步,进行视频编辑,添加字幕和美化,生成微课程视频。

方法二:录屏软件录制法

①设备配置:多媒体电脑一台、麦克风一个、录屏软件Screencast-o-motic、CamtasiaStudio、CyberLinkYouCam、屏幕录像专家等、ppt课件。

②基本方法:对ppt演示进行屏幕录制,辅以录音和字幕。

③制作流程:第一步,选定教学主题,搜集教学材料和多媒体素材,制作ppt课件;第二步,在电脑屏幕上打开录屏软件,带好耳麦,调整好话筒的位置和音量,执教者调出要讲解的ppt课件,并调整好ppt界面和录屏界面的位置后,单击‘‘录制桌面”按钮,开始录制。按照教案,执教者一边演示幻灯片放映或对其进行各种操作,一边讲解。第三步,对录制的微课程视频用后期视频编辑软件进行适当的编辑和美化。

方法三:手写板或交互白板、专业录屏软件制作法(简称“可汗学院式”)

①设备配置:多媒体电脑~台、带话筒耳麦一个、手写板或交互白板一块、屏幕录像软件、演示软件(word、powerpoint、画图软件、绘图软件、几何画板等)。

②基本方法:通过手写板或交互白板,用演示软件对教学过程进行讲解演示,并使用屏幕录像软件录制。

⑨制作流程:第一步,选择微课程主题,进行详细的教学设计,形成教案;第二步,安装手写板或交互白板及其配套的专用笔等工具,与电脑连接,使用演示软件对教学过程进行演示:第三步,利用交互白板(或手写板)自带摄录软件或专业录屏软件,录制教学过程和教师的声音:第四步,为增强微课程视频的效果,可用视频编辑软件进行后期美化编辑。

方法四:数码摄像机拍摄法

①设备配置:数码摄像机、黑板、粉笔、其他教具。

②基本方法:对教学过程录像。

③制作流程:第一步,选择微课程主题,进行详细的教学设计,形成教案;第二步,利用黑板展开教学过程,用数码摄像机实时记录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教师、学生、板书、多媒体教学信号等教学实景画面。第三步,对视频进行后期编辑制作和美化。

四、微课程的评价

课程不仅是静态的课程文本,更重要的是动态的课程活动,课程评价就是对课程活动的组成要素及其各个过程环节给予价值判断的过程。

微课程开发的评价,包括准备阶段的背景性评价、设计阶段对设计本身的评价、使用阶段对实施效果的诊断性评价。实施微课程的评价指标体系如下(表2):

微课程设计篇3

微课程表现为微型课程体系,是一个完整的教学模式,强调体系的完整性。微课程是信息化教学前移,课前的自主学习,不仅仅是提供一个学习视频,还需要在线互动,包括生生互动和师生互动,这样可以使问题得到及时的解决。同时将课堂上的作业、实验探究、展示与交流研讨、评测等有机地整合成一个整体。使单位课时教学活动具有设计、开发、实施、评价的性质,即把单位课时教学活动课程化了。具体而言,微课程是将原课程按照学生学习规律,分解成为一系列具有目标、任务、方法、资源、作业、互动与反思等在内的微型课程体系。微课程以“微而精,小而奇,内容少,蕴意深,从小处入手,解决一个问题”为职业中学的数学课堂注入新鲜血液。微课是微型课,是课的精华部分的浓缩,表现为课件形式。微课是指为使学习者自主学习获得最佳效果,经过精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以流媒体形式展示的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可见微课程中包含着微课,微课被包含于微课程之中,两者紧密相关,但是两者是两码事。

二、数学微课程开发的具体操作

为了保证微课程的优势和特点,微课程的设计遵循知识容量小、播放时间短、单个视频知识完整性强、使用常规格式储存,便于传播和学习等原则。具体的做法如下:

1.组建开发团队

微课程教学讲究适当的策略连贯的战略而非随机行动,注重趣味性和重要性。其工作量可想而知,以个人的实力单枪匹马是难以实现的,要汇集集体的力量。组建团队,分工合作。运用每周三的组内研讨会,运用集体的智慧对原有课程再开发。在原有课程分解到课时教学的基础上,再把课时教学课程化。微课程选题内容要直接指向具体问题,一课一事,层层剖析,有深度,有思考。巴尔扎克说过“: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毫无疑问是问号。”微课程从问题入手,有针对性地高效解决,不泛化,不拖沓。集体研讨时最主要的是进行“自主学习任务单”的设计,把教师从演员向导演转移。再根据个人的特长进行分工,有负责教学视频(微课)的制作人员、有知识点的讲解人员等。某一知识点的微课程从选知识点到根据集体讨论的结果优化设计成合理的“自主学习任务单”到最终的“成品”出炉由组内成员轮流担任,这样可以使组内每个成员的时间和精力得以保证,提高微课程的效率,同时也让每个人得以锻炼。力争做到“人人有事做,步步得落实”。每一节微课程学习完成后根据师生的反映进行修改,逐步完善。

2.以指数函数为例的数学微课程开发步骤

(1)分解课程

以高一课程《指数函数》为例,该节内容分两课时完成。微课程中是一问题一视频,因而指数函数的定义、图象和性质作为该节的重点,可制作成三个视频单元:指数函数的定义,比较指数函数和以往一次、二次、正比例、反比例函数的区别,使学生深入理解指数函数的定义,牢记指数函数的表达式形式;指数函数的图象,由指数函数的表达式通过描点作图法或计算机辅助画出指数函数的图象,总结两类图象和表达式之间的关系,为下一步学习指数函数的性质奠定基础;指数函数的性质。

(2)设计自主学习任务单

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曾说过:“讲给我听,我会忘记;指给我看,我会记住;让我去做,我会理解。”因而要给学生自己更多做的机会,才能让他们更好地消化理解。当然让学生去自主学习不是毫无目的地去观看微视频,而是让学生以任务为驱动、问题为导向地展开微课程的学习。老师要精心设计好学习任务单,用于引导自主学习,以完成学习任务。学习任务单好比一张线路图,让学生预先知道课堂上必须掌握的内容、开展的学习活动及达成的目标等,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走进知识的殿堂。好的学习任务单可促进教学目标的落实,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单中的学习指南包括课题的名称、要达到的目标、学习方法建议、课堂学习形式等;学习任务栏要提出具体的要求,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自学,困惑与建议栏由学生填写。

(3)制作微课

在团队的帮助下,通过录屏软件、录像(摄像机、手机等)、手写板、数位板等实现。

(4)检查修改

微课制作完成后一定要检查内容和视频质量,包括:知识点正确与否、内容是否精练,思路清晰与讲课同步;是否具备暂停、后退、重复、前进等操作按钮等。经过检查—修改—检查—修改……一切准备就绪确认合格后再上传微课程网络平台。

微课程设计篇4

西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硕士生黄建军、院长郭绍青在《现代教育技术》2013年第5期上撰文认为,微课程是一种将教学目标聚焦在某一个环节上,利用最短的时间讲解一个知识点的一种微型教学。学生通过视频点播的方式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教师设计和制作微课程,要精心挑选目标集中、内容明确的主题,如教材解读、题型分析、知识解读等,在教学过程中完成提出问题、探究活动、解决问题等任务,做到教学时导入要快速,讲授的内容线索要清晰,结尾要简洁。一般情况下,录制微课程的时长为5至8分钟,最长不超过10分钟。由于时间有限,教师的教学语言必须准确、简明、生动,在设计时最好把所要讲述的内容与采用的表达方式先演练一遍,使制作的微课程达到最佳效果。

教师要提升课堂提问效能

西南大学教育学部副研究员沈小碚、硕士生袁玉芹在《课程・教材・教法》2013年第8期上撰文认为,课堂提问效能是指课堂提问的效率和能力,高效能的课堂提问直指课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有效推动学生思维的发展,使教学更受学生的欢迎。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提升课堂提问效能,途径是:首先,根据教学目的来确定提问的顺序,由易到难,提问要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第一个核心问题,打破学生原有的知识平衡,引导学生从已知走向未知,自主建构新知,并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提出更多的辅问题,在问题得到解答后,再顺势提出第二个核心问题,依此类推;其次,找准切入点来设计问题,教师设计的问题必须是学生需要掌握和突破的重点知识、难点知识,提问时可以采取层递式提问、比较式提问、结合背景提问、探究式提问等方式,还可以抓住新旧知识的联结点、新知识之间的联结点、新知识与其他学科内容的联结点进行提问,丰富学生的信息量,拓展学生的思考空间。

社会科学课程教学有效性的路径

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办公室丰继平教师在《世界教育信息》2013年第12期上撰文认为,在基础教育阶段,社会科学课程主要包括哲学、社会、历史、地理、语言、美术、音乐等,这些课程可以帮助青少年更好地了解社会,认识自我,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社会参与能力,因而必须保证社会科学课程的教学有效性。要达到这一目标,教师在教学时要熟练运用以下方法:①在教学过程中适时调整教学活动和教学资源,使教学与预期的学习结果保持一致;②加强教学内容的关联性,丰富教学资源;③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建立有效的学习共同体,通过一起谈话、相互提问、相互总结、共同参与合作型问题解决活动、定期让学生参与结构化的反思活动等方式,提高学习对话的质量;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⑤在开展教学探究活动时,教师要思考哪些内容是学生必须优先掌握的,什么样的教学行为最可能提高学生的成绩,教学行为对学生的实际影响是什么。

让学生参与课堂规则的制定

重庆工商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讲师袁琳、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助理研究员赵丽霞在《教学与管理》2013年第8期上撰文认为,课堂规则不是用来控制学生的,而是用来教育学生的。建立小学课堂规则时,应在教师制定规则的基础上,让学生积极参与进来,只有当学生参与了规则的制定,并遵守这些规范时,才会产生归属感,知道自己要怎么做。具体可以这样做:首先,和学生一起探讨课堂规则的价值,让学生认识到制定课堂规则的重要性;其次,编写课堂规则清单,让学生将他们认为重要的规则一一列出来,师生根据适用与否对这些规则进行汇总,最终形成正式的课堂规则;第三,正式的课堂规则确定后,师生对每一项规则进行说明,同时要学生表明能否接受这样的行为准则,并作出遵守规则的承诺;最后,监督和评估课堂规则的执行情况,帮助学生识别和监控他们的行为,达到这一目的的有效方法是让学生轮流表演规则中描述的行为,增进他们对课堂规则的理解。

做中学、悟中学的教学模型

微课程设计篇5

《激素调节》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生物教科书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六章第四节,这一节内容较多,知识量较大。根据《生物学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学生要能够叙述人体激素参与生命活动调节的整个过程。学生在之前学习的神经调节的基础上,已经对人体激素的调节有了一定的认识。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形象地理解激素对人体的作用,培养学生辩证地看问题,增强他们珍爱生命的意识。

设计

1.学习指南

①达成目标。学习目标与学习任务是密切相关的。从基础性的认知出发,学生需要认识人体内分泌系统及相关的激素,故笔者设计了完成内分泌系统图示的环节;从辩证性的学习方法出发,学生需要掌握理解激素失调的相应病症,笔者设计了“专家看病症”的活动环节;从整体性的知识构建而言,学生需要发散思维,高度概括内分泌系统的作用及其对人体的意义,笔者采取了“思维导图”的活动方式,发散学生的思维,尝试完成较高难度的目标。通过三个达成目标初步让学生形成热爱生命、健康生活的理念。

②学习方法建议。在视频中,笔者采用了大量的可视性素材,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注意力及学习兴趣;同时,在视频中穿插学生线下学习的画面,以学生口吻交流的方式得到学生的共鸣,体现了交互性与生成性的新型课堂特点。在学生的学习方法中,学生以视频学习法为主,以图示法、列表法及资料搜集法等学习方法为补充。

③课堂学习形式预告。这是翻转课堂模式的一个亮点,学生可以通过课外的自学掌握主要的知识内容,而将不理解的知识点放到课堂上来进行探索。

2.学习任务

本微课中笔者共设有三项学习任务。学习任务一为完成人体内分泌系统图。学生通过微课视频中两次对内分泌系统的介绍及学生代表完成图示的小视频,对人体的内分泌系统有了了解,并为后续的学习奠定基础。学习任务二是通过微课视频的学习完成病历卡。这一任务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对微课视频所阐述的知识进行迁移,因此,笔者在此学习任务中设计了病历卡,通过图片及病例描述,帮助学生实现知识的再现,同时又减少了单一知识重复的乏味感。学习任务三是依据学习任务单中的脑图框架做思维导图。思维导图作为发散思维的好帮手于近几年风靡教育行业,它的独特魅力得到了师生们的青睐。学生们可以在这个环节发挥自己的想象,做属于自己的知识构架图。采用思维导图的设计,可以使学生在已有的知识框架上进行知识的再造,潜移默化地提升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3.困惑与建议

在这一环节中,学生可以将无法理解或者难以解决的实际问题记录下来,拿到课堂上展开讨论。同时,如果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坚持做好这一点的反馈,会对教师的教学反思及教学设计的改进有很大的帮助。

4.学习评价

学生在这个环节中可以对自己的表现做一个星级评价,实现了课堂评价的多元化发展。

在本节微课中,笔者从无到有的创造,从框架到发散的改变,从单一重复的记忆到多样合作的探究,都是为了达成长期的最终教学目标――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能力的提升。因此在学习任务单的设计上,应该多从学生的视角出发,量身定制,方能发挥学习任务单的最大功效。

制作

本节微课的录制方法具有较强的操作性,而且简单实用。笔者先用powerpoint制作演示文稿,然后再运用CamtasiaStudio进行录制。在制作过程中,由于讲课声音与ppt播放不同步,会出现画面滞后或超前的情况,因此同步性显得很重要。那么如何才能同步呢?当录制的效果并不能一次性满足教学要求时,教师可采取分段录制、编辑合成的方法。如果再进一步转换格式和编辑,教师则可以使用另一种编辑软件――liwo(狸窝)进行操作。平铺直叙的讲课方式容易使学生疲劳,为改变这种学习氛围,我们可以适当地增添优美的背景音乐,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应用过程

在上课之前,学生已经完成了学习任务单中的基本学习任务。

对照自主学习任务单上的学习任务,笔者在课堂上设置了以下三个学习环节。

第一环节为小组互评学习任务单,此步骤是重中之重。在翻转课堂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已经在课外学习了基础知识。通过自学对“激素调节”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并非是全面而科学的。因此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充分的讨论不仅可以纠正错误知识点、巩固基础知识,还可以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除了口头表达能力,合作能力依然是目前学生急需的。

第二环节的活动为小组合作,学生共同绘制一幅人体内分泌系统图,学生可充分发挥想象,且无格式、图案的限制。有些学生可以在课本知识的基础上添加许多课外知识,提出了如糖尿病的新型治疗方式、如何拯救年幼的侏儒症患者等问题。这就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体现了发展性思维的有效性及趣味性。

第三环节笔者充分调动学生的能动性,设置了角色扮演活动,小组合作,依照学习任务单中的任务二所提供的素材,分角色扮演专家与患者,尝试表现各类与激素相关的疾病,并评选出优秀小组。这个环节可以加强学生的合作能力,在第二个环节的基础上,对知识起到巩固与迁移的作用。

微课程设计篇6

关键词:微课程微信公众平台课程资源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4(a)-0162-02

1微课程概述

1.1微课程的起源与发展

微课程的最早起源于1993年美国北爱荷华大学Leroya.mcGrew教授所提出的60s课程[1]。但是真正提出微课程概念的人却是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Davidpenrose教授,他认为微课程是基于一个知识点或一个主题,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思想,录制时长在1min左右的在线教学视频,这种课程形式可以满足学生移动学习、在线学习的需求[2]。

由此可见,微课程并不是微型课件、课堂教学实录节选的一个片段或是原有教学材料的堆砌。归要结底,这些教学材料从本质并没有脱离传统教学观念、教学情境,仅仅只是将原来的大课改成小课,书面材料变成电子材料而已。真正意义上的微课程应该是基于移动设备和用户特性以及学习内容,对教学进行精心设计后的规范化学习资源的统称。至于微课程的时长,我许多学者都提倡微课的时长为5~8min左右,不得超过10min以,这个时间的决定因素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人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持续时间,有研究表明在学习过程中人的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时间一般不超过10min;二是微课程的持续时间太长也会受到平台支持与推广的限制。

1.2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微课程所具备的优势

1.2.1微信公众平台对微课程的支持

微课程的必须依赖于一定的移动平台,但并不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视频学习网站,因为视频学习网站始终无法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也没办法做到教学内容定期推送和快速传播。

微信为学习者创造了一种新型的移动学习环境,只需要简单操作就可以关注自己感兴趣的公众平台,学习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此外,微信公众平台还具有推送功能,一旦内容有更新,学习者可以第一时间收到推送通知,从而开展自主学习。某些学习者对于自己认为非常有意义或者有效果的课程还可以在微信朋友圈中分享,一方面可以吸纳更多的学习者一同学习,扩大“学习圈”,使微课程在后能实现“自推广”;另一方面,这些新的学习者都是原学习者的熟人或朋友,这样有利于学习者之间相互促进共同进步,加强学习者的学习动机。

1.2.2微信公众平台对学习者本身的吸引力

在传统课堂上被视为“洪水猛兽”的手机在微课程学习中成为了学习工具。抛开学习内容,单单就学习形式来讲,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学习对于学习者来说是相当有吸引力的,如果能通过较好的微课程设计来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则势必会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和学习主动性,学习效果也将不言而喻。

2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微课程资源的设计原则

微课程资源是与指微课程教学内容相关的所有资源,它不仅包括教学用的视频、ppt、教案、参考资料、测验与反馈等一系列教学活动中需要的资源,还包括对这些资源的组织、呈现以及实施等方案。这些资源既要达到教学效果,又需要得到微信公众平台的完美支持,还要符合学习者的操作习惯、视觉特点等。

2.1微课程内容的选择上应遵循“短小精悍、渐次递进”原则

微课程由于其本身的时间限制,加之微信公众平台的特点,在内容的选择和安排上一定要注意时间。因此,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一定要提炼精华,避免冗长拖沓,从而影响学习者的学习持久性。

2.1.1提炼核心内容

微课程的教学内容一定不能是传统课程教学内容的机械分割、化整为零,应该是从整个课程出发,重新划分知识点,尽量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提炼出的核心内容必需体现“浓缩就是精华”的特点。

2.1.2涉及拓展内容

对于在课程中无法详细介绍但又有必要掌握的知识点可以提供相关链接,作为与当前微课程内容相关的拓展资源,供学习者在课后自主学习,这样可以满足不同层次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同时也有利于学习者的学习迁移[3]。

2.1.3由浅入深

每次课的学习内容应该符合正常的教学和学习规律,内容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地逐步展示呈现,整体上呈现出渐次递进性。需注意当前微课程内容本身的组织问题,比如,可以根据不同的学习目标设计不同的微课程内容组织结构。

2.1.4注意知识点间的相关性

无论是核心学习内容还是拓展学习内容都需要经过精心设计,除了注意核心学习内容与拓展学习内容之间的相关性之外,还要关注每次微课程内容间的相关性[3]。要从宏观上把握某一内容在整个知识内容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以及与其相关的知识点。

2.2微课程内容的呈现方式上应体现“灵活多样”的原则

2.2.1根据知识点的特性来选择内容以哪种多媒体素材呈现

微课程中的多媒体素材主要包含:文字、图片、声音、动画、视频等,不同类型的多媒体素材具有不同的表现能力和表现特点。比如,文字具有很强的概括力,适合于展示一些概念或定律;而对于需要想象的某些知识点,则可以利用图片加以辅助展示;对于一些与操作相关的知识点则可以直接以操作视频加旁白的方式呈现。总之,按照知识点的特性“因地制宜”地选择多媒体素材。

2.2.2多媒体素材应在适当的时候以适当的方式呈现

多媒体素材就是微课程中最原始的教学资源,这些资源的组织除了按照“由浅入深”的顺序来呈现之外,还应该重视各类媒体连续出现的次数,应该尽量让各类素材交叉分配于整个微课程,以避免产生视觉疲劳,从而影响学习效果和后续的学习积极性。

2.3微课程的界面设计上应贯穿“简洁美观、操作简单”的原则

2.3.1界面整体风格要简洁美观

微信公众平台的浏览方式是从上至下的流式排版,微课程内容在排版时不能太过花哨,可以用不同的字体颜色及背景来突出重难点内容,但要注意整体风格的一致性,力求简洁美观。可以适当利用分隔符、线条等来划分区域,将不同类型的多媒体素材分隔开来,方便查看和学习[4]。

2.3.2导航清晰,学习者操作简单

导航是学习者学习微课程的重要入口,导航分类要明确,层次不宜过多,便于学习者分类查看和提问。操作上尽量保持微信本身的特点,不能为了单纯追求技术效果而改变学习者的正常操作习惯,影响学习互动,从而得不偿失。

3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微课程资源设计实例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是面对全校非计算机大一学生在第一学期开设的公共基础课,该课程对学生的动手能力有很高要求,对于相关的操作技能学生通过看书达不到预期效果,因此,以多年的教学实践为基础,针对该课程中涉及到的一些难度较大的问题、较多的知识点进行了微课程设计。

3.1教学内容设计

教学内容设计阶段是以“划分知识点”为主,微信公众平台的《大学计算机基础》的微课程主要用于辅助课堂教学,在知识点的选择与划分上主要按重难点来划分,再根据最小粒颗度原则[5]对知识点进行细化。每一个知识点对应于一个操作案例,也就是微课程的一次课。如:在woRD操作部分一共提炼出图文混排、长文档排版、自动生成目录、表格与绘图4个知识点。而每个知识点在内容组织上会进行进一步细化,如:图文混排中涉及到的最小知识点有查找替换、文字与段落、格式刷、图片的对齐方式等。

3.2媒体设计

媒体设计是在“教学内容设计”的基础上来确定每一类知识点制作成什么类型的多媒体素材。由于《大学生计算机基础》的微课程涉及的都是操作技能,媒体设计主要包括微视频设计及辅助资源设计。

3.2.1微视频设计

根据该课程的特性,其微视频都是来自于实际的操作录像,在录像之前必须要准备好操作流程和在操作过程中所讲解的文字内容,语言一定要简洁精炼,整个操作的过程不要超过10min,也不能低于5min,便于后期合成时进行取舍。

3.2.2辅助资源设计

辅助资源是指对操作过程中的重点或难点给出的相关提示材料,如:提示框、各表情、符号以及效果图,微视频的片头片尾、字幕等。这些资源在后期合成时与操作视频进行有效的整合,可以帮助学习者理解和掌握,促进学习者对知识点的吸收。

3.3呈现方式设计

呈现方式设计是在媒体设计的基础上再次对媒体资源进行分配和组合的过程,其目的是为了进一步确保微课程的规范和完善。以该课程为例,在操作视频之前应呈现一些教学ppt,使学习者对该课程的内容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在视频操作过程中也尽量让ppt这类图文性的材料与操作视频有机结合。

4结语

微信公众平台与微课程的结合为学习者“随时随地”学习创造了条件,文章提出的微课程资源设计原则与方法还处于初步尝试阶段,在后续的研究中将会逐步深入,以期为未来微学习资源库的建设提供支持和参考。

参考文献

[1]梁乐明,曹俏俏.微课程设计模式研究――基于国内外微课程的对比分析[J].开放教育研究,2013(1):67-75.

[2]刘明卓,祝智庭.微课程的设计分析与模型构建[J].中国电化教育,2013(12):127-131.

[3]刘爽,郑燕林,阮士桂.aRCS模型视角下微课程的设计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5(2):51-56.

微课程设计篇7

关键词:微课;翻转课堂;微生物学;课程设计

随着数字技术的进步与应用的快速普及,微课与翻转课堂等基于流媒体的新型教学资源与模式在高等教育研究领域掀起了热潮,为了探索提高《微生物学课程设计》实践教学效果的有效方法,围绕该课程教学内容与目标,设计了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并应用于教学实践,取得了较好效果。

一翻转课堂与微课特点

(一)翻转课堂特点翻转课堂(flippedclassroom)又称“颠倒课堂”,其基本思路是:把传统学习过程翻转过来,让学习者在课外时间完成针对知识点和概念的自主学习。课堂则变成了教师与学生之间互动的场所,主要用于汇报讨论、解答疑惑,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1]。翻转课堂具有以下特征:(1)角色换位: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学生由“被动学习者”转为“主动探究者”;教师则由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中的“知识传授者、课堂管理者”转变为“学习指导者和促进者”,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2)交流及时:翻转课堂教学内容由“知识讲授”转变为“问题探索”;教学形式也由传统的“课堂讲解、课后作业”变为课前学习,课堂师生、生生间针对某一问题进行协作探究、互动交流与答疑解惑,共同研究解决所学知识中的重点、难点问题。(3)效果升级:翻转课堂以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讨论、探究的方法,这些方法能够聚焦于难点,促进学生思考、交流和对知识点的更深层次的理解与掌握,并使学生的思维空间变得多维化,既锻炼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批判性思维,又提高了学生的交流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微课特点“微课”又称为微课程,是以短小视频为教学载体,按照课程大纲和教学目标,针对某个知识点进行设计,记载教师和学生在课堂内外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2]。微课具有以下主要特点:1.主题突出、指向明确:微课主要是为了解决课堂教学中某个学科知识点或是反映课堂某个教学环节、教学主题的教与学活动。2.短小精悍,学习方便:微课视频针对某个知识点进行设计,时间一般为10分钟左右,因而更符合视觉驻留规律;“微课”的资源容量较小,视频格式为可网络在线播放的流媒体格式,满足个性化自主学习、移动学习的需求。3.资源多样,情境真实:微课主要以课堂教学视频为核心,此外还可以扩充课堂知识点在生产领域中的具体应用实例,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加强对专业的热爱,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与水平。4.问题反馈,及时方便:学生可以随时将学习中遇到的问题通过网络平台向老师反馈,得到及时指导与帮助。

二《微生物学课程设计》教学内容与现状

(一)课程内容《微生物学课程设计》是我校生物工程专业教学计划中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是同学们在学习了核心基础课《微生物学》后,开展的关于微生物学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综合性运用的实践环节,主要是让同学们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结合生产实际,独立进行课题研究方案设计、论证和确定,并亲自动手操作完成整个设计方案。这门实践课程的高质量有效实施,对于提高同学们综合能力以及激发学习兴趣、提高专业综合素质与创新精神具有重要作用。(二)教学现状《微生物学课程设计》传统的教学模式是,老师将拟定的课程设计题目与任务书下发给学生,学生以组为单位拟定设计方案,方案经老师审核后进行实施,全部实验完成后每位同学撰写一份课程设计报告,最后根据学生上交的设计报告、出勤率来评定成绩。这种教学模式存在的突出问题是调动不了所有同学的积极性;课堂上师生之间交流比较少,教师不能及时了解学生对相关知识点、操作技能的掌握情况,收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因此探讨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模式势在必行。

三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践

本文在分析微课特点和翻转课堂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微生物学课程设计》课程特点,设计了一种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该模式主要由四个环节组成:教师课前资料和任务书、学生查阅资料并拟定方案、师生共同讨论与确定方案、学生实施方案与总结。(一)教师课前资料和任务书教师课前填写《微生物学课程设计》任务书清单,微生物学操作技能的微视频资料,要求学生结合视频材料进一步熟悉微生物学方面的基本操作及注意事项,并就不同操作注意事项自行组成讨论小组进行讨论,形成自己的观点;另外,大家要讨论一下任务书中的研究题目应该如何完成。(二)学生查阅资料并拟定方案要求同学们到图书馆查阅相关书籍、电子期刊、并结合微课等,综合所学知识完成各自详细具体的设计方案;将设计方案制作成ppt,届时大家一一进行展示介绍并讨论是否可行。(三)师生共同讨论与确定方案同学们展示说明各自的设计方案ppt,对方案的每一步要做出具体说明,如为什么要这么做、原理是什么、正确方法是什么、有什么要注意的、需要用到什么仪器设备、设备的正确方使用法与注意事项等,通过讨论与观看微课,让同学们彻底搞清楚方案涉及到的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并将这些知识融会贯通、学以致用。(四)学生实施方案与总结反思将设计方案比较一致的同学分成三人一组,列出实验所需的仪器设备、耗材等,领取后到实验室实施课程设计;实验过程中通过老师指导与参照微课,正确操作完成各自的实验设计;各组除认真完成自己的任务外,还可与其他组同学交流,了解其实验情况,加深对其他实验方案的了解,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与思维等。课后反思是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教师通过学生课前准备、课内讨论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完善教学方法;此外,通过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获得相关反馈信息,对微课、翻转课堂模式进行调整与改进。学生通过反思课前学习遇到的问题以及课上的讨论过程,找到自身的不足与今后努力的方向。微课主题明确、针对性强,将这种新资源引入《微生物学课程设计》实践教学,可在各个环节进行教辅助教学,能显著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有效互动,确保教学目标顺利完成。

参考文献

[1]张金磊,王颖,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4):46-51

微课程设计篇8

关键词:微课财务管理课程设计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微时代”的到来,人与人之间的学习和交流变得更加方便快捷,微课程(以下简称“微课”)随之应运而生。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高级教学设计师戴维彭罗斯(Davidpenrose,2008)提出微课(microlec-ture)概念,认为教师应把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联系起来,在相应的作业和讨论的支持下,极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性能力,微课将取得与传统长时间授课相同的效果。2013年,微课在我国得到重视并迅速发展起来,越来越多的相关学者对其进行研究。但目前对微课并没有形成统一而标准的定义,研究尚处于理论分析阶段,缺乏学科的实践研究。胡铁山(2011)率先提出微课的概念,即微课是按照新课程标准和课堂教学实际要求,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展开教与学活动中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机结合。微课的设计与运用对教育教学活动具有重要意义,不仅能够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财务管理是会计学专业的必修课程,在企业管理中处于核心地位,是一门实际应用性较强的学科,能否取得好的教学效果至关重要。所以,本科院校应当不断改进财务管理的教学方法。微课以视频为主要载体,教师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微课在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科院校教师应积极转变教学理念,优化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方法。在财务管理教学中引入微课技术,针对财务管理各个知识点和教学环节,整合各种教学资源,以视频为载体呈现给学生,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使学生更容易理解课程内容。所以,本文基于微课对财务管理课程进行设计研究。

二、微课在财务管理课程中的运用现状

本文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以某本科院校会计学专业的学生作为调查对象,调查微课在财务管理课程中的运用现状。调查过程中,共发放问卷120份,收回有效问卷118份。

(一)学生对微课的认知情况

1.学生对微课的了解较少。从问卷的结果来看,64名学生对微课不了解,占比超过50%,说明微课的宣传和推广需要进一步加强。在对微课有所了解的学生中,对微课的认识可归纳为以下几类:微课能够在短时间内解决某一个知识点,较有针对性;形式新颖,以相关视频为主;可做课前预习,帮助知识点的掌握;反馈及时,拓展知识面。从学生对微课的认知中可以看出,学生对微课有一定的了解,但还需要加强推广。2.微课时间不宜过长。问卷调查结果表明,51.92%的学生认为微课时长在5—10分钟以内较为合适。微课时间较短,有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进行学习,抓住课堂重点,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3.微课在线平台参与度低。在本次调查中,有13.46%的学生会在课下通过微课在线平台学习,在微课资源的网站中,选择网易公开课和新浪公开课的居多,选择国外公开课的相对较少。在通过何种途径接触到微课的调查中,近30%的学生是教师推荐的。由此可以看出,教师在学生的学习方式选择中具有一定的引导作用。

(二)微课在财务管理课程中的使用效果

为调查微课在财务管理课程中的使用效果,问卷设计了五个问题(见表1),包括微课的应用是否有助于明确财务管理课程教学目标、微课能否激发学习财务管理的兴趣、微课是否有针对性地解决财务管理学习中的重难点、微课是否有助于提高学习财务管理的效率和自主学习能力。由表1可以看出,70%的学生认为微课的应用有助于明确财务管理课程教学目标。对于微课能否激发学习财务管理的兴趣调查中,有59.32%的学生认为非常能够激发学习兴趣,25.42%的学生认为相当有帮助,4.24%的学生认为效果一般。对于微课是否有针对性地解决财务管理学习中的重难点问题,13.56%的学生非常认同,42.37%的学生认为相当有帮助,40.68%的学生认为效果一般。在微课是否有助于提高您的学习财务管理的效率方面,5.93%的学生非常同意,44.07%的学生认为相当有帮助,45.76%的学生认为效果一般。在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方面,80%以上的学生认为能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有18.64%的学生不认同。从调查数据中可以看出,微课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解决学习重难点、提高学习效率方面效果显著。但是,对明确教学目标和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方面,还有很多学生认为微课的效果并不显著。

(三)微课在财务管理课程设计中的改进方向

针对微课在财务管理课程中的发展前景调查结果表明,34.75%的学生认为发展前景广阔,48.31%的学生认为有较好前景,17.8%的学生认为发展前景一般。在选择何种微课视频的调查中,学生普遍认为应选择与专业相关的考证类视频,如Cpa和中级职称考试视频。在开放式问题中,调查学生对运用微课学习财务管理课程的感受。学生认为:“学校应为广大学生提供优质的微课教学资源”;“微课学习应该进行课前预习,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疑问去观看视频”;“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一同进行微课学习,通过案例、习题讲解来理解课程内容,为学生答疑解惑”;“课题讲授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微课和教师的教学共同展开,以教师讲授为主、微课为辅”。在进一步改进方面,学生认为:“微课质量存在问题,画面不够清晰,音质需要加强”;“对于课程的重难点,教师讲授的速度应该适当放缓”;“即使进行微课视频讲授,也应加强师生互动的环节”;“微课需要教师的引导,以学生为本,但以教师为主”;“需要加强教师的技术培训力度,增强微课制作能力”。

三、基于微课财务管理课程设计

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微课教学的优势在于较短的时间内,教师针对单个知识点而设计教学活动,以微型教学视频为载体,将教学内容情景化,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微课更符合时代的特点,更有利于教学相长。因此,针对财务管理教学目标,合理进行微课课程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一)财务管理微课导入环节的设计

导入的方法很多,可以开门见山进入主题,可以设置一个疑问、悬念等引入主题,也可以从之前的基本内容引入主题,还可以通过一些实际问题引入主题。但不管采用哪种方法,都要与课堂教学内容紧密关联。微课教学时间有限,导入环节不应花费太多时间。所以,应迅速切入主题,力求方法新颖独到。以介绍“普通年金现值”这一节内容为例,首先要了解普通年金的定义,在导入定义时,可以截取某些新闻或报道中的片段,运用实际生活中的资料进行导入。比如:家庭每个月的等额偿还买房买车贷款,每月等额领取的养老金,等期等额赊购等。通过观看这些微型视频,让学生自己归纳普通年金的定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续的学习有一个更加直观的印象。

(二)财务管理微课教学过程设计

微课是针对单一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展开的教学方法。因此,对财务管理教学内容进行微课设计时应突出重点,由浅入深,可以运用案例引导、问题回答等方式,让学生参与到教学环节,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1.案例引导,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财务管理微课教学中,案例的选择非常重要,关系到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良好课堂氛围的营造。选择引导的案例,应与生活联系紧密,学生现在或将来会面临这样的问题,这样能够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对学习内容有研究和学习的欲望。如“普通年金现值”微课中可以给学生小刘买车的案例资料。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买车的人越来越多。付款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全款一次付清,另一种三年年末等额付款。在银行利率已定的情况下,小刘应该如何选择付款方式?由此引出普通年金现值的概念。2.答疑解惑,分析重点和难点。微课的时长较短,一节微课主要解决一个知识点,而这些知识点正是课程中的重点和难点,学生可以有针对性地学习。如“普通年金现值”的计算中,有两个方面会让学生感到学习困难。一是对普通年金现值系数的来源感到困惑。在此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学习过复利现值,可以帮助学生通过例题将两者结合在一起,分析出普通年金现值系数和复利现值系数的关系,既达到巩固学习的目的,又让学生学会知识的联想记忆。二是普通年金的期数和现值的概念容易出错。可以通过时间轴的讲解,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找到普通年金的期数并更加形象地理解现值的概念,分清现值和终值。在掌握普通年金现值的知识点以后,回到小刘买车的案例,学生和教师共同为小刘做出正确的选择,寓教于乐,把枯燥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三)巩固练习,拓展思路

一节好的微课还要做到巩固练习,拓展思路。如“普通年金现值”微课结束时还可以给出某公司的投资决策资料,使学生了解到普通年金现值的计算不仅可以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还可以应用到企业的财务管理中。让学生站在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角度上去思考问题,结合该知识点的学习,为该公司做出是否投资的决策。

微课程设计篇9

关键词:微课程;C++程序设计;辅助教学

1引言

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互联网+”的概念。互联网+教育将会使教与学活动都围绕互联网进行,会对传统教学模式带来深刻变革。新型在线教学模式如微课、微课程、慕课、翻转课堂等,在“互联网+”大背景下,将会越来越成熟,逐步走向大学教学,真正实现教育公平、终身教育和个性化教育[1]。目前,基于微课的学习和研究已经渗透到各学科,微课视频也得到大量开发。虽然微课视频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某一个(或某部分)知识点,但难以帮助学生系统地把握学科知识体系,还不能完成常态学校教学需要[2]。微课程不仅仅是微视频的呈现,而是一门完整的课程,有一套完整的教学设计[3],从学习模式上来看,微课程更接近于mooC,为今后走向翻转课堂奠定基础。在当前普通高校的教学中,还没有完全实现在线教学,微课或微课程仅仅是传统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C++作为大一新生学习的第一门编程语言,知识点多,概念抽象,课时又有限,大部分学生学习时存在困难,可以将微课程教学作为传统C++教学的有效补充。将重要的知识点、重要习题解析等,做成一段段的微课视频。对老师来讲,可以节省上课对重要知识点反复讲解的时间,而且通过课堂外重要习题的解析,巩固学生对所学知识点的认识,掌握解题的方法和步骤。对学生来讲,课堂上没有听清楚地部分可以反复看,有助于学生及时查漏补缺。在课外做习题的过程中,遇到有难度的题目,可以参考相关微课视频,结合学习单,通过反复观看视频中的分析过程,理解老师问题分析的方法、解题步骤、问题小结及拓展应用等,提高自己解决这一类问题的能力。

2当前C++程序设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C++课程教学中,既包括前面的面向过程编程、结构化编程部分,又包括后面的面向对象编程部分,知识点多,且语法比较复杂。传统的C++教学一般分为两部分:课堂理论教学和上机实践环节。理论教学中,由于课时有限,加之大学中2-3节课连上、多媒体教学的模式,导致每次的课堂容量都很大。上课老师来不及精讲,下课学生来不及消化,导致老师的教学进度和学生的接收能力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逐渐下降,以至到后面学习越来越被动。此外,大多数大一新生受应试教育影响很大,不善于自主学习[4],习惯于被动地接收老师所讲授的内容,缺乏探究和创新精神,应变能力差。上机实践主要用于消化课堂讲授的知识点,由于上机时间有限,主要偏重于编写几个功能比较单一的“小”程序[5],学生编程思维很难有实质性地提高,更不要提项目设计与开发能力的培养。新技术是把双刃剑。随着大学生中移动终端的普及、入网的方便及网络资费的越来越低,给大学的教学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尤其对于自觉性不高的学生问题越来越严重,也严重冲击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很难整堂课全神贯注在老师所讲的内容上。

3微课程概述

在我国,广东省佛山市教育局胡铁生率先提出了以微视频为中心的新型教学资源——“微课”[6],微课是根据新课程标准和课堂教学实践,以教学视频为主要呈现方式,反映教室在针对某个知识点或环节的教学活动中所运用和生产的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机结合体。微课来源于课堂教学,是课堂教师授课的浓缩,本质上属于以教师为中心的模式。文献[7]给出了微课程的定义,“微课程”是指时间在10分钟以内,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内容短小,集中说明一个问题的小课程。“微视频”需要与学习单、学生的学习活动流程等结合起来,才是一个完整的“微课程”。“微课程”是“微课”的高级阶段或发展趋势,体现了课程改革要求,并且支持以mooC为代表的第三代课程改革。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ooC是一个完整的教学模式,有参与,有反馈,有作业,有讨论和评价,有考试和证书。mooC环境下的微课程定义为:微课程是以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为目的,针对某专题的一系列学习内容和教学活动的总和,其中学习内容是以时长在十分钟内的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8]。国内微课程的研究主要用于辅助教学,针对国外学习者完全在mooC这种在线环境中学习微课程的研究,国内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

4基于微课程的C++程序设计辅助教学模式

结合在C++程序设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将微课程作为课堂教学有效补充方式的教学模式,如图1所示。将C++中所有的知识点做成微课程,需要耗费大量的资源和精力,所以目前只考虑将知识点中的重难点部分、重点习题的解析和课后上机拓展练习部分设计成微课程,辅助现有的教学。现有的C++程序设计教学主要包括:课前预习、课堂教学及课后练习和答疑三部分。课前预习环节,同学们在看书预习的过程中,遇到重点难点部分,可以参考“重要知识点微课程库”。根据微课程中提供的自主学习任务单,明确相关的学习指南、学习任务、困惑与建议。可以在任务单的指导下,瞄准目标,尽力完成学习任务。课堂教学环节,包括多媒体教学和上机实践两部分。多媒体教学的优点是形象生动,但缺点是课堂容量大,节奏相对快,部分学生跟不上教师的思路,与老师的教学产生脱节,以致丧失学习兴趣。借助C++微课程库,对于课堂上来不及消化的部分,自己可以反复看相关微课程,辅助自己课后理解。课后练习环节,苦于课时的限制,很多习题老师无法在课堂上进行详细讲评,虽然有少数同学会主动去问,但大部分同学是囫囵吞枣,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当题目稍作变化,就无法适从,没有从根本上理解相关知识点。借助C++“重点习题解析微课程库”,对于不能理解或无从下手的题目,可以自主参阅相关微课程进行学习,从在线老师的讲解、在线师生的互动、反思与总结等方面加深自己对该问题的认识,学会举一反三。课后上机实践环节,在掌握好老师课堂要求的基本算法的基础上,根据“上机拓展实践微课程库”,学会编写算法要求更高的程序,提高自己的编程能力。同时通过一些实际应用项目的训练,以项目任务为驱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践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5结语

将微课程教学作为传统教学手段的有效补充,是新型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必然要求。在国内mooC课程、翻转课堂还不是特别成熟的当今大学教育,首先尝试将微课程作为辅助教学手段,既有助于改善现有的学习状况,也有利于今后更好地向在线课堂、翻转课堂等新型教学模式转变。

参考文献:

[1]张明,郭小燕.“互联网+”时代新型教育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启示——微课、慕课、翻转课堂[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5,11(12):167-171.

[2]易庆竑.基于慕课的翻转课堂及其教学结构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5,25(4):94-100.

[3]梁乐明,曹俏俏,张宝辉.微课程设计模式研究——基于国内外微课程的对比分析[J].开放教育研究,2013,19(1):65-73.

[4]王少荣.C++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计算机教育,2013,22:40-44.

[5]韩娜,王洋,关名山.“C++程序设计”课程改革和探索[J].计算机教育,2009,(3):106-107.

[6]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61-65.

[7]黎加厚.微课的含义与发展[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4:10-12.

微课程设计篇10

[关键词]梅山武术校本课程微课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24-0249-02

随着“微博”“微信”“微电影”不断风行,“微时代”已悄然而至。教师作为一个与时俱进的职业,在这个“微时代”大环境下,教学工作又将迎接新的挑战。传统课程“微课”化已经成了一个趋势。身处在当今社会下身为教师有必要顺应时代的发展,将微课运用到实际教学中。对学生而言,“微课”能更好地满足学生对不同学科知识点的个性化学习、按需选择学习,既可查缺a漏更能强化巩固知识,是传统课堂学习的一种重要补充和资源拓展。通过微课视频的播放,学生还能清晰地明白同一知识点别人有着怎样的观点和思考,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促进自主学习及提高自身学业水平。对教师而言,“微课”将革新传统的教学与教研方式,突破教师传统的听评课模式、教师的电子备课课堂教学和课后反思。整体资源应用将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微课研究的优点显而易见:实现教师隐性教学知识显性化,便于同行交流分享,促进教师个人专业发展。

不仅如此微课的发展还能促进教学结构的进一步变革,在混合式教与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变革,向翻转课堂、或者更丰富的方式转变。

一、研发梅山武术校本课程微课的过程

(一)选择梅山武术教学内容

随着国民体质整体的日益下趋,健康健身意识得到了不断增强。而武技学习则是最受追捧项目之一。尚武之风吹遍全国。梅山武术作为是一项极富内涵的运动,在梅山地区得到了广大的推崇。梅山武术精神文化主要的体现为“三道”。见师行礼,道友切磋行礼为先,此乃礼仪之道;切磋对练时出拳果决,直来直往且点到即止,此乃君子之道;遵循万物的规律,以不变应万变,顺势而为,此乃无为之道。丰富的文化内涵是它的迅速发展武器。对于梅山武术而言梅山武术的桩功是最基本但又是运用最广泛且不易练好的。梅山武术的梅山拳是梅山武术校本课程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梅山武术校本课程微课就是针对这些重、难点,易范错误而设计的。微课学习结束之前,要给学生呈现学前必备的知识,微课学习之后又要为学生巩固已学知识,让学生产生学习的迁移使知识最大化持续。

(二)设定梅山武术校本课程微课教学目标

梅山武术校本课微课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借助相关教学工具软件,对梅山武术各知识点进行了深入的剖析,旨在使学生达到如下目标:

1.了解梅山武术的基本技术。

2.掌握梅山武术校本课程的重、难点。

3.掌握梅山武术套路的分解动作及其标准度、力度。

4.培养学生发现错误纠正错误的能力。

(三)设计梅山武术教学活动计划

梅山武术校本课程微课采用导入型启发式教学法教学法,将大的问题分解为几个小的问题,使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在探索中学习。先引导学生观看合成视频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进入主体的学习,针对主体的学习又将其分为先整体学习留下大致动作视觉后像及主观感受,后通过分解学习使学生对动作更加了解,尽可能帮助学生产生学习的迁移。最后通过错误动作分析与辅助动作教学,使学生的学习认知体系得到一个完整的呈现,帮助学生整体水平提高。

(四)采集梅山武术套路动作相关软件和素材

所谓微课即研究者通过收集“多媒体素材”根据设计好的脚本与情景进行的一种微格教学,如同电影放映般将授课者的思路、教学完美呈现,而所谓之“多媒体素材”是多媒体课件中用到的各种听觉的和视觉的材料,也就是多媒课件中用于表达一定思想的各种元素,它包括图形、动画、图像、文本和声音等。要制作微课必须做好各种素材的收集。收集的途径有:平时注意从报刊杂志上收集、自行拍摄所需视频、或者在因特网上收集。而且搜集素材应根据脚本的需要来进行,素材的取得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如利用扫描仪采集图像,利用动画制作软件生成动画,用话筒输入语音,或从网络各种多媒体素材光盘中取得。

(五)梅山武术套路动作所需材料的准备与制作

确定了所需要的媒体,就要开始准备制作所需的文字、声音、动画、录像等,制作《梅山武术校本课程》微课时,我们需要设计好了的脚本,梅山武术人物、场景的图片,基本动作的路线图,以及梅山武术基本动作的分解视频,还有正确示范动作和错误动作的视频,各种根据模版制作出的音频文件。素材的准备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梅山武术腿法横踢脚本的编写

查阅相关梅山武术专业书籍中梅山武术相关资料,归纳总结出梅山武术校本课程的重、难点,梅山武术的动作要领,梅山武术的分解动作及易见错误,写出一份本次微课的教案。根据教案内容及设计者上课思路写出微课中所要叙述的发言稿。

2.梅山武术视频、图片、音频等素材的编辑

ps、pr、绘声绘影等软件下载方法:通过互联网软件站(多特、天空、番茄家园等软件站)。

(1)梅山武术文字材料采集与编辑

文字的采集主要来源于网站中的现有资源及根据脚本适当的编写文字通过word、wpS、powerpoint软件将其制成ppt、word备用。

(2)梅山武术图片、图像的采集与编辑

①可以用扫描仪扫描平面图或底片,选择效果较好的扫描仪,可以把书、照片等图像失真较少地输入电脑。

②从电脑网站中获取图片。

③网络图片的截取.

④图片加工编辑可使用windows自带的画程序、ps、pr、绘声绘影等处理软件。

(3)梅山武术视频材料采集与编辑

①通过百度、谷歌收集所需的梅山武术相关图片及视频,选择适用的视频片段通过p后期的剪辑加工成符合本节微课所需的视频。

②根据脚本选择合适的拍摄场地通过手机、DV等工具进行拍摄,拍摄完成之后,通过后期的剪辑加工成符合本节微课所需的视频。通过网上下载而得到的视频材料存在与软件的兼容性,对事先下载的视频需添加一步将所载视频放入制作软件进行兼容性检测,若兼容性良好则直接使用,若出现兼容问题则使用格式工厂进行格式转码。

(4)梅山武术音频材料采集与编辑

运用手机录音或者专业录音仪器根据脚本内容收录相关音频。在通过pr软件或者绘声绘影进行后期的剪辑加工,本次微课运用的就是pr软件进行剪辑加工。加工成符合本节微课所需的音频。

(5)梅山武术腿法横踢动画的制作与采集

三维动画制作软件3DSmaX,maYa等,这一种动画效果非常逼真,但制作起来难度非常大,成本高;二维动画制作Flash,这一个软件简单易学,并且作出的动画体积很小,是制作动画的首选,但若是只是简单的在原有的视频中加入一些简单的路线和批注而形成动画,像本次微课中所体现的,横踢的提膝、转髋、弹踢时的路线时,还有个更为简单的方法,通过pr软件即可完成,先导入所需视频再点击新建静态字幕,添加直线,若需曲线则在直线的基础上点击下端曲线框进行调整,本研究运用到的是最为基础的pr制作,今后技术成熟继续为梅山武术事业做贡献制作二维、三维动画课件,以达到更好的视觉效果享受以及教学使用效果。

二、梅山武术校本课程微课制作

材料准备好后,微课制作时按脚本来组织材料,制作动画。制作出的作品,即要实用,符合脚本设计的要求,还要易操作,符合科学的教学程序

(一)编录处理

软件很多,本次微课主要应用到pr软件来编辑制作影像。

(二)检验视频输出

微课的视频输出多种多样,根据需求选择相应的导出格式,但作为推广型课件建议使用mp4格式。

三、梅山武术校本课程微课评价测试

这里指的是形成性评价,也就是看是否达到脚本设计的要求,这项工作贯穿于整个制作过程。课件制作完成后,多媒体制作人员首先要在不同配置的机器上调试运行,看课件的兼容性,还要看各种交互是否都能正常运行等。然后交给任课教师或专门的调试人员审查,看是否有错别字,是否有知识性的错误,是否达到设计的要求。还要在课堂上试讲看看教学效果,找出哪些地方有待完善,最后将意见综合进行反馈。

四、梅山武术校本课程微课制作中所遇到问题及解决方法

(一)制作过程中所遇到问题

1.下载文件出错

2.下载后无法运行

3.文本中文无法输入

4.o法实现动画效果

5.采集视频途中失败

6.刻录失败

(二)解决问题的方法

1.下载文件出错解决方法

检查下载的版本是否正确,是否支持本机操作系统Xp和window7等,如果电脑系统没有问题,是可以正常下载的。如果不支持则选择更换系统或者更换软件版本。

2.下载后无法运行的解决方法

检查硬盘内存空间是否充足,其次检查是否与其他运行软件有冲突,具体看系统提示,软件从官网上下的为最佳,下载完成后,查杀是否有病毒存在,然后再解压安装就可以运行软件了。

3.文本中无法输入的解决方法

可切换电脑任务栏,屏幕显示器右下角的输入法切换,如果为找到中文输入法,可以在互联网相关对应的官网下载各智能中文输入法,下载后运行完成即可使用。

4.无法实现动画效果解决方法

首先检查操作步骤是否正确,其次检查软件版本是否与系统匹配,保存设置应为动画属性。如需要达到一定动画效果,必须使用相关的源代码来实现。

5.采集视频途中失败的解决方法

首先检查采集卡以及线路接口是否完好无损,在计算机屏幕上显示是否正常状态,如果具备以上条件,其查看软件与硬件的兼容性,采集视频时起对配置较低的电脑系统应尽量减少运行程序,以便预防出现卡机或者程序无响应。

6.刻录失败的解决方法

(1)安装软件辅助程序是否正确,是否与刻录机匹配;(2)查光驱以及主板散热器,光驱因散热不良导致电脑死机或不能顺利读盘的故障比较常见;(3)电脑运行程序较多造成刻录速度慢或者中断程序;(4)刻录的速度较快,造成刻录失败,建议阅读刻录机刻录说明书;(5)刻录机未连接到计算机,检查接口和线路;(6)病毒对程序运行阻止或破坏。应启动杀毒软件查杀病毒,并修复系统漏洞。

【参考文献】

[1]薛飞娟.浅析微课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和意义[J].当代体育科技,2016(03):201-202.

[2]霍韵婷.微课一让信息技术课堂锦上添花[J].基础教育,2015(06):59-60.

[3]薛飞娟.析微课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和意义[J].当代体育科技,2016(01):59-60.

[4]蔡志清.体育微课教学研究探析[J].体育教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