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通信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16:03:56

融合通信篇1

关键词:电力企业;信息通信;发展现状

中图分类号:F416.61文献标识码:a

1概述

经过多年发展,现代电力生产和经营管理都已具备网络化、系统化、自动化的特征,信息及通信专业在有效推进电网及电力企业发展方式的转变上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SG186工程的竣工,重庆公司以网络、数据库以及计算机自动控制技术为代表的信息处理技术已经覆盖了电力生产、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并建成先进可靠的电力通信网络,形成了光纤通信为主,微波、载波、卫星等多种通信方式并存,分层分级自愈环网为主要特征的电力专用通信网络体系架构。

由于电网的复杂化,再加上分布广泛,因此如果需要保证各部分之间协调、有效、即插即用,就取决于完善的信息及通信标准,信息技术实现了跨地域的同步信息交换,尤其以日新月异的网络技术为代表,而网络技术的发展与通信技术密不可分。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广泛应用,使企业在获取、传递、利用信息资源方面更加灵活、快捷、广域和开放,服务电力企业管理决策,推动电力工业可持续发展。

2电网企业信息和通信专业发展现状

2.1电网企业信息通信层次框架

企业信息流的层次模型包括四个层次,即设备层、通信网架层、数据存储与管理层、数据应用层。各个层次组成的信息支撑体系是坚强企业信息运转的有效载体,是坚实的信息传输基础。信息支撑体系通过对企业基础信息分层分级的集成与整合,达到信息的纵向贯通和横向集成,为电力企业生产、经营及管理提供可靠的信息支撑。

2.2通信专业发展现状

重庆电力通信系统是重庆电网调度自动化和公司管理现代化的基础,所承载的生产业务信息及管理信息,直接关系到电网安全稳定和“五大”体系建设目标的实现。

信通分公司作为市公司通信运行维护的专业公司,根据“大运行”体系对信通分公司通信专业的定位,主要负责国网、华中一二级干线在渝范围内的通信系统和重庆电网主通信系统运行维护工作,负责市公司主干通信设备资产的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负责市主干通信系统新、改(扩)建项目、大修项目的管理及实施,负责市公司通信系统的通信调度运行等职责。

在“五大”体系建设中,信通分公司根据通信运维工作职责,结合运维实际,建立起以通信调度为核心、以通信运行为重点、以通信专业检修为支撑的“调、运、检”通信管理新模式,对通信运维的典型业务实现全程全网、统一管理、专业检修,按照集约化、扁平化、专业化的要求,以横向协同、纵向贯通为导向,为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专业支撑和保障。

2.3信息专业发展现状

公司作为公司信息系统运行维护的专业单位,负责公司广域网络、机房及信息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系统应用支持服务。

信息运维体系各项工作内容如下:

(1)调度运行:主要内容包括信息系统运行方式、调度值班、调度指挥、应急管理、灾备、资源管理(容量管理)、运行技术架构(可靠性管理)、运行技术评估、运行值班、检修监护(验收)、告警管理、运行分析、工作票管理、配置管理、服务验证、访问管理、备份与恢复、系统部署、事件管理等。

(2)检修维护:主要内容包括信息系统检修执行、健康测试、检修计划、知识管理、紧急抢修、缺陷管理、技术改造、系统调优等。

(3)客户服务:主要内容包括用户使用信息系统的请求受理、故障受理、信息、桌面维护、客户满意度调查、需求收集等。

3信息通信"大融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总体来看,重庆公司信息通信系统在建设、运营、维护的管理上还存在分散现象,例如,部分项目的配套通信项目纳入其项目一体招标建设等。职能部门科技信息部和调通中心不仅要分别负责各自的专业职能管理,而且还要负责系统建设和运维的管理,管理负荷较大。在部分大型项目涉及的配套通信工程实施和接入等方面,还存在协调层次多,以抢建方式解决正常工程节点计划的现象。另外,随着公司信息通信系统规模的不断扩大,市公司层面信息通信专业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结构性缺员,区(县)基层单位信息通信技术力量配置参差不齐,技术支持不足。因此,传统的信息通信专业划分管理已经难以适应现实环境,迫切需要转变信息通信专业发展方式,提升集约化和精益化水平。

从发、输、配电的通信方式发展看,信息网络传输的是保护、控制、测量数据等综合信息,电力通信网络将发展成综合信息网络。目前,信息网络传输的硬件设备的监控由通信部门管理,而传输内容监控由信息运维部门承担,如果在一定程度上对通信和信息专业加以融合,集约管理,共享资源,就可以在处理故障或状态检修时实现两者之间工作的紧密配合。另一方面,从信息利用的角度来看,实施专业融合,可以推动信息监控模式从传统的基于局部信息向基于全局信息转变,分散在各类信息系统的数据将通过综合数据平台的方式进行集成,方便不同业务关注人员对各类数据进行应用。

4三大要素促进信息通信“大融合”

4.1优化业务流程,整合调控

建立通信信息统一调度室,将通信、信息调度监控人员集中运行,实现调度监控一体化,与机房分离,并实现通信、信息的联动性。将通信调度电话81100、81101整合进81186,实现统一信息通信调度平台。

加强通信、信息专业的联动。由于信息系统的通道及路由均由通信承载,信息专业的工作可由通信调度进行许可。信息专业的巡检情况须向通信调度汇报,以便通信调度及时掌握信息通道的运行情况。涉及信息业务的通信工作,由通信调度下达调度命令,由通信、信息人员调整运行方式。

统一调度、统一运行、统一值班以“1-多”模式进行各级通信调度机构的管理,实现三级通信调度管理模式。对通信系统实行统一指挥、通信资源统一管理、通信网络统一监视、通信业务统一控制。

融合通信篇2

“通信”的概念不难理解,而一般意义上的“云通信”则更多地体现了统一、融合的理念。云通信关注应用层而忽略底层的通信技术,以数据通信为基础,具备强大的应用层多媒体通信能力。以个人和企业办公都会用到的Gmail为例,电子邮件本身即是一种基于云的通信工具,而谷歌在电子邮件中包含了即时通讯工具Gtalk,实现了文本消息、语音和视频等多种通信功能,同时Gmail还集合了GoogleVoice的电话功能以及社交平台Google+,因此Gmail成为一个典型的云通信平台。同样,国人更熟悉的QQ除了能够通过文字、语音和视频聊天,QQ软件还连接QQ邮箱和社交平台QQ空间,因此QQ也是一个云通信平台。

云通信是通信产业的未来

面向个人用户的云通信形态多种多样,除了Gmail和QQ,我们平时使用的微信、微博等互联网平台都可以划入云通信的范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移动终端已经完全普及,各类具有通信功能的app扩大了云通信的范围,而提供基础通信服务的传统运营商则面临着沦为“管道”的命运。这个问题的实质是,运营商只是提供文本、数据和语音通信链路,而以数据通信为基础的云通信却能够提供更为丰富的应用层多媒体通信。这个链条好比物流,运营商只是修筑高速公路,云通信平台是汽车,具有运输不同的货物的能力,人们交流的信息是货物。所以,云通信成为数字时代的通信平台,而运营商的底层通信能力只是云计算架构的基础管道。

随着4G牌照的下发,中国正式进入4G时代。我们知道,4G标准tD-Lte事实上只提升了数据业务的性能,传统语音呼叫要切换到2G/3G上。4G的数据业务未来将给云通信提供更强大的支撑。未来,天然处在应用层的互联网服务商将是云通信——或者说通信的主导者。

尽管个人用户已经在通过Gmail、QQ、微信、微博等工具进行不同形式的通信沟通,但沟通的效率并不是个人关注的重点。但是在企业通信领域,企业用户追求高效沟通,所以业界早已推出了统一通信解决方案。

统一通信将计算机技术与传统通信技术融为一体,使不同的终端具备数据、图像和声音的通信能力。统一通信是一整套解决方案,它将语音、传真、电子邮件、移动短消息、多媒体和数据等所有信息类型合为一体,从而为人们带来选择的自由和效率的提升。云通信早已被统一通信服务商和企业客户接受,基于SaaS的云统一通信服务已经在市场上占有了一席之地。

企业级云通信领先发展

云计算的优点在云通信中得到充分体现:资源弹性扩展、快速部署、免除维护、系统稳定性高等等。统一通信借助云计算强大的业务扩展能力和业务创新能力,将最新的视频会议、社交媒体等技术集合进来,帮助人们在任意时间、任意地点通过任意工具进行沟通交流。云端统一通信的融合,还帮助终端实现了“瘦身”,人们可以通过一个终端使用多种通信方式沟通。

neC曾经对企业应用统一通信的情况进行过一项调查。结果表明,统一通信在企业内的主要应用场景包含三个方面:一是用于企业内部沟通,二是用于联络客户,三是用于联络合作伙伴和供应商。这三种沟通场景下所要达成的目标是一致的,即提高沟通效率、降低运营成本。统一通信帮助企业降低办公通信成本,加速信息的获取,从而降低了整体运营成本;统一通信方便企业与客户沟通,提高了销售的转化率,也提升客户的满意度;统一通信也方便了合作伙伴之间的沟通,提升合作伙伴关系,降低供应链成本,并且可以获得外部专家的支持。

可以看到,统一通信兼顾内外沟通的需求,公有云或者混合云模式下的SaaS云通信服务是一个很好的选择。目前国内从事云通信业务的厂商非常多,不仅能够提供整套的统一通信云解决方案,也能提供完全基于云端的云通信租赁服务,代表厂商有华为、263、全时等。

华为eSpace统一通信是业界领先的云通信解决方案。它通过一个客户端实现多种会议模型,支持消息、语音、视频、数据多业务协同,实现渐进式沟通;支持与华为智真会议系统融合,无缝嵌入oa/outlook/CRm/eRp等办公系统。华为UC&C云协作平台秉承了“云管端”的设计理念,“云”将分布式部署的基础设施形成有机整体的管理系统、呼叫控制系统,智能化调度资源;各种类型的接入网络和骨干网络,包括企业内网,公网和移动网络形成“管”,提供统一的体验;不同网络接口、协议、媒体能力的用户终端构成“端”,适应终端多样化的需求。

263云通信是国内公有云SaaS统一通信服务的代表。263云通信是建立在云计算、云存储的基础上的统一通信平台,业务涵盖企业邮箱、日程管理、企业网盘、网络会议、电话会议等;整合大量的第三方企业应用,包括oa、eRp、CRm等等,单点登录实现不同应用间无缝切换;实现通讯录同步,企业应用可以和平台上的消息互相推送。在管理方面,263云通信平台提供了统一的简单便捷的管理模式。

以云视频会议为基础的全时云会议同样属于公有云SaaS服务。全时云会议倡导“简单易用、共享协作”,融合视频、语音、数据共享、白板等远程会议手段,实现多维度远程协作,具有“简单、移动、协作”的特点。云会议2.0可实现跨平台一键快速入会,通过邮件、客户端、office插件、手机/电话都能接入会议,同样具备终端多样化优势。

从以上三个简介不难看出,企业级云通信市场无论是概念还是产品、解决方案都已经成熟,云化趋势已蔓延至整个应用通信市场。

融合通信是未来趋势

无论是个人云通信还是企业云通信,融合成为一种趋势。这里引述263云通信Cto李旭阳在2013年中国互联网经济论坛上提出的观点,未来通信将包含四个方面的融合,分别是网络的融合,应用的融合,管理的融合,以及终端的融合。

融合通信篇3

【关键词】电力通信;网管;通信标准;融合;网关

电力通信为电网安全、经济、稳定运行提供保障,同时也是电力系统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保证通信网络及网络设备的良好运行,分别建设了各自的网络管理系统,为通信网络及网络设备的正常运行提供监测及控制手段。电力通信网管网络互联接口标准在底层普遍采用tCp/ip协议。网络互联的高层标准接口有多种可选择的国际标准,如:Q3接口的公共管理信息协议标准(Cmip)、互联网中流行的简单网络管理协议标准(Snmp)、近年来发展迅速的公共对象请求体系标准(CoRBa)以及大量的专用协议标准等。这些标准都在一定的领域中得到应用并有其优点和不足。鉴于目前尚未形成一个统一的高层标准接口协议的原因,电力通信网网管系统的建设应强调可接受多种标准接口协议的能力,以保障网管系统之间具有较强的互联能力。本文研究一种多网络管理通道融合的技术,使网络管理系统可接受多网络通道、多接口及多标准协议,提高网管系统对于多网管通道的兼容性、融合性,提升与不同类型网络设备互联互通的能力,实现电力通信网络管理的一体化和标准化。

1多网管通道融合系统结构及功能

1.1系统结构

电力通信多网管通道融合系统位于各电力通信设备的网管系统与上级调度或综合网管之间,把不同厂商的电力通信设备网管数据集中到同一个通信传输通道进行传输,将不同设备的网管数据发送到上级调度或综合网络管理软件上;反之,上级调度或综合网络管理软件的数据经过集中通道传输后能够分发到各自的通信设备上。中途网管数据透明传输。电力通信多网管通道融合系统结构如图1所示。

1.2系统功能

多网管通道融合系统主要功能是实现通信通道融合和标准协议转换。实现设备网管到融合系统的多通道融合,进行设备网管数据到级调度或综合网管的融合及分发。同时具有网络管理的功能。1.2.1通道融合和协议转换通道融合分为两部分:第一是系统与设备网管的通道建立和数据交互,第二是系统与上级调度或综合网管之间的通道建立和数据交互。设备网管一般采用CoRBa,webService,Snmp等标准提供北向接口,系统实现对以上北向接口的接入,并且对上提供CoRBa北向接口。分别建立相互独立的通道,同时进行数据的收发和数据的解析、编码、封装。系统对数据的融合处理:依据各标准协议从各设备网管获取实时数据,通过系统网关进行上行数据的协议转换,形成实时数据库;从上级调度或综合网管所获取的命令指令,通过网关进行下行数据的协议转换,采用定位分发机制通过相应的通道发送给相应设备网管。1.2.2系统管理实现对接入网管及设备的运行方式、计算机运行状态、设备冗余、故障切换和监视和管理。包括用户管理、权限管理、通道接入认证配置、系统配置、日志管理。1.2.3设备管理对各种通信设备的矢量拓扑图、设备对象仿真图形的展示;查看每一个接入网管的设备列表。查看网管设备板卡、设备端口、设备VLan信息;接收和查看网管端产生并经过融合平台进行汇集和处理后的告警信息,以及生成各类数据统计报表。1.2.4网络状态监控监测各通道状态:监控每一网管主机的连接状态和运行状态;监控各个网管系统中各个设备的运行情况。1.2.5web系统以web服务的形式进行。包括网络设备及拓扑图、收到的报警信息、以及统计报表。当web浏览器提出对某设备网络及设备查询时,从实时数据库读取数据并。

2多网管通道融合的关键技术

2.1系统模型

系统主要由应用管理、通道管理、实时数据库、历史数据库、抽象通道、抽象网关、web服务组成。其中通道管理是核心组件,包含多个抽象通道和抽象网关。通道和网关之间存在1对1的关系。依照此关系,模型包含对设备网管和对上提供北向接口的通信。北向接口由CoRBa客户端执行功能。应用管理负责各个功能部件之间的数据交互。系统模型如图2所示。

2.2实时数据模型

如图3所示,实时数据模型是对象的容器,维护全部网络设备运行数据。同时维护设备端点和连接点等设备之间连接关系信息。实时数据模型对外提供网络集合、设备对象、数据集分组、数据点、设备端点、连接点、拓扑操作等的访问接口。

2.3网关信息转换

网关是在各种协议和实时数据模型之间进行信息转换的中间环节。包括网络单元信息的转换、网络信息转换、网络拓扑分析三个部分组成。网络元素信息转换是获取网络单元功能和网络单元物理部分所需的信息与实时数据模型之间的转换。网络信息转换是逻辑上的网络信息与实时数据模型之间的数据转换。网络拓扑分析综合以上信息,得出各个网络单元实体之间的关联关系、网络物理和逻辑的拓扑连接。网关信息转换模型如图4所示,

2.4通道融合

系统接入某设备网管系统时,动态创建相应的网关读取其网络元素信息和网络信息并转换到到实时数据模型。同时给此通道进行iD+ip标识对标识并纳入通道管理。以此类推接入多个设备网管系统,以不同iD+ip标识区分各个被管网络。在实时数据模型中形成整体网络管理模型。同时对上提供北向接口,使外部获取整体网络信息。

3多网管通道融合的技术实现流程

(1)依据配置建立与被管设备网管的网络通道,以及建立北向接口的网络通道。并且在各个通道中动态创建并启动相应的协议网关进行通信。(2)通过各协议网关从设备网管获取其网络单元信息和网络信息。动态建立自定义网络管理模型的实时数据库,保存一份从各设备网络系统的网络单元和网络实时信息。并通过此信息动态建立网络拓扑结构及连接关系。(3)建立CoRBa北向接口,给上层系统提供全网网络单元信息和网络信息。数据来源于本地实时数据模型及实时数据库。从北向接口所获取的命令指令通过网关进行编码,采用定位分发机制通过相应的通道发送给相应的设备网管执行命令。(4)以webService形式进行信息,依据采集的网络单元信息和网络信息动态生成所管网络的网络拓扑以及设备网管状态并进行图形方式展示。(5)将接收的报警信息以消息总线的形式,提供报警查询接口。(6)将实时数据记录入库,并依据配置自动生成报表,提供报表查询接口;提供信息查询接口,以进行网络及设备信息查询功能、资源管理等功能。

4结语

本文在分析多网管通道融和功能的基础上,使用组件及UmL技术设计了多通道融和系统结构,分析了系统模型、实时数据模型、信息转换、通道融合等关键技术,给出了多网管通道融合的技术实现。本文设计的多网管通道融合技术可为网络管理的标准化提供有效的技术保障。

参考文献

[1]张宏伟.浅析电力通信综合网管系统设计[J].通信电源技术,2014,32(2):73-74

[2]乔晶峰,刘超.通信网综合网管软件设计方法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23).

融合通信篇4

1.信息通信融合含义

信息通信融合指融合建设、管理、运行、维护等一体化的信息管理设备,重新组合信息与通信的结构,成为一种全新的模式。对我国建立一流电网和一流电网企业的核心价值有着巨大的帮助,对现代技术iCt的发展也做出贡献。利用现代信息通信技术的安全运行、融合发展、深入改革的特点,对电网企业运行过程中的管理、建设、客户、服务、运行、建设、人才等多方面进行重新分配融合,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管理方法,形成精益管理的管理制度,提升企业的运行效率,建立扁平化、专业化的管理结构[2]。

2.电网企业信息通信融合实践

2.1管理融合

管理融合主要职责就是使现在信息和原有管理信息的有效匹配配合,形成新的管理体系。

(1)新机构新职能

整合内部原有资源,建立新公司设立技术、监控、维修、工程部门,对新结构岗位设定重新评估,运用新的岗位设计重新设计。

(2)制定新制度标准体系

突破企业原有的企业管理制度和标准,结合新机构设立的职能变化,根据现实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和研究,通过删、改、立等手段完善新的制度体系。

(3)设计新考核指标

由于岗位和制度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新机构所需要面临的工作职责都是新确立的,所以企业原有的岗位考核指标就不再适合新的要求,为新机构设计一套完善的考核体系,统一的组织效益和各个岗位执行程度进行考核。

2.2建设融合

建设融合的主要目的是为处境iCt技术的融合,控制企业原有的信息项目和通信项目有效的结合起来,受到统一的管理。如果在项目进行过程中发现一些差异较大、涉及较广、难以结合的情况,就需要通过研究项目群管理理论,利用理论知识建立新型的管理模式,用集约化项目管控模式,实现信息通信的有效结合,并使其受到?y一的质量、技术、安全、验收等项目控制。

2.3运行融合

运行融合就是信息项目和通信项目的运行体系相互协调融合形成新的运行体系,并保证在融合过程中不会影响两个项目的稳定运行。在两个项目融合的过程中可以使用itiL标准化流程,来帮助项目的融合。itiL标准化流程的是目前最新、最先进的理念,可以从企业实际情况出发,对企业整体市场的构建和业务流程进行新的梳理,重新建立信息通信一体化的运营体系[3]。在两个项目融合后就要受到新机构的统一管理和调度,新机构需要合理分配资源,对运行、维修、检修、标准、规范等项目进行统一的监控。

3.电网企业信息通信融合建议

3.1组建机构,调配人员,保障融合

组建新的机构就需要从人员和组织机构上面落手,在融合过程中合理抽调原有部门的人员,并明确好新机构工作的岗位需求,建立统一综合管理部门,对原有两个企业的人员进行统一的管理,并合理的分配人力、教育、技术、人才资源,保障两个项目在结合后也可以高校快速的完成原项目的业务。同时融合后在部门设置上要进行融合,对个项目原有的部门进行筛选,合并功能相同和业务相近的部门比如工程部、调度监控部、客户服务部、运行维护部等这些都是两个项目工程共有的部门,并根据融合后的现实情况重新设立需要专用部门。在融合后产生了较多的新职务,原有的职务的岗位标准也出现了变化,所以要根据企业实际需要调配各个岗位人员数量,对原有的岗位人员进行筛选避免人才浪费,并根据融合后的实际岗位需求,设计岗位职责和考核细则,并进行统一的管理和考核。

3.2建设与运行融合

根据iCt技术融合的要求,对电网企业所承接的信息项目和通信项目使用统一管理的手段。但是信息项目和通信项目在科技不断发展的带动下,各自的技术和业务也得到了巨大的发展,拥有较广的业务范围和主体,这为企业的融合建设起到了阻碍的效果,所以需要有效的利用集约性项目管理方法,利用这种新型的管理方法,有效的对两个项目进行融合并实现统一管理的目的。利用LtiL标准化工作流程的先进理念,根据融合后的实际情况,保证信息项目和通信项目在融合后受到统一管理的同时可以融合各自的运行体系,形成全新的运维网络,建立信息与通信的一体化运行体系。保证各自项目的规范化管理和质量管理。有效的把运营业务和建设机构统一起来,才可以更好的进入融合,促进企业发展。

3.3人才融合

融合通信篇5

【关键词】电力企业电力信息与电力通信技术融合因素融合意义

1前言

目前电力通信技术在我国的电力企业中不断地得以应用,使得电力通信技术在电力系统中获得了越来越高的使用地位,并且在结构更为复杂、分布更为广泛的电力系统的结构当中,电力通信技术更能有效地实现电力信息的即时传输,完善我国电力企业内部相关系统的分布格局,保证传输数据的真实稳定性。不仅如此,正如数据是整个网络技术的前提条件一样,电力信息也是电力通信技术的基础,只有将电力信息与电力通信技术进行融合,才能够突破传统的管理模式,才能够建设安全的电力网络,实现企业电力系统的自动控制,提高相关企业的服务能力和水平。

2电力信息与电力通信技术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电力信息与电力通信技术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快速发展,在我国的电力企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电力企业的发展也使得用电的需求量增加,电力企业成为了我国经济领域的重要产业支柱,对于我国的社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这也在另一个层次上加强了对于电力信息与电力通信技术融合的要求,而电力产业的电力信息资源可以分为构架、设备、数据存储、数据管理和应用等四个主要层次上的内容,电力信息虽然看上去很是简单,但是实际操作起来却十分麻烦,这也就要求我国相关的电力企业能够有效的将电力信息与电力通信技术处理好,将电力信息的特点融入到电力信息技术当中,而后融入到企业相关的电力系统当中,推动电力信息的集中和运用。

3电力信息与电力通信技术实现融合的因素

3.1经济环境的要求

目前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已越来越依赖于网络社会的发展,因此只有通过将电力企业的相关电力信息和电力通信技术进行融合,才能够使计算机网络进行高效的信息传递与信息处理,才能提高我国的计算机网络的使用效率,并且满足我国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同时还能够降低电力企业对于相关电力建设项目的资金成本投入,真正实现少量资金投入,获得最大利益输出的理想管理状态,使得公司的多项相关业务能够实现一个网络结构进行数据处理的形式,推动我国电力企业相关的电力通信的发展,并且改变经济社会的增长方式,使企业能够放弃以往的传统方式,提高国家经济增长的能力。

3.2文化环境的要求

随着我国电力通信技术的不断完善,网络技术和企业的电力通信技术的不断融合使得电力企业的相关工作人员拥有了更多的工作方式,这些先进的技术发展能够实现现代通讯发展的要求,并且还能够借助于多种电力信息数据的融合,使相关企业的工作人员能够在第一时间内获得各种各样有效的电力信息数据,进行正确的数据信息的操作,还能够使自身的工作具有高度的灵活性,提高自身的工作效率;不仅如此,又由于电力企业内部的电力系统的竞争性在不断的加强,企业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也随之在不断的得到提高;电力信息与电力通信技术的进一步完善,使得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变得更为方便简洁,只有高效的信息技术,才能够满足企业工作人员的工作要求,为工作人员提供相关的信息服务,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促进电力企业的良性发展。

3.3技术环境的要求

引进新型的技术是我国电力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其中的新型技术包括核心网络技术、接入网技术以及软交换技术等。简单而言,核心网络技术就是在ip/mpLS技术的基础上建立一个核心网络,以此来提高相关网络的可靠、拓展和不延迟的性能,并提高网络带宽的利用能力,使其能够为电力企业的工作人员提供更高效的服务性能。接入网技术就是利用internet技术以及wLan技术使得更多的宽带媒介进入日常的使用当中,同时还要加大光纤宽带和无线宽带在我国电力企业当中的运用,以此来提高电力信息与电力通信技术的融合,满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软交换技术就是通过将电力信息与电力通信技术进行全方面的融合,提高开放式应用程序的相关端口的性能,提供更好的语音业务和有关的数据业务,并提高电力企业网络的可靠性能力,使复杂的传递信息的相关环节出现失误的可能性降低,能够更加有效的实现企业工作人员的相关工作,更加方便了企业通过网络技术来实现相关的业务管理,促进电力信息与电力通信技术的进一步融合,提高整个电力企业的工作效率。

4电力信息与电力通信技术进行融合的现实意义

4.1能够将基础的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入到电力通信技术之中

电力通信技术的发展是以电力信息与电力通信技术的融合为基础条件的,鉴于目前的电力企业的运行发展模式,只有建立起安全完善的管理体系和制度,才能够实现电力系统工作的标准化与准确化。因此,这也就要求相关的企业单位制定严格的应急处理方针,按照企业的管理要求进行工作现场的观察监督,按照规章制度办事,根据事实处理相关事宜,最大程度上实现系统的可操作能力;与此同时,还要能够建立一支专门的信息监督团队,建立专门的系统运行场所,使电力信息能够实现统一管理与资源的共享,对能够对企业的电力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控制与监督;而且还要能够对相关的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使其能够通过企业内部的资源系统对电力信息进行有效的监控与追踪,对有关的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在第一时间内解决电力系统中的困难和故障,保证电力系统进行操作的连贯性,使得电力信息与电力通信技术能够最大化的进行融合,提高电力企业相关部门的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使电力企业的操作能够实现最大程度上的有效利用。

4.2能够有效优化电力企业的工作流程,实现工作上的整合统一

电力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要建立统一的电力信息的通信调度室,通信调度室是电力系统中信息的传输介质,通过通信调度室能够实现电力信息的工作许可,同时还能够将电力信息通过调度室反馈给有关的传输通道,以便能够及时的了解所传输数据的状态和过程;同时还要能实现电力企业在电力信息管理上的统一指挥、管理和监控等,以及对相关公司的业务实现统一的控制等,加强对信息通道的运行,有利于电力企业进行日常的管理工作,建立起一个全方面的电力信息资源监管系统,统一信息通信站的运行调度,及时的进行监督控制,全面的提高电力信息与电力通信技术的连通性,实现更高层次上的信息传输和信息管理,增强相关电力企业的活动性,促进高效工作的开展,带动整个电力企业的发展。

4.3能够全面提高电力企业的服务品质,更新企业的管理方式。

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使得电力企业越来越重视售后服务的品质,电力信息与电力通信技术的融合可促进电力企业建立起专门的信息服务热线,通过专门的热线电话,相关的电力企业能够为本公司的客户提供更为完善的信息服务,像专业的技术服务和检修服务等,这些可以使电力企业实现自身的统一化信息服务;同时还能够建立起企业相关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通过客户提出的建议和评价,企业能够根据具体的问题实现内部的完善,提高信息服务的品质,提高服务的质量,并且促进电力企业管理方式的改朝换代,实现电力信息与电力通信技术最大程度上的融合与利用。

5结语

我国电力企业的不断发展,扩大了企业内部对电力信息与电力通信技术进行融合的需求,只有将电力信息与电力通信技术进行更深层次上的融合,才能够使其在电力企业的发展进程中发挥有效的作用,才能够满足现代化电力系统的迫切发展要求,获取相关的电力信息资源,提高电量输出的质量,促进电力企业的良好发展;同时也只有将电力信息与电力通信技术进行不断的融合,才能够便利电力企业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使其能够充分利用好网络资源,实现电力信息资源最大化的利用和资源的智能化管理,使相关的电力企业能够创造出最大的经济效益。因此,只有将电力信息与电力通信技术进行充分的理解、融合和运用,电力企业在日后的发展中才能取得更好的发展,才能获得更多的便利条件,才能创造出更多的经济利益。

参考文献

[1]任强德.电力信息与电力通信技术的融合分析[J].建筑遗产,2013(12).

[2]宋宏艳.关于电力信息与电力通信技术的融合探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16).

[3]王剑.电力信息与电力通信的融合策略研究[J].中国科技纵横,2013(11).

融合通信篇6

关键词:信息通信融合;专业协同;信通标准化;运检资源优化配置;班组工作细化要求

引言

目前,三集五大体系建设进入磨合提升阶段,围绕做实、做新“五大”,推动专业协同与业务融合是现阶段重点工作。信息通信融合处于初级阶段,从形式上的融合到实质融合需要过程,采取先进的管理和技术手段促进融合,促进管理提升,进而促进运维水平和系统可靠运行十分必要。

从对电网安全生产和企业管理水平提升的需求来看,信息通信融合将逐步从对电网生产和企业经营管理单一、单薄的技术服务支撑,向更深层次的融合发展与智能引领转变。从技术上来讲,两者的关联性强,运维对象一致;从资源配置来讲,基层单位的信息通信人员均配置较少,相互兼任的情况普遍。

当前,国网公司深入推进“两个转变”和“三集五大”体系建设,加快创建世界一流电网、国际一流企业,对信息通信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这意味着信息通信系统的建设、应用、运行、维护必须持续不断创新,加速融合。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为电网安全生产和企业高效运作发挥新的更大的作用。

信息通信融合并不是简单的机构合并,或者单纯的人员调配与流动,而是一个生态性的循序渐进的过程。融合处于初级阶段,采取先进的管理和技术手段促进融合,促进管理提升,进而促进运维水平和系统可靠运行十分必要。尤其应加强信息通信运维在注重安全、节点等方面的管理控制。

1平台研究范围

信息通信专业融合发展工作范围主要包括组织机构变更、人员合理调配、资源全面整合、运维工作统一调控和工作流程再造优化等内容,并辅以信息化手段,依托信息通信状态检修及运维系统和一体化安全运维综合监管系统等平台的数据及应用支撑作用,形成符合信息通信融合管理业务的统一的、促进专业融合的信息系统构建,从而实现信息通信的标准化、规范化运检工作的统一调控和各类资源整合和优化。

2平台主要内容

平台具体研究内容如图1,主要分为体系研究、技术应用和平台构建三项工作内容。基于国家电网公司空间信息平台研究信息通信相关设备三维模型,完成GiS平台下的信息通信设备、光缆等设备的全景模拟,实现信息通信资源的一体化展示。构建数据共享及接口平台,实现与现有imS、tmS、一体化安全运维综合监管系统等信息与通信专业原有系统的数据共享,接入设备运行监控数据、预警数据等相关数据,实现GiS平台下的信息通信一体化监控为信息和通信专业监控职能整合提供技术支撑。建立信息通信一体化运维管理模式,将原有分散于各个系统的运维管控相关工作全面整合,消除信息和通信专业的壁垒,实现运维计划制定、运维任务安排、运维全过程管控和运维结果验收等各个环节的统一管理,并结合物联网技术实现信息通信智能巡检。打破原有信息通信专业下资源独立管理使用模式,形成统一的信息通信资源管理调控,完成所有资源优化和合理配置,统一考虑和配备资源。建立信息通信人才一体化培养机制,通过构建知识库,将信息通信各类型知识归纳总结,形成人员掌握信息设备检修技术的同时兼顾通信运维检修技术,实现信息通信更高层次的融合共生。

3平台建设目标

实现信息通信网资源空间信息、设备属性三维展示。建立数据接口完成imS、tmS和一体化安全运维综合监管系统的数据共享,实现信息通信专业一体化监控预警管理。建立信息通信一体化调控体系,实现信息通信资源、运维管控全面整合,消除信息通信专业壁垒,构建标准化、信息化运维电子流程。运用物联网技术,为各通信站点设备建立“身份”;同时利用平板电脑和信息通信站点网络资源,实时上网,核对巡视站点设备属性和状态,实现中心机房和站端设备信息通信设备智能巡检,现场标准化作业,实现资源精益化管理和运维。实现信息通信资源一体化调控,即“统一监控、统一运维、统一调度、联合故障处理”,完成资源合理配置,业务处理整合优化,运维过程科学管控。建立信息通信运维知识库,归纳设备故障处理、标准化检修要点,实现知识传递和人才快速培养。

4平台主要特点

4.1运检业务统一调度,协同检修

如图2所示,严格遵循信息通信融合的管理新需求,各项管理全面涵盖信息和通信专业的个性和共性需求,无论是现阶段班组分别运检或信息通信一体化运检都能良好适应。在此基础上实现运检工作统一协调调度,实现协调检修工作模式的探索。

4.2运检资源全面调控,优化配置

以设备运维监控为核心全面调控检修资源合理优化配置,打破原有信息通信专业下资源独立管理使用模式,形成统一的信息通信资源管理调控。实现信息通信设备监控、故障报修处理、运行日报管理、运行方式维护等工作的信息化管控。以设备管理为核心,协调检修资源,形成人员、车辆、物资和备品备件的合理安排和优化配置。

4.3运检工作全过程、流程化管控

信息通信融合管理形成信息通信运检任务分解、工作安排、进度管控和环节智能要求,结合工作周报、周期性工作汇总等展示手段实现运检工作全面管理、清晰展现和细节要求。

4.4班组工作细化分解、精细要求

通过对班组各类型工作的细化分解,为信息通信专业业务融合奠定了基础,探索了班组出班作业的各专业融合作业及员工各专业技能一体掌握的新路,并通过更加规范的细节要求,结合标准化作业管理形成对专业末端的智能管控与支持。

融合通信篇7

【关键词】通信工程多网融合应用分析

1.前言

21世纪是信息飞速传播、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短短几年内,我国网络技术有了大幅度的进步。目前网络技术在通信工程领域应用广泛,通信工程系统与网络技术从最基础方面进行结合,实现互联、互通,达到了一种有效的融合。智能化通信系统是未来通信工程发展趋势,在通信工程系统中使用多网融合技术有着显著优势,它能有效保障在物理层通信系统与各网络的互联、互通。本文阐述了多网融合技术的概念,重要作用以及当前存在的一些问题。

2.多网融合技术概述

2.1多网融合技术概念

多网融合技术是以宽带网络为基础媒介,将不同子系统,如监控与管理、安全防范等控制网络直接植入到宽带信息网中,以ip/tCp协议为基础,将各种系统和技术进行联合,最终达到对数据的统一管理和集中分析。总的来说,多网融合技术就是将各子系统进行有机融合,统一管理,最终形成信息网的一体化管理模式。通信工程中的多网融合技术多指通信系统中各子系统对数据信息管理的融合,以及各子系统插口和地址接入的融合。

2.2多网融合技术发展趋势

多网融合技术在我国仍处在初级发展阶段,和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借鉴国外已有成果和经验,对跟踪识别、融合算法等基础理论进行深入研究,建立起属于我国自身的多网融合机制是多网融合技术发展的目标。制定合理可行的融合技术发展规划是多网融合技术发展的关键所在,该规划必须符合我国经济发展现状、现有技术水平以及当前通信行业需求,同时要符合未来科技发展的趋势。增加必要的财力、人力的投资,在理论和实现技术方面争取取得突破性进展

3.通信工程中多网融合技术应用优势

多网融合技术应用十分广泛,主要因为其效率高、成本低、维护简单。通过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多网融合技术,我国也已经将多网融合应用于通信工程中,一体化管理模式逐渐替代传统分散管理子系统的模式,经济性和实用性大大增强。本文主要从经济和技术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多网融合技术应用于通信工程中的巨大优势。

3.1经济性

通信企业最关心的是企业经济效益,在通信工程中采用多网融合技术首先要进行经济性分析,通过调查与实践,对资料数据进行分析得到经济性分析报告。实践表明,通信工程中应用多网融合技术相比传统通信系统能够大大节约资金,最高可以节省约百分之三十,经济性能很高,并且适用性也强,因为其减少资金投入的主要手段是减少商业用地,共用宽带信息网的物理介质,避免了每个网络使用独立的传输媒介,节约资源。

3.2技术性

多网融合技术在通信工程中的应用具有十分强大的技术性优势,最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功能的提升、增值服务和维护方便。如图1所示:

(1)提升功能。一体化管理模式可以统一管理各系统的操作,使得各系统的资源得到最大化利用。多网融合可以将多个安防中心合并成一个,节约投资同时也保障安全性能。投入相同的金钱获得更强大的安防保护系统,同时也可以进行其他功能的研发,使得通信系统更加完善。

(2)增值服务。数字化的多网融合技术目前已经有很多增值服务业务,新功能、新应用也越来越多,可视电话、4G网络也已经基本实现,给用户带来更多新鲜体验。

(3)维护方便。由于多网融合,各子系统共用宽带信息网,最基础的通信线路数量大大减少,故障率也随之降低。出现故障时维修也很方便,节省人力物力。如小区的物业监控网络,实际使用时,降低对电信机房的日常使用费用,定期巡检路线,对报修故障及时排除就已经足够。

4.通信工程中多网融合技术应用的不足及防护对策

多网融合技术有着如此多优点,但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通信系统中的各子系统直接接入宽带信息网存在安全隐患。

多网融合技术是将各子系统合并,如果其中某一系统出现问题,很可能造成整个系统的瘫痪,这对整个通信系统中各个环节的防护要求很高,要求有强大的科研团队抵御黑客的恶性进攻,及时整顿操作管理人员工作风气等等。

当前在我国,网络边界采用的保护措施通常是利用防火墙技术以及入侵检测机漏洞扫描这两种方式,使用效果很不错,可以有效阻止大部分外来入侵、杀除大部分病毒程序。但对网络终端的安全系统保护问题比较欠缺,一般采用ntm终端进行保护。采用主动防御方式抵御病毒入侵,ntm终端是将运行的程序进行全面检查,如果携带木马等病毒将拒绝程序信息入网,合格后会获得认证通行证,允许程序入网运行。这种主动式防御与人体免疫系统对外来细菌病毒的抵抗机制很相似,做到对通信系统的最大保护。

5.总结

多网融合技术因其成本低、效率高、可靠性好等优势,已经在我国进入实用阶段。多网融合技术不仅在通信工程中应用广泛,在自动化行业、商业部门,甚至是家用产品等领域均有巨大应用前景。同时多网融合技术在通信工程中广泛应用又带来一些安全隐患,如何保障信息传输安全将是今后研究的主要课题,提升整个通信系统的安全性,对断电等突发事件进行智能自恢复、建立独特防火墙抵御病毒入侵,将是促进通信系统不断完善发展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王大勇.关于多网融合在通信工程中的应用[J].科技与企业,2013,1(16).

融合通信篇8

一、多网融合现状及其应用

目前我国的网络分类大致分为移动通讯网络、广电网络、宽带网络三个类型的网络。多网融合基本上指的是这三个网络之间的融合。

1.1多网融合现状

我国目前多网融合在通讯工程的应用较多,发展势头也较为迅猛。在网络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对于多网融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其中移动通信网络和宽带网络是最为迫切的两个融合对象,这两项也是目前融合效果最好,群众接受度最高的两项。随着网络科技的不断发展,多网融合的对象也逐渐增多涉及到了各行各业的发展,其融合效果也得到了大众的认可。

1.2广电网络、电信网络、宽带网络的融合

广电网络、电信网络、宽带网络是目前应用最多的三种网络类型。在多网融合出现之前三种类型的网络,需要各自建立自身的通信工程。不但耗时耗力而且还极大的浪费了社会资源,在多网融合出现以后此三类网络的融合也是发展最快的一个。通过对三网之间的融合,工程部门只需要搭建一套通信工程就可完成三个网络信号的传输。既然加快了工程进度,也增强了工作效率。

1.3多网融合通信技术

多网融合技术是建立在宽带网络的基础上,多网融合之前各自都有其自身的控制系统。融合的根本就是将多个网络控制系统联动在一起,通过网络协议进行对接。

以广电网络、电信网络、宽带网络三网融合为例解析。首先三个网络通讯具备各自的控制系统,在三个网络共同运行的时候加入控制软件。三个操作系统为并列操作系统,通过网络协议将三个操作系统接入控制软件中,之间联动通过网络协议对接。网络协议对接完成之后,通过通信工程输入到用户终端。最终用户操作、三个操作系统、控制软件之间构建成一个触发系统,通过用户的点击或者拨号操作控制软件,控制软件抓取相应的操作系统进行通信,最终实现多网融合的目的。

二、多网融合的意义

2.1提高了工作效率

多网融合最直观的优势就是提高了工作效率,多网融合之前各个网络工程出现问题时,都需要分别进行测试和维修。简单讲网络传输点越少出现问题的几率就越小,反之则越大。多网融合之后极大的减少了传输点,一旦出现问题之后也只需要对单独的通信工程进行检修,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也增强了客户满意度。

2.2方便维护发展潜力良好

对于通信工程的维护相信很多人都经历过,一旦出现维护检修就会造成长时间的断网或者失去电视信号,严重的影响了人们生活工作。而且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密度越来越大,通信工程的架设和设计也越来越复杂,随之带来的就是维护工作越来越困难。多网融合在通信工程中应用之后,极大的缓解了维护的困难性,一定程度上也缓解了社会压力。

而且对于开源性的宽带网络来讲,多网融合也为未来网络技术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施展的平台,只要通过网络协议就可以接入其中,不但促进了网络技术的发展,也加强了平台的兼容性。其技术的提升也减少了基础设备的投入,例如三网融合之后其资本投入是之前的三分之一,极大的减少了经济支出。

融合通信篇9

1、关于多网融合技术

所谓的多网融合系统就是指将监控与管理、安全防范等等子系统中的控制网络直接接入到宽带信息网中去,或者间接的转换接入到信息网之中,将光纤网络作为传输的基础、ip\tCp作为协议的基础,将各个子系统有效联动进行实现,从而实现了系统一体化集成管理。

在通信工程中应用多网融合技术具有两层含义,首先,各个子系统的信息之间实现“内容融合”,其次,多网融合技术是基于ip协议信息网和控制网中的“接入融合”。由于ip协议已经成为了接入融合的重要基础,因此,如果我们想要实现内容融合,我们还必须要使用高层管理软件进行系统融合和系统联动,如果不这样做,各个子系统依旧是各自独立的系统,仅仅是借助了宽带网传输,从而实现了“接入融合”。在进行“接入融合”以后,进行“内容融合”已经成为了我们所追求的目标,这样做才能够在最大限度上发挥系统的功能和作用。

2、多网融合在通信工程中应用之经济性分析

在通信工程中采用了多网融合技术以后,经济效益究竟如何已经成为了我们最为关注和关心的问题之一。在多网融合技术进行采用了以后,多网融合技术应用到通信工程这一方案比我们传统使用的方案直接节省了百分之三十左右的投资,间接的节省主要体现在通信工程建设的位置不占用商业用地等。

3、多网融合在通信工程中应用之技术优势分析

3.1多网融合技术优势之提升功能

自从在通信工程中采用了在基于宽带之上的多网融合方案以后,我们从根本上实现了集成一体化的管理,也就是职能建筑的集成管理系统。对该系统进行采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都实现各个子系统基于事件之上的联动。进行多网融合方案采用以后,通信工程的建设发生了几点明显的变化,首先在通信工程中采用多网融合的技术方案,能够将大型的通信工程所需要的分设成为几个安防管理中心设置成为一个,这样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对投资进行了节省。采用多网融合技术网络化的结构以后,安防管理中心的位置并没有什么要求,这样能够为开发商将具有价值的土地进行了节省。智能化的系统并不需要一次性的建设到位,智能化系统可以根据使用进度以及工程进度进行分期建设,这样能够将开发商的资金压力进行减轻。已经建设好了的宽带网络已经成为了今后进行应用的基础,基于这一基础之上,我们就能够按照需要进行子系统的建设,而不需要像过去那样对其进行提前的建设。

3.2多网融合技术优势之具有增值优势的服务

相对于传统的模式,多网融合技术子系统进行建设好之后就能够完成其特定的功能,已经谈不上了增值服务。但是,就数字化的系统而言,可以有很多的增值服务,伴随着网络技术高速的发展,开发技术人员还能够开发出来很多新的功能,这样做能够很好的为用户服务。

4、多网融合在通信工程中应用之安全性分析

以上笔者对多网融合技术的优势进行了分析,虽然多网融合技术具有很多的优势,但是,因为接入到电信运营的宽带网,其安全性受到了人们广泛的质疑,主要表现在黑客对网络进行攻击的行为是不是能够导致系统的瘫痪,其病毒的发作是不是对系统正常的运转进行影响,值班的人员无意或者有意在进行值班的计算机上面对无关程序进行运营,这样对系统产生了影响。

融合通信篇10

关键词: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融合;智慧城市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让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也让二者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紧密。这两种现代化技术的全面融合发展,已经展现出了比较极为突出的发展形势,彻底颠覆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给人们带来了比较大的便利,在促进了市场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让整个社会有了更为全面的发展。虽然二者在实际融合中已经展现了比较好的趋势和融合发展成果,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在融合发展过程中依旧存在比较多的问题,这就需要相关人员继续加大研究力度,促进两种技术的高速融合。

1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简析

(1)通信技术通信技术有着比较久远的历史,从理论上来讲,能够完成通信任务的技术,都可以被统称为通信技术,比如古时期我国的“烽火台”、“飞鸽传书”、“驿站”等通信技术就应用极为广泛,且应用效果十分突出,能够实现信息、文件的传输任务。经过多年的发展,新时期的通信技术已经变得更加具有现代化和信息化特征,不仅可以完成文字、图片、音视频的传输,还能够实现对数字信号、虚拟信号的传输,在提升了通信效率的同时,丰富了人们的交流和通信方式方法,通信渠道变得更宽。现代通信技术主要依托于互联网络技术,是时展的重要产物,现代通信技术的全面应用,极大了改善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让人们之间的信息交互和共享变得更加便捷、迅速。

(2)计算机技术计算机技术是一种比较新颖的科学技术,目前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元素。计算机技术有着比较高的集成化特征,能够将多种复杂的技术和系统融合在一起,比如电子工程、信息工程、人体工程学等多方面的学科技术。计算机技术彻底颠覆了过去对数据信息处理慢、数据计算精度有限的被动局面。计算机技术已经被应用到社会各个领域中,可以说计算机技术是构建数字化社会的核心技术,也是构建“智慧城市”必不可少的关键内容。计算机技术的强大之处不仅在于能够实现数据信息的快速处理和交互共享,更重要的是能够将数据信息进行集中展示,完成对数据信息实际价值的全面利用[1]。

2融合发展的关键性分析

(1)符合时展的必然要求在新时展背景下,社会需要有更为便捷、更为高效的信息交互和共享效率,这就需要充分借助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力量。如果单纯将这两种技术分离开来运用,不仅会无法发挥出二者的实际作用价值,还可能对数字化时代的建设与发展产生较大阻碍。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全面融合,是时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信息技术全面发展的必然结果,更是构建数字化社会和智慧型社会的必然途径。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全面融合,为社会各个领域的发展都注入了新的活力,能够极大的促进社会全面发展,增强人们日常生活的便利性,让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能够更加适应时展,构建极具新时代特征的计算机通信技术[2]。

(2)能够显著提升信息传递效率和安全性

现代社会讲究效率,无论是日常工作,还是生活中都需要在信息传输过程中体现出比较高的效率。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全面融合,符合市场经济背景下的社会发展趋势,具有极高的战略价值和时代意义。而且二者的全面融合,在增强了人与人之间交流效率的同时,也促进了信息技术的创新与变革,符合新时代社会发展对计算机通信技术提出的新要求。另外,从社会建设与发展的战略角度来看,二者的融合发展,让社会的信息传输变得更加安全,满足信息传输中最迫切的需求,极大保护了社会各个行业、各个群体的信息安全,尤其在商业领域、金融领域等领域有着极高的价值体现,可以显著推动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

3融合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融合思路有待创新。虽然从整体上来看,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都属于信息技术的范畴,都是建立在信息技术上的产物,但二者在本质上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性,因此,在具体的融合发展过程中必须要从客观的角度对二者进行单独分析,才能使二者的融合发展更加自然、顺利。但是在实际的融合发展过程中,很多人片面地认为二者的融合发展就是简单地将两种技术进行结合,这样不仅无法提升计算机通信技术的服务能力,还会浪费大量的技术资源,无法真正发挥出两种技术的实际作用[3]。其次,技术人才培养有待增强。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是两种对人才综合能力要求比较高的现代化技术,不仅需要技术人才具备较强的专业能力,还需要具备突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但从现实情况来看,目前我国社会中缺少大量优秀的信息技术人才,专业领域的人才缺口仍然比较大,而且在短期内无法获得完全补充。此外,部分信息技术领域的人才,通常只能比较好的掌握其中的一种技术,只有一小部分人才真正兼备较强的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能力,这样就在很大程度上对二者的融合带来了不小的限制和阻碍。

4融合发展思路分析

(1)蓝牙通信技术该技术是建立在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基础上的新型通信技术,目前在各个领域中都能发现蓝牙通信技术的身影,比如手机通话、手机数据信息短距离传输等方面。蓝牙通信技术具有比较强的便捷性,而且通信成本非常低,只需要消耗一定电子设备的电量即可完成。蓝牙通信技术经过长期的发展,已经由过去只支持一对一数据信息传播的模式,发展成为可以实现一对二和一对多进行数据信息传输,而且还做到了能够实时传输和定时传输,具有极强的应用价值。但需要注意的是,虽然目前蓝牙通信技术的研究已经具有比较突出的进步,但该技术依旧无法彻底摆脱传输距离带来的困扰,因此,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针对通信传输距离的优化和延长,会是该技术的主要研究和创新方向[4]。

(2)远程通信技术远程通信技术能够完成对数据信息的远距离传输,解决了在数据信息传输过程中面临的距离问题,彻底打破了在数据信息传输中的空间因素限制问题。在早期的远程通信技术主要以电缆的方式完成对信号的传输,这也就是早期的有线电话和电视的基本工作模式。而经过长期的发展,数据信息的传输逐渐发展成为无线传输,这不仅让信息数据的传输距离变得更远,也解决了通信电缆使用量过大的问题。远程通信技术是建立在电波和声波的基础上,并借助互联网的数字化虚拟信号形成的计算机通信技术,目前已经被应用到各个领域中,发挥出了极为突出的应用作用,彻底打破了时间和空间因素的限制,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可以做到同时接收海量的数据信息,并且可以保证数据信息整理的完整性。(3)多媒体通信技术这一技术也是目前在社会各个领域中应用比较多的现代化技术,能够实现快速完成数据信息的传递,尤其在教学行业、各大企业等社会单位机构中应用比较广泛。多媒体通信技术可以将文字、声音、音视频等信息资源完全融合到一起,并通过计算机等设备完成播放,供人们的观看和学习,可以为人们提供比较优质的信息传输服务。该技术经过长期的发展和创新,已经被应用到社会信息传输的前沿领域,并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果。例如,在教学领域中的多媒体教学课程、各大企业和单位的远程会议和线上会议活动等方面,都有着比较不错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