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企业承包商安全管理制度十篇企业承包商安全管理制度十篇

企业承包商安全管理制度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6:22:23

企业承包商安全管理制度篇1

关键词:石化企业;承包商;安全管理

石油化工企业规模大、链条长、业务多,日常生产经营中需要引进大量的承包商来完成各项工作,承包商在石油化工企业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中承担的作用日益突出,但在利益驱使下,承包商对自身安全管理不断弱化,重效益、轻安全现象日趋严重,其安全管理状况已对石油化工企业自身的安全管理业绩构成巨大影响,给石油化工企业的安全管理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加强承包商安全管理势在必行。

1承包商安全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1业主单位对承包商安全管理不重视

一些企业没有真正落实承包商安全管理责任,思想上还存在“承包商事故是别人的事”的错误观念,对承包商日常管理标准不高、要求不严甚至不管理。一些企业把承包商安全管理挂在嘴上,没有真正践行安全管理承诺,在招投标时片面压投资、降成本,使用投标价格不符合实际的低价中标承包商。

1.2专业安全管理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

企业在承包商安全管理上“谁主管、谁负责”、“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的要求还未落实到位,承包商业务主管部门还存在“安全就是安全部门的事”的错误认识,在承包商管理工作上主动推进少、被动接受多,在承包商业务日常安全管理上投入的力量不足,未形成在安排承包商工作时将安全同时考虑、同时管理的机制,导致承包商专业安全管理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

1.3承包商施工资质准入把关不严

企业在选择承包商时,对承包商施工资质审核不严格,使用了资质不足、不匹配、挂靠的承包商;在分包商施工资质准入管理上,只对总包单位备案的分包商进行资质审核甚至不审核,导致了分包商施工资质管理不到位。另外,企业对承包商违法分包、违规转包行为管理不到位,违法分包、违规转包后的承包商施工资质情况不明,形成了承包商施工资质准入管理的漏洞。

1.4承包商人员管理存在不足

a)对承包商人员素质要求不高。①企业对承包商管理层人员的现场安全管理经验、能力和安全意识等要求不高甚至无要求,使用了无现场管理经验、能力不足、安全意识不到位的管理层人员;②对风险作业人员如用火作业、高处作业人员等只进行了资质把关,对其业务能力、安全意识等要求不高甚至无要求,使用了自身防控风险能力不足的风险作业执行者,加大了风险作业风险;③对一般作业人员入厂管理要求不高甚至无要求,使用了技能素质不高、安全意识淡薄、文化程度偏低或年龄偏大的承包商人员。b)变更人员管理缺失。承包商单位用人随意,作业人员流动性强、变动频繁,施工期间受项目进度和劳务费用影响,承包商往往对新增、岗位变动和作业装置变动的人员不向企业告知,人员不经培训便随意变更,变更人员在对作业环境风险知之甚少甚至不清楚风险的情况下便开展作业。

1.5施工机械和工器具管理不到位

a)入厂管理不到位。承包商施工机械和工器具种类杂、标准不一、数量多,多数企业往往在其管理上重视不足,管理机制不健全,管理责任不落实,投入精力不足,使一些无合格证书、标准低、质量不过关、维修质量不合格甚至有故障的带病设备进入企业施工现场,给现场施工作业埋下安全隐患。b)日常监督不到位。承包商受利益驱使,对施工作业过程中出现损坏的施工机械和工器具不进行维修或更换,企业对其监督管理不到位,导致承包商作业人员使用带病设备作业,加大了施工作业风险。

1.6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存在不足

a)培训工作责任不落实。多数企业对承包商安全教育培训工作重视不足,本着走过场的心态开展工作,在培训制度建设、师资管理、培训内容和培训档案管理等方面都存在不足,培训责任不落实,造成培训工作流于形式。b)培训效果差。①培训无大纲、无教材,对培训课件不进行审核把关,且培训时不结合各岗位、工种的特点和现场实际,而是多岗位、多工种共用一套课件,共同进行培训,培训针对性不强,培训前后效果不大;②培训多以课堂教学、理论灌输为主,照本宣科,缺少必要的实操培训,培训后承包商人员对业务缺乏感性认识,培训效果不明显。c)考试工作不到位。①试卷内容未结合岗位、工种的重点和现场实际,且多岗位、工种共用一套试卷,考试没有针对性,起不到考试效果;②对考试时代考、抄袭现象不管不问,考试后判卷不严格、不仔细,甚至对考试成绩作假,考试工作不严肃、流于形式。

1.7施工作业前期准备工作不到位

a)施工前各项工作制度不健全、不完善,可操作性不强,导致制度执行流于形式,各项准备工作落实不到位。b)施工作业前各项准备工作落实措施不严,监管措施不力,在施工方案管理、作业条件确认、作业危害分析、作业安全技术交底、作业安全措施落实、作业票开具等方面管理存在不足或缺失。

1.8施工作业过程管理存在不足

a)现场监护不到位。①现场监护人员业务素质不高,不能有效识别违章行为;②现场监护人员责任心不强,监护时三心二意,甚至对违章行为不管不问;③部分企业安排一人监护多处作业,现场监护人员不能随时监护到所有作业,造成现场监护缺失。b)专业安全管理不到位。业务主管部门和属地单位对承包商日常管理工作机制不健全,管理时不深入、不细致,专业安全检查时走马观花,浮于表面,对不按制度和方案执行、随意变更作业程序等深层次问题检查不到,检查后对整改情况不管不问,导致施工作业过程专业安全管理存在缺失和不足。c)组织协调不到位。编排施工计划时对现场实际情况研究不深入,对施工整个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因素考虑不全面,导致施工过程不断出现新情况、新问题,对这些问题缺乏有效的组织协调,最终造成施工过程交叉作业严重、临时增加作业层出不穷等,严重影响施工整体安全。同时,为保证施工进度,承包商不得不断增加人力物力,搞人海战术,员工加班加点严重,也导致整个施工管理混乱,施工风险大大增加。

1.9承包商考核工作不到位

a)考核机制不健全。对承包商考核多以结果为主,未建立承包商管理全过程的安全考核制度考核作用不明显。b)考核不严格。对承包商考核多以罚金为主,对承包商违法转包、违规分包、资质作假等严重行为,未建立类似终止合同、约束承包项目、限制投标、终止进入企业等严格的考核措施。

2承包商安全管理对策

2.1承包商管理纳入企业自身安全管理体系

《安全生产法》第46条明确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对承包单位、承租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统一协调、管理”,这是国家赋予企业在承包商安全管理上的职责,是企业推卸不掉的责任。企业要切实认清责任,正确对待承包商安全管理工作,尤其是当前承包商队伍呈良莠不齐态势发展、自身安全管理不断弱化的形势下,企业更要高度重视承包商安全管理工作,要切实将承包商安全管理纳入自身安全管理体系,实行统一管理、统一标准、统一要求,正确处理好承包商管理与成本和进度的关系,真正将承包商事故作为企业事故来看待,切实做好承包商安全管理工作。

2.2严格落实专业安全管理主体责任

要严格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的要求,明确业务主管部门在承包商专业安全管理相关制度建设、承包商引进、专业安全培训、施工过程管理等全过程管理的责任,加强对业务主管部门对承包商专业安全管理开展情况的监督考核,确保其专业安全管理主体责任落实到位。

2.3严把承包商施工资质准入关

选择承包商时,要严格按照相关制度要求对其相关资质、证件包括:企业资质证书、法人代表资格证书、安全生产许可证、施工主要人员资格、安全施工记录、安全管理机构、安全管理制等逐一进行审核把关,确保其资质符合要求;要严格杜绝承(分)包商违法分包、违规转包行为,必要时要对现场作业人员劳务合同进行抽查,坚决杜绝因违法分包、违规转包导致的施工资质不明问题。

2.4加强承包商人员入厂管理

a)严格承包商管理层人员入厂管理。承包商的项目经理、安全管理人员等管理层人员入厂时除对其相应的资质进行审核外,还要对其近几年的现场工作业绩进行审核,要对其安全意识要进行必要的把关,确保承包商管理层人员具备相应的管理能力。b)严格承包商风险作业人员入厂管理。承包商风险作业人员入厂时除审核其相应资格证件外,还要对其业务能力进行复核,对其安全意识进行必要的把关,确保风险作业人员素质符合要求。c)严格一般作业人员的入厂管理。要对一般作业人员的文化素质、身体素质、业务技能、年龄等提出相关要求,入厂时要严格审核并对其安全意识进行必要的把关,要坚决杜绝不符合要求人员入厂作业。d)严格变更人员管理。①企业厂区要建立严格的门禁系统,杜绝承包商新增人员或冒名顶替人员不经培训就上岗作业;②企业各装置单元要建立严格的作业人员进入装置管理制度,要建立作业前点名机制,确保作业人员都符合进入要求,作业过程中要加强对作业人员的临时抽查,杜绝承包商人员在不经相关培训就随意蹿岗、临时替岗、变更作业单元。

2.5加强承包商施工机械和工器具管理

a)加强施工机械和工器具入厂管理。要健全承包商施工机械和工器具的入厂管理机制,明确责任,建立施工机械和工器具入厂情况台账,严格对入厂施工机械和工器具进行审核和验收,审核人员要签字确认,对合格器具实行贴签管理,未贴签设备杜绝入厂。b)加强作业过程施工机械和工器具管理。要加强对作业过程中施工机械和工器具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建立问题设备淘汰机制,坚决做到发现一台不合格设备淘汰一台,杜绝作业现场使用不合格的施工机械和工器具进行作业,要将检查情况纳入承包商业绩考核,以考促管,督促承包商加强管理。

2.6加强承包商安全教育培训工作

a)严格落实培训责任。要建立切实可行的承包商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加强师资力量、培训内容、培训档案等的管理力度,加强对培训工作落实情况监督考核,确保工作责任落实到位。b)注重培训效果。①要建立针对不同岗位和不同工种的培训大纲,加强培训课件研发和培训教材编制,针对不同岗位和不同工种采用不同大纲、不同教材、不同课件进行培训,提高培训针对性,提升培训效果;②要建立必要的实训设施,采用理论加实操的培训模式开展培训,强化承包商人员的感性认识,强化培训效果。c)加强考试管理。要针对不同岗位和工种采用不同试卷,要严肃考试纪律,严格杜绝代考、抄袭,严肃判卷工作,切实发挥考试作用。

2.7加强施工作业前期准备工作

a)针对各项准备工作特点,建立完善的工作制度,并要针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不断进行修订完善,确保制度的可操作性和适宜性。b)严格落实工作责任。建立开工前准备工作逐一确认机制,编制开工确认单,开始作业前要对各项工作逐项确认签字,确保工作责任落实。c)建立工作监督考核机制。要对准备工作落实情况开展联合检查,对准备工作不到位就开工的要及时制止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严肃考核;要对施工作业过程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追溯管理,要对前期准备工作不落实、不到位就开工的相关责任人进行严肃考核。

2.8加强施工作业过程管理

a)加强现场监护工作。①要选择责任心强、现场经验丰富的员工担当现场监护,强化监护责任落实;要加强监护人培训工作,不断提高监护人素质和能力;合理安排现场监护工作,杜绝一人多监,确保监护效果;②要注重新科技应用,建立作业全程视频监控机制,充分利用视频监控的刚性优势,威慑承包商人员不敢违章作业,强化监护效果。b)加强专业安全管理工作。业务主管部门、属地单位要建立施工过程管理机制,要对承包商施工过程开展全方位管理,加强对施工过程的专业安全检查,制定检查计划,不断强化检查力度和深度,对检查发现的问题要严格落实整改责任,要注重研究形成问题的深层次原因,从源头把关专业安全,确保专业安全管理工作落实到位。c)加强组织协调工作。编制施工计划时要对现场实际和各项可能出现的因素进行充分的研讨,确保施工计划切实可行,要健全组织协调机制,明确相关部门责任,定期召开工作协调会、推进会,注重施工过程各类新问题的前期研判,要加强对现场情况的统筹管理,及时解决现场问题和矛盾,不断推进各项工作按计划开展,确保风险受控。

2.9严格承包商业绩考核管理

a)要建立涵盖承包商管理全过程的绩效考核制度和“黑名单”制度。①对承包商从招投标到施工结束的全过程开展积分评价管理,及时对承包商作业过程开展监督考核,定期通报承包商考核情况,督促承包商加强管理;②对检查中发现安全违章、违纪情况,要视情节严重分别给予停工整改、终止合同、约束项目承包、限制投标处罚,并将承包商纳入企业承包商“黑名单”,对检查发现资质问题、违法分包、违规转包、严重违章作业等严重问题的承包商要坚决杜绝其在企业内承包业务。b)严格落实考核责任。要加强对承包商考核工作的监督管理,对考核工作不落实、不严肃、搞人情关系等行为要严肃考核,确保考核责任落实到位。

作者:李国栋单位: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安全监管局

参考文献

[1]李世荣.承包商工程项目管理实用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企业承包商安全管理制度篇2

关键词:石油企业;安全管理;承包商

1石油工程服务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形势分析

目前,石油工程服务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显著特征可以简单概括为“三个并存、一个突出和一个加大”[1]:1)“三个并存”:一是安全生产风险总体可控的发展趋势,与安全生产事故(事件)时有发生的现状并存;二是“低、老、坏”等老问题,与石油工程技术服务企业人力资源瓶颈和市场不断拓展之间的矛盾,以及与外包业务逐步增多产生的新风险相互并存;三是表面的行为安全问题与深层的系统管理问题并存。2)“一个突出”:社会化承包商管理相对薄弱、滞后的问题比较突出。3)来自政府监管、社会环境、建设方需求和企业内在发展动力的安全生产压力显著加大。

2改进思路

对于国有石油工程技术服务企业来说,应继续推进QHSe体系建设,夯实安全生产基础管理,大力推行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清单为基础,突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持续推进现场标准化和环保提升,扎实做好隐患排查治理,严肃事故责任追究,贯彻落实“抓领导、领导抓,抓反复、反复抓”的安全管理理念,确保企业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发展[2]。

3改进对策

3.1抓好QHSe体系建设不断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1)企业应以搭建综合管理体系为契机,重新梳理管理程序和流程,查找管理盲区和薄弱点,充分评价企业作业文件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不断融合、删减作业文件和记录格式,规范管理制度、工艺和操作规程,形成“一贯到底、简化实用”的QHSe管理体系。2)企业应对标融合油田建设方安全生产需求,及时优化调整企业安全生产目标指标,正向传递安全生产业绩压力,持续改进企业制度规程,确保“甲乙双方”安全生产目标一致、协调一致、配合一致,最大限度将安全业绩转化为企业的经济效益和铸造企业品牌形象的重要基石。3)企业应认真组织开展体系内外部审核,突出风险分级管控措施落实以及承包商管理等重点审核内容,客观验证评价企业QHSe管理体系运行实效。

3.2推进安全生产职责归位加强安全生产工作作风建设

1)企业应按照时间进度安排,继续推进落实安全生产责任清单编制工作,厘清各部门、各属地单位、各岗位的安全生产责权范围,推进安全管理职责归位,形成一岗一清单的职责架构,确保安全生产责任制可落实、可执行、可考核、可追溯,逐步构建全员、全面、全过程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2)企业应继续加大违章行为的统计分析,制定有效管控措施,突出“过程绩效”考核导向,尤其是加大屡改屡犯重复性问题的处罚力度,消减企业问题点总数,努力构建安全生产责任考核与过程考评有机融合的考核机制。3)企业应继续加大安全职责履行不力的责任追究力度,不断完善健全安全生产工作考核、失责追究为主要制度依据的安全生产追责制度体系,严惩有章不循、有规不依的习惯性违章行为,严抓“不会监督、不想监督、不严格监督”等监护职责履行不到位的失责行为,严追制度缺失、失效等管不住、管不好的失察和失职现象,转变工作作风,强化安全责任落实。

3.3立足作业现场加强安全生产风险管控

1)企业应积极组织开展企业级的作业风险再识别、再认识,继续完善作业过程“风险管控清单”,科学评估安全风险等级,制定管控措施,提高风险辨识培训效果,提升一线员工风险辨识评价和风险管控能力。2)企业应继续加大现场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和监督检查力度,特别是对于大班作业、重点工序、关键环节以及高风险作业的全过程监督。3)企业应配套制定“安全生产监督人员管理规范”,确保新取试油监督证人员的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和应用,进而加强属地作业单位的隐患排查治理和自主监管水平。4)企业应加强非常规作业、许可管理制度的落实执行,做好施工前风险评估、细化制定安全施工方案、严格作业票现场审批,确保安全防护措施、环境监测、监护人员落实到位,确保作业风险全面受控。5)企业应将远程视频监控和支持系统深度应用作为提升安全生产监管水平的重要载体,大力做好远程指挥管理平台的推广应用,进一步丰富监管手段,打造人机结合的立体风险防控和监控网络,提升风险管控及试油现场安全换阿伯监督管理水平。

3.4严抓违章行为持续做好标准化现场和环保管理提升

1)对于企业来说,应继续坚持“高标准、严处罚”的现场监管高压态势,针对有章不循、隐患不及时治理、问题点不积极整改等行为,尤其是因操作原因导致的“低、老、坏”等重复性问题,要通过“抓反复、反复抓”的工作方式,逐步消除治理;针对习惯性违章行为等痼疾顽疾,要继续采取“猛药去疴,重罚治违”的严厉手段进行追责处罚。2)企业应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充分利用体系审核检查问题点数据库资源,做好问题分类统计分析,探寻各类型问题在各作业单位和各试油工艺实施过程中的分布规律,通过对症下药,有针对性地消减企业的安全生产问题。3)企业应通过加强标准化现场的日常维护管理情况,巩固标准化建设和环保提升成果,做好试油作业的过程监督,强化对于履职不到位行为的责任追究,依法合规处置危险废物,提升企业环保管理水平和执行能力。3.5多措并举加强承包商管理1)企业应结合顶层设计和业务外包发展方向,系统梳理制定承包商管理相关配套管理制度,分层级明确企业各部门、属地单位的承包商监管职责和管理要求,细化承包商施工作业前能力准入评估、安全生产过程监督,以及竣工后绩效评估等三个阶段的管理要求,为承包商管理工作夯实制度基础。2)企业应遵循“市场化运作,融合式管理”的承包商监管原则,采取源头控制与结果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方法,继续加强承包商作业现场的全过程监督,分类划定高风险外包业务范围,制定承包商购买安全生产类商业保险的最低标准。业务发包部门应通过现场指导、桌面推演等方式,指导验证承包商针对质量生产安全事故事件,尤其是应对人员伤亡事故的应急处置能力,助推重点承包商企业提高抗事故风险的能力,降低企业管理承包商及承包商事故善后处置的压力和风险。3)企业应通过会议宣贯、安全生产培训、现场检查验证等方式,确保承包商施工素质达标可靠,同时还可尝试在重点的可长期合作承包商中筛选管理和技术骨干纳入企业培训体系,同步参加企业各类安全生产培训,培训内容以国家法律法规、企业制度规程、现场施工风险为重点。

3.6抓好安全生产培训提升员工安全意识和技能

1)针对特种作业、特殊作业,企业应确保需持证人员100%持证上岗,确保作业人员资质满足国家法律法规要求。2)企业应结合岗位实际和培训需求,加强培训需求分析,通过完善建立不同培训对象的培训矩阵,紧贴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3)企业应通过突出现场培训、班组培训、技能培训,重点结合岗位风险辨识评价、操作规程、事故案例等,做好员工QHSe履职能力和安全警示教育。4)企业应充分发挥各企业兼职培训师作用,将班前班后讲话作为日常培训的重要阵地,打造一流培训师队伍,鼓励员工参与各类理论和技能竞赛不断增强全员安全意识和技能,进而不断提升安全生产培训实效。

3.7差异化施策强化井控管理

1)企业应牢固树立“积极井控”理念,对石油工程工艺井控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分级,结合实际井况、邻井资料及复杂情况,从设计源头入手,制定有针对性的井控措施,实施“一井一策”管理。2)企业应发挥井控专家区域挂点制度,着力提升基层井控管理和应急处置能力。3)企业应持续推进井控装置更新,提升井控管理本质安全水平。井控办公室、井控车间应做好井控装备的协调管理、现场技术服务及验证。4)企业应积极组织各岗位人员开展“防喷”应急演习,通过现场培训提升员工井控业务知识和井控操作技能,提高班组应急处置能力。

3.8加强应急管理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企业应健全“日常工作、信息报告、应急值班”等应急管理制度,构建“一点报警、多点联动,一方应急、多方协助”的应急处置救援机制,加强应急专家和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同时,应结合季节特点和生产实际组织开展各类专项应急培训,开展各类实战、桌面应急演练,持续检验企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有效性和适应性,提高企业应急风险管控能力和突发事件应对处置能力。

3.9抓好质量管控打造高质量发展企业形象

1)企业应加强地质、工程质量管理,严把工艺设计和施工方案质量关。对于企业来说,针对工艺选择、风险评价等各环节风险因素必须识别到位,设施装备、施工工序、资料录取必须满足井控及各类安全生产作业标准,同时严格制定切实有效的作业计划书和应急预案,从设计源头控制好作业风险。2)企业应进一步深入开展群众性“质量创优、质量信得过”班组活动,提炼优秀品牌故事,打造企业质量品牌形象。3)企业应坚持精益化管理和高质量发展,持续提升质量保障能力,打造优质工程、亮点工程、精品工程,不断提升高质量发展的企业形象。

3.10加强常规风险管控加强日常交通与消防管理

1)企业应推行承包商驾驶人员岗前考试和持证上岗制度,严禁未经考核或考核不合格的承包商驾驶人员上岗作业;严格执行用车单位对承包商车辆的日常监管,落实出车前检查及乘车人负责制;利用GpS监控平台做好车辆的动态管理,对超速驾驶、疲劳驾驶行为及时纠正和处理;重点关注连续油管车、修井机等大型车辆的路途风险,做好行车计划安排和途中押车工作;做好冬季、极端恶劣气候条件下的交通风险管控,及时预警预报,严控车辆出行风险。2)企业应通过做好用电安全和防火防爆的消防专项检查,强化抽汲、试产等工艺实施过程中的火灾爆炸风险识别,加大施工现场、驻外基地、后勤库房等高风险场所的消防检查力度,消除火灾爆炸隐患。

参考文献

[1]张权,陈宁宁.加强油田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措施[J].化工设计通信,2019,45(10):57-58.

企业承包商安全管理制度篇3

【关键词】工程建设;承包商;HSe管理;实施

1、前期准备阶段

1.1风险调查

基于风险的管理是HSe工作的主线,承包商管理也不例外。风险调查、识别、评价及交底在HSe管理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应避免风险管理流于形式,各项工作仅仅体现在资料层面上。而应该要求承包商组织形式多样的风险调查识别,充分识别评价不同时态、不同状态可能出现的危害和环境影响。组织有效的风险评价,确保这些内容有效传达到承包商现场作业人员,并收集、采纳来自一线员工的有效反馈、集思广益。承包商进入后,组织施工单位进行安全技术交底,交底应注重使施工人员能够有应对风险的意识和处置能力,应要求承包商提交施工方案和相应安全技术措施,确保HSe控制措施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并采取监控措施,保证措施得以执行。有些企业对于不同区域作业的安全技术措施基本上都是相同的,这些大同小异的技术措施方案如果不能有效针对现场实际风险,就会给后续作业带来风险,产生“两张皮”现象。因此,风险控制简明、有效、有针对性,是策划的关键。

1.2目标分解

首先,应明确各方HSe职责,在签订合同阶段,要明确企业与承包商的HSe职责,明确HSe资源投入,并定期总结双方职责和资源的履行情况。同时,应结合国家法律法规,保证职责传递的深度和广度,形成各方共同的目标。签订目标责任状。然后应要求承包商对各分部、分项、时间节点的分目标进行分解,形成具体的、可操作性强的分解目标。避免承包商在制定HSe目标时,仅由少数HSe管理人员参与目标设置。有时设置的目标得不到施工管理人员的认同,造成目标管理起不到导向作用、流于形式。加强合同安全管理;避免承包商在设置目标的时候很多都是诸如人身、安全、环保事故为零等的模糊性目标,可操作性不强、形同虚设;避免承包商在设置目标时,重视安全,轻视健康、环境等损失较为隐性的目标;避免承包商HSe目标在量化考核、过程控制上凭主观直觉,不规范。

2、施工执行阶段

执行阶段重在现场管理。从监管环节上来看,违章作业仍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约占事故总起数的66%,可见制度的执行力是实现HSe目标的关键。应重点关注施工现场的管理水平,关注管理制度从上到下是否得到始终如一的落实。

2.1强化作业现场HSe管理

目前承包商在HSe管理中或多或少存在资料与现场实际不一致的情况。在报审、报批时按照HSe标准规范编制,现场施工依据习惯便宜作业。现场作业人员HSe意识不强,措施规范执行不力。因此,现场作业HSe管理是决定体系运行绩效的关键因素。要加强HSe管理标准规范在施工现场的执行;对于现场一些习惯性违章行为要下大力气强势管理,使承包商员工严格按照既定操作程序施工;对于重大风险作业应采取多层防范措施加强管理。

2.2注重教育培训

承包商管理水平及从业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这为安全生产埋下了隐患。培训是提高他们HSe素质的根本途径。督促承包商认真执行三级培训(厂处级、站队级、班组级)。一级培训侧重于公司HSe体系制度、产品或作业的危险特性、安全职责设施等,站队、班组级宜采用互动式和互帮互学式现场培训,或以诸如班组班前讲话、共同看教育视频、安全活动、搞演练等形式。侧重于制度、设备工艺、劳动保护、岗位风险及经验分享等;另外可督促承包商开展以岗位危害识别为手段的培训、建立员工HSe绩效考核体系、典型案例及创建良好学习环境及安全工作环境等HSe教育工作。施工作业人员应理论少、实践多,传达少、讨论多,讲解少、演练多,注重实效。

2.3强化作业许可制度

3、完工总结阶段

3.1注重总结归档

建立合格承包商目录,审查和记录承包商HSe表现并将意见反馈给承包商,以督促和鼓励承包商改进HSe业绩。企业要对承包商的HSe体系进行考察和审核,

3.2建立激励机制

建立并细化承包商考核体系,并将考核结果作为承包商后续评价和施工合同的参考。不应只通过处罚来管理承包商的行为,要有相应的激励政策,对HSe运行良好的承包商给予鼓励。对于HSe业绩好的承包商应建立长期合作的机制;对于施工风险大和新入场承包商要加大监管力度。

企业承包商安全管理制度篇4

【关键词】现阶段;工程项目;分包管理

广东省湛江市建筑工程集团公司是一家施工总承包企业,总结近年来工程项目分包管理的经验和教训,笔者对现阶段的工程项目分包管理作了如下研究,供同行参考。

一、分包管理常见问题和建议

(1)分包商施工质量不佳。分包商材料方面质量问题,以次充好,鱼目混珠;施工质量不符合技术规程、规范、设计文件要求。对策:在合同中详细指明材料品牌、材质、性能参数等,现场严把材料关,总包方必须深入了解相关材料知识和市场信息,提高业务能力,堵住分包商的空子;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动态检查,研究质量缺陷,分析原因,制定改进计划,实施和督促分包商改进。

(2)分包商现场管理人员和技术工人素质不高。对策:合同报价阶段注意考察分包商施工技术能力、人员素质;施工前,采用样板工程引路的办法,实际考察,防止低劣素质队伍进入;总包方督促分包商采取措施加大培训投入,必要时直接介入专项管理。以总包方的技术能力支持分包商。

(3)分包商工期拖延。对策:总包方加强现场进度检查监控,制定激励、奖罚措施,与有关各方及时沟通。

(4)分包商只顾自身施工管理,处处节约成本,保护自己,分包商总是专注于个体的施工管理,并且总是内敛的,忽略项目整体系统性。对策:在合同中要求分包商承担协调配合义务,现场管理采用奖罚等激励措施,强化分包商主动配合总包管理的行为。

(5)建设单位直接进行专业分包的工程,总包单位与专业分包单位处于平行关系,相当予平行发包,这样关系的项目建设单位应设置项目管理机构,委托监理配合协调管理,有利于工程项目顺利开展。监理机构在项目管理中能够起到公正的协调作用,化解矛盾,使总包企业、分包企业和业主之间的利益得到最大的保护,科学合理地审批各施工单位的施工进度计划。督促施工单位按计划完成建设任务。但在工程质量方面一般总包和分包不存在连带责任,总包对直接分包商的施工质量不参与检查验收和质量管理工作。工程质量主要由监理进行控制,加大了监理的质量管理职责和项目技术经济管理协调工作。

二、分包管理主要措施

(1)项目组织机构的管理。项目分包工程经理进场后,首先要建立分包项目管理机构,成立分包项目经理部,组建项目管理班子,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和安全生产文明施工保证体系。向项目监理机构申报企业资质和项目管理人员岗位资质证书以及特种作业人员上岗证书进行审查。接受总承包企业的现场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的管理。

(2)技术质量的管理。分包商应对本专业施工图进行仔细审核,对发现的设计缺陷、质量问题及矛盾部位应及时报监理单位,由监理单位会同业主、设计单位重新修改,避免因设计引起的质量问题。组织技术人员熟悉专业施工图纸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

(3)材料设备质量管理。分包商采购的材料、设备等的品脾、产地、规格、技术参数必须与设计及合同中规定的要求一致,不符合要求的材料、设备必须退场。

(4)进场材料的报检程序。分包商进场的材料、设备,必须在第一时间(24h内)填报《材料/构配件报验单》及《工程设备报验单》,报监理单位进行核实,无误后,方可入库或使用。

(5)施工过程的质量管理。首先,各分包商应配备足够的现场质量管理人员,并将人员名单书面上报监理单位。同时分包商对产品质量进行“三检制”(自检、互检、交接检)检查,并做好检查记录,凡达不到质量标准的,监理工程师不予以签证付款并促其整改,对一些成品与半成品的加工制作,监理机构抽派人员赶赴加工现场进行检查验证。

(6)成品、半成品保护。分包商在施工过程中及工程完工后,对产品的保护进行系统管理,并指派专人看护直至交付业主使用为止。

(7)对分包单位的工期管理。总承包对该承包工程工期目标的最终依据是合同工期,即在约定的时间内必须向业主交付最终产品,为此总承包技术、工程部门必须对总进度计划进行周密策划和严格管理,各分包商的计划工期必须实现投标书承诺的合同工期要求。

(8)对分包单位的安全及文明施工的管理。如果工程建筑面积较大,专业分包单位较多,为确保施工正常有序的进行,各分包商应做到以下几点:

从思想上和组织上把安全生产管理纳入到项目统一的安全管理体系之中,进场的管理人员与员工都要接受总包方的安全教育,并由总包方质安部门制定统一完整的安全、保卫管理制度,如:人员登记制度、人员进出场制度、区域通行证制度、生活区管理制度、门卫制度等,分包商必须遵守,以确保施工现场安全、文明施工。

(9)对分包单位的技术资料管理。各分包单位必须配齐本专业的施工规范、验收规范和标准图集,以便在施工过程中有据可查;负责具体施工的管理人员每日填写施工日记,记录当天施工的详细情况及存在问题;分包商根据本行业的现行标准或验收规范独立做好资料,在工程竣工时将竣工资料(包括质量保证资料、质量检验资料、质量评定资料)一式六份原件(用本行业的标准表格,黑色单面复写纸,黑色水芯档案笔填写)移交总包方或建设单位。所有资料必须与施工日记及现场施工情况交圈对口,及时准确不得作假,并满足竣工验收的要求。

(10)参加工地协调例会。各分包商负责人及具体施工负责人必须按时参加每周的协调会,以便于解决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11)配合问题。现场施工总布置由总承包统一管理,在合同中明确各分包商在不同施工阶段中的使用场地,各分包商不得擅自随意乱用材料堆场或堵塞道路。

三、工程案例

1、案例背景介绍

某工程(以下简称a工程)于2006年11月1日开工,计划2008年8月17日竣工,实际2008年12月25日竣工。建筑面积29490㎡,地下1层,地上17层,总高度62m。

a工程由主楼和群楼组成,1层设有大堂,2~3层为餐饮,4~17层为宾馆。a工程由业主将专业性较强的分部分项工程,主要为预应力管桩、钢结构网架、石材玻璃幕墙、空调系统、消防系统、电梯、断隔热铝塑窗、智能化设施、高级装饰工程等直接分包给相应的分包企业。

a工程是业主在一级市场上采用招投标的方式选定的施工总承包企业,合同签订时对专业分包单位进行约束,由总承包企业负责项目的管理工作,分包单位向总承包企业交纳配合费和项目管理费的模式。在劳务市场上总承包企业直接向劳务分包商进行分包,构成了本项目承包方式。

业主在项目管理上设有项目管理部并委托监理单位对工程实施监理。

(二)事件过程描述

a工程于2006年11月1日开工,业主首先将基础土方和静压管桩工程直接发包给土方施工公司和桩基础施工公司。土方和桩基础施工期间由分包企业管理施工现场,监理单位监督施工质量,督促施工单位做好安全文明施工和现场管理。桩基础于2007年1月5日施工完成,并做好越冬保温工作,然后项目停工。由于手续不全没有按建设程序办理施工许可证,设计图纸也只有桩基础施工图纸,没有进行招投标选择工程总承包企业。但经过招投标选择了监理企业,并进场实施监理工作。随后业主积极办理相关手续,落实施工招投标工作,在当年年底委托招投标机构组织了项目施工招标工作,选定施工总承包企业。

冬停期间总承包企业与业主洽商合同,确定总承包企业于2007年3月15日进场。总承包合同范围是a工程主体、永电和普通装饰工程的施工任务。专业性较强的分部工程要进行专项发包(幕墙、空调、消防、电梯、智能、钢结构、铝塑窗和高级装饰)等工程。同时办理专业分包(土方和桩基础工程)资料的移交工作,申请开工。总承包企业项目经理部进场后,组织搭建临时设施,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安排人员熟悉图纸,进行图纸会审。2007年3月25日总承包企业开始施工。

业主项目管理部在总承包项目部进场施工后,进一步落实专项工程的承发包工作。由于二次设计进展缓慢,导致专项发包工作进展缓慢。并且主体施工幕墙埋件没有埋设,影响后期幕墙的施工,增加了后植埋件工作和脚手架的使用问题。空调、消防、智能管线预埋和预留空洞工作事先委托总包企业代做,使工程得以顺利进行。主体结构施工到16层时,业主项目管理部征得总包企业同意后直接选定幕墙专业分包单位,并与其签订分包合同。随后幕墙施工队伍进场,幕墙专业施工队对施工现场经过熟悉了解后提出要求,要利用总包企业的双排外脚手架安装幕墙结点钢板和骨架及石材。总承包企业提出有偿使用问题并与幕墙专业施工队产生矛盾。总承包企业认为,幕墙专业施工队是同业主签订的分包合同,分包企业和总包企业之间没有合同,与总包企业没有友生关系,相互之间是平行承包关系,涉及的一些费用问题没有人承担。导致相互之间无法配合,影响了整个工程的施工进度。

(三)关键措施

因总包单位要求幕墙专业施工队承担脚手架使用费用,幕墙专业施工队进场后未能正常施工。同时,由于幕墙专业施工队进场较晚,主体施工已将完成,且由于设计工作滞后,没有做幕墙预埋件。导致工期紧,任务量增加,处于冬期施工幕墙龙骨,工效低成本高,利润微薄难以接受。总包企业强调本单位只承包工程的主体,不是总包,实质是部分承包,没有义务为其他分包企业提供各项服务。因此要求各专业分包要上缴现场管理费和配合费,如果使用总包企业的机械设备和脚手架等要缴纳租借费。问题解决过程,以项目监理部为主,业主项目管理部与总包企业和各分包企业进行多次协商,最终达成一致意见,即幕墙分包商向总包企业缴纳部分项目管理费和机具使用费,按照a工程的实际幕墙施工需要,总包企业提供脚手架及部分设备给幕墙分包商使用。考虑到总包企业利润受到影响方面,将装饰工程发包给总承包。

该工程分包管理过程中,关键在于业主在该项目中承担着主要管理工作,且在总包合同及分包合同中对实际工程中可能出现的矛盾和问题没有预见。项目实施过程中,监理单位实施监督管理协调各项工作,分包商直接对业主,工作中又同总包企业密切联系,依托总承包企业设备机具的配合来完成自己的任务。该项目实施过程中,监理单位起到很大的沟通、协调作用。项目监理工程师通过与幕墙分包单位、总包单位的沟通,与业主的协商促进了总包与分包商的合作。项目监理部协助业主项目管理部做好项目管理工作,实现分包商配合总包企业的工作,推进工程能够顺利进行。

(四)结果状态

由于业主项目管理部在分包管理过程中,没有预见单独分包带来的总包商和分包商的配合与费用承担问题,造成总包企业和幕墙分包企业之间由于设备和脚手架使用费用问题发生矛盾,最终虽然经过协商达成了一致崽见,但是对a工程也带来一定的影响,主要为:

1.各专业分包企业按合同总造价的2%向总包企业交纳现场管理费,其他配合费双方协商,监理协调解决;

2.经过多家分包和总包商反复协商与监理的协调最终达成一致意见,形成会议纪要,保证了a工程按调整后的计划工期完成项目的建设任务;

3.a工程进度拖后4个多月;

4.a工程管理费用升高,协调工作量增加;

5.a工程未能按照计划实施,由于工期延后,造成冬期施工费用增加。

(五)问题分析和建议

由于项目管理过程中,业主过多地参与项目管理活动或者不按照合同约定开展项目管理行为,造成总承包商与分包商之间出现大量的管理协调问题和责任承担问题,项目各方的精力被牵制,管理效果不能达到预期。a项目采用业主直接分包给专业分包商,通过向总承包商缴纳一定的配合费和管理费的形式建立起施工合作关系;这样的承发包方式是现阶段建筑市场较多采用的一种项目组织形式。业主的利益最大,总承包商没有获得总承包的权利和义务。分包商通过向总承包商缴纳一定的配合费和部分管理费,使得总承包商能够认可形成了以施工总承包为龙头,专业施工企业为骨干,共同完成项目的建设任务。但是,同时带来的矛盾和问题也较多,经常造成工期拖延,费用上升,部分不能达成协议的,将严重影响项目的实施计划和预期效益。

a项目在分包过程中对总承包商的利益考虑不够,而分包企业较多(钢结构网架、石材玻璃幕墙、空调系统、消防系统、电梯、断隔热铝塑窗、智能化设施、高级装饰工程),没有承担起施工现场的各项管理职责,造成总包与分包之间不可调和的结果。

参考文献

[1]国际咨询工程师联合会,中国工程咨询协会,施工合同条件1999年第一版。

企业承包商安全管理制度篇5

【关键词】承包商;管理机制;构建;实施

重庆运输总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是中国石油集团下属专业化运输公司,主要为油气田勘探开发提供运输吊装服务和相关工程技术服务。为适应市场需要,公司自2006年开始引入社会资源,开展物流经营活动。经过10年的发展,公司逐步建立起了较为完善的承包商管理机制,促进了公司的健康发展。

一、承包商管理机制的构建与实施背景

1.建立承包商管理机制是企业依法合规经营的需要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依法治企、合规经营成为企业管理的基本要求。按照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及企业内部的规章制度,建立完善的承包商管理机制是公司实现依法治企、合规管理的需要。

2.建立承包商管理机制是企业强化HSe管理的需要

集团公司为进一步强化承包商HSe监管工作,了《承包商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对承包商执行统一的HSe管理标准,并将承包商事故、事件纳入发包单位事故事件管理并考核。这些举措促使公司必须建立承包商管理机制,以适应HSe管理的需要。

3.建立承包商管理机制是解决承包商数量多、作业范围广、管理难度大等问题的必要手段

公司使用的承包商有180多家,业务范围遍及全国26个省。承包商数量多、作业范围广、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给管理增加了很大难度。要实现承包商统一规范管理,不断提升承包商服务质量和HSe管理水平,必须建立系统完善的承包商管理机制。

二、承包商管理机制构建与实施的主要做法

1.实行归口管理,明确管理职责

承包商由公司统一管理,公司设承包商管理办公室,作为承包商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制定承包商管理制度,牵头组织承包商准入、培训、检查、考核评价、年检及日常工作。推行公司、基层单位、基层队承包商三级管理制度,明确各级管理职责。

2.实行三准入制度,严把承包商准入关

凡申请进入公司市场的承包商,必须通过设备、HSe准入后,方可办理市场准入,三证缺一不可。气田水运输还需取得上级公司HSe准入后,方能申请办理公司准入。公司严格按照制度对每家申请准入的承包商进行审查,凡是不符合准入条件的,一律不得准入。

3.资料审查与实地考察相结合,严把承包商资质审查关

公司对承包商的引入采取资质符合性审查与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综合评审,并推行部门会审和总经理审批制度。承包商管理办公室组织相关部门按职责分工对承包商提供的申报资料进行会审,审查合格后上报公司分管领导、总经理审批。对新申请准入的承包商,还需进行现场实地考察。申请资料与考察结果不符的,不予办理准入。

4.建立三级培训机制,严把承包商人员素质关

公司每年组织开展承包商集中培训。公司层面主要负责对承包商负责人、安全负责人的培训;基层单位主要负责承包商项目经理、安全主管的培训;基层队对进入作业现场的承包商所有人员进行现场培训和技术交底。公司建立了培训考核档案,对培训考试、考核不合格的承包商严禁其参加相关项目的施工作业,特种作业或专业技术人员应依法取得相应资格证书。

5.推行评价报告制度,严把承包商业绩关

公司每半年对承包商进行一次考核评价,基层单位每季度进行一次考核。分别按服务业绩和QHSe业绩两项进行考核。年终汇总各次考核意见,形成对承包商的年度业绩考核结果,直接与其资质年审能否通过挂钩。

6.监督管理与信息化管理相结合,严把承包商现场管理关

公司通过两种手段强化承包商现场管理。一是派驻现场监督和管理人员对承包商进行监管,重点检查承包商安全防护措施落实、现场文明施工、“三违”情况、承包商管理履职等。二是采用先进的科技信息手段,实施公司、基层单位、基层队三级监控,通过安装GpS终端或手机定位对车辆进行监控。

三、承包商管理机制的进一步完善

尽管公司在承包商管理上做了大量工作,探索了一套适合公司管理需求的系统的承包商管理模式,但仍存在许多问题和薄弱环节。为持续提升承包商管理水平,进一步完善承包商管理机制,公司还需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企业承包商安全管理制度篇6

摘要目前,大中型施工企业实行总分包管理是大势所趋,采取分包的管理方式,充分发挥总承包与分承包的各自的优势,靠技术精、管理强、智力密集的实力与组装社会劳动力相结合:靠总部服务控制、项目授权管理、专业施工强化、社会力量协作,走社会化大生产和专业化大协作之路,才能实现市场的最大化,规模化和效益的最佳化。

关键词施工企业分包商管理

一、加强施工前对分包商的管理

(一)分包商的选择:分包商的选择是干好工程项目的关键

1.实施对分包队伍的资格评定,把好“准入”关。首先是实施对分包队伍的资格评定。总承包企业应通过对分包方营业执照、资质证书、许可证等政府主管部门签发证件的认可。以及从事特殊工作人员持证上岗的认可,确定分包队伍的资格;其次是对分包队伍已竣工工程业绩和在建工程状况的实地考察,资格评定是对分包商静态特征的评定,而对其竣工工程业绩和在建工程状况的实地考察,是对分包商进行动态特征的评定;再次是对分包队伍在本企业已竣工分包工程进行业绩评定。主要评价劳务分包商或专业分包商在工程施工质量、安全生产、工程进度、成本控制方面是否按照分包合同的约定全面履行。

2.分包工程实行内部招投标,选择分包队伍要优中选优。分包商比分包工程多,既反映了目前建筑施工业市场竞争激烈,又提示我们选择分包商要优中选优。优中选优,有效的途径和方法是模仿和借鉴建筑业市场招投标的运行模式,实行分包工程内部招投标。首先是要提出分包工程的安全、质量、工期、成本管理的要求和标准,发出招标信息。其次是明确参加投标分包队伍的资格。通过招投标,确定中标的分包商。

(二)与分包商合同的签订

总分包合同是总分包管理的最基本的法规性文件。首先,分包商必须全部承认总承包商与业主签订的合同的责任、义务等所有条款;其次,工期、质量、安全等条款必须在主合同标准的基础上要有所提前和提高。第三是合同中要明确总分包结算办法、材料供管方式,要明确应有分包商承担的各项费用;第四是各种技术资料必须由总包整理保管、分包商协助并承担所发生的费用;第五是分包商对总承包商负责,未经许可分包商不得同业主、监理、建管部门发生任何联系、避免管理失控。

二、施工中对分包商的管理

1.建立完整的组织机构:完整的组织机构是总承包商控制分包商的基础,作为总承包商必须成立以项目经理、项目总工为首,安全、技术、质量、采购等相关人员参加的的高效精干的项目管理部。

2.严格质量控制:(1)对分包商的开工准备、人员组成、技术方案以及企业资质进行全面的检查与控制,对项目实施进行事前控制;(2)对工程的工序、分中分项工程进行动态管理、跟踪检查与控制,对项目实施进行事中控制;(3)对工程竣工、资料校验整理以及保修等工作的控制,实行工程项目质量终身负责制,对项目实施进行事后控制。

3.施工安全控制:总承包商要建立健全安全组织,制定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把分包方的安全管理列为项目管理中的重要内容。分包商也要配备专职的安全员,且有职、有责、有权,安全员要持证上岗,业务熟练。要定期对分包商进行安全教育,分包商必须增加合格的安全设施的投入;加强安全检查和考核,发现有安全隐患要立即采取措施解决;严格检查制度,做到安全生产与经济奖罚,行政处罚挂钩。

4.施工工期的控制:保证工期对施工企业提高市场的透明度,降低成本、提高建设单位和社会的经济效益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为此,总承包单位必须做到:按总分包合同的规定,如期提供完整的技术资料和图纸,及时拨付工程款,每天按节点要求控制日进度,发现问题及时督促和调整,每日召开调度会,协调有关单位的关系;建立奖罚制度,对无力保证工期者,总承包商有权解除合同。

5.建设文明现场的控制:首先要使分包商从思想上认识到建设文明现场的重要意义,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创建文明工地的资金和物资的投入;其次,在战略上要有高起点、高标准、争创一流的思想;第三,抓文明施工一定要与安全生产、质量创优相结合。

6.强化资金控制:首先,做为总承包商要有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并有效执行;其次,要求分包商每月按期上报完成的合格工程的工作量,总承包商要留足资金;第三,资金的拨付要与工期、质量、安全、文明施工挂钩,要经过有关部门的审核认可;第四,财务人员,材料人员要详细掌握分包商的债权债务,人工费的发放和资金利用情况,以便做到有据合理的控制;第五,严格印章管理,绝不允许分包商利用总包的名义在社会上签订供货合同和借款协议;第六,要及时做好工程结算工作,达到工完帐清。

7.加强料具的控制:第一,项目开工前由预算部门、计划部门根据图纸编制工程分部和整体的材料计划,作为采购和供应给分包商的材料依据;第二,工程所需要的主材及大宗材料实行统一计划、统一采购、统一核算的办法;第三,工程所有材料,劳务分包商凭限额领料单领取,分发材料,专业分包商必须采取调拨方式,做到谁使用、谁保管、谁核算,所余材料按退库标准回收,超定额部分由分包商无偿补充。

企业承包商安全管理制度篇7

【关键词】电力工程;工程分包;安全;动态管理;监督

中图分类号:F407.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前言现在,建筑施工企业非常依赖工程分包,从专业分包到劳务分包普遍存在,施工企业逐渐成为管理型施工单位,这一现象亦可能成为建筑业发展的趋势,分包也会从传统的建筑业延伸至其他行业。

面对日益发展的这种形式,我们作为项目管理者,或职业安全人士,有必要制定和完善分包制度,来保证项目管理的安全。

2.分包概念

2.1分包的定义,一般指施工分包,是指“工程建设施工承包合同的承包方将其承包的施工任务的一部分发包给另一施工单位承包”。

2.2资质的限定专业分包商和劳务分包商需持有营业执照,具有法人资格及相应资质,经济上实行独立核算,具有相应的施工企业资质,并与施工承包商通过合同构成承发包关系。

2.3禁止转包或违规分包。①总承包单位将建设工程分包给不具备相应资质条件的单位的;②建设工程总承包合同中未有约定,又未经建设单位认可,承包单位将其承包的部分建设工程交由其他单位完成的;③施工总承包单位将建设工程主体结构的施工分包给其他单位的。

2.4主体不得分包施工承包商必须自行完成主体工程的施工,不得采取除劳务分包以外的其它形式对主体工程进行施工分包。专业分包工程总价不得超过施工合同总价的30%,否则视为违规分包。

3.电力建设工程的专业分包

3.1主体工程的划分(一)送电线路工程项目的主体工程,是指送电线路(包括直流换流站的接地极线路)工程的杆塔组立、架线和附件安装;变电(包括换流站)工程的主体工程是指构支架组立和一次、二次等电气设备安装工程。(二)火电建设项目的主体工程,是指主体建筑(主厂房、烟囱、冷却塔等的主体结构)及主体安装工程。

3.2专业分包商必须具备国家有关主管部门颁发的满足所分包工程专业和规模施工要求的资质、资格和施工能力。

3.3专业分包商如需对部分施工作业进行劳务分包,应在与施工承包商签订的专业分包合同中明确,并按要求对劳务分包商进行安全资质审查,履行报批手续,经审核批准后,方可签订劳务分包合同和安全协议。

4.电力建设工程的劳务分包

4.1劳务分包商必须具备相应的专业资质条件,其自身的人员数量及素质应能满足安全施工和保证工程质量的要求,并应保持施工人员的稳定。

4.2劳务分包商必须自行完成所承包的任务,不得再次分包。

4.3禁止劳务分包人员在没有施工承包商组织、指挥及带领的情况下独立承担拆除工程、土石方爆破、设备材料吊装、高处作业、临近带电体作业,大型基坑支护与降水工程、围堰工程、隧道工程、沉井工程、大型模板工程与脚手架(跨越架)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钢结构吊装、铁塔组立、受热面组装施工作业或国家有关部门规定的、建设单位明确的其他危险性大、专业性强的施工作业。

4.4有劳务分包人员参与的施工作业,施工班组负责人(队长或班组长)、技术员、安全员等关键岗位人员原则上应为施工承包商人员,由劳务分包商人员担任时必须经施工承包商和监理单位审核认可,其中上款明确的危险性大、专业性强的施工作业关键岗位人员必须为施工承包商人员。

5.推行分包商准入制度

5.1施工企业制定分包商资质审查、准入制度。

5.2对分包商的资质审查应在每年年初或新工程开工前进行。重点审查分包商的施工技术能力和安全、质量保障能力和类似工程业绩。

5.3分包商资质条件必须符合国家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的相关规定。分包商必须建立健全安全、质量管理体系,具有同类工程施工业绩,近三年内所承包的工程未发生较大人身伤亡事故和重大质量事故,近一年内未发生人身死亡事故和质量事故。

6.合同管理

6.1施工承包商在工程分包项目开工前,应及时与建设单位批准的分包商签订分包合同。分包合同中必须明确分包性质(专业分包或劳务分包),主体工程范围内的施工分包只能签订劳务分包合同。

6.2签订分包合同、安全协议的发、承包双方必须是具备相应资质等级的独立法人单位,签字人必须是发、承包双方法定代表人或其授权委托人。

6.3施工承包商与分包商签订的合同、安全协议必须遵循施工承包合同的各项原则,满足承包合同中的技术、经济条款,应明确发、承包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6.4分包商必须在分包合同、安全协议签订后方可进场施工。严禁无分包合同和安全协议进行施工。签订后的分包合同、安全协议应报监理单位和建设单位备案。

7.加强专业分包动态管理

7.1施工承包商应建立覆盖所有专业分包商的安全管理体系,并将分包商纳入到本企业和现场施工项目部的安全管理体系中,实施全过程动态管理。

7.2施工承包商应在专业分包项目开工前对分包商投入项目施工的人员资质、施工机械、工器具等进行入场检查,并报监理单位验证,验证合格后由监理单位报建设单位备案。

7.3专业分包商项目负责人、技术负责人无特殊情况,不得随意更换,如需更换必须经施工承包商同意,由施工承包商报监理单位审批,建设单位确认后方可更换。

7.4施工承包商应明确专门的分包管理人员,制定专业分包商各类人员登记制度,建立专业分包商人员名册,不定期检查现场专业施工分包人员与名册是否相符。

7.5施工承包商每年或在专业分包工程开工前应组织(或监督专业分包商组织)对专业分包商全体人员进行身体健康检查。

7.6施工承包商应督促专业分包商对新进分包人员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培训。组织对专业分包商的全体分包人员分工种进行现场安全教育和考试。

7.7施工承包商在施工过程中定期对专业分包商进行包括安全、文明施工在内的综合能力动态评价。

8.加强劳务分包动态管理

8.1施工承包商必须将劳务分包人员纳入施工班组、实行与本单位职工“无差别”的安全管理,建立包含劳务分包人员三级安全教育、安全教育培训、意外伤害保险、员工体检等信息的劳务作业人员名册。

8.2施工承包商应在劳务分包商施工作业前核查其按合同要求配备项目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检查确认其特种作业人员的配备满足作业要求并具备相应资格

8.3施工承包商督促劳务分包商按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有关用工规定选派企业在册的体检合格人员,

8.4施工承包商分包须建立劳务分包商人员名册,并将劳务分包商人员编入施工承包商班组管理,按照对本单位施工人员同样的要求对劳务分包人员进行发证考勤、安全技术交底、施工作业指导、安全监督检查等管理。

8.5劳务分包作业现场所需的施工机械、起重设备由施工承包商配备并负责操作。劳务分包商人员的个人安全防护用品、用具和劳务作业所用的手持小型施工机具和工具可按合同约定由施工承包商提供或由劳务分包商提供,提供方对其质量和强制性检验合格工作负责,劳务分包商对使用维护负责,施工承包商负责监督管理。

8.6劳务分包作业的施工方案、作业指导书(含安全技术措施)等技术文件必须由施工承包商负责编制,安全施工作业票由施工承包商负责办理,施工承包商负责在劳务作业前对劳务分包商所有参与施工作业的分包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9.加强监督管理

建立分包安全管理信息统计分析制度,每月对公司系统建设工程施工分包安全管理情况进行统计,及时提出分包安全管理工作具体要求;通过基建安全管理交叉互查、基建安全随机督查、分包安全管理专项检查等检查督查活动,对公司建设工程分包安全管理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对检查督查等管理活动中发现的分包安全管理问题的整改情况进行动态跟踪管理,督促相关单位进行限期整改闭环,对有关情况及时进行通报。

10.结语处理由分包工程产生的安全问题的策略不在于仅仅制定了制度,而是力求运用切实有效的的改善措施。重要一点是,问题不能独立针对分包商而可以解决,而是需要分析工地上各主要参与工程者所能作出对改善情况的贡献。

参考文献

企业承包商安全管理制度篇8

【关键词】安全管理企业基层管理管理创新实践

1企业基层安全创新的必要性

为维护和确保企业基层的正常生产秩序,保证安全、稳定生产和可持续发展,企业基层从系统和要素的安全入手,不断进行安全管理创新,在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等方面勤于实践、勇于探索,成效显著,在较短的时间内把控住被动局面,使安全生产步入了正轨,生产经营形式稳步攀升。

2企业基层安全管理创新的具体实践做法

2.1体制创新以构架科学管理平台

通过项目实践发现,过去企业基层分公司在安全管理体制上的最大问题体现在决策、执行、监督和考核机构归为一体,职责不清,分工不明。各级项目管理者出于资金、认识和轻重缓急等方面的考虑,往往不能很好地执行安全管理方面的政策和法规;执行者和监督者受决策者的影响,难以及时、有效地处理安全问题,进行公正、客观的监督和考核。为解决这一问题,创新基层分公司安全管理组织机构:设立了QHSe部,下设各级项目安全部门,直接对分公司经理、项目经理负责,同时在所辖项目工程驻地轮派直属专职安全监督员,直接对基层分公司QHSe部负责。

2.2制度创新以弘扬科学与理性

过去企业基层的安全管理有浓厚的经验主义色彩,管理制度覆盖不全、程度不深,缺乏严谨、科学的内涵。在这种局面下,企业基层安全管理定性的多,定量的少,指令模糊的多,精确的少,事后管理的多,预防管理的少,从而导致了安全管理跟着事故跑的被动局面。针对企业基层的安全管理实际情况,我们注重创新项目安全管理制度,陆续完善和出台了《分公司HSe管理办法》、《项目安全管理监督管理细则》、《项目安全风险抵押金制度》、《重大分项、分部HSe停必检制度》、《HSe千分制量化考核办法》、《项目安全员月度审核报告制度》等;以管理标准化、现场标准化、行为标准化为准绳,对安全系统进行了全要素的规范和控制,提高了管理的科学内涵和制度的严谨性,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覆盖、不遗漏的制度体系,使企业基层分公司的安全管理关口前移,从事后管理转变为预防管理,建立了新的管理秩序。

2.3创新分承包商管理办法,制定分包管理“十二”关

作为长期从事油田地面建设的施工企业,面对分包商资源短缺、良莠参差状况,特别是当前公司面临“二次跨跃”新形势,要想发展壮大,单凭自身能力无以能及,必须要走总分包管理方式之路,寻求合格、长期合作的分包商尤为重要。依此情况,从2011年起,我公司狠抓分包商管理、提升分包商安全管控能力;整合公司内、外部两种资源;从项目启动,对分包商的准入认真考核,特别是首次合作的承包商,其预审资料更加严格审核,包括施工过的施工项目,近期在建的工程、施工机械设备、财务资金状况、员工素质情况等,依据Cpe总公司安全管理年会提出的“五关”的管理基础上有很好的创新和延伸,提出了安全管理“十二”关,即:分包商管理资质关;管理人员资格关;特种人员作业持证关;设备、机械入场关;施工人员健康体检关;分包管理人员到位关;意外伤害保险关;专项方案审批关;安全措施落实关;关健部位监督关;人员入场培训关;

2.4培育Cpe特色安全文化

新疆油建分公司基层单位通过载体创新、方法创新、思路创新、形式创新、手段创新、借助公司网页、自办QQ群信息平台,使新的管理办法及创新举措有效地保证安全生产和特色安全文化的开展,解决员工安全意识不高、现场监督难、自觉执行安全规章制度不情愿或受众面广等问题。

载体创新:通过网络、信息技术,使安全管理工作实现电子信息化管理,公司三个部门、四个野外项目部及分承包商施工项目部的大多员工利用网络都能及时收到各类通知、会议精神、定期出版《HSe管理主题画报》、公司动态生产经营情况通报,覆盖面达到90%以上;每月一期的《HSe管理主题画报》反映了当月安全工作中的先进人物、生产动态、好的项目安全做法、存在的问题、现场违章爆光照片等。利用内部QQ群信息平台,定期根据总公司安全环保部的通知要求、结合不同时期、季节天气和工作的具体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提醒和温馨提示。定期每月公示安全、质量绩效考核情况;问责事故、违章处罚情况等。

方法创新:通过编制企业基层安全文化宣传计划、制定典型常见违章识别小手册;强化分包合同管理:细化条款的针对性,明确项目重要技术、质量、安全资格人员实名到位,确保HSe资金的投入和使用的有效措施,保证不得挪用和缩减;以提高对分承包商的约束力;

思路创新:按照Cpe总部安全年会的精神,打好“安全习惯性违章活动”,重点狠抓分包商管理,培育合格、优良的分承包商为突破口,创新提出管理主题:即,“四个一样”(一样的尊重、一样的规则、一样的管理、一样的培训)的要求,把分包商安全教育培训纳入到Cpe的安全教育培训体系,提高分包商的安全知识和技能水平,以此来作为我们资源的延伸和扩展,建立长久的合作伙伴关系,一赢共赢,一损俱损,共同来保证安全和发展需要。具体实践主要表现在:HSe管理人机互动学习、开展安康杯劳动竟赛、工地现场搭建安全教育棚、印制安全宣传资料、统一定制HSe标志等。

手段创新:2012年我公司主要承揽的新疆油田项目板块大型油气站场2个、长输管道项目2个,兼顾新老油区的注气站、橇装站及配套各类管网等,分布不同区域,参战的人员多达1500多人等,存在着“七大伤害”等风险和施工现场脏乱差等现象,我基层分公司针对此现象,从2011年起就提出来施工现场标准化、目视化等标准化管理要求。

3结束语

近年来,通过基层分公司安全管理创新实践,虽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和业绩,但安全管理是一项具有反复、繁琐、长期进行的艰巨工作,是一项全员参与性工程,要有本质化的改变,必须创新安全管理、推陈出新,必须大力实施教育培训工程、隐患治理工程、风险管理工程和应急处置工程,结合好的思路、举措,以“科技兴安”来提高项目管理团队、班组的执行力和项目整体安全管理水平上台阶,本着“HSe工作零起点、责任落实零错位、制度执行零距离、设备设施零缺陷、生产作业零违章、隐患排查零盲区、隐患治理零搁置”的理念,有效确保基层分公司各项安全工作的落实,这样才能在市场运营中赢得主动,使各项工作稳步前行、长治久安。

参考文献

企业承包商安全管理制度篇9

根据化工装置检维修过程中的危险性及特点,对化工装置检维修的全过程、全方位HSe控制进行了叙述。重点介绍了检维修前的准备;检维修过程中的管理及安全监督;检维修后验收的控制;承包商的考评及准入管理几个方面,并且对承包商提高自身管理提出了一些要求。通过对检维修的全面控制达到安全检维修的目的。

关键词:HSe管理;化工装置;检维修

中图分类号:tQ0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引言

正如一个人工作时间长了需要休息,隔一段时间需要检查身体一样,炼油化工企业的生产装置也需要经常“体检”,装置停工检修是彻底治理设备隐患、消除薄弱环节、恢复设备性能、优化生产、保证装置在下一个生产周期内安全运行的良好时机。然而,从化工装置发生的历次安全事故来看,在化工装置检维修的时候是故事发生频率较高的阶段。因此,如何应用好化工装置检维修施工这把“双刃剑”,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严峻问题。

在化工装置施工检维修过程中,主要存在八种危险性、四个特点:八种危险为:有化学灼伤的危险性;有人员中毒窒息的危险性;有发生火灾爆炸的危险性;有高空坠落的危险性;有物体打击的危险性;有触电的危险性;有损害装置设备的危险性、有间接伤害的危险性。四个特点为:造成事故发生的基本事件增多;作业现场的人、机、环境因素大量改变,造成现场危险点增加;人员暴露在危险环境下的几率增大;施工、检维修现场承包商单位较多,参加检维修人员结构复杂,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1、危险性

1.1化学灼伤:危险化学品伤害化学性灼伤事故较多,常见的有化学性皮肤灼伤和化学性眼灼伤。其灼伤程度取决于化学物质的种类、浓度、剂量、接触面积和时间以及处理是否及时有效等因素。化学性皮肤灼伤有酸、碱、磷、酚、焦油沥青、生石灰电石灼伤。当化学物质接触眼部或溅入眼内时,易造成眼部腐蚀性灼伤,轻者可造成结膜炎,重者可引起角膜浑浊,甚至失明;常见的强酸、强碱、醋酸、氨水、生石灰、碳化钙等都具有腐蚀性和渗透性,都可能造成眼伤害。

1.2中毒窒息:毒物进入人体后,损害人体某些组织和器官的生理功能或组织结构,从而引起一系列症状体征,称为中毒。窒息是由于外伤、溺水、烟熏、火燎、土埋、密室缺氧以及异物吸入等原因,引起声门突然紧闭,气管及肺内空气不能外溢,使肺内压力急剧升高,氧气不能进入人体,造成重要器官及全身缺氧综合症。

2四个特点:⑴造成事故发生的基本事件增多;⑵作业现场的人、机、环境因素大量改变,造成现场危险点增加;⑶人员暴露在危险环境下的几率增大;⑷施工、检维修现场承包商单位较多,参加检维修人员结构复杂,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二、做好施工、检维修前的准备工作

2.1做好清洗置换关,认真进行现场交底工作。

工艺人员要把检维修的设备、管道、容器等,彻底清洗置换干净,并经质检等相关部门检查确认合格并确认后,方可将装置交出检维修,以避免残存物料引起事故的发生。每一个作业项目开始前须有双方管理人员到现场交底,主要是生产单位要对承包商交代清楚作业地点、工作内容、现场设备环境的风险因素、现场应急设施准备情况和其它注意事项等;

2.2认真做好检修施工单位的资格预审。

资格预审主要是对施工单位的施工资格和安全资格进行审核确认,查看施工承包商的施工资质证书、工商行政营业执照、安装许可证、检修安装业绩资料、转分包队伍HSe资质,对承包商的经营范围、施工管理能力、工器具、队伍技术素质综合进行审核,合格后颁发《工程项目施工资格确认证书》。项目主管部门在招标和审核时,应全面了解企业安全部门对承包商的HSe评价,重点审核承包商HSe管理机构、应急管理体系、规章制度、操作规程、HSe业绩表现、项目负责人、现场:HSe管理者、特种作业操作证、个体职业防护器具合格有效等内容。应引入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避免把不具备HSe资格的承包商列入承包商名录中去。

当承包商经过预审,取得施工和安全资格证书进入承包商名录后,承包商才有资格参加企业工程项目的招投标会议。对中标的承包商,合同管理部门除签订施工合同书外,还要与安全环保部门签订具有合同性质的HSe管理协议书,双方明确各自HSe职责。

三、做好对承包商HSe表现评价及考核

从“木桶原理”的角度看,仅仅重视企业系统的内部管理,始终无法对整个体系的HSe管理做到有效监控,使HSe管理事倍功半。我们在对承包商HSe管理中运用系统化管理原理,就是将HSe管理触角伸向对外部承包商的管理,从而实现HSe管理从主系统向子系统—承包商管理的延伸。建立和完善对承包商的检查监督考核评价机制,尤其对承包商在年度工程项目作业中的HSe业绩表现、信誉诚信度、是否发生事故、有无违章、是否转分包给不合格承包商等进行详细的记录,并经统计分析,建立承包商历年业绩、信誉信息档案,作为对承包商选择的第一手资料。在承包商每项工程项目作业完成后,对其HSe业绩、表现做出综合评价,对严重不符合HSe管理要求的承包商,发出隐患整改通知单,并责成限期整改,实行追踪管理,促使其按HSe要求持续改进;对严重违反HSe规定、违章作业的承包商,则实行黄牌警告,并按HSe检查考核标准条款实施经济处罚;对发生重大上报事故的承包商,则出示红牌,行使安全否决,取消其安全资格证书,中止作业合同,清除出承包商名录,即通过输出信息的反馈,实现有效控制。

四、做好应急准备

承包商应按照生产单位的安全要求建立书面的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处理的程序、指定集合区、逃生路线和事故中人数清点办法。对自己的人员按照应急预案进行应急培训、应急演练并且按照应急预案要求配置必要的应急物资,如在关键设备、重要仪表的部位和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料的防空点、脱水点、采样点作业时,装置所在单位应指派熟悉现场,有较强应急处置能力的员工担任现场监护,承包商人员也应明确防护、控制、处理的方法等。

五、检修完成后还要把好验收关

根据检修规程规范制定严格的设备验收标准,严格按照“四有工作法”对检修的设备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监督检查,不但要验收检修过的装置设备,也应该验收与检修设备有一定连带关系的未检修设备,防止在维检修过程中造成其它设备装置的状态改变。验收组要配置对所验收装置熟悉的人员担任,并要有在该装置实际操作的人员参与验收,并形成验收记录。

结论

总之,在施工、检维修的HSe管理工作中做到超前教育、超前服务、超前管理,对检修的全过程、全方位进行管理控制。只有抓好施工、维检修前的准备,过程的管理监督,承包商的管理及承包商做好自我约束及把好维检修后的检查验收等关口,才能达到化工装置安全检维修的目的。

参考文献

企业承包商安全管理制度篇10

【关键词】国际;市场;开拓;风险;策略

1、绪论

随着市场化的不断深化,大多国内工程承包企业面临诸多问题,如外部环境的制约、宏观市场的调控、内部管理的松懈、经济效益的下滑,致使企业进入了经营困境。同时在财政、资金支持等方面也为国内建筑企业出台了税收优惠、对外优惠贷款、提供优惠出口买方信贷等一系列鼓励政策,有利于国内建筑企业“走出去”,提高“走出去”的积极性。因此,对于国内工程承包企业来说,走出国内困境,开拓国际市场,是目前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

2、国际工程承包市场开拓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国际工程承包市场现状

2.1.1业务领域广

在市场开拓方面,自对外承包工程之初,就以非洲、中东为主要市场,逐步遍及全球近200个国家和地区。2012年国内企业在非洲的份额由2011年的51.8%大幅上升到55.3%,超过非洲地区昔口宗主国家法国、英国、意大利、西班牙等欧洲国家的总和,首次位居第一。2012年全球325强中国内企业在欧洲市场营业额为1088亿美元,中东市场营业额775亿美元,亚洲731亿美元,由于欧美部分受金融危机影响市场出现萎缩,中国承包商在欧洲和美洲市场海外营业额同比下降了11.7%和16.5%。中南非地区以31.7%的增长率居增幅榜首位,其2009年营业额为275.2亿美元,北非地区以30.8%的增长率居涨幅第二,营业额为292.9亿美元。基本形成了“亚非为主、巩固中东、开拓欧美和南太的多元化市场格局。

2.1.2项目规模逐年扩大

近年来,就国际工程项目慢慢由单个的项目变成比较大的项目群,并且项目群每年都在增加。所以,仅有单一的国际工程公司,尤其是中小型国际工程公司为了独自承担一个项目的机会越来越小。那么现在国际工程建设市场的特点就是多家国际工程公司和众多的专业型公司组成联合体,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以联合体的模式去参与竞争,共担风险,共享成果。这就要求利益的相关方都要有自己的独到之处,以便能充分的发挥自身优势,为自身在市场博弈中谋求立身之地。大的国际工程公司开始了兼并整合的过程,向做大做强的方向发展,而专业型公司则更倾向于向做专做精的方向发展,已取得显著的市场效果。

2.2.3项目融资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

现在,一般在国际工程项目中,都要求总承包方通过去融资能满足这些国际工程项目的所需的资本。从目前,我国国际工程项目所在地区分析,融资比较顺利的只有中东。而其它四个区域的大多项目需要靠融资来解决,对总承包商的资金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对于总承包商来说也提高了项目运作的风险。而化解风险的最好方法就是分解风险程度,利益共同体共担风险。这也就势必要求分包商也要有一定的资金能力和承担风险的能力。因此,无论是做大做强,还是做专做精都是积蓄能力,抵抗风险的两个途径。而选择何种途径,那就需要根据各自的自身情况,审时度势,准确定位。以此来适应市场的需求,谋求自身的发展。

2.2国际工程承包市场开拓存在的问题

2.2.1参与国际工程承包的业务范围狭窄

我国企业在国外所承担的项目大多为公路、铁路、房建、安装、电站等项目,所属的国家主要在非洲、中东,而对于欧洲、美洲涉足较少。行业单一,市场过于集中,业务范围狭窄,而且在国外单独实施承包工程的能力较差,大多企业不得不依靠大型窗口单位来支持。

2.2.2承包方式比较单一

除了非责任方的联合承包方式或分责任的分别承包方式,我国工程承包企业可以承包外,国际上还有很多形式的承包方式,我国不少工程企业承包不了。有不少企业在国际工程承包市场上分到的份额主要是施工分包,难以扩大到工程总承包(包括工程咨询、工程设计和工程管理)等技术或管理型业务份额,参与项目融资的能力更是薄弱。长期以来,不少国内承包商所参与的国际项目基本上没有多大的变化,仍然是技术含量低的普通土建和安装工程。而这些工程项目往往是竞争激烈、利润极低、风险较高的项目。西方发达国家的承包公司一般不再参与这类工程项目,而是参与技术性强、利涧丰厚的项目,比如项目前期研究开发、工程设计咨询监理或epC总承包。因此,这些普通土建和安装工程的主要竞争对手一般不是西方国家的承包公司,而是众多的获得对外经营权的中国工程公司和少数发展中国家的外国公司或所在国的当地公司。

2.2.3获取工程项目信息渠道相对狭窄

我国大部分工程承包企业缺乏对国际工程承包信息的了解和调查,获取国际信息的渠道都是靠中介介绍或者一些大型工程公司进行介绍。因此不少企业获

得信息的渠道狭窄且不畅通,加上投标能力弱,导致中标机会少。

2.2.4缺乏复合型人才

尽管我国工程承包企业拥有一批专业人才,但是这些专业人才的知识往往比较单一,不是很全面。随着国际工程承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我国企业缺乏既熟悉国际工程承包业务、掌握工程技术同时又精通外语的复合型人才,而复合型人才短缺严重制约了我国企业全方位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工程承包业务的多样化,地域的多样性,要求企业拥有多样化的管理资源和雄厚的技术支持。核心人才的匾乏、管理和技术支持体系不适应国际趋势,给中国不少企业的国际工程承包业务带来了许多不利影响。

3、国际工程承包市场存在的风险

3.1宏观环境风险

国际工程承包市场因政治、法律、经济、自然、社会人文、市场因素等宏观环境风险的影响,存在较大的风险,同时如果项目规模大、周期长、不确定因素更多,各风险因素之间相互作用使情况更复杂,产生影响更大。主要包括:政治及治安风险、政策和法律风险、经济风险、自然环境、社会人文环境、市场风险等。

3.2合同风险

合同风险主要包括:(1)规范风险。若标书文件中对技术规范的规定不明确或太苛刻,承包商又没有进行澄清的情况下,承包商可能由于各方面原因未依照业主要求严格按国际的设计规范和标准实施项目,结果可能蒙受巨额损失。(2)合同条款。些承包商可能缺乏国际工程合同条件研究及系统分析,以及缺乏深入研究项目合同条件;对国际工程承包一些惯例掌握不透;或无条件遵守招标文件的任何要求,对于招标文件中不合理的要求也没有加以澄清和拒绝;对合同条件理解的局限;无法规避由业主起草的合同中所预设的各类“陷阱”,为项目的执行和索赔可能带来风险。(3)责任划分。承包商与业主之间的责任划分是否明确合理,对于承包商的工作范围的界定,以及对于业主的责任是否有明确规定。(4)报价过低。在中标后的履约过程中,充满了不确定性因素,任何失误都会导致承包商增加额外开支,这就使承包商的履约风险增加。(4)支付风险。承包商可能面临业主支付能力差,延期付款,咨询工程师拖延签署结算帐单,造成承包商垫资过多,现场运转困难等风险。(5)违约罚款。风险在于对合同违约和工期延误的罚款的规定是否合理,包括罚款的基数、比例以及罚款的最高限额。

3.3承包商内部风险

承包商内部风险主要包括:管理模式、资金风险、分包风险、采购运输、人员管理、进度成本、环保风险。

4、国际市场开拓的策略及措施

4.1主要策略

4.1.1组建专业队伍

建议利用企业的综合优势,适时组建专业化的国际公司是解决目前开拓国际承包市场的最佳方案之一。这样可以充分发挥企业集团化优势,形成专业化国际工程建设人才队伍,掌握国际工程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有层次分重点开拓国际市场,更有效地承揽、执行好大、中型等各类国际工程项目,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4.1.2联合策略

(1)与国外大企业进行合资与合作,借助他们的资金和人才优势,建立跨国企业,进入更多国家的承包市场。(2)与国内大企业的联合,既可以是同行业联合,壮大规模,增强实力;也可以跨行业联合,优势互补,扩大承包领域。如中国电力企业可与工业企业联合,电力企业承担大坝、厂房等土建工程的建设,工业企业提供成套技术设备。(3)与金融机构联合,即银企结合,提高融资能力。很多企业的融资能力极差,可以采取各种形式、灵活的制度,联合国内、国际银行、财团,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才能有机会获得规模较大、利润较高的投资或融资等项目。

4.1.3多方位结合策略

国内企业在国际工程承包市场最大的优势是,有一批懂得经营,英语流利的人在。同时又因为在国外多年,所以对所在国的风俗习惯、法规、法律都非常熟悉。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将这种优势最大限度的发挥,以适应国际工程承包市场的特点。笔者认为国内企业应走多方位结合之路,将对外承包工程、对外贸易和对外投资有机结合起来,实行多方位经营,既可分散风险,又可获得综合效益。

4.1.4科学管理战略

国内企业要想在国际工程承包市场站稳脚跟,必须将工程成本降低,企业管理水平提高,创新工程项目管理方法,选择科学管理战略,只有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才能获得利润,得到长期持续的发展。

4.2基础性工作与实施措施

4.2.1加强风险管理

(1)国际工程承包市场风险无处不在,承包商必须提高风险管理意识,有必要设立了专门的风险管理部门,安排专人负责。增强风险识别和分析能力。(2)公司法人代表或者决策团队实行年薪激励机制,采用结果导向的年薪制分配模式,将战略目标进行第一次分解。可参照国资委《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的规定运作。(3)项目经营管理目标分解细化,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对项目经营管理人员和施工技术人员实行不同的目标管理。(4)实施电子商务、信息管理,实行集中加矩阵式项目管理信息化组织结构,保证业主的需求信息和项目的成本信息不失真地传送到公司决策层和各职能部门,项目客观信息不间断流动。(5)董事会要设立专门机构对公司战略发展进行动态研究、策划、监控的部门。

4.2.2有效整合公司资源

(1)充分利用国际公司的品牌优势和商务优势,与有资本优势、技术优势、

人力资源优势,讲诚信、重信誉的公司结为战略联盟,实行优势互补。(2)充分利用公司的商务经验和信息渠道,为公司战略发展和战略转移服务。(3)充分利用公司驻外机构的优势,支持公司除工程之外其它业务,如贸易、劳务、文化交流等业务的发展。

4.2.3建立现代企业管理体制

(1)调整机构和职能。要把公司目前纵向集权为主的传统管理体制,调整

为纵横结合的扁平化管理体制。(2)理顺关系。要建立从决策、执行到监督的全过程管理机制,实现全方

位、全封闭式管理。(3)建立科学有效的决策、激励、约束、创新机制。

4.2.4提升管理水平

(1)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和体系。借鉴欧美发达国家同类企业的管理制

度,结合公司实际,对现有iS09000质量管理体系和公司管理制度进一步修改

和完善。积极开展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和oHSaS1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工作,将三个管理体系整合为一,并持续评审、改进和完善。(2)引入信息化管理手段。结合公司局域网改造,设计一套覆盖公司各项业务、各项工作的软件,实现公司办公自动化、项目管理信息化。(3)提升财务管理水平。

4.2.5加强国际人才的培养

企业能否在强手如林的国际市场中分一杯羹。关键看企业是否拥有高素质、复合型、开创型的人才。这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进驻国际市场的根本。复杂、系统的国际工程需要有国际商务、工程技术、外语、金融、法律等一系列人才群体。企业应制定国际人才发展规划,深入挖掘内部人才潜力,拓宽外部人才引进渠道。加强培养专业化的人力资源管理队伍;强调“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制订完善的选拔标准及绩效考核制度。建立健全科学的国际人才管理制度,采用多方位多层次高效的人才激励机制。

4.2.6制定合理的市场开拓规划

有计划、合理地开拓国际市场。首先对国际市场进行区域划分,有选择性、针对性地设立办事处(可单独设立,也可邀请当地有良好基础的企业或政府部门加入),提前介入,与当地政府、企业建立良好关系,架设信息桥梁,并了解当地市场的各方面的信息,供区域总部提前布局。选择一个市场基础比较好的国家或地区作为施工承包切入点。在该市场占稳脚后,再进一步拓宽业务领域。充分发挥自身的技术和管理优势,向前延伸提供设计、咨询服务;承担交钥匙项目;投资、融资和项目前期研究等领域。

4.2.7提高融资能力

资金作为公司业务发展的必要条件,随着业务扩大,需求益甚,融资能力

须不断增强。要扩大融资渠道和融资规模。提前预算,采取措施。通过融资渠

道、融资方式的变化和调整,不断节约财务费用,降低融资成本,提高资金使

用效率。要积极探讨资本运作,采取发行企业债券、股份制改造、境内外上市

等多种形式,为公司发展筹措资金。

5、结语

随着经济发展,大批工程承包企业走出国门,不断开拓国际承包市场。但是,由于,我国大多数企业规模较小,管理水平较低,相比欧美大型工程公司,具有很大的差距,一般承包的都是那些欧美大型工程公司不愿意承包的门槛较纸的项目,而面临的竞争对手,都是国内的工程承包企业,以及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工程承包企业,这对我国工程承包企业的长期发展是非常不利的。因此,本文针对中国工程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存在的问题及风险,提出相应的策略和措施,希望为开拓国际市场提供一些借鉴。

参考文献

[1]陈传.国际工程公司市场与运营经验系列专题之二战略联盟:从竞争到竞合[J].施工企业管理.2010(02)

[2](法)皮埃尔・杜尚哲(pierreDussauge),(法)贝尔纳・加雷特(BernardGarrette)著,李东红[译].战略联盟[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3](美)迈克尔・波特(michaele.porter)著,陈小悦译.竞争优势[m].华夏出版社,2005

[4]亚行支持东盟基础设施建设[J].国际融资.2011(11)

[5]张宇,孙开锋.解读2011年度enR国际承包商225强[J].工程管理学报.2011(05)

[6]吴朝阳.中国―东盟自贸区基础设施建设进展及对策思考[J].国际贸易.2011(03)

[7]郭建新.我国国际工程承包行业现状及发展前景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1(06)

[8]袁彬.后金融危机时展国际工程承包的对策[J].建筑.2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