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对农业合作社的认识十篇对农业合作社的认识十篇

对农业合作社的认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6:19:57

对农业合作社的认识篇1

【关键词】意识形态认同利益政治动员农业合作化

农业合作化时期,国家通过一系列社会革命和政治运动将国家权力渗透到农村社会,对高度分散的农村社会予以整合。在国家对乡村社会的整合过程中,意识形态宣传承担着引导和说服的功能,农民的传统家族意识和乡土观念逐渐为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所替代,马克思主义以从未有过的规模深入到了中国社会。

农民对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集中表现

马克思主义作为政党意识形态随着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确立成为中国的主流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这一主流意识形态要发挥论证政治合法性与社会整合的功能,执政党必须向广大民众进行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与形塑,必须让主流意识形态深入人心,得到以农民为主体的广大群众的认同。农民对主流意识形态认同不仅表现为农民在心理层面的接受与认可,也表现为农民在行动层面上的支持与配合。农业合作化时期农民对主流意识形态认同集中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农民的阶级意识形成及其对政治身份的认同。马克思把阶级作为分析社会冲突的工具。在马克思看来,一个复杂的社会或者以不断的冲突为特征,或者以保持共识为特征,但两者不能同时并存,由剥削阶级统治的分层社会以社会冲突为特征,达成共识是不可能的。马克思认为,摧毁这种社会的力量来自阶级斗争,而阶级斗争只有在被压迫阶级从“自在”的阶级转变为“自为”的阶级时才会真正出现。中国共产党正是按照马克思的上述思想进行革命的,通过革命和政治动员促使乡村社会的贫雇农、中农认识到自身的阶级利益,鼓动贫雇农和中农打倒乡村社会中的剥削阶级,重新建构乡村社会秩序。

阶级意识成为和农业合作化时期的主流意识形态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封闭的传统乡村社会,农民虽然长期饱受剥削和苦难,根本没有认识到地主对他们的剥削,也不可能把苦难与阶级联系起来,更不可能具有阶级意识,相反他们往往援引“生死有命,富贵在天”的宿命论,表达对当下社会秩序和生活现状的服从与无奈。在农民的传统伦理观念中,将地主富农视为衣食父母,认为交租还债乃天经地义,甚至心存感激之情。执政党要在农民的头脑中植入阶级观念,最为重要的是将农民生活困苦的根源挖掘出来,即农民不是命苦,而是地主阶级的剥削造成的。在的实践中,基层干部发明了“访贫问苦”、“算账”、“挖穷根”、“斗争大会”等办法,引发农民的痛苦回忆,促使农民去认识地主对他们的剥削才是苦难的根源,要摆脱苦难需要打倒地主并原有的封建剥削制度,最终让阶级观念深深扎根在农民心中。

领导农民划分阶级成分是植入阶级观念的一项重要举措。阶级成分划分就是按照阶级的观点把乡村社会的居民区分为地主、富农、中农、贫农、雇农等不同类别,不同政治身份的农民其政治社会地位有所不同。阶级成分划定后,每个家庭甚至每个农民被人为地标定了一个带有深厚政治色彩的身份,阶级与不同的家庭和个人直接关联,抽象的阶级观念在农民心中具体化生活化,阶级观念开始在农民的思想中不断巩固和深化。中各地建立以农民积极分子为骨干的具有战斗力的农民协会组织,而地主和富农被排除在农民协会之外。在此基础上,农民具有了全新的阶级身份,农民开始选择以阶级关系取代血缘、地缘关系来处理在生产生活中出现的各种事件,开始以阶级眼光审视村庄里朝夕相处的村民们,言谈举止中也时刻体现着“阶级”身份的浓烈印记。这样人们的阶级意识日益增强,家庭观念逐渐变得模糊;阶级情感淡化了血缘关系,阶级认同逐渐取代了家族认同。

农民集体主义观念的形成及其对集体组织的依赖。实行初级社的时候,农村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已经分离,土地的所有权归农户私有,而使用权则转让给合作社。1956年通过的《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示范章程草案》第十三条规定:“入社的农民必须把私有的土地和耕畜、大型农具等主要生产资料转为合作社集体所有。”高级社的成立,意味着村民完全失去了土地的所有权。当入社的农民把私有的土地和耕畜、大型农具等主要生产资料转为合作社集体所有时,农民的私有财产不断外移于集体组织之中,各种集体组织的“公产”越来越多。1955年通过的《农业生产合作社示范章程草案》第一条明确规:“农业生产合作社是劳动农民的集体经济组织,统一使用社员的土地、耕畜、农具等生产资料,并且逐步把这些生产资料公有化;它组织社员进行共同的劳动,统一地分配社员的共同劳动的成果。”这样通过法律的形式肯定了合作社的合法地位,使得家庭成员的共产、共同劳动、共享劳动成果不同程度地转移给了合作社。这时,农民从家庭成员变成合作社的社员了,生产劳动不再由家长来领导,而由合作社的主任、生产队的队长及生产组的组长来组织领导。生产队成为把农民组织起来进行集体劳动的基本单位,生产队的建立完全取代了农户家庭共同劳动的功能。

农民家庭的私有财产不断外移于集体合作组织之中,农民也以社员的身份在集体组织中共同劳动,集体组织的生产生活功能不断强化,集体主义观念在农民的生产生活中不断凸显。农民原有的小农意识和私有观念开始破除,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观念不断深入人心。农民入社与否成为农民政治上先进与落后的标准,农户“单干”既得不到经济资源也得不到政治支持,农民对集体组织的依赖日益增强。

农民利益诉求的实现

利益是意识形态的基础和灵魂,意识形态是利益的理论表达形式。农业合作化时期农民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是建立在以经济利益为核心的利益满足的基础之上。

农民经济利益的实现。封建土地制度是造成农民贫穷和农业生产落后的总根源。彻底摧毁了封建剥削制度,无地少地的农民获得了梦寐以求的土地、耕牛、农具,农村妇女也取得了经济独立的地位,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激发了农民革命性和生产积极性。1952年全国约有3亿农民获得了约7亿亩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免除了每年向地主缴纳的大约700亿斤粮食的地租;占农村人口92.1%的贫农、中农占有全部耕地的91.4%,占农村人口7.9%的地主富农只占有全部耕地的8.6%。不断饱受饥饿打击、长期处于生存危机中的农民终于获得作为生存资源的土地,摆脱了几千年来地主对农民的经济剥削与压迫,农民的经济利益诉求得到最充分的实现。朱冬亮认为:“从政治上看,摧毁了寄生的封建地主阶级,并使原先带有某种自治性的宗族制度失去了经济基础;从社会结构角度来说,重组了乡村社会,并在经济上造就了一种普遍同质的小农社会。中国的数百万个自然村落,从此便纳入一种全新统一的意识形态控制之下。”①

农民政治地位的提升。阶级划分将原先处于地缘和血缘关系中的农民获得以阶级差别为基本特征的政治身份,这种身份与农民赖以生存的经济、政治、社会资源直接相关,对农民的生产生活形成持续性影响。以阶级为标准的政治身份的确立大大提升广大贫雇农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地主阶级不能再残酷剥削压迫贫雇农;以前做佃农、做长工并且受剥削受压迫的贫苦农民成为“荣誉公民”,贫苦农民终于扬眉吐气,也由此产生强烈的自豪感。

农业合作化时期农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改善,而且土地资源的获得和政治地位的提升使广大贫雇农对日后的美好生活充满希望,所以生活水平实际上的相对提高和预期上的能够提高成为农民对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坚实基础。在农民看来,土地的获得与政治上的翻身是共产党给的,农民对共产党的感激与崇敬成为农民对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重要情感基础。执政党对农民经济政治利益诉求的充分满足赋予新政权合法性的权威性诠释,也造就了农民对执政党和党倡导的主流意识形态的支持与认可。

政治动员与认同聚合

政治动员和政治压力并存。在引导农民加入初级社、高级社的过程中,面对多数农民迟疑观望、顾虑重重的心理,建社干部按照中央“关键在于教育党员和教育农民”的要求,对农民进行深入细致、艰苦有效的思想教育和政治动员工作。政治动员遵循由党内到党外、由骨干和积极分子到一般群众、由贫农到中农的策略有序展开。对农民的思想教育与政治动员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一是社会主义前途教育,领导群众学习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指示并进行讨论,反复讲解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前途和步骤,小农经济走向集体经济的重要性,国家工业与农业的关系。

二是党的政策教育,围绕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及其创办农业合作社的具体政策指示,结合农民身边的事例宣传合作社的优越性,说明农业合作化的重要性和对农民的好处。在政治动员中,成立宣传队,组织宣传员,运用黑板报、大字报、门板报、广播筒、贴标语的方式深入各村各组进行宣传,通过回忆、算账、对比、讨论、总结的方式揭露农户单干的弱点,明确加入合作社的优越性,通过召开社员大会、小组会、家庭会、妇女会、老年人会等各种形式的会议,引导农民认识农村“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条道路的斗争和实现农业合作化的好处。此外针对思想顽固分子进行个别教育和单独说服,针对地主和富农的造谣破坏行为予以压制。

基层政府和基层干部不仅通过大规模的政策宣传影响群众,还通过阶级待遇输入政治压力。农业合作化虽然坚持自愿互利原则,但是随着合作化群众运动的开展,弥漫于乡村社会的政治压力越来越大,入社与不入社的态度成为区分农民政治上进步与落后、革命与反动的标准。将能不能入社作为一种政治待遇,这种政治压力下的政治动员成为加速农业合作化的有效策略,先让对合作化持积极态度的贫农入社,刺激中农敲门,最后吸收富农和地主,在这种情况下,农民都争先恐后地入社。农民不愿意成为落后分子而受到村民的歧视,更不愿意成为反动分子而受到镇压。也正是在大规模的政治动员和强烈的政治压力下,一部分贫雇农真心认同主流意识形态,在“羊群效应”下一部分农民产生从众心理,地主迫于政治压力也一定程度上认同主流意识形态,这样有效实现乡村社会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聚合。

群众运动促进认同聚合。群众运动是一种规模大、目的明确、组织性高、影响力强的政治性社会活动,内含着扩大和强化乡村社会意识形态认同的机理和力量。群众运动蕴含着改变和强化个人态度以及行为的巨大力量,它把独立的乡村社会成员整合进群体之后,塑造了认同党的意识形态的群体心理,这种群体心理给个体施加了势不可挡的影响力,为执政党有效地聚合乡村社会的意识形态认同提供了强大动力。②

农业合作化时期基层干部在党的领导下发动群众组织不同规模的斗争会。干部进行卓有成效的“引苦”,农民群众进行“论苦”、“比苦”、“诉苦”,大规模的高频率的群众运动促使农民将自身的苦难与阶级联系起来,提高农民的阶级觉悟,促使农民从思想上与地主分家,以阶级观念为基础的意识形态深入人心。1953年中央开始推行粮食统购统销政策,为推进政策的顺利实施各地农村开展爱国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教育和政治动员,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售爱国粮”的群众运动,随后高级社建立过程中掀起狂热的“化”的群众运动。

不但将现代的科层组织原则引入我国乡村社会,而且实行组织军事化、行动战斗化、生活集体化,国家不但支配农民的生产活动,而且支配农民的家庭生活。集体化公社将农民的生产与生活纳入集体中,农民也对这一集体组织产生强烈依附。时期,乡村社会的血缘和地域关系以及在此基础上的人情礼俗并未完全消除,在农民被组织化和政治运动不断开展的情况下,乡村社会内部的人际关系也成为意识形态传播的有效渠道。随着群众运动的深入开展,阶级意识和集体主义观念成为农民不断强化的意识积淀,农民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也不断深化。

农民对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内在契合

农民群众理解和认同马克思主义主要从日常生活经验出发,通过感受党和政府实施的政策措施及其推行的具体制度对自身生活的影响来感知马克思主义理论,通过自身的日常生活体验具体化、形象化地感受、认识、理解马克思主义。党和基层组织正是准确把握农民群众的思维方式和接受特点,一方面通过回忆、算账、对比、讨论、总结等方式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命线作用,另一方面发动农民参与和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促使农民在真实生活中感知、理解和接受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

农业合作化时期,农民对主流意识形态的高度认同深刻反映出农民的经济动机与执政党的政治目标的契合。执政党发动、农业合作化与农民参加和农业合作社有着不同的内在动力。执政党的动力主要来自政治目标:重建乡村政治秩序,为新政权的巩固奠定坚实的基础;农民的动力主要来自经济动机,分得土地、粮食、农具等经济果实,解决农民长期以来面对的生存危机。经济动机与政治目标的契合是围绕“阶级”和“集体”展开的。阶级观念的植入与集体观念的扎根正是农民对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重要体现。

农业合作化时期,执政党对农民经济政治利益诉求的充分满足成为农民对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物质基础,大规模的政治动员和群众运动塑造了认同主流意识形态的社会环境和群体心理,实现乡村社会对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认同聚合。利益诉求与政治动员与成为农民对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两个重要维度。农民对主流意识形态认同不是简单的政治服从,而是农民的利益诉求与执政党的政治利益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在改革开放的新时代,主流意识形态要在农村社会有效传播,要增强农民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执政党同样需要充分关注农民的利益诉求,并切实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

(作者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生处;本文系陕西省社科基金项目“我国农民对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研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思政基金项目“我国西部农民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建构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1a042、SZ201402)

【注释】

①朱冬亮:《社会变迁中的村级土地制度》,厦门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98页。

对农业合作社的认识篇2

关键词:农业合作社;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83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2-00-01

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中最普遍的形式是合作社。合作社就是人们为了满足自身共同的经济、社会及多方面的需求和愿望而通过民主管理自愿成立的自治社团。近年来农业专业合作社在我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农社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其成员为其提供生产资料购买、农产品的销售和加工资金支持并提供一些信息技术服务。农业专业合作社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一、我县农业合作社的发展及功能分析

1.我县农业合作社的发展概况。当前农业专业合作社在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下得到了快速发展,自2004年至今我国各类专业合作社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经历了经营制度的创新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会。截至2013年11月底湟源县已登记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154个,其中:种植业86个,养殖业58个,土地流转4个,农机服务4个,工艺品加工1个。这些合作社不断完善自己的经营和管理目前已经有51家合作社拥有固定办公场所、32家有独立银行账户、28家实行独立的会计核算,并且还有2家拥有农民专业合作社注册商标。

2.我县农业合作社的功能分析。农业专业合作社是农民自发组织的以利益为联系的有机组织,服务对象主要是参加组织的农民。因此农业专业合作社具有服务对象明确、服务范围固定的特征,可以为社会提供各种所需要的信息帮助社员做出一些科学合理的经济决策,为社会提供多种物质和资金服务。

我县农业合作社在发展过程中注重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目前全县拥有省、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6家,发展农村新型农民合作组织207家,形成了“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农户”的产业化发展模式,从事农牧业生产的各个环节,牵动能力明显增强。年签订订单农业20万亩,带动近2万户农民增收1000余万元,有效提高了农民收入水平,促进了土地集约经营。

二、当前我县农业合作社面临的主要问题分析

1.社会不多合作意识低。尽管近年来我县农业合作社发展速度很快,但是经过调查发现多农户的覆盖率还比较低并且存在一定的发展不平衡现象。一些农民对农业合作社的组织认识存在一定的模糊性认为农业合作社与上世纪60年代的一样,他们把合作社当做是争取政策优惠和项目支持的重要工具所持的态度是有利益可图则合作、无利益可图则解散,这种认识上的偏差导致其入社不积极。从总体上我县农业只有40%的农户参加了合作社,美国农场主80%以上都参加了合作社组织,在台湾地区参加合作社的农户也占到了农户总数的50%以上。

2.业务范围狭窄发展规模较小。经过考查发现我县当前农业合作社所经营的主要业务比较单一,154个合作社中有132家的业务从事种植业、养殖业等初级农产品的生产,并且都停留在农业生产的产中环节。只有22家从事农产品的深加工、运输和销售,没有一家合作社能够开展产销一体化的经营。我县合作社所经营的农产品加工转化水平低、科技含量低、产品附加值低,所以导致农业合作社在市场上的竞争力较弱、利润空间狭窄、难以发展壮大。

3.融资途径缺乏成长速度较慢。虽然我县不断加大对农业的投入,但是与农业发展的总体趋势存在一定的差距,所以一定的资金支持是农业合作社发展的关键所在。但是农业受其自然特征和农产品生物特性的影响存在高成本、高风险的特征,再加上我县农户生产规模小、经济基础薄弱、相关的扶植政策不到位,导致农业合作社很难从银行获得资金。融资途径的缺乏导致我县农业合作社很难吸收到较大规模的外部投资,所以总体上呈现出经营规模小、成长速度慢的局面。

4.缺乏相应的专业人才。当前,我县的农业合作社领导一般由村干部担任大都素质不高,限于资金的原因基本没有外聘专职的管理人员,所以管理层在文化知识、管理水平和技术上都有较大的差距,难于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还有些农业合作社没有规定相应的章程,导致一些领导在分配利润时存在损公肥私的现象,农民的利益难以维护。

三、农业合作社的发展对策分析

1.合作社要加大宣传工作。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农业合作社应该认识到广告的作用加快对合作社的宣传尽快让社会各界消除对合作社认识上的误区,提高其参与合作社的积极性。首先,要找好培训工作。加快对合作社内部管理人员的培训进程让其从思想上认识到农业合作社的重要性,并提高其整体管理素质综合业务水平。其次,抓好宣传工作。农业合作社要走进农村开展有针对性的宣传工作,消除广大农民认识上的误区,提高农民的合作意识从而推进农业合作社的壮大和发展。

2.完善农业合作社的运营机制拓展业务规模。首先,农业合作社应该尽快建立严密的组织机构并完善相关的规章制度及运行机制。所以,农业合作社一方面要健全合作社的管理机构为其科学管理提供完善的制度保证。其次,农业合作社可以按照股份制的公司管理模式对自身的管理机制进行完善,实行不同部门的分工合作,也可以根据我县的实际实行盈余分分配制度保证社员可以实现自身的利益。再次,农业要积极研发的新的产品拓展自身的业务规模从而实现业务的向产销一体化方向发展。

3.拓宽农业合作社的融资渠道。首先,政府要加大多农业合作社的财政支持力度为其开展各种培训活动、技术推广活动提供资金支持。其次,金融机构要加大对农业合作社的信贷支持,农村信用社作为农村金融的主力军应该积极研发支持农业合作社的金融产品为其提供有针对性的贷款降低贷款利率、简化贷款手续等。再次,农业合作社本身要出台相应的优惠政策以吸引社会各界的投资,加强民间借贷的引导、监督和管理并将其纳入到规范的体制范围内,从而拓宽资金来源渠道。

4.建立合作社的人才培养体系。农业合作社发展最大的障碍是人才短缺。所以,县政府应该加大对农业合作社的支持力度。首先,从现有的带头人中选拔一些素质较高的人才加强培训提升其文化和业务素质,同时还要对其他成员实施培训和教育提升整体素质。其次,采取一些措施吸引相关专业的大学毕业生加入到农业合作社的队伍中为其补充新鲜的血液。

对农业合作社的认识篇3

关键词:农民;专业合作社;黑龙江

一、黑龙江省农业合作社发展现状

黑龙江省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取得显著效果。截止2010年12月,全省在工商部门注册登记的专业合作社达到14347个,其中农民成员148671个,带动农户110万户,从事种植业合作社的7496个,占总数的52%;养殖业3991个,占总数的28%;从事农产品销售的合作社2258个,占合作社总数的16%;从事农产品加工的合作社有345个、运输的324个、储藏的合作社483个,占合作社总数的8%;从事技术、信息服务的的合作社1823个,占合作社总数的13%;从事农业生产资料购买的1069个,占合作社总数的7%,其他行业合作社1071个,占合作社总数7%。农民专业合作社提高了农民组织化程度,加快了现代农业发展步伐,促进了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

二、黑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从黑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运作多年的时间看,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健康发展对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促进农产品流通、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降低农民生产经营成本、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方面已经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仍存在一些影响和制约其发展的问题:

(一)宣传力度不够。一些基层干部对《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及登记管理条例的了解还不够深入,对国家赋予农民经济合作社组织以法人资格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一些农民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政策理解上有偏差,对合作社的性质和运行机制不够了解,有种种疑问和顾虑;偏远和经济不发达地区农民的市场意识还不够强,合作经营理念尚未深入人心;加之受我省农业生产周期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时间短的影响,示范引导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步伐。

(二)专业合作社规模小,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整体牵动作用还不够突出。农民商品经济意识和合作经营理念相对淡薄,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存在数量少、规模小、层次低、带动能力弱等问题,而且全省各地发展不平衡,部分落后地区明显滞后,上述状况与我省农业大省的地位明显不相称,严重制约着地区农业发展。

(三)缺乏带头创办能人,合作社成员整体素质偏低。黑龙江省大部分农村地区缺乏领办合作社的带头人,会经营管理、能开拓市场的复合型骨干人才缺少,农民普遍缺少合作意识。这主要是因为农村地区一些有文化、有一技之长的青壮年农民多数外出打工,留在家里从事农业生产的主要是文化水平低、思想保守、年龄偏大的农民。还有一些能力强的“能人”对农民专业合作社不够了解,缺乏兴趣和动力组建合作社,牵头领办的意愿不强。

(四)内部管理机制不规范,农民成员的权利和利益需要保障。大多数农民专业合作社内部民主管理、利益分配和监督约束等机制不健全。一些合作社根本无章程,无账目,合作社的成员不了解合作社章程内容与个人的利益关系,有的领办人把合作社的民主管理机制与公司制企业管理相混淆,在民主决策和利益分配上不依法办理。这些问题都影响到农民成员行使民主权利和切身的经济利益。

(五)匮乏资金以及科技支撑薄弱,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重大障碍。2009年时,我省农民专业合作社户均出资额为89.72万元,比全国户均81.05万元高出8.67万元,但并不证明我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经济实力强。原因是我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出资没有验资程序,只是由成员相互认可并在申请材料和章程中做出记载即可,真正出资到位的极少;其次是农民以实物出资不需进行评估和过户,而实际上这些实物基本上还在农民自己手里,农民专业合作社缺少流动资金。再次,得到国家和省财政专项资金扶持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绝大多数是过去成立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经过几年的发展有了自己的项目,而新创办的合作社则没有这样的待遇。另外,农民专业合作社虽具有法人资格,但因其承担的有限责任没有实际资产做担保,因而贷款难的问题不易解决。一些已经成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中特别是从事种植、养殖业的,缺乏科技力量支撑和有效快捷的信息渠道,难以实现做大做强,只能是维持现状。

三、促进我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重视合作社人才培养。农民的素质直接关系到农业经营主体组织化进程,因此政府应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提高农民文化水平,应开展对农民的培训普及市场经济基本知识,增强农民的市场观念和风险意识,逐步改善农村人力资源状况,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农村健康发展;建立业务培训制度,培养一批合作事业的积极分子和带头人,帮助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内部教育和学习机制,引导社员加深对合作制度和组织章程的理解和认识,提高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对合作社的认同感。

(二)继续加大宣传力度。当前,我省农户对于农民专业合作社非常了解的比例很低,甚至有一部分农户根本不知道。对合作社不了解必然会导致农户没有产生参与的意愿,所以应该从思想上对农民做好引导工作,利用各种形式的宣传,让农户深刻地认识到发展专业合作社给自己带来的好处,增强农户的合作意识,激发农户的合作动机,创造农户的合作机会,启发农户的合作实践;另外要积极宣传政府对合作社的扶持政策,吸引更多的农户来参与合作社的组织建设。

(三)加大对专业合作社的扶持力度。政府应当安排扶植资金,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信息、培训、农产品质量标准与认证、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技术推广等服务;政府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农业综合开发、扶贫开发、国土综合整治、国土绿化等建设项目,可以优先委托和安排具备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实施。另外要落实相关的税收优惠政策,对经登记成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所得收入免征所得税等;另外要加强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资金支持,农村金融机构要进一步改善对农民合作社的信贷服务,简化审批手续,解决农民专业合作社生产经营所需资金的问题。

参考文献:

对农业合作社的认识篇4

一、农业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 

(一)农民的参与意愿不强 

农民对于农业合作社的需求度直接决定了其合作社的参与意愿。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首先,限于有限的教育水平,农民的整体知识水平和认识能力较差,对于这个新型的农业合作社还没有深入的认识,因此也就没有参与和了解的意愿。其次,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农民的生产模式都处在自产自销的状态之下。这种生产状态以家庭为单位,农业生产能够满足家庭的消耗就足够了,对于更大的产量,甚至达到可以售卖的程度,农民还没有意识,而且以家庭为单位的生产模式也使得农民难以有足够的劳动力实现大规模的生产。在这种小农意识的基础上,农民对于这种新的农业合作社就没有很大的参与热情。第三,农业专业合作社没有很好地利用网络、电视或其他媒介进行宣传,使广大农民对于这个机构缺乏足够的了解和认识,在农业合作社进行推广的过程中就会陷于被动。 

(二)政府的扶持力度有待提高 

农业专业合作社的发展需要得到政府相关政策的大力支持,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在融资、财税、信贷等方面仍旧缺乏有利于农业专业合作社发展的优惠政策,这种情况会使合作社的发展受到限制。农业专业合作社在向银行贷款的时候,其贷款金额会受到限制,这就使得其只能选择相对容易的小额贷款。在税收方面,农业专业合作社能够享受到的优惠政策也很少,相关机构应当在信贷和税收方面给予农业专业合作社更多的优惠和政策扶持。 

(三)内部运行机制不完善 

农业专业合作社的管理运行机制还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农业专业合作社的机构设置有待完善,其管理制度也有待规范,在农业专业合作社中,每一个参与进来的农民都应当享有平等的决策权,但是在实际运作当中,真正的决策往往掌握在决策层当中,农民缺少足够的参与度和话语权,致使内部管理缺乏活力。此外,农民资金进入农业合作社的流量较少,使农民和农业合作社之间没有建立起密切的收益关系,这对于农业合作社的运营也是不利的。 

另外,农业合作社在运营当中也缺乏监督,内部监督机制有待完善。很多农业专业合作社是由企业控制或兴办的,这种情况下,农业合作社的财务、决策和收益情况都缺乏足够的透明度,农民难以对其进行有效监督。此外,上级机构对农业专业合作社的审计和监督机制也没有发挥出来,这样会使农业合作社在发展过程中出息很多问题,不利于合作社的健康发展。 

二、农业专业合作社相关问题的完善措施 

(一)转变观念,提升农民素质 

要使广大农民参与到农业合作社的发展中来,就必须先转变农民的传统观念,使其认识到农业专业合作社的构成,以及具体的运作方式,最重要的是让农民了解农业专业合作社能够给广大农民带来怎样的收益。使农民了解这些关键信息,才能使其进入到农业专业合作社当中,共同参与决策,见证农业新的发展模式。其次,农业专业合作社要利用电视、报刊等社交媒体来宣传合作社的宗旨和意义,使广大农民对于农业合作社有更为深入的认识,同时,利用媒体扩大农业专业合作社在社会上的知名度,也能使广大农民在选择参与农业合作社时能够更加放心。此外,还要加强对农民的培训,使农民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在培训过程使农民真正了解目前的市场,并能够学会利用合作的模式提升农业在市场上的综合竞争力,使广大农民在合作社的决策当中发挥出更为主动的作用。 

(二)加强政府的支持和引导 

为保证农业专业合作社更加健康持续的发展,政府应当在信贷和税收方面给予其更对的优惠和支持。此外,政府也可以鼓励其他商业性的金融组织参与到对农业合作社的服务中来,使农业合作社的融资范围得到扩展。其次,政府为扶持农业专业合作社的专项资金应当加强管理,用来专门开展与农业合作社相关的活动。例如,政府可以抽出部分专项资金,用来对农民进行专门的知识培训;合作社需要的一些设备设施,也可以用这部分专项资金进行补贴购买,以减轻农业专业合作社的财政压力。 

(三)完善内部的运行机制 

要确保农业合作社的健康发展,首先要完善农业专业合作社的监督機制。监督可以从两方面着手,使农业专业合作社的财务和制度得到规范的管理。首先,从内部管理的角度来看。需要进一步发挥农业合作社监事会和农民社员的监督作用。监事会在合作社当中可以对财务状况和制度运行情况进行调查,发现问题要随时调整。农民社员要基于自身的团体利益,对农业专业合作社的运行情况进行全面的监督,使其保持健康良性的发展。此外,政府和相关的审计机构还要发挥好外部监督的作用,要定期对农业专业合作社的财务周转、资金用途等情况进行调查,推动农业专业合作社运行机制不断优化和完善。 

三、结语 

农业专业合作社将农民和市场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使农民的传统生产观念得到转变。更重要的是提升了农民的整体收入和生活水平,对于农村经济来说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农业专业合作社还处在发展与完善阶段,对于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要及时发现、及时解决,这样才能确保农业专业合作社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鲁雨,李佳林,周云.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与问题[J].经济师,2016,(11):136-137+139. 

[2]徐刚,吴振雄.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及对策[J].安徽农学通报,2015,(19):6-8+12. 

[3]梁健,侯立白.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业科技与装备,2010,(04):107-109. 

对农业合作社的认识篇5

关键词农民专业合作社;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13)01-0304-01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的稳步推进和现代农业的深入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这一新的经济主体发展极为迅速,数量与日俱增。截至2012年3月,全国依法注册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55万家以上,其中最近5年的发展量相当于之前28年各类合作经济组织总量的3.7倍。合作社基数大、增长快、覆盖范围广为现代农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处于初级阶段的合作社在发展中存在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些问题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将制约合作社的发展壮大。

1农民专业合作社存在的问题

1.1认识不到位,作用不显著

随着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政策的不断深入,财政支出和固定资产向“三农”投入力度的不断加大,部分合作社组织者和成员认识较为肤浅,仅把专业合作社看作是农业服务组织,没有将其看成新的经济组织和经济实体,只在产前提供生产资料的购置,产中的服务甚少,产后的营销服务功能几近丧失。部分合作社组织者组建合作社目的甚至不纯,主观上把合作社看作是争取优惠政策和项目支持的工具,使合作社的本质发生异化。由于认识上的不到位,使得合作社的概念没有得到很好的诠释,合作社的真正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

1.2机构不健全,制度不完善

大多数农民专业合作社在软环境建设上严重滞后,制度建设仅仅停留在应付注册登记和项目检查验收上,没有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规和章程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没有成立相应的职能部门。在组织上,大部分的合作社仅由3~5个人来组织运营,甚至是合作社法人1个人全权,管理上完全处于自由松散状态,内部没有严格的分工,职能部门配备上一片混乱,与企业化的管理经营体制相距甚远,未形成有力的运作服务团队。

1.3档次普遍低,运作不得力

农民专业合作社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绝大部分专业合作社档次偏低,运作上仅限于表面,只是简单的合作互助、组织生产和农资购买,在后期的销售、“三品”认证、品牌建设和农产品包装都处于起步阶段,未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经营性合作、经济上合作,使得产后服务严重脱节,导致生产出的农产品质量得不到认可,农产品应有的价值得不到体现。

1.4品牌意识淡,自动能力低

受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和思想的影响,合作社成员缺乏市场观念和品牌意识,对创建品牌的认知不够,有社无标、有标不用现象极为严重,以品牌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的意识没有真正确立,认为只要有销路,产品可以顺利销售就安于现状,商标注册与否、用与不用与己无关,这样就使得产业发展缺乏动力。

1.5自由资金少,经营无活力

当前,大部分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组建时间较短,且合作社的职能是非盈利机构,使合作社没有真正的盈利能力。加之合作社的固定资产较少,抵押贷款能力偏低,合作社营销流通体系的资金严重缺乏,进而导致合作社在开展品牌建设、商标注册以及参加农产品推荐会、展销会等社会活动时没有充足的经费,导致合作社发展壮大受到资金不足的严重限制。

2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对策

2.1认清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本质和内涵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指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同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和利用者,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经济组织,是依据当地农业产业特色和优势,为广大农户提前、产中、产后服务的服务性机构。它的本质是解决一家一户办不了、办不好、办了不合算的问题,是市场经济变化的必然产物。农民专业合作社组建的目的是通过农民的互助合作培养农民民主意识、合作意识,提升农业产业发展水平,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把传统分散农业生产进行有机结合,形成合力,促进先进技术、优良品种、先进装备投入农业生产,提高生产效率,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能力,最终促进农民增收致富[1-2]。

2.2加强政策引导,提高思想认识

各级政府部门要通过新闻、媒体、网络等载体广泛地宣传国家关于扶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相关政策法规和配套措施,在政策上予以引导、项目资金上给予支持。积极地消除干部和群众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模糊认识,让广大农民了解合作社的本质。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申办机关部门之间要相互协调、积极配合,开展一站式服务,减少中间环节,提高办事效率,给农民提供便利。同时,积极鼓励涉农项目资金、农技农艺服务、农机补贴向农民专业合作社适当的倾斜[3-4]。

2.3加强制度建设,健全运营体系

软环境建设是当前合作社做大做强的关键环节,是提升市场竞争力的基础保障。合作社在运营时,要加强章程、制度、规范建设,建立保障有力的风险机制和合法有序的融资环境。加强内部的职能分工协作关系、薪资分配、入股分红等管理制度以及绩效考核、奖惩规则等激励办法建设,让合作社从社员到管理层都紧密协调,形成合力,做大做强合作社这一经济实体。

2.4加强“三品”认证,树立品牌意识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只有加强品牌化建设才能提高农产品的知名度和竞争力。相关职能部门之间要搞好配合,严格落实国家税收优惠政策、农业政策、财政政策,为合作社提供畅通、优质、便捷、高效、务实的服务环境。坚持“商标助农、品牌兴农、名牌强农”的品牌战略,积极引导有条件、符合要求的合作社进行“三品”认证和品牌建设。积极推荐符合条件的合作社申报著名商标、驰名商标,不断提高农产品的品牌竞争力。

2.5加强技术培训,铸就管理人才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新技术、新成果的实施和转化平台,依托高校、科研院所、农业技术推广单位加强社员培训协作力度,铸就一批管理精英、技术能手、理财专家、种养能人,努力打造一支有文化、有谋略、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有奉献精神的合作社管理人才队伍。增强其生产标准意识和质量安全意识,普及和提高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技术应用能力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推动合作社走上科技含量高、技术先进、以质取胜的良性发展道路。

2.6加强社间合作交流,树立示范典型

积极推荐有条件的合作社申报中省示范社评选活动,培养树立农民专业示范合作社,并加大宣传力度,定期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场会、经验交流会、农产品展销会、交易会。组织开展对先进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评定活动,打造一批典型。同时,培养壮大合作社的实力,将合作社从村、镇范围的合作逐步扩大,培育有潜力的合作社跨出乡村,实施县级、市级甚至跨省的合作社大联合,形成大合力,创建大品牌,使农民专业合作社真正成为带动农村新一轮经济发展的主力军。

3参考文献

[1]王磊,盛莹.青岛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河北农业科学,2009,13(10):119-121.

[2]张晓山.有关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几个问题[J].农村经济,2005,1(7):5-8.

对农业合作社的认识篇6

高等农业教育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与功能是紧密联系、相互统一的。正是因为高等农业教育在新农村建设中所发挥的功能决定了它在其中的地位,同时高等农业教育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又为它的功能在其中发挥作用赋予了巨大的空间和良好的机会。把握好以下三个方面可以认识好、把握准高等农业教育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与功能。

(一)农业人才培养与培训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业务素质高、技术能力强的现代人才是高等农业教育的本职所在,为农村提供引得来、用的上、留得住的综合性农业人才是时代对高等农业教育的鲜明要求,对农民进行培训与再教育,提高其科技文化素质是高等农业教育本质属性的集中体现。另一方面,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关键在人才,而现实之下农民平均受教育水平低、科学文化素质差、农村“致富能人”少、农业缺乏各式各样现代人才的情况也是不争的事实,单纯依靠农民自身,很难及早实现新农村建设的各项目标。由此可见,农业人才的培养与培训已成为高等农业教育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和核心任务。高等农业教育必须紧紧扭住这个核心任务不动摇,跟进时代步伐,转变思想观念,充分发挥自身雄厚教育资源优势,为新农村建设培养既有理论又肯实干、既有技术又能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专业人才,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支撑和保障,推动新农村建设的快速发展。

(二)农业科技创新与技术传播

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离开农业科技的创新和先进农业技术的传播与运用,只会是一句空话。高等农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专注于高等教育与“三农”研究两大领域,产生了自身特殊优势和发展特色,同时又处于我国农业教育系统的顶端,发挥着“领头羊”和“引路人”的突出作用。[1]这就使得高等农业教育成为了农业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攻关、传播农业科技知识、培育新型农业科技人才的神经中枢和主要力量。因此,农业科技创新与技术传播已成为高等农业教育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战略和工作重心。高等农业教育应当继续发挥自身特色优势,不断创新农业科技,通过各种形式的传播媒介及时把新型成果向农村推广,用先进农业技术来武装农民大脑,指导他们从事现代农业的生产和经营,促使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进程。

(三)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建设与发展

随着时代的发展,高等农业教育的社会服务意识和服务功能越来越凸显。通过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建设与发展,实现高校与社会第一线的对接、一般理论和具体实践的有机结合,把自身人才、科技优势转化为富民兴校的现实力量的同时,社会现实情况也让学校清晰地认识到社会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学校应当如何培养这些人才,促使高等农业教育进一步理清办学思路,明确学校发展方向,认认真真地“俯下身来”,深入农村第一线,实实在在地“耐下心来”,研究“三农”;积极调整发展步伐,适应时展要求,培养出更多更好的符合时代需求的人才,推动地方经济社会的稳步前进。故此,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建设与发展已成为高等农业教育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服务和重要内容。高等农业教育服务应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建设与发展过程中,查找不足和缺陷,利用学校和地方两种资源、双重力量,突破学校发展瓶颈,提高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为建设新农村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二、高等农业教育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策略与方式

高等农业教育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与功能决定了其在新农村建设中应当采取什么样的策略和方式来发挥作用,而且只有系统总结和思考已有的服务策略和方式,结合自身发展特色、发展方向,不断增加服务内容,完善服务机制,才能增强服务的针对性、时效性,实现服务效果的最大化。高等农业教育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策略与方式应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并应从其中进一步寻找着力点和突破口。

(一)明确学校定位,加快教学教育改革,为新农村建设培养拥有综合素质的现代农业人才

建设新农村涉及农业、农村、农民改革发展的方方面面,亟需补充理论水平高、创新意识强、技术知识与动手能力兼备的现代农业人才。高等农业教育适应历史发展趋势,转变陈旧思想观念,下大力气打破传统教学教育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加大改革力度,不断完善、创新和升级人才培养模式,把人才培养的目标瞄准在新农村建设的各项需求之上,通过开设符合新农村建设发展前景所要求的新专业、新课程,调整专业设置,更新教学内容,强化社会实践;不断进行高等农业教育研究,推动高等农业教育改革与发展,为新农村建设输送所急需的各级各类现代农业人才。

(二)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及传播力度,多渠道创建和扩大科技推广平台,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

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就必须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其关键在于农业科技的创新和先进农业技术在农村的传播和应用。高等农业教育充分发挥自身科研优势,通过大力加强现代农业科技的研究与创新,促进了农业生产结构的有机调整,加快了农业增长方式的科学转变,提高了农村的农业综合生产经营能力;注重培养和培育大量的农村基层工作者,为新品种新技术在农村的推广做好人才铺垫;通过定期培训、成人教育等多种形式,提高农村农机推广人员、农民企业家、农村致富能手的科技素养,结合各级各类农技推广部门,把先进农业技术推广、普及、运用到农村生产经营的第一线;与发达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高达70%-80%相比,我国仅达到30%左右,高等农业教育积极探索新途径、新方法,充分挖掘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巨大潜力,努力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

(三)拓展高等农业教育社会服务功能的广度和深度,提高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层次和水平

高等农业教育紧紧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目标,组织广大师生参加多方位的社会实践活动,深入基层对农民进行“三农”政策宣传服务,通过宣传和讲解党和国家的支农惠农政策,提高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的认识,增强建设新农村的信心。激发他们创造美好家园的主动性、创造性;继续开展形式多样的农村调查,寻找新农村建设中农民关注的焦点、难点和热点问题,发挥人才优势,剖析问题产生的根源,形成调查报告,为地方政府的科学决策献言献计;大力推动“三下乡”活动,“百县千乡文化宣传”活动,把先进文化、管理理念和科技知识带到农村,开展农民喜闻乐见的文艺活动,丰富农民群众文化生活,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农村社会稳定和谐;扩大建设高校在农村的科研基地范围,帮助农民解决实际生产经营难题。

三、高等农业教育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途径探索

(一)调整课程体系建设,促进和提高大学生对农民的理性认识

知农爱农、学农为农是大学生顺利成长为新农村建设所需现代农业人才的重要前提,而现实情况却不容乐观。农民处于被误解甚至藐视的尴尬局面,即使是来自农村的大学生也没有做到对农民深层次、全面的、客观的理性认识,农民被认为从来就是落后愚昧的社会下层群体,看成了跟不上时代、懵懂无知的代名词。因此,作为为农民服务、为农业现代化提供合格人才的高等农业教育有必要、有义务,通过增设课程内容,深化课程内涵,使得课程体系定位更加准确,结构更加完善,从而使专业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环节更加符合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切实把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知农爱农、学农为农的一线高级人才的目标落到实处。河北农业大学积极探索课程体系改革,通过开设《中国农民》课程,紧紧抓住中国农民的社会历史发展作用、丰富内涵和未来美好发展前景,努力把《中国农民》课程打造成为大学生服务“三农”与自我发展相融合提供精神动力和理论支持的重要平台[2],使大学生在全面、系统、科学地了解和认识中国农民的过去、现在与将来的基础上,把他们对农民的感性认识和朴素感情,提升到理想认识与坚定信念上,真正做到知农爱农、学农为农,自觉调整步伐与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保持一致,在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中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把大学生社会实践与鼓励大学生到农村就业相联接

新农村建设亟需大量人才,尤其是农村教育、农业技术等方面第一线实用性人才。[3]高等农业教育要以通过组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为媒介,把鼓励、支持、帮扶大学生到农村就业、创业的理念贯穿到社会实践活动的始终,引导大学生积极投身于新农村建设的伟大实践。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使大学生走出校门、走向农村、走进农民,在与社会的广泛接触和交往之中,加强对农村的全面认识,增进与农民的友好感情,了解社会现状与发展趋势,明晰自身面临的现状和所处的位置;要在实践活动中,注意结合大学生实现自我发展的实际需求,及时传达和大力宣传国家支持大学生到农村就业、创业的优惠政策,宣传新农村建设实践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营造和浓厚支持鼓励大学生服务基层扎根农村的舆论氛围,使大学生充分认识到农业、农村面临历史性的发展机遇,认识到为新农村建设服务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认识到无论在城市就业还是扎根农村都是实现自身价值的良好途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进而转变就业观念,增强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自信心、自豪感,从而使他们有意识地利用社会实践的机会,学习与农民打交道的方式方法,培养适应农村社会的能力和不怕吃苦不畏困难的实业精神,规划好立足农村、立足基层的发展方向,实现高等农业教育大学生与新农村建设的良好对接和双向互赢。

(三)将支持农村扶贫开发和帮扶农民专业合作社相统一

支持基层扶贫开发和创建扶持农民经济合作组织都是高等农业教育服务新农村建设的良好途径,在具体实践中要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创建和帮扶农民经济合作组织特别是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提高农村扶贫开发水平的重要抓手,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和首创精神,有效利用高等农业教育的人才科技优势,以科技服务为纽带,形成“专家协会骨干会员”的技术传播网络[4],促进农业科技新成果在贫困地区的转化、利用和普及;通过地方与高校合作开发富有地方特色的新产品,形成“大学+公司+基地+农户”经营生产方式,推进地方特色行业产业化经营与发展,提升行业生产经营组织化专业化水平,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帮助农民脱贫致富。与此同时,高等农业教育要以国家推进农村扶贫开发为重要契机,在服务农村扶贫开发中组织一些相关方面的专家深入农村、深入合作社为农民特别是合作社的管理人员进行专业指导和组织指导,使合作社的发展少走弯路、不走弯路,不断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广度和深度,扩大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增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凝聚力和抗风险能力,使更多的农户加入到农民专业合作社当中来,提高农村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既实现贫困地区的开发式扶贫又促进农民合作社的又好又快发展。

(四)发挥高校高级人才的“高级参谋”作用,为政府的科学决策贡献智慧

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事关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要求各级政府必须做出科学决策,高等农业教育有义务、有能力对政府决策中遇到的难题进行深入研究,为各级政府提供相应的决策参考。因此,高等农业教育应当增强为地方经济社会服务的意识,继续实践选派科技副县长、副乡长的方式,密切与各级政府的联系,积极把学校高级人才向政府推荐;充分发挥高等农业教育的科研和技术优势,创建新农村建设研究中心,加强对科技成果转化、环境与食品安全、农村文化、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村镇建设等方面的研究,通过调研报告和论文的形式把研究成果提交给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为科学决策提供理论指导和客观依据,促进政府更好地指导和引领地方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推动新农村建设的健康有序快速进行;鼓励和支持学校专家、教授把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放在深入农村、研究农村,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上面,加强学校、政府和农民的联系和互动,切实做到把一般理论与农村实际相结合,带动和培养更多更好的研究农村的高级人才,同时组建为新农村建设理论与实践服务的高级顾问团,为地方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决策参谋和咨询。[5]

对农业合作社的认识篇7

我省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较快的省份之一。近年来,在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上,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年,省委、省政府专门出台了《关于支持和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意见》(发[]号);省人大出台了《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办法》;年和年省委、省政府两次召开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场会;从年起,省财政每年专列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经费;年,省编办专门批准成立了“省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指导办公室”。从年起,我省还开展了农民专业合作社推进工程、示范工程、人才培训工程、农超对接工程、品牌培育工程等“五大工程”建设,极大地推动了我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截至年底,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已由年的个发展到个,同比增长倍。

虽然我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总体形势看好,但也存在不少问题,突出表现在合作社水平参差不齐,内部运行机制不完善,主要原因是农民专业合作社还处于发展初期,缺乏合作知识与合作能力。这与政府部门扶持指导和服务不够密切相关。为此,政府部门有必要从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上加强引导,从而把握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方向,提高合作质量。

一、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

1、发展速度快

截止年底,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家,比年增加家,增幅%。其中县、市、县等个县(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超过家,县达到家。

2、领办主体多

一是能人大户领办型,占%。县冠昌源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就是由果品产销大户程国庆领办的。二是科技人员创办型,占%。县镇五洋农机专业合作社,就是由该县镇农机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牵头组建的。三是龙头企业带动型,占%。茶叶专业合作社就是由省级龙头企业茶叶专业合作社异地投资组建的。四是村级组织牵头型,占%。县合叶桑蚕专业合作社,由县镇村支部书记牵头领办。

3、覆盖产业广

农民专业合作社涉及种植、养殖、农机、农村能源、林业、水利等多个行业。其中,种植业占%,养殖业占%,其他行业占%。

4、典型示范强

各地培育和发展了一大批先进典型,充分体现了为成员服务、民主管理和谋求共同利益的合作社性质。截至年底,全省共培育典型合作社家,其中省级指导扶持家,各地指导扶持家。市春雨苗木果品专业合作社的创办者同志,是当地果树行业的老专家,该合作社引进培育了多个果树新品种,推广了多项新技术,并有多个新品种和新技术在国内领先。联合购买生产资料和联合销售达%以上,统一培训、修剪、机防、嫁接率达到%,还有冷藏保鲜、品牌经营,办公和培训大楼等,为成员增收节支效果显著,合作社成员人均纯收入比当地农民人均纯收入高%以上。

(二)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缺乏合作知识的宣传培训

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我国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还是一个新生事物,很多人知之甚少,主要原因是宣传不到位。虽然国家年出台了《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对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重要意义、发展原则、组织管理、设立登记等都有明确规定,但由于宣传不够,又往往停留在报刊杂志、广播电台和领导讲话上,很多干部群众没有听到,也没看到,从而造成对发展合作社的必要性和对合作社的性质与作用认识不够。近几年省里通过开现场会和培训会,解决了各级政府和农业(经管)部门的思想认识问题,培养了一批合作知识辅导员,但还是难以适应合作社发展的需要。各地也开展了一些针对合作社管理人员的培训,但培训人数太少,合作社对成员的培训就更少了,往往只有一些技术性培训。由于缺乏平等互助的合作意识,导致合作社发展中存在“利益驱动”现象,有些政府官员认为,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市场经营主体,又不纳税,没有好处;有人还认为是农民自己的事,政府不要去管;有些生产、加工和销售的龙头企业领办者,看到政府对农民专业合作社有扶持,纷纷包装挂牌农民专业合作社;有些专业大户领办者,以为办合作社等同于办公司,在盈利分配上完全按股金分配,在民主管理上,也是投资多的成员或理事会少数人说了算,完全不知道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按交易额(量)分配为主,成员有平等管理合作社的权利。有些农民加入合作社的目的也只是为了得利,没有履行义务的意识,没有管理合作社建设合作社的主人翁意识。

2、政府部门指导力度不够

农民专业合作社既涉及到合作知识和组织管理,又涉及特色产业和技术、市场等问题,还涉及领办者带领成员共同致富的奉献精神,没有懂合作知识和有技术、有管理经验的人去指导,很难做到依法办社,很难成为政府推动“三农”工作的抓手,也很难得到农民群众的拥护。过去政府部门指导不够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懂合作知识的辅导员太少。每个县(市)只有-人参加过培训,而且往往只有个专职人员,有些还是兼职。乡镇一级基本没有专职人员。村里基本没人管,指导服务很难到位。二是深入农村指导服务的工作作风不够扎实。现在的指导最多只能跑马观花,很难做到深入细致开展调研和指导。而这项工作唯有直接向群众宣传,有针对性地指导合作社的管理人员,才能取得良好效果。我国解放初期的初级农业合作社,就是依靠各级干部深入农村宣传指导的。三是典型示范不够。典型示范是推动合作社发展的最有效的工作方式,但由于政府扶持和部门指导不够,导致典型示范太少,规范运作欠佳,服务效果有限。四是没有正确处理好规范与发展的关系。我们的基层指导者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往往强调“先发展,后规范”和“边发展,边规范”的合作社发展思路,缺乏“以规范促发展”的指导思想,一个县(市)、一个行业做几个盆景式的合作社,还不能做到规范运行,最后必然影响发展。老百姓看不到好处,影响加入的积极性,合作社也可能没有生命力,政府的政策扶持也很难加大力度。只要能办出一部分规范的合作社,让广大农民偿到甜头,夯实合作社服务基础,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合作社就会加快发展,政府也就会下定决心加大力度支持。

3、合作社内部运行机制不健全

目前,在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普遍存在内部运行机制不健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内部机构不健全、决策不民主、分配不合法等方面,最突出的问题是利益关系不顺,核心是合作社能否给成员带来增值利润,这是合作经济的实质。实际上,国家出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和农业部出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章程》,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内部运行机制规定得既有原则又具体,具有很强的操作性,但由于我们的领办者和指导者一般只有企业、事业、社团和其他社会组织的管理经验,往往凭借经验管理和指导合作社,恰恰农民专业合作社有其特殊性质,不同于其他任何组织。只要合作社领办者和指导者都能认真学习深入贯彻有关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法律法规,弄清了合作经济的实质和作用,就是使合作者都能享受通过合作带来的增值利润,农民加入合作社的目的,也就是为了得到生产、加工、流通领域增值利润的好处。就不难理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内部运行机制。

在实践中,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利益关系不顺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龙头企业运作型。有些合作社,在为成员服务时,往往局限于优惠供应生产资料和保护价收购社员农产品,这种服务对农户成员确实有好处,但他只是一种盈利的市场买卖行为,而合作社行为应该是在此基础上,让成员分享生产资料和购销产品带来的增值利润。二是行业协会运作型。有些合作社,将生产资料供应商、农产品加工企业和生产者社员联合起来,既为生产者社员优惠供应生产资料,又以保护价收购生产者社员的产品,既为加工者社员带来稳定的货源,又为生产资料供应商带来薄利多销和稳定的销售渠道。这种运行机制看起来大家都能利用合作社这个平台得到好处,互利共赢,其实,还是“企业+农户”的翻版,核心问题是,往往生产资料和加工销售环节的增值利润没有分给生产者社员,只是生产资料供应商和加工销售企业联合起来的一种营销策略,还可以减免税收,或争取政府资金扶持。三是核心成员运作型。有的合作社是以几个能人大户联合发起,作为核心成员,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当地一些小型生产者农户参加,作为“一般成员”,不在工商登记。“核心成员”完全按股份分红,“一般成员”则以购销合同结算。当然“一般成员”还是享受了进入市场、改进价格和技术服务的好处。

总之,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的利益联结机制至关重要,在运行中应当依法规范,合作社在弥补亏损、提取公积金后的当年盈余,应主要按成员与本社的交易量(额)比例返还给成员,返还总额不得低于可分配盈余的%。

二、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又好又快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加大合作社知识的宣传培训力度

要让合作社知识深入人心,成为推动合作社发展的动力,就必须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培训。一是各级党委政府利用各级行政组织资源,通过会议形式宣传贯彻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二是有关职能部门结合业务工作,通过举办培训班,利用电视、报刊、网络等形式宣传合作知识。三是通过各级党校、高等农业院校、中等职业学校及相关涉农培训机构开设合作社专业课程。四是通过典型示范宣传合作知识和管理人员。五是通过合作社向成员以及农村青少年宣传合作知识。

(二)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优势特色农产品的扶持力度

对农业合作社的认识篇8

1农民购买能力有限,制约农业机械技术推广

怀集县拥有广东省山区县中最大的水稻平原区,连片水田面积10000hm2,非常适合农业机械推广。但是由于经济较为落后,农民收入以外出打工和农业生产为主,收入有限,而购置农业机械资金较多,且属于一次性支出,国家补贴比例不高,农民购置农业机械意愿相对较低,制约着怀集县农业机械技术的推广工作开展。

2加强农业机械技术推广应用的对策

2.1充分认识农业机械技术的作用和地位要发展现代化农业,农业机械化是基础,是进行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手段。农业机械推广的从业人员和推广对象,应充分认识到在当前农村劳动力大量输出,劳动力短缺,生产成本增加的情况下,要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必须依靠农业机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只有提高从业人员和推广对象对农业机械技术的认识,推广工作才能顺利有效地进行。可以把农业机械化试验、农业机械技术推广、农业机械服务和农业机械经营结合在一起,通过新闻媒体进行宣传农业机械化试验成果,在农业机械的经营销售、维护修理的同时向农民进行农业机械技术推广,提高农民对农业机械技术从试验、推广、应用的认识。

2.2完善基层农业机械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当前我国的农业机械技术推广体系主要是省、市、县、乡镇的纵向模式,省市农机总站作为指导,县和镇农机推广站为推广的纽带,直接面对农民从事农业机械技术推广工作。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和农业结构不断优化调整,需要加强基层农业机械技术推广服务体系的建设。一是解决乡镇农业机械技术推广部门试验无基地、培训无场所等硬件问题,配置专业人员,实行从业资格考试考核。二是在乡镇建立纵横互补的农业机械技术推广体系,延伸推广服务网络。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原则,培育农机推广市场,引导发挥农业机械合作社、农业机械中介组织、农业机械推广网点等新型农业机械服务组织,完善农业机械社会推广服务体系。在乡镇基层进行农业机械技术推广,农业机械合作社是一支重要的推广力量,政府应加大对合作社的引导和政策、资金等支持,鼓励合作社把农业机械服务和推广结合起来,由合作社开展农业机械耕作和维护修理等有偿服务,让合作社更好地发挥技术优势、服务优势转而进行农业机械化服务的同时进行农业机械技术推广。

2.3加强基层农业机械技术推广和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对在县、乡镇从事农业机械技术推广工作的人员进行知识更新和技能培训,改变他们的知识结构,提升业务、技能水平。利用农业机械信息网、农业机械科研单位和农业机械培训教学机构,对农业机械技术推广人员、农民机具操作手、农业机械专业户进行理论教学和实地操作培训,使他们能够更好、适时地掌握新技术、新机具。

2.4强化和完善农业机械扶持政策国家和省市在目前实施农业机械化发展扶持政策下,应加大对农业机械购置补贴金额和补贴范围,同时重点补贴农业生产中最急需、最重要、推广条件成熟的关键农机具和技术,这样能在较短时间内形成一定规模,起到示范作用,这也是补贴资金取得高效益的方法。另一方面县级政府应完善农业机械相关扶持政策,在农业机械试验基地、示范推广、技术培训和服务等方面加强建设。

3结束语

对农业合作社的认识篇9

一、基本情况及运作模式

海西州首家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社成立于2003年,大部分成立于2007年、2008年。截至2008年9月底,全州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已发展到125家,分布在全州3县2市24个乡(镇),覆盖了全州70%的乡(镇)。入股社员1936户,其中农民成员1903户,非农民成员30户,社会团体成员3户,出资金额3669万元,其中货币性出资额2809万元,非货币性出资862万元;农民经济合作社成员100-500人的12户,占合作社总数的9.6%;50-100人的12户,占合作社总数的9.6%;20-50人的8户,占合作社总数的6.4%:10-20人的20户,占合作社总数的16%,10人以下共73户,占合作社总数的58.4%;规模最小的合作社只有4人。经营业务主要涉及养殖、种植、农产品的销售、加工、农业技术信息服务、旅游、生产资料供应等10个产业领域,其中农业生产资料供应10户,农产品销售13户,种植业37户,养殖业53户,农产品加工1户,农业技术信息服务2户。农民经济合作组织模式大体分为能人牵头型、大户牵头型、乡(镇)政府牵头型、村委会牵头型和企业牵头型五种类型。

近年来,海西州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发展迅速,已经成为全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支新生力量,代表了目前农业组织结构调整的方向和农村先进生产力,是解决农牧民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径。但是,与农民专业合作社蓬勃发展的大好形式相比,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社各项服务工作严重滞后,尤其是金融信贷明显不足,资金紧缺是制约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社的主要障碍,应引起各级政府、金融机构的高度关注。

二、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社初期效果和潜在优势

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社这种新型的农村经济组织虽然近几年在全州刚刚出现,但它已经显示出了强大的优越性和蓬勃的生命力。,从目前全州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社的运作情况,在以下几方面取得了初步效果和潜在的优势。一是农民专业经济合作以利益为纽带,把千家万户分散生产经营的农民组织起来,通过统一提供技术,生产资料,销售等服务,初步形成了规模化生产经营,将一家一户的小生产变为大生产,改变了农民“单打独斗”的弱势地位。二是增强了农民在生产资料购买,农产品销售中的“话语权”,提高了农民在市场交易中的议价能力,减少了交易费用,增加了农民的收入,维护了农民的利益。三是发展面广,参与农民多,辐射带动作用明显。全州125家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已带动农户7893户,广大农民对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的前景看好,它已初步显示出建起一个组织、兴起一个产业、搞活一方经济、带富一方百姓的作用,带动农户增收作用日益显著。四是随着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的发展和壮大,能推动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促进优势主导产业和地方特色产业的发展壮大,对农村经济的带动能力明显增强。五是能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有利于保障农产品质量的安全。六是初步缓解了参与农户的融资难题。合作社成员以相互承担连带责任为纽带,形成了一个相互监督、相互帮助、相互担保的稳定联保结合体,有效解决了合作社初创时期融资中的担保难问题。七是提高了农牧民综合素质。通过参与合作社的建设和管理。合作社社员在掌握科技、分工协作、组织管理、市场营销、合作意识、民主意识和市场意识及自我组织、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三、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社发展中的困难及潜在问题

从调查情况看,目前,全州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迅速,但各地发展参差不齐,大部分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社还处在初级阶段,还存在着许多困难和问题。一是资本金偏低,启动资金薄弱,自我发展缓慢。在调查中不论是县乡(镇)政府,农业主管部门,还是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社,农民群众都反映目前农民专业组织合作社发展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资金严重不足,有些专业合作社因缺乏资金而无法运转,名存实亡。二是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规模小,机制不健全,管理不规范。全州注册的125家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社中相对比较规模和规范的只有几家,大部分为刚刚搭架子,处于松散或半松散状态,还有少部分是有名无实,根本没有运转。有的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社虽然也制定了章程,也是纸上谈兵,没有贯彻执行,缺乏对农户的吸引力。三是缺少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支持扶持。从目前情况看,只有农业主管部门参与的比较多,其他如金融机构等都参与较少。大部分县(市)乡(镇)没有出台相应的配套政策。少数乡(镇)领导认为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农民自己的事,等同于集体经济组织和单纯的企业对待,政府不宜多管,放任自流,没有发挥组织引导的作用。在资金扶持上尽管中央、省、州财政每年安排一部分项目专项资金扶持专业合作社,但其金额很小,只能是杯水车薪,县(市)级财政没有安排配套资金,大部分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社享受不到财政资金扶持,也享受不到信贷、用电、用水、土地征用、担保、抵押等方面的优惠挟持政策,严重影响了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社的健康发展。四是部分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社成员认识不到位,只看眼前利益,不作长远打算,入社热情不高,甚至有的成立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社的目的只是为了套取国家的专项资金,根本没有做出合作社发展的长远规划。

四、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社与金融服务的距离及原因

从调查情况看,全州125家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社直接从金融机构获取贷款的寥寥无几,大部分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社借款无门,其资金运用主要靠民间借贷。这充分证明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社的金融服务明显滞后,没有金融扶持,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社就难以做大做强,快速发展。通过调查分析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社普遍存在管理不规范的问题,全州大部分专业经济合作社除了营业执照,验资开户证明外,其他资料如规范的财务报表等普遍缺乏,不符合金融机构的贷款条件。二是抵押担保难落实。因为专业经济合作社固定资产占比过小,产品不符合抵押要求,很难找到有效的抵押物。再之目前没有建立担保机制,缺乏担保机构、担保基金,无法找到有效担保单位为其提供担保。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社在向金融机构申请贷款时只能以农户个人名义申请贷款,其获得的贷款额度小,利率高,期限短,难以适应农民专业

经济合作社发展壮大的需要。三是金融机构贷款利率过高,影响了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社申请贷款的积极性,从目前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社或成员获得贷款利率执行情况看,大部分贷款执行的是年利率12%,而民间借贷年利率为10%,所以大部分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社不愿到金融机构贷款。四是部分金融机构对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社的认可度低,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知晓范围窄。金融机构只对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社贷款硬件进行考核,缺乏对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社金融帮助和引导。五是农业保险业务严重滞后,农贷资金风险无法转移。目前,农户对农业保险的有效需求不足以支持商业保险市场,而农业保险的低效益甚至负效益无法维护保险机构对农业保险的供给,加之政策性保险严重不足,这使得农业生产和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社投资项目缺乏高效的风险分散渠道和农业风险保障机制,一旦遇到自然灾害和市场价格波动,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社就无力归还贷款,专业经济合作社风险将直接传递至金融机构支农资金,产生信贷风险,同时严重制约金融机构对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社信贷投放的积极性。六是农村金融体系缺乏竞争和活动,难以适应农村经济发展多元化的金融需求。从调查情况看,目前全州金融机构中除农村信用社对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社提供少量的贷款外,其余各金融机构均未涉足,农村金融市场难以满足日益发展壮大的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社金融需求。

五、金融支持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社发展的建议及对策

(一)提高认识。支持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社的发展,首先是认识,关键是创新,着重抓服务。各级金融机构应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充分认识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社这一新型组织对促进农业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的重要意义。把支持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社发展作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的一项重要内容来认识。

(二)改进金融服务,创新金融产品,按照分类指导的原则,加大对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社的信贷投入。积极探索建立不同类型的信贷支持模式,对发展规范,有一定规模,产权明晰,资本实力强的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社可以直接支持:对实力弱的,可采取通过合作社社员小额农户贷款的方式给予支持,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可适当增大贷款授信额。人民银行要积极运用支农再贷款引导农村金融机构支持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社的发展;农业发展银行、农业银行要根据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将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社纳入到扶持体系,对管理规范、实力强、发展前景好的合作社应加大信贷支持力度。

(三)充分发挥政府的服务职能。各级政府一方面应积极探索设立担保机构或专项担保基金,探索建立财政资金,商业资金,社员资金等为主体的担保基金运行体系,形成国家、社会、合作社与农户多主体分担农业风险的担保机制,切实解决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社“担保难”的问题;另一方面引导鼓励县域有实力的企业为发展前景好的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社提供贷款担保。

各级政府应加强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社的规模化管理。有针对性组织举办各类培训、学习,在技术上扶持,农业各类科技人员应进行经常性的技术讲座和实践指导,引导其有序发展。要积极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不断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促进专业合作社由松散半松散组织逐步向规模性、规范性的企业发展,增强社会及金融部门的认可度。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制定扶持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社的配套优惠政策。

对农业合作社的认识篇10

关键词:无公害农产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

中图分类号:X1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82(2015)06-0076-02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对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确保农产品安全生产和放心消费已经成为各级政府的重要责任。目前,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作为政府推出的官方认证品牌,已经成为国家推行农业标准化、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重要手段。

在此过程中,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农村市场的主体,在推动无公害农产品事业发展方面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提高种地集约经营、规模经营,鼓励发展、大力扶持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等新型主体。近几年来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规模更是不断扩大,如何利用好合作社这一载体,加强规范化管理,提高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意识,更好的为无公害农产品事业服务,是当下热议的课题。在本文中,将会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生产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在如何能更好的促进无公害事业发展提几点建议。

一、发展现状

1.国家总体情况

根据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提供的数据,截至2013年底,国家登记在册的种养合作社有70万家,其中申请无公害产地认定与产品认证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有1.3万家,只占全国合作社的1.8%,从数据上我们能看出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农村经济主体,在申报无公害农产品方面潜力巨大,我们应抓住近几年中央注重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这一契机,深入挖掘农民专业合作社成为无公害农产品市场主体的可能,进一步使无公害农产品在全国推广。

2.大连市的情况

据统计,截至2013年我市有效期内的无公害生产企业有418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62家,占总数的38.8%。而截止2014年末,我市有效期内的无公害生产企业有328,其中农民专业合作社148家,占总数的45.1%。对比近两年的数据我们发现,申报无公害农产品的单位总数有所减少。原因是近两年,国家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对推广无公害农产品由注重扩大数量向提高质量转变,逐步淘汰一批、整改一批、规范一批不符合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标准的企业,使他们依法合规。我市市农委积极响应国家这一方针政策,对辖区内不符合农产品安全生产标准的企业进行整改,对新申报无公害农产品的企业和合作社严格把关严格审批,稍又不合规,坚决不予审批。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占比相对于上一年度有却有所增加,说明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新的农村经济主体正在不断发展壮大。

二、存在的问题

目前,农民专业合作社虽然是无公害农产品申报和生产的主体,生产规模大,种类多,但是在保证无公害农产品的质量方面做的却远远不够,究其原因,是农民专业合作社自身存在资金、人才和一些管理方面的问题,导致其成产过程和产品质量达不到国家对无公害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要求,问题总结概括起来为以下三点:

1.组织化程度较低

目前,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制度建设方面很不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化程度较低,规章制度不合理、不健全,执行不力。此外,合作社民主程度不高,农民的参与积极性难以调动;内部管理混乱,决策随意性大。比如农业投入品的使用管理问题,如何杜绝农民违规私自滥用农药、兽药及各种添加剂,真正做到农业投入品统一采购、统一使用。

2.对法律知识及相关政策缺乏了解,法律意识淡薄

目前,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设立、运行的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够健全,农民对相关法律的认识还不充分,也没有充分树立起对于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的相关责任意识。2013年4月28日起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已将危害食品安全罪纳入司法解释,法律明确规定了生产、销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对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生命安全造成危害的将作为刑事案件审理、相关责任人也将受到严惩。

3.面临人才和技术瓶颈

一方面,当前农村具有组织现代农业生产经营的领军人才严重短缺,农民专业合作社队伍壮大和提高;另一方面,合作社的社员主要是农民,其文化知识、经营管理能力和技术水平等相对较低,短时间内难以适应现代经营管理工作,并且相当一部分社员合作意识较差,对合作社发展漠不关心,使得合作社的凝聚力下降。此外,合作社受到资金、规模等限制,又很难聘请到一些擅长经营、主动拓展业务和掌握现代农业技术的人才,因此人才和技术问题是束缚农民专业合作社迈向现代化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之一。

三、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如何更好的促进无公害事业发展提几点建议

1.建立健全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体系

完整的组织体系,是合作社健康稳定发展的保障之一。在合作社本身。首先,构建有效的质量监督体系。规范部分社员在农业安全生产中的随意行为,切实有效地控制农户在用药、施肥中的不规范做法。其次,应制定统一的农业生产模式,在生产上实行统一选种、统一生产资料供应、统一包装、统一销售,使分散生产的产品质量趋于统一,保障农产品质量。另外,通过建立可追溯的生产销售记录,建立起有效质量安全追溯,形成一种“看得见的农业”发展模式,全面落实农业标准化生产。最后,合作社内应建立稳定的利益共享机制。获取经济利益是社员响应、参与农产品安全生产的动力来源。合作社内建立一种“利益均沾,风险共担”的契约关系,一方面能增强生产者的责任感,有利于安全生产,另一方面社员间也建立一种默契――任何一种违约或败德行为都会影响到所有社员利益。通过以上三种途径可在合作社内部有效的控制和管理社员的违法违规行为,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

2.增加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公共服务

政府应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公共服务的力度,帮助合作社更好的发展。一是对合作社社员提供培训服务。农业主管部门要科学规划,与其他相关部门协调安排工作,有计划、有重点、有步骤地加强对合作社的管理培训、技术培训和意识教育。让农民合作社能及时掌握当下农业安全生产新技术新标准,了解国家农业方面最新政策法规,增强农民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二是提供信息服务。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主动为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公共政策咨询、搜集和市场信息等方面的服务,帮助农民专业合作社对市场发展走向及人们需求的变化作出正确判断,提高农民合作社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3.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一是更新观念,发掘本土人才。要摒弃用老套的固定模式界定人才的方式,在人才使用上要一视同仁,既要重视外来人才,更要重视本土人才和身边人才。利用“田间学校”、“专家门诊”等合作社喜闻乐见的形式培养出更多“土专家”。二是改善环境,用好现有人才。优化用人环境,在人才使用上不搞内外有别,不设门槛,要量才录用,各尽其才。三是创新机制,培养新型人才。包括创新人才引进机制,总结大学生到合作社任职的经验,制定相关优惠政策,有计划面向社会公开选拔优秀高校毕业生到示范合作社工作。根据合作社人才整体需求,由政府牵线搭桥,合作社按需要引进人才。另外要创新人才培训、培养机制。制定适合农民专业合作社特点的培训计划,分类型、分层次、多形式、多渠道的培训,切实提高合作社人才素质。

4.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财政支持力度

一是政府要成立人才培养专项资金,做到专款专用。人才是提供合作社不断发展的力量源泉。目前来看,农民专业合作社迫切需要技术、营销、对外贸易等方面的人才,而合作社又难以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加之工作环境也比较偏远,所以很难留住人才。因此,政府一方面可以和高校以及科研机构合作,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另一方面也可以在人才招聘方面提供便利,比如对高素质人才进行补贴,或利用“村官”等机制为合作社配置人才。二是为合作社融资提供便利。主要体现在政府贷款方面。一方面,政府可以以低息、减息甚至无息、贴息的方式向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资金支持;另一方面,政府可以设定专门机构负责向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担保,为其获得银行贷款提供便利。

随着我国惠农政策的不断实施,农民专业合作社应抓住国家相关政策带来的机遇,充分了解相关政策法规,加强自身建设,通过观念创新、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来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真正成为农村市场的主体。

参考文献

[1]胡卓红.借鉴国外经验政府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之策[a].现代财经,2009,07:76-80.

[2]张凯.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问题及解决的对策[a].学术交流,2011,11:101-105